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调研报告

2020-12-16 来源:调研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贸易融资调研报告

贸易融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拓展本行国际贸易融资,提升外币存款的收益率,通过下发国际贸易融资调查问卷与走访潜在客户的形式对本行外汇客户的贸易融资需求进行了排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数据分析

(一)中行、农行等国际业务发展位居本市银行业前列的银行融资支持力度大。

据调研数据反映,外汇结算量位居本行前列的各家银行,如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宁波银行,其给予客户的国际贸易融资支持力度相对较大。究其原因主要如下:一是国际知名度及先入为的因素,本市大部分外汇大户的自主汇路集中在中行、农行,故该行可在此基础上给予客户融资支持;二是中行、农行受本地外汇监管相对较少,且有上级管理部门给予政策执行上的指导及协调,在贸易融资受理过程中较为灵活。这有别与作为一级法人的本行,上无指引,事事谨慎处之,为落实银行应尽的贸易真实性审查职责,融资办理的手续相对繁锁,竞争力偏弱。

(二)融资需求对接存在一定难度

被调研客户中,有30家企业既为本行客户又为他行国际业务客户,但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均在他行发生,且主要集中在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以及宁波银行、杭州银行。

此30家客户未在本行办理融资业务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

1 一是企业为本市外汇大户,其自主汇款业务基本在中行或是农行发生,且他行给予的融资方案为综合融资方案,融资利率也为2-3%的优惠利率;二是企业自身负债较高,本行营销人员或是贷审小组认为存在一定风险,故未给予授信支持;三是部分商业银行对融资业务办理的条件较为宽松,所办融资业务无需担保或是办理手续极为简化,与本行现行的贸易真实性审查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三)国际贸易融资营销意识欠缺

102家被调研企业中在本行授信占比达50%以上的客户有42家,已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19家,但均在他行发生。而全额授信均在本行的有11家,仅1家企业在他行发生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此19家融资客户未在本行办理融资业务的原因,除

(一)中提及的三大原因,还有较大的一个因素为本行营销人员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知晓度与重视度有所欠缺,对国际业务的营销仍停留在以汇率优惠、手续费优惠等方式赢得客户、维护客户,尚未形成国际结算、融资配套等一体化的国际业务营销意识。从全额授信均在本行的客户基本均未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即充分证明了此点。

(四)外汇大户融资需求对接受阻

从调研数据来看,如川浪实业、超超电器、冬宫电器等本地外汇大户,因外贸业务起步早,已将汇路锁定在中行或是农行,且该

2 行给予的信贷支持力度较大、融资利率较低,故本行对此类客户的融资需求无法顺利对接,致使国际结算量的营销也颇受阻碍。

(五)企业结算方式与本行融资匹配情况

从此次调研情况来看,本行外汇客户多为出口型企业,进出口业务均有或是仅办理进口业务的较少,且客户多以汇款方式结算为主,应收账款期限基本在三个月以内,故本行现有的出口商票融资、出口信保融资等融资产品就可以很好地予以匹配。

此外,在被调研客户中,也有近20家企业是汇款、信用证或托收多种结算方式混用的,对于此类客户,本行除上述融资产品,还能为其提供出口押汇、福费廷等融资产品。

整体而言,本行目前的融资产品已基本齐全,可以满足大部分外汇客户的国际贸易融资需求。与此同时,本行仍在积极探索创新新的融资产品,以有效对接融资客户的全方面需求。

二、调研结论

(一)客户经理对于国际业务营销的忧患意识有待提升 根据前期的调研了解到,部分客户经理对存量外汇客户的维护力度稍有欠缺,直至其他商业银行挖墙脚,为客户提供更全的国际结算、融资服务方案,本行客户经理才进一步跟进,并据其需求进行对接。

在当前整体经济形势欠佳,各家银行在存贷款业务拓展受阻的情形下,纷纷加大对中间业务的营销力度,国际业务也被各大银行视为重点拓展业务。故在优质外汇客户被各家银行争夺营销

3 的大环境下,本行的营销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国际业务营销的忧患意识,在他行未进入前先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国际结算、融资方案,避免客户流失。

(二)国际业务多位一体的营销模式有待完善

从前期调研情况来看,部分外汇客户一般根据各家银行的授信力度及融资成本,分配国际结算量。而本行诸多客户经理在遇外汇客户所谓的汇路调整较难的情形,即将所有工作重心放在同名划转上或是直接放弃。而实务中,汇路调整的难易一方面与贸易双方话语权的大小有关,另一方面与境外客户操作习惯有关,还有一方面则与客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若本行可以为客户提供本外币一体化、低财务成本、服务到位的全方面金融服务,客户自身也会尽力去调整汇款路径,进一步提升其国际结算业务的归行率。

三、下步工作

基于本次贸易融资调研情况,本行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助推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一)加强学习,提升能力。

各支行需充分利用行总部下发的《营销一本通》,通过外汇客户的实地走访,理论结合实际,提升一线营销人员融资辅助国际业务营销的能力。

(二)深度排摸,需求对接。

在前期已作初步调研的情况下,各支行需进一步对辖区内外

4 汇客户的经营情况与融资需求进行调查,积极对接优质客户的融资需求。

(三)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

在金融同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同质化的大环境下,本行需加大市场调研,在合规合法、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满足市场的诉求,提升综合竞争力。

国际业务部 2015年8月15日

推荐第2篇:加工贸易调研报告

加工贸易调研报告

近年来,作为湖南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XX市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加工贸易,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逐年递增。但同时,受人才、资金、物流瓶颈等因素制约明显,加工贸易在数量、质量、规模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尤其是部分县家庭作坊式企业较多,给海关监管带来潜在的风险。对此,衡阳海关组成调研组,深入XX市区及辖区内祁阳、蓝山、新田等县与县商务局座谈,了解掌握永州地区加工贸易的整体情况;实地走访弘电电子、奔腾彩印、泉辉罐头、宝达食品、辰阳针织、速必乐运动用品公司等1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了解掌握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现状、运作模式、报关口岸、物流走向等具体情况;组织召开关企座谈会10次,了解目前加工贸易开展情况、企业存在困难和需要海关帮助解决的问题,比较全面地掌握了目前永州加工贸易的现状。

XX年以来加工贸易在外贸中所占比重大幅提升,今年前3季度占比首次超过50%。XX年以前,XX市加工贸易在外贸中占比仅XX年和XX年在25%左右,其余年份均低于10%。XX年提高至%,XX年为%,XX年下滑至38%。今年前3季度,XX市加工贸易进出口9817万美元,增长%,占同期XX市进出口总值的%,为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出口8389万美元,增

长%;进口1428万美元,增长%。

鞋类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中占比过6成。今年前3季度,XX市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鞋类产品5229万美元,增长倍,占同期XX市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出口柑橘罐头1357万美元,增长%,占%;出口机电产品万美元,增长9倍,占%;出口服装万美元,增长%,占%。

加工贸易产品主要销往美国、香港、欧盟和日本,进口主要来自于中国台湾、韩国和东盟。今年前3季度,分别对美国、香港、欧盟、日本出口2661万美元、2203万美元、1301万美元和1175万美元,分别增长%、倍、1倍和2倍,合计占同期XX市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自中国台湾、韩国、东盟分别进口万美元、万美元和万美元,分别增长倍、%、2倍,合计占XX市加工贸易进口总值的%。

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今年前3季度,XX市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8515万美元,增长倍,占%,其中出口7104万美元,增长倍;进口1411万美元,增长%。此外,私营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1292万美元,下降%,占%,其中出口1280万美元,下降%。

加工贸易备案企业多,但实际经营企业数量少。据永州监管组统计,截至目前XX市备案的加工贸易企业有127家,但在海关有实绩的仅23家。

地方政府十分重视,但大部分企业思想不够解放。永州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加工贸易,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比如XX县出台了对于在当地报关出口的货物给予100美元奖励3元人民币的规定,XX县出台了《关于发展“三来一补”企业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对持“绿卡”企业实行“十不准”规定的通知》等优惠政策,政府还开通了“特别快车道”,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保姆式”服务,如免费为企业培训农民工,组织队伍分赴贵州、四川、江西等地招工,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题等。但大部分企业并不为所动,比如凯盛鞋业有限公司,虽然投资规模大、生产能力强,今年1-8月出口额达300多万美元,但企业还是保持在沿海时的运作模式,绝大多数产品通过广东保税区等特殊监管区域报关出口,从而造成部分业绩没有计算到湖南省。还有XX县的家庭作坊式加工企业,都形成了固定的经营模式,既从沿海大厂领取料件,加工后将成套的半成品交沿海大厂贴牌后出口,然后收取加工费。这些企业的观念还停留在有钱赚就是硬道理的阶段,虽然技术和采购原料方面都不存在问题,但由于与沿海大厂形成了固定的合作方式,因此都没有响应政府的号召,自主开展加工贸易,对当地加工贸易的业绩帮助不大。

地理条件比较优越,但人才、资金、物流瓶颈等制约明显。永州紧邻两广,靠近港澳,交通便捷,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和突出的综合成本优势,但外贸人才稀缺、融资困难、

物流不便等因素又制约了加工贸易发展。一是缺少有经验懂加贸法规政策的报关员。全市加工贸易企业具有报关员资格的人不多,目前在永州注册的报关员仅7人,大多业务人员对海关、商检的法规政策不了解且流动频繁。企业想在永州办理加工贸易业务,但苦于招不到懂业务的人员而不得不直接结转到沿海总厂出口。二是企业招工困难,劳资纠纷频繁。由于XX市大部分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当地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是没有形成市场,劳动力资源流动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托本地农村劳动力,新生代农民工特别是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者大多流向发达地区。近两年来用工成本上升,甚至超过沿海,相对沿海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已逐渐丧失,这对于永州从沿海承接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企业利润下降,生产中心及出口业务倒退,有的甚至重返沿海。三是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紧张。永州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规模偏小,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而银行贷款存在门槛高、审核苛刻等问题,中小企业在银行申请贷款较为困难,而且贷款审批手续繁琐、周期长、效率低、资金使用需向银行报批,有的企业即使能申请到银行贷款也不能在急需资金的时候到位。而且自营出口成本较高,很多企业都是采取代理出口,致使永州加工贸易进出口业绩流失在外。调研组走访XX市泉辉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时,该公司负责人反映,由于公司缺乏流动资

金、融资困难,进行自营出口从发货到收回货款周期较长,而且要承担汇率变化的风险,而通过代理出口,代理公司能够预先支付货款,该公司不得不将大部分产品交由代理公司出口,让代理公司赚取高额利润。四是物流不畅,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由于远离沿海港口,公路、铁路出海路程较远,加之永州公路口岸尚在建设当中,没有一家综合性的口岸物流企业,大型货柜运输车辆需要从沿海地区调度,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永州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同时也影响了一些企业将沿海总部搬迁到永州的信心。

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效果明显,但数量、质量、规模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一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大项目、好项目太少。永州产业转移承接的项目多为中小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偏小,缺乏高附加值、高新技术含量、高创汇的企业。二是缺乏出口型大企业。永州的加工贸易企业个数在全省来说位居前列,但去年进出口额过千万美元的企业仅有2家,今年前3季度,除湘威运动进出口额过5000万美元外,其他均不足1000万美元,加工贸易缺乏大户支撑。三是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量不大,在湘南三市中处于滞后位置。永州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虽然逐年递增,但总量不大,今年前3季度在全省排名仅列第6位,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比重不足3%,只有郴州的%、衡阳的%,增长速度也远远落后于郴州、衡阳。四是县区发展

不平衡,两极分化现象突出。蓝山、宁远、XX县、新田4个县加工贸易走廊和凤凰园经济开发区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总额的95%,而有的县区至今仍没有加工贸易实绩,县区发展不平衡影响了全市加工贸易的整体发展。

海关监管的力度很大,但监管难度大,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海关稳步实施保税加工监管作业流程再造改革,大力开展单耗监控和专项核查,建立健全加工贸易税收担保制度,防止企业经营不善造成国家税款流失,基本实现了监管到位的目标,但由于人力资源紧张、监管区域点多、线长、面广,监管的难度很大,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对于已在海关备案的企业而言,绝大多数都是从沿海承接产业转移过来的,公司的总部还在沿海,很多情况下是由沿海总部统一采购料件,然后分发到各分厂进行加工,管理不规范则很容易出现串料、擅自外发等风险。此外,由于目前永州的青壮年劳动力许多已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富余劳动力年龄偏大,劳动力技能偏低,而且流动频繁,很难实现稳定就业,使得企业熟练工人减少,从而使料件的损耗率存在很大的差别,给海关单耗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对于没有在海关备案的家庭作坊式企业而言,蓝山、宁远、XX县、新田4个县目前共有家庭作坊式加工企业460多家,以毛纺织业为主,年产值亿元人民币。从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家庭作坊式企业代加工的都是国产料件,但其中也有相当部分企业代加工

的料件中有5%-20%不等的进口料件,按平均15%的进口料件计算,也就是每年至少有价值7200万元人民币的进口料件在蓝山加工。这些料件是普通的进口料件还是保税料件,还需调查证实。因此,这些家庭作坊式加工企业存在一定的监管风险,但这些企业均没有在海关注册登记,海关无法对其实施监管。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坚持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企业对海关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通过开展政策宣讲、召开关企座谈会、现场解答业务疑难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针对通晓海关法规和熟悉海关操作实务的企业不多,与海关监管要求存在差距的实际情况,对企业采取培训、讲座和送政策上门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支持服务,使进出口企业和管理相对人及时了解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进出口政策,为企业依法经营创造条件。

加大与地方商务部门的联系配合,共同促进永州加工贸易快速发展。一是主动加强与地方商务部门的联系配合,积极协助商务部门举办外贸业务培训班,免费为企业培训外贸人才。二是积极协助商务部门争取在本地投资的企业将沿海总部迁至本地,并完善落实相关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支持总部在外地的本地企业自营报关。三是加快培育一批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和制造业基地,采取

有效措施激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减少代理出口份额,扩大自营进出口。四是鼓励一批企业自主开展加工贸易。目前XX市共有127家注册企业,在海关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的企业仅有23家,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拥有发展加工贸易的潜力。此外还有480多家家庭式手工作坊企业,如果引导一半的加工企业实行自营出口的话,每年将至少增加4000万美元出口值。

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一是认真落实长沙海关“双十条”措施,建立加工贸易转移企业办理海关手续的“绿色通道”,优先办理转移企业注册、合同备案、结转、核销等手续,在资料齐备情况下实行“当日办结制”。对自沿海迁入的加工贸易企业,按照其在原沿海海关评定的企业管理类别进行申报;允许迁入企业将原进口的设备结转到新企业继续使用,结转设备的监管期限从原进口放行之日起连续计算。二是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加强政策研究分析,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工贸易政策对XX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把握产业梯度转移趋势,充分发挥海关统计的预警功能,主动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和工作建议。主动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量身定做专项服务措施,加大对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农副产品深加工和自营出口的扶持力度。三是加大海关政务公开力度,扩大企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深化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推行优质文明服

务,切实履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即办制等服务承诺,全面推行“5天上班、7天服务、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方式。

加大海关、商检等机构建设力度,打造完备的大通关平台。加快永州海关、商检等通关平台建设的速度,争取集中精力在年内建好海关办公大楼,为申报永州海关打下坚实基础;改善货物进出境通关条件,缩小在此方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打造一个硬件设施一流、口岸单位运转协调的大通关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运输、仓储、保险、金融等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对接平台作用,通过多种方式逐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利用区位优势,加大招商的力度,特别是要引进龙头企业,起到示范、引领、带动的作用。在突出抓好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引进的同时,还要注重引进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调研中发现招商引资过程中大都只局限于引进单个企业,而无相关配套企业和整个产业链的引进。只有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才能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配套跟进。就目前永州招商的实际情况而言,既可以通过委托招商,即委托沿海发达地区招商机构代理招商,根据落户项目投资规模的大小对代理机构实行奖励;也可以通过以商招商,即以专业生产基地和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产业链项目专题招商活动。

解决好物流瓶颈,引入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或政府出资打造物流平台。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培育引进一批知名物流企业,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运输、配送、仓储等功能齐全的物流网络系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或者参照成立融资担保公司的做法,政府出资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全权代理永州地区的进出口业务,切实解决企业业务不熟、资金紧张的矛盾。要主动联系、密切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加快公路口岸建设力度。

对相关产业合理布局,形成集群效应。现永州加工贸易主要有纺织、鞋类、食品、电子五金、汽车、机械、建材、医药等产品,已初步形成了以湖南果秀、永州泉辉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以承阳针织、丽宏针织为代表的毛织服装加工产业群;以凯盛鞋业为代表的制鞋加工产业群;以永州捷宝电讯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塑料制品加工产业群;以湖南元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汽车零配件、机电加工产业群;以永州三甲电子、弘电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群。因此各县区要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依托本地的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关联企业或配套企业,打造当地新的外贸增长极。例如,XX县的制鞋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XX县可将此作为本县外贸出口的特色基地予以重点发展,积极引进制鞋类企业落户祁阳;XX县的毛纺针织业全国

闻名,已成为全国第

三、湖南最大的毛织出口加工基地,因此要以扩大规模为重点,可以继续引进大的毛纺针织服装加工龙头企业,采取收购其它中小毛织厂的设备或其它中小毛织厂以设备、技术、资金入股的方式,组建蓝山毛织业集团公司,也可以将分散的家庭作坊企业集中起来,成立专门的中介公司,统一签约,自行出口,切实做大做强毛纺针织服装加工产业。

推荐第3篇:广东加工贸易调研报告

广东加工贸易调研报告

[1]--现状调查:转型升级声声急

[编者按]广东经济的起飞,源于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发展,使广东在全国经济的排名中获得了多项第一:吸收外资最多的省份,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外贸总额最大的省份,非农就业最多的省份……凭借加工贸易的翅膀,广东已初步达到了经济起飞和工业化的目的。

然而,入世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广东日益面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监管机制改革、区域协调发展及实现加工贸易落地生根等一系列深层问题。目前,广东已进入了需要大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

本报将从今日起陆续奉上广东加工贸易调研系列报告,内容涉及现状调查、政策调整影响、品牌之辩、转型升级战略等热点问题,敬请读者垂注。

日前,记者南下广东调研该省加工贸易现状。期间捕获了一个颇具“地震”效应的信息:国家有关部门拟调整加工贸易政策方案,在叫停一批“两高一资”类产品加工贸易的同时,将纺织服装、鞋、箱包、家具、塑料及制品等绝大部分传统优势出口产品列为加工贸易限制类。虽尚为传言,记者仍明显感受到这一消息给广东这一全国加工贸易领军地区带来的强烈震动。

加工贸易是改革开放之初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权宜之计?还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有关人士至今对此看法不同,并导致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摇摆不定。“三来一补”、“大进大出”一直是加工贸易的“代称”,低档次、技术落后、低附加值,则又成为加工贸易的“原罪”。该不该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如何发展加工贸易的话题,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里持续发酵。

此行之前,记者同样对加工贸易存有偏见。然而,通过一周的采访,虽不能说对加工贸易有了深入了解,记者却也对它产生了很多新的认识,形成了一些新的概念。

深圳贸工局加工贸易处老处长周文汉的一句话,始终令记者回味:你了解加工贸易越深,理解就越会不同。

站在面向未来的节点上

发展加工贸易绝非简单的对错问题。事实是,加工贸易成就了广东经济的率先起飞。广东20多年的发展实践至少说明:加工贸易是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贸易方式,是欠发达地区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是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合理有效配置资源,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

诚然,加工贸易在发展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历史、体制以及现实条件等多方因素共同使然。但用发展的眼光看,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转型升级逐步得以解决”的。这一观点目前已在国内形成了相当的共识,即推动加工贸易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从低端向高端不断地转型升级,这是加工贸易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及“十一五”规划均明确提出了要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急迫性缘于四个“但是”

回顾历史,广东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生产传统轻工业品为主的简单加工装配,扩展到零部件、机电产品的加工装配;90年代后期,发展到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装配及属地化配套生产;进入新世纪后,逐步实现由OEM(贴牌加工)向ODM(委托设计生产)进而向OBM(自主品牌营销)转变的新阶段。

特别是“十五”期间,广东加快了加工贸易对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自主创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大大增强,产品结构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转向IT、机械、高新技术产品,并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如深圳华为、中兴、TCL、美的、格兰仕等。2005年,广东加工贸易出口中,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分别达74.3%和4..1%。

与辉煌成就并列的,是四个引人深思的“但是”:

虽然,广东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进入了新的阶段,但是在国际制造业的分工链条中,从技术研发到产品研发和工艺设计、组装生产,再到终端的国际物流配送,广东加工贸易整体仍处于加工制造和零部件配套等中低端环节,附加值还不够高,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品牌等环节大部分还由跨国公司母公司控制。可以说,广东的加工贸易企业主要还是充当“加工厂”的角色。

虽然,广东加工贸易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从1978年1160万美元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发展到2005年的1750.7亿美元,增长了1.75万倍,对广东GDP直接贡献率达29.4%。但是,近年来加工贸易出口占该省出口总额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2006年上半年,广东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由原来的80%以上下降为69%。而一般贸易出口比重却逐年上升,已由2000年的19%上升至2005年的22.4%。

虽然,广东加工贸易主体开始越来越多元化,但是仍没改变以外资为主的状况。1996年,广东民企加工贸易出口仅10万美元,到2004年已达6亿美元,增长6万多倍。然而,目前广东加工贸易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的绝对比例,内资企业占20%,其中民企只占5%。内资加工贸易企业比例及规模偏低,反映出本地企业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优势不足,不利于促进加工贸易的落地生根和本地民营经济的壮大,也不利于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实现更大的增值。

虽然,广东加工贸易产业布局开始向珠三角以外地区扩散,但是仍没改变珠三角过分集中、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偏少的布局。直至2005年,珠三角之外地区的加工贸易出口总值仅占全省的2%。

四个“但是”将目前广东加工贸易发展中的深层问题摆在眼前,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思路决定行动

广东省外经贸厅加工贸易处副处长汪涛与加工贸易打交道已有十几年的时间。提起加工贸易,汪涛有说不完的话。谈及广东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问题的成因,汪涛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关键是对发展加工贸易在认识上的种种误解,导致了相关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之所以逐年下滑,主要还是受政策和外部环境变动的影响。

他分析指出,随着我国加入WTO,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已发生战略性转移,外商投资的战略已由原来大进大出的加工出口为主,转为以占领国内市场为主,加上全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加快形成,为广东加工贸易发展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此外,随着珠三角劳动力、土地、水、电等生产成本的提高,广东与内地省份相比,发展加工贸易的优势有所弱化。在此背景下,目前很多外企调整发展战略,把开拓广阔国内市场作为重点目标。与此同时,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料件生产的产品须100%外销,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料件生产的产品内外销则没有限制。因此,不少企业开始采取一般贸易方式而不是加工贸易的方式进口料件,而产品的目标市场也从以国际市场为主转为广大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结合。

至于广东加工贸易主体的外资化现象,汪涛指出,因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并不鼓励民营经济发展,而国有、集体企业的技术水平、外销渠道、市场及经营机制均不及外资企业,结果导致加工贸易的本土化水平不高,加工贸易的配套、人员及资本流动等主要在外企间进行,产业关联和技术的外溢效应对内资企业影响不大,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和区域布局也很大程度上受外企自身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制约。

按事物发展规律,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客观过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也不例外。广东前期的加工贸易企业总体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低端,技术含量不高,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广东在发展加工贸易初期,经济落后、技术水平起点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只能以自己的成本和资源比较优势来参与国际分工,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跨入新的世纪,广东的加工贸易更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产业结构、外资来源结构、产品结构已不断优化,加工贸易整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然而在广东已初步达到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目的的今天,在面对一系列严峻问题的挑战和背负沉重负面舆论压力的今天,广东人已深刻认识到:必须抓住时机,加速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汤炳权对广东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的战略性思路进行了阐述:建立加工贸易支持服务体系,提升其产业价值链,推动加工贸易区域协调发展,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作用,最终使加工贸易融入广东整体工业体系,占据国际产业分工链条的有利环节,推动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思路决定行动,加快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广东加工贸易调研报告[2]--冷眼旁观:加速本土企业自主发展

