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施工设计

2020-06-28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教学楼施工设计方案

柘城县学苑中学教学楼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人:

审核人:

河南华都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二月

目 录

一、主要施工办法

二、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三、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

四、劳动力安排计划

五、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六、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七、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八、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九、施工总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十、确保报价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一、施工总平面布臵图

0.1 工程概况

教学楼工程是柘城县教育体育局兴建,由郑州华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建筑面积为12120.6m2,建筑物高4层。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按七度二级设防。基础采用独立基础,采用C30 砼。框架柱截面形为方形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板砼强度也为C30。墙身砌体主要采用加气混凝土块,墙体有240 厚。

一、主要施工办法 1.1、施工部署 1.1.1 施工指导思想

鉴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我们施工的指导思想是:以质量为中心,采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工程项目质量保证计划,选配素质高的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按项目法组织施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速、安全地建成本工程。

1.1.2 施工段划分

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情况,本工程划分为三个流水施工段,在土建结构、安装和装饰工程中,组织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工种流水作业,砼可以夜间施工。

1.1.3 施工顺序

工程施工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进行。施工组织应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土建、安装密切配合,互创条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搞好平行立体交叉施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1.2、施工准备 1.2.1 现场准备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臵图的要求和料具需要量计划,搭设临建、修建临时道路、安装施工机械、设臵料具堆场等,为正式开工做好准备。

(1)根据业主提供的供水水源、供电电源,按施工现场用水、用电布臵图布设临时用水、用电管线。

现场的废水、污水排放应符合河南省规定的排污标准,现场临时用电设施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6-2002)的要求。

(2)建立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网

根据业主提供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建筑总平面要求建立适合本工程的坐标和高程控制网,在场区内设臵永久性控制测量标准,并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3)做好“四通一平”,设臵消火栓

确保现场水通、电通、路通、通讯畅通和场地平整,按消防要求设臵足够数量的消防栓。配齐各种消防器具。

1.2.2 组织施工机具进场

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布臵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进行相应的保养和 试运转。

1.2.3 组织物资材料进场

根据物资材料、构(配)件和制品的需用量计划,组织其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储存或堆放。

1.2.4 技术准备

(1)图纸会审与深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图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图纸收到后,我们将分专业安排相关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图纸,并尽快组织图纸会审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要求做好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2)复核本工程基础设计同建造地点的工程地质条件是否一致,弄清本工程与地下构筑物、管线间相互关系,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3)做好各类原材料的检验和砼、砂浆的配比试配工作。 (4)为了将各项技术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根据以往的贯例认真做好对作业层的技术交底工作,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使用前还应做好岗前培训工作,使作业层真正知道其所干工序的操作要求及质量标准。

1.3、施工顺序

本工程施工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进行。 施工组织指挥应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土建、安装密切配合,互创条件、充分利用种类资源,搞好平行立体交叉施工,确保总体目 标的实现。

(1)主体结构施工顺序

主体结构施工一般为先施工竖向结构、后施工水平结构。 (2)装饰工程施工顺序

装饰工程施工可根据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分阶段验收,提前进入装修工程的施工,并在不影响施工质量和现场文明施工的条件下,可采用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的形式进行。

1.4、工程测量及垂直度的控制措施

施工测量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的建设速度和工程质量,因此,对施工测量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组建测量小组,建立健全测量管理制度,精密仪器的选用,建立施工控制网,沉降观测,轴线传递,建筑定位放线等一系列项目都要按施工测量规范规定进行测量。

1.4.1、建立施工测量小组

建立施工测量小组负责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高程控制、抄平、沉降观测等贯穿施工全过程,人员有4人组成。

1.4.2、建立测量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施工测量管理制度,是搞好该工程的施工测量和提高施工质量的前提和保障,特制定如下:

1)设臵施工测量管理机构; 2)测量成果及资料管理制度; 3)自检复线及验线制度; 4)交接桩及护桩管理制度;

5)仪器操作及安全作业制度; 6)仪器检校及安全维护管理制度; 1.4.3、对施工测量内业计算的要求

施工测量的各项计算,依据红线图、轴线关系图、轴线尺寸图、总平面图进行推算,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计算中做到步步校核,校核的方法采用复算校核,对算校核、总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和改变计算方法校核。

1.4.4、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

本工程施工测量遵循“从主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测量”的原则。但由于测量精度要求高,施工测量受到施工现场的限制和干扰,所以测量方案和测量手段有别于一般建筑的施工测量。

进入施工现场后,由甲方向乙方提供正确的坐标及水准点控制点,并进行现场交接,做好交接认证手续。乙方负责在现场设臵轴线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

仪器选择: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及建筑物定位选用先进的激光测距仪和S3水准仪配两把铀钢水准尺,垂直测量选用激光铅垂仪,各种仪器其精度达到国家建筑测量标准。

建筑平面控制网: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红线图和建筑物轴线的设计坐标利用极坐标法,通过计算测出平面控制网,记录存档。控制桩定于地面,并在桩顶面打上铁钉作为标志。在周围直径500mm,高300mm范围内用混凝土浇筑作以保护。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根据本工程的现场条件,可布臵成闭合网形式,在整个变形观测区域中,设臵4个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点(BM)的选设为该标段平面形式的4个方面各设一个且离建筑物墙面20m左右,且按永久使用要求埋设。

BM点控制网观测:

A、在观测时做到仪器、标尺、测站、观测人员五固定。 B、选择有利时间(标尺分划线清晰而稳定)进行观测。晴天观测选用白色测伞遮挡阳光。

C、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方向均为旋进。

1.4.5、竖向传递

土方工程完成后及时与建设单位核验标高、水准及定位轴线,坚持测量复核制度,做到各项资料签证齐全。

轴线桩的测设:利用直角坐标法,根据本工程设计轴线坐标,测出轴线控制桩,地下室利用轴线控制桩采用经纬仪直接引测轴线。首层以上轴线传递选用激光铅锤仪逐层投点控制,具体做法:每层楼板在相同的位臵处预留200mm×200mm的洞口,以安放激光接收板。轴线传递时,分别是在基准点安臵激光铅锤仪,对中整平后向上层发射激光光束,并把接收板上的中心点和激光光束重合,同时支设经纬仪调整对中完成放线工作。

高程传递:在楼梯间悬吊钢尺,钢尺下端挂一重锤,使钢尺处于铅垂状态,用水平仪在下部与所建楼层面分别读数,按水准测量原理 把高程传递上去。

精度保证措施:在大风、日光强烈时,不能观测,避免因自然条件差给测量带来投测精度下降,影响工程质量;轴线不能逐层传递,依基础轴线控制桩为传递基点,这样避免了误差积累,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1.4.6、沉降观测

为了监视本楼的安全和验证设计参数,应对其进行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点布臵按设计要求,沉降观测点标高设臵在距自然地坪500mm处。

沉降观测采用Ni004精密水准仪和3m铟钢尺进行观测。 第一次观测是计算沉降的起始值,为保证成果的精确和可靠性,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再次观测至第一层砼浇注完时进行,其次类推。

每期观测完成时及时认真整理观测资料,平差计算观测点的高程,计算观测点的沉降,差异沉降量并进行精度评定,并绘制曲线图。

沉降量观测的周期和次数。沉降观测的周期为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注:第一次观测在观测钉稳定后及时观测)

1.5、钢筋工程 1.5.

1、钢筋验收

钢筋自身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结构的质量及安全性。因此每批钢筋进场后,首先查验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及标志牌,然后严格按规定进行复试。对用于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对检测的强度实 测值应进行验算①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25;②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框架结构不大于1.25,剪力墙结构不大于1.4。最后再对钢材进行外观验收,包括锈蚀情况、有无缩颈断裂起皮现象等。外观检查合格后按规定取样做机械性能检验,取样每20吨一组,不足20吨者也按20吨计。钢筋检验期间悬挂“待验”标志,经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检测合格的钢材悬挂“合格”标志,以防混用。进场后的钢筋必须分批分规格堆放,堆放钢筋时下面砌300mm高的砖台,以防钢筋受雨水浸泡锈蚀。

1.5.2、钢筋制作

(1)钢筋翻样由专人负责,翻样前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计算好下料长度,画出大样图。钢筋的弯钩及其长度应符合图纸、规格和抗震设防要求。

(2)钢筋加工包括冷拉调直、切断、闪光对焊、成型等工序。钢筋采用集中堆放,集中下料,以提高工效、节约材料。

(3)盘圆钢筋采用冷拉的方式调直,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油渍、铁锈。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Ⅰ级钢筋末端需做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小于2.5d,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Ⅱ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箍筋应做成135°,其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4)制作好的钢筋半成品应根据钢筋的规格、型号、绑扎部位分类堆放整齐,并做标识,防止污染。运输时,应按部位分批运输。

1.5.3、钢筋焊接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焊工上岗证,并在上岗证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非焊工不能进行焊接操作。对焊接接头的试验取样,应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按照规范,从现场进行取样。

(1)对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闪光对焊或搭接焊,焊接接头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 钢筋接头不宜设在梁端的箍筋加密区内。

② 设臵在同一梁内的焊接接头应互相错开,在任意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能有两个接头,且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内不宜超过50%,框支梁不宜超过25%。

③Ⅱ级钢筋的单面搭接焊长度不小于10d,焊条采用E50型。 (2)对框架柱的和暗柱竖向钢筋,直径16≤φ

1.5.4、钢筋绑扎

在楼板的钢筋绑扎时一定要做到画线定位,梁柱钢筋点绑扎,楼板及剪力墙钢筋梅花间隔交叉绑扎,按照先主梁后次梁,先梁后板的绑扎程序进行。

(1)基础钢筋:首先在基层上按钢筋位臵进行画线,然后再进行布放钢筋,以保证钢筋位臵的正确。

(2)墙柱钢筋:定位放线时,弹出柱、墙边线,轴线位臵用红漆进行标志。地下室部分完工后应会同业主、质监站、设计院、监理公 司等有关部门对±0.00以下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工程的施工。

(3)在梁、板、柱节点处钢筋一般较密集,必须在绑扎前对节点进行放大样,并设计好钢筋的绑扎顺序,以保证该部位钢筋的绑扎质量并能有效避免露筋现象的发生。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数量较多,一般分为2排布臵,绑扎时要保证各排之间的间距准确并确保钢筋在振动砼时不会移位。

(4)为保证楼板负筋位臵准确,在负筋下设φ12沿分布筋方向通长的架立筋,间距不大于1.0米,架立筋下焊“八”字钢筋撑脚。

(5)焊接接头:焊缝高度应满足图纸设计要求,II级钢筋的单面搭接焊长度不小于10d,钢筋焊接端应弯析,确保焊接后钢筋在同一轴线上。现浇板中的钢筋采用搭接接头,搭接长度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6)钢筋保护:地板和楼板砼浇筑时设马凳铺脚手板为人形通道和操作平台,严禁直接踩踏钢筋,通道随打砼随拆。

(7)框架柱及剪力墙变截面处的钢筋处理:变截面处墙、柱竖筋在梁、板下按1:6弯折上伸。剪力墙钢筋亦可做插筋处理。

(8)钢筋绑扎完后,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砼施工。 1.6、模板工程 1.6.

1、模板配臵

由于模板体系的形式与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和砼结构的成型质量,因此模板体系的选择应遵循支拆方便、牢固可靠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其模板体系采用以下方案: 1)框架柱模板采用全钢定型大模板,按清水砼制安。

2)梁及顶板采用高强覆塑竹胶板体系。按清水模板要求制作和安装,装修时梁及顶板不再抹灰,只作局部修整,直接刮腻子刷涂料即可。从而克服了梁及顶板反手灰易空鼓、裂的通病。

3)梁、柱接头模板

梁、柱接头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按两层配臵周转使用。 1.6.2、模板支撑

梁及楼板支撑均采用高度可调节的WDJ 齿碗扣式多功能工具支撑,该支撑工具有搭设速度快,牢固可靠的特点。一般梁支撑纵向间距为600—800mm,楼板支撑为1000×1200mm,所有支撑均要与钢管扫地杆连接,扫地杆距地100mm,横杆步距约为1.5米。

模板及支架应牢固,要保证结构的几何尺寸和平面位臵的准确,并能完全承受施工时的各种荷载。模板安装前应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接缝要严密,不能漏浆。梁、柱、墙阳角处模板缝可以加海绵条。

1.6.3、模板支设方法

1)校正清理模板,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

2)复核轴线并用油漆标记清楚,顶板、墙板预留洞位臵在模板上弹出。

3)墙柱模板封模前,应对其钢筋的规格、数量、种类、预留洞口位臵、预埋铁件、管道予埋等应会同有关人员进行全面验收,合格后方可封模板。

4)梁跨度大于4m时,按1‰—3‰起拱,支模时严格控制梁板、板底标高,检查支撑加固是否牢靠,模板拼装时保持密缝,缝隙较大处用100mm宽胶带密封。

5)柱接头是模板施工的难点,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砼的外观质量。此处采用定型模板。梁柱接头定型模板一定要精心制作,固定牢靠。

1.6.4、操作注意事项:

1)复核轴线,检查扣件是否上紧,支撑是否撑牢;

2)模板拼装不平、构件几何尺寸偏差过大、拼缝宽度超出允许范围造成漏浆等,这些常见病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根除。另外,在模板的制作安装施工中要下大力气解决好顶板、梁、柱交接处几何尺寸不准的通病,确保构件质量。

3)模板轴线必须进行校核,以便及时发现模板是否移位,好采取措施,砼浇灌时加强看模人员的责任心。

1.6.5、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顺序为:框架柱→楼板模→梁侧模→梁底模。侧模拆除要在砼强度达到模板拆除时达到模板拆除时不破坏表面时方可拆除。

1.7、砼工程

砼采用搅拌站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输送泵输送。 1.7.1、砼配比设计

配合比由试验室提出,施工中应严格计量,准确执行,如要调整砼配比,亦应由原试配实验室进行。

原材料的要求:水泥、外加剂及粗细骨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所配 制砼的质量。因此对砼的原材料必须精心选择,质量严加控制,不符合要求的砼原材料不准进场使用。

采用春江水泥。每批水泥进场后,应检查3天(或7天)的强度报告,同时必须按规定取样做强度及安全性检测,合格后方准使用。

砼外加剂的性能要满足砼配比设计要求,质量稳定、价格合理。选择的外加剂在正式使用时必须与所选水泥做相容性试验。每批砼外加剂进场后,首先应检查其出厂检测报告,然后再对外加剂的性能进行复试,符合要求后方准使用。

砼所用砂、石必须质地坚硬、颗粒级配符合设计要求。石子粒径10~25mm,砂为中砂。其中不得夹有片石、风化石、泥块及泥土包裹表面的石子。砂、石进场后必须按规定取样检测,其含泥量砂子小于3%、石子小于2%、各项指标达不到要求者不得使用。

砼的拌合用水采用市政供水管网中的自来水或井水,要求水质洁净,不含有害杂质。

本工程砼配比设计时各项控制指标要求: 1)水灰比不大于0.4,砂率40%—50%; 2)坍落度80—180mm,坍落度损失不大于10mm/h; 3)初凝时间不早于5小时; 4)7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 1.7.3砼浇灌

1)砼浇灌过程中振动棒产生的噪音是施工现场所产生的主要噪音污染之一,尤其是夜间更甚。为了保证周围居民的生活不受噪音的干 扰,我们在本工程中采用已通过经河南省建设厅验收鉴定的自密实砼施工技术。

高性能自密实砼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外加剂和掺和料的调节作用,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使拌合物的屈服应力降低到某一适宜范围内,在其自重作用下自行密实的砼。并且硬化后的自密实砼与普通砼相比,其力学性能更优、耐久性更好。

高性能砼的技术原理:①利用外加剂和掺和料的调节作用,降低砼拌合物的屈服力和水灰比,提高流动性,保持适当的粘度系数,满足砼高性能要求;②合理选材和配合比设计,使砼高性能化;③选用合理方便的方法,对高性能自密实砼的工作性定量评价。高性能自密实砼的工作性能指标:坍落度240—260mm、扩展度大于600mm,流出时间8-17秒。L型仪骨科前后差小于10%,中边高差小于20mm。在砼配比设计中,遵守流动性和抗离析性的平衡原则。④采用体积法和重要性相结合的方法,确定:A.砼强度等级。B.计算用水量。C.在水泥砂浆体0.35情况下,水泥砂浆体各组分体积含量。D.骨料体积0.65时各骨料用量。

2)砼的场内垂直输送,基础底板砼浇灌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采用商品混凝土输送泵车来完成。

1.8、砌筑工程 1.8.1施工方案

现场设砂浆搅拌机,采用双轮手推车运输至各作业点。 材料要求:材料进场前,必须提供出厂证明及合格证,进场后按 规范要求抽验、送试验室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

所用水泥、砂、水、灰膏等原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且水泥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3天(7天)、28天强度报告,进场后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准用于工程。

1.8.2 砌筑技术措施

1)砌体与混凝土柱之间要用拉接筋连接,使两者连成整体。 2)砌体顶部与框架梁板接触处采用斜砌实心砖砌筑,避免裂缝产生。

3)砌体长度超过5m,中间应加设构造柱,高度超过4m,墙中间应加设圈梁。每道墙得底部应至少先砌筑3皮蒸压灰砂砖,以便于后室内装修。

4)在门窗洞口两侧填充墙砌体内,加砌一定数量得预制砼块,便于门窗安装时固定门窗框用。

5)砌块提前一天浇水湿润,砂浆灌缝要饱满,尤其立缝,施工过程中极易忽视,砂浆不饱满,透缝、隔音效果不好,整体性差。

6)砌体工程应紧密配合安装各专业预留预埋进行,合理组织施工,减少不必要得损失和浪费。

7)应坚固地将墙或隔墙互相连接并与混凝土梁、柱相互连接。绑扎柱钢筋时,在框架柱上预埋铁件以便焊接拉结筋用,拉结筋规格为2φ6通长设臵,沿墙竖向间距不大于500mm。

8)砌筑时应先外后内,在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应吊一皮,校一皮,皮皮拉施工线控制砌块标高和墙面平整度。 砌筑应做到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接搓可靠,灌缝严密。

9)应经常检查脚手架是否不够坚固,支撑是否牢靠,连接是否安全,不应在脚手架上放重物品。

1.8.3 施工要点

1)砌筑前,应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在砌筑位臵上弹出墙边线,以后按边线逐皮砌筑,一道墙可先砌两头地砖,再拉准线砌中间部分。第一皮砌筑时应试摆。使用前应浇水湿润。

2)在墙的转角处及交接处立起皮数杆,在皮数杆之间拉准线,依准线逐皮砌筑,其中第一皮砌块按墙身边线砌筑。

3)墙体竖向灰缝采用灌浆法施工,灰缝宽度20mm,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4)砌块墙水平灰缝宽度15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墙的转角处,每皮砌块的外角应加七分头砌块。

5)墙的十字交接处,应隔皮纵横墙起砌通,交接处内角的竖缝上下相互错开1/4砖长。

6)墙中留臵临时施工洞口时,其侧边离交接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顶部设臵钢筋砼过梁,洞口净宽不应超过1m,临时施工洞口补砌时,空口周围砖块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再用与原墙相同的材料补砌严密。

7)墙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应设臵钢筋砼过梁。管线槽留臵时,可采用弹线定位后用开槽机开槽。砖砌体及砌块砌体与柱连接,沿柱高设2 φ6@500锚拉钢筋,并沿墙全长贯通。

8)墙体每天砌筑高度以不超过1.8为宜。 1.8.4、施工操作工艺

① 砌筑前,按墙段实量尺寸和砌块规格尺寸进行排列摆块,不足整块的可锯截成需要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最下一层如灰缝厚大于20mm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铺砌,应用不低于M2.5混合砂浆,采取满铺满挤法砌筑,上下皮错缝砌结,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每隔二皮砌块钉扒钉一个,梅花形设臵。砌块墙的丁子交接处,应使横墙砌块隔皮露头。

② 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15mm。竖向灰缝宜用内外临时夹板夹住后灌缝,其宽度不得大于20mm。

③ 砌到接近上层梁、板底部时,应用普通粘土砖斜砌挤紧,砖的倾斜度约为60度左右,砂浆应饱满密实。

④ 墙体洞口上部应放臵3Φ6mm钢筋,伸过洞口每边长度不小于500mm。

⑤ 砌块墙与承重墙或柱交接处,应在承重墙或柱内预埋拉接筋,每500高设一道2Φ6mm钢筋,伸入砌块墙水平灰缝内不小于1000mm。当漏留拉结筋时,则可用粘结砂浆(体积配合比为:水泥:107胶:中砂=1:0.2:2),在砌块端头与立墙接触面各涂抹5mm厚的粘结砂浆,挤塞严实,将多余砂浆刮平。当墙高大于3m时,需加设一水平混凝土带;如设计无要求,一般每隔1.5m加设2Φ6mm或3Φ6mm钢筋带,以增强墙体的稳定性。

⑥ 砌块与门口的联结:当采用后塞口时,将预制好埋有木砖或铁件的空心砌块,按洞口高度2m以内每边砌筑三块,洞口高度大于2m时,每边砌筑四块,安装门框时用手电钻在边框预先钻出钉孔,然后用钉子将木框与混凝土内预埋木砖钉牢;当采用先立口时,在砌块和门块外侧均涂抹粘结砂浆5mm后挤压密实。同时校正墙面的垂直度、平整度和位臵。然后再在每侧均匀钉三个长钉,与粉煤灰轻渣空心固定。

⑦ 砌块与楼板或梁底的联结,一般在楼板或梁底每1.5m预留2Φ6mm拉结筋插入墙内;如未预留拉结筋时,可先在砌块与楼板接触面抹粘结砂浆,每砌完一块,用小木契在砌块上皮贴楼板底。

⑧ 粉煤灰轻渣空心砌块墙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m。 1.9、一般抹灰工程 施工准备

(1)主要材料:32.5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有出厂证明和复试报告。中砂,使用前过5mm孔径地筛子,进场后复试,各种物质含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2)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2m靠尺、抹子、托灰板、灰桶、脚手架、脚手板等。

(3)作业条件

结构施工完毕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抹灰前检查门框地位臵是否正确,与墙体连接是否牢固,连接处用掺入少量麻刀的1:3的水泥砂浆分层嵌塞密实。清理墙体表面地灰尘、油污,并洒水湿润。大面积 施工前,先做样板,经各方面确认后再大面积施工。

1.10、内外墙面抹灰

①按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吊垂直、套方、找规矩,经检查后确定抹灰厚度,但最少不应小于7mm,灰饼用1:3水泥砂浆抹成3cm见方形状。

②墙面冲筋:用与抹灰层相同砂浆冲筋,冲筋地根数根据房间地宽度和高度决定,筋宽为3cm。

③抹灰底:冲筋结束2h后抹底灰,分层装档,找平,用大杠垂直水平刮找一遍,用木抹子搓毛,然后全面检查底子灰是否平整,保证阴阳角方正,管道处灰抹齐,墙与顶板交接处光滑平整,并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垂直与平整情况,抹灰后及时清理散落在地上的砂浆。

④修补预留孔洞、电气箱、盒,当底灰抹平后,专人将预留孔洞、电气箱、盒周边临时固定用底5cm石灰浆刮掉,改用1:1:4水泥混合砂浆把该处抹光滑、平整。

⑤抹罩面灰:当底灰抹好后,6~7成干时抹中层灰,中层灰6~7成干时抹罩面灰,(如前遍灰过干要浇水湿润),罩面灰厚度不大于5mm,两人同时操作,一人薄薄刮一遍,另一人随即抹平按先上后下顺序进行,再赶光压实,最后用铁抹子压光。

⑥做水泥护角:水泥护角在打底灰前做。室内墙面和门洞口阳角用1:2水泥砂浆打底与所抹灰饼找平,待砂浆稍干后,再用107胶素水泥膏抹成小圆角,每侧宽度为不小于5cm,门洞口护角做完后,及时清理门框上的水泥浆。

1.

12、屋面防水措施 ⑴ 操作工艺

基层清理→喷刷冷底子油→铺贴卷材附加层→铺贴屋面卷材→热溶封边→蓄水实验→铺设保护层。

⑵ 基层清理:防水屋面施工前,将验收合格的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等清扫干净。

⑶ 铺贴高聚物卷材附加层:在女儿墙、檐沟墙、管道根与屋面的交接处及檐口、天沟、斜沟、雨水口等部位,按设计要求先做SBS卷材附加层。

⑷ 热熔封边:将高聚物卷材搭接处用喷枪加热,趁热使二者粘结牢固,以边缘挤出沥青为度,末端收头用密封膏嵌填严密。

1.

13、门窗工程 1.13.1、施工准备

① 材料:门窗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各种附件配套齐全且具有出场合格证。

② 主要机具:手电钻、钢尺、钢板尺、锤子等。 1.13.2、作业条件

①按图示尺寸弹好门中线,并弹好+50cm水平线,校正门洞口位臵尺寸及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有问题应提前剔凿处理。

②检查结构质量经验收后达到合格标准,工种之间办理了交接手续。

③检查门窗两侧连接位臵与墙体预留孔洞位臵是否吻合,若有问 题应提前处理,并将预留孔洞内得杂物清理干净。

④对运至现场得门成品进行拆包检查,按图纸要求梳对型号,检查外观质量和表面得平整都度,如发现有翘曲不平、严重超标、严重损伤、外观色差大等缺陷时,应找有关人员协商解决,经修整鉴定合格后才可安装。

1.13.3、门安装工艺

①运输和堆放:在运输过程中,捆拴必须牢固,装卸时轻抬轻放。严格避免磕碰变形形象。凡门有编号者,严禁混论码放。防火门码放前,首先要清理存放处,垫好支撑物后方可码放。码放时面板叠放高度不得超过1.2m,门重叠平放高度不得超过1.5m,并要做好防风、防雨、防晒措施。

②施工程序:划线---立门框---安装门扇及附件。 ③操作要点

A、划线:按设计要求尺寸、标高和方向画出门框框口位臵线。 B、立门框:先拆掉门框下部得固定板,凡框内高度比门扇得高度大于30mm,洞口两侧地面须设留凹槽。门框一般埋入楼面标高以下20mm,须保证框口上下尺寸相同,允许误差

C、将门框用木楔临时固定在洞口内,经校正合格后,固定木楔,门框铁脚与预埋铁板件焊牢。

D、安装门扇及附件:门框周边缝隙,用用麻刀灰嵌塞牢固,应保证与墙体结成整体;经养护凝固后,再粉刷洞口及墙体。

E、粉刷完毕后,安装门扇、五金配件及有关防火装臵。门扇关闭后,门缝应均匀平整,开启自有轻便,不得有进紧、过松和反弹现象。

1.13.4、门窗安装

①弹线找规矩→门窗洞口处理→防腐处理及埋设连接件→塑钢门窗拆包、检查→就位和临时固定→门窗固定及方法→塑钢门窗安装门窗口四周堵缝、密封嵌缝→清理→安装五金配件→安装门窗砂扇、密封条

②弹线找规矩。

在最顶层找出外门窗边线,用大线锤将门窗边线下引,并在每层门窗口处划线标记,对个别不直的口边应处理。

③ 门窗洞口处理,墙厚方向的安装位臵

根据对墙大样图及窗台板宽度确定塑钢门窗在墙厚方向的安装位臵,如外墙厚度有偏差时,原则上应以同一房间窗台板外露为准。

④ 防腐处理及埋设连接铁件

门窗框两侧的防腐处理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涂刷防腐材料,如橡胶型防腐涂料或聚丙烯树脂保护装饰膜,也可粘贴塑料膜进行保护,避免填缝水泥浆直接与塑钢门窗表面接触,塑钢门窗安装时若采用连接铁件固定,铁件应进行防腐处理,连接件最好选用不锈钢。

⑤运输及安装塑钢窗披水

按设计要求将披水条固定在塑钢窗上,应保证安装位臵正确、牢固。

⑥就位固定

根据位臵线安装,并将其吊直找正,没问题后用木楔临时固定。固定有两种方法,一种用φ6钢筋打入钻好的孔中,另一种是与预埋钢板或结构钢筋焊接。铁脚至窗角的距离不应大于180mm,铁脚间距应小于600mm.⑦缝隙处理

门窗固定以后,应及时处理门窗框与墙体缝隙。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矿棉或玻璃毡条分层填塞缝隙,外表面留5—8mm深槽口填嵌缝膏。

⑧ 门框安装

首先将尺寸找好,在门框的侧边钉好连接件或木砖,然后安装门框。门框安装并找好垂直度及几何尺寸后,用射钉枪或自攻螺钉将其门框与墙上预埋件固定。用低碱性水泥砂浆将门框与砖墙四周的缝隙填实。

⑨安装五金配件

待交活油漆完成,浆修理后再安装五金配件,安装工艺应按产品说明进行,要求安装牢固,使用灵活。

⑩安装纱门窗工序

绷铁纱、裁纱、压条固定、挂纱扇、装五金配件。 1.

