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调研报告

2021-03-19 来源:调研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三是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海绵城市建设应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可以通过对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转输与截污净化等功能,有效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即传统排水系统,应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共同组织径流雨水的收集、转输与排放。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用来应对超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一般通过综合选择自然水体、多功能调蓄水体、行泄通道、调蓄池、深层隧道等自然途径或人工设施构建。以上三个系统并不是孤立的,也没有严格的界限,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元素。

低影响开发(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 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也称为低影响设计(Low Impact Design,LID)或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Low Impact 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LIUDD)。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从水文循环角度,要维持径流总量不变,就要采取渗透、储存等方式,实现开发后一定量的径流量不外排;要维持峰值流量不变,就要采取渗透、储存、调节等措施削减峰值、延缓峰值时间。城市建设过程应在城市规划、设计、实施等各环节纳入低影响开发内容,并统筹协调城市规划、排水、园林、道路交通、建筑、水文等专业。,广义来讲,低影响开发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各地块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下沉式绿地率及其下沉深度、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低影响开发主要控制指标,规划控制目标一般包括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径流总量控制一般采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为一一对应关系。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最佳为80%-85% 径流峰值流量控制是低影响开发的控制目标之一。低影响开发设施一般对中、小降雨事件的峰值削减效果较好,对特大暴雨事件,虽仍可起到一定的错峰、延峰作用,但其峰值削减幅度往往较低。在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区域,城市雨水管渠和泵站的设计重现期、径流系数等设计参数仍然应当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中的相关标准执行。

径流污染控制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控制目标之一,既要控制分流制径流污染物总量,也要控制合流制溢流的频次或污染物总量。各地应结合城市水环境质量要求、径流污染特征等确定径流污染综合控制目标和污染物指标,污染物指标可采用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

2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开展低影响开发的相关专题研究,在绿地率、水域面积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具体要点如下:(1)保护水生态敏感区。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纳入城市规划区中的非建设用地(禁建区、限建区)范围,划定城市蓝线,并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相衔接。(2)集约开发利用土地。合理确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和城市规模,防止城市无序化蔓延,提倡集约型开发模式,保障城市生态空间。(3)合理控制不透水面积。合理设定不同性质用地的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等指标,防止土地大面积硬化。(4)合理控制地表径流。根据地形和汇水分区特点,合理确定雨水排水分区和排水出路,保护和修复自然径流通道,延长汇流路径,优先采用雨水花园、湿塘、雨水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控制径流雨水。(5)明确低影响开发策略和重点建设区域。

3专项规划

3.1城市水系规划 ,3.2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3.3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3.4 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

4技术选择

各类低影响开发技术又包含若干不同形式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主要有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塘、调节池、植草沟、渗管/渠、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等。

推荐第2篇: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

什么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有什么作用呢?

“海绵城市”,即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等城市问题。“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海绵城市”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呼吸”,更具生态魅力。

海绵城市水的循环收集与释放示意图

好处一:吸住集中降水,告别“城中看海”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强降雨一来,大家就感觉修多粗的下水管道都不够用。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让约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建设海绵城市,在暴雨来袭时,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将雨水储存起来;暴雨过后,再让雨水缓慢地流出,从而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雨水带来城市内涝问题。 好处二:雨洪利用,节约水资源

当城市成为“海绵”时,降雨时城市吸饱了水,而在干旱缺水时,就可以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损有余而补不足”,让城市将本就珍贵的水资源运用得更加平衡。以北京为例,自打造“海绵城市”以来,仅2014年就累计收集利用雨水量2781万方,相当于14个昆明湖。 好处三:生态与经济并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保护河、湖、池塘等水系,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缺水和热岛效应。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另外,“海绵城市”建设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经济效应可观。

海绵城市建设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实施多年,国外经验已证明,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雨水管理方面行之有效。 海绵城市扶持政策

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海绵城市基本内涵

一、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

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琥珀、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琥珀、湿地,维持城市开发钱的自然水纹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生态恢复和修复。

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三、转变排水防涝思路。

海绵城市设计一:建筑与小区

(1)建筑屋面和小区路面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

(2)因空间限制等原因不能满足控制目标的建筑与小区,径流雨水还可通过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引入城市绿地与广场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

(3)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如结合小区绿地和景观水体优先设计生物滞留设施、渗井、湿塘和雨水湿地等。

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示例

海绵城市设计二:城市道路

(1)城市道路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道路红线内、外绿地内,并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以雨水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

(2)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如结合道路绿化带和道路红线外绿地优先设计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雨水湿地等。

城市道路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示例

海绵城市设计三:绿地与广场

(1)城市绿地、广场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消纳自身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并衔接区域内的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提高区域内涝防治能力。

(2)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如湿地公园和有景观水体的城市绿地与广场宜设计雨水湿地、湿塘等。

城市绿地与广场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示例

海绵城市设计四:城市水系

(1)城市水系在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市水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湿塘、雨水湿地等低影响开发末端调蓄设施也是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水系也是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城市水洗设计应根据其功能定位、水体现状、岸线利用现状及滨水区现状等,进行合理保护、利用和改造,在满足雨洪行泄等功能条件下,实现相关规划提出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及指标要求,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

城市水系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示例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一:透水铺装

(1)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

(2)适用于广场、停车场、人行道以及车流量和荷载较小的道路,如建筑与小区道路、市政道路的非机动车道等,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还可用于机动车道。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二:绿色屋顶

(1)绿色屋顶也称种植屋面、屋顶绿化等,根据种植基质深度和景观复杂程度,绿色屋顶又分为简单式和花园式。

(2)绿色屋顶适用于符合屋顶荷载、防水等条件的平屋顶建筑和坡度≤15°的坡屋顶建筑。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三:下沉式绿地

(1)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者道路在200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

(2)下沉式绿地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与小区、道路、绿地和广场内。对于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小于1M及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m(水平距离)的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四:生物滞留设施

(1)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称作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

(2)生物滞留设施主要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建筑、道路及停车场的周边绿地,以及城市道路绿化带等城市绿地内。

图4-10 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典型构造示意图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五:渗透塘

(1)渗透塘是一种用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的洼地,具有一定的净化雨水和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

(2)渗透塘适用于汇水面积较大(大于1hm2)且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区域,但应用于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小于1m及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m(水平距离)的区域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六:渗井

(1)渗井指通过井壁和井底进行雨水下渗的设施,为增大渗透效果,可在渗井周围设置水平渗排灌,并在渗排管周围铺设砾(碎)石。

(2)渗井主要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建筑、道路及停车场的周围绿地内。渗井应用于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小于1m及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m(水平距离)的区域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七:湿塘

(1)湿塘指具有雨水调蓄和净化功能的景观水体,雨水同时作为其主要的补水水源。湿塘有时可结合绿地、开放空间等场地条件设计为多功能调蓄水体,即平时发挥正常的景观及休闲、娱乐功能,暴雨发生时发挥调蓄功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多功能利用。

(2)湿塘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广场等具有空间条件的场地。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八:雨水湿地

(1) 雨水湿地利用物理、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等作用净化雨水,是一种高效的径流污染控制设施,雨水湿地分为雨水表流湿地和雨水潜流湿地,一般设计成 防渗型以及便维持雨水湿地植物所需要的水量,雨水湿地常与湿塘合建并设计一定的调蓄容积。

(2)雨水湿地适用于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滨水带等区域。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九:蓄水池

(1)蓄水池指具有雨水储存功能的集蓄利用设施,同时也具有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砖、石砌筑蓄水池及塑料水模块拼装式蓄水池,用地紧张的城市大多采用地下封闭式蓄水池。

(2)蓄水池适用于有雨水回用需求的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等,柑橘雨水回用用途(绿化、道路喷洒及冲厕等)不同配建相应的雨水净化设施;不适用于无雨水回用需求和径流污染严重的地区。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十:雨水罐

(1)雨水罐也称雨水桶,为地上或地下封闭式的简易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可用塑胶、玻璃钢或金属等材料制成。

(2)适用于单体建筑屋面雨水的收集利用。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十一:调节塘

(1)调节塘也称干塘,以削减峰值流量功能为主,一般由进水口、调节区、出口设施、护坡及堤岸构成,也可通过合理设计使其具有渗透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地下水和净化雨水的作用。

(2)调节塘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等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区域。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十二:人工土壤渗滤

(1)人工土壤渗滤主要作为蓄水池等雨水储存设施的配套雨水设施,以达到回用水水质指标。人工土壤渗滤设施的典型构造可参照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

(2)人工土壤渗滤适用于有一定场地空间的建筑与小区及城市绿地。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十三:调节池

(1)调节池为调节设施的一种,主要用于削减雨水管渠峰值流量,一般常用溢流堰式或底部流槽式,可以是地上敞口式调节池或地下封闭式调节池。

(2)调节池适用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中,削减管渠峰值流量。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十四:植草沟

(1)植草沟指种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除转输型植草沟外,还包括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及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可分别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

(2)植草沟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不透水面的周边,城市道路及城市绿地等区域,也可作为生物滞留设施、湿塘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发预处理设施。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十五:渗管/渠

(1)渗管/渠指具有渗透功能的雨水管/渠,可采用穿孔塑料管、无砂混凝土管/渠和砾(碎)石等材料组合而成。

(2)渗管/渠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及公共绿地内转输流量较小的区域,不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径流污染严重及易出现结构塌陷等不宜进行雨水渗透的区域。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十六:植被缓冲带

(1)植被缓冲带为坡度较缓的植被区,经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作用缓减地表径流流速,并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植被缓冲带坡度一般为2%-6%,宽度不宜小于2m。

(2)植被缓冲带适用于道路等不透水面周边,可作为生物滞留设施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预处理设施,也可作为城市水系的滨水绿化带,但坡度较大(大于6%)时其雨水净化效果较差。

海绵城市技术选择十七:初期雨水弃流

(1)初期雨水弃流指通过一定方法或装置将存在初期冲刷效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降雨初期径流予以弃除,以降低雨水的后续处理难度。弃流雨水应进行处理,如排入市政污染水管网(或雨污合流管网)由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等。常见的初期弃流方法包括容积法弃流、小管弃流(水流切换法)等,弃流形式包括自控弃流、渗透弃流、弃流池、雨落管弃流等。

(2)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是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重要预处理设施,主要适用于屋面雨水的雨落管、径流雨水的集中入口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前端。

推荐第3篇: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调研

水142刘锦瑞 201403030102

一、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它突破了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依托建筑(绿地(广场(道路(水系等多种基础设施,并以之为载体,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解决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安全和城市水安全问题’低影响开发是一种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主要通过生物滞留设施、屋顶绿化、植被浅沟、雨水利用等措施来维持开发前原有水文条件,控制径流污染,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开发区域可持续水循环。

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马里兰州开始试点实施影响开发。我国在这方面的探索才刚刚起步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的技术体系还远未建立,研究工作也主要集中于对海绵城市政策理念、技术的解析,海绵城市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在摸索中。

近年我国城市“看海”窘况频现,引发了对城市水危机的新一轮关注和对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反思的热潮。在相关行业和学术领域对城市雨洪综合管理利用方面先进理念的呼吁和中央政府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态思想指导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并发布相关指南,全国各省市纷纷响应出台相关建设计划;这是我国继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政策引导的城市理念后出现的新概念。本文致力于海绵城市的深层内涵的剖析,明确该理念的优越性和有效性,切实引导我国城市雨洪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解决我国城市建设的困境。

二、背景

2011 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 50%,标志着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迈入一个城市化的工业大国。快速城镇化引发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城市化的不断加深则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生态危机尤为突出。近些年,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屡遭暴雨而频现内涝灾害,如2010年广州“5·7”暴雨,2011年的南京“ 7·18 ”暴雨,2012 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事件。今年 4 月 7 日,长沙再现暴雨袭城,湘府变泽国,重启“看海”模式。内城“看海”的景象所付出的代价却是众多遇难的生命和惨重的经济损失,雨洪问题已被推到了城市中生活的每一个人面前,发人深思。然而,城市面临的水生态问题远不止洪涝灾害,还有水资源短缺和水安全问题与之并存。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而人均水资源严重贫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是全球 13 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呈“南多北少”,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64%,而水资源量仅占 19%,可见水资源空间分布和水土组合极不平衡。目前我国每年平均缺水约500 多亿m3,2/3 城市缺水,每年我国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3500 亿元。与此同时,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生态环境,向有限的水资源环境任意排放污染物,导致我国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快速发展的近十年间,我国城市水污染事件多不胜数,贵州都匀矿渣水污染、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松花江重大水污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开始反思城市雨洪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急切呼吁转变防洪减灾思路,与洪水为友,变废为宝,从过去单一控制转向综合管理洪水的生态型控制方法。

因此,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的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挥城市水生态服务功能,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被专业领域学者提出和推广,并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三、概念发展

海绵城市 (sponge city),顾名思义是借海绵的物理特性来形容城市的某种功能。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外多有学者运用该概念来形象比喻城市吐纳雨水的能力。通过国外文献研究发现,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被澳大利亚研究学者用来隐喻城市对周边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

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将建设海绵城市作为形容城市与水文关系的研究。Ignacio F.Bunster-Oa 用海绵城市来形容城市像海绵一样处理雨洪自然事件问题的弹性能力,并以三个案例说明了从规划到设计不同尺度的具体雨洪管理设计方法,包含雨洪滞留和过滤等景观手法的应用。台湾学者Chung-Ming Liu 等提出建设海绵生态城市以适应水文气候灾害,而台湾环保团体也积极宣传“打造海绵台湾计划”。

今年 1 月,美国《晨报》(Morning Edition)也展开了建设海绵城市的讨论。国内关于海绵城市讨论的源起和发展脉络如图 1 所示,大致可分为概念雏形、实践探索、概念发展和概念形成四个阶段。根据相关资料,概念最早可追溯到 2003 年,北京大学俞孔坚和李迪华教授共同出版的《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最早将“海绵”的概念比喻自然湿地、河流等对城市旱涝灾害的调蓄能力。随着我国城市水生态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员开始在实践中探寻解决城市雨水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方法。染、广东北江镉污染事故等重大化工水污染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其次,兰州市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汉江武汉段水质氨氮超标、甘肃徽县血镉超标事件等水质问题,以及 2009 年以来多地频频曝出居民(儿童为主)血铅超标事件,映射着我国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岌岌可危。我国严峻的水环境污染形势,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生活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透过这些数据和事件,凸显了我国城市水安全问题亟需有效的解决之道。

反观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在应对内涝洪灾和水安全问题的能力却存在明显不足,无法有效缓解和改善城市水生态问题,呈日趋恶化之态。这主要归咎于传统城市工程管道式灰色排水基础设施、防洪规划和排水工程规划的落后及雨水资源合理利用意识的薄弱。

我国传统城市排水基础设施采取的是工程式管道方式,依赖钢筋水泥现代技术建立起的保护模式,体现的是西方工业时期人力战胜自然的思维方式。然而,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忽略自然力量的思想,导致了滞后的城市排水系统无法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城市暴雨灾况,暴露了我国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存在建设之初的标准过低,改建成本巨大,以及对雨污混合污染问题的忽视等不足,内涝、污染、水环境等问题接踵而至。从相关规划编制来看,我国城市普遍缺少雨洪控制利用相关专项规划,仅在排水规划、防洪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中有所涉及;在进行城市排水规划时,也没有确立雨水是资源以及要先合理利用再排放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我国城市的雨水资源利用意识薄弱,对天然雨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低,不到 10%,大量雨水资源被直接排走,白白浪费,与我国水资源紧缺形成突出的矛盾面。城市水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问题,对城市整体的生态系统、人民生存、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城市水生态危机和城市建设模式的落后,正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存问题。

四、建筑给水排水

随着建筑给水排水学科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给水排水的相关设计规范标准图亦随之变化较快,由此造成高校教学内容、教材更新等难以跟上其发展速度,显现出的许多缺陷值得商榷。

与《水质工程学》相比,《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尽管近几年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本学科的新技术、新研究动向、新设备、新设计方法及其规范和标准的发展,实际设计、施工等条件的千差万别,造成本学科在实践应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较多,急需高校及相关研究部门的理论支持。但在目前的高等教育框架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科难以形成良好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其理论研究环节存在明显落后于实践应用与发展的弊端。因而,本学科的理论研究进展难以做到引领和指导实践,甚至落后于实践发展。

1建筑给水 1.1增压设施

我国某些城市的供水能力不足,城镇水厂发展速度滞后于住宅和公共建筑发展速度;城市给水管道老化、承压能力下降,供水水压不能满足多层建筑上层部分的水压要求,使我国两次加压设备广泛应用,增压设施成为建筑给水中比重最大、发展最快的一种装置。生活给水的增压设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将继续普遍采用。目前常用的增压设施有气压给

水设备、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和水泵等。气压给水设备已形成补气式、隔膜式两大系列。 补气式气压给水设备的补气方式从泄空补气、定压机补气发展到水力自动补气,最佳方式是自平衡水力自动补气。隔膜式气压给水设备的隔膜经历了曲挠变形的帽形隔膜、伸缩变形的囊形隔膜发展到折叠变形的胆囊形隔膜。使隔膜寿命、补气周期大为改观。在变压式气压给水设备的基础上,定压式气压给水设备研制成功,并在水压有恒定要求的场所得到应用。氮气顶压置换气压给水设备和复合式气压给水设备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气压给水设备。气压给水技术还在横向扩大应用。如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中的压力膨胀水罐等,这充分标志着气压给水技术的完全成熟。气压给水设备用于消防给水完全有别于生活的、生产用气压给水设备。针对消防水泵不经常启动的特点,消防用气压给水设备补气采用强制水力自动补气方式。为弥补当消防水箱设置高度高于气压水雄,补气罐高位设置有困难时,出现补气罐低位设置仍能补气的新形式。消防主泵和稳压泵合用的气压给水设备,具有减少稳压启动次数,消防主泵及早投人运行和消防给水管网始终能满足消防用水水压和流量要求的多种特点。

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已有恒压变量、双恒压变量、变压变量、多点控制恒压变量和变频式气压给水设备等多种类型。恒压变量变频调速给水设备起步较早,也最早用于给水工程;双恒压变量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兼用于生活和消防给水系统,有利于节省投资;变压变量变频调速给水设备用压力和流量传感器控制,更进一步发挥变频调速给水设备节能的优点;多点控制恒压变量变频调速给水设备,针对消防给水用水点集中和灭火设施要求水压稳定的特点而设计;变频式气压给水设备特别适合于供水范围小、用水量昼夜变化大的场所。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在变频器国产化,增加变频器控制的水泵台数以减少功率,降低投资;大功率变频器的应用和防变频波干扰技术,提高变频器、控制器的可靠性,变频技术在排水泵等方面的应用都有

较大的进展。在变频调速技术基础上发展,并克服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变频器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维修困难而且功能发挥不足等缺点研制的可编程逻辑程序控制技术,是二次加压技术中优点突出也较受欢迎的技术。作为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和可编程序逻辑控制给水设备,主要部件水泵的最突出特点是逐步从通用性转向专用性,如:流量一扬程曲线平缓(在有效段高扬程与低扬程比值仅为1.1),可专用于消防给水的水泵;流量一扬程曲线陡峭,可专用于气压给水的水泵,小流量、高扬程,可用于消防给水系统稳压用的水泵;还有机组重心低,侧压力得以缓解的低出口水泵,用以减少水泵台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水口的多出口水泵;水泵各段扬程不等,水泵机组总高度得以降低的特制立式多级泵;以水冷却、油冷却代替空气冷却,用以减少水泵机组电机噪声的低噪声水泵;在材质上予以改进,为防止水泵传动轴因锈蚀而影响水泵机组运转的不锈钢水泵;便于水泵安装和提高水泵传动轴祸合精度的配有联轴器外壳的水泵等。水泵启动的最大进展是软启动和软停止,泵控制型智能电机控制器可使水泵的启动、停止力矩曲线逼近泵力矩特性曲线,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泵及系统的启动脉冲,可以极可靠地启动水泵。

1.2储水调节装置

以水箱为代表的储水装置由于存在二次污染严重等缺点,受到严峻挑战,作为对策之一是在材质上改进。新颖水箱按材料和加工方法不同有:镀锌钢板水箱、搪瓷钢板水箱、复合钢板水箱、冲压钢板水箱、新型涂料钢板水箱、食品级玻璃钢水箱和不锈钢水箱等。和普通钢板水箱相比,新颖水箱和水接触的内表面不易锈蚀,对水质无污染,也便于清洗。材质改变了,水箱的成型方式和形状也随之改变,组合式水箱、装配式水箱可以提高水箱质童,有利于工厂化生产并缩短现场施工安装时间,也减少了水箱内底的死水区范围;球形水箱和槽形水箱是外形变化,这种水箱用呼吸阀替代浮球阀,解决了因浮球阀关闭不严造成的漏水问题,同时也使水箱从重力供水变为压力一重力供水的新工况。

1.3分区给水

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给水方式在我国已有单设水箱给水方式、单设水泵给水方式(包括变频调速泵给水方式)、水泵一水箱或水塔给水方式和气压给水方式等多种方式。而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竖向给水分区从过去大都采用减压水箱或分区水箱给水方式转化为近些年来的减压阀分区给水方式。减压水箱存在的占用建筑面积多,工程总造价高,施工周期长,进水时水噪声大,水箱浮球阀关闭不严,溢流损失严重,水质被二次污染等缺点在减压阀分区给水方式中都得到有效的克服,同时派生的优点还有水泵数量减少、给水系统简单等。用于分区给水的减压阀一般都采用比例式减压阀。其结构简单,减压比例稳定,工作平稳,使用可靠。其他减压限流的场合,薄膜式减压阀也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其特点是减压值可以调节。

1.4给水配件

卫生器具给水配件长期停留在截止阀式结构上,改革开放以来才开始应用瓷片式结构。截止阀式水龙头存在的开启度大、启闭时间长、易溅水、使用不便、橡胶密封垫容易磨损、使用寿命短、橡胶垫不耐高温、不适合用于热水龙头等缺点,在瓷片式水龙头中得到克服,在国内继瓷片式水龙头之后,又应用轴筒式结构和球阀式结构的水龙头,在配水功能上更趋完善。如控流器的减压限流功能、防回流污染功能、冷热水混合后以防烫伤的限温功能。这类水龙头特别适合背向两侧布置的卫生间,其冷热水龙头的管道连接可以大大简化。

1.5给水管材

给水管的锈蚀长期使给水排水专业人员感到困惑。热浸锌工艺、给水塑料管和金属塑料复合管的问世,使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热浸锌工艺是钢管在锌液中浸泡,锌层厚,附着力强,使用寿命长。硬聚氯乙烯管是目前国内在大力发展和应用的新型化学建材,具有质量小、耐压强度好、输送流体阻力小,耐腐蚀性能强、安装方便、省钢材、节能等优点,作为建筑给水管道,可缓解我国钢材紧缺、能源不足的问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铝塑复合管的管壁内外均为聚乙烯,对水质无污染,管道可弯曲、耐压性能好,但管道偏小,仅能用于给水支管。钢塑复合管兼有钢材和塑料两种材质的优点,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但不宜在施工现场切割,需在工厂预制,使应用场所受到一定限制。其他新型管材还有涂塑钢管、聚丁烯管、无缝铝合金管等。多种新颖管材的出现和应用,为我国分阶段并最终取消镀锌钢管提供了基本条件。

