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汇报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灌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行动

***灌区生态环境问题

整改行动方案

各农牧场党委: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迎接中央环保督察有关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的通知》(松政办明电【2017】34号)文件及《***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责任清单通知》精神要求,为解决我灌区突出环境问题,做好迎检工作,经灌区局、局党委同意,现结合***灌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这次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行动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加广大群众幸福指数的一件民心大事。灌区各农牧场地处城郊,且多数位于环境问题相对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是此项行动的受益者,也是主要参与者,所以全灌区必须与市县两级政府思想认识相统一,科学组织谋划,全面落实推进,不拖沓不推诿,扎实做好各项整改工作,确保整改活动顺利实施。

各农牧场要根据《***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责任清单通知》内容,认真完成辖区内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等工作任务。

二、主要任务

水污染防治:乡镇、场污水处理方面。建设污水处理设

- 123 -

推荐第2篇:城管局问题整改工作汇报

城管局问题整改工作汇报

自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局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认真加以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问题整改总体情况

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局通过采取上级点、自己查、基层找、“三送”寻、部门提等渠道征求意见建议,累计征集到意见建议63条,经梳理共56条,其中:反映“四风”方面问题的8条;共有3条意见建议纳入专项整治;5条意见建议纳入制度建设;48条意见建议作为具体问题整改。我局制定了立行立改工作方案,建立了问题台账,明确了责任,落实了工作措施,进行销号整改。到目前为止,已整改具体问题47个,正在整改问题1个(关于不要因循守旧,每年过年都是树上挂小灯笼,要有创新问题)。

二、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情况

根据制定的专项整治方案,我局已经开展了三项治理。一是针对群众提出的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切实整治“脏、乱、差”问题,组织开展了治脏、治乱、治堵专项整治。二是针对群众提出的把握的收费标准不统一,干部职工素质偏差,应加强人员素质的培训,不能重收费轻管理问题,组织开展了文明执法专项整治。三是针对群众提出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不够强问题,组织开展了铺张浪费专项整治。

三、开展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制定的制度建设计划,我局制定完善了五项计划。一是针对群众提出的公厕管理混乱问题,修改完善了公厕管

理制度。二是针对群众提出的加强城管人员管理,统一城管制服,提升城管形象问题,修改完善了着装管理规定。三是针对群众提出的学习风气不够浓的问题,修改完善了学习制度。四是针对群众提出的调研不深入问题,制定了工作调研制度。五是针对群众提出的密切联系群众做得不够好问题,制定了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通过集中整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工作执行力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服务意识明显改变。

推荐第3篇:前郭灌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行动总结

前郭灌区生态环境问题

整改行动总结

按照《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迎接中央环保督察有关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的通知》(松政办明电【2017】34号)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前郭县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责任清单通知》精神要求,前郭灌区根据清单内容认真清查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制定一系列整改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环保概况

前郭灌区各农牧场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畜牧养殖为主的国有农业生产企业。客观上存在农业生产生活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多年来,前郭灌区始终把环境问题作为灌区发展的头等大事,以更好的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新格局为目标,以提高职工群众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为根本,立足生态、科技、健康发展方向,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并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涵养水土、培育草地、丰富林木,增强生态环境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坚决不搞掠夺式开发、破坏性生产、过度化攫取,坚守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底线,蓄积世代共享的生态红利,为国家粮食安全和

- 1户较多,且大多数在居民区内,自家房前屋后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大多畜禽粪便,就地处理,由于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目前只能通过吸污车对畜禽垃圾进行吸污处理。同时,为规模户创造养殖条件,将畜禽舍建到远离居民区地方。

3.严控大气污染。近年来利用上级资金购置了收集整理处理秸秆的相关机械设备管理较好,偶尔有“私烧乱放”现象存在,措施上主要以宣传为主,积极引导、法律教育,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全员监督,坚决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发生,同时积极探讨秸秆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其中利用稻草制作草编工艺品的莲花现代农庄项目正在申请中。

4.彻底清除固体垃圾:各农牧场利用自购环保机械器械,由专职环保工人,对场区内生活垃圾进行收集清运,目前效果较好。难点是没有地方处理垃圾,希望上级部门早日完善分场收集,总场转运,县里统一处理的既定规划。

(二)加强农业生产各环节管理,农田退水、农药瓶等生产废物如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就会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为此前郭灌区先后制定了《前郭灌区绿色农业基地千亩核心区建设方案》、《前郭灌区水稻节水控肥实施方案》、《前郭灌区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方案》,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施行先进农业生产管理方式。

1.推行绿色水稻生产模式。组织灌区农业科技人员编制印发了前郭灌区绿色(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规程并印发

- 3领导、培训学习和现场会的方式引导职工群众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1.加强组织领导。灌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加强灌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前郭灌区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2.加大生态环境整治的宣传。结合春冬科技培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各场讲解生态环境整治的目的和意义,截止目前,共培训15场次,培训农工2000多人,普及了绿色农业生产知识、环保知识、健康知识,力求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3.充分利用现场教学。8月份在绿色水稻基地进行2次水稻节水控肥现场教学活动。聘请了县农业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潘玉荣及红光、红旗两场试验田负责人为讲师,现场培训了100多名灌区农技人员。此次活动通过专家带动农技人员,农技人员辐射农工队伍的方式,把依据生长规律和特性去合理施肥、用水方法传授给大家,实现节本增效,降低污染的目的。

4.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各场均聘任了基层生态环境监督员,并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对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业面源污染的人员坚决予以制止,严重

- 567 -

推荐第4篇: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何谓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或具有普遍型,随后又发展成为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就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土地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植被破坏,海洋污染问题,危险废弃物转移问题以及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沈降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推荐第5篇:民意调查反映问题整改工作汇报

xx医院

民意调查反映问题整改工作汇报

近期,市考核办在全市组织了一次群众满意度电话访问,在这次电话调查中,群众反映 医院存在看病不方便、医疗水平不高的问题,我院领导班子对此高度重视,在医院管理、医疗水平、医院服务质量等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力争把整改工作落到实处,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针对看病不方便采取的整改措施

1、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继续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继续深化绩效工资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开展预约诊疗工作。我院以社会服务部为主体,采用窗口预约、电话预约、网络预约等多种形式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方便了不同需求的患者。同时,加强了门诊导医力量,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真正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3、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渠道。积极发挥投诉接待办公室的作用,做好信访工作。更好地为群众解疑释惑、宣传政策、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反映情况、处理问题;进一步利用好电话回访中心这个平台,完善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制度,将患者关注的医疗质量、医药收费、服务态度、就医环境等重要内容,纳入患者满意

1 度评价范围,接受群众评价和监督;建立健全定期分析改进医德医风制度,定期分析患者不满意的问题及原因,及时加以整改。

4、深入开展医疗门诊“三增一禁”便民正风行动,增设无节假日门诊、增设错时门诊,同时严禁医院工作人员带熟人插队、严禁挂人情号、严禁加塞。医院与每一位医务人员签订了“三增一禁”便民正风行动协议书。

5、落实惠民医疗政策,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我院根据工作实际,制订了本院惠民医疗政策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工作,统一报销软件,统一药品目录,消除了以往报销工作中存在的城乡差别,方便了医保报销,使广大患者真正体会到新政策带来的实惠。

6、实施门诊一卡通项目。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对我院HIS系统的数据库进行补充调整一卡通项目实施后将实现病人信息、门诊病历、检查用药、收费等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方便群众就医。

二、针对医疗水平不高采取的整改措施

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务科、护理部对运行病历、出院病历、门诊化验单、门诊病历进行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临床科室,要求科室相关责任人整改,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制定《人民医院五年发展规划》,落实《科技教育管理制

2 度》,加强培训学习,继续实行星期五集中学习制度,实行领导干部、科室主任上讲台授课,并邀请市内外专家教授授课,强化学习氛围,尽快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树立人民群众满意的健康卫士新形象。

3、建立青年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制定专业人员进修学习计划,完善了毕业后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医院根据工作需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区财政按照每人10万元的标准予以补贴,并享受东营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其他相关政策,同时,区政府为支持我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及人才引进,每年给予补帖130万元。

4、设立创新奖。严格执行《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加大对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的财政投入,鼓励科室和工作人员学习新技术,开展新项目,为单位赢得荣誉,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我院把整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突出工作实效,发扬“钉钉子”精神,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坚决把各项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推荐第6篇:乡镇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汇报

乡镇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汇报

按照《县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整改落实县环保委督办环境问题的通知》文件要求,我乡针对检查出的问题,赓即安排乡环保办开展对照整改工作。现就整改内容及措施汇报如下:

一、整改工作情况

(一)针对“农村面源污染突出问题”。我乡进一步加强了对各村污染问题的“再梳理、再排查”工作。通过采取与各村村主任共同检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通过就发现的问题分别向所在村发整改要求函及强化督促整改加强了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整改工作力度。

(二)针对“乡镇污水处理站运行”问题,在通过前期环保局、乡、村、组共同努力下,我乡五个污水处理站已全面整改完成。现以全部投入使用。

二、存在问题

我乡在此次自查自纠过程中发现,与交界小地名为穿岩腔处建筑及生活垃圾乱倒问题屡禁不止。虽我乡多次对该处垃圾进行清理、整顿,但保持时间不长。后经对我乡进行排查获悉,该处倾倒垃圾的人员都是非乡人员,且都是选择在临近晚上才进行倾倒。

