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70年工作汇报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 年上半年工作汇报

广平县人民政府

2018 年上半年工业经济工作汇报

尊敬的高市长:

今年以来,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攻坚克难,奋发进取,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确保了全县工业经济运行的平稳提升,各项经济指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现将今年上半年工业经济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利润1.59亿,同比增长33.6%;完成产值29.2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加值增速10%;装备制造业产值9.5亿元,同比增加3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亿元,工业技改完成5.3亿元。

民营经济今年1-6月增加值32.6亿,同比增长6.6%;营业收入166.8亿元,同比增长10.9%;利润14.9亿元,同比增加2.5%;上交税金2.2亿元,增速5.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4亿元,同比增加7%。

二、双创双服工作

按照“双创双服”活动的统一安排和“五个一”工作机制要求,我县及时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认真听取各企业负责人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对现场能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对涉及某部门的,挂牌督办。通过走访调研,共收到企业反映问题20个大致可归纳为招工困难,特别是技术性工人短缺;资金短缺,企业有订单、有生产线,但缺乏开工资金;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上下游关联不稳,缺少战略合作伙伴三类问题,其中反映最多的是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现已解决问题2个:力尔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缺少资金开工率不足,我县积极引导力尔与中建材凯盛公司进行合作,现中建材凯盛公司已入驻该企业,达成了合作,解决了力尔公司的难题;钢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缺少流动资金,我局协调邯郸银行对该企业增加信贷资金2000万,解决了企业问题等。在全县各个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县企业培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钢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河北省创新百强企业,帮助力尔、钢诺、双李、金广源、广兴牧业申报邯郸市优秀工业企业。

三、亮点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对内化僵解困,对外战略招商,先后盘活了多家僵尸企业。我县采取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定期对全县企业分行业、分类别开展排查,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有关情况,彻底摸清底数,排查出停产半停产企业数量清单。同时建立经济开发区、发改、安监、环保、工信等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沟通制度,从资金、技术、产品、市场等多个角度对停产停建的原因进行条分缕析。全面掌握基本情况后,因企制宜,积极探索债转股、兼并收购、嫁接联姻、资产租赁四种模式,先后盘活了颐通、奔涌橡塑、格式高等企业脱僵解困,推动僵尸企业实现逆势突围、再现生机。截至目前,通过化僵解困共复活企业15家,盘活闲置资产18亿元,新增产值15亿元,安置就业1000人。

四、存在问题

1、限电对企业的影响

2、环保工作对企业的影响

重拳治理环保问题已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经过近年的努力,我县企业的环保设施、环保措施、环保制度得到很大提升。我县企业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秋冬季即将来临,化工企业、砖瓦窑企业、铸造企业等因错峰生产影响较大。

3、资金对企业的影响

近年来我县大力帮扶企业融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流动资金紧张等,但是纵观全县,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我县企业面临的难题。一方面金融部门为规避风险,对中小型企业借贷门槛较高,手续较繁琐;另一方面,我县工业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可以抵押的资产较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债券质押融资等新型融资产品还比较少。

五、下半年工作谋划

1、抓好工业运行,确保稳中向好。下半年,我县将加强调研,深入到全县规上企业,指导企业挖潜增效,节能降耗,开拓市场,争取在当前严峻大环境下,实现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同时加大入统企业培育工作,重点培育康飞塑业、极驰电动车、汇和铸业、迈亚生物、恒远油脂、品力型材等企业,帮助企业完善台账资料,确保如期完成入统任务。

2、实施精准帮扶,帮助企业脱困。下半年,我县将继续协调各帮扶企业的部门,深入企业、深入一线,对困难企业采取一企一策,分类实施,梯次推进,积极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同时引导企业尽可能延长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扩大企业产品的销售市场,提升抗风险能力,逐步使这些企业摆脱困境,走出低谷,焕发新活力。

3、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紧张。下半年,我县将积极组织有关部门与各金融机构进行对接,为我县中小企业寻求担保融资方面的支持,切实缓解我县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这一瓶颈问题。建议一是定期召开高规格的银企对接会,积极帮助企业破解资金难题;二是在贷款审批上引导各大银行对资质良好、诚信经营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减少限制性条件;三是定期通报各个银行存贷比,倒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通过各种措施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帮扶企业解决部分缺口资金,从而使企业走出困境,实现由输血到造血功能的转变。

4、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效能。下半年要紧密围绕“双创双服”主题,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全力以赴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倾尽全力为“二次创业、广平再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平县人民政府 2018年8月8日

推荐第2篇:工程部年工作汇报

生产工程部年度工作总结

时光过得飞快,充满希望的一年就要伴随着洁白祥瑞的雪花到来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有硕果累累的喜悦,也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我们有惆怅的疑惑,也有坚信前途光明的时刻。就是这样,我们一步一步坚实地走过了2013年的春夏秋冬。

2013年,生产工程部刚刚成立,共有5名同志(副主任、变电、配电、送电及非生产专工),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公司工作中心,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贯彻公司决策部署,按照“三个百分之百”要求,切实把工程安全和质量作为首要任务,把保护人的生命、规范人员行为、提高职工素质作为根本目的,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严格安全监督管理,落实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完善应急机制,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促进公司发展。

可以说,2013年是公司推进改革,拓展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公司迈出最坚实一步的一年。回顾过去的一年,感慨很多,收获颇丰,信念更加坚定,思路更加清晰。现将2013年生产工程部的工作总结以及明年的工作思路和计划向公司做以汇报。

一、本年的工作:

1、努力工作,圆满完成自身任务。

1)人员素质决定工作有序的开展,生产工程部进一步加强各专业的业务培训,组织人员共参加省公司举办的业务学习(一长三员、基建管控等)共5期,大大提高各专业的业务能力,同时加强现场实际工作能力,各专业专工能够不辞辛苦深入一线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现场问题现场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锻炼了自身的工作水平。

2)中广核升压站及线路工程是我公司承接的大型工程,已于2012年11月29日投运,本年主要是尾工尾项和消缺及内页整理工作。

3)汉能变电站工程也已投运,本年主要土建及内页整理工作。

4)2011年技改工程、国网直供农村改造工程、集贤国网直供农村改造工程、尖西变下级电压整理工程、开发变下级电压整理工程、福北变下级电压整理工程

线路内业整理完毕。

5)双鸭山市西山村小区供电工程、双鸭山市建龙二期小区供电工程、双鸭山市云峰小区供电工程、南山B组团22#综合楼新建住宅供电设施工程、领航和园用电工程、山水文园10kV供电工程、盛世豪庭用电工程、紫怡花园15#、17#楼新建住宅供电设施工程、西山村高层新建住宅供电设施工程小区内业整理完毕。

6)经过为期两个月的紧张施工,新时代水泥厂送电线路工程已按期完成施工并投运,受到了用户的高度赞扬,提高了公司形象。

7)220kV集双乙线除48#—50#导线未架设外全部施工完毕。

8)220kV太保线路已完成π出段N

1、N

2、N

4、N

6、N7,π入段G

13、G

14、G

15、G

16、G

18、G19共计11基基础。

9)生产工程(宝清变双柳线一次、二次安装完毕。笔架山变兴安线、笔太线一次设备安装完毕。220kV红兴隆老旧开关改造工程已完成4组,结合停电机会完成其余5组。)

10)生产大修和技改工程红兴隆、双鸭山变电所电暖气改造工程已完成100%。福北变门前道路大修已完成。10kv配电变压器更换工程已完成6台(变压器2台漏油返厂)

11)编制各专业作业指导书保证工程作业安全持续性。

2、心系公司,认真履行职责,对分支机构的项目加大管理力度。

分包项目做的好与坏,与公司息息相关,不仅直接影响公司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公司的整体形象。自生产工程部重新组建以来,遵照公司领导的指示精神,加大对分支机构的横向管理力度。不定期进行巡查监督,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工程部对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没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同时,对生产工程部管理人员在技术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和提高。通过此项活动,既锻炼了自身队伍,也提高了公司形象。

3、配合其它部门做好工作。

2013年,为配合公司做好投资预算工作,生产工程部先后数十次派人前往施工现场,绘制2011年技改工程、福胜线、福城甲线、福城乙线、福源线、南鸿线线路走向图;领航和园、西山高层、山水文园、盛世豪庭、学府尚城电缆

走向图;天眼一期、天眼二期位置走向图。

生产工程部一向把搜集结算资料,配合技经部做好工程结算,作为份内的工作。2013年工程部配合完成2012年技改工程、2013年技改工程、尖西变下级电压整理工程、开发变下级电压整理工程、福北变下级电压整理工程的结算整理工作。

二、取得的经验和收获。

1、只有摆正位置,下功夫熟悉本职工作,才能有所作为。

2、主动融入集体,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把工作做得得心应手。

3、以公司利益为重,不计较部门和个人利益的得失,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4、虚心学习,不断追求进步,才能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

三、存在的不足问题。

1、质量控制手段需要改进。

质量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在过去的一年里,质量控制还有许多不足,质量控制的管理思路不太清晰,重点不突出,质量控制手段单一,没有形成全过程的把控体系。往往突出进度,而忽视施工程序层次化,施工方案常有变化,从而造成进度与质量之间的矛盾突出。

2、安全文明生产重视程度。

安全文明施工是企业的一面镜子。在过去的一年中,安全文明管理较以往有大的改观,已经提到生产工程部的工作日程上来,成为生产工程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缺乏明确的目标,应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思想。保证公司安全态势持续发展。

3、作业指导书不够完善。

作业指导书编制需加强完善。坚持现场勘查制度,深入现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4、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充实各专业业务水平,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工程管理工作的需要。

四、明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不断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的需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

化,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树立为大局着想的观念,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一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学习贯彻集团公司集约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业务及各种规程等知识的系统学习。二要权责分明,提高效率。改进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基础工作,制定工作责任目标,明确责任,严格考核,抓好落实。

(二)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管理和机制上促进安全运行。针对公司工程的工作特点和实际,及时制定安全计划。认真做好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加强重点工程、重要部位、关键环节和关键岗位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公司安全、稳定工作。

(三)继续加大对分支机构项目的管理力度,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定期不定时的巡查监督,研究方案,部署任务。要求巡查人员做到:检查细致,有记录;督查严谨,有通知。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效果。针对在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生产上的重大隐患,提出严肃批评,限期整改。

(四)学习贯彻省公司集约化管理精神,紧紧围绕“规范重组整合、集约量化考核、建立一个中心”为工作主线,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夯实基础管理,做好公司交办的各项工作。

(五)安全生产工作

1)完成220kV集双乙线48#—50#导线架设,整体消缺、投运及内业归档;

2)完成220kV太保线路工程基础、组塔、接地安装和导线架设,整体消缺、投运及内业归档。

2013年让我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2014年生产工程部面临的任务更艰巨,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任务很重,安全文明生产面临要上一个新的台阶。这就要求我们:早谋划,严要求,坚决执行公司的决策,及时总结生产工程部阶段性的工作经验和不足,为使生产工程部的管理工作日趋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需要加倍努力!

2014年对生产工程部来说,是关键的一年。项目多,且分散,工期紧,任务重。困难中透着光明,艰辛拥抱喜悦!这就要求我们竭尽全力,执行迅速,增强思想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年度目标的圆满实现,为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3篇:年双拥工作汇报

2012年云龙区卫生局双拥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政府双拥工作的具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双拥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立足卫生工作实际,狠抓落实,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人的社会氛围,为国家和部队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现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机构,完善规章制度

局领导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切实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涉及长远利益的大事来抓,把双拥工作列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局机关及区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双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统一思想,全员参与

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使国防教育深入人心,做到双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一是利用“八〃一”建军节开展国防教育,讲授国防知识,充分认识军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家的国防意识和拥军意识。经过学习教育,大家一致认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就不可能赢得应有的国际地位,甚至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受制于人。作为卫生系 1

统的工作人员者应该认真学习军队的优良传统和顽强作风,以扎实细致的工作,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实现卫生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是每年组织职工参加区委区政府在清明节前在淮海烈士纪念塔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活动。

三是把征兵体检作为双拥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配合人武部门做好全区的征兵体检初检工作,并抽调医务人员参加市征兵体检工作,保证向部队输送优质兵员。

四是强化宣传力度,每年八一建军节,张贴宣传标语,专题制作宣传栏,把地方建设和部队建设紧密结合,增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是开展卫生服务进军营活动,组织专家到军营进行健康教育,心理讲座及防治训练伤等专题讲座,提高官兵的健康意识和训练伤的防范。每个中心都和一家部队单位结成共建对子,每年为他们免费体检。

三、优抚工作形式多样、扎实有效,双拥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做好拥军优待标识工作。在各医疗机构挂号、取药、收费、就诊等窗口均设立军人优先标牌,落实军人就医优先政策。二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广泛开展面向革命功臣、军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的“献爱心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开设健康门诊,坚持免费体检,凭“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证”就诊,可享受“五优”(优先

挂号、就诊、取药、检查注射)、“四免”(免交挂号费、注射费、注射费、出诊费)、“十减半”(减半住院床位费、治疗费、护理费、常规检查费、心电图、透视、B超、理疗、针灸、推拿三)等优惠待遇。

三是拥军优属走访慰问工作有序开展,在元旦、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前夕,及时组织走访慰问共建部队的官兵、革命功臣、军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等。同时,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联谊会和组织有关文体活动,进一步加强军地之间的交流,密切军民关系。并定期召开转业干部和军属座谈会,在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虽然我们在军民共建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今后工作

中我们还要继续开展国防教育,进一步提高做好双拥工作的主动性,加大军民共建工作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工作内涵,向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卫生系统军民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推荐第4篇:年防汛工作汇报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规范管理、科学决策

宣恩卧龙水电有限公司

2011年4月

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要求,感谢宣恩县防办给我一个报告工作的机会,下面我把宣恩卧龙水电有限公司2010年的防洪度汛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流域水情及水库调度概况

我公司龙洞水库电站位于宣恩县城西1km处,属清江中游最大支流—忠建河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二级,上游距桐子营电站22Km,下游距洞坪电站46km,电站总装机26MW(4X6.5MW),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8642万KWh,设计总库容6812万m3,正常蓄水位550.0m,为对数螺旋线形砼双曲拱坝,最大坝高74.6m,坝顶长度为207.766m。

2010年,龙洞水库上游平均降雨量1317.6 mm,比常年多216.78 mm,径流总量6.0388亿m,属于丰水年份。水库年初水位549.67m,库水位最高蓄至550.00m,弃水量0.4476亿m,年度发生较大洪水 2 场,全年共泄流7次,最大一次入库流量525m∕s,最大下泄流量664m3∕s。

1

333

二、主要做法

1、建章立制 加强领导

2010年,我公司坚持“安全第

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防汛工作精神和要求,在宣恩县委、县防汛指挥中心的指导下,从组织与宣传上保证防汛工作落到实处,以保证遇有大洪水时的抗洪抢险工作能顺利进行。并成立了防汛领导小组,确实做到了防洪有组织,预防有措施,抢险有能力,责任层层落实,确保抗洪、抢险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以管理和技术创新为支撑,立足于防大汛、防早汛、抗大灾、保发电,切实落实各级防汛岗位责任制。

2、强化宣传,树立“防汛工作、人人参与”的防汛意识

2010年3月10日,召开了2010年职工大会,对安全生产和防汛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求厂属各部门克服麻痹侥幸思想,认真落实防汛岗位责任制。以帮助职工树立“防汛工作、人人参与”的防汛意识。

3、做好防汛检查及缺陷整改,确保防汛工作长态运作 由于我公司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即县城“头顶一碗水”的特殊情况,为保证水库安全渡汛,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洪抢险预案,有力地保证了大坝及县城安全,并对洞坪工程的安全渡汛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根据忠建河流域的特点和水工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结合往年防汛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的设

计文件、技术规范编制了《龙洞水库2010年防洪调度方案》。

入汛前期对闸门启闭设备认真进行检修保养,保证闸门“提得起,放得下,关得严”,为了保证泄洪设施的电源正常,投资安装了第三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同时让防汛警报发挥正常警示作用;另一方面及时准确收集上游水雨情况做好洪水演算,适时调度水库有效库容,尽量减少弃水。加强水库调度管理,在确保防洪渡汛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搞好水库调度,使其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

年初制订了2010年汛前检查实施细则,并由主管生产领导带队对电站的水库、大坝厂房建筑物和防汛设施、各部门防汛工作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大坝溢洪闸门及其启闭系统、备用电源、防洪门等进行了试验。

2010年7月13日,由县水利局、县安监局、县质监局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冒雨实地对我公司防汛工作进行指导及泄洪设施进行检查,泄洪设备设施无安全隐患,联合检查组领导对我公司的防洪度汛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1、科学调度,加强管理,值班人员要及时与气象、水文部门联系,加强预测、预报、预警,随时了解水雨情,掌握第一手资料;

