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2023-02-27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基地单元建设工作汇报

基地单元建设工作汇报

为了更好的开展好基地单元的基地建设工作,使基地单元各个地区的烟叶生产上一个水平,管理上一个层次,我们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以稳定全站烟叶种植规模为目标,提高烟叶质量,彰显山地烟叶特色,严格控制总量,注重质量,确保烟农种烟效益,努力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发展和水平全面提升,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现将基地单元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地单元基本情况

基地单元辖区覆盖茅坪、红岩、农车、塔泥、洛塔、他砂、洗车、苗市、靛房共9个乡镇,76个行政村。茅坪基地单元下辖茅坪、农车、洛塔、洗车、他砂、坡脚6个烟组。基地单元队伍建设配备站长1名,副站长3名,综合管理员3名,烟叶技术员14名,其中本科生5名,大专生6名,高级工1名,中级工2名,经济员5名。

2011年茅坪基地单元计划种植烟叶面积1.85万亩,收购烟叶5.09万担,中上等烟比例达85%以上,上部烟比例控制在45%以内,等级合格率达85%以上。

二、当前主要工作措施

(一)、合理规划烟叶生产布局

根据近年来茅坪基地单元烟叶生产的实际情况,合理优化烟叶生产布局,以打造龙山烟叶品牌,发展优质山地特色烟叶为目标,选择气候适宜、病虫害发生率低、具有质量特色的烟叶种植区。

今年将县局分配的1.85万亩生产计划,合理进行分解,下达到各个乡镇、到村、到人,针对病虫害较多的种烟老区适当调减烟叶种植计划,大力推广轮作,种植绿肥,改善老区烟土的土壤结构。同时,稳定和发展烟叶新区,确保茅坪基地单元的烟叶质量特色。

(二)、加强育苗管理

全面实行两段式集约化育苗,对品种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分配。今年茅坪基地单元常规漂浮大棚共有77个,工场化温室大棚8个。

800米以下低海拔地区在2月15—17日全面完成播种工作,8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在2月18—20日全面完成播种工作。

针对育苗工作,制定了相关的绩效考核方案,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3月份将对每个大棚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县局,执行到位。

(三)加强政策宣传,落实烟农贷款工作

目前,我基地单元已全面完成第一阶段的烟农贷款工作,6个烟组共完成烟农贷款1.47万亩,其中茅坪完成4314亩,农车2404亩,洛塔3022亩,洗车1814亩,他砂715亩,坡脚2445亩。

(四)强化管理体系,提高烟叶工作执行力。以“四要”工作作风为抓手,改变从烟人员精神面貌。加强从烟人员作风建设,把“标准要高、节奏要快、状态要好、工作要实”的作为从烟人员工作准则,建立严格工作追踪制度,奖优罚劣,改变从烟人员的精神面貌,促使从烟员工很好地履行本职工作。

基地单元2011年3月5日

推荐第2篇:禁毒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汇报

禁毒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汇报

禁毒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汇报

禁毒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设于中学内,设电教室(200个座位)、展览厅(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展览面积300平方米)及大型活动场(与中学共用主席台和操场,可容纳3000人)各一个,于3月1日挂牌。基地由任顾问,担任主任,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高效的工作班子。该基地投入使用后,镇禁毒教育实现了现代化、系统化、经常化,成为禁毒教育文化的载体、禁毒教育活动的阵地、禁毒教育工作的依托,为全镇禁毒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现将相关工作开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以基地为载体,建设禁毒教育文化

吸毒不仅仅是一种医学现象或一种违法行为,也已成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当前一些年轻人被抓到在歌厅等场所集体吸毒,这其实已经变成了他们一种新的危险的娱乐方式、交友方式、解压方式,成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只有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用文化的载体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努力倡导健康的娱乐方式、正确的交友方式、阳光的解压方式,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我镇禁毒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场地和人才优势,调集精兵强将,在建设特色的禁毒教育文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是自主创作禁毒文艺节目。抽调全镇的文化笔杆子、文艺台柱子,共同创作了与禁毒有关的快板、相声、小品等文艺节目5个,并在“六一”文艺汇演、禁毒签名大会、禁毒知识讲座、禁毒展览等场合公演11次。现正准备创作一台主创人员全部来自本土的禁毒文艺晚会。二是精心设计禁毒宣传资料。抽调全镇精兵强将,每季度更新基地的禁毒知识展览内容,从内容的选取到程序的安排,从资料的搜集到图片的拍摄,从栏目的设计的美术的编排,都力求使作品精益求精,力求使观众耳目一新,力求使青少年喜闻乐见。三是积极打造禁毒教育创作团队。与梅山文学社、碧荷文学社、湄滨文学社等文学社团紧密合作,基地为各文学社活动提供场地和适量活动经费,各文学社组织社员积极开展禁毒文学作品创作,在刊物上刊载禁毒教育知识。

2、以基地为阵地,开展禁毒教育活动

基地作为全镇禁毒教育的主要阵地,积极承办多种形式、不同规模、各种对象的禁毒教育活动,同时还将在基地开展时效果特别好的做法向全镇推广。一是积极承办主题禁毒教育活动。每一年基地都确定一个禁毒教育主题,并围绕主题组织成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得宣传教育对象可以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多种方式全面了解禁毒知识,提升禁毒意识。、、的禁毒教育系列活动主题分别是:血泪教训、文明交友、防毒拒毒常识。开展主题禁毒教育的方式主要是观看禁毒展览、电影等。三年多来全镇共有23800多人次参观了基地举办的禁毒教育展览或观看了基地放映的禁毒电影。此外,今年月还开展了全镇范围的禁毒主题>征文和演讲比赛,收到征文322篇,参赛(包括初赛和决赛)选手达62人,观众达11000多人次。二是广泛开展禁毒签名宣传活动。先后在基地举行了6次禁毒签名活动,其中还有三次在基地举行了签名活动以后,又移师全镇学校、街道、乡村巡回签名,总签名人数超过1人。三是经常禁毒知识大型讲座。先后在基地举行了8次禁毒知识大型讲座,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对以青少年为主的对象进行禁毒知识讲解,其中还有三次特别精彩的讲座被录像在电视台和全镇各中小学、村组播放,收看超过4万人次。

3、以基地为依托,打造禁毒宣传网络

三年多来,基地不仅成为全镇禁毒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也成为了全镇禁毒宣传网络的主要依托。一是成为禁毒新闻的来源。电视台播放的有关禁毒活动新闻和禁毒知识,90%以上来自基地,三年多来共达52条。二是成为禁毒宣传的样板。在全镇范围散发的各种禁毒传单内容,三年多来共达5种50000份;在全镇广泛张贴的各种禁毒板报内容,全部来自基地,三年多来共达14期190多份;在全镇张挂的各种禁毒标语内容,全部由基地创作,三年多来共达120种400多条。三是成为全镇禁毒>培训的中心。先后在基地组织全镇各部门各村相关负责人禁毒工作培训班7期,总共350余人次。

二、取得成效

1、实现了全面覆盖,全镇禁毒意识普遍提高

通过基地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全镇青少年禁毒教育的全面覆盖,提高了全镇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禁毒意识。一是教育对象全覆盖。全镇青少年都接受过三次以上近距离面对面的禁毒宣传教育,大部分成年人也接受过一次以上禁毒宣传教育;二是教育内容全覆盖。基本做到使教育对象都接受到系统、科学、正确的禁毒知识,而不是片面的、单一的、似是而非的禁毒知识;三是教育网络全覆盖。基本做到全镇各中小学期期有活动,各村村村有专栏,各组组组有义务禁毒宣传员。通过严格的问卷抽样调查,表明我镇青少年禁毒常识和禁毒意识普遍大幅度提高,成年人的禁毒知识和禁毒意识也有所提高。同等难度的青少年禁毒调查问卷卷面平均分由前的45分左右提高到了当前的87分左右;成年人禁毒调查问卷卷面平均分由前的65分左右提高到了当前的81分左右。

2、实现了无缝对接,全镇初次吸毒年龄增大由于当前流动人口数量大的现实情况,造成禁毒教育宣传工作难度成倍增加。一是相当一部分家长外出打工或经商、工作,全镇有超过4000名留守儿童;二是

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初中或高中毕业以后外出打工,容易沾染毒品;三是一部分青少年家庭殷实而父母疏于监管。针对这些情况,基地采取相应措施,力求做到禁毒教育宣传的无缝对接。具体做法是:

1、对留守儿童进行特殊关爱,建立了留守儿童家长联系方式台账,与各中小学合作,定期向远在外地的家长进行通报或寄送资料,一旦发现交友、娱乐方式的异状则迅速通知,三年来基地共向留守儿童家长通报异常情况50多次。

2、对外出青少年的家长进行宣传,通过家长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同时与各村支委、村组长进行合作,对有吸毒可能的外出青少年建立监测机制,以报上级及时处理,三年来共发现和向上级通报苗头性事件20多起。

3、针对一些殷实家庭的家长加强宣传,要求其注意子女的交友方式、娱乐方式,加强亲子互动,适度控制子女的经济支出。通过这些方式,有效地遏制了吸毒人员的低龄化趋势。以前全镇吸毒人员中青少年占的比例达到%,年龄最小的为16岁,目前全镇20岁以下的吸毒人员已经基本绝迹。

3、实现了全员参与,全镇禁毒工作联盟形成

三年多来,以基地为核心、依托和阵地,形成了全镇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禁毒工作大联盟。一是建立了广泛参与的义务禁毒宣传员队伍。基地先后培训义务禁毒宣传员350多人次,组成了以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核心,以各村为单位,以各中小学为联系点,以家庭主妇和热心老人为骨干的义务禁毒宣传队伍,实现了组组有义务禁毒宣传员。二是建立了有一定水准的禁毒教育文化创作班子。班子成员包括干部、教师和文学社团中的写作笔杆子、文艺台柱子、演讲金话筒,人数保持在40人左右。三是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禁毒教育的良好氛围。三年多来,机关、单位、企业对禁毒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全镇各站所、村都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禁毒宣传活动;各中小学除积极参加各项禁毒教育宣传工作外,还自发组织观看禁毒展览、电影及禁毒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镇中心卫生院和大江口水库管理所等单位积极邀请专家前往开展禁毒知识讲座和咨询;不少企业为禁毒教育宣传工作出资出力,如沙坪煤业有限公司为基地捐赠价值2万多元的音响、投影仪等设备。

三、今后打算

基地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一是活动经费缺口仍比较大,二是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三是现代化的禁毒宣传手段仍显匮乏。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整合扩大禁毒联盟,进一步加快创新建设禁毒文化,把基地建设成为我镇禁毒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尽好应尽义务,做出出色贡献!

推荐第3篇: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来,太旗认真谋划“三农”工作,逐步理清发展思路,把克服自然资源禀赋差、发挥地域和特色优势作为切入点,把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按照发展农牧业特色经济,坚定不移走农牧业产业化和现代农牧业的路子,着力打造安全、健康、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批发销售集散基地,到目前初步形成了基本框架。

一、XX年年农村牧区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XX年年,全旗有耕地面积为94.6万亩,其中水浇地22.84万亩(农区20.66万亩,牧区2.18万亩),草场面积300万亩,有林地面积113万亩,退耕还林地69.1万亩。总播面积亩,其中蔬菜15万亩(西芹2.5万亩),马铃薯15.5万亩(园区集中种植专用薯3万亩,带动农民散种12.5万亩),油料13.6万亩,饲草料13.1万亩,粮食和其他作物37.3万亩。

牧业年度牲畜存栏51.39万头只,其中大畜4.95万头(奶牛1.8万头,西门塔尔牛1.35万头),小畜46.44万只(农区大畜3.93万头,小畜36.48万只)。

(二)基地建设情况

1、节水灌溉园区建设

近几年,我旗通过“群众打井、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帮助拉电”等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大力开发水浇地。截止到XX年年,全旗水浇地面积已达到22.84万亩,其中大型节水灌溉专用马铃薯种植园区达到63处5.25万亩。

2、安全、健康、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我旗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在发展种植基地规模的同时,将不断提升蔬菜品质作为发展蔬菜产业的重点,对农资市场进行清理整顿,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和“三高”农药,并对蔬菜种植在种植期、收获期和交易期进行农药残留抽检,对检测不合格的蔬菜不准上市交易,以确保我旗生产的蔬菜品质,形成了安全、绿色的食品基地。通过多年培育,太旗的蔬菜有了一定的名气,也有了自己的品牌。XX年7月取得自治区农牧业厅授予《AAA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证书;同年10月京北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被自治区授予“无公害农产品批发市场”,原宝昌镇、永丰镇、头支箭镇被命名为“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XX年10月西芹在国家商标总局正式注册“察哈尔”牌商标;同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AAA名牌农副产品;XX年1月“察哈尔”牌西芹通过了中国绿色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京北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被北京市农业局列入“食品放心工程”单位,与北京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签订了“北京市蔬菜市场准入场地挂钩协议书”。

准备新认证的基地面积和申请的品牌(蔬菜品种),计划认证有机食品的品种和规模

3、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随着种养业规模和品质逐年扩大和提升,带动了我旗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加工企业,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AAA衡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8000万元在我旗建设马铃薯加工企业,工程已于8月18日开工建设,一期投资4000万元,建设年产8000吨速冻薯条加工厂,计划今年完成马铃薯储窖和加工车间建设,2008年初进行试生产。计划明年建设6000吨颗粒全粉生产线,全部建成后,年可加工鲜薯5.4万吨。

