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工作汇报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天津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公车改革

http://www.daodoc.com/tianjin/

2016天津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公车改革

天津事业单位招聘网为各位考生顺利备考提供丰富热点资讯。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天津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提供2016事业单位公车改革,亮点多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获取事业单位消息内容。

中国的公车改革再向纵深推进。2月17日,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正式发布中央事业单位和中央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这也标志着中央企事业单位的公车改革正式启动,并有了明确的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意见要求,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6年上半年完成;各部门所属在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6年底前完成;京外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按属地化原则,与地方同步完成。企业方面,力争2016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中央企业总部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2016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

据中央车改办负责人介绍,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最关键的政策是,明确界定了参改人员的范围,即不是所有事业单位的人员都参改,而仅仅是符合公务用车配备条件的岗位和人员参改。改革后的公务出行,也不是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一种方式,而是采取报销公务交通费用、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或其他符合规定的社会化方式公务出行,从严配备定向化公务用车。其中,现在通过实报实销等社会化方式公务出行的人员将维持现有方式。因此,并不是社会上一些人所误解的“事业单位人员普发补贴”。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曾连续多年关注和呼吁“公车改革”。他认为,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按照时间表完成难度不大,“难度不大,首先有了中央和地方的党政机关车改经验,然后其实很多国有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制造业行业单位,比较早就开始改革。甚至包括省一级,前些年就有五粮液的公车拍卖,大家都看到这是大势所趋,企业的车改已经自主展开了,现在要做的事情是要把政策进行对接。”据媒体披露,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涉及一级预算的中央直属事业单位10余家,中央和机关部门所属的各级事业单位1万家左右,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100多家,还有数十家中央金融企业及各部委管理的中央企业。

与中央和机关相比,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面对的情况更为复杂,行业类别众多,单位性质、资金来源、车辆情况、人员情况千差万别。据介绍,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将分级分类制定具 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招聘和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http://www.daodoc.com/tianjin/

体方案,不搞“一刀切”。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介绍说:“推进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核心是„三个坚持做到‟,即坚持做到分类推进。按照中央直属事业单位、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两类,分别制定车改政策。坚持做到部门承担主体责任。文件强调行业主管部门在改革中应承担主体责任。坚持做到从客观情况出发制定政策。”其中,中央事业单位车改意见明确,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离退休干部服务用车等车辆,在确保节支的前提下,对参改人员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通过社会化方式其公务活动出行。

对于中央企业公车改革,意见要求,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原则上通过配备公务用车履职需要;中央企业副职负责人可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公务交通方式。此外,还将取消为退休、离任或者调离本企业的人员配备的公务用车,不得为中央企业总部部门负责人及部门其他员工、非本企业人员等配备公车等。意见还强调,中央事业单位要求车改过程中不得购置新车,中央企业若购置新车,商务型经营和业务用车价格不得超过38万元(不含购置税),轿车型不得超过18万元;不得既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又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此外,还将完善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程序,健全公务用车使用明细登记制度,确保每辆公务用车每次公务出行的详细信息有据可查,防止改革走样“开倒车”。谈到改革的效果预期,叶青评价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减少公车的浪费,那么党政机关这种节约是很明显,全国的车减少57%,减少一半还多,可以节约财政支出,由此也带来了政府和官员形象的重塑。国有企事业单位现有的体制机制,公车也是存在浪费的,一所大学里校长、书记有专车,有些处和部也有专车存在很大的浪费,取消专车发车补,很明显一点就是说,可以减少公车方面的浪费。”

热门推荐:事业单位编制改革

更新事业单位考试信息请关注: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

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招聘和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推荐第2篇:天津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公车改革

http://www.daodoc.com/tianjin/

2016年天津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公车改革

【导读】

2016年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事业单位申论热点、2016申论答题技巧、申论写作技巧等,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申论答题技巧和申论写作技巧。更多热点话题可以关注天津事业单位招聘网,参考往年题型,查看正确解题技巧与应用。

中国的公车改革再向纵深推进。2月17日,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正式发布中央事业单位和中央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这也标志着中央企事业单位的公车改革正式启动,并有了明确的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意见要求,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6年上半年完成;各部门所属在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6年底前完成;京外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按属地化原则,与地方同步完成。企业方面,力争2016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中央企业集团总部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2016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

>>>推荐阅读:天津事业单位考试>>历年天津事业单位真题请查看:历年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汇总

据中央车改办负责人介绍,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最关键的政策是,明确界定了参改人员的范围,即不是所有事业单位的人员都参改,而仅仅是符合公务用车配备条件的岗位和人员参改。改革后的公务出行保障,也不是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一种方式,而是采取报销公务交通费用、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或其他符合规定的社会化方式保障公务出行,从严配备定向化保障公务用车。其中,现在通过实报实销等社会化方式保障公务出行的人员将维持现有方式。因此,并不是社会上一些人所误解的“事业单位人员普发补贴”。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曾连续多年关注和呼吁“公车改革”。他认为,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按照时间表完成难度不大,“难度不大,首先有了中央和地方的党政机关车改经验,然后其实很多国有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制造业行业单位,比较早就开始改革。甚至包括省一级,前些年就有五粮液集团的公车拍卖,大家都看到这是大势所趋,企业的车改已经自主展开了,现在要做的事情是要把政策进行对接。”据媒体披露,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涉及一级预算的中央直属事业单位10余家,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所属的各级事业单位1万家左右,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100多家,还有数十家中央金融企业及各部委管理的中央企业。

天津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信息/备考资料),实时更新。 >>>考试报名请查看:天津事业单位考试报名

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招聘和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http://www.daodoc.com/tianjin/

与中央和国家机关相比,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面对的情况更为复杂,行业类别众多,单位性质、资金来源、车辆情况、人员情况千差万别。据介绍,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将分级分类制定具体方案,不搞“一刀切”。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介绍说:“推进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核心是‘三个坚持做到’,即坚持做到分类推进。按照中央直属事业单位、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两类,分别制定车改政策。坚持做到部门承担主体责任。文件强调行业主管部门在改革中应承担主体责任。坚持做到从客观情况出发制定政策。”其中,中央事业单位车改意见明确,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离退休干部服务用车等车辆,在确保节支的前提下,对参改人员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通过社会化方式保障其公务活动出行。

对于中央企业公车改革,意见要求,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原则上通过配备公务用车保障履职需要;中央企业副职负责人可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公务交通保障方式。此外,还将取消为退休、离任或者调离本企业的人员配备的公务用车,不得为中央企业集团总部部门负责人及部门其他员工、非本企业人员等配备公车等。意见还强调,中央事业单位要求车改过程中不得购置新车,中央企业若购置新车,商务型经营和业务用车价格不得超过38万元(不含购置税),轿车型不得超过18万元;不得既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又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此外,还将完善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程序,健全公务用车使用明细登记制度,确保每辆公务用车每次公务出行的详细信息有据可查,防止改革走样“开倒车”。谈到改革的效果预期,叶青评价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减少公车的浪费,那么党政机关这种节约是很明显,全国的车减少57%,减少一半还多,可以节约财政支出,由此也带来了政府和官员形象的重塑。国有企事业单位现有的体制机制,公车也是存在浪费的,一所大学里校长、书记有专车,有些处和部也有专车存在很大的浪费,取消专车发车补,很明显一点就是说,可以减少公车方面的浪费。”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更多资讯,请访问天津事业单位考试公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招聘和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推荐第3篇: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最新方案

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最新方案

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最新方案是由聘才网为您整理收集: 中央机关公务员开始领“车补” 司局级每月1300元

根据安排,去年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接管的公车改革要基本完成。近日,记者通过采访多个中央部委证实,目前中央层面公车封存和补贴发放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务交通补贴已从上个月起开始发放。根据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车补”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 元。

>>中央

公车封存车补现身

去年7月,中办和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关于车改终于有了顶层设计,这也被外界评为“史上最严厉车改”。严厉之一在于为公车改革设下了一个时间表XX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力争基本完成公车改革;地方党政机关在XX 年底前完成。

近日,记者先后联系到多个部委,其工作人员均表示,11月底单位公车已经全部封存。受访工作人员说:“改革对我们来讲就是统一调配的车没了,取消了一般公务用车,所以就自己想办法解决交通问题。”

根据上述《意见》和《方案》,取消一般公务用车,要适当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为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XX年最后一张工资条,“车补”终于现身了。受访的公务员透露:“上个月发放的工资条显示,已经拿到了‘车补’,是800元。现在就自己开车上下班。”

知情人士证实,目前中央层面公车封存和补贴发放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车补”肯定能发放,但后期车辆处置一下完不了,还得分期分批进行。

>>地方

有省份砍掉公车经费

中央层面公车改革可谓“按期交卷”,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地方车改。按照预期,地方车改的难度远远高于中央。为此,去年年末,江苏、湖北等地便相继召开会议,部署新一年的车改计划。

12月19日,江苏省发布《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确定首批改革单位就有万个。江苏省相关部分负责人透露:“上半年省级机关要改到位,下半年全省各级党政机关要改到位,这次第一步改革是党政机关和参公的事业单位,下一步还有其他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都要按照时间节点推进。”

目前,各省份XX年预算编制工作已经展开。中部某省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三公”经费中,公车购置与运行费将不再出现。该负责人说:“现在具体政策还没出来,机关事务管理局方面得具体拿方案,但在今年预算安排中,公车购置、运行维护这一块的费用已经拿下来了。”

而一东南省份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由于省里的公车改革具体落实方案还未确定,因此年初拿出的预算账本公车经费仍将存在,但随着改革推进,这部分经费将用于“车补”及人员安置等。

>>难点

车补能否立即实现“省钱”目的

车改方案明确,车改后用于车补的经费要少于从前的车辆购置与运行费用。部分地方表示,车改第一年,车停了、补贴发了,但车辆处置和人员安置却难以一步到位,仍要费用支撑,因此想要不冲破这条费用控制的红线,工作难度较大。

此外,本轮车改要将各省份的“土办法”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就在于补贴标准的统一。此前,一些地方试点工作早已铺开,但各地车改步子较大,有的标准超过了国家规定,如今要让补贴额度降下来,动员工作需要做到位。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政策教研部副教授惠天表示,在试点过程当中有些地方的补贴标准明显高于国标,这是因为在个别地区试点时,就算是超了也不算违规。但现在有了一个国家标准,今后就要做好两个工作:第一就是明确国家规定的刚性,另外就是要有一些惩戒措施

我国在摸索中前行20年的公车改革终于全面推开,而且定下了严格的时间表。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XX年已基本完成,XX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再用2到3年时间完成事业单位等的公车改革。

公车改革从中央向地方推进,如何结合实际设定补贴标准?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能否仿效机关货币化补贴的方式?

公车改革从中央向地方推进,从机关向事业单位推进,面对的形势越来越复杂,改革难度也越来越大。

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车改的交卷时间最晚是2018年。但记者调查各地多家事业单位发现,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出台,不少单位意识到公车改革势在必行,干脆提早行动。

某科研单位后勤服务中心贾主任介绍,领导去年就已经不配专车了。

贾主任:因为我们地比较偏嘛,一直保障进城办事这种车,现在领导都没有公车,领导上下班都是自驾车。

这家科研单位有一千多职工,20多辆公车归办公室统一调配,每年养车的费用近两百万。但贾主任说,大家都不希望取消公车。

贾主任:我们这么偏(僻),还是希望有公车保障好一些。都货币化,个人去哪办事很不方便,况且出了事都是工伤,很不安全的。

但一些位于交通发达地区的事业单位,却很欢迎公车改革。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肯定是欢迎这种现金补贴的形式,现在没有资格坐专车也没有任何车补,以后仿效机关的做法,可以说就多得了几百块钱。

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公车保有量超过机关单位,仅从数量上就足以咂摸出改革层层推进的难度。况且事业单位分成不同类型,有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如何确立既符合中央关于车改的总要求,又符合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特点的分类公车改革方案?

浙江杭州市发改委体改办巡视员马建华有十多年的公车改革经验,他担心事业单位实行货币化补贴,不仅不省钱,还更费钱。

马建华:我们杭州学校和医院各有3万人,如果这些人参加车改,车贴怎么能下降啊?这些学校医院的派车是很少很少的。

安徽铜陵财政局副局长单培有和马建华相似的担心,她认为,事业单位和机关的特点不一样,应该结合实际设定补贴标准。 单培:改革就是因为公车的花费大,车多才会节俭财政支出。相对公务员和参公来讲,事业单位车少人多。货币化补贴的标准多少都不好讲,没有标准就不好测算数据。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要限时完成车改

《方案》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车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厅(局)正职主要负责人,市(地、州)、县(市、区、旗)及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车改,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参改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但须严格规范管理,不得再领取公务交通补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就全面推进公车制度改革,中央和国家机关率先推进车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问:您认为公车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长期以来,广大群众对车轮上的铺张意见很大、反映强烈。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党政机关贯彻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是有利于节约开支。目前,公车消费在“三公”经费占比例较大,中央和国家机关达60%左右,从各地公开的“三公”经费看,地方比例更高。通过推进这项改革节约政府开支,建立节约型政府,可以把节约的财政资金更多用在刀刃上。

三是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普通公务出行由实物保障转变为更多地由公务人员个人自主选择,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实行社会化、市场化保障,有利于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公车制度改革酝酿多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落实中央部署,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以制度廉明,回应群众关切;从自身改革做起,树立党政机关廉洁形象;从公信力入手,建立长效机制,根除群众不满意、不认同的突出问题。

问:《意见》是全国公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它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任何一项改革要做好、做成,首先要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公车改革虽然是一项具体改革事项,但也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系统改革,是制度创新的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坚持社会化和市场化,将传统的实物供给和粗放式公务用车管理模式,改变为与现代政府治理体系相适应的新型公务出行模式。改革的原则为创新制度、分类保障;统筹协调、政策配套;统一部署、分步实施。为保证改革有效实施,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和总体要求,全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两到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基本形成符合国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的公车改革,要专门制定方案,适时推出,限时完成。

2、主要内容和范围

问:《意见》提出了车改的四大任务,改革公务交通保障方式、合理确定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妥善安置司勤人员、规范处置公务用车,这次车改的主要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答: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各级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特殊公务出行实行定向化保障。

参加改革的机构范围确定为:各级党政机关,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全部参加改革。除了各级党政机关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按照规范职务消费原则进行改革,对原符合车辆配备条件的岗位和人员,逐步按规定纳入改革。

参加改革的人员范围确定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在编在岗司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和地方地厅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原则上参加车改。考虑到地方实际情况,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厅(局)正职主要负责人,市(地、州)、县(市、区、旗)及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车改,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参改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但须严格规范管理,不得再领取公务交通补贴。

3、补贴标准怎样定

问:公务交通补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意见》对补贴标准是怎样规定的?此前一些省市自己出台的补贴标准怎么办?怎样避免出现以补贴为名变相发福利的问题?

答: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自上而下、统一部署的改革。公务交通补贴标准经过了反复的研究测算,综合考虑了公务出行成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辖区面积、自然地理环境、公务出行次数和距离、行政级别和实际承担的工作职务等因素。根据交通成本等相关因素变化情况,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可适时适度进行调整。确定补贴标准要基于三个原则:一是改革后公务交通补贴支出总额必须低于改革前的公车运行支出总额。二是公务交通补贴仅保障城区或规定区域内基本公务出行需求。三是简化档次便于操作,各个级别间补贴差距不宜过大。

《方案》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车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意见》明确规定,地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30%,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50%。

这里需要强调,公务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不是职工福利,主要保障普通公务出行需求,不包括上下班通勤和所在城市以外的长途出差。同时,要求不得以公务交通补贴的名义变相发福利。公务人员不得既领取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

4、怎么确保 做成做好

问:对司勤人员的安排有什么考虑?

答:要确保车改平稳推进,重要问题之一是依法做好司勤人员的安置工作。要以人为本,对因取消公车而失岗的司勤人员不能简单推向社会,主要采取内部安置的办法,用多种方式保障其能够继续就业。要做好相关司勤人员的人事劳动关系变更、经济补偿发放、社保关系处理等工作,充分尊重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问:公车改革触及的利益很大,如此大范围的改革,怎么能够确保做成做好?

