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工作计划

2020-04-06 来源:工作计划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学年中小学体育工作计划

中小学校2013-2014学年

第一学期体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牢固树立“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狠抓体育教学六认真工作,强化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建设,大力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开展学生体育训练工作,本着“求实、创新、协作、奋进”的精神继续做好体育工作,力争在各项体育竞赛中争创佳绩。

二、工作目标

1、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立足课堂,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学生人人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抓好课间操、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

3、加大体育运动队训练力度,严抓训练质量,争取各项比赛获得好名次。

三、工作要求

(一)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

1.体育课程标准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南,为使体育教师尽快树立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促使每一位教师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

2.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因此,体育教师要坚决维护体育课程的严肃性,按课时计划上好体育及活动课,并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及防范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将一如既往,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下,继续加强学习,弘扬团队精神,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体卫工作两个条例》精神,以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2.在体育教师之间倡导勤学习、共研讨之风,以不断充实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围绕《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体系开展教学活动,本学年,体育教师人人上实践课,在实践中得以提炼、得以升华。

4.一丝不苟做好各种资料工作,不断充实完善学校体育资料。

5.全面负责特色项目建设,拟定专项计划,用好校本教材,开展各项活动,为创建特色建设先进学校工作作出贡献。

6.精心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三)、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打造体育文化

1.全面抓好“阳光体育”活动,精心组织好大课间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间活动氛围,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2.继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游戏、活动。

3.配合学校行政、德育组、艺术组认真研究,拟定计划,组织举行2013年学

校学生田径运动会。

(四)、加大课余训练力度,提高竞技水平

1.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使学校体育工作得以健康发展。

2.重新调整学校体育运动代表队,重点建设田径队。责任到人,合理制定训练计划。科学训练,严格训练,争取在区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注重运动队员全面发展,做好督促、沟通、协调工作,使运动队员在学习、思想、行为等诸方面全面发展。

四、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

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新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2、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校本课程的教学理念。

3、做好冬季业余训练计划,继续业余训练工作;

4、训练学校运动队,参加县小学生运动会。

5、组织学生对201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进行训练

十月份

6、各班体育老师对201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进行测试并记录

7、对201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上报统计

8、抓好大课间、篮球特色活动。

十一月份

9、做好校运动会各项筹备工作

10、开展学校运动会

十二月份

11、加大业余训练力。

12、做好男子篮球训练指导工作。

13、做好女子排球训练指导工作

一月份

14、做好学期总结

15、做好体育资料的整理

推荐第2篇: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计划

2012年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放在日常工作的重点,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放在教学工作重点。在校园继续推行阳光体育运动。在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让校园操场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让横栏每位学生健康、聪明、快乐地成长。

二、主要工作:

1.从常规体育教学工作入手,狠抓教学质量,体育基本技能技术的传授,突出重点、难点,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适度掌握运动量和运动负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从而杜绝“放羊式”教学。

2.加强对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的组织和指导,打造示范性学校,加以推广。

3.举办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课调教评比活动。

4.上、下学期实施《两个标准》的测验,评分、存档、上报等工作。

5.继续举办学校体育节,评选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活动,开展田径赛,“三球、三棋”等比赛活动,并组织参 1

加市有关的体育竞赛,做到有计划、有训练、周密布置,争取好成绩。

6.各学校要积极开展有特色的大课间活动,认真抓好“两操”质量 ,迎接市镇的检查和评比工作。

7.各中小学学生健康体检,争取在

5、6月份前完成。

8.镇中小学体育课技能抽测评比工作。

9.组织推荐体育教师参加市级以上教研活动和培训活动。

10、在中小学中广泛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比赛展示活动,使民间游戏活动走进课堂。

11.做好《中山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自查及市督导检查。

三、具体工作:

二月份:

(1)布置2012年学校体育工作。

(2)检查学校体育器材配置、安全性能情况。

(3)长跑活动与小结工作。

三月份:

(1)上交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2)体育常规教学工作指导。

(3)冬季长跑活动与小结工作。

四月份:

(1)镇小学生男、女子篮球赛,暨学校体育节开幕。

(2)《广东省学生体能素质健康标准》测验工作。

(3)做好一年一度的学生健康体检工作。

五月份:

(1)初中升中体育加试。

(2)学生健康体检工作。

(3)中小学体育调教课选拔评比活动。

六月份:

(1)镇中小学生体育课技能抽测。

(2)镇体育节“三棋”比赛。

(3)大课间体育活动检查,“两操”活动检查、评比。 七月份:

(1)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及科研能力培训学习。

(2)100%完成《省学生体能素质健康标准》网上报送工作。

(3)中小学大课间体育录像评比活动准备阶段。 九月份:

(1)学校体育节之“独轮车”比赛。

(2)参加市第三期体育教师基本功培训班。

(3)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录像评比、资料上报。 十月份: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验。

(2)学校体育节之乒乓球比赛。

(3)参加市体育教学调教分片赛。

十一月份:

(1)镇小学生田径比赛。

(2)参加市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组队及训练。

十二月份:

(1)学校体育节之羽毛球比赛。

(2)参加市中小学体育调教课评比活动。

(3)100%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网上报送工作。

(4)参加市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及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调教观摩活动。

一月份:2011年学校体育工作总结会。

注:参加市中小学生年度体育竞赛另作安排。

推荐第3篇:区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计划

一、主要工作:

1、全面总结三年来体育课改基本情况,加强对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进一步规范各校校本体育教材的开发。

2、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区教坛新秀评比为契机,多方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为他们的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3、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全区体育教学现状的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供领导参考。

4、组织区第二十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初中组篮球比赛;做好有关学校领导参谋创建学校体育特色、设计学校体育场馆。

二、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学期工作计划制定。

2、市体育教研员会议。(九月七日)

3、组织参加市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旬)

4、东部小班化教学调研。(12-16日)

5、博平小学体育特色项目创建。

6、梅山小心体育武术传承课题与浙师大联系。

7、制订、公布区第二十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规程。

十月份:

1、10月7—10日组织部分体育教师参加省轮滑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丽水)

2、区第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有关准备工作,10月27—29日比赛。

3、组织部分体育教师参加省体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10月22日—24日)

4、制订区初中生篮球联赛规程。(中旬)

十一月份:

1、汇编区第三届中小学体育“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材料。

2、组织区中学生篮球联赛。

3、组织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参加市中学体育教学观摩活动。

十二月份:

1、区小学体育教坛新秀评比。(上旬)

2、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补考。(中下旬)

3、全区各校体育现状调研。

4、组织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市小学体育教学观摩活动。

一月份:

1、全区各校体育现状调研总结报告。

2、学期工作总结。

3、寒假新课程培训。

推荐第4篇:中小学体育学科研修工作计划

2011年中小学体育学科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浙江省教研室、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绍兴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实际情况,以“规范课堂教学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全年教研工作的重点;坚持“学习、研究、发展”的工作方针为指导,创新教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问题分析

通过对初中的教学调研分析,结合各级体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和平时的观察,我镇体育教师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能较好地完成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但是,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很不平衡,总体分析还存在以下普遍性的问题:

1.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选择随意性过大,在教学过程中“放羊式”形式的趋向十分明显,体育课堂教学问题研究意识淡薄,严重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影响一大批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存在较大问题,课堂教学中体育学科本质严重缺失,造成教学目标不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低下,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身心健康。

3.目前我镇缺乏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技术、课堂教学技术、体育专业技术、教学评价技术的研究有待深入。

4.体育学科“教改项目”研究、课题研究的氛围不浓,教师往往忙于完成教学工作而忽视教学科研,教学问题的研究只停留在初级阶段,立项课题和学术主题报告成果稀少。

5.在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校际之间差异较大,主题式教研活动形式已经初步形成,但主题确定的随意性和深度跟进研究的力度不明显,许多教研组的主题教研活动为了完成任务和流于形式。

三、工作目标

(一)规范中小学体育教学,落实体育教学必修内容,初中选项教学参照体育与健康学科指导纲要执行,初中、小学参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修教材规定要求执行。确保体育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努力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二)重视体育教学问题的研究,结合“教改项目研究”“教学论文评比”,开展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研修活动。本级的体育教师主题研修活动以解决体育课堂教学问题为主要内容,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三)建立体育教师专业技术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增强 “教科、研训合一”的意识,以镇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基

地学员和研究者联盟成员为主体进行实践与研究,建立镇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教学技术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师的星级评定;教师的专业技术等级评定;学校内部教师的考核,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关注体育学科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主动参与学科“教改项目研究”课题管理与指导,切实关注“教学问题”和学科教改项目的研究,进一步促进教科与研训的整合。

(五)继续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引领,总结经验,改进校本教研方式的转变,立足行为跟进,提高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总结教改经验,反思教学问题,及时发现典型事例,努力做到课改成果物化。

四、重点工作

1.充分发挥初中体育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和体育学科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的作用,开展“体育教师教学技术评价体系研究”的课题研究;重视体育学科教改项目研究的过程管理,主动参与研究和指导;

2.贯彻《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建议》,规范体育课堂教学,明确各年级体育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体育教科研核心组成员的作用,实施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检测;

3.以提高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解决教学问题为主题,努力完成 2011年市属体育学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4.针对体育教学的现状,组织好体育学科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竞赛,选拔优秀教师参加体育教师技能比武活动;

5.继续关注教研团队建设,引领好以提高课堂实效为核心的主题教研活动;

梁绍斌

推荐第5篇:中小学体育

36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复习大纲

第三部分 学科教学(中小学体育)

51.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52.体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53.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54.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和发展运动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5.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

56.身体健康:指个体处于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57.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能力。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58.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59.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所需要的体能。体能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60.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

(1)小学、初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2)高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61.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参与”学习目标:

(1)小学、初中: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高中: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应用科学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 62,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能”学习目标:

(1)小学、初中: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2)高中:获得和应用运动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具有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

63.体育与健康课程“身体健康”学习目标:

(1)小学、初中: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高中: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64.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学习目标:

(1)小学、初中: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2)高中: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 65.体育与健康课程“社会适应”学习目标:

(1)小学、初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2)高中: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具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66.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参与”内容标准的主要教学要求:

(1)小学、初中:在1~6年级,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在中学阶段,要注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1)高中:重视促进高中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掌握和应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锻炼的能力,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终身体育和保持健康的意识。 67.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能”内容标准的主要教学要求:

(1)小学、初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

(2)高中: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学习多种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学校应充分尊重高中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发展运动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68.体育与健康课程“身体健康”内容标准的主要教学要求:

(1)小学、初中:根据学生体能发展敏感期的特征,本学习领域要求学生在某一水平学习时侧重发展某些体能。

(2)高中:通过体育活动全面发展体能,增强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意识,提高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69.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内容标准的主要教学要求:

(1)小学、初中:应侧重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体育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2)高中:学会将体育活动中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70.体育与健康课程“社会适应”内容标准的主要教学要求:

(1)小学、初中:在1~6年级,应着重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游戏规则,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并表现出一定的合作行为;在7~9年级,应注重学生对运动角色和体育道德行为的识别,注重培养学生对媒体中的体育与健康信息作出简单评价的能力。

(2)高中:学会将体育活动中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71.“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内容标准):

(1)小学水平三学段“运动技能”水平目标:“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学生将能够”: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动作技能;初步掌握一两套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初步掌握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初步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

(2)初中水平四学段“运动技能”水平目标:“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学生将能够”: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完成一两套武术套路或对练;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完成一两套舞蹈或健美操;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基本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

(3)高中水平五学段“运动技能”水平目标:“提高运动技能的水平”——“学生将能够”:提高田径类项目中某些项目(如长跑、跳高等)的运动技能水平(三年内至少必修1学分);较好地掌握球类项目中某一或某些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的技术与战术;较好地掌握成套的体操、健美操或舞蹈动作,或掌握健美运动的练习手段和方法;提高水上或冰雪类项目中某一或某些项目(如蛙泳、滑冰等)的运动技能水平;提高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中某一或某些项目(如有一定难度的武术套路或对练等)的运动技能水平;提高新兴运动类项目中某一或某些项目(如攀岩、轮滑等)的运动技能水平。 72.依据上述“运动技能”的内容标准,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选择:

(1)小学、初中: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类别和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本校具体教学条件,设计难易程度适宜、有利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促进健康发展的运动项目及动作技术规格。

(2)高中: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由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水上或冰雪类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运动类项目,健康教育专题等七个系列组成。根据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可安排学生每半个学期、每学期或每学年选择一次。再次选择时,学生既可以选择相同的项目,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但总计不宜超过五项,以便加深运动体验和理解,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

73.学习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以便改进教学;发现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74.体育新课程学习评价的理念: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75.学习评价的内容: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 76.体育学习评价方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个体内差异性评价相结合。 77.学习评价的形式: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78.学生自我评价:对自己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进行的评价。

79.学生相互评价:对组内其他成员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进行的评价。

80.教师评价: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参照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情况,对学生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五个方面的学习成绩进行的综合评价。

81.各级各类中小学体育学科组(教研室),须按照“课程标准”各水平学段的学习目标及内容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完整、系统的体育教学计划方案。计划方案包括:水平学段教学计划、单元(模块)教学计划、学时教学计划(教案)。 82.水平学段教学计划:

(1)小学、初中须按照“课程标准”划分的水平学段,体育学科组要统一制定不同水平学段的水平学段教学计划,计划中要有计划制定的时间、教学对象、水平学段的学习目标、具体的室内外教材项目、各年级学期教学进度与时数、学期考核内容与成绩评定标准。

(2)高中须按照“课程标准”水平学段学习目标与内容标准,体育学科组(教研室)要统一制定水平学段教学计划,计划中要有计划制定的时间、教学对象、水平学段的学习目标、“健康教育专题”和“田径类运动”必修必学两个模块及本校开设必修选学项目模块内容进度、学分认定办法与评定标准。 83.单元(模块)教学计划:

(1)小学、初中须根据各水平学段教学计划,体育学科组要统一制定各年级各教材项目单元教学计划,计划中要有计划制定的时间、教学对象、单元学习目标、具体的学时教学内容进度、学时(课时或课次)主要教与学组织和方法手段、单元考核内容与标准。 (2)高中体育学科组(教研室)要统一制定“健康教育专题”、“田径类运动”两个必修必学模块各16~18学时(课时)完整的教学计划,并根据本校开设的运动项目,具体制定必修选学各16~18学时(课时)完整的模块教学计划。模块教学计划要有制定的时间、执教者、教学对象、各项目不同教学进度的模块学习目标、具体项目内容单元教学进度、模块考核内容及评定标准。

84.学时教学计划(教案):每一位具体任教的体育教师,须按照体育学科组(教研室)统一制定的单元(模块)教学计划,按照课时教学进度,制定本人具体执教的学时教学计划(教案),计划中要有学时教学时间、年级班、课的具体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课的各部分教与学内容及组织形式和方法手段、运动负荷预计、场地器材准备、安全教育措施、课后小结。

85.各种类教学计划的格式,在规定计划内容要求的前提下,由各学校自行设计,以体现各种教学计划方案制定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86.教材容量选择:各级各类中小学在使用现行体育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版本基础上,结合本校教学条件等实际:

(1)小学每学期不少于八项运动技能教学。 (2)初中每学期不少于六项运动技能教学。

(3)高中每学期须完成两个(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完成一个)必修模块项目的完整教学,“健康教育专题”模块内容的教学,有机分配在高中三个学年中完成。 87.学生体育成绩考核:

(1)小学每学期运动技能考评不少于五项。 (2)初中每学期运动技能考评不少于五项。 (3)高中每学期须完成两个模块学分考核(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完成一个模块学分考核)。 88.体育课前常规:

(1)根据学时计划(教案)的内容要求,任课教师要布置和检查教学场地、器材(器械)和学生服装、鞋等安全卫生状况,做好学生上课出勤考核工作,妥善安排好见习生在课堂上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或协助体育老师工作的任务。

(2)任课教师须注意自身上课服装、鞋穿戴规范和职业形象,以饱满自信的精神面貌与热情和蔼的平等态度来感染学生。

89.体育课中常规的开始与准备部分: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任课教师要针对性的充分做好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准备活动,使学生以积极的身心状态投入本课学习。

90.体育课中常规的基本部分:针对本课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实施有效地讲解示范和练习的方法手段,并根据学生个体体能技能上的差异,合理分组、循序渐进和讲求实效的练习,注重运动技能练习与相关知识学习的有机结合。在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关注和加强对学习弱势群体的帮助与辅导。

91.体育课中常规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课的类型及运动技能属性,适时适度的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教会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的正确方法,杜绝课堂教学的盲目随意练习和放任“自由”的松散管理。

92.体育课中常规的安全与卫生:在科学合理安排学生练习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前提下,每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学练相关安全卫生知识与技能教育,不仅要强化学生课堂练习过程的安全卫生意识,而且还要教会学生自我安全卫生保护的实用方法,并与校医务室共同制定学生伤害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建立健全学生伤害事故依法处理的方法程序。

93.体育课常规的结束部分:做好学生课堂练习后身心的积极性调节与整理放松活动,组织好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教与学小结,布置明确的课后锻炼作业及下次课学习内容与相关的准备要求。

94.体育课后常规的器材(器械)整理:妥善安排好学生送还课堂练习器材,及时整理清洁练习器械,强化学生自觉维护公共练习设备的意识。

95.体育课后常规的教学反思:任课教师要做好每堂课教与学情况的书面反思记载,及时总结课堂教与学的经验与不足,不断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与手段。 96.各级各类中小学体育学科组(教研室),每周定期组织的教研活动,要有明确、系统、务实的教研活动主题,活动主题要突出交流课堂教与学方面的经验与存在问题,并有成功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法的书面结论,杜绝虚而空洞、流于形式的现象。 97.体育学科组(教研室)要完善听课计划和制度,每一位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科组(教研室)本学期教研活动主题,或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轮流执教一次课改研究课的公开教学,并有完整的听课记录。

98.每一位体育教师每学年撰写一篇课堂教学研究专题的心得体会,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年须有一篇教学研究专题文章在县(市)区级以上交流评比或刊物发表。

99.对体育教材进行拓展:是指对原有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在形式、具体内容及功能等方面进行扩展、补充,使体育课程内容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完整,在功能上更加全面的方法。 主要由内容上的拓展、形式上的拓展、功能上的拓展。

100.拓展的具体方式有:简化、降低或增加难度、修改、转换、移植、变形、延伸、限制、夸张、调整、整合等。

推荐第6篇: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研组工作计划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研组工作计划模板

为响应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符合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的桎梏,跳出陈规旧架,尽量与课程标准接轨,全面贯彻有关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完成这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体育与健康教研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认真地学习和贯彻中央七号文件,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以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为的切入点;以加强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为着力点;以全民健身为指针,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和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以增强学生体质为重点,不断加强与改进学校体育工作。

二、重点工作内容

1.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开足体育课时,上好两课(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两操(眼保健操和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2.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基本功水平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为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奠定基础。认真通读课程标准,提高日常课教学质量,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体教结合”工作,使他们发挥特长,全面发展。积极参加业余进修,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学习教学基本要求,上好实践课。

3.认真落实学校的办学指导方针,结合学校特色,努力构建体育教学新模式,实施新策略,提高体育教学工作的水平。

4.加强与改进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深化学校第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校体育活动的普及率和效果,为学校提高体育运动竞技水平奠定基础,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5.加强与改进大课间活动训练工作,保持和不断提高学校大课间活动水平,做好早操队伍调整工作,组室人员协调分工,做到队列、广播操,切实保证让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进一步改变学生精神面貌。

6.积极创建学校篮球队,选拔队员,建立梯队,提高训练水平.

7.听课要求:组长及组员每学期互相听课(不包括外出听课),组里在每学期都要听一定数量的课,并做到课后及时反思及交流。

三、基本要求:

以抓好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理论与技能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相关的运动技能。从《体育与健康》教材出发,结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定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教学内容。根据场地器材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进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灵活多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体育制度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法规、条例。切实抓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工作,使全校学生的达标率逐年提高。

体育教学工作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途径之一,对体育教学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选择性的传授,使学生了解体育对于自我完善和延长生命的主要作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能力,促进身体协调发展,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体育教学内容包括体育与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经过选择的身体练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保证三个基本阶段(即:教学的准备阶实施阶段、检查与评定阶段)秩序井然、衔接紧密,结合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与体育教学原则,完成各项教学目标。在每学年或每学期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步骤、时间要求、工作措施等等。 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延伸,是促进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不可少的手段。我们要切实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课要列入课表统一组织,统一安排,教务处、德育处、班主任,体育教师齐抓共管,不断提高体育课外活动的质量。定期举行校运动会和广播操比赛,使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广播操质量不断提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促进学生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好的达到提高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

训练队

体育业余训练,参加各种体育比赛,是学校体育的一大组成部分,也是一所学校学生体育技能、身体素质,组织管理能力的体现。为此,学校将逐步完善田径队、球队等运动队,安排教练利用业余时间训练,争取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对参加运动队的学生加强管理,班主任老师联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取得班主任老师的支持,防止因训练、比赛等影响他们正常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队伍是搞好学校体育的关键因素。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全面的体育技能。要不断学习进修,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科研活动,通过对各类的分析、研讨、学习,努力改进组织教法。平时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制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切实完成制定的教学计划。

四、场地设施及后勤保障:

认真做好器材管理借用登记,添置器材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安排,决不浪费。

附活动安排表

X月(1)教研组,备课组本学期工作会议

(2) 检查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

(3)复习广播体操

X月(1)筹备校运动会

(2)承办年级间拔河比赛。

X月(1) 开展本组体育公开课、评教活动

X月 期末体育测试

XX中学体育与健康教研组X年X月X日

推荐第7篇:区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计划(精)

区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计划

一、主要工作:

1、全面总结三年来体育课改基本情况,加强对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进一步规范各校校本体育教材的开发。

2、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区教坛新秀评比为契机,多方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为他们的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3、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全区体育教学现状的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供领导参考。

4、组织区第二十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初中组篮球比赛;做好有关学校领导参谋创建学校体育特色、设计学校体育场馆。

二、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学期工作计划制定。

2、市体育教研员会议。(九月七日)

3、组织参加市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旬)

4、东部小班化教学调研。(12-16日)

5、博平小学体育特色项目创建。

6、梅山小心体育武术传承课题与浙师大联系。

7、制订、公布区第二十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规程。十月份:

1、10月7—10日组织部分体育教师参加省轮滑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丽水)

2、区第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有关准备工作,10月27—29日比赛。

3、组织部分体育教师参加省体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10月22日—24日)

4、制订区初中生篮球联赛规程。(中旬)

十一月份:

1、汇编区第三届中小学体育“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材料。

2、组织区中学生篮球联赛。

3、组织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参加市中学体育教学观摩活动。十二月份:

1、区小学体育教坛新秀评比。(上旬)

2、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补考。(中下旬)

3、全区各校体育现状调研。

4、组织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市小学体育教学观摩活动。一月份:

1、全区各校体育现状调研总结报告。

2、学期工作总结。

3、寒假新课程培训。

推荐第8篇:区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计划推荐

刀豆文秘助手(www.daodoc.com)之区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

计划模板推荐

一、主要工作:

1、全面总结三年来体育课改基本情况,加强对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进一步规范各校校本体育教材的开发。

2、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区教坛新秀评比为契机,多方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为他们的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3、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全区体育教学现状的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供领导参考。

4、组织区第二十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初中组篮球比赛;做好有关学校领导参谋创建学校体育特色、设计学校体育场馆。

二、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学期工作计划制定。

2、市体育教研员会议。(九月七日)

3、组织参加市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旬)

4、东部小班化教学调研。(12-16日)

5、博平小学体育特色项目创建。

6、梅山小心体育武术传承课题与浙师大联系。

7、制订、公布区第二十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规程。

十月份:

1、10月7—10日组织部分体育教师参加省轮滑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丽水)

2、区第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有关准备工作,10月27—29日比赛。

3、组织部分体育教师参加省体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10月22日—24日)