1.6节水技术

水资源的贫乏、水源的严重污染造成我国缺乏合格的淡水资源,可以认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节水不仅在现在,而且在将来均将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建筑给水的节水重点在于:大便器冲洗水箱、屋顶水箱浮球阀、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和建筑中水等方面。液压式冲洗水箱配件是有别于杠杆式冲洗水箱配件的新系列,其工作平稳性能可靠。利用气压给水原理用于大便器冲洗水箱也有泄空补气和手动补气两种型式,这类冲洗水箱为压力冲洗,可减少冲洗水量,但还有在不同楼层最小冲洗水量的保证和冲洗水量的定量控制等问题。屋顶水箱浮球阀继阀芯两步到位的配重逆开式浮球阀之外,又出现双浮筒浮球阀、液压式浮球阀和呼吸阀。最具特点是导阀控制型浮球阀,兼有浮球阀、减压阀、止回阀、流量控制阀、泄压阀等多种功能。

建筑中水对实现缺水地区污、废水资源化,使污、废水经处理后回用,既可节约用水,又使污水无害化,起到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重要作用,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我国北京等城市对建筑中水实施已提出明确要求,现有的建筑中水水质标准按《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系统推荐污、废水分流制,处理工艺推荐物化处理为主的工艺流程,或采用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的工艺流程。建筑中水目前已有定型产品可供选用。

1.7水泵隔振

水泵是建筑给排水主要振动源和噪声源。民用建筑又有较高的隔振和降噪要求。水泵隔振技术发展表现在:①水泵机组隔振、管道隔振和支架隔振三者全面配套。②水泵机组隔振元件从橡胶隔振垫发展成弹簧减振器和橡胶隔振器。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不同转速、不同类型(卧式、立式)、设置在不同建筑、不同楼层的水泵隔振问题。③管道隔振元件可曲挠橡胶接头最大公称直径已达2.4m。除普通接头外,可曲挠橡胶弯头、可曲挠橡胶同心异径管、可曲

挠橡胶偏心异径管相继问世。使隔振、位移补偿、水流改向、管径改变等多种功能汇集在一个配件上,从而减少了配件数量。

2建筑排水 2.1卫生器具

卫生器具直接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近年来,最有代表性的卫生器具有:水力按摩浴盆,用喷嘴产生大量回旋式气泡和冲击水流,可达到康健和休闲的效果;连体式低位冲洗水箱的漩涡式大便器,冲洗时噪声低,冲洗效果好,可节省冲洗水高标准的全自动坐式大便器可实现正常使用、冲洗污物、清洗人体和吹干等全部过程自动化;休闲卫生器具,包括桑拿浴设备、蒸汽浴设备、热能震荡按摩设备和身体机能调理运动器等。 2.2地漏

地漏是设置位置最低、排水条件最差的排水设施。处理不当时,常有地漏水封破坏、排水通道堵塞、地漏顶标高高于地面无法排除地面积水、排水返滋倒灌等弊病。经过科研技术人员和生产厂商的共同努力,这些弊病已获解决,形成系列产品包括深水封地漏、钟翠式地漏、多通道地漏、防溢地漏、可调地漏、密闭地漏、快开地漏、侧墙式地漏、防冻地漏、防爆地漏等等。

2.3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

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比普通单立管排水系统立管通水能力增大13/,并可减少立管数量、改善排水系统通气条件、增加排水横管连接数量,该项技术在我国早已应用,但未能大范围推广。目前河北省、江苏省均已有定型产品,这将有助于新型单立管排水系统的推广应用。但产品局限于铸铁制品,型号主要有苏维脱系统的混合器和跑气器等。

2.4通气系统

在通气管系统方面我国已建立可适应不同建筑标准、不同要求的五级标准,即伸顶通气管、不伸顶通气管、专用通气立管、环形通气管和器具通气管等。在通气系统基础上发展的是通气阀。通气阀是一种减少伸顶通气,替代专用通气管系具有通气功能的阀件,采用优质塑料和橡胶制作.单路进气阀可安装在室内立管顶部或横支管上,既可补气又可防止管道内部气体进人室内;双路通气阀可安装在室外立管顶部代替通气帽,使用时以单路进气阀为主。

2.5排水管材和配件

排水塑料管作为化学建材的主力军,是我国从战略高度积极推行的管材。具有生产能耗低、耐腐蚀性能好、质量小、安装施工方便、摩阻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我国近些年来发展最快的管材。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管道伸缩、耐温要求、抗老化性能等技术问题都已得到解决,技术重点侧重于接口防漏、减少排水噪声和在高层建筑中的防火等方面。复合型塑料管的生产目的在于减少排水水流噪声;加设防火套管,目的在于防止火灾蔓延,使塑料管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铸铁排水管在不少场合还是首选的排水管材之一。铸铁管材已有立模浇注、离心浇注成型和球墨铸铁管等不同种类。

2.6小型生活污水局部处理消毒

为减少污水对天然水系的污染、保护环境以及减轻城市排水管系的负荷和防止堵塞,在城市污水处理发展赶不上城市建设需要的情况下,小型生活生产用气压给水设备。针对消防水泵不经常启动的特点,消防用气压给水设备补气采用强制水力自动补气方式。为弥补当消防水箱设置高度高于气压水雄,补气罐高位设置有困难时,出现补气罐低位设置仍能补气的新形式。消防主泵和稳压泵合用的气压给水设备,具有减少稳压启动次数,消防主泵及早投入运行和消防给水管网始终能满足消防用水水压和流量要求的多种特点。

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已有恒压变量、双恒压变量、变压变量、多点控制恒压变量和变频式气压给水设备等多种类型。恒压变量变频调速给水设备起步较早,也最早用于给水工程;双恒压变量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兼用于生活和消防给水系统,有利于节省投资;变压变量变频调速给水设备用压力和传量传感器控制,更进一步发挥变频调速给水设备节能的优点;多点控制恒压变量变频调速给水设备,针对消防给水用水点集中和灭火设施要求水压稳定的特点而设计;变频式气压给水设备特别适合于供水范围小、用水量昼夜变化大的场所。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在变频器国产化,增加变频器控制的水泵台数以减少功率,降低投资;大功率变频器的应用和防变频波干扰技术,提高变频器、控制器的可靠性,变频技术在排水泵等方面的应用都有较大的进展。在变频调速技术基础上发展,并克服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变频器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维修困难而且功能发挥不足等缺点研制的可编程逻辑程序控制技术,是二次加压技术中优点突出也较受欢迎的技术。

五、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水资源浪费问题分析

1) 配水器与卫生器具对水资源的浪费!当前发展中,建筑用户往往会用一些高能耗的卫生器具和配水器等,其在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的浪费较为严重,以传统蹲式大便器为例,基于其水箱的缘故,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水进行冲洗,显然超过了实际需使用的水量,这种现象的存在,势必会形成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2) 管道#阀门#给水配件出现泄漏现象!具体而言,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泄漏的现象较为常见,特别是管道与给水配件因泄漏出现的大量水资源浪费!像建筑物内水管,水的长期作用腐蚀到水管,继而会损坏水管,致使其发生漏水#渗水等现象,势必会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如冷镀锌钢管管材的使用过程中,在一段时间后这种管材会生锈,势必会降低通过的水的质量,污染到建筑内用户的生活用水,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会威胁到建筑用户的健康安全!此外,还会出现阀门损坏漏水等诸多现象,造成对水资源的额外浪费! 3) 热水系统!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因为没有考虑到对热水供水系统的循环及半循环的优化设计,也会有严重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出现,如建筑用户的日常生活中,无法及时通过热水供应系统获得热水,势必需要先放出一些冷水,才能等到热水,因为不能对放出冷水的有效再次使用,显然也是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4) 消防加压贮水系统不合理!综合看来,粗放式加压系统是我国高层建筑消防加压贮水的常用方式,具体为各个建筑物间单独减压,这种方式的运用,显然增加了工程建设资金及设备投资等,最重要的是导致了贮水池中出现大量水资源浪费现象! 5) 过高水压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当前建筑业发展中,生活给水系统进行竖向分区操作方面,现行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进行了规范!在实际运行中,一些卫生器具存在水压过大的情况,后续会出现超压出流现象!当生活给水系统分区之后,让其最底层配水点的静水压偏高,继而在对水流量进行计算时,结合建筑给排水设计,得出对应的卫生器具额定流量的,这种情况下,显然在不采取减压措施的前提下,卫生器具的实际出水流量将远比额定流量要大,造成水压处于持续升高的趋势,加之不断增加的漏水量,势必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另外产生的振动#水冲击以及噪声等,会损坏给水配件和水管等 水资源二次利用率不高!有调查得出,在日常生活中,我国的居民在对水资源使用后,所形成的废水占建筑总体排水量大部分,废水资源还有来自办公室、酒店等建筑方面,而当前普遍没有形成对这些废水资源及雨水的有效利用,从而浪费了这部分的水资源,这也是未来可完善的领域!节水制度的不健全,节水意识的淡薄,导致居民用水浪费现象十分普遍!主观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多,危害大!我国要解决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不断强化节水意识!

六、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和水资源利用对策

1) 使用节水性能好的配水器与卫生器具!当前社会发展的大形势下,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基于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节水性的重要作用,为达到更节省水资源的目的,应当对节水性能好的配水器与卫生器具进行推广和使用!具体实施中,需要在确保使用功能及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对节水性能优异的卫生器具与配水器进行选择,如为建筑配置节能性能好的水龙头!另外应注意配水器与卫生器具的选择方面,不能单考虑其价格及使用功能,更应对其能否达到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标准进行考虑!所以,选择水龙头时,应选节水型的,相比看来,其比普通的水龙头更能防止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在其使用的过程中,面对静压高出水量大的情况,这种水龙头的作用会更凸显出来; 基于节水方面的考虑,也应该选择小容量水箱大便器,当前市场中的大便器为水箱节水型,对于冲洗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能有效减少,节水效果比较好

2) 使用优质管材#优质阀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当选取新型的复合管材,如不锈钢管、钢塑复合管、铝塑复合管等,这种选用利于水资源质量的提升!此外,还能对管道损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进行有效预防!作为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主要部件,阀门决定了关断水流,而从水资源的质量以及水资源的浪费状况来看,阀门的质量与型号的好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相

比于闸阀的关闭性,显然截止阀的关闭性能好,但同时相比于蝶阀的关闭性能,得出闸阀的关闭性能更好,基于此,需要结合给排水设计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对阀门型号的选择! 3) 解决热水循环系统设计中的问题!结合当前的建筑设计来看,主要有三种热水循环方式。具体分析得出,三种循环方式中浪费水资源最多的无疑是干管循环,基于此,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方面,笔者认为应当选用立管#干管热水循环,除此之外,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当然也可以选用支管循环的方式进行节水,效果更好。

4) 减压措施!对于建筑给水使用中出现超压出流现象的避免,重视设定给水系统中的压力极其重要,所以需要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设计人员完善此环节!具体实施中,结合建筑给排水的实际情况,以此为基础,合理设定给水系统中的压力,确保对减压装置的合理安装,控制建筑用水中的水压于一个标准范围内!借助这种方式,可形成对给水系统的超压出流现象的有效避免,减压装置主要有减压孔板#节流塞以及减压阀等

5) 使用区域集中消防加压储水系统!当前建筑业发展中,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基于节水及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的考虑,应当共用加压水泵与消防水池,并确保借助建筑物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进行对消防储水量的计算,合理计算水资源方面的需求!这种方式的应用,使得各个建筑设计中消防加压的相应技术问题得到了避免,且同时减少了多座储水池在使用中的水资源浪费,利于节省工程建设成本,合理利用水资源! 6) 建筑排水和雨水方面!具体的节水及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要选择无压流重力式排水,并确保通过直接排放的方式对生活废水和工业用水从敷设的管道中排出!对中水要合理利用,并有条不紊地开展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的工作; 完善对雨水的收集和合理利用!作为一种较为清洁的自然资源,雨水对于人们的生活意义极大,用相关设施收集并储存起雨水后,对其的应用能有效满足建筑用水方面的需求!收集方面,可在建筑施工中开挖一些沟渠来收集,这些雨水的使用,能大量减少建筑施工方面对水资源的投入,当前的人工沟渠集水方法相对落后,不利于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对定型的集水设施的研发

也极为重要。

7) 强化人们的节水意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很大,我们要不断强化节水意识,真正的做到节水!从根本上解决节水的问题,树立好节水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水的意识,只有人的节水意识提高,采用节水的产品与技术,节水才会真正的实现! 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本着节水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想法,全方位分析了当前建筑中可能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环节!在对其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力求从建筑给排水和雨水,解决热水循环系统设计中的问题等多方面进行改善,去实现节水和合理用水的初衷,实现城市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促进! 我国建筑给排水自1949年建国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l)房屋卫生技术设备阶段即初创阶段,自1949年至1964年《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开始试行时为止。其主要标志是我国开始设置给水排水专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第一代建筑给排水专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

(2)室内给排水阶段即反思阶段,自1964年至1986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被审批通过时为止。其主要标志是通过工程实践,对以往机械照搬国外经验并造成失误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反思,进而形成和确立有我国特色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体系。

(3)建筑给排水阶段即发展阶段,自1986年至今。在此期间,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和热水供应技术全面而迅速发展,在许多方面有明显突破,并逐步走向成熟。全国性建筑给排水学术组织先后成立,在专业队伍、技术发展及组织建设等方面都显示出与前阶段完全不相同的特点。

现阶段的建筑给排水由建筑内部给排水、建筑灭火、居住小区给排水、建筑水处理和特殊建筑给排水五部分组成。其主体部分是建筑内部给排水。包括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基础是卫生设备。与前两个阶段相比,建筑给排水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阔的外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给排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下面我们就建筑给排水和卫生设备的现状、存在问题、国内外基本情况和今后发展方向等提供必要的材料。

七、海绵城市多尺度构建方法及实践 宏观——

综合水安全格局与水生态基础设施,北京案例在过去40年中,伴随人口的增长,北京城区面积已经拓展了700%。蔓延式、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展使得城市没有为生物和水预留科学合理的空间,弹性的生态网络缺失。也因此导致一系列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如雨涝频繁与河流湖泊干涸并存;公园绿地与区域水系统割裂,导致雨涝时,公园的雨水排往城市雨水管道,浪费了雨水资源,也增加了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而干旱时,绿地又需要浇灌,与城市用水竞争;非生态化的河道建设方式不但没有使其成为日常通勤和游憩通道,反而成为市民活动的障碍。因此,如何留住雨水并回补地下水,如何将这些留在地表的水与生物保护相结合,如何与文化遗产相结合,如何与游憩系统、慢行系统相结合,均是急需通过水生态基础设施的构建系统地解决的城市生态问题。本案例从北京市水系的空间格局与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入手,通过水文过程分析和模拟,判别和保护具有较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用地,提出水源保护区、地下水补给区等地区的生态管控导则,并恢复城市水系自然形态、建立河流生物廊道系统,从而构建起北京市综合水安全格局,包括:

(1)雨洪安全格局,通过径流过程模拟、雨洪淹没分析(20年、50年、200年一遇下的雨洪可能淹没范围)和历史洪涝情况分析,确定区域的雨洪安全格局。这个安全格局可以有效维护降雨径流的自然过程,通过恢复水系的调洪蓄涝能力,使城市免受雨洪灾害的威胁。

(2)水源保护安全格局,对于北京市这样一个缺水城市而言,地表及地下水源保护是区域水安全格局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根据相关地表水源保护规划以及地下水资源补给能力分析,确定水源保护安全格局。最终两者叠加形成综合水安全格局,它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包括旱涝调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休憩与审美启智,以及遗产保护等整合在一个完整的景观格局中,并最终通过与相应尺度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落实在土地上,构成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的核心网络,成为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扩展的刚性骨架。北京市水生态安全格局分为三个安全水平:底线安全格局、满意安全格局和理想安全格局。如果按照最理想化的安全格局来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那么北京市洪涝灾害频率将大大降低,同时城市人口容量也将大大提高,人与水的用地之争可以轻松化解,因为水生态基础设施能完全消纳区域雨洪水,并有效回补地下水资源。2007年完成的北京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研究,不幸在2012年得到了验证。北京7·21特大暴雨造成了79人死亡,而死亡事故的发生地点,正好与7年前研究得到的雨洪安全格局吻合。

中观——

城镇海绵系统,六盘水案例

六盘水是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城市被石灰岩的山丘环抱,水城河穿城而过。城市人口密集,在60km2的土地上,居住了约60万的人口。六盘水市的水生态综合治理旨在减缓来自山坡的水流,建造一个以水过程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来存蓄和净化雨水,使水成为重建健康生态系统的活化剂,提供自然和文化服务,使这个工业城市变为宜居城市。

为了构建完整的城镇海绵系统,工程关注水城河流域和城市两个层面。首先,河流串联起现存的溪流、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具有不同净化能力的湿地,构建了雨洪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这一方法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城市雨涝灾害,而且在旱季也能有持续不断的水源。第二,拆除渠化河流的混凝土河堤,重建自然河岸的湿地系统,发挥河流的自净能力。第三,建立连续开放空间,建立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增加通往滨水区域的通道。最后,项目将滨水区开发和河道整治结合在一起。以水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促进了六盘水的城市改造,提高了城市土地的价值,增进了城市活力

微观——

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案例。如上所述,“海绵城市”真正在微观尺度的建设依靠的是一系列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限于篇幅在此选择较为有代表性的“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来进行说明。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群力国家湿地公园,34hm2)是我国首个以解决城市内涝为目标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该公园通过整体景观设计途径进行生态化的雨洪管理,解决常规市政工程所没能解决的问题,使我们的城市成为与水问题相适应的城市,从2011年建成以来,有效发挥了其解决城市雨涝的功能。设计中关键性技术要点包括:(1)以雨洪安全格局为基础,划定由“集水城区-汇水湿地”组成的、具有镶套式结构的“绿色海绵综合体”。(2)填-挖技术形成“海绵地形”,一方面是创造多级湿地系统的地形基础,同时为下一步营造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与游憩空间提供环境基础;而且,造价低廉。(3)构建“水质净化-蓄滞水-地下水回补”多级多功能湿地系统。该多级湿地系统主要是整合潜流和表流湿地技术,进行土壤和生物净化,将净化后的雨水汇入中央低洼湿地,补充地下水。按照“水质净化人工湿地-蓄滞人工湿地-地下水回补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这一顺序,构造三类湿地系统,产生多种生态系统服务。(4)充分利用地形及水量分布特征实施特色生境修复,并与乡土生物保护、游憩与科普教育功能相融合。

八、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关于如何科学、系统地对待水的问题,提出建立水生态基础设施是生态治水的核心,也是实现“海绵城市”的关键。通过广泛的讨论来关注城市洪涝问题和一系列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重新审视工业时代治水思路的利弊,深刻认识生态雨洪管理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及方法和技术,对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应该给与充分的重视。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浪潮应该推动以下几方面学术研究:(1)中国古代水适应性城乡发展的思想、工程与技术遗产的整理和研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不论从城市规划、水利建设角度还是从遗产保护角度出发,都应该加快对该类水适应性景观和技术遗产的整理和研究;(2)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相衔接的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已经形成了对灰色基础设施的依赖,如何逐步摆脱这种依赖,有效地促进绿色基础设施优先的城市雨洪调蓄系统、如何在实际管理和操作层面实现这种衔接依旧是难题;(3)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落实的法治化途径,推进各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实施纳入法定规划体系,就规划成果向各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多方博弈最终确定其空间边界,比如“水生态红线”;(4)一系列相关技术指南的制定,不同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构建指南,以及各类技术集成的使用指南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还远远不够。

参考文献

1.海绵城市_理论与实践_俞孔坚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_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_李伟英 3.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_杨阳 4.海绵城市建设要点简析_王文亮

5.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_车生泉 6.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和水资源利用分析_王彦虎 7.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向_姜文源 8.萍乡市海绵城市发展需求与建设思路初析_曾金凤 9.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模探讨_曹彦龙

10.可持续城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_后世博反思与启迪_张伯仑 11.建筑给水排水现状及发展趋势_王峰

推荐第4篇:海绵城市

绿化亮点施工-海绵城市LID技术

前言

为响应公司关于创建“安全、优质、文明” 样板工程的要求,我项目经认真的策划,确定以海绵城市LID技术作为创优亮点试点,并制定了相应的创优管理办法,力争在创建“安全、优质、文明” 样板工程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本工程将按照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有检查、有记录的目的,通过考核流程中的自检、预检、复检三个阶段对工程全过程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我公司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和整体移交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同时实现质量创优、管理创优,顺利通过工程达标投产考核。为达到上述工程创优目标,特制定本工程创优策划书如下。本策划依据施工合同、国家和建设部的有关法律法规、我公司的规章制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本策划结合长春新区四路三桥域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大纲以及具体的施工方案措施拟定。通过策划书的实施,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对参与工程施工的所有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工程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一、工程概况:

远达大街(长德甲三路-长德甲四路南)标准段:20m绿化带+15m机动车道+4m绿化带+15m机动车道+20m绿化带=74m;中科大街(规划路—长德乙五路)标准段:20m绿化带+15m机动车道+4m绿化带+15m机动车道+20m绿化带=74m; 兴福大路(甲一街西-龙双公路)K8+957.42~K15+848.372标准段:20m绿化带+15m机动车道+4m绿化带+15m机动车道+20m绿化带=74m;

下沉式绿化带及雨水花园是一种生态的市政道路排水技术,主要通过强化雨水渗蓄作用优化市政道路排水。下沉式绿化带所占面积比例、绿化带的下凹深度、绿地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和设计暴雨重现期是下沉式绿化带的重要设计参数,对下沉式绿化带的应用效能有很大影响。下沉式绿化带的应以可以有效的减少城市暴雨洪峰流量、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频率,对于解决城市初期雨水污染、增加城市地下水资源、节约道路绿化灌溉用水等方面也都具有重要作用。海绵城市主要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二、亮点管理机构

项目部管理机构见表1-1

项目部管理机构

表1-1 2.1、职责分工

2.1.1.组长职责

负责本工程的经济管理、财务管理、工程质量及安全进度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的全面领导工作,工程项目全过程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全权责任者,负责协调本项目的内外关系,自觉维护项目法人及职工的合法权益,以确保项目法人的要求和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完成,并且做为承包商的代表接受并贯彻建设方、监理工程师有关工程安全、质量、施工进度等各方面的指令。

2.1.2.副组长职责

协助组长搞好分管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全面负责项目工程的技术工作,解决本项目工程范围内的技术问题、领导和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准备工作计划的编制,主持技术会议、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本项目工程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方案,审批施工技术措施,按照《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要求,组织建立施工档案等,接受监理工程师有关设计变更方面的指令。

2.1.3.施工员职责

积极配合组长开展各项工作,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生产调度、文明施工,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负责线路工程施工及土建施工,工程竣工资料的管理、归档、移交工作。

2.1.4.质检员职责

负责本项目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审核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的有效性,确保不出现无施工方案施工的现象,组织落实施工方案中的质量保证措施,检查质量控制的效果;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督,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组织实施质量三级验收;配合建设方做好质量验收工作,开展QC小组活动,组织公司级工程质量的评定,组织各种质量会议、分析等工作,接受监理工程师有关质量方面指令。

2.1.5.安全员职责

在组长直接领导下,负责本工程范围内的安全管理、监督、指导等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配合建设方及监理工程师做好安全大检查工作,接受监理工程师有关安全方面指令。