记者本次南行前,对加工贸易的认识基本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三来一补”、“大进大出”的初级形态上。人云亦云,记者也一直认为加工贸易企业只是赚取一点微薄的加工费,生产着档次和附加值较低的产品,每天安于现状地使用别人的技术和设备,只知埋头苦干不知抬头看路,更谈不上自主创新和谋求自我发展。

然而,现实扭转了记者的观念。在广东一周的采访,记者亲眼目睹了很多加工贸易企业正努力演绎着通过引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实现自我飞速发展的感人一幕。他们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拥有阵容强大的研发团队;过去他们的口号是“紧紧咬住,先拥有再完善”,现在他们高喊要“适时超越”。这就是以东莞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时期下大批广东加工贸易企业的真实写照。生益科技总厂长陈仁喜的一句话令人欣慰:“企业的发展,没有持续、有力的研发,难免后劲不足。我们对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将不遗余力。” 不可否认,加工贸易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和市场。丰厚的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先进的技术形成企业发展的后劲,科学的管理保障了企业健康运行,对人才的培养造就了一批民营企业家,现成的市场铺就了企业的营销网络。综合这些要素,加工贸易正加速着国内企业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加工贸易教你认识了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品牌,最重要的是它使国内企业进入了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俱乐部,更快地熟悉国际游戏规则,从而实现自我发展。” 技术外溢带动企业升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隆国强长期从事加工贸易的研究。他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加工贸易是中国工业化的一条新道路。他认为,加工贸易不仅带来大量新产品和新技术,形成了新产业,而且通过加工贸易中技术与管理的“外溢效应”也促进了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高了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技术有很大进步的加工贸易企业占29.9%,有一定进步的占61.5%。

隆国强经研究发现,加工贸易的上述“外溢效应”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实现:一是产品的扩散与竞争。由于大量加工贸易企业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由这些企业带来的大量新产品投入国内市场后,一方面培育了国内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国内企业开发与生产同类产品提供了示范,移动通讯市场的扩张与制造业的发展最具说服力。二是加工企业对配套企业的订货要求与技术支持。这大大提高了国内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使其产品能够达到国际市场要求。三是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流动,传播了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随着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大型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从事技术开发。截至2005年底,杜邦、本田、日立、三星等知名跨国公司仅在粤就已设立了研发机构243家。这些研发中心上连研发源头,下连规模生产企业和市场,为广东企业吸收和承接国外高水平技术的转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研发平台。为国人熟知的深科技是当前世界第二大专业磁头生产商,其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量的90%以上。公司战略规划与行政中心总监刘仁告诉记者,作为加工贸易企业,深科技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离不开自主科技创新。目前,外商开始逐步将很多研发、试验环节转给深科技,或让深科技参与。 趟出自主发展之路

记者经调查发现,目前广东很多加工贸易企业就是通过引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实现了自我跨越式的发展。比如,TCL集团成长之路就是一条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之路。通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TCL逐步研制出了超平彩电、音响电视等一系列新产品,并打响了TCL的自主品牌。在掌握了一系列外围技术的基础上,TCL逐步掌握了丽彩芯片设计技术、DPTV数码电视显示技术等15项核心技术,成为具有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并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被业界称为创造了当今“电池神话”的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也是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制造商的。公司关务中心主任李慧告诉记者,比亚迪在开展加贸易的同时从未停止过自主创新。上世纪90年代,全球充电电池技术基本被日本垄断。1995年比亚迪成立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自主研发,其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公司该项业务年收入的2%左右。现在公司生产线全属自行开发并获得专利,仅公司的电池产品就拥有国内外专利800多项。李慧告诉记者,公司通过加工贸易迅速完成了资本、技术、人才等的积累,并适时地投入到其他产品开发中去,比如公司另一主业汽车制造。目前,“比亚迪”牌的汽车已驶入中东、非洲、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已申请了多项国内外专利,完全从事一般贸易生产。 催生民营企业家

东莞外经贸局副局长游匡正从1978年就开始跟加工贸易打交道,他称自己是见证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老人”了。

对发展加工贸易的好处,“老”游一口气能说出十几条,且有理有据。在他提供给记者的相关资料中,每一个重要数字,他都能背着说出来。然而,在这些裨益中,他只特别强调了一点,加工贸易在提高中国劳动者素质的问题上不简单,值得好好研究。在这一点上,他非常推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隆国强的观点。

“我们都提出要大力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工贸易,使加工贸易落地生根,发展民营经济除了资金、技术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问题。”游匡正强调,有了人,才可能有科学管理、有了人,才可能有技术创新、有了人,也才可能产生民营企业家,而加工贸易的发展正是培养了大批不同层次的现代人才。

首先就是能够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熟练劳动力。隆国强指出,一方面加工贸易企业重视员工培训。据悉,目前广东企业员工每人年均培训时间10天,年均培训每人2次;另一方面,由于加工贸易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其技术、质量、管理基本都具备国际竞争力,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了面对国际市场的技术或管理。 调查显示,90%以上的企业存在员工流出。与大多数企业不同的是,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的“打工者”在工作几年后往往回到家乡成为了乡镇企业骨干和创业致富的带头人。据统计,以东莞为例,1996年至2005年外来人员经东莞邮政汇出或通过其他途径带回家乡的资金,总额估计逾300亿元,有力支持了内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隆国强分析,加工贸易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来华从事加工贸易的外企大多实行人才本地化战略,大批本地员工因此走上技术与管理的关键岗位,积累了面向国际市场生产与经营的宝贵经验。这些人才的流动成为技术与管理扩散最为有效的途径。

近几年,人才从外企流入国企或自我创业已经屡见不鲜,甚至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在华的高层管理与技术人员回流国内企业也屡有报道。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有20%左右的加工贸易企业认为其流出员工开始了自我创业,这说明加工贸易企业对培养未来的企业家同样起到了巨大作用。

有了人、有了技术、有了钱,中国本土企业才有能力更快地实现自我发展。 广东加工贸易调研报告[3]--加工贸易的品牌之辩

“加工贸易就是贴牌,没有品牌。”长期以来,这个观念深入人心,记者此前也持相同看法。 “其实,加工贸易只是一种贸易方式,打造自主品牌与企业从事何种贸易方式并无关系,与企业的选择有关。”在与相关专家交流后,并结合自己日前在广东的采访经历,记者得此认识。

在广东的一周,记者倾听了多位加工贸易企业主要负责人回忆其在开展加工贸易的同时,打造自主品牌的艰辛历程。他们中,有的已经成功,有的仍在努力,有的刚开始行动。

不管怎样,他们都在为着自己的信念而奋斗。

当今国际知名品牌的载体,多为百年老店,我们不能苛求我们的企业在10年或20年的时间内就具备百年的积淀。正如龙永图所预测的那样:“中国至少还要贴牌20年。”然而,有上述一批意识超前且长远的企业的引领和示范,至少我们可以期盼缩短与国际知名品牌差距的时间。 品牌与贸易方式无关

“品牌和贸易方式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件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隆国强对记者提出的“加工贸易没有品牌”的概念进行了驳斥,“事实是,我国大量一般贸易出口企业也未见自有品牌,而加工贸易却成长出了一批自主品牌企业。”

据了解,目前,我国通过加工贸易发展起来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华为、中兴、TCL、美的、格兰仕、格力等,都已拥有了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在重点行业形成了自已的名牌和拳头产品,实现了从OEM(贴牌加工)到ODM(委托设计生产)再到OBM(自有品牌营销)的转变。这批企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已开始“走出去”到国外投资设厂和设立研发机构,初具跨国企业雏形。例如,2005年TCL海外销售收入达250亿元,首次超过整个集团国内市场的总收入,海外运营机构也达20个,基本完成其在全球新兴市场的战略布局。

隆国强认为,不应强调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哪种方式更有利于打造自主品牌。面对国际市场,两种贸易方式在下游的价值链情况没有区别。加工贸易是将产品卖给下游厂家或批发、零售商后被贴牌,一般贸易中绝大部分产品则是在卖给国际市场的中间商后被贴牌。两种贸易方式的产品都没有与最终市场直接接触,所以对品牌的概念都不十分敏感。

“其实,能不能做、做不做品牌,完全取决于贸易方式的主体,即企业自己。”深圳贸工局加工贸易处处长周文汉与隆国强持一致观点。

他们认为,如果出口企业的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创品牌的成本非常高,就越可能选择贴牌加工。不管采取何种贸易方式,这些企业都可能处于一个贴牌的境界。此外,还要取决于主体的内外资性质。外资企业有品牌,但品牌是属于母公司的,其品牌收益并不由在华企业获取。

所以,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主体若更多是国内大企业,创建品牌的概率就大;如大量是小企业或外资企业,创自主品牌的概率就相对小些。

但隆国强也指出,就一个国家而言,特别是在中国,贸易应该是多元的。“如果我们7000亿美元的出口都没有品牌,这很可怕;全有品牌,也是不可想象的。”做不做品牌是企业家的理性选择,企业家并非不知做品牌的好处,但还是有很多人不做,因为创品牌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才会考虑从品牌中获取利润增值。 加工贸易企业品牌进行时

广东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该省一批企业在开展加工贸易业务过程中,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创建了自主品牌,这批企业共获得名牌称号629个,占全省的33.7%,其中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90个,占全省的54.5%;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270个,占全省的30.6%;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9个;省著名商标240个,占全省的32.2%。

“自主品牌的逐步创建,标志着企业的加工贸易从OEM、ODM向OBM的转变。”广东省外经贸厅加工贸易处副处长汪涛向记者介绍,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完成上述转变主要通过三种渠道:一是通过自主投资研发升级做ODM后,进一步向OBM延伸;二是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生产过程中,学习其先进技术,运用到自已品牌中,改进、提升自主品牌;三是通过购买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股权先实现ODM,再向OBM升级。如深圳市的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了全球最大的独立手机研发企业———中电赛龙,正在借助CEC移动电话网络优势来推动自有品牌桑达(SED)移动电话的营销和售后服务,从而升级做OBM。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广东很多企业通过OEM迅速完成资本、技术、人才等的积累,从而有力支持了其自主研发,开发新品和打造自主品牌。虽然目前这些企业自主品牌的产品收益很少,但他们依然坚持做自己的品牌。

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制造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走的就是这条路。这个现有员工8万人,2005年创汇2.7亿美元的大公司在10年前起家时仅是一个拥有20名员工和一间小厂房的小企业。公司关务中心主任李慧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于1995年,做电池一般贸易出口,一直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2002年以后,为降低贸易成本,公司开始转做加工贸易(较一般贸易可节省4%的增值税和进口原材料关税),当年就节约成本几千万元,从而提升了竞争优势并迅速积累了大量资本。之后,公司开始逐步将产品范围扩展到几乎全部手机零部件,乃至汽车,并逐步打造着自己的“比亚迪”(B.Y.D)品牌。

目前,比亚迪已有一小部分镍镉电池以自主品牌出口。而汽车则完全是自主品牌出口,虽然主要出口市场仍集中在中东、非洲、巴西等第三世界国家,但李慧相信,随着公司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比亚迪”汽车一定会驶入发达国家市场。据他透露,现已有美国代理商希望代理“比亚迪”牌汽车。

李慧指出,企业创品牌一般有两条路可选:先做大再打牌和先打牌再做大。比亚迪走了第一条路。他始终认为,如果一开始就打品牌,比亚迪很难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他也强调,不管采取什么贸易方式,打造自主品牌均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加工贸易与品牌相辅相成

通过加工贸易,深科技成为全球第二大专业磁头生产商,并成功扶持了“KAIFA”牌电表和税控机等自主品牌产品。国内覆铜板龙头企业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是一家港资企业,公司组建不久,内地领导者便未雨绸缪开始培育自己的品牌,并逐步掌握了核心技术。果然,几年后在香港老板酝酿撤资,并提出索取品牌使用费和限制经营区域等苛刻要求时,生益由于初步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并掌握了技术,成功化险为夷,并从此逐渐摆脱了OEM方式。目前,其销售的所有产品和全部国际认证均是“生益”自主品牌的产品。

深科技战略规划与行政中心总监刘仁认为,加工贸易与品牌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其实,加工贸易企业的品牌并非完全通过产品的品牌体现,很大程度上它是内在的,是通过企业的整体信誉、核心竞争力等体现出来。比如,提到磁头就想到深科技,这就是企业的品牌效应。

生益总厂长陈仁喜则指出,企业发展以追求赢利为目的,品牌并不决定一切。有品牌的企业也可能很快消亡,比如曾在国内红极一时的秦池酒、孔府家酒、活力28洗衣粉等企业。然而,一旦选择创建品牌,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有了品牌也有核心技术并不断创新,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才可能形成自己的话语权。

采访中,深圳和东莞有关部门负责人均表示,下一阶段政策导向将大力培育企业创建自有名牌,利用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推进加工贸易品牌建设。

广东加工贸易调研报告[4]--加工贸易不应成为平衡国际收支的“祭品”

有消息称,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拟结合调低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同时相应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的方案,把涉及冶炼、冶金、造纸、酿造、炼油、重化等产业的一批产品列为禁止类,特别要把纺织服装、制鞋、箱包、家具、塑料及制品等绝大部分的轻纺类传统大宗出口商品列为加工贸易限制类。这个信息目前在广东掀起了波澜。

对于这一可能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关企业一方面承认有关部门的初衷是好的,另一方面也认为调整涉及面太广,力度过大,难免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他们眼中,“加工贸易兴则广东兴”。

因此,消息一经传出,敏感的广东企业就立即组织了多支调研队伍对政策调整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外经贸厅、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科技厅、省信息产业厅、省财政厅及海关、税务等14个部门均以最快的速度提交了内容相似的调研报告。这些报告几乎都强调了一点:政策调整可能涉及的大批轻纺产业是现阶段我国加工制造业的优势所在,是国内企业最具竞争力、最有可能形成自主品牌的产业;不能简单地将这些轻纺产品等同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商品。

那么有关部门此次准备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微调的用意何在?这又将对广东经济和加工贸易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国家调整用意猜想

当前,我国外贸顺差较大,面临很大的国际舆论压力,各部门都在想办法寻求有效的解决之道。但在此问题上,各方观点不一:有人提出限制出口,有人强调扩大进口,也有人认为应该运用汇率手段调节,更有甚者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加工贸易,指责其是造成较大顺差的“罪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隆国强猜想,若真如传闻所言,平抑顺差很可能是国家此次酝酿调控的要因。

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加工贸易的战略意义并没有得到广泛认知。很多人将加工贸易视为低档次、技术落后、低附加值的贸易方式,甚至将加工贸易指责为导致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摩擦的主因。

而现实远非如此。隆国强用数字说话: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7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90%以上是采取加工贸易方式完成的。据相关调查,在我国受到的反倾销调查案例中,80%以上是一般贸易。

纵观全球产业与贸易发展格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总是通过产业转移,将一种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放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地区。比如我们熟知的空客和波音飞机,其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通过加工贸易在全球组织生产的。隆国强指出,产业链条越长的产品,越可能成为加工贸易产品,而传统上从源头到最终产品在一国内完成的所谓“一般贸易”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

通常而言,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加工环节也越多。相应地,全球化采购、全球化加工、全球化销售成为这种产品的基本特征,它们也就越可能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

因此,以隆国强为代表的一批专业人士的基本观点是,加工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的主流。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它可以充分发挥本国成本要素的优势;发展适合本国的加工贸易,可以迅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融入全球产业分工网络。因此,加工贸易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工业化的一条捷径。 不应成平衡顺差的“祭品”

“加工贸易就是要创造顺差的。”在问及加工贸易与巨大顺差的关系之时,隆国强毫不犹豫地说。“我们通过开展加工贸易参与全球分工。如果没有顺差,那意味着什么?”他反问记者。显然,做加工贸易就是要在参与全球分工的过程中获取增值,所以一定会有顺差,顺差越大意味着我们在加工贸易产业链上获得的价值和增值越多。“这恰恰是我们的政策需要鼓励的。”

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能有今天的经济成就,主要就是依托加工贸易的发展。拿广东东莞来说,记者此次是平生第一次走进这座城市,感觉其现代程度和市容市貌并不亚于特区深圳,甚至规划更合理。谁能想到,过去的东莞仅是个农业大县,如今却脱胎换骨变成一个现代化工业都市。东莞外经贸局副局长、加工贸易“老”人游匡正告诉本报记者:“这与东莞较早开展加工贸易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密不可分。”

目前,该市仅五星级酒店就有15家,加工贸易的发展也极大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提升。很多尝到加工贸易甜头的企业,越做越有劲。

更关键的是,现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结构水平也不可同日而语。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有力调整了出口结构,机电产品和高新产品出口占了绝大比重。游匡正强调,如果没有加工贸易,今天我们的出口商品结构可能仍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水平上。

“一个国家的企业是有分工的,有的企业要专门面向国际市场创汇,有的企业则要花外汇。不能因为目前我国顺差较大,就让挣外汇的企业去平衡,让花外汇的企业全部自给自足。”隆国强认为,平衡国际收支应该通过鼓励扩大进口的方式,真正把创造的外汇用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打压加工贸易去实现外汇平衡是一个非常狭隘的观点。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认为,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继续发展很有必要,但同时国家也应鼓励高技术、高增值、低污染的加工贸易继续发展。其实,国际对加工贸易的统计方式客观上存在夸大顺差成份。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部分也应算作原材料的进口,据相关统计,目前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部分已占到5%。而且,加工贸易企业生产中也可能用进口石油、天然气发电,加之进口生产设备的折旧,加工贸易顺差并没有那么大。 广东加工贸易调研报告[5]--政策调整:广东加工贸易山雨欲来 对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可能对广东带来的影响,该省外经贸厅加工贸易处副处长汪涛给记者细算了一笔账。

他首先强调了一点:不能简单地将轻纺类产品等同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商品。当前,国际品牌服装、鞋类、家具,如耐克、阿迪达斯、宝路等都是通过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加工生产,他们的生产技术、质量和管理水平均处于国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这与东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游匡正“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的独特观点不谋而合。

“传统产业也同样存在高新技术”。据汪涛介绍,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广东的加工贸易企业正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加速转型升级。目前广东塑胶制品和家具制造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纺企也在加强技术改造,采取电脑纺织机代替人工纺织,产品的新型面料和辅料质量档次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了解到,加工贸易企业普遍认为,将轻纺产业列为加工贸易限制类,会严重影响广东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的基本面,并对绝大部分出口加工产业造成严重冲击。 宏观上可能影响招商引资

若按传闻中的方案调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隆国强认为,一方面将在宏观上对我出口不利;另一方面,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相悖。

广东省外经贸厅提供了一组数据:2005年广东纺织服装、鞋、箱包、家具、塑料制品等的加工贸易出口额为243.5亿美元,同比增幅8.5%,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的14%。据初步估算,若将这些产品全部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将会影响广东今年近300亿美元的直接出口。

最重要的是,在现有制度层面下,如果随意调整加工贸易政策,不仅可能会波及到从事加工贸易的这些行业和几万家企业,而且可能会使国内外投资者降低在中国投资的信心。

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在可能受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影响的产业中,广东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4102个,合同外资981.2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636亿美元。政策变动将影响大量已投资的现有企业,加之目前周边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上对我形成的有力竞争,今后广东甚至全国的招商引资工作都将面临更大压力。 企业面临双重负担

日前还有消息称,国家拟进一步调低出口退税率。记者也从知情人处获悉,相关方案已报至国务院。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与降低出口退税一起,将大幅增加企业的负担。”汪涛分析,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同样受出口征退税率差的影响。国家原来将出口退税率从17%降为13%后,一般贸易出口受到4个点税差的影响,而加工贸易出口(包括不含国产料件的加工贸易出口)由于企业实行“免、抵、退”的税收政策,其4个点的税差同样由企业负担。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为例,由于国家降低4个点的退税率,2005年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增负65.7亿元,其中纺织服装、鞋、箱包等一批轻纺加工贸易企业负担13亿元。若国家进一步降低出口退税率,这些加工贸易企业的负担将达20亿元。因此,出口退税率的进一步调低,已达到对轻纺产品出口(包括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调控的目的。若再将其列为加工贸易限制类,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实转”,据测算,这些行业的加工贸易企业需缴纳约200亿元的保证金,加上因降低退税率多缴的20亿元税差,对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知情人透露,此次拟定的调整方案中还提出,“在开展上述轻纺产品加工贸易中,在继续降低出口退税的基础上,东部沿海地区企业还要按进口应征税(关税+进口环节税)额的50%缴纳保证金,中西部地区企业也要按20%的比例缴纳保证金”。若果真如此,除东部沿海地区将受较大影响外,也不利于中西部地区上述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因地区而异,实行不同的管理标准,也不符合国务院35号文有关加工贸易分类管理的规定。 中断深加工结转产业链

“我们生产所必需的很多塑料部件是通过深加工结转从配套上游企业手中采购的。”专业生产手机电池和零部件的加工贸易企业———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关务中心主任李慧不赞同将部分轻纺行业列为加工贸易限制类,因为“这可能导致深加工结转产业链的中断。”李慧的态度代表了本次受访加工贸易企业的一致呼声。他告诉记者,目前在广东,塑料制品加工业已成为机电、IT产品的重要配套产业,绝大部分通过深加工结转,与电子、IT、电器、轻工、家电、机械及装备制造业形成一种不可分割协作和相互依存的加工配套关系。

“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结转至下一家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举个形象的例子:棉纺厂进口棉花后不是简单地加工出口,而是将纺成的棉纱卖给国内织布厂,织布厂再将布卖给制衣厂,在国内完成整个产业链的加工环节后,最终以成衣的形式出口。整个结转过程均在海关严格的保税监管下完成。其中,产业和企业间发生的产品结转“买卖”视同进出口管理,但在海关不作进出口统计。近年来,广东加工贸易通过深加工结转形成了大量配套产业链和完整的产业群体,纺织服装、鞋、家具、塑料制品的产业中各上、下游企业和配套产品之间已形成了紧密配套关系。据统计,目前广东七成加工贸易企业采购配套以深加工结转的方式实现;全省IT、计算机和家电行业中,80%以上的手机部件、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和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在珠三角地区内实现配套。2005年,广东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额达870.1亿美元,同比增长18.7%,约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三成,带动国内配套产业产值3000多亿元。

如限制上述所有产业链的加工贸易业务,中断和割裂不同产业、不同企业间已形成的配套产业链,不仅将影响产业集群和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还将“间接影响广东1500亿美元的加工贸易出口”。广东省外经贸厅的一份调研报告中列举出了这一惊人数字。

对加工贸易政策取向的建议,广东外经贸厅在日前上报商务部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影响面广,震动很大,当慎之又慎。在制定或调整时,应做到“四个十分注重”:注重加工贸易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注重产业稳定、劳动就业和社会安定;注重港澳的繁荣稳定及关系祖国统一大业的对台工作;注重东部扩大开放、率先发展,推动中西部协调发展。不宜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大的调整,而是应加紧出台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鼓励性政策。

广东加工贸易调研报告[6]--转型升级:变“候鸟经济”为“榕树经济”

入世以来,广东的加工贸易愈发面临着按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加工贸易落地生根等一系列深层问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加工贸易兴则广东兴。”有关专家指出,广东处于全国加工贸升级的领军地位,广东加工贸易能否顺利升级,不仅关系到广东能否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而且关系到全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大局。

经济学家施振荣描绘的“微笑曲线”形象揭示了全球化时代不同分工环节的附加价值,我国在全球分工的价值链中,主要居于最终产品的组装、低附加值零部件生产等环节,处于“微笑曲线”的低谷一段,因此,我国加工贸易还有很大升级空间,从组装向前与向后产业链条推进,附加值相应提高。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隆国强概括的,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基本方向一是向上游复杂零部件生产、产品研发延伸;二是向下游的物流、金融、分销等服务环节延伸。 把加工贸易的根留住

