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调研报告

2020-04-19 来源:调研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

为全面掌握我市劳动力资源情况和企业技能人才状况,研究劳动力资源对我市就业工作的影响,探索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思路,我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在全市开展了劳动力资源和企业技能人才状况调查。现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市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

据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到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为413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81万人,占总人口的68%。本次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的数据为:统计人口399.06万人(主要是中央省属单位未统计在内),其中:非农业人口136.55万人,农业人口262.51万人,分别占34.2%、65.8%;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31.99万人,占统计人口的58.13%。本报告以此次调查统计劳动力资源为分析基数。

从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状况看,我市劳动力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农村劳动力占得比重大。山东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总量大。在全省17个市中,我市属于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中,城镇劳动力80.44万人,农村劳动力151.55万人,分别占整个劳动力资源的34.7%、65.3%。富余劳动力也比较多,调查统计约有30.85万人。

(二)同年龄段的男女劳动力比例基本持平。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中,男性劳动力127.34万人(城镇43.79万人、农村83.55万人),女性劳动力104.65万人(城镇36.65万人、农村68万人),分别占整个劳动力资源的54.9%、45.1%。其中18—50岁的男性劳动力为101.2万人,女性劳动力104.65万人,51—60岁的男性劳动力26.14万人。

(三)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衡。一是从城镇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看,各区县城市化水平差距比较大,××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75.2%,××、××两区县城镇与农村人口基本接近,其它区县城镇人口所占比重都在40%以下,其中三个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以下。二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四个区县,依次为:25.1万、24.6万、23.5万、21.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2.35%。××县农村劳动力为16.3万人。三是区县之间、街道(乡镇)之间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富余劳动力情况差别较大,其中富余劳动力在4万人以的区县有:××县61681人,××区52128人,××区40958人,另外,××区富余劳动力38900人,××区32380人。四是下岗失业人员相对集中。据调查统计,全市共有下岗失业人员6646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比较多的××区有27712人,占总数的41.7%;××区10724人,16.1%;数量比较少的区县为:开发区335人,××县1667人。从一些街道办事处典型调查看,也体现了下岗失业人员相对集中、分布不均的特点,如××区××镇有下岗失业人员1823人,占劳动力资源的11.2%;周村区丝绸路办事处辖区内有下岗失业人员1875人,占劳动力资源的8.4%;而××区××镇南仇南居委会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街居,辖区内绝大多数劳动力都已就业,有稳定的收入。

(四)劳动者技能偏低,且地区间差距较大。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中,具有初中学历的109.08万人,具有高中技校学历的62.11万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16.66万人,分别占劳动力资源的47%、26.8%、7.2%,剩余部分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地区之间劳动者的素质差别较大,如:××县唐坊镇有劳动力19433人,其中具有高中技校以上学历的1899人,占9.8%;××区北郊镇有劳动力21258人,其中具有高中技校以上学历的11685人,占55%。从调查的市属以下企业技能人才情况看,41.12万名企业职工中,技术工人18.77万人,占45.65%;其中持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有4.39万人,仅占10.7%;技师和高级技师只有2319人。

(五)农村劳动力输入大于输出。据调查统计,目前外省市输入我市的农村劳动力94423人,输出62469人。由于这些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强,再加上区县、乡镇统计中,有些人员难以计数或是省外、市外、市内的输入输出统计上有误差,实际输入与输出的比例还要大。××区是最大的外市农村劳动力输入地,有3.1万人,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特别是近郊农村,外地输入劳动力占了较大比重,如××区沣水镇南沣村外来务工人员占本村村民总数的70%;沣水镇城东村占75%以上。××区也是较大的劳动力输入地,有外来劳动力24253人,××、××两区县吸纳外来劳动力也在1万人左右。

二、劳动力资源现状对就业工作的影响

劳动力资源状况决定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劳动力资源问题关系到各项劳动保障工作,尤其对就业工作带来直接影响。我市劳动力资源现状对就业工作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力资源丰富,带来就业的总量矛盾比较突出。近10年来,我市每年城镇需就业再就业的人员在10万人左右。预计2004年全市城镇需就业再就业的人员达13.9万人,还有30多万的农村劳动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总量矛盾不减,甚至有所上升的原因,一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是一个人口出生的高峰期;二是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高经济增长与低就业增长的模式,特别是正规部门创造的就业岗位明显减少。

第二,劳动力素质偏低与择业要求过高的矛盾,带来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新兴的产业,大都需要专门的人员,对劳动者素质特别是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许多劳动者难以胜任。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由于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以及在这些领域存在的劳动与报酬不相称的实际问题,致使许多岗位难以招用到人员,由此造成了有岗位无人干、有人无活干的局面。从市职业介绍中心近两年来组织介绍就业的情况看,许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往往出现招用不到人员的问题;有些国有集体企业的苦脏累险岗位,主要通过使用农村劳动力来补充,也出现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象。

第三,劳动力资源丰富,直接影响了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劳动力总量过剩,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地位的不平等,用人单位在用人上选择余地、自主性要远远大于劳动者。这种主体地位的不平等,使不少用人单位产生了使用廉价劳动力的用人观念。一是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利用劳动者求职心切的情况,往往以签合同、高工资、缴保险等为条件,但在实际执行上却以种种理由不予兑现;在城镇招不到人员就招用农村劳动力。二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降低成本的手段,许多企业,职工身份界限仍然存在,既有合同制职工,也使用大量的所谓“临时工”,同一岗位上,身份不同,各项待遇大相径庭。不少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中,不签合同、不缴保险、加班加点、压低工资甚至拖欠工资等侵权现象加重,而许多劳动者迫于工作、生活需要,只能忍于接受这一切。三是对弱势群体的保障不够,有些单位对老职工、伤残职工等弱势群体往往一推了之,引发了大量矛盾。此外,机关事业单位中临时用工问题也比较突出,据调查统计,区县机关事业中编外人员近5千人。

第四,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影响了劳动力区域间流动就业。我市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分布都相对集中,本地难以解决其就业问题,需要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而目前劳动力市场还不健全,特别在就业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和其它社会服务等方面还不到位,以及受区县之间跨度比较大、恋乡情结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在市内区域间流动以及跨省市外出就业上还不顺畅。

第五,农村劳动力比重大,统筹城乡就业的任务重。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在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择业能力、权益保护等各方面都还存在不小差距。统筹城乡就业,不论农村力实现就地消化,还是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在技能培训、就业观念转变、就业引导和服务等方面,需要花费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核心。在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特别要注重开展对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支持,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一)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推进城乡就业的一体化。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之一,也是新形势对就业工作的要求。目前我们实行的就业政策主要是针对城镇劳动力资源进行设计的,如何解决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我们认为,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首先需要建立起统筹城乡就业的领导责任体系和组织管理网络。目前市区县政府都建立了“一把手”负责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不断加强对城镇就业工作领导的同时,应把工作重点由城镇就业为主转向城乡并重,把统筹城乡就业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在制定产业政策、进行城市规划,不断打破经济结构城乡二元化的同时,推进城乡就业的一体化。要建立起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机构,落实目标责任制度,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区县、乡镇和村级组织,落实到各有关部门,使农村劳动力无论是就地安置就业,还是外出务工就业,都能得到就业指导和服务。其次要尽快消除限制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要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和限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户籍限制,对建立起城乡之间自由、正常流动就业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既要保证进城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又要逐步改变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依附。教育、住房、计划生育管理、最低生活保障、统计等各方面都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打破身份、地域等界限,把农村劳动力纳入管理服务范围。

(二)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根本上需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在劳动力市场建设上应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第一,加强“场”的建设。到目前,除市区县政府主办的中介机构外,经市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开办的企业办和民办中介机构已有近50家,此外还有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办为数不少的职业介绍机构。目前劳动力市场在“场”的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布局不尽合理、场地过于集中;专业性、针对性不强,这是影响劳动力市场功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下一步在“场”的建设上,除继续强化政府主办的中介机构建设外,重点要建立一批专业性劳动力市场,如在农村劳动力比较丰富的三个县和一些乡镇建立介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专业市场,在下岗失业人员比较集中的街道、社区建立专业市场等。

第二,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一是在技术上,要尽快建立起全市统一联网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把触角延伸到街道(乡镇)、居委会(村)、各类用人单位等基层组织,实现劳动力信息资源的共享。二是要加强信息的采集工作,用工信息和劳动力信息储备不足是各类职业介绍机构的一大困惑,而目前许多用人信息却直接通过“马路”市场来交易,既不便于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也不利于市场建设,还带来用工的隐患,出现问题最终还要通过劳动保障部门来解决,因此

说,做好用工信息的采集是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是要加强区域间信息交流与合作,我市作为一个劳动力输入型城市,做好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目前我市总体劳动力过剩,但区域间就业压力不平衡,部分有岗位无人干的问题,也与信息不畅有直接关系。应加强区域间的信息交流,为劳动者市场就业提供更加明确的就业信息。

第三,要切实增强劳动力市场服务功能。除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外,还需要强化就业指导、就业跟踪服务和劳动事务代理等服务功能。就业指导一方面是对求职者进行就业观念教育、择业指导,另一方面是对用人单位进行用人指导;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员为市场就业服务。就业跟踪服务主要是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确立情况进行跟踪服务,目前来看需要加强这项工作,及时掌握就业情况,为处理劳动关系、开展社会保险等劳动保障工作奠定基础。开展劳动事务代理主要是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减轻事务负担,随着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劳动者身份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职工身份由国家职工变为企业职工,又有许多职工由企业职工变为社会人,劳动事务代理重点应围绕这些人员展开,为多渠道、多元化就业提供服务。

第四,依法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一是严厉打击非法中介行为,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二是依法纠正不规范的用工行为,抓住劳动合同订立这一关键环节,理顺劳动关系,重点解决好个别存在的“有劳动无关系、有关系无劳动”的问题。三是严肃查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保障劳动关系中相对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力市场中两个主体地位的相对平衡。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的关键所在。第一,要坚持培训层次的多元化,即做到高、中、低技能人才全面发展。针对我市劳动力资源素质偏低的现状,在培训工作上,一方面要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政策引导、制度创新、落实待遇等措施,全面实施“三年三千”新技师培养计划,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重点要围绕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展培训,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对技能水平偏低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开展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适应性培训、创业培训等,使他们有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择业能力。第二,要坚持培训主体的多元化。对企业职工的培训要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严格落实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使用等政策规定,把职工培训纳入经营者政绩考核的内容。就业再就业培训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特别是政府投入资金开展的减免费培训,只要有能力、有愿望组织开展培训的机构,都可以承担培训任务,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政策措施、逐步加大资金投入、严格考核兑现、加大监管力度。第三,要坚持培训形式的多样化。目前政府投入资金开展的就业再就业培训重点是下岗失业人员;市农业、劳动保障、财政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文件,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上也加大投入。培训形式坚持以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基础上,在具体操作上应实现多样化,可以通过考核培训后就业再就业率,直接兑现资金;可以预先拨付部分资金扶持培训机构来开展培训;也可以学习先进地方的经验,对需要培训的对象发放“定额培训券”,劳动者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拿“定额培训券”兑现资金。

(四)大力开展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帮扶。这是优化劳动力资源、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作为老工业基地,我市下岗失业人员数量比较多,这些人员受年龄、文化程度、自身技能、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竞争就业的能力较弱,再就业的难度大,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一直是近年来我市就业再就业的重点工作。开展困难群体再就业帮扶,主要是落实已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中央确定把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向后推迟到2008年,落实优惠政策措施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同时,对“4050”人员和一户两代、夫妻双方、抚养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的再就业困难人员以及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等人员,要继续开展再就业援助工作,通过实施“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和机关事业单位腾岗安置等帮助其再就业。

(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就业与社会保障可以说是互为一体、相互促进。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政策,特别是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政策。目前企业养老保险已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医疗保险出台了个体劳动者参保缴费办法,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随着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建立,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下一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政策的完善,应是建立起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保障水平的、多层次的政策体系,让各类人群都能有适合自身参保条件的养老、医疗保险政策。如企业养老保险要搞好与农村养老保险的衔接,可探索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和保障水平,与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和保障水平,建立一种介于企业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之间的养老保险政策,以适应那些完全参加企业养老保险无能力、只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待遇低的人员的参保需求。医疗保险可探索实行城镇基本医疗、大病统筹与农村合作医疗并行的多层次政策体系,劳动者可在三种政策上自主选择、可以递进。其次,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只有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到绝大部分的劳动者,劳动者在就业的选择上才会有更大的余地,职工流动步伐才会加快,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功能才会得到更大的发挥。

(六)切实加大对就业再就业的资金投入。这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迫切要求。劳动力市场建设、就业再就业培训、困难群体再就业帮扶以及增强社会保障能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同时,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工作上投入的资金,会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

环和长效机制。因此,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加大对就业再就业的资金投入。

推荐第2篇:莎车县有机肥资源调研报告

莎车县有机肥资源调研报告

有机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提高土壤肥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机肥肥源广,可就地取材,就地利用,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明显的效果。掌握有机肥利用现状及发展特点,对于合理利用开发有机肥资源,实施有机无机结合的施肥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治区土肥站《关于开展有机肥资源调研工作的通知》(新土肥字[2009]第6号)的要求,对我县有机肥资源及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现将调研结果综述如下: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莎车县位于西昆仑山北麓,包括布古里――托合拉克东部沙漠塔克拉码干西部沙漠和两沙漠之间的叶尔羌河冲积平原上中游,地处北纬37度30分至39度,东经76度20分至77度40分。东及东南沿叶河为界与泽普、叶城毗邻,东北与麦盖提相连,西北接岳普湖、疏勒,西靠英吉沙、阿克陶,西北山麓与塔什库尔干接壤。全县南北长190千米,东西宽102.5千米,总面积为8284平方千米。全县共有7个区29个乡镇503个行政村、4个农场和1个林场。县城距首府乌鲁木齐1700多公里。

2、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1229.3万亩,其中山地486.8万亩、占39.6%,平原742.5万亩、占60.4%。平原面积中耕地162万亩,占总面积的15%。广大平原农区的土壤类型以灌淤土、潮土、草甸土和灌溉风沙土为主。

3、土壤养分现状

根据化验数据的显示,莎车县目前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比98年提高了29.75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有所下降,降低了3.7mg/kg,有机质平均含量略有提升,比98年提高了2.1g/kg,速效钾平均含量大幅度的下降,比98年降低了111.65mg/kg,降幅达到47.6%。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莎车县土壤养分总状况是:“有机质偏低,缺磷,少氮,钾丰富”,而目前“缺磷,少氮”依然是现状,钾则不再富裕,需要大面积补施钾肥才能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二、农业结构

1、农业生产情况

全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以及其它一些小杂粮。2008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0万亩,总产量425193吨,棉花播种面积65万亩,总产78750吨,粮棉总产分别比上年增产9.5%和2.9%,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32334.25万元。

2、全县畜牧业概况

全县总面积8195.69平方公里,耕地157万亩,可利用草场117万亩;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主要有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牛、多郎羊、当巴什羊、驴、马、骆驼、鸡鸭鹅鸽等,同时还有雪鸡、狐狸、野猪、黄羊、云豹等野生珍稀动物。全县2007年末,各类牲畜存栏达到112.1万头只,其中适龄母畜80.1万头只,大畜18.85万头。年内出栏牲畜108.74万头只,出栏家禽1000余万只(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9万吨、0.7万吨和1.5万吨。

莎车县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和传统优势,粮草丰茂,技术力量雄厚,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善。近年来,莎车畜牧业正快速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推进,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已建成黄牛冷配点100个,青贮窖6.6万座, 铡草机1562台,畜牧养殖小区

348个,良种畜禽繁育基地30个,养殖大户和专业户2187户,标准化牛羊定点屠宰场、猪驴定点屠宰场和家禽屠宰加工厂各1座,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年屠宰加工各类牲畜40万头只、家禽500万只,建成3个小型牛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可达200吨,全县现有畜禽交易市场32个,日交易量可达3万头只以上,莎车县还成立了家禽养殖协会、养蜂协会和畜产品购销协会,通过内引外联,拓宽了畜禽产品营销渠道,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已初步形成。

3、有机肥资源种类与数量

1、作物秸秆

全县全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248万亩,秸秆资源总量101.3万吨,其中水稻秸秆2.5万吨,小麦秸秆27.3万吨,玉米39万吨,棉花秸秆32.5万吨。其中秸秆还田面积52万亩,还田数量26万吨,饲用58.31万吨,其他用途3.9万吨,弃置乱丢8.6万吨。

2、绿肥

全县绿肥播种面积5万亩,年产绿肥1.75万吨,目前全县绿肥资源的主要作物品种苜蓿,全部用于饲料。

3、畜禽粪便

全县规模化养殖场数量64个,禽畜养殖总量6.0195(万头或万只),年产禽畜粪便23.475万吨,其中直接利用21.07万吨,主要转化为堆沤肥,未利用2.405万吨。

4、农家肥

全县年产农家肥资源总量216.21万吨,主要利用形式为堆肥、沤肥、厩肥、土杂肥等,其中总施用量215万吨,亩施用量900-1000公斤/亩左右。

三、有机肥利用现状

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平衡施肥,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实行有机无机平衡施肥,在强调抓好传统堆肥、沤肥、厩肥、土杂肥等积制的同时,加大秸秆肥积制力度,加大发展沼气肥等新有机肥的力度。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增加,在农业节本增效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农作物秸秆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我县主要的有机肥资源,是补充有机质和钾素最主要的渠道。据统计,全县秸秆还田总量26万吨,绝大部分秸秆主要通过机械粉碎还田,合计还田52万亩。稻草、玉米、小麦秸秆主要作为牲畜牛、羊、马等饲料,通过翻根茬后作为农作物的底肥,进行还田。部分偏远且燃料比较困难的地方,将小麦、玉米、棉花等秸秆作为燃料。少部分秸秆由于农户劳动力紧张而直接焚烧或丢弃。

2、绿肥的利用

绿肥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我县常年播种绿肥面积5万亩,主要品种为苜蓿,基本全部作为牲畜饲料,很少作为绿肥还田。

