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2020-04-06 来源:工作计划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数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小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一年级起贯穿在各年级的教学中。但数学教学中的思品教育,毕竟不同于思品课,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数学课上,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总之,不论是师生的示范还是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树立长大后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雄心壮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数不胜数,只要教师对教材充分挖掘,就可以找到很多有利的德育教育的素材。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课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这样的结果是学生都受到很大的鼓舞,做起题来特别认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生活实际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她是这样引入课题的:演示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七号”成功升空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是几时?结束时,再演示“神舟七号”成功返回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七号”返回的时间是几时?教师通过联系生活中出现的振奋人心的大喜事来引出课题和收尾,这样既能及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又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而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我相信只要我们抓住时机,在数学教学中及时渗透德育,做到智育、德育巧妙结合,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这样的教学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荐第2篇:数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富锦市第十一小学

孟昭凤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小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一年级起贯穿在各年级的教学中。但数学教学中的思品教育,毕竟不同于思品课,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那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渗透那些方面的内容呢?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数学课上,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总之,不论是师生的示范还是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树立长大后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雄心壮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数不胜数,只要教师对教材充分挖掘,就可以找到很多有利的德育教育的素材。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课,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这样的结果是学生都受到很大的鼓舞,做起题来特别认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生活实际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她是这样引入课题的:演示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七号”成功升空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是几时?结束时,再演示“神舟七号”成功返回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七号”返回的时间是几时?教师通过联系生活中出现的振奋人心的大喜事来引出课题和收尾,这样既

能及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又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而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我相信只要我们抓住时机,在数学教学中及时渗透德育,做到智育、德育巧妙结合,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这样的教学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荐第3篇: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

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

俗话说\"育人先育心\",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工作总结。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学科教学必须结合,必须渗透的内容。那么一年级数学教学应该怎样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呢?

一、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渗透德育。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一年级数学教材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重视了这一点,为教师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教材精心设计的\"课室大扫除\"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教育学生讲卫生、爱劳动、热爱班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又有\"过马路\"的主题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让学生认识到过马路,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

二、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渗透德育。

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充分运用教材德育因素的基础上将它们适当加以拓宽、加深。又如,教学应用题\"雅典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28枚,银牌39枚,金、银牌一共有多少枚?\"我结合这道应用题的数量分析,告诉学生中国运动员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必须通过运动员艰苦奋斗、长期训练得来的,从而教育学生要有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三、结合教学过程,渗透德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合作式学习等,自我探索式学习。在教学中,我根据每一部分知识的特点,灵活的选择学习方式。比如组织学习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习惯;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善于发表个人见解,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树立自信心的良好品格;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点,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

四、通过练习训练,渗透德育。

在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大部分练习对思想进行教育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练习题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练习题的分析中。如教材上册第67页练习九第2题\"火箭发射前倒计时数数\",先让学生填空,再集体数倒计时,让学生实际感受火箭发射时倒计时数数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自豪与骄傲,同时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五、组织数学活动,渗透德育。

在课内,教师不仅寓德育于数学教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数学活动,从中受教育,如数学乐园。其中送信游戏,通过学生经历正确\"送信\"的过程,培养他们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使他们从小养成实事求是的品质。

总之,德育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

白厂门镇中心小学

一年级

推荐第4篇: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其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也应得到更高的重视。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育人育心,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同样也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责任。心理专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基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数学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基本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应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跟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突出数学教学的教育性,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呢?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有了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才有一定的方向。因此,我们在教学数学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说明数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如教学>一节时,可举一些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数据,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以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1 同时,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学生,学生就可能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教师对学生的偏见也能产生消极的结果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关怀、鼓励和期望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愉快和振奋,对他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当他的学习目的尚不明确的时候,为关爱自己的教师而往往会成为他们的一种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要求,从而对他们的也许不是很完美的回答给予真诚的肯定,对于那些被别人视为“差生”的学生身上的任何缺点,我们都能一分为二,从中找出一些“闪光点”而加以肯定,使学生从心理上将老师视为朋友,能够心悦诚服地听从老师的劝勉,同时也从教师的劝勉中找回自信心,这样的课堂就必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例如,在上完了圆锥体积时,我让班上的一位差生说一说已知圆锥的体积和高,如何求圆锥的底面积,在我的适当启发下,这位学生说出了计算的过程,虽然说的还不够完美,但是我却抓住机会当堂表扬了他,“看,这位这位同学回答的也很棒!大家给他一些掌声鼓励一下”,听到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位同学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显得非常快乐。从那以后,不光是他,就连其他几位后进生,以前在课堂上从没主动回答过问题的也经常争相勇敢的举起自信的小手,要求发言。

在教学活动中,还应注意“精讲多练”。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自觉检查和看书复习2 的习惯。在此,我们教师要特别注意表率作用,既要言传,又要身教,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

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方面。在此同时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数学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人文性相对要少一些。然而,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许多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数与代数一类的课,我们主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计算、估算能力;综合实践应用较多的课,我们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体验一下自己发现结论的喜悦与自豪感;图形认识一类的课,我们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能力;统计与概率方面的课,我们可以增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例如“可能性”这一内容,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渗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养学生平和的心态;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我适当加上一些与课文有关系的社会问题及有关知识等,以此培养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举一个例子:在学生学习有理数概念时,涉及到学习正负数的知识。这时,我以利用体温计等身边的一些东西举例说明正数与负数。最好的是向学生们讲一些有关中国重要的地理知识。比如说,“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被称为‘地球之巅’由于山顶经年积雪,气温很低。人们把它同南北两极并列,称它为地球上的‘第三极’。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就是一个正数。这样,学

3 生不仅灵活掌握正、负数据的概念,还学会了一个重要的地理知识,同时,还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不学好数学是不能在社会上立足的。

再如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中的读数教学。教材给了**广场、北京故宫、万里长城三幅图,在此可以将三幅图内容拓展。如**广场,我是这样给学生拓展的:“**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广场记载了北京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例如上《圆的周长》这一课 ,教师充分考虑了教材中有关祖冲之的这一知识,查阅资料,并将做成课件。当上到圆的周长计算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点时,教师揭示了圆周率的概念,同时利用课件,告诉学生关于祖冲之的一些知识。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发现居然和伟大的数学家的发现一致,有一种“我其实也能成为数学家”的喜悦感;另一方面,祖冲之的发现比国外的数学家的发现要早 1000多年,作为一个中国人,自豪感油然而生,纷纷发表议论,体验作为中国人的优越感。