用商务部前任部长吕福源的话形容,“加工贸易就是一种游牧贸易。”因为,加工贸易从投资形态来看,多属于中外合资、合作形式,中国主要以厂房、土地等作为投资资本。一旦中国的土地等相关政策以及劳动力等成本要素不再具备优势,外商很可能随时撤资。这种动态之下必然存在竞争问题,哪里的条件和环境好,外资就会投向哪里,即所谓的“游牧”。

“如何使游牧扎根?”东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游匡正认为,最根本要解决环境问题。以东莞为例,虽其最早发展了加工贸易,并较早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由于无经验可以借鉴,也就相应地缺乏规划,出现了目前加工贸易较分散的状态,不利于集中管理和集群发展。

对此,游匡正认为,必须进行整合,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推动加工贸易的集聚发展。也就是将以往分散的加工贸易进行整合,使园区成为发展加工贸易企业群、产业群的重要载体,力促配套企业群、产业群的形成与集中,不断延伸产业。

比如,东莞近两年着力打造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就是按此思路发展的,目前已初具规模。园区内综合性配套设施和机构齐全,包括行政区域、金融商业、教育、医院、工业研究所、生态保护等,就如同一座现代化小城市。这种环境的优化极大提高了招商引资优势。据游匡正介绍,只有投资总额超亿美元的国内外企业才有资格进园。

“以加快园区建设,推动加工贸易集聚发展,通过产业链条的延长和增值,使一个链条的所有环节相互捆绑”,不仅是东莞,也是整个广东将加工贸易这个“候鸟经济”留住的有效方式。

“最重要的是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广东外源与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深圳贸工局加工贸易处处长周文汉强调,应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民营经济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积极建立对民企发展加工贸易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企介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促进民企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逐步实现由“海外接单、大陆生产、香港出口”的传统营运方式向“大陆接单、大陆生产、大陆直接出口”模式的转变,使加工贸易真正成为“榕树经济”。 转型升级三步走战略

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汤炳权指出,其实,当前广东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新一轮世界产业和国际资本转移加快,我国特别是广东仍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区之一,为加工贸易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入世后,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加速形成,CEPA全面实施,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为加工贸易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广东加工制造业发达,产业链条完整,配套能力强,为加工贸易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由此,广东将紧抓机遇,分三阶段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战略实:第一阶段是2005年~2007年,主要巩固和延伸加工制造环节,提高技术水平含量;第二阶段为2008年~2010年,着力提高研发、设计能力,创建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在2010年~2015年的第三阶段,则重点控制价值链核心环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广东要通过提高加工贸易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逐步完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支持服务体系,促其从以降低成本为主向以提高收益为主转变,以外资企业为主向本地与外资企业并举转变。”汤炳权在阐述具体工作思路时指出,其将以加工贸易的优化带动全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终实现加工贸易融于全省整体工业体系,推动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处理好两个关系

隆国强提醒,在推动加工贸易升级过程中,应主要处理好两方面关系:首先是准确理解内源发展与加工贸易升级的关系。他认为,近年来广东提出的加快内源发展的思路,符合中央提出的在开放中把握自主权的要求。但在全球化时代加快内源发展,必须是在充分利用外部机遇基础上的内源发展。

“加工贸易既可能是外源发展,也可能是内源发展。”不应该将加工贸易与内源发展对立起来。华为、中兴等本土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市场迅速崛起,正是利用了珠三角地区发展加工贸易形成的现代制造业基础,而其最初的发展也正是依靠了加工贸易方式。

隆国强指出,加快内源发展的理念与加工贸易升级中强调的增加自主创新的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强调内源发展,正是要加快加工贸易升级,而不是忽视加工贸易的作用而延误其升级的进程。

此外,要处理好加工贸易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比如,是在低端产业转出时处理好东西两翼发展与内地其他省区的关系。低端产业是转向广东东西两翼山区,还是江西、湖南、广西,甚至“9+2”更内陆的省市,亦或是越南等其他低成本国家。

推荐第4篇:国际经济与贸易调研报告

国际经济与贸易实习调研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大,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学好国际贸易理论技能,更重要的是与客户沟通技巧、适应社会以及价值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能有一定的英语和计算机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对市场推广有一定经验,能够独立完知识,掌握专业成与客户的谈判,熟悉具体出口操作流程; 负责国外客户业务联系,及时掌握客户需求,处理报价,接单等作业,主动适应国内的外贸现状,寻求发展契机。

一、当前的国际形势

目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人数不多,在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地球村的出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与国外的贸易往来将进一步增大,因此大批量的培养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人才培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经济改革初期社会上需要的经贸人才急速增长,使得该类人才非常吃香,于是许多高校基本都开设了经贸专业,在几年的时间内造成了功过于求,再加上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的增长放慢等原因,经贸专业火爆的景象已经时过境迁,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一些中美、日本等地区有较多的知名零售业巨头进入我国,给国际经贸专业人才提供了机会。在银行、保险、财务、管理等许多服务领域,均需大量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惯例,能利用网络营销进行全球沟通的人才。据有关专家保守估计,即使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五年内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将达到36万家,是现在外贸企业数量的两倍,仅按每家新增企业需要十位外贸专才计算就需要180万人,而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五年内也只能培养出65万名该行业人才,尚有一百万人才的大缺口。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

1、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

2、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

3、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

4、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5、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6、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决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对本专业各方面的要求

(一)、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二)、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2.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3.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5.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6.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三、就业现状

普遍来看,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并不是非常好。与金融学、企业管理等专业比较起来,排在中间位置。研究生阶段理论学习占绝大部分,如果想从事研究,最好在硕士毕业后继续读博。另外,学校的知名度、专业的实力、导师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对就业的影响也是比较重要的。从应用经济学整体实力来看,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西安交大、东北师大、厦门大学、上海财大、复旦大学、湖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院校实力较强,在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上处于前列,相应的,就业方面也具备了更多的优势。

四、就业方向

国际贸易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贸易机构的业务工作等,具体来讲,可以从事报关、报检,物流(货贷)等工作。从历年的就业情况看,也有一些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到管理咨询、投资银行一类机构就业的。(1)从事专业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工作;(2)从事各类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的进出口业务工作;(3)从事各类外资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工作;(4)从事各类专业的报关、承运货物等国际物流工作;(5)在各类涉外型的企业、机构从事初级财务工作及业务管理工作;(6)从事国际市场调研、策划及国际贸易纠纷调解的辅助性工作。

五、就业方向

这次的认识企业的实习,在两个不同的企业里我看到了得到了不同的东西。不同的经营模式,不同的经营理念,当然他们也有相同的,比如:良好的企业文化,优秀的管理团队,以及员工的超强的执行力等。另外,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一些他们在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销售的一些模式,他们现行的模式主要是传统的模式。我想,若是他们注重开发新的方式和渠道进行系统覆盖式地销售生产,企业发展会更好。

最后,我深深体会到,无论以后从事贸易还是物流工作,都要具备四种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只有具备上面四种意识,才能洞察市场,提高效率,完善服务,不断创新。其次,作为企业要具备3种经营理念:树立市场第一的理念,树立随行就市的理念,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只有树立正确的理念,才能支配正确的行为,才能把事情做正确。没有市场就没有所谓的产品,所以要树立市场第一的理念。只有懂得随时变通,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改变营销策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现在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产品的竞争,很多时候已经变成了服务的竞争,有服务的理念,才会把顾客摆在第一位,只有以顾客为中心了,才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在这次认识管理认识实习过程,使我认识到自己以前拘泥于课堂和书本学习是不够的,以后更应该重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多走出去看,去学习,去了解一些企业的实时操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因此,我们不仅要学好课堂的知识,还要多多实践,这样才能是我们的发展前途更加明亮。

六、结束语

经过一年多对本专业的学习,对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的就业现状以及要求以及有了一些了解,寒假期间,通过网络调查以及向一些本专业毕业的前辈们咨询,认识的更加深入,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首先,自身定位,加强外语学习。在所有的工作和活动中无一例外的涉及到外语,外语是我们对外交流的桥梁,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必须加强对外语的学习,同时加强口语的练习,这是我们搞外贸的基础,因此必须掌握好这门工具。不断强化自身,并充分认识自己,避免眼高手低,增加实际动手能力,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不断完善和学习,搞好人际关系。这一因素在贸易行业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开拓业务的同时就是拓宽人际关系网。人脉广才能发掘更多的潜在客户,工作上很多事情也因此变得容易解决,更容易沟通,掌握更多的客户资料,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在将来我会继续把认真学习的心态保持下去,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贸易实际操作水平,充分利用所有锻炼机会,逐步向资深贸易人员迈进。

推荐第5篇:煤炭贸易平台调研报告

煤炭贸易平台调研报告

煤炭贸易平台是面向市场的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于一体的网上煤炭供应链系统,为煤炭的生产、贸易、运输、使用等企业提供交易、顾问、物流、金融等多项服务,并与电厂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电厂设备管理系统相融合形成完整的燃料智能化管理产业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发挥规模采购优势,促进燃料集约化经营,降低煤炭总体采购成本。

为尽快明确系统建设目标、需求和思路,公司建设小组赴多家公司调研和学习,并与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了咨询和交流,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互联网交易模式对原有实

体店交易模式的冲击已毋庸置疑,国家对此也提出了促进两化融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具体要求。现有的煤炭交易模式仍是传统的业务员谈价模式,服务能力、信息共享水平、产业链协同能力较低,分析预测手段较少。现有煤炭交易平台或如中煤远大等由于自身劣势无法扩大规模产生集采;或如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只有交易模式却无定制服务、缺少附加服务;或如秦皇岛煤炭网环渤海煤炭指数滞后性严重无法指导市场;或如神华、中煤等平台基于自身产量的销售平台与下游市场使用量脱钩。煤炭交易急需一个现代化的交易服务平台,加强上下游沟通并引导煤炭市场理性化交易。

2.煤炭交易有大宗商品交易特色,每笔成交都数额巨大,为保障客户权益,购销双方达成交易意向签订合同时平台应提供符合中国电子商务法、合同法的统一合同版本,并附有必要的法律风险和免责说明,其中中煤远大、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都有相关功能;借此可以参照e代驾里面关于司机评价体系,在此我们平台可以对六个部分分别实行打分制。中煤远大在交易合同签订后会冻结双方交易总额1%的保证金,还有电子签章系统。太原煤炭交易网也在签订合同时会冻结双方保证金确保交易达成,风控方面可以考虑锁定货权与账款减小贸易风险。平台应采取多途径交叉手段避免商业诈骗:如电商资质认证、电商财务信息部分公开、惩罚退出机制、合同交易保证金等。

3.平台的盈利模式现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中煤远大为代表的交易全免费模式,本身依靠融资等金融手段盈利;另一种是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以收取会员费、交易佣金的盈利模式。考虑到现行煤炭买方市场和平台建立初期需要大量数据以支持后续金融服务功能、市场预测功能、集中采购功能、指数中心、产能预售等多项功能,建议可以两者并取,不收取会员费与交易佣金

以争取达成更多的交易额但平台所提供的附加服务可以适当收取服务费以保障平台的正常运作。秉承免费是为了更好的收费的原则把平台做大做强。该平台本身的盈利来自会员服务费,以及招投标代理费、标书购买费用等;但其价值更多的体现于通过统一采购为电厂节省资金、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阳光采购、加强过程监管,以及为集团业务提供有力支撑而产生的间接效益。

4.根据现行电厂配煤掺烧普及化并结合“两化融合”的产业链要求,为节约集团电厂采购成本,平台可以考虑提供以下服务:各电厂可以使用平台确定未来一段时间的煤炭使用量以及最优购煤方式,分析电厂惯用掺烧煤种,电厂输入机组符合曲线后平台给出合理的定制化煤种掺配计划,在通过相近的煤种寻源计算最优采购模式,即煤价、港杂费、运费综合计算后的最优采购成本供电厂参考。同时可以根据市场分析与电厂需求建立综合仓储模式,即在煤

价、运费上涨前集采联合附近电厂惯用煤集中仓储,减少电厂煤炭涨价后的采购成本。

5.为节约集团电厂采购成本,同时达成上游煤矿产量锁定,集采议价模式势在必行。考虑到现行的长协兑现率低,建议使用新式的长协模式,即由原有的长协量价锁定模式转变到现有的锁定量但价格浮动模式,提出平台应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有自己的指数与未来指数预测体系以取代现有滞后的秦皇岛煤炭网的环渤海煤炭指数,根据现有的区域公司信息简报可见,秦皇岛煤炭网的环渤海煤炭指数基本被中煤、神华、同煤等国有大矿所操控,并且出现了严重的量价背离现象,已不具备交易指导功能,也为公司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建立自己的指数体系是未来大数据信息化时代成功的必由之路。信息化时代也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进行价格指数预测、相关性分析等研究开发,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服

务和盈利能力。

6.信息化时代的实时性特征已经十分明显,基于移动设备的实时信息推送已十分普及,e代驾、滴滴打车、城市管理均已实现实时信息共享功能。煤炭贸易平台也应不应仅局限于应用于电脑客户端,也应充分考虑到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推广使用,从而达到数据的实时推送,增加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尤其对于上游煤炭销售企业十分必须。

7.基于GPS定位技术的全景地图功能现代化物流企业运用已十分成熟,如船讯网、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建议煤炭贸易平台可以添加全景地图跟踪功能,对煤炭存储地点、船舶及时位置进行定位显示,方便煤炭物流,减少物流过程中不必要损失,另外也可以参照百度导航的离线地图功能在移动客户端上实行,可以使定位更加节约快捷。必要可以与铁路系统的物流平台相合作达到共赢模式。

8.煤炭市场规模较大,建议积

极寻求合作伙伴,优先考虑占领市场再进而考虑扩大自身份额,多方共赢方能保证网站的长久运营。

9.

煤炭贸易服务平台如大规模推广,会涉及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对后台系统要求极高,不但要准确更需要及时,同时工信部提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国有企业的设备国产化的要求也必须充分考虑进去,避免重复投资,眼光要有长远性。

虽然互联网贸易平台已随处可见,但涉及煤炭交易大宗贸易平台应用仍很不成熟,没有充分实力达到煤炭贸易平台的集贸易、金融、物流、预测与一体的现代化煤炭贸易平台建设要求,所以建议由多家企业合作建设平台,使贸易平台设计的多种功能可以充分落地。

10.未来企业的竞争模式必然是基于互联网的企业链之间的竞争,所以煤炭贸易服务平台建设必须实现对集团现有煤炭阳光贸易平台、电厂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电厂设备管理系统的融合,

增加集团燃料产业链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集团的效益最大化也可以节约成本。

11.煤炭贸易平台规模宏大,初期设想功能之多是现有煤炭贸易平台所没有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建议优先考虑贸易平台和下水煤储运销功能的建设,后续再完成其他版块。

12.在平台的管理模式上可以考虑硬件维护外包,但针对数据分析与客户服务方面等核心仍应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到相关团队的培训,才能在平台上线时有一支懂业务且了解平台运作专业队伍进行操作。

13.金融方面应积极寻求银行合作,相关人员指出中信银行的跨行转账业务已实现“T+0”的实时功能,可以予以考虑。同时对地方政策也应考虑进去,如上海自贸区优惠政策、天津港税收优惠政策、深圳地区的境外低成本融资便利。

14.平台使用应简约而不简单。服务推送应考虑定制化。应注重用户体验。

煤炭贸易服务平台建设前程远大但道路崎岖,在调研过程中可以发现对煤炭贸易服务平台建设的规划设计是先进且符合市场的,但是后续工作中如何更好地配合平台建设单位将设计规划落地仍是困难重重。毋庸置疑,现阶段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仍整体偏低,成员对基于需联网的信息化理念仍不够深入和先进。想要落实煤炭贸易服务平台的前期设计规划,切实的将贸易做强做大,全体成员首先必须统一认识,要建立服务意识,做好吃苦的准备,从而进一步迎难而上;同时要加强学习,到互联网应用较为成熟的高端非煤产业中学习别人的先进思想和知识,创新思路,跟上时代的步伐保证自己不被时代所淘汰,最后还要有系统思维和前瞻理念,要学会超前谋划,保证平台建设的每一步都能有条不紊实施。

推荐第6篇:考察加工贸易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安排,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周再华带队,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商务局、市招商局、xx高新区等单位组成考察组,于5月5日至8日赴江西xx、湖南xx两市,就招商引资工作与加工贸易产业发展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组认真听取了两市的经验介绍,参观考察了两市的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和部分重点加工贸易企业,感到收获很大。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地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特点

xx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全市辖1区2市14个县和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77万人,是江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xx拥有4张国际名片,即国际钨都(销售产值占全国三分之一)、稀土王国(世界稀土70%在xx)、脐橙之乡(面积、质量世界第一,产量世界第三)、客家摇篮(全市90%以上为客家人);拥有4张国内名片,即红色古都(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绿色宝库(森林覆盖率74.4%)、两江源头(赣江、东江,东江是香港饮用水源)、历史文化名城(全国36大名城之一,誉称“江南宋城”)。20xx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70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财政总收入74.52亿元,增长31.5%。xx是中部地区首批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20xx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7.5亿美元,增长10.6%,实际引进内资186亿元,增长12.9%;完成进出口总额8.6亿美元,增长24.3%。

xx市地处湘南,同为中部地区首批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全市辖2区1市和8个县,总面积1.94平方公里,总人口466万。xx市经济以“两矿”(煤、有色金属)、“两烟”(卷烟、烤烟)、“两电”(水电、火电)为主体,三大产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70%以上。近年来,xx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加工贸易,经济发展十分活跃。20xx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财政总收入59.1亿元,增长18.3%;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增长23.8%,到位内资123亿元,增长13.4%;完成进出口总额4.7亿美元,增长67.6%,其中出口4.38亿美元,增长67.8%。

两市在加工贸易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四个共同的特点。

(一)发展优势明显。一是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两市分处赣南、湘南,紧邻沿海发达地区。xx建有航空港,有1条航道、2条铁路、2条高速公路直达粤港澳,距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仅3-5小时车程,东达福建4小时车程。xx与韶关接壤,距省会长沙和珠三角地区均为300公里,经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南下广州、深圳可朝发午至。二是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两市均是“小有色之乡”,工业基础较强。xx誉称“中国钨都”和“稀土王国”,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钨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稀土产业销售收入直逼百亿。xx有“中国银都”和“微晶石墨之乡”之称,银产量占全国的40%,微晶石墨储量占全世界的70%。xx同时又是全国19个重点产煤地市之一。三是加工贸易起步早。特别是xx市,第一单加工贸易业务始于1981年,当时出口额为81万美元。近年来,两市加工贸易逐步发展壮大。

(二)发展速度较快。据xx海关统计,2001年xx市加工贸易企业仅10余家,实际进出口额1000万美元左右,只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10%。目前全市加工贸易企业达到116家,新增加工贸易企业90%为沿海转移企业,2004年至20xx年,xx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分别增长5倍和8倍。20xx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4.93亿美元,其中出口3.01亿美元,占到了全市进出口总额的50%以上。xx列入全国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后,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加工贸易企业25家。20xx年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项目47个,占全市新批外资项目的71.2%。台达电子、高斯贝尔、伟晟电子、嘉玛服饰、郴丰鞋业等一批大企业成为加工贸易产业的生力军。

(三)发展环境改善。一是通关条件好。xx设有两个海关(xx海关、南昌海关龙南办事处)、两个商检局(xx商检局、省商检局龙南办事处)和3个外汇管xx局,建有设施完善的公共保税仓及进出口货物查检场和物流中心,形成了赣粤港直通车快速通关格局。xx已设立长沙海关xx办事处和xx出口加工区办事处、省检验检疫局xx出口加工区办事处,xx海关新院主体工程基本完成,xx二类公路口岸正式奠基开工,大通关格局正在形成。二是运营成本低。据两市的调研比较,xx市综合成本比珠三角地区低650万元/年左右,“洼地”效应比较明显;xx市综合成本约为沿海地区的75%,其中劳动力成本低30%左右,工业用地价格明显低于沿海地区。三是承载能力强。xx拥有“中部地区最佳投资城市”和“粤商最佳投资城市”两块招牌,全市18个区县(市)设立工业园区16个(仅石城、崇义、新屋三县没有工业园区)。以香港工业园为龙头的赣粤产业承接走廊长达180公里,覆盖赣粤高速、京九铁路、康大高速(南康-大余)沿线的9个区县(市),有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9个省级工业园,集聚了全市三分之二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xx去年经海关总署批准设立的出口加工区正在封关运行,全市有以承接和服务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为重点的市管园区2个(xx经济开发区、xx有色金属产业园),工业小区3个(石益塘工业小区、华塘工业小区、良田工业小区)。

(四)发展目标明确。xx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规划至2013年引进企业1000家以上,带动就业100万人,实现出口100亿美元,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2018年引进企业3000家以上,带动就业200万人,实现出口400亿美元,销售收入5000亿元。xx市“十一五”期间力争实际利用外资、内资和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引进战略投资者50家以上,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建设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建材、食品医药等5个年增加值或营销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

二、推进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积极推进观念创新。两市都注重把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作为第一驱动力来抓。xx围绕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xx”的大战略,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主要媒体上开辟《解放思想,抢抓承接产业转移机遇》的宣传专栏,展开了强大的宣传攻势。同时,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开放口的工作人员进行轮训,并派出干部到沿海地区培训锻炼。xx强调从思想观念上对接珠三角,全市上下形成了“发展经济靠投资者,营造环境靠政府”的xx念。今年市委选派了11名县处级干部到深圳、广州、北京等发达地区挂职。

(二)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一是加强横向联系。在香港霍英东基金会的支持下,xx、xx和韶关三市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外称“红三角”,每年举行一次发展论坛。二是加强对外联络。xx、xx均在粤港澳地区设立了多个联络机构,突出加强了深港地区的商务联系。xx与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香港贸发局、香港商会和珠三角、闽东南的相关商会联系紧密。20xx年,xx与香港政府签署了合作建设香港工业园的框架协议。xx先后邀请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时享率领的高级经贸代表团、香港青年商会代表团和广州开发区代表团入郴进行了商务考察。三是加强了信息库建设。两市都建立了统一的项目储备库、优惠政策库、投资要素库和客商信息库等商务资源系统,对促进加工贸易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努力提升承载能力。两市围绕加工贸易发展用地不足、空间不够、承载能力不强的问题,突出抓了园区建设。在加工贸易园区的布局上,打破地域空间界限,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园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xx基本建成了以香港工业园(占地50平方公里)为龙头的赣粤产业承接示范走廊,建成了国家级的出口加工区。目前,该市正在积极争取xx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15个区县(市)工业园有2个正在申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正在申报省一类工业园区,6个正在申报省二类工业园区,工业园区规模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xx大做“示范建设”文章,计划重点建设1个国家级承接示范园、1个省级示范区、2个省级承接示范县、3个市级承接示范工业小区,并正在积极申报将xx列为全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示范市。与此同时,两市狠抓通关口岸、物流体系等配套建设,逐步形成了快捷的口岸联动机制和物流集聚效应。

(四)科学构建政策平台。两市围绕加快园区建设,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有效解决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几个瓶颈问题。一是重大项目招商政策问题。xx对重大招商项目和战略投资者的用地、规费和税收优惠,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由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决定。xx市制定了具体的规费减免和税收奖励政策。二是“飞地招商”问题。为充分发挥各地工作积极性,达到统一布局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实行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财税与gdp值分成办法。以10年为限,前5年引进方和落户方按6:4分成,后5年按4:6分成。三是软环境治xx问题。建立外来企业排忧解难工作机制,当地党委、政府派出特派员到企业驻点服务;市、县两级政府每年开展“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月”活动。四是企业用工问题。在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同时,推进校企合作,推行“订单式”、“储备式”培训。放宽城区入户条件,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可以认购(租)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其子女与城市学生同等待遇就近入学。优秀劳工可以参评各级劳动模范,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菜单”,积极探索新的招商方式,优化招商引资管xx。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上,一些作法值得借鉴。一是委托招商。即委托沿海发达地区招商机构代xx招商,根据落户项目投资规模的大小对代xx机构实行奖励。二是企业招商。以专业生产基地和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产业链项目专题招商活动。如高斯贝尔xx数码基地,去年一次引进4家配套企业;台达电子落户xx后,开展专题招商引来19家上下游配套企业。三是重点招商。围绕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突出粤港澳地区的招商。去年以来,xx市先后组织了深圳、东莞、香港三个专题招商活动,引进加工贸易项目47个。在招商引资管xx上,两市都是集中抓重点部门的招商。xx只对10个主要部门实行考核,其它部门只测评服务水平。xx招商引资考核范围也由原来的66个部门缩小到21个部门。