3、农家肥的利用

农家肥是主要的有机肥源之一,农家肥总量达到216.21万吨。厩肥是农家肥的主要利用形式之一,先用玉米秸秆等农作物秸秆垫栏,拌和或吸收牛、羊等牲畜的粪尿,达到一定数量之后集中于一处,通过较长时间的堆沤发酵,即可作为有机肥料。我县规模化养殖较为落后,全县规模化养殖场数量不足70个,每年产生禽畜粪便23.475万吨,但大部分粪便都未经堆沤处理。近年,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扶持力度,全县沼气由无到有,由少到多。但由于农民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沼气的使用难以接受,沼气化处理禽畜粪便利用率不高,农民基本不利用沼液、沼渣。

四、有机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发展有机肥的资金投入

由于有机肥的肥效缓慢,周期长,地方政府对发展有机肥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特别是目前化肥施用已全面普及,而且直观效益明显,基本能解决问题,因此各地表现为“重化肥,轻有机肥”现象。为此各地政府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建立有效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将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各级农业部门也要站在现实需要的角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将有机肥建设工作作为农业生产的硬措施来抓,切实加强领导。

2、秸秆还田应用与畜牧业发展产生矛盾

随着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的秸秆主要都作为牲畜饲料使用,秸秆还田面积和数量大大降低。目前,我县农田秸秆还田技术主要应用于棉田,秸秆还田技术与畜牧业发展相冲突,对此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3、减少耕地闲置,重振绿肥

绿肥是传统的优质有机肥,在化肥相对缺乏的60、70年代,为我国的肥料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以氮增磷的主要方法,曾一度是农户的重要肥源。一般采用沤制或直接翻埋的方式施入大田。但随化肥用量的增加,农村劳力的减少,农村收入结构的改变,绿肥被逐年淡化,甚至有退出肥源的趋势,怎样将耕地越来越长的闲置时间利用起来,发展绿肥是今后沃土工作的需要,也是农产品安全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土肥工作中,必须加强绿肥种植的宣传工作,制定长期发展方案,促进耕地集约经营,出台鼓励性措施,免费向农户提供绿肥种子,给予氮肥补贴,推进绿肥发展

4、提高有机肥积造的科技含量,加大有机肥商品化生产开发力

长期以来积造施用有机肥主要采用传统手法,实用新技术运用不多,使得有机肥存在有效养分低、体积大,劳动效益低、积造强度大,无害化程度低、污染大的“三低三大”的问题。目前,我县尚无有机肥料生产企业,有机肥料商品化为零。针对此种情况,应十分重视增加科技含量,增加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切实加强有机肥料科技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物力、财力,加大现有使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各级政府和部门也应通过招商引资,着力发展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县劳动力资源和有机肥资源优势,重点对全县畜牧业、养殖业的畜禽粪便,资源相当集中的泥碳、城市有机废弃物等有机肥资源进行有机肥商品化开发,努力实现我县有机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莎车县农技中心

2009-4-20

推荐第3篇:审计局调研报告整合资源

如何进一步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能

XX县审计局XX

当前,全县上下正在开展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活动,在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的要求下,做为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着人员少、任务重及经费紧张等各种困难,进一步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工作效能则成为当前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下,笔者结合本地实际和自身工作经验,谈一些浅薄的认识。

一、为什么要整合审计资源

(一)任务量大。审计风暴的刮起,使审计机关成了上级组织和社会群众注意的焦点,也使审计机关成了公正执法的代名词,甚至于被认为是反腐倡廉、惩治腐败的一把利剑。然而,高期望的背后,却是审计机关超负荷、满工作量的运转。笔者所在的审计局,2010年,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全年安排审计项目32个,截止目前,实际却完成审计项目49个,仅年初,县委组织部委托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就达到了14个。还有必须完成的下乡扶贫、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以及数十个共性及配合性检查任务。临时任务的增多,直接导致审计人员不堪重负、疲于奔命,只能单纯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二)人员少。目前,笔者所在地确定审计机关的编制只有12名(含3名领导职数和2名后勤编制),剔除3名办公室后勤管理人员和1名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一线审计人

员只有5名,仅占编制人数的46%,人员紧缺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在每年的预算执行及经济责任审计,由于人员少、时间要求紧、审计单位多,不得已,局领导亲自挂帅担任组长,亲临一线具体实施审计。

(三)经费制约。由于本地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政收入仅仅只有一千多万元,且大部分收入属于非经常性收入。受财力困扰,县财政每年安排给审计机关的经费只有三万元左右,根本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因此,审计项目该延伸的不能延伸,该调查的不能调查,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

(四)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以前,国家审计主要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审计人员知识侧重于财务会计。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审计机关的主要目标任务也随之发生改变,由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过渡,受人力、财力及任务的影响,审计人员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科技、建筑、信息等各方面的知识。法律、工程技术、计算机等专业人才奇缺,有些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几乎没有,复合型人才更是无从谈起。

(五)审计手段落后。近年来,审计环境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特别是部分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网络化的普及,而审计人员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审计方法,利用手工操作完成工作任务。有一年,在上级授权对本地一金融保险机构的审计中,就因为其已实现会计资料电算化,而审计人员不会操

作,导致无功而返。同样,微机的使用也大材小用,只是一个打字机而已。

实践证明,审计机关自成立以来,审计任务日益繁重与审计人员力量的不足、审计人员知识更新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等矛盾,一直是制约审计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宽,领导交办任务的不断增多,以及社会各界对审计关注程度和期望值的不断提高,要解决上述问题,在审计体制短时间内不可能改革,人力、物力等资源不可能增加的情况下,只有科学地整合审计资源,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对整合审计资源的几点思考

(一)打破常规,树立全局审计一盘棋的思想。一是要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并将地方领导可能交办的任务尽可能的考虑到计划中去,科学安排审计项目,量力而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留有余地,切实减少计划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确保计划的全面落实。二是要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打破股室界限,上下联动,统筹兼顾,以保证审计项目的协调和一致。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将财政预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按照“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和保质量”的“三定一保”的要求,具体实施审计项目。特别是局内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等,要坚

持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方案、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将审计力量合理搭配,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而形成一个领导有力、措施得当、协调一致的审计工作格局。

(二)加强国家审计机关对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让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或其他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部分审计项目。从目前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看,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去培养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近期内实现这个目标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在短期内,要达到“短、平、快”的审计目的,部分重要审计项目如建设项目投资审计等就要借助外界力量,根据实际需要借调或聘用部分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或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形成优势互补,以减少审计作业时间,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审计人员与审计项目的最佳组合。

(三)加强与纪检监察、反贪及财税等部门的横向联系,沟通协作,共享资源。在国家监督体系中,各监督机关虽然职能不同,但相互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审计涉及面广的特点,决定了审计机关与其他监督部门联系的广泛性。为此,审计机关在整合社会资源中,要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经济监督领域的优势,加强横向联系,有效利用其他监督部门的信息资源。这样做,不仅避免了重复进点检查,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同

时,又提高了审计在执法监督中的影响,也有利于提高审计监督的威慑作用。

(四)坚持以人为本,更新知识,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人员素质的提高,重在培训学习,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把单一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复合型知识结构,就要坚持做到:一是建立和完善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以制度去要求和督促审计人员采取各种方式完成学习培训任务。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让能者上,庸者下。二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精什么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在搞好短期培训的同时,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对审计人员进行分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长期教育,鼓励和支持审计人员结合自身知识层次,量身裁衣,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合理解决工学矛盾,审计人员不能把工作任务的繁重做为逃避学习培训的理由,在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每周、每月都要抽出一定时间集中组织审计人员学习业务知识,坚持做到一月一小结,半年一总结,以纪律约束审计人员的学习培训行为。四是在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要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及上级审计机关反映本地审计工作的实际困难,争取得到主要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从社会或其他部门引进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取长补短,改变现有人员的组成结构和知识结构,带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推荐第4篇:特色文化资源调研报告

星子县特色文化资源调研报告

xx县地处江西北部,位于举世闻名的庐山和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之间,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52公里,总面积89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5万,相传“有星坠湖”而得名。xx县境内拥有庐山景区200平方千米,1976年国务院批准星子为庐山山南风景名胜游览区。有秀峰、太乙村、温泉、白鹿洞、鄱阳湖、南康、周瑜点将台、爱莲池、桃花源、观音桥等景区。建于宋代中国最早的公母榫结合石拱桥——观音桥、玉帘泉摩崖石刻、秀峰石刻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文化资源现状分析

1、宗教文化资源。星子县,是影响中国思想文化近千年的理学和一千数百年的禅宗兴盛区;是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南天师道的发祥地,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教同山,多种文化交汇于此,成为独一无二的宗教文化现象。星子拥有闻名遐迩的五大丛林,即秀峰寺、归宗寺、栖贤寺、万杉寺、海会寺。北依庐山主峰的世界最高阿弥陀佛铜像——东林大佛也坐落在此,一方集朝圣、修行、弘法、教育、慈善、安养为一体的净土在此诞生。

2、名人文化资源。星子是田园诗人陶渊明故里,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雅士,诸如李白、苏轼、朱熹、黄庭坚、米芾、王阳明、李时珍、董奉、徐霞客等都踏访此地,或吟诗、或讲学、或游历,留下了传唱千年的诗词歌赋。其中,咏庐山诗文共2500篇,有1800

篇写在星子,庐山摩崖石刻1300帧,其中700帧在星子。中国文学名篇中,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李白《望庐山瀑布》、周敦颐《爱莲说》、苏东坡《题西林壁》,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被收入我国大、中、小学教科书的名篇达七篇。2010年,江西省星子县的“西河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列为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历史上,还有一大批名人在我们星子生活游历,留下了很多的故事和遗迹,如“杏林春暖”的故事,当年名医董奉在这里行医济世,要求治愈的病人栽种一颗杏树,最后形成一大片杏林。后人就把杏林作为中医的代名词。如“古贤四爱”的故事,渊明爱菊、羲之爱鹅、茂叔爱莲、朱子爱桂,王羲之的鹅池、洗墨池,周敦颐的爱莲池,朱熹手植的桂花树,现在还保存完好。

3、生态文化资源。星子西北倚傍庐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独特的区位优势,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资源。钟灵毓秀,星子县拥有卓绝的自然景观。国务院确定的382平方公里的庐山风景名胜区,有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在星子境内,一大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李白瀑布)、两大峡谷(桃花源、栖贤两大峡谷分别长12公里和6公里)、三大国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鹿洞书院、观音桥、秀峰摩岩石刻)、四大名泉(温泉、谷帘泉、招隐泉、聪明泉)闻名遐迩。庐山富氡温泉,与陕西华清池、西班牙比里牛斯温泉并称为三大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68-72℃,含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鄱阳湖丰水季节浩浩荡荡,横无际涯。34平方公里的沙山,绵亘12公里的沙滩岸线,颇

具塞北风光。湖区内8万亩湖洲湿地,涨水为湖,冬涸为洲,为举世闻名鄱阳湖湿地,每年数十万只候鸟在此越冬。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庐山有许多重要景点就坐落在星子县境内,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鹿洞书院”、宋代的观音桥。还有太乙村、归宗寺、温泉等沿庐山南麓连成一线,移步换景,美不胜收。所以,古来就有“庐山之美在山南”之说。

二、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

近年来,星子县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2011年,新引进文化项目50多个,总投资量达120多亿元。其中,亿元项目18个,5亿元以上8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陶渊明主题文化公园、星期8小镇、机器人产业园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项目相继签约开工。投资10亿元,世界最高的露天阿弥陀佛铜像——东林大佛,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今年9月开光。的东林大佛即将完工。另外,投资60亿的影视旅游文化产业园、投资35亿的非洲风情园两个特大文化项目正在洽谈。金星砚产业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特别是世外桃源项目在省、市的高位推进下,进展顺利,预计总投资可达60—80亿元。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顺利通过验收,玉帘泉摩崖石刻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文物单位,和观音桥、秀峰摩崖石刻并称为我县的三大“国保”。太乙村别墅群、紫阳堤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我县“国保”达4个。2011年,星子西河戏正式入第三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继金星砚雕刻技艺获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我县荣获的又一项文化殊荣。

三、大力开发文化资源存在的建议

1、进一步合理规划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们拥有的财富,不能很好的利用这种资源就不能实现财富的价值。做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是发挥文化资源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如何尽快制定开发利用文化资源规划,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潜力,促进星子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快发展,是星子今后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由旅游景区向旅游城市跨越的战略构想,所要面临的问题。

2、加庐山山南文化的宣传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我县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星子县文化底蕴深厚,人们对星子丰富的文化资源了解的不够,甚至当地市民了解掌握的也不是很多。加大对外宣力度的同时,也要对当地市民的历史文化知识宣传教育的,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吸引更的客商到星子观光旅游和投资文化产业。

3、整合资源打造山南文化品牌。有着人文圣山的庐山为星子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加大对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投入,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大研究、挖掘和整理。要整合资源,将分散的文化资源进行有规划科、合理整合,发挥整体优势,提升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辐射力。同时,还要加强与国内其它城市的联系,强强联合,打造出具有郑州特色的文化品牌,创建自己的文化旗舰。

4、加大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力度。目前我县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到才较为匮乏。要实施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抓紧培养文化艺术、文物博物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抓紧培养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技术创新方面的专业人才,抓紧培养熟悉市场规则、了解文化规律的文化中介服务人才。要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为星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推荐第5篇:井冈山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井冈山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很荣幸,在九月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我怀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对革命圣地久已想往之心,来到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土地开展考察学习,系统地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除了进行实地考察,还结合我在书中和网上收集的资料,现将了解情况报报如下:

一、井冈山基本情况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汀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此次学习调研我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大井毛泽东故居,黄洋界哨口,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茨萍毛主席旧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子孙讲述的关于革命、关于理想的故事。还观看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视频等革命历史资料,并在网上查询资料,做了一些笔记。通过学习收获良多,收益非浅。

二、深刻感受革命精神

(一)丰富的革命历史知识

井冈山,是一座独特而又神奇的山,在中国革命风云激荡的历程中,她的名字,是和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是和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山门口那座星火燎原的雕塑默默地告诉着我们,如果没有这块红色的土地,就不会有今天的大好河山。正是在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最终化成了席卷中华大地的革命烈焰,锻造出一个崭新的新中国。通过调研学习,我不仅重温了历史,更重要的是铸造了灵魂、锤炼了信念。同时很多青年人对于新中国的创建、成立的来之不易缺乏切身感受,对那段艰苦卓绝的创业史缺乏系统的感性认识。本次调研学习弥补了我对历史革命传统知识的不足,较好的丰实了我对这一历史时期知识的了解。

(二)以苦为乐的革命精神。

在这里我亲身体会了“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呐个也当粮。”“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革命先烈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蓬勃的革命乐观精神。深刻感受到先烈们不屈不扰的斗争精神。看到由于武器简陋,物资缺乏,红军战士们很多就是用大刀和梭镖这种简单的武器和敌人战斗,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畏惧。黄洋界保卫战中,面对十倍、百倍于我的装备精良的反动势力,他们削竹为签,摆下竹签阵,扎的敌人哭爹喊娘;到处点燃鞭炮,挥舞旗帜,吓得敌人草木皆兵,最终只用了一发炮弹就让敌人抱头鼠窜。这种面对困难永不低头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深刻感受到先烈们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为了革命事业的发展,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们倒在了井冈山上,红四军医院被偷袭,一百多名重伤员惨遭杀害,纪念馆到处是烈士们的雕塑和画像,他们有的是堵住敌人的枪眼,有的是为了给大部队断后,毫不吝惜的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在革命烈士陵园,的资料显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二年四个月中,就有4.8万多革命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碑刻在烈士名录上的只有15744名,还有3万多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井冈山群众的牺牲更是不计其数,由于敌人占领后实行的灭绝政策,当朱德同志带了2千银圆发给井冈山的群众时,一人一块竟然剩下了一千多块,可见群众的牺牲有对么惨烈。但是为了革命事业,没有人退缩,也没有人放弃,“敢当红军不怕死,野草过火还留根。” 正是这种众志成城的精神,让井冈山根据地在敌人的围攻下巍然不动。

三、对自身工作的启示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各种精神之源,它是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斗争中培育的,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这种精神不仅在革命战争的年代里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尤其作为青年人,我们要以此次调研学习为契机,以井冈山精神激励自身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积极为中华复兴努力奋斗。

(一) 坚持群众路线

在黄洋保卫战中不仅有地理战略位置和战术的正确选择,还有思想战略上的主导。即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群众。两个连的兵力,抵挡了四个团的围攻,起决定因素的还是群众,一夜之间就布好了竹尖阵,加固了防守工事,在激战中,还冒着生命危险给红军送粮食寄养。这一切归功于那时我党打土豪、分土地,为广大农民谋福利的战略政策,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所以在战争中,取得了根深蒂固的战略优势,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摸不清形式。这跟今天我们走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真理的试金石。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不是一天两天探索出来的,那是无数的鲜血和战火凝练出来的,革命时代的毛泽东思想,改革潮流中的邓小平理论,现在的科学发展观都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共产主义者,继承传统又创新发展的理论思想。以史为鉴,可以预见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并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保证,而我们基层的同志则是这战略的战术执行者,只有认真工作并深刻理解中央战略思想,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科学发展。

(三)坚持理性创新

“支部建在连上”是我党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次重大实践和探索,结果证明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我们回味历史的味道,同时要看清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实情,在实践中,找到烹制我们辉煌事业的方法。 经过此次在井冈山的学习,实地感受到了这片红色土地带给中国革命的力量,这种力量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今后的工作中我更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和力量,为新区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推荐第6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调研报告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和结晶,创造出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是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落实科学发展、丰

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快百色革命老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使我市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得以更好的传承、保护并在群众文化的创新中弘扬和发展,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自己在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十年的实践中,就我市本土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救开发利用状况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一、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提高对非物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思想认识,切实加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组织领导,切实加大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社会宣传,社会各界保护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的意识逐步增强,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关注和支持逐步提高,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多民族传统文化共容共存各具特色共发展的良好格局。