三、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我乡将继续狠抓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宣传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环保意识;二是就污水处理站日常运行维护问题,将交由污水处理站所在地小区进行监管,严格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三是针对穿岩腔处建筑及生活垃圾问题,将积极与县级部门请示、汇报,同时请求县级相关部门予以帮助,力争本年度内配合县级相关部门杜绝该处乱倒垃圾现象。

推荐第7篇: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督查问题整改汇报材料

龙化乡白洋淀督查问题整改汇报材料

自收到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专项督查组交办的9个问题后,我乡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县生态分局,强力推进各项问题整改工作,坚决按上级要求整改落实到位。截止目前完成整改问题7个,正在整改中问题2个。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关于高阳县恒升塑料制品厂“现场检查时,该厂未生产,该厂危废间管理不规范,没有设置围堰、没有防渗、没有危废记录台账”问题。

针对交办问题,我乡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县生态分局,强力推进各项问题整改工作,要求企业对危险废物贮存间进行整改,并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

2、关于“鸿磊窗纱厂正在生产,无治理设施,生产车间内有小型燃煤锅炉正在使用冒烟,认定该厂为新增散乱污企业”问题。

针对交办问题,龙化乡于1月19日下午责令该厂停产整顿,并对其采取了断电措施。22日上午,对该企业实施两断三清措施予以取缔。2019年1月22日,我乡环保所人员对该企业进行了复查,经查,该企业已按整改要求完成了取缔。2019年5月23日,我乡环保所人员再次对该企业进行了复查,经查,该企业已将厂房作为库房。

3、关于“各村均存在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不及时情况,平均每3-5天才由第三方公司转运一次。部分村民将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于村头路边;村容村貌脏乱差情况突出”的问题。

针对交办问题,龙化乡加强对启迪桑德集团公司垃圾一体化运行监管力度,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引导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在垃圾桶内倾倒垃圾禁止随意倾倒。督促桑德加大日常保洁频次和清理力度,改善村容村貌。

4、关于“拥城村西村口路南坑未纳入整治名单坑塘予整治,坑内生活污水结冰呈黑色,沿边堆存大量生活垃圾;南龙化村东坑塘治理后出现反弹,坑边堆存大生活垃圾,还有村民沿坑边建有在用厕所;南龙化村学校北坑塘、孟仲峰村纳污坑塘整治后存在居民再次向坑塘内倾倒生活污水现象”的问题。

针对交办问题,拥城村已对村西坑塘进行治理;南龙化村东垃圾已治理坑塘厕所已拆除;南龙化村北和孟仲峰村坑塘四周培土设置土埝,防止村民向坑塘倾倒生活污水。对全乡内坑塘进行梳理整治,建立乡、村、桑德公司保洁员网格化监管体系,加大宣传引导群众增强生态意识,禁止向坑塘周边倾倒垃圾,维护坑塘治理效果防止反弹。

5、关于龙化乡食尚饭店正在营业,该饭店污水直排入西北侧排水沟内,该排水沟不入河不入淀问题。

针对交办问题,龙化乡按照县相关要求,责令该饭店立即进行整改。2月24日对该饭店下达整改通知书,2月25日该饭店对污水抽运出龙化乡域并对排水沟内垃圾进行清理,目前已整治完成。

6、关于“现场检查时,该厂危废间管理不规范,没有设置围堰、没有防渗、没有危废记录台账”问题。

针对交办问题,我乡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县生态分局,强力推进各项问题整改工作,要求企业对危险废物贮存间进行整改,并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

7、关于“拥城村排碱沟于子沟南侧堆存大量生活垃圾及玉米加工废物,沿排碱沟建有旱厕一处,环境卫生状况恶劣”的问题。

针对交办问题,组织村干部对排碱沟彻底清理两级加大宣传力度,从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入手,全面提高群众保护环境卫生意识,引导群众在规定位置倾倒垃圾。1月22日对旱厕下达拆除通知书。

8、关于龙化全乡未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站和收集管网,村民生活污水直排环境,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突出问题。

针对交办问题,目前,该项目可研编制已经完成,正在按照每个村300万元的标准调整完善可研,待可研完善完成后进行专家评审、项目立项,同步开展项目勘察设计工作。龙化乡将全力配合该项目实施。目前龙化乡以“走遍雄安”活动为契机,对街道卫生清理、绿化、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进行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9、关于龙化乡现有55家养殖户均无环保手续,也无污染防治设施问题。

针对交办问题,龙化乡开展畜禽养殖排查,查漏补缺,全面掌握畜禽养殖情况。加快畜禽养殖取缔进度,目前剩余一户正在退出中。(有关部门已向上级上报完成)。

推荐第8篇:龙桥街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0806

龙桥街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为贯彻落实省、市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各有关会议精神,龙桥街道党工委上下齐心,深入开展环境保护百日攻坚战工作,就我街道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的几个问题做了大量详尽细致的工作,全街道综合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提升。现将我街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管网缺失污水乱排问题

中心城区内下磨溪片区至今雨污分流不彻底,部分已建管网未并网,部分旧管网断头或封堵。主动对接区住建局,组织人员进行对周边污水管网和旧居民区排污情况进行再次排查,制定整治方案。

二、水质提升开展情况

(一)黑臭水体治理.已从源头查污治污截污做起,一是去年完成对延寿溪支流龙桥溪黑臭水体实施截污工程,完成36处排污口整治,全部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全部收集污水。二是结合泗华路扩宽改造配套建设污水管网,收集恒大、泗华滨溪安置房等住宅小区的生活污水。三是区住建局已就泗华村老叶树安置房污水管破裂,进行修复,已在7月17日完成修复工作。四是已完成了下磨溪上游北磨下斜自然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工程。建设10个“三格式沉淀池”,并在渡槽涵洞处进行截污抽排,从源头上解决污水直排问题。

(二)禽畜养殖整治。建立畜禽养殖污染巡查机制。按照“村居周巡查,街道月检查”工作机制,要求各村居环保联系人每周对畜禽养殖情况进行巡查,防止出现反弹现象,目前未发现“反弹复建”现象。

(三)三格式沉淀池建设、河道清淤清障。

1、在延寿村西头自然村建设一个三格式沉淀池,收集居民生活污水,杜绝生活污水排放到延寿溪。延寿村于7月20日开工建设,工期20天。目前已完成三格池建设,正在进行管道铺设。

2、生态水系建设、河道清淤清障。(1)下磨溪生态河道清淤整治工程、本周完成工会后面篮球场雨水污水管道铺设,星光电影院前面开始铺设雨水污水管道,工会后面篮球场路灯开始放样施工雨污管道铺设。(2)龙桥溪暗渠清淤工程。现已完成230米,清淤约250立方米。(3)洋西溪清淤工程,已完成清淤约2公里,清淤约5千立方米,基本完成清淤任务。

三、空气质量超标整治措施

今年以来我市大气质量超标17天,其中臭氧超标12天,PM2.5超标5天。目前,对各在建施工工地我们要求全部实行围挡封闭施工,建筑工地出入口全部硬化,并设置车辆冲洗设备和防扬尘喷水器按时喷洒;街道环卫及时对道路渣土清理、扬尘每天进行3-5次的洒水作业,对出现不良天气,马上响应启动应急预案,加强洒水作业。2部雾炮车每日3次(分别为9点、12点、15点)进行喷洒作业,一次2小时,有效改善了辖区内的扬尘污染。对有出现垃圾露天焚烧现象龙桥、泗华等4个村居专门安排人员日常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

四、小散乱污排查情况

再次排查发现延寿村有7家“小散乱污”企业 ,于7月8日发放“小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的预通知。本周5家“小散乱污”企业正在整改整治中。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河道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开展排查、治理黑臭水体。一是积极对接配合区住建局和上级有关部门全面开展污水管网排查整改工作。重点是对绶溪延寿新桥水质下降进行全面排查,加快整治。二是继续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做好餐饮服务业污染整治工作,从源头上严禁油水污水直排雨水管,确保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收到实效。

2、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针对辖区内环保问题整治负总责,进一步细化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强化 整改措施,并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3、加强宣传引导。一是加大水环境宣传力度,树立先进典型,加大反面事例的曝光力度。禁止村民往河道溪水排放倾倒生活污水,禁止往河道溪水丢弃生活垃圾。二是结合移风易俗宣传深入开展禁燃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广大群众对辖区水质大气环境保护意识,为整治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总之,坚决打好污染防攻坚战 ,全面深入治水、治气、治垃圾、治土等污染现象,要把污染防治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突破口,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点带面,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推动生产系统、生活系统、生态系统的循环链接,切实打好污染防治这场攻坚战。

城厢区人民政府龙桥街道办事处

2018年8月6日

推荐第9篇: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水、噪声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一)关于水污染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水污染”具有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废水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据不同来源分为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据污染物的化学类别又可分无机废水与有机废水;也有按工业部门或产生废水的生产工艺分类的,如焦化废水、冶金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废水等 。

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

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超标排放工业废水,二是城市化中由于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设施严重缺乏,二是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中国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

