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名言

2022-03-0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梁启超名言

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世事沧桑习事定,胸心海岳梦中飞。

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推荐第2篇:梁启超名言

梁启超名言

1、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

2、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3、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4、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5、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6、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7、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8、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9、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10、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

11、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12、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13、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14、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15、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

16、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17、历览各国产业发达这顺序,皆以农为本。

18、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19、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20、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21、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

22、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23、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24、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25、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26、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27、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28、今之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

29、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30、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

31、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32、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3、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

34、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35、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推荐第3篇:梁启超名言

梁启超名言

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推荐第4篇: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1929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但鲜为人知的是,梁启超在忧国忧民、勤奋著书、匡国济世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他将自己的学识和感悟润泽在儿孙身上,言传身教,悉心培养,使长大成人的9个儿女各有自己的成就,并和他们的父亲一样有爱国心。他们从不依靠父亲梁启超的名声,从不炫耀自己的功绩,而是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默默无闻地奉献。

梁启超的9个子女皆才俊

梁启超的9个子女依次为: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梁启超的原配夫人李蕙仙(1868年-1923年)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梁启超的第二个夫人王桂荃(1885年-1924年)所生。

一、长女梁思顺(1893年—1966年):诗词研究专家

梁思顺出生于广东新会,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她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和教育,爱好诗词和音乐。梁启超在世的时候,思顺长期担任父亲的助手,并尽心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深受梁启超的喜爱。在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她曾担任梁启超的日语翻译。梁启超逝世后,她精心保存了父亲的许多信件,后来成为《梁启超年谱长编》的重要素材。她还编有《艺蘅馆词选》,此书1908年初版,后多次再版,是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她操守高洁,在1938年丈夫周希哲去世后,她独自抚养4个孩子,虽然生活十分困难,但她却坚决不肯为日本人做事;抗战胜利以后,她又拒当“国大”代表,并向解放区捐赠衣物。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参加北京女青年防痨协会。新中国成立后,已过花甲之年的她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和中央文史馆馆长。

二、长子梁思成(1901年—1972年):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成1915年进入清华学堂学习,1923年和林徽因一同赴美留学,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他去了条件十分艰苦的东北大学,并在那里创办了我国北方的第一个建筑系。“九一八”事变前夕,他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他率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我国的建筑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中国的建筑史研究开拓了道路。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并用英文为外国读者写了一本通俗易懂的《中国建筑史图录》,让中国建筑在国际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深感国家建筑人才的缺乏,因而着手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解放后,他立即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领导并参加了国徽图案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指导整修了怀仁堂。

梁思成长期从事古建筑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建筑理论、建筑教育思想、城市规划理论方面都提出了不少超前的新观点,是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47年,他被推荐为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代表。同年,美国普

林斯顿大学因他在中国建筑学术上的重要贡献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他当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委员。他是第

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72年,在*中受尽屈辱和折磨的梁思成含冤去世。

三、次子梁思永(1904年—1954年):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永出生于澳门,但其童年也是在日本度过的。1923年,梁思永自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毕业,赴美国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东亚考古,曾参加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期间,梁思永曾一度回国到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所担任助教。1930年夏天,梁思永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参加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同年秋季,他到黑龙江参加了昂昂溪遗址的发掘。1931年春,他参加了河南安阳小屯和后冈的发掘。同年秋季,他又参加了山东历城(今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第二次发掘。他的工作提高了中国考古发掘的科学水平,使之纳入近代考古学的范畴。他还第一次从地层学证据上明确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先后顺序及它们与商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近代考古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重大发现。1934年,他主笔的《城子崖遗址发掘报告》出版,这是我国首次出版的大型田野考古报告集。抗日战争爆发后,梁思永跟随史语所撤退到长沙,后经桂林入昆明,最后到达四川李庄。1939年,他在“第六次太平洋学术会议”上提交的论文中,全面总结了龙山文化,该成果一直影响到目前对龙山文化类型的进一步划分。

梁思永一生致力于考古事业,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传世。他当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54年4月2日,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的他心脏病发作在北京逝世,终年50岁。

四、三子梁思忠(1907年—1932年):英年早逝的炮兵上校

梁思忠从日本回国后不久又到了美国,先后在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20世纪30年代初毕业回国,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入伍后,由于留学资历和杰出才干,他很快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炮兵上校。在1932年的淞沪抗战中,梁思忠表现相当出色。可惜此后不久,年仅25岁的他却因患腹膜炎服错了药、贻误了治疗时机而去世。

五、次女梁思庄(1908年—1986年):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1925年,遵照父亲梁启超的嘱咐,梁思庄被大姐梁思顺带到加拿大读书,先是在渥太华中学学习,中学毕业后考入麦基尔大学攻读文学。1930年,她获得了麦基尔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次年,她又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学习,并获得图书馆学士学位。1931年学成归国后,她立即投身于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先后在北平图书馆、燕京大学图书馆、广州中山图书馆从事西文编目工作。1936年,梁思庄重返燕京大学,在燕京大学图书馆任西文编目组长、主任。1943年—1946年,她在因战争而南迁的成都燕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1946年,燕京大学迁回北京后,她继续担任图书

馆西文编目组组长,后任图书馆副主任。1952年,原燕京大学院系调整后,梁思庄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她精通英、法、德、俄等语言,对各种西文工具书和书刊资料十分熟悉;她擅长西文图书的分类编目,被公认为我国图书馆西文编目方面首屈一指的专家;她奠定了燕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西文图书编目的基础,并且在目录学领域有独创;她一生致力于图书馆西文编目、参考咨询和教学工作,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地工作了整整50年。1980年,已届古稀之年的梁思庄当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并代表中国图书馆学会赴菲律宾参加了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1981年4月,积劳成疾的梁思庄患上了脑栓塞。此后,她因病卧床5载,于1986年5月20日去世。

六、四子梁思达(1912年—):著名的经济学家

1935年,梁思达从南开大学经济系毕业,随即考上该校的硕士研究生,并于1937年取得硕士学位。他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抗战期间曾在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和中国银行长沙支行任职,1949年调北京国务院外资企业局(后改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秘书处,后在调研处任统计科科长,兼做内部资料的编辑工作。他曾经参加中国科学院经济所《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编写工作,并于1965年主编了《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一书。他1972年退休,退休后一直住在北京。

七、三女梁思懿(1914年—1988年):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梁思懿于1933年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备班,准备三年后进入协和医学院学医。后来,为了参加革命,她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并自1935年下半年开始投身于学生运动。她思想活跃,积极进步,曾任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大队长,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骨干,是燕大学生领袖,为“燕京三杰”之一。她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了平津流亡学生集训班,南下进行抗日请愿,后来被派往上海,在基督教女青年会劳工部从事女工工作。1941年,她同丈夫一起到了美国,在美国学习美国历史。1949年,在得知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消息后,她立即离美回国,先后任齐鲁大学女部主任、山东省妇女联合会主席,后调至北京任中国红十字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顾问,长期从事对外友好联络工作,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红十字会议。她还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病逝于北京。

八、四女梁思宁(1916年—):光荣的革命军人

梁思宁生于上海,早年曾就读于南开大学。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她被迫失学。1940年,在三姐梁思懿的影响下,梁思宁投奔了新四军,在新四军123支队司令部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初期,陈毅元帅曾对建筑学家梁思成说:“当年我手下有两个特殊的兵,一个是梁启超的女儿,一个是章太炎的儿子。”陈毅元帅所说的梁启超的女儿即梁思宁。1948年,由于“左”的思潮影响,梁思宁被开除党籍,自此蒙冤35载,一直到1983年才恢复党籍。离休后,梁思宁一直住在济南某部队干休所内。

九、五子梁思礼(1924年—):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礼出生于北京,1941年随三姐思懿赴美留学,在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修无

线电,后又学了自动控制。在普渡大学期间,他仅用两年的时间就修完3年的课程,并于1945年取得了该校的学士学位。随后,他又获得了辛辛那提大学(Cincinnati)硕士(1947年)和博士学位(1949年)。1949年10月1日回国后,他被安排在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和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从事技术工作,并参加了国务院组织的“12年科学远景规划”起草工作,负责起草我国运载火箭研制的长远规则。1956年,他调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系统研究室主任。此后,他先后领导和参加了多种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他是我国自行设计并于1964年实验成功的第一枚地—地导弹的控制系统负责人之一,并在以后改进的型号中领导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惯性制导系统;他参加了1966年10月27日在我国领土上进行的震惊世界的导弹核武器试验;他还是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的远程液体火箭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负责人;在他的主持下,我国首次把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并首次以此进行全弹自动化测试;他还参加了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的飞行试验。

梁思礼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1996年10月获“何梁何利奖”,1997年9月荣获“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此外,他还曾获“何梁何利基金奖”,担任过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推荐第5篇:梁启超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从戊戌变法前一两年开始,梁启超与夏曾佑、谭嗣同等便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此时的新诗只不过是“挦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作品。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进步诗歌理论,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在他的理论影响下,黄遵宪等一大批新派诗人出现了。梁启超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也努力实践新的诗歌理论,他的诗作留存不多,多数创作于流亡日本时期,但是用语通俗自由,敢于运用新思想、新知识入诗,诗风流畅。《爱国歌四章》、《志未酬》等诗感情真挚,语言明白晓畅,是其诗论的较好体现。梁启超于提出“诗界革命”口号后又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并在创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有意义的尝试。

与诗歌、小说、戏曲相比,梁启超在散文方面取得的成就要高得多。以他于1896年《时务报》到1906年《新民丛报》十年内发表的一组散文为标志,完成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散文领域的创举——新文体的确立(亦称“新民体”)。梁启超“夙不善桐城派古文”,在散文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进行了重大突破。他的散

文或揭露批判黑暗丑恶的现实,或为祖国的现状忧心忡忡,或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技,积极呼吁变法自强,将散文作为其变法思想的宣传工具。在形式上,他的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笔端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对于读者,别具一种魔力”;语言半文半白,“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拘束”代表作《少年中国说》,针对中国现状,分析透彻,说理条理清楚,运用一连串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行文一泻千里,文章呈现出大气磅礴的风格。故梁启超散文的影响极大,“每一文出,则全国之身目为之一耸。”以梁启超散文为代表的新文体是对桐城派以来散文的一次解放,它的出现为中国古典散文向现代散文尤其是“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转化作了必要的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梁启超还是一位学者,他的《清代学术概论》在清代学术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梁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36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

他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较完备。《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

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指导范围为“诸子”、“中国佛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史”、“中国史”、“史学研究法”、

“儒家哲学”、“东西交流史”等。这期间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变法通议》等。

梁启超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他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这种带有“策士文学”风格的“新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梁启超写于1905年的《俄罗斯革命之影响》,文章以简短急促的文字开篇,如山石崩裂,似岩浆喷涌:“电灯灭,瓦斯竭,船坞停,铁矿彻,电线斫,铁道掘,军厂焚,报馆歇,匕首现,炸弹裂,君后逃,辇毂塞,警察骚,兵士集,日无光,野盈血,飞电刿目,全球挢舌,于戏,俄罗斯革命!于戏,全地球唯一之专制国遂不免于大革命!”然后,以“革命之原因”、“革命之动机及其方针”、“革命之前途”、“革命之影响”为题分而析之,丝丝入扣。难怪胡适说:“梁先生的文章„„使读者不能不跟着他走,不能不跟着他想!”

