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村调研报告

2021-05-15 来源:调研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清平乡深度贫困村调研(大场)

清平乡深度贫困村调研

为更好的完成省、州民政关于“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索与实践”课题调研,根据省、州通知精神,我乡认真开展了“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索与实践”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度贫困村基本情况

我乡现有深度贫困村1个,系少数民族傈僳族、景颇族杂居的大场村委会。大场村委会位于清平乡西北部,地处高寒山区,距乡政府24公里,全村总面积1743.79亩,辖1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一社、二社、三社、四社)。其中:傈僳族412人,景颇族120人,全村共532人,是一个傈僳族和景颇族杂居的村寨,通电率100%,通自来水1个小组,其余都是简槽水,村内道路都是土路。大场村现有耕地面积1375亩,其中:水田428亩、旱地947亩,年人均收入1600元,处在首先要解决温饱的低发展水平。经济作物以种植核桃、茶叶、草果为主,共种植核桃树11439棵、茶叶面积497亩、草果188亩、棕包848棵、洋丝瓜141棚。养殖业以养殖牛(以耕牛为主)、山羊、猪为主,共有大牲畜存栏数161头。有一个卫生室、一个妇女之家组织。

二.大场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1.班子建设情况。大场村村级班子现有村支书兼主任1人、副支书和副主任各一人,还有一名大学生村官。村班子成员大专学历1人,中专学历2人,初中1人,平均年龄36岁。班子成员综合素质较高,有凝聚力,充分认识团结出效率,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

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形象的真谛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能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村支部制定了村总支班子议事制度,重大决定、重大事项实行集体讨论制,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努力维护村两委团结,以村两委团结带动党内团结,以党内团结带动全村群众的团结,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到了真团结、真干事,确保了上级决议决定和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但是,由于大场村经济基础薄弱,村“两委”班子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信心不足,不能很好的发挥党员双带作用。

2.队伍建设情况。大场村积极发展壮大农村党员队伍,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把开展“把致富能手、先进工作者培养成合格党员;把普通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优秀党员培养成预备村干部,以充实村干部班子”活动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调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村优秀人才参与科技致富活动,但是,由于村党支部部分党员干部的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工作能力不强,责任心不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和调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增收步伐缓慢;。

3.发展路子情况。大场村由于地处高寒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业经济结构单一,以种植水稻、茶叶、香茅、草果等为主,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农民人均收入较低,处在全乡最低水平;加之村集体收入匮乏,债务累累,导致修路、铺路、改水、改厕等公益事业缺少必要的财力,群众看病求医、读书求学困难,。

4.体制建设情况。大场村集体的土地、林场等资源没有流转承包,缺乏村级服务组织,未能有效组织群众参与市场竞争。

5.制度建设情况。大场村各项制度完备,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发挥作用良好,坚持完善“两公开一监督”,党内选举“两推一选”将群众拥护的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人选进村两委;实行民主决策,遇事多和党员、群众商量,注意听取多方面意见;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 各项村规民约深入人心,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在全乡名列前茅。但是有些规章制度的在落实上还没有完全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督察和落实力度。

三.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交通条件严重制约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大场村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加之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弹石路仅通到村委会,其他村民小组都是毛路,到雨季,泥泞不堪,无法通行,通村弹石路路况也较差、资金短缺、无力养护,导致与外界物质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换十分困难,很多农业生产难以发展,农民始终在贫困中挣扎。目前,大场村80%的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亟待解决,危房户占了全村的40%以上。

2.农民收入结构单一,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产出率及劳动生产率较低。大场村大部分农户靠水稻、茶叶、香茅、草果等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非常弱,收入渠道狭窄,经济收入增加缓慢,土地产出率及劳动生产率较低下。

3.农民素质普遍较低。大场村贫困人口中,大多数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小农思想严重,对怎样脱贫致富懒思考、怕困难、怕担风险;

有些农民想致富,但受地理位臵、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又难以找到一条致富的门路;农民素质偏低,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提不高,农业生产效益跟不上。特别是受贫困的影响,农民受教育的面不广,贫困农民脱贫的难度加大。据调查:大场村初中文化以上的劳动力仅占了7%,劳动力文化素质严重偏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和外出务工竞争能力。

4.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生产资金严重缺乏,农业生产化无经济支撑。大场村农民生产投入普遍缺乏,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都无钱购买,甚至连最基本的耕作器械,如耕牛也买不起,更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尽管近几年,国家对大场村给予了极大扶持,但因受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还是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严重影响了贫困村经济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对策和建议。

(一).清平乡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对策和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大场村生产生活条件。交通不便、通讯落后、能源不足仍是制约清平乡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大力度,尽快结束大场村基础环境较差的状况。重点应抓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乡村道路硬化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改造、农民无房和危房改造等,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养殖业努力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大场村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

以效益为核心,重点发展以油茶、香料烟为主的经济作物,作为农民脱贫的主导产业,进一步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

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贫困群众整体素质。农民群众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因此,要坚持把培训农民、提高素质作为治本之策,着力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一是要全面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开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整体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要搞好示范带动,使农民转变观念,掌握技术,增强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4.加强农村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增强农民抵抗风险能力。大场村群众因病、因残及其收入不稳定性等原因,造成返贫的人口较多,而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抵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要进一步将大场村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进一步搞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结合的管理体系建设,将大场村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及时纳入扶贫范围,提高他们的生产发展能力。

(二)民政部门“十二五时期”加强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用5年的时间把大场村逐步建成以特色产业为主题的新农村。逐步建立完善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达到100%,逐步建设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和

文体活动场地。农民培训设施逐年配套,力求村民掌握一至二门劳动技能。

2.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加强农村“五保户”供养、低保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引导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落实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推荐第2篇: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

**县**镇**村调研报告

*****

根据区、市、县组织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荣幸的被选派到**县**镇**村担任第一书记。4月9日到村里报到后,我采取走访农户、实地考察、召开干部座谈会、民情恳谈会、民情分析会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此外,还走访了**、**等村,从而进一步了解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等情况。

一、基本情况

**村是我市**县**镇的一个较为贫困的山村,村民以壮族为主,全村有5个自然寨,分为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30户,总人口973人。除龙冲片区外,其他四个自然寨的村民基本都是水库移民。全村有一所村级小学,是一个复式教学的学校,包括学前班到小学6年级,80多名学生,各年级的学生交叉在一起上课,连校长在内仅6名教师,学校教学基础设施较差。

**村行政区划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移民村。全村共有水田248.8亩,人均水田只有0.26亩,旱地145亩,人均不足0.15亩,林地9500亩,人均9.7亩,林木大都是生态林,周家水库的水源林,经济林所占比重很小。

村委现有干部3人(党支部书记1名,村委会主任1名,村委会副主任1名),中共党员30名。村的党组织及村的行政管理组织基

1本健全,能够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及村务管理工作。

二、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县、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实现全村通电、通电话、通电视,从公路通往各村寨的主路基本都用水泥硬化,2011年兴建了90平方米的卫生室(目前还未投入使用)。生态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村共有沼气池120座。

经济产业结构情况:农业方面,全村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以种植茶叶、松树其他经济作物为辅,目前共种植有50多亩的茶叶基地;工业方面,只有两家引资驻村的茶叶加工小厂。据村委干部介绍,至2011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仅为20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没有。目前尚有两户(三人)还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该三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问题)。

农民增收情况:除正常的种植、养殖收入外,村民的主要增收渠道一是采割松脂(由于松树老化,增种补种的又跟不上,松脂的产量已逐年大幅下降);二是劳务输出,基本上每户都有一名以上劳动力外出打工,打工人数达到300人,占全村劳动力一半以上,占全村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村里有养殖山蛙一户,养殖竹鼠两户,养牛两户,但五户均处于试养阶段,还未能进行规模养殖。

三、制约**村经济发展和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由于**村为库区移民村,人均占有水田、旱地、山场极少。而且资源贫瘠,村委没有集体用地,没有任何经济实体,众多村民无田可耕、无山可种,只能靠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建议政府对库区移民村实行政策倾斜,对适合**村发展的产业进行招商引资,并简化证照办理手续,实行税收减免。

2、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低下。全村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基本上没有加工能力,产业化经营尚处在萌芽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民增收的重点和希望在于产业,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民富、民心聚。我们应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高效生态+休闲观光”的思路,对**村的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寻找一项适合**村村民发展的产业进行宣传推广,政府在筹资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促使某项产品在**村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确实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

3、由于该村农田离水源较远,农业用水紧张,部分水田已渐成旱地,这也间接导致很多农田丢荒。目前需建四条三面光渠道:**水库至**水田、**水库至**、**水库至**、**水库至**。计划在今年10月份拿出初步测量资料及预算上报,争取列入县级扶贫计划项目。

4、村民文化娱乐设施极为缺乏,全村没公共活动场所。村里无法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几乎为零,村民聚在一起

时均是靠喝酒、打牌、打麻将度闲暇时间。建议政府考虑库区移民的实际困难,争取在**村建设一个村级公共宣传文化服务中心。

5、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建议政府加强宣传培训工作,为新家村建设,农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2012年4月23日

推荐第3篇:贫困村政协调研报告

XX卫计委

关于贫困村标准化卫生计生室建设

使用情况汇报

县政协:

自我县精准扶贫攻坚活动开展以来,XX卫计委按照《濮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加强贫困村卫生室建设的有关事宜的通知》(濮卫规划〔2017〕12号)文件要求,紧密结合当前我县贫困村标准化卫生计生室建设任务工作实际,现就贫困村卫生计生室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汇报如下:

一、现状

(一)基本建设情况

我县贫困村共73个,其中,已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55所,未建设18所。2018年计划建设完成18所。

(二)执业人员情况

全县73个贫困村共有执业人员210人,其中乡村医生193人,执业助理17人。73个村中72个村有执业医生,1个村需调配村医(梁村申庄)

(三)组织领导情况

近年来,我县按照《濮阳市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攻坚行动(2013-2016年)实施意见》(濮政〔2013〕64号)、《XX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攻坚活动(2013-2016)实施意见》(乐政〔2013〕24号)文件要求,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督导组,负责该项工程的日常工作的运行、协调和督导,并定期召开专题会和调度会,研究分析解决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村卫生计生室达到六室分开,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严格标准、注重内涵、以点带面、加强督导,边检查、边规范、边施工、边初验,有利于促进了全县乡村医疗机构的标准化步伐。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明确工作任务,强化责任分工。

按照《濮阳市卫计委标准化建设使用情况通报》濮乡医建办〔2017〕3号文件有关要求,紧密结合当前我县贫困村卫生计生标准化建设工作实际,县领导及卫计委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工作任务,强化责任分工,县卫计委全面认真开展自查,使贫困村卫生计生室建设项目做到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基层卫生计生医疗体系服务作用,有力保障贫困村顺利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工作任务。

(二)加快建设进度,确保落实到位。

按照贫困村村卫生计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部署,当前全县贫困村标准化卫生计生室建设任务73所,贫困村卫生计生室建设已完成55所。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我县村卫生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医疗条件有改善,队伍素质有提升,服务水平有提高”。

(三)注重建设内涵,提高服务能力。

一是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注重内涵建设、软件建设。县卫计委对全县村卫生计生室的建设标准进行了统一标准、统一制作、统一发放,达到了诊断、治疗、用药、收费等就诊流程的规范化。二是采用多种方式,充实村卫生计生室业务技术人员,县卫计委医政股定期组织专家对全县乡村医生进行专题培训。并建立长效考核机制。坚决杜绝将村卫生计生室建设变成私人住宅装修,确保卫生计生室在达到标准化建设后能给村民提供长远、有力的健康保障。

(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我县将贫困人口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人员,一是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到户到人;二是贫困人员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三是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四是贫困人口免费全面体检率达到100%(含老年人体检、乙肝五项、肝功能检测等项目);五是对需要接种乙肝疫苗贫困人员及时免费接种;六是开展精神卫生筛查工作;七是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作为重中之重,对患病贫困人口落实“八个一”工程。即“所有患病贫困人口确定一所定点医疗机构、明确一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一份服务协议书、制定一张健康卡、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建立一份健康档案;针对重大疾病患者组织一次健康会诊,发放一张健康明白卡”。

(五)加强对贫困村乡村医生的培训。定期举办贫困村乡村医生业务培训班,邀请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教授、医师为学员讲课,培训课侧重于各种农村常见疾病,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妇科、儿科、老年疾病等的预防和临床诊断,并为学员提供一定

的临床实习机会,加深领会和掌握理论知识。每年组织贫困村乡村医生参加集中、网络视频教育等各种形式培训至少两次以上,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通过培训,让乡村医生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更新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存在问题

1、我县所建设的标准化村卫生计生室存在被村委会占用、驻村 村卫生室工作的高中应届村民学生签订合同,由村委会推荐,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村民学生被医学院校录取后,县财政出专款培养,学习期满后回村服务。同时,为乡村医生接受培训教育创造条件,在免费提供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适当合理给予误工、交通、食宿等补助费用,为乡村医生创建“无经济负担”的培养环境,确保乡村医生参训率和培训质量,保证学有所成,充实壮大乡医队伍。

3、建议明确乡村医生身份,改善乡村医生待遇,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在确定了村卫生室的应有地位与医疗卫生职责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乡村医生数十年来对农村卫生事业的贡献以及他们对前途与命运的关切,尽快明确乡村医生的身份,参照民办教师及乡村畜医转为公办的作法,将乡村医生全部转正,纳入事业编制管理,结束“农民”给农民看病的历史。同时,探讨县财政落实乡村医生补助、补偿政策。

4、建议县政府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人事社保和财政部门应根据农村实际,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乡镇卫生院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因地制宜研究建立覆盖所有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制度,资金来源可以采取自己交一点,村里补一点,政府扶助一点的方式解决,使乡村医生老有所养,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三、下一步打算

1、强化乡镇党委、政府要落实政府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责任,把农村卫生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卫生、财政、发改、建设、国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

负其责,相互支持,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参与和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力争贫困村村卫生计生室尽快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2、要切实加强对贫困村卫生计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加强督促检查;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做好协调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高度重视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情况。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在标准化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其督导作用,做好建设项目投入使用的工作。加大监督力度,督导已验收项目限期投入使用,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定期召开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推进会,总结经验,督促投入使用进度。

4、全面落实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情况报告制度。认真检查梳理本地区项目投入使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根据职能和职责分工分类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内容、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对于短期内可以入住使用的责令限期整改,对于短期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列出时间表,明确整改进度,定期督促整改,确保如期完成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工作。县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县委县政府督察局适时开展“回头看”专项督导,对建设项目仍未投入使用的乡镇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推荐第4篇:某县贫困村现状调研报告

一、XX县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及范围

XX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与四川交界处,地处东经103°59′18″-104°27′50″,北纬27°49′11″-28°24′38″之间,东与四川XX、高县接壤,南靠彝良,西与大关、永善县毗邻,北与XX、水富县相连。东西最宽46公里,南北最长62.5公里,总面积2092平方公里,是云南入川的北大门之一,素有“滇川门户”之称。

(二)地形、地貌、水文、气象

XX地理气候条件特殊。XX属典型的山区县,境内地势起伏较大,山势以高中山为主,呈南高北低状,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由于受关河、白水江深切,将全县分为三大块,东北片区、南部片区和西北片区,并形成了关河东岸和西岸两大山脉,造就出重峦叠嶂、山势陡峭、沟壑纵横的地形地貌特征。最高海拔2263米,最低海拔329米。县境南北狭长,东西略窄,最大纵距62.5公里,最大横距46公里。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湿润、偏暖,四季较为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日照较短,有多雾多湿多雨的特点,据气象部门统计,年平均气温17℃,极端最高温41.8℃,极端最低温-2.5℃,大于10℃的年积温5370℃,多年平均日照为965.7小时(841-1170小时之间),日照率22%,相对湿度81%,无霜期为328天。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226.2毫米,最高值1800毫米,最低值1000毫米。全县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83亿立方米,折合多年平均径流量884毫米,径流系数0.72,径流的地理分布与降水分布相同,高值达1200毫米,低值为700毫米。最适宜发展林业。

(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XX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辖10个乡镇,78个村委会,16个社区,2624个村民小组。2013年末有农业人口92528户355361人,劳动力177817人。有耕地39.28万亩,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26.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6.95%。全县国民生产总值31792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71098万元,第二产业156064万元,第三产业90767万元,三产比重依次为22.4:49.08:28.55;县财政年总收入13809万元,支出为143999万元;粮食总产量12.63万吨;农民人均有粮33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971元。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25210户113400人,占农业人口的31.91%。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分散居住在边远偏僻的山村,交通不便只好人背马驮;电力紧缺或供电质量太差,黑灯瞎火只好用火把、手电筒照明;通信落后,信息闭塞,土地贫瘠,物产单一,广种薄收;饮水缺乏,取水距离远;就医入学远非常困难。

(四)基础设施状况

全县乡(镇)通公路率为100%、78个行政村基本通拖拉机公路,自然村通公路率36%,通车里程918公里,其中省管公路140公里,乡村公路778公里,公路路面较差,等级偏低,等外公路偏多,通路不通车现象严重。已经修建的内昆铁路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通电的村78个,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农户通电率85%,但是供电线路简易、老化,达不到供电技术要求的占50%左右,电力设施陈旧,农村电价太高。

二、贫困现状、原因及问题

由于XX县处于多种自然灾害交汇的山区,风、冷、干旱、洪涝、冰雹、泥石流等灾害较为严重,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较为突出。大部分特困人口集中在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的边远深山区,贫困的主要原因:

一是山高坡陡,山大沟深,土地瘠薄。由于这些地区通路、通水、通电、通讯、上学、就医等设施改善投资大、成本高、开发难度大,一定程度上被社会发展边缘化。致使这些地区交通不通、信息闭塞、文化落后、观念保守、与外界交往沟通难,谋生发展能力低,脱贫致富无门路、无条件、无能力。贫困群体生活条件、人居环境、医疗卫生条件差,文化落后,精神生活贫乏。 二是贫困村不少农民素质低,没有发展思路。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陌生,他们一贯认为农耕为本,听天由命,消极悲观,贫穷是因为祖坟没有埋好,居住的环境屋基不好、命运不好,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 思想观念保守,无能力走出深山沟,接受新事物。 三是现有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多变。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暴雨、冰雹、霜冻、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薄弱无法保障的地方,缺乏起码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遇到自然灾害和疾病,贫困程度急剧加大,返贫率高。

四是疾病、伤残、弱智胆怯、子女上学成为贫困的重要原因。农民虽然大部分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远离公路、远离医院,无条件及时就医,不管不问的贫困户在贫困村比较常见。一些村级卫生室条件差,医生职业道德差,技术水平落后,政府补助部份几乎是补给了医生。在箭坝村调研时村民们说:政府实施“新农合”,对参合人员的看病就医实行当场减免,这一政策很好,我们非常感谢。可我们有一事不解,我们在本村卫生室看病抓药,好象减与不减没有多大区别,比如说输一次液,大体上都是一样的药,带医疗证本本去减了要50多元,如果忘了带本本去未减也才50多元。

贫困地区由于远离集镇、远离学校,在寄宿制不完善的地方存在适龄儿童上学难。在箭坝村调研时有村民们说:从石古坪(箭坝村一村民小组)到箭坝村中心院小学,成人走一个单程需要1.5个小时,10岁以下的孩子要2小时以上。石古坪原有一个教学点,当地的孩子可以在此读1—3年级,4年级才到箭坝中心校,可后来因集中办学,教学点被撤,孩子们从1—4年级就要到箭坝中心校走读(老师们说4年级前孩子太小,寄宿制不好管,到5年级才能住校),每天要往返4个小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更艰难,学习成绩非常差。可这还好,听说以后的孩子必须先上幼儿园读过学前班后才能上小学,但这里读学前班,同祥要到箭坝街上去读,4—5岁的孩子每天能走几个小时去吗?途中还要淌过几道河?!不可能每天都由家长背着去上学吧,再说孩子们的家长也因不识字,大多外出在小煤窑或小砖窑里打工,孩子由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甚至祖辈带着。在此请求上级领导在制定政策时顾及到边远山区,我们真的不愿意看到有新的失学儿童产生,下一代还有文盲,山里的人也渴望一代比一代强啊。

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往往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从小到大就生活在与世隔绝封闭式的环境里,导致综合素质低,见识少,无主见,胆小怕事,见陌生人就胆怯,利益受到侵害不敢声张。有了困难不敢找政府领导。同时思想单纯,容易满足,也容易上当受骗,几乎所有被拐卖妇女儿童(少女)都是来自山区的贫困家庭。

五是得不到救助扶持。特困人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没有社会地位,人们对他们往往是嗤之以鼻,看不顺眼,得不到他人的重视、关心、支持和帮助。以前实施的很多扶持项目都冠有“示范”或“样板”二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示范样板”是建在“几不通”的贫困山区的。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一年一个样,十年大变样,”如农网改造:公路沿线、矮山河谷、集镇附近的农户多年前就实施了第一次农网改造,最近又实施第二次农网升级改造,可还有极少部分交通闭塞的深山区至今还不通电,也许再过十年还是那个样。

六是享受不到公共设施等社会资源。公路沿线、矮山河谷、集镇附近的农户可以轻松或无偿享受水、电、路等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可边远地区的农户要解决水、电、路的问题,既使政府补助一部份,也还需要受益农民自筹资金、投工献料,还要向已享受水、电、路等公共设施的农户支付一定的搭线费,土地占用费、青苗损失费等等,才能让你在他们的地盘上接线。老百姓常报怨说“肥肉上添膘、鸡脚杆上剃油”。

七是社会发展不平、扶持力度向特困地区倾斜做得不够,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通过对全县最好的一个村(牛寨村)和比较差的一个村(箭坝村)的调查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牛寨村获得支农惠农资金2000万元以上,可箭坝村不足200万元,除了政策性扶持差距外(地理区位差,没有示范项目),箭坝村民由于没有购买力,良种(苗木)补贴、农机具(车辆)补贴、家电补贴等等惠农补贴就享受不到。从享受低保的村民比较:牛寨村享受低保村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远远超过箭坝村中高收入家庭(按人头分配指标)。从居住条件看:牛寨村居住钢(砖)混结构楼房的有110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9.46%,居住砖木结构平顶房的有303户占全村总户数的16.29%,居住串架瓦房的有45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4.25%,基本消除了茅草房、杈杈房等简易住房。可箭坝村居住钢(砖)混结构楼房的目前不到100户,还有791户还住在不防震的土墙(坯)房里,还有19户居住茅草房、杈杈房等简易住房,调查中发现还有1户住岩洞。

八、认识不到位。由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条件差,扶贫难度大,扶贫成本高,工作量大而且辛苦,短期内扶贫效益不明显,出不了政绩和亮点,不愿意去“啃硬骨头”。导致还有相当比例的贫困农户享受不了党和政府扶贫的优惠政策,得不到扶持。

九、没有增收产业。政府还未出台相应农业发展规划,没有确定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骨干产业,导致扶贫项目规划的产业虽然覆盖面宽,但品种繁多,零星分散,形不成规模,又加上产地远离集镇,交通不便,很难进入市场,成不了商品。农民的综合素质低,只看眼前利益,发展产业认为是政府的事,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有龙头企业带动、“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集约化经营格局就不能形成,抗御风险能力弱,政府一旦取消投资,扶持的产业也就随之消失。“年年扶持产业年年不见产业”,农民看不见增收的前景。

三、政策建议

(一)增加退耕还林指标

由于以前实施的退耕还林大多在江边和主干公路沿线,实际上这些地方农技、土壤、自然、气候、光热等各种生产条件都很好,粮食产量高。但土地贫瘠,气候条件恶劣,广种薄收,生产和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高寒边远贫困地区未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1、增加退耕还林还草计划指标,对亩产量低于120公斤以下的土地全部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改变广种薄收的局面,实施生态扶贫,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率逐步消除因灾返贫率。退耕还林要与扶贫开发相结合,重点要放在边远、高寒深山区。江边河谷地区,因交通、光热、土壤肥力等基础条件好,粮食产量高,应“以粮为主”。按照“高山绿色银行(发展经济林果)、二半山满山牛羊(发展畜牧业)、矮山河谷玉米粮仓(发展粮食产业)”进行规划。

2、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后,原农户的土地实施退耕还林。

3、村组公路两旁实施退耕还林。公路是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公路不通农民养的肥猪运不出山,不能成为商品,由于公路不通很多木材腐烂在山里,由于公路不通农用物资运不去,农产品运不出,增产不增收。山上的农民迫切需要修公路,修公路就要占用山下农户的土地,土地使用协商难度大,一些乡村领导就调整低保指标补偿给山下农户,造成新的发展不平。为了解决失地农民补偿,公路建成后两旁种树,实行退耕还林补助。

4、对目前林业部门已规划为封山育林区域的荒草地、林地和“天保工程”,应按照退耕还林补助标准给予补贴,同时进行低产林改造。对由于生存条件差,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已外出务工,造成大量耕地被抛荒, 被抛荒后又无条件流转的土地应按照退耕还林要求实行造林和补贴;对已进行封山育林的应制定相关的补助标准给予农户育林补贴。

(二)整合资源,加大异地扶贫开发力度

生活在边远高寒特困地区的贫困群众大多失去基本的生存条件,部分农户每年口粮不够吃,自我积累能力差,居住在边远、高寒的深山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极其落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扶持成本高。当地村民最大的愿望是通路、通电、教育和医疗。他们说:路通了、电通了,就好早日改造他们的破烂房,有好的学校,下一代才有希望。在农业生产上还是靠天吃饭,只要不受灾,能够解决温饱就行。“要致富、先修路”,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村组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但山区山高坡陡岩层大每修1公里的村组道路要在10多万元以上,要解决水、电的投入也巨大。一个村民小组有的只有几户或十几户人家,而且农户居住分散,远离干线公路和高压线路,单是解决通路的问题就需投资几十万元,再加上通电、通水、住房改造、培植增收产业,这样一下来一个村民小组就要投资100—200万元,户均投资10余万元,还不一定能稳定解决温饱!就只有实施异地扶贫安置,但XX境内很难找到合适的安置地用于集中安置。因为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所有的土地资源已承包到户,连宅基地都要靠政府征收,根本没有闲置地可以开垦用于安置。只有上级政府和扶贫办制定政策:

1、整合易地扶贫专项资金(包括发计局实施的国债易地扶贫资金)、地震民居安全工程资金、专项安居工程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农网改造资金、村村通资金、通达工程资金,实施农民新村规划建设,将那些边远、难以解决基础设施的特困农户进行集中安置。农户迁出后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对没有能力或不愿异地搬迁的农户,把他例为留守户或林农,政府给予实行低保和退耕还林补贴,让他们营造和管护林产业。对搬迁到异地,没有土地、没有生活来源的农户除给予低保和退耕还林补贴外,政府组织职能培训,可就地或外出务工,农户集中安置(农民新村)规模扩大后可增加就地就业机会,从事

二、三产业。真正使这些贫困群众摆脱山高坡陡边远分散,不通路、不通电、不通邮、不通电话和耕作难、运输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取妻难的困境。

2、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农民自主选择安置地自行搬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XX县内外以及云南省内外都有因从政或经商后全家人已搬迁到城市,成了城市人口后的原居住地承包的土地和所建的房屋被闲置,可以用于安置失去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政府应进行统计登记并将信息提供给需要搬迁的农户,由需搬迁户与原户主自行协商议定好后,在搬迁户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时,根据搬迁户的贫困程度,政府在一定范围内给予以奖代补补贴,这样不分县内外或省内外都可以实施插花分散安置。(笔者在箭坝村调查发现,该村已自行自费搬迁到湖南、湖北两省的农户有100余户)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别对待

在下达项目计划指标做项目规划时,要区别对待,山区不能与坝区和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一个样,搞一刀切。山区重点仍然是基础设施建设,下达计划指标时不能硬性规定基础设施占多少、产业占多少,要征求农民意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做到项目切实可行。项目建成投产后能够科学管护,正常运行,发挥长期效益。

(四)加大培训宣传力度

贫困村民贫困的原因,还由于他们文化落后、观念陈旧、耕作方式原始,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差,对这些贫困群体主要以科技扶贫和文化扶贫,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除继续改善交通、水利、电力、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要增加培训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自身要有脱贫致富的思路,依靠自力更生,依靠技能和科技走出困境。

(五)加大社会事业建设

教育:在寄宿制不完善的村如何解决上学距离远、无幼儿园、不通路、无校车等问题; 卫生:如何解决离乡村卫生院(室)远,又无赤脚医生、无救护车、无担架,留守老人、小孩生病后无法就地就近及时医治等问题。

(六)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由于扶贫的主要对象在深山区,所以扶贫工作的主战场要转移到边远高寒落后的山上。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打破以往的政绩观,少一点锦上添花,多一点雪中送炭。要建立和兑现奖惩激励机制,不要因某县或某乡项目没有实施好而剥减下年计划,这样实际上受制裁的是贫困百姓,对相关责任人没有任何影响,反而导致没有项目一身轻松的不良现象存在。应像抓计划生育工作一样建立台账,经常跟踪问效。要制定考核扶贫政绩的具体指标,杜绝为了突出政绩,将扶贫项目在基础条件最好的地方建路边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杜绝在边远高寒特困地区“绣一朵花”却没有人去看的陈旧观念;杜绝在没有增收产业的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入等考核指标靠主观分析认定。要统一明确扶贫单位的性质,统一明确扶贫工作人员的身份和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扶贫工作队伍。确保扶贫工作人员保持吃苦耐劳、扎实工作、长期作战的精神。

(七)争取援建帮扶

比较其他地州市县,XX人口密度最大,人均耕地最少;农村贫困人口最多,农民人均纯收入最少;山区最多,坝区最少;不通公路的山村最多,等级公路最少;雨量最多,日照最少;农业播种面积最多,单位面积产量最少;农产品品种最多,商品量最少;地区间差异最大,获得的支持最少;文盲半文盲最多,高素质农民最少,扶贫任务艰巨。为此,恳求国务院或直属机构挂钩帮扶。

推荐第5篇:18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

2018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

第一书记主要负责督促、检查党的各项工作等。本文将介绍2016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

2016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1)

xx庄村位于张汪镇镇驻地东南公里,隶属张汪办事处,西距104国道,东靠马庄,南邻辛庄,北邻杨楼,交通不太便利。XX年以来,村里先后建立了农家书屋和体育健身广场,硬化了部分道路,安装了路灯,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面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观。

全村共192户,725人,其中经商或外出务工人员占多数;享受低保12

户,其中残疾人5户,五保老人1户。全村共有耕地近800亩,均为水浇田,人均耕地亩,位置分散,由于土地存在级差,每户村民的土地都分成若干块,这样给种植和收割带来了很多不便。土地以种植粮食为主,一年两季,粮食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少部分地块种植土豆或蔬菜。

一、村基层组织

xx庄村设立一个党支部,现共有党员17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村两委成员共4人,全部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全村党员年龄层次偏高,年轻党员偏少,年龄段分布非常不合理。现在支部正大力发展,把村里思想觉悟高、致富能力强、在群众里有威信的青年吸收到组织来,今年通过公推直选新发展了两名年轻的积极分子,均在30岁以下。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党员三会一课和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召开座谈会,对农村党员一线创先争优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群众反映较

大的党员进行约谈,要求限期整改,跟踪问效。

二、xx庄村经济状况

全村集体经济无收入,大项开支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筹资酬劳解决,村民人均年收入约9000元,低于全市XX年农村居民平均水平。村民收入主要依赖务工、经商等非农业行业为主,约占家庭收入的%。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1、抓班子,带队伍,进一步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

在班子建设上,旨在凝聚班子的合力,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坚持学习制度,带领村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理论和农村各项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

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想方设

法发展经济

充分利用好村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设备,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培训,让大家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了解致富信息;掌握致富方法,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切合实际,办几件惠民实事

对生活有困难的特困家庭和低保户为他们争取政策和资金,开展一对一联系困难户,为他们送温暖,缓解了这些家庭的生活困境。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利用优惠政策帮助村里实施道路硬化,不断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让村民们感受到交通方便带来的实惠。

2016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2)

按照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安排,经过市委组织部的选拔和培训,我到xx街道xx挂任第一书记。经过驻村入户调研,对该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基本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位于xx市东北约5公里处,南与东沙河前荆河沟搭界,东靠荆河河道,北与俞寨村相邻,西靠滕平公路,现有人口1498人,383户,耕地面积1200亩,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与外出务工、种植、养殖。常规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辖区内有森林公园、荆泉水厂、招商引资企业9家。近年来,xx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居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团结奋斗下,居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先后获得过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市、街道多项荣誉称号。

1、生活环境方面。后荆沟局,道路平整干净,房前屋后井然有序,住宅整齐划一,家家门前水泥路,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户户通上自来水,夜晚照明路灯,24小时不间断视频监控。

2、卫生教育方面。居内高标准建设了市级合作医疗定点卫生所,有效

解决了百姓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教育方面村投资150万元建立了荆泉小学,不但解决了本村孩子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还为附近5个村居孩子上学提供了方便。

3、社会保障方面。先后为人民办理了城镇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各种保险,同时为居内一些因病、因残致穷的家庭办理了低保救济,真正做到了让辖区群众不为自己老了、病了而发愁,让每个家庭的生活都幸福。

二、组织建设

xx现有党员36人,居两委成员6人,其中女干部1人,大专学历3人,两委交叉任职1人。该居在支部书记侯波、居委会主任侯钦亮的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特别是村干部在竞争激烈的选举中当选上任后,为了总结换届时的承诺:工作

中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顺应人民群众,加快经济发展。应该说是一个主体素质较高,富有活力的队伍。

三、经济情况

xx是传统的农业村,村民生活发展85%来源于外出务工,近年来在xx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发挥地理位置优势,由市政府征地65亩建设了湿地森林公园、供全市人民饮水的荆泉水厂。荆泉水厂坐落居东,居两委全力改善市水源地的环境大力打造宜居环境。招商引资辛圣装饰、瑞祥纺织、好美制衣、威滕电子、美亚家具、永强水泥等9个厂子,解决了很多村民的就业问题。

四、计划生育情况

xx现有育龄妇女300人,一胎184人,二胎91人,多孩16户,女扎77人,放环177人,计划生育工作历来是比较难干的工作,还有历史遗留问题,面对困难村干部有着一种敢碰钉子,不服输的精神,建立了计划生育平面户况显示图,让每户尽显图中。发现问题及

时解决有效遏制了计划外生育现象的发生。

五、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工作建议

通过深入调研,该居存在着干群关系缺乏沟通、老百姓的思想观念相对还比较滞后、计划生育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和谐稳定。下一步,我将团结居两委成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按照街道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本居实际情况,一是加强现有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制订完善党员学习制度,采取定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定期传达市、街道最新会议精神,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切实提高现有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发展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组织居里的高学历人员、复员军人、致富能手等非党人员,通过学习培训、集中座谈、专人帮扶等方式,使其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三是强化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党员每月义务劳动日

活动,组织支部党员,对居内环境卫生进行清扫,对居内困难户、五保户进行帮扶。

2、完善居各项规章制度。务实管用的制度,是推动组织建设上水平的重要保证。健全完善四议两公开、两会两票等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的能力。

3、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一是统筹安排、责任到人。居两委班子成员和计生专干,施行包组包户责任落实到人,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切实增强人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意思;二是制订计生工作例会制度,每月5日前社区领导、村两委班子成员、计生专干召开计生工作例会,总结上月工作,找出不足,安排本月工作,做好心中有数,指出工作重点,责任落实到人。三是加大计生宣传教育力度。将计生工作纳入党务村务公开,在居组主要道路刷写规范醒目的计生宣传标语,发放计生

优惠政策等有关材料,按要求分类整理各类档案材料统一装订成册,接受群众监督。

推荐第6篇: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村作为“十二五”贫困村,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得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近年来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我乡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化、卫生条件差,农民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脐橙、油茶、水稻和家庭式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村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扶贫工作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1、扎实做好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整村推进是我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综合扶贫工程,事关贫困农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大问题。做好整村推进的项目申报工作是做好整村推进工作的关键和前提,确保做到每一次项目计划报送及时规范,按要求报送资料,不迟报不漏报,并按要求对项目计划、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了不下3次公告公示。我村共上报水泥路硬化、水利设施修建、桥梁建设等10个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和村庄整治建设项目。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扶贫项目计划,在建设和实施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行项目实施责任状,认真执行年度计划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内容,并做好项目建设用地、拆迁、责任田补偿工作,没有发生过一起信访上访事件。

2、认真做好移民搬迁工作。在乡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前期做了大量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发现此项工作群众反响热烈,现已有13户移民乡镇安置,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3、做好扶贫对象识别及建档立卡工作。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要求精准识别贫困户并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严格识别程序,规范公示公告,并录入信息采集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此项工作,确定贫困户121户、443人全部建档立卡,为全乡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

4、做好“雨露计划”调查摸底和落实工作。经我村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共上报9名职业教育补助对象,使受训贫困对象进得了城、就得了业、增得了收、致得了富,增强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致富发展能力。

5、社会扶贫工作情况。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我村积极动员企业、乡、村能人参与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建有结对帮扶花名册,有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现已落实好半岽产业基地建设4项惠民工程,帮扶效果显著。

二、存的困难和问题

我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不容忽视,精准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我村精准扶贫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我村贫困人口主要集聚在深山区,交通、水利、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贫因素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二是扶贫队伍有待加强。随着办公的电子化以及扶贫工作的专业化,这需要上级加大人员、经费投入,配齐配强扶贫队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以帮助贫困村组和贫困人口为中心,以扶贫和移民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移民方针,把尽快解决贫困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把争取上级支持和部门协作作为重要保障,紧密结合我村实际,创新具有特色的扶贫和移民工作新机制、新模式,为实现明年目标任务继续努力奋斗。

推荐第7篇: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A4

兴国县茶园乡富足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富足村位于兴国县茶园乡西南方位,与均村乡交界,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总人口285户1185人,有劳动力人口576人。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3个、党员28名、流动党员2名,现有6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79户391人,2014年脱贫15户24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14户73 人,2016年脱贫10户52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户146人,贫困发生率12.12%。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12户、因残4户、缺劳力2户、缺资金3户、缺技术3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8户,新增1户,返贫回退1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茶园乡政府,帮扶干部11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1人、乡村干部10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钟昭亮、唐怀忠。挂点帮扶县处级领导为王玉琴。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

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39公里,距离圩镇4公里,有3 条共1.9公里25户以上村组公路破损严重需修复。

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5.5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97.3亩、山林面积7790亩,人均耕地面积0.42亩、山林面积6.6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160亩,且村级无支柱产业。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

我村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很多,一方面没有技术人才;其二,没发展资金;其三,无人能积极的搞好产业发展,大多数人喜欢多打工的日子,搞产业没有底细及把握,跟别人做一天算一天更实在,本村的传统老产业是油茶生产,虽经油茶底改、种植等也是有大小年,不能年年增收,产量不变,增收缓慢,但又不能及时调整其他产业。

目前,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在本村小陂组建起了食用菌种植大棚8亩,以富足远煌种植合作社领办,联结贫困户26户,建大棚的资金全由产业项目资金解决的,贫困户参与劳动。根据目前情况看,生产、技术方面,合作社及贫困户等都无专业生产的技术能力;销售方面,也没有稳定的销售途径,如生产的产品在本地方市场出售存在较大的问题,整个生产的产品没有把握能够创造多大的经济效益。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改造通组公路3条1.9千米、改水30户、改厕30户、改房6户;新建280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圳40处,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2人,新建8个垃圾集中收集点。

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教学点方面,我村有教学点1个,但教学点教师不够,

1 仅有一名教师。

4.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困难。

我村现有未脱贫贫困户31户,其中因病致贫12户,因残致贫4户,缺劳力致贫2户,缺资金致贫2户,缺技术致贫3户,因学致贫4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3户。在这些贫困户中,病残家庭占16户。这些人病的病,残的残,无法生产自救,他们主要靠低保、医保过日子,致富的精神丧失,很难走出贫困线;因缺劳力致贫的有2户,这两户人一时间很难调整劳动力去从事更多的产业生产及获取收入,因缺资金致贫的贫困户虽然国家发放了扶贫贷款,但贫困户也没有认真去抓好产业发展,还是老样子种种自己的责任田,无多大的发展;因学、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的7户,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可以调整劳动力去从事更多的生产,但其中也有不少人懒的思想严重,过惯了有日和尚撞日钟的日子,没经济发展意识,所以贫困户脱贫工作还需要他们内在动力的提高,政府多引导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从而达到走向富裕。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脱贫规划

结合富足村实际,2017年贫困人口脱贫达到10户56人,为了完成脱贫目标,我村主要从发展产业、务工就业、教育帮扶、保障扶贫等措施进行精准帮扶。具体措施内容如下:

1、产业脱贫

(1)光伏产业。一是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扶持5户贫困户。

(2)食用菌及大棚蔬菜产业。由远煌专业合作社牵头,由本地创业能人方远煌带动,利用10个大棚种植食用菌及蔬菜,贫困26户。

(3)油茶产业。建设450亩油茶低效高改项目示范基地,受益农户38户141人,其中贫困户27户163人,现全村贫困户全覆盖、全受益。同时,鼓励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对老油茶林自行实行低改。

2、务工就业脱贫:就业扶贫45人。其中,油茶基地务工50人,远煌合作社基地务工22人。

3、教育扶持16户16人。

4、保障扶贫7户22人。

在一系列产业脱贫措施的带动下,创造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具体效益分析如下: (1)光伏产业脱贫

具备安装条件的5户贫困户,采取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按每户装机容量5KW,安装完成后户均发电量6000度(每月500度),并网电价0.62元/度计算,每户可年均增收3720元。

(2)食用菌及大棚蔬菜产业脱贫

2 26户贫困户通过入股合作社、务工等,每户均可增收8000元/年。 (3)油茶产业脱贫

通过实行油茶低改,按10亩/户标准,低改后第一年每亩可增产茶油12斤左右,贫困户增加收入5200元,另通过在新植基地务工,每个劳动力全年可增加收入11000元左右,两项可为贫困户全年增加12500元左右收入。

(二)做实“两不愁三保障”。

根据扶贫工作的要求,上级下派了工作队对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反复调查核实,进行帮扶,贫困农户反映热烈,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呼声不断高涨,针对吃饭,穿衣不能自己解决的部分贫困人口实行全家低保,保障其吃饭,穿衣没问题,逢年过节特意走访苦苦困难群众,保障他们衣食无忧;住房方面,实施土坯房改造,有的新建了砖混房,有的进行了房屋维修,有的住进了保障房,移民扶贫搬迁等,2017年新建保障房3户,房屋维修3户,政府按政策给予了资金支持,群众住得安心,目前所有贫困户不存在住房无保障问题;小孩上学,从上幼儿园到大中专学院对困难群众实行了经济救助,没出现一例学生辍学的;医疗方面,国家实行了对困难群众“四道”医疗保障线,精准扶贫户住院看病基本零负担,保障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无法医治疾病的历史难题。

根据“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我村在巩固现有的基础上,对还有个别贫困户的土坯房改造等情况必须全面完善落到实处,对意外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解决,确保贫困群众吃饭,穿衣有保障,上学,看病,住房有保障,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三)加大产业扶贫覆盖面

我村的传统产业是以油茶、红薯干、水稻为主,贫困户基本熟练生产这几类产品,在保持原有生产基础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户发展油茶产业和倒蒸红薯干,这两项产业在茶园很有特色,有很多人喜欢,现在市场价格行情很好,是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其中,实现贫困户,户户增收。

以远煌专业种植合作社创办的富足食用菌基地,基地在我村小陂组,大棚已建成,参与该合作社食用菌基地的贫困户已经有26户,通过基地的生产,会有很多农户能学会食用菌的生产,管理和销售的技术和经验。通过这批人的引导,将来必将扩大该种植项目的规模和范围,引导更多的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受益。

加大养殖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号召贫困户家家养家禽,有条件的养牛、养鱼等,动员贫困群众加大养殖规模,从中增产增收,增加人均收入。

(四)壮大村集体经济:

以前村里靠上级转移支付过日子,村里变成了“空壳村”,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有待于我们全体村干部去考虑,现今面临的问题就

3 是村级没有搞集体经济的本钱,所以目前也没有去考虑发展。

为壮大集体经济,一是通过光伏电站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二是发展食用菌及大棚蔬菜产业,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三是由村集体发展养牛产业,贫困户可以通过入股、务工、寄养等方式进行联结,既让贫困户增收,也让村级有利润,不断做强做大养牛业,最终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

4 兴国县茶园乡匡坊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匡坊村位于兴国县茶园乡西北方位,西与泰和县水槎乡、均村乡交界,属于深度贫困村,因2017年户籍整治后,全村总人口470户2160人,有劳动力人口800多人。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3个、党员38名、流动党员4名,现有5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199户854人,2014年脱贫58户288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53户226人,2016年脱贫23户97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户243人,贫困发生率11.25%。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11户、因残10户、缺劳力16户、缺资金7户、缺技术10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9户,新增4户,返贫回退1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兴国县环保局,帮扶干部18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9人、乡村干部9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茶园乡驻村干部熊焰。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

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38公里,距离圩镇3公里,仍有2条25户以上村组公路未硬化,共约2.3公里。

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 15.83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9.5亩、山林面积22653.9多亩、其中十八排公益林面积4000多亩,人均耕地面积0.5亩、山林面积10余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300多亩,且村级无支柱产业。村级没有可用集体资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创收乏力,村集体经济基础十分薄弱。2017年之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十八排公益林补偿的提留部分。

3.气候原因:匡坊村属边缘山区,海拔高,气候恶劣,自古是以油茶、红薯干为主要经济作物,而油茶的周期特别长,从开花到采摘整整一年之久,冬天开花之时总是东南风或者阴雨天气,这就大大降低来年的产量。春天油茶果实正从花丛中出来,但由于我村的地理位臵偏高,如遇到连续霜冻或者冰冻,当年的油茶收成较低。夏天伏天遇到干旱,果实得不到足够的水分,无法成长,从此大大减少产油量。秋天遇到台风十分强烈,树上的果实就会被风一扫而光,随着近几年气候变化较大,冬季气温明显偏高,因此,导致油茶收成大打折扣,农民的收入也就变得不稳定。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

缺乏合作社、致富能人带动;匡坊村是一个较为偏僻的行政村,山多田少,山体滑坡、野猪等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扶贫产业基地规模小、联结贫困户不多;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农民大多是老人和未成年人,农民素质偏低,土地流转或土地转包的意识很低,左盼右顾的心理很明显,坐享其成的人也不在少数。给发展较大规模性种植、养殖业造成一定困难,同时也造成了联结贫困户不多的难题。启动资金缺口大;由于偏远,交通条件非常落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网络无法正常使

5 用,电力方面又达不到需求,所以无形中增加发展产业的资金投入。销售途径不稳定;由于产业规模小,不能做大做强,打造不出自己的品牌,销售就成了创业者的一块心病。经济效益整体也无法提高。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硬化通组公路2条3千米,扩宽硬化公路3千米,仍需新建饮水工程1处,改水52户、改厕46户、改房19户;新建500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陂12处,水圳20处,新建休闲广场2处,新安装太阳能路灯130盏,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5人,新建4个垃圾集中收集点。

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方面,我村教学点方面,我村除村级小学外,还有教学点1个,仅有一名教师。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脱贫规划。

发展模式:我村主要以十八排旅游开发为重点。再由当地致富能人创办成立养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由合作社创建基地并联结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以养肉牛、养蜜蜂、放养土鸡。以大量种植红薯、建设油茶低改项目示范基地。让前来十八排旅游观光的游客们玩得开心,吃得舒心,买得放心。

1、依托十八排得天独厚自然条件:把原有的崎岖羊肠小道建设成为一条现代化的水泥公路,让前往十八排旅游观光的游客们交通有安全感。然而,十八排是一个自然生长各种中草药材的盛地,尤其适合种植百合,打造一个百合种植基地,不但可以药用,百合花开放之际,形成一片亮丽的花海,形成十八排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养殖业:以合作社创建基地,联结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根据我村现有自然环境资源,可放养野生蜜蜂400箱,年产蜂蜜约8000斤;肉牛200头;土鸡5000羽以上。直接受益农户200户以上。

3、红薯种植:我村种植红薯面积达200亩以上,直接受益农户200户以上,目前利用各种渠道及农村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4、油茶产业:我村原有油茶林10000多亩,通过这两年的油茶低改,经过垦复、补植,使覆盖贫困户全受益。进一步鼓励农户特别是贫困户主动对油茶林进行低改。

(二)做实“两不愁三保障”。

到2018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即稳定实现农村相对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平均水平。根据扶贫工作的要求,上级下派了工作队对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反复调查核实,进行帮扶,针对吃饭,穿衣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部分贫困户实行全家享受最低生活保保障,确保吃饭,穿衣没问题,逢年过节特意走访困难群众,保障他们衣食无忧;住房方面,2017年实施土坯房改造,新建了3户砖混房,其中15户进行了房屋维修,移民扶贫搬迁3户,政府按政策给予了资金支助,让贫困户住得安心,目前所有贫困户不存在住房无保障问题;小孩上学,从上幼儿园到大中专学校就读,对贫困

6 户实行了助学金支助,没出现一例学生辍学;医疗方面,国家实行了对困难群众“四道”医疗保障线,精准扶贫户住院看病基本零负担,解决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无法医治的难题。

根据“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我村在巩固现有的基础上,对我村还有个别住土坯房的贫困户等情况,下一步必须全面完善落实,对意外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确保贫困户吃饭、穿衣、上学、看病、住房有保障,在小康的道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

(三)加大产业扶贫覆盖面:

一是扩展既有长效产业种植面积,新补植油茶2000余亩,覆盖贫困户总户数的80%以上。

二是通过对口帮扶资金,新增肉牛养殖产业,覆盖贫困户10户,预计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三是发展产业示范基地100亩作为贫困户务工平台,覆盖到的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目前,计划该村整体产业覆盖贫困户100余户,覆盖率达80%以上。

(四)壮大村集体经济:

匡坊村有14个村民小组,470户,216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9户854人,党员38人,支委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该村没有可用集体资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创收乏力,村集体经济基础十分薄弱。2017年之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十八排公益林补偿的提留部分。从去年开始,匡坊村注册申办成立由村委会担任法人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采取“村两委+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鼓励贫困户将土地、小额信贷资金等生产资料折价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和生产经营,并将合作社经营所得的8%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合作社组建成功后,计划在村里流转土地100亩,先后建成50亩高山百合种植基地和50亩红薯种植基地,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4万元。

7 兴国县茶园乡里溪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里溪村位于兴国县茶园乡南部方位,与龙坪交界,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总人口599户2615人,有劳动力人口1650人。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1个、党员37名、流动党员2名,现有4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181户760人,2014年脱贫55户252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29户134人,2016年脱贫20户87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7户288人,贫困发生率11.86%。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27户、因残5户、缺劳力12户、缺资金11户、缺技术36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2户,新增5户,返贫回退2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县环保局,帮扶干部23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21 人、乡干部2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杨上志、黄先琪。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

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36公里,距离圩镇17公里,仍有 0条25户以上村组公路未硬化,共0公里。

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6.9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850亩、山林面积9520亩,人均耕地面积0.32亩、山林面积3.6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0亩,且村级无支柱产业。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

我村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很多,一方面没有技术人才;其二,没发展基金;其三,没有充足的务工人员储备,大多数人喜欢外出打工的日子,认为外出打工的工资比本地务工高出几倍,再则村里没有大的经济发展项目,观望的人把握性不大,最终选择外出打工;其四,油茶作为本村的传统产业,虽然较容易管理,但天气对其影响较大,收成不稳定,因此收入也不稳定;其四,目前来说,产业结构很难有大的调整,决定因素有很多,例如天气、地理因素等。

