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惠民工作汇报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抗震安居工作汇报

抗震安居工作汇报

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为民谋利的“民心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提高思想认识,把抗震安居工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年初县委工作会议上列入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大事之一。以“让全县居民得实惠”为出发点,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严格落实各项抗震安居工程措施,认真落实自治区、伊犁州抗震安居工程回访检查要求,努力提高工程质量,使我县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扎实开展,效果显著,现将我县20xx年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情况如下:

实施好抗震安居工程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具体体现,**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本着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的原则,在强化领导,完善机制方面,为抗震安居工程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一是明确责任制,抓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20xx年抗震安居工程任务1230户(县城30户,乡镇1200户),为更好的开展抗震安居工程成立了**县实施抗震安居工程领导小组,专设了抗震安居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建设局,保证了抗震安居办公室正常开展工作。今年年初制定了《**县20xx年村镇建设目标责任书》,县委、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20xx年村镇建设目标责任书,对今年的抗震安居工程任务进行分配,并制定了《**县抗震安居工程实施方案》,把各乡镇完成抗震安居筹资、建设情况纳入了目标管理考核和主要领导干部考核序列,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对抗震安居工程的组织、宣传、实施步骤及有关要求进行了详细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相应组织机构的职责,做到了分兵把口、各负其责。二是健全三级帮建体系,推动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我县围绕“有利于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负责乡镇,乡镇党政班子成员联系负责村队,县直部门联系负责建设户的三级帮建体系。通过定帮建对象、定帮建目标、定帮建措施,完

善了县、乡、村三级帮建体系,形成了整体推进的合力。三是完善考核机制,促进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按照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总体目标、规划和进度,乡镇重点考核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成效,村队重点考核干部的工作实绩,形成全员抓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的考核体系,确保了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同时,对县抗震安居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各乡也及时成立了乡级领导小组,为城建所配备了专职村镇助理员,并提供了办公场所,配齐了办公设备,为我县抗震安居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宣传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是完成计划的首要任务。一是在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办“城乡纵横”宣传专栏,通过广播、电视和党员电教等形式,大力宣传抗震安居工程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二是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组织县乡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进行走访,了解情况,听取意见,通过面对面宣讲、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讲解地震危害和抗震建房技术,提高广大农牧民对地震危害性的认识。三是通过政策引导、法规宣传、图片展览、走访座谈等形式,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的重要意义。树立了珍惜生命,安居乐业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抗震防灾意识,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

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服务职能是推动城乡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的可靠保证。3月20日至31日,在那拉提镇、坎苏乡、阿热勒托别镇、吐尔根乡、塔勒德镇举办农民工建筑工匠培训班,共培训305人,建房户培训200人,并组织各乡镇领导及村镇建设管理人员26人参加州建设局组织的抗震安居培训班,奠定了20xx年抗震安居工作的管理人员基础。并派专业技术人员常年下乡,责任到村,服务到户,把房屋建设图纸和相关资料等信息免费送到建房户手中;二是汇同工商、物价、城建等部门组成了联合检查组,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防哄抬物价、扰乱市场行为。

20xx某县年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总结

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为民谋利的“民心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提高思想认识,把抗震安居工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年初县委工作会议上列入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大事之一。以“让全县居民得实惠”为出发点,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严格落实各项抗震安居工程措施,认真落实自治区、伊犁州抗震安居工程回访检查要求,努力提高工程质量,使我县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扎实开展,效果显著,现将我县20xx年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工作情况如下:

实施好抗震安居工程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具体体现,**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本着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的原则,在强化领导,完善机制方面,为抗震安居工程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一是明确责任制,抓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20xx年抗震安居工程任务1230户(县城30户,乡镇1200户),为更好的开展抗震安居工程成立了**县实施抗震安居工程领导小组,专设了抗震安居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建设局,保证了抗震安居办公室正常开展工作。今年年初制定了《**县20xx年村镇建设目标责任书》,县委、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20xx年村镇建设目标责任书,对今年的抗震安居工程任务进行分配,并制定了《**县抗震安居工程实施方案》,把各乡镇完成抗震安居筹资、建设情况纳入了目标管理考核和主要领导干部考核序列,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对抗震安居工程的组织、宣传、实施步骤及有关要求进行了详细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相应组织机构的职责,做到了分兵把口、各负其责。二是健全三级帮建体系,推动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我县围绕“有利于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负责乡镇,乡镇党政班子成员联系负责村队,县直部门联系负责建设户的三级帮建体系。通过定帮建对象、定帮建目标、定帮建措施,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帮建体系,形成了整体推进的合力。三是完善考核机制,促进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按照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总体目标、规划和进度,乡镇重点考核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成效,村队重点考核干部的工作实绩,形成全员抓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的考核体系,确保了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同时,对县抗震安居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各乡也及时成立了乡级领导小组,为城建所配备了专职村镇助理员,并提供了办公场所,配齐了办公设备,为我县抗震安居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宣传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是完成计划的首要任务。一是在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办“城乡纵横”宣传专栏,通过广播、电视和党员电教等形式,大力宣传抗震安居工程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二是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组织县乡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进行走访,了解情况,听取意见,通过面对面宣讲、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讲解地震危害和抗震建房技术,提高广大农牧民对地震危害性的认识。三是通过政策引导、法规宣传、图片展览、走访座谈等形式,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的重要意义。树立了珍惜生命,安居乐业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抗震防灾意识,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

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服务职能是推动城乡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的可靠保证。7月20日至31日,在那拉提镇、坎苏乡、阿热勒托别镇、吐尔根乡、塔勒德镇举办农民工建筑工匠培训班,共培训309人,建房户培训200人,并组织各乡镇领导及村镇建设管理人员26人参加州建设局组织的抗震安居培训班,奠定了20xx年抗震安居工作的管理人员基础。并派专业技术人员常年下乡,责任到村,服务到户,把房屋建设图纸和相关资料等信息免费送到建房户手中;二是汇同工商、物价、城建等部门组成了联合检查组,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防哄抬物价、扰乱市场行为。

为全面完成工作任务,我县不等不靠,积极筹措资金,坚持以群众自筹为主,政府补助等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几年来累计投入工程建设资金亿元,加快了抗震安居的建设过程。一是将抗震安居与践行“三个代表”、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县、乡、村均把抗震房建设作为为民谋利的“民心工程”和促进长治久安的“稳定工程”来抓,减免各种技术服务性收费,增加建房补助,免费办理建设手续,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将抗震安居和危房改造、移民安置、生态搬迁、扶贫帮困、牧民定居等工作结合起来,资金捆绑使用,一并建设,一步到位。三是采取集中采购施工招标和以旧代新的办法,提前订购建房材料和充分利用旧房屋拆下的可用材料,极大地降低了建房成本。九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我县各级领导,各乡镇村及各有关部门,在国家补助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多方筹措,采取县财政补一些,乡镇村自筹一些,帮扶单位及相关部门出一些等,同时利用捐款捐物,减免各种费用的形式帮助贫困户建房。九是严格资金管理,明确资金补助。今年,自治区抗震建房补助资金240万元,以奖代拨10万元,合计250万元。为使用好这些资金,我县制订了《**县抗震安居房建设资金补助方案》,提出了资金补助重点在农村,扶持对象为贫困户、九保户、残疾人和低保户,预拨的补助资金要求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监察、财政、审计部门全程监控,各乡镇以村为单位进行张榜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资金拨付使用中,要求各乡镇严肃财经纪律,按照要求将补助资金及时发放到特困户及贫困户手中,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到不挤占、截留、挪用,不擅自改变和扩大使用范围,切实做到迅速、准确地将补助资金发放到特困户和贫困户手中。目前,方案已报政府审批。截止到6月10日,农村已开工637户、县城260户,城乡抗震建房开工户数为897户。

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就是让人民群众住上安全房、放心房。**县按照自治区抗震质量回访文件的要求,对20xx年-20xx年贫困房建房进行了入户普查、登记归档,并对回访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汇总,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加固和维修,确保抗震安居工程质量。20xx年10月开始进行宣传动员阶段,20xx年17月至20xx年7月为全面回访阶段,20xx年7月到20xx年8月为整改提高阶段,现处整改提高阶段,认真做好三阶段的抗震安居回访检查工作的整改提高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动员全民参与回访检查工作。为切实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回访检查工作,成立了乡镇抗震安居工程回访检查领导小组,并制定下发《**县抗震安居工程回访检查实施方案》,明确了回访检查的任务,使回访检查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认真落实本文由范文先生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范文先生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建房户数量。根据**县县委、政府签订的责任书的各项指标,组织领导小组成员逐户进行走访检查,核实已建、在建和拟建抗震安居房屋的数量。三是严格以自治区《村镇建筑抗震构造图集》,《伊犁州直城乡抗震安居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技术规定为依据,对抗震安居房的工程质量进行对照检查。将房屋的实际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登记,并详细

的给农牧民群众讲解抗震设防知识。九是动员群众建新拆旧,尽快入住抗震安居房。部分的农户将新房空着住旧房,这次以回访检查为契机,给群众做思想工作讲明厉害关系,各级动员群众将旧房拆除,搬入新房。九是查找问题,制定整改。针对回访检查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汇总,经县领导召开相关部门会议,安排对检查出的问题定期整改,如泥巴砌筑的房屋,对墙体用钢丝网面进行加固处理。增加墙体整体强度,对于未按技术要求个别使用空心板的房屋进行加固,对窗子过大的房屋进行缩小。九是严格执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竣工验收、质量通报和建立“一村一册”,“一村三卡”,“一户一档”以及抗震安居工程施工图审查制度,保证抗震设计规范设计,按规范施工,杜绝抗震安居工程中不符合抗震设防的要求,坚决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住上安全房、放心房。

安居才能乐业,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县在实施抗震安居工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我们坚信,在自治区、自治州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抗震安居办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把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的工程

本文由范文先生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范文先生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xx年5月2日

根据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结合自己所分管的抗震安居工作,在狠抓村抗震房建设的基础上,针对抗震房建设工作任务,多次深入到村组和农户家中调查了解情况,通过深入建房现场实地走访了解,与村干部、施工人员、农民交谈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我乡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的情况。现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自抗震安居工程实施以来,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特别是今年以来,结合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总体要求,按照“整村推进、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建设”的原则,大力开展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有效的推进了广大农牧民的住房改造工作,促进了全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顺利健康发展。

我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总任务为7962户,其中贫困户为7302户,困难户为2767户。截止XX年底,我乡已累计完成抗震安居工程建设5648户,占抗震安居工程的71%。资金发到位未完工入住的1649户,目前,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全面推进。

虽然我乡在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中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但在深入的调查了解中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1、由于分户原因,致使我乡建设抗震安居房的数量远远超过最初调查的数量。对于这些农户新建的抗震房,上级补助资金能否到位、何时到位,直接影响到我乡抗震安居工程整体建设。

2、上级补助资金不足,农民自筹资金意识淡薄,致使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仍存在不能及时封顶入住的问题。随着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越往后未建房农户其经济条件越差,虽然政府为其提供了无息贷款,但其偿还能力较差。

3、工程质量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钢筋价格比较高,部分农户不能按要求筹集资金进行购买建设。

4、部分村党支部对村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管理不到位,缺少监管力度,致使部分农户领取资金后至今未进行建房,或者建设好后不能及时入住。

5、乡村两级对于抗震房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划,抗震房建设的大小、方向都不能进行一致,导致抗震房建设不能整齐划一,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6、由于抗震安居工程跨年度比较长,部分村主要领导也有一些调整,这些村对历年来相互调换建房户档案材料保管不善或一些问题处理不当、不及时,造成群众上访的问题。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狠抓落实

为切实有效的抓好、管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解决好工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及时调整充实和加强了对抗震安居工程的领导,领导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按照抗震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分工抓好具体工作,并就工程进展中出现在各种问题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乡上下层层落实抗震安居建设责任制,把责任细化到每个干部身上。在大力动员社会全体力量集中帮扶农民修建抗震房的同时,对乡机关和驻乡的站所社院校的帮扶作出要求,继续采取一帮一帮扶的办法,协助解决建房户在建房中遇到的困难。为了提高对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还建立了有效的抗震安居工程激励约束机制,将此项工作纳入到对单位和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按照“争在平时、比在时时”的原则,采取一票否决的办法,极大的促进了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进度。

(二)典型引路,努力抓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

为确保抗震安居工程建设顺利实施,乡党委、政府统筹兼顾,在狠抓当前农业生产的同时,坚持统筹安排、合理规划、集中连片建设的原则,把实施抗城房建设和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根据各村实际,确定了18村、25村、20村、19村为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整村推进”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最大限度的把庭院改造、沼气入户、农村改厕、畜圈建设和居民区林带、道路、水利设施及村委

员办公室、村卫生室、能源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和抗震安居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力争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信、通广播电视的目标。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促使抗震安居建设和村庄整洁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

(三)强化培训,坚持标准,注重提高抗震安居工程质量 在县委政府不断加大对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技术人员的全程培训力度的基础上,我乡也不断强化技术人员队伍,同时还采取多种方式对工程施工人员、村干部(村工程专职负责人员)和建房户进行了培训和宣讲,特别利用当前修建抗震房现场多的优势,随时就地作为培训课堂,不断扩大建房户对抗震房知识的了解,促使建房户发挥对工程施工全程的了解和监督作用。

加大审计监察力度。每个建房阶段或每季度都要对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进行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保证资金落实到位。特别是在村主要领导离任时要进行专门的抗震安居工程离任审计。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大统一规划力度。为每村制定统一的建设规划,保证各村能够作到整齐划一。在抗震房建设好后及时作好宣传教育,促使农户能够及时如住。

1、严把工程质量关不放松。在确保抗震安居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前提下,一定要确保工程质量,坚持加强对各个

环节的质量监管不放松,组织对个别工程质量有问题的抗震安居房进行认真回访、整改,让群众满意,住户放心,切实维护好农牧民群众的利益。

2、进一步做好争取上级资金及相关部门援助物资方面的工作。有关部门要积极向上级反映我区存在的实际情况,在进一步做好争取资金的工作方面多下功夫,争取更多的补助资金。

3、在实施抗震安居建设中,对经济条件差、自筹资金困难的农户,要根据农户的承受能力,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面积,应教育引导其选择面积小而实用的房屋建设,或者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4、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顾全大局,严格按建房要求进行建设,协助作好工程监督。同时加大村级的廉洁自律教育,做好各种抗震物资的发放登记和管理工作,并做好备案和交接工作。

推荐第2篇:落实惠民政策工作汇报

阿里地区民政局落实惠民政策工作汇报

2011年,全地区民政工作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绿色民政、阳光民政、满意民政”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在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区党委召开的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大会及地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地委、行署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的总体要求,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个主题,认真落实“一个供养、两个低保、四个补助、六项救助”的惠民政策,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上办实事,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求实效,在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上出实招,在社会事务管理上创实绩,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进步,充分发挥了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职能作用,为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小康阿里、平安阿里、和谐阿里、生态阿里”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认真开展了创先争优和加强基层建设年等主题教育

活动,成效显著

根据区地两级党委基层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我局驻村组于2011年**月至今按要求进驻结克村开展驻村工作。在近六个月的时间里,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积极开展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立足基层实际,举办各类宣讲活动;多措并举,解决实际困难;协助村委会制定村务公开和村级长远发展规划等各项有利于稳定与发展的工作。采取调研村情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制定思路与落实实体项目相结合,思想教育与突出真实实力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落实牧民经济合作社等**个项目,投入资金达**万元。为民办实事折合人民币**万元,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地区基层建设年表彰大会上,我局驻村工作组被评为“先进集体”。

二、深化改革,推进优抚安置、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 今年以来,我地区优抚安臵工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民政厅优抚安臵处的具体指导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完善双拥工作机制,再写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新篇章。

今年自治区民政厅下拨2010年军队离退休人员补助资金、退役士兵安臵经费、军队离退休干部安臵补助资金、军休管理经费等**万元。全年共发放军休干部月份工资共**万元抚恤补助资金**万元。对烈军属、伤残军人等**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万元,下拔2010年度优抚对象医疗补

助资金**万元;下拨2011年上半年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万元。同时强化责任,认真做好优抚对象的日常管理和抚恤工作,按期足额发放生活定补,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三、加强社会救助,推进城镇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救灾救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一)抗救灾工作。一是截止目前,从区民政厅争取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万元,给各县下拨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万元;二是从新疆采购**万元救灾物资用于补充地区和七县救灾储备库;三是对地区救灾储备库进行全面清理和分类,建立健全了救灾物资明细账;四是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期间,由我局牵头,地区相关部门参加,共同开展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知识宣传活动。五是按据我地区实际,我局制定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阿里地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二)城乡低保工作。截止到九月份,全地区共有城镇低保户**户**人。今年,从元月开始城市低保由原来**元提高到**元。城镇低保兑现,自治区**万元,地区配套**万元,县配套**万元。总计**万元,今年发放城镇一次性生活补助**万元;全地区农村低保对象共**户**人。其中A类**人,B类**人,C类**人,今年兑现农村低保资金**万元,其中自治区**万元,地区配套**万元,县配套**万元,今年发放农村一次性生活补助**万元总计**万元

(三)五保供养工作。目前,全地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的的五保供养对象**人,(其中老年人**人、未成年人**人、残疾人**人)集中供养**人,分散供养**人,每人每年供养标准为**元,五保户一次性生活补助**万已全部落实。

(四)城乡医疗救助。今年,我地区进一步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力度,提高救助资金比例,不断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切实解决了群众就医的实际困难。今年, 全地区农牧区医疗救助累计救助**人次,救助资金**万元;今年到位资金**万元。城镇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对象城镇特困居民医疗救助累计救助**人次,救助资金**万元,今年到位资金**万元。

(五)大学生救助工作。今年,我地区考入大学的困难高校毕业生共有**名,其中考上重点大学的有**名,救助资金为**万元;考上一般大学的**名,救助资金为**万元。共计**万元。

(六)临时救助工作。2011年我地区临时救助**人,救助资金**万元。

(七)村办经济实体和易灾乡村救灾库房建设项目。为支持和鼓励乡村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多种经营,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增加群众收入,经多次申报,到位资金**万元,已全部下拨。今年我地区共落实了**个易灾乡村救灾库房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由于我地区建筑成本高,项目资金不够等原因,今年只实施了**个易灾乡的救灾库房建设,其余

项目待明年实施。

(八)孤儿生活得到全面保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为健全孤儿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孤儿合法权益,根据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关于发放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补助金的通知》精神,今年我地区对**名孤儿按每人每月**元的补助标准发放了一次性生活补助金**万元。

(九)福利事业发展成绩斐然。今年共到位社会福利事业项目资金**万元。其中儿童福利院改扩建**万元;普兰县社会福利院改扩建**万元;措勤县社会福利院附属设施**万元;噶尔县社会福利中心**万元;改则县社会福利中心**万元;日土县社会福利中心**万元;地区未成年人救助中心**万元。

(十)福彩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今年根据自治区福彩中心的的总体要求,我局重点检查了彩票销售设备的检查和运行调查。同时结合目前福彩销售运行情况和实际需求增设了两个销售点。截止到9月29日我地区销售电脑型福利彩票**万元;即开型彩票**万元。

(十一)认真开展城市流浪乞讨救助工作。2011年1月- 8月期间我地区共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人,支出救助资金为**万元。其中区内藏族遣返**人到措勤县男性**人,女性**人,未成年人**人;救助区外汉族到阿里打工、

寻亲、出逃人员**人次,全部为男性。

(十二)发放老年人健康补助。对80-89岁的**名老年人按每人**元发放**元;90-99岁的**名6老年人有每人**元发放**元;100岁以上的**名老年人发放**元。共计发放老年人健康补助**万元。

四、2012年民生重点

2012年,全地区民政工作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一个供养、两个低保、四个补助、六项救助”政策,实现“一保障、二确保、三兑现、五落实”的工作目标,以提高“三个群体”生活保障水平,加速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为着力点,促进中央关于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在服务大局中实现民政事业新的发展。

(一)根据自治区《》,认真调查摸底农村低保,制定出农村低保实施意见并上报行署。

(二)继续完善五保供养制度,在保持五保供养应保尽保和“按标施保”的基础上,加强敬老院管理。

(三)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抓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落实,降低救助门槛,扩大救助面,提高救助水平。

(四)抓好救灾救济工作,重点抓好我地区易灾乡村救灾库房项目的建设以及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落实。

(五)继续抓好城乡低保家庭子女上大学资助工作,确

保每位考上全日制大学的低保家庭子女都能上大学。

(六)继续贯彻落实好《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和医疗补助》,及时兑现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和退役士兵安臵工作。

(七)进一步加强孤儿救助工作,落实工作措施,完善管理办法,使国家孤儿救助政策落实到实处。

(八)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重点是抓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

(九)加强福利彩票发行管理,积极挖掘市场潜力,努力提高发行量,争取筹集更多的福彩资金。

(十)进一步加强临时救助工作,完善管理办法,使临时救助政策落实到实处。

(十一)加强基层老龄工作机构建设健全,推进基层老龄工作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阿里地区民政局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推荐第3篇:惠民保民生 安居暖人心李改过

惠民保民生 安居暖人心

【口导】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让受保障群体有房住,更要让他们住上放心房,近几年,呼伦贝尔市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创新思路,健全机制,狠抓落实,全力推进。目前,呼伦贝尔市已有越来越多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进新居。我们的记者对海拉尔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记者出像】“这里是海拉尔区保障性安居工程之一建新家园廉租住房。据了解,这里的廉租房和绿景家园、民馨家园的廉租房都是在2009年完成的,总投资3542万元,项目总面积16850平方米,共计500户。目前,已全部入住。那么这里的居民的居住、生活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去了解一下!”