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 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 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惩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自来水是安全卫生的。但是,因为水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已不能算是卫生的了。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中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目前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目前,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复杂,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属外,还含有甚多农药、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而煮沸水中增加了有害物的浓度,降低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溶解氧的含量,而且也使亚硝酸盐与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据最新资料透露,目前中国主要大城市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小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合格率更低。水污染防治当务之急,应确保饮用水合格。为此应加大水污染监控力度,设立供水水源地保护区。 母亲河黄河1972年第一次断流,1997年断流226天,近700公里河床干涸。海河300条支流,无河不干,无河不臭。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100多个严重缺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土地沙化速度上升到每年3400多平方公里。 更可怕的是,中国水资源总量还在下降。1997年总量为27855亿立方米,而2004年就降到24130亿立方米。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20多条河流平均萎缩了37.1%。

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水体污染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

工业废水近年来经过治理虽有所减少,但城市生活污水有增无减,占水质污染的51%以上。据环境部门监测,1999年全国近80%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江河湖海,年排污量达400亿立方米,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水域受到污染。

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铬、铵类、b苯并芘等,还可诱发癌症,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重金属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镉污染的水、食物,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20毫克,就会造成死亡。铅造成的中毒,引起贫血,神经错乱。六价铬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肤溃疡,还有致癌作用。饮用含砷的水,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砷使许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机体代谢障碍,皮肤角质化,引发皮肤癌。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稠环芳烃多数具有致癌作用。氰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我们知道,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

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这也是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质量不好的因素。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对于水污染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个办法:

1、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从根本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市水环境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废水排放量正在不断地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水环境质量的下降。因此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是迫在眉睫的事。

3、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

4、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废水排放量还要增加,如果只重视末端治理,很难达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状况目的,所以我们要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5、家用水的净化:

过滤——沉淀(明矾)——用活性炭除异味,去颜色——消毒(氯气,漂白粉)。在自来水管传递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二次污染,所以饮用时要煮沸杀菌,而且还要用干净的杯子。

另: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安装家用健康饮水机

6、强化青少年保护水资源意识:

对于青少年,普遍的家庭并不太注重保护水资源的教育。教育要从小做起,养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毕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加强对青少年保护水资源的教育,拍宣传片、做宣传活动,让中国未来的每一朵花都有节约的好品德、保护水资源。以后,大量污染水资源问题就会渐渐减小。

7、少量创建填埋场:

让废水废气都能够经过处理,再排放至河流。由于填埋场占地面积大,浪费土地资源,所以应少量创建。

(二)关于噪声污染

在环保的角度上,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称之为噪声。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声。即使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声或乐音。因此,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有主要分为:

交通噪声: 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发出的噪声。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来源。

工业噪声: 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建筑噪声: 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安静,尤为让人烦恼,极易引起邻里纠纷、家庭生活噪声污染,等。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随着噪声的增加,差错率上升。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导致反应迟钝,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差错率上升。噪声还会掩蔽安全信号,如报警信号和车辆行驶信号等,以致造成事故。

对于噪声污染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办法:

1、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使车辆合理分流并四通八达;

改善道路路面结构,减轻机动车辆行使时所发出的与道路的磨擦声和道路不平时发出的冲击声;

控制机动车辆的设计、结构; 控制在用车辆时所发射的噪声; 控制警报器的安装和使用; 控制声响信号的使用; 管制交通;

控制交通设施所发射的噪声。

2、社会生活噪声的防治:

禁止使用大功率广播喇叭和广播宣传车;

禁止在商业活动中采用发出高大声响的方法招徕顾客;

文娱、体育场所的经营人,应当采取措施,减轻或者消除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居民使用家用电器、乐器和在室内开展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不得干扰他人。

3、生产性噪声的防治: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由于噪声源的多样性及其与生产条件的密切性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解决。如鼓风机、电动机可采取隔离或移出室外;织机、风动工具可采用改进工艺等技术措施解决,以无梭织机代替有梭织机、以焊接代替铆接、以压铸代替锻造;此外,加强维修,减低由不必要的或松动的附件撞击的噪声;用弹性材料代替钢件等。

厂区厂房的合理规划与设计:产生强烈噪声的工厂和居民区以及噪声车间和非噪声车间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防护带),防护带内种植树木或设隔声墙壁。产生噪声的车间,内部墙壁、屋顶应用吸声材料以降低车间内部的噪声强度;门、窗、地板应采用隔声结构以防止车间内的噪声向外传播。产生噪声的机器常常伴有较强的振动,应在机座下、地基上装设减振装置。

4、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的技术措施:

A.吸声。用多孔材料贴敷在墙壁和屋顶表面,或制成吸声尖劈、吸声板装设在墙壁或悬挂于屋顶,以吸收辐射或反射出的声能,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常用的吸声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等;或利用共振原理制成多孔板停为吸声的墙壁结构,均能取得较好的吸声效果。

B.消声。消声是防止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用于风道、排气管;利用滤波的原理使声波在传播途中改变方向或形态,或在消声器内装设吸声材料达到消耗声能降低噪声的目的。常用的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

C.隔声。用某些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以达到控制噪声传播的目的。常用的有隔声罩、隔声室、隔声罩等。隔声结构应严密且有一定的质量以防引起共振。

D.隔振。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振动性噪声,应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和地板、墙壁联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装置或防振结构。

E.个体防护。主要保护听觉器官免受噪声的损害。在高强度噪声环境或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配戴个人防护用具是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常用的有耳塞,由软塑料、泡沫塑料等制成,根据外耳道形状设计大小不等的各种型号的耳塞,泡沫塑料多制成圆柱型,使用前用手将其捻纫后放入外耳道内,多为一次性使用,耳塞的厢声效果可达20-35d风耳罩,隔声敢早较高,可达30-40dB。

F.卫生保健措施。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的检查,发现听力损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就业前体检,取得听力的基础资料,并对患有明显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禁止其参加强噪声的工作。合理安排工间休息并尽可能暂离噪声车间。经常检测作业场所噪声情况,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

10人力 1班

程晨

10211020114

推荐第10篇: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一、酸雨

1.定义;PH值小于5.6的降水。

2.成因:人为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3.主要污染源: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SO

2、NOX;有色冶金工业大量排放SO2

4.危害:⑴对生物的影响: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及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⑵对建筑的影响: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⑶对人体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

4.我国酸雨分布:⑴北方相对较轻:北方气候较干,降水少,且土壤呈碱性;⑵南方酸雨问题严重:

5.贵州、湖南、江西等省区(气候湿润,降水多;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

排放酸性气体)、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

5.解决措施: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②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

技术)

二、赤潮问题

⒈概念:赤潮是一种海洋生态灾害,指的是一些在海洋中浮游生活的赤潮生物在短时间内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且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

⒉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

⑴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⑵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⒊我国最易爆发赤潮的海域是珠江口、长江口、渤海

⒋赤潮爆发对海洋水产业的不利影响

①藻类过度繁殖容易导致海水缺氧,致使鱼类死亡、或其它鱼类的食物列死亡,鱼类因缺少食物而死亡

②产生毒素、毒死鱼类

③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浮游植物和食物链

三、沙尘暴

⒈概念:

什么是扬沙、沙尘暴与浮尘呢?扬沙与沙尘暴都是由于本地或附近尘沙被

风吹起而造成的。其共同特点是能见度明显下降,出现时天空混浊,一片黄色。⒉形成时间:大多在冷空气过境影响时出现,北方都是在春季容易出现。所不同的是扬沙天气风较大,影响的能见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间;而沙尘暴风很大,能见度小于1公里。而浮尘是由于远地或本地产生沙尘暴或扬沙后,尘沙等细粒浮游空中而形成,俗称“落黄沙”,出现时远方物体呈土黄色,太阳呈苍白色或淡黄色,能见度小于10公里,大致出现在冷空气过境前后。

⒊形成条件——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

⑴气温高、降水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

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大小,直接取决于风力、气温、降水及与其相关的土壤

表层状况。气温高、降雨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

和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也是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天气温常常偏高,使土壤解冻的时间比往年提前,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而北方地区冬春降水

稀少,地表土壤干燥、疏松,植被还未形成,难以抑制沙尘天气的产生。与此

同时,全球性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异常,造成冷空气活动异常频繁,多大风天气,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⑵生态环境是形成沙尘暴的重要原因

我国西北和华北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为破坏活动造成土

地沙化不断扩展,为沙尘天气提供了重要土沙物质。此外,在北方城市建设中

在建工地很多,由于缺乏工地表土保护设施,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极易扬尘,也是加剧沙尘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4、危害:

①造成环境质量下降

②使农作物受灾

③造成人畜伤亡

5、治理和缓解沙尘暴的措施——治沙工程(保护和发展林草植被)

措施: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

引水灌溉;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牧。

四、荒漠化:

成因:自然:气候干旱,植被退化,物理风化加剧,风力强劲;

人为:滥伐、滥垦、过度放牧。

分布: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措施: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

灌溉;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

五、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

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

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

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六、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

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

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七、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

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

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八、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

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

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

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

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第11篇: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探究

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探究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为我们描绘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与实践中又一重要的蓝图。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界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侧面,对生态文明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今天我们将主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生态文明内涵的界定及其主要特征、基本理论依据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以农村为例分析生态农业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一、研究背景:生态环境“超载”

