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2021-05-26 来源:调查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转)2008-07-31 09:22工作难“求”——应届大学毕业生必要的人生历练

对于2007年的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生来讲,在经历了2006年10-12月的招聘高峰期和2007年2-4月的小高峰期后,现在已经进入尾声,基本尘埃落定,终于可以对就业状况来一个盘点了。

距正式离校只有不到两个月了,计算机专业的应届大学生就业已经进入了尾声,可以对就业状况来一个盘点了。为此,记者选取了北京、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山东等地的50所高校,通过本报调研中心对187名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生进行了问卷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我们发现,今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从找 工作的难易程度、薪资水平、考研的人数和动机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分层现象:好的好,坏的坏。

另外,我们从中也发现,在整个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们大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理性,如在其择业标准的选择,对求职现状的认知,以及对就业难原因的分析等,都蕴涵着较高的合理性成分。

并不都是香饽饽

同样的专业,同样是在今年找工作,计算机专业并不是在所有的高校都是香饽饽。

已经保送本校研究生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严斌和尹玉冰告诉记者,在清华,真正找工作的只有30人左右,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6。 清华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有180人左右,30个国防生,保送研究生的有70-80人,还有10来个到香港读研,20来个出国的,剩下的才是找工作的。“找 工作的大部分是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两位清华的高材生异口同声告诉记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情况也差不多,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状况也相当好。显然,像清华、北航等名校的计算机专业是全国顶尖的,其毕业生多数选择继续深造,少数去找工作是正常的。

而像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大学等重点理工科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在当地的就业形势也是一片大好,就业率在95%以上。西北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四学生边广志就表示:“我们班上70多人,基本都找到工作了。”

在那些学校名气不差,但计算机专业却一般的院校中,还有少数人找不到工作,就业率在70%左右。像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马金红就告诉记者,他们班有26人,目前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有4人。而另一个班也是26人,没找到工作的还有8人。

比他们更惨的是一些在二类本科、甚至是三类本科院校就读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专业在学校内本就没有地位,一拉到人才市场来竞争就更没有优势 了。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赵志同介绍了他们就业的状况:他们专业共两个班,103人,到目前为止签约的仅占30%左右,而且其中有十 几个人的工作是跟计算机无关的。“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就预期工作不好找。2006年学校统计我们专业的就业率是30-40%,就说明了就业形式不 好。我们很多同学最后找到的工作大部分是跟计算机没有什么关系的,这也是我们找工作处处碰壁后没有办法的选择。”赵志同说。

薪酬普遍在2000-4000元/月之间

谈到找工作,所有人最关注的就是薪水问题。据我们调查,从整体来看,2000-4000元/月代表了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平均薪酬水平。当然工资高低还跟就业单位的实力、就业地域和学校名气等有着比较大的关系。

清华、北航等名校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要比上述提到的水平高1000元/月左右,不过也跑不出这个区间。“我们班找工作的同学到非IT公 司去的,工资只有4000元/月左右;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IT公司的基本都有6000-7000元/月,最高的是Google给出的9000元/ 月。”尹玉冰说。

北航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很多都去了银行的IT部门,如中行、招商银行等,工资水平在3000-5500元/月之间。最高的是华为公司给出的5500元/月(4500元+生活补助1000元),最低的也有3000元/月。

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大学等第二梯队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薪酬也许真正代表了目前的总体水平。在西安就业的大多是2000-3000元/月之 间,男女差别不大,最高薪水是腾讯给出的年薪 7万元。华南理工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普遍都能拿到4000元左右的月薪。而中南民族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普遍拿到的工资是2000- 3000元/月,能签到深圳等发达地区的工资都在3000-4000元/月,好的能达到4000-6000元/月。

留在山东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就没那么幸运了。“整个山东省做软件的基本是1500元左右的月工资,在青岛、济南、泰安的都是。我们班一半找到工作的同 学工资都在1500元/月以下。”山东科技大学徐银增跟记者透露自己的月工资水平在1000-2000元之间,接着补充了上面一句。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平均月工资尚属高薪水平。同时,调查也显示,大学生们对薪资水平的分析表现出了高度的理性,去年乃至前些年理想起薪与签约工资存在较大差距的现象已经极少了。

“低于3000元/月就没有人签了。”北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牛红婷告诉记者,“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大部分预期是月薪4000元,因为到单位后还要扣三险和税金,最后也就只剩下3000多元了。”

身处南方的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对薪水的预期要低一些。“我们找工作前参考过上一届的情况,他们的平均薪酬是3000-3500元/ 月;所以我预期的薪水至少是3000元/月以上才可以接受。”潘晓炜说。“我开始找工作的时候预期工资是2500元左右(在成都)。”而赵志同本身签了黑 龙江武警总队,月工资水平是3000元左右,算是找得相当好的了。

考研仍是大势所趋

千军万马争读研——一方面是教育水平提升、本科教育大众化的体现,一方面也被视为许多毕业生逃避就业压力的表现。那么,应届大学毕业生是怎样看待读研的,选择这条路的有多

少,成功的又有多少呢?

在清华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中,保送研究生的加上到香港读研以及出国深造的,深造率为60%以上。当然,出国深造的机遇与学校实力有着密切的关 系,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一个班40人,有3个保研的,5个考上外校研究生的,继续深造率为20%左右。值 得注意的是,以上的数字仅为最终实际深造的人数,对于选择考研但并没有成功的人数,我们难以统计。

当问到为什么清华那么多学生要去读研时,严斌告诉记者:“我觉得现在本科生很难找到好工作,即便找到,做的也是体力活。我的计划是在清华读完硕士——出国读博士——海归,这样要比直接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强很多。”

“我们学校研究生就业要比本科生好不少,现在像IBM、微软等大公司都指名要研究生而不要本科生。因此本科生相对来讲找工作要受到很多限制,就业面 不如研究生。”牛红婷也道破了自己读研究生的“天机”:“这也是有道理的,本科生都是打基础,基本没有什么机会去跟项目,而我自从保送研究生后就到实验室 跟师兄做实验、跟项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肯定会增强不少。” 据了解,腾讯、Google给名校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的薪水分别是10万元/年、15万元/年,比本科生要高出不少。

潘晓炜则认为考研后可能在知识、经验上增加更多,“同时我们学校近几年都是研究生的总体就业形式比本科生好,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考研仍被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视为“改变命运”的又一次机会。

非名校学生找工作易遭遇不公

相对名校的强势,很多普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少不公平对待。据调查,很多IT公司的工资等级分重点和非重点院校,重点院校毕业生月薪要比普通院校毕业生高几百至一千元不等。

马金红和其他同学就参加了深圳一家公司在武汉的招聘会,并顺利通过了笔试,没想到在面试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信息:这家公司给他们的是大专生的待遇,比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的毕业生要少近千元。“不过后来还是有同学签了,现在工作不好找。”马金红无奈地说。

推荐第2篇:计算机专业职业化调查报告

计算机专业职业化调查报告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面向未来、适应能力强、有发展后劲的高级技能型计算机应用人才,是目前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

一、IT行业的背景与发展趋势

计算机专业是教育部首批选定的83个中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之一,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随着我国“入世”后遵循世界经济运行规律,逐步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轨道,IT产业也迫切需要适应全球经济发展需要,以专业现代化为核心、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为目的,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系统地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教学方法体系。

IT产业从最初的服务于工厂企业到现在的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充分体现了它带给整个社会的巨大变化,随着IT 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IT产业已经由原来的基础的服务拓展了很多方面。

IT服务方面:

(一)、通过IT咨询服务梳理大型企业的未来规划;

(二)、从低端的IT服务应用逐步向高端IT服务应用过度(如IT管理外包服务、管理咨询);

(三)、离岸开发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

IT应用方面:

(一)、中小企业IT应用市场持续看好。

(二)、零售分销物流行业的IT应用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IT人才薪酬方面:IT及通讯业高管年薪高达170万、电子公司经理人平均年薪八千美元。由于IT行业的细分,其薪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对最为热门和高关注度的细分行业中IT人的薪资也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月薪范围在15000以上: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占10%;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6.7%;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0%;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33.3%。

月薪范围在10000-15000之间: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占16.2%;计算机硬件行业占21.6%;计算机软件行业占35.1%;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7%。

月薪范围在8000-10000之间: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占30.2%;计算机硬件行业占0.09%;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1.9%;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18.6%。

月薪范围在5000-8000之间: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占14.3%;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1.25%;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8.7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5.6%。

月薪范围在3000-5000之间: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占9.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6.8%;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6.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7%。

月薪范围在3000以下之间: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占4.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26.7%;计算机软件行业占35.3%;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33.2%。

二、IT产业人才需求预测:

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

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根据中国计算机报的报道 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日前公布的数字,我国每年的计算机人才需求量增加100万!从人才需求方面来看,IT企业体现出内部分工渐趋细化和专业化的特点。网络设计、网络维护、客户服务等都分别由相关工程师完成。目前,招聘企业对入行者的要求并不高,最重要的是要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企业认为对于客户服务工程师来说,其与客户沟通的能力更为重要。因此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软件方面。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6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34万人(其中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 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 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而对于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正是培养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的基地。因此我们在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始终进行着基础的软件开发语言的学习和培养。

