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

2020-04-26 来源:调查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

宁杰

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而根据网络调查的结果,这一比例还要更高,达到16.6%。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除了现有的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调查结果显示,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

一、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症状。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其症状可发展为食欲不振、头昏眼花、情绪低落、精力难以集中等,严重的可导致神经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及眼睛方面的疾病等。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的类型。

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大体上分为6种类型:

1、网络游戏成瘾。根据对青少年上网目的的调查数据,玩游戏成为青少年上网的首选目的,所占比例高达40%以上。

2、网络交友成瘾。通过OICQ等聊天工具、网站聊天室进行人际交流,沉迷于网络聊天交友而不能自拔,将网络上的朋友看得比现实生活中的亲人和朋友更重要,追求浪漫故事,包括“网恋”。

3、网络色情成瘾。指沉湎于网络上的色情内容,包括色情文字、图片、电影和色情聊天等。

4、网上信息收集成瘾。总是不能自制地在网上搜索或下载过多的对现实生活没有多大意义的资料或数据。1

5、计算机成瘾。对计算机知识特别感兴趣,沉溺于电脑程序,对那些新鲜的软件有强烈的兴趣,迷恋网络技术包括黑客技术,热衷于自建和发布个人网页或网站等。

6、其他强迫行为。如,不可抑制地参与网上讨论、BBS发表文章、购物、拍卖等活动。

程度不同、类型不同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其身心所受的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实际上网络成瘾者多是以上几个类型的混合体。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普遍缺乏交流和互通的渠道,而较重的学业负担也大大压缩了他们的社交时间,在有的家庭中,父母因离异或忙碌而缺乏与孩子的交流,或因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而令孩子精神负担过重,孩子只好上网寻求精神放松和情感交流。另外,不少家长对网络知之甚微,错误地认为孩子上网比看电视有益,因而不限制孩子上网。

2、学校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基础教育仍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学生们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特别是在学业竞争中失利的学生,为了摆脱现实的困扰,有意躲入网络的虚拟世界当中。同时,学校的教学目的较为单一,对青少年网瘾问题不够重视,仅靠强制性的管理措施进行压制,缺乏有效的疏导手段,也是导致该问题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因素。

3、社会方面的原因。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产值每年都以近50%的高速增长,呈膨胀型发展状态。游戏制造商千方百计吸引玩家成瘾,频繁更新游戏场景界面。有些网吧唯利是图,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对未成年

人长时间上网、玩网络游戏或浏览色情暴力网站大开绿灯。在市场上,盗版游戏众多,价格低廉,也为孩子降低了购买门槛。另外,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缺乏完善的社会保护和救助机制,不能对网瘾青少年进行及时有效的救助,也是致使该问题不断恶化的原因之一。

4、青少年自身的原因。青少年由于心智尚未成熟,社会经验缺乏,不具备足够的识别和自制能力等原因,面对良莠混杂的虚拟网络世界,极易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特别是男性青少年,由于更富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思维活跃而自制力较差,更容易利用网络宣泄负面情绪,甚至导致网络犯罪等更加严重的后果。

四、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性。

1、角色的混乱。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尤其当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受到挫折时,转向虚拟的网络社会寻求安慰,消极地逃避现实,这对青少年的自我人格塑造是极其不利的。

2、道德感的弱化。

在网络空间,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由于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

3、人格的异化。

网络上90%的信息是英文,网络文化实际上仍受西方文化主导。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大力宣扬其政治制度和文化思

想,以及网上大量的黄色、暴力等信息滥泛,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沉迷其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不利于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青少年在网络上无拘无束的行为习性,容易导致自我约束力的下降,如将这种习性带入现实世界,容易产生冲突,导致违规甚至犯罪行为。

4、学习的挫折。

据华东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调查,有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导致成绩下降。北京某高校曾发生过两个专业90多名学生中竟有超过1/6的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导致考试不及格,最终退学的事件。美国宾州某大学调查表明,58%的青年学生因为花在网上时间太多而影响学习。迹象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多因迷恋网络而无心学习,学业不佳,这已形成恶性循环。

5、健康的损害。

对于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长时间面对电脑,日常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破,饮食不正常,体重下降,睡眠减少,身体易变得越来越虚弱,更严重者容易导致猝死。

五、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对策。

防范网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需要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治理青少年网瘾问题。

1、家庭方面。家长首先要提高对网络的认识,学习网络知识,与孩子协商上网和共同上网,要适时提醒孩子上网有度,用自己对网络的态度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针对青少年情感缺失问题,一方面应帮助孩子建立朋友圈,多为其

提供社交机会,引导其多参加娱乐或交际活动,帮助孩子培养新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满足其精神需求。

2、学校方面。要在学习之余为青少年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组织各种比赛(如体育、绘画、歌唱等),成立各种社团,如文学社、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志愿者服务协会等,引导学生参与积极的校园交往,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要转变价值导向,为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长的平台,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其进行肯定。学校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科学使用网络的知识,预防不健康的内容。

3、社会方面。要大力推广“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进一步强化对网络行业的监管,从技术、管理、法规等方面规范网吧、网站、网络游戏制造商等的从业行为;要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网络文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认清沉迷网络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要利用互联网、影视、广播、报刊等媒体,普及青少年安全文明上网知识,向家长和教师讲解青少年安全文明上网、远离网瘾的主要做法,不断提高监护能力和辅导水平;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青少年研究和心理矫正机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沉迷网络的青少年进行封闭性训练和矫治;组织招募教师、社工、专家学者等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志愿者,围绕网瘾青少年建立志愿者“一助一”长效工作制度;加强12355青少年服务台和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网站的建设,为青少年远离网瘾问题提供咨询和各种现实的帮助。

推荐第2篇:青少年网瘾

青少年网瘾

一、网瘾的含义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 IA)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二、热点链接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的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000万人,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1650万人,占19%。如此惊人的数字,实在让人震惊,具调查其中网络成瘾的患者达到250万人。

当今世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上网,已成为人们的时尚,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新事物十分敏感的青少年正以巨大的热情置身于网络之中,成为网络的主力军,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中交友、娱乐和学习,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成长,不论是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还是它给人们提供的丰富内容和参与平台,都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发展、价值观念等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人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疾病-----网络成瘾。

基于网络成瘾备受关注的现状,它很有可能成为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热点之一,这里京佳老师给出备考“网瘾”的相关背景知识及原因、对策,供广大有志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三、现状

1.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0%-16%,约13%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

2.男性网瘾比例高于女性;

3.未成年人网瘾比例较高;

4.中学生和职高学生网瘾现象严重。

四、危害

长期沉溺与网络对青少年的身心学习危害极大:

1.对心理的危害长时间进行网上交友聊天、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的色情、暴力等内容,使得未成年人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造成心理焦虑、脾气暴躁、性格扭曲,对其它一切事物失去兴趣;而家长严管时就极易使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亲子关系破裂和犯罪现象的发生。

2.对身体的危害绝大多数上网者,都是全神贯注,长期盯住屏幕,眼睛得不到休息,眼球离屏幕越来越近,导致视力急剧下降;身体长时间坐在屏幕前而得不到活动,尤其是长时间沉湎于极端紧张和刺激的超级游戏中,导致废寝忘食,夜不归宿,进而四肢无力,精神恍惚,直至身体被彻底拖垮。

3.对学习的危害上网的目的一是为了学习电脑、网络和获得知识、信息,二是为了娱乐、释放学习压力,本来对学习是很有益的,但是,由于网上的内容很容易吸引未成年人,而他们的自制力差,一旦着迷,很容易上瘾而不能自拔,占用学习时间,进而对学习不感兴趣,荒废学业。

五、原因分析

1.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具体表现为:自控能力欠缺,认知能力有限,自我意识强烈;

2.可能身处的不利环境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具体表现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环境;

3.在文化层面来上,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难以适应青少年的要求;

4.从社会角度来看,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教育部门的疏漏、社会关怀和家庭教育的不足。

六、应对措施

天下大势,堵不如疏。面对无穷无尽的互联网这个“天下大势”,我们应有积极举措,以求变“网瘾少年”为“网创人才”。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往往都来自于着魔般的兴趣和“沉迷”,如果引导得当,激发得力,网络、网吧都有可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

1.加强教育职能。学校应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教育作用,在开设网络课程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网上生活,教育学生学会选择信息,提高自控能力。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全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帮助其完善人格,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治本的问题。

2.加强家庭教育,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3.加强学校、城镇社区、农村集镇等的青少年工作,大力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吸引青少年对健康、科学、积极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兴趣。

4.完善网络法律制度,使网络犯罪明确化;加强对网吧进行整治,打击取缔地下网吧,同时要查处色情网站,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使游戏室规范化。

5.加强对网络行业的监管和整治,政府应利用法律手段使游戏软件开发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开发优秀健康的游戏,利用技术手段限制上网时间等。

推荐第3篇:青少年网瘾

一、网瘾的含义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 IA)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二、热点链接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的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000万人,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1650万人,占19%。如此惊人的数字,实在让人震惊,具调查其中网络成瘾的患者达到250万人。

当今世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上网,已成为人们的时尚,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新事物十分敏感的青少年正以巨大的热情置身于网络之中,成为网络的主力军,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中交友、娱乐和学习,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成长,不论是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还是它给人们提供的丰富内容和参与平台,都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发展、价值观念等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人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疾病-----网络成瘾。基于网络成瘾备受关注的现状,它很有可能成为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热点之一,这里京佳老师给出备考“网瘾”的相关背景知识及原因、对策,供广大有志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三、现状

1.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0%-16%,约13%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

2.男性网瘾比例高于女性;

3.未成年人网瘾比例较高;

4.中学生和职高学生网瘾现象严重。

四、危害

长期沉溺与网络对青少年的身心学习危害极大:

1.对心理的危害长时间进行网上交友聊天、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的色情、暴力等内容,使得未成年人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造成心理焦虑、脾气暴躁、性格扭曲,对其它一切事物失去兴趣;而家长严管时就极易使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亲子关系破裂和犯罪现象的发生。

2.对身体的危害绝大多数上网者,都是全神贯注,长期盯住屏幕,眼睛得不到休息,眼球离屏幕越来越近,导致视力急剧下降;身体长时间坐在屏幕前而得不到活动,尤其是长时间沉湎于极端紧张和刺激的超级游戏中,导致废寝忘食,夜不归宿,进而四肢无力,精神恍惚,直至身体被彻底拖垮。

3.对学习的危害上网的目的一是为了学习电脑、网络和获得知识、信息,二是为了娱乐、释放学习压力,本来对学习是很有益的,但是,由于网上的内容很容易吸引未成年人,而他们的自制力差,一旦着迷,很容易上瘾而不能自拔,占用学习时间,进而对学习不感兴趣,荒废学业。

五、原因分析

1.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具体表现为:自控能力欠缺,认知能力有限,自我意识强烈;

2.可能身处的不利环境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具体表现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环境;

3.在文化层面来上,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难以适应青少年的要求;

4.从社会角度来看,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教育部门的疏漏、社会关怀和家庭教育的不足。

六、应对措施

天下大势,堵不如疏。面对无穷无尽的互联网这个“天下大势”,我们应有积极举措,以求变“网瘾少年”为“网创人才”。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往往都来自于着魔般的兴趣和“沉迷”,如果引导得当,激发得力,网络、网吧都有可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

1.加强教育职能。学校应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教育作用,在开设网络课程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网上生活,教育学生学会选择信息,提高自控能力。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全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帮助其完善人格,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治本的问题。

2.加强家庭教育,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3.加强学校、城镇社区、农村集镇等的青少年工作,大力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吸引青少年对健康、科学、积极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兴趣。

4.完善网络法律制度,使网络犯罪明确化;加强对网吧进行整治,打击取缔地下网吧,同时要查处色情网站,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使游戏室规范化。

5.加强对网络行业的监管和整治,政府应利用法律手段使游戏软件开发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开发优秀健康的游戏,利用技术手段限制上网时间等。

推荐第4篇:关于青少年网瘾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网瘾的调查报告

盐道街中学:罗晨旭指导老师:芦苇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青少年为什么会行成网瘾还有网瘾带给青少年哪些危害

二、调查方法

从网上收集资料

三、调查结果

综合新华社电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18日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9.72%,将近50%的网瘾青少年主要的上网目的是聊天或交友。

报告指出,在网瘾青少年和非网瘾青少年的具体活动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如,网瘾青少年中玩网络游戏的比例(40.77%)高于非网瘾青少年(28.61%)将近13个百分点,而聊天或交友虽然也属于娱乐性的活动,但网瘾青少年和非网瘾青少年中,参与这一活动的比例几乎没有差别。

根据数据显示,娱乐性活动和实用性活动比例在网瘾和非网瘾青少年之间差距很大。其中玩网络游戏和获取信息的网瘾青少年与非网瘾青少年比例差距较为悬殊。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郝向宏认为,这说明网瘾青少年更偏重于玩网络游戏,而非网瘾青少年则更偏重于借助网络获取信息以及学习或工作。因此,正确引导青少年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网成瘾,而对于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的放纵则可能促使其上网成瘾。

报告指出,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接近10%,需要各方继续对青少年网瘾问题加以关注,并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

报告显示,男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比例(13.29%)约比女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比例(6.11%)高出7.18个百分点。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于沉溺网络。报告显示,18岁至23岁青年网瘾比例较高,达到了11.39%。

报告指出,网瘾青少年和非网瘾青少年均对娱乐休闲类游戏有较高的偏好。有超过60%的非网瘾青少年对娱乐休闲类游戏有较高的偏好,而网瘾青少年则对角色扮演类和比赛竞技类游戏有较高的偏好。这说明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网上娱乐性活动对青少年的影响。另外,网瘾青少年更多利用网络获取社会机会。报告显示,网瘾青少年比非网瘾青少年拥有更多“经常”通过网络成功获取学习、求职、创业等社会机会的经历。

为了解当前国内青少年网瘾的状况,研究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对策,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07年8月成立课题小组,于9月份开始调查。实地调查的范围包括北京、上海、

重庆、广州、武汉、沈阳、西安等城市,共回收有效问卷11023份。网络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363份。

四、分析与讨论

网络对青少年真的只有危害吗?我的回答是不,因为如果没有网络,我们也不会了解到那么多的知识,眼界就不会开阔,我们的发展也就不会那么远大,但是网络的危害的确不可忽视,网瘾对青少年是一个不可磨灭的打击。。。。。。

五、建议与设想

上网是必需的,但是我们要掌控好时间,适量的浏览一些信息,玩网络游戏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将自己沉迷在里面,因为那毕竟是虚幻的东西,是不切实际的,偶尔轻松一下可以,但不能把它当做精神粮食。

六、体会

我个人认为网络是我们人类的一大创举,值得发展下去,但是网络的弊端也时刻对我们敲响着警钟,干什么事情都要适可而止,吃什么东西都要适量,上网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只有正确利用这个定时炸弹,才能健康的成长,发展下去。。。。。。

