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汇报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小常识

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小常识

---------梅育小学宣传食用野生菌中毒资料

野生食用菌是群众喜爱的美味佳肴,但误食有毒野生菌会发生中毒,甚至会危及食用者生命。为有效预防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下资料供参考:

一、野生菌中毒的症状

夏秋季节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多发期,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燥、谵妄、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二、毒菌中毒的临床类型

胃肠炎型:潜伏期为10分钟至6个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流涎等,轻则对症治疗,可逐步好转,病死率低;重则吐 泻严重,腹痛剧烈,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并伴有休克、昏迷,病死率高。

溶血型:潜伏期长,一般6个小时至12个小时,病人往往先出现恶心等症状,后出现溶血性黄疸、肝部肿大等,少数病人会出现血红蛋白尿,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可很快控制病情。

神经精神型:潜伏期半个小时至6个小时,除胃肠道症状外,尚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症状,重者可有肺水肿、呼吸抑制及昏迷等,通常伴有明显的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出现幻觉、谵妄、

1 昏迷等中枢神经损害,或发生嗜睡、精神错乱、妄想等类似精神分裂症表现。这一类型严重者死亡率高。

肝损害型:潜伏期较长,可达15个小时至30个小时,以中毒性急性肝损害为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在初期一两天会有轻度胃肠炎表现,之后有一假愈期,其间除轻微乏力外,似乎已病愈,但实际已发生肝损害,大多数病例接着出现肝、脑、心、肾等内脏损害,其中以肝损害最为严重,迅速出现黄疸及肝功能异常,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直至昏迷,也有少数病例在肝损害表现尚不严重时即因中毒性心肌病变或中毒性脑病猝死。此型病情最为凶险,病死率甚高,经急救治疗存活者,需度过2周至3周的危险期,方可逐步康复。

三、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在我国,毒菌约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一般来说,有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菌帽上可能会有疙瘩、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有毒菌摘断后通常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此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1、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菌类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2、看颜色。有毒菌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有毒菌采摘后一般很快变色。

3、看形状。无毒菌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菌菌盖中央一般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一般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4、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菌撕断菌秆,无毒菌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菌的分泌物稠浓,一般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5、闻气味。无毒菌有特殊香味,无异味。有毒菌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6、是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菌,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7、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说明有毒,反之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成黑色或褐色。

8、是牛奶试验:将少量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9、煮试。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四、野生菌食用及加工方法

1、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2、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

3、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4、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

3 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五、食用野生菌中毒症状及救治 吃完菌后如感不适,尤其是有恶心、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和就近当地医院的电话;

2、是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3、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4、是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5、是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六、不要随意采摘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菌

贵州省气候温润,较适宜各类野生菌生长,群众素有采摘、食用野生菌的习惯,增加了误食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为了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来开展防控工作,但全省食用野生菌中毒的事件仍时有发生。据有关信息显示,进入今年夏季以来,全省境内已发生多起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特别是近期从江县洛香镇归河村发生的一起一家4口人误食野生菌中毒造成了2人死亡的巨大悲剧。因此,预防群众食用野生菌

4 中毒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为了防止我县境内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县局提醒广大师生做好自我防范意识,尤其是爱自己采摘和食用野生菌的朋友们,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菌类知识和食用野生菌中毒与救治知识,包括食用菌和毒菌的鉴别方法、食用菌的加工制作食用方法、食用野生菌中毒的症状与体征、发生误食野生毒菌中毒后的救治等知识内容。同时,告诫广大人民群众,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菌,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推荐第2篇: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宣传总结 3

三渡镇金华小学2014年开展预防

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总结

目前正值夏季,山野中菌类植物正处于生长旺季,针对当前的实际,结合新蒲新区关于加强预防野生菌类等食物中毒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积极认真开展预防野生菌类中毒的安全教育活动。

为了让该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学校统筹安排,各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召开主题班会,各班主任向孩子们讲解预防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认真向学生讲解野生菌的特征,食用中毒后的表现及应急处理措施等,并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向父母和邻居宣传预防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以“小手牵大手”方式让亲人、朋友和邻居认识到食用野生菌中毒的灾难性后果,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要告诫亲人、朋友和邻居不要采摘、销售、食用野生菌。