已经逐步形成以马老四牲畜加工市场为核心的肉羊加工基地,目前全旗有肉类加工企业家,其中限上企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截止到目前,今年全旗共加工牲畜万头只,全旗出栏牲畜%实现了就地加工。

形成了以红井源油脂公司为龙头的粮油加工基地,目前全旗共有粮油加工企业家,其中限上企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

4、批发销售集散基地建设

累计投入资金3750万元,于XX年建起了占地327亩,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市场内设施齐全,给排水工程完备,信息网络功能配套,是一个集交易、营销、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市场,年交易量达6万多吨。在市场的带动下,我旗蔬菜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5万亩左右,种植种类达到20个种类100多个品种,蔬菜种植户达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0%左右,其中西芹作为主打产品已远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内销北京、上海、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等全国三分之一的省市区,与全国300多家蔬菜市场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

为进一步方便农民卖菜,我旗结合特色蔬菜种植,又分别在千斤沟镇西山坡村、旧营盘村,骆驼山镇骆驼山村和红旗镇宏胜村新建了4个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全旗专业蔬菜市场已经达到5个。今年5个市场共销售蔬菜万吨,销售额达到亿元。

(三)设施农业发展情况

我旗无霜期相对较短,露地种植蔬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同时因采收相对集中,极易造成滞销。通过宝昌镇菜农近几年的生产经验,棚室种植不仅可有效提早、延后蔬菜生产期,而且可以实现两茬种植和蔬菜品种多样化,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我旗在农民自发建设蔬菜大棚的基础上,于XX年制定了鼓励发展保护地蔬菜大棚的优惠政策,农户每建设一座0.5亩大棚,财政补贴1000元,通过扶持,当年新建大棚1300座,完成投资650万元,其中财政补贴85.4万元。在出台鼓励优惠政策的同时,我旗还积极申报保护地蔬菜大棚建设项目,今年争取到自治区产业办项目资金100万元,新建蔬菜大棚XX座。通过采取出台优惠政策、争取上级项目支持等措施,目前全旗保护地蔬菜大棚已达到5000座、2350亩。

(四)农牧民收入情况

XX年年总体收入情况和组成(统计局),然后和XX年的比较

近年来,我旗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调整农牧业结构,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动人口转移工作,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支牧政策,确保农牧民稳定增收。

1、农民收入

(1)种植业收入

今年蔬菜产值达1.56亿元,其中净收入81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8元。马铃薯产值达2120万元,其中净收入13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元。由于今年我旗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致使小麦、油料全部绝收,莜麦绝大部分绝收,使旱作农作物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农民人均支出大于收入120元。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只有463元,比预期目标减少682元。

(2)养殖业收入

通过出售牛奶、牛犊和淘汰母牛,全旗农民人均从奶牛养殖中获得纯收入142元,其中出售牛奶收入138元。肉牛总收入可达8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元。年内出栏羊28万只,人均从肉羊养殖中获得收入426元。全旗农民来自养殖业的收入人均可达到687元。

全旗农民来自养殖业的收入人均可达到687元,较上年增加256.4元,增长59.5%。

(3)工资性收入

我旗将农村牧区人口转移作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尤其在今年的大灾之年,人口转移成为农牧民增收最主要的渠道。全旗农民有34124个劳动力实现常年和季节性转移,实现总收入达1.97亿元,全旗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可达到1226元,较上年增加638元,增长108.5%。

(4)转移性收入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部兑现各类补贴资金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4元。

通过以上增收渠道,今年全旗农民人均收入可达3120元,较上年增加512元,增长19.6%。

2、牧民收入

预计今年全旗牧民纯收入可达3660元,比上年增加256元,增长7.7%,其中畜牧业人均纯收入3377元,增加282元,增长8.3%;劳务输出人均纯收入147元,增加17.6元,增长13.6%;财产性等其他收入136元,增加19.4元,增长16.6%。

(五)项目建设情况

(六)移民工作情况

1、农牧民转移情况

2、生态移民情况。XX年年我旗将生态移民搬迁任务全部安排到与蓝旗交界的骆驼山镇后山椅村和后水泉村,共搬迁75户、300人。会后我旗加快各项工程进度,目前已全部完工。共完成住宅75处、3082.5平方米,牲畜棚圈75处、2565平方米,院墙XX延长米,生活用电全部入户,修路8公里,骆驼山镇骆驼山村40户全部接入自来水,宝昌镇五间房村35户每户打小管井1眼。全部工程投资627.9万元,其中生态移民资金150万元,群众自筹151万元,配套其他投资326.9万元。

洪灾冲毁和形成危房356户886间,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同时旗委、政府开展了大量工作,对受灾户中的47户进行了集中重建搬迁。

从我旗目前的农牧业工作来看,虽然初步形成了基本框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仍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严重不足,农牧业产业结构仍需优化调整,农牧民增收还不够稳定等问题。

二、2008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基地建设

制定出台了《XXX旗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为我旗地下水开发利用提供了政策保证,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和科学开发利用。在坚持水资源科学利用的基础上,2008年,我旗继续推进以水浇地开发为核心的基地建设,发展大型节水灌溉园区,培育肉牛育肥养殖基地。

1、我们提前规划了2008年节水灌溉园区建设2.5万亩,园区个体规模根据可开发土地面积确定为200—1000亩。为确保证明年春季农业生产,我旗从10月10日开始实施农田水利建设秋季大会战,计划利用今年秋冬农闲季节完成大型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和农民联户开发水浇地5000亩,覆盖人口6000人,明年春季再完成1万亩。目前已经完成大型节水灌溉10700亩,农民联户开发1300亩,共打井146眼,铺设管道13000米。

同时利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计划投入资金60万元,打井136眼,架设输电线路8.5KM,安装100KVA变压器3座,开发水浇地1360亩。

2、AAA乌日尼勒牧业公司计划投资1.8亿元,建设肉牛繁育、育肥、加工以及肥料生产、沼气发电为一体的综合项目。一期工程于7月18日开工,目前已完成投资1300万元,建成牛棚3000平方米,青贮窖4800立方米,办公楼800平方米,工人生活区500平方米。公司计划从11月底开始引调西门塔尔牛和荷斯坦小公牛300—500头,2008年育肥规模达到XX头以上。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高农牧民养殖肉牛的效益,同时带动我旗肉牛育肥养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依托AAA乌日尼勒牧业有限公司的带动,大力发展肉牛育肥养殖业,计划到2008年,全旗西门塔尔牛发展到万头。

(二)设施农业

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建设要求,建设温室大棚,以西芹和瓜果种植为主,大力发展养猪业和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计划从明年开始,利用2—3年时间,打造XX亩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带动,进一步提高蔬菜种植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计划2008年申请个绿色品牌认证,并打造1—2个有机食品品牌。

另外计划发展大棚蔬菜数量亩数。

(三)农牧业结构调整

种植业方面。引导农牧民调整种植业结构,继续稳定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种植,稳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作物种植,计划2008年全旗总播面积为万亩,其中种植蔬菜万亩,马铃薯万亩,其他作物万亩。利用文冠果林带间和退耕还林带间发展高产饲草料种植,计划间种优质牧草万亩,可增加牧草万公斤,能为万头只牲畜提供饲草。

养殖业方面。从明年1月1日开始,我旗农区除牛以外的其它畜种实行全年禁牧(牛和贡宝拉格苏木的牲畜实行季节性休牧),通过政策引导促使农民尽快调整养殖结构,将养殖结构从目前的以小畜为主调整为以奶牛和优质肉牛为主,计划2008年牧业年度全旗牲畜为万头只,其中奶牛头,西门塔尔牛头。

(四)项目争取情况

三、中现和谐生态产业区建设情况

(一)XX年年工作开展情况

中现和谐生态产业区建设是由深圳市中现经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我旗投资建设的项目。XX年年3月25日中现公司与我旗签订了投资协议,并于7月20日在我旗举办了“中现和谐生态产业高层论坛”。

产业区项目经过科研论证,已在自治区发改委核准备案,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通过了一期项目1000亩土地预审手续,现正在办理正式审批手续。企业已经完成注册,注册资金1亿元。已完成投资2100万,其中按国家标准补偿农牧民433万元,产业区总体规划、生活区详规、建筑设计费1450万,信息平台设备100万和其他费用117万元。生活区控制性详规已通过太旗规委会批准。

(二)2008年建设情况

完成和谐生态产业区生活区大蒙古包主体工程、俄罗斯风情小镇及私人会所三大工程,共投资3.1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1.1亿元。投资XX万元完成和谐生态产业区生产区5万平方米舍饲牛棚的建设并收购京北蔬菜交易市场。投资4230万元建设两个年产5000吨燃煤添加剂和燃油添加剂环保节能产品生产厂,两个项目厂房建筑面积12500平米。投资3800万元建设年产1200万升有机肥生产线,建厂占地面积200亩,总产值4.5亿元,建设期18个月。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由于地方财力不足,严重制约了我旗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速度,影响着我旗产业化格局的全面形成。恳请盟行署在水浇地开发方面解决应急抗旱资金200万元,在发展设施农业方面扶持资金200万元,在肉牛引调方面协调农发行贷款300万元。

2、为彻底解决我旗骆驼山镇后山椅村和后水泉村农民与蓝旗上都镇牧民的纠纷,我旗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本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对上述两村农民了实施移民搬迁。盟行署对此项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根据XX年年1月23日盟长办公会议议定,行署有关部门对我旗移民搬迁给予340万元的资金支持,其中财政局100万元,扶贫办60万元,水利局50万元,农牧业局30万元,产业化办公室100万元。目前75户搬迁户的迁入地建设工程已全部完工,共投入资金627.9万元,但到目前为止,只有

承诺的资金已经到位,其他部门的配套资金仍然没有兑现。恳请行署再次协调有关部门,及早兑现承诺资金,确保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

3、今年我旗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冲毁和形成危房356户886间。通过积极争取,自治区民政厅和盟民政局对我旗的灾后重建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受灾户的安全过冬问题基本解决。全旗受灾户中有47户进行了集中重建搬迁,由于受建设资金不足的影响,今年只给这47户建设了小房,作为暂时的越冬住所。恳请行署在明年的项目上给予安排,支持我旗对集中重建受灾户大房、牲畜棚圈及其他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

4、和谐生态产业示范区建设涉及范围相当广,为顺利推进被国务院西开办列为新农村示范的项目,恳请行署成立由发改、农牧业、土地、城建、旅游、文化等部门组成的项目推进机构,以确保产业区配套政策的落实和各项目的管理。

5、对产业区建设企业新增两个添加剂项目以及有机肥生产基地项目给予政策支持,保证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6、产业区建设已经列为国务院西开办示范项目,同时也被AAA自治区列为重点项目,因此恳请行署协调有关部门对产业区简化审批程序,并有重点的实施基础设施配套项目。

推荐第4篇:食用菌基地工作汇报

**市**食用菌基地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村食用菌示范基地位于**乡**村,于2008年6月建立。基地建立四年以来,在市乡村各级领导的大力帮扶下,在**食用菌合作社龙头带动下,我们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农民主体、科技支撑”的经营发展理念,以“服务农民,维护农民”为服务宗旨,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现已形成50余户,占地160亩,大棚189个,投栽培料150万斤,年产值300万元的辐射周边县市的食用菌产业聚集地、食用菌产品集散地。2009年,我们初步开发了“**”香菇系列产品,2011年10月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食用菌鲜品、干品两个商标。基地生产的香菇具有口感润滑、肥嫩鲜美、馨香馥郁的特点,产品远销省内及河南、陕西等省,供不应求,效益明显,成为**乃至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

几年来,**食用菌基地按照乡党委、政府制定的《**乡食用菌发展规划》、《**乡食用菌基地扶持办法》,在各位领导和关心、关怀下,在市发改委、财政局、农委、科技局等单位资金、惠农政策的支持下,以服务菌农为先导,提高菌农收入为目标,聘请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潘宝华、**农业大学邢国明等专家教授现场技术指导30余次,组织菌农外出参观10余次,共开展食用菌实用技术培训20余次,累计培训菌农2000人次,受到菌农一致好评。基地坚持“科技优先”原则,四年来,先后推广使用了反季节高温菌种67

8、

18、L9

31、武香1号、武香2号新品种5个,培育香菇实验新品种1个,推广香菇工厂化制菌、反季节栽培、食用菌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等新技术5项,极大的提高了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

今后,基地将继续走“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利用已有的规模优势、技术人才优势,按照市委十届二次全会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建设**食用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总体要求,继续推动食用菌产业上规模,提档次,推动农业增效,农民收入翻番。

一、计划投资20余万元新建工厂化制菌生产线,实现制菌——种植——销售——科技输出服务一条龙,产业化发展模式;

二、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我们打算聘请**省食用菌协会会长、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专家、九三学社省委常委、省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常明昌教授及其团队为基地技术顾问,为我们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把脉献策,目前正在积极联系、洽谈中;

三、计划新建鸡腿菇、双孢菇、地栽黑木耳等新品种试验基地,发展多种经营;

四、结合基地自身条件,在技术专家指导下,年内培育2个香菇新实验品种;

五、积极推广香菇标准化生产,继续开发“**”系列食用菌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品牌意识,拓展市场,增加效益。

