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发展工作汇报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信贷业务员工作汇报

信贷业务员工作汇报

工作总结是对某一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从而分析不足,得出可供参考及改进的经验。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信贷业务员工作汇报,一起来看一下吧。

信贷业务员工作汇报【一】

经过了半年的实习和三个月的正式工作,我逐步从一个学生过度到了一名职业人,开始真正踏上了我的职业生涯,这其中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在此对我半年多的工作用XXX进行总结分析,一方面总结之前工作的经验将其运用到之后的工作学习当中,另一方面发现工作中可以改进的地方进行不断改良以提高今后工作效率。

strengths(优势):在半年的实习和工作中,我不断的学习业务知识,熟悉业务流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考取了银行从业资格证书,在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也不断争取实战机会,并尽可能多的和信贷员交流业务受理上的经验,坚持理论和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weaknees(劣势):作为一名合格的信贷员,对哈尔滨街道的熟悉程度和对各区房价的准确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也是不可或缺的风险控制手段。对于我来说,这方面的能力培养稍有欠缺,经验积累稍有不足,补齐这块短板便是我今后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

opportunities(机会):我们的团队正处于转型期,正处在从个人作业到流水专业的过度期,这其中流程的改变要导致观念的改变,观念的改变又同样要指导流程的优化,也就是说在组织过度阶段,更有利于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更有利于我去融会贯通的去掌握新的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threats(威胁):变化是机会,也是挑战。对与不断进化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我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做出各种应对策略,在适应新的工作活动的同时,学会不断创新,以万变应万变,做一个工作上时刻准备好的人。

在半年多的工作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做事:从信贷师傅们身上知道了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勤勉尽职,什么是专业胜任。更重要的是也明白了要如何做人:诚实信用、真诚待人、守法合规,每一位信贷前辈都在用心诠释着这些辞藻。对人真诚、对事用心,这也将是我今后职业生涯中贯穿始终的一条永恒准则。

信贷业务员工作汇报【二】

伴随着x年尾声的悄悄临近,我走上工作岗位一年了,从刚开始对业务技能的不自信,到现在可以独自分析授信业务,其中发生的种种真的是受益匪浅。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在银行领导的关心及全体同事的帮助下,我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积极主动地履行工作职责,及时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较好地完成了个人的工作任务,在思想觉悟、业务素质、操作技能、优质服务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现将这一年的经历与体会总结如下:

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不断学习,在思想、文化、业务诸方面得到鲜活的“源头之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保持一渠清泉。

面对信贷员这个岗位,开始我还有些不自信。实地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经营信息,调查掌握客户的贷款用途、还款意愿,分析客户的还款能力等等,这些对于只参加过几天培训的我来说,有很大难度。起初,我总在心里想,如果自己分析错误,把钱放出去还不上怎么办?于是经常打电话给鄂尔多斯总行在培训期间的师傅请教。与他们交流心中的疑惑,在得到细心的答复后,自己思考总结。在实践中学习,让我对信贷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增加了自己的信心。

同时,我深深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只从实践中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论知识的补充,于是我积极利用工余时间加强金融理论及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对行里提供的各种培训,积极参加,对行里下发的各种学习资料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业余时间,翻看金融书籍,参考成功信贷案例。

通过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专业化的培训和自学,我渐渐地掌握了贷款业务和操作流程。业务工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热爱我的本职工作,能够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把国家的金融政策灵活体现在工作中。认真遵守规章制度,能够及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主动地开展业务,回顾这一年,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喜人的成绩。

1、团结守纪,为提高经营效益尽心尽力。一年来,我与同事们团结一致,服从领导的安排,积极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

2、强化意识,积极主动营销贷款。慢慢接触信贷工作后,我不断强化自己贷款营销的意识,破除“惧贷”的思想,寻求效益好的贷户,在保证信贷资产质量的前提下,主动做好贷户的市场调查,对于那些有市场、讲信用的个体工商户给予信贷支持。

3、坚持信贷原则,做好信贷调查。我深知:信贷资产的质量事关我行经营发展大计,责任重于泰山,丝毫马虎不得。一年来,坚持对每一笔贷款都一丝不苟地认真调查,从借款人的主体资格、信用情况、生产经营项目的现状与前景、还款能力,到保证人的资格、保证能力,抵、质押物的合法有效性;从库存的检查、往来账目的核对到房屋和设备的实地考察;从资产负债情况的计算、产销量和利润的分析到经营项目现金净流量的研究、贷款风险度的测定,直至提出贷与不贷的理由,每一个环节我都是仔细调查,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在贷前调查时,我做到了“三个必须”,即贷款条件必须符合政策、贷款证件必须是合法原件、贷款人与保证人必须到场核实签字,并且做到生人熟人一样对待,保证了贷款发放的合规、合法。

一年的工作已渐渐落下帷幕,一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行领导的大力支持。本人深知,自己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通过一年的磨砺与锻炼,自己学会了很多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信贷的路漫漫修远,我也将上下求索。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开拓,履行工作职责,服从领导。当好参谋助手,与全体职工一起,团结一致,为我行经营效益的提高,为完成将来一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2篇:信贷发展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上午好!

我叫XXXX,是来自XXX营业部的一名信贷员兼机构主管。2010年8月我带着行领导的信任和嘱托来到庆祖营业部,到现在已经整一年的时间了,在这365个日日夜夜里,我和我的2名同事怀揣着年轻人的梦想、团结一心,发奋工作,在行领导的关心和后台的支持下取得了现在的阶段性成绩,截至2011年8月4日,XXX营业部7月份合计放款笔,XXX万元,累计发放贷款XXXX笔、金额XXX亿元;,贷款结余XXX笔、XXXX万元。下面,我将我营业部近期所做的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紧跟市场,有效营销

XX营业部所辖区域内,市场种类较多,比如,糖果加工业,麦秸收购,大棚种植,灯管加工等,我们分析各行业在不同时间对资金需求量不同,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宣传,7月份我们这里的糖果厂为了8月15前的订购旺季开始囤积糖稀,麦秸收购和粮食收购也是在这个月急需资金,我们利用数据库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进行一对一的电话营销,这样既可以避免盲目宣传,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信贷风险和营销成本。除了电话营销外,我们还会在平时的调查中,留意我们的“未来客户”,“走到哪说到哪”进行面对面的营销,即使当时营销不成功,我们都会留下自己的名片和宣传单,只要在客户需要资金时能第一时间想到邮储银行的小额贷款,我们的营销就算成功了。这种点对点和点对面

1的宣传能够让我们有效维护老客户的同时保持对新市场的开发不滞后。

二,留心市场,用心服务

在每次受理遇到有新客户时,我们总习惯的问下客户是从哪里知道我行的小额贷款,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统计哪种宣传营销方式比较有效。在一次受理当中,一位XX乡的西瓜种植客户来我行申请贷款,当问到他们是如何知道我行的小额贷款时,他告诉我们说是给他们提供种苗的人说的,但是之前去那片种植区宣传时候,那里的村支书也是种植园的大股东告诉我们说这都是合作社的形式,资金已经到位暂时不需要贷款。他们两个一定有人说了假话,于是我们又去了一趟XX乡并向那位客户要来了那位销售种苗的人的电话,找到了他的家里,通过了解原来在XX近一半的种植户是个人的,不属于合作社,种苗和肥料基本都是他提供的,由于那位村支书在生意上和他存在竞争关系并没有给我们说实话。村里的那些个体种植户现在正急需资金进购肥料,有些种植户都是赊账购买种苗和肥料导致他现在资金周转困难,业务停滞,如果我们可以成功向符合条件的种植户发放贷款,正好可以帮助他解决资金周转问题,他主动给我们提供了他手里掌握的个体种植户的联系方式,我们对这些客户进行了集中宣传,现场受理,第三天的成功放款和我们的用心服务,为我们邮储银行小额信贷赢得了好的口碑,成功的占领了这片市场。

三、以老带新,以点带面

平时宣传到哪里就先给哪里的老客户打电话,询问新客户情况,提供新客户信息,用老客户带动新客户,老客户介绍新客户。对存在个别空白区域,基本没有我行贷款客户的情况下,我们集中营销那里规模较大,在当地较有威望的客户,由于农村市场客户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几个客户的成功的营销和成功放款,往往可以有效的带动那里一片区域的新客户。

四、加强管理,严控风险

我营业部总共有3名信贷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求自己要做到三勤,“腿勤,嘴勤,耳勤”对每一位调查过的客户要有详细的了解,了解他的经营状况,家庭情况,对每一位客户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从受理开始就做好贷款调查的第一关,为下一步调查提供有效的“情报”。调查中做到有外道内,有浅到深,让风险把控不仅仅是一句空话。

“调查一个客户形成一个模板、精通一个行业、总结一个思路”的“三个一”调查法,不仅能提高调查效率还可以有效的把控信贷风险。

五、团结协作 分工明确

在XXX的大家庭中每个人在工作上不讲条件、团结协作、永不言败,生活上互相扶持、和睦共处,各司其职,今天的成绩我更应该感谢我们的行领导和我们的后台,是他们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帮助我们制定营销策略,一同开发市场,帮助我们催收逾期贷款,排除我们的后顾之忧,最后我们庆祖营业

部有决心有信心继续进步,用更好的成绩来回报领导和同事们。

谢谢大家!

推荐第3篇: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汇报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汇报

扶贫小额信贷是专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发展资金而量身定制的扶贫贷款产品。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扶贫小额信贷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汇报

3月份以来,定远县围绕产业扶贫积极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充分发挥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支撑作用,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探索出一条精准帮扶贫困户的有效途径。据统计,从3月8日至5月30日,全县完成评级万户,占贫困户总数的82%,其中授信8947户,授信金额达31460万元,对1193户贫困户发放了信用贷款,贷款总量万元。

定远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帮扶的主渠道,作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治本之策,主动作为,积极推进,理顺了政府及各部门、农商银行、贫困户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贫困户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切实解决好“由谁去做”的问题。该县以满足贫困户发展需求、促进贫困户增加收入为核心,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完善制度、规范流程,严格程序、防范风险,创新机制、方便群众,强化帮扶、提供服务的总体思路,在建立健全扶贫小额信贷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制定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清单和补助标准,创新家庭经营、带动发展、入股分红等多种贷款使用模式,建立贷款风险防控、财政资金贴息、扶贫资金补助、强化为民服务等保障机制,创新评级授信用信同步推进、简化办理贷款手续、落实贷前调查和贷后回访责任等方式方法。为切实解决好“如何做”的问题,该县强化手段,加大推进力度,成立定远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部门和乡(镇)一把手负责制,强化责任落实,加大宣传培训,统一组织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所在地农商银行支行联合选派专人,分组包保贫困村和贫困户,实行“1+1”工作绩效捆绑,明确工作任务和进度。同时强化督查调度,实行每天短信通报、定期会议调度和约谈推进,切实加快扶贫小额信贷进展。

定远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开展以来,推动了精准帮扶措施的落实,为下一步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产业发展,融洽了干部关系,激发了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脱贫的内生动力,推动了县域诚信体系建设,培育了地方信用环境,逐步实现贷款贫困户从“要我还款”到“我要还款”的转变。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汇报

一、扶贫小额贷款任务数额

镇位于东南部,东临XX湖,辖1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万亩,承包人口万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2571户,8523人。涉及到17个行政村,经排查,有劳动能力的户数2090户,无劳动能力的户数855户,县扶贫办下达我镇小额扶贫贷款任务为797万元。

二、目前完成情况

目前我镇共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8万元,完成总任务的%,原因是信用社正在清理不良贷款和系统升级延缓了贷款的发放。目前,我镇已有80多户正在申报当中,力争11月底前发放200万元。

三、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

(一)主要做法

我镇对小额扶贫贷款政策进行了认真的发动、宣传,成立了镇扶贫小额贷款发放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调度。目前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都能够了解小额扶贫贷款有关政策。全镇各村村干部都能认真承担小额扶贫贷款政策的责任,都能积极带领各村贫困户到信用社进行申请小额扶贫贷款。我镇信用社工作人员能够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为贫困户做好申请、调查及放贷工作,目前我镇信用社工作人员正按照各村贫困农户申请名单进行种植、养殖项目贷前调查,对符合贷款的农户实行绿色通道,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二)存在问题

由于信用社信贷员少,实行包片负责制,又要开展其他信贷业务,小额贷款手续比较繁琐,各村贫困户申请农户较多,目前我镇信用社工作人员正按照各村贫困农户申请名单进行种植、养殖项目贷前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贷款的进度。

四、下步推进措施

下步我镇将进一步加大扶贫小额贷款的工作力度,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加强服务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党在农村的又一重大支农惠农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实行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加快全镇贫困农户脱贫进程。实现农民脱贫增收,保持农村稳定。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汇报

根据浙扶贫办〔20xx〕57号文件精神,现将县20xx年金融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村级资金互助组织情况

1、互助组织基本情况。20xx年我县新增英川镇英川村、毛垟乡毛垟村和秋炉乡半山村三个省级资金互助组织。加上08-12年的梧桐乡梧桐坑村、澄照乡三石村、景南乡忠溪村、鹤溪镇三枝树村、郑坑乡郑坑村、沙湾镇叶桥村、东坑镇马坑村、大漈乡茶林村、葛山乡葛山村,鹤溪街道惠明寺村和大均乡伏叶村,共计成立14个省级资金互助会组织。14个村共有农户2833户,其中低收入农户719户;加入资金发展互助会的农户527户,其中入社低收入农户131户,累计收取会费万元。

2、资金互助组织资金运行情况。我县20xx年底前启动的省级资金互助会共有14个,其中有xx个互助会已通过民政部门审核并正式登记注册,3个正在向民政部门申请注册过程中。

3、主要措施。一是完善政策。结合已经出台的《关于印发自治县村级资金互助组织示范点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景政办发48号),明确资金互助社社员的资格和权利、义务,以及资金互助社的运行、章程和各职能部门的分工等意见。同时今年结合我县扶贫改革试验区创新金融扶贫机制任务,出台了《中共自治县委办公室自治县人民政府办

公室关于推进扶贫改革试验的实施意见》(景委办〔20xx〕10号)和《关于创新金融扶贫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在一定区域内组建农村资金互助联合社,并在此基础上在全县范围推进组建农村资金互助联合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支持效果。二是部门协作,确保互助社健康发展。为确保村级互助社健康发展,首先由扶贫、财政部门对各村的章程、实施意见、财务管理办法等进行了完善和备案。其次由各村统一制定了互助社操作流程图,以方便试点村按科学流程运作,避免走弯路。再次进行民政注册,确立村级互助社的法人地位,确保其独立承担民事和法律责任。最后建立资金专帐。由乡农经站到信用社建立专用集体帐户。三是狠抓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试点村不定期组织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学习、交流。主要培训工作方法,业务技能。同时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工作。通过培训逐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为互助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控制互助风险,实现持续发展。互助会一方面严把会员入口关、严格限定互助金使用方向、及时掌握会员交纳的互助金不同情况及信用、资产情况;另一方面制定了互助会办公室内部管理制度、资金互助运行制度、部门监控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实行互助金审批权限,明确各级审批权限,设定单笔互助最高限额,对受理、调查、审查、发放等各环节作了明确规定,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4、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解决了农村发展资金短缺难题。我县农民收入较低,发展生产的启动资金缺乏,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成本偏高、手续繁杂。村级互助组织把农户个体零散的资金特别是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资金量,再按照章程,在本村内将资金发放到有需求的会员手中,使会员能够及时获得资金支持,有效地缓解了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紧缺的问题。二是促进了产业发展。利用村级资金互助组织这一载体,有意识地引导农户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如鹤溪街道三枝树村、梧桐乡梧桐坑村等借资金给农户发展茶叶、香菇、高山蔬菜等,促进了当地农民就地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而实现增收。三是促进了农户自我发展。资金互助组织的成立提高了村民及低收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能力,也为生产发展注入了一定的资金,为农民发展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有效促进了农户的自我发展。

5、存在问题。一是低收入农户入会率低。宣传发动工作不深入是导致低收入农户入会率低的主要原因。各别乡镇及试点村工作人员对互助会的开展目的、意义、原则理解和认识不够到位,入会宣传发动不够深入,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知晓较少。二是工作人员知识不全、业务不精、运作不规范问题依然存在。由于互助会管理人员对政策法律、经营管理、资金营运、业务操作、财务知识等业务能力不强,导致管理混乱,程序不到位,潜伏风险较大。如,账务处理不规范,做帐不及时,资金管理不严,业务操作缺乏约束行为,发放借款随心所欲。三是互助组织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管理运行的体制机制还不够成熟。四是金融部门对互助组织的认同度还不够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广泛宣传互助会相关政策,使互助会的性质、用途、管理、使用及运转程序等政策规定为广大农民群众所熟知。及时总结推广互助会试点中好的经验做法,通过先进典型带动新的试点开展,采取多种形式展示成效、鼓舞士气、展望未来、振奋人心,为开创试点工作新局面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二是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为确保互助资金规范、安全、有序开展,通过多种形式,切实抓好互助资金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业务素质和能力、政策法律、资金营运、业务操作、财务知识等,使全县互助资金管理能力及业务技能上一个新水平。三是创新机制,强化监管力度。探索建立和完善科学、简便、易操作的资金管理新办法,进一步简化借贷程序,方便群众发展生产致富项目。对互助会资金运行质量、效益、扶持发展产业项目、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完善村级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审查评估。

二、扶贫小额贷款情况

1、扶贫小额贷款执行情况。截至20xx年底,我县共计对1970户低收入农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万元。农户借用资金主要用于茶叶、笋竹、食用菌、蔬菜、水干果、畜禽、中药材、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上面,有效帮助低收入农户致富增收。

2、主要措施。一是建立机制。出台了《关于印发自治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低收入农户发展扶贫贷款项目实施意见(试行)》(景政办发59号),每年安排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中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项目特扶资金1000万元,对全县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开展产业发展贴息贷款,确保有发展能力和愿望的低收入农户能够得到基本的资金保障发展。二是认真做好扶贫小额贷款备选户的筛选工作。通过认真细致把关、筛选,把符合贷款条件贫困户全部提供给信用社,并对低收入农户每家每户制定发展规划,采取金融机构贴息贷款、保险公司参保的方式,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短平快项目,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增加收入。三是严格审查把关。为了使扶贫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我县严格审查把关,首先是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控制发放范围、对象。其次是确定放贷的对象必须是项目已经启动,或者在做项目前期准备,在发放的额度上,充分考虑项目资金总投入,提倡小额、多户、短期放贷。再次是充分考虑还贷能力,一般贷款资金主要用于见效快、周期短、增收明显的项目,把贷款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3、主要成效。一是拓宽了农户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长期以来,农户用于发展生产的贷款一直比较困难,扶贫小额贷款政策的出台,开辟了筹资发展的新途径。20xx年,我县通过县信用社和县邮政储畜银行为全县484户低收入农户发放小额信贷资金1669万元。二是扩大了农户的产业规模。通过发放扶贫小额贷款,促进了全县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户借用资金主要用于茶叶、笋竹、食用菌、蔬菜、水干果、畜禽、中药材、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上面,有效帮助低收入农户致富增收。三是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及社会和谐。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求生产发展。小额扶贫贷款的发放,不仅为农户发展生产提供了资金保障,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直接经济收入比以前有了明显增加。经济收入的增加为当地开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4、存在问题。一是低收入农户承债能力弱。低收入农户依赖性强,认为反正是政府倡导扶持支持,经营成功与失败无关重要。甚至有部分贫困户仍存在“能拖就拖,救济款不用还”的错误思想,存在贷款到期无法按期归还的风险。二是扶贫贷款期限短。低收入农户自有资金薄弱,项目启动主要靠贷款,且大部分扶贫贷款投向的是种植业,属于季节性收益项目,而且发展的项目一般周期比较长,资金回笼时间慢,因此小额贷款对低收入农户发展项目帮助也有限。三是贫困户分布面广且分散,农信社力所难及。由于贫困户一般居住在较为偏僻的山村,路途远且交通不便,农信社信贷人手不足,难以及时进行贷款跟踪管理,只能依靠村委及时反馈信息,存在信息滞后或缺失现象。

5、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以农村信用联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向低收入农户发放贷款的形式,结合林权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增收。二是严格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促进扶贫小额贷款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明晰扶持资金的责任边界,抓好贷前摸底调查、贷中严格审查、贷后反复核查三个重要环节,明确贷款对象、贷款条件、操作程序等。在严格规范操作行为,确保专款专用的同时切实加强对贷款扶持项目的指导帮助,简化贷款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加强扶贫小额贷款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做好农户贷款后的跟踪服务和指导,促使各贷款农户用好贷款,及时还款,促进贷款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

推荐第4篇:汽车信贷发展历程

汽车消费信贷在中国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汽车消费信贷是对汽车销售各环节所提供的金融信贷服务。国外汽车金融服务在 20 世纪初就己经出现了,而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起步较晚。纵观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发 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起始阶段(1995-1998 年)

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起步较晚。在 1995 年,国内汽车制造业由于消费

低而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一些汽车生产厂商联合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在一定

范围和规模之内,尝试性地开展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也就是在当年,世界汽

车消费信贷的“领头羊”美国福特汽车财务公司也瞄准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

派专人来到中国进行汽车信贷市场研究,国内外的力量共同推动中国在汽车消

费信贷理论上的探讨和业务上的初步实践。但由于缺少相应经验和有效的风险

控制手段,逐渐暴露和产生出一些问题,以至于中国人民银行曾于 1996 年 9 月 下令停办汽车信贷业务。这一阶段一直延续到 1998 年 9 月,直到央行出台《汽 车消费信贷管理办法》为止。

(2)发展阶段(1998 年 -2003 年中期)

继《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出台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于 1999 年 4 月又出台了《关于开 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汽车信贷业务有了理论依据,逐步成为 商业银行优化信贷资产质量、改善信贷机构的重要途径。同时,我国的汽车消费也逐渐增长, 北京等地的私人购车率超过百分之六十。随着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需求逐步增加,保险公司 推出了汽车消费贷款信用保险,以扩大自身在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份额。保险公司、汽车经 销商及商业银行通过三方合作的方式,为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飞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 进作用。

3.调整阶段(2003 年中期-2004 年 8 月)

2003 年 11 月,中国银监会颁布《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施细则》,对汽

车金融业务、机构、从业人员、市场准入及金融监管作了具体规定。由于车价

不断降低,信用体系不健全,出现了大量坏帐,从 2004 年 2 月份开始,全国各 大银行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开始急剧萎缩,由商业银行主导的从商业银行—保

险公司—汽车生产商和销售商到汽车消费者的汽车金融服务业模式即刻瓦解,

国内汽车金融服务业进入了寒冬。

(4)稳定阶段(2004 年8月 至今)

2004 年 9 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修正并完善了 1998 年《汽车消费信贷管

理办法》,自 10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2004 年 8 月 18 日开始,中国首家汽车金 融公司——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开业,这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日子,标志着中国汽车金融业开始向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主导的专业化时期转

换。随后又有现代、丰田、福特、大众等一批汽车金融服务公司随之成立,我国的汽车金融企业开始向着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转型。

推荐第5篇:XX县小额信贷工作汇报

尊敬的X副省长及各位领导:

春节刚过,您们不辞辛苦莅临XX检查指导工作,使我们倍感关怀和深受鼓舞。在此,我代表中共XX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全县68万人民,对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XX位于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1332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是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省委“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和加快“三个转变”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一手抓产业培育促发展,一手抓解决群众疾苦促和谐”的总体要求,立足建设“工业经济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商贸旅游旺县,民营经济新县,绿色生态靓县,财税收入富县”的奋斗目标,遵循“工业立支柱,农业兴产业,三产上台阶,城市升形象,党建出成果”的工作思路,攻坚破难,真抓实干,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9.5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6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8元,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46.7:23.9:29.4调整为35.3:35.5:29.2,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三二”型向“二一三”型的历史性转变。

下面,我就XX县金融概况及小额信贷开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XX金融概况

XX有1家中央银行、1家银监办事处、1家政策性银行、3家国有商业银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1家农村信用社、4家保险公司、1家证券技术服务站。银行业对外营业网点102个,邮政储蓄对外营业网点46个。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建设“信用XX”为载体,积极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力维护金融稳定,强力推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daodoc.com查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开创了金融、企业、农户互动共赢的新局面。到2005年末,我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32.47亿元,增长21.53%,其中储蓄存款27.75亿元,增长17.25%;贷款总额达19.48亿元,增长17.71%,其中:短期贷款总额达10.2亿元,增长7.1%;中长期贷款9.28亿元,增长29.7%;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上年下降5.28个百分点,盈利比上年增长16.5%;收息率达102.3%,比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

二、XX小额信贷开展情况

截止去年末,我县单笔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余额达3.15亿元,占全县贷款总额的16.2%。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92亿元,个体工商户小额贷款1.02亿元,中小企业小额贷款0.21亿元,分别占小额贷款余额的61%、32%和7%。近三年来,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1万余笔、金额4.5亿元,年均发放7万多笔、金额1.5亿元;累计发放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小额贷款8045笔、金额2.78亿元。小额信贷从生产领域扩大到消费领域,从农户、农业业主扩大到了集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农户单户金额一般农户为3万元以内,种、养殖专重大户为10万元以内,个体工商户和小型企业一般为50万元以内。

我们的主要作法:一是积极宣传,广泛发动。我县制订了《XX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试行办法》,并组织基层信用社在各乡镇大力宣传小额信用贷款的目的和意义,得到了乡镇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户、民营经济业主、中小企业的积极拥护,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二是调查摸底,评定信用额度。在充分调查和试点的基础上,成立镇、村干部和部分社员、社区代表参加的资信调查评定组和信用额度汇审组,对全县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还款能力和意愿进行考察,逐户评定信用等级、确定授信额度,发放“贷款证”,将核定结果逐一通知到户,逐户建立信用等级档案,并实行一年一定。到2005年末,我县已评定信用等级的农户达13.82万户,评定面93.2%,授信总额达10.92亿元,户均7900元。三是简化贷款手续,方便贷款。农户凭贷款证、身份证和私人名章在核定额度内直接在门柜贷款,根据信用等级实行“一次核定,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随用随贷”。同时,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商业银行凭公务员之间的信用担保,就可办理贷款。到2005年末,(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daodoc.com查看)我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面达40%。四是创新机制,壮大小额信贷担保实力。为支持和鼓励小额贷款有效开展,防范信贷风险,我县成立了会员制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政府出资501万,同时,吸纳县中小企业入股,力争今年资本金达到800—1000万元,极大地提高了中小企业获得小额贷款的担保实力。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使龙头企业、基地业主、专重大户获得更多的小额贷款,去年,由政府牵头组织,新成立了XX县生猪发展投资担保公司,已吸收资本金400万元,近期我们又与华西希望集团公司商定,按2:3的比例出资300万元组建独立的担保公司。五是加强金融生态建设,营造良好的投放环境。在巩固A级金融安全区的基础上,县政府成立了XX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XX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意见》,采取印发金融生态环境宣传资料、广泛开展金融业务知识宣传、普及诚信意识、清收到逾期贷款、打击逃废债行为、开展“讲信用、创等级”、“诚信企业”授牌和公开曝光“不守信用企业”等多项措施,建立了以政府为领导、人民银行为主导、金融机构和经济主管部门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金融生态建设联动机制,使XX县的小额信贷投放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六是加强跟踪调查,突出小额信贷重点。围绕贷款需求和经济金融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找准开展小额贷款存在的薄弱环节,将支持农民建房、子女上学、改水改厕改土、种养殖业、劳务输出、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企业短期流动资金等信贷需求列为小额贷款支持重点,较好地满足了各方面资金需求,促进了银企、银农双赢。

