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调研报告

2021-06-23 来源:调研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驻村帮扶调研报告

驻村帮扶调研报告

市人民银行驻xx村第十六批帮扶工作组自2011年4月1日进驻以来,牢记市委提出的“强班子、找路子、办实事、帮民富,做示

范,带周边”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党建统领,区域统筹,兴业富民,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作为总体目标,以创建村美、民富、风正的“小康文明村”作为总抓手。怀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帮扶工作组成员统

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迅速进入角色,在市委组织部下派办及市直三队的坚强领导下,有镇委镇府和村 “两委”的

大力协助,有人民银行行党委的坚强后盾,借助上批工作组打下的良好基础,首先开展了民情百分之百活动,在充分了解了镇

情、村情、民情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村民、村两委意见,结合xx村的实际情况,本着“统筹兼顾、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分步

实施”的原则,制定了促进新xx村经济发展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帮扶工作计划。具体情况介绍汇报如下:

一、调研情况(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东营区龙居镇镇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处,与滨州市管庄接壤,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良好。目前,全村共有446户,常住

人口1512人,区域总面积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800亩,其中棉田1850亩,桑园300亩。人均土地1.8亩,主要种植棉花桑园

。2010年人均收入3000元。该村近年建文化大院一处,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党员活动室,现代教育设备,小康书屋,人口学

校。新修村内道路1500米,现村内已户户通自来水,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全村现有党员55名,老龄化较为严重,50岁以

上党员36名,现在村中特困户6户,现在村中外出打工的主要为18-22岁的年轻人,共60多人,主要从事纺织工作,村两委班子

有5人组成,幼儿入托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近年来,村两委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推进,村里的整体情况有了很大改

善,该村治安情况较好,近几年,群众的经济收入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村民小农意识严重,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市农村

的总体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结构单一,由于土地资源较少,种植棉花的收入上不去,这种情况下,使得部分村民的

收入没有保障,经济情况较差。村里没有集体企业,没有经济来源,属于空壳村,发展的后劲不足。

二、帮扶工作计划及措施

人民银行帮扶工作组进驻xx村以后,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强班子、找路子、办实事、帮民富”的总体思路,在上一批包村组

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和实施帮扶工作计划。

(一)、区域统筹;人民银行驻xx村帮扶工作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帮助帮扶村筹建肉鸡养殖小区,已有养殖户21入住

,建一个综合性的养鸡大棚大约需要资金20万元左右,一般的养殖户建完大棚基本上没有周转资金,资金缺口达450万。为解

决周转资金困难,工作组及时向行党委汇报,行党委极为重视,主管及分管领导多次来帮扶村调研,要求当地金融机构给于帮

扶村以最大限度信贷支持,尽快解决影响养殖户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只要周转资金解决了,效益上去了,就可以影响周边的

养殖户借鉴经验,起到以点带面的目的,从而达到区域帮扶。

(二)、强基固本;工作组进驻xx村后,多次与村“两委”座谈,了解村两委班子的现状,以及就如何在群众中提高威信,以

及班子的凝聚力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为提高村委班子在群众的威信,“六一”期间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一起走村串户了解特困户孩子上学问题,发放一千余元的书

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使他们度过了一个温馨、愉快的儿童节。为迎接建党90周年,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与50多名新、老

党员一起召开茶话会,共聚一堂,回想过去、畅谈未来。就如何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各自发表了意见,会后给特困老党员

发放2000余元慰问品。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带头作用,建立完善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

在加强村“两委”领导班子建设及党员队伍建设上主要采用定期学习的方式,组织他们学政策、学科技、学法律,不断提高自

身素质,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着眼于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的能力,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信念,提高他们组织管理能力、凝聚力和战

斗力,形成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再就是选拔一批思想素质高、作风硬、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年轻同志充

实到党组织中来,为实现xx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培养一支善于为农民群众服务的基层

干部队伍,形成干群同心的良好局面,本着凡是群众关心的,凡是群众想知道的,凡是群众有疑虑的,都要进行公开的原则。

要根据形势发展和群众的要求,及时调整和充实公开内容,保证村务的公开透明,使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党群

关系更加和谐,村经济快速发展,村民收入明显提高,

(三)、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总抓手,以建设小康文明村作为

具体的实施内容,以清理“三堆”(柴草堆、垃圾堆、粪堆)作为具体操作路径,改变村容村貌。重点治理垃圾乱倒、脏水乱

泼、柴草乱堆、粪土乱放、禽畜乱跑等不文明现象,以贫困弱势群体作为帮扶的重点,广泛开展扶贫献爱心活动。加强普法教

育,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杜绝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加强村内文化建设,充分利

用文化大院的作用,定期不定期的向农民群众传授各种致富知识,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

生活。积极引导发展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农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减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努力,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的作用,争取年内对养殖小区的水库清淤、改建工作立项。解决养殖户用水难问题

。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寻找致富门路,增强农民发家致富的能力,争取让xx村在各个

方面都取得明显的进步。

推荐第2篇:驻村帮扶调研报告

邱县国土资源局

驻小屯村工作组关于基层建设年活动项目

帮扶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工作组自进驻以来,牢记省、市、县提出的“强班子、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找路子、办实事、帮民富,做示范,带周边”的总体要求,以创建村美、民富、风正的“幸福乡村” 作为总体目标。帮扶工作组成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迅速进入角色,在邱县国土资源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和香城固镇委镇府及小屯村 “两委”的大力协助下,首先开展了入户调查走访当地群众,了解村情、民情,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根据村民反馈的情况和村两委意见。结合小屯村的实际情况,本着“统筹兼顾、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了促进小屯村经济发展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帮扶工作计划。具体情况介绍汇报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该村位于香城固镇西南部,与县城相邻,全村共有人口1005人,282户,劳动力763人,耕地面积1600亩,党员32名,平均年龄54岁,年龄老化。两委班子成员5人,村党支部书记孙章林,村委会主任孙宝庆。该村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经济基础薄弱。该村86年建造的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现已严重损坏已不能作为办公使用。出村道路,严重损坏常年积水出行非常困难,村民小农意识严重,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县农村的总体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结构单一,使得部分村民的收入没有保障,经济情况较差。村里没有集体企业,没有经济来源,属于空壳村,发展的后劲不足。

二、工作目标

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和实施帮扶工作计划。

1、清理“三堆”柴草堆、垃圾堆、粪堆,改变村容村貌。重点治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柴草乱堆、粪土乱放、禽畜乱跑等不文明现象。

2、村内主街道进行铺设硬化。

3、完成村主街道两侧绿化工作。

4、建设村内文化娱乐广场。

5、扩建整修村两委办公室。

6、在村东北打深井一眼。

7、以贫困弱势群体作为帮扶的重点,广泛开展扶贫献爱心活动。

8、发展一村一品致富产业重点确定山药种植为主导产业。

9、通过帮扶,使村两委班子进一步团结协作,真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两委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村内矛盾纠纷得到逐步化解,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彻底摘除后进村帽子力争进入先进村行列。

四、具体措施

(一)抓关键,查底数,全面掌握基本情况。通过召开党员、干部、群众会议,座谈讨论、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记好民情日志,全面了解该村存在矛盾和突出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准工作的突破口。

(二)抓基础,强班子,切实提高村两委班子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带头作用,组织村“两委”领导班子学政策、学科技、学法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着眼于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信念,提高他们组织管理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再就是选拔一批思想素质高、作风硬、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党组织中来。

(三)抓强精神文明建设,促发展,进一步完善基础实施建设。

加强普法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杜绝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加强村内文化建设,定期不定期的向农民群众传授各种致富知识,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引导发展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农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减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同时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确保完成街道硬化工作;积极筹措资金,扎实做好在村东北打深井一眼、村内主街道进行铺设硬化、完成村主街道两侧绿化工作、建设村内文化广场、扩建整修村两委办公室,改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切实加强阵地建设,争取让小屯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明显的进步。

五、方法步骤

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摸底调查(2012年2月14日——3月1日) 通过召开党员、干部、群众会议,座谈讨论、入户走访等形式,全面掌握社情民意,真正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对村存在的影响和谐稳定的矛盾和突出问题有所掌控。梳理出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

第二阶段:治理整顿(2012年3月1日——10月1日) 3月1日——5月1日完成“一村一品”致富产业发展山药种植面积500亩。在发展种植“黑红薯”100亩。

5月1日——7月1完成村内主街道进行铺设硬化,村主街道两侧绿化工作。

5月1日——10月1日前完成打一眼深水井、村内文化娱乐广场、村两委办公室扩建改造等工作。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2012年10月1日—12月31日) 通过一年驻村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着力提高村两委干部素质,教育和引导干部自觉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积极探索帮扶工作的好办法,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不断巩固帮扶村的帮扶成果。

推荐第3篇:畜牧局驻村帮扶调研报告

为了解掌握村情民意,找准帮扶工作的结合点和突破口,按照市直机关第十六批下派工作三队的安排和要求,市畜牧局驻x寨村帮扶工作组自4月1日进驻燕寨村后,通过与村两委座谈、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实地查看村容村貌等形式,对燕寨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燕寨村位于稻庄镇中部,东西南北分别于高刘、西家、宋寨、小高刘四个村壤。全村现有155户,533口人(其中农业人口520人,纳入低保人员5户;非农业人口13人),耕地面积628亩。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和个体运输业,另有部分经商户,70多人外出打工。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为主,一年两作;个体运输业以六轮农用车为主,现有22户,运输沙石料,另有3辆大型货车,从事物流业。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800元(2008年人均纯收入5400元,2009年人均纯收入5800元)。该村无集体收入。该村现有党员22名(其中70岁以上1名,60以上-70岁以下7名,50以上-60岁以下8名,40以上-50岁以下2名,30岁以上-40岁以下3名,30岁以下1名;女党员1名。大专学历2名,中专学历1名,高中学历4名,初中学历7名,小学学历8名),2010年7月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名。村支部、村委会分别于4月17日、5月9日村完成换届。换届前村“两委”为3人交叉兼任。现村“两委”基本情况是,支部成员3人(燕传祥,59岁,为连任支部书记,伤残军人;燕居庆46岁,支部委员,兼任村文书;燕传敬,50岁,支部委员,在大海集团务工),其中原支部成员2人(燕传祥、燕居庆),新当选1人(燕传敬);村委成员3人(燕居增,43岁,村委主任,在正和集团常年开油罐车;燕本朋,45岁,从事个体经营;孙青,女,31岁,中共党员,原村妇女主任、计生主任)全部为新当选人员。其他群团组织健全,作用发挥好。