【画外】邴长海袁淑珍两位老人谈起去年出入住的新房,笑得合不拢嘴。邴长海告诉记者,他们老两口原来买不起自己的房子,一直租住在一间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内,老伴于十年前得了脑淤血,生活不能自理。由于土坯房常年房阴冷潮湿,老伴的病情日益加重,使邴长海一家的生活雪上加霜、举步维艰。去年年初政府落实给他俩一套一居室的廉租住房,虽然住房面积只有30多平方米。但是房内干净舒适、阳光充足。厨房、卫生间、卧室布局合理,虽然不是很大,但邴长海已经很满足了。老伴的病情也日见好转。

【记者】

1、“您好!大爷,你在这里住的舒心吗?现在的居住环境和以前的居住环境有哪些不同呢?”

【同期1】建新家园廉租房 住户邴长海(环境好 心情好 感谢党好政策。) 【画外】据了解。在这个小区,一共有144 户像他们一样的居民,他们每月每平方米只要交纳1元的租金,就可以安安心心地住着。海拉尔区的安居工程,让这些困难户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温暖了老百姓的心。

【演播室主播】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一直以来都是低收入家庭的梦想,由于收入、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拥有一套住房的梦想似乎离他们很远,但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开展,使他们的住房梦不再遥远。

家住农垦社区的慧波是一名精神智障患者,自结婚18年来,没有住房,一直在娘家居住,生活靠母亲照料。在区住建局和农垦社区的帮助下。今年已经申请到一套廉租房,看到今年廉租住房公示板上有自己女儿的名字后。慧波的母亲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同期2】: 慧波的母亲 戚桂秋(生活困难,想拥有一套住房一直是他们一生的梦想,现在物价、房价飞涨、买不起房,住房难。即将入住廉租房,心情无比激动,对生活充满信心„„。) 【画外】为了切实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难”问题。近几年,海拉尔区结合本地区市民住房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以廉租住房保障制度为重点,对城镇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廉租住房保障,以发放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府体系,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同期3】农垦社区 居民刘守民(介绍家庭生活情况,即将入住廉租房,心情无比激动,对生活充满信心„„)

根据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住房保障文件精神,海拉尔区制定了《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廉租住房管理实施细则》、《海拉尔区廉租住房补贴资金发放办法》、《海拉尔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明确了保障方式、保障范围,这使海区的住房保障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同期4】张富贵 海拉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书记 副局长(介绍海区居民住房现状。开展情况,海区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大意义。)30秒

【画外】为了让真正需要的家庭住上保障房。真正体现保障性安居的实际意义。海拉尔区住建局按照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总体部署,克服了重重困难,大力启动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充分发挥住房保障的重要作用。海拉尔区住建局首先严把保障房入住资格审核关。从家庭申报登记、调查初审、评议审核到比对复审、公示核准都做到“准确、细致、严格”。

【同期5】(海拉尔区住建局局长:介绍海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开展落实情况。今年保障性住房工程进展情况„„)。30秒 【画外】在审核过程中,海拉尔区住建局要求住房保障对象须如实填报家庭人口数、住房、收入和资产等信息,并同意接受相关部门对其家庭所有成员的银行存款、房产等其他财产收入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所在社居委对所有年度复审对象家庭开展入户调查,核对、查验年审对象户籍、身份证信息及所提交的信息与上一年度此保障家庭的相关信息是否一致,并张榜公示。建立畅通的廉租住房投诉渠道,建立投诉、处理工作制度,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对投诉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并向投诉人反馈结果,相关材料要建档备查。

2、能住进廉住房您最大感触是什么?

【同期6】廉住房住房户:(主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为民办实事的好政府)

街道办事处(镇)需开展比例不低于50%的入户调查,并组织民主评议并审核。全面核查保障家庭的住房、资产和收入等情况,并向社会公示。住房保障管理中心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对住房保障对象及资料信息进行核查。同时,海拉尔区住建局还每年定期对市区目前正在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人口、收入、房产、社保、银行存款等方面进行复审,一旦查出虚报、假报或不符合市区住房保障标准和条件保障房住户,坚决将其退出保障范围。将通过复核的保障对象名单予以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家庭确认登记为本年度续保家庭。

【同期声7】建设社区党支部书记 孙永红:(介绍本辖区居民情况、保障性住房申请程序及入户调查情况,所遇困难„„。)

据了解,2008年-2012年,我市共发放住房租赁补贴金额为 628.9万元。海拉尔区新建廉租房1018户、经济适用住房4278户、公共租赁住房927户、棚户区改造4133户、农村危房改造46户。圆满地完成了海拉尔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演播室主播】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顺利。不但大大提高了低收入家庭的居住生活条件,还推进了我市城镇化进程。盖了住房,暖了民心。好了,今天的节目就要和您说再见了„„

推荐第4篇:乡安居富民工作汇报材料

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安居富民工程

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今年,县下达给我乡的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任务为934户全乡已开工358户、开工率达38%,竣工129户。结合实际,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今年的安居富民工作任务,我乡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安居富民制度职责

乡安居富民工作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县委、县政府对安居富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为组长的安居富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乡党委委员、政府副乡长负责,严格执行上级相关部门制定的各项制度、职责,把安居富民建设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按照“群众第

一、民生优先”的总体要求,把安居富民工程作为全面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民生工程。为保质保量顺利落实好国家这一惠农惠民政策,领导小组责任人和各村两委班子责任人签订了安居富民责任书,分解落实责任到人、责任到位,为严格按照要求,具体落实安居工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认真宣传,强化各类培训,推动新农村建设

安居富民是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乡政府响应上级领导号召,积极筹备安居富民工程各项事宜,举办和 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

今年,我乡采取广播、干部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自治区、自治州、县关于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政策措施、援疆对口支援省(市)的帮扶措施及县委、政府关于安居富民的决策部署等,做到家喻户晓,充分调动了建房户的积极性,营造了全乡上下齐抓共管、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舆论氛围。同时,重点加强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工匠培训,我乡已举办工匠培训班5期,共计培训各类工匠250余人、建房户800人(次),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了安居富民业务干部的素质,提高了工匠的技能水平。6月18日,乡对首批已竣工并验收合格达到安居富民工程标准的62户新建户,每户给予补贴1万元现金发放到了农户手中,共计62万元。同时对于达到标准开工新建的200户农户将给予1万元建筑材料砖和钢筋的补助,充分调动了农牧民建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顺利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扎实做好工程备料,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我乡协调本地建材企业做好水泥、红砖、钢材、沙石的生产,确保工程开工不缺料。各村以利用农牧民上缴的押金,结合实际需求,预先订购了水泥3250吨,红砖1530万块,钢材246吨。做好了建材储备。县委、县政府依据州安居办要求对建材进行限价,保证主要建材价格基本稳定。

目前,自治州下拨给我乡安居建设资金已全部到位,在资金使用中,严肃财经纪律,确保专款专用,将补助资金发放到建房户手中,

切实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县乡两级政府协调信用社,对农牧民发放建房贷款。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安居建房。农牧民以自筹资金达3736万。可以确保安居工程有序开展。

四、加强质量安全管理,让百姓住上放心房

严把工程质量关,认真做好“回头看”。安居富民工程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质量“回头看”,为此,我乡专门成立安居办质量监督工作小组,经常下村入户,认真了解农民建房情况,仔细调查核实建房对象和建房户数,一户一户地督导建房户开工建房,一户一户检查验收,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和施工质量关,坚持做到按设计要求施工,不漏过一人一户,确保了已建安居工程住房质量。

我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严抓质量。一是指定专人协助县派出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安居富民住房的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指导和技术服务。二是加强对新建房进行质量把关,要求各建房户严格采用勘察设计部门设计的图纸户型,三是选择合格的建筑材料,按照招标的方式统一购置一些主要建材、统一制作、统一供应,按照要求严格把关。四是安居富民住房的质量评定和竣工严格按照《伊犁州直农村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及国家相关规范执行,对不具备抗震要求,又无加固价值的农房,不给于国家配套补助,坚决予以拆除 。

五、抓好安居富民工作,整村推进突出亮点

我乡*村和*村是我乡安居富民工程的亮点工作。目前*村已规划处

建设用地251亩,房屋图纸设计已有州建筑设计院结合民族特色设计完成。规划建房已有100户农户报名,保证金每户2万元。100户建房户有19户计划建设2层小楼。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与2011年5月6日在*村开现场会,协调相关部门,分工明确,*村安居建设已经展开。

推荐第5篇:端州区文化惠民工作汇报材料

端州区文化惠民工作汇报材料

端州区文化局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区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打造品牌,不断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构建综合文化服务网络,形式多样的文化盛宴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图书公益服务、艺术展览、少儿文艺、少儿合唱、艺术培训、广场文化、电影巡播、粤曲“私伙局”等群众文化发展均走在全市各县(市、区)前列,我区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区”称号。

一、成绩现状

1、努力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近年,我区共投入1800多万元到区、镇(街)、村(居)三级文化设施建设中,推进了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区文化馆经改造,建成总面积460平方米、展线210米的双层展览厅,以及230平方米的室内演出排练场馆;城北、城西、城东、睦岗建起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端州图书馆不断进行改造和修缮,大大增加了馆藏书库容量和阅览坐席;广东省流动图书馆端州分馆经搬迁装修和增加设备,成为全省最大的流动图书馆分馆;省市区三级政府共同投入近400万元建起21间农家书屋;相继启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端州支中心、端砚数据库等项目,城区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夯实,文化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端州图书馆在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被广东省文化厅列为“免检馆”,顺利被评为国家县级一级图书馆,并连续四年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单位”;城西文化站多次受到中央、省、市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赞扬;城北办事处年获得“全国读书活动先进街道”,城东办事处获得“全国第六批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广东省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街道”,城北康乐北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城西府前东社区被评为“全国学习型社区”。

2、打造群众文化品牌,繁荣群众文化生活

树起了一批群众文化品牌。“端州区文学艺术创作年”活动催生了本土群众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有力地舞动了群众文学艺术创作的龙头;“五四”征文活动和“迎春书画摄影展”坚持举办了32年,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与区纪委共同举办的“颂荷说莲”文艺演出和“清风·莲韵”文艺晚会成为打造廉政文化的又一品牌;广佛肇粤语童谣大赛开启三地联创群众文化阵地的先河;端州敬舞团、海韵童声合唱团、天天舞蹈室、城北腰鼓队、城西夕阳红艺术队等群众文艺团体以及近15支曲艺队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少儿文艺事业领跑全市。区文化局组织端州图书馆、区文化馆、城区电影公司每年都超额完成三送任务。举办高雅、大众、贴近生活的各类展览,迎合各层次群众。

3、主要做法

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之后,我区及时按照市委市府的要求,制订建设文化强区总体规划,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日程。成立区、镇(办事处)、村(居委会)三级建设管理机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先后制定《端州区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端州区五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设立《端州区文化站站长年度工作奖励制度》、《端州区业余文艺创作奖励基金》和《端州区农家书屋奖励制度》,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坚持把文化设施建设作为城乡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文化事业经费年年有增加,财政安排的文化事业经费不少于区财政总支出的1.01%。积极争取中央、省的基层文化专项资金,尽最大努力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升全民素质。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部分文化基础设施空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惠民工作的开展。文化事业与教育事业一样,都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主要是靠政府的投入和扶植。我区尚有2个文化站站舍空缺。解决独立站舍难处在于选址、资金投入上,由于省、市政府关于文化站建设的文件较少,下拨扶持资金也少,纳入泛珠三角后,更是不能享受山区优惠政策,扶持资金骤减。当地政府不仅要解决资金问题,还要解决楼舍问题,而文化站属于公益行业,没有经济效益,使得当地政府望而却步,欲为而不为。

2、文化站缺乏专职、专业人员,组织群众文化工作缚手缚脚。除了城西文化站有3名专职人员外,其他各站人员以文化站编制入职的都是兼职文化工作或从未涉足文化站。文化站人员编制被占用的问题已存在很久,多数文化站站长身兼多职,同时对口民政、环卫、卫生、教育、体育等部门,文化只占他们工作的1/6。

3、文化人才结构和能力与端州文化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区文化公益性单位的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为45岁,人员新进速度跟不上退休速度。街道社区6位文化站长的平均年龄为40,只有1人是专职文化工作的。二是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以文化馆为例,原来的美术、摄影、舞蹈三个品牌,随着“带头人”的退休,由于新进人员无法达到专业和管理要求,优势逐渐弱化。十几年来,摄影和戏曲类人员一直空缺。另外,区文化馆、图书馆都没有高级职称人才,同时,与当今公共文化群众需求和审美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与建设端州文化特色区的高要求与任务不匹配。

三、措施

1、以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为重点,以“十分钟文化圈”建设为目标,建设一批基层文化设施,抓好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整合现有宝月台文化馆、图书馆、老干之家、宝月公园、宝月荷塘等公共资源,建成一个具有综合文化功能,代表端州文化形象、辐射面广、贴近群众的全新“端州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完善文化站和文化室建设,力争各文化站拥有独立站舍。实现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覆盖到每个社区,每个行政村有农家书屋,每个社区有综合文化活动室。

2、以繁荣群众文化为抓手,以中心城区人才优势为动力,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培育群众文化知名品牌。

打造社区文化品牌。鼓励扶持各社区文化中心建设,进一步将社区文化专干、社区文化辅导顾问和辅导员工作制度完善起来,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在不断将先进文化送到基层的同时,培养群众自己的文化队伍,带动其他社区规范化将活动开展起来。打造文艺团队品牌。大力扶持和引导群众文化团体不断做大和提升档次,争取政府支持,对大力支持送戏进社区的艺术团队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和培训帮助,让各业余团体能够有更大的提升。打造节庆文化活动品牌。将“端砚文化节”、“纪念伍丁先师宝诞节”等节庆活动推向深入,不断挖掘传统文化潜力,组织开展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将“迎春书画摄影展”、宋城墙灯谜竞猜等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基础的文化活动推向深入。打造文艺培训品牌。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市区一体化,多部门联动,充分利用好区文化馆、青少年宫、老干部大学、社区文化中心等阵地,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群众的文化培训,提升全民素质。充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艺培训工作,大力扶持各种民营培训机构发展。重点开展少儿舞蹈、少儿语言类的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比赛、交流活动,创出特色。

3、积极推进文化站人事制度改革,把人员编制划归区文化馆统一管理,区财政统一供养,不与镇、街行政机关相互混岗,全面推行文化站站长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着力实现文化站人员编制专职专用。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高明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树立“文化民生”理念,坚持统筹兼顾,把资源资金向基层倾斜,全区基层文化惠民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文化惠民保障机制扎实有力。一是建立规范有效的公益文化事业筹资机制。区、镇(街)财政对文体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实现文体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1%以上。二是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区印发了《关于实施高明区公共文化设施覆盖工程的意见》(明府办〔2009〕147号),以及连续几年执行高明区“五项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方案,区、镇(街)两级财政加大了对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和文体惠民工程的扶持力度,发挥了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三是把握机遇,大力实施《高明区革命老区文化惠民工程实施规划》,有力保障了高明区革命老区各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四是建立完善全区各级公共文体阵地管理机制,制订完善服务规范,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五是继续实施基层文体建设年度考评机制,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确保文化惠民工作落实到位。

(二)文化惠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推进新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等一批区级重点公共文体设施的规划工作。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均达国家一级馆标准,区影剧院达国家三星级影院标准,6家博物展馆设施也不断完善,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各镇(街)文化站向综合化转变,杨和镇新建文化广场、明城镇优化布局镇文化中心等。村(居)一级文化设施不断扩容,实现农家书屋和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在72个行政村、社区的全覆盖。部署开展93条人口500人以上自然村的综合文化室建设工程,2010年建成了10家示范点。全区51条行政村全部达到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实施要求。

(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明显。高明区革命老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成效,老区镇文化站达到省一级站以上标准,“农家书屋”全覆盖老区行政村,老区500人以上自然村综合文化室建设工程全面铺开,老区健身广场建设进展顺利,启动了青少年文化宫和谭平山纪念园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全区529条自然村全部通有线电视,相关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完成“园园通” 有线电视工程,受惠企业800家、员工约8万人。推动农家书屋、共享工程和联合图书馆协同发展,实现市、区图书馆业务“一卡通”,区、镇(街)和村(社区)公共图书定期轮换。每年购买公益数字电影1000多场送到基层。年平均组织“魅力大舞台·文化周末”活动100多场,观众近20万人次。启动流动图书车、流动演出车,广泛开展“文艺三下乡”、“高明讲坛”、“高明艺术讲坛”等活动,文化惠民工作载体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科技化特点。

(四)文化惠民活动逐步形成品牌。积极与企业合作,与媒体合作,实施大型文体活动项目招商,增强了发展活力。读书节、新年音乐会、元宵烟花文艺晚会、“魅力大舞台”、区运会、龙舟大赛、“体育村居行”、百村篮球赛、“体育嘉年华”、2010畅赏高明绿色欢乐节等,深受市民群众的欢迎,成为高明区具有影响力的文体品牌项目。如2010畅赏高明绿色欢乐节,组织开展了区首届绿色博览会、区第四届万人濑粉节、镇(街)特色文化旅游推介、区首届登山节等10多项特色活动,让全区群众共享文化旅游盛宴,进一步打响了高明“宜游宜商宜居”的绿色生态旅游文化品牌。此外,通过创设表演平台的办法,大力扶持群众文艺团队的发展,与条件成熟的单位、企业、学校、村(社区)共建文艺培训基地,广泛开展慰问演出、艺术辅导、信息咨询、文化服务等活动,让基层文化真正扎根基层,更好地实现文化惠民和公共文体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二、存在问题

尽管近年来高明区文化惠民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对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文化惠民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落后于形势要求。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离佛山市提出的基本创建成为省特级文化站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村(社区)文化设施缺乏,个别文化阵地处于无人员看管、无维护资金、难以对外开放的境况。

二是文化惠民管理机制不健全。区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运作模式制度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全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指导力度不足。文化站干部兼职过多、人手不足、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等现象比较普遍,造成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村、社区缺乏专(兼)职文化管理人员,文化辅导员制度有待完善。

三是文化惠民产品和服务不足。全区艺术精品创作和演出的数量比较少,文化产品质量比较低。部分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管理不到位,开放时间不足,服务效益偏低,特别是在如何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办法不多,探索精神不足。

四是文化惠民资金不足。各级财政对文化惠民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大,同时,文化惠民资金投入的渠道比较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建议

(一)树立“文化民生”观念,保障文化惠民。加强文化惠民工作,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树立“文化民生”观念,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惠民工作作为政府公共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政府的“一把手”工程,作为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作为巩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手段,努力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要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把文化建设的重点下移至农村、社区,通过多种方式向农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保障“文化民生”。

(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渠道,夯实文化惠民基础。公共文化设施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和阵地,也是高明区文化惠民工作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必须大力实施文体设施全覆盖工程,规划建设西江新城演艺中心、体育中心、“梁发报园”和古耶贝丘遗址公园等标志性文体设施,做好阮涌村古村落保护开发前期工作。启动体校综合楼建设工程,优化区体育馆功能布局。重点加强镇(街道)和村(社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镇(街道)建设和升级聚合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影剧院(放映厅)、展示馆、青少年和老年人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健身广场)、体育馆(体育场)、游泳池等多元化设施,形成资源集聚效应。继续实施基层体育设施扶持计划,将杨和镇文体广场打造为镇级全民健身广场示范点。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93家500人以上自然村综合文化室,形成城市“十分钟文体圈”和农村“十里文体圈”。

(三)加强文化创新,促进文化惠民与时俱进。以发展智能文化为切入点,推进电信网、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依托“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多渠道配送文体资源。深化“园园通”有线电视、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千场数字电影公益放映等各项文体惠民工程。用三年时间建立区、镇(街道)两级联合图书馆网络。配合佛山建立阅报一体的智慧驿站,形成全方位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促进文化惠民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发展和群众多元化需求。

(四)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文化惠民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完善区、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组织架构和网络,成立区体育总会,调动文体协会和社会团体积极性,壮大文体服务志愿者队伍,促进文体活动举办社会化。创新开展“魅力大舞台•文化周末”、新年音乐会、元宵烟花文艺晚会、全民歌唱大赛、群众歌会、粤曲小戏小品展演、读书节、龙舟大赛、羽毛球公开赛、体育嘉年华、村际(百村)篮球赛等常设活动,促进传统品牌与时尚品牌相结合。积极走政府主导、资源整合、企业支持、媒体担纲的运作新路子,深入组织开展绿色产品博览会、濑粉节、美食节、水果节、登山节、龙舟节、观音文化节、房博会、垂钓大会、摄影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实现“十节(会)”举办制度化,运作社会化,效益品牌化。

(五)加大投入,保证文化惠民可持续开展。首先是要突出政府投入为主,并改进投入的方式。政府投入逐步从对文化事业单位及从业人员的一般投入转变为文化项目投入,政府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主要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在保障年度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1%的基础上,设立公益性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用于文化部门开展公益性群众性文化活动,并对偏远山区实施“文化低保”政策。其次是要畅通民间投入管道,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积极鼓励发展民办文化,扶持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开办“文化户”、文化活动室等,面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经营和服务活动。

(六)深化体制改革和队伍建设,增强文化惠民活力。开展区属文体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推进区电影中心转制,支持事业单位实行二次改革,增强事业单位活力。把握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机遇,加大对镇(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加快下放权力,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增强基层的支撑力。落实政策扶持措施,建立全区文化人才库,通盘规划和开展人才提升计划。加强对基层文化专干的考核,逐步实行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完善社区和行政村文体活动辅导员制度,研究组织开展“四特”(特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和特色文化明星)评选活动,培育文化名镇、名村、名园、名人、名品,全方位促进文化惠民工作。

(七)加强评估考核,保证文化惠民任务落实到位。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惠民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各项建设目标的实现。对各级领导班子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惠民工作的考核,要以文化建设规划的制订和落实情况、资金投入情况以及服务网络建设、管理和运行的绩效情况等,作为考核的重点,丰富考核的形式和内容,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文化惠民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让群众得到更多的文化实惠,这是文化惠民系列工程的要义所在。不过,如何在浙江这片文化热土上写好这个“惠”字,仍是各界人士值得思量的事。

本报记者就此邀请省人大代表、杭州余杭区南苑街道高地社区党委书记施雪龙,省人大代表、玉环县楚门镇三联村村委会主任狄绍增,省人大代表、温岭市石塘镇小沙头村村民郭文标,省政协委员、浙江绍剧团副团长姚百青,省政协委员、温州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施小琴,省政协委员、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馆员郭艺展开讨论。

为群众送去文化春风

记者:农村和城市相比,在文化需求和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差距在哪里?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文化惠民该如何抓,才能行之有效地为群众带去文化春风?