我县小额信贷的拓展,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节约了资源,简化了手续,方便了贷款,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和信用社难贷款的问题;二是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支持了民营经济发展,为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作出了贡献;四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小额贷款核定过程中,乡村干部与农村信用社的同志一道深入农村,进驻农户,与农民交心谈心,了解农民的真实情况,在帮助农民解决贷款的同时,为农民群众生产提供了大量的政策和信息咨询,积极为农民脱贫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农民感受到党政领导和信用社干部成为了自己的“贴心人”,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尽管我县在小额贷款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受改革的影响和体制的制约,真正投向“三农”的商业性贷款并不多。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其存贷比已高达86%,去年向人民银行累计借入支农再贷款6000万元,其结算手段和信贷服务还不能满足农村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民营经济发展,信贷需求越来越大,而县域资金的外流却十分严重,分流了小额贷款的资金来源。三是微小企业财务体系不健全,自有资本金少,经营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有待提高,往往信用等级低,符合银行投入新贷款条件的少,限制了小额贷款的进一步壮大。

三、请求帮助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是核电站建设有关问题。四川核电厂建设已列入全省“十一五”规划。项目

一、二期总投资770亿,投产后每年可创税36亿。首选厂址已确定为我县三坝乡。对欠发达的XX县乃至南充市而言,这个项目既是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也是可预期的最大的经济增长点。请求省上尽快组建投资业主,加大项目可研、立项等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四川核电建设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

二是企业技改信贷投入问题。今年,我县已确立了10户重点工业企业的技改项目,总投资21635万元,申请贷款7420万元,请求省政府协调省级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县信贷资金的倾斜力度。

推荐第6篇:农信联社信贷工作汇报

农信联社信贷工作汇报

立足xx

服务xx全力支持xx经济发展

xx年,xx市农村信用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立足xx,面向城乡,反哺大众”经营理念,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强市富民为目标,以信贷投放为手段,全力支持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支持xx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截止xx年12月末,各项贷款余额xx万元,比年初增加xx万元,增幅22.3%;累计投放各项贷款xx万元,完成全年贷款投放计划的xx%,占全市金融机构投放额的43.39%。其中:投放农贷xx万元,占全部贷款总投放的77%,比同期多投放xx万元;投放中小企业贷款xx万元,比同期增xx万元。

一、xx年主要工作作法

以支农为已任,把握信贷投向,着力推进小额农贷扩面增量工作,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把握两个基本点,严格支农要求。市联社明确提出了“立足三农求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执行“信用等级评定面、持证农户授信额度内贷款需求满足率必须达到100%”的“双百”方针。制定《xx市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考核办法》,严格遵循“联社领导包片、中层干部包社、信贷人员包村包放包管包收”工作责任不动摇。做到了农业生产资金投放早、投量足、投面广。全年共调查农户xx万户,建立农户经济档案xx万户,调查面达到100%;评定信用农户xx万户,发放农户贷款证xx万本,其中一级信用农户xx万户,农户贷款证授信总额xx万元。

2、筑牢三个支撑点,夯实支农根基。

一是继续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xx年全市评选出24个信用乡镇、85个信用村,分别占乡镇数和村级数的86%和11%。

二是继续推行农户贷款证管理。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信贷管理办法,持证农户办理授信额度内的贷款,只需凭“二证一章”就可直接到信用社网点办理,像持有活期存折一样方便。

三是继续实施小额贷款延伸管理办法。开办农户联保贷款,满足大额贷款户需求。仅多宝一个信用社xx年就发放联保贷款近xx笔,金额近xx万元。

3、培植四个增长点,放大支农效应。

一是支持“优势产业”,实施“名品战略”。如xx镇、xx镇、杨林办事处的蔬菜,多宝镇革新村的地膜花生、油菜,xx镇xx村的黄金瓜、黄花菜,干一镇的莲籽、网箱黄鳝养殖,xx镇的植桑养蚕、生猪,x镇的优质稻米,x镇的棉花,x市镇的立体养殖业等,形成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支持“优势企业”,实施“名企战略”。着重扶持全市上规模、信誉效益俱佳、有发展潜力且以生产高附加值农产品和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农”字号龙头企业,目前,全社共支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xx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

三是支持“优势产品”,实施“名牌战略”。信用社支持的xx“和玉”牌花菜畅销全国,并远销俄罗斯等国家。

四是支持“优势客户”,实施“黄金客户”战略。把从事农产品种养加运销的个体工商大户和民营企业当作长期合作伙伴,走社企双赢的道路。推动了信贷支农工作向纵深发展。

4、强化五个结合点,强化支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联系点制度。

二是建立健全“三百优”评选激励制度。

三是建立健全贷款“三查”制度。

四是建立健全经常培训制度。

五是建立健全定期入企进村制度。以文件形式明确将涉农龙头企业——xx市xx油脂化工有限公司和多宝革新村、xx村、xxx村、xx村、xxx村等五个村作为联社领导班子的支农示范点,并要求各社也要相应建立支农示范点。

以强市为主线,拓宽信贷领域,着力推进民营企业扩规上档工作,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壮大

、细分客户,开辟融资通道。

一是树立“现代企业”思想。在信贷业务上实行四个转变:即从单一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规模农业转变,从支持农业向支持“公司+农户”民营企业转变,从支持农业向涉农工业转变,从分散使用粗放管理信贷资金向适度集中、讲求效益方面转变。

二是找准信贷“支撑点”。把客户细分为重点支持客户,一般支持客户,尝试性支持客户。明确可发放xx万元以上贷款的民营企业xx家,xx万元贷款民营企业有xx家。

2、严格授信,打造核心群体。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办法,及时解决民营企业资金缺口。全市农村信用社已对xx户民营企业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累计发放贷款xx万元,培植了一批黄金客户。如昌丰棉麻有限公司,xx年与信用社建立信贷关系,当年发放贷款xx万元,年底产值较上年翻了1翻;第二年信用社又发放贷款xx万元,其生产规模、产量、产值、利润得到了较快提升,该户在汪场镇还购置土地xx亩,建起一个花园式的生产厂区,目前,公司年产值xx多万元,创利税xx多万元,生产规模位居全省同行业的前列。

3、加强沟通,营造互动氛围。积极参与市政府、市人行组织的“访百家企业”活动,主动向企业宣传信用社的信贷政策,加深社企相互了解,融洽社企关系。

以富民为目标,优化信贷结构,着力推进农民市民持续增收工作,全力促进城乡经济融合繁荣

、支持农民从事多种经营。支持农民充分利用当地各类资源,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运输业和其它第三产业。

2、支持打工经济发展。利用全国联网上线及发行信合借记卡的有利条件,建立打工农民台账,实行跟踪和全方位服务。

3、支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大贷款营销力度,支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连锁经营,支持建立和拓宽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绿色通道。

4、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

二、xx年主要信贷工作目标。

投放目标。计划投放各类贷款xx亿元,其中用于支持企业、个体经营户的不少于xx亿元,支持不少于150家企业,XX个个体经营户。

支农目标。以推广、使用贷款证品牌为基础,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大力满足全市xx万户农户中有贷款需求的农户的生产资金需求,重点配合有关部门解决好农民“因教致贫”、困难农户致富。

创建目标。力争信用乡镇超过90%,信用村超过60%,配合搞好信用社区建设。

三、xx年主要工作举措。

完善两个“优先”。第一,优先满足持证农户的贷款需求。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开展信用建设。农户调查建卡评级面达100%,信用农户的发证率达100%,有贷款需求的持证农户在授信内的贷款满足率达100%。

2、方便农户办贷。延伸小额农贷的对象、额度、期限,使传统种养户、订单农业户、进城务工经商农户的资金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农民开辟多渠道创收致富的途径。

3、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在巩固小额农贷的基础上根据农民的多种资金需求和农村发展实际,推行“自愿组合、诚实守信、风险共担”的联保贷款业务,支持农民集约经营,支持农户发展特色规模农业,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第二,优先支持涉农产业发展,将特色农业、创汇农业、高效农业、名优特新农产品的开发作为支持重点,以推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的发展为契机,大力推行公司为农户担保贷款业务。稳步探索推行粮棉油加工企业的仓单质押贷款业务,解决粮棉油加工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大、抵押难的问题,发展、支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前景的优质涉农企业做大、做强。

确保两个“稳健”。

一是稳健开展高中教育、医疗卫生、土地储备贷款,支持城区开发改造,支持市内重点高中及三甲以上医院,提升xx“文化之乡”的内涵。

二是稳健开发城乡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为全市城乡居民提供耐用消费品、住房、助学贷款服务。通过部门合作,存贷挂钩,有步骤地开展公务员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促进全市的消费升级。

做到三个“积极”。

一是积极开拓社区小企业、工商户联保贷款业务,着力打造社区金融品牌。按照授信额度与经营规模相适应、授信总额与资本实力相适应、授信总额与可提供的抵押物相适应、用信条件与同业融资条件相适应的原则,配合市政府、市人行、市工商、税务、街道等部门,以社区诚信建设、个人征信建设为基础,在xx陈家巷社区等五个社区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完善,重点在城区推广,力争在试点的基础上再增一至两家。

二是积极拓展优质公司信贷业务。按照全市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四大主体支柱产业,重点支持股权结构合理、法人治理完善、财务状况较好、公司管理运作规范、有发展前景的公司。

三是积极拓展优质、系统客户。在市政府的支持与倾斜下,向市政基础设施、烟草、通讯等大客户,优质客户介入。

推行三个“加大”。在内部管理上,主要在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一是加大考核力度,将任务分解到社、到人,强化营销、市场、业绩意识,充分调动全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全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素质;

二是加大服务力度,在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举措上下功夫,实施办贷“一站式”服务,全市统一将办贷窗口“由楼上搬到楼下、由后台走向前台”,做到“门好进,人好找,事好办”;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接受社会监督。做到贷款对象、条件、程序、利率、额度公开,将贷款流程公示上墙,实行限时服务。

推荐第7篇:农村信用社信贷精细化管理工作汇报

在我市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动员大会召开以来,**信用社及时转入以精细化管理为标志的农村信用社第二步改革,并把精细化管理作为由表及里改变经营理念的新起点。同时,为了应对国内外的经济金融变化的形式,通过围绕精细化管理内涵,从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入手,开展了客户评级授信工作。同时,***信用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

施加强法人客户信贷管理,逐步实现信贷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促进了信贷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

上级领导在我们***信用社进行精细化管理调研工作后,我们立即自上而下组织各层经营管理人员学习***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精细化管理的核心问题,以客户评级授信为着力点,让精细化理念在全辖员工入脑入神,彻底改变贷款随意性,提高对客户评级授信工作的认识。

(一)开拓思路,解放思想

精细管理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特别是在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以来,我们深刻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放思想,基于这样的思路,推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从解放思想入手,在更新思想观念中,对精细管理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然后由理性认识指导工作实践。对此,我们在全辖结合本地实际就精细化管理和评级授信工作组织展开了大讨论,剖析问题,查找原因,集思广义,统一思想。人人写感受,谈看法,制定措施,修订、再造、创新了各个岗位和每个环节的程序及流程,从上而下,在思想上提高了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为了让每位员工人人能够深刻理解领会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根据市办陈建军主任《精细化管理是农村信用社规范过程的科学实践》的重要讲话,组织力量,编印了《精细化管理知识解读》,人手一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籍以规范评级授信工作,为全辖推广客户评级授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深入农村,大力宣传

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客户评级授信工作,我们采取了四种宣传方式,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是通过宣传彩车深入到乡村,大街小巷进行宣传;二是通过印发宣传资料进行宣传;三是通过刷写墙体标语,张贴、悬挂横幅标语宣传;四是利用乡村广播、县有线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我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认识了解客户评级授信的内容、目的、要求及意义,为顺利推进客户评级授信工作做了广泛而行之有效的舆论宣传。

二、加强领导强力运作分步实施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全市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动员会后,我们联社主要领导带着精细化管理方案向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当即决定在县委政府拟召开的全县中心工作会议上,主管县领导做了“推进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全力推进客户评级授信工作”的专题讲话,强调将精细化管理列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尚义县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县长李晓红同志在全县乡镇会议上,曾多次要求镇乡政府及有关单位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尤其是要积极支持配合农村信用社做好客户评级授信工作,而且不止一次亲自到联社指导协调工作,在深入推进客户评级授信工作中,我们得到了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此外,联社成立了客户评级授信领导小组和客户评级授信委员会,理事长任组长和授信委员会主任,班子成员分社包片,身体力行,现场办公,深入基层社,指导检查督导客户评级授信工作,为顺利稳妥地开展客户评级授信工作奠定组织基础。

(二)明确目标,规范操作

在全县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办事处下发的《客户评级授信办法》和《贷款管理流程》,规范贷款过程。首先是从受理客户授信申请开始,引导客户在农村信用社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以达到授信条件。同时对客户的财务信息、资信状况、偿债能力、非现场财务信息等综合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按照评级授信权限,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使客户评级授信工作在尚义农村信用社开始就达到了操作规范、标准统一。我们采取了“两先”、“两分”的方法。“两先”为:一是先上后下,先在县城开展,后在乡镇推开,以县城为主战场,逐步扩大授信客户范围。二是先大后小。先评知名黄金大客户,后评一般客户,以优质大客户为主攻目标,同时稳定小客户市场。“两分”为:一是“分片”,县城商用房户多、面广、线长,由县城内“三社一部”分片划定区域,分工负责,分头下手,抢占阵地。二是“分段”,在城建、土地等部门的协助下,把县城各地段按价位分为1000元/㎡、元/㎡、3000元/㎡、4000元/㎡四个地价段,在授信额度时,分段划价严格授信。客户经理部在评级授信工作中,统揽全局,组织、指导、检查、督促全县的客户评级授信工作,并绘制了《尚义县城客户评级授信图示》,把县城内

营业网点负责评定区域和客户授信地域价格及开展“四乐”评定情况,用图表形式上墙,及时、准确、直观地掌握县城的客户评级授信进展情况,使该项工作心中有数,稳步推进。

三、精细管理,收益非浅

在推行信贷工作精细化管理后,我们感到客户评级授信工作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主动上门,营销贷款,评级授信工作公平、公正、客观,在

客户群体中,好中选优,优中选精。二是风险降低,授信额度加大,且对一些商家创业贷款则以其诚信为基础,以商用房作担保抵押,风险降低;三是手续简便,一次申请,一经授信,客户可以随用随贷,周转使用,方便快捷;四是利率优惠,对评级授信客户实行了利率定价制度,尤其对于一些资金需求季节性强的客户,大大降低了贷款成本。目前,全辖评级授信4827户,授信额度8614万元。

三、强化管理完善制度严格标准

精细化管理是以规范贷款过程为主要标志,把客户评级授信工作作为精细化管理理念之核心。我们注重在实现“四个转变”中,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摒弃工作中的随意性,改善工作作风。

(一)经营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一是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落实,提高上级政策的执行力,确保各项规章制度执行起来不走“样”。二是按照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把原业务发展部分设为客户经理部、业务发展部、风险管理部,三个部门经理不得相互兼职,单独设置,分室办公。客户经理部分设办公后,添置了信贷档案柜,并重新填制了信贷档案,对全辖客户评级授信档案进行了收集、整理、归档,联社配置了微机,为实行信贷档案电子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三是从规范流程入手,抓培训,10月11日在全县举办了基层网点负责人、信用社主任、信贷人员及联社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客户评级授信暨法律知识培训会”。通过培训,提高全员理论水平,规范客户评级授信行为。

(二)信贷业务由内部运作向“阳光操作”转变

一是结合行风建设,推行“阳光信贷”,本着“诚实守信,公开透明,礼貌热情”的原则,做大做强优质黄金客户群体的信贷服务工作。二是严格按照贷款流程发放每一笔贷款。尤其对大额贷款发放,业务发展部接到已评级授信的客户贷款申请后,负责撰写贷款调查报告,在审贷委员会审批会前报理事长审查,经联社审贷委员会审议后,将结果反馈理事长,理事长有一票否决权,但没有一票通过权。

(三)经营理念由被动服务向主动营销转变

积极向客户提供贷款、信息、技术、政策、市场分析、风险防范为一体的“金融套餐”服务。在实际操作中强化了服务功能,一是从“楼上”转向“楼下”,设立信贷业务服务大厅,解决了客户难找门和难找人的问题。二是由“单一”变为“多元”。不仅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适当提高,而且将业务范围细化,扩大到了“四乐”贷款,有效地推动了信用工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信贷人员由一般约束向从严管理转变

一是制定了各部门岗位流程,明确了“先授信,后用信,不授信,不放款”的戒律。二是按照市办事处的要求联社成立了客户评级授信委员会,理事长任主任,成员由联社相关主管人员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客户评级授信工作由联社评级授信委员会统一把关,集中授信,联社在评级授信工作中本着成熟一户,授信一户,及时办结,自评级授信以来联社召开了26次评级授信会议。三是客户经理部严格按流程进行评级授信,当好放款“门神”,切实把好贷款第一关。

四、优化服务明确目标稳步推进

我们在精细化管理动员会和全市农村信用社客户评定授信培训会后,对以前已评级授信的168户个体工商户和216户街面房客户经营情况、客户信用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客户领导层能力等情况开展了市场调研,并按市办统一评级授信格式,建立了新的档案。我们对4493户农户进行授信,授信金额5244万元,已贷款1162万元;因我县达到授信的企业不多,对私营企业类5户进行评级授信,授信金额1200万元,已贷款1120万元;商用房授信95户,授信金额896万元,已贷款580万元。

根据全辖资金头寸,有得放矢,制定客户发展计划,对拟开发的客户我们本着“优中选优,好中选好”的原则,特别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了战略性调整,采取了清本压户措施,达到“扩规模,减户数,强管理”的目的。自9月份以来,我联社累计压户3119户,为下一步信贷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按照市办要求,在我辖信用社推行了“四个乐”客户评级授信工作,现已授信“白领乐”42户,授信金额290万元,已贷款130万元;“商家乐”132户,授信金额864万元,已贷款580万元;“合作乐”60户,授信金额120万元,已贷款120万元。

经过对382户黄金客户进行调查,基本掌握了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金融产品,完善服务,做好客户维护与管理工作。密切跟踪客户的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客户风险,分析风险产生原因。先后对105户已评客户等级和授信额度作了调整,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在规范授信流程管理上,我们遵循贷审分离,分级审批的信贷管理制度,制定了《信贷岗位职责及贷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按照完善内控、明确职责,匹配权责的原则,对客户授信程序和授信权限作了明确规定。在客户授信权限上,我们区分对一般农户和个体工商户两类。对一般农户,信用社授信额度权限为1万元,超过1万元,低于3万元,由信用社和客户经理部共同评定;授信超过3万元,由联社评级授信委员会评定。对个体商户,一般信用社授信权限为3万元;大青沟、小蒜沟信用社授信权限为5万元,南壕堑信用社授信权限为10万元,营业部授信为15万元,以三个大的信用社为中心,辐射周边乡村,对超过评定权限的客户,由客户经理部报联社评级授信委员会决定。

通过几个月的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推行精细管理,做好客户评级授信工作,要达到一个目的,就是要彻底转变贷款的随意性。要围绕“两个中心”,一是以客户为中心,另一个是以效益为中心,使两个中心在剪刀叉中获取最佳结合点。要强化“三个意识”,一是服务意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客户评级为载体,充分体现农信社灵活、快捷、周到的信贷服务特色。二是制度意识,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增加自律行为,努力提高信贷质量,严格操作流程。三是责任意识,为使客户评级授信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增加责任感和事业心。

推行精细管理还要做到“四个结合”“五个坚持”。“四个结合”一是理论学习与具体业务操作相结合;二是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和评级授信相结合;三是联社推进与客户参与相结合;四是统筹推进与逐步深入扩大相结合,务求评级授信工作取得实效。做好五个坚持,坚持把精细管理工作做细;坚持把评级授信工作做实;坚持把“四乐”贷款做活;坚持把黄金客户做大;坚持把规章制度做牢。建立起严密的矩阵式内部管理体系,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岗位约束人,用流程控制人的机制。联社按照市办要求,在整合管理机构职能部门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客户经理部的授信过程,分解业务发展的全权职能,以有效防止违反贷款程序的逆向操作。形成在客户经理部的授信范围和额度内,业务发展部才能决定是否放贷。同时,风险管理部是对业务发展部的监督,是对合规性风险的把关,并对审批人进行责任认定,推行责任清收,确保农村信用社高效运转和客户资金安全。

通过客户评级授信工作,从根本上转变了过去“春贷秋收”的放款模式,即“春天放贷,高人一筹;秋天收贷,低人一头”。由过去“站着放款,跪着收贷”,变为今日“跪着放款,站着收款”,为全县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客户评级授信工作为创建和谐信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今后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放款难的问题铺平了道路,为今年放好贷款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谢谢大家!

推荐第8篇:农村信用社信贷精细化管理工作汇报

农村信用社信贷精细化管理工作汇报

在我市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动员大会召开以来,**信用社及时转入以精细化管理为标志的农村信用社第二步改革,并把精细化管理作为由表及里改变经营理念的新起点。同时,为了应对国内外的经济金融变化的形式,通过围绕精细化管理内涵,从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入手,开展了客户评级授信工作。同时,***信用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

施加强法人客户信贷管理,逐步实现信贷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促进了信贷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

上级领导在我们***信用社进行精细化管理调研工作后,我们立即自上而下组织各层经营管理人员学习***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精细化管理的核心问题,以客户评级授信为着力点,让精细化理念在全辖员工入脑入神,彻底改变贷款随意性,提高对客户评级授信工作的认识。

(一)开拓思路,解放思想

精细管理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特别是在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以来,我们深刻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放思想,基于这样的思路,推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从解放思想入手,在更新思想观念中,对精细管理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然后由理性认识指导工作实践。对此,我们在全辖结合本地实际就精细化管理和评级授信工作组织展开了大讨论,剖析问题,查找原因,集思广义,统一思想。人人写感受,谈看法,制定措施,修订、再造、创新了各个岗位和每个环节的程序及流程,从上而下,在思想上提高了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为了让每位员工人人能够深刻理解领会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根据市办陈建军主任《精细化管理是农村信用社规范过程的科学实践》的重要讲话,组织力量,编印了《精细化管理知识解读》,人手一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籍以规范评级授信工作,为全辖推广客户评级授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深入农村,大力宣传

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客户评级授信工作,我们采取了四种宣传方式,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是通过宣传彩车深入到乡村,大街小巷进行宣传;二是通过印发宣传资料进行宣传;三是通过刷写墙体标语,张贴、悬挂横幅标语宣传;四是利用乡村广播、县有线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我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认识了解客户评级授信的内容、目的、要求及意义,为顺利推进客户评级授信工作做了广泛而行之有效的舆论宣传。

二、加强领导强力运作分步实施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全市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动员会后,我们联社主要领导带着精细化管理方案向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当即决定在县委政府拟召开的全县中心工作会议上,主管县领导做了“推进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全力推进客户评级授信工作”的专题讲话,强调将精细化管理列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尚义县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县长李晓红同志在全县乡镇会议上,曾多次要求镇乡政府及有关单位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尤其是要积极支持配合农村信用社做好客户评级授信工作,而且不止一次亲自到联社指导协调工作,在深入推进客户评级授信工作中,我们得到了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此外,联社成立了客户评级授信领导小组和客户评级授信委员会,理事长任组长和授信委员会主任,班子成员分社包片,身体力行,现场办公,深入基层社,指导检查督导客户评级授信工作,为顺利稳妥地开展客户评级授信工作奠定组织基础。

(二)明确目标,规范操作

在全县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办事处下发的《客户评级授信办法》和《贷款管理流程》,规范贷款过程。首先是从受理客户授信申请开始,引导客户在农村信用社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以达到授信条件。同时对客户的财务信息、资信状况、偿债能力、非现场财务信息等综合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按照评级授信权限,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使客户评级授信工作在尚义农村信用社开始就达到了操作规范、标准统一。我们采取了“两先”、“两分”的方法。“两先”为:一是先上后下,先在县城开展,后在乡镇推开,以县城为主战场,逐步扩大授信客户范围。二是先大后小。先评知名黄金大客户,后评一般客户,以优质大客户为主攻目标,同时稳定小客户市场。“两分”为:一是“分片”,县城商用房户多、面广、线长,由县城内“三社一部”分片划定区域,分工负责,分头下手,抢占阵地。二是“分段”,在城建、土地等部门的协助下,把县城各地段按价位分为1000元/㎡、元/㎡、3000元/㎡、4000元/㎡四个地价段,在授信额度时,分段划价严格授信。客户经理部在评级授信工作中,统揽全局,组织、指导、检查、督促全县的客户评级授信工作,并绘制了《尚义县城客户评级授信图示》,把县城内12全文查看

推荐第9篇:中国农业银行发展信贷基本制度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基本制度

(试行)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有效履行职能,规范信贷行为,防范信贷风险,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定,结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是信贷营运与管理的基本准则,是制定各类信贷营运与管理制度、办法、流程、指引、意见等的基本依据;是对整个信贷营运与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各环节的管理规定。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信贷包括为客户提供的各种贷款类信用业务和非贷款类信用业务,是一切信用活动的总称,但本制度重点对贷款类信用业务作出规定。

第四条 信贷营运与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自觉遵守银行监管当局的有关规定,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坚持信贷营运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围绕全行总体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实现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信贷营运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坚持审慎原则,通过建立健全合理的信贷管理组织体系和完善信贷政策,对信贷业务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以减少或避免信贷资产损失,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第二章 信贷管理体制与机制

第六条 实行民主决策。对信贷营运与管理的重大决策,应根据情况分别召开行长办公会议、行务会议或党委会议进行决策;或设立相关的委员会(信贷管理委员会、信贷决策委员会、贷款审查委员会等)进行决策。对各种决策机构或组织形式,必须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则。

第七条 实行审贷分离。根据审贷分离的原则建立信贷组织体系,按照不同的职责分工设立相关部门。按照横向制衡、纵向制约的原则划分权限职责。在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将调查、审查、审议、审批等环节的工作职责分解,由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承担,分级、分权限进行营运与管理。

第八条 实行授权管理。根据统一的授权管理办法,综合考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各级分支机构的信贷营运与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进行信贷统一授权和差别授权。对常规信贷业务进行基本授权,对非常规信贷业务和因经营发展带来的特殊要求进行特别授权。