三、加快我市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建议

去年7月,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20xx〕44号公告发布后,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明显加快。据有关信息,珠三角地区有2万多家企业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到2010年,粤、沪、浙、闽4省将转移产业产值1.4万亿元。这对xx无疑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我们同时也面临三大压力。一是周边地区强大的竞争力。当前,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主要沿“三线”推进,即经xx向赣、皖地区推进;经xx向湘、鄂地区推进;经梧州向北部湾地区推进。以上“三州”成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而且,xx在全国20个重点承接地中也没有明显优势。二是广东省保护性政策的拦截力。广东省已在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建成21个产业转移园区,每建成一个园区,省政府奖励4000万元支持产业转移。三是东南亚地区的反拉力。一些东南亚国家也正在利用低廉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争夺日韩、港澳台以及我国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机遇是运动的资源。xx要在这场争战中赢得主动,必须准确把握形势,进一步加强战略性研究,发挥优势,创造条件,采取超常措施抢占发展先机。

(一)作好规划。一是要确立发展模式。外地经验证明,承接产业转移必须走区域化、集约型发展之路。我们建议将正在规划的xx高新区东部新区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基地,集中打造包括现有“一区两园”在内的“长(沙)益(阳)产业转移示范区”。首期在“一区两园”设立3个加工贸易示范园,在沧水铺循环工业园申报建设xx出口加工区。二是要制订发展规划。尽快组织编制《xx市加快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总体规划》和《长益产业转移示范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并依据规划研究制定实施意见。三是要明确发展重点。从我市实际出发,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鞋、制衣和农产品加工列为全市加工贸易的产业重点。

(二)出台政策。加工贸易业务在内地发展时间不长,操作有别于一般贸易,需要更大的政策支持、更优的政府服务。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研究制订关于加快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政策性文件,出台支持园区建设、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发展、优化政务环境的政策措施,在用地、用工、投资奖励、行政审批、“飞地招商”等方面制订具有创新性、操作性的具体办法。

(三)抓住重点。运营成本、企业用工和平台建设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市在这三个方面都比较薄弱,必须重点突破。一是抓好海关、商检机构的建设,尽快改善通关条件,提高通关效率。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益宁城际干道建设进度;尽快启动桃马公路,争取二广高速常德至邵阳段早日开工;启动xx千吨级港口和铁、公、水联运建设工程;集中抓好沧水铺工业园扩建和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物流体系和信息化建设。以上建设工程要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工作目标,制定时间进度表,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改善xx的配套环境。三是大力发展标准厂房。加工贸易企业要求前期投入小,生产见效快,提供更多的标准厂房能够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努力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良好发展基础,要继续推进管xx和教学改革,发展面向xx的“订单式”、“储备式”培训,为加工贸易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四)抓好招商引资。发展加工贸易主要依靠企业的参与和支持。目前,我市加工贸易企业仅8家,实际有出口业绩的只有3家(益神、科力远、橡塑集团)。壮大这一产业,必须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出口加工企业落户xx。要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招商引资考核管xx,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生产规模大的企业,力求“引进一企、带动一群”。同时,要引导和鼓励现有出口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结构,改变贸易方式,开展加工贸易业务。

(五)加强领导。建议成立市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工业、商贸的副市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组织和协调。各区县(市)、相关职能部门和工业园区,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来抓,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市直各部门要形成互动工作机制,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建议市委、市政府将承接产业转移列入全市经济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年度考核挂钩。

推荐第7篇:考察加工贸易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安排,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周再华带队,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商务局、市招商局、**高新区等单位组成考察组,于5月5日至8日赴江西**、湖南**两市,就招商引资工作与加工贸易产业发展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组认真听取了两市的经验介绍,参观考察了两市的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和部分重点加工贸易企业,感到收获很大。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地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特点

**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全市辖1区2市14个县和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77万人,是江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拥有4张国际名片,即国际钨都(销售产值占全国三分之一)、稀土王国(世界稀土70%在**)、脐橙之乡(面积、质量世界第一,产量世界第三)、客家摇篮(全市90%以上为客家人);拥有4张国内名片,即红色古都(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绿色宝库(森林覆盖率74.4%)、两江源头(赣江、东江,东江是香港饮用水源)、历史文化名城(全国36大名城之一,誉称“江南宋城”)。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70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财政总收入74.52亿元,增长31.5%。**是中部地区首批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2007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7.5亿美元,增长10.6%,实际引进内资186亿元,增长12.9%;完成进出口总额8.6亿美元,增长24.3%。

**市地处湘南,同为中部地区首批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全市辖2区1市和8个县,总面积1.94平方公里,总人口466万。**市经济以“两矿”(煤、有色金属)、“两烟”(卷烟、烤烟)、“两电”(水电、火电)为主体,三大产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70%以上。近年来,**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加工贸易,经济发展十分活跃。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财政总收入59.1亿元,增长18.3%;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增长23.8%,到位内资123亿元,增长13.4%;完成进出口总额4.7亿美元,增长67.6%,其中出口4.38亿美元,增长67.8%。

两市在加工贸易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四个共同的特点。

(一)发展优势明显。一是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两市分处赣南、湘南,紧邻沿海发达地区。**建有航空港,有1条航道、2条铁路、2条高速公路直达粤港澳,距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仅3-5小时车程,东达福建4小时车程。**与韶关接壤,距省会长沙和珠三角地区均为300公里,经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南下广州、深圳可朝发午至。二是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两市均是“小有色之乡”,工业基础较强。**誉称“中国钨都”和“稀土王国”,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钨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稀土产业销售收入直逼百亿。**有“中国银都”和“微晶石墨之乡”之称,银产量占全国的40%,微晶石墨储量占全世界的70%。**同时又是全国19个重点产煤地市之一。三是加工贸易起步早。特别是**市,第一单加工贸易业务始于1981年,当时出口额为81万美元。近年来,两市加工贸易逐步发展壮大。

(二)发展速度较快。据**海关统计,2001年**市加工贸易企业仅10余家,实际进出口额1000万美元左右,只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10%。目前全市加工贸易企业达到116家,新增加工贸易企业90%为沿海转移企业,2004年至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分别增长5倍和8倍。2007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4.93亿美元,其中出口3.01亿美元,占到了全市进出口总额的50%以上。**列入全国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后,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加工贸易企业25家。2007年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项目47个,占全市新批外资项目的71.2%。台达电子、高斯贝尔、伟晟电子、嘉玛服饰、郴丰鞋业等一批大企业成为加工贸易产业的生力军。

(三)发展环境改善。一是通关条件好。**设有两个海关(**海关、南昌海关龙南办事处)、两个商检局(**商检局、省商检局龙南办事处)和3个外汇管**局,建有设施完善的公共保税仓及进出口货物查检场和物流中心,形成了赣粤港直通车快速通关格局。**已设立长沙海关**办事处和**出口加工区办事处、省检验检疫局**出口加工区办事处,**海关新院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二类公路口岸正式奠基开工,大通关格局正在形成。二是运营成本低。据两市的调研比较,**市综合成本比珠三角地区低650万元/年左右,“洼地”效应比较明显;**市综合成本约为沿海地区的75%,其中劳动力成本低30%左右,工业用地价格明显低于沿海地区。三是承载能力强。**拥有“中部地区最佳投资城市”和“粤商最佳投资城市”两块招牌,全市18个区县(市)设立工业园区16个(仅石城、崇义、新屋三县没有工业园区

推荐第8篇:改善基层贸易统计工作调研报告

贸易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特别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不利条件下,国家提出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政策的实施,使贸易统计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这给贸易统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贸易统计工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基层贸易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

贸易业统

计反映的是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商品经营情况。按行业看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按统计对象规模分包括限额以上企业、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统计指标设置主要包括按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基本情况、商品流转、财务状况、能源消费情况、信息化指标情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商品交易市场,连锁零售业、餐饮业经营情况以及消费品市场交易情况等。

目前从统计方法制度上看,对限额以上企业实行全面调查,调查期设置为年报、季报和月报。对限额以下企业实行抽样调查,调查企业单位个数按照限额以下企业总户数的30%抽取样本,执行报表同限上企业相同。对个体工商户实行等距抽样调查,对样本单位实行月报。统计指标设计多,统计频率高、统计对象情况复杂,统计难度大成为贸易统计的突出特点。

二、基层贸易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贸易统计对象复杂,统计数据收集难度大。随着贸易业的速度发展,国有集体商业的比重越来越低,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和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贸易统计呈现出对象多、小、散、配合程度差的特点。而且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抽样调查的核心数据指标“销售额”和“营业收入”,是调查对象最敏感的指标,调查户在思想上存有戒备心理,担心填报数据成为纳税、处罚的依据,因此个体和私营企业配合程度较低,普遍存在瞒报现象。

2、贸易统计基础工作薄弱,统计源头数据质量差。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商贸个体私营企业日益壮大,已成为流通领域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的抽样调查对象是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他们大多没有专兼职统计人,没有规范健全的台帐,加上目前税收部门对多数小企业和个体户实行定税制度,因此,许多小企业和个体户不具有完整的财务资料,甚至没有相关记录,从而造成贸易统计的源头数据存在很多问题,数据质量令人担忧。对县市来说目前大多数商业企业性质发生改变,由原来实际经营的国有、集体商业企业变为出租场地的租赁式企业,这类企业实际上是各个柜组都是独立的个体,单独核算,单独纳税,企业只对他们收取管理费和租赁费,对他们的经营情况不能完全掌握,全凭有关人员询问、推算取得,而无法查知真实与否,纳入限额单位统计有些牵强附会。

3、现行的贸易统计制度本身问题。一是贸易批发和零售性质难界定。批发与零售是按消费者的使用方向(用作生产经营消费或用作生活消费)划分的,也是确定其是否计算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关键。而贸易统计是卖方统计,按消费者的使用方向区分批发和零售的作法是不可行的。二是限额标准过高,按限额标准划分的限额以上统计单位在总体中仅占少数,对总体缺乏代表性。从2008年**市社会消费品零售结构看,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只占全市零售额的11.1%,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的商品流转量所占比重很大,影响市场趋势。三是名录库的维护滞后,造成样本代表性差。由于限下批零贸易企业、餐饮企业、个体经营户随时都有转换经营方向的可能,关、停、并、转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抽中的样本单位经营范围不稳定,搜集的数据可比性差,数据质量难保证。四是经营规模较大的个体户处理没有明确方法。目前大部分私营贸易企业从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经营成本出发,登记注册成个体工商户,不用安排会计、统计人员,不能纳入企业统计范围。甚至有些企业为逃避统计而将企业营业执照变更成个体工商户,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贸易业统计的完整性。五是统计指标设置存在重复上报,增加了企业填报负担。如限额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等指标的设置与劳资报表设置重复,各个专业都向同一个报表单位布置调查任务,多有交叉和重复,企业颇有微词。

4、贸易统计时效性差,社会关注程度低。从最终统计结果上看,贸易业仅能提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个指标,且样本代表性差、周期长,统计结果时效性差,加之贸易业统计自身制度不完善、统计基础薄弱、数据质量没有保证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领导和社会认可度低,其地位和作用也受到严重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形成基层贸易统计工作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问题还将增加,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提出几点建议与对策供参考。

1、建立和完善贸易企业和个体户的动态名录库,保

证统计数据全面性和完整性。完善的企业和个体户名录库是搞好贸易统计的首要条件。一方面要依据第二次经济普查的资料建立基础的贸易统计单位名录库,并根据基本单位报表制度资料及时补充贸易企业和个体户名录库。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税务、工商等部门信息沟通,建立统计、税务、工商联审信息交流制度,及时收集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资料,确保限额以上批零、住

餐企业及时全面纳入限上企业上报名录。

2、扎实推进在地统计、系统统计,减轻企业负担。实施乡镇、街道“在地统计”,真正建立起以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一级为起报地的“在地统计”,这样做既能为当地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又能及时全面了解掌握经济基本元素,分层次反映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也确保统计数据更贴近实际,更准确及时,更能反映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使统计工作更好地得到当地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针对县市批零贸易业中商业系统所属企业占比重大的特点,应该利用商业系统统计调查资源来进行调查,减轻市乡统计人员工作量。

3、改革现行统计制度,降低限额标准,扩大贸易业报表覆盖面。按照现行统计制度要求,纳入限上的经营单位唯一条件是企业,只有企业才是报表制度所规定报表的填报单位,而对于销售规模较大且注册为个体的经营户,无论年销售额、从业人员数量有多大,都不能纳入定期报表。因此,为了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总规模,有必要改革现行的贸易统计制度,把符合限上标准的个体经营户作为定期统计报表单位,既扩大了限额以上上报单位的覆盖面,又可以提高限额以下抽样调查样本单位的代表性,真正提高批零贸易业统计的数据质量。针对限额以下的抽样调查样本大多数是私营企业和个体户相对不固定,经营状况不稳定的情况,样本更换的频率应在两年内挑选部分代表性差的样本单位进行轮换,以保证调查样本的相对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在抽样框的设计方面,应考虑兼顾多级使用,满足地方的需要,提高基层统计部门的积极性。

4、全面推进贸易企业网上直报,提高源头数据质量。由于基层统计部门人员少、任务重,加之传统的统计工作方式,难以满足各个方面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县市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促进企业统计上报方式改革,全面推进企业联网直报,提高统计报表的时效性。同时要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互动平台,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5、加强基层统计力量,对限下抽样单位适当发放记帐补助,调动基层统计人员和记帐户的积极性。实行在地统计后,乡镇统计人员不足,一人要承担几个专业的报表收集工作,由于贸易限下抽样单位与其他专业抽样调查单位相比没有记帐补助,调查户对无偿记帐抵触大,增加了基层统计人员收集报表的工作量,也影响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数据质量。因此,为扎实推进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要加强对各级贸易统计人员,尤其是基层调查员的抽样调查业务培训,适当为基层统计人员和记帐户的发放补助,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6、以宣传贯彻落实新《统计法》为契机,营造良好的社会统计氛围。要善于抓住各种机遇并运用多种媒体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统计普法工作,特别是新《统计法》修改实施的有利时机,对经营业主进行广泛的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宣传,使其懂得依法、如实、按时上报统计数据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以增强其统计法律法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统计知识宣传,明确统计部门对经营业主的经营情况负有保密义务,统计部门取得的数据不与税费挂钩,增进经营业主对统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统计的良好氛围。

推荐第9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调研报告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调研报告

范靖刘红

【摘要】该报告是对武汉四所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调研。以武汉大学商学院为代表,分析了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师资配备情况、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专业的培养方向以及毕业生的去向等,期望对我院该专业的办学和评估有所启示。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师资改革与创新

11月12日至18日,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成员刘红、范靖两位青年教师受经环系国贸教研室的派遣,前往武汉高校进行调研。我们重点调研了武汉大学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和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商学院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调研的高校既有国家重点大学,又有具有典型代表的民办高校。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包括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教学方法、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等。调研报告大部分内容以武汉大学商学院为代表,客观地对这次调研活动进行总结。如果能对我系国贸专业的教学、评估有所帮助,我们将感到非常高兴。调研报告将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展开: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关键;明确的专业方向、适宜的课程设置和有特色的专业研究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为学生学习的效果提供了保证。

一、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关键

众所周知,一个专业要发展,师资力量的强弱是关键。三所重点高校开办该专业的历史都较长,积累了相当一部分的优秀教师。他们中有在国内具有很高威望的老教授、专家,有在国内精力充沛、学识高的中青年教授;而且年龄结构合理,中青年占75%,其中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占10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占52%,而武汉大学商学院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更是占78%,更有一部分教师是从国外著名大学商学院学成归来的海归派。就武汉大学商学院而言,共有教师242人,其中教授79人,副教授83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48人。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三校都有硕士点,武汉大学商学院更有博士点。

在强有力的师资力量条件下,三校大都使用本校所编著的教材。武汉大学商学院组织教师编写了一系列有关国际贸易专业的教材,如《政治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统计学》、《会计学》等。不仅如此,每一门课程尽量由编写教材的原著者对学生讲授。一方面任课教师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好,讲授时重难点突出,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学习的效果好。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此外,除专任教师外,武汉大学商学院还聘请了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如知名企业的总裁、总经理经常在商学院作一些精彩的演讲和报告。这些实践者的现身说法,一方面让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碰巧我们在武大商学院调研时,海尔总裁张瑞敏作《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报告,我们有幸亲临现场聆听了来自实业界的讲座。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武汉的著名民办高校——武科大中南分校,该校的商学院,规模大,其中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有近三千人。另外该校师资力量也很雄厚,主要聘请武汉及全国高校已退休的老教授担任教师,还招聘一部分青年教师(至少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参与教学与科研工作,也正在编著一些适合该校学生的教材。

名师出高徒,这是一句千年古训。我们认为有一批懂专业、学识高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无穷的裨益。

二、明确的专业方向、适宜的课程设置和有特色的专业研究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三校的专业手册都明确地介绍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武汉大学商学院国贸专业,着重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与发展规律,系统讲授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国际经贸的发展现状、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经济的政策法规。把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数学和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的高级研究型与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结算、国际经济合作等。其中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四类。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外贸公司、金融部门、证券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工作。

武大国际贸易专业除了一般的国际贸易专业(以英语作为外语),还开设了特色的国际贸易专业,即中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法语作为外语),这个专业的学生即可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也可获得文学士学位。毕业生专门进行中法国际贸易,为法资企业培养人才。这应该为国贸专业的一个特色。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武大商学院对四年的教学也进行了分配。一至三年级,各种课程大都开设完毕,四年级上学期,除了一些专题讲座外,学生进入实习和考研冲刺阶段。大四下学期学生开始撰写毕业论文。这种课程安排既不耽误学生的继续深造,也不耽误学生的就业,而且也不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为学习的效果提供了保证

通过对四所高校的调研,在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方面,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代表着先进的教学方法。

1、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教学

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室大都有多媒体设施,商学院极力鼓励教师制作电子课件。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可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给人以直观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有些课程,如《证券投资学》,可以适时利用“英特网”,对股票的实时行情、外汇变动以及期货市场进行更直观的分析,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2、双语的教学,强调专业外语的学习

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要求我们的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尤其是专业外语方面。无论是武大商学院的普通国贸专业,还是中法国贸专业,都十分强调对外语的学习。如果外语是英语,每个学生必须达到CET-6,而且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否则不能毕业;中法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必须对日常的法语以及专业法语熟练掌握,否则也不能顺利毕业。

3、建立完备的实验室

武大商学院建立了一系列完备的实验室,为学生的模拟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包括国际贸易实验室、证券期货实验室、海关模拟实验室、商务谈判实验室以及电子商务实验室。实验室硬件设施齐全,而且还购买了先进的软件系统。学生在专职实验员和专职教师的指导下,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掌握了深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实践工作中的一些环节,而且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业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经常举办高质量的专题讲座

武汉大学商学院即是一个教书育人的机构,同时也是一个学术交流的中心。学院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作有关国际贸易方面的专题讲座,还邀请实业界的一些名流和已毕业的杰出校友作生动的专题讲座。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后,掌握有关WTO的一些法规及贸易原则,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术讲座的效果很好,报告厅经常是座无虚席。学生一方面陶冶了商情,另一方面开扩了视野。

5、十分重视电子商务课程在国际贸易专业中的地位

当今的时代,不仅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更是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随着“INTERNET”普及,通过因特网进行国际贸易,已经是一个国际流行的趋势。武大商学院重视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应用。利用电子商务实验室,学生们进行实践,包括网上信息的发布、网上商务谈判、网上结算及物流等,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切中要害的实习和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作为一个学习环节,武大商学院把学生的毕业实习落到实处。学生通过几年的理论学习,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但要把理论灵活运用到实践工作中,还要经历一个实习过程。对于准备就业的毕业生,在大四上学期开始实习。实习单位分为自主实习单位和学院安排的单位,实习后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实习报告。有很多毕业生在实习单位工作得很出色,被单位看中,最后在实习单位就业。对于参加考研的毕业生,学校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实习。

毕业论文是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完成一篇与国贸专业有关的论文,顺利通过答辩,才可获得学士学位。为了杜绝论文抄袭,提高论文质量,论文答辩小组实行一票否决制。另外每年对毕业论文进行评选,获得优秀论文的毕业生,除得到物质奖励外,学校还出版每年的优秀论文集。这种方式极大的刺激了毕业生对论文的关注程度,同时每年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毕业论文。

还有一些举措,我们不再罗列。

四、结束语

这次专业调研,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同时,我们也增长了见识,收获颇丰。我们感谢教务处领导、经环系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一难得的机会。这篇调研报告,是我们调研完毕后的一个总结,肯定有不足之处,希望能等到专家的批评和指正。

推荐第10篇:陕西贸易企业经营现状快速调研报告

陕西贸易企业经营现状快速调研报告

近期,省统计局对全省重点贸易企业开展了一次快速调研。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总量较大、增速下滑较快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采取召开座谈会、电话访问、走访企业等形式,旨在了解当前我省贸易企业经营情况、查找存在问题、为促进流通市场平稳运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服务于政府宏观决策。

一、流通市场现状及影响因素

自年初以来,陕西商贸流通行业销售额(营业额)增速持续回落,对全省经济总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批发业市场低迷。1-4月,全省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仅9.2%,同比增速回落达15.1个百分点,且逐月回落幅度加大。

从批发企业来看,总量占比较大、增速下滑较快的如:西安迈科金属国际集团有限公司,1-4月增速同比回落47.8个百分点;陕西东岭物资有限责任公司增速同比回落15.6个百分点;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公司西安销售处增速同比回落186.7个百分点;榆林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增速同比回落38.3个百分点。

从大宗商品来看,煤炭及制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化工材料类、金属材料、机电产品等五类商品占到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的76.0%,均呈现大幅回落,直接导致批发行业销售下滑。

1、煤炭及制品类:煤炭市场需求萎缩。一是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南方下游企业开工不足,用电量减少,同时一些加工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煤炭需求减少;二是全球经济疲软,进口煤以优质低价的优势冲击国内煤炭市场;三是煤炭产能过剩,库存较大,煤炭价格下跌,直接影响煤炭销售;四是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清洁能源如风力、水力代替燃煤发电,以燃气代替燃煤对锅炉进行改造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减少煤炭需求。

2、石油及制品类:市场因素影响石油销售。一是受大型施工项目减少,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业生产和销售欠佳等因素影响,使工业和工程建设对成品油需求减少;二是铁路电气化进程加快,石油需求量降低;三是石油销售企业竞争加剧,山西等周边省市石油销售企业挤占陕西传统市场;四是前期库存充足,国际油价持续波动,经销商低价竞销,购买意愿不强,石油批发企业销售额下降。

3、汽车类:多重因素影响汽车销售。1-4月,汽车类实现商品销售额224.27亿元,增长10.7%,增速同比提高5.8个百分点。特别从3月份以来,汽车销售扭转回落之势,企稳增长态势逐步显现,但增长仍然缓慢。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汽车制造商向经经销商强行压库,库存压力及多品牌的竞争使汽车价格不断降低,导致汽车销售额下降;二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中央对于公务用车的规定,高档汽车的更换频率减缓,购买需求与空间不断缩小;三是受煤炭市场低迷的影响,载货车等运输车辆库存上升,营运车辆需求降低;四是受经济形势影响,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使消费者对于汽车购买回归理性,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市场的发展。

4、化工材料及制品类、金属材料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全省工业经济的持续下行,产能过剩和下游需求减少,导致市场供需失调,价格走低,影响化工材料及制品、金属材料、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商品的销售。

(二)零售业稳步增长。1-4月,全省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3.7%,同比增速提高9.5个百分点,且逐月提高幅度加大,对全省经济总量呈现正影响。

