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调查报告范文

2022-12-27 来源:调查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99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经网上搜索来的资料)

通过对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政策实践的分析研究 ,从中找到带着普遍规律性的东西,促进公共政策实践水平的提高。所以,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公共政策学的教育和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1.案例本身就包含着理论材料,涵盖理论观点。案例提供了观察理论如何运用于实践的机会。

2.对案例的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同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基本任务或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

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

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经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1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29.8%,三年以上的占17.0%,二年以上的占19.0%。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 45.6%,“永远不回乡的”占2.1%,表示“说不清”的占23.2%。三项之和为70.9%。

2、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

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以广州为例,1998年外来务工青年约100多万,已经就业的有70多万,还有20多万人暂时不能就业。比1997年上升了16.6%。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职业变换频率较高。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的一年中,有26.1%的外来务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2次以上的达12.8%。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处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他依次为深圳(31%)、北京(28.5%)、上海(26%)、烟台(14%)。从年龄分组数据看,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各工青年以14-18岁最多,达到39.4%;其次为25-28岁(28.2%)、19-24岁(27%)、29.35岁(24.6%)。 这表明,外来务工青年进城以后,经常处在一种职业流动的状态中。

3、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名外来务工青年中,无任何经济收入的占5.9%,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在399下的占20.8%,400元至799元的占43.9%,800元至999元的占14.5%,1000元至1999元的占12.4%,2000元以上的占2.3%。

虽然多数外来务工青年有数量不等的经济收入,但是却很不稳定。在回答“您今年以来是否有经济收入”时,选择“有时有,有时没有,很不稳定”的外来务工青年达25.1%回答没有收入的达7.9%,两者之和为33%。占外来务工青年总数的三分之一。

4、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保障亟待加强

当问及“进城打工以后。您是否受到过歧视或不公正的待遇”时。回答“经常受到”的占3.8%。“偶尔受到”的占51.7%,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28.5%。

调查数据显示。列在前四位的侵权事件是: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22.1%);加班后很少或从来不给报酬(19.1%);受到城里人歧视,经常遭白眼(18.7%);用工单位不能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条件(18.7%)。其余的依次为:用工单位提供的吃住条件太差(17.6%);用工单位拖欠工资或变相克扣工资,甚至拒不发放工资(9.8%);业余时间不准外出(8.1%);因公受伤而用工单位不出钱医治(4.6%);用工单位不准外来工参加培训学习(2%)。

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强化管理。突出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在流入地及就业后的教育、组织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相关制度和服务体系。完善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有序。就业有章,组织管理有机构、有制度。

2、要建立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社会有关方面参与的外来务工青年培训体系,将外来务工青年培训纳入社会教育序列。对外来务工青年的培训应纳入政府行为。除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行“谁用人,谁培训”的原则外。对进入小型分散用工单位的外来务工青年,应由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并动员工青妇等社会力量,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培训机构和社会网络,对他们进行分层次、多渠道的系统培训。要制定相关政策性规定,将培训与就业挂构,建立学习、考核、发证、上岗等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确保培训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维权工作。保障外来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维权工作首先应使外来务工青年学法、懂法,使其成为知法守法并能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并通过司法监督和法律援助。保障外来各工青年不受歧视、不受排斥、不受虐待,与当地人同工同酬、平等对待。

推荐第2篇: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实习内容:了解农村一些现状、农村公共设施的观察,以及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加上与一些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谈及“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问卷调查的填写结果,综合以上,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实习总结: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问卷调查,调查有四部分内容,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一:新农村政策

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新农村也并不等同于漂亮整齐的别墅农村或少数几个有质量的示范村庄。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农村”的正确理解是使建设新农村这项任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一旦理解出现严重偏离,必将在实施过程中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我们的农村经济还是相当脆弱的,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如此紧迫,也已经浪费不起时间、花费不起代价来瞎折腾了。改革需要冒险,需要超常规,但并非是急躁冒进。我们必须谨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它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它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培育生长过程。因此,建设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而非一个短期目标,是一场革命而非一场运动。二:社会保障

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保护制度,以及应对某些农村地区突发性事件的防灾救险。农村的防灾救险在大部分地区也还没有形成一套确定的制度体

系。若是遇到旱、涝、地震等其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政府会临时地进行相应的政策性号召,并拨发一定数额的款项,组织、派出相关的救援人员支援灾区,但是由于救灾款项的筹集、发放要经过若干环节,最终能否及时到达灾民手中、灾民能获得多少分额还不能确定。因此,农村的防灾救险现在大都只是消极被动地救治,却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防治。

“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而这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在农村地区丝毫没有受到重视。中国1.4亿老龄人口有9000万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中绝大多数人没有退休金或医疗保障,依靠子女赡养这。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新挑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还建立系统的社会保障,也即是在他们的身份所在地——农村,他们基本上是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但是这种情况,暂时于他们是没多大关系的,因为绝大多数农民工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除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或是个别农忙时节)是在城市生活的。于是,农民工的就业、医疗、工伤、子女教育(部分农民工带子女进城务工)等各方面的保障就与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等制度所归制的城乡二元对立,使得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把与其密切相连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排斥在外,以致农民工基本上无保可依、无障可循,还成为城市土著居民所歧视的对象。

三:土地问题

农民又俗称“种地的”,农村便是与土地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靠天靠地吃饭的农民的聚居地。有了土地,农民便有了工作岗位,生活也便有了一定的保障。

农民的土地,具体来说应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宅基地,再者是耕地。宅基地是农民的居住保障,有了一份宅基地,农民便可以在此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屋、院落,从而成立自己的家,起居生活也有了一个安稳的所在。耕地是农民的经济来源,也是农民工作的保障。农民

朝起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自己的田地里劳作,以获得日常生活所需。

但是近些年来,就我所在地方被征地农民累计达10000多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据统计,今后每年至少有3000人农民被征用土地。

四:农村城镇化与公共设施

有些人认为鼓励农民进城应该坚持下去,而农民进城后的城市化遗留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就如美国后来基本解决了贫民窟式的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今天的中国根本不可能具有这样的条件,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只能靠自己消化,无法向外转嫁。而且,今天的中国拥有9亿农民,远远超出任何一个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农民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人口基数,加之城市就业机会有限,城市接纳系统不完善,9亿中国农民在短时期内从农村迅速转移出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只能走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并行的道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建设乡村而不是破坏乡村,让农民能在城市里不想呆或呆不下去的时候,愿意且能够顺利回到乡村,并能得到一定的保障生活和发展生产的条件和机会,从而“力避贫民窟式的城市化”,为我们的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器。光是把劳动力转移出去从事非农产业的想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只是一种缘木求鱼的行为。如果最终留下的是一个凋敝的农村,这肯定不是我们心目中的新农村景象,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

推荐第3篇: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99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

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经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1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29.8%,三年以上的占17.0%,二年以上的占19.0%。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 45.6%,“永远不回乡的”占2.1%,表示“说不清”的占23.2%。三项之和为70.9%。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4.2亿农村劳动力中,至少有2.5亿剩余劳动力,这是造成农村青年跨区域流动最直接的原因。二是农村乡镇企业正在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时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显著减弱。三是农村实际收入相对下降。一方面农业收入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1985年为42.6%。到1995年已降至不足30%。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从1985年年的1:1.72扩大为1995年的1:2.33。四是农村青年普遍希望到城市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求得发展。在本次调查中,有31.1%的外来务工青年进城打工是“想换个环境,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施展才干”,居9个选项的第一位。而想“到城里学点本事。回家乡好干点事业”和“到城里见见世面,开开眼界”的分别为14.7%和11.6%,三项相加为57.4%;因为生活困难,想进城挣钱养家的青年仅占16.9%。可见,半数以上的农村青年进城打工,主要原因不是衣食无着、生活困难。而是因为普遍感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想到城市这一崭新的环境中见世面、学本领、谋发展。

2、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

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以广州为例,1998年外来务工青年约100多万,已经就业的有70多万,还有20多万人暂时不能就业。比1997年上升了16.6%。二是外来务

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职业变换频率较高。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的一年中,有26.1%的外来务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2次以上的达12.8%。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处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他依次为深圳(31%)、北京(28.5%)、上海(26%)、烟台(14%)。从年龄分组数据看,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各工青年以14-18岁最多,达到39.4%;其次为25-28岁(28.2%)、19-24岁(27%)、29.35岁(24.6%)。 这表明,外来务工青年进城以后,经常处在一种职业流动的状态中。

从调查数据看,外来各工青年有相当一部分在三资企业(19.2%)或私营企业(11.4%)中就业。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占6.1%。从事个体经营的占5.9%,四项合计为42.6%。他们大都是合同工、临时工,工作缺乏稳定性,随时都有可能被老板“炒鱿鱼”,失去工作后又会重新进入滞留群体。

外来务工青年就业难度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下岗职工人数在不断上升,城市就业面临着十分尖锐的矛盾和沉重的压力。另外,外来务工青年的就业渠道不畅,也是择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3、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名外来务工青年中,无任何经济收入的占5.9%,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在399下的占20.8%,400元至799元的占43.9%,800元至999元的占14.5%,1000元至1999元的占12.4%,2000元以上的占2.3%。

虽然多数外来务工青年有数量不等的经济收入,但是却很不稳定。在回答“您今年以来是否有经济收入”时,选择“有时有,有时没有,很不稳定”的外来务工青年达25.1%回答没有收入的达7.9%,两者之和为33%。占外来务工青年总数的三分之一。

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收入除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外,还要寄钱回家。这就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调查结果显示,在外来务工青年中,有较多业余时间的约占41.9%。业余生活的单调和枯燥,是引发包来务工青年心理和情绪变化的重要原因。当问及“您在城里打工是否会感到寂寞、孤独和无聊”时,有11.8%的外来务工青年 回答“经常感到”,“偶尔感到”和“遇到不顺心事才感到”的分别为29.2%和44.4%,三项之和为84.4%;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8.6%。

4、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保障亟待加强

当问及“进城打工以后。您是否受到过歧视或不公正的待遇”时。回答“经常受到”的占3.8%。“偶尔受到”的占51.7%,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28.5%。

调查数据显示。列在前四位的侵权事件是: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22.1%);加班后很少或从来不给报酬(19.1%);受到城里人歧视,经常遭白眼(18.7%);用工单位不能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条件(18.7%)。其余的依次为:用工单位提供的吃住条件太差(17.6%);用工单位拖欠工资或变相克扣工资,甚至拒不发放工资(9.8%);业余时间不准外出(8.1%);因公受伤而用工单位不出钱医治(4.6%);用工单位不准外来工参加培训学习(2%)。

从座谈和个案访谈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和城市职工同不同酬的现象相当普遍,特别是在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在劳资纠纷案中,涉及外来务工青年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拖欠、克扣或拒发工资的案件。调查中发现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外来务工青年劳动保护条件极差,超时疲劳工作现象十分严重,因而造成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外来务工青年因工伤致残后,大多数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经济上的赔偿。在问及“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是否得到过单位或社会有关方面帮助”时。有22%的人回答“从未得到过”,23.7%的人表示“要经过努力才能得到”,两项相加达到45.7%。

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强化管理。突出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在流入地及就业后的教育、组织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相关制度和服务体系。完善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有序。就业有章,组织管理有机构、有制度。

2、要建立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社会有关方面参与的外来务工青年培训体系,将外来务工青年培训纳入社会教育序列。对外来务工青年的培训应纳入政府行为。除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行“谁用人,谁培训”的原则外。对进入小型分散用工单位的外来务工青年,应由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并动员工青妇等社会力量,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培训机构和社会网络,对他们进行分层次、多渠道的系统培训。要制定相关政策性规定,将培训与就业挂构,建立学习、考核、发证、上岗等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确保培训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维权工作。保障外来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维权工作首先应使外来务工青年学法、懂法,使其成为知法守法并能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并通过司法监督和法律援助。保障外来各工青年不受歧视、不受排斥、不受虐待,与当地人同工同酬、平等对待。

4、依靠政策引导,鼓励外来务工青年回乡创业。各地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外来务

工青年返乡创业,在资金信货、土地批租、工商税收、手续审批等方面提供优惠和方便,并在协调和开拓产品市场及提供今年2等方面做好服务和配合工作,以良好的条件吸引更多的青年回乡创业。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参一就业竞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本地化。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

5、新闻媒介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的正面宣传。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使城镇居民能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他们,在城乡人民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新生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共建家园的社会氛围。

6、共青团组织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结合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外来务工青年成长成才铺路搭桥。各级团组织要主动发挥协调作用,联合当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通过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就业咨询部、培训网点、维权监督岗、团书室、文化部及开辟外来务工青年的入出两地之间牵线搭桥,直接为他们的就业提供定向服务。同时,要继续做好优秀外来青年的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引导外来务工青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建功立业。

推荐第4篇:公共政策概论作业调查报告(优秀)

关于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的

调查报告

一:社会保障

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保护制度,以及应对某些农村地区突发性事件的防灾救险。

农村的防灾救险在大部分地区也还没有形成一套确定的制度体系。若是遇到旱、涝、地震等其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政府会临时地进行相应的政策性号召,并拨发一定数额的款项,组织、派出相关的救援人员支援灾区,但是由于救灾款项的筹集、发放要经过若干环节,最终能否及时到达灾民手中、灾民能获得多少分额还不能确定。因此,农村的防灾救险现在大都只是消极被动地救治,却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防治。

“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而这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在农村地区丝毫没有受到重视。中国1.4亿老龄人口有9000万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中绝大多数人没有退休金或医疗保障,依靠子女赡养这。

至于其他方面的社会福利,在农村地区也是难以享受的到。比如医疗保障,近几年来,中国的医疗改革失败,几近49%的的人感觉“看不起病、吃不起药”,这部分人虽然也有一些城市地区的贫困人口,但由于农村地区总体经济的滞后,政府有没有相关的医疗补贴,大多数农村居民为求医治病而发愁。还有教育福利,鉴于教育之于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多数国家对本国教育的支持都不遗余力,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可是我国对教育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少,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更是匮乏得可怜:教师缺乏、工资待遇有差,校舍及相应的教学设备不但落后,而且严重不足。我国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台了基础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可是在农村,小学、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从来没有取消过收缴学费,并且学费还一直成直线上涨的趋势;再加上高中、大学的收费也涨得惊人,一般的农村家庭很难承担得起子女的教育花费,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的农村孩子很多,我的家乡也是,高中之前的辍学率高达60%。

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新挑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还建立系统的社会保障,也即是在他们的身份所在地——农村,他们基本上是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但是这种情况,暂时于他们是没多大关系的,因为绝大多数农民工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除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或是个别农忙时节)是在城市生活的。于是,农民工的就业、医疗、工伤、子女教育(部分农民工带子女进城务工)等各方面的保障就与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等制度所归制的城乡二元对立,使得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把与其密切相连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排斥在外,以致农民工基本上无保可依、无障可循,还成为城市土著居民所歧视的对象。

二:教育文化科技

通过调查,农村的教育科技主要有以下困难和不利因素:

教师缺乏培训,教学法仍是死记硬背;

教育财政匮乏和拖欠教师工资;

农村学校存在大量的危房和潜危房;

校点关闭增加上学困难,学校就宿条件差,辍学率高。

教育内容脱离农村实际,教育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劳动市场上的多种需求。教学条件简陋,教育设备缺乏。

农村缺乏教育文化与发展不利因素 :

农村缺少自助性的社区组织,缺乏为农户提供科技、教育培训、福利服务机构。农村长期缺乏民众文化事业投入,书籍报刊信息难以到达农村地区。

出版社的图书和资料多是高标准化、高科技化、大城市化,文字生硬拗口。农民想要发家致富,但市场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政府和外地来的投资项目前面,农民是被动的。

三:农村城镇化与公共设施

有些人认为鼓励农民进城应该坚持下去,而农民进城后的城市化遗留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就如美国后来基本解决了贫民窟式的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今天的中国根本不可能具有这样的条件,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只能靠自己消化,无法向外转嫁。而且,今天的中国拥有9亿农民,远远超出任何一个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农民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人口基数,加之城市就业机会有限,城市接纳系统不完善,9亿中国农民在短时期内从农村迅速转移出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只能走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并行的道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建设乡村而不是破坏乡村,让农民能在城市里不想呆或呆不下去的时候,愿意且能够顺利回到乡村,并能得到一定的保障生活和发展生产的条件和机会,从而“力避贫民窟式的城市化”,为我们的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器。光是把劳动力转移出去从事非农产业的想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只是一种缘木求鱼的行为。如果最终留下的是一个凋敝的农村,这肯定不是我们心目中的新农村景象,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

资料来源:

[1]刘文举.农民社会保障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J]调研世界, 2008, (01) .

[2]张选清,文亦.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文化科技问题[J]文化理论与科教管理, 2007, (05) .

[3]刘鹏.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化问题[J], 2004, (01) .

[4]毛林新.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发展障碍及对策[J]学术交流, 2004, (12) .

[5]陈安信,邹明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构[J]中国软科学, 2004, (03) .

[6]彭志远.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J]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6) .

推荐第5篇:公共政策学校车问题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曹琴 南玮 姚欣谊

20111329030 南玮

摘要:近年来,我国校车事故频频发生,许多学生因此失去宝贵的生命。接二连三的校车事故引发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也针对校车问题出台了《校车安全条例》希望藉此解决校车问题。然而,光凭一个《校车安全条例》显然不能全面解决校车问题,校车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那么什么是校车问题,其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我们有什么解决校车问题的对策?这些是值得我们深究的,也是我们小组的主要调查内容。

小组分工:本次调研的三位小组成员有明确的职能和分工,三位同学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是本次调研圆满完成的关键所在。南玮同学担任本次调查的资料收集工作,在互联网,学校,教师,社会人士等涵盖各个领域的各种人群对于我国校车问题进行走访、问卷等形式调查;曹琴同学在本次调查中担任数据筛选、梳理的工作,对于收集而来的各种数据及信息进行汇总,分类,采集和提取各类有效信息;姚欣谊同学在本次调查中调查总结、报告撰写的工作,对小组其他成员收集和汇总的信息编撰成调查报告的书面形式。

目录

1校车问题背景......................................................1

1.1我国今年发生的校车事故...................................1

1.22什么是校车问题.......................2 政策初衷及其演变.....................3 初衷...................................3 演变..................................3

2.