在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

4 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三、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比如我在讲授“位置”一课时,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象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那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诫学生,在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

另外,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图象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高潮跌起,有时低潮绵延,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与心理健康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与心理健康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本身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教育因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爱学习,爱科学,坚持真理并为之奋斗的优秀品质,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如从数学概念上看:直与曲,已知和未知,精确与近似,循环与不循环,公约与互质,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均揭示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从数学运算上看:加与减,乘与除的关系,积与商的变化等内容,隐含着客观事物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等等。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小学数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德育渗透与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总之,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上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做到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只有持之 6 以恒、锲而不舍地寓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于教学之中,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大潘中心小学

卞洪刚

2012年12月3日

笔记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其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也应得到更高的重视。心理专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有了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才有一定的方向。因此,我们在教学数学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说明数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

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方面。在此同时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与心理健康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与心理健康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

总之,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推荐第5篇:数学渗透德育教学

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学----

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题:公顷的认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认识公顷》 时间:2014-12-10 地点:矾山镇刘墩小学五(2)班 授课人:石桥小学

刘艳 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介绍北京圆明园、南京明孝陵、杭州西湖、和台湾日月潭的占地面积,引出“公顷”这一土地面积单位。让他们自然地产生“1公顷有多大”的疑问,为进一步的探索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多途径、设计多样活动,引领学生认识一公顷的含义,感受一公顷的实际大小,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最后通过练一练加以巩固,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在著名景点的观察认识上,加深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初步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参与数学实践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数感。

3.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家乡特色、著名景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公顷,感知1公顷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并能进行公顷和平方米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引入新知

1、播放歌曲《庐州月》

师:同学们,正如歌声所唱,我们的家乡合肥秀美绿意如海、董铺水库夕阳如火、翡翠湖人与自然统一和谐、巢湖风光旖旎,请看(课件出示风景图片,图片附它们的介绍)

(巢湖,面积约76950公顷,烟波浩渺,犹如镶嵌在江淮大地上的“一面宝镜”; 蜀山山水相连,人文、自然景观汇聚一体,面积约550公顷„„)

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它们的面积,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面积单位公顷。 教师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2、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许多名胜古迹,你们想去看吗? (课件逐一出示课本几个景点的照片。并播放解说词)。

(1)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占地面积大约350公顷。

(2)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占地面积大约是170公顷。 (3)杭州西湖的面积大约是566公顷。 (4)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公顷。

3、师:听了刚才的介绍后,你知道公顷是用来计量什么的单位吗? 学生回答,师小结:测量或计量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1公顷的含义

师: 同学们你们用手势来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学生积极参与)。那100米有多长? 学生举例说明。 师:请大家估一估我们教室地板砖的面积是多少?教室的面积又是多少?(学生用多样的方法估计)

师:同学们你们想像一下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大概有多大呢?课件展示:正方形,边长100米。

师:像这样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就是1公顷.师向学生介绍公顷用字母表示的缘由。

师: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先独立算算再与同桌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100×100=1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2、初步感受1公顷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那1公顷有多大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然后描述给大家听一听。

师:在你想象中1公顷相当于我们身边哪些建筑物面积那么大?请大家大胆猜测一下,并与同桌交流。

师:为了帮助大家想象,请同学们计算这两组数据。(课件出示) (1)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出示课前本班28名学生手拉手围成的正方形图片)

学生解答汇报:1公顷相当于(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 并想象1公顷的实际大小。

(2)量得我们教室的长约10米,宽约8米,算一算,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估一估,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面积是1公顷?(出示教室的图片)

学生汇报:1公顷相当于(125)个教室面积。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探究平方米和公顷的换算 (课件出示):

(1)**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占地面积大约是400000平方米,合( )公顷。

师生共同探讨后指名回答

(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 )平方米。 四人小组讨论,组织交流。

2、教学“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

四、走进生活,感悟知识

我们的家乡合肥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水源丰富的董铺水库集水面积约21公顷,合(

)平方米。(2)景色秀丽的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占地约6830000平方米,合(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教师指名板演。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积极回顾小结。

板书设计

认识公顷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公顷。

《认识公顷》教学心得

《认识公顷》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 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以家乡美丽的景点导入,这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可以让他们发现到家乡的美,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在新课的教学中,介绍我国著名的景点,这些又是学生比较向往和熟悉的地方,让他们更进一步的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了他们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感受1公顷的大小时,用身边的建筑物比较更形象生动,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特征。此外,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是师生互动交往的主阵地。课堂不能是教师一人的“独奏”或“单口相声”。教学不只是向学生展示前人认识的成果,而应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在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下,让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对话和交流,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性的本质。在教学中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再者,通过探究交流,找到新知及应用新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身边的事物来感受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教会学生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培养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从思想意识上加强学生自身素质、修养魅力的塑造。

刘艳 2014年12月10日

推荐第6篇:浅议数学德育渗透

浅议数学德育渗透

【摘要】数学课程的教学是使学生掌握从事祖国建设和学习科技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我国成为科技强国而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就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百年教育,德育为先,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德育教育 数学 数学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数学教师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同时也关注学生人格培养,这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德育而没有为德育而德育的痕迹?下面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作陈述。

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例如,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言中利用阅兵仪式来引出坐标时,我及时利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国解放军的威武庄严,同时能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强盛,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整式的加减引言中,我抓住青藏铁路这一图片,向学生介绍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让学生感受中国的科技之强。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可以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树立振兴中华、开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和为科学献身的志向。在学生学习有理数概念时,涉及到学习正负数的知识。老师可以利用体温计等身边的一些东西举例说明正数与负数。利用教材中的练习向学生们讲一些有关中国重要的地理知识。比如说,“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被称为‘地球之巅’由于山顶经年积雪,气温很低。人们把它同南北两极并列,称它为地球上的‘第三极’。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就是一个正数。泰山主峰玉皇顶周围以及老平台、黄石崖和黄崖山一带,海拔高度在1000米至1545米。此处峰高谷深,地形陡峭,侵蚀切割深度500米至800米 ”。这样,学生不仅灵活掌握正、负数据的概念,还学会了一个重要的地理知识,受到了爱家乡、爱祖国教育。同时,还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不学好数学是不能在社会上立足的。在讲授圆周率的时候,告诉学生这是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利用割圆术求得3.1415926