(二)、网络技术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集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互融性和应用普遍性。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思路开阔,有创新意识。根据国家人力资源部门对广东人才市场分析,需求量最大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约占总需求的30% ,其中网络方面的技术人才又占到40%,据业内人士分析在今后几年该比例还将增加。网络技术方面需要的人员所涉及到有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软件测试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安装与配置,网络工程施工与管理,网络的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网站建设等。

(三)、硬件技术方面。

随着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普及,居民手提电脑、数码相机、数字摄象机等数码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就会产生大量设备维修服务需要,产生极大创业机会和就业机会。而从事计算机硬件技术调试、集成、维护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测试、集成、维护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我校又叫做“灰领”。对于他们不需要太高的学历,更多需要的是实际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测试、集成、维护和管理。具体说就是

1、电脑硬件维修人员

2、品牌电脑售后服务

3、硬件销售人员

4、电子产品开发人员

5、电脑硬件销售工程师。

三、对本系的建议

(一)在专业教学方面:

1.对于在校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都要注意加入不同侧重的专业介绍,从大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为我们发现对所学的专业比较了解的学生很少,大部分学生只知道一点,这对于学生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2.课程教学时要将学生积极导向工作体系从而让学生明白本课程的重要性,要积极调整能更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因为我们发现对课程不感兴趣

从而不上课的学生人数很多。

3.要适时进行本专业的社会发展及需求调查,进行合适的专业分析及划分,及时辅导学生了解自身特点及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课程进行学习。因为在大多数学生比较希望进行专业具体划分,这对学生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设计自己的职业理想非常有帮助。

4.在整个教学阶段的中后期即综合能力训练的阶段进行项目仿真训练的小组练习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代入训练,让学生对自己毕业以后的就业意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努力学习补充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练习。因为大多数学生对以后的就业方向不太明确。

5.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意、沟通、协调等能力的培养。因为在多数学生都认为这几项素质是作为一名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二)在师资建设方面:

1.要持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因为部分学生不上课是由于不喜欢老师的教学方式。

2.鼓励教师多多参与教改及课改项目。因为教师长期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在切身深入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研究之后又更加有利于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成果的执行。

3.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网络上相关资源的完善和配套。因为在课外通过上网获取信息这个途径充实专业知识的学生很多。

(三)在校企合作方面:

1.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在企业的岗位实习机会与实践时间。

2.加强对我系毕业生所处企业的追踪调查与后续服务。

(四)在公众认知方面:

1.要增加对我系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各种渠道的宣传。因为群众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认知度都很少或一般。

2.加强对学生创业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因为大部分群众认为影响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创新、创业的主要因素缺乏氛围和平台。

推荐第3篇: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信息产业是21 世纪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信息资源的集成、处理、流通与共享技术已成为当今和未来的重要技术之一,据统计,中国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2%增加到2005年的7.2%,其发展速度和经济规模已跃居全国工业之首,自2004年起,信息产业就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作为信息产业中的重要组成——计算机网络行业已经步入到良性发展的时期,随着信息产业的稳步发展,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经过调查,我们得到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网络技术

①政府上网工程。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政府上网工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000余个地(局)级以上政府机关建立了网站,逐步形成了网络办公。县(处)级以下政府机关实现政府机关上网的数量超过1万个,约占政府机关总数的5%。全国待建的政府网站不少于15万个,未来从业人员总需求将不少于30万人。②企业网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各类大小企业数量迅猛增长,信息化、网络化给企业创造了无限的商机和财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构建,使网络通信成为企业获取与发布信息以及与外界联络的重要方式,企业对网络的需求和依存有如鱼水关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各类企业近400万个,且还在迅速增加,其中已有企业网站18万个。预计在今后几年,企业网站增长速度将大幅度的上升,未来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专职人才需求将不少于150万人。③现有的媒体网站、商业网站、专业性质网站对专业人才的渴求更是迫不及待,各类网站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2)计算机软件开发

①软件开发。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了和世界接轨,各行各业的软件都面临修改或重新开发的问题,进而需要大批量的软件开发人员。根据国际经验,软件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未来10年内,潜在软件开发人才保守估计,我国需要高级软件人才12万人,中级软件人才56万人,初级软件人才92万人。②软件测试。近年来,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在许多IT企业中,软件测试并非只担当“挑错”的角色,其重要性不亚于软件的开发环节。根据资料显示,在国外大多数软件公司,1个软件开发工程师需要辅有1-2个软件测试工程师。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博士、软件测试专家陈宏刚表示,在很多大型的软件开发项目中,软件测试绝对不是开发活动完成后的“收尾”工作,而是贯穿在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会占据整个项目周期一半以上的时间。以IE4.0为例,代码开发时间为6个月,而稳定程序花去了8个月的时间。从投入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来看,测试、使产品稳定和修改花去的时间可能占到整个项目时长的80%。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软件从业人才缺口高达40万人。即使按照软件开发工程师与测试工程师1:1的岗位比例计算,我国对于软件测试工程师的需求便有数十万之众。业内专家预计,在未来5到10年中,我国社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数字还将继续增大。

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①电脑组装。电脑现已成为全社会的必备的办公工具,现在人们不论工作、学习或娱乐都离不开电脑。不用说电脑生产厂家每天产生的电脑数量,就是我市的电脑城平均每天就组装电脑近千台,需要大量的电脑组装人员。②电脑维护。据统计,随着电脑应用范围的扩大,网络应用的普及,每天电脑的故障率在2%以上,让故障电脑尽快恢复工作,需要大量的维护人员。

4)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现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不论是政府办公、企业管理、自动控制、辅助设计等都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工具。可以这么说,不会计算机应用的人,将无法完成工作。

我省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相对全国发达地区而言较为落后,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不够迅速,特别是在网络基础建设比较薄弱。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IT人才的需求量会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基于以上的调查,在未来的社会需求中,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还会继续增加,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理应承担起人才培养重任,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型人才。

推荐第4篇:计算机专业职业化调查报告5

专业调查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调查报告

摘 要

通过调查、分析当今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与趋势,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有益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社会调查;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运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对长春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对师范院校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计算机专业就业调查与分析

1、毕业生就业现状

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软件工程方向 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通信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土学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但中小学计算机教师需求量减少.随着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的大量使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编程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或相关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显得非常缺乏.从人才需求调查表的结果看,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以往需求较大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岗位逐年减少,教师岗位已不能作为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唯一出口.

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

1.专项能力熟练掌握一般具备大致了解

2.计算机基本组装与维护

3.计算机基本操作

4.常用办公软件

5.计算机软件编程与开发

6.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7.网站系统开发

8.网站管理维护

9.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10.数据库管理

11.英语阅读

12.其他

2、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

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 322.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 0%,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软件业人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2002年,全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59.2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为?5.7万人,占26.52%。而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技术人员的平均比例都在30%以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人员总量稍显不足。

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中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 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 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目前联合调查的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表明,随着中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中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人才28万人、初级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领域,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数控人才需求增加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承担数控机床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工人;而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随着企业进口大量的设备,数控人才需求将明显增加。

软件人才看好 教育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各地的人才招聘会都传出这样的信息计算机、微电子、通讯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10年内将持续走俏。网络人才逐渐吃香,其中最走俏的是下列3类人才:软件工程师、游戏设计师、网络安全师。

电信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电信企业对于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电信市场的竞争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发展并日趋激烈,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即由本科、专科生向硕士生和博士生发展。 市场营销人才也是电信业的需求亮点。随着电信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电信企业开始大举充实营销队伍,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人才将会十分抢手。

地区需求差异明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有一定需求,他们将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而在

中小城市,则大量需求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等技术工作.

企业招聘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①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能力.多数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大多数企业希望员工尽早具备上岗能力,希望降低再培养成本.在对新员工培训方面的调查中,愿意提供一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74.52%,愿意提供三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占25.48%,愿意提供三个月以上培训时间占o%.②具备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种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基础上,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也能胜任.据调查,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占84.23%.而不要求的仅占15.77%.这反映了现代企业在人才运用上,更加强调使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③要求专业毕业生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关的资格认证.企业对ri’认证的认可程度分别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认证、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和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证.④要求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中的负责人对本科生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是: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对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要求.在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调杳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此外外语能力、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次之.