12.23校车问题.............................................................4 3.13.23.3资金问题..................................4 处罚标准问题..........................4 校车标准问题...........................4 3.4 实施“难”问题...........................4 3.5 校车司机问题...........................5 3.645校车路权问题...........................5 各国校车经验.............................5 解决校车问题的对策.........................7 6结语.....................................................8

一、校车问题背景

(一)我国近年发生的校车事故

江苏校车侧翻12死11伤——2014年3月13日,徐州市丰县首羡镇张后屯村校车侧翻事故又有3名学生抢救无效死亡,致使事故遇难学生数上升至15人。

江苏校车侧翻12死11伤——2014年3月12日18时,徐州市丰县首羡镇张后屯村发生一起校车侧翻事故,截至晚10时30分事故已造成12人死亡。据了解,该校车属于张后屯村中心小学,校车是为了避让一电动车发生侧翻。有关部门正在紧急施救,具体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

河北固安校车超载侧翻6名学生受伤——2013年12月2日下午3时30分许,河北省固安县106国道55公里处发生一起小客车侧翻事故,事故原因为小客车超载行驶中突发爆胎导致车辆侧翻。车内乘客均为学生,无死亡和重伤。

福建泉港一幼儿园9座校车实载23人——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泉港大队的消息证实,2013年11月28日上午,该队交警在辖区路段执勤时发现,一辆核载9人的幼儿园校车,实载23人。随后,交警调来车辆将孩子转运到幼儿园,然后依法处罚了驾驶员。

湖北校车核载11人实载36人被查——2013年11月23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交警在襄州区园林路查获一辆核载11人,实载36人的幼儿园校车,其中幼儿34人,司机、老师各一人。该车是北大之星幼儿园的校车,襄州区交警部门称,该校车司机最高可被拘留15日。

新疆昌吉查处3起校车严重超载现象——18日记者从昌吉市获悉,昌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开展了学校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违规“黑校车”,严禁农用车、三轮车、报废车等非营运车辆接送学生上下学。在检查过程中,处理了三起超员现象严重的校车,下发整改通知书。

北京朝阳一幼儿园签保证“不用校车”——朝阳区来广营乡奶东村明日之星幼儿园现“豪华校车”,6人座的商务车内挤进37名孩子。另一所幼儿园老师透露:“前两天刚开了会,要我们签保证书:保证不使用明火、保证不用车接送孩子„„”

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事故20人亡——11月日9时40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一大翻斗运煤货车与当地幼儿园接送车迎面相撞,造成20人死亡。发生事故的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其中校车司机与4名幼儿当场死亡,另有15人送医不治身亡。

广东梅州小货车充当校车站50学生——9月5日下午4时许,广东梅州市五华县郭田镇某小学放学,一辆限载半吨的小货车从县道疾驰而来,车厢围了铁栅栏,上面居然站了50多名学生。

江西万载一大货车压瘪幼儿园校车致一死两伤——11日上午,江西省万载县一辆满载石子的大货车与一辆幼儿园校车发生碰撞,造成校车司机当场死亡。所幸事发时,大量等待接送的幼童还未上车,但造成一名3岁男童和一名老师受伤。

北京莲石路超载校车撞围挡致幼儿一死三伤——3月14日上午,莲石东路门头沟路段小园村路口处,一辆载有81名幼儿园师生的大巴由东向西行驶遇情况躲闪时,撞上道边施工围挡,一根钢管插入车内,一名幼儿园工作人员和一名幼儿死亡,3名幼儿受伤。

(二)什么是校车问题

校车问题不是一个事件本身,而是一个隐藏着众多复杂原因的社会问题。

一、它涉及超载的问题。我国校车的超载现象很严重,尤其是农村地区,几乎每辆校车都存在着超载的记录。一个车子挤满了上下学的孩子是一件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在发生事故的校车中,大多数是超员载客。超载不仅不利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更多人数的伤亡。

二、校车的质量问题。校车自身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以及“黑校车”泛滥。一方面,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有足够的专门校车,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有一定的保障。但是,在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只能用其他车辆来充当校车,且车辆容量有限,不得不将大量的学生同时安排到一辆车上,这样在颠簸的路上很容易伤到车内的学生。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的学校用没有执照的“黑校车”接送学生,或者是专用校车和非专用校车混杂运营。这都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政府的财政支持问题。校车的质量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2010 年颁布的《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规定了校车必须具备的标准,现在市面上已经有达到国标的校车,但是由于售价高,学校本身无力购买,如果政府财政资金无法提供支持,校车的质量问题将始终得不到解决。

四、政府对校车的管理问题。目前交通、公安、教育、安监等多部门都负有监管职能,但又各有实际困难。“教育部门熟悉情况但无直接管理权,交警有路面执法权但无法全程监管,加之部分车辆采取‘游击战’逃避执法部门监管,造成了目前‘教育部门管不了,职能部门抓不着’的局面。”职责上的不清为当前政府对校车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也造成了当前校车经营上的混乱局面。

二、政策初衷及其演变

(一)、初衷

2011年下半年以来,校车事故频发引起社会关注,国务院与相关部委以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以规范校车安全运行与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撤点并校、地理状况、交通条件等多种因素学生上学路途趋远,上下学交通风险增大,一段时期多次发生的校车安全事故,造成未成年人重大伤亡)温家宝总理于2011年11月称,将校车安全问题纳入法制轨道,制定校车安全条例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民生保障立法任务。

在制定政策上,一是要针对保障校车安全的主要环节,作出符合我国国情、特别是符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校车安全管理规定;二是应主要规定保障校车安全的制度规范,同时要处理好与符合国情的校车总体制度和政策的衔接。三是应考虑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同情况,在确立全国普遍适用的校车安全管理基本制度的同时,给地方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具体办法留出较大空间。

(二)、演变

2010年2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出台《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并于7月开始按相应条款强制或推荐实行。此为校车首部“国标”; 2011年11月,《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之后,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校车安全运行与管理; 2012年4月5日,《校车安全条例》公布实行;

2012年4月11日,校车新国标发布并于5月1日起实施,《专用校车安全国家标准》由两项强制性国标《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组成;

2012年7月4日,工信部公布《专用校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之后,各省各地相继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或办法;

三、校车问题

(一)、资金问题

“国家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经费的机制,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按照规定支持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服务。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然而现在多地资金远远没有到位,且目前校车价格比较昂贵(其中有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未到位的原因),很多学校有心无力; 财政支持较少涉及私立学校,而私立学校多以幼儿园为主,他们往往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购买符合标准的车辆,被迫停运却成为唯一的措施。

(二)、处罚标准问题

《条例》中法律责任条款,“最低处罚为200元,最高处罚为10万元,并对车辆予以没收。在导致发生学生伤亡事故时,对政府举办的学校的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对民办学校由审批机关责令暂停招生,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办学许可证,并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5年内不得从事学校管理事务。 ”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在这里是两种处罚措施,但最重要的是,处分金额、处罚力度如此之低,真的能够引起相关人员及单位的重视吗?难道只有出现伤亡事故之后,才能有更严厉的处罚吗?

(三)、校车标准问题

在校车标准规定和校车生产中,对校车内饰没有明确要求,仅规定“ 校车应当配备逃生锤、干粉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安全设备应当放置在便于取用的位置,并确保性能良好、有效适用。校车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而生产中很多校车采用棉纺织物为内饰,同发达国家将钢板和螺丝都裸露在外,在衔接处做打磨处理 ,座椅只是简单包裹相比,我国校车诸多方面还有安全隐患。又如安全带上,新国标也无规定,国产校车多为两点式,而两点式安全带对儿童并无法起到较好保护作用,欧美国家都强制使用三点式安全带。又比如说油箱,国产校车与普通校车并无二致,极易造成二次事故,而国外经验对燃油系统做了很细致和严格的规定:比如油箱的固定强度,在受到撞击后油箱的泄漏量等等。 此外,还有在前后保险杠以及防撞钢梁上诸多问题。

(四)、实施“难”问题

多地还在实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撤点并校,增强了实施难度(目前教育部已发文暂缓,严禁盲目并校);同时多地政策上未体现出对农村地区的倾斜扶持。

在政策过渡期内很多校车上牌难,最多需经12个部门审批 ;同时,一些购进的校车都是《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出台前造(买)的车,若按《条例》规定的安全标准来衡量,这些车自然是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也因“原有校车过渡期时限不明,不符合《条例》要求”为由被拒绝上牌。

学校购买符合国标的校车后,上牌难、司机聘用难等问题突出,致使新校车投入运营仍重重受阻。广州市两所学校购买的新校车,却由于上不了牌照、持临时牌照上路而被当地交警扣留,被搁置在废旧车辆停车场。据调查,当地车管所不为符合国标的新校车上牌照,是由于广东省和广州市尚未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细则,无法为其上牌照。据了解,全国范围内像广东这两所学校购置新校车却无法及时投入运营的现象并非个例。

(五)、校车司机问题

校车司机聘用难也是让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棘手的问题。《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校车司机年龄在25周岁至60周岁之间,须有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并且无不良驾驶习惯、无犯罪记录和疾病等。同时由于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校车,搭载乘客多在20人以上,按照交通管理相关规定,拥有A照驾驶执照的司机才能开校车。但是另一方面,与货车和客车司机相比,校车司机责任大,心理压力负担比较重,收入水平却不高,收入和付出不成比例。门槛高,工资低,责任大,导致校车司机招聘困难。

(六)、校车路权问题

中小学专用校车从无到有,校车上路“受欺负”现象普遍。我国虽然也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了校车享有优先路权。公安部还颁布了123号令和124号令,规定校车靠边停靠时,校车所在车道和隔壁车道的车要停车等待。不按规定避让校车的,将被扣6分。但这些规定的实施效果并不如人意。校车上路之后并没有享受到优先行驶的特权。学生上下车被超车、停车被催促等现象普遍存在。据调查,很多市民不知道有校车优先行驶的规定,甚至连一些交警对校车避让的规定也并不知晓.

四、各国校车经验——安全校车离我们有多远

加拿大方面:对校车司机要求极为严格 根据加拿大交通部安全规定,从2006年4月1日起,新制造的校车依大小而定,有2到8个座位上要配备安全座椅的固定扣,以确保体重未满18kg的儿童乘坐校车时更加安全。校车是加拿大最安全的儿童运输工具,加拿大安全议会的网站显示,加拿大每年与校车有关的死亡事故为零。

校车能够成为加拿大最安全的儿童运输工具,与司机的专业素质也密不可分。在加拿大,成为校车司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须符合作为司机的常规要求,如有3年以上的驾驶经验,通过司法机关的无犯罪记录检查,通过政府药检部门的酒精和药品的严格测试。还有一些更细致的规定,如必须有在和孩子相关的社区服务的经验,愿意为孩子服务,喜欢并能很好地与孩子沟通。此外,成为一名校车司机,还必须完成专业的校车司机培训且考试合格。

加拿大的交通法明确规定,当校车停下来,紧急红灯闪烁,车内伸出有“STOP”字样的横栏时,校车后面的所有车辆都必须停下,且不能从旁边的车道绕过去超车。校车前迎面而来的车辆也必须停下,直到校车上的紧急灯熄灭,横杆收回去了,方可前进。如果有人敢以身试法,不但会被罚款,还会被计入不良驾驶记录。 美国校车政策:保证校车质量

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都有专为校车制定的法律,据说多达500多项。这其中包括对校车坚固性和安全性的规定,包括校车翻滚时的保护、车身连接部分的强度等。一句话,校车必须有“客车的设施,卡车的骨架”。

2006年11月,在美国印第安纳首府,一辆素以彪悍著称的悍马撞上了停在路边的无人校车。结果,悍马半个车体粉碎,校车却安然无恙。自此,美国校车声名鹊起。

除了“结实”外,美国校车还很有地位,整个交通要为校车让路。穿梭于城市间接送孩子的校车每到一个既定的上下车点,司机都会先亮起警示灯,然后将标有“STOP”字样的红色八边形指示牌往外一扳。此时,路上往来的其他车辆,犹如见到红灯,立即自觉靠边停车。等背着书包的孩子上下完车,司机再把停车的牌子扳回来,重新上路,这时其他车辆才敢跟着走。在校车停车、学生上下校车时,任何车辆,包括警车、救护车和消防车甚至包括总统车队,都必须完全停车,且距离校车20英尺(约6米)以外的距离。在美国,超越正在停靠和上下学生的校车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会被处以罚款,并被吊销驾驶执照一年。

美国的校车司机都是经过特别挑选的专业司机,大多为女性,这是因为女性比男性更加细心谨慎,并且能与孩子更好地沟通交流。相关法律条例还规定,一个司机如果在四年内罚单超过三张,就没有资格当校车司机。美国法律中专门对校车司机提出了极为严格的标准,具体包括:校车司机的年龄不低于21岁;必须有年度健康证明,包括视听测试结果;有文件证明其本人没有危及驾驶安全的问题;驾驶记录令人满意;无犯罪记录。 韩国方面:法律制度健全严格

为了确保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条例、规定,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是2006年对《道路交通法》的全面修订。修订后的《道路交通法》规定,路上遇到运送学龄前儿童或学生的车辆停车时,在校车后面或旁边行驶的汽车要先停车,一直等到校车的停车指示灯熄灭、确认安全后再缓慢行驶。该法还规定,在有儿童乘坐的车辆行驶时,所有车辆不得超车;校车可以在公交车专用线路行驶,在遇到轻微交通事故时,优先保障校车通行;校车运送未满6岁的儿童时,必须系好车内安全带,如违反规定,罚款3万韩元;将幼儿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保育所等划为“儿童保护区”,在通过“儿童保护区”时,行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此外,校车接送儿童时应有教师、保育员、体育设施管理员等相关保护工作人员一同乘车。

韩国对校车本身也有具体要求。校车颜色统一规定为黄色;车门第一层台阶高度30厘米,第二层台阶高度20厘米;车前玻璃右侧和车后中央下方必须贴上“儿童保护车辆”字样。坐椅安全带要符合儿童体形,接送未满6岁的儿童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且必须由专人负责看护;车辆门窗必须为开放型;车内不得放折叠椅,等等。

韩国2009年底修订的《交通事故处理特例法》规定,对在儿童保护区内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处以重罚,相关行政机构也须对事故承担连带责任。考虑到地上停车场是威胁儿童交通安全的因素之一,各地政府相继下令废除儿童保护区内的地上停车场,并加强了对区域内违规停车和超速驾驶的监管和处罚。

五、解决校车问题的对策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校车硬件、司机素质、配备陪同老师、政策法律保障等等。

1.事故校车责任追究到厂商。造成许多国内校车事故(如正宁校车事件)伤亡的因素(可能非主要)之一是校车本身质量问题,比如车体不够坚硬。如果车子本身质量过硬,那么发生重大碰撞,也能一定程度缓解对车内人员的冲击,从而保护到学生的安全。因此企业要对校车不够坚固的车体负责,赔偿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部分伤员医疗费用及死者的费用和部分由事故引起损坏的公共设施的费用。并且厂商名称向全国公开。从第一步控制了危险发生的可能因素,这是最重要的。

2.小幅提升校车司机福利,严格上岗要求,以追求更高的安全性。由校车司机主观引起的事故和损坏因由其负责,并记入档案。(广东阳春幼儿园校车事故)校车司机违规的处罚力度要加重。

3.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车陪同老师,上下车护送孩子,上车检查安全带等排除可能引起危险的情况。老师亦对其职能范围内的失职负责,依情况轻重予以处罚/通报批评等。(深圳校车再出事故 3岁女童身亡)期间无事故的老师予以奖励。

4.另考虑到校车运行时间和地点的特殊情况,遇校车,社会车辆主动减速让行,这点纳入机动车辆驾驶证的考核中,使人们养成习惯。 5.政府对校车生产厂商进行补贴。

新政策的严格要求和没有同比例上升的利润击退了许多校车厂商,政府适当提供资金援助/低息贷款/政府投资/低额缴税的方式鼓励生产。

同时这项补贴间接降低了校车的价格,惠及许多没有足够资金购买昂贵校车的学校,即间接补贴学校。

6.地方相关部门监督,定期免费对校车进行检查、维修工作(费用由国家负担),有失职行为严重予以免职,校车的安全要引起政府干部的重视。主要针对校车事故频发地区。 7.新政策法律在实行中难免有问题,为加速完善,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介向大众或校车问题政策的执行者和厂商收集建议,一经采纳予以奖励(这是次要)。让社会各界评说,公众总能出好点子。

六、结语

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问题既事关诸多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家庭幸福,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绷紧交通安全这根弦,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加大对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检查力度,及时排除隐患,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许多城乡地区存在的强烈需求的驱动,我国校车的发展已呈不可逆转之势。我国校车尚处于发展阶段,相关制度还不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又比较复杂,涉及诸多层面上的问题,在实践中面临一些难题,其完善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所以需要借鉴和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或者从我国的基本情况来考虑完善校车安全的制度。本文的研究只是一种基础性研究,很多内容尚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此,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校车安全管理的研究中。

推荐第6篇: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现代政策科学产生时间、三大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1.初级阶段:1951年(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治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标志着公共政策学的诞生。该书首次提出并界定了“政策科学”这一概念,指出“政策科学是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解决那些结构和关系都很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工具。”2.第二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代表人物德洛尔著《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适用》、《政策科学构想》,主要贡献:①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一些误区②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大力主张将这种方法引进公共政策学③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④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质和实践性。3.学科的近期发展阶段的进展:①课题选择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②方法论上的非科学化趋向③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的成立和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

公共政策学的特点:创立者拉斯韦尔揭示了公共政策学的特点(界定):①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②其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③它是一门时间和空间都极敏感的学问④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⑤它是一门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⑥它是一门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

公共政策学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上取得的成就:①方法论的多样性②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③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④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历史条件:①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相对于具体科学和传统思维方式来说,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思维方式②决策科学的形成③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行为科学的宗旨就是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以利于达到群体和组织预期的目的④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影响: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正面作用;吸收学者参政,实行政策咨询。其结果,政策分析、政策咨询、政策评估开始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应运而生,催化了公共政策学的诞生。

第二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的定义: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公共政策学的内涵:

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2、按照理性的原则来衡量,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这门学科在内容上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征。

4、具有鲜明的功利性。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也就是由公共组织、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制定的政策。

公共政策构成要素:

1、政策主体系统。

2、政策支持系统。

3、反馈系统。

公共政策学的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3、政策一般

公共政策学概念的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边际概念

公共政策学中广为传播的模型主要有:

1、理性主义模型。

2、渐进主义模型。

3、规范最佳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

4、政治系统模型。

5、机构一制度模型。

6、集团模型。

7、精英模型。考 试 大

上下来去决策模型 是基于中国经验的决策模型

构建决策模型须借助于两种资源:第一是理论,特别是认识论和历史理论;第二是公共政策的经验认识论,政策的事实依据是客观事物,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公共政策的四种功能:管制功能,调控功能,引导功能,分配功能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是大众传媒影响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二是大众传媒影响受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对现实政策情形的认识;三是大众传媒有助于决策者迅速了解政策执行情况与后果,及时做出延续、调整还是终结某项政策的决定;四是大众传媒可通过影响政策对象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现实世界的了解与认识,使他们通过选举投票、施加压力、游行示威、直接或间接抵制来持或反对某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第四章 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逻辑流程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1)主体:直接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领袖人物。间接主体:在野党、利益集团、选民。2)客体:(a)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与政策问题(b)目标群体。

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1)信息子系统: 2)咨询子系统:俗称“思想库”“智囊”,是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功能和作用:(a)提供预测研究;(b)帮助决策子系统发现问题,确定政策目标;(c)政策方案的设计、评估和论证。(d)其他政策相关问题的咨询;(e)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验和评估。

决策子系统:是中枢系统。基本特征:权威性和主导性。功能和作用:(a)确认政策问题;(b)明确政策目标;(c)组织政策方案设计;(d)负责备选方案的选择和最终确定。

执行子系统的功能:(a)为政策方案的顺利实施,做准备;(b)有效地实施政策方案,包括指挥、沟通、协调等方面的活动;(c)总结执行情况。

评估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a)检验公共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b)提供政策持续、修正、调整或终止的重要依据;(c)有效地配置政策资源。

监控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a)根据公共政策的目标,确立具体的监控标准或指标,作为实施监控的依据;(b)对执行子系统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控;(c)反馈执行情况。

反馈子系统的功能:(a)为决策子系统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依据;(b)客观、准确、灵敏、迅速地向决策子系统反映政策运行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使后者能够根据所得信息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并做出适时的调整和补充。(c)反馈子系统传输的信息也是对政策实施有效控制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最佳手段。

公共政策系统的环境: 1)国情与国策; 2)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3)国际环境(国际格局、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国际趋势)特点:(a)高度复杂性(b)巨大差异性(c)历史变异性。

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国家职能与公共政策:1)国家机构决定公共政策的结构及效力范围(a)国家纵向组织机构规定公共政策的层次;(b)国家横向组织机构决定公共政策的效力范围。 2)国家权力、国家职能的二重性决定公共政策的二重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 3)国家权力、国家职能制约着公共政策的种类和数量。

国家能力、治理能力、政府能力与公共政策:1)国家能力决定公共政策的质量。 2)治理能力对公共政策的挑战。 3)政府能力是制定、执行公共政策的基础。

政治体制、国家结构、政府体制与公共政策: 1)政治体制与公共政策:(a)政治体制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范围。(b)政治体制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程度。(c)政治体制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程度。(d)政治体制影响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2)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3)政府体制与公共政策

4)公共决策体制及其类型

5)决策者的素质与公共政策

政治结构与公共政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公民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 1)作为政策对象的公民。 2)作为政策主体的公民

公民影响公共决策的途径:(a)以国家主权者的身份,对某些重大问题,如宪法的修订等,采取全民公决的投票方式,直接进行决定。(b)用间接的方式,即通过公民自己选出的代表或制定、修改执行公共政策。(c)使用各种威胁和抗拒的方式反对某些政策,或表达制定新政策的要求。(d)通过参加利益集团,借助集团的力量去影响政策。(e)对政府通过并实施的政策采取合作或不合作的态度,去影响政策结果。(f)某些公民还可以通过其知识活动为决策过程提供思想指导。(g)某些公民通过政治活动对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1)公共利益的聚合与综合: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现实利益与未来利益;形式利益与内容利益。2)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

政策周期包括:政策制定、执行、监控、评估、终结。

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1)政策问题的形成——政策问题、政策议程、政策分析 2)政策决定——政策选择、政策决定、政策宣示 3)政策实施——政策执行、政策结果、政策修正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政策过程的理性化2)政策过程的专业化3)政策过程的科学化4)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公共选择的民主规则。

第五章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

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与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问题范围最大.公共政策问题范围最小.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 :1.客观的社会事实;2.问题的察觉;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4.团体与组织活动;5.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1.关联性;2.主观性和人为性;3.历史性与动态性.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因素:1从国内和国际的视角看;2.从客观和主观的视角看.