二、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思想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应尽可能多提供一些现代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例,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3.4节中,探究一市场销售的盈亏中。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各大商场打折促销的照片,再拿出一件衣服的标签让学生计算打折后的价格。通过图片和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深刻的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应该要学好数学来。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进价和售价的概念时,我结合仁化县黄坑镇的贡柑来说明。商贩收购你们家的贡柑的价格就是进价,商贩拿到市场上销售时的价格就是售价。我还进一步向学生们介绍他们的特产,黄坑贡柑 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风味浓郁,它集中了橙类外形美和柑桔肉质细嫩、易剥皮的双重优点。在2006年荣获“韶关市科技进步奖”。现全镇贡柑种植面积已达到4510亩,平均亩产2500公斤,总产量1.1万吨。 贡柑让黄坑人民富裕了,从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热情。通过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联系我国的有关国情及人与资源环境的实际,建立这些问题与书本知识的沟通与衔接,既可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能唤醒学生人口、资源、环境意识,以实际行动来营造人类共同的家园。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介绍,要使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逐步联系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提供的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开阔眼界,产生学好新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力。

三、利用教材的辩证因素,进行渗透德育。

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着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数学自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体现着唯物论的辩证法,是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更具体、更广泛的学科。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领会事物的绝对与相对、现象与本质、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做到自然妥贴,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收到效果,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万物。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10.3课题的学习,通过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让学生通过数据来认识我国的淡水情况。通过背景材料知道全球面临着缺水的严重挑战,从而知道要节约用水。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又如课本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做一个生活水平的调查。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算出恩格尔系数,预测数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到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水平越高。同学们可以相互交流调查的数据,通过恩格尔系数的体现,反映不同地方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这样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达到教学的最大化。

身为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若能巧妙和智慧的运用,就会使学科教育与德育相得益彰,使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起点。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渗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学能真正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材服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数学教育新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 [2]、数学教育改革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 [3]、数学教育学课程[M]。四川大学出版社。 [4]、德育目标的设置与实施[M]。学前教育

推荐第7篇: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二2班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年级学生对班集体的概念是随着集体生活的扩大与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从进校开始,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教育学生学生逐步明确班集体这个概念,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级是哪个,自己是班集体不可缺少的一分子,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此外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融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炒米甸小学礼仪常规的学习中,使德育的要求成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奋斗目标,并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不仅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而且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故此,我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上课前,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教科书、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预备铃一响就安静下来,小憩收心。对学生的怎样坐,答问时怎样站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课间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我尽量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逐渐培养学生注意力持久保持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上课不搞小动作。此外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动作缓慢的现象,我就时刻提醒学生加强做事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课后我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作业整洁,不潦草,不涂抹。为了培养学生作业书写工整的好习惯,我首先注意教学时板书书写规范整齐,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注意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此外加强写字课教学和书写评比,并用鼓励性的评价标志奖励书写认真的同学,经过两个月的细致培养,大多数学生的课前准备、上课注意力的集中、特别是学生的书写均有较大的进步。

三、紧跟班集体,及时处理突发性事件

跟班方面,重在做到这六个字“跟紧班”“紧跟班”,这一段时间,我都尽量与学生多接触,从早晨到校到上早操,从自习课到活动课,尽量去控制学生违纪情况的发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学生的行为习惯、课堂纪律大有改变,班风学风明显好转。

四、利用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为了帮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中形成一种比一比、学一学、赶一赶、帮一帮、超一超的氛围,我设计了题目为“我是最棒的”这样一个评比栏。其中纪律星是两周评一次,如果学生在两周内能按照学校一日行为规范来做,不做违反校纪、班规的事,就可得一颗纪律星;书写星:语文作业得10个

小红花可得一颗书写星,数学作业得10个优也可以得一颗书写星;勤思善问星:在课堂中能勤于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发言,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同学便可得一颗勤思善问星;计算星:计算准确,速度快,有一定数学能力的同学,在数学老师的首肯下,便可得一颗数学星。经过一段时间的评比,学生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和同学比谁得的星多的一种风气,并促使学生不断的进步着。

五、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对家长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推荐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同时对家长提出要求:为孩子在家里创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做好榜样。通过这些工作,使很多家长重视了子女的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推荐第8篇: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数学课上期渗透德育学科教案

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

郑敏

第几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会用5以内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设计

(一)创设动画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1.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2.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

3.师提问: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4.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5.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易于接受。]

(二)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探究新知 1.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有几个人?”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三)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媒体演示:明明、浩浩、丁丁领奖照片(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在课本上写出结果。 2.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3.出示练习四的第

1、2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适时安排了三道基础性的练习,强化和巩固了学生对“第几”“几个”的感知和认识,同时感受取得胜利的不易,以及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四)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 □□□○□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在左右的条件限制下的相对性。 [第几是相对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其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体验“第几”在左右的条件限制下的相对性,使知识得以向纵深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丰富多样的拼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五)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各是第几个,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各是第几个。

3.引导学生明白: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六)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数学课下期渗透德育学科教案

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

郑敏

前后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设计

1.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

,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易于接受。]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有几个人?”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适时安排两道基础性的练习,强化和巩固了学生对“前后”的感知和认识,同时感受家庭的温暖] 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 □□□○□

引导学生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前后”是相对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其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体验“前后”的相对性,使知识得以向纵深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丰富多样的拼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白: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推荐第9篇:数学德育渗透总结

小学数学渗透德育总结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

德育情景的创设可以通过数学问题故事化、数学信息情景化和开展数学活动来进行,注意与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关,而不要东拉西扯,故弄玄虚,用来哗众取宠。如教学中呈现珍稀动物的音像资料等,把数学知识和德育巧妙结合起来,在合作学习等数学活动中,既要注重知识的获得,也应关注学生学会尊重、谦让、倾听,团结协作和关心他人等习惯的培养。