2.2、亮点施工过程三检制度

2.2.1认真学习规范及掌握图纸设计的要领,落实各操作者的职能及责任;

2.2.2“自检”为操作者的自我把关,保证操作质量符合质量标准。班组必须做好自我把关,保证交付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2.2.3“互检”为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共同提高的有力手段,是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班组内必须做好个人之间的督促,同时班组间做到互相检查;

2.2.4“交接检”为工序之间进行的交接检查,由施工员组织进行,与技术复核同时进行,并做好记录;

2.2.5形成完善合理的“自检”、“互检”及“交接检”制度,把该制度落实到现场的各个部位及人员。

三、亮点施工

3.1雨水花园优点及功能:

3.1.1能够有效地去除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病原体等有害物质

3.1.2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雨水花园能够为昆虫与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3.1.3雨水花园中通过其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环境中空气的湿度与温度,改善小气候环境

3.1.4雨水花园的构造成本较低,且维护与管理比草坪简单 3.1.5与传统的草坪相比,雨水花园能够给人以新的景观感知与视觉感受

3.1.6通过滞蓄削减洪峰流量、减少雨水外排保护下游管道、构筑物和水体;

3.1.7利用植物截流、土壤渗滤净化雨水,减少污染;3.1.8充分利用径流雨量涵养地下水,也可对处理后的雨水加以收集利用,缓解水资源的短缺;

3.1.9经过合理的设计以及妥善的维护能改善小区的环境,为鸟类、蝴蝶等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3.2主要结构构成

3.2.1下沉式绿化带及雨水花园结构(详见剖1-1): (1)蓄水层(100mm) (2)种植土壤层(500mm) (3)透水土工布(200g/m²) (4)中粗砂(300mm) (5)透水土工布(200g/m²) (6)碎石(300mm) (7)原土

主辅分隔带内雨水花园外绿化带换填50cm种植土;种植土要求:40%砂,30%种植肥土,30%有机腐化种植肥土。主辅分隔带内设置2m宽,50cm厚卵石缓冲带。

下沉式绿化带与道路相邻一侧设置防渗膜(糙面HDPE土工膜,厚度1.0mm。断裂度≧10KN/m,屈服强度15N/m),沿线布置,深度2m。为降低施工损害对防渗膜的影响,应采用抗拉强度和刺穿能力较好的两布一膜防渗膜。其有效防渗年限与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年限基本一致。

3.2.2各构筑物的组合: (1)开口立缘石 为引导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化带,在路侧设置开口立缘石,预留10cm*50cm开口,开口后设置10cm厚卵石缓冲带,开口处设置栏污栅。为保证导水能力,排水立缘石均为两块连续布置。(外露高度20-25cm,直(曲)尺寸)15cm*40cm-45cm*99/49cm,锯切石料。 (2)溢流式雨水口

流式雨水口采用溢流雨水口和平箅雨水口。溢流雨水口布置在道路绿化带内,溢流井高于绿化地面5㎝设计,与雨水连接管道配合使用。其降水强度及所收集的雨量超过绿化带饱和时,多余部分水量溢流进入溢流雨水口,通过连接管排入市政管网。雨水收水口井箅均采用方形溢流式井盖。

溢流雨水口布置在主辅分隔带内,溢流井高于绿化地面5㎝设计,与雨水连接管道配合使用。其降水强度及所收集的雨量超过绿化带饱和时,多余部分水量溢流进入溢流雨水口,通过连接管排入市政管网。雨水检查井井盖均采用圆形溢流式井盖。 (3)溢流井截污筐

雨水口需设置截污筐,具备拦污、沉淀功能,阻隔部分树叶、垃圾等固体悬浮物进入,提高对初期雨水污染的处理。

3.2.3透水人行道

(1)增加城市可透水性、透水面积,加强地表与空气的热量和水分交换,调节城市气候,降低地表温度,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现象”改善地面植物的生长条件,调节生态平衡。

(2)充分利用雨雪降水,增大地表相对湿度,补充城区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资源,发挥地下含水层的“蓄水池”功能。

(3)减轻降雨季节道路排水系统负担。 (4)降低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提高车辆行驶及行人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创造安静舒适的生活和交通环境。

(5)减少城市地面淹水频次和涝灾程度。增大路面的透水和透气性,使雨水及时渗入地下土壤,以削减暴雨洪峰,减少水土流失,涵养当地水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详图见剖1-2。

1.方砖的选用

人行道方砖结构采取缝隙构造透水形式,方砖材料可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宜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32.5或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无停车人行道透水砖抗压强度等级不小于Cc40 2.基层、底层处理

基层顶面压实度达到95%以上,透水级配碎石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6%(底基层不大于30%);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6.5mm。集料中小于等于0.075mm颗粒含量不超过3%;透水级配碎石有效孔隙率大于等于15%;

3.垫层

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需设防冻垫层,垫层材料选用透水性较好的天然砂砾,厚度为70mm。

4.土基

土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土基顶面压实度达到90%,为保证土基渗透性,其压实度不超过93%。浸水饱和后,回弹模量不小于15MPa。在透水人行道与车行道分界处,在0.5m范围内,土基顶面压实度应按车行道压实度要求进行控制。

四、施工方法:

4.1换填施工

(1)蓄水层。为暴雨提供暂时的储存空间,使部分沉淀物在此层沉淀,进而促使附着在沉淀物上的有机物和金属离子得以去除。其高度根据周边地形和当地降雨特性等因素而定。一般多为100~250 mm。

(2)覆盖层。一般采用树皮进行覆盖,对雨水花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保持土壤的湿度,避免表层土壤板结而造成渗透性能降低。在树皮土壤界面上营造了一个微生物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径流雨水的侵蚀。其最大深度一般为50~80 mm。

(3)植被及种植土层。种植土层为植物根系吸附以及微生物降解碳氢化合物、金属离子、营养物和其他污染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有较好的过滤和吸附作用。一般选用渗透系数较大的砂质土壤,其主要成分中砂子含量为60 %~85 % ,有机成分含量为5 %~10 %,粘土含量不超过5 %。种植土层厚度根据植物类型而定,当采用草本植物时一般厚度为250 mm 左右。种植在雨水花园的植物应是多年生的,可短时间耐水涝,如大花萱草、景天等。

(4) 人工填料层。多选用渗透性较强的天然或人工材料,其厚度应根据当地的降雨特性、雨水花园的服务面积等确定,多为0.5~1.2 m。当选用砂质土壤时,其主要成分与种植土层一致。当选用炉渣或砾石时,其渗透系数一般不小于10 - 5 m/ s。

(5) 砾石层。由直径不超过50 mm 的砾石组成,厚度200~300 mm。在其中可埋置直径为100mm 的穿孔管,经过渗滤的雨水由穿孔管收集进入邻近的河流或其他排放系统。

通常在填料层和砾石层之间铺一层土工布是为了防止土壤等颗粒物进入砾石层,但是这样容易引起土工布的堵塞。也可在人工填料层和砾石层之间铺设一层150 mm 厚的砂层,防止土壤颗粒堵塞穿孔管,还能起到通风的作用。 4.2植物的选择:

1.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 本土植物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边环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在人为建造的雨水花园中能发挥很好的去污能力并使花园景观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雨水花园一般挑选耐水、耐湿性好,且植物植株造型优美的乔木作为常用植物,便于塑造景观和管理维护。

2.选用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植物

植物对于雨水中污染物质的降解和去除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氮、磷等物质;二是通过根系将氧气传输到基质中,在根系周边形成有氧区和缺氧区穿插存在的微处理单元,使得好氧、缺氧和厌氧微生物均各得其所;三是植物根系对污染物质,特别是重金属的拦截和吸附作用。

3.选用既可耐涝又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

因雨水花园中的水量与降雨息息相关,存在满水期与枯水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因此种植的植物既要适应水生环境又要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因此根系发达、生长快速、茎叶肥大的植物能更好得发挥功能。

4.选择可相互搭配种植的植物,提高去污性和观赏性

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可提高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可将根系泌氧性强与泌氧性弱的植物混合栽种,构成复合式植物床,创造出有氧微区和缺氧微区共同存在的环境,从而有利于总氮的降解;可将常绿草本与落叶草本混合种植,提高花园在冬季的净水能力;可将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搭配种植,提高植物群落的结构层次性和观赏性。

5.多利用香花植物

芳香植物有助于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虫,创造更加良好的景观效果。

剖面图1-1 4.3透水人行道施工

1.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进行人行道的定位及高程标定,对基层表面进行复查,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修整。路面砖基准点和基准线的设定,根据铺筑平面设计图,在路缘石边应设定路面砖基准点。通过路面砖基准点,应设置两条相互垂直的路面砖基准线,其中一条基准线与路缘石基准线的夹角为0°或45°。设置两个及以上路面砖基准点同时铺筑路面砖时,根据工程规模及路面砖块形尺寸,设间距为5~10m的纵横平行路面砖基准线。

2.按标高及中、边的纵横挂线,以挂线为依据铺砌。3.铺砌人行道砖时,先铺一层2cmM10水泥砂浆进行调平,再进行铺砌透水砖。

4.试拼和试排:铺设前对每一块透水砖,按方位、角度进行试拼。试拼后按两个方向编号排列,然后按编号排放整齐。为检验砖与砖之间的缝隙,核对砖块位置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合。在正式铺装前,要进行一次试排。

5.砂浆:(厚度为2cm,强度为M10)按水平线定出砂浆虚铺厚度(经试验确定)拉好十字线,即可铺筑砂浆。铺好后刮大杠、拍实、用抹子找平,其厚度适当高出水平线2~3mm。

6.在透水砖试铺时,放在铺贴位置上的砖块对好纵横缝后用胶制锤轻轻敲击板块中间,使砂浆振密实,锤到铺贴高度。砖块试铺合格后,翻开砖块,检查砂浆结合层是否平整、密实。增补砂浆,然后将板块轻轻地对准原位放下,用橡皮锤轻击放于板块上的木垫板使板平实,根据水平线用水平尺找平,接着向两侧和后退方向顺序铺贴。铺装时随时检查,如发现有空隙,应将透水砖掀起用砂浆补实后再进行铺设

7.在铺砌盲道时遵循以下原则:

(1)、行进盲道砌块与提示盲道砌块不得混用。 (2)、盲道尽量避开树池、检查井、杆线等障碍物。 (3)、路口处盲道铺设为无障碍形式(即三面坡流向于路面)。 人行道铺装必须设置安全警示牌标志,施工人员必须使用安全防护用具、佩戴安全帽,确保安全施工。 8.覆盖养护:灌浆擦缝完24h后,应用土工布或干净的细砂覆盖,喷水养护不少于7d。

剖1-2

五、质量管理措施

5.1、前期准备

①组建高效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②确定创优目标,统一参建人员的思想。

③做好创优策划,建立创优管理机制,确保责任到人,工作落实到位。

④开展岗前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施工工艺,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5.2、过程控制

①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②因工期较紧、施工班组较多,针对工程交叉及交接点,应提前与各班组做好沟通。

③对质量通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预防在前。

④注重施工工艺,多做实体样板,通过做样板,确立操作工艺、质量标准。

⑤严格执行工序验收制度和三级质检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⑥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用科技手段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⑦对工程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质量管理,通过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方面因素,来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⑧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聪明才智,攻克质量难点。

⑨选用优质原材料、半成品,加强现场抽样检查,确保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

⑩选用合适、完好的工器具、机械设备,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6.3、事后措施

①注重成品保护。 ②做好缺陷消除工作。

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六、环境保护措施

全面倡导国家、省、市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国家与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和法规,生产、生活设施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应符合环保要求,并接受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督。落实做好危险品现场控制、消防应急现场控制,确保现场事故为零。 6.1.施工现场垃圾处理

现场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开堆放,施工垃圾装于容器,按指定的地点集中收集,并有标识牌;生活垃圾袋装化。所有垃圾及时清运出现场,时刻保持现场的文明。 6.2生活保障设施

(1)在生产生活区及作业人员集中的场所,合理设置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等卫生设施。设专职清洁工及时做好清洁、清运和消毒工作,达到无蛆无蝇。

(2)在作业面设置流动厕所,定期清扫厕所和清除粪便,粪便运至营地经化粪设施处理。

(3)施工生活区设垃圾桶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集中,集中后的垃圾定期清运至渣场在监理指定的具体地点进行掩埋处理,严禁施工生活区随意堆弃垃圾。 6.3.运输环境的保护措施

由于本标段施工道路部分利用既有公路,为保证施工期间各道路的畅通及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施工,应采取如下措施:

(1)在交道口施工时,设立警示牌、车辆限高标志牌,以正确引导人流、车流的行驶方向,并派专人指挥道口交通。

(2)运输大型工程材料时,预先与交通管理部门协商,确定运输线路和运输时间,超长超限构件和大型设备的运输要安排在夜间进行,以减轻对交通造成的压力。

(3)施工便道与地方道路交叉处设置交通疏解员,以确保施工车辆及设备的畅通无阻,杜绝堵车等现象发生。 6.4.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本标段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建筑碴土、生活垃圾、废弃的散装建筑材料、废弃的包装材料、粪便等。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因此在施工中要采取:

1.对固体废物进行分选、破碎、压实浓缩、脱水后减少其最终处置量,减低处理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在减量化处理过程中,也可采用焚烧、热解、堆肥等技术措施。

2.利用水泥、沥青等胶接材料,将松散的废物包裹起来,减少废物的毒性和可迁移性,减少污染。经过无害化、减量化或焚烧处理的废物残碴集中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填埋处理。

3.填埋场应利用天然或人工屏障,尽量使需处置的废物与周边的生态环境隔离,并注意废物的稳定性和长期安全性;

4.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应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堆放。

推荐第5篇:海绵城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这意味着防治城市内涝方法论的转向,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将不再以“修大管子”为主, 而致力于建设城市的“海绵体”,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文/段心凯海绵体:城市涝症新疗法——海绵城市量化评估实践的可能性

本文将对“海绵城市”这个正在中国崛起的新概念进行解释,分析该城市下水思路转变的原因及进步性,同时,针对我国实践这个前沿性概念的准备不足,借鉴国外经验,在操作指南和效果评估的量化上提出对策性的建议。

在城市里看海,所以要建大管子?

近些年来,逢雨必涝逐渐演变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人们首先声讨的是城市排水系统。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的名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被人们拿来指责“没良心”的排水系统。

人们认为,一定是因为排水管管道老化,排水标准低、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我们的城市才一次次经受内涝的威胁。我们应当建设更好的城市排水系统,“尽快把水排出去”。这个“共识”是正确的吗?

把目光完全盯着建设城市排水系统,未必是最有“良心”的选择。

告别拼下水道内径的时代

我国的下水道主要学习了前苏联排水的经验,排水管口径小,不易应对骤增的大流量雨水。然而,如果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把目光完全盯着排水系统的建设,反而有可能为城市环境带来更多糟糕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森林、农田等自然环境中不会形成积水灾害。这是因为暴雨时,雨水可以直接渗入土壤中,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道路、硬质景观、建筑屋面等大量非渗透性表面的扩大,以及对河湖等自然水体的填埋、河道大量采取硬质化处理等,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扰动。

城市化之前,降雨时因为土壤的涵水缓冲作用,大量的雨水并不会迅速汇入地下水系,河流的水位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大起大落。城市开发之后,裸露的土壤面积大大减少,因为雨水无法渗入土壤而形成的在城市地表流动的水流,被称之为“雨水径流”(stormwater runoff)。

雨水径流通过排水沟,汇入地下排水管道,并最终排放入江河等自然水系,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是河流水文遭受冲击:因为地下排水管道的快速输送,降雨时河流的水位很容易在大量雨水径流汇入后突然升高,这严重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水文。

另一方面是严重的水质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常会经过处理严格排放,而雨水径流因为在流动过程中接触点状分布的污染源(如城市污水固定排放口)造成“点源污染”(Point Source Pollution),接触非点状分布的污染源(如屋面建筑材料、建筑工地、路面垃圾等)造成“面源污染”(Diffused Pollution)。

这些污染物随着雨水径流排入河道,成为河流生态的头号杀手。

城市环境中非渗透性表面的大量使用和排水系统的快速运作,反而带来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需要寻找新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从“尽快把水排出去”到“尽量把水留下来”

意识到通过排水系统将雨水快速排出去对城市生态造成的影响之后,欧美许多城市颠覆了原有观念,开始设法将雨水尽可能地留在基地内。方法包括:

尽量减少城市环境中的不透水面积:例如采用透水材质铺设的“透水路面”(permeable pavement),在屋顶铺上土壤并种植低矮植物的“绿屋顶”(green roof)等。

控制雨水径流速度:例如在道路旁边打造一系列透水的、植栽多样化的低洼区域“生态草沟”(bio-swale),能够生态滞留与吸收雨水的浅凹绿地“雨水花园”(rainwater garden),等。这些措施都能让场址内的雨水径流减速。

利用各种方式收集雨水:例如在屋顶落水处放置收集雨水的“集雨桶”(rain barrel)等。

这种不依赖传统工程,而是借助效仿自然系统的运作机制处理雨水径流的方法,称之为:

“可持续性城市排水法”(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或“自然排水法”(natural drainage)。

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雨水径流,减轻雨水径流污染,并且收集储存的雨水还可以用于景观灌溉等用途,相应地减少了对可饮用水的消耗。

这些方法汇聚成建设“海绵城市”的设想。

建设一个“海绵城市”

美国的一些城市在若干年前就开始了“海绵城市”的尝试。例如西雅图在其“街道边缘新方案”(“Street Edge Alternative)计划中,通过降低柏油路面的宽度(即减少不渗水面积),在道路两侧设置生态草沟,以及开展关于自然排水系统的生态教育等手段,实践城市排水的可持续性设计。

数据显示,“以一般降雨强度(一年中发生几率为50%的暴风雨)来设计的街道,可以成功吸收98%的雨水径流量。”这个数据意味着自然排水系统在设计、维护良好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达到传统的排水效率。同时生态草沟中的植物和土壤可以有效吸收一部分污染物。

2014年11月国家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eco-sponge city)。

这个概念非常形象,以“蓄水”代替“排水”的“海绵体”,可能是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更可能是人们在新的生态价值观引导下设计的一系列生态草沟、雨水花园、绿色屋面等设施。

通过“海绵体”的下渗、滞蓄、净化、回用,雨水的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减轻水质污染。

但是我们注意到,在我国推出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虽然针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设计、工程建设、维护管理等类别涉及的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技术选择、设施规模计算等具体内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规定,但是,由于缺乏可量化的指标,建设海绵城市的可操作性以及效果评估都将大打折扣。

事实上,这也反映出我国城市建设领域一直以来在操作指南和评估体系上重定性轻定量的问题。那么在其他领域有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呢?

海绵城市如何量化实践

城市是地球上建筑物最密集的区域。近二十年来,绿色建筑技术突飞猛进,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也在可量化操作层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特别是美国的LEED标准,在提供可操作性可评估性强的策略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LEED,全称为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通常翻译为“能源及环境设计先锋奖”,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制定的一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它针对建筑在可持续场址、用水效率、能源与大气、资源与材料、室内环境质量、创新设计与地域优先等六大类别的表现进行评估,来判定一栋建筑是否符合绿色建筑的标准。通过评估的绿色建筑由低到高依次分为认证级、银级、金级和铂金级四个级别。

作为一个针对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LEED非常强调“系统性”概念,认为可持续性设计的理念不应局限于建筑单体的范畴。

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现代建筑所造成的环境灾害和健康代价的检讨。因此我们今天所需要的绿色建筑,不仅是可以减轻环境负担的,更应当具有修复环境的可能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制定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时候,有远见的设计者早已跳出建筑物的空间尺度,把目光投向更大的城市层面,思考如何修复现有的城市,让整个城市都绿起来。

事实上,LEED标准中的六大类别,尤其是可持续场址这一大类的评估内容与指标设计上,与城市环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LEED实行有权重的记分制。能否取得认证,取决于项目是否可以在LEED整个评估框架提供的满分为110分的“得分点”(即可以获得分数的项目)中,达到每个绿色建筑级别分数评定的最低要求。

在“可持续场址”类别,LEED对“水”的议题给予了多个得分点。也就是说,LEED希望申请认证的项目能够多关注这一议题,采用恰当的可持续策略来达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建筑、生态社区、生态城市的目标。

例如得分点6.1“雨洪设计—流量控制”中规定,为了减少场址内非渗透表面,增加场址内的渗透率,想要获得该项分数,开发商可选择的策略包括但不限于:A.减少硬质铺装区域的面积以促进自然渗透;B.通过设计生态池、植被过滤带和种植屋面,以及进行集中开发,减缓雨水径流;C.将雨水进行收集,用于灌溉或厕所冲洗。

LEED同时对评估的操作和指标的量化进一步作出了规定:开发商应通过提供开发前后的雨水流速和流量计算,应用计算机软件或LEED提供的计算公式算出收集的雨水径流体积以及最低水位下降速率。如果要获得此得分点的LEED认证分数,这些数据应当达到以下两个要求的其中之一:

(1)当开发前不渗透性小于或等于总场址面积的50%或以下时,开发后由场址内排放的雨水(流速和流量)不应当超过开发前的排放率;

(2)当开发前不渗透性大于总场址面积的50%或以下时,开发后2年内,24小时设计暴雨量的雨水径流体积应当至少减少25%。

再例如得分点6.2“雨洪设计—水质控制”中规定,该得分项旨在修复因环境污染而使得开发变得复杂的场址,减轻未开发土地的环境压力。为获得该项分数,开发商可选策略包括但不限于:A.设计植被洼地或透水铺装以收集和处理雨水径流;B.安装机械过滤设备、设计种植屋面、建造雨水生态池,沉积固体杂质以免阻塞自然水道。

同时,采取可持续策略后,应保证开发后场址内可以收集并处理90%的年平均雨水径流,并去除80%的总悬浮固体物质。或者提供实地的性能数据,该数据需要符合LEED认可的最佳管理办法检测方案的要求。

在操作中,还需要详细说明每种措施可以去除污染物的数据情况,以确定每种措施对于处理年降雨量水质控制的贡献百分比,便于后续的管理和改进。

除此以外,LEED还在一些与“水”相关的得分点中作出了一些可量化的指标控制,以保证建筑场址内对雨水径流的处理。

比如LEED规定,一个建筑所在的场址,应在硬质景观设计中采用“开放链式铺装路面”。这是一种非渗透性表面低于50%,且在开放的栅格里种植植被的路面,可以大大提高路面对雨水径流的渗透和储蓄能力。

再比如“用水效率”大类中,有一项得分点是要求实现景观节水,在景观灌溉中至少减少50%的可饮用水的使用量,尽可能使用雨水、处理的中水等来进行灌溉。为达成目标,LEED提倡在场址内进行雨水收集。

综上,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我们可以从LEED标准学到一些经验:

首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策略指导与指标控制相结合:

LEED在为解决某一个具体议题时为操作者提供的可选择的策略非常丰富,同时通过长期实验和自身数据库的大量案例,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定量化指标,使得操作者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LEED在该议题上的可持续性要求。这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策略指导与指标控制相结合的方法,为我国城市的可持续设计规划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其次,关注全生命周期内持续的性能表现:

LEED认为“绿色建筑是应用于建筑以及建筑的场址、内部、运营和所在社区的一种过程。”也就是说可持续理念应当从项目的设计阶段开始贯穿到施工、管理、运营、维护乃至拆除,这也被称为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它强调在全生命周期内,使用持续测量和验证发现改进机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校正。