公共问题的分析方法: (1).边界分析法,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包括饱和抽样,诱导性提问和边界估计.(2).多角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系统的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问题办法的分析方法,包括个人角度,组织角度,技术角度.(3).类别分析法,是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之一,通常要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包括五项原则,即实质的相关性,穷尽性,相互排斥性,一致性和层次分明性.(4).原因层次分析法,将政策问题科学的第一品格是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而且这种一致须经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复、重复进行的检验都能够得到证实。第二个品格在于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第三个品格是其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和逻辑一致性。第四个品格在于它注重简单性原则。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含义、构成与功能

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所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的、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其内涵包括:第一,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第二,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第三,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第四,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第五,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第六,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公共政策的横向结构是由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三种形式构成。

公共政策的纵向结构是由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构成。

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涵盖与被涵盖、衍生与被衍生、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

元政策:又叫总政策,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基本政策:是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

部门政策:为在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政治性、阶级性、权威性、普遍性、预见性、目标取向性、稳定性与变动性

政策与理论的关系: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理论的内容影响和决定政策的内容,理论依据不同造成政策的基本差别。理论的正确与否,决定政策的成败。

政策与实践的关系: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其整个过程。

政策、实践、理论三者的关系:理论和政策同属观念形态,其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社会实践。但政策比理论更接近于实践,对实践的依赖更直接,与实践衔接更紧密。政策的理 理原因,和可行原因.(5).类比分析法,是旨在从类似的问题确认中推导出某种问题的成因,特质与类别的一种分析方法,包括人的类比,直接类比,符号类比和想象类比.(6).头脑风暴法,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包括组建团体,意见产出,意见评估和意见排序几个阶段.(7).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理论假设创造性的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包括确定厉害关系人,呈现假设,评比假设,汇集假设,综合假设几个阶段.

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它包括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系统议程:指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本质上是由较抽象的项目组成,概念和范围都很模糊;仅是整个政策过程中的问题发生或提出阶段;所体现出来的都是众说纷纭的特点。政府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本质上是由一些较具体的项目组成;处于政策问题认定的最后阶段;主旨在于最终认定与政策问题有关的种种事实.

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1)该问题必须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受到密切注意;(2)至少也必须为社会大众所察觉,大多数人均认为有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3)这些问题必须是人们共同认为属于政府权限范围内的事物,且应于适当注意的.

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首先,与上述条件相对应的反向条件;其次,社群的价值规范和制度程序上的限制;最后,与对该问题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有一定关系.

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 1)外在创始模型;(2)动员模型;(3)内在创始模型.

第六章 公共政策的制定

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特征:(1)问题的针对性(2)未来的预期性.:

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1)紧扣政策目标.(2)规划多重方案(3)方案彼此独立(4)方案要有创新(5)方案切实可行.

政策方案评估与择优的标准: (1)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2)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有关政策的目标;(3)消耗的政策资源尽可能的少;(4)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的小;(5)政策实施的副作用尽可能的小.

预测性评估的步骤 :方案调查 — 详细研究 — 进一步的分析— 试验性证实。预测性评估的依据理论假说,价值体系和分析方法.预测性评估的方法 德尔菲法 , 时间序列分析法 , 投入-产出分析法

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和原则 :意义:1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2.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方法:1.实事求是2.面向未来3.系统协调4.明确具体5.伦理考量

政策合法化: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化:是政策目标协调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整个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统一协调的具体保障.决策过程的合法化:法定的决策程序在政策合法化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政策的法律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

行政系统决策程序 :法制部门的审查、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提出议案、审议议案、通过议案、公布政策。 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政策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也就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政策执行的作用:1.政策执行是解决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志3.政策执行结果是后续决策的基本依据

政策执行的原则:1.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2.既要创造性地实施政策,又要正确地把握政策界限。

怎样确保政策的合理变通:

1.把握政策的基本精神。2.摸清实际情况。3.上情、下情有机结合。

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信息反馈对先行政策方案所做的补充或修正。

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作用和意义 :1.再决策有利于纠正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2.再决策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执行取得更好效果。3.再决策有利于后续政策的科学制定。

政策执行手段种类及作用 : 1.行政手段,该手段容易做到协调统一,令行禁止;特别是解决一些特殊的、紧迫的、爆发性的问题,保证政策的顺利实行。2.法律手段,只有运用该手段,才能消除阻碍政策目标实现的各种干扰,保障政策执行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有利于政策的顺利实施。3.经济手段,运用改手段能充分调动人们执行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政策的效力,使目标得以实现。4.思想引导手段,使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地采取某种行为,即节省人力物力且效果牢固而持久。

政策执行偏差地表现形式:

1.象征式政策执行2.附加式政策执行3.残缺式政策执行4.替代式政策执行5.观望式政策执行6.照搬式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主观原因: 1)执行者的认识缺陷;2)执行者的利益驱使;3)执行者的管理缺陷;4)执行准备不充分;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客观原因 :1)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2)政策质量低劣;3)政策环境的变化;4)利益集团的压力;5)政治资源的不足;6)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1)政策问题的性质;2)政策问题的质量;3)执行机关的效能;4)政策对象的情况;5)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

政策问题的性质影响有效执行的因素主要表现再哪些方面:1)问题本身所涉及的范围;2)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3)问题产生需要调解的行为量的大小。

衡量政策质量高低主要因素:1)政策的可行性程度;2)政策的合理性程度;3)政策度。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和组织。

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应怎样:1)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2)积极的意向和工作态度;3)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4)较高的管理水平。

公共政策对象:政策执行主体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影响和作用的承受者。

公共政策对象具有一下特点:1)政策规定性;2)一定的能动性;3)受动性;4)主观差异性。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心理环境。

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政策评估: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考察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的效率、效能、效益及价值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

政策评估的作用:1)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2)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依据;3)政策评估是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的认识基础;4) 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教育的重要方法;5)政策评估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公共政策评估分类:从活动形式上分正式评估、非正式评估。从评估机构在活动中的地位分内部评估、外部评估。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分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政策效果的内涵包括:1)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2)政策非预期影响;3)与政策行为相关的环境的变化;4)投入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政策评估三个阶段: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实施阶段和评估总结阶段。

政策评估既要设立价值标准,也须设立实事标准。

政策评估实事标准包括:1)政策效率;2)政策效能; 3) 政策效益;4) 回应的充分性;5)执行力。

政策评估价值标准包括: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健康发展;3)社会公正。

政策评估系统五个要素: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

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2)政策影响的广泛性;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重叠;4)政策主体有关方面人员的抵制;5)评估者主观动机上的错误;6)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7)政策评估所需经费或取不易;8)决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

过程对比法:评估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不同阶段的政策效果进行对比检测的一种方法。其特点: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评估采取前后的分析方法。

前后分析方法包括:“始-终”、“始-中”对比及“有-无”对比。“始-终”对比分析进一步划分为:1)“前-后”对比法;2)“投射-实施后”对比法;3)“控制对象-试验对象”对比法;

价值分析:是对政策方案进行功能――成本的比较研究,力图最低的政策成本,获取政策方案的最大功能。

价值分析法的内涵: 1)价值分析法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或取政策方案所能达到的最大功能;2)价值分析的核心内容是功能分析。3)价值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充分调动政策研究、制定、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尽可能地提高政策的价值功能。

公共政策监控:是政策监督和政策控制的和称,它由政策监督和政策控制等功能活动所组成。

政策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使预定的政策效果最大化。

政策监控的主要表现形式:1)立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2)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3)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4)政党对政策的监控。5)利益集团对政党的监控。6)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对政策的监控。

政策监督是指政策监控主体以一定的制度、法规为依据,对政策系统的运行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与总结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行为。

政策监督由那几个方面构成: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和各民主党派;2)各级行政机关的主管部门或综合管理部门;3)纪检、检查部门;4)审计、统计部门;5)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

政策监督的内容:1)对政策制定的监督;2)对政策执行活动的监督;3)对政策评估活动的监督。

公共政策控制是指政策监控者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行为。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可以比较预期政策绩效与实际政策绩效之间的差距并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制定纠偏措施务求接近于达到乃至完全达到既定政策目标。

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持续、终结与周期

政策均衡及其特征: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的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足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其特征有如下几点:①政策均衡意味着社会力量对比的势均力敌。②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具有高度的合法性。③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体系内外的协调均衡④政策均衡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政策的持续及其原因:政策持续泛指一个处于均衡状态的现行政策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行。政策持续的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点:①公共政策所指向的问题仍未解决。②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均衡。③目标具有长期性。④执政者的长期稳定。

政策调整的含义:政策调整是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对实施中的政策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补充、删减和修正。原因:①决策者的价值取向。②政策环境。③政策资源。内容:基本内容有政策补充、政策修正、政策终结。具体内容有主体调整、客体调整、目标调整、方案调整及关系调整。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是渐进性的。

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结不但意味着旧政策的结束,而且象征着新政策的开始。导致政策终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过评估认为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也已得到解决,政策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止;二是经过评估发现政策存在的失误或局限使其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果继续执行将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必须予以终止。类型有功能、组织、政策、计划。方式有替代、合并、分解、缩减。政策终结的作用:①政策终结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②政策终结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③政策终结可以避免政策僵化。④政策终结可以促进政策优化。策略:①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②注意因势利导,营造有利气氛。③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支持力量。④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⑤通过试探试点,避免矛盾激化。⑥终结必要部分,减少终结代价。

影响政策终结的力量与因素:影响政策终结的力量和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政策终结的力量包括反对政策者、明智领导者、锐意改革者和政策评估者。二是阻碍政策终结的力量包括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受益者。

政策周期是指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作为它们之间互动结果的政策过程所经过的一个循环。它以政策过程的完成阶段即政策的调整或终结为标志,往往是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三种类型为①阶段性政策周期,是指政策经过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了一个周期;还表明新政策是原有政策的延续,是为了适应新情况对原政策加以修改或调整,从而形成政策的一个新周期,实现新老政策的交替循环。②功能性政策周期,主要针对政策的执行阶段而言,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执行的政策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阶段,执行的政策的主流起着积极作用,但支流已经在发生副作用;第三阶段,政策的主流开始发挥副作用,可能有部分支流起着积极作用;第四阶段,执行的整个政策都在发挥着副作用,说明这时的政策应该予以终结而代之以新政策。③反复性政策周期,反复性政策周期是就一系列政策循环而言,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同样或相似的政策过程有规律的反复出现。反复性政策周期的存在从客观上说是由于政策主题或客体的周期性更迭变化。

政策周期研究的意义:(1)政策周期研究是完善政策科学学科理论体系的需要。(2)政策周期研究是促进公共政策决策科学化的需要。(3)政策周期研究是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的需要。(4)政策周期研究是保障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需要。

第十章 公共政策的分析和预测

政策研究组织的特征:1.从组织功能看,以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这是其首要特征.2.从人员及其知识结构来看,是由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学者和前政治活动家,高级公务员组成的智囊型的群体.3.从体制构成来看,实行学科分类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4.从组织运行来看,坚持研究.教学.开发.三位一体.

5.从价值追求和道德要求来看,尤其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6.从组织环境来看,必须尽可能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宗旨: 改进政策制定,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最终目标.1.帮助决策者发现问题.确定目标2.为决策者拟制评估备选方案.3.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测和反馈.4.构建分析模型和相关理论,发现公共政策过程中诸因素这间的因果联系或相关性.

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类型:就其性质分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种类型.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体制:一是直线型,二是职能型,三是直线参谋型.四是双重领导型.

公共政策组织的作用:最主要的职能和作用是为决策者或掌权者服务,一方面是直接填补掌权者的职责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间接起到政府职能作用,为政府机构的有效运行服务.具体作用如下:1.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2.提供新的思想和观念.3.提供有关政策结果的信息.4.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5.可以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来传播其思想和观点.

政策分析是指政策分析人员和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实施问题的解决,是在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社会过程.意义:1.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2.减少决策失误.3.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4.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政策分析的要素:问题.目标.方案.模型.评估标准.实施效果.环境.信息八个标准.政策分析的原则:民主化,系统性,协调性,多样性,分合,预期性六大原则.

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要处理好应然与必然,宏观与微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现实与未来这四大基本关系.

系统分析的定义:是一种根据公共政策客观具有的系统特征,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以及系统与环境等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的现货决策分析方法.特征:把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有内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系统;重视所给定系统与外部系统以及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忽视对非计量因素的研究.内容: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政策系统的目标分析和政策系统的结构分析三个方面.作用:帮助分析人员从整体性的角度理解政策系统;促使分析人员注意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层次特点;使人们能够预测未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引导分析人员从不同角度看待政策分析中的问题;有助于分析人员从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调查.

现代定性分析方法的种类:价值分析,可行性分析,超理性分析,创造性分析,辨证分析方法五种.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1.经济上的可行性;2.政治上的可行性;3.行政上的可行性;4.法律上的可行性;5.技术上的可行性.

公共政策预测的含义:就是公共政策研究人员运用预测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已有的信息对未来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政策的需求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未来产生影响的过程.公共政策预测的必要性:1.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误 ;2.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3.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环境条件.公共政策预测的分类:1.按时间尺度,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2.按方法不同,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3.按功能和性质不同,分为目标性预测和探索性预测;4.按涉及范围,分为宏观,中观,微观政策预测.预测的方法:.1趋势外推法;2.专家评估法;3.模型预测法;4.动态分析法.

公共政策咨询指的是咨询人员根据政策主体或对象的需要,以专门的知识,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和评估,客观地,独立地提供最佳的或几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为咨询者提供服务的活动.包括决策咨询和政策信息咨询.其作用是:1.帮助决策者准确地判断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2.帮助决策者科学地择定政策方案,并对政策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控.3.有效地保证政策效果,减少政策失误.

决策咨询的必要性:1.充当决策者参谋和助手.2.充分发挥各种专家的作用,统观全局,增强政策应变能力.3.适应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决策的需要.4.公共决策民主化的需要.功能:研究咨询,参与决策,政策协调,培训人才的功能.特点:综合性,法制化,公共性,时效性,相对独立性五个特点.

信息咨询的原则:准确全面,客观公正,最小努力,优势放大原则.功能:社会大脑功能.信息传播功能.决策支持功能.程序:主要包括政策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利用和反馈五大步骤

推荐第7篇:公共政策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政策科学产生时间、三大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1.初级阶段:1951年(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治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标志着公共政策学的诞生。该书首次提出并界定了“政策科学”这一概念,指出“政策科学是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解决那些结构和关系都很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工具。”2.第二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代表人物德洛尔著《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适用》、《政策科学构想》,主要贡献:①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一些误区②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大力主张将这种方法引进公共政策学③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④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质和实践性。3.学科的近期发展阶段的进展:①课题选择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②方法论上的非科学化趋向③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的成立和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

公共政策学的特点:创立者拉斯韦尔揭示了公共政策学的特点(界定):①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②其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③它是一门时间和空间都极敏感的学问④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⑤它是一门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⑥它是一门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

公共政策学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上取得的成就:①方法论的多样性②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③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

④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历史条件:①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相对于具体科学和传统思维方式来说,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思维方式②决策科学的形成③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行为科学的宗旨就是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以利于达到群体和组织预期的目的④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影响: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正面作用;吸收学者参政,实行政策咨询。其结果,政策分析、政策咨询、政策评估开始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应运而生,催化了公共政策学的诞生。 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第二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的定义: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公共政策学的内涵:

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2、按照理性的原则来衡量,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这门学科在内容上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征。

4、具有

鲜明的功利性。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也就是由公共组织、主要是公共权力组

织制定的政策。

公共政策构成要素:

1、政策主体系统。

2、政策支持系统。

3、反馈系统。

公共政策学的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3、政策

一般

公共政策学概念的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边际概念

公共政策学中广为传播的模型主要有:

1、理性主义模型。

2、渐进主义模型。

3、规范最佳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

4、政治系统模型。

5、机构一制度模型。

6、

集团模型。

7、精英模型。考 试 大

上下来去决策模型 是基于中国经验的决策模型

构建决策模型须借助于两种资源:第一是理论,特别是认识论和历史理论;

第二是公共政策的经验认识

科学的第一品格是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而且这种一致须经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复、重复进行的检验都能够得到证实。第二个品格在于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第三个品格是其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和逻辑一致性。第四个品格

在于它注重简单性原则。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含义、构成与功能

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所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的、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其内涵包括:第一,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第二,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第三,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第四,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第五,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第六,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公共政策的横向结构是由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三种形式构成。

公共政策的纵向结构是由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构成。

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涵盖与被涵盖、衍生与被衍生、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

元政策:又叫总政策,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基本政策:是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

部门政策:为在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

为准则。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政治性、阶级性、权威性、普遍性、预见性、目标取

向性、稳定性与变动性

政策与理论的关系: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理论的内容影响和决定政策的内容,理论依据不同造成政策的基本差别。理论的正确与

否,决定政策的成败。

政策与实践的关系: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其整个过程。

政策、实践、理论三者的关系:理论和政策同属观念形态,其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社会实践。但政策比理论更接近于实践,对实践的依赖更直接,与实践衔接更紧密。政策的理念依据是理论,政策的事实依据是客观事物,而认识客观事

物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公共政策的四种功能:管制功能,调控功能,引导功能,分配功能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是大众传媒影响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二是大众传媒影响受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对现实政策情形的认识;三是大众传媒有助于决策者迅速了解政策执行情况与后果,及时做出延续、调整还是终结某项政策的决定;四是大众传媒可通过影响政策对象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现实世界的了解与认识,使他们通过选举投票、施加压力、游行示威、直接或间接抵制来持或反对

某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第四章 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逻辑流程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1)主体:直接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领袖人物。间接主体:在野党、利益集团、选民。2)客体:(a)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与政策问题(b)目标群体。

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1)信息子系统: 2)咨询子系统:俗称“思想库”“智囊”,是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功能和作用:(a)提供预测研究;(b)帮助决策子系统发现问题,确定政策目标;(c)政策方案的设计、评估和论证。(d)其他政策相关问题的咨询;(e)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验和评估。

决策子系统:是中枢系统。基本特征:权威性和主导性。功能和作用:(a)确认政策问题;(b)明确政策目标;(c)组织政策方案设计;(d)负责备选方案

的选择和最终确定。

执行子系统的功能:(a)为政策方案的顺利实施,做准备;(b)有效地实施政策方案,包括指挥、沟通、协调等方面的活动;(c)总结执行情况。

评估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a)检验公共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b)提供政策持续、修正、调整或终止的重要依据;(c)有效地配置政策资源。

监控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a)根据公共政策的目标,确立具体的监控标准或指标,作为实施监控的依据;(b)对执行子系统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控;(c)

反馈执行情况。

反馈子系统的功能:(a)为决策子系统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依据;(b)客观、准确、灵敏、迅速地向决策子系统反映政策运行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使后者能够根据所得信息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并做出适时的调整和补充。(c)反馈子系统传输的信息也是对政策实施有效控制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最佳手段。

公共政策系统的环境: 1)国情与国策; 2)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3)国际环境(国际格局、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国际趋势)特点:(a)高度复杂性(b)巨大差异性(c)历史变异性。

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国家职能与公共政策:1)国家机构决定公共政策的结构及效力范围(a)国家纵向组织机构规定公共政策的层次;(b)国家横向组织机构决定公共政策的效力范围。 2)国家权力、国家职能的二重性决定公共政策的二重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 3)国家权力、国家职能制约着公共政策的

种类和数量。

国家能力、治理能力、政府能力与公共政策:1)国家能力决定公共政策的质量。 2)治理能力对公共政策的挑战。 3)政府能力是制定、执行公共政策的

基础。

政治体制、国家结构、政府体制与公共政策: 1)政治体制与公共政策:(a)政治体制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范围。(b)政治体制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程度。(c)政治体制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程度。(d)政治体制影响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2)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3)政府体制与公共政策

4)公共决策体制及其类型

5)决策者的素质与公共政策

政治结构与公共政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公民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 1)作为政策对象的公民。 2)作为政策主体的

公民

公民影响公共决策的途径:(a)以国家主权者的身份,对某些重大问题,如宪法的修订等,采取全民公决的投票方式,直接进行决定。(b)用间接的方式,即通过公民自己选出的代表或制定、修改执行公共政策。(c)使用各种威胁和抗拒的方式反对某些政策,或表达制定新政策的要求。(d)通过参加利益集团,借助集团的力量去影响政策。(e)对政府通过并实施的政策采取合作或不合作的态度,去影响政策结果。(f)某些公民还可以通过其知识活动为决策过程提供思想指导。(g)某些公民通过政治活动对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1)公共利益的聚合与综合: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现实利益与未来利益;形式利益与内容利益。2)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

政策周期包括:政策制定、执行、监控、评估、终结。

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1)政策问题的形成——政策问题、政策议程、政策分析 2)政策决定——政策选择、政策决定、政策宣示 3)政策实施——政

策执行、政策结果、政策修正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政策过程的理性化2)政策过程的专业化3)政策过程的科学化4)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公共选择的民主规则。

第五章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

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与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问题范围最大.公共政策问题范围

最小.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 :1.客观的社会事实;2.问题的察觉;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4.团体与组织活动;5.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1.关联性;2.主观性和人为性;3.历史性与动态性.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因素:1从国内和国际的视角看;2.从客观和主观的视角

看.