4、制订区初中生篮球联赛规程。(中旬)

十一月份:

1、汇编区第三届中小学体育“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材料。

2、组织区中学生篮球联赛。

3、组织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参加市中学体育教学观摩活动。十二月份:

1、区小学体育教坛新秀评比。(上旬)

2、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补考。(中下旬)

3、全区各校体育现状调研。

推荐第9篇: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备课组工作计划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备课组工作计划模板

在新教育体制改革的春风下,我们体育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完成这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体育与健康备课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1、以建设优秀学校文化,增强精细化管理意识为主线,关注师生的生命质量,充分体现师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升学校内涵、提高教研品牌,树立精品意识。以全面落实构建“体育高效课堂”的要求。

2、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总结新教材试验工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工作情况。

3、加强教研组建设,注重学习,关注细节,强化责任意识,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创造性地做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让整个学校充满着生气与活力。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新教材培训,关注培训细节,充分发挥课改基地学校的作用,通过精细化的校本教研活动进一步内化课改精神,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确实转变,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推进二期课改奠定扎实的基础。

2、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形式,推进新一轮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细节问题,提高课程改革的实践能力,使教师的劳动成果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还体现在自身的专业发展中。

3、为教师们搭建展示自己及学校形象的舞台,提供进修学习机会,积极开设区级、校级研究课、公开课,促进教师课改意识及教育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从中涌现出优秀的青年教师,使其成为业务骨干,为全面推行新课程夯实基础。

4、从细节着手,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研究能力,促进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共同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在教改中的传递作用,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主要工作:

(一)、以新基础实验工作深化课堂改进计划

1、定期组织教师进一步加深对新课程及新基础理论的内化,钻研教材教法。开展新基础教育实验,注重细节,以典型的课例为主,在已经上过课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深化课堂改进计划。

2、要求教师一学期至少上一节研究课、撰写一篇教学案例、一篇教学体会文章,通过教学研究,提炼明确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理论依据,改进和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并积极参加区教学案例评选。强化集体备课,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备课时,根据学习目标来选择和设计主体的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年龄和特征,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要求。通过集体备课来达到最好效果,教师间要相互听课、评课、反馈,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实备课中的不足。开展听课、评课经常化,互听互评不得少于20节,并积极寻找机会到校外去听课。努力使每节课上的生动活泼,充满生机。复习课要在研究大纲、钻研教材的情况下,联系实际生活和当前体育热点,以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制定、完善各年级新教材的教学计划(学期、课时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同时积极做好学生的学业评价。

(二)、师资队伍建设

1、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工程,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本组教师的精细化管理意识,把工作做细做透做得更好,本学期开展以新课程、新教材、新实践为主的教研活动不少于3次。

2、狠抓常规工作,注重细节,流程清晰,明确责任,继续加强全组教师的业务学习,尤其是新基础理论的学习及课堂改进计划的研究,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的综合素质,团结协作,追求卓越。

3、让青年骨干教师突显出来,提供进修学习机会,进行新基础教学实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整合等,突现优势,积累经验。

4、以老带新,能者为师,让新教师得到最好的指导与锻炼,从而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力争在市、区的教育教学评优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5、注重教研组建设的过程,完善教研组资料的积累与归类。

(三)、教研组特色活动

1、充分显示体育学科特色,配合学校学校做好各项大型文体活动。

2、体育组将一如既往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区、市乃至全国举办的各项体育比赛,共同享受师生合作的集体成果。

四、其他工作:

1、认真贯彻学校工作安排,配合各部门高质量地做好各项体育活动及宣传工作

2、最好教学内容的筹备工作,认真写课前教案,课后反思,对于体育教材多琢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方法,推进体育高效课堂的建设。积极努力参与备课组每次备课会议,总结经验,相互提高。

XX中学体育与健康备课组X 年X月X日

推荐第10篇:中小学体育部分

中小学体育部分

一、基本概念

1、终身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2、学习领域: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学习范畴。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3、T分布:是由正态分布和卡方分布构造而成的一个新的分布。

二、简答题

1、简述体育课程有哪些特点?

体育课既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是一种教、学,练合一的课,组织教学既有全班的形式,又有分组的形式和个别的形式,课中不仅有师生交往,而且有大量的生生交往,同时学生要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是一种需要消耗相当体力的课。

2、回归分析方法在体育领域中有何作用?

具有预测功能和控制功能。

3、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

(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4、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5、为什么要划分学习领域?

划分学习领域的目的就是要使体育教师明确体育与健康的学习进程以及学生行为的变化过程,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6、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塑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1)以学生发展的宗旨的教育伦理。(2)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教育专业组织体系。(3)教学实践中的专业技能。(4)教育的专业性评价。(5)教育的创新能力

7、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什么?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8、新课程有哪些新的评价理念?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三、论述题

1、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1)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 (3)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4)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5)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6)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7)重视体育课程的资源开发。

(8)改革体育考试和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2、试述体育预测基本方法以及它的用途?

体育预测是对客观体育实践活动过程及未来变动趋势的预见、分析和推断。体育预测对于体育决策和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预测,可以揭示和描述体育变动趋势,从而为决定目标和方向提供依据。可以预见体育发展的主要过程,对体育发展可能出现的种钟情况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和预见,避免决策的片面性相局限性。

四、根据以下材料做出案例分析

案例1:课程标准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对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课程标准并未做出详细的规定,着意味着对每个学生来说,实现目标的途径可以是多样的。同时,由于不同的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和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达到相同目标的最适宜的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给每个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也就是教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练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与指导,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本案例突破了以往由教师设计、布置场地器材和练习方法的传统做法,改为教师只提供器材和设定创编游戏要求,学生根据要求通过小组合作自主选择练习内容和方法。这种教法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了责任感,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案例2:通过“圆的游戏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1) 本课的“导入”——圆,使学生一下子就感到生动有趣,

形式新颖,兴趣的指向始终集中在各项活动之中。

(2) 设计新颖的组织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一个亲切和谐、灵活

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3) 既有集体练习,也有小组或个人练习,积极强调了个体发

挥的练习形式。在练习中注重鼓励学生的自我表现,让学生在集体中显示个体的价值。

(4) 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感知模仿练习—解疑—精讲—再次

模仿练习—评价,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创新出形式各异的活动,3而且提高了基本活动能力。

案例3:课堂教学中加强教法改革,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具体目标,如何选择运用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本次课改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案例运用“倒序”教学法,从整个技术动作中起主导地位的最后一个技术动作着手开展教学,在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体育的乐趣、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学会了如何分析整个技术动作组成环节之间主次的方法,从而为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具有同类性质技术打下扎实基础。高明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知识。

案例4: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非常喜欢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是寓教于乐的好途径。本案例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抓住激发兴趣这一要点,以游戏贯穿全课,达到以玩促练的目的。十分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和儿童身心特点。

游戏在儿童心中是以“玩”、“做”、“搞”的面貌出现的,学生心理放松、自如,心情愉快,无拘无束能以十分热情、百分精力投入,促进课堂气氛,学生在良好的环境里十分有利于个性的张扬、主动、积极性的发挥。

游戏是一种体育课教学活动形式的载体,组织游戏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玩,而是通过游戏给学生以认知、技能、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培养。在游戏组织时要充分考虑如何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案例5:该案例有如下特点:(1)教师的教育理念新。“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是本案例设计的出发点。(2)教学方法新。突破原有的武术教学的老框架,采用“导学式”教学方法。力求达到学生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注重民族情感

的体验和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3)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运用媒体用精彩的武术影片片断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项目——武术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利用图片,采用小组合作的办法开展自主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互助合作的空间,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体验、思维加深了对动作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了技术,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案例6:此案例中教师能深刻理解中学生系列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的主题,在领会每一节体操的基础上,激发出学生做体操时的青春活力,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内心就会充盈着一种练好身体,迎接新时代挑战的体验。尤其是最后设计的顺口溜,不仅能使学生牢牢记住每节体操的起始动作,还极大的调动起学生做体操的兴趣,很有新意。教有法、无定法、重得法、贵创法,也是一种新创意。

案例7: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本案例设计能抓住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将曲线跑的游戏与“植树节”的情景巧妙结合。随着植树过程的进程,妥善安排练习内容,贴切而自然。营造出一个富有意义的生动、愉快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欲望,为达到本课学习目标创造了条件。

游戏过程除身体活动外,应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师用提问方式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途径寻找不同的练习方法,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

第11篇:下半年槐荫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工作计划

2006年下半年槐荫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槐荫区《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细则》的精神,制定新一轮的学校体育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实进取,和偕创新。以新课程为导向,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进教学研究的方法,变静态研究为动态研究;变学科本位研究为跨学科、跨学段的整体研究,变单纯的教的研究为学和教的研究,落实“研究、指导、服务”工作职能,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促进我区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目标任务

围绕学校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其主要目标是:

1、不断巩固发展和提高体育教学整体改革实验,形成多层次,多模式,重效益,求质量的体育教学新特色。

2、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明显的改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

3、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进修活动。

4、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组织机构,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使学校体育具备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功能。

5、进一步加强我区田径.篮球传统项目建设,力争在今后三年内保持市内先进水平。

三、抓落实

1、继续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把体育是单纯发展身体的生物观转变为育人与增强体质相结合的全面的体育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生观。积极探索和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与育人、主导与主体、教与学、学与练的关系,上出“规范加特色”的体育课,培养“体育合格加特色”的学生,把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强调学校体育、国防教育的本质特征,把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进修活动,从而加强体育教研组的自身建设。把教研建设与科研结合起来,每周星期四上午定为体育教研活动,保证教研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有计划的组织教学观摩、经验交流、对外交流和信息交流,扩大教师视野,定期开展教学检查评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4、加强领导与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明确分工,保证体育教学工作在各职能部门配合下实施。学校主管体育的校长,要经常深入体育组监督有关文件、计划的落实和执行,做到文件、计划齐全、制度组织健全、实施措施得力,使体育教育整体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5、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体育教育改革,积极开展体育集体竞赛项目工作,吸引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变学校体育竞赛少数学生参加和过分竞技化的现象,使体育竞赛活动成为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拼搏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内容。

6、在普及的基础上,抓好田径.篮球传统项目的建设,建立以校为单位的田径.篮球代表队,做到严格选材,严格管理,严格训练.本学期将召开小学生秋季田径运动会和篮球比赛.