施雪龙:农村和城市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缺乏文化设施和文化氛围,所以将文化惠民工作落到村一级变得尤为重要。我经常到全省各个地方去看当地的文化建设,虽然有的地方文化设施不错,但如果没有懂文化的人来组织,群众还是会有意见的,这是整个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体系的建设工作没有做好的原因。

有了文化设施后,怎么做才能管理好,这是文化能够真正惠民的关键。现在许多地方都提出了要找像社工一样的人来管理,但我认为,不拿报酬、又有激情的人是很少的,指望他们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文化管理工作,肯定不切实际。有些地方则准备以给编制的方法来解决文化管理员缺乏、留不住的问题,我认为这也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管理员一旦有了编制,就不一定会有长久的积极性,而且财政负担也变重了。

姚百青:文化惠民是一项综合工程,给老百姓提供喜闻乐见的戏剧作品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浙江绍剧团的职责所在。我这几年一直在跑农村,发现戏剧在农村非常火,许多村民都希望能在一年中看上一场大戏。

一个现实情况是,我们到农村出演一台大戏,下午、晚上各演一场,每场3个小时,费用是5万元钱。尽管和其他演出形式相比,剧团开出的费用已经很低了,但能花得起这钱的村子还是不多,所以大戏进村目前还是存在瓶颈。

尽管现在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已基本普及,还有一些文化下乡的综艺晚会进村,但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中国农村传统习惯就是看大戏。

郭艺: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很重要,作为文化惠民的一块工作,应该将文化遗产看作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资源,要服务于民众和社会。

一是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区。对于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态区进行整体保护,其主要核心是维护传统文化生态区的完整性,并惠及民众。对本乡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使生态保护区拥有良好的民风,从而建立和谐生态社会。

二是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具有服务于民众文化需求的功能。经过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发掘出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保护成果需要向民众展示,使民众拥有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文化保护的自觉性。

文化惠民,政府扶一把

记者:文化惠民中,除了送戏、电影、图书、报刊等下乡外,村民们最需要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最需要政府支持的政策又是什么?文化惠民,是否只是开展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那么简单?

狄绍增:文化下乡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一部分,不仅要带去各种文化节目,更要在节目内容中增添法制宣传、道德等内容。现在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效果很好,但是如果能多送一些宣传法制的电影到农村去,效果肯定会更好。毕竟一些流行的电影,其实村民们都可以在别的渠道看到,而法律知识的传播却很缺乏,有些老百姓就是想学,也没地方。这方面政府要加强工作力度。

郭文标:渔民整天都在海上忙碌,普遍缺乏文化底蕴。比如我们村的渔民,一年中有8个月在海上,回来整理下网,又要出海了,所以很多文化活动渔民都没法参与,图书什么的也看不进去,只能在船里看看电影和杂志。时间一长,就和文化失去了联系。

但是渔民对文化的渴望是很强烈的。就像我是村里舞龙队的队长,只要我在村里,舞龙队的活动肯定搞得起来,而且每次大家想举办文化活动了,也会出份子钱一起来做,可以说积极性是很高的。

不过问题是,渔民的钱是很有限的,小型的文化活动可以做,大一点的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政府能否出台一些政策,拿出一些扶持资金给渔民们,这样每次文化活动的经费政府贴一点,渔民出一点,大家的压力就小很多。还有,能否在每艘船上安装卫星电视?这样渔民在船上就可以知道许多国家大事,看到电视节目,能够让更多的渔民了解到文化的魅力。

施小琴:文化惠民首先要正确理解文化生成的本质问题,要保护好文化生态系统,中华民族的文化不是从课堂里出来的,而是来自于人的本性、黑土地以及创造力。楼建得再高、地浇得再平,都无法成为文化的基石,社会文明的发展,应该为人性的完善、民生的幸福提供更美好的前景。回归人性、回归自然,是当下最大的文化。

就目前城乡百姓日渐高涨的文化需求来说,文化惠民还有很大空间。送文化只是一方面,要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生活,政府一方面要加强文化生产者的培养、文化场所的建设、文化产品的生产,要把大量的文化产品进行细化、分流,就像百货公司一样,让老百姓有享受不同文化的权利,有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要让百姓有自发的来自于当地文化传统的文化生活,让大家通过各自富有特色的文化传承与再创造,共同建造一个精神家园。

文化惠民进万家

实施文化惠民系列工程,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加强现代传播能力建设,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和受益面。

一、以完善文化设施为抓手,增强文化惠民的支撑力

1、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谭逢敬艺术院已顺利完成主楼封顶,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182万元,正转入装修阶段。争取省广电局支持农村电影放映车1台,争取省文化建设基金支持美术馆建设资金80万元、支持三埠文化站建设资金7万元。市图书馆维修改造工程、市文化馆小剧场改造工程已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平支中心建设已完成投入使用,镇级支中心已进入设备招投标阶段。抓好农家书屋的建设,目前已建成129家,今年,省建点49家、我市建点35家正在配送书籍和书架。按照行政村文化室“五个有”标准,2011年,指导基层基本建成文化室36间。积极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截至10月底,完成放映2534场,完成全年任务的93%。指导三埠街道、水口镇启动文化广场的建设,三埠文化广场正在施工。

2、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创建

2011年开平市元旦春节系列文体活动共29项。开展送文化进社区(企业)、送戏下乡等活动,全年举办文化演出75场,文化展览20多场。举办“农信杯”开平市第八届金秋曲艺敬老活动周,举办“追寻沙飞足迹——纪念沙飞诞辰百年摄影作品及文献巡展”大型图片展览。举办赤坎乡土文化艺术节。

二、以扶持文艺创作依托,增强文化惠民的生命力

1、重视文艺创作的扶持和引导

举办《青年文学》开平碉楼文化笔会,国家级文学刊物《青年文学》(6月上半月刊)刊登了开平碉楼文化专辑,我市13名作者发表了作品。成功举办“书坛点将——首届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提名展”,打造书法文化品牌。成功申办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必将对我市文化名市建设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3月初,2010年度江门市群众文艺作品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市选送的作品中有1件获一等奖,3件获二等奖,2件获三等奖。目前确定的2011年重点创作项目进展顺利:张碧云创作的长篇小说《庄园依旧》与北京唐德国际传媒公司签订拍摄协议,已完成剧本创作阶段。谭发宁创作的歌曲《闯金山》已完成录制工作。舞蹈《泮村灯会》进入音乐编排阶段。

2、重视文艺培训,培养文艺人才

举办了粤曲演唱暨打击乐公益培训班、龚耀年歌曲培训班等艺术培训班。组织市艺术团、民间乐团、舞蹈团、天使乐坊等艺术团队定期辅导排练。举办了暑期免费艺术培训班,开设语言艺术、器乐表演、舞蹈、音乐等10个专业,全市共360多名少年儿童享受了免费的艺术教育。

三、以深化文化改革为重点,增强文化惠民的保障力

1、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根据市编委的精神,完成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报市编委,争取将我市文化单位全部定为公益一类单位。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文件要求,经市编办批准,撤销开平市粤剧团牌子。

2、探索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积极做好文化产业发展和调研相关工作,深入了解我市文化产业目前状况、了解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以及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组织印刷发行业商会参加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

四、以文化遗产保护为载体,增强文化惠民的承传力 市文物局扎实推进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利用工作。

1、加紧修编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规划

落实了编制规划的经费、召开了3次编制工作会议,目前已进入初稿征求意见阶段。下一步将召开镇、村座谈会,按照各部门意见修改后,再按程序逐级报上级部门审批。

2、认真做好文物普查工作 已完成了开平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报告并印刷出书。文物普查田野摄像工作室外拍摄部分已完成,到年底将完成文物普查摄像的编辑整理工作。文物普查名录正在编辑当中。

3、扎实做好碉楼保护工程

继续完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自力村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工作,目前,进入设备调试和设施检验环节。省政府下拨的第一笔1000万元开平碉楼与村落维修整治专项经费的使用进展基本顺利:11月1日,碉楼维修与防雷工程正式开工;自力村防盗监控工程(二期)已全部完成并已验收完毕。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文物部门按照文物工程管理的有关程序和规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完成了核心区、缓冲区内和托管的40座碉楼(庐)。

4、做好碉楼认养大会相关工作

已召开了5次座谈会,认真做好相关组织协调工作。目前,正在筹备碉楼认养大会的相关资料。

5、做好第二轮世界遗产定期报告及监测报告工作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要求,完成了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定期报告的填写工作,完成率达到100%。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工作报告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文物局等领导专家的高度赞扬。

赣榆县在1999年和2004年,先后两次荣获全省群众文化先进县的称号。近年来,赣榆县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先后打造了徐福文化、赣榆锣鼓、“草根文化”、“赣榆风情”文化广场、海洋文化等品牌;荣获全省“乡镇文化站建设先进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扫黄打非工作先进县”、“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县”、“省级文明图书馆”等称号;赣榆县普法说唱团被评为省特色文化团队;柘汪镇文化站长苏宁被评为省优秀文化站长。

一、文化投入持续增长

近年来,县级财政每年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增幅略高于同级财政的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人均文化事业费略高于本省平均水平。县政府建立了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文化事业单位年度人员经费、业务经费和日常运行经费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每年列入年度预算并足额拨付。2009年至2010年,县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3.12%和56.73%,县财政拨付县直文化事业费为3051万和4918万,分别增长120.9%和61.12%。2010年,赣榆县文化事业经费为4918万元,人均达到44.7元,高于全省水平。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社会各界初步形成了重视文化,支持文化公益事业的良好风气,最近3 年来,采用冠名等形式,企业对于文化活动的赞助达到300余万元。有力推动了全县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设施网络逐步健全

赣榆县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近年来,赣榆县加大对基础文化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相继建成了县级“文化四馆一中心”,总投资达1.6亿元。其中县博物馆总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文物陈列布展1000万元;县图书馆总建筑面积5050平方米,县博物馆、县图书馆分别已于2010年10月26日和2011年4月29日开馆并全面对外开放;420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建立、命名10个“非遗”保护基地;33个社区文化中心一举通过省级验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1个支中心、18个基层服务点实现了正常运行;人均藏书量达到0.9册。赣榆县在培树内部培训、在岗培训、资格培训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文化人才的层次和水平。广大文化工作者,在为群众奉献文化产品、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同时,关键体现在文化惠民和文化乐民的服务水平上。新建成的“文化四馆一中心”对群众免费开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培训一大批镇村文艺业务骨干,培树特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特色文化标兵等;大型演出、广场文艺活动让群众免费参与,精彩广电文艺节目及时呈现;重大节庆、“三送”活动、“赣榆风情”广场文化活动、“三乡”文艺汇演、农民读书节、社区文化节等等,极大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真正实现文化利民、文化惠民。

三、群文活动丰富多彩

为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的文化成果,赣榆县重视文化利民、文化惠民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文化工作开放性、群众性。继续开展“三送”活动。开展向山区小学及相关部门送书1000余册,送图书下乡20000册;送戏下乡220场、送电影下乡7500余场;积极配合宣传部门组织开展“赣榆风情”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文化进社区、企业、校园、部队等活动;采取城乡共建方式,大力推进文化进村入户,18个镇文化站、92支民间文艺团队年演出达1700余场;相继举办了首届农民读书节、社区文化艺术节、“全民读书节”系列活动;举办各类文化培训达4000人次以上;94名文化志愿者活跃于镇、村,积极开展文化服务;组织开展的“红领巾读书征文”活动获全省优秀组织奖;大型电视纪录片《走遍赣榆》受到全县观众喜爱;《政风行风热线》栏目获省优秀专栏节目,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和《赣榆广播电视新周刊》成功改版,大型演出在县级台率先实现现场直播;《徐福东渡传说》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海州湾锣鼓《渔家鼓声》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广场类金奖。重点打造“海州湾女子锣鼓”、文华演唱团、中心社区吕剧团、青口镇民间艺人说唱团、赣马镇男子十二乐坊等特色文化团队;继续打造“徐福文化”、“赣榆锣鼓”、“赣榆风情”文化广场、“草根文化”品牌。

四、市场管理规范有序

赣榆县有效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制度,近年来,相继举办从业人员培训班12期、印刷发行培训班6期、管理经营人员培训3期,参训率95%以上;配合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8次;规范网吧、游戏厅管理,开展执法检查320次,查处违规经营户134家,收缴非法电子游戏机电路板30块,取缔非法经营音像摊点17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33684张,收缴非法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软件1808张,查缴非法出版物14500余册;开展“春雷行动”,清理书摊34家,查处违规经营的音像店5家、书店13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20000余张,盗版教辅30000余件;查处违规安装地面卫星接收设备300余座,联合工商部门查处销售窝点15家,查处违规户600余户;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功能,有效净化了全县的文化市场。经过多年的实践,赣榆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有计划、有预案、有总结,各类管理档案资料规范,已形成县镇两级文化市场管理联动协调机制。 文化市场安全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各类安全检查措施得力,责任明确,管理规范。3年来,全县公共文化单位和文化娱乐场所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五、遗产保护扎实有效

赣榆县置县于秦,是泛海东渡第一人徐福的故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江苏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2008年,赣榆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落实了专门工作人员和专项经费,建立了保护计划和保护措施,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县政府2009年公布了第二批非遗保护项目名录37项,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1人。在“市二批”保护项目和“市一批”传承人申报工作中,赣榆县有8个项目、16人通过初评,位居全市各县、区之首。在“国三批”申报工作中,配合市文化局挖掘、整理、拍摄《徐福东渡传说》、《苏北大鼓》、《柳编》三个省级保护项目,组织参加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徐福东渡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赣榆县被评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县。

赣榆县通过各种渠道,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维修工作。我们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我们对全县的不可移动文物展开摸底调查,收集各类物理数据,建立文物档案;建立了规范性的“四有”档案,文物的“四有”工作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文物安全工作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始终把文物安全放在首位,常抓不懈;每年不定期对全县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同时还和镇文化站建立安全责任制,对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要求文化站加强日常监管,还聘请了义务保护员,加强对遗址的巡查。3年来,我县没有发生一起不可移动文物被破坏、损坏的责任事故。

六、产业发展初显成效

2010年以来,赣榆县坚持引导发展文化娱乐业、演出业、印刷业、文化观光休闲业、传媒业等,迅速壮大赣榆县文化产业规模。以金山镇为中心,建设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徐福传说》等民族特色为主要内容,集旅游、演艺、饮食、传统民俗活动展示和参与为一体的徐福文化创意园、在县东城区天籁片区开工建设徐福主题公园。以海头为中心,建设以海洋渔民文化遗产、地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为主体,集旅游、演艺、饮食、传统民俗活动展示和参与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园区。面对文化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着力构筑四大产业集群,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挖掘徐福文化底蕴,完善徐福祠、兴会寺设施及陈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了赣榆国际徐福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赣榆优越海洋风光,完善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功能,擦亮江苏北戴河品牌;打造中国秦山岛国际海钓旅游基地;挖掘、整理赣榆古老造船和海洋工艺、祭海风俗等内容,建设赣榆海洋博物馆;利用赣榆丰富的海产品资源,建设赣榆海鲜产业链;依托抗日山这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头,建设全民国防园,串起刘少奇旧居、小沙东海战旧址等革命遗址,形成红色旅游长廊,打造了叫响全国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挖掘农耕文化特色,加快夹谷山风景区、塔山湖风景区建设步伐;赣榆县还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运作大型文艺演出、展演、竞技、培训等活动,提高经营效益;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探求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参股合作、赞助、冠名等形式参与文化事业发展,多元延伸产业链,为赣榆县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积蓄了后劲。 2012年的春天,多雨的南昌寒意不减,但长达一个月的“相约春天”——2012年公益大展演活动,让8万多市民走进剧场,免费欣赏到11个院团的18个剧目35场大戏,沐浴着“文化春风”。2009年首创的“相约春天”公益大展演,是近年来江西省创立的多项有影响的文化惠民品牌中的一个。

为了改变全省农民单调的文化生活,2005年9月,江西省在全国首创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省委、省政府投入6000万元,免费请农民看戏、看电影、开展文体活动。这是江西省继“百团下基层、百戏送农民”、“名人名剧下基层”等文化活动之后,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一项文化民生工程。对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06年1亿元,2007年起每年1.2亿元。目前,该活动累计送戏下乡46529场,放映电影98.85万场,开展文体活动25714次,受益群众达3.5亿人次,被称为“百姓工程”、“民心工程”。一直以来,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受到中央媒体的广泛关注。

如果说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解决了农民看戏难的问题,那么2008年省委、省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在全国率先实施的江西文艺创作繁荣工程,则着力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群众看好戏的问题。文艺创作繁荣工程加速了江西原创文化作品的生产,推动了江西文艺舞台的繁荣。3年来,全省每年新创戏剧剧本100多个,获得扶持投排的剧目50余个。从2009年开始,江西省以繁荣工程生产出的优秀文艺作品为依托,打造了一个文化公益展演平台——“相约春天”公益大展演,让普通百姓能在高雅艺术殿堂免费看到代表江西舞台艺术最高水准的剧目,有残疾证、低保证的困难群体优先领票。“江西一元钱的文化投入,产生了一些省市十元钱都难取得的效果。”文化部艺术司一位领导这样评价。目前,浙江等地正在学习江西省公益大展演的做法。

2007年11月开始,江西率先分两批向社会免费开放11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7个试点省份之一,2008年底江西在全省免费开放84家博物馆、纪念馆。如今,全省100多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平均每年接待观众逾1900万人次。由于历史原因,193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中有63.7%的馆舍面积狭小、设施设备陈旧落后。2008年起,在全省实施的60项民生工程中,基层文化“两馆”获得维修专项资金,到2010年省政府累计投入1.1亿元。2011年底,在第三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命名工作中,江西省被文化部认定上等级的文化馆有104个,上等级馆的比率为90.43%,排名居全国第三。

2009年,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省文化战线在新年伊始实现开门红的基础上,以王金山、王三运、臧世凯、谢广祥等省领导重要批示为动力,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线,以“文化展示年”、“体制改革年”、“文化服务年”为抓手,实施文化保护、文化精品、文化展示、文化惠民、文化产业工程,成功完成了大事要事的组织,经受了急事难事的考验,各项工作创新发展,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丰收。

一、出精品,出效益,艺术创作生产实现突破

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认真规划,精心打磨,全力推进艺术创作生产,推出了一批体现时代特色、展示徽风皖韵的精品佳作。省话剧院的现实题材话剧《万世根本》,获中宣部第11届“五个一工程”奖。黄梅戏《雷雨》历经5年磨砺,成功入选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安徽舞台艺术作品首次跻身这一奖项,实现重大突破。儿童剧《山里的泥鳅》参加第六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荣获二等奖,并在全国巡演。黄梅戏《徽商胡雪岩》参加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南方片)展演,获参演剧目奖。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的舞蹈《花鼓敲天下》,在全国“桃李杯”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安徽舞蹈取得“桃李杯”迄今为止的最高奖项。国画《生死印》、油画《抗击非典》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国庆期间在中国美术馆献礼展出,之后用2年时间在全国巡展,安徽省美术创作实现历史性跨越。在全省第11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省文化厅与阜阳市委宣传部共同拍摄的电影《农民工》、与马鞍山市委宣传部共同拍摄的电视剧《诗仙李白》、省徽京剧院京剧《天地人心》、省话剧院儿童剧《山里的泥鳅》、省黄梅戏剧院黄梅戏《逆火》获优秀作品奖,省文化厅获组织工作奖。一年来,全省专业艺术院团相继创作、投排徽剧《一文钱》,黄梅戏《江淮儿男》、《孤山妈祖》、《水仙阿珍》、《独秀山下的女人》、《血泉》、《山梅》,坠子戏《故土情深》,嗨子戏《王家坝纪事》等一批大戏剧目。加工修改黄梅戏《美人蕉》、《徐锡麟》、《桐城六尺巷》等剧目。合肥市庐剧院创作的庐剧《村长娘子》,在社区、乡村演出近百场。全省院团演出剧目上百个,演出上万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圆满完成安徽省与中央企业调整结构合作发展会议、李长春同志接待、春节团拜等36场重要演出任务。

二、重创新,树品牌,重大文化活动出新出彩

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成功举办系列重大文化活动。元旦、春节期间,策划组织了“百团千场万人”文化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100余个省直、市、县专业文艺院团和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将优秀节目送到社区、乡镇、厂矿。国庆60周年期间,组织“向祖国和人民汇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由进京献礼演出、优秀剧目展演、重大文化活动和大型展览活动共4大系列50个项目组成。《天仙配》、《女驸马》、《万世根本》、《山里的泥鳅》4台大戏进京参加中宣部、文化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创全国性调演我省入选剧目数量之最。全省优秀剧目展演,集中展演20多个剧目、200多场次,20余万人次观看。全省文化馆举办公益性广场演出2845场次,观众569万人次;各类展览549场次,观众81万人次。系列活动面向群众,热在基层,规模大,影响好,为国庆60周年营造了欢乐、喜庆、祥和的文化氛围。

第四届中博会文艺晚会“江淮和畅”围绕“创新、合作、共赢、崛起”主题,突出安徽特色、中部特色、时代特色,以“树立起来的徽州风格,流动起来的中部气派,呈现出来的中国水准”,博得了社会各界高度赞誉,被认为是“2009年中国电视文艺、中国文艺舞台、中国区域性文化品牌的一个扛鼎之作”.省文化厅被省政府授予第四届中博会“活动组织奖”.