在书法艺术方面,梁启超早年研习欧阳询,后从学于康有为,宗汉魏六朝碑刻。

1928年由于经历恩师康有为去世,爱徒范静生去世,王国维投湖等大悲之事。11月12日他已不能伏案工作了。于1929年一月十九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京沪开追悼会,参加者甚众。

推荐第6篇:读梁启超

读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1101

王道明

041101020

梁启超是近代新史学的创始人,这一时代是学术古今变迁,中西文化开始大交流、大碰撞的时代,新史学在此时代应运而生,而每一个学科的成立都要求其方法论体系的建立。梁氏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是近代史学转型期的一部名著,自它以后,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著述层出不穷,可见梁氏此书对于近代新史学的深远影响。

史学是梁启超学术的中心,林志均在《饮冰室合集》序中说到:“知任公者,则知其为学虽数变,而固有其坚密自守在,即百变不离史是已。”梁启超史学著述颇丰,包括《戊戌政变记》、《中国史叙论》、《新史学》、《李鸿章传》、《王安石传》、《辛稼轩先生年谱》等,以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和《晚清学术概论》两部学术史名著,而史学的导论性著作,即这部《中国历史研究法》以及《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据陈引驰先生为其作的序中而言:“《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梁启超在天津南开大学的讲义,时在一九二一年,次年商务印书馆印行出版。这部说是梁氏史学的绪论性文字,原拟作为《中国文化史》的导引:一九二一年底在《改造》上陆续刊出时,在《中国文化史纲》题下标作‘篇首《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年初版也以‘《中国文化史稿》第一编’为副题,今《自序》中所称‘〈史稿〉’即指此而言。因此,它可以说是梁启超史学观的集中展现。”《近代史学转型期的一部名著——中国历史研究法序》从中可窥见此书产生之源流。 全书分为六章,并自序和附编,自序简言其著书之原因极其历程,第一章写史之意义及其范围,第二章写过去之中国史学界,第三章写史之改造,第四章说史料,第五章写史料搜集与鉴别,第六章写史迹之论次,附编写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

就如梁启超在序言中所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文化学术的变迁也成为一种必然,“是故新史之作,可谓我学界今日最迫切之要求也已。”(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随之产生的新史学的任务,就如梁启超在本书序言中所论述到的那样:“近今史学之进步有两特征,其一,为客观的资料之整理;其二,为主观的观念之革新。”这本书以下的章节,都是围绕这两个中心问题所展开的论述。前三章讲治史的主观观念,后三章讲史料的整理。

近现代史学的主观观念,都逃不出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所说的两种形式,一是受近代工业社会影响的科学研究式的治史方法,一是治史学的学者多逃不出民族性这一特点。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社会之大变迁,中西文化交流、冲突、摩擦的时代,身处这一时代的历史学者,尤其是象梁启超这样有一定政治社会背景的历史学者,政治生涯其治学是有影响的,这一点他自己在书中也承认了,如他所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09页)。因此,梁启超

对于史之意义的论述并没有逃脱这个圈子,他在第一章史之意义及其范围中论述道:“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庚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页)由此观之,梁启超这部书,只是就一民族的文化史的范围之内来整理探求民族之过去,以为现在、未来借鉴。因此,没有逃出民族性既是其不足之处,也是中国新史学建立的必要,实现汤因比所说的现代史学方式解构的后现代史学,都是在此过程之后。中国近现代史学也要经历这一过程。但是这一过程本身多夹杂时代精神和史学家自身的主观性,这种现象虽说是古以有之,如关于北宋王安石变法,因后世记史者的主观色彩过浓而时至今日仍然争论不休。梁启超氏对于这一点是有觉悟的,他在此书中论述道:“著述者无论若何纯洁,终不免有主观的感情夹杂其间,治史者明乎此义,处处打几分折头,庶无大过矣。”(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09页)

第二章详述过去中国的史学界。对于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梁启超在这里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这与作者深厚的国学功底有关,资料详实,论据充分且有思想性。他认为,“司马迁以前,无所谓史学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8页),并举证道:“《汉书.艺文志》以史书附于六艺略之春秋家,著录者仅四百二十五篇(其在迁以前者,仅百九十篇)。及《隋书.经籍志》史部著录,乃骤至一万六千五百八十五卷,数百年间,加增四十倍。此迁以后史学开放之明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8页)梁氏思想激烈,文采飞扬,对于司马迁有认同与怜悯之心,说其投入史学之经历与情感甚多一点也不为过。说司马氏为中国史学之一泰斗,是可以的,毕竟一部《史记》恐怕是后世史家攀越不了的高峰了。而说他为中国史学之鼻祖,恐怕有些偏激。一则否定了司马迁以前的治史者;二则古来中国史官记史的习俗,并没有因司马氏而破;再则司马迁“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史家在治史中融入主观色彩的开始,好在司马氏还算把握的不错,而后代史家,恐怕就有点捉襟见肘了。矛盾在《中国神话研究》中说,“司马氏这种治史之态度,使中国神话的历史化,也难免不给历史蒙尘吧?并且史学之建立,当在一过程而不在一人。而其列证,史部著作之增多,东汉后期纸的发明是不是使著述立说记事更加容易一点?

第三章讲史之改造,从旧史学思考进入新史学的研究里,从旧史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转向近来文化史研究探讨中的寻求因果规律,在民族的历史中演绎民族的现在未来,可以说是这种史学转变的根由所在。如其所言:“史学范围当重新确定,以收缩为扩充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37页)正是这种历史研究的变迁,使文化史的研究成为近现代历史研究的一个热门的领域。正如梁氏所言:“今后史家一面宜将其旧领土一一划归各科学之专门,使为自治的发展,勿侵其权限;一面则以总神经系总政府自居,凡各活动之相悉摄取而论列之。”(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37页)

“近人治学,都知注重材料与方法。”(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一页)梁启超这本书,在治史方法,尤其是在史料的处理上,可谓是集大成者。梁启超史学的方法论受益于明末清初黄梨洲、顾亭林、万斯同以及清之戴东原等。他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于颜李

学派的实用主义的哲学也很是推崇。正是在这种思想源流的综合与历史变迁和时代的使命中,梁启超的新史学,在总的体系上看是受西方近代史学研究,尤其是近代历史科学及进化论的影响,而就其最基本的史料的研究而言,还是在与传统的对话中实现。其对于史料之辑佚、考证、辩伪等等,对后来之学者,如其顾颉刚、胡适、钱玄同的疑古思潮,陈寅恪治史的考证法等等,都有一定影响。

尽管对于历史学之任务历来众说纷纭,但比较认同的是,历史的任务在于使历史真实。如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王铠运之《湘军志》。史料的重要性,正如梁启超所言:“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而何谓史料,其道:“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46页)其内容包括文字记录的史料和文字记录以外的史料,作者对此都要一一的详述。而即使如此,史家对于史料缺乏、真伪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因此,史料的收集与鉴别就成为史学者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梁启超此书对于史料的搜集和鉴别之法很是翔实,如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对于哲学史料的整理就大篇幅的引用了梁氏的历史学研究法的内容。

第六章讲史迹之论次,说怎样理清史料的眉目,按他所说:“史迹复杂,苟不将其眉目理清,则叙述愈详博而使读者愈不得要领,此当视作者头脑明晰之程度何如与其文章技术之运用何如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27页)梁启超头脑聪明,文采风流,这方面是他的长处,他的文章,哪怕是学术史之类的读来毫无精神疲惫之感。而在杂乱的史料中,通过造表法等理出一条简练的思绪的确是治史良方,他说:“吾生平读书最喜造表,倾著述中之《中国佛教史》,已造之表已二十余。”(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28页)而梁启超史学的因果规律的寻求,受西方自然科学和中国佛学的影响,运用在历史之中,则希望在偶发或孤立的历史中寻找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如他所说:“是故善治史者不徒致力于各个之事实,而最要着眼于事实与事实之间,此则论次之功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28页)历史到底有无因果,是所有历史学者所面对的历史哲学的问题。梁启超的这种探求,结果必然将历史放入环环相扣的链条中,通过这种关系将散乱的事实系在一根绳子上,有点结绳记事的感觉。而最终结果是使史学研究变得凝固起来,失去了流水的轻快感。而后现代史学,也无非是要把这根绳子拆开来,。因为不太喜欢现代史学的这种方式,而且后来连他自己也承认当时求因果关系是错误的,连他自己也开始怀疑起因果规律了,认为至少在文化系是没有所谓的因果规律的。

最后,想引申到关于清代史学的问题。清代史学的建设,主要是围绕一部《明史》的编修,史家为万斯同(季野)与全祖望(榭山)的史学著述和成就以及清初的史学家、地理学家。大约清初的学者,或为前明遗臣,或者受传统的满汉观念以及儒家道德哲学的影响,对于新王朝的统治,多半采取抵触的态度。即使后来发现抵触反抗是没有用的了,也多采取不闻政事、不食当朝俸禄的态度。对于清朝政府的命令,也多以行动来反抗或者逃避,比如为了不剃头发,就干脆归隐山林。因此,由明末入清的大学者,多半不闻朝政之事,或着归隐山林或着隐居市井修书讲学。这一现象在黄梨洲、顾亭林、王船山等人身上莫不如此。梁启

超认为,整整一部明史,其学者是很有气魄的。自唐以来中国开始了官修史书,后代人修前代史,尤其是紧邻的一代的历史,已经成为一种惯列,清朝也没有例外。究其原因,大概除政治的因素外,就是梁启超所说:“史事总是时代越近越重要。考证古史,虽不失为学问之一种,但以史学自任的人,对于和自己时代最接近的史事,资料最多,询访质证亦方便,不以其时做成几部宏博翔实的书以贻后人,致使后人对于这个时代的史迹永远在迷离徜徨中,又不知要费多少无谓之考证才能得其真相,那么,真算史学家对不起人了。”(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97页)中国的学者是复合型的,大家的成就大都杂和着近代分化出来的各种学科,因此亭林、梨洲、船山等人的著作中都参合着关于史学的东西。而梁启超也是这种复合型的人物,而且他也是近代新史学的创始人。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出身明末清初的学者,虽然对于清统治者极为不满。这一时期,有真学问或者自认清高的学者都以就职朝廷为耻辱,对于朝廷的任命,也是惟恐避之不及,而不单是清廷单方面的对于汉族士人的不信任。这种学术与政治之间的不调和的情况,在清初是非常严重的,然而,官修的《明史》,仍然是由这一批明末清初的学者来完成的。究其原因,我想一来如徐乾学、徐元文兄弟等一批与民间学者有裙带关系的士人在朝任职,如徐乾学本是黄梨洲的亲戚,同时他又是朝廷主修明史的主持者,因此明史稿本虽然是官府在修,实际被当时的大学者遥控。另一方面正如梁启超所言,是历史学家本来的责任感,历史学的目的既然在于还历史以真实和记录历史,因此虽然对当朝不满,但仍然要负有自己的历史使命,担当起自己的重任。这也就是黄梨洲、顾亭林等人在明史的编撰修理上尴尬、独特、无奈的地位。而梁启超感慨的清史,尤其是对晚清史学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我想任何一个时代的治史者,都会有如此感慨。

推荐第7篇:梁启超演说词

第一部分 演说辞第1节 梁启超

三十一日下午,北京大学校开会欢迎先生。先期在讲堂遍悬国旗,校长教员学生成集。先生莅会后,由马校长述欢迎辞,略谓戊戌新政所留存于今日者,惟一大学校,先生实与此校有关系,今请赐训词于诸生云云。先生演词如下:

鄙人今日承本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校之欢迎,无任荣幸。适马校长所言鄙人与大学校之关系一节,当年诚有其事。今请略述一二,以告诸君。

时在乙未之岁,鄙人与诸先辈,感国事之危殆,非兴学不足以救亡,乃共谋设立学校,以输入欧美之学术于国中。惟当时社会嫉新学如仇,一言办学,即视同叛逆,****无所不至。是以诸先辈不能公然设立正式之学校,而组织一强学会,备置图书仪器,邀人来观,冀输入世界之智识于我国民,且于讲学之外,谋政治之改革。盖强学会之性质,实兼学校与政党而一之焉。在今日固视为幼稚之团体,然在当时风气未开之际,有闻强学会之名者,莫不惊骇而疑有非常之举。此幼稚之强学会,遂能战胜数千年旧习惯,而一新当时耳目,具革新中国社会之功,实亦不可轻视之也。至创设此会之诸先辈,今日存者,已寥若晨星,袁大总统即最尽力于此会之一人焉。厥后谣诼频兴,强学会之势力愈强,而政府嫉恶强学会之心亦愈甚。迄乙未之末,为步军统领所封禁,所有书籍仪器,尽括而去。其中至可感慨者,为一世界地图。盖当购此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乃此图当时封禁,亦被步军统领衙门抄去,今不知辗转落在何处矣。及至戊戌之岁,朝政大有革新之望。孙寿州先生本强学会会员。与同人谋,请之枢府,将所查抄强学会之书籍仪器发出,改为官书局。嗣后此官书局,即改为大学校。故言及鄙人与大学校之关系,即以大学校之前身为官书局,官书局之前身为强学会,则鄙人固可为有关系之人。然大学校之有今日,实诸先辈及历任校长与教师之力。谓鄙人为创设大学校之发动人,则不敢当。

