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汇报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BB村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汇报

再接再厉求发展

争当新农村建设排头兵

——王江泾镇荷花村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汇报 我们王江泾镇荷花村是王江泾镇的中心村之一,地处王江泾镇建汾公路2公里处,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49亩,水田面积2479亩,所辖25个村民组,总户数768户,总人口3048人;其中党员69名,共青团员96名。近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勤俭、创业、务实、发展”的奋斗精神,立足本村,突出重点,在巩固市级文明村创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发展,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共进,开创了建设新农村的新局面。先后获得“嘉兴市文明村”、“ 嘉兴市先锋工程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嘉兴市三无达标村”、“浙江省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现将近年来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改造基础设施,使村民生活质量更优越

一是大力发展经济,使群众生活更宽裕。经过多年逐步调整完善,全村经济形成了以个体丝织业为主,多种经营为辅的多元化格局,成为全村共同奔小康之道。拥有喷水织机为2827台,其中私营企业为1067台,家庭织机户为1760台,经车19套,倍捻车36台,2005年上交国家税收119万元。2005年全村工业总产值3932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8元。同时,不忘农民增收。将《荷花村报》第

三、第四版分别定为“信息文摘”、“农业生产”版,传播致富信息和生产技术,及时传达盛泽东方丝绸市场和王江泾南方丝绸市场行情。加强了农民技术培训,两年来共培训群众3期计180人次,促进了劳动力转移。

二是加强了设施改造,使群众出行更便利。两年来,根据“改善村容村貌、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目标,我们对环村道路、桥梁、卫生设施等公益事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在前几年陆续投入的基础上,2005年又投资92万元对通组道路进行水泥硬化。因村级经济困难,我们进行了多方筹措资金,动员企业、经商老板捐款相助,2003年收到捐款8.32万元,2004年收到捐款12.8万元,2005年收到捐款8.18万元,三年累计29.3万元。几年来,我们村在道路建设上总投入170多万元,目前全村已全部通上整洁、平坦、宽畅的水泥路,村主干道路宽度达到5.5米,村通组道路宽度达到3.5米。同时投资7.5万多元,在村主干道路上安装路灯,为村民出行提供了方便,村民称赞“简直像城里一样了”。

三是进行了环境卫生整治,使生活环境更整洁。我村在2004年通过了市级一般整治村的验收的基础上,2005年又进行全村整治,使受益面扩大到全村每家每户,对农户房前屋后和道路两旁的垃圾进行彻底清理,疏浚河道?公里,清理河面?公里,有效地改善了水质。在“双整治、双建设”工作中,我们投入6.5万元取缔露天粪缸638只,村新建三格式化粪池616套,使改厕率达96.5%。对全村395个建筑性坟墓进行清理,全面消灭了建筑性坟墓。自2003年开始,全村农户生活垃圾实行桶装化,每户发放垃圾筒一个。落实专门人员组成保洁员队伍,每天到农户家中将收集垃圾,并运至填埋场集中处理。整治工作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恢复了农村自然怡人的风光。

二、进一步改善文化设施,让群众生活更丰富

一是建设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活动。2005年,我村加大投入,建设了村文化活动中心。中心配有电视录像室、棋牌室、图书室、阅览室、乒乓室、教育培训室和篮球场等设施,购买了电视机、VCD机等器材,为全村群众提供文化体育和娱乐休闲场所;配有500余册图书和各类报刊的图书室,为全村群众提供了文化食粮。村文化活动中心活动建成后,群众休闲了有新去处。节假日经常性的开展文体比赛,积极参加区、镇组织的活动。在2006年秀洲区“新城杯”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室)乒乓球比赛中,我村取得了个人第二名、团体第三名的佳绩;2006年国庆节期间,我村参加本镇举办的“诚恒杯”篮球比赛,取得了第四名的佳绩。

二是加强了文化队伍建设,注入活力。设立了村文化辅导员1名,专职管理员1名,兼职管理员2名,成立了由11人组成的中老年文艺业余演队1支,由12个人组成的青年篮球队1支,由6人组成的乒乓球队1支。加强对队伍的管理与培育,组织文化辅导员参加了区文化馆的培训,不定期地邀请区文化馆、镇文化站的老师前来指导排练。同时发挥团支部作用,发现有文艺才能的青年团员,组织他们参加镇、村组织的文体活动。

三是积极推进现代化文化设施,与时俱进。全村有线电视终端入户率93%以上,农户都能收看到30多套电视节目,有线广播覆盖率100%。98%的农户安装国内直拔的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村也得到了升级,全村建立了一个移动电话虚拟网,大大方便了全村移动电话用户的信息沟通。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同时,电脑和电信宽带也已进入了我村的平常百姓家庭,为我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基础。

三、进一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民俗乡风更文明 一是创办《荷花村报》,架起了村民与村干部沟通的桥梁。为了沟通群众,让村民及时了解本村的工作动态,创建对村民进行教育的有效载体,自2004年5月起,我村创办了《荷花村报》,每月一期,免费赠阅给每户农户。村报版面分为四版,第一版综合新闻;第二版工业动态;第三版信息文摘;第四版农业管理。平时根据要求,开展主题专版教育,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八荣八耻教育等。从今年4月份起,我们还专门开辟了计划生育服务专栏,让村民对计生政策、计生知识有更多的了解。村民对《荷花村报》赞不绝口,特别是一些上年龄的村民和一些老党员,一期报纸都要反复阅读。有位老党员说:“我平时行动不便,很少出去,对村里的事知道的少,自从有了村报让我对镇里、村里的事有更多的了解。” 二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文明新风。两年来,我村以“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风尚”为目的开展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在前几年开展的“双思”教育、农村现代化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村报这一媒体,运用图片、文字等形式开展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艰苦再创业的思想教育,展开大讨论。结合我镇创建省级文明镇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给每户农户发放一本有关文明的读本。同时,每年抓好九星级文明户的复评工作以及“五好文明家庭”和“学习型家庭”系列评创。通过评创,群众思想素质普遍提高,集体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个私经营户纳税率达100%,乡风明显好转。

三是开展“双结对创文明”活动,促进自身文明程度快速提高。我村与市委宣传部、嘉兴日报社结对的两年时间里,我村一直主动联系,经常性开展互访,形成制度。每年春节前,两家单位都要来访贫问苦。嘉兴日报社指导《荷花村报》的编辑工作,并免去了《荷花村报》全部的印刷费用。2005年7月,市委宣传部了解到我村一户特殊困难户的18岁的女儿沈春英,因3岁时触电导致手指和手心粘连而残疾的事后,马上和市武警医院联系,于7月12日为其实施了手指剥离手术,并协调市武警医院免去了全部一万多元的医疗费用。现沈春英已康复并找到了工作。市委宣传部还组织我村干部参观了桐乡市大门镇2个村文化活动示范户和海盐县盐官镇桃园文化活动中心,并听取了他们的创建工作经验介绍;还为我村的文化活动中心添置设施器材,使我村文化活动中心创建顺利成功。

四、进一步抓好综治工作,让百姓生活更安定

一是加强治安管理,构建平安荷花。每年与上级有关部门签订综合治理责任书,自加压力,自始自终把加强综合治理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民间纠纷多做说服教育工作,及时予以排解,力求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抓住创建平安村这一契机,开展夜间巡逻、设卡值班活动,排除各种不安定隐患,组建帮教领导小组。几年来,全村未发生一起民事转刑事案件,民间纠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98%;外来人口管理有序,登记率达100%。广大村民的安全感普通增强。

二是搞好医疗保健,落实计生国策。通过宣传教育,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已逐步被我村群众所接受,2004年参加人数达2885人,参保率95.3%;2005得到保持。儿童保健覆盖率100%,所有儿童均按计划进行“五苗”单苗接种,妇女“五期”保健全部到位,每年对全村的妇女进行一次妇女病普查,对各种疾病做到早预防、早知晓、早治疗的效果。全村村民的平均寿命达75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开展村民民主自治,走上了村民自我管理的轨道,2004年和2005年无计划外生育,计划生育符合率100%。

三是大力推行村务公开,落实基层民主。村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群团组织健全,活动正常。大力推行村务公开,设立了“公开栏”,保证群众的知情权。以“一事一议”的方式,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让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凡属重大事项、如重大项目投入、大金额资金往来、村民建房审批、土地征用等必须经村两委会讨论决定,并有会议记录备案,增加办事的透明度,有效地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威性。

回顾两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决心再接再厉,团结全村人民,努力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使社会风气更好、环境整洁更美、综合设施更全、人民生活更富,力争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推荐第2篇:省级文明村创建简介

工作情况简介

南二村拥有常住户数602户,人口1555人,区域面积0.6平方公里。

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亿元,工业总产值1.28亿元,村集体可用资金24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530元。近年来,南二村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农村“四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先后获得省卫生村、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市级全面小康村、生态村、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体育特色村、平安农机示范村,区级五星级动态村、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为创建省级文明村打下了结实的契机。

改旧建新、发展经济、服务民生、创建和美家园

南二村地处瞻岐镇中心位置,为解决农村宅基地规范化管理和大龄青年、无房户住房问题,全村于2006年在全镇率先开始了新农村建设。先后启动南怡小区

一、

二、三期工程,并分别于2007年,2009年和2011年交付使用。其中一期工程占地1728平方米,建筑面积4689平方米,住宅房28套,店铺32间,二期工程占地17343平方米,建筑面积25741平方米,住宅房170套,店铺34间,三期工程占地7459平方米,建筑面积9699平方米,住宅房64套,店铺35间。新村建设的实施,较大地缓解了村内婚龄青年和住房困难户的居住难题,为创建和谐社会、创建和美家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南二村通过引进可持续发展型企业,带动相关产业、百姓就业等方面的合理循环;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转换、开发农特产经济等方式,提高土地产能,扩大村级经济;通过新村小区的开发建设带来店面租金经济收入等,将村集体可用资金进一步盘活,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目前,全村已有村级可用资金2400余万,年常规性收入200万元。

全村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投入300余万元新建和翻修村中喜事堂和老年活动室;投入60余万元新增三台发电机组。

集体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给百姓生活带来实惠。村里每年支出45万元,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劳保100元以上,逢年过节还送上礼包,真正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每年支出30万余元,为村民交付农村农保医疗费,对未报销部分给予一定额度的补助,改善了以往农民“大病拖,小病熬”的医疗现状;每年支出40余万元,给予每位村民每户250元一年的电话、有线电视费用补贴,目前全村的广播有线电视、电话安装落户率达到100%,为村民带来了极大便利和实惠。

普及科教、倡导文明、丰富文化、酝酿和谐生活

随着村级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南二村结合本村实际,在村内开展全方位的公共道德教育,倡导文明新风,切实提高了群众的文明素质。

村里建起了图书阅览室,增加了网络远程教育设施,方便村民了解经济文化动态,学习技术知识。

村里加大对各类文体活动的投入,每年投入10余万元,对村影剧院进行维护修缮,每月安排文娱队伍进行表演。积极开展马灯、轿子灯等文娱活动,既保护了传统文化遗产,又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通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提高了群众的修养,努力营造出邻里和睦、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和谐生活环境。

加强党建、深化民主、齐抓共管、营造安定环境

南二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积极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努力增强村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开展作风建设,强化村干部执政为民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办事环境。

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党建工作,不断规范村级管理制度,深化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充分发挥村综治室、村警务室作用,加强村保安队伍和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建设,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南二村于2010年起开始对农村党员村民代表进行量化底线考核管理,成绩显著,效果理想,通过考核能真实评价每一位党员和村民代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同志。并于2011年12月新建网络QQ群平台,鼓励村民积极参与,通过网络来收集民意,了解民情,让群众多渠道反映意见和建议,对有利于村好的建议予以采纳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步南二村将把村开展的各项工作、实事工程、党务、村务、财务等都把晒到网络平台上,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全面了解村开展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南二村即将推出新的采集民意民情的渠道,以便于村更好的开展工作:

1、每月二次由村书记或村主任带党小组长和村民小组长直接深入到群众当中去,提前发通知给群众在村喜事堂集合,收集意见和建议,并于次月进行回复和解决。

2、利用党代表工作室和365民情驿站活动室,每周固定安排村干部和党员村民代表进行接访,让群众零距离反映情况,并对反映情况登记造册,尽快予以回复和解决。

整治环境、长效管理、绿化家园、打造生态新村

为使村民“民有所居、居有所乐”,使村庄面貌整洁卫生,全村下大力气整治环境。村里专门配备保洁员5名,配套区镇两级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每天实行12小时保洁制度。同时还配套建立了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了河道保洁、道路保洁、公厕保洁、绿化管护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村庄河面净化、路灯亮化、道路硬化、环境美化。

全村充分利用村庄特点,积极开展见缝插绿,鼓励村民绿化,并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目前,全村已投入40余万元,在公路,河堤、公园、小区等处共绿化2500多平方米,大大美化了村内环境,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也进一步得到加强,“爱护卫生,美化环境”已成为南二村民的共识。

推荐第3篇:创建文明村工作汇报

华安县前岭村创建文明村工作总结

前岭村地处九龙江北溪中游沿岸,村部海拔200米,周围高山环抱。全村土地面积1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50亩,山地14490亩。共有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481户1707人。 自去年我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一年来在省、市、县文明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干部坚持两手抓,以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建设中心为宗旨,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工作,为推动全村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环境和智力支持,营造了讲发展、为发展、求发展、保发展的社会氛围,形成为加快发展尽心、尽力、尽责的良好局面,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一条 “立足特色、增创优势,依山兴农、以电兴工、宣传兴村、人才壮村、蜂果富村、文明立村、洋楼进村”的经济发展路子,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比翼齐飞的显著成效。

前岭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胡总书记“八荣八耻”讲话精神,新时期创业精神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引导全村党员群众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稳步推进,有效增强了党员群众的发展意识和法制意识。

(二)是落实“三培养”,开展村务民主听证制。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深化和拓展“三培养”活动为抓手,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状况,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通过开展村务民主听证,有利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村级组织形象,有利于保障和落实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达到扩大民主、增强活力、服务群众、加快发展的根本目的,为建设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公益事业日臻完善。投入5万元安装程控电话;投入2万元建设老人活动中心;投入8万元拓宽7•公里长的山区公路,解决了3个自然村交通困难;投入21•万元建成一幢教学楼并完善学校的配套设施;投入20万元铺设村主干道水泥路面;投入8万元建设有线电视联网,实现全村通电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投入35万元新建一座面积600平方米的办公楼,改善了办公条件。投入•35万元铺建村主干道柏油路面以及两个小村2条小泥路面;投入5万元建设科技宣教中心;几年来公益事业总投入近140万元。