二、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通过以上社会调查分析,发现沿用过去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对目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毕业生就业需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

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信息产业是朝阳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技术更新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断补充新知识,同时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专业人才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因而由技术人才转型到管理类人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就业要求(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储备的知识)

1、网络工程方向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网终:工程专业基础、较好的综合素质;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终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网络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获得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

2、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它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卫生、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本专业方向就是学习如何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软件生产。

3、计算机软件主流开发技术、软件工程、软件项目过程管理等基本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环境和软件工程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系统的软件设计与项目实施能力,胜任软件开发、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性软件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4、信息工程通信方向是一个以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及信号与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为学习和研究对象。要求学生系统的学习通信系统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试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从事通信工程和电子工程的综合设计、开发、集成应用及维护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通信系统与程控交换、计算机网络与移动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新方法、数字图像处理及压缩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和通信领域新技术新业务的研发等。

5、信息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是以信息安全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安全和网络协议、网络产品的研究、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为学习和研究对象,掌握网络中实现信息安全的相关技术。要求学生系统的学习信息科学和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试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从事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综合设计、开发、维护及应用等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计算机专业培养上,必须与行业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在充分认识和调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理论和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2)确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重点在于研究如何使培养目标多元化,从而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和企业用人需要,进而形成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在充分考虑服务区域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

,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学生采用分专业方向的教学,真正落实多元化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出口的学生,采取不同培养方案.如在大四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希望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增加理论知识讲解的选修课.对

希望就业的同学,增加实践课程的选修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适应就业需求的角度,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多种技能,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引入学历学位加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等国家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

(4)加强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规划.在原有的实验室和教育教学基地基础上,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增设实训基地.我院已与隶属于北京市科委的中国最大的软件行业服务机构.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计算机培训机构合作安排学生到北京进行实训,并到其相关的软件公司(如用友软件、神州数码、金山软件、北大软件等)实习工作.探索建设教学、科研、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推行产学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推荐第5篇: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报告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2011年2月,我校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江苏省的大中小型企业,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对于这种现状的认识,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计算机行业“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业不需要 “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 “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振兴江苏的一项迫切任务,既懂计算机软件又懂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江苏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本行业中持有“双证”在手的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产业的振兴势必将拉动并形成我省巨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

从我们调研情况来看,我省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仍有很大缺口,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本省,培养适合我省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2.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

业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

主管认为排在前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

统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前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

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操

作系统知识。

3.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在飞速地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逐年

上升。

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

成为阻碍信息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需求度上,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

要一到两名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万以

上。由此专家指出,计算机应用是依托IT产业迅速发展的“朝阳职业”,人才需求由低

端到高端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职业行情将越涨越高。

4.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观点

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

素质培养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中职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

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因此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同时企业要求

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

十分明显。

5.关于复合型和宽口径

近年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

是指既具有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IT专门技术的人才。

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且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

应当而且能够拓宽专业领域,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目前许多中职院校现有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

基本课程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

学与指导。

因此我们认为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

和技能可能并不现实。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并不会一直从事本专业的技

术工作,因此在校期间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学习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视的。

总之,这次调研收益很多,可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与用工单位加强沟通,畅通就业渠道

这几年,用工单位来我校招工踊跃。企业是中职生的“用户”,是得以生存,顺利

成才的土壤,是展现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天地。因此,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是走出去

选准目标,到与专业相近的单位考察了解,亲密接触,掌握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如岗

位及择员条件、工资及保险待遇等重要信息。然后,择优选择,加强联系,经常沟通,

夯实感情基础,情谊相融;二是请进来,即邀请用工单位到校为学生讲企业需要什么样

的人才、企业最喜欢什么样的员工;三是安排学生在假期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期

间,到企业顶岗操作,创造机会,尽可能增加学生与用人单位接触,增进了解,加深感

情。这样,使学生为用而学,训练应岗技能,增强适应能力,也体验当员工的艰辛,使

企业熟悉学生,发现可用之人,锁定选择目标。共同的目标,相同的思路,使学校与用

人单位建立牢固的就业渠道。在这次拜访中,宏图三胞就表示这种意向,愿意与我校合

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2.强化技能训练,增强竞争实力

影响教育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水平和实训条件。“以职业性为主兼顾学科性”。

中职生要成功实现就业,必须具有过硬的技能。专业技能是做好本职工作、服务企业、

奉献社会的必要手段。为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实力,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更新、增添各

专业的实验实习设施设备,以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标准作为训练目标,

保证反复训练的时间,坚持经常化训练与定期技能比赛相结合,应岗技能考核与专业技

术等级鉴定相结合,从严要求,系统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能力。此外,还应积极

利用企业的实训条件,通过定单式培养,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把实训与生产相结合等

方式,加强专业实践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对师资要求上,要培养一批稳定的“双师素质”型队伍,特别是专业课和专业基础

课教师不仅要求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更要求有较强的职业能力。7部委文件中,对“双师

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提出了“要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各

类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办法”、“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并作为教师提职晋级的必要条件”等。这些重大的改革导向必将会加快推进适合职业学校教育工作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求职能力

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不等于就能顺利就业。在市场化就业机制下还得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我们开设《职高生求职择业创业策略与技巧》课程,指导学生掌握准备就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转换职业和自己创业的方法和技巧。一年级重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与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关系,热爱专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自学刻苦地参加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职业道德;二年级重点找准差距,即所学得的德、智、体、美、技同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具体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严、从难要求,培养专业技术和综合职业能力,争取有特色、有绝招、一专多能;三年级则突出择业谋职创业的方法与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收集、处理、利用招聘信息的方法;向社会积极推销自己的技巧;做好面试准备,赢得理解、信任、被录用的策略;正确选择职业的方法;成功跨越试用期的策略;创业的准备、资本筹措与项目选择的方法等。分阶段,突出重点,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与技巧,了解就业政策与法规,准备充分,策略运用灵活,又能把握好机会,有效地利用三分钟的自我介绍时间,主动、恰当地推销自己,赢得用工单位的好感,一次性就业成功率大大提高。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一些学校定位不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活力,市场意识薄弱,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陈旧,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中“双师型”师资短缺,实训条件不足;特别是一些地方对职业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重视高等院校建设忽视中职学校建设的倾向,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尚不完善。可见,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

推荐第6篇:计算机专业综合调查报告(定稿)

计算机专业综合调查报告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面向未来、适应能力强、有发展后劲的高级技能型计算机应用人才,是目前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一次全面彻底的计算机应用状况的综合调查迫在眉睫。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和街头调查的方式,为了对计算机应用状况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调查,我们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问卷:对于在校学生我们设计了《在校学生计算机专业认知度调查问卷》选取的调查对象主要是我校计算机专业大二和大三两个年级的50名学生,利用学生在宿舍的闲暇时间发放电子调查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份;对于已毕业学生设计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选取的调查对象主要是我校计算机专业05和06级的毕业学生,利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电子调查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14份;对于公众我们设计了《计算机专业公众认知度调查问卷》,采取的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电子调查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采取街头调查的方式回收有效问卷20份;对于相关企业设计了《企业调查问卷》,采取的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电子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42份。

二、结果分析与建议

(一)在专业教学方面:

1.对于在校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都要注意加入不同侧重的专业介绍,从大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为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对所学的专业比较了解的学生只占30%,65%的学生只知道一点,这对于学生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2.课程教学时要将学生积极导向工作体系从而让学生明白本课程的重要性,要积极调整能更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因为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对课程不感兴趣从而不上课的学生占30%。

3.要适时进行本专业的社会发展及需求调查,进行合适的专业分析及划分,及时辅导学生了解自身特点及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课程进行学习。因为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72%的受访学生比较希望进行专业具体划分,17%非常希望,这对学生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设计自己的职业理想非常有帮助。

4.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意、沟通、协调等能力的培养。因为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超过60%的学生都认为这几项素质是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二)在师资建设方面:

1.要持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因为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15%的学生不上课是由于不喜欢老师的教学方式。

2.鼓励教师多多参与教改及课改项目。因为教师长期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在切身深入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研究之后又更加有利于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成果的执行。

3.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网络上相关资源的完善和配套。因为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在课外通过上网获取信息这个途径充实专业知识的学生占70%。

(三)在校企合作方面:

1.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在企业的岗位实习机会与实践时间。因为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20%的毕业生最后都在专业不对口的单位工作50%的在校学生对就业方向不太明确,这其中与学生在校时期实际实践的时间和次数有着很大联系。

2.加强对我系毕业生所处企业的追踪调查与后续服务。因为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40%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心浮气躁的匆匆创业,20%的认为自己在迷茫的按要求完成本职工作。

(四)在公众认知方面:

1.要增加对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各种渠道的宣传。因为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90%的受访群众对计算机专业认知度都很少或一般。

2.加强对学生创业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因为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90%的受访群众认为影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创新、创业的主要因素缺乏氛围和平台。

调查人:甘言海 专业年级: 2010级信息实验班 学号:020332010027

推荐第7篇:计算机应用专业市场调查报告

2010年计算机应用专业市场调查报告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系教研组

2010年是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高速成长的一年。为使计算机应用专业能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课程教学适合岗位需求,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了计算机专业的长远发展,计算机应用专业教研组于2010年4月--6月间,就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实地调研。 调查目的: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的2010年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校的规模有了更大的发展,这对计算机系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解用人单位计算机应用专业人员的需求情况,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适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以及相关专业中职毕业生的薪金情况。 调查途径:计算机教研组通过以下途径:第