坚信在各位领导和相关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香菇产业基地一定会做强做大,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尽微薄之力。

二〇一二年四月

推荐第5篇: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工作汇报

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对市督导组各位领导来我们××督导检查工作表示欢迎。全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调度会后我县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业辅导基地建设情况 目前我县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两处一是工业园区二是张家口市京北错季蔬菜城。具体情况 一工业园区。位于县城东侧规划总用地11.337平方公里。“九通一平”基础投资采取政府投资形式土地已经全部从村集体和农民户转征各种征地补偿已全部支付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成立了新城区管委会专门负责招商引资和入园项目服务工作拟在园区内新建服务中心目前服务中心已挖槽预计明年建成。园区按功能分为工业集聚区用地面积10.117平方公里、商务中心区用地面积0.14平方公里、文化服务区用地面积1.08平方公里。工业集聚区分五个产业园区分别为风电装备制造区、资源开发加工区、高科技产业区、中小企业孵化区、机械装备制造区。整个园区分三期建设第一期用地1.566平方公里投资1.2亿元建设7纵4横道路及地下供水、排水排污、电力、电讯、燃气、供热、路灯等管线和绿化工程第二期用地发展到3.389平方公里投资1.4亿元打造商务中心区完善金融、科研、文化休闲、专家公寓、管理等服务功能第三期用地发展到11.337平方公里建成集工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文化服务区为一体的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现代化新

型城区。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目前已入园企业5家投资总额达5.1亿元可安排就业人数1500人。5家企业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税收6500万元。一是总投资2.25亿元的××运达风机组装项目年产1.5mw风力发电机组300mw以上一期工程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20164平米已于今年6月18日竣工投产。二是总投资1.85亿元的燕北马铃薯全粉项目年产2万吨马铃薯全粉和5000吨薯渣干饲料年产值可达到

2、07亿元目前已完成土建工程正在准备进行生产设备安装。三是总投资3000万元的××乳业项目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手续及围墙等附属物建设计划明年建成投产。四是总投资4062万元的河北雪中笑劳保用品项目年销售额可达1亿元目前正在进行办公楼及车间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建成投产。五是总投资2000万元的果蔬汁加工灌装、蔬菜精加工项目年可产各种饮料1000吨年实现产值2400万元目前土建已基本完工部分设备已进厂计划今年年底投产。 二张家口市京北错季蔬菜城。位于县城北旧207国道两侧该项目拟建设成为以蔬菜交易、深加工、仓储为主业兼营小杂粮、农业生产资料交易的专业性农产品市场总投资1.2亿元占地578亩土地转征手续已完成征地补偿已全本文来源文秘范文部支付土地性质为工业项目用地。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7560万元已建成打冷库、仓储库、蔬菜交易大棚、信息物流中心、配货站、地窖、停车场、商铺等总建筑面积近5万余平方米。目前已入

住商户60多家安排就业人数300余人年可实现税收1000万元。

二、扶持政策及措施 一是土地优惠及相关配套措施。凡是入驻工业园区的鼓励、支持性项目均按成本价供地。园区专门设置了管委会为入园项目和企业提供服务。凡是入驻张家口市京北错季蔬菜城的企业均由蔬菜城提供建设用地实行税费减免优惠并负责提供各类技术、信息、有关政策、法律咨询等服务。 二是资金支持。县政府对入驻“一园一城”的企业实行贷款联保积极开展银企对接为企业融资提供方便。今年以来已为入驻企业协调贷款280万元。目前正在为马铃薯全粉项目争取的2000万元贷款也即将到位。 三是优质服务。对入驻企业发改、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办理证照手续均实行上门服务、现场办公、限时办结。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为推进我县创业辅导基地建设搭建民营经济发展平台下步主要是继续夯实发展基础抓好软硬件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增强基地的吸附力和凝聚力。 二是积极推进信息网络、信用担保、人才培育、创业辅导、行业商会、法律维权、技术管理咨询等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创业平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三是制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扩大入驻企业数量壮大经济规模。 四是积极推进乡镇创业辅导基地建设。

四、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是为实现创业辅导基地的高标

准建设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我县创业辅导基地建设政策优惠的倾斜力度。 二是两处创业辅导基地已具备一定规模建议上级部门协助我县申报省级创业辅导基地。 三是资金缺口大仍然是制约基地发展壮大的主要问题建议上级部门给予资金扶持。 四是土地指标紧缺为制约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的另一主要问题。特别是在重点乡镇和建制镇建设创业辅导基地方面土地指标无法满足建设用地需求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对乡镇建设创业辅导基地给予用地政策优惠。

推荐第6篇:天华基地信息化工作汇报

天华基地信息化工作汇报

一、上半年信息化工作总结

天华基地08年信息化工作主要以天华EAS项目的开发、上线测试运行为主。在开发商、用户双方领导的重视与领导下,在化控公司严格的《管理信息化实施进度考评》管控下,通过双方实施小组和相关业务部门业务人员艰苦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天华EAS项目在08年上半年已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

●完成天华、富邦财务模块(总帐、报表、固定资产、出纳)

上线测试、运行;凭证以及固定资产全部补录完毕,达到系统切换要求;

●5月新加入的实施单位(锦华公司)已完成了总帐和报表模块

系统上线;其前5个月的凭证以及报表模块开发已完成,固定资产模块在初始化中;

●资金模块完成了天华富邦的上线测试;

●EAS系统从5.3升级到5.4,系统运行基本正常; ●供应模块整体实施计划确定,实施策略已达成一致。

二、6月实施计划:

● 完成财务系统切换,财务系统正式上线测试、运行; ● 完善系统升级后财务、资金的功能需求;

● 完成新增单位(锦华)固定资产和出纳系统的初始化工作; ● 讨论并确定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方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天华EAS项目系统由单体转变为集团管控,在具体操作

上有一些改变,有一段接受时间;

●化工控股物资小组未确定各基地的共性需求前,不能提交天

华物资系统个性需求,供应链模块项目时间将拖后。

●财务的应收、合并报表模块因与供应链模块联系紧密,放在

与供应链模块一起开发,也将因供应链模块开发工作的不确定而延后。

●从财务模块测试、上线运行的应用效果来看,主要存在查账

不方便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会计科目体系的原因,二是EAS系统原因。因控股公司会计科目体系已确立,能否更改有不确定性;EAS系统原因则建议加强对财务人员EAS系统应用能力方面的培训、交流。

●4月22日验收报告中提出的几个系统功能问题,急待金蝶

公司予以尽快解决:

1、赤字警告

提供应收应付的赤字警告功能;

2、辅助核算项目余额表带合计,筛选借贷方余额功能

辅助核算项目余额表查询没有小计,只是把所有的数据

显示出来,目前只有通过导出到EXECL,不能通过借贷

方向筛选查询。

3、基础资料更新问题

基础资料在使用过程中修改了,而以前做的业务单据数据不能自动修改。这个问题在软件中很多地方都有,表示数据库的级联更新和级联删除做得不好,可能带来数据统计混乱。

4、辅助核算不结帐致下月无法查询数据

设计到辅助核算的数据,如果当月没有做结帐处理,下

月无法查询到正确的数据。

5、不能查询既为供应商,又为客户的往来单位的总体往来

发生额及余额。

二00八年六月十六日

推荐第7篇:残疾人扶贫基地工作汇报.

三、多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改为\"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考试内容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将\"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调整为\"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 二维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边缘概率密度和条件密度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相关性 常用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将\"两个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调整为\"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

考试要求

1. 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的概念和性质---(将\"1.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的概念和性质\"调整为\"1.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的概

念和性质\"---- 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边缘密度和条件密度.会求与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相关事件的概率.

2. 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及不相关性的概念,掌握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将\"2.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及不相关的概念,掌握离散型和连续性随机变量独立的条件\"调整为\"2.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及不相关性的概念,掌握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

3.掌握二维均匀分布,了解二维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理解其中参数的概率意义.

4. 会求两个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会求多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将\"4.会求两个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调整为\"4.会求两个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

布,会求多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

四、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考试内客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均值)、方差和标准差及其性质 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矩、协方差 相关系数及其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随机变量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的概念,会运用数字特征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常用分布的数字特征

2.会根据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求其函数的数学期望。

五、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考试内容

切比雪夫(Chebyshev)不等式 切比雪夫大数定律 伯努利大数定律 辛钦(Khinchine)大数定律 棣莫弗-拉普拉斯(De Moivre-…lace)定理 列维-林德伯格(Levy-Undbe)定理

考试要求

1.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

2.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大数定律----( 将\"2.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的大数定律)\"调整为\"2.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大数定律)\";---

3.了解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和列维-林德伯格定理(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中心极限定理\"---(将\"3.了解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和列

维-林德伯格定理(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调整为\"3.了解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和列维-林德伯格定理(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中心极限定理)\"---

六、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

总体 个体 简单随机样本 统计量 样本均值 样本方差和样本矩 x2分布 F分布 分位数 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抽样分布

考试要求

1.理解总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概念,其中样本方差定义为:

一、扶贫基地的建设情况

2009年10月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残疾人家庭57户,依托土地流转、有机米专业合作社为帮扶载体,加快推进了残疾人的脱贫致富工程。到目前已流转土地1860亩,(其中残疾家庭342亩)组建了自主经营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注册了“黄金村”商标,生产的有机软米被国家有机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食品”。 产品先后参加了江苏省、常州市优质农产品和中国北京、深圳国际礼品展销会。先后被评为常州市名优农产品、江苏省名优农产品、海峡两岸重点推荐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六省两市,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900万元,利润180万元,成员每股收益达1200元。

二、建立结对帮扶机制

全村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成员作为帮扶责任人,建立帮扶制度、帮扶措施。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方面对残疾人给予信息支持和优先照顾。解决了残疾人生活保障 问题,现在残疾人都参加了农民医疗、养老保险,实现了病有所报、老有所养。为残疾家庭子女提供助学协调、奖学金机制,培训或推荐就业。村委会组织开展“一帮一扶残”扶贫活动,为残疾人筹资金、选项目、带技术、谋出路,,坚持做到“三心”党员干部有信心、村民骨干有真心、残疾家庭有信心,激发残疾人自救发展的热情。

三、扶贫基地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是推进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大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残疾人脱贫技能和致富素质,是提高残疾人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做到每年两次邀请农服、畜禽、科技人员来村授课、指导。依托产业发展带动和我村有机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与残疾人需求相结合,因户制宜、因人制宜的制定扶贫措施,开展畜禽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术服务保障,计划在2012年内达到每个残疾家庭拥有1个增收项目、一名工资收入。到2011年末全村残疾家庭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创业。实现了残疾家庭人均收入8700元。

四、扶贫基地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通过技能培训、技术指导、资金帮扶,我村的残疾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评为金坛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常州市残疾人扶贫基地。但残疾人帮扶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任务,我们将始终做到危中寻机,快人一拍,先人一步,在上级领导和残联的关心支持下,想尽一切破解困难的办法,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项目,借鉴一切先进典型的发展经验,实现残疾人扶贫基地的新跨越;达到江苏省省级扶贫基地的发展要求。完成市党代会提出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通过土地流转、培训就业、自主创业的方法,借助领导关心、老区帮扶、结对帮扶、品牌荣誉、为黄金村残疾人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加快黄金村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步伐。

推荐第8篇:优质棉基地建设

加大优质棉基地建设力度

促进乌苏市棉花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艾明杰·

乌苏市位于天山北麓,地处北温带,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是北疆光热资源最为丰富和无霜期最长的区域之一,全年日照2600-2800小时,年平均气温7.6℃,年均降水量163.2毫米,相对湿度58%,平均无霜期在180-185天,年均积温3707.4℃。全市区域总面积2.07万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50万亩,已耕地总面积108万亩。多年来,乌苏市始终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做大做强棉花产业”精神,并结合乌苏市“四区一线”发展战略,坚持“主攻品种,调整结构,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发展产业,提高效益”为基本原则,认真做好棉花产业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后,要继续加大优质棉基地建设力度,促进乌苏市棉花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一、正确认识我市棉花种植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棉花种植加工生产情况

1、棉花种植情况。“九五”期间,全市年均棉花种植面积34.5万亩,年均总产量3.49万吨,平均单产100.3公斤。“十五” 期间,年均种植面积49.8万亩,年均总产量5.38万吨,平均单产107.3公斤。“十一五”前三年,年均总种植面积63.95万亩,年均总产量7.51万吨,平均单产118.2公斤。“九五” 期间,棉花种植面积均占总播面积的50%左右,到“十五”和“十一五”时期,棉花种植面积均占总播面积的60%以上,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0%,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棉花。

2、棉花收购加工情况。乌苏市现有棉花收购企业38家,加工企业36家,

设计加工能力约55万吨,年实际加工量20万吨左右,棉花加工能力潜力很大。“九五” 期间年均加工皮棉量3.49万吨,“十五” 期间年均加工皮棉量5.38万吨,“十一五”前三年,年均加工皮棉量3.49万吨。

(二)优质棉基地建设情况

1、落实完成投资情况。“九五”以来,乌苏市共落实优质棉基地建设项目(国债)29个,计划总投资2.2亿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0.68亿元。目前已实施22个,计划总投资1.9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35亿元,使用国家补助资金0.56亿元。