目前,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本村木山组建立了红薯种植基地,土地流转50亩种植面积,由村里林政油茶种养合作社领办,联结贫困户100户。除国家扶贫资金投入外,需实现上述目的仍存在很大的问题,再则无专业技术人员,销售也没有稳定的把握,生产的产品不确定能创造出多大的经济效果。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硬化通组公路2条3.6千米、改水 5户、改厕5户、改房6户;新建4500 米自然村排水渠,水圳18处,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3人,新建3个垃圾集中收集点。

8 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教学点方面,我村除村级小学外,还有教学点3个;教学点教师不够方面,有2个教学点仅有一名教师。

4.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困难。

我村现有未脱贫贫困户77户,其中因病致贫27户,因残致贫5户,缺劳力致贫12户,缺资金致贫11户,缺技术致贫20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2户。在这些贫困户中,病残家庭占32户。这些人由于病或残的原因无法生产自救,主要靠低保、医保过日子,很难走出贫困线;因缺劳力致贫的有12户,这两户人一时间很难调整劳动力去从事更多的产业生产及获取收入,因缺资金致贫的贫困户虽然国家发放了扶贫贷款,但贫困户也没有将产业发展落到实处,还是老样子种种自己的责任田,无多大的发展;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的7户,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可以调整劳动力去从事更多的生产,但其中也有不少人懒的思想严重,经济发展意识较弱,所以贫困户脱贫工作还需要他们内在动力的提高,政府多引导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鼓励贫困户通过劳动创造收益,从而达到富裕。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脱贫规划

结合里溪村实际,2017年贫困人口脱贫达到16户87人,为了完成脱贫目标,我村主要从发展产业、务工就业、教育帮扶、保障扶贫等措施进行精准帮扶。具体措施内容如下:

产业脱贫:

1、红薯产业,成立红薯专业合作社,由本地创业能人韩有沣带动,发展社员30户,其中贫困户12户,种植面积达50亩以上,主要销往兴国县百丈泉公司。

2、油茶产业,建设650亩油茶底盖项目示范基地,收益农户78户312人,其中贫困户57户210人,现全村贫困户全覆盖,全收益,同时,鼓励贫困户主动对油茶林进行低改。

(二)做实“两不愁三保障”。

根据上级扶贫工作的要求,下派了工作队对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进行了上户调查核实,进行帮扶,对于贫困户因大病、残的特殊贫困户的衣食住行,为实行增加全家低保,保障其吃饭,穿衣没问题,保障其衣食住行无忧无虑,在2017年中新建保障房5户,移民扶贫搬迁18户,房屋维修10户,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让贫困户住的安心舒适;贫困户子女得到寄宿补助有小学80人,每学年补助1500元,初中75人每学年补助1700元,高中15人,每学年补助2000元,全村享有低保户、五保户57户217人,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医疗方面,国家实行了对困难群众“四道”医疗保障线,精准扶贫户住院看病基本零负担,保障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无法医治疾病的历史难题,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三)壮大村集体经济:

我村位于茶园乡南部,距圩镇20多公里,全村富有14个村小组,农户599户,总人口2615人,山地面积有9520亩,耕地面积850亩,是一个地处偏僻山区,人多耕地面积少的自然村,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农民尽快发展致富,达到小康水平,经两委班子会议讨论,及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拟如下几方面进行实施发展目标:

1、建设一个旅游景点

我村有一个天然之源生存的名胜古迹,叫做“仙人桥”之称的自然风景,桥高40多米,长25米,此桥有几千年的历史,坐落在我村北部,在石桥水口、下村、朱坑四组相界之处,为此经两委班子讨论,提请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以“仙人桥”打造一个旅游景点,此景区建设预计投资三表万元以上,桥下方可建一个优美的游民水库,同时可安装一部5千瓦的发电站。

2、拓宽文化休闲广场事业,办好老年人各项健康活动的设施,增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通过学习十九大精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办起一所幼儿园,培养国家后备人才。

4、通过上述措施和实际创新,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发挥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带动全村精准扶贫181户创业创收,在2018年打好脱贫攻坚战,争取明年深度贫困村精准扶贫户全面脱贫,奔上小康水平。

10 兴国县崇贤乡北胜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北胜村位于兴国县崇贤乡北部方位,与泰和小龙镇交界,属于“十三五”深度贫困村,全村总人口231户981人,有劳动力人口498人。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4个、党员33名、流动党员6名,现有3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57户232人,2014年脱贫10户52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6户30人,2016年脱贫8户36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户114人,贫困发生率11.6%。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11户、因残4户、缺劳力4户、缺资金1户、缺技术0户、因学2户、交通交件落后2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11户,新增2户,返贫回退1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兴国县邮政储蓄银行,帮扶干部9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7人、乡干部2人,第一书记为崇贤乡党政办主任吕波、工作队长为兴国县邮政储蓄银行钟隆春。挂点帮扶县处级领导为赣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潘新萍。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

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52公里,距离圩镇21公里,仍有3条25户以上村组公路未硬化,共2.9公里。通村断头公路3.7公里未硬化。如:上北组庙背至松山通组泥巴公路;山高路陡、经过雨水的冲刷已坑洼不平、小型运输车辆也难以进出,交通成本高。建房所需的最基本的沙石在圩镇仅需65元/方,运入江背组后价格达到150元/方,红砖在圩镇仅为2角8分一块,运入到松山的价格为4角5分一块;农产品外销也十分不便,严重制约村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8亩、山林面积11120亩,人均耕地面积0.82亩、山林面积11.3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120亩,且村级无支柱产业。人均耕地面积少,农耕工作量大,耕地群山环抱,日照不足,灌溉不便,产量极低。林业资源丰富,但基本没有经济林木,大都是群众用来日常生活砍伐用的用材林,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群众带来经济实惠。长期以来,我村缺乏与本地水、土、气候相适宜的产业,脱贫攻坚没有产业带动,脱贫致富的道路显得越发艰难。

3.其他原因。北胜村地处边远山区,地理环境恶劣,交通、水利、电力、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教育程度低,没有掌握实用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只能沿袭原始的种田方式;农业、林业及种养方面的收入相当低。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一是产业单

一、基础弱。人均耕地不足1亩,以传统

11 的农作物为主,主要是水稻、蔬菜、养几只鸡鸭和猪,基本是“自产自用”的小经济,未形成特色的产业,除油茶6500亩,毛竹2600亩,其他产业基本空白,人口依靠发展农业产业脱贫的路径比较狭窄。二是基础建设落后。北胜村虽然与本县的均福山林场和泰和县小龙镇毗邻,但交通落后,还是一条3.5米宽的泥巴路,村民出行务工十分不便。三是制约发展瓶颈多。因地处偏远,信息媒介严重不足,市场、技术、信息等要素制约作用很明显。农技员少,农民缺乏科技信息,种植、养殖后劲不足,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很难推动产业发展。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的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守旧,科技意识不中,生产经营能力差。“能吃饱,有布衣”就行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村民对怎么搞好家庭经济,过上富足幸福和谐的生活没有想法,也没有规划。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硬化通组公路3条2900米、还需硬化通村断头公路3700米、改水60户、改厕60户、改房5户;新建300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圳3处,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3人,新建3个垃圾集中收集点。

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方面,我村还有1名学生因智障原因无法实现教育保障;教学点方面,我村除村级小学外,没有其他教学点;教学点教师不够方面,有1个教学点仅有一名教师。

4.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困难。一是经济收入形式单一,无支柱性产业,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无法承担大病风险。北胜村贫困家庭中,因病因残致贫的占贫困户总数65.2%,这些家庭因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长期处在贫困状态,仅仅靠社会救济生活。虽然新农合、大病救助、二次补助等农村医疗制度的实施为农民看病治病解决了大部分的医疗费用。但是药价、医疗费用、报销的比例、农村卫生资源匮乏、医疗条件差等因素制约着农村无法彻底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难题。二是文化程度低、技能低。北胜村贫困人口初中以下文化及文盲有107人。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致贫的原因。由于文化低、技能低、技能不足,往往在发展家庭经济中无规划,缺技能缺管理能力,且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外出务工因无技术、学历低,只能从事收入低的重体力活,与有文化、有技术务工的收入差距极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脱贫规划

我村围绕贫困村退出指标完善脱贫规划。通过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培育一批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党员等方式,不断强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基本功,明确脱贫规划如下:

1、交通方面:仍有3条25户以上村组公路需硬化,共2.9公里。还有通村断头公路1条3.7公里需硬化,(其中:江背至乌石下通村断头公路长3.7公里;庙背至松山通组公路长1.7公里;庵前至靴形通组公路长0.65公里;下山至竹篙塅通组公

12 路长0.55公里);全村入户道长3600米;村级公路悬板修复9处(①大潭面长22米、高4.2米;②大潭面长3.5米、高2米;③店面长8米、高3米;④蜈蚣形对面长13米、高4米;⑤芦萁坑长7米、高3米;⑥芦萁坑长10米、高3米;⑦埃碑石长5米、高5米;⑧新建下北漫水桥一座;⑨新建埃碑石漫水桥一座、合江口桥一座、上北河下漫水桥一座);

2、农网改造方面:①江背至靴形长2公里;②合兴组长1.2公里;

3、水利方面:①上北水陂长6米、高1.5米、宽1米;②上北水圳长600米、规格30×30 ;

4、公共服务方面:新建卫生计生服务室一所;

5、环境整治方面:①庙背至沙子排河提长600米高5米、宽1.2米;②下北新农村建设;③新建村委会小学围墙长97米、高1.6米;

6、扶贫产业方面:①新建上北肉牛养殖基地护坡长20米、高6米;②新建下北肉牛养殖基地办公室一栋、新建隔离室一栋。

(二)做实“两不愁三保障”。一是通过就业、产业、财政兜底保障政策措施提高贫困户收入,解决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问题,目前全村已没有“愁吃愁穿”的农户;二是通过强化宣传,用足用活用好上级脱贫政策,通过政策措施的不断落实落实再落实,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目前全村贫困户中没有无房户、仍住土坯房的3户,10户移民集中安置建设已完工正在装修,2户进城进园有待摇号,3户维修改造已完成,2户危房改造新建。三是认真抓好健康扶贫。贯彻落实好县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的政策,帮扶干部上户宣传好政策,全村健康帮扶16户56人,现已发放全村贫困户人手一张健康医疗保障卡,确保报销比例高达95%以上,实现健康帮扶全覆盖。四是认真抓好教育扶贫。贯彻落实好教育扶贫政策,提高幼儿园就读的贫困儿童补助标准,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并提高生活补助,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和残疾学生免除学费,确保全村教育帮扶13户17人无因贫辍学的学生。

(三)加大产业扶贫覆盖面:主要建设三大产业基地和一个乡村休闲区。

1、养牛产业:利用上级给予我村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40万元,在2017年上半年成立两个肉牛养殖基地:上北肉牛养殖与下北肉牛养殖,每个牛场20万元,由政府投资修建栏舍,联系养殖大户,创建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贫困户以入股获得分红收入,同时明确基地需用工优先录用贫困人员,使贫困户既获得分红收入,又有劳动报酬收入。实行“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肉牛生产模式,积极带动贫困户养牛养殖方式转变,发展经营,增加收入。

2、油茶产业:采取奖补的方式,鼓励贫困户及其他农户参与油茶低改。免费提供苗木,农户以“林地清理、深挖垦复、平衡施肥、补植疏密、整形修剪”的方式改造,

13 检查验收后给予补助,目前已完成油茶低改6500亩。

3、毛竹产业:采取奖补方式,鼓励贫困户对毛竹林实行“砍杂除草、垦复深翻、竹林施肥”改造,检查验收后给予补助,目前已完成毛竹改造2600亩。

4、乡村休闲区:北胜村东南、西北环山,四周树林苍翠,风景优美,非常适宜开发乡村旅游。依托均福山白茶基地,成立江背组靴形养牛养殖场,鼓励村民开办农家旅馆,开展乡村休闲旅游,使游客真正体验“看农家景、做农家活、吃农家饭、住农家屋”。

(四)壮大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党在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客观需要。当前我村结合本村实际,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

一是由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在乡敬老院共建设75千瓦的光伏发电站,现正在并网发电,预计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万元;二是通过对北胜村新建2个养牛基地:以村级产业发展资金40万元的入股,预计每年可增收4万元,到2020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达7万元。

14 兴国县崇贤乡大龙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大龙村位于兴国县崇贤乡北部方位,与吉安交界,属于边远贫困村,全村总人口386户1618人,有劳动力人口528人。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4个、党员64名、流动党员5名,现有5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100户391人,2014年脱贫23户88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10户52人,2016年脱贫16户64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1户187人,贫困发生率11.6%。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12户、因残11户、因学2户,缺劳力9户、缺资金0户、缺技术4户,交通条件落后2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17户,新增2户,返贫回退1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新华公司、派出所、乡政府,帮扶干部15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10人、乡干部2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李凤泉、曾斌。挂点帮扶县处级领导为钟志鸿。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

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52公里,距离圩镇19公里,仍有3条25户以上村组公路未硬化,共1公里。如梨坪组通组公路、樟坑至均福山断头路,大龙至下龙通组公路村民出行存在困难。例如:我村的梨坪组,是典型的交通落后的村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形复杂,梨坪组位于深山区,道路狭小崎岖,坡度大,两旁排水不畅通,坑坑洼洼,弯多路陡,连摩托车也寸步难行。复杂的路形地况,给硬化工作带来巨大难度;二是资金短缺,该组硬化距离长,施工难度大,需要的硬化资金也更多。如果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申报标准,无法减轻农户负担,导致交通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善,本组的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三是劳动力短缺,由于本村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只能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居多,没有充足的劳动力解决交通问题,参与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

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82亩、山林面积21761亩,人均耕地面积1.16亩、山林面积13.4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360亩,且村级无支柱产业。主要原因如下:

一、由于地处山区,结构复杂,耕地分布稀散,大部分呈阶梯状,还是传统的耕作,科学机械化无法跟上,且有一部分耕地受旱涝影响粮食作物没有一定的保障,

二、我村虽相对有林地面积的优势,但还是以前的传统残次林,比如,毛竹、茶油目前虽有发展前景,但是没有规划好,再加上地处边远,基础设施薄弱,无法吸引外地优秀老板进来投资兴业,致使目前村里没有任何支柱产业。

3.其它原因。一是区域性疾病的困扰,我村由于地处山区、海拔相对较高、日照

15 时间较短、雨季、雾季时间较长,气候湿度较大,风湿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是我村的最常见疾病。目前,我村因病致贫人数是19户,占全村贫困人数的22%,疾病的困扰,给家庭带来不小的负担。二是群众教育引导有待深化。部分贫困户信心不足,上面热,下面冷,干部急,群众不急;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相互攀比,以当贫困户为荣;部分群众自身条件好,但不履行赡养义务,让老人成为贫困户。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本村按照上级会议精神,积极发展适合本村路径的脱贫路径,大力发展产业基地建设,但存在以下困难:一是资金缺口大。我村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发展产业基地相应的配套设施。因此,在产业基地建设中,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用水、用电和道路硬化状况,才能有效解决我村发展瓶颈的难题;二是缺技术。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缺乏理念引导、销售支持和技术服务,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农产品价格不稳定,部分农产品价格呈现下滑趋势,导致增产不增收。需要致富带头人的带动,用先进的管理技术释放集聚效应,解决销售难的问题,从而辐射联结贫困户增加收入。三是完善分红机制。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缺乏劳力,没有经济基础,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加之农业产业效益比较低,导致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需要健全分红机制,才能保障农户合法权益,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带动农户就业增收。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硬化通组公路两条12千米、改水7户、改厕7户、改房1户;新建1000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圳23处,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6人,新建9个垃圾集中收集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通项目:仍有3条25户以上村组公路未硬化,共7公里。还有通村断头公路1条5公里未硬化,(其中:梨坪均福山通组公路5公里;大龙至下龙2公里;樟坑至均福山断头路5公里);村级水毁公路悬板修复2处共计长300米,新建张坑口桥一座;新建乌鸦山桥一座;

二、水利项目:①上北水陂长6米、高1.5米、宽1米;

3.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困难:我村有一个教学网点,目前有1-4年级学生50人教师3人(含临时教师一名),附属幼儿园一所学生31人教师2人,我村义务教育存在的困难主要有:

一、由于我村地处山区,条件艰苦,学校老师办公条件差、教师宿舍紧缺,优秀老师不愿意到山区来,甚至来了留不住,

二、学校由于老师少,老师任务重、压力大,再加上聘请临时教师,教学质量上不去,条件好一点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外面读书。

4.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困难。我村脱贫困难方面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留在村里大部分是老幼病残,无劳动能力、无法发展产业,

二、缺乏致富能人带动,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由于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经济收入单一,发展动力不足,种养方面规模小,缺技术、又担心销路问题。

三、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大部分由于缺技术,无特长,

16 工资低,工作不稳定、外出务工增收效益不明显。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脱贫规划

为适应新时代,把握新动态,我村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因地制宜,集思广益,制定了以下发展规划:

1、创新发展传统产业。以现有的毛竹、油茶林为基础,扩大脐橙和猕猴桃等种植规模,以土地出租、种植等形式捆绑发展,通过建立“合作社+基地+林农”等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相关产业。一是通过土地流转,由农户提供土地,林地出租资金15元/亩/年,对贫困户租赁5亩以上山地种植油茶的一次性给予100元/亩的山地租赁费补助;二是带动贫困户种植油茶,发展贫困户40户进行油茶低改,并享受县级产业直补100元/亩,最终每亩可获益800元左右。三是基地务工。大龙村塘坑油茶基地规划面积1200亩,现正引进龙头企业开发经营,实行“五统一”经营模式(即统一规划、统一流转、统一生态整地、统一定植、统一技术管理),引导、安排贫困户20户以上到油茶基地务工就业,让贫困户通过发展油茶产业获得长期稳定收益,达到脱贫致富目的。

2、稳就业。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在加强培训的基础上,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实行“三优先”:一是优先安排到产业基地和其他种养殖大户处就业;二是优先安排从事村庄垃圾清运等工作;三是优先推荐到帮扶单位联系的企业就业。

3、保住房。对居住在土坯房中没有能力建房的贫困户特别是五保户,建设“颐养之家”进行集中安置。实行交钥匙工程,其他贫困户负担部分建房资金,其余由政府兜底,房屋产权属村集体所有。

4、加快落实教育培训扶贫。一是实施大龙村小学提升改造,在省预备役步兵师的帮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加大贫困户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组织贫困人员参加“雨露计划”、“智力扶贫”、种养殖技术培训等,使他们掌握一门致富技术,培养造就一批农民技术行家和创业能手。

5、积极引导金融扶贫。针对企业、农民合作社和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缺乏资金的现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降低贷款利率,开展精准扶贫户信用贴息货款、一般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财政惠农信贷通”业务,建立“企业+基地+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模式,解决产业发展中资金瓶颈问题。

6、认真开展健康扶贫。建设大龙村卫生室,培训乡村医生,完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水平,确保65岁以上老年人能免费体检,儿童免费注射疫苗,让贫困人员得到全面医疗服务,提高全村村民健康水平。

7、全力实施社会保障扶贫。落实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的资金帮扶力度,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

(二)做实“两不愁三保障”。

我村两不愁三保障申报资金共65万元,涉及农户61户。其中,进户道硬化1200米,改水改厕25户,通讯(电视)13户,线路维修1户,危房维修28户;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我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对贫困群众的吃饭穿衣的帮扶保障力度,确保贫困群众能吃饱饭、有棉被盖、有鞋子穿、穿衣有保暖,目前全村没有愁吃愁穿的农户;二是用活危房改造、保障房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切实解决村民住房问题;三是认真抓好健康扶贫。贯彻落实好县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的政策,帮扶干部上户宣传好政策,全村健康帮扶100户391人,现已发放全村贫困户人手一张健康医疗保障卡,确保报销比例高达95%以上,实现健康帮扶全覆盖。四是认真抓好教育扶贫。四是大力推进教育扶贫,提高幼儿园就读的贫困儿童补助标准,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并提高生活补助,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和残疾学生免除学费。

(三)加大产业扶贫覆盖面:

我村利用上级给予我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30万元,在2017年上半年成立1个肉牛养殖基地,肉牛养殖基地以四种利益连结模式带动贫困户;一是托管寄养。由人保公司为寄养肉牛的贫困户提供信用保证保险,农户自行购买2头牛犊托管在合作社,委托基地养殖,待售成年肉牛按毛体重,价格随行就市,所售总金额减去总成本即为该牛售后的纯利润。利润分配:受委托养殖的基地每头牛分纯利润的70%,委托养殖的贫困户每头牛分纯利润的30%(基地必须确保贫困户每头牛的纯利润在500元以上)。每头牛的产业直补资金由贫困户享受。仅此一项每户贫户可增收5000元以上。二是现金入股。借助产业扶贫信贷通贴息贷款政策,贫困户以3万元现金入股到合作社,每年享受分红3000元以上。三是村产业发展资金入股。村利用产业发展资金投资30万元作为入股资金,分红10年,每年6万元。2017年-2020年的红利村分配给无劳动能力,无资金入股的特困户,2021年-2026年的红利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四是就业增收。基地建成后,可为贫困户提供4个就业岗位,每月工资2000元。

(四)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增加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秀美乡村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保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村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的思路,因地制宜,积极谋划产业扶贫,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是利用产业扶贫优惠政策,优先发展光伏发电。目前我村利用兴精扶办字【2017】

18 86号《关于开展村级光伏电站扶贫项目并网工程验收工作的通知》的优惠政策,已在崇贤乡政府建设75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主要解决7户9人无劳动能力兜底保障户的脱贫问题。现正在并网发电,预计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万元;

二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计划在本村新建1个养牛基地:以村级产业发展资金30万元的入股,预计每年可增收3万元,到2020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达6万元。

19 兴国县崇贤乡上沔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上沔村位于兴国县崇贤乡西北方位,与泰和县交界,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总人口306户1208人,有劳动力人口958人。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4个、党员37名、流动党员12名,现有4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68户249人,2014年脱贫15户53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8户36人,2016年脱贫9户44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户116人,贫困发生率9.6%。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9户、因残10户、因灾1户、缺劳力2户、缺资金0户、缺技术0户、交通条件落后1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2户,新增0户,返贫回退0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崇贤乡政府,兴国县物价局,崇贤乡林业工作站,帮扶干部9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2人、乡干部4人,乡林业工作站3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刘衍锦、夏唐金。挂点帮扶县处级领导为陈黎。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

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40公里,距离圩镇18公里,仍有0条25户以上村组公路未硬化,共0公里。

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亩、山林面积10600亩,人均耕地面积0.99亩、山林面积8.77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125亩,我村农业农村竞争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农业农村资源禀赋不足造成的。丘陵面积占据全村总面积的90%以上,耕地面积小导致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且大部分耕地为肥沃程度不足的梯田,农耕工作量大,交通也不方便,所以农业效益不高。山林面积也疏于管理,任其自然生长,山林多生长杂木、杂草,可利用资源少,能用来种植作物的土地不多。为了温饱、为了生存,在极少耕地的情况下,农民只能外出打工,加上世代耕种的土地产出有限,根本不能养活家庭。水域面积小,导致水产业、种养业不发达。我村虽然人力资源丰富,但受教育的高层次人才少,返乡创业的更少,缺少那种能人志士回乡带动村民发展产业。作为典型丘陵山区村,虽然村里林业资源丰富,但经济林木基本没有,大都是群众用来日常生活砍伐用的用材林,没有经济价值,未有效开发出林地资源的优势,未充分带给群众以经济实惠。长期以来,我村未引进与本地水、土、气候相适宜地产业,基本没有产业链,脱贫攻坚没有产业带动,脱贫致富的道路显得越发艰难。

3.其它原因。

脱贫意识不强,脱贫斗志不足;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乡里一直以“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针对部分贫困户中存在的“等、

20 靠、要”消极思想,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方联动推进智志双扶工作,使群众坚定脱贫信心,提振脱贫士气,增强脱贫能力。脱贫致富路上,主要还是靠贫困户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展现出自己迫切想脱贫的渴望,再借助国家相关扶贫政策措施这个外力,根据自身家庭实际,将国家政策措施与自身家庭相结合,发挥出政策措施应有的带动作用。上沔村属于边远山区深度贫困村,地理环境恶劣,交通、水利、电力、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群众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接受新思想新鲜事物较慢,抗风险能力很弱。还有就是因病致贫的贫困户特别多,这需要从小抓起,要引导好家长从小对孩子身体健康的重视,不能忽视孩子身上任何一次可能引发残疾的可能性疾病,有病及时就医,将大疾病杜绝在源头,真正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缺乏合作社、致富能人带动;扶贫产业基地规模小、联结贫困户不多;启动资金缺口大;销售途径不稳定;经济效益整体不高。上沔村因地处偏远山区,交通条件不便,本村大部份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人才流失严重。比如2017年经过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结合我村上沔组、上槽组,水源好、光照条件好、劳动力相对集中的特点从外地引进了专业人员来我村承包土地种植山泉白莲,此基地一共带动了16户精准扶贫户脱贫致富,其中11户签定了长期务工合同,每人每月工资不低于1200元。2017年度此基地发放的土地流转金、人员务工工资达到23万元。但是因为当初基地水利设施差、交通条件不便、人工成本高、上级资金支持力度不大等原因的影响2017年基地亏损18万元,产生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大了上沔村脱贫功坚的难度。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硬化通组公路0条0千米、改水2户、改厕2户、改房0户;新建320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圳12处,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8人,新建7个垃圾集中收集点。

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方面,我村还有0名学生因原因无法实现教育保障;教学点方面,我村除村级小学外,还有教学点0个,其中离村小5公里以上的村小组有0个;教学点教师不够方面,有0个教学点仅有一名教师。恳请上级统筹安排在上沔村蕉石组增加一个教学点以方便狮形组、蕉石组、中槽组、羊角组23个学生就读。