(四)是实施以德治村,创建“平安前岭”活动,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注重抓基层、打基础,以创建“平安家庭”为切入点,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安全防范知识教育、特殊人群的教育着手,全面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增强广大家庭及成员遵纪守法、诚信明礼和安全防范意识,力争在年底全村95%以上的家庭达到“十创十家”标准,推动创建“平安前岭”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是加大投资力度,新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新村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水平的最现实体现,也是实现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千秋伟业。前岭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奔小康、建新村”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服务的原则,采取建新与改旧相结合的办法,共拆除旧房2000平方米,拓宽村主干道300•米,新建楼房40幢,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投入2•万元在村主干道安装路灯13盏,投入5000元建村部绿化工程,实现村部环境美化、绿化、亮化。

近年来,前岭村以争创“五好农村党支部”为目标,以“双带双创”为载体,多次被评为县“经济发展十强村”,并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农村党支部”、“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安全文明小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被列为市级新村建设示范点,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农村一级党支部”、“双带双创”先进单位、“村级达标村”等称号,涌现出市级“文明市民”杨朴山,市“优秀共产党员”、“领办个私企业带头人”童木林和“养蜂大户”童一中等一批先进典型。

前岭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落实“三个强化”,构筑创建文明工作大网络 前岭村十分重视网络建设,从领导、队伍、制度三方面入手,努力构筑大网络。首先,强化领导力量。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抽调组织、广电、文化、小学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领导力量充足。其次,强化队伍建设。以队伍社会化为目标,在“夕阳红”讲师团的基础上,纵深拓展,多边延伸,充分利用各方面、各层次的力量,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调动教师、党员、干部、青年、妇女、民兵、退役军人的积极性,多方参与。现在,全村已建立了一支以“夕阳红”讲师团为骨干的宣传队伍,实现了创建文明队伍社会化,为做好创建精神文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强化制度建设。坚持专题会议制度,每周召开专题会一次以上,研究部署创建文明工作。并建立责任制,实行村级班子成员每人挂钩1个自然村,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切实摆正文明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保证了文明工作不因中心繁忙而移位。

二、抓好“三个规范”建设稳固的文明阵地

前岭村十分重视文明工作的阵地建设,在配套、规范上狠下功夫,按照县、乡要求,多渠道增加投入,切实抓好文明阵地的规范化建设,提高了阵地的运作能力和效率,使创建工作有可靠的保障。具体有:⑴规范“四校”建设。继续完善党校、团校、文技校、人口学校,特别是党校做到长年挂牌办公,每年都举办4-5期的有村两委、后备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培训班。⑵规范电教阵地。认真做好与县广电局的电视联网工作,扩大电视宣传教育面,使群众能及时听到党的声音,真正起到“宣传政策的讲坛、传递信息的窗口”作用。⑶规范文化阵地,推动县级理论学习联系点深入开展。继续抓好文化中心的建设,投资1万多元增设乒乓球、康乐球、羽毛球、排球等文体设施,修建村宣传栏,每月出版3期宣传栏。设立公共阅报栏1个,图书室1个,收藏图书达500多套。在开展理论学习联系点试点村活动中,前岭村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开展“三学”,即学习先进理论,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先进技术,发展先进生产力,切实抓好第一要务;学习先进典型,争当先进模范,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开展“三个一”教育活动,深化文明理论进基层成果 为进一步充实“夕阳红”讲师团力量,深化理论进基层成果,把村老人协骨干纳入讲师团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优势、作风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开展“三个一”教育活动,增强创建文明工作的凝聚力、感召力、吸引力、推动力。“三个一”即:以充实一个讲师团为核心,带动一个村老人协,负责做好一个村的文明教育工作。具体做法是:一是精选骨干。精选出10名党性强、责任心强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老人协会员,充实到“夕阳红”讲师团,作为“三个一”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二是抓好培训。组织全村老人协会员集中培训,主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农村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有关规定,增强他们的理论水平、演讲能力。三是统一编制教育内容。以宣传邓小平理论、党的农村政策为主,结合地方中心工作,做到内容贴近实际、通俗易懂,主要内容有《邓小平理论百题问答》、《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四是根据农村实际,统一制定计划。要求“三个一”教育小组,每星期到所负责的自然村进行1-2次宣讲,同群众谈心,宣传党的政策,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解除群众的思想顾虑。五是定期检查。分工负责,每月到各个片区检查督促一次。

四、实行“五个联动”,努力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针对农村的现状,前岭村努力探索新时期创建文明工作的新方法,与各部门实行联动运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与农业部门联动,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以村文技校为阵地,抓好实用技术培训。主要有⑴集中办班,聘请专家讲课,播放技术专题片,组织村两委、农技员、专业户参加培训,学习技术,再由他们回到村民小组给群众上课,每年大约举办12-15期有300多人次参加学习。⑵巡回讲座,邀请专家到村讲课、现场传授技术,同时与乡农技人员分组进村入户下田头开展技术指导,现场回答群众技术问题。⑶印发技术资料,每年共印发麻竹、香蕉等各种农作物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实用手册400多份,做到户户手中有册,心中有底。

二是与群团组织联动,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以群团组织为骨干,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活动中的凝聚、带动作用,把千家万户联系起来,既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又在参与中教育干部、群众,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开展的活动主要有:⑴各种创建活动。如平安家庭、十佳文明户评比活动、农村妇女扶贫帮富活动、计生户授牌活动等;⑵丰富多彩的节日文体活动。如五四青年节的演讲比赛、六一儿童文艺汇演、国庆节歌咏比赛等。

三是与卫生部门联动,开展卫生下乡活动。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到村举行义诊活动,积极开展农村儿童防疫,健全配套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目前,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队伍不断壮大。

四是与司法机关联动,开展法律下乡活动。以“夕阳红”讲师团为骨干,成立普法艺术团,采用说唱、演讲等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把重点放在《民法》、《新刑法》、《行政监察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婚姻法》、《土地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农村适用、贴近群众生活的法律法规,把宣传工作做到边远山村、偏僻户、零星住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五是与小学联动,开展平安下乡活动,以学生为中介,在学校开展了“平安家庭”问卷调查,十分人性化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增强广大家庭及成员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和安全防范意识,力争在年底全村95%以上的家庭达到“十创十家”标准,推动创建“平安前岭”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之,我村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扎扎实实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迈上新台阶。但与上级规定的标准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村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文明村为目标,用美好的前景鼓舞村民,以具体举措凝聚力量,与时俱进,扎实工作,更求实效,为我村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2006年6月8日

推荐第4篇:村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

*****村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

**村位于***政府所在地,全村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06人,69名党员,7名村干部,耕地面积3100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15元。近年来,**村在上级文明委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科学制订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先后被授予“**省民主法制建设示范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五个好”村党支部荣誉称号。

一、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和干部队伍

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坚强的战斗堡垒,只有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学习促教育。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深入开展 “建学习型村支部,做人民满意公仆”,纵深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以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为主要内容,着眼于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落脚于为群众谋利益。 二是抓制度促规范。健全的制度是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

的根本保证。为使我村党的自身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我们在健全完善村两委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又先后制订了《村领导班子协调制度》、《班子四项团结原则》、《重大问题班子议事制度》、《班子学习制度》等多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狠抓落实,严格依制度办事,大力推进重点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和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教育制度,严格按照“坚持标准,提高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吸收新党员。三年来,全村共有6名积极分子被发展为党员,1名优秀青年党员被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

三是抓培育促发展。重点是培育“双强”型村干部。立足于开展岗位、学历和创业能力等三项教育,着力培养“双强”型村干部。目前,**村两委班子7人, “双强”型村干部5人, “双强”党员 36人。在“双强”型党员村干部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团结,财务、政务公开,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环境安定,全村新铺高标准混凝土道路4.5公里,建农村安全饮水站1座。入学率达到100%,电话普及率达到60%,手机普及率8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5%。

二、发挥特色优势,壮大村级经济。

**村党支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富民工程。主要抓了四个方面:1.发展劳务经

济。开展劳务输出,目前全村共输出劳动力近千人。2.加快种植结构调整。通过开发林业育苗基地每年就可直接获得经济效益80万元。3.大力发展养殖业。争取到国家沼气建设项目,通过开展沼气建设工程,三年共发展沼气407座,辐射带动发展养殖户100多户,带动了本村养殖业的发展。4.特色种植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步实施土地流转,发展烟叶种植5000亩,建立现代烟叶示范园区。二是畅通工程。乘借“村村通”项目建设的东风,争取到 “村村通”水泥路建设项目4.5公里,在全县村级水泥路建设里程最长,方便了群众,改善了村容村貌,重树了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形象。三是安全饮水工程。**村安全饮水工程一期工程总投资28万元,打200米深井一眼,铺设主管道8000多米,二期工程投资110多万元,所有群众用上了自来水。四是美化亮化工程。实施了街道绿化工程,投资4万元,新植绿化树4000棵,安装路灯85盏,达到一街一树,一街一景,实现合理布局美化亮化的目的。五是平安创建工程。工作中主要突出了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实现二者有机互补,确保治安防范工作的长期稳定。在人防上继续实行巡逻承包,有效震慑违法犯罪的发生。

三、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如果先进的思想文化不能占领,落后的思想文化就会乘虚而入。为此,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

个方面:一是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多方筹集资金40多万元,建设文化舞台一座,农民书屋一处,文化广场一处,添置健身器材4套,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休闲健身场所,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抓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素质教育是农民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转换干部群众的一些陈旧观念,他们积极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外出参观,体会现代农业科技创造的价值。同时,树立了科技致富典型,号召群众向科技致富户学习,在全村上下倡导树立了靠科技致富的新风尚。定期组织群众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如拨河比赛、球类比赛、农技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生活。三是抓好四项载体。近年来村里重点抓了举办“文明农民学校”,开展“四户评选”、“好公婆”、“好妯娌”评选、“十佳村民”评选等四个载体,文明农民学校开课20次,先后邀请市、县专家教授来村讲课40多人次,重点加强了村民的科技、文化、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政策理论方面的培训,教育村民4万人次。三年来,共评出遵纪守法户、文明新风户、文明商户、科技示范户、双文明户300多户,评出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200多人,十佳村民73位,并号召5次大型表彰会对评出的先进户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在全村树立了正气,形成了讲文明、讲道德、比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快速发展的态势。全村村风良好,无封建迷信、赌博、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勤劳致富的多了,

遵纪守法的多了,助人为乐的也蔚然成风。

通过 “文明村”创建活动,我村的经济实力有了进一步加强,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但是,发展是无止境的。今后,我们将继续下功夫做发好探索完善工作,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为**村创造一个更加文明、富裕的明天。

推荐第5篇:某村省级文明村创建情况汇报

我们依村位于县城中南部,有农户463户,1888口人,4767亩耕地。近两年,我们注重把文明村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从本村的实际出发,以提高村民素质和生活条件为重点,努力培育文明村民,通过抓文明村创建,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成效。我们在创建中,主要使出了“二硬、三软、二项制度”三个绝招。

一、花大气力打好二个硬仗

我们在创建中,始终把培育新型农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规范村民文明行为作为重点,在硬件建设上搞了突破。

一是从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入手,加大培育新型农民力度。过去的依山村很穷,经济发展缓慢、村屯环境较差、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较低。一方面是人多地少,全村只有4767亩地,人均两亩半;另一方面是收入低,人均收入一直没超过1千块钱;第三方面是增收项目少,大多以养猪为主,有几户养别的,由于规模小,发展慢,没挣几个钱;第四方面是贫困面大,全村有186户贫困户,占总户数的46%,因为我们穷,2001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第五方面是农民素质较低,发展经济的科技含量不高,文明程度较差。为了实现抓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大伙一致认为要把文明村建设整好了,就要先从农民抓起,把部分农民先培养起来,然后通过他们示范、引导其他农户,实现共同增收脱贫致富。

第一是选一些有脑瓜的村民去参加县里组织的到南方发达地区免费学习活动,让他们长长见识,学点新东西,回来能用上;第二是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班,让他们都能了解或掌握一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第三是由村里出钱出车,拉着部分村民到县内或周边市县一些成功的大户家里或文明程度较高的乡村去取经,让他们知道干啥能行,啥能挣钱,怎么干能挣钱,如何当好文明人;第四是找镇里出面,请县或市里有关科技人员与这些农民大户结对子,攀亲戚,交朋友,保证能常年指导他们把增收项目做好,挣到大钱,让全村人看了眼红,瞅准了能跟着干;第五是发挥村里“一校两室”和远程教育的实际作用,把科技光碟和图书全都利用上,让这些新型农民们解难题有资料,想充电有场所,找信息能上网。通过这些办法,使我们村的一些农民由土变洋,逐渐从抱蒙干事变成了依靠科技致富的明白人。新型农民的增多,不但带领全村农户增收致富,而且还成为了文明村创建的大梁。

通过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使我们村的增收项目和致富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全村有133户搞起了貉子养殖,发展貉子7000余只,纯收入300余万元;发展15头以上养牛大户28户,养牛600多头,收入50多万元;发展棚室菜达15万平方米,收入40多万元。到去年底全村农业总收入达到870万元,比2002年的230万元增长27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比2002年的812元增长了429%。全村186户贫困户,有178户彻底实现了脱贫,脱贫面达到90%以上。

二是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加大建设新农村力度。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中,我们积极改善居住环境,在实现硬化(道路)、净化、美化、绿化、香化、亮化(路灯)的“六化”上搞了突破,做到了“三个”相结合

首先是坚持扶贫开发与文明村创建相结合。过去的依山村,全村砖房不超过十撮;村里道路埋汰,晴天整身土、雨天整脚泥;村委会没有办公室;学生就学条件差,维持在透风漏雨的破房里念书,挺吓人的;村里没卫生所、畜牧所,人畜看病得上县里和乌鸦泡去看;农民种地用抽小井,成本高、收入低,整的人心涣散、村风日下,各类案件不断发生,群众集体上访接连不断。为了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从2003年初,我们村“两委”经过认真研究,把多年来搁在个人手里的五荒地统一收回来,从新公开竞价发包,把空了多年的村办企业进行招标拍卖,把全村并校后空下来的校舍场地包出去。经过千方百计的努力,我们不仅建起了170平方米的标准化办公室,还购买了一台推土机为村里建设服务。2005年,我们村紧紧抓住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有利契机,全力争取上级扶持,共争取扶贫开发捆绑资金205.2万元,村屯规划120万元,新建卫生所、畜牧所150平方米,投入资金7.2万元;改水15万元,新打人畜饮水井2眼;中小学校舍55万元;新建依山电力抽水站600万元;有线电视入户率90%,投入资金8万元;程控电话入户率75%。通过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使依山村的文明村建设有了巨大变化,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是坚持新农村建设与文明新村创建相结合。按照文明村建设的有关要求,我们对全村现有环境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整体改造。打通了村内的半截路三条,新修了水泥道4200延长米,把屯里的道变成了三横六纵,新安路灯50盏,新钉水泥瓦杖子7000延长米,新修排水沟10000延长米,新栽垂榆450株、白榆1110株、银中杨1100株、榆树墙7万株7000延长米、玫瑰650株。2006年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各项事业又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村外四周重新规划新植绿化树带,村内街道两侧树灌错落、花草相间,变成了生态园林村。同时投资近30万元,把村内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臭水坑填平,修建一处5000平方米的公园让村民休闲娱乐。上土