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11月7日在滁州激情唱响,歌会以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三农”发展前进脉络为主线,以“展示新农村、描绘新生活、讴歌新时代”为主题,激情歌唱八亿农民的喜悦与幸福,热情赞颂当代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尽情书写金色田野的富饶与美好,唱响勤劳致富之歌、幸福希望之歌、科学发展之歌、时代艺术之歌。主要有“小康大道”开幕式文艺演出、“唱农民、唱农村”群众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第八届安徽花鼓灯会大巡游和新作专场演出、“欢唱的布谷鸟”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全省联动演出、“金色的田野”第二届安徽省农民画·画农民作品展,以及华东地区超级杂交稻原粮生产和示范基地授牌等多项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进一步打造了安徽特色、中国一流的文化品牌。

此外,省文化厅与安庆市共同承办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组织“绿水青山带笑颜”大型文艺演出以及新剧目展演、经贸招商、展览展销等10大类50余项活动,上下联动,规模空前,展示了黄梅戏传承发展的新成果。由省文化厅牵头负责的安徽彩车“江淮和畅”,历时近10个月,经过设计、制作、组装、调试以及合成演练,2009年10月1日上午,在**广场“我与祖国共奋进”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中精彩亮相,亿万观众通过电视收看;10月2~11日,在**广场完美展示,1500万人次现场观看;返回安徽后在合肥体育中心、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展示。安徽彩车以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识别性强、信息量大、科技含量高、展示位置佳”,尽情表达了安徽人民对新中国60华诞的深情祝福,充分展现了山水安徽、人文安徽、创新安徽、崛起安徽的独特魅力,极大地提升了安徽的美誉度、影响力,受到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指挥部和省政府通报表彰。

文化交流有声有色。春节期间,省歌舞剧院民族管弦乐团赴欧非四国7座历史文化名城巡演,皖风徽韵首次在世界音乐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创造了安徽对外文化交流的多项第一。省长王三运挥毫题词“徽韵出墙,乐舞金色”,鼓励与赞扬安徽民乐走出国门;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臧世凯作重要批示。11月,“安徽文化周”演出团携黄梅戏、徽剧、京剧赴台湾,4天演出4场,反响强烈,促进了皖台文化交流,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之旅、合作之行。全年共组织杂技、黄梅戏、花鼓灯、徽剧等特色艺术22批次、320人次,到近30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或举办展览。

三、抓重点,保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全力推进省民生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制定下发了《安徽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施办法》和《考核办法》。在中央投资的基础上,按每站30万元的标准补足配齐建设资金,下拨全省。坚持月度通报,及时掌握进度,先后组织5次综合检查,覆盖所有市、县。各市在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过程中,坚持标准重规范,强化督查抓质量,严格要求见成效,工作有力,进展有序,协调有方,推动有为。纳入2009年省民生工程的33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竣工,实际完成投资 1.47 亿元,超过计划投资 13.21%.

【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组织村级基层服务点设备集中采购招标,利用中央和省级配套经费7063万元,为全省17658个村级基层服务点配置投影设备。制定下发了《安徽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基层服务点配置标准》,指导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召开县级支中心建设现场会,举办培训班,安排1632万元,建成32个县级支中心。省中心共征集视频资源安徽地方戏剧420部,全年增加数字资源4TB,完成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安徽民间传统工艺》以及《安徽杂技》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文化部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督导情况通报中,对我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快基层网络建设、丰富数字资源、创新传输方式以及合作共建取得新进展等予以充分肯定。

【推动两馆建设】

以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评估达标纳入2009年省政府对各市文化建设考核指标为契机,推动两馆业务建设和事业发展。安排3700万元,对73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实施维修改造达标,对新建或已达标的两馆给予内部设施配套资金补助,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服务质量。组织开展全省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各级图书馆对照标准补缺补差,77个县以上公共图书馆参加,600分以上61个。数据表明,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在办馆条件、技术装备、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省图书馆创新管理模式,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接受文化部专家组细致评估,有望进入国家一级馆行列。

【继续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

在2008年全省49家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基础上,2009年新增22家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拨付2009年两批博物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4717万元,有力提升了71个博物馆的文化教化和辐射能力。继省博物馆成为国家一级馆之后,安庆市博物馆、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寿县博物馆、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淮南市博物馆、亳州市博物馆等17家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经省政府同意并报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于11月1日在安庆市揭牌。

四、重传承,促利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着

【加强文物保护】

扎实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组织调研督查,全省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已完成98%,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3266处,其中新发现14229处,复查9037处,调查登记消失文物1771处。12个市、93个县级行政区、98%的乡镇完成实地调查任务,其中怀宁县、固镇县、舒城县,黄山市屯溪区,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和马鞍山市花山区、雨山区、金家庄区8个县区顺利通过验收。考古发掘成果丰硕,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考古发掘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六安双墩和蚌埠双墩考古发掘队双双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组织馆藏文物调查,加快文物数据库建设。圆满完成了新四军军部修械所旧址、休宁三槐堂、芜湖中江塔维修工程等省政府15处年度任期目标任务。按照“多报、报好,争取多批”的原则,经层层筛选、专家论证,完成169家文保单位申报第七批国保工作。在淮北市成功举办“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高峰论坛”.固镇县成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屯溪老街跻身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加强文物安全和法制工作,制定并实施《安徽省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试行)。淮南市文物执法,宿州、定远等地打击文物犯罪取得重要成果。“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安徽重要考古成果展”于文化遗产日期间推出,共展出全省60多家文物单位收藏的国家珍贵文物800多件。《安徽文物总店玉器图录》等一批论着出版。“鉴宝江淮行”走进黄山、马鞍山、合肥、宣城等市,共鉴定文物艺术品 2000 余件。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普查工作基本完成,进入全面总结阶段。全省共普查民间文学等16大类计10016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形成文字记录1981.46万字,收集照片29976张,录音1646.5小时,摄像3249.65小时,实物1521件,汇编文字资料838册,录制音像资料 1436 盒,电子资料 977.49G.各市相继汇编非遗普查资料共2000余万字。宣纸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组织开展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评审确定92个项目,经省政府同意报文化部审批。组织第八届安徽花鼓灯会大巡游,集中展示了安徽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6000 人参加巡游,60000 人争相观看。周美洪、蚌埠市文化局等一批非遗、古籍保护暨文博事业先进单位和个人分别受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及国家文物局表彰。青阳县图书馆、皖西学院图书馆等9家博物馆、图书馆成为“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单位,安徽大学图书馆、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成为“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论文集》、《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以及60万字的《中国黄梅戏》等完成编纂出版。全年投入非遗保护经费 1395 万元。

【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通过面向社会招标、组织专家论证,完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文化部论证审批。推动黄山市、宣城市扶持一批非遗传习基地,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鼓励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公布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等10家单位为实验区首批省级非遗传习基地。与黄山市共同承办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讨会,进一步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与黄山市文化局、绩溪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共同完成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荣获第3届文化部创新奖唯一特等奖。同时,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的“高职艺术人才就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创新奖,实现我省这一奖项零的突破。

五、抓改革,促发展,文化实力不断壮大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贯彻文化部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加大力度,加快进度,认真研究,积极推进。制定印发《安徽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全省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及任务书。调研、论证、修订、上报《安徽演艺集团组建方案》,成立安徽演艺集团筹备办公室,积极推进集团组成单位的清产核资、集团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安徽文化艺术中心和安徽乐团成立报批衔接等工作。加快推进全省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会同省委宣传部印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组织4个督查组分赴各地督查贯彻落实情况,确定安徽省杂技团为国有文艺院团首批转企改制试点单位。积极推进厅属17个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包括省图书馆、文化馆、博馆在内的全省100多家公益性文化单位推行制度改革。从转变职能入手,完成了厅机关机构改革,增设了政策法规处(与办公室合署办公)、非遗处、产业处,机构进一步健全。与有关部门联合转发中宣部、文化部等《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的意见》,推动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市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职能整合工作基本结束,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加快组建。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化市场保障行动为主线,针对重要节庆、重要时段,分阶段开展以网吧、电子游戏机市场为重点,包括演出市场和娱乐场所等门类在内的整治和集中执法行动。围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部署实施了全省网吧市场专项治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和清查低俗音像制品专项检查行动。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执法机构共出动29万余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30多万家次,立案调查 3100 余件,办结案件 3000 余件,警告 3700 余家次,罚款900余万元,停业整顿1000余家次,取消经营资格和吊销许可证200余家,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全力推进全省网络文化市场监管平台建设,完成6个市新安装和10个市的恢复安装工作,网吧监管在线率提高到85%以上。制定印发《安徽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考评细则》,组织并完善全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考评和案卷评查。举办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六省区)培训班,兄弟省区和安徽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180余人参加培训。举办全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技能大赛,17个代表队7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各展英姿,合肥、安庆、芜湖三市分获团体前三名。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适应扩大内需、项目建设带动形势,积极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和文化系统“861”行动计划。充分利用中博会、徽商大会、银企对接会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在第四届中博会上,推介重点招商项目15个,总额近10亿元,涉及演艺、影视、工艺美术、艺术教育和文化基础设施等门类,12个项目参加中博会项目对接会。与芜湖市共同承办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期间举办了高峰论坛、展览展示、展映展播等系列活动,签约合作项目93个,总交易额达92亿元。主办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演出项目洽谈会,来自北京、湖北、江苏及我省的数十家艺术团体演出商和演艺经纪机构代表100多人参加。列入省“861”行动计划文化产业项目的省博物馆新馆、省歌舞剧院剧场“徽煌大舞台”、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二期工程2.1万平方米学生公寓封顶,省杂技团剧场“百戏城”完成立项工作。安徽大剧院加强管理,规范服务,在保质保量完成全省重大活动接待任务同时,不等不靠,面向市场,积极开展经营创收活动,2009年主体经营收入创历史最好业绩。

【加强对民营文化的扶持和引导】

启动全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3311”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壮大临泉杂技、埇桥马戏、安庆黄梅戏三大特色区域民营演艺产业,扶持表彰100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培训1000名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骨干),开展民营团体负责人培训、全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百佳剧团”创评活动,促进安徽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健康加速发展。与阜阳市联合主办临泉首届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节,有踩街巡游、杂技比赛等12项活动,全国民间杂技演员和客商2000多人参加。在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典型经验交流会上,省文化厅的典型发言得到文化部的充分肯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

六、抓效能,争先进,文化影响力显着提升

【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围绕学习提高、深入调研,分析检查、查找问题,整改落实、解决问题3个阶段11个环节,突出重点,注重特色,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着眼长效,认真推进。整改落实方案中列出的20个项目全部完成年度整改落实目标任务,省文化厅的做法和成效得到省委指导检查组充分肯定。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完善制度,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制定办法,推行“一岗双责”,将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加强对重大建筑工程项目、招录人员、职称评定和领导干部重要事项的监督,加强对落实厉行节约八项要求执行情况、“小金库”专项治理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在全国文化系统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省文化厅做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典型发言。

【加强政风效能建设】

厅机关开展每月一个主题的政风效能建设主题月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强化效能意识,推进重点工作。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政务窗口建设,厅领导和各处室局负责人定期到省政务中心窗口协调工作,选调机关公务员到窗口锻炼。就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民生工程和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管理等工作,赴阜阳、蚌埠、六安、芜湖、安庆、黄山、宣城等地学习调研。高质量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省政协委员提案47件,做到件件满意。2008年,我厅获省政府机关政风评议满意等次、省直机关效能建设先进单位,进入第一方阵,创历史最好成绩。芜湖、铜陵、蚌埠、池州、六安、黄山、巢湖等市文化局在市政府目标考核中成绩优异,位次靠前。

【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

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轮岗交流、调整提拔23名厅机关干部,调整充实了省博物馆、省考古所、安徽大剧院领导班子。对厅直单位和演员艺人严格要求、全力服务,队伍破难题、打硬仗、抓落实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干群讲大局、守纪律、共和谐的局面蔚成风气。继续实施人才大培训计划,举办全省戏剧高级编导、非遗普查培训等26个班次,培训2950人次。省黄梅戏剧院优秀演员周源源以在黄梅戏《逆火》中的出色表演,获得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安徽省第11朵戏剧“梅花”.省艺术研究院时白林获“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提名奖。繁昌、铜陵、五河3个县,宁国市文化广播电视局、马鞍山市文化局、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颍上县文化局、滁州市文化局、安徽省图书馆6个单位,苏伟、刘传师、张志翔、金明、高扬、沈汉青、靳晓苏、曾玉琴、蒋建国9名同志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受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表彰。

【文化科研工作成果丰硕】

除两个项目入选第3届文化部创新奖外,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厅系统出版《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等专着23部,《文物研究》、《新戏剧》、《农家乐》等期刊丛书3种,《黄梅戏唱法与唱腔》等教辅资料7种,《安徽省书画院建院30周年作品集》等选集11种,《安徽民歌经典》光盘第一辑。编印《调研报告选编》以及中国农民歌会画册等重要资料24种,对宣传、总结、提升我省文化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不久颁发的2005~2006年度全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优秀成果中,全省文化系统获艺术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9项,获社科类着作、论文二等奖各1项,涵盖多种艺术门类,获奖率逐届提高。

此外,信息、调研和宣传工作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受到文化部、省委宣传部表彰。第四届中博会、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等文艺晚会录像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在新华社印发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新闻图片中,安徽彩车图片得以入选,扩大了安徽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七、文化部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科学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2009年,文化部领导多次来皖调研,给安徽文化工作以高度关注,充分肯定,及时指导。4月25~26日,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欧阳坚一行出席第四届中博会相关活动,并调研芜湖市文化创意产业等发展情况。5月20~21日,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赴安庆市调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10月15~18日,文化部部长蔡武陪同李长春同志来皖考察、调研,在省委、省政府汇报会上指出:“安徽首创中国农民歌会,2009年准备办第二届,这在文化建设上是非常有意义的,是非常重要的创新,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工作主体的思想”.10月21~24日,欧阳坚再次来皖,出席在芜湖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并到黄山市、马鞍山市考察调研,就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遗产保护和动漫产业发展等发表了重要意见。10月29~31日,周和平副部长出席在安庆市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考察调研黄梅戏艺术中心暨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10月27~31日,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长李洪峰到黄山市、池州市考察文博单位,指出,安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工作任重道远。11月6~8日,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出席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并接受媒体采访,指出,这两年安徽文化发展势头很好,舞台艺术有目共睹,文化产业走在前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11月2~9日,文化部原党组书记于幼军到黄山、宣城、池州、合肥、安庆、芜湖、马鞍山市调研。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也多次来安徽检查指导。

2009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首次将文化建设列入对各市人民政府考核指标,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文化项目纳入省民生工程;王金山、王三运、臧世凯、谢广祥等多次听取文化工作汇报,多次就文化工作作出批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赋予文化战线更重要的历史责任,给全省文化战线以极大的鼓励和鞭策。

每当夜幕降临,藁城市人民广场就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一边,伴随着优美的乐曲太极拳表演得出神入化,那一边,二三百人组成的广场健身舞队跳得正酣……活动有场地,表演有队伍,一项项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让该市群众尽享文化大餐。

“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当排头,还要在文化建设上创一流。”为推进文化繁荣发展,该市先后组建老年文体协会、铁钺书社、滹沱书院、彩虹俱乐部等多个民间文体社团组织,全市城乡共有战鼓队近120支,健身队178支,京剧票友社3个,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文化组织工作网络。

在大力加强市级公共文化建设的同时,该市不断加强镇村文化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乡镇文化站15个、农村文化广场150个,建成新农村书屋149个,村村设有文化活动室,70%的村建有文化大院,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今年,该市在文化建设上提档加速,将大力实施培育一批文化产业、建设一批文化设施、推出一批文化产品、培育一批文化队伍、打造一个文化品牌的“五个一”工程,着力建设有文化内涵、有文化魅力、有文化品牌、有文化享受的文化名城。围绕加快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欢迎的系列文化活动,“百场经典电影”、“百场精彩大戏”、“百场农村文化活动展演”下基层、下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的“三百”工程,把丰盛的文化大餐送到家门口。并且进一步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弘扬传承耿村故事、屯头宫灯、藁城战鼓等民俗文化,提高全市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根据新近出台的《郑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到2012年年底,我市将基本建成设施网络覆盖城乡、服务供给高效便捷、组织支撑坚强牢固、保障措施持续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独具特色、辐射力强的公共文化服务郑州模式,在全省发挥示范作用。

市文广新局局长李宪敏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郑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惠要让老百姓看得见。

抓好一批重点工程

抓好郑州图书馆新馆续建工程建设,2012年建成向市民开放;规划启动郑州广播电视中心二期工程;全力推进郑州博物馆新馆建设;积极推进郑州世界客属文化博物馆、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新馆建设;对市区7家影院和县级有条件的影院进行数字化建设。

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

乡镇(街道)100%建成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到2012年年底,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都建有室内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完成 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任务的基础上,实施20户以下自然村户户通广播电视,提高广播电视自然村的入户率;到2012年实现每个行政村和社区每月放映1场电影;2012年“农家书屋”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每个书屋拥有1500册以上适合农民群众阅读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2012年年底达到公共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提高场馆建设标准

到2012年,巩义市、荥阳市图书馆、文化馆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建成并向市民开放;登封市图书馆、文化馆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并主体完工;新密市、新郑市设计规划新的图书馆、文化馆。

全市范围内,实现市有国家一级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县(市)区有国家三级以上的图书馆、文化馆,80%要达到国家二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0.6册以上;市、县(市)区两级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0.7次以上。

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实现每个行政村每年看3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5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重点办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中原传统文化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以“广场文化活动”、“绿色周末”、“周末戏曲大舞台”、“绿城读书节”、“送文化下乡活动”、“文化进社区活动”、“舞台艺术送农民”等重大文化惠民项目为平台,广泛开展群众喜爱的、提升审美情趣的公共文化活动。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全市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在远离市区图书馆的街道、社区试点安装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阅读服务。市、县(市)区两级图书馆未来两年建立20个以上分馆和馆外服务点,内设盲人阅读区,配备盲文读物和设备。

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

加强对农村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对农村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以及戏曲、杂技、花灯、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

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人、名品。对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实施全面保护和开发利用,市、县(市)区财政做好资金保障,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资金需求。

4月初,一场具有浓郁异国风情的演出成为港城焦点,“蓝色旋律”奥地利韦尔斯乐团大型古典音乐会在市会展中心举行,来自该乐团的60位艺术家为港城市民奉献了一场盛大的文化视听盛宴,韦尔斯乐团的音乐家们精彩的演奏使在场观众如痴如醉。

韦尔斯乐团在日照市的演出,拉开了今年日照公益文化项目的序幕。今年,日照市扎实开展“文化建设年”活动,以“文化惠民、文明育心”为主题,以建设滨海文化名城为总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打造“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细数日照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历程,近年来亮点频现:

2008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作了部署;2009年,市委、市政府重点推进“加强基层文化服务和建设”、“市图书馆建设”项目;2010年,全市创新性地组织实施了“千百重点文化工程”,共完善提升规范化村居文化大院1154个,培训文艺骨干3218人,推出广场文艺演出541场,演出地方小戏1393场,新组建庄户剧团138个,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分利用,全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1年,全市各级公共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实现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居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惠民工程的利用率有了较大提高;翻开“2012年公益文化项目计划表”,6大类35个文化项目件件关乎公益惠民,舞台艺术表演、广场演出、文艺展览、艺术创作学术研究及文化共享、文化遗产保护等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项目涵盖城乡全域范围,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依托,市各级文化部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社会效益,真正让文化走进了平民百姓。

目前,日照市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全市重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如市广播电视中心、市会展中心、档案馆、美术馆、日照市数字影院、日照日报新闻中心、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等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基层,农家书屋和社区图书室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居文化大院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五项工程不断推进。目前,市县均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设施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建成率实现100%,农家书屋覆盖率面达90%;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进村率和使用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实际居民入户率达到93%,走在全省前列。

一座座文化场馆在欢呼声中落成,一场场精彩演出在喝彩声中落幕……

文化广场上弦乐阵阵、歌舞翩跹,健身的人们娴熟地使用健身器材,博物馆里人流如织,农家书屋里书籍报刊琳琅满目……5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各级文化部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百姓幸福指数节节高。

文化设施遍布城乡

走进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综合文化站,上下四层的大楼里,阅览室、电脑室、培训室、排练厅、健身室、电影室样样俱全,每一个功能室都张贴了近期、远期工作打算。“有了文化站,可以看书、下棋、上网,还可以学跳舞、练字,现在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意思。”罗坊镇蒋家村村民蒋力斌说道。

老百姓钱袋子鼓了,吃穿不愁了,对文化科技的需求更高了。乡镇综合文化站,便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传播科技文化知识的平台。2008年开始,我省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到2010年,全省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95个,面积均在300平方米以上,实现了乡乡都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

乡镇综合文化站只是我省建设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环。近年来,江西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覆盖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了一大批新的公共文化设施,实施了一大批文化民生工程。

——江西艺术中心一举填补了江西没有专业大剧场、音乐厅、美术馆等大型文化集群的空白。

——全省11个设区市52个县(市、区)完成图书馆、文化馆维修改造65个,新增的31个两馆维修改造项目正在进行之中。

——依托中央财政1667万元的投入,为全省各地46个社区文化中心、223个社区文化室添置了设备。

——2008年至2010年,省级财政共下达文物维修经费8600万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配套资金约3000万元,文物保护和利用有了更加良好的基础。

5年来,我省还完成9979个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全省城市影院达到22家,3D放映厅26个。

文化成果全民共享

永新县里田镇南城村44岁的农民龙桃仔,看到今年种的14亩红米稻增收了2万多元,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逢人便说:“有文化共享工程的帮助,致富途径更多了。”