答:各地区、各部门要健全工作机制,周密制定改革方案,明确改革时限。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有效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方针政策都能落到实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车改规定的行为,及时公布处理结果。各级审计机关对保留的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使用、运行维护费用、取消的公务用车处置和交通补贴发放情况等纳入日常和专项审计监督,并依法公开审计结果。

推荐第4篇:某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实施方案

附件2

XX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实施方案

(参改单位参考模版)

区公车改革领导小组(XX参改单位主管部门): 按照《XXX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 改革实施意见》和《XXX区直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 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经我单位xx会议审议通过,现将我单位的公车改革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1.单位名称, 2.单位类型,

3.财政预算资金总支出情况, 4.人员编制情况, 5.现有人员情况。

我单位计划于XX月XX日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并于XXXX年XX月底前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二、参改人员情况 1.本单位参改人员总数,

2.改革后领取公务交通补贴人数, 3.报销公务交通费用人数,

4.本单位公务交通费用报销总额度。(详见附件3)

三、车辆保留与取消情况

1.本单位改革前车辆总数。其中,主要负责人工作用车、机要通信应急用车、必要的业务用车、特种专业用车等车辆 数量。

2.改革后保留车辆总数。其中,需列出车辆保留明细。 (详见附件4) 3.改革后取消车辆总数,以及车辆报废和上缴等情况。 (详见附件5)

四、司勤人员安置情况 1.本单位改革前司勤人员总数, 2.各种用工方式的司勤人员数,

3.改革后各种途径安置司勤人员的情况。(详见附件6)

五、车改节支情况

1.改革前(XXX年度)本单位公务交通总支出(其中财政预算资金总支出)。具体来看,公务用车更新购置费、运行费、司勤人员支出、公务交通报销费支出、已实行车改单位交通补贴支出、其他相关支出。

2.改革后公务交通总支出(其中计划财政预算资金总支 出)。具体来看,保留公务用车更新购置费、运行费、司勤人员支出、公务交通报销费支出、公务交通补贴支出、其他相关支出。改革后,本单位节约公务出行资金额和节支率。(详见附件7)

六、其他情况

根据主管部门要求,需补充的相关情况。本单位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当否,请予批复。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XX

参改单位

年 月 日

推荐第5篇:公车改革

湖南公车司机调查:灰色收入不复存在现辞职潮

近几年,一些机关单位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灰色收入”。而随着公车改革和中央多项禁令的颁布,他们的“灰色收入”已不复存在

“趁现在还年轻,出去闯一闯!”

2014年2月8日,家住湖南省茶陵县的孙睿整理好行装,开始准备远赴广东东莞打工。而此前的两年时间里,孙睿是湖南省某厅级机关的一名聘用制公车司机。

孙睿的辞职并不是个别现象,有知情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去年年底,在长沙韶山路某机关大院内,机关车队已有5名司机提交了辞职报告。同样在八一路、东风路等多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车队,也出现了一些公车司机辞职现象。

一份曾经让人艳羡的职业,缘何不再具有吸引力? 小活暗藏“大学问”

“别看只是开车„小活‟,里面暗藏„大学问‟!”

张阳是湖南省某厅机关办公室工作人员,因为工作原因,他经常和厅机关车队司机打交道。 张阳介绍,公车司机有多种分类。按照是否有编制来分,可分为带有正式编制的司机和临时聘用的司机。前者因有编制且在机关单位人数较少,一般都被安排做了车队队长,而后者一般专职从事公车司机工作;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公车司机又可以分为三类,即厅领导专职司机、处长专职司机和普通机动性的专职司机。

“给厅长、处长开车的司机平时开车都有规律,工作比较轻松,最苦的是机动性的专职司机,要求随叫随到。”张阳对记者说。

在张阳看来,会开车、开好车是做好公车司机的首要条件,但仅做到这点,距离领导喜欢的“公车司机”还相差甚远。“有丰富应酬经验的公车司机,才会是领导喜欢的公车司机。”

已辞职的公车司机孙睿对张阳的说法深表赞同。孙睿向记者透露,两年前,他到某省级机关给一名处长开车,到车队报到后,他首先向老司机请教的并不是如何提高驾驶技术,而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应酬能力。

孙睿认为,作为常接近领导的人,首先要做到“四不”,即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传的不传。同时,作为领导的司机还要保持头脑清醒,时时刻刻为领导考虑。“如果领导经常参加应酬,有些司机喜欢把车停在酒店门口,这是不对的,应该把车子停在其他地方,然后守着领导。如果车子经常停在酒店门口,这对领导的形象影响不好!”

孙睿坦言,因为司机有时还要承担领导私人秘书的工作,这就要考验他的社交应酬能力。 “地方基层一般不会直接将礼物送给领导,而是委托公车司机转交,什么人送的什么东西该收,什么人送的什么东西不该收,心里要有数,不能见什么东西都不假思索地替领导代收。”孙睿坦言,作为领导的司机,一般都是通过领导多年筛选留下来的,深受领导信任。“领导特别欣赏的公车司机,有时候还有被转正提拔的可能。”

孙睿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据媒体披露,已落马的广东省东莞市委原副秘书长吴湛辉就被曝出,他原为东莞市政府的一名公车司机,给领导开车,后来被慢慢提拔做了领导。

湖南省道县工业园区原党工委书记夏志凌,高中毕业后在道县氮肥厂做了一名司机,后经过20年的摸爬滚打和不懈努力,终于成长为手握实权的副县级领导干部,但最后也因为受贿被判刑。

灰色收入曾为“潜规则”

虽然位置不显赫、工资也不高,但对于机关公车司机这一职业,许多待业青年曾经趋之若鹜,为了谋得这份差事,他们不惜四处托关系、走后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长沙市和湖南省一些机关专职司机的基本工资,每月只比湖南省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高出400元左右。

2014年1月13日,长沙市卫生局发布的驾驶员招聘启事显示,该局公车司机除有出车补助,单位缴纳“五险一金”外,基本工资为1600元/月。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透露,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1月30日,湖南省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为1265元/月。而在湖南省级机关开车的司机基本工资则还要低一些。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公车司机的收入除了固定工资部分,还有其他灰色收入。有分析指出,现有公务用车基本是领导用三分之一,家属用三分之一,司机用三分之一。给公家开车,等于端上铁饭碗。公车私用是其一,随领导出行,收受“车马费”是其二,从车辆维护保养中吃回扣是其三。

“有的机关单位由于监管缺位,汽车维护费往往会成为公车司机的„摇钱树‟。”这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现年31岁的徐明辉曾十分“钟爱”自己公车司机职业,“钟爱”开公车的理由不是他喜欢开车,而是他在维修公车过程中悟出了一条“生财之道”。

2010年,徐明辉由岳阳劝业劳务代理有限公司派遣,到岳阳市国土资源局云溪区分局任临时工,负责驾驶该局的一辆“湘F23947”黑色帕萨特 小汽车。

按照云溪区国土分局的规定,该局聘请的司机工作职责除了负责驾驶车辆外,还要负责所驾驶车辆的日常管理、保养、修理,并有权经手报销保养、修理费用。

一次偶然的机会,徐明辉在报账过程中发现单位财务报销单据存有漏洞,报销单上大、小写金额栏是空白的。随即,他开始萌发了利用报账漏洞骗取公款的大胆想法。即利用其经手报销车辆保养、修理费用的便利,通过采取多报费用的手段骗取国有财产。

之后,徐明辉开始把骗钱想法付诸于行动。在报账时,他先用平时实际修车发生的小额发票为附件,在填写报销单时故意把大、小写金额栏前面部分预留一些空白,待财务人员及相关领导在报销单上签完字后,再分别在大、小写金额栏自己事先预留的空白处加上自己想填写的数字:“420元的报销单改成27420元、550元的报销单改为253550元……”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他以报销公车“维修费”等名义,轻松骗取单位公款百万余元,而云溪区国土分局在两年的时间里都未察觉。案发后,徐明辉被法院认定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0万元。

张阳透露,一些在机关为领导开车的专职司机,每月工资加上灰色收入,总额往往能超过普通公务员的工资,这在公车司机群体里面曾是“潜规则”。

收入锐减 司机请辞

然而,就在去年年底开始,湖南省和长沙市一些机关事业单位,陆续出现公车司机辞职现象。 “公车改革和多项禁令实施后,一些公车司机以往的„灰色收入‟已不复存在,光靠单位发给的裸工资,有些司机很难养家糊口,所以不得不选择了辞职。”有知情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分析了公车司机辞职现象缘由。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其中“取消一般公务车”备受关注。

而在《条例》下发前,湖南岳阳市两次对公务用超标车进行清理,近百辆公车被拍卖,其他地方也对清理公车作了部署。

据记者了解,按《条例》规定,有资格配备专车的领导很少,而有特殊需求的车辆也是在公安、气象等特殊部门。这意味着,除省部级领导专车以及用于执勤、紧急通信的非一般公务车外,其他大部分都将进行招标、拍卖。而大规模削减公车,势必也会让一些公车司机丢掉“饭碗”。

“与其到时候被端掉„饭碗‟,还不如趁早另寻出路。”公车司机孙睿在去年年底辞职后,今年准备远赴广东东莞打工。“准备去广东一些企业寻找司机职位,虽然辛苦一点,但至少待遇相对会高一些。”

而一些暂未辞职的公车司机内心也很纠结,如今完全靠工资度日的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在中央禁令出台后,基层单位一般不敢再给送土特产和红包,司机下基层收小利益的机会也不再有了,这种状况无疑给一些公车司机收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车改后,公务员有车贴,我们即使不被辞退,收入就只能靠工资了。”长沙市某机关单位司机刘茗说。 刘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现在每月工资是1500元,加上出车补贴,每月正常收入不到1800元。而他每月在长沙租房的租金要800元,生活费和其他开支加起来,每月下来,其工资基本上要花得精光。

“我现在是典型的„月光族‟,每月都存不下钱,以后结婚用钱都是个问题。”今年春节后,刘茗也开始一边上班,一边另外寻找新工作。

公务员张阳认为,以前领导专职司机靠工资和灰色收入,除了养家外,在长沙买车买房都不稀奇,但现在公车司机的收入能保障家庭的正常开支已经不错了。

推荐第6篇:公车改革

公车改革

国家发改委已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研工作,厅局级以下官员专车或全部取消,只有公务用车。国家发改委新闻处处长文步高称,目前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正在起草一份关于公务车改革的声明,近日将对外公布。

提案详细描述了民革中央认为的公车改革优化方案。具体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控制公车总量和配备

厅局级以下官员全部取消专车,只有公务用车。保留公务用车的数量,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常住人口核定,由人大批准控制。

电子监控

是学习国外经验,电子监控所有公务用车,监控机构不受当地政府领导,直接向上级负责,网上公开查询记录。

大规模用车社会化

由政府向租车公司公开招标或租用,对驾驶员的安排可参照国有企业人员分流办法进行。公务车的保养也向社会公开招标,结算由财务和维修点进行,司机个人不介入。补贴奖励

对不配备专车的公务员按照一定标准实行适当交通补贴,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公务员购买私车,私车公用。

弊端

民革中央提案指出,就各地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公车制度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公务用车费用高,造成财政负担沉重。调查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12%之间。

2、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使用存在三个“三分之一”,即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

3、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

4、公车使用效率低,浪费惊人。目前,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2000亿元(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以及超编配车)。

三种模式

各地车改试点大致为三类模式:一为公车货币化,二为公车集中管理,三为两者模式的结合。

公车货币化模式以广东珠三角、辽阳弓长岭区为代表,曾长期被认为是公车改革的方向。其措施是公车全部收回,公务人员按照行政级别给予补贴。

公车集中管理则以昆明为代表,其措施是党政机关的所有公车全部停用,或上缴至各区组建的机关公务交通服务车队,或拍卖收回部分财政经费。

第三类模式则以杭州为代表,取消单位的公务车,所有公务用车集中至杭州市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单位公务用车可向中心提前预约租用,同时按级别给公务员发放车贴。不同的是,杭州车改没有采取“货币化”现金补贴的模式,而是将车贴全部打入“市民卡”IC卡中。[2]国外模式

纵观一些国家在配备公车的导向上,都坚持了\"一要方便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二要尽量为纳税人节省开支\"的原则,并以此作出各项具体规定。

德国

德国政府从联邦到各州乃至大城市区和各州县政府,都为一定级别官员配备公务用车。芬兰

芬兰公车包括三大类。首先是专车:在芬兰共和国政府各部(总统除外)中,只有总理、外交部长、内务部长、国防部长4人享受配备固定车辆、固定司机的专车待遇。其次是公车:芬兰政府办公厅负责安排18位内阁成员公务用车。政府各部办公厅主任通常掌握3辆公车(包括小车和面包车)。以政府大部财政部为例,部内有3辆公车,供3位国务秘书公务使用,但不是专车。第三种是工作关系车。这是由公家(政府机构或公司)买车,公家出汽油费和负责保险维修,但由个人自己驾驶的车,既可执行公务也可私用。使用工作关系车的人首先是工作需要,其次是要有一定级别。在拥有30多个机构的赫尔辛基市政府共有\"工作关系车\"约30部。

南非

南非由交通部牵头修订和颁布了政府官员配车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国家公务员可根据自己的级别和工作需要,申请配备不同档次的轿车,并由个人承担一定的费用。具体做法:副处长级以下公务员只能配排气量1.6升以下的国产车;正处长至副局长级别的官员可配备排气量2升以下的国产车或进口奔驰牌、宝马牌等名牌轿车。至于正局长以上的官员,不论什么级别,在购车时需自己支付1/3左右的购车款。车子越好,自己交的钱就越多。 [3]前景

他解释说,之所以要采取稳步推进的方式,一是分期分批公开拍卖现有公车,有利于市场稳定,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公车司机的分流和再就业,也都需要一个过程。

同时,要合理核定交通补贴标准,补贴应该与各区县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承受能力和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同时要与职务级别、岗位性质和实际工作量挂钩,严禁借改革之名滥发津贴。此外,在严格控制公务车数量等“硬指标”外,还应对公务车的行驶里程、油耗、维修保养费用等项目实行监督。[4]

网友观点

截至22日22时,共2619人参与了调查,其中77.9%的网友认为“改下不改上,体制冲突阻力大”此选项获得2039票;还有10.7%的网友共280人认为“未设专门机构监管”;8.4%的网友共219人认为“车补不平衡,方案难推行”;最后,有3.1%的网友表示“其他,有话要说”。

网友“1”:

1、需要一个强势的领导来推行;

2、未能真正向人民网络公布公车使用情况,公车使用无法受到监督,舆论压力不大,部门人员可暂不执行;

3、部门人员成本意识不强,似乎不知道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是来之不易的,需要加强培训。

4、最终的是:需要一个强势的领导推行一个大众监督的网络平台,将公车使用纳入干部考核管理,对成本过高的部门要进行整改并向公众公布。这个公车改革就方便执行了。——(IP:121.14.234.)

网友“秦岭军魂”:车改的前提是“精兵简政”,实现“大社会小政府”。目前有专家指出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政府,在此环境下,不具备进行车改的条件,车改必然走入死胡同。想进行车改,必先精简机构[6]。

相关新闻

试点

部分地区改革变成“分钱”

回顾近些年各地公车改革进行的摸索和试点,不乏失败的教训:例如,一些地方曾经把公车改革弄成赤裸裸的“分钱”,区委书记、区长每年“车补”居然高达七八万元。消息被曝光后,这种背离公车改革初衷,排排坐分果果式的“车改”被果断叫停。也有成功的经验:例如,也有的地方为了便于民众监督公车使用,推出了统一的公务车帖或公务车牌;有的地方为了鼓励公务员短途骑车办公推出了公务自行车。

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但新华社昨日发表文章指出:以网民和群众的呼声和本轮公务车改革的方向衡量,这应当只是北京市公车改革的“最低标准”。

文章说,下一步,应当明确北京目前的公务车保有数量,并顺应全国公务车改革的大方向,继续降低北京市公车配备的标准和公车的总数量。目前,北京也在倡导百姓公交出行、低碳出行、绿色出行,作为北京的公务员,更有责任在公交出行上率先垂范。

难题

如何遏制公务车成特权车

新华社文章认为:在当前车改进行的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公务车在维修环节出现的维修材料投标报价缺乏执行约束力,部分维修材料利润空间偏大等新漏洞。这反映出公车改革和监督应当贯穿公车使用全流程,避免公车维修成为唐僧肉。

公车改革的另外一大难点是如何遏制公务车成为特权车。近些年,各地一些公务车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耀武扬威的驾驶风格引发了极大的民愤,尤其是公交车道俨然变成了公务车道,更是应当下大力治理。

记者此前调查发现,近年来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区市政府取消了拥有特权的“O”牌照,这无疑也是公车改革的应有之意。但是相关部门更要意识到,公务车的“特权马甲”往往有很多种,尤其是民用号段中的某些“特权号段”,更容易因为官商混用导致特权泛滥、失控和“李鬼”横行,下一阶段亟待有关部门严加监管。

推荐第7篇:公车改革

申论热点时评:公车改革不能“钱也拿 车照坐”

最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央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对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各地区各部门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预示着,中央已将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作为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如果从1994年出台《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我国的公车改革已走过了17个年头。但由于该政策性文件操作不透明、内容不科学、程序不公开,几乎对公车没有起到多少实质性的约束作用。当前,堪称“史上最严格”的新一轮公务车改革已经启动,改革的效果如何有待实践的检验。 笔者认为,公车改革不能完全指望政策规范,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实施依法行政,加速建设法治政府的背景下,公车改革亟待纳入法治轨道,“公车立法”或许是破解公车改革屡屡陷入困境的根本出路。从一定意义上讲,公车改革能否纳入法治轨道,也是考量政府自身是否真正践行“全面实施依法行政,加速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指标。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正抓紧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此项工作加快推进。笔者认为,立法机关也要从立法上给力公车改革,抓紧时间对公车改革进行立法调研,着重调研车改模式的选择、适用范围的确定、公车管理细则及货币补贴标准等关键问题,抓紧时间起草论证有关公车管理的法律法规。