4.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困难。经济收入形式单一;内生动力不足。

(1)最苦贫困户和居住不安全住房情况:全村最贫苦的人口有1户,是上沔组邱云飞,家庭人口3人,户主本人47岁,长期患腰痛用药,妻子曾云玉残疾无劳动能力,儿子邱欣宗,3岁,无劳动能力;居住在土坯房中的贫困户有2户,分别是上沔组刘为桂,狮形组杨唐河。解决措施:一是维修加固1户(上沔组刘为桂),已完工。

21 二是移民搬迁1户(狮形组杨唐河)已报名进城进园。

(2)全村健康扶贫情况:全村因病致贫农户28户,其中:患有慢性病的农户18人,长年卧床的贫困户有4人,患有精神病的农户3人。根据县健康扶贫“4+1”保障线的政策,帮扶干部上户宣传政策,现已发放全村贫困户人手1张健康医疗保障卡,确保报销比例高达95%以上,对长年卧床农户每人每年2000元护理补贴,实现健康帮扶全覆盖。目前健康扶贫79人/次,涉及健康扶贫补助共计8万余元。

(3)教育扶贫情况:目前有在读高中3人(普高享受建档立卡贫困在校生2000元/生政策),初中11人,义务教育阶段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所有寄宿生均享受了寄宿补贴(875元/人)。小学13人(无寄宿生),学前班8人(均享受了1500元/人的学前教育助学金)。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脱贫规划。

致贫因素主要为产业结构单

一、缺少致富领头人、村民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较少。

1、农田水利方面:水渠8条;河堤2处。

2、电力项目:新增变压器3台,每台容量100千伏安,低压线路改造3条。

3、通讯项目:新建移动铁塔1座,3户农户需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李华林,彭礼清,曾广财)。

4、扶贫产业项目:新建白莲种植基地123亩,须完善相应基础设施;须配套新建农家乐1家。

(二)全面“两不愁三保障”。我们结合“两不愁三保障”相关政策要求,对还未完成的贫困户由包组干部为负责人,会同帮扶干部一起上户宣传,采取讲惠民政策抓工作落实的方式,动员贫困户尽早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并组织施工队对有意向的农户采取及时施工及时申报的措施,到目前为止我村69户贫困户已完成改水改厕67户,进户道56户。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本月底全面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工作。

(三)加大产业扶贫覆盖面:产业基地及联结覆盖情况:

1、产业基地情况:现有白莲基地一个,带动贫困户16户。

2、联结覆盖情况:①土地流转保收。贫困农户通过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基地,按照耕地每亩每年360元标准,农户每亩每年可获得租金收入360元。目前,全村已有16户贫困户向基地流转土地123亩。

②劳务就业促收。当基地需要用工时,合作社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基地全年日均安排劳动力10人以上,其中长期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有20余人,贫困户工资占40%,按照60元/天的工资标准,贫困户实现稳定收入1200-1500元/月。

22

(四)壮大村集体经济:

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在产业发展方便将大力发展以下产业

1、上沔、上槽组白莲种植

2、蕉石组光伏发电

3、羊角组肉驴养殖

4、狮形组甜叶菊种植

5、中槽组肉牛养殖6其他产业(蔬菜、养兔、家禽养殖、等)。结合大病救助、教育帮扶、金融贷款、就业帮扶等方面措施实现增收,并重点以产业促增收,通过引导自身发展、吸纳务工、返租倒包(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产业利益联结模式带动贫困户创收,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整村脱贫,最终实现整村脱贫致富。

23 兴国县鼎龙乡古顺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古顺村位于兴国县鼎龙乡西部方位,与方太乡交界,属于 深度贫困村,全村总人口242户983人,有劳动力人口447人。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3个、党员29名、流动党员6名,现有5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63户 225人,2014年脱贫1户4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8户37人,2016年脱贫9户41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5户143人,贫困发生率14.55%。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17户、因残9户、缺劳力2户、缺资金16户、缺技术1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0户,新增0户,返贫回退0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鼎龙乡人民政府,帮扶干部7人,其中挂点帮扶乡干部7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谢信杰。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

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22公里,距离圩镇11公里,经过近两年村两委努力和上级政府支持与扶助,虽然到各小组已基本完成路面硬化。但由于我村村情特殊,到目前为止仍有8条由组到人口居住10以上农户较集中的公路路面未硬化,共计约4公里,给这些村民交通出行、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

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6亩、山林面积5300亩,人均耕地面积0.56亩、山林面积5.39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130亩,且村级无支柱产业。如古镜组下排中心段50亩耕地由于地质灾害、原有水圳已严重损毁多年,因无扶持资金修复,现已无法耕种,有的已荒废、有部分土地耕种也无法保证收成,给农民收入造成损失。

3.其它原因。我村由于石吉高速和兴赣高速建设,已征用大量耕地。加上本来就人多地少,使得我村人均耕地和林地更加减少了,其中有十多户农户已无土地了,人均在0.2左右耕地农户有20户以上。另外由高速建设损毁了好多水利设施和建设施工时造成水土流失。使得现有新腊组30亩土地不能保证正常耕作,让农民收入大大减少。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我村由于村情原因、交通不便、耕地少、山高且陡、水土流失大,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多不利,缺乏合作社和致富能人带动、滞后了产业发展。现我村已成立了润山红种养合作社,但产业基地规模小且合作社刚启动运作,联结贫困户不多,启动资金缺口大,经济效益还不能体现。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硬化居住人口较密集组级公路4公里、加宽石含至古顺村级公路5公里,3米以上宽进户道6公里。改水24户、改厕24户、改房

24 7户;新建300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圳12处,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5人,新建6个垃圾集中收集点。

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方面,我村还有15名学生因自身身体原因无法实现教育保障;教学点方面,我村无完整村级小学,五到六年级学生需要到石含小学就读,村小学点教师不够,本学年只有3名教师,师质力量不过,学校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4.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困难。经济收入形式单一;贫困户内动力不足,有部分贫困户发展产业意愿性不高,指望政府现金和实物救助、闹要低保。有部分贫困户劳动力闲臵,既不务工就业也不在家发展产业。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完善脱贫规划。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为打赢扶贫攻坚战,由村两委和帮扶单位研究、制定《鼎龙乡古顺村精准扶贫脱贫计划》。计划要明确推进精真扶贫的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具体任务等,对未来的扶贫攻坚作出指导意义。计划大概以下几个内容:①贫困村基本情况;②贫困户基本情况;③贫困村脱贫规划和脱贫措施。

2.做实“两不愁三保障”。为了做好两不愁三保障计划,因户施策、因地制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低保救助、危房改造、异地搬迁、改水改厕、家庭卫生、爱心捐赠、党员结对帮扶、进户道硬化等多措并举,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

3.加大产业扶贫覆盖面: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基地,通过扶贫户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入合作社,联结贫困户利益,让基地覆盖村贫困户50%以上,同时大力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种养和种植业,主要发展土鸡、灰鹅、肉牛等养殖业及油茶、脐橙等种植业。对有愿意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争取信贷银行的资金支持。

4.壮大村集体经济:①围绕润山红经济合作社。发展好脐橙、油茶等种植。培育和壮大村集体经济;②发展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继续搞好我村烟叶生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③建设好村级信息服务中心平台,让村民及时了解产品供求信息,为村民提供科技致富道路。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④配强班子、管理好队伍、用好村集体经济。

25 兴国县鼎龙乡灵山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灵山村位于兴国县鼎龙 乡最南方位,与 长冈交界,属于十三五贫困村,全村总人口 240户1020人,有劳动力人口660人。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4个、党员38名、流动党员1名,现有4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64户292人,2014年脱贫2户13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8户50人,2016年脱贫20户96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户133人,贫困发生率13.04%。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7户、因残9户、缺劳力0户、缺资金4户、缺技术11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0户,新增0户,返贫回退2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赣州市供销社,鼎龙乡政府,帮扶干部18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17人、乡干部1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朱润财。挂点帮扶县处级领导为黄明耀。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

1.交通落后的原因:今年上级对我村的村组公路95%进行硬化,交通方面得到很大改善。

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46.5亩、山林面积10760亩,人均耕地面积0.44亩、山林面积10.5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210亩。

3.其它原因。灵山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户,交通条件落后,土质差,属一种含粗沙不能吸收水份的土质,所以农民种植庄稼收入不高;如果天气晴朗干燥的天气,基本上庄稼会枯死,遇到下雨天土壤不能吸收水份,全部从土里渗岀去,属于典型的土质差的地方。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缺乏合作社、致富能人带动;扶贫产业基地规模小、联结贫困户不多;启动资金缺口大;销售途径不稳定;经济效益整体不高。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硬化通组公路0条0千米、改水0户、改厕0户、改房4户;新建300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圳10处,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2人,新建10个垃圾集中收集点。

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方面,我村还有0名学生因0原因无法实现教育保障;教学点方面,我村除村级小学外,还有教学点0个,其中离村小5公里以上的村小组有2个;教学点教师不够方面,有0个教学点仅有一名教师。

4.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困难。经济收入形式单一;内生动力不足,缺少技术,资金,地方等限臵,有些老人体弱多病,小孩又小,外岀务工又不行。

26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完善脱贫规划。通过精准扶贫,使村64户292人精准扶贫对象基本实现脫贫,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具体规划是在灵山石浒塘建库湾2座,在灵山岽子上建设脐橙产业基地,确定将“渔业,林果业,养殖业和劳动就业”作为全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一是大力发展养鱼,肉牛饲养,油茱、脐橙产业;二是成立专业合作社十农户的发展模式;三是完善基础设施,破解水、电、路,水利、房等“瓶颈”问题为重点、夯实发展基础。

2.做实“两不愁三保障”。通过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解决了贫困户候华英、罗招桂、钟祥锭三户的危旧土坯房改造,给无房户兰开锦建保障房一套、改水40户、改厕30户、修进户路7500米。

3.加大产业扶贫覆盖面。已在灵山石浒塘马沙坳建库湾养鱼2座、库坝长40米、宽10米,投资10万元,灵山石浒塘桐子窝裤湾养鱼1座,库坝长60米、宽10米、投资15万元。共联结贫困户15户、90人。3个库湾建成后,贫困户返租倒包,即贫困户可多户承包1个库湾,用于养殖水产品、或承包给老板,由贫困户参与务工;已在灵山岽子上建脐橙基地130亩,投资45万元,基地建成后由贫困户承包,每户3一5亩分割承包,戓由专业合作社承包,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另外,贫困户承包还可以享受产业直补政策,提高收入水平。

4.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发展村级经济,灵山村已向农户流转山地130亩,用于建设脐橙基地;新挖鱼塘2座20亩,用于发展水产养殖,以上项目利用后可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7 兴国县鼎龙乡水东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水东村位于兴国县鼎龙乡东南方位,与江背交界,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总人口262户1176人,有劳动力人口420人。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3个、党员24名、流动党员4名,现有4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64户298人,2014年脱贫1户6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11户66人,2016年脱贫16户75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户151人,贫困发生率12.84%。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13户、因残9户、缺劳力11户、缺资金8户、缺技术19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0户,新增0户,返贫回退0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兴国县房地产管理局,帮扶干部20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19人、乡干部1人,第一书记 李文军工作队长为胡燕平。挂点帮扶县处级领导为无。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

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25.5公里,距离圩镇7.5公里,仍有1条25户以上村组公路未硬化,共1.1公里。1组村民出行存在困难。

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25亩、山林面积7350亩,人均耕地面积0.35亩、山林面积6.125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80亩,且村级无支柱产业。

3.其它原因。水东村区域面积小,人口少且稀散,大部分年轻劳动力人口外出务工,集中发展中小型产业的农户几乎没有,能够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集体经济几乎没有,村级产业发展较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弱,种种条件的约束导致水东村发展受限。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缺乏合作社、致富能人带动;扶贫产业基地规模小、联结贫困户不多;启动资金缺口大;销售途径不稳定;经济效益整体不高。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硬化通组公路1条1.1千米、改水10户、改厕15户、改房5户;新建150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圳4处,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2人,新建5个垃圾集中收集点。

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方面,我村还有0名学生因0原因无法实现教育保障;教学点方面,我村除村级小学外,还有教学点0个,其中离村小5公里以上的村小组有1个;教学点教师不够方面,有0个教学点仅有一名教师。

4.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困难。经济收入形式单一;内生动力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28 1.完善脱贫规划。根据精准扶贫总体目标与发展思路,结合水东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资源条件,以水东村的绿色资源为基础,围绕发展生态农业、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和保障脱贫,确定精准扶贫的空间布局。以产业扶贫为核心手段,以保障扶贫为底线,以村庄整治美化为亮点,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将鼎龙乡水东村打造成乡村休闲农业,努力成为全县精准扶贫先进示范村。加大扶贫投入,以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培训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保障扶贫等为主要措施,打造“造血型”的扶贫机制,确保水东村所有贫困户如期脱贫,并使水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有特色、有成效,让农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农业初具规模。

2.做实“两不愁三保障”。一是锁定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标,把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作为头等大事,扎实抓好水东村建设,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创造性开展工作,尽快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二是锁定不愁吃不愁穿目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和工业、服务业,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就业,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同时确保今年脱贫人口中的低保群体提前实现保障标准和扶贫标准合二为一;三是锁定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严格落实帮扶责任制,全面巩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扎实抓好“九年义务制”免费教育、兴国县免费职业教育、“雨露计划”教育等,落实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政策,决不允许贫困家庭孩子因为贫穷而辍学;四是锁定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全面落实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相衔接的医保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确保在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贫困群众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

3.加大产业扶贫覆盖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突出抓好肉牛、脐橙、灰鹅、土鸡、油荼等产业项目,为脱贫攻坚提供根据保证,为农民增入提供支持。(1)肉牛产业方面:根据村里人口分散,大部分年轻劳力都外出打工的特点,对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实行分散发展肉牛养殖,养殖肉牛60头,带动全村10户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产业;(2)脐橙种植方面:重点抓好两个5户贫困户脐橙种植35亩,以劳力入股、就业等方式带动10户贫困户增收;(3)养殖家禽产业方面:重点抓好20户100羽家禽养殖户,以养殖土鸡,灰鹅为主。

4.壮大村集体经济。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大对村级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通过深入领会上级政策对乡村领导干部进行宣传,通过合理规划确定发展村级光伏发电产业的地点,由于发展光伏产业需要合适的地点并要求面积大小达标,我乡便通过利用各中、小学,敬老院的有效地点的方式,对水东村发展产业进行指导并解决相关工作难题。目前,水东村已满足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要求。下一步,我乡将努力协调各方力量,争取将光伏产业发展落实到水东村,确保水东村有集体经济,带领贫困户共同建成小康。

29 兴国县鼎龙乡水头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水头村位于兴国县鼎龙乡东南方位,与兴连、东村、园岭林场交界,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总人口276户1320人,有劳动力人口 463人。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2个、党员23名、流动党员0名,现有 4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78户300人,2014年脱贫2户13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17户93人,2016年脱贫26户125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户135人,贫困发生率10.23%。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8户、因残2户、缺劳力5户、缺资金5户、缺技术8户、因学2户、因灾2户、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识别中,整户剔除的8户,新增0户,返贫回退0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县政协、房管局和鼎龙乡人民政府,帮扶干部19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1人、乡干部1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县房管局干部潘昌剑。挂点帮扶县处级领导为县政协副主席王丽娟。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

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30公里,距离圩镇9公里,仍有0条25户以上村组公路未硬化,共0公里。如无组村民出行存在困难。

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0.5亩、山林面积7200亩,人均耕地面积0.32亩、山林面积5.45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0亩,且村级无支柱产业。

3.其它原因。水头村区域面积小,人口少且稀散,大部分年轻劳动力人口外出务工,集中发展中小型产业的农户几乎没有,能够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集体经济几乎没有,村级产业发展较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弱,种种条件的约束导致水东村发展受限。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缺乏合作社、致富能人带动;扶贫产业基地规模小、联结贫困户不多;启动资金缺口大;销售途径不稳定;经济效益整体不高。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硬化通组公路0条0千米、改水0户、改厕0户、改房0户;新建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圳0处,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0人,新建0 个垃圾集中收集点。

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方面,我村还有0名学生因无原因无法实现教育保障;教学点方面,我村除村级小学外,还有教学点0个,其中离村小5公里以上的村小组有0个;教学点教师不够方面,有0个教学点仅有一名教师。

4.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困难。经济收入形式单一;内生动力不足。

30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完善脱贫规划。根据精准扶贫总体目标与发展思路,结合水头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资源条件,以水头村的绿色资源为基础,围绕发展生态农业、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和保障脱贫,确定精准扶贫的空间布局。以产业扶贫为核心手段,以保障扶贫为底线,以村庄整治美化为亮点,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将鼎龙乡水头村打造成乡村休闲农业,努力成为全县精准扶贫先进示范村。加大扶贫投入,以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培训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保障扶贫等为主要措施,打造“造血型”的扶贫机制,确保水头村在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并使水头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有特色、有成效,让农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农业初具规模。

2.做实“两不愁三保障”。一是锁定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标,把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作为头等大事,扎实抓好水头村建设,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创造性开展工作,尽快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二是锁定不愁吃不愁穿目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和工业、服务业,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就业,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同时确保今年脱贫人口中的低保群体提前实现保障标准和扶贫标准合二为一;三是锁定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严格落实帮扶责任制,全面巩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扎实抓好“九年义务制”免费教育、兴国县免费职业教育、“雨露计划”教育等,落实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政策,决不允许贫困家庭孩子因为贫穷而辍学;四是锁定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全面落实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相衔接的医保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确保在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贫困群众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

3.加大产业扶贫覆盖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突出抓好肉牛、脐橙、灰鹅、油荼等产业项目,为脱贫攻坚提供根据保证,为农民增入提供支持。(1)肉牛产业方面:根据村里人口分散,大部分年轻劳力都外出打工的特点,对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实行分散发展肉牛养殖,养殖肉牛50头,带动全村20户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产业;(2)脐橙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抓好村级产业基地建设,以劳力入股、就业等方式带动15户贫困户增收;发展5户贫困户,每户5亩以上脐橙产业,形成小规模的脐橙产业基地;(3)养殖家禽产业方面:重点抓好25户100羽家禽养殖户,以养殖土鸡,灰鹅为主。

4.壮大村集体经济。基地建设阶段引导贫困户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通过投入劳动力的方式合理分配基地股份,通过宣传推广,引导贫困户参与其中,缓解了基地建设资金紧张的问题;基地建设完成后,通过对贫困户养殖培训,提升贫困户的养殖技能,确保基地养殖安全进行,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目前,脐橙基地发展已走上稳定的轨道,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下一步,我乡将继续加大水头村脐橙基地的建设管理,确保基地稳健发展,让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基地发展得到更大的实惠。另一方面,根据

31 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大对村级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通过深入领会上级政策对乡村领导干部进行宣传,通过合理规划确定发展村级光伏发电产业的地点,由于发展光伏产业需要合适的地点并要求面积大小达标,我乡便通过利用各中、小学,敬老院的有效地点的方式,对水头村发展产业进行指导并解决相关工作难题,目前,水头村已满足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并投产运营。下一步,我乡将努力协调各方力量,争取将光伏产业发展落实到其他各行政村,确保各村均有集体经济,带领各村共同建成小康。

32 兴国县枫边乡茅坪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茅坪村位于兴国县枫边乡西北部,与西林村交界,属于贫困村,全村总人口110户509人,有劳动力人口206人。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2个、党员21名、流动党员3名,现有4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27户128人,2014年脱贫5户27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1户3人,2016年脱贫3户13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 户128人,贫困发生率25.15%。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8户、因残4户、缺劳力1户、缺资金4户、缺技术1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5户,新增0户,返贫回退2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兴国县国税局,帮扶干部6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6人、乡干部1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钟艳平、李璜。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

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55公里,距离圩镇12公里,仍有 1 条25户以上村组公路未硬化,共6公里。如组村民出行存在困难。木坪组该地方山高路远,耕地都是坑坑角角,最大一坵不到0.5亩,小的就只有一两个平方米,所以种田的收入相当低,交通不便导致种田成本高,农产品出售运费高,严重影响了该地方老表生产生活问题。

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6.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698亩、山林面积9802亩,人均耕地面积0.92亩、山林面积19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50亩,且村级无支柱产业。由于我村土壤属于花岗岩土质,保肥保水性能特差,土地浅薄,种植作物效益低;山上水土流失大,几乎没用经济林,只有杂草,农户家用要自售,加上山区片1个小组通信设施差信息,入户道基本是沙子路。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缺乏合作社、致富能人带动;扶贫产业基地规模小、联结贫困户不多;启动资金缺口大;销售途径不稳定;经济效益整体不高。产业发展单一,扶持的贫困户支柱产业难以形成,扶贫产业项目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弱。一是养殖、种植业周期长,产品市场行情波动大。项目从投入到收益间隔长,给扶贫项目的选定带来困难。贫困户是脱贫的主力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但现在长期给钱给物、专靠政府救济的“大包大揽”式扶贫,滋生了个别贫困户“等靠要”“懒汉”等思想,出现了贫困户没钱就找政府、就向包扶干部要、“干部在干、贫困户在看”等不正常现象,完全把内因与外因关系颠倒了。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硬化通组公路1条 6200千米、改水14户、改

33 厕14户、改房2户;新建700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圳15处,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2人,新建5个垃圾集中收集点。

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方面,我村还有0名学生因0原因无法实现教育保障;教学点方面,我村除村级小学外,还有教学点0个,其中离村小5公里以上的村小组有0个;教学点教师不够方面,有0个教学点仅有一名教师。

4.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困难。经济收入形式单一;内生动力不足。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部份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踊跃为贫困户捐物捐资,部份贫困户便产生严重依赖思想,甚至少数人认为,机关干部为贫困户捐物、捐钱是应该的,反正他们吃不完、用不完。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完善脱贫规划。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主要途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产品为原料,以加工毛竹林产业基地通过回购,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利益联结贫困户,通过基地建设联系千家万户。根据地方特色和优势发展以种、养、为主的特色农业。如现在正在抓紧发展的毛竹、冬笋、水稻制种、蛋鸡、肉牛、湖鸭、养殖、基地建设,通过农户和合作社+基地等形式,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还应根据本地实际需要,通过招商引资不断引进新的项目,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搭建经济平台

2.做实“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3.加大产业扶贫覆盖面:结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由村“两委”牵头,根据当地资源禀赋,主要围绕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因地制宜创办产业基地、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联结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完善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成后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村级集体通过资产入股分红、出租等方式获得一定收入。

以产业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依托,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带动贫困户以入股毛竹林产业基地通过回购,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利益联结贫困户27户,实现产业覆盖100%。其中回购14户贫困户,向合作社提供毛竹 冬笋等。毛竹按照每吨300元左右价格回购,等资源入股、兜底分红等模式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增收。

4.壮大村集体经济:

(1)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体联动”的原则,创新壮大村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力争在五年之内,使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8万元以上。

34 (2)项目带动模式。一是招商引资带动型。村“两委”继续利用今后惠农政策招商引资,创办现代化的种养殖企业,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让外商出资金和技术,进行管理、包市场,村里将通过租赁过来的土地或直接转租,或通过统一规划和布局后再转租给外商,同时,给其提供劳动力,使村民、村集体和外商三方受益。二是自营发展型。村集体通过整合资金,以村委会一班人投资入股,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盈利后按各入股比例分红,使村集体增加收益创办茅坪村种养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毛竹、油茶、养殖湖鸭、牛肉。完善相应基础设施。

35 兴国县枫边乡箬坑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箬坑村位于兴国县枫边乡南方位,与方太,城岗交界,属于十三五贫困村,全村总人口330户1380人,有劳动力人口700人。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6个、党员39名、流动党员2名,现有5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97户 396人,2014年脱贫15户76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6户28人,2016年脱贫13户63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3户228人,贫困发生率16.52%。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33户、因残14户、缺劳力9户、缺资金10户、缺技术28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2户,新增7户,返贫回退1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兴国县公路分局,帮扶干部19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13人、乡干部5人,第一书记为王正浩、工作队长为童钥玮。挂点帮扶县处级领导为王正颐。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

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55公里,距离圩镇4公里,仍有1条25户以上村组公路未硬化,共2公里。五坵至大塘公路,该地方山高路远,耕地都是坑坑角角,最大一坵不到0.5亩,小的就只有一两个平方米,所以种田的收入相当低,交通闭塞导致种田成本高,农产品出售运费高,严重影响了该地方老表生产生活问题。

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8.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8亩、山林面积12000亩,人均耕地面积0.9亩、山林面积 10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500亩,且村级无支柱产业。由于我村土壤属于花岗岩土质,保肥保水性能特差,土地浅薄,种植作物效益低;山上水土流失大,几乎没用经济林,只有杂草,农户家用要自售,加上山区片5个小组通信设施差信息闭塞,居住分散,入户道基本是沙子路。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缺乏致富能人带动;扶贫产业基地规模小、联结贫困户不多;启动资金缺口大;销售途径不稳定;经济效益整体不高。产业发展单一,扶持的贫困户支柱产业难以形成,扶贫产业项目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弱。一是养殖、种植业周期长,产品市场行情波动大。项目从投入到收益间隔长,给扶贫项目的选定带来困难。贫困户是脱贫的主力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但现在长期给钱给物、专靠政府救济的“大包大揽”式扶贫,滋生了个别贫困户“等靠要”“懒汉”等思想,出现了贫困户没钱就找政府、就向包扶干部要、“干部在干、贫困户在看”等不正常现象,完全把内因与外因关系颠倒了。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硬化通组公路2条2000千米、改水50户、改

36 厕20户、改房3户;新建1370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圳12个组,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10人,新建2个垃圾集中收集点。

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方面,目前我村没有无法实现教育保障;教学点方面,我村有村级小学一所,其中离村小5公里以上的村小组有5个;教学点教师5名。

4.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困难。经济收入形式单一;内生动力不足。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部份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踊跃为贫困户捐物捐资,部份贫困户便产生严重依赖思想,甚至少数人认为,机关干部为贫困户捐物、捐钱是应该的,反正他们吃不完、用不完。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完善脱贫规划。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主要途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产品为原料,以加工或销售企业为龙头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通过拳头产品带动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联系千家万户。根据地方特色和优势发展以种、养、为主的特色农业。如现在正在抓紧发展的水稻制种、水产养殖、蛋鸡、肉牛、肉羊、肉兔养殖、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协会+基地等形式,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还应根据本地实际需要,通过招商引资不断引进新的项目,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搭建经济平台