一、通过互联网,如51job和智联招聘、马鞍山人才网等大型招聘网站,查找对口的专业公司,并过滤掉对工作经验和学历有要求的公司。

二、调查走访了马鞍山市朗科软件公司、马钢股份公司自动化公司、马鞍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单位,以及马鞍山市及周边市区,南京、安徽、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计算机制造厂家,通过走访合作企业、用人单位,寻找相应的潜在调查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一、调查所取得的材料

- 1 -

通过2周的时间,教研组的金秋乐、吴远根两位老师走访了这3家公司,并和公司的人事经理、技术主管等相关人员就岗位需求、人才素质要求和待遇报酬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得到了可贵的一线资料:

1、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其他行业工作的专门人才。这部分学生更多地从事着非本专业行业的工作。比较多的是从事服务业性质的工作。我们有部分毕业生在从事营销工作,经过三年时间具有很好的业绩,个人生活也很理想。他们反映在校学习的确是学会了做人,把计算机技术在其他岗位上使用可以带来新的销售效果,更能赢得同事的信赖。

在人才的需求上本应该是成金字塔形状分布,而实际的人才提供呈现的是橄榄状分布,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75.3%的人力资源主管表示企业

存在10-20人的,56%IT项目主管表示存在10人以下的缺口应用人才需求缺口。

2、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所以目前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

3、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一般考察所放过的问题。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这些问题不易被察觉,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而在企业工作中这方面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则可能很大。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从企业根据近年新员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映的结果看:一是“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和经验不足”二是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足;三是职业道德和纪律性不强;四是

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五是沟通能力较弱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缺乏。

二、存在问题分析

计算机人才主要分为:计算机软、硬件产业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和计算机用户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两大类。目前我国计算机产业尚在起步阶段,产业链不完整,产业发展很不平衡,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有限。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各行各业计算机应用正在迅速普及,急需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据《教育部调研组调查报告》的调查分析,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高职教育定位不准,与中职分工不清,高职“高”在哪里,没有一个明确、可令人信服的说法;

2.任何学科都有其完整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有层次之分,但不认真梳理很难甄别哪些内容直接面向应用是必要的,哪些内容是可以舍弃的。过分强调操作,简单的压缩或舍去必要的知识是不可取的;

3.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是由我国现有经济条件决定的。它是一种低成本、但缺乏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法。高职教育沿用这种教学模式,必然导致职业教育特点的缺失;

4.实习基地是高职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了减少投资,职业教育应该与相关行业相结合,取得社会或行业的支持,但我国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不具备这一条件。投资建设实习基地也不现实。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还属于初级阶段,产业链不完善,各地发展也很不平衡。多数地区的高职院校很难得到相关行业的支持。

三、调查后的建议

教研组就以上调研结果,展开了讨论,达成了共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几点建议:

1.根据生源“文科”比例越来越高的现状,学生在学习的兴趣和爱好等方面与以往学生有很大差距,而且学生在不同的课程上学习能力表现出较大的差别,今后的教学计划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2.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再进行修订,使其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求。希望企业能与学校开展合作开发项目,让学生能在在校学习期间就能接触企业的实际操作项目。由于涉及商业机密,这点还需要进一步和企业进行磋商。

3.建议多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校给学生进行短期授课,让学生更早的了解企业相应岗位的技能要求,使学生能零距离上岗。

4.教研组的每个成员要明确分工,要各有所长,要拜企业的项目主管、技术骨干为师,利用假期多花时间和精力下企业学习。

我们知道,计算机技术的变更比其他行业都来得快,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相应岗位的需求量以及岗位的要求就会随之变化,今天的调查只能反映目前的市场状态。我们想:适时的将市场调查结果渗透到课程的设置与课本的内容中去,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保持与市场同“呼吸”,应该是一项经常性的“生理机能”。办好计算机专业是我们计算机教研组全体成员的共同目标,大家都已准备好为专业建设去努力工作,但更离不开学校的鼎力支持。

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调研组

二O一O年七月

推荐第8篇: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社会调查报告

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社会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的进行专业建设,更准确的进行专业定位,特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主要调查对象为用人单位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采用走访用人单位、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领域也逐渐扩大,毕业生可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相关技术咨询与监理等工作,可从事的职业岗位包括软硬件开发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等专业技术岗位。险些之外,许多非计算机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大量熟悉计算机专业相关技术的计算机专业工程师。然而,就业选择如此之广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的难题。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此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就要把基础打牢。因为现代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特别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的信息需求又起到了支持和推动作用。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给办公环境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二、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近年来,虽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综合分析,造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1.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照多年前的专业设置方案,未能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同步前进。

2.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多属于理论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3.实习实践环节缺乏。

目前,大多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此提出几点改革建议:1.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2.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3.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调查总结: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目前我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扎扎实实学习,为了以后的就业打基础。

推荐第9篇:计算机专业就业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一、活动名称

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二、活动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化,大学生就业成了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积极的方面看,高校的扩招在人才培养、拉动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世界IT业泡沫经济的出现,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挑战。

三、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计算机专业工作的学生

四、调查时间

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20日

纸质及电子问卷调查

六、调查结果

IT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首先,用人单位普遍提高招聘门槛。有些用人单位强调应聘者的英语水平、IT证书,有些用人单位则要求应聘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初次就业率走低,起薪下降。

其次,由于留学人员大量归国,国内博士、硕士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多,毕业生就业的单位层次在不断降低。计算机专业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相近专业间相互挤占就业岗位,就业空间逐渐“缩水”。

再次,由于各行各业自主培养各种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各学科专业增开计算机课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一些行业内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

最后,社会需求越来越向名牌大学集中,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就业率则为60%~90%。

七、解决办法

1 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准备

知识的准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单单只是书本知识的回顾,就拿计算机语言来说C、VB、Delphi、JAVA„学生要做到专一而精,还得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中国加入WTO 之后,商务运作将会呈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国内商务、企业竞争将使得商家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只有那些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具备熟练技能和扎实专业知识的人才能适应全球化贸易市场的要求。尤其是IT 行业中职业的变化和更替是最为频繁的,它要求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这种持续

五、调查方式

工作的状态。同时一个人学习的技术越先进,掌握的技术越全面,那么这个人的事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工作选择的机会就越大。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因此还要求大学生要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

2 心理素质的准备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 这里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心理素质。因此,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去向要以正确的择业心态、正确的职业评价、科学的就业形势分析为基础,客观分析自己的情趣、气质、性格、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正确评价自己,并进行合理的身份定位。同时,当遇到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当有了合理的自身角色定位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时,才能正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而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成功经历也告诉我们: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不在收入,而在收获。

3实践经验的积累。

学生可以在校期间通过多种渠道积累了实践经验,如暑期有针对性的打工,或通过熟人关系积累实践经验,也可有目的性地参加见习培训,学校安排的实习等等。实践经验对某些人是道坎,而对于那些认真对待求职的青年来说,只是在就业前多做了一道题而已。进入IT行业有许多方法。例如通过熟人、私人关系,报刊、媒体,公共职业介绍所(网站),社会中介机构,学校就业服务中心等等。在众多的就业渠道中,暑期打工和同学介绍是二条应该引起重视的渠道。

八、总结

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各用人单位的共同支持。另外,还需要政府对未来祖国的栋梁推出有力的政策,以帮助这些弱势的群体。

推荐第10篇:计算机专业职业化调查报告1

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

需求调查报告

摘 要:通过调研、分析当今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与趋势,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有益的思考和研究。关键词:职业化调查、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计算机专业的设置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发展计算机教育既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计算机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它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调整。计算机专业教

育应该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主要培养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面向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等一线岗位,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具体技术问题的应用型人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计算机专业就业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方法是传统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共收回传统问卷100份、网络问卷100份,调查对象是我校计算机学院专业学生实习及就业单位、人才服务中心及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要包括本省及其他省市与我校有用人历史的中小学校、中小企业等.调查表主要有基本信息和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两部分组成.调查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但中小学计算机教师需求量减少.随着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的大量使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编程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或相关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显得非常缺乏.从人才需求调查表的结果看,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以往需求较大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岗位逐年减少,教师岗位已不能作为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唯一出口。

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

1.专项能力熟练掌握一般具备大致了解

2.计算机基本组装与维护

3.计算机基本操作

4.常用办公软件

5.计算机软件编程与开发

6.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7.网站系统开发

8.网站管理维护

9.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10.数据库管理

11.英语阅读

12.其他

(2)地区需求差异明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有一定需求,他们将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而在中小城市,则大量需求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等技术工作。

(3)企业招聘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①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能力.多数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大多数企业希望员工尽早具备上岗能力,希望降低再培养成本.在对新员工培训方面的调查中,愿意提供一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74.52%,愿意提供三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占25.48%,愿意提供三个月以上培训时间占o%.②具备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种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基础上,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也能胜任.据调查,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占84.23%.而不要求的仅占15.77%.这反映了现代企业在人才运用上,更加强调使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③要求专业毕业生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关的资格认证.企业对认证的认可程度分别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认证、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和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证。④要求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中的负责人对本科生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是: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4)对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要求.在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调杳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此外外语能力、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次之。