“九五”以来,乌苏市利用优质棉基地建设项目(国债),建成棉花种子加工厂一家(年加工能力5000吨),引水干渠172.5公里,排渠157公里,砂石干路113.5公里,防护林1850亩,打井490眼,购置农机具490台(套)和仪器设备191台(件),平整土地4.7万亩,高薪节水面积6.3万亩,新增灌溉面积近15万亩和高压节水灌溉面积6.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近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9万亩。项目区通过多年来的建设,我市棉花生产条件、机械设备、品质产量、人员素质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由于项目区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使棉花产量逐年增加,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约了劳动力。为加快我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持。

(三)棉花种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九五”到“十一五”,棉花种植面积和年总产量增加了,但单产和品质提高不明显、增效不高,距单产130-150公斤,还用一定差距。二是棉花品种使用还比较杂乱,尚没有几个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代替。三是盐碱化、砂石化耕地比例不低,需要土地整理和改良。耕地中土包、埂子多,难以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四是灌溉方式上多数还采用大水漫灌传统方式,既浪费水资源,又延长了灌溉周期,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率。五是农家肥使用量微乎其微,化费使用量逐年增加,但利用率不到30%,棉花后期旺长或脱肥现象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六是

耕整地上多数还使用小型机械,耕地、平整、播种质量还不高。七是由于土地、肥料、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农机具耕作质量低,增加了投入和劳力投入。八是虽然优质棉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建设面太小,建设种类需要增多,土地、水利基础设施等需要完善。

二、充分认识加大优质棉基地建设对促进棉花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1、经济效益显著。通过“优质棉基地示范区建设项目”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缓解了我市水资源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其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节水显著,如棉花全生育期滴水7次,每次亩滴水量40m3,每亩滴灌定额280m3,常规灌溉定额为550m3,节水近50%;二是苗齐苗壮,宜干播湿出,可以人为控制出苗时间,有利于出全苗、保全苗,出苗率可达98%,为棉花丰产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改良土壤,滴灌时在45cm半径内形成一个低盐区,为棉花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小环境,遏制土壤发生盐碱化;四是生育期提前,滴灌时能人为适量控制滴水,提高地温,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经测量,棉花生育期可提前5天以上;五是提高棉花品质,滴灌时能适量给棉花滴水施肥,有利于棉花健康生长,缩短生育期,提高棉花成熟度,改善棉花品质;六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由于滴灌不需要修渠埂,可种至地头地边,使有效种植面积提高5%以上;七是增产效果显著,中低产田增产50-70公斤左右;八是肥料使用率高,由于滴灌施用的是可溶性滴灌肥,随水施放,集中分布在植物根系范围内,有利于棉花吸收利用,肥力利用率提高一倍,节约肥料30%以上;九是降低成本,可节省人力、药费和机力费用,每亩可节资100元以上。十是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促进规模化经营,便于了统一耕整地、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田管、统一施肥、统一灌溉。

2、示范带动作用大,社会效益明显。通过优质棉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棉花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植棉效益,节省

了人力,为非农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增加了农民多种途径经济收入,整体推进了棉花生产和相关产业发展。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也愿意用高一点价格收购优质棉基地生产的棉花。通过优质棉基地建设示范带动作用,农民积极性高涨,仅2008年,农民自筹资金建成高薪节水滴灌面积就达9.9万亩,多数农民接受了此项技术。同时全面实施高新节水灌溉技术,走优质高效的模式,加大农业科技含量,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步伐,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科学技术普及率,增加了农民纯收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壮大了集体经济,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3、促进棉花产业整体发展,形成品牌效益。实施高新节水后,可以充分发挥良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缩短生育期,提高棉花成熟度,确保棉花早熟、优质、高产和可纺性。区域性原种生产基地项目的实施明显提升了我市种子基础设备档次,为加工高质量种子提供硬件保障。通过优良的棉花品质在市场中创建乌苏的优质棉品牌。品牌一旦形成,将会提高我市棉花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显现价格优势,推动全市棉花产业的整体发展。

4、有效改善项目区气候,维护了生态平衡。通过节水保水措施,有效地涵养了水分,防止了水土流失,调节了农区小气候;通过良种繁育,有效提高了产量、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通过项目的实施,减少了棉田用药量,维护了生态平衡,减少了农药对农田的污染;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了主体功能区作用,提高了土地有效利用率,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通过增施农家肥、压种绿肥等生态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培肥了地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优质棉基地建设力度

一是积极稳妥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

动和转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滴灌技术奠定基础。

二是大力争取国家对优质棉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在种子工程、农业服务体系及滴灌系统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增加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平整、盐碱地改良等方面资金投入力度。

三是加大技术培训和滴灌相关原理知识培训的资金扶持力度。优质棉基地建设科技含量高,需要科学的管理和相应的软件相配套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十分迫切,随着滴灌面积的不断扩大,广大农户必须掌握滴灌技术,使先进技术得到高效利用,发挥最大作用。

四是积极扩大对项目区林、路、渠、排资金投入,变树状灌溉网为网状灌溉网,建立健全农田、渠系建筑物和排水系统配套建设工作,为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创造条件。

五是继续加强对优质棉商品基地建设和加工转化,加快对现有棉花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培养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棉花基地科技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及市场体系等建设和管理水平。

六是进一步完善优质棉基地的优质品质化、无公害植保、水肥高效利用工程,充分利用“十

五、十一五”期间棉花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成果,通过引进与自育结合,重大病虫害监测和棉花危险性病虫害检疫检验结合,组织科技攻关和成果推广相结合,棉花重点攻关科技成果与日协基金资助工程相结合,建立棉花良种开发创新体系,提高棉花重大病虫害的监控和防治能力。建立水土资源永续利用的良性循环体系。为棉花高产、优质、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在现有技术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建设、技术设备更新配套,推广和人员培训。同时,制定质量安全标准,建设设施完善、体系健全的优质棉标准与质量控制系统。建立具有一定

层次和运作水平的网络站,以市场情报为中心,各乡镇科技信息站为纽带的科技信息体系,为壮大棉花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及各类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八是建立优质棉植保全过程机械化工程。从优质棉生产全过程入手,以保证农业技术措施的标准化、规范化实施为宗旨,以实施机采棉技术为手段,以推广节本增效技术为重点,以棉花机械化常规技术和现代棉花加工新技术为支撑,重点建设机采棉技术示范基地。

四、推进优质棉基地建设的相关建议

1、建议自治区、地区进一步加大对乌苏市优质棉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力度,为乌苏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建议自治区把优质基地建设项目中标准规范过滤器采购纳入地方国家农机价格补贴目录、建议自治区把优质基地建设项目中电力线路和变压器配置纳入国家农村电网建设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群众投资建设高标准节水灌溉农田的积极性。

3、建议自治区把标准杂交棉良种纳入国家棉花良种的政策性补贴目录,这样有利于提高群众购买棉花优质良种的的积极性。

4、建议健全棉花产业协会、棉农合作组织网络,发挥其规范行业行为、协调三者利益、维护棉农权益、纾解企业困难、为基层多办实事好事的作用,保障棉花生产安全。

推荐第9篇: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共建大型后勤物资基地为师生提供绿色环保食品

为了更好的服务师生员工,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后勤集团与澳门创世实业集团中澳合资振华林业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大型后勤生活物资供应基地,日前,双方已经达成协议。

一段时间以来,后勤集团为了让广大师生能够吃到无公害、新鲜、价廉的绿色食品,一直酝酿建设自己的后勤服务供应基地,并积极寻找合作伙伴。经过考察、调研、论证,最终选定与澳门创世实业集团中澳合资振华林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后勤生活物资供应基地。该基地约5000亩,地处我省嘉鱼县境内长江边,三面环水,土地肥沃,远离城嚣,自然洁净,是理想的农牧基地选址。“五 一”期间,该公司董事、全国人大代表刘艺良先生专程从澳门来武汉,对华中师大进行了考察,并会见了我校马敏校长、乐政龙副校长,达成了初步意向。经双方协议,基地必须按照无公害标准建设,由振华林业有限公司按低于市场批发价的15%左右,供应基地生产的蔬菜、鱼、肉、禽、蛋、粮、果、菽等物资;由后勤集团提供稳定的消费市场。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建共赢,互利互惠。

据后勤集团总经理黄国辅介绍,建设大型生活物资供应基地,一是为学校广大师生提供价廉物美的绿色环保食品,确保师生健康,有利于培养合格人才;二是通过基地建设,产供直销,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让师生受益,并有利于促进集团的发展,进一步壮大后勤实力,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供销关系,共建互赢,也是促进单位与单位、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共存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举措。

据了解,建设如此大规模的后勤生活物资供应基地,在我省高校后勤中尚属首家,在全国高校中也是屈指可数。

推荐第10篇:再就业基地建设

打造专业化社区服务实验基地

开创社区建设新局面

XX街道XX社区成立于2002年8月,辖区面积0.85平方公里。下辖5个居民委,84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2,382户,人口7,995人。党员47人,其中社区干部中党员5人、党员先锋户3户、党员先锋在线民情联络员12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5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3支。辖区单位5个,其中机关单位1个、医院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个、个体商业网点260个。

我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社区建设的号召,着力打造特色型社区,为更好服务辖区居民。近几年,我们致力于社区基础建设、社区养老、帮扶救助、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培训教育、治安调防、人口计生、文化体育等多项工作,基本实现了社区特色性和功能性发展。

我们社区先后获得XX市第十二届劳动模范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绥化市工人先锋号、妇女职工“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工程先进单位、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女职工提素质立新功竞赛标兵岗、XX市二0一0零年度先进党组织、市先进女职工组织、黑龙江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抓以下几点:

一、以技能培训基地为平台,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就业。

按照市委关于党组织带动创业,促进就业的总体部署,社区党支部以“促进群众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为目标,积极开展“创业就业社区帮”活动,开展劳动培训就业基地建设工作,着重援助就 1

业困难群体,组织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千人创业就业活动,现已初见成效,社区党支部经过深入的调查摸底,了解到辖区676名无职人员的基本情况,并为他们建立了信息档案,同时多方筹措资金6万元创办家政服务、手工编织、车、钳、铣、电焊等技能培训基地。通过培训已成功实现近百人就业,有力保障了辖区稳定。

1、成立培训组织机构。党支部成立了创业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副书记、副主任为联络员组织机构、负责对辖区居民培训需求调查,指导开展培训,推荐安排就业等工作。并建立建全了基本工作制度,培训制度,各培训基地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如XX社区与龙山村共建的下岗职工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由企业法人担任技能培训组长,社区党支部派专人担任联络员,企业配强技术指导员,生产管理员和安全监督员。

2、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社区党支部根据居民培训需求,积极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工作,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自救”,为无职业人员提高技能水平,主动就业,自主创业提供了平台。下岗职工农民工培训基地,先后对29名无职业人员进行培训,现已就业22人,王庆兰是毛纺厂一名下岗女工,通过社区组织经过半年时间的培训已成为一名合格铣工,被欣达机械厂录用,月收入可达1,500元,培训人员通过培训能独立操作人员达85%,自主就业人员达70%。为解决更多无业女工就业问题,XX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新的就业门路,多方筹措资金2万元与兰西县宝洁公司合作。建立女工编织培训基地,现女工编织基地已培训女工近200人,已有

120名女工在基地就业。我们采取集中和分散等方式把辖区女工组织起来进行手工编织,和手工艺制作,人均月收入可达800至1000元,年创收近百万元。与市总工会、市妇联联合举办五期月嫂、家政、病人护理培训班,参加人数150余人,有16人通过培训考试合格后已获得黑龙江省劳动就业保障厅颁发的职业资格合格证书,已有50%的人从事月嫂、家政等工作,杨淑华、孙玉环等人现在大庆、哈市等地做月嫂工作月收入均2000至3000元。创业就业基地的建设给辖区近300多名无职业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通过就业增加了居民经济收入,保障了家庭生活幸福指数,创建了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真正让创业就业成为社会和谐的“减震器,安全阀”。

二、创新就业发展思路。我们正与兰西县宝洁公司达成了进一步合作协议,共同投资30万元,购臵10组纺织机器200台进行编织车座垫原料加工,预计年产值将达到50万元。与包扶单位省机关工委联系申请帮扶资金10万元,一切手续正在办理之中,资金将在7月中旬可到位。建立汽车编织座垫原料加工厂,为更多的失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真正实现“居民就业社区帮”。我们将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把社区创业就业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三、以活动服务中心为依托,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党支部以“丰富业余生活、提高文明素质”为目标,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的氛围。

1、辟建社区活动场所。在各部门的支持下自筹资金4万元创

建了社区活动服务中心,设臵了图书阅览区、电化教育区、节目编排区、培训辅导区等活动区域,并配备了图书资料、电脑电视、电教光盘、数码相机、音响器材、管弦乐器等。居民们全天都可以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既活跃了社区文化,又团结凝聚了群众,营造了和谐的社区氛围。

2、组建文体活动社团。根据居民的兴趣爱好,组建了文艺演出队、太极表演队、老年秧歌队等3个文体活动社团,并购买了服装、道具、乐器等。7月27日,社区党支部组织文艺演出队来到了黑龙江省荣军医院,在为荣誉军人送去了慰问品的同时,还奉上了一台“共享和平时光”专题文艺演出,使荣誉伤残军人度过了一个难忘、幸福、快乐的节日。