2、准确测算,收集上、下游动、静态水位,掌握降雨量、泄量、流量之间的关系;

3、掌握下游警戒水位(主要是长江、水布垭)的动态信息。同时强调大坝值班人员需对大坝启闭设备定期保养、维护,必须提得起放得下。要求龙洞水库泄洪必须严格按照县防办的

指令执行,对监测数据有记录,防汛期间,24小时有人值班并每小时将水位上报县防办,对洪水正确演算,根据水情、雨情变化进行重点监测、调度和指挥,确保防汛工作每一个环节不出差错、水库水位一律控制在汛限水位以下。

为确保今年的洪水调度万无一失,今年洪水期间,厂长驻守水情调度中心值班,组织洪水调度会商,指挥洪水调度和全厂抗洪抢险工作,水情班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在洪水期间,依靠水情测报系统,结合上游水文站人工测流和雨量站人工报讯等手段,根据洪水调度原则精心调度,在上级防汛部门的指导下合理拦蓄洪尾,并实现了洪水和弃水期间全厂机组的稳发满发。

三、所取得成效

1、积极开展经济调度节水增发电量

今年,我厂大力开展水库经济优化调度,年初制订了节水增发电年度计划。日常调度中加强与省调的沟通联系与协调,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水能利用率。完成发电量7264.74万KWh营业收入2237万元,

2、加强联系、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创造良好的防汛工作氛围。

今年我厂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交通、气象防汛部门的联系,多渠道地开展防汛工作。及时将我厂的防汛组织机构、防汛措施等抄送地方政府,与地方防汛办就防汛工作互相交流,

听取地方政府部门对我厂防汛工作的要求,对我厂防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争取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四、确保下游城区度汛安全

1、地方政府的态度是理顺周边防汛的关键。

水电厂防汛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水电厂的防汛涉及到整个流域。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协助和理解,为了宣恩县城市建设,2010年我厂在宣恩县防汛办的指导下,解决了下游城市建设与我公司水库调度之间的矛盾,为积极配合市政建设单位,多次与恩施州电力总公司调度部门沟通并得到州调的同意,调节发电时间,保持水库在汛限水位下运行的同时,给市政建设河道治理提供便利,积极有效的支持了市政建设,从而既满足了防洪,又保证了下游市政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2、防汛工作动态跟踪检查方式卓有成效

水电厂防汛是一项长年累月、周而复始、不能怕麻烦的工作,在工作中,我厂按照水工金结部自查—厂部复查——部门整改——厂部动态跟踪检查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汛前在自查汇报后安排全厂性防汛复查,根据检查情况下达整改通知书,汛期厂防汛办和监督部多次联手进行动态跟踪检查,并及时查出部分单位防汛材料不足、措施落实不到位现象,责令马上整改。

五、工作思路

要求职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防汛工作,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侥幸心理,切实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思想准备,精心实施,精心处理,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锐意进取,扎实工作,进一步提高职工的防汛工作水平。

我们相信在您们不懈地支持、扶持下,宣恩电力的前景会更加美好。

推荐第5篇:关于内蒙古自治区2004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年预算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2004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2005 年1月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厅长 符太增

一、2004年全区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奋发努力,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预算圆满完成。

根据12月31日汇总的国库数据,2004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入库237.4亿元,完成预算的126.7%,比上年增加74.7亿元,增长45.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6.2亿元,完成预算的122.5%,比上年增加57.5亿元,增长41.5%;基金预算收入41.2亿元(不含社会保障基金收入,下同),完成预算的151.6%,比上年增加17.2亿元,增长71.6%。上划中央税收收入入库125.7亿元,完成预算的107.8%,比上年增加30.4亿元,增长31.9%。汇总地方财政收入和上划中央税收收入,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363.1亿元,比上年增加105.1亿元,增长40.7%。2004年全区财政总支出598.2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的92%,比上年增加127.2亿元,增长2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60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的92.1%,比上年增加112.7亿元,增长25.2%;基金预算支出38.3亿元,完成预算的90.5%,比上年增加14.5亿元,增长60.6%。全区财政收支增加额首次双双突破100亿元。 2004年自治区本级财政总收入入库44.9亿元,完成预算的118.2%,比上年增加8.9亿元,增长24.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6.1亿元,比上年增加6.6亿元,增长33.9%。自治区本级财政总支出完成126.2亿元,完成预算的77.6%,比上年增加18.3亿元,增长16.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12.6亿元,比上年增加14.8亿元,增长15.1%。

与年初预算相比,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收36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超收5.5亿元(包括专项收入3亿元)。根据自治区政府的要求,超收收入主要用于处理各级政府债务,增加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解决“三农”问题和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等方面。2004年中央财政对我区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204亿元,各类专项拨款179亿元,合计383亿元,比上年增加113亿元。进一步提高了我区财政的公共保障能力,集中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2004年全区预算执行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一)财政收入增长迅速。2004年以来,我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加强煤、电、油、运等薄弱环节的机遇,发挥资源优势,集中新上了一批重点项目,以前年度开工的项目也陆续投产或达产,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继续提升,形成了许多新的财源增长点。财政总收入增长40%以上,为近十年来最高水平。分项目看,增值税完成122.7亿元,增长35.7%;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完成39亿元,增长23.9%,三项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共计增收39.9亿元,占财政收入增加总额的38%。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房产税等地方骨干税种共计完成90.3亿元,增加28.3亿元,增长45.6%,占财政收入增加总额的27%。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行政性收费、专营收入和罚没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共计完成53亿元,增加20.2亿元,增长60.6%,占财政收入增加总额的19%。 分地区看,优势地区继续快速发展,原来一度发展较慢的盟市和旗县后来居上。8个盟市的一般预算收入增速超过30%,其中有5个盟市增速超过50%。尽管2004年有减免农业税和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等减收政策,全区财政收入超亿元的旗县仍达到63个,比2003年增加16个,其中有4个旗(区)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二)财政宏观调控作用增强。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完成75亿元,重点加强了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城市交通和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筹资3亿多元,支持了重点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针对银根紧缩,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各级财政加大了对企业和工矿区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财政支持企业技改支出19.3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城市建设支出24.9亿元,比上年增长37.8%。自治区筹集资金8 500万元,支持“走出去”战略,对赴境外森林采伐、投资办厂给予补贴或贴息。落实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全区减免税收22.4亿元,出口退税13.2亿元。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自治区政府对财政收入总量、增量、增速位列全区第一的旗县和财政收入上亿元台阶的旗县分别给予了重奖。统筹区域发展,自治区对盟市和旗县实施转移支付和财力性补助103.4亿元,比上年增加14.2亿元,增长18.2%,重点支持了困难地区。

(三)支持“三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2004年是各级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工作力度最大、政策落实最快、农牧民受益最多的一年。继续深化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除烟叶外)、牧业税;自治区政府确定锡林郭勒盟全部免征农业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自行免征农业税,其余6个盟市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当年减免涉农税收9.2亿元,农牧民人均减负68元。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兑付直补资金5.2亿元,人均补贴39元。筹措资金5 800万元,对种粮农民购买良种和农机具给予补贴。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安排财政专项资金6.6亿元,重点支持了2 300多个重点嘎查村的扶贫工程建设,支持了27个旗县的移民搬迁,支持了11万农牧民就业转移培训。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工程等,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共投入43.5亿元。筹资2.3亿元,用于农牧业救灾、疫病防疫和地震灾后重建。

(四)着力解决城镇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全区各级政府征集社会保险费65亿元,比上年增加10亿元,增长19%。各级财政拨补社会保障资金和抚恤福利救济费53.3亿元,比上年增加22.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下拨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和生活补助费增加13.5亿元,当年已拨付到相关企业2.8亿元。筹措资金5.97亿元,支持推进就业和再就业。经过各方面的努力,确保了74.7万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基本养老金,71万城镇低保人员领取了最低生活补助。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3万人。从2004年7月份起,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38元,增加财政支出1.5亿元;从10月份起,每月提高城市低保财政补差标准10元,增加财政支出0.9亿元。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加,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出台了一些提高公教人员收入的政策。

(五)社会事业投入明显增加。教育事业费支出66.4亿元,比上年增加12.1亿元,增长22.2%。重点支持实施了二期义教工程、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和农村牧区“两基”攻坚工程;累计投入1.5亿元,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工程,全区8 000余所农牧区中小学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从2004年秋季开始,对农牧区中低收入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制度(即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免交杂费,对住宿学生给予补助),自治区下拨补助资金1.3亿元,纳入实施范围的有75个旗县,使130多万中小学生受益。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12.8亿元,比上年增加2.3亿元,增长21.4%,抢修、保护了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文物,电视节目的覆盖范围提高到87.9%。对城乡公共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全年卫生事业费支出17.6亿元,扣除上年非典因素,实际增长34%。公检法支出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基层派出所、法庭、检察院的办公办案条件和监狱设施得以改善。

(六)财政管理和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自治区政府制定下发了《自治区本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目前对7类专项资金建立了项目库,并实行滚动管理;对4类项目实行了专家评审和公示制度;对9类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对具备条件的专项资金实行了报账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加大了财政、审计的监督检查力度。适当处理历史欠账,逐步化解财政风险。自治区补助解决2001年以前旗县拖欠教师国标工资1亿元;解决大化肥、集通公司世行债务1.8亿元;消化处理以前年度本级财政挂账6 500万元;解决了部分离退休人员医疗费历年欠账。

(七)财政改革稳步推进。进一步做好部门预算编制的基础性工作,全面梳理和规范本级财政投资项目库,提高预算编制质量。政府采购范围扩展到工程和服务类项目,全区政府采购规模达到33.8亿元,比上年增加11.6亿元,增长52.3%;节约资金4.3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1.2%。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展顺利,自治区本级有52个部门及所属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集中支付资金达到38.5亿元,月平均减少部门单位的沉淀积压资金5~6亿元。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取得新进展,试点范围扩大到自治区本级30个部门及所属单位,集中收缴额达到11.1亿元。

继续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重点加快了企业剥离办社会工作,全区完成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机构275个,仅工资一项每年减轻企业负担3亿多元。

各位代表,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边远地区基层财政比较困难;财政资金供给范围过宽,政府财力使用比较分散;预算约束力不强,依法理财的社会氛围尚待形成;财政监管不力,有些部门单位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严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各级政府债务负担较重,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非常艰巨。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研究和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5年预算草案

2005年预算安排的总体要求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狠抓增收节支,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着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三农”、社会保障、就业、教育、科学和公共卫生等重点支出,支持推进“三化”建设,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坚持依法理财,硬化预算约束,加强财政监管,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继续深化财税改革,积极支持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2005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安排4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区地方财政总支出安排477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23%。2005年全区财政总收入按增长20%安排,主要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第一,财政收入的安排要体现加快发展和积极稳妥的要求,在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的前提下,继续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第二,要积极引导各地区进一步落实好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扶持第三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的税费优惠政策;第三,规范各级政府“先征后返”的税收优惠政策处理方式,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应主要采取直接减免税的办法解决;第四,对政策性的减收因素应在安排预算时给予充分考虑,包括增加出口退税、全部免征农业税、调整个人所得税政策等。2005年全区地方财政支出的安排,要体现支持经济发展、加大公共支出、注重统筹协调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继续集中财力,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支持自治区“三化”建设。根据《预算法》的规定,各级预算由同级人民政府编制,报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下面,重点报告自治区本级预算的安排情况: 2005年,自治区本级财政总收入安排39.3亿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减少0.8亿元,下降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安排23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减少3亿元,下降11.5%;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6.3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2.2亿元,增长15.6%。自治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减收较多,主要是2004年自治区调整了电力增值税预征率,一部分税收转移到盟市,这项政策2004年执行半年,2005年执行全年。另外,自治区拟将电力企业所得税等部分收入下划到盟市、旗县管理,这也将使本级收入有所减少。2005年自治区本级当年财政总支出安排98.6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3.5亿元,增长15.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安排82.3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1.3亿元,增长15.9%;基金预算支出按列收列支的规定,相应安排16.3亿元。

根据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自治区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亿元,中央财政的财力性补助自治区本级留用46亿元,盟市体制上解和专项上解13.3亿元。 从这些年财政体制的实施情况看,将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税种划归盟市、旗县管理,有利于调动盟市、旗县培育财源,增加收入的积极性;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大部分补助给盟市,有利于当地政府统筹安排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自治区本级适当留用一部分,着重用于实施宏观调控,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2005年本级预算安排,要重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就业和再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支持推进自治区的“三化”进程等。同时,适当安排财力,支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推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在预算编制方式方法上,自治区政府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适当整合财政资源,在各类专项资金的投资总额内,将安排项目数量平均压缩20%以上,强化了单项投资规模。 根据上述要求,以资金的性质和特点划分,在2005年自治区本级一般预算支出中,基本支出预算部分安排39.4亿元,占预算总支出的47.9%,其中工资性支出和对家庭及各类人员的补助性支出30亿元,各部门、各单位的正常运行费用支出9.4亿元。项目支出预算部分安排41.5亿元,占预算总支出的50.4%。自治区政府总预备费安排1.4亿元,占预算总支出的1.7%。

按预算支出的功能划分,本级预算支出的具体安排情况是:

——支持农村和农牧业支出6.39亿元,比上年增加0.9亿元,增长16.4%。其中,安排农牧林水发展专项资金5.4亿元,增加0.87亿元。此外,从2005年起自治区将开征水利建设基金,加强全区水利设施建设。

——社会保障补助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2.77亿元,比上年增加0.96亿元,增长53.3%。新增部分重点与中央财政补助配套,提高城镇居民低保补助标准,增加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时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增加对部分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的生活补助等。

——教育事业费支出8.93亿元,比上年增加1.75亿元,增长24.4%。其中专项资金增加1.42亿元,重点用于农村牧区贫困学生“两免一补”、“两基”攻坚配套、高校助学贷款贴息和建立贷款风险基金等支出。

另外,从2004年起,自治区财政每年将安排1亿元专款,分步解决2001年以前拖欠的农村牧区中小学教师工资;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2005年中央财政将增加转移支付1.2亿元,这两项专款直接列入对盟市的补助预算。

——科技事业费支出1.77亿元,比上年增加0.25亿元,增长16.9%。其中,科技三项费、科技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安排1.24亿元。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卫生事业支出5.78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加0.71亿元,增长14%。其中专项资金增加5 166万元,主要用于支持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征集、扩大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等方面。

——公检法司和地方负担的国防建设补助经费安排8.41亿元,比上年增加0.75亿元,增长9.8%。其中,公共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专项资金增加3 961万元。

——地方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6.08亿元,比上年增加1.01亿元。增加的部分重点解决自治区文化重点工程投资缺口,处理部分已建成项目尾欠的工程款,安排一部分公益设施续建项目。

——城市建设支出1.45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元。 ——各项政策性补贴6.04亿元,比上年增加1 200万元。

——支持第

二、第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4.17亿元,比上年增加1.9亿元。新增部分主要是用探矿权、采矿权收益安排的矿产资源普查勘探经费,适当新增一部分支持服务业和口岸建设的专项资金。

——行政管理费及离退休人员经费支出8.96亿元,比上年增加1.15亿元,增长14.7%。 按照目前中央与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划分情况,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很大一部分将由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补助的形式安排,自治区除了必须安排的少量配套资金外,要优先考虑中央财政支出关注不到的某些重点领域或项目。上下衔接,统筹兼顾,既要避免简单的趋同或重复,又要防止出现预算“真空”。

三、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的主要工作

(一)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三化”建设,培育和扩大财源基础。积极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决策,整合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做大做强我区优势特色产业。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将政府投资与市场开发结合起来,引入竞争机制,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进一步落实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重点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办社会职能。支持资源枯竭企业做好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加大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支持力度。自治区财政将进一步拓宽增资渠道,充实中小企业担保基金,搭建政府融资信用平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贯彻落实“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多方筹措外贸发展资金,增加口岸建设和招商引资经费。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吸纳社会投资参与环保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能力。

(二)保持财政支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继续深化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全面免征农业税,对农牧民实行税收零税率政策。积极推进乡镇机构、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防止农牧民负担反弹。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和发放办法,继续增加良种推广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确保各项补贴政策的落实到位。分步实施对公益林给予效益补偿的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开发和牲畜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农牧民培训经费,促进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整完善扶贫开发的重点和资金投向,改进扶贫资金的管理方式,巩固扶贫工作成果。继续落实新增教育、文化、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牧区的政策。全面实施对农牧区困难学生“两免一补”等资助政策。扩大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建立和完善贫困农牧民医疗救助体系。积极支持农村牧区金融体制改革。