推荐第5篇:网瘾调查报告

篇一:大学生网瘾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网瘾调查研究报告

摘要:在当今中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网瘾的比例达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青少年群体成为了网瘾问题的“重灾区”。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干预,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互联网具有交互性、全球性、资源共享、匿名性、自由性等特点,它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交流界面,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资讯的传播时间,为人类世界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很多人沉溺于网络聊天、游戏、色情等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习和工作,疏离了朋友和亲人,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甚至继而引发了违法犯罪和不良社会行为,这就是网络成瘾。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干预,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网瘾;原因;对策

一 网瘾的现状

2005年底,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表明,在当今中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网瘾的比例达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2007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京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这项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12个城市进行的实地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023份。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网瘾青少年约占 青少年网民总数的9.72%,虽比2005年首次发布的网瘾青少年所占比例13.2%减少,但仍呈现较高水平。其中每100个人中就有7分之一的是青少年,这呈现出很较为严重的低龄危害,我们通过这些数据来发现所存在的现实性问题,针对问题而提出个人的见解,对未来的青少年有这重要的意义。 二 产生网瘾的因素

(一) 社会因素

从理论上讲,全社会都应该趋利避害,每个人都应该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作出贡献,事实上,网站建设缺乏有序和严格的把关管理,黄色、暴力等信息泛滥,据调查,在我国现有的8700多万网民中,青少年占70%,未成年占20%,其中有40%的未成年人经常光顾色情网站。网络色情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直接诱因之一。尽管我国已经实施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但在各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网吧的营业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但是学校周围的网吧,夜间12点以后照常营业,为学生提供包夜上网服务。还有一些网游企业,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提供一些靠购买本企业生产的游戏卡练功升级的网络游戏,像吸血鬼一样牢牢地吸住青少年的思想,让那些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不由自主的玩下去。

(二) 学校因素

校园生活大多单调乏味,容易使学生将娱乐的重心转向网络;教师授课方式有时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与精彩的网络世界相比吸引力略显不足;网络成瘾是一个近期出现的新问题,学校教师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就存在教育的滞后性,以往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却没有真正教会他们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分配自己的时间,如何提高自身鉴别、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欠缺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单一化,管理无序化,师资力量较弱,投入简单化等也使青少年网络成瘾形势更加严峻。

(三)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不健康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或家庭环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期望值特别高,对孩子管教严格、惩罚严厉,孩子的成材压力太大,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到虚拟空间找满足感和成就感。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缺乏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使子女倍感孤独,从而被互联网上的一些具有交流功能的网站和聊天工具所吸引,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习惯于去网络世界寻求感情寄托。

(四) 自身因素

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好奇心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课堂之外的知识同样感兴趣。网络以它特有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展示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网络游戏具有引人入胜的动画和音响效果,生动的故事情节。使不同地域、年龄和身份的人,可以随时找到共同的爱好者,在攻克游戏难关时可获得一种成就感,感受到从其他娱乐形式中所无法感受到的惊险、紧张和刺激;网上聊天可以在让青少年在匿名状态下,自主选择交流对象,向对方尽情地倾诉自己的烦恼与困惑,给了青少年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现实生活的交往方式;网上最新的流行歌曲,精彩的影视大片,新颖的网络小说对青少年也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这些娱乐项目对于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的认知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无疑是致命的吸引,从而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上网,过分沉迷于网络而形成网瘾。同时青少年所处的年龄,决定了他们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渴望理解和交友,寻求感情支持,希望摆脱成人的控制,获得更自由的成长空间。当学业竞争压力过大,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人际关系不和谐或生活不顺利时,因为缺乏应对困境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勇气和信心,而常会利用网络作为发泄、放松或逃避的方式,而越沉溺在网络上,实际遇到的困难越无法解决,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沉溺者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加重,最终发展为网络成瘾者。另外,青少年人生目标不明确,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也是导致其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一些同学将上重点大学,重点高中,作为学习的目标,一旦目标达成,学生便不知还要学什么,怎样学,感到无聊,便上网去打发时光。

三 网瘾带来的危害性

(一) 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网络成瘾者因为对互联网产生过度依赖而花费大量时间上网。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沉迷于网络世界,长时间连续上网,不良的上网环境也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而网吧大多环境恶劣、空气浑浊、声音嘈杂,青少年在这种环境的网吧内上网,也容易被传染上疾病。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健全心理的发展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和“忧郁症”等心理疾病,过分关注人机对话,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把与别人的交往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孤僻,造成青少年个性的缺陷;网络成瘾者一旦停止上网便会产生上网的强烈渴望,难以控制对上网的需要或冲动。这种冲动使其在从事别的活动,工作、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造成青少年心理的错位和行动失调;“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的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造成青少年心理的创伤;网络成瘾者过度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角色,容易迷失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青少年自我认识的障碍,学习认真态度大打折扣,学习成绩可想而知。网络成瘾者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对枯燥的学习更是失去兴趣,会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的情况。

(二) 影响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正常的发展

首先,网络成瘾者大多性格孤僻冷漠,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更加封闭,进而不断的走向个人孤独世界,从而拒绝与人交往。同时,网络成瘾者沉溺于虚拟完美的网络世界之中,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他们从网络游戏中得到了个人成就感的满足,他们从网恋中得到了个人归属感的满足,他们可以在网络世界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切。而在现实世界中,一切都不是那么完美,朋友经常欺骗,爱人随时背叛,因此他们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的交往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从而不愿意与人交往,拒绝与人交往,拒绝融入社会,是网络带给网瘾青年的一大问题。其次,沉溺于网络世界中,还造成了青少年与他人交往频率的减少,迷恋人机对话模式,对着电脑屏幕行文如水、滔滔不绝,丢掉键盘鼠标就变得沉默寡言,在现实生活中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障碍,只有到了电脑前,手按着键盘,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更难与别人更好地交流,更有甚者,还会得一种名叫“社交恐惧症”的心理疾病,表现为怕与人见面、谈话,见人就紧张,面红耳赤,颤抖,因之常独居屋内避不见人。调查表明,56.3%的网络成瘾者人际关系较差。相比之下,46%的非成瘾者能将自己与同学、亲友的关系相处得很好。 四 相关对策

对青少年网民的建议――成长为“网络新公民” 对青少年健康上网提出5点建议:合理有效地控制上网时间;上网目的和网上活动丰富多样;选择在家里上网,避免在网吧上网;避免对网络产生过 度的情感依赖;重视和加强现实生活中的沟通交流。

郝向宏建议青少年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优势,吸取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本领,把自己培育成德才兼备的“网络新公民”。

对家长的建议――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副会长、北京宏景捷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曙波表示,网瘾只是外在的表现,背后可能会有更复杂的性格和心理障碍。调查报告提醒家长要从七个方面关注孩子的性格和人格培育: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学会与孩子有效沟通;家庭管教方式要恰当;不要给孩子过大压力;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家长要学会科学上网;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对学校的建议――发挥学校的优势和作用

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无疑应该也可以承担更多的责任。对此专家的三点主张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压力,留意青少年通过网络逃避现实;通过老师的鼓励与认可,避免青少年寻求网络认同;开展丰富的网上活动,引导教育青少年健康使用网络。

对网瘾治疗机构的建议――加强研究和师资力量本次调查报告对社会上和学术界争议很大的网瘾治疗机构提出了一些普遍性建议:一是网瘾治疗机构应该强化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网瘾治疗机构要树立对社会及青少年的责任心和爱心,不应只看到网瘾治疗所蕴含的巨大商机而忽略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二是网瘾治疗机构需要花大力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从深层次彻底解决青少年的网瘾问题;三是网瘾治疗机构要加强与心理、教育、医疗等科研院所机构相互合作;四是加强网瘾治疗行业管理和行业内的经验分享交流。

网瘾治疗机构的代表如上海浦东新区关兴教育培训中心校长宗富林、石家庄刘晓冰教育训练工作室负责人刘晓冰、陕西阳虎青少年素质拓展中心创办人王阳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网瘾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极大危害,希望全社会给予更多关注。网瘾治疗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帮助网瘾青少年走出困境。 对相关部门的建议――大家共同努力

此调查报告给相关部门提出了五点建议:对于网络成瘾问题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不宜过早下定论;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制定相关法律,设立国家级预防救助中心;政府应该在网瘾治疗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大力开发健康网游,加强防沉迷系统的建设。 此外,调查报告着重谈到了加强青少年网站的建设问题。专家指出,打击网络不良信息对于青少年网站的建设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加强建设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绿色网站;第二,成立相关部门,加强网络信息监控,并且对于现在网站上的色情、暴力不良内容,进行大规模打击、整改;篇二: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 湖南商学院hunnanbusinecollege 关于学生网瘾调查报告

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迎来了美好的大学生活,在大学的摇篮里,我们想要成长就必须迎接困难和挑战。俗话说:“平静的湖面练不出强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怀着激情,我们参加了这一届的学风建设活动。

进入大学,有人激情高涨,信心十足;而有些人却逐渐地走向颓废的路,他们把大量的自由时间都用来上网,沉溺于网络游戏,渐渐地失去了人生目标。为了能够让他们重回生活的正常轨道,为了让他们寻回曾经的激情,为了让他们能够过上充实的大学生活,我们小组决定把网瘾调查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为此,虽然我们付出了辛酸和汗水,但是我们所获得的远远超过了我们所付出的。 背景?4 第一章 基本流程6 2.1 制定问卷及发放问卷??6 2.2 问卷分析???6 2.3 实践调查???10 背景

经过三年的紧张学习,我们踏入了大学这片美丽的土地,在这里 我们绽放我们的青春,我们放飞我们的梦想,我们创造我们的未来。

进入大学后,我们的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截然不同。大学生活的自由时间多了,交朋友的圈子大了,独立生活的空间有了,我们从一个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解脱了。来到了大学,我们没有人监督,我们需要自己自觉学习,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并不是很强,而且在大学这个说大有不大的地方,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有些人抵制不了诱惑便走向了歧途。大部分的学生因为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便把自己推向了网络虚拟世界,在网络上消磨时间。

针对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这件事,我们学风建设小组一次为课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把沉溺于网络的学生拉回到现实生活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自身的价值,帮助他们把智慧的大脑用于有意义的事情上,拥有充实的大学生活。

第1章基本流程

2.1制定问卷及发放问卷

一个好的组织需要有明确的分工,我们通过组员内部的讨论,将活动的内容、活动项目以及活动流程做了一定的策划,如决定以问卷发放的方式调查不同人群对电脑网络沉迷的程度,并通过网络获得了更多的信息。这些前期工作的准备为我们后期的执行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能够有目的、有组织的将整个活动进行到底,我们通过发放问卷一获得更精确的数据,在发放问卷的同时可以与调查的对象聊一些关于对网络的看法,以获得更多关于网络成瘾者如此沉溺网络且无法自拔的原因,为我们以后制定解决方案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源。并且确定好了一些信息数据的来源方式,能让我们很好的把握整个活动的主体方向。2.2问卷分析

我们将所有的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网络成瘾程度、同一年级的男女学生对网络成瘾程度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等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分别用不同形式将这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如附表。并用图表的形式放映出来,这方便了我们对目前学校风气状况的了解,数据的显示使我们的分析更加科学化、具体化,而且方便我们下一步方案的拟定,让我们在接下来的方案实施中起到了方向标作用。 1.能否抵制网络诱惑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男女都有部分同学无法拒绝网络的诱惑,但是男生的抵抗力相对女生来说稍强,据我们分析,可能是男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转移,所以为了加强同学们抵制诱惑的努力,可以控制他们的上网时间,多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2.有轻微网瘾者在不同年级的分布:

篇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调查报告

赣南医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报告

报告题目: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调查

姓 名:王淼生 学 号:200930040 专 业:公共事业管理班 级:09级公管本科班 调查时间:2011年7 指导教师:陈匡明 20日到8 10日 月月摘要:

本文通过各国专家研究的可靠数据真实的放映了当今青少年网瘾这一社会问题,并通过一份关于网瘾的社会调查报告体现。同时列举了网络成瘾实例,分析其带来的危害。最后针对着一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网瘾解决措施

一、导言

网络对于青少年,一方面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丰富了青少年的

日常生活,促进了青少年的学业学习,另一方面,过度使用网络乃至产生网络成瘾却对青少年的人格成长、身体发育、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等方面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网络成瘾是指由过度地使用网络所至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

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时间,忍受性提高、出现戒断反应等现象,对于上网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二、背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年青人所占比例高,达到和18岁以下的网民(民在结构上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三、各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 网络依赖、cnnic)的调查⑶37.7%,其次是15.8%),30岁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比较低,网

网络使用程度、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25~30网络被害、岁的

17.4%)网民中18~24岁的网民(对于这个问题,美国心理学者金.s.杨(k.young)在1996年有开

拓性的研究,该研究借鉴dsm—iv对物质成瘾的标准来探索网络成瘾的存在,496名被测试者参加了调查,回答有关他们上网行为的开放性问题。经过分析,在496例用户中,有396例是网络成瘾用户。young进一步研究表明每星期有40~80小时在网络上的网络成瘾者对其生活会有负面影响,例如睡眠障碍、持续疲劳、工作和学习绩效降低、人际关系障碍等,还会出现与过长时间使用电脑相同的其他症状。美国针对277名本科大学生的调查,有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成瘾。 澳大利亚成因”研究课题,被调查的217的人属于程度较轻的网络依赖。响的人数比例为12.6%,少年儿童受网瘾影响的比例为2000年台湾一项名为“台湾大学生网络成瘾,网络使用程度、满意度和快乐体验”的研究,调查了台湾率为5.9%。台湾对8所大学的11.7%。

四、我国青少年网瘾现状调查数据

福建省林绚浑等人对310名大学生的调查,网络成瘾率为民盟北京市委2002年对北京市14.8%。上海师大心理系顾海根教授,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网络成瘾率为率从7.6%到20.5%,不同年级之间差别也很大,从8.1%的人有网络成瘾倾向,“网络依赖与大学生的心理社会4%的人网络成瘾, 2005年韩国网络用户中受网瘾影12所大学的910752名大学生的测试,网络成瘾率为

602名中学生调查,网络成瘾率为2005年对上海市12.9%。学校之间差别很大,成瘾 27.9%15.3% 。 网络成9.6%。 8所大学397011.1%到39.6%,

名大学生中有 名大学生,四年级大学生远高于低年级学生。 中国青少年网协2005年10月对全国30个省市的非随机抽样调查,青少年网络成瘾率为13.2%。各地的差别巨大,总的趋势是年龄越低成瘾率越高。

五、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人:王淼生

调查时间:调查对象:高安市从初中到高中(含职业学校)三年级这一年龄 段(11~ 人数(人) 总数(人) 调查形式:问卷调查 调查回收情况:发放 调查结果:青少年轻度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瘾的发生率为14.2%。