二、充分挖掘素材

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其蕴涵的德育因素,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海边游泳”,等数学问题渗透着环保意识,是鲜活的德育素材,教师“画龙点睛”式的积极引导,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教材的例题与习题里蕴涵着思想教育因素,只要努力钻研,认真备课,就能把这些因素挖掘出来,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教学“时分的认识”,先出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钟面,会看钟面时间,科学地安排时间,准确地把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教育学生从小就要珍惜时间。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德育教学的渗透,即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学生的心理。创设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更应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收到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合分”时,设置分花片、分苹果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谦让意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在数学训练中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通过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事情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即注意循序渐进,又贯

穿始终,如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抄错,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否简算等,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了及时纠正,分析错误原因,防止下次再错,养成周密严谨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对数字、运算符号等的书写必须工整、规范。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方式方法还很多。但无论什么方式方法,都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特点,深挖教材中所蕴涵的德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使数学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2013年7月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2010-2011学年度上)

二年级

炒米甸子小学

推荐第10篇:数学德育渗透方案

数学德育渗透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学校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数学教科书为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的学生。

二、德育目标

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以及辨证唯物主义思维能力。

三、结合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数学知识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结合社会知识,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努力学好数学。

四、用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处理教材和数学中的问题,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熏陶。唯物辩证法主张来源于实践并回到实践。它在数学教学中也有广泛应用,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他们的积极性相当高,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会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熏陶,为学生的今后成长必定起到一定影响。

五、通过数学训练和实际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数学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学生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许多同学则会“置之不理”,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毅力,这时要结合数学家成长的经历教育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这对今后干什么事都有很大帮助。具备了这些品质将来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公民。

六、通过数学作业和练习,还可以培养学生严格、认真、仔细、工作有条理,对计算结果负责任的良好作风。数学作业和练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数学中经常打交道的是数字和图形,数字不能有一点错,图形要力求完美,符合要求,这些要求都要促使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凡事都要认真仔细,干工作要有条有理,对计算结果要负责任。通过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少于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才能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才能把工作干得更好。

在数学教学中,要始终注意结合数学教学为内容,并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忽视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牵强附会地进行,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会削弱数学基础知识地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第11篇:数学与德育渗透

数学与德育渗透

小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是数学教学目的的任务之一。作为数学课不仅要传播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道德素养的获得与提升,主要不是一个认知过程而是一个情感体验和感化修养的过程。学科教学中德育功能的体现必须依附学科知识,在改善认知结构的同时,抓住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的各种思想的、情感的心理运转机制,及时地进行感悟、累积、转化、提高,让学生在精神上不断充实自已,意志上不断激励自已,人格上不断完善自已,实现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优化。

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新课标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当务之急。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笔者根椐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大致可以从显性的、隐性的、理性的三个方面展开。

一、巧抓情境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众所周知,新旧教材的一个明显区别是新教材增加了更多的情境图。这些情境图内涵丰富,含义深刻。巧妙利用情境图,充分挖掘情境图中的资源,将是新教材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亮点。

1、以故事形式妙用情境图。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因此,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就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想象,然后编一个故事。学生都争先恐后编出了非常有趣的“小猪帮小兔一起造房子”的故事。教师适当点拨,如果没有小猪的帮忙会怎样呀?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身受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再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教师编一个小故事:聪聪小朋友的一天时间安排表,让学生讨论合理性,使学生深受珍惜时间、热爱生命的教育。新教材的情境图中,故事丰富多彩,在适当的时候合理利用情境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渗透了思想教育。

2、以讨论形式领悟情境图。

有很多情境图,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在教学《

6、7的认识》时,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大扫除的情境,让学生在数数的同时展开对图上小朋友的讨论,使其深受爱劳动、爱清洁的教育。又如在教学《

8、9的认识》时,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教育图片,让学生讨论图上的小朋友都是怎样保护环境的,我们平时又应该怎样做?使学生领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再如《11到20各数的认识》一课就是对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教育的极好情境。

总之,情境图都是学生平时易于接触的事物为对象,不失时机地抓住情境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由用数学入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思品教育与用数学相结合,是最灵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教学内容,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出一些思想性强和教育性强的应用情境,就是很好的思品教育素材。

例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部分用数学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数小动物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保护小动物,当一个文明礼貌的小观众等思想教育。再如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小明栽了9棵树,小红栽了8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并从中贯穿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可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由此可见,一幅用数学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是非常深广的。作为教师应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三、在课堂活动中,无形地渗透思想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过程,而是在潜意识中进行领悟、内化的过程。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单纯的说教,而需要在课堂活动中,进行隐性的渗透。如在教学序数和基数的区别时,啊我说邀请10位小解放军上台表演,学生积极性很高,都想上来当小解放军。这样,无形中抬高了解放军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再如,笔者听过这样一节课,《认识时间》,教师一开始就向学生展示了杨利伟遨游太空的几个关键时刻,以此了解学生的起点。教师也没说杨利伟多么的伟大,只是让学生在无形中体会杨利伟是多么的了不起。思想教育随时存在,作为教师,要时时注意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要及时的、恰如其分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在数学习惯上下功夫,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数学中对学生理性精神是培育德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一种理性的德育功能.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学科,数学中一些概念的界定、法则的运用、结果的验证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稍有疏忽往往会使解题过程全功尽弃。很多数学问题的求解常常要为一个符号的确定,一个式子的建立,一个辅助平面的作出„„绞尽脑汁。这就使某些意志薄弱者望而却步,因而教师在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同时,也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练吃苦耐劳的品质,培育坚忍不拔的意志。在解题的实践中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不懈探索的科学态度。

勇于创新是理性精神的最高境界。人类社会的进步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创新。为了鼓励学生创新,我常设计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交结学生讨论,让他们各抒已见,也可以不囿于课本提出自已的见地。

作为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切实注意并发掘教材所蕴涵的思想教育因素,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学习中的表现,及时的、恰如其分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那种认为数学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思想教育与此无关;认为自然科学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相内容,教学中就能灌输这方面思想的消极态度是不利于数学教学的。任何脱离数学教学、牵强附会、穿靴戴帽的教育教法都是不利于思想教育目的、削弱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因此,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重在渗透。

第12篇:数学德育渗透案例

三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案例

周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2)使学生建立周长的观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经历周长含义的形成过程,体验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内在的美,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来突破。 难点:周长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突破方法:情景教学与直观演示的方法。 【教具准备】

