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工作计划

2020-04-06 来源:工作计划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六年级语文下期末试卷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二)欣赏是一种善良 198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从前,有个书生很有才气,但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不能中举,他心里烦闷,郁郁寡欢,

久病不愈。常常gù yǐng zì lián(),形销骨立,眼看着不久于人世。有一天,集市来了个鹤发童颜的老郎中。书生请老郎中给自己诊治。老郎中仔细询问了病情,沉吟良久,开出了一张处方:山岩上的松籽四钱,将沃土上的野草当柴煎服。书生如法炮制,吃了几剂,病情仍不见好转,就派人去请老郎中。老郎中写一首诗,叫人带给书生。书生展开一看,上面写道:“杂草纤柔身,烧之除草性。松籽耐风寒,食之具松质。”书生读完,máo sâ dùn kāi()。从此他每天都要花三四个小时,到深山老林里散步,或读书,或吟诗,病情渐渐好了起来。一天,老郎中飘扬而至,他问书生,有没有吃药。书生回答道:“吃了,而且把药吃到了心里。”老郎中拈须微笑:“味道如何?”

书生起身作辑:“感谢老先生指点,味道好极了。”老郎中谦虚地摆摆手:“愿闻其详。” 书生说:“杂草生于沃野,松树长于山岩。杂草只能长成细弱之身,松树却能长成参天乔木。只因杂草多愁善感,一会儿愁天旱,一会儿怕地干;夏怕热,冬畏冷;又哀白日短,又怨黑夜长,它怎能长大?松树却不然,生于贫瘠之地不叫命苦,身处逆境之中不

叹福浅;顶风雪而不怕寒冷,遭风雨而不怕吹打;不因春去而悲,不因冬来而愁,它只管拼命地扎根,冲天猛长。”书生顿了顿,“先生开这剂药方,又写诗赠我,是要我去萎靡不振的草性,取巍然屹立的松性。晚生当时刻铭记在心!”后来书生,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1.读拼音,在括号中填上所缺词语。(2分)2.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几句话,使上下文联系起来。(3分) 4.理解句子。(8分)

(1)“吃了,而且把药吃到心里了。”句中两个“吃”意思不同,第一个“吃”的意思是,第二个“吃”的意思是,这句话的意思是。 (2)“杂草纤柔身,烧之除草性。松籽耐风寒,食之具松质。”“草性”指“松质”指这首诗的意思是:5.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迪?请你简要谈一谈。(3分) 第三部分习作

1、题目:真是意外(30分)

提示:(材料)雪梅也来参加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来真是不容易啊!„„

要求:根据提示的材料,抓住“感到意外”、“她能来真是不容易啊”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4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读了《欣赏是一种善良》,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欣赏是什么?你被人欣赏过吗?请围绕“欣赏”写一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推荐第2篇:六年级下语文总结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人生感悟

课题:

1、文言文两则

2、匆匆

3、桃花心木

4、顶碗少年

5、手指 单元目标:

1、从生活中感悟哲理

2、抓重点语段体会

1、《文言文两则》主要内容:

《学奕》通过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事,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围绕着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阐述了两个孩子的理由,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作出科学的判断。这个故事说明要善于观察、大胆质疑、实事求是。

2、《匆匆》主要内容:课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白走这一遭的主题思想。

3、《桃花心木》 (借物喻人)

本文通过记叙种树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没有规律,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的事,说明了人在艰苦环境中要自立自强,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的道理。

4、《顶碗少年》主要内容:

作者以回忆方式,详细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说明了这是

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不怕挫折、承受压力,敢于拼搏的赞叹,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5、《手指》主要内容:

文章开门见山之处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习作:难忘的第一次

假文盲(漫画)

第二单元——人生感悟

课题:

6、《北京的春节》

7、藏戏

8、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维吾尔单元目标:

1、感受民俗风情

2、体会表达方法

6、《北京的春节》

这篇课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7、《藏戏》

本课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族散文,作者用反问开篇,由传奇故事入手,介绍了藏戏的形式及其特色,展示了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8、《各具特色的民居》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这是一篇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9、《和田的维吾尔》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维吾尔族人民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维吾尔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他们的饮食、穿着,生活环境等也非常有特点。课文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以及许多饶有兴趣的风俗,表达了作者对和田维吾尔族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习作:民风民俗

第三单元——深深的怀念

课题: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1、《灯光》

12、《为人民服务》

13、《一夜的工作》单元目标:

1、缅怀先烈,继承传统

2、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叙述顺序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同志被捕前烧掉文件和书籍,坚决不离开北京;被捕时父亲的镇定、处乱不惊;到被捕后在法庭上父亲镇定、沉着地与敌人斗争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11、《灯光》

课文通过对有关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

12.《为人民服务》

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13、《一夜的工作》

课文讲的是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作者详细地写出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态度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同时也抒发了对周总理崇敬、爱戴的思想感情。

习作:我的理想

第四单元——外国名篇名著

课题:

14.《卖火柴的小女孩》15.《凡卡》

16、《鲁滨孙漂流记》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单元目标:

1、与大师交流,了解外国多样文化

2、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文通过记叙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15.《凡卡》

本文通过凡卡趁老板不在家时偷偷给爷爷写信,叙述“自己”学徒生活中的悲惨遭遇,回忆和爷爷在乡下的生活,求爷爷接他回乡下,表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16、《鲁滨孙漂流记》

本文通过描写鲁滨孙一个人在孤岛造屋、种麦、喂羊、造船,最后回到英国的事,表现了鲁滨逊是一个不畏艰险和勇于战胜困难的人,说明我们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只要能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并付诸行动,一定会战胜困难的。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本文通过描写汤姆冒险的一系列故事,表现出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习作:读后感

学会生存

第五单元——科学精神

课题: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1《我最好的老师》

单元目标:

1、感受每次成功中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的精神的含义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讲述了居里夫人不顾镭射线以及化学药品的侵蚀,坚持进行科学研究的故事。歌颂了居里夫人执著追求、勇于为科学献身、淡泊名利的精神与高贵品格。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文章通过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历史和发展的叙述,热情地赞颂了为了航天事业付出心血的人们那种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歌颂了航天人热爱祖国,现身科学的高尚情怀,以及对航天事业更高远的期待与追求。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文用三个事例(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紫罗兰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奥地利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实验,推断出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21、《我最好的老师》

本文通过对怀特森老师打破常规、充满趣味的特殊教学方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育我们在学习中不要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要敢于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习作:自由习作

附:难忘小学成长足迹

古诗词

(1)《七步诗》

诗人以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设喻,表达了诗人对手足相残的悲愤,也发出了理直气壮的斥责。

(2)《鸟鸣涧》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山中空寂、幽静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春景的喜爱之情。

(3)《芙蓉楼送辛渐》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的崇高气节。

(4)《江畔独步寻花》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景图,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幸福的无限向往。

(5)《石灰吟》

这首诗介绍了石灰不仅开采艰难,还要经过烈火烧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节操。

(6)《竹石》

这首诗借描写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的坚韧劲拔,表现了诗人那种坚韧劲拔、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8)《已亥杂诗》

这首诗描写了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9)《浣溪沙》

这首词描写了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词人即景抒怀,体现了自己不服衰老、执著生活、旷达乐观的的性情。

(1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送别好友鲍浩然归乡的情景,作者将人和景巧妙相连,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如同女子的秀眉和眼波,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

推荐第3篇:六年级下语文演讲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向大家推荐的书是《倪焕之》。首先来看一下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代表作品:《隔膜 》《 火灾》 《倪焕之》《叶圣陶散文 》。

《倪焕之》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倪焕之,是个热切追求新事物的青年。同辛亥革命失败后不少进步知识分子一样,他最初把救国的“一切的希望悬于教育”,真诚地期待着用自己的“教育”来洗涤尽社会的黑暗污浊。他还憧憬着一种建立在共同事业基础上的互助互爱的婚姻关系,爱慕和追求一个思想志趣和自己相似的女子金佩璋。然而,严酷的现实生活,破灭了倪焕之的许多不切实际的空想。他不但在教育事业上多次碰壁,而且家庭生活也远违初衷。婚后的金佩璋,沉没于琐细的家庭事务中,对于前途、理想、教育、书本都不再有兴趣(作者在这里实际上写出了长期封建社会遗留下的习惯力量给予妇女以多么深重的影响)。在革命者王乐山的影响下,倪焕之开始投身革命。由最初的“教育救国”到后来转向革命,倪焕之所经历的这一道路在当时进步青年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然而人物的这种转变毕竟只是初步的。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后,倪焕之并未像王乐山那样坚持斗争,却是脆弱地感到“世事太变幻了”,竟至悲观失望,纵酒痛哭,怀着“什么时候会见到光明”的疑问和希望死去。主人公的这种结局,实际上正是对一切不能与群众真正结合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鞭挞。

这本书中有着许多精彩片段,在此摘录一段:“我上船头去望望!”焕之抱着异常兴奋的心情,把前面板门推开,两步就站在船头。一阵猛风像一只巨大无比的手掌,把他的头面身体重重地压抑,呼吸都窒塞了。寒冷突然侵袭,使他紧咬着牙齿。 一阵风过去了,他开始嗅到清新而近乎芳香的乡野的空气,胸中非常舒爽。犬声散在远处,若沉若起,彼此相应。两岸都靠近船身,沿岸枯树的黑影,摇摇地往后退去。前面二三十丈远的地方,排列着浓黑的房屋的剪影。中间高起一座楼,楼窗里亮着可爱的灯光。灯光倒映河心,现出一条活动屈曲的明亮的波痕。“啊!到了,新生活从此开幕了!”焕之这样想着,凝望楼头的光。一会儿,那光似乎扩大开来,挡住他的全视野,无边的黑暗消失了,他全身浴在明亮可爱的光里……

以下是我推荐这本书的理由:1.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多样化,多层次性,多角度,可供同学们在写人记事时使用。

2.环境描写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它的环境描写为塑造倪焕之这一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典型形象作了很好的铺垫,可以供同学们在记叙文中穿插使用,以达到 不用明说便可烘托人物心理或体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这就是我的演讲,希望大家能在课余时间读一读这本书,谢谢大家!

推荐第4篇:六年级语文下计划

2011-2012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综合看来,本班学生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一种热情,特别在阅读习作方面。本学期,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简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高年段阅读教材的编排特点是:“主题单元,放大空间,突出重点,关注衔接。”

(一)、采用主题单元组合教材

所谓主题单元,就是围绕某个主题组织3~4篇课文成为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习作练习内容也尽量予以配合,凸显这个主题。如六年级上册的七个单元分别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其中第二单元围绕人间真情这个主题,通过三篇课文,多角度、立体地歌颂了人情美、人性美。

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

(二)、放大语文学习的空间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别重视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六年级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个特点:

一是安排了阅读指导文章--《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读书要有选择》,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尽快学会阅读以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二是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栏目,向学生推荐名著,六上是《鲁滨逊漂流记》,六下是《西游记》。

三是单元练习采取活化训练的思路,注意了语文课内和课外学习的结合,开辟了“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等。“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进一步拓宽了阅读,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四是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系列--\'学和做\'”。每一册安排一个“学和做”,而这个“学和做”就是一个实验、探究的小专题,是集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训练于一体语文实践活动。六上安排的“读报和剪报”,六下安排的“我的成长册”。

(三)、突出了重点学习习惯项目的培养

教材每册的开篇仍然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学习习惯项目,虽然安排在教材之首,却是贯穿于该册语文学习之中的重点训练项目。因此这些项目在该教材里也反复体现。如六年级上册安排的“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两个重点项目,后面的课文《学与问》就呼应了“不懂就问”这个项目,在阅读、习作及其单元练习中也都反复凸现了勤于搜集资料的训练。而六年级下册的两个重点项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不但通过课文《读书要有选择》和“我读书我快乐”“学和做”等重点训练栏目有所体现,而且在阅读课后练习、习作和单元练习中也反复安排了训练。

(四)、关注与初中学习的衔接

第三学段特别是六年级两册教材,在结构形式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比如名家、名篇的课文比重明显增大;主题单元的编排结构,就是与初中阶段主题单元的教材编排和教学理念一脉相承的;文学常识(作家卡片、名著便览)、课外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栏目的开设等,都有利于小学阅读教学和初中阅读学习的衔接,有助于小学阅读教学向初中阅读学习的过渡。

三、教学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阅读教学:

1、朗读、默读并重,提高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会浏览,并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不断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其知识积累。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辨析比较其感情色彩,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表情朗读、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等,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领悟课文的写法,内化课文的语言。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引领学生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服务。

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二)口语交际:

1.尽力创设良好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表达、交流的欲望;

2.注重实效演练,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习得交际的技能;

3.充分利用评价激励的功能.进一步开发学生交际的潜能;

4.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不断拓宽口语交际训练的渠道。

三)习作:

1、长短课结合,课内外联系,在活动实践中成文;

2、在主题单元中获取信息。借鉴写作思路和方法;

3、改进评价方式,提高习作修改能力,“评--改--评”相结合,使学生养成了自改、互改、讨论修改、自主加工的好风气、好习惯。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

检查暑假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十一);

第二周--三周

1、我们爱你啊,中国;

2、郑成功;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4、古诗两首;习作1;练习

1。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四周—第五周

5、负荆请罪;

6、最后的姿势;

7、船长;习作2;练习2。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六周—第七周

8、爱之链;

9、小草和大树;

10、轮椅上的霍金;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我读书我快乐;习作3;练习3。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八周—第九周

12、姥姥的剪纸

13、牛郎织女;

14、安塞腰鼓;习作4;练习4。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十周—第十一周

期中试卷分析、评讲、个别辅导;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16、草原;

17、麋鹿;期中复习、考试;小作文1篇。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19、钱学森;20詹天佑;

21、鞋匠的儿子;习作6;练习6。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22、古诗两首;

23、学与问;

24、大自然的文字;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习作7;练习7;学和做;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十六周—第十七周

学和做(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读报和剪报

十八周

全册复习,期末考试及讲评,放寒假。

文章

推荐第5篇:六年级语文下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 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四、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为: 也:

如: 此: 乎:

始出: 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o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Co C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2《匆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匆匆》flsh字幕朗读作品,课文重点句子的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

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师: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

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涔涔、头脑胀痛、潸潸、凝然、徘徊。

5.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6.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

7.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

二、

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

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1.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

3.师: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请你反复读两遍,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4.有感情齐读本段。

◇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3.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4.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1.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3.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4.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 (在 时候,时光又 溜走了。) ◇出示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1.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2.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 我能做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

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师: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反复吟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 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课件出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

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课外作业,内化感受

写一篇读后感,课下与同学交流。

3《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这是什么植物?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加强对桃花心木的了解。(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鳞片状剥落。羽状复叶,小叶4—6对,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侧不等。春夏开花,圆锥花序,花白色。蒴果大,卵形,木质,五瓣裂。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于制作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

2.你了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吗?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林清玄1953年生。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台湾高雄人,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他认为所有的艺术文化都应该和生活结合才有真正的意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师: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桃花心木) 3.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

二、读熟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检查读文情况,同学互相正音。

3.自学生字新词,同学之间交流不理解的词意。 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喜欢做的同学可以在练习本上给下列字组词,课件出示) 萎( ) 秧( ) 番( ) 锻( ) 勃( ) 委( ) 殃( )翻( ) 段( ) 脖( ) 4.练习把课文读熟。

三、整体感知,初步感悟

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边读课文边思考,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3.小组交流反馈自学成果,合作解答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

一、自主品读,理解课文

1.读课文,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2.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回答同学们这些问题。(尽量用书上的话)

二、引领研读,感悟道理

◇课件出示: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 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1.指名用疑惑的语气朗读育苗人奇怪的举动。

2.看到育苗人有这样奇怪的举动,作者猜想到了什么?你心里又有哪些猜想呢?你想问育苗人什么?