市畜牧局上一批驻村工作组,通过联系市县体育局和村在外人员出资出物,建立文化广场;捐赠1000余册科技致富、农村文化书籍,帮助村民科学致富;先后投资105万元,对全村30条胡同,2条街道路实施了硬化,硬化面积12000平方米,舒挖、新修排水沟7800米;投资5万元,栽植树木2500余株,对全村3条主街、30条胡同和围村路及村文化广场进行了植树绿化;联系动员在外人士出资出力,协调资金220万元,为家乡实施农田灌溉和集中供水工程;村内及农田共铺设管道23000米,地缆4000米,安装出水口241个,安装水表160个,建设机房5个,保证了集中供水和628亩农田灌溉需要。极大的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

该村基础设施已实现了“五通”,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全村所有适龄儿童全部统一乘车到乡中心幼儿园、学校上学,无辍学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全村培养出了40多名大学生,其中5名研究生。村里现有5户困难户,全部享受低保。该村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安居乐业,治安良好,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失火、盗窃、打、砸、抢、斗、赌等违法事件。该村连续多年被上级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授予“县级小康文明村”荣誉称号。

二、发展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优势

经过近两年的结对帮扶,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发展方向明确,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一是作为社区试点纳入村之一,档案室、医疗卫生、文化、超市等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尤其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土地整齐、肥沃,便于发展高效农业产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燕寨村在加快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是村无集体积累和村办企业,村办公益事业全靠村民集资和能人扶持。

二是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全村除3户搞物流运输、22户搞短途运输、7户搞日用百货批发外,其他多在外打工和在家务农。

三是受地域限制,在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集体积累难题上点子不多,路子不亮。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两年的包村帮扶工作才刚刚起步,还需要大量的工作,我们将继续开展好“民情百分百”主题调研活动和“创建让组织满意、让群众受益工作组”公开承诺活动,在继续深入调研,摸清村情民意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强班子、找路子、办实事、帮民富、做示范、带周边”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借鉴往届驻村组的好经验、好做法,与新村“两委”密切配合,与群众和睦相处,以向群众承诺、向组织承诺、自身承诺为主题,以办实事、解难事、树形象、促发展为目标,着力强化全局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和实干意识,创建让组织满意、让群众受益工作组,争当全市驻村帮扶工作排头兵。

(二)搞好党建帮扶,增强班子能力。把党建帮扶作为驻村帮扶的重要内容,发挥好局党总支与村党支部结对帮扶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组织局党员干部与村党员结成帮扶对子,结合当前开展的“两评一树”活动,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真正发挥好现任新村“两委”新班子、新成员、热情高、力量大的优势,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分期分批适时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到经济发展快的村、小康文明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地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增强村两委、党员团结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三)实施村庄绿化,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在原有村庄绿化的基础上,适时对部分街道、门前两旁绿化树木进行补植,重点对部分主要街道高规格设计、高规格定位,实施全村绿化,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打造成全市绿色、生态样板村。

(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农田灌溉工程优势,通过政策宣传、外出参观、示范带动、技术培训等形式,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种植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观光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在区域帮扶、产业帮扶、项目帮扶、科技帮扶上实现新突破,促进被帮扶村及周边村、镇、县区的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实现帮扶效益的最持久和最大化。另一方面,通过能人领办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规模经营,并加强同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五)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强村组织建设,重点是引导农民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和小农意识,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彰显村规民约。积极开辟活动阵地,开展创建活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努力争创市级小康文明村,做全市新农村建设排头兵。充分发挥文化大院作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求富、求知、求美、求乐的要求,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推荐第4篇:统计局驻村帮扶调研报告

统计局驻村帮扶调研报告

市统计局第十六批下派帮扶工作组,自 2011年4月1日入驻广饶县开发区前初村,随即按照下派工作队的要求开展了“民情百

分百”调查活动,进行了近两个月的彻底摸查,尤其在5月6日之后,前初村换届选举完成、新一届村委会产生,工作组迅速与

其建立工作周例会制度,多次组织全体村委会委员工作会议、党支部会议、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对前初村基本情况、民情民意

进行了深入具体的了解掌握,为进一步制定下派帮扶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经济资源及经济发展情况

前初村的基本经济资源主要有1100亩耕地,由于本地土质水质情况较好,开发利用活动也比较合理,所以全部耕地均被划归基

本农田,周边及腹地分布有耕地附属的防护林带和灌溉系统;村庄之内的非住宅土地比例比较小,而且已经几乎全部用于开发

较早的养殖业;从区位角度说,本村处于胜利油田采油三矿和四矿生产生活区近邻,北侧是广饶县纳税大户正和集团,南部是

广饶县经济开发区,第二产业成片覆盖;石(村)大(营)路平行于一干渠紧靠村庄南缘,向西可至博兴,向东直达东青高速

公路。

(二)基础设施情况

前初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较早,全村内外街巷均进行了较高标准的硬化和绿化。但正是由于规划较早,所以一方面存在某些规

划模式不够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某些设施老化的问题。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是:

1、除去村庄入口的一条主街之外,村内三纵八横十余条街道普遍偏窄,各街口排水管道多年为各种车辆碾压破损较为严重,

路边排污管道垮塌堵塞近1/2,绿化带杂草滋生蔓延,需要彻底处理;

2、本村尚无夜间照明系统,村民反映需要在主要街道安装路灯;

3、本村饮用水供应虽然早已经实现自供自给,饮用水源为地下180米处地下水,泵房年久失修,屋顶已经塌陷,供水的罐体为

1983年购置,老化严重,并开始漏水,部分供水管线由于材质不达标且当时埋于地下较浅,受到挤压或风化,导致管道老化,

不能承受24小时供水系统的正常压力。

4、农田灌溉取水井由于地下水位逐步下降,最近出现井口周边陪土塌方下陷的情况;

5、本村多年没有垃圾处理手段,村西北角的自然水湾被垃圾填塞,主要街道杂草丛生,存在村民乱放杂物的场所,村容、村

貌脏乱问题污染问题都急需处理。

(三)村民经济收入情况

前初村2010年人均纯收入12000余元,其中,从事第一产业收入3500元,外出务工收入8300元,其他财产性收入200余元,村集

体收入基本没有。该村是典型的村民较富集体较穷的空壳村。

(四)产业结构情况

前初村现有耕地1100亩,全部为基本农田,其中200亩属于村集体所有,于2005年对外承包,承包费为270元/亩,由于当时村

里修路急需资金,村集体和各承包户签订了一承包10年的合同,一次性收足了10年的承包费用,出现了涸泽而渔的现象,导致

集体经济没有了来源。耕地中均匀分布灌溉水井25眼,灌排系统完善,有效灌溉率达到100%,完全可以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农

业技术更新较快,有省级高科技示范田200亩,全部农田均为亩产超过1吨的高产田。同时前初村有较为悠久的养殖业传统,村

内成立了生猪养殖协会,现有养猪、养鸡专业户共30户。本村具有一定地理区位优势,村民中的个体经营大户带头发展物流运

输餐饮等服务业,先后建成3家物流运输公司、1家加油站、12家餐饮业经营店。

(五)村级财务情况

前初村较早建立了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但是村级财务收入一直不高,收入来源主要是以前县级各个部门的帮扶,没有太多财务

运作活动,可以说既无大入也无大出,村里的公益事业无法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导致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呈现老化而无力修缮

,出现了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发展缓慢,甚至有些地方出现倒退现象。

(六)村民基本情况

前初村现有110户,407人,平均年龄42.5岁,传统农业生产和养殖业劳动力占用较少,年轻劳动力大多就近到广饶县开发区内

的工业企业务工,另有少数人经商办企业。

(七)村两委及党员情况

前初村现任村委会委员三人,其中党员一人。全村党员一共18名,其中女党员1名,20岁至50岁党员10名;党员中高中以上文

化程度的有10名,致富带头人6名;另有入党积极分子2名。村委会主任范宝周,54周岁,任前创办个人企业一家,经营多年;

为人热情干练,对村集体有高度的责任感。村委会委员兼文书范文孝,50岁,党员,大专文化,在村委会已经历任三届,深得

村民信任。

(八)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前初村民风淳朴,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良好。本村拥有25人的业余文艺宣传队一支,建有图书阅览室一处,内有图书2000余册,

老年人健身场所一处,健身器材8套。

二、发展优势、劣势分析

基于前初村的各方面基本情况来看,其发展优势与劣势都不是很突出。从产业升级化发展思路来看,本村土地利用几乎已成定

局,一方面基本农田的地位不可动摇,另方面村内住宅规划紧凑,没有土地置换的余地,没有发展第二产业的空间;而本村既

有的养殖业,无论从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来说,还是从经营户自身技术能力、经营意识情况来说,目前仍然不具备进一步整合

集约化的条件。目前可见的发展方向局限于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输出,这是前初村目前的基本状况,也恰是本村村民比较富裕