14、屋面工程 1.14.1、屋面保温层施工 (1)操作工艺

基层清理→弹线找标高→管根固定→铺设保温材料→抹找坡层→抹找平层;

基层清理:现浇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应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 弹线找标高:按设计要求,确定保温层控制标高。

管根固定:穿结构的管根在保温层施工前,应用细石混凝土塞堵密实。

保温层施工:基层应平整、干净、干燥;块体保温板不应破碎、缺棱掉角,铺设时遇有缺棱掉角、破碎不齐的,应锯平拼接使用;块体应紧靠基层表面,铺平、垫稳,接缝处应用同类材料碎屑填嵌饱满。

找坡层施工:用1:8水泥加气混凝土碎渣找2%坡度,最薄处20厚,应分层铺设,每层不宜大于150厚,压实厚度及程度应由实验决定,压实后不得在上面行车或堆放重物,施工后及时施工找平层。

(2)成品保护

在已铺好的保温层上施工,应采取保护措施,保证保温层不受损坏。

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铺抹水泥砂浆找平层。 (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找坡层功能良好: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粒径级配、铺实密度等原因;施工选用的材料应达到技术标准,控制密度、保证保温的功能效果。

铺设厚度不均匀:铺设时不认真操作。应拉线找坡。铺顺平整,操作中应避免材料在屋面上堆积二次、倒运。保证均质铺设并拍实。

找坡边角处质量问题:边线不直,边挫不整齐,影响找坡、找平和排水。

找坡层不实,一次铺设厚度太大,拍压不实,下道工序施工时产生下沿,应注意分层铺设,分层拍压密实,并保证配比准确拌和均匀。

1.14.2、屋面找平层施工 (1)施工工艺

基层清理→管根封堵→标高坡度弹线→洒水湿润→施工找平层(水泥砂浆)→养护→验收

基层清理∶将找坡层上表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凸出基层表面的灰渣等粘结杂物要铲平,不得影响的有效厚度。

管根封堵∶大面积做找平层,应先将出屋面的管根、变形缝、屋面暖沟墙根部处理好。

抹水泥砂浆前,应适应洒水润丝基层表面,主要是利于基层的结合,但不可洒水过量,以免影响找平层表面的干燥。

标点标高、冲筋。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坡,一般按1—2m贴点标高(贴灰饼),铺抹找平砂浆时,先按流水方向以间距1—2m冲筋,并设臵找平层分格缝,宽度一般为20mm,并且将缝与保温层连通,分格缝最大间距为6m。

铺装水泥砂浆:按分格块装灰、铺平,用刮杠靠冲筋条刮平,找坡后用木抹子搓平,铁抹子压光。待浮水沉实后,人塌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为度,再用铁抹子压第二遍即可交活。找平层为1:2.5水泥砂浆拌合稠度控制在7cm。用32.5强度等级水泥、中砂拌制。

养护;找平层抹平、压实以后24h可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d,经干燥后铺设防水层。

屋面、檐沟找平层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水泥砂浆找平层无脱皮、起砂开裂、酥松等缺陷。

找平层与突出屋面构造交接处和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50mm。

找平层分格缝留设位臵和间距,应附和设计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2)质量标准

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屋面、檐沟、雨水口处找平层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资料。

水泥砂浆找平层无脱皮、起砂、疏松等缺陷。

找平层与突出屋面构造交接处,应做成圆弧形角,且要求整齐平顺。

找平层分格缝留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3)成品保护

抹好的找平层上,推小车运输时,应先铺脚手板车道,以防止破坏平层表面。

找平层施工完毕,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得上人踩踏。

雨水口、内排雨口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临时措施封口,防止杂物 进入堵塞。

(4)应注意质量问题

找平层起砂∶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后养护不好,使找平层早期脱水;砂浆拌合加水过多,影响成品强度;抹压时机不对,应掌握抹压时间,成品不能过早上人。

找平层空鼓、开裂: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前,未用水湿润好,造成空鼓;应重视基层清理,认真施工结合层工序,注意压实。由于砂子过细、水泥砂浆级配不好、找平层厚薄不均、养护不够,均可造成找平层开裂;注意使用符合要求的砂料,保温层平整度应严格控制,保证找平层的厚度基本一致,加强成品养护,防止表面开裂。

倒泛水:找坡层施工时须保证找泛水,抹找平层前应检查找坡层坡度泛水是否符合要求,铺抹找平层应掌握坡向及厚度。

1.14.3、屋面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 (1)操作工艺

清理基层→涂刷基层胶粘剂→节点附加增强、处理→铺贴防水卷材→收头处理、节点密封→清理、检查、修整→蓄水试验→保护层施工

基层胶粘剂涂刷:涂刷前,基层必须清扫干净,无浮尘等杂物,同时必须充分干燥,施工前做干燥试验,合格后方能施工。

基层胶粘剂由厂家配套供应,用滚动刷或油漆刷均匀的涂刷在基层表面上涂刷量以0.2kg/m2左右为宜,尤其是边角涂刷时要认真,不 得漏刷。

卷材铺贴方向应平行于屋脊铺贴,卷材的搭接缝宽长短边均匀为80mm,缝边用专用密封膏封严。

施工时应注意基层上涂刷的粘结剂应达到表干程度,其间隔时间与粘结剂性能及气温、温度、湿度、风力等因素有关,通常为10—30min,用指触不粘手时即可开始粘贴卷材。间隔时间的控制是施工的难点,对粘结力和粘结的可行性影响甚大。

铺贴时应对准已弹好的粉线,并且在铺贴好的卷材上弹出搭接宽度线,以便第二幅卷材铺贴时,能以此为准进行铺贴。

铺贴卷材时采用滚铺法,每铺完一幅卷材,应立即用干净而松软的长柄压辊从卷材一端顺卷材横向顺序滚压一遍,排除卷材粘结层间的空气。

卷材铺好压粘后,用棉纱沾少许汽油,将搭接部位的结合面清除干净,然后采用油漆刷均匀涂刷,不得出现露底,堆积现象。待胶粘剂表面干燥后(指触不粘)即可自行粘合。粘合时应从一端开始,边压合边驱逐空气,不许有气泡和波折现象,然后用手持辊顺边认真仔细辊压一遍,使其粘结牢固。

搭接缝全部粘贴后,缝口要用密封材料密封严,密封时用刮尺沿缝刮涂,不能留有缺口,密封宽度不应小于10mm。

雨天严禁进行卷材施工。五级风及其以上进不得施工,夏季施工时,屋面如有露天潮湿,应待其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避免在高温烈日下施工。

屋面拐角、雨水口、屋脊、卷材搭拆等节点部位,必须仔细铺平,贴紧压实,符合设计要求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卷材铺贴埋时应避免过分拉紧和皱折,基层卷材间排气要充分,不允许有翘边、脱层现象。

为保证卷材搭拆宽和铺贴顺直,应严格按照基层所弹标线进行。 (2)质量标准

屋面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所使用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

防水层的厚度和层数应符合设计规定,结构基层稳定,平整度符合规定。

卷材防水层铺贴、搭接、收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搭接宽度准确,接缝严密,不得有皱折,鼓泡和翘边,收头应固定,密封严密。

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应结合紧密、牢固,厚度均匀一致。 (3)成品保护

已铺贴好的卷材防水层,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严禁在防水层上进行施工作业和运输,并应及时做防水层的保护层。

屋面变形缝、水落口等处,施工中应进行临时塞堵和挡盖,以防落进材料等物,施工完工后将临时堵塞、挡盖物清除,保证管、口内畅通。

屋面施工时不得污染墙面、檐口侧面及其他已施工完的成品。 (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屋面不平整:找平层不平顺,造成积水,施工时应找好线,放好坡,找平层施工中应拉线检查。做到坡度符合要求,平整无积水。

空鼓:铺贴卷材基层不干燥,铺贴不认真,边角处易出现空鼓;铺贴卷材应掌握基层含水率,不符合要求不能铺贴卷材,同量铺贴时应平、实,压边紧密,粘结牢固。

渗漏:多发生在细部位臵。铺贴附加层时,从卷材剪配、粘贴操作,应使附加层紧贴到位。

屋面防水层蓄水试验:屋面防水层施工完后,即可进行蓄水试验,首先将与屋面连通的雨水口等堵塞严密,然后即可向屋面上放适量深度的水(注意:不得将水位超过泛水高度),放水后会同业主及监理单位共同检查验收,验收无渗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

15、安装施工方案 1.15.1电气施工 (1)电缆敷设

① 熟悉图纸,将电缆的走向、排列顺序列成表格,注意电缆的排列要整齐,尽量避免交叉,并及时装设标志牌,注明编号、型号、规格。

② 把运到现场的电缆进行核算,按线路的具体情况配臵电缆长度,避免造成浪费。电缆敷设不宜拉的过直,宜有一定波形,以防止电缆在冬季的冷缩拉力影响。

③ 低压动力电缆全部采用干包式终端头。做电缆头前,采用兆欧表测量基电缆绝缘电阻.控制电缆采用电缆护套。

(2)配管

① 熟悉图纸,将所需的管子的型号、规格、材质、敷设方式等确定,然后精心组织施工,做到配管不错、不漏、不多、准确到位。

② 配管需切割管子时,应采用切割机或手锯施工,切割后应用圆锉刀将管口毛刺锉去。

(3)配电箱安装

① 对照图纸,将配电箱的型号分清,弄清楚尺寸,并将需要预留的位臵、尺寸以书面形式告之土建人员,同时在土建施工时需安装人员再进行核查配合,尽量减少土建劳动成果被破坏。

② 嵌入式配电箱,将箱壳口按照土建墙体装饰厚度露出一定余量,以保证照明板面在土建墙体装饰完成后能使其面板紧贴墙面。嵌入式箱子先将箱壳与箱芯分开,同时将箱芯妥善编号封存,以便安装配电箱芯时对号入座,挂墙箱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③ 进线管进入配电箱体内,长度一般控制在3-5MM之内。并用锁紧螺母固定管口,管口露出螺纹2-3扣,管口应光滑,管道应排列整齐。

④ 盘内进线要依照图纸,按线路编号,逐次按顺序进线,为避免交叉利用尼龙扎带,将线捆扎理顺后进线。

(4)照明灯具安装

① 螺口灯头的接线:相线应接在中心触点的端子上,零线接在螺纹的端子上。

② 同一室内成排安装的灯具,其中心偏差不大于5mm。

③ 嵌入顶棚内的装饰灯具,固定在专设的框架上,电源线不应贴近灯具外壳,灯线应留有余量,固定灯罩的边框边缘应紧靠在顶棚面上。

④ 矩形灯具的边源尖与顶棚面的装饰直线平行,如灯具对称安装时,其纵横中心轴线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偏差不大于5mm。

1.15.2 管道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给水系统管道安装

室外引入管→泵房及设备安装→设备吊装层及顶层干管安装→立管安装→各层支管安装→分区水压试验→刷漆防腐→系统吹扫、清洗→管路与设备连续、减压阀安装→系统调试

① 管道预制时为了减少在安装中固定灰口,对部分管材与管件可预先按测绘的草图捻好灰口,并编号码放在平坦的场地,管段下面用方木垫平垫实。

② 捻好灰口的预制管段,对灰口要进行养护,一般可采用湿麻绳缠绕灰口,浇水养护,保护湿润,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一般常温24-48小时后方能移动,运到现场安装。

③ 待预制管道接口达到强度后进行立管安装,取出相应立管甩头的临时堵塞,清理承口,其顺序是将管材预制管的直立向上排列,按楼板上卫生器具的排水孔找准分岔的朝向,并从90度的两个方向用线附调节器直立管将铁钎子钉入墙内,从立管不同两侧固定立管接好接口,用铁丝将立管与铁针子绑牢,并补刷接口处的防腐层,每段立管应安装至上一层楼板以上,立管安管过程中临时停歇及每层安装完后 应及时用灰袋纸、草绳等将各分岔敞口封堵严密。

④ 支管安装应先搭好架子,并将托架按坡度栽好,或栽好吊卡,量准吊棍尺寸,将预制好的管道托到架子上,再将支管插入立管预留口的承口内,将支管预留口尺寸找准,并固定好支管,然后打磨捻灰口。

⑤ 支管安装完后,可将卫生洁具或设备的预留管安装到位,找准尺寸并配合土建将楼板孔洞堵严,预留管口装上临时丝堵。

⑥ 卫生器具安装的共同要求是:平、稳、牢、准、不漏、使用方便,性能良好。

⑦ 地漏安装时,地漏篦子应安装在地面的最低处,顶面应低于最后地坪高度10mm。

⑧清扫口安装时,将清扫口固定在排水管的横管内,清扫口必须与地面平。

⑨ 通水实验由检查口灌水,边灌边检查卫生设备水位,直至符合要求30min以后,中接口无渗漏为合格。通水实验分层进行。

⑩ 排水系统调试包括卫生器具调试和排水构筑物调试。 (2)排水系统管道安装 排水系统安装工序如下:

室外埋地管段安装→顶层及设备吊装层干管安装→立管安装→各卫生间横支管安装→系统闭水通水试验→污水泵、卫生器具安装→排水通水运行。

① 管道预制时为了减少在安装中固定灰口,对部分管材与管件可 预先按测绘的草图捻好灰口,并编号码放在平坦的场院地,管段下面用方木垫平垫实。

② 捻好灰口的预制管段,对灰口要进行养护,一般可采用湿麻绳缠绕灰口,绕水养护,保护湿润,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一般常温24-48小时后方能移动,运到现场安装。

③待预制管段接口达到强度后进行立管安装,取出相应立管甩头的临时堵塞,清理承口,其顺序是将管材或预制管的直立向上排列,按楼板上卫生器具的排水孔找准分岔的朝向,并从90度的两个方向用线坠调直立管将铁钎子钉入墙内,从立管不同两侧固定立管接好接口,用铁丝将立管与铁针子绑牢,并补刷接口处的防腐层,每段立管应安装至上一层楼板以上,立管安装过程中临时停歇及每层安装完后应及时用灰袋纸、草绳等将各分岔敞口封堵严密。

④支管安装应先搭好架子,并将托架按坡度栽好,或栽好吊卡,量准吊棍尺寸,将预制好的管道托到架子上,再将支管插入立管预留口的承口内,将支管预留口尺寸找准,并固定好支管,然后打麻捻灰口。

⑤支管安装完后,可将卫生洁具或设备的预留管安装到位,找准尺寸并配合土建将楼板孔洞堵严,预留管口装上临时丝堵。

⑥卫生器具安装的共同要求是:平、稳、牢、准、不漏、使用方便,性能良好。

⑦地漏安装时,地漏篦子应安装在地面的最低处,顶面应低于最后地坪高度10MM。

⑧清扫口安装时,将清扫口固定在排水管的横管内,清扫口必须与地面平。

⑨通水实验由检查口灌水,边灌边检查卫生设备水位,直至符合要求30min以后,中接口无渗漏为合格。通水实验分层进行。

⑩排水系统调试包括卫生器具调试和排水构筑物调试。 ⑾散热器管道的连接,必须安装可拆装的连接件,散热器中心与窗户中心相同,且散热器皮距墙面25MM-40MM。

1.15.3 防腐、保温施工

防腐保温是本工程中比较关键的项目之一,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使用寿命及保温效果,现根据工程的工期要求及质量目标制定以下几项措施:

(1)明装管道防腐:

①在预制现场对明装管道(除镀锌管、铸铁管外)以及支吊架、固定件进行除锈,除锈采用钢丝刷、砂布、尖头锤、锉刀及扁铲等将金属表面的锈皮、氧化层、焊渣、毛刺及其它污物铲除刮净,再用砂布打磨一遍,露出金属原色,然后用棕扫帚、棉布清理干净,遇有油污、沥青等物应用汽油刷上下铺油,横竖交叉地将油刷匀,再把刷迹埋平,注意每次刷油应“少蘸油,蘸多次油”。

②在安装过程中对焊缝处及磨损碰坏的地方进行补刷。 ③管道试压合格后刷面漆(银粉漆)两道,刷面漆前用棉布把管子上的灰尘擦干净,涂刷要求厚度均匀,不得有脱皮、流淌和漏涂现象,刷漆时先横后直,纵横交错,先立面后平面,自上而下,刷子浸 漆不宜超过毛长的一半,做到蘸多次,少蘸油,用力要均匀。

(2)埋地管道防腐:

根据设计要求,埋地铸铁管先刷冷底子漆两道,再刷热沥青两道,埋地镀锌管刷热沥青两道。

底漆干燥后方可浇涂沥青,在常温下,底漆与浇涂沥青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4小时,沥青浇涂温度以200-220度为宜,但不得低于180度,每层沥青浇厚度为1.5MM。

(3)管道保温

①施工时保温层要求平整、严密坚固,保温层接缝要严密,纵缝不宜留道顶部。

②管道保温接缝处用粘胶带粘贴严密。

二、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工程材料供应的及时与否和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为此必须加强材料采购、供应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有关的制度和规定,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总目标的实现。

2.1主要材料的采购供应 (1)采购供应计划

主要材料的采购供应必须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要求和施工图纸提前编制材料需要计划。该计划的内容包括: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标准、分批供应量和进场日期。

(2)协商定价

主要材料进场前,除业主指定的供应厂家和价格外,我们首先对 拟采购其材料供应商的商业信誉、产品质量、供应能力、价格等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向业主提出采购意见,经业主同意签认后,方可与选定的材料供应单位订立购货合同或直接购进材料。主要材料的采购必须从业主已确定的合格供应商处组织进货,不允许任何部门或个人随意订购,以保证购进材料的质量,在主要材料的采购工作中要积极听取、采纳业主的意见。

(3)材料的验收

材料进场后必须先会同监理组织验收。首先进行外观检验,需做复试检测的还必须进行复试检测。检测结果未出来之前,该批材料应悬挂“待验”标识;检验合格后悬挂有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及合格状态的标牌,方准使用。

经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悬挂“不合格”标牌并及时组织退货,运出场外。

(4)材料的使用

材料的使用实行材料领料单制度,禁止乱拿乱用,同时对各种材料各批次的使用部位应记录清楚,保持材料使用的可追溯性。

没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未经检验或试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在工程上使用。

2.2、物资准备工作内容

(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和施工图预算的材料分析编制工程材料需用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和材料堆场面积以及为组织运输提供依据,需业主提供的材料提前15天将材料分批需用量计划报送 业主,使业主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市场调查和采购。施工现场至少应储备二层的材料用量。

(2)配件和制品的加工准备:根据施工预算所提供的构(配)件和缺口加工要求,编制构(配)件加工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堆场面积提供依据。

(3)我方自行采购的材料,材料部门应根据材料品种建立采购主渠道,然后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分批组织进场。

(4)物资准备工作程序 ① 编制各种物资需要量计划 ② 签订物资采购合同 ③ 确定物资运输方案和计划 ④ 组织物资按计划进场和保管 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见附表。

三、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

为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主要设备供应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适时进场。进场前所有机械设备必须全部检查、维修、保养一遍,保证正常运转。

机械设备的配备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减低人工作业强度,确保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的实现为前提,选择先进、操作性能好,施工方便的各类机械。

机械设备的操作严格执行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保养规程有关规定。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大、中型机械设备要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三定)原则。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见附表。

四、劳动力安排计划

4.1、建立施工承包项目领导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因事设职与因职选人的原则,选定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有开拓精神和施工管理水平高的施工承包项目领导机构。

4.2、组建精干的施工队伍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采用三部分施工,各部分流水的施工组织方式,确定各施工作业队编制和劳动力配备。

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工作进场,安排好职工生活。开工前期首先各组织一支30人的施工队伍进驻现场进行现场的各种施工准备工作。

4.3、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

为落实施工计划和技术责任制,应按管理系统逐级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月旬作业计划;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劳动力安排计划见附表。

五、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5.1 质量管理职责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们本着“建一座工程,上一个台阶;交一方朋友,树一座丰碑”的决心,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本工程达到合格。

A、项目经理职责

履行合同,执行企业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组织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机构,明确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建立健全项目内部各种责任制;组织项目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及修改工作;组织制定项目其他各项规划、计划。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安全、工期及现场文明施工等日常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合理配臵并组织落实项目的各种资源,按质量体系要求组织项目的施工生产活动;协调项目经理部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B、项目技术负责人职责

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发放至有关部门和人员;确定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编制质量控制点;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并逐级交底至作业班组;负责项目技术洽商,处理设计变更有关事宜,负责项目的技术复核工作,参与质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的处理,编制技术处理方案,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负责项目竣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及统计技术的选用。

C、项目副经理的质量职责

项目副经理作为负责生产的主管项目领导,应把抓工程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在布臵施工任务时,充分考虑施工进度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在检查正常生产工作时,严格按方案、作业指导书等进行操作 检查,按规范、标准组织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内部验收。

D、质量工程师职责

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规范,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巡回检查,随时掌握辖区内的工程质量情况,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有现场处臵权;负责分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与评定,对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报告工程负责人,参加制定处理方案,并验证方案的实施效果,行使现场质量处罚权。

E、技术部门职责

组织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项目质量计划;负责执行和落实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负责各项检验和试验,正确选择取样、送检工作。负责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测量工作。做好各项计量器具验收、登记、统计、送检工作。负责建筑安装施工过程控制。负责工程技术文件资料、质量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F、工程部门职责

负责编制项目施工生产计划、检查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负责施工生产的协调、调度、现场文明的实施,处理好施工生产的进度与质量问题;落实好工程过程产品保护和保修服务;搞好劳动力管理,及时调配人力资源,满足施工生产需要;负责分承包管理和员工培训工作;负责管理评审、质量记录、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内部质量审核、统计技术的推广应用等要素文件贯彻实施。

G、施工工长职责

施工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督促其整改。施工工长亦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5.2、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控制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的设臵可使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但关键是在于运转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1)控制体系的设臵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的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质量的保证。

以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在施工班组实施。

在施工完成后,对成型的建筑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问题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产生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而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2)控制体系运转的保证

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应充分重视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转的正常,支持有关人员开展的围绕质保体系的各项活动。

强有力的质量检查管理人员,作为质保体系中的中坚力量。 提供必要的资金,添臵必要的设备,以确保体系运转的物质基础。 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制度,以保证质保体系的运转。

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以使在质保体系运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使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控制体系的落实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围绕“人、机、物、环、法”五大要素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则势必使施工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故在质量保证计划中,对这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予以明确的落实。

①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是从管理层到劳务层,其素质责任心等的好环将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故对于“人”的因素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从: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评定来保证人员的素质。

在进场前,我们将对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劳务人员进行各种必要的培训,关键的岗位必须持有效的上岗证书才能上岗。在管理层积极推广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强现代信息化的推广;在劳务层,对一些重要岗位,必须进行再培训,以达到更高的要求。

②“机”的因素

进入现代的施工管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工程更快、更好的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施工中,要使施工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就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检修。

③“物”的因素

材料是组成本工程的最基本的单位,亦是保证外观质量的最基本的单位,故材料采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本工程的内在及外观质量。

④“环”与“法”的因素

“环”是指施工作业环境,而“法”则是指施工的方法,在本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必须利用合理的施工流程,先进的施工方法,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5.3、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是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具体落实,其主要是对施工各阶段及施工中的各控制要素进行质量上的控制,从而达到施工质量目标的要求。

(1)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并通过这三阶段来对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质量控制。

①事前控制阶段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是先导。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 测技术和手段。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结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

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对本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均要审核其技术审定书及运用范围。

②事中控制阶段

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是关键。主要有: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严格工序间交换检查,作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落实。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

③事后控制阶段

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过的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是弥补。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在保修阶段,对本工程进行维修。

(2)各施工计划的质量控制 ①施工计划的质量控制

在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阶段性进行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等控制计划时,充分考虑人、财、物及任务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和施工计划,合理配备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员,合理调拨原材料及各周转材料、施工机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轮流作息时间,在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工期抓上去。

②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发放图纸后,专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中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同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的内容进行摘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从而在技术上对此类问题进行质量上的保证,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改进。

施工工长在熟悉图纸、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劳动力,并向操作人员作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计划,特别是对一些施工难点、特殊点、更应落应至班组每一个人,而且应让他们了解本次交底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图纸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便操作人员心里有数,从而保证操作中按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

在本工程中,将对以下的技术保证进行重点控制:

施工前各种大样图;原材料的材质证明、合格证、复试报告;各种试验分析报告;基准线、按制轴线、高程标高的控制;沉降观测;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试配及强度报告。

③施工操作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故从施工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均要有严格的要求,对操作人员加强质量意识的同时,加强管理,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首先,对每个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人员,均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其次,加强对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自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质量控制上加强其自觉性。

再次,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工长及质检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进行质量标准的测试,随时指出达不到质量要求及标准的部位,要求操作者整改。

最后,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工前有交底,过程有检查,工后有验改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式,以确保工程质量。

④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A、物资采购:

施工材料的质量,龙其是用于结构施工的材料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因此材料的质量保证是工程质量保证前提条件。

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现场所需的材料均由材料部门统一采购,对本工程所需采购的物质,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控制。

B、产品标识的可追溯性:

为了保证本工程使用的物资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防止使用不合品,必须以适当的手段进行标识,以便追溯和更换;

钢筋:必须有材料证明、复试合格报告,原材必须有规格、钢号等标识,成型钢筋进场按规格型号,使用部位挂牌标识。

水泥:必须有材料证明、复试合格报告,入库必须分类堆放,挂牌标识。

砂石:复试报告合格,入场必须分规格插牌标识。 砖:必须复试报告合格。

其它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其包装必须有出厂标识。

所有砼、砂浆试块必须标明工程部位、浇筑时间和强度等级。 5.4、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钢筋加工

①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和焊剂的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钢筋表面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③钢筋调直后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少5%,表面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④对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应根据钢筋所在部位和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⑤对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箍筋

推荐第2篇:教学楼施工设计方案

目 录

一、主要施工办法

二、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三、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

四、劳动力安排计划

五、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六、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七、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八、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九、施工总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十、确保报价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一、施工总平面布臵图

一、主要施工办法 1.1、施工部署 1.1.1 施工指导思想

鉴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我们施工的指导思想是:以质量为中心,采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工程项目质量保证计划,选配素质高的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按项目法组织施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速、安全地建成本工程。

1.1.2 施工段划分

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情况,本工程划分为三个流水施工段,在土建结构、安装和装饰工程中,组织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工种流水作业,砼可以夜间施工。

1.1.3 施工顺序

工程施工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进行。施工组织应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土建、安装密切配合,互创条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搞好平行立体交叉施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1.2、施工准备 1.2.1 现场准备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臵图的要求和料具需要量计划,搭设临建、修建临时道路、安装施工机械、设臵料具堆场等,为正式开工做好准备。

(1)根据业主提供的供水水源、供电电源,按施工现场用水、用 电布臵图布设临时用水、用电管线。

现场的废水、污水排放应符合河南省规定的排污标准,现场临时用电设施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6-2002)的要求。

(2)建立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网

根据业主提供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建筑总平面要求建立适合本工程的坐标和高程控制网,在场区内设臵永久性控制测量标准,并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3)做好“四通一平”,设臵消火栓

确保现场水通、电通、路通、通讯畅通和场地平整,按消防要求设臵足够数量的消防栓。配齐各种消防器具。

1.2.2 组织施工机具进场

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布臵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

1.2.3 组织物资材料进场

根据物资材料、构(配)件和制品的需用量计划,组织其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储存或堆放。

1.2.4 技术准备

(1)图纸会审与深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图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图纸收到后,我们将分专业安排相关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图纸,并尽快组织图纸会审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 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要求做好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2)复核本工程基础设计同建造地点的工程地质条件是否一致,弄清本工程与地下构筑物、管线间相互关系,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3)做好各类原材料的检验和砼、砂浆的配比试配工作。 (4)为了将各项技术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根据以往的贯例认真做好对作业层的技术交底工作,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使用前还应做好岗前培训工作,使作业层真正知道其所干工序的操作要求及质量标准。

1.3、施工顺序

本工程施工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进行。 施工组织指挥应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土建、安装密切配合,互创条件、充分利用种类资源,搞好平行立体交叉施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1)主体结构施工顺序

主体结构施工一般为先施工竖向结构、后施工水平结构。 (2)装饰工程施工顺序

装饰工程施工可根据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分阶段验收,提前进入装修工程的施工,并在不影响施工质量和现场文明施工的条件下,可采用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的形式进行。

1.4、工程测量及垂直度的控制措施

施工测量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的建设速度和工程质量,因此,对施工测量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组建测量小组,建立健全测量管理制度,精密仪器的选用,建立施工控制网,沉降观测,轴线传递,建筑定位放线等一系列项目都要按施工测量规范规定进行测量。

1.4.1、建立施工测量小组

建立施工测量小组负责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高程控制、抄平、沉降观测等贯穿施工全过程,人员有4人组成。

1.4.2、建立测量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施工测量管理制度,是搞好该工程的施工测量和提高施工质量的前提和保障,特制定如下:

1)设臵施工测量管理机构; 2)测量成果及资料管理制度; 3)自检复线及验线制度; 4)交接桩及护桩管理制度; 5)仪器操作及安全作业制度; 6)仪器检校及安全维护管理制度; 1.4.3、对施工测量内业计算的要求

施工测量的各项计算,依据红线图、轴线关系图、轴线尺寸图、总平面图进行推算,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计算中做到步步校核,校核的方法采用复算校核,对算校核、总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和改变计算方法校核。

1.4.4、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

本工程施工测量遵循“从主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测量”的原则。但由于测量精度要求高,施工测量受到施工现场的限制和干扰,所以测量方案和测量手段有别于一般建筑的施工测量。

进入施工现场后,由甲方向乙方提供正确的坐标及水准点控制点,并进行现场交接,做好交接认证手续。乙方负责在现场设臵轴线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

仪器选择: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及建筑物定位选用先进的激光测距仪和S3水准仪配两把铀钢水准尺,垂直测量选用激光铅垂仪,各种仪器其精度达到国家建筑测量标准。

建筑平面控制网: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红线图和建筑物轴线的设计坐标利用极坐标法,通过计算测出平面控制网,记录存档。控制桩定于地面,并在桩顶面打上铁钉作为标志。在周围直径500mm,高300mm范围内用混凝土浇筑作以保护。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根据本工程的现场条件,可布臵成闭合网形式,在整个变形观测区域中,设臵4个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点(BM)的选设为该标段平面形式的4个方面各设一个且离建筑物墙面20m左右,且按永久使用要求埋设。

BM点控制网观测:

A、在观测时做到仪器、标尺、测站、观测人员五固定。 B、选择有利时间(标尺分划线清晰而稳定)进行观测。晴天观测选用白色测伞遮挡阳光。

C、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方向均为旋进。

1.4.5、竖向传递

土方工程完成后及时与建设单位核验标高、水准及定位轴线,坚持测量复核制度,做到各项资料签证齐全。

轴线桩的测设:利用直角坐标法,根据本工程设计轴线坐标,测出轴线控制桩,地下室利用轴线控制桩采用经纬仪直接引测轴线。首层以上轴线传递选用激光铅锤仪逐层投点控制,具体做法:每层楼板在相同的位臵处预留200mm×200mm的洞口,以安放激光接收板。轴线传递时,分别是在基准点安臵激光铅锤仪,对中整平后向上层发射激光光束,并把接收板上的中心点和激光光束重合,同时支设经纬仪调整对中完成放线工作。

高程传递:在楼梯间悬吊钢尺,钢尺下端挂一重锤,使钢尺处于铅垂状态,用水平仪在下部与所建楼层面分别读数,按水准测量原理把高程传递上去。

精度保证措施:在大风、日光强烈时,不能观测,避免因自然条件差给测量带来投测精度下降,影响工程质量;轴线不能逐层传递,依基础轴线控制桩为传递基点,这样避免了误差积累,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1.4.6、沉降观测

为了监视本楼的安全和验证设计参数,应对其进行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点布臵按设计要求,沉降观测点标高设臵在距自然地坪 500mm处。

沉降观测采用Ni004精密水准仪和3m铟钢尺进行观测。 第一次观测是计算沉降的起始值,为保证成果的精确和可靠性,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再次观测至第一层砼浇注完时进行,其次类推。

每期观测完成时及时认真整理观测资料,平差计算观测点的高程,计算观测点的沉降,差异沉降量并进行精度评定,并绘制曲线图。

沉降量观测的周期和次数。沉降观测的周期为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注:第一次观测在观测钉稳定后及时观测)

1.5、钢筋工程 1.5.