推荐第6篇:某村省级文明村创建情况汇报

我们依村位于县城中南部,有农户463户,1888口人,4767亩耕地。近两年,我们注重把文明村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从本村的实际出发,以提高村民素质和生活条件为重点,努力培育文明村民,通过抓文明村创建,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成效。我们在创建中,主要使出了“二硬、三软、二项制度”三个绝招。

一、花大气力打好

二个硬仗

我们在创建中,始终把培育新型农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规范村民文明行为作为重点,在硬件建设上搞了突破。

一是从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入手,加大培育新型农民力度。过去的依山村很穷,经济发展缓慢、村屯环境较差、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较低。一方面是人多地少,全村只有4767亩地,人均两亩半;另一方面是收入低,人均收入一直没超过1千块钱;第三方面是增收项目少,大多以养猪为主,有几户养别的,由于规模小,发展慢,没挣几个钱;第四方面是贫困面大,全村有186户贫困户,占总户数的46,因为我们穷,2001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第五方面是农民素质较低,发展经济的科技含量不高,文明程度较差。为了实现抓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大伙一致认为要把文明村建设整好了,就要先从农民抓起,把部分农民先培养起来,然后通过他们示范、引导其他农户,实现共同增收脱贫致富。

第一是选一些有脑瓜的村民去参加县里组织的到南方发达地区免费学习活动,让他们长长见识,学点新东西,回来能用上;第二是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班,让他们都能了解或掌握一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第三是由村里出钱出车,拉着部分村民到县内或周边市县一些成功的大户家里或文明程度较高的乡村去取经,让他们知道干啥能行,啥能挣钱,怎么干能挣钱,如何当好文明人;第四是找镇里出面,请县或市里有关科技人员与这些农民大户结对子,攀亲戚,交朋友,保证能常年指导他们把增收项目做好,挣到大钱,让全村人看了眼红,瞅准了能跟着干;第五是发挥村里“一校两室”和远程教育的实际作用,把科技光碟和图书全都利用上,让这些新型农民们解难题有资料,想充电有场所,找信息能上网。通过这些办法,使我们村的一些农民由土变洋,逐渐从抱蒙干事变成了依靠科技致富的明白人。新型农民的增多,不但带领全村农户增收致富,而且还成为了文明村创建的大梁。

通过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使我们村的增收项目和致富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全村有133户搞起了貉子养殖,发展貉子7000余只,纯收入300余万元;发展15头以上养牛大户28户,养牛600多头,收入50多万元;发展棚室菜达15万平方米,收入40多万元。到去年底全村农业总收入达到870万元,比2002年的230万元增长27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比2002年的812元增长了429。全村186户贫困户,有178户彻底实现了脱贫,脱贫面达到90以上。

二是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加大建设新农村力度。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中,我们积极改善居住环境,在实现硬化(道路)、净化、美化、绿化、香化、亮化(路灯)的“六化”上搞了突破,做到了“三个”相结合

首先是坚持扶贫开发与文明村创建相结合。过去的依山村,全村砖房不超过十撮;村里道路埋汰,晴天整身土、雨天整脚泥;村委会没有办公室;学生就学条件差,维持在透风漏雨的破房里念书,挺吓人的;村里没卫生所、畜牧所,人畜看病得上县里和乌鸦泡去看;农民种地用抽小井,成本高、收入低,整的人心涣散、村风日下,各类案件不断发生,群众集体上访接连不断。为了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从2003年初,我们村“两委”经过认真研究,把多年来搁在个人手里的五荒地统一收回来,从新公开竞价发包,把空了多年的村办企业进行招标拍卖,把全村并校后空下来的校舍场地包出去。经过千方百计的努力,我们不仅建起了170平方米的标准化办公室,还购买了一台推土机为村里建设服务。2005年,我们村紧紧抓住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有利契机,全力争取上级扶持,共争取扶贫开发捆绑资金205.2万元,村屯规划120万元,新建卫生所、畜牧所150平方米,投入资金7.2万元;改水15万元,新打人畜饮水井2眼;中小学校舍55万元;新建依山电力抽水站600万元;有线电视入户率90,投入资金8万元;程控电话入户率75。通过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使依山村的文明村建设有了巨大变化,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是坚持新农村建设与文明新村创建相结合。按照文明村建设的有关要求,我们对全村现有环境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整体改造。打通了村内的半截路三条,新修了水泥道4200延长米,把屯里的道变成了三横六纵,新安路灯50盏,新钉水泥瓦杖子7000延长米,新修排水沟10000延长米,新栽垂榆450株、白榆1110株、银中杨1100株、榆树墙7万株7000延长米、玫瑰650株

。2006年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各项事业又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村外四周重新规划新植绿化树带,村内街道两侧树灌错落、花草相间,变成了生态园林村。同时投资近30万元,把村内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臭水坑填平,修建一处5000平方米的公园让村民休闲娱乐。上土方7000立方米,新植绿化树木2000余株,栽植绿地3000平方米,铺设甬道1000平方米,

新修灯光水泥篮球场964平方米,建凉亭一处。改造后的依山村白天整洁划

一、清新亮丽,夜晚华灯初放、景色宜人,伴随着健康欢快的秧歌舞点,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第三是坚持依法治村与文明新村创建相结合。我们村在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村集体经济有了较快增长的可喜形势下,我们两委班子没有被眼前的成绩所迷惑,而是把工作的重点进一步转向民主管理、依法治村与文明新村创建相结合上来。一方面是对争取到的资金和流向进行严格控制、严格审批、张榜公布,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使村里的各项经济活动全部纳入民主管理的范畴之内。另一方面是加大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村的工作力度,坚持广播上讲、开会中谈、走访时做宣传,把依法治村渗透到家家户户,使农民致富不忘守法。第三方面是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来规范村民的文明行为。针对现阶段我们村改造、发展的实际,经过村民代表认真研究,制定了十条村规民约在全村张榜公示,得到了村民的认可。通过这些有效措施,连续3年来我们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有出现一次越级上访。现在的依山村打架骂人的少了、喝酒闹事的不见了、小偷小摸的没了,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爱护环境已成为村民们共同遵守和维护的生活准则,一个文明、和谐、平安、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依山村逐步形成。

二、全力以赴抓好三个软件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不仅给我们依山村的生活带来宽裕、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也较大的促进了新风尚的提升。为了使文明新村创建活动既扎扎实实的开展起来,又切切实实的取得成效,我们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尤其注重抓好软件建设。

一是抓好小广播宣传阵地建设。过去我们村的小广播都是播送你买他卖的小广告,根本没有发挥宣传阵的作用,老百姓也不爱听。从2003年起,我们把小广播作为文明村创建活动的主阵地重视起来,在宣传文明事、表扬文明人、批评落后行为上大做文章。2004年我们村的一位村干部,由于家里的事挺多、本人的脾气又大,常与家人和邻居闹别扭。我们就拿这件事做例子,通过小广播做点评,村支书和村主任每天早晚都在广播上就事论事的说道说道,你跟人家闹别扭我就和你别扭。小广播起了作用,村民早晚聚在一起就广播上说的事进行议论,使这名干部不仅自己改正了常闹别扭的坏毛病,还经常主动帮助和劝说别人搞好团结、不闹别扭。在这名干部的影响教育下,村里人再也不敢闹别扭了,都怕在广播里出丑丢呵嗔。由于这名干部经常热心帮助他人,2005年在村委会换届中,以高票当选。

二是抓好图书室充电场所建设。我们借了市帮扶部门的光,把村里的小会议室扩建成了上档次的图书室,有各类科技图书5000多册,文化艺术类图书3000多册,专业技术类图书2000多册,各类光碟100余本。图书室的建成和使用,既为各类大户和其他村民创造了固定的求知场所,又给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没事到这儿唠唠文明磕、研究点新事,确实不一样。

三是抓好各种有益活动建设。为了使文明新村创建活动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让广大村民既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又能通过参加活动达到教育提高的目的。我们村党支部已连续三年依照不同季节分别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大力唱好“四季歌”。春天开展科技培训活动,邀请县镇科技人员到村里来,组织农户学习有关种、养业实用技术和外地的增收经验,有力的增强了农民自身致富能力,唱好科普歌;夏季结合农闲实际,组织村民开展篮球赛、文艺演出、老年秧歌等有益活动,有效树立了新农村新风尚,唱好休闲歌;秋季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通过村民广泛参与、相互比较、互帮互学,在全村形成了人人争当文明村民、户户争做文明先进的良好村风民气,唱好正气歌;冬季结合“两节”和雪天多的特点,组织党员搞好“一帮一”扶贫结对子、党员义务清雪、各类大户经验交流和年终总结评比等活动,让全村老百姓既在喜庆的氛围中过好两节,又对来年的生产生活搞好规划,唱好安定歌。通过这些积极向上的各种活动,有效的增强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极大的提升了村风民气。

三、用尽心思建立创建长效机制

为了进一步巩固提高文明村创建成果,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抓得见、摸得着、影响大、效果好、与经济工作贴得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上,促进文明村创建向更集中、更深入、更广泛、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一是建立评比活动制度。在“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中,采取村里设置揭示板,成立评委会,把握评比等形式,使“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工作收到了实效,增强了村民的荣誉感,提高了群众在文明新村创建中的参与意识。目前全村“十星级文明户”实现138户,达到30,八星级文明户实现277户,达到60。

二是建立奖惩制度。每年的年底,村里要召开一次全体村民大会,村里拿出10000元钱奖励那些遵守村规民约,在文明新村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村民,让这些村民拿荣誉、有面子、得好处。对那些后进的村民实行广播上点名、扶持上减量等惩罚。2005年底我们村共表彰了十星级文明户138户,爱护环境户35户,遵纪守法标兵户16户,致富带头户55户。通过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不但促进了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较快发展,也得到了省市给予的较高荣誉。先后获得了“全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先进村”、“省五个好建设先进村党支部”、“市创建平安哈尔滨平安示范村”、“市文明村标兵”等称号。

虽然我们村在创建文明村活动中做出了一些积极努力,取得了一些较好成就,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文明村创建的新路子,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使我们的文明村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提高,以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

推荐第7篇:1112年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规划

2011—2012年大宁村创建县级文明村工 作 规 划

在中央对农村各项兴农政策的推动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形成建设新大宁的合力,大宁村的面貌呈现出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的新局面。村党总支把夯实巩固市级文明村基础,对照市级文明村的条件,开展争创市级文明村,并决心2011-2012年创建市级文明村。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村开展县级文明村创建活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2011-2012年我村将以创建县级文明村为载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省、市、县委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程度,不断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村”,全面推进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我村为了更好落实创建县级文明村各项措施,把创建工作熔入今年各项工作中,村党总支、村民委进一步统一思想, 1

提高认识,加强村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建全领导机制,落实领导责任,成立大宁村创建县级文明村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组员的领导班子。制定领导小组工作措施、创建规划、成员责职等保障制度,确保在组织制度上对创建工作的落实。

三、落实各项措施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重视党的建设

村党总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巩固“先锋工程建设”创建成果为载体,制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党员,特别是党支部一班人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把村党总支建设成为领导我村各项事业坚强的堡垒,成为坚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强核心,成为带领全村村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路人。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愿,集思广益,把群众的思想引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来,使群众紧紧地凝聚在村党支部的周围。重视党员的思想教育,利用会议、党课、谈心等活动,提高全村党员对党的先进性和党员表帅作用的认识,自觉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坚决杜绝党员违纪现象的发生。

2、依托和巩固文化阵地,加大宣传力度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因此,我们继续要大力加强村文化阵地建设,巩固文化阵地领域,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利用村文化活

动中心和文体团队经常性的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充分发挥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村党员电化教育点的作用,抓好思想道德建设。经常性的开展科技文化知识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科普知识,增强村民的致富本领。积极开展各项文艺体育健康活动,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积极开展文明系列评创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创建活动,弘扬文明新风尚。

3、以发展集体经济,把服务三农放在工作的首位

(一)充分利用我村优势,发挥现有多家个私企业和种养大户的作用,为提高更好的服务,促进个私经济的优势农业的发展。201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争取增涨:12%。

(二)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真正做到有钱办事,满足村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使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创建实有动力。2012年村集体经各项收入力争达到:30万元。

(三)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思想,增强服务意识。

4、美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美化环境、净化村庄、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抓好创建省级卫生村和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建设,注重环境质量的进一步好转。要利用城市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美化、洁化、

绿化村庄工作,人均绿地面积进一步提高。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力度,落实好长效措施机制,强化村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医疗大病保险,不断提高参保率,切实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

5、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全综治网络建设 村党支部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当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具体实践,把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当作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抓手,切实加强对平安村创建工作的领导,从深层次上统一了村支部(三套班子)一班人对平安村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平安村创建工作列入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村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村治保委、调委会及相关组织,确保综治工作有人抓,到实处。

6、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基层社会和谐发展

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健全,村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小组关系协调,工作制度健全,工作运行正常,有效发挥作用。村民委员会能自觉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依法开展工作。建立和完善了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科学有序,严格按照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管理,保证民主渠道畅通。推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按规定及时进行公开,民主监督有力。

7、展系列创建,搞好文明村创建基础工作

村党总支、村民委重视各项创建工作,纳入到了村建设总体规划中,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创建成果。各项创建活动的领导组织,全部由党总支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套班子合力抓,职能部门协力抓,做到分工不分家。所有创建工作规划都提交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明确了各个创建工作制度、措施,制订了村级各项工作制度,使得创建任务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层层到位。依据各项评创活动的具体标准,有台帐、有记录,有奖励措施。通过广泛的宣传,广大村民都能积极参加文明村创建活动,创建活动知晓率达90%以上。

县级文明村的创建是一项涉及各方面的综合工程,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是一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工作。2012年,我村将按照上述计划,严格践行,努力创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的新大宁。

大宁村党总支

大宁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3月

推荐第8篇:村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总结

村创建省级文明村纪实

走进**镇**村,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整洁平坦的公路伸向远方,文体广场、文姜公园、**湖湿地公园中随处可见休闲娱乐的村民,日新月异的乡村美景和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正勾勒出一幅浓淡相宜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镇**村以创建省级文明村为载体,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持续加快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思想文化素质,推动全村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强化领导,完善制度,建设和谐新农村。该村成立了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通过多种方式向村民宣传创建省级文明村的目的、意义、任务和要求。村两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健全完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村务管理等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村干部的廉洁自律和民主作风建设,坚持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通过党员会、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会、入户走访等形式,了解群众想法,融洽干群关系。坚持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村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每月定期对村委收支进行审核后报镇代理中心记账。按要求对村内发生的重大事项、财务收支等张榜公示,征求村民意见,接受村民监督,推进文明村创建活动健康发展。