近些年,各地对公车改革也进行了一些摸索和试点,但有效的不多,甚至越改越糟。例如,一些地方把公车改革弄成赤裸裸的“分钱”,区委书记、区长每年“车补”居然高达七八万元。还有的官员拿了补贴,公车照坐,与车改目标背道而驰。毋庸讳言,公车改革,难就难在触及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在政策文件难以彻底调整现有利益格局的情况下,必须靠权威的法律来给力。毕竟法律才是利益调整、利益整合的最权威、最有效的工具。

实践证明,公车改革单靠部门自觉是靠不住的,单靠有关部门发发文件也是不能长久管用的,关键在于结合公车改革出台刚性的法律,实现公车管理的法治化、常态化和制度化。我们期待与“史上最严格公车改革”同时启动的还有史上最给力的“公车立法”。

推荐第8篇:公车改革

条例摘要: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

公务用车总量将大幅削减

北大教授王锡锌表示,我国市场化、社会化的公车改革方向此前一直在探索。自1994年以来,有10多个省份陆续开展了公车改革。

湖北省统计厅副厅长叶青(微博)称,当前的公车改革从具体模式看,一是实行公务车号牌、安装GPS等手段,加强对公车的监管。不过具体效果并不好,这一方面监管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在改变公车浪费方面收效不大。更为常见的则是市场化的模式,即实行补贴制度。由于各地都是试点,举措不一,也引发多种争议。但从长期来看,启动社会化、市场化方向的公车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

叶青认为,此举带来的最大的结果,就是公务用车的数量要大幅度削减。

数据显示,近年来公车消费一直是我国三公消费的重头戏。2011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当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其中车辆购置及运行费59.15亿元,占“三公经费”总数的六成以上,是公务接待费的4倍。

条例摘要: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

“官员专车仍然予以保留”

叶青表示,这意味着专车还是予以了保留。“这也回应了此前三中全会中的一句话:严格公车的配备制度。”

按照国家现有的规定,省部级以上的官员才有专车,其他的都叫一般公务用车。此前杭州在车改中规定,只有副省级以上的官员才有专车,正厅级干部都被纳入了改革的范畴。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曾康华则表示,当前的公车管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对规范,越到基层公车越是滥用。一些基层政府机构一个科长甚至都有专车,这个量非常巨大,要如何落实需要细则。

王锡锌也认为,这样的改革,最大的担心是落地时打了折扣。如果改革,是否意味着部分基层政府将来一辆公车都没有?这一方面难以执行,一方面也未必有利于政府履职。为此,改革过程要循序渐进,一方面要确保公车不被滥用,一方面也要不影响正常的公务出行。

《条例》明确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做得怎么样,要接受10个方面的监督:民主生活会监督、办公厅(室)督察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巡视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

“十面监督”的安排表明了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力度和决心,是保证制度规定不折不扣贯彻执行,防止“破窗”效应的关键。——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

《条例》亮点

预算执行:防年底突击花钱

●建立预算执行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完善预算执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提高预算执行的准确率,防止年底突击花钱等现象发生。

●党政机关应当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严格执行预算,严禁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安排支出,严禁虚列支出、转移或者套取预算资金。

公务接待:无公函禁接待

●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不予接待,严禁将非公务活动纳入接待范围。

●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按标准安排接待对象的住宿用房,协助安排用餐的按标准收取餐费,不得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费用,不得以举办会议、培训等名义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

公车改革:适度发放公交补贴

●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

●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主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

●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

●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不得以车改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

条例摘要: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

“部分单位或零公车”

叶青说,据初步分析,全国的公车至少在200万辆以上。而这样数量庞大的公车,绝大多数都是一般公务用车。

“按照国家规定,有资格配备专车的领导很少;而特殊需求的车辆也是在公安、气象等特殊部门。”叶青表示,如果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意味着不少单位,比如自己所在的湖北省统计局,将来一辆公车都不应该有。

叶青表示,如果真的能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对财政资金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节约。根据叶青的调查,平均一辆公车一年的费用在15万元到20万元之间。他曾去杭州了解过当地公车改革效果,发现与车改前相比,一年下来节省经费超过三分之一。以杭州为样本,那么一辆公车一年可以省出5万元到7万元,就以5万元算,再乘以200万辆,那就是1000亿元。“事实上,现在很多人都自己买了车,实现零公车并不困难。主要是要改变一些领导的特权意识。”叶青说。

一般公务用车被取消,必会造成大量闲置,这些车怎么办?对此,王锡锌认为,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拍卖,拍卖资金入国库。

条例摘要: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

如何提供更为合适?叶青表示,从此前我国部分城市的试点来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成立一个服务中心,比如杭州。一类是由市场化的租车公司进行,由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各地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

王锡锌认为,既然公车是社会化改革,主要就是将必要的公务用车运营由社会组织来运行,采用市场化机制运行,与政府剥离。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必要的公车服务,一方面也能保证效率,遏制资源浪费。但社会化改革推出的公车租赁必须充分市场化。“如果一地都是一家垄断,恐怕公车租赁的价格同样畸高。”

条例摘要: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补贴前应先清理公车

王锡锌表示,在发补贴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公车清理的问题。当前我国存在大量领导一般公务用车违反规定配备的问题,不该有车的有了车。要发放补贴,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补贴的用途要进行界定,警惕变为个人的变相福利。王锡锌建议,补贴资金不要发放到个人,而是由单位设定一个账户统筹管理,这样利于监管。

此外,公车发放多少也需要科学评估。“有的人发的多,有的人发的少,这一方面会影响外部的社会评价,让公众觉得政府部门借机乱花钱;另一方面也会有内部的矛盾。比如当前都是按照行政级别来发的,但一些级别低的公务员需要跑腿的可能更多,车补拿得却少。这又涉及一个公平问题。”

公车补贴多少合适?

以备受关注的温州车改为例,其公车拍卖之后,车补每人每月最高补贴3100元,最低补贴300元,且不包括远程租车费用。有媒体算了一笔账,以温州发改委为例测算:车改前,公车费用为133万元;车改后,发放的车贴总额为162万元,这意味着车改后将比车改前每年多支出近30万元。

叶青认为,补贴不宜一刀切,更不宜发放太高。“以我自己为例,我是副厅级,一个月的补贴是1200元,我觉得这个补贴是合适的。”叶青表示,政府机关如果出差等,还会实报实销,车补主要用于上下班。同时,此次规定中也提出了普通公务用车社会化提供,这意味着一些公务活动可以申请公车,因此补贴更不能高。

■ 盘点

各地车改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货币化。按职级发放交通补贴,取消公车。

2009年5月 杭州在经过七年酝酿和试点之后,在市直机关正式启动了公车改革,规定市厅局级以下干部一律取消公车,改为发放交通补贴。车补标准分为9个档次,上限为每人每月2600元(副局级),下限为每人每月300元(一般科员),全部打入“市民卡”IC卡中,以保证“专款专用”,卡内的车补金额只能用于与公务交通有关的支出,如公交车、出租车、公务用车服务中心、加油站、车辆保险等,除此之外不能取现,也不能在商场、超市等地方消费。

●第二种是虚拟货币化。取消各部门公车,建立相关公车管理机构统一调用,经费定额包干,额度逐年调整,不入个人腰包。

2010年 昆明车改决定实行非货币化改革:由各区财政局统一制作单位实名制公车专用卡,由区财政按季度将定额包干经费核发到卡上,各单位根据实有人数核至各科室,而不会发放到个人手上。公车专用卡定额包干标准为每月人均400元,主要用于私车公用时在指定地点维修、加油,购买公交IC卡,租用区机关公务交通车和其他社会车辆的费用支出。超支不补。

●第三种是严格管理。什么级别配车、配什么车,都按规定来;公车什么时候用、用来干什么都受规章制约。

2011年 广州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身份识别技术等科技手段,对公务用车使用情况实时全程监控。

2013年 岳阳市在给4000多辆公务用车安装卫星监控系统后,推出公车改革新举措,给所有公车张贴统一标志,便于群众监督。

党政办公楼:禁配建大广场公园

●严禁集中安排赴热门国家和地区出访,严禁以各种名义变相公款出国旅游。

●凡是违反规定的拟建办公用房项目,必须坚决终止;凡是未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审批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办公用房项目,必须停建并予以没收;凡是超规模、超标准、超投资概算建设的办公用房项目,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限期腾退超标准面积或者全部没收、拍卖。

●党政机关办公楼不得追求成为城市地标建筑,严禁配套建设大型广场、公园等设施。返回腾讯网首页>>

推荐第9篇:公车改革

随着反对浪费的“光盘行动”的兴起,“公车消费”作为“三公消费”的其中一个焦点更是受到了市民的关注。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加强公车管理,但 “公车私用”未能刹车,在刚过去的春节长假期间,公款吃喝已明显遏制,但“公车私用”却是风景依旧,不少市民在微博上随手拍举报私用的公车以及豪车。在今年的两会上,来自深圳的全国人大代表张育彪连同其他代表委员提出,应该用整肃“舌尖上的浪费”的决心和力度,来遏制“车轮上的腐败”,中央应尽快出台公车改革制度,减少公车配制,让公车私用彻底停驶。 公车三分之二被私用

“公车私用带来的浪费触目惊心,老百姓形容„车屁股底下一栋楼‟。” 全国人大代表、龙岗区布吉街道南岭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育彪告诉晶报记者,据统计,2011年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占“三公经费”总数的六成以上。国家发改委相关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有三个“1/3”:办公事占1/

3、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1/

3、司机私用占1/3。

张育彪认为,从社会角度来说,公车私用诱导不良的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公车私用变成流动的腐败广告,极大地损害了机关干部形象。大量的公务车上路,不仅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公务成本,也加剧了道路的拥堵。 长期研究并关注公车改革的湖北政协常委、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接受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公车越用越豪华、数量越来越庞大时,很容易诱发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公务员群体的各种议论,对政府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开支每年至少6000亿

“什么是公车?只要是利用公共资源买的车,都属于公车,包括政府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军车。”叶青表示,遏制公车浪费,立规矩、定制度的前提,就是要搞清楚公车的概念、公车数量和费用到底有多少。

叶青说,对于公车的数量和费用,有关部门一直没有明确的统计。据他初步分析,全国的公车至少在400万辆以上。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平均一辆公车一年公用的费用在10万元左右,加上私用的费用,一辆车总的费用在15-20万元之间。以15万来算,400万辆车一年的费用就是6000亿。“杭州车改显示,一辆公车一年可以节约三分之一的费用,如果全国的公车改革,那最少也会省下2000多亿。这还是最保守的数据。”叶青说,在公车配备等制度中,规定只有省部级以上干部才配备专车,但各地严重违反这个规定,导致公车数量惊人,“车轮上的铺张”是一个很大的浪费。 20年公车改革收效甚微

“第一次车改是出现在广东东莞沙田镇。”时任中南财大讲师的叶青,因为自己的专业背景,1993年就开始关注中国公车改革的问题。但是从第一次车改到现在,已过去20年,成效并不明显。“有些地区出台车改方案后改革不下去,导致更大的浪费。”叶青说,持续呼吁公车改革的他,在调任副厅级官员当天,他“炒”了司机,婉拒单位专车,开始践行一个人的“叶氏车改”方案。

在叶青的印象中,目前车改最成功的地区,是2009年5月杭州的车改,也是他认为级别最高的成功车改,除省部级以上官员,全部不再配备专车,而是发车贴到市民卡中。

据张育彪代表分析,以1994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为起点,多年来,中央三令五申治理公车私用,各地也出谋划策进行了多种尝试,但公车私用之风未能“刹车”,主要原因是政策较宽松,缺乏威慑力。 私用违规成本太低

2013年伊始,网友发起的“随手拍豪华军车”行动响应者众。具有明显标志的军车、警车,一旦被私用,轻易就能被发现。而与普通车牌一样的公车,则很难受到有效的监督。北京六年级学生栾松巍建议让公车挂红色牌照,以便于群众监督,遏制公车私用(坊间俗称公车“私奔”)。该建议被媒体公布后,得到了许多人包括专家的认可。 为此,张育彪代表建议,给公车挂上公牌并在车身上喷字标识,标明各自所属的诸如“卫生”、“环保”、“城管”等部门字样,让百姓一眼就能识别,私用者无疑将更加无处遁形。同时,公布监督电话,建议鼓励包括媒体记者、网民等在内的社会各界对公车私用开展监督,使公车私用行为无处藏身、广受监督。

“治理公车顽疾需要曝光更要惩治”,张育彪代表说,目前,公车私用违规成本太低,真正将监督落到实处,还须对公车私用加大问责力度,起到震慑作用。“如果公车私用被举报后,仅仅是补交使用费和通报批评,很难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用制度推动公车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在接受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给公车喷上标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公车私用,“这是一种依靠舆论手段遏制公车私用的方式,但并不能根本避免公车私用现象,关键还是要建立有效制度。”

“„舌尖上的浪费‟遏制起来比较容易,因为应酬伤神又伤身,很多官员也不乐意。„车轮上的腐败‟管理起来不容易,因为公车带来的享受和好处太多,取消难度之大超乎想像。”叶青也认为,要彻底让公车浪费刹车,仅仅靠群众监督是不够的,国务院应该成立一个公车改革领导小组,找专家制订相关方案,用制度来推动公车改革。“在随手拍的监督下,军车已经感受到压力,明确5月起进行改革。”

“中央有决心,基层有呼声,国内外有参考的制度也不少,为什么公车改革难以根本推进?就是堵在了这个中间环节。” 全国政协委员施杰施杰说,在当前的破题阶段,中央的决心要更大一些,态度要更坚决一些,同时要更广泛地调动社会监督力量,形成中央和基层“两头挤压”的倒逼之势。 深圳公车改革应先行

“深圳到底有多少辆公车?据我自己掌握的有30多万辆,但使用率并不高,使用率据我个人估计不会超过三分之一。” 在上月底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召开的治理交通拥堵研讨会上,持续关注深圳公车改革的深圳市政府督察处吴立民说,深圳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启动公车改革,然而过去这么多年,迄今为止却未有具体可行的措施。

在2012年的深圳“两会”上,深圳市人大代表杨立勋就表示,自己当了10年的政协委员,就公车改革问题提了5次,如今做人大代表,又提了3次。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和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深圳,公车改革进程明显滞后,与深圳的形象不太相称。

网友胡野秋表示,公车改革势在必行,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试验场,理应先行先试。

从社会角度来说,公车私用诱导不良的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公车私用变成流动的腐败广告,极大地损害了机关干部形象。”——张育彪 两会奏鸣曲

未来两三年是深化改革最佳时机

迟福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改革呼声和氛围从未如此强烈。未来两三年,是深化改革的最佳时机,只有紧紧抓住、用好这一改革攻坚的“时间窗口”,才能掌握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权。一是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政府的换届之年,新局面的开创必须靠深化改革;二是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原有的发展模式无法再延续,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和动力需靠改革激发;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多元,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利益格局调整要用改革来破题。 政府减少审批和微观经济干预

王伟(全国人大代表、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随着人力成本的快速攀升,传统加工制造业的利润愈加微薄,而现在民企能投资的领域并不多,能源、铁路、民航、石油、电力等领域难以进入。这些垄断行业改革多年,但实质性进展不大,并且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过多,逼得一些人脱离实业,转向炒房等泡沫领域,放大了风险。

激发经济活力应从三个方面着力改革。首先,政府应尽快转变职能,减少审批环节和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其次,在不涉及国家核心经济安全的领域,要让民企和国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最后,要为民企创造更便捷的融资渠道。

推荐第10篇:公车改革

公车改革

今年4月,温州开始推行的车改力度更大,除省管干部用车、执法执勤用车以外,所有1400多辆公车全部拍卖处置,并提出了“近程货币化,远程市场化”两步走的规划。为确保效果,温州市还规定了公车改革“四不准”:不准借用或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不准接受企业捐赠车辆等,以杜绝“补贴照拿、公车照坐”。

杭州市纪委原常委方东晓介绍说,公车改革后公务员公务出行都要自掏腰包。虽然设立了杭州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但借用该中心车辆与打的一样,属于有偿计价使用。在杭州如果公务员购买私车,不享受任何购车补贴

公车改革后,当地机关公务活动用车实行市场化运作,领导干部公务用车既可以租用原有车辆,也可以租用社会上的车辆,政府不再支出驾驶员工资、车辆燃料和维修等费用 公车改革的总体思路为“总额限制、费用包干、严格管理、强化监督”。