六、网瘾的危害 案例: 案例重伤。事后少年投案自首是后悔的说道。2011年7月20日到)岁的适合人群 性别 学业阶段 男 女 高中生

中职专业学生60 60 40 120 120份问卷,回收2.5%,重度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

1 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自己的奶奶砍死,爷爷砍成 8月10日

初中学生 40 40 120份 11.6%,中度网络成

0.1%,总发生率为“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

17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 案例2今年高二的李莉(化名)喜欢上网和网友聊天,倾诉心事,

案例3 院。胡彬说:了就是想你们救不活我!我管不了自己,我就是想玩。气妈妈,不想对不起妈妈。他说夜里心里老想着游戏,老是睡不着,就想玩电脑。6日胡彬在死前最后说的话是:的手似乎还在动,似乎还在打着游戏

以上实例表明:面对诱惑的自制力薄弱,引,对网络产生依赖。

七、下面对青少年网络被害事实进行分析:

1 身体健康的危害:可造成视力下降,肩酸腰痛,头痛和食欲不振以及其他症状。 ② 心理产生的影响:网络成瘾者一旦停止上网,会产生不安, 岁少年胡彬在服用农药自杀,其父母及时发现送至医 “爸爸,我喝的农药有剧毒。我已经玩够了。”他说他管不住自己的腿,他说他不想可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妖怪来了,快,杀光!杀光!大体上青少年的思想都还不成熟,容易被网络游戏、”“那为什么还喝?”胡母还说, 网络暴力等一些事务所吸”“我喝“妈,2005年11月”孩子 16孩子对她说:就是想要玩电脑,„容易意气用事,

推荐第6篇: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

《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发布网瘾少年约2400万

中广网北京2月7日消息(记者李谦)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37分报道,《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日前发布,这是历经4个月调查、涵盖全国4个直辖市、26个省会城市、全长106页的报告。报告特别提到,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2400万网瘾青少年中竟然有90%认可网络上发展一夜情。

2010年1月份出炉的这份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主导下、国内开展的第三次青少年网瘾调查。和05年、07年两次调查相比,这次调查范围更广,结果更引人关注。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报告负责人郝向宏说,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0万。

2400万,这一数字意味着,和2005年相比,我国网瘾青少年在过去4年中,增长了近一倍。哪些人被界定为上网成瘾?调查组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柯惠新教授作了详细说明:我们的标准是从心理方面界定的。网瘾满足的前提条件、必要条件,即对生活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这份长达106页的报告中,相当部分篇幅都是图表和数据,看起来一目了然。其中,第三部分的一张图表格外引人注目。图表上方的标题是:网瘾少年和非网瘾少年对网络色情的态度。调查组成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陈锐参与了这项统计。

陈锐:对于网络色情交易方面,非网瘾少年有将近90%认为是不 可以接受的,但在网瘾少年中只有4%左右。对于网络上发展一夜情,非网瘾少年76%认为是不可以接受的,网瘾少年只有10%是不能接受的,我们经过统计检验,这两者确实是有显著差异的。

调查表明,网瘾青少年主要是“网络游戏成瘾”,其次是“网络关系成瘾”。近一半网瘾青少年把“玩网络游戏”作为其上网的主要目的,并且花费的时间最长;还有13.2%的网瘾青少年在“聊天或交友”上花费的时间最长。以前人们认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上网的人越多,可能沉迷网络的青少年也越多;但是这次调查表明,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北京、上海、广州网瘾比例比较低,只有7%、8%;但像贵阳、南昌,网瘾比例比较高,达到了20%、30%。

柯教授表示,实际上农村地区、县城网瘾少年的比例还要远远高于调查结果。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家长教育方式更开明平等,学生活动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是网瘾少年比例较低的原因。

报告中,有些结论也受到了网友们的质疑,比如,调查结果表明,“家教越严的孩子越容易形成网瘾”,这个结果似乎和一些家长的想法正好相反。一直参与调查的中国网络协会研究部副主任刘晓奇解释说,这些网瘾孩子在高中、大学可能是成绩非常好的,对家长的话也是言听计从的,但到了大学或者住校,到一个新鲜的环境中,自控能力达不到要求,更容易到网吧上网。

参与调查的二十名成员最后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就是家庭对网瘾少年的成因有着重要的影响。刘晓奇讲述了调研期间他遇到的一件事。

刘晓奇:我在江西一家网瘾机构做调研的时候,一个十

二、三岁的小孩我们问他一个问题说,你出去还会不会上网?孩子想了很久,说老师我可能只保证两三个月不去上网。他说回到家我还是会面对冰冷的家庭,孩子说完就哭了。我当时听到这个话很心酸。一些家长把网瘾机构当成了洗衣房,把这件衣服放到这里来,你洗干净了我再拿回来,但穿衣服的方式没有变,衣服依然会脏。 通过综合分析,这份《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最后对家长、治疗机构、学校和政府分别提出了建议:“包括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成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发挥公共财政和公共政策的作用,成立国家级的救助中心。

推荐第7篇:浅谈青少年网瘾成因

浅谈青少年网瘾成因

一、导言

网络成瘾障碍、病态网络使用或网络依赖都是对过度使用网络这种随计算机和网络发展而产生的新心理疾病的不同描述。正如赌博、酗酒、吸毒一样,网络成瘾已逐渐成为困扰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大大量研究证明,网络成瘾对人的身心健康、社交、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尤其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近几年来,因为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而发生的青少年退学、猝死,甚至自杀、他杀等伤害事件屡见于报端。无数家长为此寝食难安。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就在有人为网络游戏这一信息时代的经济奇迹而欢呼雀跃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在被网络游戏黑洞淹没、甚至吞噬掉了生命。

2004年3月12日,河南新乡某高校一名21岁的男生在网吧内连续36小时上网后,突发心肌梗塞,当场死亡。

2004年3月29日,因上网玩游戏时发生争执,重庆永川市一名15岁男孩被一名17岁男孩刺死。

2004年3月31日,重庆沙坪坝区回龙镇3名学生通宵上网后在铁轨上打瞌睡,其中两名被火车压死。2004年7月8日,湖北省襄樊市2名年轻人模仿网络游戏的杀人场面将一名流浪儿童杀死。

2004年10月某日,上海市邱某为争夺网络游戏《传奇》中的一把虚拟武器的所有权,用匕首将其网友杀死。

2004年12月11日上午,因沉迷于网络游戏,北京市朝阳区朝内南小街一名15岁少女与母亲发生争吵,随后冲入厨房打开煤气阀门,将自己反锁在屋中,企图自杀。

„„„„.

二、网络成瘾原因分析

近年来,因沉溺于网络而引发的青少年过度疲劳致死、自杀、他杀以及因为虚拟资产引起争斗等悲剧事件层出不穷。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不知道你在心中做何感想。

青少年网络成瘾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就是外因与内因。外因主要是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与网络的特点等。内因主要是青少年自身的需要、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气质、性格等个性因素。

(一)学校因素

校园生活大多单调乏味,容易使学生将娱乐的重心转向网络;教师授课方式有时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与精彩的网络世界相比吸引力略显不足;网络成瘾是

一个近期出现的新问题,学校教师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就存在教育的滞后性,以往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却没有真正教会他们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分配自己的时间,如何提高自身鉴别、分析信息的能力。

(二)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不健康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或家庭环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期望值特别高,对孩子管教严格、惩罚严厉,孩子的成材压力太大,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到虚拟空间找满足感和成就感。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缺乏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使子女倍感孤独,从而被互联网上的一些具有交流功能的网站和聊天工具所吸引,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习惯于去网络世界寻求感情寄托。

(三)社会因素

从理论上讲,全社会都应该趋利避害,每个人都应该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作出贡献,事实上,网站建设缺乏有序和严格的把关管理,黄色、暴力等信息泛滥。我国已经实施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但在各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还有一些网游企业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提供一些靠购买本企业生产的游戏卡练功升级的网络游戏,像吸血鬼一样牢牢地吸住青少年的思想,让那些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不由自主的玩下去。

(四)自身因素

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好奇心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课堂之外的知识同样感兴趣。而网络游戏是通过我们人性深处寻求交往与认同、刺激与娱乐、成就感以及追求自由与自尊的需求来实现的。网络诱因中最大的动因也许是由于我们人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理性和欲望的集合体。而发现或追求它本身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快乐感,当网络游戏带给人们的兴奋感渐成习惯、甚至无法被有效取代时,即可能成为不能自拔的网络成瘾者。

(五)个体人格特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

在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时,绝对不能忽略青少年人格特质的因素,这往往是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心里根源。

台湾大学林以正教授指出:“具备有不同个人特质的网络使用者,会受到不同的网络功能特性所吸引,而产生不同的网络成瘾形态”,“网络成瘾现象的产生是网络使用者的个人特质与网络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在研究中,林教授发现高焦虑、低自尊、忧郁、自我概念不明确者容易网络成瘾,这四项程度越深者成瘾程度更严重。

根据香港突破资讯研究组研究,青少年沉溺网络的倾向与他们的个人管理及纪律不足有关,沉溺者在情绪管理能力、办事集中能力的表现都明显较一般上网

人士为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都显示,网络成瘾患者往往具有以下人格特点:孤独、敏感、抑郁、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事实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人格特质不管是在自我概念、人际技巧方面都不是太好,寂寞感、忧郁感较强。

渴望成功是青少年群体的普遍心理,成功也是他们追求的人格品质。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与此紧密相连。对于相当多数青少年而言,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的困扰,如果成绩平平,又没有什么朋友,想自我表现又没有什么特长,更容易导致自我评价降低,加剧自卑心理。而在网络世界里,有许多同病相怜的人可以给予安慰和支持,心灵找到了归属和依靠,因此不由自主地在网络世界里越陷越深。网络成瘾也反映了个体本身心理健康上存在的问题。对于成就动机低的人,生活中缺乏明确的目标,没有坚强的意志,遭受挫折就容易放弃,随波逐流。网络上丰富的资源和快速更新的特性,可能满足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而在网络上所获得的成功和满足感可以弥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败。如,有的个子矮小、相貌平凡的青少年,无缘在现实中圆爱情梦,可以在网上把自己塑造成白马王子或美少女,结交很多异性网友,得到心理的需求。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在人的基本需要满足以后,还有一个更高级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网络上虚拟实现和成功,在某种形式上反映了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自我实现的需求。

综合多项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个体在人格特质方面往往具有:敏感、忧郁、脆弱、多疑、焦虑、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性格孤僻、认知能力差、缺乏自信、悲观、逃避现实、自卑、成就感低等。一旦具有以上人格特质的青少年上网,容易导致网络成瘾。

三、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

当今为数不少的青少年身染网络成瘾综合症,其后果是导致了青少年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受损及人格障碍,直接表现为将网络作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品,自身沉迷于网络,对真实生活缺少爱好,情感淡漠且学业不佳,自我约束力下降,社会价值观偏离主流。虽然网络成瘾同沉迷于毒品及赌博的社会现象一样,青少年并不是其锁定的特定族群,但限于心理成长期,自身较难抵御网络虚拟世界的吸引,易导致过度沉迷网络而造成心理及人格障碍,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不良诱因之一。

四、结束语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应对此问题时没有单方面的责任。学校、政府、企业应相互配合,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以帮助青少年远离网络成瘾的危害。青少年自身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学会控制上网时间。青少年还应培养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广交朋友,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冲淡对网络的依赖感。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陶冶自身的情操,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保持健康的情绪,从而增强抵御网络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

参考资料:

(1)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顾海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2) 如何对待问题青少年.斯科特·P·赛尔斯.同済大学出版社.2007.8

姓名:李海然

学号:S12302024

班级:2012级社会工作专业

推荐第8篇:青少年网瘾成因探析

青少年网瘾成因探析

关键词:网瘾 家庭 社会 教育 心理生理

内容简介:

青少年网络成瘾包括上网浏览信息成瘾、网上聊天成瘾和网络游戏成瘾三种表现形式,其中,网络游戏成瘾占绝大部分比例,负面影响最大最深。据最新《中国青少年网瘾问题报告》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1000多万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症状。

心理和社会学家经过社会调查和分析后认为,有5类孩子最易染上“网瘾”。第1种:学习失败的孩子,由于很多孩子家长、老师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看成孩子能否成才的唯一途径,因此,孩子一旦考试失败,就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上,他们很容易体验成功:闯过任何一关,都可以得到“回报”,这种成就感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体验到的。 武汉市第四医院针灸科雷红第2种:学习特别好的学生,很多原来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在升入更好的学校后,无法再保持原有的名次和位置,这时,他们对“努力学习”的目的产生了怀疑。很容易自暴自弃,于是,一些人开始迷恋网络。

第3种: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希望通过上网逃避现实。青少年期是个体交往需要最强烈的时期,交往也是青少年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心理不成熟、交往经验和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闭与防御心理、自卑心理、交往恐惧等,从而导致在现实中交往的失败,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在网络上的交往具备了人际交往的所有条件与特征,又由于是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手段进行联系与交流,这就使交往双方逃避了在现实交流中必须要面对面的压力,而且可以向对方隐瞒真实的身份、年龄甚至性别,以一个“虚拟”的“我”来与对方进行交往,就使部分青少年觉得这种交往方式更随意、没有压力,既避免了现实中交往的紧张、不适应的心理,又满足了交往需要,于是逐渐地乐此不疲。

第4种: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孩子,在调查中发现,近八成的青少年上网成瘾都是因为亲人朋友关爱过少造成的。许多上网成瘾的孩子都生长在单亲家庭中,他们在家庭生活中缺少父母关爱,往往在网络上寻找归宿感。另外,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一旦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就一味地指责孩子,孩子常常由于压力过大而丧失自信,而网络轻松自由的环境则令这类孩子痴迷。

还有些家庭的父母本着“棍棒下出孝子”的理论,经常因孩子淘气或者学习成绩不佳打骂孩子。而在玩网络游戏时,孩子往往会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变成威震八方的“英雄人物”,使得他们不但在游戏中找到了自信和尊严,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些都是导致他们“网络成瘾”的关键所在。

另外还有一些在家中被父母极度溺爱的孩子,由于任性和心理年龄幼稚,并且在家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根本不受家长管制,因此一旦玩上网络游戏,家长也无法控制住他们上网的行为。

随着离婚率、犯罪率升高等社会问题的增多,社会上的“问题家庭”也在增多,这些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温暖。但是在网络上,他们提出的任何一点儿小小的请求都会得到不少人的帮助。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让“问题家庭”的孩子“躲”进网络。

第5种:自制力弱的孩子,大部分上网成瘾者都有这个问题,他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也不想这样下去,但是一接触电脑就情不自禁。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