3.指导用疑惑不解的语气朗读:“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 ◇种树人是怎么说的呢?他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1.指名读书中句子,然后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理解。

2.他的笑是什么意思呢?读一读种树人的话,体会体会读出种树人当时的心情。 3.“语重心长”的意思明白吗?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说种树人的话。

◇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演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这里的“不确定”与前面的“不确定”有什么不同?(树木的“不确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生活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为什么生活在艰苦环境的人往往会“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赞美、感激、欣慰、骄傲--)

三、拓展延伸,感悟表达

1.作者林清玄只是在写桃花心木这种植物吗?

2.我们以前学过哪借物寓人的文章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这种写法,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读了《高原红柳》,你想到了什么?

红柳是高原上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植物。她遍地生根、开花、结果,从不向人们、向大自然索取什么,只是默默地奉献。

在气候恶劣的青藏高原,大风暴的确太可怕了!狂风肆虐,石走沙飞,直刮得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枯草吹走了,牛羊刮散了,帐篷撕裂了,风魔和沙怪露出狰狞的面孔,发出一阵阵狂笑。

沙丘下的红柳,却没有被风暴吓倒。她们把根扎得更深,把触须伸得更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她们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去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她们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微笑。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击,红柳的根却越扎越深,花儿也开得一次比一次更鲜艳、美丽!倔强的红柳,决不让沙丘向草原移动半步!

春天来了,红柳火红色的老枝上,发出了鹅黄的嫩芽,接着长出一片片绿叶。高寒的自然气候,使高原人很容易患风湿病,红柳春天的嫩枝和绿叶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使多少人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让他们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藏族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

孔繁森同志喜爱红柳。凡是他走过的雪域高原上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栽植的红柳。他常说:“红柳是青藏高原的生命树!”

记得是藏历雪顿节的一天,天空湛蓝如洗,这是高原最美好的节日。孔繁森同志领我们来到拉萨河畔的红柳树下。柳林里不时传出人们的欢歌笑语,随处可闻到青稞酒和酥油茶的芳香。孔繁森同志站起身来,从柳枝上采下几朵浅红色的红柳花,放入杯内的青稞酒中,对我们几个援藏的同志说:“人的一生,不一定非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不可,只要能像高原上的红柳一样,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生命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意义。”他喝了一口青稞酒,笑着对大家说:“你看那红柳,论资格可谓是老西藏了,恐怕是和文成公主一同来西藏札根的。可她从不炫耀,从不骄傲,柳梢总是低垂着,多么谦虚啊!”接着他又满怀信心地对大家讲:“我们援藏干部要和藏汉群众一道,像红柳那样,发扬老西藏精神,团结起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建设一个美丽富饶的新西藏!”

在纪念孔繁森的日子里,我们这些和他同期援藏的战友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的音容笑貌,想起了那历经风霜雨雪却永远挺立的高原红柳。

4《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哲理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课文最后一段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

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7自然段 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二部分:8自然段 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三、自学感悟,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

四、汇报交流,朗读体会 1.指名交流讨论结果。

2.结合汇报让学生朗读相应的部分,朗读第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及观众的心情。

3.白发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4.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 5.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畅谈感受,明确哲理 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和绝境里,如果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会到达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顶的山脚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会登上世界最高峰……课文

学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六、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正是这位老者的出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他给少年的也许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请你按提示改写课文: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那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想起……

5《手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1.自读课文,填表格。

手指名称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优点 缺点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

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

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 五个手指的故事

“唉!又忙碌了一天,简直把我累死了!”大拇指伸了个懒腰,有气无力地说。 “难道我就不累吗?”大拇指的这句话被不服气的食指给听到了,“我的腰都累弯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小主人玲灵的手指在谈话!

它们的对话,被高个儿的中指,纤细的无名指和瘦弱的小拇指听到了,于是五兄弟开始窃窃

私语起来……

“唉!”大拇指又叹了一口气,说道,“要数最累的,那这冠军肯定就是我和食指老弟了。小主人上了高中后,学习压力大,作业繁多,每次小主人写作业,我俩都要用力地捏住笔头,跟着小主人不同的作业和要求旋转,有时是中文汉字,有时是英文字母,有时是数学符号,有时是美术风景……把我们俩转得头晕目眩,一工作就是好几个小时。瞧,我俩原先圆凸凸的表面,都被压扁了。”

“还不止呢,小主人的握姿又不够正确,总喜欢把你压在我的脸上,害得我都快喘不过气了。”食指气愤地补充道。

“咳!大拇指食指老兄,小主人写字,我必须弓着腰同你们二人合作,用脖子去支撑笔杆,看,这儿都磨掉了一大块肉。还不止呢,我还要经常忍受着烧伤的痛苦。”中指禁不住叫了一声,“有一次,要将燃烧过的试管中的溶液除去,但必须等到试管不烫后才能用水清洗,否则会使试管破裂,但主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就习惯性地伸出最长的我去触碰那试管壁,在碰到的一刹那,我的整个身体都像被烙铁烙了一样,有一种很疼痛的烧灼感!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非常可怕呢!”说着,中指竟呜呜地哭了起来。无名指坐了起来,帮食指擦干眼泪,接着说道:“咱们都是同病相怜啊!”

“嘿,无名指小哥,你脖子上挂的是什么啊,还挺耀眼的。”小拇指看着无名指上的圆圈问。

“唉,别提了,它可差点要了我的命。您大概有所不知,情人节那天,小主人的男友硬要把这个戒指送给她。小主人戴上它后,视它如珍宝,每天抚摸着这个戒指,然后就是一阵幸福地发呆。可是这个戒指,从此以后,像个铁环一样套着我,让我动弹不得,呼吸也变得很困难。这枚戒指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合身,戴上它时,我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可是昨天,小主人为了清洗它,不顾我的感受,硬是把它从我身上扯出。你看,我身上竟留下了一段深深的勒痕……”还未说完,无名指哽咽了。

“咱们的命真是太苦了!”大家纷纷说。“可是不管怎么说你们都有显示自己身手的机会,可我呢,主人看不起我,从来不用我,我觉得自己好没用啊。”小指伤心地说。

四兄弟安慰它:“你别这样想,平日里似乎没有你独挡一面的时候,但我们帮助小主人搬东西,提书包,拧毛巾,少了你,那可费力极了!况且如果少了你,人们只有4个手指,那是多么别扭、多么难看呀!”小拇指没有回答,似乎陷入了沉思。

屋子里一下变得寂静了。朦胧的月光透过窗子,怜悯地轻抚着五兄弟的脸,兄弟5人伸展着疲惫的身躯,慢慢地进入了梦乡。明天也许还会有着更多、更新的任务等待着它们呢…… ( 作者:王凡 选自:福州日报 )

2、我们每人都有五官,有一个相声曾经讲了五官争功的故事。你有兴趣写写它的故事吗?请你以《五官的──》为题,编一则寓言故事。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

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第

二、三课时 (习作)

一、明确要求

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

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二、习作指导

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可翻阅手头资料)

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

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习作指导自然化)

三、自主成文

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四、习作欣赏

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 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

五、习作修改

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

2.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到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 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课前准备

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

2.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 3.阅读成语故事书。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一、谈话导入。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些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二、体会范例。结合《桃花心木》,理解如何才能读懂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组课文或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对学过的某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么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四、拓展练习。结合自己读过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怎样加深的;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本组课文在表达感悟方面的写作方法。 日积月累

一、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名言的意思。

二、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

三、全班交流,对这6句名言含义的理解;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及时讲解。

四、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名言。

五、当堂检查背诵情况

六、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 成语故事

一、读故事,讲讲故事的内容。

二、悟寓意,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想生活,谈谈现实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邯郸学步的人和事。

四、拓展阅读,推荐《东施效颦》和《蜥蜴失策》两篇文章,供学生阅读。

推荐第6篇:六年级下语文工作总结

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一年来,我努力强化自身业务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不懈努力,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备好课” 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前提。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本班的学生中等生、后进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二、“上好课” 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 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在课堂,过去我们有一种提法是“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其实到如今仍然适用。要达到这个要求,老师就要具备如下三个要素。

一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老师的课堂应变和驾驭的能力相当重要。上课的内容丰富、充实,老师的教态自然,课型多样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体,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要有健康充沛的精力。课堂教学的气氛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话题,师生互动的课堂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场所,老师健康的精神和充沛的精力,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鼓舞,使学生更轻易地进入到角色中去,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在这一方面,我感受很深。有时因为心情不好或者学生发生意外等情况时,我情绪低落,整个课堂就十分沉闷,教学效果明显不理想;而当我情绪好时,教学语言生动、语气抑扬顿挫,学生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极好。

三要有足够坚强的爱心。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之间还会发生一些矛盾纠纷或者违纪的现象,会造成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冲击。如果对这些学生给予冷眼或者严厉的批评,都会造成他们的反叛情绪,后果可能是他们更加不爱学习。因此,给学生以爱心就尤其重要。针对学习上的差生,我制定了具体的辅优补差计划;对上课违纪的现象,我采取引导和关心的方法,并不是简单粗暴的对待他们。

三、“及时反馈”是搞好语文教学的有力补充。

一要及时批改学生作业。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从作业中老师能够发现很多的问题。我认真地批改作业,有时一套作业要批改一两个小时,以其从中总结一些课堂教学中的纰漏。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我坚持采用详批,并总是给予肯定的评语,鼓励学生经常练笔。

二要适时做好家访工作。语文教学的又一个特点是需要家长的督促和协助,比如学生在家里的预习和复习、一些应背诵名篇名段等。家访的力度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搞好语文的教学。

三要适当组织课外训练。语文是语言,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组织学生多读,采取多种方式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教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仍然并且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去教学,争取更大的成绩。

推荐第7篇:六年级下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汉字,并给拼音加上准确的声调。(8分)

心惊胆zhan( ) 应接不xia( ) 迫不ji( )待 shou( )屈一指 落huang( )而逃 li( )兵秣马 等量qi( )观 蜂yong( )而至 如火如tu( ) 鬼鬼sui sui( )( ) 虎视dan dan( )( )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看”的近义词,不能重复。(6分)

抬头往上看”叫( ) 从上往下看”叫( ) 仔仔细细看”叫( ) 实地欣赏看”叫( ) 范围广泛看”叫( ) 粗略大致看”叫( )

3、根据下列情景填写古诗。

(1)写出了儿童捕蝉前专注的诗句是:

“ , 。” (2)体现了诗人杜甫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诗句是

“ , 。”

(3)小学毕业时,我对朋友说了两句诗“ , 。”来鼓励他,激励他去奋斗,去拼搏。(用高适《别董大》中的诗句填空) (4)今年夏天,我和妈妈去荷塘月色赏荷花,只见荷叶一片碧绿,无边无际,荷花格外美丽妖娆,我不由吟诵了杨万里的《晓出浄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诗句: “ , 。” (5)贺知章的《咏柳》中用比喻的手法把春天比作:

“ , 。”

(6)我们常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 , 。”这两句诗来形容春雨,也通常被用来赞美教育工作的潜移默化和默默无闻。

(6)人们在探究学问时,时常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往往会有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那种“ , 。” 的感觉,但如果能怀有坚定的信心,继续前行,锲而不舍,就一定会出现 “ , 。”的光辉前景! (7)我爱生活,我爱四季。(写一句最恰当的诗句,前半句或后半句)

1 我爱春天,在绿水碧江的江南,感受“ ”的江南春景; 我爱夏天,在初露头角的荷塘,享受“ ”的初夏风光; 我爱秋天,在迟暮寂寥的村庄,抒发“ ”的萧瑟秋景; 我爱冬天,在千年积雪的窗外,领略“ ”的岷山冬景。

4、判断下列说法对错(4分)

(1)我国的澳门曾被英国强占去。 ( ) (2)“炎黄子孙”中的“炎”、“黄”分别指的是炎帝、黄帝。 ( )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孟子》《论语》《诗经》。 ( ) (4)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是《世说新语》。 ( )

5、改写句子。(8分)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改为肯定句: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把我们深情地祝福收到了。 改为被动句: (3)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暸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

(4)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 (5)小女孩叫起米:“奶奶,请把我带走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6、病句诊所。(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改)(3分) (1)我们对于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必须保护它。 (2)老人、青年、妇女、小孩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3)公园里,到处可以看见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叫。

7、按要求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1)这两个人总是一起做坏事,真是 呀!(与“动物”有关的的成语)

(2)是他让我做成了这个艺术品,又是他打碎了这个艺术品,真是 呀。

2 (写出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

(3)虽然路上有许多( ),但谁也别想( )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是不会受到一点( )就放弃的。(用“阻”字组成的词语填空,不得重复) (4)( )考试不难,( )方法和规范很重要,( )我们要认真审题,注意分点,让自己和知识变成得分。(填关联词)

8、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广州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A、相得益彰 B、美不胜收 C、花团锦簇 D、天伦之乐

9、按例句的写法特点,仿写句子。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 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 。

10、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组成排比句。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修养。

它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

它是 的细丽, ; 它是 的阳光, 。 有了谅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诸,人类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二、文学常识运用题。

1、写出下列人物的称号。

李白( ) 李贺( ) 王维( ) 白居易( ) 陶渊明一( 先生) 苏轼一( 居士) 王安石一( 先生)

2、下列对联题咏的是谁?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3、请写出下列古诗或成语中的主角。

闻鸡起舞( ) 卧薪尝胆( ) 破釜沉舟( ) 鞠躬尽瘁( ) 负荆请罪( ) 乐不思蜀( )

4、根据代表作品写出作者名。

3 《阿Q正传》( ) 《搜神记》( )

《骆驼样子》( ) 《家》《春》《秋》( )

5、戏为六绝句(唐)杜甫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里涉及到了初唐四杰,他们是 , , , 。

6、根据所给的信息,写出相关的答案。(9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事物是 。 (2)四大民间传说 (3)“蒋干中计”“跃马过澶溪”作品 。 (4)“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中的“忠骨”是指 (人物名),“佞臣”是指 (人物名)

(5)请写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作者送别友人时登上的楼名: 。

7、按要求填空。(3分)

杜甫,字子美,世称“( )”,又称“杜工部”(杜拾遗),他的诗被称为“(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在这两位诗人之后又出现了两位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小李杜”的是( )

8、根据要求填写诗歌。(4分)

(1)从古诗文中古人对待朋友离去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 。 感觉到伯牙的消极人生观: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朋友的两句诗 “ , 。”我们却能感觉王勃的乐观态度。

三、根据情境想象画面,再写一写。(4分)

①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公园里,一对年轻夫妇正与一个孩子嬉戏…突然雨点沙沙地落下来了,夫妇俩都忙着为孩子遮雨,小孩子会心地笑了。请为前面描写的画面设计一条公益广告用语,要求思想健康,文字简洁,有内涵有深度。(2分) ②根据有关部门2012年的调查,广州市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却持续下降。14%的小学生血压偏高,学生肥胖率比2年前增长了1%。(材料引自有关部门对学生体质情况的调查报告)(2分) 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

四、阅读理解。

一、名著阅读。(12分)

4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喝最后一杯吧?”在倒浄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好吧,喝最后一杯!”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

1、以上文段选自 (国家)著名作家 的小说《 》。

2、文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

3、请列举出这部小说中的另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并谈谈你对这部小说的阅读感受。(5分)

(二)课内阅读。

游子的平安符

娘的眼睛越来越糟糕了,经常把邻家的柱子认成我。 这是父亲在信中告诉我的。

突然意识到,已经有9年没有回老家了。这些年,在外求学、当兵提干、娶妻生子,家乡的概念早已被“家”代替。当《常回家看看》忽如一夜春风来,吹遍神州大地时,在妻和女儿的一再央求下,我们一家三口踏上了回家乡的路。娘拉着妻和女儿的手,轻轻摩挲(用于儿摩)着,浑浊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淘气的女儿不知从哪儿翻出一个红布包,像是找到了什么宝贝,举着给我们看。娘接过来,捧在手里,一层层剥开,对女儿说:“这些是你爸爸离家后写的信,我都给收好了,一共52封,一封也不差。”

这些年工作忙,也没顾上回来看看双亲,只是偶尔写封信捎上一片问候,没想到娘还一直珍藏着,我的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愧疚。禁不住问:“娘,这些信你还留它干啥?”