(三)加强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大力支持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积极支持事业单位改革,在改进和完善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政策方面取得突破。对纯公益性的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和文化事业要重点保障、优先投入,同时引导和支持一般事业单位加快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继续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支持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加快卫生医疗体制改革,规范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各类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的安排和使用,必须与自治区的收缩转移战略相衔接,防止盲目建设,形成资源的浪费。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推动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的任务。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受灾群众和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的生活困难问题。继续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做好社会保障制度与就业政策的衔接工作,支持社区服务建设,研究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调节、分配作用,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长远与当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各地区、各阶层群众都能在经济和财政的快速发展中得到实惠。

(四)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县乡财政的公共服务和保障功能。从2005年起,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转移支付,实施“三奖一补”政策,着力解决部分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对财政困难县乡通过培育财源增加税收、省级政府增大对财政困难县转移支付力度的给予奖励;对县乡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的给予奖励;对产粮大县给予奖励;对以前年度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工作做得好的地区给予补助。我们要把争取中央财政政策与深化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扎实推进三项配套改革结合起来;把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务求取得实效。认真落实好对财政亿元旗县的考核激励政策,完善约束机制,支持县域经济和财政发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自治区对盟市旗县的财政体制,调动县乡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全面开展“乡财县管”的试点工作,加大对财政困难旗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对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大、各项工作扎实的地区要给予重点支持。争取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部分旗县和乡镇的财政困难状况得以明显改善。

(五)继续深化财税改革,狠抓增收节支工作,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推进依法理财。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严格控制减免税,抓紧清理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重点税源和重点企业纳税地的调研分析,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防止税收向区外转移。挖掘非税收入的潜力,改革和完善非税收入收缴制度,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全面建立综合预算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年度预算执行中确需的预算调整事项,按法定程序报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出国经费和车辆购置费。稳步推进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提高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金额占预算支出的比重,从制度上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行为,减少损失浪费。研究制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办法,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财政和审计监督,对各类专项资金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加强对宏观政策和财政长远发展问题的研究,坚持重大决策、重大问题专家论证、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推荐第6篇: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苏木乡镇卫生院机构

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全区

推荐第7篇: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汇报

创先争优树先锋形象 凝心聚力筑坚强堡垒

——郊区财政局党总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

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汇报

长治市郊区财政局现下设10个科室、2个中心、1个函授站和8个财政所,共有干部职工101人,其中党员51人,占全局总人数的50%。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开展以来,郊区财政局党总支将活动内容作为推动财政工作进步的重要抓手,把活动要求渗透、融入到财政工作的各个环节,促进了财政工作的健康发展,取得了党员争先、组织发展、群众满意、工作提高的良好效果。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抓实抓好。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运筹,以创先争优活动打牢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思想和物质基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局党总支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今年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以创先争优活动和保持纯洁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全面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任务。局党总支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带头抓全局党建工作,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结合各自工作分工,具体抓各科室和各支部的党建工作,全局构建起了“书记负总责、

分管具体抓、人人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二是提高思想认识。我局党总支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将全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精神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学习有关精神,进一步统一了全局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思想,以学习促工作,以学习提升全局党建水平,造就了一支符合新时期财政工作要求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今年前半年,党总支共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体学习十余次,每位干部职工写下了两万余字的学习体会,全局组织党建理论测试三次,举办理论学习手抄报比赛两次,理论学习研讨会两次,这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财政干部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也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打牢了思想基础。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区委确定的“标准化活动阵地”创建活动要求,我们对局党员活动场所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集中自查,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到了活动场所的“十有”,即有房子、有牌子、有旗子、有桌子、有资料柜子、有新内容新制度、有规范的党建资料、有远程教育网、有图书、有经常性的党员活动。同时,我们还设立了财政干部道德讲堂,通过每月一次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提升教育,使财政干部的道德修养有了明显提高,具有特色的讲堂模式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也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创新举措,以创先争优活动丰富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载体和内容。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

建设年工作开展以来,郊区财政局党总支将活动内容纳入到全局的日常工作、精神文明创建、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体系当中,我们在全区较早地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局务党务公开等工作。建立了党员群众一对一帮扶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2010年7月,我们创造性推行了党员百分考核制,这个机制的推行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情。今年“七一”,我们在全局开展了“十佳党员”的评选活动,大张旗鼓的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激发了全局党员和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二是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按照“走在前头”的要求,我们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为主题,在完成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中狠下功夫。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局领导按照各自分工,带领分管科室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服务。今年前半年,我们先后深入小常煤矿、霍家工业总公司、长信集团等企业开展了工作调研、了解税源建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运作上的难题等工作,在生产一线树立了财政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在帮扶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们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扶持、进行爱心捐款、建立信息网站等形式,一心一意为基层农村办实事、办好事,有效丰富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载体和内容。

三、注重实效,以创先争优活动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水平,促进财政事业整体进步

今年以来,郊区财政局党总支以创先争优活动提升基层组织

建设年水平,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以党员为标杆,围绕工作大局,积极扎实进取,确保了财政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局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争创一流、文明服务,已成为全局党员干部的共识,注重学习、优质服务,团结奋进,展现出了财政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二是全局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开展,今年以来,各业务科室拨付预算内外资金、填写凭证、报表未发生一笔差错,做到了让单位满意、让领导放心。三是树立了良好的财政形象。多年来,全局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现象,未发生吃拿卡要、刁难群众、与民争利的现象,自开通政风行风热线以来,从未被市区政风行风热线举报,受到了群众好评。四是推动了财政工作的健康发展。半年来,财政工作在困难中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区财政局克服了财力紧张困难的现状,各项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财政公共保障能力有了新提高,广大群众对财政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截止8月16日,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 218075万元,占全年计划的75.96 %,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42853万元,占全年计划的87.60%,全局各项工作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好局面。今年“七一”,我们郊区财政局党总支被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全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通过在创先争优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郊

区财政局党总支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得到显著增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全局走出了一条以创先争优活动带动财政工作、财政工作突出为民服务的新路子,取得了财政工作创先争优为民服务的良好效果。当然,工作中还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郊区财政局党总支将继续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创先争优为民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实现财政工作和党的建设“双赢”目标。

二0一二年八月十六日

推荐第8篇:年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汇报

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开展情况报告

X纪委:

我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 “六进”活动在X纪委的指导下,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认真部署,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今年宣传教育工作和红色廉政文化基地建设、廉政文化进学校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抓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

今年,我们认真抓了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积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自身的廉洁自律意识和监管责任意识,有效预防和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一是认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做为领导干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结合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党章》、十七大、科学发展观教育培训,教育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进一步抓干部作风教育。把作风教育与严肃查纠突出问题相结合,强化教育效果,着力解决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是努力抓纪律教育。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特点,我们把领导干部的纪律要求岗位化、具体化、简明化,有针对性地加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做到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特别开展了《廉政准则》的学习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牢记《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和纪律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二、舆论为先,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力度 今年,我们深入学习和宣传了十七届中央纪委五 2 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五次全会、X纪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县纪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宣传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重点加强了中央和省委关于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内需、灾后重建以及各项惠民政策措施和监督检查情况的宣传;加强对以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内容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宣传;加大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小金库”和商业贿赂等专项治理工作阶段性成果的宣传;加强对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廉政文化建设等工作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报道工作,全面、充分、及时地报道工作中的一些创新举措、有效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切实增强反腐倡廉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向X纪委报送纪检监察相关信息68期,其中甘南日报采用5期,X纪委采用4期。

三、突出重点,抓好廉政文化基地建设和廉政文化“六进”活动

今年,X上把我县新城苏维埃旧址确定为我县红色 3 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县纪委监察局高度重视,确定廉政文化教育展厅,挖掘、收集、整理廉政文化教育内容,以文字、图片、书画、民间艺术等多种形式展现廉政文化,通过收集资料再现红军经过时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分版块展示了我县红色廉政文化。一是历史名人教育篇。通过引用中国古今历史名人清廉的故事、典故、格言、警句,展示廉政内容;二是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篇。再现红军长征途中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展示红军经过XX时的故事、照片、实物、用具等,以红军精神教育、鼓舞、激励人;三是活动篇。引用三代中央领导人关于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讲话,中央、省X县、各部门、各乡镇、单位开展廉政文化活动方面的内容及会议、相关文件、剪影、图片等廉政内容;四是警示篇。搜集当代和历史上官员贪污腐败的反面典型进行展示,做到警钟长鸣;五是展示篇。搜集文字、图片、书画、刺绣等民间艺术品,展示廉政文化建设。在XX三中,设立了廉政文化长廊,利用校园﹑教室﹑走廊张贴悬挂廉政文化方面名人名言图片,廉政广告﹑警句格言牌 4 等大力宣传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营造廉政文化进校园的良好氛围。通过廉政基地和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把廉政文化建设引向深入,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部门也结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开展了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城关、新城、冶力关结合创建和谐社区活动,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全力打造廉洁社区,各乡镇村也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廉政文化进农村。经贸、乡企等主管部门督促指导企业开展诚实守信、廉洁经营教育,推动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县妇联结合创建文明家庭开展了家庭助廉活动,推动廉政文化进家庭。

四、建立健全制度,构建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 今年,我们根据中央《关于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意见》。围绕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按照中央纪委部署的任务,着力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理论 5 中心组学习制度、廉政教育培训制度、党政主要负责人讲廉政党课制度、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制度,把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融入各项制度规范之中,构建以制度约束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机制。

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制度,以及基层党员轮训、流动党员教育等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是进一步健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责任落实、检查考核制度,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真正形成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整体合力。

推荐第9篇:建设年活动工作汇报

**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工作汇报

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年动员会后,**镇党委高度重视,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全面落实组织建设年工作任务,现将活动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召开动员会,传达贯彻会议精神

全市动员会后,**镇召开的村两委干部培训会上,传达贯彻市动员会精神,并对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作专题培训。会后各支部及时召开支部党员(扩大)会,贯彻动员会精神,落实工作任务。

二、多形式宣传,营造活动氛围

全镇各行政村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全面贯彻动员会精神的同时,利用标语、横幅、黑板报、宣传栏,发放宣传小册子,短信群发等形式。多渠道、多层面做好宣传,确保组织建设年活动传达到每一个支部,每一个党员,提升活动知晓率100%。活动期间,悬挂横幅近100条,张贴标语300余张,刊发黑板报宣传30余期,发放宣传小册子2000余份,建立领导联系点,指导、帮助各支部开展活动,营造了良好活动氛围。

三、精心组织,全面开展组织建设年活动

我镇召开**镇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推进会,围绕“五个进一步提升”对组织建设年活动任务进行再细化、再部署、再落实,分领域实施建设年活动,落实工作重点。

(一)开展“星级达标”活动,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1、“进村入企”调查排摸

结合“进村入企”大走访和“领导干部创先争优示范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进村入企,对所有基党组织开展集中调查摸底,重点排摸党组织设置、班子建设、制度建设、作用发挥和党员群众所思所想等情况,找准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量化打分,评星定级

按照“五星评定”要求,分行政村、企业、机关事业等几个领域党组织类别,参照各领域党组织分类定级标准,经支部自评、党员评议,党委审定,全面衡量量化打分,审定评级,建档立册。

3、找准问题,集中整改

分类梳理走访活动中收集的有关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还有对照考核打分参考标准基层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结合星级评定反馈问题,拟定整改计划(四星级以上党组织制定下步工作目标,高位求进),责任到人,明确整改目标、措施和完成时限并在一定范围公示承诺。班子领导加强对联系点工作指导和督查,对一星级以下党组织结合后进帮扶整转,明确责任领导,制定整改措施,着重加强支部班子建设、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

(二)、以选优训强村级班子为重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1、建立完善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培训计划。依托基层党校、远程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等多种形式,全面实施党员干部日常教

育培训,完成年度教育培训任务。对村书记、主任等主要负责人,完善“三个重点机制”:即一年一次的村两委干部专题培训,借助党校优秀师资,科学编排教育培训计划,完成教育培训任务,举办了第一期大型村两委干部培训;一年一次的工作经验交流会,由镇党委牵头,结合重点工作安排,召开经验交流会,由“先进村”就各村工作特色及经验做法作交流发言,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全镇工作平衡发展;一年一次的外出学习考察机会,以工作片为单位,结合年度工作重点,组织村主要领导赴外学习考察,拓宽视野,各工作片结合“空心村”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组织村书记、主任赴 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2、强化村级工作目标责任日常量化考核机制。作为今年创新工作重点 ,及早制下发《**镇***年村级工作目标责任制 考核管理办法》,强化村级工作目标日常量化考核,实行季度考核制,工作片和各条线各科室对照分线考核细则,第一季度的分线考核正在实施中。

3、建立村干部工作定期汇报点评制度

4、建立完善“进村入企”大走访民情直通车机制。进一步深化“进村入企”大走访,实行每周一夜访制,至目前,全镇已基本完成进村入企走100%,收集汇总各类矛盾问题 件,并作分类,明确责任领导,加紧落实整改。

(三)、规范党员管理,加强纯洁性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生机活

制定年度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统筹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全面推行发展党员“五项制度”,加强对村支部领导发展党员工作培训,年初,组织线分工作片对组织工作和发展党员工作作专题培训,增强实效性;严格入党积极分子“推优制”和党委政审制度,从源头上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今年已“双推”上报入党积极分子**名;深化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入实施创先争优,认真开展支部年度承诺和党员“一句话承诺”,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提升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加大党内关怀,建立党员“十必谈”和党员关爱救助制度。

加强非公领域规范化建设,提升非公企业区域化党建水平针对**企业少规模小的实际情况,主要落实“两个重点”:一是对已建党组织的企业支部重在党组织活动室规范化提升,结合基层建设年活动,落实党建工作指导员,加强对企业党建工作指导, 制定较为详细的工作要求和“创五星”自查表,各企业党组织对照自查内容逐项完善或整改,提升规范化建设整体水平;二是对镇辖区企业结合大走访活动进行全面排摸,摸清企业经营状况和党员分布情况,采取区域化联建、组建临时党支部等形式,扩展党组织覆盖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

(四)、巩固创先争优成果,提升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

活动开展期间,对全镇各村统一制作制度标牌,完善村务联席会议制度和村级重大事务“五议两公开”制度,规范村级组织工作规则;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村级便民服务站、村干部轮流值班、驻村集中办公制度和村干部联系帮扶重点农户家庭制度,提升党组织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水平。今年的组织建设年活动,我们着重在完善“五项机制”上建章立制,即村级工作目标责任日常量化考核机制、镇村干部日常教育培训机制、村级创业承诺全程追踪机制、村干部工作目标定期汇报点评机制、进村入企大走访民情直通车机制。

增设主题活动办公室,在镇机关各科室和工作片,建立创业创新承诺和比学赶帮超工作竞赛机制,要求各条线、各科室科学编排分月工作计划,分月上报创业创新项目,主题办加强工作督查,及时通报创业创新项目进展完成情况,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升执行力和创新力。

强化指导和督查,确保组织建设年活动出成效

在全面实施组织建设年活动中,班子领导加强对联系点的工作指导,加强对先进村、重点村和后进村的分类指导;针对星级评定中反馈的问题,指导各党组织逐项落实整改,确保能实实在在的解决几件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问题,解决一些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督查办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组织线抽调工作人员,对各党组织开展组织建设年活动和组织党建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确保组织建设年活动出成效。

下部工作重点:

1、在较大规模企业中,逐步建立完善“新三会一课”制度,提升党组织服务企业、促进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协调商会,在区域化党建工作方面力争有提高,拟建立区域联系会议制度

3、加大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却保制度执行到位。

推荐第10篇: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汇报

关于上报基层组织建设年

活动阶段性总结的报告

厅直机关党委:

按照厅党组和厅直机关党委的部署,我局于今年3月启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通过局机关及直属13个单位的党组织和530名党员共同努力,目前,已顺利完成宣传动员和调查摸底阶段的任务,转入深入实施阶段。现将我局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概括前阶段的工作情况,我们认为有三项成果,四点体会,两个不足。

(一)三项成果

1.迅速启动,建立工作机制。3月26日,我局召开动员大会,对全局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行安排部署。随后,局直各单位陆续召开动员大会,迅速启动该项工作。为切实开展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我局严格按照中央、省和厅关于在创先争优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厅公路局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方法步骤、组织领导和考核评价。建立局长书记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2.深入调查,基本摸清了情况。为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掌握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目前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局直属单位党组织及局机关各支部对本单位、本部门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采取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共走访党员干部群众46人次,召开座谈会54次590人次,发放问卷调查表593份,个别谈话95人次。局党委及各单位都形成了调研报告。