3、提升居民文明素质。社区党支部在充分利用文体活动社团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的同时,还与辖区司法所、市科协、总工会等部门单位进行联系,经常组织开展法律咨询、科普宣传、健康讲座等活动,积极倡导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珍爱生命的文明风尚。5月20日,社区“崇尚文明、传播科学,科普进万家”活动在采用文艺演出、科普挂图、宣传展板、专题辅导等传统形式的同时,还首次利用市科协的“科普大篷车”进行了现场演示和亲手操作,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

四、工作不足和下步打算

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仍有不足,表现为:

(一)我社区比较偏僻,流动人口多,难于管理,我们将在入

户走访和网络登记上下功夫,加大信息采集力度,争取做到足不出户,辖区情况了然于胸,以更好更准确的为辖区居民服务。

(二)、社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我们将积极争取经费,健全共驻共建机制,进一步与辖区单位结对共建,以扩大社区自主创业为主要解决手段。

(三)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虽然我们社区拥有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工作队伍。但应继续探索学习医疗救助、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和先进经验,用知识武装头脑,用技术服务居民,以促进各项工作的长足发展。为社区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相信在上级部门领导的关注下,在辖区居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XX社区必能乘借XX市广场化社区建设之东风,继往开来,再接再厉,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在特色性社区发展的大潮中脱颖而出,更好的践行我们服务人民的责任和义务,请绥化市局、省厅等上级领导莅临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使我们XX市XX社区专业化社区建设工作纵深发展。

第11篇: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着力提升我公司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增强酉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良种培育和生产技术水平,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助推青花椒种植产业化建设,促进酉阳县域经济进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强基础、提能力、促发展、惠民生”的总体要求,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下简称标准化基地),引导科技要素和现代生产经营要素向农村一线集聚,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功能定位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围绕特色农作物、林业、畜禽、水产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优良新品种的选育繁育技术研究,建立新品种中试与示范基地,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突出新品种、新组合的应用,配套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标准化示范,促进农业产业生产技术的升级。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粮食、甘蔗、桑蚕、木薯、香蕉、柑橘、葡萄、油茶、罗非鱼、奶水牛等农业产业,建立30家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5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增强科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良种培育中心:扶持一批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农业企业,建设良种培育中心,加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攻克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和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示范带动性强的种、养以及加工标准化基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快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要加强在政府引导推动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的协调和管理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扶持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形成合力。

(二)坚持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既要根据产业的特点和科技需求进行统筹设计,统一规划,分期、分批组织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也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建设。

(三)坚持发展产业与富民惠民相结合。既要立足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力解决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也要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力度,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农业新品种的自主创新,围绕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重点开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鉴定和创新利用,开展优良新品种选育,突破一批新品种选育技术,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品种,创建新品种中试与区域示范基地,加快新品种、新组合推广和产业化应用,促进特色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二)提升特色产业技术升级,以高标准规划、高技术含量、规模化建设的要求,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三)建设科技人才队伍,着力培养创新人才。根据农业产业发展、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需要,引进、培养、聚集一批农业科技高级人才,开展面向农户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为技术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供人才支撑和保证。

(四)强化产学研合作。依托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突破产业技术为目标,加强产学研的密切合作,推动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

四、遴选要求

(一)良种培育中心的基本条件

1、在广西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科研单位、高校、科技型企业,有稳定的科研创新团队。

2、具有与良种研发相适应的技术储备、种质资源、育种材料、科研人才力量、科研仪器设备、品种培育、良种繁育中试示范基地等基础和优势。

3、近五年来具有较好的科研业绩,技术研究成果居区内先进水平。

4、制定有发展规划,建设方案可行,功能设计合理,目标明确,符合产业发展需求。

5、具有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完善。

6、政策、资金等配套措施保障有力。

(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的基本条件

1、基地管理主体明确。必须是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

2、具有固定的生产场所,或土地租赁时限在5年以上,有一定的种养、加工产业化规模,产品科技含量较高,辐射带动面广。

3、基地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产地环境标准。

4、基地必须有生产标准或技术规范,并配备有技术人员。

5、基地实行科学管理,建有农业投入品购进、使用、保管登记制度和生产管理档案。

6、基地产业技术水平较高,技术吸收转化能力强,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与推广体系完善,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五、组织管理

(一)自治区科技厅负责组织申报、评审、认定、中期检查、考核等工作,指导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基地建设,给予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并对通过认定的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基地统一挂牌命名。

(二)有关部门组织良种繁育中心和标准化基地的申报、遴选和实施,落实相关政策和科技资源集成配套措施,指导和监督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基地的运行。

(三)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基地一经批准,承担单位应及时落实相关任务,采用灵活多样的机制开展创建工作。

(四)申报程序。由符合条件的单位提出申请,经上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或自治区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后上报自治区科技厅。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明确分工,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和监督,保证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建立扶持机制。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保障配套资金落实。自治区要整合科技攻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等科技资源,在项目、资金和人才安排上给予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支持。

(三)强化监督管理。实行动态管理,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由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认定,合格者由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认定并授予“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基地”,正式挂牌。挂牌三年后进行复评,优秀者将继续给予支持,不合格者取消资格。

(四)营造良好环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重视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推广先进工作经验和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进行表彰,加强宣传,积极为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和标准化基地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第12篇:基地建设总结

深化工商合作 共建品牌导向型烟叶基地单元

[摘要]:为全面提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实现原料保障,国家局提出了开展烟叶基地单元建设工作,并制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规范。在此背景下,吉安市烟草公司积极与中烟公司合作,按照基地单元建设工作规范开展基地单元建设探索实践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和经验。本文介绍了吉安市烟草公司烟叶基地单元建设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效,并就工、商双方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基地单元稳定、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工商合作;品牌导向;烟叶;基地单元

随着卷烟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和重点骨干品牌发展需求,全行业优质烟叶保障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为了提升行业整体实力和重点品牌竟争能力,国家烟草专卖局及时提出了卷烟上水平的“532”、“461”知名品牌发展战略,要实现“卷烟上水平”的战略目标,就离不开“原料保障上水平”这个重要基础。国家局于2008年底相继出台了“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启动了以需求为导向、以基地单元为载体的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建设工作,今后烟叶将按品牌需求组织生产和供应,以便解决烟叶生产中面临总量不够稳定、布局不够合理、质量和风格不够适应等矛盾和问题,确保行业“卷烟上水平”发展。

在此背景下,江西省吉安市烟草公司照国家局基地化建设模式,以中烟公司卷烟品牌对基地单元烟叶风格特点的需求为主导,加强工、商的合作,重新规划种植区域,在生态条件好、产品有特色、发展有潜力的烟叶种植区,以5万担为一个单元规划基地单元建设,打造品牌导向型基地。随着近年来工、商、研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吉安市烟草公司与各中烟公司的交流互动日益紧密。双方在创新工商共建基地单元的机制和合作模式、打造稳定高效的品牌原料供应链、维护并提升区域烟叶质量风格和优势、促进吉安烟叶和对应卷烟品牌协同发展等方面合作成效明显。本文从工商合作共建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入手,深入分析近两年来基地单元建设工作情况,并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工商合作、共建品牌导向型烟叶基地单元浅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基地单元建设现状

1、基地单元建设情况

目前,吉安市建设品牌导向性烟叶基地单元共有两个,分别是:红塔集团安福严田基地单元、福建中烟安福寮塘基地单元。其中严田基地单元内种植烤烟面积1.56万亩,覆盖3个乡镇分别为严田镇、洋溪镇和横龙镇,种植户979户;配备严田中心烟站为基地单元工作站,共有收购线4条,引导烟农建立了安福严田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下设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运输六个专业服务队,共有成员359名。寮塘基地单元内种植烤烟面积1.64万亩,覆盖乡镇1个,烟农1039户,规划建设寮塘中心烟站为基地单元工作站,引导烟农建立了安福寮塘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下设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运输六个专业服务队,共有成员233名。

基地单元基本烟田内均配套建设密集烤房、烟水工程、机耕路、烟用机械等基础设施,全年推行商品化育苗、测土配方施肥,密集化烘烤覆盖率达100%、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全面实行烟草良好农业规范,基本实现了基本烟田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机械作业的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新格局。

2、采取的工作措施

在基地单元建设过程中吉安市烟草公司紧紧围绕行业“卷烟上水平”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按照“工业深度介入、商业主体经营、科研技术支撑”的模式,以知名高端品牌发展为导向需求,以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为目标,切实加快烟叶生产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构建高效工作机制。

为保障工商共建基地单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工、商、研三方共同成立了基地单元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实施小组及基地单元管理中心,管理中心下设生产技术服务组、烟叶质量监督组,明确了各小组的工作职责,有效保证了基地单元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工、商、研三方签订具有有约束力的“工商研三方合作协议”,按照“工业主导、商业主体、科研主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集工、商、研三方各自的优势,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形成基地共建、难关共克的良好合作氛围。

(2)建立设施完备的硬件基础。

根据基地单元建设要求,结合当地实情,按每个基地单元配套5万亩基本烟田要求,综合配套完善基本烟田、烟水工程、机耕路、育苗工场、密集烤房、烟草农机具、烟叶基层烟站、防灾减灾八大工程,夯实基地单元硬件基础。

(3)“三化”同步,整体推进。

通过工、商、研合作,优化资源配置,集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高标准高水平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促进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和生产方式现代化整体推进。

a)工业全程参与基地单元烟叶生产,努力实现原料供应基地化。中烟公司根据卷烟品牌配方需求,提出对基地单元内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方面提出具体质量要求。以卷烟品牌需求为导向,工商共同规划特色生态区,选择特色品种,制定配套特色烟叶生产技术,建设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同时工业集团、技术依托单位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长驻基地单元工作,协同商业公司,全程参与生产调研、技术指导、培训、烟叶生产、项目实施、烟叶收购等工作。

b)实施标准化烟叶生产,努力实现基地单元生产方式现代化。为提高基地单元的生产水平,基地单元按照工商共同制定的特色烟叶生产技术,分生产环节组织烟农培训,统一生产标准,标准化烟叶生产覆盖到育苗、整地起垄、烟叶生产、烘烤、收购等全过程。同时在基地内组建了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在一些关键环节成立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专业服务队,实现专业化服务。

c)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努力实现基地单元烟叶品质特色化。工商双方在基地单元内共同建设“品牌导向性科技示范园”,以“优质、特色、生态、安全”为目标,围绕工业品牌原料目标、质量特色,积极开展特需品种、施肥、植保、烘烤、烤烟生态循环等专项研究,并建立和完善技术推广体系,以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建立并推行烟草GAP,注重产地环境选择与保护,推行烟叶标准化生产和清洁作业,控制非烟物质,完善烟叶质量信息,建立烟叶质量追踪体系,全面推动烟叶种植技术的创新发展。

3、取得的成效

通过八大配套工程建设实施、生产组织形式、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科技创新研发推进,吉安市烟草公司与对应中烟公司共同积极探索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实现了基地单元原料供应基地化。吉安市烟草公司以基地单元为单位积极探索工商互动烟叶基地建设模式。工、商双方共同研究制定基地单元实施方案、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品牌导向型原料基地,共同确定组织机构和管理运作方式,共同制定生产技术方案,为工业品牌的原料保障上水平提供了探索平台,促进了原料供应基地化的发展。

(2)烤烟生产布局初步实现了由分散向集中转变,规模效益水平明显提高,产业优势初步体现。按照局部突破、重点发展、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布局、优化烟田、优化烟农,当前,基地单元内烟叶种植区域均相对比较集中,种植烟田由零星拼揍式向规模连片式转化,烟农收入由副业向主业转化。

(3)烤烟生产方式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坚持以现代烟草农建设为主导,扎实推进烟叶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等重点工作,通过加大建设投入、转变生产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和完善政策措施等手段,稳步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在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方面取得新突破,探索出了一条两头工场化为方向、中间专业化服务为载体的山区特色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模式。

(4)烤烟生产组织形式基本实现了由单一的小农生产方式向多元化生产方式转变。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生产经营组织体系,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并在基地单元内引导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建设,在关键环节开展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专业化服务,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5)烤烟生产技术措施正快速的由经验型向标准化规范技术转变。各基地单元依托对应工业企业对于烤烟品种、烟叶品质的需求,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等综合条件,在科技示范园开展相关品种、种植技术的试验研究并,根据相关研究成果,由工、商、研三方共同探讨,形成一整对应的烟叶生产技术方案。通过抓点示范、辐射带动,大力提高常规技术措施的到位率、综合技术措施的配套率和核心技术措施的贡献率,切实推动了吉安烟叶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了烟叶生产标准化、规范化,促进了质量效益的稳步提高,提高了工业企业的满意度。

(6)烤烟生产收购管理手段率先实现了由传统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近年来,吉安市局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要求,将信息化管理贯穿于烟叶生产和收购工作全过程。通过对基地单元烟叶生产、收购管理系统的应用,建立并完善了基地单元内基本烟田基础信息档案、烟农基本信息档案,并把信息化管理从烟叶经营环节延伸到生产管理环节,通过加强信息的收集、核实、传送,保证了单元基本信息的真实、可靠,为基地单元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性的依据。

二、深化工、商、研合作,推进基地单元建设

吉安市烟草公司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工、商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生产才能发展,品牌才能创立,双方利益才能得到维护和发展。基地单元的稳定、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工商研联手,以基地单元为平台,整合多方人才资源及科技力量,立足基地单元烟叶特色,围绕生态剖析、品种筛选、技术定位、人才队伍建设,多维度地进行科技攻关和挖掘提炼,提升质量,突出特色。以下就工商如何进一步深入合作开展基地单元建设浅谈几点看法。

