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工作汇报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胸痛中心承诺书

承 诺 书

胸痛中心在充分尊重病人和家属知情同意及其他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以尽最大可能挽救生命为原则,通过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呼吸科、消化科等多学科协作,准确、快速诊断并早期识别各类高危胸痛患者,给予及时专业、综合有效的治疗,特别是通过冠脉介入治疗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早期再灌注,达到挽救生命、改善预后的目的。

胸痛中心的认证有助于改进完善胸痛诊疗规范,提高各类胸痛患者的诊治水平,促进我院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全力支持胸痛中心的建设与认证,确保认证成功,我院作以下承诺:

1、在医疗管理、仪器设备、人员配置、科研工作、质量持续改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3、胸痛中心技术总监有调动医院所有资源为胸痛中心建设和运行提供保障的权力;

4、医院与院前急救系统(120)签署联合救治胸痛患者的书面协议,并定期对院前急救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5、医院与基层转诊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等签署联合救治ACS的协议,定期对基层医院、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培训;

6、医院为胸痛中心作出专门资金预算,用于人员、设备、基础建设、规划设置与标识、技术支持、内部培训、基层和社区教育、急救单位报酬等;

7、支持并协助胸痛中心对医院进行全员培训,使在院内任何地方发生ACS的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救治;

8、不能因无床位、人力紧张、患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等原因将ACS的患者转诊到其他医院,以防延误救治。

******医院院长

*年*月*日

推荐第2篇:胸痛中心必要性可行性

建立胸痛中心

一、胸痛都是些什么病? 该急救系统的倡导者之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表示:胸痛或胸闷是许多重要疾病的常见症状,最常见的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也有食管疾病、带状疱疹等疾病,随时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急救的第一步就要分清病人的疾病种类,以便对症施治。

二、建立“胸痛中心”的必要性

AC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Clinical Pathway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China,CPACS)显示,我国ACS治疗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患者求治延迟明显,从症状出现到入院诊治在二级医院为5小时,三级医院长达8小时;二是诊断流程不规范,20%的患者出院诊断可能存在错误;三是治疗欠规范,只有1/3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再灌注治疗,接近60%的低危患者接受了介入性的检查和治疗,而2/3的高危患者没有接受介入检查;四是临床预后差。ACS患者院内事件,特别是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国际发表的注册研究数据,二级医院尤为明显,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达到18%。

另一项北京市关于STEMI急诊救治现状的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STEMI治疗存在明显不足。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为80.9%。其中15.4%接受了溶栓治疗,65.5%接受了急诊介入治疗。平均开始溶栓时间(Door-to-needle,D2N)为83分钟,入门-球囊时间(Door-to-baloon,D2B)为132分钟。只有7%接受溶栓患者D2N时间

2009年在北京进行的一项急诊胸痛注册研究,连续入选北京市17所

二、三级医院急诊患者5666例,结果显示,胸痛患者占急诊就诊患者的4%,所有胸痛患者中,ACS患者占27.4%,主动脉夹层占0.1%,肺栓塞占0.2%,非心源性胸痛占63.5%。急诊胸痛收住院比例12.3%,未收住院的胸痛患者在本次就诊的30天后随访的无事件率为75%,其余25%包括了院外死亡、再次入院和失访等可能为漏诊误诊的情况。该调查提示,ACS在我国急诊致命性胸痛疾病中占绝对多数,在急诊就诊的胸痛患者中,可能漏诊、误诊包括ACS在内的胸痛疾病比例非常高。

上述的研究数据提示,我国急性胸痛和ACS的治疗流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治疗规范亟待改善。“胸痛中心”的概念正是为改善治疗流程中的不足、优化治疗流程而设计,在我国推广胸痛中心概念非常必要。

三、建立“胸痛中心”的可行性

目前我院拥有的硬件已经具备建立胸痛中心条件:院前急救(EMS)同120联动,还有DSA、CT、MRI等大型医疗设备,以及超声心动图,12/18导联心电图,血气分析,心肌酶学检查,D-二聚体等检测项目。胸痛中心的难点在于在急诊科的背景下,协调其他相关学科,包括急诊科、心内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呼吸内科、检验科、影像科,当然还包括医院的后勤保障。“胸痛中心”区域化医疗模式一方面需要各级医院医学专家的通力合作,更需要结合先进的IT信息化技术,通过快速的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来为患者提供及时、快速和恰当的医疗救助,这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在达到要求时在网络上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认证。(详见附录: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第一版)。

建立胸痛中心的软件体系:人员培训(包括对胸痛中心医护人员、全院及基层医疗人员培训),社区教育均按照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严格操作,有完善的持续改进计划和良好的质量控制及监督机制。

四、建立胸痛中心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由于胸痛中心覆盖面广,包括观山湖区、白云区以及部分云岩区、南明区。胸痛中心成为广大患者首选,更短的治疗时间,更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高,收益人多,社会效益良好。从而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初步估算:每年5万。

附录 (第一版)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认证的组织机构

第三章 认证的组织程序及实施规则 第四章 认证标准 第一章 前言

胸痛中心是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提出的概念,通过多学科(包括急救医疗系统、急诊科、心内科和影像学科等)合作,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能力,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并准确筛查出心肌缺血低危患者,达到减少误诊和漏诊及过度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全球第一家“胸痛中心”于1981年在美国巴尔地(的)摩St.ANGLE医院建立,至今美国“胸痛中心”已经发展到5000余家。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如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在医院内设立有“胸痛中心”。美国胸痛中心协会通过对胸痛中心的认证工作大大推动了美国胸痛中心的标准化进程,推动了专业指南尤其是ACS相关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落实,使美国对ACS的整体急救水平大大提高。除美国之外,德国心血管病学会也启动了德国胸痛单元的认证工作,德国胸痛单元的认证对推动全德甚至部分欧洲其它国家的ACS的救治水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ACS救治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及指南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患者发病后就诊时间延误和就诊以后医疗系统内的延误过长,使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从而导致ACS的死亡率较高和长期预后较差,这与我国尚未广泛开展胸痛中心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2010年发表的《胸痛中心建设中国专家共识》对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国先后有十余家胸痛中心挂牌成立,并有两家胸痛中心通过了美国胸痛中心协会的认证。总体来看,我国的胸痛中心建设刚刚起步,各家胸痛中心的运作模式、管理机制和实际运作效果差别很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还没有自己的认证标准,多数是按照自己对美国胸痛中心的认识结合自身条件而设计。为使我国的胸痛中心建设达到规范化要求,急需建立中国自己的认证标准。为此,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牵头制订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以指导全国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章 组织机构

胸痛中心的认证是一个复杂、系统和持续性的工作,主要目的是推动胸痛中心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同时,必须有权威性的常设机构负责认证工作,引导全国胸痛中心的建设。

胸痛中心的建设涉及到多学科,因此应当由多个学科共同组成的机构负责胸痛中心的认证。但是鉴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多学科的联合实施条件尚不成熟。为尽早推动认证工作的开展,现阶段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成立专门的《胸痛中心认证专家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实施全国的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待时机和条件成熟时,将成立更具有代表性的多学科联合的全国性胸痛中心组织及认证机构。

认证专家委员会下设认证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工作委员会负责认证标准的制订和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常设办公室负责认证工作的日常事务,其人员组成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任命,实行动态管理。

第三章 组织程序及实施规则

凡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医院所建立的胸痛中心在实际运行至少6个月后可以申请中国胸痛中心的认证,申请认证的基本程序如下(见图1):

1.拟申请认证的胸痛中心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专用网站(http://www.daodoc.com)上注册获得认证申请编号;提交申请认证的基本要求(表格);

2.经认证办公室在线初步审查合格后,申请者在线提交正式的认证申请书及认证所要求的相关材料;形式审查合格后提交纸质材料;

3.认证工作办公室负责进行申请书及(和)认证材料进行形式审查,资料齐全后提交认证工作委员会三名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评估;

4.评估专家应在2个月内完成对认证材料的全面评估,对照认证标准和评分细则进行量化评估,并作出以下三种结论之一:①基本符合认证标准,同意进行现场核查:是指申请单位已经满足认证的基本条件和资质以及其它要素中要求必须达到的条件;②需要补充相应材料后再次评估(需明确指出补充的材料种类),提交补充材料后再次评估;③不符合认证基本条件;

5.由认证工作办公室汇总三名专家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是否进行现场核查,两名以上专家同意进行现场核查者启动现场核查程序,与三名专家协调确定具体现场核查时间,并提前1个月通知申请单位;

6.三名认证专家进行现场核查,原则上现场核查的时间是两天,核查的内容包括认证标准中的所有评审项目,并进行细化评分,按照三名专家的平均分作为最后评分。总分³90分以上者为通过认证的标准,但需要将考核情况及评分提交认证工作委员会进行讨论,至少需要7名以上工作委员会成员(含参与资料审核和现场核查的3名专家在内)参与讨论,经投票(超过半数以上同意)决定是否通过认证。

7.对于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授予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志,未通过或材料审查不合格者可以在整改至少半年后再次提出申请。再次认证时申请单位可以要求1-2名认证专家回避。

8.认证有效期为3年,申请再认证的胸痛中心应在最后有效期达到前4个月在线提交再认证申请,再认证费用减半,再认证通过者继续使用认证标志,再认证的有效期延迟至5年,未通过者收回认证标志。

9.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专用网站实时公布获得或取消认证资格的胸痛中心名称,并同步向社会公布。

认证标准

中国胸痛中心的认证标准共包含五大要素,分别是:基本条件与资质、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对ACS患者的评估和救治、持续改进、培训与教育。

要素一 基本条件与资质

胸痛中心申请认证之前必须满足此要素的全部条件。

一、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 ㈠ 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

由于胸痛中心是通过整合院内外相关优势技术和力量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的机构,既可以是在不改变现有结构基础之上实体运作的虚拟机构,也可以是重新组建的实体机构。但不论何种方式,胸痛中心的建设均要涉及到医院内外许多部门,必须有一套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协调和管理。组织机构的形式可以因不同医院的实际情况而定,但基本要求和任务是相同的。

1.医院成立胸痛中心委员会

1)由医院院长或副院长担任胸痛中心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胸痛中心委员会的建设和重大决策;

2)书面文件明确胸痛中心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3)明确胸痛中心委员会具有调动医院所有资源为胸痛中心建设和运行提供保障的权力。 2.胸痛中心医疗总监

1)指定一名医师担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且该医师经过专业认证,具备对 ACS 患者进行急救和诊断的能力;

2)书面文件正式明确胸痛中心医疗总监的职责。

3.胸痛中心协调员

1)指定一名医师担任胸痛中心协调员,协调员必须具备正确处理ACS的能力;

2)书面文件明确协调员的具体工作职责;

3)协调员每年至少参加ACS和胸痛中心相关的培训³10学时;

㈡ 胸痛中心的管理制度

健全管理制度是胸痛中心建设的必备内容之一,其基本的管理制度包括联合例会制度、质量分析会制度、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各类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如下。认证时除了提交上述管理制度外,应有实际落实管理制度的客观记录,如各类会议记录、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及照片、培训材料等。

1.联合例会制度:是胸痛中心为协调院内外各相关部门的立场和观念、共同为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而设立的专门会议,要求在提交认证材料和现场考查时均要有胸痛中心与院前急救系统(120或999)以及其它具有转诊关系的单位的联合例会制度和会议记录。

2.质量分析会制度:通过对胸痛中心运行过程中的阶段性数据分析,肯定取得的工作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制订改进的措施是质量分析会的主要内容,为胸痛中心委员会提供胸痛中心建设和运行质量的评价依据。该制度必须为质量分析会制定出标准的规则。

3.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典型病例分析会是改进胸痛中心工作质量的最有效的工作形式之一,可与质量分析会同时举行,但主要是针对急诊科、心内科等胸痛中心的实际工作人员。一般是从质量分析会中发现宏观问题,再将存在问题的典型病例挑选出来作为剖析的对象,将所有与执行胸痛中心流程相关的人员集中进行讨论和分析。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就是为病例分析会制定规则,主要内容包括会议主持人的界定、参与讨论的人员范围、举行会议的时间间隔、会议流程等。

4.培训制度:教育和培训是胸痛中心的重要职能之一,因此,建立培训制度是胸痛中心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培训制度应就培训对象及范围、培训形式、培训内容、每次培训时间、培训周期以及培训授课人员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5.其它制度:如与质量分析会制度配套的奖惩制度、各类人员值班制度等。

㈢ 医院对胸痛中心的支持与承诺

1.由院主要领导担任胸痛中心委员会的第一责任人,并主持委员会的工作;

2.医院书面承诺全力支持胸痛中心的建设与认证,承诺分配相应人力、设备和财政资源,确保认证成功,并做好监察、考核、质量控制等工作,确保胸痛中心规范化运行;

3.授予总监(主任)和协调员的充分授权,以保证工作顺畅;

4.医院与院前急救系统(120和999)签署联合救治胸痛患者的书面协议,并定期对院前急救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5.医院与基层转诊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等签署联合救治ACS的协议,并定期对基层医院、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培训;

6.医院承诺对胸痛中心在优化诊疗流程改进过程中所涉及的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优化的诊疗流程;

7.医院应为胸痛中心作出专门资金预算:在合理分配内部资源的前提下,对每个项目作出具体预算,包括内部培训、基层和社区教育、固定资产支出、技术支持、机构职能规划设置和标识、人力资源、急救单位报酬等;

8.承诺不能因无床位、人力紧张、患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等原因将ACS转诊到其它医院,以防延误救治; 9.支持并协助胸痛中心对医院进行全员培训,使在院内任何地方发生ACS的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救治。

二、胸痛急救的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

1.在医院周边地区设置醒目的胸痛中心或急诊标引指示牌,并注明急救电话;

2.在门诊大厅、普通门诊或其它所有通往急诊科的入口设立醒目的路牌;

3.在急诊科的周边区域要设置显眼的外部入口标志;4.从急诊科有地面标示线指引到导管室,以方便不熟悉的人能从急诊科快速到达导管室;

5.对其内部和外部路牌标识进行评估,寻找反馈并进行改进,以方便急性胸痛患者更快地进入急诊区域;

6.通往急诊科的入口或停车场等处应设置应急电话或标识急救电话号码,以便紧急呼救;

7.急诊科应设置急诊分诊区、胸痛门诊、急诊抢救室(或EICU)、胸痛观察室等功能区域,上述功能区应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设施(例如心电图机、氧气、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等以及急救药品);

8.急诊分诊区应易于识别且靠近抢救区,方便步行患者进入时发现;

9.急诊分诊区应配备轮椅和担架车,方便进入急诊入口的患者使用;

10.急诊分诊区配置多路电话、有传真机、无线通讯系统和相关的网络系统,以便同时接受多线呼入/呼出,并进行院内外的沟通协调;

11.急性胸痛患者达到分诊区后分诊护士应优先接诊,并进行初步评估和需要时的紧急救助;

12.分诊区有标准的胸痛分诊流程图,指引分诊护士在初步评估后将患者分流到胸痛门诊、急诊抢救室、胸痛观察室或直接送入导管室。

13.抢救室或EICU应有专人(护士或医疗辅助人员)负责胸痛患者的急救、办理手续等相关事宜。

三、急诊介入诊疗基本条件 ㈠ 导管室基本条件

1.具备能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导管室基本设备(状态良好的数字血管影像设备、监护设备——含无创和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护设备、呼吸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等生命支持系统);

常备冠状动脉急诊介入诊疗所需的各类耗材; 具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资质;

导管室过去3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量平均200例/年; 365天/24小时全天候开放能力; 导管室从启动到开放时间<30分钟;

如果心导管室暂时不可用,应启动相应方案和程序。有时心导管室会出现设备故障、进行维护或有占台现象,此时需要制定相应备用计划,确保高危患者能立即治疗。

㈡ 人员基本资质

1.至少2名以上具备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资质且能独立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副高级以上介入医师,且每人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量不低于75例;

2.具有3名以上经过专门介入辅助技术培训、熟悉导管室工作流程的导管室专职护士;

3.具有经过专门培训且获得大型放射设备上岗证书的放射技术人员;

4.所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4学时以上的介入诊疗和ACS的新知识培训,并获得证书;

㈢ 救治STEMI患者的院内绿色通道

1.有针对不同来院途径的STEMI患者的救治流程图;2.急诊科医师直接或院前急救医师通过传输院前心电图后由心内科医师启动导管室; 3.从启动导管室到导管室接收STEMI患者的时间以及介入医师到达导管室时间均<30分钟,若当前无法达到则应有具体改进措施;

4.有指引针对STEMI患者实施先救治、后收费(先手术、后补办住院手续)的专用流程图;

5.对自行来院的STEMI患者,有缩短从首次医疗接触到实施再灌注时间的具体措施;

6.对于经救护车入院或转诊入院的STEMI患者,有旨在缩短再灌注时间的绕行急诊方案;

7.有传输院前心电图的相应途径(远程实时心电图或手机照片等)以及与之配套的心电图会诊机制,若当前尚无传输院前传输心电图的能力,应有逐步实现的计划;

8.制订并落实了从首次医疗接触开始直至完成STEMI关键治疗手段结束的时钟统一方案;

9.完善的ACS数据库,并且必须包括所有ACS患者在内。

㈣ STEMI患者的住院治疗

1.应设有开放床位不小于30张的胸痛中心病房或心脏专科病房;

2.应配有不少于6张床位的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或EICU)。

四、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基本支持条件 ㈠ 学科要求

1.心血管内科的诊疗技术水平具有区域性优势,所有医生(师)每年接受有关ACS的新知识培训不低于4学时,护士不低于2学时;

2.急诊科人员均要接受胸痛及ACS的全面培训,以后每年接受新知识培训不低于2学时;

3.心血管内科与急诊科具有良好的协作关系;4.胸痛相关的其它学科如呼吸科、心脏外科、胸外科、消化科、皮肤科学科齐全或者在需要时能得到相应的学科支持;有支持急诊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及时会诊机制。

㈡ 必备的辅助检查条件

1.具备多排螺旋CT及全天候开放能力,能随时接受急诊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的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等图像处理,从接到启动CT室的指令到接受患者进行CT检查的时间<30分钟;如果目前无法达到,则应有具体的改进措施;

2.具备随时进行超声诊断的条件,包括心脏超声及主动脉超声;对于急性胸痛患者,从接到启动超声检查指令到实施超声检查的时间<30分钟;

3.运动心电图应在正常工作时间内随时可用于对低危胸痛患者的评估;

4.快速检验: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所需要的肌钙蛋白、D-二聚体、BNP等检验项目应可以在20分钟内获得检查结果,且为全天候开放项目。

要素二 院前医疗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提高胸痛患者的诊治效率是胸痛中心运作的直接目标,这要求整个胸痛中心的运作高效、流畅、有序。面对不同来源的胸痛患者,例如来自急救系统、其他医院转送、自行就诊等,胸痛中心应该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置流程,整合急救系统、转诊或急救网点医院、医院内各临床科室等医疗资源,使医务人员在遇到突发胸痛患者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选择最优、最高效的分诊与转运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妥善安置患者,从制度上优化流程,为后续抢救赢得时间与机会。

一、与当地医疗急救服务系统建立正式合作关系,须符合下列至少四项条件:

1、定期举行联席会议(早期至少每3个月、以后每半年一次)并详细记录讨论的内容和达成的协议(应有具体的讨论内容:如制定流程、改进工作、协调冲突、区域合作等);

2、胸痛中心与院前急救系统共同进行病例回顾,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并有改进措施,和取得的进步;

3、为简化和规范ACS患者的救治流程,医院应评估和分析现有的急救模式和调度方案,对急救系统的现有急救模式提出改进建议,提供正式的(医院胸痛绿色通道与EMS无缝连接的)书面材料,包括流程图、文字、表格等,列出具体的部署和双方要共同达到的目标;

4、以书面形式列出根据不同地域、距离和再灌注策略确定运送ACS患者到能实施PCI的医院的方式和标准,制定快速转诊和接收患者的方法和流程;

5、与医疗急救系统合作,共同制定和完善各项流程,尽早实施或完善远程传输院前心电图至胸痛中心的能力和设备,若当前无法实现实时传输院前心电图,应每年对院前急救人员进行心电图培训,提高其识别ACS心电图的能力;

6、急诊调度中心应参与认证工作及胸痛中心建设方案的制定,需提交正式合作文件;

7、在救护车、急诊科及心内科值班医师之间部署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立相应流程,将转诊来的所有STEMI患者直接送入心导管室;

8、急救人员从接诊现场能直接启动心导管室或通过传输院前心电图后由院内心血管医师启动导管室。

二、与急救中心制定相互服务、合作和交流的正式条款,必须至少符合下列四项条件:

1、与急救中心合作,演练STEMI救治流程;

2、与急救中心协作,为社区提供ACS培训课程;

3、与急救中心和调度中心合作,培训心脏病早期识别、治疗以及 ACS 体征和症状的相关知识;

4、培训不同级别的院前急救人员(如初级、中级急救技术人员等);

5、与院前急救系统使用相同的溶栓方案;

6、向院前急救系统提供有关STEMI患者转诊和接收流程的快速通路方案的培训;

7、培训急救中心采集和传输心电图的能力;

8、与急救中心共同寻找可改进流程和提高ACS患者治疗效果的其他措施;

9、与急救中心一起使用流程改进程序来改进流程。

三、与急救中心使用相同的时间参数,衡量治疗效果改善情况,并不断改进救治流程(胸痛中心的数据库中应包含下列指标)。从急救中心接诊开始,计算下列时间:

1、呼救到出车时间;

2、出车到接触病人的时间

3、首次医疗接触到再灌注时间;

4、首次医疗接触到完成首份心电图的时间;

5、首次医疗接触到启动心导管室的时间;

6、患者出现胸痛到拨打急救电话的时间;

7、拨打急救电话到首次采集心电图的时间;

8、转运PCI时,从拨打急救电话到再灌注的时间。

要素三 对急诊胸痛患者的评估及救治

胸痛中心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ACS、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致死性疾病的能力,减少误诊、漏诊,防止过度治疗以及改善临床预后的目的。要素三主要包括快速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临床甄别、典型ACS(STEMI、NSTEMI、UA)的诊断方法、评估手段、危险分层、辅助检查策略和时机及低危ACS、不明原因胸痛患者的相关诊治方法,并不断优化和改进ACS诊治流程。

一、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快速甄别

此部分的重点是在急性胸痛患者就诊后早期进行病因的初步判断以及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高危胸痛患者的识别。1-5条为必须达到的条件,6-8条如果目前达不到,则应有改进措施争取在半年内达到。

1.制订急性胸痛诊疗流程,指引首诊对胸痛的原因做出快速甄别;

2.制订急性胸痛分诊流程,指引分诊护士在进行分诊初步评估时快速将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识别出来并尽快送进急诊抢救室;

3.所有首次接诊急性胸痛患者的医师和护士均应接受上述流程、ACS、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症状和体征的培训;

4.所有急性胸痛患者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由急诊医师初步解读;

5.急诊医师初步判断为ACS的患者,心血管内科医师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或通过远程12导联心电图监护系统进行远程确认心电图诊断;

6.初步诊断怀疑主动脉夹层或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应在30分钟内进行主动脉或肺动脉CTA检查;

7.临床初步评估急性胸痛病因难以确定的高危患者,应在60分钟内进行“胸痛三联CT扫描”(即同时完成冠状动脉、主动脉和肺动脉的CTA扫描);

8.建立床旁快速检验手段,首次医疗接触后20分钟内完成肌钙蛋白、D-二聚体、BNP的快速监测。

说明:提供流程图、培训资料、签到表、照片或视频资料、数据库中近半年的统计资料。

二、对出现典型 ACS 症状患者的评估

主要包括ACS(STEMI、NSTEMI、UA)的诊断方法、评估手段、危险分层、辅助检查策略和时机,重点是不断优化和改进ACS诊治流程。认证要求胸痛中心参照最新指南,制定ACS处置流程,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规范、可行的诊断、危险评估和相应治疗,还包括溶栓策略、PCI选择、术后指导等。大量的流程图设计是这部分内容的特点,对流程图的设计,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1、针对 ACS 症状(包括非典型症状)制定详细的急诊分诊方案,该部分为必须全部满足的条件。

1)必须由参加过正式急诊分诊培训的护士承担分诊工作,如果在第一时间接触患者的不是急诊分诊护士,那么此人必须接受过识别 ACS 症状的培训;

2)建立评估流程,对前来就诊的疑似ACS的患者进行初始评估;

3)如果在急诊分诊时没有第一份心电图,则接诊护士应立即采集标准12导联心电图;

4)建立流程确保护士初始评估判断为高危ACS的患者能立即得到急诊医师的评估;

6)急诊医师应把心电图解读结果进行记录和标注; 7)对于经救护车入院的患者,如果不能从急救现场远程传输院前心电图,则应有方法确保胸痛中心急救人员接诊时能立即看到心电图;

8)应确保急救中心送来的疑似 ACS患者有病床可用; 9)最好从首次医疗接触(如果目前不具备条件,至少应从分诊)开始,为ACS患者建立急救病例及数据库,对每一位ACS患者的诊疗过程均进行以时间轴为线索的记录和跟踪。

10)建立因非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ACS时的救治流程,并进行医院的全员培训。

2、STEMI患者从急诊科到开始再灌注的诊治流程,须至少符合下列三项条件(其中前两条为必须具备的条件):

1)根据最新的STEMI诊治指南制定标准的用药方案; 2)建立院前或急诊启动导管室的流程;

3)建立相关流程,确保被启动的介入医师在10分钟内回复;

4)STEMI诊治流程适用于因 ACS 入院或因无关诊断入院但发生 STEMI(入院诊断误诊或院内发生的)患者的治疗程序,并规定所有团队成员在 STEMI 治疗流程中的职能和责任。

3、与其他急救系统和非PCI医疗机构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建立转院流程和方案,简化转运流程,应有专线电话或程序化的联络路线图启动转运流程,以确保联系畅通。以下三项中第一和第三项为必须具备的条件。 1)该流程包括缩短入门到再灌注时间的策略; 2)院前急救医师拥有启动溶栓或PCI的权限; 3)建立相关流程,对STEMI患者采用以下后续治疗步骤:转诊到具备急诊PCI能力的医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或进行溶栓治疗。该流程必须至少符合下列四项条件:

a)制定相关流程确保所呼叫的医师在10分钟内回复; b)心脏科和急诊医师合作,实施所有再灌注方案; c)如果需要其它单位参与转诊服务,例如空中转运或地面运送服务等,应与之签订书面协议,详细规定其参与服务的质量和保障,例如设备情况、时间控制等;

d)建立相关流程,明确溶栓后的转运时机和方案,包括对溶栓失败后进行补救PCI的方案以及对溶栓成功后的冠状动脉造影时机的选择;

e)只有无法按指南建议的时间范围内实施转运PCI的情况下,才考虑溶栓治疗;

f)建立相关制度,对未达到预定再灌注目标的患者进行审核和总结,通过查看具体参数和流程,了解哪些环节出现纰漏,可在以后的流程中改进;

g)使用流程改进工具,减少STEMI治疗流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4、建立相关流程,对因NSTEMI 或 UA 送至胸痛中心的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

与STEMI一样,NSTEMI 或 UA 也需要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因为血清肌钙蛋白和/或 CK-MB 水平在新发症状几小时内可能无法检测出来,所以在初始评估要考虑此种情况,不能完全依赖生化标记物的结果。以下条件中1-6项为必须具备,7-13项中至少具备三项。

1)确定心肌生化标志物诊断NSTEMI的标准界値,生化标志物中必须包含肌钙蛋白;

2)制订风险分层方法,在对 NSTEMI 或 UA 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时,应运用公认评分工具,例如GRACE评分等;

3)对临床考虑 ACS但不能确诊的患者进行胸部 X 线检查,排除其他胸痛疾病,例如气胸、胸膜炎等,并酌情行冠脉CTA及主动脉CTA检查,以进一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及排除主动脉疾病;

4)制订对NSTEMI 或 UA重复心电图检查的时间间隔和/或进行持续 ST 段监护,NSTEMI或UA可能会随时变化为STEMI,此举的目的是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再灌注策略;

5)强调一旦NSTEMI或UA转变为STEMI,应立即按STEMI流程执行后续治疗;

6)根据NSTEMI或UA指南制定用药方案;

7)建立相应流程,可以迅速将NSTEMI或UA患者从急诊科或留观区转入住院部,在转移过程中,应尽可能考虑各种细节,避免延误;

8)制定当患者因其他诊断入院但最终诊断为NSTEMI 或 UA 时的后续处理程序;

9)基于具体诊断(STEMI、NSTEMI和UA)给予详细的出院指导。出院指导中应明确说明诊断、预后、随访检查时间和注意事项等;

10)向患者说明ACS体征和症状、何时复诊以及可能需要再次呼叫急救系统或到急诊科就诊的具体体征和症状;

11)为 ACS 患者提供医疗监督方案(包括心脏康复方案);

12)为患者提供心电图复印件,以便下一次就诊时,可前后对比心电图;