3.对照标准,完成了分类定级工作。为把该项工作做得比较细致扎实,首先,各单位党组织对照局党委《关于印发》的通知(交路党[2012] 17号)文件(附件1)评分标准,结合各自实际,自评本单位得分;然后局党委根据自评及平时掌握的情况,对所属13个单位党组织进行评分并定级,有10个单位党组织为先进,2个单位党组织为良好,1个单位党组织为一般。局机关9个党支部有6个为先进,3个为良好。

(二)四点体会

1.高度重视。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是党中央根据党的建设新形势作出的新部署,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局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中央、省、厅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制定实施意见,及时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部署相关工作。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落实相关责任,局党政一把手是全局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党委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抓好落实;局直各单位党委(总支、支部)、机关各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党务工作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负责具体抓落实。

3.加强工作指导。局领导深入局直单位进行指导,局党委办公室通过QQ群、电话咨询解答工作中出现的疑问,简报宣传上级的精神和其他单位做法,积极引导局直属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如华腾公司确立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不断强化对党员的管理与考核,有力的促进了公司的发展;鹧鸪山隧道管理处以“心系隧道、服务社会、争创一流、追求卓越”为工作目标,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创建平安隧道活动相结合,与构建创新型和谐管理处活动相结合,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公路医院以“二甲复评我有责 立足岗位作贡献”为主题,以党员示范岗为动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三好一满意”活动为载体,努力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办成人民群众满意工程。 4.加强学习交流。针对局直属单位较多,职责任务和单位性质不同等情况,为加强各单位间的沟通联系,我局通过召开党建工作会、基层工作组织建设年工作交流会,组织到有关单位现场参观学习等方式,以利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两点不足

一是氛围不够浓。主要是宣传不够,宣传形式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好宣传栏、展版、网络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声势和影响面还未达到预期要求,个别党员和一些职工群众对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大意义在认识上还存在差距。

二是工作不够细。有的单位抓党建只求过得去,要求不高,谈表面现象的多,缺乏深度。如有的单位发展党员较少,找原因时只认为年轻人的党性觉悟不高,没有深入分析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没去认真思考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吸引力的原因。

二、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是抓好督导帮扶。局党委将成立由局领导带队的督导组,帮助局直单位党组织和机关党支部进一步深入调查,全面掌握实际状况,在找准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完善整改措施。各单位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单位是要解决班子配备问题,有的单位是要解决发展党员问题,有的是解决活动场所问题,有的解决经费保障问题,有的是解决机制问题。局党委将针对各个单位党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帮扶指导,坚持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

二是抓好转化提升。根据局直各单位党组织和机关各支部前一阶段的调查摸底情况,对一般党支部开展重点调研,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责任人。集中一段时间,认真落实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所有党组织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整改提高、晋位升级,一般向良好跨越,良好的向先进跨越,先进的更先进。

三是办实事解难题。根据调查研究阶段的调查情况,结合“挂包帮”、扶贫工作、青年团员志愿服务等形式结对联户帮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为困难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四是建立完善制度。按照局直属各单位党组织至少新建立一项务实管用的制度的要求,总结提炼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中探索创造的经验和好做法,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工作制度,把党组织建设与业务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好的工作机制。

五是学习推广先进。深入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活动,结合“七一”创先争优表彰会和先进事迹报告会,树立一批先进典型集体和个人,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履职尽责中“学先进、见行动”,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中共永乐镇委员会

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工作汇报

县委组织部:

永乐镇党委下设16个基层党支部373名党员,其中农村党支部14个,农村党员329名。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以“强组织、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为主题,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紧紧围绕“强素质、创先锋、促满意、固堡垒、求规范”,实施十村推进、十村提升、五村示范、头雁引领、激励保障、民主建设、组织覆盖、党内帮扶、学用示范、党建保障“十大工程”,把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活动引向深入, 全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心谋划,认真安排,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1、年初制订了《永乐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及时组织召开全镇干部大会,阐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并明确活动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并对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工作内容、工作措施及方法步骤进行了详细的安排。

2、明确领导责任。镇党委成立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年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李军申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王金红,党委副书记杨永利任副组长,党委秘书、组检干事、宣统干事、办公室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群事务组,杨永利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本村基层组织建设年第一责任人,亲自谋划安排,真正做到了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定期研究,抓好落实。

3、加强督查指导。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重点工作任务,组建督查组,对各村党支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同时镇各领导加强对包抓联系点的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通过编发简报、通报和适时召开推进会、现场会等形式,加大督查指导力度,推动活动扎实开展。

4、强化舆论宣传。镇党政综合办公室,把更多视角、更多镜头、更多版面转向各村,加大宣传力度在全镇努力营造关心基层、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抓好基层的舆论氛围。各村党支部要在主要路口、醒目路段、村组织活动场所周围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版面,凝聚民智民力,推动活动有序深入开展。

二、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

1、以建立“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以“三查三进三解”主题教育开展为契机,始终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镇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不动摇。组织镇领导成员及机关干部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和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今年以来,镇领导班子组织集中学习10次,镇机关干部组织集中学习8次,基本上做到每半月组织集中学习一次。班子成员人均记学习笔记1万字以上,撰写心得体会3篇以上。机关干部记学习笔记5000字以上,撰写心得体会2篇以上。

2、健全完善了党支部党员学习制度,加强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农村党员的学习。镇党委指导各村制定了学习计划,镇领导坚持深入所联系村支部定期为党员讲课。各村支部结合实际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引导党员学政治、学政策,从而确保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经常化。今年以来,各村党支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在6次以上,基本上做到了每半月组织学习一次。

3、抓好党员的科技培训。对我镇村干部、农村实用人才和群众代表在镇上进行了以十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并结合产业发展,先后聘请农业、果业、林业技术人员举办培训各一期,对党员群众进行果蔬大棚建设技术、苹果管理技术、干杂果建园及管理技术培训,提高了党员群众的科技意识。

4、认真开展“每月读一本好书”活动。从3月份起,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每月读一本好书”活动。镇党委统一安排,精心部署,安排专人负责,及时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开展好读书活动。利用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组织大家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书评征文、演讲朗诵、知识竞赛等形式丰富的读书活动,并要求撰写读书过程的心得体会和感想。通过读书活动,把全镇党员干部的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5、深化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紧紧围绕“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使农民群众得实惠”主题,切实抓好终端接收站点、教学资源开发等建设任务,全面提高远教资源管理应用水平。建立“站点+村级阵地+农民”、“站点+基地”、“站点+协会”等培训模式,培育一批高庙山生态养鸡、白村花卉种植、叱家养猪等学用示范基地,推动学用成果转化。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党员群众收看教学内容每月不少于4次。

三、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经过调查摸底,全镇已建成活动场所8个村(永乐、王村、叱家村、湫沟村、军村、高里坊村、咀头村、白村)。借用学校校舍4个村(高辉村、田家村、马家河村、红岩河村),借用民房2个村(赵家庄村、安家河)。按照“六室八有”标准(有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计生室、综治室,有党旗国旗、有标牌、有办公桌椅、有电教设备、有档案台账、有学习资料、有规章制度、有党务村务公开栏),积极筹措资金,强化设施配备,确保活动场所规范化运行。强化活动场所管理使用,推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充分发挥活动场所决策议事、便民服务、学习培训、综合管理、文体活动“五个中心”作用。年内改建、新建8个村级活动场所,使全镇14个村基本达到“六室八有”标准。

四、启动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构建党建示范网络。

坚持“建精品、抓示范、创特色、带整体”的思路,对基础条件较好、班子能力较强、产业发展较快、组织活动场所档次较高的村,对党员作用发挥好、工作作风好、工作业绩好的镇机关、联合支部党组织,在充分挖掘、总结和提升的基础上,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党建示范点,形成一点一特色,一点一品牌,湫沟村、永乐村、白村、赵家庄村、联合支部示范点创建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确保年内完成这5个党建示范点的创建,形成以镇政府为中心,辐射带动各村党建示范点网络。

五、认真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

1、切实抓了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按程序,做好发展党员的考核工作。

2、坚持抓了后进支部的整建工作。镇上组建工作组,对产业发展思路不清,工作滞后的安家河村进行了整建提高。目前工作组已进村开展工作。

3、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切实抓好村“两委”换届遗留问题处理,全面消除换届空白点。充分发挥公选村干部作用,定期召开汇报会、座谈会,全面掌握情况,切实解决问题,鼓励支持公选村支书干出实绩,成为全镇村干部队伍的排头兵。拓宽村干部选任渠道,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中选拔村干部,从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村主要干部,全面优化村级班子结构。

4、实施党内帮扶,增强党员队伍活力。多方筹措资金,扩大困难党员帮扶资金总量,帮助解决困难党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党员谈心谈话和党员干部、党员代表结对联系老党员、贫困党员制度,以党内和谐促社会和谐。不断深化“三查三进三解”主题教育,为广大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

六、健全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七、重点健全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党建工作检查考核制度等党建工作制度,用制度保证基层党建工作规范运行,全镇科级领导干部都确立了自己的党建联系点,并坚持深入联系点讲党课、开展活动。年初全镇各支部都将2012年的工作目标向党员群众进行了公开承诺。今年以来开展党建检查一次,召开党建例会两次,为各项党建任务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七、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深化“四议四公开”工作法,抓规范、抓实效、抓提升,促进各村党支部民主管理、规范运行。推行党员承诺制度,把承诺事项与党员特长相结合、与基层党建相结合、与发展生产相结合,努力提高党员参与率、“承诺”落实率和群众满意率。制订了党员和村民代表评议村党支部,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村委会“双评议”制度,在半年和年终进行考核,增强村干部工作责任感,提高基层民主管理水平。

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今年以来,在党建工作中尽管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任务艰巨。目前我镇还有6个村无活动场所。二是各支部组织开展党员活动主动性不强、不够经常。三是村级党员年龄偏大,发展农村年轻党员的力度不够大。四是农村党建创新形式不够,一些新的党建形式仅限于文件和口头宣传上。针对存在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既定目标,结合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切实做好村级组织建设。一是加快村级阵地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全面完成阵地建设任务。对没有活动场所的其它村充分整合闲置校舍资产,抓好改建,确保村村都有活动场所。二是组织农村党员开展好活动,确保每个支部每月组织党员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并做好相关活动记载。三是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特别是年轻优秀农民和妇女党员的发展工作,年内每个村支部发展党员不少于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少于3名。

(三)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四议四公开”工作法。在抓好培训的基础上,按照抓点带面方法,切实做好这项新的工作法的组织实施,指导各村将应该纳入“四议四公开”工作法决策程序的村级事项,严格按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的程序进行决策,使这一工作法在村级事务管理中发挥作用。

(三)扎实做好农村党建工作制度的落实、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镇村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大学生村官管理、党费管理、党员远程教育管理等工作,使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任务得到很好的落实。

第11篇: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汇报

xxx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

工作汇 报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进一步加强、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不断深化、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上统一思想、制定措施、全面展开,有序推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

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人大主席,任副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确定专人具体办公。明确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切实担负起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及时通报情况,研究部署工作,确保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向各支部印发了实施方案及领导小组文件,讨论制定了村干部坐班管理暂行办法,党员践诺评星、动态管理评星指导意见。

二、突出工作重点,统筹全局发展。

今年,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坚持围绕一条主线(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开展两项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突出三个重点(“双联”行动、后进村整顿转化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抓好三项建设(村级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实现五大突破(党建示范点创建、“两新”组织党建、农村党员 1

远程教育、党组织为民抓办实事、村级民主管理)的工作思路,结合我镇实际,科学谋划,确保党建出成效,群众得实惠。

三、创新工作载体,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我镇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强调工作抓落实、出成效、得实惠,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推进我镇转型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 “对标定位、晋档升级”,提升党支部工作实力。在全镇20个支部,结合各自工作特色,大力推行“一定三有”、“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文建明工作法”、“3+5”工作法及村干部坐班制。重点对11村、9社区组织设置、领导班子、组织制度、经费场所保障和作用发挥等状况进行评估汇总、对比分析,按照上年度年终考核和群众评议结果,对基层党支部进行综合打分,根据得分情况,对标定位先进党支部6个、一般党支部13个、后进党支部1个。按照“五个好”标准,根据工作实际,督导各党支部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目标,确保工作能力有提升、工作成效更显著。同时,为全镇11个农村支部配备党建指导员,全面协调督导党支部工作。

二是“践诺评星、动态管理”,激发党员办实事活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立足实际,特色鲜明,

突出实效”的原则,全面督促指导党员承诺办实事。截止目前,全镇675名党员共公开承诺办实事675件,承诺内容广泛,涉及全面。同时,以“五带头”的要求加强党员管理,依据评星定级的标准加强量化考核,督促广大党员思想不断进步,能力不断提升,承诺限期兑现。一季度考核中,承诺办实事党员得五星的132名、四星的206名、三星的295名、不得星的42名。

三是完善阵地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党支部活动阵地建设。做到“制度、承诺、监督、管理”四上墙,美化室内外环境,制作宣传栏、宣传板、办板报,硬化绿化院落,修建围栏。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制定村干部管理监督及考核办法,按照“一定三有”要求,全面落实“双承诺、双评议、双考核”管理机制,贯彻落实村干部坐班制度,推行“绩效报酬”,实行村党组织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村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实施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采取培训、调整、选派的办法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注重培养大学生村官,通过委托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农民技术员“一对一”帮扶等措施,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全面提高基层党务干部业务素质。截至目前,开展党支部书记培训班1期,培训支部书记、副书记、文书39人,发放培训资料39本,撰写学习笔记39本。

四是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切实提升党支

部、党员服务能力。我们坚持以“八个一”工作制度、“十个结合”工作办法为主要着力点开展工作,采取月报告、季评比、年奖惩、建立台账、办结销号的工作措施,实现了所有村和1335户贫困户100%全覆盖。

四、抓党建促发展,带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全面启动千亩核桃园建设。协调调运优质核桃苗木1万株,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核桃产业。镇上加强对核桃园建设工作的指导,组织镇村干部现场规划、划片包干,落实责任,目前栽植工作已高标准全面完成。穆斯林风情线建设势态良好。目前,已完成总体规划设计,组织镇村干部入户动员,按照规划分步实施。完成拆除危旧房屋8座、栽植塔柏500株、修建艺术围栏1500米、硬化联户路320米,完成了袁湾隧道至柏垭子隧道的绿化带租地任务。其余各项工作都按照规划有序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累计开展集中法制宣讲2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受益群众3200余人。同时因村施策,在少数民族聚集区、矛盾纠纷较多的村和社区,重点开展以民族宗教政策、征地补偿办法为主的政策法规的宣讲,有效疏导了群众情绪,促进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显著。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重点做好城区、居民区、公路沿线、村社等重点地段、场所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在全镇安排卫生监管员15名、卫生宣传员15名,投放垃圾箱165个,修建垃圾池45个,协调

配备垃圾收集车1辆。

第12篇: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汇报

创先争优树先锋形象 凝心聚力筑坚强堡垒

——郊区财政局党总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

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汇报

长治市郊区财政局现下设10个科室、2个中心、1个函授站和8个财政所,共有干部职工101人,其中党员51人,占全局总人数的50%。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开展以来,郊区财政局党总支将活动内容作为推动财政工作进步的重要抓手,把活动要求渗透、融入到财政工作的各个环节,促进了财政工作的健康发展,取得了党员争先、组织发展、群众满意、工作提高的良好效果。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抓实抓好。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运筹,以创先争优活动打牢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思想和物质基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局党总支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今年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以创先争优活动和保持纯洁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全面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任务。局党总支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带头抓全局党建工作,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结合各自工作分工,具体抓各科室和各支部的党建工作,全局构建起了“书记负总责、分管具体抓、人人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二是提高思想认识。我局党总支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将全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精神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学习有关精神,进一步统一了全局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思想,以学习促工作,以学习提升全局党建水平,造就了一支符合新时期财政工作要求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今年前半年,党总支共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体学习十余次,每位干部职工写下了两万余字的学习体会,全局组织党建理论测试三次,举办理论学习手抄报比赛两次,理论学习研讨会两次,这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财政干部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也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打牢了思想基础。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区委确定的“标准化活动阵地”创建活动要求,我们对局党员活动场所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集中自查,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到了活动场所的“十有”,即有房子、有牌子、有旗子、有桌子、有资料柜子、有新内容新制度、有规范的党建资料、有远程教育网、有图书、有经常性的党员活动。同时,我们还设立了财政干部道德讲堂,通过每月一次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提升教育,使财政干部的道德修养有了明显提高,具有特色的讲堂模式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也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创新举措,以创先争优活动丰富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载体和内容。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开展以来,郊区财政局党总支将活动内容纳入到全局的日常工作、精神文明创建、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体系当中,我们在全区较早地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局务党务公开等工作。建立了党员群众一对一帮扶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2010年7月,我们创造性推行了党员百分考核制,这个机制的推行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情。今年“七一”,我们在全局开展了“十佳党员”的评选活动,大张旗鼓的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激发了全局党员和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二是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按照“走在前头”的要求,我们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为主题,在完成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中狠下功夫。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局领导按照各自分工,带领分管科室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服务。今年前半年,我们先后深入小常煤矿、霍家工业总公司、长信集团等企业开展了工作调研、了解税源建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运作上的难题等工作,在生产一线树立了财政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在帮扶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们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扶持、进行爱心捐款、建立信息网站等形式,一心一意为基层农村办实事、办好事,有效丰富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载体和内容。