以某县地域民间传统文化为例:凌云泗城州府、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首先:有着近千年州府建制的凌云县,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据考证,从母氏社会起,凌云泗城地域就开始形成壮族巫术文化的存在。随着历史的的变迁、使这一民间艺术物种得以不断丰富、演变成为当今享誉海内外、被誉名为“*壮族巫歌音乐长诗活化石”的“凌云泗城壮族七十二巫歌调子群体系” 深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距今约有7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地方戏剧的活化石”的“朝里北路壮剧及吼瞰歌圩文化”至今保持着古代民间戏曲的原生态,成为中外各地研究民间戏曲艺术和古朴的乡土传统民俗和谐民风,不可多得的活教材。始于明末清初,极具震憾力,体现游牧少数民族的玉洪蓝靛瑶族长号礼仪铜管民乐,以及体现瑶民族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的铜鼓舞、龙凤舞、蓝靛舞、丰收舞。有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布柳河漫歌”的古声乐民歌套曲,为研究古代壮族轮歌、比歌、蛮歌、“普蛮”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轨迹提供了最为可靠详实的资料。

第二,艺种丰富、类别繁多,涵盖面较为广泛。**县地处云贵高原余脉,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地,民族传统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遍及了凌云各地,几乎涵盖了民族民间手工艺制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民族民间风俗活动,宗教艺术,民间故事,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礼仪传承等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以及民居、服饰、器具等实物文化形态,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要有四大类二十个品种。一是民间工艺制作。主要有刚柔并济、纹饰巧致、巧夺天工、循势而建的“**古石桥群” “石刻工艺技艺”;有色彩葱翠、色泽柔和、温润精细、丰富多彩的“壮族蓝靛染织”民族服饰与格栏棉布纺织工艺;有因材施艺、因色取俏、形象逼真、书画并驾齐驱的“涯石刻群”;有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泗城土司文化”;等。二是民族文化风情。主要有两大风情:第一是流行于壮族主要聚居地的“壮族风情”,目前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壮、瑶族民间艺术有编织彩带、纺织工艺,瑶族巴岩香酿酒演绎、壮族夜婚、瑶族男嫁表演等;第二是“客家风情”,即“高山汉族文化”,集中反映客家汉族生产、生活和风俗情形,由**等客家人迁徒至**后,经长期繁衍发展而成的汉族民俗文化。三是地方戏曲歌谣。主要有流行于泗城、朝里、下甲等地,以演奏传统北路壮剧曲目的“平那祭祀古乐”;有清朝时期颇为兴盛、流行于泗城州府辖区等地的“依过街小调”;有源于耕农们生产生活、牧牛场景的“沙里牛王节”;有茶农们为庆祝茶叶丰收和期盼来年好收成而自发组织的“茶文化节”等。四是民间风土习俗。凌云民族民间风俗古朴丰富,主要有祈求风调雨顺、祭祀祈福所需的“舞龙”“舞狮”、“河灯”、“马灯”、“牛角”;有边走边舞的“瑶钱它”、“踩高跷”、“打托罗”、“关胜游祈”、“门神”、“ 正月初五抢头鸭”等。

第三,技艺精彩纷呈,各种民间艺术推陈出新。凌云的民间艺术风格独特、精彩绝伦,尤其在工艺制作、地方民歌、戏曲和民间民俗等方面,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如在泗城境内不足十平方公里的县城地域范围,有大小不一26座石桥,类型丰富。从建筑材料来看,凌云石桥从造型上划分,又有石拱桥、石板平桥、水中桥、风雨桥。尤其是各种石桥结构独特,造型优美,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地方特色鲜明。还有各民族民间业余

推荐第7篇:农村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

30多年来市场经济使得整个中国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农业国已经发生变化,传统农业渐渐被现代农业取代。

以我所在的陶唐乡邱坊村为例,全村3230人,常住人口2950,土地2261亩,人均耕地仅亩。男的大多去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务工,20岁左右的女孩子去沿海地区工厂打工,中年妇女在家养育子女赡养老人。村里的整个状况以留守老人小孩为主,大批的青壮年外出。通过村支书吴志权介绍情况,从中了解到农村劳动力本来就弱,村里的土地很大一部分已经被征收用于建设藤陶新型材料产业园。随着今后土地流转政策的

实行,农田耕作集约化、机械化后,在家种地的人就更少。走访的过程中自己也体会到农村的冷清,受访者多为留守老人及中年妇女,大多都会担心过低的收入不能支持以后的养老医疗。到了晚上,可以发现农村的灯火很早便已经熄灭。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导致了很多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有以下几个:

1、经济状况依赖度高。依靠外出打工的收益维持一家的生活,而农村本身没有新鲜血液的产生,导致农村经济相当脆弱。集体土地大多供开发用,农民固定收取利益,依赖性很强;

2、养老医疗缺乏保障,仅仅依靠政府财政的拨款,导致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虽然农村医疗保险逐步普及,大力发展农村养老系统,但看病难养老贵得状况短期内依然难以解决;

3、土地利用率低,在缺乏足够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村土地仅由留守老人及中年妇女这个群体的耕作,利用率极低,本可以一年种植两季水稻的,现好大一

部分稻田都改种单季稻,还有一部分土地由于劳动力不足导致荒芜。虽然早已取消农业税,但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使土地的利润不能带来更多的额外收入。

通过调研,发现农村的劳动力资源严重流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农村老龄化的加剧。根据陶唐乡201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

2010年全乡人口中,0岁~14岁人口为2720人,占总人口的%;15岁~64岁11440人,占%;65岁以上2080人,占%,老少比为%。老年系数和老少比两项指标均高于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7%、30%以上)水平,也高于全国%和%的平均水平,启东从1990年起已成为标准的老年型人口社会。就我所在村1~16岁占村总人口16%,17~40占25%,41~60占27%,61岁以上的占32%,所在村老龄化现象严重。

(二)、单一的经济结构下农村经济薄弱。我所在村的经济对外的依赖度

很高。村里只有一个奥兴公司这个服装企业,以出口创收为主要的收益来源,其员工多为村里的妇女以及一些年轻女工,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订单大量减少,很多员工在家待业,收入减少很多,而多年的工作使得自己早已不能再回到土地。大量外出人口的经济收入构成了农村很普遍的一种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农村的生命力十分薄弱,出现了依靠不断输出劳力而不能自生血液的脆弱经济结构。

(三)、公共设施不健全。由于公共设施的不健全导致农村生活水平不能有很大的提高。通过调查,所在村依然有很多的露天厕所,夏天的卫生状况堪忧。居民用水情况相较多年前有很大改善,但仍然面临夜间停水的问题。对于饮用水的净化处理,居民普遍担忧,虽然可以接入市里的水,但费用较村水站还是高。村里的娱乐、购物场所几乎没有,购物娱乐需到乡上。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年青人急于走出农村,外出

的人又不想农村的恶性循环。

对此,就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大量流出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以政府性项目催生相应的服务业。近期内周边的重大工程项目有很多,如崇启大桥的开工建设。热闹的集乡上,一幢三层小楼上的 大桥旅馆与崇启大桥同步开工,如今生意十分红火。除了迎来送往一批批散客外,还有客人长期包住在这里。最近两个月,附近新开了10多家旅社、饭店、超市,从这里向南已经形成了一条‘商业街’。旅馆老板陈永安说,以后的生意会越来越红火。这种服务性行业就是受益于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对此,随着所在村作为上海启

东一小时经济圈的第一站,各种配套设施的投资值得村里投入。村里的土地也可以更集中的利用,将部分用地作为开发用地,吸引投资;部分用地可以自行建设,构造一些旅游、运输、维修性的服务性组织。

第二、开发农村人才资源。2007

年,南通市委组织部等8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的意见》,力争用五年时间培养1万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2万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3万名种养能手、4万名能工巧匠,树立百名市级、千名县级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典型,建立10个市级特色农业人才基地,市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给予一定扶持。作为农村的人才工作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送出去,二是引进来。送出去是讲培养优秀的农村青年,通过表彰、津贴等方式鼓励优秀农村青年,由村或者乡出资免费给予网上科技期刊查询,免费赴上海、北京、山东等地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观光、考察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农村培养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引进来的方式也有很多,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就是大学生村官机制。国家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后,给农村带来新思想、新思路、新风气。此外,可

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事业单位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一线发挥余热。

第三、完善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健全的公共设施是保留农村劳动力,带动农村发展的必须。农村的公共设施不完善主要是供水、供电、卫生系统上。经过多年的发展,供水供电系统建立齐全,出现问题多在维修上,出现水电系统的问题往往不能第一时间修理,对居民影响很大。因此我的建议将修理维护职责写入乡供水项目承包合同,以此约束水站承包人。在农村中卫生情况一直堪忧,村里的露天厕所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让我格外关注。小康不小康,不看厨房看茅房,厕所的改造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值得关注。对此,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建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卫生厕所是指有墙有顶,厕坑及储粪池无渗漏,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的厕所,同时粪便通过特殊结构(如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或沼气池式等),能使粪便中的寄生虫卵和致病微生物得到有效灭

活处理的厕所,或叫做无害化卫生厕所。同时推进农村厕所入室工程,改变农村卫生环境。

第四、推进农村创业。农村的经济模式在进几年有很大的改变,因此,鼓励农民自我创业也是保证农村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法。相对于城市创业来说,农民自主创业困难较多。首先,水价、电价、通信等费用高,导致创业初始成本多,创业门槛过高;其次,从银行取得贷款难度大,农民没有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自行找不到贷款抵押的物品,也很难找到担保对象。再次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即使有了资金能够进行创业,能够进行生产,但由于农民信息渠道缺乏,生产的产品销路很难顺利打开;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化等问题也缺乏足够的能力予以解决。就政策上需要建立完善农村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在这个方面需要政府出台相应措施,协调地方于银行关系,故不作多的探讨。村里则需要及时发布产业政策、

市场信息、技术规范等,为创业者提供产业改革、发展、结构调整、资金投向、诚信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创业者依法纳税,合法经营,健康发展。 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地外流,这是现阶段农村普遍的状况,一方面,这解决了农村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推动城市化进程。但就现如今的形势,需要改变这种不断外流的现象,原因归于农村建设的需要,以及农村城市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带来的矛盾。因此吸引劳动力回归农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改善农村创业投资环境,不断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体制,不断加大农村政策扶持,使农村成为真正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推荐第8篇:延安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09材成(2)班 学号:200910340235 刘婷

延安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当看到老师布置作业题目为红色资源调研时,我第一个就想到了延安,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圣地我久已想往之地,通过各种方式调研革命圣地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开展考察学习,系统地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现将了解情况报报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东临黄河,与山西相临,西面与甘肃接壤,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延安在历史上一向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经久不衰,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调研中的几点感知。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怀着崇敬的心情,了解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观看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的MV。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还听了《南泥湾》这首红色歌曲,想到了当年王震领导的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奉命开赴陕北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把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成为运动的一面红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生产运动迅速扩大到敌后各解放区,抗日军民的大生产运动取得了伟大成绩,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在改革开放了,一些西方传过来的不好的思想开始泛滥,什么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等。

三、思考与收获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革命旧址数不胜数,但这些都是前辈们为了革命事业工作、学习、战斗过的地方,理应受到保护。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在中央党校旧址门口,我们看到的是一堆垃圾,一位看管人告诉我们由于缺乏资金,旧址保护的不够好,也没有开放。在八路军军政学院旧址,我们仅在草丛中看到一块能够证明身份的石碑。附近居民告诉我们,这里原先有个大礼堂,但后来就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拆了。在中央女子大学、马列学院等旧址,我们甚至连一块石碑也没找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耸的住宅楼。在惊叹人们创造力的同时,我们不禁为失去这么多宝贵的革命教育基地而感到痛心。

四、延安精神心得体会。

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延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荐第9篇:江西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班级:09材成一班学号:200910340130姓名:金坤鹏

乐平市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在国庆节期间,我利用节假日空余时间前往乐平市十里岗进行了红色资源调研。在调研期间我对十里岗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完成了此报告。十里岗乡位于乐平、德兴、弋阳三地交汇处,山高林密,土地肥沃,是革命时期深山战略要冲,有着革命斗争的地理条件。1927年,革命先辈方志敏同志进行革命斗争指导工农联合暴动留下的大量足迹。现保存在篁坞石塘的方志敏故居,由邵式平同志题字,被授予“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省委宣传委员会列为“第二批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十里岗乡在开发红色旅游产品进程中,一是深挖有关革命传统和历史人文景观资源,策划组织“踏历史足迹、瞻革命先烈”、“听革命故事、诵先烈诗书”等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红色旅游”项目,通过经典情景再现,使游客身临其境,寓教于乐。二是立足山区绿色资源,在大力推进特色生态种养产业的基础上,将红色旅游与“农家乐”相结合,让游客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推出农家特色旅游。如“吃农家饭、做农家事、住农家屋”,让广大游客感受该乡独特的红色休闲体验游,并开发一批“山野绿色食品”、“先烈事迹纪念品”等特色旅游商品。三是积极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它结合三地交界地带的地理优势,积极融入“红十军旧址”、“方志敏纪念馆”和“洪岩仙境”、婺源、龟峰等黄金旅游线,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光临。十里岗乡还以红色旅游和生态建设为抓手,积极打造品牌旅

游生态环境,逐步形成红色旅游与自然景观互相辉映的山区生态旅游经

镇。。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十里岗在开发过程中过于注重了经济的利益而忽视了它对我们这下一代教育方面的意义。我认为红色资源最主要的作用还是体现在在我们这一代身处和平年代的青少年的教育方面。

首先,红色资源是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载体。要把青少年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育人工作的首位, 树立“以人为本”和联系实际、力求实效的新思想政治教育观, 把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中心,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活动载体和有效手段, 让红色教育资源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最终走进学生促使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

其次,红色资源的创新式开发是对青少年政治思想的一种创新式教育。十里岗红色教育资源是青少年思想教育内容创新的重要基础。大力开发十里岗的红色教育资源,让红色教育资源中的优质思想教育资源溶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使之成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主体和载体。但是据我调研所知:十里岗的红色资源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很多的教育仅仅是带领学生进行下参观、或者是听下导游的简单讲解,加上各个红色教育基地文史陈列一成不变,我认为这些方

法不可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新的展示设备,利用声、光、电和影视模拟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动态展示、场景再现,使参观的人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增强亲和力。这样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被新一代的人接受,其教育意义比传统方式有更大的提高。

最后,红色资源应该融入青少年的生活中,而仅仅是存在于十里岗这个基地里面。我们可以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让青少年生活在一片红色的环境里。因为校园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强大的渗透性、突出的参与性和自娱自教等特点,能与传统的思想教育形成互补。使用本土红色进教材,学生更是喜闻乐见。通过举办演讲比赛、听革命传统教育课、讲革命故事、参加学雷锋活动、观看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影视作品,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生进行入情、入理、入心的教育,使青少年在传承与现实中找到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坐标。网路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我们也可以用它作为我们传播红色教育的一种工具。把爱国主义、诚信观念和集体主义等思想道德内容渗透在网络传媒之中,加大网络教育力度,致力构筑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教育空间。

红色教育资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和物质资源,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作为一个红色教育基地,更应该把其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而不是过于注重于其经济上的开发。十里岗红色教育基地只有通过它的努力使青少年在思想、政治有了一定的提高才不枉其红色教育基地的头衔。假使它有了经济上的收入而没有做到一个红色教育基地的应该做的、最根本的事,那它与一些普通的旅游景点何异。十里岗红色旅游基地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色,发挥出它最大的红色光芒,使乐平市十里岗红色教育资源真正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

推荐第10篇:可饮用淡水资源调研报告

自选

可饮用淡水资源调研报告

化工1002杨闯1011510205

摘要:淡水资源,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生存质量,它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所以,淡水资源保护是一个国家为了满足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维护淡水资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科学的手段合理地安排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影响淡水资源的经济、生态属性的各种行为进行干预的活动。

关键字:淡水资源保护措施可持续利用

一·淡水资源概述

世界的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巴西、中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刚果、印度尼西亚等国.排名不分先后.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在世界排名109,后面还有近百个国家,人均淡水资源少于中国.这也说明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基本处于中等水平。我国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各国人均水资源排名中,名列第88位。

水已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水已越来越少。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目前,我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北京每年缺水10多亿立方米,地下水位有的地方已降到30多米。深圳每天至少缺水10万立方米,曾经出现过“水荒”。江河也缺水,黄河连年出现断流。楼兰古城因为缺水,只剩下几处断垣残壁。罗布泊因为干涸,成为生命禁区。

中国七大水系中日前极大部分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普遍超标,全国7亿多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

珍视水,就是珍视生命。我国是严重的缺水大国,在40多个严重缺水国家中位居前列。而且,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与耕地、人口的地区分布也不相适应。在全国总量中,耕地约占36%、人口约占54%的南方,水资源却占81%,而耕地占45%、人口占38%的北方七省市,水资源仅占9.7%。在时空分布上也不平衡,70%左右的雨水又集中在夏、秋两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以上不利的自然因素,注定了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上世纪末对全国640个城市统计,有300个左右的城市不同程度地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4个,月缺水16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2000亿元。

进入21世纪,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据预测,2010年全国总供水量为6200~6500亿m3,相应的总需水量将达7300亿m3,供需缺口近1000亿m3,2030年全国总需水量将达10000亿m3,全国将缺水4000~4500亿m3。也就是

说,在今后30年中,水资源供水量要增加4000~4500亿m3,完成这项任务非常艰巨。

水资源是量与质的高度统一,水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由于污水排放量和毒性的增加,污水排放前又未能全部妥善处理,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二·可饮用淡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1)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种要素中,淡水资源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今天的人类,可以没有石油,可以没有电力,也可以没有煤炭,但绝对不能没有淡水。因为人类没有石油电力煤炭这些东西,照样可以生存,至多回到刀耕火种的年代;但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人类连同这个世界就会一同消亡。所以,淡水资源,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生存质量,它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所以,淡水资源保护是一个国家为了满足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维护淡水资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科学的手段合理地安排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影响淡水资源的经济、生态属性的各种行为进行干预的活动。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在水量方面应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展淡水资源的多种功能。注意避免水源枯竭、过量开采。同时,也要顾及环境保护要求和生态改善的需要。在水质方面,应防治水污染,维持水质良好状态,要养活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水环境,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和监督。

2)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面对淡水资源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决策层和普通百姓都开始行动起来。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淡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挑战,告诫人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非常重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淡水资源必须完成的具体管理指标,比如,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

(一)是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

中国闹水荒,主要是指北方。特别是近20年来的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淡水资源南多北少的趋势更加严重。这种由自然、地理、气象等因素所形成的淡水资源分布情况,单用软科学的办法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必须用硬办法。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硬办法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南水北调工程。