13)为患者提供冠心病急救、预防的知识性宣教小册。

三、对低危 ACS及不明原因胸痛患者进行评估

对低危胸痛患者,应给出具体的评估方法,确保既不浪费医疗资源又不漏诊。可采用的方法包括:短期住院、门诊留观、影像学检查、心脏负荷试验、心脏生化标志物等。对于那些因胸痛就诊而排除ACS的低危患者,出院后应随访,并记录整理成数据库。

1、制定流程,对可能不是ACS的胸痛患者进行初筛,流程图中应尽可能全面考虑其他非心源性疾病;

2、制定流程,按指南要求使用危险分层工具如GRACE积分等对低危患者进行风险分层;

3、明确指出心脏生化标志物的阳性诊断标准,如果使用单一心肌标记物,应使用肌钙蛋白;如果检测多种标志物,其中至少包括肌钙蛋白。要注明心肌标志物的“获得时间”,最佳时间为20分钟或更短;

4、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心肌标记物检测和心电图监测,应满足以下三项:

1)如果检测单一标记物,使用肌钙蛋白;如果检测多种标志物,其中至少包括肌钙蛋白;

2)初始心电图和/或持续 ST 段监护结果为阴性时,按规定的时间定期复查心电图;

3)症状复发或恶化时,重新采集 12 导联心电图。如果第一份心电图不能确诊,但患者仍出现相应症状,应该按照 15-30 分钟的间隔重复心电图检查;

5、有专职的心脏运动负荷测试和/或影像学检查时的负责医师,负责检查、结果汇报,确保有连续的监管方案,并满足以下要求:

1)建立流程,按照最新指南进行心脏负荷测试,列出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

2)如果7天内未行心脏运动负荷试验,应有相应流程重新评估; 3)门诊患者若需要行心脏负荷试验,但无法及时完成,则应安排入院;

4)规范运动负荷试验,包括检查时间、人员配备、设备要求,必须配备除颤仪以及常用急救药品;

5)建立流程,明确低危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

6)可行一项或多项负荷试验:标准等级运动负荷心电图、核素负荷(锝、铊、运动或药物)、超声负荷(运动或药物),制订冠脉CTA成像替代心动负荷试验的适应证。

6、建立流程,对负荷试验异常的患者进行评估,有诊断、治疗和收入院标准,流程要明确指南出处;

7、针对经过辅助检查及临床评估判断可能为STEMI、NSTEMI 或 UA 的低危胸痛患者制定相应的流程和路径,包括:

1)STEMI相应流程——及时开始再灌注治疗(如上所述);

2)NSTEMI相应流程——及时开始相应治疗(如上所述);

8、如果新发严重症状、心电图缺血变化或严重心律失常,应有相应流程,以便能及时完成再次评估、立即开始适当的治疗;

9、建立流程,为最初在急诊科诊断为胸痛但心脏生化标志物和心电图阴性并出院的患者,给予适当药物治疗并安排随访复查。

1)在患者出院前,主治医师制定出院带药和门诊治疗方案;

2)如果需要对门诊患者进行负荷试验,要根据最新指南及时完成该试验;

3)出院 72 小时内,由主治医师或心脏科医师进行随访。必须对患者进行复查,在排除ACS后进一步评估引起胸痛的可能病因;

4)出院时应说明出现类似症状或症状恶化时应及时采取哪些措施;

5)出院时告知容易诱发心脏病的行为;

6)提供出院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的具体建议(戒烟、节食/减重、锻炼),分发冠心病预防及急救的小册子;

7)告知出院患者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即Framingham评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

说明:要素三种除有特别说明的条款外,均为必须达到的条件,需要提交各种流程图、管理制度、教育计划和实施教育的资料(小资料册)、照片或视频等材料。

要素四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胸痛中心认证工作的精髓,要求胸痛中心具备各类督促流程改进的措施和方法,并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实施相应的流程改进计划。

1、要求提交原始流程图以及最新流程图,证明为流程改进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评审人员到现场检查时会查看流程图,将看到的实际流程与流程图本身进行比较。

1)制定流程改进和质量监控计划,应有相应的规范流程制订和改进的管理制度并建立流程改进机制;

2)胸痛中心管理层应对ACS患者的诊疗流程进行长期的质量监督和评估,根据流程执行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节点,明确监管和改进计划。在流程改进计划中,应对某些关键节点进行详细说明,开始时选择少数几个指标,避免节点太多导致混乱和脱离实际。例如可以选择第一次采集心电图的时间、生化标记物的获得时间等,给出评估和审查的标准,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3)对参与流程改进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使他们理解流程改进的重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根据具体实践共同研究出使各方均能切实完成的流程。记录项目参与人员的培训记录、签到表。培训课程的日期、时间、内容和地点,以及参与人员的数量及其所在科室信息等。建议同时提供培训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4)必须掌握流程改进的具体方法,比如数据归纳、总结、对比等,并学会使用标准的流程图制作方法;

5)必须建立严格的时钟同步系统,并有逐步改进的记录;

6)对执行流程的责任人的工作表现给出反馈和评估,并进行适当奖惩和改进措施;

7)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可对未达到机构预定目标(通常是以D-to-B时间等作为标准)的AC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延误的原因并制订改进策略;

8)对各种需要记录的时间节点定义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规定,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明确这些定义并理解其重要性。

2、应提供至少6个月以上的数据,并且通过下列至少五项以上指标证明,通过流程改进已改善ACS患者的疗效或呈现改善的趋势,用真实数据显示流程改进的成果。以下这些数据各单位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具体情况,选择全部或部分指标进行数据整理和追踪,并建议定期形成直观的图表和文字材料,便于审查与总结。

1)缩短了首次医疗接触到首次心电图时间; 2)缩短了首次医疗接触到医师解读心电图的时间; 3)缩短了入门到生化标志物结果的时间;

4)D-to-B时间已明显缩短,平均时间应在 90 分钟以内,且至少75%的病例能达到此标准,或者目前至少50% 的病例达到此要求,且已制定合理计划以确保在通过认证后的第1年内达到 75% 的合格率;

5)首次FMC-to-B时间已经逐渐缩短; 6)STEMI患者的死亡率已降低;

7)从急救现场远程传输心电图的比例增加; 8)急救人员在现场确定STEMI 的能力已提高; 9)从导管室团队启动时间已缩短(非正班时间); 10)从确认第一个心电图提示STEMI 到进入心导管室的时间缩短;

11)非PCI机构与PCI机构之间的转诊时间缩短; 12)对于溶栓治疗者,D-to-N或FMC-to-N时间缩短; 13)对于转运PCI患者,door-in and door-out(入门到出门)的时间已缩短;

14)ACS 漏诊率降低(因 ACS 在 72 小时内再次回到急诊科)。

15)改善社区教育(出现症状后2小时内就诊的患者比例增加)。

3、流程图制订和改进的基本要求

1)将从急救中心接听急救电话到将患者送到急诊科的过程制成流程图,目的是通过流程运作,简化中间环节,缩短急救单位将 ACS 患者送到急诊科的时间,其中包含关系流程图(所谓关系示意图,是指将参与流程的每个单位、每个工作模块与相应的工作人员联系起来,这样能做到各负其责,使工作人员充分了解自己需要执行流程的哪一步。),而且该流程图必须被列入医院新员工培训手册之中。要通过认证,必须完成该项目;

2)对于自行前来急诊就诊的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流程图要从进入急诊科开始、到第一次开始采集心电图结束;

3)对于心电图提示STEMI的患者,急救治疗流程图包括从FMC到确诊再到再灌注或转诊到 PCI 机构的全过程,此流程应包含关系流程图;

4)NSTEMI和UA患者的流程图从FMC到转诊或开始治疗的全部过程,从确定FMC开始,到患者离开急诊科结束,包括症状的评估、生化标志物检查策略、心电图注意事项、转移地点(当前机构或转诊到另一机构或转运到导管室)以及其他内容。要通过认证,必须完成该项目。患者可能自行到急诊科,也可能由急救单位从家中或另一机构送到,或者也可能是其他科室突然发生ACS的情况,救治这些患者的标准流程应该相同。上述流程图的制订应包含关系流程图在内;

5)对 ACS 低危或无法确定病因的患者进行评估的流程图包括从进入急诊科到转移到其他地方或转诊到其他机构(或科室)的过程。从排除 ACS 症状、且已判断为低危开始,到进入观察病房或出院结束。要通过认证,必须完成该项目。对于已收治到病房但没有进行 ACS 患者常规治疗的患者,需要建立流程以继续观察是否还存在或者新发ACS 体征和症状,为他们采集心电图并迅速引导到相应路径中去,上述流程应包含关系流程图。

要素五 培训与教育

教育和培训工作是胸痛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职责之一,因为胸痛中心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在合适的时间内将合适的胸痛患者送至合适的医疗机构接受合适的治疗”的机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胸痛中心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建立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胸痛患者的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以提高急诊胸痛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由于胸痛中心建设所涉及到的部门较多,例如在医院内部,除了以心血管内科和急诊科为核心外,心脏外科、胸外科、呼吸科、皮肤科等相关临床学科、放射科(含CT室)、超声科、检验科等辅助检查科室以及医务管理等部门均与胸痛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与日常运作具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胸痛中心必须与当地的医疗急救部门即120系统和周边的基层医院或社区医疗单位等进行紧密的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其技术和社会效益。因此,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整体的救治原则、快速反应体系、协同和管理机制以及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但上述原则通常是由心血管内科和急诊科协调制订,其它相关部门对胸痛中心的运作原则、要求、体系和各项流程并不了解,必须经过反复的教育和培训,使胸痛中心所涉及到的各有关部门、人员在全面了解胸痛中心的主要目标和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才能使整个胸痛中心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各部门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胸痛中心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最终达到提高区域性协同救治水平的目的。

胸痛中心的培训和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㈠ 胸痛中心所在医疗机构的培训,又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层次。

1.针对医师的培训:必须满足以下全部项目。1)已制定医学继续教育计划;

2)每年为胸痛中心的所有执业医师进行有关 ACS 病理生理学和/或早期诊断和/或治疗、ACS相关的最新指南的培训;

3)心脏科医师或急诊科医师定期就最新指南对其它专业医师进行正式培训;

4)对全院医师进行院内发生ACS的处理流程培训 5)定期就胸痛中心工作路程、ACS患者治疗及心脏病早期发作和识别等基本知识对胸痛中心的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行强化培训;

6)向医疗人员定期展示 ACS 病例总结(即胸痛中心的质量分析会和典型病例分析会),以达到进行持续教育和改进流程的目的。

说明:需提交培训计划、继续教育课程的时间表、课程目标和签到表、文字和图片、视频资料等。

2.针对ACS护士的培训:对于护理ACS患者的所有护士,每年都要进行与 ACS 有关的继续教育、资质认证或培训,需满足以下至少三项:

1)心电图诊断知识培训,使接诊、护理ACS的护士能够识别急性心肌缺血、严重心律失常;

2)能够采集12导联和18导联心电图;

3)每年进行ACS基础知识培训:与性别或年龄相关的ACS症状差异、有关早期诊断 ACS 的培训、有关 ACS 病理生理学和治疗的培训、有关 ACS 前驱症状的培训、合并ACS症状的其他并发疾病识别等。

4)针对胸痛中心所制订的ACS流程图的培训; 5)有关ACS最新指南的培训。

说明:此类条款是对护士培训的要求。在诊疗流程中各个环节所有护士都需要证明已通过本单位的资格认证。护理培训是成功运营胸痛中心的基础。胸痛中心需要每年提供有关胸痛流程的培训,作为其总体护理培训计划的一部分。建议选择的培训主题有:心电图解读、心脏生化标志物基本知识、ACS 症状和体征、运动负荷测试、疾病再发的预防、药物治疗、PCI介入治疗基本知识、临床路径以及有关ACS 的其他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让护士掌握更深入、更丰富的知识,更好地理解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

认证时需提交培训计划(含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内容、授课人员、受训人员类别及人数)、实际培训日期、时间、课程、授课人在内的签到表,以及每个护理单位和护士的资格认证列表。

3.医院全员培训,至少包括以下6项。

1)制订针对全院工作人员的全员培训计划,并得到医院管理层的支持;

2)已经完成针对管理层的培训计划,使医院管理人员理解胸痛中心的工作内容和意义;

3)已经建立针对全院心血管和急诊科以外的其他医师的年度培训计划,使全体医师掌握ACS症状的识别、诊断方法、紧急处理、心肺复苏以及院内发生ACS时的处理流程;

4)已建立针对非心血管和急诊的其它专业护士的培训计划以及医疗护理章程,对所有护士进行ACS培训;

5)已建立培训计划,对所有辅助员工(医疗辅助人员包括从事辅助护理、药剂、检验、辅助检查、挂号、收费、管理、保洁、保安等工作的人员)进行有关 ACS症状和体征、心脏病早期发作时紧急救治、遇到急性胸痛患者后应遵循的流程培训;

6)为胸痛中心的所有新员工在入职培训期间进行胸痛中心的专门培训;

7)非胸痛中心的其他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中应包含胸痛中心的相关内容;

8)已与本单位体检部门或者保健部门合作,定期为员工体检以确定员工是否有患 ACS 的风险;

9)为本院员工ACS知识培训,提供戒烟、营养和其他心脏健康的课程,可使用数据证明在经过培训后其内部员工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说明:需要提供培训计划(含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内容、授课人员、受训人员类别及人数)、课程讲义、签到表、培训现场照片、视频等实证材料。

㈡ 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

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是胸痛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申请认证时必须满足以下至少5条以上条件,其中1)、5)、7)条为必备条件。

1)胸痛中心已与周边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胸痛急救协作关系,签署了包含胸痛患者的转诊及人员培训在内的合作协议,至少提供与5家以上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协议; 2)已制订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ACS、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急性胸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常规等培训资料;

3)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制订了针对STEMI患者的再灌注治疗策略和流程图,包括实施转运PCI或溶栓治疗的适应证、禁忌症;

4)制订了针对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心肺复苏水平的培训计划;

5)已经在至少5家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上述培训计划;

6)建立了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效果和急救技术水平的考核机制;

7)至少提供以下2项以上的指标说明基层医疗机构对STEMI患者的救治水平提高:①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的时间;②首次医疗接触到明确诊断的时间;③首次医疗接触到溶栓时间;④首次医疗接触到负荷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时间;⑤转运PCI患者的入门-出门时间(Door-in and door-out)。

说明:需提交协议书、培训计划、培训材料、签到表、数据库统计图表、照片、视频资料。

㈢ 社区教育 社区人群教育是指胸痛中心积极参与对社区内外进行有关早期心脏病发作的体征和症状以及适当治疗方法的培训,这是胸痛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胸痛中心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并积极致力于通过对公众进行培训来降低心脏病发作死亡率。其中对社区人群的教育是缩短从发病到就诊时间的最有效手段。

1.为社区人群提供ACS症状和体征以及心脏病早期诊断的培训,至少包括下列项目中的五项:

1)通过定期举办讲座或咨询会,向社区提供有关心脏病症状和体征以及早期诊断的培训;

2)向社区发放有关心脏病症状和体征以及早期诊断培训的书面材料;

3)提供“及时处理心脏病相关症状”的处理方法和急救措施,为社区进行疑似ACS体征和症状的培训;

4)胸痛中心向社区提供心脏健康筛查服务; 5)通过网络提供心脏病的体征和症状以及早期诊断的培训;

6)向学龄儿童提供有关心脏病体征和症状以及早期诊断的培训;

7)向社区提供饮食健康及营养课程培训指导; 8)向社区提供戒烟课程;

9)向社区提供体育锻炼的培训指导; 10)向公众宣传拨打120急救电话的重要性; 11)向女性提供有关心脏病体征和症状以及早期诊断的培训;

12)参与社区健康评估、体检与咨询;

13)有数据表明社区培训计划的成果以及社区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

2.为社区医疗保健人员提供有关ACS体征和症状以及心脏病早期诊断的培训。至少满足以下一项。

1)胸痛中心社区医疗保健人员按照ACS的最新指南进行继续教育; 2)胸痛中心为初级保健医师提供资源和书面材料,用于对其所在社区医疗机构员工或单位员工进行有关心脏病症状和体征以及早期诊断的培训。

推荐第3篇:胸痛中心会诊制度

胸痛中心会诊制度

急诊胸痛患者初步诊疗后,若对于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不清、以及病情危重需会诊者,应及时申请会诊。

一、心血管科会诊

由经治医师结合患者病情及心电图表现,疑为心肌梗死或不能明确诊断,需要心血管科医师会诊时,通知急诊科护士电话急会诊,认真书写病历。心血管科医师接通知后必须立即前往,并在10分钟内到位会诊并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

二、重症医学科会诊

对于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通知急诊科护士电话请重症医学科会诊医师急会诊,详细记录病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重症医学科医师接通知后必须立即前往,并在10分钟内到位会诊并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

三、在对急性胸痛进行鉴别诊断时,需呼吸科、胸外科、消化科、皮肤科等其它相关学科的支持时及时请相应科室会诊,应邀会诊科室医师接到会诊通知后10分钟内到位会诊并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

上述各项会诊,均应由申请会诊医师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工作,详尽报告病史及诊治经过,并全程陪同,做好会诊记录。应邀会诊医师要深入了解病史、详细体格检查,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会诊意见。申请会诊医师要认真实施会诊意见。

ⅹⅹ医院 2016-10-11

推荐第4篇:胸痛中心一级质控方案

XX市胸痛中心一级质控指标与方案

1.急诊或120首次心电图完成并远程传输时间30% 3.抽血化验肌钙蛋白检验报告时间30%;绕行急诊比例达到50%。自行来院且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绕行CCU直接送入导管室的比例>50%。

12.超过50%的STEMI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初次PCI),在医疗接触中确诊的患者中,该比例应当大于95%。13.针对ACS患者的再灌注策略:

(1)STEMI:应当根据发病时间选择再灌注策略。若D2B时间小于90分钟可选择PCI,而当D2N时间小于30分钟时可选溶栓疗法。 (2)NSTEMI/UA:应当根据NSTEMI/UA患者不同的危险分层选取相应的再灌注方法。极高危患者应当在2小时内行PCI;高危患者应当在24小时内尽快行PCI;中危患者需要在72小时内行择期PCI;低危患者应当进行早期保守治疗。

14 用药评估:注意用药,包括抗血小板、β-阻断、ACEI / ARB以及他汀类药物。

15.门诊医师数据录入数量、质量控制:分诊及时,首次心电图完成

中国胸痛中心质控指标:

推荐第5篇:胸痛中心建设步骤王乾坤

胸痛中心建设步骤:

1) 成立胸痛中心委员会:由业务主管院长担任主任委员,相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胸痛中心委员会,明确各委员职位及职责并制定承诺函。

2) 网站注册,成为会员:登录网站www.daodoc.com(中国胸痛中心)填写医院信息并上传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扫描件或照片完成机构注册。

3) 制定胸痛中心相关规章制度:如联合例会制度、质量分析会制度、典型病例讨论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等规范胸痛中心的运行。 4) 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认证前至少在云平台上http://data.chinacpc.org/ 有六个月的数据。认证要求对所有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录入不低于75%,ACS病例录入为100%。如果数据不足6个月,建议补填。

1.先对STEMI病例根据病例进行补填,尤其是做了急诊PCI的病例进行认真填写并进行统计分析,如:急诊PCI手术量、D2B时间、FMC2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的时间,溶栓人数与比例等。

2.其次对NSTEMI/UA患者数据进行补录,尤其对做了紧急PCI患者进行重点补录。

3.对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病例进行补录。4.对其它胸痛患者适当选择录入。 从今天起,应制定数据录入、管理维护的相关规定,对每天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数据要及时进行填报。 5) 流程制定及优化:

1.根据患者来源分类有四个主要通道,具体包括:自行来院患者,120转运患者,基层医院或其他非PCI医院转院患者,院内因非心源性疾病住院突发心脏病的患者。每个通道每个重要的病种都有对应的流程。

2.根据病种分类主要有STEMI,NSTEMI/UA,以及其他非ACS患者(包括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气胸,以及其他需要转入其他科室的胸痛患者)。

3.在定义流程的时候要关注不同的角色所做的工作以及他们之间的协同。

4.在有主要参与方参加的情况下,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中心医院的核心流程图(推荐使用Visio画图工具)。制定流程时应当考虑简化步骤、提高效率,有效控制风险点,优化配置等要素。制定好的流程应当具有明确性和规范性。

5.将制定好的核心流程以会议培训、印刷材料、上墙张贴等形式,对主要参与方进行相关流程培训,尤其对于新入职员工要进行必要的流程培训。

6.运行制定好的流程3-6个月后,在相关会议上讨论运行效果,评估手段可以包括重要时间点趋势图分析,典型病例分析等,同时鼓励流程相关人员针对运行流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是否能够通过优化流程解决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根据讨论结果优化流程,并及时将新流程投入运行。每隔一段时间,如此反复,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实现流程的不断优化。 需要制定的流程及部分模板见附件。

6) 时钟同步: 制定相应制度确保院内时钟统一,并安排专人负责。 7) 院内外标识: 改进院内外现有标识指引,方便引导患者尽快找到医院急诊科。

8) 与120机构及网络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胸痛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与院前急救系统,基层网络医院的配合,共同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落实胸痛患者救治流程培训,提高整体区域救治水平。 9) 会议及培训

1.定期举行联合例会、质量分析会、病例讨论会,共同促进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2.针对院内医护人员、120医生,基层及网络医院医护人员、社区人员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逐步开展培训。(所有的会议、培训,建议尽可能保留资料讲稿、会议记录、签到表、照片等)。具体需要培训的内容见下文。

需要制定的流程大致包括(认证标准里对应的流程图): 1.45 导管室激活流程图,包括备用导管室启动机制。 1.46 需上传心导管室备用方案及流程图。 1.47 需上传先救治后收费的专用流程图。 1.49 需上传基于心电图无线传输的远程会诊、现场会诊的制度或流程图。

1.50 需上传能体现胸痛鉴别诊断会诊和协作机制的流程图及会诊制度。

2.10 需上传急性胸痛分诊流程图。 2.12 需上传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图。

2.14 指引首次医疗接触人员在接诊急性胸痛患者后10分钟内完成12/18导联心电图检查的相关流程图。

2.18 需上传ACS诊治总流程图,请注意要包含不同的来院方式。 2.20 需上传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总流程图。

2.21 需上传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的关系流程图。请注意要包含不同来院途径。

2.24 需上传经本地120救护车入院的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的流程图。

2.25 需上传自行来院STEMI患者绕行CCU方案流程图。 2.26 转诊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方案流程图。 2.27 需上传先救治后收费的流程图。

2.30 需上传转送流程图(从急诊科转送至导管室)。 2.34 需上传本院的溶栓操作流程图。

2.37 需上传NSTEMI/UA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及再次评估的流程图。 2.38 需上传NSTEMI/UA患者从确诊到完成关键诊疗的关系流程图。 2.44 需上传胸痛鉴别流程图。(尽可能全面考虑其他非心源性疾病) 2.46 需上传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后续处理流程图。

2.47 运动负荷心电图执行流程图(其中要包括突发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和根据试验结果所采取的不同处理策略)。

2.48 次选心脏负荷试验执行流程图(其中要包括突发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和根据试验结果所采取的不同处理策略)。

2.51 需上传院内其他科室或其他地域发生ACS的救治流程图。 2.56 需上传本院制定的主动脉夹层诊治流程图。 2.57 需上传本院制定的急性肺动脉栓塞筛查流程图。 5.11 需上传如何进行流程改进的流程图。

医院需要实施的培训有:

胸痛中心所在医院的全院培训,分为以下层次(请保存培训计划、讲稿、记录、签到表、照片)

1.针对医院领导、医疗管理、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在胸痛中心建设和流程优化过程中需要医院解决的主要问题。

2.针对胸痛中心核心科室专业医师和护士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⑴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

⑵胸痛中心的时钟统

一、时间节点的定义及时间节点管理要求。⑶各项管理制度。 ⑷ACS、STEMI、NSTEMI/UA临床症状、诊治指南;急性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指南。

⑸胸痛中心的救治流程图,如分诊流程、急性胸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流程、STEMI从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溶栓、NSTEMI/UA的危险分层及治疗流程图等。

⑹溶栓治疗的标准操作规程(筛查表、溶栓流程图、结果判断、并发症处理)及转运至PCI医院的联络机制。 ⑺心电图识别。 ⑻心肺复苏技能。

⑼胸痛数据采集及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填报。 3.全院医、药、护、技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⑴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 ⑵胸痛中心的时间节点管理要求。 ⑶院内发生ACS或心脏骤停的处理流程。

⑷初级心肺复苏技能,此项培训应包括讲课、演示及模拟操作。 4.全院医疗辅助人员及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院内紧急呼救电话、心脏按压的基本要领。 5.120相关人员培训(请保存培训计划、讲稿、签到表、照片) 培训内容包括:

急性胸痛的急救常识、高危患者的识别、ACS及心肺复苏指南。 6.对本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请保存培训计划、讲稿、记录、签到表、照片、考卷及成绩表) 培训内容包括:

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急性胸痛快速转诊机制及联络方式、高危急性胸痛及ACS早期症状识别、心电图识别诊断、初级心肺复苏技能。

7.社区教育 (请保存培训计划、记录、照片) 培训内容包括:

早期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和体征的识别以及紧急自救的培训,向公众宣传拨打120急救电话的重要性,心肺复苏技能的基本培训和教育。 王乾坤2018年7月4号 总结资料

推荐第6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五版)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2015年11月修订)

胸痛中心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的机制,通过对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现状的分析,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所确立的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以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能力的医院为核心,通过对医疗资源的整合建立起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以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为实现此目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共包含五大要素,分别是:基本条件与资质、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和救治、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培训与教育、持续改进。

要素一 基本条件与资质

胸痛中心申请认证之前必须满足此要素的全部条件。

一、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10分)

由于胸痛中心是通过整合院内外相关优势技术和力量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的机构,既可以是在不改变现有结构基础之上实体运作的虚拟机构,也可以是重新组建的实体机构。但不论何种方式,胸痛中心的建设均要涉及到医院内外许多部门,必须有一套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协调和管理。组织机构的形式可以因不同医院的实际情况而定,但基本要求和任务是相同的。

1.医院发布正式文件成立胸痛中心及胸痛中心委员会,要求:

1)由医院院长或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胸痛中心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胸痛中心委员会的建设和重大决策;(2分,资料)(1.10)

2)书面文件明确胸痛中心委员会的工作职责;(1分,资料)(1.11)

3) 明确胸痛中心委员会具有调动医院所有资源为胸痛中心建设和运行提供保障的权力;

(1分,资料)(1.12)

4)胸痛中心成立并实际运作至少6个月以上才能申请认证。(1分,资料)(1.13) 说明:1.10-1.13 需上传医院正式文件的扫描件。 2.任命胸痛中心医疗总监,要求:

1)医院正式任命一名具有心血管内科专业背景的高级职称医师担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且该医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能必须具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性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急性胸痛患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紧急救治能力;(1分,资料)(1.14)

2)正式文件明确胸痛中心医疗总监的职责;(1分,资料)(1.15) 说明:1.14-1.15需上传以下材料: 1医疗总监任命文件的扫描件 2明确医疗总监职责的正式文件

3 医疗总监的专业资质文件:资格证书和职称证书

3.任命胸痛中心协调员,要求:

1)指定一名具有急诊或心血管内科专业背景的医师担任胸痛中心协调员,协调员必须具备正确处理ACS及其它急性胸痛的能力;(1分,资料)(1.16)

2)书面文件明确协调员的具体工作职责;(1分,资料)(1.17)

3)协调员每年至少参加ACS和胸痛中心相关的培训不少于10学时。(1分,资料)(1.18) 说明:1.16-1.18需上传以下材料:

1协调员的任命文件的扫描件 2专业资格证书及职称证书的扫描件 3近1年的培训或继续教育证书的扫描件 4协调员的资质介绍与工作职责

二、医院对胸痛中心的支持与承诺(6分)

胸痛中心建设需要医院的大力支持,医院在成立胸痛中心时应发布正式文件做出全力支持胸痛中心建设的承诺,该文件必须包括以下内容:(以下必须满足条目实行单项扣分制,每缺一项扣1分)

1.全力支持胸痛中心的建设与认证,承诺分配相应人力、设备和财政资源,并做好监察、考核、质量控制等工作,确保胸痛中心规范化运行;(1分)(1.19)

2.对胸痛中心在优化诊疗流程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院内外标识与指引、急诊及抢救区域的布局等进行改造、对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胸痛中心流程优化需求,承诺在分诊、就诊、检验、收费、发药等环节实行急性胸痛优先原则,在急性胸痛患者就诊时首份心电图、肌钙蛋白等辅助检查、ACS的抗血小板药物、STEMI患者的抗凝、溶栓、介入治疗环节等实行先救治后收费的原则,以适应优化诊疗流程、最大限度缩短救治时间的需要;(1分)(1.20) 3.承诺与院前急救系统签署联合救治协议,以实现院前救治与院内救治的无缝连接;(1分)(1.21)