三、注重实效,以创先争优活动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水平,促进财政事业整体进步

今年以来,郊区财政局党总支以创先争优活动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年水平,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以党员为标杆,围绕工作大局,积极扎实进取,确保了财政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局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争创一流、文明服务,已成为全局党员干部的共识,注重学习、优质服务,团结奋进,展现出了财政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二是全局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开展,今年以来,各业务科室拨付预算内外资金、填写凭证、报表未发生一笔差错,做到了让单位满意、让领导放心。三是树立了良好的财政形象。多年来,全局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现象,未发生吃拿卡要、刁难群众、与民争利的现象,自开通政风行风热线以来,从未被市区政风行风热线举报,受到了群众好评。四是推动了财政工作的健康发展。半年来,财政工作在困难中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区财政局克服了财力紧张困难的现状,各项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财政公共保障能力有了新提高,广大群众对财政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截止8月16日,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 218075万元,占全年计划的75.96 %,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42853万元,占全年计划的87.60%,全局各项工作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好局面。今年“七一”,我们郊区财政局党总支被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全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通过在创先争优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郊区财政局党总支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得到显著增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全局走出了一条以创先争优活动带动财政工作、财政工作突出为民服务的新路子,取得了财政工作创先争优为民服务的良好效果。当然,工作中还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郊区财政局党总支将继续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创先争优为民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实现财政工作和党的建设“双赢”目标。

二0一二年八月十六日

第13篇:环境建设年工作汇报

中共**县委政法委员会 2011年环境建设年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环境建设年政法委牵头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作如下汇报:

开展环境建设年是今年省、市、县委为推进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县委“高速发展,加快脱贫,跨越进位”和“三化一新”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县委政法委根据环境建设年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县委政法委认真贯彻落实会议要求,充分履行牵头单位职责,围绕分解的目标任务,以打造平安有序的治安环境为重点,扎实开展工作。

一、牵头工作完成情况:

根据市环境办的公示,环境建设工作中政法委牵头任务为:协调政法各部门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在“两抢一盗”、吸贩毒等案件高发的县城区及乡镇开展重点整治;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及其他重大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及时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故),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群众安全感;开展案件评查和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公正廉洁执法。

1、认真办理黑恶势力犯罪团伙“**”的审理,已一审结束;正在加大对“***”黑恶组织犯罪团伙涉黑资产——桴焉乡永峰煤矿的处置进度,由于受全省煤矿整合政策的影响,目前尚在与省市

1 对接协调处置中。

2、认真组织并扎实开展打击“两抢一盗”违法犯罪专项斗争,政法各部门严格充分履行职责,特别是公安机关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工作,破获了一批案件,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通过夯实责任,从“部署、保障、防控、打击、宣传”等方面入手,精心部署,多措并举,落实责任,取得了成效。自3月启动此项专项斗争以来,破获“两抢一盗”案件80起,其中,破获“两抢一盗”系列案件4串;打掉盗抢团伙4个,打击“两抢一盗”违法犯罪人员16人,收缴赃款15600元,收缴被盗摩托车3台,笔记本1台、教学设备1套(价值5000余元)、耕牛1头。

3、深入开展禁毒专项整治。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县内吸贩毒违法犯罪,第一季度破获贩毒刑事案件**件,缴获毒品海洛因**克;查处毒品行政案件**件。强力推进外流贩毒整治工作,调整充实了禁毒办机构及人员,制定了禁毒工作过程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办法。继续完善派驻警力到流出人口集中的****等地进行整治。部分乡镇如新州镇等也派出专门人员到外地考察、协调该项工作,确保外流贩毒人口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4、全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一是落实了维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如**电站风险评估得到了省市的肯定;二是常规矛盾化解工作有序推进,完善和充实了矛盾纠纷调解网络、充实了人员,健全了机制,县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已组建完毕并开展工作。到10月止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件。政法各部门也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开

2 展了矛盾化解,公安机关每月调解治安纠纷近百起,司法行政机关将调解工作延伸到工业园区、矿区,建立了瑞濠工业园区调解机构,深入**煤厂进行结对帮扶,建立了企业调解组织,县法院成立了专门合议庭,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咨询、风险评估和纠纷处理,妥善审理工业园区、库区以及其他重大项目建设引发的各类纠纷,同时建立了法官联系企业制度,固定法官联系的企业,通过走访调研、开展法律宣讲、召开联席会等方式,为企业排忧解难。

5、扎实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根据年初工作安排,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辖区综治办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进行整治。各乡镇政法委根据辖区校园及周边情况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门整治活动,确保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针对县城区一小、三中门口交通和食品安全问题,召集公安、交警、城管、工商、城建等单位座谈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已开展集中整治。

6、认真开展执法监督和执法质量考评工作。以干警执法档案的完善和健全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我县执法监督工作,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半年对政法各部门执法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海萍来我县调研时,对我县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给予高度评价,省委政法委对我县开展执法考评工作经验进行了转发。

二、存在的问题

在环境建设年工作中,我们按照市及县关于环境建设工作的要求认真开展工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治安形势仍然

3 不容乐观,部分案件如盗窃案件、毒品特别是外流贩毒等虽然通过整治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发案仍然突出;二是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随着城镇建设、项目建设等工程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在征地拆迁、移民、安置补偿等方面还会有大量的矛盾出现,同时部分因各种原因遗留的重大矛盾如代课教师补偿、军转干部因待遇引发的上访等还未得到有效处理;三是环境建设业务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信息报送方面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结合政法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对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积极创造条件并向上级争取,力争早日解决,为全县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平安稳定的治安环境。

第14篇: 年总结 驾驶员工作汇报

(2012 年总结、计划类)

驾驶员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2012 年在局党组和科室的正确指导下,结合岗位实践,坚持为指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烟草事业发展服务的思想,较好地完成了组织交给本人的各项工作。下面我就个人一年来的工作状况向大家做以汇报,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批判纠正。

一、立足本职干好工作 回忆年的工作,自己可以勤劳学习,努力工作,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参与局机关组 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本质。自己作为一名汽车驾驶员,努力做到马 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一转,留意安全,车行万里路,开好每一步,非常掌握七分隔,留 下三分防不测。平常总有一种责任感和安全感,在工作中一直坚持一个清醒的思想,虽然驾 驶员的工作很单调,然则它的确能让人有一种骄傲感,这种工作要求有很强的责任心,驾车 中来不得半点纰漏,集中精神,按章操作,十次事故九次快,思想麻木事故来,因而本人可 以不断把安全二字安心间,喜欢岗敬业,吃苦耐劳,行车时处处想到安全,工作中做好服务, 重点突出为机关服务,以服务为本,决不让人等车,做到车在哪里人就要在哪里,行车中做到安全第一,中速行驶不开英雄车、不酒后驾车、委靡驾车、赌气驾车,不抢超、抢会,集 中思想行驶不闲谈,按章驾驶,做到礼让三先,切记自已的责任,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精 心操作,慎重驾驶,避免任何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行车。行车中做到遇有状况不明,雨雪 雾天色视野不清,以及经过穿插路口弯道,险道和荣华路段时,减速迟缓通行,防止事故发 生和人身安全。 保护车辆,节俭节省。在年的车辆维修方面,本人做到了先请示后修缮,先申报再执行,做 到维修和配件讲质量、比价钱,到单位指定的汽车维修厂去修缮,力争做到能小修决不大修, 能本人修缮的决不到修缮厂去修缮,节俭节省降低企业费用,保证完成出车任务,全年安全 行驶4 万多公里。平常可以坚持车辆整洁,卫生、洁净,让每一位搭车者都有一种舒适感和亲热感,可以纯熟 撑握本人所驾车辆的功能,按章做事,搞好服务,随叫随到,不分时间、地址和歇息日,由 于驾驶员的工作很非凡,所以干一行喜欢一行,对外坚持我们三门峡烟草企业的形象,文明 做人,诚恳做事,优质服务,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干好工作。

二、增强团结顾全治理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还,我积极参与局机关组织的各类政治活动和公益性活动。本人做为一名 驾驶员,工作比较有非凡性,常常出车在外,局机关组织的集体活动有时不能实时参与。所 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参加机关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工作中要增强团结,顾全治理, 乐于助人,平常要可以团结同志,相互协助,善待别人,热心协助别人处理坚苦,求真务实、专心苦干、自觉做到个人好处顾全集体好处、部分好处顾全全局好处。要紧跟情势,依照市局年的工作方针及指导思想,并肩作战,齐心合力完成好本年市局提出的三个"力"字,即 盈利才能、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遵守经济效益、求真务实、久远发展"三个理念",大力弘 扬以人本的准则,认清情势,开辟提高,增强学习,脚踏实地。要有一种优越的敬业精神, 把企业的发展要视本人的生命一样在提高,要求真务实,专心苦干,不折不扣的贯实好各项 规章准则,从我做起,不图名不牟利,一直坚持和企业的发展统一,企业没有发展我们的员 工就没有出路。要不断增强学习,努力提高本人的文明本质,多看书多学习,经过学习不断 提高思想醒悟,勤劳工作,热情服务,步伐统一,力争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年的工作状况,找差距、比奉献,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如各类学习还不够好, 服务质量还不是很高,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再有就是本人平常特性比较强,措辞有 时不太留意措辞,轻易发脾性,能够会给同志们带来了一些感情方面的损伤,敬请大家体谅。

总之,在这新的一年里,我要不断增强学习,提高本人身心涵养,努力革新本人的世界观, 克制坚苦,力求提高,矫正缺陷,搞好服务,增强团结,恪守规律,按时上下班,不早退、不迟到,诚心实意承受批判。工作中要和科室全体同志搞好团结,协调工作,增强安全认识 和服务认识,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喜欢岗敬业,一丝不苟。新的一年工作要有新的起点, 要高规范、严要求,看好本人的家门,做好本人的事,为烟草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本人应尽 的努力,为三门峡两烟复兴加油着力,搞好本职工作,要尽职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争夺 做一称号职及格的好职工。 以上是我对2012 年工作的述职,汇报中假如有欠妥的当地,敬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批判纠 正。

第15篇: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汇报

县*****办贯彻落实《全县组织工作、人才工作暨基层

组织建设年动员部署会议》精神的情况汇报

县委组织部:

为认真贯彻落实州委组织部《全州组织部长暨基层组织建设年动员部署和全州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县委杨俊书记关于《在全县组织工作、人才工作暨基层基层组织建设动员年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县委组织部***同志关于《深入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为“加速发展、赶超进位”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等相关会议、文件精神,我办及时复印发放到每个干部职工手中,并于2011年3月8日和2012年3月14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集中学习座谈会。会议由罗永光主任主持。会议就我办党员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及全体成员如何履行好职责、如何做好自身党组织建设,如何做好各方面人事考察考核工作和形成制度,如何落实会议精神做好基层党组织制度改革创新等事项进行了讨论,并要求全体职工都要积极探讨,各股室拿出确实可行的方案等,同时要求干部要提高认识,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改进工作作风,建设一支素质过硬,形象良好,思想开放,工作水平高的旅游干部队伍。

***************办公室

2012年3月10日

第16篇: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汇报

区教育党工委

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汇报

自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2月14日启动以来,区教育党工委就精心谋划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成立工作机构。为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年相关工作,在持续做好“一讲二评三公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工作的基础上,区教育党工委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开展好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一是统一思想。及时召开党工委会,研究布置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二是强化落实。为加强对建设年活动的领导,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办,同时,抽调基层学校的中层干部和后备干部,调整和充实了队伍力量,组建成了秘书组、宣传组、联络组,并兼任督查指导组工作。教育党工委的统一要求下,各基层党组织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年组织网络。

二、广泛调研,制定方案,及时动员部署。离开4年的街镇管理的学校党组织回归教育党工委,壮大了教育党建队伍。之前,教育党工委虽然本着“不揽权、不推责”原则, 1

做好街镇管理学校的党组织工作,但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重新回到教育党工委的街镇管理的学校基层组织的基层党建的基本情况和进一步委属各基层党组织的党建情况,更好地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年“求实效”的目的,教育党工委结合区委基层组织建设年方案、教育党工委年度目标考核办法,一是广泛调研,制定了调查问卷,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校的书记、校长、班子成员、党员教师、普通教职工中开展了问卷调查,进行了梳理汇总,掌握了较全面详尽的基层党建情况;二是数据统计,拟定量化表,对基层学校的党建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三是拟定初步评价标准,在区委活动办指导组的指导下,对不同类型学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进行初步调研摸底,为制定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评价标准提供借鉴;四是制定方案,在充分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拟写出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召开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座谈会,反复酝酿磋商,再结合区委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方案,确定了《江北区中小学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方案》,同时,教育党工委按照区委动员部署会精神,于2月16日,及时启动了教育系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动员部署会。会后,各基层党组织也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学校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工作方案,各基层学校按照党工委的统一部署,于2月21日前召开了动员部署会。同时,教育党工委《 建设“一化三型”基层党组

织,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一文被江北报全文刊载。

三、强化检查,深入基层,全面摸清底数。教育党工委从党办、活动办、基层党组织选派人员,组成三个检查组,于3月7-9日,在田洪梅书记、张文芬书记的带领下,对委属近50个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一听二看三查四访”的检查,依据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评价标准,一方面从“5+1”个“好”方面对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逐项检查与评分,另一方面从“5+1”个“好”方面随机选择了党员教师进行民主测评,全面摸清了基层党组织的真实情况。

四、严格评分,统一标准,实施分类定级。

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依据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评价标准细则,检查组从考评得分、民主测评得分、群众满意度得分、精神文明创建得分、综合目标考核得分、创新工作推广及区级以上表彰得分等角度进行了汇总,从高到低排出了得分。根据得分高低,评出了“好”的基层党组织10个、“较好”的基层党组织26个、“一般”的基层党组织10个、“差”的基层党组织3个。

五、找准问题,制定措施,明确努力方向

根据分类定级情况,教育党工委将根据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和分类定级情况,帮助指导基层党组织确定2-3个重点整改问题,拟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步骤,确定整改目标,力争在“七一”前夕实现基层组织面貌有新变化、管理有新提

高、活力有新改善、实效有新突破。

第17篇:年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文山州农业局二○一一年安全

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12月24日)

尊敬检查组各位领导: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局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下面,我将我局开展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向各位作简要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11年,我局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履行职责,围绕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推进全州农业安全生产工作平稳运行。

一、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推进农机、渔业和农药使用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一)农机安全

农机安全监管是农业系统最重要的安全监管工作之一,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州农机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2011年,我局创新工作机制,通过进一步扎实开展“三项行动”(农机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农机安全隐患治理行动、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行动)和“三项建设”(农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农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1

农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创新农机动态监管模式,认真实施农机购机补贴项目等工作,努力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一是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提高群众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2009年以来,我州农业农机部门以开展农机安全宣传“六个一”活动为中心,加大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即:在每个乡镇组织一次“平安农机”宣传教育活动、给每个农机驾驶员送一封创建“平安农机”倡议信、为广大农机驾驶员和群众放映一部“平安农机”教育警示片、给每个村送一套“平安农机”安全宣传挂图、给每个农机户送一本“平安农机”知识手册、在每个村级中小学校上一堂“平安农机”知识课。通过“六个一”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安全操作知识,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2011年,结合六月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的实施,各级农业农机部门又扎实开展了“醉驾入刑”和“文明交通伴我行”等宣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12次,印发各种宣传手册、宣传单、倡议书、宣传挂图19.3万份,开展警示教育9次,上平安农机知识课20堂。通过这些活动,累计有10万余人次的群众和机手接受到有关农机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二是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落实安全主体 2