立足经济,谋求发展,建设富裕新农村。该村坚持“工业立村、文化旅游兴村、科技强村”的发展战略,及时研究、解决工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抓好支柱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山东百瑞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努力抓好市场开拓,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公司投资42万元对3台315T压力机进行改造,投资70万元实施并完成了天然气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博泰公司坚持创新,转换经营机制,陶瓷线实行承包后,投入200万元对重点设施进行了改造,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栖身国内大型工程、军工机械配件供应商行列。在认真抓好工业生产的同时,该村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优、产业调强、效益调高,加快构建精准、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配合镇上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建蓄水池3个,配电室1个,灌溉泵站4处,安装输水管道6000余米,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生产条件。

创新载体,强化素质,建设文明新农村。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拓展创建渠道,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民主的新型农民。抓典型示范,党员带头参与文明村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享受成果,不断把文明村建设活动引向深入。抓载体建设,利用远程教育、文化下乡、阳光工程等活动平台,坚持开展法律咨询、农民培训等活动,着力提高村民文化水平和致富本领。抓活动创建,以“四德”工程建设为载体,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评选活动,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宣传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利用文姜公园,建立集孝德教育、敬老养老示范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孝文化主题公园,制作20块高标准公益宣传牌,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提升环境,加大投入,打造美丽新农村。按照全镇中心社区规划要求,新建村民住宅楼4幢,共106户,已于今年8月份按计划全面完成并交付使用;先后整修**湖北岸道路、汲水泉大街、石和路等道路,修建通村道路3公里,硬化村内巷路3条,安装路灯120盏,村内主干道全部实现硬化、亮化。实施环境美化洁净工程。对高耗能、高污染直接燃煤工业窑炉进行整治和取缔,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将村民原有的畜禽分散喂养改为分片集中养殖,进一步净化了村民生活环境;对生活用水每年进行一次抽样化验,各项指标均达到优质水标准;落实村级保洁制度,对村内“五乱”现象进行了集中综合治理,垃圾实现日产日清;规划建成3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硬化场地1000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10套,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实施医疗文化建设工程。加强了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收交工作;加强对全村困难户的调查登记和特困村民的救助工作;实行村民养老制度,对全村近800名老保人员每人每年发放380斤口粮、1000元零用钱;加大对敬老院、幼儿园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为村民安居乐业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推荐第9篇:某村省级文明村创建情况汇报

某村省级文明村创建情况汇报

我们依村位于县城中南部,有农户463户,1888口人,4767亩耕地。近两年,我们注重把文明村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从本村的实际出发,以提高村民素质和生活条件为重点,努力培育文明村民,通过抓文明村创建,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成效。我们在创建中,主要使出了“二硬、三软、二项制度”三个绝招。

一、花大气力打好

二个硬仗

我们在创建中,始终把培育新型农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规范村民文明行为作为重点,在硬件建设上搞了突破。 一是从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入手,加大培育新型农民力度。过去的依山村很

穷,经济发展缓慢、村屯环境较差、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较低。一方面是人多地少,全村只有4767亩地,人均两亩半;另一方面是收入低,人均收入一直没超过1千块钱;第三方面是增收项目少,大多以养猪为主,有几户养别的,由于规模小,发展慢,没挣几个钱;第四方面是贫困面大,全村有186户贫困户,占总户数的46,因为我们穷,2001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第五方面是农民素质较低,发展经济的科技含量不高,文明程度较差。为了实现抓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大伙一致认为要把文明村建设整好了,就要先从农民抓起,把部分农民先培养起来,然后通过他们示范、引导其他农户,实现共同增收脱贫致富。 第一是选一些有脑瓜的村民去参加县里组织的到南方发达地区免费学习活动,让他们长长见识,学点新东西,回来能用上;第二是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班,让他们都能

了解或掌握一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第三是由村里出钱出车,拉着部分村民到县内或周边市县一些成功的大户家里或文明程度较高的乡村去取经,让他们知道干啥能行,啥能挣钱,怎么干能挣钱,如何当好文明人;第四是找镇里出面,请县或市里有关科技人员与这些农民大户结对子,攀亲戚,交朋友,保证能常年指导他们把增收项目做好,挣到大钱,让全村人看了眼红,瞅准了能跟着干;第五是发挥村里“一校两室”和远程教育的实际作用,把科技光碟和图书全都利用上,让这些新型农民们解难题有资料,想充电有场所,找信息能上网。通过这些办法,使我们村的一些农民由土变洋,逐渐从抱蒙干事变成了依靠科技致富的明白人。新型农民的增多,不但带领全村农户增收致富,而且还成为了文明村创建的大梁。 通过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使我们村的增收项目和致富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全村有133户搞起了貉子养殖,发

展貉子7000余只,纯收入300余万元;发展15头以上养牛大户28户,养牛600多头,收入50多万元;发展棚室菜达15万平方米,收入40多万元。到去年底全村农业总收入达到870万元,比2002年的230万元增长27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比2002年的812元增长了429。全村186户贫困户,有178户彻底实现了脱贫,脱贫面达到90以上。 二是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加大建设新农村力度。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中,我们积极改善居住环境,在实现硬化(道路)、净化、美化、绿化、香化、亮化(路灯)的“六化”上搞了突破,做到了“三个”相结合

首先是坚持扶贫开发与文明村创建相结合。过去的依山村,全村砖房不超过十撮;村里道路埋汰,晴天整身土、雨天整脚泥;村委会没有办公室;学生就学条件差,维持在透风漏雨的破房里念书,挺吓人的;村里没卫生所、畜牧所,人畜看病得上县里和乌鸦泡去看;农民

种地用抽小井,成本高、收入低,整的人心涣散、村风日下,各类案件不断发生,群众集体上访接连不断。为了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从2003年初,我们村“两委”经过认真研究,把多年来搁在个人手里的五荒地统一收回来,从新公开竞价发包,把空了多年的村办企业进行招标拍卖,把全村并校后空下来的校舍场地包出去。经过千方百计的努力,我们不仅建起了170平方米的标准化办公室,还购买了一台推土机为村里建设服务。2005年,我们村紧紧抓住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有利契机,全力争取上级扶持,共争取扶贫开发捆绑资金万元,村屯规划120万元,新建卫生所、畜牧所150平方米,投入资金万元;改水15万元,新打人畜饮水井2眼;中小学校舍55万元;新建依山电力抽水站600万元;有线电视入户率90,投入资金8万元;程控电话入户率75。通过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使依山村的文明村建设有了巨大变化,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

便利条件。

其次是坚持新农村建设与文明新村创建相结合。按照文明村建设的有关要求,我们对全村现有环境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整体改造。打通了村内的半截路三条,新修了水泥道4200延长米,把屯里的道变成了三横六纵,新安路灯50盏,新钉水泥瓦杖子7000延长米,新修排水沟10000延长米,新栽垂榆450株、白榆1110株、银中杨1100株、榆树墙7万株7000延长米、玫瑰650株12全文查看

推荐第10篇:市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汇报

尊敬的市、区验收组领导:今天,各位领导不辞辛劳,前来我村督查验收市级文明村创建工作开展情况,首先,我谨代表**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及全村党员群众向市、区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在这里对各级领导长期以来给予我村

“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我们村“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真诚地希望各位领导对我村的创建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村情我们**村地处长安区**街道办事处驻地的西北部。东、南分别与我街道陈家岩村、营沟村、上堡子村接壤,西、北分别与引镇街道办龙渠村、屈家斜村相邻。全村共有×个村民小组,×户,×人,耕地×亩,是**境内最大的一个行政村。我村人杰地灵,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是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牛老爷社火”的发源地。

二、“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我村在市、区文明办以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勤俭、创业、务实、发展”的奋斗精神,立足本村,突出重点,在巩固区级文明村创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发展,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共进,开创了建设新农村的新局面。先后“先进农村基层组织”、“先进村委会”、“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先进单位”、“为民办实事先进村”、“综合治理工作先进村”、“2008年度区级文明村”、“2010年度市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等荣誉称号。在抓“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党政齐重视,氛围浓厚,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我们村两委会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格按照市、区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努力做到“八有”、“三到位”。“八有”即:有工作班子,有规划方案,有制度措施,有职责任务,有量化指标,有实施步骤,有检查评比,有奖惩兑现。“三到位”即:一是领导重视求“实”,工作部署到位。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我村坚持把创建工作列为党政“一把手”工程,专门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党民任组长,村主任张保仓和村副主任杨德宏任副组长,其余村两委会成员以及各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村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工作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村副主任杨德宏兼任,具体负责创建工作日常事务及各类资料的收集、汇编等工作。在健全机构的同时,我们明确了责任分工,细化了目标任务,夯实了各位干部的工作责任,并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与干部的年终考核及各项先进荣誉评选相挂钩,有效确保了创建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实现了创建工作“既统一领导、责任明确,又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创建活动专人管、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格局。二是责任分解求“细”,确保任务落实到位。为了确保创建工作的有序推进,我们制定了《**村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村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规划》以及《**村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等具体详尽、操作性强的创建工作方案及工作规划,并将创建项目进行了细化,责任分解到了各村组负责人和具体承办责任人,形成了创建工作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项项有指标的分级负责和全程管理模式。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抓督查落实,做到事先有布置、平时有检查、事后有总结,并定期召开创建工作进度汇报会和工作研讨会,及时研讨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和措施,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宣传造势求“广”,确保舆论引导到位。为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村上专门召开了由村两委会干部、全体党员以及部分群众代表参加的培训大会,对创建工作作了再动员和总部署。同时,为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除利用广播、标语宣传外,我们专门制作了×余份倡议书,每户发放×份,并组织了一次小学生“文明创建志愿者”上街宣传活动,向过往行人和全体村民传播文明创建理念;另外,结合创建工作开展,我们投资近×万元,聘请村×名书画协会的艺术家在村内的大街小巷墙体上创作喷

第11篇:文明村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余姚市大隐镇大隐村创建宁波市文明村工作总结

大隐村地处余姚、鄞州两地交界处,四明山东北麓,地理位置优越,距宁波市区17公里,余姚34公里。杭甬高速公路在大隐设有道口,与河姆渡遗址隔江相望,距梁祝文化公园10公里。大隐山川秀丽,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文化深厚,物产丰富,交通便捷。村域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320亩,耕地面积465亩,常住人口1590人,党员67人。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团结和动员广大村民,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2009年,实现全村工业、农业总产值2.9亿元,人均收入9441元,村级可支配收入29万元。

一、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村民整体素质

1.健全工作机制,浓郁创建氛围。成立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其他三套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宁波市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宁波市文明村创建管理规定》,制订了大隐村创建宁波市文明村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把文明村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创建工作进行分工,职责到人,严格以宁波市“文明村”的标准来衡量、对照每项工作,形成了“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工作上同干,责任上同担”的良好创建氛围。

2.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创建基础。在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村时刻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注 1

重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充分利用村党校和远教影院等教育阵地,开展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去其他村考察新农村建设和村务管理情况,取长补短,增强为村民多办实事、好事的决心和信心,树立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此外,还充分发挥共青团、妇代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协调村级组织关系。

3.加强村民道德建设,完善乡风文明。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制订了符合村情民意的 “五好文明家庭”、“孝心示范户”、“文化示范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标准,并将标准发放到每家每户。每年对照标准,由村民代表小组提供候选名单,经党员会议讨论,确定各类先进名单,并开展表彰活动。今年,共评选出村级“五好家庭”20户,村级“孝心示范户”、“邻里团结户”各5户,“好婆婆”、“好媳妇”各5人,并且于国庆时在村文化广场举办了一次表彰大会,对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同时,针对村内存在赌博酗酒、参与迷信活动等一系列陈规陋习,我村成立由老党员、老干部等在村里有威信的人组成的道德评议小组、红白理事会等组织,采取上门劝说、开展培训等形式专门整治各类不良风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规划建设,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1.高起点定村庄规划。农村要发展,规划需先行。早在2002年5月,我村就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解决用地、优化布局、美化环境”的原则,委托专业单位编制了《大隐村2002-2015年村庄总体规划》,确定了工业、农业、居住、商贸四大区域,并对农民公寓、道路绿化、生活

排污、垃圾处理、医疗设施等项目进行了具体规划。

2.高效率抓村庄整治。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快建设“布局优化、村道硬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的“小五化”工程,今年,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完成道路硬化15公里,安装路灯400盏左右,净化河道1500米,补种各种树木500棵,新增绿化面积200平方米,极大地改变了我村村容村貌。同时,还吸取别村先进经验,于今年在全镇率先施行了村公共卫生的专职全天候管理,因大隐镇就在我村辖区,我们在镇聘用保洁人员10名的基础上,村另增聘了4名保洁人员,对全村的生活垃圾、公共厕所、道路、绿化带进行专职清理,并且由卫生检查人员不定期的对4名保洁人员的保洁情况进行督查,使我村的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3.高规格建文体设施。于2002年初就与镇联合建设了占地面积15亩的村落文化宫,目前内有藏书6000余册,棋牌桌、乒乓桌、台球桌、室内健身房、灯光篮球场等文化设施设备,同时,为满足村民晚上在公园跳舞的需要,还特地配备了一套音响设施,供村民在闲暇时候在公园娱乐。现此文化宫被上级部门评定为特级文化宫。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投入90余万元,建设了近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2010年又出资近10万元,对文体中心室内进行布置,对室外广场进行绿化,还增添了文体设施。目前,文化广场夜夜都有活动,已成为广大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三、加强管理服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加强民主建设,提高村民参政意识。近年来,我村把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作为文明村创建的重点内容,发动村民积极参与村务管理。通

过实行村民代表会议例会制度,对重大工程事项、财产、资源问题通过代表会议表决;在村民代表中选举产生民主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监督小组可对村建设工程加以监督,民主理财小组可对本村财务日常收支加以审核(每月一次财务收支原始凭证审核,每季一次财务公开审核)。与此同时,我村还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特别是村民议事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和审批制度及《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等,增加办事透明度,做到责、权、利的统一,扩大村民对村务、财务及其他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2.加强综合治理,维护村庄安全稳定。为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我村从三方面入手,着力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确保和谐稳定。一是加强法制教育,抓好民防队伍建设。我村每年举办4次民主法制课,引导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维法。今年,主要向村民具体介绍了刑法、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使村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加强。同时,组建了民防和夜防队伍,完善了值班制度,节假日还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巡逻,杜绝了各种不安全隐患。二是加强了外来暂住人口的管理。村外口办对外来人员出租房上门办理暂住证和私房出租证,做到登记率100%。同时,外口办工作人员经常和村民小组长一起了解外来暂住人口的生活生产情况,帮助解决他们碰到的困难,融洽新老居民之间的关系。三是健全调解组织。利用村内热心于公益事业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了一支在村民中有相当威信的维稳调解小组,劝导不道德行为,调解民间纠纷,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预防各类刑事案件的发生。