这种关注反馈循环,推动持续改进的工作方式对可持续城市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检测生态草沟中不同植物对减缓雨水径流的不同效果,来调整下一阶段应该选择的合适植物。

第三,整合流程的应用:

传统设计过程中,不同职业背景的专业人士通常在不同阶段参与项目,比如环境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都会作出与水相关的决策,他们可能分别针对废水处理、饮用水使用和暴雨降水管理制定决策方案。

而LEED的整合流程意味着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不同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高度协作,利用专家研讨会、共同制定关于某个议题的整合方案:如设计一个系统既能收集雨水和废水来满足供水和灌溉需求,同时减少径流并保护水质。

随着城市问题越来越复杂,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也越来越重视规划建设人员多元背景的融合。但是这种融合,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不同工作阶段的会议和交接,而在各个阶段内部,如生态分析阶段、城市设计阶段,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的协作较为有限。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它提供了在针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这一议题上,来自城市规划、交通、市政、建筑、施工、运营等诸多领域的专业人士在整合流程中协调利益、制定策略、精细设计、效果评估的可能性。

推荐第6篇:海绵城市

习近平: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市政道路——绿地集水功能

发布时间:2015-01-26 来源:沣西新城

海绵城市,就是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改变传统城市建大管子、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借助自然力量排水,“源头分散”、“慢排缓释”,就近收集、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让城市如同生态“海绵”般舒畅地“呼吸吐纳”,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移。

沣西新城坚持“高品质建设,低影响开发”的思路,在城市规划中全面引入了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手法,结合沣西实际,因地制宜进行了试点和探索,以“海绵城市”建设为统领,对相关工作系统化、标准化、模块化,探索了一条具有沣西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一、构建多层次开放空间,形成 “海绵城市”生态本底

规划决定城市格局。我们始终以世界一流规划引领发展,开展50多项规划设计工作,妥善处理了城市和人、城市和产业、城市和生态的关系,深化了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以生态溶解城市的理念,最大限度修复原有的河流水系,形成自然河流景观带、生态绿廊、城市绿环、社区公园和道路绿带四个层次的开放空间,形成生态本底。注重营造微环境,把地面的“大水泥盖子”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海绵,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建设四级收集利用系统,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沣西新城把雨水综合利用技术作为重点,构建了雨水综合利用四级体系。

市政道路确保绿地集水功能

道路是地表径流的重要来源。雨水从道沿豁口流入隔离带下凹式绿地,卵石、炉渣、砂子构成的滤层就像海绵一样净化和存储雨水。多余的雨水,通过高于绿地的雨水篦子,大部分流入附近的速渗井,剩余部分溢流至调蓄池。所有道路都通过纵向下凹绿地对雨水进行侧面收集、下渗,浇灌绿带植物。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砾石和砂土的简易积蓄装置或者沿道路纵向设置连续蓄水过滤沟,对道路路面雨水进行收集、净化、滞蓄。富余雨水首先溢流到附近绿地就近下渗,在遭遇雨量大、历时短的大暴雨时,则通过道路雨水井内的雨水溢流偃排至城市排水主管网。基本可将路面70%以上的雨水收集利用。

效果图

效果图

沣西新城实践:

尚业路示范段

侧向收水口

建筑与小区——应收尽收

发布时间:2015-01-26 来源:沣西新城

海绵城市,就是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改变传统城市建大管子、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借助自然力量排水,“源头分散”、“慢排缓释”,就近收集、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让城市如同生态“海绵”般舒畅地“呼吸吐纳”,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移。

沣西新城坚持“高品质建设,低影响开发”的思路,在城市规划中全面引入了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手法,结合沣西实际,因地制宜进行了试点和探索,以“海绵城市”建设为统领,对相关工作系统化、标准化、模块化,探索了一条具有沣西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一、构建多层次开放空间,形成 “海绵城市”生态本底

规划决定城市格局。我们始终以世界一流规划引领发展,开展50多项规划设计工作,妥善处理了城市和人、城市和产业、城市和生态的关系,深化了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以生态溶解城市的理念,最大限度修复原有的河流水系,形成自然河流景观带、生态绿廊、城市绿环、社区公园和道路绿带四个层次的开放空间,形成生态本底。注重营造微环境,把地面的“大水泥盖子”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海绵,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建设四级收集利用系统,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沣西新城把雨水综合利用技术作为重点,构建了雨水综合利用四级体系。

建筑与小区对雨水应收尽收。

建筑地块是分流和回用的重点。在小区院内,采用雨水花园和下凹式绿地汇聚并吸收雨水,通过植物、土壤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渗入地下。沿小区道路设置生态滤沟将路面雨水收集、过滤、净化后排入雨水花园。富余的雨水溢流至下沉广场形成景观水体或进入收集池。

沣西新城根据地下空间利用情况的不同试点建设了不同的雨水收集系统。在地下空间未充分开发利用的小区,试点建设了全面雨水收集系统,主要以收集、净化、入渗补充地下水为主要手段,做到屋顶、地面雨水全部收集下渗;在地下空间已基本全部开发利用的小区,结合室外总体设计,通过收集、净化、滞蓄来补充绿化用水、形成景观水体以改善局地气候等途径达到雨水管理的效果。

绿色屋顶效果图

雨水花园效果图

景观绿地——依托地形自然收集

发布时间:2015-01-26 来源:沣西新城

海绵城市,就是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改变传统城市建大管子、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借助自然力量排水,“源头分散”、“慢排缓释”,就近收集、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让城市如同生态“海绵”般舒畅地“呼吸吐纳”,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移。

沣西新城坚持“高品质建设,低影响开发”的思路,在城市规划中全面引入了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手法,结合沣西实际,因地制宜进行了试点和探索,以“海绵城市”建设为统领,对相关工作系统化、标准化、模块化,探索了一条具有沣西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一、构建多层次开放空间,形成 “海绵城市”生态本底

规划决定城市格局。我们始终以世界一流规划引领发展,开展50多项规划设计工作,妥善处理了城市和人、城市和产业、城市和生态的关系,深化了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以生态溶解城市的理念,最大限度修复原有的河流水系,形成自然河流景观带、生态绿廊、城市绿环、社区公园和道路绿带四个层次的开放空间,形成生态本底。注重营造微环境,把地面的“大水泥盖子”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海绵,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建设四级收集利用系统,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沣西新城把雨水综合利用技术作为重点,构建了雨水综合利用四级体系。

景观绿地依托地形自然收集

城市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的雨水,被植被和土壤充分吸收。富余雨水流向低洼区域,汇聚到由黄砂构成的速渗井,回补地下水。沣西新城充分利用绿地自身的地形优势,结合景观布置,通过设置速渗井(过滤、渗透)、线型草沟(汇流)、生态湿地(蓄水)等使雨水汇流、净化、下渗和收集。

生态湿地效果图

中央雨洪系统——调蓄枢纽

发布时间:2015-01-26 来源:沣西新城

海绵城市,就是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改变传统城市建大管子、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借助自然力量排水,“源头分散”、“慢排缓释”,就近收集、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让城市如同生态“海绵”般舒畅地“呼吸吐纳”,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移。

沣西新城坚持“高品质建设,低影响开发”的思路,在城市规划中全面引入了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手法,结合沣西实际,因地制宜进行了试点和探索,以“海绵城市”建设为统领,对相关工作系统化、标准化、模块化,探索了一条具有沣西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一、构建多层次开放空间,形成 “海绵城市”生态本底

规划决定城市格局。我们始终以世界一流规划引领发展,开展50多项规划设计工作,妥善处理了城市和人、城市和产业、城市和生态的关系,深化了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以生态溶解城市的理念,最大限度修复原有的河流水系,形成自然河流景观带、生态绿廊、城市绿环、社区公园和道路绿带四个层次的开放空间,形成生态本底。注重营造微环境,把地面的“大水泥盖子”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海绵,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建设四级收集利用系统,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沣西新城把雨水综合利用技术作为重点,构建了雨水综合利用四级体系。

中央雨洪系统形成调蓄枢纽

沣西新城正在建设一条长6.8公里、宽200—500米、连续不间断的生态绿廊。与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可直接将两侧

二、三个街区约1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表径流通过地表水沟、溢流管等设施全面收集。同时,通过间接雨水转移泵站对区域约25平方公里的雨水进行收集,最终形成大大小小共约330亩的雨水景观水面,并通过工程设施净化、调蓄、溢流功能,成为城市雨洪管理的综合性枢纽项目。这套系统兼具“雨水廊道、行洪廊道、慢行廊道”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的存储和回用,更是这座城市的生态项链和广大市民的休憩氧吧。

生态绿廊效果图

雨水调蓄池效果图

推荐第7篇:海绵城市产品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雨水收集

1、雨水前期处理系列

图1 雨水自动过滤器

雨水自动过滤器是我公司研制的一种多级雨水过滤装置。目前广泛应用在雨水预处理工艺中,一般安装于弃流装置之后,用于对雨水进行精密过滤。产品利用雨水中固液不同的物理特性,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精巧设计的多层过滤网,实现雨水与杂质的分离,干净雨水流向收集管道,杂质在少量雨水冲击下,流向排污管道。

图2 mini弃流

Mini弃流是我公司根据小型商务楼、办公楼、别墅等小型收集面的特性,专门设计开发的一款小型雨水弃流过滤装置。本产品可安装于墙壁,地面雨水检查井内,完成小面积雨水的弃流。

图3 智能电动弃流装置 智能电动弃流装置是我公司历时一年研发而成的,一款集多种传感控制与一身的智能弃流装置,该装置通过采集降雨量、流量、水质以及蓄水池水位等多个参数,精确控制雨水弃流量和雨水收集器,当蓄水池达到预设水位,立刻关闭收集单元,该装置可以按需配置参数单元,自动弃流和收集,尤其对于大规模雨水收集利用效果显著。

图4 复合流过滤器

复合流过滤器是利用折流、逆向流、旋流的复合流原理而开发的一款专利产品,可连续对雨水进行过滤,其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从根本上解决了通用型过滤器无法在雨水收集系统中直接过滤的问题。保证在降雨过滤状态下,无人操作、不堵塞、不反洗,过滤顺畅。

图5 安全分流井

安全分流井是解决道路、广场、绿化带、硬化地面等汇水面汇集在雨水超过收集系统警戒水位时,为防止多余雨水影响后续设备正常使用而开发的分流设备。 此款安全分流井为PE+PPB材质,由注塑机一体成型,可直接地埋。 通常可用混凝土或原有雨水检查井代替。

图6 弃流控制器

弃流控制器是一款具有截污、弃流、过滤及保护功能的精确智能弃流设备。该装置不仅可以通过采集的降雨量多模参数,精确控制雨水弃流量和雨水收集量,而且装置内设过滤保护单元,即有效减少雨水杂质,又降低后续处理装置负荷,极大提高整套设备的运行效率。装置适合复杂环境下大规模雨水收集利用。

图7 雨水弃流过滤装置

雨水弃流过滤装置是我公司开发的用于雨水收集的预处理设备,是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设备,该产品不仅可以实现前期较脏雨水的弃流,而且内置特有盘阀过滤装置,利用水流的浮力及重力作用,将雨污进行分离排放与收集。

图8 截污挂篮沉淀装置

截污沉淀装置主要针对道路、广场、绿化带、硬化地面等会产生较大垃圾、树叶或泥沙的受雨面而开发的一款设备,此设备可解决了传统土建沉淀井或简单格栅清理困难、堵塞及施工繁琐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保护后端设备的正常工作,避免较大污染物对系的堵塞。

本产品外壳材质为PE+PPB,内置不锈钢304提篮及过滤网,可以有效拦截较大固体污染物,从而保护后期设备的正常运行。清理时,只需在地面拉起提手即可方便清理过滤产生的污染物。

2、雨水储存系列

图9 PE水箱

PE水箱以PE塑胶为原料,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ROTATION(旋转成型)技术,结合用户的需求,严格的质量控制于一体,生产出品种规格全、造型美的储罐。

PE水箱主要作为小型雨水收集系统的蓄水池,或一些雨水收集系统的清水水箱。

图10 玻璃钢水箱

玻璃钢蓄水池是指以合成树脂为基体、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制作而成的雨水蓄水设备。其质量轻、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色彩鲜艳,已远远超过了陶瓷、硬塑、钢铁等材料的同类制品。

图11 不锈钢水箱

不锈钢水箱是继玻璃钢水箱之后新一代水箱产品,其产品采用SUS304不锈钢板精工模压而成,造型美观、经济实用、主体以久不坏。不锈钢水箱与其它水箱相比,具有外形美观、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水质清洁,防渗,抗震,永不生青苔,水质无二次污染,安装方便,无需维修,便于清洗等诸多优点。

不锈钢水箱常见的有方形组合水箱、立式圆形水箱、卧式圆形水箱。采用SUS30

4、SUS316L、SUS444等不锈钢板,冲压成型。一般冲压成三种尺寸,分别是1×1米、1×0.5米和0.5×0.5米三种,周边用钨极氩弧焊接,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成本低、环保卫生等特点。制造标准为国家建筑标准02s101设计图集

图12 PP蓄水模块

PP模块蓄水池由多个PP蓄水模块单体组合而成。在建筑工地现场拼合成整体,并通过包裹防渗材料,形成地下蓄水池。

单体模块采用PP材料注塑而成,根据收集的雨水量和用户的需求,组合成不同形状和不同体积,并可根据使用场合承载力的不同,选择不同承强度的PP蓄水模块。

PP模块蓄水池施工快捷、布局灵活、抗老化、防藻类滋生、抗震性能好、不会渗漏、可拆卸异地场重建等优点。

3、雨水深度净化系列

图13 浮动床过滤器

浮动床式全自动过滤器是新型水体过滤设备,融合全新的设计理念,采用最新的专利技术研制而成的新一代水处理设备。产品针对所采用的过滤介质的悬浮特性,采用了逆流过滤、无压力顺流再生的工作方式,解决了传统过滤器设备容易堵塞和介质再生效果差、自耗水量高、排污水量大的问题,同时比石英砂、多介质等粒料型过滤器的过滤流速提高了2-3倍,且设备体积、重量大大降低。

浮动床过滤器,主要用于对水的净化处理。包括罐体,在罐体的下部设有进水管,上部设有出水管,底部设有清污管,在罐体的内侧位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固定有至少一层滤板,在每层滤板的下方设有悬浮颗粒滤料,清污管接排污管,排污管的管口所处的水平出水位置高于所述底筒的底面。本装置在反洗过程中,不需借助于压力,不消耗能源,容易操作,且排污流量小;由于可设有多层滤板,在每层滤板下方均设有悬浮颗粒滤料,自下而上各层的滤料粒径由大到小设置,可达到分级逐层过滤的目的,过滤的精度可通过更换滤料粒径的大小,进行调整控制,过滤效果好,运行成本低。

图14 多介质过滤器

多介质过滤器是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的过程,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锰砂等,主要用于水处理除浊,软化水,纯水的前级预处理等,出水浊度可达3度以下。

过滤的含义,在水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无烟煤等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用于过滤的多孔材料称为滤料,石英砂是最常见的滤料。滤料有粒状,粉状和纤维状多种。常用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活性炭、磁铁矿、拓榴石、多孔陶瓷、塑料球等。

图15 地埋一体机

一、主要特性:

a、集完整过滤、排污、投药消毒系统为一体。功能齐全、性能优异,安装简单、快速;

b、过滤应用范围广,使用灵活,安装方式多样,集成后,占地空间小,无需机房,大大减少土建工程量,减少土建成本,缩短工期;箱体内设有地漏和水泵平台,可以保证排水及时,避免水泵被淹。双段式顶盖设计,可全开,可半开。

c、高抗性:强化注塑热塑性塑料可保持其形状。

d、稳定性:地面固定系统,避免任何运动或浮动。

e、安全性:加固锁和铰链。

f、外观:设计和色彩与环境相融合。

g、多功能性:全预固过滤-泵-阀门装置,兼容各种不同添加功能。

二、主要功能

2.1、高效过滤系统(填料式过滤器):

地面一体机采用填料式过滤系统,利用特殊的滤沙将水中的微小污染物消除。为保证过滤效果,滤速在25m/h。

过滤系统壳体采用聚酯无缝壳体,玻璃纤维缠绕球形结构使过滤系统更加坚固。

独特的布水系统与集水器形成均衡水力的水流,过滤及排水效果好。 2.2、消毒系统:

消毒系统采用自动加氯消毒装置,并联于处理管道上,根据处理水量的多少进行自动调节。

消毒系统容量为9磅,填药采用氯片,加药量为0.3mg/L。 2.3、反冲洗系统:

地埋一体机标配有手动反冲洗系统,当过滤系统中的杂质过多而导致压力过大时,需将多向阀调至反冲洗档位,对过滤系统进行反冲洗。 2.4、智能补水系统:

补水系统由雨水控制系统实现,补水装置内置于地埋一体机中。当水池中液位低于补水液位时,补水系统开启,对水池进行补水。 2.5、泄压回水系统:

泄压回水系统分为手动泄压及自动泄压。

手动泄压:若需要对水池进行循环处理,开启手动泄压功能,对水池中的水进行循环处理。

自动泄压:当管道压力过大,为保证管道内压力不能过高,泄压系统会自动开启,将水返回到蓄水池中。

4、雨水消毒系列

图16 紫外线消毒器

以紫外汞灯为光源 利用灯管内汞蒸气放电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为主要光谱线,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消毒的设备(简称消毒器)。 紫外线杀菌器具有无死角、光射条件好、能耗低、设备安装拆卸灵活方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紫外线杀菌器相对氯气杀菌,他具有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无二次污染,无混合设备,大大减少设备运行成本,如果是饮用水,紫外线杀菌器安全,不会因为药剂的过量而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紫外线杀菌器相对臭氧杀菌器,他具有能量消耗小,无大的混合器,无鱼腥味等优点,不仅感观好,而且减小运行成本。

图17 加氯消毒

5、雨水控制系列

图18 雨水控制器

雨水控制系统是我公司推出的多功能、智能化雨水控制装置。该设备不仅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雨水管理、全程自动化、智能化控制,使系统在不论雨水充足时,还是缺水时都可以正常工作,而且,适合各种环境的雨水收集控制,不论是单水池还是多水池,该设备都能灵活应对。

图19 变频控制器

推荐第8篇:“海绵城市”论文

“海绵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10144304103 李庚阳环境科学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水问题。这些水问题综合症是系统性、综合的问题, 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这一背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它作为一种生态途径,其构建核心在于建立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以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2014年11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发布;2014年底至2015年初,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并产生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一时间,“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海绵城市”的理论内涵

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是跨尺度、跨地域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互为关联的综合性问题。诸多水问题产生的本质是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失调,因此解决水问题的出路不在于河道与水体本身,而在于水体之外的环境。

建设“海绵城市”的价值观应从“水适应人”转向“人适应水”。“海绵城市”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字里行间反映出与传统的工程思维下“水适应人”的治水思路截然不同。城市应该是一种“人适应水”的景观,即“水适应性景观”。 “海绵”即是以景观为载体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完整的土地生命系统自身具备复杂而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是“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聚焦到“水问题”上,这一理论表明,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等功能,这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基础。

“海绵城市”旨在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水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之一在于水这一特殊的环境因子。由于水是流动和循环的特点,因此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并不在于水体本身,它与流域内其他土地利用和各类景观要素相联系,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广泛的。

“海绵城市”是古今中外多种技术的集成。第一,让自然做工的生态设计技术。生态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任何技术的使用要尊重自然,而不是依赖工程措施不惜代价地以 “改变场地原本稳定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施 “生态建设”。第二,古代水适应技术遗产。先民在长期的水资源管理及与旱涝灾害适应的过程中,积累大量具有朴素生态价值的经验和智慧,增强了人类适应水环境的能力。第三,当代西方雨洪管理的先进技术,包括LID技术、水敏感城市设计等,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城市水问题研究的热点。

二、海绵城市多尺度构建方法及实践

1.宏观——综合水安全格局与水生态基础设施,北京案例

从北京市水系的空间格局与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入手,通过水文过程分析和模拟, 判别和保护具有较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用地, 提出水源保护区、地下水补给区等地区的生态管控导则,并恢复城市水系自然形态、建立河流生物廊道系统,从而构建起北京市综合水安全格局,包括:(1)雨洪安全格局,通过径流过程模拟、雨洪淹没分析(20年、50年、200年一遇下的雨洪可能淹没范围)和历史洪涝情况分析,确定区域的雨洪安全格局。

这个安全格局可以有效维护降雨径流的自然过程,通过恢复水系的调洪蓄涝能力,使城市免受雨洪灾害的威胁。 (2)水源保护安全格局,对于北京市这样一个缺水城市而言,地表及地下水源保护是区域水安全格局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根据相关地表水源保护规划以及地下水资源补给能力分析,确定水源保护安全格局。

最终两者叠加形成综合水安全格局,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包括旱涝调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休憩与审美启智,以及遗产保护等整合在一个完整的景观格局中,并最终通过与相应尺度的城市总体规划 (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落实在土地上, 构成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的核心网络,成为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扩展的刚性骨架。

2.中观——城镇海绵系统,六盘水案例

六盘水市的水生态综合治理旨在减缓来自山坡的水流,建造一个以水过程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来存蓄和净化雨水,使水成为重建健康生态系统的活化剂,提供自然和文化服务,使这个工业城市变为宜居城市。

为了构建完整的城镇海绵系统,工程关注水城河流域和城市两个层面。首先,河流串联起现存的溪流、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具有不同净化能力的湿地,构建了雨洪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这一方法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城市雨涝灾害,而且在旱季也能有持续不断的水源。第二,拆除渠化河流的混凝土河堤,重建自然河岸的湿地系统,发挥河流的自净能力。第三,建立连续开放空间,建立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 增加通往滨水区域的通道。最后,项目将滨水区开发和河道整治结合在一起。以水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促进了六盘水的城市改造,提高了城市土地的价值,增进了城市活力。

3.微观——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案例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是我国首个以解决城市内涝为目标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该公园通过整体景观设计途径进行生态化的雨洪管理,解决常规市政工程所没能解决的问题,使我们的城市成为与水问题相适应的城市,从2011年建成以来,有效发挥了其解决城市雨涝的功能。设计中关键性技术要点包括:(1)以雨洪安全格局为基础,划定由“集水城区-汇水湿地”组成的、具有镶套式结构的“绿色海绵综合体”。(2)填-挖技术形成“海绵地形”,一方面是创造多级湿地系统的地形基础,同时为下一步营造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与游憩空间提供环境基础;而且,造价低廉。 (3)构建“水质净化-蓄滞水-地下水回补”多级多功能湿地系统。该多级湿地系统主要是整合潜流和表流湿地技术,进行土壤和生物净化,将净化后的雨水汇入中央低洼湿地,补充地下水。按照“水质净化人工湿地-蓄滞人工湿地-地下水回补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这一顺序,依次构造三类湿地系统,产生多种生态系统服务。(4) 充分利用地形及水量分布特征实施特色生境修复,并与乡土生物保护、游憩与科普教育功能相融合。

三、对未来“海绵城市”研究的展望

社会各界通过广泛的讨论来关注城市洪涝问题和一系列相关的生态和境问题,重新审视工业时代治水思路的利弊, 深刻认识生态雨洪管理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及方法和技术,对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应该给与充分的重视。