责任,努力提高农机作业安全水平。各级农业农机监理部门通过建立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将隐患排查治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到村、到机手,同时,督促拖拉机销售商规范销售行为,保证不销售改装、拼装拖拉机。对农机监理工作人员,在“机车确认”、“检验确认”等重要环节,实行严格的“谁检验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安全技术检验责任倒查制,同时组织工作组深入农机作业场所、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农业机械机库棚、维修、储油等设施场地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督促责任主体及时整改,特别是针对微型耕整机发展迅猛的实际,专题开展了微耕机改装、载人等的整治活动,年内共清理备案登记微耕机7865台,并与所有机手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与此同时,严格考试纪律,把好拖拉机驾驶证的发证关,促进了农机作业安全水平的提高。2011年,全州共完成拖拉机新注册登记726台,拖拉机年度安全检验8410台,拖拉机驾驶人考试发证1649人,拖拉机驾驶证换发733人,目前拖拉机在册数达16091台。一年来全州未发一起生重特大农机作业安全事故。

三是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执法行动,遏制拖拉机安全生产违规违法行为。我州各级农业农机监理部门,创新动态监管模式,通过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宣传、深入农机作业场所检查等工作手段,严厉打击、查处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使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法载人、酒后驾驶、脱检、脱审等严重违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截止11月20日,全州共出动执法队50个次, 3

出动执法人员150人次,深入200余个农机作业场所,检查农机具300余台,教育机手300余人次,处罚机手60余人次,使我州的拖拉机上牌率、检验率和持证率提高5%以上,至2011年11月底,分别达85%、98%和100%,拖拉机违法载人的现象也大大降低。

三是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推进农机安全监管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几年来,我州根据国务院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以及农业部的《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管理规范》、《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规范》和《农业机械安全技术运行条件》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了“责任书制”、“倒查制”、“登记备案公告制”、“安全生产考核制”等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各级农机监理机构、农机监理工作人员和农机手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规范了农机安全监管行为。同时,根据农机监理的执法工作性质,通过积极申报,使州农机监理所和西畴县农机监理站获批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努力理顺监管体制。

四是加强农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水平。几年来,我州围绕“科技兴安”项目的实施,全州共整合各种资金152万元,建成规范化农机监理服务窗口10个,建设和修善办证大厅600多平方米,配套业务软件2套、制证设备92台件,配备执法车辆10辆。努力改善农机执法环境和装备条件,提高安全监管科技含量,增强安全监管服务能力,促进了全州农机安全监管水平的提升。

五是加强农机监理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机监理的执法水平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拥有一支敬业和高素质的农机监管工作队伍,是做好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首要条件。为此,我州各级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各级的共同努力,至2011年底,全州共核定农机安全监理机构10个、编制83人,现有机构10个,在职80人。同时,我州各级通过以下措施,加大对农机监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机监理的执法水平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一是通过加大对农机监理工作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二是通过对农机监理工作人员站姿、队列、交通指挥手势、执法程序、执法用语等方面进行了强化训练,提高执法形象和精神风貌;三是依照农业部《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管理规范》的要求,启用全国统一的行业标识,并统一了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提高了执法的规范性。

六是认真实施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安全适用农机具的更新换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中央为了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专门制定的一项惠农政策。我州自2005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以来,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有关政策,积极宣传,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州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先进适用农机具的更新换代。2011年,全州共完成补贴资金1378万元,带动农户投入购机资金3215万元,购机总额达4593万元,共购置农机具8600台,有力地促进了我州农业装备水平的提高, 5

同时,更新和淘汰了500余台老旧、落后、安全隐患多的农机具。

(二)渔业安全

渔业安全监管是农业系统又一个重要的监管内容。2011年,我局以抓宣传教育、抓责任制的落实、抓安全检查等为主要手段,努力推进全州渔业安全生产。

一是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紧紧围绕“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这个主题,大力宣传渔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努力提高渔业安全生产意识。一年来,全州共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20余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5703份,进行电视广播5次,并重点对水产生产经营、销售业主进行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年内共培训了626人次,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意识。

二是实行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州与各县签定《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各县与船主签定《渔业船舶质量安全承诺书》,同时对每个渔政人员实施了安全风险责任制度,从而有效提高了业主和各级监管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三是认真开展渔业船泊安全生产检查。各级农业渔业工作机构,根据省州有关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认真开展渔业船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截止2011年11月10日,全州各级共出动检查车辆91辆次,船艇6艘,重点对具有渔船的富宁、丘北、广南、砚山四个县进行检查,共检查船只493艘,其中,机动船346艘,非机动船147艘。共 6

排查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渔船救生设备不齐全等安全隐患32项,对能够治理的责令船主立即治理,共治理隐患26项。

(三)农药使用安全

一是开展农药经营人员上岗培训,提高农药经营人员素质。按照“四统一”(即统一培训教材、统一培训时间、统一培训地点、统一证件制作)的要求,今年共举办3期农药经营上岗培训班,共培训农药经营上岗人员190人。

二是完善农药管理法规制度,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做好《文山州农药管理办法》修订工作,推进修订工作进程。同时,充分利用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放心农药下乡进村宣传,宣传农药法规、安全使用、市场监督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守法经营、安全使用意识,形成良好的氛围。全年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51万份。

三是加强农药市场监管,整顿市场经营秩序。围绕“严厉打击假劣农药,严禁五种高毒禁用农药在市场流通,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宗旨,在农药销售旺季,切实加大对辖区内农药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一年来,全州共出动执法人员2302人次,检查农药经营单位1371个,整顿农药市场220个,查获、没收、销毁假冒伪劣、过期农药5937公斤,涉案金额1.23万元,并处以3.06万元的处罚,有效维护了农药市场的经营秩序,确保了群众的用药安全。

四是认真开展农药标签抽查,落实农药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按照《云南省农业厅2011年农药市场产品质量和标签抽查工作方 7

案》要求,积极组织全州各县对2010年1月1日以后生产的部分农药产品进行标签抽查,对部分县(市)、乡镇的63个农药经营门店150个农药生产企业经营生产的农药进行标签抽查,共抽查农药标签175个,合格标签155个,合格率为88.57%;不合格标签20个,占抽查总数的11.43%。对不合格的,责令经营者退回厂家。在此次专项整治活动中,未发现甲胺磷等5种禁限用高毒农药。

二、高度重视内部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农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

农业工作虽然不属于高危行业,但安全生产仍需警钟常鸣。为了抓好内部的安全生产,我局以制度建设、责任制建设和认真开展安全检查为主要抓手,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农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

一是建立健全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为了做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局机关以及局属各单位针对本单位较易产生安全事故的事项,制定了“车辆使用制度”、“消防制度”、“化学药品保管、领用制度”、“用电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单位内部的安全生产工作有制可依,形成制度化。

二是层层签订责任状。为了抓好内部安全生产工作,我局每年年初都与局属各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和消防安全责任状,局属各单位又与本单位职工与及在本单位院内居住的住户签订责任书,使安全生产逐级落实到户到人。

三是认真开展安全检查。根据年初签订的安全责任状,局机关组织对局属

各单位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局属各单位对本单位进行经常性的日常安全检查,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限期采取措施加以整改。2011年局机关共开展安全检查12次,排除照明电路安全隐患 2 起,局属各单位共开展安全自查110多次,排除各种安全隐患30余起。

文山州农业系统在安全生产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新形势下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少数单位领导和部分干部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系统内不同程度地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二是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是渔政管理与渔业技术推广长期合为一体,难以体现出行政执法管理职能要求,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难度大;四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州农业局及下属部分单位的办公楼、职工住房许多是上世纪70、80年代建设的老房,目前安全隐患较多,但由于经费问题,一时难以整改。例如:文山农校的部分学生宿舍和新民农场的部分职工住房,早已被鉴定为危房,但由于资金问题一直无法进行彻底的整改。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安全生产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人民安居乐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思想,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落实责任,强化管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落实,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州农业局与局属各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局属各单位与职工和住户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职工、每个住户。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思想重视,不断加强管理,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和考核,进一步落实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持之以恒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强化各单位和干部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调动其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本单位的安全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刷写固定标语、召开事故现场会等多种方式,开展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做到报刊有文章,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像,网络有信息,村村有标语,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五)整合资源,共同防范。进一步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指导和支持,经常沟通汇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做好农业系统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第18篇: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1月3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杨晶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2003年1月就职,五年任期即将结束。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自治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940.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018.8亿元,年均增长20%;财政总收入由206.8亿元增加到1018.1亿元,年均增长37.5%,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由全国后列迈进中列。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进入全国前列。

―――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19.3∶38.9∶41.8调整为13∶51.2∶35.8,由工业化初期进入中期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27%提高到40%,城镇化率由44%提高到50.2%,所有制和生产力布局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自主发展机制开始形成。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17亿元,年均增长43.9%,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条件办的大事。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社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77%;发展环境优化,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法治、服务、诚信等软环境明显改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51元增加到1237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86元增加到3953元,在全国的位次明显前移。城乡居民衣食住行和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部免除了农牧业税,加大直接补贴力度,农牧民得到更多实惠。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文化和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在西部省区市率先实现“两基”达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社会管理逐步加强,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提高。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五年来,本届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区为己任,按照不断完善的发展思路,认真履行职责,狠抓工作落实,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三牧”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开始步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新阶段。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粮食总产量达到350亿斤左右,牧业年度牲畜存栏突破1亿头(只),牛奶、羊肉产量跃居全国首位。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达到46%,其中农区畜牧业占全部畜牧业比重达到70%,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比重达到55%,分别提高10.8、24.6和10.7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大小畜良种比重达到90%。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0%,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增长4.8倍,160万农牧户从中受益。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村村通电,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加快农村牧区生产力和人口布局调整,在转移农牧民、富裕农牧民的同时,推动了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生态恢复。

(二)坚持走具有地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做大做强工业作为加快自治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不断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大项目、大产业、大基地的路子,着力推进产业多元、延伸和升级,实现了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五年来,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长2.4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2.4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1.7%,成为带动自治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坚持突出重点、培育特色、服务全国,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为支撑、具有相当规模和层次的产业体系。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从无到有达到11户,培育了19个中国驰名商标,14个中国名牌产品,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农畜产品深加工和重化工业基地,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为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建设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项目,淘汰了一大批落后生产能力,产业水平明显提升。坚持规划先行、集约发展,基本完成了以特色园区为基础、优势产业基地为骨干的工业布局,为集聚生产要素、推进集群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坚持产业、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从规划指导、政策扶持和优化环境入手,加快发展服务业。五年来,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倍,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达到50%,对城镇就业的贡献率达到70%。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坚持转移人口与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并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累计新增城镇人口158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25%,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显著改观,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支撑全区协调快速发展的城镇体系。坚持非均衡发展与协调发展相统一,呼包鄂等优势地区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东部盟市加快振兴,其他盟市发展活力逐步增强。

(四)坚持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五年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5098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285万亩,草原建设总规模1亿亩以上,禁牧休牧草原面积6.5亿亩以上。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环境治理,全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地表水水质达标率由27.8%提高到66.1%,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普遍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贯通自治区东西的高等级公路、铁路和电力三大通道。全区公路建设累计投资1100多亿元,新增公路里程2万多公里,公路等级和通达广度、深度明显提高。铁路建设累计投资306亿元,新增铁路里程1238公里,是过去10年新增里程的总和。新建、改扩建民用机场8个,航线通达国内外48个城市。电网建设累计投资300亿元,形成了连接东西、辐射区内外的高等级主干网架。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步伐,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16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37万亩,解决了427万人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整顿国土资源市场秩序,促进了土地和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地勘工作,累计投入92.6亿元资金,地质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煤炭和贵金属储量跃居全国首位,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实施“增量式”战略重组,完成了内蒙古电力等11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外贸、物资、商粮三大流通集团改革,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国有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逐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财税、粮食流通体制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产权、资源等要素市场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向北开放步入新阶段,口岸经济和以资源开发为重点的对外经贸合作取得重要进展。五年来,全区进出口总额增长1.6倍,累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实际到位5279亿元。把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497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加强人才工作,人才流失现象初步遏制,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形成人才流入大于流出的局面。

(六)坚持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616亿元,切实加强各项社会事业。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完成了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牧区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工程,农村牧区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办学条件显著改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质量稳步提高。职业教育取得积极进展,民族教育得到优先重点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和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城镇医疗保险试点开始启动,城镇社区卫生和中蒙医药事业取得新进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艺术精品不断涌现,基层文化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哲学和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人防、气象、测绘、地震、档案、史志、无线电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七)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02万人,累计安置就业困难对象24.8万人,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加了77.9万人和131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提高了64%,低保制度保障了160多万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教育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资助面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资助政策覆盖所有贫困家庭大学生。针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制度开始实施。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解决了50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加强抗灾救灾工作,及时发放救灾款物,妥善安置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红十字、残疾人事业、老龄、青少年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八)坚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在财力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了由保工资保运转的“吃饭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积极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联系。认真落实依法治区方略,坚持依法行政,提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了38部地方性法规议案,制定并颁布了31部行政规章,圆满完成“四五”普法任务。政务公开范围明显扩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严格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加强审计监督,规范资金运行,推动了廉政建设。狠抓源头治理和行政效能监察,政风、行风建设得到加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各族群众权益和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障,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加快。加大市场监管和专项整治力度,保障了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和制度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认真做好信访工作,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平安内蒙古建设深入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工作深入开展。积极支持祖国航天事业发展。

刚刚过去的2007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好中求快、扬长补短、以人为本,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财政总收入增长4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14.6%和13.2%。新增城镇就业25.1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6%,低于全国平均涨幅。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初见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首次出现“双降”。加强民生工作,投入100多亿元,为群众办了“七件实事”、实施了“十项民生工程”。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成功举办了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充分展示了党的民族政策的辉煌成就和内蒙古的新形象,受到各方面的广泛赞誉。

总的看,这五年是我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发展基础、发展机制和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改变、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今天的内蒙古,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五年来的成功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国家宏观大局和自治区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实现“三化”互动;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把借助外力和启动内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必须切实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下大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必须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自治区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为内蒙古改革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内蒙古工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整体经济实力还不强。虽然近年来我区发展比较快,但历史欠帐较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二是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从三次产业看,主要靠工业拉动,服务业占GDP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三大需求看,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外向度不高;从所有制和企业组织结构看,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不快。三是经济增长方式仍比较粗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延伸加工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的资源成本、环境代价和物质消耗还比较大,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四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还比较明显,农牧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生态环境仍然比较脆弱,基础设施承载产业、保障生活的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地区间差距较大,基础薄弱地区发展面临较多困难;社会事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的需求有较大差距。五是和谐社会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拉大且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经济增长不够协调,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物价特别是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对低收入群体造成影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六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府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能力还需要提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总体思路和2008年的工作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区已初步奠定了科学发展的新基础,开始形成了科学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完善了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正处于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就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将明显增强,文化更加繁荣,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和谐安定,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迈出新步伐,从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走进前列”的宏伟目标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继续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蒙古。按照这一要求,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力争经济总量、人均生产总值再上一个新台阶。坚持好字优先,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努力实现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的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大力发展服务业,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主要由二产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深入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加快创新型内蒙古和人才流入区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显著改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促进优势地区率先发展,全面振兴东部盟市,支持其他盟市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做好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工作,稳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积极推进“生态内蒙古”建设。加强资源勘探和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加强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保障有力、适度超前的支撑体系。

―――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引资水平,努力实现由资本流入区向要素流入区转变。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做好向北开放这篇大文章,加快区位优势向开放优势的转变。

―――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建立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机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并缩小收入差距,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满足群众教育需求。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继续落实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更加充分的社会就业。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落实依法治区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和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区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为我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带来新的机遇;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加大对农业农村、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生领域的投入,为我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强化薄弱环节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自觉将自治区发展置于全国发展大局之中,服从大局、服务全局,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总收入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新增城镇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涨幅,单位GDP能耗下降水平好于上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在消化当年增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指标。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走特色、绿色、生态农牧业道路。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和沃土工程,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00万亩左右,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促进经济作物和特色种植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以规模养殖和健康养殖为重点,突出发展农区畜牧业;以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为重点,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继续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发展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在产业聚集、延伸和升级上下功夫,加快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基地,提高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率。积极推进农牧业机械化,加快先进实用、生产急需农牧业机械推广。加强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产业标准化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对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免费强制免疫。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积极发展避灾型农牧业。

突出抓好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入,确保财政支农支牧投入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牧区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牧区建设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调整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使用方向和范围,加大对“三农三牧”的支持力度。继续完善投入机制和管理办法,构建稳定的多层次投入机制。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改造中低产田,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继续加强农村牧区道路、电力、通信、沼气等基础设施和新能源建设。科学编制农牧业功能区规划,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牧区生产力和人口布局。对于封禁区牧民转移而流转的草场,坚持政府管理、封育保护。充分认识牧区、林区的特殊性,创新发展思路,搞好新牧区、新林区建设。