学校同时印发相关资料,充分利用黑板报开设野生菌防范知识的宣传,建立长期教育机制,抓住野生菌生长期开展防范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通过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的教育活动,学生们对野生菌的识别、防范能力都有进一步的提升;学生们都知道,因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导致野生菌的有毒因素增多,都明白在野生菌生长季节远离野生菌,禁止采摘野生菌,禁止食用野生菌,从而有效防范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

金华小学 2014.6.26

推荐第3篇:**乡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情况汇报

**乡2019年野生菌中毒

防控工作情况汇报

当前,正直野生菌采食旺季,也是野生菌中毒事故的易发时间。为做好当前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乡高度重视,快速部署、科学安排,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把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乡位于龙陵县中部,全乡辖11个村(社区),214个村民小组。辖区内含7条集贸市场,各类学校食堂14个,餐饮户57户,企业食堂3个。

二、

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责任体系。一是落实会议精神。乡食安办召开了《**乡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和《**乡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推进会》两个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了5月10日《全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龙陵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关于我省近期连续七起中毒事件的紧急通报》、7月15日《全县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紧急会议》会议精神。并于7月18日召开了《**乡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推进会》,对各村(社区)各单位如何开展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作了详细部署。二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安全责任网络。及时调整了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乡食安办成员单位负责人、各村(社区)主任组成,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安全队伍。三是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在构建网络的同时,与各村(社区)、各单位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25份,并将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作为其中的重点考核内容。明确了乡、村、单位的工作职责,抓好对所属辖区、行业的食品安全监管,落实责任,努力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在村(社区)和乡食安办间建立起食用野生菌中毒、群体性聚餐申报监管制度和信息月报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责任追究和考核机制,对不履行职能造成重大影响或后果的,追究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与此同时,各行政村、社区等部门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监管小组,充实了乡二级监管责任网络,使食品工作形成及时有效的责任体系。

(二)注重工作实效、强化宣传引导。一是利用“安全生产宣传月”和“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进行食品安全宣传知识、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知识大宣传,共发放野生菌的辨别食用常识及中毒自救方法宣传单达1000余份;二是充分调动医疗机构人员进行野生菌中毒安全知识培训,共开展专题宣讲12场次;三是加强对街道、各餐饮店食用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到各餐饮店发放野生菌中毒防控知识宣传材料和粘贴预警公告共100余份,在交通要道、人员密集场所张贴宣传标语5余幅。四是由村(社区)利用开村民小组会、户主会等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致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10000余份。五是利用微信公众号“清新**”发布预警公告1篇,发布温馨提示1篇。并要求各村(社区)用云岭先锋和9556平台将食用野生菌的小知识发送到全村村民手机上。六是印发《**乡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对各成员单位落实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提出相关要求。

(三)

强化监管,消除食用野生菌中毒隐患。**市场监管所通过一方面加强了对农贸市场买菌卖菌者的监管、向买菌卖菌者发放宣传折页;另一方面对辖区内所有餐饮店进行监督检查,并与餐饮服务提供者签订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目标责任书,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要严把进货关,坚决严把野生菌的采购关,严格加工,留样备查。

(四)

加强应急值守,及时报送信息。进一步建立完善应急值守相关制度,加强应急值守,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信息沟通,发生疑似食用野生菌中毒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要严格按照《**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及时按程序上报。

三、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村(社区)、部门对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重视不够,甚至有少数干部认为食品安全防控是市场监督管理所的事,没有落实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二是宣传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持续性不长。三是部分群众对食用野生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存在认知误区,思想上麻痹大意。四是由于基层监管人员严重空缺,执法措施及方法单一,导致监管难大。五是“一专三员”履职不到位,甚至很多人不清楚“一专三员”指谁,职责是什么。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压实各级防控工作责任。要各村(社区)、各部门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预防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要注重工作实效,强化宣传引导,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意识。在宣传对象上,要做到全覆盖。在宣传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在宣传载体上,要突出多样性。

(三)要突出工作重点,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一是由市场监管所牵头,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配合开展对辖区内的野生菌销售食用情况进行检查,疑似毒菌一律不得销售、烹饪、食用,一律予以收缴销毁,追究相关食品经营主体的责任。二是以教育部门牵头。利用学生“小手拉大手”的宣传模式,在学校增设野生菌中毒防范科普课堂,让每位学生充分认识到误食有毒野生菌的危害性。三是以卫生部门牵头。要加强乡卫生院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配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器械,提高对野生菌食物中毒的诊断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四是以项目办和文化站牵头。根据职责分工,高度重视建筑工地、旅游景区餐饮服务中的野生菌食用问题防止野生菌食用中毒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应急管理。各村社区、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值班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信息沟通,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一旦发生中毒事件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置,确保应急准备工作及时有效发挥作用。