2.做实“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3.加大产业扶贫覆盖面:结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由村“两委”牵头,根据当地资源禀赋,主要围绕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因地制宜创办产业基地、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联结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完善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成后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村级集体通过资产入股、出租等方式获得一定收入。

(一)示范基地式。以产业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依托,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带动贫困户以资金入股、土地等资源入股、返租倒包、务工、兜底分红等模式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增收。

4.壮大村集体经济:

(1)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体联动”的原则,创新壮大村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力争在五年之内,使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8万元以上。

(2)项目带动模式。一是招商引资带动型。村“两委”继续利用今后惠农政策

37 招商引资,创办现代化的种养殖企业,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让外商出资金和技术,进行管理、包市场,村里将通过租赁过来的土地或直接转租,或通过统一规划和布局后再转租给外商,同时,给其提供劳动力,使村民、村集体和外商三方受益。二是自营发展型。村集体通过整合资金,以村委会一班人投资入股,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盈利后按各占50%的入股比例分红,使村集体增加收益。

(3)利用国家光伏发电政策,确保我村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38 兴国县枫边乡石印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石印村位于兴国县枫边乡东南方位,与永丰县龙岗、兴国县良村镇 交界,属于十三五贫困村,全村总人口332户1400人,有劳动力人口720 人。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1个、党员20名、流动党员3名,现有5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98户340人,2014年脱贫10户33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13户53人,2016年脱贫14户59 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 户195人,贫困发生率29.5%。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20户、因残11户、缺劳力13户、缺资金16户、缺技术1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3户,新增1户,返贫回退0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兴国县林业局,帮扶干部10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1人、乡干部1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 李发兴。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

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65公里,距离圩镇10公里,仍有山塘组未通公路,公路全长2公里。山塘组公路涉及山塘组农户农业生产、农产品交易和出行困难,以及东街、西街、村内、江背四个村小组坐落在境内的二千余亩油茶、杉木林的采摘、采伐等困难。以导致山塘组以及周边四组群众贫困和脱贫困难。

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 17469.3亩,耕地面积 651.3亩、山林面积16818亩,人均耕地面积0.47亩、山林面积12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400亩,且村级无支柱产业。地处边远山区,主要收入来自外出务工,因很少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较低,文化素质较差,外出找到的工作也是以粗、重、脏为主,且收入较低,导致外出务工农民在个人生病、工伤等方面要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还有困难。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本村山地、土质较贫瘠,经济林木少,基本上都是荒山,还有少部分的杉树、毛竹、油茶林,都因无集中连片及规划管理。耕地以坑田为主,分布散面积小,无作业道路,不能旱涝保收,野生动物损害严重,无法确保正常收益。村集体经济弱,无法建立有规模的村级支柱产业,有效的为农民规避风险,减轻农民的负担,稳定农民增收。

3.其它原因。农村主要以发展农业,依靠出售农产品来增加收入,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对本村农产品影响最大的要素是气候和土质。夏天气温高降雨量不足,农作物因经常断水而导致减产,有的甚至连自给都不足。冬天气温低,每年寒潮来的早,二季晚稻因此而产量极低。本村土质营养成分不均衡,农民曾尝试种植果树、烤烟,但是结果都不理想,果树果实小且水分少,果味和市场出售的相差甚远,种的烤烟叶小而薄不出产量。因而缺乏信心而终止。

39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缺乏合作社、致富能人带动。我村没有具有规模的专业合作社,正在兴建的兴国县张祖昌家庭农场、兴国县邱逢斌种养专业合作社因资金不足还未建成,联结贫困户不多仍未产生联结帮扶经济效益。因扶贫产业基地规模小,现已注册成立兴国县有佳种养专业合作社,因启动资金缺口大,已开工建设但进展缓慢。基地建成后在销售途径上也存在较大的问题,销售途径狭小且不稳定,导致经济效益整体不高。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硬化通组公路2条3千米、改水60户、改厕50户、改房6户;新建150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圳10处,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14人,新建1个垃圾集中收集点。

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方面,我村还有0名学生因0原因无法实现教育保障;教学点方面,我村除村级小学外,还有教学点0个,其中离村小5公里以上的村小组有0个;教学点教师不够方面,有个教学点仅有一名教师。

4.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困难。经济收入形式单一;内生动力不足。扶贫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没有内在动力,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脱贫规划。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确保2018年底整村脱贫销号和贫困群众全部越过贫困标准线,全面迈进小康社会,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1、工作目标

我村结合村情民情实际情况,做到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集中发挥扶贫资金效益和辐射功能。做到“扶真贫”,通过综合采取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帮扶、基础设施帮扶、金融资金帮扶、合作社带动帮扶、保障帮扶等帮扶措施,确保到2018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水平。确实让扶贫政策改变贫困户的贫困现状。

2、成立精准扶贫领导小组 组 长:李发兴 副组长:邓经文

成 员:欧阳官煜、欧阳榜浩、张继玉、杨根兰。

3、基本任务

对全村98户340人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通过“一户一策、一户一帮扶联

40 系人”等措施,重点对因灾因病等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有产业项目、经过扶持当年能脱贫的贫困对象进行帮扶,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进行产业转型,在2014年脱贫10户33人、201/5年脱贫13户53人、2016年脱贫1/4户59人、2017年脱贫14户52人、2018年实现全面脱贫致富。

4、帮扶措施

(1)大力培育发展农村主导产业

①油茶、毛竹产业:我村现有油茶林基地座落于东西两边,基地生态条件、生产条件良好,但油茶稀疏、茶树老龄、品种欠佳,导致产量不高。为实现各组林地相对连片集中规模化进行油茶低改,实现高效率管理,优化茶油质量等优势,乡村通过林业部门从外地购进优良品种下发到基地内的农户,对油茶林的垦复、补植。结合我村实际自然资源,坚持续“规模化、标准化、效能化”的思路,在全村推行毛竹林改造,重点发展现有规模低能毛竹林改造,加快毛竹发展的步伐。引导部分有条件村民实现脱贫致富。

②劳务输出:积极联系当地企业或与周边县市企业加强联系,帮助贫困户均输出劳动力。

③养殖业帮扶:大力发展腊鸭养殖,建立帮扶措施,从技术上,资金上,政策扶持上给予帮助,真正让村民从养殖业走向致富路。

④技能培训帮扶:以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以提高农民应用先进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谋生手段为主要内容,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为贫困户帮扶对象提供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一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促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2)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对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的地方,重点帮助改善通路、通电、通水条件,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

(3)积极提供互助资金帮扶

创新扶贫模式,对重点贫困户的贫困人口给予资金信贷扶持,有效缓解贫困村、贫困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社和新型农民,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4)大力推动合作社带动帮扶

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贫困户以土地、山林、劳动力等资源入股或流转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对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争取一定的贷款贴息或产业资金扶持。通过示范带动,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5)有力确保保障帮扶

41 对帮扶对象中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教育救助等条件的,及时落实相关政策,给予相应救助。做好全覆盖的帮建工作,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工作要求

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划定贫困群体、制订具体帮扶措施,目的在于提高扶持效果。我们当务之急是要按照“识别到人、帮扶到户、落实到位”的要求,抓好三个工作环节:

一是把扶贫对象弄准确。首先是由各村小组召开户主会会议,按上级文件要求,重新评定贫困人口。其次是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和步骤,把各地扶贫对象户和农村低保户平稳、准确地识别出来。然后将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户和低保户,建立规范的档案。

二是把扶持措施搞对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逐个分析致贫原因。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实现对贫困户帮扶全覆盖。为每户帮扶对象指定一名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实施情况建立电子档案,以便随时查询。与帮扶工作的干部,要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高标准要求、高效率工作、高质量服务。

(二)做实“两不愁三保障”。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实现从“两不愁”到“三保障”的跨越,撑起社会保障之网,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脱贫总目标的关键之举。筑牢社会保障之底,提高扶贫质量和水平,切实巩固扶贫、脱贫成果。

全村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这面镜子认真细致地对照,逐户进行调查对贫困户因户施策,共输送临时、长期务工人员56人,发展种、养产业72户、社会保障兜底35户,能够稳定的基本食物来源和常用被服,实现村组通硬化,家家户户安全饮水;适龄未成年人均接受义务教育,没有因贫困辍学的现象;医疗方面达到家庭成员均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全部由政府买单的医疗保障政策;住房方面达到房屋场地安全、结构安全,满足征程使用要求,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25平米。今年危房改造10户、易地迁居1户、入住敬老院1户、改水23户、改厕27户、改电25户。

实施精准扶贫,归根结底是为了让贫困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能够尽快实现真脱贫,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期盼、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批评,坚持问题导向,自觉整改提高,进一步把工作做细做实。并且善于引导和帮助贫困户记账、算账,在前后比较中感受到干部帮扶带来的变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实增强感恩之心、鱼水之情和奋进之志。

42 (三)加大产业扶贫覆盖面: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积极争取上级扶持,通过“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完善一套服务”,不断发展壮大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根据本村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坚持“宜农则农、宜果则果、长短结合、种养互补、三产融合”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产业,为贫困户带来脱贫致富的希望。达到产业全覆盖贫困户,致力实现如期全面脱贫。

目前石印村成立有:兴国县张祖昌家庭农场产业基地位于石印村中龙组,基地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是一个绿色生态农业基地。由张祖昌任法人代表,在工商备案注册资金120万元。规划面积 2亩,总投资90万元,计划养牛50头、胡鸭1000羽,养猪200头。实现年产值66万元;成立兴国县邱逢斌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亩,总投资100万,主要从事养野鸡、鸭、兔等,一直由对接的贫困户人员在基地做事,一天65元工钱,另外在基地面积中,由贫困户流转了土地,每年都有流转费;正在建设的兴国县有佳种养专业合作社,在自己山场占地35亩,总投资130万,主要从事养牛、兔、香猪、蜜蜂等;明年计划发展油茶低改71户、种植杉树52户、发展养殖胡鸭35户,实现产业全覆盖。

基地通过领养、寄养、牧草回购、务工、入股分红、兜底等方式利益联结贫困户31户。

贫困户从合作社领养肉牛在家饲养,合作社统一提供牛犊、饲料、牧草、防疫、技术,价格按照成本核算。贫困户所领养肉牛必须统一由合作社按照市场价收购,合作社扣除成本后,所有收入归贫困户所得。

贫困户出资自购肉牛,寄养在合作社养殖基地,肉牛出栏后,基地退还成本,并分红2000元,寄养期间所有风险由基地承担,贫困户不负任何风险。

全面推进“党建+产业发展”工作理念,建立乡驻村领导联系党支部、村党支部书记联系合作社、村第一书记联系联结贫困户工作机制。同时邀请一名农村种、养殖经验丰富的农技员作为农技专家,全程指导种、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四)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党在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客观需要,增加村集体收入是发展农村公益事业、

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富裕的有效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

1、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要发展村集体经济,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帮扶,特别是历史发展底子薄,更需要国家及上级党委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因此在财政资金、政府投入等各个方面应给予优惠,引导各部门的资金、技术、等资源向村级流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创新集体经济发展形式。鼓励村级组织以兴办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开放

43 式经营,优化集体资源配臵。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本地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地理环境优势,以村委会为主体,村组合一组建相应的专业合作社或创办经济实体,通过开展产、供、销服务和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3、完善政策和措施,扶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高度重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深入实际搞好调研,制定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和措施,对村级经济发展做到思想上引、政策上扶、工作上帮、方法上教。要从政策上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帮扶力度。制定优惠的财政政策,财政部门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来帮扶村级集体经济较薄弱的地方,鼓励和建立发展“名、优、稀、特”产品基地,提高农业效益。尤其要对那些发展前景好但缺乏资金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县直、乡镇各涉农部门要深入开展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对口帮扶活动,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人才优势,开展智力支农活动,帮助解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集体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4、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提升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统一经营优势,加强民主管理,理顺分配关系,增强发展活力。二是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界限,把农民劳动合作与社会资本、技术、管理合作结合起来,把土地、山林资源优势与商品开发结合起来,通过对传统集体经济进行股份制改造、新办经济实体,优化生产结构,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引导村集体与基层农技组织、基层供销社、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开展合作,发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各类专业合作社、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张。努力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探索发展途径。采取创办集体企业、建设商品基地、开发优势资源、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扶贫开发带动等多种模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5、发展集体经济要结合各地实际发挥优势。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依法参与城镇建设和发展商贸业、二是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建设蔬菜、畜牧等特色商品基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三是要通过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办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股份合作制农场、生态畜牧养殖小区,采取野生资源采集地有偿利用等办法,合理开发利用林业、野生果品和野生菌类等特色产品。四是发展特色产业、组织劳务输出,不断带动集体经济发展。五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条件成熟的村开展旧村改造工作,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6、增加投入,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关部门要结合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投入力度,区别不同情况,逐年适度增加建设项目和经费,不断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各项专项资金

44 直接支付到村,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监督使用,实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封闭运行,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抵扣、截留、挪用,确保资金足额落实到位和村工作正常运转。同时,加大对财政转移支付兑现工作的督查力度。同时,提高金融信贷服务水平。要加大对集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要把扶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支持集体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企业和经济实体。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臵于农村工作的首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扎实有效的抓发展、抓创新,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改变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的现状。

45 兴国县枫边乡西林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西林村位于兴国县枫边乡北部方位,与吉安交界,属于贫困村,全村总人口179户670人,有劳动力人口315人。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 2 个、党员25名、流动党员0名,现有3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48户184人,2014年脱贫3户14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6户28人,2016年脱贫7户32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户110人,贫困发生率16.4%。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14户、因残0户、缺劳力6户、缺资金6户、缺技术6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0户,新增0户,返贫回退0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 国税局、乡政府,帮扶干部12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10人、乡干部2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邹升、杨青林。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

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58公里,距离圩镇7公里,仍有4条25户以上村组公路未硬化,共8公里。如 组村民出行存在困难。(请举出详细事例,300字以上)

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98亩、山林面积11141亩,人均耕地面积0.74亩、山林面积16.6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200亩,且村级无支柱产业。由于我村地处高山,环境气候差,土地利用率低,种植作物效益低;山上水土流失大,几乎没用经济林,只有杂草,农户家用要自售,加上4个小组基础设施差,信息闭塞,居住分散,入户道基本是沙子路。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缺乏致富能人带动;扶贫产业基地规模小、联结贫困户不多;启动资金缺口大;销售途径不稳定;经济效益整体不高。产业发展单一,扶持的贫困户支柱产业难以形成,扶贫产业项目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弱。一是养殖、种植业周期长,产品市场行情波动大。项目从投入到收益间隔长,给扶贫项目的选定带来困难。贫困户是脱贫的主力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但现在长期给钱给物、专靠政府救济的“大包大揽”式扶贫,滋生了个别贫困户“等靠要”“懒汉”等思想,出现了贫困户没钱就找政府、就向包扶干部要、“干部在干、贫困户在看”等不正常现象,完全把内因与外因关系颠倒了。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硬化通组公路4条8千米、改水20户、改厕20户、改房1户;新建800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圳7处,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2人,新建2个垃圾集中收集点。(具体以各村情况为准)

46 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方面,我村没有村级小学,达到就学年龄的学生都由家属在中心小学附近租房陪读。

4.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困难。经济收入形式单一;内生动力不足。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部份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踊跃为贫困户捐物捐资,部份贫困户便产生严重依赖思想,甚至少数人认为,机关干部为贫困户捐物、捐钱是应该的,反正他们吃不完、用不完。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完善脱贫规划。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主要途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产品为原料,以加工或销售企业为龙头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通过拳头产品带动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联系千家万户。根据地方特色和优势发展以种、养、为主的特色农业。如蜜蜂养殖、水产养殖、蛋鸡、肉牛、肉羊、肉兔养殖、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协会+基地等形式,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还应根据本地实际需要,通过招商引资不断引进新的项目,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搭建经济平台

2.做实“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3.加大产业扶贫覆盖面:结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由村“两委”牵头,根据当地资源禀赋,主要围绕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因地制宜创办产业基地、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联结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完善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成后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村级集体通过资产入股、出租等方式获得一定收入。

示范基地式。以产业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依托,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带动贫困户以资金入股、土地等资源入股、返租倒包、务工、兜底分红等模式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增收。

4.壮大村集体经济:

(1)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体联动”的原则,创新壮大村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力争在五年之内,使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

(1)项目带动模式。一是招商引资带动型。村“两委”继续利用今后惠农政策招商引资,创办现代化的种养殖企业,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让外商出资金和技术,进行管理、包市场,村里将通过租赁过来的土地或直接转租,或通过统一规划和布局后再转租给外商,同时,给其提供劳动力,使村民、村集体和外商三方受益。二

47 是自营发展型。村集体通过整合资金,以村委会一班人投资入股,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48 兴国县高兴镇水口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水口村位于兴国县高兴乡西部方位,与隆坪交界,属于十三五贫困村,全村总人口595户2730人,有劳动力人口1092人。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6个、党员50名、流动党员11名,现有6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109户434人,2014年脱贫1户6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7户35人,2016年脱贫23户102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户442人,贫困发生率18%。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42户、因残17户、缺劳力5户、缺资金5户、缺技术10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20户,新增1户,返贫回退0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县委办和镇政府,帮扶干部16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11人、乡干部5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吴昌圣、曾福明。挂点帮扶县处级领导为曹洪敏。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

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21公里,距离圩镇8公里,仍有2条25户以上村组公路未硬化,共1.24公里。如石兴、高龙组村民出行存在困难。

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1437.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38亩、山林面积24747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山林面积9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102亩,且村级无支柱产业。水口村人均耕地面积少,且大部分耕地为山旮旯里梯田,农耕工作量大,交通也不方便,所以农业效益不高。山林面积也疏于管理,任其自然生长,山林多生长杂木、杂草,可利用资源少。本村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由于稻田群山环抱,日照不充足,再加上山泉水灌溉,产量极低。

3.其它原因。水口村属于边远山区深度贫困村,地理环境恶劣,交通、水利、电力、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群众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接受新思想新鲜事物较慢,抗风险能力很弱。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缺乏合作社、致富能人带动;扶贫产业基地规模小、联结贫困户不多;启动资金缺口大;销售途径不稳定;经济效益整体不高。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硬化通组公路2条1420千米、改水20户、改厕16户、改房15户;新建1020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圳15处,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4人,新建13个垃圾集中收集点。

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方面,我村还有0名学生因 原因无法实现教育保障;教学点方面,我村除村级小学外,还有教学点2个,其中离村小5公里以上的村小组有2个;教学点教师不够方面,有2个教学点仅有一名教师。

49 4.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困难。(1)经济收入形式单一。本村无支柱性产业,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极少农户靠养鸡养鸭养牛等增加收入,但是农户启动资金缺口大,难以形成规模,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指导,抵御风险能力差,更没有通畅的销路。(2)内生动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身,更多的是不想脱贫或有心无力。家庭生活没有目标规划,自身见识有限,外出就业打工没有优势,仅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习惯了“贫困”,存在严重“等要靠”思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脱贫规划。水口村脱贫规划主要围绕贫困村退出指标进行编制。通过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坚决把村党组织建成战斗堡垒。按照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选好村“两委”班子。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加大外出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回引力度,确保储备1至2名后备村干部。培育一批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党员。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推进村党组织“三会一课”严肃认真开展,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强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基本功。

1、产业帮扶

(1) 发展养兔基地一个,养殖规模1000只以上,带动贫困户30户,实现户年均增收1500元。

(2)发展种猪基地一个,规模年出栏仔猪2万头,带动贫困户50户,实现户年均增收2000元。

(3) 养牛产业,发展养牛贫困户20户,每户2头,实现户年均增收6000元。 (4) 养禽业,发展养鹅/鸭/鸡贫困户25户,每户年出栏100羽以上,实现户年均增收3000元。

(5)油茶产业,发展油茶低改贫困户48户,335亩,实现户年均增收2000元。 以上产业带动贫困户173户885人,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

2、务工就业脱贫65户89人,其中油茶低改务工78人,村庄保洁员公益性岗位9人,护林员2人。

3、教育帮扶19户24人。

4、政策保障40户149人。

5、安居扶贫3户10人。

(二)全面提升本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增强本村经济发展后劲。

1、水利方面:全面完善好全村13个村小组的农田水利设施,新建水陂4座,水圳1500米。

2、交通方面:新建龙上至上坑公路1.5公里,高茶路至柴坑1.2公里,新生至横坑子公路1.5公里并硬化。

50

推荐第8篇:贫困村调研文章

关于井江乡高硐村贫困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十次全会和我县十三届二十二次全会精神,研究现阶段我局对口扶贫村高硐村扶贫攻坚工作。我秉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调查了高硐村贫困现状和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同时契合高硐村发展实际研究提出了应对方案。

一、高硐村现状

井江乡高硐村位于井江乡西南部,与花滩镇丰坪村接壤,全村有村民小组7个,总人口1050人,共305户,有贫困户65户,贫困人口182人,其中因病致贫的有39户116人,因灾致贫的有14户36人,因残致贫的有6户116人,因学致贫的有3户7人,因缺资金致贫的有2户3人,因交通条件落后致贫的有1户4人,贫困发生率达21.31%,2014年人均收入2370元,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养殖和闲时务工为主,全村仅有一个长宁县茂园苗木专业合作社。经过认真调研分析,高硐村贫困的原因主要有: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致贫、因残致贫、缺资金致贫、交通条件落后致贫等。

二、存在的困难

- 12

每家每户,宣传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富民惠民政策;让群众真正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增强了党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帮助群众增强了遵纪守法观念,鼓舞了勤劳致富的干劲。

3.搞好宣传引导,培育新型农民。一是广泛深入地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村民法制意识和法律知识。经常宣传和学习一系列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法律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使村民能够运用法律解决一些矛盾问题和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全面提高农民的种养知识和科学技能。结合“科技下乡”等载体活动,有针对性地邀请果树专家、种养能手以及科协、工商、劳动等部门的专业人士对村民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培育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4.认真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营造和谐环境。经过调研,发现农村存在极个别小偷小摸现象,有个别村民喂养的鸡鸭等被偷被盗,以及农村计划生育超生严重的现象,向大家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大家一定要守法,不要不劳而获,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收入,认真遵守国家的计划生育等法律法规,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儿女一个样,女儿也是传后人。

(二)加快道路交通建设,落实医疗和社会保障。1.把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支持村际道路和通组水泥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

2.动员所有在册贫困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了全村贫困户参保率达到100%,使全体村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坚持定期走访,安慰病人和家人,鼓励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不要发愁,帮助查他们找好的医院和想办法解决患病的困难;对残疾人、孤儿、五保户、军烈属等实行政府救助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农户纳入低保对象范畴,保障其基本生活,实现应保尽保。

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进行思想开导,有效调处村民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增强群众致富的“造血”功能。在帮困扶贫“输血”的同时更加注重“造血”功能,通过宣传教育,发动群众积极投身于脱贫“战役”中,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思想。带领群众以实现增收为目标,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针对农村在家的绝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的现实,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发展措施,依托劳动力较差的情况,重点发展种养殖业,重点引进适宜当地的珍稀苗木桢楠、银杏、土鸡和鸭子进行推广,发放包括养鸡、养鸭等养殖技术从书32套(册),开展自助培训,不断提高在家务农的贫困农户种养技术能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确保贫困农户收入逐步增长。

- 56 -

推荐第9篇:贫困村帮扶单位扶贫调研报告

根据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作为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整村推进贫困村的xx市xx区xx镇xx村今年继续被确定为自治区安监局的帮扶对象。受党委、政府的重托以及自治区安监局领导的信任,我于今年3月底到xx镇xx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为确保各项帮扶目标的实现,一到任以后在xx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xx村“两委”的积极配合下,很快融入新的环境,扎实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实地察看了xx村的人畜饮水、村屯道路、水利设施、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农户家中,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与xx镇党委、政府领导和xx村“两委”班子座谈,具体了解xx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对切实帮助xx村“理思路,出点子,供信息,找资金,抓管理”,积极谋划定点扶贫工作新举措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南部,面积xxxx平方公里,距xx市xx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与集合村相连,南与那银村接壤,居住着壮、瑶两个民族。全村辖那母、百秀、六合、百拿、那幸、那户、百苗、平利、六烟、那华、那马等11个自然屯,17个村民小组652户2745人,其中瑶族6个自然屯,瑶族人口140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1%,均为农业人口。全村目前共有五保户14户,88人享受政府低保。全村土地总面积2.2万亩,耕地4031亩,其中水田1201亩,旱地2830亩;有经济林面积6000亩,其中油茶成林面积3000亩、八角800亩,杉树成林面积10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1000亩。农作物以种植甘蔗、水稻、玉米为主,主要经济林有油茶、八角、桐果、杉木等。全村有农资商品服务部3个,小型茶油加工厂8家。村属地界内无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去年开始有区直单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员驻村。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发展情况。2011年,xx村人均纯收入xxxx元。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甘蔗、油茶、八角、杉木种植、家庭养殖、劳务输出等。一是种植业,以水稻、玉米作为口粮只能解决全村的吃饭问题,2011年全村进厂原料蔗约9100吨。二是养殖业,全村现存栏生猪800多头,耕牛90多头,有年均一万元以上收入的养殖专业户15户;三是运输业,全村从事运输业的6户,大小运输车6台(含1台客运车);四是劳务输出,富余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310人。另外,有部分村民在农闲时到xx或附近地区临时务工。

(二)教育事业发展情况。xx村在那户屯设有一个村中心小学和在六合屯的一个教学点(仅一年级),全村一至五年级在校生199人,六年级学生全部送往xx镇中心小学完成6年级教育,并在xx镇第一中学上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全村义务教育适龄青少年、儿童共304人,入学率100%,没有辍学现象,均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目前在校大学生18人。另外,在村部和六合屯内各有一民办幼儿园,入园入托人数分别为30人和18人。