第九条 实行有权审批人审批制度。各级行的行长或主持工作的副行长作为有权审批人。如行长或主持工作的副行长因合理原因不能履行审批权的,必须书面授权其他副行长审批。要明确有权审批人的审批权限,包括范围、种类、金额等。

第十条 实行部门合作。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有关部门协调一致,建立一个统

一、合作、高效的信贷管理系统。第十一条 制定信贷业务营运与管理的发展规划。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全行业务经营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制定信贷业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按年度编制信贷业务发展计划。

第十二条 建立灵活的信贷营运与管理决策机制。根据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动态调整信贷营运与管理的发展战略与策略,不断完善信贷政策与制度体系,实现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奖优罚劣,确保信贷营运与管理健康发展。

第三章 信贷制度与政策

第十三条 在本制度的指导下,制定信贷综合管理办法、信贷专项业务品种管理办法、信贷业务基本操作规程、信贷专项业务品种操作规程及有关信贷业务的意见和指引等,构成信贷管理制度体系。 第十四条 上述体系中的各种制度由总行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统一制定、解释、修改和发布,各省级分行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但不得违背总行的规定。

第十五条 所有信贷营运与管理行为,都必须按照有关制度、办法、流程、意见、指引等操作,任何机构和人员都不得违背。 第十六条 建立科学的信贷政策体系。包括对客户、产业、行业和区域的优先支持、重点支持、一般支持、限制支持、不予支持的信贷政策;包括总量、结构、价格的信贷政策等。

第十七条 根据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根据农发行的业务发展战略、资本约束条件、资产负债规模与结构分别制定不同的客户信贷政策、产业信贷政策、行业信贷政策、区域信贷政策,确定信贷投量、投向、价格等方面的信贷政策,明确优先和重点支持的方向。

第十八条 信贷政策的制定权原则上在总行。各省级分行可在总行的规定范围内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操作性更强的政策。省级以下分支行不具有信贷政策的制定权。

第十九条 上级行有关部门要经常监督检查下级行信贷制度、政策的执行情况,下级行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反映信贷制度、政策的执行情况并提出完善和调整的意见。

第四章 信贷业务种类

第二十条 信贷产品包括贷款类信贷产品和非贷款类信贷产品。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应不断地进行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第二十一条 贷款类信贷产品的基本分类是:政策性贷款、准政策性贷款与商业性贷款。根据政府指令发放的,有风险补偿来源的贷款属政策性贷款;在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发放的贷款为商业性贷款。对为缓解农民粮棉“卖难”而发放的粮棉收购贷款(不含龙头及加工企业),属于准政策性贷款。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中期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5年以下(含5年);长期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根据客户的信誉状况发放的贷款为信用贷款;根据客户或第三方依法提供的担保而发放的贷款为担保贷款。担保贷款根据担保方式不同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为了满足客户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流动资金需求而发放的贷款为流动资金贷款,包括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期限为1至3年的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借款人新建、扩建、改造、开发、购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贷款为固定资产贷款。能够按照项目进行管理的所有贷款为项目贷款,包括固定资产贷款和部分农业中长期贷款。 第二十二条 根据不同业务品种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信贷产品管理办法或操作规程,作为信贷产品管理的准则。各级行无论经营何种产品,都必须获得上级行的批准。

第二十三条 根据不同信贷产品的宏观调控功能、发展潜力、风险和综合效益确定不同信贷品种的发展规模和结构,制定不同信贷产品的支持、维持、限制和退出策略。第五章 信贷操作流程 第二十四条 根据信贷管理基本制度和综合管理办法制定信贷操作基本流程,根据有关产品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专项产品业务的操作流程。办理信贷业务必须按规程运作。

第二十五条 信贷产品流程设计遵循审贷分离原则,实施横向制衡、纵向制约、明确职责、分级管理。

第二十六条 办理信贷业务的基本流程是:客户申请、受理、调查、审查、贷审会审议、审批、与客户订立合同、信用支付、贷后管理、收回信用、贷款后评价、档案管理。

第二十七条 在遵循基本流程、专项流程的前提下,对低风险贷款业务,可制定简易贷款流程,建立特殊贷款业务的绿色通道。 第二十八条 针对办理信贷业务的需要,对操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各种事项要制定相应的办法、指引、操作表格和规范文本。

第六章 信贷客户及条件 第二十九条 在中央政府和银行监管机构批准的业务范围内选择确定农发行的信贷客户。

第三十条 客户申请信贷业务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和有效年检手续;事业法人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了登记或备案。特殊行业须持有有权机关颁发的营业或经营许可证。

(二)从事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

(三)在农发行开立存款账户,自愿接受农发行的信贷管理,恪守信用,遵守合同。

(四)实行公司制的企业法人申请信用必须符合公司章程,如果公司章程未做规定的,可提供具有股东大会(股东会)授权董事会(总经理)对外借款的决议。

(五)持有中央银行核准发放并经过年检的贷款卡、技术监督部门颁发并年检的组织机构代码证。

(六)有合法稳定的收入或补贴来源,具备按期还本付息能力;企业法人资产负债率等主要财务指标达到农发行规定的要求。 (七)不符合信用贷款方式的,应提供符合规定条件的担保。 (八)申请票据贴现,必须持有合法有效的票据。

(九)申请项目贷款,项目资本金来源和比例应符合国家和农发行规定。

各级行不得违背和降低上述基本条件提供信贷业务。

第三十一条 实行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制度。运用规范、统一的评价方法,对客户一定经营时期内的偿债能力和意愿,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对客户信用等级做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按照信用等级实行不同的信贷管理。

第三十二条 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及对农发行的综合效益影响等因素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对各种不同类别的客户提供有区别的信贷服务。

第三十三条 根据客户分类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制定客户准入和退出策略。培育、吸引和发展优良客户,限制和淘汰劣质客户,从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调整信贷与客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第三十四条 对客户要提供信贷、理财、代理等多种服务,做好优质客户群的维护和巩固工作。

第三十五条 与农发行建立信贷关系的客户应如实提供农发行要求的各种资料;接受农发行对其信贷资金使用情况、有关生产经营、财务活动等的监督;严格执行信贷合同,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按期还本付息;对有危及农发行信贷资金安全的情况应及时通知农发行并采取保全措施。

第七章 信贷方式与额度

第三十六条 根据具体信贷产品的风险程度及客户的信用等级状况确定信用贷款方式或担保贷款方式。

第三十七条 在信贷的审批与发放上,可以采取一次审批,一次或分次发放的方式。

第三十八条 根据不同的贷款风险可以与客户约定其他附加条件,如要求自有资本金比例,缴存保证金或风险准备金等。 第三十九条 对所有与农发行有信贷关系的客户都要逐渐通过实行内部授信管理,核定客户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作为控制客户信用风险的最高限额,对客户使用的各种信贷类产品和非信贷类产品都要纳入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在内部掌握使用。

第四十条 在内部最高综合授信额度的指导下,可根据客户申请使用信贷产品的种类及需求,分别核定单笔贷款额度、最高限制额度(余额或累放额)的办法,符合公开授信条件的,可核定最高公开综合授信额度。

第四十一条 对项目贷款,一律采用单笔核定额度的办法。 第四十二条 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还款来源,确定与之相匹配的信贷产品。同时要明确每一种信贷产品的具体用途范围。 第四十三条 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额度,不得超过监管当局及我行规定的最高限额或比例。

第八章 信贷期限与定价

第四十四条 根据农发行资金来源与信贷产品营运、客户生产经营周期与还款能力等综合确定信贷产品的期限结构,确保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短期信贷、中期信贷与长期信贷的合理配置。 第四十五条 针对每一种信贷产品的用途范围合理确定使用期限。并严格按约定的期限进行管理。

第四十六条 对储备贷款、调控贷款、购销流转贷款可在约定的期限指导下实行购贷销还的可调整期限的管理方式。

第四十七条 对上述以外的流动资金贷款,采取一次约期,一次收回本金的做法。

第四十八条 对项目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中长期农业贷款)期限由借贷双方根据项目情况和农发行资金供应能力协商确定贷款期限,对建设期内应给予宽限期,在宽限期内,借款人只偿还贷款利息,不归还贷款本金;在宽限期外按约定还款期限和额度逐次还款。 第四十九条 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客户须在贷款到期之前按规定向开户行书面申请贷款展期。担保贷款申请展期,还应出具原贷款担保人同意展期并继续担保的书面证明或另行提供符合条件的担保人。

第五十条 政策性贷款的展期期限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和客户的实际需求确定。

第五十一条 商业性贷款展期执行以下规定: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国家及总行另有规定者除外。

第五十二条 贷款到期时,借款人未能按期足额偿还,且未申请展期或申请展期未得到批准,其贷款从到期日次日起(法定节假日顺延),按逾期贷款管理。

第五十三条 信贷利息管理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和农发行的有关规定。

第五十四条 基准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在中国人民基准利率基础上浮或下浮利率的,上浮或下浮幅度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与客户协商确定。 第五十五条 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以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加点执行。

第五十六条 对农发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综合贡献度高的重点、优质客户可在农发行利率政策范围内给予优惠。

第五十七条 各项贷款按日计息,按相关规定按月或按季结息。 第五十八条 对逾期和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的贷款,从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之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和农发行规定的相应罚息利率计收利息,直至清偿本息为止,除另有规定外,对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

第五十九条 根据国家政策,为了促进某些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央或地方财政及有关部门可以对贷款贴息。贴息贷款按相应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六十条 贷款的停息、减息、缓息和免息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根据相应的职责权限办理。

第九章 信贷合同

第六十一条 所有与客户发生的信贷关系都必须签订相应的信贷合同,并按规定使用统一的制式文本,如有特殊要求也可订立非制式合同文本,信贷合同经有权签约人签字后生效。 第六十二条 开户行在授权范围内与客户平等协商签订信贷合同。所签合同应保证要素完整、内容合法严密、文字明晰准确、主从合同衔接等。

第六十三条 合同执行中,经双方协商或发生法定事由可变更或解除合同。

第六十四条 未经农发行书面同意,借款人不得将信贷合同项下任何权利义务转让给第三人。

第六十五条 客户未按信贷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农发行有权按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采取限期纠正、降低信用等级、提前收贷、核减直至取消授信额度、停止贷款、加收违约金、加罚息等信贷制裁措施。

第六十六条 合同履行中如农发行发生违约行为,客户有权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采取要求限期纠正、依法起诉等措施。 第六十七条 对于恶意挤占挪用贷款,逃废、悬空债务的客户,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系统或监管当局违约客户信息披露系统进行披露,也可通过媒体曝光。并建议主管部门对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行政处罚,违反法律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章 信贷支付与收回 第六十八条 信贷支付前,必须再次审核客户的有关情况,落实有关信贷条件,按权限和程序履行支付手续。.第六十九条 信贷的支付和使用必须坚持资金流和物资流相对应的原则。根据信贷合同和借款凭证,采取一次支付或多次支付的办法。

第七十条 对项目贷款实行报账制,根据项目进度和用款计划,根据已经发生的支付发放新的贷款。

第七十一条 对储备、调控、流转贷款也可实行报账制,根据核准的用款计划,结合实际收购、调入物资的数量和价格发放新的贷款。

第七十二条 借款人在合同签订后如需变更提款计划,应按合同有关条款办理,或在原提款计划的合理时间内向农发行提出书面申请并经得同意。

第七十三条 贷款支付原则上以转账方式进行,严格控制现金支付。对于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产品的,可支付现金。 第七十四条 对于客户违反规定用途范围,或者超过审批额度支付的,或者开户行违规支付的,要及时纠正和处理。

第七十五条 根据不同信贷业务产品分类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和管理。 第七十六条 开户行应按规定为客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如有需要,也可根据规定开立临时账户,按相应管理办法提供账户结算服务。

第七十七条 根据需要,可设立信贷管理台账或辅助台账,对发生的每笔信贷业务都要按照相关规定逐笔、序时登记,并进行管理。 第七十八条 贷款本金收回。开户行应监督借款人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期限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金。开户行应于贷款到期前通知借款人筹措资金,按时还款。对逾期贷款应及时发出催收通知书,做好逾期贷款本金的催收工作。

第七十九条 贷款利息的收回。开户行应监督借款人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按月或按季偿还贷款的利息。不能按期归还的,执行利息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八十条 对于办理信贷业务或相关业务中收取的手续费,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章 信贷风险资产管理.

第八十一条 建立信贷风险资产管理体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和监管当局的有关规定,并根据管理的需要制定有关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 第八十二条 贷款按风险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其中: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为不良贷款,构成信贷风险资产管理的对象。

第八十三条 实行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制度。设立不良贷款集中管理部门,负责不良贷款清收和管理。

第八十四条 建立不良贷款认定和监测考核制度。严格标准,真实反映信贷资产质量。对新发生的不良贷款要坚持严格审查、明确责任、分级审批、规范运作,按规定权限和程序认定,并准确核算反映。对不良贷款实行直接监管和重点监管,严格责任考核和追究。

第八十五条 建立资产保全制度。对于客户改组、改制等危及信贷资产安全的,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全资产,维护债权,尽最大可能清收债务,坚决防范和制止逃废悬空债务的行为。 第八十六条 对实行以物抵债的,按照合法取得、妥善保管、及时变现、正确核算、确保农发行利益的要求,在授权范围内,做好以物抵债资产的接收、估价、保管、处置和核算等工作。 第八十七条 建立呆账核销制度。按规定提取呆账准备金,并按规定条件和程序核销呆账贷款。 第八十八条 建立风险损失模拟计提制度。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模拟计提损失准备,以真实反映信贷风险的可能损失程度。

第十二章 信贷监测评价

第八十九条 建立健全信贷监测评价体系。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以定量分析为主,结合定性分析,对信贷营运与管理的全过程、有关人员、各分支机构进行监测评价。

第九十条 建立贷后检查制度。信贷业务发生后,开户行要对客户执行信贷合同情况、经营状况、担保财产状况等进行经常性跟踪检查和定期检查。

第九十一条 建立信贷风险预警制度。开户行要对客户财务和非财务等因素,包括管理人员、体制、银企关系、债权债务关系、生产经营、资金财务状况等进行监测,发现存在可能危及农发行信贷资产安全的风险隐患,应在信贷事实风险形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九十二条 建立客户重大经营事项报告制度。对客户的重大经营事项,开户行要及时向有权审批行报告,并做好处理记录,有权审批行相关部门接到报告后,要及时采取应对策略。 第九十三条 全面监测信贷投向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定期分析全行信贷投向、投量、信贷资产质量,对新增大额商业性贷款要进行重点分析。

第九十四条 建立贷款后评价制度。贷款实施后,要对贷款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进行总结和评价。对贷款调查、审查、审议、审批各个环节、贷后管理的情况以及信贷政策制度的科学合理性进行后评价。

第九十五条 建立科学合理的信贷监测评价指标。通过一定时期的各种监测评价指标的计算,综合反映信贷营运与管理的总体水平。

第十三章 信贷人员与责任

第九十六条 各有关信贷部门在职责范围内确定有关岗位,按岗位配置信贷人员。

第九十七条 实行信贷人员统一调配管理。各级行在信贷营运与管理中,特别是信贷调查和审查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从下级行信贷部门抽调能够承担相应职责的人员开展工作。

第九十八条 实行信贷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所有信贷从业人员都要通过考试和考核获取上岗资格;考试或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从事信贷工作。 第九十九条 实行信贷人员等级管理制度。对已取得上岗资格的信贷人员,按照工作能力和业绩进行考核评定,实行等级管理,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力和待遇,承担不同的责任。

第一百条 实行信贷部门负责人业务资格认定制度。对信贷部门负责人在正式任用或聘用前要报请上一级行信贷管理部门(商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业务资格认定。

第一百零一条 推行信贷客户经理制。根据规定条件确定专人担任客户经理,负责客户营销与管理的工作。可根据管理需要和人员素质设立首席客户经理和高级客户经理。

第一百零二条 推行信贷风险经理制。根据需要在信贷后台部门设立风险经理,负责信贷综合管理和风险资产的管理。根据管理的需要和人员的素质可设立首席风险经理和高级风险经理。 第一百零三条 建立信贷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坚持岗位自学与定期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信贷人员业务技能和道德素养。 第一百零四条 在信贷营运与管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建立责任制度。

第一百零五条 根据在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承担职责的不同,划分为主责任人和经办责任人。调查、审查、审议、审批等各环节的有权决定人为主责任人,具体承办的信贷人员为经办责任人。主责任人承担信贷营运与管理过程中的主要责任,经办责任人在具体业务中承担经办责任。

第一百零六条 办理具体信贷业务首先必须明确各环节主责任人和经办责任人。客户部门承担调查责任,客户部门负责人为调查主责任人,同时确定主调查人;信贷管理部门承担审查责任,信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为审查主责任人,同时确定主审查人;贷款审查委员会委员承担审议责任,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承担主审议人责任;各级行的有权审批人承担审批责任。无论是哪级行审批的信贷业务,开户行行长(总经理)都承担营运与管理主责任人职责。

第一百零七条 对违规办理信贷业务的行为,以及因工作或决策失误造成信贷资产损失的,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认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经济、行政直至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八条 建立主责任人责任移交制度。主责任人工作岗位变动时,必须在上一级行有关部门主持和监交下,与接任主责任人对其负责的信贷业务风险状况进行核查鉴定,填写主责任移交表,由原主责任人、接任主责任人、监交人签字后登记存档。责任移交后,接任主责任人对接任后的信贷业务营运与管理状况负责。

第十四章 信贷科技与信息 第一百零九条 在信贷营运与管理中,坚持以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为指导,不断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提升信贷管理的科技含量。

第一百一十条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建立信贷管理系统,把信贷日常业务处理、决策管理流程、数据统计分析、贷款风险预警、信贷监测评价等全部纳入信贷管理系统中,形成覆盖信贷管理全过程的科技体系。

第一百一十一条 根据档案管理的规定,所有信贷业务都须明确区分业务档案和工作资料,应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确定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存放地点和管理方式。对信贷档案要指定专人管理,人员变动时要履行移交手续。查询、借阅信贷档案要履行审批、登记手续。

第一百一十二条 根据统计管理制度、信贷营运与管理的需要和各项信贷产品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信贷统计报表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保证数据提供及时、准确、完整和真实。

第一百一十三条 根据保密制度的规定,在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保密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得违规泄漏有关信贷业务信息。

第十五章 附

则 第一百一十四条 本制度由农发行总行制定、解释和修订。 第一百一十五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推荐第10篇:个人信贷产业发展分析

一、我国个人贷款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个人贷款业务自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随着当前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愈发接受了能提升生活质量的个人贷款消费理念。面对国内巨大的个人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已越来越重视零售业务的发展,个人贷款业务正逐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重点和利润增长点。从1992年上海发放全国第一笔个人住房贷款,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央政府制定以扩大内需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汽车贷款现身北京、上海,信用卡分期开始走进大众视野,房地产市场商品化趋于成熟,再到21世纪贷款业务在经济建设和民生社稷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一个有金融机构、贷款服务机构、借款人、商户所自发组成的个人贷款产业链已经形成,个人贷款服务、个贷产品的创新和市场的对接均取得较为快速的发展,而互联网的介入更是打破了多年来形成的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壁垒,第三方平台的快速成长大大增加了贷款人群的申请便捷性和贷款热情,民间积累的个人贷款需求在这一时期开始陆续大规模释放。

图表1:中国个人贷款产业链

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个人贷款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截止2009年年底,我国居民户贷款余额达到8.18亿元,同比增长43.2%,其中全国个人消费贷款累计新增1.8万亿元,经营性贷款新增6606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个人贷款产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迎来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产业发展特征:个贷产品趋于丰富,愈发贴近居民实际消费需求;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地位不变,但银行间竞争日趋激烈;区域个贷产业发展中东部较快,中西部成长形式较好。

图表2:中国个人贷款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易贷中国 银联信整理

房地产调控政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回顾1998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扩张型和收缩型交替进行,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998-2003上半年实施扩张型的宏观调控政策

背景:1996年房地产销售出现负增长,199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负增长,1999年房屋平均销售价格出现负增长。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及国际经济衰退,加深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

调控目的:从供求两方面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主要措施:鼓励各地建造低价住房,满足大量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用宽松的住房金融政策,刺激住宅消费需求;减免税金,降低购房负担;促进存量房进入市场,推动增量住宅市场发展。

效果: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本质转变,个人买房取代集团购房成为市场主体;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年均增长在24.5%,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3个百分点。

2、2003下半年-2008年8月采取收缩型宏观调控政策

背景:2003年前后开始出现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问题;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平衡,商品房供给和消费结构不合理;房地产开发和交易行业不规范等市场秩序混乱现象日渐突出。

调控目的: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稳定房地产价格。

主要措施:加强信贷业务治理,规范土地市场交易;提高房贷门槛,以提高房地产投资成本,调控住房需求总量;降低套均面积,调控楼市供给结构;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效果:从单纯抑制房地产供给转变为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实行双向调控,促使房地产市场供求趋于平衡;从多方面抑制房地产需求,尤其是有抑制了房地产投机需求;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合理调控住房供求结构。

3、2008.9-2009年12月实行扩张型的宏观调控政策

背景:2008年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和房价大幅下降,经济增速放缓,物价持续下行。

调控目的:扩大住房消费需求,在“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经济发展目标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主要措施:减免税收、购房补贴,推行房贷新政,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支持、鼓励首次购房、普通住房。

效果:2009年商品房销售量及销售额均创下历史新高。

4、2009年12月以来,进入了新的一轮政策周期:收缩周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连接召开的几次会议,使中央针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路逐渐清晰了:一方面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从而达到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目标。宏观调控政策已从扩张型转向收缩型,预期未来调控政策将逐渐收紧。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国十条”,标志着政策收缩周期正式确立。

与去年相比,本次调控新政力度更大。本次调控措施在问责制、信贷政策以及税收政策方面较过去均有明显突破。有人将07年9月出台的二套房政策比喻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二套房政策出台导致房地产市场发生逆转。当前出台的针对二套房、三套房的政策较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是首付比例从40%提高到50%,意味着购房门槛大幅提高;二是关于二套房的认定更加严格,范围更广;三是个别城市,如北京直接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购买二套房,深圳、重庆、广州等地纷纷出台了地方调控细则,主要内容与力度基本与“国十条”保持一致。

与此同时,我国个贷产业也暴露出来一些影响发展进程的突出问题。第一,由于传统观念、贷款业务便捷程度、服务门槛较高等因素限制,个人贷款业务灵活度有限,民间认知度不够;第二,我国的征信体系尚不完善,给银行的信贷投放带来诸多不确定风险,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个人贷款业务的开展;第三,我国个人贷款领域的法律空白还有待填补,目前个贷市场只有行业规范类的文件限制;第四,缺少信贷担保和保险制度,如出现消费者还贷困难,银行很难将抵押物变现。

二、我国个贷产业的发展趋势

1、中外资金融机构竞争将更为激烈。随着股份制改革的逐步实现,以及商业银行与证券、保险等行业的盒子进一步加深,各银行由单一模式的传统发展业务快速向多元化、个性化、国际化的业务轨道发展,这种集产品、服务、市场对接于一体的进步,也成为银行在未来几年的个贷市场中,竞争实力储蓄的有力体现。国内个贷市场中较为薄弱的中间业务、个贷业务领域,势必成为外资银行下一阶段集中式竞争的焦点。

2、市场需求将被更大程度的激发。国民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为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6-2008三年间,我国GDP年增长分别为10.7%、11.4%、9%,2009年更是达到增长高点;同时,年轻群体作为个贷市场主流人群,贷款需求仍未尽然释放,但他们影响了网络化个贷服务、个性化个贷产品实现了快速繁衍,而这种促进个贷业务更好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仍将持续并强势化。

3、区域及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将得到改善。随着西部大开发力度的逐渐深入,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苏,加之国务院的中部崛起计划,在未来十年中,中西部地区将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随着更为成熟的经济体应运而生,未来中西部地区有望成为个人贷款市场最重要的增长点;同时,国家在农村及新城镇建设上也一直贯穿始终,为农民及新城镇居民进入个贷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就业机会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农村及新城镇个人信贷将成为个贷业务的新生力量。

4、个人贷款结构将发生改变。政策的调控和住房需求的趋于平和,将让住房贷款一枝独秀的局面得到缓解;汽车贷款在市场需求缺口仍巨大的情势下,有望成为个人贷款业务新的增长点;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信用卡个贷产品选择面和灵活性的大幅提升,将大大刺激持卡人为主的消费群体的消费欲望;同时,民间个人教育贷款关注度颇高,由于教育产业化使得高等教育费用明显超出中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个人教育贷款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5、征信系统的完善将改善个贷市场环境。2010年初,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征信管理条例》向社会征求意见,标志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即将告别无法可依的时代。经历了“七年之痒”,从2003年央行设立征信管理局,到征信框架的逐渐搭建,再到第二代身份证实现身份信息识别和监管作用的体现,散落在银行、税务、公安等部门的个人信用信息将实现有效的统筹,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将初步完善,加之征信公司等中介机构的成长壮大,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机构将获得更为可靠、成本低廉的个人信用信息,个人贷款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必能大大减少,而居民的诚信意识也将得到显著提高。

三、银联信对个贷产业发展的建议

个人贷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发明显,虽然发展形势较好,但仍当注意,我国个人贷款较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正面剖析我国个贷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完善个人贷款市场的建议,对促进我国个人贷款产业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毕竟我国的个贷市场还处在发展初

期,结构单

一、市场对接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缺乏机制监管等弊病十分突出。银联信就个市场主题,针对性给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辅助作用。

政策上,不仅仅要加强个人贷款的立法工作,也应当积极发挥政策的市场引导作用。建立完善的个人信贷法律法规,同时建立抵押、担保、破产等针对性法规,使个人贷款业务的运作具有可以依赖的法律工具;同时,应持续、积极的鼓励金融机构加速个人信贷发展,增加个贷品种,同时要坚定居民对经济走势和收入增长的信心,提高居民承载个人贷款的能力;要以《征信管理条例》为出发点,尽快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彻底消除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从银行层面而言,个人贷款整体服务能级还略显滞后,要切实做到提升个贷服务效率、深化服务内容。一是要简化程序,适当调整对借款人的限制,改良审核标准;二是要加速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加速金融服务现代化发展历程,增加个贷业务的吸引力和实用性;三是要增加弹性,根据不同产品,实施产品差异战略,在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更好的实现差异化服务;四是要加大合作,应大力开拓金融服务中间市场,与金融服务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加强渠道客户的推进,利用红啊的中间平台快捷、灵活的业务特点;五是要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专业、规范的第三方贷款平台在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桥梁作用在近几年越发明显,但由于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服务平台的作用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贷款服务平台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网络化分流的特征,积极整合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银行、担保、风险投资等各界资源,完善平台服务机制,通过诚信、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强化在个贷产业中的纽带位置。