总之,我乡当前食品安全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相关部门的努力配合和支持,目前全乡食品安全形势稳定。我乡将继续努力开展好后期食品安全工作,为保障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服好务,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乡人民政府

2019年7月21日

推荐第4篇:包包小学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教案[推荐]

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

一、野生菌一般常识

野生菌味道鲜美,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多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菌类,对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有很多帮助。而吃菌却潜藏着中毒的危险,据资料显示,一次多食或连续食用野生菌,会导致人体血糖降低。因此,即便不中毒,多食用野生菌也会出现全身无力的现象。

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you第二声),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2、有毒蘑菇中毒有那些表现?

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一)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二)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三)溶血型。由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四)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很高。一旦发生蘑菇中毒,要及早到医院诊断治疗。采取催吐、洗胃是减轻病情、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之一。为防止有毒蘑菇中毒,不要自行采野蘑菇吃(很多有毒蘑菇难以和无毒蘑菇区别)。

3、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采或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二)采来或买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减低,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三)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当地群众常食用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四)食用野生菌时不要喝酒或尽量少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五)食用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

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生救治之前,应采取一些措施缓解毒情。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2)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3)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4)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5)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包包小学

2017年3月30日

推荐第5篇:臻坚学校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宣传工作小结

臻坚学校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宣传工作

小结

为更好地预防师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故的发生,我校在5月15日开展了预防师生食用野生菌中毒宣传工作,现将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一、开展的宣传方式

我校本次主要采取上主题班会课和集队集会集中宣传方式进行有效宣传。

二、宣传的内容

本次宣传的内容主要有师生不能随便采野生菌来吃;有毒野生菌的辨别方法;野生菌的食用方法;野生菌中毒的处理方法等。

通过宣传,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了野生菌的辨别方法,野生菌的食用方法以及野生菌中毒的处理方法等内容。有效预防了师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故的发生。

洪关苗族乡臻坚民族学校

2014年5月16日

推荐第6篇:果珠中学食用野生菌中毒教育校会讲话稿

果珠中学食用野生菌中毒教育校会讲话稿

主讲:邵光勇

会议时间:2013年9月5日9:05会议方式:校园广播

8月23日至9月3日我县以勒、林口等乡镇陆续发生多起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现已造成1人死亡,多人住院治疗,各位师生应该引以为戒,不采摘食用野生菌,不采买野生菌,并告诉家长。

食用野生菌中毒时的症状:

1、胃肠炎型。这种中毒表现较为普遍,约占80%。具体反应是,进食毒菌后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一般不发热,严重者会导致脱水,引起周围循环衰竭。

2、神经精神型。除了胃肠炎表现外,还有精神兴奋、精神错乱和精神抑制等症状。先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症状,然后有烦躁、幻听、幻觉、妄语等怪异行为,少数人还有迫害妄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食用者会感觉面前有活动的小人或动物,进而有打人毁物、狂奔乱跑,甚至出现伤害行为。

3、是溶血型。进食毒菌6至12小时后,除有胃肠炎型表现外,还有贫血、肝肿大等症状。

4、多脏器损伤型。在进食毒菌10至30小时后,先有胃肠炎型表现,然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情况,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还伴有精神症状。

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推荐第7篇:野生菌中毒急救知识培训

弥兴卫生院野生菌中毒处置知识培训

一、概述:

食用野生蘑菇后发生损害人体器官的不适症状,称为急性毒蕈中毒。把这些蘑菇称之为毒蘑菇。毒蘑菇又称为毒蕈、毒菌、毒茸等。

一、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在我国,毒菌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一般来说,有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菌帽上可能会有疙瘩、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有毒菌摘断后通常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有毒菌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一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菌类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但即使是可食用的野生菌,生长在喷洒过农药、施过化肥的庄稼地和种植有桉树的地带,食用后也会导致中毒。