公车改革效果

东台市在公车改革的当年,就实现了全市乡镇公务用车年费用下降的目标,由原来的345.5万元下降到235.6万元,下降了31.8%。广东省纪委提供给记者的数据也显示,广东各车改地区改革前公车费用年均涨幅都在15%以上,改革后财政支出每年都节省20%左右。广州市各单位启用公车管理系统后,每月每车平均行驶里程从原来的1769.97公里下降为1265.24公里,下降了28.5%。

第11篇:公车改革

人民网评:领导司机辞职是车改显效的试纸

随着公车改革和中央多项禁令的颁布,一些机关单位专车司机的“灰色收入”已不复存在。于是一些公务车司机便选择了辞职,去年年底,在长沙韶山路某机关大院内,机关车队已有5名司机提交了辞职报告。同样在八一路、东风路等多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车队,也出现了一些公务车司机辞职的现象。 这两年,公车改革的雷声大,雨点也开始大起来。2013年年末,中央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公车改革和公车采购指明方向,业内人士预测,2014年将是改革政策落地执行的重要一年。地方机关车队司机另谋出路,看起来固然是“少数派报告”,也传递了地方车改的一些信息。 公车消费是三公支出的重头,这是毋庸讳言的现实。正如多年致力于推动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所言,公车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购买环节存在超编制、超标准配备问题;使用环节“公车私用”现象严重;维修保养环节浪费惊人。

有了“车浮于事”,自然就有人浮于事。这个“车轮上的腐败”不遏制,危害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事实上,公车改革的试验已有多年历史。中央国家机关部门中,最早实行公车改革的时间可追溯至199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敲响了深化改革的鼓声,这也使得本轮公车改革的大气候不同于以往。2013年11月,中纪委“晒”出了2013年以来各地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的“成绩单”:截至9月30日,各省区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共14839起,其中,违反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有关规定的案件数量为4851件,占比接近1/3,居各类问题之首。这一方面说明在公车监管上敢于动真碰硬,另一方面也说明车改刻不容缓。

如今,各地在车改上开始动真格,此轮车改面临的三大难题就是存量车及人员安置、补贴幅度、民众认同度。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两个:一是顶层设计要及时跟进。有消息报道称,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的“中央部门的公车改革方案已完成了初稿,2014年将适时推出”。自上而下垂直示范,有利于推动车改走向深入。二是基层实践要经得起监督。车改到什么地步、当真还是作秀、有没有可持续性,都需要晾晒在公共监督之下。打开车门,看看公车使用效率,借助技术或制度手段,让车轮的每次转动,都能真正是为公务而奔走。 领导司机辞职只是车改显效的一张试纸,如何让地方车改步子迈得更大一些,还有待细节上的较真、执行上的规范。

第12篇:公车改革

“车改”能否“彻改” -----对公车改革实施效果的思考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经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三公”支出合计94.7亿元,其中光公车购置费一项就达61.69亿元,公车改革迫在眉睫。

早在2010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时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谈到公车私用时就明确表示:“公车私用应该管的住,必须管得住。”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再一次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制度改革的条件,要在严格规范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的同时,加快推进公务用车配备改革。这意味着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一轮公务车改革即将启动。

就各地目前的情况看,目前我国公务车存在四大弊病,首先是公务用车费用高,造成财政负担沉重。调查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其次是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使用存在三个“三分之一”,即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同时,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最后是公车使用

1 效率低,浪费惊人。针对以上问题,公众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切实采取措施,稳步推进公车改革,让改革方案尽早出台,改革措施尽快实施,以回应社会各界的期待。

事实上,国家关于公车改革已经提了很多年,每年两会上都会有相关的提案,但进展较慢。回顾近些年各地公车改革进行的摸索和试点,不乏失败的教训:例如,一些地方曾经把公车改革弄成赤裸裸的“分钱”,区委书记、区长每年“车补”居然高达七八万元。消息被曝光后,这种背离公车改革初衷,排排坐分果果式的“车改”被果断叫停。公车改革的另外一大难点是如何遏制公务车成为特权车。近些年,各地一些公务车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耀武扬威引发了极大的民愤,尤其是公交车道俨然变成了公务车道,更是应当下大力气治理。虽然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区市政府取消了拥有特权的“O”牌照,这无疑也是公车改革的应有之意。但是相关部门更要意识到,公务车的“特权马甲”往往有很多种,尤其是民用号段中的某些“特权号段”,更容易因为官商混用导致特权泛滥、失控和“李鬼”横行,下一阶段亟待有关部门严加监管。

今年3月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针对公车改革遭遇的难题,民革中央提交了《如何破解公车改革之困局》的提案。 提案提出了“建立刚性财政预算约束的公车管理体系”、“电子监控公务用车”、“公务用车社会化和公

2 车保养社会公开招标”、“强化政策执行和监督环节”四大措施,建议严格控制公车购置数量,限制购置公车的金额、型号或马力,对公车行驶里程、油耗、维修保养费用等项目实行“软监管”,对未经授权私用公车的行为进行严惩等。民革中央提出的有关建议,对于积极稳妥推进公车改革、增强改革措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增强了民众对政府实施公车改革的信心。

公车改革,从有意识到有提案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方案最终落到实处,取得实际效果才是改革的初衷。以北京为例,面对机动车数量的激增,北京市虽然连年出台相应政策控制机动车数量政策,但实际上北京的现状仍然是“车满为患”。据此,人民网进行了调查“公车改革十年原地踏步,你怎么看?”共2619人参与了调查,其中77.9%的网友认为“改下不改上,体制冲突阻力大”此选项获得2039票;还有10.7%的网友共280人认为“未设专门机构监管”;8.4%的网友共219人认为“车补不平衡,方案难推行”;最后,有3.1%的网友表示“其他,有话要说”。网友“1”说:

1、需要一个强势的领导来推行;

2、未能真正向人民网络公布公车使用情况,公车使用无法受到监督,舆论压力不大,部门人员可暂不执行;

3、部门人员成本意识不强,似乎不知道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是来之不易的,需要加强培训。

3

4、最终的是:需要一个强势的领导推行一个大众监督的网络平台,将公车使用纳入干部考核管理,对成本过高的部门要进行整改并向公众公布。这个公车改革就方便执行了。网友“秦岭军魂”指出:车改的前提是“精兵简政”,实现“大社会小政府”。目前有专家指出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政府,在此环境下,不具备进行车改的条件,车改必然走入死胡同。想进行车改,必先精简机构。

顺应民意是公车改革的大前提,公车数量和支出费用公开是改革所要面临的两个重要方面,深入有效的公车改革将有力推动政府部门职能和作风的转变。当前全新的车改方案正在紧张酝酿中,此次“车改”能否“彻改”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政府部门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在车改上出台切实可行的制度规范,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实现“车改”的“彻改”。

4

第13篇:公车改革

涉及在职在岗正局级以下公务人员,将按职级每月发放交通补贴

千呼万唤始出来,公车改革终启动。关于深圳市直机关公务用车改革的相关实施方案印发,这标志着呼吁已久的深圳市公车改革有实质进展。昨日,深圳多个市直机关单位向南都记者证实,目前他们正根据市里要求制定本单位具体细化方案,本月20日所有涉及改革车辆将被封存,等候下一步具体处置。

“以后就真的没公车开了”

“我们早就接到通知了,目前正在制定具体细化方案上报市相关部门,本月19日就要上缴涉及的公车钥匙,20日统一封存车辆,以后就真的没公车开了。”昨日,深圳市直机关一名官员介绍,他们已经开过部门领导大会,了解到深圳市直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口头通知本月20日全部封存车辆,除经审批留用的特殊车辆外,一般公务用车停止使用。

该官员介绍,其所在单位正在对公务用车和参与公车改革人员统计,还要在上交车辆前将交通违章全部处理完毕,司机等分流安置也在进行中。

可保留少量公务接待用车

深圳各参与车改单位可以保留少量单位集体性调研和公务接待活动用车,凡按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文件规定应当配置、外观有明显专用标志且一般车辆无法代替履行相应工作职责的非一般公务用车,经批准也可保留。原则上执法执勤车辆保留1.6升(含)以下、车身价12万元以内车辆。

如需留用,用车单位要申请并填写审批表,在市财委提出初审意见后,由市纪委审定。留用公车必须严格履行报批手续,除特殊工作需要外,一律不得超标配备,严禁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

组建市直机关车辆服务中心

深圳车改相关保障后续措施也已制定,将设立单位公共交通专项经费,深圳市财委依据拨付车改单位全年公务交通补贴总额10%的比例安排部门预算。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还将在原市机关车队、市接待办车队、市外事办车队的基础上组建市直机关车辆服务中心,承担市领导公务用车保障、市级退休领导公务用车保障、市直机关重大及特殊公务的用车保障等职能。

车改部署不力将被追责

相关部门特别强调,车改后为节约用车费用而影响或延误公务活动的,会依据规定严格问责,延误抢险救灾、突发事件处理等造成后果的,从重处理。对公车改革的监督检查也会加强,凡是落实公车改革政策、部署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第14篇: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汇报

为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事业单位管理运行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我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于2005年10月开始探索并实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现将我们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着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由我镇负责组织实施改革的共有14个单位,125人。具体是财政所1

2 人、经管站11人、农技站10人、种子站9人、水管站18人、水产站2人、兽医站31人、农机站6人、城建所8人、文化站6人、计生专干4人、企管会5人、农保所1人、广播站2人,其中已退休人员18人。

目前,我镇125名参改对象,除财政所12名和经管站6名上岗人员外107名参改对象已顺利签订了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协议,已支付了90名参改对象146.99万元的一次性经济补偿,为119名未参保对象补缴了80.7万元单位应缴保费(其中为30名对像缴至法定退休年龄),3名财政分流人员纳入发放基本生活,录用财政人员8人、经管人员6名,聘用农技员2人、水利员2人、动检员2人、计生专干2人。

二、主要作法

(一)、加强领导,凝聚改革合力。一是健全领导机构。10月18日市改革工作培训会后,我镇于当天下午迅速召开了党委会,传达了市培训会精神,研究部署了我镇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成立了镇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和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指导组,负责全镇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落实工作。设立了镇事业单位改革办公室,配备了五名工作人员,并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日程安排表,将改革工作落实到了人,细化到了天,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在改革工作期间,充分利用宣传媒体,以标语、专栏、广播等多种形式,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政策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10月19日,我镇125名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集中收听收看了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的改革动员大会,各改革指导组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各改革单位召开了动员会,并引导125名参改对象撰写了自愿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实行一次性经济补偿的申请书或承诺书。三是形成改革合力。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经常过问、定期听取有关事业单位改革情况汇报,并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对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对于有关改革的重大方针、政策,坚持审慎、稳妥的原则,镇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坐镇改革办公室,共接待干部职工来电来访200多人次,收集干部职工意见和建议60多条,并一一作出了解答,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健康、平稳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二)、把握政策,理清改革思路。一是认真研究上级文件。我们组织镇党委成员、各改革指导组成员、各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试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领会了精神实质,消除了思想顾虑。二是深入开展调查摸底。我镇扎实抓好“两清、两测算、一公示”工作。①清理人员编制:通过反复清查核实干部职工的人事档案,在人事局的大力支持下确定我镇14个单位共有改革对象125人,其中已退休18人;②清理单位财务:通过12个“财产财务清理专班”和8个“资产评估监督专班”清查帐目、核对实物、登记评估资产总额101.6万元,债务128.7万元,净资产-27.1万元。通过清理全面掌握了事业单位人、财、物状况;③测算工龄补偿金:经与市人事局核对参改对象的个人人事劳动档案、工资档案,除财政所外其他参改对象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额为146.99万元;④测算保险金:除6名已参保的退休人员外119名未参保对象的保险费在市劳动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认真测算和核对,共应缴保险费172万元(其中单位108万元,个人64万元),已缴42万元(其中单位34万元,个人8万元),需补缴136万元(其中单位80万元,个人56万元);通过“两清,两测算”并将公开公示贯穿工作始终,经全镇参改对像的认真核对无误后,初步理清了我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三是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根据省、市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文件精神,认真借鉴其他乡镇的成

第15篇: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汇报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汇报

为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事业单位管理运行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我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于200年月开始探索并实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现将我们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着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由我镇负

责组织实施改革的共有个单位,人。具体是财政所

人、经管站人、农技站人、种子站人、水管站人、水产站人、兽医站人、农机站人、城建所人、文化站人、计生专干人、企管会人、农保所人、广播站人,其中已退休人员人。

目前,我镇名参改对象,除财政所名和经管站名上岗人员外名参改对象已顺利签订了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协议,已支付了名参改对象万元的一次性经济补偿,为名未参保对象补缴了万元单位应缴保费(其中为名对像缴至法定退休年龄),名财政分流人员纳入发放基本生活,录用财政人员人、经管人员名,聘用农技员人、水利员人、动检员人、计生专干人。

二、主要作法

(一)、加强领导,凝聚改革合力。一是健全领导机构。月日市改革工作培训会后,我镇于当天下午迅速召开了党委会,传达了市培训会精神,研究部署了我镇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成立了镇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和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指导组,负责全镇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落实工作。设立了镇事业单位改革办公室,配备了五名工作人员,并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日程安排表,将改革工作落实到了人,细化到了天,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在改革工作期间,充分利用宣传媒体,以标语、专栏、广播等多种形式,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政策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月日,我镇名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集中收听收看了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的改革动员大会,各改革指导组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各改革单位召开了动员会,并引导名参改对象撰写了自愿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实行一次性经济补偿的申请书或承诺书。三是形成改革合力。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经常过问、定期听取有关事业单位改革情况汇报,并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对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对于有关改革的重大方针、政策,坚持审慎、稳妥的原则,镇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坐镇改革办公室,共接待干部职工来电来访多人次,收集干部职工意见和建议多条,并一一作出了解答,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健康、平稳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二)、把握政策,理清改革思路。一是认真研究上级文件。我们组织镇党委成员、各改革指导组成员、各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试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领会了精神实质,消除了思想顾虑。二是深入开展调查摸底。我镇扎实抓好“两清、两测算、一公示”工作。①清理人员编制:通过反复清查核实干部职工的人事档案,在人事局的大力支持下确定我镇个单位共有改革对象人,其中已退休人;②清理单位财务:通过个“财产财务清理专班”和个“资产评估监督专班”清查帐目、核对实物、登记评估资产总额万元,债务万元,净资产万元。通过清理全面掌握了事业单位人、财、物状况;③测算工龄补偿金:经与市人事局核对参改对象的个人人事劳动档案、工资档案,除财政所外其他参改对象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额为万元;④测算保险金:除名已参保的退休人员外名未参保对象的保险费在市劳动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认真测算和核对,共应缴保险费万元(其中单位万元,个人万元),已缴万元(其中单位万元,个人万元),需补缴万元(其中单位万元,个人万元);通过“两清,两测算”并将公开公示贯穿工作始终,经全镇参改对像的认真核对无误后,初步理清了我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三是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根据省、市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文件精神,认真借鉴其他乡镇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实际,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改革形式、基本原则、范围对象、主要任务、时间步骤以及人员录聘用考核考试等做了全面、详尽、缜密的规定,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完整的政策依据,保障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攻克难关,突破改革关键。一是转换机制,锁定债务。本次改革的形式主要就是实行“两退”、“两建”,即单位退出事业编制序列,人员退出财政供养;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农村公益性服务体系。我们将参改单位的债权债务进行公示评议认定后,全部进行了锁定,并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对除财政所外的所有乡镇事业单位及其法人代表进行了注销。二是认真开展录聘用工作。录聘用工作关系到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容易引发各种矛盾

。我们在财政所与经管站合并人员和社会公益性服务人员的录聘用工作中,始终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实行“阳光操作”,考核考试结果及时进行张榜公示,录聘用工作顺利,名财政经管合并人员和名公益性服务人员顺利到位,并签订了录聘用协议。三是落实“两兑付、一解除”。改革工作最终能否落到实处,关键还是看事业单位能否顺利转制,人员能否与原单位解除人事

劳动关系。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我镇想千方设百计筹措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和养老保险金,先后向市财政借款万元,向财政经管上岗员借款万元,挪借干部职工工资多万元,顺利地支付了名参改对象万元的一次性经济补偿,为名参改对象办理了养老保险手续。除财政所名和经管站名上岗人员外名参改对象顺利签订了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协议。

三、思考与建议

一是关于事业单位人员分流安置问题。按照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企业下岗职工在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而目前在事业单位的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与事业单位解除人事或劳动关系的人员,对这些人员的自主就业、社会保障,上级有关部门也应联合制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

二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及其管理问题。改革后以钱养事,是政府财政投入体制由化钱养人向化钱办事的重大改变,财政投入的出发点的变化,带来的是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职能方式的变革。而相对于改革后的乡镇事业单位而言,变养人为养事,带来的既是生存方式的转变,也是谋求单位和个人更大发展的重要契机。搞好以钱养事,建立健全“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新机制还需要不断探索。