4.承诺与基层转诊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等签署联合救治ACS患者的协议;(1分)(1.22) 5.承诺支持并协助胸痛中心实施各类培训计划;(1分)(1.23)

6.承诺不能因无床位、人力紧张、患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等原因将ACS患者转诊到其它医院,以防延误救治;(1分)(1.24) 7.若救护车归属医院管理,承诺对救护车救治能力进行改造,包括人员培训及设备更新,以满足转运急性胸痛患者的需求。(1分,此条为非必须项目)(1.25)

说明:1.19-1.25请上传包涵以上全部内容的医院正式承诺函的扫描件,请用一份加盖医院公章的正式下发文件来体现相关内容。(注:此承诺函与在网上注册时提交的承诺函不同)。

三、胸痛急救的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 (19分)

(一)急诊科、胸痛中心的标识与指引

1.在医院周边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医院门诊、急诊的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胸痛中心或急诊的指引和标志,旨在为不熟悉医院环境的急性胸痛患者能顺利找到急诊科或胸痛中心;(2分,现场+微服私访)(1.26) 2.在门诊大厅、医院内流动人群集中的地方均应有指引通往急诊科/胸痛中心的醒目标识,指引需要急救的患者快速进入急诊科/胸痛中心;(2分,现场+微服私访)(1.27) 3.急诊科分诊、挂号、诊室、收费、抽血、检验、药房等均应有急性胸痛优先标识。(2分,现场+微服私访)(1.28)

(二)胸痛急救的功能分区 胸痛中心的大部分初步诊疗工作在急诊科完成,急诊科应建立如下功能区: 1.急诊分诊台:急诊分诊台应易于识别且靠近抢救区,方便步行患者进入时发现,并有醒目的标识指引急性胸痛患者得到优先分诊;对于夜间急诊量较小、不具备设置夜间急诊分诊条件的医院,必须建立替代机制以确保急性胸痛患者得到快速诊疗;(2分,现场+微服私访)(1.29)

2.急诊分诊台或功能替代区应配置电话及急救相关的联络系统,以便进行院内、外的沟通协调,其中应包括与院前救护车、向本院转诊的基层医院的联络机制;(1分,现场+微服私访)(1.30)

3.急诊分诊台应常备急性胸痛患者时间管理节点记录表,以及伴随时钟(如果需要),以便在首次医疗接触时开始进行前瞻性时间节点记录,或者能在分诊台开始启动填报胸痛数据库;(1分,现场+微服私访)(1.31) 4.分诊区有标准的胸痛分诊流程图,指引分诊护士在初步评估后将患者分流到胸痛诊室、急诊抢救室、胸痛留观室或直接送入导管室;(1分,现场+微服私访)(1.32) 5.急诊科入口处应根据急诊流量配备足够的轮椅和担架车,方便多个患者同时就诊时使用;(1分,现场+微服私访)(1.33) 6.急诊科应具备床旁心电图检查条件,确保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首份12/或18导联(怀疑下壁和正后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检查,并不受是否为正班时间的限制,对于急性胸痛患者首份心电图应实行先救治后收费原则;(2分,现场+微服私访)(1.34) 7.急诊科应具备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D-二聚体的设备,确保抽血后20分钟获取检测结果;(2分,现场+微服私访)(1.35)

8.应建立胸痛诊室(专用或兼用)、急诊抢救室(或急诊监护室)、胸痛留观室(供暂时诊断不明确、需要留观的中、低危胸痛患者使用)等功能区域,上述功能区应配备急性胸痛诊疗和抢救所需要的相应设施(例如心电图机、供氧系统、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等急救器材和急救药品),上述抢救设备、面积、床位等配置应以能满足医院所承担的急诊任务为原则。(3分,现场+微服私访)(1.36)

说明:1.26-1.36均在现场核查及微服私访时进行打分,无需上传相关材料。

四、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20分)

㈠、人员资质

1.至少有2名接受过规范培训、具备急诊PCI能力的副高级职称的心血管专科医师,且每人年PCI手术量不低于75例;(4分,资料+现场)(1.37)

说明:1.37需上传以下材料(至少上传2名术者的材料):

1.个人介入准入治疗资质文件或证书的扫描件 2.卫生部介入直报系统个人统计量截图 3.职称证书的扫描件 4.专业资格证书的扫描件

2.至少具有3名经过专门介入辅助技术培训、熟悉导管室工作流程的导管室专职护士,且每年至少接受一次4学时以上的介入诊疗和ACS的新知识培训,并获得证书;(2分,资料+现场)(1.38)

说明:1.38需上传以下材料:

1.3名导管室护士的执业资格证书。

2.近1年的ACS或相关介入辅助技术的培训证书的扫描件。

3.具有经过专门培训且获得大型放射设备上岗证书的放射技术人员;(2分,资料+现场)(1.39)

说明:1.39需上传放射技术人员大型设备上岗证书的扫描件。 ㈡、心血管专科条件

1.心血管内科在当地具有相对的区域优势,能为本地区其它医疗机构提供心血管急危重症抢救、复杂疑难病例诊治以及继续教育等服务和支持;(3分,资料+现场)(1.40) 说明:1.40需上传区域性技术优势的说明材料(学科介绍、开展项目、技术水平、区域内的学术地位、对带动区域性专科技术发展做出的贡献等)

2.配备有不少于6张的冠心病监护室(CCU);(1分,现场)(1.41)

3.具备急诊PCI能力,导管室基本设备(状态良好的数字血管影像设备、监护设备——含无创和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护设备、呼吸机、除颤器、心脏临时起搏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等生命支持系统)能满足急诊PCI的需要,并常备急诊PCI所需的各类耗材;(2分,现场)(1.42)

说明:1.41-1.42均在现场核查时打分,无需上传相关材料。

4.导管室过去1年PCI手术量不少于200台,急诊PCI(包括PPCI及补救性PCI)不低于50例;(2分,资料+现场)(1.43)

说明:1.43 需上传卫生部冠脉介入直报系统最近1年病例数的截图,并给予文字说明。现场核查时确认。

5.导管室365天/24小时全天候开放能力;(1分,现场)(1.44) 说明:1.44在现场核查时打分,无需上传相关材料。

6.导管室从启动到开放(最后一名介入人员到达导管室)时间小于等于30分钟,如果当前不能达到,应有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确保在通过认证后半年内达到;(1分,资料+现场)(1.45)

说明:1.45请上传

1.导管室激活流程图,包括备用导管室启动机制。2.值班人员无法及时到达时应急方案。 3.缩短导管室启动时间的改进措施。

7.如果心导管室暂时不可用,应启动相应方案和程序。有时心导管室会出现设备故障、进行维护或有占台现象,此时需要制定相应备用计划,确保高危患者能立即治疗;(1分,资料+现场)(1.46)

说明:1.46需上传心导管室备用方案及流程图

8.有指引针对STEMI患者实施先救治、后收费(先手术、后补办住院手续)的专用流程图。(1分,资料+现场)(1.47)

说明:1.47 需上传先救治后收费的专用流程图

五、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基本支持条件(10分)

1.建立了包括以远程实时传输心电图、微信群、手机短信、传真等形式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基于此平台的急性胸痛诊疗应急响应机制,以确保具有确诊能力的上级医师能及时为急诊一线全提供全天候支持;该信息共享平台至少要与周边5家以上的非PCI医院实现信息共享,以便及时为非PCI医院的急性胸痛患者提供诊断支持,同时为实施转运PCI的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和CCU直达导管室提供条件;(4分,资料+现场)(1.48)

说明:1.48 需上传以下材料:

1.院前心电图传输方式的说明或相应图片

2.与五家医院实现信息共享的实例(分别进行截图) 3. 基于此种传输方式的胸痛诊疗响应机制

2.急诊科医师应具备对急性胸痛的鉴别诊断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心电图、诊断ACS,若当前不具备,应建立基于传输心电图的远程会诊或现场会诊机制,确保心血管内科医师能在10分钟内参与会诊、协助诊断;(1分,资料+现场+微服私访)(1.49)

说明:1.49需上传基于心电图无线传输的远程会诊、现场会诊的制度或流程图。现场核查及微服私访时评分。

3.在对急性胸痛进行鉴别诊断时,能得到其它相关学科的支持,例如呼吸科、胸外科、消化科、皮肤科等;(1分,资料+现场)(1.50)

说明: 1.50 需上传能体现胸痛鉴别诊断会诊和协作机制的流程图及会诊制度。现场核查时检验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会诊。

4.具备随时进行超声诊断的能力,包括心脏超声及主动脉超声,从启动超声到实施检查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如果目前无法达到,则应有具体的改进措施确保在通过认证后1年内达到;(1分,资料)(1.51)此条为非必须满足的条件。

说明:1.51需上传以下材料:

1.与急性胸痛诊疗相关的超声室管理制度 2.若目前无法满足要求时的改进措施

5.具备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条件,并能开展急诊主动脉、肺动脉CTA检查,从启动CT室到接受患者进行检查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如果目前无法达到,则应有具体的改进措施确保在通过认证后1年内达到;(2分,资料)(1.52)

说明:1.52 需上传以下材料: 1.与急性胸痛诊疗相关的CT室管理制度 2.若目前无法满足要求时的改进措施

6.运动心电图应在正常工作时间内随时可用于对低危胸痛患者的评估;(1分,资料)(1.53)

说明:1.53 需上传与急性胸痛诊疗相关的运动负荷心电图管理制度。

六、时钟统一方案及管理 (15分)

1.已建立时钟统一方案,以确保各关键诊疗环节的时间节点记录的准确性;(5分,资料+现场) (1.54)

说明:1.54 需上传目前所采取的时钟统一方案的具体说明。

2.已制订了时钟统一管理制度,确保关键时间节点所涉及的各类时钟、诊疗设备内置系统时间、各类医疗文书记录时间的高度统一;(5分,资料+现场)(1.55)

说明:1.55需上传时钟统一管理制度,现场核查时最后评分。

3.能提供落实时钟统一管理制度的客观记录,如时钟校对记录等。(5分,资料+现场)(1.56)

说明:1.56 需上传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的校对记录或其他客观证明,现场核查时最后评分。

七、数据库的填报与管理(20分)

1.已开始启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并至少提供6个月的数据供认证时评估;(1分,资料)(1.57) 说明:1.57 需上传本单位云平台首页的截图以及概要信息中从启用云平台到当前时间的胸痛病例统计饼图。

2.制定了数据库的管理规范、使用细则及监督管理制度,并有数据的审核制度,确保数据库的真实、客观、准确;(1分,资料)(1.58)

说明:1.58需上传数据管理制度的扫描件。 3.应有专职或兼职的数据管理员;(2分,资料)(1.59)

说明:1.59需上传数据管理员的相关资料,包括医学相关教育背景、接受ACS培训的证书。

4.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数据库使用方法和相关制度的培训;(1分,资料)(1.60) 说明: 1.60 需上传 1.培训课件 2.培训记录 3.签到表的扫描件

4.带时间显示的现场照片(多数数码相机可以设置在照片上显示时间,若无法显示,请在用软件缩图时保留照片的EXIF值,便于查看拍摄时间)

5.急性胸痛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的人员应及时在数据库中建档,若不能及时进行在线填报,应有纸质版的时间记录表格从首次医疗接触时开始伴随急性胸痛患者诊疗的全过程,以进行时间节点的前瞻性记录,尽可能避免回顾性记录,以提高记录的准确性;(2分,资料+现场)(1.61) 说明:1.61需上传纸质版的时间记录表格。若能及时在PC端或平板电脑端建档的,请上传具体的相关说明(包括设备配置、建档方式、审核方法等)。

6.数据库的完整性,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1)所有进入医院的急性胸痛(明确的创伤性胸痛除外)患者的登记比例应不低于75%,应包括各类因急性胸痛就诊于门、急诊或入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最后诊断;(2分,现场)(1.62)

2)ACS患者的登记比例应达到100%;(3分,现场)(1.63)

3)STEMI患者的录入必须达到100%,且各项关键时间节点的填报应齐全,关键时间节点的缺失率不能高于10%,其中院内时间节点记录的有效率应达到100%。STEMI患者的关键时间节点详见云平台数据库;(5分,现场)(1.64) 7.数据资料的溯源性:确保STEMI患者的上述关键时间节点可以溯源,其中发病时间、呼叫120、到达医院等时间应能从急诊病历(电子病历或复印件)、入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心电图纸、检验报告、病情告知或知情同意书等原始记录中溯源,并要求尽可能精确到分钟。(3分,现场)(1.65) 说明:1.62-1.65 均为云平台实时查看及现场核查,无需上传材料。 要素二 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及救治

胸痛中心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ACS、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致死性疾病的能力,减少误诊、漏诊,防止过度检查和治疗以便最终改善临床预后。要素二主要包括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快速临床甄别、STEMI患者的早期再灌注治疗、NSTEMI/UA的危险分层及治疗、低危胸痛患者的评估以及院内发生ACS的救治流程等,要求将当前专业学术组织制定的指南流程化,通过制订大量的标准流程图来规范和指引一线医护人员的诊疗过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诊疗过程中的延误和误诊、漏诊,改善患者预后,并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为了体现持续改进的过程,此部分要求提交的所有流程图均应包括胸痛中心成立后原始流程图及改进后的流程图。

一、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快速甄别(25分)

此部分的重点是在急性胸痛患者就诊后早期进行病因的初步判断以及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高危胸痛患者的识别,必须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1.制订了急性胸痛分诊流程图,该流程图必须包括详细的分诊细节,指引分诊护士或承担类似分诊任务的首次医疗接触医护人员在进行分诊和初步评估时将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快速识别出来并尽快送进急诊抢救室,生命体征稳定的急性胸痛患者尽快完成首份心电图并由接诊医师进行初步评估;(2分,资料+现场)(2.10)

说明:2.10 需上传分诊流程图

2.所有负责分诊的人员及其他首次接诊急性胸痛患者的医护人员均熟悉上述分诊流程图;(2分,现场+微服私访)(2.11)

说明:2.11 现场核查时打分,无需上传材料

3.制订了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图,指引首诊医师对胸痛的原因做出快速甄别,该流程图中必须包括ACS、急性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急性心包炎、气胸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流程图应能指引一线医师选择最有价值且本院具备的辅助检查方法以快速完成上述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分,资料+现场) (2.12)

说明:2.12 需上传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图

4.所有负责急性胸痛患者接诊的急诊医师熟悉上述诊疗流程图;(2分,现场+微服私访)(2.13)

说明:2.13现场核查时打分,无需上传材料

5.制订了相关流程图,指引首次医疗接触人员在接诊急性胸痛患者后10分钟内完成12/18导联心电图检查;(4分,资料+微服私访)(2.14)

说明:2.14上传相关流程图。微服私访最后评分

6.确保在首份心电图完成后10分钟内由具备诊断能力的医师解读,若急诊医师不具备心电图诊断能力,心血管内科医师或心电图专职人员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确认,或通过远程12导联心电图监护系统或微信传输等方式远程确认心电图诊断;(4分,现场+微服私访)(2.15)

说明:2.15现场核查和微服私访时打分,无需上传材料

7.所有急性高危胸痛患者应在首次医疗接触(分诊台或挂号)后10分钟内由首诊医师接诊;(3分,微服私访)(2.16)

说明:2.16现场核查和微服私访时打分,无需上传材料

8.急诊科护士或医师或其它急诊检验人员熟练掌握了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的方法,确保能在20分钟内获得检测结果;(3分,现场+微服私访)(2.17)

说明:2.17现场核查和微服私访时打分,无需上传材料

9.制订了ACS诊治总流程图,当心电图提示为ACS时,该流程图能指引一线医师进行后续的诊疗过程;(2分,资料)(2.18)

说明:2.18需上传ACS诊治总流程图,请注意要包含不同的来院方式 10.所有急性胸痛患者均应录入认证云平台数据库。(1分,现场)(2.19) 说明:2.19现场核查时打分,无需上传材料

二、对明确诊断为STEMI患者的再灌注流程(29分)

要求具有PPCI能力的医院应以PPCI为主要再灌注策略,以下第1-12项及第17项为必须全部满足的条件,若本院开展了溶栓治疗,则13-16项亦为必须满足条件。

1.以最新的STEMI诊治指南为依据,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订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的总流程图,该流程图应包括了各种不同来院途径(自行来院、经救护车入院、转院及院内发生)的STEMI患者,应以PPCI为首选治疗策略,并且要有明确的实施再灌注的目标时间(比如首次医疗接触到再灌注时间等),只有在特殊情况(比如导管室不可用等)导致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PPCI,或者患者拒绝接受PPCI治疗时方可选择溶栓治疗;(3分,资料+现场)(2.20)

说明:2.20需上传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总流程图 2.制订了各种不同来院途径的STEMI再灌注治疗的关系流程图,以明确参与救治过程的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时间限定;(3分,资料)(2.21)

说明:2.21需上传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的关系流程图

3.制订了本院STEMI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发病后早期用药及长期二级预防方案(2分,资料)。(2.22)

说明:2.22需上传本院STEMI药物治疗常规方案(不需要上传医嘱记录) 4.制订了明确的PPCI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分,资料)(2.23) 说明:2.23需上传PPCI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列表或说明

5.制订了相应的流程,使经本地120救护车入院的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管室;(2分,资料+现场)(2.24)

说明:2.24需上传经本地120救护车入院的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的流程图 6.制订了相应流程,使自行来院STEMI患者绕行CCU从急诊科直达导管室,急诊科及心内科相关人员必须熟悉流程和联络机制;(2分,资料+现场)(2.25)

说明:2.25需上传自行来院STEMI患者绕行CCU方案流程图

7.制订了相应的流程,使从非PCI医院首诊、实施转运PCI(包括直接转运PPCI和补救性PCI)的STEMI患者能在到达医院前确认诊断、启动导管室,并实施绕行急诊和CCU方案直达导管室。并至少与5家非PCI医院实施了上述流程;(2分,资料+现场)(2.26)

说明:2.26需上传: 1

2 转诊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方案流程图

5家医院实施上述流程的实例(每家医院举一例即可)

8.建立并落实了PPCI手术的先救治后收费机制;(2分,资料+微服私访)(2.27) 说明:2.27需上传先救治后收费的流程图

9.有标准版本的急诊PCI知情同意书,其中签字时间应精确到分钟;(2分,资料+现场)(2.28)

说明:2.28需上传本院急诊PCI知情同意书(真实病例的扫描件1份) 10.建立了旨在缩短知情同意时间的有效方法;(1分,资料+现场)(2.29) 说明:2.29需上传缩短知情同意时间的具体方法(例如采用挂图、培训快速进行知情同意方法、急诊医师预谈话等方式,或其他创新方式) 11.制订了将STEMI患者从急诊科转移到导管室的转送流程图,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到达导管室,此流程图应明确负责转运的人员、设备、联络机制、途中安全措施、交接对象及内容等;(1分,资料)(2.30)

说明:2.30需上传转送流程图(从急诊科转送至导管室)

12.有规范的溶栓筛查表,其中包括STEMI的确诊条件、溶栓适应症、禁忌症;(1分,资料)(2.31)

说明:2.31需上传溶栓筛查表

13.有规范、制式的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医患双方签字时间应精确到分钟;(1分,资料)(2.32)

说明:2.32需上传溶栓知情同意书(真实病例的扫描件1份)

14.制订了溶栓治疗方案,包括溶栓前准备、溶栓药物选择及剂量、用法、监测指标及时机、结果判断、并发症处理预案、溶栓后抗凝治疗方案等;(1分,资料)(2.33)

说明:2.33需上传本院制定的溶栓方案

15.制订了溶栓治疗标准操作流程图,指引一线医师进行溶栓治疗;(1分,资料)(2.34) 说明:2.34需上传本院的溶栓操作流程图

16.建立流程优化机制,确保自行来院或经120入院的STEMI患者能在首次医疗接触到开始溶栓时间 (FMC-to-N) 小于等于30分钟。(1分,资料)(2.35)

说明:2.35需上传确保溶栓时间小于30分钟的具体方法或机制

17.急诊科、心内科、导管室以及具有转诊关系的基层医院等相关人员熟悉上述STEMI再灌注治疗的流程及联络机制 (3分,现场)(2.36)

三、对初步诊断为NSTEMI/UA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治疗(18分)

由于NSTEMI/UA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很大,需要根据危险程度分层施治,因此,胸痛中心应根据专业指南要求建立基于危险分层的治疗策略。以下条件必须全部满足: 1.制订了对NSTEMI/UA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及再次评估的流程图,其中必须明确评估内容、危险分层工具及再次评估时间;(5分,资料)(2.37)

⑴ NSTEMI/UA初始评估和再次评估流程图必须符合当前指南精神;

⑵ 流程图应有首次、再次评估的具体内容;

⑶ 应有公认的危险分层工具,包括缺血和出血评分工具; ⑷ 流程图中应明确根据情况确定心电图和肌钙蛋白复查的时间和再次评估的间隔时间,以便根据临床情况的变化调整相应的再灌注治疗策略,必须满足以下三项:

①初始心电图和/或持续 ST 段监护结果为阴性时,按规定的时间定期复查心电图,确保症状复发或恶化时,应在15-30 分钟的间隔内重新采集心电图;无持续或复发性症状且临床情况稳定的患者应在不超过4小时内复查心电图;

②确定心肌生化标志物诊断NSTEMI的标准界値,生化标志物中必须包含肌钙蛋白,有条件时应开展超敏肌钙蛋白检测,以满足快速评估和早期诊断的需要,应确保能在抽血后20分钟获得肌钙蛋白检测结果;

③若首次肌钙蛋白为阴性,则应在入院后6小时内复查,若采用高敏肌钙蛋白,则应根据当前指南确定复查时间;

⑸ 流程图中应明确首次或再次评估为极高危、高危和中危的患者能在指南规定的时间内实施PCI治疗,低危患者应进行运动负荷试验等进一步评估后确定后续治疗策略; 说明:2.37需上传NSTEMI/UA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及再次评估的流程图(请注意须包括以上全部元素,否则不得分)

2.制订了各种不同来院途径的NSTEMI/UA从确诊到完成关键诊疗过程的关系流程图,以明确参与救治过程的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时间限定;(2分,资料)(2.38)

说明:2.38需上传NSTEMI/UA患者从确诊到完成关键诊疗的关系流程图

3.各类相关人员熟悉NSTEMI/UA的初始及再次评估、危险分层及再灌注治疗原则;(3分,现场)(2.39)

说明:2.39不需上传资料,现场核查时打分。

4.上述评估过程和临床实际工作中应尽可能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防止过度检查和治疗;(2分,现场)(2.40)

说明:微服私访及现场核查评分,无需上传资料。

5.依据指南制订了NSTEMI/UA患者的药物治疗规范,包括早期药物治疗及长期二级预防方案;(2分,资料)(2.41)

说明:2.41需上传本院NSTEMI/UA患者药物治疗常规方案(不需要上传医嘱记录) 6.对ACS患者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出院指导中应明确说明诊断、预后、随访检查时间和注意事项等,并向患者说明ACS体征和症状以及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时呼叫急救系统或到急诊科就诊的重要性;(2分,资料)(2.42) 说明:2.42需上传出院记录或者门诊病历上有关注意事项的扫描件(真实病例的扫描件1份)

7.为患者提供冠心病急救、预防的知识性宣教小册。(2分,资料)(2.43) 说明:2.43需上传本院胸痛中心制作的胸痛知识宣传小册子扫描件(扫描封面和第一页内容即可)

四、对低危胸痛患者的评估及处理(15分)

对于基本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气胸、急性心包炎等中高危急性胸痛、且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应归入低危胸痛范畴,应对此类患者给出具体的评估方法,确保既不浪费医疗资源又不漏诊。可采用的方法包括:急诊短期留观、重复心电图检查、心脏生化标志物、心脏负荷试验、影像学检查等。对于明确排除了ACS的低危胸痛患者,离院时应告知随访时机。

1.在胸痛鉴别诊断的流程图中应尽可能全面考虑其他非心源性疾病;(2分,资料)(2.44)

说明:2.44需上传胸痛鉴别流程图

2.对于初步诊断考虑ACS但诊断不明确、暂时无急性心肌缺血证据的急性胸痛患者,应制订根据不同临床症状复查心电图、肌钙蛋白的时间间隔,确保病情变化或加重时能被及时评估,又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3分,现场+微服私访)(2.45)

说明:2.45无需上传资料,现场核查及微服私访时评分。

3.对于症状提示为非心源性胸痛可能性大的患者,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图应能指引一线医师根据临床判断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以便尽快明确或排除可能的诊断,同时尽可能避免医疗资源浪费;(2分,资料)(2.46)

说明:2.46需上传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后续处理流程图

4.低危胸痛的评估流程中应包含心电图运动试验作为首选的心脏负荷试验,并满足以下要求:(3分,资料);(2.47)

⑴应制订运动心电图的适应症、禁忌症、标准操作规程、结果判断标准、并发症的处理措施;

⑵规范运动负荷试验,包括检查时间、人员配备、设备要求,必须配备除颤仪以及常用急救药品;

⑶建立运动试验中突发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在运动心电图试验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骤停等急性事件时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⑷建立对负荷试验异常患者进行后续评估和处理的流程;

⑸确保正班时间能够随时接受胸痛患者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 说明:2.47 需上传:

1运动负荷心电图适应症、禁忌症、SOP、诊断标准 2 运动负荷心电图的管理制度

3 运动负荷心电图执行流程图(其中要包括突发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和根据试验结果所采取的不同处理策略)

5.除开展运动心电图外,尚应开展至少一项以上其它心脏负荷试验,以便对不能进行运动试验的患者作为次选心脏负荷试验。应明确该项心脏负荷试验的基本条件,包括但不限于适应症、禁忌症、试验方法和流程图、结果判断标准、发生紧急事件或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等;(1分,资料)(2.48)此条为非必须满足条件

说明:2.48 需上传:

1次选心脏负荷试验的适应症、禁忌症、SOP、诊断标准 2 次选心脏负荷试验的管理制度

3 次选心脏负荷试验执行流程图(其中要包括突发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和根据试验结果所采取的不同处理策略)

6.对于完成基本评估从急诊直接出院的低危胸痛患者,医师应根据病情制订后续诊疗和随访计划,并进行冠心病的知识宣传教育;(1分,资料+微服私访)(2.49) 说明:2.49需上传门诊病历上后续诊疗计划及有关注意事项的扫描件(真实病例的扫描件1份)

7.对于未完成全部评估流程而提前离院的急性胸痛患者,急诊医师应告知潜在的风险、再次症状复发时的紧急处理、预防措施等注意事项,签署并保存相关的知情文件;(3分,资料+微服私访)(2.50) 说明:2.50需上传本院制定的胸痛患者终止治疗、离院知情同意书(真实病例的扫描件1份)

五、院内发生ACS的救治(5分) 院内发生的ACS包括因非心血管病住院期间新发生的ACS及因误诊收入其它科室的ACS,针对此类患者,胸痛中心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1.制订院内发生ACS时的救治流程图,该流程图应包括从明确诊断到实施关键救治的全部过程,明确患者所在科室的现场处理要点、会诊机制及紧急求助电话;(2分,资料)(2.51)

说明:2.51需上传院内其他科室或其他地域发生ACS的救治流程图

2.通过培训、教育、演练、发放口袋卡片、墙上流程图等形式使全院各科室人员均能熟悉ACS现场救治的基本流程和会诊机制,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熟悉紧急联系电话。(3分,现场访谈+演练)(2.52)

说明:2.52现场核查时打分,无需上传材料

六、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及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处理(8分)

1.经临床初步评估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或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能在30分钟内(从通知到患者开始扫描)进行“增强CT扫描”;(1分,资料)(2.53)

说明:2.53提供一份具体的胸痛患者病例及增强CT扫描的图片

2.怀疑A型夹层、急性心包炎者能在30分钟内完成心脏超声检查;(1分,资料) (2.54) 说明:2.54提供一份具体的胸痛患者病例及心脏超声结果的图片

3.制订了主动脉夹层的早期紧急治疗方案,若无禁忌症,在明确诊断后能尽快实施以-受体阻滞剂和静脉药物为主的降压和镇痛治疗方案,以降低主动脉夹层破裂的风险,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1分,资料)(2.55)

说明:2.55需上传本院制定的主动脉夹层治疗方案

4.制订了针对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治流程图,如果本院具备急诊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和外科手术能力,应制定多学科合作机制,使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能在专业指南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合理的治疗;若本院不具备急诊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及外科手术条件,应与具备诊疗能力的医院建立转诊关系,并制定明确的转诊适应症和转运途中病情变化时的应急措施,以尽快将不稳定的患者及时转运至具备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1分,资料)(2.56)

说明:2.56需上传本院制定的主动脉夹层诊治流程图

5.制订了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筛查流程图;(1分,资料)(2.57) 说明:2.57需上传本院制定的急性肺动脉栓塞筛查流程图 6.制订了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于诊断明确的患者能根据危险分层及时开始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排除了禁忌症的患者;应能在诊断明确后尽快开始抗凝治疗,对于具备溶栓适应症且排除了禁忌症的患者能在诊断明确后及时开始溶栓治疗;(1分,资料)(2.58)