公共问题的分析方法: (1).边界分析法,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包括饱和抽样,诱导性提问和边界估计.(2).多角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系统的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问题办法的分析方法,包括个人角度,组织角度,技术角度.(3).类别分析法,是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之一,通常要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包括五项原则,即实质的相关性,穷尽性,相互排斥性,一致性和层次分明性.(4).原因层次分析法,将政策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行原因.(5).类比分析法,是旨在从类似的问题确认中推导出某种问题的成因,特质与类别的一种分析方法,包括人的类比,直接类比,符号类比和想象类比.(6).头脑风暴法,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包括组建团体,意见产出,意见评估和意见排序几个阶段.(7).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理论假设创造性的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包括确定厉害关系人,呈现假设,评

比假设,汇集假设,综合假设几个阶段.

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它包括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系统议程:指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本质上是由较抽象的项目组成,概念和范围都很模糊;仅是整个政策过程中的问题发生或提出阶段;所体现出来的都是众说纷纭的特点。政府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本质上是由一些较具体的项目组成;处于政策问题认定的最后阶段;主旨在于最终认定与政策问题有

关的种种事实.

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1)该问题必须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受到密切注意;(2)至少也必须为社会大众所察觉,大多数人均认为有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3)这些问题必须是人们共同认为属于政府权限范围内的事物,且应于适当注意的.

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首先,与上述条件相对应的反向条件;其次,社群的价值规范和制度程序上的限制;最后,与对该问题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有一定关系.

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 1)外在创始模型;(2)动员模型;(3)内在创始模型.

第六章 公共政策的制定

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特征:(1)问题的针对性

(2)未来的预期性.:

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1)紧扣政策目标.(2)规划多重方案(3)方案彼此独立(4)方案要有创新(5)方案切实可行.

政策方案评估与择优的标准: (1)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2)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有关政策的目标;(3)消耗的政策资源尽可能的少;(4)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的小;(5)政策实施的副作用尽可能的小.

预测性评估的步骤 :方案调查 — 详细研究 — 进一步的分析— 试验性证实。预测性评估的依据理论假说,价值体系和分析方法.预测性评估的方法 德尔菲法 , 时间序列分析法 , 投入-产出分析法

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和原则 :意义:1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2.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方法:1.实事求是2.面向未来

3.系统协调4.明确具体5.伦理考量

政策合法化: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化:是政策目标协调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整个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统一协调的具体保障.决策过程的合法化:法定的决策程序在政策合法化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政策的法律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

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

行政系统决策程序 :法制部门的审查、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行政首长

的签署发布。

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提出议案、审议议案、通过议案、公布政策

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政策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也

就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政策执行的作用:1.政策执行是解决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志3.政策执行结果是后续决策的基

本依据

政策执行的原则:1.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2.既要创造性地实施政策,

又要正确地把握政策界限。

怎样确保政策的合理变通:

1.把握政策的基本精神。2.摸清实际情况。3.上情、下情有机结合。

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信息反馈

对先行政策方案所做的补充或修正。

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作用和意义 :1.再决策有利于纠正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2.再决策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执行取得更好效果。3.再决策有利于后续政策的科

学制定。

政策执行手段种类及作用 : 1.行政手段,该手段容易做到协调统一,令行禁止;特别是解决一些特殊的、紧迫的、爆发性的问题,保证政策的顺利实行。2.法律手段,只有运用该手段,才能消除阻碍政策目标实现的各种干扰,保障政策执行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有利于政策的顺利实施。3.经济手段,运用改手段能充分调动人们执行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政策的效力,使目标得以实现。4.思想引导手段,使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地采取某种行为,即节

省人力物力且效果牢固而持久。

政策执行偏差地表现形式:

1.象征式政策执行2.附加式政策执行3.残缺式政策执行4.替代式政策执行5.观望式政策执行6.照搬式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主观原因: 1)执行者的认识缺陷;2)执行者的利益驱使;3)执行者的管理缺陷;4)执行准备不充分;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客观原因 :1)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2)政策质量低劣;3)政策环境的变化;4)利益集团的压力;5)政治资源的不足;6)缺乏

健全的监督机制。

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1)政策问题的性质;2)政策问题的质量;3)执行机关的效能;4)政策对象的情况;5)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

政策问题的性质影响有效执行的因素主要表现再哪些方面:1)问题本身所涉及的范围;2)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3)问题产生需要调解的行为量的大小。

衡量政策质量高低主要因素:1)政策的可行性程度;2)政策的合理性程度;

3)政策的合法化程度。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和组织。

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应怎样:1)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2)积极的意向和工作态度;3)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4)较高的管理水平。

公共政策对象:政策执行主体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影响和作用的承受者。

公共政策对象具有一下特点:1)政策规定性;2)一定的能动性;3)受动

性;4)主观差异性。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心理环境。

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政策评估: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考察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的效率、效能、效益及价值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

目标的程度。

政策评估的作用:1)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2)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依据;3)政策评估是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的认识基础;4) 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教育的重要方法;5)政策评估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由之

路。

公共政策评估分类:从活动形式上分正式评估、非正式评估。从评估机构在活动中的地位分内部评估、外部评估。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分事

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政策效果的内涵包括:1)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2)政策非预期影响;3)与政策行为相关的环境的变化;4)投入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政策评估三个阶段: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实施阶段和评估总结阶段。

政策评估既要设立价值标准,也须设立实事标准。

政策评估实事标准包括:1)政策效率;2)政策效能; 3) 政策效益;4) 回

应的充分性;5)执行力。

政策评估价值标准包括: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健康发展;3)社

会公正。

政策评估系统五个要素: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

法。

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2)政策影响的广泛性;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重叠;4)政策主体有关方面人员的抵制;5)评估者主观动机上的错误;6)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7)政策评估所需经费或取

不易;8)决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

过程对比法:评估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不同阶段的政策效果进行对比检测的一种方法。其特点: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评估采取前后的分析方法。

前后分析方法包括:“始-终”、“始-中”对比及“有-无”对比。“始-终”对比分析进一步划分为:1)“前-后”对比法;2)“投射-实施后”对比法;3)“控

制对象-试验对象”对比法;

价值分析:是对政策方案进行功能――成本的比较研究,力图最低的政策成

本,获取政策方案的最大功能。

价值分析法的内涵: 1)价值分析法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或取政策方案所能达到的最大功能;2)价值分析的核心内容是功能分析。3)价值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充分调动政策研究、制定、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尽可能地提高政策的价值功能。

公共政策监控:是政策监督和政策控制的和称,它由政策监督和政策控制等

功能活动所组成。

政策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使预定的政策效果最大化。

政策监控的主要表现形式:1)立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2)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3)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4)政党对政策的监控。5)利益集团对政党的监控。6)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对政策的监控。

政策监督是指政策监控主体以一定的制度、法规为依据,对政策系统的运行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与总结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行为。

政策监督由那几个方面构成: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和各民主党派;2)各级行政机关的主管部门或综合管理部门;3)纪检、检查部门;4)审计、统计

部门;5)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

政策监督的内容:1)对政策制定的监督;2)对政策执行活动的监督;3)

对政策评估活动的监督。

公共政策控制是指政策监控者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

正行为。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可以比较预期政策绩效与实际政策绩效之间的差距并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制定纠偏措施务求接近于达到乃至完全达到既定政策目

标。

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持续、终结与周期

政策均衡及其特征: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的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足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其特征有如下几点:①政策均衡意味着社会力量对比的势均力敌。②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具有高度的合法性。③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体系内外的协调均衡④政策均衡状态是一种动态的

平衡状态。

政策的持续及其原因:政策持续泛指一个处于均衡状态的现行政策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行。政策持续的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点:①公共政策所指向的问题仍未解决。②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均衡。③目标具有长期性。④执政者的长期稳定。

政策调整的含义:政策调整是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对实施中的政策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补充、删减和修正。原因:①决策者的价值取向。②政策环境。③政策资源。内容:基本内容有政策补充、政策修正、政策终结。具体内容有主体调整、客体调整、目标调整、方案调整及关系调整。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是渐进

性的。

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结不但意味着旧政策的结束,而且象征着新政策的开始。导致政策终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过评估认为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也已得到解决,政策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应该予以终止;二是经过评估发现政策存在的失误或局限使其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果继续执行将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必须予以终止。类型有功能、组织、政策、计划。方式有替代、合并、分解、缩减。政策终结的作用:①政策终结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②政策终结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③政策终结可以避免政策僵化。④政策终结可以促进政策优化。策略:①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②注意因势利导,营造有利气氛。③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支持力量。④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⑤通过试探试点,避免矛盾激化。⑥终

结必要部分,减少终结代价。

影响政策终结的力量与因素:影响政策终结的力量和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政策终结的力量包括反对政策者、明智领导者、锐意改革者和政策评估者。二是阻碍政策终结的力量包括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受益者。

政策周期是指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作为它们之间互动结果的政策过程所经过的一个循环。它以政策过程的完成阶段即政策的调整或终结为标志,往往是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三种类型为①阶段性政策周期,是指政策经过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了一个周期;还表明新政策是原有政策的延续,是为了适应新情况对原政策加以修改或调整,从而形成政策的一个新周期,实现新老政策的交替循环。②功能性政策周期,主要针对政策的执行阶段而言,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执行的政策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阶段,执行的政策的主流起着积极作用,但支流已经在发生副作用;第三阶段,政策的主流开始发挥副作用,可能有部分支流起着积极作用;第四阶段,执行的整个政策都在发挥着副作用,说明这时的政策应该予以终结而代之以新政策。③反复性政策周期,反复性政策周期是就一系列政策循环而言,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同样或相似的政策过程有规律的反复出现。反复性政策周期的存在从客观上说是由于政策主题或客体的周期性更迭变化。

政策周期研究的意义:(1)政策周期研究是完善政策科学学科理论体系的需要。(2)政策周期研究是促进公共政策决策科学化的需要。(3)政策周期研究是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的需要。(4)政策周期研究是保障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的需要。

第十章 公共政策的分析和预测

政策研究组织的特征:1.从组织功能看,以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这是其首要特征.2.从人员及其知识结构来看,是由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学者和前政治活动家,高级公务员组成的智囊型的群体.3.从体制构成来看,实行学科分类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4.从组织运行来看,坚持研究.教学.开发.三位一体.

5.从价值追求和道德要求来看,尤其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6.从组织环境来看,必须尽可能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宗旨: 改进政策制定,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最终目标.1.帮助决策者发现问题.确定目标2.为决策者拟制评估备选方案.3.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测和反馈.4.构建分析模型和相关理论,发现公共政策过程中诸因素这间的因果联系或相

关性.

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类型:就其性质分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种类型.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体制:一是直线型,二是职能型,三是直线参谋型.四是双重领

导型.

公共政策组织的作用:最主要的职能和作用是为决策者或掌权者服务,一方面是直接填补掌权者的职责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间接起到政府职能作用,为政府机构的有效运行服务.具体作用如下:1.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2.提供新的思想和观念.3.提供有关政策结果的信息.4.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5.可以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来传播其思想和观点.

政策分析是指政策分析人员和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实施问题的解决,是在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社会过程.意义:1.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2.减少决策失误.3.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4.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政策分析的要素:问题.目标.方案.模型.评估标准.实施效果.环境.信息八个标准.政策分析的原则:民主化,系统性,协调性,多样

性,分合,预期性六大原则.

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要处理好应然与必然,宏观与微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现实与未来这四大基本关系.

系统分析的定义:是一种根据公共政策客观具有的系统特征,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以及系统与环境等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的现货决策分析方法.特征:把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有内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系统;重视所给定系统与外部系统以及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忽视对非计量因素的研究.内容: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政策系统的目标分析和政策系统的结构分析三个方面.作用:帮助分析人员从整体性的角度理解政策系统;促使分析人员注意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层次特点;使人们能够预测未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引导分析人员从不同角度看待政策分析中的问题;有助于分析人员从目的到手段

的全面调查.

现代定性分析方法的种类:价值分析,可行性分析,超理性分析,创造性分析,辨

证分析方法五种.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1.经济上的可行性;2.政治上的可行性;3.行政上的可行性;4.法律上的可行性;5.技术上的可行性.

公共政策预测的含义:就是公共政策研究人员运用预测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已有的信息对未来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政策的需求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未来产生影响的过程.公共政策预测的必要性:1.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误 ;2.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3.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环境条件.公共政策预测的分类:1.按时间尺度,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2.按方法不同,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3.按功能和性质不同,分为目标性预测和探索性预测;4.按涉及范围,分为宏观,中观,微观政策预测.预测的方法:.1趋势外推法;2.专家评估法;3.模型预测法;4.动态分析法.

公共政策咨询指的是咨询人员根据政策主体或对象的需要,以专门的知识,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和评估,客观地,独立地提供最佳的或几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为咨询者提供服务的活动.包括决策咨询和政策信息咨询.其作用是:1.帮助决策者准确地判断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2.帮助决策者科学地择定政策方案,并对政策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控.3.有效地保证政策效果,减少

政策失误.

决策咨询的必要性:1.充当决策者参谋和助手.2.充分发挥各种专家的作用,统观全局,增强政策应变能力.3.适应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决策的需要.4.公共决策民主化的需要.功能:研究咨询,参与决策,政策协调,培训人才的功能.特点:综合性,法制化,公共性,时效性,相对独立性五个特点.

信息咨询的原则:准确全面,客观公正,最小努力,优势放大原则.功能:社会大脑功能.信息传播功能.决策支持功能.程序:主要包括政策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利

用和反馈五大步骤。考试大收集整理

1、简述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内容?

答:(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政策思想。如管仲提出的“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如孟轲提出的“民贵君轻”、“政在得民”。(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如李悝主张的“尽地力”、“善平籴”。(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如商鞅认为“国待农耕而富,主待农战而尊”。(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如唐甄认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如老聃认为“道

常无为,而无不为”。

2、简述凯恩斯主义对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影响?

答: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及其被奉为政府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对公共政策学的产生有如下影响:(1)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正面作用。(2)尽管许多国家的政府官僚系统乘势不断扩充,但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专门知识仍然大大地超出他们的知识领域,解决的办法一是吸收学者参与,二是实

行政策咨询。

3、简述拉斯韦尔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

答:(1)公共政策学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2)其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它是一门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敏感的学问。(4)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5)它是一门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6)它是一门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

4、简述阿尔蒙德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

答: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在两个方面对公共政策学做出了突出贡献:(1)它把政治系统过程、政治过程、政府过程、政策过程作为一个同一的过程来进行分析,从而使政策研究与政治学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有利于克服政策研究中的纯技术、纯操作主义倾向。(2)它把公共政策看作政治系统输出的产品,并将公共政策的功能概括为四种类型,即提取性功能、分配性功能、管制性功能

和象征性功能。

5、简述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

答:改革开放后,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成为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1)提出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2)党和政府各级领导部门及国务院各部委局都建立了从事政策研究的专门机构。(3)到90年代,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大学的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率先在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公共政策学单科或系列课程。

6、简述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所作的贡献?

答:(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一些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性性质和

实践性。

7、简述韦伯对公共政策研究的贡献?

答:(1)他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做文化科学。(2)韦伯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两个基本因素:动机和目标。(3)他提出了官僚制理想模型,并通过对官僚制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探讨了合乎理性的、科学的决策模型。(4)韦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的建树,主要就是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主张价值无涉。

8、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答:(1)它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公共政策学是与个人选择相关联的学问,归根结底,它须以民主的政治体制为前提。(2)它的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公共政策学追求政策的“合乎理性”,使用数学公式和实证性“数据”,以科学的方法论作为研究、分析的工具。(3)它是一门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敏感的学问,当选择某一模型进行政策分析时,这个模型须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明确的记录。(4)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它融会了其他社会科学,具有新的学科体系。(5)它是一门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6)它是一门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

9、公共政策学的内涵是什么?

答:(1)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2)按照理性的原则来衡量,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3)研究内容包括国家、政府、政党每一项职能活动的行为规则、行动路线和行动方案。(4)研究活动具有鲜明功利性,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为研究目的。

10、研究政策系统应予重视哪几个突出问题?