二看颜色。有毒菌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有毒菌采摘后一般很快变色。

三看形状。无毒菌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菌菌盖中央一般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一般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四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菌撕断菌秆,无毒菌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菌的分泌物稠浓,一般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五闻气味。无毒菌有特殊香味,无异味。有毒菌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六是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菌,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二、毒性及毒理:

原浆毒素主要有毒伞肽和毒肽两大类。

1.毒肽主要作用于肝脏;毒伞肽类能损害心、肝、肾、脑等实质脏器,尤以肝、肾为甚。

2.毒肽类作用于肝细胞的内网质,作用快,大剂量在 1~ 2h 内即可引起死亡;

3.毒伞肽类主要作用于肝细胞核,有可能抑制RNA 聚合酶,并能显著减少肝糖原而导致肝细胞迅速坏死,虽然作用较慢,即使在大剂量时,15h 内也不会致死,但毒性甚强,死亡率很高。

5.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死亡率较高。引起光过敏性皮炎的是叶状耳盘菌

6.其他毒素:如吃了墨汁鬼伞同时喝酒,除了恶心、呕吐、面 红、心悸、手肿胀、四肢发麻等中毒表现外,其口内有金属味为其特征。其中含有的毒素也不清楚。

二、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只有三四十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就会发生食物中毒。

(2)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如果没有炒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谁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3)生长环境因素。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的有毒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很容易导致中毒。

四、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我国有180多种野生菌,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1、胃肠型。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常见2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2、神经精神型。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3、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4、肝肾损害型。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病程较长(2-3周)。临床经 过可分为6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很高。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型:

轻度:消化系统--胃肠型(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中毒:神经精神型: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幻视等; 重度:中毒严重,全身多器官多系统损伤,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火溶血性中毒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二、食用野生菌注意要点

一是不要购买和采摘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野生菌。

二是对自己熟悉并确定为无毒菌的,也不要混杂加工食用,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杂炒煮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加工野生菌一般要通过高温煮透,降低毒性。

三是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物质可能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三、食用野生菌中毒后自救要点

首先减轻中毒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减轻毒物的吸收。去除毒物,病人可以大量喝水,呕吐,减少毒物的存留,为医生处理做好准备。一些杂志报刊上所提的喝绿豆汤等方法,效果比较有限,因此尽快就医是最重要的。就诊时最好携带吃剩的菌子或未烹饪的新鲜菌,并向医生说明菌子的来源、烹调方法、进食数量等,以便医生根据毒素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医生治疗可能还会采取洗胃、输液等方法,洗胃后病人可自服2到3个鸡蛋清以吸附残余毒物,输液则是为了稀释和排除部分毒素,病人应予积极配合。

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疗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二是及时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四是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五是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五、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采或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采来或买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烹调时,最好把菌子在沸水中煮上3到5分钟,捞出后再用清水漂洗,然后再炒食。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减低,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2、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当地群众常食用过的,未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食用野生菌时不要喝酒或尽量少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3、食用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

推荐第8篇:小学生禁止食用野生菌安全教案

小学生禁止食用野生菌安全教案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野生菌,禁止食用野生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野生菌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野生菌的危险。

2、让学生明白食用野生菌严重性和危害性,自觉禁止食用野生 菌。

教学重点: 树立禁止食用野生菌观念。认识食物中毒对人体的危害。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掌握禁止食用野生菌,远离不安全食品,增强安 全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 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 然有许多意外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 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食用野生菌容易出现的危险。

一、野生菌一般常识 野生菌味道鲜美,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多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菌类,对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有 很多帮助。而吃菌却潜藏着中毒的危险,据资料显示,一次多食或连续食用野生菌,会导致人体血糖降低。因此,即便不中毒,多食用野 生菌也会出现全身无力的现象。

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 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 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 香味,无异味。

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 色或褐色。

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2、有毒蘑菇中毒有那些表现? 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 4 种:

(一)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 潜伏期 10 分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 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二)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 等。潜伏期 6-12 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 无后遗症。

(三)溶血型。由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 6-12 小 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 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四)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毒素耐 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 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 6 小时到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 分为 6 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很高。一旦发生蘑菇中毒, 要及早到医院诊断治疗。 采取催吐、洗胃是减轻病情、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为防止有毒蘑菇中毒,不要自行采野蘑 菇吃(很多有毒蘑菇难以和无毒蘑菇区别)。