3.优化计生服务,促进女性健康生活。以技术服务为重点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组织计生联络员去外地考察、学习、取经;成立家庭教育活动点,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提高广大妇女的综合素质;成立妇女志愿队,开展环保、维权、信访、监督、文化等各项活动;关心妇女群众的身体,开展针对妇女的健康检查。同时,还建立了人口学校,定期邀请专家来村为广大妇女作法律法规、健康知识、实用技术等专题培训;针对近年来外来人口在我村生活、工作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还在今年成立了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专门负责对外来妇女的管理,宣传计生知识,发放避孕药具,开展专题培训,深受外来妇女的好评。

围绕宁波市级文明村创建,我村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村民的期望,我村的创建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大隐村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深信在上级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我村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开拓创新,拼搏进取,把大隐村建设的更加美好,使大隐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文明发展之路。

第12篇:文明村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文明村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海州区板浦镇石河村

我们积极响应上级党委的号召,认真重视而脚踏实地地抓好本村文明创建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坚持科学规划,精心部署,扎实行动,努力实施,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而又好又快地发展,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地变化,村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文明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将我村文明创建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我们石河村位于海州区的东侧,善后河北畔,紧依204国道,全村有7个自然村庄,16个村民小组,468户,总人口2105人,村党总支设3个支部,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8名.我村农业以稻麦轮作为主,主要经济收入依靠交通运输,水上养殖,以及生猪养殖等

二、三产业为主。2009年我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村庄绿化率达80%,林网覆盖率达45%;家家吃上纯净的自来水,用上液化气;村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稳定,无聚众赌博,无参加非法宗教等社会丑恶现象。

近几年我村先后在市新海实验中学、灌云烟草局、国税局等城乡共建单位的帮抚援建下,村公益事业明显改善,现村内有了自己的农民学校,定期为村民提供技术培训及服务指导;为了丰富村民农闲时的生活,我村还设有篮球场、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电脑信息室等,供村民学习娱乐;村党总支还结合远程教育,定期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结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31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6980元;评定“十星文明户”“五好家庭”户420户,获市“四星”级文化先进村荣誉称号。

二、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我们始终把创建文明村工作纳入总体规划,成立了以村支书任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会其他人员任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我村文明村创建的3年规划,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在工作中切实做到了创建工作有规划,党政领导亲自抓,组织措施得力,保障了创建工作全面展开。

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繁荣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村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直注重以科技兴农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促使了农村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从2007年至今,我们先后邀请了市农业专家、农技中心的专家、教授来我村为村民传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果树栽培管理技术、生猪养殖、机动车驾驶技术等农业科技知识,举办了农民技能培训会、农民经济人培训会,同时培训了农民经济人10名,并且聘请了周围乡镇在农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能人来我村为村民介绍经验,先后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次,培训人数达1311人次,发放科技资料2000份,结合农民科技书屋、图书室等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宣传,使80%的村民都掌握了最基本的农业科技知识。根据农事需要,我们还多次组织村民到山东寿光、东海黄川等农业基础好、产业结构调整成绩比较突出的地方参观学习,吸取外地人家的先进经验,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观念,为石河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

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一直把群众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风气不断优化。

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开展文明家庭、和睦家庭、学习型家庭等的系列评创活动,以典型带动全面,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村民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组织建设也直接反映了文明村建设的成果,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我村始终把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定期组织党员参加组织学习,并通过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使全村党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其次充分发挥我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让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006年底我村建成了文化活动体育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室,有关配套设施设备都已经到位,文化体育活动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制定了各种制度和实施细则。村定期举行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友谊赛,有组织的大型文化、体育活动一年举办2次,群众自发组织的比赛每年都在80场次左右。我村现有村级图书室一个,农民科技书屋一个,为了方便村民学习科学知识,我村配备了专人负责管理图书设备,最大限度的为村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群众娱乐健身场所也已投入使用,农闲时间每晚都会有参加跳舞、扭秧歌等娱乐活动,对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村民,村委会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最大限度的予以满足。

2、整治村容村貌,树立良好卫生习惯

2007年至今我村硬化村道2.4公里,修建排水管道10500米,拆除门前厕所42个,改造新修围墙3300平方米,拓宽改造道路1860米,电话入户90%,宽带入户80户,电话入户35%,电视入户率100%,自来水入户95%,新建村级农家店一个,甲级卫生室一个。为了确保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村道亮化,村委会建立了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成立了石河村村容村貌整治领导小组,配备了专业的环保人员,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清除了村道脏、乱、差的现象,大力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引导和帮助农民重点解决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等问题,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逐步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村容整洁。

3、拓展载体,精神文明建设卓见成效。

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每年的“三八”妇女节都要在全村范围内召开“好媳妇、好公婆、好家庭”评选活动,在全村范围内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先后有30余人次获得了石河河村“好媳妇、好公婆”荣誉称号,文明家庭、和睦家庭、学习型家庭不断涌现。

三、坚持两手抓,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坚持基本国策,抓好生育工作。

认真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做好育龄妇女的健康检查,随访服务率达98%;全村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计生率达100%;作好对流动人口的生育文化建设服务,及时向他们提供避孕药具及生育知识指导,全面保证我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正常开展。

2、切实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一方平安。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我村辖区外来人口多,情况复杂,为保证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村支部一直把该项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首先,成立了村民主法治领导小组,组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由治保主任担任,同时设立了治保调解委员会。2008年6月,成立了一支由五人组成的治安夜巡逻队,其中有专职夜巡队员4人和晚值班员1人。二是加强宣传工作,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宣传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通过各类会议,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特别要求各企业负责人,在日常生产管理活动中,应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宣传,增强了广大村干和村民的法律、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三是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一方平安。对外来暂住人口实行档案化管理,保证登记、注销率均在95%以上;四是严禁赌博,加强封建迷信活动的管理。死者火化率每年都达100%,赌博、封建迷信活动也未有发生。五是及时发现和协调村民及企业内部纠纷,把各类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近几年来,我村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事故,无村民集访越访事件,年年受到镇党委的表彰。

3、抓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我村历来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留守、流浪、流动儿童,初中毕业返乡未成年人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是农村未成年人当中较为特殊的群体,要切实开展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就必须认真处理好这些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问题。我们注重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对初中毕业返乡未成年人开展各类科技及技能培训,让他们通过培训掌握一门技术,拓宽就业渠道,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由于我村多以农民为主,务农成为主要谋生手段,因此存在少数留守儿童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对此问题村委会一直给予高度重视,不定期对他们进行看望慰问,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德育工作管理力度,制定科学的量化管理方案,积极探索和完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从注重实效上下功夫,进一步发挥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积极寻找具有本土特色的德育文化阵地,宣传文明、健康、向上的德育文化,切实把我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通过文明村建设,我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广大村民的肯定,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民的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也看到许多不足,工作不够规范、科学,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注重村组织的服务功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来满足群众对文、体生活的需要。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将从社会的细胞着手,给村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努力。

第13篇:—村文明村创建工作汇报

2008—2010年##村文明村创建工作汇报

##村位于敖江与闽江入海交汇处,面积30平方公里。全村3445户,11685人,是福州市第一大行政村。村设党委会,党员236人,下设9个支部,23个党小组责任区。全村划6个选区,55个村民小组。海区滩涂面积1.5万亩,传统缢蛏、紫菜等养殖产业,久负盛名。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不断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提高广大群众的文明素质,我村一直致力于文明村的创建工作。现将我村2008-2010年创建文明村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创建活动规范活跃。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紧紧围绕党建“五个好”的目标,加强党委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响应创先争优的号召,坚持“三会一课”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举办讲座和电教化教育等形式,着力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同时,村干部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促进文明村创建的有效途径,建立了以村党委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两委”班子成员为组员的精神文明建设小组,切实加强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三年来,我村坚持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好媳妇”等一系列的评选活动,在村民中产生强大共鸣,为带动全村的文明建设工作、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2010年春节期间举办的“迎新春、闹元宵”大型踩街活动中,上千村民走上街头,表演者身着各色彩装,手执各种道具载歌载舞,尽展民

1 间艺术的风采,让全村百姓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有滋有味地过大节,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事业日臻完善。在经济收入方面,按照县上“三资”管理的有关规定,我村对村级集体“三资”进行重新摸底统一登记造册,并在公告栏上进行公开,亮出“家底”。2010年初,对承包到期的1370亩虾塘及30多间店面均进行了公开的招投标,全过程均实行了“阳光操作”,虾塘原来承包40万元,现在拍了130万元,店面由12万元,拍到34万元,仅此两项村财收入增加了100多万元。在教育发展方面,我村用宣传教育营造氛围、用文体活动带动创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为落实校园周边安全工作,提高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2010年5月28日,由镇司法所、村团总支与##学校协办的“法制安全教育宣传课”活动,为##学校初一年段的同学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六一”节礼物。此外,村干部和学校老师还经常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体育比赛、读书竞赛等活动,在全村营造尊师重教和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在医疗保健方面,三年来,我村把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新农合普及工作作为实践“群众得实惠,干部得人心”工作方针的首要任务来抓,参保率达到85%,居全镇前列。在生活设施方面,全村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建设环境良好,供电正常,供水充足,水陆交通便捷,村内街巷主干道基本实现水泥化。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村民对物质文化需求的增强,村干部不断落实资金,修缮了村主干道、三农书屋、富春公园、三级避风渔港等设施,筹建了人

2 民广场、人民会堂等场所,为群众的文化活动打造了良好平台。

三、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村风民风健康向上。一是抓宣传,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以村委办公楼为主阵地,每年平均组织开展各类学习班20余次,进行先进文明、法制道德、妇女卫生保健知识、劳动技能培训等内容的活动,借助村务公开栏、黑板报、横幅等多种渠道宣传党的政策,积极落实“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增强村民法制观念。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制定村规民约,积极开展“文明户”等创建活动,教育村民应当从一点一滴做起。关注困难群众的子女就学问题,充分发挥民间慈善机构和社会能人的作用,实施“爱心助学”工程,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子女享受受教育的权益。同时借助党员帮带、能人帮带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党员池建材、社会能人孙义为等先进事迹,号召群众学习、效仿,调动了群众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三年来,我村致力于破除不文明习俗,提倡婚丧从简,弘扬科学思想反对封建迷信,切实转变社会风气。在计生工作方面,“两委”干部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大力发挥村级计生协会作用,广泛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等系列活动,加强育龄青年优生优育的知识培训,使计生法律法规政策深入民心。三年来,全村出生率达11%,计生率达97%,“双查”到位率达96%,“四术”落实良好,其中上环480例,结扎187例(其中二女扎36例),人流引产42例,征收社会抚养费206万元,无计生方面重大问题,并做到每年各时期计生工作总体上位居全镇前列。

四、环境建设力度加大,人居环境明显优化。在卫生保洁方面,号召村民大搞爱国卫生,清除卫生死角、拆除私搭乱建;成立保洁工作小组,对全村的环境卫生实行24小时保洁,进一步完善垃圾日产日清制度;投资30万元,新建垃圾焚烧炉一座,对全村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为提升我村整体形象,近期又对公共场所进行了硬化和绿化。在平安建设方面,三年来,村两委认真排查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深入做好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无恶性刑事案件。由于我村外来流动人员多,村党委还及时组织民兵成立治安巡逻队,两委成员经常亲自带队巡逻,确保群众财产安全,社会治安得到稳定。在安全生产方面,我村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各个时期的安全生产检查、管理与内业材料整理备查等各项工作,及时对存在隐患进行整改,有力地促进了各单位生产的安全、平稳运行,有效提高了我村安全生产水平。

回顾近三年来的创建活动,我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上级的要求和村民的愿望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以本次考评验收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文明村创建活动,为把##村建设成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中共##村委员会 ##村村民委员会

第14篇:CC村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总结

零胡村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总结

我们零胡村位于蔡家坡镇区西部,全村16个村民小组,1301户,4988人,全村耕地3341亩,人均耕地0.55亩,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350元。近年来,村党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以高标准创建省级文明村为目标,努力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潮。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6年我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曾先后被省、市、县、镇评为小康示范村、小康文明村、小康村先进党组织、优秀基层党组织、计划生育先进村、目标管理责任制先进村等文明称号。回顾过去,我村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了“文明村”创建工作。

一、转变观念,明确责任,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任务,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为此,我村从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入手,并设立创建文明村办公室,以村党委书记李发良为组长,村委会主任李沈辉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成员由两委成员组成。创建领导小组以身作则,精心部署,齐安排,抓落实,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指导,团结协作,发挥模范作用,使创建活动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建设新农村,不仅需要漂亮的房屋、宽阔的道路、现代化设施,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需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与新农村相适应新的思想文化观念。我们增加农民收入,减小城乡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进步,需要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构建和谐、文明、富裕的新农村,需要革除陋习树立新风,转变传统生活习俗,等等。一旦这种观念形成并使之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广泛的、稳定的、持久的影响,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确保了我村创建工作逐步迈向快车道。

二、抓好经济,促进发展,为创建文明村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村党委会和村委会认识到,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结合,才能建设好现代化新农村。为此,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全面提高宽裕型小康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村民道德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农民增收、扩大村民就业渠道,村上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在我村举办电脑培训班一期,有155人参加了培训并取得了结业证书,提高了他们的就业能力,为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心系群众,多办实事,努力改善我村基础设施

按照新农村建设工作实行星级管理的工作方针, 2008年全县晋星的村共有49个,其中:三星升四星的11个村,蔡家坡镇只有2个村,我村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结合实际制订了《零胡村二〇〇八年新农村建设晋星规划及实施方案》,并在全年工作中逐条落实。村上从阵地建设入手,投资16万元对原办公楼进行了改造,完善了党员远程教育、计生服务、两校八室的建设,在办公楼西侧改造建成了党员活动中心及文化室,同时也改善了村容村貌,对村四条干道进行了路旁植树美化,同时村上总投资500多万元改造建成了蔡家坡农贸市场,促进了我村第三产业发展,按照镇政府《关于开展农村宅基地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要求,村上对此项工作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并确定我村清理整顿工作的重点,全村共拆除批新占旧危房61户222间,复垦标准化良田一处,共50亩,极大地促进了我村新农村建设晋级工作和文明卫生城镇创建工作。在为村民谋福祉方面,继续关心和扶持低收入村民的生活,多次与上级民政部门联系,为他们争取有关优惠政策,并发放镇民政办冬寒救助款7户800元,发放镇民政办春节补助款3户1500元,村委会发放春节补助款26户2900元,争取并发放镇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款20户2500元,村上还斥资800元继续为村民补办寿星证147个,积极为困难群众争取最低生活保障,使低收入户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村民素质。