鄙人在十五年前,实不能料及今日有如是规模宏大之大学校,鄙人不能不倾佩历任校长教师与学生诸君之努力,且当为国家感谢者也。惟以今日之大学校,与欧美日本之大学校相较,则程度之相去尚远。此则鄙人于倾佩之外,不能不责望大学校之校长教师之勉为尽力,而更不能不责望大学校学生诸君之愈益努力者也。盖大学校之发达,校长教师与国家社会,虽同负其责,然与大学校有至密之关系者,实在学生诸君。诸君设不自行勉力,则大学校安能发达?敬祈诸君勉力为中国之学问争光荣。鄙人今请进数言,聊为诸君他山之助。

普通学校目的,在养成健全之人格,与其生存发展于社会之能力。此为全教育系统之精神,大学校之目的,固亦不外乎是。然大学校之所以异于普通学校而为全国最高之学府者,则因于普通目的以外,尚有特别之目的在,固不仅其程度有等差而已。特别之目的维何?曰研究高深之学理,发挥本国之文明,以贡献于世界之文明是焉。是以施普通教育之学校,其所授之智识,为人类生活上社会上日用所必具之智识;所训练之能力,为人类生活上社会上日用所必具之能力,如是而已。而大学校之所授者,则不仅人类生活上社会上日用寻常所必具之智识能力,而为一切现象之法则,所谓科学者是焉。此不独大学校与普通学校之分在是,而大学校与专门学校之别亦全在此。盖专门学校之学科,强半与大学校相同,往往有人误视为具体而微之大学,殊不知二者之间,固显有区别在焉。专门学校之目的,在养成社会上技术之士;而大学之目的,则在养成学问之士。故专门学校之所授,虽多科学之原理,而所重者在术,不过因学以致用;大学校之所授,虽亦有技术之智识,而所重者在学,不过因术以明学。我国往往学术连用,漫无区别;殊不知二者迥不相同,固不能连而为一者也。盖所谓学者,推究一切现象之原理原则,以说明一切之现象,于推究原理原则说明现象之外,别不另设方途以求致用;而所谓术者,则应用学理之方法,技能而已,与推究原理原则以说明现象之学,实判然不能相同者也。故科学之分类,以现象为标准:有自然之现象,即有自然之科学;有人类之现象,即有人类之科学;有社会之现象,即有社会之科学。因自然有种种之现象,亦即有自然之种种科学;因人类有种种之现象,亦即有人类之种种科学;因社会有种种之现象,亦即有社会之种种科学。若夫技术,则以人类社会实用之目的,为其分类之标准:或合人类之需要,或应社会之要求,或按国家之机关,而有种种之技术。此实为学与术根本相异之处。而大学校与专门学校之区别,亦于是而分焉。是以同一法律科目,专门学校之目的,在于养成学生法官辩护士之能力;而在大学,则惟使学生能知法律现象之原理原则,至于学生毕业以后,为法官,抑为辩护士,则非大学之第一目的矣。其他科目,莫不如是。简言之:专门学校之精神,在实际之应用;而大学校之精神,则在研究与发明。故凡人类间具有系统之智识,大学校莫不列为学科,固不问其按切实用与否也。譬如西洋大学有希腊、罗马古典之学,北京大学亦有经训考证之科,以言实用,邈乎远矣,而大学校亦不得不列之为一科。夫大学校之目的,既在研究高深之学理,大学校之学课,又复网罗人类一切之系统智识,则大学校不仅为一国高等教育之总机关,实一国学问生命之所在,而可视之为一学问之国家者也。且学问为文明之母,幸福之源。一国之大学,即为一国文明幸福之根源,其地位之尊严,责任之重大,抑岂我人言语所能尽欤!诸君受学于此最尊严之大学,负研究学问之大任,鄙人所欲进一言为诸君勉者,亦唯祈诸君能保持大学之尊严,努力于学问事业而已。

抑我又有言者,则前清学制之弊,至今犹令人痛恨不已。其误国最甚者,莫如奖励出身之制。以官制为学生受学之报酬,遂使学生以得官为求学之目的;以求学为得官之手段。其在学校之日,所希望者,为毕业之分数与得官之等差;及毕业以后,即抛弃学业而勉力作官矣。即以海外之留学生日浸染于外国之学风者而言,当留学之时,固多以学问为目的,而勉力求学;然毕业以后,足迹甫履中国,亦即沾染此恶风,抛弃其数年刻苦所得之学问,而努力作官矣。故中国兴学十余年,不仅学问不发达,而通国学生,且不知学问为何物。前清学制之害,庸可胜言耶!是以鄙人今所更欲为诸君勉者,则望诸君以学问为目的,不当以学问为手段。盖大学为研究学问之地,学问为神圣之事业。诸君当为学问而求学,于学问目的之外,别无他种目的,庶不愧为大学生。若于学问目的之外,别有他种目的,则渎学问之神圣,伤大学之尊严,尚能谓之研究学问乎?诸君勉之!努力问学之事业,以发挥我中国之文明,使他日中国握世界学问之牛耳,为世界文明之导师,责任匪轻。诸君其勉力为我中国文明争光荣!鄙人今尚欲进数言于诸君之前者,则为今日之学风问题。夫今日学风之坏,人所同慨。鄙人所欲言者,亦非仅指大学一校。惟以大学为全国最高之学府,大学学风足为全国学风之表率,是则鄙人所不能不以此责望于我大学生诸君,祈有以表率我全国之学风,而改善我全国之学风者也。语时或有开罪之处,尚望诸君谅之焉。

第一部分 演说辞第2节 学风之坏

一、服从言今日学风之坏,莫过于学生缺乏服从之德。不服教师之训导,不受校长之约束,放恣乱为,动起风潮,遂致德无由进,业无由成,我可敬可爱之青年学生,几成为可鄙可贱之无业游民。言念及此,曷胜浩叹!诸君闻此言,或且有谓鄙人谬悖,欲以奴隶之行,责之共和国之大学生者矣。此在不以服从为然者,必谓学生当有自由,校长教师,等是同类,安有服从之可言?服从二字,乃奴隶之所受,讵可加之于我学生之身?然学生以德之未修,学之未成,始入学校求学,则在学校之中,自当服从校长教师之训导;不然,又安名为学生?学生中有言自由者,实不学误之也。且一国之中,一切皆可言自由,唯军队与学生,乃不能言自由。军队言自由。则不仅全军瓦解,不能成军,且足以扰乱秩序,其危险莫可名状。学生言自由,亦不仅学业无成,教育无效,其影响于社会国家,所关殊非浅鲜。故欧美先进之国,其学生莫不谨守服从之德。当退校之时,或多与教师从容谈笑;若在校中,则虽年高德尊若我马校长其人者,苟为学生,亦严格整肃,谨听校长教师之训导而毋敢或违。鄙人前游美洲大陆,曾遗观其学校,见其学生之谨守服从,至足感人。而尤足奇异者,则美之学生,不仅对于校长教师,守服从之德。下级学生之于上级学生,亦尽服从之责。上级学生苟有所命,下级学生莫不心悦诚服而为之,此其故何哉?诚以共和之国,人人有自由,即当人人能服从。不然,势成人人相抗之象,秩序危殆,国将不国。而欲养成此服从之德,在共和之国,舍教育以外,殊无他途可言。固不若****之国,以威力胁迫人民服从,不问人民之能服从与否也。故****国之学生,不必养成其服从之德;而共和国之学生,设不于其受教育之日,训练其能守服从之德,则国基危殆,害莫胜言矣。此鄙人之所以以服从之德望大学生诸君,有以矫正我全国学风也。

二、朴素孔子有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此在今日,虽不足奉为我人处世之道,然学生在求学之时,则不可不具此精神。欧美学生自小学而中学,中学而大学,非历二十年之久,不能成业;且学费之巨,亦非中下之产所能任。故学生之能卒业于大学者,百中实不得一二,惟能刻苦之学生,始能卒业。至若日本,则能卒业于中学以上之学校者,大抵皆苦学之士,积十余年困苦艰难之学生生活,始克学成而为世用。今日彼国知名之士,若一谈其苦学之经历,则恐我国学生皆当愧死矣。我国学生,本亦寒素之士居多,惟近年来则纨之风大盛,衣食惟求精美,居处惟求安适。其最堪痛心者,则莫如求学之青年,奢侈放纵,既伤其德性,复害其学业。设此风不革,则中国教育之前途,尚堪问乎?此鄙人之所以祈望大学生诸君。力倡朴素之风,以改革我全国之学风也。

三、静穆鄙人非谓学生不当发扬蹈厉,人固贵有发扬蹈厉之精神,而后始能在社会任事。惟发扬蹈厉之精神,当用之于做事之时,不能用之于求学之时。学生在求学时代,当善养其发扬蹈厉之精神,则他日学成以后,庶能发挥此精神于事业。孟子所谓“养我浩然之气”者是也。若在学生时代,而误用之于校长教师,是为不守规则之学生,非所谓发扬蹈厉之精神也。且天下惟有学问有修养之士,乃能真有发扬蹈厉之精神;无学问无修养者,仅能谓之狂躁,谓之轻率,以之办事,无一事可成也。故学生若不于学生时代,以静穆之风,善养其发扬蹈厉之精神,则他日必成为狂躁之士,轻率之士,终身将不能成一事,可不勉乎哉!况学问之业,非有冷静之头脑,不能得益。学生若以浮躁之心受学,则不仅不能深入学问之道,我恐即有善教之教师,亦不能有丝毫之得益。故学生若不于求学之时,养成冷静之头脑,则于学问之业,日相去而日远矣。静穆之风,可不贵哉!简言之:静穆之风,一则以成冷静之头脑,一则以养发皇之精神。在学校之日,以之修业而进德;卒业之后,则赖之以任事而成功。此为学生至可宝贵之学风,鄙人深望大学生诸君有以提倡此风也。

关于学风问题,鄙人所欲言者,不仅此三事,惟以此三者为最要,故特举以告诸君耳。愿诸君勉之,为我中国学问之前途争光荣!

第一部分 演说辞第3节 研究院茶话会

校长,诸位先生,诸位同学。

今天是研究院第一次茶话会,本来早就要开,因王静安先生有不幸的事发生,到上海去了,所以缓后了许久。到今天,大家有个聚会的机会,我很高兴。

我们研究院的宗旨,诸君当已知道,我们觉得校中呆板的教育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想参照原来书院的办法——高一点说,参照从前大师讲学的办法——更加以最新的教育精神。各教授及我自己所以在此服务,实因感觉从前的办法有输入教育界的必要。故本院前途的希望当然是很大的,但希望能否实现,却不全在学校当局,还在诸位同学身上。我所最希望的,是能创造一个新学风,对于学校的缺点加以改正。固然不希望全国跟了我们走,但我们自己总想办出一点成绩让人家看看,使人知道这是值得提倡的,至少总可说,我们的精神可以调和现在的教育界,使将来教育可得一新生命,换一新面目。

现在的学校大都注重在知识方面,却忽略了知识以外之事,无论大学、中学、小学,都努力于知识的增加,知识究竟增加了没有,那是另一问题。但总可说现在学校只是一个贩卖知识的地方,许多教员从外国回来,充满了知识,都在此发售,学生在教室里若能买得一点,便算好学生。但学问难道只有知识一端吗?知识以外就没有重要的吗!孔子说过,“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又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又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都是知仁勇三者并重的。不但中国古圣贤所言如此,即西国学者也未尝不如此。所谓修养人格锻炼身体,任何一国都不能轻视。现在中国的教育真糟,中国原有的精神固已荡然,西洋的精神也未取得,而且政治不良,学校无生气,连知识也不能贩卖了。故我们更感到创造新学风的必要。

本院同学一部分是受过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是从名师研究有素的,在全国教育界占最高位置。受到这种最高教育的人,当然不能看轻自己,从本院发生一个新学风,是我们唯一的责任。若仍旧很无聊的冒充知识阶级,便不必在此修学。既到这里,当立志很高,要做现代一个有价值的人,乃至千百世的一个有价值的人。孟子说:“士何事?曰:尚志。”孔子说:“吾十五而志于学。”立志高的人犹恐未必成功,何况立志不高的人。诸同学既在这全国最高学府内修业,必当发愤做一个伟大的人——小之在一国,大之在世界,小之在一时,大之在千古。