同时,借款人也应当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个人市场的变化有较为清醒的认识。随着国际化消费观念逐渐渗透,与时代特征匹配的消费观念应尽快形成;另外,消费者应当尽可能多关注个贷市场,并通过服务平台,在申请个贷前即做到心中有数,选择适合自己经济状况、收入状况、还款预期的个贷产品。

第11篇: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特有的弱质性,农村金融市场普遍面临着市场失灵,商业性金融机构及传统的信贷方式不将农业和农民视为理想融资对象的现象。然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迫切要求农村金融的发展的,于是,小额贷款作为金融制度安排和业务创新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概念入手,结合着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发展现状及瓶颈,提出了加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额贷款;瓶颈;建议;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概念

农户小额贷款是指以农户为贷款对象,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的一种创新产品。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和金融发展手段,惠及不能提供抵押和担保而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贫民和微型企业,在扶贫和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农户小额贷款是针对农户放款且额度较小,本身具有分散风险的特点。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发展现状

自七十年代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建了小额贷款的模式以来,对贫困人口提供小额贷款已经成为各国扶贫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当前全世界有上亿人受益于小额贷款运动。我国于1994年初至1996年1 0月这一阶段,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模式,探索通过小额信贷途径解决信贷扶贫资金脱离贫困户的问题。在1998年中国共产党第15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小额信贷是扶贫资金到户的有效做法。1999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大会再次强调小额信贷的扶贫作用,并于同年7月颁布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到2 0 0 0年,小额信贷在农村信用社开始进行推广。其后,国家及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发文指导和颁布各种条例,正式承认了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信贷的合法性,确立了小额信贷在今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然而尽管政府出台大量有利于推动小额信贷发展的法规文件,农村信用社也积极发展小额信贷业务,可从实际情况看,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在不断发展,但其中小

额信贷占信用社农业贷款份额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的增幅明显放缓,小额信贷的发展遭遇困境。以广东农村信用社为例,2003年最高峰时贷款余额为20亿元左右,2008年贷款余额下降到17.3475亿元。究其原因,是由于小额信贷发放的减少。与2003年相比,广东农信社小额信贷减少了2.7731亿元。

三、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发展的瓶颈

3.1 信用社人力资源不足

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员工的素质低下和人数较少两个方面。首先在员工素质方面。在信用社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员工还不到总人数的10%,并且大部分忙于日常业务的处理,缺少对小额信贷业务系统的培训;过去农村信用社大批业务骨干在其与农业银行“脱钩”时被农业银行调走;同时,个别信贷员平时不注意政治思想、业务学习,法制意识、制度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道德,在“情”与“利”面前不能正确把握自己,视制度为儿戏,不惜铤而走险发放大量违规、违纪贷款,给信用社小额信贷资金造成一定风险。其次,信贷人员也较少。信用社机构较多,但是每个乡镇网点配置的人数大多数控制在7人左右,其中信贷人员一般是每个单位3个人,这样很难对千家万户的服务对象情况了解透彻。还有不少地区由于信贷员人手少,主任兼信贷员的还很多,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这样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加强信贷管理,从而使小额信贷的存贷差小,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业绩。

3.2 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抗风险能力差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主要投向农业,使其经营与农民的农业生产关系紧密。当下我国农村产业模式具有先天性的低效益、高风险的特点。特别是小额农贷大多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小型加工业等,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收成不好的年景,便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由于我国的农业保险机制尚未健全,自然灾害的损失往往会使农民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信用社的业务也会受到重大影响。

3.3 现行贷款分类方法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的信用社大都实行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一逾两呆”贷款分类法,将贷款分为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而此种分类法的主要缺陷是:(1)对信贷资产质量的识别滞后。因为未到期的资产未必都是正常的,有些期限长的项目贷款虽然还没有到期,可是借款人可能已经丧失了还款能力,可是按期管理却仍然算是正常的,这样不利于及早发现和防范风险。(2)标准宽严不一,不利于衡量贷款的真实质量。在此种分类方法中,只要是还款超过3年以下的都一概划分为逾期贷款,逾期的时间为一天或一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是一样的,这显然不合理,使许多贷款风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3)容易造成农村信用社收益的错误估算。按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逾期两年的贷款不能挂账停息,从而导致信用社收益高估。对呆账准备金的规定,又使信用社经营成本低估。致使信用社不得不为虚增利润而超额纳税、超额分红。同时,坏账难以及时冲销,贷款损失难以及时弥补,这意味着信用社真实资本减少。

这种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一逾两呆”的贷款分类法的最明显的不足是,它只是贷款逾期发生后对贷款的风险和质量作出的一种被动事后统计,并不能使信用社在贷款风险发生之前就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4 小额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1)贷款审查监控漏洞,贷款质量管理要求贷款应坚持“三查”制度,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活动中普遍缺乏对信贷资产的全程的风险监控,使得“三查”制度流于形式。(2)责任追究制度尚未落实到位,在农村信贷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不了了之,没有对过失人进行相应的处罚,难以起到警戒的作用,直接影响了信贷人员的工作态度,信贷人员对信贷风险的产生及防范不会高度重视。(3)监督机制的缺失,自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后,就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监管。但是由于前几年中国人民银行体制改革以及农村信用社的规范工作,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工作还不能及时跟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

四、加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加强信贷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

加强信贷人员树立主人翁意识、风险意识、法制意识和发展意识,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信贷员,首先要发扬走村串户的背包精神,置身于群众中

间,认识农民,了解农民,巩固多年来与农民建立起的“鱼水”之情。其次要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特别是对那些资信好、实力强的贷款户要千方百计满足其资金需求,全面提高工作效率,靠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留住客户,达到贷款营销目的。

4.2 建立农业保险、保障制度

通过建立农业保险机构和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使借款人在遭受自然灾害时能够得到补偿,增强其还款能力,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当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业发展滞后,但可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来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一般都是由国家成立农业保险公司来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或由政府组织提供补贴,委托大的商业保险公司办理业务。据此,我国可增设涉及国家农产品安全的农业生产领域的保险险种,商业保险不能提供的,应由政府主导,以政策性经营为主。

4.3 实现贷款“五级分类”

由于以四级分类为主的风险分类方式不利于准确反映风险和审慎监管,银监会决定于2006年全面推行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五级分类法比四级分类法更为严格,它要求提供更多的风险准备金。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可以科学地揭示和计量风险,揭示贷款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异,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村信用社的整体风险情况,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其潜在的历史遗留问题,防范风险,而且还可以促使农村信用社转变经营理念,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4.4 完善“三查”制度,实行审贷分离

贷款的“三查”制度是农村信用社贷款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制度与方法。农村信用社应将贷前调查作为一种经济预测行为,对市场进行调查和预测。在发放贷款前对借款人经营状况和产供销情况进行调查,可以加强和提高贷款质量。贷时审查是即时决策,是加强和提高贷款质量管理的关键。它是在贷前调查的基础上,对贷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贷后检查是对借款人贷款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贷款“三查”制度是正确掌握和发放贷款,提高贷款质量的一整套工作方法,是根据信贷资金运动规律控制贷款数量和结构的完整过程。贷款调查全面、深入、

细致、预测准确,就能保证贷款决策的正确率,为贷后检查提供较明确的线索。贷后检查深入、认真,就能获得大量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为日后进一步加强贷款管理打好基础。此外,为了保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安全,实现资金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贷款审批的透明度,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要实行审贷分离的贷款管理制度。审贷分离制度是指从农村信用社的体制上实行贷款业务调查与审批、事后检查与资金收回的双轨制约机制。对于较大的贷款项目,在贷款的管理上应将贷款对象信用状况的调查和对贷款对象的借款申请的批准权归属不同的职能部门和人员。

第12篇:中国小额信贷发展10年

中国小额信贷十年

杜晓山

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3序言 杜晓山*

本论文集是继1996年《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扶贫的理论和实践》一书后,我们编辑出版的第二本关于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记录文献。从一定意义上,它与第一本论文集形成了姊妹篇,共同记录了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过去和现状,也预见了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而且,它也是种种观点和理论碰撞的记录。

人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的小额信贷事业在发展壮大。1996年时,中国的小额信贷还仅仅是星星之火,主要还是那些国际机构资助的小额信贷项目在活动。到了今天,不仅这些项目的规模和范围在发展变化,而且政府主导型(政府部门与农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合作开展的小额信贷)和正规金融机构运作的小额信贷已渐成主力军。同时,各类项目又在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和功能。小额信贷在中国农村已成燎原之势,并已在城市展开。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与国际小额信贷运动相比,我们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理念、理论和实践水平都还有一定的差距,更何况现代国际小额信贷运动本身就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一方面,我们为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而欢欣鼓舞;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它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我们的责任和任务是继续勇于直面挑战,克服困难,巩固成绩,扩大战果,争取中国小额信贷事业的成功。

这次由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孟加拉乡村银行托拉斯和美国乡村银行基金会等单位主办,由花旗集团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两个机构资助召开的“中国小额信贷国际研讨会”,具有特殊之处。首先,中央银行政策制定部门作为主办方之一召开大型国际小额信贷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还是第一次,说明央行对小额信贷问题的

重视程度。而过去,常常只是科研机构与小额信贷运作实践者为主进行研讨。其次,与小额信贷有关的各方都参加了会议。与会者有政府和央行决策或政策制定部门、国内外的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和国际多边和双边资助机构。与会人数120余人,收到论文、调研报告、文章达80多篇。大家共聚一堂,讨论切磋,相互启示,增进了解。再次,这次研讨会是一系列研讨会中的一次,我们还将继续这项活动。

既然是研讨会,就要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和氛围。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言无不尽,甚至有对立观点的争论,真正起到了增进认识、互相启发、提高水平、促进发展的目的。立足于中国的实际,通过大家各种认识和观点的碰撞,经过各自的再思索和再检讨,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就可能更公正、更全面,同时也更有利于脚踏实地篇决我

们自己的实际问题,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一种局面。例如,小额信贷的利率问题,对此人们有不同的观点。这也体现了国际上“福利型”小额信贷和“制度型”小额信贷两种流派的差别和争论。

小额信贷的利率高或低到底有什么样的利弊,哪个利大?哪个弊大?这是一个如何认识和选择的问题,或如何弥补弊端和不足的问题,也是一个涉及遵循市场规律和实施政府干预两者的关系及彼此如何协调的问题。利率的设定针对低收入群体,如何做到公正?实行低利率政策,在实践中谁能贷到钱?谁不能贷到钱?怎么监控?机构能正常和可持续运行吗?较高的利率似乎是“不公正”的,但穷人能贷到钱,又能承受商业利率,富人抢夺资金资源的现象就会减少,寻租现象也会减少,腐败现象也会降低,穷人“等、靠、要”的观念和“借钱不还”的错误观念也易于改变,经营机构也可不赔钱。当然,这一结果会使穷人在增收角度或扶贫优惠角度受到影响,但得到的是一种持续有效的服务。而且穷人还可以从别的渠道得到补偿,如政府应增加义务教育的补助、医疗卫生的补助,完全是无偿的,也体现出一种公正。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政策如何体现是合理,这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课题。我们应真正分清财政扶贫和信贷扶贫的不同功能,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不要扭曲正常金融市场秩序和行为。而且,也要分清小额信贷适用于什么样的贫困群体。

为了推动中国小额信贷事业的发展,我们在此不必多提在这方面已取得的成绩以及对贫困群体和农户的经济社会效益,这已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是否可以多考虑如何应对中国小额信贷发展面临的挑战问题,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国小额信贷事业更健康、更蓬勃地发展。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大体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而且,各类小额信贷面临各自的问题,即使是同一个小额信贷项目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问题。在这里抛砖引玉,提及几个问题,这只是我们认为从总体上或一般意义上所应考虑和解决的部分重要问题。除地理、自然和市场发育条件外,从外部因素看,至少有七点:一是非银行机

构搞小额信贷的合法地位。二是政府政策对小额信贷的支持程度、宽紧程度。例如,利率政策;小额信贷是否现在就要规范、如何规范;应有什么样的准入制度、退出制度、监管制度等。三是当地政府的态度、行为的影响,如何解决?四是其他项目或小额信贷项目彼此间的影响,包括公平和不公平的竞争问题。五是宏观经济环境好坏的影响,如农副产品的供求状

况、通货膨胀率高低的影响。六是资金来源的制约。七是当地信用环境的状况。

从小额信贷机构本身的内部因素看,目前值得注意和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组织机构的性质和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等是否合理、有效。目前较普遍的以政府官员兼职或按对行政官员的管理方式套用于对小额信贷企业经营型的管理,是组织制度上的“瓶颈”。二是人员素质和业务及管理水平的欠缺。三是利率水平的科学确定问题。四是激励和

奖惩机制是否合理、健全。由这些因素派生出的问题是:项目机构管理效率的低下;内部监管的薄弱;资产质量(还贷率)不高;资金流动(清偿力)不足(这与小额信贷的运作模式也有关)。于是,在中国,人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小规模的小额贷款项目,只要认真去做,无论是何种性质的运作机构,都能获得成功。但规模变大后,各个项目的状况好坏差异就变得很大,而且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可持续发展的大中型小额信贷项目或机构在中国成功的实例。这也是中国与一些几乎同步开始发展小额信贷活动国家的差距所在。

对中国不同类型的小额信贷机构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我们的基本看法是:一般说来,国际资助(或非政府、非银行资金支持)的项目无法取得信贷合法地位;难以实现或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资金约束严重;组织制度建设滞后,产权不明晰。农业银行作为政府主导型(政府与农行合作)项目的放贷主体,是否还有意愿和能力将扶贫小额信贷做下去;政府部门和农行能否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地保证信贷资金到达贫困户和高还贷率的实现;补贴式贷款的政策是否应予以调整或彻底改变;是否确定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项目如何能吸取政府主导型项目的经验教训,避免“被迫应付”或“一哄而上”两种倾向所造成的问题;如何借鉴成功小额信贷的经验,创新金融工具和运作方式;如何确立合理的利率政策;如何解决贫富兼顾的问题;如何化解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低对项目的负面影响等。

上述三类小额信贷项目共同面临的挑战则是专业业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与当地政府的

关系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说,则是既要服务于既定的目标客户群体,又要降低机构自身的信贷风险。

综上所述,从总体上说,中国小额信贷事业正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任重而道远。我们应继续聚集各方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推动中国小额信贷事业进一步健康、茁壮成长。本书的出版,希望在这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杜晓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目录

成绩显著,仍需努力„„„„„„„„„„„„„„„„„„王洛林/1

中国小额信贷的现状„„„„„„„„„„„„„„„„„„吴晓灵/3

共同探求扶贫信贷资金的有效使用„„„„„„„„„„„„吕飞杰/7

1.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与展望 „„„„„„„„„„„„„戴根有/l

2.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 „„„„„„„„„„„„杜晓山/5

3.扶贫信贷资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刘福合 苏国霞/18

4.理想的冲突 „„„„„„„„„„„„„„„„„„„„何道峰/36

5.小额信贷的风险控制 „„„„„„„„„„„„„„„„周忠明/53

6.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刘文璞/60

7.再次振兴小额信贷扶贫的政策建议 „„„„„„„„„„张保民/67

8.小额信贷的市场分割与整合 „„„„„„„„„„„„„白澄宇/74

9.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 „„„„„„„„„„„„„„„孙若梅/77

10.中国小额信贷模式选择的理性思考„„„„„„„„„„杨顺成/9l

11.关于农业银行到户扶贫贷款的调查与思考„„„„„„武建平/104

12.小额信贷扶贫的实践与启示„„„„„„„„„„„梁振思王玮/109

13.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及其发展情况„„„„„„杨少俊/116

14.小额信贷扶贫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朱有奎赖检发/122

15.建立真正属于贫困人口的小额信贷模式„„龙治普张建娥杨玉莲/128

16.小额信贷离商业化操作还有多远„„„„„„„„„„„葛文清/134

17.搞好小额信贷资金监督为决策提供有效信息„„„„„„依文波/141

18.网络的力量:寻找一个适合中国小额信贷行业的模式„„国利娜/145

19.加强小额信贷机构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勾长文/151

20.农村社区建设与小额信贷扶贫„„„„„„„„„„„„何文/157

21.孟加拉乡村托拉斯与中国小额信贷„„„„„„„H.I.拉提菲/163

22.创建小额信贷制度框架的建议„„阿莱克斯·库茨沙米·苏汉/169

23.印度小额信贷部门:一个顶级机构的角色

„„„„„„„„„„„„„„„印度妇女世界金融之友组织/174

24.小额信贷的创新故事:农业与农村发展中心案例

„„„„„„„„„„„„„„„„„„„„多罗丝·托雷斯/177

25.资金批发与小额信贷部门的建立„„„„山卡尔·曼·施菜斯塔/18l

26.农行贵州盘县支行小额信贷扶贫工作情况„„„„„„„董永连/188

27.小额农贷流程再造„„„„„„„„„„„„„„„„„马春成/194

28.小额信贷架起致富金桥„„„„„„„„„„„„„„„毛中强/20l

29.陕西甘泉县小额信贷发挥了连续扶持的作用 „„李夏林 李林刚/206

30.云南省师宗县妇联实施小额信贷扶贫„„„„„„„„„周迎庆/211

31.甘肃省泾川县残联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经验„„„牛启寿尚旭华/217

32.贫困地区农村小额信贷扶贫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刘青 邓绍平/220

33.中国扶贫基金会农户自立能力建设项目简介„„„„„„耿和荪/224

34.四川省贫困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会及其小额信贷 „„杨顺成 王卓/228

35.爱德盐池县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盐池小额信贷服务中心/240

36.贵州省六枝特区农户自立能力建设项目概况„„„„„„曹政/248

37.辽宁省新宾县小额信贷扶贫项目情况„„„„„„„„„刘伟/253

38.龙水头扶贫基金会扶贫项目运行制度和运行细则„„„„李乃伟/259

39.定西县小额信贷案例研究„„„„„„白澄宇刘文璞王灵俊/270

40.对妇女可持续发展协会小额信贷的思考„„„„霍桂林郝金莲/282

41.新时期的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展望„„„„„„„„„„高向军/287

42.贵州省兴仁县农村发展协会„„„„„„„„„„„„„蒙贵翠/290

43.岳西县小额信贷科技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刘煜/296

44.管好用好外援资金,为广大农村妇女提供小额信贷服务„孙国栋/302

45.联合国人口基金木兰县妇女小额信贷„„„„„„„„„杨秀娥/306

46.乌审旗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项目工作报告„„„„„„„„李堆旺/309

47.妇女创收项目发展介绍„„„„„„„„„„„„„„„王丽娟/315

48.完善小额信贷扶贫的思路及对策„„„„„„„„„肉孜买买提/319

49.社区基金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探讨„„„„„„„„„„郑慧平/326

50.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周学仁/332

51.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在江西星子的实践

„„„„„„„„邓绍平刘青刘梅影邹滢/338

52.对边远山区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的思考„„„„„„„王良岗/344

53.云南麻栗坡县小额信贷发展的艰难历程„„„„„„„„侬文波/346

54.四川农村发展组织妇女小额信贷„„„„„„„„„„„丽达/351

55.农行青海小额信贷项目介绍„„„„„„„„„„„„„梁富贤/356

56.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小额信贷的探索„„„„„„„赵俊臣/362

57.小额信贷:农村能源建设的又一支撑„„„„„„„„„吴碌/37l

58.中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实施情况„„„„„李占武/375

59.城市小额信贷的探索与实践„„„„„„„„„„„„„陈克刚/380

60.焦作市小额贷款信用担保项目的尝试„„„„„„„„„贾军/387

第13篇:信贷部门职工风险管理工作汇报

信贷部门职工风险管理工作汇报

XXXX年的X(例如:初夏)季节的某日,在骄阳的照耀下,我怀着对未来的无比憧憬走进了XX银行。那是我以工作者的身份踏入XX银行的第一天,亦是自那天开始我与风险管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入银行,我从事的是信贷部门XX职位工作。那时的我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初涉风险管理的实践工作,对银行的业务还不是特别的熟悉,对于如何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落实于实际工作之中还较为茫然。为发挥好自身的专业能力,做好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完成自身的信贷工作业务,我再次拿起书本,开始对银行的各项业务进行系统的学习,跟随老一辈银行工作者学习信贷业务相关的内容,并不断的进行研究,积极参加银行举办的各项培训活动,不断在工作中积累经验,让自己的能力能够尽快的得到提高。为了做好信贷业务,我总是会在接触业务之前做好风险管理的准备与研究工作,时常为一个业务而通宵钻研。通过我自身不懈的努力,终于我对于信贷工作不在茫然,而是能够很好的将自身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工作之中,使得我自身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我的工作业绩也在逐步的提升,这让我感到无比的兴奋,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更加激发了我的工作兴趣,让我进一步的努力。经过不断的钻研与锻炼,我渐渐掌握了信贷工作的要点,充分的了解了风险管理在信贷工作中存在的意义,也懂得了如何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长处,我的工作表现也逐渐得到了同时与领导的认可,这让我越发的热爱着风险管理这项工作。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渡过,当我全身心投入到对工作业务的钻研与努力的时候,却不经意间发现我已经与风险管理紧密相处了X年的时间。在X年的时间里,我时刻与风险管理相接处,时刻为风险管理而奔波,“信贷离不开风险、风险离不开管理”,这是我在多年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做好风险管理就是为信贷业务工作打基础,就是在提高自身的业务绩效。

如今,我已不再是青涩而懵懂的新近小职员,在XX年的时光中,我在历练中逐步成长,在业务上不断付出,优秀的业绩是我努力的标识。那一张张布满数字的纸张,那一摞摞向书籍般厚的资料是我奋战风险管理的痕迹。风险管理X年,我为信贷做贡献。

第14篇: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状况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状况

[摘要]经典意义上的农村小额信贷,是一种不需抵押担保,面向分散农户,帮助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一系列信贷制度设计。小额信贷作为农村地区发展经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融资方式,在解决低收入人群贷款难、增收缓慢等方面发挥了其他贷款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当前,农村金融问题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瓶颈。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方面,小额信贷在实施过程中也显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文章着重探析小额信贷在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实施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额信贷;农村经济;信用体系;风险补偿机制

[作者简介]李健,包商银行行长,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内蒙古包头,014030

[中图分类号] F8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8-0011-0006

一、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是个地域辽阔的农牧业大区,国家贫困县和自治区贫困县占比都很高。最初,农牧民为了脱贫致富对资金有着大量的需求,同时农村小额信贷也不需要担保(或抵押品),可以直接贷款到户,手续简单,方便易行,且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扶贫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便应运而生。最早,一些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扶贫或者开发农村发展项目,其中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就是小额信贷方式,小额信贷方式率先在内蒙古的赤峰市开始。1998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在赤峰市实施了“内蒙古扶贫与妇女参与发展项目”,这个项目的核心部分就是小额信贷扶贫。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深受广大贷款户的欢迎,为赤峰市摸索出一条扶贫的路子,得到党政领导、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并积极推广赤峰市小额信贷扶贫取得的成功经验,全区农村信用社全部开办了该项业务。之后在2001年1月5日,为了实现从项目到机构的转变,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了“赤峰市昭乌达妇女可持续发展协会”,独立运作小额信贷。截至2003年6月底,协会共有资产562万元。该协会主要借鉴了孟加拉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贷穷不贷富,贷女不贷男,不用抵押,5户联保,整借零还(每两周还一次),持续贷款,强制储蓄,中心会议,可持续的利率,项目自选,技术培训,严格纪律。经过这5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这种模式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可以使贫困家庭得到资金支持,增加经济收入。

从2003年4月至2004年底,在赤峰市松山区妇联的努力下,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已在松山区文钟镇、安庆镇两个乡镇的9个行政村组建了39个贷款中心、148个贷款小组;发放小额信贷132万元,还款率达到100%。2004年10月,松山区妇联又争取到了这一项目专门针对城市低收入妇女的小额信贷,现在已有14名妇女获得了5.6万元的贷款。至2006年,赤峰市小额信贷项目实施8年使11000户的借款户受益,始终保持着100%的还款率和较高的贷款质量,每户年平均增收1435元,有超过2万多名妇女和女童摆脱贫困落后走上富裕文明之路。

内蒙古自治区辖内农村信用社自2001年全面推行农村小额信贷,通过几年实践探索,农村小额信贷工作逐渐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截至2007年12月末,全区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498.8亿元,其中:农牧业贷款余额231.5亿元,占贷款余额的72%。2007年,全区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各项贷款412.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投放79.2亿元。其中投放农牧业贷款310.4亿元,占投放总额的75.3%,占全区各家金融机构农牧业贷款投放总量的95%以上,主要支持了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的各个领域。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占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的52.6%,较2002年提高8.9个百分点。2008年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全年累放小额信用贷款不低于90亿元,年末余额达到82亿元。例如,内蒙古阿荣旗2005~2007年三年来累计发放新农村建设贷款 7.3 亿元,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6亿元,农户联保贷款2.1亿元,惠及5.2万农户,占全旗农户总数的90%以上。 截至2007年7月,临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3.905亿元,近两年累计发放7.713亿元,占农业贷款总投入的52%,年增长率36%,收息率达99%。

据统计,呼伦贝尔市几个旗县(区)小额农贷的覆盖率如下:鄂温克族自治旗全旗人口14万人,截至2006年6月末全旗总户数为44250户,其中,牧户6200户。截至2006年6月末,该旗信用联社所辖的信用社共发放富民卡(贷款证、贷款卡)2942个(户)、信用证(贷款证、贷款卡)1718个(户),覆盖率为75.2%。扎兰屯区全辖农业户60946户。截至2006年6月末,评定信用户14512户,占农业户总户数的23.8%,即覆盖率为23.8%。阿荣旗现有农业人口24.1万人,现有农牧业户59851户。截至2006年6月末,为45654户农户建立经济档案,占农牧户总数的76.3%,即覆盖率为76.3%。莫力达瓦旗辖内共有农牧业人口28448人,农牧户59309户。截至2006年6月末,农户小额贷款累计发放16043户,农户联保贷款累计发放1343户,占农牧户总数的29.3 %,即覆盖率为29.3%。

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还款业绩逐步上升,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为例,自2002年至2005年农户小额和农户联保贷款投放量及还款业绩如表1所示:

二、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管理的逐步规范,制度的不断完善,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的还款业绩逐年上升。虽然取得了一些经济效益,但是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仍属起步阶段,进展比较缓慢。据统计, 全区自1998年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来,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 投放余额每年虽有所增长, 但仍在1000 万元左右徘徊, 在整个农户贷款中所占的份额不到3%。农户联保贷款增长也不快, 截至2007年年底, 贷款余额仅为971.41 万元。小额信贷在内蒙古农村地区推广和发展中,仍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市场信息不对称,信用体系不完善