1、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村为了适应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大力发展了农村文化事业。我村村民文化活动活跃,有自乐班、秧歌队等,活动开展经常化,有力地丰富了村民闲余文化生活人数多达800余人,锣鼓队在蔡家坡地区小有名气,在周文化艺术节活动中为我村争了光。

2、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提高村民素质。

我村一直把对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制作了一些道德建设标语16处,有力地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发放到了各家各户,做到家喻户晓,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文明”新人。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每逢年终精心举办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同时我们在村民中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培育弘扬\"团结、拼搏、诚信、文明\"的地域精神。倡导移风易俗,婚、丧事简办,革除陋习。努力开展诚信建设活动。积极倡导诚实守信,履约践诺的风尚,培育形成新的信用关系,支持我村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社会风尚。近几年来共评选出“五好家庭”、“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926人,253户,分别占全村总人口和总户数的18.7%和19.6%

2、创建平安村居。

3、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创建方面,村上认真贯彻落实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充分发挥蔡家坡派出所西警区和治安中心户员的作用,对各组的夜间安全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巡逻,确保村民的财产及人身安全,连续三年全村无一例治安案件发生,2009年我村治安中心户长李发良被省综治委评为“省先进百名治安中心户长”。

五、营造文明家庭,为创建文明村工作打实基础。

我们以“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载体,弘扬了正气,提升人气,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我们突出重点,带动整体,全面开展了“生儿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宣传,全村无一例违反计划生育的情况,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是走在全镇的前列。

村领导重视,投入到位,我们选准了好的载体,措施较为得力,在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当中整体水平仍比不上兄弟单位,在探索农民增收途径上较为缓慢等突出问题,我们决心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创造经济更加繁荣为中心,以“两个文明”建设为抓手,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全村向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第15篇:曙光村创建省级文明村汇报

各位领导:

我们曙光村位于惠民镇东北角,南接东海港,东与上海市团新、菖梧村毗邻,北到横泾港与魏塘镇枫南村相连,西以枫泾塘为界,辖区面积8.5平方公里,有35个自然村,分为16个小社,耕地面积6500亩,其中水田5000亩,全村723户,2699人。总劳力1658人,其中务工1030人,占总劳力的62.1%。务农490人,占总劳力的29.5%,其余8.4%,138人是个体经商、个体客、货运等自主创业。现有党员103名,村成立党总支,下设沈家、坟港、唐家、丽字四个党支部。

曙光村干部、群众经过几年的努力,村级经济的较快发展,推动了各项实事工程的实施和各项惠民政策的兑现。目前,村内主干道路达到四级公路标准,通社达户的水泥道路也已完成,总长32.1公里,实现户户通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养殖污染抓紧治理,河道专项整治全面展开,河道疏浚、块石护岸有序推进,村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各项惠民政策如期兑现,使全村百姓切实分享到村级经济的发展成果,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村干部付出的辛劳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也得到了上级政府的肯定。2006年已通过市级文明村的验收合格,2007年荣获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市级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市级科普示范村、市级行政示范村规范化档案室、创建市级和谐家庭先进集体、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村级简报法制专题优胜奖、县级三无示范村、镇级民主管理先锋村、科协工作先进集体、村级简报一等奖、经管工作先进集体、综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曙光村“两委”在获得市级文明村称号的基础上,做到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做到创建领导小组班子不散、创建工作不松、高标准、严要求地制定了创建省级文明村的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经过2007年以来,近两年的努力,已取得明显成效,现作如下简要汇报。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

曙光村“两委”班子成员,文化素质好,除一名是初中文化外,二名是中专生,四名是高中生,两委班子齐心协力,作风民主,配合默契。自2004年以来,连续评为县级五好党组织,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评定为市级文明村,2007年荣获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称号。村党总支十分重视带头廉洁自律,经常提醒村干部要勤俭节约,花集体的钱要像花自己的钱一样珍惜,一样精打细算,要树立村干部的良好形象。经常利用大、小会议宣传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求村干部都要做到勤政廉政,才能取信于民,就能做到讲话有人听,做事大家帮,一呼百应。几年来,村干部中无违法违纪现象,在群众中威信高、口碑好。七名村干部分别获得农经、蔬菜、果树、畜牧等种、养业技术职称。在带领群众共同勤劳致富道路上,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村两委在选择、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方面,确定一名男青年、一名女青年为村后备干部,平时经常给予关心、帮助,加强思想教育,还给予一定的工作任务。其中一名负责团员、青年和关工委工作,一名负责宣传、报导和村简报的编写,让后备干部多接触村里的工作,了解全村情况,为今后争当一名合格的村干部打好基础。党总支还注重抓好发展党员工作,现有6名入党积极分子已提交了入党申请。近几年,做到每年发展一名新党员。村级的各配套组织,妇代会、共青团、民兵、村民小组长、计生协会、计生联络员、老龄委、关工委、残联、工会等组织健全,阵地配套,活动正常,经费保障。在文明村创建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风。村党总支的“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作风

民主,经常开展学习,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村两委班子还建立了联系户制度,确定每个村干部联系一户农户。村建立党员代表大会制度,全村20名党员代表,每人联系5名党员。做到灵活多样,见缝插针,深入农户,了解民意,对农户在不同时期的所思所想、希望和要求,做到了如指掌,为村“两委”的民主决策提供依据,村干部还有针对性地给农户传授种、养业实用技术,带领大家共同勤劳致富。

二、思想道德风尚良好。

曙光村建立一支思想政治宣传的骨干队伍,负责黑板报、村简报、宣传栏的宣传报导,组织村里的文体活动,结合村中心工作,为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全村共有黑板报四块、村简报一份(月刊)、固定宣传栏两处,村里的教育场所有村党校、农民学校、妇女学校、青年民兵之家、党员活动室等,并有各自的有关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我们利用自己的教育场所精心设计载体,突出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培训,开展了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学习培训,还开展了“三个主义”、“三德”和艰苦奋斗的教育,以逐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精神文明的逐年提升。认真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的宣传、学习、教育活动,利用大小会议,各类培训,各种阵地开展宣传学习,并要求村、社二级干部,包括党员、团员、村民代表要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例如在争创星级文明户活动中,村民委与全村户主签订争创协议书,签协率达到97%,广大农户都能自觉遵守村民自治章程和村务公约的有关规定,在行使民主权利的同时,尽到村民应尽的义务,邻里和谐相处,家庭尊老爱幼,涌现了一大批平安、和谐、幸福的大家庭。为了树立学习榜样,激励先进,我村在10月份开展了一次“和谐示范大家庭”的评选活动,在各村民小组民主推荐的基础上,经村“两委”审议,评选出9户“和谐示范大家庭”候选户,并将9户的全家福照片和主要事迹简介在十月份的简报上刊登,发出选票695张,收回选票670张,农户投票率达到97%。经认真开票、计票,评选出范建良等6户曙光村2008年度“和谐示范大家庭”,村将择期予以表彰奖励。

在基层系列创建方面,我们充分利用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的现有资源,深入开展了“双结对、创文明”活动。县第一人民医院多次下次义诊、义演,深入农户家中查病、治病,使许多老人感动万分。演出了许多弘扬正气、倡导文明的文艺节目,使村民在愉悦的享受中受到教育。还有嘉善五中结合村里赠送了电视机,村为学生提供了暑期社会实践的基地。由村干部给学生上课,关于本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情况,鼓励学生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家乡新农民建设出力。村与双结对党委领导经常组织活动,共同探讨创文明的方法,取长补短,共创文明。

现在全村的道德风尚较好,村民无聚众赌博、无封建迷信活动、婚丧事简办,无铺张浪费现象。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村关工委认真计划,制定措施,从确保入园、入学率二个100%抓起,对困难家庭进行扶持。近几年来,困难户中的孩子没有出现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确保青少年都能完成义务教育学业。同时每年举办家长培训班,研究、探讨新时期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教育方式、方法,既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放任不管,要给予正确的说服、引导,使下一代健康成长。同时,保护农村老年人的权益,村有老龄委负责,针对本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解决的意见、建议,为村干部做好参谋,全村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等

方面都有保障,未发现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结合《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了曙光村村务公约,每户发一份,把村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和百分考核内容列入公约,对农民的诚信教育也结合在其中,目的是让大家明确一个道理,诚实守信,不光是经商的需要,做人也是如此。只要大家都做到诚信,家庭、邻里就能和睦相处,农村社会就能和谐。

三、农村经济发展壮大。

近几年来,曙光村能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农村政策,根据本村地域偏僻,又系纯农业村的特点,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确立了本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是:到邻村购买土地,建造标准厂房出租,确保村级集体资产能逐年保值增值,使村级集体经济较快地发展壮大,增强文明创建的经济基础。全村现有标准厂房4.5万多平方米,厂房固定资产2438万元,共有租房企业23家,年租金收入319万元。2007年村级可支配资金3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00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万元,人均村级可支配资金1344元。村建立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例如养猪专业合作社、惠绿牌蜜梨合作社等,做好农户产前、产中、产后的指导、服务、推销工作,实现农户的增产增收。对苗猪、肉猪及蔬菜、瓜果的销售,主要依靠全村十几户营销户进行推销,基本上没有出现农产品卖难的情况,全村的农产品商品率,除粮食以外,达到80%以上。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如机耕、开沟、收割已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本村只拥有小型拖拉机,中型的机械依靠上海方面及外地机,每到春粮、晚稻收获季节,外地收割机纷纷进村,招揽生意。农业机械化作业中,始终重视安全生产,至今未发生过伤害事故。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制定和完善了村总体规划,委托华汇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并经有关部门讨论同意,村庄建设项目符合村庄规划,依法办理建设审批手续,公共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标准。

在抓经济发展中,企业同村结对帮困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嘉兴兴惠电子有限公司与曙光村结对以来,扶持了三家民营小企业,给了他们加工电子产品业务,由公司统一销售。另外从本村招工300多人进厂务工,加速了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了农民的固定收入。兴惠公司还向村赠送空调2台,科普图书300多册,为全村科普工作的的开展作出了贡献。我们还抓了村干部结对帮困工作,确定每个村干部帮助一户困难户,从精神、技术、资金等方面给重点帮助。今年共翻建危房9户,资助子女上学3户,并赠送了猪、羊、兔、鹅等,千方百计增加困难户收入,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村级经济的较快发展,促成了几项惠民补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是对参加合作医疗的村民每人补助应由个人缴费的50%。二是独生子女奖励费每人30元。三是6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每年每人补助120元。四是对老党员、老干部的定期补助。五是低保户救助。六是危房改建补助。七是助学资助。八是大病或特殊困难补助。上述各项补助,每年都在50万元以上,广大村民都能从中受益,分享村级经济发展成果。

四、村容村貌整洁优美。

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干道达到四级公路标准。其中康庄道路3.5公里,连村道路3.98公里,其中的五座危桥全部重建,2006年9月,开通城乡公交。村内通社、达户道路也已浇筑水泥路面,户户到达,总长32.1公里。上述道路建设的竣工,从根本上改善了村民生产、

生活条件,对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对村容村貌的整洁,环境的优美起到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村“两委”以2007年创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为契机,抓紧抓实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主要包括治理养殖污染、开展河道专项整治和环境卫生保洁工作,首先对全村30户养殖中、大户进行污染治理,按照“二分离、三配套、零排放”的要求,由于联系村干部会同村干部加强宣传、教育、督促,村干部还帮助整治户施工作业,在11月底全部完成。还推广了用猪粪养殖蚯蚓19.5亩,已获成功,投入资金115万元。其次是配合县、镇统一行动,于2008年上半年,突击开展河道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打捞河面水草、漂浮物,共整治河道11段,整治河浜21只,总长22.62公里,投入2100工,总花6万余元。并在河段上下游筑起栏污栅15处,并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分段负责。全村16个男社长为河道保洁员,明确职责,由村每季检查评定,兑现报酬。通过河道专项整治,加上前几年已完成洪泾港、唐家泾、沈家埭、鲇鱼浜、厍浜的河道疏浚和块石护岸工程。2007年又完成了丽字片3个自然村疏浚和块石护岸,2008年下半年再完成坟港片2个自然村的疏浚和块石护岸,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就在眼前。第三是抓了日常的卫生保洁,全村建起了76只垃圾箱,确定4个保洁员分片包干,每户发放垃圾桶1只,共723只,建立责任制、奖罚制,保证垃圾日产日清,村民也逐渐习惯了垃圾袋装,不乱扔乱丢。通过上述三项整治,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村庄绿化工作成效明显,村部建成区有2000多平方米公共绿地供村民休闲,村内主干道路两旁及河道绿化达95%以上。农田林网在90%以上,农户庭院绿化也能达到80%以上,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能认真执行《嘉兴市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通过二年的整治,村内的工业污染和三废污染都做到了达标排放。

五、科教文卫稳步发展。

曙光村村部中心建有占地五亩的村文化广场,内有文艺演出台、灯光球场、健身活动区。场内绿化经精心设计,花、草、树错落有致,供村民休闲之用。文化广场对面是文化活动中心,内有老人茶室、阅览室、电视室、台桌球、棋牌室及室内健身等,基本能满足不同年龄的村民的不同爱好。广场外设有科普宣传栏和村务公开宣传栏二块,全村有黑板报四块,村里办了简报“今日曙光”,有一支文体骨干队伍,配合村中心工作,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娱乐活动。村文化活动中心,有专人负责日常管理,有各活动室的规章制度。村每年投入文化活动的经费确保村可支配资金的5%以上,近二年,每年组织文艺宣传、表演二次,放映电影4-6场。今年前些时间,组织了篮球比赛,并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村民文化生活健康发展,文化活动中心管理规范,无非法活动。科普教学活动开展正常,宣传栏内容定期更换,每年的科普培训班在五期以上,每年受训人数达300多人次。村建有科普组织,其中39人有农民技术员职称,全村获各类农民技术职称人数53人,占总劳力的3%。全村自来水入户率100%,村水厂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多年来,加大了对卫生厕所的资金扶持力度,使卫生厕所达到91%,总数达到658户,全村无露天粪缸,粪便无害化处理率100%。全村有二个医务室,医生有职业资格证书,服务场所一个30平方米,一个90平方米,医务室开通电脑联网,村里看病可直接享受报销。经多年实践,合作医疗的好处充分显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受惠,村里每年还对参保的农民实行补贴,标准是按规定应由个人缴费的50%,今年每人补50元,补助款占应收款的55%。对低保户、困难户,则全额补助投保,因此参保率均在96%以上。全村儿童保健覆盖率和“五苗”单苗接种率都是100%,孕产妇系统保健覆盖率和产妇住院分娩率均达100%,地方病达到控制标