1.积极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完善工、商、研合作机制。

基地单元建设以“工业主导、商业主体、科技主力”为理念,按照“基地共建、生产共抓、资源共享、品牌共创、发展共赢”工作目标,应坚持从以下方面建立新型合作模式。(1)坚持品牌需求导向,完善工业主导机制。在基地内引入品牌观念,融入品牌文化,形成以工业需求为主导的烟叶生产机制,健全烟叶供应链、价值链,实现原料的有效保障。(2)坚持基地单元共建,构筑工商研合作平台。工商协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工业企业主动参与、深度介入基地单元建设,提出原料需求计划,建立基地烟叶质量评价和质量追踪体系,加强烟叶风格特色和配方研究,以提高基地建设引导率和烟叶利用率;科研单位组织技术攻关,制定烟叶生产技术方案;商业优化烟叶生产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烟叶生产流通过程控制,形成工商研互动烟叶基地建设机制。

2.共同开展特色区域定位研究,进一步彰显基地单元烟叶品质特色化。

特色烟叶是指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质量风格,能够在卷烟配方中发挥独特作用的烟叶,彰显基地单元烟叶特色,要以区域特色生态为基础,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特性,有针对性的搞好特色区域定位。找准区域定位,就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生产资源,维护和保持烟叶特色。进行区域定位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分区,确定特色烟叶的核心区和辐射区,以核心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同时工商双方要共同努力,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科学规划,科学划分最适宜区、适宜区、不适宜区,按照优化布局的原则,严格按规划布局组织生产。

3、共同完善基地单元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稳步推进集约化经营。

在不断推进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围绕现代烟草农业“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核心任务,大力推广和落实科技兴烟技术。不断完善并修订基地单元内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并高度重视不同单元区内不同烟叶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宣贯工作,突出抓好商品化育苗、统一平稳施肥、严格烟叶水分管理、强化以成熟度为中心的种植和烘烤技术的落实等工作,进一步稳定和提高烟叶的商品质量,彰显风格特色。

4、加强“三化”融合,全面提升基地单元建设水平。

原料供应基地化、生产方式现代化和烟叶品质特色化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优质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有效途径。“三化”是烟叶基地单元建设的三要素,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因此,烟草行业工商企业双方应该本着互利双赢,长期合作的原则,加大投入,着力加强“三化”建设融合,进一步保障原料供应基地化、突显烟叶品质特色化、推进生产方式现代化,全面提升基地单元建设水平,提高基地烟叶原料有效供给能力,满足卷烟品牌发展战略的需要。

5、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着力保证烟叶品质特色。

工、商、研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攻关或共同进行科技项目立项研究,在特色区域定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着力解决影响烟叶品质特色化、优质化的抗病品种选育,以及壮苗培育、配套施肥技术、成熟度、烘烤质量、配套实用烟草农机研发等重要问题,重点研究品质与环境、品种的关系品质与风格特点的表征评价与不同风格特色烟叶的形成机理与调制技术,力保基地单元优质烟叶的可持续发展。

6、加强工业验证,建立完善的烟叶质量评价体系。

工、商之间应加强沟通,以对应品牌发展需求为导向,完善基地单元对应品牌烟叶原料质量风格特色评价体系,深入开展基地单元烟叶质量跟踪评价,建立涵盖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感官质量、风格特色定位、工业配方使用情况等内容的质量数据库,由工业企业负责组建基地烟叶质量评价体系,每年对部分所产烟叶样品进行全面综合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发现问题,工商双方针对基地内技术方案共同研究生产技术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基地烟叶配套技术,优化烟叶特色品质。

7、共同完善基地烟叶生产条件。

基地的综合持续发展离不开配套的基础设施,离不开先进实用的烟用机械,因此,需要工业企业协同烟草部门,共同完成基地内基础设施建设,协助引进基地内适用的先进烟用机械,优化基地烟叶生产条件。

三、结语

工商合作共建品牌导向型基地是有效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的一种新的烟叶生产组织方式,也是新形势下我国烟草工业、商业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共同选择,是烟草行业进行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工商合作强化基地建设,对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彻底改变烟叶生产方式、确保烟草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基地单元的稳定、持续发展工商双方应进一步深化探索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工商合作模式,从建设规划、品种选择、生产技术制定、特色烟叶定位、科技创新、质量质量评价、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密切协同配合,以追求烟叶“特色、优质”以及原料供应链的“高效、安全、可持续”为目标,积极探索“需求导向、密切配合、品牌共建、发展共赢”的基地单元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的目标,以保持基地单元烟叶生产稳定发展,全面提升烟叶质量水平。

第13篇:竹林基地建设

联合苗族乡七项举措推进雪山方竹竹林基

地建设

去冬今春以来,联合苗族乡高度重视竹林基地建设工作,结合实际,采取“七项”措施,强力推进2011年竹林基地建设工作。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乡政府作为责任主体,把竹林基地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与各村民委员会签订了《2011年度联合苗族乡竹林基地建设目标责任书》,把竹林基地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建立责任保证金制度。二是重点规划,成片打造。按照适地适竹和相对成片的原则,以荒山荒坡为重点区域,科学规划竹基地示范片建设,以成片林为带动促进农户在路边、沟边、河边、房前屋后发展零星造竹,扩大造林面积。三是搞好宣传发动。利用发放宣传资料、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了群众发展竹子的积极性,形成“政府鼓动、群众主动、利益驱动,全民参与”的良好发展氛围。八个村落悬挂标语18副,发放方法方竹陪护手册1000余份。 四是红春、红竹、光明、茶园四个村落联合开展封山育林,充分保护现有竹林和新育竹林;共设置12个监测点,由各村村支两委负责落实人员监控。五是重视管护。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组织农户搞好幼林抚育、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后期管理,并提倡和鼓励农户在不损害竹子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实行以耕代抚,促进竹林抚育工作保障基地建设有序开展。六是成立雪山方竹专业合作社一个,并抓紧时间抢注雪山方竹商标。七是联系片区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集中培训、深入种竹户家中等形式做好造竹技术培训,现已培训2000余人次。

目前全乡已完成近80万株的竹苗种植,共造面积9200余亩。(撰稿:陈俊 审核:罗玉忠)

第14篇:基地建设规划

温州市有2500多家服装企业,2006年产值402亿元,出口值12亿美元;45个品牌达到国家质量最高等级标准“优等品”,其中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产品6个;浙江省著名商标19个,省名牌产品20个;市知名商标34家,市名牌产品37个;国家免检产品17个;进入全国服装行业“双百强”企业有10家。1999年温州服装5家品牌代表中国男装参加法国巴黎“中国文化周”;2001年温州6家男装企业代表中国男装最高水平参加德国科隆国际男装展。服装产业已经成为温州市主要支柱产业。随着企业规格的扩大,每年新增大量的服装企业,需要大量的服装专业技术人才,但大量有服装技术工人的外流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减少,人才培养的规模小、速度慢,以至于很多企业招不到工人而无法正常生产;2009年3月13日“温州都市报”刊登的招聘服装技术人员的名额就3万多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缺少服装技术人员8万名,造成企业开工不足,生产停顿,质量下降。

服装行业是温州的主要支柱产业,企业规模将会迅速发展,产品质量将要有很大的提高,但技术人员的缺少必将影响到服装行业的发展,而我校培养的全日制学生每年只有300名左右,培训周期长,很难解决温州服装企业缺少技术人员的燃眉之急,根据现状我校与温州服装商会联合成立了培训基地,这是学校也行业协会联合办学一条路子,形成全日制与短训相通结合的培训服装技术人员的模式,这们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培训出大量的服装技术人才,以充实到各服装企业中去,学员可以到企业边实习边工作,有针对性到企业进行在职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这些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员紧缺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结构分析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市场、竞争、创新意识和国际意识,具备服装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岗位具备的专门知识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熟练掌握技术技能,且有专长,敬业、勤奋、合作、开拓、全面发展的中、高级服装技术人才,其规格如下:

(1)德、智、体、美、技全面发展。

(2)具有敬业爱岗、创业创新、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良好职业个性。 (3)具有健康的体魄。

(4)熟练掌握服装造型设计和服装制板软件应用技术,了解相关前卫软件,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制板的能力。

(5)具有把握时尚、合理选用服装材料,创造性设计服装款式的能力。 (6)熟练掌握工艺制作技术和设备操作技能,具有组织生产线运转的能力。 (7)熟练掌握转化效果图、合理设计服装结构的技术,具有按图出样的能力。 (8)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服装企业运转规范,具有保证中型服装企业主要部门和小型服装企业在市场中正常运转的基本能力。

(二)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

(1)大型服装企业的设计出样,工艺生产技术人员或部门经理(含外贸跟单员、CAD操作员等)。

(2)中小型服装企业的设计、工艺、经营管理、营销人员。 (3)小型私营服装企业主。 (4)与服装相关行业的技术岗位。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根据温州地方特色,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开展创业教育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创业技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二、课程的改革

(一)是改革教材、教学内容。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出体现本专业技能要求,并能充分反映出本专业培养特色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指导书,使指导书除了体现本专业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外,还增加与企业密切结合的内容。

(二)是改革教学方法。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适当引进研究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加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引进示范录像,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三)是改革考试评价方式。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采用分阶段技能考核方式,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在考试内容上改变过去只考适合死记硬背的内容,而代之以考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的内容。

三、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职业道德好、专业能力强、并有一定行业实践经验,思想业务双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本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实施的关键。根据本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09年专职教师数将达18人。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中,中、高级职称比超过50%;“双师型”教师达到100%。

四、产学研机制的建立

服装专业的教学改革在行业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从教学的开始到教学的终止,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系统。

(1)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人才需求社会调查,分析确定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2)结合毕业生追踪调查,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与行业专家共同确定人才业务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分析、归纳职业知识、能力、素质要素,遵循教育规律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4)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经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认同和教务处的批准开始执行。

(5)服装行业的行家里手、名人名流、能工巧匠兼任专业教师,服装企业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实习基地,参与实践教学指导,并为专业教师提供行业实践进修、提供技术研究课题,为应用性人才培养营造真实的行业环境。

(6)学校与行业共同培养的人才完成学业走上职业岗位,直接面对社会行业的客观评价。这个评价是对学校办学水平高低、人才质量优劣的最终标准。社会行业的评价继而成为服装专业新一轮改革的可靠依据与发展动力。

(7)建立实训工厂、学校服装品牌策划中心实行教师“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工厂生产及品牌设计、策划、营销的实训场地。

4、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成立了服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校长亲自主持审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与资金的落实。除保证完成学校正常的实践教学,还专门负责温州外来务工人员及企业在在职职工的培训工作。

2.相关配套政策

为稳定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我校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措施,以保障专业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主要有:《温州技工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实训基础管理意见》等。

3.资金投入计划与保障

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学校投入、企业投入,本着利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的原则。我校用于实训基地设备购置的资金投入计划为:2008年为110万元;2009年为150万元;2010年为180元。

4.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

学校建立了新的管理体制,成立了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校、教研组两级管理,学校宏观指导协调,教研组具体管理,实训中心组织实施,基地建设项目小组负责督查。学校已形成了一整套的实验和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

5. 现有实训条件保障

学校现有实验、实训场所 3700.2平方米,其中服装专业实训基地为1831平方米,学校已建设了基础设施完备、数量充足的实训环境。为品牌实训基地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师资保障

我校已初步建设了一支“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并引进了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服装相关专业人才做兼职教师,能够保证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我校有条件有能力建设好服装专业实训基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第15篇:扶贫基地建设

PX县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情况的报告

基地扶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残疾人扶贫方式,它具有扶贫面广、见效快、稳定性强等优点。我联结合农村残疾人的特点,以实施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为载体,以促进残疾人自主创业和安置残疾人就业为重点,强化扶持,建立了适合残疾人操作的各类种养殖业基地。使一些残疾人在基地的扶持下,不仅脱了贫,而且还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扶贫基地基本情况

我联从 年开始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到目前为止,共建立扶贫基地3个。分别为:PX县绿洲农牧有限公司、PX县星光种鸡场、PX县北张庄大棚菜种植基地。

1、PX县星光种鸡场(法人韩孟典,肢体残疾)主要经营种鸡、种蛋、雏鸡和饲料销售,占地200亩,固定资产800万元,2006年被定为平乡县残疾人扶贫基地,现有职工59人,其中残疾职工13人,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户18户。年产值 1100万元。该场场长韩PP曾荣获“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

2、PX县绿洲农牧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养殖、种植、农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法人吴金辉),2007年被定为PX县残疾人扶贫基地。公司占地260余亩,职工43人,其中残疾员工10人,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户11户。下设绿洲种羊厂、绿洲农场、绿洲杂粮加

工厂三个分支,年产值 650 万元。

3、北张庄大棚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西红柿、韭菜、芹菜、辣椒、黄瓜、豆角等四季蔬菜,经济效益可观。现有大棚65个,其中残疾人经营大棚12个,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户22户,年产值200万元。