而村集体比较穷的根本原因。

三、对策思路及工作计划

(一)对策思路

鉴于上述调研结果,本工作组认为针对前初村的帮扶工作思路应当以避短为先,力图扬长。同时要着重培养干部。

避短为先,就是务必认清前初村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发展的劣势,不要停留在对周边村庄的羡慕上,避免在可能性极小甚至没

有可能性的方向上浪费精力;力图扬长,就是承袭本村的养殖业传统,深入探索养殖技术和经营策略,从生产效益和经营模式

两个控制层面上将本村养殖业推向更高级的发展轨道,让养殖业从内容上也就是养殖品种上、从形式上也就是资金运作上都实

现多样化,这样才能够使本村的养殖业灵活而稳健地发展壮大。

从根本上说,我们的下派帮扶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小单元,我们开展帮扶工作当然必不可少要给予帮扶村一定

的资金投入,但是任何实体都不是仅仅依靠外力帮扶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的帮扶还在于对其自主自立能力的培育。

所以,我们的帮扶工作仍然要以培养干部为核心,把上级党组织的关怀以强大的思想力量的形式转达于基层,让科学发展观和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具体说,就是要以我们统计局下派帮扶干部的全心努力之中,在前初村发扬

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精神,建设和谐村集体,让致富带头人能够直接带人致富。

(二)帮扶工作计划

1、搞好班子建设。前初村委班子是刚刚选举产生的新班子,只有一人是原村委成员,新一届村主任和一名女性村委委员是从

未有过村委工作经历的人员,村务工作方方面面了解掌握不多,尤其需要尽快适应新岗位。为此,下派帮扶工作组决定首先在

村委层面实施帮扶工作,将工作组三名成员与村委成员三名成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子,一个工作组成员包抓一个村委成员,帮助

其学习党和政府有关农业农村的相关政策。

2、进一步规范制度建设,创建五好党支部。规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及有关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了村级

财务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开展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村级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

3、在村两委的协助下,进一步广泛开展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实施“帮扶工作亮民心”工

程,对村里路灯进行改造安装。二是实施“帮扶工作润心田”工程。村里自来供水设施已经年久失修,这项投资大约15万左右

。三是进一步抓好生猪合作社建设,完善制度,发挥其带头作用。四是一是重点培育1-2个生态猪养殖示范户,辐射带动本村

养殖户和邻村养殖户进行生态猪、放心猪的生产。五是积极开展区域帮扶。参照德州市统计局的办法,帮助乡镇街道,建立社

区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建立涵盖社区“基本情况、人口与计生、合作组织、党务与组织、民政与社会救助、集体财产、住房

与出租、人员分类、企业管理”等全方位的指标体系,实现区域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以破解长期以来困扰党委政府在发展与

服务方面基层“底子不清、资料不全、信息不新、情况不明”四大难题,为党委领导、政府决策、部门服务、公众参与搭建了

便捷有效地服务平台,从而实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委领导,政府决策,部门管理,公众参与”的施政格局,对加快行政管

理体制改革,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加强执政能力,从而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六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建前出村

锣鼓队、秧歌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五好文明户的评选,进一步提高全村精神文明建设。

推荐第5篇:帮扶工作组驻村调研报告

4 帮扶工作组驻村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统一按排,2011年4月1日,我们市人大机关驻村帮扶工作组一行两人,正式入驻东营区龙居镇崔家村,开始为期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在虚心向前批驻村同志学习请教的基础上,走门串户,拜访党员和群众,进一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崔家村位于东营区龙居镇,在政府驻地以南3公里处,地处油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全村现有228户、708人,可耕地2100余亩,人均3亩。该村现有党员31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村支部和村委会已分别于4月8日和5月3日顺利换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新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务实,思路清晰,干劲很足。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整体收入较低,2010年人均纯收入7278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主要种植棉花,有极少户种植小麦。2011年,全村共种植棉花200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数的95%以上。外出务工主要是在城区烧锅炉,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近百人,方式都是自发的、松散的。村内原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在通街修路搬迁后中止,没有再进行养殖。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该村市人大机关已帮扶两年。在上批帮扶中,为村里修了柏油路,配套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了文化大院、村民健身广场,使村民有了文体活动地点,村支部和村委会有了工作场所;对村庄进行了绿化,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一人兼任,“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查,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驻村后调研情况看,该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大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生意或农活,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28名党员中,45岁以下的仅3人。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平时农活较多和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党员会议组织少,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棉花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地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该村每年劳务输出近百人,还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基本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薄,更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走访中,部分村民有成立村锣鼓队等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在个别老龄群体中存在“迷信”现象。

(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村南已预留机动土地,养殖小区何时规划和建设;村西有部分农田因引水沟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无法使用,能否近期解决。

三、帮扶工作设想及措施

包村组的思路是:按照“激发内力、增强合力,先急后缓、科学发展”的原则,帮助村两委以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主导产业,有条件地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等辅助产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外出务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崔家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具体讲,主要是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崔家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帮助村两委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两评一树”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50%以上的党员掌握1—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力争发展2—3名党员。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棉花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田,推广种植优质棉,拓宽棉花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棉田浇灌提供基本保障。二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现代畜牧示范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棉花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畜牧养殖业,使该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中共党员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大院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四是经常性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涉油案件、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无邪教活动;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达到区镇要求。六是倡导现代生活模式,倡树社会村民新风,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推荐第6篇:帮扶工作组驻村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统一按排,2011年4月1日,我们市人大机关驻村帮扶工作组一行两人,正式入驻东营区龙居镇崔家村,开始为期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在虚心向前批驻村同志学习请教的基础上,走门串户,拜访党员和群众,进一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崔家村位于东营区龙居镇,在政府驻地以南3公里处,地处油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全村现有228户、708人,可耕地2100余亩,人均3亩。该村现有党员31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村支部和村委会已分别于4月8日和5月3日顺利换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新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务实,思路清晰,干劲很足。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整体收入较低,2010年人均纯收入7278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主要种植棉花,有极少户种植小麦。2011年,全村共种植棉花200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数的95%以上。外出务工主要是在城区烧锅炉,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近百人,方式都是自发的、松散的。村内原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在通街修路搬迁后中止,没有再进行养殖。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该村市人大机关已帮扶两年。在上批帮扶中,为村里修了柏油路,配套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了文化大院、村民健身广场,使村民有了文体活动地点,村支部和村委会有了工作场所;对村庄进行了绿化,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一人兼任,“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查,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驻村后调研情况看,该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大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生意或农活,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28名党员中,45岁以下的仅3人。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平时农活较多和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党员会议组织少,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棉花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地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该村每年劳务输出近百人,还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基本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薄,更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走访中,部分村民有成立村锣鼓队等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在个别老龄群体中存在“迷信”现象。

(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村南已预留机动土地,养殖小区何时规划和建设;村西有部分农田因引水沟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无法使用,能否近期解决。

三、帮扶工作设想及措施

包村组的思路是:按照“激发内力、增强合力,先急后缓、科学发展”的原则,帮助村两委以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主导产业,有条件地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等辅助产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外出务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崔家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具体讲,主要是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崔家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帮助村两委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两评一树”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50%以上的党员掌握1—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力争发展2—3名党员。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棉花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田,推广种植优质棉,拓宽棉花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棉田浇灌提供基本保障。二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现代畜牧示范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棉花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畜牧养殖业,使该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中共党员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大院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四是经常性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涉油案件、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无邪教活动;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达到区镇要求。六是倡导现代生活模式,倡树社会村民新风,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推荐第7篇:驻村工作队帮扶活动调研报告

强基富民保建设真帮实扶促发展

——XX村强基富民驻村工作队调研报告

XX村强基富民工作队于11月1日正式入村开展工作,通过与党员干部座谈、走访群众、听取老工作队员介绍,对XX村的情况有了一些初步了解。

一、基本情况

XX村隶属滨河办事处,位于机场正北4公里处,南邻保税北路(秋实路),坐落在第四大街两侧,由孟庄、XX、高庄三个自然村组成,辖六个村民组,443户,2080人,党员61名,土地面积3000余亩,村庄占地600余亩,耕地面积2583亩。20

10、2011年XX村建设项目有富士康部分厂区、蓝领小区、“锦绣绿苑小区”、第四大街、保税北路、五街、第三安置区L地块、蓝领二期T、S1地块、U地块、豫康新城市场疏导点等。

二、整体现状

急剧推进的城市化建设使XX村迎来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从干部到群众,无论是思想观念上还是发展思路上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从农民到市民的意识转变没有完全到位,大多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在破旧立新的进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五花八门,形式多种多样。但村两委班子团结,干部思想比较稳定,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我们认为现在存在的问题都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在办事处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村两委班子的精诚团结下,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找到破解问题、化解矛盾的途径和方法。

三、主要问题

1、征地时有关大棚、果树等附属物的补偿遗留问题;

2、政府出台的有关50岁以上失地农民、失地农户在校学生等优抚政策还未完全落实到位;

3、群众法制观念相对淡薄,习惯于采取闹访、越级上访、集访的方式表达诉求;

4、村庄内部以及村境内的空二路市场、四街、五街等人员流动性强、人口密集的地段环境卫生状况较差;

5、私搭乱建、违法建设行为相当严重,隐患很大;

6、村级换届临近,干部思想受到一定影响。

四、建议

1、以事实和政策法规为依据处理附属物补偿遗留问题;

2、按标准尽快落实失地农民的优抚政策;

3、乡村两级联动多形式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反映个人诉求;

4、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常抓不懈,做到突击清理与日常保洁相结合,劝导教育与动态监管相结合,舆论宣传与从严惩处相结合,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5、加强执法执纪部门、办事处、村的协作配合,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从严从重从快治理私搭乱建违法建设行为。治理的重点是:用电隐患、消防隐患、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和私建多占行为;