娘不紧不慢地说:“老辈人说,出门在外的人捎回家的东西,用红布包好,才能保佑平安。我经常翻翻你寄回的这些信,心里就踏实…”望着满头白发目不识丁的母亲,看着那一封封都捆着小红线的信,我的眼睛湿润了。

出门在外的游子,就像放飞的风等,飞得再高再远,那一端始终系在母亲的心头,维系着这份亲情的就是那长长的牵挂。

1、理解填空。

(1)“神州”指中国,请你再写出中国的别称(至少两个) 。

5 (2)题目中的“平安符”是指 。 (3)第4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通过动作的描写,表现了 。 (4)第5自然段中“愧疚”一词的近义词是 从中表达了“我” 的心情。

2、回答问题。

(1)有人认为娘用红布包信祈求儿子平安是迷信的举动,你是怎么认为的?说说理由。

(2)有人说我们长大赚到钱了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是孝顺他们了,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去孝顺老人?

(三)课外阅读。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e)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痪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一一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a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一一痛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 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u)神经发出“痛 的信号。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 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兑,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 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d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 意义上说,这其至是一种价值体现一一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 不是病态的自虐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i)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以手掩面-- 契机-- 12.破折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 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米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 袭击一一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一一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 1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

6 1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1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3分)

五、作文:

阅读材料:

一位妇女走进一家新开张的花店,却看不到花瓶,也看不到任何鲜花,店里只有上帝站在柜台后面,“你想要什么都可以提出来,”上帝说。“我想要幸福。我想要安宁、金钱、被人理解的能力。我想死后能够上天堂。而且我也想让我的朋友们都能得到这一切。”上帝从他身后的架子上取下一个罐子,打开罐盖,从中取出一些颗粒状的东西,递给那位妇女。“你把这些种子拿走,”上帝说,“把它们拿去种,因为我们这里不出售成果。

要求:请体会材料的内容及其含义,构思作文,自主确定题目。不能少于500字(不能以诗歌形式出现,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址等)

推荐第8篇:下语文工作计划

临江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市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海门市2012年教育工作要点》,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主题,突出“教育质量”这一关键,狠抓队伍建设、常规管理,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工作目标

1.深度推进“学程导航”,根据学科特点、年段特点,进一步确定具体要求和操作要点。

2.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质量达市百分考核一等奖。90%的学科教学质量达局考核权重“1”的标准。

3.科学提升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规范从教行为。 4.强化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效。 教学质量考核目标为:

(1)一年级语文优秀率80%以上;合格率95%以上; (2)二年级语文优秀率80%以上;合格率95%以上; (3)三年级语文优秀率70%以上;合格率95%以上; (4)四年级语文优秀率70%以上;合格率95%以上; (5)五年级语文优秀率60%以上;合格率95%以上; (6)毕业班语文优秀率50%以上;合格率95%以上。

5.大力建设“书香校园”,举办第十五届读书节,深入开展日常阅读活动,力争学生习作年发表80人次以上。

三、具体工作

(一)规范备课制度,提升教研品质。1.规范备课要求

(1)利用每周业务学习的时间继续组织老师学习电子备课的备课模式,并规范完善备课要求,引导并督促教师做到真备课、备真课、备详课、备优课,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料、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等,努力追求每一节随堂课的备课质量。

(2)进一步深化“学程导航”教学范式的备课要求,提高备课质量,要求每一位教师重视课前准备工作,每天上课前再花半小时以上的时间钻研教材、熟悉教案,了解学情、准备教学具等。课堂上要做到师生精神饱满,确保四十分钟的高效。课后要多一些对课堂的反思,不断提高备课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2.突出教研组建设

各教研组要围绕“学会学习”、“减负增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主题制定本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组长要定期带领教研组成员开展教材解读、教学研讨、理论学习、教学设计练习或试卷研制等。

3.加强备课组建设

(1)每位老师每周准备一定内容进行重点备课,设计教学过程,制作教学课件,然后在备课组内进行说课,其他老师一起参与研讨,提出修改意见,在备课组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教案,提供组内其他老师共享。学期末,每个备课组上交集体备课研讨的教案、课件,以及研讨、修改过程记录,作为评选优秀备课组的条件。

(2)开展组内教研。组内充分研讨,集组内教师集体智慧形成教案,在此基础上,各组分别推荐一位教师进行上课。通过磨课、上课、评课,切实营造备课组的团队研讨氛围,从而在持续的研讨活动中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4.强化跟踪调研

行政组成员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60节,语数外教师相互听课不少于20节,其他学科教师相互听课不少于10节。要求每次听课后要撰写评课内容,把自己听课后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

5.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研究方案、学习资料、研讨活动、学期汇报、研究成果、成果鉴定等,完整即时地呈现课题研究的动态资料。课题组将每月月底组织研讨活动,并每月在研究网上发布研讨主题、发言记录、研究课教案及专题评析、教学展示范围及听课人员情况、学术沙龙纪要、活动照片等活动资料。期末进行学期总结,并上传学期汇报材料,主要包括学期研究工作总结、学期研究成果综述、下阶段计划等内容。在研究成果栏目动态地即时发布科研论文、教育教学案例及评析、教育教学经验总结等。

(二)规范教学常规,立足提升质量。1.严格常规管理

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严格落实市局关于教学常规管理细则要求。学校将通过行政值日、走课、巡课等形式加大随机督查力度,坚决杜绝各类违反教学常规,违反“五严”规定,违反师德规范的现象发生。

2.加强教学管理

围绕减负增效目标,结合教学“六认真“实施,当前重点要解决四方面工作: (1)加强备课。要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智慧,切实提高备课质量。要健全集体备课督查制度,对集体备课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的要责令整改。

(2)优化课堂。要继续深化“学会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互助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改进课堂评价方式,把“单位时间内的效益产出”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益的一条重要标准,把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

(3)加强作业管理。每位教师要从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高度出发,精心选编、精心批改、精心讲评、精心辅导。

(4)引导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继续加大教学“六认真”检查,通过每月的随堂听课,专题检查,及时了解教师六认真工作情况,发现好的经验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督查整改。同时将开展年级组一日督导活动,对部分年级组进行常规督导,对部分存在共性问题的学科或者存在比较明显问题的教师进行跟踪督导,旨在改进和完善。

3.完善业务学习制度

为了更好地交流教学管理经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本学期将进一步完善业务学习制度,每周一次集中讨论交流。交流一周来听课的质量,同时也要交流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有效地提升教学水平。

4.加强质量监控

老师们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课堂上精心组织教学环节。低年级必须留有10分钟时间用来指导学生书写规范字。作业反馈的力度要加强,所有作业教师必须做到:“先做→批改→督促订正→二次批改→针对性练习”,使学生真正弄懂弄通。作业批改过程中多给予激励性评价,教师批改注意用语规范,不写错别字。作业常规检查时将着重落实以上要求,考察作业的有效性与作业量。

5.提倡培优补偿

培优质量由各课任老师负责,贯穿于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备课组内要加强研究,经常讨论,设计好分层作业。要对学有余力者进行辅导,对学习困难者要着力研究学生落后的原因,通过情感唤醒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培优辅导和补偿辅导要双管齐下,使每个学生在纵向上都有所提高。

(三)搭建实践平台,提高专业素养 1.每周教研,磨练教学技艺

(1)本学期将继续在周四安排校级教研课。由十几位教师分别执教“阅读”“习作”“练习”“复习”“古诗词”等板块的精品课。要求精心设计,反复磨课,力求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让这一平台成为自身成长和指导他人成长的有力平台。而教研课之后的评课、讨论、交流与反思,更要引领老师们进一步走向研究的深处,务必形成“这节展示课是下节课研究的起点”这样一种认识,激起对 3

理想课堂不断追求的美好愿望。借此扎实推进“学程导航”有效教学范式实践研究,提高整体教师素质。

(2)本学期将组织一些教师以组内教研的形式开展组内教研课,深入“学程导航”教学范式的研究与实践,并营造组内教研的氛围。

2.深化学习,生成教育智慧

“读书滋养底气,休闲放牧心灵”,打造书香校园,让学校成为书籍的王国,让教师与经典结伴,与大师会晤,与阅读同行,真正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让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挚友,在读中思,在思中行,要求每位教师进阅览室阅读时间每周不少于一节课,撰写读书笔记不少于10000字。教科室要安排好教师进阅览室阅读活动,做好登记、检查、考核等相关工作,组织好“读书笔记”展示、“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沙龙” 等活动,来检阅教师读书的成果,真正让教师在阅读厚积中享受神游书海的愉悦,让教师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取智慧的火种。

3.岗位练兵,提升业务能力

岗位练兵是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必由之路。本学期将继续开展好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市局组织的一年一度的弘謇杯教学比赛,40周岁以下的教师要及早做好准备,教导处要组织好赛前学习、研讨,力争在竞赛中获得好的成绩。继续举行教学沙龙和班主任沙龙研讨活动。教学沙龙主题: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班主任沙龙主题:班集体自主管理。继续组织青年教师校内教学展示活动。

(四)扎实读书活动,培养阅读习惯 1.开展第十五届校园读书节活动

各班要以“书香班级”建设为抓手,让人类的崇高精神润泽学生的生命。切实加强读书读报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书读报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2.建设书香班级

(1)各班积极开展日常阅读活动,通过日常读书活动的开展,建设书香班级。

(2)各班要建立好班级图书角,组织好学生到阅览室借书,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书源阅读。

(3)各班建立班级书友队,选出班级图书管理员,做好每天图书漂流的记载、整理工作。书友队之间开展读书竞赛。书友队同学认真阅读,并做好“读写绘”、“阅读卡片”、读后感或读书小报等阅读成果积累,以此促进读书活动开展。

(4)做好教室的环境布置,营造读书氛围等方式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提高班级阅读水平,学期结束评选出书香班级。

(5)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全天开放图书馆,用好“陈一心基金”赠书。通 4

过每月轮流借书,书籍在班级、年级中流动,让学校的书流动起来,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有好书可读。

3.扎实“晨诵、午读、暮省”的日常阅读活动

(1)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水平差异,分别组织一至六年级学生开展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日常读书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阅读水平。每周开设阅读指导课,教师为学生精选图书,指导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阅读兴趣。

(2)开展晨诵午读活动。晨诵主要是利用早读课时间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由教导处根据年段特点提出具体的篇目。午读主要利用每天中午12:00——12:30,进行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由学生自行管理,完成作业就开始阅读。

(3)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由教导处安排每个年级必读书目,学校图书馆提供整套图书,通过图书漂流的形式进行班际间循环阅读,学校组织读书心得的评比。

(4)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学校通过发《告家长书》的形式,动员、指导家长每晚与孩子一起阅读不少于15分钟。

(5)教导处组织好书推荐活动,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手抄报比赛等展示阅读成果的比赛活动。

4.开展评比活动

在学校读书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阅读之星的评比活动。在校级评比的基础上推荐参加市级各项读书节评比活动,对参赛作品要认真打磨,确保获得好的成绩。

四、逐月工作:

九月份:

1.制订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3.制定教研组计划 4.召开语文教师会议 5.查阅各科计划和备课情况 6.全面举行推门听课活动 7.集体备课活动 8.组织每周教研活动 9.组织教师业务学习10.书香校园建设

(1)班级图书角建设 (2)班级书友队建设 (3)班级读书环境布置 (4)读书漂流活动 (5)第十五届读书节开幕 (6)读书节系列活动 (7)红领巾广播——阅读 十月份:

1.深入课堂听课,做好课堂教学常规的检查与督促 2.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批改情况 3.集体备课活动 4.组织每周教研活动 5.组织教师业务学习6.书香校园建设 (1)读书漂流活动 (2)读书节系列活动 (3)红领巾广播——阅读 十一月份:

1.深入课堂听课,做好课堂教学常规的检查与督促 2.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批改情况 3.集体备课活动 4.组织每周教研活动 5.组织教师业务学习6.书香校园建设 (1)读书漂流活动 (2)读书节系列活动 (3)红领巾广播——阅读 十二月份

1.深入课堂听课,做好课堂教学常规的检查与督促 2.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批改情况 3.集体备课活动 4.组织每周教研活动 5.组织教师业务学习6.书香校园建设

(1)读书漂流活动 (2)读书节系列活动 (3)红领巾广播——阅读 一月份:

1.深入课堂听课,做好课堂教学常规的检查与督促 2.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批改情况 3.集体备课活动 4.组织每周教研活动 5.组织教师业务学习

6.制订复习计划、期终复习、质量检测和统计分析 7.期末质量调研 8.语文教学工作学期总结 9.书香校园建设 (1)读书漂流活动 (2)读书节总结 (3)红领巾广播——阅读 (4)书香班级评比验收

推荐第9篇:六年级下安全工作计划

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首位,以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以新的教育理念为中心,大力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我班各方面的工作有新的突破。

二、本期工作要点

1、加强常规教育 :本学期常规训练的内容我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同时结合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等,使学生无论在课堂上,出操集会上,都能保持良好的纪律,得到更多的收获。

2、明确学习目标 :俗话说:有目标才有动力。这学期我打算让学生在期初,期中等时间拟定自己在学习、行为习惯、卫生等方面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自己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

3、发挥班干部作用,提高班干部工作能力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一个人生来不会犯错,关键是只错就改。要多给学生锻炼自己的机会,很多事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在失败中进步。比如国旗下讲话、布置教室、出黑板报,搞班会活动等。

四、具体教育措施:

1.重视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受益非浅。因此,在班级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学期,将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学生进行规律性的常规训练。重点落实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2、加强潜能生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施教,加强对潜能生的辅导,课堂多关注,课后勤辅导。力争他们本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3、及时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点难点上下工夫,以促进全班成绩的平稳、扎实地上升。

4、家教结合: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本学期,召开家长会1次,力争把所有的家长走访一次,甚至多次。

5、培养班级干部: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6、重视关怀教育: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体贴他们的冷暖,了解他们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使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推荐第10篇:语文六年级工作计划

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日月如梭。忙碌却充实的一学期又即将过去。但我认为过去并不意味着失去,而是伴随着过去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希望,因为正是拥有了精彩和富有意义的过去,才会搭建起希望的桥梁。美好的东西总是令人难忘的,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实践我清楚地认识到,由于本人是远程教育的管理员,合理地使用远教资源教学,无疑是素质教育中的一枝独秀,用他自身的魅力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因此,这学期,我更加热衷于利用远教资源的优势来开展“快乐教学”,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课堂上,我是怎样利用远教资源来开展教学的呢?