2.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明确,人才培养层次单一,人才结构培养不合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各类院校对自己培养的人才定位不清,专业定位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明显的偏差。虽然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全面,但没有特色,毕业生虽然知识结构比较全面,但实际工作能力不强。

(2) 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课程设置陈旧,没有跟踪新技术的发展,专业课教学内容滞后,基础课教学多年不变。教学方法改革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设计缺乏特色,从重点高校到地方普通院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基本相同。

(3) 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来源单一,大都是从高校到高校,没有实际软件工程和项目研发经验,缺乏双师型教师。大部分教师没有参加继续教育,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专业实践和技能培训。

(4) 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虽然实践硬件得到了改善,但软件没有实质性提高。实验指导教师层次不高,缺乏高质量的设计性实验和实践项目库。学生们缺乏充足、系统、综合的训练,影响了学生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造成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缺乏。

通过以上社会调查分析,发现沿用过去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对目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毕业生就业需要。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计算机专业培养上,必须与行业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在充分认识和调研社

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理论和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2)确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重点在于研究如何使培养目标多元化,从而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和企业用人需要,进而形成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在充分考虑服务区域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学生采用分专业方向的教学,真正落实多元化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出口的学生,采取不同培养方案.如在大四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希望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增加理论知识讲解的选修课。对希望就业的同学,增加实践课程的选修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适应就业需求的角度,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多种技能,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引入学历学位加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等国家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

(4)加强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规划。在原有的实验室和教育教学基地基础上,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增设实训基地。

第11篇:计算机专业职业化调查报告12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查

摘 要:通过调研、分析当今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与趋势,

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有益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社会调查;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运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对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对师范院校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计算机专业就业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方法是传统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共收回传统问卷100份、网络问卷400份,调查对象是我校计算机学院专业学生实习及就业单位、人才服务中心及—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要包括本省及其他省市与我校有用人历史的中小学校、中小企业等.调查表主要有基本信息和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两部分组成.调查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但中小学计算机教师需求量减少.随着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的大量使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编程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或相关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显得非常缺乏.从人才需求调查表的结果看,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以往需求较大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岗位逐年减少,教师岗位已不能作为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唯一出口.

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

专项能力熟练掌握一般具备大致了解

计算机基本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基本操作

常用办公软件

计算机软件编程与开发

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网站系统开发

网站管理维护

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数据库管理

英语阅读

语言表达能力

与客户、同时或学生的沟通能力

其他

(2)地区需求差异明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有一定需求,他们将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而在中小城市,则大量需求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等技术工作.

(3)企业招聘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①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能力.多数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大多数企业希望员工尽早具备上岗能力,希望降低再培养成本.在对新员工培训方面的调查中,愿意提供一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74.52%,愿意提供三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占25.48%,愿意提供三个月以上培训时间占o%.②具备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种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基础上,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也能胜任.据调查,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占84.23%.而不要求的仅占15.77%.这反映了现代企业在人才运用上,更加强调使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③要求专业毕业生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关的资格认证.企业对ri’认证的认可程度分别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认证、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和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证.④要求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中的负责人对本科生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是: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4)对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要求.在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调杳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此外外语能力、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次之.

2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通过以上社会调查分析,发现沿用过去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对目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毕业生就业需要.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计算机专业培养上,必须与行业接轨,以就业,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在充分认识和调研社会和行业

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理论和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2)确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重点在于研究如何使培养目标多元化,从而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和企业用人需要,进而形成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在充分考虑服务区域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 ,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学生采用分专业方向的教学,真正落实多元化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出口的学生,采取不同培养方案.如在大四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希望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增加理论知识讲解的选修课.对

希望就业的同学,增加实践课程的选修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适应就业需求的角度,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多种技能,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引入学历学位加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等国家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

(4)加强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规划.在原有的实验室和教育教学基地基础上,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增设实训基地.我院已与隶属于北京市科委的中国最大的软件行业服务机构.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计算机培训机构合作安排学生到北京进行实训,并到其相关的软件公司(如用友软件、神州数码、金山软件、北大软件等)实习工作.探索建设教学、科研、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推行产学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第12篇:计算机专业人力资源需求调查报告

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姓名:于思佳

学号:0911240112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09计本

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摘 要

通过调研、分析当今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与趋势,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有益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社会调查;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运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对长春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对师范院校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计算机专业就业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方法是传统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共收回传统问卷100份、网络问卷400份,调查对象是我校计算机学院专业学生实习及就业单位、人才服务中心及—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要包括本省及其他省市与我校有用人历史的中小学校、中小企业等.调查表主要有基本信息和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见表1)两部分组成.调查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但中小学计算机教师需求量减少.随着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的大量使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编程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或相关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显得非常缺乏.从人才需求调查表的结果看,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以往需求较大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岗位逐年减少,教师岗位已不能作为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唯一出口.

表l 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

1.专项能力熟练掌握一般具备大致了解

2.计算机基本组装与维护

3.计算机基本操作

4.常用办公软件

5.计算机软件编程与开发

6.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7.网站系统开发

8.网站管理维护

9.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10.数据库管理

11.英语阅读

12.其他

(2)地区需求差异明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有一定需求,他们将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而在中小城市,则大量需求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等技术工作.

(3)企业招聘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①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能力.多数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大多数企业希望员工尽早具备上岗能力,希望降低再培养成本.在对新员工培训方面的调查中,愿意提供一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74.52%,愿意提供三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占25.48%,愿意提供三个月以上培训时间占o%.②具备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种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基础上,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也能胜任.据调查,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占84.23%.而不要求的仅占15.77%.这反映了现代企业在人才运用上,更加强调使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③要求专业毕业生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关的资格认证.企业对ri’认证的认可程度分别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认证、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和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证.④要求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中的负责人对本科生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是: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4)对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要求.在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调杳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此外外语能力、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次之.

2.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通过以上社会调查分析,发现沿用过去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对目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毕业生就业需要.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计算机专业培养上,必须与行业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在充分认识和调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理论和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2)确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重点在于研究如何使培养目标多元化,从而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和企业用人需要,进而形成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在充分考虑服务区域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

,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学生采用分专业方向的教学,真正落实多元化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出口的学生,采取不同培养方案.如在大四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希望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增加理论知识讲解的选修课.对

希望就业的同学,增加实践课程的选修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适应就业需求的角度,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多种技能,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引入学历学位加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等国家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

(4)加强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规划.在原有的实验室和教育教学基地基础上,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增设实训基地.我院已与隶属于北京市科委的中国最大的软件行业服务机构.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计算机培训机构合作安排学生到北京进行实训,并到其相关的软件公司(如用友软件、神州数码、金山软件、北大软件等)实习工作.探索建设教学、科研、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推行产学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第13篇:计算机专业人力资源需求调查报告

招远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姓名:孙金龙

学校:招远市第一职业中专

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摘 要

通过调研、分析当今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与趋势,对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有益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社会调查;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运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对招远一职专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计算机专业就业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方法是传统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共收回传统问卷100份、网络问卷400份,调查对象是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及就业单位、人才服务中心及—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要包括本省及其他省市与我校有用人历史的中小学校、中小企业等.调查表主要有基本信息和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见表1)两部分组成.调查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随着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的大量使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编程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或相关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显得非常缺乏.从人才需求调查表的结果看,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

表l 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

1.专项能力熟练掌握一般具备大致了解

2.计算机基本组装与维护

3.计算机基本操作

4.常用办公软件

5.计算机软件编程与开发

6.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7.网站系统开发

8.网站管理维护

9.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10.数据库管理

11.英语阅读

12.其他

(2)地区需求差异明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有一定需求,他们将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而在中小城市(烟台、招远),则大量需求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等技术工作.

(3)企业招聘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①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能力.多数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大多数企业希望员工尽早具备上岗能力,希望降低再培养成本.在对新员工培训方面的调查中,愿意提供一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74.52%,愿意提供三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占25.48%,愿意提供三个月以上培训时间占o%.②具备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种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基础上,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也能胜任.据调查,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占84.23%.而不要求的仅占15.77%.这反映了现

代企业在人才运用上,更加强调使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是: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4)对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要求.在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调杳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此外外语能力、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次之.