“海绵城市”建设浪潮应该推动以下几方面学术研究:(1)中国古代水适应性城乡发展的思想、工程与技术遗产的整理和研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不论从城市规划、水利建设角度还是从遗产保护角度出发, 都应该加快对该类水适应性景观和技术遗产的整理和研究;(2)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相衔接的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已经形成了对灰色基础设施的依赖,如何逐步摆脱这种依赖,有效地促进绿色基础设施优先的城市雨洪调蓄系统,如何在实际管理和操作层面实现这种衔接依旧是难题;(3)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落实的法治化途径, 推进各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实施纳入法定规划体系,就规划成果向各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多方博弈最终确定其空间边界,比如“水生态红线”;(4)一系列相关技术指南的制定,不同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构建指南,以及各类技术集成的使用指南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还远远不够。

推荐第9篇:海绵城市 中英对照

Name spring of jinan born because of the "spring",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list of two Chinese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s, prepare, "only in China, the world famous", is in jinan, and the nation's busine card.Is the affinity with water city, baotu spring - ", black tiger spring, pearl spring, five dragon pool "four QuanQun gave the city a sponge.Construction of jinan city, sponge is to build a modern rainwater control system, solve the springs dried up, frequent floods, water shortage, water pollution problems.济南因“泉”而生,济南名泉已入选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中国惟一,世界著名”,是济南乃至国家的名片。正是这座与水结缘的城市,“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赋予了这座城市海绵一样的特质。济南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构建现代雨水控制利用系统,解决泉水枯竭、洪涝多发、水源不足、水质污染的突出问题。

Jinan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municipal government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continuous improve the urban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disaster reduction ability, improve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lleviate the preure of the city water resources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actively create to repair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as the key content of water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the maximum realization of rainwater in urban areas of stockpile, infiltra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mote rain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ut also for to strive for the sponge city pilot work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通过不断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工程建设,积极打造以修复自然水生态体系为重点内容的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也为全力争创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Eighteen big abou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arty's strategic deployment, and xi jinping, general secretary of "priority to water saving and spatial equilibrium, system management, his hands with" water control idea,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ity of jinan in shandong province have carried out activities, in the national leader in the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construction pilot, has achieved initial succe.Recently,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deployment sponge urban construction tasks, it is the provincial capital jinan protect and restore "quancheng" characteristic,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re extremely good opportunity.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山东省济南市相继开展了创建生态城市等活动,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近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部署海绵城市建设任务,这是省会济南保护和恢复“泉城”特色、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极好机遇。

Sponge is refers to the city to city like a sponge, adapt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respond to natural disasters, etc, with good "flexibility", the rain water, water storage, water seepage, water purification, the accumulation of water when neceary and take advantage of "free".Jinan city construction mainly includes urban water system, the sponge, municipal roads, urban garden and Greenland construction and ability construction of the five systems.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城市水系统、城市园林绿地、市政道路、建筑小区及能力建设五大系统。

天降甘霖 要留住更要用好 rain To keep more good

有需求 利用雨水解渴泉城

There is demand Use water quench thirst springs 济南城区属于北方坡地与平原构成的复合型城市,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年降水量只有600~700毫米,人均水资源只占全国人均水平的1/7,为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市水资源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建设海绵城市,是济南客观现实的迫切需要。 Jinan city belongs to north slope with complex composed of plain city, a typical monsoon climate, annual rainfall is only 600 ~ 700 mm, per capita water resources account for only 1/7 of the national average, for the typical water-lack city.Along with the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proce accelerating, the city'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Construction sponge city, is the urgent needs of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jinan.一是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南部泉水渗漏带的不断缩小,保持泉水持续喷涌的压力始终很大,如果措施不力,群泉将再次面临停喷的危险。

One is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city scale and the southern spring water leakage with shrinking, sustaining water gushing preure is always high, if the lack of measures, will once again in danger of stopping spray group of springs.二是南高北低的地理特点和雨季过于集中在七八月份的气候特征相互叠加,再加上地面过度硬化,极易出现城市山洪现象,“7·18”特大洪涝灾害的隐忧始终存在,城市排水防涝总体形势严峻。

2 it is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teorological north low concentration and the rainy season in July and August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overlapping, coupled with exceive hardening on the ground, urban flash flood phenomenon, appear easily "July 18" catastrophic floods concern always exist, general situation of city drains.三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水资源总量不足与雨洪控制利用措施不到位问题并存,双重性制约愈加明显。因此,作为北方典型的缺水型城市和著名泉城,济南建设海绵城市,不仅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确保城市安全运行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护泉城特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3 it i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water resources shortage and problems on the rain flood control measures in place, duality constraints are becoming ever more obvious.Therefore, as a typical of the north water shortage city and famous springs, jinan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not only is the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o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city is an urgent need to, also protect springs features, as the internal request of a comprehensive, 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有优势 水环境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Has the advantages of water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roduced results 建设海绵城市,济南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Construction of sponge cities, jinan has good foundation and conditions.从自然地理条件来看,济南城区南高北低、东西“地上海绵体”地质(具备良好的“渗、滞、蓄、净”功能)和“地下天然水库”(具备良好的“存、释、用”功能),如同“地下水银行”具备良好的“蓄水、渗水、净水、释水”条件,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From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meteorological north of jinan city, the lower the "earth" sponge geological (good "permeability, hysteresis, storage, net") and "underground reservoir" natural (good deposit, interpretation, and use function), as "water bank" good "water, water seepage, water purification, water release" conditions, has a good demonstration effect.从当前的发展基础来看,济南始终深入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制度,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保特色与保发展并重、治理污染与循环利用并重的原则,按照限制开采地下水、高效利用地表水、鼓励使用再生水的思路,先后投资了1500多亿元,实施了泉水保护、河道整治、雨水利用、污水处理、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和公园绿地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尤其是2012年以来,济南市开展了以创建生态城市、水生态文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为内容的“六城联创”活动,仅有关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工程总投资额就达300多亿元。经过这些年来的不懈努力,济南不仅较好地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保持了群泉的持续喷涌,而且水生态环境实现了持续改善,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82%,基本消除了劣五类水质,污水处理率达到96%,中水回用率达到20%,“六位一体”水系统治理初见成效,并先后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被水利部列为全国第一个水生态文明建设市,为济南建设海绵城市夯实基础。

Basis, from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jinan has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st strict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adhere to the open source and thrott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inciple of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pollution and recycling, according to the limiting 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the thinking of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surface water, encourage the use of recycled water, succeively invested more than 1500 one hundred million yua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ring protection, river regulation, rainwater utilizat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afforestation and park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and a series of major projects.Especially since 2012, jinan has carried out to create a ecological city, city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garden city, forest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l city, national sanitary city "six habitat" activities, the content of only about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project total investment of more than 300 one hundred million yuan.After these years of unremitting efforts, jinan well not only guarante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o keep the group of continuously spewing spring, and the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achiev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soil and water lo rate of 82%, basically eliminated the bad five kinds of water quality, wastewater treatment rate reached 96%, water back powerusageeffectivene reached 20%, "six" integrated water system governance produced results, and has won the "national water-saving city", "national garden city" and other honorary title, the first listed by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jinan city sponge solid foundation.系统施治 城市变身吸水“海绵体”

System treats city turns bibulous "sponge" 辩证分析 明确建设时间表

Dialectical analysis of specific construction schedule近年来,济南已经开展了与海绵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治水工作。通过科学系统谋划,遵循治污、治河、治脏、治洪、治水、治景“六位一体”治理思路,从污水治理、河道治理、雨水调蓄、引水补源等水系统治理方面建成了较完善的工程体系。

In recent years, jinan has been carried out with a spon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work.Through scientific system planning, following pollution, river regulation, incurable dirty, hong ho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scene "six integration" management idea, from the sewage disposal, such as river management, rain water storage, water filling source water system governance built a perfect engineering system.如今,以建设海绵城市为目标,在系统分析当前济南城市发展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建设海绵城市的有关要求,济南市制订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及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系统要求,济南将统筹实施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化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建筑小区系统及能力建设系统(包括监测评估)。到2020年,实现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小于70%,试点区不低于75%,对应控制设计降雨量为27毫米,年均控制径流总量为951万立方米,初步建成城市海绵体。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一般地区排水管渠系统重现期全部达到3年一遇以上,城市雨水管渠设计标准一般地区采用3年一遇,重点地区采用5~10年一遇,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采用20~3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达到有效抵御50年一遇的暴雨。河道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以上,兴济河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Now,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onge city as the goal, in jinan,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reality demand, on the basis of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ated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on sponge, made spong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of jinan, the roadmap and timetable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quisition of general secretary "priority to water saving and spatial equilibrium, system management, his hands with" water control idea and the sponge city "permeability, hysteresis, storage, net, with," system requirements, jinan will overall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water system, landscape system, road traffic system, building community system and capacity building system (including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By 2020, the realization of rainwater runoff volume control is not le than 70%, testing of no le than 75%,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design is 27 mm rainfall, annual average control runoff volume is 9.51 million cubic meters, preliminary built city sponge.Drain pipe drainage system by sponge, urban construction general region return period all amounting to more than 3 years in a standard urban storm sewer system, the general area once every three years and key areas use once every 5 ~ 10 years and underground paage and falling square with 20 ~ 30 years.Waterlogging prevention standards to achieve effective against 50 years of storm.River flood control standard amounting to more than 50 years in a xingji river flood control standard of 100 years.其中,按照“具有系统性、创新性、示范性以及可实施、可持续性”的原则,济南市选定大明湖兴隆片区作为试点,总面积39平方公里,济南市计划利用两年的时间,主要实施小区综合提升、公园绿地建设、透水路面改造、河道整治、地表水转换地下水、危旧管网改造等43项整治项目,全面建成后,污水集中处理率、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98%和25%,供水管网漏失率低于10%,雨水径流外排污染物负荷削减率不低于60%,为全面铺开海绵城市建设积累经验。下一步,62平方公里的玉符河济西湿地片区将作为推广区,深入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加快海绵城市的推广和建设步伐。

Among th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ystemically,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can be implemented," the principle of jinan daming lake xinglong area selected as pilot, with a total area of 39 square kilometers, jinan plans to use two years time, the main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park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permeable pavement reconstruction transformation of groundwater, surface water, river regulation, dangerous old pipeline network reconstruction 43 renovation project, such a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sewage concentrated rate, reclaimed water utilization rate reached 98% and 25% respectively, the water supply pipeline leak rate lower than 10%, the rainwater runoff discharge pollutant load reduction rate of not le than 60%, urban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for the full-scale sponge.The next step, 62 square kilometers of jade FuHe west wetland area will be used as promotion, further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sponge further speed up the sponge promo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ity.因地制宜 四大系统生态建设

Four system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o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科学规划和统筹实施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建筑小区系统建设,方能有效缓解城市洪涝灾害、泉水利用不足、雨污水混流三大问题,实现雨水资源化、泉水资源化、污水资源化,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美丽泉城。

Construction sponge, need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overall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water system, the botanical garden green space system, the system of road traffic system, building area,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urban floods, water use, rain sewage mixed flow three big problems, realize the rainwater utilization, water reuse, wastewater reuse, improve the urban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disaster reduction ability, improve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beauty in jinan.在城市水系统建设方面,济南市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实施兴济河、历阳河、玉绣河、西圩子壕、玉符河、腊山河及历阳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蓄水坝、谷坊、涵闸、生态缓坡、湿地公园等,增加山谷、小溪、河道的“渗、滞、蓄、净”能力;实施河道清淤工程,增加河道排放能力;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按照分系统规划建设与上游优先、集中与分散处理并重的原则,建设英雄山边沟、赤霞广场等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和大金污水处理厂,同步配套建设再生水回用管网,扩大再生水使用范围,改善河道水质,提升河道水体景观。实施地表水转换地下水工程,加快历阳湖、兴济河泉水调水工程建设,实现泉水再观再用;推进卧虎山、锦绣川、兴隆、浆水泉、凤凰湖“五库联通”工程建设,建立城市河道补水长效机制。实施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市区南部渗漏带修复保护工程,改造卧虎山水库输水线路,提升蓄水能力。加快改造既有危旧供水管网,降低供水漏失率,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In the aspect of city water system construction, jinan intensify river regulation, implementation of xingji river, through the elements, jade, jade embroidered river, west WeiZi trenches FuHe, la was and through Yang lak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heck dam and reservoir dam watergate, gentle slope ecology and wetland park, increase, river valleys, stream "permeability, hysteresis, storage, net" ability; Implementation of river channel dredging project, increase the river discharge capacit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with the upstream priority, the principle of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proceing, construction YingXiongShan ditches, disperse red chardonnay square such as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and daiki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synchronous reclaimed water recycling network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expanding the scope of the reclaimed water use, improve river water quality, improve river water landscape.Implement surface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ground water, speed up through the lake, xingji river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achieve springs to view with; Promote WoHuShan, jinxiuchuan, xinglong, water fountain, phoenix lake "five library unicom"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stablish long-term effective mechanism of urban river filling water.The implementation of small watershed comprehensive harn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urban leakage repair protection engineering, southern transformation WoHuShan reservoir water, improve water storage capacity.To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both damaged water supply pipe network, reduce the water leak rate,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water supply capacity.在园林绿地系统建设方面,济南市实施千佛山、英雄山、泉城公园等公园景区改造提升工程,结合公园绿地建设和改造,适当建设下沉式绿地和植草沟,实施透水生态铺装,在充分利用原有景观水面汇水调蓄功能的基础上,适当设置雨水调蓄设施,提升绿地汇聚雨水、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功能。实施佛慧山、卧虎山、金鸡岭、兴隆景区等生态涵养区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绿化,丰富山体植被,涵养水源,并依托山体地势合理设置雨水收集、拦蓄及利用设施,增强山体公园雨水渗、蓄、用功能。实施街头绿地、游园和道路等绿地改造提升工程,增加乔灌木栽植量,丰富植物配置,完善景观设置,建设下沉式绿地和植草沟,提升透水铺装比率,合理设置雨水蓄水池等设施,提高绿地渗、蓄水等功能。

In terms of landscape green space system construction, jinan implementation above, YingXiongShan, springs park scenic park upgrade project, combined with the park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and retrofit, appropriate construction green and plant CaoGou subsided, implementation of water ecological pavement, in make full use of the original landscape water catchment storage function, on the basis of appropriate setting rainwater storage facilities, promote green space gather rain water, flood storage and drainage, replenish groundwater, etc.Implementation of Buddha hui, WoHuShan, Jin Jiling, xinglong mountain scenic area ecology such as its construction,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ree-planting afforestation, rich mountain vegetation, water conservation, and relying on the mountain terrain reasonable setting rainwater collection, held and use of facilities, strengthens the function of mountain park rainwater infiltration, storage and use.Implementation of street green land, garden and the road to upgrade project, increase the amount of succeion planting, rich plant configuration, improve the landscape Settings,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and plant CaoGou subsided, promote the permeable pavement ratio, reasonable setting rainwater tanks and other facilities, increase the green space permeability, water storage, and other functions.在城市道路系统建设方面,济南市将城市道路作为径流及其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场所之一,从道路规划、设计到施工均要落实低影响开发理念及控制目标。对市区所有在建工程按照海绵城市要求落实规划、设计与施工。二环南路、二环西路南延快速路以及计划实施的舜世路二期南段等市政道路工程,率先实施人行道、附属停车场及广场透水铺装,建设下沉式绿地、生态树池及雨水调蓄池等,树立样板,全面推进,最大限度发挥道路集水功能,蓄积雨水用于道路浇洒及绿化等。

In urban roa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jinan city road as runoff and its one of the main places of pollutants from the road planning, design to construction to implement the low impact development philosophy and control objectives.For all projects under constru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sponge city to carry out the urban plan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On south road, west road extending expreway,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of shu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road phase ii, such as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takes the lead in implementing the pavement, acceory parking lot and square permeable pavement, construction falling tree green space and ecological pool and rainwater storage pool, sets up the model, comprehensive advancement, the maximum play to the water function, such as labor and the accumulation rainwater for road greening.在建筑小区系统建设方面,新开发片区应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控环节,在建与既有建筑小区要因地制宜进行适当改造,试点片区内的既有与在建建筑小区要建设下沉式绿地、可渗透路面、绿色屋顶及透水性停车场等,并设置雨水收集调蓄设施,对地面径流有组织地进行汇集与输送,采取截污等预处理措施后引入原有或新建绿地渗透、调蓄,将蓄积雨水用于小区内绿化浇灌等。试点区域内新规划项目应纳入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实施全过程规划控制。群策群力多方保障促推进

In terms of building area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newly developed area should b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incorporate them into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control link, under construction and existing buildings district should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ppropriate reform, both within the pilot area and construction area under construction to build subsided green space, the permeable pavement, green roof and water permeability of the parking lot, etc., and set up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storage facilities, on the surface runoff systematically carries on the collection and transmiion, such as sewage pretreatment measures introduced after the original or the new green penetration, to regulate, the accumulation rainwater for inside the village green water, etc.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new plan in the area of the pilot project of sponge, urban construction to implement the whole proce of planning and control.Aemblies to ensure and promote promote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方方面面,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为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济南市将调动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力量和资源,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地生根。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is very rich in connotation, involved in all aspects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face enormous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In order to ensure the sponge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urban construction, every aspect of jinan will mobilize the whole city of power and resources, tak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ponge seeding city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tasks.目前,由市长挂帅、分管市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组织领导机构已成立,办公室设在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全面负责海绵城市建设的统筹领导、顶层设计和督导检查。海绵城市建设的任务将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并纳入党委、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定期考核,严格奖惩,保证海绵城市建设的任务落实。 At present, by the spearhead of the mayor, mayor in charge of the deputy team leader, each related department for members of the organization leading institutions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office is located in the city public utilities bureau, overa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sponge city leadership as a whole, the top design and supervi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spection.Sponge urban construction task decomposition to various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and into the party committee, the government achievements appraisal system, regular check, the strict rewards and punishment, ensure sponge urban construction task.为保障海绵城市建设,济南市将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专项资金,并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同时,加大市场运作力度,采取PPP模式,着力解决资金筹措难题。

To protect urban construction sponge, jinan will be from the fiscal revenue, out of the special funds, and synchronization with the revenue growth.At the same time,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market operation, take the PPP mode, strive to solve the financing problem.

值得一提的是,与海绵城市相关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等专项规划已编制或修编完成,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related with sponge cities drains system, garden green space system, road traffic system and other special programs have been compiled or revision completed, provide policy support for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永续发展 构建特色生态水圈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ild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hydrosphere 诊治内涝 在雨水汛期吸在干旱时期吐

Make a diagnosis and give treatment waterlogging In the rain season in dry period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内涝、道路行洪等城市病越发显著,成为大中城市的一大顽疾问题。在济南也不例外,每当雨季遭遇强降雨时,也不乏“雨后看海”的窘境。出现这样的情况与济南的地势条件有关。由于南北地势高差变化极大,局地暴雨突发性强、时间集中等因素影响,济南易产生道路行洪、内涝问题。虽然南部山区大量强渗漏带帮助实现部分雨水就地消纳,但硬化道路却加剧了城市排水难题,让雨水成为内涝包袱。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城市变身海绵体,像它一样下大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干旱时就把吸收的水吐出来,防止出现城市内涝。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the city disease such as urban waterlogging, road flood discharge all the more remarkable, become a big problem in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In jinan is not exceptional also, whenever there is heavy rain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there are "after the rain to see the sea".Appear such circumstance is aociated with the terrain condition of jinan.Due to the height of terrain changes greatly, local heavy rains sudden strong, the time to focus on factors, such as the problem of flood discharge and waterlogging in jinan are prone to.Although the southern mountains with a lot of strong leakage help realize part of rainwater in situ given, but intensified urban drainage problem, hardening roads make rain waterlogging.By building the sponge city, the city, rivers, lakes, and groundwater system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let the city turns into a sponge, like it when the heavy rain water absorption, water storage, water seepage, drought will vomit to absorb water, prevent urban waterlogging.雨水资源化 小投资实现高收益

Rainwater utilization Small investment to realize high yield 除了缓解城市内涝、减缓道路行洪问题,济南建设海绵城市,更在于解决济南如何保泉、水资源短缺、生态涵养的问题,从而构建生态、可持续的特色水圈,确保泉城之水永续“涌动”,确保城市生命永久延续。

In addition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flood discharge in urban waterlogging, slow, construction of jinan city sponge, more is to solve how to protect the spring, the problem of water shortage and ecological cultivation, so as to build the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features hydrosphere, ensure the springs of water sustainable "surge", to ensure permanent city life.在济南,城市建设区大部分为老城区,存在问题多、改造难度大。由于海绵城市重视对水体的保护,仅需要结合既有绿地、园林、水体增建调蓄设施,就能大大降低水污染治理费用及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实现用相对少的投资达到更高的效益。据了解,济南降雨特点中峰值靠前,结合分布广泛的河道截蓄设施、片区蓄水池等能够有效地延缓峰值时间,降低峰值流速。通过控制雨水总量,还能达到降低径流雨水污染的目的。同时,济南市既有和规划中绿地面积及道路面积较大,绿化和道路浇洒用水需求大,该部分用水可以由集蓄的雨水代替,因此雨水可利用价值高。

In jinan, most of these areas for the old city, there is a problem, the transformation is difficult.Due to the sponge cit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water, only needs to combine both green space, landscape, water, additional storage faciliti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water pollution governance costs and waterlogging caused huge loes, implemented with relatively little investment to achieve higher efficiency.Learned, jinan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of peak, combin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a wide range of channel cro-section facilities, storage area reservoir can effectively delay the peak time, reduce the peak flow velocity.By controlling the amount of rain, but also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runoff.Both at the same time, jinan and planning of green land area and road area is larger, greening and road labor demand is big, the part of the water can be replace by accumulation of rainwater, so the rain high use value.以建设海绵城市为契机,济南市将进一步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中,在用地控制、建设程序、指标体系方面以及规划、设计、建设实施、维护管理环节上,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把海绵城市建设的控制性要求纳入土地“两证一书”、“土地招拍挂”、施工图审查、开工许可、竣工验收等管控环节。尤其是“渗、滞、蓄、净、用、排”多措并举,采取源头治理,将雨水就地留存,减轻城市防洪压力,恢复生态涵养,实现雨水资源化,缓解水资源不足的压力,为济南建设常年喷涌的泉域以及市民饮用优质地下水等惠民工程发挥积极作用。

In urban construction sponge as an opportunity to jinan will further will carry through the idea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the aspect of land use control, construction procedure, index system and implementation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proce, implement omni-directional, the whole proce of supervision, the inclusion of the control requirement of spong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two certificate book", "land bidding auction," to start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drawing review, approval, completion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control link.Especially "permeability, hysteresis, storage, net, with," many measures simultaneously, taking source management, will rain on the left, reduce the preure of city flood control, restor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alize the rainwater utilization, to ease the preure from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jinan perennial gushing fountain domain and public drinking groundwater quality such as huimin engineering play a positive role.