从零售企业来看,尽管零售业增长势头强于上年,但一些规模较大的零售企业增速却呈大幅减缓。如:西安开元商城有限公司,1-4月增速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陕西苏宁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增速同比回落13.9个百分点;陕西省军区军人服务社增速同比回落11.2个百分点;陕西金花汽车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增速同比回落17.1个百分点。

从零售行业来看,当前居民收入增长乏力,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导致消费欲望不强,整体购买力下降;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竞争力明显加强,对实体店带来较大冲击,尤其外地网店网络购物分流了大批消费群体,对我省零售行业影响日益加大。此外,政策环境对部分商品销售也产生影响。

1、烟酒类:烟酒销售增速降低。一是中央“八项规定”等政策执行,高端烟酒消费需求减少,使烟酒类商品销售降低。二是国家对高价位烟酒价格下调,影响到烟酒类商品销售额;三是消费观念的转变,随着人们对环境及身心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部分消费者戒烟或拒绝吸烟,进而影响到对烟酒类商品的需求。

2、日用品类。相关商品销售走低。面对中央加大惩治腐败力度,日用品类商品中的工艺品及表类等奢侈品销售明显走低。同时,基于突发安全事件和降低空气污染的考虑,公安、环保等相关部门联合发出不燃放烟花爆竹的倡议,并且加大了烟花爆竹销售的监管力度,对日用品类中烟花炮竹销售也带来一定影响。

(三)住宿餐饮业大幅下滑。1-4月,全省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分别下降

1.5%和1.8%,同比增速分别回落达11.6和18.1个百分点。

高档酒店经营明显下滑,如:陕西宾馆有限责任公司营业额增速同比回落91.8个百分点;西安古都新世界大酒店有限公司国外游客的入住率同比下降10%,营业额下降20%,回落35.0个百分点;西安人民大厦客房出租率不到40%,营业额下降20.7%;西安建国饭店营业额下降20.3%,成为历史最低点;香格里拉酒店收入下降16.9%等。

高端餐饮企业经营形势非常严峻,正在遭遇寒冬。如新纪元宴皇宫酒楼,一季度收入下降61.0%;西安唐府餐饮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三个月下降,1-4月累计下降近60%,营业刚两个月的北郊店已经被迫关门停业。另外,像御品华府餐饮,2012年年营业额曾经达到1270万元,4月初由于经营艰难,被迫停业;陕西鑫华府酒店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年经营额一度达到8300万元,目前高薪分店由于经营惨淡,处于停业装修状态,准备转变经营方式,降档转为经营中档餐饮。

住宿和餐饮业受政策环境影响明显下滑。一是中央“八项规定”政策出台,厉行节约、三公经费有效控制、加大反腐倡廉,给高端住宿餐饮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公务会议大幅压缩,客房入住率降低,吃喝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铺张浪费现象减少;二是上述政策带动单位团体消费大幅下降,私企老板宴请活动缩减;三是当前经济形势的低迷、物价高位运行,消费者对未来收支的不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住宿餐饮的消费;四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使消费者外出就餐更加谨慎,消费信心下滑。总之,住宿餐饮业前景不容乐观,短期内很难有较大改观。

二、流通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政府主导的大宗商品的物流园区,制约着相应商品的批发销售。如西安市内无政府主导的钢材物流园区,缺乏交易集散地,一定程度上影响钢材的批发销售,而单个企业的重复建设,将会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2、税收等政府收费使企业负担较重。目前,企业承担的营业税、所得税、摊位税、房产土地税、增值税等税种较多。另外在高税负之外,各种形式的费用也是商贸流通企业的沉重负担,如企业缴纳的垃圾费、停车费、排污费等收费项目繁多,标准偏高;还有向企业索要赞助、强行摊派、“搭车”收费等。目前过高的税费正在成为制约商贸企业长远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企业融资较难,企业流动资金相对紧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信用评级缺位,银行借贷较难;流通行业不属于国家及金融机构重点扶持企业,无优惠贷款,利息及门槛较高;如果使用民间借贷,资金使用成本较高,运作不够规范,融资风险较大。因此,企业发展受资金制约,无法满足企业经营发展需求。

4、生产要素制约贸易企业的发展。物价上涨导致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房租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使企业运行成本增加。另外,当前贸易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职工队伍不稳定双重压力,招工、用工、留工问题长期存在,从业人员流动率较高,多方面消弱了企业服务水平,制约了贸易企业的发展。

5、市政建设不到位,市场环境有待改善。消费环境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消费。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购物环境不够理想。如停车位偏少、过街通道、道路施工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人群的出行购物意愿;二是大型购物商城过分集中于市中心,分布不均,影响偏远地区居民的购物欲望。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出现的道路狭窄、用车成本过高、住房拥挤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人们对汽车、家电等商品的消费。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居民消费需求降低,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企业的发展。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1、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缩短回复周期。对于贸易企业的发展,政府要加大鼓励支持的力度,如针对经营石油及制品企业的现状,合理规划加油站的布局,简化加油站的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使新增及改造的加油站尽快发挥作用。

2、实施相应税费政策优惠。据商务部有关报告,我国流通行业总体税负水平为26.4%,分别比房地产、金融保险、通讯信息等高利润行业高出4.6、5.8和13.6个百分点。因此建议政府在合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商贸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税费优惠政策、降低相应的政府收费,减轻商贸流通企业税负,继续推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助推商贸企业快速发展。

3、认真落实商业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同价政策。2008年,国务院在先后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中,都明确要求实行商业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同价政策。但这一政策至今在我省未得到落实。目前电费已成为商业企业的第三大成本支出,因此建议尽快降低商贸流通企业用电用水用气价格。

4、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居民敢于消费、正确消费。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高端餐饮消费已不再局限于公务等接待。近来媒体在对公款消费、高端消费高度关注的同时,一些本为合理合法消费群体,也减少了其对高端餐饮的

消费行为,同时高端餐饮企业也因其代表高地位备受负效应影响。因此,对政府来说,应该正确引导餐饮消费而非抑制消费,提倡适度消费而非过度消费;同时转变观念,改变高档消费等同公款消费的理念,规范接待标准,强化监督管理;认清正常商务接待与公款吃喝、腐败消费的区别,为高端餐饮消费正名,帮助餐饮企业尽快走出目前的困境,使其步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企业层面:

1、寻找机遇,应对挑战。虽然当前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市场竞争日益加大,商贸流通企业要积极应对,努力挖掘内部潜力,从购进、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降低费用开支,从严控制成本,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同时积极寻找市场机遇,把握市场行情,大力拓展销售渠道,占据市场份额,求得稳定发展。

2、正确定位,转变思路。住宿餐饮企业要积极应对当前的形势,尽快调整自身经营状态,对自身重新进行合理定位,如餐饮业可由高端向中端转型、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等;另外还要开拓合理有效的营销渠道,实施相应的促销措施,如调整菜品份量、打折优惠、承接同学会、家宴、婚宴等项目,放低身价,调整目标消费层,向客源多元化方向发展。

3、推进结构优化,提高行业集中度。反腐倡廉,遏制公款消费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将对中高档餐饮市场带来一定影响,也必将带来住宿餐饮企业的重新洗牌。借此良机,可以大力提高住宿餐饮业的结构优化和形象提升,实施战略调整和转移,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整体水平,推进住宿餐饮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11篇:贸易实习报告

参加贸易实习该怎样写实习报告呢?那么,不会写的朋友,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贸易实习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贸易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simtrade上机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fg的运作方式;切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外贸企业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认识供求平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并且能够合理地加以利用。老师通过在网站发布新闻、调整商品成本与价格、调整汇率及各项费率等方式对国际贸易环境实施宏观调控,使我们在实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并吸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方法:

上机模拟操作

三、实习软件:

simtrade软件

四、实习时间:

xxx年5月16日——xxx年6月13日

五、实习心得:

经过一个多月的simtrade模拟训练,我们对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及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现在我们对贸易的理解已经不在停留在单纯的理论层面。

在头一两个星期里,我们处理起业务是不知从何做起,填写单据那是相当的慢,算一笔进出口预算表都要算上一个多小时。经过两个星期的不间断联系,早后来的操作练习中我们处理的是得心应手,可谓从容自如。

在我国继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新形势下,作为未来从事国际贸易方面业务的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sdf这两年学习的一个大总结。从国际贸易理论,到国际贸易实务,再到上学期的外贸函电及本学期外贸合同的制定、国际货物运输风险和保险,在本次模拟训练中都一一体现,通过simtrade模拟训练我们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有了一次系统的回顾,又在训练中对国际贸易的流程及操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在思想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通过本次的模拟实习,我们可以发现以前学习中薄弱环节,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也会实际操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次模拟训练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操作细节的细腻及流程的缜密,各个流程相互衔接,此流程的疏忽将会导致彼流程无法完成,某一细节的不慎错误或纰漏将会导致整个流程操作前功尽弃,这为未来的实际工作敲响了警钟:做贸易一定要仔细谨慎。

在本次实习中,我们充分利用了simtrade提供的各项资源。我们充分使用邮件系统进行业务磋商,这是我们未来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过模拟系统我们可以掌握往来函电的书写技巧,不足之处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查阅相关资料又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在模拟中对不同的业务和角色我们采用不同的贸易术语和方式,我们可以掌握不同价格术语在海运、保险方面的差异。在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环节的磋商过程中,灵活运用价格术语和结算方式,正确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以争取较好的成交价格,是我们在未来的贸易实务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功。simtrade的检验系统可以在我们做完每一笔业务后对我们实习过程的结果计算出准确的误差及正确的结果,让我们明白正确的结果,这样可以减少我们在类似的业务中的错误。

国际贸易不同于国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我们将面对各种f们要培养适应环境、应对各种角色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在simtrade模拟训练中同学们分别扮演五种角色,而工厂、进口商、出口商是我们未来工作时将会扮演的角色,simtrade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使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下面说一下在角色扮演中的一些经历和体会。

l、出口商

出口商是最为重要的角色,在扮演出口商的角色的过程中,经过准备、磋商、签约、履约、善后几个流程。准备阶段,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并同工厂和进口商建立广泛而牢固的业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国内外市场行情,根据信息确定目标er准备,同工厂建立业务关系,为备货做准备,这都是一名国际贸易者所必备地素质。磋商阶段,根据成本、税的情况准确计算成本和报价,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环节,就交易条件达成一致,更是体现我们业务能力的地方。在交易过程中市场是变化的,作为出口商需不断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才能获取最佳交易条件和价格。

在贸易术语上,我们分别采用了ciffobcfr的术语,结汇可t/tl/cd/ad/p等等方式,信用证结汇可以保证出口商及时得到货款但是费用高,多笔业务的开展,不同术语的运用可以加强我们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在费用上的不同核算和支付更是对我们关于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验。签订合同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标志着完成了一半的业务,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外经贸合同课程的学习,对于合同的制作我们已是得心应手。本次实习采用的是成文合同,为我们省去了很多细节,成文合同rgret同存在着不到这出,文本中没有涉及到贸易纠纷等问题,而现实中纠纷是难以避免的。履约意味着合同进入实质性阶段,以cif为例,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包括:催证、审证和改证、备货、租船订舱、报检、保险、报关、装船、制单、结汇等环节,每一环节紧紧相扣,一环的错误就会导致整个业务无法顺利完成。simtrade系统的在线帮助为每一步的进行在线指导,业务日志提醒我们需要做什么,单据的检验系统更让我们及时更正单据中的错误。当业务结束时需要进行善后工作,这是很多同学容易忽略的事情,其实善后非常重要,这可以为我们创造新的商机。在业务进行中,我们还通过银行借款或同行间拆借得到更多的资金,以便业务的开展和做大做强。

2、进口商

进口商的利润来自于对产品的销售,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寻找交易产品和对象,同进口商建立业务关系,为进口做好准备至关重要。

simtrade的业务中心的消费市场为进口商及时提供市场信息,使进口商可以及时查询产品销售价格,不断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方可获取最佳交易条件和价格,同时选择合适的交易方式签订合约关系到进口商的利益。cifcfrfob交货dfgdfg均在货物越过船舷后转移,这就要求进口商及时办理投保业务,以确保最大程度的减低风险损失。国际货运风险和保险为我们着实上了一课应该如何降低风险和减少损失。进口商要在市场上及时将货物销售出去,方可实现利润最大化。进口商的业务流程虽没有出口商的那么多那么繁琐,可每一步的操作关系到自己最后能否及fg为价格条件的合同为例,进口方需要开信用证、租船订舱、投保、审单付款、报检、提货等环节,如果不能及时投保一旦出现损失是自己的,后果不堪设想。

3、工厂

工厂扮演的是供应产品的角色,作为供应商我认为应该做到主动为先,确定目标市场,寻找交易产品和交易对象,同出口商建立业务关系,为销售做好准备,这都应该及时主动。供货商的交易对象是多家的,在simtrade模拟系grf中心的工厂里查询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不断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以期获取最佳成交条件和价格,这如同显示生产中,工厂的厂长要及时到生产车间了解产品的生产状况一样。

4、出口地银行和进口地银行

出口地银行和进口地银行从事的业务主要是信用证业务、单证业务、贷款业务,一笔国际业务的顺利完成是离不开银行的,尤其是以信用证结汇的贸易,有了银行的信用担保可以确保进出口方的利益的顺利实现。核算方面能够很大程度

我认为本次实习时间虽不太长,但是我们对国际贸易的了解程度已不再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业务流程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基本实现了如下基本目标:

(1)交易前的练掌握回顾,起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

(2)为未来的实际业务的开展大下了坚实的,交易的准备工种贸易术语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能够灵活使用价格术语和结算方式,在成本、费用和利润的的减少误差;

(3)能够正确、熟练的使用价格术语和结算方式签订内外购销合同,并能在结汇方面掌握基本流程;

(4)在单据填写方面,能够比较流利的填写各种单据,并能够掌握其中的要点;

(5)能够掌握进口商、基本工作已经熟出口商和供应商的基本业务流程;

(6)对两年来所学的国际贸易作已经知道如何去做;理论基础。

(7)能够熟练地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业务磋商,建立业务关系并掌权往来函电的书写要点和技巧;

5、对各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

在这次实习中,我还fdg模版。虽然实际业务的开展远没有模拟系统如此顺利,但模拟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演练的平台现的问题均有所涉及,通过今天的模拟操作,我们可以熟练掌握实物的基本流程,为今后fdg操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英语基础的薄弱、基本知识的不熟练等问题也为今后的学习指名了方向。只有通过刻苦的学习,加强对业务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在现实的工作中才会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在最后,我要感谢我们的实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篇2:贸易实习报告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也飞速发展起来。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使我国与国际市场的距离越来越近,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国际贸易发展的越来越快,对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使我们快速地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的经济在市场上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我们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而我们作为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也显得必要,因此,我们网络营销专业这个学期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为了使我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学校特为我们安排了为期五天的国际贸易实习。

二、目的

为提高我们对常用的外贸业务单证,识别和加强单证业务操作能力的训练而汇编。让我们进行较系统的外贸业务综合技能训练,采取仿真模拟实际业务流程,一环套地进行业务操作训练,为以后从事实际的外贸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1、综合实习的组织与要求

本次实习动员,将我们模拟为交易的买卖双方,每2人为一方,4人为一组。让我们以一个实际的业务员、经理等身份进入角色,按业务的工作程序,操作技能规范,完成一系列的训练活动。我们是广州飞跃企业,是做为卖方,出口的是绒毛玩具熊。买方则是英国伦敦的一家dingdong企业。

2、制定出口经营方案

在出口贸易业务中,对外贸易谈判的准备工作是不可忽视的。我方通过对国外玩具熊市场进行调查研究,选择适销的目标市场和客户是英国伦敦的dingdong企业。根据交易的标的、市场行情等因素确定价格、数量、品质、交货期等条款,制定出口商品经营方案。然后据市场行情、价格水平、供求关系、有关经济政策、出口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核算,拟订了一份cif报价策略。

3、模拟谈判,磋商交易

我们是通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这四个环节来进行模拟谈判、磋商交易条款的。我们这组根据正确的信函格式,撰写了买卖双方交易中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的四封商业信函。我方根据买方发过来的询盘信函,作出了相应的发盘,在收到了我方的发盘时,买方又对其进行了还盘,根据还盘进行最后磋商我方接受了买方的要求。这四个环节是我们在日常买卖当中讨价还价的过程,而在国际贸易当中则用了这四个专业术语来定义。

4、合同条款的签定和单证的签定

在整个贸易当中我们买卖双方总共签订了11份各种条款。首先,我们签订的是销售合同,合同是一个法律文件,一旦签订对买卖双方均有约束力。接着我方填写了出口商品检验申请书、进出口货物代理报关委托书、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等公务证书,并且填写了装箱单、装船通知、中国人民保险企业货物运输保险单、商业发票等商务单证。合同中的条款必须和内容是一致的,防止出现错列,漏列等问题。在填写单证时要特别的细心,注意日期是不容许有半点的差错。

四、实习心得

在这一周的国际贸易实习当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把老师交给我们的实习任务圆满完成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对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实习,我对进出口贸易交易前的准备,经营方案的制定,模拟谈判磋商交易,拟定合同单证,一些基本的操作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能够应用到实检中,特别是在对外贸易中采用哪种贸易术语,签哪种单证可以降低风险和费用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明白了,平时努力学习对理论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平时什么都没学的话,那么操作起来根本就无法适从。还有就是有时候深奥的理论在实际操作当中却是很简单的,这会让我们增加对这门学科的兴趣。通过实习,我觉得自己对国际知识的了解还是很少的,希望自己以后有机会多学习一些相关方面的知识。同时,我也希望学校在以后我们的学习中,那些操作性比较强的的课程能结合教材多开展一些实习,那样将会更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12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状况调研报告

当前,全球范围内以加工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制造业产业转移大趋势的形成和国家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政策措施的实施,给我省加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加工贸易成为事关我省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工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加工

贸易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成功之路。

加工贸易是承接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加速融入世界经济的一种新型生产合作方式。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是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发展加工贸易既能扩大利用外资,又能较快转化为扩大出口,并能迅速提升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利用加工贸易实现工业化的成功经验表明,加工贸易是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有效而便捷的途径。

(二)加工贸易是我国经济开放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一是拉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7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9860亿美元,增长了近600倍 。2007年,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相当于gdp的19%,顺差增量拉动gdp增长近1.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还带动了大规模配套产业的发展。以广东为例,2007年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4034亿美元,带动国内配套产业超过3500亿元,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外商投资企业涉外税收收入1650亿元。

二是推动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加工贸易为国内企业融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渠道,使我国形成了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制造业平台,特别是国内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深加工结转方式为跨国公司进行配套生产,使用外方提供的技术、营销渠道实现了“借船出海”。

三是促进了利用外资的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吸收外资已突破7000亿美元,目前运营的外资企业30万家,其中有70%从事加工贸易业务。

四是优化了出口结构。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制成品为主的出口结构的转变。据统计,2007年我国出口计算机的96.7%、笔记本电脑的99.9%、移动电话的94.6%、数码相机的95.3%、彩色电视机的94.3%都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

五是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伴随加工贸易的发展,大量成熟的中间性技术乃至某些高新技术向我国转移,促进了我国总体产业升级,加快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总体来看,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和环保水平均高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

六是促进了就业,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目前,全国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员达3000万至4000万,约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0%;相关配套产业就业人数5000万至6000万。加工贸易产业为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培养了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技术、管理人才。

二、我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历史性机遇

(一)我省加工贸易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近几年在中部六省也发展滞后。

近年来,我省加工贸易在徘徊中有所发展。2000年加工贸易出口2.14亿美元,2007年5.49亿美元。**出口加工区2005年获批,2007年7月实现封关运行。长沙金霞海关保税物流中心已基本建成,待国家批准后即可正式运行。去年以来,**、岳阳、益阳、永州市先后被商务部确定为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创造了良好条件。一些地方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实现了就业增长、财政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如蓝山县加工贸易企业安置就业3.5万人,年工缴费收入5亿多元,利税近亿元。邵东近年来以加工贸易方式生产一次性塑料打火机,全县共有打火机出口企业13家,吸纳了2万人就业,缴纳国、地两税1624万元,2007年出口34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3%。

但与沿海地区相比,我省加工贸易还处于起步阶段,差距很大。与中部其它省相比,近几年发展也已滞后。一是总量小,速度慢。长期以来,我省加工贸易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在10%以下。在中部六省中,我省加工贸易出口在发展速度、规模和占外贸比重等方面都排在最后。二是企业少,实力弱。2007年,我省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仅115家,其中在我省体现有出口实绩的105家,平均出口仅478万美元。三是重点城市发展差距明显。**市与江西赣州市同为全国第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地理位置类似,**基础更好,近几年却被赣州迅速甩开,2007年赣州加工贸易出口3.04亿美元,是**的8.7倍。

2007年全国及中部六省加工贸易出口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加工贸易出口额

同比上年%%%

占出口总额比重%

6176.6

21%

50.7%

湖北

2

330%

28.2%

安徽

21.8

26%

24.8%

山西

18.

4162%

28.1%

河南

14.7

-14%

17.5%

西

14.

173%

25.9%

湖南

5.