6、充分做好村级换届工作的思想和组织准备,提前着手、扎实推进、稳步开展,选出一个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干事创业的好班子,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好环境。

五、工作思路

按照上级的精神,结合XX村的村情,我们的工作思路是,在办事处党工委的领导下,在包村干部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团结依靠村两委,按照深入不陷入、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学习包村机关干部吃苦耐劳、深入务实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稳步的开展工作。把党工委、办事处的决策部署、发展思路、富民政策,通过村两委贯彻落实到群众中去,把真实的村情民意反映上来,把群众的满意、办事处的认可当作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和能力所限,我们撰写的调研报告较为肤浅且不尽全面,恳请党工委、办事处领导批评指正。最后,感谢党工委、办事处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XX村强基富民驻村工作队

2011年11月7日

推荐第8篇:物价局驻村帮扶报告

物价局驻村帮扶报告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1、成立帮扶组织,落实工作责任。为了认真贯彻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我局继续由局“一把手”亲自担任帮扶工作组组长,确定两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专门做具体帮扶工作,经常到点协助指导。与此同时,制订了帮扶工作计划,做到了年初有部署安排,年中有阶段实施,年终有检查验收。

2、建立管理机制,实行民主理事。为发挥群众积极参与、民主决策的作用,我们协同村党支部、村委会一道,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新农村建设的群众理事会,落实了理事会分工,建起了相关管理制度,实行了由理事会操办,我们和村级组织进行指导决策的管理模式。

3、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为了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激发起示范村村民群众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一是召开了村民会议,进行宣传发动,讲解建设新农村的好处;二是上门到户灌输党的方针、政策;三是利用墙报标语扩展宣传氛围。

4、制定庄园规划,绘制发展蓝图。本着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我们从有利于方便村民生产,利于群众生活,保护和节约耕地出发,因地制宜,协助村里请城、乡建设规划技术人员制定了村庄发展详规,编制出了具有科学前瞻性、合理安全性相结合的绿色家园、生态农庄平面图。

5、筹集建设资金,确保帮扶力度。在筹措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加大扶持力度方面,我们一是同村干部跑县有关部门,争取立项资金;二是发动群众开展捐助活动;三是从本单位办公经费中,拨出30000元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

6、发展主导产业,强化示范作用。为发展经济、突出特色、增加农民收入,做好示范作用,我们协同乡村干部积极引导村民群众种植金桔、酿造酒曲、饲养肉鹅。目前,以种植金桔为主导产业的农户覆盖面达90%以上;加工酒曲的家庭作坊已成规模,示范效果非常明显。建设点农民人平纯收入在上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百多元。

7、加大基础建设,整治村容村貌。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方面,我们协同村里花大气力,办了十件实事。一是修筑了一条总长480多米的水泥村道,家家户户都铺上了水泥路;二是解决了群众生活饮用卫生水;三是拆除了5栋、计567个平方米的农户旧危房,四是新建了安置房10栋,占地面积1000多个平方米;五是拆除了一批破旧不堪的牛栏和露天粪坑,全自然村农户都用上了“三瓮式”等水冲式卫生厕所;六是粉刷了农户旧房7栋,计985平方米;七是硬化了农户坪场930平方米,檐沟排水进行了疏理;八是户户设置了生活垃圾池,建起了垃圾焚烧炉,达到了“五个有”、“四个做到”,改变了垃圾乱倒乱放的现象;九是实现了家家户户通电,90%以上的农户有住宅电话或移动电话,90%以上的村民装上了有线电视或卫星接收电视。十是村民菜园有栅栏,路旁、空地、庭院进行了绿化,种上了金桔等林木。

8、推进文明建设,增强民主管理。一是开展了乡村文明创建和移风易俗的活动;二是产生了群众性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和村庄“红”“白”喜事协会,理事会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三是制定了树立新风尚,破除旧陋习的规章,做到涉及群众百姓中的大事能广泛征求大家意见,民主作主;四是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能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9、做好党建工作,强化队伍建设。在协助抓党建工作上,一是同村党支部开展科学发展学习实践活动,积极打好基础,争创先进行列;二是加强支部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时刻以党员的先进性标准要求自己,发扬优良作风,树立良好形象,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创新力;三是发展培养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一年来的帮扶,示范村的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干部受到了教育,群众得到了实惠,党组织增强了活力,对今后普及新农村建设将产生一定的积极推进作用。对此,归纳起来,主要突出在这些方面。

1、示范村基础设施条件有很大的改善。根本上改变了原先那种道路难行、水源不净、危旧房多、牛栏厕所杂乱不堪、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无处理等不良景象。村民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明显改善。

2、制定长远建设规划,明晰了发展目标。通过对村庄的整体规划,从根本上规范了农民用地建房的审批程序,强化了相关政策和措施,纠正并禁止了以前那种不统

一、不整齐、不科学乱批乱建的不良现象。

3、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引导农民建立“种”、“养”、“加”基地,发展以种金桔,加工“酒曲”为主导产业的路子,使示范点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了100多元,带动了全村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起到了示范作用。

4、民俗村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一年来帮扶点党员、群众能自觉遵纪守法,未发生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也未发生大的安全事故,更未出现过群体上访或闹事的事件。

推荐第9篇:驻村调研报告

住村调研报告

按照垣脱贫攻坚组〔2017〕51号文件要求,我于12月18日和22日到本镇XX村进行了住村调研。期间,我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精准扶贫各项惠农政策。召开了村委班子、村民代表座谈会。走访了20多户老党员、贫困户和一般农户,详细了解了XX村的发展情况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及脱贫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慰问了部分生活困难群众。较好的完成了此次住村调研任务。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北段,是原XX乡政府所在地,阳店线、硖峪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分9个居民组,290余户,117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132人,低保户54户,90人,五保户9户,10人,有街道商户30余户。该村主要产业为农业,耕地面积2000余亩,栽植有核桃、花椒等干果经济林200余亩,全村人均纯收入3500元左右。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广场、党员群众活动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村卫生室,XX敬老院、XX卫生院XX分院、XX师范小学也建在本村,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第十一届换届选举后,XX村“两委”班子现有7人,党支部坚强有力,党员队伍情况较好,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群众反映情况较好。

二、调研情况

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对该村在脱贫攻坚方面了解到如下情况:

1、召开支村两委和村民代表、部分党员座谈会。大家认为本村依山靠山,只有通过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才有出路,讨论认为,对本村300余亩荒坡进行改造承包,栽植花椒、桃等经济林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认为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凝聚力较强,但在谋划发展上,因循守旧,过于强调历史包袱和资金困难,拓展思维、谋划加快发展的思路还不宽,盘活现有资产、挖掘新的发展潜力的力度还不大,主动对接市场、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的意识还不强。

2、走访了10户贫困户、低保户,大多因家庭重大变故,如大病、孩子上学、意外事故等导致贫困。如贫困低保户谭红卫,今年47岁,全家4口人(两个女儿均已出嫁),本人患有糖尿病已有20余年,生活不能自理,需专人照料,两口人基本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导致家庭贫困;还有贫困户文冬冬、文烨荣两个孩子的父亲今年因肝癌去世,母亲弟圆圆因精神疾病离家出走失联,哥哥文冬冬今年高中刚毕业,妹妹文烨荣5岁由其叔父看护。许多贫困家庭都需要政府、社会共同关注、救助。

3、在走访老党员过程中,对本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议,认为村民发展的动力不足,村两委的眼界不够宽广。老党员谭朝金,他就本村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村集体经济太过薄弱,党支部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不明显,虽然全村的生活水平在整体提高,但想要从根本上提升村民生活,需加强村集体经济建设,通过合作经营带动全村村民共同发展。

三、XX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主动脱贫意识不强的问题。

2.缺乏支柱产业,全村仍然是以小、散的种养户为主,缺乏有效合作组织的问题。

3、发展思路不宽的问题。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凝聚力较强,但在谋划发展上,因循守旧,过于强调历史包袱和资金困难,拓展思维、谋划加快发展的思路还不宽,盘活现有资产、挖掘新的发展潜力的力度还不大,主动对接市场、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的意识还不强。

四、解决办法

1、要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完善政策设计,激励贫困群众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干起来,比如以奖代补政策激励。要加大对扶贫思想观念宣传力度。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和“航标”,只有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才能让贫困户从“等、靠、要”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眼界才会更宽阔。扶贫先扶志,在扶贫送温暖的同时,我们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

2、加强对村两委班子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努力扭转村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使村集体的核心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发挥出来,发掘引导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带动成立农民合作社,抓住脱贫攻坚之际,积极发展本村特色产业。

3、做好对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做好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就业指导工作,做好对留守农村家庭的后勤服务工作,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在外创业,让外出人员成为增加经济收入的又一途径,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一项重要的补充。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基层扶贫不能大包大揽,应更多采取“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激励型制度,不能一刀切地“谁穷奖谁”。只有实现“有付出才有收获”,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才有希望。通过开展“扶志工程”,设计扶贫制度,才能真正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志向,最终实现脱贫奔小康的目标。

推荐第10篇:驻村调研报告

xxx创先争优活动驻村调研报告

xxx政府镇长xxx

调研时间:2011年x月xx日

调研地点:xx村

调研内容:

按照xxx创先争优工作安排,为全面了解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对我镇xxx村进行了调研活动,重点就该村两委班子工作、党建工作情况和新农村建设开展专项调研,通过开展与两委干部、党员群众座谈,和实地走访的形式对该村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具体调研内容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村位于xxx西部,人口2460余人,耕地2100亩,党员41名,是传统蔬菜种植村,人均纯收入5160元。今年以来,xxx村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全村各项工作快速有序进行,在新农村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二、党建工作情况

xxx村现有党员41名,两委班子成员5人。近年来,该村通过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带动全村党员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创先争优各项活动,把全村党员力量有力整合起来;通过大力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多形式丰富党员组织生活,将全村党员凝聚在