2008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永新县支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开展春耕帮扶时,了解到龙桃仔缺少种植红米稻的经验和技术,立刻派人给他送去一张光盘和农技书籍。对照光盘上的要求,龙桃仔当年就实现了红米稻丰收。在龙桃仔的示范带动下,南城村及邻村农民纷纷种植红米稻。为更好地引导红米稻种植,永新县图书馆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设在龙桃仔家。如今,南城村村民在共享工程的电脑上轻点鼠标,便可以享受到相当于1500万册书籍的文化、信息资源。据悉,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1136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

欢乐文化,快乐生活,越来越多的群众正享受着文化发展的成果。

2008年,我省首次实施“江西省文艺创作繁荣工程”,省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用于扶持舞台艺术创作。3年来,全省创作新剧(节)目、音乐作品、美术作品4000余件。为活跃城市文化,保障城市困难群体均等享有文化权益,从2009年开始,省文化厅以繁荣工程推出的剧目为主体,以展演、巡演的形式,连续举办优秀剧目公益大展演,推出近40余场精品大戏,不仅在剧场演出,还下到高校、企业、社区等基层单位演出,6万余名观众近距离欣赏到了大戏。

此外,省委、省政府在全国首创设立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基金,通过政府埋单的形式,切实解决农民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到2010年,实现了三项活动与和谐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村队伍建设相结合的“四个结合”。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各级各类艺术团体送戏下乡1.4万场,受益群众1320.7万人次。

文化创新打造品牌

8月的江西,骄阳似火,但烈日并没有阻挡人们追寻红色记忆的脚步。据悉,8月1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日接待游客1.68万人次,创下了今年日接待游客量的新高。

2007年11月起,江西率先分两批向社会免费开放11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2月,江西被列入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7个试点省份之一。数据显示,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年均推出精品展览300多个,年均接待观众1600万人次。省文化厅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江西的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力度大,效果显著,走在全国前列,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

2010年,我省创造性地选聘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实行农家书屋、残疾人就业两个民生工程一起抓,得到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好评。今年,我省进一步实施农家书屋工程,4月底前就完成2010年度5000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此外,省财政还安排了专门的培训资金,计划培训残疾人7000名,其中农家书屋管理员5500名,各县(市、区)已在4月底以前完成新建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岗前培训工作。

多年举办的中国红歌会,吸引了不计其数的红歌爱好者直接参与,数十亿人次观众收看。

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我省还形成了以永丰农民画、彭泽“彭蠡情金秋农民艺术节”等为主的农村特色文化品牌。兴国山歌艺术节、上高农民摄影展等4项活动,获得文化部第十五届“群星奖”。

5年风雨兼程,5年成就辉煌,展望未来,豪情满怀。江西文化人正高扬起时代的风帆,继续书写红土地上文化事业的新篇章。

总投资达3000多万元的新干县“三馆两台”大楼建设现已进入装修阶段,由广电中心、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部分组成,将成为当前全市建设标准最好的县级文化艺术活动中心。这是新干县高标准、高品位建设文化设施的一个大手笔。近年来,新干县将文化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群众“乐陶陶”于文化惠民政策。

该县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建成了覆盖县、乡、村、社区的四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在城镇,青铜文化公园、体育馆、生态公园、影剧院、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以及遍布各地的文化广场等一批重点文化工程,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农家书屋和村文化室建设等五项文化工程的扎实推进,让农村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该县先后新建、改造了13个乡镇文化站,引导了中洲等一批村庄利用村祠堂改建村文化室,建成了120个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则让119个村步入了信息化轨道,拟投资近百万的农村广播恢复工程,将实现广播“村村响”。由县财政投入支持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产业项目,实施了牛头城遗址等抢救性文物保护和新干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文化发展和繁荣丰富了内涵。同时,该县创新公共文化事业资金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力量投入文化建设,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渠道投入机制。由社会力量出资兴办的广告传媒、艺术学校、网站等文化实体达50多家,年总产值近千万元。

新干坚持文化共建共享,组织引导群众广泛开展文化活动。在潭丘乡潭丘村的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和农民剧团一应俱全。这里,农民演员每月都要表演一场以上的节目,每年春节还举办“潭丘村晚”,所有节目都是当地农民自排自演。现在全县各类群众性文艺团体数量迅速增加,共有农民剧团50多个。各地农民群众还自发组织开展各种品位高、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三湖镇红橘节、大洋洲镇葡萄节、溧江乡西瓜节、金川镇端午包粽子大赛、麦斜镇晓坑村农民艺术节等,一大批洋溢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活动犹如烂漫山花,迅速布满了全县乡乡镇镇、村村寨寨。

该县还以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为载体,提升群众对先进文化的享有度与满意度。近5年来,新干采茶剧团送戏下乡1180场、创作剧目46台;县电影公司送电影下乡12474场;县文化馆组织群众文艺活动340场;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开放,年均观阅人数10万人次,基本实现了影视服务到村、文体娱乐服务到村和图书服务到村,极大满足了农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渴盼与需求,并有效引导了农村陋习向文明转变。全县农村呈现出“三少三多”的喜人变化,即打架斗殴的少了、邻里和睦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移风易俗的多了;打牌赌博的少了,科技创业的多了,社会风貌焕然一新。潭丘乡中洲村文化给力由“麻烦村”变“文明村”,如今已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中洲村文化活动室还荣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

社区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该县充分利用遍布民居中的各个社区广场,采取“专业带业余,演员与群众互动”的方式,精心策划、安排各种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文化沙龙”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几年来,先后举办了魅力新干文化艺术节、“赣鄱情、新干风”大型广场文艺晚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润物细无声,文化正在润泽着新干33万人民的幸福生活。

推荐第6篇:惠民中学开学工作汇报材料

强化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提前准备谋划

——惠民中学2014春学期开学工作汇报材料新学期开学工作平稳有序

根据县教育局教育【2014】5号文件要求和开学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特点,以强化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作为新学期开学工作的抓手,做到精心准备,提前谋划,有效组织,使开学工作平稳有序如期进行,现将学校开学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学期如期开学,按时上课

1、教师到位情况

为了充分做好开学准备工作,我校行政人员于2月10日返校,并在返校当日召开第一次行政会议,布置开学各项工作和分工,会议要求各部门制定详细的新学期工作计划。教师于2月12日全部返校,当天上午9:00准时召开开学工作会议,组织学习了全县教育工作的相关精神,并对本学期的工作作安排部署。2月13至15日学生报名注册,分发课本,整理各班教室,彻底清扫校园卫生,不留死角。2月17日正式上课。几天来,各位教职工坚守岗位,各负其责,延长工作时间,加大劳动强度,把千头万绪的开学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2、学生入学情况

为保证每个学生能按时入学,也为了服务外出务工的家长,我校在正月初四就安排值班人员在校准备报名工作。本学期对于需要办理转入、转出手续的学生一路绿灯,对于没有及时报到的原有学生,我们要求班主任做好跟踪家访工作,及时了解他们的去向,并做好动

员劝学工作,到目前为止,我校共有44个教学班,共有学生2117人,新生85人,转出63人。

3、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各部门及时拟定了工作计划,同时要求班主任、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提前制定好工作计划,要求课任教师提前写好教学计划,备好课。新学期学校进一步强化日考课制度和晚自习巡查制度,继续坚持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和行政人员指纹考勤制度,继续开展推门听课活动;要求行政值班领导和职能处室领导继续深入一线检查教学情况,检查结果将作为评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利用广播、墙报、宣传橱窗等各种载体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在上学期,我校开展了多次”整顿作风、提升效能、优化环境”主题教育,为进一步加强活动宣传,在2月12日召开的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上,由校长带领全体教师学习“作风十戒”的内容,引导教师们深入开展学习讨论,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效能建设。

三、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规范办学行为

1、本学期我校招生行为规范有序,招生办法及招生广告在取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发布,不做虚假宣传,也绝不对家长和学生做无原则的承诺。

2、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严格按照教育【2006】22号和教育【2007】6号文件要求,贯彻执行《安徽

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按程标准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及时制定了课程表。同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科学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3、加强学籍管理工作,学生转学、留级、休学做到手续齐备,台帐清楚,学籍实行信息化专人管理,对没有按时来报到的学生学校要求班主任及时和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动向。

4、倡导尊师重教风尚,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努力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在本学期开学工作会上,带领全体教师学习“作风十戒”,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效能建设,同时加强管理,在会上再次强调严禁本校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杜绝此类现象。

5、加强教学质量的监督管理。学校制定了本学年的奋斗目标,实施规划;严格教学要求,各科任教师在一周内制定各项计划,并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加强教学常规检查,规范教学行为;充实教学薄弱环节,根据县局文件制定开展课堂教学交流和教研组活动计划,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广,鼓励教师大胆采用新课改模式上课,教导处工作人员及时捕捉课堂亮点。

四、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格教辅资料选用

1、学校坚决贯彻上级有关收费的规定, 收费规范,公示清晰,严格执行县教育局下发的2014春学期中小学收费标准,服务性收费、代收费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坚持自愿的原则,所有收费按规定开出合法票据,票据齐全,规范合理,报名收费前,在大门口设置展板公

示所有收费项目。

2、在学生用书方面,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公布的学生用书目录,及时发放学生课本、作业本。教辅用书采取自愿征订原则,杜绝违反皖教基【2012】18号文件规定的如乱征订教辅材料,搭售教辅材料,强制要求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等乱收费行为,按照教育【2007】6号文件的规定使用教辅用书,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五、继续坚持安全第一的观念,确保校园的平安和谐

学校安全重于泰山,责任在于防范。

1、开学初,学校对校园各处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对存有隐患的设施作了及时维修。

2、学校制定了安全工作计划,安全应急预案。

3、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了校长的开学典礼致辞,同时强化了安全教育和管理;充分利用班会和晨会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学校密切注视安全情况,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我校对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高度重视。学校加强了对学校食堂小卖部的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严把进货渠道,对食堂、小卖部卫生高标准要求,严格消毒和保洁措施,所有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5、门岗人员坚守岗位,对外来人员如实进行登记。

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问题:交通安全、食品存在隐患。校门口的大路路况较差,给学生上下学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周边有不少无证流动食品摊点,向学生销售“三无”食品。

建议:希望食品药监、卫生、工商等部门加强学校周边饭食摊点、副食店的监管,对违规经营的加大处罚力度,对无证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希望公安、交通部门在相关路段每天定点派交警,放置活动交通灯,确实解决校门口流动摊点乱停乱放问题,消除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隐患。

总体说来,新学期开始,在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全体教职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师生精神面貌好,教学常规工作,从一开始就全面步入正常化轨道,学校教学秩序井然。学校开学工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为本学期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惠民中学

2014年2月20日

推荐第7篇:0526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安居惠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安居惠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府办函〔2011〕15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南宁市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安居惠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南宁市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安居惠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落实南宁市2011年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目标责任的通知》(南府办〔2011〕50号)精神,由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牵头负责,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局、国土局、城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作为责任单位,开展2011年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安居惠民工程建设工作。为顺利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宗旨,以解决我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为出发点,以扩大保障范围,增加实物配租比例为目的,2011年通过新建和续建一批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作为我市保障性住房房源的补充,实现我市住房保障“应保尽保”的目标。

二、建设内容

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3000套,续建3100套,年内累计实施廉租房保障2.5万户;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4000套,续建1550套。

三、组织机构

(一)由南宁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审定各项工作方案,协调督促各有关单位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二)由南宁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住保办”)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日常工作,协调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组成相应的机构及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本区域内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

四、工作内容

(一)项目征地拆迁:由辖区政府负责完成项目用地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

(二)项目建设: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落实项目业主或代建单位直接组织实施项目的建设工作,包括前期工作及施工建设管理工作。

(三)项目移交:项目建成后,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工程验收合格后,纳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统一管理。(属政府直接投资项目须办理财务决算审批手续)。

五、任务分解

(一)新开工3000套廉租住房,已含在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纳入2011年南宁市住房保障目标责任状。

(二)续建3100套廉租住房,其中邕宁区廉租住房项目816套;凤岭北路廉租住房项目1176套;边阳街4—11栋危旧直管公房改造成高层廉租住房项目1200套。

(三)新开工4000套公共租赁住房,已含在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中,纳入2011年南宁市住房保障目标责任状。

(四)续建环卫公寓1550套公共租赁住房。

(五)年内累计实施廉租住房保障2.5万户。

六、时间要求

(一)新开工建设3000套廉租住房(2011年10月31日前)。

(二)续建3100套廉租住房(2011年12月20日前)

继续开展邕宁区廉租住房项目、凤岭北路廉租住房项目和边阳街4—11栋危旧直管公房改造成高层廉租住房项目的建设工作。

(三)新开工建设4000套公共租赁住房(2011年10月31日前)。

(四)续建1550套公共租赁住房(2011年12月20日前)继续开展环卫公寓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建设工作。

(五)年内累计实施廉租住房保障2.5万户(2011年12月20日前)。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确保我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顺利实施,加强对项目建设和保障工作的领导,分解任务,并层层签订责任状。

(二)创新机制,完善制度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土地供应、报建手续等问题;二是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资金使用情况等定期检查;三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专题跟踪督办、下发督办通知书等方式进行督促检查并定期进行情况通报;四是建立汇总分析制度,要求每周对项目进展情况及投资完成情况进行汇总,通过对投资完成情况的分析,了解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三)严格管理,确保质量

严格按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建设要求、国家施工规范和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建设。把好“三个关”,一是把好工程招投标关,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通过政府集中采购来择优选定施工单位;二是把好资金使用关,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做到层层把关,按工程进度统一拨付,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挪用、套取保障性住房项目资金;三是把好项目管理关,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进行落实,建立监督机制,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做到项目有人管,质量有人把,责任有人担,安全有保证。

八、职责分工

各有关单位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项目建设管理职责分工开展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后期物业管理队伍的选择及申请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中央及自治区补助资金,负责指导督促全市完成廉租住房保障工作。

(二)市发展改革委负责项目立项、可研、初步设计审批、申请廉租住房、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

(三)市财政局负责政府直接投资项目合同的备案、工程进度款及管理费的拨付。

(四)市国土局负责项目的用地预审,审核土地权属,提供相关地籍资料,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手续等。

(五)市城乡建委负责项目的施工图备案、审核施工许可、工程质量监督等工作,不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工程建筑材料、施工质量安全的达标情况、按设计施工图施工情况,并参与项目的竣工验收。

(六)市规划局负责出具项目的蓝线图,提供项目的规划设计指标,办理用地规划定点、规划审批等规划许可。

(七)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将财政投资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纳入住房公积金贷款试点项目。

(八)市监察局负责全程监督项目的建设工作。

(九)市审计局负责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受理项目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审核业务的报审及审计工作,以及与项目直接有关的建设、设计、施工、采购等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

(十)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项目用地的征地拆迁补偿、配合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实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

九、工作要求

(一)明确责任,做好协调。市各级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健全推进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各司其职,主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项目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二)强化监督,确保落实。市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监察力度,对工作开展过程中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办事程序、服务水平等进行全程监督和定期检查,依法保障各相关单位、居民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推荐第8篇:西藏强基惠民活动工作汇报

某某村工作队驻村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感谢您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我工作队检查指导工作,我是邦达村工作队副队长某某,很荣幸能够就半年来我们开展工作的一些情况向您们作简要的汇报。

去年开始,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按照区党委的英明决策部署,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坚决服从区党委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了活动有声势、有力度、有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统一步调,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锻炼,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与群众朝夕相处,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广阔的基层天地中,实现人生价值。

我工作对在驻村期间,在县、乡党委政府和地区、县强基惠民领导组的领导下,在邦达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强基惠民活动的五项主要任务,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职责,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积极主动的为村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和实事,推动了驻村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下面,我就驻村以来的各项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个详细的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一)工作队基本情况

我工作队系由。。。。。。组成,共5人。其中藏族3人,汉族2人;党员2名;均为男性。

(二)所驻村基本情况

我们所驻的八宿县某某村地处国道214旁,据某某镇5公里,海拔4300米左右,是典型的半农半牧村。我村现住户123户,现总人数1208人。有一个党支部,党员22人,团员16人。村干部7人,老党员4人,老干部2人,贫困党员2人。低保户24户,五保户4户,安居工程完成数83户。80岁以上老人16人,退伍军人11人,在校大学生7人。全村参加“新农保”的有232人。耕地面积1644亩,草场总面积2261亩,牛817头,羊1652头,马232匹,2011年人均年收入为4085元。村里有寺庙1座,占地面积25215平方米,属格鲁派,僧人53人,无*。

二、开展工作的情况

(一)深入调查摸底、吃透村情民意

驻村后,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我村的基本情况、吃透村情民意,一是及时对村里22名党员走访交谈,了解村内基本情况;二是对全村每户逐一进行走访座谈,摸清村情概况。全村123户村民,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全部走访

2 完。常言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村里的情况,村民最具有发言权。通过入户走访、聊天座谈等形式,基本掌握了邦达村的社会、发展等具体情况。按要求召开党员会议,群众大会,村两委会,有效发挥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热心村里事宜的积极性,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理解和参与,增进了信任,为扎实开展好强基惠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制度为保障

根据上级要求和我们开展工作的具体实际,为使工作开展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同时也便于使工作开展规范化、程式化,不随意,我们工作队与村里干部群众商议制定了《驻村工作队制度汇编》,使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走上正轨。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驻村后,面对邦达村“两委”班子工作能力不强,基层组织建设软散等情况,首先我们与乡选举领导小组一道具体负责我村组织建设等事宜;二是采取走访、座谈等方式,对该村群众对本村的现状以及以后的工作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调研;三是与原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与老村长、老党员、群众代表进行个别访谈,了解村内存在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怎样选好配强村的班子,谁做事公道正派、能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了详细调查;四是在平常工作中有意识的锻炼村两委班子成员。五是以强基惠民活动为契机,以“三项活动”为抓手,加强

3 村干部、党员理论学习。经过大家群策群力,现村两委班子工作能力显著增强,理论水平有所提高,群众满意度上升,村里一些疑难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四)一心一意为民办好事、实事

驻村以来,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的帮助群众解决难点问题。在上级的有力领导和大力帮助下,在有关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为村、一些困难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一是积极争取短平快项目。早在去年11月,我工作队刚刚驻村,就在县强基办、发改委、水利局的帮助支持下努力争取我村短平快项目——耕地灌溉用水设施维修改造,目前已经经历了项目立项、可行性评估、现场勘测、设计图纸和资金概算等阶段,正在等候批复,准备上马。此外,我们还于今年2月又及时增报了两个项目,分别是:修建牲畜防寒房舍的项目、污水沟加固项目。二是利用惠民资金积极为村民解难事。为村里两口水井安装电动水泵,方便群众生活;按计划在村里修建垃圾处理设施;看望慰问“三老人员”、贫困户等特殊群众,总计送去食用油8桶,砖茶7条,慰问金300元;从原单位为村民、学生捐赠衣物、书籍、玩具等总共27编织袋;;给每户发放慰问品两次,分别是军用铝锅一套和面粉一袋;依法为村民开具证明、代笔材料等60余份;联系原单位结对帮扶村里一名孤儿,工作队每名成员与一户困难群众结对子,

4 并发放慰问金总计500元,还帮助镇及县里联系16户群众,进行结对帮扶;统计2012年村里新增新农保人员,协助公安机关登记办理二代身份证;学生寒假时,开办文化辅导班,组织我村学生集中学习,辅导学生功课等。

三、狠抓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群众能力

不断学习终身学习,面对村级基层工作,经验少、村情复杂,我工作队在许多方面需要狠抓学习改进。为此我们制定了学习制度,例会制度,特别是以最近的“三项活动”为契机又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认真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区党委、昌都地委和八宿县委的各项文件精神,学习各种强农惠农政策、涉农文件和各种农业科学知识,向群众学习,深入群众,多倾听群众呼声,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当好农牧区各项政策的宣传员,推动农牧区改革、稳定和发展。通过加强学习,为我工作队扎实开展强基惠民活动提供了有了保障。

四、不足之处

一是工作队受限于驻地讯息不畅等条件,开展工作时效性不够,对外宣传不力;二是由于工作队成员以前都是普通教师和新分大学生,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开展工作不够得心应手;三是我村村子大,人口多,上百户居民,超过千多人,是邻村的近三倍。但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惠民经费(10万元)和能够申请到的项目经费与邻村一样。这就必然导致

5 我们工作捉襟见肘,在开展慰问帮扶,办实事等方面和其他村相比财力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深刻领悟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贯彻执行相关文件精神,严格遵守纪律,努力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切实为驻地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把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开展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村民的期望。我们相信,有区党委的坚强领导,有地委、县委的带领指导,我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某某村驻村工作队 2012年5月4日

推荐第9篇:惠民致远实验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汇报材料

规范语言文字 创建文明校园

——惠民致远实验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施行)》,现就我校语言文字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惠民致远实验学校是2011年惠民县委县政府引进的,由江苏教育集团投资一亿余元创办的惠民县第一所高起点、高品位的九年一贯制现代化民营学校,是惠民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学校地址为惠民县孙武五路2号,位于新老城区结合部,汽车站斜对面。校园占地面积156亩,由东南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规划建筑面积49500平方米,学校已建成建筑面积36867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较为完善,拥有高标准的综合行政楼、教学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公寓楼、餐厅、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等。拥有53个教学班,在校生2300余人,教师208人。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精神,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改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大力提高全体师生语言文字素养,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增强了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程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构,把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总体

- 1文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此外,我校还安排了语言文字工作专项经费,为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从语言文字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部门,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该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我校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把增强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学生运用规范语言文字能力的要求纳入了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且通过学校日常管理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来加以贯彻实施,切实发挥学校教育的基础效应和长期效应,真正从推进规范语言文字的源头——学校基础教育的层面来实抓好语言文字工作。