三是乡镇事业单位的债权债务问题。乡镇事业单位存在的历史长、情况复杂,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债务包袱十分沉重,这些债务的主要构成有:经营不善形成的经营性债务、兴建办公场所或其他设施形成的建筑类债务、政府投入不够形成的欠资、欠发职工工资和欠银行贷款等等。这些债务的存在,必将成为了乡镇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一个拦路虎。如何化解这些债务,必须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要统一债权债务的处理政策,特别是对于非经营性的债务和个人债务(如欠发工资、个人垫资等),要采取适当和合理的方式,进行妥善解决,以巩固改革成果,维护社会稳定。

第16篇: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统计报表填报说明

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统计报表填报说明

一、填报说明

1.报表时点:SYCG01表中的所有人员、车辆情况均以2016年6月30日为时点单位实有情况填写,车辆及人员费用以2015年12月31日的时期数填写。SYCG02表中的车辆情况均以2016年6月30日为时点填写。电子表格的格式不允许改动。 2.报送时间:2016年9月26日前报送。 3.报送方式:

纸质版:经单位领导签字盖章的纸质版一份报送至区车改办。 电子版:与纸质版内容一致的电子表格(EXCEL格式)请通过邮件方式报送至邮箱:lin1188@163.com。附件文件名必须是本单位名称。

二、指标说明

(一)SYCG01表—事业单位公车改革车辆、人员及费用情况 1.单位详细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纸质版要求加盖单位公章。

审核要求:必须填写,不得少于4个汉字。

2.单位详细地址:指单位实际所处的详细地址,包括XX区XX街村门牌号。

审核要求:必须填写,不得少于8个汉字。

3.单位级别:填写范围为1正局级、2副局级、3处级(含副处级)、4科及科以下、5未定级。

1 审核要求:必须填写,不得超出填写范围。

4.单位性质:按单位经费来源情况填写,填写范围为1全额拨款、2差额拨款、3自收自支。该单位性质并非编办批准的按职能划分的事业单位类别(行政类、公益一类、公益二类、经营类)

审核要求:必须填写,不得超出填写范围。 5.上级单位名称:需填写本单位上级单位全称。

审核要求:必须填写。

6.主要负责人签字:必须填写,纸质版要求负责人手书。 联系电话:填写填表人的固定电话。

审核要求:必须填写,长度为8-20个数字,分机号以“-”隔断。 7.人员情况:必须填写,分别按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进行分类填写(公勤人员包括本单位正式在编的从事司机、物业、厨师等后勤工作的人员)。

审核要求:人员不得重复计算,人员合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

8.司勤人员:依据本单位实际工勤人员情况填报,其中司勤人员包括编制内有在编司勤人员,编外司勤人员包括聘用或劳务派遣的司勤人员情况。司勤人员指从事车辆调度、维修以及司机等工作的人员。

审核要求:司勤人员合计=在编司勤人员+编外司勤人员。 9.车辆情况:依据本单位实有车辆进行分类填写。

(1)一般公务用车:包括领导岗位保障车、机要通信车、应急保障车、老干部服务车、调研接待车和其他日常公务保障车;

(2)生产经营用车:包括各单位用于自身特定职责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或生产工具车辆(如新闻采访车、医疗医技车、残疾救助车、

2 农技服务车、抢险救灾车、道路巡查车、后勤运输车、院校通勤车等,一般车辆外观须有明显公务/作业标识),或基于交通运输为主的生产经营车辆(如旅游巴士、租赁小客车、物流运输车等);

(3)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是指搭载有固定不可拆卸的专业技术仪器设备,且外观有明显喷涂标志,用于本部门特种用途的专业车辆(如道路清障车、消防灭火车、垃圾清扫车、道路撒水车、农药喷播车、通信应急车等,通常为大中型车辆)。

审核要求:车辆合计=一般公务用车+生产经营用车+特种专业用车。其中:该表的车辆数要与SYCG02表中相对应的车辆数一致。 10.车辆费用合计:本单位依据实际发生的费用分类填写,包括车辆运行费(含保险费、燃料费和维修费)、租车费(含报销出租车票费用)、其他费用(含停车费、路桥费和其他车辆交通相关费用)。借用其他单位的车辆发生的费用也需计入。

审核要求:车辆费用合计=运行费+租车费+其他费用。 11.司机年度支出:单位依据情况填写2015年度支付全部司勤人员的工资、津补贴及相关福利费用。

12.车辆购臵摊销费用:单位依据SYCG02表中的车辆购臵款(含购臵税/元)填报。填报方法为累加02表所有车辆的该指标/10。 审核要求:要与SYCG02表中的车辆购臵款指标计算得出结果一致。

13.填表人:必须填写。 14.办公电话:必须填写。

15.移动电话:填写填表人的移动电话。

审核要求:必须填写,长度为11个数字。

3 16.传真电话: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审核要求:可以为空,如填写必须为8位数字。 17.电子邮箱: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审核要求:可以为空,如填写长度必须在6-40位之间。 18.填表日期:必须填写。

(二)SYCG02表—事业单位公车改革车辆情况明细

1.车牌号:不能重复,车牌号长度为最少为7位,且只能出现汉字英文及数字。2.品牌:不能为空。

3.排气量:非新能源车的排气量长度为4位,依据《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的排量填写。新能源车的排气量不用填

4.车型:不能为空,填写范围为:01轿车、02旅行车、03大客车、04越野车、05货车、99其他。

5.使用性质:不能为空,填写范围为:1一般公务用车;2生产经营用车;3特种专业技术用车。

6.车辆购臵款:小于1000,0000元,需填写整数,计量单位为元。 7.购臵时间:不能为空,只填写到XXXX年XX月即可,格式举例为2000.06。

8.已行驶里程数:小于1000000公里,需填写整数,计量单位为公里。

9.是否新能源车:不能为空,填写范围为:1是、2否。

第17篇:环保系统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实施方案 上报

渭南市环境

关于上报公车改革实施方案的请示

市环保局:

根据渭南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的通知》(渭车改发[2018]2号)和《关于印发的通知》(渭车改发[2018]3号)相关规定和要求,经我单位XX会议研究同意,现将我单位的公车改革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为

科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

环境保护局,编办批复事业编制

人,实有人员

人,其中:编内 人,编外列支

人。(详见附件1)

二、参改人员情况

本单位参改人员共计 人,其中:正科级 人,副科级 人,科员及以下

人,全部采取报销公务交通费用的方式参加车改。(详见附件2)

三、车辆保留与取消情况

我单位改革前现有车辆

辆,改革后保留车辆数

辆,其

- 12

附件6:事业单位车改情况统计测算表 附件7:保留车辆使用管理规定 附件8:报销公务交通费用的具体办法

2018年7月19日渭南市

第18篇:事业单位车补最新消息广西公车改革最新消息

事业单位车补最新消息-广西公车改

革最新消息

公车改革最新消息:多个部委发放车补

多个部委发放车补 打车加油费用自理

2016年12月31日是中央机关单位公车改革的 “大限”:按照2016年7月17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的要求,去年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力争基本完成公车改革。昨日,记者采访了民政部、卫计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土资源部、环保部等近10个中央机关单位,多数单位车改方案已基本到位,个别单位公车改革方案还在报批中。

昨日,国土资源部、民政部相关工

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其车改方案已基本完成,并已从去年12月起拿到了车补。

卫计委宣传司一位副司长对记者表示,卫计委已经按要求完成公车改革。该副司长强调,卫计委前几年就已经取消了司局级及以下干部的公务配车,不少司局级干部早已经乘坐地铁上下班。至于车补的发放步骤、发放标准等,则按照国家标准统一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主任颜江瑛表示,早在xx年左右,也就是机构改革前,原国家药监局就已经被列入首批中央机关车改试点。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后,食药监总局就取消了副部级以下公务员的配车。

环保部也是首批中央机关车改试点之一。环保部财务司相关官员表示,环保部的车改早已启动,“早就没什么车了”,目前,环保部只有副部级以上的现任官员、退休老部长以及送机要文件时

才有专车,副部级以下官员大多数时间都需要开私家车,或者打车上班。

一名政法系统的处级官员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司法机构的公车改革方案正在报批中,因此该机构尚未进行实质性车改,需要等报批后才能具体执行。一国家部委下属的国家局的处级官员也表示,他所在的单位公车改革方案也在报批中,现在正在封存公车。

如何发放车补?车补连同工资一并发放

公车改革方案确定的车补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由于该方案未明确指出,正局副局、正处副处之间的车补标准是否还会按正副职“划杠”,因此备受关注。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杨岳对记者表示,在车补方面,正局级、副局级都是1300元,正处级与副处级都是800元,没有区别。也就是说,中央机关单位的车补标准并未按正副职“划

杠”。

此外,杭州车改采用了车补打入市民卡的方式,不能提现。中央机关单位的车补,会不会也采用类似“不能提现”的设计?此前该问题也是关注焦点之一。

受访的民政部、卫计委、国土资源部等国家部委工作人员均表示,车补列入了“工资条”中,连同工资一并发放。一直关注车改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记者说,车补连同工资一并发放有利于车改顺利推进,“车补使用的自由度高一点更好”。

公务出行如何解决?打车、加油费一律自理

杭州、温州等此前试点车改的地方省市,车改后多成立了公车服务中心,满足公务出行需求。但受访的国家部委工作人员均未提及“公车服务中心”这样的改革思路。车改后的普通公务出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驾驶个人车辆。而且打车费、加油费一律“自理”,不予报销。

“现在外出,不管是去调研还是去中南海开会,都没有专车了。”一国家部委局级官员对记者说,“我们的同事去企业调研都是自己打车去。”据其介绍,其所在的机关车改已基本完成,去年12月起已开始领取车补,因此公务外出的打车费或者加油费一律“自理”,都不能报销。

上述说法得到国土资源部一工作人员的印证。该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国土资源部已取消了一般公务用车,司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已按月领取车补,所以公务出行或打车或乘坐公交地铁,不论打车费还是加油费均不报销。

车改后公车如何处理?民政部等部委公车已上交

昨日,民政部一位处级干部说,民政部目前司局级及以下干部都没有公车,之前配备的专车都已上交至国务院资产管理部门。“国务院都是有明细的,没上交齐不可以发放车补。”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杨

岳昨日表示,民政部的公务用车已于去年12月中旬上交,据她了解,上交的公车会由国务院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拍卖。

上交公车后才允许发放车补,其他国家部委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谈到了这一“硬性规定”。

一国家部委的处级官员称,一般来说,需要所有公车都经过封存和拍卖等正常程序后,车补才会发放。他所在单位的公车改革方案还在报批中,因此还没有拿到车补。不过,现阶段单位已开始封存公车。

按照公车改革方案的要求,所有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由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统一规范处置”,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将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然后以评估价作为处置基准价,采取公开拍卖等方式进行公开处置,处置结果向社会公开。

车补够不够花?不同部门人员反应不一

对于现行车补标准“司局级每人每

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受访的国家部委工作人员评价不一。

环保部是公车改革的最早一批试点部委之一。环保部某司级官员对记者说,此前由于车补标准较低,司局级每人每月仅600元。此番涨到1300元,该官员表示,现在会好一点。

民政部上述处级官员对记者说,车改前没有车补,外出打车等费用不能报销,现在每个月有800元车补。

但上述一国家部委处级官员认为,不同部门公务出行量、用车量不尽相同,车补标准不能一刀切。

叶青认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并未“一刀切”,“中央车改方案规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公务交通补贴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单位统筹部分,协调部门、岗位之间的不平衡”。2016出租车改革最新消息

2016出租车改革最新消息

交通部:出租改革将有突破 鼓励

多样化约车服务

记者15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交通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日前出台,在综合交通运输体制、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收费公路体制、现代运输服务等领域的改革将取得突破。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收费公路、出租车等问题,意见都有提及。

《意见》提出,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深化大部制改革,提速“大交通”的形成;完善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负面清单,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施行 “黑名单”制度;深化收费公路改革,政府投资的收费公路实行收支两条线,改革收费公路通行费率形成机制,实现通行费率与营运服务水平等挂钩。

对于收费公路问题,意见提出“大胆破冰,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投资的收费公路实行收支两条线”。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多元化的出行需求,按照使用者付费、债务风险可控等原则,完善收费公路发展机制。

意见明确,要制定收费公路改革方案,加快推进《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改革收费公路管理模式,对政府投资的收费公路实行收支两条线,通行费收支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对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及社会资本全额投资建设的经营性高速公路,实行特许经营。改革收费公路通行费率形成机制,实现通行费率与营运服务水平等挂钩。完善收费公路信息公开制度。

在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方面,意见提出要“探索新机制,完善现代运输服务体系”。

对于普遍关心的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意见表示,要科学定位出租汽车服务,完善运力投放机制,科学调节出租汽车总量,推进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等方式配置出租汽车的车辆经营权。完善出租汽车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与公共交通合理的比价关系。加强对手机召车等新型服务模式的规范管理,鼓励发展多样化约车服务。推动出租汽车行业实行公司化、集约化经营和

员工制管理,进一步形成畅通有序的行业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

此外,意见还就统筹地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管理,加快形成“大交通”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加大综合交通运输改革探索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方向。

出租车改革:该跟与民争利的运营证说再见了

去年开始,多地发生的出租车停运、政策打压“专车服务”等反映出整个出租车行业的困境,亟待深化改革。各地和有关部门需清醒地认识到:出租车行业垄断之源是政府有偿发放营运证,与民争利,过分插手甚至包办微观市场。

自1988年深圳市实行出租汽车经营权(即营运证)有偿使用制以来,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相继效仿了这一办法。1993年制定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经营权有偿出让和转让的若干规定》,明确在全国推行出租车经营权有偿转让。1998年施行的《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

规定,城市的出租汽车经营权可以

实行有偿出让和转让,为地方政府政策落地提供了政策支持。

然而,有关部门随后发现有偿营运证的政策弊大于利。xx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81号文,要求对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进行专项清理整顿。所有城市一律不得新出台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政策。

如此一来,地方政府部门傻眼了。再想卖证来增加市场容量,政策不允许;若不卖证直接投放出租车,对现有的花了几十万元持有营运证的出租车似乎又是“不公”。于是,有的城市找到了变通的方法,委托国有企业经营。例如,合肥市即委托江淮汽车集团成立了和瑞出租公司。然而投放的出租车数量极为有限,杯水车薪,供需矛盾依旧难解。

需要看到,营运证是出租车市场发展之初孕育起来的一个“怪胎”,除了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外,就难见其他好处了。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保障相关服务质量之名,限制营运证的发放,令合法上

路的出租车数量多年来“原地踏步”,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城市几家大的出租车公司垄断市场的现状,出租车市场供需矛盾日益严重,加剧了百姓“出行难”,导致司机服务差。

与此同时,价格居高不下的营运证,成了政府可支配的稀缺资源,为权力寻租制造了土壤,更为“黑车”等非法营运提供了空间。更为人诟病的是,地方政府部门出让营运证,实际上是找到了堂而皇之与民争利的“法规借口”。很显然,几十万元的营运证必然增加运营方负担,最终将转嫁到市民或乘客的身上。

目前,无论是出租公司自主经营,还是挂靠经营,营运证都是靠“烧钱”得来的。先是公司从政府手中花大价钱拍来营运证,公司聘请或转租给一般司机经营。司机缴纳的“份子钱”,其实就是无力一下子付清动辄几十万元的营运证费用而向公司按月支付的本息。即便是国企经营的出租公司,其司机也一样要

交“份子钱”。因此,出租车公司从此成了空手套白狼的“寡头”,而驾驶员则成了跑街卖命的“骆驼祥子”。

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出租车市场,市场化的步伐却远远滞后于其他行业,没有真正建立起自由、公平的市场化体系,可以说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营运证。地方政府部门在出卖营运证的当初,只看到了“眼前利”,却忽视了政府“包办”的隐患,造成如今骑虎难下的局面。

市场的开放是不可阻挡的,市场化改革的大潮是不能倒退的。地方政府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才是出租车行业发展的正道。当前,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面临诸多复杂问题,地方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多元的公共交通新业态,降低准入门槛、放松数量限制,一切让渡给市场,学会“放手”。

同时,改革更要牵好“牛鼻子”,这个牛鼻子就是营运证。把历史遗留问题

解决好,其他困难就迎刃而解了。政府可通过回购营运证、政府补贴等方式,让新老出租车回归同一起跑线,形成良性竞争。

在大力倡导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今天,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做减法”,戒掉与民争利,摈除不必要的事前审批。出租车行业作为垄断业态的“老大难”,该跟运营证说再见了。公车改革最新消息:首批中央公车全部溢价拍出

公车改革最新消息2016:首批106辆中央公车全部溢价拍出 总成交价660万元

本轮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取消的首批10 6辆公车,25日在北京郊区的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起槌拍卖。记者在现场看到,106辆公车全部拍出,没有一辆流拍。

据此次拍卖的组织方———北京中拓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统计,25日拍卖的总成交价万元,高出总起拍价万元,平均溢价率%.高溢价率反映出公众对此

次拍卖的极大热情。

现场 252号竞拍者抢下“首尾”两车

下午1时30分左右,拍卖开始。一辆xx年的帕萨特轿车一上场就引来激烈竞价,从起拍价万元,一路被叫到6万元。最后,252号竞拍者以61000元的价格拔得头筹,场上响起热烈掌声。

拍卖的另一个高潮在最后。这是一辆xx年的黑色奥迪轿车,起拍价15万元。仍是252号竞拍者最终以20万元拍得这辆车。这位竞拍者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表示竞拍两辆车更多的是为了纪念“公车首拍”这一历史性事件。

“车王”21万元成交

记者发现,拍卖会上拍出的第一辆车是跑了近24万公里的黑色帕萨特。这辆中型轿车于xx年9月登记注册,起拍价为万元,成交价为万元。作为压轴,此次颇受关注的“最高起拍价”为15万元的奥迪A6,最终以20万元拍出。而此次拍卖的“车王”头衔由一辆丰田小型普

客摘得,这辆登记于xx 年2月的车起拍价为9万元,最终以21万元成交,溢价率高达133%.