(三)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605人,参合率达到97%;2011年开始在全村范围内推广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对象1321人,参保率75%。全村60岁以上老人219人全部享受养老金。

(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村部综合楼是集学习文化、教育培训、办公接待、医疗卫生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建于六烟屯,处于xx至xx镇公路路边,为一栋两层建筑面积为160m2的砖混结构建筑,内设办公室、计划生育室、培训室、医疗卫生室、文化室、会议厅等,卫生医疗室配备了基本的医疗救护药品。

(五)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是交通基础设施有待提高。全村主要通屯道路共7条13.2公里,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现村部至百苗屯650米通屯路已完成硬化工程,进一步是屯内道路的硬化及美化工作。六烟、那幸屯的屯内道路硬化工程已完工,xx至xx公路到六合屯的通屯公路基础实施以及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到百拿屯的通屯盘山公路已开通并铺上砂石,新建桥梁一座,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出行。其余村屯道路无硬化、,路面凹凸不平,弯曲狭窄,宽度均为2-3米,部分路基常年失修,雨天难以出行。二是水利灌溉设施还相当薄弱。全村共有水利渠道8条12公里,灌溉面积1200亩,主要水源来自平禄水库,只有1条4公里水利渠道达到“三面光”标准;其余包括那母、百秀、六烟、那马、六合、那华等屯的水渠还是许多年前依田埂开挖的水沟,日积月累了大量淤泥,大大限制了灌溉水流量。三是通讯设施不完善。全村11个自然屯均通电、通电话、有手机信号网络覆盖,约三分之二的农户安装有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但遇雷雨大风天气时常伴有短时间的停电和手机、电视信号中断现象。

(六)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政策落实情况。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有待加强。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卫生面貌较好,猪、鸡到处跑的现象较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在该村有较好的控制。

(七)村级组织和党组织建设情况。一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情况。现党支部班子有成员5人,其中支部书记1人,副支部书记1人(兼任村委主任),支部委员3人(2人兼任村委副主任);村委会 6人,其中村委主任1人,副主任2人,村委委员3人。平均年龄40岁,其中初中文化程度4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2人。村“两委”班子成员是各村民小组的经济能人,能吃苦耐劳,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双带”的能力。二是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目前,村“两委”建立了学习、工作、政务公开等制度,重大问题能集体研究。班子内部较为团结,关系比较融洽,能够保证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村干部作风较为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村干部比较满意。三是党员队伍情况。全村现有党员49人,其中有女党员 16人,党员年龄老化。

三、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xx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村人民群众生活都在温饱线下徘徊,生产生活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思想认识还有偏差。少数村屯群众的主体意识不够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尤其是在筹资建设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比较

滞后。由于乡村建设规划人才短缺,指导不到位,各村屯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整合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仍不够完善。村屯大都缺乏统一规划,房屋布局零乱,人畜混居,露天厕所、废弃水坑(塘)仍然较普遍,家户排水(污)沟独立不联通,有的家户直接把污水排到路上,家什、柴火乱堆乱放,村庄“差、乱、脏、臭”现象较严重,村庄整治工作难度大,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基础设施薄弱。一是那母、百秀、那幸、那户、平利、那华、那马的通屯道路亟待加固路基,维护修缮。这些通屯道路均为泥石路,多为依山而绕行,路面凹凸不平弯曲狭窄,宽度均在2-3米,严重影响了村民及村小学1400多人的出行。二是,人畜饮水比较困难。该村的水源较少,下辖的那马、平利、那母、六合、那户等五屯的人畜饮水设施还很薄弱,现引水水源不够稳定,枯水期间的人畜饮水均出现断供或不能自给情况。给这5个屯的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三是,水利设施年久失修。xx村的灌溉水源欠缺,那母水利渠道(主道2条共3公里)、六合水利渠道(主道1条2公里)、平利水利渠道(主道1条1.5公里)、那马水利渠道(主道1条1.5公里)均需维修,其中那母屯的水稻面积为91亩,那母灌溉水利渠道所经之处均为大面积水稻田,水田集中度、灌溉利用率均为全村最高,然而多年的失修失护使河道堆积了较厚的淤泥,急需清理修缮。四是,危房改造任务艰巨。由于群众收入来源少,投入到住房建设资金非常有限。虽然,这几年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逐步修缮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危房。但全村还有47户农户居住在简易木瓦结构的房子或危房中,这些房子多建于上世纪,大部分已严重倾斜,均属于危房,安全隐患大。五是,六合屯教学点的基础教学设施十分简陋有待完善。该教学点设在屯边的山丘上,途径一条泥泞湿滑的土坡台阶,只有一间教室和一间老师办公兼休息室,虽在2011年经过当地政府努力,为教室和老师办公室接入电力线路,安装了照明灯具、门窗扇叶等,增加课桌椅。但该教学点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 没有卫生间,也没有任何的文体活动场所器材和设施,教室内墙也未粉刷,严重的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遇炎热、寒冷天气时,小孩难以安心听课学习;遇大风、大雨天气时,只能停课放假回家。

(四)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主要经济作物退化严重。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调整有一定的难度。xx村长期以来都以种植水稻、玉米、甘蔗为主,辅以种植油茶、八角、杉树,产业结构单一,产量低,农民群众增收困难。目前可利用的耕地已基本用完,无法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增收;由于甘蔗、水稻、八角、油茶已成规模种植,短期改变种植方向存在一定的难度。

2.八角、油茶果退化严重,缺乏技术指导。全村的主要经济作物八角种植面积共800亩,12年的适龄八角树单产仅75kg/亩;油茶果种植面积共3000亩,单产仅100kg/亩,远低于平均产量。为此,也曾请过农业技术专家指导,但未能予以解决。

3.养殖业发展徘徊不前。养殖业主要以生猪为主,家禽为辅,但大户少、品种杂、科技含量低、成本高,还没有摆脱“养猪为过年,养禽解决油盐钱”的小农经济束缚。前些年,有的农户发展养猪、养牛、养羊等项目,因受市场波动影响,现在存栏数已经很少,没有上规模的养殖户。

(五)劳动力素质不高,务工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

该村劳动力总数约为1360人。目前,为增加收入来源,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但大多数群众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组织性,外出就业途径少,门路窄,收入水平不高,务工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

(六)基层组织建设有待于加强。一是党员队伍老化严重。由于优秀青年外出务工比较多,党员吸收工作难度大,现有党员老龄化严重。据初步统计,全村党员共49名,50岁以上老党员有24名,30岁以下的党员仅3名。二是办公条件有待改善。村部办公楼受2010年“6.28”洪水灾害影响,墙面出现了3条宽 2mm的纹裂,雨天楼顶板漏水较大,严重影响到村“两委”的办公、开会、学习以及农村农技培训等活动,另外村部还存在办公桌椅陈旧、电源线路老化等现象。经积极向上级争取,目前村部改造项目已进入征地测量的收尾阶段。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面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特点和新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在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现对xx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继续加强宣传发动

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强农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熟悉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只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已的事,是让农民群众确确实实得到实惠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引导他们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

(二)立足长远发展,科学制定xx村发展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然后按规划分期分批逐步推进实施。建议首先应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认真编制好“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农村建设的各项用地和空间布局,综合协调村民住宅与道路、人畜饮水、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各类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关系,为农村居民提供符合当地实际、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然后要确保村庄建设规划得到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房舍建设要符合规划要求,对不符合规划的建设行为要及时制止,对历史建筑要逐年“消化”。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灶、改厕、改路、改房,实现雨污分流、人畜分离、垃圾清理,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xx村的基础设施非常滞后,建议按照“农民出一点、财政拿一点、社会筹一点、包村单位和有关部门帮一点”的思路,构建起“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群众自助、社会赞助”的投入机制。抓住国家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大力支持这一大好发展机遇,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千方百计向上争取投入,尽快建立高速通道,泽福人民。在实施整村推进中,通过整合

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按照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在原址上扩大建设村公共服务综合楼和一个篮球场(配套气排球场)、室外兵乓球场、文艺舞台、村级卫生室(占地面积80平方米)等集于一体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目前该项目已协调开展征地和测量工作,并落实了组织部门基层组织建设资金3万元、卫生部门村级卫生室8万元;文化部门已列入2012年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45万元)。力争今年组织兴建。

推荐第10篇:贫困村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

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边学习、边调研”的工作要求和县委关于县级领导学习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期,我牵头组织农发办等部门对我县贫困村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我县贫困村基本情况及成因分析

我县总人口xx万人,农业人口xx万人,耕地xx万亩,水田xx万亩,水浇地xx万亩,水平梯地xx万亩,80%以上属中低产田,人均耕地xx亩。目前,全县未通过上级验收的贫困村尚有xx个,贫困人口xx万人。这些贫困村大多位于边远山区,山高坡陡,土地瘠薄,生活条件、人居环境、医疗卫生条件差,文化落后,精神生活贫乏。贫困村致贫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开发难度大。我县贫困村主要分布在大巴山区和秦岭山系的边远山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由于这些地区通路、通水、通电、通讯、上学、就医等设施改善投资大、成本高、难度大,一定程度上被社会发展边缘化。致使这些地区信息闭塞、文化落后、观念保守、与外界交往沟通难,谋生发展能力低,脱贫致富无门路、无条件、无能力。据对关口镇干沟村的调查:该村有xx户xx人,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虽有耕地xx余亩,xx亩以上联片耕地几乎没有,大部分是几分或是几亩分散在一沟两岸的山坡上;虽然修通了简易公路,但是公路沿沟而上,到了夏季洪水冲刷便没有公路,农用物资还是靠肩挑背驮;九十年代,农户集资拉通了两相照明电,由于线路老化,年久失修,线路损耗大,到了晚上仍然是“头上电灯,桌上油灯”。

二是人口素质低,文化观念落后,发展步伐太慢。贫困地区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冒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根据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表明,全县贫困户劳动力受教育面很小,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27.6%,由于劳动力素质低,只能从事简单或低收入的生产活动,收入水平低,难以脱贫。

三是自然灾害频繁,低收入人口返贫率高,脱贫难度大。我县处于秦巴山区,气候多变,灾害频繁,特别是高山贫困户所在地更是生态环境脆弱,暴雨、冰雹、霜冻、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不仅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无法保障,甚至生命也时刻受到威胁。有人曾用“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来形容自然灾害对农民的危害程度。据XX年对xx个贫困村xxxx户的调查,因自然灾害致贫达xxx户,占调查总农户数的9.2%。

四是疾病、伤残、弱智、子女上学成为贫困的重要原因。我县农民大部分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剩下的那一少部分正好是贫困户。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不管不问的贫困户在农村比较常见。特别是贫困户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负担,一年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据XX年对xx个贫困村xxxx户的调查,因疾病、弱智致贫达xxx户和xxx户,分别占调查总农户数的12.9%、11.3%。自90年代以来,农村家庭子女上学已成为家庭贫困的又一因素,大多数农村家庭对子女考上大学既喜又忧,喜的是只要孩子考上大学,就能摆脱贫困,忧的是考上大学学费高却供不起,要想上大学,只有依靠借债,借债又导致这些家庭步入贫困行列。

二、近年来我县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贫困人口收入增长为目标,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以产业扶贫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两翼的扶贫开发战略,积极落实移民扶贫、信贷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等综合措施,切实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为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扶贫责任。我县坚持把扶贫开发成效作为考核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政绩的重要依据,把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以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县委、县政府将扶贫开发列入农村工作重点,全面落实了县级领导挂联乡镇和扶贫重点村(特困村),县直部门包扶重点村,乡镇干部狠抓落实,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县扶贫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3次以上会议,专题研究扶贫开发工作。各乡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从宣传政策入手,积极引导和组织干部群众投身于扶贫开发,扎扎实实搞好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

二是坚持政府统筹,实施资源整合。我县对列入计划的贫困村建设,逐村规划,集中投资,先难后易,分批实施,力求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一方面坚持“政府统筹、项目捆绑、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原则,突出主导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治理、技能培训四大重点,做到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五到村。各相关部门以重点村为平台,依照立项衔接计划的要求,科学编制贫困村建设规划,逐项落实扶贫资金。另一方面由县扶贫办牵头,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部门共同参与,把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和重点村项目建设的扶贫专项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水利资金、国绩资金、交通补助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农电资金、教育普及资金、卫生补助资金以及帮建单位的帮扶资金等集中捆绑使用,从而形成了共同支持贫困村建设的强大合力,确保启动一个、建成一个、脱贫一个、验收一个、出列一个。

三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各地以整村推进为契机,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烤烟、蚕桑、林果、中药材、劳务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在良种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培训技术人员、扶持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培育农民经纪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据统计,xxx个整村推进扶贫重点村产业建园xx余万亩,人均达到xx亩以上经济园。xx镇xx村发展狮头柑xxxx亩,仅此一项每年户均收入过万元,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化格局。贫困村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脱贫步伐。

四是创新扶贫机制,注重扶贫效果。在严格执行省市有关政策和《xx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xx县财政扶贫资金直通车管理办法》、《xx县重点村和移民搬迁管理办法》、《xx县重点村和移民搬迁建设验收办法》等文件规定的基础上。我县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实行了县级领导包抓扶贫村落实“三个一”制度,联系扶贫村的县级领导每年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办公会,每季度到村察看一次项目建设,每月过问一次项目进展情况;对规划内新启动的扶贫重点村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要求参与竟标村各类捆绑资金不得低于xxx万元,并结合村级班子情况、村民意愿和投入能力情况、乡镇过去已启动重点村规划项目完成情况、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效果情况,进行综合评议确定下年度的重点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贫困群众全面参与扶贫项目选定和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工作,项目实施严格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扶贫资金、项目和贫困户名单在村内张榜公布、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五是强化督导考核,确保任务落实。今年,县上将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工作作为县对乡镇年终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县扶贫办制定了详细的县对乡镇扶贫开发考核细则,明确了每一项工作的阶段目标和完成时间。县扶贫办内部也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考评办法,严格实行干部职工连片包乡制和绩效考核奖惩制,将扶贫工作同个人业务一起纳入绩效考核范畴。

三、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

据XX年统计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xxx元以下的贫困村xxx个村(不包含XX年确定的xx个特困村)、占全县xx%,贫困人口xx万人(不包括五保救济户),占农业总人口的xx%。其中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xxx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xx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xx%;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xxx-xxx元之间的低收入贫困人口有xx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xx%。XX年以来,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社会突破发展这个中心,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克难奋进,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村贫困人口从XX年的xx万下降到xxxx年的xx万。截止目前,在规划的xxx个扶贫重点村中,全县共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xxx个(含XX年新规划的xx个特困村),已通过省、市验收xx个,在建xx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xxxxx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xxxx万元,部门捆绑资金xxxxx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工投劳拆款)xxx万元。

一是贫困村建设态势良好,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我县各级各部门以实施整村推进为平台,紧紧围绕修路、引水、通电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扶持投入力度。据统计,启动建设的xxx个贫困村,新修、改造村组道路xxxx公里,硬化村组公路xxx公里,完成农网改造xxx杆公里,建成人饮工程xxx公里,新修水窖xxxx口,使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二是产业扶贫初显成效,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多年来,我县坚持以产业开发贯穿扶贫工作始终,走出了一条“因村制宜选产业,项目配套促产业,信贷扶贫扶产业,完善机制保产业”的产业扶贫路子,各村坚持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烟、桑、畜、矿、姜等主导产业,人均达到1亩以上经济园,拓宽了农民增收来源,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增收问题,贫困户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我县的做法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xxxx年全省百万贫困户增收工程现场会推广了我县贫困村产业建设的经验。

三是技能培训得到加强,贫困户素质有所提高。工作中,我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扶贫先扶智的理念,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不同区域、不同主导产业,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使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在启动实施的重点村中,80%以上的贫困户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输出xxxx余人,稳定并扩大了就业人数和就业渠道。达到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预期目的。

四是贫困村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启动建设的贫困村能够以“四改三建两通一推广”为抓手,狠抓以改灶、改厕、改圈、改院为主的旧房改造,“圈、厕、沼”三位一体的沼气建设。启动建设“四改三建”示范户xx万户,新建沼气池xxxx口。使原来重点村的“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人居环境大为改观。据调查,xx乡xx、xx、xx、xx、xx、xxx个贫困村,四改三建示范户建家xxx多户,占x个村总农户数的xx%以上,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起到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五是贫困村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修缮、新建校舍xx所xxxx平方米,为贫困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夯实了基础。新建村级医疗室xx个xxxx平方米,普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就医难问题。新建村级活动室xxx个xxxx平方米,为村级两委提供了活动场所,促进了村级自治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和社会救助体系,这些都为贫困村加速脱贫创造了条件。

四、贫困村建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增加扶贫重点村的数量,提高扶贫重点村财政扶持资金。我县十年规划有xxx个扶贫重点村,当时全县有行政村xxx个,没有列入规划的村xxx个,这些村仍有相当多的贫困院落和贫困户,他们也需要相应的投入扶持,建议县上向中省争取,将这些村列入扶贫计划。“十五”期间,我县实施行政村合并,合并后的行政村人口大部分都在xxxx人左右,一个行政村面积一般在xx平方公里以上,加之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差,建设任务十分坚巨。目前中省下达每个重点村xx-xx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不足修一条几公里的村组简易公路。多年来实践证明,一个贫困村建设需要投入至少xxx万元左右,建议县上向上争取,提高扶贫重点村财政扶持资金。

二是继续加大项目资金捆绑力度。扶贫重点村大多处于高山区,基础条件恶劣,群众收入不高,缺乏建设资金,虽然县上落实了“整村推进,资金捆绑”的资金投入机制,但贫困村多,项目资金有限,在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资金捆绑难的问题。各部门由于各种原因限制,项目资金捆绑难,落实更难,单靠扶贫部门给每个重点村xx-xx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很难解决贫困村的突出问题。

三是加大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贫困村贫困的主要根源是贫困人口劳动力素质底,没有一技之长。多年实践证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是扶贫治本之策,是提高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充分开发利用贫困村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规模,转变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第11篇:乡镇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样本

乡镇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样本

扶贫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干部作风、汇聚群众智慧力量的现实需要。按照县委的部署和要求,我作为班子一把手,带头学习,带头转变作风,带头查找问题和整改问题,带头下基层调研、指导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自我局3月18日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以来,我带领局相关干部多次深入**乡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基本情况

**乡地处**西南,距县城乔庄镇86公里,幅员面积63.6平方公里,辖4村24个村民小组,445户,1203人。20xx年未有建卡贫困人口460人,贫困发生率38.8%,目前有建卡贫困人口110户,286人,其中农村低保人口122人,五保户25人。xx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4770元,是全县最偏远的贫困乡之一。

**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坚持瞄准贫困区域,以连片扶贫开发和特困村建设为重点,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精准扶贫,20xx年把**乡的朝阳村、先锋村,锅坛村、三台村4村纳入**县第一轮“10+4”特困村扶贫攻坚,制定了整乡推进全域扶贫攻坚规划,着力打造山区综合治贫示范乡,落实了1名县委常委任帮乡工作组长,2名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县级8个部门帮扶到村,县级85名干部及乡村干部帮扶到户,村村有帮扶部门,户户有联系干部、有发展规划、有帮扶措施、有增收减贫目标,通过两年多的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贫困人口减少170名,贫困发生率降低15个百分点。

二、工作成效

乡党委政府结合乡情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重点建设“六大”工程成效显著。

(一)以助农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工程。

1、种植业:新建银杏示范片1000亩,栽植银杏20万株,全乡人均150株。20xx年规范化种植柴胡1000亩,xx种植柴胡达到20xx亩,银杏树下套种中药材20xx年达到(林药模式)3000亩。

2、养殖业:建标准化鸡舍3000平方米,养殖土鸡年出栏6万只。生猪午养殖达到1000头,户平出栏2头。养羊20xx年达到3000只。

3、劳务产业:加强务工技能培训,加速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到每户有一名“明白人”,有组织的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200人/年。

4、培育专合经济组织:新成立柴胡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个,带动农户420户,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个,带动农户180户。

通过实施产业富民工程成功探索出了“银杏、核桃+药材、魔芋、土鸡”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形成乡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的,大力实施基础强农工程

1、路网体系基本形成。新建改建通社道路25公里(覆盖4个村),硬化社道15公里。

2、安全饮水基本解决。新建蓄水池15处,架设管道19000米,新建河堤2处300米(三台村、朝阳村各一处)。

3、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全面改造了村内高压、低压线路,切实保障了农户生产生活用电。

4、清洁能源有效推广。大力推广沼气池、太阳能、节能灶等新型能源,农户推广面75%。

(三)以改善农户生活环境为重点,大力实施农居改善工程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政府补助、农户主体”的原则,大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农户庭院“三建五改”建设,对现有贫困户的房屋、院坝、圈道进行改造,完成房屋立面改造8000平方米,改圈厕4000平方米,旧房屋拆除3000平方米,院坝硬化5000平方米,入户路硬化15000平方米,建设沼气池350口,庭院绿化15000平方米,新建公共卫生厕所4个。全乡四个村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庭院整洁的新农村雏形。

第12篇:贫困村 分析 报告

XX乡XX村贫困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乡XX村位于AA县的南端、XX乡西部,距县城45公里,是2004

年由原XX乡XX村与BB村合并的大村。全村19个村民小组,1108户,4067人,其中贫困人口758户、3040人。耕地面积3435亩,其中水田2018亩、土1417亩。林地面积1810亩,其中森林850亩,退耕还林660亩。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021元,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5%。交通、水利设施薄弱,耕种条件恶劣,经济作物单一;农村用电难、饮水难;学校教学环境较差,村民不能安居乐业、致富奔小康,相当部分村民外出务工谋生,村集体经济不仅为零,村级债务高达31.5万元,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

二、贫困现状

1、贫困面宽人多。除场镇周边5个村民小组外,其他14个村民

小组特别贫困,占村民小组的74%。全村1108户,4067人,其中贫困人口758户、3040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5%。

2、光棍特殊人口多。年满35周岁以上的光棍汉达104人,有低

保108人,残疾人105人,五保62人。

3、受教育程度低。户籍上的村民无一人有大学学历,高中文化

程度仅195人,仅占5%,初中文化程度有454人,占11%,小学文化程度有1540人,占38%,文盲有1157人,高达28%。

4、党员结构老化。共有党员115人,其中50岁以上的党员86

人,占80%,30岁以下的党员5人,仅占4%。

5、收入渠道单一。村民主要靠种田、养猪和外出务工维持生活,

人平纯收入不足1100元,养殖专业户仅4户。

6、居住条件差。低矮陈旧的老式砖房、木架房达90%,土墙房35间、危房户达386户。其中第九村民小组属地质灾害点、山体易滑地段,仅搬迁4户,由于群众经济困难,还有38户应搬未搬。

7、基础设施差。现有小二型病害水库(敞口堂屋水库)一座、山坪塘8口、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灌溉难,由于资金缺乏,原有渠道也多年失修。农电线路由于年久失修,出现老化现象,尚有10余户未通电。道路通行能力差,全村仅有1.2公里村道硬化,还有多个村民小组至今未通公路。

8、贫困村农业发展受阻。因山多坡陡、田土地块少、土壤土质薄、基础设施差,耕种极不方便,种植效益低,致使抛荒现象严重,整个农田抛荒的有90亩,整个旱土抛荒的有150亩。

三、贫困原因

1、自然环境恶劣。XX村由于地处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山中树虽多,但价值低,利用少,因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农业发展受到阻碍。由于土质差,出产率低,许多农田几近荒芜。

2、村民整体素质差。XX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农民眼光短浅,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落后,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同时农民存在惰性心理,不愿意花脑力、劳力来改变自身状况,等、靠、要消极思想根深蒂固。同时受教育程度不高,大多数群众无特长,挣钱门路少,故很多村民仅处于温饱线上、离现实小康生活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村组集体经济弱。XX村由于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村级集体每年要支付会议开支、困难补助、农业投入等只能“等靠要”。由于村级经济薄弱,给村上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4、传统产业收入低。村民大都进行传统种养殖业,田里种水稻、

小麦,土里种玉米,坡上缺果树,圈里少家禽。风调雨顺仅能穿衣饱腹。如遇自然灾害,大多借粮度日。

四、脱贫对策及建议

1、洗脑激发群众热情。思路决定出路,只有解放群众思想才能改变现状。一是组织带领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参观本乡特困村梅子、以及三年来全县十一个特困村不等不靠,奋斗三年脱贫的成果。用身边的事带动本地的人。二是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教育作用,开阔眼界,增强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解决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三是在本村中培养典型,通过党员带动群众,先富带动后富,形成传帮带和你争我赶的良好局面。

2、夯基改变“双生”环境。着力改变生存环境,倾力改善生产环境。一是打通致富路。充分利用国家十二五开发和贫困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充分发动和调动群众积极性。力争硬化村主干道3.6公里,确保19个村民小组,组组通公路。建好院坝院落便民道。解决出行难。二是解决饮水难。针对地质钻探、煤层开采造成饮水难的问题。在有条件的地方接通自来水,推进打井工程。搞好集中供水。力争社社院院有管道,家家户户有龙头。三是打造新风貌。以建设有规划、风貌有文化、环境优美化、生活城市化为目标,做好村民居民点规划。鼓励群众到居民点建房。居民点沼气建设使用达到100%,院坝硬化100%,户办工程100%,一池带五改达到100%,村民良好生活、卫生习惯达100%,突出推广太阳能。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地质灾害点建设的国土、民政方面的政策,实施好9组35户地质灾害点的迁居工程。争取支持,全力改造危房。让群众安居乐业。四是改造农用电。争取农网改造排危,实施户表工程,改造低压线路,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用电,推进生活电器化。五是提升农业保障力。重点推进8组、1

5组所在小二型病害水库敞口堂屋水库的改造,安保堵漏扩容,增强水库的调节能力和农业灌溉能力。加快7.6公里环山堰的整治,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固本强化产业支撑。脱贫关健是产业。根据XX村的实际,产业发展上重点推进“三一五一三”。三即以场镇居民消费为重点,以