543%

8.4%

我省加工贸易发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认识模糊,重视不够。各市州(县)政府普遍对加工贸易缺乏认识,即使有所了解,也片面认为加工贸易不过是转手生意、保税生产,对地方财政不能带来实质性好处,对发展加工贸易重视不够,热情不高,动力不足。

2、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应对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和沿海加工贸易转移,中部其他省市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加工贸易扶持政策,而我省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健全,省政府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文件还在修改完善当中,没有正式出台。

3、口岸联检机构不全,通关不便捷。2000年以来我省进出口贸易增长了近3倍,但口岸、海关联检机构、人员仍然停留在原有规模,难以适应发展要求。赣州市有2个海关办事机构,而永州市目前还未设海关办事处,成为正在形成中的蓝山――宁远――道县加工贸易走廊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没有搭建好区域快速通关平台,**企业的一个 40尺标准的集装箱在深圳盐田港通关需1天以上、600元左右费用,而赣州企业只需2分钟、2元费用。

4、土地供应量不足,严重制约项目落地。土地是投资商最为关注的问题。去年国家下达我省用地指标6900公顷,而实际需要12000公顷以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很多企业尤其是以产业集群形式转移的企业迫切希望我省有足够的土地接纳。**市出口加工区引进台达电子后,带动许多配套企业纷纷来**考察,想投资**,但由于用地无法保障,只得落户江西赣州。

5、产业配套能力弱,物流成本高。我省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加工贸易企业难以从当地获得所需料件和配套产品,其下游产品也只能在外地生产。同时,我省物流产业规模小,运行方式落后,物流时间长、成本高。据了解,一个货柜从**运到广州黄埔港需6000元,到深圳盐田港需6600元,比珠三角地区运输费用增加5000元。企业运输成本在珠三角只占总成本的3%左右,搬迁到湖南后占到10%。

6、投资环境不优,部门合力不够。据企业反映,在江西三天能办完的事情,在湖南至少要一周,导致许多企业“考察**、投资赣州”。一些地方还存在变相的“索拿卡要”,比如要求企业交纳“会员费”,借办理行政许可之机要求企业订阅有关刊物,等等。

(二)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重大调整和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政策的实施,给我省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1、国家政策调整,沿海加工贸易战略大转移已别无选择。

2007年7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44号公告,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核心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一是东部地区新设立的生产企业,不予批准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而中西部新设立的企业无此限制。二是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的东部现有企业实行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银行保证金“实转”,而中西部企业则实行“空转”。

目前,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10省市,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97.4%,而中西部22个省市只占2.6%。加工贸易新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东部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贸易准入门槛,加大了企业资金压力和营运成本,对开展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企业带来很大冲击,不堪保证金压力的企业只有选择向中西部转移或就地转型升级。根据香港工业总会的调查,在珠三角投资的5.75万家港资企业中,有37.3%的企业拟将生产基地从珠三角迁出。同时,沿海加工贸易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土地、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供应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承载不堪重负,内生增长力受到制约,劳动密集型、能源资源密集型及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是最现实的选择。据测算,到2010年,仅粤、沪、浙、闽4省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万亿元,整个转移的过程大约在5年内完成,

2、国家鼓励产业转移的配套政策将大力助推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为了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商务部等国家部委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从2007年开始,分两批确定了20个城市作为中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并将从中央外贸发展资金中给每个承接地2000万元,用于加工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拟通过政策性贷款的支持,到2010年培育形成50个优势明显、各具产业特色的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使用政策性银行贷款总规模将达到300亿元人民币;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加工贸易企业增值税可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并可抵扣;海关总署重新启动物流保税区的审批工作,同时准备赋予中部重点承接地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铁道部门协调开通铁海联运,使出口货物直接运抵港口码头,并减免相关铁路建设基金。

(三)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兄弟省市竞相开放发展的态势,如不采取得力措施,我省可能丧失重大战略机遇。

加工贸易具有明显的“飞地效应”和“候鸟经济”特征,哪里的政策环境好、产业配套能力强、营商成本低,加工贸易产业就会转移到哪里。面对机遇,中部省市纷纷采取强有力措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加工贸易发展。湖北省原省委书记俞振声亲自主持召开市委书记、市长参加的加工贸易工作会议,由商务厅长作吸引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报告。湖北以汽车产业为依托,不到四年时间,加工贸易出口从1.2亿美元增长到近33亿美元,由中部倒数第一成为中部第一。安徽早在2005年就出台了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两年新增加工贸易企业180家。2007年又召开了书记、市长参加的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江西吴新雄省长亲自到商务部汇报推介赣州,使之纳入首批重点承接地,省直12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全省“万商西进”桥头堡建设的若干措施》,保证重大转移项目入赣用地指标,开通了南昌至深圳、厦门铁海联运,运价下浮30%,并正在积极争取开通南昌至上海、宁波的联运班列。据商务部同志介绍,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拟组织1600家港资企业落户江西赣州,赣州将拿出50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承接这些企业的转移。河南设立了加工贸易发展专项资金,对转移至河南的重点企业给予一次性补贴,并对加工贸易企业每出口1美元给予0.1元运输补贴。山西引进了10亿美元的手机主板加工贸易项目,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以176%的速度增长。我省再不奋起直追,目前与中部兄弟省市加工贸易代数级的差距,

三、五年后有可能变成开放型经济全局几何级的差距。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我省加工贸易的建议与措施

(一)把加工贸易放在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来抓。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这篇大文章,思想要统一,领导要加强,工作力度要加大,要抢抓机遇,力争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首先是要统一思想认识。湖南要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出路在开放。过去长期习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现在要在全省真正达成“无外不快”的共识。要充分认识加工贸易对提高开放水平、加快富民强省的重要意义,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承接国际资本转移的主要载体、扩大国际贸易的重要渠道、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措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便捷途径来抓。建议上半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专题会议,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并讲话,各市州县(区)党政一把手、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主要开发园区负责人参加,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是成立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协调力度,及时研究解决承接转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重大问题。建议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商务厅。

三是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和促进加工贸易出口绩效考核制度。从今年开始,由省商务厅提出具体意见,以省政府名义给市州下达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和促进加工贸易出口的考核目标,考核情况定期通报,年终进行综合考评。

四是进一步加大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力度。把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招商引资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面向珠三角、长三角举办系列招商活动,实现利用外资与加工贸易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支撑体系。

借鉴各兄弟省市的做法,出台过硬的政策措施,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支撑体系。目前,省商务厅已起草《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并根据各有关部门意见多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各部门要尽最大努力开绿灯,促成该意见的早日出台。为确保政策支撑体系的权威性,建议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下发该意见。同时,各有关职能部门都应根据此意见制定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具体措施。建立政策支撑体系,最重要的是四个方面: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参照江西、广东、湖北、河南、广西等省做法,设立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专项资金。建议省财政从今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5000万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举办招商活动、引进重点企业以及落户企业的用工培训和向担保机构融资等。同时,为了调动各市州的积极性,建议从今年起,对加工贸易出口超基数部分由市州财政承担的5%退税,改由省级财政统一承担。

二是改善通关条件。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要加快“大通关”建设步伐,营造更加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全力推进区域通关改革,全面落实“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将我省纳入粤港澳快速通关系统,实现湘港澳无障碍通关。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实行电子报关、电子报检、网上审批,实现关检联动作业,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在全省开放度较高,海关、检验检疫监管业务比较集中的地区,增设海关、检验检疫办事机构。

三是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物流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各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间的有效衔接,降低物流成本。由省口岸办牵头,海关、检验检疫、商务、经委、铁路等部门联合组成工作组,开辟长沙至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铁海联运”线路。加强与沿海地区物流枢纽的协作,增开“香港直通车”,降低通关费用和时效成本。

四是保障项目用地。今后

二、三年是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高峰期,要把加工贸易落户项目用地作为全省今后三到五年供地的保障重点。加强省、市用地指标统筹,在省级年度用地指标中预留30%,专项用于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项目建设。对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内资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重大产业转移项目优先供地。利用**、岳阳、永州、益阳市纳入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机会,积极争取国家增加专项用地指标。

(三)尽快制定和落实我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今后三到五年,我省加工贸易应当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态势,奋力实现赶超,力争2010年全省加工贸易出口额超过50亿美元,占全省出口的比重由不足10%提高到30%以上,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加工贸易的龙头。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制定和落实加工贸易专项发展规划。一是加工贸易与利用外资结合,积极承接境外和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吸引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的国际知名公司到湘兴办外向型企业。二是加工贸易与优势产业结合,积极承接加工贸易配套产业转移,引导我省现有机械装备、钢铁有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力机车等优势产业,利用国际市场配置生产要素,增加进口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以加工贸易方式扩大出口;三是加工贸易与发挥我省劳动力资源优势结合,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加快纺织、服装、塑料、玩具、家具、陶瓷等产业发展。四是各市州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基础,各有侧重地发展。湘南三市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力军。长株潭地区侧重承接和发展科技含量较高、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积极吸引研发、营销、服务等环节的转移。其他地区要结合实际,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加工贸易。

第13篇:入世后过渡期贸易摩擦对外贸出口影响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对外贸易摩擦逐年大幅度增加,对**外贸和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深入研究**入世后过渡期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维护出口环境,促进对外贸易和省内产业发展,是**对外贸易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一、**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及贸易摩擦应对情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以来对外贸易持

续快速增长,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调查(简称“两反两保”)、美国337调查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也越来越多,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冲击亦越来越明显。综合我国近年来贸易摩擦的发展态势,人们普遍认为我国已开始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的贸易摩擦是在国际贸易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大背景大环境下产生的,贸易摩擦总体形势与全国贸易摩擦形势基本相同。本世纪以来,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遭遇的贸易摩擦无论是案件数量、还是案件类型和涉案金额,都逐年大幅度增加,贸易摩擦形势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贸易摩擦案件逐年大幅度增加。**出口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2004年以前最多每年

三、四起,2004年上升到9起,2005年上升到13起,2006年又上升到了17起,2007年增加到20起,2008年上半年已达10起。

二是贸易摩擦案件类型逐年增多。2004年以前涉及**企业的只有反倾销案件,而2004以来除反倾销案件外,国外对华反补贴调查、保障措施调查、特保调查和337调查等类型案件都涉及**企业。

三是单个案件的涉案金额越来越大。2004年以前**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中,没有出现过涉案金额超1000万美元的案件。2004年欧盟对华铸铁井盖反倾销调查案,**涉案金额2400万美元;2005年美国对华普盘条反倾销调查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涉案金额达1.25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遭遇的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案件。

四是以**企业为主要涉案企业的大案件增加。如欧盟对华铸铁井盖反倾销调查案,**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是涉案金额最大的企业;印尼对华一次性打火机保障措施调查案,**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占全国出口印尼的近一半;美国对华普盘条反倾销案,湘钢涉案金额占全国的40.5%;2007年度美国对华电解二氧化锰反倾销案和印度对华阴极射线彩色显像管反倾销案,**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乐金飞利浦曙光电子有限公司分别是全国最大的涉案企业。在上述案件中**均是重点涉案省份,

五是**贸易摩擦案件涉案金额占出口额的比重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2005年**出口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涉案金额近1.6亿美元,占出口额的比重达5%,而全国贸易摩擦案件涉案金额占出口额的比重不到0.4%。2005年**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不足0.5%,而涉案金额占全国的比重达7.6%,涉案金额占全国的比重远远高于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

六是国外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成为贸易保护的新手段。

2007年我省衡阳钢管集团公司遭遇加拿大无缝石油套管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我省首次接受国外调查机关政府实地核查。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对我省拖曳式草地维护设备和复合木地板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我省3家企业涉案。

七是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省产品出口影响越来越大。比如欧盟rhos指令、epu指令、reach法规;日本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肯定列表制度等等。客观上提高了进口产品准入门栏,尤其是欧盟reach法规的实施,将对我国上万种化工及下游产品出口产生重要影响。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省茶叶、蜂蜜、桔子罐头、纺织服装、轻工、电器等产品出口将受重要影响。

八是**参与发起的进口产品反倾销调查案件居中西部省份前列。**企业从1997年底开始或参与或牵头或单独共计发起了6起对进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除新闻纸案外,都是入世以后发起的。

贸易摩擦如果不积极应对,其危害是丢失市场,影响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劳动力就业。国外对华反补贴调查还涉及对我汇率、金融体制、国企改革、外资、税收、土地等多项政策指控,应对不妥会影响我宏观经济政策和双边经贸关系。

近年来我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贸易摩擦应对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出口贸易摩擦应诉方面,主要案件通过应诉都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如美国对华普通钢盘条反倾销调查案、美国对华电解二氧化锰反倾销调查案和印尼一次性打火机保障措施调查案,主要涉案企业都在**,通过积极应诉都取得了终止调查、不采取措施的满意结果。欧盟对华铸铁井盖反倾销调查案,**韶山环球铸造厂通过积极应诉获得了市场经济地位并获得零税率,长沙雨花区莲湖铸铁制品厂和长沙金龙铸造有限公司通过应诉达成价格承诺。加拿大对华复合木地板反倾销反补贴再调查案,长沙菱格木业有限公司通过积极应诉取得了反倾销

和反补贴税率双双为零的理想结果。在进口产品反倾销调查方面,**参与发起的6起调查案件都实施了反倾销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利益。

但由于各种原因,**贸易摩擦应对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部分行业和企业还不能熟练运用wto公平贸易规则,或运用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还不强。遭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不应诉,遇到进口

产品倾销不申诉,遇到国外贸易壁垒不抗辩的现象仍很普遍,给外贸出口造成了不少损失,部分产业受到了进口产品的不合理冲击,影响了省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就业。

二、**贸易摩擦多发的原因

**贸易摩擦多发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对外开放扩大、贸易的长期高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迅速上升对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和挑战。而贸易摩擦产生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世界经济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外部原因,也有贸易秩序较混乱和低价竞销等内部因素。**出口量不大但贸易摩擦频频发生,贸易摩擦案件和涉案金额占全国的比重远远大于**出口金额占全国的比重,贸易摩擦应对工作存在一些不足,还有**的一些特殊原因。

一是出口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优。**传统的钢铁、化工产业比重大,这类产业国际竞争激烈,是全球贸易摩擦高发的产业。**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出口产品中传统的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产品多,而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出口少。2005年,全国一般贸易出口的比重只有41.35%,而**达90.53%;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达54.66%,而**只有9.38%;全国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55%,而**只有20%;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30%,而**只有2.5%。2007年**一般贸易出口比例90.98%,机电产品出口比重26%,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占1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占3%;这是**出口量不大但贸易摩擦较多的主要原因。

二是“四体联动”的贸易摩擦应对工作机制不健全。商务部总结的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中介机构、有关企业联合行动共同参与的“四体联动”工作机制,是应对贸易摩擦的有效机制。但目前**的“四体联动”工作机制尚没有完全建立。一些市州县商务主管部门公平贸易工作机构不健全;专业性的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不健全;企业由于公平贸易规则意识薄弱和人才缺乏,往往对贸易摩擦应对缺少积极性。

三是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认证认可体系建设不适应国际贸易发展形势。国际贸易中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商品的技术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或政府采购对供应商提出卫生、安全、环保、社会责任和质量体系等国际认证要求。但目前**大多数出口产品的技术标准不高,国际认证不齐备,难以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环境壁垒和社会壁垒。

四是贸易摩擦信息服务机构不健全。我省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进出口预警信息系统还没有建立,不能及时将国外对我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扑灭于萌芽。

五是部分出口企业遭遇贸易救济调查不应诉引发新的贸易摩擦。虽然近年来我省企业出口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应诉率已有提高,但仍有一些企业不积极应诉,助长了国外对我采取贸易限制措施。

六是善于运用wto规则应对贸易摩擦的人才缺乏。政府主管部门、中介组织和企业贸易摩擦应对人才均不足,影响了贸易摩擦应对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贸易摩擦应对的具体措施

为适用入世后过渡期**贸易摩擦多发的新形势,规范**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增强贸易摩擦应对能力,维护**产业安全和企业权益,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制订鼓励企业积极应诉的政策支持体系。

企业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调查中是应诉的主体。要建立贸易摩擦应对资金,支持鼓励涉案企业运用wto规则积极参与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对积极参加贸易摩擦案件应诉工作的涉案企业,在广交会等国内外参展摊位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和优惠支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在政策上加大对应诉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应对工作;要鼓励企业将对外贸易中遭遇的不公平贸易待遇,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请求国家通过磋商、谈判或启动贸易救济措施加以妥善解决。同时,要制订政策鼓励和支持省内企业学会运用公平贸易法律武器,对不合法的对我产业和企业有损害的进口产品发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维护**产业安全。

2、制订培养贸易摩擦应对人才的政策。

要从政策上支持省内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开设进出口公平贸易课程,或开展专题讲座;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鼓励支持企业和中介组织培养熟悉wto规则和应对贸易摩擦案件的专业人才;要加强**涉外律师队伍建设,制订支持律师代理本省贸易摩擦案件应诉的政策,鼓励省内律师积极钻研涉外法律特别是公平贸易法律业务,承担起本省贸易摩擦案件法律顾问的职责。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采取送出去培训和鼓励自学等方式,抓好本行政机关相关人员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队伍。

3、从编制上建立健全**公平贸易工作体系。

要加强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贸易摩擦应对工作机构的建设,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为本地区做好贸易摩擦应对工作提供保障。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业务实际逐步建立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机构,暂不具备条件建立专门机构的也要明确相关科室人员负责,并在条件具备时积极向编制部门申请成立工作机构。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责范围,分工协作,建立健全全省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体系。

4、采取措施引导从事贸易摩擦应对的中介组织的建立。

要加快推进专业性行业协会的建设,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应对贸易摩擦工作中的作用。省内各部门要在职能范围内指导建立有关产品的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消除行业管理和自律的空白。要制订相关政策鼓励中介组织为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提供帮助,发挥中介组织在贸易摩擦应对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必要时可代表行业利益应诉。

5、鼓励和支持建立贸易摩擦信息服务机构。

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建立与贸易摩擦有关的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机构,广泛收集贸易壁垒信息,研究贸易摩擦趋势,了解和掌握世贸组织各主要成员有关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建立贸易摩擦信息库,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要鼓励和支持省内信息服务机构加强与国家有关商会协会以及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建立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6、制订鼓励企业和中介组织开展贸易摩擦预警工作的政策。

要制订鼓励企业和中介组织开展贸易摩擦预警工作的政策,建立以数据库为依托,以企业主导、协会参与、技术机构支撑、政府引导的预警监测机制,对**重点进出口产品和重点出口市场进行监测。加强对大宗、重点产品出口情况和趋势的统计分析、预测和监控,及时掌握**企业出口产品可能遭遇国外“两反两保”调查的情况,做好国外对我产品进行贸易救济措施调查的预警工作。

7、制订强化和完善优化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

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政策支持力度;要研究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快科技兴贸步伐,从政策上鼓励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快向效益导向型转变,以质量和技术取胜;要根据国家制定的《跨越国外技术壁垒的重点发展技术目录》和**实际,制定**需要重点发展的技术目录;要强化出口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健全名牌培育机制,争取更多企业列入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

8、制订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和采标的政策。

要制订支持企业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直接向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提出国家标准项目建议,参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引导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标准要求组织生产。

9、制订鼓励企业认证的政策,加强认证认可体系建设。

要突破发达国家的安全措施、社会责任措施和环境措施等对**出口的限制,必须制订鼓励企业申请iso9000认证、iso14000认证、sa8000认证等卫生、安全、环保和质量体系等国际认证的政策,规范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目录,并加强认证监管力度,大力提高认证的有效性。

10、建立维护**产业安全的工作机制。

要建立由省商务厅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以及重点企业参加的**省维护产业安全联席会议,定期或不定期地通报**产业安全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建立预警机制、开展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启动损害调查程序的有关问题,共同做好维护**产业安全的工作。

第14篇:钢材贸易可行性报告

钢材贸易可行性报告

一 国内钢铁贸易环境

作为基础性生产资料行业,钢铁工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密切相关,对中国钢铁行业而言,影响其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还是国内宏观经济的走势。 钢材消费量的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趋势更为相关,甚至密切相关。由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全球经济增长陷于停滞甚至倒退,现货铁矿石、海运费、焦煤和钢材等价格也出现了暴跌走势。其中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了40-50%,下跌幅度是自1992年国家放开钢材价格以来从未有过的。2009年,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钢材市场将受到国际需求萎缩的不利因素影响,同时也将面临着国内市场需求减弱以及供应压力较大的状况。其中板材市场供给将大于需求;管材市场的影响因素主要在国际市场;而长材的消费需求可能会好于板管带材。 2008年我国对钢材市场需求材产量同比下降了0.48%,国内消费量也只增长了

1.73%,预计2009年建筑长材的消费量将适度回升。有以下依据:一是产需大体平衡。2008年长材产量为26251.42万吨,表观消费量24760.13万吨,生产略大于消费,产需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二是根据国家统计局2月26日公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全国的钢材消费大约在4.3亿左右。按计划,2009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大约在20万亿元左右,比上年投资增长将达20%左右,会拉动国内长材消费。三是国家推出多项拉动内需措施,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改造、廉租房建设等方面,并加大投资力度,这些领域的投资都会增加国内长材市场的消费需求。现今状况是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下滑局面。近期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措施相当及时到位。政府出台4万亿的振兴规划,我国未来宏观调控取向主要以及时扩大内需为主。扩大内需主要通过投资和消费两方面。目前启动消费难以迅速见效,拉动内需的主要渠道为投资。从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导向看,主要以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为目标。目前整个钢材市场价格处于缓慢的回暖阶段,一旦钢材需求回升到一定程度,钢材价格反弹的可能性很大。就具体的钢材品种而言,线材,螺纹钢等低端钢材一方面受成本支撑力度比较大,市场需求的基数大,另一方面,目前低端钢材的市场价格已经处于超跌的局面,其价格有很强

的反弹需求。

二 本地及周边钢铁贸易环境

山东省钢铁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济钢、莱钢等企业纷纷跻身全国十大钢企行列。2007年以来山东钢产量大部分集中于济钢、莱钢、青钢、泰钢四家企业,产业集中度很高。 零九年七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有加快势头,建筑业投资增速加快,对钢材市场需求将会体现较强劲的拉动作用。同时,原燃料的价格的上涨、生产成本上扬对钢材市场价格会有一定的支撑。各种利好因素推动钢筋和线材价格大幅上涨。八月份,山东市场建筑钢材价格小幅下跌。 其中济南市场稳中趋弱,其他淄博、烟台、潍坊市场建筑钢材均有30-50元/吨的下跌幅度。行情追随国内整体趋势,在涨跌中起伏。小型贸易企业继续

搬运砖头,中型及大型贸易企业择机屯仓。

三 总论

综上所述,受金融危机影响,整体经济环境欠佳,但是由于政府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出台一系列保增长及四万亿的措施与规划。已显现成效,经济环境往好的方向发展,机遇已经出现,钢材行情已在低谷跌

荡,可以适时参与,虽然风险仍然并存,但可做到稳中取胜。

四 经营方式

公司初期接触钢铁产业时,在选择贸易品种时应该立足于市场份额较大的品种,利用市场资源,建立自己的客户渠道,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公司进军钢铁产业的经营方向应当选定为:“长短

结合,多方位经营”策略。即短期以普通钢材为基础,长远向利润丰厚的高端产品发展。传统钢铁内贸流通行业当前主要经营模式为:统购分销和散购直销两种模式。这两种操作模式均以大量业务人员广泛的市场拓展作为基础,过分依赖上游渠道,同时,人为因素作用过于明显,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不利因素。如:(1)为保持钢厂采购渠道的畅通,定量定规格的采购模式导致流通企业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

(2)主观市场操作和习惯经营思路导致企业在市场交易的信息通道闭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

(3)经营不规范,短浅思维和惟利是图心态严重,导致客户群体散乱无法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4)市场流通无序,机会操作和投机操作概念不分,造成企业机会成本很高,经营风险无法释放; (5)过分依赖业务人员个人操作,无法形成完善的采购和销售体系,导致公司人员流动频繁给公司业务的延续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在现代钢铁流通领域操作中必须从根本上克服以上问题,即初期立足点就必须具有行业先进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信息化是关键,只有利用足够的信息资源,才能够形成有效的业务网络。

基于这个思路,贸易经营模式应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先成立信息部门,钢材贸易首先信息为主,不能是瞎子和聋子,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搜集政策。

价格。行情做到日报,周报和月度分析。为决策者和业务人员提供资讯。

(2)经理1人:负责钢铁及原材料产品整体采购、营销计划的制订,销售合同的签订执行,商务谈判及

市场拓展,钢厂供销渠道的搭建与维护,考核本部门员工业绩直接对总经理负责。

(3)钢材组3人:具体负责线材,螺纹钢,棒材,型钢,钢管等各种型线材类产品的供销业务等。

五投资估算

(1)启动资金

(2)成本支出;固定资产;办公设备;人员工资及支出;广告宣传及通讯;税务及仓储运输等。

六 投资回报

(1)预计筹备期后,订立下月预期完成利润指标。

(2)投资回收期 。

第15篇:中以贸易报告

中以农产品贸易分析浅谈

摘要:以色列是一个中东国家,以色列的地理环境十分恶劣,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可是却拥有着世界上一流的农业科学技术,而中国却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都还是刚起步的样子,但是却有着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工厂和充足的劳动力。对于双边农产品贸易来说,未来的发展空间及潜力都是很大的。本文对以色列的农业生产情况,农业特色,对农产品贸易状况和特殊贸易政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中国在以色列的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以色列和中国农产品 贸易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浅谈。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科学技术

粮食自给率

农业贸易保护政策

自贸区

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南方向,北靠黎巴嫩、东濒叙利亚和约旦、西南边则接埃及。土地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这比中国最小的省宁夏自治区(6.6万平方公里)都要小得多,相当于北京市的总面积(1.7万)。国土面积从东至西最窄的地方不过150公里,总人口约813万人,以色列也是个资源贫国,约60%的国土都被沙漠覆盖,整体土质偏沙化,务农人数仅为总劳动力的3%,可耕地面积也只有4100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0%。但是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以色列却有着高达95%粮食自给率农业出口外汇约21亿美元,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60%,这样的成果得益于以色列的科技农业。

一、以色列的科技农业

在中东沙漠上创造的农业奇迹已经成了世界上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典范。先进的理念、管理和技术,使这个国家利用2.2%的农业人口在养活 800多万国民的同时,还成了欧洲主要的冬季蔬菜进口基地。以色列的农业模式对于人均水和耕地资源同样短缺的中国的现代化农业建设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温室技术

水果生产在以色列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色列每年大约出口 5.5 万 t 水果 ,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使以色列在水果旺季刚开始和结束时都可以采摘到水果,甚至过了旺季,也能采摘这些优质水果品种的种植,都得力于温室技术。以色列的温室农业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900 hm2发展到现在的 3 000 多 hm2,更新了 3 代 ,以色列温室结构非常坚固,能够抵御强风的袭击,利用电脑自动控制水、肥和气候,自动调温、调湿、调气、调光,包括窗帘和天窗,以及对阳光的自动反射系统。以色列十分重视薄膜的开发利用,以色列的最新技术使温室更趋先进,温室可白天降温,晚上自动升温,而能量消耗却非常少。计算机软件制造商与农民保持紧密的联系,并为农民提供最先进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2、节水灌溉技术