(二)是进一步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十五”计划就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它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进入“十一五”以后,同过去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深化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中,特别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GDP决定一切,而是把包括节水指标、治污指标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

(三)是加快淡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1、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淡水资源管理体制。重点是合理划分流域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加强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监督和水量调

度管理职能,探索建立流域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同时,加快淡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对有关资源管理的职能进行归并,强化各区域淡水资源监督管理的能力。鼓励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通过多种形式使用水户参与到水量分配、水价制定等水管理事务中来,促进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

2、推进水务体制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务投融资机制。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构建有利于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配套改革措施。整合水务产业,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推进水务行业产权制度改革。

3、创新淡水资源管理的内在机制。其中包括,充分发挥市场在淡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经济手段的运用,促进全社会建立节水防污的内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促进淡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开征中央电厂和农业用水淡水资源费,研究制定促进节水的淡水资源费收取机制。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和城市供水水价。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并调整费用水平。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和其他行业用水差价。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规范水权转让价格,推进水权有偿转让,实现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据了解,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建立起我国节水型社会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坚信,这些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三、结语

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淡水资源保护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地积极开发利用淡水资源和实行全面节水的同时,不但缓解了城市和农村严重缺水问题,而且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了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水质得到了改善,相信再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淡水资源的保护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部分摘自西部石化网 .cn

维基百科相关水资源知识

第11篇:海洋捕捞资源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南澳作为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其中主岛南澳岛面积106.14平方公里,海岸线76.77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海产品种类多质量好,收到了广大人们的欢迎,当地目前仍以海洋渔业为主要产业。我们通过采访海洋与渔业局和当地从事捕捞业的人们了解当地的捕捞资源情况。本文综述了当地当地的海洋资源与捕捞情况,从生态保育方面分析了当地捕捞的合理性及禁渔期的重要性,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海洋资源 捕捞 生态保育 禁渔期

中图分类号:s9

1.活动概况

2010年7月我们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委员会赴汕头南澳三下乡服务队调研小组针对南澳渔业严峻的状况,我们深入了解南澳近几年渔业的发展情况和禁渔期的实施力度,亲自走进南澳渔民的生活,进行实地采访和考查,进一步分析南澳人们的海洋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找出南澳岛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探讨出南澳海洋资源急剧减少的原因。

我们在调研的同时,一方面通过查阅国内外前沿文献等方法对南澳岛的海洋资源利用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以提高当地渔民的生态保育意识,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极大的破坏。另一方面我们会通过咨询专家,采纳他们有建设性的建议,在渔民中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尽可能地减少渔民违法、违规的捕捞方式,让保护好海洋资源的知识普及到每个渔民家庭。

2.南澳海洋捕捞概况[1]

南澳作为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其中主岛南澳岛面积106.14平方公里,海岸线76.77公里,人口7.2万,目前仍以海洋渔业为主要产业。该县拥有海域4,600平方公里,海洋捕捞业发达,为全国水产百强县[1]。渔业向来就是南澳人民的生计之业,全岛大概有一万人口以渔业为业。千百年来当地人民已养成了靠海吃海的“讨海”模式。

但由于近几年海洋生物逐渐地减少,出海的成本比往年高出许多,原本每天扬帆出海,满载而归的热闹景象已成为南澳渔民的回忆。再加上近几年”单拖作业”盛行,加上炸、电、潜捕等违法、违规的捕捞方法,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减少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捕捞业急剧萧条,渔民的生计已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导致很多渔民不得不改行换业。

3.调研采访过程

2010年7月19日我们于南澳县后宅镇后江渡口采访了渔民。渔民给我们介绍了南澳捕捞的相关情况。整理归纳如下:

3.1捕捞概况

南澳渔民以捕捞鱿鱼为主,也有捕捞石斑鱼和龙虾。该渔民采用的捕鱼工具为海山制造,渔船吨位在37-38吨之间,渔船编号由渔政局统一编号,到派出所办证。捕捞工具主要有鱼钩钓和单层网。冬天撒网捕各种鱼夏天用钩捕鱿鱼。政府禁止采用炸、电、潜捕等违法、违规的捕捞方法,同时,禁渔期禁止使用三层网,防止鱼苗等被捕。

3.2捕捞工具

调鱿鱼的鱼钩最早采用日本产的,后来采用台湾产的,现在主要从内陆购买。由于鱼钩有荧光,利用鱿鱼的趋光性,无需鱼饵既可捕捞鱿鱼,并可多次使用,有很大的经济有效。荧光在白天也能发挥效果,故白天也能吊到鱿鱼。由于鱼类对反差较大的物体比较敏感, 因此, 在一些渔具的设计中, 往往采用与海水颜色较接近的网线。如拖网一般使用绿色网线, 刺网以及钓具用线一般都使用透明色。在钓具作业中, 通常使用拟饵可以明显提高捕获效果。另外,利用海洋生物的生性行为,利用其游泳的特征、集游等行为特征,布置拖网、围网、地钓具、耙刺等捕捞工具。

3.3收成情况

每次都不一定相同,少则几十公斤,多则上百公斤不等。而从农历一月份到现在七月份,半年左右的时间,每人平均能赚一两万,少的也有七八千,而一条船常雇五六人。今年捕的鱿鱼比前几年好,鱼类的品种基本维持不变。五月到八月份是打捞最好的时段,而七月份最佳,销售情况:主要返乡卖给鱼贩或运到内陆卖给鱼贩,转运至内陆的鱼贩要加收5%的税。

3.4船只的动力情况

船只以柴油作为动力能源,耗油情况主要取决于船只大小。360匹马力的船只7天约用1千多升油。现在政府会补贴油差价,补贴数目依据船只的马力而定,而补贴金主要分给船长及长工,临时工则没有。

3.5船上生活

出海前,要备用食物,食物包括蔬菜,猪肉,水果,米、以及饮用水等生活使用品。分配人员负责炊事工作。而船上的垃圾直接扔进海中,因为没有接到相关管理局的禁止通知。在捕捞方面,一般抛下鱼钩后,一般两小时后起钩,偶尔抛下鱼钩后如果没有收获则换地方

3.6海洋生态情况

随着我国海洋捕捞业渔获量的增长,捕捞能力也显著膨胀,渔船捕捞能力过剩以及有效管理的缺失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我国沿岸及近海主要鱼类种群枯竭。传统经济鱼类在中国海洋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处于关键的位置,关键物种数量锐减必然会影响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类的组织结构。据渔民所了解,在近些年来,不可否认一些非法的捕捞行为影响了海洋资源的平衡,但鱼类的品种基本维持不变,具有相对稳定性。此外,最近海洋很少发生赤潮现象。

4.当地捕捞业存在的问题

经采访总结,我们归纳出渔业捕捞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4.1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不高,总体素质依然较低。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虽然九年制义务教育进一步普及,成人教育广泛开展都有效地提高了人口的文化素质,但从事渔业捕捞的人员总体受教育水平依然较低,特别是高学历人员更少从事渔业捕捞生产,捕捞人员受教育程度多半是高中以下。

4.2年龄日趋老化,传统渔民后继无人。

从年龄结构分布来看,捕捞劳动力整体年龄偏大,而传统渔民的年龄更偏大。呈现出年龄结构老化、传统渔民后继无人的状况。导致这种情况存在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渔业生产大部分船只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不高,劳动力价值较低,生产作业环境不如陆地,外来年轻人员不愿意从事捕捞业生产。再加上传统渔民子女不愿意从事如此高投入、高风险、生产环境差的捕捞业生产,传统渔民生产人员越来越少。

4.3外来人员所占比重高,部分人员无证上岗生产,缺乏安全生产意识。

非传统渔民即外来人员从事捕捞行业的人数占较高比例。据了解,非传统渔民无证人员约占30%左右,这些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生产意识,没有完全掌握安全生产技术,更不用说规避相应的岗位操作风险,往往发生事故的就是这些非传统渔民。

4.4传统渔民参股多,雇工人员参股少。

从调查数据来看,传统渔民参股人数占捕捞传统渔民人数的近一半,而非传统渔民参股人数占捕捞非传统渔民人数的比例小。传统渔民中未参股人员享受不到国家渔业柴油补助政策的好处,再加上受到外来人员的冲击,未参股的传统渔民工资待遇也受到影响,这些使渔业生产管理更加困难。

4.5渔民社会化保障体系有待建立。

据了解,南澳统一的渔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所有传统渔民退休人员无退休金。只能依靠先前的积蓄或者转移行业维生。

4.5海洋生态保护意识不强。

渔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上的限制,生态保护意识弱。捕捞过程中,若没有相关部门的明文规定,渔民往往会因一时的方便,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对海洋生态不利的行为,甚至,会因一时的冲动,只着眼于眼前利益,过度捕捞,或捕捞国家保护的海洋生物。

5.建议

查阅相关资料,我们整理出对这些问题的有效应对策和建议

5.1加大岗前培训,提高实际操作技术[2]。

要加大培训力度,将岗前培训列入渔民下海的必要前提,以政策法规进行硬性规定。岗前培训内容要实用,既要有实用技术、劳动技能,又要有政策法规等内容。可通过集中培训、定向培训、委托代培、上门培训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在培训经费上各级政府可根据实际培训的次数进行补贴。同时要规范渔业用工制度,渔政部门要加强渔业安全管理,开展无证上岗船员的查处。切实提高渔民的生产技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事故发生,保护弱势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此外,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意识。

5.2建立渔民社会化保障体系[3]。

建议政府将渔民的社保问题纳入重要的议程,作为为民办实事来抓。建议对进入渔业生产的人员采取与企业的方式一样,为船上渔民按月缴纳社保,并且可以跨省流转,政府再相应补助一些。其次村级公司也为所属传统渔民补助一些,这样才能有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让渔民老有所养,切实解决渔民后顾之忧。

5.3深化渔区村级集体改革[4]。

渔村集体经济发展使渔民得到了实惠,传统渔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员越来越少,村级集体资产后继无人,现有渔民有要求进行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的想法,有关部门思想上未解放,怕做的不够好,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建议政府引起重视,加强宣传,解放思想,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政策,集中人员和精力,做好股份制改革工作,使渔民放心,社会稳定。

5.4积极争取财政对渔业政策的扶持力度[5]。

中央近几年连续对渔业用油进行了补贴并且力度较大,使生产中的渔民得到实惠。但是对渔业的设备和技术改造项目等给予的补助重点考虑了有一定实力的股东渔民和相应的业主,而从事雇工的人员,或退出的老传统渔民得不到一点实惠,希望政府能对这些人员给予考虑和政策倾斜。

6.致谢

本次关于“南澳海洋捕捞资源情况调研”得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团委以及化学与环境学院的大力支持,在调研过程中也得到了南澳政府以及人民的支持,在此对所有支持和协助此次调研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

7.参考文献

[1]杨宇峰,林学群.南澳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与持续利用[j].海洋科学,1999(03)

[2]孙林,杨德权,肖洪钧,李守巨.海洋渔业捕捞优化模型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渔业经济研究,2010.(1)

[3]仁君,林振山,任晓辉.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捕捞策略和动力预测[j].南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XX,(03)

[4]赵志宏,于志新.当前我国海洋捕捞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齐鲁渔业, XX,(07)

[5]江航宇,王延青.南海区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j].海洋科学, XX,(09)

第12篇:海洋捕捞资源情况调研报告

海洋捕捞资源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南澳作为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其中主岛南澳岛面积106.14平方公里,海岸线76.77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海产品种类多质量好,收到了广大人们的欢迎,当地目前仍以海洋渔业为主要产业。我们通过采访海洋与渔业局和当地从事捕捞业的人们了解当地的捕捞资源情况。本文综述了当地当地的海洋资源与捕捞情况,从生态保育方面分析了当地捕捞的合理性及禁渔期的重要性,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海洋资源 捕捞 生态保育 禁渔期

中图分类号:s9

1.活动概况

2010年7月我们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委员会赴汕头南澳三下乡服务队调研小组针对南澳渔业严峻的状况,我们深入了解南澳近几年渔业的发展情况和禁渔期的实施力度,亲自走进南澳渔民的生活,进行实地采访和考查,进一步分析南澳人们的海洋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找出南澳岛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探讨出南澳海洋资源急剧减少的原因。

我们在调研的同时,一方面通过查阅国内外前沿文献等方法对南澳岛的海洋资源利用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以提高当地渔民的生态保育意识,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极大的破坏。另一方面我们会通过咨询专家,采纳他们有建设性的建议,在渔民中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尽可能地减少渔民违法、违规的捕捞方式,让保护好海洋资源的知识普及到每个渔民家庭。

2.南澳海洋捕捞概况[1]

南澳作为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其中主岛南澳岛面积106.14平方公里,海岸线76.77公里,人口7.2万,目前仍以海洋渔业为主要产业。该县拥有海域4,600平方公里,海洋捕捞业发达,为全国水产百强县[1]。渔业向来就是南澳人民的生计之业,全岛大概有一万人口以渔业为业。千百年来当地人民已养成了靠海吃海的“讨海”模式。

但由于近几年海洋生物逐渐地减少,出海的成本比往年高出许多,原本每天扬帆出海,满载而归的热闹景象已成为南澳渔民的回忆。再加上近几年”单拖作业”盛行,加上炸、电、潜捕等违法、违规的捕捞方法,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减少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捕捞业急剧萧条,渔民的生计已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导致很多渔民不得不改行换业。

3.调研采访过程

2010年7月19日我们于南澳县后宅镇后江渡口采访了渔民。渔民给我们介绍了南澳捕捞的相关情况。整理归纳如下:

3.1捕捞概况

南澳渔民以捕捞鱿鱼为主,也有捕捞石斑鱼和龙虾。该渔民采用的捕鱼工具为海山制造,渔船吨位在37-38吨之间,渔船编号由渔政局统一编号,到派出所办证。捕捞工具主要有鱼钩钓和单层网。冬天撒网捕各种鱼夏天用钩捕鱿鱼。政府禁止采用炸、电、潜捕等违法、违规的捕捞方法,同时,禁渔期禁止使用三层网,防止鱼苗等被捕。

3.2捕捞工具

调鱿鱼的鱼钩最早采用日本产的,后来采用台湾产的,现在主要从内陆购买。由于鱼钩有荧光,利用鱿鱼的趋光性,无需鱼饵既可捕捞鱿鱼,并可多次使用,有很大的经济有效。荧光在白天也能发挥效果,故白天也能吊到鱿鱼。由于鱼类对反差较大的物体比较敏感, 因此, 在一些渔具的设计中, 往往采用与海水颜色较接近的网线。如拖网一般使用绿色网线, 刺网以及钓具用线一般都使用透明色。在钓具作业中, 通常使用拟饵可以明显提高捕获效果。另外,利用海洋生物的生性行为,利用其游泳的特征、集游等行为特征,布置拖网、围网、地钓具、耙刺等捕捞工具。

3.3收成情况

每次都不一定相同,少则几十公斤,多则上百公斤不等。而从农历一月份到现在七月份,半年左右的时间,每人平均能赚一两万,少的也有七八千,而一条船常雇五六人。今年捕的鱿鱼比前几年好,鱼类的品种基本维持不变。五月到八月份是打捞最好的时段,而七月份最佳,销售情况:主要返乡卖给鱼贩或运到内陆卖给鱼贩,转运至内陆的鱼贩要加收5%的税。

3.4船只的动力情况

船只以柴油作为动力能源,耗油情况主要取决于船只大小。360匹马力的船只7天约用1千多升油。现在政府会补贴油差价,补贴数目依据船只的马力而定,而补贴金主要分给船长及长工,临时工则没有。

3.5船上生活

出海前,要备用食物,食物包括蔬菜,猪肉,水果,米、以及饮用水等生活使用品。分配人员负责炊事工作。而船上的垃圾直接扔进海中,因为没有接到相关管理局的禁止通知。在捕捞方面,一般抛下鱼钩后,一般两小时后起钩,偶尔抛下鱼钩后如果没有收获则换地方

3.6海洋生态情况

随着我国海洋捕捞业渔获量的增长,捕捞能力也显著膨胀,渔船捕捞能力过剩以及有效管理的缺失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我国沿岸及近海主要鱼类种群枯竭。传统经济鱼类在中国海洋生态

系统营养结构中处于关键的位置,关键物种数量锐减必然会影响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类的组织结构。据渔民所了解,在近些年来,不可否认一些非法的捕捞行为影响了海洋资源的平衡,但鱼类的品种基本维持不变,具有相对稳定性。此外,最近海洋很少发生赤潮现象。

4.当地捕捞业存在的问题

经采访总结,我们归纳出渔业捕捞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4.1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不高,总体素质依然较低。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虽然九年制义务教育进一步普及,成人教育广泛开展都有效地提高了人口的文化素质,但从事渔业捕捞的人员总体受教育水平依然较低,特别是高学历人员更少从事渔业捕捞生产,捕捞人员受教育程度多半是高中以下。

4.2年龄日趋老化,传统渔民后继无人。

从年龄结构分布来看,捕捞劳动力整体年龄偏大,而传统渔民的年龄更偏大。呈现出年龄结构老化、传统渔民后继无人的状况。导致这种情况存在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渔业生产大部分船只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不高,劳动力价值较低,生产作业环境不如陆地,外来年轻人员不愿意从事捕捞业生产。再加上传统渔民子女不愿意从事如此高投入、高风险、生产环境差的捕捞业生产,传统渔民生产人员越来越少。

4.3外来人员所占比重高,部分人员无证上岗生产,缺乏安全生产意识。

非传统渔民即外来人员从事捕捞行业的人数占较高比例。据了解,非传统渔民无证人员约占30%左右,这些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生产意识,没有完全掌握安全生产技术,更不用说规避相应的岗位操作风险,往往发生事故的就是这些非传统渔民。

4.4传统渔民参股多,雇工人员参股少。

从调查数据来看,传统渔民参股人数占捕捞传统渔民人数的近一半,而非传统渔民参股人数占捕捞非传统渔民人数的比例小。传统渔民中未参股人员享受不到国家渔业柴油补助政策的好处,再加上受到外来人员的冲击,未参股的传统渔民工资待遇也受到影响,这些使渔业生产管理更加困难。

4.5渔民社会化保障体系有待建立。

据了解,南澳统一的渔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所有传统渔民退休人员无退休金。只能依靠先前的积蓄或者转移行业维生。