2、

3、

4、5组为基地,发展300亩优质蔬菜,依靠良种良法,打好上市时间差,引导居民消费;一五即以青壮年劳力为资源,劳力输出1500名,抓好劳务开发;一即以

16、17组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水果,力争水果面积达到1000亩;三即以3000亩森林、退耕还林、四旁林为依托大力推进特色畜禽业发展。突出梅子黑山羊、林下鸡、黄牛的发展。畜禽收入占山区半山区的农民收入的60%。

4、党建保障工作推进。一是以农村“四讲教育”为主导,培育新型农民,倡导新风尚,创建一个良好发展环境;二是以“创先争优”为主题,两发挥两促进,三是向培养,十个岗位,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营造奋发向上,百舸争流的大好局面。

搞好贫困村建设,干群有四盼:一盼政策到位,有利于贫困村发展的优惠政策及早出台到位;二盼项目到位,给项目调动群众建设的积极性;三盼人员到位,管理的、科技的、协调关系等各类专家实干家深入贫困村,教给群众点金术,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四盼资金到位,上级的、社会的各级各类资金为贫困村建设助力。

2012年7月8日

第13篇:贫困村基本情况报告

牛辛庄村基本情况报告

安阳县北郭乡牛辛庄村地处乡政府东北,东临时新庄,南临吴辛庄村,西邻郭孟新庄,北临狄王庄村。区域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90亩,全村共有10个村民组,250户,人口1100人。唯一的一条水泥路贯穿全境,村组道路6余条均为沙石路面。至今仍未走出贫困的境地,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牛辛庄村地处北郭乡较北端,是乡偏远村,七咀八岔,村组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交通十分不便。

二、牛辛庄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且基础薄弱,群众生产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除蔬菜、豆类外品种极少,小部分农户养猪、鸡、鸭、鱼或牛、羊等,但不成规模。尚未形成覆盖农民稳定收入的主导产业。新培育的特色产业因缺乏资金扶持,未形成生产规模,农村经济收入主要靠零星种养和外出务工。村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小农经济思想严重。有相当一部分村民甚至生活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更别谈发展经济。村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出市出省的务工人员少,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发展路数广大村民不能亲身体会。

三、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虽有土地等资源,但没形成规模,没有竞争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缺少发展依托,生产和生活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副产品运输通道不畅,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大部分灌溉工程因无资金维修,

不能正常运转或带病运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旱灾不保收。加上农副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局部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开发农副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以致难以脱贫。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的层次和科技普及率低,作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的青壮年,文化水平低,缺乏技术,发展商品生产、开拓市场的能力相当弱。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致富的劲头。

牛辛庄村两委班子成员正在面对现实,积极探索,寻求村经济发展的好路子。通过学习和研究,因地理位臵原因,围绕“以农为主”的方针理念定下目标,希望通过努力,带动农民致富,发展村集体经济。

第14篇:八宝镇开展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

八宝镇开展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

调研报告

根据省民政厅、县民政局的相关文件要求,最近对八宝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基本概况

八宝全镇辖16个村民委员会,248自然村,278个村小组。辖2个村党委,16个党总支部, 118个党支部,农村党员1108名,占75.3%,;45岁以上党员名,占80%,初中文化以下党员1069名,占79%;2010年家庭人均纯收入在350元以下,人均有粮在250公斤以上的党员有512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6.2%;60岁以上年老体弱且无固定收入的贫困党员有283名,占贫困党员总数的25.54%;因天灾人祸而致残丧失劳动能力和债台高筑的贫困党员7名,占贫困党员总数的0.63 %;不掌握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和缺乏致富能力的党员有91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8.21%。通过调查,我们对全镇基层党组织进行划类分析,其中作用发挥较好的党(总)支部5个,占总数的31%;好的6个,占总数的37.5%;一般的4个,占总数的25%;软弱涣散的党支部1个,占总数的0.63%,总体较好。

(一)村委会情况。全镇16个村委会共有干部有51人,一肩挑4人,村妇女干部3人,村两委中交叉任职49人。一是有村主任16名。其中:妇女3名,党员15名,少数民

1 族14名,连选连任14名,一肩挑14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名,高中文化程度10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名;年龄在25岁以下的2名,年龄在26岁至35岁的6名,年龄在36岁至45岁的5名,年龄在46岁至55岁的3名。二是共选举产生村副主任19名。其中:党员15名,少数民族15名,连选连任7名,一肩挑15人;高中文化程度7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2名;年龄在36岁至45岁的11名,年龄在46岁至55岁的7名,年龄在56岁以上的1名。三是共选举产生村委员59名,其中:妇女19名,党员41名,少数民族42名,连选连任20名,一肩挑36人,兼任村小组长41名;高中文化程度11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47名;年龄在26岁至35岁的13名,年龄在36岁至45岁的25名,年龄在46岁至55岁的11名,年龄在56岁以上的10名。四是共选举产生村组长259名,村副组长259名,村代表276名。

(二)村党支部情况。全镇16个村党总支部共有88个村分支部,1108名农村党员。一是有村总支书记16名。其中:妇女2名,少数民族13名,连选连任7名,兼任村委会主任的14名;高中文化程度9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7名;年龄在35岁以下的6名,年龄在36岁至40岁的2名,年龄在41岁至45岁的4名,年龄在46岁以上的4名。二是共选举产生村总支委员76名。其中:妇女14名,少数民

2 族60名;高中文化程度25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1名;年龄在35岁以下的12名,年龄在36岁至40岁的9名,年龄在41岁至45岁的22名,年龄在46岁以上的33名。三是共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88名、支委139名。

二、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近年来,八宝镇党委按照中央及省、州、县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从调查情况看,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开展的还很不平衡,在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和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年龄、文化、性别结构不合理。一是党员干部年龄普遍偏大,老党员老干部多,年轻党员干部少,外出打工的年轻党员干部较多,年龄结构比例失调。二是从男女党员干部的比例看,女性党员干部偏少。三是党员干部文化层次偏低,小学、初中文化较多,大专学历以上的党员干部少,一个村几乎没有一个大专生。

2、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偏低,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弱。干部缺乏技能培训,致富办法少,起步难度大,思想惰性大,观念比较陈旧,发展思路不清晰,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民影响力逐渐呈弱化趋势。

3、农村基础条件差,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大多数行政村几乎没有任何积累;二是农村基层干部待遇低,工资少,社会保障机制和激

3 励机制不完善,农村干部积极性不高,工作主动性差。

4、农村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村民自治有待加强。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在农村刚刚起步,民主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干部群众民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能力、有知识的党员流失严重,由于民主自治机制不完善,干部能力得不到发挥,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生计进入城市打工或者离开家乡从事其他活动,履行干部职责成为农村干部的“第二职业”。

5、农村基层组织运行经费不足,工作辛苦,条件艰苦,影响了工作积极性。自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基层组织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省、州、县的转移支付,而这部分资金根本无法满足村级事务的开支。加之原农村集体负债较大,仅靠转移支付这一项,连正常开支都还不够,而且每年还要偿还一部分欠款,使村级财务运转艰难。他们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工作最具体、最直接,长期与农民直接打交道,稍有疏忽,就会遭到群众的非议,甚至谩骂。而农村工作又是复杂的,每完成一件工作都要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制约,如修路架桥、五保户、残疾人的供养等等,都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但要干好每一项具体工作都需要资金作保障,没有资金作保障,再好的设想也是一句空话。但群众不那么认为,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就应该为我们解决具体问题,否则要你干什么?收入少,工作压力大,条件艰巨,工资又不是很高,群众又不能理解,影响了一部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6、基层干部素质不高,班子协调性不强,党员先进性不突出。部分村干部素质不高。大多数村干部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不高,导致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水平不高,决策能力、工作能力一般影响了班子的战斗力。党员先进性不突出。党员队伍不仅文化层次较低,而且年龄老化,这样的党员,想起表率作用也有点力不从心。还有部分党员平常放松政治学习,对己要求不严,思想还落后于一般群众,在群众中威望不高,影响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号召力。

7、“两个作用”发挥不够,个别党员混同于普通群众。总的来讲,大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是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精神和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少数党员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弱化,党员意识有所退化,只顾个人小家庭,对国家和集体的事不管不问。有些年龄大的党员由于年迈体衰,丧失劳动和工作能力,无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些年轻党员虽然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生机活力等方面占有优势,但这部分党员流动性强,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8、个别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组织制度得不到很好地落实。调查发现个别党支部存在活动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发现了个别软弱涣散支部,半年以上没

5 有正常开展组织生活。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形成了不利的局面。还有部分党支部班子不团结,尤其是个别村两委班子严重不协调,各唱各的调,甚至互相拆台,使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损害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

9、部分基层组织班子事业心不强、责任目标不明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个别党支部成员尤其是支部书记事业心不强,素质能力较差,加上责任目标不明,没有树立起干好党的事业、做好群众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政治上不思进取,工作上被动应付,没有干一番事业的精神,导致班子弱化、工作散漫,上边政策不清、下边情况不明,“带头致富、带领致富”更无从谈起,党员群众对其很不满意。

10、一些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实效性。有的党(总)支部不能把上级布臵的党建工作任务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及有利条件,反而当成工作负担。把开展组织活动仅限于传达上级文件和中央精神,读书读报,不能把开展活动与本村委会、本村小组的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学习深度不够;有的党支部组织活动变成了业务工作会,失去了应有

6 的政治性、思想性和严肃性,对党员的思想动态过问较少,思想教育的方法很少采用。

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通过调查我们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基层组织建设整体工作水平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尽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全面提速,改革不断深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面对这种快速发展的形势,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上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一是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不适应。有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还不完全适应这种快速的、跨越式的发展形势。有的固步自封,固守过去的老传统老办法;还有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动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二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不适应。有的基层党组织思想观念陈旧,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进党的工作,使党的工作出现机关化、行政化的现象。三是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而事实上我们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不强。

2、部分党组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抓中心忘党建”,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两张皮”,有的是职能错位,履行党务职责较差。有的职能部门对基层党组织情况缺乏深入了

7 解,对基层党建情况不明,出现“谈行政业务滔滔不绝,说党建工作一窍不通”的现象。部分党员干部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工作存在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没有把抓经济工作与抓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工作只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出现了“都管、都不管”的现象。

3、部分村党支部工作思路不清,发展农村经济办法不多。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能力不足。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部分村没有长期发展规划,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不能从传统种植结构中解脱出来,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不宽,办法不多,不能满足群众致富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严重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4、党员整体素质偏低,制约了党员作用的发挥。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经过调研分析,目前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出现老龄化现象严重,学历层次偏低。由于年龄结结构老化,导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由于文化知识素质低,有些党员干部在发挥作用上显得有心无力,存在着三个不适应:一是独立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与群众盼望致富迫切心情不适应;二是有的党支部班子成员政策水平不高,有私心杂念,与群众要求公开、公正、公道的迫切愿望不适应;三是依法行政能力弱,与群众

8 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意识不适应。

5、个别村干部更换频繁,财务交接不清。调查发现大多落后村,一是干部难选、更换频繁,二是财务制度混乱、交接不清。导致遗留问题年复一年,群众积怨深,新上任干部工作难开展,并且每任干部互不服气,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短期行为严重,根本无干事业的长远打算。财务交接和财务公开都没搞好,财务监管失控,“双代管”执行不好,财务制度形同虚设,有的村民理财小组人员只是村干部报个名,从没理过财,开过会,财务公开避实就虚,只是做个样子,长此以往导致财务收支失去监管,难免负债越来越重,问题越来越多,造成村级工作开展十分被动。

三、对策和措施

(一)健全组织,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好基础。要真正做到基层组织健全完善、坚强有力,确保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空白”,覆盖到基层所有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一是“应建未建”的要建,符合单独建立党支部条件而没有建立的,要抓紧组建;正式党员不足人的单位,要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尽快建立联合党支部。二是花大力气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清理整顿工作,属于支部班子或负责人缺乏战斗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要及时调整;属于班子成员缺额不齐的,要充实加强;属于一时没有合适负责人人选导致软弱涣散的,上级党组织要及时下派优秀干部任职。三是

9 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结合流动党员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没有一个好的载体,即使党员有发挥先进性的愿望,也很难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活动,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我镇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争先创优活动,开展好以“争做五好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双争”活动和以“学理论、学技能,比党性、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双比”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风建设、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增强广大党员的发展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本领,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探索出一条开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三)选派机关干部回村任职,配齐配强党支部班子。镇党委从实际出发,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后决定从机关选派一批优秀同志到村任职,一方面解决这部分村选人难的问题,充实后进村班子;另一方面使这些年轻党员干部自身得到锻炼。我镇将结合下一步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按照“双强”标准,选准配好村支部班子,尤其是选好支部带头人。镇党委经过认真分析基层党组织状况,摸清实底,组织了专

10 门工作班子,尽职到位抓基层班子建设,继续抓好两推一选,搞好公推直选,选准选好支部班子,在选人上做到思想解放、视野开拓,大力从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促进党员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以有效解决党员、干部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明确任期目标,以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来强班子,带队伍。

(四)认真抓好后进村财务整治工作,有效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在抓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抓村级财务整治工作。财务不清是农村矛盾的焦点,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堵住漏洞,消除群众疑虑,化解干群矛盾,要通过民主手段健全民主议事、民主理财制度,切实发挥他们的监管作用,不要流于形式。村务、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一定要让群众信得过。对因干部更换财务交接不清的镇将成立专门班子,办理交接,理清头绪,建立往来帐,通过建章立制,切实把村级财务管理好,特别是对村级与群众发生的债务,要制订具体措施加以消化。要严格控制支出,严格管理,有效遏制财务制度混乱的现象,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五)建立完善联系基层群众制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近年来,全镇党员领导干部走出机关,走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帮助排忧解难。在具体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走进”:一是围绕党员干部走进农村基层,建立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如镇班

11 子成员联点包片制度、一般干部联村制度、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二是围绕走进村,建立完善村级建设工作联系点制度(如在职党员定点服务村、参与村建设制度);三是围绕走进工厂企业。建立完善企业党建联系点制度确定了企业的党建工作联络员和指导员);四是围绕走进基层群众,建立完善与群众联系走访制度(建立了机关党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等制度);五是围绕走进社会各界,建立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制度。同时,机关党组织还建立了结对联系基层单位制度,每个机关部门与一个基层单位结成对子,经常到联系单位走访,听取群众意见,分析社情民意,落实联系和帮扶措施。在联系基层群众工作中,镇领导示范带头作用明显。近年来,我们先后建立了镇领导联系村联系基层党建示范点、联系重大项目等制度、村领导联系困难群众、镇党委委员联系基层党代表、并坚持领导每星期日固定时间接待来访群众,坚持定期下访调研,开展现场办公,达到了体察民情、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的目的。

(六)建立完善为群众办实事制度,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镇党委政府坚持每年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排出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围绕“五个明确”制定好为群众办实事计划。即明确办实事项目、明确办实事措施、明确办实事时限、明确办实事单位、明确办实事分管领导和责任

12 人,把办实事计划真正落到实处,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年年有计划、件件有着落,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七)建立完善群众评议制度,促进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效率。广大群众的要求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各级党政机关,因此,构建服务型机关,对于密切党群关系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认真总结机关作风建设的经验,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机关活动,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机关服务效能,不断创新便民服务方式,规范服务程序,实行为民办事代理、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责任等制度,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办事。通过电话、信箱、领导信访接待日等途径,多方面了解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予反馈。这既是对政府工作的促进,又拉近了政府与老百姓的距离,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府不断改进工作的诚意。在抓机关作风转变过程中,我们虚心倾听各层面意见,建立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等广泛参与的群众评价体系,真正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尺,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在机关作风的转变和机关效能的提高上,达到形象提升、办事提速、服务提质、管理提效的目的。

第15篇:中国炼油技术创新深度调研报告

北京华通睿智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0年中国炼油技术创新深度调研报告

2010年中国炼油技术创新深度调研报告 国家发改委就“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问题”下发的成品油价格运行操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中,除将成品油调价间隔从目前的22天缩短至10天外,还提出两个具体操作方案:一是,将定价权限下放给三大石油巨头,二是,由发改委委托中介公司颁布调价。

根据第一个方案,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每桶40-130美元时,三大石油公司可以按照国家确定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及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情况自行确定调价方案,发改委不再发文。

将定价权下放,是三大石油巨头力争的一个方案,不过,考虑到这可能会进一步加强三大石油公司的垄断,从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角度考虑,目前应该还不具备推行条件。

而按照征求意见稿提出的第二个方案,当国内成品油满足调价边界条件时,发改委将委托中介机构公布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和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企业可以此为基础自主确定具体执行价格,每次调价政府不再发文。

这一条也是为了进一步与市场化接轨,突出市场对价格的引导作用,但为了保持市场相对稳定,防止过度投机行为,短期内,价格调整仍将在发改委的指导下进行。我们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要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逐步调整,逐步放开。

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走向真正市场化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从2001年起步,经历了由单纯依照新加坡市场油价到依靠三地油价变动来定价,现在已经允许成品油销售企业在国家规定的最高限价下展开竞争,可以说,已经是准市场化状态。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竞争已逐步加剧,且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已经一年半,第三阶段的调整改革时机已成熟。

中国成品油市场的“准市场化状态”,更多的体现在“炼油”和“加油站”两个环节,在这里,中国成品油市场已经具备了充分竞争的基础。

近几年来,中国炼油厂产能大规模增加,而投放主体也更加多元化。除中石化及中石油这两大传统巨头外,中国化工、中国兵器和中海油等已竞相进入炼油领域。除了在长三角,中石化优势较为明显,其它地区(如珠三角、渤海湾)的竞争十分激烈。

目前,我国已形成17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1000万吨/年以上的炼油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接近全国总加工能力的一半。在这17个基地中,大连石化和镇海炼化两家炼油企业炼能达到2000万吨/年。到2011年,中国还将建成南京、宁波、上海3个3000万吨级炼油基地和茂名、惠州、广州、泉州、天津、曹妃甸6个2000万吨级炼油基地。

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加强了与国际油价的联动性,提高了炼厂的利润。炼厂利润的保证使得炼油企业更加热衷于进行改造扩能,这可以从改扩建项目中得到证实。按照规划,2011年中国将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地区建成3到4个2,000

万吨级炼油、200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2013年全国将形成20个以上千万吨级炼油基地、11个百万吨级乙烯基地。

2010年中国新增炼油能力将达到2,000万吨/年,国内成品油市场或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新增炼油能力扩建速度超过国内油品需求的增长速度,过剩的炼油能力需要在未来几年消化。

结构调整是石化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核心。调整企业结构、产业结构原料结构、产业布局等是“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工作。“十二五”石化产业发展主要以沿海地区建设3个到5个3000万吨-4000万吨炼油、200万吨乙烯大型石化基地为目标,内地石化基地也要在千万吨炼油规模以上,大幅提高石化产业集中度,使我国石化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完善。

其次是坚决遏制小炼油厂,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对燃料油征收消费税的政策已经对小炼油厂的生存产生极大压力,“十二五”将保持这种遏制态势,同时执行上大关小、等量替代、转型升级策略,使该问题彻底得到扭转。 2009年中国原油总需求量约为3.93亿吨,其中全年原油产量1.89亿吨,进口量为2.038亿吨。然而,截至2009年底,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4.77亿吨,居世界第二,炼油能力显然已经“过剩”。而近两年来,中国建成投产和正在建设的炼油能力可达5000余万吨,炼油能力过剩的局面正在“加剧”。

2010年11月份原油产量1722万吨,同比增长10.8%。1-11月份累计生产原油18422万吨,增长6.7%。

2010年11月份原油进口1809万吨,同比增长1%,较前三季度增幅47.7%、18.1%和7.1%明显回落。1-11月累计进口原油20738万吨,同比增长18.3%。

2010年11月份原油加工量3338万吨,同比增长11%,成品油产量2073万吨,增长10.3%,其中柴油1313万吨,增长14.3%。1-11月份加工累计原油35072万吨,成品油产量21569万吨,其中柴油1338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3%、10.7 %和12.2 %。

2010年11月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007万吨,同比增长15.2%,其中汽油538万吨,增长4.6%,柴油1316万吨,增长21.4%,日均消费创历史最高水平。1-11月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1007万吨,同比增长11.1%,其中汽油增长6.7%,柴油增长13.1%。

目前,我国前十大炼油企业合计炼油能力为1.445亿吨。此外,还有一批千万吨级炼油基地正在建设中。2010年中国十大炼油企业,榜单依次为:大连石化、镇海石化、天津石化、上海石化、茂名石化、金陵石化、广州石化、福建石化、惠州石化、高桥石化。其中,中石化独占8席,中石油、中海油各占1席;整体炼油能力为全国的三成。

随着近年来国内炼油能力的趋紧,国内主要石油公司加大了炼油厂的建设力度,在立足于现有中型炼厂改扩建的基础上,还新建了一批大型炼化项目,并将于今后几年陆续投产。

中海壳牌惠州炼油项目(1200万t/a)、中石化青岛千万吨大炼油项目、中石化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炼油能力从400万t/a扩至1200万t/a)、中石油独山子扩能项目(炼油能力从600万t/a扩至1000万t/a)、中石化武汉扩能项目(炼油能力从500万t/a扩至800万t/a)均于2009年前投产。另外,中石油广西石化1000万t/a炼油将在2009年建成。因此,2009年我国新增炼油能力4000万t/a。

到2010年,我国还有辽阳石化千万吨炼油扩能项目、安庆石化800万t/a炼油扩能项目等将建成。此外,中石油彭州和重庆各1000万t/a炼油项目也计划2010年后建成,不过很可能推迟。因此,到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将在2007年的

部地区的新建,西南地区没有建设项目投产,到“十一五”末,西南地区炼油能力仍然空缺。

到2020年,全国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新建2.1亿-2.2亿t炼油能力。从目前似在建项目来看,如果上表所示所有项目都能建成,将增加炼油能力1.9亿t,与需求相比,有少量缺口,约2000万-3000万t,约占当期总需求能力的5%左右;如部分不能建成,则需建设其他项目才能满足需求。

到2020年,我国各区域炼油能力分布将为:华东地区占32%、中南地区占18%、东北地区占20%、西北地区占10%、华北地区占15%、西南地区占10%。

到2020年,全国汽煤柴油需求量约3.4亿t。从替代能源的发展来看,2020年,全国燃料乙醇达1000万t,生物柴油300万t,甲醇500万-1000万t,二甲醚50万-100万t,合计约可替代成品油1400万-1900万t。则届时需要常规油品3.21亿-3.26亿t,如按照原油加工中汽煤柴油产出率0.6计算;需要加工原油5.3亿-5.5亿t原油。考虑到未来炼油技术的进步,成品油收率提高,如能提高2个百分点,

料,原油加工走深度加工道路,开发和采用一系列重油转化技术,最大量生产液体运输燃料和化工原料,提高轻质油收率,提高原油资源利用率,开发高硫、高酸、重质等劣质原油的加工技术,提高原油加工的适应性,坚持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和控制污染排放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建设是炼油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发展方向

•将包括从中东原油和胜利原油得到的含硫VGO和HCGO进行加氢预处理,用作FCC进料。

•加快开发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研究开发非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以降低汽油硫和烯烃含量。

•由于FCC进料掺入渣油和高含量石蜡基原料,中国FCC汽油高含烯烃。应调整成品汽油组成,增加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如重整生成油、烷基化油、C5/C6异构化油和含氧化合物,以大大降低烯烃含量。

•中国柴油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大量LCO(含芳烃50%~80%、十六烷值20~35)未经加氢处理而调入柴油总组成中。加工胜利原油和进口含硫原油炼厂的直馏柴油也应加氢处理。推进脱硫脱芳烃加氢处理和加氢改质催化剂的开发,使柴油质量满足世界燃油规范2和3类要求。

•加快开发中国加氢裂化技术,推进新型催化剂和工艺开发。

第16篇:家用电冰箱制造业深度调研报告

家用电冰箱制造业深度调研报告

第一部分、市场环境篇

第一章、宏观经济环境及影响

一、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变化分析

1、GDP增长速率趋缓

2、经济结构变化分析

二、投资状况分析

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章、国际市场环境

一、全球主要地区家用电冰箱市场发展状况

二、全球家用电冰箱企业竞争特点

三、国际技术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三章、国内市场环境

一、中国机械工业当前发展的总体思路

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及其影响

三、产品市场发展历程及开发方向

四、外资企业进入情况与投融资体制分析

五、行业重点发展领域和结构调整方向

六、国内外行业差距及对策

第四章、经济特性

一、生命周期分析

二、行业企业数量变化

四、行业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年整体生产能力分析

三、主要生产企业

四、新产品研发状况

五、投入-产出分析

六、近5年产销率分析

七、未来3-5年行业供给预测

第七章、需求分析

一、当前市场需求结构

二、近年市场容量及变化状况

1China’s Electromechanical Data Online (http://) Email:rep@86mdo.com

三、近5年整体销售能力分析

四、出口交货变化状况分析

五、未来3-5年行业消费量预测

第八章、产业链及相关行业分析

一、对相关行业的依赖程度

二、上游产业发展状况及对家用电冰箱行业的影响

三、下游产业发展状况与影响

四、重点相关行业分析

第三部分、竞争格局

第九章、不同规模企业竞争与绩效

一、大型企业

二、中型企业

三、小型企业

第十章、不同性质企业竞争与绩效

一、外商投资企业

二、私营企业

三、集体企业

四、国有企业

第十一章、七大区优劣势与竞争力评价

一、华北地区

二、华东地区

三、华南地区

四、东北地区

五、西北地区

六、西南地区

七、东北地区

第十三章、进出口总况

一、近五年进出口规模及增长分析

二、在外贸中的地位

三、进出口数量、金额差异化分析

第十四章、出口现状及前景

一、出口规模及增长

二、主要出口目的地国家及洲别

三、出口源发地分析

四、主要出口贸易方式分析

第十五章、进口现状及前景

一、进口规模及增长

二、主要进口源发地国家及洲别

三、进口目的地省市分析

四、主要进口贸易方式分析

第十六章、产品价格波动及税率变化分析

第五部分、企业(竞争对手)篇

第十七章、企业集中度

一、收入前20名企业运营情况比较

二、行业垄断程度

第十八章、主要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一、06年度市场占有率前20名企业分析

二、产值前2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三、资产前2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四、利润前2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第十九章、全球主要供应商分析