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挖掘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牧业由增产增收向提质增收转变。完善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农牧民从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中充分受益。加快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为农牧民提供更多非农就业机会。继续实行粮食直补,增加农资综合补贴,扩大良种、农牧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全面推开补贴资金“一卡通”工作。扩大农牧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对奶牛、能繁母猪等养殖户给予补助补贴。不折不扣地落实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各项补助。加强对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确保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严禁各种变相乱收费。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整合扶贫资金,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快整村推进步伐,解决10万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扶持15万低收入人口增收。

(二)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与管理。严格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和发展建设规划,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市场准入标准,严格履行项目审批、审核和备案程序。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围绕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加快推进技术水平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强化项目综合管理,加快建立项目管理联动机制,坚决遏制违法违规项目开工建设。

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完善产业体系和引导投资优化为重点,推进产业多元。继续发展壮大资源型特色产业,加快非资源型产业发展。采取产业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倾斜、投资平台打造等措施,大力发展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产业链建设和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推动产业延伸。突出抓好特色产业精深加工,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进入产品深加工和为大企业配套服务领域。以淘汰落后产能和提高准入标准为重点,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继续下大力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坚决杜绝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技术含量低的项目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实现由抓具体项目向抓产业基地转变,促进企业和各类生产要素集中,培育产业集群。

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必须下更大力气,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发展服务业、非资源型产业、循环经济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实现结构性节能减排。开发推广节约、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对现有工艺、设备技术改造,实现技术性节能减排。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完成大中型火电机组和非电行业脱硫改造,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实现工程性节能减排。同时,抓好建筑、交通运输等其它领域的节能环保工作。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和金融政策,使节能减排要求与企业切身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强化工作责任,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三)大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在改造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培育和引进龙头物流企业、建设物流枢纽和园区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促进以住宅业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强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建设,强化市场监管,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快发展信息、咨询、律师、会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影视演出、文博会展等文化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强化面向农村牧区的服务业,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继续引进区外金融机构,支持地方金融企业做大做强,扩大金融机构覆盖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货币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程序完备、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项目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社会事业、民生工程以及“三农三牧”、基础设施、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中小企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发挥商业保险的积极作用,拓宽保险服务范围,鼓励和引导保险业进入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认真落实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逐步扩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规模,鼓励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投入。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对于基本公共服务之外、能够实行市场化经营的社会事业领域服务业,积极放开搞活、推向市场。继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中介职能和后勤服务社会化,加快由自我服务向社会服务转变。进一步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创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环境。

(四)加快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坚持走具有我区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加强工业领域技术创新,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羊绒、乳品、生物制药、稀土产业研发中心,国内领先的煤液化、气化及系列煤化工研发中心,适合自治区资源特点的材料工业、可再生能源产业研发中心,集中扶持10项国际先进和100项国内先进的工业研发项目,培育10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抓好农牧业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促进农牧业科技推广应用。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加快服务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科技创新,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法规、激励机制和市场环境,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大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快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消费和政府采购政策,建立健全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加财政支持技术创新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制。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推进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和中青年高级专家,做好引进区外高级专门人才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五)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内蒙古”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加强各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争完成退牧还草2000万亩、新增造林合格面积1000万亩。坚持禁牧休牧轮牧的保护性措施,做好生态恶劣地区人口转移和安置,促进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大力发展林沙产业,支持生态后续产业发展。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和草原、林地、湿地、沙地保护,坚决制止乱砍滥伐、乱采滥挖、超载过牧等破坏行为。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切实让那些为生态建设做出贡献的地方和群众受益。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做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严防水污染事件。保护好集中饮用水源地,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主要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污水和垃圾处理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广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全面加强企业环境保护工作。

加快交通、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为主的公路快速通道网络建设,突出抓好区内连接通道、重要出区通道、资源开发通道及边防公路建设,确保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60亿元。加快推进重点铁路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60亿元,铁路施工总里程6156公里,新增铁路里程700公里以上。继续完善区内电网,积极推进外送电通道建设。加快管道运输工程和改扩建机场建设步伐。加强重点水利枢纽和水库建设,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大用水结构调整和水权置换力度,以水资源为基本依据布局重大工业项目。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打击非法用地行为。继续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全面实行有偿使用、市场出让矿业权制度。严格落实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和保护措施,严厉打击以采代探、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尽快建立有序、综合、循环利用资源的长效机制。保护大型整装煤田,综合治理煤田火区和沉陷区。

(六)进一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完善城镇体系,加快呼包鄂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严格城市规划的制定和落实,科学确定城镇建设规模和布局,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强城市道路、水电气热管网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落实优惠政策,加快发展建筑业。发挥城镇间关联效应和对农村牧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抓好旗县所在地城关镇建设,开展农村牧区中心村庄规划及示范建设,建立起城乡互动发展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认真落实有关扶持政策,突出抓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发展与大中城市、大项目衔接配套产业,实施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和一个园区带动百户中小企业的“双百工程”,大力发展延伸、协作、配套型中小企业。积极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性障碍,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重组和境外投资。建立完善信用担保和评价体系,切实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统筹区域发展。鼓励呼包鄂等优势地区率先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一体化步伐。大力支持东部盟市以产业发展为中心,高起点、高标准承接和培育特色产业。自治区将在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扶贫开发等方面对东部盟市给予倾斜。继续扶持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快编制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七)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要系统总结自治区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科学规划新时期改革开放工作,力争取得更大进展。

继续推进各项改革。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规范国有产权转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做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强化国有资产运营监管。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稳步推进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机制。加快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继续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积极化解乡村债务,确保年底前完成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稳定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规范土地和草牧场的依法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村牧区金融改革力度,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主渠道作用,抓好农村牧区合作银行试点工作。搞好国有农牧场、林场体制改革,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积极推进自治区森工集团综合体制改革。按照国家总体部署,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做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努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调整引资结构,积极引进加工制造等非资源型产业,引导外资投向服务业、社会事业等薄弱领域。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协作,主动承接先进生产力转移,鼓励区外大企业在我区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抓住中俄、中蒙睦邻友好关系继续发展的机遇,深入推进向北开放,力争在与俄蒙经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同俄罗斯和蒙古国地方政府的交往,支持企业和民间交流,进一步拓展双方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多领域合作,加快实施资源合作项目。加强口岸基础设施特别是加工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进口资源落地深加工。

(八)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确保义务教育投入达到法定标准并逐年增长,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两免”政策,逐步提高经费保障水平。继续巩固提高“两基”达标水平,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和农村牧区初中校舍改造,积极发展农村牧区学前教育。推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推进重点高校、重点学科、品牌专业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继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加强职业教育基础建设。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设立专项补助资金,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关注特殊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大力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农村牧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控制药品价格,保证用药安全。抓好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卫生执法监督。积极推进蒙医药的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常见病、多发病纳入救助范围。继续落实现行生育政策,重点加强农村牧区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深入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城市社区和农村牧区文化设施,继续实施一批公共文化建设重点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持精品战略,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继续实施广播电视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文物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哲学和社会科学发展。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提高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水平。

(九)高度重视并着力改善民生。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扶持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做好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残疾人就业工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牧区和偏远艰苦地区工作。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医疗保险。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加强劳动监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解决好困难群众特别是失地农牧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提高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探索建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确保基金安全。认真做好老龄、青少年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加大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建设力度,支持红十字等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

努力增加居民收入。规范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严格执行并适当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加快建立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工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困难群体保障和救助金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发布行业平均工资指导线,努力推进经济增长与职工收入增长相协调。加强对垄断性行业收入分配监管,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国有企业利润分配调节机制,逐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稳定物价水平。全面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猪、油料、蔬菜生产和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完善和落实补助办法,增加补贴资金,减轻物价上涨给低收入群众生活造成的困难。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重视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问题,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严格规范各种经营服务性收费。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管,确保能源、燃料、化肥、公用事业及教育、医疗服务等价格稳定,依法严厉查处各种价格违法和乱收费行为。

突出办好“八件实事”。一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提高20元。二是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由85万人扩大到110万人。三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际参保人数达到200万人以上,启动覆盖全区城镇的医疗救助制度。四是继续提高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农牧民参合率达到90%以上。五是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六是扩大教育补助覆盖面,提高补助救助标准,惠及260万城乡中小学生;提高高校生均经费,扩大特困生贷款贴息补助规模。七是改善城镇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八是解决重砷、重氟区80万人的安全饮水。同时,抓好涉及民生的其他重点工作。

(十)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用足用好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及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把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完善自治机制作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乡村事务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适度分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新机制。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加强边防建设和边境管控,切实维护边境稳定和国家安全。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认真做好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出抓好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整顿。深入推进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整顿关闭小煤矿,加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及其它行业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妥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力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规范转移支付,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加强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规范预算外收入使用。加强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制定,提高政府经济调节水平。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努力解决机构重叠、权责脱节等问题。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坚持用制度管钱、管事、管人,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高政府立法质量,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实施行政许可法,继续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和许可行为。强化行政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凡涉及群众利益和公共政策事项,一律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实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大对滥用权力和失职渎职行为的追究力度。

加强政风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和虚报浮夸。加大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强化民主决策,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稳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扩大审计成果应用。加强对政府投资决策和资金安排的监管,规范政府采购、土地和矿产资源出让、国有资产转让等行为,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和清理违规建设楼堂管所工作。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精简各类会议和文件,努力提高行政效率,为社会、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加强公务员队伍和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清正廉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扎实的工作,努力创造经得起时代、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新业绩。

各位代表,党的十七大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第19篇: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1月1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自治区主席 乌云其木格各位代表:本届政府从1998年1月就职,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任期即将结束。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自治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跨世纪的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本届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有效需求不足和罕见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自治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五年来,全区上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总体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732亿元,比1997年增长59.2%,年均增长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达到201亿元,增加89.7亿元,年均增长12.5%;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75亿元,年均递增17.6%;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达到1720亿元和1645亿元,分别增长103.6%和4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1亿元,年均增长10.3%,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三次产业比重由29.3:38.8:31.9,调整为21.5:42.1:36.4。农村牧区经济全面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72亿元,年均增长3.3%,粮食产量稳定在140亿公斤左右,肉类、禽蛋类和奶类总产量分别比1997年增长22.3%、30%和148.3%。农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优质、专用、特色、绿色农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571亿元,年均增长11.3%。主要工业品产量稳步增长,农畜产品加工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快速发展,七个全国驰名商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通过改组改造得到优化提升。五年累计完成更新改造投资335亿元,以包钢、包铝、内蒙古一机集团为代表的大型骨干企业实现了技术升级,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稀土、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大批能源、冶金、机械、化工等重点工程建成投产,加速了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在传统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新兴服务业迅速成长。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五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77.2万人次,年均增长17.5%,旅游收入228.7亿元,年均增长36.5%。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两大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区已有590户国有企业进行了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占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78%。一批大公司、大集团迅速崛起,有14户企业进入国家520强,20户企业股票上市,融资163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区登记在册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80.2万户和3.4万户,从业人员分别达到165.7万人和43.7万人。农村牧区改革不断深化,土地延包、草牧场“双权一制”得到有效落实。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进展顺利,农牧民平均减负45%。政府机构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区直行政机关人员精简了47%,盟市以下精简了21.6%,行政审批事项减少43.5%。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不断深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有新的发展。五年累计利用外资23.8亿美元,引进国内资金累计达700多亿元。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局良好,已有260多家企业在国外投资设厂。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9.7亿美元,年均增长21.4%。西部大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和国债资金253亿元。全社会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04.1亿元,重点实施了生态建设七大工程,累计退耕还林还草和宜林荒山植树1326万亩,治理荒漠化面积6780万亩。水利建设争取国家投资43.4亿元,加固江河堤防2986公里,实施了尼尔基、绰勒等10项大中型水利项目和红山、三盛公等26座病险水库、枢纽加固工程,建设了河套等14个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020万亩,解决了282万人、822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公路建设累计投资304.8亿元,先后建成了呼包、包东高速公路和20多条重点公路,完成了11条旗县通油路等工程,开工建设了110国道呼市至北京高速公路和贯穿东西的大通道,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7.2万公里,比1997年增加2.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2公里。铁路重点建设了包兰复线包头至石嘴山段、准格尔至东胜铁路一期工程、锡林浩特

至桑根达赉铁路。民航扩建了呼市白塔机场和锡林浩特机场,开工建设了乌海机场。电信五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01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76万户。电力累计投资260亿元,新增装机容量34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全区城市电网改造投资20亿元,农村电网改造投资79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用电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150亿元,道路、供水、供热、供气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得到改善。包头、呼市、通辽等城市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包头市还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科教兴区战略全面实施,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五年来,全区共取得自治区级科研成果1966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709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9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区建立企业技术中心50户,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高新技术孵化基地3处。教育投入明显增加,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区先后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高校扩招、中小学危房改造、职业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项目,完成了内蒙古大学“211”一期工程。全区“两基”达标旗县达到74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69.9%,比1997年提高42.1个百分点,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比1997年增长2倍。文化、卫生、体育和广播影视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全区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89.2%和84.9%,一批文艺作品在全国获奖。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城乡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药品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地方病和疾病防控体系不断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保持全国中上游水平。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城市环境质量有了一定改观。土地管理、民政优抚、劳动人事、新闻出版、社会科学、气象、地震、人防、地矿、统计、档案、文物保护、无线电管理、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工作等取得了新成绩。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944元增加到6034元,年均增长8.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780元增加到2088元,年均增长3.2%。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有所增加,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以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基本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6.7%和63.8%,有64万城镇低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积极开展抗灾救济工作,有效解决了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全区上下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成效显著,公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以廷·巴特尔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军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认真执行人大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五年共制定政府规章39件,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制定地方性法规41件,接受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20次,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58次。勤政廉政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实现了制度化。普法教育广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加大,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FLG”邪教组织,“严打”,专项斗争取得新成效,隐蔽战线的斗争得到加强,治理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各位代表,2002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按照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使经济运行呈现出三次产业共同发展、投资消费双重拉动、速度效益同步提高的良好态势。全区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比上年增长12.1%,是五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60%,亏损下降2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上年提高10个点。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明显加大,全年工业技改投资80亿元,增长67%;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有146项开工建设,56项建成投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15亿元,增长44%,拉动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生态建设投资30亿元,在西部省市区中居首位,完成退耕还林还草367万亩,宜林荒山植树608万亩,治理荒漠化面积2800万亩。公路建设投资100亿元,是自治区历史上投资最多的一年,新增黑色公路5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1公里。电力建设步伐加快,新增电力装机容量73万千瓦。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投资达45亿元,增长28.6%,城镇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成效显著,引进国内资金225亿元,直接利用外资2.1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3.7亿美元,增长20%。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全区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加33.2亿元,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8%。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发展较快、建设力度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离不开兄弟省市区和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更离不开全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和辛勤劳动。在这里,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所有为内蒙古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同志们,向海内外关心和支持本届政府工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困

难和问题。主要有: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经济体制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招商引资的环境不够宽松,利用外资水平低;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严峻,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一些群众生活还很困难;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不少地方和部门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有些腐败现象还比较突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 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对自治区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第一,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加快发展,特别是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必须打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善于把中央的宏观决策与内蒙古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创新精神与求实态度结合起来,以思想观念的创新推动实践的创新,不断开创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二,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对于我区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无论是解决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是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都需要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第三,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加快我区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取向的各项改革,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要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有效借助外力发展自己,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第四,必须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要汲取教训,深刻反思,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第五,必须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民生、执政为民是各级政府的职责。要采取有力措施,下决心解决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并解决好弱势群体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六,必须倍加珍视民族团结、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维护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基本保证。必须始终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进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进一步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为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2003年的工作今后五年,是我区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以党的十六大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使我区加快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展望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我们充满了信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区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区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扶持政策力度的加大,潜在优势必将转化为现实优势;我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走上顺应时代潮流和符合自治区实际的发展路子。只要我们审时度势,奋发努力,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逐步缩小差距,尽快赶上全国的发展水平。今后五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牧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实现这一总体要求,今后五年,全区上下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统揽全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正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奠定基础。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要坚持执政为民,把关注民生、兴区富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加快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要把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