党支部周围;积极推动党员参与村中各项工作机制落实,调动党员积极性,增强党性意识,把党员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推动了全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目前,该村投资20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两室,为党员开展各项组织活动提供了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场所,党员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支部班子凝聚力和号召力逐步增强。

三、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

xxx村作为xxx第二批文明生态村创建村之一,近年投资35万元,对村5条长2000米的街道进行硬化,硬化面积达8000平方米,投资2万元安装了路灯40盏,极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兴建村民文化广场,投资30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高标准村民活动广场,拥有文艺剧场、健身器材等硬件设施,极大地浓厚了全村文化氛围,带动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

为改善全村群众居住环境,该村大力推进新民居建设项目。今年计划在村内建设8栋6层单元楼,可为群众提供住房200套,显著提升群众居住条件,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目前,该项目已报送镇党委和县委审批,争取在上半年列入新民居省级示范村序列。

第11篇:驻村调研报告

驻村工作调研报告

田阳县洞靖镇百勇村驻村工作队员 罗 剑

干部驻村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对贫困村派驻干部驻村帮扶,开展“走访帮扶”,也是当前“乡村振兴”建设的迫切需要及要求。2018年6月4日,受县委组织部和县教育局的安排和指派,我被派往田阳县洞靖镇百勇村驻村,与单位全脱钩,落实开展驻村工作。时至今日将近1个多月,1个多月以来的工作如实开展,紧密进行,现将工作调研汇总如下;

一、驻村地点基本情况

百勇村有11个村民小组,262户982人,设有1个党支部,有正式党员35名村两委干部5人。全村建档立上卡户143户556人,其中2014年退出户26户105人,2015年退出户18户70人,2016年退出户17户57人,2017年脱贫户51户226人,2018年贫困户31户98人,2018年预计脱贫21户72人。全村“十三五”易地移民搬迁93户。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45元。该村地理陡峭多山,村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文化素质较低,但民风纯朴,无较大矛盾纠纷。以农业种植为基本生活来源,农作物以稻谷、芒果、柑桔为主导产业,养殖以家庭散养猪为辅,年轻人大多数出门打工。

二、到村后所做的工作

在驻村工作中,我深入浅出地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让政策真正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知、为广大群众所用、为广大群众谋利;加强实地走访,充分了解目前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并对一些村民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积极配合当地村委班子,加强学习与交流,把理论融于现实当中。具体有以下下几个方面:

(一)、实地走访民情,加强与群众的交流,及时掌握群众现目前的具体状况。走访的目的一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村民的客观情况,二是为了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形成调研,为后来的工作开展奠定基础。走访过程中认真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行汇总,并尽最大努力地给群众出谋划策。足迹遍及43户人家,102多人次。其中包括党员同志11人,孤残老人4人,空巢老人13人,孤儿1人,留守儿童10人,低保21户67人,其余为普通农户。

(二)、进行矛盾排查,解决群众纠纷,为邻里和睦、乡村和谐尽自身努力。驻村工作当中,矛盾排查被安排在工作的前端,当然也是干部驻村的重要工作之一。后经过走访和调查,本村尚无巨大矛盾纠纷,邻里之间相处和睦。这与百勇村的民风淳朴有直接性的关系,甚至在经过走访和调查后了解到,百勇村近两年来尚无偷牛盗马等刑事案件发生。连一两起治安案件也没有出现过。

(三)、宣传“乡村振兴”的建设规划政策和内容,组织推动“两个硬化”工程的起步、实施。

百勇村11个村民小组中目前还有班贯、岩朝和礼敏三屯的道路没有得到硬化。结合“乡村振兴”的建设规划及今年的脱贫攻坚战的机会,为这三个屯的道路硬化争取到项目。根据镇党委工作安排与村委班子分工合作,下到需硬化的三个屯丈量道路长度和宽度,经统计所需硬化的三个屯道路总长17.5公里。同时还统计了因修路需要补偿的青苗数。

(四)、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县委组织部组织的各次工作培训。

驻村工作不单单是“乡村振兴”建设的需要,它更关系着我们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是马克思主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唯物主义理念。为此,县委领导极为重视。2018年6月

21、22日县委组织部组织了全县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共400名进行“驻村干部培训大会”,6月30日洞靖镇府又组织58名驻村工作队员召开工作例会,7月12日和15又召开了关于如何大力发展产业扶持调研会。同时学校领导多次下到驻村点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并对驻村工作提出要求和指导。

三、现实困难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在实地驻村工作中,我了解到百勇村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村集体经济薄弱,政府投入不够,特别是资金、项目和指导性技术投入不够;缺乏企业的带动。

(二)、产业结构没有特色,种植和养殖结构单一。

(三)劳动力不足,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多是中老年人和小孩。这给村里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

五、几点建议和想法

(一)、对土地进行整合与规划

将产量低,不易出成效的贫瘠砂质土地规划为退耕还林基地,并组织当地村民进行管理。一方面对退耕的村民给予补助,让其获得一定的收益,这样既不使土地因丢荒而荒废,同时有助于生态的恢复和保持。或鼓励当地村民用这一部分土地来种芒果,同时加大扶持,做到一举两得。

(二)、转移剩余劳动力,鼓励部分青年外出学艺,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技能。要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技能培训、技术知识的讲解,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各项技能,这样外出务工人员能够很快的适应新工作岗位、能尽快上岗。一方面减少了家庭生活紧张的压力,又能为在家农民腾出发展的空间,同时还能让外出的人增加一部分收入;另一方面解决了城市劳动力缺乏问题,加快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还使务工者开阔了眼界,掌握了信息,学到了一定的技术。回村后帮助发展村的经济。

第12篇:驻村调研报告

关于福龙乡凤朝村的驻村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办到所联系的福龙乡开展调研,我负责凤朝村,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干部座谈、农户走访和群众交心)发现,福龙乡凤朝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积极地帮助和解决。

一、凤朝村基本情况

福龙瑶族乡凤朝村共有38个自然屯,722户,2834人,是我市比较贫困落后的一个行政村。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岩溶区,交通、人畜引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050元。

二、凤朝村发展情况

(一)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种植甘蔗、稻谷、玉米、桑蚕为主。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每年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达50%。据对农户调查,主要从事建筑行业、企业打工等,主要方式是自发的、松散的。

(二)村级组织运转情况

凤朝村两委班子自2011年换届改建以来,班子成员团结奋战、一心为群众着想,想尽办法找项目,办了不少惠民的实事工程。如村级活动场所建立、村级卫生室的建立、有线电视工程等这些工程都有效改善和提高了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因此,村民群众对现任的村级班子所做的工作都予以充分肯定。但从群众的走访中,目前在农村青年人在村里不多见,大多数人去城市谋 1

职创业,不愿在村里,党员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如何解决好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问题,值得我们各级党组织进行认真思考和探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物质基础较为薄弱

简单的农业生产、常规的农业生产占据农村的主导地位,小农意识较为深厚,农业产业化滞后,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形成不了优势,产业缺乏,市场信息落后。造成农民收入低,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

(二)对农民的思想教育薄弱

党在农村的思想凝聚力下降。由于一些基层组织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引导,缺乏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和组织农民。又由于村干部的个人工作繁重等原因,不能对农民进行经常的教育。

(三)新农村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尽管广播、电视、会议等大力宣传新农村的优越性,但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等原因影响,这项工作还没有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还没有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还没有让全体群众动员起来。

(四)精神文明和乡村文化建设有待于提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的社会治安还存在诸多问题,偷盗、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还不同程度存在。文化生活很单调,赌博之风日盛。虽然很多家都安上了电视,但村民了解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此。调查村民中通过电视了解国家政策的占到94.33%,而通过报刊、村委会了解国家政策的只占有2.48%、3.19%。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有很多村民为了解闷,一些具有赌博色彩的活动便日益受到村民的“亲睐”

三、下一步计划要帮助村里解决好的几件事情

(一)聘请农业、科技专家来村为群众讲解农业科普知识。向移民局申请打井,解决部分耕地无法浇灌问题。

(二)积极开展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

(三)村里公益事业的建设,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农村阳光农廉制度进行。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播的覆盖区域通过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实用方便的方式宣传。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不走过场、富有实效。创新思路,丰富宣传手段。

(五)加强风尚引导,提高文明素质。加强农村生活风尚的引导,帮助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文明素质。

总之,要完成这些实事,要靠上级各职能部门、开发项目的财政扶助,来增强村级经济组织自身功能,通过上级的扶持,使村级组织的号召力和战斗力得到有效提升,使村级干部队伍健康建设与发展,使全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第13篇:驻村调研报告

**村联建共创调研报告

中 共** 县 委 办 公 室

(2012年2月23日)

为深入贯彻中央及区、市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决策部署,按照县委《关于开展城乡“双百”联建创“五好”活动的实施方案》(*党发„2012‟16号)文件要求,县委办公室城乡“双百”联建创“五好”活动工作组到城关镇**村进行了深入走访调研。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慰问农户,召开党员、致富能手等各方代表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了解了**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感受很深,收获很大。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六盘山西麓,距离“312”国道0.25公里,距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7.5公里。现辖2个村民小组,193户903人,耕地总面积2873亩,其中历年退耕还林面积2071.4亩。2011年人均纯收入是4611元。全村现有党员41名,其中50岁以上的16人,30岁以上的24人,20岁以上的1人,女党员5名。村两委班子成员6名,有复转军人3名,生活较为困难的农户有90户。**村经济主要来源于三大产业:一是育苗产业。**村位于**县县城东北方向,气候冷凉、土地肥沃,适宜发展育苗产业,在政府引导、相关优惠政策推动、苗木种植大户带动下,通过招商引资,在吉林老板李财的带动下,**村现有156户农户发展樟子松、云杉、红杉等育苗产业共1380亩,户均年收入2万元,真正成了群众创收致富的绿色银行。二是旅游产业。按照“绿色生态立县上水平、文化旅游活县促发展”的战略要求,充分利用六盘山长征