所有车辆成交价都当场确定。据拍卖公司负责人介绍,参与竞价的有的是个人,有的是二手车交易公司作为代理参拍,但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拍卖的最终结果都是现场最终敲定。

中拓公司在开拍前向社会公布了拍卖时间和拍卖车辆信息,并提前两天对106辆公车作了预展,每辆车上都贴有该车的“身份证”,内容包括起拍价、厂牌型号、登记日期、表显里程,甚至是漆面检查结果、痕迹查勘结果等一般二手车市场难以提供的信息,以便竞拍人详细了解车况。

处置全程接受审计

前来现场监督的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资产管理司副司长徐永胜对记者表示,此次拍卖他最关心两件事:一是整个拍卖过程能否确保依法合规,公开透明;二是结果能否避免国有资产被贱卖、

甩卖。“从现场看,人们的参与度很高,说明竞价充分,这两个目的应该都达到了。”

据20 14年7月出台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处置公务用车所得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全部上缴中央国库。

徐永胜介绍,车辆处置全过程都在接受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处置结果也及时向社会公布。整个资金流向将受到多重监督,除了中央公车改革领导小组对拍卖资金监督审计外,媒体、公众对资金的流向也在监督,审计部门还可以对这笔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因此,很难想象谁能在这笔钱上动手脚。2016公车改革最新消息企业和事业单位车补如何发

2016公车改革最新消息:企业和事业单位车补如何发?

2016-05-10 16:35

来源: 会计网

导读: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正式启

动。根据意见要求,中央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在2016年年底前都会完成。那么,企业和事业单位车补如何发?

昨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近期,中央公车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中央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标志着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正式启动。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两个意见的落款时间均为2016年12月29日。据了解,涉及的各部门单位在今年1月已经收到了文件。调查发现,一些事业单位早就开始进行公车改革,有些甚至已经完成。对此,相关人士表示,在文件公布之前,很多工作已经开始进行,比如文件在制定过程中就征求了很多意见。不过,总体改革进行是在文件印发之后。

根据意见要求,中央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在2016年年底前都会完成。相关人士表示,由于企事业单位很多已经市

场化,其公车改革难度比党政机关要小一些,因此会进行得比较快,尤其是中央层面会进行得更快。

企业和事业单位车补如何发?

对于中央事业单位,公务交通费用报销额度及公务交通补贴标准,由主管部门根据取消车辆数量、运行成本和改革前交通费支出情况,在节支的前提下,按照不高于同地区、同级别机关相应层级公务员交通补贴标准的原则从严确定,不得既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又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央企则分为两类,对于央企负责人,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上限由有关部门综合考虑所属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需要、所在地党政机关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公务用车改革成本节支及薪酬制度改革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

对于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央企根据岗位特点和生产经营实际,在有关部门核定的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上限内,分档确定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每月按标准

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或按年度计算的补贴标准内据实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据了解,目前一些完成车改的中央事业单位,其普通员工交通补贴在几百元不等;一些央企的员工表示,之前公司一直有交通补贴。对此,有关专家表示,由于企业情况不一样,目前的标准只是一个定性的规定,没有涉及具体金额的定量标准。接下来,中央企业的车补标准会由其主管部门,如国资委、财政部等研究具体的方案。对于之前有补贴的情况,在车改过程中也会规范。

第19篇:公车改革总结

公车改革总结

沈河区总工会推进公务用车改革的总结

公务用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内容繁杂的工作,更是和党风廉政建设等问题息息相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艰巨性。2012年3月份,根据区委、区政府对公务用车的改革制度,沈河区总工会根据要求,已经完成了对公务用车的改革。

一、前期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

公务用车改革是现阶段规范公车使用的必然要求。从前,党政机关对公务用车实行的是按照单位人员编制和配备标准,同时考虑部门职能 。

比账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公务用车社会化和交通费用货币化 在车改工作中,我们做到“政策公开、方案公开、结果公开”,并结合实际确定了4个基本原则:一是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原则;二是保证工作需要,不能影响公务活动的原则;三是节约财政支出的原则;四是兼顾国家和个人的利益,有利于调动大多数干部职工积极性的原则。确定车改完成时间在2012年3月31日之前。

二、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办法

公务用车改革是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公车属于国有资产的范畴,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资产,实行公务用车改革,建立健全公务用车制度,加强公务用车实物和财务的管理,可以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是加快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截至3月31日,区总工会的三辆公务用车:辽a hf87

3、辽a bp531和辽a jh226已经根据的相关要求完成了车改。辽a hf873根据拍卖标准,拍卖给个人,另外两辆公务用车已经上交。 区总工会对于违反相关车改政策的人和事一律从严处理。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区总工会决定明确交通补贴费使用范围,严明工作纪律。区委、区政府在公务用车改革试行办法中明确了有关纪律规定,区纪委也制定了相关的纪律。凡领取了交通补贴费的领导干部从车改方案执行当月起,在市区内的一切公务活动需用交通工具的,其费用一律由个人支付,区纪委、监察局也制定了相应的《公务用车改革纪律规定》,对违反规定擅自购买、配备公务用车,一律没收上缴;领取公务交通费的所有人员,不准向管理服务对象借用车辆或接受赠车;不准利用职权和工作关系找管理服务对象无偿添加油料,获取车辆配件以及报销交通费用等涉及个人的费用;不准擅自提高或巧立名目变相提高公务交通费的发放标准;享受公务交通补贴的所有干部,不准为节约交通补助费用而延误、影响正常公务活动的开展。 范文二:揭秘公车改革“回潮”症结 补贴标准不合理引质疑

黑龙江省大庆市于1998年2月启动公车改革。根据货币化补贴方案,按级别发放车补,部分公车留用。处级干部每月补贴1500元、副处级1200元、正科级150元、副科级120元。 经历当年车改的知情人士透露,部分科级干部对补贴方案抵触情绪较大,毕竟在基层,科级干部业务多,平时出门相对也多一些,但拿的车补却少得多,他们质疑:为什么处级干部车补是科级干部的10倍?是按什么标准测算的?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车改在实际推行中,出现有的部门改了,有的部门没改,干部车补与公车使用并存的局面,最终改革难以推进,甚至叫停。

2008年4月,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正式启动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区直机关、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的公车和领导干部用车,都在改革范围之内。

记者了解到,在弓长岭区车改补贴方案中,区委、区政府正职每年8万元,区人大、政协正职每年6.5万元,区人大、政协副职每年4.5万元,享受副县级待遇的领导、区长助理每年4万元。正科级分为四类:每年2.6万元至1万元不等;副科级分两类:每年6000元和5000元。机关普通公务员的差旅费补贴标准,从原来每年每人1100元提高到1600元。 然而,弓长岭的公车货币化改革仅仅实施一年零三个月,就因群众对高额车补反映强烈而被叫停。

专家表示,从上述车改案例中不难看出,实行货币化补贴的车改,必须制定科学的标准,充分考虑当地百姓的收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否则会引发较大争议,也很难取得成功。 缺乏制度设计致人走政息

湖北省老河口市十几年前开始探索公车改革,曾率先在仙人渡镇试点,改革范围不断扩大,逐步成熟完善,除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公检法机关仍保留134辆公车外,全市取消了200多辆公车。2003年基本完成改革难度最大的公车拍卖,曾被称为“一步到位的车改”。 然而,在市纪委一些负责人的职务相继发生调整后,曾被看好的车改逐步变味。两三年过后,又是满街公车,车改以“回潮”告终。

老河口市纪委一位曾参与推动车改的干部说,对于车改,往往是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抵触情绪大,其他班子成员拥护的较多。职务消费货币化对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权力形成了最直接的冲击,一些人怕失去了职务消费的审批权,管不住班子成员,因此往往以种种借口敷衍。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一位专家表示,分析老河口这一案例可以发现,对于车改来说,更高层面的制度设计和政策统筹非常重要。否则,改革试点很可能会因人事调整等原因受挫、回潮。

财政压力大导致试而难推

北京市从2001年起,在部分乡镇试行货币化车改。据了解,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探索采取“缩减公车数量、发放货币化交通补贴”等车改措施,参与车改的干部,依据级别得到每月1000元至2000元数额不等的车补。西红门镇车改实施三年后,机关车辆由原来的30多辆削减到6辆,相关费用大幅下降。

据了解,2004年前后,北京市进一步推进基层党政机关公车试点改革。截至2006年,共有6个乡镇级公车改革试点采取了货币化补贴的车改形式。

然而,后来北京车改试点逐渐归于“沉寂”。北京市纪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车改革工作一直在进行,但试点乡镇的车改已中止。据介绍,北京市公职人员数量多,担心货币化补贴式车改带来巨大财政压力是“未扩大试点”的重要原因之一。专家表示,“谁改革谁吃亏”的现象,是不少试点改革受挫的重要原因。

当然,公众对公车改革寄予厚望,一些试点地区也在探索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目前急需对此进行总结,在更高层面上推出全面而系统的公车改革方案。(据《半月谈》) 范文三:揭秘公车改革“回潮”症结 揭秘公车改革“回潮”症结 作者:姜敏 俞俭 闫甲佳

来源:《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3年第07期 补贴标准不合理引质疑

黑龙江省大庆市于1998年2月启动公车改革。根据货币化补贴方案,按级别发放车补,部分公车留用。处级干部每月补贴1500元、副处级1200元、正科级150元、副科级120元。 经历当年车改的知情人士透露,部分科级干部对补贴方案抵触情绪较大,毕竟在基层,科级干部业务多,平时出门相对也多一些,但拿的车补却少得多,他们质疑:为什么处级干部车补是科级干部的10倍?是按什么标准测算的?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车改在实际推行中,出现有的部门改了,有的部门没改,干部车补与公车使用并存的局面,最终改革难以推进,甚至叫停。

2008年4月,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正式启动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区直机关、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的公车和领导干部用车,都在改革范围之内。

记者了解到,在弓长岭区车改补贴方案中,区委、区政府正职每年8万元,区人大、政协正职每年6.5万元,区人大、政协副职每年4.5万元,享受副县级待遇的领导、区长助理每年4万元。正科级分为四类:每年2.6万元至1万元不等;副科级分两类:每年6000元和5000元。机关普通公务员的差旅费补贴标准,从原来每年每人1100元提高到1600元。 然而,弓长岭的公车货币化改革仅仅实施一年零三个月,就因群众对高额车补反映强烈而被叫停。

专家表示,从上述车改案例中不难看出,实行货币化补贴的车改,必须制定科学的标准,充分考虑当地百姓的收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否则会引发较大争议,也很难取得成功。 缺乏制度设计致人走政息

湖北省老河口市十几年前开始探索公车改革,曾率先在仙人渡镇试点,改革范围不断扩大,逐步成熟完善,除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公检法机关仍保留134辆公车外,全市取消了200多辆公车。2003年基本完成改革难度最大的公车拍卖,曾被称为“一步到位的车改”。 然而,在市纪委一些负责人的职务相继发生调整后,曾被看好的车改逐步变味。两三年过后,又是满街公车,车改以“回潮”告终。

老河口市纪委一位曾参与推动车改的干部说,对于车改,往往是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抵触情绪大,其他班子成员拥护的较多。职务消费货币化对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权力形成了最直接的冲击,一些人怕失去了职务消费的审批权,管不住班子成员,因此往往以种种借口敷衍。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一位专家表示,分析老河口这一案例可以发现,对于车改来说,更高层面的制度设计和政策统筹非常重要。否则,改革试点很可能会因人事调整等原因受挫、回潮。

财政压力大导致试而难推

北京市从2001年起,在部分乡镇试行货币化车改。据了解,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探索采取“缩减公车数量、发放货币化交通补贴”等车改措施,参与车改的干部,依据级别得到每月1000元至2000元数额不等的车补。西红门镇车改实施三年后,机关车辆由原来的30多辆削减到6辆,相关费用大幅下降。

据了解,2004年前后,北京市进一步推进基层党政机关公车试点改革。截至2006年,共有6个乡镇级公车改革试点采取了货币化补贴的车改形式。

然而,后来北京车改试点逐渐归于“沉寂”。北京市纪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车改革工作一直在进行,但试点乡镇的车改已中止。据介绍,北京市公职人员数量多,担心货币化补贴式车改带来巨大财政压力是“未扩大试点”的重要原因之一。专家表示,“谁改革谁吃亏”的现象,是不少试点改革受挫的重要原因。

当然,公众对公车改革寄予厚望,一些试点地区也在探索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目前急需对此进行总结,在更高层面上推出全面而系统的公车改革方案。(据《半月谈》) 范文五:20140719公车改革

20140719公车改革,“一把手”当先从自身改起

按照新方案,我国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然而在现实中,无论是不久前的江西新余、广东深圳车改,还是之前的山东威海、浙江杭州车改,“一把手”以及以“一把手”为中心的领导层始终游离于公车改革之外。公车改革是自上而下、统一部署的改革,当四大班子的领导只改别人,不改自己“蔚然成风”,必然遭到或明或暗的抵触,公车改革终将难以为继。

“一把手”抵制改革的表面原因都是“市(县)领导是省管(市管)干部,如何改革要看省里(市里)统一安排”,理由充分且符合我国组织管理的一般原则。但改革的效力与合法性总是存在一定瑕疵,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区,新的制度还在构建酝酿当中,怎能因为原有的制度惯性而止步不前?深层原因在于损及到了自身利益,车改涉及到了已有资源的分配,危及到了有权推进改革的人的地位显示和资源优先分配,便抵制自身改革,表面原因也就成了一个借口罢了。

享受配车待遇的多是厅局级以上官员,车改触及的是他们的切身利益,若是他们暗箱抵制,公车改革自然不会有突破。因此公车改革,“一把手”当从自身改起。一应用科技力量,用电子监控所有公务用车,监控机构不受当地政府领导,直接向上级负责,网上也可公开查询记录,让百姓评一评哪位领导最公仆;二应用制度力量,加强行政内部监督与社会外部监督,严格按照规定,对领导乱用公车现象加强执法力度,一经发现严惩不贷;三应用意志力量,“一把手”以及以“一把手”为中心的领导层要找准自身定位,科学确定本人在车改全局中的角色与职责,从自身改起,不断为公车改革披荆斩棘。 范文六: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

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选定**个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我院作为***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医院,虽然不是试点单位,但作为公立医院,从管理、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等方面也在尝试、探索,寻求新发展。现将该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对口支援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我院于****年*月*日与***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根据该协议,***医院派出一名挂职副院长,负责双方的沟通和协调,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帮助我院重点科室-心内科提高技术水平。****年里,***医院*名高年资主治医师 对我院神经内科疾病治理进行指导。我院派去尽**名医务人员前往***医院免费进修和培训。目前,***医院与我院均按照协议积极工作,争取早日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二、积极开展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

我院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指导中心-***医院开展了对口帮扶,实施了双向转诊,截止****年**月底,共有*名社区居民前往指导中心完善相关检查。同时我院在****年开展农村巡诊医疗工作,包括以下内容:*、选派有三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每周下乡巡诊,将特困户、养老院老人等作为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医疗服务。*、定期开展义诊宣传一次,深入村组院落,为群众送医送药。*、与乡卫生院、村卫生所联络,积极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农村合作医疗转诊制度。*、免费接收农村卫生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对其开展业务培训、手术带教、病例讨论、查房会诊等,通过传授专业学术知识,提高农村医务人员业务技能。

三、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公开。

***市卫生局医管科对我院相关工作已进行了指导。我院正与保险公司商议参加医责险的相关事宜。其他监督机制尚未引入。

****年我院在信息公开方面投入较大,投资了**万元安装了户内、户外显示屏,投资**万元安装了窗口服务满意度评价器。充分利用电子屏、公示栏、药品监督牌、医德医风监督牌、意见箱等途径开展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