所谓伟大的人,必如何而可,不能不下一解释,这并不看他地位之高低与事业之大小来断定,若能在我自己所做的范围以内,做到理想中最圆满的地位,便算伟大。从前日本一个老学者,在日俄大战以后,说东乡大将的功劳与做皮靴的工人一样,因为没有大将固不能战胜俄国,然没有好的皮靴也不能战胜。所以不能拿事情的大小来比较价值的高低,只要在自己所做的事业中做一个第一流的人物,便算了不得。诸同学出校后若做政治家,便当做第一流的政治家,不要做一个腐败的官僚。若做学问家,便当做第一流的学问家,能发前人所未发而有益于后人。若做教员,便当做第一流的教员。中小学教员不算寒酸,大学教员不算阔,第一流的小学教员远胜于滥竽的大学教员。总之,无论做何事,必须真做的好,在这一界内必做到第一流。诸位必须把理想的身份提高,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又说:“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他说狂者“其志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孔子弟子如曾点,年纪与孔子差不多,可以说是一个狂者,然孔子很奖励他。所以我们要把志气提高,自己想这样做,做不到不要紧,但不要学一般时髦人。必要自己真有所成就,做人必须做一个世界上必不可少的人,著书必须著一部世界上必不可少的书,这是我们常常要提醒的。

本源既立,我们便要下一番绵密的工夫来修养,大约有两个方法:一是因性之所近的来扩充;二是就自己所短的来矫正。第一法是孟子的主张,第二法是苟子的主张。我们当二法并用,一方面要看出自己长于那一点,竭力去发挥,便容易成功。修养道德是如此,砥砺学问也如此。但一方面要注意自己的短处,我们总不能没有缺点,或苦于不自知,或知而怯于矫正。孔子说颜渊死了便无好学的人,而所谓好学,即“不贰过,不迁怒”二句,这是说缺点当勇于改正,自己不知,若经师友告知,当立刻改去。这是古圣贤终生修己教人的工夫,也是学问天天进步的基确,便是年纪老了,也不停止,尤其在青年的时候,当如何磨砺,才把底子打好。

现在学校教育真可痛心,无法令青年养成这种习惯。小学教育,我不很明了。中学教育,从不注意到修养方面,整天摇铃上课,摇铃下课,尽在历史、地理、物理、化学转来转去。安分守己的青年尚可得些机械的知识,然出校后也无处找饭吃,找不到便要颓丧下去,幸而找到则混了几十年便算过了一世。还有对于政治运动很热心的,连机械的工课也无心听了。政治固当注意,但学无根底,最易堕落,或替官僚奔走,或勾结军阀,承望他们的颜色,做个秘书,这是最糟的。激烈的便只知破坏一切以攫取政权,若能达到目的,便什么坏事都可做,这派人的领袖既如此,青年自然也跟着这个方向去。

在此黑暗时代,青年以为实力派更糟,与其向这“黑”的方面走,不如向“赤”的方面走,不要说青年如此,便是我五十多岁的人,觉得既无第二派,自然不趋于黑而趋于赤。青年若能心地洁白,抱定正当目的去干破坏的事业,坚持到底,也还不妨。但千百人中恐无一人能如此,少有成功便趾高气扬,偶有失败便垂头丧气,或投降军阀,什么坏事都能干出,青年不入于彼,即入于此,若将来的青年仍如此,则国家便没有希望了。我们五十多岁的人不要紧,至多不过二十年,好事也做不多,坏事也做不多。青年日子正长,青年无望,则国家的文化便破产了。

全国青年都在这状态之下,本院同学的责任特别重。诸君在全国青年中虽占少数,但既处于最高地位,自当很勇敢的负此担子;跳出来细察一般青年的缺点,从事于移风易俗的工作。若大家有些志,当可成功,古圣贤一二人可谓一新风气,何况我们有三四十人,三人为众,三十人便十倍了,且学校生命是很长的。一年三十人,十年便三百人,出校后若能互通声气,立志创造新学风,不怕一般青年怎样堕落,我们发心愿来改正,终有成功的一日。诸位在此切实预备,在知识外要注意修养,或同学间互相切磋,或取师长的行动做模范,将来在社会上都能做第一流人物,便可不辜负学校当局创办本院的好意及各位教授在此服务的苦心了。

第一部分 演说辞第4节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倮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人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亳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做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二曰砥砺德行。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芸芸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于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做品行不可以不谨严。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二也。

三曰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辨,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曰改良讲义。诸君既研究高深学问,自与中学、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员讲授,尤赖一己潜修。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二曰添购书籍。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苟不广为购办,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旁稽博采,无虞缺乏矣。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

第二部分 大学篇第5节 非留学篇

吾欲正告吾父老伯叔昆弟姊妹曰:

留学者,吾国之大耻也!

留学者,过渡之舟楫而非敲门之砖也;

留学者,废时伤财事倍而功半者也;

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也。

何以言留学为吾国大耻也?当吾国文明全盛之时,泱泱国风,为东洋诸国所表则。稽之远古,则有重译之来朝。泊乎唐代,百济、新罗、日本、交趾,争遣子弟来学于太学。中华经籍,都为异国之典谟;纸贵鸡林,以觇诗人之声价。猗欤盛哉!大国之风也。唐宋以来,吾国文化濡滞不进。及乎晚近百年,则国威日替,国疆日蹙,一挫再挫,几于不可复振,始知四境之外,尚有他国。当吾沉酣好梦之时,彼西方诸国,已探赜索隐,登峰造极,为世界造一新文明,开一新天地。此新文明之势力,方挟风鼓浪,蔽天而来,叩吾关而窥吾室,以吾数千年之旧文明当之,乃如败叶之遇疾风,无往而不败衄,于是睡狮之梦醒矣。忧时之士,惩既往之巨创,惧后忧之未已,乃忍辱蒙耻,派遣学子,留学异邦,作百年树人之计,以为异日急起直追之图。于是神州俊秀,纷纷渡海,西达欧洲,东游新陆。康桥、牛津、哈佛、耶尔、伯林、巴黎,都为吾国储才之馆,育秀之堂。下至东瀛三岛,向之遣子弟来学于吾国者,今亦为吾国学子问学论道之区。嗟夫!茫茫沧海,竟作桑田;骇浪蓬莱,今都清浅。以数千年之古国,东亚文明之领袖,曾几何时,乃一变而北面受学,称弟子国,天下之大耻,孰有过于此者乎!吾故曰:留学者我国之大耻也。

吾所谓留学者,过渡之舟楫而非敲门之砖者,何也?吾国今日所处,为旧文明与新文明过渡之时代。旧文明非不可宝贵也,不适时耳。人将以飞行机、无烟炮袭我,我乃以弓箭、鸟铳当之;人方探赜研几,役使雷电,供人牛马,我乃以布帆之舟、单轮之车当之;人方倡世界平等、人类均产之说,我乃以天王圣明、君主万能之说当之;人方倡生存竞争、优胜劣败之理,我乃以揖让不争之说当之;人方穷思殚虑,欲与他星球交通,我乃持天圆地方之说,以为吾国居天下之中,四境之上,皆蛮夷戎狄也。此新旧二文明之相隔,乃如汪洋大海,渺不可渡。留学者,过渡之舟楫也;留学生者,篙师也,舵工也。乘风而来,张帆而渡。及于彼岸,乃采三山之神药,乞医国之金丹,然后扬帆而归。载宝而返。其责任所在,将令携来甘露,遍洒神州;海外灵芝,遍栽祖国;以他人之所长,补我所不足,庶令吾国古文明,得新生机而益发扬张大,为神州造一新旧泯合之新文明,此过渡时代人物之天职也。今也不然。今之留学者,初不作媒介新旧文明之想。其来学也,以为今科举已废,进取仕禄之阶,惟留学为最捷。于是有钻营官费者矣,有借贷典质以为私费者矣。其来海外之初,已作速归之计。数年之后,一纸文凭,已入囊中,可以归矣。于是星夜而归,探囊出羊皮之纸,投刺作学士之衔,可以猎取功名富贵之荣,车马妻妾之奉矣。嗟夫,持此道而留学,则虽有吾国学子充塞欧美之大学,于吾国学术文明更何补哉!更何补哉!吾故曰:留学者过渡之舟楫,而非敲门之砖也。

吾所谓留学者,废时伤财事倍而功半者,又何也?请先言废时。留学者,不可无预备。以其所受学者,将在异言之国,则不得不习其语言文字。而西方语言文字与吾国大异,骤习之不易收效。即如习英文者,至少亦须四五年,始能读书会语。所习科学,又不得不用西文课本,事倍功半,更不待言。此数年之时力,仅预备一留学之资格。既来异国,风俗之异,听讲之艰,在在困人。彼本国学子,可以一小时肄习之课,在我国学子,须以一二倍工夫为之,始克有济。夫以倍蓰之日力,乃与其国学子习同等之课,其所成就,或可相等,而所暴殄之日力,何可胜计!废时之弊,何待言矣。次请论伤财。在国内之学校,其最费者,莫如上海诸校。然吾居上海六年,所费每年自百元至三百元不等。平均计之,约每年二百五十墨元,绰有余裕矣。今以官费留学,每月得八十元,每年乃费美金九百六十元,合墨银不下二千元,盖八倍于上海之费用。以吾一年留学之费,可养八人在上海读书之资。其为伤财,更何待言。夫以四五年或六七年之功,预备一留学生,及其既来异邦,乃以倍蓰之日力,八倍之财力,供给之,然后造成一归国之留学生,而其人之果能有益于社会国家与否,犹未可知也。吾故曰:留学者废时伤财事倍而功半者也。

吾所谓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者,何也晤国文化中滞,科学不进,此无可讳者也。留学之目的,在于植才异国,输入文明,以为吾国造新文明之张本,所谓过渡者是也。以己所无有,故不得不求于人;吾今日之求之于人,正所以为他日吾自有之预备也。求学于人之可耻,吾已言之。求学于人之事倍功半,吾亦已言之。夫诚知其耻,诚知其难,而犹欲以留学为储才长久之计,而不别筹善策,是久假而不归也。是明知其难而安其难,明知其耻而犹砚颜忍受不思一洗其耻也。若如是,则吾国文明终无发达之望耳。读者疑吾言乎?则请征之事实。五六年前,留学生远不如今日之众也,而其时译书著书之多,何可胜计!如严几道、梁卓如、马君武、林琴南之流,其绍介新思想、输入新文明之苦心,都可敬佩也。至于今日,留学人数骤增矣,然数年以来,乃几不见有人译著书籍者。国内学生,心目中惟以留学为最高目的,故其所学,恒用外国文为课本。其既已留学而归,或国学无根柢,不能著译书;或志在金钱仕禄,无暇为著书之计。其结果所及,不惟无人著书,乃并一册之译本哲学科学书而亦无之!嗟夫,吾国人其果视留学为百年久远之计矣乎?不然,何著译界之萧条至于此极也!夫书籍者,传播文明之利器也。吾人苟欲输入新智识为祖国造一新文明,非多著书多译书多出报不可。若学者不能以本国文字求高深之学问,则舍留学外,则无他途,而国内文明永无增进之望矣。吾每一念及此,未尝不寒而栗,为吾国学术文明作无限之杞忧也。吾故曰:留学者,救急之策而非久远之图也。

上所言四端,留学之性质,略具于是矣。夫诚知留学为国家之大耻,则不可不思一雪之。诚知留学为过渡之舟,则不可不思过渡后之建设。诚知留学为废时伤财之下策,则不可不思所以补救之。诚知留学为可暂而不可久,则尤不可不思长久之计果何在。要而言之,则一国之派遣留学,当以输入新思想为己国造新文明为目的。浅而言之,则留学者之目的在于使后来学子可不必留学,而可收留学之效。是故留学之政策,必以不留学为目的。此目的一日未达,则留学之政策,一日不得而收效也。

第二部分 大学篇第6节 绪论留学

二吾绪论留学而结论曰:留学之目的,在于为己国造新文明。又曰:留学当以不留学为目的。是故派遣留学至数十年之久,而不能达此目的之万一者,是为留学政策之失败。

嗟夫!吾国留学政策之失败也,无可讳矣。不观于日本乎?日本之遣留学,与吾国先后同时,而日本之留学生已归而致其国于强盛之域。以内政论,则有健全之称。以外交军事论,则国威张于世界。以教育论,则车夫下女都能识字阅报。以文学论,则已能融合新旧,成一种新文学。小说戏曲,都有健者。以美术论,则雕刻绘画都能自树一帜。今西洋美术,乃骏骏受其影响。以科学论,则本国学者著作等身者殊不乏人。其医药之进步,尤为世界所称述云。日本留学成效之卓著者。盖如此。今返观吾国则何如矣?以言政治,则但有一非驴非马之共和。以言军事,则世界所非笑也。以言文学,则旧学已扫地,而新文学尚遥遥无期。以言科学,则尤可痛矣。全国今日乃无一人足称专门学者。言算,则微积以上之书,竟不可得。言化学,则分析以上之学,几无处可以受学。言物理,则尤凤毛麟角矣。至于动植之学,则名词未一,著译维艰。以吾所闻见,全国之治此学者一二人耳。凡此诸学,皆不可谓为高深之学,但可为入学之津梁,初学之阶梯耳。然犹幼稚浅陋如此,则吾国科学前途之长夜漫漫,正不知何时旦耳。四十年之留学政策,其成效之昭然在人耳目者,乃复尔尔。吾友任叔永尝言吾国今日乃无学界,吾谓岂独无学界,乃并无学问可言,更无论新文明矣。