自拔。电子游戏给他们的这种心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现的渠道。部分青少年之所以沉溺于电子游戏,是因为在玩电子游戏的过程中,个体始终存在一种“自居”作用,即把自己想象成为游戏中具有超强本领的英雄人物,最终能通过努力完成伟大的使命,以此获得成就感。再加上电子游戏中多媒体和三维技术的运用,更符合青少年的接受心理,使他们乐此不彼,达到痴迷的程度。而网络上的游戏资源更为丰富、获得更为方便,并且可以通过“联机”,从传统的电子游戏的人与电脑的互动变为双方各操纵一台计算机,扮演不同角色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且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据调查,多数中学生上网的最主要活动就是玩游戏。不少专家在分析网瘾成因时,把应试教育列为“罪魁祸首”。著名的网瘾问题专家陶宏开教授指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中国的孩子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丧失了求知的欲望,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逃课、上网吧、沉迷网络。”他说,目前,学校和家长把成绩看得重如泰山,绝大多数孩子都感到身心疲惫、压抑不堪。孩子们既没有地方玩,也没有时间玩,这样,染上网瘾便成为情理之中的事。

但也有人认为,把网瘾的责任一味地推给应试教育,是不客观也不全面的。应试教育早就有了,为什么网瘾问题这几年才出现?青少年缺少自控能力,容易沉溺于某一新鲜事物不能自拔,而惊险、刺激的网络游戏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实在太大。在现实世界里,即使加强素质教育,也不可能创造出能让孩子们如此感兴趣的环境,给他们以同样的兴奋感、满足感和成就感。把网瘾成因简单归咎于应试教育,实际上是回避了主要矛盾,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很多,家庭教育、应试教育、游戏产业难辞其咎。

2、性冲动与自控力的矛盾影响下的性好奇心理的作用。青少年正处于性意识从萌发到日渐明确和成熟的阶段,且时常被性意识和性冲动所困扰。另一方面,又由于心理幼稚,意志力不坚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较差,再加上在当前获得正健康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会有一种强烈的性好奇心理。而在互联网上,却充斥着各种与黄色、暴力有关的内容。据有关调查,互联网上的与娱乐有关的内容中,有47%与色情内容有关,并且与其它媒体的有关内容不同的是,互联网上的这类内容几乎是对任何对象都不加限制的。这就会使得青少年有意或无意地接触到有关信息后而不能自拔。

3、求知欲与认识水平的矛盾影响下的“信息占有”心理与探索心理的作用。青少年个体求知欲旺盛,获得和占有信息的需要较强烈。而互联网上的信息丰富、直观,形式丰富多样,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一切都会吸引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使他们成为“天然的网民”。但如果分不清这些大量信息的实质,不加选择地接受和占有,就容易走入误区。在这种心态作用下的“网络成瘾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每天从网上收集大量并不重要的信息,或下载和学习使用尽可能多的、而实际并不急需的软件,登记注册大量的免费信箱,尝试从网上购买商品和服务,参加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等,严重者甚至表现出一种类似强迫的症状。另一种类型是对网络技术与安全具有强烈的探究欲,并以攻击和破坏网站、非法进入机密网站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就感,成为网络“黑客”。

4、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心理的作用。处于青春期的

想不能自拔。电子游戏给他们的这种心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现的渠道。部分青少年之所以沉溺于电子游戏,是因为在玩电子游戏的过程中,个体始终存在一种“自居”作用,即把自己想象成为游戏中具有超强本领的英雄人物,最终能通过努力完成伟大的使命,以此获得成就感。再加上电子游戏中多媒体和三维技术的运用,更符合青少年的接受心理,使他们乐此不彼,达到痴迷的程度。而网络上的游戏资源更为丰富、获得更为方便,并且可以通过“联机”,从传统的电子游戏的人与电脑的互动变为双方各操纵一台计算机,扮演不同角色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且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据调查,多数中学生上网的最主要活动就是玩游戏。

社会因素包括各种社会级、时代级等大环境变化造成\"网瘾\"的原因。这种大环境变化正如日从东升不可阻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而不是去对抗,家长一定要清楚这些大环境变动,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今新生代青少年们的心理与所面对的压力。

巨变的时代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令很多青少年(特别是中学以上的)感到对未来的不安,因此借上网来逃避。面对巨变所带来的压力(如: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即便是成年人都会有恐惧和无力感,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何况心智还不成熟的青少年们。网络能让他们逃避和发泄压力。

过度强调的拜金主义增加了孩子们物质方面的心理负担,无形中也加大了孩子的社会压力,因而逃避到物质压力小的网络世界。

色情、暴力文化,以及颓废文化所倡导的无节制放纵和只求快乐不讲责任的堕落主义等等新型文化冲击,对青少年的影响超乎想象,令新生代毫无责任感,只想在逃避中找快乐,在堕落中灭亡,而上网和摇头丸等正好对上他们的胃口。

社会上过度强调的厚黑学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使想法相对单纯的青少年感到不适和恐惧。从而逃入网络这个人际关系简单化的虚拟社会。

计划经济年代的家长们,大多对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培养孩子成材毫无经验。很多家长没有主动承担起对孩子心理引导和性格塑造的责任。造成孩子们心理与性格上的各种缺陷,在面对各种心理问题和压力时,感到无助和迷惑。网络世界的保护性、娱乐性和简单化使他们沉迷。

家长们特别强调过去自己的经历和压力(如下乡、穷困等),而忘记了如今孩子们身处不同的成长环境与社会,因此也忽视了他们成长中所面对的问题和压力。孩子们在家得不到理解,只能在网络上寻求知心人。

很多家长虽没有忽视出现的新问题,但他们却不肯去了解和学习孩子们所处的新时代,面对的新问题。而是一味地想把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方法套用在孩子身上。这种不得其法的开导,只会让孩子们抗拒和反感。沉迷在网络一方面得到宣泄,另一方面可以逃避反感的现实。

许多家长本身就无法适应时代的巨变。他们非但无法教育孩子们去面对巨变,反而更多地向孩子们传递各种负面信息。如对新时代的抱怨、不安等。父母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依赖的对象和榜样。父母发出这种负面信息的话,只会起到对孩子各种心理问题的催化作用,使孩子不止对未来有强烈的恐惧感,还会因

为现实生活中的不安和无助(父母发出无法依赖的信息)而对现实有强烈的厌恶,从而逃避到网络中去。

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如暴力、对色情事物感兴趣等)采取强制性禁止。这种手段虽然暂时禁止了孩子的表面错误行为,但因心理上的压抑和对错误的不理解,使孩子会寻找其他途径进行宣泄。网络正好提供了很好的发泄途径。

许多家长在放弃家庭教育的职责后,尝试以物质来弥补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使亲子关系物质化、金钱化。亲子间关系冷漠、无法沟通、互不理解、互相埋怨。孩子利用网络来逃避缺乏亲情和理解的家庭生活,在网上追求现实中得不到的关怀和理解。

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物质化方面的问题尤其严重,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关注,造成孩子事事以自我中心,同时变得软弱,这种性格使孩子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群体组织(如学校等)。而家长们又只会一味的溺爱和提供物质援助,却无法解决孩子在社会群体组织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这会使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压力只能以物质形式宣泄,而对家庭、学校、社会等有强烈的厌恶感,很容易染上\"网瘾\"。

很多家长都只在乎孩子是否达到自己的要求,往往付诸打骂、唠叨等行为以求收效。而对于子女的心理诉求和未来性格影响却置之不理,使孩子对家长抱有强烈的反感。恶劣的亲子关系不光容易导致\"网瘾\",也使父母在预防或挽救孩子\"网瘾\"时,往往事倍功半。

很多家长放不下架子、不能转变现念,总是以家长身份压迫孩子接受他的观点,而不是以理服人。长期口服心不服的孩子自然迫切需要可以让他发泄不满的渠道。

家长不坚强或没有耐心,急功近利。没有\"教育孩子是人一生的责任\"的觉悟。望子成龙心切,不够耐心去留意和培养孩子的各种长处。反而试图以简单的考试和分数系统去衡量孩子的成功与否,有的家长甚至借此满足自己的虚荣。这样的行为一方面助长了分数体制,另一方面则给孩子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迫使孩子逃避人生。家长的不坚强和急功近利还体现在拯救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孩子出了问题后,家长并没有打长期战的心理准备,并没有那种\"救回孩子,舍我其谁\"的觉悟,只是努力一下子,就觉得孩子没救了,这会使孩子失去自信而更加自暴自弃。不坚强的家长还会觉得都是外部原因的错,从而去埋怨社会、埋怨游戏等。这是本末倒置、舍近求远。孩子看到家长这样的反应,只会感到厌烦、失望、无助和没安全感,反而更加想从现实中逃离。

有的家长,特别是母亲或祖父母,无助时甚至会想以哭闹的手段来感化浪子回头,有时是单纯的软弱而哭闹,这是尤其不可取的,家长是孩子的依赖和榜样,家长的软弱表现只会令孩子觉得失望和不可信任,助长他们对现实的不安和恐惧,反而把他们逼得更深。

家长没有正确引导孩子们如何适当地娱乐。过度禁止或过度放纵,都会使孩子们娱乐时没有分寸,容易入迷。

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使许多家长在孩子的性格塑造方面很失败。很多孩子都不坚强,没自信,面对问题时总是显得软弱和选择逃避。如对自己的人生不满,并不是积极地去面对和改变,而是想简单地放弃自己。有可能的话,选择去做一个其他人,重头开始。连最起码对自己人生负责的责任心都没有。网络的特性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另一个人生\"

参考文献:

《网瘾的成因与对策》----陶宏开来源:春雷教育

推荐第9篇:青少年戒除网瘾文章

青少年网瘾怎样戒除

近年来,网络成瘾现象在青少年中间发生的特别普遍,网络成瘾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一些青少年由于上网成瘾,出现了荒废学业、走入歧途,更甚者导致了自杀现象。怎样才能让孩子戒除网瘾,走出网络的迷途呢?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一个测试来检验您的孩子是否已经网络成瘾。

根据的思青少年心理辅导学校对长沙市各大中学的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分为以下三个周期:

第一期:“接近成瘾期”,有下列明显特征:每天必上网打游戏;一放学就进入网吧或回家上网打半小时至1个小时游戏;回家吃完饭,先要上网打一会儿游戏再去做作业;每天不上网会有点心神不宁。 第二期:“轻度成瘾期”,有下列明显特征:非常喜欢上网打游戏或聊天;每天上网打游戏或聊天约2个小时左右;不上网会出现焦虑状态,即紧张、敏感、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对许多事物失去兴趣。

第三期:“重度成瘾期”,具有下列明显特征:将上网列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和最幸福的事;每天上网5小时以上;上网不知疲倦,可以不吃不睡;不上网会出现严重的焦虑状态,有的甚至会出现生理上病态反应,如颈背肌肉痛、口渴、咽干、喉部梗塞感、手足麻木、头脑发胀、肌肉抽动等等。

根据以上所描述的症状您可以判断您的孩子对于网络的沉迷是属于哪个阶段。根据测试结果判别孩子是否网络成瘾之后,我们接下来急需做的就是弄清楚孩子网络成瘾的原由。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家庭因素大致有三种情况。首先是寻求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些的孩子一般学习都属中等或中等偏差。他们在学习中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赞赏与肯定,而把这种心理需求变相转移到游戏的升级与奖赏;其次是学习特别好的孩子,他们上网一般追求一种压力的释放。这类孩子的父母一般对他们要求都很严格,孩子在努力达到父母要求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负担,网络便成了他们发泄的工具;再就是由于家长的忽略,这样的忽略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父母长期在外经商,工作很忙,或是由于夫妻不合、离异,致使孩子过着单亲生活等。这样的孩子上网纯粹就是追求一种归属感,一种情感的寄托。除此三种情况以外,还有些孩子上网,是由于性方面的迷惑,去一些黄色网站,但这是极个别现象,有的孩子社交圈很窄,很多烦心的事都没有朋友可以倾诉,这就给网络游戏提供了契机。

除了家庭因素之外,青少年上网成瘾与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有关。一般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特别是那些内向敏感、现实人际交往困难的人,易沉迷于网络。那些希望得到同学、老师重视但又十分孤独的学生,生活、学习遭遇挫折的学生,家庭不和睦的学生,没有特长、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心情压抑的学生,因为现实生活让其很难获得成就感而上网,网络游戏不仅令他们忘掉现实生活的各种烦恼,还可以带来心理上的群体归属感,从而渐渐地对网络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感,同时也使他们丧失了现实感,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造成网络成瘾。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还是心理上的,并不像传统上的药物成瘾对人们的影响是生理上的,对此我们不应该采用传统的严格控制,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并非罪恶之源,并不是每一个上网的青少年都会上网成瘾。对待青少年上网成瘾,最重要的不是如何齐心协力对付网络,而是家庭、社会、学校如何切实重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帮助他

们摆脱心理困境,提高心理素质。与大禹治水一样,青少年上网问题需要的是疏通而不是堵封,应当疏通青少年间的人际关系,在心理上加以指导。徳思青少年辅导学校的心理老师认为对于症状最轻的网迷(一天上网4―5小时,一周上网次数达4―5天以上),用心理辅导便可达到治疗效果。对于因学习失败而迷上网络的青少年,尽量多给他们成功的体验,用丰富而充满希望的生活代替网络。在徳思,针对青少年的一些具体症状组织了一些训练营,主要是以心理辅导为主,军事化训练和管理为辅的手段让孩子摆脱网瘾。经过这种方式治疗的青少年,80%没有再次成瘾,剩下的大多都能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

徳思青少年辅导学校的心理老师进一步指出: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青少年,药物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患了网络成瘾症,人就进入病态,常伴有抑郁、焦虑、社交恐惧和强迫症。这时就要进行以药物为主、心理引导为辅的治疗。对于患有网瘾的患者,医生们一般给患者做心理辅导,陪着孩子干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画画等。都是针对具体症状,有抑郁症就吃抗抑郁药,有强迫症就用治强迫症的药。然而,父母始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在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历程中我们的父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作为家长要有防范意识,有些家长由于不了解网络,对孩子上网听之任之,等孩子出了问题不能及时觉察,因此家长对子女上网可以提出必要的约束条件。父母可以对他们实行公开上网、限时上网,并有目的培养自我的监控能力和良好的上网习惯。父母要想更好地监控孩子的上网行为,应当对网络有所了解,最好是自己上网,与孩子讨论,说不定孩子会带你在网上遨游。作为家长把电脑放到家长卧室、放到有锁的房间里、把网线拔了之类的事情是一些担心孩子上网成瘾的家长的通行做法,而这些做法其实是愚蠢至极、绝对不可以做的,这样做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会越来越糟糕,因为你的控制会让孩子感觉更空虚,那他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排解这种空虚,寻找机会继续上网,那时,网吧将是他的首选。而网吧的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害。我曾因为家里的电脑不能上网或者为了写此类文章到网吧上过网,进门扑鼻而来的就是烟味和霉味,入座就是充斥耳畔的一些恶少的吵骂声……在这样的环境里上网,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而言会有怎样的影响可想而知。对于父母来说,更多的是去引导孩子,教会孩子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使之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动力。孩子一旦有了网瘾,就像得了病,需要治疗和关怀,不能弃之不管。