二、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取得的实践经验

1、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为使扶贫基地能给残疾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我联对申报基地的经营项目都进行了认真考察、反复论证,对于确有发展前途的才给予确认和扶持。绿洲农牧公司位于我县土地肥沃区,土质好,水质好,生长的各类农产品品质高,营养全面,口味独特,在附近及周边地区有较高的知名度,且销售量大,便于辐射临近残疾人致富。星光种鸡场具有优良的品种鸡,适合当地和各地域群众饲养,经济效益显著,又是市知名企业,残疾人就业无失业风险。北张庄大棚菜种植基地距离县城和县蔬菜批发市场较近,有便捷的销售渠道,并且当地农民有丰富的蔬菜种植传统和种植经验。建立北张庄大棚菜扶贫基地,便于残疾人接受,更便于辐射其他残疾人参与到蔬菜种植中来。实践证明,选对了扶贫基地的经营项目,就是找出了一条残疾人致富的捷径。

2、爱心是确定基地的根据。

基地为残疾人服务,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来,如技术指导,资金扶助等,所以,基地负责人要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星光种鸡场法人韩孟典,身为残疾,对残疾人的理解更为深刻,年年要无偿送给残疾人近万只雏鸡,还建立了扶残助残基金,每

年拿出几万元来,帮助残疾人搞副业。46岁的张书敏、自幼患小儿麻痹症致残,全家有6口人,原本生活就困难,为治病,还拉下了2万元的外债,孩子们即使过春节也没有一件象样的衣服穿。星光种鸡场免费送给张书敏800只鸡苗和鸡笼,并手把手的传授给他养殖技术,头一年,他就净赚了9000多元,第二年就还清了外债。广宗县的肢残人李少龙听到星光种鸡场扶残助残的动人事迹后,便寻求帮助。场长韩中原亲自驾车送去1000只鸡苗,帮他建起了家庭养鸡场。现在李少龙不但成了村里的富裕户,还娶了妻,成了家。

3、选择的基地要有辐射效应

基地不但要能安置残疾人就业,还要有较大的辐射效应。三个基地的建设,不但安排了一批残疾人,而且使更多残疾人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加入了致富的行列。DD村贫困聋哑人许广进看到大棚菜使群众致了富,便和家人来到残联,表明了也想种植大棚菜的愿望。理事长陈岳立即召开临时党组会议,决定给于7000元予以支持,还委托北张庄大棚菜种植基地派专人定期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当年,许广进就净收入2万多元。北DD残疾人周挺怀原是绿洲种羊场的职工,学到技术后自己想建家庭养羊场,但担心销路。绿洲公司就赠送饲料和药品来鼓励他,还和他签订了购销合同以解除他的后顾之忧。现在周挺怀的养羊厂已成规模,还安排了一名残疾人来他这里就业。他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基地的帮助支持,想要走上小康道路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啊。”

4、基地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自我发展能力

规模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的基地,才能保证残疾人收入的可靠性和工作的稳定性,才能最大限度安排残疾人的就业。只有自我发展能力强的基地才能产生最大的辐射效应,带动残疾人走向富裕,脱离贫困。

5、要加强对基地的监管

为保护基地和残疾人就业从业人员的利益,我联和基地都签订了协议,明确基地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要安置多少残疾人,要辐射多少户残疾人,安置的残疾人月工资不得少于多少,在基地就业的残疾人工作年限,要为残疾人缴纳医疗保险等。基地要有扶持贫困残疾人的方案,并明确扶持方式、人数和预期扶持效果,帮扶协议、帮扶情况记录等。还对基地进行不定期检查,年终进行考核。

6、要最大限度地给基地以支持

基地是帮扶残疾人的载体,基地的发展就是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为此,我联根据基地工作性质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定期对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以提高残疾人个体素质。除在资金、生产资料上给予支持外,还邀请省农科院、畜牧局、科技局等深入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协调基地和其他单位的关系,为基地找信息,为基地排忧解难,解决基地的后顾之忧,调动基地帮扶残疾人的积极性。

三、扶贫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扶贫资金严重不足

我县经济较落后,残疾人所占人口比例较大,需要帮扶的残疾人数众多,三个基地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要建立更多的基地,仅

仅凭借县残联的财力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现有基地仍需发展,我联目前对基地资金、生产资料的支持依然是杯水车薪。建议金融、财政等部门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政策上向基地倾斜。

2、一些企业负责人助残思想觉悟不高

残疾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残疾,一般工作效率低于健全人的较多,并且需要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一些企业领导人单纯从企业利益出发,宁肯缴纳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或不接受残疾人就业从业。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早日出台相关政策,对具备接纳残疾人就业从业和具备作为残疾人扶贫基地的企业,除了政策上给予优惠鼓励外,同时施压加压,来拓宽残疾人的就业从业渠道。

3、如何建立风险规避制度

对于基地和残疾人从业者来说,风险是一定存在的。如养殖业可能遇到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的侵袭,种植业可能遇到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产品价格会有骤降的现象等。如何减少基地和残疾人从业者的损失,就需要建立风险规避制度。建议采取残联出大头,政府出小头,有关部门凑零头的办法筹建“基地建设风险资金”,专项用于遭受风险的基地和受害残疾人的补助。保险公司要开辟新险种,优惠保费,从而增强基地和残疾人从业者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4、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农民企业家

我县的扶贫基地都有一个或几个甘于奉献的经营领头人,象绿洲公司的法人吴金辉,星光种鸡场的韩孟典和韩中原。这些人意识到帮

助残疾人脱贫既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他们在不断发展自身事业的同时,也为残疾人贡献了自己的技术、市场、信息及经营组织才干,他们付出了许多精力和财力。目前,农村这类能人还不多。因而,建议各级政府积极扶持、发现和培养。要满腔热情地保护他们扶残助残的积极性,在经济上不让或少让他们吃亏,在政治上要给予一定的待遇。要通过多种媒体,宣传他们思想和事迹,在经营上则要多为他们提供优惠优质的服务,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协调的外部环境。

平乡县残疾人联合会 2009年4月18日

第16篇:养殖基地建设

青岛市2010年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

实施方案

为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经济社会效益,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制定2010年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加快畜禽标准化生产进程、增强畜产品安全质量为核心,大力推广现代化无公害养殖方式,建立畜禽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养殖基地,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满足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要。

二、任务目标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推进饲养设施现代化、养殖品种良种化、生产管理方式标准化、质量监管全程化、生态环境友好化、市场经营产业化,加快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组织化建设步伐。具体目标是,2010年,在全市新发展(含改扩建和技改)畜禽标准化养饲养场、养殖小区125处以上,其中,新建25处;新发展发酵床生态养猪场100处以上,全市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总数达到1400处以上。

三、建设内容与要求

(一)建设重点。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以发展标准化饲养场和标准化养殖小

区为主要实现形式。新发展的标准化养殖场区,以生猪、蛋鸡、肉牛、肉羊、奶牛、肉鸡和肉兔等优势产业为发展重点;对现有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重点是配套完善生产设施设备,推广统一的专用品种、统一的技术规程、统一的质量标准,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为标准化生产场区;重点建设一批符合当前畜牧业发展方向的高标准畜禽生产场、小区,在全市起到明显示范带动作用;今年,全市要以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为突破口,组织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增加投入,抓点带面,不断在技术上创新,在措施上完善,在效果上巩固提高。其它畜禽的生态养殖技术,要区别不同情况和条件,加快推广应用。

(二)建设内容。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内容,包括饲养场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软件建设内容,主要指在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硬件建设内容如下:

1、管理区:管理区处在上风向,包括值班室、消毒室、办公室和技术服务室。场区大门口设置消毒池,大门口消毒室安装消毒设施或紫外线消毒灯。

2、生产区:生产区处在上风向,包括兽医室、饲料库、畜禽舍和饲养员住室。肉牛、肉羊和奶牛场区设有运动场和青贮池。

3、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处在下风向,距离生产区50-100米,采用围墙和绿化带隔开。包括病畜禽隔离室、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间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粪污处理厂或沼气

池、粪便堆积发酵池等无害化处理设施是标准化基地建设的重点内容。

4、猪场发酵床:发酵床建设根据当地水位高低选取地下式和地上式。地下式发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深挖90cm,地上式发酵床是在地面上砌成高90 cm的坑。床底均为土地面夯实,建好后填满制成的有机垫料剂。发酵床的主体是由有机垫料组成的,垫料可由木粉、秸秆、稻壳、花生壳粉、玉米芯等按比例配合。加入原土、食盐、酵素菌剂、天惠绿汁、氨基酸、乳酸菌、汉方剂、矿物质MA等,加水使含水量达到65%,经过2-4天发酵制成有机垫料猪场发酵床。

(三)具体要求。

标准化养殖场区地址选择、规划布局、品种引进、日常管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疫病防治、废弃物处理与污染防治等要求,依照农业部畜牧业司《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执行。具体要求如下:

1、标准化场区建设地点必须距离生活饮用水源2000米以上,距离镇村居民区、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500米以上,距离干线公路500米以上。

2、标准化场区必须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防疫条件,满足动物防疫监督与疫病监测工作的要求,自觉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管理,积极配合并主动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并持有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动物防疫合格证》,从事种畜禽生产的应同时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3、具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布局科学合理,标准化场区周围有隔离墙和树木隔离带,生活办公区与生产区分开,出入场区净道与污道分开,大门入口处有消毒设施。

4、具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其中的粪便处理池须防渗漏、防雨淋、不外泄。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应符合GB16548的有关规定。

5、引进饲养的畜禽属于在全市推广的主导品种,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非疫区种畜禽场引进,经产地检疫健康并持有检疫合格证明。引进后隔离饲养观察不少于15天,经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测,无规定的动物疫病。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市要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养殖基地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方案,明确领导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做好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工作。

(二)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各区市畜牧兽医部门要积极协调计划、财政、金融、环保等相关部门,在用地、资金等扶持措施方面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重点扶持新建的标准化场区。市财政安排的标准化示范项目资金、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优先用于扶持畜禽标准化基地建设。2010年,市局争取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710万元,用于生态养猪场发酵床建设补贴。

(三)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通过开展科技人员联系养殖大户、送

科技下乡、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宣传培训,强化对标准化饲养场区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在良种繁育、建场、饲养管理、技术服务、疫病防治等方面做好全方位服务,把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推广到每一处标准化饲养场、养殖小区。进一步研究完善和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菌种制作使用技术、养猪场舍及发酵床建设技术、垫料筛选应用技术、发酵床使用管理技术,以及夏天通风、降温和冬天采光、保暖等集成技术,规范菌种使用,规范猪舍建设,规范发酵床建设,规范饲养管理。

(四)加强档案管理。各区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管理档案,妥善保管基地建设相关资料。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区要建立完备的养殖档案,档案要载明畜禽的来源、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检疫、免疫、消毒情况;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等情况。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实行备案制度。各区市根据本地实际,尽快拟定2010年规划建设的畜禽标准化场、小区,填写《2010年规划建设畜禽标准化场区备案一览表》(见附件2),并于6月20日前将规划建设的标准化养殖场区名单报市畜牧兽医局备案。

(五)加强督导与检查验收。市局将组织专家及时对全市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督导检查和验收。对建成的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区,各区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按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区验收评分表》(见附件1)进行验收,市局在半年和年末两次集中进行复验。

第17篇:基地建设总结

大川寄宿制小学

2015年度勤工俭学既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我校以基地建设为中心的勤工俭学工作一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劳动中学生不但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技术,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培养了习惯。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实践和锻炼空间。在绿化、美化校园中同样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年来, 我们完成了以下工作任务:

第一、把蔬菜种植作为工作重点。

2015年是我校继续把校园经济建设作为勤工俭学工作的重点来抓。充分利用了校园内现在的蔬菜基地和新建的6000平方米果园。在蔬菜种植上,我们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重新调整种植结构,并且充分发挥新建的400平方米塑料大棚的优势。首先,保证了春季早熟蔬菜:白菜、油菜、菠菜、甘兰、水萝卜等满足了伙食供应。

在大棚外的有限地块内种植了秋食物冬储蔬菜。包括:白菜0.3亩,大头菜0.3亩,大萝卜0.2亩,芹菜0.2亩,柿子0.2亩,栽茄子辣椒0.4亩。工作中我们根据季节适时下种栽苗,并注重田间管理,做到了整地、施肥、栽种、护理到位;浇水、除草、插架、灭虫及时。获得了满意的收成。解决师生伙食春季90%的用菜和全部秋季用菜及冬储用菜。

对于新果园, 我们同样进行了精心护理,浇水、除草等,预计四年后能让学生吃到自产水果。

第二、养猪工作不放松。

饲养生猪是我校勤工俭学的又一重要任务,本学期为了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继续同养殖人员签订岗位要求及工作安全责任书。同时对养殖工作进行了合理安排,最大限度的增加了生猪存栏数。对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做到了师生伙食用猪肉自给有余,满足供应。

第三、绿化、美化、硬化工作不放松。

2015年里我们根据工作实际,在抓校园经济的同时,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根据学校实际需要我们引进绿色树种,共栽了云杉、垂柳50多棵,按照上级部署我们新建标准化操场一个7360平方米,足球场及200米跑道,5760平方米,标准篮球场608平方米,排球场286平方米,体操器械706平方米,以全部交付使用。

总结我校勤工俭学及基地建设工作,一年来,由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成绩是可喜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与不足。在2016年里我们有决心按着学校制定的工作计划,努力工作积极进取,拓展拼搏。把我校勤工俭学工作,特别是基地建设工作抓的更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更好的效果。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服务于教学。