7、加强我区体育设施的综合利用和管理,逐年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逐年完善体育场地、器材配套设施,提倡自已动手,土洋结合的自制体育器材,每年保养体育场地一次。

2006年槐荫体育工作下半年计划配档表

九月

1、传达市、区体育工作计划

2、组织全区中小学老师参加田径裁判培训

3、24日举行槐荫区小学生田经运动会

4、中学各校进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比赛 十月

1、组织全区中小学老师参加篮球裁判培训

2、组织区篮球比赛

3、各中学组队参加市中学生秋季田径比赛

4、中学以片为单位每校推荐1-2名老师进行片内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比赛

5、组织中小学参加市大课间徒手操比赛

6、组织全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论文评比,推荐3---5篇参加市体育论文交流。

7、全区小学体育老师观摩穆国强、全肖肖、郝新立、刘兵老师的体育课 十一月

1、

2、

3、

4、各校开展体育节活动 培训田径教练员、篮球教练员 组织区跳绳,踢毽子比赛

中学每片选出1-2名骨干老师进行区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比赛

5、体育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历下区承办) 十二月

1、

2、

3、评选区优秀教练员

各学校10日前上交本学年体育工作评估细则赋分自评总分表。 组织骨干老师抽查学校体育工作

4、公布2006年学校体育工作赋分情况

5、总结工作

体 育 2006年9月

第12篇:照中小学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计划

照中小学2010年秋学期

体育卫生艺术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全国和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施两个条例,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卫生艺术教学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重点

1、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上好体育课、卫生课、音乐课、美术课,增强学生体健、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音乐、美术素养。

2、开展课余训练,培养体育、音乐、美术艺术尖子,参加县乡级及以上比赛,争取优异成绩。

3、积极组织校级各项体育、艺术活动,推动我校体育、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4、加强学生疾病、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5、加强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教育。

三、具体措施

十月份:

1.制定体育、音乐、美术、卫生各科教学计划。

2.做好学生开学的收心工作,规范体育、音乐、美术、卫生各科课堂教学常规。

3.组织音乐、美术特长生准备开始训练。

4.整理体育、卫生、音乐、美术室,增添教具、器材。

5.各班整理、布置教室,清洁、美化校园。

十一月份:

1.加强体育、音乐、美术、卫生各科课堂教学常规。

2.加强课间活动的改进提高,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 (即:学会2门健身方法,具备1项艺术特长)

3.组织音乐、美术特长生开始训练。

4.加强流行病的预防工作。

十二月份:

1、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特长训练。

2.加强学生个人卫生的养成教育。

3.举行全校美术绘画展览。

4、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4、加强学生冬天的防寒工作。

元月份:

1、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音乐、美术学科的期末考试。

2、举行各科总结及有关资料的归档。

3、整理各功能室

2010年10月20日

第13篇:中小学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度中小学工作计划

邱炳焕编辑

一、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为中小学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为指导思想,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

门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坚持以德育为首,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建“平安学校,和谐学校”,办当地人民 满意的教育,开创我校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创建中小学工作计划的工作目标

1、加强德育常规管理,力促学校“三风”明显好转,学生操行

评定合格率达98%以上,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常规管理,落实安 全工作责任制,确保校内无重大责任事故,并将学生的校外事故保持

零。

2、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着力抓好课程改革,认真做好教学研究,

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确保我校

教育质量持续稳步提高。

3、加强教学目标管理,按中心小学要求,在完成教学任务时,

全校14个统考主科争取在全镇质量检测中保持中等。毕业班争取1 人考上重点中学。

4、加强班主任的目标管理,按教育局方案标准评估,合格率在 100%以上,优良在50%以上。

5、开创我校新局面,努力抓好校风、班风、学风。

6、体育工作:抓好早操和体育课,活跃校园,活泼学生,使学

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7、卫生工作:抓好校园清洁工作,使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清洁美

观。

三.创建中小学工作计划的具体措施

1.各项工作向上级多请示,多汇报,争取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2.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通过学习,使教师的师德、

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3.实施考核登记制度,认真执行《云城区教师考核聘任管理若干

规定》。教师必须按时上班,有事要履行请假手续,每月考勤与评职

挂钩。

4.加强教学五环节的常规管理,在期初、期中及期末,对教师的

备课、教案及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 5.加强班主任管理和班级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

风。

6.加强教学管理,调动师生积极性,努力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7.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使我校教学质量跃上新台阶。 8.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9.加强少先队工作,要求少先队员每天佩戴红领,积极参加公益

活动,使少先队员思想不断提高。

四.中小学工作计划的的分工安排

1、教师工作分工

校长 学校全面工作 安全 教研主任 教研 体育 纪律工作 财务主任 财务 普九工作 后勤工作

后勤主任 发放报刊 校产管理、教学资料 团委书记 少先队工作 卫生工作

2、教师值日安排

职责:填写校务日志、早操、开录音机,中午的巡查管理、检查

环境卫生、主持放学排队等工作。

星期一 财务主任

星期二 后勤主任

星期三 教研主任

星期四 团委书记

星期五 校 长

3、学生放学教师护队分工

后勤主任 甲村队

团委书记 财务主任 丙村队

教研主任 丁村队

五.周工作安排 1~2周 ①开学工作 ② 检查备课计划 ③普九工作 3~4周 ①学校计划 ②安全教育

5~6周 ①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②安全教育 ③家访吉洞、吉田 7~8周 ①教研课 ②家访 9~10周 ①家访下岑 ②期中考试 ③校会 11~12周 ①教案检查 ②作业评优

13~14周 ①安全教育 ②抓好教学进度 ③培优补差 15~16周 ①安全教育 ②前途理想教育

17~18周 ①复习②评优 ③写学籍册 19~20周

①安全教育 ②写手册、总结 ③考试 xxx年xx月xx日篇2:中小学学校年度工作计划

夏湾中心小学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今年工作思路是: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动力,以科学管理为保证,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支撑,整体视导,分段活动,协作教研,突出重点,创新教研思路和方式,构建我校特色教研体系,进一步提高我校基础教育实施水平。加强三项研究,一是加强先进教育理论应用的研究,二是《课程标准》的研究,三是学生行为规范的研究。实现四个提高,一是实现教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和指导能力的提高,二是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四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的提高。做好五个服务:一是为领导决策服务,二是为学校办学服务,三是为教师教学服务,四是为教师争先创优服务,五是为学生发展服务。

二、任务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优化机制,明确措施,培植典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开创我校素质教育新局面。 1.践行科学质量观,科学、规范、高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质量新跨越。 2.继续开展新课程系列课达标活动,不断完善各学科深化课程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实施意见,全面、科学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功发展,构建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新体系。坚持常规为本,继续深入开展“学、查、纠”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学规范化、高效化水平,不断强化高效课堂建模工作,创造课堂教学新效能。 3.树典型、抓示范、促交流,大力培植一批名教师、名班主任、名学科和更多的名学生,创建品牌发展新机制。

4.借助教委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投入力度,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书香校园、环境育人示范学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最大功效,努力使隐性课程开发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5.科学认真落实市局、教委新制定的教师工作评价方案,努力为广大教师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激励体系。 6.做好“骨干、明星、标兵、能手”教师的管理提高示范工作,使其示范带动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也使其业务水平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高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

1.规范管理,摒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素质教育精神的做法,建立健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规章制度,把时间、健康、能力还给孩子,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 2.不断完善教学教研管理评价、质量评价等相关机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3.增强质量意识,科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向教学一线大力倾斜,一切服从服务于教学需要。实行“高立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走动式管理”的运行模式。创建落实教学工作责任制的有效体系,增强目标引领作用。 4.积极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探索并构建促进学生成才、教师发展、学校新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引导和考试诊断、导向功能。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实绩考核工作,并加大考核结果在评先树优和职称评聘方面的权重。

(二)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贯彻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做到总课程表、教室课程表和教师授课表三表一致,严格按课程表上课。国家课程方案是一个保障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课程方案,落实好国家课程方案,素质教育就有了基本保障。继续学习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切实把国家课程方案落到实处。加强对音、体、美、微机教师的培训,同时加大对音、体、美、微机、英语学科的质量监测和乐考调研。组织开展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绘画、书法、学生手抄报、文艺汇演、运动会等),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三)聚焦课堂,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建模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质量的主渠道、主阵地、最关键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也是评价教师综合素质和创造性劳动成果的主要内容

改革备课形式。传统的备课模式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完成一份或几份全册教材的备课,“各自为政”,耗时费力,使老师疲于备课,致使每周的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教学效率不高。为此,必须对传统的备课形式进行改革。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也要备教法、学法,还要备创新点、知识延伸点。实行单元备课负责制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形式,根据教研组长的分工,主备人提前一周写出本单元的教案初稿,教研会上,大家就这一单元中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设置进行研讨,然后由主备人执笔修改完成通过教案,然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风格,写出自己的处理方法,突出教师的个性与特色。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素质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备课要求。十年教龄以下的的教师要写出详实的书面教案,带多门课程的教师可选取一门主要课程写详案,其余的课程可按十年教龄以上教师的要求进行简案备课。十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可自主选择适用于实际课堂教学的教案表达方式,如制作卡片,也可以在教材上增、减、调、换、圈、点、批、注等,形成有文字记录的实用的简案,但每学期必须写出10篇精品书面教案供全校教师学习、借鉴。加强

集体备课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制度,强化以教研室统领的学科教研组备课研讨活动。制定学科教研组活动计划,定时间、地点、主持人、活动内容及形式。教研员、校长、主任分包参与年级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学科教师参加集体备课活动的出勤情况及参与活动质量都将纳入本人的年度工作考核量化。以求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2.立足实际,切实搞好课堂教学建模工作。一方面积极借鉴、吸收外地先进课堂模式,如:语文的“双主线”教学模式,数学的“三五四”教学策略,“310”的课堂教学模式等。另一方面要继续执行“听课视导”制度,有计划地到学校进行听课调研,发现和培植典型,总结和推广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扎实深化“达标课”活动,加强研究,搞好与课堂教学建模工作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3.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打造高效精品课堂。课堂应增强目标引领意识,真正达到“低耗高效、减负增效”,实现“当堂清”目的。

(四)强化常规管理,探索教学管理建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根本保障。 教学常规是教学的基本章法,是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保证,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永恒重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必须扎扎实实地把教学常规管理落到实处,管理者要做到常抓常新,教师们要常做常新。

1.深入开展“学、查、纠”活动,进一步提高规范、高效落实教学常规的水平。进一步深化“学、查、纠”活动,真正将集体备课、样案教学、听课评课、作业批改等教学常规落实到位。常规检查每学期要进行两次,教导主任每周对教师的备课实行超周检查签字制度。为规范课业设置批改,教导主任每月对学生的各类课业进行检查一次,确保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2.精心做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建模工作,促进学生持续学力发展。“习惯决定命运”,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创建良好班风、学风、考风,直接关系教学质量,风气也是教学质量。要因地制宜,将培养学习习惯的内容具体化、系统化。在班主任和全体教师中广泛开展培养学生习惯建模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学力水平,促进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五)优化校本研究,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大力推行教师的行动研究,立足岗位促专业发展。每位教师都是名副其实的行动研究者,只有教师成为教育研究的完全参与者,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才能落到实处,得到有效推动。行动研究主要指,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各项问题研究,如教学案例、学案导学、教学反思、集体备课、试卷分析、教学常规每个环节,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不断地带着问题去实践、反思、验证等等。立足实践,边学习、边研究、边积累,教师专业得以发展,校本研究得以深化,教育质量就能大幅度提高。 2.组织好四项活动,建立打造教师业务成长的有效机制。①理论学习活动。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也是第三批市镇级课改标兵教师理论考试必考内容。②两类“四课”活动。创设机制和平台,开展教师全员“听课、评课、说课、磨课”活动和教师执教“优质课、研讨课、示范课、学标课”活动。③读书活动。建章立制,营造书香校园,促进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六)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打造教育名优品牌,促进教育快速发展。

加强对名师培养力度,促其成为新课改的引领者。完善教学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评选、管理、考核制度,对评选出来的明星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并组织他们进行讲座或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今年九月份将开展第三批课改标兵评选工作。

(七)全面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学校把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安全隐患随机排查和按时上报制度,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师生避险、逃生和自救能力。做好学生健康查体和传染病预防工作,建立完善疫情报告制度。配合有关部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深入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及时化解一切不和谐因素,营造健康安定的教育环境。

夏湾中心小学篇3:宜兴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宜兴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二)(试行) 学校桃溪小学 年级六 学科语文 任课教师黄芳

第1页

备注:表

(二)由教师个人制订。篇4:2013-2014学年中小学体育工作计划 2013-2014平乐小学第一学期

体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牢固树立“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狠抓体育教学六认真工作,强化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建设,大力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开展学生体育训练工作,本着“求实、创新、协作、奋进”的精神继续做好体育工作,力争在各项体育竞赛中争创佳绩。

二、工作目标

1、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立足课堂,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学生人人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抓好课间操、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

3、加大体育运动队训练力度,严抓训练质量,争取各项比赛获得好名次。

三、工作要求

(一)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 2.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因此,体育教师要坚决维护体育课程的严肃性,按课时计划上好体育及活动课,并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及防范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将一如既往,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下,继续加强学习,弘扬团队精神,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体卫工作两个条例》精神,以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2.在体育教师之间倡导勤学习、共研讨之风,以不断充实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围绕《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体系开展教学活动,本学年,体育教师人人上实践课,在实践中得以提炼、得以升华。 4.一丝不苟做好各种资料工作,不断充实完善学校体育资料。 5.全面负责特色项目建设,拟定专项计划,用好校本教材,开展各项活动,为创建特色建设先进学校工作作出贡献。

6.精心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三)、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打造体育文化 1.全面抓好“阳光体育”活动,精心组织好大课间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间活动氛围,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2.继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游戏、活动。 3.配合学校行政、德育组、艺术组认真研究,拟定计划,组织举行2013年学