其次,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用肯定的方法帮助孩子重建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孩子刚脱离网瘾时,父母不要认为从此大功告成、可以高枕无忧了。帮助孩子成长从来就是一项长期、需要巨大耐心的工作。当孩子在父母真情感化、平等沟通、正确的引导下,认识到了迷恋网络的危害,决心离开网络的时候,父母还需要持续不断地使用肯定、鼓励的方法帮助孩子重建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青春期的孩子,自我约束力还很弱,有时不足以抵抗网络的诱惑,父母就要用自己理性的爱来帮助孩子抵御这种诱惑。例如:可以用记录孩子不上网的日期来肯定孩子的毅力,也可以用表扬孩子在生活中学到的任何一点技能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当孩子无法抵抗住诱惑时,不要指责孩子,而是告诉他你相信他能坚持下去,而且坚决不允许他违背自己的承诺。在这个过程中,多用肯定的方法,少用批评指责,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孩子脱离网瘾,还能逐渐建立起自我控制能力及其它的生活能力,使孩子在父母理性的关爱和引导下健康成长。

从徳思青少年辅导学校来讲,我们一直在下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努力: 提高青少年的现实交流沟通能力,重塑其自信是摆脱“上网成瘾”的根本。

学校合理安排了时间,加强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其他活动,多与人交往,注意与亲友、同学的关系;创造了许多人际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把压抑的情绪通过正常的人际交流宣泄出来,让其体验到现实人际交往的成功,从而帮助他们重建自信。

对于在网络中已经迷路的青少年,我们没有一概否定,以一种理解他们,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心态帮助其排解心理困扰,想方设法转移他们对网络的依恋,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如打球、团体心理咨询、体育锻炼、军歌比赛等。同时我们端正了孩子的上网态度,没有去刻意压制孩子的上网的欲望,在现实中他们都能对教官老师敞开心扉。

孩子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家长要耐心地疏导,在德思教官老师日常生活中都注意尊重他们的个性,这些学生大多聪明、个性强而又任性,他们渴望的是坦城、理解和尊重,有些家长采取严禁方式,不仅与事无补,反而加重逆反心理,甚至酿成离家出走的悲剧。最佳的方式戒除孩子的网瘾一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徳思青少年辅导学校在心理和军事化训练这一块还有很多需要借鉴和补充的地方,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使命。

推荐第10篇: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

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

网瘾是一个心理学问题,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机制。青少年的自控力普遍较差,为什么有人上网会上瘾,而大多数人不会上瘾?上瘾者是否拥有共同的心理特征?

趋利避害是人类保护自己的一种心理机制

现实世界是以物流为中心的空间,虚拟世界是以信息流为中心的空间。这种区别,使得虚拟世界具有三大特征:实时性、仿真性和交互性。

人们具有生理、安全、交友、自尊、自我实现等需要,这些需要由低到高,低一层次的需要满足后,就会有较高层次的需要有待满足。绝大多数家长认为,为孩子们提供衣、食、住、行就足够了,忽视了孩子们还有着强烈的社会需要。患上网瘾的孩子,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其社会需要,但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虚拟世界里得到满足。

首先,由于仿真性,虚拟世界可以逼真地模拟现实生活,使人们在心理上获得同样的满足感。而且,这种满足还有着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种种优点。例如,在匿名的保护下,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承担任何后果,观点越是新、奇、特,得到的反响就越大、回应就越多,使得孩子们可以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又如,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为孩子们创造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新天地。再如,与现实世界相比较,这种满足是低成本的,仅仅需要付出一笔上网费。

其次,由于交互性,一个人可以同时与很多人,远隔重洋进行交流。尤其是平时比较内向、缺少关爱的孩子,深感孤独和无聊,在网上却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可以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烦恼,充分满足其交友需要和自尊需要。如果遇到困难,会有很多人献计献策,使他们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温暖。

最后,由于实时性,人们可以在瞬间满足其社会需要,而在现实世界里,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和耐心的等待。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扮演各种角色,把握角色的命运,一夜之间就成为“盖世英雄”或“商界奇才”。很多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经常遭到家长的斥责、老师和同学的蔑视。上网打游戏,不断“练功升级”,成为他们找回自尊、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综上所述,网瘾问题的症结,在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网瘾问题表面上来自虚拟世界,其根源却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互联网没有过错,患上网瘾的孩子也没有过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趋利避害、寻求快乐是人类为了保护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在这种意义上,患上网瘾的孩子是聪敏的、充满智慧的,他们知道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去表达自己的个人意愿,实现自己的个人追求。很多个案告诉我们,患上网瘾的孩子有着一些共同特点:专注、执着、有主见、接受新事物快、自我意识强。

虚拟世界的基本原则值得仿效

要解决网瘾问题,需要全社会通力协作。家长和老师的当务之急,不是简单地谴责网瘾,对孩子采取高压措施,而是要虚心向虚拟世界求教,彻底改造我们的教育体制,使得孩子们的社会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得到满足,不必去虚拟世界寻找替代物。虚拟世界的强大吸引力,来自一些值得仿效的基本原则:

(1)奖励原则。网络游戏可以通过升级和物品,对孩子们极其微小的进步予以奖励。现实生活中,哪怕是表现再差的学生,都有可能出现点滴进步,我们为什么不能及时予以肯定,以满足其自尊需要和成就需要?这些小的、微不足道的进步,将会逐步积累起来,渐渐成为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

(2)娱乐原则。网络游戏以娱乐贯穿始终。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为什么不能充斥着快乐?我们为什么不能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求知过程洋溢着乐趣、充满着悬念?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学校开设各种兴趣小组,让所有孩子的好奇心都得到满足,潜能都得到发挥?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有一些主动性,有一些选择权,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得到更多的发展?我们为什么不能打破单一的分数标准,“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果做到了这些,我们就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充满自信,充满成就感,充分满足其社会需要。

(3)平等原则。网上的交流是平等的、自由的,这是上网聊天最吸引人的地方。家长和老师应该加强与孩子的交流,这种交流必须是平等的,不能进行简单说教,而且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以过来人的身份,诉说青少年时期的艰难、烦恼和快乐之所在。

“网瘾”戒除的方法有许多种,在实施戒除的时候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施治。而且应该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网瘾”本身是一种心理疾病,心病更要心药医,戒除“网瘾”主要是采取心理治疗和引导,接下中国网瘾教育研究中心网梁锋先生来就介绍一些具体的戒除“网瘾”的心理方法。

一、该方法主要是引导有“网瘾”的青少年将对网络的吸引力转移到其他正常的日常生活娱乐活动中去。

家长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和以往的经验,来总结孩子过去在没有上网成瘾前最喜爱的活动和事物,并且介绍跟电脑同样有意思的其他事物,也就是寻找孩子感兴趣的能够替代上网的其他事情,然后多安排孩子喜欢的活动,比如生日晚会、重大节假日游园活动、登山,开展诸如家庭卡拉OK、家庭球类比赛、家庭周末晚餐、生日聚会、看电影、观看动漫展览、汽车展览,逛超市购物等活动。利用孩子对这些活动的情趣,逐渐替代上网活动。

这些方法对外向型的孩子比较容易产生效果。

二、该方法的要点在于通过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节点,打破孩子的上网规律。

家长在一开始可以不减少孩子上网的时间,只是将孩子上网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和管理,建立一个新的时间表,并且将上网时间安排在平时非上网时间,也没有明显规律。一开始固定其上网时间,确保不增加

时间。如果孩子希望在原来习惯的时间上网可以协商,以减少上网时间来换取调整,直至将上网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对于上网时间限制一定要严格执行。时间一到必须停止。对于违反时间计划的行为要给予适当的惩罚,如加倍削减下次上网时间等。这些可以在一开始就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实施,不应该进行粗暴干预。

这种方法对决断型的孩子比较容易产生效果。

三、该方法的要点在于首先要能够了解有“网瘾”的青少年具体的上网游戏情况,然后针对青少年的喜好和需求,引导其参加到现实生活的活动和娱乐中去。

如果是使用QQ、聊天室等网络通信上瘾,就可以鼓励他们主动跟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多交往,同时也鼓励他们跟虚拟网络中认识的人去交往。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往往跟现实有区别,因此可以触发青少年对上网聊天的厌倦。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其对正常社交的喜好,把学生从虚拟的网恋等状态中拉出来。同时,鼓励青少年参加到现实生活的社交群体组织中去,在现实中多结交新的朋友。

如果是使用组队对战型游戏(如《反恐精英》类游戏)成瘾,可以利用其对组队射击游戏的喜好,鼓励其参加彩弹射击游戏或到军体俱乐部参加实弹射击运动,鼓励其参加军事夏令营,并引导其对军事战略历史等进行研究。

如果是沉溺于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根据其在游戏中喜欢的角色来引导青少年参加比如COSPLAY活动,然后鼓励其参加相关的COSPlAY的活动和比赛,以此来完成虚拟角色和现实角色的转换。根据青少年希望通过不断游戏提升角色等级来获得尊敬的心理特征来引导青少年参与到空手道等有等级评判制度的体育运动中去,参与格斗运动的训练与修行,增长现实中的级别和段位,并不失时机地指出,在现实生活中用自己汗水换来的段数是更能赢得尊敬的,让他在现实中实现虚拟游戏中的愿望。

第11篇:青少年网瘾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

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

网瘾是一个心理学问题,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机制。青少年的自控力普遍较差,为什么有人上网会上瘾,而大多数人不会上瘾?上瘾者是否拥有共同的心理特征?

趋利避害是人类保护自己的一种心理机制

现实世界是以物流为中心的空间,虚拟世界是以信息流为中心的空间。这种区别,使得虚拟世界具有三大特征:实时性、仿真性和交互性。

人们具有生理、安全、交友、自尊、自我实现等需要,这些需要由低到高,低一层次的需要满足后,就会有较高层次的需要有待满足。绝大多数家长认为,为孩子们提供衣、食、住、行就足够了,忽视了孩子们还有着强烈的社会需要。患上网瘾的孩子,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其社会需要,但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虚拟世界里得到满足。

首先,由于仿真性,虚拟世界可以逼真地模拟现实生活,使人们在心理上获得同样的满足感。而且,这种满足还有着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种种优点。例如,在匿名的保护下,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承担任何后果,观点越是新、奇、特,得到的反响就越大、回应就越多,使得孩子们可以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

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又如,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为孩子们创造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新天地。再如,与现实世界相比较,这种满足是低成本的,仅仅需要付出一笔上网费。

其次,由于交互性,一个人可以同时与很多人,远隔重洋进行交流。尤其是平时比较内向、缺少关爱的孩子,深感孤独和无聊,在网上却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可以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烦恼,充分满足其交友需要和自尊需要。如果遇到困难,会有很多人献计献策,使他们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温暖。

最后,由于实时性,人们可以在瞬间满足其社会需要,而在现实世界里,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和耐心的等待。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扮演各种角色,把握角色的命运,一夜之间就成为“盖世英雄”或“商界奇才”。很多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经常遭到家长的斥责、老师和同学的蔑视。上网打游戏,不断“练功升级”,成为他们找回自尊、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综上所述,网瘾问题的症结,在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网瘾问题表面上来自虚拟世界,其根源却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互联网没有过错,患上网瘾的孩子也没有过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趋利避害、寻求快乐是人类为了保护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在这种意义上,患上网瘾的

孩子是聪敏的、充满智慧的,他们知道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去表达自己的个人意愿,实现自己的个人追求。很多个案告诉我们,患上网瘾的孩子有着一些共同特点:专注、执着、有主见、接受新事物快、自我意识强。

虚拟世界的基本原则值得仿效

要解决网瘾问题,需要全社会通力协作。家长和老师的当务之急,不是简单地谴责网瘾,对孩子采取高压措施,而是要虚心向虚拟世界求教,彻底改造我们的教育体制,使得孩子们的社会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得到满足,不必去虚拟世界寻找替代物。虚拟世界的强大吸引力,来自一些值得仿效的基本原则:

(1)奖励原则。网络游戏可以通过升级和物品,对孩子们极其微小的进步予以奖励。现实生活中,哪怕是表现再差的学生,都有可能出现点滴进步,我们为什么不能及时予以肯定,以满足其自尊需要和成就需要?这些小的、微不足道的进步,将会逐步积累起来,渐渐成为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

(2)娱乐原则。网络游戏以娱乐贯穿始终。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为什么不能充斥着快乐?我们为什么不能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求知过程洋溢着乐趣、充满着悬

念?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学校开设各种兴趣小组,让所有孩子的好奇心都得到满足,潜能都得到发挥?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有一些主动性,有一些选择权,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得到更多的发展?我们为什么不能打破单一的分数标准,“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果做到了这些,我们就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充满自信,充满成就感,充分满足其社会需要。

(3)平等原则。网上的交流是平等的、自由的,这是上网聊天最吸引人的地方。家长和老师应该加强与孩子的交流,这种交流必须是平等的,不能进行简单说教,而且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以过来人的身份,诉说青少年时期的艰难、烦恼和快乐之所在。

文章来源:中国网瘾心理研究中心(免费咨询青少年问题,就上心理100)

第12篇:青少年网瘾治理方案

治理青少年网瘾的政策方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席卷全球并在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互联网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既给人们带来便利,同时也会带来灾害;它能造就一个人,也可毁灭一个人。我国的网民以青少年居多,由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等等已成为了部分青少年所热衷的“兴趣”,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从病理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他们是上“瘾”了!网络成为一种“麻醉剂”,使得青少年对其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依赖。

一、导致青少年产生网瘾的原因

网瘾成因之一:家庭教育误区

由于是独生子女,家长们从一开始就在家庭教育上表现为\"三过度

1、过度关爱.特别是在情感上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和放任性格。

2、过度保护。

3、过度期望。

网瘾成因之二:社会不良影响

1、当前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和流行的负面意识形态,如社会的缺失,法纪观念的淡薄,崇高理想的淡化及“一切向钱看”的观念等。

2、当今社会的文化氛围,特别是电子娱乐,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巨大而值得警惕的。

3、在影视领域中,胡编乱造,情节无聊,庸俗粗鄙,血拼斗法,荒唐恩怨的影响。

网瘾成因之三:学校引导缺失

在“一分决胜负,一考定终身”的强大压力下,一切教育都是围绕着考试而进行的。考分高的孩子立即被大家众星捧月般的视为天之骄子;考分低的,本应该是老师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鼓励的对象,但实际上却往往相反,成为被冷落批评甚至奚落责打的可怜虫,学生为了释放心中的压力而选择沉迷于网络。

网瘾成因之四:青少年本身缺少自制力和对网络的喜爱

很多青少年可能认识到了由于网瘾给自己带来的危害,但由于自己缺乏自制力,无法抵制住网络的诱惑而沉迷于网络。还有的是由于青少年自己对网络的喜 1

爱,对游戏的情有独钟,而最终导致自己无法自拔。

二、青少年的网瘾危害

1、角色的混乱。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

2、道德感的弱化。在网络空间,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由于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