夫留学政策之失败,果何故欤?曰是有二因焉:一误于政府教育方针之舛误,再误于留学生志趣之卑下。

曷言之一误于政府也?曰:政府不知振兴国内教育,而惟知派遣留学,其误也,在于不务本而逐末。前清之季,政府以廷试诱致留学生。其视国外之大学,都如旧日之书院,足为我储才矣。当美国之退还赔款也,其数甚巨,足以建一大学而有余。乃不此之图,而以之送学生留学美国。其送学生也,又以速成致用为志,而不为久远之计。于是崇实业工科,而贱文哲政法之学。又不立留学年限,许其毕业即归,不令久留为高深之学。其赔款所立之清华学校,其财力殊可作大学,而惟以预备留美为志,岁掷巨万之款,而仅为美国办一高等学校,岂非大误也哉!此前清之误也,今民国成立,不惟于前清之教育政策无所改进,又从而效之,乃以官费留学为赏功之具,于是有中央政府赏功留学之举,于是有广东、陕西、湖南、江西赏功留学之举。其视教育之为物,都如旧日之红顶花翎,今日之嘉禾文虎,可以做人情赠品相授受也。民国成立以来,已二年矣,独未闻有人建议增设大学、推广国内高等教育者,但闻北京大学之解散耳。推其意以为外国大学,其多如鲫,独不可假为吾国高等教育之外府耶师不知留学乃一时缓急之计,而振兴国内高等教育,乃万世久远之图。留学收效速而影响微,国内教育收效迟而影响大。今政府岁遣学生二百人,则岁需美金十九万二千元,合银元四十万有奇。今岁费四十万元,其所造就仅二百人耳。若以此四十万元,为国内振兴高等教育之费,以吾国今日生计之廉,物价之贱,则年费四十万元,可设大学二所,可容学生二千人,可无疑也。难者将曰:以今日吾国学界之幼稚,此国内二千人之所成就,必不如海外二百人所成就之多。则将应之曰:此无可免者也。然即令今日所成就,较之留学,为一与五之比例,则十年之后,或犹有并驾齐驱之一日。何则?以有本国之大学在,有教师在,有实验室在,有课堂校舍在,则犹有求学之所,有推广学问之所也。今若专恃留学,而无国内大学以辅之,则留学而归者,仅可为衣食利禄之谋,而无传授之地,又无地可为继续研究高等学业之计,则虽年年遣派留学,至于百年千年,其于国内文明无补也,终无与他国教育文明并驾齐驱之一日耳。盖国内大学,乃一国教育学问之中心;无大学,则一国之学问无所折中,无所归宿,无所附丽,无所继长增高。以国内大学为根本,而以留学为造大学教师之计;以大学为鹄,以留学为矢,矢者所以至鹄之具也。如是则吾国之教育前途,或尚有万一之希冀耳。

曷言之再误于留学生也?曰:留学生志不在为祖国造新文明,而在一己之利禄衣食;志不在久远,而在于速成。今纵观留学界之现状,可得三大缺点焉:

一曰苟且速成。夫留学生既无心为祖国造文明,则其志所在,但欲得一纸文凭,以为啖饭之具。故当其未来之初,已作亟归之计。既抵此邦,首问何校易于插班,何校易于毕业。既入校,则首询何科为最易,教师中何人为最宽。然后入最易之校,择最宽之教师,读最易之课。迟则四年,早则二三年,而一纸羊皮之纸,已安然入手,俨然大学毕业生矣,可以归矣。及其归国也,国人亦争以为某也某也,今自某国某大学毕业归矣,学成矣。而不知四年毕业之大学生,在外国仅为问学之初级,其于高深之学问,都未窥堂奥,无论未能升堂入室矣。此种得第一级学位之毕业生,即以美国一国论,每年乃有五万人之多(美国有名诸大学每年得第一级学位者每校都不下千人)。在人则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在我则尊之如帝天,指而相谓曰,此某国某大学之毕业生也。而留学牛亦扬扬自满曰,我大学毕业生也。呜呼!使留学之结果,仅造得此种未窥专门学问堂奥之四年毕业生,则吾国高等教育之前途,终无幸耳。

第二部分 大学篇第7节 重实业而轻文科

二曰重实业而轻文科。吾所谓文科,不专指文字语言之学,盖包哲学、文学、历史、政治、法律、美术、教育、宗教诸科而言,今留学界之趋向,乃偏重实科,而轻文科。以晚近调查所得,盖吾国留美四百余大学学生中,习文科者仅及百人,而习工程者倍之。加入农学、化学、医学之百余人,则习实科者之数,几三倍于文科云。袒实科者之说曰:吾国今日需实业工业之人才甚急。货恶其弃于地也,则需矿师;交通恶其不便也,则需铁道工程师;制器恶其不精也,则需机械工程师;农业恶其不进也,山林恶其不修也,则需农学大师、森林学者焉。若夫文史哲学,则吾国固有经师文人在;若夫法家政客,则今日正苦其多;彼早稻田明冶大学之毕业生,皆其选也。故为国家计,不得不重实科,而轻文科。且习文科者,最上不过得一官,下之仅足以佣口,不如习工程实科者有作铁道大王百万巨富之希望也。故为个人计,尤不得去彼而取此。此二说之结果,遂令习工程实业者充塞于留学界。其人大抵都勤苦力学,以数年之功,专施诸机械木石钢铁之间。卒业之后,或可以绘一机器之图,或可以布百里之路,或可以开五金之矿。然试问即令工程之师遍于中国,遂可以致吾国于富强之域乎?吾国今日政体之得失,军事之预备,政党之纷争,外交之受侮,教育之不兴,民智之不开,民德之污下,凡以此种种,可以算学之程式机械之图形解决之乎?可以汽机轮轨钢铁木石整顿之乎?为重实科之说者,徒见国家之患贫,实业之不兴,物质文明之不进步,而不知一国治乱、盛衰之大原,实业工艺,仅其一端。若政治之良窳,法律之张弛,官吏之贪廉,民德之厚薄,民智之高下,宗教之善恶,凡此种种之重要,较之机械工程,何啻什伯倍!一国之中,政恶而官贪,法敝而民偷,教化衰而民愚,则虽有铁道密如蛛网,煤铁富于全球,又安能免于蛮野黑暗之讥,而自臻于文明之域也哉?且夫无工程之师,犹可聘诸外人,其所损失,金钱而已耳。至于一国之政治、法律、宗教、社会、民德、民智,则万非他人所能代庖(今之聘外国人为宪法顾问者失算也),尤非肤受浅尝者所能赞一辞,以其所关系,固不仅一路一矿一机一械之微,乃国家种姓文化存亡之枢机也。吾非谓吾国今日不需实业人才也,实业人才固不可少,然吾辈决不可忘本而逐末。须知吾国之需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科学家之急,已不可终日。不观乎晚近十余年吾国人所受梁任公、严几道之影响为大乎?抑受詹天佑、胡栋朝之影响为大乎?晚近革命之功,成于言论家理想家乎?抑成于工程之师机械之匠乎?吾国苟深思其故,当有憬然于实业之不当偏重,而文科之不可轻视者矣。

三曰不讲求祖国之文字学术。今留学界之大病,在于数典忘祖。吾见有毕业大学而不能执笔作一汉文家书者矣,有毕业大学而不能自书其名者矣,有毕业工科而不知中国有佛道二教者矣。吾不云乎,留学者,过渡之舟楫也。留学生者,篙师也,舵工也。舟楫具矣,篙师舵工毕登矣,而无帆、无舵、无篙、无橹,终不能行也。祖国之语言文字,乃留学生之帆也,舵也,篙也,橹也。帆飞篙折,舵毁橹废,则茫无涯际之大海,又安所得渡耶准使彼岸问津人,望眼穿耳。吾以为留学生而不讲习祖国文字,不知祖国学术文明,其流弊有二:

(一)无自尊心。英人褒克有言曰:人之爱国,必其国有可爱者存耳。今吾国留学生,乃不知其国古代文化之发达,文学之优美,历史之光荣,民俗之敦厚,一入他国,目眩于其物质文明之进步,则惊叹颠倒,以为吾国视此真有天堂地狱之别。于是由惊叹而艳羡,由艳羡而鄙弃故国,而出主人奴之势成矣。于是人之唾余,都成珠玉,人之瓦砾,都成琼瑶。及其归也,遂欲举吾国数千年之礼教文字风节俗尚,一扫而空之,以为不如是不足以言改革也。有西人久居中国,归而著书目:今中国少年所持政策,乃趸卖批发之政策也。斯言也,恶谑欤?确论欤?

(二)不能输入文明。祖国文字,乃留学生传播文明之利器,吾所谓帆舵篙橹者是也。今之不能汉文之留学生,既不能以国文教授,又不能以国语著书,则其所学,虽极高深精微,于莽莽国人,有何益乎其影响所及,终不能出于一课堂之外也。即如严几道之哲学,吾不知其浅深,然吾国今日学子,人人能言名学群学之大旨,物竞天择之微言者,伊谁之力欤?伊谁之力欤?又吾国晚近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其主动力,多出于东洋留学生,而西洋留学生寂然无闻焉,其故非东洋学生之学问高于西洋学生也,乃东洋留学生之能著书立说者之功耳。使吾国之留学生,人人皆如邝富灼,李登辉,则吾国之思想政治必与二十年前丝毫无易,此可断言者也。

上所论三者,一曰苟且速成,二曰偏重实科,三曰昧于祖国文字学术。惟其欲速也,故无登峰造极之人才。惟其趋重实科也,故其人多成工师机匠,其所影响,不出一路一矿之微,而于吾所谓为祖国造文明者,无与焉。惟其昧于祖国之文字学术也,故即有饱学淹博之士,而无能自传其学于国人,仅能作一外国文教员以终身耳,于祖国之学术文化何所裨益哉何所裨益哉?故吾以为留学之效所以不著者,其咎亦由留学生自取之也。

是故吾国数十年来之举,一误于政府之忘本而逐末,以留学为久长之计,而不知振兴国内大学,推广国内高等教育,以为根本之图。国内高等教育不兴,大学不发达,则一国之学问无所归聚,留学生所学,但成外国入口货耳。再误于留学生之不以输入文明为志,而以一己之衣食利禄为志。其所志不在久远,故其所学不必高深。又蔽于近利而忘远虑,故其所肄习多偏重工程机械之学。虽极其造诣,但可为中国增铁道若干条,开矿产若干处,设工厂若干所耳,于吾群治进退,文化盛衰,固丝毫无与也。吾国留学政策之全行失败,正坐此二大原因。又不独前此之失败已也。若政府犹不变其教育方针,若留学生犹不改其趋向志趣,则虽岁遣学生千人,至于千年万祀之久,于吾国文明无所裨益也。但坐见旧文明日即销亡,而新文明之来,正遥遥无期耳!吾为此惧,遂不能已于言。吾岂好为危言,以耸人听闻哉?吾不得已也。

第二部分 大学篇第8节 留学之性质

三吾既论留学之性质及其失败之原因矣,然则留学可废乎?曰:何可废也?吾不云乎,留学者,救急之上策,过渡之舟楫。吾国一日未出过渡之时代,则留学一日不可废。以留学之效不著之故,而废留学,是因噎而废食也。病噎者,治噎可也,而遂废食,不可也。患留学之失败者,补救之可也,而遂废留学,不可也。补救之道奈何?曰:改教育之方针而已矣。吾国在昔之教育,以科举仕进为目的。科举之废八年矣,而科举之余毒未去。吾观于前清学部及今日教育部之设施,一科举时代之设施也。吾观于今日国内外学子之趋向志趣,一科举时代之趋向志趣也。考优也,考拔也,考毕业也,廷试留学生也,毕业生与留学生之授官也,皆以仕进利禄劝学者也。上以此劝,则下以此应。无惑乎吾国有留学生至数十年之久,而不得一专门学者也。以国家之所求固不在此,而个人之所志,亦不在此也。居今日而欲以教育救国也,非痛改此仕进利禄之方针,终无效耳,终无效耳!夫吾国今日果宜以何者为教育之方针乎?曰:今日教育之惟一方针,在于为吾国造一新文明。吾国之旧文明,非不可宝贵也,不适时耳,不适于今日之世界耳。欧洲有神话,记昔有美女子忤一巫,巫以术闭之塔上,令长睡百年,以剌蔷薇封其塔,人莫能入。百年既逝,有少年勇士,排蔷薇而入塔,睹此长睡美人之容光,遽吻其颊,而女子速惊觉,百年之梦醒矣,遂为夫妇。吾国之文明,正类此蔷薇塔上百年长睡之美人。当塔上香梦沉酣之时,塔外众生方扰攘变更,日新而月异。迨百年之梦醒,而塔外之世界,已非复百年前之世界。虽美人之颜色如故,而鬟鬓冠裳,都非时世之妆矣。吾国近事,何以异此。吾之长睡,何止百年?当吾梦醒之日,神州则犹是也,而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世界,已非复唐宋元明之世界。吾之所谓文明,正如百年前之画眉深浅,都不入时。是故塔上梦醒之美人,而欲与塔外蛾眉争妍斗艳也,非改效时世之妆不可。吾国居今日而欲与欧美各国争存于世界也,非造一新文明不可。造新文明,非易事也,尽去其旧而新是谋,则有削趾适屦之讥;取其形式而遗其精神,则有买椟还珠之诮。必也,先周知我之精神与他人之精神果何在,又须知人与我相异之处果何在,然后可以取他人所长,补我所不足,折中新旧,贯通东西,以成一新中国之新文明。吾国今日之急务,无急于是者矣。二十世纪之大事,无大于是者矣。以是为吾民国之教育方针,不亦宜乎?