纪念馆的影响力和六盘人家**村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地域优势,依托六盘山现有的山、水、林、亭等旅游资源,全力打造**村集旅游、休闲、娱乐、农家餐饮、住宿、文化工艺于一体的农家乐文化旅游优势,修建农家乐13家,年创收94万元。三是劳务产业。**村把劳务输出做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建立了村支部统一领导,村委会牵头,村民小组劳务信息员参与齐抓共管,劳务中介组织,劳务经济人带头积极参与的措施和办法,坚持把就地输出一批、季节性输出一批、能人带动输出一批、有组织输出一批作为劳务输出的主要形式,同时不断扩大劳务输出的规模和渠道。2011年就地输出190人,季节性输出56人,能人带动输出108人,有组织输出36人,共计为**村创收158万元。

二、几点认识

通过调研走访,工作小组对**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让**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起来讲,基本达到了五个好:一是两委班子好。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徐满仓,60岁,是25多年的老支书,村主任李国平,41岁,会计彭忠学,50岁,均为高中文化程度。村支书和村主任都是**村带头致富的典型,和他们的多次交流中,我感觉他们头脑灵活,视野开阔,对如何发展**村经济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思路和想法,符合**村的实际。特别值得我学习的是,他们虽为农民,但境界很高,对党的事业、群众的利益高度负责,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很好的发挥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党员队伍好。**村

虽然只有41名党员,但党员的精神面貌很好,大家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双带”作用,围绕脱贫致富一条心。如在发展育苗产业方面,大部分群众因不了解而持观望态度,关键时刻,党员发挥了带头模范作用,他们率先育苗,通过招商引资,种植樟子松、云杉、红杉等苗木,以实际行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使**村育苗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得以迅速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三是工作机制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各项制度健全,党务、政务公开,能够定期召开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及时沟通民情民意,议定杨店发展事宜。村两委班子成员能够给群众公开承诺办实事、办好事。四是带动农民增收业绩好。**村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惠泽下,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011年达到4611元,比2010年增加了40%以上。近年来,该村很少有打架斗殴及偷盗现象发生,村民之间和睦相处,邻里团结。五是群众反映好。在走访座谈中,**村广大群众由衷感谢党的好政策,绝大多数对村两委班子的工作给予肯定,积极支持生态移民政策。群众发家致富的愿望强烈,积极性也十分高涨。

三、发现的一些问题

住**村调研期间,工作组十分注重观察和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具有劳动技能人才。受近年来投资拉动影响,**村劳务输出创收占总收入的比重屡创新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务需求明显由“体力 ”向“智力型”、“技能型”需求转变。村内转移过去的

劳动力绝大多数是年轻力壮并且有一定文化的人,而留在村里的往往是老人、妇女和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专业技能的人。这些人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二是基础设施条件差。农业耕地总面积数,剔除退耕还林、公路占地、新农村建设占地已经不足,比较平整的土地减少。同时,**村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都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农民增收缓慢。目前农民的大部分收入还是依靠劳务收入。随着**村劳动力转移到第

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务工人员人数剧增,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四是信息服务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信息不足,真正用于农民生产、生活信息指导不多,信息质量不高,鱼目混珠的现象时有发生,令农民不敢轻信;信息网络不够健全,使一些信息无法送到农民手中。**村信息服务发展滞后,农民不能得到必要的生产指导和市场销售信息,产销之间的联系度不够通畅,时常出现农副产品积压和卖难问题。五是育苗产业流通组织滞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村部分群众的市场观念、市场意识淡薄,农民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的束缚,只重视抓生产而忽视流通组织的建设。分散经营的农户在育苗规模上都较小,一些农民盲目生产、无序流通,导致销售不畅,没有形成网络,配套设施较差,服务功能不足,市场带动作用薄弱。

四、启示和思考

一、建立完善“三同”帮扶制度和“一对一”帮扶机制。从今年3月份开始,县委办公室将安排干部职工到**村与村民同吃

同住同劳动3-5天,在切身体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艰苦和辛劳中锻炼干部,增强他们的帮扶工作责任感,更加积极主动地落实帮扶计划。切实干

一、二件村民所盼的实事好事,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组织办公室党支部与**村特困党员、群众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积极开展扶贫助困送温暖活动,想方设法为帮扶点的特困党员、群众排忧解难,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并根据特困党员、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增产增收。

二、推进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采取进村入户和编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挂历进行宣传等形式,动员**村村民踊跃参加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为村民自主创业和转移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积极协调卫生等部门,加快村卫生室和村医培训,力推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药品招标和配送制度,调动村民参加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积极性。协调民政部门将无劳动能力且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着力恢复生态。建议结合实施“十二五”生态移民扶贫规划,在全力做好**村劳务移民搬迁、转移就业、社会保障、脱贫致富工作的同时,将留下来的村民向有水、有电、有路,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集中,并采取“以粮代赈”的方式,将不适宜耕种的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鼓励留下来的村民承包荒山种草种树,发展经果林业。其中大面积的种草种树可由政府支持,由村民承包管护,政府根据植树造林的实际效果,给予村民生活补贴,

逐步将农民转变为林业产业工人,实现生态恢复和脱贫致富的“双赢”。

四、实施科技兴农和转移就业富农相结合的“造血式”帮扶。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的给钱给物不仅解决不了贫困问题,而且容易使村民滋生等、靠、要等“懒汉”思想。因此,帮扶工作应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转变,在适宜发展农业的地方,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对村民进行先进的种养殖技术培训,鼓励和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利用先进种养殖技术实现脱贫致富;在不适宜发展农业的地方,加大转移就业公共服务力度,对村民进行多种形式的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脱贫致富。结合我县六盘山工业园区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两后生”到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技工院校学习,依靠知识和技能实现转移就业,改变自身命运。同时,也要积极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切实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切实做到帮扶脱贫一代人,教育带动一代人,打破年年扶贫代代穷的窘境。

五、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紧紧围绕选好人、用好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这个主题,积极探索改革农村干部选任机制。拓宽用人视野,探索村干部异地任职方式,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将那些年富力强、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去。重点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改进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培训相结

合,根据不同村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分期分批轮训,通过上大课、观看录像、基地实践、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学习效果,逐步实现村“两委”领导班子以高中学历为主的干部队伍。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积极争取自治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对一些有资金缺口的点,积极想办法整合资金,多方筹措资金支持好活动场所建设。同时,要在管理上下工夫,用活已建好的场所,明确专人负责,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活动场所“一室多用”的综合功能,使之成为村级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普及科技文化、开展文化娱乐的综合阵地。

总之,通过调研,我们深受教育,感触颇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广大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听取群众的呼声,真诚面对群众的需求,真情地帮助群众办一些实事,以实际行动推动**村与全县、全区同步实现小康。

第14篇:驻村调研报告

关于周家乔木旧村拆迁情况的调研

按照组织安排,我在黄山办事处周家村和乔木村驻村一个月。目前驻村生活已于本周结束,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对周家、乔木两个村的旧村拆迁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从中发现很多影响目前整体拆迁进度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介绍

周家乔木两个村为我县山南新区发展建设主要占地征用村之一,目前乔木村包括耕地及旧村址在内的所有土地已经全部被征用,周家村耕地也被征用大半。现在两个村正在进行旧村改造整体拆迁,基本情况如下:

(1)乔木村旧村原占地150余亩,旧村住户200余户,人口640余人,原耕地面积1200亩。自2004年新村建设及旧村拆迁工作开展至今,已拆迁180余户,仍剩余18户未拆迁。在未拆除的18户中包括:①因家庭生活困难无资金购臵入住新楼房的3户;②未参加新区楼房分配的农业户口户6户;③非农业户口因旧村有旧宅基地但新楼区已无新楼分配的8户;④因楼房入住后有质量问题旧房未拆迁的1户。

(2)周家村现有人口1300余人,旧宅基地房屋392户,已拆除220户,尚未拆除的172户。在未拆除的住户中包括:①未抓阄的17户;②农业户口有房子但不符合一子一宅条件的8户; ③抓阄未结账的27户(包括特困户15户); ④本村非农业户口但旧村有房子

的45户;⑤新区楼房存在较严重问题的52户;⑥无任何原因但未拆迁的23户。

二、拆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拆迁工作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目前仍有部分群众未按时拆迁,给目前的整体拆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了整体拆迁进度。经调查,这部分住户没有拆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楼房质量问题。周家、乔木两个小区楼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以周家问题较多,共计50余户。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楼顶现浇板和墙体出现明显裂缝,地面大面积起沙,共计32户(主要集中在5楼);二是地面砖大面积起鼓,共12户;三是卫生间、阳台倒流水,共12户;四是连体窗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水;五是车库门需要维修,共27户;六是个别住户存在较严重问题:有2户存在现浇板需要重新浇制;两户要求换房;还有一户卫生间已经维修了将近一年仍没办法修好,影响居住又搬回了旧村。

部分群众以房屋质量问题,存在安全隐患为由,拒绝入住,在村内造成不良影响,为此西王臵业聘请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所对房屋裂缝进行了鉴定和维修,但村民不接受。现在部分村民提出退房或者调换,但现有房屋不够,不能全部满足要求,造成个别户到县和办事处上访。

2、房屋住户少的问题。我县目前城中村旧村改造标准规定,村内平均2.43人建设一套住房,按此比例,周家村居住人口1300人,应建房屋535户,实际建设370户,尚欠房屋165户;老年公寓应建