3、人格的异化。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青少年在网络上无拘无束的行为习性,容易导致自我约束力的下降,如将这种习性带入现实世界,容易产生冲突,导致违规甚至犯罪行为。

4、学习的挫折。青年学生因为花在网上时间太多而影响学习。迹象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多因迷恋网络而无心学习,学业不佳,这已形成恶性循环。

5、健康的损害。对于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长时间面对电脑,日常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破,饮食不正常,体重下降,睡眠减少,身体易变得越来越虚弱,更严重者容易导致猝死。

三、治理青少年网瘾的方案

目前网络成瘾冲击政府的公共管理。一是青少年网络成瘾对政府防止西方不良文化与思潮的侵袭提出严峻挑战。二是网络上一些虚假的信息、夸张的言论、错误的理念,容易误导社会视听,使得原本辨别能力相对较差的青少年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伴随着诸多思想冲动,进而形成情绪性舆论。

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如何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理对策?我觉得政府要不断加强涉及青少年网络应用问题的诸多领域建设,以建设来保障和促进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理,在此基础上,坚持统分结合的管理策略,全面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公共治理。

经过分析思考,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几步来治理青少年网瘾:

1、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系统性建设。包括以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创新执法队伍和执法机构建设、做好法律执行和监督工作为内容的网络法制建

设;以制定网络管理责任制、建立网络目标管理体系、设立青少年网络管理委员会为内容的政府效能建设;以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网络文化技术为内容的网络文化建设;以做大做强青少年主体网站、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建立青少年网瘾预防与控制中心为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一批网络从业人员队伍、一批青少年网络教育者队伍、一批网络志愿者服务队伍为内容的人才队伍。

2、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综合性治理。即推行有限的网络实名制、研发和应用网络屏蔽过滤技术、完善网络信息监管举报治理机制,以控制网络感染源头;设立“网络排污费”、设立“网络终身禁入”处罚、对网吧科以重税,以控制网络感染途径;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创新运用网络防沉迷系统、积极开展青少年网络成瘾救护,以控制网瘾易感人群。

3、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针对性管理。针对青少年,按照青少年网瘾进程分期管理,根据青少年网瘾状态分级管理;针对网络业,按照时间对网络业分期管理,根据特点对网络业分级管理。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看怎样用它,谁来用它。要想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最大限度的抑制其负面效应,首先要摆正心态,对网络作一个客观公正的分析,结合网络沉溺者的人格特点,找到网络成瘾的真正原因。通过青少年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力量建构一个立体交叉的防护网,切实重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

(一) 学校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学校作为对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形成正确的与网络教育相适应的观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采用积极举措把学生的求知欲引向正确轨道,提高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水平和素养。学校除了正常的学业,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发挥潜能,培养特长,多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青少年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提高,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价值,充实课外时间,并在活动中找到友谊和自信心。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引导,通过开展活动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扩大人际交往范围,让学生掌握一般的人际交往的技巧,促进青少年现实生活人际关系的改善和提高。要开展性知识教育课程,消除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和苦闷,对性有正确的认

识,以消除他们对黄色网站的热衷,从而减少网络成瘾的可能性。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普及网络知识,促进网络教育,使学生认清网络本质,并养成科学和网络生活习惯。

学校老师要利用爱心、耐心和诚心解开上网成瘾学生心中的“结”。耐心地用真诚的爱去感动他们,让学生接受一些相互的道理,也就是如何爱自己、爱父母、爱祖国、先苦后甜等这些简单的道理。同时老师要和学生成为一种朋友的关系,彼此相互交心,老师要时刻了解、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 采用疏导法,家长担负预防和戒除网瘾的重任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社会原因中,父母对孩子关心少,陪伴时间少,亲子关系不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方面过度宠爱,另一方面过度严厉,急功近利,只要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性格培养,以致孩子滋生孤独、厌学、冷漠等问题。父母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积极营造和谐美满平等的家庭氛围。家长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应尽量减少责备,尽可能进行交流,共同制定上网的行为契约、计划,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适时给予鼓励和鞭策,这有利于戒除网络成瘾。 在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堵”绝对不是办法,应当顺从孩子的兴趣,采用“疏导”的方式。

1、让孩子认识到父母的付出,理解父母的辛苦。不要苦了自己来满足孩子,父母应当学会抱怨,夫妻互相抱怨生活的艰辛,会对孩子有所触动。这是沟通的第一步。

2、不要替孩子下结论,让孩子自己寻找结论。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试着和孩子做朋友,这是沟通的第二步。

3、了解孩子的需求,要知道“你给孩子的一切并不一定是他需要的”。我们反对物质奖励,我们提倡感情慰藉。每天拥抱一下孩子,告诉他,你爱他。一些沉迷于网络的孩子往往感觉父母不爱他了。

4、帮助孩子了解网络,彻底为孩子揭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神秘“面纱”。让孩子清楚了解、更多掌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透彻了解技术开发的全过程,明白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只是程序人员手里的程序代码和事先设定好的“圈套”。

5、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他了解大自然,结交一些优秀的人,把孩子从网

络中拉出来。

6、上网成瘾的孩子已经引起家长的重视,但更多的家长应该重视的是预防年龄小、刚刚接触电脑游戏的孩子成瘾的问题。父母需要正视的一点是,现阶段也许孩子还能听从家长的安排,玩游戏有时间限制,但发展下去,将来你就不一定能控制局面。所以一开始就要和孩子约法三章,把握主动权。

(三) 建立心理学网站,重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要建立救助网站,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和指导援助。帮助广大青少年网民认清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危害,认清自身的需要,引导他们端正上网的态度,并在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等现实生活方面给予心理指导,使他们辩证处理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的关系,达到心理的平衡。

(四) 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

政府要坚决打击网络犯罪,对于那些非法建立色情网站、向青少年传播色情等不良信息,以及对那些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对青少年实施网络诱骗和攻击的人,坚决予以打击。据研究,在网吧上网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比较严重。对 “黑网吧”、“地下网吧”,要采取强有力的管理措施。社会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通过伦理、道理手段约束网络行为是当务之急,要对网络电影、游戏网站等加大管理力度,引导其加强伦理和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放时段,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方案的评估

通过对青少年网瘾的成因和青少年产生网瘾危害的分析,从学校、家庭、社会、青少年自身四个方面提出治理网瘾的方案。抽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青少年,成为方案试行的对象,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调查,了解方案试行的情况。如果方案试行成功,那么可以扩大试行的对象,将政策广泛推广。如果政策试行没有达到预先设想的效果,甚至更差,那么将重新调整方案,直至达到最好的效果。

第13篇:社会实践论文_青少年网瘾的原因调查报告

引起当代青少年“网瘾”现象的原因调查

摘要:网络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作为当代青少年,他们利用网络获取了大量资源和信息,开阔了视野。但也有一些人经不住网络的诱惑,上网成瘾。其原因主要有网络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学校教育因素以及管理层面的因素。防治的要旨是提高防范意识,改善教育方法;加强网络立法,抑制网络糟粕。

关键词:青少年网瘾成因防治

毫无疑问,计算机和网络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开始步入网络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生活因之受到影响,整个世界也因它的出现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网络已成为现时代的宠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这个世界带来超时空的数字化光环的同时,也夹带有污泥浊水与沉渣,有的专家将它称之为“电子海洛因”。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一旦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其求知的心智和原本善良的情感很容易被网络虚拟世界所吞噬,有的甚至还在网络的各种诱惑下,走上犯罪道路,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和自由。然而,一桩桩血泪案例,一声声警世长钟,对青少年“网虫”们来说,是那样苍白无力。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逐年增加已成为一个全世界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各国专家学者都在探讨其原因,找寻治理之方法。

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成长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其中网瘾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的群体,他们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为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新形势,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树立健康上网理念和有效戒除网络成瘾,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于2005年暑假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一次全面、深入的青少年网瘾调查行动。

本次调查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2010年8月8日至2010年8月15日之间,我们走访了七个学校的网瘾青少年、网瘾青少年家长等共计53人进行了深度访问。实地面访调查是抽样进行的,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71份;同时进行了网络调查,是通过腾讯QQ工具完成的,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4份。调查对象为南京市中6-29岁的青少年网民。(问卷见附录)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日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发达城市,网瘾青少年比例分别为8.1%、8.7%、8.3%,而在贵阳、银川、拉萨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网瘾青少年的比例分别为31.8%、20.5%、13.7%。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青少年网瘾问题已经逐渐成文较严峻的社会问题,痴迷“网游”而酿成家庭悲剧的事件时有发生,治疗网瘾而导致“花季少年殒命”事件震惊社会。(数据来源于新华网)

本报告对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的样本都进行了描述,分析时,网络调查的结果主要作为实地调查的补充和参考。

1、数据预处理:在调查所有问卷回收后, 1

经过查错与转化处理形成最终数据,研究过程中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图像处理。

2、加权处理:由于实地调查为随机抽样调查,所获得的样本与网民总体在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的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数据分析前,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加权处理。实地调查数据和网络调查数据加权采取的方法不尽相同。对实地调查数据,分布比例和年龄比例,而对网络调查数据进行加权时,性别比例和年龄比例。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分别为12.6%~13.8%)。

男性网瘾比例高于女性,男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的比例(17.07%)约比女性青少年网民(10.04%)高出7个百分点。

未成年人网瘾比例较高,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17.10%)最高,从总体趋势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上网成瘾的比例逐渐降低,30-35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12%)最低。

个人身份方面,大专生和职高/中专/职专/技校学生网民中的网瘾比例最高本次调查的范围为6-29 岁青少年,学生在这一群体中占据多数,因此我们将非在校学生归为一类,在校学生归为一类,并对在校学生分学历进行比较。调查发现,“大专生”网民中网瘾青少年比例最高,达19.0%,其次为“职高/中专/职专/技校学生”(18.6%)。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小组讨论并分析引起当代青少年“网瘾”现象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有些结论并不能在数据中反映,而是在实地访问中得出结论)。

一、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1)自控能力欠缺。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但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

(2)认知能力有限。中国青少年从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在涉及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虚拟网络毕竟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说,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

(3)自我意识强烈。“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中学生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本,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 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为青少年创造了“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受到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网络成为中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二、中学生可能身处的不利环境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1)社会环境。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中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

(2)家庭环境。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极有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

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教育环境。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老师和家长有效引导的中学生则更多地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当学生“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 ,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杜绝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我们应该把预防放在第一,学校网络教育的普及和家庭网络教育相结合。对此,我们小组根据以上结论分析,给予以下建议:

1、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美国和韩国把防治的重头放在教育上,印度则重拳打击提供色情网站的网吧,限制和防止未成年人接近色情资料;德国依靠运用技术手段,严防青少年受到不良网络内容的侵害;日本着力加强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网络免疫力......而中国却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网瘾少年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青少年产生对网络依赖的重要的原因,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人格魅力,父母为人处事的做法,父母的言行举止这些都是孩子良好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因素。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2、对网瘾治疗机构强化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不应只看到网瘾治疗所蕴含的巨大商机而忽略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只有对网瘾青少年充满爱心,才会杜绝打骂、电击、面壁、体罚等简单粗暴、仅能产生短期效果的“治疗措施”,才会杜绝治疗师、教官对青少年不负责任的做法,才有可能踏踏实实去研究、总结真正转变网瘾青少年的有效措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自己的声誉,赢得社会认同,真正证明自己存在的必要性,为解决网瘾这一问题尽一己之力。

3、制定相关法律,设立国家级预防救助中心。一些国家已经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方面走在了前列,我国也已经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涉及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但是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往的条款已经无法保证青少年健康上网,制定专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已经迫在眉睫。

结语:网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个人、家庭、学校、治疗机构等社会多方因素的影响,也需要各方的合作才能解决,青少年自身要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管教方式;学校要对面临严重学业压力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网瘾治疗机构要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师资力量、与科研机构合作深入研究网瘾问题;政府要重视青少年网瘾问题,加大青少年网瘾的科研力度、为保护未成年人上网立法、建立网瘾治疗和救助基金、规范和管理网络游戏及网上不良信息,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

参考文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资料 新华网 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报告 百度网

第14篇:网瘾少年问题调查报告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民数量的增多,一种新的疾病--网络性心理障碍引起了世界医学界和心理学家的关注,网瘾少年问题调查报告。他们统计里一组最新数字:\"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约占网民人数的6%\"。而在中国,上网者以青少年居多,所以这就是本次调查的意义。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分析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原因。采取在网上与人聊天的方式调查。调查的对象为14-18周岁的网民。经过寻找,郑州搏强戒网瘾学校的孙老师锁定了一个调查对象。经过与他交谈,孙老师所了解到的情况如下:上网成瘾者,男,17岁,高一学生。患者学习成绩一般,并经常旷课、逃学。后来学校了解到,患者学习成绩下降、旷课的原因是沉迷于上网玩网络游戏。由于学习成绩差,第二年患者不得不留级。但留级后,他依然热衷于上网,并经常旷课、逃学。学校为此多次对患者进行教育,并多次通知家长进行配合教育,但结果还是一切照旧。该患者之所以会经常旷课是因为他自己觉得学习不会给他带来乐趣,而且他也不愿意学习。所以自暴自弃。他觉得玩网络游戏可以逃避现实,使得自己有种精神解脱感。在学校发现他旷课逃学是因为沉迷与玩网络游戏时对他进行过教育和批评且还叫他父母来配合教育。然而,他父母的教育方式却是:打了他一顿!可他的父母却忽视了他们的儿子有着严重的逆反心理,家长越是不让他玩,他就越玩!该患者认为他自己长大了,不想要父母还象他小时侯那样的管着他。他认为现在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处理!可见该患者具有很强的成人意识,可当孙老师进一步了解他时,却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他经常无法解决遇到的困难,一点小小的挫折可能就会使他情绪波动比较大,调查报告《网瘾少年问题调查报告》。 而在此时,他就以玩网络游戏来逃避现实,得到解脱。由该患者的情况,孙老师得到结论分析如下:

1、大多数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的孩子,学习成绩可能都比较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往往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

2、青少年与父母之间无法很好的进行沟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确立人生观、世界观最关键的时期,尤其需要来自父母的正确指导。很多父母更习惯于那种\"家庭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造成青少年偏要和父母对着干的局面:你们不让我玩游戏,我偏要这么做。

3、自控能力缺乏,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冲动性强,一旦陷入网络游戏,明知会影响学业,但却不能自拔。

4、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成人意识变强,认为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处理,但现实生活中,他们经常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一点小小的挫折可能就会令他们情绪波动比较大。无法解决问题、受挫后情绪不稳定,使得这些孩子不自觉的去寻找网络这个可以使他们完全逃避现实,情绪可以得到充分宣泄的世界。有研究显示,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的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水平升高,这种类似于肾上腺素的物质在短时间内会使人高度兴奋,但其后则会使人更加颓废、消沉。网络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正在促进着人类社会的更大进步。所以一方面要防止上网成瘾,另一方面要建立正确的网络观,正确的使用网络。对于沉迷网络的青少年,父母不仅要及时知道孩子上网的情况,在时间上进行控制,还应该懂一点网络基础知识,为孩子安全上网发挥一些指导作用或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比如安装过滤程序或\"防火墙\",可以屏蔽黄色网站;可以搜索查找孩子经常去的网站和聊天室,为孩子提供一些适合他们上的网站和聊天室等;如果家长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操作办法,还可以多和孩子一起利用网络查阅信息,一起交流分析,这样既可以避免孩子躲开父母的视线上不良网站和聊天室,还可以在一起上网浏览、聊天、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增加情感,增加共同语言,增强自己的发言权。为上网订立目标。上网成瘾的人应该在每次上网前花两分钟时间想一想要上网干什么,然后把具体要完成的任务列在纸上。不要认为这个两分钟是多余的,它可以省十个两分钟,甚至一百个两分钟。为自己上网限定时间。看一看列在纸上的任务,估计一下需要用多长时间能完成,假设估计要用40分钟,那么在小闹钟定到20分钟,到时候看看进展到哪里了。如果认为用闹钟麻烦的话,可以在电脑中安装一个定时提醒的小软件,在上网同时打开,这样就能有效控制上网了。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者消极情绪的工具,借网消愁愁更愁。逃避问题并不代表着解决问题,当几小时后,下线的时候,问题仍然要面对,所以,碰上了问题要想办法试着去解决,逃避终究不是办法!