教育方针既定,则留学之办法亦不可不变。盖前此之遣留学生,但为造官计,为造工程师计,其目的所在,都不出仕进车马衣食利禄之间。其稍远大者,则亦不出一矿一路之微耳,初无为吾国造新文明之志也,今既以新文明为鹄,则宜以留学为介绍新文明之预备。盖留学者,新文明之媒也,新文明之母也。以浅陋鄙隘之三四年毕业生,为过渡之舟,则其满载而归者,皆其三四年中所生吞活剥之入口货也,文明云乎哉!文明云乎哉!吾故曰:留学方法不可不变也。

改良留学方法之道奈何?曰:第一须认定留学乃是救急之图,而非久长之计(其说见一),久长之计乃在振兴国内之高等教育。是故当以国内高等教育为主,而以留学为宾;当以留学为振兴国内高等教育之预备,而不当以国内高等教育为留学之预备。今日之大错,在于以国内教育仅为留学之预备。是以国中有名诸校,都重西方,用西方教授科学。学生以得出洋留学为最高之目的,学校亦以能使本校学生可考取留学官费,或能直人外国大学,则本校之责已尽矣。此实今日最大之隐患。其流弊所及,吾国将年年留学永永为弟子之国,而国内文明终无发达之望耳。欲革此弊,当先正此反客为主,轻重失宜之趋向,当以国内高等教育为主脑,而以全副精神贯注之,经营之。留学仅可视为增进高等教育之一法。以为造成专门学者及大学教师之计,上也;以为造成工师机匠以应今日急需之计,其次也;至于视留学为久长之计,若将终身焉,则冥顽下愚之下策矣。不佞根据上列理由,敬拟二策:一曰慎选留学,所以挽救今日留学政策之失也;二曰增设大学,所以增进国内之高等教育为他日不留学计也。今分条详论之如下。

第一,慎选留学之法,可分四级论之。

甲 考试资格。凡学生非合下列资格者,不得与留学之选:

(子)国学:须通晓《四书》、《书经》、《诗经》、《左传》、《史记》、《汉书》,考试时,择各书中要旨,令疏说其义。

(丑)文学:作文能自达其意者,及能译西文者。其能通《说文》与夫《史》《汉》之文及唐诗宋词者尤佳,不必能作诗词,但能读足矣。

(寅)史学:须通晓吾国全史(指定一种教科书,如夏穗卿《中国历史》之类)。

(理由)上列三门,初不为苛求也。国文,所以为他日介绍文明之利器也;经籍文学,欲令知吾国古文明之一斑也;史学,欲令知祖国历史之光荣也。皆所以兴起其爱国之心也。凡此三者,皆中学以上之学生人人所应具之知识,以此为留学生之资格,安得为苛求乎?

(卯)外国语:留学之国之言语文字,须能读书作文,如留英美者须英文,留德法者须德法文,皆须精通。

此外尚须通一国近世语言,如留英美者,英文之外,须通德文或法文。以粗知文法大义,能以字典读书为度。(理由)外国大学生大抵多能通二三国文字。在美国则人大学尚可以中国文代希腊拉丁,有时德法文亦可于人大学后补习,有时竟可豁免;然欲人大学毕业院,非通德法文,即不能得博士学位。故宜以早习之为得计也。

(辰)算学: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平面三角万不可少,否则不能人大学。

(巳)科学:物理、化学之大概,动植生理,能通更佳。

(午)所至之国之历史政治:如至美者,须稍知美之历史政治,至少须读过白来斯氏之《平民政治》(James Bryce's“American Common-wealth”)。

(理由)留学生不独有求学之责,亦有观风问政之责,非稍知其国之历史政治,不能觇国也。

以上所列,为选送留学万不可少之资格,以非此不能入外国大学也。论者或谓今日能具此种资格者盖鲜,不知留学为今日要图,若无及格学生,宁缺可也,不可滥竽以充数也。且国家苟悬此格以求之,则国中之欲得官费留学者,必将竭力求及此格,不患缺也。

乙 留学年限。求学第一大病在于欲速成,第二大病在于陋隘。速成者浅尝而止,得一学士文凭即已满意,不自知其尚未入学问之门也。陋隘者除所专习之外,别无所知。吉见有毕业大学工科,而不知俾斯麦为何许人者矣。欲革此二弊,当采限年之法。

第二部分 大学篇第9节 限年之法

(子)凡留学之第一二年,一律学文科(Arts and Sciences或名Academic Course),俾可多习语言文字、政治、历史、哲学、理化之类,以打定基础,开拓心胸。二年之后,然后就性之所近习专科,或习文艺,或习实业工程焉。

(丑)所学四年毕业之后,习文科者须入毕业院,至少再留一年,能更留二三年尤佳。其习工程者,至少须至实地练习一年,始可令归。

丙 鼓励专门学问。以上所陈资格、年限,都为直人大学者计耳。在外国大学四年毕业,其事至易,而所学綦浅,不足以言高深之学问也。真正专门之学问,须于毕业院求之,故当极力鼓励学生入毕业院。其法有三:

(子)择私费学生已毕业外国大学,又得大学保证,其所学果有心得堪以成就者,由国家给与官费,令人毕业院,继续所学。

(丑)择本国大学毕业生成绩优美、有志往外国继续研究所学者,与以官费。

(理由)所以必须大学保证其学有心得成绩优美者,以毕业乃是易事,往往有所学,毫无心得,而勉强及格得毕业者,故须保证也。

(寅)设特别专门官费。特别专门官费者,指定某项官费,须用作留学某种学问之费,如设矿学官费若干名,昆虫学官费若干名之类。此种官费,办法如下:

(一)分科:分科视国家时势所急需而定。如需昆虫学者,则设昆虫学官费;需植物学者,则设植物学官费是也。

(二)资格:凡于指定之科学有根柢,又有志研究更深学问者,皆得应考。又凡在外国大学专门已有成绩者,但有大学本科掌教保证,亦可给与。(参观丙子)

(丁)官费留学生对于国家之义务。官费留学生归国之后,得由中央政府或各省政府随时征召,或入国家专门图书馆编纂教科书,或在国家大学或省立大学任教授之责,或在国家工厂任事,或在各部效力。其服劳之期限,视其人留学之年限而定。在此服劳期内,所受薪俸,皆有定额。著为律令。其有不服征召者,有罚,国家得控告之。

上所述诸条,皆改良留学之办法,但可施诸官费学生,而不能施诸私费学生者也。诚以今日留学界官费者居十之六七,其费既出自国家,易于整顿改革。彼私费学生,费自己出,非国家所能干预,无可如何也。

第二,增设大学。吾国诚以造新文明为目的,则不可不兴大学,徒恃留学无益也。盖国内之大学,乃一国学术文明之中心;无大学,则输入之文明,皆如舶来之入口货,一入口立即消售无余,终无继长增高之望(其说互见二)。吾国比年以来,留学生日众而国中高等教育毫未进步者,盖以仅有留学而无大学以为传布文明之所耳。国中无完美之大学,则留学生虽有高深之学生,无所用之,其害一也。国中无地可求高等学问,则学者人人都存留学之志,而国内文明永无进步之望,其害二也。外国大学四年毕业之学科(即所谓Under-graduate Course),国内大学尽易教授,何必费时伤财,远求之于万里之外乎?(实科稍难,文科更易。)其害三也。外国有名之大学,当其初创,都尝经过一草昧经营之时代,非一朝一夕即可几今日完美之境。吾国设大学于今日,虽不能完备,而他日犹有继长增高急起直追之一日。若并此筚路蓝缕之大学而亦无之,更安望他日灿烂光华之大学哉?其害四也。今国学荒废极矣!有大学在,设为专科,有志者有所肄习,或尚有国学昌明之一日;今则全国乃无地可习吾国高等文学,其害五也。积此五害,吾故曰不可不兴大学。

(附注)吾国今日有称“大学”者若干所,然夷考其学科,察其内容,其真能称此名者,盖甚少也。大学英名University,源出拉丁University,译言全也,总也,合诸部而成大全也。故凡具各种专门学科合为一大校者,始可称为大学。其仅有普通文科,或仅有一种专门学科者,但可称为学院,或称某科专门学校。College即如记者所居康南耳大学,乃合九专校而成:曰文艺院,曰农学院,曰法学院,曰机械工程院,曰土木工程院,曰建筑学院,曰医学院,曰兽医学院,曰毕业院。此九院者,分之则各称某院,或某校,合之乃成康南耳大学耳。今吾国乃有所谓文科大学,经科大学者,夫既名经科,既名文科,则其为专科学校可知,而亦以大学名,足见吾国人于“大学”之真义尚未洞然也。后此本文所用“大学”概从此解,其仅有一种专科者,则称专科学校(省称专校)。

增设大学之计划,管见所及,略如下方:

一、国家大学。直接隶属中央教育部,择最大都会建设之,如今之北京、北洋、南洋三大学皆是。此等大学,宜设法为之推广学科(今此三大学之学科不完极矣,几不能名为大学),增置校舍,及实验室。增设学额,分摊各省,省得送学生若干人。

此等国家大学,代表全国最高教育,为一国观瞻所在,故学科不可不完也,实验场不可不备也。校中教师宜罗致海内名宿充之。所编各学科讲义,宜供全省大学之教本。大学之数,不必多也,而必完备精全。今不妨以全力经营北京、北洋、南洋三大学,务使百科咸备,与于世界有名大学之列,然后以余力增设大学于汉口、广州诸地。日本以数十年力之经营东京西京两帝国大学,今皆有声世界矣。此其明证,未尝不可取法也。

二、省立大学。省立大学,可视本省之急需而增置学科,如浙江大学则宜有蚕学种茶专科,福建大学则宜有漆工及造船专科,江西大学则宜有瓷器专科之类,此省立大学之益也。

省立大学可就今之高等学堂改设之。先于高等学堂内设大学科,以高等毕业生及招考所得者实之。又可合本省之高等实业、高等商业、法政专科、路矿学堂、高等师范诸校而并为一大学,既可节省无数监督提调之薪俸,又可省去无数之教员,利莫大焉。

省立大学隶于本省之教育司,由本省议会指定本省租税若干为经费。

省立大学学费宜轻,能免费更佳。如不能免费,则每县应有免费生若干名,以考试定之。

各省大学,入学程度及毕业年限,均由中央教育部定之,以归划一。其毕业所得学位,与国家大学所给同等。毕业生之程度,宜竭力求与各国大学同等。

内地人少民贫之省,不能设大学者;可与他省联合设立大学,如陕甘大学、云贵大学之类。

三、私立大学。凡以私人财产设立大学者,须将所捐财产实数及立学宗旨,呈报本省教育司立案。成立之后,宜由教育司随时考察其成绩。其成效已大著者,国家宜匡助之。匡助之法,或捐款增设学科于其校中,以助成其完备(记者所居之康南耳大学为私立大学,而纽约省政府乃设农院及兽医院于是),或捐款设免费额若干名于其校中,俾贫家子弟得来学焉。