校学生田径运动会。

(四)、加大课余训练力度,提高竞技水平1.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使学校体育工作得以健康发展。 2.重新调整学校体育运动代表队,重点建设田径队。责任到人,合理制定训练计划。科学训练,严格训练,争取在区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注重运动队员全面发展,做好督促、沟通、协调工作,使运动队员在学习、思想、行为等诸方面全面发展。

四、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

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新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2、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校本课程的教学理念。

3、做好冬季业余训练计划,继续业余训练工作;

4、训练学校运动队,参加县小学生运动会。

5、组织学生对201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进行训练

十月份

6、各班体育老师对201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进行测试并记录

7、对201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上报统计

8、抓好大课间、篮球特色活动。

十一月份

9、做好校运动会各项筹备工作

10、开展学校运动会

十二月份

11、加大业余训练力。

12、做好男子篮球训练指导工作。

13、做好女子排球训练指导工作

一月份

14、做好学期总结

15、做好体育资料的整理 2013-2014第二学期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快乐体育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体育与健身》学科课程的顺利实施,强化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开展学生体育训练工作,本着“热心、知心、用心、耐心”的教风,在实践新课程的基础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在教学中突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全面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主要工作

1、抓好教学常规(广播操、自编操、进退场的秩序),努力提高广播操的质量及精神面貌。

2、积极参加市、区培训和展示研讨工作,通过观摩和学习不断充实与完善体育组工作。

3、进一步加强完善教研组的教学研讨内容,提高组内教师积极向上、合作进取的精神。

4、积极落实、开展好“三课、两操、两活动”的具体要求。

5、开展校园体育文化,通过体育节的契机,安排好各类体育项目,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健身的能力。【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6、继续做好《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工作以及数据库上报工作。

7、认真抓好田径训练与比赛,并积极选拔三年级的田径、篮球运动员,同时实施全面有效的基础训练。

8、配合学校教导处与其他组室完成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

三、具体安排

三月份:

1、第一周做好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

2、第二周组建校田径队、开好动员会。

3、组建校篮球队,开始训练。

4、加强学校早操的行为规范、精神面貌.,做到常效管理。

5、制定校园体育节计划。

6、积极开展市级网络教研活动。

四月份:

1、落实好每天锻炼1小时的活动。

2、积极开展组内研讨课,参加校“小企鹅”青年教师评比

3、举行第五届校园体育节,开展各类体育项目

4、举办第五届校园田径运动会

五月份:

1、参加区校园田径运动会

2、学生《身体素质测评》数据上报

3、体育学科论文

4、篮球队训练常态化

六月份:

1、做好学生期末体育成绩测评工作,并做好登记、保存。

2、进一步学习探讨体育组研究的课题。

3、着手论文撰写。

4、做好期末总结。

5、参加区小学生篮球比赛

6、安排暑期学生训练事宜 2013-2014学期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将要结束了,这是我成绩工作三十二年多来,参与体育教学工作的第一个学期,属于从村校走到中心校当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阶段,虽然还在过渡期,但是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在今后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和改进。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由于担任的是小学(

二、

四、五年级部分班)的教学工作,我认真地学习新课标,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坚持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贯彻“健康第一”的重要思想,在学期开始就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对课堂活动内容也在课后进行研究、分析。积极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把所学所看的灵活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使自己能够不断的进步。

对于低段的学生体育教学重点就是在教学组织上,体育教学和艺术教学都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以及教学小结。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以及教研学习工作,平时能坚持自学并认真做好学习记录,努力提高自己。在教学工作同时,也积极响应学校的读书活动,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并根据小学孩子的特点,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教学中仔细钻研新的课改目标,灵活设置课堂教学的几大基本环节,注意讲解示范、明确教篇5:小学-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xx小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将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教学管理和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为重点,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多层面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2、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规范化。

4、为师生创设广泛的发展空间,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个性发展,为师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抓好常规管理。

本学期让全体教师明确我校教学常规要求,自我对照,切实落实常规,有效地改进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教导处提倡“推门听课,翻本检查”工作制度,要求实行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的常规检查制度。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设置,开满学科,开足课时。确保正常教学秩序的进行。

2、加强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的管理。

(1)、备课:以“精心”为核心,贯彻“强化意识、深化改革、依托标准、质量为本、实事求是、便教利学”方针,详案、简案相结合,各类形式相结合,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传统型备课与创新型备课相结合。衡量备课的优劣主要看“三看”,一看教学理念是否符合课改精神,二看教学设计是否依托标准思想,三看教后反思是否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备课的落脚点是上好课。同时要在备课上有创意,教学设计要有特色。 ( 2 )、上课:有比较充分的教学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有比较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始终体现着教学目标的落实;有循循善诱的魅力和鲜活的教学氛围;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和形象的教学媒体;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宽松的学习舞台;有互动共享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明显的实效和积极的学习兴趣。 ( 3 )、作业:提高作业练习的效能,作业布置精心合理,作业批改及时正确,反馈纠错即时显效。严格控制教辅用书的使用。教师加强班级作业本的管理,整洁齐备。严格控制了学生家庭书面作业量。作业要在书写和质量上下功夫。 ( 4 )、辅导:大力加强培优补差,确保优秀率,提高合格率。本学期大力加强了关于辅导的管理,健全相关制度,做到定人员、定时间、定计划、有记录、有成效。考核评价:加强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提高评价的实效。提高教师的试卷命题能力,以标准为本,以合格为尺,在积极倡导勤奋学习的同时积极宣传学习的健康心理,不能让学生有过重的学习心理负担。 ( 5 )、检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们将对各学科进行不定时的质量抽查,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1、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场所。全体教师都要提高认识,全体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行镇里面安排的导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阵地,以发展为目标,以探索过程为主线,以质疑问答为标志,以教学民主为保证。全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协调发展。全体教师积极参与,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改革活动。尤其是中高年级,在合作交流、探索的教学方法方向要有深入的研究。

2、学期中进行“三优”评比活动,以推动我校的教学。 (三)、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

1、加大教科研的指导和领导力度,实行分类实施,点面结合,推进教改工作的进程,在学校内部,教师间结成了对子,共同研究,共同提高,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2、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确定骨干教师,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及各类教研、议论、研讨等活动,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己的理念。

3、教师继续写以反思为核心的自主研学笔记。通过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实践、自主反思四个环节,不断优化了学科教学、教研活动过程。

4、努力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边总结,边反思,真正建立起以教师自主学习和集体组织学习为主的体系。

5、开展实效性,可行性强的活动。充分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共同商讨,共同提高。

6、加强对教学实施,教学用具的投入力度,配齐短缺电教器材,改善办学条件。 (四)、搞好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进一步加强教师培养工作,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争创意识。加强教师的培养力度,使教师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建立学习型的校园。

本学期校本培训要做到①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②学习与观看视频相结合。③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④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同时要注重自我学习,争创学习型教师和学习型学校。

3、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工作,回来后上好汇报课,并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使一人学习,大家受益。

4、继续开展全校性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5、鼓励大胆使用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步伐。

(五)积极配合镇责任教育课题,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1、利用学校、班级充分反映责任教育的内容,达到宣传入脑、环境育人的目的。

2、启动责任教育实验班,围绕实验课题的总目标及具体目标去操作,引导学生设计确立个人责任目标。

3、教师之间多探究切实可行的责任教育方法,并将所学理论运用到教学中。

4、课题成员配合镇的要求做好阶段性总结,及时上交所需材料。

第14篇:中小学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度中小学工作计划

邱炳焕编辑

一、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为中小学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为指导思想,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坚持以德育为首,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建“平安学校,和谐学校”,办当地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创我校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创建中小学工作计划的工作目标

1、加强德育常规管理,力促学校“三风”明显好转,学生操行评定合格率达98%以上,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常规管理,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校内无重大责任事故,并将学生的校外事故保持零。

2、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着力抓好课程改革,认真做好教学研究,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确保我校教育质量持续稳步提高。

3、加强教学目标管理,按中心小学要求,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全校14个统考主科争取在全镇质量检测中保持中等。毕业班争取1人考上重点中学。

4、加强班主任的目标管理,按教育局方案标准评估,合格率在100%以上,优良在50%以上。

5、开创我校新局面,努力抓好校风、班风、学风。

6、体育工作:抓好早操和体育课,活跃校园,活泼学生,使学 1

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7、卫生工作:抓好校园清洁工作,使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清洁美

观。

三.创建中小学工作计划的具体措施

1.各项工作向上级多请示,多汇报,争取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2.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通过学习,使教师的师德、

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3.实施考核登记制度,认真执行《云城区教师考核聘任管理若干

规定》。教师必须按时上班,有事要履行请假手续,每月考勤与评职

挂钩。

4.加强教学五环节的常规管理,在期初、期中及期末,对教师的

备课、教案及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

5.加强班主任管理和班级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

风。

6.加强教学管理,调动师生积极性,努力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7.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使我校教学质量跃上新台阶。

8.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9.加强少先队工作,要求少先队员每天佩戴红领,积极参加公益

活动,使少先队员思想不断提高。

四.中小学工作计划的的分工安排

1、教师工作分工

校长学校全面工作安全

教研主任教研体育纪律工作

财务主任财务普九工作后勤工作

后勤主任发放报刊校产管理、教学资料

团委书记少先队工作卫生工作

2、教师值日安排

职责:填写校务日志、早操、开录音机,中午的巡查管理、检查

环境卫生、主持放学排队等工作。

星期一财务主任

星期二后勤主任

星期三教研主任

星期四团委书记

星期五校 长

3、学生放学教师护队分工

后勤主任甲村队

团委书记财务主任丙村队

教研主任„„„„丁村队

五.周工作安排

1~2周①开学工作② 检查备课计划③普九工作3~4周①学校计划②安全教育

5~6周 ①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②安全教育③家访吉洞、吉田

7~8周①教研课②家访

9~10周①家访下岑②期中考试③校会 11~12周①教案检查②作业评优

13~14周①安全教育②抓好教学进度③培优补差 15~16周①安全教育②前途理想教育

17~18周①复习②评优③写学籍册 19~20周

①安全教育②写手册、总结③考试xxx年xx月xx日

第15篇:中小学体育培训总结

2013-2014年湖南省常德市中小学教师全员继续教育(体育)

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国家的振兴,教育是基础。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而今时代的不断进步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逐渐提高自己的个人专业素养,迎接时代的挑战。下面我首先对我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学习回顾。

我于2013年9月11日开始参与“2013-2014年湖南省常德市中小学教师全员继续教育(体育)远程培训 ”学习,到2014年3月中旬结束。学习中我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继承、发扬——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精讲巧练、示范准确——中小学体育课的讲解与示范》、《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中小学体育课的过程性评价》、《形成特色,展现风采——中小学体育课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要求与实施建议》、《中小学体育课校本与地方教学资源的开发》等八门课程进行了必修学习;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指导》、《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等三门课程进行了选修学习,共完成了11门学科课程199小时36分钟的学习任务。

为更好地加强学习和交流,在学习中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升华自己的专业素养,共书写了13篇《研修日志》、1篇《我的教学故事》、1篇《教学设计与反思》、完成作业5次;针对学科课程参与学习讨论和交流,共发帖38条、回贴35条。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

通过短时间的国培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厚实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就我的学习简要谈谈个人体会:

一、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

以往的教育理念只关注少数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课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中小学体育课的过程性评价》的学习,使我对新的教育理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即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要促进全体学生

的终身发展。

二、形成特色,自然和谐

合理的体育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通过课程《继承、发扬——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和《形成特色,展现风采——中小学体育课的个性化教学设计》的学习,让体育项目走进课堂,坚持“以人为本,形成特色,自然和谐”,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在民间体育活动中受到尽可能充分的参与、体验。设计个性化的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由创造的天性,提供学习优秀体育项目的机会,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深化专业文化,升华专业素养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通过课程《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的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身为老师,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厚积薄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文化,升华个人专业素养,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激发师生体育兴趣