金融机构上的“信用”不仅仅局限在“诚信”范畴, 它指在“诚信”的前提下,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一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行为人及稳定可靠收入来源的综合结晶。因此, 贷款需求与信用历来是一对矛盾, 有贷款需求的, 信用条件不一定好;信用条件好的,贷款需求往往不高。这种情况在信息不对称的广大农村中的农村小额贷款中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户小额贷款需求与农户信用不对称。农村中1 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户, 多是一些小规模的种、养殖户,一般种几亩大棚或养10多头猪、羊等,劳动力均以农为主,除农业外,无稳定可靠收入来源。因此,农户的信用基础差,放贷风险大, 信用社不敢冒风险放贷。而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信用条件优良、农村信用社敢放贷的农户在贷款需求上呈现二极分化。即一部分家庭主要劳动力在外建筑等务工的,大部分农业生产作业由老人、妇女承担,户均耕地少,农畜饲养量小,即使种一些大棚、养一些家畜禽等临时周转困难,因信誉好,一般通过农户间及亲朋间互借也很方便,这部分农户的贷款需求量十分低下;另一部分种养规模较大,有经营项目的种养大户、营运大户等,需求资金量大,周转周期长,由于受小额信用贷款额度所限而不能满足资金需求。

2.联保小组与农户认识水平相脱节。内蒙古某些地方联户担保小组成员要求由没有直系亲属关系的农户组成,而现阶段农户的认识水平受社会信用观念、法制观念以及邻里关系的限制,在农户之间难以建立有效的信任关系,往往组织松散,人心不齐,矛盾重重。联户担保小组的要求与现阶段农户认识水平相脱节,使得联保小组名存实亡。

3.信贷行为与支农要求不够匹配。一是支农意识还不强,部分信贷人员思想认识参差不齐,没有真正重视支农工作,怕麻烦,怕承担责任,片面强调小额信用贷款面广量大额小风险大,工作缺乏主动性。二是宣传工作尚未到位。许多农户对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户担保知之甚少。有关政策、办法和规定仅停留在镇、村干部这个层面上。三是部分基础工作流于形式。部分信用社建档工作流于形式, 建档内容简单、陈旧,缺漏现象较多,有的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有的建档后束之高阁,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四是农村信贷需求动态情况不够明了。有的信贷员至今还讲不清辖区内农户贷款需求情况,以及有效贷款需求和农户信用情况。

(二)利率定价机制不灵活,贷款的发放与农村需求不适应

现阶段,我国小额信贷具有涉及面广、操作成本高的特点,内蒙古的小额信贷也同样如此。

1.利率制定不合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为了弥补成本,通常对发放的贷款收取较高的利息。而银行的贷款利率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浮动,利率控制使目前大部分小额信贷机构的利息不能补偿操作费用,不得不依靠外部补贴,因而不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小额信贷的用途、额度、期限结构与农牧区生产周期及农牧户需求不相一致。一方面,从农业行业属性来看,农业投资具有长期性、高风险性和低赢利性,同时居住于农村的借贷人通常有居住分散、生产手段简单、生产规模小、信贷需求金额不大等特点,使小额信贷的制定并没有根据实际的生产周期来确定;另一方面,农村的信贷往往难以用于生产性用途。因为处于生存经济状态的农户借贷人具有较强的刚性生活融资需求,尤其在出现婚丧嫁娶、疾病、上学等问题时,贷款的用途就会转为其他需求。对于额度和每年贷款的发放次数也只是按照文件规定能发放的数额和次数,并不是根据不同的生产周期、不同的生产需求制定。

(三)农民观念滞后

1.思想认识不到位,影响小额农贷推广效应。一部分农户错位认为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是政府项目资助款或者是扶贫款,抱有“不贷白不贷”心里,一时找不到好的项目,就把在信用社贷的款放家里或者又存入信用社,个别农户甚至转手拿去放高利贷、买码赌博等。这大大偏离了推广小额农贷的目的,严重影响了小额农贷的推广效应。

2.信用观念不牢固,影响小额农贷收贷收息。一直以来,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都没有自己的法律,以致农村信用社的身份、行为、权责等都缺乏法律的依据。因此,少数借款人讨债、赖债现象也就不断地发生。甚至少数农户存在观望心理,有钱不还现象时有发生。

3.发展意识不强烈,影响小额农贷有效需求。农村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当一部分农民追求自身发展意识不强烈,所以对小额农贷的需求并不大,这严重制约了小额农贷的有效需求。

三、制约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因素

(一)内蒙古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制约其发展

欠发达地区薄弱的经济基础,造成小额贷款推广进程缓慢。农牧区由于经济落后,农牧民文化水平低下,使其接受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差,农牧业生产长期循环在一种靠天吃饭的原始农牧业中,由于产业基础的贫乏,使其没有形成科技含量高和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产品。加之受农牧业自然灾害的影响,贷款风险难以控制,导致信用社贷款历年沉淀较大。相当数量农牧民负债超过其偿还能力,客观上也就造成相当部分农牧民把小额信用贷款当作扶贫拨款、不贷白不贷,想方设法先贷到款生活再说,使一部分小额贷款最终成了扶贫资金,特别是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这些地区最终成了信贷投放的“禁区”、“雷区”。

(二)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发展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农村信用社承担了大部分的小额信贷业务,但是农村信用社本身存在许多问题。

1.农村信用社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不足。与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相比较,农村信用社无论是自身的硬件设施,还是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都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上。

2.小额信贷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一方面小额信贷资金的发放面向千家万户,资金数额较小,可管理的难度是相当大,也存在任意信贷和人情信贷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约束机制不健全,机构人员相互监督流于形式,重要岗位人员轮岗制度执行不力,责任追究不到位,致使农户小额信贷的发放成了滋生信贷员以权谋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土壤。

3.信用等级评定机制不完善。由于核查农户信息的手段缺失,缺乏统一而客观的评价标准,部分参与信用评级的工作人员或村组干部在评级过程中有明显的偏向性,照顾关系、缺失公平,导致农村信用社对收集的农户信用状况资料不齐全、不准确。

4.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居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入股建立起来的合作金融组织,但还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合作金融法律法规,使得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中处于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困境。农村信用社资金投入再生产后,不仅存在市场风险,还存在不可预测的自然风险。作为直接面向农村市场的金融机构,却不存在存款保险制度。在没有存款保险机制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的退出(破产)必将牵动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牵动着整个农村的稳定。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和金融领域市场程度的深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必将考验农村信用社的生存能力。此外,历史遗留问题也使农村信用社形成了不少呆坏账。

(三)政府职能错位的影响

1.政府行为不规范,导致经济环境不理想,影响小额农贷的收回率。首先是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工程和规模效益,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仍然用行政方式强令农户“种什么、养什么”,并动员当地信用社贷款支持。其次是部分乡镇干部利用权势及与农村信用社干部的关系贷款不按时还,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再次是执法职能部门行为不规范,执法不到位,对逃废农村信用社债务的行为打击不力,导致农户拖欠信用社债务行为时有发生。

2.政府服务不完善,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影响小额农贷效能的发挥。内陆地区的农村比较落后,农民思想观念较为陈旧,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仅缺资金,还缺信息和技术。小额农贷可有效地缓解农户资金紧缺的矛盾,但如果长期没有地方政府信息和技术的服务,小额农贷作用的发挥就要受到制约。

3.政策扶持不到位,导致信用社放贷积极性不高,影响小额农贷的支农后劲。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潜伏着较大的风险,广大农户抗自然风险的能力弱,而我国自然灾害较多,国家一直没有建立小额农贷风险补偿机制,既没有成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又没有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一旦出现大的自然灾害,贷款风险全由信用社承担,这对信用社来说不公平,也无法消化,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农村信用社的放贷积极性,影响了小额农贷的支农后劲。

(四)资金来源的制约

1.农村信用社不能广泛吸收更多社会闲散资金。据调查,近几年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存款进度明显缓于其他金融机构。其一是受自身软硬件制约,金融工具和金融创新落后于其他商业银行,不能为客户提供全面周到服务,致使闲散资金不能流入农村信用社。

2.农村牧区资金返流城市,分流严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邮政储蓄在广大农村牧区设有一定数量的营业网点,吸收的资金返流到中心城市,取之于农,却不能用之于农,使本来已经捉襟见肘的支农资金供求形势更趋紧张。据调查,能够用于支持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仅占市场份额的28%左右,其余72%的资金全部通过商业银行、邮政储蓄返流到中心城市。

3.农业的特质性。农牧产业属于周期长、产业链条长、资金占用时间长、周转慢的一个行业,因此农业的特性制约了农村信用社资金的再投入。

四、对于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理论方案

(一)国外农村小额信贷实践模式及其特点

作为一种有效扶贫方式,小额信贷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迅速推广,各国结合自己特点形成了不同的模式。一是非政府组织(即NGO)模式。NGO模式的典型是孟加拉国的GB。其特点是专为贫困群体(尤其是农村贫困妇女)提供存贷款、保险等服务,商业化经营,分期还贷,内部推行成本管理。借贷人需参加由不含直系亲属的5人互助互保贷款小组,6~8个小组构成一个中心,并要求借贷人和GB各拿出少量资金,共建救济基金,形成联保与连带责任制约机制。GB目前基本能自我实现持续发展,贷款回收率达98%。二是正规金融机构参与模式。印尼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BRI-LID)是其代表,下设地区人民银行、基层银行和村银行。村银行是基本单位,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贷款利率市场化,储蓄利率与存款额度成正比(主要的贷款本金来源),每年经营利润的10%作为激励分配给机构内部员工,银行不承担对农户的培训责任。三是正规金融机构+农户互助组织模式。印度国有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NABARD)与农户互助组(SHG)的结合是其代表。NABARD通过其员工和合作伙伴(亦称互助促进机构),首先对由 15~20名妇女组成的农户互助组进行培训并在组内先进行储蓄和贷款活动,NABARD验收后直接或通过基层商业银行间接向互助组发放贷款。四是国家小额信贷批发基金模式。BRDB(农村发展委员会)和PKSF(农村就业支持基金会)都是孟加拉政府建立的从事小额信贷批发业务的机构。BRDB主要开展政府与国内外机构合作进行的项目,PKSF主要是为符合其标准条件的小额信贷机构提供政府的扶助资金并对其实行监督,而孟加拉乡村托拉斯则提供小额信贷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

(二)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模式

对于贫困农户、牧户适当放宽农户联保贷款入组条件,使更多的农牧户纳入到小额信贷的范围内。例如,根据牧户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或减少小组成员人数资金充裕的牧户联合帮扶低收入牧户,可以固定期限帮扶不固定的贫困户取消贷前存款和适当降低小组互助金。适当放宽农户牧户资信等级评定标准。低收入农户牧户缺少足够的可变现资产,而农信社规定的可变现财物标准过高,尤其是牧户的可变现财物标准过高,资信标准的高门槛使低收入农牧户处于小额信贷服务的边缘。所以要扩大农牧户可变现财物的范围。目前的可变现财物以固定资产为主,缺少流动性资产。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农牧户的经济条件,将农牧户变现快的流动性资产纳入可变现财物的范围之内。

(三)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信贷模式发展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规模化种养基地和专业生产经营户为重点,以经营的产品和经济利益为纽带,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组建的经营联合体。因此,可由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共同成立一个联保体,签订联保合同,并各自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存放在贷款行社,作为取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担保基金,金融机构按担保基金的一定比例放大对其进行信贷支持。这种贷款模式可以克服现有农户联保贷款方式下,以亲情、居住地为纽带,导致家族成员互保和虚假联保的缺陷,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四)规模经营农户信贷模式

规模经营农户是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他们可直接发放抵押担保贷款。针对部分农户抵押担保物缺乏的现状,贷款抵押担保方式也应有所创新,可探索实行经营权抵押、生产资料动产抵押、农产品抵押等方式。随着农村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农村的土地、养殖水面使用权等已具备一定的交易价值,可对种养殖大户发放经营权抵押贷款。在农产品目前已成为紧俏商品的情况下,可对农业经营大户发放农产品抵押贷款。对经营状况良好、信用度较高的经营大户,可发放无抵押的信用贷款。

五、促进内蒙古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对策分析

(一)实行灵活的利率,放宽贷款对象、额度、期限的限制

要本着为农户着想、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依据风险大小、信用高低和农户的偿还能力,适当控制贷款利率的浮动,实行差别贷款利率,鼓励提前还款,对于提前还款给予利率优惠。

农村信用社要提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品牌,努力满足农牧民基本生产资金需求。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对象、额度、期限等进行“三个延伸”:一是延伸对象,拓宽基本面。将小额农贷的对象延伸到个体工商户,具体包括传统种养大户、订单农业户、进城务工经商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和其他与“三农”有关的城乡个体经营户;二是延伸贷款额度,做大基本点。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户经营实力,适当提高贷款额度,以更好地满足贷款对象的资金需求;三是延伸贷款期限。改变农村信用社“春放、秋收、冬不贷”的传统放贷模式,根据农户贷款用途、生产周期合理确定期限。

(二)鼓励商业银行积极介入,扩大资金供给渠道

经验表明,商业银行介入小额信贷市场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制,促进小额信贷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应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和借款主体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符合区域特点的小额信贷管理制度和内部考核机制,加大对小额信贷的投放。同时,建立配套的监管激励导向,对小额贷款实施差别化的风险分类和风险监管。对发放小额信贷质量高、数量大的银行业机构,监管部门可以在机构设置、业务审批上给予优先考虑。

(三)增强农户的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

建立起完备的宣传、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还款意识。在现在的广大农村, 许多不偿还小额贷款的农民并不是抱有不想还款的意愿,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还款的必要性、强制性和法律性。对于这类还款意识薄弱的农户来说,他们经过宣传、教育而按时还款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农村金融机构只需要做到在发放贷款的同时明确地传达相关的规定,并且在还款的期限内进行分期、分时的督促、监管,就可以收回在这一类农户手里的贷款,防止这类贷款发生损失。

(四)建立各项风险补偿机制,全面促进小额农贷发展

一是建议各级政府参照地区小企业贷款、助学贷款、下岗失业小额担保,出台针对小额信贷的风险补偿和财政贴息政策,同时对小额信贷业务给予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减免政策。二是有条件的地区要从财政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建立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 与信用社按比例合理分担已尽责的意外损失。三是联社和政府要积极配合,各自利用人才、信息优势,定期为小额信贷农户开展培训,降低信贷资金运营风险(侯育彬、梁京华,2007)。四是在农村推行农业意外保险制度,扩大承担风险的主体,提高贷款当事人的抗风险能力, 使农业风险由信用社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同时做好信用社资本金的补充,完善准备金制度。五要健全农户贷款的担保机制。建立信用档案,筛选优良农户。农村信用社的农户信用等级评定要严格根据农户的思想道德品质、资产、资信、家庭经济收入、偿还能力等情况,建立起健全的农户信用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

(五)为小额信贷的运作提供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

一是要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和操作细则,促进发展小额信贷。小额信贷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法律政策层面的具体操作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给予支持和扶持。二是政策及法律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微额金融业务,我国目前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仍限于小额信贷公司的相关问题,对于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和商业银行介入农村小额信贷业的监管制度仍需完善;并且保证介入农村小额信贷业的商业银行较少受到各地区的行政干预,以保证其商业化运行。三是完善法律制度推进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小额信贷制度在我国目前从性质上而言,仅仅是一种经济政策,难以维护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小额信贷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扶贫工具亟须法治化,应将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纳入法治的轨道。在法律制度的构建中,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遵守小额信贷的基本原则,明确界定政府力量在小额信贷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各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第二,规定小额信贷的基本运作模式,使小额信贷的具体操作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第三,清楚界定有权申请农村小额信贷的对象范围、贷款数额,完善相关贷款程序规定,严格把好农户贷款资格、额度评定关;第四,把小额信贷机构的金融服务性质和扶贫性质结合起来,控制利率水平,防止变相高利贷行为;第五,确立农村小额信贷的相关管理、考核机制,有效地控制支农小额信贷能被农户专款专用于发展生产。

(六)加强对小额信贷机构人员的培训

首先从思想教育入手,通过各项学习活动使信贷人员的思想统一到服务三农、遵章守纪、爱岗敬业上来。其次是从业务培训入手,完善实施细则。各级机构在制定实施细则时,要结合本地情况,完善小额贷款的管理办法,尤其要针对联保小组贷款最高限额、各成员贷款的分配、贷款的资产保全、贷款的债务落实等疑点问题,制定实施细则,既要保证农民贷款的积极性,又要降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风险(褚新红,2008)。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实行信贷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探索推行信贷人员等级管理,加强信贷人员的培训、轮训、轮岗工作,加强信贷人员的行为监督管理,强化道德约束,提高信用社的信贷风险防范能力。

(七)加强政府扶持与引导,改善信用环境

加强政府扶持与引导,并不是要求政府部门对信用机构及其活动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而是政府应该从财力和人力上加大投入,给信用机构营造有利的发展空间。通过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和公众资金进入农村地区,以有效地扩大农村地区农户家庭的平均资金流量。对于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本高而收益低的问题,政府可以:一方面,加大资金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和引导信用机构的业务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即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尽量扩大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业务种类。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协助信用社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大力推广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业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协助农信社加大不良资产的清收盘活力度,严厉打击恶意逃避金融债务的行为,为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业务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六、结语

小额信贷适应内蒙古小规模的家庭农牧业生产,是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出路。它可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货币供求矛盾。现今小额信贷已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它还体现一种社会责任,它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推进小额信贷事业,消除贫困,增进繁荣,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信贷安全与农民致富的双赢。内蒙古从1998年开办小额信贷业务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小额信贷促进了内蒙古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正确面对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确保小额信贷在内蒙古的发展,为内蒙古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杜晓山.中国小额信贷十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胡平西.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刘明越.呼伦贝尔市农村牧区小额信贷的发展:绩效、问题与对策[D].内蒙古大学,2007.

[4]吴青云.海南省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及其对策[J].新东方,2008,(3).

[5]张运生.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问题研究:衡阳个案[EB/OL].文秘天地,2005.

[6]贾殿钧.边疆农牧区小额信贷运作思考[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3,(1).

[7]杨喜孙.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8]薛婷婷.浅议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问题与对策[J].金融与贸易前沿,2007,(67).

[9]舒海棠.完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管理[J].金融财务,2008,(3).

[10]张乐柱.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的或优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8,(1).

[11]杨小苹.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J].发展研究,2008,(1).

[12]岳静.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探讨[J].北方经贸,2008,(1).

第15篇: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目录

一、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小额信贷概述 ..................................................1

(一)小额信贷的起源和发展 ......................................1 (二)小额信贷的概念 ..............................................2

三、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情况和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2

(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意义 ............................3

(三)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介绍 ....................................3

四、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

(一)小额信贷机构经营管理的问题 ................................4

(二)缺乏资金来源 ..............................................4

(三)小额信贷机构生存发展的政策环境问题 ........................5

五、推进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

(一)小额信贷机构 ..............................................5

(二)解决资金问题 ..............................................5

(三)为小额信贷发展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 ..........................6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7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数量巨大,但是在地域差异明显,发展不平衡。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制约着我国小额贷款公司长足发展的仍然存在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小额贷款公司融资难问题,成为了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主要瓶颈。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额贷款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更提供充足丰富的理论依据为了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对可持续发展的小额贷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提高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可以促进资源配置,市场的发展,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增长。 关键字 小额贷款;瓶颈;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近几年,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学生贷款下岗工人的小额贷款等业务,在生活工作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城市和农村就业健康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现有农村金融和小额信贷正规不能足以解决中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必须以改革开放和农村金融市场,商业资本投资的引入,对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发展。这是因为商业资本保持盈利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层面以及业务扩张有足够的动机是为了提高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新途径。促进农村的发展,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国外近年来,中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国家实施农村小额信贷现状不容乐观,消除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几个试点项目都不是万能的。

本课题以小额信贷原则和相关理论问题为指,分析了国内小型贷款的现状,从而促进小额信贷机构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通过探讨小额贷款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更提供充足丰富的理论依据为了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对可持续发展的小额贷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提高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可以促进资源配置,市场的发展,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增长。

二、小额信贷概述

(一)小额信贷的起源和发展

1976年穆罕默德·尤努斯在一个村对42名最穷的农户进行每人贷款27美元的小额实验,随后逐步建立起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格莱明银行”(简称GB)。目前,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已在许多国家的重视,已成为一个复制国际小额信贷的主要模式。

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村地区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投入大量的补贴资金到农村地区。由于农村金融环境有许多不利因素,而传统的农村金融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自己的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准确理解,这些做法都是不成功的,但有一个负面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制约。此后,这些国家继续探讨近年来发展的新途径,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为穷人提供社会条件,对低收入的人作为生产经营扩大小额信贷的支持,以提高他们的创业启动资金融通方式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小额信贷机构及从业人员也有了大的提升,如下图所示: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图1-1 (二)小额信贷的概念

1.小额信贷的定义

小额信贷是指低收入人群的规定,量小,反贫困和促进发展的信用的基本目的。它通过提高低收入者的经济状况,可以大大增加了社会有效需求作为一个整体,并促进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投资。

2.小额信贷机构的分类

我们的MFI是伴随着小额信贷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993七月,社会的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学习格莱珉小额信贷模式(GB模型),专项贷款和国内扶贫资金的外国机构使用,在河南,河北的试点,山西和其他省份。在国家的小额信贷机构,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小额贷款,为弱势群体的福利也享受外部资金或补贴;福利主义小额贷款,既面向弱势群体,并自筹资金和可持续发展机构本身的追求;小企业贷款,服务组高于前两个但是,传统银行集团不愿意或售后服务困难,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小机构本身和贷款机构。

三、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情况及现状

(一)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小额信贷是在上个世纪末进入我国,作为一个快速的扶贫,特殊信贷业务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小额信贷是快速解决贫困,促进就业的最有效途径。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小额信贷的主要目标是小规模的金融服务业务。小额信贷量范围为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无担保贷款的主要特点,按揭贷款人没有任何资产或第三方担保,等,就可以直接获得贷款的贷款人的偿还能力,信用等级评估。随着中国的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扩张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高收入的人使用。由于小额信贷服务对许多小额信贷业务为导向的金融机构或公司的繁殖地的发展,相比这些机构,银行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主要开展长期的业务,财务和行政部门的丰度,在密切的业务网络连接和更密集的。

银行在资本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为银行的可持续融资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虽然有许多支持优势,银行应该对小额信贷业务的更激烈,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中国的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瓶颈,发展速度缓慢。小额信贷是一个低收入城市和农村金融服务的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方式,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小额信贷机构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如下图所示: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图3-1 小额贷款公司的历史沿革

(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意义

1.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信息交易。在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活动,一些成员的其他成员不能有信息,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存在,使得资源无法达到有效的科学配置,信息不对称现象会导致“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从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小额信贷常常采取无担保无抵押的措施发放贷款,并且还款率非常高,其可行性是由民间信用、社会督促所决定的,通过促进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让信贷机构和信贷需求者双方达到一个信息的均衡状态,实现信息的对称,实现信贷体制的一致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

2有助于合约的有效执行

小额信贷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小的弱势群体的融资贷款的形式。而在我国的现在国情下,小额信贷主要是以人们之前彼此的信赖来维系的,通过人们之间长时间的接触,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这是在社会契约论中体现出来的精神。信任又可以分为制度信任和人际关系信任,然而制度信任较人际关系信任来说,有着一些难以避免的缺点和漏洞,这就需要人际关系的信任来进行补充。通过两者的有效组合实现合约的有效执行。

3是增加农村资金供给的有效途径

政府的贷款政策,通过积极的宣传,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农民的顾虑,开拓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贷款需求。农户小额贷款的宣传。银行通过传单,介质分布等,向农民宣传,解释一般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区别,让农民了解小额信贷的政策和程序,为农民着想的真实感受的小额信贷。增加贷款的网点。多少贷款网点反映贷款需求的数量,这也反映了发展贷款。我们调查了邮政储蓄银行尚未建立小额抵押贷款,这很容易造成周边村民想获得贷款。

在我们看来,不应该因为需求少不设立网点应增加网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农村小额贷款不可避免地增加,因此一个可持续的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能有效增加农村地区的货币供应,客户服务目标。

(三)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介绍

银行,作为盈利机构,在运行时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农村小额信贷的利率低,利润的折扣和其它激励措施使银行贷款甚至不愿意借。政府应该采取一定的政策引导银行扩大小额贷款业务。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其次,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引导和促进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贷款需求,贷款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再次,积极推进小额信贷的政策,改变传统的农民而不是概念的借贷款。而提高农民素质,提高他们的信用等级,让小额贷款成为农民和银行的优惠政策。

在中国,该国人口的一个农民占多数,借鉴国外的经验,小额信贷的实施,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正确的措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小额贷款的问题上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问题是小农户的需求,信用不高,缺乏必要的信托贷款,大银行的利润低风险,推动落实不到位。农村小额信贷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和政策指导,只有在不断的发现问题的实施过程,完善政策,才能真正实现小额信贷的政策,为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小额信贷政策,农民生活水平的好处是可以改进的,农村经济将是更好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四、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小额信贷机构经营管理的问题

社会和法律地位不明确,公司很难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准入条件,运行机制和监督管理,没有明确的国家或当地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对一些文件,国家银监会的基础工作,人民银行和地方政府。由于法律地位不明确,在诸多限制的操作,使小的贷款公司往往失去了机会。

政策的不完善,监管机构应加强。目前,出台政策,审批程序复杂,严格准入条件,同时还有一个多部门的领导和监督,措辞不及时,效率低的现象。日常监督,由一个部门通常负责监管主体不明确,不固定,严重缺乏有效的约束,可以很容易地导致潜在的经营风险,加剧了不稳定,特别是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与交易,流动性,和其他专业和审慎监管不能有效实施。

缺乏专业的管理,需要治理结构有待改善。小额贷款公司是一个新的行业,从业人员不同层次,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小额贷款公司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没有高水平的管理团队,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公司必然制约企业的发展。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通过变相的方式股份等近亲属的一些重大投资,形成投资主体绝对控制“家族式管理”,缺乏对公司内部有效制衡。

(二)缺乏资金来源

相比国外信用机构和国外小额信贷还可以吸收存款(吸收公众存款的可能,它可能是存款的一员),属于银行的范畴。在中国,只有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是不存在的,和银行基本上是不同的。

第二,中国的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虽然规定不超过50%的资金为银行的股权资本,但银行机构获得融资更加困难,资金来源单一,更多的杠杆率低,和丰富的国外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更高的杠杆。

此外,小额贷款公司的投资基金主要是利润驱动的私募基金,虽然投资到以“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规定,但这不是他们的目的和任务,但很难进入私人资本利润高的金融,只好“曲线救国”。这LED的小额信贷资金严重缺乏。因此,大量的盈利性小额贷款公司,是我们长期的金融抑制的结果,金融发展可以在时机成熟时,他们将是一个农村银行和其他高水平。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小额信贷公司或许是一个过渡形态,如下图所示: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图4-1:小额贷款公司实收资本和贷款余额

(三)小额信贷机构生存发展的政策环境问题

目前,小额信贷在活跃的私人资本的激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增加社会资本的供给,优化资本配置,促进良性竞争。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积极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支持和鼓励,在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积极出台构建财政风险担保及补贴与损失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文件,使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在良好的经营环境中放开手脚。