私立大学之入学资格及毕业年限,皆须与国家大学及省立大学同等。

私立大学在各国成绩卓著,而尤以美国为最著。美国有名之大学,哈佛Harvard,耶尔Yale,康南耳Comeu,约翰霍铿John's Hopkins,卜郎Brown,芝加角Chicago(煤油大王洛克斐老所捐),皆私立大学也。私立大学非一人所能成,所赖好善之士,慷慨继续捐助,以成创始者之美,始有济耳。

以上所述三种大学,略具梗概而已,尚有专科学校亦关紧要,故附及焉。

四、专科学校(或官立或私立)。上所述之大学,皆以一大校而具若干专校者也。合诸专校为一校,既可节省许多职员教员之薪俸,又以诸校同居一地,学生可于本科之外,旁及他科,可免陋隘之弊。惟有时或经费不足设大学,或地方所需以某科为最急,或其位置所在,最适于某科,于是专科学校兴焉。在吾国,如江西之景德镇可设瓷器专科学校,萍乡、大冶可设矿业学校是也。

第二部分 大学篇第10节 三大目的

专科学校有三大目的:

(一)在于造成实用人才。如矿业学校须造成矿师,铁道学校在造成铁道工程师之类。

(二)在于研求新法以图改良本项实业。如瓷业学校不独须研究瓷器之制造,并须研究改良吾国瓷业之法。

(三)在于造成管理之人才。今人徒知工程之必要,而不知工程师正如一种人形的机器,供人指挥而已。各种工业实业之发达,端赖经理得人。此项经理之才,譬之军中之将帅,一军之安危胜负系焉。若工程师则兵而已耳,枪炮而已耳,是故专校宜注意此项知识。习银行者,不独能簿记分明而已,尤在能深知世界金融大势。习铁路者,不独知绘图筑路,尤宜知铁路管理法及营业法。

专科学校毕业生,宜与大学毕业生同等。

以上所述大学及专校之组织,但就管见所及,贡其刍荛而已。此外尚有二要点,亦未可忽,略陈之如下:

(甲)大学中宜设毕业院。毕业院为高等学问之中心,以四年毕业之大学生,尚未足以语高深之学问。各国于学问,其有所成就者,多由毕业院出者也。鄙意宜鼓励此种毕业院。院中组织,以本学所有各科正教习兼毕业院教习,另推一入主之。院中学科以研究有心得为重。美国大学毕业院有两种学位:一为硕士,至少须一年始可得之,一为博士,须三年始可得之。院中学生须择定一正科一副科(欲得博士者须二副科),所习各课大概多关此二科者。又须于正科内择定一重要问题,足资研究者,而旁搜博采以研究之。有所心得,乃作为论文,呈本科教师,谓之博士论文,或硕士论文。如所作论文果有价值,则由大学刊行于世。

大学无毕业院,则不能造成高深之学者,然亦不必每校都有毕业院。鄙意国家大学必不可少此制,省立大学从缓可也。

(乙)大学中无论何科,宜以国语国文教授讲演,而以西文辅之。此条在今日似不能实行,其故以

一、则无译本之高等教科书;

二、则当教员者未必人人能编讲义;

三、则科学名词未能统一,不易编著书籍。此三层阻力,可以下法消除之:

(一)国家设专门图书馆,选专门学者居其中,任以二事:

(子)编译专门教科书供各大学采用。

(丑)编译百科词典。凡译著书者须遵用词典中名词,以求统一。词典未出版以前,译书著书者,须将所用名词,送交此馆中本科编纂人,得其核准。如著译人不愿用词典中名词,须注明“词典中作某名”。

此图书馆或即与国家所立大学同设一处,俾编译教科书者即可实地练习,视其书适用与否。

(二)凡国立省立各大学中,非能用国文教授者不得为教师。其能自编讲义者听,惟所用名词,须遵用国家专门图书馆词典。其不欲编讲义者,可采用图书馆所编之教本。

(三)大学生至少须通一国外国文字,以能读书为度,故各大学可用西文书籍为参考互证之用。

夫居今日而言,大学必用国文教授,吾亦知其难。惟难不足畏也,今日勉为其难,他日自易易。若终不为,则难者终无变易之一日耳。须知吾辈今日求学问,并非仅作入他国大学计已也,乃欲令吾所学于人者,将由我而输入祖国,俾人人皆可学之。然此非以国文著译书籍不可。今之所以无人著译科学书籍者,以书成无所用之,无人读之耳。若大学既兴,而尤不能用国文教授讲演,则永永无以本国文字求高等学之望矣!

推荐第8篇:梁启超研究

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传播学 姓名:王林 学号:20080566

读《思想解放》有感

——摘自《欧游心影录》

“思想解放”摘自《欧游心影录》,是梁启超1919年游欧洲恰逢欧洲倡导“自由批评”思想时对思想的解放有感而发所写。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者,中国最早提出“思想解放”的正是梁启超,同时他积极提倡“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行为自由,出版自由”的理念。

梁启超在这篇文章中意在倡导国人应敢于摆脱束缚,挣脱思想上的枷锁,为求得真知灼见,不惜打破传统的桎梏,得到思想的解放。他认为,要个性解放,必须从思想解放入手。想要思想解放,要善于“择”后要敢于批评,此时便开了自己思想解放之路,然后推己及人便开了社会思想解放之路。并且不可以以一己之见作为亘古不变的真理,倘若如此,便将抹杀他人的创造力,学术便会衰落,社会进步就会停顿。一些人担心一旦思想解放人们会出现叛离常理的想法,这是不必要的,尽可以让青年提出质疑。虽然思想解放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原有的道德观念,短期的社会混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新的道德观念,促使人们思想的提升,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进步。

郭沫若曾说在梁任公的笔下“旧思想、旧风习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没有一个没受到他的洗礼”。此后,梁启超的这一思想被更多人提出,新文化运动中,思想再一次得到了解放,陈独秀提倡 “民主”和“科学”,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德思想进行了最猛烈的抨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更加肯定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如今,一个文明进步的新中国已经到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口号,但我认为,解放思想不应该是一句空口号。在当下,有多少人头脑中的封建意识仍然十分强烈,有多少地方仍旧有迷信愚昧、尊卑贵贱、等封建社会的思想,如果全社会的思想观念不能彻底转变,那么我们的社会不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自古以来,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前提的。没有敢于向西方学习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何谈发展与自强;没有“我有一个梦想”,哪里来的黑人的自由与解放;没有“人人生来平等”的要求,哪里来的人权与尊严。当今的中国,言论不自由、思想受钳制是思想不解放的主要表现,真正的思想解放会受到多方面的压力,但是权力不能钳制思想,政治不能愚弄导向。一时的钳制思想愚弄导向不会成为思想得到解放的永久障碍,人民的素质得到提高才是思想解放的最好出路。

“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梁启超认为这是一句极无聊的话,但如今,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信奉这句话的。一直以来我都对一些老师的教学水平持有怀疑态度,因为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看到他们自己的想法,只是一味的照搬照抄其他“大家”的著作,传递给我们的始终是这些“大家”所下的定义,本可十分活跃的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也许,他们也有过自己的想法,但经过权衡后,他们更信奉那些更加有名的学者的观点,久而久之,别人的观点也成为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思想解放之路只会越来越远,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只有一种声音的社会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思想解放。

有很多人对思想解放存在一些误解,他们认为思想解放了,就可以抛弃一切道德文化的束缚,想怎样就怎样,我认为思想解放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所忌惮任意妄为,思想解放是相对的。思想解放在当今社会更多的是解放言论,摆脱愚昧,中国原有的优秀的道德与传统还是需要我们去尊重和传承的。

思想解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但也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我想,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和科技会越来越重视,人们的素质会得到提高,更多的人会逐渐意识到自我的肯定的重要性,封建迷信思想的基础也会瓦解,那时,思想的真正解放也就随之而来了。 附件:

《思想解放》

要个性发展,必须从思想解放入手。怎样叫做思想解放呢?无论什么人向我说什么道理,我总要穷原竟委想过一番,求出个真知灼见。当运用思想时,绝不许有丝毫先入为主的意见束缚自己,空洞洞如明镜照物。经此一想,觉得对,我便信从;觉得不对,我便反抗。

“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这是韩昌黎极无聊的一句话。圣人做学问,便已不是如此。孔子教人“择善而从”,不经一番择,何由知得他是善?只这个“择”字,便是思想解放的关目。欧洲现代文化,不论物质方面精神方面,都是从“自由批评”产生出来:对于在社会上有力量的学说,不管出自何人,或今或古,总许人凭自己见地所及痛下批评。批评岂必尽当?然而必经过一番审择,才能有这批评,便是开了自己思想解放的路;因这批评,又引起别人的审择,便是开了社会思想解放的路。互相浚发,互相匡正,真理自然日明,世运自然日进。倘若拿一个人的思想做金科玉律,范围一世人心,无论其人为今人为古人,为凡人为圣人,无论他的思想好不好,总之是将别人的创造力抹杀,将社会的进步勒令停止了。须知那人若非经过一番思想,如何能创造出这金科玉律来?我们既敬重那人,要学那人,第一件便须学他用思想的方法。他必是将自己的思想脱掉了古代思想和并时思想的束缚,独立自由研究,才能立出一家学说,不然,这学说可不算他的了。既已如此,为什么我们不学他这一点,倒学他一个反面?我中国千馀年来,学术所以衰落,进步所以停顿,都是为此。

有人说,思想一旦解放,怕人人变了离经叛道。我说,这个全属杞忧。若使不是经,不是道,离他叛他不是应该吗?若使果是经,果是道,那么,俗语说得好:“真金不怕红炉火。”有某甲的自由批评攻击他,自然有某乙某丙的自由批评拥护他,经一番刮垢磨光,越发显出他真价,倘若对于某家学说,不许人批评,倒像是这家学说经不起批评了。所以我奉劝国中老师宿儒,千万不必因此着急,任凭青年纵极他的思想力,对于中外古今学说随意发生疑问,就是闹得过火,有些“非尧舜,薄汤武”,也不要紧。他的话若没有价值,自然无伤日月,管他则甚?若认为够得上算人心世道之忧,就请痛驳起来呀!只要彼此适用思辩的公共法则,驳得针锋相对,丝丝入扣,孰是孰非,自然见个分晓。若单靠禁止批评,就算卫道,这是秦始皇偶语弃市的故技,能够成功吗?