3、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采或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 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二)采来或买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 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加工 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 毒性减低,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三)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当地群众常食用过的,没发生任 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四)食用野生菌时不要喝酒或尽量少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 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 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五)食用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 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 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 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 医院诊治。

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 生救治之前,应采取一些措施缓解毒情。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 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20 ; (2)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 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 素吸收; ; (3)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 致休克;

(4)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5)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推荐第9篇:小学生禁止食用野生菌安全教案

小学生禁止食用野生菌安全教案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野生菌,禁止食用野生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野生菌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野生菌的危险。

2、让学生明白食用野生菌严重性和危害性,自觉禁止食用野生菌。教学重点:树立禁止食用野生菌观念。认识食物中毒对人体的危害。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掌握禁止食用野生菌,远离不安全食品,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意外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食用野生菌容易出现的危险。

一、野生菌一般常识野生菌味道鲜美,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多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菌类,对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有很多帮助。而吃菌却潜藏着中毒的危险,据资料显示,一次多食或连续食用野生菌,会导致人体血糖降低。因此,即便不中毒,多食用野生菌也会出现全身无力的现象。

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2、有毒蘑菇中毒有那些表现?

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 4 种:

(一)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 10 分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二)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 6-12 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三)溶血型。由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 6-12 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四)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 6 小时到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 6 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很高。一旦发生蘑菇中毒,要及早到医院诊断治疗。采取催吐、洗胃是减轻病情、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为防止有毒蘑菇中毒,不要自行采野蘑菇吃(很多有毒蘑菇难以和无毒蘑菇区别)。

3、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采或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二)采来或买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减低,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三)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当地群众常食用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四)食用野生菌时不要喝酒或尽量少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五)食用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

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生救治之前,应采取一些措施缓解毒情。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20 ; (2)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 (3)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4)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推荐第10篇:安全食用野生菌班队会总结

安全食用野生菌班队会总结

建水一小

目前正值夏季,山野中菌类植物正处于生长旺季,针对当前的实际,结合上级关于加强预防野生菌类等食物中毒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积极认真开展预防野生菌类中毒的安全教育活动。

为了让该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学校统筹安排,各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召开主题班会,各班主任向孩子们讲解预防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认真向学生讲解野生菌的特征,食用中毒后的表现及应急处理措施等,并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向父母和邻居宣传预防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以“小手牵大手”方式让亲人、朋友和邻居认识到食用野生菌中毒的灾难性后果,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要告诫亲人、朋友和邻居不要采摘、销售、食用野生菌。

班上组织进行中队会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开设野生菌防范知识的宣传,建立长期教育机制,抓住野生菌生长期开展防范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通过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的教育活动,学生们对野生菌的识别、防范能力都有进一步的提升;学生们都知道,因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导致野生菌的有毒因素增多,都明白在野生菌生长季节远离野生菌,禁止采摘野生菌,禁止食用野生菌,从而有效防范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

第11篇:预防野生菌中毒的班会教案

预 防 野 生 菌 中 毒 安 全 教 育 教 案

雨河小学

六(2)班

1

预防野生菌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一、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二、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我国有100多种野生菌,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中毒表现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一)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二)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三)溶血型。由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四)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很高。

三、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生救治之前,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二是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

3 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四是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五是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四、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采或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二)采来或买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

(三)食用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

总之:最好不要吃野生菌因为有的本身没有毒,在混炒跟饮食时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

第12篇: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情况汇报

坭坝乡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简报

第一期

一、基本情况

时值盛夏,正值野生菌生长和产出旺季,,引起了乡政府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有效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有效措施,全面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乡人民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及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的紧急通告》文件。乡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层层召开会议,层层落实责任,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切实把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严防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乡人民政府、卫生监督协管站各成员单位在各类农贸市场、街道、村寨、学校、村卫生室等主要交通要道及集体用餐等场所通过下发预警公告、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单、宣传标语等宣传。通过宣传“到村、到组、到户,“进校门、进家门”,切实提高了群众对食用野生菌中毒的警惕性、自觉性以及辨别毒菌的能力,宣传面、知晓率均达100%。 三是加强监管督查。一方面,加强监管。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农贸市场的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全面加强对农民出售野生菌的监管,严禁销售野生菌,坚决杜绝毒野生菌流入市场、进入餐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大对学校、单位、建筑工地等集体食堂和餐饮店及红白喜宴、会议用餐的检查指导力度,扎实抓好监管重点,严禁这些地方加工食用野生菌、发芽土豆、未熟扁豆等食物,有效防控特殊群体就餐单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加强监测处置。各乡村领导、卫生室、及村卫生监督信息员加强巡查监测力度,对如有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进行救治,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各相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零报”制度,严禁迟报、谎报、瞒报现象发生。同时,加强野生菌等疑是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置工作,一有报告,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奔赴现在进行调查处置,确保事故人能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是野生菌多产地,长期以来当地居民有采食野生菌的生活习惯;由于大多数野生菌有毒而不能吃,多数群众无法识别,故每年到野生菌生长旺季时,总是有因误食野生菌而出现中毒甚至死亡事件发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各村委、学校、卫生室把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工作当作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以便提醒或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野生毒菌危害的认识,从而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是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治体系建设,一旦有疑是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积极组织有效的抢救工作,尽快把中毒者送医院抢救治疗,确保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