首先,依照下载的内容,再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己制作出一套和内容紧密相连的图文,那鲜艳的图画,逼真的景象,就像一条无形的线牵动着每一个孩子的心,将孩子们的眼球牢牢地吸引过来。可是这仅仅做到了视觉上的突破,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不能忽视,那就是精彩的画面要配上生动的讲解,方能做到珠联璧合。不要紧,你只要点击喇叭图标,便发出了悦耳的声音,会根据角色的变化而转变,因此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最感兴趣同时也是受益最大的当属资料城了,在那座城堡里针对每一个主题都会为孩子们提供相关的文章来开展拓展阅读,每次读文,孩子们的小眼睛都紧紧地盯着显示器,津津有味地读着,看着,此时的教室安静极了!因为从孩子们闪闪发光的眼神里,知道他们喜欢这里,拥有了这份宝贵的热情,我想总有一天每一个孩子都会站在这里,舞动双臂,欢呼喝彩。

远程资源能够让我的整个课堂新颖别致,让我的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我的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其实不管你多淘气,不管你有多个性,但孩子总归是孩

子,他总是会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有效地达到了,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的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历练,如今的孩子,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学校各项的活动,孩子们的表现自信勇敢。若说最大的喜悦就是我们的孩子更懂事更可爱了„„现在,我们的班集体就像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其乐融融。幸福之余,我常常想善用资源,善用远教资源来开展趣味教学,必会擦亮生活的火花!

以上是我对自己本学期工作之一的语文教学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发扬成绩,不遗余力地把各项工作做好,用一个人民教师的工作热情来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

第11篇:六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六课

6《北京的春节》

第一课时

3月15日 第三周 周二 总第11 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

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

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

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说说体会(充足、丰盛)。

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4.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

五、作业:抄写词语

色味双美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男女老少 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各形各色

第二课时

3月15日 第三周 周二 总第11 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 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

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

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

(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 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

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

三、领悟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都像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

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

3.对比写法

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

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第一段落采用了反话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年的忙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第二段则以较浓的抒情色彩写出的喜庆与热闹的气氛。)

四、拓展总结,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 春节各地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东北地区的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一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

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

四川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2.过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去辞旧迎新。但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正在变成电视机前对一场春节晚会的观看。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希望。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第12篇: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下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冯珅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三次任教毕业班的课,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一年来,我努力强化自身业务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不懈努力,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备好课” 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前提。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本班的同学比较安静,上课气氛不够积极,经过一年的共同学习与努力情况有所好转。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二、“上好课” 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

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在课堂,过去我们有一种提法是“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其实到如今仍然适用。要达到这个要求,老师就要具备如下三个要素。

一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老师的课堂应变和驾驭的能力相当重要。上课的内容丰富、充实,老师的教态自然,课型多样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体,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要有健康充沛的精力。课堂教学的气氛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话题,师生互动的课堂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场所,老师健康的精神和充沛的精力,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鼓舞,使学生更轻易地进入到角色中去,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在这一方面,我感受很深。有时因为心情不好或者学生发生意外等情况时,我情绪低落,整个课堂就十分沉闷,教学效果明显不理想;而

当我情绪好时,教学语言生动、语气抑扬顿挫,学生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极好。

三要有足够坚强的爱心。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之间还会发生一些矛盾纠纷或者违纪的现象,会造成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冲击。如果对这些学生给予冷眼或者严厉的批评,都会造成他们的反叛情绪,后果可能是他们更加不爱学习。因此,给学生以爱心就尤其重要。针对学习上的差生,我制定了具体的辅优补差计划;对上课违纪的现象,我采取引导和关心的方法,并不是简单粗暴的对待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了十分积极的效果。

三、“及时反馈”是搞好语文教学的有力补充。

课本上的知识要真正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还需要巩固,那么作业、复习等环节就必不可少,老师就要及时地得到反馈信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获取及时的反馈信息的途径是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适时的家访工作和适当的课外训练。

一要及时批改学生作业。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从作业中老师能够发现很多的问题。我认真地批改作业,有时一套作业要批改一两个小时,以其从中总结一些课堂教学中的纰漏。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我坚持采用详批,并总是给予肯定的评语,鼓励学生经常练笔。

二要适时做好家访工作。语文教学的又一个特点是需要家长的督促和协助,比如学生在家里的预习和复习、一些应背诵名篇名段等。家访的力度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搞好语文的教学。我经常采用电话家访的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适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情况,和请求家长给予帮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要适当组织课外训练。语文是语言,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组织学生多读,采取多种方式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我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读训练,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从中了解学生的一些不足。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教无止境。虽然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班学生的总体学习成绩有很大提高,师生以及同学之间更加的信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仍然并且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去教学,争取更大的成绩。

第13篇:六年级(下)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歇马教管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这学期又很快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根据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全面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充分调动组内教师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扎实推进课改进程,全面实施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努力开创具有本校特色的语文教育教学新局面,现把半年来我们教研组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学习,升高自身修养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开学之初,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可以或许借助新课程准绳学习实践这一有利机遇,认真组织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新课程准绳下的思考》以及相应的文章和教材,强化了业务学习,更新知识见解。组内教师每位除了实行须要的表面学习外,还主动地加入听课互评运动,真真正正把表面学习运用到教导实践上,确切升高了自身的业务修养。

二、主动开展教研运动,升高业务才能

本学期中,组内教师在上级带领的指导下,主动开展各项教研运动。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在开学之初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学习研究教材,做到全体备课与独立备课相连合,准时对全册课本实行全体教研和教导办法的探究,精确了教导思绪。除此,我们教研组还主动加入种种教研运动,准时实行了教研探究,并把学习到的教诲新理念运用到自身的教导运动中,大大升高了自身的业务修养,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到达了学期初制定的教导目标。

1、组内教师每月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内容很丰富,形式多样。例如: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的探讨、教学知识点的归类、练习题的设计等。

2、组内教师形成了及时研究的良好习惯,平时若遇到问题,相互交流、探讨,各抒己见,毫不保留,从而做到化难为易,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组内教师分布在不同的学校,大家能采取打电话、网络QQ交流,方式灵活多样。

4、其中老师能勇挑重担,积极承担教学课例研究。如:原计划由小磨滩谭老师上研究课,由于客观事情的发生,调整为大磨滩曾老师上。她勇于承担,并取得好效果。

5、组长采取灵活的方式,带头上“转转课”,带动教师都积极参与。

6、“转转课”由以前的一学校内进行,改进为镇内所有学校组内成员共同参与,扩大研究的范围,提高效果。

7、研究比以前更深入。课前大家都各自独立备课,再由执教者初上,再组织大家研究,再由执教者或成员改进,跟进。

总之,本学期,我们教研组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每一位老师都能踏实,认真地工作,我们全组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全面实施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努力开创了有本校特色的语文教育教学新局面。

执笔:双小 郑岗

2011年1月

第14篇:六年级下语文单元分解

六年级语文下

第一单元

革命岁月 第一课 井冈翠竹

1、听写

封锁 罐头 粮食 委派 摇撼 殷切 呼啸 郁郁苍苍 重重叠叠 成年累月 血雨腥风 魂飞魄散 意气风发 亭亭玉立

坚贞不屈

2、多音字

yīn

(殷切)

yān(殷红)

3、近义词

挺拔—挺立

封锁—封闭 摇撼—撼动

殷切—热切

坚贞不屈—威武不屈

4、反义词

封锁—开放

坚韧—脆弱

曲折—笔直

魂飞魄散—泰然自若

5、词语解释

郁郁苍苍:形容草木苍翠茂盛。

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坚贞不屈:形容有节操,坚定不变,绝不屈服。血雨腥风: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摇撼:摇动(树木、建筑物等)。殷切:深厚而急切。

第二课 延安,我把你追寻

1、听写

翩翩 茅屋 茁壮 明媚 毫不犹豫 满目琳琅 顶天立地 追寻 脊梁 辉煌

2、多音字

xià

(厦门)

shà

(大厦)

3、近义词

昔日—往昔 犹豫—踌躇

茁壮—健壮 明媚—明丽

4、反义词

犹豫—果断

昔日—今朝

破旧—崭新

茁壮—柔弱

5、词语解释

翩翩: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 满目琳琅:琳琅,美玉,形容优美珍贵的东西。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者工艺品)。

茅屋:屋顶用茅草、稻草等盖的房子,大多简陋矮小。窑洞:

窑洞: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就土山的山崖挖成的洞,供人居住。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脊梁:原指脊背。后来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体中起到中坚作用的人。明媚:(景物)鲜明可爱。辉煌:光辉灿烂。

第三课 七律 到韶山

1、听写

韶山 诅咒 霸主 牺牲 依稀 农奴 壮志 稻菽

2、多音字

juǎn (卷尺)

bié

(分别)

juàn (画卷)

biè

(别扭)

3、近义词

依稀—模糊(隐约)

牺牲—捐躯

遍地—处处

4、反义词

依稀—清楚(清晰)

5、词语解释

咒:说希望人不顺利或遭厄运的话。霸主:指蒋介石。牺牲: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本文指为革命牺牲的先烈。 菽:豆类的总称。逝川:指时间,这里指三十二年的岁月。 第二单元

汉语家园 第一课

妙语批试卷

1、听写

军阀 亥时 都督 维护 廉洁 神农氏 用人唯贤 妙趣横生 舞文弄墨 哭笑不得 不学无术 无言以对 胸无点墨

啼笑皆非

2、多音字

shuài (坦率)

(效率)

3、近义词

开明—开通 清廉—廉洁 表率—榜样

不学无术—胸无点墨

4、反义词

开明—保守(顽固) 维新—守旧 清廉—腐败

不学无术—博学多才

5、词语解释

用人唯贤:任用德才兼备的人,而不管他跟自己的关系是否密切。 胸无点墨:形容读书太少,文化水平极低。 舞文弄墨:玩弄文字技巧。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妙趣横生:洋溢着美妙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品)。便宜(piányi)使得到利益。便宜(biànyí)方便合适;便利。

第二课

词语的变迁

1、听写

萝卜 宠爱 劫持 媒体 年甫二十 攀谈 浩劫 变迁 舶来 时髦 抚恤 丰富多彩 摇身一变 脱口而出 侧耳倾听

2、多音字

piāo (漂流)

yīng (应该)

piǎo

(漂白)

yìng (答应)

piào (漂亮)

3、近义词

逐渐—逐步 宽泛—广泛 攀谈—交谈 烙印—印记

4、反义词

宽泛—狭隘 惊慌—镇定 鲜明—暗淡(含糊)

5、词语解释

舶来:用船舶从海外运来的,泛指从外国进口或引进的。时髦:(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新颖入时。 历尽沧桑: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浩劫:大灾难。侧耳倾听:歪着耳朵仔细的听。

第三单元

科学家眼中的动物 第一课

天鹅

1、听写

模型 翘起 舵手 池沼 俘获 囚犯 妍美 浩瀚 遨游 凄黯 不同凡响 雍容自在 百看不厌 如怨如诉

2、多音字

qiào (翘起)

(翘尾巴)

qiáo(翘首)

(翘望)

3、近义词

优雅—高雅

妍美—美丽 凄黯—黯然 浩瀚—广阔

雍容—典雅

4、反义词

雍雅—庸俗

偏僻—繁华

婉转—直爽(生硬)

5、词语解释

妍美:美丽。 浩瀚:水势盛大。 遨游:漫游,游历。凄黯:凄惨暗淡。悠然忘形:悠闲的样子。如怨如诉:好像很哀怨凄婉,又像在倾诉衷肠。形容声音悲切。优雅:优美雅致。 幽雅:幽静而雅致。

第二课

蜘蛛

1、听写

身躯 妨碍 侵犯 伪装 计谋 破损 制伏 毅然 擒住 甲胄 柔韧 堡垒 小心翼翼 尽心竭力 +

2、多音字

jīn

(情不自禁)

jìn (尽力)(竭尽)

jìn

(禁止)(禁闭)

jǐn

(尽管)

3、近义词

妨碍—阻碍

防御—防守

伪装—假装

束缚—约束

小心翼翼—谨小慎微

4、反义词

妨碍—推动(帮助) 防御—攻击

束缚—解脱 尽心竭力—敷衍塞责

5、词语解释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尽心竭力:形容做事十分负责,使出全部力量。 侵犯:①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利益。②侵入别国领域。伪装:①假装。②军事上采取措施来隐蔽自己、迷惑敌人。毅然:坚决地;毫不犹豫地。小心翼翼: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原形容严肃恭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计谋:计策;谋略。

第三课 大孔雀蛾的晚会

1、听写

绒毛 褐色 惯例 情况 佣工 蹿升 偌大 稀罕 囚禁 擎着 孵化 蝙蝠 脱颖而出 抱头鼠窜

2、多音字

chēng

(称呼)

zuān (钻研)

chèn

(称职)

zuàn (钻石)

3、近义词

惯例—习惯

偌大—硕大 约莫—大约 稀罕—稀奇 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4、反义词

出众—普通 幸运—倒霉 振奋—萎靡(懊丧) 目瞪口呆—从容不迫

5、词语解释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偌大:这么大;那么大。擎着:用手托着,举着。惯例:一向的做法,常规。稀罕:稀奇。

第四单元

生活的启示 第一课 落花生

1、听写

榨油 价钱 石榴 爱慕 开辟 居然 嫩绿 体面

2、多音字

便

pián (便宜)

(开辟)

biàn

(便利)

bì(复辟)

3、近义词

居然—竟然 开辟—开拓 爱慕—倾慕(仰慕)

体面—气派

4、反义词

爱慕—嫌弃(厌恶)