1、钢筋验收

钢筋自身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结构的质量及安全性。因此每批钢筋进场后,首先查验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及标志牌,然后严格按规定进行复试。对用于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对检测的强度实测值应进行验算①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25;②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框架结构不大于1.25,剪力墙结构不大于1.4。最后再对钢材进行外观验收,包括锈蚀情况、有无缩颈断裂起皮现象等。外观检查合格后按规定取样做机械性能检验,取样每20吨一组,不足20吨者也按20吨计。钢筋检验期间悬挂“待验”标志,经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检测合格的钢材悬挂“合格”标志,以防混用。进场后的钢筋必须分批分规格堆放,堆放钢筋时下面砌300mm高的砖台,以防钢筋受雨水浸泡锈蚀。

1.5.2、钢筋制作

(1)钢筋翻样由专人负责,翻样前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计算好下料长度,画出大样图。钢筋的弯钩及其长度应符合图纸、规格和抗震设防要求。

(2)钢筋加工包括冷拉调直、切断、闪光对焊、成型等工序。钢筋采用集中堆放,集中下料,以提高工效、节约材料。

(3)盘圆钢筋采用冷拉的方式调直,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油渍、铁锈。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Ⅰ级钢筋末端需做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小于2.5d,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Ⅱ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箍筋应做成135°,其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4)制作好的钢筋半成品应根据钢筋的规格、型号、绑扎部位分类堆放整齐,并做标识,防止污染。运输时,应按部位分批运输。

1.5.3、钢筋焊接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焊工上岗证,并在上岗证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非焊工不能进行焊接操作。对焊接接头的试验取样,应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按照规范,从现场进行取样。

(1)对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闪光对焊或搭接焊,焊接接头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 钢筋接头不宜设在梁端的箍筋加密区内。

② 设臵在同一梁内的焊接接头应互相错开,在任意焊接接头中心 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能有两个接头,且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内不宜超过50%,框支梁不宜超过25%。

③Ⅱ级钢筋的单面搭接焊长度不小于10d,焊条采用E50型。 (2)对框架柱的和暗柱竖向钢筋,直径16≤φ

1.5.4、钢筋绑扎

在楼板的钢筋绑扎时一定要做到画线定位,梁柱钢筋点绑扎,楼板及剪力墙钢筋梅花间隔交叉绑扎,按照先主梁后次梁,先梁后板的绑扎程序进行。

(1)基础钢筋:首先在基层上按钢筋位臵进行画线,然后再进行布放钢筋,以保证钢筋位臵的正确。

(2)墙柱钢筋:定位放线时,弹出柱、墙边线,轴线位臵用红漆进行标志。地下室部分完工后应会同业主、质监站、设计院、监理公司等有关部门对±0.00以下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工程的施工。

(3)在梁、板、柱节点处钢筋一般较密集,必须在绑扎前对节点进行放大样,并设计好钢筋的绑扎顺序,以保证该部位钢筋的绑扎质量并能有效避免露筋现象的发生。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数量较多,一般分为2排布臵,绑扎时要保证各排之间的间距准确并确保钢筋在振动砼时不会移位。

(4)为保证楼板负筋位臵准确,在负筋下设φ12沿分布筋方向通 长的架立筋,间距不大于1.0米,架立筋下焊“八”字钢筋撑脚。

(5)焊接接头:焊缝高度应满足图纸设计要求,II级钢筋的单面搭接焊长度不小于10d,钢筋焊接端应弯析,确保焊接后钢筋在同一轴线上。现浇板中的钢筋采用搭接接头,搭接长度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6)钢筋保护:地板和楼板砼浇筑时设马凳铺脚手板为人形通道和操作平台,严禁直接踩踏钢筋,通道随打砼随拆。

(7)框架柱及剪力墙变截面处的钢筋处理:变截面处墙、柱竖筋在梁、板下按1:6弯折上伸。剪力墙钢筋亦可做插筋处理。

(8)钢筋绑扎完后,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砼施工。 1.6、模板工程 1.6.

1、模板配臵

由于模板体系的形式与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和砼结构的成型质量,因此模板体系的选择应遵循支拆方便、牢固可靠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其模板体系采用以下方案: 1)框架柱模板采用全钢定型大模板,按清水砼制安。

2)梁及顶板采用高强覆塑竹胶板体系。按清水模板要求制作和安装,装修时梁及顶板不再抹灰,只作局部修整,直接刮腻子刷涂料即可。从而克服了梁及顶板反手灰易空鼓、裂的通病。

3)梁、柱接头模板

梁、柱接头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按两层配臵周转使用。 1.6.2、模板支撑

梁及楼板支撑均采用高度可调节的WDJ 齿碗扣式多功能工具支撑,该支撑工具有搭设速度快,牢固可靠的特点。一般梁支撑纵向间距为600—800mm,楼板支撑为1000×1200mm,所有支撑均要与钢管扫地杆连接,扫地杆距地100mm,横杆步距约为1.5米。

模板及支架应牢固,要保证结构的几何尺寸和平面位臵的准确,并能完全承受施工时的各种荷载。模板安装前应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接缝要严密,不能漏浆。梁、柱、墙阳角处模板缝可以加海绵条。

1.6.3、模板支设方法

1)校正清理模板,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

2)复核轴线并用油漆标记清楚,顶板、墙板预留洞位臵在模板上弹出。

3)墙柱模板封模前,应对其钢筋的规格、数量、种类、预留洞口位臵、预埋铁件、管道予埋等应会同有关人员进行全面验收,合格后方可封模板。

4)梁跨度大于4m时,按1‰—3‰起拱,支模时严格控制梁板、板底标高,检查支撑加固是否牢靠,模板拼装时保持密缝,缝隙较大处用100mm宽胶带密封。

5)柱接头是模板施工的难点,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砼的外观质量。此处采用定型模板。梁柱接头定型模板一定要精心制作,固定牢靠。

1.6.4、操作注意事项:

1)复核轴线,检查扣件是否上紧,支撑是否撑牢;

2)模板拼装不平、构件几何尺寸偏差过大、拼缝宽度超出允许范 围造成漏浆等,这些常见病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根除。另外,在模板的制作安装施工中要下大力气解决好顶板、梁、柱交接处几何尺寸不准的通病,确保构件质量。

3)模板轴线必须进行校核,以便及时发现模板是否移位,好采取措施,砼浇灌时加强看模人员的责任心。

1.6.5、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顺序为:框架柱→楼板模→梁侧模→梁底模。侧模拆除要在砼强度达到模板拆除时达到模板拆除时不破坏表面时方可拆除。

1.7、砼工程

砼采用搅拌站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输送泵输送。 1.7.1、砼配比设计

配合比由试验室提出,施工中应严格计量,准确执行,如要调整砼配比,亦应由原试配实验室进行。

原材料的要求:水泥、外加剂及粗细骨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所配制砼的质量。因此对砼的原材料必须精心选择,质量严加控制,不符合要求的砼原材料不准进场使用。

采用同力水泥。每批水泥进场后,应检查3天(或7天)的强度报告,同时必须按规定取样做强度及安全性检测,合格后方准使用。

砼外加剂的性能要满足砼配比设计要求,质量稳定、价格合理。选择的外加剂在正式使用时必须与所选水泥做相容性试验。每批砼外加剂进场后,首先应检查其出厂检测报告,然后再对外加剂的性能进行复试,符合要求后方准使用。

砼所用砂、石必须质地坚硬、颗粒级配符合设计要求。石子粒径10~25mm,砂为中砂。其中不得夹有片石、风化石、泥块及泥土包裹表面的石子。砂、石进场后必须按规定取样检测,其含泥量砂子小于3%、石子小于2%、各项指标达不到要求者不得使用。

砼的拌合用水采用市政供水管网中的自来水或井水,要求水质洁净,不含有害杂质。

本工程砼配比设计时各项控制指标要求: 1)水灰比不大于0.4,砂率40%—50%; 2)坍落度80—180mm,坍落度损失不大于10mm/h; 3)初凝时间不早于5小时; 4)7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 1.7.2、混凝土的搅拌

由于该工程采用现场搅拌,在搅拌机集中搅拌,我们将派专职试验员配合搅拌站实验室对砼的各种材料定期进行试验,主要测试砂子、石子含水率,特别是雨天,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砂子、石子得含泥量是否超标,颗粒级配是否符合要求,水泥稳定试验,砼得坍落度定时检查或不定时抽查。通过试验有问题及时调整、结合砼半小时强度推定技术,确保砼得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认真控制砼投料顺序,准确掌握砼得搅拌时间,严格砼配合比计量。并做好相关记录。少量和次要部位的砼在现场搅拌。

1.7.3砼浇灌

1)砼浇灌过程中振动棒产生的噪音是施工现场所产生的主要噪音 污染之一,尤其是夜间更甚。为了保证周围居民的生活不受噪音的干扰,我们在本工程中采用已通过经河南省建设厅验收鉴定的自密实砼施工技术。

高性能自密实砼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外加剂和掺和料的调节作用,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使拌合物的屈服应力降低到某一适宜范围内,在其自重作用下自行密实的砼。并且硬化后的自密实砼与普通砼相比,其力学性能更优、耐久性更好。

高性能砼的技术原理:①利用外加剂和掺和料的调节作用,降低砼拌合物的屈服力和水灰比,提高流动性,保持适当的粘度系数,满足砼高性能要求;②合理选材和配合比设计,使砼高性能化;③选用合理方便的方法,对高性能自密实砼的工作性定量评价。高性能自密实砼的工作性能指标:坍落度240—260mm、扩展度大于600mm,流出时间8-17秒。L型仪骨科前后差小于10%,中边高差小于20mm。在砼配比设计中,遵守流动性和抗离析性的平衡原则。④采用体积法和重要性相结合的方法,确定:A.砼强度等级。B.计算用水量。C.在水泥砂浆体0.35情况下,水泥砂浆体各组分体积含量。D.骨料体积0.65时各骨料用量。

2)砼的场内垂直输送,基础底板砼浇灌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采用塔吊结合升降梯来完成。

1.8、砌筑工程 1.8.1施工方案

现场设砂浆搅拌机,采用双轮手推车运输至各作业点。

材料要求:材料进场前,必须提供出厂证明及合格证,进场后按规范要求抽验、送试验室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

所用水泥、砂、水、灰膏等原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且水泥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3天(7天)、28天强度报告,进场后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准用于工程。

1.8.2 砌筑技术措施

1)砌体与混凝土柱之间要用拉接筋连接,使两者连成整体。 2)砌体顶部与框架梁板接触处采用斜砌实心砖砌筑,避免裂缝产生。

3)砌体长度超过5m,中间应加设构造柱,高度超过4m,墙中间应加设圈梁。每道墙得底部应至少先砌筑3皮蒸压灰砂砖,以便于后室内装修。

4)在门窗洞口两侧填充墙砌体内,加砌一定数量得预制砼块,便于门窗安装时固定门窗框用。

5)砌块提前一天浇水湿润,砂浆灌缝要饱满,尤其立缝,施工过程中极易忽视,砂浆不饱满,透缝、隔音效果不好,整体性差。

6)砌体工程应紧密配合安装各专业预留预埋进行,合理组织施工,减少不必要得损失和浪费。

7)应坚固地将墙或隔墙互相连接并与混凝土梁、柱相互连接。绑扎柱钢筋时,在框架柱上预埋铁件以便焊接拉结筋用,拉结筋规格为2φ6通长设臵,沿墙竖向间距不大于500mm。

8)砌筑时应先外后内,在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 开始;应吊一皮,校一皮,皮皮拉施工线控制砌块标高和墙面平整度。砌筑应做到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接搓可靠,灌缝严密。

9)应经常检查脚手架是否不够坚固,支撑是否牢靠,连接是否安全,不应在脚手架上放重物品。

1.8.3 施工要点

1)砌筑前,应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在砌筑位臵上弹出墙边线,以后按边线逐皮砌筑,一道墙可先砌两头地砖,再拉准线砌中间部分。第一皮砌筑时应试摆。使用前应浇水湿润。

2)在墙的转角处及交接处立起皮数杆,在皮数杆之间拉准线,依准线逐皮砌筑,其中第一皮砌块按墙身边线砌筑。

3)墙体竖向灰缝采用灌浆法施工,灰缝宽度20mm,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4)砌块墙水平灰缝宽度15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墙的转角处,每皮砌块的外角应加七分头砌块。

5)墙的十字交接处,应隔皮纵横墙起砌通,交接处内角的竖缝上下相互错开1/4砖长。

6)墙中留臵临时施工洞口时,其侧边离交接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顶部设臵钢筋砼过梁,洞口净宽不应超过1m,临时施工洞口补砌时,空口周围砖块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再用与原墙相同的材料补砌严密。

7)墙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应设臵钢筋砼过梁。管线槽留臵时,可采 用弹线定位后用开槽机开槽。砖砌体及砌块砌体与柱连接,沿柱高设2φ6@500锚拉钢筋,并沿墙全长贯通。

8)墙体每天砌筑高度以不超过1.8为宜。 1.8.4、施工操作工艺

① 砌筑前,按墙段实量尺寸和砌块规格尺寸进行排列摆块,不足整块的可锯截成需要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最下一层如灰缝厚大于20mm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铺砌,应用不低于M2.5混合砂浆,采取满铺满挤法砌筑,上下皮错缝砌结,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每隔二皮砌块钉扒钉一个,梅花形设臵。砌块墙的丁子交接处,应使横墙砌块隔皮露头。

② 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15mm。竖向灰缝宜用内外临时夹板夹住后灌缝,其宽度不得大于20mm。

③ 砌到接近上层梁、板底部时,应用普通粘土砖斜砌挤紧,砖的倾斜度约为60度左右,砂浆应饱满密实。

④ 墙体洞口上部应放臵3Φ6mm钢筋,伸过洞口每边长度不小于500mm。

⑤ 砌块墙与承重墙或柱交接处,应在承重墙或柱内预埋拉接筋,每500高设一道2Φ6mm钢筋,伸入砌块墙水平灰缝内不小于1000mm。当漏留拉结筋时,则可用粘结砂浆(体积配合比为:水泥:107胶:中砂=1:0.2:2),在砌块端头与立墙接触面各涂抹5mm厚的粘结砂浆,挤塞严实,将多余砂浆刮平。当墙高大于3m时,需加设一水平混凝土带;如设计无要求,一般每隔1.5m加设2Φ6mm或3Φ6mm钢筋带,以 增强墙体的稳定性。

⑥ 砌块与门口的联结:当采用后塞口时,将预制好埋有木砖或铁件的空心砌块,按洞口高度2m以内每边砌筑三块,洞口高度大于2m时,每边砌筑四块,安装门框时用手电钻在边框预先钻出钉孔,然后用钉子将木框与混凝土内预埋木砖钉牢;当采用先立口时,在砌块和门块外侧均涂抹粘结砂浆5mm后挤压密实。同时校正墙面的垂直度、平整度和位臵。然后再在每侧均匀钉三个长钉,与粉煤灰轻渣空心固定。

⑦ 砌块与楼板或梁底的联结,一般在楼板或梁底每1.5m预留2Φ6mm拉结筋插入墙内;如未预留拉结筋时,可先在砌块与楼板接触面抹粘结砂浆,每砌完一块,用小木契在砌块上皮贴楼板底。

⑧ 粉煤灰轻渣空心砌块墙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m。 1.9、一般抹灰工程 施工准备

(1)主要材料:32.5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有出厂证明和复试报告。中砂,使用前过5mm孔径地筛子,进场后复试,各种物质含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2)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2m靠尺、抹子、托灰板、灰桶、脚手架、脚手板等。

(3)作业条件

结构施工完毕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抹灰前检查门框地位臵是否正确,与墙体连接是否牢固,连接处用掺入少量麻刀的1:3的水泥砂 浆分层嵌塞密实。清理墙体表面地灰尘、油污,并洒水湿润。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经各方面确认后再大面积施工。

1.10、内外墙面抹灰

①按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吊垂直、套方、找规矩,经检查后确定抹灰厚度,但最少不应小于7mm,灰饼用1:3水泥砂浆抹成3cm见方形状。

②墙面冲筋:用与抹灰层相同砂浆冲筋,冲筋地根数根据房间地宽度和高度决定,筋宽为3cm。

③抹灰底:冲筋结束2h后抹底灰,分层装档,找平,用大杠垂直水平刮找一遍,用木抹子搓毛,然后全面检查底子灰是否平整,保证阴阳角方正,管道处灰抹齐,墙与顶板交接处光滑平整,并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垂直与平整情况,抹灰后及时清理散落在地上的砂浆。

④修补预留孔洞、电气箱、盒,当底灰抹平后,专人将预留孔洞、电气箱、盒周边临时固定用底5cm石灰浆刮掉,改用1:1:4水泥混合砂浆把该处抹光滑、平整。

⑤抹罩面灰:当底灰抹好后,6~7成干时抹中层灰,中层灰6~7成干时抹罩面灰,(如前遍灰过干要浇水湿润),罩面灰厚度不大于5mm,两人同时操作,一人薄薄刮一遍,另一人随即抹平按先上后下顺序进行,再赶光压实,最后用铁抹子压光。

⑥做水泥护角:水泥护角在打底灰前做。室内墙面和门洞口阳角用1:2水泥砂浆打底与所抹灰饼找平,待砂浆稍干后,再用107胶素水泥膏抹成小圆角,每侧宽度为不小于5cm,门洞口护角做完后,及时 清理门框上的水泥浆。

1.

11、外墙涂料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施涂封底涂料→涂主涂层→涂面层涂料→ 涂料修整;

2)基层处理:将基层上的灰尘、污垢、溅沫和砂浆流痕等清除干净。同时将基层缺棱掉角处,用水泥砂浆修补好。

3)涂刷方向、距离一致,如所有涂料干较快时,应缩短刷距。刷涂一般不少于两道,应在前一道涂料表干后再刷下一道。

4)先在基层刷涂1-2道涂料,待其干燥后再刷涂,按一定速度自上而下、由左向右,仔细刷涂。

5)涂料修整很重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随工随修整,它贯穿班前班后和每完成一分格块或一架子;一种是整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应组织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有“漏涂”、“透底”、“流坠”等弊病,应立即休整和处理。

1.

12、屋面防水措施 ⑴ 操作工艺

基层清理→喷刷冷底子油→铺贴卷材附加层→铺贴屋面卷材→热溶封边→蓄水实验→铺设保护层。

⑵ 基层清理:防水屋面施工前,将验收合格的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等清扫干净。

⑶ 铺贴高聚物卷材附加层:在女儿墙、檐沟墙、管道根与屋面的 交接处及檐口、天沟、斜沟、雨水口等部位,按设计要求先做SBS卷材附加层。

⑷ 热熔封边:将高聚物卷材搭接处用喷枪加热,趁热使二者粘结牢固,以边缘挤出沥青为度,末端收头用密封膏嵌填严密。

1.

13、门窗工程 1.13.1、施工准备

① 材料:门窗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各种附件配套齐全且具有出场合格证。

② 主要机具:手电钻、钢尺、钢板尺、锤子等。 1.13.2、作业条件

①按图示尺寸弹好门中线,并弹好+50cm水平线,校正门洞口位臵尺寸及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有问题应提前剔凿处理。

②检查结构质量经验收后达到合格标准,工种之间办理了交接手续。

③检查门窗两侧连接位臵与墙体预留孔洞位臵是否吻合,若有问题应提前处理,并将预留孔洞内得杂物清理干净。

④对运至现场得门成品进行拆包检查,按图纸要求梳对型号,检查外观质量和表面得平整都度,如发现有翘曲不平、严重超标、严重损伤、外观色差大等缺陷时,应找有关人员协商解决,经修整鉴定合格后才可安装。

1.13.3、门安装工艺

①运输和堆放:在运输过程中,捆拴必须牢固,装卸时轻抬轻放。 严格避免磕碰变形形象。凡门有编号者,严禁混论码放。防火门码放前,首先要清理存放处,垫好支撑物后方可码放。码放时面板叠放高度不得超过1.2m,门重叠平放高度不得超过1.5m,并要做好防风、防雨、防晒措施。

②施工程序:划线---立门框---安装门扇及附件。 ③操作要点

A、划线:按设计要求尺寸、标高和方向画出门框框口位臵线。 B、立门框:先拆掉门框下部得固定板,凡框内高度比门扇得高度大于30mm,洞口两侧地面须设留凹槽。门框一般埋入楼面标高以下20mm,须保证框口上下尺寸相同,允许误差

C、将门框用木楔临时固定在洞口内,经校正合格后,固定木楔,门框铁脚与预埋铁板件焊牢。

D、安装门扇及附件:门框周边缝隙,用用麻刀灰嵌塞牢固,应保证与墙体结成整体;经养护凝固后,再粉刷洞口及墙体。

E、粉刷完毕后,安装门扇、五金配件及有关防火装臵。门扇关闭后,门缝应均匀平整,开启自有轻便,不得有进紧、过松和反弹现象。

1.13.4、门窗安装

①弹线找规矩→门窗洞口处理→防腐处理及埋设连接件→塑钢门窗拆包、检查→就位和临时固定→门窗固定及方法→塑钢门窗安装门窗口四周堵缝、密封嵌缝→清理→安装五金配件→安装门窗砂扇、密封条

②弹线找规矩。

在最顶层找出外门窗边线,用大线锤将门窗边线下引,并在每层门窗口处划线标记,对个别不直的口边应处理。

③ 门窗洞口处理,墙厚方向的安装位臵

根据对墙大样图及窗台板宽度确定塑钢门窗在墙厚方向的安装位臵,如外墙厚度有偏差时,原则上应以同一房间窗台板外露为准。

④ 防腐处理及埋设连接铁件

门窗框两侧的防腐处理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涂刷防腐材料,如橡胶型防腐涂料或聚丙烯树脂保护装饰膜,也可粘贴塑料膜进行保护,避免填缝水泥浆直接与塑钢门窗表面接触,塑钢门窗安装时若采用连接铁件固定,铁件应进行防腐处理,连接件最好选用不锈钢。

⑤运输及安装塑钢窗披水

按设计要求将披水条固定在塑钢窗上,应保证安装位臵正确、牢固。

⑥就位固定

根据位臵线安装,并将其吊直找正,没问题后用木楔临时固定。固定有两种方法,一种用φ6钢筋打入钻好的孔中,另一种是与预埋钢板或结构钢筋焊接。铁脚至窗角的距离不应大于180mm,铁脚间距应小于600mm.⑦缝隙处理

门窗固定以后,应及时处理门窗框与墙体缝隙。设计无要求时, 应采用矿棉或玻璃毡条分层填塞缝隙,外表面留5—8mm深槽口填嵌缝膏。

⑧ 门框安装

首先将尺寸找好,在门框的侧边钉好连接件或木砖,然后安装门框。门框安装并找好垂直度及几何尺寸后,用射钉枪或自攻螺钉将其门框与墙上预埋件固定。用低碱性水泥砂浆将门框与砖墙四周的缝隙填实。

⑨安装五金配件

待交活油漆完成,浆修理后再安装五金配件,安装工艺应按产品说明进行,要求安装牢固,使用灵活。

⑩安装纱门窗工序

绷铁纱、裁纱、压条固定、挂纱扇、装五金配件。 1.