坭坝乡卫生监督协管站 2013年7月25日

第13篇: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情况汇报

XX县

开展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情况汇报

XX县人民政府 (2012年7月2日)

尊敬的黄局长、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您们在百忙中来XX督查指导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现将我县开展预防野生菌等食物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时值盛夏,正值野生菌生长和产出旺季,5月份以来,我县连续发生3起野生菌食物中毒事故,共15人中毒,死亡2人,引起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有效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有效措施,全面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及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的紧急通知》(松府办发„2012‟90号)文件。县乡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层层召开会议,层层落实责任,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切实把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严防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我县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主线,以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为契机,突出宣传手段多样化。各乡镇人民政府、县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在各类农贸市场、乡镇集市、村寨、学校、主要交通要道及集体用餐等场所通过下发预警公告、粘贴宣传画、发送温馨提示等形式,广泛宣传正确食用野生菌的方法和鉴别野生毒菌等知识;XX电视台、露天电视等媒体滚动播放《关于防止野生菌中毒的预警公告》;移动、联通、电信公司以短信方式向全县民众发送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知识的温馨提示。通过宣传“到村、到组、到户、到地头”,“进校门、进家门”,切实提高了群众对食用野生菌中毒的警惕性、自觉性以及辨别毒菌的能力,宣传面、知晓率均达100%。

三是加强监管督查。一方面,加强监管。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农贸市场的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全面加强对农民出售野生菌的监管,严禁销售野生菌,坚决杜绝毒野生菌流入市场、进入餐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大对学校、单位、建筑工地等集体食堂和餐饮店及红白喜宴、会议用餐的检查指导力度,扎实抓好监管重点,严禁这些地方加工食用野生菌、发芽土豆、未熟扁豆等食物,有效防控特殊群体就餐单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强督查。两办督查室将该项工作纳入督查重点内容,定期不定期的开展督查。同时,由县食安办牵头,组织卫生、工商等部门组成3个联合督查组,深入28个乡镇开展为期10天的预防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工作专项督查,对未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通过督查,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意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四是加强监测处置。各乡镇包村领导、卫生监督协管员、及村卫生监督信息员加强巡查监测力度,对如有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进行救治,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各相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零报”制度,严禁迟报、谎报、瞒报现象发生。同时,加强野生菌等疑是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置工作,一有报告,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奔赴现在进行调查处置,确保事故人能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是野生菌多产地,长期以来当地居民有采食野生菌的生活习惯;由于大多数野生菌有毒而不能吃,多数群众无法识别,故每年到野生菌生长旺季时,总是有因误食野生菌而出现中毒甚至死亡事件发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把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工作当作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以便提醒或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野生毒菌危害的认识,从而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是组织专家队伍,深入到各乡镇开设培训班,传授鉴别可食性野生菌和不可食性野生毒菌的知识,变废为宝,让可食性野毒菌成为当地人民群众增收政富的好食品。

三是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治体系建设,一旦有疑是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积极组织有效的抢救工作,尽快把中毒者送医院抢救治疗,确保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14篇:预防野生菌中毒专题课教案

预防野生菌中毒专题课

仁和中学

114班

付承明

教学目标:

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5、不要乱捡野生菌吃 教学重难点:

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不要乱捡野生菌吃

3、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教学过程:

一、出示各种美丽的野生菌图片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

野生菌多种多样,非常漂亮,但是有些却又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预防野生局中毒。

二、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二、吃野生菌应当注意:

1.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的菌。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会变成有毒的。加工时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将毒性减低。

2.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菌,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3.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是最好不要喝酒。 4.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出现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如果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从而减轻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经过处理,立即送医院进行诊治。 5.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或鸡毛等东西刺激患者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灌水,防止窒息。

三、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10余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2、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加工可食用野生菌的过程中,如果菌子未熟透或者这些菌子粘到其它器皿上,一旦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3、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也很容易导致中毒。

四、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我国有100多种野生菌,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中毒表现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1、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2、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3、溶血型。由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4、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很高。

五、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生救治之前,应采取一些措施缓解毒情。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二是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六、小结(略)。

第15篇:预防野生菌中毒的主题班会

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课题:防溺水安全教育 学校:希望小学 班级:五(3)班 教师:蒙建东

时间:2015年5月26日 教学内容: 防溺水安全教育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过程:

一、老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溺水安全知识。我们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要知道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长大。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那我们该怎么预防呢?

二、活动设计

1、老师先向学生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学生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学生在来校、离校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水游泳。

(3)我们是小学生,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学生不慎掉进河里、池塘、水井里等,未成人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2、老师谈谈事例,并由学生扮演小品

本学期××学校在周末,几名学生到讲河边钓鱼玩,有两名学生不慎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1)议一议:

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2)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3)由这个事实谈谈我们的心得体会。

1

3、说一说

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第16篇:平田小学开展野生菌中毒防控专项整治工作总结【11月1日】

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专项整治

工 作 总 结

泸西县白水镇平田小学

2018年11月1日

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根据《泸西县教育局关于印发泸西县教育系统加强野生食用菌中防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泸教发〔2018〕103号)要求,现将我校开展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情况总结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针对即将进入野生菌采食旺季,切实加强对学校师生食用野生菌中毒预防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小组成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把防范食用野生菌中毒工作作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成立白水镇益谷小学预防野生食用菌中毒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高云(校长) 电话:13987383479 副组长:赵海萍(教导主任)电话:13529827657 周树芳(总务主任)电话:13529679593 安全工作联络员:王春合(13988088527) 组员:全体教师

(二)、是强化宣传教育。学校充分利用教师会、早会开设野生菌防范知识的宣传,建立长期教育机制,抓住野生菌生长期开展防范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各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召开主题班会,各班主任向孩子们讲解预防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认真向学生讲解野生菌的特征,食用中毒后的表现及应急处理措施等,并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向父母和邻居宣传预防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

以“小手牵大手”方式让亲人、朋友和邻居认识到食用野生菌中毒的灾难性后果,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要告诫亲人、朋友和邻居不要采摘、销售、食用野生菌。

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

利用课间操进行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动员讲话

利用宣传栏进行宣传

利用主题班会进行宣传

(三)、是加大监管。学校加大力度,要求食堂禁止加工出售野生菌。值班教师随堂就餐,加强对食堂菜谱进行检查。

1、防止学校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强对学校食堂、商店

卫生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广大师生用餐安全。

2、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符合通知要求,食堂内外环境要整洁,消除四害,食堂的设施设备布局合理,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清洁、消毒、禁止重复使用未消毒的餐具。

3、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关。食堂、商店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签定甲乙双方协议书,以便追究对方责任,做到有章可循,把好采购食品质量关、进校关、销售关,杜绝“三无”食品及过期食品进校。食品存储到位,做到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当天供应的饭菜样品存放二十四小时,剩余饭菜禁止使用。

4、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有传染病者不得使用。食堂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应该立即脱离工作岗位,病痊愈后方可重新上岗。食品从业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上岗工作。

5、加强管理与监督,建立校长责任制,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广大师生的用餐安全。

(四)、应急处置。要求各学校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畅通信息报送渠道,落实值班报告制度,做好应急事件处置准备,及时处置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

1、学校一旦发生师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食堂应立即停止伙食供应,并封存导致食物中毒或可疑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保护好现场,绝不故意破坏现场,掩盖事实真相。

2、食堂服务人员应立即向校长报告,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应在

3、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及时送中毒人员到就近医院进行救治,妥善安置处理患者,解除其痛苦。