2.对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通过以上社会调查分析,发现沿用过去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对目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毕业生就业需要.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计算机专业培养上,必须与行业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在充分认识和调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理论和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2)确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重点在于研究如何使培养目标多元化,从而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和企业用人需要,进而形成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在充分考虑服务区域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学生采用分专业方向的教学,真正落实多元化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出口的学生,采取不同培养方案.如在高三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希望考大学的同学,增加理论知识讲解的选修课.对

希望就业的同学,增加实践课程的选修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适应就业需求的角度,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多种技能,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引入学历学位加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等国家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

(4)加强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规划.在原有的实验室和教育教学基地基础上,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增设实训基

地.我校相关的软件公司(金铭电子,黄金软件,经纬科技)实习工作.探索建设教学、科研、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推行产学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2010.8

第14篇:计算机专业职业化调查报告8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化,大学生就业成了目前社会

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积极的方面看,高校的扩招在人才培养、拉动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世界IT业泡沫经济的出现,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挑战。基于这样一种情况,我对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计算机专业前景

据美国市场分析公司国际数据公司发表的报告,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企业仍然是未来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所以高科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2001 年——2004 年,全球所需的IT 专业人才约为50 万人,2004 年至今全球对IT 人才的需求将增加到180 万——300 万人,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 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而国内目前的IT 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如果从市场提供的需求来说,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应该是供不应求的,至少说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毕竟计算机现在已经运用到各行各业。但是之所以出现就业难的现状,其原因就是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一专多能等,因此作为一般本科院校应该怎样加强专业建设、培养特色人才?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又当积极地做出哪些准备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呢?

二、高等教育的改革

1 深化教学改革,设置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结构。

2 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三、充实自己,迎接挑战

1 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准备

知识的准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单单只是书本知识的回顾,就拿计算机语言来说C、VB、Delphi、JAVA…学生要做到专一而精,还得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中国加入WTO 之后,商务运作将会呈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国内商务、企业竞争将使得商家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只有那些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具

备熟练技能和扎实专业知识的人才能适应全球化贸易市场的要求。尤其是IT 行业中职业的变化和更替是最为频繁的,它要求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这种持续工作的状态。同时一个人学习的技术越先进,掌握的技术越全面,那么这个人的事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工作选择的机会就越大。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因此还要求大学生要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

2 心理素质的准备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 这里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心理素质。因此,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去向要以正确的择业心态、正确的职业评价、科学的就业形势分析为基础,客观分析自己的情趣、气质、性格、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正确评价自己,并进行合理的身份定位。同时,当遇到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当有了合理的自身角色定位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时,才能正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而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成功经历也告诉我们: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不在收入,而在收获。

3 就业意向的准备

“孔雀东南飞”是目前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选择上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我们应该从客观上分析,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再加上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人员已基本饱和。西部基础条件低,正是用人的时候,对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特别是刚刚兴起的计算机技术,在辽阔的西部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让自己在供职的岗位上脱颖而出。总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去选择工作,不再局限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报酬丰厚的岗位,以期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4 实践经验的准备

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就业难还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用人单位盲目的设置各种障碍,像是性别差异、专业对口、尤其是工作经验。据调查,针

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同学只进行过简单的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独立完成对某个系统开发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但是企业在招聘时都特别强调工作经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许多中小企业他们不像三资企业那样可以为你的潜质做投资。相反,他们需要的是一经录用便可创造价值的人,因此不愿承担学生前期工作培训的成本。更担心培养好以后又容易引发毕业生跳槽,造成企业的损失。对于中小企业的种种顾虑,一方面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技巧,弥补自己的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到企业打工甚至免费实习以积累工作经验。

5 就业信息的准备

大学生就业,最关心最急需的是就业信息,目前大学生的信息收集主要靠学校各自为阵,自己向用人单位发函,自己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比如制作能体现自己特色的自荐书,建立个人网页或网站,利用网络资源,时时了解相关就业情况。

四、总结

总之,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各用人单位的共同支持。此外,政府部门也应当积极地为毕业生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从而形成良好的就业形式。

第15篇:计算机专业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计算机应用专业寒假社会实践实施方案

2012学年寒假将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我院“育人工作”中的作用,本着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以“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竞争意识”为主题,在今年寒假组织我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求重点突出、讲求实效、争创佳绩。根据学院文件精神和我专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社会实践指导思想和意义

(一)、指导思想

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二)、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组织机构

顾问:李智伟主任

组长:周化祥副主任、陈依鹏副书记

副组长:张为

组员:黄力雨、王琛、周璨、周娜娜、赵牡丹

三、社会实践参考主题。(可自选主题)

1、绿色环保宣传

2、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3、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

4、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5、IT产业发展情况调查

6、计算机应用专业就业情况调查

7、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8、大学生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9、大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

10、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

四、社会实践组织形式

社会实践活动一般以由三五个学生经自由组合形成的小组为单位开展,每小组推举一名小组长,根据活动项目聘请1~2名指导老师,提倡根据活动项目的需要聘请校外人士充当指导老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完整的活动方案,对活动方案提出详细、具体的活动建议,以确保活动能安全、顺利地进行。指导老师也要就活动的开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1、动员阶段

时间:2011年1月3日下午2:00

地点:多媒体教室(待定)

组织:张为、黄力雨、王琛

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

时间:2011年1月4日至2011年1月13日

组织:周娜娜、赵牡、黄力雨、王琛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老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3、活动实施

时间:2011年1月16日至2011年2月18日

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实践地负责人的领导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开展情况,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4、总结交流

时间:2011年3月1日

组织:张为、周璨

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系每学年安排一次社会实践的总结交流。

5、评价考核

时间:2011年3月1日

组织:黄力雨、王琛

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指导老师进行初步的学分认定,然后由系部综合实践活动专家小组进行学分确认。

李法鹏

2012-7-7

第16篇:计算机专业职业化调查报告10

软件行业发展前景

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全球软件人才存在大量缺口,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均面临着 软件人才的短缺问题.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规模和 水平大幅度扩大和提高,最近一

个时期,IT 人才培养成为中国教育培训界的热点.然而,摆在中国软件界 和教育界面前的重要问题是, 大量高等院校毕业生面临择业困境, 而大批 IT 企业却难以招收到适用的人才.如何尽快填平教育与就业之间的这条鸿沟,成为业界需要深入探讨的焦点话题.软件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未来, 软件产业将成为 21 世纪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和最具广阔前 景的新兴产业之一.软件领域是一个包括系统软件,Linux 应用,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数据库软件, 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教育软件,游戏软件,语音应用软件等在内的复杂的集合.2007,2008 年的软件 行业,软件外包和软件产品化是投资的两大主线.未来中国外包的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同时,行业集中 度将逐步提升,而领先的企业获得的增长速度将高于行业平均增长速度.各个企业将充分受益于软件外包 的行业趋势,利用其充分提升企业的业绩.目前,中国的系统集成类上市公司软件产品化比例非常低,造 成了企业赢利状况不明显.产品化程度高的公司主要是集中在管理软件,金融行业软件,及聚焦于某个行 业的软件公司.提升软件产品化的程度将非常有益于中国软件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在人才需求方面, 由于 IT 技术在通信,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各个软件开发方向的发展,从架构,编程到 测试对人才的需求旺盛.从 2007 年的招聘情况看来,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网络系统工程师,咨 询工程师等都有很多招聘职位,人才需求很大.尤其是软件测试工程师,继 2008 年的短缺之后,随处于经 济低潮期,但 2009 年仍然有很大的人才缺口,软件测试工程师很多都享受着地位和薪水的双高待遇.企业 招聘人数很多, 而且相比更加青睐有经验的应聘人群.有些专家指出, 中国的 IT 队伍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 既缺乏高级 IT 人才,也缺乏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以及一大批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术人员.中 国软件人才的\"金字塔\"型合理结构并未实现,软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所需要三类人才:既懂技术又懂 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软件工程师),熟练的程序员(软件蓝领)这三类由高到低 的人才结构并未呈金字塔型.除此之外,人才的地区分布差异也比较明显,一些发达城市人才有供过于求 现象,而边远城市人才则普遍匮乏.目前,软件开发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通用软件开发;另一类是软件定 制服务.未来国内 IT 企业将需要大量的通用软件开发人才.同时,针对各行各业的软件定制服务也将对软 件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好是该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够进入 IT 业设计适合行业特征的软件.