说明:2.58需上传本院制定的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治疗策略及方案

7.急诊接诊医师熟悉急性主动脉夹层及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2分,现场)(2.59)

说明:2.59现场考核时打分,无需上传材料

要素三 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院前急救系统(120或999,以下简称120)在急性胸痛的救治过程中承担着现场急救及将患者从发病现场转运至医院的任务,基于区域协同救治理念的胸痛中心建设中要求救护车不再仅仅是一个运输患者的工具,应承担起首次医疗接触后早期救治并与院内绿色通道无缝衔接的任务。因此,胸痛中心必须与120进行全面合作。由于我国不同地区120的模式不同,分为独立型、指挥型、依托型等不同类型,医院与120的合作方式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本标准采用目标管理为主,各医院应根据本地区120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合作方式和内容,以实现本标准所制订的目标。

一、胸痛中心应与120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必须满足以下内容:

1.医院应围绕急性胸痛救治与本地区120签署正式的合作协议,共同为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效率提供服务。该协议必须包括针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联合救治计划、培训机制、共同制定改进质量的机制;申请认证时应提交双方盖章的正式协议,此协议必须在正式申请认证之前至少6个月签署生效。申请时须提供:正式协议的扫描件。(12分)(3.10) 2.胸痛中心制订了针对急性胸痛的急救常识、高危患者的识别、ACS及心肺复苏指南等对120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的计划,并有实施记录;申请认证时应提交:

⑴培训计划;(2分)(3.11) ⑵讲稿;(2分)(3.12) ⑶签到表;(2分)(3.13)

⑷培训现场照片或视频资料(显示时间、地点、授课人、培训主题、培训人员身份等内容);(2分)(3.14) 3.胸痛中心与120共同制订从胸痛呼救到从发病现场将急性胸痛患者转送至胸痛中心的急救预案、流程图以及联络机制,并进行联合演练;申请认证时应提交:

⑴演练方案;(3分)(3.15)

⑵演练现场照片或视频资料;(3分)(3.16)

4.院前急救人员参与胸痛中心的联合例会和典型病例讨论会,至少每半年参加一次上述会议,共同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改进措施;申请认证时应提交: ⑴会议记录;(2分)(3.17) ⑵签到表;(2分)(3.18)

⑶现场照片或视频资料(显示时间、地点、人员身份等内容);(2分)(3.19) 说明:3.10-3.19需上传原始文件的扫描件

5.转运急性胸痛患者的院前救护车应具备基本的监护和抢救条件,必备设备包括心电图机、多功能(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监护仪、便携式除颤器、移动式供氧装置、人工气道建立设备和各类急救药品等,有条件时尽可能配备便携式呼吸机、吸引器、具有远程实时传输功能的监护设备、心脏临时起搏器、心肺复苏机。(10分,现场)(3.20)

说明:3.20现场考核时打分,无需上传材料

二、胸痛中心与120的合作提高了急性胸痛的院前救治能力,必须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1.120调度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胸痛急救常识,能优先调度急性胸痛救护并指导呼救者进行正确的现场自救;(2分,现场)(3.21)

2.从接受120指令到出车时间不超过3分钟;(5分,数据库+现场)(3.22) 3.院前急救人员能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12导联(怀疑右室、后壁心肌梗死患者18导联)心电图记录;(8分,数据库+现场)(3.23) 4.院前急救人员能识别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典型心电图表现;(6分,数据库+现场)(3.24)

5.院前急救人员熟悉胸痛中心院内绿色通道及一键启动电话,能在完成首份心电图后10分钟内将心电图传输到胸痛中心信息共享平台(远程实施传输系统或微信平台),并通知具有决策能力的值班医生;对于从首次医疗接触到进入医院大门时间大于15分钟的急性胸痛患者,传输院前心电图的比例不低于50%;(8分,数据库+现场)(3.25)

6.院前急救人员熟练掌握了高危急性胸痛患者的识别要点;(6分,现场)(3.26) 7.院前急救人员熟练掌握了初级心肺复苏技能;(8分,现场)(3.27)

8.对于急性胸痛的救治,120与胸痛中心采用相同的时间节点定义,院前急救人员熟悉各个时间节点定义;(4分,现场)(3.28) 9.对于急性胸痛患者,实现了从救护车首次医疗接触时开始记录时间管理表或开始填报云平台数据库;(5分,现场)(3.29) 10.对于首份心电图诊断为STEMI的患者,院前急救系统能实施绕行急诊将患者直接送到导管室,且绕行急诊的比例不低于30%,如果当前无法达到,则应制订确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在通过认证后6个月内达到;(6分,数据库+现场)(3.30)

说明:3.21-3.30现场考核时打分,无需上传材料

要素四 培训与教育

培训与教育工作是胸痛中心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和职责,因为胸痛中心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的机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胸痛中心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建立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胸痛患者的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以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由于胸痛中心建设所涉及到的部门较多,例如在医院内部,除了以心血管内科和急诊科为核心外,心脏外科、胸外科、呼吸科、皮肤科等相关临床学科、放射科(含CT室)、超声科、检验科等辅助检查科室以及医务管理等部门均与胸痛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与日常运作具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胸痛中心必须与当地的院前急救系统和周边的基层医院或社区医疗机构等进行紧密的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其技术和社会效益。因此,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整体的救治原则、快速反应体系、协同和管理机制以及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但上述原则通常是由心血管内科和急诊科负责制订,其它相关部门对胸痛中心的运作机制、要求、体系和各项流程并不了解,必须经过反复的教育、培训和演练,使胸痛中心所涉及到的各有关部门、人员在全面了解胸痛中心的主要目标和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才能使整个胸痛中心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各部门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胸痛中心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最终达到提高区域协同救治水平的目的。同时,在医院外部,还要针对各级基层医疗机构及普通民众进行培训,普及胸痛相关知识,提高急救及自救意识,缩短从发病到呼救的时间。

胸痛中心的培训和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㈠ 胸痛中心所在医院的全院培训,又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层次。

1.针对医院领导、医疗管理、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应在胸痛中心成立之前或最晚成立之后1个月以内至少进行一次。培训内容应包括: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在胸痛中心建设和流程优化过程中需要医院解决的主要问题等。申请时应提交:(10分) ⑴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2分) (4.10) ⑵讲稿;(2分)(4.11) ⑶培训记录;(2分)(4.12) ⑷签到表;(2分)(4.13)

⑸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2分)(4.14)

2.针对胸痛中心核心科室专业医师和护士的培训,必须满足以下全部项目:(27分) 已制定针对急诊科、心血管内科、ICU等直接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胸痛救治工作的各专科医师和护士的培训计划,该计划必须包括以下内容,且应在正式成立胸痛中心后1个月内完成全面培训,以后每年进行一轮以确保新增人员得到及时培训。申请认证时应提交以下全部材料:

⑴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申请时应提交: ①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0.5分)(4.15) ②讲稿;(0.5分)(4.16) ③培训记录;(0.5分)(4.17) ④签到表;(0.5分)(4.18)

⑤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1分)(4.19) ⑵胸痛中心的时钟统

一、时间节点的定义及时间节点管理要求,申请时应提交:

①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0.5分)(4.20) ②讲稿;(0.5分)(4.21) ③培训记录;(0.5分)(4.22) ④签到表;(0.5分)(4.23)

⑤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1分)(4.24) ⑶各项管理制度,申请时应提交:

①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0.5分);(4.25) ②讲稿;(0.5分)(4.26) ③培训记录;(0.5分)(4.27) ④签到表;(0.5分)(4.28)

⑤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1分)(4.29) ⑷ACS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最新的STEMI、NSTEMI/UA诊治指南;急性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指南,申请时应提交:

①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0.5分)(4.30) ②讲稿;(0.5分)(4.31) ③培训记录;(0.5分)(4.32) ④签到表;(0.5分)(4.33)

⑤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1分)(4.34) ⑸本院胸痛中心的救治流程图,其中分诊流程、急性胸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流程、STEMI从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溶栓、NSTEMI/UA的危险分层及治疗流程图是重点。申请时应提交: ①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0.5分)(4.35) ②讲稿;(0.5分)(4.36) ③培训记录;(0.5分)(4.37) ④签到表;(0.5分)(4.38)

⑤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1分)(4.39) ⑹若本院的再灌注流程图中包括了溶栓治疗,则培训计划中必须包括溶栓治疗的标准操作规程(筛查表、溶栓流程图、结果判断、并发症处理)及转运至PCI医院的联络机制,申请时应提交:

①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0.5分)(4.40) ②讲稿;(0.5分)(4.41) ③培训记录;(0.5分)(4.42) ④签到表;(0.5分)(4.43)

⑤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1分)(4.44) ⑺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申请时应提交:

①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0.5分)(4.45) ②讲稿;(0.5分)(4.46) ③培训记录;(0.5分)(4.47) ④签到表;(0.5分)(4.48)

⑤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1分)(4.49) ⑻心肺复苏技能,此项培训应包括讲课、演示及模拟操作,申请时应提交:

①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0.5分)(4.50) ②讲稿;(0.5分)(4.51) ③培训记录;(0.5分)(4.52) ④签到表;(0.5分)(4.53)

⑤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1分)(4.54) ⑼胸痛诊疗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及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填报,申请时应提交:

①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0.5分)(4.55) ②讲稿;(0.5分)(4.56) ③培训记录;(0.5分)(4.57) ④签到表;(0.5分)(4.58)

⑤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1分)(4.59)

3.全院医、药、护、技人员培训(12分)

已制定针对全院(除外上述胸痛中心核心科室)医师、护士、药师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该计划必须包括以下内容,且应在成立胸痛中心后1个月内完成培训,以后每年进行一轮以确保新增人员得到及时培训:

⑴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申请时应提交: ①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0.5分)(4.60) ②讲稿;(0.5分)(4.61) ③培训记录;(0.5分)(4.62) ④签到表;(0.5分)(4.63)

⑤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1分)(4.64) ⑵胸痛中心的时间节点管理要求,申请时应提交:

①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0.5分)(4.65) ②讲稿;(0.5分)(4.66) ③培训记录;(0.5分)(4.67) ④签到表;(0.5分)(4.68)

⑤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1分)(4.69) ⑶院内发生ACS或心脏骤停的处理流程,申请时应提交:

①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0.5分)(4.70) ②讲稿;(0.5分)(4.71) ③培训记录;(0.5分)(4.72) ④签到表;(0.5分)(4.73)

⑤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1分)(4.74) ⑷初级心肺复苏技能,此项培训应包括讲课、演示及模拟操作,申请时应提交:

①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0.5分)(4.75) ②讲稿;(0.5分)(4.76) ③培训记录;(0.5分)(4.77) ④签到表;(0.5分)(4.78)

⑤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1分)(4.79)

4.全院医疗辅助人员及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5分)

已制定针对医疗辅助人员和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该计划必须包括以下内容: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院内紧急呼救电话、心脏按压的基本要领,且应在成立胸痛中心后1个月内完成培训,以后每年进行一轮以确保新增人员得到及时培训。申请时应提交: ⑴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1分)(4.80) ⑵讲稿;(1分)(4.81) ⑶培训记录;(1分)(4.82) ⑷签到表;(1分)(4.83)

⑸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1分)(4.84)

5.全员培训效果检验(18分)

现场核查时专家进行岗位检验及随机访谈

⑴急诊及心血管专业人员访谈(10分,现场)(4.85) ⑵非急诊及心血管专业的医护人员(4分,现场)(4.86) ⑶医疗辅助人员(4分,现场)(4.87) 说明:4.85-4.87现场考核时打分,无需上传材料 ㈡ 对本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20分)

对本地区其它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是胸痛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申请认证时必须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1.已制定针对其它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计划,该计划必须包括以下内容: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急性胸痛快速转诊机制及联络方式、高危急性胸痛及ACS早期症状识别、急性心肌梗死和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初级心肺复苏技能,应在成立胸痛中心后2个月内完成上述全部培训计划,以后每年进行一轮。申请时应提交:

⑴培训计划:包括预计授课时间、内容、授课人、课时等;(1分)(4.88) ⑵讲稿。(1分)(4.89)

2.已经在至少5家以上的本地区其它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上述培训计划,申请认证时应提交实施上述培训计划的客观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培训记录、签到表、能显示时间和内容的培训现场照片、培训后考核试卷及考试成绩表;

⑴第一家(3分) ①培训记录;(0.5分)(4.900) ②签到表;(0.5分)(4.901) ③照片;(1分)(4.902) ④试卷及成绩表。(1分)(4.903) ⑵第二家(3分) ①培训记录;(0.5分)(4.904) ②签到表;(0.5分)(4.905) ③照片(1分)(4.906) ④试卷及成绩表(1分)(4.907) ⑶第三家(3分) ①培训记录;(0.5分)(4.908) ②签到表;(0.5分)(4.909) ③照片(1分)(4.910) ④试卷及成绩表(1分)(4.911) ⑷第四家(3分) ①培训记录;(0.5分)(4.912) ②签到表;(0.5分)(4.913) ③照片(1分)(4.914) ④试卷及成绩表(1分)(4.915) ⑸第五家(3分) ①培训记录;(0.5分)(4.916) ②签到表;(0.5分)(4.917) ③照片(1分)(4.918) ④试卷及成绩表(1分)(4.919)

3.其它基层医疗机构熟悉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概念及与胸痛中心的联络机制。(3分,现场)(4.920)

说明:4.920现场考核时打分,无需上传材料 ㈢ 社区教育(8分)

社区人群教育是指胸痛中心积极参与对社区人群进行有关早期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和体征的识别以及紧急自救的培训,这是胸痛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胸痛中心必须承担公众健康教育义务并积极致力于通过对公众教育来降低心脏病发作及死亡率,提高公众对急性胸痛危险性的认识以及在胸痛发作时呼叫120的比例,这是缩短从发病到就诊时间的最有效手段。 1.为社区人群提供ACS症状和体征以及心脏病早期诊断的培训计划,至少包括下列项目中的五项,且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申请时需提交培训计划和讲稿:(2分,资料)(4.93) ⑴通过定期举办讲座或健康咨询活动,为社区人群提供有关心脏病症状、体征、早期诊断以及急救处理方法的培训;

⑵向社区发放有关心脏病症状和体征以及早期诊断的科普性书面材料; ⑶胸痛中心向社区提供健康体检、义诊等心血管健康筛查服务;

⑷通过各类媒体、网络、社区宣传栏等途径提供心脏病和急救常识的教育; ⑸向社区提供饮食健康及营养课程、戒烟、运动指导等健康生活的培训指导; ⑹向公众宣传拨打120急救电话的重要性; ⑺对社区人群进行心肺复苏技能的基本培训和教育。

说明:4.93需上传为社区人群制定的培训计划和幻灯片(讲义形式,一页六个幻灯片,上传第一页)

2.已经在医院周边地区至少两个以上社区实施了上述培训计划,申请认证时应提交实施上述培训计划的客观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培训记录、能显示时间和内容的培训现场照片或视频资料。(3分,资料)

⑴第一家

①培训记录 1分,(4.94) ②照片 0.5分(4.95) ⑵第二家

①培训记录 1分,(4.96) ②照片 0.5分(4.97)

3.至少在两个以上社区开展了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需提供现场照片。(3分,资料)(4.98)

说明:4.98需上传两个社区的义诊照片

要素五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胸痛中心认证的核心价值,要求胸痛中心制订各类督促流程改进的措施和方法,并通过数据显示持续改进的效果。

一、医院应制订促进流程改进和质量改进的计划和措施。(40分)

1.胸痛中心应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确定本中心关键监控指标及质量改进计划,例如: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时间、首份心电图至确诊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进门-球囊扩张时间、入门-出门(Door-in and door-out)时间、ACS院内死亡率等,并确立关键性效率指标和预后指标的近期奋斗目标值,原则上应每年修改一次奋斗目标值以体现持续改进的效果;申请认证时应提交所确立的监控指标及奋斗目标值。(5分,资料)(5.10) 说明:5.10 需上传关键监控指标及其奋斗目标值(需附会议记录的原始扫描件)。

2.制订了流程改进流程图;(3分,资料)(5.11) 说明:5.11 需上传如何进行流程改进的流程图。

3.关键流程图的改进记录,至少提交三个以上改进前后的关键流程图及改进说明;(4分,资料)(5.12) 说明:5.12 需上传三个改进前后的流程图对比。

4.制订了促进胸痛中心质量改进的重要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主要包括:

⑴联合例会制度:是胸痛中心为协调院内外各相关部门的立场和观念、共同促进胸痛中心建设和发展而设立的专门会议,要求在提交认证材料和现场核查时均要有胸痛中心与120以及其它具有转诊关系单位的联合例会制度以及实施记录,该制度应为联合例会制订规则,包括;主持及参加人员、频度、时间、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等,原则上联合例会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6个月;(8分,资料)(5.13) 说明:5.13 需上传: 1 联合例会制度(要求是现用版本的JPG格式扫描件) 2近半年的联合例会原始会议记录扫描件 3 联合例会的现场照片 4 联合例会的签到表

⑵质量分析会制度:质量分析会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胸痛中心运行过程中的阶段性宏观数据分析,肯定工作成绩、发现存在问题并制订改进措施。除了胸痛中心的核心科室人员参加外,医院管理层及院前急救人员亦应参加。该制度必须为质量分析会制定出标准的规则,包括主持及参加人员、频度、时间、参加人员、主要分析内容等,原则上质量分析会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3个月;(8分,资料)(5.14)

说明:5.14需上传: 1 质量分析会制度(要求是现用版本的JPG格式扫描件) 2近半年的质量分析会原始会议记录扫描件 3 质量分析会的现场照片 4 质量分析会的签到表

⑶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典型病例讨论会是改进胸痛中心工作质量最有效的工作形式之一,可与质量分析会同时举行,但主要是针对急诊科、心内科等胸痛中心的实际工作人员。一般是从质量分析会中发现宏观问题,再将存在救治延误或决策错误的典型病例挑选出来作为剖析的对象,将所有与执行流程相关的人员集中进行讨论和分析。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就是为病例讨论会制定规则,主要内容包括会议主持人、参与讨论的人员范围、举行会议的频度、时间、会议流程等,原则上典型病例讨论会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3个月;(8分,资料)(5.15)

说明:5.15需上传: 1 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要求是现用版本的JPG格式扫描件) 2近半年的典型病例讨论会原始会议记录扫描件 3 典型病例讨论会的现场照片 4 典型病例讨论会的签到表 ⑷其它制度:如与质量分析会制度配套的奖惩制度、各类人员值班制度等。(4分,资料)(5.16)

说明:5.16需上传其他相关制度的扫描件

申请认证时应提交上述制度原件的扫描件,落实制度的客观证据(流程及制度的培训、联合例会、质量分析会、典型病例讨论会的会议记录、签到表、显示活动时间、内容和场所的现场照片、视频等资料)。

二、持续改进效果(60分)

胸痛中心在提交认证申请前应进行云平台数据库的自我检查及评估,当云平台数据库显示的数据趋势达到以下要求时方可正式提交认证申请。

胸痛中心通过流程改进已改善ACS患者救治的效率指标和预后指标,至少在近6个月内下列指标中10项以上显示出改进的趋势,其中1-6条是必须满足的条件:

1.对于自行来院或拨打本地120经救护车入院的所有急性胸痛患者,缩短了从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且要求月平均小于10分钟;(5分)(5.17) 2.对于STEMI患者,缩短了从首份心电图至确诊的时间,且要求月平均小于10分钟;(5分)(5.18) 3.经救护车(包括呼叫本地120入院及由非PCI医院转诊患者)入院的STEMI患者,从急救现场或救护车远程传输心电图至胸痛中心(实时传输或微信等形式传输,但必须在云平台有客观记录)的比例不低于30%且在过去6个月内呈现增加趋势;(5分)(5.19) 4.建立了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方法,从抽血到获取报告时间不超过20分钟;(5分)(5.20)

5.对于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月平均门-球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且达标率不低于75%;若当前无法达到,则应呈现改进趋势,且应制订促进持续改进的措施,确保在通过认证后1年内逐步达到上述要求;(5分)(5.21)

6.导管室激活时间小于30分钟;(5分)(5.22)

7.经救护车入院(包括呼叫本地120入院及由非PCI医院转诊患者)且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管室的比例不低于30%,且呈现增高趋势;(4分)(5.23)

8.自行来院且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绕行CCU直接送入导管室的比例不低于50%,且呈现增高趋势;(4分)(5.24) 9.所有STEMI患者的死亡率已降低和所有急诊PCI的STEMI患者的死亡率已降低;(2分)5.25) 10.所有极高危NSTEMI/UA患者,2小时内实施紧急PCI的比例在增加;(2分)(5.26) 11.所有高危NSTEMI/UA患者,24小时内实施早期介入治疗的比例在增加;(2分)(5.27) 12.全部ACS患者院内死亡率在降低;(2分)(5.28) 13.全部ACS患者院内心力衰竭发生率在降低;(2分)(5.29)

14.所有ACS患者从首次医疗接触到负荷量双抗给药时间有缩短趋势;(2分)(5.30) 15.对于溶栓(包括本院溶栓及转诊医院溶栓)治疗者,D-to-N或FMC-to-N时间缩短;(2分)(5.31) 16.对于转运STEMI急诊PCI患者,在转出医院的door-in and door-out(入门到出门)的时间已缩短;(2分)(5.32)

17.STEMI患者中呼叫120入院的比例在增加;(2分)(5.33)

18.STEMI患者发病后2小时内获得首次医疗接触的比例在增加。(2分)(5.34) 19.主动脉或肺动脉CTA完成时间有缩短趋势(怀疑主动脉夹层或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计算从通知CT室到CT室完成准备的时间,要求小于30分钟)(2分)(5.35)

说明:5.17-5.35将会链接到实时云平台进行查看,无需上传材料

推荐第7篇:胸痛中心典型病例讨论会议

深 泽 县 医 院

会 议 记 录

内容:典型病例讨论会议

时间: 2017 年10月 20 日 地点:心内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曹彩生、贾克武、王士敏、杜晓光、宋玉龙、苑

建房、赵伟强、许彦丽、张宏宇、王超、邸彦芝、魏亚敏、何维欢等

参加科室:心内科、急诊科、急救 120。

会议内容:曹彩生副主任医师(心内科)主持,讨论一个老年女性,

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多脏器衰竭。

由苑建房主治医师汇报病例:1.老年女性,2.既往“冠心病”“2型

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理想。3.胸痛、胸闷3天,加重伴出汗4

小时,由村卫生室行心电图检查后,网络微信上传,胸痛中心诊断心

肌梗塞,立即回复后,立即通知120接诊,胸痛中心微信指导村卫生

室立即给予阿司匹林300mg,同时向家属交代溶栓的必要性,120到

达后给予氯比格雷300mg,建立静脉通路,绕行急性直达心内科。查

体:血压140/98mmHg神志清楚,痛苦面容,全身皮肤潮湿,四肢湿

冷,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率:60次/分,律齐,

心音低顿,双下肢无浮肿。复查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有溶 栓适应症,无绝对禁忌征,进入溶栓流程。与家属沟通后给予积极溶栓,溶栓后胸痛、胸闷明显减轻,2小时复查心电图抬高ST段

回落大于50%,提示溶栓有效。向患者家属交代支架继续治疗,家属

拒绝转上级医院行PCI治疗。入院后第5天,患者活动后出现阵发性

上腹部疼痛,每次持续10-30min,血压。 心率、呼吸较平稳、血

糖:18.9mmol/L给予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仍忽高忽低,请内

分泌科会诊继续调整血糖,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较前无加重,目前病

情平稳,家属再次拒绝上级医院PCI治疗。

曹彩生副主任医师:此患者诊断明确,急性前壁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2型糖尿病诊断明确,村卫生室及时传输心电图,及时给予抗血小板

口服,与家属沟通,120出车及时,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看来我们

下乡培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应该宣传、培训到每一个村庄。

让老百姓都认识到胸痛的危险性,及时拨打120,及时救治。患者年

龄大,家属拒绝上一级医院行PCI,我们继续于家属沟通,交代及时PCI的重要性,溶栓后3-24小时转运PCI,直达导管室是很有必要的,加强宣传。

推荐第8篇:胸痛中心的培训和教育包括.

胸痛中心的培训和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要求所有培训及教育相关的证明材料在培训教育活动举办后5天内及时上传云平台数据库文件夹)

一、胸痛中心的全院培训分以下不同层次。

1.针对院领导、医疗管理、行政人员的培训。(成立之前或成立之后1个月内至少进行一次;培训内容:胸痛中心概念、在胸痛中心建设和流程优化过程中需要医院解决的主要问题)

2.针对胸痛中心核心核心科室专业医师和护士培训(急诊、心内、ICU、介入等,胸痛中心成立1个月内完成全面培训,以后每年进行一轮以保证新增人员得到及时培训)

(培训内容:①区域协同救治概念②时钟统一管理③各项管理制度④四大胸痛的诊疗指南⑤救治流程图⑥溶栓标准操作⑦急性心梗、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⑧心肺复苏技能⑨胸痛中心数据填报) 3.全院医、药、护、技人员培训(1个月内完成,以后每年进行一轮以保证新增人员得到及时培训;内容包括:1.胸痛中心基本概念2.时间节点管理3.院内ACS或心脏骤停的处理流程4.心肺复苏技能) 4.全院医疗辅助人员及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1个月内完成,以后每年进行一轮以保证新增人员得到及培训;内容包括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院内紧急呼救电话、心脏按压的基本要领)

推荐第9篇:关于在急诊科建立胸痛中心的建议

关于在急诊科建立胸痛中心的建议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就诊的主要症状,病因繁杂,严重程度悬殊大,及时正确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致命性胸痛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

胸痛中心最初是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出的概念,目前已延伸,成为一种全新的医疗管理模式,通过多学科(包括急救医疗系统EMS、急诊学科、心血管内科、影像学科、心外科学、胸外科学、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的优势整合,对胸痛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正确分流及科学救治,从而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危重症的救治率。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成为急性胸痛患者需要鉴别诊断的主要疾病。建立胸痛中心可以显著降低胸痛确诊时间,降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STEMI住院时间,降低胸痛患者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检查费用,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和就诊满意度。

胸痛中心的建立与实施涉及院外急救系统、各级医院、社区等多个层面合作。我国胸痛中心从三级医院开始,正进一步拓展至基层。我院属于基层医院,直接面向社区人群,在社区教育、心肌梗死早期救治方面,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优势。急诊科是胸痛病人发病寻求医疗帮助的第一场所,是急性胸痛诊疗的最前线,胸痛的正确及时处理,对于胸痛急救和转运流程的启动至关重要。在我院急诊科建立胸痛中心,可以提高对胸痛患者的快速分检处理及转运能力,开展对公众的教育及提高对患者随访管理的能力,并积极与上级医院、相关科室开展交流互动,并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我院直接面对30万社区人群,在社区人群教育、心肌梗死早期救治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同时,我院还负责区域院前急救工作,拥有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影像学科、心外科、胸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检验科等需要组建胸痛中心的相关科室以及相关专业人员。急诊科医师同时负责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工作,具备心电图阅读能力、诊断、决策、早期药物负荷等工作,为胸痛中心建立提供了急救前移、决策前移相当乐观的人员保障。我院急诊科具备胸痛中心所需场地及设备,并已做好人员培训、流程制定等基础准备工作,具备了在二级医院建立胸痛中心的条件,若尽早成立,将成为我市二级医院中首家成立胸痛中心的单位,能更好造福患者,惠及民生。

急诊科

二零一五年九月十六日

推荐第10篇:示范全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天津模式”

示范全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天津模式”

2016年12月2日,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等单位主办,天津市胸科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协办的“京津冀胸痛中心工作小组成立及座谈会”在天津召开;当天,京津冀胸痛中心工作小组宣布成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天津市胸科医院郭志刚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傅向华教授担任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颜红兵教授、河北省人民医院齐晓勇教授和天津市胸科医院李春洁教授担任执行组长。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组织的成立,为进一步加速京津冀地区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据记者了解,胸痛中心的建设涉及到很多环节,每个岗位的人员都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之中,而天津市胸科医院的胸痛中心建设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自2015年天津市胸科医院获得天津市第一家胸痛中心认证单位后,2016年9月7日再度被评为中国胸痛中心首批国家示范基地;同时,天津市胸痛中心的建设经验也被业内誉为“胸痛中心-天津模式”,并已成为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委员会向全国推广的重要模式。作为京津冀胸痛中心工作小组执行组长之一的李春洁教授,一直担任着天津胸痛中心的总监,主导并参与了“胸痛中心-天津模式”的整个建设过程,在胸痛中心建设中探索和积累了大量经验。本刊记者就此话题,对他做了深入采访。