4、学校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力到现场处理事故。查清食物中毒的性质,按照卫生部《食物中毒处理办法》向上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5、中毒事故向上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后,由上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在调查处理的过程中,学校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尽快查清食物中毒的食品源,避免食物中毒的再次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是野生菌多产地,长期以来当地居民有采食野生菌的生活习惯;由于大多数野生菌有毒而不能吃,多数群众无 法识别,故每年到野生菌生长旺季时,总是有因误食野生菌而出现中毒甚至死亡事件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是把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工作当作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以便提醒或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和师生对野生毒菌危害的认识,从而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2、是组织教师队伍,深入到各村开家长会,传授鉴别可食性野生菌和不可食性野生毒菌的知识,变废为宝,让可食性野毒菌成为当地人民群众增收政富的好食品。

3、是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治体系建设,一旦有疑是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积极组织有效的抢救工作,尽快把中毒者送医院抢救治疗,确保家长和学生的生命安全。

总之,通过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的教育活动,学生们对野生菌的识别、防范能力都有进一步的提升。

泸西县白水镇平田小学

2018年11月1日

第17篇:全面防控野生毒鲜蘑菇中毒

全面防控野生毒鲜蘑菇中毒

盛夏时节,是野生蘑菇的盛产期,更是野生毒鲜蘑菇中毒易发期。日前普兰店市卫生监督所深入旅游景点宣传“禁止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严防蘑菇中毒”现场悬挂宣传条幅并发放宣传单并对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卫生监督指导,要求他们加强宣传,落实到位,监督旅游景点餐饮单位不采、不加工、不出售野生鲜蘑菇。向群众宣传,使群众自觉做到不采、不买、不食用野生鲜蘑菇,以防中毒。

主管所长率卫生监督员深入一线到宾馆、餐饮单位和各级各类食堂检查预防毒蘑菇中毒等夏秋季食物中毒工作落实情况。

目前防控食物中毒进入非常时期。卫生监督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人员和车辆时刻处于警戒状态一旦有情况迅速出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监督检查。

吕茗

第18篇:某小学预防食用野生菌小知识

XX小学2014年预防食用野生菌

小知识

随着雨季的到来,野生食用菌大量上市,成为群众的喜爱佳肴。为有效预防误食有毒野生菌等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文山市食安委下发了《关于加强野生菌等食物中毒防治工作的通知》,现就如何鉴别有毒野生菌及野生菌的加工食用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毒菌的鉴别

1、看颜色: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此外,一是观外形。一般的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用菌则有菌菇固有的香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说明有毒,反之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成黑色或褐色。四是牛奶试验。将少量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二、食用及加工方法

1、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2、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一下,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3、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4、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三、食用野生菌中毒症状

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

第19篇:一(3)班预防野生菌中毒教案

预防野生菌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一(3)班 杨静 【班会目标】

了解吃野生菌应当注意的事项,知道怎样辨别有毒野生菌,知道吃野生菌中毒的危害。

【班会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各种美丽的野生菌图片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

野生菌多种多样,非常漂亮,但是有些却又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预防野生局中毒。

二、吃野生菌应当注意:

1.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的菌。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会变成有毒的。加工时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将毒性减低。

2.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菌,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3.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是最好不要喝酒。4.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出现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如果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从而减轻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经过处理,立即送医院进行诊治。

5.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或鸡毛等东西刺激患者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灌水,防止窒息。

三、中毒原因:

1、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三四十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2.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如果没有弄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谁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3.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很容易导致中毒。

三、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1.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比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幸辣、恶臭及苦味,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会变黑色,遇葱会变蓝色或褐色。

4.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放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菌表面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四、中毒临床表现:

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全身乏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坏死和溶血性中毒导致休克甚至死亡,一旦食用野生菌中毒应立即前往医院救治。

五、课堂小结。

为了我们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所以吃野生菌。

第20篇:预防野生菌中毒的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野生菌中毒的主题班会

班级: 执教人: 时间: 教学目标:

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3.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4.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5不要乱捡野生菌吃 教学重难点:

1.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2不要乱捡野生菌吃

3.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怎样预防野生菌中毒

二、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三、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10余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二)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加工可食用野生菌的过程中,如果菌子未熟透或者这些菌子粘到其它器皿上,一旦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三)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也很容易导致中毒。

四、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现:

(一)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二)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三)溶血型。由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四)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很高。

五、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生救治之前,应采取一些措施缓解毒情。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二是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六、课堂小结

《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汇报.doc》
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