答:(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推荐第8篇:公共政策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背景材料◆

2003年8月15-16日,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分析了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对做好再就业工作进行了部署。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发送创业和就业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改革发展和结构高速都要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2004年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3年我国就业超过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85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0万人”; 2004 年,要把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计划再创 900 万个新岗位。 使城市失业率控制在 4.7% 的水平。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要拓展就业渠道,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要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

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 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温家宝说,对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要给予更多的关爱。(上述资料来源于 北京四中网校)

所谓社会保障,是指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收入不能维持必要生活水平等状况时,获得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的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对社会保障性财富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虽已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构建和完善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道路依然漫长。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如下:一,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是针对有固定用人单位的正规就业形式设计的,在费用征缴、待遇支付等基础管理方面都是基于正规单位,且存在“三高”(基数高、费率高、待遇高)的特征,正规单位都难以承受,那么,日渐增多的非正规就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民工乃至广大农民就更加难以承受。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架构过于单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就业市场化,就业竞争加剧,由此加速了原有社会阶层的分化和整合,统一的制度固然有利于满足公民的保障需要,但难以适应各阶层的不同保障需求和承受能力,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而且按现行制度农民、甚至是进城农民工恐怕永远都难以被覆盖进来。统一的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的制度架构并不一定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想模式,从目前情况看运行效果也不尽人意。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转制成本过高。据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测算,要实现筹资模式根本性转换,实现个人账户储蓄性积累,如对建立账户以前的职工个人账户历史债务按绝对额补偿,补偿总额高达2.88万亿元,年均1030亿元。而据原国务院体改办测算,养老金隐性债务最高竟达10.8万亿元。 四,国有企业历史债务的偿债责任不明确,国家社会保障责任不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也未明确划分。由于这些责任划分不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负担完全转嫁到在职职工身上,以至出现社会统筹缴费达到百分之二十几甚至三十几的比例,很多企业望而止步。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不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法治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必然要求法制化。但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目前还有待健全和完善起一个统

一、适用范围比较大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支付、运营、统筹管理还存在不规范性;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的立法还有所欠缺;社会保障工作在许多方面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推行。由此导致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小、权威性极差、保障程度低。

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 坚持一元化标准,努力扩大保障范围和覆盖面。 所谓一元标准,即在全

国各个地域、各种经济成分、各类经济差别地区、各个权力范围内,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标准。 坚持城市与农村统一,居民与迁移人口统一,沿海与内地统一,中央与地方统一,公有与非公经济主体统一。 二,丰富社会保障结构和资金筹集、实现方式。我国经济实力还有待提高,而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成本却很高。为弥补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政府不仅应当充分调动民间的资源以供社会保障之用,而且应将非政府组织尤其是民间社会公益组织看成是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合作伙伴。政府主管部门应主动寻求资金来源多元化,发挥社会资金的力量,以填补各项社保基金中空账运行形成的空洞,逐步降低社保基金运行中的巨大风险,通过多渠道融资来建设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政府可积极倡导社会捐助,设立各种公益性机构推动社会捐助事业的发展,对于企业的社会捐助活动给予政策优惠,以进一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改善目前单位负担过重的状况,实现社会保障资金负担比例的合理分配。三,政府要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长久的制度安排,国家财政就要由现在的半到位发展为真正全面到位,包括中央财政要将社会保障投入增长机制固定比例化,地方财政要由不承担或少承担社会保障责任发展到财权与事权及社会保障责任的统一。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只有通过多种开源方式来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在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上,必须强调国家的责任,对实行强制养老金计划的,国家应当通过财政补贴的办法对农民发放养老补贴,以推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于不具备实行养老金计划条件的,国家应加大社会救济的力度,以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的实现。四,加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立法。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在社会保障中国家责任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承担或者承担多少责任,是要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予以考虑的因素。要尽量实现国家、企业、个人利益的平衡。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法律是管理社会和国家事务的重要手段。制定短期、中期、远期社会保障立法规划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完善的重要任务。从立法形式上看,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必须要加强中央统一立法,减少地方立法,同时在立法层次上要提高社会保障法的立法效力,由法规、规章向法律过度,立法主体由行政机关向立法机关过度,通过立法主体、立法层次的提升,以建立起在全国通行的,具有较高权威性和稳定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应不断采取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推荐第9篇:公共政策

2010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学科、专业名称:公共管理学科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社会保障专业

推荐第10篇: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的调查报

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2007-02-10 16:46:2

4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实习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设施的观察,以及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加上与一些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谈及“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问卷调查的填写结果,综合以上,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

策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实习总结:本次实习共有两部分,分别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问卷调查,调查各有四部分内容,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一: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

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新农村也并不等同于漂亮整齐的别墅农村或少数几个有质量的示范村庄。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农村”的正确理解是使建设新农村这项任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一旦理解出现严重偏离,必将在实施过程中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我们的农村经济还是相当脆弱的,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如此紧迫,也已经浪费不起时间、花费不起代价来瞎折腾了。改革需要冒险,需要超常规,但并非是急躁冒进。我们必须谨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它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它必须经

历一个较长的培育生长过程。因此,建设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而非一个短期目标,是一场革命而非一场运动

农村税费改革本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政策,是为农民谋求福利的,必然会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可是当上级政策对自己不利时,作为政策执行者的下级政府,就会违背上级的政策精神,使政策名存实亡,目标落空,从而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长此下去,这种危害是十分巨大的,政府在政治上会失去信任,导致政治体系中公信力的丧失,政府在以后的改革中将会不得不求助于强制性措施来继续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的执行效果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性缺陷还表现在其缺乏相关的配套性改革,农村税费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相关问题的配套改革,如建立包括金融、价格、收入、就业、教育、保险、保障等体制在内的公正的城乡宏观政策环境、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以现代科技和规

模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等。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上述方面的问题,没有相关的配套改革,对税费改革所产生的问题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解决,只能是出现问题之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的制度设计明显滞后,缺乏系统性,事实上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这样势必影响政策执行的力度。

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税费体制规范,农民负担减轻,农民对税费改革的关注会越来越少,将转移到自身的发展问题上来。在缺乏相关政策制度配合协调的条件下,农村税费改革的政度上也策执行力度有可能不断地降低,执行的效果也会下降。

二:社会保障

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保护制度,以及

应对某些农村地区突发性事件的防灾救险。

农村的防灾救险在大部分地区也还没有形成一套确定的制度体系。若是遇到旱、涝、地震等其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政府会临时地进行相应的政策性号召,并拨发一定数额的款项,组织、派出相关的救援人员支援灾区,但是由于救灾款项的筹集、发放要经过若干环节,最终能否及时到达灾民手中、灾民能获得多少分额还不能确定。因此,农村的防灾救险现在大都只是消极被动地救治,却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防治。 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而这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在农村地区丝毫没有受到重视。中国1.4亿老龄人口有9000万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中绝大多数人没有退休金或医疗保障,依靠子女赡养这。

至于其他方面的社会福利,在农村地区也是难以享受的到。比如医疗保障,近几年来,中国的医疗改革失败,

几近49%的的人感觉“看不起病、吃不起药”,这部分人虽然也有一些城市地区的贫困人口,但由于农村地区总体经济的滞后,政府有没有相关的医疗补贴,大多数农村居民为求医治病而发愁。还有教育福利,鉴于教育之于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多数国家对本国教育的支持都不遗余力,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可是我国对教育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少,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更是匮乏得可怜:教师缺乏、工资待遇有差,校舍及相应的教学设备不但落后,而且严重不足。我国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台了基础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可是在农村,小学、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从来没有取消过收缴学费,并且学费还一直成直线上涨的趋势;再加上高中、大学的收费也涨得惊人,一般的农村家庭很难承担得起子女的教育花费,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的农村孩子很多,我的家乡也是,高中之前的辍学率高达60%。

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新挑战:农民

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还建立系统的社会保障,也即是在他们的身份所在地——农村,他们基本上是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但是这种情况,暂时于他们是没多大关系的,因为绝大多数农民工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除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或是个别农忙时节)是在城市生活的。于是,农民工的就业、医疗、工伤、子女教育(部分农民工带子女进城务工)等各方面的保障就与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等制度所归制的城乡二元对立,使得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把与其密切相连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排斥在外,以致农民工基本上无保可依、无障可循,还成为城市土著居民所歧视的对象。

三:教育文化科技

通过调查,农村的教育科技主要有以下困难和不利因素:

教师缺乏培训,教学法仍是死记硬背;

教育财政匮乏和拖欠教师工资;

农村学校存在大量的危房和潜危房;

校点关闭增加上学困难,学校就宿条件差,辍学率高。

教育内容脱离农村实际,教育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劳动市场上的多种需求。

教学条件简陋,教育设备缺乏。

农村缺乏教育文化与发展不利因素 :

农村缺少自助性的社区组织,缺乏为农户提供科技、教育培训、福利服务机构。农村长期缺乏民众文化事业投入,书籍报刊信息难以到达农村地区。

出版社的图书和资料多是高标准化、高科技化、大城市化,文字生硬拗口。

农民想要发家致富,但市场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政府和外地来的投资项目前面,农民是被动的。

四:土地问题

农民又俗称“种地的”,农村便是与

土地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靠天靠地吃饭的农民的聚居地。有了土地,农民便有了工作岗位,生活也便有了一定的保障。

农民的土地,具体来说应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宅基地,再者是耕地。宅基地是农民的居住保障,有了一份宅基地,农民便可以在此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屋、院落,从而成立自己的家,起居生活也有了一个安稳的所在。耕地是农民的经济来源,也是农民工作的保障。农民朝起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自己的田地里劳作,以获得日常生活所需。

但是近些年来,我国被征地农民累计达5000万。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全国今后每年至少有300万农民被征用土地。

五:农村城镇化与公共设施

有些人认为鼓励农民进城应该坚持下去,而农民进城后的城市化遗留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就如美国后来基本解

决了贫民窟式的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今天的中国根本不可能具有这样的条件,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只能靠自己消化,无法向外转嫁。而且,今天的中国拥有9亿农民,远远超出任何一个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农民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人口基数,加之城市就业机会有限,城市接纳系统不完善,9亿中国农民在短时期内从农村迅速转移出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只能走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并行的道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建设乡村而不是破坏乡村,让农民能在城市里不想呆或呆不下去的时候,愿意且能够顺利回到乡村,并能得到一定的保障生活和发展生产的条件和机会,从而“力避贫民窟式的城市化”,为我们的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器。光是把劳动力转移出去从事非农产业的想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只是一种缘木求鱼的行为。如果最终留下的是一个凋敝的农村,这肯定不是我们心目

中的新农村景象,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

第11篇:结合公共政策基本原理联系实际的调查报告(推荐)

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的

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城市化大步推进,一大批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因而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因制度缺陷等因素影响,失地农民多权益受到侵犯而被损害和流失,为了使城市化不受征地影响,同时又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必须对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征用和补偿进行调整,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进行征地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和加强征地补偿费的监管。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

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94.1%。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多失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有些地方的失地农民已到了面临“无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

(一)农民的利益和权力相辅相成

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因而导致那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财产土地。还会失去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

土地是农民集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诸多权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拥有的土地相关。如政府对农民的技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获得这种支持的机会。

(二)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危害性

现有政策、法律的缺陷导致了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当前,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且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导致的直接恶果是农民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三)法定安置途径的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失去了再次就业机会。

(四)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使失地农民丧失了基本的“国民”待遇。

三、体现政府的效率和公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设

(一)公平公开,严以利己,规范市场

建立严格的土地征用制度,规范市场行为严格区分公共利益性和经营性农地征用,界定土地征用的主体、客体、对象、条件、方式、适用范围、具体步骤,约束公共权力,规范市场行为,防止土地征用权的滥用。

(二)补贴好农民,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建立和健全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结构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费用基金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城镇社保体系,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三)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失地农民就业,保证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

(四)加强自身管理,保证农民利益

加强监督和管理,切实保障失地农民权益征地补偿安置涉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但要求政策科学合理、切合实际,还要建立一套规范科学,运作有序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以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

(五)改革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征地补偿安金费的监管。

资料来源:

[1]宋斌文,樊小钢,周慧文《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J] 调研世界 [2004.01] [2]温家宝《.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依法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在全国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J] 国土资源通讯 [2005.01] [3]张时飞,唐钧,占少华《以土地换保障: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可行之策》 [J] 红旗文稿 [2004.08] [4]孔祥智,王志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05] [5]高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 [J] 经济学家 [2004.01] [6]周琳琅《城市化进程中失土农民就业的障碍及对策》 [J] 学术交流 [2003.12] [7]陈信勇,蓝邓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构》 [J] 中国软科学 [2004.03] [8]卢海元《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 [J] 中国农村观[2003.06] [9]卢颖《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最终生活安置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 [2006.06] [10]马驰.张荣《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 [J] 农业经济 [2004.03]

第12篇:关于美国反恐公共政策实施的调查报告

关于美国反恐公共政策实施的调查

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成绩:

背 景:

2001年9月11日,代表美国军事和经济的标志性建筑物——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遭到飞机的撞击。后来被称为“9.11”事件,是21世纪初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恐怖袭击事件。从此,以布什总统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开战为开端,美国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反恐战争”。在此期间,美国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经济、军事两个方面,美国对“反恐战争”的动向都通过领导人颁布的一系列“反恐政策”体现出来,美国不免由于其过于自负,导致它将失去“世界警察”的位置。

问 题:

自“9.11”事件开始,美国将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作为头号通缉犯,并将其认定为制造此次恐怖袭击事件的主犯。因为对阿富汗基地组织进行报复,这也仅仅是美国反恐战争的开始。那么在本·拉登死以后,正在反恐狂潮的美国人陷入了迷茫。但并不意味美国的反恐战争就此结束,至少在今天看来,美国依然没有停下脚步。所以引发出一系列问题:拉登已死谁是下一个目标?美国反恐政策的现状是怎样以及之后将怎样发展?

政策制定:

布什提出三项新的战略以应对恐怖分子:

第一,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对抗基地组织(被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列为世界恐怖组织之一)及其追随者。

第二,美国向所有国家再次表明: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人,只要你宽容恐怖分子,你就被视同恐怖分子,你就是美国的敌人。

第三,美国提出一个大胆的、新的“自由纲领”,以战胜这些“邪恶的意识形态敌人”。

《爱国者法案》的执行:

美国对于反恐一直都是以威胁这种方式进行的,即任何针对美国的恐怖攻击行为都会将对其本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警示那些给恐怖分子提供支持的国家和组织,如叙利亚、伊朗、伊拉克等等。

美国反恐政策的评估:

美国反恐政策的实施减少了美国本土遭受恐怖袭击的事件,但间接地,将战场转移到其他国家,是其遭受战争的摧残,给周边国家平民百姓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近些年来借“反恐”为由向周边国家部署军队,推行其霸权主义。

结 论:

“反恐战争”以“9.11”事件开始,并在三任总统的领导下,美国的反恐战争进行将近17年,在这17年间美国历经曲折。布什总统建立《爱国者法案》,确定初步“反恐战场”;奥巴马总统进行反恐战场转移,却步布什总统后尘,使美国深陷泥潭;特朗普总统想要接触美国陷入的各种危机,但就目前看来,依然走前两任总统走过的路,但特朗普已经意识到美国目前的状况,他将以什么方式对待“反恐战争”,让我们期待特朗普政府的新《反恐政策吧》。总结来说美国的反恐政策正在由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基石逐步下降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13篇:公共政策论文

突发性幼儿园杀人事件的反思

摘要:今年,一些省、市幼儿园发生了多起安全事件,如,2010年3月23日,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校门口发生的恶性杀人案件,后果极其严重,影响非常恶劣,再一次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孩子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牵涉到千万家庭的幸福,责任重大,意义深远。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园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幼儿在园的人身安全,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自救及抵御外来侵害行为的能力,确保在突发性伤害事件发生时能及时、安全地疏散,减低、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保证教职员工、幼儿设施设备的安全。

关键词: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正文:

公共突发性事件是指,政府在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自然灾害,流行疾病,恐怖袭击等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普遍性,紧迫性等特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具备偶然性且事先难以预料,即便通过信息收集和观察能捕捉到一定的预警信息,也难以准确的报告出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等信息。其次,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普遍性,波及范围广,牵涉的人员多,往往带来多米诺骨牌的连锁效应,使公共性突发事件升级到更为复杂的层面,伴随着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延伸,突发性公共事件甚至牵一发而动全局,给整个世界带来灾难性的破坏,2009年席卷全球的H1N1便是如此。再者由于公共性突发事件发生前不能提前做预防和控制,往往在发生时束手无策,因此应急工作具备紧迫性。鉴于公共性突发事件的上述特点不难看出,发生时如不能行之有效的做出及时处理,不仅会影响群众的生命和利益,更严重的会产生社会动荡,危及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领导的信任。近年来,我国公共性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建立一套公共性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增强危机应对,降低危机的损失迫在眉睫。

下面是今年幼儿园杀人事件汇总:

短短一个多月内,全国各地接连发生了5起校园血案,都是犯罪嫌疑人为了报复社会,拿幼儿园或小学的学生痛下杀手,导致毫无抵抗能力的弱小学生伤亡。

据官方媒体报道,这5起血案大致情况如下:

3月23日清晨,福建南平市男子郑民生,在南平实验小学门口杀死8名、重伤5名小学生。根据郑民生自己的供认,他原本计划杀死30名小学生。郑民生原来是位医生,据记者调查,在病人和街坊中有良好的口碑,他自称受到前女友及其家人的陷害,以及原单位领导的排挤,导致他42岁没有结婚,又失去了工作。

4月12日16时30分左右,广西合浦县西镇小学门前约400米处发生凶杀事件,2名死者中一名为8岁小学生,另一名为老年女性。5名伤者包括:两名小学生、一名未入学小孩和一对中年夫妇。广西北海市委宣传部称,行凶者系一名精神病患者。

4月28日的下午,我看到新闻,说当天上午9时,郑民生被执行枪决。但还没过几个小时,我就得到消息,4月28日下午15时,广东湛江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发生行凶事件,一男子持刀砍伤15名学生和一名为保护学生而与歹徒搏斗的老师。据雷州市公安机关初步调查,33岁的犯罪嫌疑人陈康炳系雷州市白沙镇洪富小学公办教师,2006年2月办理病休至今。

4月29日上午9时40分,江苏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恶性伤人事件,一名男子持刀冲入幼儿园,砍伤32人,包括29名幼儿、2名教师、1名保安。官方的消息称,其中5人伤势较重,危重2人,但并无人员死亡。根据官方通报的消息,该犯罪嫌疑人名叫徐玉

元,男,46岁,已婚,系泰兴市泰兴镇人,住泰兴市泰师路18号,近期没有工作。有民间消息称,其曾在事发地幼儿园当过保安,后来因为工作态度不好被辞退,因此心理不平衡。

在泰兴幼儿园凶杀惨案发生之后,郑渊洁在微博上写了首歌词,并欢迎谱曲:“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上学去啦。希望这不是永别,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老师校长,我来上学啦。您不能让坏人碰我,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叔叔阿姨,我在上学啊。您有不满去上访,我要活着回家。”

我在还很小的时候,就是郑渊洁的粉丝,我的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他的作品带给我的影响。这是题外话了,回到正题。谁都没想到,郑渊洁的歌词刚写好不久,在4月30日,又发生一起校园血案!