第15篇:青少年与网瘾教学心得体会

青少年与网瘾教学心得体会

朱巷中学

杨会鑫

信息时代的到来,青少年上网率的增加,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增加了一项新的任务。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也包括对青少年进行正确上网的引导和教育。通过对青少年实施网瘾矫正的教育,我认为要多管齐下,多渠道、多途径进行引导与教育。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趣性与时效性。虽然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可喜的变化,但在我们这些乡、镇农村学校,由于信息相对闭塞、思想观念保守、办学条件限制等,老师主导、“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教学就失去了一定的吸引力,课堂上学生手机上网登qq、打游戏屡见不鲜。好课堂有很多评价标准,但我认为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地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甚至争论问题,这样学生有事可做,愿意积极行动去探索、求知,这样学生获得来的知识有了亲身的体验,更加容易消化和吸收。相反,一堂课如果老师唱主角,学生带着脑袋而不思考,闲着没事,也就觉着课堂的无趣无味,课堂就再也吸引不了他们,就让他们游离于课堂之外,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而网络此时就是一个可以随意张扬个性的好东西。再有手机上网的便捷加上一点钱财的方便,学生就抵制不了网络的诱惑。

二、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手段,有其新颖、生动、即时、直观等特点,更能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情境的再现与感染力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它更能触及学生的灵魂,让学生受到心灵的启迪与教育。还有,多媒体也需要电脑作为中介,这样也能让学生知道通过电脑上网查询可以获取一些教学资料,可以通过电脑制作课件等,从而懂得电脑的多种有意义的用途。

三、开展积极有益的活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应当是多样的。单调

1 与单一,容易让学生心无所依,网络便乘虚而入成为学生消遣的替代品。科任教师可以借助课堂,结合课程内容,开展主题班会、小组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多调动学生的参与,特别在小组竞赛中,小组内成员积极合作,适当的谦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学期的活动中有当众展现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进取,收获成功与喜悦。

四、对青少年进行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网瘾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

(一)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人际交往与交流。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对学生的交往提供了心的庇护场所。避免了当面表达所产生的尴尬,可以留下思考的空间。即使写错字也无所谓,有时一个简单的网上表情就是一个信息的传递。年龄、身份、地位、性别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毫无顾忌地交流,可以尽情地宣泄。而中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时期,自我意识增强与思想还不够成熟的矛盾,心理容易受到暗示,交上一些“知心”的网友,甚至陷入网恋而无法自拔。而对网友越依恋就越难于接受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我们在学生交友上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真挚的友谊,必要时自己也可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为王的空间。人的自尊心是一个人生活与生存的通行证。自尊没有保障的场所,最能让一个人产生自己极端无用的自卑感。被人嘲笑与侮辱,是对一个人自尊的极端挑战。所以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很重要,对学生深入地了解,做出中肯地评价,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相互评价,互赞同学的优点,这样,让学生特别是网瘾学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尊自信的支点,善于扬长避短,多多创造成功的记录,获得成就感。

反思让我们更深刻,更多地思考对青少年的网瘾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找到更多更有效的方法,让青少年有网知道有节制地上,有网科学地上,而不至于耽误学习与前途。

第16篇:网瘾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

公 益 项 目 策 划 书

项目名称:“移网情深”

——校园网瘾青少年矫治计划

任课老师:韩恒

成员组成:贾岱铮 陶威

一:项目背景

青少年网瘾是诸多青少年问题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技术日益发展。上网工具日益增多,从原先的电脑到现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人们越来越能更容易的上网,但是这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另一方面造成了很多人的电脑依赖症、手机依赖症等,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网络依赖症。由于青少年尚不成熟,虽然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较快但是也更容易形成依赖性甚至难以自拔,所以网瘾在青少年身上更容易找到也更容易产生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处于升学阶段的高中生来说由于学习压力太大而且没有良好的解压手段所以网瘾对他们的影响更大不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更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甚至升学。很多的青少年形成了上网成瘾的问题,作为经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的参与到预防和戒除青少年网瘾的工作中去。所以下面将对社会工作者如何开展工作进行研究。

二:项目目的

通过“移网情深”项目的实施,使参与项目的学生能够戒除网瘾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并使学习成绩提高,使广大参与项目的老师能够了解正确的教育方法并参与到项目中来,使广大家长能够积极地和自己的孩子沟通,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并通过这个项目来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青少年特别是高中生的网瘾戒除中去,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青少年网瘾戒除体系,从源头、从根本戒除青少年网瘾。

也通过这次项目的实施来锻炼我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并且加深自己所学到的社会工作知识并把我们所学习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去。

青少年网瘾的戒除不仅对青少年自己有很大的裨益,对社会也是很有利的,因为青少年网瘾的戒除可以减少青少年的犯罪率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对学校可以使学校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也可以是家庭更加和睦。 三:项目流程

前期准备:1:拟定项目策划书2:选定项目实施学校(必须是非封闭式管理学校)3:联系项目实施学校负责人、相关青少年网瘾戒除问题专家4:积极争取相关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以有利于项目的开展。6:设计相关问卷用于青少年网瘾治疗过程中的问题反馈。

项目开展:

一:请相关专家举办关于网瘾对青少年特别是高中生的危害,使广大师生、家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取得他们对该项目的理解支持。讲座结束之后可以举行一些互动环节像提问环节、家长和老师交流环节、学生可以讲

一下自己的感受。为了使效果更佳可以自讲座结束之后放映关于青少年网瘾危害的电影。

二:与学校负责人及相关老师商定项目实施的班级,对选定班级采取个案辅导加小组互动的方法来进行对有网瘾问题学生的治疗。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

随着青少年的生理、心理迅速发育和成熟,他们对独立的诉求和渴望日益强烈,希望自己被看作是成年人,但却又不具备独自承受压力和决策的能力。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感到迷茫、束手无策,或者选择逃避,并会不断地尝试通过其它途径去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慰藉,而虚拟的网络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因而从根本上说,青少年网络成瘾主要还是一种心理病理障碍。因此,首先需要为其提供心理辅导,辅导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策划一些情景模拟演练活动,目的是改变青少年对家庭和社会的看法,逐步增强责任感。

2.提供学习辅导

不可否认,当前教育体制存在种种弊端,升学、考试等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压力,而一旦学习上遇到障碍,就极有可能造成情绪和行为失控,学习态度骤然改变。因此,需要协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为此,笔者在提供心理辅导的同时,还经常为其提供了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事实证明,这种学习上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也有利于增强其在心态上的积极性。

:3:提供人际交往辅导

广大高中生形成网瘾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缺少人际交往,与家长、老师、同学交流太少所以上网来排解孤独。所以要戒除青少年网瘾要增加他们的人际交往,使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首先使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增加和别人的沟通交流。尝试小组工作方法,使他们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等。

4:定期检查矫正效果。

主要是用前期准备中制作的问卷来进行效果检查,为了使问卷的调查结果真是可信,应该在轻松无压力的气氛中进行所以应该项目实施者自己惊醒私下的调查,避免老师、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并且对调查结果予以保密等到何时的机会再公开。通过信息反馈可以检查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某些不足并予以更改,使项目顺利的实施下去。并得到具体可见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

5: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使家长认识到正确的帮助孩子慢慢接触网瘾的方法摆脱以往的错误认识正确引导孩子上网,有节制的定时上网。网上有孩子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多关心孩子,让他们觉不到心里有空虚,用爱和宽容去对待他,而且一开始他会排斥这种关心,因为他害怕等他适应之后这种关心就会消失.所

以家长应该持之以恒.用其他有趣的活动吸引他的注意力,如果还是觉得更喜欢上网,那就给他一个高目标,引导他正确使用网络,产生真正的价值。

5:使社会形成有利于他们戒除网瘾的氛围

采取发传单,办活动来宣传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一次来警示社会,来让社会上的人积极参与,特别是对网吧老板进行重点宣传,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进行改正,文化公安部门也应该加大打击黑网吧的力度。

第17篇:儿童青少年网瘾的原因

儿童青少年网瘾的原因

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性心理障碍(简称lA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儿童青少年网瘾的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患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无法自控。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儿童青少年网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

1、与网络传播的特点有关网络传播的快速性、虚拟性、匿名性等使它比现实世界的人际传播更轻松。儿童青少年网瘾者人格中的某些缺陷,使他们更易沉迷于网络。现实生活压力过大,导致一些人沉溺于网络,在虚拟空间里寻求安慰和减压。

2、与社会现状相关社会形态转型时期,生活中的未知变量太多,如工作上的失落、社会交往挫折等,压力骤增,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宣泄减压的宽松环境。

3、与青少年成长环境有密切关心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如果家长过分溺爱、事事包办代替,或是放任自流,都会刺激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要求摆脱束缚、自己做主。如果父母管教孩子的意见不一致,力量等于相互抵消。尤其是当父母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睦时,网络世界更是逃避现实的好去处。

现代心理学研究网络成瘾原因认为,儿童青少年网瘾形成机理如同烟瘾、酒瘾、毒瘾一样,同样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巩固、习惯化的过后,便形成了“网瘾”操作性条件反射。儿童青少年网瘾需要到专业的心理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第18篇:关于青少年网瘾的调查

关于青少年网瘾的调查

一、课题的提出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关注。由于近年来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网络,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再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我对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研究的内容

1、了解青少年网瘾的成因

2、针对网瘾的成因提出解决的办法

三、研究的意义

1、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

2、让青少年全面、正确了解网络,正确利用网络

3、让家长知道该怎样帮助孩子,让孩子不再沉迷网络

Ⅰ调查步骤

1、走访附近街道,对群众进行询问

2、设计问卷并发放回收

3、对询问结果进行记录

4、分析结果

Ⅱ调查方法与对象

方法:访问、调查问卷

对象:学生、家长

Ⅲ分析

进过我的调查及网上的资料表明,网瘾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Ⅰ自身因素:缺乏自信、喜欢幻想、自制力弱

Ⅱ环境因素:

1、家庭不和谐

2、亲子关系的障碍

3、学习上遇到挫折

4、人际交往障碍

Ⅲ社会因素:

1、父亲功能的缺失

2、游戏缺失

3、同伴缺失

Ⅳ其他因素

网瘾的危害:

1、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中,不仅

会影响头脑发育,还会导致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下降,

引发紧张性头疼,甚至导致死亡。

2、导致青少年学习成绩下降。长期上网,沉湎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其智

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智商下降到正常孩子的标准水平线以

下,这也会间接的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3、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缺少了以教师、家庭

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道

德自律,容易也受到不良的诱导,最终可能误入歧途。

4、影响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正常发展。网络成瘾者大多性格孤僻冷漠,

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更加封闭,进而不断的走向个人孤

独世界,从而拒绝与人交往。

5、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网瘾的治疗:

1、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引导,必要时可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让医生进行

开导。

2、培养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将对网络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兴趣爱好上。

3、自己严格上网计划,由家长监督实行,少玩游戏,把网络作为学习生

活娱乐的工具,建立对网络全面、正确的认识。

4软件公司也可以制作出限定上网时间的软件,累计上网时间,时间一到

就断网。

5、社会应加强对网吧的监督,杜绝有未成年人进出网吧的现象发生,一

经发现,严厉处罚网吧老板。

总结

经过这几天的调查,让我真正体验到网络给我带来的好处,节省了不少查找资料的时间、精力,动动键盘,鼠标,想找的资料全都出来了。以前我也只是会用电脑聊聊天,玩玩小游戏,看看电影,无非必要,是不会用电脑来干这些的。这次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什么都是临时想到才做的。语言组织能力也不够强,都是借鉴别人的范文、格式跟着写出来的。虽然是自己慢慢打出来的,但大部分的内容都来自网络。不过这次活动让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下次一定会更好。

第19篇:青少年网瘾问题研究综述

青少年网瘾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以更快的速度普及,给人类,特别是给青少年带来深远的影响。它在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网络成瘾”就是不容忽视的、全球性的负面影响之一。据2005年11月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当时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青少年群体成为了网瘾问题的“重灾区”。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干预,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干预对策

1对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

网瘾症的概念界定“成瘾”(addiction)一词最初仅用于药物依赖,类似于一些行为障碍,如嗜酒成瘾、嗜烟成瘾。网瘾,是“互联网成瘾症(IAD)”的简称,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和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美国纽约的临床心理学家Goldberg首先提出将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IAD在临床上也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IU),通常简称为网瘾、网痴或“网络成瘾”。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S·扬博士将IAD定义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哈佛大学医学院在1996年初专门开设了一个治疗计算机和网络成瘾症的诊所。网瘾患者主要表现就是对网络操作时间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加,欲罢不能,难以自拔,发展成为对网络的高度依赖性。

2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

自2005年的调查网瘾报告起,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即约有1100万的青少年是网瘾群体。至2007年的调查报告的比例显示是9.72%,大体保持在1100万的水平上。青少年的网瘾问题已经演变成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若不及时加以干预,很可能带来类似于毒瘾所致的社会危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我国的青少年网络成瘾有如下三个特点:①网络成瘾主要是网络游戏成瘾,其次是网络交际成瘾,男孩子以网络游戏特别是暴力游戏成瘾为主,女孩子则以聊天交友成瘾为主;②内陆、西部等不发达地区要比沿海等发达地区多;③男孩子比女孩子多。