对于生态问题的成因,国内学者各有观点。李万古认为近代生态问题成因于科技革命的生态负效应。他认为以“征服、利用”自然作为本质特征和价值目标的近代科学,帮助人们从自然界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并取得了人类文明的巨大发展,尤其是二次大战后,伴随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科技革命的生态效应”被强烈地凸现出来。高德明则认为人类从农业文明演化到工业文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了生态问题的出现。他认为,以开发廉价化石能源和工业技术装备为特征的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增长,但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薛纪恬则于1992年就撰文指出:即便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也在客观上打破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人类一经出现,就作为自然界的对立物,与自然生态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从而诱发态环境问题: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人类物质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更新的有限性的矛盾。

总的来说,我国学界对于生态危机的成因看法总起来可以归纳到两个层面:从纵向上看,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近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过度地征服了自然,工业文明的进步与生态的恶化成因果关系;横向上,局部生态问题向全局扩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可持续发展。

不难看出,关于生态问题的成因,学界多数归咎于科技革命与工业化的负效应,专注于人与自然关系整体层面的解读,而缺乏文化甚至文明意义上的阐释。

然而,正是对生态问题的普遍关注和认同,也是对人类社会自身发展模式的反省,构成了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背景。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及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明形态,[1]自步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阶段,现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2]研究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生态文明的内涵。对此,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良美把生态文明列入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首次提出了“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他认为:生态文明,或称绿色文明、环境文明,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他进一步指出:生态文明的在本质上是价值观的革命,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伦理道德的主题。

白光润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阶段入手,进而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内涵。他认为,生态文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觉悟所产生的新理念,如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环境容量、土地承载力、生态平衡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等。其二是这种新理念所派生的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和行为修养,即生态伦理、生态善恶观、生态正义、生态良心、生态责任等新的价值体系。

俞可平站在上层建筑和文明更替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界定,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他指出,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可以说,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

丁开杰等赞同俞可平对生态文明内涵的论述,并总结了生态文明的特征:(1)独立性。生态文明是独立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是一个独立的更高一级的文明形态。(2)整体性。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把人置于整个自然系统中来认识问题,从自然的整体性出发,把握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3)相对性。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文明形态。(4)反思性。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而形成发展的文明形态。(5)过程性。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治理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总之,任何一种文明的“禀赋”是相通的,是传承的,无论是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还是生态文明,都以其内在规律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历程,且生态文明是高于工业文明的社会经济形态。[3]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子时,人类文明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4]我们对生态文明内涵及特征的探究,有助于重新定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三、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

就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依据,国内学界也各有论述。潘岳认为,中华文明精神是解决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儒家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这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佛教正是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

张青兰、刘秦民提出应当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确立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涵是:(1)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2)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形式;(3)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社会历史形式,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高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统

一、和解的内在途径。

廖才茂的论点比较全面,他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理念,一种社会形态,一种文明制度,其有深厚的理论根据:(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论;(3)人地系统理论和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阀限理论;(4)物质长链利用和循环再生原理;(5)产业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他认为,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正在向高技术含量、低消耗、无公害、无污染的高度化方向演进,产业的绿色组合、绿色管理、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甚至市场的绿色准入和人们的绿色消费,都构成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巨大合力。绿色经济将成为21世纪产业经济的主流。认清产业结构演进规律,适应产业结构演进大趋势,无疑是构筑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综合上面的观点,文明的本质在于实践累积的物质的、精神的和生态的积极成果及其实践本身,在于人对于自然所发生行为的良性循环,我们不能盲目地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寻求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否则生态文明仅限于一种理论上的文明。 四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良好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导致的生态现实,预示粗放式发展已经达到极限:中国已经进入高消耗、高污染的风险社会,迫切需要寻找合理有效的路径化解生态风险,从而迈步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而这一路径可以从个体和政府两个层面去考虑。

1、生态文明主体生态意识及其培养

刘湘溶在国内学术界首次提出生态意识的内涵与特征,他把生态意识界定为:人类以对包括自己以内的自然中的一切生物与环境之关系的认识成果为基础而形成的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主要包括:(1)生态意识是一种忧患意识,是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萌生的对自己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2)生态意识是一种科学意识,即生态科学意识,它要求我们以生态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指导实践。(3)生态意识是一种价值意识,它表明人类对自然界价值的全面肯定,并确认生态价值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最高价值。他认为生态意识作为一种价值意识具有五大特征,即整体性、未来性、和谐性、回归意识与责任意识。

沈新平等更专注于生态意识的培养过程和条件,他总结了生态意识培养的三个基本过程:一是环境意识的教育,二是人类在自然中地位的教育,三是人与自然理性关系的引导。还列举了生态意识培养的各种条件,包括:生态学知识的普及和生态危机的紧迫感是生态意识培养的前提;舆论的导向和政府的决策行为是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要环境;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是生态意识培养的基本保障。

赵玲从可持续发展视角解读生态意识及培养,认为生态意识的建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意识不断付诸实践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生存的最佳途径。可持续发展赖以确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环境与自然的全新理解,即生态意识的建立。生态意识着重强调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以生态价值观念取代传统的人类价值观念,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整个地球进行施加定向的影响,使其更有利于生态平衡。

关于培养生态意识,赵玲指出: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的观念发生三个根本的转变,一是从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观念转向新的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念;二是从以人为中心的伦理观念向生态伦理观念转变;三是从个体和局部发展的观念向整个人类整体发展的观念转变。

2、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路径。

赵冬初在十七大报告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对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行了文本的阐述。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第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注重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三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对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第三,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将物质的无限消费看成是经济成就和个人地位的象征,因而对消费没有任何理性的约束,造成对地球资源的过度索取,对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摒弃这种不利于促进地球长远发展的消费模式,倡导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抉择。一是物质生活以最低限度消耗资源为准则。二是生活废弃物以最小排放和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小为准则。

薛晓源从生态产业的视角考察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认为生态产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业基石。包括:(1)产业转化: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基于对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生态文明建设内在的要求实现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的转型。在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状态下,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生态产业的形式: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而根本上消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与重要保证。(3)生态产业评价体系:绿色GDP体系。绿色GDP,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它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的和谐统一程度,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与要求,矫正各级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环境与资源承载力的倾向,使其合理利用资源。

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上,早期的学者注重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近期学界偏重于政府宏观政策的文本解读,缺乏可操作性,甚至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等等。有的学者就提出要从实际中加强生态的治理。

3、加强生态治理

丁开杰等人认为, 生态环境治理的范式要转换:一是要从治疗入手到预防入手, 不再仅仅是先污染后治理, 而是从一开始就预防污染的发生。二是从局部治理到整体治理。自然生态的一座山脉、一条河流的治理不能被人为地分割开“,分区而治, 画地为牢”, 那样违背自然生态规律, 要统一协调各层级各地域管理主体行为, 共同承担治理责任。三是从政府管制到多元治理。要扩大环保民间组织和社团组织, 建立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 在资源配置上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公民的作用[12](62)。

周升贤认为, 我国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制度。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 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 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 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 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受到严惩。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一再出现[21]。

五、以农村为例分析生态农业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

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不是美丽中国, 同样,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也不是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要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基础。这是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安全的基础。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通过外部的能量投入获取更高的农产品产量的现代常规农业在高能耗的同时,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所换取的农业的增长,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并不亚于工业及城市生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加上部分农村地区已成为工业“三废”消纳地,不仅造成了水土等稀缺资源的耗竭,而且废弃物、废水、废气等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恶化[1] ,已经成为建设“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难点。所以,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环节,“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保证和基础。只有建设好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才可能实现。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国的农业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其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功不可没。但是,客观地说,对这个成效不能估计过高,建设的成果往往被在经济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抵消,甚至建设滞后于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仍在不断恶化,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受到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持续。 1.1 生态破坏严重

在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受经济、技术、人才等条件的限制,多数村镇建设或缺乏合理规划,或总体规划水平不高,或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不能协调配套,居民点建设不符合生态村镇发展要求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居民点建设布局和功能分区不合理,形成功能相互干扰;有的居民点建设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造成经济活动严重排挤和干扰生态环境敏感区;还有的居民点建设只考虑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集中效应,而忽视了土地开发度和经济载荷的合理分配等[2]。 1.2环境污染严重

农村环境污染严重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由于农村内部自身的生产、生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二是来自农村外部的城市污染转移。 1.2.1 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我国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分别达 4700 万 t 和130 多万 t。各类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激素等农用化学品施用强度大、频率高、流失快,对水体、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 1.2.2生活污水排放逐年增加

据测算,江苏省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10 多亿第 3 期t,但收集处理率较低,大多无序排放到环境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是影响水质的两个最重要污染因子,生活污水已成为农村地区特别是苏北农村地区最主要的污染源。 1.2.3垃圾难以有效处置

一是农村生活垃圾。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 2.8 亿 t,绝大多数生活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置,在一些农村呈现出“围村、塞河、堵门”现象。二是农业生产垃圾。据测算,江苏省每年约产生农作物秸秆3700 万 t,其中用作农村生活燃料、能源、食用菌基料、还田、工业原料、编织、发电等约占 72%,还有28%的秸秆被废弃在田间地头、道路与河沟两侧或在田间直接焚烧。 1.2.4 畜禽养殖污染开始显现

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连续20 年以平均 9.9%的速率持续递增,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全国畜禽粪便年产量均在 25~30 亿 t,还田率仅为 30%~50%。一些养殖场内部环境管理比较粗放,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养殖场周边地区水环境的硝酸盐、氨氮指标严重超标。