信息化的“三个阶段”,

让胸痛中心插上翅膀

采访一开始,李春洁教授首先介绍说:“胸痛中心是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胸痛中心的建立,能显著降低胸痛的确诊时间,降低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为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费用,改善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已经成为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与传统的住院模式相比,胸痛中心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可以对胸痛患者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评估,医疗费用却只有采用住院1到3天进行鉴别诊断的传统方法的20%和50%。因此,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认识到了建立胸痛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天津胸科医院胸痛中心建立于2014年10月,是天津市成立的首家胸痛中心。”李春洁教授继续介绍说,“自我们建立胸痛中心以来,在急危重病人、胸痛病人的救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STEMI病人为例,院内死亡率大幅下降,从胸痛中心成立前的近11%下降到5.7%,今年上半年已经降到了3%;尤其是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胸痛中心的亮点之一。”

他详细介绍说:“在信息化方面,我们医院建立了一套庞大的远程心电监控系统,这极大地提高了胸痛中心的工作效率。目前,我院远程心电网络覆盖了院前、院中、院后的各个阶段。”

李春洁教授进一步介绍说:“在院前阶段,我们医院与天津120急救中心和200余家社区医院合作建立远程急救网络,120急救车到达患者家中,通过佩戴远程传输系统,可将患者12导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血糖等生命体征实时传输到胸痛中心相关各单元。120医生首先判读并处理,如120医生判读困难,胸痛中心各单元专家可同时判读,从诊断到治疗给予120医生专业指导,从而把急诊科的功能延展到患者家中及120急救车上。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农村诊所患者均可佩戴远程传输系统,基层医生可第一时间判读患者心电信息;如基层医生判断困难,三级医院可同时判读,指导其对患者作进一步诊疗,必要时可转诊三级医院。这形成了以远程心电网络系统为工具,以天津市胸科医院作为整体协调和指导中心,辐射120急救中心、一级医院、二级医院的三级医疗机构的胸痛中心网络化诊治模式,达到分级诊疗的目的。我院CCU病区主任及心脏急诊科主诊主任和120急救车上的所有值班医生均有实时微信,可实时指导救护车上的医生处理危急重病人。

“第二阶段为院中阶段。我院门诊、急诊、住院患者佩戴远程心电终端,同时用做3G holter。门急诊患者可将终端带回家中,心电信息24小时由监控人员密切观察,只要出现报警信息,监护人员立即通知患者或家属及时就诊,避免患者延误病情;如没有报警,24小时后由心电专家出具Holter?蟾妗W≡夯颊咄ü?佩戴3G holter,只要出现ST段变化或恶性心律失常,监控系统即可及时报警,立即通知医生,24小时均可及时判断处理,从而避免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延误。

“第三阶段为院后阶段,术后围手术期患者回家可佩戴终端,监控心电变化。监控人员和手术医生可实时了解患者心电信息及患者状况,使围手术期患者更加安全。心脏手术患者回家以后进行康复运动,可佩戴终端监控运动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如心率加快,ST段变化,可及时调整运动强度或终止运动,从而提高患者心脏康复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高端、高危人群中有条件者,可长期配置监控终端,无论其在市内、国内或国外,随时随地预警可能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并及时得到规范的诊疗,显著降低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

对此李春洁教授认为:“我院利用天津现有的医疗专网及现有的医疗资源、设备,使胸痛中心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真正缩短了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使高危胸痛患者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降低了死亡率;同时也让普通患者就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及时接受更专业的诊疗,提高了地区整体心电医疗服务水平和居民健康水平。”

李春洁教授感慨地说:“远程心电传输系统让胸痛中心由无形变成有形,让胸痛中心插上翅膀,助力胸痛中心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多方支持,

成就一项崭新的民心工程

在采访中李春洁教授表示,胸痛中心的建设其实是个“一把手工程”,比如说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如果没有院长郭志刚教授的支持和协调相关科室,要想把胸痛中心做好,就会有很大的阻力;同时,他们之所以能够把天津市胸科医院的各项任务及指标落到实处,能够在全市有条不紊地将胸痛中心的工作全面开展起来,更是和天津市政府、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和天津市胸科医院的行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

李春洁教授接着说:“事实上,天津市各级领导了解到天津市胸科医院胸痛中心、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在心血管危重症病人救治中所取得的成效之后,非常认可和重视,并把原先确定的一项‘民心工程’替换成了‘胸痛中心建设’,随后还成立了‘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小组’,负责具体落实这项工作。胸痛中心建设工作开始后,市卫生计生委设立了由常务副主任牵头的领导小组。为了更快更好地推进工作,医政处处长‘微服私访’,组织胸痛专家对全市申请胸痛中心的医院进行暗查,找出不足,勒令主管院长限期改正。由于市政府和市卫计委的重视,使得全市所有的适合医院都力争成立胸痛中心,并向国家认证中心申请评审。”

李春洁教授还介绍说:“天津市胸科医院以胸痛中心为依托,目前已经和天津市280多家社区医院开展医疗联合,并签署了协议。这些医院可以第一时间将胸痛病人的资料传递给胸科医院的值班医生,第一时间发现并指导胸痛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在天津市卫生计生委社区处和天津市胸科医院院长的直接领导下,还举办了10期的封闭式基层医生胸痛相关疾病和心电图阅图培训班,每期一周,对全市的280多家社区医院的骨干医生进行了培训,并举行了结业考试,培训资金全部由胸科医院承担。经过10期培训,每一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李春洁教授继续介绍说:“在这种上下联动、多方推进的措施促进下,天津地区胸痛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2015年2月,天津胸科医院通过国家认证,成为天津市第一家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的单位;2016年9月,天津市胸科医院被评为中国胸痛中心首批国家级示范基地。目前,天津市已陆续有9家医院通过国家正式认证,数量居全国第

二、密度居全国第一。

李春洁教授还介绍说:“我国的胸痛中心认证体系,是目前国际上的第三个认证体系,是在美国胸痛中心协会和德国心脏病学会认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所确立的认证体系。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共包括五大要素,分别是:基本条件与资质、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评估和救治、持续改进、培训与教育。依照这些认证标准通过认证的天津各个医院的胸痛中心,其院内STEMI死亡率均大幅下降。天津市卫生计生委的领导看到胸痛中心给全市医疗急救所带来的变化,认为这能更好地造福于患者,因此决定在我市成立脑卒中急救中心、中毒救护中心和新生儿救护中心等,将天津市的急救能力上升到更高的水平;同时在天津市心脏病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的建议下,逐步完善我市公共场所的AED投放,并有计划地培训相关人员的人工心肺复苏技术。总之,胸痛中心的建设给全市在胸痛急救方面带来了极大的进步,也促使市卫生计生委领导下定了做好全市各种疾病急救网络的决心。”

胸痛中心建设

需在县级医院“精耕细作”

在采访中李春洁教授强调说:“目前胸痛中心建设虽然已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了,但在基层、尤其是县级医院发展还比较缓慢。从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状况来看,近几年农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大城市,且幅度在逐渐拉大;如果不在县级医院建立胸痛中心,则胸痛中心的发展就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

李春洁教授就此介绍道:“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促进基层、尤其是县级医院胸痛中心的发展,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在2016年8月发布了更适合县级医院的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从而为胸痛中心在县级医院的推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从目前国家医疗发展改革政策来看,重点也是发展县级医院,还出台了大量相关的利好政策,未来要达到90%的患者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从而解决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对此李春洁认为,政策很好,但是落地很难。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软件方面,县级医院的医生医疗水平基础较差;二是硬件方面,大部分县级医院医疗设备落后。“要解决上述问题,胸痛中心则是很好的抓手。因为在县级医院建立胸痛中心,不仅对高危胸痛患者救治有?O大帮助,对医疗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的帮助也很大,尤其是对院前急救和急诊科帮助更大。大病不出县,急诊科水平是关键;因为到急诊就诊的大都是危急重病人,存在治疗有时限性、转诊有风险及各种其他问题。以胸痛中心为撬动点,在急诊科同时建设卒中中心、创伤中心、新生儿急救中心、孕产妇救治中心,即可让县医院急救体系获得整体提升。”

那么,如何从具体措施上帮助县级医院建立胸痛中心、提升心血管疾病救治水平呢?对此,李春洁教授提出了两个设想――

一是针对具备一定心内科基础和介入能力、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医院,可予以普及“工具包”。因为胸痛中心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理解和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县级医院人力资源相对薄弱,所以胸痛中心总部为快速帮助县级医院建立并认证胸痛中心,设计了“工具包”,如所需药物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辅助设施如快速检验、信息化等,标识、流程图如何配置,打造一个样板间,县级医院胸痛中心只需按样板间去建设即可。

二是针对心内科薄弱、不具备介入能力、基础条件较差的医院,可由霍勇教授等全国顶尖专家牵头成立的华医心诚医生集团帮其解决。目前,华医心诚集团权威发起专家包括霍勇教授、葛均波教授、陈纪言教授、方唯一教授、王伟民教授、杨杰孚教授、张澍教授、张大东教授等多位全国顶尖专家,心内科建设体系主要包括进修培训、植入带教、专家指导、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风险管理、人才技术培训与教育、学术晋升辅导与支持,这是可以更好地为各个医院系统化、高效率、有保障地进行帮扶,从而直接提升科室综合能力的核心建设措施。

李春洁教授表示:“不管从哪个方面说,胸痛中心建设都必将提高县级医院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同时还可以为县级医院整体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最终让广大患者受益!”

对于天津地区胸痛中心的未来发展,李春洁教授展望说:“目前,天津市还有16家医院正在申请第9批认证,预计一年内将有30余家医院通过认证,形成一个庞大的胸痛中心网络。正是由于天津市胸科医院率先在我市成立胸痛中心,并在国家胸痛联盟领导和专家指导下取得了一些进步,被市卫生计生委认可并上报市政府,建议把胸痛中心的建设定为天津市民心工程之一,在全市有资格的医院进行推广,这套在天津施行的胸痛中心模式才获得了霍勇教授等全国专家的高度赞赏与认可,并将其作为‘胸痛中心建设-天津模式’向全国推广!”

目前,“胸痛中心-天津模式”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已初步显现,在2016年12月2日举行的“京津冀胸痛中心工作小组成立及座谈会”上,主持这一项目的李春洁教授不仅当选为京津冀胸痛中心工作小组执行组长之一,而且与会专家还普遍认为,“胸痛中心-天津模式”已经成为天津乃至全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名片”,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的影响示范作用。未来,“天津模式”必将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加速推进中国胸痛中心的建设进程!

专家简介

李春洁,医学博士,急诊科主诊医师。现任天津市胸科医院胸痛中心总监。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1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工作经验。可独立快速处理各类ACS患者,并对主动脉夹层等危重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经验。主持了天津市胸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项目,主持天津市卫生计生委课题一项,科技部课题一项。现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介入心脏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双心分会委员,天津市青联委员,中国胸痛中心评审委员会委员。

第11篇:最新基层版胸痛中心建设方案(绝对好)

关于印发《xx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方案(试行)》

的通知

医院各科室(组):

现将《xx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落实。

医院

201x年4月10日

目 录

胸痛中心建设方案(试行) ............................................................................1 xx医院胸痛中心总监职责 ................................................................................8 xx医院胸痛中心协调员职责 ............................................................................9 xx医院胸痛中心质量控制制度 ......................................................................10 xx医院胸痛中心联合例会制度 ......................................................................11 xx医院胸痛中心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 ..........................................................12 xx医院胸痛中心质量分析会制度 ..................................................................14 xx医院胸痛中心流程改进及质量监控制度 ..................................................15 xx医院胸痛中心时间节点定义 ......................................................................16 xx医院胸痛中心值班制度 ..............................................................................19 xx医院急性胸痛患者会诊制度 ......................................................................21 xx医院导管室的管理制度 ..............................................................................23 xx医院CT室工作制度 ...................................................................................29 xx医院心电图质量管理制度 ..........................................................................30 xx医院功能科心脏彩超室规章制度 ..............................................................31 xx医院超声心动图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34 xx医院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规范 ..................................................................35 xx医院建设胸痛中心全院培训计划 ..............................................................38 xx医院胸痛中心基层医疗机构培训计划 ......................................................41 xx医院胸痛中心社区培训计划 ......................................................................43

xx医院

胸痛中心建设方案(试行)

为了规范胸痛病人的诊治流程,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致死性疾病的能力,减少误诊、漏诊以及改善临床预后的目的。结合医院专科发展规划和胸痛中心认证工作,以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为依据,以ACS疾病为主的胸痛中心建设为基础,促进以胸痛症状为单位的临床路径诊疗行为规范化。特制定胸痛中心建设推进方案。

一、指导思想

医院通过胸痛中心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对胸痛患者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评估和诊疗,显著降低胸痛确诊时间、降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检查费用,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

二、建设目标

到201x年底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

三、组织管理

(一)成立xx医院胸痛中心委员会,具体人员组成及职责如下:

主任委员:(院长•党总支书记)

1 副主任委员:(院长助理•心内科主任)

(院长助理•医务科长)

员:(院长助理、办公室主任)

(党总支副书记、感控办主任) (工会主席) (护理部主任) (财务科科长) (总务科科长) (药剂科主任) (设备科科长)

(医疗质量安全科科长) (医教科主任) (护理部副主任)

主任委员职责:主持胸痛中心委员会的建设和重大决策,可调动医院所有资源保证胸痛中心正常有效运行。

委员会职责如下:

1.制定胸痛中心建设方案和管理办法。2.设立专项资金,纳入医院预算。 3.制定急性胸痛救治流程,并监督实施。 4.制定培训方案、计划,并监督实施。

5.定期评估建设效果,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管理办法。

2 6.确定考核指标,制定考核标准,定期组织考核,建立奖惩制度并监督奖惩兑现。

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心内科,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副主任由xx同志担任,负责胸痛中心组织实施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设立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协调员以及各专业组,具体人员安排和分组如下:

1.医疗总监:(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2.医疗副总监:(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3.胸痛中心协调员:(医务科长•副主任医师) 4.院前急救/急诊组

组 长:(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成 员: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 5.冠脉介入组

组 长:(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成 员:心内科全体医护人员 6.动脉夹层一组

组 长:(介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成 员:介入科全体医护人员 7.动脉夹层二组

组 长:(血管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成 员:血管外科全体医护人员 8.肺血管栓塞组

3 组 长:(呼吸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成 员:呼吸内科全体医护人员 9.气胸组

组 长:(胸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成 员:胸外科全体医护人员 10.重症医学组

组 长:(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成 员: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 11.检验组

组 长:(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技师) 成 员:检验科全体人员 12.超声组

组 长:(超声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成 员:超声科全体人员 13.影像组

组 长:(CT/MRI科主任•主任医师) 成 员:CT/MRI科全体人员 14.心电组

组 长:(心电图室主任•主治医师) 成 员:心电图室全体人员

四、实施步骤

(一)建制立规阶段(201x年4月)

4 任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培训计划、质量控制标准、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方案等运行和管理机制。

(二)宣教培训阶段(201x年5月)

任务:在院内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开展分层次的培训,达到应知应会;在院外针对不同的对象(包括不能开展PCI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社区群众等)开展相应的宣教,使其了解胸痛救治的相关知识,引导患者选择正确的就医途径。

(三)实施改进阶段(201x年6-8月)

任务:正式实施有关管理办法,执行工作流程,积极采取措施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四)申请评审阶段(201x年9-10月)

自我评价后申请国家胸痛中心组织初次认证评审验收。

(五)整改提高阶段(201x年11-12月)

针对评审验收提出的整改要求落实整改,争取通过评审。

五、工作要求

建设胸痛中心的目的是不断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急性胸痛患者诊疗行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危重症死亡率,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也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现我院功能定位向急危重症疑难患者救治转变的一项重要工作。全体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决服从胸痛中心委员会的领导,团结协作,克难奋进,认真落实

5 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委员会办公室反馈,以便医院及时修正完善。

附件:

1.xx医院胸痛中心总监职责 2.xx医院胸痛中心协调员职责 3.xx医院胸痛中心质量控制制度 4.xx医院胸痛中心联合例会制度 5.xx医院胸痛中心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 6.xx医院胸痛中心质量分析会制度

7.xx医院胸痛中心流程改进及质量监控制度 8.xx医院胸痛中心时间节点定义 9.xx医院胸痛中心值班制度 10.xx医院急性胸痛患者会诊制度 11.xx医院导管室的管理制度 12.xx医院CT室工作制度 13.xx医院心电图质量管理制度 14.xx医院心脏彩超规章制度

15.xx医院超声心动图危急值报告制度 16.xx医院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规范 17.xx医院建设胸痛中心全院培训计划 18.xx医院胸痛中心基层医疗机构培训计划 19.xx医院胸痛中心社区培训计划

6 备注:上述制度、规范、计划均为试行,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订。

7

xx医院胸痛中心总监职责

1.全面负责胸痛中心技术方面和日常行政管理,直接对胸痛中心委员会负责。

2.主持制定胸痛中心的发展战略和计划、各类培训计划和方案。

3.负责技术队伍建设和管理,包括会诊制度的制定、培训队伍的训练和管理。

4.负责胸痛中心的急诊及院前急救工作、与120的协同工作,加强与各学科合作,提供技术支持。

5.主持制定并组织实施胸痛中心的各类工作流程、目标和计划。

6.负责联合例会的组织工作,定期组织检查落实情况。及时向委员会和其他科室反馈信息。

7.定期进行技术分析和质量分析工作,主持典型病例讨论会和质量分析会,制定改进措施。

8.参与制定与胸痛中心“关键因素”有关的战略规划、实施及财务预算。

8 附件二

xx医院胸痛中心协调员职责

1.全面协调胸痛中心技术方面和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对胸痛中心委员会负责。

2.协调主持制定胸痛中心的发展战略和计划、各类培训计划和方案

3.协调总监负责技术队伍建设和管理,包括会诊制度制定、培训队伍的训练和管理。

4.协助负责胸痛中心的急诊及院前急救工作、与120的协同工作,加强与各学科合作,提供技术支持。

5.协助主持制定并组织实施胸痛中心的各类工作流程、目标和计划。

6.协助负责联合例会的组织工作,定期组织检查落实情况。及时向委员会和其他科室反馈信息。

7.定期进行技术分析和质量分析工作,协助主持典型病例讨论会和质量分析会,制定改进措施。

8.参与制定与胸痛中心“关键因素”有关的战略规划、实施及财务预算。

9 附件三

xx医院胸痛中心质量控制制度

为进一步促进胸痛中心的运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通过有效缩短院前急救时间,院内延误时间。进一步挽救患者生命,胸痛中心制定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组组长:(院长助理•心内科主任)

质量控制组副组长:(医疗质量安全科科长) 成

员:xx 1.质量控制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 2.质量检测指标: 首份心电图时间<10min

首次肌钙蛋白时间抽血时间<10分钟,出报告时间<20分钟 导管室激活时间<30分钟

患者到达大门时间到球囊扩张时间<90分钟 急/门诊科室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技术全面提高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上述指标力争于201x年底全面达标。 3.每季度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

10 附件四

xx医院胸痛中心联合例会制度

急性胸痛起病急,进展快。误诊率和死亡率高,其相关的致命性疾病有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和张力性气胸等。为做好急性胸痛的诊疗工作,改进工作质量和流程,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共同配合才能做好胸痛中心的工作,为协调好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工作,现制定胸痛中心联合例会制度。

1.会议时间:胸痛中心工作会议每季度举行一次。2.会议地点:xx医院门诊十二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胸痛中心委员会领导、技术总监、协助科室负责人、有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协调员、急救医疗体系、基层医院领导或急诊及心血管内科负责人、急诊科和心内科相关医护人员等(可根据议题决定参会人员)

4.联合例会讨论内容

(1) 讨论本季度急性胸痛病例救治情况

(2) 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成功及失败的典型病例分析 (3) 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科间协调情况。 (4) 工作质量的改进和流程的修改。 (5) 中心培训情况及下一步计划。 (6) 胸痛网络点发展、培训及运行情况。

11 附件五

xx医院胸痛中心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

典型病例分析会是提高胸痛中心工作质量的最有效的工作形式之一。在质量分析会中发现宏观问题,再将存在问题的典型病例挑选出来作为剖析的对象,将所有与执行胸痛中心的流程相关的人员集中进行讨论和分析。为此,xx医院胸痛中心为病例分析会制定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

1.会议时间:与胸痛中心质量分析会一起举行 2.会议地点:xx医院门诊十二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胸痛中心技术总监、有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协调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急救医疗体系、急诊科和心内科相关医护人员、胸痛中心的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人员等。

4.病例分析会流程:

(1)会议由胸痛中心总监支持

(2)质量控制人员汇报上次病例分析会以来胸痛中心的阶段性数据分析结果

(3)典型病例介绍:由指定医生介绍典型病例的诊疗过程和相关客观资料,最后展示时间轴。

(4)相关责任人就时间轴的延误环节进行解释和说明,共同分析、讨论延误的原因是属于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因素所致。

(5)病例小结

12 (6)总结:对本阶段的典型病例进行概括性归纳,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并对胸痛中心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13

xx医院胸痛中心质量分析会制度

质量分析会是胸痛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对胸痛中心运行过程中的阶段性数据分析,肯定取得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的措施。为此,xx医院胸痛中心制定质量分析会的相应制度。

1.会议时间:胸痛中心工作会议每季度一次。2.会议地点:xx医院门诊十二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胸痛中心技术总监、有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协调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急救医疗体系、急诊科和心内科相关医护人员、胸痛中心的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人员。

4.质量分析会讨论内容

(1)讨论本季度急性胸痛病例救治情况,如胸痛急救总人数、各疾病分类人数、救治成功率、死亡率等。

(2)总结STEMI患者的平均D-to-B时间、FMC-to-B时间、各类指标达标率、平均住院日、经济效益指标等。

(3)存在的问题进行奖惩。

14 附件七

xx医院胸痛中心流程改进及质量监控制度

1.胸痛中心必须将流程改进作为胸痛中心的主要质量指标。

2.建立流程运行保障体系,从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直至出院随访均实施流程化,建立院、科两级质量监控制度。

3.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牢记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

4.保证每一个流程处于顺畅状态,为胸痛患者提供最优、最快的治疗。

5.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参与意识 6.对新职工强化培训。

15 附件八

xx医院胸痛中心时间节点定义

1.发病时间:患者出现胸痛、胸闷、上腹不适等系列症状开始的时间,计时方法:主要是通过问诊方式获得。

2.呼救时间: 首次拨打120呼救或拨打医院急救电话求救。计时方法:120记录、本院胸痛中心记录或其他急救机构记录,以接听电话的时刻为准。

3.到达现场时间:院前急救人员,社区医生或其他医疗机构到达现场时间。计时方法:要求院前人员、网络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准确计时。

4.首份心电图时间:完成第一份12或18导联心电图的时间。计时方法:开始接触医疗人员到完成第一份心电图最后一个导联记录为准。在完成心电图操作后,应将准确时间记录在心电图上,包括年、月、日、时、分。

5.我院确诊STEMI时间:完成首份心电图后,由受过胸痛专科培训的医生或分诊护士确诊认为STEMI的时间,或由我院医师使用远程心电监护系统诊断STEMI的时间。

6.抽血时间:首次抽血查TnI,CK-MB等的时间。计时方法:以抽血护士完成采集时刻为计时点。

7.开始转运时间:在确诊为ACS并离开现场/医院的时间。计时方法:由转运医护人员在接到病人启动车辆时计时。

16 8.给药时间:在确定为ACS患者,排除各类用药禁忌症后,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9.到大医院大门时间:只进入医院大门或急诊大门的时间 10.TnI 结果时间:指首次抽血、快速床边或检验科出结果的时间。

11.医生解读TnI 生化结果时间:指首诊医生得到第一份TNI结果的时间。

12.呼叫启动导管室时间:开始接触到医疗人员(指院前、网络点、受过ACS培训的急诊科医生、心内科医生)接到电话并决定行PCI,并启动导管室的时间。

13.溶栓开始至结束时间:指开始注射溶栓药物到注射完成时间。

14.发病至呼救时间:指出现胸痛、胸闷等ACS症状到拨打120呼救医护人员时间。

15.呼救至首份心电图时间: 指从呼救到完成第一份12/18导联的心电图时间。

16.到达现场至首份心电图时间:指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到完成12/18导联的心电图时间。

17.呼救至球囊扩张时间:指呼救医护人员到PCI介入手术打开球囊的时间。

18.到达现场至启动导管室时间:指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并与心血管医生或导管室负责人决定PCI时间。

17 .到达现场至球囊扩张时间: 指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到PCI介入手术打开球囊的时间。

20.D-to-B时间:指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PCI介入手术打开球囊的时间。

21.从开始接触医疗人员到再灌注时间:指首次接触医疗人员到溶栓开始或者球囊扩张的时间。

要求:医护人员统一填写表格,对于整个时间延误的要用图表进行分析。

18

xx医院胸痛中心值班制度

胸痛中心目标:确诊高危胸痛患者,对危及患者生命的STEMI NUSTEMI 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及早识别,及早进行规范化治疗。通过急救网络推广ACS规范化诊疗。

胸痛中心网络医院:弥勒市市内各医院。

胸痛中心院内网络:120指挥中心、院前急救、急诊科(6124413)、心血管内科(6133766)、CT室(6130321)、导管室(6122244)、超声科(6124431)、检验科(6124425)、心电图室(6134206)。

胸痛患者来源:

1、自行来院患者

2、120转运患者

3、基层医院或其他非PCI医用转院患者

4、院内因非心源性疾病住院突发心脏病的患者。

疾病分类:

1、STEMI

2、NSTEMI/UA,

3、非ACS患者包括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气胸,以及其他需要转入其他科室的胸痛患者。

胸痛中心值班涉及科室:心内科、急诊科、CT室、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心电图室

心内科胸痛中心值班:冠脉急诊值班:冠脉急诊介入班以周围单位轮值负责,接到一键启动导管室信号或其他启动信号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启动导管室。

19 会诊范围:

1、一线负责自行来院、120、院内网络胸痛患者,如需启动导管室通知冠脉急诊介入组。

2、因网络医院存在远程会诊问题,需要高年资医生指导治疗,冠脉急诊介入组负责网络医院求助指导治疗。为保证求救信号不致遗漏CCU联络处,由CCU护士24小时值班,接到求助电话立即通知冠脉介入值班组。

急诊科胸痛中心值班:由当日值班的心内科医生、分诊护士负责,发现胸痛患者根据不同情况启动流程。

CT室胸痛中心值班:由当日值班医生负责,发现进入胸痛流程患者尽快诊断。

急诊检验科值班:由当日值班医生负责,尽快完成进入胸痛流程患者的检验工作。

20

xx医院急性胸痛患者会诊制度

一、会诊对象: 1.患者病情较为复杂。

2.一般情况下,门诊病人就诊3个专科或在一个专科就诊3次以上尚未明确诊断者。

3.患者胸痛属于急诊,应立即陪送至急诊室处理。对危重不宜转送者,由首诊医师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汇报,由科室负责人组织会诊。被邀请科室应及时派送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会诊,对涉及多科室,但诊断一时难以明确,需住院者。由门诊部统一安排,各病房不得推诿拒收。

4.急性胸痛患者,需要其他科室排除相关疾病。

二、会诊申请:

1.胸痛中心接诊医师认为有必要进行会诊,在征得病人或者其家属同意后,电话邀请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并填写急诊会诊单。

2.在就诊过程中病人或陪同的家属认为只有专家会诊才能解决问题,病人或其家属也可直接向胸痛中心提出会诊要求,电话邀请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并填写急诊会诊单。

3.申请会诊的病人需要按照规定支付急诊会诊费用。

三、会诊要求:

1.本着一切为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结合医院具体情况。急会诊应在接受申请后10分钟内完成。

21 2.会诊专家即各科每月派班表上确定的二线人选,因特殊情况该专家不能参加时,由该科主任出面协调,安排其他专家代替。

22

xx医院导管室的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促进心导管室规范管理,合理开放导管室。确保手术病人安全,特制定以下制度。该制度适用于1号、2号导管室。本制度包括:一般规章制度,参观制度,进修实习生管理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查对制度,一键启动心导管室制度。

一、一般规章制度

1.进入导管室人员,必须更换导管室所备的衣、裤、鞋、帽、口罩等。戴帽须遮住头发,戴口罩口鼻部外露;外出送患者者应穿外出衣、换外出鞋;工作结束后,应将用过的衣裤、鞋帽、口罩、手套等放到指定位置。

2.手术医生凭胸卡进入导管室。手术人员应在预定时间内提前30分钟到导管室做好准备。因故更改,增加或停止手术,应预先与导管室联系。

3.严格控制进入导管室人员,每台手术最多允许5位医生入内。其他人员一概不允许入内。患严重上呼吸道感染者,不可进入导管室。

4.手术人员必须爱护器械和设备,不得乱扔或破坏手术器械。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导管室物品和设备的位置,控制室设备严禁操作。

5.手术人员应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举止要端正。不应坐、卧于手术间地上或手术床上。手术间应保持肃静,搬动各种用具

23 应尽量避免声响;不的喧哗、闲谈,不随意讨论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问题。避免接打与手术无关的电话,无菌区内禁止使用手机。