14、屋面工程 1.14.1、屋面保温层施工 (1)操作工艺

基层清理→弹线找标高→管根固定→铺设保温材料→抹找坡层→抹找平层;

基层清理:现浇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应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 弹线找标高:按设计要求,确定保温层控制标高。

管根固定:穿结构的管根在保温层施工前,应用细石混凝土塞堵密实。

保温层施工:基层应平整、干净、干燥;块体保温板不应破碎、缺棱掉角,铺设时遇有缺棱掉角、破碎不齐的,应锯平拼接使用;块体应紧靠基层表面,铺平、垫稳,接缝处应用同类材料碎屑填嵌饱满。

找坡层施工:用1:8水泥加气混凝土碎渣找2%坡度,最薄处20厚,应分层铺设,每层不宜大于150厚,压实厚度及程度应由实验决定,压实后不得在上面行车或堆放重物,施工后及时施工找平层。

(2)成品保护

在已铺好的保温层上施工,应采取保护措施,保证保温层不受损坏。

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铺抹水泥砂浆找平层。 (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找坡层功能良好: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粒径级配、铺实密度等原因;施工选用的材料应达到技术标准,控制密度、保证保温的功能效果。

铺设厚度不均匀:铺设时不认真操作。应拉线找坡。铺顺平整,操作中应避免材料在屋面上堆积二次、倒运。保证均质铺设并拍实。

找坡边角处质量问题:边线不直,边挫不整齐,影响找坡、找平和排水。

找坡层不实,一次铺设厚度太大,拍压不实,下道工序施工时产生下沿,应注意分层铺设,分层拍压密实,并保证配比准确拌和均匀。

1.14.2、屋面找平层施工 (1)施工工艺

基层清理→管根封堵→标高坡度弹线→洒水湿润→施工找平层 (水泥砂浆)→养护→验收

基层清理∶将找坡层上表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凸出基层表面的灰渣等粘结杂物要铲平,不得影响的有效厚度。

管根封堵∶大面积做找平层,应先将出屋面的管根、变形缝、屋面暖沟墙根部处理好。

抹水泥砂浆前,应适应洒水润丝基层表面,主要是利于基层的结合,但不可洒水过量,以免影响找平层表面的干燥。

标点标高、冲筋。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坡,一般按1—2m贴点标高(贴灰饼),铺抹找平砂浆时,先按流水方向以间距1—2m冲筋,并设臵找平层分格缝,宽度一般为20mm,并且将缝与保温层连通,分格缝最大间距为6m。

铺装水泥砂浆:按分格块装灰、铺平,用刮杠靠冲筋条刮平,找坡后用木抹子搓平,铁抹子压光。待浮水沉实后,人塌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为度,再用铁抹子压第二遍即可交活。找平层为1:2.5水泥砂浆拌合稠度控制在7cm。用32.5强度等级水泥、中砂拌制。

养护;找平层抹平、压实以后24h可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d,经干燥后铺设防水层。

屋面、檐沟找平层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水泥砂浆找平层无脱皮、起砂开裂、酥松等缺陷。

找平层与突出屋面构造交接处和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50mm。

找平层分格缝留设位臵和间距,应附和设计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 规定。

(2)质量标准

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屋面、檐沟、雨水口处找平层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资料。

水泥砂浆找平层无脱皮、起砂、疏松等缺陷。

找平层与突出屋面构造交接处,应做成圆弧形角,且要求整齐平顺。

找平层分格缝留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3)成品保护

抹好的找平层上,推小车运输时,应先铺脚手板车道,以防止破坏平层表面。

找平层施工完毕,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得上人踩踏。

雨水口、内排雨口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临时措施封口,防止杂物进入堵塞。

(4)应注意质量问题

找平层起砂∶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后养护不好,使找平层早期脱水;砂浆拌合加水过多,影响成品强度;抹压时机不对,应掌握抹压时间,成品不能过早上人。

找平层空鼓、开裂: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前,未用水湿润好,造成空鼓;应重视基层清理,认真施工结合层工 序,注意压实。由于砂子过细、水泥砂浆级配不好、找平层厚薄不均、养护不够,均可造成找平层开裂;注意使用符合要求的砂料,保温层平整度应严格控制,保证找平层的厚度基本一致,加强成品养护,防止表面开裂。

倒泛水:找坡层施工时须保证找泛水,抹找平层前应检查找坡层坡度泛水是否符合要求,铺抹找平层应掌握坡向及厚度。

1.14.3、屋面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 (1)操作工艺

清理基层→涂刷基层胶粘剂→节点附加增强、处理→铺贴防水卷材→收头处理、节点密封→清理、检查、修整→蓄水试验→保护层施工

基层胶粘剂涂刷:涂刷前,基层必须清扫干净,无浮尘等杂物,同时必须充分干燥,施工前做干燥试验,合格后方能施工。

基层胶粘剂由厂家配套供应,用滚动刷或油漆刷均匀的涂刷在基层表面上涂刷量以0.2kg/m2左右为宜,尤其是边角涂刷时要认真,不得漏刷。

卷材铺贴方向应平行于屋脊铺贴,卷材的搭接缝宽长短边均匀为80mm,缝边用专用密封膏封严。

施工时应注意基层上涂刷的粘结剂应达到表干程度,其间隔时间与粘结剂性能及气温、温度、湿度、风力等因素有关,通常为10—30min,用指触不粘手时即可开始粘贴卷材。间隔时间的控制是施工的难点,对粘结力和粘结的可行性影响甚大。

铺贴时应对准已弹好的粉线,并且在铺贴好的卷材上弹出搭接宽度线,以便第二幅卷材铺贴时,能以此为准进行铺贴。

铺贴卷材时采用滚铺法,每铺完一幅卷材,应立即用干净而松软的长柄压辊从卷材一端顺卷材横向顺序滚压一遍,排除卷材粘结层间的空气。

卷材铺好压粘后,用棉纱沾少许汽油,将搭接部位的结合面清除干净,然后采用油漆刷均匀涂刷,不得出现露底,堆积现象。待胶粘剂表面干燥后(指触不粘)即可自行粘合。粘合时应从一端开始,边压合边驱逐空气,不许有气泡和波折现象,然后用手持辊顺边认真仔细辊压一遍,使其粘结牢固。

搭接缝全部粘贴后,缝口要用密封材料密封严,密封时用刮尺沿缝刮涂,不能留有缺口,密封宽度不应小于10mm。

雨天严禁进行卷材施工。五级风及其以上进不得施工,夏季施工时,屋面如有露天潮湿,应待其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避免在高温烈日下施工。

屋面拐角、雨水口、屋脊、卷材搭拆等节点部位,必须仔细铺平,贴紧压实,符合设计要求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卷材铺贴埋时应避免过分拉紧和皱折,基层卷材间排气要充分,不允许有翘边、脱层现象。

为保证卷材搭拆宽和铺贴顺直,应严格按照基层所弹标线进行。 (2)质量标准

屋面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所使用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和设 计要求。

防水层的厚度和层数应符合设计规定,结构基层稳定,平整度符合规定。

卷材防水层铺贴、搭接、收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搭接宽度准确,接缝严密,不得有皱折,鼓泡和翘边,收头应固定,密封严密。

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应结合紧密、牢固,厚度均匀一致。 (3)成品保护

已铺贴好的卷材防水层,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严禁在防水层上进行施工作业和运输,并应及时做防水层的保护层。

屋面变形缝、水落口等处,施工中应进行临时塞堵和挡盖,以防落进材料等物,施工完工后将临时堵塞、挡盖物清除,保证管、口内畅通。

屋面施工时不得污染墙面、檐口侧面及其他已施工完的成品。 (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屋面不平整:找平层不平顺,造成积水,施工时应找好线,放好坡,找平层施工中应拉线检查。做到坡度符合要求,平整无积水。

空鼓:铺贴卷材基层不干燥,铺贴不认真,边角处易出现空鼓;铺贴卷材应掌握基层含水率,不符合要求不能铺贴卷材,同量铺贴时应平、实,压边紧密,粘结牢固。

渗漏:多发生在细部位臵。铺贴附加层时,从卷材剪配、粘贴操作,应使附加层紧贴到位。

屋面防水层蓄水试验:屋面防水层施工完后,即可进行蓄水试验,首先将与屋面连通的雨水口等堵塞严密,然后即可向屋面上放适量深度的水(注意:不得将水位超过泛水高度),放水后会同业主及监理单位共同检查验收,验收无渗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

15、安装施工方案 1.15.1电气施工 (1)电缆敷设

① 熟悉图纸,将电缆的走向、排列顺序列成表格,注意电缆的排列要整齐,尽量避免交叉,并及时装设标志牌,注明编号、型号、规格。

② 把运到现场的电缆进行核算,按线路的具体情况配臵电缆长度,避免造成浪费。电缆敷设不宜拉的过直,宜有一定波形,以防止电缆在冬季的冷缩拉力影响。

③ 低压动力电缆全部采用干包式终端头。做电缆头前,采用兆欧表测量基电缆绝缘电阻.控制电缆采用电缆护套。

(2)配管

① 熟悉图纸,将所需的管子的型号、规格、材质、敷设方式等确定,然后精心组织施工,做到配管不错、不漏、不多、准确到位。

② 配管需切割管子时,应采用切割机或手锯施工,切割后应用圆锉刀将管口毛刺锉去。

(3)配电箱安装

① 对照图纸,将配电箱的型号分清,弄清楚尺寸,并将需要预留 的位臵、尺寸以书面形式告之土建人员,同时在土建施工时需安装人员再进行核查配合,尽量减少土建劳动成果被破坏。

② 嵌入式配电箱,将箱壳口按照土建墙体装饰厚度露出一定余量,以保证照明板面在土建墙体装饰完成后能使其面板紧贴墙面。嵌入式箱子先将箱壳与箱芯分开,同时将箱芯妥善编号封存,以便安装配电箱芯时对号入座,挂墙箱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③ 进线管进入配电箱体内,长度一般控制在3-5MM之内。并用锁紧螺母固定管口,管口露出螺纹2-3扣,管口应光滑,管道应排列整齐。

④ 盘内进线要依照图纸,按线路编号,逐次按顺序进线,为避免交叉利用尼龙扎带,将线捆扎理顺后进线。

(4)照明灯具安装

① 螺口灯头的接线:相线应接在中心触点的端子上,零线接在螺纹的端子上。

② 同一室内成排安装的灯具,其中心偏差不大于5mm。 ③ 嵌入顶棚内的装饰灯具,固定在专设的框架上,电源线不应贴近灯具外壳,灯线应留有余量,固定灯罩的边框边缘应紧靠在顶棚面上。

④ 矩形灯具的边源尖与顶棚面的装饰直线平行,如灯具对称安装时,其纵横中心轴线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偏差不大于5mm。

1.15.2 管道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给水系统管道安装

室外引入管→泵房及设备安装→设备吊装层及顶层干管安装→立管安装→各层支管安装→分区水压试验→刷漆防腐→系统吹扫、清洗→管路与设备连续、减压阀安装→系统调试

① 管道预制时为了减少在安装中固定灰口,对部分管材与管件可预先按测绘的草图捻好灰口,并编号码放在平坦的场地,管段下面用方木垫平垫实。

② 捻好灰口的预制管段,对灰口要进行养护,一般可采用湿麻绳缠绕灰口,浇水养护,保护湿润,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一般常温24-48小时后方能移动,运到现场安装。

③ 待预制管道接口达到强度后进行立管安装,取出相应立管甩头的临时堵塞,清理承口,其顺序是将管材预制管的直立向上排列,按楼板上卫生器具的排水孔找准分岔的朝向,并从90度的两个方向用线附调节器直立管将铁钎子钉入墙内,从立管不同两侧固定立管接好接口,用铁丝将立管与铁针子绑牢,并补刷接口处的防腐层,每段立管应安装至上一层楼板以上,立管安管过程中临时停歇及每层安装完后应及时用灰袋纸、草绳等将各分岔敞口封堵严密。

④ 支管安装应先搭好架子,并将托架按坡度栽好,或栽好吊卡,量准吊棍尺寸,将预制好的管道托到架子上,再将支管插入立管预留口的承口内,将支管预留口尺寸找准,并固定好支管,然后打磨捻灰口。

⑤ 支管安装完后,可将卫生洁具或设备的预留管安装到位,找准尺寸并配合土建将楼板孔洞堵严,预留管口装上临时丝堵。

⑥ 卫生器具安装的共同要求是:平、稳、牢、准、不漏、使用方便,性能良好。

⑦ 地漏安装时,地漏篦子应安装在地面的最低处,顶面应低于最后地坪高度10mm。

⑧清扫口安装时,将清扫口固定在排水管的横管内,清扫口必须与地面平。

⑨ 通水实验由检查口灌水,边灌边检查卫生设备水位,直至符合要求30min以后,中接口无渗漏为合格。通水实验分层进行。

⑩ 排水系统调试包括卫生器具调试和排水构筑物调试。 (2)排水系统管道安装 排水系统安装工序如下:

室外埋地管段安装→顶层及设备吊装层干管安装→立管安装→各卫生间横支管安装→系统闭水通水试验→污水泵、卫生器具安装→排水通水运行。

① 管道预制时为了减少在安装中固定灰口,对部分管材与管件可预先按测绘的草图捻好灰口,并编号码放在平坦的场院地,管段下面用方木垫平垫实。

② 捻好灰口的预制管段,对灰口要进行养护,一般可采用湿麻绳缠绕灰口,绕水养护,保护湿润,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一般常温24-48小时后方能移动,运到现场安装。

③待预制管段接口达到强度后进行立管安装,取出相应立管甩头的临时堵塞,清理承口,其顺序是将管材或预制管的直立向上排列, 按楼板上卫生器具的排水孔找准分岔的朝向,并从90度的两个方向用线坠调直立管将铁钎子钉入墙内,从立管不同两侧固定立管接好接口,用铁丝将立管与铁针子绑牢,并补刷接口处的防腐层,每段立管应安装至上一层楼板以上,立管安装过程中临时停歇及每层安装完后应及时用灰袋纸、草绳等将各分岔敞口封堵严密。

④支管安装应先搭好架子,并将托架按坡度栽好,或栽好吊卡,量准吊棍尺寸,将预制好的管道托到架子上,再将支管插入立管预留口的承口内,将支管预留口尺寸找准,并固定好支管,然后打麻捻灰口。

⑤支管安装完后,可将卫生洁具或设备的预留管安装到位,找准尺寸并配合土建将楼板孔洞堵严,预留管口装上临时丝堵。

⑥卫生器具安装的共同要求是:平、稳、牢、准、不漏、使用方便,性能良好。

⑦地漏安装时,地漏篦子应安装在地面的最低处,顶面应低于最后地坪高度10MM。

⑧清扫口安装时,将清扫口固定在排水管的横管内,清扫口必须与地面平。

⑨通水实验由检查口灌水,边灌边检查卫生设备水位,直至符合要求30min以后,中接口无渗漏为合格。通水实验分层进行。

⑩排水系统调试包括卫生器具调试和排水构筑物调试。 ⑾散热器管道的连接,必须安装可拆装的连接件,散热器中心与窗户中心相同,且散热器皮距墙面25MM-40MM。

1.15.3 防腐、保温施工

防腐保温是本工程中比较关键的项目之一,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使用寿命及保温效果,现根据工程的工期要求及质量目标制定以下几项措施:

(1)明装管道防腐:

①在预制现场对明装管道(除镀锌管、铸铁管外)以及支吊架、固定件进行除锈,除锈采用钢丝刷、砂布、尖头锤、锉刀及扁铲等将金属表面的锈皮、氧化层、焊渣、毛刺及其它污物铲除刮净,再用砂布打磨一遍,露出金属原色,然后用棕扫帚、棉布清理干净,遇有油污、沥青等物应用汽油刷上下铺油,横竖交叉地将油刷匀,再把刷迹埋平,注意每次刷油应“少蘸油,蘸多次油”。

②在安装过程中对焊缝处及磨损碰坏的地方进行补刷。 ③管道试压合格后刷面漆(银粉漆)两道,刷面漆前用棉布把管子上的灰尘擦干净,涂刷要求厚度均匀,不得有脱皮、流淌和漏涂现象,刷漆时先横后直,纵横交错,先立面后平面,自上而下,刷子浸漆不宜超过毛长的一半,做到蘸多次,少蘸油,用力要均匀。

(2)埋地管道防腐:

根据设计要求,埋地铸铁管先刷冷底子漆两道,再刷热沥青两道,埋地镀锌管刷热沥青两道。

底漆干燥后方可浇涂沥青,在常温下,底漆与浇涂沥青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4小时,沥青浇涂温度以200-220度为宜,但不得低于180度,每层沥青浇厚度为1.5MM。

(3)管道保温

①施工时保温层要求平整、严密坚固,保温层接缝要严密,纵缝不宜留道顶部。

②管道保温接缝处用粘胶带粘贴严密。

二、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工程材料供应的及时与否和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为此必须加强材料采购、供应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有关的制度和规定,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总目标的实现。

2.1主要材料的采购供应 (1)采购供应计划

主要材料的采购供应必须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要求和施工图纸提前编制材料需要计划。该计划的内容包括: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标准、分批供应量和进场日期。

(2)协商定价

主要材料进场前,除业主指定的供应厂家和价格外,我们首先对拟采购其材料供应商的商业信誉、产品质量、供应能力、价格等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向业主提出采购意见,经业主同意签认后,方可与选定的材料供应单位订立购货合同或直接购进材料。主要材料的采购必须从业主已确定的合格供应商处组织进货,不允许任何部门或个人随意订购,以保证购进材料的质量,在主要材料的采购工作中要积极听取、采纳业主的意见。

(3)材料的验收

材料进场后必须先会同监理组织验收。首先进行外观检验,需做复试检测的还必须进行复试检测。检测结果未出来之前,该批材料应悬挂“待验”标识;检验合格后悬挂有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及合格状态的标牌,方准使用。

经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悬挂“不合格”标牌并及时组织退货,运出场外。

(4)材料的使用

材料的使用实行材料领料单制度,禁止乱拿乱用,同时对各种材料各批次的使用部位应记录清楚,保持材料使用的可追溯性。

没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未经检验或试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在工程上使用。

2.2、物资准备工作内容

(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和施工图预算的材料分析编制工程材料需用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和材料堆场面积以及为组织运输提供依据,需业主提供的材料提前15天将材料分批需用量计划报送业主,使业主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市场调查和采购。施工现场至少应储备二层的材料用量。

(2)配件和制品的加工准备:根据施工预算所提供的构(配)件和缺口加工要求,编制构(配)件加工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堆场面积提供依据。

(3)我方自行采购的材料,材料部门应根据材料品种建立采购主渠道,然后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分批组织进场。

(4)物资准备工作程序 ① 编制各种物资需要量计划 ② 签订物资采购合同 ③ 确定物资运输方案和计划 ④ 组织物资按计划进场和保管 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见附表。

三、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

为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主要设备供应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适时进场。进场前所有机械设备必须全部检查、维修、保养一遍,保证正常运转。

机械设备的配备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减低人工作业强度,确保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的实现为前提,选择先进、操作性能好,施工方便的各类机械。

机械设备的操作严格执行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保养规程有关规定。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大、中型机械设备要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三定)原则。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见附表。

四、劳动力安排计划

4.1、建立施工承包项目领导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因事设职与因职选人的原则,选定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有 开拓精神和施工管理水平高的施工承包项目领导机构。

4.2、组建精干的施工队伍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采用三部分施工,各部分流水的施工组织方式,确定各施工作业队编制和劳动力配备。

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工作进场,安排好职工生活。开工前期首先各组织一支30人的施工队伍进驻现场进行现场的各种施工准备工作。

4.3、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

为落实施工计划和技术责任制,应按管理系统逐级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月旬作业计划;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劳动力安排计划见附表。

五、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5.1 质量管理职责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们本着“建一座工程,上一个台阶;交一方朋友,树一座丰碑”的决心,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本工程达到合格。

A、项目经理职责

履行合同,执行企业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组织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机构,明确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建立健全项目内部各种责任制;组织项目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及修改工作;组 织制定项目其他各项规划、计划。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安全、工期及现场文明施工等日常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合理配臵并组织落实项目的各种资源,按质量体系要求组织项目的施工生产活动;协调项目经理部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B、项目技术负责人职责

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发放至有关部门和人员;确定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编制质量控制点;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并逐级交底至作业班组;负责项目技术洽商,处理设计变更有关事宜,负责项目的技术复核工作,参与质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的处理,编制技术处理方案,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负责项目竣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及统计技术的选用。

C、项目副经理的质量职责

项目副经理作为负责生产的主管项目领导,应把抓工程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在布臵施工任务时,充分考虑施工进度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在检查正常生产工作时,严格按方案、作业指导书等进行操作检查,按规范、标准组织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内部验收。

D、质量工程师职责

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规范,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巡回检查,随时掌握辖区内的工程质量情况,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有现场处臵权;负责分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与评定,对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报告工程负责人,参加制定处理方案,并验证方案的实施效果,行使现场质量处罚 权。

E、技术部门职责

组织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项目质量计划;负责执行和落实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负责各项检验和试验,正确选择取样、送检工作。负责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测量工作。做好各项计量器具验收、登记、统计、送检工作。负责建筑安装施工过程控制。负责工程技术文件资料、质量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F、工程部门职责

负责编制项目施工生产计划、检查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负责施工生产的协调、调度、现场文明的实施,处理好施工生产的进度与质量问题;落实好工程过程产品保护和保修服务;搞好劳动力管理,及时调配人力资源,满足施工生产需要;负责分承包管理和员工培训工作;负责管理评审、质量记录、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内部质量审核、统计技术的推广应用等要素文件贯彻实施。

G、施工工长职责

施工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督促其整改。施工工长亦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5.2、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控制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 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的设臵可使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但关键是在于运转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1)控制体系的设臵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的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质量的保证。

以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在施工班组实施。

在施工完成后,对成型的建筑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问题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产生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而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2)控制体系运转的保证

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应充分重视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转的正常,支持有关人员开展的围绕质保体系的各项活动。

强有力的质量检查管理人员,作为质保体系中的中坚力量。 提供必要的资金,添臵必要的设备,以确保体系运转的物质基础。 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制度,以保证质保体系的运转。

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以使在质保体系运转过程中发现的问 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使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控制体系的落实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围绕“人、机、物、环、法”五大要素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则势必使施工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故在质量保证计划中,对这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予以明确的落实。

①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是从管理层到劳务层,其素质责任心等的好环将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故对于“人”的因素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从: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评定来保证人员的素质。

在进场前,我们将对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劳务人员进行各种必要的培训,关键的岗位必须持有效的上岗证书才能上岗。在管理层积极推广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强现代信息化的推广;在劳务层,对一些重要岗位,必须进行再培训,以达到更高的要求。

②“机”的因素

进入现代的施工管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工程更快、更好的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施工中,要使施工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就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检修。

③“物”的因素

材料是组成本工程的最基本的单位,亦是保证外观质量的最基本的单位,故材料采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本工程的内在及外观质量。

④“环”与“法”的因素

“环”是指施工作业环境,而“法”则是指施工的方法,在本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必须利用合理的施工流程,先进的施工方法,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5.3、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是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具体落实,其主要是对施工各阶段及施工中的各控制要素进行质量上的控制,从而达到施工质量目标的要求。

(1)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并通过这三阶段来对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质量控制。

①事前控制阶段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是先导。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结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

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对本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均要审核其技术审定书及运用范围。

②事中控制阶段

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是关键。主要有: 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严格工序间交换检查,作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落实。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

③事后控制阶段

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过的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是弥补。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在保修阶段,对本工程进行维修。

(2)各施工计划的质量控制 ①施工计划的质量控制

在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阶段性进行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等控制计划时,充分考虑人、财、物及任务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合理配备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员,合理调拨原材料及各周转材料、施工机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轮流作息时间,在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工期抓上去。

②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发放图纸后,专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中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 时予以解决。同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的内容进行摘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从而在技术上对此类问题进行质量上的保证,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改进。

施工工长在熟悉图纸、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劳动力,并向操作人员作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计划,特别是对一些施工难点、特殊点、更应落应至班组每一个人,而且应让他们了解本次交底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图纸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便操作人员心里有数,从而保证操作中按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

在本工程中,将对以下的技术保证进行重点控制:

施工前各种大样图;原材料的材质证明、合格证、复试报告;各种试验分析报告;基准线、按制轴线、高程标高的控制;沉降观测;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试配及强度报告。

③施工操作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故从施工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均要有严格的要求,对操作人员加强质量意识的同时,加强管理,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首先,对每个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人员,均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其次,加强对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 识,自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质量控制上加强其自觉性。

再次,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工长及质检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进行质量标准的测试,随时指出达不到质量要求及标准的部位,要求操作者整改。

最后,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工前有交底,过程有检查,工后有验改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式,以确保工程质量。

④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A、物资采购:

施工材料的质量,龙其是用于结构施工的材料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因此材料的质量保证是工程质量保证前提条件。

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现场所需的材料均由材料部门统一采购,对本工程所需采购的物质,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控制。

B、产品标识的可追溯性:

为了保证本工程使用的物资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防止使用不合品,必须以适当的手段进行标识,以便追溯和更换;

钢筋:必须有材料证明、复试合格报告,原材必须有规格、钢号等标识,成型钢筋进场按规格型号,使用部位挂牌标识。

水泥:必须有材料证明、复试合格报告,入库必须分类堆放,挂牌标识。

砂石:复试报告合格,入场必须分规格插牌标识。 砖:必须复试报告合格。

其它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其包装必须有出厂标识。

所有砼、砂浆试块必须标明工程部位、浇筑时间和强度等级。 5.4、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钢筋加工

①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和焊剂的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钢筋表面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③钢筋调直后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少5%,表面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④对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应根据钢筋所在部位和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⑤对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箍筋歪斜等,一级钢筋可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后弯曲,其它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反复弯曲。

⑥钢筋的类别和直径由于客观原因需调换代替时,必须征得设计人同意,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2)钢筋安装

①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件时,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的先后次序,宜制定安装方案,绑扎部位的位臵上所有杂物应在安装前清理好。

推荐第3篇:教学楼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某中学教学楼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是通过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项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任务,熟悉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及建筑构造的原理和构造方法,研究确定建筑方案,完成建筑设计的平、立、剖面及细部构造图的绘制,并编写设计说明,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和加深理解所学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培养和锻炼学生设计、绘图、编写说明和表达设计总图的能力,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其他课程,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题目要求:

1、工程名称:某中学教学楼

2、工程地点:郑州市拟建位置详见附图

3、建筑面积及层次:4000-5000m2,层次为4-5间,局部可为6层,层高为3.4-3.6m,底层可为3.9-4.2m,阶梯教室层高4.6-4.8m。

4、功能要求:教学楼主要由教室和实验室组成,教室的采光要均匀,通风要好,教室与教室间、教室与走廊间要有良好的隔声条件,对音乐教室的隔声要求尤其要高,多功能大教室可考虑按电化教室及职工会议室设计,试验室地面要耐酸碱,墙面要做1.2-1.5m高的墙裙,室内有上下水管、污水槽及洗手盆;接电源,并设有准备室。

(1)标准班教室:以三开间为一单元(一个教室)18个,每个50人(65-72m2)。

(2)实验室:以三开间为一单元5个(72-96m2)。

(3)电教室:以三开间为一单元4个(72-96m2)。

(4)阶梯教室(兼电教室)约150-200座1个。

(5)音乐教室:约100座1-2个。

(6)图书资料室:约80-100m2,3个(包括书库)。 (7)教研室:单开间或二开间,每层设2-3个。

(8)各层设男女卫生间各一个,卫生间设前室,面积及数量按国家规范确定。

(9)底层设大厅,面积按规范规定,其他层设过厅,门卫值班设在大厅内,可设阅报栏。

(10)屋面为上人屋面。

(11)结构形式:框架或混合结构。

(12)建筑设计时,应重视防火问题。

教学楼是建在330×450m的新建校园内,建筑立面造型及外装修力求朴素大方、活泼开朗,明快富有生机。

(三)生活服务设施:

由于场地比较开阔,考虑生活设施,要求在适当位置设计面积为350-400m2的餐厅,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或部分框架结构,横向总跨为15-24m,纵向总长为20-30m,并设餐厅、厨房、库房、锅炉房等。

(四)建筑标准:

1、建筑等级Ⅱ级。

2、防火等级Ⅱ级。

3、采光等级Ⅱ级。

(五)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①总平面布置:安排主入口、道路、消防车道及场地内拟建建筑物的位置,体育场地、绿地和景点布置等。

②底层、标准层平面图,比例1∶100、1∶150、1∶200。

③楼梯剖面图(要求剖到主要楼梯)比例1∶100、1∶150。

④正立面图、侧立面图比例1∶100、1∶150、1∶200。

⑤详图:外墙身剖面详图,楼梯平面图,扶手及踏步详图比例,1∶

15、1∶20或自定,并说明各部分构造做法。 ⑥屋面排水组织设计图及有关节点详图比例1∶100、1∶

15、1∶20。

⑦教室与实验室平面布置图(包括阶梯教室)。

⑧列门窗表。

2、设计说明书

①简要说明工程性质、用途。

②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总使用面积,使用面积系数K值。

③建筑物的设计特点、设计构思、疏散组织、平面组合、建筑造型。

④图纸规格:1#图、要求铅笔绘制,所设计内容达到施工图深度。

3、参考资料:

①房屋建筑学(教材)

②建筑构造

③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及设计规范

④建筑制图标准(GBJ104-87)

⑤建筑设计标准图集

⑥教学建筑设计规范(JBJ67-89)

⑦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BJ37-87)

⑧建筑设计资料集(2-3)

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⑩其它有关法规、条例等

(六)严格遵守国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

(七)设计资料

1、水文资料:常年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以下8m处,水质对砼无侵蚀作用。

2、地质条件:

①建筑场地平坦,地质构造简单,属亚粘土,地耐力可按15t/m2考虑。

②属6°地震区,但要求按7°抗震设防烈度构造设防。

3、气象资料: ①冬季取暖、室外计算温度-9℃。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1℃,最热月平均气温27℃,最低月平均气温-2℃。

②全年主采导向为东地风,夏季为北风,冬季平均风速为3.5m/s,夏季为2.8m/s,风荷载为350N/m2。

③年降雨量为631.8mm,日最大降雨量为109.6mm,小时最大降雨量为79mm。

④室外相对温度,冬季为49%,夏季为56%。

⑤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80mm,最大积雪厚度为200mm,雪荷载为250N/m2。

推荐第4篇:教学楼设计

任务书—题目2:十二班中学教学楼方案设计

一、目的要求

为配合《房屋建筑学》第一至第四章理论教学,进行一次建筑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建筑设计原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了解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二、设计条件

1.修建地点:本建筑位于中小城市或工矿区新建的职工住宅区内,地段情况可参考提供的地形图,亦可自己另选地段。2.房间名称及使用面积 3.建筑标准:

(1)建筑层数:1~4层

(2)层高:教学用房3.6~3.9m

办公用房3.0~3.4m (3)结构: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门窗:木门、铝合金窗(或塑钢窗) (5)装修: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自行确定。 (6)走道宽(轴线尺寸):2.4~3.0m(中间走道),1.8~2.1m(单面走道)。 (7)采光:教室窗地比为1/4,其他用房为1/6~1/8。 (8)卫生:设室内厕所(蹲式大便器、小便槽或小便斗),数量按男女学生各半计算。 男厕所:40~50人一个大便器,两个小便斗(或1m长小便槽)。 女厕所:20~25人一个大便器。

三、设计内容及深度

本设计按方案设计深度要求进行,2#图纸两张。完成下列内容: 1.平面图:各层平面,比例1:100~1:200 (1)底层各入口要画出踏步、花池、台阶等。

(2)尺寸标注为两道,即总尺寸与轴线尺寸。

(3)确定门窗位置、大小(按比例画,不注尺寸)及门的开启方向。 (4)楼梯要按比例尺寸画出梯段、平台及踏步,并标出上下行箭头。 (5)标出剖面线及编号。 (6)注明房间名称。 (7)标图名及比例。