学校进行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课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指导》的学习,不断启发我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更是让我认识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得到落实和提升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每学期学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课外的体育活动,如全校性广播操比赛、跳绳比赛,年级组的拔河赛、乒乓球赛,高年级篮球赛等,还有大课间活动中

的各班级活动项目等等,从而吸引更多的师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中能注意处理好体育锻炼和体育文化活动的关系,既要完成体能锻炼的任务,又要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要认识到体育文化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继续教育学习的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

第16篇:沙市区中小学体育工作检查

沙市十四中

体育教师配备情况

沙市十四中现有10个班级

体育教师现有两名:龚保康赵秀良

学历:龚保康(本科)赵秀良(本科)

沙市十四中校办

第17篇: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

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

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初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提高全民素质奠定基础。

中小学体育课的常规,是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需要,以规范、控制教师和学生的上课行为,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保障体育课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内容。

一、课前准备 教师

1、努力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一——水平五)》,认真落实《体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四条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认真钻研教材:组织学习对省编体育教材,常州体育教学常规,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理解确定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2、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领域目标和学习水平目标及各个水平阶段的授课时数要求(小学1—2年级为水平一,每周四课时;小学3—4年级为水平

二、5—6年级为水平三,每周三课时,7-9年级为水平四,每周三课时,高中阶段为水平五,每周二课时),制定出相应的小学体育水平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考核计划、体育骨干培训计划。

(1)水平教学计划是根据各水平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制定的,是中小学学生达成各项目标的统筹计划。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进度,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学年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和措施,所需器材。

(2) 学期教学计划:中小学体育课通常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搭配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材内容;要合理布局测试项目内容和系统安排教材顺序。教材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创新组合。

(3)单元教学计划一般是把一项教材将其安排为若干课次,按每一课次的学习目标设计相关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手段,并提出一定教学建议及措施的实施性方案。

(4)课时计划(教案)编写结构要科学合理,指导思想要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应实用有效。 课时内容主要包括本课所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场地器械,练习效果等;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器械、场地。

3、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依据三维健康观,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结合各地区、各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根据课标要求,着重体现基本运动、游戏、基础知识、田径、体操、武术等必修项目的训练,不断拓宽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一般地,1-2年级的教材内容,设定以游戏活动为主,基本活动配合的两部分学习内容也都是一些以简单的动作方法为内容,以游戏的形式来展开教与学的活动;3-4年级的教材内容,设定以简单的运动技术和游戏内容形式相互交融,使各项带有运动技术性的简单教材内容充满游戏性、趣味性、多样性和可变性。5—6年级的教学内容,设定以走、跑、跳跃、投掷等简单的技术、技能组成的实用性较强的教材;7-9年级的教学内容,设定以掌握健康教育、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健美操和舞蹈、游泳等技术技能教材。

4、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的全面性:目标的涵盖面要完整、齐全。(2)教学目标的确切性: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提法上要切合实际。(3)教学目标的综合性:目标既要反映外显行为目标,又要反映内隐心理活动目标,确保目标全面达成。(4)教学目标的简洁性:文字表述精练简洁、清楚明了,既明确、具体,又能突出重点。

5、检查和整理好自已的服装(最好运动服)仪表,带好必备的教具(如口哨、示范器具等),提前到达教室将学生整齐、有序地带进规定的练习场地上课。

6、做好学生的调查研究:学生的体质状况;班级的精神风貌、学生的思想动态等。

7、应检查和安排好场地、器材、设备的情况,尽量提高场地器材设备的使用率。

学生

1、衣物的准备:穿戴好有利于运动的服装、鞋;冬天上课不穿大衣、不戴帽子、围巾、口罩、手套(习惯性冻疮

除外);夏天男生不赤膊、不光脚,女生不穿裙子等;严禁随身携带小刀、铁钉等金属硬物。

2、场地器材的准备:体育班长带领下的小组“轮流值日制”,协助教师准备好场地、器材。

3、“小生活”的处理:学生天热时易渴,天冷时易上厕所。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处理好(特殊情况除外,如腹泻等)。对于低年级、特别是初入学的学生,要灵活掌握,逐步规范。

4、出勤统计:负责整队的体育班长,课前要核实实到、缺席情况,填好考勤表,上报给教师,以便教师调整教学分组和安排见习生活动。

二、课堂教学 教师

1、教师仪态要端庄大方,教态要亲切自然,授课要使用普通话,课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安排见习学生,检查上课学生出勤及着装情况,简明扼要宣布本课教学任务。

3、根据教学要求带领学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放松活动。

4、教师讲解要使用专业术语,语言清晰、生动、简洁,示范动作要正确、熟练、规范。

5、能正确借助口哨和手势等特定的语言指导学生活动。

6、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尤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组织教学要紧凑,形式多样,要充分地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活而不乱。

8、合理分配练习时间,准确把握运动强度。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行为,课中保持师生和谐的气氛。

9、合理组织学生的分组活动。合理更换分组可以提高教学密度,有利于教学内容、方法和训练的安排,便于区别对待,防止伤害事故。

10、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11、课中要根据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情况及时、有效地开展学习评价。

12、要有简明扼要的课后小结,并安排好学生整理归还器材。

学生

1、上课的仪式:一般包括体育委员整队,向教师报告出勤情况,师生问好。

2、出入列的要求:迟到学生要先在队列外站好,向教师“报告”,教师示意“入列”后,再排到第一排的排尾或补在缺伍的位置。

3、器材取放的规定:学生在取放器材时,要做到轻取轻放,不得随意抛、扔、踩、坐或升降、移动器材。

4、小干部的职责:体育干部要认真负责、协助教师做好指挥保护和整理器材等工作。

5、学习态度及表现: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团结合作,大胆创新。

6、学习评价形式:对自已或他人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况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

7、下课的仪式:教师宣布“下课”,师生立正站好,互致“再见”。

三、课后部分 教师

1、提示值日小组整理归还器材。

2、检查和监督学生遵守课后“三不许”情况。

3、指导学生完成好课外作业。

4、及时地写好课后教学反思,注意基础资料的积累。学生

1、值日小组按教师要求整理归还器材。

2、按老师要求,认真遵守课后“三不许”:一不许大量喝水,尤其不许喝生水;二不许冷水冲身、浇头或在背阴的“风口”处久留;三不许立刻大量吃东西。

3、认真完成好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注意安全。

四、考试与评价

1、教师认真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工作。通过预先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进步程度。评价方法可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和师生互评等。

3、及时使学生了解评价结果。既要改变以往的考试、测验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又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使评价成为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

4、考试项目包括身体素质40分、运动技术技能30分、体育常识和卫生保健知识20分、体育课出勤率和课堂表现10分。

5、评价包括体育课出勤率、课堂表现、考试项目、学习态度、进步程度等方面。

五、课外体育活动

1、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开展好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创造性的开展大课间操、体育乐园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2、定期组织小型多样的趣味体育活动、体质与健康标准的测试,并把成绩纳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

3、课外体育活动要注意安全性、趣味性、参与性、探究性、团体意识等多个方面。

六、教学研究

1、每学期开学一周内教研组长制定出学校教研活动计划。教研活动计划包括:指导思想、重点解决问题、活动内容和时间、参加人员、地点的安排等。坚持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有时可根据上课内容进行同步研讨),做好详细记录。期末由教研组长写出教研总结。

2、教龄5年以上的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5年教龄以下的教师不少于16节。每学期要推荐出一节有推广价值的公开课。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学习活动,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联系教学实际的教学论文、教学经验总结或教学案例。

3、认真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杜绝教师擅长什么只教什么的随意教学现象,杜绝不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现象。

4、各学校应鼓励和支持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并加强监督管理。

对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1、课前常规:

(1)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订好完整的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

(2)按照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场地、

器材和教具,杜绝体育课的随意性。

(一)备课:

1、认真钻研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本学科地教学目的和任务。熟悉理解大纲规定的各项教材意义与要求,掌握教

材纵横之间的关系。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要求,制订好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计划。

2、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备课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⑴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操作及时,并能做正确的讲解与示范。

⑵全面了解学生,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密度。 ⑶充分利用场地器材。

⑷根据教材、学生、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组织教法。

⑸尽量发掘教材的教育因素,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

3、每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具体,符合客观实际。应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掌握“三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进行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每节课教材内容要体现“少而精”,正确的分析和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教法要利于学生的学习锻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合理的增大课的密度和强度。

5、安排好课的组织工作,精心设计教学步骤,使课的结构紧凑合理,时间与器材得到充分利用。

6、建立组内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制度。深入钻研教材,集思广益,精益求精,探索教学改革。教案书写工整、清楚、层次分明,并能提前一周写好教案。

(3)学生因病、伤不能参加激烈活动的,课前应主动向任课老师说明情况,得到允许后方可随堂见习、安排适当的活动或休息,同时教师随时做好记录。

(4)教师应注意仪表整洁,须穿运动服、运动鞋提前到达规定上课集合地点对待学生上课。

2、课堂常规:

(1)预备铃响后,教师立即到达学生集合地点,检查学生的着装是否规范,并记录出勤情况,上课铃响,师生互相问好,开始上课。

(2)上课时,教师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口令清楚标准,教态严肃、自然、语言文明,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 (3)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亲切关怀,禁止学生在上课时自由活动,严禁学生离开活动场地,要启发和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得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

(4)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5)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变化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生、心理负荷。具体指标如下: 全课练习密度: 25%~40%,基本教材练习密度20%左右。全课平均心率: 小学120次/分~145次/分左右,中学105次/分~130次/分左右,强度指数1.3~1.6。 (6)能够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动作,做到精讲多练,集体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7)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课程结束后,要组织学生集合,进行讲评,并布置课后练习,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安排好学生整理和归还器材,有始有终结束一堂课的规定。

(10)遇到天气等原因不能上室外课时,必须上好室内课,组织好室内课教学,按要求写好教案。

(11)严格体育课的成绩考核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注意总结教学经验教训,积累学生体质资料,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12)因其它原因教师不能上体育课,必须提前通知教导处,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3、课后常规:

(1)课后要找特殊学生谈心,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革措施,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反思和特殊情况记录。

(2)教师检查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材等工作的执行情况,对缺课学生应进一步调查清楚,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3)教师要随时征求其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水平。

(4)期末做好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和学期教学工作的专题总结。

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1、课前常规:

(1)体育委员要主动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明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有时体育小骨干到体育器材室协助教师领取体育器材,并布置好场地。

(2)因伤病等特殊情况不能上课的学生,应在课前向教师说明,根据教师的安排参加适当活动或见习。

(3)体育委员应在课前两分钟按教师的要求将全班队伍在指定地点集合好,并准确清点出勤人数,养成有组织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4)对教师要有礼貌,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请假必须履行手续。

2、课堂常规:

(1)预备铃响后,学生要立即到规定的地点集合,做到快、齐、静,严格执行课堂礼节。

(2)上课时,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师生互相问好;迟到的学生应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许可后方能入列。 (3)上课时学生应穿着轻便服装和胶鞋,冬天不穿大衣、不围围巾;夏天女生不穿裙子、男生不赤背。衣袋内不准装有碍活动安全的物品。

(4)练习时不打闹、不开玩笑,不擅自离开活动地点;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课堂上如遇意外情况,应及时向教师报告,以便妥善处理。 (5)听到分组轮换练习的信号后,各小组长应整队交换练习场地,并做到迅速整齐。

(6)认真听取教师讲解,细致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按教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各项练习。同时对较危险的动作一定要在老师的保护、帮助下进行练习,不能盲目练习,以防出现事故。

(7)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8)坚持课内外结合,自觉做到每天参加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认真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3、课后常规:

(1)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成四路纵队或四列横队集合,教师讲评,学生认真听讲。

(2)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后练习内容,要一丝不苟的完成并且要确保质量。

(3)下课时,师生互道“再见”,课后体育小助手要按教师的要求,协助教师将器械归还到体育室,并按原处摆换好

第18篇: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根据市教研室学期工作指导思想、要求和中小学体育学科教研工作要点,本学期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实施新体育课程标准

本学期,新课程改革在南京市中小学全面实施,实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本学期体育教研工作的重点。“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抓好课程改革的起步,本学期着重抓了全体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起始年级教学实验,转变教师的观念,建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力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上有所改革、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1、举办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班,认真学习课改实施方案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标