6.严禁在手术间污盆(桶)内丢弃纱布、纱垫或其他杂物,以免混淆清点数目。皮肤消毒时,应尽可能避免消毒纱布或消毒液体掉落地面造成污染。

7.除休息室外,任何场所严禁吸烟、进食,以保持导管室清洁。

8.导管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导管室内各种物品的放置及使用方法。急救药品和器材要定位、定数、定人管理,做到急救药品齐全、器材性能良好。

9.导管室要加强岗前培训,所有新调入本院的医生和进修医生必须完成岗前培训方可进入导管室参加手术。

10.凡手术必须有本院医生参加,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不能单独上操作台,否则,导管室有权不予以安排手术。

11.特殊感染手术只能在特殊感染手术间实施,手术科室应提前通知导管室做好相应准备。

二、参观制度

1.导管室一般不接待参观者,确需参观的须提前与导管室负责人联系,与导管室护士长、手术者联系,方可参观进入。

2.导管室严格限制参观人数,一般情况下每工作日参观人数不超过6人次,其中,每个手术间最多不超过2人次。

24 .参观人员进入导管室必须穿参观服,戴口罩、帽子,换隔离鞋,待手术一切准备就绪后方可进入制定手术间,离开时将衣帽等放回指定地点。

4.电视教学、学员见习须提前一日向医务科申请。并与导管室负责人联系,方可进入手术间。

5.外来参观导管室建设或管理者,应提前一日向导管室负责人申请,与导管室护士长联系,取得同意后方可参观。

6.参观者应服从导管室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遵守无菌制度。不得在手术间内来回走动或进入非本科室手术间参观;不得离手术台过近,以免影响无菌操作及手术进行。

7.患者亲友、无关手术人员谢绝参观。

三、进修、实习生管理制度

1.保持导管室肃静、整洁,工作认真负责。

2.遵守手术各项管理规定和技术操作规程,虚心听取导管室工作人员的指导意见。

3.遵守手术时间,准时到达指定手术间进行术前准备。 4.严禁在手术间污物桶(盆)内丢弃纱布、纱垫和其他点数物品,以免混淆清点的数目。

5.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搬弄导管室器械、设备及物品。 6.参观手术时,距手术人员的距离应超过30米。不得在室内,尤其是器械台旁随意走动,不得进入非参观手术室。不在无菌区内看书,闲聊或从事与手术无关的工作。

25 .不得携带摄影、摄像设备。

四、接送患者规定

接送患者一律使用规定用车;运送途中注意保暖,保护患者的头颅及手、足,防止撞伤、坠床;保持输液管道及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脱落。

(一)接患者

1.导管室卫生员使用交换车接送手术患者,应将患者提前30min接到导管室。病情危重的由经治医生护送。手术科室应在导管室接患者前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和相关检查,尤其是碘过敏试验和皮肤准备等。

2.接患者时,要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科室、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手术名称、手术时间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并将随带的物品,如病例、CT片及特殊用品带到导管室。

3.患者仅穿病号服,随身物品如义齿、金首饰、手表、现金等贵重物品等一律不得到带到导管室。

4.患者到导管室后应戴隔离帽。

5.进入手术间后,工作人员应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患者,并安排患者卧于手术台上,必要时在床旁守护,防止患者坠床或发生其他意外。

6.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少其恐惧感。

(二)送患者

1.介入治疗结束后,擦干净血迹,保持输液通畅。

26 .患者由导管室卫生员负责用对接车送回病房。

3.局麻患者须由管床医生陪同,全麻患者须在清醒后由麻醉师及管床医生共同送回病房。

五、查对制度

1.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要做到“三查七对”。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接手术患者时,应认真查对患者的病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时间及术前用药等。逐项核对,防止接错。

3.执行口头医嘱时,在执行前需要复述一遍。并详细记录;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需要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4.书中所用药物和导管均应记录在“手术医嘱记录单”上。

六、一键启动心导管室制度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急危重症,急诊PCI是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的主要手段。为减少由于医务人员延误手术时间,特制定下列制度,确保手术在一键启动后30分钟内准时进行。

1.急性心肌梗死一键启动导管室由120救护车医师远程传输心内科医师后启动,或者由胸痛中心心内科值班医师做出诊断后启动。

2.启动后胸痛中心值班医师通知运送车5分钟到位。 3.胸痛中心或120医师护送患者至导管室。

27 .PCI医师及导管室护士接到一键启动通知立刻在DSA做好术前准备,接到通知后30分钟内必须到达导管室做好手术准备,如不能按时到达,备班替位。

5.急诊PCI可先手术后缴费,办理住院手续。

28

xx医院CT室工作制度

1.CT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程序,操作期间严禁会客。

2.每天上班前共同搞好室内卫生工作,并对机器进行一次清理。工作人员进控制室需换鞋,病人进扫描室须换鞋。

3.严格按照省、市收费标准收费。根据不同检查部位及层次由登记室统一划价。

4.CT诊断坚持集体读片,报告于次日上午9时取片。急诊及加快者除外。

5.CT增强离子型造影剂需先做过敏试验、家属签字;非离子型造影剂根据病人情况决定。

6.CT机保养及维护由设备科及厂家工程师负责,并建立维修保养记录本。机器发生故障时及时通知设备科检修。工作人员遇到突然停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通知相关科室。

7.CT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急诊优先。对于胸痛患者,从接到启动CT室的指令到接受患者进行CT检查的时间≤30分钟。

8.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值班期间负责科室和设备的安全。

29 附件十三

xx医院网络心电图质量管理制度

1.开展网络心电图医师须经培训,持证上岗。2.规范着装、衣帽整洁,佩戴服务牌上岗。

3.建立网络心电图人员专业技术档案,定期开展或按时参加网络心电图专业组岗前培训、继续教育等,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

4.有仪器设备使用岗前培训记录,能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应用管理。

5.建立仪器设备档案,仪器设备有每月检查记录并符合保管要求。如仪器性能不良应有警示标识。

6.建立网络心电图质量检查登记本。

7.对一些疑难病人进行随诊、分析,同时组织进行讨论。总结经验、制定整改措施,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分析能力。

8.对网络心电图工作制度的落实有监督、考核、评价。每季度一次,并有记录。

9.在正常工作时间内随时可以对低危胸痛患者进行网络心电图的评估。

30 附件十四

xx医院功能科心脏彩超室规章制度

1.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各级人员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好各自工作职责,操作均由心超检查专业人员负责。

2.医德教育。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提高诊疗质量。

3.时时应保持整洁、整齐和安静。各级人员在工作时间内均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换鞋入室。

4.申请单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体征及有关检查资料。住院病人应填写病区、床号及住院号等。

5.患者应按照预约秩序入室检查。检查前每位受检者需测量身高和体重,留联系地址和电话号码。

6.超声检查时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并要详细了解病情和做必要的听诊等检查。检查过程中不谈与检查无关的话题。遇有疑难问题或可疑病变难以确诊时,应立即向上级医师请示。

7.诊断报告应及时发出,书写报告要求以学术与规范。字迹清楚,超声所见描述详细。并提出影响意见供临床参考。诊断医生应签全名。报告单发出前,必须认真审阅,防止遗漏。

8.对超声检查的病例进行必要的随访登记,对漏诊、误诊病例要进行病例讨论,以便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每

31 周有一次到病房随访,做好差错、事故的防范工作,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9.完成工作定额,保证诊断质量。诊断符合率应达到90%以上,按日按月做好工作量统计。

10.急诊病例,临床医生在申请单上注明“急”字后应随到随查。如病人不能移动,应做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夜间或休息日安排值班医生或备班医生24小时备班。超声心动图急诊检查应包括:急性胸痛、心包填塞,急性心梗塞。不明原因的急性心功能不全,心脏外伤等。急诊检查结果及时告知相关科室的当班医生。

11.特殊内容的超声检查,需要用药时,应查对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是否相符,药品有无变质、失效等。

12.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与临床资料密切结合。对各疾病作出正确诊断,不断提高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及诊断质量。

13.积极完成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全年论文或会议交流文章数不少于额定人员数的20%)

14.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脱岗。15.同志间互相关心、密切配合、团结协作。

16.进修医师原则上不上机操作。以观摩为主,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在受检者较少时,可上机练习。但需要由本科室医师在边上指导。同时进修医师要遵守劳动纪律和请假制度。

32 科内应有专人负责物品的申领,保管及报损工作。 18.教学片应有专人负责。

19.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天更换床单等。防止交叉感染,每天进行卫生打扫。定期进行大扫除。对超声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20.执行安全保护制度,下班前应切断总电源,关好门窗。33 附件十五

xx医院超声心动图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的定义:是指当这种危险、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危急值范围如下:

1.心包填塞

2.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3.急性二尖瓣腱索断裂 4.急性心肌梗死

5.心脏人工瓣膜急性机械故障或严重瓣周漏 6.急性左心衰

7.心腔内附壁血栓或粘液瘤 8.室间隔穿孔 9.急性肺栓塞

34 附件十六

xx医院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规范

一、总则

为规范弥勒市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地运行。特制订本办法,适用范围:规范中所定义的数据库管理内容,特指存放在中国胸痛中心网云平台xx医院胸痛中心数据。

二、数据库人员配置:心血管内科及信息科各确定一人。

三、数据库管理员主要职责

1.负责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合理配置、测试、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资源优势。负责数据库的安全运行。

2.负责定期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的配置进行可用性、可靠性、性能以及安全检查。

3.负责对所管辖的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4.负责对所管辖数据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并协助使用操作等相关人员做好相关的配置、检查等工作。

5.负责做好数据库系统及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工作。

四、数据库的使用细则 1.每日的管理工作

(1)数据库管理员每天登陆到服务器操作系统,进行如下检查工作。

35 (2)检查所有的上报数据实例状态以及所有与数据库相关的文件运行进程。

(3)检查数据库网络的连通与否。 (4)检查有无漏报错报,及时修改信息。 2.数据库管理员的每月工作

(1)收集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将胸痛中心数据运行情况及时汇报医疗总监。为联合例会,重点病例讨论提供数据,若不理想,设法加以分析改善。

(2)检查当月数据库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记录是否齐全。备份记录,维护记录是否齐全,不足的及时补上。

3.数据库管理的每年工作

(1)逐项检查每日、每月数据库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记录是否齐全,备份记录、维护记录是否齐全,不足的及时补上。

(2)对数据库系统运行的情况做出统计。

(3)分析胸痛中心运行情况,做好新一年的计划。

五、用户权限及监督管理

我院胸痛中心在中国胸痛中心网用户名:mldyyy。密码专人管理,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包括:胸痛中心主任、副主任、协调员、急诊PCI医师、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在胸痛中心主任监督下进行数据库的管理,录入及核对。

六、备份方式及策略

1.完全备份:对备份的内容进行整体备份。

36 .增量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备份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3.差异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4.按需备份:仅备份应用系统需要的部分数据。

5.必须根据各个应用所能接受的恢复时间去选择对系统和数据的备份方式,并采取相应的备份策略。

七、本办法由xx医院胸痛中心负责解释。

八、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7

xx医院建设胸痛中心全院培训计划

我院举办一系列急性胸痛相关知识和理论培训,全体员工,包括所有新入职的员工被分成不同的组来进行严谨的、全面的、长期的相关知识培训。

一、总体培训计划方案

医院支持此项培训计划,希望通过胸痛中心相关内容的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我院胸痛诊疗、救治水平。由于医院医护人员数量众多,层次不同,故将全员(包括管理层、医药技护、后勤及辅助人员)培训计划分期进行。分别为针对管理人员的胸痛中心工作内容及意义;针对除心血管和急诊科医师以外其他一时的年度培训计划;正对非心血管何急诊的其他护士的培训计划以及医疗护理章程。对辅助员工的有关ACS症状和体征,心脏病早期发作时紧急抢救,遇到急性胸痛患者后应遵循的流程培训;对胸痛中心新员工入职培训中加入胸痛中心专门培训;对非胸痛中心新员工入职培训加入胸痛中心相关内容以及为本院员工进行ACS知识培训,提供戒烟、营养和其他心脏健康课程。

二、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包括组长、副组长、成员培训组。

三、培训对象

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参加培训人员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一下五部分人员:

1.全院全体工作人员(包括机关、后勤)

38 2.胸痛中心核心团队成员,包括急诊科、心内科等。 3.参与胸痛中心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包括导诊人员、护工等。

4.胸痛中心新员工。 5.120工作人员。

四、培训方法 1.制定全员培训计划 2.授课讲座

3.发放电子版宣讲教育材料:在每次培训前根据培训人员的电子信箱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培训人员邮箱中。使培训人员在培训前就能够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以提高培训的效果。

4.培训采取签到方式

五、培训内容

1.胸痛中心的工作内容、意义及运作模式 2.院内发生ACS患者的处理流程 3.心肺复苏操作

4.ACS患者护理流程及相关护理章程 5.ACS症状和体征

6.心脏病早期发作时紧急救治、遇到急性胸痛患者后应遵循的流程

7.新员工入职培训

8.ACS知识培训,提供戒烟、营养和其他心脏健康内容

39

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培训人员有所不同。培训人员总称为胸痛中心讲师团主

主要包括以下人员: 心内科:冠心病专业组人员 急诊科:急诊科医务人员

40

xx医院胸痛中心基层医疗机构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胸痛中心”积极参与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有关早起心脏病发作的体征和症状以及适当治疗方法的培训: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制定了针对STEMI患者的再灌注治疗策略和流程图(包括实施转运PCI或溶栓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ACS、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急性胸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常规等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心肺复苏水平、降低心脏病的发生率及发作死亡率、致残率,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二、培训对象

与我胸痛中心签署合作协议的基层医疗机构,重点是从事心血管专业、急诊专业和重症监护专业的相关医护人员。

三、培训方法

1.授课讲座:集中授课,进行培训。

2.发放宣传教育材料:通过网络媒介,将培训资料的电子版本,与培训前发传给各基层医疗机构。

四、培训内容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ACS、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急性胸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常规、心肺复苏操作规范及心肺复苏后高级生命支持等培训。

五、考核机制

41 建立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效果和急救技术水平的考核机制

考核人员:基层医疗机构心内科、急诊科医生

考核方式:笔试或网络考试。记录时间节点观察是否改进 评估得分:技能平均分+笔试平均分

42

xx医院胸痛中心社区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胸痛中心”积极参与对社区内外进行有关早期心脏病发作的体征和症状以及适当治疗方法的培训;通过对公众有关心脏病预防、表现、危险因素的校正及急救措施等培训,降低心脏病的发生率及发作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二、培训对象

1.社区的医护及医疗保健人员。

2.弥勒市区的社区民众,特别是心脏病的高危人群、患者及其家属。

三、培训方法

1.定期举办讲座或咨询会 2.发放宣讲材料

3.进行疑似ACS体征和症状的培训 4.义务诊疗与健康咨询

5.互联网共享平台、微信公众信息等平台发布心脏病的体征和症状以及早期诊断的培训。

四、培训内容

(一)面向基层医护及医疗保健人员的培训课程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断 2.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救治流程

43 3.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造影检查与介入治疗 4.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康复与运动疗法 5.冠心病的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 6.现场心肺复苏

7.胸痛的鉴别诊断与互联网传输远程会诊 8.冠心病的复职指导与复查随访

(二)面向公众的培训课程

1.心脏的基本结构功能与心脏病的危害 2.冠心病的早期症状与诊断手段

3.冠心病发作时的及时救治手段(药物及心肺复苏术) 4.如何使用急救医疗服务(120电话)与胸痛中心网络服务平台

5.冠心病的一级预防与危险因素校正(饮食指导、戒烟限酒、生活方式改善、运动锻炼与睡眠改善)

6.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与心脏康复(药物处方、营养厨房、戒烟限酒、运动处方、心理处方、睡眠处方)

第12篇:标准的胸痛中心建设主要实施步骤建议

胸痛中心建设步骤:

1) 成立胸痛中心委员会:由业务主管院长担任主任委员,相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胸痛中心委员会,明确各委员职位及职责并制定承诺函。

2) 网站注册,成为会员:登录网站www.daodoc.com填写医院信息并上传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扫描件或照片完成机构注册。

3) 制定胸痛中心相关规章制度:如联合例会制度、质量分析会制度、典型病例讨论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等规范胸痛中心的运行。

4) 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认证前至少在云平台上http://data.chinacpc.org/ 有六个月的数据。认证要求对所有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录入不低于75%,ACS病例录入为100%。如果数据不足6个月,建议补填。

1.先对STEMI病例根据病例进行补填,尤其是做了急诊PCI的病例进行认真填写并进行统计分析,如:急诊PCI手术量、D2B时间、FMC2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的时间,溶栓人数与比例等。

2.其次对NSTEMI/UA患者数据进行补录,尤其对做了紧急PCI患者进行重点补录。3.对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病例进行补录。 4.对其它胸痛患者适当选择录入。

从今天起,应制定数据录入、管理维护的相关规定,对每天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数据要及时进行填报。 5) 流程制定及优化:

1.根据患者来源分类有四个主要通道,具体包括:自行来院患者,120转运患者,基层医院或其他非PCI医院转院患者,院内因非心源性疾病住院突发心脏病的患者。每个通道每个重要的病种都有对应的流程。

2.根据病种分类主要有STEMI,NSTEMI/UA,以及其他非ACS患者(包括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气胸,以及其他需要转入其他科室的胸痛患者)。

3.在定义流程的时候要关注不同的角色所做的工作以及他们之间的协同。

4.在有主要参与方参加的情况下,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中心医院的核心流程图(推荐使用Visio画图工具)。制定流程时应当考虑简化步骤、提高效率,有效控制风险点,优化配置等要素。制定好的流程应当具有明确性和规范性。

5.将制定好的核心流程以会议培训、印刷材料、上墙张贴等形式,对主要参与方进行相关流程培训,尤其对于新入职员工要进行必要的流程培训。

6.运行制定好的流程3-6个月后,在相关会议上讨论运行效果,评估手段可以包括重要时间点趋势图分析,典型病例分析等,同时鼓励流程相关人员针对运行流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是否能够通过优化流程解决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根据讨论结果优化流程,并及时将新流程投入运行。每隔一段时间,如此反复,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实现流程的不断优化。

需要制定的流程及部分模板见附件。

6) 时钟同步: 制定相应制度确保院内时钟统一,并安排专人负责。

7) 院内外标识: 改进院内外现有标识指引,方便引导患者尽快找到医院急诊科。

8) 与120机构及网络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胸痛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与院前急救系统,基层网络医院的配合,共同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落实胸痛患者救治流程培训,提高整体区域救治水平。 9) 会议及培训

1.定期举行联合例会、质量分析会、病例讨论会,共同促进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马 乐 2.针对院内医护人员、120医生,基层及网络医院医护人员、社区人员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逐步开展培训。(所有的会议、培训,建议尽可能保留资料讲稿、会议记录、签到表、照片等)。具体需要培训的内容见下文。

需要制定的流程有:

1.45 导管室激活流程图,包括备用导管室启动机制。 1.46 需上传心导管室备用方案及流程图。 1.47 需上传先救治后收费的专用流程图。

1.49 需上传基于心电图无线传输的远程会诊、现场会诊的制度或流程图。 1.50 需上传能体现胸痛鉴别诊断会诊和协作机制的流程图及会诊制度。 2.10 需上传急性胸痛分诊流程图。 2.12 需上传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图。

2.14 指引首次医疗接触人员在接诊急性胸痛患者后10分钟内完成12/18导联心电图检查的相关流程图。

2.18 需上传ACS诊治总流程图,请注意要包含不同的来院方式。 2.20 需上传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总流程图。

2.21 需上传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的关系流程图。请注意要包含不同来院途径。 2.24 需上传经本地120救护车入院的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的流程图。 2.25 需上传自行来院STEMI患者绕行CCU方案流程图。 2.26 转诊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方案流程图。 2.27 需上传先救治后收费的流程图。

2.30 需上传转送流程图(从急诊科转送至导管室)。 2.34 需上传本院的溶栓操作流程图。

2.37 需上传NSTEMI/UA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及再次评估的流程图。 2.38 需上传NSTEMI/UA患者从确诊到完成关键诊疗的关系流程图。 2.44 需上传胸痛鉴别流程图。(尽可能全面考虑其他非心源性疾病) 2.46 需上传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后续处理流程图。

2.47 运动负荷心电图执行流程图(其中要包括突发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和根据试验结果所采取的不同处理策略)。

2.48 次选心脏负荷试验执行流程图(其中要包括突发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和根据试验结果所采取的不同处理策略)。

2.51 需上传院内其他科室或其他地域发生ACS的救治流程图。 2.56 需上传本院制定的主动脉夹层诊治流程图。 2.57 需上传本院制定的急性肺动脉栓塞筛查流程图。 5.11 需上传如何进行流程改进的流程图。

医院需要实施的培训有:

胸痛中心所在医院的全院培训,分为以下层次(请保存培训计划、讲稿、记录、签到表、照片)

1.针对医院领导、医疗管理、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在胸痛中心建设和流程优化过程中需要医院解决的主要问题。

2.针对胸痛中心核心科室专业医师和护士的培训:

-------马 乐 培训内容包括:

⑴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

⑵胸痛中心的时钟统

一、时间节点的定义及时间节点管理要求。⑶各项管理制度。

⑷ACS、STEMI、NSTEMI/UA临床症状、诊治指南;急性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指南。

⑸胸痛中心的救治流程图,如分诊流程、急性胸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流程、STEMI从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溶栓、NSTEMI/UA的危险分层及治疗流程图等。

⑹溶栓治疗的标准操作规程(筛查表、溶栓流程图、结果判断、并发症处理)及转运至PCI医院的联络机制。 ⑺心电图识别。 ⑻心肺复苏技能。

⑼胸痛数据采集及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填报。 3.全院医、药、护、技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⑴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 ⑵胸痛中心的时间节点管理要求。

⑶院内发生ACS或心脏骤停的处理流程。

⑷初级心肺复苏技能,此项培训应包括讲课、演示及模拟操作。 4.全院医疗辅助人员及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院内紧急呼救电话、心脏按压的基本要领。

5.120相关人员培训(请保存培训计划、讲稿、签到表、照片) 培训内容包括:

急性胸痛的急救常识、高危患者的识别、ACS及心肺复苏指南。

6.对本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请保存培训计划、讲稿、记录、签到表、照片、考卷及成绩表)

培训内容包括:

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急性胸痛快速转诊机制及联络方式、高危急性胸痛及ACS早期症状识别、心电图识别诊断、初级心肺复苏技能。

7.社区教育 (请保存培训计划、记录、照片) 培训内容包括:

早期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和体征的识别以及紧急自救的培训,向公众宣传拨打120急救电话的重要性,心肺复苏技能的基本培训和教育。

-------马 乐

第13篇:广西胸痛中心携手社区成立胸痛疾病救治站

广西胸痛中心携手社区成立胸痛疾病救治站

日前,挂靠在我院的广西胸痛中心与南宁市建政和七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协议,成立胸痛疾病社区救助站。2月11日,广西胸痛中心派出专家到建政社区对建政、七星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胸痛疾病救治知识的培训,同时还派出专家到纬武社区向社区居民及居委会工作人员宣传胸痛疾病的防治知识。

当日的社区培训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实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主要以专家授课、疑难问题解答、现场心肺复苏演练的形式开展培训、教育;对社区群众,主要以发放宣传册和社区卫生安全调查问卷、健康知识宣讲、现场急救演练、现场互动等多样化形式开展健康知识宣传与培训。其中,广西胸痛中心的徐广马主任医师、吕立文主任医师、李卫副主任医师分别在建政社区为社区医务人员讲授了“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胸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胸痛的规范化救治流程”等内容;李卫副主任医师和熊日新主治医师在纬武社区为社区居民和居委会工作人员讲授了“急性胸痛的规范化救治流程”、“冠心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莫景书、韦小珍等医务人员则到纬武社区、建政社区为两个社区的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分别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术。

经过培训,社区医务人员和居民等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当听闻广西胸痛中心有专门的微信群平台时,社区的医务人员纷纷要求加入该平台,以便随时将胸痛患者的病情实时上传,并24小时不间断得到该平台内的广西胸痛中心专家的指导,更好地为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症状,涉及到多个器官系统,与之相关的致命性疾病有:心梗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快速、准确鉴别诊断是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由于ACS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成为急性胸痛患者需要鉴别诊断的主要疾病。

广西胸痛中心2013年11月在我院挂牌成立,通过标准化的诊治流程、质量控制,可以保障急性胸痛患者到达医院后得到早期评估、危险分层、正确分流与合理救治,既避免高危患者的漏诊,使其得到及时诊断、及时救治,又可以减少低危患者住院检查和治疗的医疗费用,意义重大。

广西胸痛中心此次联合社区建设胸痛疾病救助站,旨在充分利用我院的现有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和群众对急性胸痛的认识,建立规范、便捷、快速的胸痛急诊筛查体系,建立医院绿色通道与院前急救的联动流程,避免延误救治时间、漏诊、误诊,为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赢得时间,使社会获益最大化。同时,普及冠心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预防、治疗、急救知识,提高社区卫生中心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打造南宁市健康安全社区。(朱瑞凯 陆政德)

吕立文主任医师授课中

徐广马主任医师授课中

李卫副主任医师授课中

朱瑞凯医师讲解CPR的注意事项

社工上前练手

合影留念

第14篇:基层胸痛中心建设方案、管理制度、奖惩办法等

XXXXXX第一人民医院 基层胸痛中心建设方案

为规范胸痛病人的诊治流程,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致死性疾病的能力,减少误诊、漏诊以及改善临床预后的目的。结合医院专科发展规划和胸痛中心认证工作,以ACS疾病为主的胸痛中心建设为基础,以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为依据,为促进胸痛中心建设工作,按照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细则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医院通过胸痛中心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对胸痛患者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评估和诊疗,显著降低胸痛确诊时间,降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费用,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

二、建设目标

全院干部职工群策群力、精诚合作,到2018年底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

三、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

成立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委员会,具 人员组成及职责如下:

主 任 委员:

院长

主任医师

副主任委员:

副院长

副主任医师

医务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委

员:

医务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医务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护理部主任

主管护师

院感办主任

主管检验师

急诊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主任委员职责:主持基层胸痛中心委员会的建设和重大决策,可调动医院所有资源保证基层胸痛中心正常有效运行。

委员会职责:

- 23.行政总监:

医务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4.协调员:

医务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医师

副主任医师 5.院前急救/急诊组

长:

急诊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 副组长:

急诊医学科副主任

主治医师 成 员:急诊医学科及120全体医护人员 6.冠心病STEMI再灌注、心电组

长:

心血管内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成

员:心血管内科、急诊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 7.动脉夹层组、气胸组

组 长:胸外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成 员:胸外科全体医护人员 8.肺血管栓塞组

组 长:

呼吸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成 员:呼吸内科全体医护人员 9.重症医学组

组 长:重症医学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成 员: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 10.检验组

组 长:检验科主任

副主任技师 成 员:检验科全体人员

- 4自我评价后申请国家胸痛中心组织初次认证评审验收。

(五)整改提高阶段(2018年12月)

针对评审验收提出的整改要求落实整改,争取通过评审。

五、工作要求

建设基层胸痛中心的目的是不断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急性胸痛患者诊疗行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危重症死亡率,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也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现我院功能定位向急危重症疑难患者救治转变的一项重要工作。全体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决服从胸痛中心委员会的领导,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认真落实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委员会办公室反馈,以便医院及时修正完善。

附件:1.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医疗总监职责

2.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医疗副总监职责 3.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行政总监职责 4.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协调员职责 5.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质量控制制度 6.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联合例会制度 7.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典型病例分析会 制度

8.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质量分析会制度

- 6 附件1 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

医疗总监职责

1.全面负责基层胸痛中心技术方面和日常行政管理,直接对胸痛中心委员会负责。

2.主持制定基层胸痛中心的发展战略和计划、各类培训计划和方案。

3.负责技术队伍建设和管理,包括会诊制度的制定、培训队伍的训练和管理。

4.负责基层胸痛中心的急诊及院前急救工作、与120的协同工作,加强与各学科合作,提供技术支持。

5.主持制定并组织实施基层胸痛中心的各类工作流程、目标和计划。

6.负责联合例会的组织工作,定期组织检查落实情况。及时向委员会和其他科室反馈信息。

7.定期进行技术分析和质量分析工作,主持典型病例讨论会和质量分析会,制定改进措施。

8.参与制定与胸痛中心“关键因素”有关的战略规划、实施及财务预算。

- 8 附件3 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

行政总监职责

1.在基层胸痛中心委员会的领导下,执行委员会的各项决议;

2.负责基层胸痛中心各项医疗法律、法规的执行、监督;3.组织、监督基层胸痛中心各类培训和技术考核工作; 4.审核基层胸痛中心各类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工作; 5.及时了解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政策,向委员会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6.负责基层胸痛中心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并监督执行,每月对基层胸痛中心质量管理进行总结、分析、并向委员会报告;每季度组织对基层胸痛中心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并做好全面质量评价工作。