1.2.5 工业污染隐患依然存在

上世纪末,由于大办乡镇工业,导致“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相当一部分化工、印染、电镀等污染企业分散在乡镇,虽然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三废”排放强度有所下降,但排放总量仍然很大,治理水平仍然较低。现在,随着城市环境准入条件的提高和环境管理的加强,一些地区出现了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加大了农村环境压力。 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农村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目前农村生产力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农业自然生产力的状况,其增长基础主要表现为一定区域的农业自然资源察赋,即土地面积、土壤肥力、灌溉条件、气候等因素。农业基本上是一种“生存农业”,其增长的目标是不断提高基本农产品产出总量,以满足人们的食品需要和工业发展的原料需要。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不断增加,即依靠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依靠农业机械的大规模投入,依靠化肥、农药等物化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农作物产量。这种增长方式消耗高、成本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低。

农村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决定了农民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重用轻养、重眼前轻长远。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抵御病虫害,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农村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 2.2 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

从恩格尔系数来看,农民生活水平比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至少落后 7 年。在短期经济利益和长期经济发展的相机博弈中,短期经济利益占了上风;又因为污染具有外部性以及滞后性,在个体与群体博弈中,即使农村群体趋向保护生态环境,而农村居民个人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出现道德风险。农村居民道德风险的成本较低,导致农村居民的败德行为屡禁不止。而如果群体趋向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个体就是想保护生态环境必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2.3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能源消耗要降低20%,污染排放要降 10%。一些城市把依靠污染转嫁到农村作为治污的捷径。在调查中发现,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主要表现有三种:利用招商引资为诱饵,把高耗能、高烟尘、高粉尘、高噪声的污染企业设在农村;把那些废弃电脑和家电、过期商品甚至过期失效的药品,转移到了农村销售,让农民成为废旧品的再次使用者; 把工业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直接排放到农村。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不仅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而且也会破坏城乡的统筹发展,因为农村各种污染最终还会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城市。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会带来全局环境的恶化[3]。 2.4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 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匾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因此基本上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 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由于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地了解,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重要成因。生态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农技推广系统得不到有效的物质激励,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加剧。

3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3.1在思想观念方面,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普及生态知识,倡导绿色消费 3.1.1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3]。要把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引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增强农民对于自然的道德责任感。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向农民传播绿色理念,帮助农民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唤醒农民的生态良知,重新扶起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真正理解人与自然的平等及和谐统一。 3.1.2 宣传普及生态知识

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开展农民环境保护技能培训活动,让农民了解自然规律,养成尊重环境、善待环境的习惯;要对乡镇领导干部以及乡镇企业法人代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培训,引导他们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他们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能力。 3.1.3 倡导绿色消费,转变消费观念

在生产性消费上,引导农民购买由正规厂家生产的农药、化肥、种子以及农用生产工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生活性消费上,倡导勤俭节约,有节制的追求物质享受,在消费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形成健康的绿色消费模式。另外,要实行农村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发布农村环境质量,引导全社会监督,努力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生态知识、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 3.2 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推广绿色科技 3.2.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将绿色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一方面,要对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进行调整,协调好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另一方面,要把农村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减轻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3.2.2 实施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以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清洁生产要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为手段,对农村经济活动全过程实施污染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防治污染,清除和减少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土地、水源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要节约原材料和能源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仅要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无污染或不污染,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食用、加工和报废过程中也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3.2.3 推广绿色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运用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由于运用不当,它又给人类带来了不利的后果,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绿色科技,使科技的应用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又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要加强对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城镇建设等领域的技术研究以及开发引用;不断壮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和研究队伍,组建高水平的生态专家队伍;关心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中;大力引进各类绿色新科技、新工艺、新产品,推广成熟的绿色农业技术,如“畜禽粪便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等,同时推广污染处理技术,如“防治乡镇工业废水、废气新技术、污灌区污染控制的治理技术”等,关注生物技术、无公害农业技术、经济施肥技术、节水技术等的发展。

3.3 在政策法律方面,要加强科学决策与立法,完善执法与监督机制 3.3.1 建立综合决策制度

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要把生态环境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融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根据全国不同农村地区环境的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农村地区的发展模式,拟定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加大宏观调控,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包括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以及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

3.3.2 完善环境立法,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要在宪法中写入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加入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制定、完善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与单行法,完善农村环境标准与制度;完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中关于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同时,在农村环保法制建设过程中,要理性地借鉴其它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达到与国际环保法规接轨。

3.3.3 完善监督与执法机制, 加强环境执法

法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监督是保证执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一,要进一步完善环保工作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总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污染企业承担主要责任、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加强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监督以及环保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垂直监督,完善公众监督。第二,要不断完善环境执法机制,健全执法机构体系。应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地方进行统一管理的专门环保机构体制: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全国环保建设进行统一部署、管理、指挥、协调,各省、市、县级政府设置专门环保机构,此机构为国家环境保护部的分支机构。各地的环保执法工作统一由环保机构行使职权,垂直上一级环保机构管辖、监督,不隶属于当地政府。第三,要强化环境执法队伍,提高环境执法水平。不断提高执法队伍人员的政治觉悟,加强对执法队伍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大执行环保法规的力度,逐步改变人治重于法治的现象,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执法的干扰,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12篇:整改工作汇报

整改工作汇报

市客运安全隐患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三部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拓展和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以及景市安监局、交警支队、交通运输局、运管处和乐平市安监局、运管所在9月19日对我司安全生产管理经营的督察指导意见,我司立即召开了班子成员与各车队长紧急会议,就景市安全督察组对公司明查暗访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严肃的查摆,特别对公司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公司营运客车安全例检责任的落实和安全学习教育制度的落实等一系列安全隐患做了自查自纠,责任主体负责人,公司法人代表吕一伙经理在会上做了深刻的检查,主动承担了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并对分管领导的失职渎职做出了责令检查和具体负责的安全员警告处罚,以及不携带证件进站作业运行的赣H16703号班车驾驶员杨海义,调离学习十天的处理。会议还就如何务实做好安全经营管理和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制度落实责任到点、到岗、到车,安全责任追究到位、到人等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完善落实。

一、以国家三部局(安监总局)(2011)97号文件为行动指导,以9月19日景市安全督察领导指示为重点,以“以人为本、平安运输”的目标强化企业责任主体责任,强化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及安全措施上认真整改存在的一切安全隐患,做到责任到人、到岗、到位、检查到位,整改到位。

二、强化安全学习教育,进一步严肃公司的安全学习制度,公司准备在近期举办一次安全教育培训班,利用2—3个学习日对全司员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聘请安全专家上课,并进行严格的考核,未经培训、学习和考核不合格的员工一律实行离岗培训直到安全意识到位,安全考核合格为止,决不走过场,流形式从安全责任的源头抓起,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意识。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三、强化安全隐患的日排查制度,认真务实地按照交通运输部,营运客车安全运行技术要求,坚决做到不符合安全运行条件的车辆,坚决不允许投入运行。落实为安全员的安全管理,层层签订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生产状,严格驾驶员上岗报到制,未经审检的驾驶员一律不得上车运行,未经日安检的车辆一律不准发班运行,做到日登记、日检查、日公布、建立和健全车辆运行安全档案,发现问题及时排查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决不让一点安全隐患存在和流入运输之中,确保每时每刻的道路运输安全运行。

四、严格管理,强化安全责任追究,严格贯彻执行好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修订完善好公司的安全责任追究和规定,把安全管理与安全责任、安全奖惩制度联系一起。对安全管理处分不到位的一律停职反省,对安全责任不到位的一律追究责任,并给予行政处分。对事故责任人一律坚持“四不放过”发生重大事件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对违法、违规责任人一律实行经济处罚和脱岗,停薪学习三个月。对连续两次以上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停薪、停岗半年或解聘用工、永不聘用的处理,确保公司员工自觉履行安全责任,自觉遵守安全法律

法规,把安全放在首位,确保人民 生命财产的安全。

以上是本次安全隐患排查的工作汇报,为认真履行好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我司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务实地抓好道路运输安全各项工作,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负责、谁落实”的原则。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的源头管理,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落实好各项安全制度,真正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安全生产到位,确保道路运行安全生产。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第13篇:整改工作汇报

德化县交通运输局:

很高兴在2012年3月21日莅临我鹏盛公司进行第一季度安全生产检查,并指导工作!现就我公司在各位领导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情况等进行工作汇报。

一、薄弱环节

在检查中发现我公司存在以下安全隐患问题:

1、安全生产责任状有效期不规范。

2、2月份安全生产例会未开展。(由于我司工作人员变动,在出现失误导致安全生产例会未及时召开。)

3、2月份安全生生产学习记录本没有填写。(由于我司工作人员变动,交接过程中导致其中部分工作出现问题。)

4、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未按时推进。

二、改进意见

为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各位领导就检查中发现我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以下改进意见:

1、安全生产责任状有效期应规范填写。(如1月1日-12月31日)

2、安全生产例会应及时开展。

3、安全生生产学习记录本应认真规范填写。

4、“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由于公司人员变动已申请延期。

三、从接到县交通运输局安全生产管理意见书以来,我公司高度重视安全隐患问题的整改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的整改工作落实和总结汇报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整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就各位领导提出的整改意见,对安全生产责任状有效期的签订做出整改。(详见安全生产责任书)

2、公司及时开展安全生产例会,严格进行安全生产工作。

3、公司严格认真规范填写安全生生产学习记录本。

4、关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由于公司人员变动,造成工作未按时推进问题。已向交通局部门作出解释,恳请延期。将在4月20好前做出工作,汇报到交通局。

以上是我公司就2012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汇报,请各位领导给予指正!