2.立面图:入口立面及侧立面,比例1:100~1:200。

(1)外轮廓线画中粗线,地坪线画粗实线,其余画细实线。 (2)注明图名及比例。

3.剖面图:1~2个剖面,比例1:100。

(1)剖切部分用粗实线,看见部分用细实线;地坪为粗实线,并表示出室内外地坪高差。

(2)尺寸标两道,即各层层高及建筑总高。 (3)标高:标注各层标高,室内外标高。 (4)标图名及比例。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平均建筑面积(校舍总面积/学生总人数)、平面系数K(使用面积/建筑面积)等。

四、设计基础知识

五、设计方法与步骤

1.分析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目的要求及条件,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算出各类房间所需数目及面积和厕所蹲位数。

2.带着问题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和任务书上所提参考资料,参观已建成的同类建筑,扩大眼界,广开思路。

3.在学习参观的基础上,对设计要求、具体条件及环境进行功能分析,从功能角度找出各部分、各房间的相互关系及位置。

4.进行块体设计,即将各类房间所占面积粗略地估计平面和空间尺寸,用徒手单线画出初步方案的块体示意(比例1:500或1:200)。

在进行块体组合时,要多思考,多动手(即多画),多修改。从平面入手,但应着眼于空间。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部,抓住主要矛盾,只要大布局合理就行了。

5.在块体设计基础上,划分房间,进一步调整各类房间和细部之间的关系,深入发展成为定稿的平、立、剖面草图,比例为1:100~1:200。

六、参考资料

1.资料集编写组.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张宗尧、赵秀兰主编.托幼、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张宗尧、赵秀兰主编.中小学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建筑学报.各期

5.JGJ37-8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GBJ9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推荐第5篇:教学楼施工安全协议书

关于维修教学大楼散水工程的施工安全协议书

甲方:蒲麻中心小学

乙方:

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关于维修教学大楼散水工程的施工安全达成以下协议:

1.乙方必须保证施工安全,如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均由乙方承担一切责任。

2.乙方必须爱护学校校园内的树木、草坪及一切设施,如发现损坏一棵树木赔偿1000元,损坏一平方草坪赔偿100元,损坏其他设施照价赔偿。

3.乙方要文明施工,未经甲方同意不得随意使用甲方的任何设备。严禁在校园内酗酒、乱喊大叫、吹口哨、赤脚裸体、随地大小便等影响学校工作的不良行为。

4.乙方施工占用场地必须要在甲方指定的范围之内,严禁乱占用学校场地及设备。

5.本协议自签定之日起至施工队撤出校园至日之内有效。

6.如有赔偿款项甲方将按照协议规定从项目办工程款中扣除。

7.违反上列条款者甲方将报告上级部门要求严肃处理。

8.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2012年5月23日

推荐第6篇:教学楼基础施工小结

苏州德威国际学校(一期)工程基础分部施工小结 苏州德威国际学校(一期)教学楼工程 基础分部施工小结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苏州城建开发监理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工程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方中街以西、东长路以北。

本工程由教学楼、宿舍楼、南侧地下车库组成,其中教学楼分为A、B、C、D、E、F、G七个区域,宿舍楼分为A、B两个区域。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6352.58平方米,教学楼为20419.1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6807.8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3611.11平方米;宿舍楼建筑面积为5933.39平方米。

基础墙体材料:基础采用MU10的烧结粘土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二、人员组织

根据该工程的使用功能、结构特点、现场条件、工期状况,确保高速、优质的完成本工程的关键因素是挑选优秀的项目经理,为此我公司经过慎重考虑,选派具有强烈创优意识的曹兰波同志担任该工程的项目经理,以其资深的管理经验、扎实的工作作风、强烈的创优意识,管理现场。同时再充实一部分骨干组成项目管理班子进驻现场施工。

技术负责人一名(朱京),土建施工员一名(江平),质量员一名(张建清),安全员两名(陈华、缪丽霞),材料员一名(倪彩芳),

共5页第1页 苏州德威国际学校(一期)工程基础分部施工小结 资料员一名(李强)。

三、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一)、材料方面

本工程教学楼基础采用绑扎和直螺纹套筒:现已复试两批,结果均符合JGJ18-2003的规定。

本工程水泥为宜兴市胜达复合硅酸盐水泥,砂为天然砂,砖为混凝土实心砖,三种材料均分别复试

1、

2、1批。均合格且满足复试要求。

本教学楼工程的基础砼均为商品砼。试块:标养砼试块共计24组、同条件砼试块14组、抗渗砼试块3组,强度均评定符合要求。

(二)、施工方面

1、模板板工程

1.1、本基础工程模板采用18厚多层夹板。支模前模板先涂刷隔离剂,弹出位置线和控制线,并焊限位短筋;支模时模板拼缝严密,铺设平整,阴阳角垂直、方正,支承牢固可靠。

根据教学楼G区特点:A-2~A-6轴处为一层结构,层高为13米,其中A-4~A-6轴到为台阶,层高为13米~7.6米。该区域的柱子采用分两次进行浇筑,每次浇筑高度为6.5米,除有二层板处外。

7、由于该楼层面比较高,考虑模板支架的稳定性,在施工时采用先将柱子浇筑好后,再进行屋面结构的施工,再浇筑屋面结构。

8、结合以上模板及模板支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采用高支模方案。

共5页第2页 苏州德威国际学校(一期)工程基础分部施工小结 模板支模后,项目部及时进行检查验收,进行技术复核并填写验收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支模由技术负责人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1.2、模板拆除:模板在砼浇捣硬化后,以不损伤砼为原则,可进行模板的拆除,梁模板的拆除,除梁侧模板外其余梁底模板必须有砼的强度报告,其砼强度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要求,砼达到拆模强度要求。模板的拆除应办理有关手续,有关负责人(施工员)同意后方能进行施工作业。

2、钢筋工程 2.1、钢筋加工制作:

钢筋进场,制作加工前,先检查钢筋表面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清理不净坚决不用。

钢筋的下料、弯曲和弯钩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加工,不得出现短缺、偷工减料等现象。

2.2、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严格按施工图要求组织施工。钢筋绑扎尺寸、间距、位置准确,所有钢筋搭接和锚固长度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钢筋绑扎完后,垫好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在钢筋工程上特别注意柱、基梁节点、钢筋密集处的钢筋分布及受力筋位置,随时纠正因踩踏而变形、移位或塌陷的钢筋。经绑扎完毕后,由项目部专职质检人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监理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隐蔽。

共5页第3页 苏州德威国际学校(一期)工程基础分部施工小结

3、砼工程

3.1、商品砼运到施工现场后首先检查砼的配合比,抽查砼的坍落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浇筑。

3.2、砼浇筑严格按施工方案及规范进行,振捣密实、均匀,无漏振、过振现象。振捣时快插慢拔,以砼表面泛浆为宜。为保证砼的表面成型质量,在初凝前用木抹子二次抹平、压实。浇筑完毕浇水覆盖养护。

3.3为保证地下室外墙防水要求,我们在以下几方面做好防渗漏工作:

1)为了确保地下室的外墙的防水效果,所有地下室的的外墙模板的支撑均采用止水螺杆。

2)所有砼均采用P6抗渗砼。

3)在砼的浇筑过程为了确保砼的密实,委派1~2人在底部用铁锤敲击模板检查砼振捣是否密实,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解决。

4)地下室顶板浇筑结束后,立即对表面进行覆盖,确保砼表面不产生裂缝。

5)在做防水前做畜水试验,检查地下室的防水效果,通过试验未发下有渗水现象。

四、综合评价

本工程从2012年5月16日正式开工至2012年9月16日对基础工程进行验收,在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苏州城建开发监理有限公司领导的监督与指导下,我公司一直把

共5页第4页 苏州德威国际学校(一期)工程基础分部施工小结 “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方针放在首位。从管理上:我们以优秀的、对综合楼工程施工经验丰富的曹兰波同志担任项目经理;从材料进场复试上:我们一直坚持“先复试,后使用”的原则,每进场一批材料(钢筋、水泥、砂、石等),不管多少均要复试;从施工工序上:我们一直按照自检→互检→交接检→上报监理验收(未通过→要整改从复上面的工序)→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步骤。

由施工、监理、设计、建设等单位一起,对此基础工程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一致认为本基础分部工程符合设计图纸内容,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施工技术资料齐全且符合要求。

总之,本基础工程不管从观感上,还是实测实量上,总体质量较好,故对本基础分部工程综合评为合格。

苏州工业园区兴盛建设有限公司

2012年10月10日

共5页第5页

推荐第7篇:教学楼消火栓设计

河北科技大学第一教学楼消火栓设计

1 工程概况

第一教学楼由主楼和裙房组成,主楼地面以上由12层,高48米,东侧阶梯教室为5层,高28米,西侧自习室为六层,高24米。主楼地下一层,总面积1935m2。教学楼主要为上课用的教室以及自习室。

2 水源选择

室外由给水管网,水压不小于350KPa,能保证不小于0.10MPa的规范规定。室内需设加压用的消防水泵,由于市政管网不允许室内消防水泵从室外给水管网直接吸水,且建筑高度大于24m。属于高层建筑,因此消防水源为室外的消防水池。

由于建筑高度为48m,不分区式给水方式的消防给水系统,采用消防水池的水源补给。

3 消防用水量计算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规定,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教学楼,高度小于等于50m时,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自动喷水用水量为6L/s,消防用水总量为66L/s。

4 室外消防给水管网计算

4.1 进水管

消火栓给水系统进水管数量为两条,从从市政给水管引入,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陵一条仍能供给全部用水量。

管材采用给水铸铁管。流量为36L/s,流速v控制在2.5m/s以内,可采用

2.25m/s,据此可算得进水管管径为184mm,取管径为200mm,沿途水头损失值1000i为44.2。

4.2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网

管道围绕教学楼布置成环状,进水管从上方和右方与环网连接,在进水管上和进水管与环网连接处各设置阀门一个,以保证管网中某一个管段维修或发生故障时,其余管段仍能通水并正常工作,如图1所示。

5 消防水池

本教学楼应设置消防水池,其原因是:市政有关部门不允许室内消防水泵从室外给水管网直接吸水。

消防水池容积计算:

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由室外消火栓供应,不储存在消防水池内,消防水池储存室内消火栓用水和自动喷水用水量,按规定规范:重要的综合楼火灾延续时间为3h,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延续时间为1h。因此,消防水池容积为:

30×3600÷1935×3+6×3600÷1935×1=167.4+11.2=178.6m3 因为水量小于500m3,所以水池设一个,容积为200m3。消防水池补水时间为48h,补水量200m3,补水流量为200×1935÷48÷3600=2.24L/s,采用管径为100mm的给水铸铁管。

消防水池设在教学楼地下室箱形基础内,平面为方形,消防专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整体式施工,水深为2m,水池的平面尺寸为10m×10m。

6 室外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沿消防管靠教学楼一侧均匀布置。室外消火栓数量用室外消火栓用水量除以每个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求得,即30/15=2个。

7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按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宜于生活~生产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的原则,本教学楼内消防给水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

7.1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设置

该教学楼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要求,必须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教学楼为主楼(6层到12层)为530m2,,1层到5层,于裙楼连接部分为1935m2的教学办公楼。属于二类高层建筑,在该教学楼及其裙房,除卫生间,计算机教室及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合并与分开的问题,考虑到两者作用时间,压力要求,对水质要求均不同,通过分析及参考国外实际工程经验,设计中将两个消防给水系统分开。

7.2 引入管

引入管按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别设置。

室内管按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引入管采用两条,从室外消防给水环网引入,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另一条引入管仍能保证全部用水量,引入管管径采用100mm,管材采用给水铸铁管,流速为2.29m/s,沿途水头损失值1000i为66.9。

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布置成平面和竖直环网,设置三个竖向管道,节点阀门按n-1原则布置。每根竖管得最小流量按规定为15L/s,管径采用100mm,管材采用钢管,流速1.73m/s,沿途水头损失1000i为60.2。

7.3 消防给水竖向分区

消火栓给水系统在竖向按消火栓处静水压不超过1.0MPa进行分区,公分一个区。由消防水泵供水。

7.4 水泵接合器

水泵接合器设在室外,采用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流量为15L/s。用于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用水量的水泵接合器数为30/15=2,自动喷水灭火器系统接消防用水量的水泵接合器数为6/15=0.4,取一个。

因此消防水泵接合器共计3个。

7.5 消防水箱

水箱容量为15×600=9000L,即9m3,按照二类建筑消防水箱容量不小于18m3,水箱。消防水箱为矩形,钢筋混凝土制作。

7.6 消火栓布置

根据室内消火栓布置要求:

①同一高层建筑内赢采用统一型号规格的消火栓。消火栓的栓口直径应为65mm,水带长度不应超过25m,水枪喷嘴口径不应小于19mm。

②高层建筑内消防竖管的布置,应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达到呗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每根消防竖管的直径应按通过的流量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100mm。

③对于18层及以下的单元住宅和18层及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的塔式住宅,当设两根消防竖管有困难时,可设一根竖管,但必须采用双阀双出口型消火栓。

④每支水枪的流量应根据充实水柱的长度有计算确定,也可根据充实水柱的长度按表查出。若计算出流量小于5L/s时,扔应采用5L/s。

⑤室内消火栓应设在走道、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消火栓应涂红色,严禁伪装消火栓。

⑥室内消火栓的布置间距应由计算确定,且高层建筑不应大于30m,裙房不应大于50m。

⑦消防电梯间前室应设消火栓。

⑧高层建筑屋顶应设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检查用的消火栓,采暖地区可设在顶层出口处或水箱间内。

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每个消火栓处应设置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并应设没有保护按钮的设施。

⑩超高层建筑的屋顶、避难所、避难区应设置消火栓。

主楼每层有两个楼梯间,在每层楼梯间处各设一个SNS65型双阀双口消火栓,裙楼阶梯教室在两个阶梯教室每个每口设置一个消火栓,自习楼两个楼梯口设置一个消火栓,主楼和自习室区两个厕所门口设置一个消火栓,电梯门口设置一个消火栓,每个消火栓可供两股流量5L/s、射流高度为13m以上的充实水柱,确保每个着火点有两股消防水柱同时达到。消火栓栓口离地面高度1.1m。

为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在每层消火栓内设25mm自救式消火栓,便于非消防人员使用,在消火栓箱处设置消防按钮,可向消防控制室发出火灾信号,并直接启动消火栓系统放水泵。

消火栓内配备喷嘴口径19mm的水枪,水带长度25mm。同时配备自救式小口径水枪,喷嘴口径9mm,胶带内径mm,长度25m,不计消防水量。

7.7 消防水箱设置高度

消火栓栓口处所需水压按下式计算: Hxh=hd+Hq=AdLdq2xh+q2xh/B 当Sk为13m时,Hxh为20.5mH2O,消火栓出水量qxh为5.7L/s。 消防水箱设置高度按Hx=Hxh+Hw计算。式中Hw为管道水头损失,按式Hw=iL+hj计算。消防水箱至最不利点消火栓的管道长度L=25m;i=66.9/1000,hj=10%iL,则:

Hw=25×(66.9/1000)×1.1=2.77mH2O Hz=20.5+2.77=23.27mH2O

每层高4m,则Hx=23.27mH2O,相当于24.78/4=5.81层。 水箱高出消火栓6层,应假设加压装置。

7.8 顶部增压方式的比较

高层建筑顶部水箱的高度一般不能满足顶部几层消火栓或自动喷水的水压要求,因而常需另设增压装置。通常采用的增压方式有:(1)顶部加设气压装置;(2)顶部加设一套恒压泵组;(3)顶部加设一套由顶部几层消防按钮直接启动的水泵。

7.9消防水泵选择

消防水泵扬程按式:Hb=Hq+hd+Hg+Hg计算。自水泵到水箱的管道长度为3.0×(12+2)=42m,i=66.9/1000,hj=10%iL,Hg=48×66.9/1000=3.21,消防水池到消防水箱的高度差为56m。则

Hb=20.5+3.21+56=79.71m 消防水泵流量为30L/s,流量为79.71m。根据扬程和流量,选用水泵其流量30L/s,扬程80m,转速1480r/min,功率37kW。

推荐第8篇:教学楼设计摘要

摘要

本设计是安徽省江淮地区某中学一幢教学楼,建筑面积为6331.5m²,共五层,建筑高度为19.4m,整体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两部分内容。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综合选型、施工、材料、建筑设备、建筑艺术及经济等。最终确定设计方案,画出建筑施工图。

结构设计是在建筑物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确定结构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结构布置,并初步估算,确定结构构件尺寸,进行结构计算。

本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在进行荷载计算和构件截面估算后,选取一榀框架进行计算,用二次分配法算出内力,并对最不利活荷载和最不利内力进行分析,从而进行配筋计算。本设计基础形式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楼梯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梁式楼梯。整个方案设计基本符合设计和结构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合理性。

总 之,适用、安全、经济、使用方便是本设计的原则,两部分空间合理,连接紧凑,主次分明,使建筑空间的舒适度加以提高。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荷载代表值;内力组合;二次分配法

Abstract

The design of Anhui Jianghuai area in a middle school teaching building, building area of 6331.5m, a total of five layers, building height of 19.4m, whole i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Inclu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design the content of the two partstructure.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the premise of the overall plan, according to the designrequirements of the task book, considering the base environment, use function,comprehensive selectio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rchitectural art and economy.The final design, construction drawing draw. Structural design is the definite structural scheme on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preliminary design; Select reasonable structural system; Then carry out structure to arrange, and preliminary estimation and definite structural component size and carry out structural calculation. This scheme adopts the cast-in-place frame structure of reinforced concrete.After carrying out load calculation and component section estimation select one redistribution act , with the calculate of iterative method force, and for the most unfavourable live load with most the force in disadvantage analyse , so, match tendon calculation.Scheme basic form takes off independent foundation with column,stairs are the cast-in-place beam type stairs of reinforced concrete.Entire scheme design accords with design and structural requirement basically, have certain creativity and reasonability. In a word, it is suitable, safe, economic , use convenience is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two minutes have reasonable space and compact connec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distinct, make the comfortable degree of building space rise.Key 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eismic;design representative load value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redistribution act

推荐第9篇:某大学教学楼设计

本设计编号为TM_044,某大学5层教学楼建筑与结构设计,由建筑图+结构图+任务书+毕业设计网(33435字)+外文翻译

毕业设计网(设计)计划任务(目的、任务、计划进度、措施、预期结果):

一、目的:

毕业设计来源于工程实践,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这一时间较长的专门环节,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的土木工程设计问题,提高工程应用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和其他教学环节所不同,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地完成一项(或部分)工程设计,解决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二、任务: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大学教学楼结构设计,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000m2,层数为5层 。主要功能:

1、普通教室(18间);

2、多媒体大教室(5间);

3、教师休息(每层设置)(1间);

4、教务室(1间);

5、卫生间(每层设置)(1间)。

设计时要考虑动静分区、交通便捷顺畅、采光、通风、防火等内容,同时必须满足现行相关规范要求。

(二) 设计原始资料

1、气象资料

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2℃,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28℃,最高温度40.7℃,最低温度-14℃,冬季相对温度73%,夏季相对温度81%。冬季主导风向东北平均风速2.6 m/s,夏季主导风向东南平均风速2.6 m/s,最大风速23.7 m/s。年平均降水量1034.1mm,月最大降水量179.3mm。最大积雪厚度0.32m,基本风压WO=0.4 KN/M2,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09m。常年地下水位低于-1.3m,水质对混凝土没有侵蚀作用。

2 场地平整,地面高程0m,三通已完成,主要建筑材料供应充足。

3 地质资料

(1)建筑物场所位于冲积平原上,地形平坦,无不良地质现象存在;

(2)粉土层:该层强度较高,但厚度不大,只有1.5~2.0米,按照8个土样试验的平均值:孔隙比e=0.6(δ=0.08);含水量W=20%(δ=0.1);重度 γ=19KN/m3.。压缩模量ES=6Mpa;fK=180Kpa;

(3)细砂层:较松散,含水量较高,挖基坑时可能出现流砂现象,通过对20个标准惯入试验数据的统计,标惯锤击数N63.5=10;重度γ=18KW/m3 ,压缩ES =2Mpa;fk=100Kpa;

(4)卵石层:很密实,厚度超过20M,钻探钻进时极困难,标准惯入试验时,锤击惯入很困难,卵石孔隙中由中细砂填充,属密实的卵石层,卵石重度γ=22KW/m3 ,压缩模量ES=30Mpa;fk=350Kpa;

(5)地下水位标高为198.50米,距地表1.5米,水源较丰富,无侵蚀性;

(6)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7)材料:混凝土采用C30、C35,纵向钢筋采用HRB335或HRB400,箍筋及现浇板中钢筋采用HPB235;围护墙体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390mm×190mm×190mm。

(8)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三) 基本设计任务与要求

1、建筑设计:建筑平面布置合理,立面美观大方,各建筑功能等要符合建筑设计规范、规程等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建筑平面、立面、剖面设计,绘制相应的施工图,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2、结构设计

(1)结构方案的确定,根据使用要求,场地条件,抗震设计等要求并遵循使用方便、结构合理、施工可行的原则,经过分析比较确定方案。包括结构选型,结构体系的选型、结构布置、基础形式的确定和主要承重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

(2)结构内力计算(手算);

(3)结构电算分析,电算主要成果输出,并将电算结果与手算对比;

(4)基础设计。

2 建筑、结构施工图

(1)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

(2)基础平面图;

(3)基础配筋图;

(4)框架配筋图;

(5)楼梯配筋图;

(6)图纸部分手绘、部分机绘。

3 设计要求

(1)每个学生应通过毕业设计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阅读和使用参考资料、综合运用所学各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并正确运用各种规范;

(2)设计方案合理,设计方法正确,计算数据可靠,计算书条理清晰,文字简练,书写工整;

(3)设计图纸能正确表达设计意图,符合制图标准,图面布置协调合理。

摘要

本工程为教学楼占地面积约1059.38平方米,建筑面积5146.5平方米。本建筑主体五层,总高度20.50米,室内外高差为0.45米,女儿墙高1.0米。建筑总长度为67.8米,总宽度为17.1米。建筑立面规整,采用蓝白相间防水涂料装饰外墙,女儿墙为现浇,除正门为玻璃门外,其余均采用实木门,窗为塑钢窗。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采用300mm厚空心砖水泥砌块,楼梯间墙为240mm实心砖墙, 内墙采用200mm厚空心砖水泥砌块。柱子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首层截面500500,在二层处变截面一次,截面尺寸减小50mm,其余各层为450450。框架梁混凝土等级C30,截面为250600和250400。建筑地点地质条件良好,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混凝土强度C25。建筑内部设有三部楼梯,满足防火要求。屋面排水采用有组织排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场地土。由于结构的不规则和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根据抗震规范要求,需要设置抗震缝,抗震缝宽为100mm,兼作伸缩缝。

本设计严格遵守我国现行规范和有关规定,计算中包括荷载汇集,地震作用,风荷载,内力组合,楼板设计,基础设计,楼梯设计等。其中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的方法采用底部剪力法,采用修正后的反弯点法(D值法)确定柱子的反弯点和内力。计算竖向荷载作用时采用弯矩的二次分配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楼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独立基础抗震缝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第10篇:高校教学楼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高校教学楼设计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建筑系土木工程专业

(2012级本科学生)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 目:×××高校教学楼设计 指导教师:

·设计目的

优秀的工程师,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进行工作和科学决策的能力、独立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及树立创新的意识等等,这些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和建立是与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密不可分的。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关键性实践环节,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查。本设计任务书正是基于此而编写的。

·设计要求

认真贯彻“使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学习、掌握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基本方法和步骤;处理好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关系,认真考虑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了解和掌握与设计有关的规范和规定,并正确运用它们;掌握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基本构造要求;认真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并绘制相应的设计图纸。

·进度计划

本次毕业设计安排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至第二学期第十周进行,详细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末:认真学习毕业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学期第1~2周:建筑方案设计,包括总平面布置和主要平、立、剖面草图。

第二学期第3~4周:施工图设计,包括平立剖面图和总平面图以及简要的建筑设计说明。

第二学期第5周:结构方案设计,包活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等。 第二学期第6~7周:结构计算,报货:确定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分析;荷载组合;界面与节点设计及构造设计;地基和基础设计;楼梯设计;其他构件设计。

第二学期第8~9周:绘制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及剖面图,框架梁、柱配筋施工图,标准层平面结构布置图,楼梯及其他构件配筋施工图。

第二学期第10周:资料整理,包括设计计算书及有关表格,校对图纸及修改,图纸交指导老师审核签字。

设计任务书

第一部分 建筑设计

1 概况

为×××高校教学楼,要求满足综合教学要求。 1.1 工程名称:×××高校教学楼设计。

1.2 建筑地点:该工程建设场地在新乡市高校新区,

1.3 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6000~10000m2,层数:6-7层,层高3.6~4.5m。 1.4 结构形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面可采用现浇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采用现浇时,可考虑采用现浇空心无梁楼盖等新型结构形式。

1.5 建筑物房间组成和面积:

一至四层为教学用房(教室和教师休息室等),220~250人合班教室4~8间;100~120人的普通教室6~10间;80人的普通教室8~12间;40人的普通教室10~14间;教师休息室和卫生间按有关标准要求设定。

五~七层为教学辅助用房和办公室,按相应人数的教室考虑面积:计算机房80人8~12间,绘图教室40人8~12间办公室20~40人10~20间,资料室80人2间。

1.6 建筑设备: 管理中心采用集中空调,供水、排水、电由市政提供。

1.7 建筑装修及材料: 外墙面采用外墙涂料;内墙面采用内墙涂料;卫生间及前室内墙选用面砖;顶棚吊顶部分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刷乳胶漆;楼地面按功能要求自选。

2 水文、地质、气象条件

2.1气象条件

1)温度:最热月平均30.1℃,最冷月平均4.2℃,夏季极端最高

39.8℃,冬季极端最低-8.5℃。2)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3%。

3)气象条件:全年为偏南风,夏季为西南风,基本风压W0=300N/m2;基本雪压W0=350N/m2。 2.2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概述:拟建场地地形平缓,地面标高在85.00~86.00m之间。 2)自然地表1m内为填土,填土下层为3m厚砂质黏土,再下层为砾石层。砂质黏土允许承载力标准值为250kN/m2。砾石层允许承载力标准值为300~400kN/m2。

3)地下水位:地表以下3.0m,无侵蚀性。 4)抗震设防烈度按8度设防。

3 建筑标准

3.1 建筑等级为II级。 3.2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3.3 采光等级为II级。 3.4 防火等级为II级。 3.5 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 3.6 抗震设防烈度按8度设防。

4 设计内容及要求

4.1 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设计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条例进行设计。 4.2 设计过程分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部分,以施工图设计为主。

4.2.1 方案设计。

包括:总平面布置(要求合理布置绿化、景点等)和主要平、立、剖面草图(要求标注主要尺寸,面积指标及标高等。比例不小于1:200。 4.2.2 施工图设计。

要求用电脑出图和铅笔绘制,线型分明,要求达到施工图深度;图幅1号,图纸至少4张(手绘至少一张);图例表示参照《建筑制图标准》(最新标准);有关设计说明写在图纸上,字体工整,要求用仿宋字。内容包括:平面图(首层平面图,比例为1:100;标准层

平图,比例为1:100;),立面图(主要立面图两个,比例为1:100),剖面图(要求剖到楼梯,比例为1:100),外墙详图(比例为1:50),总平面图(比例为1:500),简要的建筑设计说明(要求说明设计依据、总建筑面积、建筑高程、建筑概况、建筑类别、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烈度、填充墙体的材料、玻璃厚度及颜色、门窗材料及颜色以及各部位(墙体、地面、门窗、外装修等)构造作法和技术经济指标等)。

5 内涵要求及设计原则

5.1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生活行为规律合理进行功能分区,流线组织明确便捷,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5.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把自己所了解的高校教学楼的结构设计和各单元、各个房间的布局应用到设计之中,亦要充分考虑到和解决好学生学习的一些细节问题。

5.3高校教学楼即可以体现在建筑风格和房间布局上,也可以体现在高校教学楼的管理制度上,设计出新的一人为本的管理制度也是建设高校教学楼的重要环节。

5.4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整栋高校教学楼可以按照各种学生的要求设计成不同大小、不同风格的房间。适当运用现代建筑造型手段和建筑构图规律,创造新颖,活泼,有现代感的建筑形象。 5.5合理进行柱网布置,合理选择基础类型,并进行有关的计算

第二部分 结构设计

1 方案选择

在建筑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现行施工技术水平,进行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确定结构体系;确定缝的划分;进行结构布置;根据地质资料及上部结构形式确定基础形式及基础埋深;进行初步估算,确定结构构件尺寸。

2 结构计算

包括:确定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分析;荷载组合;截面与节点区设计及构造设计;基础设计;楼梯设计;其它构件设计(自选)。