(三)制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计划,使语言文字工作落到实处。为更加卓有成效地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我校根据市、县教育局的安排部署,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抓好常规管理,以确保工作目标顺利实现。一是给每位教师配发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学习资料,并张贴了现行教师普通话测试标准和期限,加强了学习力度和用语用字的规范教育。二是向全校教师发出“人人都说普通话,个个都写规范字”的倡议。学校领导班子带头使用普通话,要求教师做到口语练习与日常教学相结合,自觉使用规范语言与日常监督相结合,从而使普通话不单是课堂语言,而且也成了

- 3行个别辅导和强化训练,来达到正确发音、切实提高普通话水平的目的。为了更方便有效地突破以上难点,我校校园广播系统在教室配置了有声广播,教师可随时方便快捷地通过收听广播矫正发音。

(二)严把教师上岗关。多年来,我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对新分配教师严把语言文字关,要求普通话不达标不能上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书写不规范不能上岗。学校每年举行的教师业务技能比赛中,把普及普通话、运用规范字作为重点内容来抓,通过开展演讲、朗诵、“三字(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一话(普通话)”比赛等形式,不断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做到了有计划、有评比、有反馈。

(三)常抓教师用语用字规范化。我校坚持把教师使用普通话、运用规范字列入学校每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要求教学必须使用普通话,板书、教案及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等要用规范字。每学期开始,教导处在检查全校教师的备课教案时,对用字、书写格式都有明确要求,并且评定等级,作为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学校在全体师生中发出“课堂内外说普通话,校园内外说普通话”的倡议,教师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一律使用普通话,营造了说好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四)严把教师业务考核关。我校把语言文字规范能力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特别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不讲普通话,不能参加优质课评选,不能晋升职称。并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列入教职工年度考核内容、聘任条件、评优选先条件等,从考核中加强了督促,

- 5语简化字,能正确识别、书写常用汉字,笔顺正确,字形标准,以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能力。学生的作业必须使用规范汉字,老师每天按时批改作业,及时纠错。这样,在日常教学中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能力,落实了教育学生规范用语用字的目标。

(二)发挥学校各种活动的载体功能。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我校还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推广普通话、正确使用规范汉字的教育。我们在教学楼、办公室和教室等显眼的位置设置张贴了宣传推广普通话的标语口号,通过橱窗、黑板报、横幅等方式宣传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开设了早读课、课外阅读课和朗诵兴趣小组,开展了古诗文诵读、师生普通话比赛和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把演讲、诗文朗诵、书法、大合唱、口头作文和知识抢答作为“校园文化艺术”的重要比赛项目,鼓励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喜闻乐见的方式使规范的语言文字真正为学生所使用,创设了文明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识,培养了学生从小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

四、挖掘有利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创建文明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

为切实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各种条件,坚持做到校园文化建设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相结合。具体做到了“三个注重”:

(一)注重发挥校园环境的宣传阵地作用。我们在校园内设立了宣传栏、橱窗、张贴画、永久性宣传标语,教学楼和教室等公共场所

- 7均要求师生用普通话来进行交流,用规范汉字书写慰问信、贺年卡、小标语等,受到有关单位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抽调专人对社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进行指导帮助,提供咨询服务,充分发挥了学校在语言文字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学校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也深知,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工程,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我们从事的是推进整个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基础性工作,肩上的责任十分重大。这次检查评估,是我们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为改进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扬长避短,通过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增强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运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能力,努力开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新局面,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推进全社会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做出不懈的努力。

惠民致远实验学校

推荐第10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惠民资助工作汇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感谢城乡“两免一补”资助政策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我是( )区( )小学三年级的一名班主任,我叫( )。今天来到这样隆重的场合作报告,我有些忐忑,不知该怎样说,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想如实地汇报我对资助工作的想法和做法。

当我看到《济南市财政局 济南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时,我很为我的学生能够遇上这样的惠民政策而高兴。这意味着,我班里的几名家庭困难的学生将会在每学年得到政府补助的800元生活费。此时,我不知道怎样形容我内心的感受。

去年的九月一日,我刚刚接下了现在的班,我有一个习惯:无论中午还是晚上,我必定看完当天每个时段的所有作业、写完工作反思、板书留下叮嘱后才会离开,因此,我往往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有几次中午,我批阅完作业,要把作业本抱进教室的讲桌上时,一进门就看到鑫鑫同学早早地就一个人坐在课桌前写着作业,我知道他是吃小饭桌的,所以,他返校比较早,也在情理之中。我也就没往心里去,只道是他是个乖巧的孩子,不在外面贪玩,要早回来学习。因此,我总会面带微笑,颇感欣慰地问候他一句:“这么快就吃饱饭回来啦!”他也总会习惯性地“嗯”一声。起先因为都已经中午12点多了,孩子吃完饭早返回学校也在情理之中,我也没有多想,可是直到有一次,我走得比平时早了一些,大概刚刚放学不足一刻钟,我抱着作业本去

1 教室时,他又出现在座位上,这令我十分惊讶——从11:30下课铃响起到站队、整队、随队离开学校去小饭桌吃午饭,绝不可能仅仅在十五分钟内就能完成,并返回学校的,这样的神速,令我感到不安,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已经使我有了一种职业敏感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不去小饭桌吃饭,是不是有难言之隐?是否需要我的援手?我忍不住对孩子说,如果是饭菜不合口味,就告诉家长,让家长去跟小饭桌谈一谈。孩子那种胆怯的眼神,让我特别怜惜,我又补了一句:“你不去小饭桌吃饭时,他们会退钱吗?”孩子不假思索地说:“会!”这引起了我的重视。我本能地想到必须要打电话约见孩子的妈妈,因为长期不吃午饭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见到孩子妈妈的那一刻,我想我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不去小饭桌了。从穿着上就可以断定孩子生活在一个经济拮据的家庭里。他小小的年纪,定是想用少吃午饭的方法为家里减少开支,帮妈妈做点儿什么的。孩子妈妈跟孩子单独交流后证实了这一点.为孩子的善良懂事和身世处境,我的双眼湿润了,心,就像一颗晶莹的露珠划过叶尖,承受着碎裂的痛。

通过每学期的家访活动和细心观察,我了解到另外还有四名同学也是生活在面临着不同困难的家庭里。每次订杂志时,他们的家长都不同意给他们订阅任何读物,每次教辅收费时都是拖到最后才交上。他们没有像样的文具,我可以平时批发一些,以奖励的方式送到孩子们手里,可是这样的帮助只是杯水车薪。别人订新校服时,他们却只能望而却步;别人交流新看的课外书时,他们却还在翻看着几年甚至几年前的破旧作文书。可以想象,这种生活状态下,孩子们想要实现

2 自己的小小心愿都是很困难的。我困惑着,煎熬着,特别想发出一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呐喊。我相信他们终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学好问,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奋斗成就未来。可是眼下的困难,他们如何承受呢?我所能做的,就是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情况,尽我所能地帮他们争取补助。

学校后勤张主任得知我反应的学生情况后,连续分两天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叫上大队辅导员江老师和我一起对这几位同学进行家访,送上学校的关怀,并传达这一政策。 政策带来的喜悦,温暖和打动了学生和家长的心。对他们而言,真可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了。按照政策要求,我班符合条件的五名同学的申请都获得了批准。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心理健康地成长,我又悄悄悄找他们谈话,告诉他们家庭贫困,不是他们问题,不必因此而自卑,他们跟其他同学都是平等的,他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去改变现状,赢得尊严。同时,也让他们不要埋怨父母,因为父母给出的爱从未因为贫穷而减少分毫,他们终其一生都竭尽全力给出他们所能给予的最好的条件。

从此他们的脸上有了笑容,学习有了劲头,对老师充满了敬意,对班级、对学校满是爱与感恩。他们的家长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收入微薄,有的肩负着赡养重病老人的重担,有的子女较多,抚养困难;有的是单亲家庭,另一方不肯支付孩子的抚养费,他们中有的不仅要照顾双方生病的老人,甚至他们自己就是病人,可他们都没有想过经济困难就该理所应当地接受补助,能够得到这次补助,他们高兴,但

3 也有些不安,因为他们祖祖辈辈都知道不可以不劳而获。他们教育孩子要多为班集体做事,无论在学习上、劳动上,还是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时都要竭尽全力,对得起老师和学校的照顾。鑫鑫和嘉嘉的妈妈还单独联系我,问我她们可以为学校做些什么?她们说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不可以什么都不做就接受恩惠。

我觉得很快乐,也很幸福,因为不仅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我们的家长和学生也具有着最最淳朴善良的本性和做人应有的尊严。党的资助政策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接受政策补助的五名同学中,有两人在各方面都一直积极进取,不曾有丝毫懈怠,与过去相比,更是全力以赴,没有让人失望;另外三名同学原来常常不能完成作业,总是偷懒,没有学习动力。可是在这一学期,他们都可以认真完成作业了,只是涵涵因为书写特别慢,我跟他谈可以给他把作业减半,可是他不肯,他说他多花一些时间就能完成,不想跟其他同学不一样。

看着孩子们健康地成长,看着他们也可以在课间捧读一本属于自己的心仪的书,看着不再有人为了给家里省钱而饿肚子,看着他们积极上进,不肯放弃„„我很想高喊一声:感谢祖**亲!感谢政府关怀!感谢可敬的家长和懂事的孩子们!感谢组织让我不断以自己是一名党员而自豪!

在今后的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细致地关注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变化,及时为有困难的孩子送上爱心,为他们争取符合政策要求的补助。用我的真心和组织的爱心,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4 感谢大家的倾听,我的汇报完毕。

第11篇:安居文体

(总第72期)

2012年6月15日

●高考动态 省高考巡视组巡查安居高考工作…………………1 ●特色亮点 人民日报高度评价区教育局“党员积分制”工作…3 ●教育民生 六一儿童节 社会各界情系安居学子……………5 ●效能建设 区教育局“三个明确”推进效能建设集中整治活动……6 ●综合其他 全区2000余名教师、干部集中充电……………7 ●外界评论 ………………………………………………………9 ●简 讯 ……………………………………………………10

●高考动态

省高考巡视组巡查安居高考工作 6月6日,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魏成松、省教育考试院计划信息处处长章昉带领省高考巡视组一行莅临安居区,巡查全区2012年高考工作。

当天,在实地查看了考点建设,听取了全区高考安全保密工作、考前诚信教育和考风考纪教育组织工作、区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建设等工作的情况汇报后,巡查组对安居区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考前诚信教育和考风考纪教育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安居育才中学考点各项准备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招生办 杨旭)

副区长胡均蓉督查高考食品安全卫生工作 6月5日,副区长胡均蓉带领区教育、工商、卫生、药监等部门负责人一行深入安居育才中学考点,就全区2012年高考食品安全卫生工作进行了督查。

当天,胡均蓉一行围绕学校食堂食品进货与储存及管理情况、学生超市食品安全卫生、学生饮用水安全和学生住宿环境卫生等方面,对全区2012年高考食品安全卫生进行了全面检查。胡均蓉要求相关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时刻紧绷食品安全卫生这根弦;要注重精细管理,全力确保食品安全卫生工作时间与空间的全覆盖;要全面落实措施,严格食品进货、加工各个环节,全力确保2012年高考安全卫生工作万无一失。

(安全卫生股)

区教育局三措施做好2012年高考安全卫生工作 一是强化检查。会同区国土、住建、卫生、药监等部门对高考考点进行了全面的安全工作大检查,对发现的隐患迅速进行了整改。二是健全制度。区教育局、高考学校、高考考点学校分别成立了安全工作小组,制定了《2012年高考安全保卫、卫生及后勤保障工作方案》等相关制度,切实将责任细化、落实到人。三是部门联动。联合区公安、药监、卫生、交警、交运等相关部门切实做好考点周边治安环境治理、保密、食品交通安全等工作,形成高考安全卫生工作合力。

(安全卫生股)

全区“四个一”扎实做好2012年高考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做到上下“一盘棋”。成立了2012年普通高考安居考区委员会,组建了考务组织、安全保卫、环境整治、后勤保障等9个工作组,150余名工作人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逐层负责”的原则全方位为高考工作服好务,护好航。二是增强责任意识,做到内外“一个调”。落实高考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追究制、重大问题报告制、招生考试督察制五大制度,签订目标责任书400余份,确保了制度明确、责任到人。三是落实监督考核,做到始终“一个劲”。区教育、公安、监察、卫生、保密等近20个部门及相关学校提前制订了工作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同时,加大了联合执法力度,对考场布置、安全保密、考点周边环境治理等加强督查整治。四是强化考点建设,做到每个考场“一个样”。投入资金231万元,建成区高考指挥中心1个,标准化考点2个,标准化考场161个。

(办公室)

●特色亮点

人民日报高度评价区教育局“党员积分制”工作 日前,《人民日报》以《创先争优进行时:遂宁推行党员积分制》为题,对全市推行党员积分制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报道中,《人民日报》对安居区教育局大力推行党员积分制工作,特别是注重积分制成果运用这一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为了建立科学完善的党员考核评价体系,促使党员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进行转变,自2010年8月以来,区教育局机关党支部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将党员加强理论学习、遵守工作纪律、履行基本义务等作为“平时表现”,结合党员为安居教育发展做出的贡献,进行每月打分、季度评级、年终选优。积分管理结果作为党员干部提拔、评优、晋职、晋级重要条件。通过实施党员

积分管理,进一步营造了教育系统“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办公室)

安居区举行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 6月4日,以“阳光下成长”为主题的安居区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在安居小学隆重举行。

据了解,此次艺术节为时半年,历经校艺术节、片区艺术节、区艺术节三个阶段。此次集中展演,共表演了舞蹈《快乐的竹竿舞》、留守儿童情景舞《遥远的妈妈》等优秀表演类节目14个,共展出摄影、书法、绘画、剪纸等优秀作品368幅。此次艺术节,共评选出艺术表演类等次奖60个,艺术作品类等次奖145 幅,艺术教育优秀论文40篇;通过开展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的艺术活动,在营造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内涵发展。

(办公室)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 安居职中获多项一等奖 日前,从安居职中获悉,该校在2012年遂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才艺)大赛上,取得佳绩,获多项一等奖。

据悉,本次大赛中,安居职中参加了大赛5个大项20个小项的比赛。除获得团体一等奖外,还有唐胜、吴廷瑶等8名同学,谭强、黄小彬等4名老师获各组一等奖。此外,学校藏区学生在本次比赛中也表现不俗,成绩可圈可点。其中,杨西霞同学在汉字录入与编辑排版比赛项目中获得三等奖,布旦拥忠旺加同学在普通车工比赛项目中获得三等奖,成为本次比赛的一大亮点。

(职教股)

全国新课标写作才艺大赛 育才中学40名学生获奖 日前,从安居育才中学获悉,该校在第五届“文心雕龙杯”全国新课标写作才艺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校78名学生参赛,共有40名学生获得

等次奖。其中,一等奖8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优秀奖2名。

(安居育才中学)

●教育民生

六一儿童节 社会各界情系安居学子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市区部门、乡镇、企业、社会团体等纷纷走进安居各学校,看望慰问安居贫困学子,与他们一起欢度节日。

6月1日,太平洋保险公司遂宁支公司、安居佛教协会、安居曲艺协会爱心人士深入到安居特校,看望慰问特校学生,与他们一起欢度六一儿童节。当天,太平洋保险公司向安居特校捐赠了6000元爱心款。

(安居特校)

日前,中国移动遂宁分公司团委书记刘洋,大安乡副乡长冯迎辉一行来到大安小学,看望慰问该校贫困少先队员,为他们送去了价值2000元的节日礼物和节日祝福。

(大安小学 赵勇)

日前,市交通局工会副主席冉丽梅,遂资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裁杨雪松,保石镇副镇长易建生一行来到保石小学,看望慰问贫困学子,为他们送上了图书、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并与孩子们一起欢庆节日。

(保石小学 蒋国) 日前,遂宁荣兴大都会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姚云军一行到西眉镇竹林村小学,为学生送上了衣服、文具盒、水彩笔、水杯、图书、幼儿玩具等节日礼物和节日的祝福。

(西眉小学)

马河初中开展扶助系列活动近段时间来,马河初中各班分别

开展了以“扶残助残,有你有我”系列活动。活动分为主题班队活动、黑板报评比活动、专题讲座、爱心捐赠、结对帮扶等。倡导全体师生为残疾儿童少年献一份爱心、尽一份力量,在全校师生之中营造了一个理解、尊重、爱护、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马河初中)

白马卫生院免费体检活动走进解放小学校园 6月6日,白马镇卫生院医务小组来到解放小学,为全校师生开展免费体检活动。

这次体检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视力、口腔、外科、内科等项目。体检中,医护人员对学生进行细致地检查,并传授了相关的疾病预防知识。体检结束后,学生的体检结果将记录于《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表》并作为学生健康成长档案。

(解放小学 张林)

●效能建设

区教育局“三个明确”推进效能建设集中整治活动 今年以来,区教育局突出“三个明确”扎实开展效能建设集中整治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明确目标。出台了“五个禁令”、“十条规定”、“十五条要求”等纪律条例及《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集中教育活动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明确了整治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二是明确重点。集中整治活动主要针对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高效服务和优质工作意识,把杜绝“游离中心”、“墨守成规”、“办事拖拉”、“遇事推诿”、“工作马虎”等不良现象作为根本出发点,促进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工作作风进一步改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明确措施。完善考评奖惩制度,强化督查,把集中整治活动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对开展整治活动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凡是被集中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曝光、通报的,单位一律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个人在年度考核中不能评优秀。

(监察股)

区教育局扎实开展“效能四督查”活动

区教育局把开展效能建设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把解决突出问题和建章立制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在“效能督查”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系统效能建设。一是认真督查干部职工出勤、工作纪律情况。二是认真督查干部职工执行请销假制度情况。三是认真督查干部职工遵守去向公示制度情况。四是认真督查学校实行坐班制度情况。

(监察股)

●综合其他

安居区2000余名教师、干部集中充电 为进一步提高全区班主任水平,6月2日,区教育局举办专题学习活动。邀请全国十佳班主任、教育部班主任首席专家丁榕老师到安居讲学,全区教育系统2000余名教师、干部现场听课“充电”。

讲座中,68岁的丁榕老师结合自己40多年的从教经历,围绕做一个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了解学生的需要——按需施教,掌握必备的心理咨询技巧——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等方面,以大量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地诠释了班主任工作,给与会教师送上了一份丰厚的教育知识大餐,进一步提高了全区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

(办公室)

区教育局扎实开展“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 一是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制定了宣传活动方案,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校园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确保了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二是精心组织,强化落实。各校园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标语横幅等宣传平台,强化环保知识进课堂,全面增强了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此外,在6月5日,区教育局在安居城区设立集中宣传点,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三是强化督查,确保实效。区教育局将此次

活动作为近期校园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明查暗访组就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严格将督查结果纳入全区校(园)安全卫生工作的年终目标考核中,切实确保工作不流于形式。

(安全卫生股)

区教育局召开校园安全工作会 6月12日,区教育局召开校园安全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中、省、市防学生溺水工作紧急会议精神,就全区教育系统防学生溺水等近期校园安全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会议要求全区教育系统要认真落实中、省、市、区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要强化“一岗双责”、细化目标任务,切实将工作传达到位、安排到位和督查到位;要高度重视、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防学生溺水等近期校园安全工作意识;要多管齐下、狠抓落实,全面确保防学生溺水等近期校园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要强化督查、严格责任追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安全卫生股)

安居200名教师课堂“比武”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日前,区教科所组织全区高中、初中、小学、学前教育四个学段,9个学科共计200余名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展评活动。

本次活动采取层层比拼、层层选拔的方式进行,通过各学科评委客观、公正、公平地评选,共评出区级一等奖35名、二等奖46名、三等奖28名,优秀组织奖6个。本次展评活动,充分展现了安居教师的课堂技艺,达到了以“展”促“教”,以“展”促“研”,以“展”促“练”,以“展”促“学”的目的。

(教科所教研室 阳小彬)

●外界评论

5月22日《人民日报》刊载: 创先争优进行时:遂宁推行党员积分制 6月5日《教育导报》刊载: 2300名班主任听专家讲座 6月7日《教育导报》刊载: 安居区3000考生入驻考点 6月5日省教育网刊载:

安居区:教师、干部享受知识大餐 6月12日省教育网刊载: 安居搭起艺术展演大舞台 ●简讯

6月7日,全国著名青少年心理教育、亲子教育专家、北师大教授李宝星为解放小学全校老师、学生、家长带来了一场生动而精彩的名为“激发孩子持久学习动力”演讲报告。

(解放小学)

6月5日上午,水井中学举行以“在阳光下成长”为主题的第三届艺术节。本次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锻炼了学生能力。

(水井中学)

第12篇:富民安居。。

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书(样本)

一、前言

按照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要求,我办会同xx街办莲花村以及田心组理事会成员,对该小组进行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编制工作于2006年8月15日开始,到田心组进行了现状调查,收集资料,并听取有关领导和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本月作出了规划方案讨论稿。经过多次征求村民和理事会意见并报村委会和xx街道办事处同意,对此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完成了本规划编制。规划成果包括:田心组现状图和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两个部分。

二、概述

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3)《江西省 „„(快文网省略52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书(样本)

关于对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0年民政局新农村派出单位工作总结

2010年农业局新农村工作总结

2010年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汇报范文

2010年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2010年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2010年驻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个人工作总结

2010年环卫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镇2010年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总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年工作总结

化。本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充分利用新323公路两侧及其它非耕地进行建设,在通组水泥公路两侧,完善基础设施来满足农民生活、生产需要,因地制宜、灵活布署、耕作半径合理,有利于进城上班或经商务工等,并有利于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方便农村奔小康和现代生活的需求等原则。

(2)村庄建设环境与场地分析

本次规划的田心组自然村紧邻新323公路两侧和充分利用沿稍江河的优势,邻近康唐公路的砖混结构房屋已具有一定的建设规模,并且交通条件好,有利于改建、扩建,形成公路条块状紧凑布局。