德化县鹏盛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

2012年4月5日

第14篇:整改工作汇报

开化医院医保工作出现的

问题及整改措施

开封市医保中心领导:

对于医保中心管理科2011年10月9日在我院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院高度重视,于当日紧急召开了医保管理专题会议,针对指出的问题分析原因、查找根源,制定整改措施,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我院医保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我院在医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

下几个方面:

1、医保管理组织不完善。从院领导、医保科长到医保工作人员,职责不明,权限不清。

2、医保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对医疗保险政策规定不熟悉。尤其是管理人员对医保政策缺乏全面、灵活的掌握,造成监管不力,新的政策和规定传达不及时。

3、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尤其是门诊处方,各项目填写不规范、不完整、不清晰,医保处方没有专用,也没有单独装订保存。

4、我院在对参保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方面有待加强。

5、在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中人员发生变动及医院重大

事件发生时,与贵单位沟通不及时。

二、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新的领导班子对医保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没有加强医保管理的紧迫感,监督监管不到位。

2、医院处于改制期间,人员流动性较大,医保工作未能实现无缝交接,并且补充上来的人员对于医保工作适应较慢。

3、对医保知识和医保政策的宣传不够深入扎实。

4、长期的经营困难,职工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够。陷入经营困难---员工待遇低---工作不积极---经营更困难的恶性循环,虽然我们在努力,但是短时间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针对以上问题及产生原因,我院提出了下列整改措施:

1、构建医保管理组织,由赵国亮副院长兼职医保科科长,成立医保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医保管理和监督工作。

2、医院领导每周五听取医保科汇报本周医保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特殊问题随时汇报解决。

3、制订医保政策规定全员学习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聘请专家讲解《处方管理办法》及其他临床诊疗规范,另派病房主任去三级医院学习观摩病历文书的书写,提高住

院病历书写的规范性。

4、门诊和住院处方因病情需要超过医保规定的,经医保科签字后方可发药。门诊和住院处方每月汇总一次交医保科保存。

5、微机信息由医保科按医保中心规定及时备份、上传和下载。

6、药房增加医保用药,对特殊病人用药做到随用随进。

7、尽快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8、对住院病人及家属发放住院须知,并由护士长讲解医保政策。

9、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医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虽然我院最近在医保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没有主观违犯医保政策法规的故意,并虚心接受中心领导的批评指正,敬请中心领导给予我院改正的机会和时间,在医保中心的领导和帮助下,我院将尽快实现医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开封开化(集团)公司职工医院

2011年10月12日

第15篇:法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汇报

某某法院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汇报

一、近年来优化金融环境的简要情况

金融秩序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既危害社会、损害百姓切身利益又阻碍经济健康发展。是否尽快有效整治,事关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金融秩序稳定与安全运行大事,近年来,我院为维护区域金融领域稳定发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贷款诈骗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活动,依法严厉打击金融领域职务犯罪和侵占、挪用等财产犯罪,全力维护信贷秩序和金融安全。进一步加大金融民商事案件审判力度,强化对违约失信行为的法律制裁。进一步加大金融行政案件审判力度,支持和监督金融监管部门依法行政,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同时,与政府、金融部门密切配合,依法维护金融诚信秩序。

一是严厉打击金融犯罪案件。金融秩序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既危害社会、损害百姓切身利益又阻碍经济健康发展。是否尽快有效整治,事关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金融秩序稳定与安全运行大事。近年来,我院为维护区域金融领域稳定发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贷款诈骗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活动,依法严厉打击金融领域职务犯罪和侵占、挪用等财产犯

罪,全力维护信贷秩序和金融安全。今年以来,我院共审结涉及骗贷案件6件10人,涉案金额0.2亿元。

二是妥善处理商事案件。今年以来,我院共受理金融借贷纠纷案件160件,结案114件,结案标的额为0.96亿元。对于涉及金融借贷纠纷的案件, 我院灵活掌握,妥善处理,既依法保障金融债权、制裁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又依法保障企业发展、依法规范经济秩序。对于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易、资金流转因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流动资金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大量纠纷案件,我们注意情势变更原则运用、违约金的合理处理、可得利益的计算等法律适用,对于因价格波动而以情势变更原则为由主张解除合同的,认真谨慎审查,坚决防止假金融危机导致情势变更为名、行规避市场风险逃废债务之实的行为。

三是最大限度实现债权。优化金融环境,要最大限度实现金融债权。对此,我院组织涉金融案件集中执行行动,重点加大对恶意逃废金融债权的打击处理力度,该拍卖处理财产的依法公开拍卖处理,该拘留的坚决司法拘留,去年以来拘留22人。同时对于属于朝阳产业、前景看好、技术先进而仅是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我们着眼于企业维持与重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四是强化服务意识。为服务经济发展、优化金融环境,我院立足审判,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党组成员及业务庭长为成员的优化金融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为维护

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全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服务重点、具体措施及法院干警服务金融发展的组织纪律。组织涉金融案件庭审观摩,邀请22个金融部门参加旁听;召开座谈会,结合审判中发现的金融部门对贷款人或担保人的资料审查不细、不认真等问题,制作司法建议书,提出强化审查、加强预警机制等司法建议,反响较好。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院将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与政府、金融部门密切配合,依法维护金融诚信秩序,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一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促进金融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于针对金融机构的骗贷、信用卡诈骗等刑事犯罪案件,依法审理,从严惩处。对弄虚作假、乘机逃废债务的,追究当事人和责任人相应法律责任,杜绝假借破产名义逃废、悬空债务;对于金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参与违法放贷、高利转贷的犯罪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及时受理、查处诈骗、骗贷等金融犯罪中企业和群众财产被侵害案件,高度重视控赃、追赃等工作,加大执行力度,最大限度地挽回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

二是充分依托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选择典型案件到案发当地和案发单位公开宣判,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增强金融法制观念,维护金融安全,促进金融制度的不断健全与完善。

目前,市中院与市广播电视台合作的《以案说法》栏目,每周三晚上在LTV2播出,我院审理的李国骗贷案,已于去年10月9日在第一期节目中播出;我院与莱芜日报合办的《法院时空》、与鲁中晨刊合办的《法院直通车》栏目,定期刊登宣传文章,效果良好。我院在全国文明网、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开设“钢城法院微博”,及时更新我院工作动态,适时反映法院工作,微博关注量已达到50000余人次。

三是继续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在办理涉金融案件过程中充分发挥诉讼调解作用,在确保依法公正与妥善合理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采用调解方式解决纠纷,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促进金融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四是与各金融机构建立长效交流机制。与金融机构加强工作与业务上的沟通联系,相互听取意见建议,在已建立的执行联动机制上,加强金融安全信息交流和案件信息联系,共同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加大对金融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力度,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金融法制观念,延伸司法职能。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和典型案例等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各种法律服务和指导,帮助企业化解金融危机中涉及的法律风险,切实推进金融司法环境创建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第16篇:某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汇报

XX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汇报

XX县人民政府 (2011年5月)

近年来,XX县抢抓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机遇,以创建金融生态县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以“金融生态示范区、金融创新先行区、金融服务优质区、金融发展安全区”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了县域经济与金融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截止2010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7亿元,同比增长21.4%;全年发放各类贷款7.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8亿元,同比增长24.7%,新增贷款4亿元,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企业成长壮大的催化剂。近四年来,先后召开政银企座谈会、重点项目推介会、项目对接会8次,签约项目67个,信贷投放资金达13.6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62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0.2亿元。

——财政收入增长的新亮点。2010年,全县金融机构累计缴纳税金843.46万元,较上年增长241%。其中,县农村商业银行缴纳税金591万元,同比增加383万元,增幅达184.13%。

——农村金融改革的一面旗帜。XX县农村信用联社在全省率先获批筹建农村商业银行,XX县农村金融改革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多次在全市农村金融改革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

一、坚持政府主导,着力打造金融生态示范区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多年来,新县县委、县政府树立“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就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理念,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一是领导上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听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成立了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人行、银监、工信、纪委、检察、法院、公安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和部门职责,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政策上倾斜。制定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奖惩办法》等政策文件,县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作为专项奖励资金,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大、新增存贷比高的金融机构予以重奖,并引导财政性资金存入。在金融机构办公场地建设、股份制改造等方面给予鼎力支持。三是服务上优化。全县各级各部门树立争取金融支持就是招商引资的观念,结合部门职能,全力支持金融业发展。在金融分支机构设置过程中,给予用地、用水、用电和审批手续等方面的支持,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行政性收费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在金融案件受理过程中,公、检、法部门做到快审、快结。