特殊的法律和法规的发展,明确其法律地位。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概念,使经济发展普遍认识到,传统的金融机构是不够的。随着国家多次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难以获得合适的融资,小额贷款公司有效地解决问题,及时缓解资金短缺的局面,搞活民营资本市场。因此,公司应制定小额信贷监督管理条例尽快,一种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实施有效的监督。

五、推进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小额信贷机构

1.明确定位目标群体

基本上是小额贷款的一个小的形式,因为它是一种贷款,必然也会有贷款的基本要求,这是不同的从社会救助的性质和补贴的扶贫项目。小额信贷的目标之一是服务贫困人口,对贫困人口进行一定的划分是很必要的,由于中西部和东部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小额信贷的目标群体要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作为划分的标准,而不能在全国搞一刀切。例如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在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两个地区的弱势群体也截然不同,所以要对此区别开来,毕竟小额贷款目标群体定位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还款率。

2.促进小额信贷组织创新

各种形式的商业性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可以有多种方式:在现有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转化为正规金融机构,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和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一个专门的小额信贷正规金融机构。商业小额信贷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发展需要从利率,税收,可持续发展,技术方面的组织推动创新。

(二)解决资金问题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不断强化小额信贷资金的供给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农村居民自身的企业越来越坚强的意志和意识也越来越强,对资金的需求。然而,由于对小额信贷业务的限制量,往往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目前,商业银行开办的下岗失业人员贷款一般为每人2万元,个别地区提升为2-5万元;部分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限额为0.5 -5万元。以农户购建一栋蔬菜大棚为例,按目前临猗市场价格计算,建一栋蔬菜大棚大约需要资金6-8万元,再加上人工工资、籽种、肥料等约需要2万元,从构建大棚到启动运作需要投资8-10万元,如按上述限额授信,仍有相当大的资金缺口。因此,贷款额度偏小,无法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所以在加强小额信贷资金的供给能力问题是刻不容缓。

2.稳步推进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

小额信贷市场风险是利率风险主要。小额信贷的成功关键在于利率水平,合理的小额贷款的利率可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保证银行的盈利能力。贷款期限较短。农业项目投资大,速度慢,高风险、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和一年期限的失业贷款小额信贷服务期限最长只有两年。农民,下岗工人通常没有固定的收入,有可能造成逾期贷款,贷款不仅增加了家庭的利息负担,还款的热情的影响。而且,不利于反映真实的信用质量;不利于金融机构安排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具针对性和有效的财务影响的决定。国际经验表明,只有市场利率的条件下,为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小额信贷。

(三)为小额信贷发展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

1.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2002年底,人民银行下发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对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的对象、数额、期限、担保及贴息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这一政策涉及政府资金担保和部分发行折扣,加少量,在实施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高。第二,由于自然气候因素,市场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农业,种植业和其他行业,由自然灾害或市场动荡的影响,往往失去一切。此外,由于小农户的资金积累,抗风险能力弱,所以造成信贷资金形成坏的部分,很多金融机构无法收回的贷款,影响使小额贷款的积极性。第三,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依靠外部资金注入,缺乏可持续的资金,影响小额信贷的发展。只有在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的制度性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组,我们可以促进小额信贷机构的快速发展。

2.不断完善小额信贷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小额信贷机构准入条件目前太高,程序复杂,甚至从实际情况出发,准入条件应该回归到由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的标准,或略高,必须层层加码。如果股东人数有适当的公司发展的数量,但不要太死规定,注册资本也应该是一个合理的保证金,在该地区的经营已经不限于死,只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你可以轻松的;银行信用证,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由一个自然人的证明是不容易的,不作为强制性条件,防止欺诈,适得其反。

相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小额贷款公司和机构的监管体系,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实际管理能力,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科学规划和发展的数量,按照“谁批准成立,谁负责,谁处理的风险”,切实承担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责任。

政策需要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在监管方面,应继续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小额信贷机构,玻利维亚和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并通过商业银行吸收合并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或允许条件成熟时进入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框架,经营小额信贷项目或机构无法从市场指南它的顺利退出。

结束语

小额贷款的宗旨和基本目标是为广大农民服务,减少贫困,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在中国,该国人口的一个农民占多数,借鉴国外的经验,小额信贷的实施,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正确的措施。然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而,由于种种原因,小额贷款的问题上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的问题是家庭信贷需求不高,缺乏必要的信托贷款,大银行的利润低风险,推动落实不到位。农村小额信贷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和政策指导,只有在不断的发现问题的实施过程,完善政策,才能真正实现小额信贷政策,以反映商业资本的同时保持盈利,业务拓展和维护机构可持续方面有足够的力量,是提高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农民的新途径,才能真正获得小额信贷的政策中受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将更好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类似于国外的情况,大多数的小额信贷机构接受一定程度的规制。其中,小额信贷机构的组织模式主要看扶贫项目,不与信用机构根据监视器,可以看作是自律。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由银行业监管机构在银行法律监管模式。

此外,小额贷款公司在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等方面较薄弱,急需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并且积极开展信贷行业培训,强化信贷行业指导,提升员工信贷专业技能。同时,应进一步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处理感情吸引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公司健康发展,使小额贷款公司在为“三农”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让小额信贷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吴星佳:《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现代金融,2011年,第10期

[2] 夏灿华,王灿《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与业务操作实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3] 李直,朱忠明:《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实践与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年 [4] 邱俊如.小额信贷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5] 吴宝国.中国小额信贷扶贫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20-83.[6] 夏灿华,王灿,夏启淮.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与业务操作实务[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7] 吴星佳:《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现代金融,2011年,第10期 [8] 李宪忠.小额信贷发展路径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9).钟乐.小额贷款公司.浙江先行.宁波经济.2013

第16篇: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

一、引言:小额信贷的两个直接目标与机构可持续发展

国际主流观点认为,各种模式的小额信贷均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的含义:第一,为大量低收入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即小额信贷项目一定规模地展开和服务于目标群体层的含义;第二,保证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即小额信贷机构的持续性的含义。这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方面,构成了小额信贷的完整要素。

结合我国实际,我国小额信贷应该有两个直接目标:一是扶贫目标,即为穷人或中低收入客户持续提供使他们能获益的信贷服务;二是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即实现服务机构自身的自负盈亏和持续发展。两个目标中,前者体现小额信贷的根本宗旨,而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和保障。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两个目标有相互冲突的可能性,二者既统一又矛盾的复杂关系正是我国小额信贷发展上始终未能取得长足进展的根本原因。本文将结合中外实践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狭义的小额信贷可持续的概念是指机构本身提供的信贷服务所产生的收入能够覆盖其运营操作成本和资金成本,以保证其收入大于支出,即小额信贷机构的商业可持续。广义的小额信贷可持续的概念包括财务可持续与组织可持续两个方面。

财务可持续是指小额信贷机构不需要外部提供特别资助的条件下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其又可分为操作可持续和经济可持续两个层面。操作可持续是指小额信贷机构的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能够覆盖机构非资金成本和直接资金成本的能力。经济可持续,就是指小额信贷机构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能够支付贷款的全部资金成本和非资金成本。达到了这个层面,小额信贷机构便不需要提供任何补贴,而且对小额信贷机构的投资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回报。对于小额信贷来说,只有做到操作上的可持续,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

组织可持续指机构在工作人员的招聘、培训和使用方面可以独立运作,而不需要外界的支持,它以财务可持续为基本前提。因此财务可持续将是本文分析和论述的重点。

三、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发展中的遭遇

(一)国际上小额信贷典型模式的发展现状

在国际上,从小额信贷的不同发展模式看,主要可分为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两大类型。前者注意项目对改善贫困人口经济和社会福利的作用,以孟加拉乡村银行为代表;后者更强调小额信贷管理和目标设计中的可持续性,以印尼的人民银行为代表。

由尤纳斯(Yunus)教授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即GB模式),被誉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扶贫项目和扶贫方法之一,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推崇。尽管GB模式一系列科学高效的制度设计使其在缓解贫困的实践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实际上它未能实现扶贫与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孟加拉由于人口的高出生率和土地分配的高度不均,贫困发生率极高,贫困的界定也较为容易。GB完全是起始于最贫困乡村人口的金融服务,它通过有效穷人自治系统和有效技术指导系统达到了扶贫目标,成为小额信贷作为扶贫手段的典范。然而,GB的持续发展目标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没有捐赠和补贴,1985~1996年GB的财务报表将是巨额亏损。这种情况促使GB逐步提高了非贫困贷款的比率,2000年该比例达到40%。而这种淡化扶贫目标的倾向在另一种典型模式——BRI模式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的小额信贷模式在国际上的影响仅次于乡村银行,而且日益受到国际组织的重视,特别是受到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的重视和支持。BRI通过利率市场化和成功的经营管理达到了持续赢利的目标,成功解决了机构的持续发展问题。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在BRI的信贷服务中,只有约7%的贷款农户处于贫困线以下,贫困贷款额占信贷总额不足5%。事实上,BRI的多数贷款被农村有影响、有实力的农户获得,而没有落到真正贫困的小农手中,其可持续目标的实现以牺牲扶贫目标为代价,小额信贷的两个直接目标的冲突在此体现得十分深刻。

(二)我国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额信贷一直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而且主要在农村开展,城市小额信贷是近些年来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在运作方法上,以效仿GB模式为主,根据其资金来源和组织机构,当前,我国的小额信贷项目可分为三大类型:外援项目、政府项目、信用社项目。就三类形式的项目情况汇总如下表:

表1 中国小额信贷项目情况汇总

资料来源:根据《2002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及相关资料整理。

我国现在有几百个从事小额信贷的机构,此外,还有30多个相关的国际组织活跃在中国的100多个地区。但是许多业界人士指出,与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小额信贷依然举步维艰。(注:参见:王川,小额信贷问题依旧,银行家,2005年第3期,第66页)

中国小额信贷是以扶贫为目标,这种单一的扶贫目标使中国政府推动的小额信贷失去追求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动力,加大了小额信贷的操作成本,浪费了扶贫资源,降低了小额信贷的偿还率,增加了金融风险,最终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我国一些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由于国内对利率等诸多因素的控制,也未能实现其自身的持续性。例如,中国扶贫基金会1996年在国内施行的SSCOP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先后在10个县进行试验,目前机构累计亏损134万元,占项目本金的4.2%。(注:参见:何道峰,理想的冲突,中国小额信贷十年,第4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考虑项目的经营风险,该项目与可持续发展相距甚远。另一方面,尽管有人提出了小额信贷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思路,然而盲目提高利率以提高机构利息收入或者偏离服务贫困的方向不符合政府扶贫目标,不能解决小额信贷其他深层次的问题。

四、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基本动因分析

由于小额信贷的两个理想目标之间存在的冲突,国内对小额信贷扶贫功能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一项有效的制度创新往往源自于制度设计者明确的理想目标,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目标往往被实践证明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学者们在进行小额信贷的理论或实践探索时,一方面希望通过小额信贷来解决扶贫助困这个世界性课题,力求为真正的穷人提供及时、完备的金融服务,甚至不计成本地提供金融服务以外的技能培训等所谓“能力扶贫”的服务;另一方面,又试图依靠市场手段,通过提高利率等手段提高机构收入以实现机构的持续发展和赢利问题。而按照完全市场化贷款利率的思路,机构运行成本和穷人经营风险导致的坏账损失完全通过贷款的利息收入来补偿。这一思路中隐含着这样一个逻辑:穷人中经营成功者或守信用者必须承担经营失败者或不守信用者的损失。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扶贫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产生一些负面的效应。高成本和高风险必将使我国小额信贷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出现困难。这一点我们将通过利率分析的途径来进行深入研究。

(二)从利率分析到可持续发展困境的直接原因

1.引入分析工具。

在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一些小额信贷具体案例之前,我们先引入美国著名小额信贷研究者乔纳森•莫多克(Jonathan Morduch)的操作可持续性利率和经济可持续性利率的指标。如前所述,操作可持续性是指没有外来补贴完全按市场利率取得贷款资金而周转和生存,小额信贷机构能够达到收支相抵。下面以一年期贷款为例,求出实现操作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的盈亏平衡利率即操作允许利率和经济允许利率。

(1)操作允许利率。

放贷1年的预期收入为:(1+r)(1-a)L

这里r表示对借款者所收的利率,a是坏账率,L是一年贷款业务量的平均规模。如果小额信贷机构在运作上是可持续,预期收入应该大于信贷预期总支出L+C,这里C是利率成本和操作成本之和。即:

(1+r)(1-a)L>L+C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下一步就是计算最低允许利率。重新调整以上关系得出一个盈亏两平利率r0,即操作允许利率:

由(1+r0)(1-a)L=L+C (*) 得

r0=(C/L+a)(1-a)

如果小额信贷机构存在贷款以外的其他投资收益I,则只要将(*)式梢作调整为

(1+r0)(1-a)L+I=L+C 得

r0=(C/L+a-I/L)(1-a)

用c=C/L表示当年每元贷款的总成本,i=I/L表示每元贷款的净投资收入。上式运作允许利率公式可表示为:

r0=(c+a-i)/(1-a)

(2)经济允许利率。

为了计算经济允许利率re,假定1年隐蔽性补贴为S,s=S/L表示每元贷款所隐含的隐蔽性补贴。对只提供贷款服务的小额信贷机构来说,由(1+r0)(1-a)L=L+C+S得:

经济允许利率为:re=(c+s+a-i)/(1-a)

以上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小额信贷机构达到操作和经济可持续性的利率的计算方法。

(3)可持续性比率(OSR)和(ESR)。

利用上述方法计算出的盈亏两平利率,把它与实际利率比较,就可得到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比率。

一是操作可持续比率(OSR),它是为实现操作的可持续性必须提高的利率的指数,即:OSR=r0/r

OSR>1表示没有达到操作可持续,此时只要将利率r提高(r0/r-1)×100%可达到操作可持续。

二是经济可持续比率(ESR),它是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必须提高的利率指数,即:ESR=re/r

ESR>1表示没有达到经济可持续,此时只要将利率r提高(re/r-1)×100%即可达到经济可持续。

这两个比率不仅为利率政策提供了可比的指标,而且计算简便,清楚地概括了财政信息。

2.利率问题的实证分析与推论。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下面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注册成立的地方性非政府组织SSCOP小额信贷项目中开展时间最长的阆中项目的资料为例,利用前面的可持续量化指标来衡量这一小额信贷项目的可持续性。SSCOP项目采用7%的贷款年利率,事实上已经高于许多政府机构或者金融机构推行的小额信贷项目,然而其可持续性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表二 阆中小额信贷项目可持续性指标表

注:本表前6列数据主要根据《小额信贷十年》

43、45页以及相关资料援引或推算。后4列指标根据前面文中引入的指标计算公式计算而得。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小额信贷机构一般不存在贷款以外的其它投资收益,因此净投资收入项i取0。

首先指出,由于隐蔽性补贴项取为0,上表中操作可持续指标和经济可持续指标相等。在该项目案例的指标计算结果中,小额信贷机构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采用的贷款利率高出实际采用的利率很多,也显著高于国内普通商业贷款利率。显然,现实中小额信贷机构采用7%利率带来的利息收入远远无法覆盖成本。造成这一结果的直观原因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本项目扶贫的性质,采取的利率偏低,无法覆盖风险;另外一方面,由于小额信贷项目制度不完善、贷款规模太小、信贷风险难以控制,以及人力资源的约束等原因,导致其总成本(运营操作成本和资金成本)过高。

基于前一方面的原因,“利率市场化”的观点很早就被引入到我国小额信贷的理论研究中。甚至有学者指出,可以考虑在发放小额信贷中,采用远远高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利率,从而使小额信贷产品的价格(即小额贷款利率)能够充分反映小额信贷市场的供求关系。简单的讲,小额信贷产品是稀缺产品,而且风险很大,因此需要给予更高的市场价格。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讲,这种观点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但是,笔者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论调。小额信贷之所以从产生到发展都一直深受全社会的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在解决“扶贫”这一世界性难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我国环境而言,扶贫的本意是解决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它的本质有关社会公平。缓解贫困对于全社会的意义不容质疑,这一点在这里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重要的是,当我们深刻认识到“扶贫”作为一种公益事业的巨大的外部经济性。那么,试图用完全市场的方法解决小额信贷的问题,也就是由扶贫主体或者客体来承担具有重大外部收益的事业的所有成本,是有违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必然产生“市场失灵”的现象,使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它的后果是导致小额信贷产品供给不足,同时恶化小额信贷机构的生存状况。因此,小额信贷外部经济的成本分担问题是目前小额信贷扶贫可持续发展困境的症结之一。

另外一方面,小额信贷的总成本过高。从案例中数据来看,成本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构运作的成本C比较高,二是坏账率a非常高。我们先假设一种理想的状态:如果机构的运作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如果坏账率能够尽量接近于最低的水平,那么,事实上可持续性比率会大大降低,利率也可以控制在客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例如,在表格中最后一行(2003年)中,我们不妨假设坏账率a=0,然后根据公式计算的操作允许利率r0和操作可持续比率OSR结果分别为8%和1.09。由于OSR和ESR接近于1,这个结果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我们所要达到的可持续目标。这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存在,但是,分析高成本和高坏账率的产生根源,从最大程度上控制成本与风险,对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我国小额信贷项目的高成本与高风险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完善,二是贷款规模太小,三是农村信用环境的缺乏和农业本身的风险性。以上几个方面共同导致了成本的提高和坏账比例的增加。

在管理上,中国特殊的体制问题导致许多小额信贷机构依赖于政府,缺乏职能上的独立性,管理人员不能专职化和专业化,表现出明显的机构缺位。以此为前提,小额信贷项目在寻求独立化的制度创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传统管理制度发生冲突。前面介绍的阆中项目中,每年都有大量的SSCOP的资金被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抽逃。另一个方面,我国小额信贷内部管理体系也不完善,决策权和执行权集中于少数个人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的组织系统还有很大的距离。由于小额信贷机构实力弱小和缺乏良好的盈利性,导致很难吸引高素质、高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而多数小额信贷机构缺乏完善的权、责、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不能从最大程度上控制成本与风险。

贷款规模上,由于受到资金缺乏和人员管理能力的限制,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的规模普遍都很小,从几百户到几千户,难以发挥规模效应,进一步增加了操作成本。

小额信贷的高风险是由其服务对象所决定的。小额信贷的扶贫对象,一般都缺少有效资产作为抵押品。比较常用的做法是直接发放信用贷款或者采取农户联保。如此以来,贷款能否收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承贷农户的现金流状况以及个人信用。另外,由于小额信贷在扶贫中大多数用于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其他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小规模生产经营,自然灾害也使小额信贷的回收存在较大风险。

因此,成本与风险控制难题是小额信贷扶贫可持续发展困境的症结之二。

以上分析的两个症结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小额信贷的两大目标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冲突的特性。

五、解决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路

解决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要在扶贫目标和机构可持续目标两方面寻求一种平衡。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政府行为范围和市场行为范围的一次重新界定。结合前面分析得出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困境的两大原因,本文分别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对于小额信贷外部经济的成本分担问题,小额信贷正的外部性决定了纯市场经济的、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由全社会来承担部分小额信贷的成本是必然的选择。解决方案无外乎津贴、企业合并以及明确产权几种方法。结合小额信贷自身的特点,现实的做法就是采取政府财政补贴的方法,一方面降低小额信贷机构的成本,另一方面是让贫困者得到比较优质低廉的小额贷款。这种补贴以不强行规定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利率为前提。笔者在此推荐一个三阶段的思路:第一步,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社会募捐为资金来源,组建针对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专项担保基金,该基金将投资收益用于补贴小额信贷机构的一定比例的信贷风险损失,并将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资格审核和补贴方式制度化、规范化;第二步,以财政贴息为前提,保持贷款利率可浮动性,逐步使小额信贷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第三步,在赢利模式成熟的基础上逐渐使小额信贷机构从只贷不存的状态向可吸收存款的正规金融机构的方向发展,通过立法将小额信贷纳入正规金融系统和社会信用体系,从而最终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一思路能否达到目的的两个关键点是:财政贴息的份额必须适度,要兼顾补贴贫困群体和对信贷机构工作人员提供正面激励两个目标;对扶贫项目的界定与资格审查必须规范、有操作性,防止小额信贷的客体偏离扶贫目标。综合来讲,采取以政策性扶持为基础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是解决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一条现实途径。

对于小额信贷的成本与风险控制难题,主要通过以制度创新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实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培育社会信用三个方面来解决。具体来讲:(1)在我国的小额信贷机构的管理中,以激发员工及管理人员的潜能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关键点,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奖惩机制,使工作人员的收入和职务晋升以机构业绩挂钩。其次考虑以灵活的运作管理方式来提高运作效率和加强扶贫效果。例如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和用途制定灵活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并实行多样化的担保方式。除了大部分机构采取的小组联保以外,还可采取适量的个人信用担保、保证金担保、信用社区担保等符合实际的担保方式。(2)要求基层信贷员借助地方村委会或居委会作充分的借款者资信状况调查,用公议授信的方法评定个人信用等级,核定相应等级的贷款限额。加强小额贷款项目的论证和管理以尽量减少贷款损失,并建立有效的坏账补偿机制。尽快建立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针对小额贷款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对分散的小额贷款进行严格管理,消除因小额贷款因管理力量不足带来的隐患。(3)创建信用社区或“信用村”,用集体理性来约束个体行为和化解个体违约风险,并使群体在这种集体约束行为中获得优先贷款和利率优惠等权利,为小额信贷的发展创造社会信用环境。

以上两个方面互为前提、相互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一些困扰在我国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然而,这些思路的可行性有待于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更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第17篇:中国小额信贷发展问题报告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问题报告

前言:小额信贷又称“微型贷款”,最早以“行动研究项目”产生于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孟加拉国)。起初仅是作为一种特殊的信贷方式,以特定地区(低收入者相对集中区)为区域,建立一种目标完全不同于传统银行的金融制度,在特殊的信贷传递制度和条件下,直接向本国或地区的目标群体(低收入者)尤其是低收入的妇女及农村贫困妇女提供稳定持续的生产性经营贷款及综合技术服务,旨在使千千万万低收入者获得自我就业和发展的机会,促使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道路 。

一.小额信贷的内容。

特定的目标(贷款仅指向贫困人口,尤其是贫困妇女)、特殊的制度(有效组织、小额发放、分期偿还、合理储蓄、有偿贷款、持续获贷、活动公开和严格管理)、专门的组织(为实现扶贫目标专门设立的机构)和宽松的环境(良好的政策、市场和技术条件)是小额信贷的四个基本要素和内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了该扶贫系统的有机整体。

二、在我国产生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大国,且属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自然、历史和经济不平衡发展等原因部分省区仍处在经济不发达状态之中。实践表明,以区域开发为主征的扶贫政策及措施的贯彻实施,无疑对增加当地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及地区经济整体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以贫困地区而非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为主体对象的扶贫方式,并未促使贫困人口的家庭经济状况得以根本改变,原贫困人口的部分人口仍处于十分贫困之中,且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相反,出现了贫困户获贷难、贷款回收率低和资金渗漏等问题。试验项目的成功,引起了中央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且把经验向全国推广。其中,规模最大、速度最快要算是云南和陕西。例如,云南省1997年在25个乡镇组建试验了小额信贷项目,累计发放贷款资金1250万元, 1998年在150个乡推开,发放贷款资金2.5亿元。到2000年,计划收放贷款9亿元,覆盖全省的290个贫困乡的440万贫困人口。

三、发展中的问题。

(一)小额信贷与小额信贷扶贫问题。在我国小额信贷扶贫实践中,许多问题的出现与小额信贷与小额信贷扶贫概念模糊是相关的。

小额信贷与小额信贷扶贫首先在资金的投放额度和投放形式上是相同的。但是,严格来说,两者却存在实质的不同。

1.目的不同。小额信贷的目的可以是盈利,也可以是扶贫,而小额信贷扶贫的目的只能是扶贫;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财务上的盈亏平衡,且盈余不断增加,而小额信贷扶贫的持续发展显然要比小额信贷持续发展有更深的内涵和更宽泛的外延。

对于小额信贷扶贫可持续发展来说,贷款资金能够真正到达贫困农户手中及其有效利用和确保经营收入的稳定增加,观念转变,知识技能和综合发展能力提高,家庭贫困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及全乡村整体经济的发展,远比单纯追逐项目财务的自立更有意义。况且,在小额信贷扶贫领域中,许多成效是无法直接用货币计价的。因此,显然不能仅用盈亏平衡的经济标准去衡量小额信贷扶贫的成败。

2.对象不同。小额信贷扶贫的贷款对象仅指向贫困人口,而小额信贷的贷款对象可以是非贫困人口。由于贷款对象的不同,其贷款的制度和条件也不尽相同。如小额信贷的贷款规模额度可以比规定的大,可以要抵押,可以不需要执行严格的纪律。而小额信贷扶贫则相反,不要抵押不要担保,但是,要求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组织和管理。

3.运作主体不同。小额信贷扶贫的运作主体可以是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科研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如扶贫办),而小额信贷的运作主体只能是金融组织或者具有从事金融信贷业务活动资格的非金融组织。 4.手段不同。在小额信贷活动中,一切可以盈利的手段及措施均可以采用,包括高利率、超过规定的贷款规模、贷款速度和少数人集中使用所有的贷款资金等,而小额信贷扶贫只能采取有利于穷人借款人的方法及措施。

5.运作方式不同。小额信贷运作方式只要直接提供贷款即可以实现目的,而小额信贷扶贫的运作仅提供贷款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技术支持。

(三)小额信贷目标对象主体问题。

小额信贷扶贫目标对象是贫困人口无争议,且达到共识。但是,其目标对象主体是什么?为什么是贫困妇女?