4.5海洋生态保护意识不强。

渔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上的限制,生态保护意识弱。捕捞过程中,若没有相关部门的明文规定,渔民往往会因一时的方便,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对海洋生态不利的行为,甚至,会因一时的冲动,只着眼于眼前利益,过度捕捞,或捕捞国家保护的海洋生物。

5.建议

查阅相关资料,我们整理出对这些问题的有效应对策和建议

5.1加大岗前培训,提高实际操作技术[2]。

要加大培训力度,将岗前培训列入渔民下海的必要前提,以政策法规进行硬性规定。岗前培训内容要实用,既要有实用技术、劳动技能,又要有政策法规等内容。可通过集中培训、定向培训、委托代培、上门培训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在培训经费上各级政府可根据实际培训的次数进行补贴。同时要规范渔业用工制度,渔政部门要加强渔业安全管理,开展无证上岗船员的查处。切实提高渔民的生产技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事故发生,保护弱势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此外,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意识。

5.2建立渔民社会化保障体系[3]。

建议政府将渔民的社保问题纳入重要的议程,作为为民办实事来抓。建议对进入渔业生产的人员采取与企业的方式一样,为船上渔民按月缴纳社保,并且可以跨省流转,政府再相应补助一些。其次村级公司也为所属传统渔民补助一些,这样才能有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让渔民老有所养,切实解决渔民后顾之忧。

5.3深化渔区村级集体改革[4]。

渔村集体经济发展使渔民得到了实惠,传统渔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员越来越少,村级集体资产后继无人,现有渔民有要求进行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的想法,有关部门思想上未解放,怕做的不够好,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建议政府引起重视,加强宣传,解放思想,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政策,集中人员和精力,做好股份制改革工作,使渔民放心,社会稳定。

5.4积极争取财政对渔业政策的扶持力度[5]。

中央近几年连续对渔业用油进行了补贴并且力度较大,使生产中的渔民得到实惠。但是对渔业的设备和技术改造项目等给予的补助重点考虑了有一定实力的股东渔民和相应的业主,而从事雇工的人员,或退出的老传统渔民得不到一点实惠,希望政府能对这些人员给予考虑和政策倾斜。

6.致谢

本次关于“南澳海洋捕捞资源情况调研”得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团委以及化学与环境学院的大力支持,在调研过程中也得到了南澳政府以及人民的支持,在此对所有支持和协助此次调研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

7.参考文献

[1]杨宇峰,林学群.南澳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与持续利用[j].海洋科学,1999(03)

[2]孙林,杨德权,肖洪钧,李守巨.海洋渔业捕捞优化模型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渔业经济研究,2010.(1)

[3]仁君,林振山,任晓辉.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捕捞策略和动力预测[j].南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XX,(03)

[4]赵志宏,于志新.当前我国海洋捕捞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齐鲁渔业, XX,(07)

[5]江航宇,王延青.南海区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j].海洋科学, XX,(09)

第13篇:井冈山红色资源调研报告重点

09材成(2)班 学号:200910340209 尧鑫

井冈山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根据老师作业布置,我怀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对革命圣地久已想往之心,通过各种方式调研革命的摇篮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土地开展考察学习,系统地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现将了解情况报报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汀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此次学习调研我主要通过上网了解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大井毛泽东故居,黄洋界哨口,红军造币厂,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茨萍毛主席旧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观看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视频等革命历史资料,也去图书馆查了资料,做了一些笔记。通过学习收获良多,收益非浅。

二、调研中的几点感受

井冈山,是一座独特而又神奇的山,在中国革命风云激荡的历程中,她的名字,是和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是和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山门口那座星火燎原的雕塑默默地告诉着我们,如果没有这块红色的土地,就不会有今天的大好河山。正是在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最终化成了席卷中华大地的革命烈焰,锻造出一个崭新的新中国。通过调研学习,我不仅重温了历史,更重要的是铸造了灵魂、锤炼了信念。同时很多青年人对于新中国的创建、成立的来之不易缺乏切身感受,对那段艰苦卓绝的创业史缺乏系统的感性认识。本次调研学习弥补了我对历史革命传统知识的不足,较好的丰实了我对这一历史时期知识的了解。 深刻感受到先烈们以苦为乐的革命精神。“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呐个也当粮。”“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革命先烈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蓬勃的革命乐观精神。深刻感受到先烈们不屈不扰的斗争精神。看到由于武器简陋,物资缺乏,红军战士们很多就是用大刀和梭镖这种简单的武器和敌人战斗,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畏惧。黄洋界保卫战中,面对十倍、百倍于我的装备精良的反动势力,他们削竹为签,摆下竹签阵,扎的敌人哭爹喊娘;到处点燃鞭炮,挥舞旗帜,吓得敌人草木皆兵,最终只用了一发炮弹就让敌人抱头鼠窜。这种面对困难永不低头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深刻感受到先烈们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为了革命事业的发展,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们倒在了井冈山上,红四军医院被偷袭,一百多名重伤员惨遭杀害,纪念馆到处是烈士们的雕塑和画像,他们有的是堵住敌人的枪眼,有的是为了给大部队断后,毫不吝惜的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在革命烈士陵园,的资料显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二年四个月中,就有4.8万多革命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碑刻在烈士名录上的只有15744名,还有3万多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井冈山群众的牺牲更是不计其数,由于敌人占领后实行的灭绝政策,当朱德同志带了2千银圆发给井冈山的群众时,一人一块竟然剩下了一千多块,可见群众的牺牲有对么惨烈。但是为了革命事业,没有人退缩,也没有人放弃,“敢当红军不怕死,野草过火还留根。” 正是这种众志成城的精神,让井冈山根据地在敌人的围攻下巍然不动。

三、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各种精神之源,江泽民总书记概括了24个字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它是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斗争中培育的,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这种精神不仅在革命战争的年代里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尤其作为青年人,我们要以此次调研学习为契机,以井冈山精神激励自身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积极为中华复兴努力奋斗。

通过此次直观性的革命传统教育,使我的心灵都受到了一次强烈的振撼。它将会成为我在学习生活中一段难忘的历程。必将为我今后的学习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第14篇: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在以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中,已探索出一条加快科学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之路,极大地增强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势头,人民生活水平、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当前,人民群众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全国上下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如何合理开发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全面提升环境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头等大事。

一、全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基本现状

(一)资源开发基本情况

1.资源情况。**是全省资源大县之一,境内资源较为丰富。一是矿产资源。现已发现矿产30种,探明储量14种,煤、铅、锌、铁、硫铁矿、大理石、石英等矿产储量较为丰富,其中石英矿储量23亿吨,居**首位;煤储藏总量15.9亿吨,小发路优质无烟煤被誉为世界煤炭“**”;铅、锌储量104.32万金属吨;铁储量4700万吨。矿产地129处,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15处。二是水能资源。境内有大小河流150多条,开发条件好,其中经流面积大于50KM2的17条,总径流面积1850.4KM2,径流量17.4亿m3,平均比降6.4‰,平均每平方公里面积产水60.1万m3,以**、**江和**河三大干流水能储量最大。根据水利部门水电资源规划数据显示,全县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86.76万千瓦,可开发量34.725万千瓦,现已规划电站197座,总装机容量34.725万千瓦,年发电量193755万度。三是生物资源。全县生物资源品种多,开发潜力大。天麻、核桃、魔芋、竹笋、花椒、板栗等最具特色、发展前景极为广泛。小草坝天麻驰名中外,**被誉为世界天麻原产地,现已开发出天麻胶囊、天麻饮片、天麻保健酒等产品,药用价值居世界一流,是**麻、**天麻的代表,素有“云天麻”之称。四是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红色、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是罗炳辉将军和时代英雄徐洪刚的故乡,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境内有小草坝原始森林、**万亩竹林等自然风光。小草坝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达108平方公里,有各类野生动物1200余种;**竹海旅游景区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牛街古镇历史悠久,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74种中,**县就有59种,占79.73%,旅游资源类型组合较为有序。

2、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全县资源开发潜能和市场利用价值大,招商引资氛围浓,投资环境条件好。按照国家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资源,努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目标,促进全县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以工业经济发展为例,全县加快“工业强县”步伐,工业经济连续5年高位运行,总产值从2007年的12.4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0.54亿元,年均增长22.22%,从全省的75位跃升到55位。驰宏铅锌选厂,天力煤化,庙林电站等一批骨干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天力碳素,旺立达增温还原剂,**水泥厂技改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快,煤炭、铅锌、电力等产业集群培育初具雏形,现已累计完成工业投资46.3亿元。

(二)环境保护基本情况

1.环境质量现状。一是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根据**县水资源区划报告数据显示,全县源头水功能保护区内水质较好,水质为I至Ⅱ类。主要包括角奎小河源头支流海子河与眯洱河全河段、**河从源头至角奎纸厂段、钱家沟全河段、黑龙潭河全河段,**江水系花果河全河段、**全河段、水果河全河段、**坝小河自源头至牛街纸厂段、云峰沟全河段。**省级自然保护区,**江一级支流中厂河;小草坝地级自然保护区,大桥河、朱家沟;**江小河桥至溪口县级自然保护区,**江干流小河桥至溪口河段。**河保留区现状水质为III类。**一角奎段开发利用区,河段范围自巴爪河出口至欧家小河出口,**江支流**坝**纸厂至**江干流大石盘,水质均为IV类。现状水质为IV类,以及**江水系的牛街纸厂一大石盘段开发利用区,河段范围自**江支流**坝**纸厂至**江干流大石盘,现状水质为IV类。二是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县城绿化覆盖率为20%,全县森林覆盖率为30%。现有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9075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天然毛竹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亚热带山地湿性阔叶林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三是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县境内绝大部分为河谷区、山区和半山区,其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一级标准。县城中心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雨季达到或超过二级标准。四是声环境质量现状。县域大部分地区声环境质量良好,县城及周边地区由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相对集中,交通拥挤,按照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3096-93)评价,所测4类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均不同程度超标。

2.环境监管情况。“十二五”以来,全县环保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环境治理资金和设备投入加大。督促18个行业、369家中小民营企业加大环保建设资金投入,累计投入资金2.56亿元对**江、**、**河、**等河流进行治理,对河流两岸生态进行建设;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督促16家企业加大环境污染整治,提升节能减排设施改造,关停14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督促126家企业完善环保设备设施。二是严把环境准入关,严格控制污染源。主持评审,新建、扩建、改建等项目365个,发放排污许可证101个。三是环境保护与监察执法力度明显加强。依法开展核与辐射及危险化学品监管,对全县32家企业进行排污申报及核定,累计征收排污费377万元。“十二五”以来,累计出动执法车辆580车次,执法人员2300余人次,检查企业548家,查处违法企业71家。四是环境监测工作有序开展。全面完成大气、水、噪声等常规监测,完成18家煤矿、4家采石场、2家洗选厂的噪声监测。五是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即将进入招投标程序,灾后恢复重点环保项目6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源地保护项目均已评审通过。

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建议

(一)增强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及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县委政府网、**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增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意识。县政府每年应至少召开一次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大会,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着力宣传培训环保各项法律法规及制度。县环保部门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企业管理人员和环境执法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及各项业务培训,提高企业企主及环境监管干部对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水平,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中,尤其是要加强对《宪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的学习了解。如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法》规定: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使用人有管理、保护、合理利用的义务。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全县各级各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要增强环保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参与到全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中来,树立资源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意识,加强环境污染监督。环保部门要通过法律手段构建公众参与环保长效机制,建立环保法制宣传效果与行政问责制度,确保企业法人和公众环境保护法制意识的提高。

(二)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设置矿权。根据全县资源分布的区域特征、环境承载能力,大力发展能源经济、城市经济、生态经济和区域经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源头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一批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落后产能。严禁新上污染环境建设项目。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要求,大力发展优势特色经济,加快环保发展产业,大力推进节能、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推动清洁生产。要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农业,全面提升产业经济水平;发展区域经济,打通交通大动脉、积极融入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圈;要发展城市经济,重点打造建设能源化工基地服务业中心,大力发展制造业、精细化工业,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始终坚持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并重,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尽快将全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下大力气将经济砝码向低耗能、低污染产业转移,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转移,向旅游文化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全县在新设置矿权和布局产业时,要强化规划,科学编制矿权设置方案,从源头上杜绝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现有产业布局和矿权设置不合理的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资源开发整合意见相关要求,加快推进资源开发整合,实现资源重组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关闭一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促进产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努力实现产业布局和矿权设置合理目标。

总之,资源是人们生存的基础,环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环境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是为人民谋利、为子孙造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和民心工程,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全力推进**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15篇:远程教育教学资源需求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远程教育的需求和建议,最大限度满足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要求,切实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在党员教育、培训和服务中的作用,**区委组织部于近期以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对基层远程教育站点开展教学资源需求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800份,回收1790份,回收率达99.4%。范围涉及**区所有基层站点(包括社区、农村以及机关等站点)。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我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现状

一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得到大部分党员群众的认同。在回答“您对本村(社区)现代远程教育的了解程度”时,认为从没有听说过的,占1%;认为听说过,但没有参与的,占9%;认为偶尔参与的,占28%;认为经常参与的,占62%。在回答“您认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如何”时,认为没有作用的,占5%;认为现在还看不到明显作用,以后会有作用的,占30%;认为很有作用,是件大实事、大好事的,占65%。从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来看,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对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支持和肯定的。

二是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现代远程教育的热情较高。在回答“您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趣”时,只有3%认为没有兴趣,28%认为兴趣不高,69%认为兴趣浓厚。在回答“您认为目前村党支部组织学用活动的时间安排如何”时,有30%认为集中学习多了,21%认为集中学习少了,14%认为个人自学少了,3%认为安排不合理。在回答“您参加现代远程教育的原因”时,认为是村党支部硬性要求的仅占23%;认为是个人自愿高达77%。在回答“站点组织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的频率”时,14%的回答参加了1—2次,25%的回答参加了2—3次,61%的回答参加了3次以上。由此可见,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所认识、所接受,并对参与现代远程教育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

三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学用成效较为明显。在回答“您认为村里的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发挥作用如何”时,只有5%认为没有作用,30%认为发挥了一些作用,44%认为发挥了较大作用,21%认为是自己致富的好帮手。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引导我区主导产业的发展,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另外,还成立了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渭北葡萄产业园,南塬核桃栽植,园区生猪养殖等示范基地,定期联系养殖、种植专家到基地对养殖户现场教学,传经送宝。通过基地联户,井头村养殖规模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初步实现了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二、我区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用需求情况

一是学用需求具有的广泛性。这次问卷调查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基本涵盖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对问卷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表现出强烈的需求,重点突出在政治理论、实用技术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由此可见,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除关心与工作、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要素外,已开始关注文化娱乐全面协调发展,开始注重生产、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是学用需求具有倾向性。这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行情、农村政策法规及与农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需求占有较高的比例,这些情况表明,当前农村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而有关农民自身的卫生、健康及民主法制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

三是学用需求具有差异性。多数调查对象除了对讲座类表现出大致稳定的需求外,因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又表现出一定多样性和差异性。葡萄种植乡镇的调查对象特别需要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内容,果树种植乡镇的调查对象特别需要果品贮藏加工技术和果品市场行情等内容,生猪养殖的调查对象需要养殖技术和销售等方面内容,城区周边镇办调查对象对装饰、家电维修、建筑、机动车保养与维修等就业技能表现出较大需求。这些情况表明,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村劳动力加快由传统种植业向新型种植业、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

三、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共收集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20多条。针对这些建议共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对策:

一是充分整合资源,构建“大远教”的工作格局。按照“一站多用、共建共享”的要求,充分发挥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整合相关资源,要大力整合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各类科技、教育、农业、林业、畜牧、农机、文化、卫生、计生、民政等部门的资源,拓展和延伸现代远程教育功能,使之真正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素质的培训点、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切入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示范点、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的致富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传授点和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娱乐点。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增强现代远程教育实效。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作用。一方面,针对管理员流动快的问题,加强对远教管理员的培训,使全区管理员都能熟练掌握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简单故障的排除技术,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培训,重点培训村组干部、学用典型和有积极性的党员群众等,通过示范带动,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增强教学资源针对性和时效性。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反映,中央和省、市现代远程教育播出平台教学资源虽比较丰富,但真正符合本地实际和农民群众需求的教学内容依然较少,尤其是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致富信息等教学课件严重不足。同时,课件更新周期较长,部分现有教学课件时效性不强,也影响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实际效果。建议进一步加大“乡土教材”开发力度,尤其应以简便易学、生动直观为原则,加快制作操作简便、易学易懂的小型教学课件,提高教学资源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近年来,我们根据农村党员干部的实际需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和本地专业人才的力量,组织编发了农业实用技术、农村文艺娱乐、本地历史地理、政策理论法规等各类教学课件30多个,其中《葡萄Y型架技术》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全国远教课件观摩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被省、市远教资源库采用;全国十大最美村官——雷洋洲的专题片《盈田耕夫》,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中评为最佳作品;10多个教学课件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课件。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根据全区广大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整合各方资源,制作出更适合当地群众实际需求的教学资源课件。

第16篇:甘肃省劳动力资源情况调研报告

甘肃省劳动力资源情况调研报告

向晓梅 杨丽

随着开发区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加,产业工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预计到2010年开发区用工缺口在15000人左右。为了进一步拓宽疆外劳动力输入渠道,解决开发区企业招工难的现状,11月22日至12月4日,社会发展局向晓梅局长率区人才交流中心杨丽、华芳纺织吴春梅副总经理、天盛实业陈咏梅部长、兵团职介中心黄欢五位同志赴甘肃省兰州、临夏州、定西、天水、平凉、庆阳等五个地区,进行了劳动力资源情况调研。针对6市、17县、4区的劳务办同志,以及16所职业学校、5所劳务中介机构召开了10场劳动力市场推介会,并就建立劳务输出基地,成批量输转产业工人事宜进行了对接洽谈。

一、甘肃省劳务输出概况

甘肃是一个农业省,农村人口占到全省总人口的75%,由于地少人多,山区十年九旱,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甘肃省今年有富余农民工500万,外出务工人员477万,其中:在省内务工227万,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150万人,新疆100万人,是劳务经济效益较为突出的劳务输出大省。甘肃省劳动厅上至省政府、下至县乡都成立有专门负责劳务工作的劳务办,已形成自上而下一整套劳务工作流程,劳务信息网络覆盖各县乡、遍及全国。