钟面、树叶、作业卡、若干平面图形、多媒体课件、绳子、学生准备尺子。 【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周长的概念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本节课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对周长的意义从初步的感知一步步变为深刻的理解。 【学科与德育有效融合点】

在教学设计中利用学生们非常喜爱的情境引入新课,介绍学生认识一位新朋友:小蚂蚁。通过小蚂蚁的行动和语言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把比较陌生的知识和平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了;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等操作活动,既培养学生动脑又培养学生动手动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善学的优秀学习品质。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知识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知识形成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课件)

2、它是一只喜欢运动的小蚂蚁。瞧,它已经整装待发,开始锻炼了。)(课件:蚂蚁绕树叶跑)同学们要认真看小蚂蚁是怎么运动的。 (设计意图:由小蚂蚁这只可爱的小动物引入新课,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动画的形式出现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所以观察和倾听也很主动积极,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了充分心理准备。)

3、小蚂蚁告诉了我们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周长”。板书课题。

4、说说你对周长的理解。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已备在后面的教学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初步感知,理解周长。

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1) 课件:播放赛车绕跑道跑一周。

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帮助学生把话说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让学生说一说,一方面了解学生对周长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完善对周长的认识。)

2) 课件:出示不规则泳池,逐步完善周长的含义。 你能指出它的周长吗?

2、亲身参与,体会周长的含义。

出示一组图形,学生小组活动,在小组内说一说、找一找每个图形的周长

3、小结周长的含义。

我们把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它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周长的活动,强化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

我们认识的这些图形的周长,你们想自己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呢?

1、出示:长方形。

你打算怎样测量长方形的周长?说说你的想法。 1)、学生分小组测量并计算规则图形的周长

2)、学生汇报测量和计算结果,每种图形分别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测量和计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测量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周长的理解,特别是在对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中,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

2、出示:圆形

问:那象这样的图形还能象刚才那样量吗?怎样才能量出圆形的周长呢?你打算怎样做?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1)、同桌合作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教师巡视,并及时辅导帮助。 2)、全班交流汇报测量结果和方法。

3、提问小结:什么图形可以直接用直尺测量?什么图形不能用直尺测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汇报,了解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各种图形特征的把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找生活中的周长

1)学生说说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 2)课件:

A、树桩面一周的长。 B、小朋友的胸围、腰围

在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周长,你能找一找吗?(腰围、胸围、头围……)

2、思考题:把一张长方形纸沿对角任务撕开,这两部分的周长相等吗?(课件)

先猜一猜,再播放课件演示验证。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使学生对周长的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四、课堂小结,评价反馈。

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深化对周长的认识和理解。) 【板书设计】 周长的认识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它的周长。 贴各种图形

数学德育渗透案例

砚山镇中心校 三年一班 2017.12

第13篇:数学德育渗透总结

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总结

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富裕牧场

矫占元

2012年7月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重要规律。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其意义不言而喻,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行为准则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而教学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道德修养之“源”。

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绝不仅是思想政治课和历史课的事,相反,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辨证的思维品质、化归的思想、耐心细致的习惯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呢?

一、加强渗透的“三性”

针对性研究把握学生的思想的新特点及变化趋势,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前提,教师必须用政治家的敏感去接受新信息,观察学生思想变化和行为变化,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才能有的放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规范性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绝不能随心所欲,想讲什么讲什么,必须完成数学课程标准对思想教育的要求,这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基本依据,必须长期贯彻,克服随意性,不搞运动式,使德育内容规范、完整。

计划性数学教学中要研究哪些内容跟思想教育联系紧,哪些内容能有机结合,要求数学教师要订出整体计划,形成相应序列,这样才能紧扣教材,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德育目标融入教材。

二、把握渗透的“点”、“时”、“度”

找准教材中的“渗透点”是重点。教材是教和学的根本,也是进行思想教育之“源”,数学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育人因素”,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圆周率”、“国旗中五角星的大小比例”等。新教材中则更多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数学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几乎都寓于知识之中,有一定的“隐蔽性”,这要求数学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只有在充分驾驭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悟出育人的真谛,找准教书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德育渗透点,数学课堂中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掌握育人渗透的“时机”是难点。数学教学由于知识性较强、注重知识运用,对课堂结构的严谨,连贯性要求较高,因此,数学教学中不能不顾知识随意安排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强迫“渗透”冲击教学,教师必须遵循教材中知识的结构、层次、所处的特定位置,安排好教学过程,使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随教材要求的变化而随机渗透,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态度的变化,捕捉其情思的变化信息。调整思想渗透的“点”与“时机”,做到因人施教。要把握好渗透时机,教师要做到“眼明、耳灵、腿勤”:眼明则不失察;耳灵则信息准;腿勤则深入,掌握了解学生的知、情、意、行。再针对学生、教材实际,精心思考设计,思想教育的最佳渗透“时机”就不难把握了。

把握思想教育渗透的“度”是关键。“点”与最佳“时机”的结合中,教师应注意恰如其分处理好二者关系,数学是一门科学性、知识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如果“透”得“过度”,就会改变数学的性质,降低数学的知识性与科学性,而如果“渗”得不够,“透”不到位,则不能与学生的“兴奋点”发生共振而功亏一篑,因此数学教师要注意数学教学的特点,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融合,不偏不倚,调度得当,准确把握渗透的“度”,使其到位而不越位。

三、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数学课堂的各个环节

新课引入可以用数学家富于独创的史实或数学中蕴含的美激励学生对数学奥秘的探求欲和浓厚兴趣,也可以介绍其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促其学好数学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如在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向学生介绍笛卡尔生病在床上学习,观察墙角吊在空中的蜘蛛,从而发明了坐标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在引入“比例线段”时,可利用国旗上的五角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美的教育。

概念教学在引入数学新概念时,可通过揭示矛盾,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进行,通过新概念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对比,寻找联系、区别。如在教学零指数和负整指数幂的概念时,可通过正整数幂的除法中,被除数指数不大于除数指数时产生的矛盾,引入解决矛盾的新方法,规定了零指数与负整数指数幂的定义,但又产生底数取值缩小为非零数的矛盾,这样,通过矛盾的产生、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主动探求欲。