4月30日7点40分,山东潍坊一男子骑摩托车携带铁锤、汽油,强行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点燃汽油自焚。王永来被当场烧死,5名受伤学生目前无生命危险。有消息称案发原因涉及到拆迁,但未得到官方的证实。

5月12日8时左右,陕西省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幼儿园(民营)发生一起凶杀案。犯罪嫌疑人吴焕民持菜刀闯入该村幼儿园,致使7名儿童(5男2女)和1名教师死亡,另有11名学生和1名成人受伤,其中2名儿童伤势严重。

以泰兴幼儿园凶杀案中我们的公共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1)有效地信息传递和沟通。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难以预见性,导致事件发生时信息容易滞后,对策也随之滞后,与公众的迫切知情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2)建立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系统。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就是具有一个决策指挥系统。应当设立专门针对应急事件的部门,在对突发事件要有充足的准备。

(3)准确的政策制定。事件发生需要在身体,心里各个方面都对受害者进行安慰,也要对社会群体大众做必要的保证。

(4)需要一个透明公开的突发性事件财政监督管理。对于伤亡情况,政府需要及时做出全额免费的医疗和补助。这是对突发性事件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必要措施。

(5)最大限度的调动一切资源。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单凭政府的力量,无法彻底的解决问题。仅靠政府一己之力是无法抵御这种突发事件,需要全社会有意思的对这种事件进行防备。对尤其是弱势群体进行相应的保护,还要进行防护教育。

在这里我也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是做好幼儿园安安工作的前提

1.1加强教职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保护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园教职员工的重要职责,教师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幼儿安全的守护者。教师的观念与行为是幼儿安全的重要基础。

1.2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纳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将安全教育融入幼儿游戏中,将安全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

2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的保证

2.1落实园长责任制园长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教育、检查、指导工作。

2.2落实分工负责制

建立切实可行的幼儿园安全体系,落实分工负责制。签定各种安全责任制,层层签定,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3、组织幼儿必要的训练和安全演练是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有效手段

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开展幼儿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安全主题活动,通过训练、实践活动,让孩子在感知操作、领悟、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安全意识,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学会自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验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幸福。

4、全社会有关方面(人员)的参与,是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的要素。

4.1创设安全的幼儿园硬件环境;为幼儿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认真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4.2创设安全的幼儿园外部环境;幼儿园周边环境安全,道路安全,远离闹市区、网吧,为幼儿提供健康的外部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4.3创设安全的幼儿园人文环境

4.3.1落实家长为幼儿第一监护人的责任

4.3.2全社会必须树立为幼儿安全负责的意识

最后是一些反思;校园血案的发生,显示目前社会民怨的积累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如果不加以疏导,这类个人恐怖主义事件就会再度发生,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本来,一个社会应该有合理的宣泄不满、解决冤屈的渠道,如果这些渠道不畅通,仅仅靠行政权力强行压制,一时表面平静了,但问题得不到解决,民怨长期积累,一旦爆发出来就非常可怕了。

有教师和幼儿园受伤和死亡。太恐怖了,针对幼儿园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我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去保护我们自己和孩子了?至从泰兴发生幼儿园杀人事件,今天连续又是一起,为了孩子和老师的安全,我们幼儿园先后

有巡警到幼儿园加强安全保护工作等等措施,而如今还是让人胆颤心惊,中国人怎么了?难道只有杀人才能够解决问题吗?难道只有杀人才能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恨吗?每一个人生活在世上,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那些无辜的人,我们都应该爱护自己,爱护别人,珍惜自己的生命。

如今因为人类的侵害,地球已经开始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告诫人类要爱护大自然,爱护人类,做一名文明的现代人,而我们人类呢?并没有醒悟,还一再的侵害地球,侵害自己身边无辜的人,破坏着人类的文明和安定,”汶川大地震的掺案,可是迎来的是什么?是世人对生命的不瞒,对人类的不瞒,对社会的不瞒,我们能有幸生存下来就应该感谢上天有眼,没有让我们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发生意外,没有在自然灾害中遇难,我们活着,就是幸运的,我们活着就是幸福的,我们活着就要对得起自己。希望健康的人们,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参考文献:

[1] 阎春玲.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研究[J].科学之友(B版) , 2010,(01)

[2] 黎志涛.为幼儿创造一片乐园——新建幼儿园设计要点[J].早期教育(教师版) , 2007,(11)

[3]曾雪科.浅谈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与 发展 方向[J].徐州 教育 学院学报,2008(12).

[4][美]塞缪尔·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 政治 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74.

第14篇:公共政策案例

一、案例内容:

我国五十年代初建立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统称为职工医疗保险。它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险的重要项目之一。

医疗保险具有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因此,医疗保险通常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建立基金制度,费用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以解决劳动者因患病或受伤害带来的医疗风险。

医疗保险就是当人们生病或受到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即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与养老保险的社会经济意义相同,具体做法相似。我国的医疗保险实施四十多年来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保障了范围覆盖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的基本医疗、增进健康水平的需要,使我国人民生活大大改善。特别是在解决职工患大病时的高额医疗费问题,通过“互助互济”,既有效分担了风险,又充分体现出社会公平原则的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保险制度已难以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国务院于1998年12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部署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要求1999年内全国基本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试结合所学的有关公共政策理论分析政府的这项政策。

二、案例内容:

主要讨论的议题是有关社会保障问题方面的一个议题:低保养懒问题。也就是说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设立了这样一种生活补贴的方式,也就是最低生活保障费用。民政局根据当时当地的基本生活消费水平制定最低保障费用的金额,这一金额是按个体来发放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属于低保人群呢?现在只有一个限定那就是人均月收入不足基本生活消费水平也就是低于所设的最低保障费用,那么就可以到民政局领取低保。原本这是为百姓谋福利的事,是件好事,因为对于一些有病苦的人,残疾人和老人,这样的低保是他们唯一的生活资料的来源,可是却被有工作能力的人钻了空子,这群人在低保的庇护下逐渐地变成了懒汉。这里又分成了两种人,一种是真正厚颜无耻,懒惰成性的无懒,反正不工作就没收入没收入就能拿低保,拿了低保也能活,这类人毕竟还是少数;但第二类懒汉却占了低保人群的40%左右,这类懒汉并不是真懒,他们是经过了利弊权衡之后才决定作懒汉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选择作懒汉呢?我们可以来算一笔帐,前两年上海的最低保障费用是300,最低劳动工资是690,按普通一家三口计算,如果都没有工作收入,那么可以领到900的低保费,如果其中一个有工作能力的人出去工作了,但工资不是很高(一般会沦落到低保行列的人即使有工作工资也不会很高,差不多都在最低工资线上面一点)假定其月工资为1200,按照这个月收入计算,他们应该退出低保人群,因为每人已经拥有了最低生活保障费用。可是这里边好多工作中额外的支出和风险都没有计算进来,比如吃饭,交通费,工作中各种不安全因素要承担的风险等等,扣除所有这些工作中的额外支出,剩下的也就900来块钱或更少,但是民政部门可不考虑这些,前面也说过,他们唯一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你的收入,这样的一种评判标准给低保政策带来了许多问题。所以老百姓这样一衡量,还真不如直接作懒汉来的舒坦。发现问题所在了,于是劳动部门就提出来说,是民政部门定的最低保障费用太高了,以至于削弱了老百姓工作的积极性。民政部门经过分析反驳了劳动部门的说法,因为他们定的最低保障费是有理可依的,是根据最低生活必需消费水平得出来的,相反劳动部门所规定的

最低工资可能是其中的不合理因素。于是乎,为了把这帮懒汉从低保人群赶出来,民政部门首先想到的就是与劳动部门协商看最低工资能否增长,结果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产业政策问题。结论是要增加最低工资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一件事情。这个新问题是什么呢?要保障这群懒汉基本生活资料又要把他们赶出来工作,首先得有工作岗位吧,其次如前面分析的工资不能太低。可是这两个条件似乎并不兼容,中国本来人口就多,企业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无法承担如此多的劳动力,于是劳动力自然贬值,而解决安置这些剩余的劳动力的一个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招商引资,增加就业。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优惠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制定这些政策的部门是把招商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考虑,把民生效益忽视了,甚至可以说亵赎了。产业政策中不但没有为当地老百姓制定相关劳动力保障条款(比如最低工资或者劳动力结构分布等),而土地优惠政策更是剥削了当地老百姓的实际利益。对于这些问题,产业政策制定部门并不是不知情,但是为了经济增长,为了好看的GDP,为了把商和资引诱过来,只能牺牲老百姓了。所以要完全解决低保养懒的问题,估计要多个部门共同协商,各个地方一起协议,(因为地方性招商引资竞争相当激烈,以至于出现很多近乎愚蠢的政策)甚至靠中央的宏观调控才能实现。

试结合所学的有关公共政策理论分析该案例。

三、案例内容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运行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已经摆脱了短缺经济,大部分社会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市场商品全部处于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状态。“1998年初,据有关部门调查,全国601种商品中,供求平衡的占74.2%,供大于求的占25.8%,已经没有供不应求的品种。就消费需求来看,由于吃穿用的基本消费在城镇已经趋于饱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购买力不足。同时,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保障、城镇住房、医疗卫生等制度的改革,引起了居民家庭减收增支的预期,造成消费增长缓慢。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夏季的特大洪涝灾害,给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增添了难度,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1997年下半年,中央领导多次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要求密切注意,认真研究。春节前夕,朱镕基根据江泽民的批示,要求计委牵头进行研究,提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的政策建议。

试结合所学的有关公共政策理论分析政府的这项政策。

四、案例内容

我国目前安全生产监管方针是“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我国自1982年以来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共12部,部门规章92部,已经建立了包括行业专门法律、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等在内的一套比较完备的保障安全生产的法律体系;专门成立了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为核心的,履行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指导、协调、行政监管监察职责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由此可见,国家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组织和领导环节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这些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遏止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尤其是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发生的严峻形势。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罕见地以较大篇幅单独提到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事实上,全国煤矿安全事故在2004年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一道难以抹去的阴影。

尤其是从2004年10月至今年3月短短的半年时间,已相继发生了包括山西朔州细水煤矿“3·19”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在内的10起特大事故,遇难矿工多达736人(附表一)。其中,2004年10月20日郑州煤炭工业集团大平煤矿、2004年11月28日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2005年2月14日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三起瓦斯爆炸特别重大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148人、166人、214人,再次刷新建国以来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遇难人数之最。

在产煤大国中,我国目前产煤百万吨死亡率为4,这一数值是俄罗斯的12倍,是南非的30倍,是美国的100倍。据权威报道,近年我国平均每7.4天就会发生一起特大煤矿事故。仅2004年一年,就有七千多人在中国采矿业的瓦斯爆炸、井下透水、冒顶和其它事故中丧生,占世界矿难死亡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试结合所学的有关公共政策理论分析上述现象及其应采取的措施。

五、案例内容:

2003年9月,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长沙市中巴禁运的文件规定:从2003年9月30日起,长沙市二环线以内禁止中巴营运。这将意味着中巴将结束其在长沙城区内的使命,运营空间由城区向城郊转移成为现实。在全国第五届城运会即将在长沙召开之时,为了树立省会的文明形象和提升城市品位,长沙市政府痛下决心做出“城区所有运营的中巴车辆必须于2003年9月30日之前全部退到二环线以外”的决定。其大致方案为:一部分在城区营运的湘AX、湘AT牌的中巴将转换成高档的士进行运营;一部分在城郊结合部的中巴将发展为大巴;在郊外线路还有富余的情况下,调整一部分中巴跑城郊结合部;一部分经营权到期的和达到报废标准的则坚决取缔。为解决中巴出城后的运营缺口,长沙市政府要求公交部门在城运会之前新增300台豪华公交车和400――600辆高档的士。同时,部分原由中巴车运营的线路将由公交车代替,客流不足的线路将由政府财政出钱补贴,公交车将普遍进入社区并延时运营,方便群众出行。另外,退出城区后,所有中巴车将由原来的个体经营为主转变为联营、国营、合资经营,走集团化规模经营之路,而且对提前迁出城区的中巴车给予一定的补偿。该政策实施一年多来,政策利害相关人对政策主动而又自愿地遵从,城市市容大为改观,公共交通秩序井然,市民对政府的利民举动大加赞赏,社会各界反响良好。

试结合所学的有关公共政策理论分析长沙政府的这项举措。

第15篇:公共政策复习题

《公共政策》复习题

1.任选下面1个问题,构造一个政策论证。给出政策相关信息(I)、政策主张(C)、依据(W)和支持(B),并为论证提供反驳(R)。(20分)

答:政策的相关信息(I):房价上涨过快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政策主张(C):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调控房价,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投入

依据(W):买房是居民收入的重大支出

支持(B):中国大多数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居民购买的大多为商品房

反驳(R):除非政府向市场投入大量经济适用房、廉租房

注:要用图片表示的同学参考课件5.1.3政策论证

2.举例说明公共政策的主体构成。(20分)

答:政策主体可以被简单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就是指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监控、评估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策主体的构成主要包括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政治党派、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

举例:孙志刚事件发生后,先是由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随后又引起了3位法学博士上书全国人大常委要求对强制收容制度进行违宪审查,这时不仅仅是孙志刚事件本身,造成孙志刚的不幸的强制收容制度前所未有地成为了公众和政府关注的对象。政府意识到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并且立即着手进行,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一个新的政策——无偿救助出台了。可见上述例子中,在不同的政策周期内,主体不同,发生了大众传媒(新闻媒体)——个人(3名发法学博士)——政府——立法机构(全国人大)

3.请简要说明你对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价值作权威性分配”这句话的理解。( 20分) 答:

(一)美国政治学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权威性决定的输出,因而得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这一定义突出了三个思想:

1.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

2.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

3.分配的影响力是权威性

这种观点强调的是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就是政府进行社会性利益分配的主要形式。那么要实现“对全社会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的公共政策的主体在行为中必将是“趋利弊害”的,也就是说有要求达到“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这样政策的效果才能凸现。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政府在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削弱了甚至是打击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以达到一种新的利益结构。这种主张本质上体现了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换言之,一项政策的实质在于通过其本身不让一部分人享有某些东西而允许另一部分人占有它们,这种定义天然地存在着缺陷。戴维、伊斯顿的这种顺应功利主义价值引导的主张,更多地顾及眼前利益而不是长远利益,更多地关注政策的经济利益,而忽视政策的社会效益,更多地关注生产力的发展,而忽视社会精神生活的享受,从本质上没有完成平衡利益,所以有着明显的弊端。

4.简述公共政策分析中问题构建的意义与方法。( 20分)

答:意义:共政策问题的构建,作为公共政策分析的逻辑起点,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它 直接影响到后续阶段的任务与实际操作效果。构建政策问题是进行政策分析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政策过程后续阶段的程序和任务,要制定公共政策,首先必须挖掘和确认政策问题,

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寻找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把握政策问题的分析的基本方法。

方法:(1)边界分析:面对的是多重问题,通过饱和抽样、诱导性提问、边界估计三个步骤,弄清问题的特征。(2)分类分析:澄清概念。通常要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两个过程,遵循实质的相关性、穷尽性、相互的排斥性、一致性、层级分明性五项原则进行分析。(3)层次分析:将政策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诉原因三个层次的一种分析方法就是对问题原因的层次分析方法。(4)综摄法:综摄法是一种用来提高对相似问题的认识的方法。可以通过个人类比、直接类比、符号类比、想象类比来分析某个具体政策问题与去其他问题的相似性。(5)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法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通常包括组建团体、意见产出、意见评估、意见排序四个阶段。(6)多角度分析:即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7)假设分析: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通常包括确定利害关系人、呈现假设、评比假设、汇集假设、综合假设五个步骤。

5、案例分析

问题:

(1)请运用公共政策的有关理论分析中国房地产政策变化的原因。

答:

(一)基本原理

公共政策的功能:管制、导向、调控、分配功能。(详见课件二章的公共政策的功能)

(二)结合案例分析:

案例中,2006年以来,中国房地产政策在四个方面的的政策变化,运用公共政策学原理加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政策变化的原因在于做为政策主体的政府,充分发挥了公共政策的管制、导向、调控分配功能,力求使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得到初步解决,利于住房市场的发展和调控。

第16篇:3.公共政策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

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解决来自于社会需求、属于政府职责和能力范围的

政策问题,实现公共利益,经由政治过程所作出的普遍的、正式的和权威的回应。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

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解决来自于社会需求、属于政府职责和能力范围的

政策问题,实现公共利益,经由政治过程所作出的普遍的、正式的和权威的回应。

(三)公共政策的功能

1、规范和导向功能。

2、控制和协调功能。

3、管理和发展功能。

二、公共政策的分析模型

(一)公共政策学

 政策科学产生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

纳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近期发展》(1951)一书,首次提出了“政策科学”概念,标志着政策科学的诞生。

 公共政策学以改进政策系统和政策活动,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实现社会公共事务的

有效管理为目标;对公共政策进行科学的分析是其主要的任务

(二)公共政策分析

 所谓公共政策分析指的是,相关主体依据一定的政策理论和知识,运用各种分析方

法和技术,帮助决策者制定和优化具体政策的过程。

(三)公共政策分析模式

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有许多,研究者对于这些方法进行了概括和提炼,提出了以下

一些较为重要的分析模式:

1、内容过程模式

 提出者:美国学者麦考尔和韦伯。

 主要观点:公共政策分析的对象有两类,一是公共政策的内容,二是公共政策的过

程。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一是描述性研究的方法,二是规范性研究的方法。由此公共政策分析有四种类型:关于政策内容的描述性研究,关于政策内容的规范性研究,关于政策过程的描述性研究,关于政策过程的规范性研究。

2、系统分析模式

 提出者:美国学者沃尔夫。

 主要观点:强调政策分析既要分析政策制定,也要分析政策执行。

3、信息转换模式

 提出者:美国学者邓恩。

 主要观点: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解决事实、价值和规范三大问题;由此相对应的研

究方法有,经验的方法,评价的方法和规范的方法。经验的方法提供的信息是描述性的,评价的方法提供的信息是评价性的,规范的方法提供的信息是指导性的。

第二章 公共政策体系与结构

(一)公共政策体系的含义

 公共政策=文件+过程+体系

 公共政策体系,是指政策元素之间以及不同政策单元之间相互联系并与政策环境相

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二)公共政策体系的特征

1、整体性。指政策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

这是政策体系的首要的基本的特点。

2、相关性。指政策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质。

3、层次性。从纵向结构来看,政策体系从高层到低层分为若干等级。

4、有序开放性。政策体系结构和运动按照一定程序有规则地进行,它对环境开放

并且相互影响。

(三)公共政策的结构

 公共政策的结构指的是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的排列组合方式。

1、纵向结构

 总政策。指一定历史阶段内指导全局的原则性的政策。

 基本政策。用来指导某一领域或某个方面工作的指导原则、基本方针。它是总政策

在某一领域或者方面的具体化。

 具体政策。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而制定的具体措施、准则或者规定,是对基本政策

的具体化和分解。

2、横向结构

 公共政策的横向结构指的是公共政策的横向分类。

 如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社会政策、对外政策。

二、公共政策的运作规律

 公共政策运作规律指的是公共政策在产生效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背

后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1、公共政策效力作用规律。

 政策效力是指一项政策在运作过程中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它有正效力和

负效力两种形式。

 政策效力的运作规律包括三个方面:正效力作用规律、负效力作用规律、正效力向

负效力转化规律。

2、公共政策利益调控规律

 (1)主导群体优先规律:任何社会,在运用公共政策调整利益关系时,总是优先

满足在该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群体的利益要求。

 (2)损益补偿规律:在一项政策中受到损害的利益,应该由其他的政策予以相应

的补偿,以保持社会利益关系的平衡。

 (3)多数满意规律:虽然每一项公共政策都有其利益取向,但是其最后结果应该

是使多数人普遍获益,而不是使大多数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3、公共政策生命周期规律

 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是指政策运行所经历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 政策生命周期规律包括:单项政策生命周期规律、政策现象生命周期规律。

第三章 公共政策过程

 公共政策不仅是一个文本、是一个体系,它还是一个过程。从过程的角度看,公共

政策分为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环节。

一、公共政策制定

(一)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是决定政策成败的基础。

(二)公共政策制定者

 一般而言,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利益团体、

公民。

 西方学者基于西方的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种主要的关于公共政策制定者的理论模式:

一、公共政策制定

(一)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是决定政策成败的基础。

2、精英决策模式

 这一模式认为,只有社会中掌权的少数人才参与社会的价值分配,其他无权的大多

数人并不能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杰出人物的价值观。

3、政党决策模式

 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认为,政治决策是一个互动的政治过程,而政党在这一过程中

起主导作用。

 阿尔蒙德和鲍威尔认为,政党常常起着利益聚合的功能,将利益集团的要求转变为

一般的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

4、团体决策模式(又称利益集团决策模式)

 莱瑟姆认为,公共政策决策实际上利益集团之间相互斗争的一种势力均衡,政府是

团体争斗的仲裁者,公民只有加入团体才能维护自身利益。

5、公民决策模式

 这一模式强调公民个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公民参与决策是一个客

观的事实。公民参与决策的方式主要有,全民公决、选举、个别公民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行动对公共政策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以及公民整体所拥有的民主权威。

(三)公共政策制定程序

 从宏观层面来说,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就是把社会上各种利益需求输入政策制定系统

中并将其转化为政策输出的过程。

 从微观层面来说,公共政策具体的制定过程具体包括五个环节:诊断问题、确立目

标、拟定方案、优选方案、采纳方案。

(1)政策议程的建立

 政策议程的建立指的是公共政策问题进入执政党或者政府的议事日程的过程。 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政治领导人的倡议;突发性或者危机性的事件;广泛的民意;

大众传媒。

(2)政策规划:

 是政策制定过程中最重要一环,指的是对于政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

决方案的过程。

(3)政策合法化:

 指的是由法定的政策主体依照法定程序予以审议、批准、发布等,使得政策方案具

有法定的地位和强制力的过程。

(四)有关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模型

 公共政策制定的模型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决策思维模式,二是决策过程模式。

1、公共政策决策思维模式

 (1)经验决策模式

主要特点:经验性;历史借鉴;分析比较;轻视理论。

是最古老的决策思维模式。

(2)理性决策模式的假设

 又称科学决策模式。指决策者采用科学实证的量化分析技术和严格的逻辑程序,对

确定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最优的公共政策方案设计和政策决定的思维模式。

(3)非理性决策模式

 指的是决策者依靠直觉、信仰、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对于公共政策做出选择和

决定的思维方式。

(4)渐进决策模式

 美国学者林德布鲁姆针对理性决策模式的缺点而提出。他认为,政策决定是人们根

据过去的政策经验,经过政治互动和渐进调适的过程,而获得共同一致看法的过程。决策者追求的不是最优决策,而是参与决策的人能一致同意的决策。

 西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5)综视决策模式

 美国学者艾米伊特·艾特奥尼提出。他认为,应该运用渐进决策模式方法从宏观角

度找出重点政策问题之所在;运用理性决策模式方法从微观角度对重点政策问题作细微的分析决策。

 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理性决策模式和渐进决策模式的结合。

2、公共政策决策过程模式

 (1)政治系统决策模式

戴维·伊斯顿提出。他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对全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政策系统的公共政策过程有以下概念支撑:环境、输入、要求、支持、输出、反馈。

(2)功能过程决策模式

 将决策划分为若干功能环节。

 如安德森提出的五阶段功能过程决策模式:问题的形成、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方

案的通过、政策的实施、政策的评价。

(3)制度程序决策模式

 注重静态的制度、结构和动态的政治过程对于公共政策决策的影响。

(4)公共选择决策模式

 代表人物:布坎南。

 从公共选择的角度研究公共政策决策。其前提假设是:人都是理性的自私自利者;

在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决策上,人也是根据“经济人”的本性作出选择的。

(5)追踪决策模式

 将决策视为在一项公共政策已经决定并且付诸实施后,根据追踪所得到的反馈信息,

决策系统对原政策方案进行补充、修正,使之完善更新的过程。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

1、对于公共政策执行的两种理解

行动学派的观点:政策执行乃是将政策付诸实施的活动。执行行动的质量最为关键。代表人物:C·琼斯。

组织学派的观点: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有组织的活动体系,组织问题是政策执行中的关键环节。代表人物:J ·佛瑞斯特。

2、公共政策执行的性质

 公共政策执行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 公共政策执行是由一系列行动构成的,而不是一两次行动的一个短期行为。 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有组织的活动体系,而不是单个人、无序的活动。

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和公共政策目标群体在相互作

用中对利益加以选择的过程。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总目标和过程

1、公共政策执行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总的目标是确保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2、政策执行有一系列活动环节构成,其中最为重要的活动有:宣传解释活动;组

织协调活动;监督反馈活动。

(三)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1、公共政策执行体制的质量

2、公共政策执行者的质量

3、政策客体的质量

4、政策本身的质量

5、政策执行的资源

(一)公共政策评价的意义

1、公共政策评价是政策制定活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公共政策评价是政策实践活动的关键条件。

3、从政治上看,政策评价是社会公众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

 第一类:一般标准,即公共政策评价活动中共用的和通用的标准。包括政治标准、

生产力标准、公共利益标准、社会实践标准。

 第二类:特殊标准,依照不同的公共政策有所不同。但是目前人们比较认同的有成

本标准、效果标准、效率标准、效益标准。

 第三类:主观标准,包括评价者主题的价值观、利益观乃至兴趣爱好等。

(三)公共政策的评价方法

 比较分析法:具体有前后对比法分析、投射和实施后对比分析,有—无政策对比分

析,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 整体评价方法:运用系统的方法,侧重于从整体上评价政策。评价内容包括:政策

发挥了怎样的整体功能;政策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政策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是否相互促进;政策发挥的功能是否与政策环境相适应。

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政策运行成本与政策实施效益加以对比的方法。

(四)影响公共政策评价的因素

 政策评价主体的主观因素

 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 政策资源的混合

 政策评价资源的稀缺性

 社会环境因素

(一)政策调整的含义、内容和类型

1、政策调整的含义

政策调整时政策制定者依据政策评价所获得的结论,对政策的内容和形式予以部分或者全部改变的行为。

2、政策调整的内容

 政策目标的调整(调整目标使之符合实际);

 政策方案的调整(调整方案使之可行);

 政策实施措施的调整(调整实施步骤、方法和手段,使之得以有效贯彻); 政策效能的调整(调整效能,使之达到需要的范围);

 政策关系的调整(调整政策纵向和横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减少摩擦、矛盾和

冲突)。

3、政策调整的类型主要有:

 增扩型和缩减型:

 合并型和分解型:

 激进型和渐进型:

 终结型和延续型:

一、公共政策的宏观环境(一般环境因素)

1、经济—资源环境。经济—资源环境对公共政策产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2、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着直接的影响。

3、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既决定了公共政策运行的智力条件,也为

公共政策运行提供了一定伦理和心理基础。

4、国际环境。

二、公共政策的微观环境(工作环境因素)

 每个公共组织都有自己特定的工作环境,即每个具体的公共政策所处的环境实际上

是具体的、千差万别的,这是公共政策所面临的微观环境。

第17篇:公共政策A卷

一、试分析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认为,公共政策议程的阶段可以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互相关联的议程阶段。公众议程,指某个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共同讨论,并联合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或制定措施加以解决的议程阶段。政府议程,也称为正式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联系:

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作为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①公众议程往往出现在政府议程之前,由一些不系统的或不完全成型的议论所组成,人们对于问题的实质及其社会影响认识还不够具体。其主要目标是使公众诉求能在政府议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的建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②政府议程是由一些意义非常明确的项目组成,具有制度化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其主要目标就是对与问题有关的客观事实作出主观认定,一般而言,社会问题先经过公众议程,然后才进入政府议程,有时也可越过公众议程直接进入政府议程。

区别:

简单来说,公众议程和公共利益的表达相关联,而政府议程和各种利益的综合相关联。公众和政府都属于公共决策议程的参与者,但是作为参与者的共性其实小于他们之间的区别:

1、提出政策诉求的前提限制

公众可以自由评论主流思潮,创造议程的产生条件,一般不用为自己提出的问题负责,所以提出公共决策的建议繁多而庞杂;而政府作为一个较为稳定的提供行政服务的集团,其思维以统治阶层的利益为出

发点,集团思维跟随上层少数人的决策而动,提出公共决策的建议方向较为固定且以行政命令方式贯彻统一。

2、政策诉求执行率和转化率的区别

由于公众和政府所处地位的区别,前者在后者任期内基于选举信 任关系,将自己一部分权力交予后者行使,这造成了在公共决策议程领域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政府由于权力便利关系,在议程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地位,这意味着:如果某一给定的政策建议或主题与某一重要 的问题联系在一起,那么它被提上议程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地提高;一旦某一特定的问题被界定为紧迫的,那么阶级服务针对性较强的解决办法就要比诸如与公众的主流愿望(国民情绪)相同但与政府的决策相左的解决办法更易采纳。其根本原因在于有组织的力量之间的平衡对变革有妨碍作用,因为目前项目的受益者总是力图保护自己当前的利益,而对于适合国民情绪的项目有促进作用,对一些不适应国民情绪的项目则妨碍其受到关注。这也是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的最大区别。

二、解释政府失灵的理论观点并给予事实举例说明

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所谓`政府的失败\',是指国家或政府的活动并不总像应该的那样‘有效’,或像理论上所说的能够做到的那样‘有效’”

政府主张提高贷款利率来说.利率高了.企业家贷款更困难了.制造业的环境已经够差了.这么一下企业更难融资.更不愿把钱放在企业中,而更愿意把钱放在楼市或者股市中.这样楼市股市就更热了,泡沫也随之变大.制造业就成为冷的行业.相反,那些做房地产的,不会

因为银行提高贷款利率而不贷钱的,他们不差钱.这就是所谓的二元经济体系

三、何为政府工具,结合政府工具光谱图谈谈你对不同政策工具的看法

政府工具是政府用来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有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和社区化手段三种.政府工具,又称政策工具或政府治理工具。

一、管制类政府工具:选择变得日益复杂和困难 管制类工具是政府工具箱中必备的工具之一,是政府与其他组织之间区别的重要标准。管制工具是指先确定一个政策目标,然后强行要求或禁止政府相对人采取某些特定的行为,从而达到这个目标。

二:经济类政府工具:公共管理的另一种驾驭工具 经济类工具是指有关政府管理普门利用经济刺激措施,作为引导和规范政策相对人行为从而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

三:信息类政府工具:体现公共社会精神工具 选择信息类工具是指,政府为了达到某些行政目的,采用舆论宣传’知识教育、信息公开等具体形式,向公民传递某种信息,通过星系的沟通,使公民接受其意见,得到公民同意或协助的一类工具。

四、谈谈你对公共政策所谓公共的理解

公共性:公共权力机构制定的,关于社会公共问题的,要通过民主的政治程序制定,体现公共的意愿代表公共的意志。与政策的阶级性对立的。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最主要特征。 公共参与:贯穿于政策的动态运行过程。多元政治互动理论下,分为直接决策者和间接参与者,因为彼此间不同的利益和价值,反复竞争、协商、合作、最终均衡达成共识。任何一个公共政策都是一系列复合性决策的产物。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五、何为公共政策的合法化,公共政策何以要合法化又如何合法化

 1什么是政策合法化

所谓的政策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

(1)所有的政策,包括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法律和其他形式的政策,都有其合法化的过程。

(2)政策合法化是有目的的活动。

(3)政策合法化是法定主体依照法定权限所实施的活动。

(4)政策合法化是主体依照法定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行为过程。  2政策合法化的地位与作用

政策合法化在政策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践上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策执行的前提。

(2)政策合法化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具体体现。

(3)政策合法化是依法治国的需要,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标志。  3 政策合法化的程序

政策合法化的程序是指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的步骤、次序和方式。

1).政策合法化程序的相对性

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stages)常是重叠的(overlapping),政策合法化与政策规划有时的确难以截然分开,政策合法化的程序是相对的。 2).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过程

政策合法化过程是与政策决策的领导体制紧密相连的。领导体制的不同往往导致政策合法化过程的不同。

根据政策合法化程序的相对性原理,我国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过程有: (1)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2)领导决策会议的讨论决定;(3)行政首长签署发布政策。

政策的发布形式是当前我国行政机关政策合法化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做到:除确系内部政策外,凡要求公众遵守的公共政策,必须改善发布形式,及时公之于众。 3).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过程

立法机关或权力机关的政策合法化程序,基本上包括:提出议案、审议议案、表决和通过议案、公布政策。

合法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提出议案(2)审议议案(3)表决和通过议案(4)公布政策

六、谈谈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看法

版本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本质来说是把上级政策肢解、曲解为我所用,实现狭隘的地方部门利益,甚至是个人私利,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政策变通,是对原政策的背离。目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在现实中情况各异,具体表现为对中央关于推动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替换性”执行、“选择性”执行、“附加性”执行、“象征性”执行、“欺骗性”执行、“对抗性”执行等六种情况。“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的发生都是由于政策主体权限不清或不合理所导致的。 版本二

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界定

何谓政策领导力?具体来看,所谓政策,一般是指政党、政府或集团为实现既定路线、目标和任务而用以调动或约束社会力量的策略原则与行动准则。而领导力就是指领导者个人(或领导团体)为实现领导者自己及其追随者的共同目标,而通过说服或榜样作用激励某个群体的过程。

政策领导力是一种强大的引领力,具体包括:影响力、执行力和效力。影响力是指领导者按照政策的要求,以其身份和个性特征,有效地影响并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同时对组织产生长远影响的能力。影响力是政策领导力的基础。只在强大的影响力的作用下,人们才有可能按照政策的要求,执行相关活动,实现组织目标。 执行力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能力。执行力是政策领导力的核心。如果没有执行,政策将成一纸空谈。只有把政策落到实处,政策领导力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本质来说是把上级政策肢解、曲解为我所用,实现狭隘的地方部门利益,甚至是个人私利,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政策变通,是对原政策的背离。

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表现

目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在现实中情况各异,具体表现为对中央关于推动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替换性”执行、“选择性”执行、“附加性”执行、“象征性”执行、“欺骗性”执行、“对抗性”执行等六种情况。

一是“替换性”执行上级政策。

一些地方表面上出台了贯彻上级政策的措施,实际上却实施相违背的方案,使上级政策落空。。

二是“选择性”执行上级政策。

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上级政策时,着眼于为我所用,对政策精神和内容故意曲解,选择政策中对本地方、本部门甚至执行者本人有利的部分来执行,断章取义,各取所需。

三是“象征性”执行上级政策。

一些地方在执行上级政策过程中,“不求神似、只求形似”,表面上是对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实际上却对上级政策搞“变通”,“先上车、后买票”,

四是“附加性”执行上级政策。

地方政府或部门,根据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出台“红头文件”,本应细化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原则性规定,使之在执行过程中更具可操作性,更好地服务百姓。但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红头文件”却是与中央政策相违背的“土政策”,掺杂着一己之私。

五是“欺骗性”执行上级政策。

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发展保护支柱产业的旗号,表面上口口声声要加大监管力度,暗地里却为不法矿主和环评不达标企业“开绿灯”、发放“通行证”,充当代理人,纵容不法煤矿和污染企业生产经营。

六是“对抗性”执行上级政策。

也有一些地方对上级政策公然置之不理,我行我素,拒绝执行国家政策法规。。

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原因分析 行政决策体制不科学,导致政策制定出现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国行政决策体制已经具有完整的框架,但是科学化程度还不高,政策制定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的决策体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2、行政决策程序不规范。

3、行政决策缺乏科学的手段和技术。4、科学的决策责任制度缺失。

第18篇:公共政策问题

—、物价问题

我国物价水平持续是上升,显示出严重的通货膨胀的端倪。主要为:1.食品价格上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肉蛋禽消费以及饲料需求增加,粮食需求不断增加。2.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随着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等工作的推进,以及资源价格改革的逐步进行,企业成本会不断增加。有色金属、铁矿石。3.劳动成本上涨压力增大。工资偏低已经导致一些地区出现“民工荒”,工资上涨的压力开始显现。因此,一旦加工工业生产能力得到压缩,工资增加,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就会顺畅传导到下游产品,带了物价全面上涨。

4、其他公共服务类调整性涨价。物价上涨的原因:

1、供小于求得矛盾。我国物价上涨尤其以食品为主要代表,供小于求,拉动价格上涨。

2、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政府、企业、居民所持有的大量存款,正在通过证券、房地产投资等方式进入各类市场,流动性过剩已经从银行体系想整个金融体系扩散。

3、国家政策影响。自从加入世贸,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尽管政府已通过财政手段尽力控制物价,但来自世界粮食、石油等普遍上涨带来的传导效应难以避免的。

4、其他原因。市民消费观念等。对策:对政府来说:①必须建立和健全市场监管制度,大力整顿市场的秩序,严惩垄断。②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③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增加农产物的收成④打击恶意炒作,稳定社会风气⑤稳定人民币汇率,采取财政手段稳定物价⑥增加社会公共福利,以解决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⑦保持股市平稳发展,发挥股市吸纳过剩流动性大大作用⑧抑制房产业的快速发展,降低房价⑨分配好蛋糕,抑制过高收入,帮扶低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对市场参与者:①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②遵纪守法,遵守市场规律和市场道德③公平竞争,不垄断行业④通过提高科技实力和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物价问题,就业问题,交通问题,医疗问题,房价问题,高校扩招问题,国企改革问题,农民增收问题,农业产业化问题,个税起征点问题

二、农业产业化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几年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良倾向,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农业产业化简单化、形式化,目前,有的地方政府认为建几个龙头企业、发展一批生产基地就是搞产业化了,只徒具产业化的形式,没有产业化的内涵。2.“跟风”效仿,盲目培植主导产业。结果一个县有七八个甚至上十个主导产业,造成特色不明显、商品优势不突出。

3.重资金投入,轻人才、科技投入。龙头企业之间缺乏兼并、重组、参股等现代意义上的合并,造成龙头企业发育不足,辐射面窄,本质上仍是家庭式经营,难以承担连接生产与市场的重任。4.贪大求洋,盲目追求上规模、上档次。示范基地与周围农户现实能力相差甚远,难以带动周围群众。5.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用行政手段推动产业化。有些地方产前大都 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性派任务、压指标,而产中、产后却很少有人间津,忽视了技术服务和市场开发。针对上述问题,要使农业产业化向新的水平发展,作为地方政府,必须扎扎实实地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转变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方式

首先,要深刻把握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一种基本经营方式,是多元参与者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从发达国家及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成功的典型看,农业产业化在实践中具体地表现为: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其次,转变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方式。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已对各国支持农业的方式提出了新

的要求。从长远考虑,政府对农业,尤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应加大在农业科技 教育、信息服务、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力度,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二)采取切实措施,抓好三个基本环节

一是要选准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选择开发项目时,要搞好市场调查,进行可行性研究,切忌盲目“跟风”。必须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及方案,切忌盲目趋同,重复建设。 二是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其素质。一方面各级政府在金融、税率等方面给予龙头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另一方面,要对这些农业企业进行筛选,对要扶持的龙头企业也要坚持技术水平高起点,组织制度要创新,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使企业逐步发展成为管理水平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现代化企业。三是抓好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是在选准农产品开发项目基础上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物资、人才等,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开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三)以利益为纽带实现经营一体化,加强风险管理

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或模式,一定要正确处理好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关系,通过合同契约方式,规范约束各方的经济行为,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和谐共处,保证一体化经营的稳定发展。

(四)深化农村改革,理顺农村产权关系

一是实行家庭经营企业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农户经营由传统的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就必须按照企业经营管理手段,对家庭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二是实行集体经济人格化。确立村级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关键是把村集体政治、行政和经济三种职能相分离,各司其职,以免相互替代,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合法经营。三是实行土地经营市场化。在建立市场经济、农业市场化的过程中,实现土地产权明晰化、经营市场化,无论是解决人地矛盾,还是实行土 地适度规模经营,根本的是把土地这一重要农业资本纳入市场运行轨道,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五)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先喜市场销售、管理体系

当前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首先,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政府应成为及时向农民传导信息的中心,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行情,引导农户有目的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其次,要建设完善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体系,抓好营销队伍的建设及设施的建设。再次,要健全农产品交易规则并确保能够得到执行,使市场有序,并推广“合同产业”、“订单产业”,使农产品流通纳入活而有序的良性轨道,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由过去那种带着产量找需求转变为以市场需求定加工,以加工需求定生产。为搞好上述改革,清除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农村体制等方面的障碍,还必须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以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及依法行政和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

三、国企改革问题

根据国资委公布的数据,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国有大企业改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二是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成效显著,三是困难企业关闭破产退出市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四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五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效果开始显现。对于存在的问题,国资委也作了相应概括:一是一些国有企业改制程序不规范,二是管理层收购(MBO)不规范,三是国有产权进场交易不规范,四是对改制后的企业跟踪指导监督不够。与所取得的成就相比,这些问题看起来并不严重,国资监管机构只需要严加监管、规范运作就可以解决了。本文认为,国企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远非如此,治标不治本,很有可能导致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直接威胁到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安全发展,这一点在国内外都是有前车之鉴的,这也是笔者多年来一直

困惑和不断思考的问题:

关于国企改革的成就,特别是三年脱困目标的实现问题。勿容置疑,三十多年来国企改革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存在,又让人对有些具体指标感到不解。一方面,不少国有企业在改革,在剥离,在上市,在盈利,继而ST,*ST,再继而退市甚至破产;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债务缠身,依法破产和政策性破产项目经常发生,特别是一些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职工下岗,群体上访事件不断。实际上,许多大型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的束缚下,积累、遗留了大量历史问题和潜亏挂帐,2004年国资委成立以后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对所辖中央企业全面进行清产核资,经过整整一个年度的时间,中央企业共计清查确认各项损失总额3521.2亿元,基本与三年脱困工作最后一年全国重点大中型企业实现的利润相当。