便宜—昂贵

可贵—可鄙

5、词语解释

体面:①面子,身份,体统。②(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开辟:开拓扩展。文中指把原来荒着的地开垦出来。 爱慕:①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②因喜爱而向往。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

第二课

风筝

1、听写

倘若 憔悴 嫌恶 缠绕 笑柄 宽恕 涂写 伶仃 瑟缩 惩罚 虐杀 惊惶 肃杀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2、多音字

ě

(恶心)

sì (似乎)

è

(凶恶)

shì (似的)

(可恶)(嫌恶)

3、近义词

伶仃—孤独

憔悴—疲惫

笑柄—笑话

惩罚—惩戒

苦心孤诣—煞费苦心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4、反义词

憔悴—精神

沉重—轻松(轻快) 宽恕—严惩

苦心孤诣—漫不经心

5、词语解释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文中指瘦弱的样子。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笑柄:被人拿来做取笑资料的言行。瑟缩: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抖动。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苦心孤诣:苦心,刻苦用心。孤诣,独自达到的境地。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也指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费尽心思。

第三课

因小失大

1、听写

偏颇 引诱 青睐 羞辱 脑际 告诫 敛财 沉溺 堕落 颇有益处 良辰美景 富丽堂皇 美仑美奂 精雕细琢 债台高筑

2、多音字

zhuó

(雕琢)

(与其)

zuó

(琢磨)

(参与)

(同欤,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

3、近义词

引诱—诱导(诱惑)

青睐—喜欢

堕落—腐化(沦落)

因小失大—贪小失大

4、反义词

沉溺—醒悟(觉醒)

羞辱—赞美(恭维)

堕落—进取

美仑美奂—千疮百孔 精雕细琢—粗制滥造

5、词语解释

羞辱:耻辱。告诫:警告劝诫。青睐:用正眼相看,指喜爱或重视。 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不能自拔。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众多。精雕细琢:精心细致的雕刻。多用于比喻,形容做事认真细致。 第五单元

胸怀壮志 第一课 龟虽寿

1、听写

乌龟 盈利 怡然自得 老当益壮 宏图大志 壮志凌云 斗志昂扬 胸怀大志 励精图治 不拔之志 蹈厉之志 鸿鹄之志 豪情壮志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2、多音字

guī

(乌龟)

chéng (乘风破浪)

jūn

(龟裂)

shèng

(史乘) qiū

(龟兹国)

3、词语解释

竟:完毕。 老骥:骥,千里马。年老的千里马。 枥:马槽。盈缩:盈,多余。指人寿命的长短。暮年:晚年。烈士:胸怀壮志的人。 但:仅,只。养怡:保持身心健康。

第二课

十六字令三首

1、听写

残余 堕落 依赖 波澜壮阔 酣畅淋漓 快马加鞭 倒海翻江

2、多音字

bēn (奔跑)

bèn (奔头)

3、词语解释

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 倒海翻江:把江海倒翻过来。形容波涛汹涌,水势浩大。也比喻威力或声势大。又做翻江倒海。 酣:尽兴,痛快。堕:往下来,坠落。 赖:依赖,仗恃,依靠。

第三课 少年中国说

1、听写

雄伟 渊博 鳞波 履行 一泻汪洋 来日方长 如履薄冰

2、多音字

héng

(横扫)(横行)

zuò

(作业)

gān (干净)(干枯)

hèng

(蛮横)(强横)

zuō

(作坊)

gàn (干部)(干练)

3、近义词

责任—义务 独立—自立

4、反义词

自由—拘束 独立—依赖

来日方长—时不我待

5、词语解释

雄:称雄。震:震恐。戴:顶着。 履:踏着。纵:时间。横:地域。矞矞皇皇:形容生机勃勃。八荒:八方荒远之地。出自《说苑.辨物》: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来日方长:来日,未来的日子。未来的日子还长。旧指劝人暂时不要急于从事某事。现用来暗示事情还大有可为。

第六单元 黄河泰山 第一课

望岳

1、听写

游览 岱宗 造化 阴阳 决眦 绝顶

2、多音字

huì

(开会)

dāng (当然)

kuài (会计)

dàng (上当)

3、词语解释

岳:高大的山。文中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 ,又称岱宗。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 齐鲁:古代两个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 青未了:青,指山色。未了,不尽,不断。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难以尽言。阴阳:阴指山北(水南),阳指山南(水北)。 决眦:眦,眼眶、形容极力睁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决裂开了。凌:登临,登上。 绝顶:最高峰。会当:一定要。根据史料记载诗人当时没有登上泰山,这里表达的是他要登上泰山的愿望。

第二课 使至塞上

1、听写

属于 蓬勃 萧条 征蓬 汉塞 归雁 大漠 孤烟

2、多音字

sāi (瓶塞)

都 dū (首都)

yàn

(燕子)

sài(塞外)

dōu (大都)

yān (燕然)

sè(堵塞)

3、词语解释

欲:将要。 居延:古代县名。征蓬:随风远飞的蓬草。古诗常用来比喻人的行踪无定。汉塞:边塞。 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 长河:黄河。孤烟: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燕然:即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并非实指。

第三课 黄河颂

1、听写

气魄 屏障 哺育 摇篮 宛转

体魄 滋长 万丈狂澜 浩浩荡荡 金涛澎湃

2、多音字

píng(屏风)

(曲折)

bǐng(屏住)

(歌曲)

3、近义词

气魄—气势(气概)

屏障—屏蔽 哺育—抚育(养育)浩浩荡荡—波涛汹涌

4、反义词

伟大—平凡(渺小)

坚强—软弱

浩浩荡荡—无声无息

5、词语解释

气魄:气势。九曲连环:形容河流弯曲。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浩大。后也用于形容声势雄伟壮阔。宛转:辗转,文中指黄河蜿蜒曲折的样子。哺育:①喂养。②比喻培养。

第七单元

丰碑 第一课

军需处长

1、听写

呼啸 警卫 冰坨 残酷 严峻 单薄 覆盖 恶劣 塑像 丰碑

2、多音字

jiāng (将来)

(类似)

jiàng (将士)

shì

(似的)

3、近义词

残酷—残忍 严峻—严厉 辨认—辨别 镇定—镇静

4、反义词

恶劣—良好

残酷—善良(仁慈)

镇定—慌张

冰天雪地—风和日丽

5、词语解释

冰坨:指水或晗水的东西冻结成的硬块。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严峻:严厉,严肃。晶莹:形容光亮而透明。 安详:从容不迫,稳重。

第二课

雷锋的故事

1、听写

短暂 实践 诙谐 馒头 崇高 传诵 省吃俭用 无时无刻 扶老携幼 热泪盈眶 影影绰绰

2、多音字

chā

(差别)

绰chuò (宽绰)

chà (差不多)

chāo (绰起)

chāi (出差) cī

(参差不齐)

3、近义词

崇高—高尚

短暂—短促

传诵—传扬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

4、反义词

崇高—卑下(卑鄙)

短暂—长久

诙谐—严肃

节约—浪费

5、词语解释

无时无刻:用在“不”前,合起来表示时时刻刻都。携老扶幼:扶着老人,携带者小孩儿。

诙谐:说话有趣,引人发笑。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热泪盈眶:因激动、感动而流的眼泪充满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第三课

邓稼先

1、听写

元勋 氢弹 奠基 开拓 无垠 凛冽 挚友 彷徨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任人宰割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马革裹尸

当之无愧 层出不穷 忠厚平实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2、多音字

dàn (子弹)

zhàn

(颤栗)

tuò (开拓)

tán (弹琴)

chàn

(颤抖)

tà (拓本)

3、近义词

无垠—无尽 焦虑—焦躁

彷徨—迟疑

鞠躬尽瘁—殚精竭虑

4、反义词

彷徨—果断 稳健—轻浮

妇孺皆知—默默无闻

5、词语解释

元勋:立大功的人。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为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当,承当。 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不断出现,没有穷尽。 第八单元 不同的思考 第一课 蛇肚子里的象

1、听写

蟒蛇 囫囵 帽子 剖视 中辍 清醒 迁就 细嚼慢咽 心灰意懒

2、多音字

jiáo (细嚼慢咽)

jiào

(倒嚼)

jué

(咀嚼)

3、近义词

思索—思考 中辍—中断

剖视—剖析 经历—阅历 心灰意懒—万念俱灰

4、反义词

光辉—暗淡

心灰意懒—信心百倍

5、词语解释

囫囵:完整;整个儿的。剖视:剖析观察(多用于抽象事物)。中辍:(事情)中途停止进行。心灰意懒: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形容灰心丧气,意志消沉。迁就:将就别人。

第二课 不留余地的狼

1、听写

窟窿平衡 谬误 仓皇逃窜 气急败坏 功败垂成 万无一失 上蹿下跳 水泄不通 穷追不舍 自食其果

2、多音字

shě

(舍得)

tōng

(通知)

shè

(宿舍)

tòng

(胡说一通)

3、近义词

谬误—错误平衡—均衡

仓皇—惊慌 万无一失—稳操胜券

4、反义词

平衡—失衡

仓皇—沉着

万无一失—漏洞百出

5、词语解释:

功败垂成:垂,将近。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谬误:错误;差错。 万无一失:失,失误,差错。没有万分之一的差错。形容有绝对的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水泄不通:泄,排泄。连水都流不出去,形容十分拥挤或者包围的非常严密。 穷追不舍:追赶到底,不放过。上蹿下跳:比喻上下奔走,多方串联,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活动。自食其果: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自作自受。

。 第九单元

《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第一课 用奇谋孔明借箭

1、听写

曹军 水寨 懊悔 渺茫 蝗虫 羡慕 少顷 交纳 诡谲 擂鼓呐喊 神机妙算

2、多音字

léi (擂鼓)

(系鞋带)

gēng (更夫)

lèi (擂台)

(系列)

gèng (更加)

3、近义词

懊悔—悔恨

渺茫—缥缈

诡谲—诡秘 神机妙算—锦囊妙计

4、反义词

呐喊—沉默

懊悔—无悔 渺茫—清晰 神机妙算—束手无策

5、词语解释

酌酒:饮酒。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庸才:指能力平常或者能力低的人。渺茫:烟波辽阔的样子。比及:等到。神机妙算:神机,惊人的机智。妙算,巧妙的谋划。形容善于估计复杂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少顷:片刻,很短的时间。诡谲:①奇异多变。②离奇古怪。③诡诈。

第二课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1、听写

湘菜 撑腰 姨妈 揉搓 肠子 捶打 发怔 促狭 鸳鸯 弯腰屈背

2、多音字

pēn (喷泉)

zhēng zhōng (怔忪)

pèn (喷香)

zhèng (发怔)

3、近义词

发怔—发愣

一齐—一起 一声不语—一言不发

4、反义词

发怔—专注

促狭—乖巧 一声不语—滔滔不绝

5、词语解释

发怔:发呆;发愣。 弯腰屈背:腰背弯曲。本文中是形容大笑的样子。馕:拼命地往嘴里塞食物。独有:唯独,只有。促狭鬼:形容喜欢搞恶作剧、爱捉弄人的人。

第十单元

为学

第一课 《论语》四则

1、听写

百战不殆 愠色 置若罔闻

2、多音字

yuè

(通悦)

shěng (节省)

zhuàn (传记)

shuō

(说话)

xǐng (反省)

chuán (传说)

shuì

(游说)

3、词语解释

时习:时常复习。 说:通“悦”,愉快。朋:朋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发怒。殆:有害。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罔:迷惑。意思是迷茫而无所适从。信:真诚,诚实。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第二课 《列子》三篇 薛谭学讴

1、听写

讴歌 饯行 天方夜谭 遏制 辞归 抚节

2、词语解释

讴:歌唱。技:本领。弗止:不阻拦。饯:用酒食送行。衢:通往四面的路。响遏行云:遏,止住。形容声音高亢。 求反:反通返。要求回去(继续学习)。谢:道歉,谢罪。

纪昌学射

1、听写

昌盛 锥子 牦牛 弧线

2、多音字

dǎo (卧倒)

dào

(倒影)

3、词语解释

偃卧:仰面躺着。浸:渐渐。倒眦:刺在眼眶上。倒,尖向下落在…… 燕角之弧:弧,弓。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 朔蓬之簳:用北地的蓬梗做的箭。朔,北方。簳,箭杆。

两小儿辩日

1、听写

辩斗

尔汝之交

探汤 沧沧凉凉

2、多音字

dǒu (斗胆)

dòu

(战斗)

3、词语解释

辩斗:辩论,争论。故:原因,缘故。 日中:中午。沧沧凉凉:又阴又冷,天气凉爽的样子。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决:裁决,判断。孰:谁,哪个。汝:你。

第十一单元

奔向明天 第一课 追随梦想

1、听写

募款 致辞 筹备 惭愧 马厩 离谱 征询 露营 洋洋洒洒 好高骛远

2、多音字

(露营) (暴露)

xuè

(心血)

lòu (露怯)

xiě

(流血)

3、近义词

筹备—筹划 幻想—梦想 征询—询问 惭愧—羞愧 好高骛远—不自量力

4、反义词

宽敞—狭窄 幻想—现实 惭愧—自豪 坚持—放弃 好高骛远—脚踏实地

5、词语解释

筹备:筹,谋划。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筹划准备。马厩:饲养马的房子。好高骛远:鹜,追求。不切实际的追求过高的目标。离谱:(说话或做事)不合公认的准则。征询:征求询问(意见)。惭愧: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洋洋洒洒:洋洋,丰富。洒洒,连续不断。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第二课 每个人都是天才

1、听写

摄影 叛逆 挨骂 编辑 朱砂 气韵 诧异 大发雷霆 笔墨纵横 别有风骨 沾沾自喜 肆无忌惮 人声鼎沸

2、多音字

角 jiǎo

(角落)

cáng

(躲藏)

jué

(角色)

zàng

(宝藏)

3、近义词

逃避—躲避(躲藏) 诧异—惊诧(惊讶)叛逆—反叛 气韵—韵味

4、反义词

逃避—面对 叛逆—顺从 控制—放纵

沾沾自喜—垂头丧气

5、词语解释

璀璨:形容光彩夺目,非常绚丽。 叛逆:背叛。大发雷霆:霆,极响的雷。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难以置信:置信,相信。很难让人相信。脚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实事求是,不浮夸。 沾沾自喜:沾沾,轻飘飘的得意的样子。形容自以为很好而得意的样子。 诧异:感到惊奇或奇怪。 第三课 我的老师

1、听写

榆钱 黑痣 狡猾 褪色 糊涂 温柔 慈爱 依恋 劝慰 珍宝 纯真 心清如水 迷迷糊糊 模模糊糊

2、多音字

(模范)

diào (调查)

guān

(观察)

(糊上)

(模样)

tiáo (调整)

guàn (道观)

(迷糊)

(糊弄)