四、推进常见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把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内容详细化、规范化、程序化,做到步步明晰,步步有据可依。我院作为综合性二级乙等医院、分科少,引入临床路劲是一项大的挑战,****年来,我院医务科从单病种入手,选择了**种我院常见病,试行临床路径管理。**个病种覆盖了*个专业,涉及*个科室,目前该项工作刚刚起步,变异率、入组率正在统计中。

五、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年*月,我院聘用一批护士,充实了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目前,我院已与***医院建立对口支援,计划选定我院内科护理单元,作为示范,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院护理部将从建章立制入手,通过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改进护理服务,丰富工作内涵,充实护理人员队伍,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六、医院信息化建设

今年,我院在原有his系统的基础上,投资**万元,安装了检验网络系统、体检网络系统、病历首页网上直报系统、出生证明网上直报系统等系统,在山西卫生信息网建立信息平台,公布医疗服务信息,按时进行卫生网络直报。院领导对信息工作高度重视,为信息科配备人员、设备,指定专人负责。医院有意向开展电子病历,但由于资金紧张,尚未开展。

七、推广预约诊疗服务

根据卫生局要求,我院及时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设定了预约电话,****年**月,我院安装了全国预约挂号系统,开通了网上预约挂号。

八、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

多年来,我院坚持执行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制度,互认项目包括检验、影像、病理等**余项,本年度涉及患者约****人次。

九、积极优化诊疗流程,改善就医环境。

今年,我院投资*万元改造出入院结算处,扩大了结算窗口面积,方便患者。****年*月,我院使用国债专项资金改扩建妇产科、普外科,重新装修了骨科、内科、监护室,改善了就医环境,优化诊疗流程。

****年里,我院将继续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努力让群众看好病,以优质服务保障群众健康。 范文七: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

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选定**个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我院作为***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医院,虽然不是试点单位,但作为公立医院,从管理、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等方面也在尝试、探索,寻求新发展。现将该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对口支援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我院于****年*月*日与***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根据该协议,***医院派出一名挂职副院长,负责双方的沟通和协调,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帮助我院重点科室-心内科提高技术水平。****年里,***医院*名高年资主治医师 对我院神经内科疾病治理进行指导。我院派去尽**名医务人员前往***医院免费进修和培训。目前,***医院与我院均按照协议积极工作,争取早日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二、积极开展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

我院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指导中心-***医院开展了对口帮扶,实施了双向转诊,截止****年**月底,共有*名社区居民前往指导中心完善相关检查。同时我院在****年开展农村巡诊医疗工作,包括以下内容:*、选派有三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每周下乡巡诊,将特困户、养老院老人等作为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医疗服务。*、定期开展义诊宣传一次,深入村组院落,为群众送医送药。*、与乡卫生院、村卫生所联络,积极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农村合作医疗转诊制度。*、免费接收农村卫生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对其开展业务培训、手术带教、病例讨论、查房会诊等,通过传授专业学术知识,提高农村医务人员业务技能。

三、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公开。

***市卫生局医管科对我院相关工作已进行了指导。我院正与保险公司商议参加医责险的相关事宜。其他监督机制尚未引入。 ****年我院在信息公开方面投入较大,投资了**万元安装了户内、户外显示屏,投资**万元安装了窗口服务满意度评价器。充分利用电子屏、公示栏、药品监督牌、医德医风监督牌、意见箱等途径开展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

四、推进常见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把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内容详细化、规范化、程序化,做到步步明晰,步步有据可依。我院作为综合性二级乙等医院、分科少,引入临床路劲是一项大的挑战,****年来,我院医务科从单病种入手,选择了**种我院常见病,试行临床路径管理。**个病种覆盖了*个专业,涉及*个科室,目前该项工作刚刚起步,变异率、入组率正在统计中。

五、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年*月,我院聘用一批护士,充实了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目前,我院已与***医院建立对口支援,计划选定我院内科护理单元,作为示范,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院护理部将从建章立制入手,通过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改进护理服务,丰富工作内涵,充实护理人员队伍,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六、医院信息化建设

今年,我院在原有his系统的基础上,投资**万元,安装了检验网络系统、体检网络系统、病历首页网上直报系统、出生证明网上直报系统等系统,在山西卫生信息网建立信息平台,公布医疗服务信息,按时进行卫生网络直报。院领导对信息工作高度重视,为信息科配备人员、设备,指定专人负责。医院有意向开展电子病历,但由于资金紧张,尚未开展。 范文八:公立医院改革总结

额尔古纳市人民医院2015年公立医院改革任务 完成情况

2015年我院积极推进上级下达的各项公立医院改革任务, 现将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院于2015年10月24日开始实施药品零差价,取消药品加成。

二、我院于今年9月与额市人保财险公司签订协议,为我院84名医护人员购买了医疗责任保险,共计费用每年6万余元。

三、完成2015年度本地区人才引进和培养规划任务。二级公立医院、苏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培训的人员不低于本单位编制内医技人员总数的20%,人员轮换周期不低于4个月。我院今年派出进修人员共13人:北京304医院1人,哈医大二院1人,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11人。同时今年我院接收拉布大林卫生服务站4人、黑山头卫生院4人、莫尔道嘎镇卫生院4人、室韦苏木中心卫生院2人到我院规范化培训。

四、我院已与黑山头卫生院结成对子,5月份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派出药剂科梁玉华主治医师、五官科田辉主治医师、放射科王凤伟主治医师进行为期一年的对口支援工作。

五、我院已全部完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定时上传业务数据,并确保上传数据完整、一致、准确、及时。

六、按照《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扎兰屯市等八个旗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的批复》(呼政字〔2015〕245号)的文件要求,2015年10月25日我院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即按一般性检查治疗项目、临床诊疗项目上浮20%,手术治疗上浮25%,大型医用设备检查类项目价格下调10%,中医医疗服务价格上浮50%的标准确定医疗服务价格。额尔古纳市人民医院 2015年12月10日

范文九:公立医院改革总结 XX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总结

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紧密结合XX区卫生工作实际,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重点,以鼓励多元化办医为主要方向,以改革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取消了“以药补医”,辖区群众就医流程、就医质量、诊疗环境得到全方位提升,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发展充满活力,各项综合改革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改革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基本做法

(一)加强公立医院规划和调控。为了加强对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依据《XX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2011年-2015年)》,我们制订了XX区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功能定位。

(二)积极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自2012年1月起,全区9所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4个村卫生室都已全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统一配送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8月份我们成立了药品“三统一”结算中心,健全和完善了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供应机制,确保了药品正常供应和货款及时结算,推动了全区药品“三统一”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为使公立医院负责人始终坚持把注重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我们

建立了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院长管理考核办法。院长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规定履行管理职责,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科学界定院长的责权及奖惩方法,对院长实行年度考评,连续两次在全区排名最后一名,正职将调离原单位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副职就地免职,不得异地提拔使用,使院长管理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四)多元化办医格局成果显著。我区鼓励多元化办医,先后扶持和指导了XX人民医院、河滨中医医院的建立,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在机构准入、执业环境建设、规范医疗服务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两个高规格、有特色的民营医院现已与其他公立医院形成了很强的竞争态势,满足了周边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

(五)建立医院对口帮扶关系。为了响应卫生部提出的“城市医疗资源逐步向基层医疗机构转移”的号召,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XX人民医院与辖区9家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帮扶、协作关系。这项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推动了城乡医院人才、技术、管理纵向流动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综合医疗技术水平,改善了区内群众就医质量。

(六)继续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

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先进典型三个,认真开展了“我当一名患者”活动,切实改善了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提高了患者和社会满意度。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诸如经费投入不足,人员知识层次较低等问题。改革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但是由于医疗服务能力,民众健康质量等指标没有列入政府政绩考评体系,财政投入没有法律依据,卫生院人员工资没有全额拨付到位,绩效考核开展难度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加强实施人才强卫战略。首先要积极选派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培训、进修活动,完成好省卫生厅下达的培训任务。其次要进一步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用人机制,放宽吸引高素质的卫生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和人才梯队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提高XX区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二)健全财务管理。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公立医院财务审计。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采取有力措 施,以改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为己任,坚定不移地支持医改,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带来的成果,为推动全市卫生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范文十:公立医院改革总结

医院成立了“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制度职责,将单病种管理纳 入日常工作。我院目前有 8 个病种实行按病种收费,分别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部 分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单胎顺产接生,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按照河北省按病种收费病 种收费标准制定本院收费限额, 与相关科室签订协议, 严格要求各相关科室按文件要求执行, 对未达标科室按制度进行相应奖惩。 我院与**市人民医院达成对口支援协议, 按照协议精神, 每年由市医院派驻高年资医师 到我院进行支援,帮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培养各科专业人才。同时,我院也与县属六所 乡镇卫生院达成帮扶协议, 每年派驻高年资医师进行支援工作, 帮助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并免费接收卫生院派来进修人员,为其培养人才。在工作中,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对口支 援工作,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制度职责,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日常及 年度考核, 有效的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通过转诊卡等方式与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县域内外转率逐年下降。

一、改革前公务用车状况

公务用车改革前,全区61个部门(含公、检、法、工商、税务、医院、学校等),13个街道,拥有各种车辆1072辆。纳入这次车改的63个单位共有626辆车;专、兼职驾驶员103人,据统计每年财政负担公务用车费用1995万元(以2003年为例)。其中新车购置费500万元(与上年度相比呈增长趋势);车辆使用经费1495万元,平均每辆车每年耗资经费2.39万元(不含司勤人员经费)。

在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拥有公车是一种“待遇”,是 “地位”的象征;公车私用、购车攀比、车辆管理不统

一、车辆使用经费较大等问题。这些现象既不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同时又使财政负担较重,不利于本地区的建设和发展。至此公务用车管理、使用中的种种弊端已显露无遗。

二、公车改革的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全市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多年来形成的公车管理使用吃财政“大锅饭”的做法,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新机制。邓小平同志指出:“对于物质缺乏诱发的不正之风,非得依靠发展经济才能消除。对于体制弊病所滋生的腐败现象,非得深化改革才能治本。”公务用车改革势在必行。推进公务用车改革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党政机关改革、加快建立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勤政廉政建设、从源头和制度上遏制腐败的战略举措。推进公务用车改革使管理车辆专业化,使用车辆市场化,用车服务社会化,让职务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减少交通事故,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根本上杜绝“车轮腐败”,节约财政支出,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改革的方案及基本情况

我区的车改工作从今年6月份开始筹备,经过3个月的前期调查,9月上旬全面启动。至12月底,我区63个参改单位417辆公务车(除执法车、保留特殊用车等)拍卖成功,标志着我区车改工作已基本完成。

我区的公务用车改革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守成同志为组长的车改领导小组;并由区委副书记、区纪委书记、区车改领导小组副组长万素蓉同志带队赴外地考察。在借鉴了外地如上海、齐齐哈尔等市的先进经验,和本市高新区、青羊区的车改工作经验,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在算大账、算细账、算对比账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公务用车社会化和交通费用货币化。在具体改革实践中,把握了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一)界定范围和对象,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我区车改范围确定为全区区级机关各部门、各街道。公、检、法及市垂直领导的单位(含区属医院和区属学校)暂不纳入此范围。对象是参改单位的局级干部、科级干部、一般干部(其他人员)。公务用车改革前,用车的对象主要是局级领导,而公务用车改革后,享受车改补贴的除局级领导外,还包括参改单位局级以下的所有干部、职工。因此,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积极支持,参与车改,为顺利推进车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确定基本原则,明确实施步骤。

在车改工作中,我们做到“政策公开、方案公开、结果公开”,并结合我区实际确定了4个基本原则:一是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原则;二是保证工作需要,不能影响公务活动的原则;三是节约财政支出的原则;四是兼顾国家和个人的利益,有利于调动大多数干部职工积极性的原则。确定车改基本完成时间在2004年12月31日之前。

(三)深入调查掌握实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全区部门、街道63个参改单位涉及到626辆公车,情况各异,问题多样。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从6月份开始,就对全区车辆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摸底调查。对车辆的购买时间、使用状况、行车里程、费用支出、产权归属、人员配备等基本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包括改革范围、原则、补贴标准、车辆处置、纪律规定等在内的《成都市武侯区机关公务用车改革试行办法》的建议意见。此外,还先后召开了参改单位领导、车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听取意见;到部份参改单位听取意见,对车辆使用经费、人员经费进行抽样核算比对。经过反复研究、推敲、修改,最后形成了指导我区车改的指导性文件。

(四)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补贴标准。

补贴标准的确定,是广大干部职工关注的焦点,也是车改能否成功的核心要素,关键环节。在借鉴外省、市的经验,参考了我市高新、青羊的标准,根据各职级不同岗位,经过认真测算、反复比对、并结合我区的财力建议并报区委、区政府确定:局级正职每月1600元,副职每月1400元,调研员、助理调研员分别为实职的70%(即调研员1120元,助理调研员980元),科级正职为600元,科级副职500元,主任科员500元,副主任科员450元,一般干部(其他人员)每月也可领取补贴400元。

(五)面向社会公开拍卖,依法处置公务用车。

按照武委发[2004]61号文件精神,对全区所有参改车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拍卖。

参改单位所有车辆经公示后,由本单位车改领导小组确定参改车辆,并报区公务用车改革领导小组同意后,车改单位再次公示参改车辆和留用车辆。所有参改车辆经区公务用车改革办公室汇总后,由区国资办委托成都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规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依法对432辆车进行了价格认证(估价)。

区政府采购中心组织由专家、车改领导小组代表(由区委办、区组织部、区纪委、区监察局、区政府办、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物价局、区国资办等组成)共同组成的招标小组面向社会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公开招标拍卖机构。经过现场谈判,最终确定四川省嘉诚拍卖公司为中标公司。在招标过程中特邀请了武侯区公证处对招标全过程进行了公证。由区国资办委托中标公司嘉诚拍卖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拍卖我区参改的432辆公务用车。

拍卖公司依法、规范、公平、公正、公开地实施展示、拍卖。分别于2004年12月4日、

11、

18、25日和2005年5月28日组织实施了五场大型拍卖会,共有五千余人(次)参加竞买。参改的434辆车价格认证中心估价金额1423.04万元,每辆车平均价格为3.28万元。拍卖成交金额1860.244万元,每辆平均价格为4.286万元。

按评估价计算,434辆车共计增值额439.2万元,增值比例为30.86%。采取公开拍卖方式处置公务用车增强了国有资产处置的公开性,让民众更好地监督政府;专家认为此举增强了政府办事的透明度,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度;有利于阳光政府、规范化政府的建设,媒体争相报道,社会反响良好。

(六)明确交通补贴费使用范围,严明工作纪律。区委、区政府在公务用车改革试行办法中明确了有关纪律规定,区纪委也制定了相关的纪律。一是凡领取了交通补贴费的领导干部从车改方案执行当月起,在市区内的一切公务活动需用交通工具的,其费用一律由个人支付,二是因公出差到成都市各区(市)县以外,需乘火车、飞机、车、船等交通工具的,按《四川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规定》报销差旅费。区纪委、监察局也制定了相应的《公务用车改革纪律规定》,对违反规定擅自购买、配备公务用车,一律没收上缴;领取公务交通费的所有人员,不准向管理服务对象借用车辆或接受赠车;不准利用职权和工作关系找管理服务对象无偿添加油料,获取车辆配件以及报销交通费用等涉及个人的费用;任何单位不准擅自提高或巧立名目变相提高公务交通费的发放标准;享受公务交通补贴的所有干部,不准为节约交通补助费用而延误、影响正常公务活动的开展。

四、车改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决策。为适应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区委、区政府大胆突破传统观念,提出了实施公务用车改革的思路。

(二)领导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为保证车开工作顺利进行,由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车改工作动员大会,大会宣布了车改试行办法和车改纪律规定。使全区干部职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全区上下形成合力。为保证公车改革的公开、公正、公平,区委、区政府确定将全区参改的车辆面向社会公开拍卖。由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决策,整个车改工作积极、稳定地进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我区车改的成功,归功于市纪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业务上的指导。外出学习、考察、带回了先进的可借鉴的经验,在我们具体操作实践过程中,各级领导机关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四)车改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全区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各参改单位的积极配合分不开的。在车改的工作中,尤其是在后期评估、封存期间,正值年底各项工作繁忙时期,各参改单位的领导、干部职工非常理解、支持配合,使车辆在评估、拍卖阶段能够顺利、正常地进行,在时间短、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保证全区车改工作能够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要求,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

(五)车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车改办同志的辛勤工作。车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车改工作中,各负其责,各尽其职,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车改办同志在困难面前,不畏艰辛,加班加点,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了解每个单位的车辆状况,每辆车的状况,为了弄清一个单位甚至是一辆车的情况,往返几次,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正是有了这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才能确保车改工作顺利进行。