定理、公式、方法的引入及指导论证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参与到结论的探求推导过程之中,启发引导学生用辨证的思想方法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如在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可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入繁,通过特殊探路,执果溯因培养学生严谨、精确的治学精神。

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教师可利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设计训练,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圆的基本性质”的教学时,可利用残缺不全的图形工件,提出问题:怎样把这块工件补全?从而对学生提炼数学模型的能力进行训练。此外,教师应注意让教学内容“活”、“动”起来。采用数形结合,图形变换,一题多解等进行变式训练,激发学生联想思维,逆向思维,使学生的思想也“活”起来,“动”起来。

知识小结拓展教师应注意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充分运用唯物辨证法的观点阐释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对应统一观点及运动变化观点形成知识网络,并进行引申拓展、串联变换,举一反三。

第14篇: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2013-2014年下学期个人德育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一(3)和二(3)班的数学。俗话说“育人先育心”。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学科教学必须结合,必须渗透的内容。那么低年级数学教学应该怎样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呢?我准备从以下几点着手渗透德育:

一、结合数学教学的常规性,培养良好习惯

一、二年级的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抓住一切时机,反复进行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前提,上课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自控能力,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受外界干扰,不开小差,不搞小动作,认真听讲,积极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认真书写作业的习惯,作业时严格训练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书写整洁规范,图画符合要求,审题认真全面,计算耐心仔细,并能自觉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

3、注意培养学生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学习精神,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请教时,不马上给他们讲解,而是鼓励他们重新审题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直到独立解决问题为止,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思考,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二、利用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为了帮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中形成一种比一比、学一学、赶一赶、帮一帮、超一超的氛围,我准备去采用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守纪律的评出守纪星,课堂中能勤于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发言,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同学便可得一颗勤思善问星;计算准确,速度快,有一定数学能力的同学也给予一颗星。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促使学生不断的进步。

三、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希望争取做到时常与家长联系,进行友好交往。对家长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推荐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同时对家长提出要求,在得到家长的全力配合下,我相信班风好了,学风就能好。

第15篇:数学渗透德育教案

《时分的认识》渗透德育二年级数学教案

嘉安小学:何少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2、认识非整时、半时时间,做到会读会写(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3、教育学生要从小学会珍惜时间,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同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重点:

1、学生知道1时=60分。

2、认识非整时、半时时间,做到会读会写。

教学难点:认识非整时、半时时间,做到会读会写(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课件、教具钟表、学生自带小闹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你们还记得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时针、分针、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学会看懂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那老师考考你们好吗? 复习:

1看看小明的一天(课件演示,说出时间,并说出是怎么看的)

2给出3个时间,让学生用手里的小闹钟拨一拨,看谁拨的又快又准:4时30分、8时、5:30(把学生分成3组,每组拨一个时间,拨完出一个代表到前面展示(实物投影),说说是怎么拨的,时针、分针的指向,为新课铺垫。) 总结: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你们知道吗,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我们好要好学习关于时间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时分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新课

1 请同学观察课件中的代表(课件),观察后回答问题:

(1)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

(2)每个大格分为(

)个小格。

(3)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

重点提问钟面上有60个小格是怎么得出来的。(1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有12个大格,也就是有12个5个小格,等于60个小格。) 2 感受1分钟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分针走1个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那么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 听1分钟音乐。

1分钟能写几个生字(对学生进行教育,写的太快不一定写的好) 课件演示1分钟还能做什么,让学生体会1分钟 体会后学生说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同学们,1分钟能做很多事,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钟。

3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那么分针从12走到1是多长时间呢?(5分钟)从12走到3呢?从12走到6?从12走到9?从12走回12? 分针走一圈,时针怎么动呢?(课件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是60分(板书)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板书)所以他们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板书=)学生读1时=60分,反之,60分=1时。 4 例1(课件)

读时间,学习写时间的两种方法: 1、用汉字“时、分”来表示。

2、像电子表一样用中间有“:”的方法来表示。5 例2(课件)

出示非整时、半时的时间,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说说是怎么读出来的。 教师总结看时间的方法:时针走过几时就是几时,分针走到几就是几个5分。

时间的写法。注意6:05的写法,两点后不够两位就补零。 三 巩固练习1 练习1(课件)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书110页“练一练”

连线(实物投影题目)提示学生先读出时间在连。 说出每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并写出来。 画一画 四 总结

上了这节课以后,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我们都知道时间的重要,希望同学们以后做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不要浪费人生中的一分一秒。

第16篇:数学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数学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五一班郭 霞

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一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人的生日,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爱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不光父母给自己过生日,自己也要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给父母过生日,感恩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第17篇:生物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如何在生物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现如今的中学生是新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他们的健康成长,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的人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中学生物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生物学是反映生命的发生、发展、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当然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我认为要在生物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要从三个方面来入手。

一、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展开德育渗透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成分,但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德育的内容并没有现成的文字材料,这就容易造成教师忽略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渗透。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1、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我们知道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因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但同时,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威胁。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既为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自豪,又增进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责任感。在课本中提到的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了两系法杂交水稻,被誉为粮食生产上的一次“绿色革命”,面对已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曾说说:“外国人能做到达到,我们能做到,外国人不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要做到!”这些成果展现了我国科学家的智慧,及为世界科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激励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2、思想品德教育

国家颁布的某些法律条文与生物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例如,《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其中的某些条文可结合有关生物知识讲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结合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知识的教学,可以进行正确对待友谊和爱情的教育。在生物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进行合作精神的教育。

3、科学精神、方法和态度的教育

结合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以及渗透科学家片断事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勇于为科学献身精神的教育。通过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事例,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树立生态学观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这对提高公民素质有重要作用。讲述科学家认识真理的过程,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生物学包涵了系统论的观点,在教学中渗透系统的观点,也是一种科学认识方法的教育。

二、引导探究,重点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随着学生年龄和智商的增长,他们个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的作用愈来愈大。教师只有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的矛盾才能转化,德育才能进行的更顺利,更有效。初中生物中有很多学生实验,大多数都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所谓探究,就是首先要面对实际问题,然后实事求是,并大胆作出假设,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探索研究。这个过程有利于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挫折、困难的探索精神。