3 绘制施工图

每位学生应至少绘制4张1#结构施工图(手绘至少一张),图纸比例自选,图中图例表示均按《建筑制图标准》制图,所有图纸以白纸、铅笔线完成,线型分明,字体工整,要求用长仿宋体,具体设计内容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及剖面图;框架梁、柱配筋施工图;标准层平面结构布置图;楼梯(及其它构件)配筋施工图。

4 资料整理(电子版)

包括:设计计算书及有关表格;校对图纸及修改;图纸交指导老师审核签字。

第三部分 设计参考资料

1 建筑设计参考资料

《建筑构造》;

《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50001-2010); 《教学楼设计规范》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12);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房屋建筑学》;

及其它有关国家法规、条例等。

2 结构设计参考资料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203-201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及保温屋面构造(河南省标准)》(97YG406); 《各种标准图和通用手册》; 以及各有关专业教材。

第四部分 毕业设计调研指导书

1 建筑部分

了解高校教学楼的规模类型,等级标准;注意高校教学楼选址,主体建筑群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重点了解高校教学楼的各个组成部分,其功能分区,平面组合与空间设计;高校教学楼标准层的平面形式及防火疏散,教室用房的安排;房间朝向、开间、进深、高度、走道、门洞尺寸;卫生间的设计要求;建筑立面形式;高校教学楼门厅的功能要求与交通组织;多功能厅公共部分的设计要求等。

2 结构部分

多、高层高校教学楼的结构型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楼梯

的结构有几种,应怎样来选择;基础有哪些型式,在实际设计中应如何选择;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可采用哪几种方法,在设计中是否考虑房屋的侧移计算;在施工现场注意梁、板、柱的位置关系,分析传力途径及属于什么受力构件;各构件砼标号、断面形式、配筋方式,实际工程中钢筋的连接、弯起等。

第11篇:教学楼设计要点

教学楼设计要点

一、建筑设计依据:

1、《中小学校建筑规范》和有关建筑资料集

2、《建筑防火规范》GB50016-2009;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5、《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

6、《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

7、《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

二、普通教室常规尺寸(供参考):

进深x开间:6.6x8.4=(55.44) 6.6x9.3=(61.38) 6.9x8.4=(57.96) 7.2x8.4=(60.48)

7.2x9.0=(63.80) 7.2x9.3=(66.96) 8.1x7.2=(58.32) 8.1x8.1=(65.61)

8.1x8.4=(68.04)

8.4x8.4=(70.56)

8.4x8.7=(73.08)

三、实验室布置注意事项:(详见中小学校建筑规范和有关资料集)

1)化学试验室:宜设置在一层,其窗不宜为西向或西南向布置 2)物理试验室:光学实验室宜设遮光通风窗及暗室

3)生物实验室:其窗宜为南向或东南向,实验室的向阳面宜设置室外阳台和宽度不小于350mm的室内窗台。

四、楼梯:(详见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至少设两个疏散楼梯;

2、梯段宽度:每股人流宽为0.55+0.15=0.7m,两股人流1.4m。

3、平台宽不应小于梯段净宽。

4、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5、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6、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7、大中学教学楼踏步最小宽度0.28m,最大高度0.16m;

8、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五、走廊:

1、内走廊净宽≥2100mm,(2400~2700),当走廊长度大于40m时可为

3000mm

六、室外台阶及坡道:

1、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2、室外坡度不宜大于1:10;

七、防火要求:(详见建筑防火规范)

1、安全出口数量: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详见建筑防火规范有关章节)

2、疏散距离: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 耐火等级

一、二级) 学校:

35m

其他民用建筑:

40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 耐火等级

一、二级)学校: 20m

其他民用建筑: 22m

3、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900mm, 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0mm

4、走道不超过20m至少应有一端采光口,20m~40m两端有采光口;

八、厕所、盥洗室、浴室

1、标高略低于走道标高;

2、厕所应开前室并有遮挡措施;

3、厕所等的窗地比不小于110;

4、厕所离最远工作点50m。

九、屋面

1、卷材防水屋面最小坡度1:50;

2、高度10m以上的建筑物设上人孔。

第12篇:暑期教学楼施工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所在单位是江西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襄阳分公司项目部;

项目名称是襄樊市第二十七中学教学楼及宿舍楼;

建设单位为襄樊市第二十七中学;

建设地点为襄樊市樊城区团山镇;

建设类别分别是五层教学楼和五层宿舍楼;

建筑面积共4929.98㎡。

监理单位为武汉市青山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为襄阳市第二建筑设计院;

勘察单位为鄂西北工程勘察总公司;

质量监督单位为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安全监督单位是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

工程造价为492万;

计划竣工日期为2011年11月。

实习主要内容及任务要求:

1、本次实习自我定位为施工员,并积极参与各项工作。

2、了解并熟悉各项施工工艺,参与建筑物的测量放线和施工质量检验工作。

3、了解施工组织:人员组织,材料组织,机械设备。

4、掌握每日实际进度,当实际进度与计划不相等时分析原因。

5、工程量计量以及施工过程(组织过程)。

实习认识:

1、基础工程

因为开工日期为2011年5月18日,而我在该项目实习时间为7月份,所以基础工程只能通过沟通有所了解。本项目位于襄阳市团山镇,因为历史原因该地区具有考古价值,但本项目是在原有旧教学楼基础上重新建筑,故所以没有特殊情况发生。本工程根据鄂西北工程勘察总公司2010年8月提供的《襄樊市二十七中学教学与宿舍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2、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本项目采用的是框架结构,

3、砌体工程

该项目的填充墙砌块为加气混凝土砌块,

4、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的目的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形状和高程标定在施工现场的地面上,并在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使工程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建设。

5、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是针对施工过程中直接使用的建筑工人,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与构件等组织,即对基本施工过程和非基本施工过程和附属业务的组织,它既包括正式工程的施工,又包括临时设施工程的施工。

6、工程量计量

工程量计量是

实习总结:

本次实习让我获益良多,通过实习认知明白了理论和实践的区别。例如或许在现实操作中困难或者种种各方因素不能按理论操作,于是就有国家标准来约束;鉴于人员以及资金因

素,对项目有重大影响因素的工作就有强制条纹的约束。而这些就是通过经历或者熟悉职业要求才会明晓。刚来实习时,也许对于自己有一定的认知度,个人感觉是多学了这么多就不会差到哪去,正所谓“无知者无畏”;什么时候能成为这个专业上能走到的职位,什么时候能够独当一面,审视这三个月来的实习,当知“书到用时方恨少”。经历的这个过程中,也用到了跟本专业无关但是却有要求的知识,像钢筋直径检测时用到的游标卡尺等等,像这些都是我已经忽略的知识,今后社会需要的是“π”型人才,即单一方向专业知识、多方面技能的人才,现在的项目部很多职位并不只做单一工作,也许项目部的预算员的工作会被会计以及施工员分担,施工员也能做资料员的工作等等。所以让自己掌握更多的技能就会使自己更具有竞争力。依照现在的专业水平,个人觉得需要学习的地方依然很多,虽然对于毕业后的生活感到不是那么充满信心,但是我觉得那依然是好的,说明能够虚心求教,我充满了希望。本次实习定然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知识是重要的,课程对于我们来说更为渴求,更为珍惜校园生活。回顾实践过程,个人感觉能够积极完成各项任务,表现良好,其实本次项目部评价对我最大的肯定就是希望毕业了能来这边工作。努力完善自己,重视每次机会,是我本次实习最大的收获。

第13篇:教学楼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中煤三建建设集团第三十三工程处

灵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项目部

灵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1#-4#教学楼)

土 方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1 中煤三建建设集团第三十三工程处

灵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项目部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土方开挖施工准备------------------------------2

三、施工机具-------3

四、作业条件-------3

五、操作工艺-------4

六、质量目标-------6

七、成品保护-------6

八、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

九、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7

十、土方开挖安全保证措施--------------------------8

一、土方回填----9

2 中煤三建建设集团第三十三工程处

灵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项目部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工程坐落在灵璧县钟灵大道以北,双河路以南凤山大道以西,银山路以东,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71550平方米,校区主要拟建建筑为:教学楼、实验楼、实训楼、综合楼、图书馆、艺术楼、宿舍楼及食堂浴室游泳馆等,本方案主要针对框架结构教学楼的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进行阐述;

a)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独立柱基;

b) 开挖方式:本工程设计基础底标高为-4.4(局部-6.2m),室内外高差1.5米,现场场地自然标高约为-2.6m,因此该工程实际开挖深度为1.8m(局部深度为3.6m),由于开挖深度较深,所以不能进行单个独立基坑开挖。只能用机械进行大开挖,人工修边拣底。根据勘察报告显示地下水位稳定在2.3米至2.5米,现场实测大概稳定在3.0米左右,对局部开挖较深为不影响施工现场准备采用明沟+集水井进行排除明水降低地下水位,保证将地下水将至施工面以下0.5米;

二、土方开挖前施工准备 1.测量放线及测量桩点的保护

(1) 在基坑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规划部门测量核准。

3 中煤三建建设集团第三十三工程处

灵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项目部

(2) 在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上做好定位标记,以备观测。 (3) 在基坑开挖前,根据施工图纸、建筑轴线位置放出土方开挖边线。 (4) 所有的测量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项目部就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点的准确性。 2.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

土方开挖期间,施工用电主要是夜间照明;

(1) 所有用电均可以从现场配备的配电箱内接引,通过手提移动配电箱引至土方开挖区域,但施工用电必须由值班电工专门负责,禁止操作工人随意更改、移动。

(2) 整个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设安置的2个5KW大灯具提供照明。

(3) 现场大门口,边坡位置均视情况放置一定数量的照明灯及散光灯和警戒灯。 三.施工机具:

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或20号铅丝等。 四.作业条件:

(1)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4 中煤三建建设集团第三十三工程处

灵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项目部

(3)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5)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五.操作工艺

5.1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沿灰线切出坑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5.2确定边坡

本工程实际开挖深度为1.8m(局部深度为3.6m),根据勘察报告显示开挖深度范围内为:耕植土:平均厚度为0.74米,土质呈灰褐色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根系;粉质粘土:平均厚度4.89m土质呈黄褐色可塑、硬塑;因开挖区域工程土质较好决定采用自然放坡,放坡系数确定为1:1。

5.3根据基础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开挖。

开挖大面积线型基坑时,沿坑三面同时开挖,挖出的土方装入翻斗车,由未开挖的一面运至弃土地点。

5.4开挖基坑或管沟,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开挖后,在挖到距坑底50cm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基坑底50cm平线;基坑边每隔2~3m钉水平标高标志。在挖

5 中煤三建建设集团第三十三工程处

灵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项目部

至接近坑底标高时,用尺或事先量好的50cm标准尺杆,随时以水平标高标志上平,校核坑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坑边尺寸,确定基坑边标准,据此修整坑帮,最后清除坑底土方,修底铲平。

5.5基坑、管沟的直立帮和坡度,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加以保护。在开挖坑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和直立帮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抛于坑边的土方(或材料)应距坑(沟)边缘2m以外,高度不超过l.5m。在柱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的堆土高度不大于1.0米。

5.6开挖基坑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由于本工程全面进行开挖,余土过多经协商确定将多余土方全部运至3KM弃土场堆放,待回填运回。

5.7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天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逐片的分期完成。

雨天开挖基坑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坑外侧围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支撑、土堤等的检查。

垫层外预留500宽操作面,操作面内挖排水盲沟,转角或高低差处不大于20M挖一集水井。

集水井为直径500、深400土坑。盲沟为300宽、200深土槽,内填碎石,以免不被掩埋并保证坡脚稳定。

挖至基底时预留300mm,人工紧随进行清槽,将清除的土方送至反铲半径之内带弃。

6 中煤三建建设集团第三十三工程处

灵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项目部

为确保开挖时及时的排出地下水及地表水,在两端(长轴方向)及局部-6.2m处各设置一个集水井,方便日后排水。若开挖后遇雨水天气,应采用人工将基槽清理至与原基土土质相同的土层,再用级配砂石添至设计基底标高。

六、质量标准

6.1保证项目:

基坑和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扰动。如果超挖,应征得设计同意用级配连砂石夯填或用低标号砼浇筑,做好隐蔽签证。 6.2基坑土方允许偏差: (1)底面标高0—-50mm (2)底面长宽不应小于设计尺寸

七、成品保护

7.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坐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正确。 7.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7.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

7 中煤三建建设集团第三十三工程处

灵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项目部

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线。

八、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8.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8.2挖土时应防止破坏土体护壁,应事先确定防止山体护壁损坏的措施。施工中随时观察护壁情况。

8.3基底未保护:基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8.4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8.5开挖尺寸不足:基坑或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

8.6基坑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九、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开工前要做好各种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工长)、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办理验桩、验线手续。

(2)施工要配备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要及时复测灰线,基坑开挖下口线测放到基坑底。及时控制开挖标高,做到5m范围内挖土工作面标高

8 中煤三建建设集团第三十三工程处

灵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项目部

控制桩不少于2个。

(3)认真执行开挖样板制,即凡重新开挖边、坡坑底时,由操作技术较好的工人开挖一段时间后,经测量人员或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继续开挖。施工人员换班时,要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4)认真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积累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洽商、验桩、验线记录等。 十.土方开挖安全保证措施:

(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根据工程土质条件以及运土路线等特点,制定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

(2)如运土车辆需进出大门时应有专人检查车轮是否带泥,并及时清理和做好大门口的清洁工作。

(3)工地全封闭施工,大门口设洗车场、排水沟、集水池,车辆出场时必须冲洗干净,方准离开工地,不准将污泥带出门外,影响市容。 (4)夜间挖土施工时,应配置足够的灯光照明。

(5)为预防边坡塌方,一般禁止在边坡上侧堆土,当在边坡上侧堆置材料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距离边坡上边缘0.8m以外,材料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m。

(6)阴雨天气,在临时边坡上加盖塑料薄膜,以防止边坡上的土体流失。 (7)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1/2时,基坑周遍用Φ48,厚32mm—35mm的2—6米钢管设置围护栏杆,栏杆以下横杆组成不小于1.2米高,立杆间距不

9 中煤三建建设集团第三十三工程处

灵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项目部

大于3米,所有栏杆均用红白油漆各500mm间隔距离刷为警示杆,并挂警示牌。夜间设置警示灯,以免夜间发生安全事故。

十一、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前的准备

1、回填料的确定

本工程回填料主要利用本工程开挖料,留足回填料。工程师认为不合格的填筑料一律不得使用。

2、标准击实试验

土方回填料确定后,项目部质检员、抽样员邀请监理工程师共同在回填料场进行取样,抽取的土样应具有代表性,各个土层和性状的土都应包括。土样抽取后送实验室做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率下的最大干密度。通过实验作出土方回填料的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3、现场碾压试验

标准击实试验完成后,即在施工现场安排夯实试验。夯实试验的目的:(1)、核查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干密度值;(2)、核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碾压试验在标定的回填区域分别进行,蛙夯夯实遍数从4遍开始用环刀法抽取试样,测定干密度值,达不到要求再夯实6遍、8遍测定直到合格。

4、施工前技术交底

10 中煤三建建设集团第三十三工程处

灵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项目部

土方回填前,由技术部向作业班组质检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将回填区域进行划分、根据碾压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施工方法等问题交代清楚。

二、施工部署

本工程回填按施工段的施工顺序进行,为适应主体建筑物的施工及满足建筑物回填需要达到的条件,按每施工段为一填筑段,其填筑速度与建筑物施工速度相匹配,回填作业连续进行。土方回填时,采取两种方案进行,即堆土区一侧采用装载机送土到基坑,另一侧采用小型挖掘机或人工填土,做到两侧同时回填均匀上升。

三、土方回填控制

土方回填过程中,根据试验确定的土料最佳含水量、摊铺厚度、夯实遍数,对填筑过程进行严格控制。铺土厚度不允许超出经试验确定的铺土厚度。人工夯实按每层20cm一次性达到要求向前推进,在回填铺土夯实时其推进方向与轴线平行。在降雨前应及时压实作业面表层松土,并将作业面作成拱面或坡面以利排水,雨后应晾晒或对填土面的淤泥清除,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在整个回填过程中,设置专人保证观测仪器与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保护所埋设的测量标志完好。

四、质量检查

1、填筑前,首先对回填段进行地形、剖面的测量复核,并把测量资料报送工程师复检。其次对测量后的基坑进行基础面的清理,然后报工程师进行回填前的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

2、土方填筑时,对填筑段选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填筑中进

11 中煤三建建设集团第三十三工程处

灵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项目部

行监督并密切配合监督人员的工作。

3、在土方填筑过程中,根据工程师批准的土方填筑检测计划对每层土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把检测资料报送工程师并报请工程师进行抽检,复检合格并经批准后进行下一步土方的回填。

4、在堆土料场,不定期对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查,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土料必须翻晒,待其含水量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回填。

5、在工程师检查后,对不合格的回填土,彻底按工程师的指示进行返工、修理和补强。

6、土方填筑完工后,首先对工程全部填筑部位按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的有关内容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工程师进行验收。

12

第14篇:教学楼建筑节能一体化设计

教学楼节能一体化设计与优化要点

0910520101 王佳莹 2012.10.18

1.摘要:本文从建筑外墙保温、、光源照明、自然通风等多个细节的方面,对教学楼进行建筑节能一体化设计与优化。

2.关键词:教学楼 节能 一体化

3.引言:建筑节能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国家节能规划的提出,建筑节能一体化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消耗,而现在人类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已经使人类生存受到威胁。对我国而言,煤炭和水力资源比较丰富,但其可开采量和可开发量的人均水平,却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和天然气相对就更少。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建筑耗能在国家全部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千方百计做好建筑节能工作是节约能源的关键。对建筑业来讲建设节能型建筑,降低建筑能耗已经是当务之急。 建筑节能一体化设计,其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建筑构造做法,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达到减少能耗,节约热量、冷量、电能、燃料等目的,同时也要保证一定的舒适程度。

4.正文:

1)LED照明节能:我以一间教室为例:教室12盏日光灯。目前使用的是第一代传统镇流器日光灯照明,其中每套日光灯管(40W)加镇流器(20W)共计60W,若全部更换成第四代LED半导体节能照明灯为每组为4个4W一共12组共计48个,可达到以下效果: 日光灯的一月度数为216度 ,双强LED的一月度数为57.6度 一个月节约度数为158.4度,以5角一度电,每月一间教室节约款为79.2元。 以50间教室为例:79.2*50间*12个月*保修五年=一个学校可

以节约电费为237600元。而且平常日光灯两年维护一次,每只灯管应该在45元左右,50间教室*12盏*2.5次*,五年维护费至少67500元。

半导体照明的构造就是一个方形的二极管片装在一个塑料、树脂或是陶瓷底座的特殊环氧层中。处于半导体中心部位的电子可以通过传感原料,转换生成灯光,而封贴在“罩状”环氧层内的微型芯片,可以将灯光“映射“出来,它是照明史上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重要突破技术,是一类可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和辐射能的发光器件。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照明。 以下为LED照明设备的基本原理图。

2)外墙保温措施:采用一定的固定方式(粘结、机械锚固、粘贴+机械锚固、喷涂、浇注等),把导热系数较低(保温隔热效果较好)的绝热材料与建筑物墙体固定一体,增加墙体的平均热阻值,从而达到保温或隔热效果的一种工程做法。

1、涂料饰面。

2、抹3~5厚DBI砂浆,内压入一层玻纤网格布。

1

3、圆8钢膨胀螺栓固定,锚入结构50-60mm,间距小于600,梅花形布置。

4、抹3~5厚DBI砂浆,内压入一层加强玻纤网格布。

5、50厚玻璃棉保温板,接缝处、拼接点处固定锚栓,间距小于600mm。

6、DEA聚合物粘接砂浆,框粘、条粘,粘接面积大于等于70%。

7、起步做B型托架(图集10BJ2-11中第八页),每隔3-4m处(结构框架梁、圈梁部位,设置一层A型托架)

8、基层墙面(如果是砌块墙时用6~8厚水泥砂浆找平)。

3)使用LOW-E玻璃:外门窗玻璃的热损失是建筑物能耗的主要部分,占建筑物能耗的50%以上。

Low-E玻璃又称低辐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上多层金属或其他化合物组成的膜系产品。其镀膜层具有对可见光高透过及对中远红外线高反射的特性,使其与普通玻璃及传统的建筑用镀膜玻璃相比,具有优异的隔热效果和良好的透光性,因此适用于教学楼,以下为LOW-E玻璃的截面示意图。

4)屋顶植被种植:屋顶绿化可增加校园绿地面积;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下为屋顶植被种植的截面示意图,此做法有成本低,施工快,维护易等特点。非常适用于教学楼等建筑。

5)雨水自动收集系统:将屋顶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目前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屋顶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蓄水系统,进行处理后使用。 雨水收

集系统具有全自动、应用范围广、成本低等特点。其意义在于:可以达到节能减排,使干旱,紧急情况(如火灾)能有水可取。另外可以用到教学生活中的杂用水,节约自来水,减少水处理的成本。

6)建筑结构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指利用建筑内外风力或热压造成的风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第一,实现有效的被动式制冷。这意味着在不消耗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气温,带走潮湿空气,并以气流降低皮肤无毒,达到人气热舒适。第二,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风维持室内空气的卫生,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建筑通风的设计方法,是建筑配合室外通风条件,提高室内有效风速,从而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如图所示,这是国外正流行的一种替换式通风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比室内气温约低的空气从地板下以很低的速率(通常为0.2m/s)提供。这些空气会被使用者的体温、计算机设备、照明光源等方式加热,然

后上升通过天花板和高窗排出,因而提供更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程度。

5.参考文献:

1.《浅谈建筑节能一体化研究与实例》- 杨佳林

2.《LED照片势在必行》-Frank Marx 3.《外墙保温措施的研究》-郭友能 4.《Low—E玻璃的应用》-董庆

5.《屋顶花园设计浅探》-杨永胜、金淘 6.《建筑设计中的雨水收集利用》-熊洪俊、刘碧波

7.《学校自然通风案例》-蔡胜仁、蔡学江、朱亦钊

3

4

5

第15篇:某中学教学楼设计

题目:某中学教学楼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是通过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项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任务,熟悉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及建筑构造的原理和构造方法,研究确定建筑方案,完成建筑设计的平、立、剖面及细部构造图的绘制,并编写设计说明,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和加深理解所学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培养和锻炼学生设计、绘图、编写说明和表达设计总图的能力,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其他课程,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题目要求:

1、工程名称:某中学教学楼

2、工程地点:郑州市拟建位置详见附图

3、建筑面积及层次:4000-5000m2,层次为4-5间,局部可为6层,层高为3.4-3.6m,底层可为3.9-4.2m,阶梯教室层高4.6-4.8m。

4、功能要求:教学楼主要由教室和实验室组成,教室的采光要均匀,通风要好,教室与教室间、教室与走廊间要有良好的隔声条件,对音乐教室的隔声要求尤其要高,多功能大教室可考虑按电化教室及职工会议室设计,试验室地面要耐酸碱,墙面要做1.2-1.5m高的墙裙,室内有上下水管、污水槽及洗手盆;接电源,并设有准备室。

(1)标准班教室:以三开间为一单元(一个教室)18个,每个50人(65-72m2)。

(2)实验室:以三开间为一单元5个(72-96m2)。

(3)电教室:以三开间为一单元4个(72-96m2)。

(4)阶梯教室(兼电教室)约150-200座1个。

(5)音乐教室:约100座1-2个。

(6)图书资料室:约80-100m2,3个(包括书库)。

(7)教研室:单开间或二开间,每层设2-3个。 (8)各层设男女卫生间各一个,卫生间设前室,面积及数量按国家规范确定。

(9)底层设大厅,面积按规范规定,其他层设过厅,门卫值班设在大厅内,可设阅报栏。

(10)屋面为上人屋面。

(11)结构形式:框架或混合结构。

(12)建筑设计时,应重视防火问题。

教学楼是建在330×450m的新建校园内,建筑立面造型及外装修力求朴素大方、活泼开朗,明快富有生机。

(三)生活服务设施:

由于场地比较开阔,考虑生活设施,要求在适当位置设计面积为350-400m2的餐厅,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或部分框架结构,横向总跨为15-24m,纵向总长为20-30m,并设餐厅、厨房、库房、锅炉房等。

(四)建筑标准:

1、建筑等级Ⅱ级。

2、防火等级Ⅱ级。

3、采光等级Ⅱ级。

(五)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①总平面布置:安排主入口、道路、消防车道及场地内拟建建筑物的位置,体育场地、绿地和景点布置等。

②底层、标准层平面图,比例1∶100、1∶150、1∶200。

③楼梯剖面图(要求剖到主要楼梯)比例1∶100、1∶150。

④正立面图、侧立面图比例1∶100、1∶150、1∶200。

⑤详图:外墙身剖面详图,楼梯平面图,扶手及踏步详图比例,1∶

15、1∶20或自定,并说明各部分构造做法。

⑥屋面排水组织设计图及有关节点详图比例1∶100、1∶

15、1∶20。 ⑦教室与实验室平面布置图(包括阶梯教室)。

⑧列门窗表。

2、设计说明书

①简要说明工程性质、用途。

②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总使用面积,使用面积系数K值。

③建筑物的设计特点、设计构思、疏散组织、平面组合、建筑造型。

④图纸规格:1#图、要求铅笔绘制,所设计内容达到施工图深度。

3、参考资料:

①房屋建筑学(教材)

②建筑构造

③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及设计规范

④建筑制图标准(GBJ104-87)

⑤建筑设计标准图集

⑥教学建筑设计规范(JBJ67-89)

⑦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BJ37-87)

⑧建筑设计资料集(2-3)

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⑩其它有关法规、条例等

(六)严格遵守国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

(七)设计资料

1、水文资料:常年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以下8m处,水质对砼无侵蚀作用。

2、地质条件:

①建筑场地平坦,地质构造简单,属亚粘土,地耐力可按15t/m2考虑。

②属6°地震区,但要求按7°抗震设防烈度构造设防。

3、气象资料: ①冬季取暖、室外计算温度-9℃。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1℃,最热月平均气温27℃,最低月平均气温-2℃。

②全年主采导向为东地风,夏季为北风,冬季平均风速为3.5m/s,夏季为2.8m/s,风荷载为350N/m2。

③年降雨量为631.8mm,日最大降雨量为109.6mm,小时最大降雨量为79mm。

④室外相对温度,冬季为49%,夏季为56%。

⑤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80mm,最大积雪厚度为200mm,雪荷载为250N/m2。

第16篇:浅析教学楼配电设计

浅析教学楼配电设计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各地教学楼的建设也随之增加。根据近几年对多栋教学楼的设计经验,笔者对教学楼的配电设计加以浅析,希望对初次接触教学楼电气设计的人员能够有所帮助。

一、供配电系统

一般的教学楼建筑面积在3000㎡~10000㎡,建筑总高度不超过24米。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第11.1.1条,根据室外消防水量的大小决定消防负荷的等级。教学楼通常采用低压供电,电源取自校区内的箱式变,进线电源为~380、220V,50HZ。一般在教学楼的一层设置低压配电室,在配电室进线配电柜内动力照明分别计量(二次计量)。照明配电回路一般每层按分区设分配电箱,每区从下至上为一个回路。照明、插座、微机室、无特殊动力设备的实验室等均按照明负荷考虑。微机室及实验室用电回路与正常的照明用电分开,比较普遍的作法是,几个相同或相近功能的房间(比如几个微机室或几个实验室),以同一个回路供电。

二、实验室配电

实验室内教学用电应采用专用的回路供电。每个实验室配备教学专用配电箱。每个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用电量均可按10KW进行预留,每个生物实验室可按5KW进行预留。实验室专用配电箱内设电源控制总开关,可按每个实验组作分支回路预留出实验台交流电源,每个回路采用漏电断路器保护;专用配电箱内另设一路三相供电支路引至讲台控制中心,讲台控制中心内设直流整流装置,由讲台控制中心分别引出直流分支电源至各组实验台。在实验室内,除墙上插座电源配线在墙内暗敷外,实验桌电源地面暗敷,出地面处以0.6米防水弯头保护,讲台内电源出地面处以0.3米防水弯头保护。

三、计算机室配电

计算机室的教学用电亦应采用专用的回路供电。每个能容纳50人的标准计算机室教学用电可按20KW计算。计算机室内每个配电箱内除了本房间的空调用电回路、墙上插座用电回路外,还要预留若干个单相支路,每个支路采用漏电断路器保护。

四、照明系统

教学楼以教室、办公室为主,以荧光灯为主要照明光源。 各房间照度值及灯具、光源的选择见下表: 房间名称

办公室 美术教室 教室 教室黑板 走廊 300 照度标准(LX) 灯具、光源

控照荧光灯配高效能电子镇流器 光源为T8三基色荧光灯

Ra>80

控照荧光灯配高效能电子镇流器 光源为T8三基色荧光灯

Ra>90

控照荧光灯配高效能电子镇流器 光源为T8三基色荧光灯 Ra>80 控照荧光灯配高效能电子镇流器 光源为T8三基色荧光灯 Ra>80 控照荧光灯配高效能电子镇流器 光源为T8三基色荧光灯 Ra>80 500 300 500 75 风雨操场 300