2016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最新方案:《意见》全文,具体详细内容南方财富网小编为你报道。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日前印发《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按照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总要求,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创新公务交通保障机制,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务活动出行实行社会化,采取报销公务交通费用、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或其他符合规定的社会化方式保障公务出行,从严配备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实现中央事业单位公务交通保障高效、费用节约、成本下降和管理规范。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6年上半年完成;各部门所属在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6年底前完成;京外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按属地化原则,与地方同步完成。

《意见》全文如下:

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40号)有关要求,现就推进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对规范中央事业单位职务待遇、节约成本、提高效能、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地方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具有先行示范作用。

事业单位行业类别众多,单位类型复杂,经费来源多样,人员身份不一,车辆规模庞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也尚在推进中,必须充分认识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复杂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确保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二、改革范围、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改革范围

单位范围为党中央、国务院直属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以下简称各部门)所属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人员范围为所有原符合公务用车配备条件的岗位和人员,目前按照报销公务交通费用保障公务出行的岗位和人员原则上维持现有方式。其中,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中央事业单位、中央企业所属事业单位可按照本意见要求实施改革,也可参照中央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关规定实施改革。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总要求,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创新公务交通保障机制,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务活动出行实行社会化,采取报销公务交通费用、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或其他符合规定的社会化方式保障公务出行,从严配备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实现中央事业单位公务交通保障高效、费用节约、成本下降和管理规范。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6年上半年完成;各部门所属在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6年底前完成;京外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按属地化原则,与地方同步完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厉行节约,保障高效。科学制定改革方案,各参改事业单位要对本单位公车改革节支情况进行详细测算,确保改革后公务交通费用支出低于改革前支出,不能因此增加财政预算支出;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中央事业单位公务出行特点的市场化交通保障机制,确保中央事业单位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工作不受影响。

2.坚持从严从紧,应改尽改。将应改单位和符合参改条件人员全部纳入改革范围,从严核定保留车辆,从紧确定公务交通费用报销额度或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开口子,不留后门,坚决避免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现象。

3.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根据中央事业单位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区分不同单位性质、岗位类别和人员身份,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不搞一刀切。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切实搞好与事业单位工资及财务管理制度等相关方面的统筹与衔接,确保新旧制度平稳过渡。

4.坚持统一部署,分级负责。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审核批复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各部门按照本意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强化主管部门主体责任,审核批复所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保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任务按期完成。

三、主要任务

(一)分类推进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4〕41号)有关规定实施改革,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离退休干部服务用车等车辆,在确保节支的前提下,对参改人员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通过社会化方式保障其公务活动出行。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新闻媒体单位本级管理的新闻记者可根据情况由单位确定选择领取补贴或实报实销公务交通费用。

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必要的业务用车等车辆,在确保本单位节支的前提下,对参改人员采取报销公务交通费用、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或其他符合规定的社会化方式等保障其公务活动出行。

已经试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中央事业单位,按照本意见进行规范。

(二)合理确定公务交通补贴或费用报销的范围、标准或额度

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公务交通补贴的标准、发放范围和方式及管理使用,按照中办发〔2014〕41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对参改人员实行以按规定报销公务交通费用为主的办法,个别特定岗位确需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的应从严从紧核定并报本单位所属的主管部门批准。公务交通费用报销额度及公务交通补贴标准,由主管部门根据取消车辆数量、运行成本和改革前交通费支出情况,在节支的前提下,按照不高于同地区、同级别机关相应层级公务员交通补贴标准的原则从严确定。不得既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又报销公务交通费用。严格按规定控制报销或发放人员范围,避免普遍发放交通补贴或允许限额报销的福利化改革倾向。建立公务交通费用报销总额度和公务交通补贴总数与所在单位规模增长相匹配的动态调整机制。

(三)从严核定保留车辆

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保留车辆,按照《关于做好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中车辆保留和处置工作的通知》(中车改办〔2014〕3号)有关规定核定。

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车改保留车辆,由主管部门核定并报财政部备案,同时按职责权限分系统分别抄送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备案。各部门机关本级的机关服务部门可保留1至2辆后勤服务用车。各部门所属其他事业单位可根据业务保障和专业技术活动工作实际,保留必要的医疗救护、新闻转播、科学考察、技术勘察、检疫检测、环卫清洁等特定功能的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必要的业务用车,保留的车辆要有预算,其中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必须长期搭载固定设备并进行标识化管理,不得在公车改革过程中新增车辆。与主管部门机关同城异地办公的可根据需要保留1辆工作用车,用于机要通信、应急等公务,但不得借车改名义新增车辆。

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中央管理领导干部,由各部门自行选择确定参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或维持原有公务交通保障方式。

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纳入改革范围,改革后原则上不再配备工作用车。原配有符合规定标准工作用车,确因工作需要保留,应当经本单位职代会或党委会同意,报主管部门批准;其本人不得再领取公务交通补贴或报销公务交通费用等。

(四)妥善安置司勤人员

中央事业单位可按照《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中妥善安置司勤人员的指导意见》有关政策,根据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做好司勤人员安置工作,不能简单推向社会,要立足内部消化,保障其合法权益,确保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五)规范处置取消车辆

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取消的车辆分别移交国管局、中直管理局,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涉及的车辆处置办法》规定程序进行统一规范处置。

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取消的车辆,由主管部门按照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严格履行资产处置审批手续后,委托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公开招标确定的评估、拍卖和解体机构,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进行处置。处置收入按事业单位有关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和核算。

四、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各部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组要统一负责部署和组织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正确把握改革方向,明确改革工作任务,督促落实到位;事业单位数量和人数众多的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行业实际,加强政策指导,要根据行业业务特点制定本行业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办法并报中央公车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各中央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明确专门机构人员,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本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

(二)认真制定实施方案

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按照本意见制定机关本级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于2016年2月底前报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经批准后执行。

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按照本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办法,在深入调研、全面摸底、细致测算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实际,认真制定本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包括本单位节支率详细测算情况),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各部门对所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批复完成后3个月内,将有关情况进行汇总,包括改革的工作安排、参改人员范围和数量、各类岗位和人员的改革方式、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或公务交通费用报销额度、保留车辆核定原则和数量、取消车辆处置方式和数量、司勤人员安置情况和改革节支情况等,报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三)严格保留车辆管理

中央事业单位应当对保留车辆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严格车辆使用管理程序,健全车辆日常使用登记和公示制度,经批准保留的车辆要严格用于规定用途。

(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中央事业单位要严肃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和公务用车管理使用纪律,不得变相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不得向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车辆,不得以各种名义占用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等定向化保障的车辆或长期租用车辆变相作为个人固定用车,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或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检察,及时受理群众举报,依法依纪查处违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政策和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审计部门要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情况进行监督,并将改革后保留车辆的配备及运行维护费、保留车辆经费支出、车辆处置情况等纳入日常和专项审计监督。各部门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本意见及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予以严肃处理。

到’,即坚持做到分类推进。按照中央直属事业单位、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两类,分别制定车改政策。坚持做到部门承担主体责任。文件强调行业主管部门在改革中应承担主体责任。坚持做到从客观情况出发制定政策。”

其中,中央事业单位车改意见明确,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离退休干部服务用车等车辆,在确保节支的前提下,对参改人员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通过社会化方式保障其公务活动出行。

对于中央企业公车改革,意见要求,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原则上通过配备公务用车保障履职需要;中央企业副职负责人可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公务交通保障方式。此外,还将取消为退休、离任或者调离本企业的人员配备的公务用车,不得为中央企业集团总部部门负责人及部门其他员工、非本企业人员等配备公车等。

意见还强调,中央事业单位要求车改过程中不得购置新车,中央企业若购置新车,商务型经营和业务用车价格不得超过38万元(不含购置税),轿车型不得超过18万元;不得既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又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此外,还将完善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程序,健全公务用车使用明细登记制度,确保每辆公务用车每次公务出行的详细信息有据可查,防止改革走样“开倒车”。谈到改革的效果预期,叶青评价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减少公车的浪费,那么党政机关这种节约是很明显,全国的车减少57%,减少一半还多,可以节约财政支出,由此也带来了政府和官员形象的重塑。国有企事业单位现有的体制机制,公车也是存在浪费的,一所大学里校长、书记有专车,有些处和部也有专车存在很大的浪费,取消专车发车补,很明显一点就是说,可以减少公车方面的浪费。

第20篇:公车改革讲话

公车改革讲话

篇1: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要求,我就财政局公务用车情况做以简单汇报:

我县**系统现有干部职工147名,其中正科级领导8名,副科级领导10名。现有公务用车10辆,年公务用车运行费用约为68万元左右。司机10名,全部为机关聘用人员,工资、养老保险等各项开支约为21万元。人员工资和运行费用两项合计为89万元,平均每辆车每年人工费用和运行费用总共耗费约为8.9万元。运行成本实在很高,加强公务用车改革势在必行。

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实行公务用车改革的单位,自发放个人公务交通费之日起,除经审批留用的执法执勤车辆外,在6月底前单位所有公务用车全部封存管理。借鉴省市经验,公开拍卖。

第二,根据我县的物价水平,综合考虑我县的状况,以及公务用车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个人公务交通费发放标准。

第三,要鼓励公务员个人购买小汽车。凡参加公务用车改革的县级部门、乡镇的科级以上领导(实职)干部,个人购买小汽车,县上可以给予一次性预领本人若干个月的公务交通费。

第四,要求全县特殊公务交通经费定额包干。根据各单

位、各部门编制人数,县上按在职人员每人每年定额包干拨给单位。节余留用,超支不补。经费用于单位特殊公务交通租用车辆,用于内部特殊岗位、特殊公务乘用公共交通工具的经费开支,用于执法、执勤车辆开支。

第五,要组建机关公务交通服务车队。为防止改革后出现公务用车保障脱节问题。我县有必要组建机关公务交通服务车队,承担车改单位必须的公务交通保障任务。 篇2:在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大会是**集团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昨天,我们拿出一天的时间,实地参观了在集团公司改革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今天上午,***煤矿、***煤矿、***新村、***铝业公司、***煤矿、***化肥厂、***实业公司、***三十七处八个单位介绍了经验。这些先进经验,体现出了很强的改革意识和发展意识,他们的做法值得在全公司加以推广。今天上午,王总等几位领导同志分别传达了集团公司董事局关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实施意见、关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人员分流安置的若干意见、关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国有资产处置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实施公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集团公司关于深化内部市场化运作的管理办法5个文件,这些文件既遵循了国家、省府一系列政策,又体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意志,凝聚了上上下下的智慧,是当前推进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同志们,***集团改革发展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我们能否加快项目建设,强化企业管理,提升发展速度,顺利推进改革,直接关系到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广大干部职工能否跟上全国全省奔小康的步伐。因此,在全国“两会”和集团公司“职代会”召开之后召开这次会议,目的就是共同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明确今后的思路目标,进一步解决“怎么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以便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动集团公司各项工作跨上新的台阶。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第一部分:统一思想,制定措施,加快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步伐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现在,我们几乎每次大会必讲形势,必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企业要改革、要发展,首先必须认清形势,找准差距,理清思路。要通过学习先进地区、先进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增强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从企业实际出发,理清思路,制定措施,形成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深刻学习上级历次重要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观念,树立机遇意识,增强改革发展的紧迫感从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到去年的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今年的全国全省人大、政协会议,都贯穿了同一个主题,即:抓住时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抓住机遇,用好政策,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从国家来说,战略机遇期大约是20年。但是,由于煤炭市场供求关系的逐步转化和国家主辅分离、关井破产政策的时限规定,真正属于我们的机遇期可能只有

三、五年时间。就煤炭市场来讲,20xx年底,由于投资的大幅拉动和能源的内在供求影响,国内部分地区出现了“电荒”、“煤荒”现象,煤炭产品供不应求,煤炭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据权威部门预计,今年国内社会用电量将比去年增长

7.8,国内主要用煤行业的煤炭需求量将超过14亿吨,煤炭仍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一是,在良好的市场预期下,各煤炭企业都在开足马力、加快生产;二是,在利益驱动下,前几年停产整顿的小煤矿正在逐步恢复生产;三是,国内新一轮的煤矿建设将在

三、五年内建成达产;四是,三峡工程水电机组陆续投产,西气东输工程即将竣工,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民经济对煤炭的依赖程度。综合上述因素,我判断,国内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大约只能维持三到五年的时间。就改革政策来讲,我们面临着两个大的机遇:一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这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给予国有企业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一项政策,但又是一个有时限的政策,优惠政策只执行到20xx年。二是资源枯竭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这是国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时期,对资源枯竭、资不抵债企业给予的一项特殊政策。最近,我们在省煤炭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对东部5省市的最后一批计划指标,使更多的困难单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甩掉包袱、获得新生。机遇稍纵即逝。各级组织、各个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增强改革发展的紧迫感,统一思想,乘势而上,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充分利用最近三到五年改革发展的大好环境和良好机遇,调整产业结构,深化内部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尽可能多地解决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使主业得到精干、辅业具备活力、机制得以

转换、职工安居乐业,从而为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企业集团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学习各地区各企业的先进经验,对比分析找差距,增强改革发展的危机感为开好这次会议,集团公司在春节以后专门组织了5次规模较大的考察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大家深感震动、深受启发。

篇3:在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部署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

部署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6月13日)

同志们:

这次部署培训会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有关政策和工作要求,推动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田志勇同志对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视,要求动员好,部署好,培训好,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取得实效。刚才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小组常务副组长、市政府办副主任马章平同志宣读了我市《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市财政局副局长吴振富同志对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有关政策进行解读,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根据中央精神、省委要求和×××市会议精神,我就全面推进我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公务用车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央、省委、×××市委对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高度重视。2009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有关文件,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进行部署,

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省部级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4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范围、原则、内容、方法步骤和有关政策等。4月25日,中央又召开全国两项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专项治理工作的任务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和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5月31日,全省召开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省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省纪委常委刘宏伟同志对我省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任务作了部署,对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具体要求、方法步骤和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讲解。×××市委、市政府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特别重视,6月10日,召开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部署培训会议,×××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市政府办副主任、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陆长彪同志部署了×××市《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市纪委副书记林浩云同志对《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作了重要讲话。

我们要从中央、省委和×××市委领导的重要讲话和对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中,充分认识中央、省委和×××市委对这项工作的高度关注,深刻认识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深刻认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对于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促进党政机关改进作风,落实厉行节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社会关注,要求很高,既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又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任务很艰巨。为此,大家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把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和我市市委部署上来,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认真落实《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按照省委和×××市委的统一部署,专项治理工作到今年底基本结束。现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今天会议后,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市直各单位要立即展开工作,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动员部署。按照省和×××市里的时间安排,我市要在年底前完成好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必须加快速度。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市直各单位要迅速行动起来,把中央、省、×××市和我市的政策精神传达到位,迅速成立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机构,组织专门的人员开展这项工作。这次专项

治理工作共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任务和要求,一定要尽快研究,尽快部署,对每个阶段工作都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提出落实措施,做到整体谋划、合理布局,任务具体、措施有力,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主动性。 二是抓重点,明确任务要求。中央、省和×××市里对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作了周密的部署,必须认真领会,全面贯彻。为着力解决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制度,进一步提高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必须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严格清理纠正公务用车的违规问题,严格按照新的车辆编制和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严格公务用车的日常使用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工作相互关联,同时展开。

在严格清理纠正方面,要把好三关:一是自查登记关。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公务用车逐辆如实登记自查,做到不遗漏、不隐瞒,彻底摸清车辆底数。这次专项治理,事业单位虽然不在治理的范围,但也要进行统计摸底,特别是卫生局、教育局等下属事业单位较多的部门,要做好对下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统计汇总工作。二是审查核实关。要组织力量对登记上报情况逐车进行核实甄别,不留空白、不留盲区,审查面必须达到100%。三是纠正处理关。要本着厉行节约、避免浪费的原则,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处理不符规定的车辆,对认定的违规车辆,逐车提出纠正处理意见。

在严格按新的车辆编制和标准配备公务用车方面,要根据中央、省委和×××市委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公务用车管理规定,明确公务用车的编制数量和配备标准。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我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不突破原有编制和配备标准的要求,明确新的编制和配备标准,重新核定车辆编制总数,严格控制公务用车总量,严格按照《规定》标准配备更新公务用车。在新编制和标准没有核定前,原则上暂停新增和更新公务车辆。

在严格公务用车日常使用管理方面,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严格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经费预算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公务用车,加强公务用车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和使用情况统计报告制度,逐步建立公务用车管理信息系统,切实避免公车私用,降低使用和维修保养成本。

三是把握政策界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准确把握中央、省和×××市里提出的一系列政策规定。一是注意把握好新老政策的衔接。对超编车的认定,原则上按原有编制标准;没有编制标准的,按新编制标准。对超标准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的认定,在中央两个《办法》下发前购置的车辆,依据原有配备标准;中央两个《办法》下发之后购置的车辆,依据新配备标准。在中央《实施意见》下发之日起至重新核定编制和配备标准之前,原则上暂停新购置车

《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工作汇报.doc》
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