二、坚持大胆闯试,着力打造金融创新先行区 一是积极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制定了《关于筹建新县农村商业银行的实施意见》,成立了XX县农村商业银行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协调解决筹建中的困难和问题。XX县农商行于2009年12月正式揭牌开业。积极引导、动员外出成功人士、民营企业家、农村能人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二是建立健全担保体系。整合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建设资金、支农资金、土地出让金等,注册资金1亿元,成立了金源担保有限公司,先后为宾利皮业、天利包装等县域中小企业担保贷款9000多万元。依托乡镇财税所成立了乡镇担保中心,积极为农户提供各种贷款担保。三是扩大抵押物范围。成立了县、乡、村三级产权流转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库面、鱼塘承包权和房产、地产、大型农村实用设备、牲畜等抵押贷款方式,出台了《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XX县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快农村产权确权、颁证步伐,累计发放林权证、房产证等农村产权证13.5万多本(份),有效扩大了抵押物范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贷款抵押难的问题。

三、坚持互惠共赢,着力打造金融服务优质区 一是创新信贷服务方式。县内各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服务方式创新,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制,简化信贷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县农行自2003年涉农贷款停办以来,在XX市率先开办涉农贷款业务,成立8支三农服务队,实现涉农贷款服务县内全覆盖;累计发放惠农卡8694张,投放涉农贷款8000多万元。县邮政储蓄银行在XXX等3个乡镇配备了专门业务人员和车辆,成立了流动服务站,为全县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24小时一站式现场办公服务。县农村商业银行等3家金融机构在全县全面开展农户互保、联保小额贷款业务,对涉农企业和农村信用户贷款一次性审批额度,在额度范围内实行余额控制、随用随贷、不再审批的管理模式,大大方便了群众贷款。根据电子支付工具发展趋势,大力推行POS机、ATM机、网银等现代化支付工具在商场、宾馆、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安全的结算服务。二是丰富金融信贷产品。围绕文化旅游、种植养殖、劳务输出等特色产业,全县金融机构开办了茶产业贷款、牵手行动、农户小额可循环贷款、速贷通、成长之路、架金桥、大手笔等贷款品种50多个。县农商行开通了全省首个“地球人”贷款,在县劳务局设立专门办公室,累计为1300多名出国劳务人员发放贷款5700多万元。根据蔬菜、畜牧两大产业发展规划,全县金融机构3年共向蔬菜、畜牧两大产业发放贷款1.6亿多元,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3.9亿元。三是搭建信贷对接平台。县委、县政府不定期召开经济金融运行分析会议、金融联席会、项目洽谈会,及时向金融机构通报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对外招商引资、项目评估论证等情况,畅通银企信息沟通渠道,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劳务、文化旅游和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投放。金融部门通过政银企交流平台,加大信贷政策、金融产品重点宣传推介力度,及时全面掌握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信用记录和企业生产、销售、资金营运状况,建立信贷项目储备库,明确信贷投放重点。仅2010年,县农商行就为安太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规模种养大户发放贷款8300多万元。县邮政储蓄银行为全县各乡镇(区)农户发放信用证2100户,授信金额1.6亿元;以“好借好还”小额贷款为主打品牌,共为1700多个农户提供贷款9000多万元。

四、坚持从严管理,着力打造金融发展安全区 一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制定了《XX县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群体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讲解金融知识,宣传金融方针政策。在全县大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市场、信用商户(农户)评选活动,涉农金融机构对信用镇、村、户的信贷需求优先满足,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手续便捷的惠农金融政策,进一步延伸信用体系,在农村迅速掀起“守信重信”热潮。至目前,全县共创建信用乡14个、信用村176个、信用农户3.11多万户;征信系统收录企业854户,采集中小企业信息267家,评定县级以上信用企业21家,在信用担保、财政贴息、贷款额度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二是严厉打击逃废债务行为。纪委(监察)、政法、组织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严厉打击骗贷、恶意逃废债务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了中小企业、党政机关干部、金融系统内部职工拖欠银行贷款的专项清理活动,涉及干部职工178人,诫勉谈话23人次,清收各类贷款1200余万元。在企业破产、改制前制定工作方案,注重保护银行债权,有效遏制了企业借破产、改制名义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建立金融机构黑名单同业共享信息库和逃废债同业联合制裁制度,对逃废、悬空银行债务的企业和自然人进行联合依法制裁。三是强化金融市场监管。建立了县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XX县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2010-2015年)》,明确各乡镇(区)和县直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属地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定期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始终保持打击非法集资的高压态势。县人行、银监、公安、工商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对新型金融机构进行联合检查,发现违规情况及时纠正,情节严重的给予打击,促进了农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我们创建金融生态县工作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金融信贷产品不够丰富、抵押物品种较少、信贷投放量与企业贷款需求差距大等方面问题。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政策精神,抢抓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加快投融资平台和新型金融机构建设步伐,强化政银企沟通合作,加大金融机构奖惩力度,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创建,为魅力辉煌新县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第17篇:质量例会整改问题工作汇报[1].11.2

2012.11.2 整改中:

(1)CA05前排座椅锁扣松动问题,整改后样件装车验证效果较好。供应商11月9日到整改后的批量件;

(2)CA02摇手柄未装到位脱落问题,技术部已下发联络单对内饰板孔加大。现来件用∮36的冲头手工冲保证尺寸,同时供应商已将模具送出加工;

(3)CA02雨刮打胶条,初步整改方案已经验证完成,正与技术部沟通要求厂家对尺寸进行调整优化;

(4)CA02中门开关异响,原因在跟踪查实中;

(5)CA02后轮罩顶外板凸包问题,整改方案未确定,需开专题会。

已完成:

(1)CA05的EPS整改完成,待库存150件消耗完后平行切换; (2)CA02前托架干涉临时措施已整改完成;

(3)售后6401滑门转换机构故障率高,整改已完成,切换日期2012.11.2车号LCN643D22C0009699;

(4)售后CA05前置扬声器失效,已经整改完成,车号LCN643F46C0003306; (5)HP02后尾灯线序错及灯泡装反,整改完成,已装车已全排查; (6)CA02前舱盖铰链左/右起皱、拉锚问题,整改完成;

(7)CA02顶横梁2刺破孔小导致后顶灯装配困难,整改完成; (8)CA05后背门铰链加强板2(右)焊接后影响线束装配,按照JS(2012)8-052技术联络单执供方已完成修模,老状态件库存件返修打磨后消耗(400件); (9)CA02左侧围外板与后保险杠阶差问题,原因已查实并调整了夹具加紧块,同时加强侧围回弹的控制,整改完成。

第18篇:问题整改

关于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

3、4号商业街物料提升机

1、无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

2、无首层进料口安全门、层间出料口安全门、层间安全门联动行程开关(在门未关好的情况下提升机无法启动)、首层四周防护、防断绳装置(失灵);

3、架体附着缺少缆风绳;

4、电气线路走线凌乱、缺少PE线(未接地线)、配电箱不符合要求(一机一漏一闸一箱)、无控制平台、急停、警铃等装置;

5、卷扬机传动位置无防护罩、卷扬机底座未采取现浇预埋地脚螺栓式基础,且底座加固螺杆过少,易造成卷扬机因底座加固不牢,导致螺杆拉穿,卷扬机倾覆的危险,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6、此设备(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属于特种设备,操作此设备人员需持有效证件(安装、拆卸、操作);需到安监、特检所等部门办理告知、检测、使用等证件方可使用。

二、施工塔吊

1、二区车库塔吊基础存在严重积水;

2、17#、15#塔吊附着拉杆有生锈现象,需用塑料皮包裹黄油处理。

三、施工升降机

1、19#楼防坠器到期日期2014年3月26日(两台一样);

2、18#楼防坠器到期日期2014年4月25日(两台一样);

3、20#楼防坠器到期日期2014年4月6日(西侧);

20#楼防坠器到期日期2014年3月28日(东侧);

4、17#楼防坠器到期日期2014年5月31日(两台一样);

5、16#楼防坠器到期日期2014年6月30日(两台一样);

6、15#楼防坠器到期日期2014年5月21日

15#楼防坠器到期日期2014年5月22日

以上日期为各楼栋施工升降机防坠器到期日期,需在上述日期提前一个月检测完毕方可使用,不得过期使用,在防坠器检测期间(升降机无有效防坠器的情况下)升降机不得使用。

四、15-20#楼

1、电梯井层间防护架未加固,搭设不规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需马上处理)

2、施工吊篮安全锁大多数损坏,未见检验报告。

3、现场到处可见未佩戴安全帽人员。

第19篇:冶金矿山企业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矿山企业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然会排放废渣、废水、废气;占用、破坏大量土地;同时,还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破坏了地质地貌景观、易造成矿区水土流失,诱发地质灾害等问题,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目前。我国对矿山生态环境的管理主要由环保、林业、水利、国土等部门负责,各部门均有部门法规,但在矿山生态环境管理的具体实施中存在职权交叉和职责不清问题,导致在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一、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一)、矿山生产直接造成的环境问题(三废排放)

1、矿山固体废渣主要来自煤矿开采产生的矸石、其它矿山开采的剥离岩土和选矿厂的选矿尾砂等。有的煤矸石被发电厂利用;有些矿渣作为建筑工程的回填材料加以利用,有的回填井下采空区或地表塌陷坑中。矸石山、排土场、尾矿库的规模取决于矿山的开采历史和开采能力。