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要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和限制,在市场准入、筹融资、土地征用、人才招聘等方面,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鼓励各种经济成份的投资者参与改造国有企业,投资开发基础设施、能源、矿产资源等重大项目。逐步取消一些产业的国有垄断,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和共同发展的局面。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科技型、外向型经济。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对外加工贸易和对外合作业务的扶持力度,使其在国家合资合作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援外优惠贷款和外贸发展基金等方面充分享受优惠政策。鼓励公民合法致富,依法保护私人财产。(六)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实现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依法稳定农村牧区土地承包和草牧场承包关系,不断完善土地、草牧场合理流转制度。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牧民负担。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护农牧民利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推行“一厅式”、“一站式”服务,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继续做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各项应对工作,充分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我区的对外影响。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开放领域。按照新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支持区内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鼓励外资收购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法人股。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和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我区优势企业。逐步扩大服务领域,积极引进金融、保险、商贸、旅游等方面有信誉的境外企业,促进我区服务业发展。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我区大中型企业跨国、跨地区开展加工贸易、资源开发、生产经营、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全面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保持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切实抓好满洲里口岸“大通关”试点建设,努力把满洲里建设成为功能完善、通关便利的国际经贸大通道。积极营造大开放、大发展的良好环境。认真开展“投资环境建设年”活动,集中力量抓好投资环境建设。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商业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斗争,加强诚信教育,努力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七)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强化财政职能。抓好财源建设,大力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堵塞各种漏洞,依法打击各种偷税、逃税、抗税、骗税行为,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对税收优惠到期的要及时恢复征税,严禁地方和部门擅自出台减免税政策。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国家的转移支付资金,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特别是国债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坚持依法理财,加强支出管理。大力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部门预算和综合财政预算,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和专项资金的审计,提高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和执行效率。逐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促进财政支出的规范化、法制化。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采购范围和种类,加强监督制约机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除法律和政策规定需增加的重点支出外,其他各项支出实行零增长。重点保工资、保运转,特别是要增加社会保障、扶贫解困等方面的支出,依照法定比例提高教育、科技、农牧业和公共需求等支出。今年国家将出台增资政策,自治区要继续采取增加薪酬的措施,各地要提前做好预算安排。努力做好节支工作,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和考察费,严禁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全面推行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程序。坚决惩治财会工作中的弄虚做假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围绕创建金融安全区的目标,积极支持金融部门深化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建立企业信用评级和考核体系为突破口,努力建设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建立地方金融机构风险准备金,处理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加大金融对农牧业、中小企业和城镇再就业的支持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引进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创造条件组建地方性商业银行,加快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完善社会化的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和规范证券市场,努力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八)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要积极解决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援助的方针。加强对就业和再就业的宏观协调和引导, 努力改善创业环境,广开就业门路。认真贯彻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服务业,有效解决扩大就业问题。要引导人们转变择业观念,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稳步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过渡。高度重视“低保”工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并逐步提高标准。今年中央财政要继续增加对“两个确保”、城市低保和再就业的投入,自治区各级财政也要增加这方面的投入。要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切实做

第20篇: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标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1月1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乌云其木格各位代表:本届政府从1998年1月就职,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任期即将结束。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各位

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自治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跨世纪的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本届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有效需求不足和罕见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自治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五年来,全区上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总体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732亿元,比1997年增长59.2%,年均增长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达到201亿元,增加89.7亿元,年均增长12.5%;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75亿元,年均递增17.6%;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达到1720亿元和1645亿元,分别增长103.6%和4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1亿元,年均增长10.3%,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三次产业比重由29.3:38.8:31.9,调整为21.5:42.1:36.4。农村牧区经济全面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72亿元,年均增长3.3%,粮食产量稳定在140亿公斤左右,肉类、禽蛋类和奶类总产量分别比1997年增长22.3%、30%和148.3%。农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优质、专用、特色、绿色农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571亿元,年均增长11.3%。主要工业品产量稳步增长,农畜产品加工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快速发展,七个全国驰名商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通过改组改造得到优化提升。五年累计完成更新改造投资335亿元,以包钢、包铝、内蒙古一机集团为代表的大型骨干企业实现了技术升级,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稀土、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大批能源、冶金、机械、化工等重点工程建成投产,加速了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在传统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新兴服务业迅速成长。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五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77.2万人次,年均增长17.5%,旅游收入228.7亿元,年均增长36.5%。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两大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区已有590户国有企业进行了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占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78%。一批大公司、大集团迅速崛起,有14户企业进入国家520强,20户企业股票上市,融资163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区登记在册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80.2万户和3.4万户,从业人员分别达到165.7万人和43.7万人。农村牧区改革不断深化,土地延包、草牧场“双权一制”得到有效落实。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进展顺利,农牧民平均减负45%。政府机构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区直行政机关人员精简了47%,盟市以下精简了21.6%,行政审批事项减少43.5%。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不断深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有新的发展。五年累计利用外资23.8亿美元,引进国内资金累计达700多亿元。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局良好,已有260多家企业在国外投资设厂。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9.7亿美元,年均增长21.4%。西部大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和国债资金253亿元。全社会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04.1亿元,重点实施了生态建设七大工程,累计退耕还林还草和宜林荒山植树1326万亩,治理荒漠化面积6780万亩。水利建设争取国家投资43.4亿元,加固江河堤防2986公里,实施了尼尔基、绰勒等10项大中型水利项目和红山、三盛公等26座病险水库、枢

纽加固工程,建设了河套等14个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020万亩,解决了282万人、822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公路建设累计投资304.8亿元,先后建成了呼包、包东高速公路和20多条重点公路,完成了11条旗县通油路等工程,开工建设了110国道呼市至北京高速公路和贯穿东西的大通道,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7.2万公里,

比1997年增加2.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2公里。铁路重点建设了包兰复线包头至石嘴山段、准格尔至东胜铁路一期工程、锡林浩特至桑根达赉铁路。民航扩建了呼市白塔机场和锡林浩特机场,开工建设了乌海机场。电信五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01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76万户。电力累计投资260亿元,新增装机容量34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全区城市电网改造投资20亿元,农村电网改造投资79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用电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150亿元,道路、供水、供热、供气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得到改善。包头、呼市、通辽等城市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包头市还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科教兴区战略全面实施,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五年来,全区共取得自治区级科研成果1966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709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9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区建立企业技术中心50户,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高新技术孵化基地3处。教育投入明显增加,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区先后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高校扩招、中小学危房改造、职业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项目,完成了内蒙古大学“211”一期工程。全区“两基”达标旗县达到74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69.9%,比1997年提高42.1个百分点,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比1997年增长2倍。文化、卫生、体育和广播影视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全区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89.2%和84.9%,一批文艺作品在全国获奖。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城乡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药品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地方病和疾病防控体系不断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保持全国中上游水平。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城市环境质量有了一定改观。土地管理、民政优抚、劳动人事、新闻出版、社会科学、气象、地震、人防、地矿、统计、档案、文物保护、无线电管理、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工作等取得了新成绩。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944元增加到6034元,年均增长8.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780元增加到2088元,年均增长3.2%。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有所增加,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以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基本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6.7%和63.8%,有64万城镇低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积极开展抗灾救济工作,有效解决了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全区上下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成效显著,公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以廷·巴特尔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军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认真执行人大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五年共制定政府规章39件,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制定地方性法规41件,接受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20次,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58次。勤政廉政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实现了制度化。普法教育广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加大,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法轮功”邪教组织,“严打”,专项斗争取得新成效,隐蔽战线的斗争得到加强,治理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各位代表,2002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按照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使经济运行呈现出三次产业共同发展、投资消费双重拉动、速度效益同步提高的良好态势。全区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比上年增长12.1%,是五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60%,亏损下降2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上年提高10个点。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明显加大,全年工业技改投资80亿元,增长67%;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有146项开工建设,56项建成投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15亿元,增长44%,拉动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生态建设投资30亿元,在西部省市区中居首位,完成退耕还林还草367万亩,宜林荒山植树608万亩,治理荒漠化面积2800万亩。公路建设投资100亿元,是自治区历史上投资最多的一年,新增黑色公路5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1公里。电力建设步伐加快,新增电力装机容量73万千瓦。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投资达45亿元,增长28.6%,城镇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成效显著,引进国内资金225亿元,直接利用外资2.1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3.7亿美元,增长20%。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全区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加33.2亿元,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8%。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发展较快、建设力度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离不开兄弟省市区和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更离不开全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和辛勤劳动。在这里,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所有为内蒙古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同志们,向海内外关心和支持本届政府工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经济体制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招商引资的环境不够宽松,利用外资水平低;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严峻,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一些群众生活还很困难;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不少地方和部门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有些腐败现象还比较突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对自治区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第一,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加快发展,特别是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必须打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善于把中央的宏观决策与内蒙古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创新精神与求实态度结合起来,以思想观念的创新推动实践的创新,不断开创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二,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对于我区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无论是解决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是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都需要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第三,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加快我区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取向的各项改革,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要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有效借助外力发展自己,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第四,必须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要汲取教训,深刻反思,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第五,必须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民生、执政为民是各级政府的职责。要采取有力措施,下决心解决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并解决好弱势群体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六,必须倍加珍视民族团结、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维护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基本保证。必须始终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进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进一步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为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2003年的工作今后五年,是我区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以党的十六大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使我区加快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展望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我们充满了信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区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区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扶持政策力度的加大,潜在优势必将转化为现实优势;我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走上顺应时代潮流和符合自治区实际的发展路子。只要我们审时度势,奋发努力,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逐步缩小差距,尽快赶上全国的发展水平。今后五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牧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实现这一总体要求,今后五年,全区上下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统揽全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正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奠定基础。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要坚持执政为民,把关注民生、兴区富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加快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要把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积极调整农畜产品结构,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特色品种,加快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畜产品,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调整种养业结构,大力发展农区半农区养殖业,突出发展奶牛饲养和牛羊育肥,把内蒙古建成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二是要加大科教兴农兴牧力度。继续抓好新优品种、节水灌溉技术和科学种养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搞好农牧民技术培训,转变落后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三是要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发展农牧业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投入,抓好以水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合理开发水资源,大力推广节水技术,特别是要在国家的支持下,加大草原水利建设的力度。四是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优化区域布局,继续抓好一批农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鼓励、扶持发展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龙头加工企业。加强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畜产品营销组织和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牧区经纪人的作用,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形成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二)走具有我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工业化水平。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准确把握工业化的时代特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新兴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能源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稀土、生物制药、蒙药、新材料、信息等产业,广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及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要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企业扩大技改投入。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稳定技术工人队伍。二是要加快企业重组步伐,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以现有20户重点大企业集团为基础,逐步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高、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认真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加快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着力培育优势中小企业群体,努力提高企业的社会化协作水平。三是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扩大工业经济总量。要以市场为导向,切实抓好重点项目的储备、论证、立项实施和达产达效工作,精心选择一批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能形成产业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工业项目。加快以能源为主的基础产业开发,抓好托电

一、二期、达电三期等项目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正蓝电厂、岱海电厂、海电三期项目,做好通辽电厂三期、伊敏电厂二期等重点电源项目的前期工作,实施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加快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建设和苏里格气田开发,完成长庆至呼和浩特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和相关城市配气工程建设,加快天然气化工大项目前期工作。(三)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尽快编制各类服务业专题发展规划,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努力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加快培育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努力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水平。要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社区建设,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和文化教育等新兴服务业。依托我区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认真搞好旅游规划,切实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行业管理,加快开发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精品项目,尽快形成品牌、特色和规模,努力提升旅游产业水平,使之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进一步优化大中小城镇的产业和布局结构,依托产业集聚,搞活城镇经济,扩大城镇规模。进一步深化土地、户籍、投融资等制度改革,促进各种产业要素向城镇集中。继续抓好城市道路、供水、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城镇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统筹规划,综合配套,特别是要高起点、高水平地搞好大中城市的扩容提质,加快呼和浩特和包头市的建设步伐,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四)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进一步加快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这两年已经取得积极进展,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今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宜林荒山植树994万亩,退牧还草5000万亩。要把生态建设与推进产业化进程、调整农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结合起来,统筹兼顾。要在继续抓好在建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抓住国家启动西部地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的机遇,加大对天然草原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因地制宜,解决农牧民的生计问题,达到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国道110线我区境内高速公路、东西大通道和县际公路等工程建设。铁路要力争开工建设呼和浩特至准格尔铁路,做好集宁至张家口铁路的前期工作。民航要建设完成乌海机场,开工建设满洲里机场,做好阿尔山和鄂尔多斯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河套灌区节水改造、人畜饮水工程等在建项目,力争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0万亩。高度重视地质矿产勘探,认真做好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项目管理,健全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监理制。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投资。在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完善鼓励和引导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改善消费环境,增加消费需求。(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要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和限制,在市场准入、筹融资、土地征用、人才招聘等方面,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鼓励各种经济成份的投资者参与改造国有企业,投资开发基础设施、能源、矿产资源等重大项目。逐步取消一些产业的国有垄断,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和共同发展的局面。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科技型、外向型经济。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对外加工贸易和对外合作业务的扶持力度,使其在国家合资合作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援外优惠贷款和外贸发展基金等方面充分享受优惠政策。鼓励公民合法致富,依法保护私人财产。(六)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实现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依法稳定农村牧区土地承包和草牧场承包关系,不断完善土地、草牧场合理流转制度。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牧民负担。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护农牧民利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推行“一厅式”、“一站式”服务,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继续做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各项应对工作,充分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我区的对外影响。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开放领域。按照新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支持区内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鼓励外资收购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法人股。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和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我区优势企业。逐步扩大服务领域,积极引进金融、保险、商贸、旅游等方面有信誉的境外企业,促进我区服务业发展。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我区大中型企业跨国、跨地区开展加工贸易、资源开发、生产经营、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全面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保持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切实抓好满洲里口岸“大通关”试点建设,努力把满洲里建设成为功能完善、通关便利的国际经贸大通道。积极营造大开放、大发展的良好环境。认真开展“投资环境建设年”活动,集中力量抓好投资环境建设。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商业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斗争,加强诚信教育,努力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七)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强化财政职能。抓好财源建设,大力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堵塞各种漏洞,依法打击各种偷税、逃税、抗税、骗税行为,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对税收优惠到期的要及时恢复征税,严禁地方和部门擅自出台减免税政策。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国家的转移支付资金,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特别是国债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坚持依法理财,加强支出管理。大力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部门预算和综合财政预算,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和专项资金的审计,提高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和执行效率。逐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促进财政支出的规范化、法制化。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采购范围和种类,加强监督制约机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除法律和政策规定需增加的重点支出外,其他各项支出实行零增长。重点保工资、保运转,特别是要增加社会保障、扶贫解困等方面的支出,依照法定比例提高教育、科技、农牧业和公共需求等支出。今年国家将出台增资政策,自治区要继续采取增加薪酬的措施,各地要提前做好预算安排。努力做好节支工作,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和考察费,严禁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全面推行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程序。坚决惩治财会工作中的弄虚做假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围绕创建金融安全区的目标,积极支持金融部门深化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建立企业信用评级和考核体系为突破口,努力建设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建立地方金融机构风险准备金,处理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加大金融对农牧业、中小企业和城镇再就业的支持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引进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创造条件组建地方性商业银行,加快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完善社会化的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和规范证券市场,努力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八)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要积极解决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援助的方针。加强对就业和再就业的宏观协调和引导,努力改善创业环境,广开就业门路。认真贯彻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服务业,有效解决扩大就业问题。要引导人们转变择业观念,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稳步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过渡。高度重视“低保”工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并逐步提高标准。今年中央财政要继续增加对“两个确保”、城市低保和再就业的投入,自治区各级财政也要增加这方面的投入。要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切实做好民政优抚工作,落实扶贫帮困各项政策措施,妥善解决优抚对象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以及特困群众的实际困难。三是抓好扶贫开发工作。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的“五通”步伐。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扎实推进“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和“移民扶贫工程”。(九)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研院所转轨,推动科研机构进入市场。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股份制科技实体和各类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调整优化科技资源,开展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加快关键技术的创新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努力实现技术跨越。鼓励和支持“产学研”联合,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支撑,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为纽带的技术创新体系。做好科技推广工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要进一步搞好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北京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认真做好人才开发和培养工作,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创业环境,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区内人才、吸引区外人才。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础教育要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继续搞好二期义务教育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工程和扶贫助学工程,加快“普九”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解决贫困地区学生失学、辍学问题。高等教育要加强重点院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切实解决牧区“两主一公”学校存在的突出困难。积极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要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在发展中逐步规范。按照教育创新的要求,力争在教师、校长的资格认定及人事制度改革上,在加强学校管理上,在吸引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上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弘扬民族文化,建设文化大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推进医疗机构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特别要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推进农村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牧区卫生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农牧民缺医少药问题。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依法保护土地、森林、草原、水资源,加快呼市、包头、乌海等重点城市大气污染的治理。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强气象、地震、人防、社会科学、无线电管理和文物保护工作。重视妇女儿童和老龄工作,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十)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各族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主动加强同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维护祖国统一。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改革,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保持社会稳定。搞好国防教育,支持军队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做好拥军优属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各级政府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进管理方式,创新运行机制,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切实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体察社情民意。珍惜民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强化监察、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坚决惩治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各位代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同心同德,奋发图强,积极进取,为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70年工作汇报.doc》
内蒙古自治区70年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