推荐第10篇:海绵城市理解

关于海绵城市的理解

理解

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是从城市雨洪管理角度来描述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其内涵是:现代城市应该具有像海绵一样吸纳、净化和利用雨水的功能,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极端降雨的防灾减灾、维持生态功能的能力。

海绵城市的核心是共建弹性雨水基础设施(城市绿地水系、绿色基础设施、雨水基础设施)

1、从建设过程看,海绵城市建设涵盖了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全过程。

2、从涉及专业看,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的理念,而不是水专业自己专业的小问题,需要整合规划、给排水、园林、交通、景观等多专业的协同工作。

3、从雨水微观层面看:海绵城市不等于雨水资源化、不等于排水防涝、不等于非点源污染控制,而是各方面综合。

2014年2月3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将推进中央财政支持的海绵城市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这将是我们设计行业的一个新的机遇。 乌鲁木齐气候简述:

乌鲁木齐市位于东经86°37’33\"-88°58’24\",北纬42°45’32\"-44°08’00\"。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南北疆交通的枢纽,也是第二座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乌鲁木齐气候背景分析:

乌鲁木齐深处大陆腹地,属于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 工作计划:

1、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的理解海绵城市,针对乌鲁木齐的气候特点,做相应海绵城市相关的讨论和研究,做好准备,提前研究等待机会。

2、运用我们院的优势,以开发区为突破点,首先以开发区为“海绵城市”研究对象,作针对性的研究,提出方案论证,为进一步的工科做预备工作。

3、收集资料,国外海绵城市的理念已经落地实施,我国2015年也确定了一大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通过网络途径去搜集一些海绵城市的实施成果,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等填充小组关于海绵城市的知识库存。

4、积累实践经验,收集已实施的雨水利用工程(开发区一号台地西山路、西三路)近年的使用情况,整理数据资料,论证实践的可行性。

5、海绵城市小组开放式的工作,每周固定一个讨论时间,分别由组内成员轮流主持,有问题成员反应给组长后,及时组织成员讨论。

第11篇: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2016年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范本1

湛江市建设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为更好地节约水资源,切实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护好城市原有生态系统和新区建设生态基础设施作为切入点,以海绵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创新为重点,坚持政府驱动、规划引导、示范带动、公众参与、循序推进的原则,探索一条具有湛江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发展之路。以建设海绵城市为契机,统筹完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做到低影响开发设施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坚持以“先底后图”理念和“先自然后人工、先地下后地上”原则,构建遵循自然规律的城市防洪体系,把湛江建设成为海绵城市。

二、发展目标

到2017年,基本解决市区水浸街问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城市原有生态系统得到较好的保护、恢复和修复,至少建成1个海绵城市试点示范区,海绵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得到进一步完善。到2020年,整个中心城区建成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新区开发后综合径流系数不高于0.5,旧城改造后不高于0.6,城区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格局形成。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设计工作。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组织完善城市水系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排水防涝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及其他专项(专业)规划,完善详细规划以及审查监督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明确规划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化利用等控制内容,严格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内容,重点明确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下沉式绿地率及其下沉深度、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低影响开发主要指标内容,充分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领作用。

(二)持续做好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严格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要求,持续做好城市原有生态系统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同时,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有计划地逐步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三)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工作。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的原则,建筑屋面和小区路面径流雨水有选择地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推广使用绿色屋顶设计、生态建筑材料及其他低影响开发工艺。

(四)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工作。在确保城市交通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人行道宜采用透水铺装,因地制宜结合道路绿化带和道路红线外绿地优先设计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雨水湿地,应用生态排水方式等。同时,加大市区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建立完善市政排水许可审批制度,加强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的建设、改造和检查。

(五)绿地广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工作。构建多功能调蓄水体、湿地公园,推广应用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等小型、分散式低影响开发设施消纳自身径流雨水。在中心城区范围内新建和新增一批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可渗透地面、透水性广场、透水性停车场等,加强现有湿地湖泊的维护管理,因地制宜规划新建多功能调蓄设施。

(六)城市水系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工作。根据城市水系的功能定位、水体现状、岸线利用现状及滨水区现状等进行合理保护、利用和改造,在满足雨洪行泄等功能条件下,实现低影响开发控制。开展地表径流控制和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试点工程,实施现状内涝黑点整治工程、城市水质净化厂建设工程、中水回用处理工程、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包括相关排涝内河的河道堤防护岸工程建设、疏浚、清淤、泵站布设等,完善内涝预警系统,提高应急抢险能力。

(七)公共项目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维护管理部门应做好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特别要做好雨季来临前和雨季期间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管理,保障设施正常、安全运行。同时,加强低影响开发设施数据库的建立与信息技术应用,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并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与运行提供科学支撑。

(八)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工作。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加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相关政策研究,配套出台相关的实施办法、导则、奖励办法等措施,组织专家进行咨询论证工作,探索建立一套符合湛江实际的发展模式,并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

四、工作安排

(一)启动阶段(2015年1月-2015年6月)。

制订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成立湛江市建设海绵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开展研究,组织专家进行咨询论证,探索建立一套符合湛江实际的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模式;编制完善相关规划设计,为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科学、权威的规划指引。继续做好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修复工作,对于建成、在建或拟建的建筑小区、道路、绿地广场、水系及其他具体工程项目,各有关部门应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严格把好规划设计、施工实施和运行维护等环节,加强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及相关目标落实情况的审查,为建设海绵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二)试点实施阶段(2015年7月-2017年12月)。

按照实施方案的部署,在做好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修复工作的同时,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相关工作开展。重点实施公园绿化低影响开发建设、海绵小区试点、城市道路雨水系统构建试点、城市河渠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试点、海绵城市示范区和完善城市规划编制及管理规定等六大行动计划,在实施试点区域内,相关责任部门及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管理要点执行,主管责任部门跟进每个项目的实施情况,由专责小组建立数据档案,累积实践与经验,完成海绵城市试点示范区或项目建设。在本阶段末期,对管理要点及技术要点进行新一轮调整、补充、完善,推动海绵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为下阶段的全面实施提供基础。

(三)全面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20年12月)。

在总结前阶段试点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实施区域重点从新建区扩展至整个中心城区,包括赤坎区、霞山区、湛江开发区等老城区,进一步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形成具有湛江特色的海绵城市格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湛江市建设海绵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城市综合管理、城市规划、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水务、环保、污水处理、人防、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统筹协调实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由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构建市、区及各部门多层次的工作领导体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部门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促进发展的合力。

(二)落实责任分工。各区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按照责任分工制订工作方案,分解指标,明确责任人,落实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根据进度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同时要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要求,严格把好项目立项报批、规划设计、施工实施和运行维护等环节,加强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及相关目标落实情况的审查监督,确保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三)完善配套政策和资金保障。探索有利于实施海绵城市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制定水资源保护与雨水综合运用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大海绵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主要用于水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的项目配套,以及循环利用知识的宣传普及等工作。进一步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外资投入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普及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的相关知识,建立对海绵城市规划管理和实施的监督机制,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发展、低影响开发、绿色建筑、城市节水、水生态修复、内涝防治等工作中雨水控制与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参与和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

附件:湛江市建设海绵城市任务分解表 附件:湛江市建设海绵城市近期行动计划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4月24日

范本2 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全面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现根据工作要求,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建设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要求,转变城市建设理念,优化城市发展模式,坚持“生态为本、自然循环、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统筹协调城市生态保护、土地利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关系,注重绿色生态措施和灰色基础设施、地上设施和地下设施的有机结合,实现空间约束和资源约束并重,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用三年的时间,集中力量开展青山和四新示范区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城市建设管理模式,为我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到2017年末,实现以下5个方面指标。

1、城市雨水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青山示范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四新示范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以TSS去除率计)不低于50%。

2、城市内河水系水质得到有效改善。示范区湖泊水质达IV类标准率为100%,港渠水质达IV类标准率为65%。当内河水系存在上游来水时,下游断面主要指标不得低于来水指标。

3、城市防涝水平和防洪标准得到提高。示范区基本完成易涝点改造,内涝防治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防洪体系标准达到100年一遇,防洪堤防达标率为100%。

4、城市生态底线得到有效保护。示范区天然水面保持率100%,生态护坡比例达到50%。

5、建立一套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末端治理的海绵城市建设管控体系和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等技术标准体系。新建项目的海绵性审查率达到100%。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及时出台《武汉市海绵城市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配套制度,建立集规划、建设、管理、维护、调度于一体的政策法规体系。

(二)形成系统技术体系。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理论和应用、监测评价方法等研究。出台《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城建、园林和林业、水务部门根据《导则》分别制订建筑、道路、园林绿地、水系等相关技术规范。成立“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联盟”,开展技术体系研究及技术推广。择优选取有实力的海绵城市技术服务机构,为方案规划、设计、监测平台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相关单位和示范区政府要结合工程实践,及时总结提炼,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三)建立完善管理体系

1、明晰责任。示范区人民政府在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统筹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青山区人民政府与碧水集团组建合资公司,汉阳区人民政府结合实际组建融资和建设平台。公司承担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项目策划、投资融资、政策运用和建设运营等工作。 发改、城建、规划、水务、园林和林业、环保、房产、城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服务、协调和监管等工作。

2、规划引导。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要保护好山水田林湖自然本底,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加强各专项规划间的协调与融合,构建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空间格局,夯实海绵城市的生态基底。要把地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面源污染削减率、峰值径流系数等指标作为项目开发建设规划条件的重要技术指标,严格管控落实。

3、分类实施。综合考虑示范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市政基础设施现状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等因素,坚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新建项目要严格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法系统推进。对既有项目海绵性改造要结合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易渍片区整治和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同步实施。

4、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坚持集约节约原则,结合城市建设工作统筹推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加强质量控制,加强施工管理,做到功能性、经济性、实用性有机统一。在建政府投资项目因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调整的概算,经相关部门审查认可后,由项目业主承担调增的投资。

5、实行奖励。建立示范区非政府投资项目的海绵设施建设资金奖补政策。在试点期内,以2015年10月1日为节点,在此前开工建设的非政府投资项目按海绵设施建设资金的30%奖补;在此后开工建设的非政府投资项目按海绵设施建设资金的15%奖补,奖补办法由财政部门负责制订,奖补项目由海绵办会同财政、规划、建设、水务等部门和示范区政府研究确定。

6、绩效考核。示范区海绵设施建设项目应列入全市重点项目的考核范围,办公室制定考核评估办法,各在关单位严格落实目标任务。

(四)开展海绵设施建设。2015年至2017年三年为试点期,实施项目包括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和道路海绵性改造,排水管渠泵站建设、城市水系生态修复及监测评估平台建设七大块内容,总计划投资162.9亿元。一是青山示范区,东起工人村路,西至建设一路,北抵临江大道,南到欢乐大道,总面积23平方公里。实施项目330项,总投资131亿元,主要包括:城市道路41项,投资21.7亿元;小区公建260项,投资19.9亿元;公园绿地12项目,投资6.4亿元;城市水系5项,投资70亿元;城市管渠12项,投资13亿元。二是四新示范区,东靠长江,南邻三环线,西至龙阳大道,北抵汉新大道,总面积15.5平方公里。实施项目125项,总投资28.8亿元,主要包括:城市道路38项,投资3.2亿元;小区公建73项目,投资7.9亿元;公园绿地6项目,投资2.1亿元;城市水系8项,投资15.6亿元。三是技术援助项目,包括海绵城市建设前期工作,专项课题研究,项目管理,技术咨询,两个示范区数据监测,建立监测平台和效益评估等。

(五)积极多方筹措资金。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奖补资金。二是整合市、区财政资金,市财政每年至少安排资金4亿元,示范区人民政府各自安排资金每年不少于1亿元,专项用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市、区财政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偿还平台公司的贷款本金与利息。同时,市城建、园林和林业部门在安排城建计划时,向示范区倾斜,支持其道路、园林绿地海绵性改造工作,为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三是示范区政府要充分利用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性政策积极向银行争取长期贷款、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大力筹措海绵设施建设资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指挥部,由市长任指挥长,分管市长任常务指挥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建立工作协商机制,对试点工作的重要政策和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协调、督办及资金统筹。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市水务局办公,具体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示范区人民政府要成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专班,由区主要领导牵头,区分管领导具体抓,区级职能部门和建设单位负责人组成,负责全面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示范区内试点工作。

(二)强化部门联动。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性、综合性、创新性强,需要加强统筹和协调。各级发改、城建、城管、规划、财政、水务、园林和林业、环保、房管等部门要紧密合作,带动社会力量和投资形成推进合力。试点工作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各部门要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加强工作配合,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级政府和宣传部门要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和发动工作,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度,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氛围。

附件:

1、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指挥部成员名单

2、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附件1:

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指挥部成员名单

长:

市人民政府市长 常务指挥长: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 指 挥 长:

马泽江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市人民政府重点工程督查协调办主任

左绍斌

市水务局局长

林文书

市城乡建设委主任 成

员:

汪祥旺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周学云

市财政局局长

盛洪涛

市国土规划局局长

市环保局局长 苏霓斌

市园林和林业局局长 张

市城管委主任 余世平

市交通运输委主任 涂松柏

市气象局局长 盛继亮

汉阳区人民政府区长 何建新

青山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新垓

洪山区人民政府区长 金国发

市城投公司董事长 桂敏桢

武汉碧水集团董事长 张

市水务局副局长 汪普查

市城乡建委副主任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市水务局办公,办公室主任由左绍斌兼任,副主任由张斐、汪普查但任。指挥部成员因工作变动等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向办公室提出,报指挥长批准。

附件2:

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成员单位 职

市水务局承担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做好市级专班工作,履行专班职责。完善城市河湖水系保护与管理机制,健全城市排水防涝预警和应急体系,拟订、制定和推行涉水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生态岸线保护、面源污染控制等指标的落实。

市城建委会同水务部门做好统筹、综合协调工作。负责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管控环节的监督检查,配合有关部门落实新建项目的海绵性审查率。建立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管控体系,出台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标准和配套的管理制度,并把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列入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市发改委负责研究和梳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投资渠道、投入机制分析,将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纳入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协助项目业主完成海绵设计变更时的调概审批工作,指导、协调项目参建方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要求做好项目论证工作。

市规划局负责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引导。把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到规划编制、实施管理过程中,将有关控制指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及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做好“蓝线”、绿线”划定工作,有效落实城市河湖水系和山体林地等生态空间的保护,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技术研究、指导和指标落实。 市财政局负责会同市水务部门研究出台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和奖补办法,建立中长期预算制度,保障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并将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列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市园林和林业局负责园林绿化部分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行;负责市级海绵城市项目园林绿化方案、施工图审查;指导示范区绿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积极支持项目建设,组织监测示范区内的水体水质,及时通报情况。

市气象局负责建立暴雨监测预警平台和发布机制,修订完善武汉市暴雨强度公式,做好示范区气温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服务海绵城市建设。

市城管委、房管局负责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按照各自职责落实公共建筑、道路、居住小区海绵设施管理机构,督促其依照运行维护的技术标准做好海绵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

市监察局负责对各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实行再监督,对单位和个人履职尽责不到位、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依法依规追责问责。 市政府法制办负责配合市水务部门制定出台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并做好审查工作。 市考评办、市政府重点办负责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绩效管理和示范区海绵性设施建设项目的进度考核。 汉阳区、青山区、洪山区人民政府、四新生态新城管委会、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统筹示范区内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落实示范区各项考核指标。成立专班,指定专人,组织实施。组建融资、建设平台,做好示范区内海绵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筹融资、管理、维护、监测等工作。 市城投公司负责汉阳四新新区范围内海绵设施建设,做好海绵设施建设项目的筹融资、建设等工作。

武汉碧水集团负责青山区两河区域海绵设施建设,做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筹融资、建设、运行、管理等工作。 武汉地产集团、武汉地铁集团等建设单位负责本单位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

市委宣传部负责海绵城市的宣传舆论报道等工作。

武汉市水务局 2015年10月20日

范本3

南宁市兴宁区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决定》(南发〔2015〕7号)、《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南府办〔2015〕11号)、《中共南宁市委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南办发〔2015〕47号)和《关于下达南宁市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南发改投资〔2015〕77号)精神,为切实做好兴宁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兴宁区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建设,结合我城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范围

实施范围为南宁市下达到我城区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详见附表)

二、工作目标

按照《南宁市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表》、《南宁市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商业开发小区项目、自治区直单位项目投资计划表》,完成我城区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任务中2015年开、竣工以及前期项目。

三、组织机构

成立兴宁区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谭玫瑰

兴宁区委书记

朱财斌

兴宁区人民政府区长 副组长:陈盛祥

兴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成

员:黎

兴宁区绩效办主任 陈璟东

兴宁区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局长 陆先武

兴宁区教育局局长 韦

兴宁区财政局局长

兴宁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周文辉

兴宁区城市管理局局长 黄进群

兴宁区农林水利局局长 冯妙珠

兴宁区审计局局长

谢共文

兴宁区房屋征收补偿和征地拆迁办公室主任

李宁华

兴宁区旧区改建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王

兴宁区三塘镇党委书记 陈宇锋

兴宁区兴东街道党工委书记 罗

南宁市国土资源局兴宁分局局长 刘 珍

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兴宁分局局长 罗

兴宁区政府办副主任、政府督查室主任

兴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农剑锋

兴宁区委办副主任、区委督查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兴宁区住建局,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各项具体工作,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办公室主任由陈盛祥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李煌、陆先武、李宁华,成员由住建局和旧区改建办抽调。

四、各单位主要职责

兴宁区委督查室、兴宁区人民政府督查室:负责对海绵城市建设清单中的项目推进情况、责任单位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负责督办、落实、反馈工作。

兴宁区绩效办:负责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纳入涉及责任单位年度绩效考评范围,指导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考评方案、细则及评分办法,配合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年度考评工作。

兴宁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将海绵城市中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年度建设投资计划;负责贯彻落实南宁市关于海绵城市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运作的相关要求,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强化投入机制,配合项目参加各方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要求做好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协调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兴宁区教育局:负责对接上级教育部门,负责协调推进辖区内教育系统的海绵城市改造工作。

兴宁区财政局:负责协调上级部门申请项目建设资金、项目建设资金的落实到位和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兴宁区环保局:负责对辖区内的河道、湖塘、雨污水管等水量的监控,委托专业机构对水体水质进行监测。

兴宁区住建局:指导项目参建各方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技术要求开展施工图设计,协调推进项目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房地产项目业主沟通对接,并协助开展项目建设。 兴宁区城管局:负责所辖道路范围内雨水管道、道路透水铺装、道路雨水滞留设施等的运行维护;负责排水防涝设施的建设及运行维护。

兴宁区农林水利局:协调水库、湖塘、河道冲沟等涉水建设项目中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应用等相关工作;协调规划部门做好城市水库、河道岸线管理工作;牵头做好示范区禽畜养殖的调查核实工作,协助相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做好示范区内养殖污染治理。

兴宁区审计局:负责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结算审计工作。 兴宁区房屋征收补偿和征地拆迁办公室:负责指导镇(办)开展项目相关的征地拆迁工作。

兴宁区旧区改建办公室:负责南宁市东沟岭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业主的海绵城市项目的建设工作。

兴宁区三塘镇人民政府、兴宁区兴东街道办事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项目征地拆迁工作。

南宁市国土资源局兴宁分局:负责项目用地报批相关工作,在土地招拍挂、出让及划拨中协助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技术指标要求;在土地利用规划、资源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中协助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兴宁分局:负责示范区项目各项规划控制技术指标的分解落实;负责规划编制、规划设计导则的制定,将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落实到控规和开发地块的规划建设管控中,将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纳入规划审批“两证一书”的发放中。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例会,对工作进度、先进经验及存在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并适时专题协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部门协调,建立部门分工负责、重大事项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条线结合的良好局面。

(二)明确工作责任

根据《2015年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计划表》,制定我城区的项目计划表和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表,明确工作目标、建设内容和责任单位,做到统一指挥、责任明确、管理有序、突出重点。

(三)建立督查机制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纳入兴宁区绩效考评体系,实施年度考核。由城区绩效办会同住建局负责对项目的进度进行督查检查。列入2015年的项目,各项目责任单位应尽快制定项目工期倒排计划表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便督查。

第12篇:海绵城市论文

海绵城市及其海绵城市规划

【摘要】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水问题。这些水问题综合症是系统性、综合的问题,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这一背景。本文从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等方面深人分析了河北省面临的现状问题,指出河北省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彻底解决城市水问题,推动水安全战略。并在现状关键问题与建设海绵城市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建设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保障:一套格局规划指标管全局,一副生态安全格局定基础,三层海绵分区作指引,多重规划体系促保障。 1前言

近些年来,逢雨必涝,渐演变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先后发布相关通知和政策,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在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通过河流治理,让城市变成可以自由深呼吸的海绵城市”。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指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对雨水“渗、滞、蓄、净、用、排”等方式的处理,在系统层面、全过程对雨水径流进行管控,使城市具有吸水、持水、释水的水力特性。河北省是北京向西部地区辐射、转移推进过程中的第一省份,建设海绵城市为整个北方缺水地区的全面开展提供了积极的示范与推动作用。 2 河北省现状问题分析

2.1 水资源整体匮乏,利用形式单一,雨水利用能力欠缺

河北省是严重的资源型缺水省份。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03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1lm^3,是全国平均值的1/7,不及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m^3缺水标准的1/3,甚至比不上以干旱缺水著称的中东和北非地区。

自然因素方面,因为雨水是河北省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河北省水资源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水资源最多的年份往往是降水量较多的年份,而缺水年份则完全对应于干旱年份,水资源和气候降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河北省近年的气候状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干旱化趋势愈加明显,水资源日益紧张,降雨量在时空上分布严重不均,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根据对河北省1997-2006年10年的降水量的分析,仅2003年为偏丰年,其他时期均为平水、枯水、偏枯年。

并且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山区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内的植被、地面形态和地下水埋深,增强了流域调蓄能力,延长了产流、汇流时间,使得降雨入渗和土壤的蒸发量加大,地表径流减少;平原区主要由于浅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土壤包气带增厚,使产流量相应减少。致使地表水和水资源总量都在急剧减少。自1950年代起,河北省水资源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由304.7亿立方米减少到128亿立方米,减少幅度达58%。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采用调蓄池、天然雨洪公园等措施,对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利用,同时新建再生水厂,提高再生水生产能力,可替代部分市政绿化、河流景观等方面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采用渗水铺装、下沉绿地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减少硬质路面比例,从源头控制雨水,补给地下水,缓解地下水超采压力。 2.2 水质污染严重

工业上,河北省工业发展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污水处理效率低,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不配套,部分污水处理厂因种种不能达到设计规模能力,投融资渠道不畅等现象,对水环境构成污染威胁。

农业上,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过多,这样,不但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质量退化,而且化肥中的有害成分还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中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另外农膜污染也是农业水资源污染的一种,农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

生活上,居民产生的生活 废水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经过处理,大部分都是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了河流等,从而导致了地表水的污染。

2.3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省连续多年干旱,降水量较常年减少,且水质污染严重,致使可供用水量减少; 另一方面,不断发展的国民经济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河北省人口、耕地和水资源总量与全国相比,人口占全国的 5.37%,耕地占全国的 8.61%,而现状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的 0.72%, 人均亩均水量均为全国平均值的 11%左右。

尽管河北省对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大大超出国际社会公认的40%的合理限度,但是其供需缺口还是相当大的。根据有关水资源部门评价,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现状(2006年)平水年(P=50%)缺水量60~80亿m,,偏枯年(P=75%)缺水量100~120亿m3,