临夏州、定西、天水、平凉、庆阳等5个地区,富余劳动力丰富,劳务输出规模较大,定西每年输转60万人、天水50万人、庆阳50万人、平凉市45万人、临夏40万人;其次,这5个地区在新疆务工人员较多,每年还输出季节性拾花工近10万人,对新疆和兵团有一定了解,有利于企业沟通和宣传。与此同时,这5个地区位于甘肃东南部,属于甘肃较贫困地区,就业水平和工作待遇与开发区企业相对较为接近,此外,庆阳、平凉、临夏这三个地区是甘肃回民较为集中的区域,因开发区企业用工条件和待遇与东南沿海一带的企业有差距,在招录汉族员工方面没有优势,受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甘肃回民不太好向外输转,因此我们选择了这三个地区重点考察。

二、此次用工市场对外推介取得的收获

1、此次考察得到了甘肃省劳动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甘肃省劳动厅在利用年底到各县市考核的机会将开发区企业招工信息发放到各县乡劳务办,为开发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同时为更好地解决开发区纺织产业工人的用工缺口,支持开发区劳务输转工作,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甘肃省劳动厅决定在石河子开发区挂牌成立“甘肃省劳务输出转移基地”,为企业和农民工搭建劳务输出绿色通道。

2、此次出行,甘肃省劳动厅提前准备、全程安排。在很短的时间,为我们与6个市、17县、4区、16所学校、5所劳务中介机构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搭建了平台,达到了很好地效果。通过对开发区企业用工需求和待遇情况的沟通推介,与临夏州劳务办达成了在1-2年内为开发区宣传并组织15000名劳务工的输转协议,与庆阳劳务办签订了建立长期劳务输送基地的意向性协议,与甘肃轻纺服装技工学校达成为企业招录、培养纺织挡车工的意向,与庆阳理工中专、西峰职业中专达成农民工转移培训和中职生学习就业合作意向。同时委托三家职业介绍所在当地发布企业招工信息,为我区代招所需人员。这些协议和意向的达成,为明年企业的用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这次外出考察,由于有区内企业一同参加,参与整个招工行程,使企业客观、真实地感受到了企业招工条件与劳动力市场价格之间的较大差距,招工的难度和艰辛。特别是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市场化,给企业今后的用工成本带来挑战和更多的制约等不利因素,也提醒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及时调整用工政策,千方百计留住员工,同时及早做好与各地劳务市场的市场化对接,做好在人力资源使用上的储备。

三、此次赴疆外招工的感触和认识

1、通过此次对这5个地区的实地考察和了解,使我们对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和招工形势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也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为了让甘肃农民工知道、了解石河子,选择到开发区就业,就一定要抓住两个时期对开发区进行大力宣传,一是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高峰期,可以在富余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区域,利用各县市举办“农民工外出务工转移大会”的机会,组织区内企业前往举办1-2场“石河子开发区劳动力市场和企业推介会”,让农民工进一步了解石河子,扩大开发区的知名度。二是

6、7月份,针对“两后生”较多的地区,召开“开发区企业专场招聘会”,加大对开发区企业的宣传,吸引有就业愿望的学生和新成长劳动力到开发区企业就业。

2、因开发区纺织行业目前还处于产业链低端,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低,很难与其他产业相竞争,甘肃省农民工外出打工首选东南沿海一带,主要从事电子、服装、化工等行业,工资待遇包吃包住1600元至3000元左右,社保大多只缴纳三金或工伤保险。而区内纺织行业利润率低,工资待遇难有大的提升,和劳动力市场用工价位有较大差距,因而招用工竞争力弱。但由于新疆与甘肃气候相似,生活习惯相近,有些甘肃农民工还是愿意选择到新疆来务工的,开发区天盛纱业目前就有甘肃张家川籍员工1200人,华芳有甘肃籍员工300多人。所以企业作为用工主体,只有进一步规范用工行为,不断改善用工环境,合理安排工作班次,按时发放工资,增添企业文化的内涵,树立良好地用工形象,通过待遇、情感、事业的吸引力把现有的员工真正留住,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到企业就业。

3、劳动力输出已由过去政府主导转为市场化运作,劳务经纪人和劳务中介机构已成为劳务规模化输出的主力军,劳务输出费用已成为企业不可规避的又一项成本。一是劳务中介费,目前各地劳务工作已步入市场化,靠劳务经纪人和亲友介绍集体外出打工的已占70%,都要求企业承担劳务中介费(一般约200元/人,目前天盛和华芳都同意承担此项费用);二是宣传费用,招工信息光靠政府部门点对点地宣传是远远不够的,要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大范围的宣传企业,发布招工信息,企业若自主招聘,势必产生宣传费用;三是员工的路费。一般以火车硬座票价为准,员工在企业稳定就业三个月后凭票报销(目前天盛报销员工来的路费,华芳报销员工一年一次探亲来回路费)。

4、根据此次考察和各地劳务办的建议,可以尝试“以工招工”的方式来为企业招工。企业可以选取1-2个员工输出较为集中,工作稳定且表现较为突出的地区员工进行表彰,并在春节期间和他们一起回家乡,通过发奖状、请吃饭、送米、面、油等方式慰问他们的亲属,扩大企业的影响,宣传企业的用工环境,通过这些员工在亲戚朋友中的宣传和以身说教,树立企业在农民工心中的信任度,帮助企业在当地招录新员工。

五、缓解并解决企业缺工问题的建议

我局作为开发区人才服务部门, 在进一步开拓招工渠道,与甘肃、青海、宁夏、重庆等省政府劳务部门、基层劳务机构紧密联系外,也将加强与各地劳务经纪人合作,引导各类有组织的劳务输入,同时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培养企业所需技能人才。考虑到纺织企业的招工难的现状,为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完善开发区就业服务体系

截止目前,开发区重点工业企业就业人数42000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60%。由于企业管理不规范、拖欠工资、工作时间长等原因,重点工业企业人员流失率高达55%,个别纺织企业达80%以上,这就是说每年有约2万人在流失。由于开发区没有专门的劳动力市场,企业用工信息和劳动者求职信息不能有效地汇聚和对接,难以对流失人员再就业实施有针对性的引导,且他们的去向也难以掌握。建议管委会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为流动人员搭建再次就业、择业的平台。

2、协调师市制订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缴费办法

目前,农民工已成为开发区工业企业员工的主要构成部分,流动性较大,很多不愿意参加城镇职工社保,甚至出现因工资扣除社保个人缴费部分而辞职的现象,使本就缺工的企业雪上加霜。鉴于此,从有利于社保扩面的角度出发,协调师市参照江浙部分地区的做法,结合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招用外来农民工的实际情况,以及外来农民工的就业特点与社会保障问题,制订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缴费办法,允许企业外来农民工以当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或自治区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的60%做为缴费基数,按相应比例缴费。

3、建立完善区内生活公建服务设施

随着区内企业的不断增多,区外务工人员就业规模的不断增大,给企业员工的生活居住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制约了招工工作的开展,此次到甘肃考察,有很多夫妻有意愿同时出来打工,因企业无法解决夫妻房问题只好选择到别处工作,企业对此也非常头痛。鉴于开发区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和辖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建议管委会能否综合考虑,通过市场化形式在开发区建立员工公寓等配套公建服务设施,以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4、协调师市制订长期稳定就业的落户奖励政策

此次我们与甘肃省移民处进行了接洽,希望能通过政府引导将甘肃省生活条件较为恶劣地区的,40岁以下的农民转移到石河子来先就业,后落户。移民处的领导对我们提出的这种想法较为支持,石河子的生活环境他们早有耳闻,也希望能通过政府互相协商促成此事。当前,异地生活成本、教育、医疗、户籍政策等也都成为各地吸引打工者的手段,开发区企业工资待遇难与内地电子、化工等高科技产业相比,建议协调师市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数量名额,对于长期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可以考虑落户的奖励政策,促成就业移民工作,以解决开发区企业面临的缺工问题。

六、近期应尽快开展的工作

1、召集区内企业,通报此次考察情况,让企业对甘肃劳动力市场能有个客观的认识,及时调整用工政策,及早做好与各地劳务市场的市场化对接。

2、尽快制作招工宣传片,印制企业招工信息,提前传甘肃省各县乡劳务办,做好节前的宣传工作,为企业招工做好准备。

3、明年1月20日左右,在天水、庆阳分别召开2场“开发区企业专场招聘会”,扩大对企业的宣传。

4、对已与开发区签订协议或达成意向的县市继续跟踪、抓紧落实,争取在春节后输转一批农民工。

5、加大劳务输入渠道的开发建设,鼓励并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建立“校企合作”。

第17篇:我县林地资源开发调研报告

**省**县位于**省北部,属黄泛冲击平原。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引进南方意杨栽植成功以来,**的杨树栽植面积逐年增加,到目前,**县森林覆盖率已达42,拥有意杨成片林60万亩,木材加工企业1000多家,年加工木材100万m3。2003年,**县被中国林学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意杨之乡”称号,2005年9月,中国杨树节暨首届中国杨树产业博览会在**县成功举办,使“中国意杨之乡”响彻海内外。

随着开发利用杨树林地资源,延伸农民增收链条,成为**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充分的调研,提出了科学、合理、可行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思路:60万亩林地资源中,可开发利用的有45万亩,其中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有26万亩。“十一五”期间,将建设6个产值超1亿元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基地,10个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示范村;扶持500个主营产业突出、年产值超百万元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大户。林地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将达5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长2000元以上,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将累计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确保林地资源开发合理有序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在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大力实施微型林网建设工程、河渠绿化工程、绿色通道工程、高地岗区和沿湖低洼地造林工程、庄台林改造工程以及四旁植树工程等绿化造林重点工程,确保每年新植杨树500万株,逐步实现“意杨之乡,生态家园”的目标。在林木采伐过程中坚持林地总面积不减、林木总量不减的原则,确保林业资源动态平衡、逐年递增。

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培育林地优势特色产业林农复合经营是林、农、牧、副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多种群、多层次、多效益、高产出的复合生产系统,具有收益高、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的特点。进行林地综合开发利用要按照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生态、高效、观光、外向型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建立和培育林地特色产业。在徐淮高速路、泗沭路等绿色通道两侧建设菌菜产业带,重点发展食用菌,推进我县食用菌生产上规模、上水平;在六塘河建立水禽养殖产业带,发展四季鹅、草鹅、优质商品鸭;在黄河故道建设家畜、家禽养殖带,充分利用林地草场优势,稳步发展食草型养殖业,发展生态猪、生态鸡、生态羊,加快畜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规模效益;在沿湖乡镇建设水产养殖产业带,开发大面积的滩涂和滩地,利用沟河发展养殖业,使农、林、渔有机结合,形成多产业结构。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建设林地资源综合开发载体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1)催生一批劳动密集型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围绕畜禽、菌菜两大支柱产业,鼓励投资者兴办农产品深度加工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2)培大一批有科技创新开发能力的成长型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和引导省食品集团**养殖场等企业,抓好产、加、销一体化经营。(3)配套一批产业发展服务流通型农业企业。积极引导饲料加工企业、家畜家禽种苗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服务型农业企业瞄准市场发展生产,组织销售,加强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关系。

开发打造绿色品牌,抢占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制高点充分利用中国“意杨之乡”的绿色品牌,开发绿色有机产品项目,构建绿色有机产品通道,引导绿色有机产品消费。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商品交易会、产品洽谈会,大力宣传林地绿色产品营养价值,突出其绿色品质和保健功能,扩大产品品牌效应。要从原料到成品,从产品到包装,从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监测,树立良好的林地产品信誉。要大打有机绿色产品品牌战,提高林地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塑造绿色生态旅游品牌。依托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为主体的自然水系,集地貌、河流、农田、园林、人文景观为一体,最终建成以森林资源、生态观光、娱乐休闲、避暑度假、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历史研究等为主题的森林公园,推动生态旅游与林业生产共同发展。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林地水系整理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等。建立精干、高效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兴农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健全植物病虫草综合防治和动物重大疫病防治体系,为全县林地资源综合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安全保证。加强信息技术在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引导林地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农民协会组成大型、多级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及时为林地种养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第18篇:文化资源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一、丰富的文化资源

1、历史文化资源

滹沱河这条古老的母亲河,贯穿了东西,孕育着两岸的儿女,创造了历史文明,遗留下了诸多文物古迹。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最早在这里劳动生息的是距今有7000余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的人们(即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这在遗址底层和故城遗址、南乐乡遗址出土的轮制圜底,红地红彩的陶钵等器物上得到了印证。目前,我市现有省保古文化遗址7处,市保古文化遗址3处。

商代遗址:是市西10公里处的一个村庄。遗址以三个高大土台为中心,分别为西台、南台、北台,由墓葬和居住遗址构成,总面积约十万平方米,年以来,尤其年与年两年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西台”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获得了十分重要的科学成果,其中的铁刃青铜城,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年代最早的铁器,它把世界用铁的历史提前了700年;古老的医用手术器械即3400年前的手术刀,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器械;脱胶麻织品——“麻布残片”的纺织水平已相当于千余年后的西汉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麻织品。这些珍贵文物揭示了冀中平原商文化的全貌,对研究商人与西北地区诸文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探讨世界冶铁技术以及商代医药、纺织、占卜、酿造、文字、漆器、建筑、水利、农业等方面的起源的发展,增添了重要实物资料,在世界考古学界引起极大的反响,也为滹沱河流域的考古树立了一个永久性的标尺。该遗址已于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珤遗址:据史记载,距今五百多年的太子太保文渊大学士(俗称石阁老)吏部尚书石珤的古墓遗址位于镇村西南隅,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占地150亩,分东西二墓区,东坟始建于元末明初,是石氏祖坟区,葬有石氏先祖及太原按察使石玉,太子太保大学士户部尚书石玠的墓冢。西坟系明嘉靖年间,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石珤的墓区,是从东坟脉生而建,石氏家族墓分东西两处神道墓地,南树高大青石牌坊,皇赐高大汉白玉神道碑,顺北而上有石羊、石兽、石马、文、武石翁仲,并建有碑亭楼和祭堂,北面是高大墓丘。县志记载:石珤字邦彦,别号熊峰,明嘉靖年间任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与父、兄共朝入仕,时有父子三进士、兄弟两尚书之称。石珤居阁3年,置政归里时仅归装一束、车一辆,世人叹曰:“自来宰臣去国,未有如瑶者”。其父石玉官居按察使治狱20余载,世称廉平,其兄石玠户部尚书,素有惠政。

石氏家族墓四清及*时遭到严重破坏,石碑坊推倒深埋,大多数碑刻运走修了村中小桥,现墓区种果树,大批石刻文物挪作它用,墓区有古墓100多座墓丘,现夷为平地。防止被破坏盗窃,大多数石像被埋入地下。

九门古城遗址:九门古城址位于市区西北15公里,现是回民自治乡所在地,南临滹沱河,东靠机场路,是我市回族聚居的村庄。九门古城址始建于战国时代,是赵国的北方边陲,是防御中山国和齐国的战略要地,北是中山国,都灵寿,无极、以东即为齐之版土,城镇处于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赵武灵王正是基于战略考虑,才“出九门、登临野台”,东眺齐土,西望中山,运筹帷幄,决定作战方略。

九门古城址总面积90万平方米,村位于遗址之上,村中心地势较高,四周地理形势沟壑纵横、地面凹凸不平,断崖暴露处,瓦砾堆积,文化内涵从战国、秦汉、南北朝、隋唐至宋朝文物标本延续不断,并有文物不时出土。年,城址北端,庄货头古代寺院遗址在修机场路动土时出土了一批北朝石造像残件,全部是汉白玉质的,石质晶莹细腻、滋润洁白,雕琢技术精湛,玲珑剔透,造型优美,寓义深刻,高贵华丽,这件文物是九门古城址的宝贵实物资料,由此反映出九门古城文化的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也是九门古城的鼎盛时期。九门古城址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革命文化资源

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英勇的儿女为反抗封建统治、民族压迫,用宝贵的鲜血和生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战斗诗篇。抗日战争时期,在山西忻口战役中壮烈殉国的原国民党爱国将领陆军中将郝梦龄是我市庄合人;在芦沟桥事变打响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第一枪,从此揭开中国人民8年抗战序幕的爱国将领何基沣是我市北席人。这里还留下了象征人民聪明智慧的地道战遗址和控诉侵华暴行的梅花惨案遗址。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解放后境内修建了许多烈士塔、烈士亭,上面镌刻着烈士英名2500多名,寄托着人民对烈士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梅花惨案遗址:梅花惨案纪念馆位于省市市区正南20公里处的镇。梅花自古以来就是闻名华北的商业重镇。“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疯狂南侵。 年10月11日,原国民党53军691团,在团长(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率领下,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在村英勇阻击入侵日军。当晚,共打死打伤日军800多名,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日军大批增援部队赶到后,为减少伤亡,率领部队和部分村民迅速撤离。10月12日夜(农历九月初九),日本侵略军占领梅花,展开血腥大屠杀,共杀害我同胞1547人,占当时全村人口的60%,杀绝46户,烧毁房屋600多间。妇女儿童也未能幸免,村民尸体布满了大街小巷,残尸断肢随地可见,鲜血流遍了整个村镇。日寇四天三夜的烧杀奸淫,使这里变成了处处残垣断壁,家家戴孝埋人的人间地狱。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九九梅花惨案”。

梅花惨案纪念馆始建于年。年8月因特大洪水全部倒塌,年2月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批准,总投资350多万元,进行了重建。基地由北院、南院和村西辘轳把水坑遗址三部分组成,占地27.9亩,总建筑面积736平方米。北院、南院隔路对置。座北朝南的主体工程位于北院正中央,面积576平方米,为一正方形建筑。馆中间高出6米的半球体,寓意“神州陆沉”,纪念馆正门上方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同志题写的“梅花惨案纪念馆”的馆名。北院大门是两个大写的“九”字,相对而立,示意着惨案发生的时间(农历九月初九)。展厅中央为高2.35米的铜雕,其后是一座长7.02米,高2.65米的巨型浮雕。四面是“沃野明珠”、“铁狮怒吼”、“九九血证”、“历史昭示”的环形展览。展厅内还配置了VCD及背投电视,以播放与惨案有关的资料、物证、人证等纪录片。梅花惨案遗址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市烈士陵园:市烈士陵园前身原名是“县城厢烈士塔”,始建于1945年12月,原址在今市医院东侧。