(3)村庄建筑质量评价

本着合理延续原有村庄空间格局进行有序建设原则,对原有砖混结构保留(除个别对整体规划有较大影响之外),但外墙应统一粉刷或外贴瓷砖,土房依据理事会确定的时限分期拆除改造。

(4)规划总则

①规划范围:田心组规划范围依照新323公路和康唐公路,以及村通组公路,规划好沿稍江河的房屋和新323公路一侧房屋。

②人口与用地发展指标选择和规模预测。根据国家《村镇规划标准》、按村庄人口规模及常住人口数量规划及xx街办农村城市化及远景发展需要,发挥该地块邻近市区所在地优势,201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200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80亩。

③村民建房主要技术标准

宅基地标准:利用稍江河规划好一条沿江路,在新323公路和通组公路两侧规划用地建房,因地制宜,沿公路两侧地势较低的地方可按一层地下室农用设计,二层按经商需要设计,三层以上按住家设文章版权归大 秘书网作者所有!计,每户宅基地面积≤180平方米,占用耕地的,每户≤120平方米

住宅主楼基底面积≤宅基地面积的70%

日照间距:旧房改造≥南侧建房高度的0.9倍

新村建房≥南侧建房高度的1.1倍

连体房屋不宜超过4户。住宅停车位按每户1个配置

低层住宅建筑密度≤30%,容积率≤0.6

多层住宅建筑密度≤25%,容积率≤1.1

(5)规划布局:村庄布局以沿公路两侧和稍江河布置为主。

(6)基础设施规划

①道路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硬化沿江小路,硬化通李屋、新立园、老屋组环组道路,实现莲花村组组通水泥路的目标,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5米,硬化宽度4.5米。

2)小区内道路规划:区内道路规划分两级,即干道与支路。干道红线宽度5米,硬化宽度4.5米;支路红线宽度4米,硬化宽度3米。

3)道路竖间:规划干道最大纵坡不超过5%,支路最大纵坡不超过 „„(未完,全文共2267字,当前只显示136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书(样本))

本文来源于:http://www.daodoc.com/1w/67/133980.htm 本站为您免费提供“一站通服务”(即帮您下载其它任何收费网站的文章!)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村建设规划滞后。长期以来,村级规划建设处于“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的状态,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有的虽然有了规划,但过于简单,或是适用性不强,难以指导建设;或是有了规划不按规划建设,存在乱搭乱建、建设水平低、杂乱无章、重复建设现象,并且大多农民受封建迷信等陋习的影响,不靠科学规划,而是依靠风水先生选址定向,严重阻碍了村庄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也增加了农村管理的难度。

2、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由于农民的环境自律意识差,农村大部分村庄普遍存在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苍蝇乱飞、污水乱流、摊点乱摆、牲畜乱放等脏、乱、差现象,农村生活垃圾、废水处理等问题较为严重,同是,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不正当使用化肥、农药等,也造成农村环境不同程度受污染。

3、农民思想观念落后。随着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但部分农村居民封建思想、宗族观念及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小农意识浓厚,只看重眼前利益及局部利益,法律知识贫乏、法制意识淡薄,违法违纪行为仍有出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村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农村建设资金匮乏。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巨大,县乡村财力薄弱,尤其是在农村“三减免二取消”后,镇、村二级只能够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根本没有财力投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二、几点建议

1、加大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力度。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大量资金的投入作为物质保证,这不是农村集体经济自身能够一力承担的,因此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倾向、两个支持”的论断,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城市和工业对农村农业的反哺力度,逐步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并向农村倾斜。一方面要加大中央、省、地级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农村改水、改厕、改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确保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各项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政府为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形式、多类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在继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同时,积极研究并通过贴息、税收、补助等政策措施,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农业农村建设。

2、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要加大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做好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规划,规范农业产业化与集约化生产模式,有效控制工业化与城镇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要使用科技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大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和可降解地膜的力度,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排污情况的监督管理,减少农业自身导致的污染。

3、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当前,大多农民素质不高,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对建设新农村缺乏足够认识,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不少地方存在干部热、群众冷的现象,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让农民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农村居民知足长乐、固步自封、怕冒风险、不讲效率的生活生产态度,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4、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对接、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抓紧全面实施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研究解决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问题。不断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5、要细化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标准和基本内容。要细化和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内容,如何建、怎样建,建些什么、建成什么样才算是新农村,结合各地实际,要有一个指导性标准。同时,要强化示范,实行打造亮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不能急于求成,要建立新农村

第13篇:安居汇报

x乡安居富民工作汇报

中共x乡委员会 x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向检查组一行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安居富民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今年,x乡安居富民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县人大的监督下,严格按照工程质量和监督检查标准,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周密安排、狠抓落实、严把质量,深入扎实地推进工程进度和质量,下面就安居富民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乡位于县城南部123公里,全乡总面积1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365万亩,下辖5个行政村,13个村民小组,15个站所(学校)。全乡总人口15672人,其中农业人口14880人。2012年我乡安居富民工程任务为160户,截至目前,全乡申报建房144户,开工44户,其中主体完工4户。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责任。

为加强安居富民工程的领导和协调,乡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x乡实施安居富民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安居富民工作副乡长任副组长,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和主要责任人,同时乡政府与各村签订了安居富民目标责任书,并指派专门的安居富民工程专职工作人员1名,具体负责安居富民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措施落实,随时了解安居富民工程的动态进展情况,检查、部署安居富民工作,及时解决一些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自上而下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层层有人落实的联动工作机制。

(二)广泛宣传,积极动员,营造氛围。

在实施安居富民工程中,我乡始终将宣传动员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利用晒经岛巴扎日、远程教育等媒体,组织人员通过悬挂横幅、发宣传单以及现场发放安居富民工程补贴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安居富民工程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认真向群众讲解安居富民工程的技术知识,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提高了群众修建安居富民房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三)强化措施,规范程序,把好质量。

为保证安居富民工程质量,我乡在加大技术服务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认真参照上级部门提供的施工图纸,严格按图纸施工,坚持“拆旧建新,原址重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的原则。二是根据安居富民工程的实施进度,邀请专业人员深入现场,对在建房进行检查和指导,及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安居富民工程顺利实施奠定基础。三是在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特别是地基、圈梁质量,选用合格的砂石料,要配齐钢模板、振动棒,做好圈梁光度和混凝土强度等基础工程。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能整改的限期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工程推倒重来,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竣工房,严格进行验收。通过严谨细致的工作,目前全乡开工新建的安居富民房,均不存在质量问题。

(四)管好资金、专款专用、及时发放。

在安居富民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严格管理,做到了专款专用,为建房户发放建房补贴每户万元,资金由乡财政通过“一卡通”的方式直接支付,同时对补贴情况进行公示公告.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五)及时统计、及时上报,一户一档。

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乡城建办及时做好安居富民工作的统计、信息及其他材料的上报工作,为我乡建房户建立了档案资料,做到了一户一档,资料齐全,数据准确。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在实施安居富民工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由于缺少建房技术人员,安居富民工程整体进度相对缓慢。

2、由于砂石料运价高以及我乡地下水位较高等原因,导致地基造价费用较高。

以上是我的工作汇报,不妥之处请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第14篇: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校法治教育工作汇报(.5.23)

加强法治教育,构建平安校园

——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法治教育工作汇报

学校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提升意识;规范管理,强化能力”的方针,全面落实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坚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长全体师生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学校管理运行机制良好,干群关系融洽,校园平安和谐。现就学校法治教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安居职中于1958年建校,2003年12月,学校成功创建为四川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5月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成功创建遂宁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内务管理示范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219人,在籍学生学员2106人。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形成了学校行政班子—专业组长—班主任为主,法制副校长何绪所长、法律顾问范兵远律师双及驻校干警为辅,全体教师、保安、住校生管理员、食堂从业人员全员参与的工作网络。

我校学生人数多但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133名藏区“9+3”学生,学习、生活习惯较差,教育管理难度很大。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学校法治教育是建设平安校园最有力保证。近年来,我校以培养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意识为目标,大力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治育人保障

1 成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校长具体抓,各职能部门协调推进”的法治教育组织机构。明确校长为法治教育的主要领导者和发动者,动员组织学校教师、家长积极参与,从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教育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给予有力的保障。聘请凤凰派出所警官担任法治副校长,与区司法局、法院、关工委等部门建立法治教育共同联合体,通过不定期举办专题法治讲座和法治实践活动,形成了“校长监督、司法行政部门指导、德育领导小组组织班级具体实施、师生共同参与、全社会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软硬件建设,完善法治育人条件

我校不断强化法治教育基地软硬件建设,不断提高面向青少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能力。一是强化硬件建设。精心布置法治文化走廊、法治宣传橱窗、法治文化灯箱、法治景观石,与廉政文化走廊相得益彰;开辟4个法治教育课堂和1个法治教育大讲堂,可同时容纳400人聆听讲座;重点打造了模拟法庭、法治阅览室、法治展览室、情感宣泄和心理咨询室等4个功能室,设施齐全,环境整洁,为承接大型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创造了条件。二是强化氛围建设。学校以培育“和谐、特色、发展”的校园文化为目标,把校园文化与法治思想相结合,营造浓厚氛围,潜移默化地开展法治教育。通过壁画、雕塑等景观浓厚法治宣传氛围;把法治教育与文体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绘画大赛、读书征文比赛、艺术节、体育比赛、演讲主持人比赛等文体活动中融入了法律知识,让青少年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受到了形象的法律教育。

(三)加强形式创新,提升法治育人活力

2 一是巩固课堂教学主渠道。充分利用德育课等课堂进行法治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禁毒条例》、《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实现教学有计划、学习有教材、任课有教师、上课有教案、课时有保障。二是抓住重点时节,开展校内法治教育。利用重大节假日和特定宣传日,主动邀请共建成员单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11.9”消防教育宣传日,我校开展了“关注消防、珍爱生命、共享平安”为主题的消防安全知识竞赛;“6.26”国际禁毒日、全国法治宣传日,宣读倡议书,组织“小手拉大手、带法回家”活动;组织开展“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法在我心中”、“文明礼仪伴我行、和谐环境共营造”、“交通安全宣传月”等主题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法礼认知水平,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提高防灾应急水平。通过开展一系列地专题法治宣传教育,广泛掀起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新高潮。三是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观看青少年预防犯罪教育片、法治电视节目、“警钟长鸣”栏目、参加法律知识竞赛等,使对学生的教育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四是发挥对校外人员的教育功能。利用共建资源,开展校外法治实践。我校利用共建成员单位资源,积极开展以“模拟法庭”、旁听庭审等为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对法律的感性认知。组织凤凰社区群众和安居城区学生到阶梯教室观看法治图片、到法治书屋阅读法治书籍等,让社区群众在校园里收获法律知识,增强学校法治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法治育人力量

一是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确定一

3 名老师担任法治宣传教育讲解员,针对不同群体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分管副校长举办《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职业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题讲座,使对教师的法治教育得到全面落实,依法执教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在每个寒暑假、节假日发放《告学生家长书》,劝戒学生家长远离“黄赌毒”,切实做好假期内学生的法治和安全教育。二是邀请法治副校长、派出所警官为全校师生上法治教育课,并通过座谈、警示教育等形式,以案讲法、以事论理,援助帮教“问题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邀请遂宁市普法讲师团成员到校举办普法系列报告会,不断更新和拓展教师、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教育水平。

(五)加强阵地宣传,优化法治育人环境

一是在学校图书室专门设立“法律图书角”,不定期添置法律法规和案例分析等法律书籍,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觉接受法律知识的熏陶。二是与区文明办、区人民法院等单位组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共建单位,每学期组织学生到法院、戒毒所、拘留所等地参观学习,让学生在实地体验中明辨是非、懂法守法。三是成立心理咨询室,及时化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解答青少年生活成长的疑惑并进行心理和法治辅导,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四是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报刊、黑板报、法治宣传窗、LED显示屏等阵地开展宣传,举办普法“黑板报、法治报刊”比赛等法治知识展示活动,通过日常的点滴渗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进一步提升法治意识。

(六)抓好三个结合点,提升法治教育水平

一是把法治教育与事业单位法人结构治理工作相结合,努力

4 探索、构建现代办学机制。学校以《章程》为准绳,建立有效的内部竞聘机制和分配机制,提升教职工的紧迫感、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全面修订了涉及党务、校务、教务、教科研、政教、师资管理、总务后勤、工会、团委等各个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程度明显提高,办学活力明显增强。

二是把法治教育与巩固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成果相结合,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学校制定了《学生文明礼仪检查制度》、《请假与销假制度》、《外来人员接待制度》、《领导带班及中层干部值班制度》、《班主任常规工作制度》、《学生公寓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强化过程监督和量化考核,充分发挥制度的针对性、约束性和实效性,建立了由学校校级班子考核行政值周、行政值周考核值周教师、值周教师考核班集体、班主任考核学生个体的“考核链”,每天在电子显示屏上公示考核结果,每周集会总结,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制度建设,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常态化格局,学校校风好、班风正、学风浓。

三是把法治教育与藏区“9+3”学生的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在藏区学生管理工作中,狠抓中职学生“三禁两不”、“十不准”管理,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和法纪教育;建立了教师与藏区学生“一帮一”帮扶制度,内地学生与藏区学生“一对一”结对子制度,推行24小时跟踪服务机制。通过以上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形成了藏区学生吃饭有人陪同、睡觉

5 有人看护、活动有人组织、生活有人关心、学习有人帮助、困难有人解决的良好局面。

三、工作成效

通过经常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明确了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让他们知法、懂法,能够用法律来约束自己言行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不仅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让学生的行为由他律逐步向自律转变,起到了极好的教育效果。学校依法治教、廉洁从教、规范办学等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近年来没有出现一例违法犯罪和重大违纪违规事件,学校涉及党风廉政、依法办学、师德师风等问题有效投诉为零。学校多次得到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市区禁毒办、防邪办领导好评;有北川七一职中、蓬溪县大石中学、城南中学、安居区聚贤中学、中兴中学等单位到校观摩学习交流。

我们知道,学校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反复的工作,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存在方式方法缺乏创新等问题,恳请大家帮助!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用法治的思维来思考学校的发展,用法治的举措来规范办学行为,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努力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遂宁市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 2017年5月23日

6

第15篇:惠民两节期间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工作汇报

惠民县“两节”期间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工作汇报

为确保“两节”期间饮食安全,切实把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全县人民过上一个安全、祥和的节日,自2016年12月23日起,我县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食品监管责任

我县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并根据职责分工,明确监管重点,将食品安全监管任务落实到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县食安办于12月26日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同时通过加大协调力度,落实各成员单位责任,确保各项食品安全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确保节假日期间食品安全零事故。我局接到通知后立即召开中层会议,明确整治工作重点和要求,并下发《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二、突出重点,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一是本次行动以食品安全风险多发的食用农产品养殖单位、屠宰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商品集散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以及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等为重点部位和区域,以畜禽养殖、屠宰、销售,水产品养殖、运输、储存,蔬菜瓜果种植、运输、储存,食品小作坊生产、销售等为重点环节,加大对在畜禽养殖、屠宰环节使用抗生素以及非法

使用“瘦肉精”等禁用物质、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非法使用禁用兽药及化合物、违规使用违禁剧毒高毒农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二是针对春节期间食品消费特点,对消费量大的粮食制品、肉及肉制品、食用油、豆制品、禽蛋制品、调料和调味品、乳制品、婴幼儿辅助食品、水饺、元宵、汤圆等重点品种进行专项检查。针对食品安全问题隐患比较集中场所、环节开展突击检查,依法查处非法添加、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经销过期变质食品等各类违法行为,坚决杜绝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重点抓好对各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抓好进货查验、索票索证、购销台帐等市场准入制度的落实,切实做好食品安全追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维护节日期间食品市场秩序。

三是加大了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学校周边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力度,针对食品安全薄弱环节,重点检查餐饮服务单位的环境卫生、餐具消毒、原料采购、制作流程等方面,检查其是否按照许可范围开展经营,从业人员是否持健康证上岗,是否落实食品原辅料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特别是加大了对以畜禽肉制品、乳制品、水产品、蔬菜、自制调味料、海米、酱腌菜等节日消费量大、食品安全风险高的重点品种食品的监管,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了一次监管漏洞和食品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整改,消除隐患。截止目前,我县共出动执法人员772人次,安排抽检抽测92批次,检查食品经营主体312家,

提出整改意见58条。

三、加大宣传,营造食品安全浓厚的氛围

抓住节日期间人口流动性强、流动量大、宣传效应强的特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各类协会和食品安全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作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渠道,借助文艺汇演、休闲广场、年货市场、农村大集、民俗活动等春节特色场合,采取通俗易懂、灵活多样的形式,结合实际开展食品安全普法教育和科普宣传,教育和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进一步增强法律、道德、诚信意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防范能力。

四、加强值班,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为确保“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万无一失,我县将认真落实节日值班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等各项制度,领导干部亲自带班,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值班纪律,坚守工作岗位,按规定如实记录当日值班有关情况,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确保了一旦遇有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能够迅速按照规定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置。

惠民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2月23日

第16篇:夏店乡卫生院惠民服务工作汇报

夏店乡卫生院惠民服务工作汇报

夏店乡卫生院以“支部创先进、党员争先锋、群众得实惠”为目标,结合行业特色,大力推行各种形式的惠民、便民政策。着眼于服务患者、方便群众,为病人服务做到用心倾听、耐心解答、精心治疗、细心照顾、热心服务、衷心祝福,以满意服务创先,力求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我院开展了多项惠民服务。

一、夏店乡卫生院始终以农民群众得实惠为落脚点,强化农村合作医疗一体化建设,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高标准建设了18处卫生室,打造“15分钟”医疗圈,让农民步行15分钟就能看上病。

二、深入落实新农合便民服务活动,引导参合农民合理消费、合理治疗、合理转诊,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实施“即时结报”与网络直报制度,方便参合农民报销。全县各地患者来院就诊,均可享受治疗、消费、报销、随访“一条龙服务”。

三、施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

四、免费提供规划免疫接种、健康咨询、计划生育指导、家庭访视、健康体检等多项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了以甲型H1N1流感、流脑、手足口病、麻疹等为重点内容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大量发放宣传资料。

五、为全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将全乡居民的健康状况纳入系统化、信息化管理。每年为65岁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患者及重症精神病患者提供一次免费体检和四次随访。

六、针对孕产妇特殊人群,医院将为其免费发放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提供免费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哺乳期随访及婴儿听力筛查。

七、改善医疗环境,今年我院投资20万元完成了门诊病房大楼装修工程,并配备了全新的门诊、住院设施,方便了群众就医,为住院患者提供了温馨的治疗环境。

夏店乡卫生院

第17篇:安居才能乐业

安居才能乐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对“安居”明确如下: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这一年,围绕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切实增加保障房供给所做的工作,均达到了年初预设的目标。地方对共有产权保障房的探索,被期许为住房保障新思路。在2014年伊始,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并轨也有了政策上的明确。

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

“好事再难也要办好”

棚改实际启动已近十年。从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间,全国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1260万户,基本建成750万套,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

2013年,我国棚户区改造工作稳步进行,一组数据显示:全年共改造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含煤矿)棚户区、国有垦区危房、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场危旧房304万套。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去年9月在接受采访时称,根据各地汇总的数据,全国还有1400多万户需要进行棚改。齐骥表示,尚未改造的棚户区大多远离城市、县城,即使在城市中心区的棚户区,建筑密度都很大,加之各地一般都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相对以前改造的,待改造的难度更大。齐骥同时指出,最主要的难题是资金缺口大。住建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张学勤则形容这类棚户区改造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汪利娜也向人民网记者指出,资金、土地问题,在这类棚户区改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面对“难啃的硬骨头”,齐骥的回应直接而有力:“好事办好不易,再难也要办好”。汪利娜对棚改持肯定态度,认为不仅提升了困难群众的生活信心,还能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品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013年6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棚户区改造,包括增加财政投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和完善安置补偿政策等六项政策。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2013年底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央明年投资方向确定,主要投向棚改保障房等。

第18篇:人才安居草案

深圳市人才安居暂行办法 (修正草案送审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根据《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运用市级财政资金和市政府筹措的住房,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实行人才安居的活动。

第三条 市住房保障部门负责人才安居申请的受理、审核、分配及监管;负责定期向社会公布人才安居实施情况;会同市人力资源保障、市规划国土、市公安等部门以及各区(新区)建立全市统一的人才安居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全市人才的身份、户籍、社会保险、住房情况和住房保障情况等信息共享,逐步实现人才安居网上申请、受理、查询、公示、投诉、监督等功能;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定期开展人才安居执行情况的核对和检查。

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定期拟订本行业人才安居重点企事业单位名录。

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负责牵头制定人才认定标准,根据市住房保障部门的要求提供人才参加医疗保险情况。

市财政部门负责会同市住房保障部门制定人才安居货币补贴计划,按计划落实资金,并负责根据市住房保障部门出具的发放明细向人才集中支付补贴款。

市规划国土、公安、卫生人口计生部门、各区(新区)负责根据市住房保障部门的要求,分别提供实施人才安居必需的住房、户籍、计划生育、享受区(新区)住房保障政策、市(区)人才奖励政策等相关情况。

第四条 市人才安居工作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召集,市住房保障部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市财政部门、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等参加,研究审议人才安居有关重大事项,日常工作由市住房保障部门负责。

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拟订的本行业人才安居重点企事业单位标准和名录,由市住房保障部门汇总形成本市人才安居重点企事业单位名录草案,报市政府审定后,对外公布。

第五条 人才安居采取实物配置和货币补贴两种方式实施。

实物配置包括免租住房、产权赠与、租住公共租赁住房和购买安居型商品房等形式,货币补贴包括购房补贴和租房补贴等形式。

第六条 人才已婚的,应当以家庭为单位申请租住公共租赁住房或者享受购房优惠政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应当作为共同申请人。

每个家庭只能租住一套公共租赁住房;人才同时符合租房补贴、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的,只可以享受一种安居形式;申请人及其配偶均符合申请条件的,可以各自申请享受租房补贴政策。