(1)参加省教研室举办的体育教研员新课改培训班

XX年6月4至7日,“江苏省体育教研员新课改培训班”在我市举办,这是江苏省首次举办的体育学科课改培训,各区县极为重视,积极报名参加。全市共15个区县中小学体育专、兼职教研员及部分骨干教师30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班不但听取了有关领导及国家课标领导小组专家对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解读报告,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进一步的理解,还通过观摩南京市宁海中学窦宁、夫子庙小学卫红、南师大附小任智新课标实验课以及南师大附小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加深了课程改革实践和操作层面的认识,为全市启动新课程改革奠定的基础。

(2)举办中、小学骨干教师新课程通识培训与体育课标培训班

XX年7月10至15日,南京市中小学课改培训正式启动,市教研室配合晓庄学院和市幼师,举办了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训者培训班,各区县体育教研员及骨干教师约90余人(中学40、小学50)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中听取了专家对课改实施方案及课标的解读,交流了课标实践操作体会及案例分析研讨,为区县级课标培训培养了一支骨干队伍。

(3)参加江苏省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新课标培训班

XX年8月,江苏省教研室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新课标培训班在扬州市举办,我市省级实验小学体育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50多人参加了培训,参培人数为全省最多。培训班期间,正直酷暑高温季节,我市参培教师能坚持理论学习和新小学生广播操练习,并利用清晨和下午课后加班加点练习,在培训班结业汇报表演中,展示了我市体育教师的成果和风采,得到有关领导及专家的好评。

(4)参加人教社举办的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教材及教参培训

XX年7月,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教材及教

参培训班在宁举办,由教材副主编藤子敬教授和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学院周师章教授主讲体育与健康教材与教参的特点及运用,我市中学体育教研员及部分体育教师30多人参加了培训。

(5)区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新课程改革培训全面展开

开学初,对区县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各区县均利用开学前及开学初进行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通识培训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训。据统计,全市参加培训的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约1200余人,占全体体育教师的70%;区县的课标培训平均用时为3.5天(最多的10天,最少的2天)。在学期中,各区县结合本地的特点与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新课标理论与实践培训。

2、举办“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教学观摩评比活动”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推动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探索一条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XX年11月中下旬,市教研室举办了“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教学观摩评比活动”。全市共30节中学和30节小学体育课,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进行了观摩评比。南京市教研室体育学科在组织此次活动时,提出了“健康、主动、快乐、发展”的主题思想,鼓励教师以“无模、无法、无标、无规”的观点去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力求创新。我们欣喜地看到,所有的观摩评比课教学中,任课教师以促进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教学领域并行共进的课程结构。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关注体育文化的传承,把“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落到了实处。在这次的教学观摩中,教师们普遍都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让学生自主学练。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范围越来越大。90%的课中都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选活动内容或自创游戏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由过去比较注重“教法”转向注重“学法”的指导,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自主学练、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体现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案设计突破原单一形式,既有表格式,也有文字叙述式,还有结构图式,无一例外地转变为用教学目标来“统领”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尝试用一条主线来贯穿全课。《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显著特点是只确定了教学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这给予了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上的灵活性和自主权。那么,如何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突破竞技运动教材体系,建立一个符合课程改革需要,符合学生需求的教材体系呢?这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教师们作了有益的探索。在教材资源的开发上较好地运用了延用、改造、继承和创新的策略。在教材资源运用的策略上能掌握好教材资源的约束力与灵活性的关系。

3、组织新体育课程标准教学观摩活动

如何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呈现,是实施新课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本学期,在区县开展课标研究和教学观摩的基础上,市、区结合,推出一批教学改革有所突破的体育课,以教学观摩的形式进行了全市的交流与研讨。

全市中小学体育公开教学观摩课情况见下表:

南京市小学新体育课程标准教学观摩活动一览表

日期地点学校教师年级内容备注

11月7日

游府西街小学致和街小学

五老村小学

中山南路小学张小青

徐为荣

曹华一

三瓶子活动

肩肘倒立

赛龙舟市区教研活动、四届青优

11月22日凤凰花园城小学凤凰花园城

力学小学崔德建

张金秋三

四武术

接力跑市区教研活动、四届青优

11月26日南师大附小省教院附

南师大附小

东屏中心小学金玉

任智

程爱平五

四击剑

羊角球

韵律活动全市课改教学观摩会

12月5日解放路小学解放路小学

富贵山小学孙瑜

王婷四

一排球

障碍跑市区教研活动

12月9日南师大附小省教院附小

南师大附小

夫子庙小学金玉

任智

卫红五

一击剑

羊角球

掷纸飞机上海黄浦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研修班、南师大体育系

12月17日游府西街小学致和街小学

游府西街小学

天妃宫小学陆尧

倪晨瑾

卜豫二

一跳跃

跳竹竿

投掷市区教研活动、四届青优

元月6日高淳县实小高淳县实小

高淳县实小吴庆均

朱功兰一

一睡要放松

快速跑市课改教学观摩会

南京市中学新体育课程标准教学观摩活动一览表

日期地点学校教师年级内容备注

11月7日江浦高级中学江浦高级中学苏本英高一营养与健康研讨课

12月12日宁海初中部

宁海初中部

三中初中部钱敏

袁俊初一

初三立定跳远

有氧训练研讨课

12月26日三十九中三十九中

二十四中王健

王蓉初一

初二竞争与合作

障碍练习研讨课

元月9日中华中学中华中学

下坝中学唐锦丽

汪培志初中

初中野外生活

运动角色研讨课

11月28日梅园中学梅园中学

人民中学

锁金中学

五十中

育英二外杨建华

程智

王萍

刘中俊

怀瑞波初一

初二

高二

初一

初二排球

足球

韵律操

定向越野

武术市教改观摩活动

4、参加“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

XX年11月底12月初,“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在连云港市举行,各市为了展示课程改革研究和实验的成果作了积极认真地准备。我市在课改观摩评比的基础上,推出了人民中学程智和省教院附小金玉老师的两节课改课代表南京市参加省教学展示。两位教师以新课程基本理念为依据,大胆地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突破,反映了我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观点与成果。从国家课程改革指导专家的点评及各种反馈信息反映,我市中小学两节课得到专家及听课教师的充分肯定,

二、课题研究

1、继续省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课件研究制作》课题研究

为了贯彻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充分开发体育资源,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提高我市体育教学质量,在课题上报、立项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今年继续课题的研究和实验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基本完成并进行教学实验研讨。

2、参加省教研室主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运用实验研究》课题研究

该课题反映了江苏省作为经济、文化大省在教育、体育科研上的前瞻性,被中央教科所列为“十五”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并于10月25日在南京九中召开了开题报告会。国家教育部、中央教科及省、市有关领导和省体育院校的专家、课题组教师等出席了会议。南京市在该课题下承担了部分专题实验研究,目前正在计划与落实之中。

3、进行了中、小学体育教师专题研究论文评选工作

新课程改革引起了教师对传统教学的反思与思考,促进了教师对专题研究的热情,从今年教师上报教研室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看,较之往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小学共上报论文170篇,经评选获奖116篇,占68.2%;中学共上报论文96篇,经评选获奖67篇,占69%。

各区县上报及获奖论文见下表:

区县上报及获奖论文一览表

区县鼓楼玄武白下秦淮建邺下关栖霞雨花江宁六合浦口高淳溧水合计

小学上报53241495112615161500170

获奖36151384722911900116

中学上报1118864511591522096

获奖6145634846812067

5、开通了中小学体育教研网络,为实现现代化教研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XX年10月下旬,为了进一步开发教学研究资源,更好地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市教研室正式开通了“南京教研”网站,专设“中学体育”和“小学体育”网页,设置了教研新闻、教学研究、专题研究、教研论文和教学设计五个栏目,可以从网上了解市体育教研活动情况,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阅读有关论文及兄弟学校的体育课题研究方案,从而为我市的教研活动架设了一条空中桥梁,使全市的教研活动与教师更直接、更快捷、更贴近。网址:

中学体育:***

小学体育:***

三、教学视导工作

1、中学体育教学视导情况

本学期随机视导11所学校,听课46节,听课情况见下表。

中学体育教学随机视导情况统计表

学校教学情况视导方式

a类b类c类d类

人民中学12随机视导

六中1随机视导

宁海中学初中部21随机视导

宁海中学12随机视导

十三中33随机视导

南航附中22随机视导

南大附中331随机视导

南师附校11随机视导

金陵中学351随机视导

六十六中41随机视导

上新河中学21随机视导

合计17254无

情况分析:

(1)在随机视导的11所学校中,落实新课程计划(初一年级体育课每周3

课时)约占70%,未落实的学校我们在视导反馈中已向学校慎重提出。新课程计划的落实情况不容忽视。

(2)课堂教学计划及备课情况总体较好,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计划齐全,部分教师能结合课标实施建议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在课时计划中有所反映。

(3)从教学情况看,46节课中,a类课17节,占36.9%;b类课25节,占54.3%;c类课4节,占8.6%;无d类课,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引起教师的广泛关注与重视,部分教师正积极投入课改实验,努力在体育教学中体现课标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和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等方面进行大胆实验研究,教学明显提高,优课率好于往年。

2、小学体育教学视导情况

小学体育教学随机视导情况统计表

学校执行新课程

计划教师备课教学情况视导方式

好中差abcd

南湖二小基本落实,兼2211小班化调研

百家湖小学基本落实,兼2311新课改调研

拉萨路小学小学完全落实221新课改调研

模范马路小学基本落实,兼1811新课改调研

滨江小学完全落实11新课改调研

太阳城小学基本落实,兼1211随机视导

秣陵路小学基本落实,兼41211随机视导

惠园街小学基本落实,兼1811随机视导

栖霞中心小学基本落实,兼24211随机视导

高淳定埠小学11实小验收

高淳固城小学11实小验收

溧水晶桥小学11实小验收

江浦实小211学科调研

合计88891无

注:完全落实:开课全,全专职;基本落实,兼*:开课全,非全专职,兼*节课。

情况分析:

(1)从学校实施国家新课程改革教学计划的情况看(一年级每周4节体育

课;二年级每周2节体育课;三~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

),计划完全落实,并全由专职体育教师任教的只有两所学校;其他学校课时计划虽然落实,但因专职体育教师配备的缺口较大,由其他兼职教师任教的体育课较多,最多达41节/周。从这点可以看出,学校对体育课改的重视程度不够,课时虽然增加,但教师配备远远不能到位。

(2)教师备课的总体情况教好,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计划齐全,并有一定的提前量。但如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反映出学校、教师的实际和特点,反映出学校的校本教材的开发。既实用方便教师教学,又简单易行,减轻教师备课的文字工作量,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3)从体育课教学情况看,共听随堂课18节,其中a类课8节,占44.4%;b类课9节,占50%;c类课1节,占4.6%;无d类课。说明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四、队伍建设

1、继续抓好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研讨组和市优青年培养。

2、组织部分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赴无锡市观摩学习新课改实验情况。

3、组织近400多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赴连云港市参加“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

学研究课展示活动”。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XX年元月16日

第19篇:中小学体育工作自查报告

小学关于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检查的

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依据《桥西区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检查自查评估指标体系表》要求,结合各校实际,于4月上旬对中小学体育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建设。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提出了“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口号,各校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校在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就把体育工作列为重点,明确目的、内容和要求,保证开足课时,规范体育工作。

2、认真落实体育工作任务。

一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校环境和体育设施实际安排了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低年级新生从队形队列、眼保健操和广播操以及游戏为主;中高年级以身体体质锻炼、运动技巧、中考考试项目为主,提高学生体质体能。

二是坚持“两操”。每天安排一次眼保健操和广播操,由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进行检查,把结果列入班级过程管理中,作为周文明班级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是将体育教师工作纳入教师绩效测评。学校每期组织教师对体育教师的教案设计、教学过程和学生体育活动能力的提高进行综合考核,并作为绩效测评依据。

二、增加投入,创造条件,创设良好的体育环境

1、各校尽最大努力建设运动场地。学校不同程度地建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等设备,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