年旧城改造时,对旧陵园进行了搬迁,新建陵园座落在城区西北水上公园北面,占地面积82.5亩,主要建有烈士纪念塔、无名烈士陵墓以及对园林进行绿化。烈士塔建在陵园中轴线偏南处,塔有台基和塔身两大部分组成,通高30米左右,烈士塔为水泥大理石结构,阳面白色大理底面上刻有吕正操亲书“旷世英灵塔”五个金色大字,阴面刻有中共市委、市政府敬辞“为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献身的英烈们永垂不朽”十九个金色大字。陵园北端修建一圆形大理石墓丘,墓葬内埋有从旧陵园迁移过来的烈士们的遗骨,正面黑色大理石上刻有“无名烈士墓”字样,东北角有三个解放军烈士的陵墓,陵园南北中轴线上修筑水泥通道,两旁栽种翠柏、绿松两行,并植有花草。

陵园座北朝南,树有方形四角攒尖顶双阙大门,市烈士陵园年9月被市政府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道战遗址:地道战遗址位于市镇村内,系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为了狠狠打击日军的侵略气焰,英勇的村人民运用自己的智慧,利用地道战为敌人布下了天罗地网。当时,村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挖成了深4米,高1.6米,宽1米多的四条大干线,以及和四条干线相连的九条支线,把全村和各家各户的地道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能攻能守,能藏能打的防御工事,给侵略的敌人以沉重地打击。

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英雄的人们,在党的领导下,运用地道战、地雷战,配合区小队、县大队、主力部队打伏击,端炮楼,共打死打伤日、伪军400多人,获得不少战利品,曾荣获冀中军分区“东进大门紧闭”锦旗奖,还多次受到通报表扬,荣获县人民政府授予的“铁大门”光荣称号,解放后,村民兵代表曾出席国庆典礼,幸福地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地道战遗址成为人民抗击敌人、英勇斗争的历史见证。目前,原地道在年发大水时被冲塌,原状已不在,现在保存的是年备战时在原地道的基础上挖的地道。

3、民间文化资源

我市物产丰饶、民风淳朴、文化灿烂、底蕴深厚,村故事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战鼓、乱弹、战鼓、西辛庄吹糖艺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市城乡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了五大特色文化。

镇村民间故事:村民间口头文化源远流长,共有4000多篇故事,45位民间故事家,其中,老人能讲550个故事,其他故事家也能讲几百个故事不等。村故事函盖神话、人物、地方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土特产、中医药故事、动植物故事、笑话等。已成为口头文学宝库。

从年到现在,共三次进村进行普查、采录、挖掘、整理村故事。先后出版了内部卷本《村故事百家》五部,公开出版了《村民间文学论稿》和部分大故事家专集,《靳正祥故事百篇》、《花灯疑案》、《兰桥断》、《卧牛山恩仇》、《秀姑》等。年又编纂16开精装本3卷450万字的《村民间文化大观》,在全国发行,影响国内外。年10月,在代表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的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上,《村故事一千零一夜》获得“山花奖”

村故事村民间文化现象震动了全国乃至世界,年在村举办了村故事国际学术研讨会,联合国科教文卫官员、国内各省市领导专家、国际上美、德、英、日等国学者、专家与会考查参观,后来各国专家又相继多次来村考察,村故事村名扬四海。

镇村、镇村的金钹战鼓:金钹战鼓,相传,起源于唐朝天宝年间,是市农村优秀的传统民间花会。它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域,北部地域是挎鼓、架鼓(也就是正定东洋庄的常山战鼓)。金钹战鼓是以大鼓、大绕、锣镲为伴奏,以钹为舞具又兼伴奏的男性群体舞蹈艺术。表演特点:舞钹队员武术动作,跳、跃、翻、滚、内、展、腾、跨。鼓点节奏明快,激烈喜庆,鼓声雄厚壮阔,如春雷滚滚,钹音律动铿锵清脆,优美动听。全市近百个鼓会,主要分四大派系,鼓点大致分13套,四个派系表演动作套路各异不同,其总体表演风格是:龙腾虎跃,气势磅礴;武术击打,剽悍壮烈;钹花翻飞,激人奋进;鼓乐齐鸣,场震魂魄,具有浓重的燕赵古风。

近年来,由省市县三级文化馆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挖掘、整理,不断改革创新,金钹战鼓更加涣发青春,被国家文化部列为民间艺术精品,并录为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一书。年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现在金钹战鼓已由当除十几个鼓会发展到现在近百支鼓会,年后妇女相继参加到金钹战鼓表演行列,女子鼓会发展到20多个。

金钹战鼓先后参加北京第六届、九届“龙潭杯”全国花会大赛均获金奖。年获文化部群星奖。连续参加省民间艺术大赛,均获金奖。年获省会首届鼓王大赛三星鼓王奖。年少年儿童虎娃挎鼓获鼓王大赛铜鼓王奖。年3月在第五届鼓王争霸赛暨中国北方鼓乐展示大会上,我市的金钹战鼓节目荣获银鼓王称号。年香港回归、年澳门回归均应邀到**参加庆典表演。年参加昆明世博会周演出,到北京参加年中英美24小时联播活动。十几年总共参加国家、省、市活动几十次。

镇村乱弹:乱弹,是传统的地方剧种,村有“乱弹之乡”之称。清咸丰四年,村建立了乱弹同乐会,民国18年又新增了乱弹义合会,年两会合并为兴华乱弹剧团,文化大革命中乱弹禁演,年村乱弹剧团恢复成立在民间演出至今。

乱弹曲调高亢激昂,婉转动听,属四弦秧歌板腔体,文场乐器有笛子、嗦呐、曲笛,武场乐器有单皮鼓、大饶、大锣、后场乐器又增添了二胡、板胡、三弦等。武场乐器现将大铙改为饶钹。上演剧目120余个,主要保留剧目《岳飞传》、《烈火杨州》、《反五关》、《文天祥》、《銮天带》、《王怀女》、《调冠》、《临潼山》、《小放羊》和《顶灯》等。

锁家寨、前西关民间吹歌:我市农村民间吹歌是在两位老艺人聂炮台、张荣贵带动培育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新型民间吹歌队伍,二位老艺人与省会吹奏家张来阳先生60年代同时拜师学艺。聂炮台主攻管子、嗦呐,在锁家寨村最早成立民间吹歌团,招收学员,培养新人,在他的影响带动下,锁家寨最盛时期成立了十三个民间吹歌团,广泛活跃在冀中各县区域演出,从业人员达300余人,锁家寨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村、小康村。张荣贵主攻嗦呐、笙、咔戏,最早在前西关成立民间吹歌团,目前在前西关周围各村也相继成立了十几个吹歌团。

镇的群众文化:年以来,全镇各村积极参与群众文化工作,各村在工作实践中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显着成效。五年来,镇村两级干部响应号召,协调联动,镇政府连续举办了五届农民文化艺术节;镇成为到举办“彩色周末”唯一乡镇,并且连续三年在镇政府所在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季(每年7月-10月);村举办3次文艺汇演;曹家庄举办了三次大地欢歌农民运动会;童家庄举办了五次农民篮球赛;村、、桥板成立了书画协会,并选送15幅优秀书画作品参加了市喜迎十七大书画展;各村文艺团体坚持活动,镇财政累积出资20余万元扶持各村文艺宣传队,注册文艺团体由29支增加到58支,人员由620人增加到1243人,并在市、市几次文艺汇演比赛中成绩突出。可以说群众文化工作活动高潮迭起、亮点纷呈,形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深化,范围不断拓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二、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近年来,以镇宫灯、镇鼓业制造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得到飞速发展。

1、宫灯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聚财灯”。镇村是全国闻名的宫灯专业村,现有1420户、5760人,党员113人,耕地8100亩,据不完全统计,村宫灯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宫灯已经成为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致富灯”“聚财灯”。宫灯品种繁多,宫灯品种达到18个系列200多个品种。目前村宫灯生产企业达到1100余家,本村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年产量高达3000万对,年产值超过了3亿元,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并且出口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每天仅周边村在宫灯专业村打固定工的人员就达3000余人,临时工有两万多人,每年在村打工人员的工资总额就达到近4000万元。宫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村为主,辐射周边十几个村的灯座、钢丝、灯罩专业化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从业人员达到5万多人。

2005年以来,镇按照“政府启动、业户参与、前店后厂、区市结合”原则,在村规划建设宫灯园区和市场,拓展宫灯产业发展新空间,引导企业进区发展,目前,宫灯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产业集群规划占地南北长1000米,东西为进村公路两侧各100米宽,总占地面积300多亩,现有较大宫灯生产企业50余家。同时,挖掘宫灯特有的喜庆文化元素,国旗、彩旗、舞蹈扇、婚庆充气拱门等衍生产品生产实现迅猛发展,相关生产企业发展到100多家,年产值实现3亿元,目前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国旗生产基地。市宫灯研制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宫灯生产的龙头企业,其研制的纸雕宫灯已经拥有三项国家技术专利,先后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和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纸雕宫灯具有独特的喜庆文化元素和灵活丰富的宣传形式,目前已成为机关企业宣传自身文化的首选礼品,现在正在开发生产金属、红木等不同材质的高端宫灯礼品,争取把宫灯列入国礼行列。“

2、镇鼓业制造借势腾飞。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面缶同时震响的场面,也让名华乐器有限公司(原市中华鼓乐厂)名镇国内外。该企业是全国最大的鼓类生产基地之一,具有百余年的历史,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宝文“牌商标,产品外表精美,样式新颖,有几十个品种,年产值达到400多万元。产品以北方最好的椿木、牛皮做原料。生产出的鼓具有声音洪亮、悦耳动听,做工精细,经久耐用,深受国内外好评,部分产品出口到欧美、东南亚。 年被市文化局命名为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该企业正在研制精美的家具用鼓,以茶几类型,下设鱼缸,配以精美的图案,开创家具用品新思路,积极向礼品行业发展,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后劲。

3、文化旅游后劲十足。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文化底蕴优势,整合宫灯、村故事、商代遗址、果蔬采摘、梅花惨案纪念馆、工业园区、新民居等优势资源,倾力发展万亩观光采摘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和工业形象旅游区,打造出集”温泉度假、文化古韵、红色旅游、生态农业、现代工业、农村新貌“于一体的观光旅游业,叫响了”泡温泉、赏宫灯、游观光园、摘特色菜、品新鲜的青岛啤酒、听享誉中外的村故事“独具特色品牌,文化旅游为我市旅游业注入了发展后劲。

三、基本健全的文化设施

1、市级文化设施

我市市级文化设施较为完备,目前,城区拥文化广场、文体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广播电台等基础设施,还有5个开放式公园广场和1个老干部活动中心。另外,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也都拥有一些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和配套的文体活动器材。这些文化基础设施都承载着特定的群众文化娱乐功能,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市人民广场:我市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群众公共活动场所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建设儿童公园、水上公园、街心游园20多个。我市文化广场始建于1998年3月,总占地面积18.36万平方米,是省县(市)级最大的文化广场,整个广场是集文化、娱乐、休闲、集会于一体的开放式公共场所;

市文体活动中心:始建于1991年,占地75亩,到2003年先后投入500余万,建起了体育场东西看台、训练馆、400米跑道等基础设施。2004年,又筹集资金300余万元,新建了门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等。目前,文体活动中心已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开放式、花园式的活动中心,成为人们观看文艺表演、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市文化馆:我市文化馆于年进行了重建,年文化馆在国家评估定级中被评为二级馆。文化馆为4层楼的独立馆舍,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文化馆设有艺术排练厅、美术作画厅、艺术展厅和老年及少儿排练室等。近几年来,我市又先后投资40余万元,分别购置了成套演出和培训器材,文化馆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我市投资10万元对文化馆进行了装修改造,购置了电脑、文化设施等办公用品,文化馆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进一步改善。

市图书馆:年市财政投资350万元,建成了面积达4913平方米,各种设施齐全的新图书馆,位于省县市级图书馆之首。图书馆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9人,现有19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职员3人,其余为2人。新馆设计藏书能力为20万册,现藏书7万余册。图书馆在国家评估定级中评为二级馆。

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无闭馆日管理,日均接待读者400余人次。2001年以来,该馆先后购进电脑等办公新设备,实现了业务管理现代化。2003年,建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使图书馆在信息化服务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市广播电台:年我市投资100多万元,恢复了广播电台,我市广播为无线调频发射电台,波段为99.2兆赫,调频收音机可选择收听,乡镇村根据覆盖范围安装调频接受音箱进行覆盖,进而形成全市较完整的无线调频广播网。电台采用先进的自控系统,每天早、中、晚各播半个小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业技术、致富信息、文艺节目送到千家万户。

市电影院:市电影院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中央舞台达200多平方米,电影院能容纳观众1200人。电影院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市影院实行市场化运作,并承担电影下乡等工作任务。同时,市影院还承担着我市一些大型会议和文艺演出功能。

2、农村文化设施

农村文化站:我市15个乡镇区,已建成15个农村综合文化站。在农村文化站建设中,每个文化站上级拨付12万元,市财政配套12万元,农村文化站已成为农民求知上进、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农村图书室:我市农村图书室已经建成149个,投资近600万元,藏书总量达到52.9万册,我市农村最大的图书室——岗上村图书室,藏书总量达到7万余册。

第19篇:保护资源发展难题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学以致用,是国土资源部门学习实践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国土资源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必须要对当前国土资源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有清醒客观的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推进新时期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正确处理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难题的关键。我们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特别是加强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手段创新,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努力在资源利用方面走出一条既能够科学发展、又能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对此,通过学习调研,我有如下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基本情况

xx县地处滇中高原东南部,金沙江、元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全县土地总面积353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为65.4万亩。县境内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均耕地少、质量差,尤其在城镇化、工业化加快发展的今天,全县要坚守住55万亩基本农田耕地红线,要兼顾好“吃饭”与“建设”的双重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努力探索,大胆创新,“把好闸门、严格执法、坚守红线、开源节流、保障发展、维护稳定”,化解资源瓶颈约束和供需矛盾,全力保障xx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基本县情下,正确处理好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关系,已成为我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自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以来,土地新政不断出台,用地“闸门”不断收紧。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加强管理,为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国土资源保障,便是摆在我们国土资源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各类用地管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一是强化规划计划管理,严把土地“闸门”,有效参与调控宏观管理,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对投资项目用地进行超前预审,提前做好土地征用工作,搞好规划对接,加快审批步伐,科学合理使用好已有计划指标,用好用足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合理分配,搞好全县用地指标的平衡,确保省、州、县各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落地。要优先保证重点项目、工业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优先支持优势产业、工业园区项目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环境、高能耗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用地,千方百计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二是坚守耕地红线,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指标体系和责任体系,落实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负总责的规定,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并纳入州、县、乡政府行政问责制,严格责任考核强化各级政府领导保护耕地的责任。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要强化耕地保护管理基础工作,抓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严格设计和施工监管,提高项目质量,切实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通过控制投资强度和容积率,从立项规划到实施建设、竣工验收进行全过程监督,促进依法依规用地、节约集约用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快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减少耕地占用压力,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和支持农民在现有宅基地上进行“中心村”建设,改造农民住房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容积率,并通过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扩大有效耕地面积;四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不但能够解决农村居民布点零散、浪费土地资源的问题,而且能够提供农民集中居住点和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是解决建设用地指标紧、走内部挖潜、保障用地需求的有效途径。

(二)科学规范土地、矿政管理,用创新理念、改革措施,解决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围绕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提高资源综合开发程度;二是整顿和规范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抓好资源整合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县资源整合工作将继续按照以整顿关闭促整合、以整体收购促整合、以企业合作促整合、以市场经济规律促整合的模式和做法全面铺开;三是围绕拓展矿产资源补偿费费源,探索按照资源储量消耗征收补偿费新办法;围绕全面推行矿山生态保证金制度,建立起矿山环境治理和恢复的责任机制。与此同时,还进行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切实解决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制定完善了征地拆迁安置办法。过去,征地拆迁工作是以国土资源部门为主,基本上是独家承担此项工作,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无法适应当前xx快速发展的要求,对此,将征地拆迁工作从国土部门一家完成的模式变为项目所在地政府和县级相关部门共同完成的方式,国土部门严格把握政策规定,具体办理用地报批手续;地方政府出面协调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另一方面强化了土地、矿产执法手段。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执法监察难的问题,一直是国土资源部门无可奈何的问题,这需要建立和完善县乡上下联动、部门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一旦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地方人民政府可迅速组织安监、公安、工商、林业、水利、规划和国土等部门集中力量,及时到现场处置,将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当地人民政府不能处理的,可报上级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同严厉打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

(三)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全面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一是更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实现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双赢”的新路子。既通过开展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教育培训社会大众,又教育培训自己,发展可以为真正有效的保护提供条件,保护是为了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反过来可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潜力。通过在全社会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将“两难”问题变为“双保双赢”,走出一条开源节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新路;二是严格执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坚持对土地的统一集中管理,统一土地市场,按照“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加强土地计划供应管理,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进一步规范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方式和交易行为,把节约集约要求纳入土地供应规划之中,纳入矿业权设置和资源整合工作中;三是进一步完善市场配置机制、闲置土地处置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全面落实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加强对闲置土地清理处置,严厉打击囤地、炒地行为,鼓励开发利用空闲、废弃、闲置地、未利用地以及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健全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与计划指标挂钩,实行奖优罚劣。

(四)创新队伍建设管理,构建国土资源行政绩效问责制度责任体系。事业兴衰,关键在人。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议事规则,提高国土资源领导班子科学决策能力,解决突出矛盾、驾驭复杂局面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廉洁从政能力,使班子整体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执政能力得到全面加强,为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强化目标责任制和行政绩效问责制度管理,努力建立健全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干部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形成用制度规范、用责任约束、用目标管理的良性管理机制;三是切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以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修正后的《党章》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宗旨教育,切实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四是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抓好经常性的党风廉政建设。针对国土资源部门的特点,突出关键岗位和重要部位,提出有效的监督办法,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五是抓好对外信息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网站、报刊、信息、简报等载体,大力宣传国土资源工作取得的新成果,进一步优化国土资源工作外部环境;六是切实关心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积极为大家解难题、办实事,维护好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存在的问题