2.4 地下水过度开采

201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显示,2014年全国总供水量6095亿m3 ,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 22.4%。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21亿m3 ,占总供水量的80.8%;地下水源供水量1117亿m3,占总供水量的18.3%;其他水源供水量57亿m3 ,占总供水量的0.9%。如图4。而北方省份地下水供水量则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河北、河南、北京、山西和内蒙古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约一半以上。而2007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中,全省供水量201.8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39.21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9%,地下水开采量162.08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80%,其他水源供水量0.54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由此可见,河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用水主要靠加大地下水超采量来维持的。使深层淡水水质局部遭到破坏;浅层地下水位普遍降低,加之地表河流、水体干涸,造成湿地面积减少,土壤沙化加重;地下水位下降,增大了地表污水对地下水体的入渗。 2.5城市排涝系统滞后,内涝频发,试点区处内涝高风险区,易涝点较多

河北省暴雨一般多发生在盛夏7—8月份,降雨强度大,排水系统滞后,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大小不等的洪涝灾害,给河北省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河北省当前的排水管网排涝能力不足,不满足一年一遇的排水管网比例较高,整个省份的排涝标准也不高,处于内涝高风险区域,25%处于中风险区,基础设施滞后,排涝能力整体较低。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加快推动和改造排水防涝设施,尽快满足新国标以及各类海绵城市建设标准,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3 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3.1 全面提升城市的功能

建设用地增长逐年突破已有规划,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的问题逐步凸显,城市新区发展较快,绿色化生态化基础设施稍显滞后,新区内涝问题逐步凸显,东部新区防洪体系欠缺;城中村密度过高、人居环境质量亟待提升,公共绿地空间不足;部分河道、防洪沟两侧城中村、棚户区散布,区域环境质量堪忧。

有必要分区域、分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与绿地、绿色蓄排与净化利用等设施建设。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的城市建设水平;开展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逐步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质量;有机更新城中村、棚户区,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3.2彻底解决城市水问题,推动水安全战略 河北省所涉及的城市水问题,覆盖全面,特点突出。常规水资源有限,雨水、中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不足;城区内季节性河流较少,水体流动性较差,受水量和污染排放双重影响,部分河道水质不佳,呈现黑臭。受降水特性和老城排涝设施滞后等影响,河北省有近9%的区域处在内涝高风险区,新城区防洪体系亟待完善;中心城区生态化岸线比例较低,地下水超采严重,约50%的区域属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有必要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从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等层面入手,解决河北省面临的核心水问题,保障城市水安全战略顺利实施。

4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

通过一套规划指标、一副生态安全格局、三层海绵分区、多重衔接体系等构建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框架,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河北省城市发展,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措施,实现雨水资源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4.1一套规划指标管全局

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海绵城市建设核心指标,从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显示度六个方面搭建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4.2—副生态安全格局定基础

规划在识别山、水、林、田、湖等生态本底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敏感性评估,构建海绵城市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基于“廊道一基质一斑块”的生态本底进行要素识别,主要为河流廊道,自然保护区、林草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系统、植被覆盖度、地质灾害敏感性等,构建海绵城市的空间格局体系。

4.3多重衔接体系促保障 4.3.1 规划衔接保障

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规划内容,应当分层级、分步骤地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中,成为法定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整个城市规划体系中能够系统性、综合性地体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原则、方法、以及技术措施。从而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充分发挥自然排水系统、生态排水设施、道路、绿地等的雨水调蓄作用,使城市建设用地成为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实现城市开发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减轻市政雨水管网的压力,有效缓解城市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效率,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

4.3.2 监测考核保障

结合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根据运行监测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模拟分析手段,对已建项目进行工程效益的自评估与内部考核,保障如期全面达到住建部考核要求。绩效评估内容包括项目进展情况与设施运行情况,按排水分区进行总体控制和分解,由项目实施情况由下而上核算。建立在线监测系统,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制定《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考评办法》,构建海绵城市建设考核制度。

5小结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彻底解决城市水问题,推动水安全战略,提出了“一套规划指标管全局,一副生态安全格局定基础,三层海绵分区作指引,多重衔接体系促保障”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策略,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措施,实现雨水资源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第13篇:海绵城市工作汇报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 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情况工作汇报

(2018年3月28日)

近年来,在市住建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转变城建工作思路,坚持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统一,视觉效果与内在功能相协调,按照中央及省市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有关意见,积极推进开发区海绵城市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推进机制。为切实抓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管委会成立了以分管副主任任组长,国土、规划、建设、发改、财政、水利、环保、房产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建设局。

(二)积极谋划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开发区去年完成临沂外国语学校、小埠东干渠、沈阳路西段拓宽工程等海绵城市建设项目36公顷。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政府投资项目因前期手续办理较慢。开发区人民医院二期工程、沂蒙文化艺术中心、临沂职业学院开发区校区3个项目,预计2018年海绵城市建设内容不具备实施条件。

1

(二)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海绵型居住小区建设比普通小区投资大,开发商对建设海绵城市的认识有待提高,尽管省市出台了相关要求,但目前还不是强制性标准要求,开发商建设海绵型小区的积极性不高。

三、下步措施

(一)政府投资项目先行先试。2018年计划实施开发区人民医院病房大楼、沂蒙文化中心、临沂职业学院开发区校区、朝阳社区西区、人民法院、李公河上游治理、解白河上游黑臭水体治理、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将严格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建设,以上项目建成后将新增海绵城市面积约53公顷。

(二)社会化投资的项目积极引导。我局将结合管理职能权限鼓励新建小区采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技术措施,实现对雨水的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

(三)多措并举,齐抓共管。下一步,我们将要求相关部门在土地出让、规划许可环节,将海绵城市的技术指标写入《建设条件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条件意见书》, 在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切实将海绵城市建设的有关要求落到实处。

2

第14篇:海绵城市综述

海绵城市综述

成琼琼

安徽师范大学 14级环境工程

摘要:

关键词:(小五号楷体,3-5个) (引言: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1 海绵城市提出的背景

1.1 我国城市水生态危机现况

2011 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 50%,标志着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迈入一个城市化的工业大国[1]。快速城镇化引发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城市化的不断加深则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生态危机尤为突出。

近些年,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屡遭暴雨而频现内涝灾害,如 2010 年广州“5·7”暴雨,2011 年的南京“ 7·18 ”暴雨,2012 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事件。雨洪问题已被推到了城市中生活的每一个人面前,发人深思。

然而,城市面临的水生态问题远不止洪涝灾害,还有水资源短缺和水安全问题与之并存。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而人均水资源严重贫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是全球 13 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呈“南多北少”,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64%,而水资源量仅占 19%,可见水资源空间分布和水土组合极不平衡。目前我国每年平均缺水约 500 多亿 m3,2/3 城市缺水,每年我国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3500 亿元[3]。

与此同时,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生态环境,向有限的水资源环境任意排放污染物,导致我国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快速发展的近十年间,我国城市水污染事件多不胜数,贵州都匀矿渣水污染、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松花江重大水污染、广东北江镉污染事故等重大化工水污染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其次,兰州市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汉江武汉段水质氨氮超标、甘肃徽县血镉超标事件等水质问题,以及 2009 年以来多地频频曝出居民(儿童为主)血铅超标事件,映射着我国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岌岌可危。

我国严峻的水环境污染形势,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生活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透过这些数据和事件,凸显了我国城市水安全问题亟需有效的解决之道。 1.2 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不足

反观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在应对内涝洪灾和水安全问题的能力却存在明显不足,无法有效缓解和改善城市水生态问题,呈日趋恶化之态。这主要归咎于传统城市工程管道式灰色排水基础设施、防洪规划和排水工程规划的落后及雨水资源合理利用意识的薄弱。我国传统城市排水基础设施采取的是工程式管道方式,依赖钢筋水泥现代技术建立起的保护模式,体现的是西方工业时期人力战胜自然的思维方式。然而,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忽略自然力量的思想,导致了滞后的城市排水系统无法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城市暴雨灾况,暴露了我国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存在建设之初的标准过低,改建成本巨大,以及对雨污混合污染问题的忽视等不足,内涝、污染、水环境等问题接踵而至。从相关规划编制来看,我国城市普遍缺少雨洪控制利用相关专项规划,仅在排水规划、防洪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中有所涉及;在进行城市排水规划时,也没有确立雨水是资源以及要先合理利用再排放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我国城市的雨水资源利用意识薄弱,对天然雨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低,不到 10%,大量雨水资源被直接排走,白白浪费,与我国水资源紧缺形成突出的矛盾面。城市水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问题,对城市整体的生态系统、人民生存、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城市水生态危机和城市建设模式的落后,正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存问题,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开始反思城市雨洪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急切呼吁转变防洪减灾思路,与洪水为友,变废为宝,从过去单一控制转向综合管理洪水的生态型控制方法[8]。因此,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的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挥城市水生态服务功能,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被专业领域学者提出和推广,并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2 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

我国《指南》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明确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1

3 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

4 海绵城市的发展趋势

4.1 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4.2 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减少城市洪涝灾害 4.3 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4

5 对海绵城市的建议和总结

(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

第15篇:海绵城市简介

海绵城市简介

海绵城市就是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海绵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循环收集与释放详见图1.1。

图1.1 海绵城市循环收集与释放示意图

最近,海绵城市成了城市建设领域的一个热词,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会给我们的城市和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好处、海绵城市又将如何实现?

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该渗透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更好地实现雨洪利用、排水防涝以及河流整治,不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以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等为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如何具体实施?遵循“渗、蓄、滞、净、用、排”这“6字箴言”,是落实海绵城市理念的措施。

1.海绵城市--渗

海绵城市由于城市下垫面过硬,到处都是水泥,改变了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自然的渗透,把渗透放在第一位。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汇集到管网里,同时,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而渗透雨水的方法多样,主要是改变各种地面铺装材料,改造屋顶绿化,调整绿地竖向,从源头将雨水留下来然后“渗”下去。

传统的城市开发中无论是市政公共区域景观铺装还是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中多数采用的都是透水性差的材料,所以导致雨水渗透性差,而在这一方面可以通过透水铺装实现雨水渗透,或通过水渠和沟槽将雨水引流至街道附近的滞留设施中。

传统城市开发建设中道·占据了城市面积的10%-25%,而传统的道·铺装材料也是导致雨水渗透性差的重要隐私之一,除了景观铺装方面可以通过透水铺装实现雨水渗透之外,还可以将园区道路、居住区道路、停车场铺装材料改为透水混凝土,加大雨水渗透量,减少地表径流,渗透的雨水储蓄在地下储蓄池内经净化排入河道或者补给地下水,减少了直接性雨水对·面冲刷然后快速径流排水对于水源的污染。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不仅在于地面,屋顶和屋面雨水的处理也同样重要。在承重、防水和坡度合适的屋面打造绿色屋顶,利于屋面完成雨水的减排和净化。对于不适用绿色屋顶的屋面,也可以通过排水沟、雨水链等方式收集引导雨水进行贮蓄或下渗.对于不适用绿色屋顶的屋面,也可以通过排水沟、雨水链等方式收集引导雨水进行贮蓄或下渗。

2.海绵城市---蓄

即把雨水留下来,要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现在人工建设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后,短时间内水汇集到一个地方,就形成了内涝。所以要把降雨蓄起来,以达到调蓄和错峰。而当下海绵城市蓄水环节û有固定的标准和要求,地下蓄水样式多样,总体常用形式有两种:塑料模块蓄水、地下蓄水池。 雨水蓄水模块是一种可以用来储存水,但不占空间的新型产品;具有超强的承压能力;95%的镂空空间可以实现更有效率的蓄水。配合防水布或者土工布可以完成蓄水,排放,同时还需要在结构内设置好进水管、出水管、水泵装置和检查井。 雨水收集池是由水池池体、水池进水沉沙井、水池出水井、高、低位通气口,出水水管、水池溢流管、水池曝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3海绵城市---滞

其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例如,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水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方,用时间换空间。通过“滞”,可以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具体形式总结为三种: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渗透池、人工湿地。

雨水花园是指在园林绿地中种有树木或灌木的低洼区域,由树皮或地被植物作为覆盖。它通过将雨水滞留下渗来补充地下水并降低暴雨地表径流的洪峰,还可通过吸附、降解、离子交换和挥发等过程减少污染。其中浅坑部分能够蓄积一定的雨水,延缓雨水汇集的时间, 土壤能够增加雨水下渗,缓解地表积水现象。蓄积的雨水能够供给植物利用,减少绿地的灌溉水量。

概念上来讲生态滞留区就是浅水洼地或景观区利用工程土壤和植被来存储和治理径流的一种形式,治理区域包括草地过滤,砂层和水洼面积、有机层或覆盖层、种植土壤和植被。生态滞留区在对于土壤的要求和工程技术上的要求不同于雨水花园,形式根据场地位置不同也较为多样,如生态滞留带、滞留树池等。 植浅草沟具有输水功能,具有一定的截污净化功能。适用于径流量小及人口密度较低的居住区、工业区或商业区、公园、停车场及公共道路两边,可以代替路边的排水沟或者雨水管渠系统。植草沟沟顶宽0.5~2m,深度0.05~0.25m,边坡(垂直:水平)1:3~1:4,纵向坡0.3%~5%。可设置在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前作为预防处理。

雨水塘是渗水洼塘即利用天然或人工修筑的池塘或洼地进行雨水渗透,补及地下水,雨水塘能有效地削减径流峰值。但雨水塘护坡需要种植耐湿植物,若雨水塘较深(超过60cm)护坡周边就要种植低矮灌木,形成低矮绿篱,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整个雨水塘系统还要形成微循环才能防止水体腐坏。

雨水湿地人工雨水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将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收集的雨水进行集中的净化。而且其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极其适合海绵城市建设中多出应用。

4海绵城市---净 通过土壤的渗透,通过植被、绿地系统、水体等,都能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因此,应该蓄起来,经过净化处理,然后回用到城市中。雨水净化系统根据区域环境不同从而设置不同的净化体系,根据城市现状可将区域环境大体分为三类:居住区雨水收集净化、工业区雨水收集净化、市政公共区域雨水收集净化。根据这个三种区域环境可设置不同的雨水净化环节,而现阶段较为熟悉的净化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

土壤渗滤净化:大部分雨水在收集时同时进行土壤渗滤净化,并通过穿孔管将收集的雨水排入次级净化池或贮存在渗滤池中;来不及通过土壤渗滤的表层水经过水生植物初步过滤后排入初级净化池中。

人工湿地净化:分为2个处理过程,一是初级净化池,净化经土壤渗滤的雨水;二是次级净化池,进一步净化初级净化池排出的雨水,以及经土壤渗滤排出的雨水;经二次净化的雨水排入下游清水池中,或用水泵直接提升到山地贮水池中。初级净化池与次级净化池之间、次级净化池与清水池之间用水泵进行循环。

雨水净化系统三大区域环境分别是:

A.居住区雨水收集净化:居住区雨水收集净化过程中由于居住区内建筑面积和绿化面积较大,雨水冲刷过后大量水体可以经生态滞留区、雨水花园、渗透池收集起来经过土壤过滤下渗道模块蓄水池中,相对来说雨水径流量较少。所以利用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惠存、下渗、过滤然后经过生物技术净化之后就可以大量用于绿化灌溉、冲厕、洗车等方面。

B.工业区雨水收集净化:工业区有别于居住区,相对来说绿地面积较少,硬质场地和建筑较多,再加上工业产物的影响,所以在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和净化环节就要格外注意下渗雨水的截污环节。经过承载海绵城市原理的园林设施对工业污染物的过滤之后,雨水经过土壤下渗道模块蓄水池,在这个过程中设置截污处理对下渗雨水进行第二次的净化,进入模块蓄水池之后配合生物技术再次净化后再次的循环利用到冷却水补水、绿化灌溉、混凝土搅拌等方面。

C.市政公共区域雨水收集净化:市政公共区域雨水收集净化对比前两个区域环境有着不一样的方面,绿地面积大,不同地区山体高程不同所以导致径流量不同,并且河流、湖泊面积较大,所以减缓雨水冲刷对山体表面的冲击破坏和对水源的直接污染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就上述问题来讲,市政区域雨水净化在雨水收集方面要考虑生态滞留区和植物缓冲带对山体的维护作用以及对河流、湖泊的过滤作用。在雨水调蓄方面主要使用调蓄池来对下渗雨水进行调蓄,净化后的水一方面用于市政绿化和公厕冲厕,一方面排入河流、湖泊补给水原,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5海绵城市---用

在经过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多层净化之后的雨水要尽可能被利用,不管是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都应该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利用。不仅能缓解洪涝灾害,收集的水资源还可以进行利用,如将停车场上面的雨水收集净化后用于洗车等。我们应该通过“渗”涵养,通过“蓄”把水留在原地,再通过净化把水“用”在原地。

所收集的雨水可用于:建筑施工、绿化灌溉、洗车、抽水马桶、消防、景观用水。

6海绵城市---排

利用城市竖向与工程设施相结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有些城市因为降雨过多导致内涝。这就必须要采取人工措施,把雨水排掉。 当雨峰值过大的时候,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经过雨水花园、生态滞留区、渗透池净化之后蓄起来的雨水一部分用于绿化灌溉、日常生活,一部分经过渗透补给地下水,多余的部分就经市政管网排进河流。不仅降低了雨水峰值过高时出现积水的几率,也减少了第一时间对水源的直接污染。

第16篇:海绵城市介绍

海绵城市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

- 1

第17篇:海绵城市计划书

海绵城市的内涵与建设要点

学号:20131046 姓名:黄晨阳 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2013-01班时间:9月21日

近年来,许多城市都面临内涝频发、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雨水问题,在城市建设中构建完善雨洪管理系统刻不容缓。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指导。此后,北京、河北、安徽、福建等省市纷纷出台建设海绵城市的相关计划。然而,各地对“海绵城市”的内涵、建设途径与基本原则、规划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等仍存在不少困惑和疑问。

一、海绵城市的内涵

“海绵城市”概念的由来从台湾到大陆,国内到国外均有涉及。《指南》对“海绵城市”进行了如下定义:城市能够像海绵。

二、海绵城市建设途径

海绵城市建设强调综合目标的实现,注重通过机制建设、规划统领、设计落实、建设运行管理等全过程、多专业协调与管控,利用城市绿地、水系等自然空间,优先通过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并结合灰色雨水基础设施,统筹应用“滞、蓄、渗、净、用、排”等手段,实现多重径流雨水控制目标,恢复城市良性水文循环。

1、海绵城市建设应采用优先保护和科学开发相结合的低影响开发方法。

2、海绵城市建设应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3、海绵城市建设应在明确责任主体的前提下多部门多专业高度协作才能实现。篇2: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编制提纲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编制提纲

方案实施期为2015-2017年。其中包括至少1年的项目运营期。

一、城市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

自然地理情况重点分析区域地形、地貌、下垫面条件、河湖水系等。社会经济包括人口数量及结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及分区等;介绍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定位等确定的试点地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二)降水、径流及洪涝特点

包括年降雨量、短历时降雨规律、径流特性、洪涝特性等。

(三)水资源状况

包括区域水资源总量及开发利用情况。

(四)水环境质量状况

包括现状水体水质、排污口分布、水源地分布等情况。

(五)现状工程体系及设施情况

包括供排水设施、排水防涝设施、水利设施、雨水调蓄利用设施等。

二、问题及需求分析

(一)存在问题 1.水安全方面:包括城市排水防涝、城市防洪、供水安全保障等。 2.水资源方面: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及保护等。 3.水环境方面:城市水体污染问题、初期雨水面源污染、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地下水超采问题等。

4.周边区域影响方面:城市周边区域河湖水系,防洪,水源涵养情况等。

(二)需求分析 1.拟重点解决的问题。 2.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存在问题的优势(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 3.可能存在的风险。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指标

(一)总体目标(此目标为申请中央补助资金及考核的基本依据) 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小于70%) 2.排水防涝标准(按国家标准要求) 3.城市防洪标准(按国家标准要求)

(二)具体指标

1.建成区内主要指标(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1)“渗、滞、蓄”:综合径流系数、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雨水调蓄标准(以mm降雨计)和雨水调蓄总容积、地下水埋深、天然水域面积保持程度等;

(2)“净”:确定城区地表水体水质标准等;

(3)“用”:雨水利用量、替代城市供水比例、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污水再生利用率等;

(4)“排”:城市排水防涝标准,河湖水系防洪标准,雨水管渠排放标准,雨污分流比例等。

2.建成区外主要指标

(1)防洪标准:城市外部河湖水系防洪标准,海潮防御标准等;洪水位与雨水排放口衔接关系等;

(2)水源涵养:水源保护区比例、城市水源的供水保障率和水质达标率、地下水水位等。

四、技术路线

建设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家相关技术规范,依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有关要求,因地制宜,提出经济可行、技术合理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提出完善制度机制,加强能力建设的措施。

五、建设任务

将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具体指标分解落实到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住宅小区等工程项目,并提出“渗、滞、蓄、净、用、排”等各项工程措施,明确各项措施可分担的雨水径流控制量;通过经济技术比

较,优化确定各项措施的工程规模。

(一)主要工程

1.城市建成区内主要工程:

(1)渗:建设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以及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等;

(2)滞:建设下凹式绿地、广场,植草沟、绿地滞留设施等;

(3)蓄:保护、恢复和改造城市建成区内河湖水域、湿地并加以利用,因地制宜建设雨水收集调蓄设施等。

(4)净: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初期雨水处理设施,适当开展生态水循环及处理系统建设;在满足防洪和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建设人工湿地,改造不透水的硬质铺砌河道、建设沿岸生态缓坡。

(5)用:按照“集散结合、就近处理、就地循环”的原则,建设污水现生利用设施;建设综合雨水利用设施等。更新改造使用年限超过50年、材质落后、漏损严重的老旧管网等。 (6)排:进行河道清淤,有条件的地区拓宽河道,开展城市河流湖泊整治,恢复天然河湖水系连通;新建地区严格实施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老旧城区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高标准建设雨水管网,加大截流倍流;加快易涝立交桥区、低洼积水点的排水设施提标改造等。 2.城市建成区外主要工程:

(1)防洪:因地制宜,建设防洪堤坝、涵闸,分洪和蓄滞洪设施等,构建完善的城市防洪体系;

(2)水源地建设与保护:加强水源地保护、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等;

(3)水源涵养工程:水源涵养林、湿地、水源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

(二)建设项目和投资安排

将各项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建设项目,根据轻重缓急确定建设时序、建设期限。按照建筑红线内(绿色建筑小区)、公共部分的设施布局,以及工程投资建设主体的不同,将“渗、滞、蓄、净、用、排”的各项建设任务分解,测算工程规模和投资安排(填写附表)。 1.城市建成区内:

(1)建筑红线内(绿色建筑小区):工程类型、工程量、投资来源;市场化运作情况,政府提出的规模建设管控要求;投资来源等,相关投融资计划等。

(2)公共部分(可经营项目):工程类型、规模,运作模式,投资来源、收益来源,相关投融资计划等。

(3)公共部分(非经营项目):工程类型、规模,运作模式,投资来源,相关投融资计划等。

2.城市建成区外:篇3:2016xx县城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目 录

第一部分 县城基本情况介绍

(一)自然环境

(二)县城排水情况

(三)园林绿地规划与建设情况

(四)县城道路建设情况

(五)县城水系情况

第二部分 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基础相对薄弱

(二)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三)建设资金短缺

(四)融资渠道狭窄

第三部分 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编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指导建设

(二)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三)建立项目库,制定建设计划,多渠道保障资金落实

(四)充分利用某某某县优势,选择适合某某某县实际的建设措施

(五)科学调度,统筹协调,高效开展

第四部分 结束语

前 言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要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广场、水系等建设为载体,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及工程管理等各部门、各专业要统筹配合,突破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在当前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人进城,新建成的建筑为世界建筑总量的一半,城市地表径流量大,易于引发洪涝积水,河流水系生态恶化和水污染等问题加剧。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先后出台了海绵城市规范要点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大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下面就某某某县海绵城市建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部分 某某某县基本情况 (一)自然环境