190户,实际建设42户,尚欠150户。这次分房还有不够条件的农业户口8户,非农业户口45户未分到房屋。

乔木村应建房屋256户,实际建设210户,尚欠46户;老年公寓应建91户,实际建设30户,尚欠61户。另外,部分家庭人口多,上有老下有小,老人不够入住老年公寓的年龄或者是非农业户口,不能入住老年公寓,但一套房子无法居住,老人只能在旧村居住。

3、困难户的问题。目前周家乔木两个村还存在个别特困户,生活困难,虽然政府补偿了征地及拆迁的部分款项,但个别住户因子女结婚或家人生病等原因,补偿款项基本用尽,导致目前无能力支付房款,至今没钱结账无法搬入新房,属于这种情况的,两个村共计16户。

4、新区楼房的维修问题。一是大的质量问题一直没拿出处理意见和办法,二是维修速度太慢,有的群众找过多次一直没得到解决,使群众与村里产生了抵触情绪,形成了你不给我维修我就不拆除旧房的想法,给拆迁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5、商贸用地开发的问题。农民失去土地后基本生活失去保障,因此,为保障失地农民及村集体的利益,政府按照被征用地5%商贸用地的返还政策,给予两个村部分商贸用地,用来搞商贸开发。但目前商贸用地尚未完全落实,周家村、乔木村两村村委要求政府应规划的商贸用地尽快落实,本着早开发早受益的原则,同时希望上级领导尽快协调办理用地手续。

三、周乔小区村民代表对目前所存在问题提出的要求

在调查中,通过与村民代表座谈等方式了解了他们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并对村民代表所提出的要求进行了总结整理,如下:

1、对楼顶现浇板和墙体裂缝的住房统一收回另作处理,重新规划建造,以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2、为了村内和谐稳定,加快旧村拆迁步伐,希望各级领导协调施工单位尽快制定方案和办法,加快维修速度。前段时间为了加快维修速度我村自己找人进行了部分维修,垫支了维修款。还有周家村今年春天暖气管道破裂造成大量暖气流失,暖气费至今未交热电公司,希望领导协调解决。

3、尽快规划周乔小区缺少的楼房和老年公寓以及卫生室、超市等配套设施,为了方便管理、照顾老人、生活便利等,尽量和目前的新区规划在一起。

4、特困户根据政策能否给予适当帮助和照顾,使他们有能力住上楼房。

5、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希各级领导尽快出台政策,并规划好两村的商贸用地和配套设施。

四、建议与对策

目前周家、乔木两个村旧村改造及拆迁进度缓慢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该区域的整体规划改造,如何保障百姓利益才是解决目前拆迁进度缓慢的根本途径,百姓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保障,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下功夫,解决目前拆迁难的问题。

1、解决百姓住房质量问题。百姓买房子首先要住着舒心、放心,

很多家庭都是靠卖地及拆迁补偿的钱才好不容易买来的楼房,刚住上就出现质量问题,这很难让百姓接受,不能怪他们在拆迁中不配合。楼房存在质量问题其实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工作没有做好,为什么新房子有这么多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百姓问题房的维修工作,真正为百姓办实事,真正做到还信于民。

2、解决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在两个村中,特困户买不起房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也是影响目前拆迁工作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如何保障困难户能住上房、吃上饭,是我们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困难户没钱买房子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帮助解决,村内敬老院可否抽出部分房间低价租给他们住也是可以考虑的办法之一。

3、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根本,如今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虽然一时的补助可以解决他们近期内的生活问题,但是如何解决今后长时间内他们的生活问题,是我们政府工作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商贸用地开发式一条很好的路子,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强政府的监督、引导作用,切莫盲目开发,搞杀鸡取卵式的开发,一定要抓好可持续性这个根本点来建设运转。再就是有必要出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第15篇:驻村调研报告

驻村调研报告

根据中国共产党**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干部“进百姓门、吃百姓饭、知百姓事、帮百姓忙”联系农户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我认真履行驻村入户职责,目前,已全部完成对接活动,积极开展入户走访活动,通过召开村两委成员会议和党员会议,与村民进行面对面访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了解广大农户生产生活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把握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所愿,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L]

一、开展驻村帮扶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县开展干部下乡驻村帮扶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是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帮扶这一载体,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帮扶村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乡风民俗形成新风尚,村庄面貌呈现新变化,基层组织发挥新作用,因病致贫得到新保障,因此驻村帮扶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欢迎。

二、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欢城镇东,全村户1478口人,耕地面积1180亩,有38名党员,畜牧业以羊、猪为主。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10400元。近年来,村两委干部努力为村民办好事,多办事,曾获得“省级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近年来,通过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村容村貌大有改观,全面实施了道路硬化,将硬化路面通至各家各户,以便于村民的交通出行。墙壁也都进行了重新粉刷,村庄绿化率大大提高。各村下水道铺设、清淤工程的工作都已启动,全面完成了“村村通油路”和巷道硬化建设、自来水入户工程。

三 活动开展情况

按照“俯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办实事、听民意,建感情、交朋友,”的要求,了解和掌握百姓所需、所盼、所急、所想,做到“三知四清”,在走访中,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村民们也会热情欢迎,并且知无不言,言无不荆。彻底摸清了联系户的基本状况,受到村民欢迎和高度评价。

四开展帮扶的目标和措施

1、结合四百活动文件精神,帮助村、组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要使这个规划家喻户晓,启发群众主动求发展的积极性。

2、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协会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建立养殖类、种植类专业协会组织,创建生产、技术、销售及农资服务载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3、加强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着手解决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

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进程。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

第16篇:驻村调研报告

驻村调研报告

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党员干部“下基层大走访”的有关要求和市委、市政府“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的统一安排,在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市**机关的大力支持下,月日,市**机关驻村工作队进驻**区**乡**,深入乡间地头,深入基层一线,以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帮民困,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一、基本村情

**位于**区**,南靠,北接,东邻,西邻,交通较为便利。全村共有居民,共人,设立党小组个,党员共有人。享受低保人数共人。村内道路全部硬化,路两旁用国槐绿化,村建有医疗室、书屋、体育场等设施,与附近村庄合并有小学。

由于临近山区,该村土地中石块较多,土地贫瘠、缺水,种植一般农作物常常入不敷出。村总面积约亩,其中可利用农林用地亩。近年来推广薄皮核桃种植,全村核桃种植面积目前已达到亩,形成一定规模,成立有核桃产业合作社,是**区唯一的一家示范农业合作社。

**人均年收入 元,主要来源于核桃种植、农民外出打工。生猪养殖、物流运输、个体户只占较小部分。村内没有

1 村办企业,也没有民营企业。

二、存在问题

1、客观条件差,收入不高。土地肥力不足、靠天吃饭的现状限制了粮食生产,而人多地少的矛盾限制了核桃产业的进一步扩大成长。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缺乏致富门路,人均收入较低。

2、村民思想观念保守。部分群众思想较为保守,干部带头作用发挥不明显,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主观创造性不高。虽然建立有图书室、远程教育室,但长期搁置,是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信息较为闭塞。

3、核桃产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足。由于管理和运作上经验不足和社员配合不默契,导致合作社在技术服务、市场营销、产品深加工方面发挥不出更大的作用,核桃产业停留在销售初级产品、农户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的局面,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

4、用水设施老化,用水困难。村内部分线路的用水管道已经老化,已经影响个别家户生活用水,急需更换。每月村里只有15号和月底两次放水时间,家户需要储水。到目前为止水费都由村长垫付,已达5-6万元,不甚合理。

三、帮扶办法和建议

1.解放思想,增强全村的凝聚力。引导干部学习理论政策和技术,帮助农村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思

2 路,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凝聚人心力量,带领群众致富。

2.加大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向有关部门反馈实际问题,争取资金,加大**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核桃灌溉到位,同时及时改造老化的用水设施,保证农民生活生产用水安全放心。

3.提高农民打工收入。加强打工的组织领导,注重打工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素质和技术能力;加强打工的引导,保证劳动力有序流动。

4.做强做大核桃产业。一是要做好宣传,扩大影响。酒香也怕巷子深,要通过包括路边广告、互联网在内的各种媒介,把南岗核桃的品牌打出去,形成品牌影响力,想办法牵线搭桥,帮助农民解决核桃销路问题。二是要建立机制,规范合作社运营。建立健全合作社的各项工作机制,民主决策,真正集中集体智慧,把合作社的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三是要做长核桃产业链条。核桃树浑身是宝,核桃可以用来高级用油、饮料、副食,青皮、树枝可以入药或当农家肥,核桃壳可以用来做活性炭等等,要充分利用核桃的各种用途,联系有关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产品附加值,促农民增收。四是建议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建议把村内剩余的农作物用地也改种成核桃,同时也建议**区、**办事处发动周围村庄也参与,形成千亩以上的种植规模,吸引资金介入

3 就近成立核桃深加工产业。五是建议可引入市场化操作。可以将核桃树整体收购出租,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的来源。

总之,**要实现新的跨越,就需要帮扶队在内的办事处、区、市等各个层面的共同帮助和努力,更重要的是帮助激发出村民自身无穷的创造力和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促进农民收入切实增加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17篇:驻村调研报告

某镇驻村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统一要求,我们驻村工作组于2011年初进驻郭连镇郭东村,并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任职以后,按照市委要求,认真对村情概况、组织建设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社会事业情况等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其间,通过与村”两委”班子座谈、实地察看村情、听取群众意见、走访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基本掌握了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郭东村现状

(一)村情概况

郭东村位于市区东部,由8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人口2300人,党员56名,耕地2118亩,2010年人均收入5000元,以农业为收入为主要来源。