3、近义词

狡猾—狡诈

慈爱—慈祥

安慰—抚慰

察觉—发觉

4、反义词

狡猾—忠厚

慈爱—严厉

安慰—责备

漫长—短暂

5、词语解释

狡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本文指机灵。安慰:①使心情舒适。②因精神上得到满足而心情舒适。模模糊糊:不分明,不清楚。事物表达的不清晰或看不清。慈爱:(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而充满怜爱之情。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第15篇:小学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所担任的六年级学生,从总体上看,语文水平不平衡,尤其是部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比较差,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男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理解、感悟比较肤浅,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内容空,读起来干瘪无味;朗读能力有所提高,有一半左右学生有较强的朗读兴趣,因此新学期中,要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会写80个,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2)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

(3)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30篇)。

(4)学习浏览,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5)学习用钢笔和毛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6)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 (7)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8)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2、技能方面

(1)会使用字典、词典进行识字,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7)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9)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读后感等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0)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家乡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增强环保意识,陶冶爱美的情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热爱科学、敢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在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4、学习习惯方面

(1)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和根据需要搜集、积累信息的习惯。 (2)养成先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3)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

(4)养成课外阅读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读后写读书笔记。 (5)养成如实表达的良好文风。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2.难点: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

五、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6、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7、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8、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每堂课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10、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品位,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六、作文计划:

(一)口语交际:

1、口语交际目标: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稍做准备后能当众作简单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2、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有的需要创设情境,如,谈自己的理想;有的需要引导回忆,如,说说自己难忘的“第一次”;有的最好能提前布置,如,谈自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

3、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习作教学:

1、作文总目标: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读后感等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2、习作教学措施: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3、具体安排:

(1)《难忘的第一次》 / 写有所感触的事物 / 《假文盲》 记事/写物/看图想象作文 (2)民风民俗 介绍说明文

(要求:运用搜集到的材料) (3)《我的理想》

记叙文(要求:有条理的表达)

(4)写一件关于自我保护的事 /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记事作文/读后感 (主题:学会生存) (5)自由习作 体裁、内容不限

第16篇:六年级下语文单元总结

六年级下学期 第五单元总结

知识总结:(单元复习要点及教学建议)

单元材料简述:

本单元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阅读材料,分为两种呈现方式: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契科夫的《凡卡》是单篇;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和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呈现形式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段。口语交际?习作围绕《鲁滨孙漂流记》的主题学会生存展开,回顾拓展从名家隽语到趣味故事都趋向于引导学生爱上外国文学作品,爱上阅读。

单元复习要点及教学建议:

一、词句复习的重点和教学建议。

(一)字词:

1、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毒打撇嘴欺负抽噎匣子冻僵逗笑窜过孤儿打搅甜蜜 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

这二十七个词语是在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中的内容。“读读写写”的词语不仅要求会读、会理解还要求会写。

教学建议:

积累:利用看拼音写词语或者听写等手段进行巩固练习。

注意点:乖巧、围裙、眯缝、撇嘴,打搅、圣诞树这六个词比较容易写错,要重点指导; 理解:运用写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式来巩固对词语含义的认知和掌握。

例:近义词:欺负——欺侮抽噎——抽泣打搅——打扰

反义词:昏暗——明亮欺负——帮助甜蜜——痛苦

运用:

在这些词语中出现了两个ABB的叠词,分别类属形容颜色和神态的叠词,可进行照样子写词语的练习:

颜色例举:白茫茫、绿油油、金灿灿;红艳艳„„

神态例举:醉醺醺、急匆匆、乐呵呵、恶狠狠、凶巴巴„„

2、其他的构词样式

在掌握了词语盘点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之后,我们翻阅一下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能发现在课文中还有以下词语样式构成样式也值得积累:

A暖烘烘(ABB)

B又冷又黑又冷又饿又厚又冷不知不觉大吃大喝(一三两个字相同)在课堂作业本上有了专门的训练,复习一下)

C哆哆嗦嗦结结实实平平安安许许多多(AABB)

教学建议:

积累:第二类和第三类的本单元上提供了很多可供积累的词语,可摘抄巩固; 运用:教师提供范例,引导学生仿写。

例:感觉ABB叠词:冷冰冰 凉飕飕 暖洋洋、热乎乎„„

3、多音字

多音字在本单元出现频率还是比较高的:

喷pân香眯缝fâng暖和huo摩ma平

畜xù养圈juàn养停泊bó好hào幻想

积累:A从书本上将这些多音字摘录下来B选择正确的读音C多音字组词

4、文本特点所造成的特殊词语现象——成语

这个单元的课文由于是外国文学名著的译本,在翻译的过程中,作者有意识地加入了很多的成语。

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

无所不能、臭味相投、荒无人烟、若无其事、落荒而逃、一清二楚、鱼贯而入、惊弓之鸟、虚惊一场、欣喜若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前所未有、十全十美、衣衫褴褛、滔滔不绝。

教学建议:

这些成语都出现在略读课文中,不要求学生能完全掌握,但从语文发展的角度讲,需要积累并了解其大致的意思。(在复习的时候建议老师们再回顾课文内容,作一下提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或者借助词语手册再回顾一下词语含义)。

二 句子复习重点及教学建议:

1、修辞。

同样由于是译文,在文章中出现了很多修辞方法的运用:

例: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夸张)

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联想)

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等着看哪一课该死。(拟人)

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比喻)

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荒岛上又有什么用呢?(反问)

教学建议:

积累:教师明确摘抄目标,引导学生分类自主查找,摘抄。

理解:教师出修辞填空或者判断句要求学生判断正误。

运用:仿写。

2、日积月累中的隽语积累要能背诵,能默写。

三、阅读复习及教学建议:

(一)本单元两篇精读课文的写作手法上都采用了“对比凸显”这一方法。《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现实和幻想的对比,《凡卡》是通过凡卡在鞋匠家受到的非人待遇和乡村生活的自由、快乐之间的对比。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大多数老师都应该发现了这一现象,并据此展开板块教学。那么我们在本单元复习的时候要做些什么呢?我个人认为: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阅读训练的第一个重点。

教学建议:

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已经练习过了,在复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说说这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其次引导学生明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抓住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者6要素(起因、经过、结果)来写;同时利用课外找寻的补充材料进行练习。

例:《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作家的作品,文章叙述了

2、体会文章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从文本材料的字里行间感受、体会文章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阅读训练的第二个重点。

教学建议:

这一部分的内容,我想课堂作业本上已经有了相关的练习: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摘录句子谈感受(课堂作业本26页),《凡卡》中的理解凡卡在鞋匠家的悲惨遭遇的内容以及谈自己的感想(课堂作业本28页),以及两次小练笔都属于表达内心情感和感受的练习。在复习的时候,我想只要利用旧有的练习加以复习,巩固就可以了。

(二)略读课文

重点把握:略读课文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人物的精神品质的感受。

教学建议:

首先,在复习的时候,我们要对文本中鲁滨孙坚强、勇敢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汤姆?索亚的机智、勇敢再次呈现。

其次,寻找一些相关的有人生启示在内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练习。

(三)对于文本内容的基本情节的把握。

本单元课文内容是经典名著,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对名著的作者及基本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可以通过课文内容相关的填空来进行积累。

例:本单元我们一起走进了外国经典名著,学了四份学习材料,感受了他们给我们带来的独特的魅力。他们分别是()写的();()写的();()写的();()写的()当然也可以出一些作者、书籍、人物的连线题练习。

四、口语交际和作文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和作文的主题是“学会生存”,让学生有自我保护意识及本领。 教学建议:

1、在复习的时候利用书本上已有的材料。如利用《鲁滨孙漂流记》,让学生写读后感;利用综合复习中的《智慧之花》再次感受怎样把事件过程写生动,写具体。

2、看电影《小鬼当家》系列,谈话,写观后感。

3、对学生单元作文进行评点,修改,再次提高作文质量。

重点处理好两点:一听到的、看到的时间必须要用转述的语气来写;自己经历的要把怎样克服困难或者战胜危险的过程写具体。

综上所述,第四单元的复习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材料,适当拓展来展开复习,在对学生掌握基础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促使学生对这些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个比较牢固的掌握。

附:第四单元检测卷

班级姓名得分等级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每个词语0.5分,共13.5分)

guāi qiǎowãi qúnyìng bìliâ fângchú chuāngjī,âlǐ bài

() ()()() () () () shēng xiùróu zhòuhūn,ànmī fângsóng jiānyī lǚdú dǎ() () () () () () () piě zuǐqī fùchōu yēxiá zīdòng jiāngdòu xiàocuàn guò() () () () () () () gū ãrdǎ jiǎotián mìshâng dàn shùhēi hú húxiào mī mī

() () () () ()()

二、按要求填空。(0.5分一个,共4分)

近义词:欺负——()抽噎——()打搅——()

反义词:昏暗——()欺负——()甜蜜——()

照样子写词语:黑糊糊()又冷又饿()

三、根据课文内容连线。(2.5分)

幻想渴望现实

美丽的圣诞树温暖冻死

慈爱的奶奶幸福痛苦

喷香的烤鹅食物寒冷

美好的地方爱抚孤独

温暖的大火炉欢乐饥饿

四、选词填空(7分):

愿望、指望、盼望、希望、渴望、绝望、失望。

小凡卡()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信寄出后,他整天()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凡卡从此()了。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学了本单元的材料,这些给我们带来精神财富的伟大作家的姓名值得我们牢记,试试,你还记得吗?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________著名作家________,我们以前还学过他的一篇作品——________;《凡卡》的作者是________作家________;《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________国小说家_________;《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_______国小说家________。

2.学了这几篇课文后,你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请选择其中的一篇文章,写一段你学习后的感受吧!

六、本单元中的日积月累,你应该积累下来了吧,尝试一下!(8分)

1、_________是道德之本。

2、_________无法洗去痛苦。

3、最伟大的见解是___________的。

4、人是为了自己的_________才活着的。

5、_________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6、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只有那些_____________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_________。

8、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________的。你尽可以________他,可就是________他。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19.5分)

一、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5分)

1、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

打发:_________________打:_______________

2、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

照应:______________

3、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4分)

1、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回忆了乡下的生活,是因为:

A.乡下的生活很幸福。()

B.乡下的生活虽然很艰难,但在凡卡看来,和爷爷在一起生活是那么自由、欢乐、那么值得怀念。

2、课文的结尾,写凡卡做美梦,是为了说明:

A.凡卡寄出信后非常高兴。()

B.凡卡十分想念他的爷爷。()

C.在沙皇统治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凡卡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只能是个梦,永远不能实现。()

二、课文阅读(10.5分)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他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1、“不过她没注意这些”。“这些”指;她注意的是;她注意这些是因为。

2、请判断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分别在括号中标上序号。

破折号用法:①用于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②用于话题突然转变;③用于声音延长。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3)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3、这个选段主要写(2.5分)

4、改写文中画线的句子:分)

三、作文(30分)

鲁宾孙和汤姆.索亚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危险。这时,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他们,利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困难,化解危险。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是否能从身边的事例中感悟到一些关于学会生存的感悟。来结合事例写下你关于“学会生存”的思考。

要求:中心明确,观点鲜明,内容具体

第17篇:六年级下语文作家作者

周轶君,女,上海人,70年代出生的正宗处女座,1998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随后进入新华社工作。2002年6月,出任新华社驻巴以地区记者,成为唯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2005年出书《离上帝最近——女记者的中东故事》,记录她在中东的所见所闻。2006年进入香港凤凰卫视任职至今。曾多次采访过阿拉法特,阿巴斯,亚辛等中东关键人物。第二届 CCTV“中国记者风云榜”得主。她的《在埃及数骆驼》一文被编进了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第二学期课本。

冯骥才,男,天津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出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曾经担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是“*”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一九八五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珍珠鸟》《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作品被选入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本。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百合花开》等作品被选入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本。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最杰出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学者、民主战士之一。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作家。散文有《春》、《绿》、《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出生在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方面则转以散文为主。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集中所作,均为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1948年8月12日病逝。

林斤澜(1923—2009),男,作家、诗人、评论家。原名林庆澜,曾用名林杰、鲁林杰,浙江温州人。1923年6月1日出生于温州市。1950年到北京市文联工作,任文学创作组成员,创作小说、剧本等多种,曾参加全国第一次青年作家代表大会,参加北京作协的筹建工作。“*”后任北京作协驻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名誉副主席,《北京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名誉全委等职。2007年获北京作协“终生成就奖”。林斤澜一生经历丰富,创作颇丰,曾与汪曾祺并称为“文坛双璧”。2009年4月11日16时46分,被称为“短篇圣手”的著名作家林斤澜因心脏和肺衰竭在同仁医院告别人世,享年86岁。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非、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另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铁箫人语》。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出生于福建龙海,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作品《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铁凝(1957年—)当代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曾任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简平,原名胡建平。1958年4月出生,男,浙江奉化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高级编辑,电影、电视剧制片人。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儿童文学作品先后获第13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大奖,第24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特别奖,第8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上海图书奖,上海市中小学生优秀读物奖等奖项。长篇小说《星星湾》在2013首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上荣获“中国原创童书奖”评委会大奖和读者大奖。作品《为少年轻唱》被选入六年级语文课本。曾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等。新闻作品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新闻一等奖等奖项。

席慕容即席慕蓉 。席慕蓉,当代著名画家、诗人、散文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蒙古人,后随家定居台湾。席慕蓉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茅以升191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当时称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17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1919年获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代院长、院长、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北洋大学校长、中国/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溪生,又号樊南生,汉族,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唐朝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又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还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46岁便忧郁而死。存有《李义山诗集》。 吴承恩(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省桐城县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一生创作丰富,但因家贫,又无子女,作品多散失。据记载有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后人搜集其残存之稿,仅“存十一于千百”,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被编成《射阳先生存稿》。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海伦·凯勒(1880年-1968年),19世纪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享年88岁。87年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中。在十九个月时因患猩红热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她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代表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被节选入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也

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被世界称为“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由于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但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于公元816年过早地殒落了,年仅27岁。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属安徽省石台)人,晚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出身寒微,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期,对晚唐的社会混乱,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诗作平易自然,朴实明畅,风格清新秀逸,后人称“杜荀鹤体”。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苕溪渔隐丛话》引《幕府燕闲录》,谓其诗作鄙俚浅俗,惟宫词为唐第一。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是晚唐写七言绝句的能手。前人论七绝,盛唐推王昌龄、李白。中唐推李益、刘禹锡。晚唐则举杜牧和李商隐。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杜牧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名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短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在创作的艺术手法上,雨果善于描写巨大的场景和巨大的事件,运用夸张、强烈的对比构成情节,主人公性格特点往往经过夸张,又充分运用巧合、偶遇等手法,行文节奏紧凑有致、高潮铺排曲折跌宕、引人入胜。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吉州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一生作诗20000多首,只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 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整理编辑了《战国策》,而其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封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故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作品大都收集在《王临川集》。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千古名句有《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小品文则有《读孟尝君传》《伤仲永》等脍炙人口,山水游记散文《游褒禅山记》中,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用简单的自己游山洞的经历说明了大道理:“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胡绳梁,1956年出生,上海作家,他在主编《品位周刊》、《文华》之余,爱好笔耕,时有佳作问世,并在中国新闻奖