准,没有发生传染病疫情。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生育指标在公开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计划生育列入村务公约内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逐步推进。今年10月份,全村进行广泛发动,村干部分片包干,到社到户宣传、解释,村民提高了认识,踊跃投保。到11月底60周岁以上一次性交款投保的有74人,60周岁以下交款投保的271人,合计投保345人,完成上级下达指标230人的150%。还以高速公路征地为契机,动员被征地农户参加保险,现已有460名老人享受到养老保险。

全村五保老人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其基本生活,其中安排到敬老院集中供养2人,集中供养率67%。全村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终端入户率78%,用户能收看到30套以上节目。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100%,每天有专车接送。九年制义务教育率100%,适龄高中段教育普及率98%。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包括实用技术培训和参加上一级组织的技能培训,为劳动力的转移打好基础。7名村干部中6名达到中专、高中学历,达到90%。

六、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曙光村治保、调解、督教组织、护村队、巡逻队、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等群防群治队伍健全,活动能正常开展,作用发挥好。层层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民间矛盾调处成功率达到95%,2007年上半年,县综治委授予“一级综治站”称号。维护稳定责任制落实,无群体性事件发生,无恶性刑事案件和恶性治安事故,无流氓恶势力,无非法组织,无“黄、赌、毒”等活动窝点,认真开展了“无邪村”的创建活动。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无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利用大小会议和一切宣传工具,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群众的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有了很大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不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村内交通干道和村路安全畅通。

七、基层民主健全有效。

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健全,村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小组关系协调,工作运作正常,能有效发挥作用。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充实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务公约的内容,确保村民自治有制度保障。村民委员会的下属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工作制度健全,村民委员会依法及时进行换届选举,换届选举工作程序规范、公开、公平、公正。例如2008年上半年的两委换届,由于宣传、发动到位,村民参与热情高涨,两委换届均采用无候选人、自荐直选,一次投票成功,这是本村民主建设的一大进步。整个选举过程,无非法剥夺选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为。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民主规范,建立和完善了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能坚持民主决策程序,都要经过四议程序,即党组织在座谈、调研的基础上作出提议,由村“两委”进行商议,再交党员大会进行审议,最后经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后,才能组织实施。村内民主渠道畅通,民主管理科学,坚持村务、财务、党务、事务定期公开,重大事项随时公开,接受村民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包括民主理财、村务决策监督、村务公开监督,建设工程监督四个小组,监督小组成员认真负责、工作踏实,在群众中威信高,通过严格的监督程序,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群众有了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干群关系更加融洽,集体资金运作良好,实现了保值增值和良性循环。

八、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村党总支、村委会把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纳入村建设总体规划,三个文明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专门组建的文明创建领导小组,总支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其余村干部任组员。真正体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整套班子合力抓的良好局面。领导小组下设文明创建的工作班子,负责文明创建的资料、台帐的收集、整理、归档。创建工作的规划,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创建工作有制度、有措施,创建任务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系列评创活动有具体标准、有考核内容、有奖励措施,把对农户的百分考核列入村务公约,发放到每家每户,农户对创建的知晓率达100%。同时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创建面达100%,星级文明户创建率达96 %。今年十月份,在全村开展了一次村民投票评选“和谐示范大家庭”活动,在村民小组民主推荐,村两委审议的基础上确定9户候选家庭,并将照片、简介刊登在村简报上,让村民投票评选。发出695张,收到670张,农户投票率达到97%,最后评选出范建良等6户为曙光村2008年度“和谐示范大家庭”,村将择期予以表彰奖励。在11月底全镇推广乡风文明现场会在村召开,今年获得了省级“平安家庭”创建示范村。积极开展“三无村”创建活动,“无毒村”创建活动,同时开展“民主法治村”、“平安村”、“卫生村”、“科普村”等系列创建活动,均取得了较好成效。

由于曙光村“两委”班子团结合作,勤政清廉,富有战斗力,加上充分注意发挥了村级配套组织的作用,注意调动老党员、老干部和各社社长的作用,坚持发动和依靠群众,才能使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得以有序开展,取得较大成效。以本村的现状同自己的过去比,变化明显,今非昔比。但按各级政府对我们的要求和群众对我们的期望比,差距和不足是显而易见的。村两委决心认真总结,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把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实,务必使各项创建均衡发展,全面达标,为早日实现省级文明村的远大目标,为曙光百姓办更多的事,造更多的福,为构建和谐农村,推进本村新农村建设步伐而努力。

第16篇:金湖村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

金湖村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

金湖村位于溧水县东屏镇东南面,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环绕东屏湖10余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5000余人。紧邻常溧公路、沿江、宁杭高速公路互通出口,正在建设的城际铁路临村而过,地域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捷。近年来,金湖村以“调结构、兴产业、强基础、增收入”为目标,在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整合产业集聚发展优势,村级经济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365万元增长至2012年的576万元,增幅走在全县前列,曾被评为江苏省生态村、省农科教结合基地、溧水县文明村、20

11、2012年度村级经济发展十强村,省创先争优优秀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一、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和干部队伍

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坚强的战斗堡垒,只有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学习促教育。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深入开展 “建学习型村支部,做人民满意公仆”,纵深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以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为主要内容,着眼于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落脚于为群众谋利益。 二是抓制度促规范。健全的制度是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的根本保证。为使我村党的自身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我们在健全完善村两委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又先后制订了《村领导班子协调制度》、《班子四项团结原则》、《重大问题班子议事制度》、《班子学习制度》等多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狠抓落实,严格依制度办事,大力推进重点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和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教育制度,严格按照“坚持标准,提高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吸收新党员。三年来,全村共有6名积极分子被发展为党员,1名优秀青年党员被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

三是抓培育促发展。重点是培育“双强”型村干部。立足于开展岗位、学历和创业能力等三项教育,着力培养“双强”型村干部。目前,金湖村两委班子8人, “双强”型村干部2人, “双强”党员 36人。在“双强”型党员村干部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团结,财务、政务公开,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环境安定。

二、发挥特色优势,壮大村级经济。

金湖村党总支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富民工程。我村结合村情,整合资源,以食用菌、有机蔬菜、花卉苗木为突破口,整合金湖原有零散产业,不断加大对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为我村园区产业化、高效化打牢基础,引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一是理清发展思路。金湖现代农业以“一园一业”(金湖现代农业园和旅游休闲业)为核心,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品牌立农战略,为做强做优园区的规模化、功能化理清发展思路。目前园区经营收入超过2400万元,带动用工180余人,其中男劳动力14000元/年,女劳动力9000元/年,主要用工为农村55—68岁弱势劳动力,不仅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还带领老百姓不断走上富裕之路。同时,我们还邀请省农科院为我村做好了近万亩的农业园区发展规划及农产品加工包装策划,促进金湖现代农业园区向技术创新化、产业规模化、资本多元化、管理现代化迈进。二是做强农业农头企业和合作社。我村积极按照农业项目进园区的原则,做大做强农业农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引进农业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项目和产业。今年新增了环湖和晓康两家县级农业农头企业,落户了一剪梅和润田獭兔养殖两家市级农业农头企业,同时还引进了南京上市公司—焦点科技,以上5家农业企业分别成立了相应的专业合作社。焦点科技投资经营理念新、生态科技兴农强,尤其是该公司党员杨智勇工作有激情,经济有实力,对农户的品种更新、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经验独到。该公司的落户发展,有效地推进了我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三是提升品牌效应。为整合有机蔬菜品牌,扩大金湖有机蔬菜的知名度,产业党组织以食用菌、有机瓜果为主打品种,在工商部门注册了“环湖”、“晓康”、“屏湖”、“东屏湖”等10个特色有机蔬菜品牌,为有机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奠定了基础,今年还新增“金湖”、“环湖”2家县知名商标。

二是畅通工程。乘借“村村通”项目建设的东风,争取到 “村村通”水泥路建设项目4.5公里,在全县村级水泥路建设里程最长,方便了群众,改善了村容村貌,重树了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形象。三是美化亮化工程。完成了各自然村垃圾屋兴建及保洁员配备;改造标准化粪池926户,公侧两座,填埋露天粪坑869个,新建垃圾屋26个,兴建标准无害化垃圾分类处理池一座,每个自然村均配备了保洁员和保洁工具,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新砌村排污、排水沟1280米。对中心村、重点村庄进行了绿化,砌花墩、绿化带1320米。村庄内部和周围共栽植各类苗木16000多株,改造自来水1180户,完成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四是平安创建工程。工作中主要突出了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实现二者有机互补,确保治安防范工作的长期稳定。在人防上继续实行巡逻承包,有效震慑违法犯罪的发生。

三、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如果先进的思想文化不能占领,落后的思想文化就会乘虚而入。为此,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村里投资46万元,建设文化舞台一座,农民书屋一处,文化广场一处,添臵健身器材2套,配备了远程教育等相关电教设备,并拓展农家书屋功能,增添5000册有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图书。在涉农部门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我村每年还聘请省农科院、南京农大农业专家和教授到村里讲课,每年培训1000人次以上,并引进了反季节高温菇、新品西瓜栽培方式等新技术。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休闲健身场所,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抓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素质教育是农民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转换干部群众的一些陈旧观念,他们积极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外出参观,体会现代农业科技创造的价值。同时,树立了科技致富典型,号召群众向科技致富户学习,在全村上下倡导树立了靠科技致富的新风尚。定期组织群众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如拨河比赛、球类比赛、农技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生活。三是抓好四项载体。近年来村里重点抓了举办“文明农民学校”,开展“四户评选”、“好公婆”、“好妯娌”评选、“十佳村民”评选等四个载体,文明农民学校开课30余次,先后邀请市、县专家教授来村讲课50多人次,重点加强了村民的科技、文化、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政策理论方面的培训,教育村民1万人次。在全村树立了正气,形成了讲文明、讲道德、比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快速发展的态势。全村村风良好,无封建迷信、赌博、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勤劳致富的多了,遵纪守法的多了,助人为乐的也蔚然成风。

通过 “文明村”创建活动,我村的经济实力有了进一步加强,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但是,发展是无止境的。今后,我们将继续下功夫做发好探索完善工作,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为金湖村创造一个更加文明、富裕的明天。

第17篇: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工作总结[推荐]

xxx村创建

xxx省级生态文明村工作总结 xxxxxx村

年xxx月

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我村在建设市级生态文明村的工作基础上,按照“省级示范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结合村庄整治工作,积极依靠群众,切实加强四个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一步增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了我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xxx村成为省、市、县“文明新村”和市级生态文明村,村党支部成为省、市、县“五个好党支部”。

一、基本情况

xxxxxx村位于武陟县中南部,北靠新洛路,南临黄河,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住户302户,1400口人,党员28名,耕地3000亩。该村目前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多种经营为辅,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

二、主要工作

(一) 加强领导,成立创建领导机构

为使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我村成立了以副镇长xxxx同志为组长,镇环卫所所长、生态办公室副主任xxx,村支部书记、村主任xxx为副组长,村委xxx、为成员的界牌峪村创建生态文明村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创建计划和保障制度,全面负责xxx村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

(二) 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发动群众,明确创建思路

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县环保部门的要求,袁庄村成立了生态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村等,统一思想认识,使广大村民都认识到生态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引导群众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形成全村上下齐行动建设生态村的生动局面。

1、制定创建工作计划、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层层抓落实,保证创建任务如期完成。

2、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小组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的意义、目的和创建的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建立监督机制。村里成立了以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对创建工作进度进行监督。

4、组织实施。村主任为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按照制定的每一项创建工程,抓好落实,保证各项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

(三)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生态村建设要求,结合本村实际,通过调查摸底,听取各方面意见,市、县领导经常到村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助村“两委”班子制定了生态村建设规划,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使袁庄村逐步达到生态文明村标准。

(四)突出重点,扎实做好村庄绿化、美化、洁化。

1、突出造林绿化工作。三年来,按照“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绿化要求,袁庄村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荒山荒坡造林等政策,利用春季植树季节,组织村民掀起植树高潮,全村建设以杨树为主的生态林3500亩,实现了人均1亩林,农田林网率达到70%以上,在农户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形成绿荫,由于近几年的大力植树造林,荒山秃岭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且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3、切实加强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路网布局合理,道路规格较高,农户进出十分方便、快捷。村内主干道硬化率100%,通村道路路面宽达到5米以上,全村实现组组通,户户通。同时认真搞好以灌溉和饮用水为主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人畜饮水工程1处,修建地下排污管道3000米,全村居民全部吃上了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全村缺水的状况得到缓解。

4、大力推广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的建设和利用。根据上级推广农用沼气、积极探索节能新路子的要求,全村大力开展沼气建设,实现“一池三改”,同时推广对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共建设沼气池110座,实现国债项目与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6个,为推广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做出了榜样,其他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使用率基本普及,达到70%以上。

5、突出抓好环境净化。按照突击清理和经常清理相结合的办法,村干部包片,组长包组,农户包房前屋后,全面落实保洁制度。全村共划分5个卫生责任区,新建垃圾填埋点2个,新建公厕1座,由5名专业保洁员组成保洁队伍。每天对村内卫生定时打扫。

6、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从去年起,全村99%的村民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并建设标准的村级卫生服务站,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吃药全报销。

7、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通过教育村民依法办事,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成为全村群众的自觉行为,村域内无滥垦、滥伐、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野生动物等现象发生。

(五)重点工程完成情况

1、教育农民树立文明向上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环境意识、生态意识。通过广泛宣传教育群众、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做好争当“生态文明标兵户”、“生态文明标兵”和“十星级”文明户等工作,使全体村民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大家争先为创建工作出主意,想办法,提出创建意见和建议,为我村创建工作出谋划策。

2、投资10余万元,用于改善村容村貌,达到“五化”(即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硬化)标准,完成街道硬化15000平米,安装路灯43盏,油饰墙体5000平米,垒砌花墙1200米,栽植各类花草树木7千多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3、投资40万元,修建占地4000平米的群众健身娱乐广场,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场所。

4、为了改善群众用水条件和保证用水安全,投资15万元对原有自来水供水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完成主管道更新1000米。

5、投资3万元完成有线电视入户工程,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5%,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投资7000元为群众安装了程控电话,使我村的程控电话普及率达到85%,改善了群众通讯条件。

(六)完善管理 巩固创建成果。

通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最大的成果就是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被群众所接受,树立起了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向上的村风。通过历年来的环境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生活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产业结构合理、布局规范,为新型农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来水管网改造、硬化街道、安装路灯、绿化、美化、净化等基础设施的建成,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水冲式厕所的使用,不但消灭了蚊蝇的孳生地,而且对净化水质、防止传染病、阻断传染源意义重大。各项工程的实施,有力的保护了群众的身体健康。