某某某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年均降雨量1709.5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554.3小

时,年平均气温18.6摄氏度,无霜期296天。山林、矿产和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平均海拔360米,拥有山林1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8.88%,是南方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水域面积165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3.6万千瓦,是全国首批初级电气化达标县。

(二)县城排水情况

某某某县县城排水能力较为滞后。新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全部采用了雨污分流式。老城区排水设施还采用落后的雨污合流式,城区雨水、污水基本上顺地势高低直接排入截污干管,无污水提升泵站,遇山区的暴雨季节时,雨污溢流至桃江。县城只有一座排涝站,调节池容量仅约1000立方米,在暴雨时节排水能力更显不畅。 1.城区排水排污管网建设情况

(1)2009年投资建设了日处理能力1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一座(远期日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现已建成通过环保验收并投入使用,目前运行效果良好。同时沿小慕河与桃江河两侧配套建设了约13公里截污干管。

(2)2011年竣工的某某某县老城区主干道油路面改造及出城口建设工程一标段、二标段,完成了含江路、老车站北路东侧、老车站西路、二中路、寿梅路道路排水污水管网5.49公里。

(3)2012年竣工的某某某县工业大道建设工程和某某某县金龙大道高峰转盘改造污水管网安装工程完成了工业大道、高峰转盘道路排水污水管网3.83公里。

(4)2014-2015年实施了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建设工程,目前工

程已完成施工,正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工程总投资约2500万元,完成排水污水管道安装长度约17公里。

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范围:老车站北路、晶环路、黄金路、育才路、新一路、新二路安装污水管,老水沟清於加装盖板(林业局至小慕河、县委至下圩坝、总工会至排涝站)、山水导流出河(老酒厂、实验小学、下圩),新建和改建管沟总长度约6.4公里。

新城区排水管网改造范围:二中路、金龙大道、滨江路、信安路、财源路、桃江路、希桥路、员山路、站前路、金源一路、金源二路,新建和改建管沟总长度约10.8公里。 2.2016-2018年排水排污管网建设计划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老城区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及居民区污水管网改造,全面实现雨污分流,项目总投资约1.23亿元,改造管网总长61.38公里,其中新城区40.16公里,老城区21.22公里。工程涉及某某某县多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拟分期分批予以实施。其中某某某县路住坝桥至第四小学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计划于2015年10月开工建设,道路沿线排水排污管网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和管理。

(三)园林绿地规划与建设情况

某某某县根据总体规划对绿地建设的要求,结合创建省市园林县城的标准,委托有关单位对某某某县园林绿地系统进行了科学规划。规划对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交通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的建设都作了具体要求,成为某某某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篇4: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当今社会城市建设越来越快,城市化比例越来越高 带来高度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表现最突出的雨洪问题。

现行城市的雨洪模型如同一个山峰来的快走的快,但带给我们的灾难,触目惊心。 10660间 ,160.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116.4亿元。

在我的认识中,造成这么大的损失的洪水只会发生在有超大面积降雨的季节,而不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和这么小的降雨面积。 日本已经有成功的项目,在综合考虑的种植模式,种植可以给提供小鸟食物的树种,增加生物多样性,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

我国政府提出的整改目标很迫切,提高城市的排涝标准。实施时间段要求高。有专家教授说不能实现。根据我国领导人的决心和实施的力度能够实现。

首要任务改变现在的雨洪模型,由山峰变为缓坡,不让雨水快来快走,改为缓来慢走。如图

具体措施由政府部门统一指导监督运作会取得最好效果。

首先改变城市热岛效应

措施一:积极开展城市大面积立体绿化,屋顶绿化。

作用:1,进行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后,降低城市的温度。 2,延长雨水进入排水管道的时间,形成错峰排水。 道路积水,屋顶植物过滤后的水,立体植物上的水先后进入排水沟。

措施二,城市中心建立永久的蓄水设施。屋顶露天水池和地下水池。

其次:人工控制降雨强度和梯次降雨,

措施;根据早期预测降雨规模,有计划的人工降雨,达到大面积、弱强度、多梯次降雨的效果。也可以根据地区能承受的降雨强度差异,合理安排降雨强度。干旱区、平原区、森林地区、城市周边地区可计划降雨强度较高,荒山区,城市区可多批次,弱强度降雨。

第三:优先在关键位置实施合适排水工程

结合地形在排水困难处,,充分考虑流域面积合理计算地表 径流量,实施合理排水工程。如:方案1深层大直径排水管道(盾构法施工)

方案2大型地下蓄水建筑 (蓄水利用)

方案3地上水体设施(配备补水排水两用管

道保持水面)

方案123相互结合

以上措施综合运用实施,有决心就能取的很好的效果。篇5:《海绵城市》系列丛书调研报告

《海绵城市》系列丛书调研报告

报告人: 王伟楠

部门:建筑工程编辑部

报告日期:2016年1月8日

一、调研背景 2015年12月28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全面总结了2015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并对2016`年工作任务做出部署,并提出了推进八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指示,其中,第四条为“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步伐,全面规划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与此同时,在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大力倡导之下,各地也在积极推动关于海绵城市试点的建设工作。许多协会、组织、科研机构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财政部的资金保障下,以及各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全面促进之下相继成立。 1.现状

根据建设部 2010 年对349个城市内涝情况的调查,2008-2010年共有289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占调查城市数的 80%;据报道,“过去3年,全国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六分之一单次内涝淹水时间超 12小时,淹水深度超半米,北京、济南等城市甚至发生了造成伤亡的严重内涝”。近年全国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20个省市因为洪涝导致 2000多万人受灾,暴雨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53亿元, 主要原因是传统城市建设中由于大量采用灰色基础设施导致城市不透水面积大量增加而失去了渗水蓄水功能。 2.理念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3.建设

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已经明确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1

二、调研方法` 访问法;观察法;深度交流法;全部分析法;预测估计法。

三、市场与需求量分析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资金的充分保证、地方企业的全力配合之下,关于海绵城市的电子信息已经铺天盖地地在网络进行流传与推广,但是作为信息传播的传统媒介,并没有一套详细地、全方位地阐述与描述海绵城市的图书。因此,出版并发行一套既能够全面总结政府政策和技术标准,又能够对国内外先进案例以及相关建筑材料和施工进行指导的系列丛书,显得尤为迫在眉睫。因此,以下需求罗列仅供参考。 1.市场分析

(1)市面上关于《海绵城市》的图书介绍,请参考图1-1,所有资料来源于亚马逊。

图1-1 (2)参与“海绵城市”类图书编辑与发行的相关出版社分析

根据图1-1可以得出,参加出版关于“海绵城市”图书的出版社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以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三家出版社。

需要明确指出:目前图书市场关于“海绵城市”的图书非常匮乏,并且关于外文引进类图书也非常有限。

(3)对该类图书市场的思考

基于如此,相对于比较空白的图书市场,我个人觉得应该抢占市场先机,在中国广泛并大力开展海绵城市活动的过程当中,多出版发行关于“海绵城市”的图书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找寻最强的合伙人(协会、机构、院校或者海内外企业、学者等)也迫在眉睫。 2.需求量分析

(1)参编协会品牌树立的需求 2 a.提升相关参编协会在行业中的知名度; b.确立相关参编协会在行业中的地位; c.促进相关参编协会与企业、院校以及国内外专家之间的交流。

(2)行业动态传播的需求

通过《海绵城市》系列丛书,可以为读者以及社会客观地、整体地传播行业动态以及国家相关的政策与方针:

a.介绍国外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 b.介绍国内正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相关信息; c.介绍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科研机关、企业、以及协会所扮演的角色; d.国家相关政策方针以及法律法规的介绍与解读; e.最前沿、最时尚的行业资讯介绍。

(3)企业产品推广的需求

有许许多多专门从事雨水收集利用,建材、建工等相关行业的企业随着政府对海绵城市的大力推进而积极参与到相关试点城市的建设当中来,其中也不乏国外知名的企业。通过《海绵城市》系列丛书,可以为更多国内外相关企业做产品的推广,从而实现产能的最大化,与国际接轨。而与海绵城市相关的生产型企业,不仅要做大,还要做强,在保证世界领先技术的同时,也保证所有建筑产品的质量。而有意向的相关企业,可以通过本套丛书足够的版面,对企业自身、科技含量、销售情况做充足的介绍,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有价值的条件。

四、调研报告的要点与难点 1.调研报告的要点

(1)关于“海绵城市”的发展现状;

(2)“海绵城市”类图书在市场中的情况;

(3)如何寻找合作伙伴。 2.调研报告的难点

(1)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方式;

(2)如果有第一步的合作或者合作意向,如何共同开拓市场;

(3)如何收集更多信息资源,为后续的工作打好基础。

五、调研结论

根据此调研报告的要点以及难点,得出如下结论: 3 1.“海绵城市”类的图书个人觉得非常具有实际的意义,一方面政府拨出了大量的资金在各地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以此作为一个契机,去联系与结合更多的机构组织与企业,共同发展,从而达到多元化的收益。 2.通过对“海绵城市”类的图书搜索,在各大主流图书网站中,并不多见,因此我拿出了亚马逊网站关于其所有的图书来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系统的、全面的图书并不多见。至少,从网站的调研结果来看,发行的相关图书,市场处于暂时空白的阶段。 3.如果策划“海绵城市”类图书的选题,就要找优质的机构与作者共同参编,那么关于图书的内容,我有以下想法: a.政策方面:按国家和地区,整合并汇编行业法规以及政策,例如《海绵城市之政策汇编》、《海绵城市之行业法规手册》等; b.技术方面:标准规范技术文件导读,如《海绵城市之标准规范技术导读》、《海绵城市之中外论文汇编》等; c.案例方面:分多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城市的概况。鼓励国际国内现做或者已经取得成果的机构、组织来介绍当地的成功或者进行中的案例,例如《海绵城市之海外成功案例精选》、《海绵城市之国内试点工程概览》、《海绵城市之国内试点城市汇总》、《海绵城市之某一具体地区或者城市概览》等(对于有兴趣单独立项的城市或者地区,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并且按照其意愿,进行详细组稿以及出版。); d.产品以及材料:分为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两大模块进行编组,例如《海绵城市之建筑材料手册》、《海绵城市之重点建筑材料图解》、《海绵城市之施工技术规范》、《海绵城市之施工技术安全规范手册》、《海绵城市之项目管理》等。 4.与合伙人之间的合作方式:

(1)分工合作制; (2)共同成立编委会; (3)项目成本:依托于具体的协会或者组织,发动相关企业进行赞助,并且根据其特点,产生图书产品附加值,我们做好相关的推广以及服务工作,并签订合作协议意向书等文件;

(4)图书销售渠道:建立以合作伙伴自行消化为主,出版社正常发行渠道为辅的销售模式。

5.关于后期共同开拓市场、深入合作以及收集更多资源

首先在做好相关的市场调查工作之时,与合作机构或组织建立起信任联系;其次,不管规模大小,先做出图书成品并投入市场,增强双方合作的信念并取得更多信任;然后,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协会组织的需求,进行深入合作,在我社利益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共同开辟相关的图书市场或者其他增值服务领域,如果可行,创造更大的市场机遇;最后,与该协会组织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去做关于“海绵城市”类的相关文化以及服务工作,并且从这个过程中消化尽可能多的资源,并与之善用。

六、跟进方式

4 1.起草《海绵城市》系列丛书的企划案; 2.与对方进行洽谈和协商,协商的内容主要是该系列丛书的内容、角度、读者范围、前期资金支持以及后续的利润分成; 3.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共识,尽快将双方的要求细节进行整理并落实,为后续出版工作做积极的准备; 4.如果协会不能通过自身力量以及周边的企业力量提供充足的成本资金支持,那么需要自己进行深度的市场开发,罗列出所有存在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制作相关分析表格,并且联系这些企业,以图书作为载体为其提供市场宣传机会; 5.联系建筑类的高校、专科以及职高,为《海绵城市》图书部分关于理论和教育等分册进行推广;

6.发掘更多的专题报告会议,从中继续寻找思路以及合作点。

七、结语

“海绵城市”作为时下较流行的词汇,也逐渐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因此对于这样的机会,应该好好把控,并加以利用。当然,在进行的过程中会遇见很多可预见以及不可预见的困难与阻碍,但是要抱着一颗不怕失败的心态去做事。大胆尝试,并且随时制定可行性的计划,从而付之于行动。

“多分析、多总结、多行动”,会成为我今后工作中的目标,我也会以这样的标准去要求并约束自己。虽然为出版行业的新人,但是在社领导以及老师们的指导和鼓励下,我信心满满,希望一些事情可以尽早开花并结果。

第18篇:海绵城市总结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总结与思考

摘要:海绵城市作为城市建设新思想,在接受我国各试点城市的试炼。本文简略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总结了目前学者所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其进行了思考。对海绵城市的推广有帮助。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一、海绵城市的背景

我国年际降雨变化大,年内降雨季节不均匀,6~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60%~80%。受维度、海陆影响,东西南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差异显著,南方靠近海洋水汽充足,北方靠近内陆水汽缺乏,季风由南向北减弱。气候变化不确定性造成夏季暴雨洪水现象不断发生。同时,因城市化迅速发展,多变的降雨现象恶变成了内涝灾害。近几年各地均出现暴雨频频,2015年全国20个省遭遇暴雨灾害,强度为历年罕见。说明城市内雨水排水系统的存在严重缺陷。此外,水污染事件也屡见不鲜。4月江西省新余仙女湖水质污染事件是今年第一起水污染大型事件。我国的水资源因水质污染也面临着严重短缺的现象。然城市对雨水的利用却不尽人意。传统城市排水模式以工程管道方式直排。力求雨水尽快排出,造成雨水不能在城市中下渗和蒸发,影响城市地下水补充,人为增大径流量,违背大自然的规律。

这样一个背景下,2014年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了《海面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广“海绵城市”,促进自然积存、渗透、净化,节约水资源,已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根本的建设。2015年有16个城市成为我国海绵城市首批试点,2016年先后有公布新加入试点城市名单[1]。

二、海绵城市的内涵概念

海绵城市(sponge city),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思想理念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排水防涝思路有一个新的格局,保证了城市和城市周围自然的原水文特征稳定,资源的可持续化。

三、建设措施提出、思考

海绵城市的目标即是使城市拥有面对自然所造成的环境灾害等问题的弹性适应力,增强城市的综合承受能力。表象上缓解城市内涝等问题,实质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为了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措施。

1、区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如今多数学者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上更倾向于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的应用,焦点在防洪内涝的雨水利用及管理问题上。诚然为重点之一,但解决问题的前提应是保护区域水循环过程。在现有城市中,海绵城市的建设要从部分走向整体。要对水生态系统进行区域划分,森林、河流、农田、城市生活区、城市市政区等,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保护与修复,建设园林相关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使城市基础设施跟上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水涵养水源的能力。

2、以海绵城市为指导进行城市规划

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时,要把水文条件、因地制宜等放在第一位。此外,俞孔坚教授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需进行跨尺度的生态规划。要研究水生态系统,不能只关注于水本身这一特殊的环境因子,因为其的流动和循环特点,与土地利用和各类景观要素相关联,受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广泛影响。应从更高的层次进行研究,将视野从水体扩大到汇水区域或流域以及景观尺度。要认识水域、水体本身的服务对象不仅仅为水生态系统,而是整个生态系统。而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从宏观上看,要研究水系统在区域或流域中的空间格局,即进行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从中观上看,城市或者乡村的新区和功能区块,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规划区域内的河道等;从微观层面,包括公园、小雨等区域和局域给水单元的具体“海绵体”。上述各层面需落实到土地利用和城市总体规划中。正是由于跨尺度设计,“海绵城市”才能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2]。

3、有效的雨水、中水回用

作为水循环中对人类最为重要的一步即为降雨。过去的排水将大量降雨直接排走增大了径流量,严重破坏了城市与周遭自然水文特征。在缺水时却又不能有效利用。仇保兴博士提出了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的办法[3]。建筑中灰色水与黑色水分开处理。同时建设绿色屋顶、透水地面和雨水储罐收集雨水。除此之外,在建筑周围建设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等,目的在于恢复自然水生态系统的雨水渗水、净水、储水、用水。在独栋私人建筑可建设小型人工湿地。雨水城市蒸发量增大对空气质量的提高也有帮助。

4、结合经验及时修改措施

古代人类在长期与水灾害斗争过程中积累的生态价值的实践经验,在城乡选址、水资源管理、水适应性等方面有杰出贡献对如今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启示意义。海绵城市作为我国新出台的城市规划概念,在建设系统上有多方面不足,需要对古代技术的借鉴以及现代试点经验的不断完善。

四、结语

海绵城市的提出对我国新型城市化建设规划起重要指导作用。在行之有效的前提,应加以推广。能使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上升空间,使城市质量总体提高。自然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得到进一步认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能在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中得以验证。

五、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10.[2] 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6):26-33.[3]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1):11-18.

第19篇:某市海绵城市专项资料调研资料清单

**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项目合同

附件1 **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项目资料收集清单

一、规划局

1.2.3.4.5.6.7.8.城区总体规划电子版图纸(AutoCAD格式)及说明书(Word格式);城区控规电子版图纸(AutoCAD格式)及说明书(Word格式);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图纸(AutoCAD格式)及说明书(Word格式)。 城市蓝线规划电子图纸(AutoCAD格式)及说明书(Word格式); 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图纸(AutoCAD格式)及说明书(Word格式)。 城区道路竖向规划图纸(AutoCAD格式); 规划城区地形图(1:1000);

现状及规划用地特征分类(可分为5类:已建保留、已批在建、已批未建、已建拟更新、未批未建等)

9.规划区三旧改造、棚户区改造规划或计划 10.规划区近期在建及待建道路计划

11.重要生态空间分布图: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等 12.十二

五、十三五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城建计划

13.规划区已有和海绵城市相关项目(项目资料,报告,现状照片)、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实施效果)

二、住建局

1.2.3.4.5.6.主管单位对海绵规划的指导性意见;

近期准备实施的大中型市政设施计划及工程简介;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图纸(AutoCAD格式)及说明书(Word格式); 城市给水专项规划图纸(AutoCAD格式)及说明书(Word格式); 城市污水专项规划图纸(AutoCAD格式)及说明书(Word格式);

排水管渠现状图(1:1000,对于易积水地段,还需提供雨水口布置图,包括现状雨水分区排放情况,现有排水管渠断面、位置、管内底标高、流向、坡度、材质、建设年限等)。此项建议委托方对城区排水管网进行普查(或城市管理局提供);

7.现状排水管网的设计重现期、径流系数(按区域和路段分别统计);

8.现状排水泵站(包括立交和排涝泵站)的基本资料(包括:泵站性质,设计重现期、服务面积、设计流量、设备配置、运行情况);

9.近10年城市内涝次数、内涝原因、积水深度、积水范围以及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10.现状中心城区内近10年积水点的情况及形成原因(包括:积水点分布图、积水深度、积水时间、积水面积等);

11.中心城区已经建设的雨水调蓄设施情况说明(包括水库、湖泊、自然坑塘、人工调蓄池等调蓄设施的位置、调蓄能力、汇流情况);

12.中心城区以外已经建设的雨水调蓄设施情况说明(包括水库、湖泊、自然坑塘、人工调蓄池等调蓄设施的位置、调蓄能力、汇流情况);13.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Word格式)。

14.现状及规划用地特征分类(可分为5类:已建保留、已批在建、已批未建、

**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项目合同

已建拟更新、未批未建等)

15.规划区三旧改造、棚户区改造规划或计划 16.规划区近期在建及待建道路计划

17.重要生态空间分布图: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等

三、水利局

1.2.3.4.城市水系专项规划图纸(AutoCAD格式)及说明书(Word格式);城市防洪规划图纸(AutoCAD格式)及说明书(Word格式);

城区地下水位观测站点分布图及近五年城区地下水位变幅情况说明图; 城区主要河道沟渠的设计资料(包括:是否具有防洪功能、流域面积、设计流量、现状和设计河底标高、正常设计水位、相应防洪标准下的设计防洪水位、现状雨水排放口位置等);

城区和城区外围主要水库、湖泊、坑塘、湿地等的设计资料(包括:是否具有防洪功能、流域面积、库容、最低水位、正常设计水位、相应防洪标准下的设计防洪水位等);

河道防洪堤坝、蓄水坝(橡胶板、滚水坝等)、各类闸门、滞洪、蓄洪、排涝泵站等设施的建设情况和运行情况;

规划区水资源状况,城市水源地及备用水源地的建设和保护情况; 历史洪涝灾害汇总资料(word格式)。 5.

6.7.8.

四、环保局

近5年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五、气象局

1.提供气象站点分布图中各站点的具体位置和名称,采用表格形式列出;2.近30年逐日降雨量、逐日蒸发量数据。

六、统计局

近三年经济发展状况及近三年年鉴。

七、交通局

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图纸(AutoCAD格式)及说明书(Word格式)。

八、国土局

土壤因子分布图(土壤类型及渗透系数)。

第20篇:海绵城市评价指标

尊敬的网民:

您好,您好,您咨询海绵城市评价指标细项的有关材料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1、为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落实重点建设任务,按照科学性、典型性及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海口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依据《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中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参考相关规划成果,确定了海口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五项分项目标及22项指标,五项分项目标具体表述为:水生态全面恢复、水环境显著改善、水资源适度利用、水安全充分保障、制度建设完备,具体指标如下表。

表3-1海口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目标

目 标 序号 指标 2020年

2030年 备注

水生态 1 2 3 4 5 6 水环境 7 8 9 水资源 10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

内河水系生态岸线比例

绿地率 地下水位

城市热岛效应 水环境质量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年径流污染总量控制率)

合流管网年溢流次数 污水再生利用率 ≥70%

≥70% ≥20%

≥80% ≥40% ≥50% 41% 45% 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明显遏制,平均降幅低于历史同期

热岛强度得到缓解。 优于IV类达到Ⅲ标准 类标准 ≥50% ≥60% ≤12次 ≥20%

≥3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

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要求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

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要求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标;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标。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

求: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城市河湖水系岸线、加装盖板的天然河渠等进行生态修复,达到蓝线控制要求,恢复其生态功能。

参考《海口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求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

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

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

求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20%,《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要求再生水利用率≥

目 标 水资源 序号 指标

11 雨水资源利用率 12 供水管网漏损率

2020年 ≥0.5%

2030年 备注

≥1.5% 《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要求重视雨

水收集利用,有逐步推广雨水利用工程与项目的政策、计划并实施。

≤8%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国家

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要求供水管网漏损率不高于12%,《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内。

100%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10% 水安全 13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14 15 龙头水质达标≥99% 100% 率

排水设计标准 管线设计重现期3-5年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参考《海口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参考《海口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16 内涝防治标准 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50

年 规划建设管控制度 蓝线、绿线划定与保护 技术规范与标准建设 投融资机制建设 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 产业化

出台 出台 出台 出台 出台 出台 制度建设 17 18 19 20 21 22

2、由于海绵城市规划尚未得到政府批准,目前不宜向您提供规划文本。

感谢您对海口规划提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此复。

海口市规划局 2017年9月20日

《海绵城市调研报告.doc》
海绵城市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