目前,高 校软件人才毕业生数目不断增加,但是仍然难以满足软件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存在着毕业生求职无门, 企业合适人才难求的供需错位现象.中国政府大力发展软件人才培训事业,建立了软件人才培训基地;结 合学院化教育与职业化教育,整合学校,培训机构和 IT 企业资源,努力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缓解人 才缺乏现象.许多城市在近年也曾出台一些软件人才优惠政策,以期形成人才吸引机制.综上,索迪教育 副总戴巧兰说:\"全球软件行业变革和技术发展给中国的软件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契 机,软件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呈上升趋势.人才供给缺口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软件人才市场的主旋律.企业应努力吸纳优秀人才和抢手人才,以增强企业在人才方面的竞争优势.我们索迪教育就是针对企业的 要求来培养软件开发人才的\"

软件行业发展前景.(一)软件行业的特点 远大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

1.高成长.全球软件市场以每年约 13%的平均速度增长,

2.高智力投入.虽然所需固定资产少,生产成本少,而研究开发费用(国外大企业一般在销售收入的 10%以上,微软达 19%),市场销售费用(微软占销售收入的 30%)较高.由于因特网的出现市场销售费用 呈降低的趋势;而研究开发费用呈升高的趋势.虽然进入软件行业不需要雄厚的资金,但立足于软件行业 却离不开雄厚的资金.3.服务性强.软件产品售后服务工作量大,而且软件商在做系统集成时必须对用 户的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得到用户的密切配合,因此兼具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特点.4.高附加值.软件的相对附加值高,大约是 CPU 的两倍,存储芯片的三倍,硬盘的五倍.5.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与各行业都有关联,几乎绝大多数行业的发展都会促进软件行业的发展.因此,

一般情况下,只要国民经济保持增长,软件行业就会增长.甚至当国民经济衰退时,也有可能保持增长, 如日本.6.全球性强.尤其因特网的出现给软件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使得软件产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 销售到全球.但它又是一个受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影响较大的产业.7.管理难度大.软件工程是系统工程,其项目往往工期长,投入大,资金回收慢;脑力劳动多,产品无 形,协同性要求高,管理上难度较大.即有大量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又需要大规模协同作战,这是软件行 业管理区别于其他行业管理的最大特色.8.竞争手段.行业内竞争的主要手段是目标集聚,标歧立异和总成本领先居次要地位.二)行业的风险 1 市场

风险.技术上成功的产品不一定有成功的市场.已占领市场的产品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软件市场的竞争往往也是争夺标准控制权的竞争.如 IBM OS/2 操作系统投入十多亿美元,但在台式机方面 已彻底输给微软.2 行业壁垒风险.由于软件的广泛性,多样性,小的软件往往十几人甚至几人就能研制,行业进入壁垒低.最大的企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也不超过 10%,属于零散型行业.因此行业内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不断有 企业进入,也不断有企业倒闭或被兼并.如美国 70 年代创建的软件公司现在大多数已不存在.3.盗版风险.由于软件有难开发,易生产的特点,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成为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打击 盗版使得微软等公司迅猛发展,但同时造成了产品垄断,不利于技术创新.因此现在也有相当多的人主张 发展自由软件,免费公开源代码,让软件回到几十年前\"源码共享,思想共享\"的轨道上来,如 LINUX.4 人才流动风险.软件产业是最典型的智力密集型的产业,优秀的人材对于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行业内 人材争夺激烈,人员流动频繁,有些公司由于少数高级人材的流失而导致停滞或衰败.技术入股,股票期 权等是留住人材的有效措施.5.质量风险.由于软件开发方法的特殊性,开发人员的创造性与产品规范化要求成了一对需要不断协调 的矛盾,并直接影响软件产品质量.国际上有影响的几次重大事故均是软件质量故障所致,其造成的损失 往往是系统性的.为了保证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建立软件质量保证体系(事先)和软件测试(事 后)十分重要.目前国外大公司软件测试约占软件开发总工作量的一半左右.国际上流行的软件质量保证 体系除了 ISO 9000 系列标准外,还有美国 SEI(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的 SW-CMM(软件过 程能力成熟度模型),后来 CMM 思想被 ISO 所采纳,并构成 ISO/IEC 15504-93《SPA(软件过程评估)》 标准,后二者比 ISO9000 体系更有针对性,全面性.6.新兴行业风险.软件产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形成产业不到三十年历史.缺乏权威的统计机构(包括美 国)统计数据量不足,准确性低(包括本文中的数据).7.技术风险.软件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且更新极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具,新平台不断产生,产品 生命周期短.系统集成综合技术含量高,往往要求软件商在做系统集成时有跨行业的多方面的技术和知识 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从全球看,未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仍将有强劲增长,其 2000 年销售额将达 5400 亿 美元,比 1997 年增长 60%,成为全球第一大行业,而同期硬件则只是增长 17%,达 3600 亿美元.在我国, 估计未来几年内软件和信

息服务业增长速度将逐渐超过硬件.1998 年预计硬件销售额达 1370 亿元人民币, 比 97 年增长 32%;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销售额预计为 320 亿元人民币,比 1997 年增长 23%;其中软件销售 额达 160 亿元,比上年增长 42.8%.2000 年与 1997 年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将增长 123%,达 580 亿元销 售额,而硬件只增长 73%,销售额达 1800 亿元.盖茨甚至认为,中国软件市场会有爆炸性的增长.INTEL 董事长葛鲁夫也认为中国应致力于发展软件业.我国软件行业发展机遇 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⑴一系列\"金字号\"工程已在全面铺开,金融,保险,财政,税务,外贸,内贸,水利,电力,铁路,航空 等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不断增长.⑵地区性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大城市广泛兴起.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 津,南京,杭州,沈阳,西安,武汉,成都等地都出台了信息化发展规划.

⑶传统产业改造要求大量采用电子信息技术.\"九五\"期间有一万二千家大中型企业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要推广 CAD/CAM 应用,生产过程如工业窑炉和电力调度要实行计算机控制.⑷智能化大楼将大量涌现, 它包括楼宇自动化, 通讯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 消防自动化和保安自动化等等, 目前我国大楼有数千幢,仅上海浦东就有一百多幢.⑸多媒体软件市场需求日增,包括家用电脑软件(游戏,教学,家政),网页及广告制作,电视及电影制 作.行业发展重点 我国软件业的发展重点将主要放在应用软件(含系统集成)上.目前应用软件占我国软件市场的 75%左右.由于前几年计算机硬件增长较快,带动了系统软件的较快增长,而应用软件则较滞后.这正说明应用软件 未来更有增长潜力.软件产业是典型的知识经济产业,与以往的工业经济产业有很大的不同.未来有可能保持长期稳定高速 增长.中国政府推行的信息化建设已使国内计算机硬件市场高速发展,也造就了潜在的软件市 场.目前 中国软件业的处境是:需求巨大,政策不足.从发展阶段看,中国软件业现在似处于初创期的后期.鉴于 软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独特地位,未来中国政府有可能推出对软件行业的优惠政策,并将导至该行业进 入扩张期.未来软件行业将以至少 30%的平均年增长速度发展.在各类软件中,国内市场和应用软件(含 系统集成)将是中国软件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鉴于中国软件行业的高成长率和中等的投资回报率,因此该行业是一个较好的投资对象.若未来政府推出 类似印度的较好的优惠政策,则该行业将会有更高的成长率和较高

的投资回报率,因此成为一个极好的投 资对象.但是由于软件行业的风险极大,需要投资者有较强的选择企业和产品的能力.具体投资时应仔细 考察企业,并适当分散投资 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软件测试,游戏开发,集成电路设计,网络储存这四大IT专业人才紧缺,职 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软件测试人才:随着IT行业的发展,IT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逐渐成 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软件测试人员负责从软件,硬件到系统集成各个方面的测试工作.由于几乎每 个大中型IT企业的产品在发布前都需要大量的质量控制,测试工作,因此我国软件测试人才的缺口相当 大.游戏开发人才:两年前我国游戏从业人员只有2969人,其中游戏技术开发人员含美工 仅 有1169人.现在,我国网络游戏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06年,网络游戏用户总数将 达4490万,其中付费用户超过2000万,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将逼近80亿元.由此游戏开发人才 的需求量必将加大.IC集成电路 设计人才:全国每年从事IC设计和微电子专业毕业的硕士生 不到300人,而企业对IC设计工程师的需求量将近10万人.目前全国大型IC企业的中高级技术中 坚人才多是境外人士,技术领域的本土化人才目前极缺.据悉,IC人才的月薪将上升到5万元到8万元 之间.网络储存人才:网络储存是高科技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同样相当大.据统计,每1 00万元的存储设备就需要4个人来维护,而我国存储系统市场规模在2002年就

已达到56亿元.业 内人士预测,5年内,存储市场会以10%到20%的年增长率递增.而国内现在能达到存储工程师资格 的技术人员不到500人,因此在存储行业中,高薪挖人的现象屡见不鲜.