以贫困妇女为目标对象主体是由贫困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小额信贷扶贫的性质特征所决定的,是客观事实。贫困妇女是最为贫困的群体,她们最无发展机会,易组织和管理。贫困人口的经营能力、偿还能力和风险能力决定其信贷传递方式应不同于一般信贷制度,这一特性界定了贫困妇女是较适中的借款人。认识以贫困妇女为目标主体的实质,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政策和措施,是目前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四)操作机构专门化的问题。

国内外小额信贷项目的发展经验证明,项目机构的专门化是其能否持续发展乃至获得项目最终成功的关键。只有专门设置的项目机构,才有可能有专职的管理监督和操作人员集中精力及力量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操作项目。也只有这样的项目设计、制度组织建设和实践及全过程的运作,才有可能始终不偏离既定的项目整体目标,确保项目最终实现。

扶贫项目操作机构的专门化应是真正意义的专门化,即必须具有相对独立的法人地位,全权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和运作,独立核算,具有相对稳定、经过严格实践操作培训的人员队伍。小额信贷操作机构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它的目的、资金的性质及其发展阶段。鉴于我国目前小额信贷扶贫实际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专门化的操作机构应是各级扶贫办。但是,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尤其要重视如何吸取国内外小额信贷成功的经验和加强借款成员的组织、培训和管理等问题,旨在防止不必要的问题产生。

(五)利率及盈亏平衡问题。

利率及盈亏平衡问题可能是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设计和实践中最为重要且争议颇大的问题,这主要是由该类项目专为穷人服务的目标特点所决定的。即要求专为穷人提供小额信贷及综合技术服务的操作机构应在一定时期内(一般3年~5年)用自身的收入弥补支出而实现盈亏平衡,而不能永久性依赖于某一组织及人士。

在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实践中,倘若操作机构要实现盈亏平衡,其主要途径只能通过实行适宜的市场利率。因为,在其他经营项目实践中是较好的实现盈亏平衡的途径,在小额信贷扶贫中可能难以显示出作用。

四.问题的原因

1.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历史、自然及其文化背景特征各不相同,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程度亦不尽相同,因此,任何成功的国际经验都不可能完全照搬。例如,在孟加拉,贫富差别十分明显,穷人地位低下,贫困人口多,且较集中。在孟加拉, 80%的人口为贫困人口,其中50%为无地或少地农户,这就便于目标识别。

2.我国是一个大国,且属发展中国家,不同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可以说各地区情况特殊、条件复杂和千差万别。因此,任何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都不可能完全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所以,存在着如何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和根据各地实际选择、试验、探索和创建适宜自身条件的扶贫方式问题。

3.在小额信贷扶贫实践中,重视吸取小额信贷辩证发展过程中那些揭示社会现实的本质的内在必然联系的客观反映的东西(如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它们是合理的内核及精髓,不会因为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只有创造性地吸取小额信贷的合理内核,在遵循原有规律的基础上再现及再揭示新的规律,才可能成功仿效国际小额信贷经验,最终使我国贫困人口受益。

在我国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实践中,目前阶段设计及实施市场利率,存在诸多的困难或不适宜: (1)为了使我国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得以根本改变,我国政府一直在做艰苦的努力,且收到一定成效。可是在以往扶贫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则是贫困农户难以获贷,且贷款回收率低。因此,倘若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能从根本上解决以往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事实上会比单纯追求实现市场利率及盈亏平衡更有现实意义。(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涉及到金融信贷的一切活动均有严格的政策制度,即不可随意对利率进行规定。(3)努力减轻农民的负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之一,因此小额信贷扶贫不得不考虑这一因素,且要考虑穷人的承受能力。(4)在我国,穷人获贷难是事实,但并非没有任何获贷机会,这一事实一定程度上使得目前阶段难以推行市场利率。(5)实行不切实际的利率,最终可能导致目标偏离。实行市场利率及实现自负盈亏固然是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远非是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在我国,小额信贷能否大规模推广及持续发展,政府及有关部门是否支持和项目是否真正有助于穷人等要比单纯追求盈亏平衡重要得多。再说,在真正的扶贫领域,许多效益及结果是无法用货币计价的。

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设计和实践中,既要坚持成本效益及企业化经营原则,又要避免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利息率。按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阶段、资金来源及其性质,全部按照统一的银行及市场利率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应该在实践中探索经验,慢慢发展解决资金问题。

第18篇:信贷

1、信贷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特殊价值运动,是债务人与债权人由借贷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种经济范畴。( √ )

2、农村信用社利用自身资金或信誉为客户提供资金融通或代客户承担债务责任的行为属于信贷。( √ )

3、以下行为属于狭义信贷定义的是( AB )

A、农信社利用自身资金为客户提供资金融通

B、农信社利用自身信誉代客户承担债务责任

C、农信社吸收客户存款

D、农信社代客户发行债券。

4、按贷款性质划分,贷款种类可分为( AB )

A、自营贷款 B、委托贷款 C、质押贷款 D、中期贷款

5、按贷款期限划分 ,贷款种类可分为( ABD )

A、短期贷款、B、中期贷款 C、中长期贷款 D、长期贷款

6、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 C )的贷款

A、1年以内 B、1-2年 C、1-5年(含5年) D、2-5(含5年)

7、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3年以下(含3年)的贷款。(╳)

8、长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含5年)的贷款。(╳)

9、按贷款保障方式划分,贷款种类可分为(ABC)。

A、信用 B、担保 C、票据贴现 D、自营贷款

10、担保贷款包括( BCD )

A、委托贷款 B、保证贷款 C、抵押贷款 D、质押贷款。

11、按贷款的到期逾期时间,将贷款分为( ABCD )

A、正常贷款 B、逾期贷款 C、呆滞贷款 D、呆账贷款

12、按贷款五级分类划分,下列贷款属于不良贷款的为(BCD)

A、关注 B、次级 C、可疑 D、损失

13、按贷款周转性质划分,贷款可分为( AB )

A、流动资金贷款 B、固定资金贷款 C、可循环贷款 D、不可循环贷款

14、农村信用社实质是经营风险的机构。(√)

15、农村信用社信贷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简称为“三性”原则,具体是指(ABC)

A、安全性 B、效益性 C、流动性 D、持续性 E、利润性

16、农村信用社对贷款的严格审查和管理是紧紧围绕贷款(A)而展开的。

A、安全性 B、效益性 C、流动性 D、持续性 E、利润性

17、效益性原则是指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发放上要追求( A )。

A、最佳效益 B、最佳利润 C、借款人效益 D、社会效益

18、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简称“三性”原则,这三者的关系是统一不矛盾的。( ╳ )

19、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首先追求的应是贷款的_____,其次才是_____和______。( D )

A、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B、安全性、利润性、流动性

C、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

D、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

20、信贷营销主要包括如下(ABCDE)步骤。

A、市场机会研究 B、选择目标市场 C、设计营销策略 D、规划营销方案 E、营销的组织、执行和控制。

21、农村信用社对目标市场的进入方式包括(ABC)。

A、主导式进入 B、追随式进入 C、补缺式进入 D、引导式进入

22、农村信用社信贷营销组织机构设立的原则主要有(ABC)

A、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 B、权责对等

C、执行统一 D、垂直领导和横向领导相结合

23、营销机构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概括地说有( BCD )

A、重叠制 B、直线职能制 C、矩阵制 D、事业部制

24、农村信用社信贷岗位的设置应根据审贷分离、岗位制约、分级管理和权责统一等原则,按照信贷业务流程分别设置(ABCD ) 。

A、调查评估岗 B、审查核准岗 C、审批决策岗 D、贷后管理岗

25、农村信用社信贷岗位的设置的原则包括(ABCD )。

A、审贷分离 B、岗位制约 C、分级管理 D、权责统一

26、农村信用社设置的信贷岗位包括(ABCD )

A、调查评估岗 B、审查核准岗 C、审批决策岗 D、贷后管理岗

27、农村信用社信贷专业委员会包括(ABC)。

A、信贷风险管理咨询委员会 B、信贷风险管理委员会

C、贷款审批委员会 D、职工薪筹委员会

28、联社理事长、联社主任、信用社主任应该是所在层级信贷审批机构成员,并具有一票否决权。(╳)

29、贷款审批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信贷资产分类结果进行认定。( ╳ )

30、信贷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信贷资产分类结果进行认定。( √ )

31、信贷审批机构由符合规定人数组成,成员人数为双数。(╳)

32、贷款“三查”制度是指(ABC)

A、贷前调查 B、贷时审查 C、贷后检查 D、书面审查

33、审贷分离制度包括如下()重要内容。(AB)

A、集体审议制度 B、分级审批制度 C、委员会负责制 D、联社主任负责制

34、风险定价是指对风险负债的价格确定,它反映的是负债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与风险的一种关系。( ╳ )

35、贷款风险定价应遵循的原则为(ABCD)。

A、成本、效益和风险匹配原则 B、市场化定价原则 C、差别化原则 D、依法合规原则。

36、信贷业务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受理、调查、审查(批)、发放、贷后管理等五个阶段(√)

37、信贷业务基本操作流程包括(ABCDE)等阶段。

A、受理 B、调查 C、审查(批) D、发放 E、贷后管理

38、信贷业务受理阶段主要包括(ABCD)

A、客户申请 B、资格初审 C、提交材料 D、初步审查

39、信贷业务调查阶段主要包括客户评价、业务评价和担保评价,在调查评价基础上,出具书面调查报告,并报有权审查(批)人。贷前调查工作应遵循双人调查、实地查看、真实反映的原则。(√)

40、信贷业务调查阶段主要包括( ABC )。

A、客户评价 B、业务评价 C、担保评价 D、风险评价

41、贷前调查工作应遵循( ABC )的原则。

A、双人调查 B、实地查看 C、真实反映 D、效益最大化

42、审查人在贷款审查时应遵循客观公正、独立审贷、依法审贷的原则,就贷款的合法合规性、安全性、可行性进行审查,准确揭示业务风险,提出降低风险的对策,并按规定提交有权审批人予以审批。(√)

43、贷款审查时应遵循( ABC )的原则。

A、客观公正 B、独立审贷 C、依法审贷 D、集体审贷

44、贷款审查主要是就贷款的( ABC )进行审查。

A、合法合规性 B、安全性 C、可行性 D、流动性

45、贷后检查必须遵循双人交叉、现场检查,预警报告、适时处理以及综合评价的原则。( √ )

46、贷后检查必须遵循( ABCDE )的原则。

A、双人交叉 B、现场检查 C、预警报告 D、适时处理 E、综合评价

47、贷后检查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双人检查原则。(╳)

48、社团贷款的筹组原则上应坚持“谁营销、谁牵头、谁评审、谁管理”原则。(√)

49、社团贷款,是指由广东省内多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村信用社或联社,采用各自签定贷款合同,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资金的贷款方式。(╳)

50、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契约型农业,是指农户与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签订订单,然后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 √ )

51、订单农业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向从事订单农业生产的农户发放的,并由农产品收购企业提供担保的贷款。(√)

52、应对订单农业贷款风险措施包括坚持专款专用、封闭运作原则。( √ )

53、个人购房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用信贷资金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各类型住宅用房或商业用房的贷款,按贷款的交易形态可划分为(ABC)。

A、个人首次交易购房贷款 B、个人再交易购房贷款 C、个人购房转让贷款 D、个人建房贷款

54、农民公寓按揭贷款是指贷款人向农民发放的用于购买所属集体经济组织主办开发的农村安居房,并分期还本付息的贷款。(√)

55、目前人民银行开发的征信系统包括(AB)

A、个人征信系统 B、企业征信系统 C、海关征信系统 D、工商征信系统

56、目前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 C )

A、政府 B、公司企业 C、金融机构 D、个人

57、五级分类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ABCD)

A、客户信息功能 B、信贷台帐功能 C、风险分类功能 D、风险分析功能

58、省联社对各联社进行信贷能力等级初评,原则上按不良贷款比例从高到低依次分为A、B、C、D级。( ╳ )

59、信贷业务授权,是指联社对其所辖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审批权限的授权,包括直接授权和转授权。(√)

60、信贷业务授权以各农村信用社所确定的( A )为基础。

A、信贷经营管理等级 B、业务规模 C、资产质量 D、贷款效益

61、信贷业务授权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62、我省农村信用社的授权原则为(ABC)

A、基本授权和分类授权相结合的原则。

B、低风险业务适度授权、高风险业务适度集中原则。

C、弹性授权原则。

D、一级授权原则

63、省联社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大额及特殊行业贷款实施报备制度,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加大对贷款风险的管理和指导力度。(√)

64、省联社实施报备制度的贷款范围包括(AB)

A、大额贷款 B、特殊行业贷款 C、不良贷款 D、个人购房贷款

65、省联社实行信贷报备制度的原则包括(AB)

A、分类管理 B、区别对待 C、集体审议 D、分级审批

6

6、省联社报备制度对大额贷款和特殊行业贷款作必要的风险警告和提示,并提出改进建议,有关贷款的风险管理责任由省联社和发放该贷款的联社共同承担。( ╳ )

67、目前农信社的客户等级评定包括(ABC)。

A、企业客户等级评定 B、自然人其他贷款客户及微型企业等级评定 C、农户等级评定 D、事业单位客户等级评定

6

8、自然人其他贷款客户及微型企业等级评定结果分为(ABCD)

A、优秀 B、较好 C、一般 D、不予评级

6

9、农户等级评定分为(ABCD)

A、优秀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70、非珠三角地区一般等级农户的基本要求包括(ABCD)。

A、自有资产5万元以上 B、经营规模5万元以上 C、家庭纯收入1万元以上 D、自有资金占生产所需资金的30%以上

71、授信是指农村信用社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新颖向第三方做出保证的行为。( ╳ )

72、授信额度可以分为单项授信额度和综合授信额度。按使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不可循环使用和可循环使用。( √ )

73、授信额度按使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AB )。

A、单项授信额度 B、综合授信额度 C、不可循环使用额度 D、可循环使用额度

74、综合授信业务或可循环使用授信可有效防范和控制( A )风险。

A、系统性 B、整体性 C、分散性 D、弥散性

7

5、授信管理通过对信贷资产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不同业务品种、不同期限等多个角度设置控制线,以实现(ABC )目的。

A、支持有度 B、限额有数 C、分散风险 D、营销贷款

7

6、非珠三角地区一般等级农户可循环使用信用贷款的最高额度原则上不超过( D )

A、5万元 B、3万元 C、2万元 D、1万元

77、目前我省农信社允许授予可循环单项授信额度或可循环综合授信额度的客户包括( AB )。

A、一般等级以上农户 B、优质客户 C、抵押客户 D、关注类以下客户

78、集团客户授信业务中必须坚持(ABC)的原则,统一控制集团授信总量。

A、区别对待 B、分类指导 C、事前风险防范 D、单一授信

79、对集团客户和关联企业的授信管理,要求实行集团关联企业的(ABCD)。

A、统一授信 B、集中审查 C、集中管理 D、彻实强化集团关联客户的贷后管理

80、建立集团关联客户监控责任制度要求按照( ABC )原则建立。

A、统一管理 B、协同配合 C、分工负责 D、效益第一

8

1、农村信用社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依据巴塞尔协议,银行的风险主要包括(BCD)

A、信用风险 B、操作风险 C、市场风险 D、监管风险

8

2、操作风险主要分为(ABCD)所引发的风险。

A、人员 B、系统 C、流程 D、外部事件

83、市场风险是指因为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市场价格波动而引起的、金融产品价值或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

84、正是因为有了市场风险,才会出现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存在于每一种衍生产品交易之中。(√)

85、正是因为有了信用风险,才会出现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存在于每一种衍生产品交易之中。(╳)

86、相对于信用风险而言,市场风险具有数据优势和易于计算的特点,而且可选择的金融产品种类丰富,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加以规避。(√)

87、市场风险具有数据优势和易于计算的特点,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加以规避。(√)

88、信用风险具有数据优势和易于计算的特点,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加以规避。(╳)

89、由于市场风险主要来自所属经济体系,因此具有明显的系统风险特征,难以通过分散化完全解决,只能通过投资组合来降低或规避。(√)

90、由于市场风险主要来自所属经济体系,因此具有明显的系统风险特征,可以通过分散化完全解决。(╳)

91、农村信用社目前采用的是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把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 AB )为正常信贷资产。

A、正常 B、关注 C、次级 D、可疑

92、正常类贷款的基本特征就是“一切正常”。(√)

93、关注类贷款的基本特征就是“潜在缺陷”。(√)

94、次级类贷款的基本特征是“缺陷明显,可能损失”。(√)

95、可疑类贷款的基本特征就是“肯定损失”。(√)

96、损失类贷款的基本特征是“损失严重”。(√)

97、关注类贷款的基本特征就是“缺陷明显,可能损失”。(╳)

98、可疑类贷款的基本特征就是“缺陷明显,可能损失”。(╳)

99、损失类贷款的基本特征是“肯定损失”。(╳)

100、风险分类是风险识别与风险预警的基础,风险分类属于贷后管理的范畴。(√)

10

1、风险识别与风险预警的基础是风险分类。(√)

10

2、信贷风险预警具有(ABC)的特点。

A、主动防范性 B、持续性 C、系统性 D、原则性

10

3、信贷风险预警信号包括( ABCD )

A、借款人的各类信息;B、与借款人相关的第三方的重要信息(担保人以及借款人的竞争对手、上下游客户、监管部门等);C、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各类外部环境信息;D、系统内的各类制度文件、信贷政策、信贷档案等信贷管理信息。

10

4、获取信贷风险预警信息的途径包括( ABCD )

A、全面收集借款人的有关信息。

B、收集与借款人相关的第三方的重要信息。

C、密切关注宏观调控等外部环境信息。

D、认真学习信贷政策,定期整理分析档案资料。

10

5、信贷检查工作流程,要严格按照准备、实施、报告、处理(整改)、归档和后续检查等六个方面操作,确保信贷监督检查工作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 )

10

6、信贷检查工作流程,要严格按照(ABCDEF)等方面操作,确保信贷监督检查工作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

A、准备 B、实施 C、报告 D、处理(整改) E、归档 F、后续检查

10

7、信贷监督检查工作准备阶段包括(ABCD)。

A、确定项目;B、确定人员;C、收集资料;D、制定和审定方案

10

8、信贷监督检查要求做到(ABCD)。

A、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B、专项检查与综合性检查相结合;C、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D、检查与奖惩相结合。

10

9、信贷资产质量考核的意义包括(ABC)。

A、综合评判 B、分析诊断 C、行为引导 D、奖勤罚赖

110、各级农村信用社要按“责、权、利”原则建立信贷质量考核的激励机制。(√)

第19篇:信贷

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的特征:垄断性与竞争性并存、聚集性和短缺性并存 信贷资金来源的渠道:

1.各项存款。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农业存款、其他存款。 2.债券筹资。发行金融债券、卖出回购证券 3.向中央银行借款

4.同业往来(同业拆借和同业存放)

5.代理性存款。代理财政性存款、委托存款及委托投资基金、代理金融机构委托贷款基金

1986—1994年 呈现典型的“超贷”特征,即贷款经常性地超过存款和资本金。

从1995年开始,中国银行系统出现了与“超贷”现象相反的存款大于贷款的“超存”或“存差”现象.银行系统“存差”并不是资金的闲置: 银行系统的“存差”并不等于资金在银行系统的闲置,只是在资金使用多元化的条件下,突破单一的贷款形式,使用于有价证券和投资,通过中央银行购买外汇储备。因为,银行机构的信贷收支包括两个部分的业务收支,一是存贷款业务收支,二是存贷款业务以外的资产负债业务收支,这两部分业务的资金在营运中是相互联通的,存>贷 形成的“存差”通过资产负债业务使用出去,“存差”资金不会也不可能闲置在银行机构内部。

信贷资金循环周转过程

信贷资金运动的一般规律:

1.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循环周转中处于中介地位,从资金盈余部门吸收存款,向资金短缺部门发放贷款,根据贷款合约到期收回贷款本息,支付存款本息,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完成信贷资金的一次循环。循环周而复始,构成信贷资金的周转。 2.信贷资金循环周转过程是一种三重支付、三重归流的活动 通过信贷资金循环周转过程的分析:

1.信贷资金循环周转是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过程

2.信贷资金循环周转,是在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的,在循环过程的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两个过程,存在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极易发生逆向选择风险,进入循环周转的归还本息和支付利息两个过程,又存在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往往会发生道德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诚信是信贷资金循环周转的制度基础。 3.经济循环周转是信贷资金循环周转的基础,信贷资金循环周转是经济循环周转的条件。

信贷资金循环周转的特殊性 1.特殊的信用主体

银行集债权人、债务人于一身,以双重身份出现,既承担债务义务,又享有债权的权利。 2.特殊的资金来源

信贷资金来源的90%以上都是借来的资金 3.特殊的信用创造

贷款在转账支付机制作用下可以转化为存款,成为发放贷款的新来源,创造新的信贷资金来源。

4.特殊的交易工具

各类帐户、票据、支付凭证、创新工具等,银行信用支付工具具有代替现金流通的功能。银行信贷的业务的两大主体是存款和贷款。

从存款业务方面来看,信息的不对称的问题的存在不如贷款业务突出。所谓的存款信息不对称,是指存款人讲资金存入银行后,并不清楚存款的安全性和利率水平是否合适,一行是掌握信息的一方。

从贷款业务来看,可以根据其业务涉及的主体,从银行角度和银行客户角度对此进行分析。银行掌握贷款需求者的信息总是不全面的,银行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系统;二是提高信贷供给标准;银行客户角度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银行信贷管理的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1.安全性——风险防范

在贷款业务管理中,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非常直接,而操作风险也不可忽视。

(1)信用风险——必须面对的最主要风险 定义:“交易对手无法履约的风险” 信用风险来自于交易对手具体风险的集合 (2)市场风险

定义: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使银行表外和表内头寸产生损失的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表现:以利率变动为例,实行“资产负债缺口管理”。 (3)操作风险——直接与银行的贷款管理机制有关 定义:不完善或者失效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者外部条件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损失。 表现:银行信贷管理系统的不完善、管理失误、控制缺失、诈骗及其他人为错误。 2.流动性

含义:是指资产在没有损失的前提下变现的能力。一般来说,变现能力强(即损失小)说明流动性高,相反则说明流动性低。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流动性水平高低的重要参照是银行是否具备随时满足支付的需要能力 3.盈利性

银行利润来源:存贷利差、中间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 银行的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

银行要处理好远期利益与长期利益,银行利益和国家利益、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的关系 (论述题)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原则的有机配合:

1.安全性既是银行一切工作的中心,也是银行信贷管理的中必须摆在第一位的因素,离开了安全,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性无从谈起。

2.流动性作为联结自检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不可缺少的手段,对安全性产生和盈利性产生直接影响,本身是一个经营原则指标。

3.银行的盈利是在安全和流动有保障的前提下才可以长期维持的。解决办法:

1.在维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盈利最大化。2.先注重的是安全性和收益性,而可把流动性放在最后。 商业银行贷款的分类: 1.按贷款期限划分: 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2.按贷款用途划分: 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票据贴现 3.按贷款对象划分: 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 4.按贷款方式划分: 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5.按贷款人划分: 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 6.按贷款人组成划分:独立贷款和银团贷款

主要的贷款方式:在贷款发放方式上,商业银行可以选择信用贷款或担保贷款,但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商业银行应当坚持以担保贷款为主体的原则。

所谓的担保贷款,是支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需要提供法律规定和银行任课的附带保证条款的贷款方式。担保的主要方式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

1.提供贷款保证担保。必须是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经济组织或者自然人。最大特征是以保证人的信用状况提供保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同为商业银行向保证人提供信用贷款。

2.抵押贷款。是借款人或者第三方以一定财产为手段亩用于担保履行债务的贷款方式。与保证贷款的最大区别是一是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关系不紧密;二是第三方提供抵押与第三方提供保证对第三方的信用状况的要求不同,即第三方保证的程度也是以提供的抵押品作为根本依据的。

3.质押担保。是以借款人的动产或权利移交贷款银行而由贷款银行提供资金的贷款管理方式。特点是质押贷款的动产和权利要实现移交给银行占有,保障程度较高。 审贷分离和分级审批

1.审贷分离: 贷款调查人员负责调查评估,审查人员负责贷款风险的审查,贷款的发放人员负责贷款的检查和清收,审、贷、查三分离的制度。

2.分级审批:指贷款人根据业务量大小、管理水平和贷款风险度确定各级分支机构的审批权限,超过审批权限的贷款,应当报上级审批的制度。 3.实行审贷分离和分级审批管理时应处理好的两方面的关系: (1)控制风险和提高效率的关系(2)合规经营与开拓市场的关系 存款成本的可控性、稳定性和对称性原则:

1.成本可控性,是在银行的各项资金来源中,存款成本是相对可以控制的。可以通过银行利率变化和资产负债管理来实现。

2.稳定性。就是力求资金来源保持相对的稳定,提高存款巩固率,增加可用资金的原则 3.对称性。是指银行在筹集资金时,应根据资金营运的要求,选择筹资方式,决定期限和数量的原则。

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是指以完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特征,以现代公司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制度。基本含义:

1.现代企业制度是完备的企业制度体系,而不是关于企业某些方面的制度,也不是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

2.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强调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和委托代理关系,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但二者之间没有互逆关系,即使企业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不能说已经简历了现代企业制度。

3.现代企业制度产生与市场经济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与所有制形式没有必然联系。

4.现代企业制度比较适合通过大规模投资、大规模生产经营和专业化管理,能带来更高经济效益的行业和部门,并不是所有经济行业和部门都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完善的企业产权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企业资金的构成:

1.筹集类资金: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用适当的方式所获得的资金,包括权益类资金和负债资金。

权益类资金:是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生产经营,并能产出收益的资金。 负债类资金:是企业借入资金的总称。 2.运用类资金:是企业对筹措类资金的使用,包括对外投资,如股权投资、债券投资等,也包括企业内部运营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如存货、生产、销售等。 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 3.分配类资金:对利润进行分配

企业的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利润+投资净收益

利润的分配顺序:上交税金→净利润提起公积金、公益金→剩余的分配给投资者或留存追加投资

商业零售企业的经营特点主要包括: 1.现金是企业的主要收入方式 2.零售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比不高 3.零售企业的存货占比很高

由于以收入现金为主,减少了零售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 商业零售企业需要贷款的原因:

1.购买永久性存货,即常年销售的商品 2.购买季节性存货

3.购买设备所需要的资金

4.改造所租用的场地所需要的资金

财务报表分析在银行管理中的重要性:

财务分析是为了评估一个企业的既往业绩、目前状况以及未来前景,对其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所进行的系统分析和审查 。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债权人,它关心的重点是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以及流动性、盈利性和财务杠杆等与偿债能力有关的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分析是贷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分析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1.增减分析法:对同一企业的两期或两期以上的财务报表中的项目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增减额和增减率,并进一步分析变动趋势(趋势分析)和增减原因。

2.结构分析法:用百分率对某一报表项目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并与历史和同业进行比较。

3.财务比率分析法 :用财务比率反映报表中两个或多个项目之间的关系,同时为规模不同、但经营特征相似企业的财务业绩进行比较提供了方便。

4.因素分析法:根据分析指标与其多项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值上来分别确定各因素变化对整个分析指标影响程度

资产分析

流动资产:是货币资金或其他任何可望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的资产。流动资产包括以下:

1.货币资金:

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数额较大时,企业的支付能力较强,债务有保障,但是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会产生不利影响,即损失了资金的增值能力;当货币资金数额较小时,企业的支付能力会受到影响 2.短期投资:

企业购入的各种能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投资。 主要包括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 3.应收及预付款项

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其中,企业应收账款是银行信贷分析的重点。

应收账款的分析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应收账款的规模:一家企业应收账款的过快增长,可能会造成银行贷款偿还的风险 2.应收账款的集中程度:银行信贷人员要认真分析应收账款的客户结构,特别要分析集中度比较高的客户的资信状况和付款能力

3.应收账款的帐龄:一般来说,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其得到偿还的可能性越小。

所有者权益分析: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银行信贷人员要分析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还要了解企业的主要投资人(股东)是谁、他们的投资占企业实收资本的比例、投资人入股的条件等

1.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2.资本公积:当股票以高于名义价值或票面价值的价格溢价出售的时候,所产生的额外资产净值就称为资本公积。

3.盈余公积:是企业的内部积累,来源于企业的净利润。4.未分配利润:反映企业尚未分配的利润。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三项费用是指:

1.营业费用: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人员费用和业务费用等经营费用

2.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和福利费、修理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研究开发费、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

3.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当期利息支出、汇兑损失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所得税:是成本费用的一部分,是在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之后净利润之前的最后一项支出。 利润成本-所得税=净利润

财务比率分析

一、流动性比率(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例: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酸性测试比率)

速动比率更能体现短期偿债能力

3.现金比率:现金比率 = (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比速动比率更能谨慎的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比率越高偿债压力越小

二、财务杠杆比率(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1.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75%) 它是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经常用到的指标,通用性很强。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3) 也称负债股权比率,表示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保障程度越高 3.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反映企业以其经营收益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己获利息倍数越高,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从经验数据看一般3~6之间 4.固定指出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固定支出)/固定支出 固定支出=利息费用+租赁支出

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付到期固定支出能力越强。

三、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

1.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100% 越高越好 是衡量股东资金使用效率高低的指标,反映盈利能力

2.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资产总额*100% 衡量企业总资产获利效率指标。 3.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净额*100% 反映单位产品或者商品销售收入净额所实现的利润多少 4.成本费用利润率=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成本费用总额=销售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反映单位成本费用支出带来多少利润。

四、资产运作效率比率分析(经营能力分析)

1.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越高反映经营效果越好 2.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 反映流动资产周转速度

3.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反映固定资产利用水平4.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365 /应收帐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5.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现金流量表分析是信用分析中还款能力分析的重要内容

现金流量是综合财务指标,它既能够体现流动性,同时也能够体现盈利性。因为借款人充足的现金流量既需要一定的盈利能力来支持,也需要一定的流动性。 现金净流量 = 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 +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贷款面谈客户来源: 主动开发来的、间接介绍来的、自己上门的等

贷款面谈目的:贷款面谈是商业银行贷款甄别过程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有必要考虑该项贷款申请以及是否值得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费来开展深入的信用调查和财务报表分析。 贷款面谈重要性:“优秀的商业银行家在做出贷款决定时所根据的不仅是客户的财务报表,还有客户的眼神。”

(简答)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分析

1.借款人品德 Character:主要衡量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2.企业的资本 Capital: 反映了借款人的财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3.借款人能力 Capacity:主要衡量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4.贷款的担保 Collateral:分析贷款的抵押担保情况和借款人的财务实力

5.经营环境 Condition:分析借款人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外部环境(行业、法律、发展

(计算题)贷款风险度的测算

单笔贷款风险度=基础系数×变换系数×形态系数×期限系数 (审批和贷后检查时应用) 单笔贷款风险额=贷款金额×该笔贷款风险度

 一般地,贷款风险度大于0.6时即为高风险含量资产。

例1:A银行某笔流动资金贷款500万元,借款企业信用等级为A级,贷款采取第三方保证方式,保证单位信用等级为AAA级,贷款期限半年,求该笔贷款的风险度和风险额。若该笔贷款逾期1个月,则该笔贷款的风险度和风险额是多少?