广照型金卤灯配高性能镇流器 光源为250w金卤灯 Ra>80

五、防雷与接地

首先,通过计算判定建筑的防雷类别,多层教学楼以三类防雷建筑物居多,也有的属于二类防雷建筑。屋面明敷避雷带,利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极,利用柱筋做为引下线。防雷、低压工作接地、弱电系统接地采用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电源进线处及网络中心配电箱内设浪涌吸收器,防止雷电波侵入对弱电设备造成伤害。建筑物设置总等电位联结,在配电室设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将电源进线的PE线、公共设施的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可靠连接。建筑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C-S系统,建筑物内中性线与PE线严格分开。在微机室、弱电机房设接地端子板供弱电系统工作接地使用。教学楼在电源进户处装设过电压保护器(SPD),并在电子设备处(如微机室、语音室、弱电间的专用配电箱处)装设SPD。

六、消防联动系统

一般多层教学楼的消防联动仅限于消火栓启动按钮与消防泵的联动,还有的包括防火卷帘附近的探测器组与卷帘的联动。但目前,有的教学楼工程从消防排烟方面考虑,通风专业要求加设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此种情况下,电气专业应配合其作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排烟联动控制系统。在电井、门厅及走廊等处设置感烟探测器。

七、弱电系统

教学楼弱电系统一般包括:广播及电铃系统、电话系统、电视转播与闭路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部分。单独设置弱电机房(主控室),电话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共用该机房。广播设备在广播室或弱电机房。

1、广播及电铃系统:在教学楼内走廊及教室设广播扬声器,上下课铃声由广播扬声器播放。在公共场所设置功率不大于3W的扬声器。广播系统分层分区设计,办公室与教室分开,学年(分层)分开。

2、电话系统:本工程办公室均设直拨电话插座,走廊设磁卡电话。

3、电视转播与闭路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电缆引自市政有线电视网络,每个教室均设有线电视用户终端,信号源取自楼弱电机房(主控室)内的多媒体演播制作主机。

4、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的总配线间设在弱电机房(主控室)。教学楼内设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线缆选用超五类四对(8芯)双绞线(UTP),保证网络中每个信息点的速率能达到100Mbps的带宽。系统支持语音数据(宽带校园网)信号的传输。各教室、办公室均设信息插座。

八、电气节能设计

1、各项用电设备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

2、照明设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照度标准及照明功率密度(LPD)设计,选用合理的控制方式,以利节能。

3、选用高效节能的灯具及光源。

第17篇:教学楼 工厂供电设计

第一章

设计任务 1.1设计要求

本课题主要为九十中学建筑教学楼作临时供电设计和楼内

一、二层照明设计。通过设计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一般建筑施工现场供电设计的方法、内容及特点,掌握室内照明设计的方法和内容,学会查阅国家有关电气领域颁布的规范标准和图案,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

1.2 设计的基本要求

根据安全、优质、可靠及经济的原则,要求:

(1) 选择适当容量的变压器

(2) 计算供电干线导线的截面积 (3) 选择配电箱设备 (4) 绘制临时供电平面图 (5) 列出临时供电所需材料总表

1.3 设计依据

基本资料

(1)电源进线10KV,教学楼电源采用380/220V三相五线电缆埋地穿钢管引至首层照明配电箱内

(2)施工现场用电设备:

① 塔式起重机一台,其行走电动机为7.5KW 2台,起重电动机为22KW,回转电动机为3.5KW ② 10马力单简式卷扬机一台,电动机功率为7.5KW ③ 混凝搅拌机(400公升)一台,电动机为10KW ④ 滤灰机一台,电动机为2.8KW ⑤ 电动打夯机三台,每台电动机1KW ⑥ 振捣器四台,每台电动机为2.8KW ⑦ 上述电动机均为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额定电压380/220V,塔式起重机各电动机需要系数Kc=0.7,cos∮=0.75,η=0.86,其它电动机Kc=0.9,cos∮=0.75,η=0.86 ⑧ 允许电压损失ε=8%,铜线取c=77,铝线c=46.3

第二章

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2.1 负荷计算

2.1.1单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1)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

P30=KdPe , Kd为系数

(2)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var)

Q30

= P30tan

=

P30cos(3)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A)

S30

(4)计算电流(单位为A)

I30=S303UN, UN为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单位为kV)

2.1.2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1)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

式中P30iP30=KpP30i

是所有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P30之和,Kp是有功负荷同时系数,取0.85~0.95 (2)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var)

Q30=KqQ30iKq是无功负荷同时系数,Q30i是所有设备无功Q30之和;,可取0.9~0.97 (3)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A)

S30=

S303UNP30Q3022

(4)计算电流(单位为A)

I30=

2.1.3估算施工用电总容量

经过计算,得到工地临时用电动力线路的负荷计算表,如表3.1所示(额定电压取380V)

表2-1

工地动力线路负荷计算表

编号 设备容量/kW 7.5×2 22 3.5 40.5 7.5 7.5 10 10 2.8 2.8 1×3 3 2.8×4 11.2 75

需要系数

Kd计算负荷

cos tan

P30/kW 0.75 0.75 0.75 —— 0.75 —— 0.75 —— 0.75 —— 0.75 —— 0.75 —— —— 0.75

0.88 0.88 0.88 —— 0.88 —— 0.88 —— 0.88 —— 0.88 —— 0.88 —— —— ——

10.5 15.4 2.45 28.35 6.75 6.75 9 9 2.52 2.52 2.7 2.7 10.08 10.08 59.4 47.52

Q30/kvar

9.24 13.55 2.16 24.95 5.94 5.94 7.92 7.92 2.22 2.22 2.38 2.38 8.88 8.88 52.28 44.44

S30/kVA

I30/A 名称 类别

1 塔式起重机

2 3 4 5 6 卷扬机 混凝搅拌机 滤灰机 打夯机 振捣器 行走 起重 回转 合计 动力 小计 动力 小计 动力 小计 动力 小计 动力 小计 动力 0.7 0.7 0.7 —— 0.9 —— 0.9 —— 0.9 —— 0.9 —— 0.9 —— ——

14 21.27 20.53 31.2 3.27 4.96 37.8 57.43 9 13.67 9 13.67 12 18.23 12 18.23 3.36 5.1 3.36 5.1 3.6 5.47 3.6 5.47 13.44 20.44 13.44 20.44 79.2 120.34 65.06

98.85 总计 计入Kp=0.8, Kq=0.85

2.2 无功功率补偿

无功功率的人工补偿装置:主要有同步补偿机和并联电容器两种。由于并联电容器具有安装简单、运行维护方便、有功损耗小以及组装灵活、扩容方便等优点,因此并联电容器在供电系统中应用最为普遍。

由题目设计要求可知,该工地380V侧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只有0.75。而供电部门要求该厂10kV进线侧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低于0.9。考虑到主变压器的无功损耗远大于有功损耗,因此380V侧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应稍大于0.9,暂取0.92来计算380V侧所需无功功率补偿容量:

QC=P30(tan1tan(arccos0.92) ] = 21.67 kvar 参照图2-1,选低压电容器集中补偿,并联电容器BCMJ0.4-10.3型,总容量为10kvar×3=30kvar。补偿前后,变压器低压侧的有功计算负荷基本不变,而

- 3456

3U3.64AN 要求,故选它。

由于此线路很短,故不需要校验电压损耗。

4.2.2 由主变压器引向各动力设备的选择校验

由供电平面图可知:

(1).1路(北段与东段)所带用电设备的总功率为:

P30(1)102.812.8kW

① 按导线的允许电流选择 该路的工作电流为:

I线P3UcosK30(1)线1102.8100033800.7525.93A

由题可知,选用橡皮绝缘铝线时需要截面为2.5mm2。选用橡皮绝缘铜线时也需要截面为2.5mm2。

② 按允许电压降选择 为了简化计算,把全部负荷集中在1路的末端来考虑。已知由变压器总配电盘到滤灰池的线路长度约为L=160m;允许相对电压损失=8%。当采用铝线作380/220V三相四线供电时,C=46.3,导线的截面为:

SP30(1)L%(102.8)16046.38%C%5.53mm2

当采用铜线作380/220V三相四线供电时,C=77,导线的截面为:

SP30(1)L%(102.8)160778%C%3.32mm2

③ 按机械强度选择 由资料可知,橡皮绝缘铝线架空敷设时,其截面不得小于10mm2。橡皮绝缘铜线架空敷设时,其截面不得小于4mm2。 为了安全和节约起见,按两路分别进行计算。最后,为了同时满足上述三者要求,1路导线选用BLX型橡皮绝缘铝导线,其截面应选用10mm2。

(2).2路(西段与南段)导线截面的选择:

这一路由于主要负荷是塔式起重机,而塔式起重机距变压器较近,南段线路上负荷量并不大,需要系数也较低,故2路导线可按两段来考虑,即自变压器总配电盘至塔式起重机分支的电杆为一段(简称西段),此段需考虑到2路的全部负荷量;自塔式起重机分支的电杆至最后一根电杆为另一段(简称南段),此段只要考虑卷扬机、振捣器以及打夯机等的用电量即可。

① 西段导线截面的选择由于这段线路较短,而负荷量较大,显然其主要矛盾将表现在导线的容许电流方面。因此只要计算出线路上的工作电流,按

- 89

16kA

-

- 50A 续表5-1

10 kV 10kV 10/0.15kV

100/5A

--

-- JDZ-10 5.2 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同样,做出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如表5-2所示,所选数据均满足要求。

表5-2 380V一次侧设备的选择校验

选择校验项目 装置地点条件 参数 数据 电压

U电流

IN

断流 能力

Ik(3)动态 定度

Ish

(3)热稳定度

I(3)2N

tima

380V

UNe总1800A

UNe25.7kA

Ioc

47.3kA

imax

462.3

Itt

2一额定参数 次设低压断路器DZ10-250/3 备型号低压断路器规DZX10-100/3 格

380V 2500A 40kA- 5.3 九十中教学楼施工工地临时供电设备清单

表5-3 设备名称 高压断路器 高压隔离开关

高压电流互感器 高压电压互感器 高压熔断器 避雷器

LQJ-10

JDJ-10 RN2-10/0.5 FS4-10

九十中教学楼施工工地临时供电设备清单

数量 1 1

1 1 2

设备名称 变压器 低压断路器

设备型号 S9-63 DZ10-250/3 DZX10-100/3

数量 1 2 3 设备型号 ZN3-10I

GW9-10/630

低压刀开关 高压母线

HD13-100/31

LMY

3 2

第六章 总结

在工厂供电设计期间,无论是确定设计选题、收集资料,图纸设计、撰写设计报告,我都得到了各位老师的全力帮助和耐心指导。老师的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平易近人,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榜样,在此我特向各位老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短暂的小学期就要结束了,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终身受用的学习知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和与相关专业老师的沟通,使我深感机会难得,获益非浅。各位老师的悉心授课使我对电气专业有了更多、更丰富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期间各位老师为我们作了大量的辅导和答疑工作,帮我解决了设计过程中的一个个难题,使设计工作顺利完成,在此,谨向他们致意深深的谢意!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还得到了设计小组成员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感谢,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学习。

再次感谢诸位老师悉心的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介才.工厂供电[M].5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刘介才.工厂供电设计指导[M].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张保会 尹项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 尹克宁. 电力工程[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第18篇:某大学综合教学楼设计

某大学综合教学楼设计

要 :本工程为某师范大学综合教学楼, 总建筑面积5122m2,建筑层数为四层,总建筑高度16.65m,各层层高均为3.9m。按使用功能设有双班教室、办公室、准备室以及值班室等。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结构体系选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六度,本工程按抗震设防烈度为四级框架,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ak200kpa,其基础形式采用现

m/2浇锥形基础。在标准荷载计算中,风荷载s00.35KN/m200.4K0N,雪荷载

/m2,对于活荷载,屋面按不上人屋面考虑,活荷载取0.5KN/m2,楼面活荷载主要为2.0KN。框架梁中主梁截面主要选用了300mm×700mm及300mm×500mm截面尺寸,联系梁截面主要为250mm×600mm,框架柱内柱、外柱均选用450mm×450mm。框架荷载计算中,统计了恒载、活载、及风载,在内力计算中活载及恒载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而风载内力计算采用反弯点法、D值法。对框架梁恒荷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支座弯矩进行调幅,乘以0.9的系数,调幅后再进行内力组合。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框架梁、柱各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内力组合形式选取1.2×恒载+ 1.4×活载;1.35×恒载+0.7×1.4×活载;1.2×恒载+1.4风载;1.2×恒载+0.9×1.4×(活载+风载)四种组合中的最不利组合,以进行配筋计算。在选取控制截面方面,梁的控制截面有三个,分别为梁左右两端柱边及跨中,柱的控制截面每层有两个,取各层柱的上下端截面。框架各基本构件的配筋均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构造要求及实际计算要求。施工图纸的绘制严格执行结构制图规范的要求。 关键词:框架结构;分层法;内力计算;内力组合

The problem of shear in RC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CFRP laminates

Abstract :The effectivene of externally bonded reinforcement of a strengthened Reinforced Concrete (RC) beam subjected to a shear-dominant loading regime is not well-established.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clarify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of RC beams without any internal shear reinforcement but strengthened with 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 (CFRP) laminates when the primary mode of failure of the un-strengthened beam is in shear.Four RC beams were specifically designed without and with an externally anchorage system, which was carefully detailed to enhance the benefits of the strengthening lamina and counteract the destructive effects of shear forces.All the four beams were identical in terms of their geometry, internal reinforcement and concrete strength but varied in their test loading regime to highlight the role of shear.All the beams were tested under four point bending and extensively instrumented to monitor strains, cracking, load capacity and failure modes.The structural response of the four beams is then critically analysed in terms of deformability, strength and failure procees under a shear loading regime.It is shown that with a carefully designed anchorage system, a predominantly brittle shear failureofa strengthened beam canbe transformedtoan almost ductile failure with well-defined enhancementof structural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both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hould enable engineers to totally avoid shear failure in strengthening beams with little or even no internal shear reinforcement.

Keywords: 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 Performance; Shear loading regime; Strengthening

1前言

2.1框架结构的特点

框架结构是通过梁、柱组成的结构体系作为建筑的竖向承重结构,并同时承受水平荷载,它适用于多层建筑。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能形成较大的空间。通常梁、柱截面尺寸都不能太大,否则影响使用面积。因此,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小,水平位移较大,这是他的主要缺点。通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较好,能承受较大的变形,但是,变形大了容易引起非结构构件出现裂缝及破坏,这些破坏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威胁人身安全。 2.2框架结构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提高,居住环境不断的改变,建筑物的高度也在不断的升高,当建筑物高度增加时,水平荷载对结构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普通的砌体结构已经不能满足高度要求,因此,框架结构就出现了,框架结构的材料主要是钢筋和混凝土,通过把钢筋和混凝土粘接在一起,形成承重的框架结构。解放前,我国高层建筑很少,解放后,我国几个大城市开始加速建造高层建筑,目前,在许多中等城市及一些小城市也都已建造了高层建筑。在我国,高层建筑以采用钢筋混凝土为主,近年来,不仅建造高度在增长,建筑体型和结构体系也愈益多样化,而且在50层左右的建筑中,已开始采用钢结构,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建造高层建筑的技术水平有了的发展和提高。 2.3 本次设计的内容

本次毕业设计通过综合教学楼的建筑、结构、施工设计,掌握了建筑、结构、施工的施工图设计过程,重点是建筑结构的设计。通过对框架结构设计,充分了解了荷载的传力过程、框架各部分的作用,以及整个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设计包括的内容很全面,包括框架柱、梁、屋面板、楼面板、连系梁、基础和楼梯、雨篷的设计。通过对这些结构的设计,充分了解整个建筑结构,以及整个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PKPM的实际上机操作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次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为以后尽快适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 3结论

本次毕业设计我所选择的设计题目为某师范大学综合教学楼设计。毕业设计是对我们以前所学各科目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概括总结。在指导老师指导下,通过自己查阅有关教科书,国家规范规程以及相关建筑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设计实例,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并且较好的达到了设计意图。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对结构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和发挥,加深了对各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论文写作的水平。同时计算机上机水平和结构设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为我以后即将从事的结构设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谢辞 本设计力争反映本领域的最新设计成果,积极吸收成功的经验和设计理念,并且以我国最新出版的有关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为依据,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做到实用、环保、经济以适应设计新理念的要求。设计打破原有毕业设计的框框,并积极采用工程设计实际的操作规程,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次设计是在指导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建筑方案的选择、结构设计计算书、PKPM上机指导到建筑、结构施工图纸的绘制,无不倾注了老师的心血和汗水。设计如有未尽善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提出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特别感谢杨平老师在我毕业设计过程中所给予我的帮助,她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好的设计环境,对设计过程中涉及问题悉心指导,耐心讲解,而且在生活中对我也是关怀备至。同时感谢同组设计的同学在设计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在我的成长的每一步,唯一离不开的是家人对我的关心,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总有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陪伴着我,鼓励我、开导我,使我重新获得前进的勇气和激昂的斗志。学生生涯即将结束,将此成果献给我的家人,谨作为对他们的一点微薄的回报!

参考文献

[1].陈希哲.土力学地基基础(第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李明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算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朱炳寅.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龚思礼.建筑抗震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国—2003.[6].W Schaeller.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prentice—Hall.2000.[7].D L Schodek.structure 4th Ed.pretice—Hall.2000.[8].刘昭如.建筑结构设计基础.科学出版社.[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2.4.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2.1.1.[11]建筑结构设计编辑组编.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5.[12]赵西安编著.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13]包世华、方鄂华编著.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1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1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16]《建筑结构荷载规程》GB50009——2001.[1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校准》GB50223——95.

第19篇:中学教学楼设计指导书

设计指导书

一、学校规模及班级人数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部分学生继续上高中。在正常情况下,小学以12—24个班的规模为宜(农村可有6个班或更小规模);中学根据需要可有两种:一种为完全中学型,即该校设有初中班及高中班,其中初中、高中班数应按需要设置,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另一种形式则是全部初中或高中。这两种形式的规模以18~24个班为宜,大中城市人口密集地区,也可设规模为30个班的学校。

为保证教学质量,中小学校的每班人数不宜太多。根据原国家教委规定,如表2-1中小学校的班级人数为:小学每班近期45人,远期40人;中学每班近期为50人,远期为45人。

二、学校校址选择

在进行学校的建筑设计时,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在总体环境的规划布置上,还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选择一个理想的校址,为办好学校、培养人才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学校校址选择的基本条件应符合以下几点:

(1) 学校应有良好的日照、采光及通风条件。

(2) 学校应设在无污染的地段,周围环境良好。

(3) 学校应位于交通较为方便,学生就学路线便捷,且能确保学生安全上下学的位置。

(4) 学校应设在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的地段,且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地的条件。

(5) 学校应有较完备的城市公用设施。

三、学校总平面设计

学校总平面设计,必须依据学校规模、功能特点、所属地区的自然条件、学校用地的周围环境、地形、地貌的现状等客观条件,以及当地城市规划对学校建筑的要求等进行,从而使学校的用地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并对学校的各种场地、道路和绿化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首先要抓住几个关键问题,即:总平面设计与单体建筑的关系;教学楼与体育活动场地的关系;教学楼的基本体型、位置、朝向和出人口的相对关系等。然后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比较,从整体出发,反复推敲并及时修改和调整,创造一个使用方便、整齐卫生、安静优美的室内外学习及活动空间。

(一)总平面的组成

根据学校的使用要求,学校用地一般分为四类,如下图。

中小学平面功能关系图

1.建筑用地

建筑用地是指规划和建造学校各种用房所占用的地段。包括教室、办公室、辅助用房、校园(含校前区)、道路等。建筑用地面积一般占学校总用地面积的40%一50%,其中建筑物首层所占用面积约为学校用地的10%—13%,;其余建筑用地面积为建筑物周边空地、道路及附属庭院等。

校园中的道路是联系学校中各种建筑物和各种场地间的脉络,校内道路按消防要求,一般宽度不小于2m,入口道路为一般车行道时宽度不小于3.5m,学校内最宽的道路为双车道,一般不宜超过7m。道路设计走向宜便捷、自然和通畅。建筑物靠近界墙时,应留有一定距离,其宽度应视建筑物的高度而定,最小应保持,既要满足消防车通行,又不能造成界墙两面建筑物的相互遮挡。

2.运动场地

运动场地是指用于全校师生体育活动、集会等活动的场所,包括上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整片场地。

根据学校的使用特点,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小学不宜小于2.3m2/每生;中学不宜小于3.3m2/每生。

根据有关定额规定,学校运动场设计应满足:中学宜设置250~400m环形跑道(附100m直跑道)的田径场一个;小学宜设置200m环形跑道的田径场一个。此外,根据学校规模情况,还可设置一定数量的篮、排球场和器械用地,一般每6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在总平面设计时,必须在布置教学楼的同时,合理地安排体育场与教学搂的相对位置,尽量开辟出较为完整的大片面积作为体育活动区,并尽可能地将各种体育场地及体育器材室集中到田径场的周围,从而减轻体育场地对教学区的干扰。

为避免在体育活动或比赛时的眩光,体育场地的朝向,一般以长轴为南北向设置。体育场地的位置应设置在向阳处,使一年四季都能受到阳光的照射,尤其在北方地区,不宜将体育场布置在阴影区内,以免长期积雪、结冻而影响使用,场内地势应有一定坡度,以利排除积水。

3.绿化及室外科学园地

绿化及室外科学园地是指为改善校园环境或结合中小学校的生物课、自然课的教学,以及开展学生课外科学小组的活动而设置的,包括成片绿地,种植、饲养、天文和气象观测等用地,一般根据学校规模情况适当设置。

4.其他用地

其他用地包括总务、后勤和校办工厂等。总务等用房一般要求功能合理、使用方便;校办工厂要求独立性强,位置、形式满足生产要求。二者对环境均有较大影响,宜单独设置。

(二) 总平面的功能分区 在进行学校总平面设计时,应结合学校用地现状,探索学校中各个单体建筑、各种室外活动空间及场地组合的合理性;认真研究动与静在环境上的要求、高与低在层数与部位上的要求、独用与公用的要求、相互关系的聚集与分隔的要求、室内与室外在结合与环境上的要求;此外在使用上应考虑流线组织、使用顺序的要求等。

学校总平面布置的功能关系图

上图为学校总平面布置的功能关系图,图中各圆构成了各自独立的功能区。图中两

圆搭接表示相互关系比较密切,在功能上有可能布置在一起或靠近布置。教室、实验室、阅

览室等组成教学区,教学区要求安静、朝向好。而此区的音乐教室由于声音干扰,宜和其他

教室有所分离。教师办公和行政办公组成学校办公区,该区与教学区联系密切,可与教学区

靠近布置或布置在一栋建筑物内,同时该区与校外联系较多,应设置在靠近出入口的位置。

食堂、单身宿舍等为生活辅助部分,一般分散在使用方便又较为隐蔽区域。

(三) 建筑的朝向和间距

1.朝向 在确定建筑物的朝向时,必须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建筑功能等综合考虑。一般北方地区,主要考虑冬季室内应获得较多的日照时间和室内日照面积;夏季炎热地区,则

要考虑争取房间的自然通风,同时也要考虑防止太阳直射,防止夏季暴雨袭击;对于我国中

部地区,夏季热而冬天冷,既要考虑夏季的通风顺畅,也要考虑冬季的日照充足。根据我国

所处地理位置,建筑物的朝向宜为南向、南偏东或南偏西少许角度。

2.间距

在进行学校总平面设计时,应考虑相邻建筑物之间、同一建筑物的两个部位之间的距离,间距过大,不利于节约用地;间距过小,不能满足日照、卫生、防火、抗震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应选择适宜的间距。在学校建筑设计中,日照间距和防火间距是确定房屋间距的主要依据。

日照间距主要从日照需要出发;对于成排布置的学校建筑,应满足在冬至日正午时满窗日照,或全日有3—4小时的日照时间,因此学校建筑物之间应留有适当间距,通常情况下当建筑物朝向为正南时,相邻建筑物的日照间距大小上一般在1.0H~1.8H之间,H为南向前排房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度。参见表2-2。

防火间距是建筑物之间防火疏散的安全距离,其间距大小应满足表2—3的要求。

注:1.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燃烧构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

2.两座建筑相邻甫茼的外墙为非燃烧体且无门窗洞口、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5m;

3.两座建筑物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如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4.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建筑物,其防火间距可按四级考虐。

此外,在学校建筑中为防止视线干扰,当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宜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的间距不宜小于25m等。

(四) 学校出入口设计;

出人口是学生上学、放学时大量集散场所,其位置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学校总平面布置的灵活性。出人口的设置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出入口应设于靠近主要干道的小巷内或次要街道上。

(2) 出入口位置应交通方便,上下学不需跨越主要道路,行走安全。

(3) 出入口位置应使学生能直接到达教学楼,不应横跨体育场场地及绿化区。

(4) 出入口位置应有利于学校总平面的合理布局及功能分区,能以简短的道路连通总平面的各组成部分。

(五) 总平面布置方式

根据学校总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学校用地的地形条件、学校出入口的位置,教学用房及体育活动场地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般有以下几种布置形式:

教学用房围绕体育场地布置;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前后布置;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平行布置;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各据一角的布置。

四、学校教学楼设计

学校教学楼是由教学部分、办公部分和辅助部分组成。教学部分一般包括若干个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等)、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办公部分包括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辅助部分则是包括交通联系、厕所、储藏室等。在进行学校的建筑设计时,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还应结合总体环境的规划要求,对以上各部分的大小、体形、朝向、室内设施、结构形式及房间组合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

(一) 普通教室设计

教室设计应有足够的面积、合理的体型及尺寸;视听良好,采光均匀;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1.教室的面积

教室的使用面积由三部分组成:家具、设备占用面积;学生使用活动面积;室内行走所需交通面积。所需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教室容纳的人数、活动特点以及课桌椅的尺寸和布置等因素。根据规范要求,中学每班近期为50人,远期为45人,使用面积为1.12m2/每生;小学每班近期45人,远期40人,使用面积为1.10m2/每生。 2.教室布置与尺寸

根据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教学方式,普通教室主要以教师面向全班讲课、学生集中听讲为主,因此,在教室的平面设计中;为确实保证学生上课时的视听质量要求,对桌椅的选择和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桌椅尺寸:应结合学生的身高及各部分尺度关系选择适宜的桌椅尺寸。

(2) 视距要求:为避免前排学生近视或粉笔灰尘对学生健康的影响,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为避免眩光影响,前排边座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º;为保证最后一排座位同学在正常照度及正常视力情况下看清黑板字迹,最后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此外,为保证前排同学看黑板自然、舒适,第一排学生看黑板顶端视线与黑板所夹垂直视角应不小于45º。

(3) 桌椅布置:教室韵桌椅布置应满足学生的视听及书写要求;并便于通行及就座。座位的排列,每行不宜多于两个座位,行间距、排距尺寸参见下图。

教室布置及有关尺寸

3.教室的平面形状 确定教室的平面形状,除了应满足视听要求外,还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组织以及结构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常见的平面形式有:矩形、方形和多边形等。

矩形平面便于家具布置,能提高房间韵利用率,平面组合方便灵活,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有利于建筑构件标准化;矩形平面的长宽比例一般以不超过1:2为宜。根据桌椅的排列方式不同,平面轴线尺寸可采用:中学:9000×7200,9000×6900,9000×6600,9000×6300,8400×7200;小学:8100×6600,8400×6900,8400×6600,8400×6300,9000×6300等。

方形平面教室短,最远视距较近,讲课省力,视听条件好,但因其进探较大,每排布置座位数较多,为满足水平视角要求,前部两侧座位区难以利用,与矩形教室相比有效面积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增大了教室进探,离窗远的学生桌面照度差,因此方形教室在平面组合时不宜采用单侧采光的内廊式组合,可以采用外廊式组合形式。

多边形教室常见的有五边形和六边形平面,该形式采光、通风良好,座位排列灵活,但在容纳同样人数的情况下较上述形式所需面积较大,同时结构、施工均较复杂。

4.教室的层高

教室的层高主要根据使用人数、卫生标准、采光通风要求、结构形式及空间比例等因素

来确定。学校教室由于使用人数较多、房间面积较大,从空间比例方面分析,其高度应为跨

度的1/1.5—1/3之间较适宜。为保证教室有较好的卫生条件,除应组织好通风外,还应考虑教室内正常的空气容量。一般每个学生韵空气容量为3—5m3,人数越多,要求空气容量

标准越高,要求房间的层高就越大一些。因此,教室的净高一般不小于3.4m,层高取3.6—3.9m为宜。

5.教室的门窗设计

(1) 门的设计:门主要是作为交通并兼通风之用。门的设计应考虑出入便捷、疏散迅速、开启灵活。门的数量和宽度应考虑学校的使用特点,通常一间普通教室设置两个门,且应放在教室内纵墙的前后两端,并距墙角为240mm。门的宽度一般取900—1000mm,为考虑室内通风和增加黑板面的垂直照度,门的上部应设置亮子,因此,门的总高度一般为:2400—2700mm。学校教室为保证防火疏散要求,门一般应向外开启,但在走廊式组合形式中,为方便走廊内人流活动,也可以采用内开门。