(一)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带来的土地、矿产资源粗放利用大量存在。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土地和矿产资源形势严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任务艰巨,资源供求矛盾日趋加剧。目前,全县基本查明的矿产资源共26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9种,非金属矿产12种,水气矿产3种。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盐、煤、铜、铁、钛、硅、高岭土、石膏、石英砂(玻璃用)、石灰石(水泥用)、地热水和普通建材用页岩、砂、石、粘土等15种,已取得采矿权并正在开采的矿山共计126个,全部为小型矿山。2003年到2005年间,全县年平均用地需求量仅在800亩左右;2006年到2008年间,年平均用地量达到1200亩左右,仅2008年度全县各类建设项目用地量就达到3500亩,土地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二)各级干部转变观念仍然需要一个过程,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法制障碍依然存在。土地、矿产资源方面的利益诉求和矛盾纠纷凸显;土地、矿产资源方面的违法违规案件调查处理难、执行到位难,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例如,从我县开展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中可以看出,土地违法面宽量大,而清理出来的土地违法问题,又是以国家重点工程和发展新型工业化中存在的违规现象比较突出。由于我们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力量薄弱,执法手段落后,面对执法对象的强硬态度,往往因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需要,从而导致违法违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案件难以查处到位。由于点多面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整顿与规范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在矿业开发秩序整顿与治理工作中,部分矿山不同程度存在以采代探、乱采滥挖、超深越界等问题,要对此类违法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必需要有专业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必要的经费来保障。

(三)社会发展进步较快,在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方面任重道远。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中,存在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滞后及不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在个人利益方面的期望、欲望和诉求日趋强烈,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工程项目推进实施过程中,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与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之间存在与当前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为了既要发展又要保障群众合法利益的需要,从而加大了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工作难度,弄不好将很容易引发群众的不满,激化社会矛盾,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制度落实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在国土资源系统中各项制度比较健全,但坚持和落实得不够,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特别是考核和责任追究,实行行政问责制以来,抓工作落实的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大,但仍然有待更加完善。

(五)干部队伍建设的任务仍然繁重。当前,在国土资源系统内工作人员少,层次结构复杂,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实施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乃至执法工作中,或多或少还会出现一些差错,有的还造成了法律后果。目前,全县国土资源系统现有干部职工63人,机关34人,乡(镇)国土所29人。面对当前繁重的工作任务,加强队人员伍建设是国土资源系统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改进办法和措施

(一)大力弘扬学习之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一个开创性实践,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探索的艰辛过程,当前学习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国土资源部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大兴学习之风。要有一种危机意识,不学习就要落后,就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养成长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要继续深化“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全面提升整个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把建设学习型机关作为一项工作目标,完善学习制度,建立必要的奖惩机制,在学习时间、学习待遇等方面积极给予支持,使干部的学习较为系统,较为全面,较为深刻,在推动工作上更有实效,真正形成人人学习、求知成才的浓厚风气。

(二)大力弘扬调查研究之风。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大文章,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走下去,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特别是多开展一些问题调研、典型调研、专题调研、系统调研,努力形成一批调研成果,用以指导和改进工作。要探索建立干部调查研究工作制度,把调查研究工作纳入干部考核范畴,严格认真地进行监督考核。

(三)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作为一种政治品质,体现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就是一种讲求实际的工作作风。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持求真务实作风,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要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少说空话,不做表面文章,不摆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要把求真务实抓落实成为一种品质,体现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贯彻落实国土资源管理各项方针政策上来;放在如何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工作思路和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更好的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上来;放在研究解决当前xx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上来,坚持以坚忍不拔、求真务实的精神去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大力弘扬清正廉洁之风。清正廉洁是党和人民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准则。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做好表率。同时要教育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自觉地接受党内监督,严守党纪国法,慎用权力,用好权力,做到既干事,又干净,绝不能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特别是要建立完善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努力把国土机关建设成为廉洁型机关,使国土干部争当克己奉公的模范,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20篇:文化资源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一、丰富的文化资源

1、历史文化资源

滹沱河这条古老的母亲河,贯穿了东西,孕育着两岸的儿女,创造了历史文明,遗留下了诸多文物古迹。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最早在这里劳动生息的是距今有7000余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的人们(即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这在遗址底层和故城遗址、南乐乡遗址出土的轮制圜底,红地红彩的陶钵等器物上得到了印证。目前,我市现有省保古文化遗址7处,市保古文化遗址3处。

商代遗址:是市西10公里处的一个村庄。遗址以三个高大土台为中心,分别为西台、南台、北台,由墓葬和居住遗址构成,总面积约十万平方米,年以来,尤其年与年两年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西台”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获得了十分重要的科学成果,其中的铁刃青铜城,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年代最早的铁器,它把世界用铁的历史提前了700年;古老的医用手术器械即3400年前的手术刀,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器械;脱胶麻织品——“麻布残片”的纺织水平已相当于千余年后的西汉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麻织品。这些珍贵文物揭示了冀中平原商文化的全貌,对研究商人与西北地区诸文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探讨世界冶铁技术以及商代医药、纺织、占卜、酿造、文字、漆器、建筑、水利、农业等方面的起源的发展,增添了重要实物资料,在世界考古学界引起极大的反响,也为滹沱河流域的考古树立了一个永久性的标尺。该遗址已于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氏家族墓四清及*时遭到严重破坏,石碑坊推倒深埋,大多数碑刻运走修了村中小桥,现墓区种果树,大批石刻文物挪作它用,墓区有古墓100多座墓丘,现夷为平地。防止被破坏盗窃,大多数石像被埋入地下。

九门古城遗址:九门古城址位于市区西北15公里,现是回民自治乡所在地,南临滹沱河,东靠机场路,是我市回族聚居的村庄。九门古城址始建于战国时代,是赵国的北方边陲,是防御中山国和齐国的战略要地,北是中山国,都灵寿,无极、以东即为齐之版土,城镇处于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赵武灵王正是基于战略考虑,才“出九门、登临野台”,东眺齐土,西望中山,运筹帷幄,决定作战方略。

九门古城址总面积90万平方米,村位于遗址之上,村中心地势较高,四周地理形势沟壑纵横、地面凹凸不平,断崖暴露处,瓦砾堆积,文化内涵从战国、秦汉、南北朝、隋唐至宋朝文物标本延续不断,并有文物不时出土。年,城址北端,庄货头古代寺院遗址在修机场路动土时出土了一批北朝石造像残件,全部是汉白玉质的,石质晶莹细腻、滋润洁白,雕琢技术精湛,玲珑剔透,造型优美,寓义深刻,高贵华丽,这件文物是九门古城址的宝贵实物资料,由此反映出九门古城文化的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也是九门古城的鼎盛时期。九门古城址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革命文化资源

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英勇的儿女为反抗封建统治、民族压迫,用宝贵的鲜血和生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战斗诗篇。抗日战争时期,在山西忻口战役中壮烈殉国的原国民党爱国将领陆军中将郝梦龄是我市庄合人;在芦沟桥事变打响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第一枪,从此揭开中国人民8年抗战序幕的爱国将领何基沣是我市北席人。这里还留下了象征人民聪明智慧的地道战遗址和控诉侵华暴行的梅花惨案遗址。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解放后境内修建了许多烈士塔、烈士亭,上面镌刻着烈士英名2500多名,寄托着人民对烈士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梅花惨案纪念馆始建于年。年8月因特大洪水全部倒塌,年2月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批准,总投资350多万元,进行了重建。基地由北院、南院和村西辘轳把水坑遗址三部分组成,占地27.9亩,总建筑面积736平方米。北院、南院隔路对置。座北朝南的主体工程位于北院正中央,面积576平方米,为一正方形建筑。馆中间高出6米的半球体,寓意“神州陆沉”,纪念馆正门上方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同志题写的“梅花惨案纪念馆”的馆名。北院大门是两个大写的“九”字,相对而立,示意着惨案发生的时间(农历九月初九)。展厅中央为高2.35米的铜雕,其后是一座长7.02米,高2.65米的巨型浮雕。四面是“沃野明珠”、“铁狮怒吼”、“九九血证”、“历史昭示”的环形展览。展厅内还配置了VCD及背投电视,以播放与惨案有关的资料、物证、人证等纪录片。梅花惨案遗址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年旧城改造时,对旧陵园进行了搬迁,新建陵园座落在城区西北水上公园北面,占地面积82.5亩,主要建有烈士纪念塔、无名烈士陵墓以及对园林进行绿化。烈士塔建在陵园中轴线偏南处,塔有台基和塔身两大部分组成,通高30米左右,烈士塔为水泥大理石结构,阳面白色大理底面上刻有吕正操亲书“旷世英灵塔”五个金色大字,阴面刻有中共市委、市政府敬辞“为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献身的英烈们永垂不朽”十九个金色大字。陵园北端修建一圆形大理石墓丘,墓葬内埋有从旧陵园迁移过来的烈士们的遗骨,正面黑色大理石上刻有“无名烈士墓”字样,东北角有三个解放军烈士的陵墓,陵园南北中轴线上修筑水泥通道,两旁栽种翠柏、绿松两行,并植有花草。

陵园座北朝南,树有方形四角攒尖顶双阙大门,市烈士陵园年9月被市政府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道战遗址:地道战遗址位于市镇村内,系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为了狠狠打击日军的侵略气焰,英勇的村人民运用自己的智慧,利用地道战为敌人布下了天罗地网。当时,村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挖成了深4米,高1.6米,宽1米多的四条大干线,以及和四条干线相连的九条支线,把全村和各家各户的地道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能攻能守,能藏能打的防御工事,给侵略的敌人以沉重地打击。

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英雄的人们,在党的领导下,运用地道战、地雷战,配合区小队、县大队、主力部队打伏击,端炮楼,共打死打伤日、伪军400多人,获得不少战利品,曾荣获冀中军分区“东进大门紧闭”锦旗奖,还多次受到通报表扬,荣获县人民政府授予的“铁大门”光荣称号,解放后,村民兵代表曾出席国庆典礼,幸福地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地道战遗址成为人民抗击敌人、英勇斗争的历史见证。目前,原地道在年发大水时被冲塌,原状已不在,现在保存的是年备战时在原地道的基础上挖的地道。

3、民间文化资源

我市物产丰饶、民风淳朴、文化灿烂、底蕴深厚,村故事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战鼓、乱弹、战鼓、西辛庄吹糖艺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市城乡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了五大特色文化。

镇村民间故事:村民间口头文化源远流长,共有4000多篇故事,45位民间故事家,其中,老人能讲550个故事,其他故事家也能讲几百个故事不等。村故事函盖神话、人物、地方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土特产、中医药故事、动植物故事、笑话等。已成为口头文学宝库。

从年到现在,共三次进村进行普查、采录、挖掘、整理村故事。先后出版了内部卷本《村故事百家》五部,公开出版了《村民间文学论稿》和部分大故事家专集,《靳正祥故事百篇》、《花灯疑案》、《兰桥断》、《卧牛山恩仇》、《秀姑》等。年又编纂16开精装本3卷450万字的《村民间文化大观》,在全国发行,影响国内外。年10月,在代表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的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上,《村故事一千零一夜》获得“山花奖”

村故事村民间文化现象震动了全国乃至世界,年在村举办了村故事国际学术研讨会,联合国科教文卫官员、国内各省市领导专家、国际上美、德、英、日等国学者、专家与会考查参观,后来各国专家又相继多次来村考察,村故事村名扬四海。

镇村、镇村的金钹战鼓:金钹战鼓,相传,起源于唐朝天宝年间,是市农村优秀的传统民间花会。它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域,北部地域是挎鼓、架鼓(也就是正定东洋庄的常山战鼓)。金钹战鼓是以大鼓、大绕、锣镲为伴奏,以钹为舞具又兼伴奏的男性群体舞蹈艺术。表演特点:舞钹队员武术动作,跳、跃、翻、滚、内、展、腾、跨。鼓点节奏明快,激烈喜庆,鼓声雄厚壮阔,如春雷滚滚,钹音律动铿锵清脆,优美动听。全市近百个鼓会,主要分四大派系,鼓点大致分13套,四个派系表演动作套路各异不同,其总体表演风格是:龙腾虎跃,气势磅礴;武术击打,剽悍壮烈;钹花翻飞,激人奋进;鼓乐齐鸣,场震魂魄,具有浓重的燕赵古风。

近年来,由省市县三级文化馆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挖掘、整理,不断改革创新,金钹战鼓更加涣发青春,被国家文化部列为民间艺术精品,并录为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一书。年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现在金钹战鼓已由当除十几个鼓会发展到现在近百支鼓会,年后妇女相继参加到金钹战鼓表演行列,女子鼓会发展到20多个。

金钹战鼓先后参加北京第六届、九届“龙潭杯”全国花会大赛均获金奖。年获文化部群星奖。连续参加省民间艺术大赛,均获金奖。年获省会首届鼓王大赛三星鼓王奖。年少年儿童虎娃挎鼓获鼓王大赛铜鼓王奖。年3月在第五届鼓王争霸赛暨中国北方鼓乐展示大会上,我市的金钹战鼓节目荣获银鼓王称号。年香港回归、年澳门回归均应邀到**参加庆典表演。年参加昆明世博会周演出,到北京参加年中英美24小时联播活动。十几年总共参加国家、省、市活动几十次。

镇村乱弹:乱弹,是传统的地方剧种,村有“乱弹之乡”之称。清咸丰四年,村建立了乱弹同乐会,民国18年又新增了乱弹义合会,年两会合并为兴华乱弹剧团,文化大革命中乱弹禁演,年村乱弹剧团恢复成立在民间演出至今。

乱弹曲调高亢激昂,婉转动听,属四弦秧歌板腔体,文场乐器有笛子、嗦呐、曲笛,武场乐器有单皮鼓、大饶、大锣、后场乐器又增添了二胡、板胡、三弦等。武场乐器现将大铙改为饶钹。上演剧目120余个,主要保留剧目《岳飞传》、《烈火杨州》、《反五关》、《文天祥》、《銮天带》、《王怀女》、《调冠》、《临潼山》、《小放羊》和《顶灯》等。

锁家寨、前西关民间吹歌:我市农村民间吹歌是在两位老艺人聂炮台、张荣贵带动培育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新型民间吹歌队伍,二位老艺人与省会吹奏家张来阳先生60年代同时拜师学艺。聂炮台主攻管子、嗦呐,在锁家寨村最早成立民间吹歌团,招收学员,培养新人,在他的影响带动下,锁家寨最盛时期成立了十三个民间吹歌团,广泛活跃在冀中各县区域演出,从业人员达300余人,锁家寨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村、小康村。张荣贵主攻嗦呐、笙、咔戏,最早在前西关成立民间吹歌团,目前在前西关周围各村也相继成立了十几个吹歌团。

二、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近年来,以镇宫灯、镇鼓业制造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得到飞速发展。

工资总额就达到近4000万元。宫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村为主,辐射周边十几个村的灯座、钢丝、灯罩专业化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从业人员达到5万多人。

2005年以来,镇按照“政府启动、业户参与、前店后厂、区市结合”原则,在村规划建设宫灯园区和市场,拓展宫灯产业发展新空间,引导企业进区发展,目前,宫灯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产业集群规划占地南北长1000米,东西为进村公路两侧各100米宽,总占地面积300多亩,现有较大宫灯生产企业50余家。同时,挖掘宫灯特有的喜庆文化元素,国旗、彩旗、舞蹈扇、婚庆充气拱门等衍生产品生产实现迅猛发展,相关生产企业发展到100多家,年产值实现3亿元,目前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国旗生产基地。市宫灯研制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宫灯生产的龙头企业,其研制的纸雕宫灯已经拥有三项国家技术专利,先后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和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纸雕宫灯具有独特的喜庆文化元素和灵活丰富的宣传形式,目前已成为机关企业宣传自身文化的首选礼品,现在正在开发生产金属、红木等不同材质的高端宫灯礼品,争取把宫灯列入国礼行列。“

2、镇鼓业制造借势腾飞。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面缶同时震响的场面,也让名华乐器有限公司(原市中华鼓乐厂)名镇国内外。该企业是全国最大的鼓类生产基地之一,具有百余年的历史,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宝文“牌商标,产品外表精美,样式新颖,有几十个品种,年产值达到400多万元。产品以北方最好的椿木、牛皮做原料。生产出的鼓具有声音洪亮、悦耳动听,做工精细,经久耐用,深受国内外好评,部分产品出口到欧美、东南亚。 年被市文化局命名为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该企业正在研制精美的家具用鼓,以茶几类型,下设鱼缸,配以精美的图案,开创家具用品新思路,积极向礼品行业发展,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后劲。

3、文化旅游后劲十足。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文化底蕴优势,整合宫灯、村故事、商代遗址、果蔬采摘、梅花惨案纪念馆、工业园区、新民居等优势资源,倾力发展万亩观光采摘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和工业形象旅游区,打造出集”温泉度假、文化古韵、红色旅游、生态农业、现代工业、农村新貌“于一体的观光旅游业,叫响了”泡温泉、赏宫灯、游观光园、摘特色菜、品新鲜的青岛啤酒、听享誉中外的村故事“独具特色品牌,文化旅游为我市旅游业注入了发展后劲。

三、基本健全的文化设施

1、市级文化设施

我市市级文化设施较为完备,目前,城区拥文化广场、文体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广播电台等基础设施,还有5个开放式公园广场和1个老干部活动中心。另外,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也都拥有一些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和配套的文体活动器材。这些文化基础设施都承载着特定的群众文化娱乐功能,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市人民广场:我市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群众公共活动场所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建设儿童公园、水上公园、街心游园20多个。我市文化广场始建于1998年3月,总占地面积18.36万平方米,是省县(市)级最大的文化广场,整个广场是集文化、娱乐、休闲、集会于一体的开放式公共场所;

市文化馆:我市文化馆于年进行了重建,年文化馆在国家评估定级中被评为二级馆。文化馆为4层楼的独立馆舍,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文化馆设有艺术排练厅、美术作画厅、艺术展厅和老年及少儿排练室等。近几年来,我市又先后投资40余万元,分别购置了成套演出和培训器材,文化馆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我市投资10万元对文化馆进行了装修改造,购置了电脑、文化设施等办公用品,文化馆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进一步改善。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2、农村文化设施

《资源调研报告.doc》
资源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