第二十章、中国领先企业分析

一、XX公司

1、企业概况与联系方式

2、主要产品及产销状况

3、企业研发状况

4、偿债能力分析

5、盈利能力分析

6、营运能力分析

7、发展能力分析

二、XX公司

三、……(5个企业分析样本)

一、XX

15、盈利能力分析

6、营运能力分析

7、发展能力分析

二、XX公司

三、……(提供5个样本)

第二十二章、最具成长性企业分析

一、XX公司

1、企业概况与联系方式

2、主要产品及产销状况

3、企业研发状况

4、偿债能力分析

5、盈利能力分析

6、营运能力分析

7、发展能力分析

二、XX公司

三、……(提供5个样本)

第六部分、风险评价与投资建议篇

第二十三章、进入壁垒

一、技术壁垒

二、经济壁垒

三、政策壁垒

第二十四章、投资强度分析

一、区域投资强度

二、各省市投资强度

三、投资强度与产量配比情况

第二十五章、财务风险与投资收益

一、资产管理效益分析

二、偿债能力分析

三、营运能力分析

四、近年盈利能力分析与变化

五、投资与收益分析

第二十六章、产品SWOT分析

一、S.优势

二、W.劣势

三、O.机会

四、T.威胁

第17篇:中国KTV行业深度调研报告

2013-2018年中国KTV行业深度调

研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第一章 相关概述 13

第一节 传统KTV 13

一、传统KTV概念 13

二、传统KTV特点分析 13

三、KTV 兴起 13

第二节 量贩式KTV 13

一、量贩式KTV概念 13

二、量贩式KTV特点分析 13

第三节 量贩式KTV与传统KTV对比 14

一、营业时间 14

二、计算方式 14

三、价格方面 14

四、服务方式 15

五、服务对象 15

六、其它方面 15

第二章 2012-2013年中国KTV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7

第一节 2012-2013年中国KTV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17

一、噪声与振动环境标准及法规分析 17

二、KTV版权费收取政策分析 18

三、《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18

第二节 2012-2013年中国KTV行业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22

一、中国GDP增长状况分析 22

二、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分析 27

第三节 2012-2013年中国KTV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30

一、人口 30

二、居民消费及价格水平分析 32

三、居民对娱乐的需求迅速膨胀 36

第四节 2012-2013年中国KTV行业发展技术环境分析 37

一、IT业的发展 37

二、计算机嵌入式技术的发展 38

第三章 中国KTV产业运行新形势分析 41

第一节 中国KTV产业运行总况 41

一、中国KTV企业数量及规模 41

二、中国KTV企业技术更新快 41

三、移动增值与KTV结合 42

四、KTV连锁化经营 42

五、高档家庭KTV市场初露端倪 43

第二节 中国KTV行业经营模式分析 43

一、量贩式KTV 43

二、夜总会式KTV 44

三、练歌房式KTV 44

四、酒吧式KTV 44

五、RTV式KTV 44

第三节 中国KTV行业主要竞争力分析 44

一、服务内容竞争 44

二、价格竞争 45

三、音响效果竞争 45

四、场地装修竞争 45

第四章 2012-2013年中国KTV重点区域市场调研 46

第一节 2012-2013年北京KTV市场透析 46

一、北京KTV特色分析 46

二、北京KTV行业规模分析 47

三、北京KTV企业区域分布状况分析 49

四、北京KTV消费人群及消费水平分析 50

五、北京KTV经营与盈利状况分析 51

第二节 2012-2013年上海KTV市场探析 52

一、上海KTV特色分析 52

二、上海KTV行业规模分析 53

三、上海KTV企业区域分布状况分析 54

四、上海KTV消费人群及消费水平分析 55

五、上海KTV经营与盈利状况分析 57

第三节 2012-2013年广州KTV市场剖析 57

一、广州KTV特色分析 57

二、广州KTV企业区域分布状况分析 57

三、广州KTV消费人群及消费水平分析 58

四、广州KTV经营与盈利状况分析 60

第五章 中国KTV顶尖连锁企业发展概况分析 61

第一节 钱柜集团 61

一、企业概况 61

二、企业分布状况 61

三、主要消费人群分析 63

四、市场竞争优劣势分析 63

五、版权使用费前后发展策略分析 63

第二节 麦乐迪(中国)餐饮娱乐管理集团 64

一、企业概况 64

二、企业分布状况 64

三、主要消费人群分析 66

四、市场竞争优劣势分析 67

五、版权使用费前后发展策略分析 67

第三节 好乐迪股份有限公司 68

一、企业概况 68

二、企业分布状况 68

三、主要消费人群分析 68

四、市场竞争优劣势分析 69

五、版权使用费前后发展策略分析 69

第六章 2012-2013年中国KTV行业市场消费者调研分析 70

一、以学生或刚参加工作的人为主的量贩式KTV 70

二、以白领休闲娱乐、亲朋聚会为主的 Party 式KTV 70

三、以商务应酬为主的夜总会式KTV 70

第二节 2012-2013年中国KTV市场消费者特点分析 71

一、年轻时尚,喜欢新鲜事物 71

二、独具个性,追求高质量生活 72

三、收入偏高,是消费的中坚力量 72

四、受教育程度高,接受能力强,品牌忠诚度高 73

第三节 2012-2013年中国KTV市场消费者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75

一、不同地区KTV消费者消费频率、偏好程度分析 75

二、不同年龄KTV消费者消费频率、偏好程度分析 78

三、不同收入层次KTV消费者消费频率、偏好程度分析 79

第四节 2012-2013年影响中国KTV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要素分析 80

一、价格 80

二、音质 81

三、环境 81

四、餐饮 82

第七章 2012-2013年中国KTV企业店址选择策略分析 83

第一节 2012-2013年中国KTV企业选址考虑的地理因素分析 83

一、区域规划 83

二、地点特性 83

三、交通状况 83

四、企业可见度 83

第二节 2012-2013年中国KTV企业选址考虑的经济因素分析 84

一、能源供应 84

二、地价或租金 84

三、目标地点服务状况 84

四、广告宣传可用性以及选址 84

第三节 2012-2013年中国KTV企业选址考虑的市场因素分析 85

一、消费者资源 85

二、竞争状况 85

第八章 2012-2013年中国KTV版权费收取问题分析 87

第一节 2012-2013年世界主要地区KTV收费方式及标准分析 87

一、香港按歌曲的新旧程度收费 87

二、台湾四种收费方式,视各家KTV的实际情况决定 87

三、日本按KTV面积收费 87

第二节 2012-2013年中国大陆KTV版权费两种收取方式分析 88

一、按包间收费:12元/包/天 88

二、按歌曲点击次数计费:0.2元/首/次 89

第三节 2012-2013年中国版权费收取对KTV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89

一、企业承担费用的影响分析 89

二、企业把费用转嫁消费者的影响分析 90

三、KTV版权费收费主体、性质及程序情况 91

四、对不同收费标准下的版权费收取方式优缺点分析 92

(一)按包房面积收费 92

(二)按点击率收费 93

(三)按包房数量收费 94

(四)按歌曲新旧程度收费 95

(五)按 KTV营业额收费 96

(六)总结与建议 96

第九章 2012-2013年中国KTV设备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98

第一节 2012-2013年中国KTV点歌系统发展状况分析 98

一、触摸屏 98

二、点歌控制面板 99

三、鼠标 99

四、小键盘 100

五、VOD点歌系统介绍 100

第二节 2012-2013年中国KTV包房音响发展状况分析 102

一、麦克风 102

二、立体环绕音响喇叭 103

第三节 2012-2013年中国KTV视频设备发展状况分析 104

一、液晶电视 104

二、等离子电视 109

三、背投 110

第十章 2013-2018年中国KTV行业前景展望与趋势预测分析 112

第一节 2013-2018年中国KTV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112

一、中国KTV发展的前景探索 112

二、彩铃DIY与KTV结合前景无限 113

第二节 2013-2018年中国KTV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114

一、KTV版权收费趋势已不可逆转 114

二、网络KTV兴起涉及版权付费使用是趋势 115

三、中国KTV行业趋势探讨 116

第三节 2013-2018年中国KTV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 117

一、塑造品牌竞争力 117

二、提高服务质量 117

三、提高KTV管理水平,创新KTV管理模式 117

四、全面培训员工各方面的素质 118

五、在追求产品技术的同时,更为追求的是KTV服务技术 118

第四节 2013-2018年中国KTV行业盈利预测分析 118

第五节 2013-2018年中国KTV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119

一、规范化经营,制度化管理 119

二、全方位的服务意识 121

三、创新并拼合多彩娱乐元素 122

第十一章 2013-2018年中国KTV行业投资商机与前景预测分析 124

第一节 中国KTV行业投资概况分析 124

一、KTV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124

二、KTV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124

三、KTV行业投资四要素 124

第二节 2013-2018年中国KTV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25

一、KTV行业区域投资潜力分析 125

二、KTV行业投资吸引力分析 126

第三节 2013-2018年中国KTV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27

一、宏观调控政策风险 127

二、市场竞争风险 130

三、市场运营机制风险 130

四、版权费风险 130

第四节 投资战略指导 133

来自: 图表目录摘要

图表 1 量贩式KTV与传统KTV对比一览表 15

图表 2 2013年1季度中国GDP增长状况分析 22

图表 3 GDP环比增长速度 22

图表 4 2006-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及其实际增长速度 28

图表 5 2006-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实际增长速度 28 图表 6 2000-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表 30

图表 7 2000-2012年中国人口构成统计表 31

图表 8 2000-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 31

图表 9 2013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 34

图表 10 2007-2012年度中国KTV营业厅行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41 图表 11 2007-2013年度北京KTV门店数量及规模情况 47

图表 12 2007-2013年度北京KTV门店数量增长图 47

图表 13 2013年5月北京KTV分布状况 49

图表 14 2012年北京KTV消费人群构成 50

图表 15 2012年北京KTV不同群体每次人均消费水平对比图 50

图表 16 2007-2012年度北京KTV经营情况 51

图表 17 2007-2012年度北京KTV盈利状况 52

图表 18 2013年5月上海KTV企业区域分布状况 54

图表 19 2012年上海KTV消费人群构成 55

图表 20 2012年上海KTV不同群体每次人均消费水平对比图 56

图表 21 2009-2010年上海市部分KTV企业营业收入(万元)统计 57

图表 22 2013年5月广州KTV数量区域分布状况 57

图表 23 2012年广州KTV消费人群构成 58

图表 24 2012年广州KTV不同群体每次人均消费水平对比图 59

图表 25 2007-2012年度广州KTV盈利状况 60

图表 26 2013年麦乐迪在北京分布状况 65

图表 27 2013年麦乐迪在上海分布状况 65

图表 28 麦乐迪北京房费标准情况 66

图表 29 2012年中国KTV市场消费者职业调查 71

图表 30 2012年全国KTV市场消费者消费目的调查 72

图表 31 2012年中国KTV市场消费者收入调查 72

图表 32 2012年KTV市场消费者中专以下学历的品牌忠诚度调查 73 图表 33 2012年KTV市场消费者大学学历的品牌忠诚度调查 74

图表 34 2012年KTV市场消费者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品牌忠诚度调查 75 图表 35 2012年北京地区KTV市场消费者月度消费频率调查 76

图表 36 2012年上海地区KTV市场消费者月度消费频率调查 76

图表 37 2012年广州地区KTV市场消费者月度消费频率调查 77

图表 38 2012年深圳地区KTV市场消费者月度消费频率调查 77图表 39 2012年成都地区KTV市场消费者月度消费频率调查 78

图表 40 2012年中国不同年龄KTV消费者每年消费频率状况 78

图表 41 2012年不同收入层次KTV消费者消费频率调查结果 79

图表 42 2012年影响中国KTV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要素 81

图表 43 KTV企业店址应具备的条件表 85

图表 44 2013-2018年KTV行业产业规模(市场需求规模)增长预测 113 图表 45 2013-2018年中国KTV人均每次消费价格预测 116

图表 46 2013-2018年KTV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119

图表 47 全国各省市KTV版权费收费情况 132

图表 48 风险因素表 133

图表 49 2013-2018年KTV行业投资风险控制 134

第18篇:中国舞台灯光产业深度调研报告

2013-2017年中国舞台灯光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目前我国演艺设备行业企业总数为5588家,其中专业灯光、音响、舞台机械行业内企业总计4558家,属于相关领域和业务的企业约1030家。目前我国演艺设备企业总数较之上一次行业普查结果增长28.3%,核心业务(专业灯光、舞台、舞台机械)企业数增长16.8%。行业总资产达到546.97亿元,主营收入达到787.26亿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灯光大型歌剧院、舞台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从应用方面来说国内有很多美术设计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资金投入充足,大规模工程频现国内舞台灯光市场,对企业承接工程的能力要求更高。国外品牌也把目光瞄准中国市场,一方面国外市场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景气,产品需求数量有限;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需求则处在快速上升期,伴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政策驱动和资本支持,舞台演艺设备的采购量持续旺盛。因而大量国外品牌涌进了中国市场,力求分一杯羹。与此同时,国内企业也在国际展台上崭露头角,

借鉴了国外优秀品牌的成功经验,通过展会向国际市场不断渗透。回顾近年国内舞台灯光市场供应与求购情况,摇头灯、LED灯与电脑灯交替占据着前三的位置。客服:400-600-8596 010-86825756

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舞台灯光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中国舞台灯光行业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中国舞台灯光行业发展环境,然后对中国舞台灯光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舞台灯光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舞台灯光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舞台灯光行业综述

第一节 舞台灯光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舞台灯光基本简介

二、舞台灯光简史

第二节 中国舞台灯光产业特征与行业重要性

一、舞台灯光产业的兴起

二、舞台灯光的重要性

第三节 舞台灯光行业产业链分析

一、上游对舞台灯光设备行业的影响

二、下游对舞台灯光设备行业的影响

1、国际文化交流的促进

2、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第二章 全球舞台灯光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一节 全球舞台灯光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全球舞台灯光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二、全球舞台灯光行业市场动态分析

三、世界舞台灯光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世界舞台灯光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一、全球舞台灯光行业产品趋势

二、全球舞台灯光行业设计趋势

第三章 舞台灯光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舞台灯光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管理体制

二、行业相关政策及法规

三、行业相关技术标准

第三节 2011-2012年中国舞台灯光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舞台灯光工程相关技术概述

二、舞台灯光工程设计要素

三、舞台灯光的调控技巧

第四章 中国舞台灯光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2011年中国舞台灯光行业运行分析

第二节 舞台灯光行业发展历程

一、中国舞台灯光行业技术发展历程

二、舞台灯光行业经历的几个阶段

第三节 中国舞台灯光行业市场动态

一、国内舞台灯光品牌不断扩张

二、我国舞台灯光设备价格动态

第四节 2012年国内舞台灯光行业集中度分析

第五节 中国舞台灯光市场营销模式及趋势分析

一、舞台灯光行业营销模式分析

二、舞台灯光促销分析

三、舞台灯光行业营销趋势分析

第六节 中国舞台灯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舞台灯光行业应用趋势

二、中国舞台灯光行业设计趋势

三、中国舞台灯光行业技术趋势

四、中国舞台灯光行业产品趋势

五、中国舞台灯光行业服务趋势

第五章 舞台灯光行业细分行业分析

第一节 LED舞台灯

一、国际LED舞台灯应用情况

二、国内LED舞台灯应用情况

第二节 投影灯

一、投影灯主要应用情况

二、投影灯租赁市场发展情况

第三节 电脑灯

一、电脑灯发展概述

二、电脑灯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第六章 舞台灯光租赁市场经营模式及趋势分析

第一节 舞台灯光行业租赁市场发展概述

第二节 舞台灯光行业租赁市场特点

第三节 舞台演出中的设备租赁案例

第四节 制约舞台灯光行业租赁市场发展的因素

第五节 中国舞台灯光行业租赁市场发展趋势

第七章 舞台灯光行业主要应用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一节 影剧院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一、影剧院舞台灯光应用现状

二、影剧院舞台灯光应用案例

第二节 体育场馆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一、体育场馆舞台灯光应用现状

二、体育场馆舞台灯光应用前景

第三节 KTV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一、KTV舞台灯光设备发展现状

二、KTV舞台灯光应用趋势

第四节 舞厅歌厅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一、舞厅歌厅舞台灯光应用现状

二、舞厅歌厅舞台灯光应用前景

第八章 中国舞台灯光行业产品市场需求与趋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舞台灯光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一、舞台灯光行业市场容量

二、舞台灯光行业市场产品需求结构

三、舞台灯光行业市场区域结构

第二节 中国舞台灯光产品市场竞争趋势分析

一、产品市场发展情况

二、产品市场竞争分析

第九章 中国舞台灯光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广州市珠江灯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广州市仁丰声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 广州市雅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广州市欧尔派舞台灯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五节 广州励丰声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六节 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七节 鹤山市银雨照明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八节 广州风生水起舞台灯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十章 2012-2016年中国舞台灯光行业投资及前景分析

第一节 舞台灯光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二节 舞台灯光行业投资前景预测

第十一章 2012-2016年舞台灯光行业投资建议及风险预防

第一节 2012-2016年舞台灯光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分析

二、技术风险分析

三、竞争风险分析

四、其他风险分析

第二节 2012-2016年舞台灯光行业投资建议

一、舞台灯光行业主要投资建议

二、舞台灯光行业投资存在的问题

图表目录:

图表: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全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图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图表: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

图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图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图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图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图表: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表: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

图表:2013年中国GDP增长预测

图表:国内外知名机构对201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

第19篇:中国苎麻产业深度调研报告

2014-2018年中国苎麻产业深度调

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属(英文名:Boehmeria)属荨麻科植物。其中苎麻(学名:Boehmeria nivea)分成白叶种(white ramie)及绿叶种(green ramie)。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也称白叶苎麻。其单纤维长、强度最大,吸湿和散湿快,热传导性能好,脱胶后洁白有丝光,可以纯纺,也可和棉、丝、毛、化纤等混纺,闻名于世的浏阳夏布就是苎麻纤维的手工制品。

苎麻属半灌木,高1—2米;茎、花序和叶柄密生短或长柔毛。叶互生,宽卵形或近圆形,表面粗糙,背面密生交织的白色柔毛。花雌雄同株,团伞花序集成圆锥状,雌花序位于雄花序之上;雄花花被片4,雄蕊4;雌花花被管状,被细毛。瘦果椭圆形,长约1.5毫米。花果期7-10月。

由地下茎和根系形成强大的根蔸。一般用营养体繁殖的苎麻没有主根,从地下茎上发生许多细根,其中一部分具有副形成层,膨大成萝卜状,表面光滑,它们的次生木质部薄壁细胞中含大量淀粉,有贮藏养

分的功能,故称贮藏根。根群大部分分布在30-50cm深的土层中,少数支根可入土深达1m以下。

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苎麻产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共十二章,本报告立足于苎麻凉席市场发展现状分析,通过对苎麻凉席行业环境、苎麻凉席产业链、苎麻凉席市场供需、苎麻凉席价格、苎麻凉席生产企业的详尽分析,以使企业和投资者达到对苎麻凉席产品市场发展现状的全面、深入掌握;同时为使企业和投资者把握苎麻凉席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还对苎麻凉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与预测;另外在投资分析部分,针对企业投资决策依据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综合给出投资建议。

来自:

第一章 2013年世界苎麻凉席行业市场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13年全球苎麻凉席行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世界苎麻凉席行业发展走势

二、全球苎麻凉席行业市场分布情况

三、全球苎麻凉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全球苎麻凉席行业重点国家和区域分析

一、北美

二、亚洲

三、欧盟

第二章 2013年中国苎麻凉席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苎麻凉席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

第三节 中国苎麻凉席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第四节 2013年中国苎麻凉席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第三章2013年中国苎麻凉席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苎麻凉席行业的有关概况

一、苎麻凉席的定义

二、苎麻凉席的特点

第二节 苎麻凉席的产业链情况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苎麻凉席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三节 上下游行业对苎麻凉席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2013年中国苎麻凉席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苎麻凉席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第二节 苎麻凉席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第三节 苎麻凉席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章2013年中国苎麻凉席产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苎麻凉席行业发展状况

一、2011-2013年苎麻凉席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二、2011-2013年苎麻凉席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三、2011-2013年苎麻凉席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苎麻凉席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二、行业市场集中度情况

三、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

第六章 2011-2013年中国苎麻凉席市场运行情况

第一节 行业最新动态分析

一、行业相关动态概述

二、行业发展热点聚焦

第二节 行业品牌现状分析

第三节 行业产品市场价格情况

第四节 行业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

第七章 2011-2013年中国苎麻凉席所属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2011-2013年中国苎麻凉席所属行业总体数据分析

一、2011年中国苎麻凉席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2年中国苎麻凉席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3年中国苎麻凉席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11-2013年中国苎麻凉席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1年中国苎麻凉席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2年中国苎麻凉席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3年中国苎麻凉席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11-2013年中国苎麻凉席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1年中国苎麻凉席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2年中国苎麻凉席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3年中国苎麻凉席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第八章 2013年中国苎麻凉席行业竞争情况

第一节 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赢利性

二、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三、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四、行业周期

第二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三节 行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第九章 2013年苎麻凉席行业重点生产企业分析

第一节 A企业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数据

三、企业产品分析

第二节 B企业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数据

三、企业产品分析

第三节 C企业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数据

三、企业产品分析

第四节 D企业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数据

三、企业产品分析

第五节 E企业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数据

三、企业产品分析

……………

第十章 2014-2018年苎麻凉席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14-2018年中国苎麻凉席行业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苎麻凉席行业发展方向及投资机会分析

二、2014-2018年中国苎麻凉席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三、2014-2018年中国苎麻凉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2014-2018年中国苎麻凉席行业供需预测

一、2014-2018年中国苎麻凉席行业供给预测

二、2014-2018年中国苎麻凉席行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 2014-2018年中国苎麻凉席行业价格走势分析

第十一章 2014-2018年中国苎麻凉席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第一节 中国苎麻凉席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第二节 中国苎麻凉席行业政策投资风险

一、政策和体制风险

二、技术发展风险

三、市场竞争风险

四、原材料压力风险

五、经营管理风险

第十二章 2014-2018年中国苎麻凉席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苎麻凉席行业发展策略分析

一、坚持产品创新的领先战略

二、坚持品牌建设的引导战略

三、坚持工艺技术创新的支持战略

四、坚持市场营销创新的决胜战略

五、坚持企业管理创新的保证战略

第二节 苎麻凉席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

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

五、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中企顾问网投资建议

一、重点投资区域建议

二、重点投资产品建议

第20篇:中国平面设计行业深度调研报告

2014-2018年中国平面设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graphic design),原称装潢设计,也称作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平面设计师可能会利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page layout)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达成创作计划的目的。平面设计通常可指制作(设计)时的过程,以及最后完成的作品。

平面设计的常见用途包括标识(商标和品牌)、出版物(杂志,报纸和书籍)、平面广告,海报,广告牌,网站图形元素、标志和产品包装。例如,产品包装可能包括的商标或其他的艺术作品、编排文本和纯粹的设计元素,如风格统一的图像,形状和颜色。组合是平面设计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尤其是当产品使用预先存在的材料或多种元素。

本报告依托公司多年对平面设计行业的研究,结合平面设计行业历年供需关系变化规律,对平面设计行业内的企业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采用定

量及定性的科学研究方法撰写而成。

中企顾问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平面设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共七章,对我国平面设计的市场环境、生产经营、产品市场、技术水平、产业链运行、企业竞争、产品进出口、行业投资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详实系统地分析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预测。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进行投资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权威、充分、可靠的决策依据。

来自:中企顾问网

第一章 2012年我国平面设计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

三、进出口贸易历史变动轨迹

四、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第二节近年来我国平面设计行业发展政策分析

第三节平面设计行业发展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一、行业内竞争

二、买方侃价能力

三、卖方侃价能力

四、进入威胁

五、替代威胁

第四节 影响平面设计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二章 2011-2013年中国平面设计行业发展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 中国平面设计行业发展回顾

第二节 中国平面设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三节平面设计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一、近几年行业企业数量变化

二、近几年行业从业人员变化

三、近几年行业企业规模变化

四、近几年行业企业性质投资主体变化

第四节 中国平面设计行业上下游产业分析

一、上游产业

二、下游产业

第三章 2011-2013年我国平面设计生产情况分析

第一节 2011-2013年我国平面设计产量统计分析

第二节 我国平面设计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一、华东地区

二、华南地区

三、华中地区

四、华北地区

五、东北地区

第四章近5年平面设计需求状况及2018年预测

第一节 影响平面设计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当前市场容量及增长速度

第三节近5年平面设计业整体销售能力

一、工业销售产值

二、销售收入

三、利润率

四、产销率

第五章 2011-2013年我国平面设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平面设计行业历史竞争格局综述

一、平面设计行业集中度分析

二、平面设计行业竞争程度

第二节平面设计行业企业竞争状况分析

一、领导企业的市场力量

二、其他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节 2012-2013年我国平面设计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第六章 国内外平面设计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重点企业1

一、公司概况

二、经营情况分析

三、发展战略

第二节 重点企业2

一、公司概况

二、经营情况分析

三、发展战略

第三节 重点企业3

一、公司概况

二、经营情况分析

三、经营情况

第四节 重点企业4

一、公司概况

二、经营情况分析

三、发展战略

第五节 重点企业5

一、公司概况

二、经营情况分析

三、发展战略

第七章 2014-2018年我国平面设计行业投资价值与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 行业SWOT模型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会分析

四、风险分析

第二节平面设计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平面设计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二、平面设计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三、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平面设计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

二、竞争风险

三、经营风险

第四节平面设计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深度贫困村调研报告.doc》
深度贫困村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