- 1011 附件6 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

联合例会制度

急性胸痛起病急,进展快,误诊率和死亡率高,其相关的致命性疾病有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和张力性气胸等。为做好急性胸痛的诊疗工作,改进工作质量和流程,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共同配合才能做好胸痛中心的工作,为协调好各个部门和科室的工作,现制定胸痛中心联合例会制度。

1.会议时间:胸痛中心工作会议每季度举行一次。2.会议地点:XXX第一人民医院高档会议室

3.参加人员:胸痛中心委员会领导、医疗总监、行政总监、协助科室负责人、有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协调员、急救医疗体系、基层医院领导或急诊及心血管内科负责人、急诊医学科和心血管内科相关医护人员等(可根据议题决定参会人员)

4.联合例会讨论内容

(1) 讨论本季度急性胸痛病例救治情况

(2) 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成功及失败的典型病例分析

(3) 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科室间协调情况 (4) 工作质量的改进和流程的修改

- 13 附件7 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

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

典型病例分析会是提高胸痛中心工作质量的最有效的工作形式之一。在质量分析会中发现宏观问题,再将存在问题的典型病例挑选出来作为剖析的对象,将所有与执行胸痛中心的流程相关的人员集中进行讨论和分析。为此,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为病例分析会制定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

1.会议时间:与胸痛中心质量分析会一起举行 2.会议地点:XXX第一人民医院综合会议室 3.参加人员:胸痛中心医疗总监、行政总监、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协调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急救医疗体系、急诊医学科和心血管内科相关医护人员、胸痛中心的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人员等。

4.病例分析会流程:

(1)会议由胸痛中心医疗总监主持。

(2)质量控制人员汇报上次病例分析会以来胸痛中心的阶段性数据分析结果。

(3)典型病例介绍:由指定医生介绍典型病例的诊疗过程和相关客观资料,最后展示时间轴。

(4)相关责任人就时间轴的延误环节进行解释和说明,共同分析、讨论延误的原因是属于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因素所致。

(5)病例小结。

(6)总结:对本阶段的典型病例进行概括性归纳,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并对胸痛中心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 1617 附件10 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

时间节点定义

1.发病时间:患者出现胸痛、胸闷、上腹不适等系列症状开始的时间,计时方法:主要是通过问诊方式获得。

2.呼救时间: 首次拨打120呼救或拨打医院急救电话求救。计时方法:120记录、本院基层胸痛中心记录或其他急救机构记录,以接听电话的时刻为准。

3.到达现场时间:院前急救人员,社区医生或其他医疗机构到达现场时间。计时方法:要求院前人员、网络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准确计时。

4.首份心电图时间:完成第一份12或18导联心电图的时间。计时方法:开始接触医疗人员到完成第一份心电图最后一个导联记录为准。在完成心电图操作后,应将准确时间记录在心电图上,包括年、月、日、时、分。

5.我院确诊STEMI时间:完成首份心电图后,由受过胸痛专科培训的医生或分诊护士确诊认为STEMI的时间,或由我院医师使用远程心电监护系统诊断STEMI的时间。

6.抽血时间:首次抽血查TnI,CK-MB等的时间。计时方法:以抽血护士完成采集时刻为计时点。

7.开始转运时间:在确诊为ACS并离开现场/医院的时间。计时方法:由转运医护人员在接到病人启动车辆时计时。

- 19 附件11 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

时钟统一管理制度

为得到患者诊疗全过程的准确而统一的时间轴,以便基层胸痛中心质量控制,基层胸痛中心所涉及各部门的仪器、设备和电脑系统时间必须统一,并与北京时间保持一致,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网络时间校时系统:

管理范围:信息系统客户端及服务器

时钟校验方法:信息科负责每天早上八点与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校准时间),通过GPS北斗时间校时系统进行服务器时钟校准工作。

二、我院在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科、120急救中心等重点部门加挂电子时钟,该时钟校时以GPS北斗时间校时系统为准,实现重点部门的时钟统一,设备基建科对重点部门时钟进行监控,若发现问题,应立即校对并记录在案;若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上报基层胸痛中心行政总监共同处理。

三、未与内网链接的心电图机、呼叫系统等设备的时间,由设备基建科负责校对,校时以GPS北斗时间校时系统为准,每月校准一次并进行记录。

四、对于《XXX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胸痛患者时间管

- 21 附件12 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

时钟统一方案

数据库的建立是基层胸痛中心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基层胸痛中心数据库的灵魂则是时间管理数据,所有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过程必须以时间节点为基础,为得到患者诊疗过程的准确时间轴,以便基层胸痛中心质量控制,基层胸痛中心所涉及各部门的仪器、设备和电脑系统时间必须统一,并与北京时间保持一致,为达到这一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网络时间校时系统

管理范围:信息系统客户端及服务器。

时钟校验方法:信息科每天早上八点与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校准时间),通过GPS北斗时间校时系统进行服务器时钟校准工作。

二、重点部门的校时系统

信息科每周对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科、120急诊中心等重点部门的信息系统时钟运行状况进行一次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由专人负责接待处理科室提出的时钟误差处置诉求,实现重点部门的时钟统一。

三、非内网链接设备时间校正方法

未与内网链接的心电图机设备、除颤仪、呼叫器时钟等由设备基建科负责,以GPS北斗时间校时系统为基准校准。

- 23 附件13 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

值班制度

胸痛中心目标:确诊高危胸痛患者,对危及患者生命的STEMI、NSTEMI、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及早识别,及早进行规范化治疗。通过急救网络推广ACS规范化诊疗。

胸痛中心网络医院:XXXXXX内各协议医院。 胸痛中心院内网络:120指挥中心、院前急救、急诊医学科( )、心血管内科CCU( )、CT室( )、超声科( )、医学检验科( )。

胸痛患者来源:

1、自行来院患者

2、120转运患者

3、基层医院或社区转院患者

4、院内因非心源性疾病住院突发心脏病的患者。

疾病分类:

1、STEMI

2、NSTEMI/UA,

3、非ACS患者包括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气胸,以及其他疾病需要转入其他科室的胸痛患者。

胸痛中心值班涉及科室:心血管内科、急诊医学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超声科。

心血管内科胸痛中心值班:由当日值班的心血管内科医师、护士负责,发现或转诊胸痛患者根据不同情况启动流程。

急诊医学科胸痛中心门诊值班:由当日值班的急诊医学科医生、分诊护士负责,发现胸痛患者根据不同情况启动流程。

CT室胸痛中心值班:由当日值班医生负责,发现进入胸痛流程患者尽快诊断。

检验科急诊值班:由当日值班医生负责,尽快完成进入胸痛流程患者的检验工作。

超声科急诊值班:由当日值班医生负责,发现进入胸痛流程患者尽快诊断。

- 2627

六、对于远程心电图会诊请求,心血管内科值班人员应在10分钟内应诊,指导院前急救人员进行进一步处置。

七、急救人员在交接患者的同时,应将《XXX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胸痛患者时间管理表》填写完整,一并交给接收的医务人员。

八、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医疗总监负责定期对本议案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质控考核及分析,并提交质量分析会讨论,作为持续改进流程的依据。

- 29 附件17 XXX第一人民医院CT室工作制度

1.CT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程序,操作期间严禁会客。

2.每天上班前共同搞好室内卫生工作,并对机器进行一次清理。

3.严格按照省、XXX收费标准收费。根据不同检查部位及层次由登记室统一划价。

4.CT诊断坚持集体读片,报告于次日上午9时取片。急诊及加快者除外。

5.CT增强离子型造影剂需先做过敏试验、家属签字;非离子型造影剂根据病人情况决定。

6.CT机保养及维护由设备基建科及厂家工程师负责,并建立维修保养记录本。机器发生故障时及时通知设备基建科检修。工作人员遇到突然停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通知相关科室。

7.CT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急诊优先。对于胸痛患者,从接到启动CT室的指令到接受患者进行CT检查的时间≤30分钟。

8.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值班期间负责科室和设备的安全。

附件18

XXX第一人民医院 网络心电图质量管理制度

1.开展网络心电图医师须经培训,持证上岗。2.规范着装、衣帽整洁,佩戴服务牌上岗。

3.建立网络心电图人员专业技术档案,定期开展或按时参加网络心电图专业组岗前培训、继续教育等,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

4.有仪器设备使用岗前培训记录,能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应用管理。

5.建立仪器设备档案,仪器设备有每月检查记录并符合保管要求。如仪器性能不良应有警示标识。

6.建立网络心电图质量检查登记本。

7.对一些疑难病人进行随诊、分析,同时组织进行讨论。总结经验、制定整改措施,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分析能力。

8.对网络心电图工作制度的落实有监督、考核、评价。每季度一次,并有记录。

9.在正常工作时间内随时可以对低危胸痛患者进行网络心电图的评估。

- 3233 16.进修医师原则上不上机操作。以观摩为主,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在受检者较少时,可上机练习。但需要由本科室医师在边上指导。同时进修医师要遵守劳动纪律和请假制度。

17.科内应有专人负责物品的申领,保管及报损工作。18.教学片应有专人负责。

19.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天更换床单等。防止交叉感染,每天进行卫生打扫。定期进行大扫除。对超声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20.执行安全保护制度,下班前应切断总电源,关好门窗。

附件20

XXX第一人民医院

超声心动图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的定义:是指当这种危险、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危急值范围如下:

1.心包填塞

2.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3.急性二尖瓣腱索断裂 4.急性心肌梗死

5.心脏人工瓣膜急性机械故障或严重瓣周漏 6.急性左心衰

7.心腔内附壁血栓或粘液瘤 8.室间隔穿孔 9.急性肺栓塞

- 36第六条

《XXX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胸痛患者时间管理表》是数据库录入的基础,实行首诊负责制,急救医师、急诊医学科医师及心血管内科医师应严格按基层胸痛中心下发的时间节点管理说明严格填写,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或完整性,以便数据管理员录入。

第七条 数据管理员应对本季度《XXX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胸痛患者时间管理表》的填写情况进行核查、分析及汇总,并在质控会议上向基层胸痛中心委员会汇报,以监督和改进该表单的填写质量。

第八条 基层胸痛中心协调员及医疗总监应对数据库数据录入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及审核,保证数据录入质量。

第三章 数据库的使用

第九条 数据库是基层胸痛中心质控分析的关键数据来源,是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数据管理员应在医疗总监及协调员的领导下做好数据库的使用工作。

第十条 数据管理员应每月检测关键质控数据的变化情况,若质控数据有异常变化,应及时记录并上报协调员及医疗总监,以便及时对胸痛中心的相关工作流程进行监督和调整。

第十一条 数据管理员应每季度向协调员提供当季度的质控数据,协调员应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在季度质控会议上向胸痛中心委员会汇报,以便委员会对胸痛中心- 3839 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参加培训人员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人员:

1.全院全体工作人员(包括机关、后勤人员)。 2.胸痛中心核心团队成员,包括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等。

3.参与胸痛中心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包括导诊人员、护工等。

4.胸痛中心新员工。 5.120工作人员。

四、培训方法

1.制定全员培训计划。 2.授课讲座。

3.发放电子版宣讲教育材料:在每次培训前根据培训人员的电子信箱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培训人员邮箱中。使培训人员在培训前就能够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以提高培训的效果。

4.培训采取签到方式。

五、培训内容

1.胸痛中心的工作内容、意义及运作模式。 2.院内发生ACS患者的处理流程。 3.心肺复苏操作。

4.ACS患者护理流程及相关护理章程。

- 41 附件23 XXX第一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基层

医疗机构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胸痛中心”积极参与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有关早期心脏病发作的体征和症状以及适当治疗方法的培训: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制定了针对STEMI患者的再灌注治疗策略和流程图(包括实施转运PCI或溶栓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ACS、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急性胸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常规等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心肺复苏水平、降低心脏病的发生率及发作死亡率、致残率,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二、培训对象

与我院胸痛中心签署合作协议的基层医疗机构,重点是从事心血管专业、急诊专业和重症监护专业的相关医护人员。

三、培训方法

1.授课讲座:集中授课,进行培训。

2.发放宣传教育材料:通过网络媒介,将培训资料的电子版本,在培训前发给各基层医疗机构。

四、培训内容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ACS、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急性胸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常规、心肺复苏操作规范及心肺复苏后高级生命支持等培训。

五、考核机制

建立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效果和急救技术水平的考核机制。

考核人员:基层医疗机构心内科、急诊医学科医生。 考核方式:笔试或网络考试。记录时间节点观察是否改进。

评估得分:技能平均分+笔试平均分。

- 44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断 2.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救治流程

3.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造影检查与介入治疗 4.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康复与运动疗法 5.冠心病的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 6.现场心肺复苏

7.胸痛的鉴别诊断与互联网传输远程会诊 8.冠心病的康复指导与复查随访

(二)面向公众的培训课程

1.心脏的基本结构功能与心脏病的危害。 2.冠心病的早期症状与诊断手段。

3.冠心病发作时的及时救治手段(药物及心肺复苏术)。 4.如何使用急救医疗服务(120电话)与胸痛中心网络服务平台。

5.冠心病的一级预防与危险因素校正(饮食指导、戒烟限酒、生活方式改善、运动锻炼与睡眠改善)。

6.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与心脏康复(药物处方、营养处方、戒烟限酒、运动处方、心理处方、睡眠处方等)。

- 46给出成绩。

4.胸痛中心委员会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督导巡查,随机抽查提问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的掌握情况,并给出成绩。

5.质量控制指标:

(1)首份心电图时间<10分钟。

(2)首次肌钙蛋白时间:从扎压脉带时间-出报告时间<20分钟。

(3)STEMI患者满足进门-溶栓时间<30分钟。 (4)急/门诊/住院部各科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技术全面提高。

(5)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三、惩处办法

1.胸痛中心委员会的工作会议,无故缺席者:正职院领导扣款1000元,副职院领导扣款800元,科室负责人扣款600元。

2.核心科室及其他相关科室的培训会,无故缺席者扣款500元,且年内不授自管学分,年内不再派出短期培训,迟到5分钟以上者扣款100元。

3.专场培训后的笔试成绩不合格者扣款200元。4.不定期督导巡查时,对“应知应会”随机抽查提问不合格者,个人扣款100元,科主任负连带责任,扣款200元。

5.考核中影响质量控制指标的相关科室扣科室1000元,- 4849 -

第15篇:物业中心工作汇报

物业中心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是工作人员向上级汇报工作的书面材料。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关于物业中心工作汇报的内容,欢迎阅读!

xx物业管理中心从年初正式接管四方景园五区项目部以来,在村委会和开发商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根据~年工作计划,在全体员工努力下,使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回顾前期的物业管理工作,成功与失败、欢乐和苦恼、喜悦与忧患、酸甜苦辣交织在一起,令人感慨万分。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成绩不小、问题也不少。现将前期物业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xx年对于“金九成”这个“年轻”的物业管理企业来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迎接挑战、自我加压、探索新课题的过程。回首过去的管理工作,我们正在逐步地适应村委会体制改革以及开发单位对我们的信任。结合项目情况和借鉴均豪管理模式,努力探索项目内部的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标志。坚持对客服务多种经营的思路,全面提高各级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村委会的正确领导及开发商的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下,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以安全文明服务为基础,以“业主无抱怨、服务无缺憾、管理无盲点、工程无缺陷”为工作标准,通过积极的探索以及不懈的努力,我们在安全文明生产、提高服务质量、职工

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1.办理入住的情况:住宅509户,底商8户,物业管理费收入 元。

2.办理装修494户,装修管理费收入 元。

3.停车场因价格及其他原因,出租情况不佳,故没有收入。争取后期加强租售力度,争取有所突破。

4.提倡勤俭持家、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提高经营效益,项目部将采取严格有效措施。控制各项开支,积极想办法扩大收入、力争赢利,保障项目部的正常运营。

物业管理情况

①共办理入住509户,入住率℅

②完成了园区内保洁开荒,通过开荒、对人员进行了重新组合。

③培训了18名电梯司机,全部合格并持证上岗。

④与保洁公司签订了园区内保洁服务合同,完成项目日常保洁服务。

⑤针对装修期间的施工垃圾、进行了专项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保持了良好的卫生环境。

⑥接待业主投诉 80 起左右,针对投诉内容、分类由相应部门处理。争取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杜绝“鸡肋服务”。

⑦配合其他部门、对突发事故的处理,积极协调、认真登记、调查分清责任主动解决赔偿,让业主感到满意。

⑧准备好一切相关手续、迎接底商的入住。

⑨主动和开发商联系,沟通、相关的销售资料,移交给物业。

⑩建立了物业业主的数据库,相关信息输入、查询便捷、快速、详实、并不断更新,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11随着装修高峰即将过去,如何开展深层次服务。我们正在制定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 以满足业主的需求。

○12准备组织人员、了解、征询,对物业服务工作有哪些意见或建议、并认真分析、改善服务工作中的不足,使业户满意率达到80%以上。

安全管理措施

1、消防管理:火灾是物业安全管理的最大“敌人”,一旦发生火灾,人身和财产都会受到严重威胁,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①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规定,建立健全了防火组织,并确定相应的防火责任人,将防火责任分解到各户,由各业主、住户、装修单位等个人或团体负责所属物业范围内的防火责任。建立起了“一条龙”的消防管理体制。

②每日进行防火检查,根据检查出的火险隐患制定和落实消防整改措施。

③以保安部为中心组建义务消防组织,实施严格的消防

监督管理。

④定期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巡检和维护,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

⑤建立和健全防火安全制度,向住户、员工落实应急疏散程序等消防常识。并即将对保安、车场管理员,消防中控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消防演习,培养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1、个人要在持续反思中去强化责任心、热情和对人的尊重。

2、有意识去感受工作乐趣,追求大家合作成就一番事业的幸福感。

3、对自身能力要扬长补短,将自己不足之处列成清单,逐项改进。

4、重视工作的模式。注意总结改进工作方法,把成功做法形成模式,运用到同类问题的处理。

5、树立经营意识,珍惜资源,要患得患失,重视投入产出关系。

6、强化项目管理能力。

明年是金九成物业管理中心,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最关键的一年,如何适应市场,得到业主认可,关键在“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开发与村委会提供的平台。认认真真、扎扎实实

地做好每一件工作。增加“金九成”的知名度,让开发和村委会感到“我们行、我们一定行” !

第16篇:电教中心工作汇报

电教中心汇报

我县共建设远程教育站点267个,其中县级平台1个,乡镇站点9个,村级站点257个。拥有专兼职站点管理人员325人,举办电教干部、远程教育管理员培训班5次,培训人数400余人。制作拍摄远教片50余部,向省市上报32部。撰写上报电教信息12篇。在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中,有27个村涉及“文化资源共享”项目,涉及村远教设备、文化共享设备齐全且全部能正常使用。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有三项,一是制定《依托“四个覆盖”建设大电教格局实施意见》,目前已完成初稿,尹主任正在进行润色。二是根据河北省文化厅 “文化资源共享之星” 上报要求,经过协商选定梁村镇张冬艳作为典型,并专门制作了专题片,现已上报市委组织部审核。三是为迎接党的十八大,更好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沧州市决定开展全市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要求10月15日之前上报,为此我们正在搜集遴选优秀电教片,现在已初步选定3部。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本着“电教平台网络化、课件内容多元化、教育管理规范化”的原则,开展五项工作:

一、制发《依托“四个覆盖”建设大电教格局实施意见》。积极与省、市电教处,文广新局、网通公司等部门专家进行沟通,征询改进意见,进一步完善《大电教实施意见》。

二、建立完善电教平台。坚持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完善“一栏三网”。即与县电视台,开辟党建专栏、利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完善远程教育网、增设专家视频服务系统,强化肃宁党建网、联合网通公司,开发党建专网。构建涵盖内容更丰富,传播形式更多样,运转更灵活的“大电教”平台,进一步扩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

三、丰富课件资源。按照服务党员、干部、人才的要求,每年投入一定经费,引进省市电教片。同时,积极组织开发富有肃宁特色的“乡土教材”,结合“四个覆盖”工作、创先争优、基层建设年等工作,积极制作优秀党员、党组织、村民代表、致富能人、综治区长等典型人物的电教片,用身边优秀人、典型事进行教育培训,激发党员干部及群众的学习兴趣。同时,开发涵盖农业技术、法律常识、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讲座和专题片,提供致富信息、实用技术、科普知识,为各类人才的发展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四、建立电教收看制度。建立电教管理“两簿一册”制度,即电教设备维护簿、收看情况簿、党员点名册。争取全部行政村达到“四有”标准,即有播放场所、有站点设施、有专人管理、有播放收看制度。

五、规范管理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以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村计生专干为主体的终端站点管理和服务队伍。举办专项业务培训,提高骨干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探索激励和保障机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第17篇:职教中心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职教中心得到了县委、政府、县教育局前所未有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学校领导班子空前团结,全校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以招生、管理质量年为工作中心,在县三项活动精神的指引下,积极开拓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职教中心工作汇报。现将2010工作总结以及今后的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一、2010年主要工作

1、招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今年生源少,招生困难的情况下,学校把握春秋两季招生的关键时机,组织全体教师,辐射周边五县,走村入户,共招收新生600余人。

2、专业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年三月份我校焊接专业被评为石家庄市唯一的焊接骨干专业,仅此专业今年招生100余人,标志着我校的专业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3、积极构建学习型、和谐型校园。学校每天举行《职教宣言》的颂读仪式,并把周三定为全员学习日;开展“同读一本书,共建学习型校园”活动;加大教师队伍培训力度,走出去,请进来,选派优秀教师外出接受省、市业务骨干培训;聘请职业教育名家、专家到校授课;开展以校长带头搞讲座、全体教师同参与的学习热潮,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也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4、学校成功举办了成长‘心连心’生命‘手拉手’大型公益活动。活动以付出、共赢、承诺、欣赏和负责任为主题,感召了家长、学生、教师、义工共4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改变了广大师生的心智模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工作汇报《职教中心工作汇报》。

5、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学校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筹资18万元,新上315kv变压器一台,解决了焊接专业电力不足的问题。还投入30万元恢复锅炉取暖系统,解决了困扰高邑职教多年的冬季不能取暖问题。

6、积极服务县域经济,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开办农村经济建设、脱贫致富双带头人培训、农村养殖、种植、阳光工程培训,并及时组织开班授课,培训学员达300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市局的高度评价。

7、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服务县域主导产业。与北汽福田、中国重汽、石家庄宏昌天马、石家庄工大、我县力马陶瓷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校每周到我县力马陶瓷等企业授课,对职工进行技术、管理、安全等方面培训,把课堂搬进工厂,同时把职业教育专家、企业名家请到课堂为学生开展职业培训,这为我校招生、就业、顶岗实习搭建了平台。

二、2011年工作谋划与十二五规划

1、攻坚克难,招生工作再上新台阶,2011年努力完成650人的招生任务。

2、顺利通过市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验收工作。

3、继续壮大各专业建设,特别是焊接骨干专业建设,力争用一年的时间使焊接专业升格为省级骨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升级为市级骨干专业。

4、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1年度培养双师型教师15人,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加大教师队伍学历和能力培训力度,到2015年使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达到80%以上。

5、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增加微机数量,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以上投入不低于25万元。

6、重视实训建设,加大技能大赛的投入,力争在一年内,将焊接技能大赛赛场引入我校。

7、进一步巩固省重成果,强抓机遇,跨越发展,力争在2015年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20年达到国家级示范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各位领导,尽管我们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兄弟县市职业学校相比我们还相差甚远,目前的职教仍很薄弱,希望县委、县政府在人力、财力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帮助。高邑县职教中心2010年12月21日

第18篇:政务中心工作汇报

政务中心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县政务便民中心是县政府派出机构,成立于2001年11月,实行县政务公开办、县政务中心两块牌子合署办公。主要职能是为公民、法人和经济组织提供政务咨询;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及其他管理服务事项;指导各级各部门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村务公开;对进驻中心的各窗口、分厅、代理室进行监督和管理。

中心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组织协调,纪检机关监督检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部门围绕中心转,股室围绕窗口转,中心围绕群众转”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廉洁、高效、便民”服务宗旨,全面推行“双章制”、“一审一核制”、“一票制”、“限时办结制”、“全程代理服务制”运行模式。县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进驻中心实施同步监督。中心定位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平台和政务服务的重要载体,积极规范行政审批和收费行为,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成立10年来,累计为社会各界办结审批和服务事项28.3万余件,处理各类投诉件2120件。

目前,进驻中心的行政许可职能157项、服务职能11项;进驻中心的职能部门41个,其中在中心大厅设常驻窗口和委托代理窗口单位24个,设分厅单位6个,设代理室单位11个。中心管理层人员5人,中心大厅窗口工作人员31人,分厅和代理室工作人员78人。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政务中心成立以来,依靠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着力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心不断发展壮大,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质量不断深入提高,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也得到市以上各级领导机构的肯定,2005年以来,我县每年都获得市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先进单位荣誉,全省自2005年两年一度的政务公开先进单位评选,我县连续三届都榜上有名,也曾受到中纪委检察组的肯定。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抓政务公开形成格局。我县抓政务公开实施较早,目前各级各部门机构健全,责任明确,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做到凡属干部、职工、群众关心的事项和收费都能在各单位的公示栏、公示榜、询问台等载体公开;在全省率先组织编写了《衡山政务服务一本通》一书,将有关政务公开、优化环境和招商引资的文件、政策、行政审批项目、收费依据等汇编印制成书免费向企业、单位发放;在全省县市中率先开办了《阳光政务》电视专栏,内设政务透明窗、监督岗、咨询站、优质榜、曝光台等版块,每月在县电视台播出两期,迄今已制作播出62期,50多个科局、乡镇长在栏目中向社会作政务服务公开承诺。我们还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把政务公开、政务中心工作列入重点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每年都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全县性大会,会上要通报年度考核情况,表彰先进单位,各单位、乡镇行政一把手要与县长签订责任状。目前,全县从县至部门至乡镇至村基本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政务公开工作格局。

2、抓政务中心规范管理。一是健全工作制度。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和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30多个涉及政务公开、政务中心建设、窗口人员管理、审批职能进驻、非税收入收缴、责任追究和工作考核等方面的文件。二是加强督查考核。中心办公室坚持日常值班和工作检查,月月有小结,季度有讲评,年度有考核。与41个进驻单位联系密切,经常约谈工作,并XX县委政府督查室经常开展工作督查。三是狠抓一站式服务。把审批职能进驻中心当作工作重中之重,清理、规范建设项目报建审批和工商注册登记审批,筛选便民类即办事项督促进驻中心。对进驻不力的,先由中心实施督办,严重的由政府督查室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四是实行内部严格管理。在全市最早实行上下班指纹考勤制度、严格奖惩制度,制订了大厅安全防范措施。及时对窗口人员无论生日、病患、红白喜事以及工作调动、评先评优等予以过问,每年还组织业务考试成绩优秀的窗口人员到外县市参观学习。

3、抓行政权力透明运行。一是每年清理、核准行政许可项目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今年,我们牵头组织对各部门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管理服务事项进行了梳理,初步确定全县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277项,将全部在党政门户网站、中心大厅墙上和各职能部门办事公开栏公布。二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实施了“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所有进驻中心单位明确2人为首席代表a、b角,单位授予授权委托书;实施了建设项目联合审批、联合论证、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制度;实施了重大投资项目全程委托代理服务制度,明确发改局为立项项目、商务局为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区管委会为进入工业园项目的全程代理窗口单位,实行专人免费代理服务。三是改进服务方式,规范办事行为,制定了“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要求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对重大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由中心牵头组织相关窗口实行承诺办理、会商办理,符合条件的由代服窗口全程代办,尽量节省客商的时间。在收费方面,去年底开始,实行财政一个窗口机打开票,采用pos机刷卡、收费。通过以上服务,较好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得到了广大群众、企业、特别是投资客商的好评。如近3年来,每年为重大项目开展代理服务都在20件以上,提升了审批速度,减少了审批成本,同时,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一费制制度,受到省市优化办的充分肯定。

4、抓监督考评和投诉办理。每年,我们将政务公开考核方案和政务中心考核方案分解,责任到人,平时加强检查记录,年底考核排类站队。每年还组织企业代表、群众代表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41个进驻单位的政务服务情况进行了测评,配合纪检监察机关在全县开展行风政风评议。政务中心与优化环境和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合署办公时期,群众和客商来投诉、举报、咨询的络绎不绝,我们都热情接待,热心解答,不合理事项组织调查处理。由于政务中心在审批办证上办理比较快捷,收费比较合理,在群众有难处时,能够秉公办事,排忧解难,被群众誉为贴心人,这些年政务中心接受群众送来多面锦旗和感谢信。

三、存在的问题及请求和建议:

(一)各级领导要对政务公开和政务中心高看一层。政务公开和政务中心在改革行政管理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预防惩治腐败和实施高效政务服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的22号文件和省政府服务规定,要求拓宽公开领域,改进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对政务中心的地位、职责、机构、人员配备、运作模式作了明确要求,规定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都要进入政务中心集中办理。目前,省市正在制订落实中央文件的具体措施。为此,我们建议,通过电视台、网站和有关会议加大对政务公开和政务中心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县政务中心是全市最早成立的,目前全市其他县市区都明确了常设机构,我县仍是临时机构,不利工作推进,中央22号文件明确各地政务中心要设置常设行政机构,建议尽早报批。未常设前,请求视同科局部门对待。