(二)班子建设及党建情况

两委班子共7人,其中村支部5人,村委会5人。村党支部书记为朱德元同志,村委会主任为贾书然同志,班子无缺职情况,村支部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年轻党员,培养了大批的农村党员后备力量。

二、郭东村村发展的优势

(一)民情优势

一是郭东村民风淳朴,村民民主意识较强,法制观念较好,政治意识较浓。二是群众求富心切,各自都在积极寻找门路,力求尽快走出贫困,因而易于引导。三是经过近几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流转等措施,

群众的生产、生活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已从种田的束缚中走了出来,解放了生产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创新意识明显提高。

(二)区位交通优势

郭东村,位于我市东部,距市区和镇政府都较近,紧临郑石高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良好的

二、三产业流通基础。

三、郭东村发展的劣势

近几年,在上级部门的帮扶下,郭东村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农田设施得到改善,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及社会事业也有了一些改变,群众收入也得到一定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制约着郭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郭东村属丘陵地貌,地势起伏落差较大,客观上对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困难;村内没有主导经济产业和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科技含量低,竞争力较弱;劳务经济没有特色,致富项目作用发挥不明显,农民增收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自身没有经济实体,还主要依赖政府过日子,不但拿不出资金引领经济发展、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有时连正常工作运转也有很大的困难,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等受到资金制约。

(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农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村内道路因年久失修,导致路面坑洼不平,尤其是下雨后,满地泥浆,造成村民出行不便。农田排灌设施老化;社会事业

进步缓慢,农民文化、教育、健身、娱乐场所和设施非常缺乏,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脏乱差现象时常出现,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急需改善。

(三)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大部份都从事农业生产,村干部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村民需求;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没有形成应有的梯次结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党员干部大局观念、奉献意识不强,工作上有畏难情绪,遇事不够积极主动,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

四、下步工作计划

郭东村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构建富裕和谐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加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为重点,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为手段,全力促进全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一)针对集体经济收入较低的问题,可采取“近”和“远”的两项措施。所谓“近”,就是一方面帮助村庄进一步挖潜现有资源进行增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优势争取企业等社会各界加大对村庄的帮扶力度。所谓“远”,就是与村庄共同谋划好未来发展规划,使

村庄发展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具体说就是充分发挥村庄自然地理优势,依托区位好、环境好、资源好、人缘好等优势做好村庄改造和第三产业这两篇大文章,为村庄巨大发展奠定基础、蓄足后劲。

(二)针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的问题,可与村庄一起发挥最大能力争取各级和社会各界的帮助解决村庄实际问题。一是对村内道路进行整修建设,在主要街道安装路灯,确保村民夜晚出行安全。二是在村内建设一处村民休闲娱乐场所,包括安装健身器材、绿化场地、整修池塘、修建道路等。三是美化村内环境,彻底解决村内脏乱差现象,修建花坛,配备垃圾车和保洁人员,使村内经常干净、整洁。

(三)针对农民增收和生活问题,一是引导帮助村民发展附加值较高的种养殖业;二是积极联系推荐村民到效益较好企业务工;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更多人员成为技术型人才;四是力所能及帮助困难家庭。

(四)解决岗地灌溉难题,在岗区配备变压器及低压线,打深井。同时修建拦水坝,疏通排水沟。

第18篇:驻村调研报告

驻村调研报告

我于 3月17日—3月23日进驻西定乡暖和村委会东暖新寨小组,驻村后,按照县委要求,认真对村情概况、组织建设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社会事业情况等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其间,通过召开群众大会与村“小组”党支部、小组班子及挂钩联系户座谈、实地察看村情、听取群众意见、走访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基本掌握了村小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现将此次驻村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东暖新寨小组现状

(一)村小组概况

东暖新寨小组,属于山区,位于乡政府东北边,距村委会6公里,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全村共有49户,218人,有劳动力179人,设有党支部1个,党员7名,低保户9户,57人。主要居住民族均为哈尼族,2013年末,全村共有土地343亩,人均1.6亩。其中水田面积304亩,旱地39亩,粮食播种面积296亩,产量11.5万公斤,人均占有粮528公斤;甘蔗219亩,产量988吨;茶园227亩,产量6000公斤,生猪存栏100头,出栏140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375元,比上年人均增收760元,是集“山、少、边、穷” 为一体的边疆民族山区贫困村。

(二)经济发展情况

第一产业:主要以种植、粮食、甘蔗,茶叶,为主。养殖业

- 1 易接受新生事物,创新意识明显提高。

(二)区位优势

东暖新寨 ,位于我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山清水秀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良好的产业流通基础。

(三)资源优势

东暖新寨资源丰富,有力地改善了生态;该村生态环境优美风光秀丽,自然生态优越,环境幽雅恬静,空气清新,具有丰富的自然云海景观。

三、东暖新寨发展的劣势

近几年,该村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的帮扶下,东暖新寨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农田设施得到改善,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及社会事业也有了一些改变,群众收入也得到一定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制约着东暖新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东暖新寨地理位置偏僻,耕地少而贫脊,结构单一,地势起伏落差较大,客观上对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困难;村内没有主导经济产业和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以粮食、茶叶和甘蔗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科技含量低,竞争力较弱;劳务经济没有特色,致富项目作用发挥不明显,农民增收困难;经济薄弱,村集体自身没有经济实体,还主要依赖政府过日子,不但拿不出资金引领

- 3 号召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大部份都从事农业生产,村干部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村民需求;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没有形成应有的梯次结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党员干部大局观念、奉献意识不强,工作上有畏难情绪,遇事不够积极主动,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东暖新寨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构建富裕和谐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加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为重点,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为手段,全力促进该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一)针对经济收入较低的问题,可采取“近”和“远”的两项措施。所谓“近”,就是一方面进一步挖潜现有资源进行增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加大对村民的帮扶力度。所谓“远”,就是与村民小组共同谋划好未来发展规划,使村民小组发展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具体说就是充分发挥村民自然地理优势,依托区位好、环境好、资源好、人缘好等优势做好村庄改造和第三产业这两篇大文章,为村民小组巨大发展奠定基础、蓄足后劲。另外一定要紧紧抓住“森林勐海”

- 5

第19篇:帮扶村调研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是党员干部的工作职责,搞好调查研究是扶贫帮困工作的基础,是掌握第一手材料的保证,只有搞好调查研究才能技术革新理清情况,了解村民困难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帮扶,保证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是交通基础设施有待提高。

全村主要通道为乡村小道,路面凹凸不平,弯曲狭窄,雨天难以出行。二是人畜饮水困难,该地牧民多数靠雇佣拉水车买水维持生计,买水距离远则20公里左右,最近的也有8公里左右,每吨水的成本约30元左右。三是通讯设施不完善,手机信号和电视信号覆盖不够全面,部分地区信号较差。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xx村在旗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村人民生产生活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通过入户调研,征求到以下意见。 1.联系群众不够。 2.听取群众意见少。 3.人畜饮水机井通电。 4.禁休时间过长。

5.阿尔巴斯社区至公卡汉社区油路尽快修建。6.手机、电视信号不畅使用困难。 7.大病救助,危病改造。

8.延长高压、户户通电全覆盖。9.贫困大学生救助。

四、整改措施

(一)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下乡的频率,深入群众家 中深层次的了解群众生活生产中的困难。

(二)加快推进水、电、路、讯方面的基础建设,大力 争取围栏项目落户。

(三)其他我局不能直接解决的困难,已上报或协调相关解决部门。

第20篇:驻村帮扶工作汇报

驻村帮扶工作汇报

中共平昌县委:

自担任元石镇黄梅村第一队长以来,我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党组要求,坚持“不越位、不缺位、一定工作到位”的原则,积极推动黄梅村脱贫工作,宣传社会公德,树文化新风,传递正能量。现将驻村帮扶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强组织,重保障,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攻坚堡垒作用,不断加强黄梅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召开“两委会”,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支部全体委员各司其职;二是积极发展年轻党员、后备干部,截止目前黄梅村发展党员1人,确定后备个干部2人;三是坚持做好“三会一课”制度。明确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讲党课活动,学习党的方针路线和相关政策。

(二)稳步推进精准帮扶 。一是全覆盖入户了解,扎实做好摸底工作。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入户座谈、全覆盖入户调查等形式宣讲惠农政策。最大限度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二是理清思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建议群众在种植业、养殖业上动心思,求发展,提高群众发展理念,截止目前黄梅村发展特色花椒产业1017亩,林下养殖土鸡3000余只、散养蜂蜜100余桶;通过走访群众,发现四社群众用水非常困难,帮助协调资金6000余元,用于改善4社群众用水困难、协调市体育局帮扶资金3万余元用于装修村办公室,截止目前帮助解决具体问题4件。三是现场抽查和入户了解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工作情况。了解是否严格执行各项规定情况、是否吃住在村、是否做好精准扶贫等各项工作,截止目前督查在岗情况3次。入户调查了解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及工作满意度5次。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帮扶干部进村入户与困难群众未真正打成一片,交流简单,甚至有部分贫困群众不认识帮扶干部或者不知道帮扶干部是谁。

二是部分群众未充分理解党的惠农政策,心理始终怀着“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思想”。什么惠农政策都想得到,没有得到政策照顾的就有怨言,心怀不满,一定程度上等靠要的思想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对照双“七有”目标,逐项验收,补齐短板,确保到年底如期实现户脱贫、村摘帽。

二是培养贫困户感恩意识,正确认识脱贫工作,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和开展第二轮孝敬之星、公益之星等“五星”评选活动,探索支部+党小组+四比四看模式。

三是加强科学种植技术的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栽植花椒,发展林下产业,打造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花椒产业。支持和鼓励有意向的种植户扩大规模改进技术,通过示范,带动种植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驻村帮扶调研报告.doc》
驻村帮扶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