查表可知,变换系数、基础系数、期限系数和形态系数分别为:30%、50%、100%、100%,所以:

该笔贷款风险度=30%×50%×100%×100%=0.15 该笔贷款风险额=0.15×500=75万元

若逾期1个月,为逾期贷款形态系数为130%则为:

该笔贷款风险度=30%×50%×100%×130%=0.195 该笔贷款风险额=0.195×500=97.5

例2:A银行某笔固定资金贷款500万元,该贷款项目信用等级为B级,贷款方式拟采取房地产抵押,贷款期限为5年,求该笔贷款的风险度和风险额。

若根据贷款风险系数表,查出对应的贷款风险系数为50%、100%、130%、100%,所以:

该笔贷款风险度=50%×100%×130%×100%=0.65 该笔贷款风险额=0.65×500=325

例3:假设A银行某一时期只安排例

1、例2两笔贷款,求综合贷款风险度。

综合贷款风险度=(75+325)/(500+500)=0.4 贷款价格的构成要素: 1.贷款利率

2.承诺费 是指银行对已承诺贷给顾客而顾客有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针对某项长期性周转限额贷款

例题:企业取得2007年为期一年的周转信贷额为1000万元,年承诺费率为0.4%,2007年1月1日从银行借入500万元,8月1日又借入300万元,如果年利率8%,则企业2007年度末向银行支付的承诺费为( B )万元

A.8 B.1.5 C.4.8 D.6.7 承诺费=200×0.4%+300×0.4%×7/12=0.8+0.7=1.5万元 题解:

200×0.4%:这200万元始终没有使用,所以按照整年交承诺费。

300×0.4%×7/12:这三百万从八月初开始使用,前7个月都没用,所以按照前七个月的时间交承诺费。

3.补偿余额 是应银行要求,借款人保持在银行的一定数量活期存款和低利率的定期存款 例如:有一客户拟向银行借款100万元,银行规定借款人的补偿存款为贷款余额的5%。假定该借款人原来在银行的没有存款,那么该借款人可实际支用的贷款为95万元。借款人如果要求实际支用100万元贷款,则应借入 100 ÷(1-5%)= 105.26万元 4.隐含价格 指非货币性、合同的附加条款

(计算题)目标收益率定价法

贷款定价合适与否,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要看能否在保证贷款安全收回的前提下,贷款收益率达到或超过目标收益率。如果某一笔或某一类贷款收益低于目标收益,说明该贷款的定价偏低。

1.贷款利润率 = 贷款利润/贷款额 ×100%

= 贷款利率– 贷款费用率–资金成本率

(贷款利润 = 利息及其他收入 – 贷款费用 – 资金成本)

2.税前产权资本目标收益率 =(贷款收益–贷款费用 )/应摊产权资本

应摊产权资本=(贷款额×产权资本对贷款的比率)×100% 3.权益报酬率 = 权益税前收益率×(1 – 所得税率)

例题: 有一个客户向银行贷款100万元,假定利息率是12%,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是9%,各种费用0.1万元。银行全部产权资本与贷款的比率是8%。 (1)不要求保留补偿余额

贷款利润率=(100×12%-100×9%-0.1)/100=2.9% 税前产权资本目标收益率= [100×12%- 100×9 %-0.1]/100×0.08=36.25% (2)如果银行规定借款人的补偿余额为贷款的5%

贷款利润率=(105.26×12%-100×9%-0.1) /105.26=3.355% 税前产权资本目标收益率=(105.26×12%-100× 9%-0.1)/105.26×0.08=41.93%

(计算题)票据贴现贷款

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在商业票据到期前,按照票据的票面金额,贴付一定利息后,银行将余额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 票据贴现贷款的期限和额度

1.贴现的期限:是指票据从贴现之日起至到期日止的时间。一般为3-6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具体计算采取从贴现日至到期之日算头不算尾,满月不论大月小月一律按30天计算,不足1个月的按实际天数计算。 票据的再贴现和转贴现期限同贴现期限 2.贴现的实付金额与利息

贴现率略低于同期一般贷款利率

贴现实付金额=贴现汇票的票面金额-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贴现汇票票面金额×实际贴现天数×日贴现率

日贴现率=月贴现率/30=年贴现率/360 例题: 某企业于1998年3月1日向银行申请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汇票金额为10万元,汇票到期日为7月15日。经银行审查同意即日起办理贴现,贴现率按月0.6%计算。 要求:计算贴现利息和贴现实付金额? 有关计算过程如下:

1、贴现天数:从1998年3月1日起至7月15日止,为4个月另14天,共计134天

2、贴现利息=100000×134 ×(0.6%÷30)=2680(元)

3、贴现实付金额=100000-2680=97320(元)

(计算题)短期商业性贷款的额度管理

(一)贷款授信额度的确定

1.贷款企业最高授信额度的确定

贷款企业最高授信额度=(总资产-总负债)×授信比例

其中,授信比例是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确定的,信用等级越高,授信比例越高。AA级以上的企业授信比例最高可达100%,B级以下的企业不予核定授信额度。 2.贷款授信额度的确定

该笔贷款授信额度=贷款企业最高授信额度×(1-贷款的风险度) 贷款的风险度=贷款对象系数×贷款方式系数×贷款期限系数

例题: 某企业的总资产为5000万元,总负债为3500万元,授信比例为90%;该企业发现近期流动资金不足,拟向银行申请贷款1100万元,经银行调查,该笔贷款由动产抵押,贷款方式权数为50%,贷款对象权数为30%,申请贷款的期限为1年,贷款期限权数为110%;

计算:该企业贷款授信最高额度以及该笔贷款的授信额度分别为多少?

质权的概念:是为担保一定债券而成立的物权。债券人有权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提供担保的特定财产或权利转移占有,就其交换交易优先受偿。 1.质权是一种以担保债权实现为目的的担保无权。 2.质权是一种以转移标的物之占有为要的担保物权 3.质权是一种以质物之交换价值优先受偿的担保物权 质权的性质:

1.质权的物权性:法定性、优先性、支配性、排他性 2.质权的担保性:从属性、不可分性、3.质权的价值性:变价可偿性、物上代位性 质权消灭的原因:

1.因出质人清偿了债务,质权人返还质物而消灭 2.因质押财产灭失而消失

(1) 因质权人未尽妥善保管义务致使质物灭失的质权消灭,质权人还应当赔偿出质人的损失。

(2) 非因质权人的责任致使职务灭失的,如果有赔偿金,质权转移至赔偿请求权上。如没有,质权消灭

3.质押财产已经拍卖、变卖或者质押的票据存款单已经兑现,实现了债权,质权也归于消灭。

星火计划技术开发贷款。以现金使用技术振兴农村经济的城镇中小型企业为主要贷款对象,贷款主要用于利用现金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发新产品,振兴地方经济。

火炬计划贷款:以智力密集的大型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主要贷款对象,贷款主要用于上述单位联合中小型企业共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的资金需要。

个人消费贷款的特点:

1.以分期付款偿还方式为主 2.贷款期限长

3.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低

4.消费贷款的发展受他所置身的文化传统影响很大 5.经济周期的影响大

6.银行需要获取个人信用信息与保护个人隐私存在矛盾 7.个人信用消费者在与银行的信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

8.个人消费贷款的竞争主要是服务品质和风险控制能力的竞争 信用卡消费贷款的主要特点 1.一次申请,长期收益 2.限额以内,按需定贷 3.时间灵活,随时还贷 4.用途不定,灵活方便 5.免息待遇,经济实惠

助学贷款的一般特征

1、是一种教育投资贷款,具有广泛的正外部性。

高等教育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也不是纯粹的私人产品,教育费用不应由政府公共收入全部解决,也不应由受教育者全部承担。

●政府受益 ●父母受益 ●学生受益

2、是一种政策性贷款,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由财政承担部分或全部贷款风险;贴息;税收优惠。

3、是一种信用贷款,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4、数额小期限长,银行的交易成本较高。

5、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主要助学贷款,在多种助学贷款中具有主导作用。政府受益:

表现为一是社会受益:高素质的劳动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二是政治文化等受益:新观念、文明的 生活方式。积极负责的政治参与,文化的发展,良好的道德和法律次序等。

政府受益,政府应为主要的投资者。目前公共教育经费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发展中国家为4.1%。 父母受益

更高社会地位,更高收入,更好的职业。具有更强的赡养父母的能力及孝心。至少要完成支付子女的第一级学位。存在子女身上的 存折。 学生受益

学生分担成本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勤工俭学;

二是由有能力的父母替代支付;

三是借助贷款。

不愿意贷出和贷不到的原因

1、从银行角度分析---“惜贷” ●利小风险大

●偿贷能力难以预测

●商业银行盈利性与政策性目标相冲突,银行积极性不高。

2、从贷款学生的角度分析

●部分同学对助学贷款认识不到位 ●故意违约。毕业工作后有能力还贷,但故意违约就是不还。表现为频繁更换联系方式、更换工作岗位,导致银行、学校不知其去处,给银行追贷代来较大的困难,还有可能导致追贷的费用成本大于贷款的本息,造成银行追贷成本较高。 ●被动违约。表现为:

◆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部分贷款学生找不到工作

◆部分同学可能凑合着找到了一个工作,但工资较低,工资收入扣除日长消费所剩无几,归还贷款的能力有限

◆也可能表现为工作后因收入大幅下降或暂时失业而无法按期还贷。

◆也可能表现为借款人因伤、亡等不可能预测的因素而失去足够支付能力以致违约。 ●消极还贷情绪引发贷款风险。

一是贷款申请手续繁杂,贷款从申请、审贷到发放所经历的时间较长,有的情况是上学期申请的贷款到下学期才拿到。二是部分学生成绩有重修,银行及校方取消其继续贷款的资格。

三是现实中,在助学贷款数量相当有限的条件下,经济困难的学生没有申请到贷款,而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却申请到贷款。这打击了部分没有申请到助学贷款学生的积极性,即便他后来又申请到助学贷款,但产生一种消极还贷的心理。 3、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分析

●由于助学贷款是新生事物,国家虽有政策,但并没有妥善的相配套的具体操作办法及管理措施,银行运作有难度。并且有关助学贷款问题的法律法规未有制定,因而对那种故意逃债行为缺乏应有的制约性规范。

●同时,由于目前社会上的信用环境不良,而且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和追踪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从而使得助学贷款在实际中存在着相当的风险。

4、从高校的角度分析

高校扩招后,学校的贫困生人数比以往大大增加。由于高校实行先报到后交学费的做法,使得欠学费现象十分严重。

高校为减轻欠学费的压力,对贫困生申请助学贷款的把关较宽松。因贫困生数量多,所需审核的材料多,工作量大。同时学校对贷款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缺少具体掌握,使得高校在推荐申请贷款的学生时,难免有偏差。此外,高校在实际执行中,由于信用教育不到位,致使学生信用意识淡薄,客观上形成了国家助学贷款推行的观念障碍,也影响了助学贷款工作的推进。 完善助学贷款的对策

(一)关于学校方面

第一校方应加强助学贷款的宣传工作,在贷款之前让学生了解助学贷款。 第二,认真做好助学贷款的申请、签合同、发放到位等工作。

第三,贷款未按时还完前由学生所在学校扣压学位证、毕业证,且以学校为单位,在公开报刊及有关信息媒体上公布助学贷款违约情况,对不讲信用的借款人姓名、身份证号及违约行为,要公开曝光。

第四,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第五,发挥助学贷款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作用。 第六,树立为人铺路的思想。

(二)关于银行方面

一是建立和完善助学贷款的保障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使放贷风险降到最低点,以排除银行惜贷心理的困扰。

二是建立合理的可控制性强的助学贷款担保体系。三是对在校大学生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三) 政府及社会各方面

1、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助学贷款相结合的助学贷款体系

2、改革政府资助的方式和力度

1)扩大贴息范围。 2)降低贴息比例 3)提供政府担保

3、合理修正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中的若干要素

1)贷款资格: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规定,民办高校没有国家助学贷款资格。此项限制应取消。民办高校也应享有国家助学贷款。 2)贷款条件:将“经济困难”和“成绩优良”具体化,重点考虑“经济困难”,对“成绩优良”不应作过多限制。对“经济困难”标准放宽到存在贷款需求的地区的一般收入水平及其以下的家庭。

3)贷款额度:可在扩大上限的基础上精算资助标准。贷款金额的计算公式为:国家助学贷款金额: 学费+ 基本生活费—个人可得收入(包括家庭可提供的收入、助学金、奖学金等助资收入,社会其他方面资助收入)。据此公式,年度贷款上限可提高到10000元。

4)贷款期限:可从毕业后4年延长到10年,贷款最长期限可达15年。

5)贷款利率:按国家公布的普通贷款利率的70%计收,即财政补贴30%,对逾期贷款不享受利息补贴且加罚息。由于贷款期限较长,可实行浮动利率。

6)试行以生源地银行贷款的策略

一是当地银行便于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了解,学生的品学情况可由当地贷款行统一向学校发信咨询。

二是当地银行便于掌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工作单位的变动情况,有利于追还违约贷款,减少贷款风险。

第20篇:信贷

案件风险防控知识信贷类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贷款业务——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挥信用中介职能,按一定利率将资金出借给资金需求者,并约定期限归还的经济行为。

保证贷款——指贷款人按照《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本息时,按规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

抵押贷款——指按照《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质押贷款——指按照《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发放的担保贷款。 银行承兑汇票——指由承兑人申请人(出票人)签发并向开户银行申请,委托银行作为承兑人,经银行审查同意,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商业汇票。

贴现——指商业汇票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金融机构的票据行为,是金融机构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行为。

转贴现—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另一金融机构转让的票据行为,是金融机构间接融通资金的一种行为。

再贴现——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的票据行为,是中央银行的一种货币政工具。

二、填空题

1、贷款业务是中小金融机构 资产业务 的主体,也是中小金融机构 经营收入 的主要来源。

2、发放信用贷款,要对借款方的经营状况、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以降低风险。

3、根据《担保法》 的规定,一般在保证合同中要明确,保证人对主合同项下的债务本金、利息、预期利息、复利、罚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以及诉讼费、律师费等债权人实现债权的一切费用等内容承担保证责任。

4、质押贷款分为 动产质押贷款和 权利质押贷款 。

5、汇票分为 银行汇票 和 商业汇票 。

6、票据贴现业务分为 贴现、转贴现、再贴现 。

7、加强对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信贷人员不得领取 收回贷款本息凭证 ,严禁在 柜面以外 办理贷款收回业务。

8、承贷机构应依据借款合同约定,对 信贷资金的支付 进行管理与控制。

9、现金还贷时坚持 柜面缴存;转账或汇款还贷时,坚持款项转入 借款人账户 后进行扣款。

10、严格 审贷分离、分级审批 ,审查人员应当对调查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评估贷款风险,提出明确意见。

11、严格坚持 合同当事人 在贷款发放机构营业场所面签合同。

12、在办理抵押贷款业务时,贷款机构要坚持 双人实地调查 或 交叉核实 ,到相关部门核实 抵押物权属 和 有效性 ,客观真实反映抵押物状态,确保抵押物产权明晰、抵押足值。

13、抵押登记证书从签发之日起至注销止,必须由 银行(信用社) 保管,不得将原件交抵押人或借款人持有。

14、权利质押的,在贷款发放前对权利凭证进行 止付登记 。

15、严格执行贷款管理的 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 “三查”制度。

16、办理贷款业务时,应对借款人身份通过“ 公安部身份证核查系统 ”进行核查。

三、单项选择

1、贷前调查应配备专职调查人员,坚持( B )调查,属关系人的应予以回避。

A.一人实地 B.双人实地 C.双人

2、中小金融机构对辖内( A )的授信,由法人客户所在地分支机构一家办理,避免多头授信。

A.同一法人客户 B.集团客户 C.关联企业

3、审批通过的贷款,承贷单位要认真执行审批意见,落实( C )和风险控制措施后方可签署合同。

A.合同要素 B.合同主体 C.各项提款条件 D.合同权责

4、严格控制以在建工程作为抵押物的抵押贷款。以在建工程作为抵押物的,必须要求在建工程承包人出具( B )的承诺。 A.收入证明 B.放弃享有优先受偿权 C.放弃享有优先转让权 D.租赁权

5、借款人在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需要申请展期时,必须征得( B )书面同意,并规范办理相关手续。

A.借款人 B.保证人 C.申请人

6、对第三方提供抵押担保的,抵押人是企业的,须出具( C )等证明资料。

A.借款人同意抵押的书面资料 B.保证人同意抵押的书面资料 C.股东会(董事会)同意抵押的有效决议

D.第三方抵押企业法定代表人书面同意抵押的有效决议

7、权利质押和动产质押的( A )必须控制在规定的比例范围内, 3

不得随意降低质押标准办理质押贷款。

A.质押率 B.质押标的物 C.质押权利 D.出质人

8、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坚持由农户本人凭( C )到柜台办理贷款手续。

A.身份证 B.户口薄 C.身份证、贷款证、个人名章

四、多项选择

1、贷款业务领域的主要案件风险是:( ABCDF )。

A.虚假授信 B.冒名贷款 C.贷款诈骗 D.违法发放贷款 E.收贷入账 F.账外经营

2、信用等级评定与统一授信的主要风险点有:( ABC )。 A.客户评级资料 B.评级结果调整 C.授信 D.客户身份

3、贷款申请与受理的风险表现有哪些:( ABCDEF )。 A.不具备借款主体资格 B.借款用途不合规

C .借款人没有合法的还款来源

D.贷款申请的数额和期限不合理 E.借款人有重大不良信用记录

F.伪造资料或假冒他人名义办理贷款申请

4、贷前调查的主要风险点有:( ABCD )。 A.借款人及担保人的主体资格、还款与担保意愿 B.贷款的真实用途

C.借款人还款来源及还款能力,担保人的担保能力 D.中介机构等出具的相关文件资料

5、贷前调查的风险防控措施有哪些:( ABCDE )。

A.配备专职调查人员,坚持双人实地调查,属关系人的应回避。

B.信贷调查人员应真实反映借款人真实情况,对贷前调查的真实性负责。

C.全面了解借款人、担保人目前的负债和对外担保情况。 D.了解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是否充足,核实担保人的担保能力。 E.防止违规向关系人发放贷款或发放借、冒名贷款。

6、贷款审查的风险防控措施有:( ABD )。 A.落实审贷分离,单独设立贷款审查岗。

B.贷款审查人员对审查内容真实性、合法合规性负责。 C.风险评估没有真实反映贷款风险。

D.对审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或疑点,必须换人核实调查予以确认并作出详细说明。

7、签订贷款合同的主要风险表现有哪些:( ABCDEF )。 A.未落实审批意见,擅自变更审批条件发放贷款。 B.合同签订的当事人非实际借款人和担保人。

C.各类申请书、合同、通知书、清单、协议等使用不规范,或内容填写不齐全、不准确,签字不真实。 D.合同文本签字、签章不合法。 E.主从合同之间无法律关系。

F.合同当事人未在规定的银行(信用社)营业场所当面签署。

8、贷款发放的风险防控措施有:( ABCD )。

A.应设立独立放款管理部门或岗位,对提交的提款申请逐项审查提款条件的落实情况。

B.认真执行审批意见,落实各项提款条件和风险控制措施后方可发放贷款。

C.借款凭证必须由借款人本人到营业场所面签。

D.银行(信用社)经办人员认真核对借款人身份及身份证件。

9、贷后管理的主要风险点有:( ACD )。

A.资金流向 B.担保人的担保能力 C.风险预警 D.档案管理

10、贷款收回的主要风险表现有哪些:( BCD )。 A.信贷资金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 B.收贷收息不入账,截留挪用信贷资金。 C.擅自减免贷款利息。

D、违规办理借款展期或借新还旧,以贷收息。

11、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应遵偱( ABCDE )的管理原则。 A.审贷分离 B.分级管理 C.集中签发 D.责权分明 E.稳健经营

12、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严格对出票人准入条件进行调查,重点调查以下内容:( ABCD )

A.是否已在金融机构开立基本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依法从事经营活动;

B.办理低风险承兑业务是否已开立临时账户; C.是否已进行评级授信; D.信用等级是否达到准入条件。

13、办理贴现业务的风险防控措施有哪些:( AB )。 A.对贴现申请人的资格、信誉以及经营情况进行核查;对贴现申请人所持票据要素和相关贸易背景进行核查; B.严禁内部人员代理客户办理贴现业务;

C.确保贴现受理、查询岗位的独立性,受理、查询必须换人进行,实地查询必须双人进行;对查复结果的确认须双人复核; D.严格审批责任,认真执行审批程序。

五、判断题

1、贷款业务的一般流程为:信用等级评定→统一授信→贷款申请与受理→贷前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批→审核提款条件→签订贷款合同→贷款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贷款收回。( X )

2、借款人与信贷资金的实际使用人不一致的并不影响贷款的发放。

( X )

3、对大额贷款和出现苗头的贷款,信贷员应进行贷后检查,确保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处臵。( √ )

4、信用贷款是指依据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 √ )

5、办理贷款业务时,根据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和资料直接进行汇总整理后形成调查报告,并按规定上报。( X )

6、贷款展期或借新还旧不必征得保证人书面同意续签保证合同。

( X )

7、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一般流程:客户申请→受理调查→审查与审批→签订合同→承兑出票→承兑后检查→到期付款。( √ )

8、担保合同是主合同,承兑协议是从合同。( X )

9、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时,承兑出票后客户应缴纳足额承兑保证金。( X )

10、办理抵押贷款无须经过抵押人股东会(董事会)同意或财产共有人同意。( X )

六、案例分析

1、2006年,K县农村信用联社在开展案件专项治理自查工作中,发现所辖L信用社Z分社主任刘某和信贷员姚某与社会人员毛某、罗某等人内外勾结,在2002年1月至2005年9月,通过假冒名、超权限、跨区域等方式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87笔,骗取信用社贷款资金145万 7

元。

(1)请针对案例进行技术与制度分析。

(2)应采取哪些风险防控措施消除案件隐患?(P124)

2、2007年6月30日,JZ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B信用社在开展贷款清查过程中,发现客户经理温某所发放的一笔抵押贷款已欠息6个月。经核查,发现贷款人的抵押房产与实际产权人不一致,且提供的房产证、他项权证和评估报告均系伪造。B信用社立即向当地公安部报案。经公安部门侦查,温某与旧友胡某勾结串通,以重金雇用社会人员以假名字承租居住房及商铺方式,蒙蔽信用社贷前调查人员对其住房真实性的调查,然后伪造办理贷款的身份证、户口薄、结婚证,租住房及商铺的房屋产权证、评估报告、他项权证等一系列贷款必备资料,先后骗取5笔、84万元贷款。

(1)请针对案例进行技术与制度分析。

(2)应采取哪些风险防控措施消除案件隐患?(P135)

3、2006年8月,C市联社在对其所办理的C省H公司四笔票据贴现业务查询中,签发行的回复中均有“他行已查”、“二查”及“原件真伪自辨”等字样,这些回复未引起C市联社的警觉和注意,仍然予以办理。直至C联社在托收C省H公司1笔到期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时,被票据签发行XY银行C支行以票据为克隆假票为由拒付,才引起C市联社的高度关注。票据贴现申请人H公司于当日即以H公司在该社存款抵还了该笔到期贴现款项。联社随即再次对该公司另3笔、合计金额800万元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进行核查,C市联社派员与C市公安局人员一道,持票据原件赶赴签发行XY银行C支行进行鉴别,鉴定结果为3张银行承兑汇票全部为假票,确认了票据诈骗案件事实。 (1)请针对案例进行技术与制度分析。

(2)应采取哪些风险防控措施消除案件隐患?(P162)

《信贷发展工作汇报.doc》
信贷发展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