大川寄宿制小学 2015年12月1日

第18篇:花卉基地建设

一、总论

1.项目名称:瀚阳国际花卉基地建设项目

2.项目主管单位:重庆瀚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XXX

3.项目实施单位:XXX公司

负责人:XXX

4.项目性质:新建、扩建、改建(后两项以有老基地为条件)

5.项目规模及时间:总体600亩,总时间一年,年初开工,分3期完成。一期200亩,5月底完成;二期300亩10月底完成,三期100亩及项目完善,年底完成。

6.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其他投资100万元。

(2)资金筹措:瀚阳基金及公司自筹资金及其他筹集资金880万元,申请国家补贴120万元。(根据我在原单位工作了解,重庆市林业局对新建花卉苗圃场500亩以上的企业给予2000元/亩的补贴款,则我公司可获得120万补贴款)

7.结论:项目投资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年利润率控制在40%以上,3年内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国家扶持产业项目,在资金及税收方面都有很大的优惠。主管单位和实施单位都有较强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此项目的实施可增加我公司的经济收入,促进我市林业事业的长期发展。故此项目切实可行。

1

二、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为了进一步改善及美化人们生活环境,响应国家发展林业产业及市领导指出的打造“森林重庆”“宜居重庆”等的要求。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大力发展绿化苗木及花卉产业,是我公司立足江津发展重庆走向世界的一次重要机遇。城市绿化建设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搞好城市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城乡居明共同致富,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更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

必要性:分散的花卉苗木基地不利于统一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要求。为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必须新建基地以及对原有的基地和育苗设施进行扩建和改建。

三、市场调查分析与需求预测

本项目的产品为花卉、绿化苗木等,所以首先要找准市场需求及后续发展空间。发展方向可参考成都幸福梅林。

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形象的提升,就必须要美化绿化城市环境、生活环境。目前,全国上下大搞城市美化运动,其中重庆市重点打造的“森林重庆”为花卉苗木供应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包括各类道路绿化、广场绿化、公园绿化、植物园的建立及居民区室外室内环境绿化等需求越趋高涨。该项目市场前景好,产品供不应求,产品价格年年攀升。本项目作为外向型农业发

2

展的配套项目,产品主要销往区内外、省内外和国内外的有关单位和个人。

四、建设内容及规模

总建设面积600亩=400000平米。其中建设20个育苗温室大棚,占地面积4000平米;建设200平米项目保护与管护相关设备的服务场所;建设600平米的管护站,供工作人员的临时住所和其他物资的存放地;供水供肥系统占地6000平米;道路交通占地5000平米;预留后续发展面积2000平米。

基础设施设备:农用工具100套、电脑2台、一套生产加工管理监控系统、通讯设备、输变电线路、机械货物装卸车等。

五、品种选择基本原则及规划

1.市场指导原则。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发展品种。既要秒钟现实需求,又要着眼潜在需求。立足多样化、优质化,重点发展有特色、市场前景广阔的绿化苗木及花卉。

2.比较优势原则。对发展的品种要充分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及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扬长避短,优先发展资源优势明显和竞争力强的品种,尽快形成规模。

3.适当原则。根据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充分考虑基地建设条件,把不同品种安排在适当的地段,建设发展温室种植为不同环境不同生长周期的花卉提供最适当的生长环境,使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4.相对集中原则。尽可能地将同类品种规划布局在同一地段,形成规模化生产格局,这样更利于生产销售管理。

3

结合以上基本原则,以及以前从事花卉苗木招标活动的经验我提出以下品种规划方案:

1、苗木类:银杏、天竺桂、紫荆花、八月桂、竹类、香樟等。占总规模的20%,在二期三期建设中全部完工。

2、中低档花卉:玫瑰以及月季、报春、金盏菊、雏菊、三色堇、瓜叶菊、鸡冠花、杜鹃等。占总规模的70%,在一期二期建设全部完工。

3、高档花卉:一品红、新几内亚凤仙、兰花(君子兰等)、墨西哥仙人掌等。占总规模的10%,在三期建设中全部完工。

六、项目组织机构

1、本项目由XXX公司负责建设。项目建设期间,由重庆瀚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派出或委托监管单位负责监督管理施工。

2、本项目建成后,下设办公室、财务部、采购部、生产技术部、产品销售部等部门运作。

3、人员编制,设主管一名,负责全面经营管理工作,副主管2名,协助工作。下属各部门设主任1名,员工若干。形成“一位领导分管,一个工作专班,一笔配套投入,一个发展规划,一套奖惩措施”的组织保障机制。

七、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1000万株绿化苗木和3000万株中低档花卉及100万株(盆)高档花卉。年总收入2000万元,总成本1200万元,盈利800万元,利润率40%,投产后两年内收回成本,其经济效益显著。

4

2、社会效益:项目投产后,可为区内外及国内外提供名优绿化苗木、花卉盆景。还可以带动当地劳动力,为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提供就业机会。

附:项目投资概算表、投产后年总成本及收益估算表、基地规划示意图(略)。

(由于是独立完成项目规划书,以及时间的紧迫,和对市场考察的不深入性。故规划书做得不够全面,不够准确,希望领导多加批评指正,让我从中学习进步。谢谢!)

况 峻

2011年2月13日

第19篇:现代烟草农业兴文基地单元建设工作汇报(改)

2015年兴文基地单元“回头看”建设工作 情况汇报

尊敬的省局(公司)领导:

当前正值寒冬季节,各位领导百忙之中莅临兴文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们的关心与厚爱,更是对我们的鞭策与鼓励。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局(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2015年,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宜宾市兴文县兴文基地单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紧紧围绕省局(公司)“诚信为本、质量为重、特色为要”发展理念和“质量重于数量、信誉重于效益”工作方针,以实现烟叶生产“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为目标,把兴文基地单元建设成为“供求平衡、质量优良、特色突出、结构合理、配置高效”的优质烟叶原料生产供应基地,为对口卷烟品牌发展提供坚实的原料保障。县局(分公司)紧紧围绕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通过“创新思路、科学规划、完善措施、强力推进”,精心组织开展了基地单元建设,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烟叶种植情况

我县兴文基地单元包括大坝苗族乡、毓秀镇、九丝城镇、周家镇等8个乡(镇),57个村、163个组、490户烟农,种植面积2.01万亩,户均种植41.02亩,收购烟叶4.96万余担,其中上等烟比例47.55%,中等烟比例48.09%,均价24.90元/公斤,收购资金6171.50万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兴文基地单元内共新建密集型烤房31座,行业投资103.62万元;烤房门窗维修63套,行业投资13.40万元。

(三)专业队伍建设

整个基地单元内共开展专业化育苗2.01万亩,专业化机耕(含起垄)1.9167万亩,专业化植保1.6731万亩,专业化不适用烟叶处理0.3123万亩,商品化烘烤0.5万担,烘烤技术指导服务4.4572万担,分级技术指导服务4.9572万担,专业化移栽0.3123万亩,专业化施肥0.3123万亩,专业化采收0.3123万亩,专业化运输1.00万担。通过专业化服务,合作社内成员亩均用工17个,较大面积生产减少用工10个,达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的。

(四)科技创新建设

以满足重点骨干品牌原料需求为目标按照提高优质烟叶供给能力要求,优化生产技术体系,加大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实现标准化生产,增强优质烟叶生产供应能力。同时积极引入GAP管理先进观念,加大与烟科所合作力度,推进烟叶生产技术创新,培育和巩固“兴文烟叶”焦甜香型特色,增强“兴文烟叶”焦甜香型烟叶竞争力,提高优质烟叶保障能力。

二、工作成效

通过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一基四化”建设,全面改善了单元内的烟叶生产基础条件有效转发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并带动全县的烤烟生产实现规模化种植、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促进全县烟叶生产由传统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向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转变。并最终实现烤烟产业发展“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总体目标。

一是提高了烟农收入,创造了较大的农业产值。通过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实现种植烤烟2.01万亩,产量4.9572万担,产值6171.50万元。采取种植专业户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种植,促进土地流转,户平种植规模达到41亩以上,10亩以上的种植专业户达438户,占单元内种植户的89%以上。 二是进一步促进了烟草农业规范化程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今年,我县烤烟移栽中后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冰雹强降雨灾害,导致单元内烟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即使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单元区平均亩产量也达到了123Kg以上,平均亩产值3000元以上。单元区内烟水工程覆盖基本烟田面积达到100%,防雹增雨网络覆盖基本烟田面积达到100%,密集式烘烤达到100%,机耕道覆盖60%以上。单元区实现100%集约化育苗、100%专业化育苗、100%商品化供苗;100%测土配方施肥;100%集约化烘烤;100%统防统治;专业化机耕起垄面积达到80%以上,烟叶生产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100%实行标准化生产,单元区烟叶生产亩平均用工量降到17个。

三是为农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烟农素质。单元内有近5000余人从事烟草种植,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今年全县组织30多名基层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加大了对烟农的技术指导和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了烟农素质。 四是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了烟区的减灾降害能力。大规模的投入和高质量的建设已使广大烟区的农业基础设施状况大为改观,涝能排、旱能灌、渠相通、路相连,农田质量明显改善。同时,部分烟区人畜饮水困难和耕作、行路难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五是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提出了GAP管理模式,建立了基本烟田保护制度;通过烟水、烟路配套建设,推广轮作、机械深耕、秸秆还田、平衡施肥等,改善了土壤,保护了烟区环境。

六是为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积极建设了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队,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主要做法

作为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单位之一,县局(分公司)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规范实施”的原则,紧紧围绕“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认真组织实施,不断总结经验,为以后全县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进行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领导力度,强化保障体系

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建设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工作,同时,市局(公司)也将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作为提升宜宾烟叶生产水平,实现烟叶生产集约和践行“以责任奉献社会”的企业精神的主要途径和首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力求通过单元建设,提升烟叶品质、增加烟农增收,促进宜宾烟叶生产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二)行业配套政策实施

首先是今年行业配套了120余万元在基地单元内进行烟基建设,占全县烟基总投入的80%,这些投入主要用于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等。其次是健全投入机制。将生产扶持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风险救助资金适当向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区倾斜,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村资源综合利用率。第三是健全服务体系。通过加大对烟叶基层干部、烟技员和烟农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干部、烟技员的服务水平和烟农的种烟技能;通过工作重心下移,加强技术服务,提升烟叶生产管理水平,从而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服务支撑。

(三)坚持因地制宜,将好事做好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为核心,坚持经济实用和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精心编制项目规划。在编制总体规划中我们切实把握“基础建设是关键、农民增收是核心、可持续发展是本质”的规划主旨,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可行的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规划。

二是低成本推进,可持续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一个持续、渐进的发展过程,我县在进行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过程中,坚持量力而行,充分准备,走低成本高效率建设之路,真正实现了“好事做好、好事做实、好事做得起、好事做得下去”。

各位领导,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我们有上级的正确领导,有较好的政策环境,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更有烟农的迫切愿望。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国家局、省局(公司)、和市局(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烟农的大力支持和全力配合下,把上级的希望和烟农的愿望转化为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抓好抓实,为助农增收、促进我县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20篇:残疾人扶贫基地工作汇报(材料)

黄金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发展情况汇报

一、扶贫基地的建设情况

2009年10月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残疾人家庭57户,依托土地流转、有机米专业合作社为帮扶载体,加快推进了残疾人的脱贫致富工程。到目前已流转土地1860亩,(其中残疾家庭342亩)组建了自主经营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注册了“黄金村”商标,生产的有机软米被国家有机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食品”。 产品先后参加了江苏省、常州市优质农产品和中国北京、深圳国际礼品展销会。先后被评为常州市名优农产品、江苏省名优农产品、海峡两岸重点推荐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六省两市,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900万元,利润180万元,成员每股收益达1200元。

二、建立结对帮扶机制

全村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成员作为帮扶责任人,建立帮扶制度、帮扶措施。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方面对残疾人给予信息支持和优先照顾。解决了残疾人生活保障 问题,现在残疾人都参加了农民医疗、养老保险,实现了病有所报、老有所养。为残疾家庭子女提供助学协调、奖学金机制,培训或推荐就业。村委会组织开展“一帮一扶残”扶贫活动,为残疾人筹资金、选项目、带技术、谋出路,,坚持做到“三心”党员干部有信心、村民骨干有真心、残疾家庭有信心,激发残疾人自救发展的热情。

三、扶贫基地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是推进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大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残疾人脱贫技能和致富素质,是提高残疾人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做到每年两次邀请农服、畜禽、科技人员来村授课、指导。依托产业发展带动和我村有机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与残疾人需求相结合,因户制宜、因人制宜的制定扶贫措施,开展畜禽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术服务保障,计划在2012年内达到每个残疾家庭拥有1个增收项目、一名工资收入。到2011年末全村残疾家庭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创业。实现了残疾家庭人均收入8700元。

四、扶贫基地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通过技能培训、技术指导、资金帮扶,我村的残疾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评为金坛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常州市残疾人扶贫基地。但残疾人帮扶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任务,我们将始终做到危中寻机,快人一拍,先人一步,在上级领导和残联的关心支持下,想尽一切破解困难的办法,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项目,借鉴一切先进典型的发展经验,实现残疾人扶贫基地的新跨越;达到江苏省省级扶贫基地的发展要求。完成市党代会提出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通过土地流转、培训就业、自主创业的方法,借助领导关心、老区帮扶、结对帮扶、品牌荣誉、为黄金村残疾人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加快黄金村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步伐。

《基地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doc》
基地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