在创建过程中,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融洽了,村民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友善了,家庭内部矛盾减少了,干部办实事,村民协助村干部做好各项工作,全村树立起了文明风范,打架、骂人、赌博的人少了,做好事、树新风的人多了,呈现出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明风尚,为我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氛围,促使生态文明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村的建设、维护与管理,村“两委”班子把相关制度落实到人,与农户签订“三包”公约,要求做到爱护绿化、洁化村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发动在校学生,由学生来做家长的监督员。通过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公民”等评选活动,加强对群众的教育,以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来营造优美、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使生态村建设效果得到长期保持。

三、下步打算

xxx村生态村建设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对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在下步工作中继续努力:

1、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政治思想建设,着力营造一支思想好、素质高,有干劲的干部队伍,同时对村民加大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态意识、文明素质和修养。

2、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使我村环境保洁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3、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推进我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们相信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以科学理念,创新思维,良好作风来扎实工作,将xxx村建成为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的高标准的生态村。

第18篇: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汇报材料

梅花村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汇报材料

陈店乡梅花村党支部、村委会

梅花村位于陈店乡东南部,南与湖北省接壤,属檀树岗水库淹没区,辖红迎、红春、红梅、红山、郭庄、细张家、崔店7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总人口1024人,其中党员24人,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318元。该村党支部连续6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五好”农村基层党支部,综合目标考评连续多年被乡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村,2007年5月被市爱卫会命名为市级卫生村,2009年5月,被信阳市委、市政府确立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市级示范村,被市委表彰为“五好”村党支部。2008年,村党支部、村委会作出了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的决定,两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我村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任组长,乡国土所、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六城联创”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指导创建工作,村“两委”成立了创建工作协调小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协调、落实创建工作。

二、科学规划。在创建工作中,我们结合梅花村被确定

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市级示范村建设的机遇,按照“以园带村,以村促园”的发展思路,明确“一园两村”建设重点,推动梅花村创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一园”即以梅花店农业生态园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高效农业区、水产养殖区、休闲观光区和生态示范区,以此辐射带动交通、旅游、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两村”即在富贩大田征地150亩,认真规划建设迎春、红梅两个移民新村,集中搬迁居住条件较差的红迎、红春、红梅、红山四个村民组群众到移民新村落户,高标准规划设计改水、改厕、改圈和沼气建设。

三、强化措施。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以创建“富裕户”、“和谐户”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文明村风,营造和谐发展良好氛围,大力实施“金桥工程”、“回归工程”,引导、鼓励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联合乡林站、“六城联创”办、国土所等相关职能部门,严格农村宅基地审批,加大空心村治理,加强水库和河道管理,巩固生态林业建设成果。

四、认真实施。大力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梅花店农业生态园综合建设为重点,加快移民新村建设,以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为依托,认真实施好金桥水库安全饮水工程,完

成了管道铺设任务,以淮南猪养殖场建设为突破,开展农村散养家禽、家畜综合整治活动,大力开展沼气建设,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以生态廊道建设和公益林建设为核心,全面建设生态林业,打造生态家园。尤其在梅花店农业生态园建设上,该公司先后投资100万元完成了800亩的整地任务,投资20万元购买了600亩无性系茶苗,投资50万元完成了建园区内生产路及环保设施,投资10万元整地,发展300亩花卉、观赏树木,投资30万元购买名贵花草、观赏树木。目前,该园拥有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800亩,特色水产养殖业年产值180万元。苗木、花卉、林果200万株,年产值100万元,疏菜种植年产值80万元,生态园累计每年创造经济效益400多万元,解决农村劳动力230人就业。

第19篇:创建省级文明村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

我们岭光村位于上虞城区南首,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现共有住户267户,分6个小组,人口932人(其中农业人口524人),党员38名,先后曾经荣获全国绿化千佳村,绍兴市卫生村、文明村、生态村,浙江省卫生村。XX年,我们开展了省级文明村创建活动,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经过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XX年12月,我们岭光村正式被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评为“浙江省文明村”。回顾一年来的创建工作,我们认为之所以能够一举创建成功,关键是抓好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抓好宣传发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事情成败的关键。我们岭光村自从三委会讨论决定争创省级文明村以来,始终坚持把宣传发动贯穿于整个活动。一方面是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目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同时组织召开了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长等会议,讲道理,摆事实,使他们能够形成一个基本共识,从而为我们掌握和发挥这三支队伍的力量奠定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展宣传发动。从抓住宣传内容和对象入手,既突出重点,又循序渐进,以黑板报、广播、宣传窗等为工作平台,大力宣传创建省级文明村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在全村形成一种良好的创建氛围。同时,通过向村民分发公开信、文明手册、公德卡、法律知识手册等资料,张贴宣传标语,广泛发动村民参与创建活动,并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开展科技、文体、卫生、法律进村活动,丰富创建活动内涵,增强文明村创建的推动力。

二、找准落脚点,增强创建合力

文明村创建不是简单的硬件设施改善,也不是大量资金的简单投入,而是人内在的一种文明意识的转换和激发,是思想的一种变换,只有紧紧抓住文明村创建活动的落脚点才能真正搞好文明村创建工作。因此,村三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讨论,针对本村实际,着重在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上下功夫,从增加经济收入,改善村容村貌两方面入手,稳定有序地推进文明村创建工作。因为我们认识到开展文明村创建是全村共同的行为,只有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识到文明村创建的重要意义,主动参与,人人关心,才能真正把文明村创建工作推向深处。如果说宣传发动是一种被动接受,那么亲身经历才会是主动接纳。因此,我们先后组织召开了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等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积极组织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去奉化腾头村等先进发达地区参观考察,让他们从实践中去感受、去体会两村之间的差距,从思想上真正转换观念,产生共鸣。

同时我们还结合本村实际,制订了村级经济发展规划和措施,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一是想方设法盘活集体资产,对破旧厂房和商业用房重新装修,对外出租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引导村民转变就业观念,积极鼓励村民自谋出路办厂、开店、搞个体运输,发展养殖业。三是做好农民技能培训,让村民能够掌握一技之长。目前,我村现从事第三产业人数已占全村劳动力的36%,村集体可用资金在近三年中增长比例达到20%以上。XX年,村集体可用资金达103.1万元,人均收入达7550元。我们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大力开展村容村貌的整治,我们以创建文明村和整治宅基地为载体,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和双农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到户做思想,责任到人抓工作,共累计拆除违章建筑127处,共3075平方米,拆除露天粪缸278只,建造公厕6只,硬化道路约16800平方米,改造河道350米,增加路灯25盏,营造绿化面积3650平方米,建设占地680平方小公园一个,建成了420余平方文体活动中心,拨出专款完善村老年活动中心,村医疗站,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整村面貌,净化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三、精心设计各种载体,提高创建效果

我们在抓好经济发展和改善村容村貌两大创建工作重点的同时,精心设计各种载体,积极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积极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实施了“新家庭计划”,以评选和实施计划作为文明建设手段,不断提高村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全村共评选出新家庭207户,街道级文明户60户,村级文明户207户。

(二)积极开展“平安村”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开展“户户联防”和社区创安活动,健全治调组织,规范村规民约。长年配备2名专职夜巡队员,在每天晚上11时到次日凌晨4时开展夜间巡逻。民事纠纷调处率达100%,基本做到了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村,村民自觉执行殡葬管理条例,尊老爱幼,邻里团结,无重大刑事案发生。

(三)以计生协会为平台,加强育前管理。组织开展每年二次查孕查环活动,检查率达100%,计生符合率达100%,其他要求符合标准,计生工作做到常抓不懈,继续保持我村稳定的低生育率。

(四)完善村级保障体系。全村实施大病医疗统筹,搞好军属优抚。对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补助金,投入村集体资金约2.2万元,对全村891名村民实行了农村医疗保险。

(六)凝聚力量抓文化。为活跃村民业余文化娱乐生活,节日邀请剧团来村演出,“三八”节举办妇女联欢活动,“七一”节放映爱国电影等,春季举行村民健身比赛,夏季举办村级游泳比赛,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

省级文明村创建心得体会

我们岭光村在省级文明村创建过程中,我体会颇深,从一开始的一片反对声到最后的全民共同参与,很不容易。我认为重点要抓好以下几点:

1、要分解责任,始终抓好宣传发动。这是一个前提,只有积极调动每个人的积极心和责任心,使每个人能够理解文明创建的重要意义,才能为整个活动打好基础。

2、要结合本村实际,明确创建工作重点。创建活动要针对村民最想和最需要的内容,找准落脚点,同时要精心设计各种载体,深入开展创建工作。

3、要抓好三支队伍、增强工作合力。省级文明村创建是一项大工程,光靠村干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紧紧抓住党员、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三支队伍,这就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和拥护。如何得到这个结果,我们村三委会经讨论后,决定组织他们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去亲自体会别人是如何做的,现在效果如何,只有让事实说话,才能提高说服力,通过两村的对比,在他们心中产生了很大震撼,也体会到了巨大的落差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决心和信心,从一开始的反对到默认到理解到最后的坚决拥护、支持、主动参与各种创建活动,很好地发挥了他们的创建主力作用,推动了我村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20篇:墩子村委会创建省级文明村申报材料

墩子村委会创建省级文明村申报材料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5日 来源:

[打印] [关闭] 珠街乡墩子村委会,距城区7公里,属滇中坝区,辖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04户,3347人,设一个总支,八个支部,有党员83名,耕地面积1791亩,人均产粮537公斤,经济总收入5172.25万元,人均纯收入4329元。

新型文明村创建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途径和发展方向,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最好体现和具体行动,是培养锻炼基层干部,检验村、组干部领导水平、领导能力和实现干部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为此,墩子两委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纳入村党总支、村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使墩子村委会由原来落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先进村、卫生村。这一巨大的变化都来源于我们在发展中找到了一条适宜农村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子——以新型文明村建设统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创建前,村内脏、乱、差现象突出,私厕到处可见,乱放乱堆,占沟占道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建房难,因土地发生纠纷逐年增加,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有增无减。“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坐车如坐轿”形象的反映了当时的村容村貌。集体欠账50万多元,干群关系紧张,公益事业难办。创建后,村容村貌得到了根本性转变,村内道路通畅,房屋错落有致,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上了一个较大的台阶,移风易俗、文明娱乐、尊老爱幼、邻居互助,文明气息蔚然成风。群众间的纠纷矛盾少了,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明显下降,干群关系密切了,公益事业好办了。我们创建新型文明村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一、深入调查研究,明确工作思路

村党总支、村委会针对创建前的实际情况,深入群众中调研,大多数村民反映村容村貌必须改变,通过召开各种会议,认真分析解决方法,总结出墩子要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提高村民素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建设美好墩子新形象。明确了工作思路:群众要富,科技、文明、卫生引路。以精神文明建设带动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并制定了创建新型文明村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加强创建工作领导,层层签订责任制

在新型文明村创建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党总支为核心,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为负责人,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了创建工作领导,并层层签订责任制,每年年底纳入干部考核内容,村委会主要领导带头捐款、借款14多万元用于兴建公益事业,带动村组干部捐款、借款6万多元,村民、党员和在外职工捐款8万多元,用于投入到文明村建设中,从而保证了村委会在资金紧缺的困难下加大硬件投入。充分发挥了基层党总支、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加强创建工作领导,层层签订责任制

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后,村“两委”以各种会议、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村民树立“墩子是我家,建设、发展靠大家”的思想理念,积极投入到新型文明村的建设中,从而增强了村民参与创建意识和自觉性。近年来,村民共义务投工投劳2.3万人次,实施了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工程,并集资捐款60多万元投入到硬件建设中。

四、以整治脏、乱、差,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为工作的突破口

结合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抓住以脏、乱、差为工作突破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规范“三堆”清理垃圾,灭“四害”,取消私厕建公厕,建立固定垃圾池,处理乱堆(柴、草、粪、沙石料、土)、乱放、乱建、乱占问题,规划了道路和农户建房,制定了“道路分级定位台帐”和“农户十年建房台帐”,同时硬化了村内道路。清理整治中,共清运村内垃圾210多吨,规划出集中堆放草堆、粪堆16处,共堆放草堆、粪堆840多堆,纠正和治理村内乱建乱占36处,使广大村民在整治中得到了实惠,激励了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五、抓好硬件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近年来,前后共投入资金250多万元用于改水、改厕、改电、绿化、美化、亮化和硬化工程,按照“通、绿、亮、净”的要求,我村全部实行了农网改造,全部安装了自来水管吃上了自来水,取消私厕596个,建盖公厕51个,固定垃圾池63个,小公园、小广场4个,道路主干道硬化率达100%,到组到户达65%,固定花台1400㎡,绿化面积达2340㎡,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上万株,安装路灯36盏,沼气和太阳能能源建设152户,占全村1/5以上,搬迁坟五座,建设了文体活动场所,拆迁了5户房屋,确保道路畅通,并把学校、村委会、供销社、卫生所、文体活动场所建成新型文明村的亮点,突出新老村各自的特色。新村委会办公楼于2010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大大改进了办公环境,方便了群众的办事需求。

六、抓住有效载体全面提高村民素质

紧紧抓住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贯彻实施,结合“十星级文明户”创评,学校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教育活动开展为载体,注重提高村民卫生素质、文明素质、道德素质,树立新风尚;以健康教育促进学校为阵地,以健康教育和健康文化活动为载体,注重提高村民卫生素质和健康保健素质;以业余文艺演出队和个体文化户为载体,引导村民参与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注重提高村民的思想素质,抵制“黄、赌、毒”;以成人技校开办科技培训为载体,注重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抓好科技培训,培育科技明白人,发挥能人示范户带动示范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含量;以党员、干部加强监督管理为载体,注重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使其成为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执行的带头人;以“三级联防、四级互动”防范网络为载体,抓好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义务巡逻(治安、消防)注重提高村民的法律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以珠街乡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我村创建“卫生村”创建活动为载体,注重提高村民的卫生素质和环保意识。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实施为载体,注重整治歪风邪气,规范村民行为。抓住了以上有效载体开张工作,全面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涌现了大批关心、支持公益事业、维护社会稳定、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致富能人,致富带头人,十星级文明户,先进党员,名干部等先进事迹,从而促进了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使全村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七、抓好经济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基础,促进“三大文明”协调发展

在抓好新型文明村建设的同时,我们没有放软抓经济发展,近年来,投入129万元,投工投劳1万余个,完善了我村水利设施,为调整产业结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把劳务输出,发展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好,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在推广好优良品种种植的基础上,调整200多亩种植蔬菜,劳务输出一年比一年增加,结合我村养猪户多,屠宰户多的特点,投资180多万元建设全区最大规模之一的养猪基地,成立了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我村养殖业和营销业的发展,将扩大我村粮食深加工大户,使其成为全区个体粮食深加工大户,从而带动农产品增收,其它行业也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使我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收入年年增加,为精神文明建设点定了基础,促进了我村“三大文明”协调发展。

珠街乡墩子村民委员会

2012年3月9日

《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汇报.doc》
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