2、量力而行的添置各种体育器械。一方面从公用经费中挤出有限资金添置必要的体育器材,并把现有的体育器械进行定期改造和维

修,充分利用,并让这些有限的体育器材发挥的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学生每人有一件随身携带的小型体育活动器材,如橡皮筋、跳绳、毽子、乒乓球、沙包、羽毛球、篮球等,使学生随时随处都可以健身,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体育器材缺乏,目前解决的办法是一方面各校可以逐年添加、学生可以自备一些,另一方面还希望申请上级部门给学校配备必要的体育用品。

2、专职体育教师配备不齐,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卫生专业人员及卫生保健人员,没有卫生保健室设施与设备,需争取上级部门给学校配备专门的体育教师及相关设施设备。

3、在中小学生健康检查方面: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迄今为止还没有完整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查。

后留学校

2013.4.15

第20篇:谈谈中小学体育教学

谈谈中小学体育教学

淳安县千岛湖初级中学程国强

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话题 第一个方面:如何进行体育课的教学设计(或案例)。 第二个方面:如何进行体育课的评价。 第三个方面:如何进行体育教学反思。

如何进行体育课的教学设计

一、体育课教学设计依据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但它反映出怎样教学和教学到什么程度这个核心,是能否达成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因此,教学设计的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认为体育课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1.依据体育课健康标准进行体育课教学设计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课程标准以来,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上的引领作用就在国家政策层面上被固定下来。课程标准是教学指导性文件,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由于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很难感受到它,不像教学大纲,是直接和教材相关的;但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积累的结果,也是国家对学科教学结果的最基本要求;教学不是在看教师演示或展示的优劣,而是为了引出对学生达成学习结果的证明,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来判断。教师在进行设计时要依据课程标准思考:我为什么要教这节课?这节课我想教给学生什么?我应该提供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达成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和效果?

2.依据教学内容进行体育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就是体育课上教什么的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目标统领教学内容”的理念,我认为,“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教学内容必须是符合课程目标的需要,并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的。体育课程的性质和多功能性特点决定了体育课有着一个多元的、庞大的教学内容体系,为使教学内容能全面、有效地为达成课程目标服务,必须对这个多元的、庞大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分类选择和设计,如果按教学内容的性质分:有体育理论方面的内容、有运动技战术方面的内容、有发展素质和培养能力方面的内容、有体验体育文化方面的内容等,而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手段来达成向学生要么教授体育知识、要么传授运动技术技能、要么传播体育文化与精神的目的。当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为有效达成不同的课程目标(如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服务的。例如:对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设计一般以讲解法、提问法、讨论法等认知类方法为主;而对体育技战术方面的教学设计多以尝试法、示范法、分解法、完整法、重复练习法等身体练习方法的运用为主。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本身蕴含着一定的顺序和节奏,如在教材单元里,不同课时教学内容的侧重点、顺

1

序和节奏不同,教学设计的着眼点也应不同。

3.依据教学对象进行体育课教学设计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体育课教学设计要依据“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原则,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了解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甚至不同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规律、学习历史和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运动基础、学习兴奋点和认识上的困惑,能够判断出一节课或单元中的某一课时里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能达到的目标。学生在一节课中对目标的达成度,是教学下一步确定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也是策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依据。例如,同样是设计《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一课,对于小学中低年级可以采用纸球代替实心球并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体会练习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而对于初中的学生则可以从动作的结构和力学原理分析入手,让学生用双手从头上把实心球抛得更远。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明确,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通过教学在现有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因为学生的发展是体育课教学设计永恒的主体,所以一定要把教学对象——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

4.依据体育教学的客观条件进行体育课教学设计 体育教师要科学地进行体育课教学设计,还要依据体育教学的客观条件,如场地的大小,器材的多少,班级学生人数的多少,以及在练习与学习过程中师生在空间上的分布,都会影响到教学的进程,影响到教学方法的选择,自然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效果。例如,水泥场地上的小场地不同于体育馆中的木地板;煤渣跑道上快速跑的量和强度不可等同于塑胶跑道上快速跑的量和强度;小班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一定能在大班额的教学运用等等。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设计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体育场地和器材进行合理布局与安排,挖掘它的潜在能力,并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发成为体育教学器材,合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具体到一堂课教学设计中能最大程度地呈现场地器材的经济性与使用性。

二、体育课教学设计的操作原则 1.符合体育教学规律的原则

通过身体练习,并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是体育课教学的主要特征,体育课教学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对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必然遵循体育学科固有的规律:

(1)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是根据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提出的。运动技能是复杂的、连锁的、肌肉本体感受的运动条件反射,它是条件信号和非条件信号之间在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取得暂时性联系的结果。运动技能的获得依赖于身体练习的不断重复和强化。实践证明,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提高分为三个阶段: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动作技能形成阶段。在运动技能形成的这三个阶段有着各自的教学特点和教学任务,体育教师要本着既符合阶段教学特点又要完成教学任务的原则来设计这三个阶段的教学。

(2)人体技能适应性规律

人体技能适应性规律是根据生理学新陈代谢规律提出的,人体在合理的身体练习和休息的情况下,通过体内异化作用,可使体内的能量超过原来水平。人体生理机能的这个规律,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合理安排练习量和休息时间,如果在上一节课已安排了大运动量的练习,那么下节课在设计身体练习时就要减小强度,增加练习间歇时间等。

(3)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从安静到运动,学生要克服心理、生理的惰性,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体育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准备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练习情绪,活动学生的关节肌肉;在课的结束部分,学生由运动状态向安静状态过渡,教师要切合实际地设计一些或放松肌肉,或消除局部疲劳,或降低运动负荷的放松练习方法,使学生得到一定恢复。

2

(4)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规律

运动负荷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负荷量一般是指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重量等;负荷强度一般是指练习的速度、负重量、难度等,这两者是互为制约的关系,在设计身体运动练习时,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体能和健康状况,实事求是地安排运动量,一般是量提高了,强度则适当降低;强度提高了,量则适当减少。

体育课教学设计除遵循以上四个特殊规律外,还必须遵循其他启智类课程教与学的规律,这些规律对体育课的要求,也是体育课教学设计应遵守的原则。

2.把握主题,统筹兼顾的原则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设计时要对完成各个教学任务的方式方法进行预先设计,这其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体育课教学设计的主题,成功地完成了对主要教学任务的设计,既是把握了体育课教学设计的主题,体育课的教学也算基本成功了。高质量体育课教学的标准是完成了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整堂课教学的灵魂,直接导课堂教与学,教学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甚至程序与结构、管理与评价等设计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达成进行,也就是说,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的诸要素之间紧密联结在一起,并促进教学的系统化和有效性,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设计的实践中,必须遵循“把握主题,统筹兼顾的原则”,即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对“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对课堂的整个过程、结构及其各个环节作行之有效的策划。

如何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一、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切评价都需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当前的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为特征的教育,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况,更需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的评价中需要注重促进学生发展性的评价。

二、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性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需要遵循及时、多样、适度激励的原则。学生的学习或成长,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激励,激励性的语言犹如扬帆的劲风,教师要准确地把握他们的闪光点,给与恰如其分的评价,才能在平淡中见精彩,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状态。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要多元化;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育教学评价;师生共同参与,既不简单否定又不无原则肯定。教师的评价要恰到好处,催人奋进正确的评价具有导向性,既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不过分的夸奖。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对学生的评价要掌握一定的“度”。只有掌握好“度”,才能在正确的评价导向中向前发展,不断提高自己。另外我们的评价要宽容、善待、尊重人学生。当学生确实出现差错时,教师一定要宽容、善待、尊重。能让他们自己在失败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知错就改。这样他们会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建议,大胆的去尝试学习新的运动技术技能。师生平等的对话,才会有认识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真正发挥我们体育教学评价具有的激励性的功能。

三、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艺术性

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驾驭课堂的能力。的确,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门精妙的教学艺术,是一种敏锐的教育机制,更是一种新课程理念下的

3

教育思想。正确的评价可以启迪人的智慧,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首先教师要巧妙引导。体育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每时每刻,随时随地的注意他们的心理动向,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巧妙引导、开拓思维。其次勇于赏识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把握好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大胆赏识“多面手”。如教师对那些“体育尖子生”或勇敢的学生赏识,这样无形中起了表率的作用,还带动了全班同学,提高体育课堂氛围,有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何进行体育教学反思

体育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13年的时间,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体系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革和调整,对我们来讲,有了更高的要求和崭新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提升自身的素质以应对课改的深入给我们带来的要求和挑战。自身素质的提升有许多渠道和途径,撰写教学案例和进行教学反思已经成为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新的途径,许多优秀的案例和有深刻内涵的反思不断被老师们从自己的日常工作和教学中发掘出来,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和学习的范例。我主要以体育教学为例,来谈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课后记(教学实录、教学日记、教学随笔、课堂小结„)的一种。教学反思的对象,主要是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围绕课堂教学而产生的教学现象,是我们自己自觉把这些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的一个过程,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不断充实自己,改进教学实践,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从教学中自己如何学教学的问题。教中学,学中教。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而且还要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目的意义,刚才已经谈到,主要是提升我们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既然要写教学反思,那么教学反思中我们要反思些什么问题,有哪些实践内容值得我们来反思来记录。反思的内容,我简单归纳了下面几条,可以作为课后反思的反思点来加以注意:

1、反思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预设的目标本节课学生是否都能够完成,教师是否能够有效的把握目标。有位初中的老师,擅长健美操的教学,在对七年级的课程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制定了基本步伐教学,然后根据教师的指导,初步编排由几个动作组成的健美操,她已经考虑到了学生的能力水平,没有制定太高的目标要求,可是一节课后,她还是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经过反思后,她发现她的教学目标虽然制定的比较适宜,但是却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心里因素。她的学生从不同的学校升入初中,因为地处偏远,好多学生的体育课基本没有怎么好好上过,学生的动作协调性,节奏感都比较弱,简单的说,就是综合运动技能有些差,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意图理解不透,动作的学习也比较慢,甚至需要一个个地去辅导,这样就影响了她的教学,学习目标当然无法达成,这样的情况下,就要修改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增加一节预备课,教学目标中制定一些诱导性的练习,并且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课堂教学才能够体现教学目标,并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2、反思教材选择。新课程以目标统领教学使我们有更大的自由度来选择教材进行教学,我们选择的教材,必须是使学生能够完成的,是学校的教学条件能够达到的,是教学体系所允许的。

3、反思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学,有很多要进行反思的地方,比如,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师对课堂的引导与组织,教师对课堂事件的处理,教学过程的控制与把握,教学对器材的准备和对教学场地的利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行反思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教师课堂能力的集中展现,同时也是教师在反思中提高的重点内容。我们有些老

4

师写的教学反思,往往写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我在教学排球上手传球一课,在诱导练习中,让学生进行了向外转手腕的练习,用以让学生体会在传球动作中手腕的用力方法,学生在诱导练习过程中基本按照我的要求完成了联系任务,在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学习和练习之后,我让学生做抛起将球传给对方的练习中,发现学生的抖动手腕时,外旋动作过大,球不能向正确的方向传出去。课后反思中,我意识到是诱导练习的时候只强调了手腕的外旋,而没有注意幅度和力度,造成了后继学习出现了问题。这就是我对自己教学方法的反思。后来的教学中,陆续意识到传球的方向不一样,手腕的动作方法也不同,向前传球、向上传球,向后传球,手腕都有不同的动作方法,在反思后,我及时组织学生,并演示了向不同方向的传球,帮助学生理解在不同情况下手腕动作的差异,纠正了向前传球手腕外旋的幅度和力度,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这一技术动作。

4、反思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效果,由很多因素构成,单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心理状态,把握学生的心理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认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使我们合理设计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注意到学生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的发展。

5、反思教学评价。这些教学评价,可以来自自己,可以来自学生,也可以来自同行和专家,教学评价的“三评”法,也是课程标准所引导和提倡的。

6、反思得与失。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教与学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发是否得当;练习是否到位等等。

只有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才会受益非浅,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依然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5

《中小学体育工作计划.doc》
中小学体育工作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