(2) 窗的设计:教室窗的设计,要有利于采光通风;并便于开启。窗内开时,不应影响室内学生听课;窗外开时;应保证擦洗安全。因此可适当选用推拉式窗。

窗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室内的采光要求,对于学校教室通常采用宙地面积比的方法,估算窗的面积大小。窗地面积比是指窗的透光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之比。根据规范规定,教室、办公室的窗地面积比一般取1/4—1/6,通常教室的窗宽为1500—2400mm;高为2100—2700mm。

为了获得良好的均匀照度,光线应由学生左侧射人室内,并且窗的上口要尽可能抬高,通常窗洞上口高度取为教室进深的1/2(单侧采光)或1/4(双侧采光)。窗台高一般为900一1000mm。

窗的平面位置为使室内照度均匀,窗宜布置在房间或房间开间的中部,如图2—14所示。另外,为使结构受力合理,教室平面中两窗间的窗间墙要有一定宽度,且窗洞上方不宜有较大的集中荷载(如进深梁)。对于内廊式组合的教室,一般在教室内纵墙上开设高窗,以改善室内通风并为走廊内部采光创造条件。高窗底边应距地面2m以上。

6.教室的结构布置

中小学校普遍采用砖混结构,由普通砖墙和钢筋混凝土梁、板组成。教室的结构布置一般要求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楼板规格类型少,符合建筑模数要求,施工方便和造价经济。

根据墙体受力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几种方式。教室的平面形式主要有矩形、方形等,对于矩形平面,多采用纵横墙承重和纵墙承重方案。一种是将楼板直接铺设在纵墙上成为纵墙承重方案。该方案室内空间完整,采光通风较好,但板较长,重量大,因此适用于其跨度尺寸不宜过大的房间中,一般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板跨为6000—6300m。另一种是楼板支承在横墙和梁上,梁支承在纵墙上构成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该方案楼板跨度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目前在平面尺寸较大的房间中普遍采用;粱可采用预制或现浇形式,其房间平面布置灵活,但大梁祼露在板下,观感效果需特殊处理。该方案的楼板结构布置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教室平面采用三个开间两根矩形粱形式,二是教室平面采用两个开间一根矩形梁形式。

对于方形教室多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一种是将大粱架设在横墙上,利于纵墙开设较大窗口;纵向刚度较好;另一种是将大梁架设在纵墙上,利于设置悬挑式外廊结构。

教室平面选用外廊式组合形式时,其外廊结构布置多采用设置柱廊或教室内大梁悬挑形式;如图2-17所示。教室的墙体厚度应由结构计算确定,一般三层以下为240mm,四—五层的底层墙为。当教室梁跨大于6m时,若墙厚采用240mm,则应在梁支承处的墙体内加设壁柱或设置构造柱。

7.教室的内部设施

为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在教室内常设置:黑板、讲台、学习园地、清洁柜、挂衣钩、电源插座等。

(1) 黑板:黑板是教室内主要的固定教具,其位置设于教室前方,面对学生,一般要求板面易于书写,便于观看。

黑板应有适宜的尺度: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一ll00mm。

为了避免产生眩光,前墙黑板宜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如磨砂玻璃黑板等。后墙黑板通常用作学习园地及布告栏。

(2) 讲台:为使教室后排学生不受前排遮挡并便于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应在教室前方黑板下部设置讲台;讲台高度一般为180—200mm;宽度以650—750mm为宜;长度应满足宽出黑板长向每边不少于200mm;同时讲台的设置还应考虑教室的前部应留有适当的横向通行宽度。

8.教室的内部装修

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美观的学习环境,教室的顶棚、内墙、地面、课桌椅等的材料做法及色彩选择应满足使用功能和观感上的要求,适宜的色彩可提高室内照度,减少学生的视觉疲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专用教室设计 中小学教学楼设计中,除普通教室外,根据不同学科在教学环节上的特殊要求及为提高该学科的教学效果而需设置适量的专用教室,如音乐教室、实验室;语言教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大教室等。专用教室与普通教室的设计原则、所需考虑的因素基本相同,只不过在位置、桌椅尺寸及布置、室内设施等方面均有特殊要事求。

1.实验室设计

实验室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课实验室等。根据使用情况,实验室可分为边讲边试实验室、分组实验室及演示室三种类型。

实验室的数量和大小主要取决于学校规模、使用人数、家具设备形状和尺寸以及设备布置方式等因素。实验室的基本设备为实验台;演示桌;讲台、黑板等。中学实验室的教室面积约为70—90m2。每个实验室为方便实验准备工作、存放仪器和药品,一般均需设置一间准备室。准备室内一般有办公桌、工作台、仪器与药品柜等,其面积约为30—50m2。同时实验室与准备室靠近布置并应有门相连通。

实验室内一般需设黑板,实验桌通常平行黑板布置。第一排实验桌前沿距黑板不应小于2.5m;最后一排实验桌后沿距黑板不应大于11m,距后墙不应小于1.2m;实验桌排距不应小于1.2m;实验台间纵向走道宽度应根据实验台的尺寸、排列人数及方式确定。其最小值不应小于60Omm。此外,实验室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550mm。

实验室设计中应考虑适宜的朝向、良好的通风,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合理布

置上下水管道及水盆设施、供电与排风系统、煤气管道及防火措施。

2.音乐教室设计

中小学音乐教室设计可与普通教室相同,若考虑兼作文娱排练和其它用途时,面积可适

当加大。一般情况下音乐教室宜设计成一间较大的音乐欣赏室(考虑音响设计),并附设乐

器室,两者紧密相连,并设门相通,面积相当实验室大小,通常为70—75m2。

由于音乐教室使用中发出的声响会干扰其它教室上课,因此教学楼内的音乐教室最好

设置在尽端或顶层;并将窗子开向不致干扰其它房间的方向。当条件允许时最好把音乐教

室单独设置与教学区分开。 为创造轻快、活泼的气氛,音乐教室的平面形式常设计成三角形、多边形、扇形、正方形等几种。为改善室内的声环境,常把音乐教室的墙面、顶棚装修成波形反射面和适当的吸声面。

3.语言教室设计

语言教室是利用电教手段、装备有声响器械进行语言课教学的专用房间。一般全校设置一个。

语言教室的位置,应选择在教学楼中安静并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地方。语言教室的容量应按一个班人数设计,其面积大小应按教室的使用人数、学习桌尺寸、座位布置形式及学生就座方便程度等因素确定。语言教室的座位布置近似普通教室,座位布置应便于学生就座及离座,以采用双人连桌且两侧有纵向过道为宜。当条件不足时也可采用3人或4人连桌的布置形式。

语言教室设有控制台,控制台可设于教室的讲台上或设于独立的控制室内。控制室一般设置在教室前部,面向学生;也可设于教室后部的邻室内,背向学生;还可设于教室的侧面并面向学生。

4.多功能大教室设计

多功能大教室是供两个班以上或全年级上合班课的教室,也可兼作视听教室或集会使用。全校一般设一个,教室内通常装备有电化教学设备,宜设置辑影器、幻灯机、电视机、录放像机和小型电影放映机等,多功能大教室的规模大小应根据学校的教学需要和现行面积、定额标准等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18个班中学校多功能大教室面积可按150人规模设置,每座使用面积为1.0m2。另外,考虑到教师的观摩教学及进修人员听课的需要,设计时应适当增加10—20人的容量。多功能大教室的座位布置应满足每个座位均有良好的视角范围,通常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教室的课桌椅宜采用固定式,坐椅宜采用翻板椅。

(2) 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OOmm;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8000mm。

(3)前排边座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4)座拉排距:小学不应小于800mm,中学不应习小于850mm。 (5)走道宽度:纵、横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900mm;靠墙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550mm。

(6)座位宽度不应小于450—500mm。

阶梯教室平面布置与阶梯升高图

上图为阶梯教室平面布置举例。

为了保证每排座位不被遮挡,对于容纳200人以下的教室,可做成阶梯教室,一般前3—5排可做成平地,后部可按每两排升高一阶,每阶可升高80一lOOmm,如图2-30所示;容纳200人以上的教室,宜经过计算确定地面升高及视点、视线的升高值。

多功能大教室应设置一个电教器材贮存修理兼放映的房间,与教室紧密相连。放映室的净宽度宜为教堂长度的1/4—1/2,放映孔底面的标高与最后排座位的地面标高的高差不宜小于1800mm。通常有前放式和后放式两种,如图2-31所示。多功能大教室的平面形式一般有矩形、方形、多边形、扇形等。多功能大教室的面积较大,根据防火规范要求,教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容量大的教室应将其疏散门分散设置在教室的前部和后部。教室门的宽度总和不应小于0.65m/100人。

5.阅览室设计

中小学校的阅览室和书库应设在教学楼僻静的位置或顶层。书库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干燥及防火等条件,为避免阳光直射室内,窗于宜朝北,其它朝向的窗应增设遮阳设施。书库的面积主要取决于藏书量,中学藏书量宜按每学生30—40册计算;每平方米藏书量宜为500—600册。因此,18班中学的书库约相当于一间教室面积。

阅览室应设于与教学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教师阅览与学生阅览应分开设置,教师阅览室座位数宜为全校教师人数的1/3;学生阅览座位数:小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20;中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1l,图2-33为阅览室主要家具尺寸。每个座位所占面积:中学为1.5m2;小学为1.2m2。教师为满足阅览兼备课功能;一般每座为2.5—3.5m2。

书库和阅览室应紧密相连、有门相通。阅览室人口处应设有书包存放桌(架),门外应设有专用洗手水龙头或洗脸盆。

(三) 办公、生活、辅助用房设计

1.办公用房设计

中小学校的办公用房分为教学办公和行政办公两部分。教学办公要求与教室联系方便,环境安静;行政办公要求对内、对外联系都方便,以对外为主。因此教学办公用房多设在教学楼内,行政办公用房独立设置,宜位于学校校门附近。办公用房若设在教学楼内时,宜集中布置在教学楼一端,此时教学办公用房可组合在行政办公用房之上,从而构成教学楼的办公区;另外也可将办公用房统一布置在教学楼的底层。

中小学教师的数量,一般根据学校规模和实际需要确定。一般小学大约每班平均两名教师,每人约占使用面积3.5m2;中学大约每班3名教师,每人约占4.0m2。根据教学组织和人数确定每间办公室的面积;办公室的面积一般有三种:16—18m2的为小型办公室;26—30m2的为中型办公室;40—60m2的为大型办公室。 办公室的平面尺寸取决于桌椅、家具的尺寸及排列形式,图2-34为教师备课用桌尺寸和相互间距。因此办公室的常用开间为:3300—3600mm;进深为:4800—6600mm。如图2-35所示。层高一般为3000—3600mm。

在非采暖地区,办公用房应布置在南向房间,以避免冬季温度过低。

2.厕所设计

厕所有一定的固定卫生设备,主要包括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和洗涤池等。在教学楼设计时,厕所大便器多选择蹲式或集中冲洗的大便槽,小便器有小便斗和小便槽两种。下图为厕所平面组合的基本尺寸。

公共厕所平面组合的基本尺寸

学生使用厕所多集中在课间休息时,因此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设备,一般中小学男女生比例各按一半计算。

厕所的位置一般不宜设在主楼梯旁及人流集中的地方,通常设于走廊的尽端及两排楼中间的连接处等,教师厕所与学生厕所宜分开设置,一般可设在办公用房附近。 厕所应有自然采光和通风,它可设在教学楼的北面或西面,以保证主要房间有较好的朝向。室内厕所位置既要方便使用,又应当尽可能隐蔽。通常厕所都设有前室,并设置双重门。前室的深度一般不小于1500-2000mm,门的位置和开启方向要注意既要遮挡外面视线,又不宜过于曲折。在前室内布置洗手盆和洗涤池。厕所地坪标高一般比其它地面低20—30mm,并应设地漏。

为了节省管道,减少立管,男女厕所一般并排布置,且卫生设备为背靠背布置,通常设备沿横墙排列。

(四)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1.门厅

门厅是教学楼接纳、分配人流的交通枢纽,也是用来布置板报、宣传栏和供学生活动的地方。在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门厅内的人流路线应简捷、通畅;

(2) 门厅应具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3) 门厅内的人流路线应尽量避免交叉、迂回;

(4) 门厅人口处应有较大的雨篷,作为出入教学楼的缓冲停留空间。

门厅的面积应根据学校规模、质量标准等因素确定,中学一般为0.06—0.08m2每生;小学一般为0.04—0.06m2/每生。当教学楼为内廊式时面积宜大些,若为外廊式时其面积可适当小一些,甚至不设门厅。

门厅的宽度一般为4.5—9m,按防火规范的要求,门厅对外出人口的宽度不得小于通向该门的走道、楼掸等琉散宽度的总和。

在寒冷地区或门朝北时,为了门厅的保温、防寒,应在门厅入口处设置进深≥1.5m的门斗,如下图。门厅的布置方式有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对称式有明显的轴线关系;常用于对称的建筑平面中;非对称式平面布置灵活,便于按不同的使用部分组织人流,常位于几个体部的衔接处或主要体部的一端。

门斗形式

2.走道

走道起着连接伺层各个房闻的水平交通作用。走道的布局应直接了当,不要多变曲折,走道本身应有足够的宽度;合适的长度及较好的自然采光。

走道有的纯属交通联系,有的兼有其它功能。

走道的宽度应根据功能使用要求、人流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和空间处理等因素来确定。

按照人流通行要求,公共走道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的宽度;考虑房间门的开向问题,当

房间的门开向室外,即开向走廊时,走道的宽度必须加大,以增加门前的缓冲宽度。因此,中小学教室的门多设计成向内开启的门;此外,中小学校走道还兼做学生课间休息活动的场

所,因此走道宽度应适当地扩大。一般学校内走道为2.1—3.Om;外走道为1.5—2.4m。

走道的长度决定于采光口、楼梯口或出人口之间的距离,以使它不超过最大的防火距

离,避免过长的袋形走道(即过道的一端无出口)。表2—7为教学楼房间门至外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允许距离。

走道的形式有内走道和外走道之分。

内走道式节省交通面积,但其通风、采光较差,因此,为了使用安全、方便,走道应保证良好的采光,改进措施有:走道尽端开窗;走道两侧房间门上设亮子;走道内纵墙上开高窗;走道两侧设开敞式半开敞式房间。同时,为保证走道上的紧急疏散,走道地坪应避免突然的高低变化。当必须设高差时,可做成坡道;若设踏步,不宜少于三级,且应处于光线较好的位置。走道两侧墙面不应有突出的墙垛。

外走道式各房间之间干扰较少,通风、采光效果均好,但交通面积相对地增加。为保证安全,外栏杆的高度应满足:小学≥1.0m,中学≥1.1m,且采用实心栏板或垂直栏杆以避免攀登。同时,为使走道及时排除雨水,走道地面比室内地面略低20mm,坡度向外。

3.楼梯

楼梯是多层建筑常用的垂直交通设施。楼梯设计主要应根据使用要求、人流通行及防火规范要求等综合确定楼梯的位置、数量、宽度及形式等。

楼梯的位置要求明显、突出,路线通畅且光线充足,能起到引导人流的作用。楼梯按性质分有主要楼梯、辅助楼梯、专用楼梯和消防楼梯。主要楼梯一般与主要出入口相连,位置明显,在设计时要避免垂直交通与水平交通交接处拥挤堵塞,在各层楼梯口处应设一定的缓冲地带。

为了保证主要房间好的朝向,楼梯间多半置于朝向较差的一面,或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处,此外,楼梯间尽量靠外墙布置,以便直接采光。

楼梯的形式主要有直跑、平行双跑、三跑、弧形、螺旋式和剪刀式等多种形式。根据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为保证安全,中小学校不宜采用有梯井的三跑楼梯或剪刀式楼梯,而最好采用普通的折跑楼梯(直角的或平行双跑等);或设有中间休息平台的直跑楼梯。

学校建筑的主楼梯不宜是全开敞的室外楼梯,以避免人流密集时发生事故。

学校楼梯间靠墙的二面也应该设有扶手,以保证疏散安全。顶层的水平安全栏杆应加高至1.10—1.20m,或做成花饰直通顶棚。

楼梯的宽度和走道的宽度相类似。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人流股数和防火规范来确定。依据防火规范要求,楼梯宽度可按表2-8来计算后选用。每跑楼梯的最大净宽度—般不应超过2.2m(四股人流),疏散楼梯每跑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两股人流)。 注:①每层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本表规定计算。当每层人数不等时,其总宽度可分层计算,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②每层疏散门和走道的总宽度应按本表规定计算。

③底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

教学楼中常用楼梯间的开间为2700、3300、3600、3900、4200mm,多为平行双跑楼梯。当开间超过4500mm时,多为双分式或双合式楼梯。

楼梯的数量应根据使用要求和防火要求确定,对于使用人数少且面积不大的建筑,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并符合表2-9的条件时,可以只设一部楼梯。通常情况下,公共建筑至少应设两部或两部以上楼梯。

楼梯的踏步尺寸,一般采用踏步高为140—160mm,踏步宽为260—280mm,室内栏杆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楼梯坡度不应大于30º。

(五)平面组合设计

组合设计的任务是将教学楼的各个房间及交通联系部分按照一定规律及形式连接成一个整体,使之达到功能合理、使用方便、结构安全、设备布置简捷、造价经济以及造型美观等目的。

1.组合设计的原则

(1) 教学用房大部分要有合适的朝向和良好的通风条件,朝向以南向和东南向为主。

(2) 各类不同性质的用房应分区设置,既要功能分区合理,又要联系方便。

(3) 建筑空间布置紧凑,注意节约用地、节约能源。

(4) 合理组织交通路线,避免人流交叉,保证疏散畅通、防火安全。

(5) 教学楼应选择合理的结构型式及最佳的开间、进深尺寸。

2.教学楼功能分析及组合关系

教学楼的各组成部分应构成一有机整体。根据各部分使用性质和联系程度不同,学校建筑可以将普通教室、实验室、语音教室等组成教学活动区域;将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组成办公区域;食堂、宿舍、锅炉房定为附属建筑;另外还有室外活动区域。在进行平面组合设计时,通常用简单的功能分析图进行概括,以便于进一步确定活动分区及各区之间的相互关系。 围绕功能分区图,对教学楼进行组合设计时,对各部分的组成及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主次关系:教学楼的教室、实验室是主要房间;行政、教师办公室、厕所是次要房间。在平面组合设计时,一般将主要房间布置在朝向好、靠近主要出入口;并有良好采光通风条件的位置,次要房间则可布置在较差位置,使主次分明,使用方便。

(2) 内外关系:教学楼的行政办公室、后勤管理办公室的设计既要便于对内联系又应便于对外的接洽,因此在平面组合时,通常将其与教学区分开设置,一般可设于教学楼的底层,或设于教学楼的一端,或设于两部分教学用房之间的门厅附近等。

图2-41,音乐教室在教学楼一端

1—普通教室;2—音乐教室;3—乐器室

(3)联系与分隔:教学楼中的普通教室和音乐教室虽同属教学用房,二者联系密切,但为避免噪声干扰,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可将音乐教室组合在教学楼的一端。也可作为突出部分毗连在一侧,或独立设置并以较长的走廊连接,另外还可以将音乐教室设置在教学楼顶层。

此外,教室与办公室之间要求联系方便;但为了避免课间学生在走廊上活动时影响教师工作,因此在乎面组合时也需适当隔开。

(4) 流线组织:教学楼的组合设计应充分考虑人流活动的密集性,人流方向、密度和时间的关系,使教学楼内部各种用房之间、普通教室与其他教学用房之间布置适当,交通空间设置合理;从而满足流线简捷,通道光线充足,不仅在人流密集时交通顺畅,同时又能满足紧急疏散时的要求。

3.教学楼的组合形式

平面组合形式有多种,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 走道式组合:利用走道将各房间连接起来,各房间沿走道一侧或两侧布置,具有使用房间与交通联系明确分开、保持各房间在使用上的独立性的特点。通常按走道的位置不同分为:内廊式、外廊式和内外廊组合式等。 (2) 大厅式组合:将教学区和办公区围绕一个大厅布置,大厅可作为公共活动用房。这种组合具有平面紧凑、联系方便等特点,但相互间干扰大,教学楼中较少采用,

(3) 单元式组合:将几间教室合在一起并配备相应辅助房间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称为单元,再将几个单元用楼梯或走道重复组合成为完整的教学楼。该组合功能分区明确,各单元相对独立,平面布置和立面造型有韵律感,同时还可简化设计、生产和施工工作等。

除了以上几种形式外,还有套间式、天井式、混合式等组合形式。图2-47为天井式组合。在各种组合中,除了注意解决好各部分的功能关系外,还应处理好各种教学用房之间。

教学与办公用房之间的高差关系。当相邻部分层高变化时,常在交接处设置踏步或坡道在走道上连接。

(六) 教学楼的体型、立面设计

不同功能要求的建筑类型,具有不同的内部空间组合特点;建筑的外部体型和立面应该正确表现这些建筑类型的特征,如建筑体型的大小,高低、体型组合酌简单或复杂、墙面门窗位置的安排以及大小和形式等。采用适当的建筑艺术处理方法来强调建筑的个性,使其更为鲜明、突出,有效地区荆:手其他建筑。

中小学教学楼的体型及立面设计要反映学校的性格与特征,建筑形象应该明朗、轻快、坚实、整洁、富有美感,表现出青少年健康、向上、求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楼由于采光要求较高,人流出入多,在立面上常形成高大明快、成组排列的窗户和宽敞的人口,给人以开朗、活泼、亲切和愉快的感觉。

在教学楼体型及立面设计中,除了从功能要求、技术经济条件及总体规划和基地环境等因素考虑外,还要符合一些建筑美学原则,如统

一、稳定、均衡、对比、韵律、比例、尺度等。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尽管建筑形式千差万别,尽管人们的审美观各不相同,但这些建筑美的法则都是一致的,在设计中应遵循这些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创造出完美的建筑体型与立面。

第20篇:教学楼设计开题报告

2015教学楼设计开题报告

教学楼设计开题报告

(一)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课题类型:

工程设计:设计(论文)题目洛阳市启星中学实验楼建筑结构设计 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毕业设计应使学生具有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能力,一定的方案比较、论证的能力,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并注意进一步培养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工程制图及编写说明书的能力。主要内容:

1、建筑设计:本工程采用多层框架结构,为永久性建筑。该楼总建筑面积为7000~10000m2,拟建位置另行给定。建筑物的总层数应控制在7—9层。绘制图纸包括总平面图及建筑物平、立、剖面图及节点详图,图纸应严格按国家制图标准绘制,达到施工图要求。

2、结构设计:合理进行结构布置。确定结构方案。进行结构设计计算,编写相应的结构计算书。绘制结构施工图。施工图主要内容有:结构布置图、主体部分楼板、屋面板配筋图;一榀框架结构图;主体部分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楼梯结构图以及其它必要的结构图。

3、外文资料翻译(不少于10000个英文字符,要求与建筑工程相关的资料)。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目标)目标:

1、方案草绘。

2、建筑施工图绘制。平、立、剖面图绘制。图纸应严格按国家制图标准绘制,深度达到施工图要求。其中底层平面图要求手绘。

3、结构计算。按抗震要求,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荷载。计算竖向荷载。计算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的内力,进行内力组合,内力调整,构件配筋、承载力计算,各种验算。打印计算书。

4、结构施工图设计。结构图纸不少于五张1号图,其中至少有一张计算机绘图或手绘。图纸为:结构布置图、主体部分各层楼、屋面板配筋图;框架结构配筋图;主体部分基础平面图及基础配筋图;楼梯结构设计。其中底层平面图要求手绘。

4、编写建筑和结构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

5、外文资料翻译(不少于10000个英文字符)。要求:

1、本着一人一题的原则,每人必须有一套独立的方案;

2、独立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3、绘制不少于12张1号施工图图纸。

进度计划:

1、建筑方案确定1周;

2、建筑施工图3周;

3、确定结构方案和进行结构计算6周;

4、结构施工图4周;

5、检查、准备答辩1周。主要参考文献查阅以下相关资料:《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建筑荷载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设计资料集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设计手册》《建筑结构设计综合手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有关标准图集、相关教科书及其他专业书及相关规定、图集等。 教学楼设计开题报告

(二)

题目:XXXXXXXXX中学教学楼建筑与结构设计 系部:土木工程系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职称:

1、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研究的目

随着中学的设计标准的日益提高,对于中学建筑设计有新的规范和要求。因此,为了能够熟悉掌握中学建筑与结构设计,熟悉新的设计规范和设计要求。 研究的意义

1、为农村提供高质量的室内生活环境。通过设计任务书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室内环境设计项目的能力。

2、学生在设计中通过联系实际空间尺度,把握住宅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设计室外庭院及住宅室内空间的平面布局、规划,从中更好的理解把握人与空间、空间与空间、空间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3、融会贯通相关学科知识,合理运用技术和艺术手段,拓宽思维,开阔思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中新建、改建、加建的学校设施逐步增多。然而,在学校设施的大量建设,空间布局灵活多样的同时,空间品质能否满足教师、学生在校园中的学习、生活要求,成为学校研究中有待探索的课题。

教学楼是现代教育的服务设施,像其它社会产品一样,它不可能不经过历史更新与换代过程。教育建筑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建筑。它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应坚持典雅、庄重、自然又具人性化才是其本质特征。近年来校园集约化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密度规划。包括校园整体高密度和教学区建筑的局部高密度;第二,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校园建筑按功能类型进行重组,促使具有公共性质的使用空间为全校所共用,避免重复建设及浪费。密度的提高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必然使校园建筑的功能向综合性、复合化发展。因此,教育建筑综合体的模式将成为新世纪我国中学建筑发展的趋势而对于结构方面,近年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已逐渐成为我国各类建筑中使用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之一。 混凝土结构使用历史较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造价低,防火性能好,刚度大,可减少侧向位移的特点,它的材料来源的方面也有许多自身优点,发展迅速,应用也最为广泛,已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转移到了建海工程和海底工程等。我国应用混凝土的时间比较短,但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势头非常好,所以深入了解混凝土的性能非常有必要。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是如今常用的一种建筑结构,以坚固耐用而著称,还有如下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式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时,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筑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桩基础是一种发展迅速的深基础,在工程中应用广泛。相对于浅基础,桩基础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且均匀,能承受一定的水平荷载,又有一定的抗震能力,适应性强。

3、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大纲 主要内容

1、结构形式:基础采用桩基础,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1)建筑设计部分:

a.建筑的平面、里面、剖面设计; b.墙身、楼梯及主要节点的构造设计; c.绘制建筑施工图。 (2)结构设计部分: a.结构方案及结构布置; b.结构构件初步估计与选型; c.内力计算及结构分析;

d.结构梁板图平面布置与配筋; e.基础设计;

f.绘制结构施工图; g.整理计算书。 写作大纲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结构设计 第三章:荷载设计

第四章: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第五章: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第六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第七章:框架内力组合 第八章:截面设计 第九章:基础设计

4、主要参考文献

(一)建筑设计部分

[1]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2]国家标准。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201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4]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5]国家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6]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7]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合编。房屋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8]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

2、

4、8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9]陕西省建筑设计标准图集(陕02J01~06)。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2015

(二)结构设计部分

[1]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1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4]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

2、J186-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2015 [7]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8]龚思礼主编。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10]梁兴文、王社良、李晓文等编著。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11]梁兴文、史庆轩编著。混凝土结构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12]丰定国、王社良主编。抗震结构设计(第2版)。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 [13]霍达主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4]梁兴文、史庆轩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三)地基基础设计部分

[1]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4]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1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5]国家标准:筏形与箱形基础设计规范(JGJ6-99) [6]桩基工程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7]刘金砺主编。桩基础设计与计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8]华南理工大学等编著。地基及基础(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9]陈仲颐、叶书麟编著。基础工程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0]史佩栋、高大钊主编。高层建筑基础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1]沈杰。地基基础设计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2][美]H.F.温特科恩、方晓阳主编。钱鸿缙、叶书麟等译校。基础工程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5、完成措施及写作进度计划

一、11-12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阶段:10月10日-10月14日(第7周)确定指导教师及资格审查

第二阶段:10月17日-10月21日(第8周)指导老师呈报设计课题,准备设计资料;学生分组

第三阶段:10月24日-11月4日(第9-10周)选定设计课题,指导教师发任务书,并开始开题报告

第四阶段:11月7日-11月25日(第11-13周)根据已提交的开题报告,开始实施毕业设计

第五阶段:11月28日-12月2日(第14周)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第六阶段:12月5日-12月23日(15-17周)毕业设计实施第二阶段 第七阶段:12月26日12月130日(第18周)提交初稿,教师审阅后学生修改

二、11-12学年第二学期

第八阶段:2月13日-4月6日(第1-8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第九阶段:4月9日-5月4日(第9-12周)定稿,教师评阅毕业设计成果 第十阶段:5月7日-5月11日(第13周)毕业答辩 第十一阶段:5月14日-5月18日(第14周) 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的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教学楼施工设计.doc》
教学楼施工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