(二)审批办证问题。一是职能进驻不完善。窗口只受理、发证不审批的现象较多,首席代表大都有职无权,审批权大多集中在局长、分管副局长手里,部分单位审批手续繁琐,要经过多个股室若干人签字盖章,如房产办证,收费、发证在大厅,填表、评估、测绘、审核在局里,当事人来回要跑

六、七趟。去年清理79项即办事项要求进中心,仍然有些单位未按要求进驻,审批还是在局里,如工商局食品流通许可证办理、药品监督局餐饮卫生许可证办理等,还有的是部门强调网上发证局域网不能连线、审批责任窗口不能担当等理由不肯进驻。二是收费没有完全归拢。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和财政部门努力争取将所有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的收费纳入中心大厅财政窗口一家开票收费,但仍然有些部门在单位有票据自己开自己收,既造成收费混乱,伸缩性大,又会使部分单位的职能无法履行,如建设项目报建,建设系统的规费收取后,其它如经发的“两金”、气象的防雷审核、科技的抗震设防等无法实施。还有一些服务性收费的收取,如规划部门、房产部门的服务性收费,弹性大,自由裁量权高,通过自行领税票收取,群众反映比较大。

对此,我们建议:

1、强化职能进驻,将建设项目报建审批和工商注册登记前置审批作为重点集中进驻中心大厅,严格落实去年县政府要求的79项即办事项在中心一站式办理。

2、整合进驻部门职能,重新布局中心大厅、根据现有场地情况,将建设项目报建涉及的部门包括建设、规划、建工、环卫、房产、环保、经发、科技、气象、消防、安监以及发改、商务、开发区保留,其中房产办证需整体进入,不再在局里设审批办事厅,将现有工商注册登记涉及的部门如工商、文化、计生保留,新增药监、质监窗口和工商食品流通许可职能,财政职能不变,公安、林业、劳动、等窗口撤回,在局里设分厅,农业、水利窗口撤回在局里设代理室。整合后,大厅设窗口20个,职能将更完整,效能将更高。

3、加强收费监管。目前在所有规费收取中,建设项目报建收费占比重很大,中心应以此为重点,将所有收费包括服务性收费归拢,其它任何部门不得领票、开票、收费,中心财政窗口要负起监管职责,对不按标准开票、随意减免和遗漏收费行为的打回受理窗口重办。在收费标准的收取上,去年我们通过考察周边县市作法,拟定了建设项目报建的规范方案,提出了相应收费标准,建议县政府研究审定后正式行文执行。对重大投资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的规费收取,严格按优惠政策、合同文本XX县政府专题纪要执行。

4、调整窗口人员。前几年,县政府曾下文要求派驻窗口人员必具大专文化、熟悉审批业务、会操作电脑、45岁以下,但目前,大厅人员多数不符条件,最突出的是业务能力不强,不熟悉本单位审批,懂电脑操作的人员很少。窗口整合后特别是今年网上审批系统要建立,人才因素将成为制约政务中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建议窗口人员大调整,要求各单位要选派素质高、能够出任业务骨干的正式在编人员到窗口工作,并由中心进行考察政府统一组织培训后上岗。

(三)场地设施问题。省市要求,县级中心大厅不少于1000㎡,我县中心不足400㎡,10年来,中心大厅的房屋、线路设施和电子、电器设备老化、旧化严重,房屋没有大修,逢大雨漏且鼠患较重,门窗桌椅都已破烂不堪;供电、电话、宽带等线路布局交错,老化严重,电线负荷过大,极易发生安全隐患;6台空调有5台运行了十年,其中两台不能使用,三台效果不佳;办公室三台办公电脑,两台打印机,配置过低,运行速度慢,无专用复印机,群众办事印资料很不方便;显示屏和触摸屏都是早几年的产品,现基本上只能看不能用。请求作好评估后,对房屋进行大修,对全部线路进行改造,重新布局;空调不能用的予以更换;办公电脑再购置三台,使办公室人手一台便于工作,并购一台专用复印机,显示屏和触摸屏如维修后还不能用也建议更换。为此,我们专门作了预算并写出了报告请领导审定。

(四)网上政务服务系统建设。省市要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控系统今年底前要建成,目前,电子政务办在组织实施,请求县政府在预算时将中心的终端设备包括窗口电脑、打印机、视频探头、数据交换机等一并考虑,一同采购。

(五)工作经费和车辆问题。近三年,县政务中心和政务公开办的年度预算一直是33万元,每年都入不敷出,超支严重,主要开支包括窗口人员补助;水电、房租、茶水、电话网络、差旅、房屋小规模修补等办公费用;各级来客公务接待费用;一台公务车,车龄18年,大小毛病不断,油耗高,维持费用大。因此,每年我们的经费都紧张,不得不提前支取下一年度预算以应急。此外《阳光政务》电视专栏是中心指导管理的一个品牌,08年推出后,财政每年安排预算5万元,而该栏目一年维持费用需20多万元,栏目是政务服务性质,不能打广告不能收费,因经费紧张,广电局也有想法。我们请求将政务中心作为一个性质特殊的机构,预算安排请求适当倾斜,请求在年内对办公场地、设施进行大的维修,采购必要设备;请求解决购置新公务车。同时考虑《阳光政务》栏目的请求,适当增加经费。同时,今年是我县政务中心成立十周年,我们想借此机会适当搞一点纪念活动,请领导们予以支持。

第19篇:中心学校工作汇报

四屯镇中心学校2014年工作汇报

一、2014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14年,四屯镇中心学校在上级部门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面改进工作作风,继续推动学区间的课堂教学交流,扎实开展校园安全工作,完善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落地实施一批大项目,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层次与水平,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延伸素质教育的影响范围,让全体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提升学前教育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适应四屯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创办人民满意的四屯教育。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就

2014年,我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活动为载体,着力改进全体教师的工作作风,从细小言行环节入手,强化好言善行的能量引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使师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言行观、价值观。

2、继续深化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积极推动学区内优质资源共享,加强校级间教师交流和教研组的同课异构。中心小学学区和苏村小学学区校际间交流教师10人,开展优质示范课交流四次,同课异构研讨活动8次。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了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3、扎实开展校园维稳工作,细化校园安全管理环节,岗位明确,责任到人。学校每月必会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加强对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和动态化的值班巡逻,开展学生安全自救知识的学习和指导,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教育学生如何更好的处危避险。

4、推动落地实施一批校园规划建设大项目。2014年投资30万元的班班通数字校园化项目建成运行;申请45万元的校园饮水项目工程接近尾声;投资150万元的操场草皮铺设全面完成。我校是全县第一所操场铺设草皮的学校;投入10万元的学校乡村少年宫落成使用。少年宫独具特色的育人功能已初见成效。

5、学前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2014年全镇公、民办幼儿园办园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现代办园理念思路不断跟进,公办园的园内文化建设,民办校园硬件设施设备改造都有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今年有6所幼儿园累计投入近百万元资金先后购置标准校车,添置课桌凳、教学用电子白板,购置消毒柜、冰箱等设备设施。学前教育环境的改善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第20篇:文体中心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下面,我就文体中心2006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07年文体工作思路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

第一部分2006年工作回顾

2006年是新成立的**油田文化体育中心转变观念、重塑形象、精细管理、打造品牌的一年。文化体育中心在指挥部党委、指挥部的正确领导和指挥

部工会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转变职能,夯实基础;以推进文体事业发展,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建设和谐**,营造人文氛围为己任,精细管理,打造品牌,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个阶段的文体工作任务,为指挥部又快又好发展营造了较好的人文环境。今年以来,精心组织了各类节日文化体育活动;策划承办了**油田首届职工运动会,高质量地完成了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的组织;邀请专业文艺团体5个,演出7场;承办长江大学慰问演出2场;邀请国际性球队6个,承办赛事10场;参加哈密地区等文艺演出3场;送文艺下基层、进部队慰问演出3场次;组织指导指挥部各二级单位演出16场次。

一、准确定位,创新理念,提供一流文化服务,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2005年11月,指挥部调整理顺机构,成立了**油田文化体育中心。2006年4月,指挥部进一步理顺机制,将文体场馆与文体中心剥离。中心的定位是:**油田文化体育中心承担着实施和推进指挥部凝聚人心工程的重任,是油田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也是展示油田企业形象的一个窗口,是整个油田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策划、组织、实施油田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的重要单位。按照这个定位,中心在理顺机构后,提出了适应新形势的文体工作理念。一是指导思想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着眼全局,立足油田,统筹谋划。二是工作内容由单一文体活动向贴近党政中心工作、服务党政中心工作转变,找准主题,找准切点,找准契机。三是工作成效由重形式、重过程向重质量、重效果转变,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取得实效。以准确的定位、创新的理念,努力做到高起点、高标准,新单位、新气象,推动中心向“提供一流文化服务,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目标迈进。1-4月,中心大胆创新,策划实施了新年晚会、元旦长跑、拔河比赛,春节大型社火表演、焰火晚会以及花灯展,春节期间还举办了为期15天的大型游艺活动,吸引了上万名职工群众参加。与此同时,中心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制定下发《文化体育中心员工守则》,《文化体育中心员工服务规范》,按照“星级宾馆服务”的要求,推广微笑服务,倡导创新服务。大力提升队伍素质,坚持办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岗位练兵与技术竞赛相结合,广泛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提高职工技能”为内容的“三大一提高”活动,努力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加速提升队伍素质,共组织礼仪、服务、技能、业务等讲座、培训10场次,受训覆盖率达到100%,为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业务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围绕中心,抬高视点,持续创新,推进文体工作形成新特色

按照指挥部党委“周有活动,月有比赛,季有展览,重大节日有演出,黄金季节送文化、送温暖、送凉爽下基层”的要求,围绕指挥部“三大战略”具体实施,坚持大型与小型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自编自演与专业演出结合的原则,抬高视点,提升品位,突出亮点,形成特色,为建设和谐**提供文化动力。

1、服务大局,把握重点,抓好重大节日文体活动,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凝聚力。围绕服务于指挥部中心工作,抓住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研究各个时段、各个单位、各个层面的文体活动需求,加强策划,精心组织,实施单位联动,尤其抓好指挥部赋予的做稳人心、做旺人气、凝聚力量、创造和谐的根本任务,营造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在建党85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配合党政中心工作,以弘扬劳动者风采,歌咏党团员情怀,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为切入点,先后策划组织了多项文艺演出。一是与党委组织部共同组织了指挥部党委“党旗映**”文艺汇演。中心从方案策划、节目排演入手,精益求精、精细组织,先后进行了三次实地彩排,由34个预演节目筛选为18个,分别在鄯善和哈密进行了精彩演出。此次演出,涉及到指挥部所属各二级单位,演出阵容强大,演出格调高雅,节目内容新颖,节目形式多样,受到各方好评。二是组织策划了赴哈密地委文艺演出。选派8个节目代表指挥部参加了哈密地委文艺汇演。其中,《党旗映**》获得一等奖,《百舸争流》、《东方红》获得三等奖,指挥部获得优秀组织奖;6月29日,又精选2个节目参加了哈密地委“庆七一”文艺演出。三是适时邀请高雅艺术乐团来**展演。元旦,邀请甘肃省曲艺团、巴里坤文工团举办新年晚会。5月1日,邀请北京红樱束女子打击乐团来**演出。七一前夕,邀请甘肃省交响乐团进行

演出。国庆期间,邀请兰州歌舞剧院参加运动会闭幕式暨颁奖晚会。高雅艺术乐团的演出,提升了职工群众文化品位,陶冶了情操,培育了审美情趣,活跃了文化舞台,强化了职工群众的凝聚力。

2、立足场馆,优选精品,抓好场馆文体活动,进一步强化吸引力。5月4日,在体育馆落成投运之际,中心策划实施了体育馆投运剪彩仪式,来自自治区体育总会、

哈密地委、行署、军分区等上级主管部门、油田周边单位、指挥部、油田公司领导以及2000多名职工群众参加了剪彩仪式。同时,首次邀请哈萨克斯坦国家青年男篮、上海青年男篮、北京青年男篮、新疆广汇青年男篮等4支国际性球队,分别在鄯善和哈密举办国际男子青年篮球邀请赛。9月12日,承办了cba广汇飞虎队**油田表演赛,国际性篮球邀请赛的成功举办,开创了**油田文体发展历史上首次引入国际性体育赛事的先例,满足了油田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观众场场爆满,反响强烈,比赛结束后,迅速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掀起了篮球热,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向多层次、高水平发展。中心还从策划指导、舞台搭建、音响灯光操作等方面,精心配合了老年大学、哈密物业公司、信息产业处等单位组织的16场次的大型文艺演出。以场馆为阵地,奉献精品,强化了文体活动对职工群众的吸引力。

3、贴近群众,走进一线,抓好送文娱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增强向心力。结合油田特色和生产前线的特点,丰富节目形式,扩展节目内容,延伸服务领域,把自己的人,身边的事,融入节目,将具有浓郁油味的节目精品送到前线,送到井场。按照指挥部党委的安排,先后组织文艺小分队走进哈密空军飞行二团、哈密军分区、武警哈密地区支队等驻哈部队进行了“八一”慰问演出。国庆期间,组织了“情系一线、共度国庆”文艺小分队走进三塘湖一线,演出2场,慰问了参加会战的13家基层单位,使一线职工受到鼓舞的同时,切身感受到了指挥部的关心和温暖。下基层活动的不断深入,既融洽了油地情感,又增强了职工的向心力。

三、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和谐奋进,促使综合性体育工作实现新突破

2006年5月28日,**油田首届职工运动会在哈密基地体育场隆重开幕。本届运动会是**油田成立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大型职工体育盛会。特别是首届职工运动会开幕式,场面宏伟、声势浩大、参与人数最多、组织严细,受到油田内外的广泛赞誉。本届运动会的组织实施呈现六个方面的特点:

1、领导重视,要求严格。本次职工运动会得到了指挥部、油田公司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指挥部、油田公司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大赛组委会,并成立了由组织、宣传、服务、医疗、保卫等专项负责的6个竞赛小组。指挥部、油田公司党政领导十分关心首届职工运动会的筹备及实施,亲自听取汇报,做出指示,要把运动会作为“共举中国石油旗,同唱**发展歌”的一次实践和探索;作为油田体育运动水平的一次大检阅、大展示;作为深入推进油田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一次总动员,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办成**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比赛项目最齐全的一次体育盛会,办成载入史册的“精品工程”。

2、主题突出,共同举办。运动会确定的以建设和谐**,倡导健康生活,彰显发展脉律,繁荣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健康、发展、繁荣”主题,全方位诠释了举办运动会的目的和意义。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处处高扬和谐,场场体现合作,时时展示奋进。指挥部、油田公司各部门在组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多沟通、常交流,求大同、存小异;各单位请教练、抽队员、挤时间、提成绩,保证了运动会的质量和层次。钻井公司、哈密物业公司、鄯善物业公司提供场地和工作人员,累计工作达800余小时;保卫处、**石油大厦、石油医院从安全保卫、人员接待、医疗救护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确保了大赛的圆满成功。

3、精心策划,严密组织。4月28日,策划方案十移其稿,最终被指挥部和油田公司采纳。5月1日,以“和谐奋进”命名的会徽在征集的41幅会徽作品中脱颖而出,象征着指挥部与油田公司携手共进、和谐发展的战略构想,寓意着**石油人“健康、快乐、奋发、进取”的身心愉悦理念,得到组委会的一致认可。5月16日,组委会召开了首届职工运动会开幕式筹备工作会议,对本次运动会筹备工作的具体事项进行了细致的安排和分工,为搞好运动会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打下了基础。自5月23日起,组委会每天都要召开例会,落实任务,督察进度,为首运会如期开幕赢得了时间。运动会组委会在周期长、任务重、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在场地准备、比赛组织、后勤保障等方面做了扎实细致的工作,给首运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比赛环境。各参赛单位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积极组织运动员训练,踊跃参加每一场比赛,争相展示各单位干部职工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把首运会办成“精品工程”奠定了基础。

4、参与广泛,规模宏大。本次职工运动会设男女100米、400米、800米、4×100米接力、跳高、跳远,男子3000米、女子1500米等14项田径比赛项目;设篮球、男子足球、排球、乒乓球、网球、门球(中老年组)等6项球类比赛项目;设千人中老年健身操,少儿团体操、重庆铜梁舞龙、太极拳等表演项目。首届职工运动会开幕式由38支代表队的1300余名运动员参加,2000余名体育爱好者参加开幕式表演,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6岁,观众达5000余人,展现了万人备战首运会的盛况。在运动会历时4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有来自指挥部和油田公司的1621名运动员,参加了7个大项31个小项740场次的比赛。在全部31个比赛项目中,共产生金牌、银牌、铜牌各31块,有10个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10个单位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100名运动员荣获“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称号,在油田职工体育运动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5、备受关注,影响深远。参加首运会开幕式的既有哈密地市、部队和兄弟油田等上级部门和周边单位,又有基地广大离退休职工、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家属、学校师生。运动会受到自治区体育总局、中国石油体协、哈密地市的极大关注,相继发来贺信,盛赞油田成功举办首届职工运动会,是油田职工的一件盛事,哈密地区的一件喜事。哈密地委高度评价油田首运会:“唱响和谐发展,携手共进的主旋律,充分展示了**石油人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化的魅力,首运会必将成为油地之间共同打造哈密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一大特色”。

6、全民健身,再掀热潮。首运会开幕期间,各二级单位在组织参加首运会过程中,采取“以赛代练”的方式,从单位内部多支参赛队中选拔出“最佳队”,精益求精,强中选强,备战首运会。据不完全统计,首运会期间,指挥部各单位举办各类比赛、健身活动82场次,参加人员达8900人次,社区居民参与健身活动达5000人次。首运会的成功举办,更加推动了油田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

四、强化督查,严格管理,注重落实,确保中心“安全发展”取得新进步

中心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多、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活动人员相对密集,安全工作形势非常严峻,为了实现公共娱乐场所无事故的安全工作目标,中心加大安全工作的现场监督检查力度,继续保持和落实大型活动时的事前检查、跟班督查、现场清查等好的做法,确保了中心良好的安全态势。一是坚持落实“三同时,三同步”。活动前,在制定策划方案的同时,同步制定应急预案。活动中,在组织文体活动的同时,同步实施跟班督查。活动后,在现场安全清查的同时,同步强化日常安全检查。二是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教育。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及时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上级的安全指导方针,全面落实指挥部各阶段的有关安全会议精神,以对基地居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把安全生产当作人命关天的大事,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尤其把指挥部发生的各类事故举一反三,使全体职工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责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措施到位,现场管理到位。三是强化日常安全管理力度。中心把日常现场监督检查作为一项制度,坚持执行,定期不定期的对各场馆设备、线路和消防设施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每逢指挥部重大活动、传统节日,为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公共娱乐场所安全,中心都要及时对安全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和部署,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督促场馆严格落实,确保了重大活动无安全事故发生。1-11月,中心对文体场馆实施专项督查4次,发现安全隐患16项,发出整改通知单2份,目前文体活动场馆在维修改造的同时,进一步对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整改。

第二部分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系列文体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使得文体事业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文体队伍得到了有效锻炼,策划组织能力显著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得到提升。

一、节日活动格调高雅。著名文艺团体和专业体育队伍来**演出和比赛,体现了较高的艺术品位。节日活动既有体育赛事,又有文艺大餐。节日文化创新内容,延伸形式,满足了广大职工的精神需求。中心在高雅艺术、知名赛事的引进上具有了独特的视觉。

二、综合策划能力显著增强。本次运动会是一次综合性的体育盛会,也是**油田成立以来的首次运动会,涉及项目多、环节多、单位多、人员多;比赛周期长、战线长、协调难度大。既有专业体育项目,又有文艺表演。本次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使得中心综合策划能力上升了新的层次。

三、核心策划理念基本形成。今年以来,中心策划的文体活动体现了相同的特点,即领导重视、主题明确、组织严密、视觉新颖、观念超前、运行高效。中心干部队伍在实战中得到了切实锻炼,初步形成了适应文体活动的策划理念。

四、管理程序日臻完善。中心进一步理顺机构,成立了综合办公室和文体办公室两个职能部门,业务全面覆盖综合业务和文体业务。对上,能够与上级部门、机关处室各业务系统对口;对下,能够有效指导各二级单位开展文体业务。从与机关处室的业务衔接到和各二级单位的交流沟通,逐步理顺了程序,细化了流程。标志着中心理顺体制后,快速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从文体活动的效果、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宣传企业文化的角度看,文体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文体专业人才缺乏。从多次的文艺演出活动和本届运动会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来看,一方面,文艺骨干人员缺乏;另一方面,裁判员、运动员等专业人才还不能满足比赛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大型演出和实战比赛中锻炼队伍,培养骨干,发现人才,同时,也建议指挥部能够适当引进专业文体人才,带动文体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文体交流活动较少。“文化品牌”已成为企业文化不可缺少的战略,但由于受文体骨干队伍水平限制,参加对外文化体育活动交流较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指挥部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三、文体场馆人员结构不尽合理。文体场馆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给提升文体服务质量带来难度。同时,立足于文体场馆组建文艺小分队难度较大,慰问演出只能依托各单位仅有的几名文艺骨干,临时组建演出小分队。由于演出人员单位分散,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不尽相同,协调难度逐渐增大。

四、对文体场馆的督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心建章立制,制定了对文化场馆的督查、考核制度,在每次的督查中,坚持落实制度,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文体中心部分场馆划归哈密物业公司后,中心制定的督查、考核制度还没有完全纳入指挥部考核指标体系,因此,在实际的督查中,督查结果与业绩考核还联系的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督查的效果,还需要在明年的业绩指标考核体系中明确场馆督查的考核分值。

第三部分2007年工作思路

2007年,文化体育中心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油田中心工作,着眼企业文化发展趋势,以建设精神小康为追求,弘扬先进文化,打造特色品牌,展示精神风貌,推进和谐建设,促进企业发展;以创建“共享文体、特色文体、品牌文体”为目标,大力繁荣大众共享,特色显著,品位独具的油田文化体育事业;以组织落实**油田第二届职工文化大赛为载体,将油田独特的文化积淀,转变为促进发展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推进人文**、和谐**、奋进**建设,为油田持续有效较快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

举办**油田第二届职工文化大赛,是油田全面构建和谐**的重要举措,今年,**油田首届职工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使油田文化体育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也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油田文化体育活动的统一化、系列化、综合化是保证文化体育活动收益最大化的有效切入点。一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体育设施,使文体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综合费用整体下降。二是主管部门之间通力合作,有效调动了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和参与比赛的积极性,既展现了单位优势,又扬长避短,弥补了个别比赛项目参赛人员较少的矛盾。三是油田整体举办大型系列活动,对内,强化向心力;对外,扩大影响力。四是油田全体职工踊跃参加,既沟通了情感,增进了友谊,又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共同发展的意识和信心。此次文化大赛,以凝心聚力、科学发展、做旺人气为重点,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系列化与规范化相结合,专业演出与职工群众自创、自编、自演相结合的原则,在继承油田多年来举办的传统文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内涵和形式上对各类活动进行整合、创新,使之系列化、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成为油田文化的缩影、企业精神的升华、共同发展的积淀;成为熔铸精神、承扬文明、促进和谐,凝聚力量的文化之旅。

文化大赛以元旦、春节、“三八”、“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为节点,由春之韵·人文**,夏之火·激情**,秋之景·奋进**,冬之梦·和谐**四个篇章组成,将各期文化体育活动重点融入四大篇章。

一、文化大赛主题

人文·和谐·奋进

二、组织形式

本次大赛由指挥部、油田公司共同主办,指挥部工会、油田公司工会、文化体育中心承办,各有关部门、相关单位工会协办。

三、大赛主要项目

第一篇章:春之韵·人文**

主要内容:

(一)2007年新年晚会暨第二届职工文化大赛开幕式。届时专门邀请1-2名著名歌手,丰富节目内容,提高演出层次。

(二)春天的问候“庆元旦、迎新年”职工体育系列活动。举办传统的职工集体长跑活动和拔河比赛。

(三)春天的音符“庆元旦、迎新年”音乐会。由指挥部女子管乐团进行专场演出。

(四)春天的祝福“庆元旦、迎新年”文艺晚会。由指挥部少年宫进行专场演出。

(五)“福地洞天”丁亥年春节大型社火表演。除各单位在原有社火表演节目和组织形式上有所创新外,计划新增踩高跷、福娃等表演项目,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出资邀请专业社火表演队进行演出。

(六)“福星高照”丁亥年春节焰火晚会。今年,计划新增焰火的花色品种,融入多项新科技成果,在表现晚会主题上争取有新的突破。

(七)“福映百家”丁亥年春节大型灯展。计划新引进四川自贡的瓷器灯、影碟灯等增加白天的观赏效果。同时,提倡各种灯具展览完后由厂家回收,保持费用与往年相比基本不变。

(八)“百福临门”丁亥年春节送春联活动。邀请哈密地区和油田知名书法家撰写对联,进行派送。

(九)“福瑞呈祥”丁亥年春节摄影大赛。以记录油田发展,反映和谐油区为主要内容,春节期间统一展出。

(十)“亲情家园”庆“三八”家庭才艺展示。以“三八”节为契机,通过歌舞、器乐等舞台形式展示家庭才艺,营造和谐家园、和谐家庭的浓厚氛围。

(十一)职工文学征文比赛。以记录油田历史、发展历程,歌咏职工精神风貌、展示企业蓬勃发展为内容,评比结束后,把优秀征文集结成书。

第二篇章:夏之火·激情**

主要内容:

(一)“青春的旗帜”建团85周年青年歌手大奖赛。以举办青年歌手大赛的形式,隆重庆祝建团85周年。

(二)“我从草原来”专场文艺演出。邀请著名歌星腾格尔及所在苍狼乐队来**进行专场演出。

(三)油田网球邀请赛。计划在二季度,邀请网球爱好者,进行表演赛。

(四)“播种未来的希望”庆“六一”少儿文艺演出。以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为契机,组织少年宫、各幼儿园在文化广场进行专场演出。

(五)自治区航模队航模表演。“六一”期间,邀请去年获得全国体育大会冠军的自治区著名航模队来**专场表演。

第三篇章:秋之景·奋进**

主要内容:

(一)“庆七一”社区居民大合唱比赛。以社区为单元,组织大合唱比赛,庆祝党的生日。

(二)“安廉文化”职工美术、书法展。以安全文化、廉政文化为主要内容,集中油田美术、书法爱好者的作品,在“七一”期间进行展览评比,烘托节日气氛。

(三)“唱响**”大合唱演出。由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常青藤”艺术团将**歌曲集排编成一台节目,赴鄯善、哈密巡回演出。

(四)“美在**”职工服饰大赛。展示职工自己设计、精心裁剪、精细制作的服饰作品。

(五)“欢乐金秋”职工趣味运动会。在开展滚轮胎、“携手同心”等传统趣味项目的基础上,计划引进部分新项目。

(六)“情系一线”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把大赛产生的优秀节目和邀请的专业团队及时送到一线,送到基层进行慰问演出。

(七)“约定今生”**油田第五届大型集体婚礼。积极倡导婚事简办,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展示近年来“青年联谊活动”取得的效果,计划组织30对青年男女举行集体婚礼。

第四篇章:冬之梦·和谐**

主要内容:

(一)新疆“达瓦孜”高空走钢丝表演。“十一”前后邀请著名的新疆“达瓦孜”高空走钢丝表演明星来哈密进行专场演出。除高空走钢丝外,地面配合大型文艺演出。

(二)职工羽毛球比赛。今年,首运会没有设羽毛球项目比赛,计划在明年的文化大赛中单独设立。

(三)职工大众健身操比赛。主要是通过比赛,普及全国总工会推广的大众健身操,普及健身运动,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四)专业体育邀请赛。计划邀请省级联赛排球队或国家级乒乓球队专场表演。

(五)保龄球比赛。充分利用鄯善、哈密保龄球比赛设施,推广休闲类运动。

(六)文化大赛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对文化大赛产生的获奖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同时,邀请专业团体进行文艺演出。

另外,在每个季度组织一次以人生励志、企业管理、安全健康、文化发展等内容的大型专家知识讲座。

同时,在全年组织好文化大赛的基础上,一要加大送文娱下基层慰问活动力度。将大赛产生的优秀节目以及专业团体演出分批分期走进基层前线进行慰问演出。二要实施场馆安全督查。专项督查和日常督查相结合,定性考核与业绩挂钩相结合,侧重大型文体活动服务配合、场馆安全、确保工会资产保值增值等三个方面,对场馆实施效能督查。三要抓好骨干培训。根据结合各项比赛实际,提前做好裁判员等文体骨干培训,不断提升文体工作质量。四要强化费用控制。树立精细管理、“节约发展”意识,在组织各类比赛时,优选资源配置,优化资金分配,降低各项比赛费用,确保费用不超。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胸痛中心工作汇报.doc》
胸痛中心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