报刊副刊作品评选中多次获奖,选入《中文自修》、《中学语文扩展阅读》教辅选本,其作品《马来的雨》从听觉、触觉和视觉三个角度,描写了三场雨,以听雨、淋雨和观雨,表达了三种不同的感受,被选入沪教版六年级下语文课本。 叶永烈,男,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笔名萧勇、久远、叶杨、叶艇等。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现职是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多篇作品选入语文教材。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因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诗作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多为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如王维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且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其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富有超妙自得之趣。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富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宋代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引领宋朝文学走向高峰,对整个宋朝文化的繁荣居功至伟,对后世也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是宋代散文中成就最高的,其散文创作的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极高的成就。

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王禹偁(954—1001),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祖籍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市),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璇卿,号旦吾,留学日本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近代女民主革命志士,提倡女权。

王驾(851~ ?),晚唐诗人,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与郑谷、司空图友善,诗风亦相近。其绝句构思巧妙,自然流畅。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赞曰:“今王生者,寓居其间,浸渍益久,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

方志敏,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1935年被捕牺牲。

崔颢(约公元704年—754年),汉族,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诗人,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

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志南的生活状态已不靠,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及“二泉先生”诸人的风头那么前。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

陈子昂(659到700)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射洪)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贾祖璋(1901—1988)著名科普作家与编辑家。中国科学小品文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普作协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第

四、五届中央委员。他的作品以多姿多彩的文学形式,生动活泼地传播以生物学为主的科学知识,实现科学与文学的联姻。他的科普作品对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以绚丽多彩的自然界为描述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用生动的独具风格的科学小品体裁,向读者描绘了奇妙的生物世界中的种种珍闻趣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维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一说出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唐代属安西都护府),少时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昌隆(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青莲乡。一说出生于绵州昌隆(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境内,享年61岁。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华罗庚(1910—1985),汉族,籍贯江苏金坛,祖籍江苏省丹阳。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间“进士”。其文汪洋恣肆,豪迈奔放,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清新雄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书法方面,擅长

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存世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第18篇:六年级语文模拟检测(下)

2014 年六年级语文调研测试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32分)

1、下列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佣(yōng)人惬(qiè)意针灸(jiǔ)B 戛(jiá)然而止拈(niān)轻怕重相形见绌(chū) C 酣(hān)畅棱(líng)角殡(bìn)仪馆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按部就班苦心孤诣戒骄戒躁 B 别出心载穿流不息焕然一新C 淋漓尽致跌宕起伏余音鸟鸟

3、下列成语故事与人物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刘备—三顾茅庐孔子—韦编三绝谢灵运—凤毛麟角 B勾践—卧薪尝胆项羽—破釜沉舟庖丁—游刃有余 C廉颇—负荆请罪曹操—望梅止渴马援—程门立雪

4、下列成语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奋不顾身不屈不饶贪生怕死 B舍生取义视死如归舍己为人 C苟延残喘宁死不屈口若悬河

5、下列句子语气最强烈的是() A 这样的老师我们都愿意和她亲近。。 B 我们都愿意和这样的老师亲近。 C 我们怎能不愿意和这样的老师亲近呢?

6、“白日放歌须纵酒”后面的一句是() A绝知此事要躬行 B青春作伴好还乡 C便下襄阳向洛阳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B昨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雪。

C让我们思考生活中的奇妙现象吧!因为思想有多远,人类就能走多远。

8、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A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B他长得像他的爸爸。 C我们好似听见了鸟儿在歌唱。

9、下列句子表达情感最深的一句是() A 我恋着西山、恋着昆明湖、恋着长城。 B 我恋着西山;我恋着昆明湖;我恋着长城。

C 我恋着绿色的西山;我恋着清亮的昆明湖;我恋着那雄伟绵延的长城。10、下列句子关联词用得最好的一句是() 例:我唱的不是歌,而是寂寞。 A如果能救人于危难,他就是一位英雄。

B每一个人只要忠于职守,又能达到忘我的境界,他就是一个伟人。 C即使没有救人于危难,但忠于职守,心里装着别人,也是伟大的。

11、下列诗句画停顿线正确的一句是() A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B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C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2、对“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正确理解的是(A四周围很黑,很容易碰到墙壁。

B当时社会很黑暗,鲁迅先生常常受到反动派的迫害和折磨。C没有灯光,天气太黑,碰到墙壁。

13、下列选项中说明方法正确的是()

A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用比喻、作比较

B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用对比 C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14、下列选项与例句写法相同的是()

例:语文是甘甜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A 童年就像是一篇小诗,充满了韵味,令我们回味无穷。

B 书是智慧的钥匙;书是开启心灵的门;书是照亮航行之路的灯塔。 C 童年如水,悄悄流向远方。童年如秋,安静若然迎来寒冬。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学毛笔书法首先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 B 其次,要临摹名家名帖。 C 要从小开始学习。

16、对语文探究实践正确认识的选项是() A 提出问题、分工合作、准备资料、实施与评价。 B 提出问题、上网收集资料、合作交流。 C 提出问题、准备资料、实施与评价。

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8分)

17、模拟情景口语交际:学校要开家长会,请你回家转告家长,把开会的时间、地点及有关要求讲清楚。

你:

18、仿照例句,写句子,写出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例句:语文是甘甜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让人。

19、说说你对“他们都是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理解。20、整体回顾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的诸葛亮,()的鲁智深,()的哈尔威,让我们明白:智慧和勇气,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精神。

三、阅读平台(40)

(一)课内阅读。(15分)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A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B“… …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

21、上述两个语段,都选自《________》,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他的原名是,人。中国现代伟大

的、、。课文《少年闰土》选自他的短篇小说《》。

我还知道他的作《》、《》、《》。1918年5月,

首次用 “”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他的中篇小说《》是

一篇不朽的杰作。

22、《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刻画了一位农家少年的形象,从语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

少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3、用“”画出描写景物的语句。用“~~”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

24、两个语段描写的都是“”(用小标题概括)。虽然都是运用描写的

表达方式,但A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以环境描写烘托

人物的美好形象;B段侧重__________描写,以猹和“我”反衬人物。猹有多伶俐,

闰土就有多;猹有多凶猛,闰土就有多。“看瓜刺

猹”在文中写了两遍,虽然写法不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少年闰土的_________的情感。

25、这位赋予生命力,表现力的少年闰土,三十年后却成了一个、

的人。究竟是什么原因是闰土改变的呢?

(二)课外阅读。(25分)

父亲那只寂寞的手

①家人住院,同病房有个乡下来的年轻人,陪这个年轻人来住院的是他的爱人和父亲。每天晚上,年轻人和妻子挤在窄小的病床上休息,而他那黑瘦苍老的父亲,就用几块泡沫板席地睡在大厅的走廊上。

②一天夜里,年轻的儿媳因感冒,昏昏沉沉地躺在病床上睡着了。年轻人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输液。那个黑瘦的父亲跑到门诊大厅买来几片药,然后坐在儿子身边,眼巴巴看着输液瓶的液体一滴一滴落下来。

③半小时后,液输完了。护士拔下针头后,用一根棉签摁在年轻人的手上,转而嘱咐老人:“帮着摁一下。另外,如果有时间的话,按摩一下他的胳膊。”

④就在那个瞬间,我注意到做父亲的手轻轻抖了一下,他小心翼翼地摁住棉签,眼光忽然变得有点羞涩。年轻人似乎也不习惯父亲的手在自己胳膊上按摩,他局促地扭一扭身子,转眼看着睡梦中妻子的脸。

⑤病房里长时间地沉默着,老人放在儿子胳膊上的手渐渐不颤抖了,他熟稔地从上到下运动着,眼神里竟然有欢欣的火花蹦出来。而那个年轻人,也不再看妻子,他微微闭上眼睛,短短的睫毛颤巍巍地在灯光下抖动着。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场景深深感动了,泪水流了下来。

⑥每个孩子都是在父亲手里长大的,哪怕再笨拙的父亲,也几乎都为孩子换过尿布。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们喜欢用有力的大手将孩子高高地举过头顶,银铃一样的笑声中,他粗糙的手指滑过孩子娇嫩的皮肤,满心都是愉悦和感动。()多暴躁的父亲,当孩子亲昵的脸蛋和小手扑过来时,他们的心()会瞬间融化成温柔的水波。

26、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羞涩:

27、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28、词语品析

(1).第①段中的词语“黑瘦苍老”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2)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词语“抖动”的表达效果。

29、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他那黑瘦苍老的父亲,为什么每天晚上就用几块泡沫板席地睡在大厅的走廊上?

2)那个年轻人为什么不再看妻子,而是微微闭上眼睛,短短的睫毛颤巍巍地在灯光下抖动着。

30、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病房里长时间地沉默着,老人放在儿子胳膊上的手渐渐不颤抖了,他熟稔地从上到下运动着,眼神里竟然有欢欣的火花蹦出来。

31.第⑥段中的括号里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都 B.只要……就C.不管……也 D.即使……也

3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感受,把它写下来。

32、简要说说你和父亲之间有过怎样感人的故事

四、作文(40分)

习作(38分)

33、随着年龄的增长,书籍越来越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停的读书、借书、购书、藏书„„在其中,一定发生了不少令你记忆深刻、感概万千的事情吧。请选择其中一个(也可以两三个)写下来,根据所写内容,自己拟一个作文题目。要求自己整洁,语句通顺,叙述清楚。

第19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 1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课文重点内容

(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 ★《文言文两则》

1、作者:《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2、重点问题:

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翻译: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翻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③孰为汝多知乎?翻译: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4、中心思想:《学弈》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5、背诵并默写文言文两则 ★《匆匆》

1、作者:朱自清。

2、重点问题:理解句子“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答: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日记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对时间飞逝十分无奈的愁绪。

★《桃花心木》

1、作者:林清玄。

2、中心思想: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3、重要问题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

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答:“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生活中的“不确定”,比如生病、父母下岗、遇到自然灾难等。

(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

1、作者:老舍先生

2、中心思想:文章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3、写作方法: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4、文章重点介绍了四天:腊

八、除夕、初

一、十五

5、文学常识:中国传统节日时间排列顺序

①初一(也叫春节,农历1月1)、②十五(农历1月15)、③端午节(农历5月5)、④乞巧节(也叫七夕节,农历7月7)、⑤中秋节(农历8月15)、⑥重阳节(农历9月9)、⑦腊八(农历12月8)、⑧除夕(农历12月30)

(三)第三单元重点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 ★《十六年前的回忆》

1、作者:李星华(李大钊女儿)

2、中心思想:本文通过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3、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答: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②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它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4、人物评价:李大钊是一个(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人。★《为人民服务》

1、资料袋: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翻译:固:本来。或:有的人。于:比。人本来都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人物评价:张思德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4、背诵课文第二段

(四)第四单元重点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

★《卖火柴的小女孩》

1、作者:丹麦作家安徒生。安徒生的作品还有:《丑小鸭》《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

2、文章情节: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

(五)次擦然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和奶奶一起飞走了),最后(在大年夜冻死街头)。

3、重点问题:

①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象中死去了。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

②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各指什么?

答:前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

4、中心思想: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凡卡》

1、作者:俄国作家契诃夫

2、中心思想: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3、主要情节: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一是过圣诞节的情景);最后写凡卡把写好的信塞进邮筒里,最后以梦结束。

(五)第五单元重点课文:《跨越百年的魅力》《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跨越百年的美丽》

1、作者:梁衡

2、标题含义:“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容貌,更是她所体现的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

3、中心思想: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4、重点问题:

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答:“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有“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项伟大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5、人物评价:居里夫人是一个(坚定执著、有献身精神、淡泊名利)的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作者:叶永烈

2、标题含义: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并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 8 ★《卖火柴的小女孩》

1、作者:丹麦作家安徒生。安徒生的作品还有:《丑小鸭》《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

2、文章情节: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

(五)次擦然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和奶奶一起飞走了),最后(在大年夜冻死街头)。

3、重点问题:

①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象中死去了。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

②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各指什么?

答:前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

4、中心思想: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凡卡》

1、作者:俄国作家契诃夫

2、中心思想: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3、主要情节: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一是过圣诞节的情景);最后写凡卡把写好的信塞进邮筒里,最后以梦结束。

(五)第五单元重点课文:《跨越百年的魅力》《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跨越百年的美丽》

1、作者:梁衡

2、标题含义:“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容貌,更是她所体现的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

3、中心思想: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4、重点问题:

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答:“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有“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项伟大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5、人物评价:居里夫人是一个(坚定执著、有献身精神、淡泊名利)的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作者:叶永烈

2、标题含义: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并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

第20篇:语文A版六年级下教案

1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掌握难认难写字。通过查阅资

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抓住描写闰土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了解闰土这个人物的特

点。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5.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闰土这个人物的

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旧宅院图、“看瓜刺猹图”、讲趣事情景图、离别图。

2.本课相关字词、重点段落字幕。

3.相关乐曲。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1少年闰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能理清文章的脉络,给课文正确地分段。

4、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教学重点:加强诵读,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出示插图,配上音乐)教师深情叙述:有这样一幅画面鲜明地

印在“我”的脑海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

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

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

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初次见面,这位少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发表看法)

2.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便是鲁迅笔下的闰土。(板书课题)让我们

一起来和他打个招呼吧!(齐读课题)

二、快速读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想不想更加全面地了解他?我们前面已经预习了课文,现

在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看看课文

先写什么,接着又写了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2.学生默读课文。

3.检查生字新词。

(1)读一读,并口头组词:

闰rùn 胯kuà 匾biǎn 獾huān 俐lì 汛xùn秕bǐ猬wai

(2)给下面的词语找正确的解释,连线:

词语:其间 无端 素不知道 如许 希奇 单知道

词义:只知道 稀奇 如此 从来不知道 其中 无缘无故

4.理清课文内容。(板书:回忆→初识→相处→离别)

三、再读课文,感悟形象

1.在“回忆”“初识”“相处”“离别”这四部分内容中,你印象最

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为什么?

2.集体交流。

3.这四部分中,哪部分写得最详细?(“相处”)

4.我们先来学“相处”这一部分。朋友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事。现在就请同学们先把闰土和“我”的对话找出来,读

一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看看你能从他们的对话中读出哪些有

意思的事。

5.学生自由找、画,自读感兴趣的段落,然后与其他同学交流。

6.集体交流。

(1)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并说出理由。喜欢相同内容的同

学可做补充。说完一件事,教师指导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

落。然后再请其他同学汇报。教师注意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

提问。

(2)教师小结。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不懂

的问题。

3、背诵第一自然段。

1少年闰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他的特

殊感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深化形象

1.闰土和“我”短暂相处,讲了哪些新鲜有趣的事?

2.这些事“我”经历过吗?听过吗?这些真是——(板书:希奇事)

3.哪件事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4.找到“看瓜刺猹”的相关段落,边读边想,觉得哪个地方有意思

就多读几遍,在旁边作批注。

5.试着朗读。

6.7.

8.

9.