生物学科具有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进行德育教育。

1、野外实习和调查:要进行吃苦耐劳、团结友爱的教育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爱护庄稼、花草树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利用自然美景来美化学生心灵,进行审美观的教育。

2、参观访问:要教育学生树立群众观点,虚心学习当地群众的实践经验,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优良品质,引导学生立志为家乡的经济发展献身。

3、栽培饲养:要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4、在“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纪念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进行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教育方式。

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书育人也并非一日之功。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逐渐渗透的原则,使学生在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达到智育、德育的双重目的。

第18篇:各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吴向阳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学期我在教育活动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加强道德 教育在新课程各学科中的渗透,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 识培养中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课外英语等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子,积极实施德育渗透。下面就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谈几点 体会。

1、结合词汇和句子学习渗透

德育是一种文化教育,文化内容很多是直接与词义相关的。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句子、习语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这就意味着在词和句的教学中可以进行道德意识的渗透培养。

2、结合课文学习渗透

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在德育意义上很有代表性,有些课文内容本身就是介绍英语国家的文明礼仪。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内容向学生传输道德文化知识,解 释中外礼仪差异,使学生中西合璧。 英语教育属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合理的跨文化心态,既不可形成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的心态,也不可形成崇洋 媚外、妄自菲薄的心态。整套小学英语教材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注重介绍中华文化,以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养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并形成 运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文化的初步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特别加强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3、结合课堂操练应用渗透

在语言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更得体地使用目标语进行应用交际,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学生仅有目标语、道德文化知识是不够的,还要 训练运用目标语的思维方式思维,按目标语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多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要求 他们按特定的环境和人物角色使用相应得体的语言和行为规范。也鼓励学生在课外生活中积极大胆应用,养成习惯,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总之,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复杂工程。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杨中余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 世界观和人生起着主导作用。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沤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 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在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 在属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 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结合,文道结合是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 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 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教学中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小之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 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在于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使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 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 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 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三、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 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 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 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四、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使对于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监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股市比 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德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 情感。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 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五、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当然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大家知道,课堂教学实在规 定时间内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对知识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而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使教师更容易因材 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形象。不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连效果也得到增强,例如培优 抚差,因为对象使学生群体的两极,人数较少,这就方便了教师有针对行的辅导,自然德育渗透也能更具体、实在、形象、直接。作业批改,如日记、作文,教师可 以通过评语,知道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并将它化作学习进步的动力。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立足于与文学课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 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涉过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蒋 星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期育则是教育的首位。邓小平曾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因此,我国要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培养“四有”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措施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语文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课和主题活动。

在数学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是其它德育方法无法代替的。因此,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体育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储 旭

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 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 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充分地了解学生,把学生当作完 整的个体,尊重他们,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科学地确定德育的层次。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 教师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到:

1.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2.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 3.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 4.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

5.倡导竞争合作的学生关系。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美术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傅银燕

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思想品德正处于形成和发展的小学生,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更加需要重视德育渗透,特别是美术学科,由于它与丰富的直观形象直接关联,因而涵养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道德关系、情感关系、认知关系、行为关系而使该学科的德育渗透更为广泛、具体。本学期我从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世纪人才,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以课堂为教学主阵地,课外活动为辅的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主要内容

通过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现代艺术,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本学期美术教学主要内容以各种基础知识、技能培养为主,基础教学包括欣赏、绘画、手工制作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欣赏作品能力,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能力,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及其学习态度来继续培养学生求知欲,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三、具体措施

1、通过课堂教学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绘画来感染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高尚情操和良好品格。

2、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3、学习中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培养其创造性,创新能力,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使他们学会分辨生活中的美、丑,学会独立,自尊、自强、自重、自立,做一个有用的人。

4、在美术活动中,以多种形式渗透德育,从多种角度加强德育,通过活动,增加友谊,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团结互助、友好相处的精神。

5、教师要转变旧的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高教育工作的实质性和领域的拓展性,增强时代气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特长得以有效持续发展。

总之,本学期我在美术教学及其活动中,将尽可能多地与德育结合,做到教书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使学生成为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的社会有用人才!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李 馨

一、基本情况分析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都有一种以我为重新的思想行为习惯,我行我素,心中无他人,心胸狭窄,这些不良习惯影响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况且孩子还小,可塑性较强,思想不定性,因此,结合本学科特点及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所在。

二、工作目标

为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将来成为栋梁之材,根据本学期工作重点及当前社会形势,制定德育渗透计划。

1.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南岗区教育局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本着“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发展的基石,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找准兴趣点、生长点。” 3.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成长的课堂。

4.进一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师德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三、教学措施

1.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提出,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之一应当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这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2.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从细微处入手,教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健身,学会生活”,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高全校教职工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形成内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

3.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树立为人类生活更美好而学习的远大理想。利用课堂主阵地,抓好德育渗透。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各科教师及班主任在教学中要注意德育渗透。

4.通过音乐教学及各项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音乐习惯,树立报国的理想。

5.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孩子热爱祖国民族音乐艺术,开阔音乐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让学生从美术音乐中感受美、发现美、运用美的艺术,去为人类创造更美的生活。 6.通过讨论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说身边的热,谈身边的事,把音乐融于生活,把生活带入音乐气氛中,让一切变得美好。

7.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实际,拓展德育常规内容。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德育工作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只有不断地优化德育常规内涵,使之更具体,更有时效性更可操作,才能使德育工作行之有效。

8.根据学生心理,研究常规落实方法。空洞的说教不会产生有效的道德教育效果,对于小学生,寓教于乐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在常规落实的措施上,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蹲下来看孩子,采取合理有效、儿童感兴趣的方式,在活动中训练,在竞争中落实,激发热情,激励自治,鼓励自信,缓解焦虑。

9.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开辟\"大德育\"的广阔天地。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因此,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的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计划定期召开家长会,就学生音乐学习、家庭教育和家长进行深入交流。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要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在本职的岗位上,落实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纪律观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学自强的,具有良好的思想、行为和学习素养的一代新人。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计划

张益民

近年来,许多中小学校先后建成了校园网络并与因特网连接,社会上网吧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学生上网人数和上网机会大大增加。据对我校初中学生调查显示,多达50%的学生对网络特别青睐,他们用上网取代了原来很多课余活动。但是,网络上的东西良莠不齐,让不少家长和教师不无担心。面临这样虚幻的网络世界,怎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显得更加重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将德育融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一、发挥教师“教育智慧”