2、矿山废水主要指选矿水和矿坑水。矿坑水排放量较大,但污染程度较低;选矿水排放量小,污染程度较高。矿坑水主要分布煤矿、石灰石、建筑石料、滑石等矿山中,一般均不含有毒有害元素,故未加治理,以本底水质排放。有些矿山废水能循环利用,矿山排水供当地生活用水,达到零排放。多数选矿厂按有关规范建立了相应的尾矿库和选矿水、尾砂水的集中处理装置。一些小的选矿厂的选矿废水几乎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3、矿山开采和矿产品加工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以采煤矿山矸石的自燃、煤尘、瓦斯排放和水泥、白灰厂、选矿厂、石灰石、滑石等矿区空气中的粉尘为最大,尾矿沙尘对大气的污染也相当严重。有的矿山对粉尘采取布袋、喷水等措施进行处理,对露天采场用洒水车洒水来降尘。

(二)矿山开采诱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1、矿山开发中生产、生活设施和露天采场占用了大量土地;露天采场、排土场、尾矿库、塌陷区及其它矿山地质灾害破坏了大量土地;同时,还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尤其是是无证非法采矿,乱采乱掘,随意弃渣,往往造成土地砂砾化和岩质化。一些矿山陆续开展复垦工作,积极复垦,绿化矿区,并取得明显成效,矿区环境已得到改善。

2、采矿活动,特别是小选矿厂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的污染现象很普遍;选矿废水和矸石及其它废弃物经风化淋滤后,有害元素及可溶性盐,通过地表水、地下水的渗透对土 1

壤造成污染;采矿,尤其是露天采矿对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小选矿厂集中区,水体和土壤被严重污染。白灰厂、水泥厂集中区沙尘满天,附加的畜牧业、农业受到严重危害,恶劣的工作环境也造成多种职业病。

3、矿山地质条件复杂,采矿时必须进行疏干排水,甚至要深降强排,因而破坏了地表水、地下水系统的均衡,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地区出现了疏干漏斗。

4、采空区易形成采空区塌陷,造成的损失大,具有突发性、多发性、隐蔽性和渐变影响持久而占有突出地位。按其特点和规模可分为地面沉陷和地面塌陷两种类型。地面沉陷指缓慢的、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陷(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无声无震,一般沉陷深1-15米,地表呈现椭圆形盆地壮,局部有地面塌陷坑或蝶壮积水洼地。煤矿区发生地面沉陷,部分地区出现地裂缝,房屋变形。采空区塌陷爆发突然,有声有震,一般面积小,塌陷深度较大。煤矿区局部地段出现塌陷坑。

5、矿坑突水、冒顶属于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中的突变型地质灾害。矿坑突水是指由于巷道揭露和采空区塌陷等原因导致的矿坑突然充水现象。冒顶是由于井巷围岩的稳定性较差,当开采条件下强大的地压传递在顶板或两帮时,使围岩进一步遭到破坏而引起陷落现象。

6、矿山发生的滑坡主要是受采矿活动影响,造成的边坡失稳,在汛期地表水、地下水、降水以及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岩土体的整体移动。山区的露天采场边坡和排土场边坡、选矿厂尾矿坝等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滑坡。

7、采矿活动大量破坏植被和山坡土体,产生的废石、废渣等松散物质轻则造成矿区水土流失,重则诱发泥石流灾害。有的山区由于水土流失,选矿厂尾矿排放不当等,造成部分河道淤积,有成灾趋势。

8、采矿活动还是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诱因,采矿活动促成自然灾害叠加等负面作用,威胁或加速生态环境恶化。

二、有关矿山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规定和各部门职责

根据《环保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五条等有关规定,环保部门负责矿山废渣、废水、废气排放管理。矿山需办理排污登记,缴纳排污费用于污染防治,并负责治理。如违反,给予警告或者处以应缴纳排污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根据《森林法》第十八条、第四十四条等有关规定,林业部门负责矿山地表植被的管理。开矿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需经林业部门审核同意,并缴纳植

被恢复费。植被恢复费专款专用,由林业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统一安排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植树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因占用、征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积。如违反,责令停止违法为,依法赔偿损失,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毁坏林木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

根据《水土保持法》第十八条、第三十六条等有关规定,水利部门负责矿山防止水土流失管理。规定矿山企业排弃的剥离表土、矸石、尾矿、废渣等必须堆放在规定的专门存放地,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库和专门存放地以外的沟渠倾倒;矿山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并交纳水土流失补偿费。不能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治理的,要按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标准交纳水土流失防治费,由水利水保部门负责统一安排治理。如违反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治理;罚款由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县级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业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中央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停业治理,须报请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根据《土地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二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有关规定,国土部门负责矿山占用耕地复垦和矿山地质环境的管理。矿山需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用于因开采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的预防和治理恢复,采矿权人履行治理恢复义务,经有关国土部门组织验收合格的,返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及利息。逾期不履行治理恢复义务或者治理恢复仍达不到要求的,国土部门使用该采矿权人缴存的保证金组织治理,治理资金不足部分由采矿权人承担。如违反,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5年内不受理其新的采矿权申请。

三、有关措施和建议

一是依法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法明确环保、林业、水利、国土等部门在矿山环境管理中的职责,对于其中管理职责交叉部分要在管理内容上、管理程序上给予细化明确,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联合执法、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大矿山环境治理力度、加强配合,从根本上改善当地矿山环境。

二是实行属地管理,明确基层监管责任。对矿山环境管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基层政府能管的就以基层政府为主,基层政府管不住的上报上级政府解决。基层政府要组织尽快建立矿山环境“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责任体系,按照“任务到矿、责任到人”的要求,明确地方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及其内部职能机构的监管职责。基层政府相关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不能单一罚款了之,要从不同渠道加大处罚力度,责令治理矿山环境。

三是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矿业执法动态巡查、环境执法动态巡查、矿山督察、矿山年检等工作,及时发现矿山企业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废渣、废水、废气对环境的破坏、污染,以及因采矿破坏地质地貌景观、诱发地质灾害等问题,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对问题严重的,坚决停产整顿,直至关闭矿山。进行矿业秩序整顿,坚决制止非法采矿行为,限期关闭不符合条件的矿山,取缔严重破坏矿山生态环境的小矿山企业。

四是进一步深入开展矿产资源整合。按照国家关于矿产资源整合的有关精神,继续深入开展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向一个矿区只设置一个采矿权,彻底解决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等问题努力。通过整合,使因矿山开发布局不合理引起的安全隐患和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消除,通过大矿大开,促进矿山环境治理。

五是从严审批矿业权,把好矿业开发“准入关”。坚持和完善采矿权审查制度,严禁在交通干线两侧和旅游景区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严禁在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区和汤河水源上游进行破坏生态环境的采矿活动。把是否具备经环保部门审查同意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作为采矿许可证发证的一个必要条件,无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采矿权申请,一律不予审批和发证,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六是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宣传力度。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主旋律。保护和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矿业开发必须正视的问题。矿产资源开发将采取“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方针,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国家整体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统筹规划。把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事。

第20篇:实践调查报告《生态环境状况问题》

身边的生态环境状况问题调查报告

本小组以身边生态环境状况问题进行研究,经过调查,总结出现十大环境问题,如下: 1. 酸雨污染。

20世纪50年代随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人类使用石化燃料增多出现的。其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大片的森林死亡。现在全世界有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2. 温室效应(或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其中,美国是第一大国,中国是第二大国。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南北两极的冰盖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据科学家计算,如果人类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加限制,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2~5摄氏度,海平面上升30~100厘米。由此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3. 臭氧层破坏。

地球上空的臭氧层能吸收99%的紫外线,保护人类免受伤害。但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有一个空洞,科学家发现是人类自已制造的氟氯烃类化合物的“杰作”。

4. 土地沙漠化。

地球上的沙漠正以每年600万公顷,也就是每分钟10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其原因是草原植被被破坏。我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披沙漠吞食。近来频频上演的沙尘暴就是严重的警告。

5. 森林萎缩。

现在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而且多数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原因之一是由于贫困所迫。不得不用宝贵的森林资源换取外汇;原因之二是在亚非拉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大约有20多亿农村人口是用木材作生活燃料;原因之三是毁林开荒。我国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非常严重,森林覆盖率只有13%,处于世界第120位。

6、物种灭绝。

目前地球正在经理着第六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由于人类对野生生物的狂捕杀,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得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物种已经或正在遭遇灭顶之灾。 7. 水资源危机。

全球水资源只有1%可供人类使用。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激增,全世界对水消耗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率,水资源问题不久就会成为深刻的社合危机。而且,目前还没有一种物质能够替代水我国有600多座城市,其中有300加多座都是缺水的,有40多座严重缺水。此外,黄河断流、淮河污染等都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8. 水土流失。 由于人类大规模地破坏森林,很多荒山秃岭一经雨水就引发山洪爆发,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白白流失.土壤被带入江河、湖泊,又会造成水库、湖泊的淤积,从而抬高河床,减少水库湖泊的库客量,加剧洪涝灾害。

9. 垃圾成灾。

目前与日俱增的垃圾,包括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感到棘手的难题。我国的垃圾因为没有处理,不仅越积越多,而且占用耕地,污染空气和地下水。现在我国有2/3的城市都陷入了垃圾重围。

10. 城市大气污染。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我国现有600多座城市,其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 l%。污染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以排放大量污染物的煤炭为主要能源;二是我国城市越来越多的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污染严重。

据以上结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人类应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的治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行动,从工程技术、行政管理、法律、经济、宣传教育的方面重视环境保护,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汇报.doc》
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