关于增强国企市场竞争力的问题。目前,在我们中央企业的序列里再也看不到国家电力公司的身影了,剩下的是南北电网和五大电力;曾几何时,中国航天变成了航天

一、航天二;除了中国移动,又有了一个中国联通,移动、联通共享的也只是中国市场上的移动通讯市场这一杯羹;而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后来又在重复移动和联通的故事,共同来分享中国市场的固定电话业务。当然,监管机构这样做的理由很充分,分拆是为了营造竞争环境,达到避免垄断、提高科技进步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这样做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比如,美国政府以涉嫌垄断不利于技术进步为由而分拆微软公司案,但美国政府毕竟不是微软的投资人,分拆微软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垄断,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和维护国家利益,至于微软公司会不会因此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破产,这不是美国政府所关心的事。但如果我们非要生搬硬套这种国际惯例来分拆我们的国有企业恐怕就不合适了,无疑是在国内形成自相残杀的格局,削弱他们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2004年,笔者有幸随团与国资委业绩考核局的同志们一起考察了德国与匈牙利两国的国企改革情况。在德国,只有一个国有电信、只有一个国有铁路;在匈牙利,也是只有一个电力集团公司,下辖所有与发电、电网、电力进出口及其它上下游业务相关的全部企业。在这两个国家中,市场竞争是自由的,其它个人和企业也可以设立电信公司、经营铁路或建设电厂,但在同一个国家中,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只有国有的那一个,国家可以对其进行改制,但绝不分拆。

关于推动国有企业品牌战略的问题。品牌战略是一个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企业安身立命的基础。美国人很有商业头脑,一杯可乐可以占据世界上任何一个饮料商店和流动冷饮车,一只炸鸡和一个汉堡可以引领世界快餐业的发展方向;韩国政府坚决抵制日货和其它进口商品,节衣缩食也要搞出自己的民族品牌,结果他们成功了,重工业有现代,高科技有三星。相比之下,我国国有企业对企业品牌的保护意识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特别在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与保护民族工业方面考虑得不是很周全,以至于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部分行业几乎完全依赖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品牌,使中国内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缺乏核心技术的组装工厂,形成一大批“空心”企业集团,一旦外资和技术抽逃,我们的部分重要产业就有可能受到严重影响,从而成为继巴西、阿根挺等南美国家经济发展大幅衰退的第二个典型。看一看我们行驶在大街小巷、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上海变成了桑塔娜和帕萨特,红旗变成了奥迪,东风变成了雪铁龙,长安变成了福特马自达,广州引进了本田,北京引进了现代,沈阳引进了宝马等等,我国民族汽车的品牌在哪里,汽车产业的前景又在哪里?再来看一看电子产业,长虹、牡丹、康佳牌的彩电和中兴、联想的手机已难觅踪迹,而松下、东芝、索尼、西门子、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等洋品牌在中国都有生产基地。这些外资企业到中国投资办厂,看上的就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一旦另有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中国更低,他们就会迅速将投资转移。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国企改革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明确要求的,近二十年以来,我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制了一大批的国有企业,

但其中相当部分企业只是翻个牌子罢了,有的是集团企业内部按照上级要求相互参股作个形式而已,有的直接改制成立国有独资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至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也是众所周知。在德国,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是财政部门直接运作的,股份公司只设监事会,监事会成员禁止进入企业的经理班子,同时,监事会成员中必须含有一名以上的知名管理专家或技术专家。在匈牙利,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由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后更名为匈牙利国有资产私有化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的,在上世纪90年代初,该委员会拥有从政府官员转变而来的职工2000多人,管理着全国大大小小1859个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量约1.7万亿福林。经过15年的努力,到2004年6月,全国只剩下国有企业154家,国有资产总量约0.8万亿福林,企业户数减少近92%,资产减少约50%,委员会职工已不足200人。其中,在匈牙利实施私有化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国有资产被外国人买走,只有18%被匈牙利人自己买下,其中4%退给原来的业主、2%被企业经理购买,但农、林、牧业则由国家完全控制,对于个别特殊企业,国家只参一股(即:所谓具有绝对决定权的“黄金股”)。在我国,对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明确要求企业的党委书记要依法进入董事会,企业的总经理或党委书记很可能就是董事长,其它董事往往都是由企业的副总经理、副书记担任,有时则从科研院所请个挂名的独立董事;对于监事会,也都是由企业纪委书记及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担任,并选举或者内定一个职工代表加入。对比分析,我国企业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很难做到切实、充分发挥法律赋予其的应当担负的职能。

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因素很多,但根本因素主要三个:一是观念因素的影响。前已述及,在国企改革的争鸣阶段,虽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决定,但制度创新很难推进,争论的问题很多,但核心焦点只有一个,就是国有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还是社会主义的企业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有一句最关键的话,就是“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从理论观念方面,压倒一切地解决了“姓公姓私”、“姓资姓社”的问题,使国企改革在2001年以后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二是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国企改革,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具体的研究政策、执行政策和跟踪监管的部门,多头管理,各行其令,所谓九龙戏水,婆婆成堆,使企业无所是从。国资委的成立和相应配套监管制度及相关措施的出台,令许多行政官员、企事业单位和研究学者欢欣鼓舞,认为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已经建立,国企改革有法可依、有司负责了。但是,国资委作为国务院的特设机构,在国企改革中既非运动员,又非裁判员,要将国有企业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国资委仍然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是素质因素的影响。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环节,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和人员,最根本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涉及到权力和利益在相关人员和团体之间的再分配问题,二是企业改革后高管人员的胜任能力问题。第一个问题,虽然有无数如孔繁森、牛玉孺等那样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但毕竟还是有些干部将自己的乌纱帽和既得利益看得比国家民族和人民大众的利益还要重;这第二个问题,就是国民的文化教育素质问题,相当部分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领导没有受过系统化、专门化的高级管理培训。这也是国资委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中央企业高管人员的主要原因。 解决问题的途径及建议

一是在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上,给各级国资监管机构以更大、更宽的权力。作为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部门“特设机构”的国资委,应该是推动、组织和实施国企改革的牵头部门,彻底扭转国资委既非运动员,又非裁判员的尴尬局面,企业是运动员,国资委是教练员,市场才是真正的裁判员。在国家大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国资委可以全权处理国企改革事宜,如同德国和匈牙利的国有资产私有化管理公司一样,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国资委使命便宣告终结,其人员可以进入企业董事会、经理层,也可根据需要调到财政部门工作,而此时的国有资产管理

就是国有产权的管理,由财政部直接管理并收取国有产权收益即可。二是在配套政策上,《公司法》、《证券法》等是国企改革的根本大法,而且也只能是算是纲领性指导文件,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配套政策和措施,还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当然,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有关国资监管、产权转让、主辅分离、社保体系等配套文件,但不断出现的企业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产权转让暗箱操作、职工安置不当等问题,说明只有这些规章性的配套文件还不够,还应进一步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并逐步完善。此外,《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国企改革进程的一种障碍,《公司法》与《企业法》共存时间越长,越不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三是在实现形式上,应以市场化操作为主,行政干预为辅。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现经营机制创新,本身就是需要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按照经济规律进行市场化运作,行政命令的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导致相反的结果,华诚集团和华诚控股的行政划拨重组效果不佳,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对于各级国资监管机构,一方面,应尽量减少以行政命令方式对中小企业的归并重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改制、兼并,优胜劣汰,健康成长,不断做大做强,提高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建议停止以行政命令方式对国有特大和大型企业的分拆工作,不仅如此,还要继续通过市场手段等引导企业进行合并同类项,以确保他们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减少内部恶性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当前世界经济日益全球下的形势下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美国政府判微软公司分拆而微软公司找遍各种理由也不同意拆分的做法是正确的,惠普公司兼并康柏公司更是轰动全球的跨国公司成功合并案例,难道我们就忍心将自己的国有企业搞得骨肉分离吗?这肯定不是我们的初衷。四是在控制手段上,按党中央的决定,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中央一级,对于无法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国家要逐步通过市场化全部退出,最终发展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这是国资委的既定目标;各级地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自己的企业改革和发展战略。那么,改制完成后,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这些企业呢?参照国际上其它国家的有效经验,对有些企业要100%完全控股,有些企业要50%以上绝对控股,有些企业可以相对控股,有些企业参股就行了,而对个别特殊企业,也可以采取国家拥有“黄金股”的办法,对其实行1股决定权控制。最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以国家的大局为重,不能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大政方针相矛盾。在任何形势下,党和政府对国企改革的支持都是做好国企改革的最大动力和最高保证,国企改革的终极目标,重要的不是非要讨个“姓公姓私”、“姓资姓社”的说法,而是要建立健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市场经济,并积极融入到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潮中去,争取在相关领域和世界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19篇:《公共政策导论》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daodoc.com

北航12春学期《公共政策导论》期末作业考核要求

案例分析: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2011年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拟调至3000元。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公布了自4月25日16时至5月31日24时期间,社会公众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原汁原味”地向公众梳理呈现了来自82707位网民的237684条意见、181封群众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

这次草案将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2000元提高到3000元。网上共有82536人对这条发表意见。其中赞成以3000元作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占15%;要求修改的占48%;反对的占35%;持其他意见的占2%。

网上一些意见认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应提高,其中较多建议提高至5000元。有些意见提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及房价都很高,3000元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不符合“基本生活费用不必缴税”的原则。专家建议应根据地区收入差异规定不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

草案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将工薪所得的适用税率由原来的9级修改为现在的7级。网上一些意见建议将草案第1级数不超过1500元的月应纳税所得额5%的税率降为3%,体现国家普惠工薪阶层。有些意见建议降低起征点的同时降低适用税率,即工资收入1000元至5000元的月应纳税所得额适用1%。或者1%的税率。

有关专家提出,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可以照顾到纳税人的不同负担情况,有关部门应尽快推进这一改革。增加直接税在税制结构中的比重,是税制改革的方向之一,一味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减少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比例,不符合改革方向。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提出,这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不应在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上做文章,而应通过适当扩大减免税范围,增加与民生相关的特殊减免税项目,如扶养人口、房贷支出、教育支出等达到减税的目的。

网上有些意见提出,国家财税部门应尽快创造条件,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收制度,考虑家庭抚养、赡养人口、教育费用、大病减免等综合因素,实行法定免税、申请减税、退税制度。有些意见提出,财税部门要定期向社会公布税收使用情况,让老百姓清楚税收是否真正用于改善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daodoc.com

民生,帮助了贫困人群。有的意见提出,财税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不能借口执法力量不足不主动追究偷、逃、漏税行为,给国家造成损失。

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再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个税草案3000元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不变第1级税率大幅降低。 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听取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草案维持一审稿的将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2000元提高到3000元不变,考虑到公开征求意见中的多数网民要求再提高减除费用标准的意见,主要是希望进一步降低纳税人中中低收入人群的税负,草案将第1级税率由5%修改为3%,加大对较低收入人群的减税力度。

鉴于二审仅仅是将最低税率从5%下调到了3%,对于起征点却未作任何改动,几乎大家都相信,个税法修正案就这样二审通过,但最终结果出人意料。个税起征点提高至3500元——134票赞成,6票反对,11票弃权。这也意味着中国个税纳税人口最终减少了6000万。

请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以上案例。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第20篇:公共政策导论

政策终结的障碍:1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着,社会中的政策受益者)2组织方面的障碍3社会方面的障碍4法律方面的障碍5资源方面的障碍政策终结的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消除抵触情绪2树立新的观念,营造改革气氛3政策过程透明,争取更多支持4废旧立新并举,缓解终结压力5做出必要妥协,降低终结成本6建立政策保质期,政策终结制度化政策终结的形式:废止,替代,合并,分解,缩减政策终结的对象:权利与责任,政策功能,组织结构政策终结的地位:1宣告了旧政策的结束2预示着新政策的启动政策终结的作用: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有利于提高政策效率,有利于政策过程的优化和政策质量的提高政策终结:指公共决策者通过慎重的政策评估之后,采取必要措施,终止那些过时、多余、无效或失败的公共政策的过程。政策评估的障碍: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政策影响的广泛性,政策资源的混合和相关政策的重叠,政策问题的复杂性,政策主体及相关人员的抵制政策评估步骤:计划与准备(建立评估机构,挑选评估人员,确定评估对象,制定评估方案,落实评估条件)组织与实施,总结与报告政策评估的类型:从评估组织的活动形式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非正式评估与正式评估;从评估机构的权力、地位角度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前评估与后评估非正式评估具体表现形式:领导者的公开视察和微服私访、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和公共呼吁、媒体的宣传报道和相关建议等政策评估的积极影响(功能):1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2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3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性工作4 政策评估有利于促进政策的科学化进程5政策评估是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1对目标群体产生的影响2对目标群体以外的群体产生的影响3对近期以及未来产生的影响4直接成本5间接成本6机会成本7物质性影响与符号性影响政策评估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的未来走向作出基本的判断。政策执行的策略:程序优先,权力制衡,制度设计,政策整合,去“积”之弊,反馈控制,逆反心理,阶梯效应,“破窗理论”,诚信为本沟通:直面沟通,电话沟通,会议沟通,Email或书面沟通政策实施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治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协调与控制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政策方案的选择:(1)方案选择的主要环节:决策标准,比较性分析,择案规则,合法化过程(2)群体决策的择案规则:一票否决规则,多数决定规则,两两对比规则,偏好次序表决规则,赞成投票规则,淘汰投票规则,正负表决规则,等级决定规则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政治原则的偏离,价值体系的排斥,政府体系的封闭,承受能力的超重,表达方式的失当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公民个人的作用,利益团体的作用,政治领袖的作用,政府体制的作用,大众传媒的作用,问题自身的作用政策议程的类型:1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2外在创始型、政治动员型、内在创始型3实质性议程与象征性议程问题描述:指运用可操作性语言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问题界定:对问题进行特定分析和解释的过程涉及的方法:类别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问题察觉:是指某一社会现象被人们发现并扩散,逐渐引起社会公众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过程社会问题的类型:1过失性社会问题(吸毒、贩毒、卖淫、嫖娼、酗酒滋事、精神疾病、家庭暴力)2结构性社会问题(饥饿、贫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就业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混合扫描理论,批判性理论,实验性理论,取舍理论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公共政策是政策环境的产物,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其关系而言,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作用;政策则改善和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首先,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次,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再次,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最后,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它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政策认同的缘由: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对成本收益的权衡,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避免受到惩罚,环境条件的变化政策抗拒的起因:合法性危机,缺乏对政府官员的信任,社会心理负担过大(理解能力,应激能力,耐压能力,平衡能力),政策自身存在缺陷公众议程:指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一种政策议程。政策执行: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求的一种活动。政策环境: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

政策评估: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

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的未来走和。

向做出基本判断。政策: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社会问题: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是实际状态和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往往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越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政策问题:指引起政府真正重视,进

入政府议程的社会问题.定型效应:指基于某种成见对人做出判断的心理过程。政策法律化:指国家有关机构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公共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这些政策相应的法律效力.政策主体:直接或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府议程:指某些社会问题已引起决策者的密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采取一定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的一种政策议程。公共秩序:指未来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从众效应: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和抽象化的代表。公共政策的过程:社会问题的出现,社会问题的确认,政策议程的建立,政策规划,政策方案的执行,执行效果的评估,政策调整与改变,政策的终结考察决策主体的合法性应包括哪些方面:管理职能,机构设置,人员组合,权责体系,组织经费,运行规则精英理论的基本观点:1社会分化成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少数人掌握社会价值的分配权,多数人参与不了公共政策的决定2作为统治者的少数人并非是作为被统治者的多数人的代表.精英人物主要来自经济地位较高的社会阶层3从被统治的非精英阶层进入统治人的精英阶层,这个变化过程一定是缓慢且持续的,从而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并避免革命的发生.在非精英阶层中,只有那些能够接受精英阶层共同观念的人才可能被允许进入统治精英的行列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的发展方面,精英阶层表现出看法的一致性5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政治精英的主要价值观.公共政策的变化一定是渐进的,而非革命性的6精英是活跃的,公众是麻木的,二者信息严重不对称.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远远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公共政策: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对公共政策构成有较大影响的相关因素: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影响, 政治传统和政治文化的影响,社会变迁的影响, 国际环境的影响政策执行的特征: 对象的适用性,执行的灵活性,执行的有序性,过程的动态性,执行的协调性,执行的时限性。从狭义的角度,阐述政策的合法性:1.合法的决策主体(管理职能,机构设置,人员组合,权责体系,组织经费,运行规则)2.合法的政策程序(程序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是规范决策组织行为的有效途径)3.合法的政策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主要是指政策应与国家宪法和现行法律相一致,在内容上不发生抵触。不仅要符合有关的法律原则,而且要符合法律的具体规定。为了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在决策过程中把备选方案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照,而且需要充分发挥法律性政策机构的审查作用)政策法律化:政策法律化是指国家有关机构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

用的公共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这些政策相应的法律效力和国家强制力的保障。政策法律化应具备的条件:1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使之纳入法制轨道,以更好地保障其作用的实现2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3只有比较成功的政策才能上升为法律结合实际,论述你是如何理解社会问题的:社会问题就是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差距

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越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如何理解: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社会问题的形成往往具有一个发展过程,社会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试述政策终结的障碍和措施: 障碍:(1)心理方面的障碍;心理方面的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政策执行者,三是社会中的政策受益者。(2)组织方面的障碍;当政策终结威胁到组织的生存时,来自组织方面的阻力会骤然增大。(3)社会方面的障碍,当政策面临终结时,社会上的反对势力会很自然地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多种利益集团的联盟,共同抵制政策的终结。(4)法律方面的障碍;一项政策的废止,一个组织的撤销也必须经过一套法定的程序。(5)资源方面的障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沉降成本;二是终结行为本身的消耗。 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消除抵触情绪;(2)树立新观念,营造改革气氛;(3)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更多支持;(4)废旧立新并举,缓解终结压力;(5)做出必要妥协,减少终结代价论述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1)以主权者身份,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个人的权利;(2)通过代议形式,推选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间接行使个人的权利;(3)使用威胁手段,如参加情愿、示威、罢工等活动,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一政策;(4)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借助团体的力量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5)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进行多方游说,提出政策诉求,影响政策导向;(6)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或理论指导从广义.狭义两个方面的简述政策合法性的含义:广义的角度: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狭义的角度:(1)合法的决策主体;(2)合法的政策程序;(3)合法的政策内容;(4)政策法律化哪些沟通障碍影响政策的执行:(1)语言方面的障碍(2)知识经验差距过大(3)组织结构不合理(4)曲解造成的障碍(5)沟通技能方面的障碍(6)心理因素的障碍(知觉的选择性,个性冲突,情绪影响,否定逆言的心理)影响目标群体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的因素有哪些:(1)政治社会化的影响;(2)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3)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4)对成本收益的权衡;(5)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6)避免受到惩罚;

(7)环境条件的变化简述大众传媒在推动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的原因:首先,它能把少数人发现的问题广泛传播,以争取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为建立公众议程创造条件。其次,它能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政府决策系统接受来自公众的愿望和要求。第三,它是连接公众与政府决策系统的桥梁,使公众参与决策成为可能,从而扩大了政策问题的来源。第四,它能发挥政策决策系统外脑的作用,是政府决策系统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的重要工具。简述渐进模型的特点: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

的承诺;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政策执行所需的资源条件: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权威资源传统理性模型在政策实践中会遇到哪些障碍:(1)决策目标不是单

一、明确和绝对的,而是多元、模糊和相对的。(2)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往往受到个人偏好、性格特征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3)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4)决策所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价值冲突而非价值一致。(5)决策总要受制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的限制试述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公民个人的作用,利益团体的作用,政治领袖的作用,政府体制的作用,大众传媒的作用,问题自身的作用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指标,信息,测定,分析,建议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范文.doc》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