1、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受益。

课前准备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必要前提,但同时也给德育教育提供了无形的途径。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电脑的功能,更加喜欢电脑,这时进行爱护机房的教育便水到渠成,打动心灵。

2、课堂教学,为人师表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课后评价,立足学生

评价是对目标是否达成的透析和反馈,它是多向的,是我与你、你与他之间的评价。评价往往是一节课的压轴戏,有的老师常因时间紧张就草草收兵,而忽视它举足轻重的地位。评价过程中,更要渗透德育教育,信息社会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至关重要。如学生在完成电子小报任务之后,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评价作品,有些同学提出:为什么该作品同样的内容他排版的比较工整,设计比较美观呢?该同学解释,因为他在排版电子小报的时候,主要利用了自选图形和文本框的容易定位特点,而对文章内容进行排版。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很快。在互相评价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们欣赏作品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能力。

二、结合教材,运用媒体,联系生活

1、结合教材,渗透德育。

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德育教育,这是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在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之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进行德育渗透。还有,在画美丽校园的内容中可以渗透爱校、护校的教育;在“制作贺卡”的任务中进行友爱教育、亲情教育、敬老爱老教育等。

2、运用媒体,渗透德育

3、联系生活,渗透德育。

三、关注学生,热爱学生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

2、注重学生品质的完善

3、培养个体主动发展的能力

4、注重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握网络道德教育主动权

1、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教育。

2、信息筛选和评价能力的培养。

3、版权和知识产权的教育。

4、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5、意志品质的培养。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自觉抵制诱惑,远离不良信息。

总结语:“最好的教师是和最重要的人生课程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教师必须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把握德育渗透的隐含性,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进行德育渗透,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目的。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巢湖市七中

二零一三年九月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巢湖市七中

二零一三年九月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巢湖市七中

二零一三年九月

体育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巢湖市七中

二零一三年九月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巢湖市七中

二零一三年九月

美术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巢湖市七中

二零一三年九月

信息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巢湖市七中

二零一三年九月

第19篇:初中语文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八年级语文德语渗透工作计划

叶金龙

一、明确指导思想

现今的中学生存在于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社会价值取向间或失衡的环境中,时常面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选择,各种信息不管好的还是坏的通过不同的渠道,进入他们的脑海,撞击他们幼稚的心灵,这是所有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而现在农村中学面临的更艰巨的问题是留守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由于家长长期在外打工,缺乏家庭管理约束和亲情温暖的这些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极大的影响,各种不良现象频繁发生,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教育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加强德育工作。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智力,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其产生明确的人生信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德育工作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是必然性的。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其德育功能有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其思想教育是完全可行的。自古以来,我国历代文人倡导“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语文课本隐含作者浓烈的思想倾向,或褒扬,或贬责,有着丰富的爱憎感情。尤其是语文新教材的编写,更注重其人文思想,所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其中丰富的伦理道德和做人道德,震人心弦的艺术形象,美丽多姿的山川景物,都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量,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和影响,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极好教材。如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思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进精神,等等这些无不撼动我们的魂灵,提升我们的道德情操。只要语文教师做到既“受业”又“传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依靠文学的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在培养学生情操上做文章,让语文的道德情感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语文教学活动的德育渗透的方法措施。

方法因人而定,因事而定,根据我们农村中学的具体情况,我们在这三年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了以下这些措施。

1、了解、分析学生思想情况,制定语文思想教育计划,有针对性进行教育。

首先我们要了解初中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初中学生的年龄大致13—16岁这个范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龄层次,在身心两方面都呈现出自身独有的特点,一般而言,和小学生相比,他们表现具有相对独立的个性心理,具有初步的价值观,能分辨一般的是非美丑,能估量到自身行为的直接后果;但与高中生相比,他们自觉的人生设计、理性分析能力诸方面又明显差一层次,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必须重视这些特征,有的放矢,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其次,我们还要了解每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摸清所任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然后作好情况分析,制定教育计划,将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2、深研教材,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

语文教材饱含丰富的思想素材,富有质朴的美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初中新教材主要体现在:有爱心和责任心,有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有集体主义和爱国思想,有探索精神和献身精神,有为人处事、宽容待人的思想教育,有理想信念的指导,等等,我们只要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这些思想内涵就不难被发掘出来。

3、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进行无痕教育。

语文课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在了解分析学生、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实施,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目的、自觉的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鲜明的思想观点、道德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在学生中播撒社会有用之才的美好种子。讲课要生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要善引入,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用壮美的祖国山河陶冶学生,用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净化学生,用历史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在教学中渗透的方法

很多,如,在导语中渗透,在朗读中,在字词教学中,在讲授课文中,在人物分析中,在主题归纳中,在作文教学中等各方面都可以进行。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科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收获。

语文活动是思想升华的殿堂,在活动中,我们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来领悟活动的主题,体验思想的精华,从而得到情操、道德的升华。几年来,我们在实验班级开展了许多项目的活动,如,故事会,普通话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编演课本剧,书法比赛,课外阅读比赛,办校报、手抄报,知识竞赛,进行社会调查,等等,这些活动的确对学生的思想其到了教育作用。

5、、做好学生个人成长档案,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变化过程,以便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并做好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三、语文的德育渗透要注意的问题。

1、要不断增强语文教师自身的德育意识。

语文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是德育渗透的无形力量,其本身应该是德育的具象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说:“不能正身,如正人何。”高尚的人格是每一个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应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生面前开出绚烂的情感之花。

2、德育渗透要讲究艺术性,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的本色和主体。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应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深入细致的尝试和探索,开创语文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2011年8月31日

第20篇:六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六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说明: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发挥教材内容,自然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的重点放在把握教材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智育教育。结合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2.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教师只能结合教学过程,通过“渗透点”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抓住了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知识点,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教学负数时的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0米,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

48、48米时,对学生适时进行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教育。

3.在练习训练中培养习惯

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在教学训练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

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如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抄错?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能否简便计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及时纠正,自觉分析错误原因,防止再错,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等必须写清楚工整、规范,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数学德育渗透工作计划.doc》
数学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