以色列全国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淡水资源极度匮乏,是真正的水贵如油的国家。全国的生产、生活用水靠四通八达的地下输水管道供给。农作物、果园、蔬菜的灌水,由最为节水的滴灌来解决。以色列90%以上的农田、100%的果园、绿化区和蔬菜种植均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滴灌技术不但节水,而且为发展高效农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世界各地都在推广应用以色列的滴灌节水灌溉技术。

3、奶业技术

在以色列奶业发展过程中,科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计算机管理奶牛业的模式就是其一大特色。以色列有一个全国奶牛计算机管理系统,所有奶牛场都实行计算机联网,每头奶牛从出生后的第1次免疫接种之日起,就获得了一个在全国惟一的注册登记号码,其注册信息也会及时输入到奶牛管理系统内,所有这些信息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共享,这对奶业生产的监督、指导、评价、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色列奶牛场的生产设施比较完善,既有高度自动化的挤奶设备、饲喂设施、清粪设施等,科学的饲养和管理保障了奶牛应有生产性能的发挥。

4、品种与种子商品现代化

以色列十分注重开发研制作物新品种,他们利用生物遗传基因和其他手段,不但培育出品质优良,抗病抗虫,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种子和种苗,还以先进的栽培技术指导农民种植。 以色列每年向世界市场出口达 3 000万美元的种子。以色列的大田作物几乎都是优质高产。由于以色列高度重视超常品种的研究,从而构成了从品种到商品的现代化生产过程。

二、以色列的农业贸易政策

农业在以色列经济中曾发挥了关键作用,60年代,农业创造了国民收入的10%。为解决建国初期及之后几十年里粮食短缺问题,以色列通过制定若干法律或政策,大力支持农业发展。政府对农业没有整体的法律框架,都是单项法规。在建国后的10年里,先后出台了系列相关法规,涉及土地管理、水源利用、排涝管理、植物保护、兽医服务生产与销售、农业投资、食品质量安全、价格保护等。

1、农业补贴措施

农业补贴是以色列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根据WTO数据,1995年以色列农业补贴将近三亿美元,2010年依然保持着两亿多美元,补贴主要用于生产领域,见表2。

补贴主要用于生产领域,如出口创汇生产,节水、节工、增效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自然灾害救济、农业保险及农业科研等。为推动机械化生产,2009-2014年政府补贴6200万美元,对农民购买机械给予价格40%的补贴。对农业保险及其他意外灾害的补贴,政府承担50%的风险。

对农业用水进行补贴是以色列农业补贴的重要支出。主要形式是对供水公司给予价格支持,对减少用水定额给予补贴,对改进灌溉技术给予投入支持。农业与农村部下属的国家水源公司负责具体管理。

以色列对粮食仓储的补贴很有特点,为保证粮食安全,以色列每年都将国内生产的小麦及饲料集中进行库存管理,具体工作由农业与农村部负责。仓库都属私人经营,政府通过招标确定承担库存任务的仓储公司,合同为期3年。

支持科技开发与推广也是以色列农业补贴的重要内容,政府每年提供农业科研经费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是世界上研究与开发较多的国家之一。另外,美国、欧盟等还提供每年1200万美元的研究与开发经费用于农业科研。对以色列农业推广服务机构政府每年提供其运行经费的85%,约1200万美元。

此外,补贴还体现在税收方面。以色列税法规定,农业项目,除所得税外,在销售税、土地改良税和财产税方面享受优惠,如农业只征收0.5%销售税,但其他行业为4.5%;农业土地改良税只按土地价值1.2%缴纳,而其他行业则收2倍。

2、耕地使用管理

通过立法对土地进行管理是以色列保证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1)是加强审批管理,政府制定城镇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耕地保护,减少耕地挤占,所有与土地有关的开发计划要经国家主管部门审批。(2)是规定农业用地只租赁不出售,租期49~99年不等。政府根据地理位置和肥力对土地划分等级,并以此确定租金,租金每3年协商1次。(3)是多部门监管,由农业、卫生、环境等多个部门对农业生产与消费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保证无农药和化肥污染、农产品无农药残留、农业废物处理符合相关标准。同时,通过推广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建设及综合防治管理,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危害。以色列土地管理局主要负责国有土地分配与管理,土地管理局局长由政府指定但归农业与农村部领导。JNF拥有以色列13%的土地,它是一个准政府机构,主要负责农村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土地开垦等。

3、农业用水管理

以色列1950年成立了国家水利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国水利政策、分配配额、用水计划与资源发展规划。自1959年以来,政府陆续颁布了《水法》《水计量法》《水井控制法》《经营许可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对水资源进行保护。为减少用水成本,控制用水总量,以色列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其沙漠温室技术、优良品质选育、节水灌溉技术、废水循环利用、微咸水灌溉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先进科技使得以色列农业灌溉用水连续30年稳定在13亿m3,而产出与建国初期相比却增长了12倍。

4、农业贸易政策的改革

为了推动以色列经济的私有化、贸易自由化改革,提高以色列农业竞争里,以色列在过去十几年对相关的法律进行了修订,同时也陆续制定了新的法律。例如,政府不再对农业制订生产计划,对大田种植、花卉、马铃薯、番茄等取消生产定额;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削减公共补贴。90年代初,相继废除了对消费者的鸡蛋和禽肉价格补贴制度,以及国有果蔬、肉类产品经营特许权等。90年代后期,完成农业用水定额制度改革,减少对农业的直接价格补贴。2004年以来,取消对水果、蔬菜产业的价格补贴,以及取消了除鸡蛋、牛奶之外的生产定额制度。

在这里值得一提是以色列现在还在实施的一项特殊农业贸易政策针对于奶业和禽蛋产业的定额定价政策,以色列奶业是政府重点支持与保护部门,其鲜奶产量受生产数量及固定价格控制,主要为避免生产过剩、保证生产效率及稳定奶牛收益。定额协定采取自愿签署方式,农民代表、奶业。该政策受奶业销售计划法保护,奶农、加工企业本着自愿原则与政府定额协定,自1960年以来,这一政策未发生较大调整。

5、农业贸易保护政策 (1)关税保护措施

以色列平均约束税率为22.4%,其中农产品为76.7%(表6),非农产品为10.8%。2013年平均最惠国实施税率为4.6%,其中农产品为13.2%,非农产品为3.2%。从约束关税的零关税税目比例来看,农产品零关税税目数占农产品总税目数的3.6%,而非农产品零关税税目数占非农产品总税目数的9.1%。从关税税率来看,以色列高关税集中于农产品,关税高于100%的税目占农产品税目总数的33.5%。自1995年签署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后,以色列对其非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进口的12种农产品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包括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动物脂肪、油籽、牛肉、蔬菜及柑橘汁等,进口配额由以色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和工业、贸易与劳工部分别管理,包括发布配额计划、发放进口许可证及检查配额使用情况。以色列对所有商业活动都征收15.5%增值税,进口产品也不例外。(表3)

(2)非关税保护措施

以色列对进口农产品还采取非关税措施,一是进口管制。包括禁止进口、数量限制和进口许可证。例如,禁止进口未按犹太教教规制作的肉及肉产品,对一些农产品和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实行配额限制。二是从安全、环境、卫生、检验检疫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以色列在安全、环境、消费者保护等方面对进口商品制定了一系列强制和非强制标准。其中,强制标准大多用于食品、饮料、烟草等。而卫生、检验检疫及健康规定的标准适用于饲料、植物及植物产品、活动物、生肉及制品、动物产品、疫苗、血清、微生物、动物饲料和蜂蜜产品等。三是犹太教规特殊要求。例如,进口商必须获得由犹太教大拉比签发的证书,方可在以色列销售带有Kosher标记的按犹太教规定制作的食品,但获得证书手续繁琐、成本较高。四是对商品有严格的标签及包装要求,包括注明原产地等。

三、以色列贸易状况和中国在其农产品贸易地位分析

1、以色列贸易总体情况

在保证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还将农业作为创作利润的产业部门,追求高质量农产品的出口创汇。以2014年为例,以色列农产品进口额57.7亿美元,出口额25.4亿美元。其主要出口农产品包括油籽、棉花和禽肉,2014年出口量达到18300、14400和10500t;主要进口粮食产品,油料作物和糖类,包括粗粮、小麦、油籽和白糖,2014年出口量分别为1864400、和1769400、710400和398700t。(表1)

以色列果蔬、花卉等产品主要销往西欧、日本和美国,1995年3类产品出口额10亿美元,2014年为18.9亿美元,占当年农产品出口额74%以上。水果是以色列农业第一大出口产品(表4),主要是柑橘、鳄梨、杧果、苹果、葡萄等,2014年出口9.6亿美元,占水果、蔬菜、花卉出口总值51.34%,占农产品出口总额比例达38..4%。蔬菜也是以色列农业的重要出口产品,出口额仅次于水果。花卉出口是以色列种植业新的创汇部门,每年新培育品种占花卉总量的50%,因种类繁多,品质优异,很好地适应了国际市场需求,如今已成为继荷兰、哥伦比亚之后第三大花卉出口国,如表4所示。粮食是以色列主要进口农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居民口粮和饲料用粮需要,2014年进口量分别为176.94万t和186.44万t,大大超过国内10.46万t和0.61万t的产量。其他进口产品包括油籽、牛肉和鱼类产品,进口量分别为71.03万t18.38万t和18.43万t,也都大大超过国内产量(表5)。

2、中以双边贸易情况

在中以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两国农产品贸易逐年增长。中以双边农产品贸易额从2006年的9944万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7亿美元,增加到亿美元1.7倍。其中中国向以色列出口从5.826美元增加到2.1亿美元,增加了2.6倍;自以色列进口从4118万美元增加到5929万美元,增加了44%;贸易顺差从1708万美元增至1.5亿美元,增加了7.8倍。2014年中以双边农产品贸易情况(如下图)。中国对以色列出口的农产品非常集中,主要是水产品,2014年出口额为9659.5万美元,占中国对以色列出口农产品总额的46%。其他出口较多产品包括蔬菜,坚果,水果等,出口额分别是2869.6万和2584.6万和973.0万美元。中国对以色列出口业较为集中,主要是水果和棉麻丝,2014年两类产品进口额分别为3276.7万和1343.3万美元,合计占中国自以色列进口产品总额的78%。其他进口较多的农产品包括蔬菜和糖科及糖,进口额分别为565.8万和258.9万美元。

从1992年建交以来,中国和以色列之间的双边经贸关系持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以色列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和欧盟,同时是以色列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4年双边贸易总额突破110亿美元,

四、中以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

2013年,中以正式启动了自由贸易区联合可行性研究。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而以色列以农业技术发达著称的农业将是两国在自贸区框架下重要的合作领域之一。以色列的农业生产,贸易情况和关税政策,为两国推进自贸区谈判,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和加强农业技术交流合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自1975年与欧共体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之后,便开始了贸易自由化进程。随着和美国,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加拿大、捷克和约旦等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以色列就进一步降低了总体关税水平,减少了贸易壁垒。但是对于一些敏感的领域的产品,还是有高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加以限制。根据其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范围多集中与非农领域,农业领域只是以部分产品降税和扩大关税配额的方式开放市场,原产地规则方面多采用较严格标准,包括“完全获得”和较高“区域价值含量“要求。

中以双边贸易来看,虽然两国目前农业贸易比重不是很高,但是未来两国的农业贸易和科技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中国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大,对农业的需求和食物的供给很大,以色列的农业高科技将为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提供动力。而地理和人文条件决定了以色列经济的双重特点,是以先进科技为支撑的工业性经济,又是在原料能源和市场上依赖国际市场的外向型经济,中国是以色列除美国欧盟外的最重要贸易伙伴国之一,两国的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以自贸区的建立将推进双边经贸关系,中国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而以色列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自贸区建成后两国的优势产品和服务出口将享受更多优遇待遇,同时两边投资增加将更好的利用合作发展机会,整体上更进一步优化两国产业分工,为两国带来大量经济和贸易利益,经贸关系将获得长足发展。

第16篇:中以贸易报告

中以农产品贸易分析浅谈

摘要:以色列是一个中东国家,以色列的地理环境十分恶劣,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可是却拥有着世界上一流的农业科学技术,而中国却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都还是刚起步的样子,但是却有着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工厂和充足的劳动力。对于双边农产品贸易来说,未来的发展空间及潜力都是很大的。本文对以色列的农业生产情况,农业特色,对农产品贸易状况和特殊贸易政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中国在以色列的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以色列和中国农产品 贸易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浅谈。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科学技术

粮食自给率

农业贸易保护政策

自贸区

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南方向,北靠黎巴嫩、东濒叙利亚和约旦、西南边则接埃及。土地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这比中国最小的省宁夏自治区(6.6万平方公里)都要小得多,相当于北京市的总面积(1.7万)。国土面积从东至西最窄的地方不过150公里,总人口约813万人,以色列也是个资源贫国,约60%的国土都被沙漠覆盖,整体土质偏沙化,务农人数仅为总劳动力的3%,可耕地面积也只有4100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0%。但是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以色列却有着高达95%粮食自给率农业出口外汇约21亿美元,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60%,这样的成果得益于以色列的科技农业。

一、以色列的科技农业

在中东沙漠上创造的农业奇迹已经成了世界上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典范。先进的理念、管理和技术,使这个国家利用2.2%的农业人口在养活 800多万国民的同时,还成了欧洲主要的冬季蔬菜进口基地。以色列的农业模式对于人均水和耕地资源同样短缺的中国的现代化农业建设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温室技术

水果生产在以色列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色列每年大约出口 5.5 万 t 水果 ,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使以色列在水果旺季刚开始和结束时都可以采摘到水果,甚至过了旺季,也能采摘这些优质水果品种的种植,都得力于温室技术。以色列的温室农业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900 hm2发展到现在的 3 000 多 hm2,更新了 3 代 ,以色列温室结构非常坚固,能够抵御强风的袭击,利用电脑自动控制水、肥和气候,自动调温、调湿、调气、调光,包括窗帘和天窗,以及对阳光的自动反射系统。以色列十分重视薄膜的开发利用,以色列的最新技术使温室更趋先进,温室可白天降温,晚上自动升温,而能量消耗却非常少。计算机软件制造商与农民保持紧密的联系,并为农民提供最先进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2、节水灌溉技术

以色列全国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淡水资源极度匮乏,是真正的水贵如油的国家。全国的生产、生活用水靠四通八达的地下输水管道供给。农作物、果园、蔬菜的灌水,由最为节水的滴灌来解决。以色列90%以上的农田、100%的果园、绿化区和蔬菜种植均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滴灌技术不但节水,而且为发展高效农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世界各地都在推广应用以色列的滴灌节水灌溉技术。

3、奶业技术

在以色列奶业发展过程中,科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计算机管理奶牛业的模式就是其一大特色。以色列有一个全国奶牛计算机管理系统,所有奶牛场都实行计算机联网,每头奶牛从出生后的第1次免疫接种之日起,就获得了一个在全国惟一的注册登记号码,其注册信息也会及时输入到奶牛管理系统内,所有这些信息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共享,这对奶业生产的监督、指导、评价、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色列奶牛场的生产设施比较完善,既有高度自动化的挤奶设备、饲喂设施、清粪设施等,科学的饲养和管理保障了奶牛应有生产性能的发挥。

4、品种与种子商品现代化

以色列十分注重开发研制作物新品种,他们利用生物遗传基因和其他手段,不但培育出品质优良,抗病抗虫,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种子和种苗,还以先进的栽培技术指导农民种植。 以色列每年向世界市场出口达 3 000万美元的种子。以色列的大田作物几乎都是优质高产。由于以色列高度重视超常品种的研究,从而构成了从品种到商品的现代化生产过程。

二、以色列的农业贸易政策

农业在以色列经济中曾发挥了关键作用,60年代,农业创造了国民收入的10%。为解决建国初期及之后几十年里粮食短缺问题,以色列通过制定若干法律或政策,大力支持农业发展。政府对农业没有整体的法律框架,都是单项法规。在建国后的10年里,先后出台了系列相关法规,涉及土地管理、水源利用、排涝管理、植物保护、兽医服务生产与销售、农业投资、食品质量安全、价格保护等。

1、农业补贴措施

农业补贴是以色列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根据WTO数据,1995年以色列农业补贴将近三亿美元,2010年依然保持着两亿多美元,补贴主要用于生产领域,见表2。

补贴主要用于生产领域,如出口创汇生产,节水、节工、增效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自然灾害救济、农业保险及农业科研等。为推动机械化生产,2009-2014年政府补贴6200万美元,对农民购买机械给予价格40%的补贴。对农业保险及其他意外灾害的补贴,政府承担50%的风险。

对农业用水进行补贴是以色列农业补贴的重要支出。主要形式是对供水公司给予价格支持,对减少用水定额给予补贴,对改进灌溉技术给予投入支持。农业与农村部下属的国家水源公司负责具体管理。

以色列对粮食仓储的补贴很有特点,为保证粮食安全,以色列每年都将国内生产的小麦及饲料集中进行库存管理,具体工作由农业与农村部负责。仓库都属私人经营,政府通过招标确定承担库存任务的仓储公司,合同为期3年。

支持科技开发与推广也是以色列农业补贴的重要内容,政府每年提供农业科研经费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是世界上研究与开发较多的国家之一。另外,美国、欧盟等还提供每年1200万美元的研究与开发经费用于农业科研。对以色列农业推广服务机构政府每年提供其运行经费的85%,约1200万美元。

此外,补贴还体现在税收方面。以色列税法规定,农业项目,除所得税外,在销售税、土地改良税和财产税方面享受优惠,如农业只征收0.5%销售税,但其他行业为4.5%;农业土地改良税只按土地价值1.2%缴纳,而其他行业则收2倍。

2、耕地使用管理

通过立法对土地进行管理是以色列保证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1)是加强审批管理,政府制定城镇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耕地保护,减少耕地挤占,所有与土地有关的开发计划要经国家主管部门审批。(2)是规定农业用地只租赁不出售,租期49~99年不等。政府根据地理位置和肥力对土地划分等级,并以此确定租金,租金每3年协商1次。(3)是多部门监管,由农业、卫生、环境等多个部门对农业生产与消费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保证无农药和化肥污染、农产品无农药残留、农业废物处理符合相关标准。同时,通过推广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建设及综合防治管理,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危害。以色列土地管理局主要负责国有土地分配与管理,土地管理局局长由政府指定但归农业与农村部领导。JNF拥有以色列13%的土地,它是一个准政府机构,主要负责农村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土地开垦等。

3、农业用水管理

以色列1950年成立了国家水利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国水利政策、分配配额、用水计划与资源发展规划。自1959年以来,政府陆续颁布了《水法》《水计量法》《水井控制法》《经营许可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对水资源进行保护。为减少用水成本,控制用水总量,以色列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其沙漠温室技术、优良品质选育、节水灌溉技术、废水循环利用、微咸水灌溉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先进科技使得以色列农业灌溉用水连续30年稳定在13亿m3,而产出与建国初期相比却增长了12倍。

4、农业贸易政策的改革

为了推动以色列经济的私有化、贸易自由化改革,提高以色列农业竞争里,以色列在过去十几年对相关的法律进行了修订,同时也陆续制定了新的法律。例如,政府不再对农业制订生产计划,对大田种植、花卉、马铃薯、番茄等取消生产定额;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削减公共补贴。90年代初,相继废除了对消费者的鸡蛋和禽肉价格补贴制度,以及国有果蔬、肉类产品经营特许权等。90年代后期,完成农业用水定额制度改革,减少对农业的直接价格补贴。2004年以来,取消对水果、蔬菜产业的价格补贴,以及取消了除鸡蛋、牛奶之外的生产定额制度。

在这里值得一提是以色列现在还在实施的一项特殊农业贸易政策针对于奶业和禽蛋产业的定额定价政策,以色列奶业是政府重点支持与保护部门,其鲜奶产量受生产数量及固定价格控制,主要为避免生产过剩、保证生产效率及稳定奶牛收益。定额协定采取自愿签署方式,农民代表、奶业。该政策受奶业销售计划法保护,奶农、加工企业本着自愿原则与政府定额协定,自1960年以来,这一政策未发生较大调整。

5、农业贸易保护政策 (1)关税保护措施

以色列平均约束税率为22.4%,其中农产品为76.7%(表6),非农产品为10.8%。2013年平均最惠国实施税率为4.6%,其中农产品为13.2%,非农产品为3.2%。从约束关税的零关税税目比例来看,农产品零关税税目数占农产品总税目数的3.6%,而非农产品零关税税目数占非农产品总税目数的9.1%。从关税税率来看,以色列高关税集中于农产品,关税高于100%的税目占农产品税目总数的33.5%。自1995年签署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后,以色列对其非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进口的12种农产品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包括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动物脂肪、油籽、牛肉、蔬菜及柑橘汁等,进口配额由以色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和工业、贸易与劳工部分别管理,包括发布配额计划、发放进口许可证及检查配额使用情况。以色列对所有商业活动都征收15.5%增值税,进口产品也不例外。(表3)

(2)非关税保护措施

以色列对进口农产品还采取非关税措施,一是进口管制。包括禁止进口、数量限制和进口许可证。例如,禁止进口未按犹太教教规制作的肉及肉产品,对一些农产品和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实行配额限制。二是从安全、环境、卫生、检验检疫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以色列在安全、环境、消费者保护等方面对进口商品制定了一系列强制和非强制标准。其中,强制标准大多用于食品、饮料、烟草等。而卫生、检验检疫及健康规定的标准适用于饲料、植物及植物产品、活动物、生肉及制品、动物产品、疫苗、血清、微生物、动物饲料和蜂蜜产品等。三是犹太教规特殊要求。例如,进口商必须获得由犹太教大拉比签发的证书,方可在以色列销售带有Kosher标记的按犹太教规定制作的食品,但获得证书手续繁琐、成本较高。四是对商品有严格的标签及包装要求,包括注明原产地等。

三、以色列贸易状况和中国在其农产品贸易地位分析

1、以色列贸易总体情况

在保证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还将农业作为创作利润的产业部门,追求高质量农产品的出口创汇。以2014年为例,以色列农产品进口额57.7亿美元,出口额25.4亿美元。其主要出口农产品包括油籽、棉花和禽肉,2014年出口量达到18300、14400和10500t;主要进口粮食产品,油料作物和糖类,包括粗粮、小麦、油籽和白糖,2014年出口量分别为1864400、和1769400、710400和398700t。(表1)

以色列果蔬、花卉等产品主要销往西欧、日本和美国,1995年3类产品出口额10亿美元,2014年为18.9亿美元,占当年农产品出口额74%以上。水果是以色列农业第一大出口产品(表4),主要是柑橘、鳄梨、杧果、苹果、葡萄等,2014年出口9.6亿美元,占水果、蔬菜、花卉出口总值51.34%,占农产品出口总额比例达38..4%。蔬菜也是以色列农业的重要出口产品,出口额仅次于水果。花卉出口是以色列种植业新的创汇部门,每年新培育品种占花卉总量的50%,因种类繁多,品质优异,很好地适应了国际市场需求,如今已成为继荷兰、哥伦比亚之后第三大花卉出口国,如表4所示。粮食是以色列主要进口农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居民口粮和饲料用粮需要,2014年进口量分别为176.94万t和186.44万t,大大超过国内10.46万t和0.61万t的产量。其他进口产品包括油籽、牛肉和鱼类产品,进口量分别为71.03万t18.38万t和18.43万t,也都大大超过国内产量(表5)。