3、网瘾症对青少年心理的危害

1.交往方式错位。青少年在网络上的行为往往在虚拟情景下进行,这使得他们与人的交流模式由“人-机-人”取代了“人-人”。这种情况如果长期下去,就会影响或改变青少年的正常交往方式,导致真实的人际交往萎缩,产生畸形的人际交往行为。

2.人性异化。沉溺于网络中的青少年,关注并满足于网络世界的虚幻环境,就会渐渐失去对现实环境的感受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形成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欺诈等心理现象,进而导致数字化的“虚拟人格”。

3.自我迷失。网民的自我系统中,有三个“自我”:即真实自我、实现自我和“虚拟自我”。三者有时相互冲突,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结果有可能导致出现多重人格问题。网络有整合世界的功能,同时也有分裂自我结构的作用。

4.道德失范。网络活动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虚拟性,缺乏约束与监督。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无拘无束的屏障,也给不正当、不道德行为披上了漂亮的外衣,从而造成网络世界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现象的发生,如粗言恶语、网上多角恋、恶意攻击网络运行(即黑客行为)等。

5.技术崇拜。网络成瘾实质上也是一种网络资源迷信,即“信息人”的上网成瘾或技

术成瘾,是一种包含人机交互作用的非生化成瘾症。

6.社会功能退化。部分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往往一有时间就去上网,参加社会活动越来越少,人与人真实的互动时间太短,对社会缺乏了解与认同,导致社会经验缺乏、适应能力减退。

4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

1.青少年自身的原因。青少年由于心智尚未成熟,社会经验缺乏,好奇心强,不具备足够的识别和自制能力等原因,面对良莠混杂的虚拟网络世界,极易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特别是男性青少年,由于更富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思维活跃而自制力较差,更容易利用网络宣泄负面情绪,甚至导致网络犯罪等更加严重的后果。

2.家庭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普遍缺乏交流和沟通的渠道,而较重的学业负担也大大压缩了他们的社交时间。在有的家庭中,父母因离异或忙碌而缺乏与孩子的交流,或因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而令孩子精神负担过重,孩子只好上网寻求精神放松和情感交流。另外,不少家长对网络知之甚微,错误地认为孩子上网比看电视有益,因而不限制孩子上网。

3.学校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基础教育仍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学生们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特别是在学业竞争中失利的学生,为了摆脱现实的困扰,有意躲入网络的虚拟世界当中。同时,学校的教学目的较为单一,对青少年网瘾问题不够重视,仅靠强制性的管理措施进行压制,缺乏有效的疏导手段,也是导致问题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因素。

4.社会方面的原因。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产值每年都以近50%的高速增长,呈膨胀型发展状态。游戏制造商千方百计吸引玩家成瘾,频繁更新游戏场景界面。有些网吧惟利是图,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对未成年人长时间上网、玩网络游戏或浏览色情暴力网站大开绿灯。在市场上,盗版游戏众多,价格低廉,也为孩子降低了购买门槛。另外,我国社会正在转型期,缺乏完善的社会保护和救助机制,不能对网瘾青少年进行及时有效的救助,也是该问题不断恶化的原因之一。

5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干预措施

有效预防和戒除网瘾的基本原则是“趋利避害、预防为主;疏堵结合,疏导为主”,正如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北京市和平街街道青年文明社区时指出:“一方面要加强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新窗口;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积极防范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1.家庭方面。家长是青少年网络经验(网络行为和网络意识)形成和改变的最直接影响者。家长首先要提高对网络的认识,学习网络知识,与孩子协商上网和共同上网,要适时提醒孩子上网有度,用自己对网络的态度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针对青少年情感缺失问题,一方面应帮助孩子建立朋友圈,多为其提供社交机会,引导其多参加交际活动,帮助孩子培养新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满足其精神需求。

2.学校方面。学校作为青少年最为集中的教育场所,不但要尽快普及网络知识教育,增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而且要在学校德育课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同时要在学习之余为青少年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积极的校园交往,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

3.社会方面。

(1)占领新阵地,变被动防范为主动出击。依对象和侧重点不同,建立三种类型的青少年思想教育网站:专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服务的网站,共青团组织网站,专门为中小学生服务的素质教育网站。充分发挥校园网和我国网站的作用。重视校园网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育人作用。充分利用我国网站的网络资源,扩大网上思想教育阵地。提高网站质量,加

大宣传力度。

(2)加快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占领网上思想教育阵地,当前应主要做好两项工作:建立一支以研究网络文明为主要任务的专家队伍。培养一支既懂政治业务,又懂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的高素质的政工队伍。

(3)加快立法和普法步伐,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

(4)全社会都要加强对青少年上网的教育和引导。在重视依法治网的同时,必须重视以德治网。大众传播媒体,作为信息社会中影响青少年思想的最重要的媒介,更要担负起维护文明网络环境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子舟,肖雪著 《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新制度建设》,2010

2)王文宏 高维钫主编 张德明 梁刚 方明东副主编.《网络文化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

3)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

4)李涛主编.《共青团工作热点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09.

5)编委会编《公务员考试一本通》.申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6.

6)共青团中央权益部《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今日信息报出版社2007.07

7)何佳梅编.趋利避害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2005

8) 秦洪良编.青少年网瘾问题亟待重视.大众科技报出版社, 2006.03.

9) 林绚晖 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

10) 边玉芳,钟惊雷,周燕等著.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11) 陈斌文.《新的心理疾病:网络成瘾症》,2000

12)陈金鸥,林红伍.青少年网瘾研究现状,社区医学,2007.

13)赵芸,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14)(美)金伯利.S.杨.网虫综合症——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

15)刘婷婷.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进展, 安徽省药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2012.

16)边玉芳,钟惊雷,周燕等著.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17)顾海根主编, 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8)马春雷,王易鸣,庄永昭主编,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干预,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19)姚海霞,蔡慧怡,夏建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文献研究,2007.3

20)林绚晖.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

21)朱鸣主编.儿童健康与社会责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2010.11.

第20篇:青少年网瘾问题个案研究案例

青少年网瘾问题个案研究案例

一、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家庭带来影响,特别是青少年对于网络成瘾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各界社会人士关注的焦点,网络的普及使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使用互联网,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由于身体、心智尚不完全成熟,面对网络世界的新事物、新景象,很容易分辨不清,把持不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以致容易沉迷其中。有些青少年甚至产生了“网瘾”、“网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业、生活和工作,妨碍了健康人格的形成,并给社会带来巨大伤害。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网瘾个案的研究找出网瘾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的对策。

二、网瘾个案描述

案例一:某初三男生

一直以来学习成绩都不错,只是性格内向。从初一开始玩电脑。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并没有十分在意孩子玩电脑这件事。等到有一天,孩子向父母宣布不去上学了,父母才感到问题的严重。孩子说自己对现行的教育制度忍无可忍,不想再浪费时间了。不管父母怎么劝说,从那一刻起,孩子表现出所有网瘾孩子的特点:第一,每天花大量时间上网,而且大部分是晚上。第二,不管父母采取什么措施都阻挡不了孩子上网的决心,断网后情绪烦躁或者大发脾气,乱扔东西那是常有的事情。第三,除了在网络上用QQ和一些朋友联络外,简直成了“宅男”,整天足不出户。为了让孩子重返学校,爸爸妈妈已经想尽了办法,请老师上门劝说,找他的同学来引导他,所有这些招数都不怎么奏效。与此同时,和父母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差,由于父亲比较强硬,忍不住总要骂他几句,所以,父子之间的对话几乎为零,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妈妈在其中周旋。

案例二:某大二男生

大学里读的是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专业,对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兴趣。像很多大学生一样,进了大学后就有一种彻底解脱的感觉,整天把时间消磨在网吧里。大学又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宽松的环境,没有父母和老师直接的监督,电脑一直玩下去,成绩也一路滑下去。一直到考试挂红灯才被父母发现。目前患抑郁症休学在家,感觉做什么都没有意思,日夜颠倒。父母监测时还发现孩子上黄色网站,而在自己的博客里更是把自己内心描写得非常灰暗。孩子与父母很对立,对学习也没有什么兴趣。性格内向缺少必要的交流。对咨询很排斥,认为心理医生和爸妈是一伙的。

案例三:小学生,10岁

孩子的家庭条件不错,不缺吃不缺穿,口口声声说对学习没有兴趣,迷恋玩电脑游戏。究其原因,他曾经被班主任老师批评过,从此不喜欢上学。唯一的伙伴就是电脑,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父母觉得孩子很难管教。有一次看到孩子在看《大话三国》,发现里面的某些情节黑白颠倒,父母感到非常担心。孩子还这么小,就接触的是一些负面的信息,如果不去看心理医生,以后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

案例四:4岁女孩出现网络依赖症状

3天前,家住武昌的张女士带着4岁的女儿晨晨(化名)来到中南医院儿童神经与心理疾病门诊。“她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趴在电脑前玩游戏,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让她玩电脑,她就哭闹不止,甚至赌气不吃饭不睡觉,像患上网瘾一样。”张女士苦恼地对医生说,以前丈夫下班回家后经常上网看电影,女儿小时候就时常站在一旁看。半年前,丈夫在电脑上专门下载了动画片给女儿看,从此晨晨就迷上了电脑。如今上网玩游戏、看动画片,晨晨操作起来都熟练得很,完全成了一个小“电脑控”。上周幼儿园放假了,晨晨几乎成天趴在电脑前,也不出去跟小朋友玩,游乐城、动物园对她也失去了吸引力。

三、个案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网络成瘾很多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时间照顾孩子,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很多青少年不愿意将心里想法和困惑告诉家长,从而青少年选择了上微博、博客等网络渠道宣泄自己的情绪,在 MSN,QQ 等聊天环境下和更多的网络朋友谈自己的心情及想法,从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亲人,因此,青少年更青睐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更愿意相信网络这个环境,因此家长应当及时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避免网络成瘾。

2.学校的评价体系单一

(1)学校环境单调压抑、竞争激烈。学校的应试教育,激烈的学习竞争使学生成天学习紧张,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迫切需要交流、倾诉、和被理解。学生一旦一旦沉迷于网络,他们就放弃了对人生追求。案例三中10岁小孩对学习没有兴趣,迷恋玩电脑游戏。

(2)学校的课外活动不丰富。一些学校一味的追求升学率,让学生成天学习,生活极其枯燥乏味。为满足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的需要,他们找到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那就是上网。在网上,他们喜欢找网友诉说,发泄情感,放松自己。

3.社会成长环境

网络信息量大,设计网络游戏的人针对玩家的心理,设置带有刺激性的、挑战性的游戏,很容易使青少年上瘾。同时,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规定,但一些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网吧经营者在利益的诱惑下,对未成年人长时间上网、玩网络游戏等大开绿灯。此外盗版游戏、光盘、复制品众多且价格低廉,也为青少年的购买降低了门槛。

另外,完善的社会保护和救助机制的缺乏也是导致青少年网瘾问题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会联合医院和学校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患有网瘾综合症的青少年进行免费药物治疗和心理矫正,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尚处于空白。

4.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极端表现

青少年处于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情绪和行为带有叛逆性和冲动性,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较快,网络的迅速发展使网络文化日新月异,这些都强烈的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一些微博,博客都流行不断的“吐槽”这种现象正符合了青少年叛逆的心理特征,他们更愿意相信来自网络的“吐槽”。网络的自由化和匿名化特征使得青少年在网络上畅所欲言,是一个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良好平台,这是一种强烈的渴望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愿望,因此有的青少年能很好的在网络上吸收知识表达自我,而有的青少年由于习惯性等原因极端的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案例

一、案例三都体现了这一点。

5.网络文化本身的不规范性 我们从案例三可以看出,青少年由于缺乏自控力和自制力,尤其是没有形成良好的辨别能力,青少年对网络文化的花样繁多不能够准确的辨认和挑选。网络文化本身存在不规范性,使得网络环境不规范,青少年没有选择性的上网,网上的不良信息也不断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等都使得青少年不能自拔,由于网络无限制性,所以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这种现象,规范网络文化,整理网络环境迫在眉睫。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应对措施

1.完善家庭教养方式,给孩子以足够的关爱、理解与尊重

首先,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平等地沟通,给孩子以充足的理解、关爱和尊重。 大多数青少年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内心都渴望向父母倾诉、得到父母的帮助,这就要求父母要以理解和换位思考的方式与孩子理性、平等地交流,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有的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总认为孩子还小,有些问题没有必要,也不值得与他们交流。其实不然,现在的孩子对于社会和人生思考的还是比较独到的。虽然有些事情思考的还不是很全面,这正是作为家长所应该了解和知道的,也是作为家长教育孩子的重点。只有在沟通和交流中才能获得孩子最有价值的想法,才能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知道孩子对于社会和自己的前途的一些看法。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家长要积极地同孩子沟通,在孩子遇到问题后,共同采取对策,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困境。

2.改革学校教育模式,合理引导开发青少年的兴趣爱好

首先,改变单一的分数标准,建立素质教育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青少年求知欲高、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和设计,力求使学生的求知过程洋溢着乐趣、充满着悬念。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校园文化宣传等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促使其对正常的学习活动投入热情和精力去实现自身的价值。比如我校五年前就开设子自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信箱,并在学校主页上开辟心理咨询专栏,学生可以从网站上进行学习和检测,也能通过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信箱等渠道反映自己的情况,从而让专业老师第一时间发现自己的问题,与老师交流与沟通,防患于未然。几年来,我们的心理咨询室接待了学生二百多人次,其中网瘾问题占30%左右,很好地为学生和家长排忧解难。其次,大力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组织少年社团,成立符合青少年成长实际需要的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的娱乐不要只局限在玩网络游戏上。学校提供场地、师资支持,保证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潜力得到应有的开发。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互联网,在学习生活中的功用。加强网络知识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认清网络的本质不仅仅是玩具,更应该是服务于人的工具,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习惯。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正确收集、分析、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吸引青少年对健康、科学、积极的文化活动的兴趣,培育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

3.改善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为其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首先,全社会都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给予关注,各级部门要加强健康上网的宣传和进行必要的监控。国家应投入资金加强生活娱乐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为青少年发展多样化兴趣爱好提供“硬件”上的保障。其次,国家文化部门、信息产业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具体执行措施,在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规范引导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网吧、游戏厅等网络经营场所要加强监督管理,大惩治力度,对不同城区的网吧实行分片管理、专人负责;对制作传播网络色情暴力文化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坚决打击,依法惩治,净化青少年上网环境,减少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另外,借鉴国外经验,国家联合学校、医院以及社会各方力量建立专门的心理矫正服务机构,为患有网瘾的青少年提供免费医疗救助,使患有网瘾的青少年得到专业的治疗和服务。

评论:挽救那些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关键不在于简单地让他们去戒网瘾,更不是关闭网游、制定一个网瘾标准就能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从他们幼小时期就注重塑造其良好个性,并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和价值观,以防范网瘾等各种不良行为或危险行为的发生。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doc》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