第17篇: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社会调查报告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社会调查报告

一、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现状分析

由于现在世界上计算机应用已经朝着多元化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当前我们很多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与计算机的发展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在当前的形势下显得过于单薄和简陋,毕业的学生除了在一些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的行业和机关外,已经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专业化、高技能、高素质的需求。

2003年,全国近5000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类专业,占学校总数的30%。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信息类专业的学生达到了150万人。这些数据表明,中等职业学校在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数量方面尚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但已有一定规模。

2004年,由教育部职成司牵头,对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广州等省市773个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软件专业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数据表明,职业教育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在局域网管理与维护、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网络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这些岗位非常需要中职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在这里具有很大的就业的空间。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社会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操作和维护计算机系统的人才,更加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网络等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组建、多媒体网页制作、网站建设与维护等能力的网络中等专业人才。

二、本专业的行业背景调研论证

1、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人才是信息社会的需要

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面向21世纪生存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它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它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

近年来,科技部实施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进展顺利,信息技术行业保持着超过25%的高增长率,信息化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点。 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调查显示,去年我国仅软件产业销售总收入为1600亿元,今年软件市场销售额可望突破2100亿元。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冲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培养出一支优秀的行业人才队伍,从业人员总数约162万多人,全国累计认定软件企业8700家,登记软件产品18900多件。因此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的发展态势,发展前景广阔。

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行业,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软件专业人才、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据CCID的总裁杨天行先生大胆预测,明年全球计算机网络市场很有可能呈现“中国一枝独秀”的快速发展局面,这对计算机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操作和维护计算机系统的

普通人才,更加需要掌握一定的编程语言、网络知识、网站建设与维护等操作能力的专门型应用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成为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向。

综上所述,为满足广大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我校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选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模块和网络组建与维护模块,能符合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趋势,特别是网络组建与维护方向,这一专业学生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我们将注重这一专业模块的质量建设,以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形成专业特色与优势,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计算机教

研室

第18篇:关于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通过调查、分析当今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与趋势,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有益的思考和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运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对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对师范院校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计算机专业就业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方法是传统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共收回传统问卷100份、网络问卷400份,调查对象是我校计算机学院专业学生实习及就业单位、人才服务中心及—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要包括本省及其他省市与我校有用人历史的中小学校、中小企业等。调查表主要有基本信息和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见表1)两部分组成。调查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但中小学计算机教师需求量减少。随着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的大量使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编程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或相关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显得非常缺乏。从人才需求调查表的结果看,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以往需求较大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岗位逐年减少,教师岗位已不能作为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唯一出口。

(2)地区需求差异明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有一定需求,他们将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

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而在中小城市,则大量需求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等技术工作。

(3)企业招聘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①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能力。多数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大多数企业希望员工尽早具备上岗能力,希望降低再培养成本。在对新员工培训方面的调查中,愿意提供一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74。52%,愿意提供三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占25。48%,愿意提供三个月以上培训时间占o%。②具备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种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基础上,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也能胜任。据调查,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占84。23%。而不要求的仅占15。77%。这反映了现代企业在人才运用上,更加强调使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③要求专业毕业生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关的资格认证。企业对ri’认证的认可程度分别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认证、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和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证。④要求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中的负责人对本科生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是: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4)对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要求。在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调杳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此外外语能力、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次之。

2、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通过以上社会调查分析,发现沿用过去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对目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毕业生就业需要。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计算机专业培养上,必须与行业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在充分认识和调查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理论和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2)确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重点在于研究如何使培养目标多元化,从而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和企业用人需要,进而形成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在充分考虑服务区域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学生采用分专业方向的教学,真正落实多元化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出口的学生,采取不同培养方案。如在大四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希望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增加理论知识讲解的选修课。对

希望就业的同学,增加实践课程的选修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适应就业需求的角度,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多种技能,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引入学历学位加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等国家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

(4)加强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规划。在原有的实验室和教育教学基地基础上,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增设实训基地。我院已与隶属于北京市科委的中国最大的软件行业服务机构。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计算机培训机构合作安排学生到北京进行实训,并到其相关的软件公司(如用友软件、神州数码、金山软件、北大软件等)实习工作。探索建设教学、科研、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推行产学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第19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社会调查报告

计算机社会实践报告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化,大学生就业成了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积极的方面看,高校的扩招在人才培养、拉动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世界IT业泡沫经济的出现,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挑战。基于这样一种情况,我对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计算机专业前景

据美国市场分析公司国际数据公司发表的报告,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企业仍然是未来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所以高科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2001 年——2004 年,全球所需的IT 专业人才约为50 万人,2004 年至今全球对IT 人才的需求将增加到180 万——300 万人,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 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而国内目前的IT 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如果从市场提供的需求来说,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应该是供不应求的,至少说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毕竟计算机现在已经运用到各行各业。但是之所以出现就业难的现状,其原因就是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一专多能等,因此作为一般本科院校应该怎样加强专业建设、培养特色人才?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又当积极地做出哪些准备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呢?

二、高等教育的改革

1 深化教学改革,设置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结构。

2 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三、充实自己,迎接挑战

1 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准备

知识的准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单单只是书本知识的回顾,就拿计算机语言来说C、VB、Delphi、JAVA„学生要做到专一而精,还得举一反

三、融会贯

通。中国加入WTO 之后,商务运作将会呈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国内商务、企业竞争将使得商家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只有那些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具备熟练技能和扎实专业知识的人才能适应全球化贸易市场的要求。尤其是IT 行业中职业的变化和更替是最为频繁的,它要求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这种持续工作的状态。同时一个人学习的技术越先进,掌握的技术越全面,那么这个人的事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工作选择的机会就越大。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因此还要求大学生要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

2 心理素质的准备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 这里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心理素质。因此,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去向要以正确的择业心态、正确的职业评价、科学的就业形势分析为基础,客观分析自己的情趣、气质、性格、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正确评价自己,并进行合理的身份定位。同时,当遇到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当有了合理的自身角色定位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时,才能正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而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成功经历也告诉我们: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不在收入,而在收获。

3 就业意向的准备

“孔雀东南飞”是目前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选择上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我们应该从客观上分析,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再加上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人员已基本饱和。西部基础条件低,正是用人的时候,对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特别是刚刚兴起的计算机技术,在辽阔的西部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让自己在供职的岗位上脱颖而出。总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去选择工作,不再局限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报酬丰厚的岗位,以期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4 实践经验的准备

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就业难还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用人单位盲目

的设置各种障碍,像是性别差异、专业对口、尤其是工作经验。据调查,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同学只进行过简单的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独立完成对某个系统开发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但是企业在招聘时都特别强调工作经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许多中小企业他们不像三资企业那样可以为你的潜质做投资。相反,他们需要的是一经录用便可创造价值的人,因此不愿承担学生前期工作培训的成本。更担心培养好以后又容易引发毕业生跳槽,造成企业的损失。对于中小企业的种种顾虑,一方面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技巧,弥补自己的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到企业打工甚至免费实习以积累工作经验。

5 就业信息的准备

大学生就业,最关心最急需的是就业信息,目前大学生的信息收集主要靠学校各自为阵,自己向用人单位发函,自己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比如制作能体现自己特色的自荐书,建立个人网页或网站,利用网络资源,时时了解相关就业情况。

四、总结

总之,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各用人单位的共同支持。此外,政府部门也应当积极地为毕业生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从而形成良好的就业形式。

第20篇: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仵彦春

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姓名:仵彦春

学号:201682

院系:鹿泉职教中心/计算机系

班级:计算机应用11-2班

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摘 要

通过调研、分析当今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与趋势,对于鹿泉职教中心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有益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社会调查;鹿泉职教中心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鹿泉职教中心计算机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运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对长春师范系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对鹿泉职教中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计算机专业就业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方法是传统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共收回传统问卷100份、网络问卷400份,调查对象是我校计算机系专业学生实习及就业单位、人才服务中心及—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要包括本省及其他省市与我校有用人历史的中小学校、中小企业等.调查表主要有基本信息和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见表1)两部分组成.调查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但中小学计算机教师需求量减少.随着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的大量使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编程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或相关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显得非常缺乏.从人才需求调查表的结果看,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以往需求较大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岗位逐年减少,教师岗位已不能作为鹿泉职教中心计算机专业的唯一出口.

表l 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

1.专项能力熟练掌握一般具备大致了解

2.计算机基本组装与维护

3.计算机基本操作

4.常用办公软件

5.计算机软件编程与开发

6.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7.网站系统开发

8.网站管理维护

9.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10.数据库管理

11.英语阅读

12.其他

(2)地区需求差异明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有一定需求,他们将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而在中小城市,则大量需求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等技术工作.

(3)企业招聘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①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能力.多数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大多数企业希望员工尽早具备上岗能力,希望降低再培养成本.在对新员工培训方面的调查中,愿意提供一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74.52%,愿意提供三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占25.48%,愿意提供三个月以上培训时间占o%.②具备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种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基础上,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也能胜任.据调查,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占84.23%.而不要求的仅占15.77%.这反映了现代企业在人才运用上,更加强调使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③要求专业毕业生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关的资格认证.企业对ri’认证的认可程度分别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认证、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和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证.④要求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中的负责人对本科生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是: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4)对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要求.在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调杳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此外外语能力、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次之.

2.对鹿泉职教中心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通过以上社会调查分析,发现沿用过去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对目前鹿泉职教中心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毕业生就业需要.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计算机专业培养上,必须与行业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在充分认识和调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理论和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2)确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重点在于研究如何使培养目标多元化,从而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和企业用人需要,进而形成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在充分考虑服务区域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

,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学生采用分专业方向的教学,真正落实多元化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出口的学生,采取不同培养方案.如在大四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希望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增加理论知识讲解的选修课.对

希望就业的同学,增加实践课程的选修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适应就业需求的角度,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多种技能,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引入学历学位加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等国家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

(4)加强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规划.在原有的实验室和教育教学基地基础上,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增设实训基地.我院已与隶属于北京市科委的中国最大的软件行业服务机构.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计算机培训机构合作安排学生到北京进行实训,并到其相关的软件公司(如用友软件、神州数码、金山软件、北大软件等)实习工作.探索建设教学、科研、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推行产学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doc》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