2、中以双边贸易情况

在中以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两国农产品贸易逐年增长。中以双边农产品贸易额从2006年的9944万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7亿美元,增加到亿美元1.7倍。其中中国向以色列出口从5.826美元增加到2.1亿美元,增加了2.6倍;自以色列进口从4118万美元增加到5929万美元,增加了44%;贸易顺差从1708万美元增至1.5亿美元,增加了7.8倍。2014年中以双边农产品贸易情况(如下图)。中国对以色列出口的农产品非常集中,主要是水产品,2014年出口额为9659.5万美元,占中国对以色列出口农产品总额的46%。其他出口较多产品包括蔬菜,坚果,水果等,出口额分别是2869.6万和2584.6万和973.0万美元。中国对以色列出口业较为集中,主要是水果和棉麻丝,2014年两类产品进口额分别为3276.7万和1343.3万美元,合计占中国自以色列进口产品总额的78%。其他进口较多的农产品包括蔬菜和糖科及糖,进口额分别为565.8万和258.9万美元。

从1992年建交以来,中国和以色列之间的双边经贸关系持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以色列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和欧盟,同时是以色列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4年双边贸易总额突破110亿美元,

四、中以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

2013年,中以正式启动了自由贸易区联合可行性研究。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而以色列以农业技术发达著称的农业将是两国在自贸区框架下重要的合作领域之一。以色列的农业生产,贸易情况和关税政策,为两国推进自贸区谈判,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和加强农业技术交流合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自1975年与欧共体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之后,便开始了贸易自由化进程。随着和美国,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加拿大、捷克和约旦等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以色列就进一步降低了总体关税水平,减少了贸易壁垒。但是对于一些敏感的领域的产品,还是有高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加以限制。根据其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范围多集中与非农领域,农业领域只是以部分产品降税和扩大关税配额的方式开放市场,原产地规则方面多采用较严格标准,包括“完全获得”和较高“区域价值含量“要求。

中以双边贸易来看,虽然两国目前农业贸易比重不是很高,但是未来两国的农业贸易和科技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中国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大,对农业的需求和食物的供给很大,以色列的农业高科技将为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提供动力。而地理和人文条件决定了以色列经济的双重特点,是以先进科技为支撑的工业性经济,又是在原料能源和市场上依赖国际市场的外向型经济,中国是以色列除美国欧盟外的最重要贸易伙伴国之一,两国的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以自贸区的建立将推进双边经贸关系,中国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而以色列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自贸区建成后两国的优势产品和服务出口将享受更多优遇待遇,同时两边投资增加将更好的利用合作发展机会,整体上更进一步优化两国产业分工,为两国带来大量经济和贸易利益,经贸关系将获得长足发展。

第17篇:贸易实务实习报告

国际贸易实务实习感受总结

当我看清我的录取通知书上面的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时,我就有种掉进迷雾中的感觉。经过两年半的学习,从西方经济学到统计学原理,我对我的专业依然是一片模糊,感觉学到的东西包含的方面太广,没有为我指向一个明确的目标。我就一直这样浑浑噩噩的学习者,只是重复着一种机械的学习过程——上课,备考,备考。幸好这种迷雾中的学习状态在大三的着上半年里的学习中得到了改变,尤其是国际贸易这门课程的开设,更是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虽然我经常心安理得的跟随者课表进行着我的大学学习,但是每次想到我的发展方向,总会让我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我学到的知识怎么可以让我在这商业挂帅的社会里生存下去,我也弄不清楚我对经济的具体兴趣在那个方面。国际贸易实务让我了解到国际贸易这一富有挑战性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实习课的开始让我的这种兴趣更加生动起来。

发布广告,寻找合作伙伴,询盘,发盘,接受,签订合同„„在实习周里这些程序充斥着我的大脑。我最先选定的角色是进口商,在和出口商议价过程中,我才对FOB、CFR、CIF这些术语有真正的了解,彻底分清这三种贸易术语之间的异同点,尤其是其中有关运费和保险费的费用及责任的划分。紧接着的是订立合同,在这个时候才深刻理解“实践长才干”这句话的深意。虽然书本上对订立合同中的注意点都是1.2.3.4点的罗列,真正书写时才知不是那么简单,我清楚记得我仅在货物描述一栏里就修改了不下于五次。经过修修改改,一份合同写完耗费了我一下午的时间。当检查时百分百正确时,心中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然后是为这次的进口做预算,合同金额,CIF金额,银行费用等一系列的计算让我有种紧张的感觉,此时也许真的已经融入了进口商这一角色了。

当看到合同发送出口商成功时,除了松了一口气外就是满心的成就感。出口商确认合同后,就是到进口地银行申请信用证的时间。由于是全是英文的,所以全然不知所云。在这时,我才知道我想把这种兴趣发展为自己的职业路上的障碍还有英语能力这一关,尤其是商业英语相关方面的训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信用证开出来,随后而来的是进口货物检验,报关,缴税流程。这些单据的填写过程都要按着严格的规定进行,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随意。我想适合做贸易的人一

定应该是细心而且做事务实,今后的自我修行中的方向似乎更加明确了起来。终于到销货这一步骤时,喜悦及成就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看着虚拟的货币以很大的幅度上涨时,那种空前的信心在胸中澎湃。

看着亲历我手的这笔业务的各种单据,我似乎坚定了我将来对外贸工作的信心。这次实习时我大学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它让我看清了我的一个兴趣与专业之间的平衡点。这种双向的适合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我的职业规划也在这次的实习中渐渐明确起来了。我清楚的知道我还需要哪些技能,以及我还要学习哪些知识,需要精研哪方面的知识,还有就是我应该从现在起就该关注相关公司的招聘要求。我相信在这样的修炼后我会和梦想的职业的距离一点点拉近,直至实现我的规划目标。

我觉得国际贸易是很迷人的工作,它可以让一个人的严管随时都关注着大范围的市场。随时都要了解国际市场的变动情况,这样的生活习惯下的人不能每天都充满活力与激情。把自己与不同地域的人联系在一起,每次和不同的陌生国度的人交流,这种想法向来就是让人热血沸腾的。

国贸0802胡伟

第18篇:人才需求调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福特基金(PHEIII)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四川师大(师范院校)经管类本科专业综合实习模式的改革” 调查问卷之五(企业对国贸专业大学生能力、素质的需求状况)

您好!感谢您参加福特基金三期(PHEIII)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综合实习模式的改革”项目的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关注与了解中国中西部地区企业和公司对师范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学生在素质、能力等方面的需求状况,以便学校根据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此调查,最后将形成有关的调查报告,旨在全面把握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实施提供依据。您所提供的真实信息会对本项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请根据贵公司的真实情况填写。您所填写的内容仅用于统计分析,我们会对您提供的基本信息严格保密。

填写说明:

1、调查所涉及的问题没有对错或好坏之分,敬请实事求是地回答。

2、调查问卷的题目皆为选择题,请在符合情况的字母上做“∨”标记(有

些题目需做一些文字说明)。

1.贵公司属于何种性质的企业(单选)

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C.民营企业D.港澳台资企业

E.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或外商独资企业F.其他(请注明)

2.贵公司属于何种行业(单选)

A.采矿业B.制造业C.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D.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E.建筑业F.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G.金融业H.批发和零售业I.房地产业

J.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K.其他(请注明)

3.贵公司所在的区域是(双项选择,A-C中选一项,D、E之中选一项)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沿海地区E.内陆地区1

4.贵公司未来4年(2011-2014)是否有接收国际经济与贸易(以下简称国贸)

本科学生的意向(单选)

A.有(请继续填第5—

18、20个问题)B.没有(请继续填第17—20个问题)

5.贵公司未来4年(2011-2014)能够接收的国贸本科学生大约为人。

6.贵公司发布招聘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单选)

A.通过学校(学院)发布用人信息B.通过职介所等中介机构发布用人信息

C.通过报纸发布用人信息D.通过电视发布信息E.其他(请注明)

7.贵公司希望接收的国贸专业本科学生来自于学校(单选)

A.综合性大学B.财经类大学C.师范院校

D.理工类大学E.其他(请注明)F.无所谓

8.贵公司希望接收的国贸专业本科学生来自于学校(单选)

A.第一批次本科院校(一本)B.第二批次本科院校(二本)

C.第三批次本科院校(三本)D.无所谓

9.贵公司接收国贸专业本科学生,对性别的要求是(单选)

A.最好是男生B.最好是女生C.男女生都可以

10.贵公司接收国贸专业本科学生,对生源地的要求是(单选)

A.来自大城市B.来自中等城市C.来自县城D.来自农村

E.没有要求F.其他(请注明)

11.贵公司接收国贸专业本科学生,对学生政治面貌的要求是(单选)

A.中共党员B.共青团员C.一般群众D.没有要求

12.贵公司接收国贸专业本科学生,对学生品质方面的要求是(单选)

A.在校期间从未有过不诚信记录 (如考试作弊、助学贷款违约等)

B.在校期间虽然有过不诚信记录,但已经改正C.无所谓

13.贵公司接收国贸专业本科学生,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依次是

(限选6项,并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A.自我管理能力B.动手能力C.专业能力D.成长能力

E.适应能力F.写作能力G.沟通(交往)能力H.团队协作能力

I.信息处理能力J.协调能力K.学习能力L.外语能力

14.贵公司接收国贸专业本科学生,对学生成绩方面的要求是(单选)

A.平均成绩80分以上B.平均成绩70分以上C.平均成绩60分以上

D.对成绩没有具体要求,只要能领取毕业证和学位证

15.贵公司接收国贸专业本科学生,对学生经验方面的要求是(单选)

A.有本行业工作(或实习)经验B.有本行业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

C.有工作(或实习)经验D.有当学生干部的经历E.无所谓

16.贵公司接收国贸专业本科学生,对学生性格方面的要求是(单选)

A.性情急躁、直爽坦率、好胜心强,人际关系不太融洽

B.情绪稳定、乐观、温和,能力一般,不善交际,能够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

人际关系融洽,社会适应性较好

C.情绪稳定、社会适应性良好,内心封闭、孤僻,好幻想

D.情绪稳定、外向,活泼开朗、善交际,与人关系较好,有组织领导能力

E.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性较差或一般,内向、自卑、易激怒、多愁善感

17.您认为“80后”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大学生身上最欠缺的是(限选4项,并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A.吃苦精神B.感恩意识C.包容心D.做事的责任心E.理想和追求

F.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G.敬业精神H.其他(请注明)

18.您认为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限选2

项)

A.品质B.能力C.性格D.其他(请注明)

19.贵公司没有接收国贸专业本科学生的意向,其原因是(可多选)

A.本公司用不上国贸专业毕业的学生B.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

C.刚毕业的学生缺乏敬业精神D.刚毕业的学生往往眼高手低

E.80后的学生自我意识太强,难于同他人合作

F.其他(请注明)

20.贵公司对于国贸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有何建议或意见调查员: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第19篇:襄阳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调研报告

襄阳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调研报告

文章来源:襄阳市商务局作者:市场运行科发布时间:2011-05-25 09:59:06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以人民币报关并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出口贸易结算。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规避企业出口的汇率风险,我国于2009年4月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办法,2010年6月开始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区域,湖北省成为中部地区唯一列入试点的省份,我市71家进出口企业进入首批试点企业名单。近期,我局联合相关部门对我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进行调研,详细了解了我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一、我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基本情况

为了推动我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有序开展,2010年11月,市人行、市财政局、市商务局、海关、市国税局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联合下发了《转发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对试点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协调,并将襄阳市71家试点企业名单在《襄阳日报》上予以公布。2011年3月,我局联合相关金融机构举办了一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培训班,对相关政策和操作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加大了对该项业务的宣传力度。目前,我市六家金融机构--工商银行襄阳分行、农业银行襄阳分行、中国银行襄阳分行、建设银行襄阳分行、中信银行襄阳分行、交通银行襄阳分行被批准开办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

2010年11月,中航精机办理了511万元人民币的跨境进口贸易人民币付款业务,标志着我市实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零的突破。截止目前,湖北中航精机已办理了3笔跨境进口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人民币对外付款金额627万元

人民币,跨境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截止到今年四月底,我市尚无企业开展。此外,利用海外人民币资金为境内企业办理融资业务为我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新亮点,中航精机、湖北三环车桥通过出口订单分别融资395万、2000万人民币。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已开展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的结算业务。

二、我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特点

1、我市开展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均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尚无企业尝试。

2、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企业少,金额小,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例微不足道。

3、我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形式多样,既有进口人民币付款业务,也有利用海外人民币融资业务。

三、推进我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企业在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1、进出口企业普遍缺乏定价主动权。我市出口的产品多为初级产品,产品缺少品牌知名度,科技含量不高,尤其是纺织服装产品,多为贴牌生产、带料加工,企业在定价和结算货币选择中处于劣势地位,缺乏主动权和决定权,企业想要以人民币进行结算,要和外商进行艰难的谈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境外大部分客商暂时还未接受用人民币结算的方式。欧美客户对美元、欧元等货币结算的方式已经形成思维定势,对人民币结算方式还不了解,觉得程序繁琐,客商难以接受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3、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2011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3%以上,在人民币普遍存在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对境外企业来讲,使用欧元、美元等本国货币兑换人民币时,将承担汇兑成本和汇率风险,因此境外客商更愿意使用本国币种进行支付;对境内企业来讲,也更愿意在进口时支付外币。因此,这对建立以人民币为结算币种的贸易关系形成客观限制。

4、境外人民币获取途径有限。要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境外企业必须到国外银行机构开设人民币账户,然后通过该账户与境内的贸易伙伴用人民币结算贸易款。目前海外金融机构的人民币业务没有大规模的展开,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数量也有限,境外人民币融通渠道不畅,海外人民币存量仍然较少,境外银行人民币业务也不充分,人民币输出渠道不畅通,境外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受影响。同时人民币不能在多个经济体自由流通,境外企业如采用人民币结算,将面临境外流通保值问题。

5、我市大部分出口企业未被列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企业名单。目前,我市进出口经营资格备案企业已达500多家,其中发生进出口业务的企业160多家,而被列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试点企业只有71家,特别是襄阳轴承、湖北化纤、新四五印染等出口规模较大的企业因种种原因未被纳入试点名单,造成虽和境外客商协商可以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但却无法实际操作。

6、部分试点企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认识不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是一个新生事物,工作难度大、政策性强,需要决策和协调的内容多,部分试点企业由于对政策了解不够,觉得操作程序复杂,并已习惯用美元、欧元等外币结算,不愿意尝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四、推动我市企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意见和建议:

1、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是一项政策性较强、专业性较强的新业务,相关涉外部门、金融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针对进出口企业对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政策、操作流程不熟悉的情况,举办业务培训班,解答企业的疑问,降低由于不熟悉政策而造成的各类违规行为,指导和培训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让企业真正体验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惠和好处。

2、进一步扩大试点企业的范围。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企业既可以简化进出口业务的办理手续,降低费用成本,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建议尽快启动第二批试点企业申报工作,相关部门联动,做好试点企业的筛选推荐工作,把有实力、有条件、有意愿、有基础的企业推荐出来,让更多的企业进入试点、享受政策、促进发展。

3、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协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推进,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合作和协调,需要建立完善的联合工作机制,相关涉外部门和金融部门平时要多沟通,多交流,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在开展跨境贸易人民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创造良好条件。

第20篇:关于佩喜得贸易有限公司货币资金管理的调研报告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毕业设计

浅谈佩喜得贸易有限公司货币资金的管理

会计1125叶芯馨

{摘要}: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货币资金既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支柱”,又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货币资金是所有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也是惟一能转换成其他类型资产的资产。因此,加强对货币资金管理,规范货币资金的使用对所有企事业单位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作简要分析,从中探索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才能实现对企业货币资金合理有效管理的目标。

企业的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多多的盈利,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资金的管理始终是一项值得高度重视的资产,因此,资金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如何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是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立足于不败之地,必须捉住资金管理的这个重要的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的环节,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

一、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一)货币资金的概念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等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在会计上被广泛的利用,例如货币计价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货币资金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它可立即作为支付手段被普遍接受,因而最具有流动性。货币资金一般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银行结算等。其中,银行结算存款时指企业存放在当地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上的货币资金;外埠存款是指企业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时,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票按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

银行汇票存款和银行本票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或银行本票按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信用卡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信用卡按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信用证保证金存款是指企业采用信息结算方式向国外付款,委托银行开出信用证存入银行信用证保证金专户的款项。

公司人员分布情况:

浅谈佩喜得贸易有限公司货币资金管理

(二)货币资金的特点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资产。任何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货币资金,持有货币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根据货币资金的存放地点和用途不同,货币资金分为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就会计核算而言,货币资金的核算并不复杂,但是,由于货币资金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在组织会计核算过程中,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二、当前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

当今很多企业存在着资金管理不严格,应该收取的账款周转缓慢,很多的企业重视金钱而不重视物品的管理,造成资金流失和浪费的现象严重,从而使得很多的企业亏损严重,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企业资金的管理不严格、不到位所导致的。近几年来,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了全球,影响深度和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形成这次危机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存在的漏洞。

近年来,在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企业资金管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由于其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质和外部宏观经济的影响大等因素,我国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忽视了资金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资金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质的影响,企业在加强资金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碍。

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缺乏现代企业所具有的资金管理意识

企业管理者对资金的重要性都有广泛的认同,但有些管理者缺少资金时间价值观和现金流量观。例如,佩喜得贸易有限公司忽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在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等方面缺少科学性。对现金流量缺乏科学的预测,导致有的项目资金链断裂、半途而废,有的项目经营利润不是以支付项目借款利息,有点甚至拖累整个企业面临破产的命运。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毕业设计

(二)资金使用缺乏合理性和计划性

⒈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一些企业的资金分配比例失衡,把过多的钱用于长期项目,致使流动资金不足,运转艰难,财务风险徒增。另外,流动资金内部各项之间的分配不合理,会致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占用结构的不合理,使企业资金积压与资金不足并存,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⒉缺乏有效的资金使用机制。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各自为政,相互衔接较差,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三)货币资金内部管理不足原因分析

1、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会计资料乱、漏的现象

由于被调查的企业大都是民营企业,有的是赤手打下的江山,文化程度不高,不懂管理,也不学管理,眼光有时就不够长远,使之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缺乏统筹兼顾,长远打算。但不了解现金管理的实际情况,不从单位存在的实际经济问题入手,而是想当然地靠经验,靠主观意志进行资金管理,使资金管理带有一种极端情绪化的倾向。

中小企业所有者的任人唯亲,导致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有的会计人员“半路出家”,业务不精通,方便那些“有心人”利用各种手法贪污现金。比如:利用工作之便,少开收据,隐瞒收入;涂改原始凭证的金额,达到多支出的目的。

2、会计、出纳岗位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监督和牵制机制

在我省,中小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家族式的经营方式。这类企业在创建的初期,往往都是依靠家庭或家族成员共同经营打天下的,所以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大都控制在其家庭或家族成员的手中。另一方面,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这类企业的所有者都会选择自己人来管理一些重要部门,特别是作为直接掌握整个企业的货币资金的岗位——出纳,绝大部分的老板会启用自己的亲戚。而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密不可分,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比较混乱,报销审批制度不严,容易出现贪污舞弊现象。

3、企业员工不够了解,决策者对宣传教育工作比较松懈

据调查分析,企业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规范的主要途径为财政部门文件, 其次是通过相关培训, 而通过相关杂志或网站了解的不多。企业了解货币资金多数存在政府强制压力下才采取的行为,主动性不强。企业管理层或企业会计出于对成本及时间的考虑,往往适得其反,员工忽视了现金管理的重要性,造成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执行的困难。

4.缺乏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中小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出现混乱的根源,除了其本身经营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在

浅谈佩喜得贸易有限公司货币资金管理

企业内部缺乏货币资金控制制度。一个企业的财务规章制度是否健全,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格,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货币资金能否健康运转,关系到企业的财产能否安全无恙。

四、解决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实行内部牵制制度,加强执行管理

在现金管理中,要实行管钱的不要管账,管账的不要管钱,使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凡有库存现金收付,无论多忙应坚持复核制度,不容忽视。应当遵守《会计法》及相关法规办事,实行,钱帐分管,日清月结,收付两清原则。

做到收支合法,实事求是办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资金预算,对公司的资金管理工作起指导性作用。根据年度资金预算和月度工作计划,编制月度资金预算,是公司月度资金管理的指令性标准。公司财务部设资金管理岗,负责收集和各部门的月度资金收支计划,编制公司的月度资金预算,提交公司月度工作会议讨论批准。批准后的月度资金预算是公司下月资金使用的准则,必须严格遵守。预算外资金的使用由使用部门申请,主管副总经理、总经理共同批准后,财务部方可办理。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不断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支付申请,单位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效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支付审批,审批人应当根据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对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支付复核,复核人应当对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复核,复核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办理支付,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册。

(二)企业管理决策者的对策

1、管理决策者应建立并科学的执行完善的货币资金内控制度

严格按照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规定制定现金管理内控制度。货币资金规范中,没有强调对企业领导者进行约束,从而造成领导者凌驾于规范之上。而建立完善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①建立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制度。就会计部门来讲,出纳和会计这两个职务,不能由同一人担任,如果企业的确人手有限,也应保证实行钱账分管。此外,中小企业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种职务之间的分离: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毕业设计

②坚持定期盘点,事前介入,事前预防,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现金开支合理、合法、货币资金回收安全可靠,防止贪污、挪用、舞弊等现象发生;保证资产安全,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要。

2、对违法乱纪行为要落实责任,重大决策实行集体制

在管理当中,管理者的素质是主要的决定因素,纵观诸多管理案例,人祸大于天灾。人可以让企业绝处逢生,人也可以让一个兴盛的企业破产倒闭。选人、用人、管人至关重要。强化监督,核心是建立健全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机制,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对一把手的监督,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坚持科学民主论证,由集体讨论,集体决定。

(三)完善资金报告

公司财务部向公司总经理及各副总经理每天上报资金流量日报表。

(一)资金流量日报表,分现金和不同银行账户报告前日余额、本日收入、本日支出、本日余额等资料。

(二)银行存款支出日报表,分部门报告不同银行账号的前日累计未报销余额、本日新开额、本日报销额和本日累计未报销额,对于累计五个工作日没有报销的已开支票,要注明原因。

(三)大额收支日报表,按部门,报告银行账户、对方单位名称、收付款金额、收付款原因。

公司财务部向公司总经理及各副总经理每月上报费用开支表。费用开支月报表,分部门、按费用项目,报告费用开支的金额,并注明各部门和各费用项目的本月合计、本年合计,与月度资金预算差异超过20%的,要注明并说明原因。基建费用月报表,按不同项目,分费用类别,上报月初累计、本月发生和月末累计。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按部门分析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超出20%的差异,需要说明原因。

(四)及时进行现金清理,加强现金流量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库存现金的收支要做到日清月结,账实相符;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对账单余额相符;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相应总账余额相符。企业要定期编制现金流量表和现金预算表。要加强对现金流入流出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在现金流量的管理中,企业必须坚持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超出库存现金限额的,要及时存入银行。

(五)加强会计内部制度管理及诚信教育和学习

全面实施道德素质教育,呼唤会计诚信。人的趋利动机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的,社会经

浅谈佩喜得贸易有限公司货币资金管理

济的快速发展也要靠这种动机的催化作用,它的存在本身是具有积极向上一面的,但趋利动机的实现并非建立在虚假泛滥基础上。在巨大利益诱惑面前,强硬的监管体质总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后发制人。中国自古以来主张以“德”治天下,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也只能给企业提供一个框架,绝无可能堵塞所有虚假漏洞,尤其是人的主观上有意为之。这时,就要从思想认识,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上对信息提供者、注册会计师乃至投资者实施全方位诚信教育,强化道德自律意识,保持职业良知,从根本上消除虚假泛滥。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但绝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诚信,是好会计人员的通行证。首先,也必须得从个人做起,从企业做起。加强会计内部制度管理及诚信教育和学习,刻不容缓。

五、结论

货币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搞好财务管理必须从资金管理入手,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认识。资金管理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在一定程度是上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在资金管理只有多管奇下,齐抓共管,才能真正搞好。在认识上,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以抓财务管理为主,带动整个企业管理水平面的提高,促进企业发展。在措施上,有组织、有计划地给财务人员创造学校的条件,促使其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建立财务人员工作业绩考评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的积极性,为加强财务管理献计献策。

《贸易调研报告.doc》
贸易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