人才同时符合多个人才层级的,按照其最高人才层级实施人才安居,但其自愿按照低人才层级申请的,不可以按照高人才层级再次申请;人才层级提升后,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标准的,可以再次申请享受人才安居政策。

人才自愿承租或者购买低于其人才层级所对应的面积标准住房的,低于面积标准部分不予补偿。

免租金入住公租房超过面积标准的,超出的面积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收取租金。

第二章

杰出人才安居

第七条 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未租住政策性住房、未享受市(区)人才奖励政策的杰出人才,可以按照下列程序向市住房保障部门申请免租金入住不超过200平方米的住房:

(一)申请人通过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对申请人的资格和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

(二)、

(五)、

(六)、

(八)、

(十一)项规定的申请材料进行查验后,按照市住房保障部门的要求提交需复核的申请材料。

(二)市住房保障部门会同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各区(新区)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配偶享受本市购房优惠政策、租住政策性住房、享受市

(区)人才奖励政策等情况进行审核。

(三)审核合格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安排住房,与用人单位、申请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

第八条 杰出人才免租住房房屋租赁合同租赁期限不超过10年;10年期限届满后可以续租。

租住免租住房的,不得转租。免租期间发生的物业管理、水电气等费用由承租人自行负担。

杰出人才离开原用人单位未退房的,在被本市新用人单位录用之前,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向市住房保障部门交纳50%租金,一年后仍未被本市新用人单位录用的,按照市场租赁指导价向市住房保障部门交纳租金。

第九条 杰出人才在本市工作居住满10年,或者经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认定作出突出贡献且入住后在本市工作居住满5年的,可以通过其用人单位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第三十条第一款第

(一)、

(二)、

(五)、

(六)、

(八)、

(十一)项规定的材料,申请赠与所租住房的房屋产权。

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对符合赠与产权条件的,提交市人才安居工作联席会议审定。

经审定同意赠与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签订房屋产权赠与合同,原房屋租赁合同自行解除。

第三章

领军人才安居

第十条 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未领取过领军人才租房补贴、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未租住政策性住房、未享受市(区)人才奖励政策的领军人才,可以参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程序申请免租3年的住房,其中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须具有本市户籍。

领军人才免租住房建筑面积标准为:

(一)国家级领军人才不超过150平方米;

(二)地方级领军人才不超过100平方米;

(三)后备级人才不超过80平方米。

领军人才通过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对申请人的资格及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

(二)、

(四)、

(五)、

(六)、

(八)、

(十一)项规定的申请材料进行查验后,按照市住房保障部门的要求提交需复核的申请材料。

第十一条 领军人才免租住房免租期内的管理,参照第八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执行。

免租期届满后需续租的,领军人才应当通过其用人单位,提交本办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的材料申请续租。经市住房保障部门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签订租期不超过3年的房屋租赁合同,租金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计算。

第十二条 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未租住政策性住房、未享受市(区)人才奖励政策的领军人才,在本市仅有一套本办法出台之后购买的商品住房的,可以向市住房保障部门申请领取(含续发)购房补贴,其中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须具有本市户籍。

领军人才应当按照下列程序申请购房补贴:

(一)申请人通过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对申请人的资格和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

(二)、

(四)、

(五)、

(六)、

(八)、

(九)(地方级、后备级)、

(十一)项规定的材料,以及房地产买卖合同(权利人或者买受人为申请人)。进行查验后,按照市住房保障部门的要求提交需复核的申请材料。

(二)市住房保障部门会同市规划国土、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各区(新区)在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及其配偶享受本市购房优惠政策、购房、租住政策性住房、享受市(区)人才奖励政策等的情况进行核查。

(三)核查合格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集中在本部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

(四)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用人单位提交足额发放由其分担的购房补贴凭证。

(五)市住房保障部门收到凭证后,提请市财政部门向领军人才一次性发放30%的购房补贴,通知市房地产登记机关限制相关房产转让。剩余70%在后续5年内按半年度等额发放。

(六)市财政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向人才集中发放补贴款。

第十三条 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未租住过免租住房、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未租住政策性住房、未享受市(区)人才奖励政策领军人才,可以按照下列程序申请领取(含续发)累计不超过3年的租房补贴:

(一)申请人通过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对申请人的资格和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

(二)、

(四)、

(五)、

(六)、

(八)、

(十一)项规定的申请材料进行查验后,按照市住房保障部门的要求提交需复核的申请材料。

(二)市住房保障部门会同各区(新区)在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配偶享受本市购房优惠政策、在本市租住过免租住房、租住政策性住房、享受市(区)人才奖励政策等情况进行审核。

(三)审核合格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集中在本部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

(四)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提请市财政部门拨付补贴款,并通知用人单位。市财政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向人才集中发放补贴款。租房补贴按月按半年度直接划入申请人个人账户。当年未领到租房补贴的,下一财政年度一次性补领上一年度应发的租房补贴

第十四条 购房补贴不超过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住房建筑面积标准购房价的50%(80平方米×50%),由政府和用人单位分别承担80%和20%,购房单价以申请时市规划国土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市场普通商品住房平均价格计算。

领军人才租房补贴标准为:

(一)国家级领军人才4800元/月;

(二)地方级领军人才3200元/月;

(三)后备级人才2560元/月。

第十五条 自市住房保障部门受理购房补贴申请起,领军人才在本市工作满10年的,所购房屋产权可以转让。领军人才在本市工作未满10年申请办理房地产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因按揭而进行的抵押登记除外)的,市房地产登记机关应当暂缓登记,但领军人才退回补贴款的除外。

领军人才在领取购房补贴、租房补贴期间离开原用人单位的(退休的除外),原用人单位应当在提请续发补贴时通知市住房保障部门。市住房保障部门从离职当月起,暂停发放其购房补贴、租房补贴。

领军人才被本市新用人单位录用后,由新用人单位持人才劳动合同、身份证明等材料,向市住房保障部门申请继续发放剩余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市住房保障部门继续发放剩余购房补贴、租房补贴。

第四章

高级人才和中初级人才安居

第十六条 在本市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未租住政策性住房、未享受市(区)人才奖励政策的中初级人才和高级人才,工作单位属于本市人才安居重点企事业单位名录范围,且其职称、学位、年龄条件符合以下规定的,可以申请租住公共租赁住房或者领取(含续发)租房补贴:

(一)高级人才:正高级职称且未满50周岁,副高级职称且未满45周岁;

(二)中初级人才:国内外全日制高校毕业的,博士未满38周岁,硕士未满33周岁,学士未满28周岁。

前款所列年龄条件,以申请年度的1月1日为审查、判断时点。

高、中初级人才购买安居型商品房的条件、标准、程序及监督管理等,按照本市安居型商品房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高、中初级人才家庭租住公共租赁住房,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60平方米;单身高、中初级人才租住公共租赁住房,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40平方米。一套住房可以安排多人租住,但人均建筑面积约15平方米左右。 高、中初级人才租房补贴标准为:

(一)具有正高级职称的高级人才,2000元/月;

(二)具有副高级职称的高级人才,1500元/月;

(三)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初级人才,1000元/月;

(四)具有硕士学位的中初级人才,500元/月;

(五)具有学士学位的中初级人才,200元/月。

高、中初级人才领取租房补贴的期限不超过3年。

高、中初级人才首次租住公共租赁住房的期限不超过3年。租赁期限届满的,可以申请续租。

第十八条 高、中初级人才公共租赁住房、租房补贴实行集中受理审查制度。

市住房保障部门在市政府网站和本部门政府网站公布公共租赁住房房源、数量、位置、受理期间、受理地点等信息,以及租房补贴的受理期间、受理地点等信息。

第十九条 公共租赁住房通过人才个人轮候、重点单位定向配租等方式出租。

面向人才个人轮候的,可以参照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程序申请;有户籍的人才还可以按照《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轮候与配租办法》的规定进行申请。

面向重点单位定向配租的。由重点单位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出申请,市住房保障部门根据用人单位所属产(行)业影响力、产(行)业紧缺程度等情况,结合公共租赁住房的可供应情况,拟定配租方案报市政府审定。

第二十条

高、中初级人才个人租赁合同租期不超过3年。人才年龄符合本办法规定的,首次租住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按同地段公共租赁住房租金的80%收取;人才年龄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或领取过租房补贴又租住公共租赁住房的、或续租的,租金按同地段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取。

单位租赁合同租期不超过3年,租金按同地段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取。入住人员(含配偶)在我市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未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人员(含配偶)入住或变换后,应当向市住房保障部门及时备案。

单位或者申请人需要提前终止租赁合同的,应当书面通知市住房保障部门,按照合同约定退回住房,经核查没有违规违约行为的,市住房保障部门收房后,退回保证金。

租赁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或者申请人按约定退房且没有违规违约行为的,市住房保障部门收房后,退回保证金。在合同期满后仍有租房需求的,应当在合同期满前3个月按照本办法规定提出申请。

申请人有严重违法行为不适宜享受人才安居政策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可退回保证金,单方终止租赁合同。

第二十一条 高、中初级人才按照下列程序申请政府租房补贴:

(一)申请人通过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对申请人的资格和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

(三)、

(四)、

(五)、

(七)、

(十)、

(十一)项规定的申请材料进行查验后,按照市住房保障部门的要求提交需复核的申请材料。

(二)市住房保障部门会同市规划国土、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各区(新区)在402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享受本市住房优惠政策、购房、缴交社会保险、租住政策性住房、享受市(区)人才奖励政策等情况进行核查。

市规划国土、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各区(新区)应当在收到市住房保障部门提请协助核查函后15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核查意见。

(三)核查合格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在本部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的合格人数所需补贴总额应当在财政预算之内。

如果合格人数所需补贴总额超出财政预算的,按申请人的年龄(出生年月日)排序轮候。年龄相同的,按身份证号排序。超出部分不公示。

(四)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提请市财政部门集中拨付租房补贴,并通知用人单位。市财政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向人才集中发放补贴款。租房补贴按年度直接划入申请人个人账户。当年未领到租房补贴的,下一财政年度一次性补领上一年度应发的租房补贴。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在领取租房补贴期间离开原用人单位的,用人单位应当在提请续发补贴时通知市住房保障部门。市住房保障部门从离职当月起,暂停发放其租房补贴。

申请人又被本市人才安居重点企事业单位名录内用人单位录用的,由新用人单位持规定申请材料,向市住房保障部门申请继续发放剩余租房补贴。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继续给予申请人租房补贴。暂停发放租房补贴期间,不计入租房补贴时间。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申请人以隐瞒或者虚报学历、职称、人才认定文件、户籍、住房等情况的方式弄虚作假提出申请,或者以弄虚作假、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骗取本办法规定的人才安居优惠政策的,依照《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处理。

涉嫌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可以直接移送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四条 人才取得免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或者货币补贴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并单方解除房屋租赁、购房补贴协议或者终止发放租房补贴,收回免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

(一)人才认定文件被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撤销的;

(二)申请人被处以刑罚处罚不宜享受住房保障政策的。

第二十五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单位未按要求改正的,处5万元罚款,在下一年度内不再受理该单位为其员工提出的公共租赁住房、租房补贴申请:

(一)隐瞒事实,帮助其员工提交申请或者骗取实物配置的;

(二)向本单位不符合条件者或者非本单位员工出租、出借公共租赁住房的;

(三)未及时查处其员工违规转租、出借公共租赁住房行为的;

(四)单位调整入住人员未备案的;

(五)擅自改建、扩建或装修租赁房屋或者改变租赁房屋用途的;

(六)利用公共租赁住房从事非法活动的。

第二十六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单位未按要求改正的,处3万元罚款,在下一年度内不再受理该单位为其员工提出的公共租赁住房、租房补贴申请:

(一)为本单位不符合条件或非本单位员工申请领租房补贴的;

(二)申请人在领取租房补贴期间离开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未按本办法规定通知市住房保障部门的。

发生前款规定情形的,单位应当向市住房保障部门退回申请人已领取或者多领取的租房补贴款,并可以依法向申请人追偿。

第二十七条

人才或单位应当缴交的罚款及退回的补贴款全额缴交(退回)前,暂停单位所有人才安居工作。

单位及人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除依法进行处罚外,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将其纳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在本部门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示,同时将公示内容抄告其主管部门或所属单位和征信机构。

征信机构应当依法将申请人违法行为在征信记录中作不良行为记录。

第二十八条 有关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不按规定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自有形式的住房包括已经取得房地产证或者购买但未拥有完全产权的政策性住房、集资房、拆迁安置房、军产房、自建私房、商品住房等。

本办法所称政策性住房是指各类带有政策优惠性质的住房,包括准成本房、全成本房、社会微利房、全成本微利房、经济适用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周转房、人才公寓、产业配套住房等。

本办法所称购房优惠政策,包括购买过政策性住房或者享受过购房补贴政策。本办法施行前针对高层次人才实行的购房贴息视为本办法规定的租房补贴。

本办法中有关产权赠与和免租租住的信息,市住房保障部门需及时告知市财政部门。

第三十条 本办法涉及的相关申请材料如下:

(二)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出具的人才认定证书;

(三)毕业证、学位证,或市人事主管部门认可的高级职称证书;

(四)社会保障或者医疗保险卡号(港、澳、台同胞以及外籍人士可以提供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作为替代);

(五)劳动合同;

(六)申请人(配偶)身份证。非本市户籍需另行提交居住证,港、澳、台同胞以及外籍人士应当提供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身份证明;

(七)申请人(配偶、未成年子女)身份证。非本市户籍需另行提交居住证,港、澳、台同胞以及外籍人士应当提供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身份证明;

(八)申请人、配偶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未租住政策性住房、未享受过市(区)人才奖励政策、未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声明;

(九)户籍证明;

(十)申请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本市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申请人、配偶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未租住政策性住房、未享受过市(区)人才奖励政策、未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声明;

(十一)用人单位担保文件。

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应当在其人才证书的有效期内申请免租金租住公租房、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申请赠与住房、续租、续发购房补贴、续发租房补贴的,不受人才证书有效期的限制。

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制定本条第一款第

(八)、

(十一)项规定材料的格式文本,并在本部门网站公布供申请人及用人单位下载使用。

第三十一条 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理机构应当参照本办法实施人才安居。

第三十二条 在本市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在市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中初级人才和高级人才,符合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第

(一)、

(二)项、第二款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租住公共租赁住房,但不可以申请租房补贴。

第三十三条 人才安居的具体实施形式、条件、标准、程序确需调整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提出调整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三十四条 人才安居政策与其他住房保障政策不可以同时享受。已享受市(区)住房补贴政策或市(区)人才奖励政策要求依据本办法享受购房补贴的,须扣除已领取的补贴金额。扣除已领取补贴款的,视为没有享受过该补贴款对应的政策。

各类人才已享受广东省有关人才住房货币补贴的,在享受本市人才安居政策时应当扣除广东省人才住房货币补贴金额。

本办法施行以前本市有关人才住房政策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第19篇:安居富民总结

察布查尔县2011年安居富民工程总结

一、安居富民工程

1、加强组织领导。安居富民工程的组织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重、时间紧、标准高、投入大、要求严、涉及面广。要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成立自治县安居富民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县安居富民工程领导小组专设县安居富民工程办公室,配齐配强具体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办公设备,县安居富民工程办公室负责全县安居富民工程的综合协调、组织实施、计划任务的制定和下达、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农村工匠和建房户的培训、资金筹措和管理、信息上传下达、安居富民政策的宣传落实、方法措施的制定实施、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安居房的竣工验收等工作。要求各乡镇场、村(队)两级相应的成立安居富民工程组织机构,认真组织实施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形成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工作格局。

2、科学规划:各乡镇场要从实际出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尽快做好规划的编制、修编工作,各乡镇场的总体规划与安居富民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全面对接。县建设部门协助乡镇场做好总体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按照多个类型提供庭院和户型规划的指导意见。组织建筑设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提供房屋建设户型统一图集。完成了两个整村推进村规划编制工作,两个游牧民定居点的规划区在编制中。县安居办编制完成了自治县安居工程图集,并制作了具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特

色的民居户型、庭院布置效果图供建房户参考。县农办牵头,组织相关产业部门协助乡镇场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完成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3、广泛组织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乡镇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大力开展农村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把地震的危害性、建房的紧迫性、实施的必要性向农牧民群众讲清楚。使农牧民群众被动建房变主动建房,有效敦促自治县安居富民工程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全面完成自治县安居富民工程目标任务营造良好氛围。

4、加强农村建房户及工匠的培训工作。县安居办加大了安居富民工程管理人员,农村建房户和农村工匠的培训力度。今年1—2月份对全县15个乡镇场、66个村的安居富民工程管理人员和建房户进行培训,培训人数达6652人次。积极采取措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免费进行钢筋、砌筑、抹灰与技术工种的培训,培养农村当地的建筑技术技能人才,要求各乡镇场组织当地能工巧匠成立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承建当地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建筑施工队伍,做到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层层有人管,村村有人干。

5、建房对象与补助标准的确定。各乡镇场在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把农村现有不能抵御抗震设防裂度(7度)的,没有抗震构造措施的土坯房和泥浆砌砖、空心板盖顶的农牧民住房都要列入安居富民工程新建计划内确定建房户。

政府补助对象为农村户口的农牧民,非农业户口的不予

补助。乡镇场要深入群众逐村逐户摸排、反复对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真正把最困难、最需要解决住房的农牧民列为建房对象,确定补助标准。严格按照农牧民自愿申请、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村委会审查、乡镇场政府审核的程序确定建房户和补助标准,并登记造册上报县安居富民办。农村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特困户,经县扶贫、民政部门审核备案后统一上报县安居富民办公室,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公示制度,补助对象的住房状况、建房面积、结构、补助标准等基本信息要在乡、村两级政务、村务公开栏内公示,要达到党委、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目的。

6、多渠道筹措建房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资金主要通过建房户自筹为主 ,政府补助、援疆资金、对口扶贫、项目配套、群众互助、银行贷款等多渠道解决,凡是自治县用于农村建房的各类资金一律捆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原则上:(1)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每户补助一万元。(2)2011年把东买里村、纳旦芒坎村作为安居富民工程的标杆性工程来抓,整村、连片推进,打造全疆一流的安居富民边境一线扶贫开发项目示范点。捆绑中央、自治区补助资金200万元,援疆资金200万元,边境一线扶贫试点项目资金800万元用于东买里村120户、纳旦芒坎村80户安居富民工程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配套,力争达到全疆标杆性安居富民工程要求。(3)加格斯台乡97户游牧民定居点、坎乡153户游牧民定居点作为2011年定居兴牧的标杆性工程来强势推进。(4)援疆资金主要用于全

县20个村的整村推进工程建设和特别困难群众的住房建设,实施连片建设,充分发挥援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力争2011申请自治州整村验收7个村(东买里村、良繁场

二、三连、阿顿巴村、舍里木克村、格热木村、帕尔哈舍里村),2012年整村验收7个村(蒙霍尔村、清泉村、纳尔浑村、博斯坦村、寨牛录村、三盘村、良繁场一连),2013年整村验收6个村(依拉齐村、乌珠牛录村、堆依齐村、切吉村、孙扎齐牛录村、扎格斯台村)。(5)建立健全财务、物资管理和监督检查制度,加大对安居富民工程各类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做到不截留、不挪用、不侵占,要将建房情况、资金物资到位、使用情况纳入政务、村务公开内容,向群众及时张榜公示。县纪委监察部门牵头,会同县安居办、财政、审计、扶贫、民政、畜牧等部门加强补助资金、物资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务必做到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确保资金(物资)安全,确保干部安全。截止到12月4日,开工数6338户,开工率103.9%,竣工6139户,竣工率100.64%,入住5555户。已发放钢筋1618.213吨,水泥37908吨,资金到位12396万元,其中:安居富民补助资金8540万元,援疆资金1830万元,边境一线扶贫资金1550万元,节能减排补助资金476万元。已下拨12396万元。其中:建房户补助资金9630万元、支付钢筋款1436万元、支付水泥款1330万元。农户信息档案录入6100户,录入率100%,并在网上公开信息。

7、严格工程质量监管,保证建材物资供应。县安居富民办和各乡镇场要把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农村安居富民

工程建设的关键性工作来抓,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完善工作制度、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对农村建房户特别是贫困户安居房建设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检查,提高建房质量,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发现工程质量问题要及时整改,严把工程质量关,要做到农牧民群众对住房质量满意、对技术服务满意、对指定的优惠政策和执行情况满意、对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满意。

8、切实抓好备工备料。建筑材料是制约农村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重要问题,砖、钢材、水泥、砂石料十分紧缺,工程施工旺季价格上涨很高。自治县2011年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建筑材料以政府招标采购方式订购了5126吨钢材、4.6万吨水泥。

8、建立建房户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各乡镇场要建立富民安居工程建设信息上报制度,每月上报每次富民安居补助资金使用情况、建材发放情况和工程进展情况,由县富民安居工程办公室汇总后报送县委、政府,并将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有关建议等以简报、通报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报送州富民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农村建房户档案管理工作,农户档案是检验富民安居工作的重要资料,各乡镇场要切实加强建房户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按照要求积极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归档工作,做到一户一档案,该存档的资料一定要齐全,该录入信息档案库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第20篇:富民安居信息

中青班学员考察霍城县富民安居工程建设

2013年4月11日,伊宁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行30余人在霍城县党校的安排下,参观考察了霍城县水定镇和兰干乡的富民安居工程住宅小区,听取了当地干部对小区的介绍,并到村民家中做客。据了解这些小区建成后,促进了辖区经济发展,集中配套了市政设施,优化了生活环境,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通过考察活动,学员们充分认识到:大力推进“富民安居”工程,是自治区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两大民生工程,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事关广大农牧民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事关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符合广大农牧民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迫切愿望。

学员在水定镇幸福新村富民安居工程住宅小区考察

学员在兰干乡新荣村富民安居工程住宅小区考察

《安居惠民工作汇报.doc》
安居惠民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