出示字幕,集体交流:学生先讲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说说理由,再老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有感情地朗读:“我”的好奇→月夜的 静谧→“我”的担心→闰土动作的敏捷→“猹”的伶俐(注意肯定 学生的独特体验) 出示闰土给“我”讲趣事的情景图。谁是文中的“我”?为什么? 想象一下他们对话时的情景,用词语来描绘一下闰土当时是怎样 说的,我又是怎样听的。 同桌分角色练一练朗读对话;推荐同学分角色试读对话;分组分

角色读对话。

10.教师小结:多么机智、多么勇敢的少年。听着闰土的讲述,“我”的心已飞到海边的瓜地,虽然并没有亲眼见到,但闰土看瓜刺猹的

情景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

11.再出示第一自然段字幕,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二、突破难点,再识闰土

1.令人难忘的何止是“看瓜刺猹”这件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还有太多太多??这真是——(板书:无穷无尽)

2.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教师导读:在沙地上,下了一

场大雪??夏天,我们来到海边??潮汛来时??

3.从这些事里,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呢?

4.多么精彩传神的对话呀,一个机智勇敢、见多识广、聪明能干的

闰土是呼之欲出呀。“我”听了闰土的话,又有什么感受呢?

5.看第16自然段,你读懂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吗?

6.出示旧宅院图,教师旁白: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就是四角的

天空。当闰土在干那些希奇事时,“我”又在什么地方,干些什么事

呢?

引导学生用“当闰土在??,我在??”的句式说话。

7.引读第十六自然段。面对闰土,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啊!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8.教师小结:这位新朋友,他的心中有着(看黑板)“无穷无尽的

希奇事”,这位与众不同的新朋友和他讲的那些希奇事,深深印在我

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9.再出示“看瓜刺猹”图,组织学生配乐朗读。

三、展开想象,丰富闰土形象

1.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

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有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同

学们看图,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2.谁能结合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说一说。

3.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四、回顾全文,丰富积累

1.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2.教师小结。

五、推荐读物,拓展阅读

三十年过去了,“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声“老爷”让“我”

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后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全文,然后交流

一下你们读后的感受或体会。

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摘录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练习抓住人物外貌特点写一段话。

3、做课课练。

2 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掌握难认难写字。通过查阅资

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佳词妙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

情。

4.学习本文用平实语言表达浓浓真情,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

作方法。

5.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从平实的语言中体会浓浓深情。

2.学习本文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浓浓真情,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

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字幕:作者简介;《我的老师》中写另两位老师的片段;生字新词;练习题;第8自然段;《我的老师》原文结尾;伴读的轻音乐。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我的老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学习本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3、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本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从幼儿园到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

最深

刻的印象?能说说原因吗?

二、介绍作者

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

条件下,读完了平民小学、高小,后进入简易乡村师范学习。抗日

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参加了八路军。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主要

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

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

文。让我们去文章中看看作者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板书课

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想想课文中哪个词最能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感情?哪两个

词最能表现蔡老师的品格?

1.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读一读,并口头组词。

芸yún 痣zhì 阀fá 褪tuì (卜bǔ)

3.请个别同学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可抽查生字新

词较多的段落)。

4.“难忘”最能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感情;“温柔”“美丽”概括了蔡

老师的特点。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围绕着“难忘”具体写了哪几

件事。其中,哪几件事写出了蔡老师的“温柔”“美丽”?注意说清

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意见。

3.集体交流。

(本文共记叙了7个生活片段:①蔡老师假装发怒(课内);②课

外,老师教我们跳舞;③假日,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平时老师

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老师写字(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校内,老

师排除小纠纷;⑦假日,我梦里寻师。其中①②③④⑥主要写出蔡

老师的“温柔”“美丽”。)

五、细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1.请同学们先读1—4个生活片段,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在旁

边,写写自己的感想或评论,然后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自读,然后同学间交流。

3.集体交流。

让学生充分谈感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过程中,可指

导学生认真体会下列句子: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

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画线的词语表达了什

么样的感情?)

(2)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

思。(“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在她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看)蜜蜂;也是在

那时候,我认识了(看到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第一次)吃

了蜂蜜。(把画横线的词换成括号里的词好不好?为什么?

(从前4个生活片段可体会出:①假生气——真爱学生;②教跳

舞——关系密切;③观蜜蜂——良师益友;④教读诗——影响深远)

4.小结:是啊,像这么“温柔”“美丽”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

欢她。请同学们带着对老师的爱齐读第8自然段。(出示第8自然段

字幕。)

你能用上关联词“即使??也”“连??都”赞赞蔡老师或你喜欢

的老师吗?

“是啊,这么一个受人爱戴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他??”

再读文章第8自然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的老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词语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进一

步体会

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本文用平实语言表达浓浓真情,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

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讲了哪七件事。

二、品读课文,深化人物形象

(一)1.哪件事给“我”印象最深?为什么?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

子。

2.“有一件小事??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占据”在这儿怎

么理解?这件小事为什么会占据孩子的心灵呢?请同学们自读片段

“老师排除小纠纷”,注意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认真体会文章蕴含

的感情,练习朗读。

3.学生自读,交流。

4.集体交流。

在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想象父亲此时的

处境,体会母亲的心情,体会一个孩子在不知父亲死活、又遭同学

奚落时脆弱的心理。反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在充分体会他们一家的感受之后,着重抓住“劝慰”一词来体会

老师的形象。可让学生分别扮演作者和蔡老师,面对面地“劝慰”,

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充分理解“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

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哪”这个句子。

5.练习朗读。

(二)过渡:正是因为蔡老师的温柔、美丽、慈爱、公平、伟大,才有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请同学们自读片段“梦里寻师”,看看哪

些地方最让人感动。

1.学生自读体会,然后交流。

2.集体交流。

(1)注意体会“默默地”“迷迷糊糊”“模模糊糊”,“才醒了”“才

睡了”中的“才”等词语所蕴含的感情。

(2)注意感受一下作者在第10自然段变换人称时的感情。

(3)注意指导朗读。

三、拓展阅读,丰富人物形象

魏巍在《我的老师》原文中还写到了其他两位老师,请同学们看

字幕,读一读,并谈谈感想。出示字幕:

(一)

我们班上换来了一个姓柴的老师。这位柴老师是一个瘦瘦的高高

的个子。我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有下面三点:一是他那条卷起裤管的

灰色的西装裤子,这也许是在小县城里还很少见的缘故;二是他那

张没有出现过笑容的脸孔;三就是他手里拿着的那支实心竹子做的

教鞭。终于有一天,在上课的时候,也许我歪着头正看窗外的小鸟

吧,或者是给邻座通报一件在当时看来应当立刻通报的事情,总之,冷不丁地头上挨了重重的一下。散学后,我两手抱着头哭着回家,

头上起了像小馒头那么大的一个血包。(当然,今天也并没有影响我

的工作!)我当时哭着说:“我再也不上学了。”

(二)

在平民小学里,我的“国语”(现在叫“语文”)比较好,因而跳

过一次班,算术也就这样跟不上了。来到县立五小,“国语”仍没问

题,只是宋老师的算术课,一响起铃声,就带来一阵隐隐的恐惧。

上课往往先发算草本子,每喊一个名字,下面有人应一声“到——”,然后到前面把本子领回来。可是一喊到我,我刚刚从座位上立起,

那个算草本就像瓦片一样向我脸上飞来,有时候就落到别人的椅子

底下,我连忙爬着去拾。也许宋老师以为一个孩子不懂得什么叫做

羞惭!从这时起,我就开始抄别人的算草。也是从这时起,我认为

算术是一门最没有味道的也是最难的学科,像我这样的智力是不能

学到的。一直到高小和后来的师范,我都以这一门功课为最糟。

1.学生谈感想。(注意进行正面引导)

2.此时你更想对蔡老师说:。(学生自由说)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旨

魏巍在回忆童年遇到的几位老师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上面就

是和我一起度过童年的几位老师。今天,当我回忆着他们并且叙述

着他们的时候,更加深了我对于教师这种职业的理解。这种职业—

—据我想——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知识,也不仅仅是依靠这种或那

种的教学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

儿童的心!也许正因为这样,教师——这才被称作高尚的职业。”

出示字幕,齐读,教师总结:是啊,我对蔡老师的想念成为“我

记忆中的珍宝”,是因为这其中包含着一个字——爱。

五、回顾全文,了解文章写法

1.作者围绕“难忘”选择材料,七个片段,有详有略。

2.从时间和地点上看,这七个片段有课内、课外,有校内、校外,

有平时的事、有假日中发生的事。

3.写蔡老师为什么要插入“我爱老师”的生活片断?

4.文章开头、结尾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推荐学习,拓展阅读

教育需要爱,教育充满爱,不能说魏巍写的其他两位老师没有爱,只是爱的方式方法值得探究。老师向同学们推荐课外阅读寓言《蜗

牛散步》、海伦•凯勒《我的老师》、《爱的教育》等文章,让

我们大家都学会“爱”。

七、作业

回忆你最难忘的老师的二三事,写下来。尽可能写具体,注意表

达自己的感情。

选读一 小橘灯

教学目标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真情实感

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来刻画人

物形象,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准备“时代背景”字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有非常美好的童年,八九岁时,可以在父母的怀中撒娇,感受家庭的温馨;可以在老师的教育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感受社

会的温暖;可以在儿童乐园里尽情地玩耍,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幸

福。而解放前,儿童的生活情形是怎样的呢?著名女作家,儿童文

学家冰心曾在1957年1月31日的《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散

文,给我们讲述了发生在1945年春节前夕重庆郊外的故事,让我们

认识到在“黎明前的黑暗”时期儿童的生活情况和精神面貌。这节

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

二、出示时代背景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反动

派妄图篡夺胜利果实,积极准备内战,一面策划向解放区进攻,一

面对要求民主、反对独裁、反对内战的国统区人民实行白色恐怖统

治。

2.小姑娘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她的父亲是位地下党员,因为党组织

受到破坏而离开了家,她的母亲遭到追踪特务的殴打而吐血。

三、自读课文,思考

1.先找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弄

清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多读几遍,弄清文章主人公具有什么特点。(板书:镇定、勇敢、乐观)

3.集体交流。

四、品读课文,落实重点

1.从文章的哪些段落、词句可看出小女孩的镇定、勇敢、乐观?找

出来读一读,结合文章写作背景,认真体会。

2.集体交流。

外貌:“八九岁”“瘦”“苍白的脸”“发紫的嘴唇”“破旧的衣裤”“光脚”“草鞋”,表现小姑娘的幼小、瘦弱、贫穷。

语言:“安慰我”“笑着说”“年夜饭”“一定”“好”(小小年纪,

见生人不惊慌,不拘谨,对答如流,表现小姑娘勇敢镇定的性格)。

动作:“画圈圈”“削”“轻轻地揉捏”“敏捷地拿”“相对地穿”“挑”“点”(表现小姑娘心灵手巧)。

3.指导朗读。

五、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找环境描写内容,体会作用。(衬托)

2.作者在整件事的过程中感情有何变化?(怜悯—喜爱—赞颂—祝

愿)

3.文章为什么以“小橘灯”为题?

4.交流解难。

六、师生小结

七、指导写作(可做一副板书)

刻画人物,必须注意:

1.要有具体事例,可一人一事,也可一人多事,但要详略得当。

2.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形象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内容写生

动、写具体。

3.适当描写环境衬托人物形象。

4.表达真情实感。

八、练习

写一段300字左右的人物描写,要求用到课堂中所说的表达方法。

板书

小橘灯

小姑娘

镇定勇敢乐观

外貌语言动作环境描写

语文乐园一

教学目标

1.掌握会写、会认的词语。

2.结合本单元课文,领悟写人的方法。

3.积累中外名言、有关思乡的诗。

4.练习写人的作文。

教学重点

积累名言、有关思乡的诗句。

教学难点

领悟写人的方法、习作。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几篇精美的写人的文章。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激趣导入。

2.出示第一组词语,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3.出示第二组词语,互读,练写,可以挑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写话。

二、金钥匙

1.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让我们步入知识殿堂。这一期的“金钥匙”又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内容,想想它告诉

了我们什么。

2.学生默读内容。

3.集体交流。

(1)要我们留心生活中的小事;(2)学习作者传神、细腻的描写

和质朴的语言。

4.快速默读《我的老师》一文,让学生交流:文章中哪些事例写得

好?为什么?

5.想一想,在生活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6.集体交流(注意说清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言行说,表达真情实

感。)

7.教师小结:同学们平时要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要记下最动人的

言行,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名诗名句

1.出示四句诗。

2.你听过哪句?明白它所蕴含的道理吗?

3.生自由发言。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意大利诗人但丁用诗句表明了自己坚持真理,不懈追求的坚定信

念。

(2)“黑夜无论怎样漫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这两句蕴含的道理相似,告诉那些身处黑暗、痛苦中的人,光明

已经不远了。

(3)“使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生命存在的时候要有所作为,让它展现出最美的光华,当它消失

的时候也要有豁达平和的态度。

(前三句大部分可能听过,知道含义,着重讲讲最后一句。)

4.教师还可以介绍这四位著名的外国作家、诗人,推荐他们的代表

作给学生课外阅读。

四、古诗诵读

1.回忆学过的有关思乡的古诗。

2.读一读《客中作》,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3.全班交流。

4.讨论诗人真的“醉而忘乡”了吗?

5.练习背诵。

五、布置作业

1.搜集古今中外的名言;2.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词。

二、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学时候的老师蔡芸芝先生,给作家魏巍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

忆。小学六年,你也遇到了许多老师,他们或慈爱,或严厉,或风

趣,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各有特点。这些都可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那就给大家讲一讲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吧。

2.学生口头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师。

3.既然印象这样深刻,那就让我们写下来吧,让更多的人了解他。

二、读范文

1.再读《我的老师》和课前老师准备的精美的写人文章。

2.看看作家们是怎样写出人物特点的。

3.明确写作要求:(1)写真人真事,表真情实感;(2)可以写写老

师的外表,写出比较特别的地方;(3)用一两件事写出老师的特点,最好是你熟悉的事。

三、写作文

1.学生写作文草稿。

2.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四、修改草稿

1.再次明确要求;

2.同桌互评互改;

3.自己修改;

4.老师批阅后发现一些典型的问题,再选一篇学生习作进行讲评;

5.学生再次修改,誊抄。

3 黄果树听瀑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掌握难认难写字,能通

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

4、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无限生机。

3、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黄果树听瀑(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绢”等五个生字,学会“喧”等六个生字,掌握“人喧马

啸”等

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4、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

5、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

公里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

到了黄果树地段,河床突然中断,滚滚水流顺势下跌,形成了九级

飞瀑。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联系

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

人喧马啸 白绢 响遏行云

相望

撩过来 凝神 谛听

(2)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思考。

摄人心魄如痴如迷 摩肩接踵冠盖

(1)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2)围绕中心句,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

2、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的中心句是: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2)课文按游览顺序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样子,水花落在小镇

上的情景,作者在谷底的感受。

四、归纳总结

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读了课文,了解到黄果树

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我们下

节课来学习。

《六年级下语文工作计划.doc》
六年级下语文工作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