还有几句打破后壁的话,待我说来:思想解放,道德条件一定跟着动摇,同时社会上发现许多罪恶,这是万无可逃的公例。但说这便是人心世道之忧,却不见得。道德条件本是适应于社会情形建设起来(孔子所谓时中时宜,最能发明此理),社会变迁,旧条件自然不能适用;不能适用的条件,自然对于社会上失去了拘束力,成了一种僵石的装饰品。一面旧条件既有许多不适用,一面在新社会组织之下需要许多新条件,却并未规定出来,道德观念的动摇如何能免?我们主张思想解放,就是受了这动摇的刺激,想披荆斩棘求些新条件,给大家安心立命,他们说解放思想便是破坏道德,道德二字作何解释且不必辩,就算把思想完全封锁起来,试问他们所谓道德,是否就人人奉行?旧道德早已成了具文,新道德又不许商榷,这才真是破坏道德哩!至于罪恶的发现,却有两种原因:第一件,是不受思想解放影响的,因为旧道德本已失了权威,不复能拘束社会,所以恶人横行无忌。你看武人政客、土匪流氓做了几多罪恶,难道是新思想提倡出来的吗?第二件,是受思想解放影响的。因为提倡解放思想的人,自然爱说抉破藩篱的话,有时也说的太过,那些坏人就断章取义,拿些话头做护身符,公然作起恶来。须知这也不能算思想解放的不好,因为他本来是满腔罪恶,从前却隐藏掩饰起来,如今索性尽情暴露,落得个与众共弃,还不是于社会有益吗?所以思想解放只有好处,并无坏处。我苦口谆劝那些关心世道人心的大君子,不必反抗这个潮流罢。

此文选自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推荐第9篇:梁启超教子有方

(梁启超画像,来自网络)

梁启超教子有方

梁启超共有九个孩子,个个出类拔萃,其中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为院士。梁启超教子有方,概括起来,有三个突出特色:

一是给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梁家子女都受到了很好的学校教育,梁思顺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梁思成先就读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硕士学位;梁思永先就读于清华学校,后往哈佛大学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梁思忠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校和西点军校;梁思庄先留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后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梁思达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梁思懿,先入燕京大学学医,后又往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梁思宁,先入南开大学学习,后因日本侵华,参军抗日;梁思礼先入美国普度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就读于辛辛那提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为弥补孩子们国学根底不够的不足,梁启超在家中开设国学训练班,还经常给子女购买图书和各种学习用品。1912年流亡日本多年刚刚回国的梁启超,就为远在加拿大的大女儿梁思顺买《东坡集》《韩柳合集》等。为使二儿子梁思永在考古学研究上有所进步,梁启超亲自为他联系自费参加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在山西的考古发掘,甚至还和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联系,让梁思永自费参加其在西北的考古活动。为了让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建筑学上大展宏图,他特意花巨资安排他们到欧洲度蜜月,细心考察欧洲建筑艺术。

二是给子女传输科学的人生理念。作为思想理论家的梁启超,总是从哲理的高度,把人生的一些基本理念,用通俗直白的语言告诉孩子们,希望他们少走弯路。将这些论述概括起来,精华的东西是:做人应该尽兴、理智、随缘。

所谓尽兴,就是将兴趣和能力发挥到极致。梁启超视兴趣为幸福的源泉,成功的基石。他时常教诲子女对生活、对事业要有广泛而浓厚的兴趣,还特别强调支持兴趣持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希望,希望是成功的阶梯,他一再告诫子女们要对生活充满希望,万万不可悲观。他在家信中说:“我以为一个人什么病都可以医,唯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梁启超总是告诉子女们要时刻明白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不要好高骛远,只要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了,就应该心满意足。他说:“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

所谓理智,就是用理性约束感性。他告诉子女任何时候都要头脑清醒,用自己的智慧去理性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给孩子们的信中,他说:“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决破礼防的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梁启超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处理感情问题上,一定要以理智超越情感,发乎情止乎礼,不可随心所欲。即使是交友,梁启超也希望子女们要理智,他告诫二女儿思庄说:“庄庄多走些地方,多认识一些朋友,性格格外活泼些,甚好甚好,但择交是最要紧的事,宜慎重留意,不可和轻浮的人多亲近。”

所谓随缘,就是对得失顺其自然。梁启超的基本思路是:遇到失败或挫折首先要平静地接受,任其自然;其次要看作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妥善寻求解决的办法,在克服困难中更上一层楼。因此,梁启超给子女们开出的信条是:“大抵凡个人利害的事,只是„随缘‟最好。”

三是给予子女耐心的关怀。梁启超在给儿女讲做人的大道理的同时,更注重生活细节的具体关怀,可谓大处引导,小处关心。儿女们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看什么课外书,如何保养身体,如何培养业余爱好,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劳逸结合等,他都会一一指导,详细叮嘱。

举一例,梁思成和林徽因赴欧洲旅行结婚的具体路线,尤其是归国路线,梁启超都细心安排,他在致梁思成的信中说:“你们由欧归国行程,我也盘算到了。头一件我反对由西伯利亚回来……你们最主要的目的是游南欧,从南欧折回俄京搭火车也太不经济,想省钱也许要多花钱。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极有特色,市政亦极严整有新意(新造之市,建筑上最有意思者为南美诸国,可惜力量不能供此游,次则北欧特可观),必须一住。由是入德国,除几个古都市外,莱茵河畔著名堡垒最好能参观一二;回头折入瑞士,看些天然之美;再入意大利,多耽搁些日子,把文艺复兴时代的美彻底研究了解。最后便回到法国,在马赛上船(到西班牙也好,刘子楷在那里当公使,招待极方便;中世及近世初期的欧洲文化实以西班牙为中心),中间最好能腾出点时间和金钱到土耳其一行,看看回教的建筑和美术,附带着替我看土耳其革命后政治。”如此周密的安排,可见梁启超的儿女情深。这是一位合格的父亲,更是一位优秀的父亲

推荐第10篇:梁启超 简介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黄遵宪

文体的改革,是梁启超最伟大的功绩,杂以俚语的新文体(报章体),才使得国民阅读的程度一日千里。 ——吴其昌

主要成就

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

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36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他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较完备。《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指导范围为“诸子”、“中国佛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史”、“中国史”、“史学研究法”、“儒家哲学”、“东西交流史”等。这期间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变法通议》等。

梁启超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梁启超的书法人生: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这种带有“策士文学”风格的“新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梁启超写于1905年的《俄罗斯革命之影响》,文章以简短急促的文字开篇,如山石崩裂,似岩浆喷涌:“电灯灭,瓦斯竭,船坞停,铁矿彻,电线斫,铁道掘,军厂焚,报馆歇,匕首现,炸弹裂,君后逃,辇毂塞,警察骚,兵士集,日无光,野盈血,飞电刿目,全球挢舌,于戏,俄罗斯革命!于戏,全地球唯一之专制国遂不免于大革命!”然后,以“革命之原因”、“革命之动机及其方针”、“革命之前途”、“革命之影响”为题分而析之,丝丝入扣。难怪胡适说:“梁先生的文章„„使读者不能不跟着他走,不能不跟着他想!”

在书法艺术方面,梁启超早年研习欧阳询,后从学于康有为,宗汉魏六朝碑刻。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幼年时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他聪颖过人,“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884年中秀才。1889年中举人,被誉为“岭南奇才”。1890年入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购得《瀛环志略》,始知世界有五大洲各国。同年8月,拜南海康有为先生为师。1891年入读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自称“生平知有学自兹始”。 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发生,梁启超出亡日本。 辛亥革命后回到中国,梁启超曾任民主党首领,后民主党、共和党与统一党合并为进步党,他被选为理事。1913年进步党熊希龄组成“人才内阁”,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1916年6月袁世凯在全中国人民的反对中羞愤而死。1917年7月段祺瑞内阁成立,梁启超任财政总长;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下台,梁启超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并担任京师图书馆馆长。1926年梁启超因病入院治疗,发现肾有问题。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终年五十七岁。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梁启超十岁那年,跟父亲入城,夜里住在秀才李兆镜家。李家正厅对面有个杏花园,梁启超第二天早晨起来便走到杏花园玩耍,但见朵朵带露杏花争妍斗艳,十分可爱,便摘了几朵。突然听到脚步声由远而近,原来是父亲与李秀才来了。梁启超急忙将杏花藏于袖里,但仍被父亲看见了。父亲不好意思在朋友面前责怪儿子,便以对对联的形式来处罚他。父亲吟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启超仰头凝思,瞥见对面厅檐挂着的“挡煞”大镜,即念出下联:“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李兆镜拍掌叫绝,于是道:“让老夫也来考一考贤侄,„推车出小陌‟,怎样?”梁启超立刻对上:“策马入长安。”“好,好!”李兆镜连声赞好。在欢悦的气氛中,父亲饶了梁启超的过错。

梁启超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

梁启超“夙不善桐城派古文”,在散文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进行了重大突破。他的散文或揭露批判黑暗丑恶的现实,或为祖国的现状忧心忡忡,或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技,积极呼吁变法自强,将散文作为其变法思想的宣传工具。在形式上,他的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笔端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对于读者,别具一种魔力”;语言半文半白,“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拘束”,代表作《少年中国说》,针对中国现状,分析透彻,说理条理清楚,运用一连串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行文一泻千里,文章呈现出大气磅礴的风格。故梁启超散文的影响极大,“每一文出,则全国之身目为之一耸。”以梁启超散文为代表的新文体是对桐城派以来散文的一次解放,它的出现为中国古典散文向现代散文尤其是“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转化作了必要的准备。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于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用到“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很多新词,“科技,组织,干部”等等很多词汇,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1928年由于恩师康有为去世,爱徒范静生去世,王国维投湖等大悲之事,梁启超遭受严重打击,11月12日他已不能伏案工作了。由于他知名度高,当时主要报纸《申报》对他的病情给予了高度关注。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

任公轶事

率真与诚恳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信徒、助手,但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梁启超与孙中山合作过,也对立过;他拥护过袁世凯,也反对过袁世凯。对此,梁启超说:“这决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权夺利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

中国古代的史官为了给后代留下“信史”而不惜杀头:梁启超毅然拒绝袁世凯的重金收买,而写出了揭露窃国大盗恢复封建帝制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925年阴历七月初七,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请梁启超出席证婚。梁启超反对他们“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之间的恋情,也规劝过徐志摩;碍于徐志摩之父和胡适的情面,梁启超答应出席证婚。但在婚礼上梁启超却对徐志摩、陆小曼用情不专厉声训斥,滔滔不绝,使满堂宾客瞠目结舌。徐志摩不得不哀求:“先生,给学生留点脸面吧。”

梁启超真诚的宽容。1926年3月8日,梁启超因尿血症入住协和医院。经透视发现其右肾有一点黑,诊断为瘤。手术后,经解剖右肾虽有一个樱桃大小的肿块,但不是恶性肿瘤,梁启超却依然尿血,且查不出病源,遂被复诊为“无理由之出血症”。一时舆论哗然,矛头直指协和医院,嘲讽西医“拿病人当实验品,或当标本看”。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案。梁启超毅然在《晨报》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并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

梁启超真诚的有趣。黄苗子著《世说新篇》,其中有《梁启超写序》,文曰:“蒋百里先生为著名军事家,但在文化上亦极有贡献。他留德归国后,曾写了洋洋五万言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梁启超阅后大为赞赏,蒋便请梁为此书作序。不料梁文思泉涌,序成也是五万字,觉得不好意思,便加写一短序,而把长序改为著作出版,反过来请蒋百里作序。”(摘自《应用写作》)纪念

第11篇:梁启超读后感

读《梁启超传》有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 之所以想了解一些有关梁启超的生平事迹,可以说完全是因为《少年中国说》里的这段话。身为梁启超口中的少年的我们,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又该如何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到真正的中国少年呢?或许通过对《梁启超传》的阅读,了解他的身处的特殊环境,感受他屹立时代前沿的想法,能让我收获不少吧。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的名字与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重要的事件,如公车上书、立宪行动、辛亥革命、护国战争等等紧密相联。他一生多变,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古今中外各种思潮的影响,其政治思想和学术观点都极其复杂,且时常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是争议颇多的人物之一。他的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通过他既可以从一些侧面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脉络,又可以从一些层面了解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化的轨迹。

《梁启超传》是李喜所和元青所著,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传记。一方面对其思想文化建树分析评价;另一方面对他的家庭生活、个人性格、业余爱好、人际关系,以及后人情况等进行介绍。

读书之前,就曾听说读梁启超,如果能读出忧患,便是读懂了他所处的时代,甚至也会读懂他身后即今天的中国和世界。确实如此,梁启超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而事业多艰,这也是跟近代国家之忧患坎坷相合。他的思想,也是在不断地求新求变,其思想正如他自己所言的:“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以明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战。”但其思想的一个核心,还是爱国,强国之梦,忧国,忧民之心。

梁启超所生于的时代,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内忧外患,乱象毕现,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堕入地狱的底层”。然而最可悲的还不在此,而在于当时道德的堕落、思想的颠倒和民智的固陋,堕入地狱的底层而不自知,“哀莫大于心死”!梁氏师从康有为,率先睁开了眼睛,为挽狂澜于既倒,发动戊戌变法,创学会,办报纸,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然而,诚如梁氏后来所言,“戊戌维新之可贵,在精神耳”,戊戌变法是次很不彻底的改革,依靠的是绝无寸柄的光绪帝,方行百日,即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如何不叫人感到无奈与惋惜呢?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吧。

读《梁启超传》给我新的认识是:一是不能用“维新志士”这样一个简单的标签来概括梁启超复杂的一生,二是不能把康梁混为一谈,梁启超是常求新求变的,其后来之发展,远远走在了康有为的前面。如果说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则梁启超便是民主思想的先行者。他为民主共和冒死冲锋,其功绝不在武人之下。他自己承认“陈胜、吴广”之功,但天下后世的公评,他的勤劳、他的气魄、精神、声威,实在比陈胜、吴广高出万倍。

梁启超处国家危亡之时势,奋而欲变法救国。其维新运动之时,思想为学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国体。相对于维新运动之前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一大进步。中学为体者,封建专制之政体也,不变则仅用末节之技术又有何用!变法者,变封建政体为资产阶级立宪政体也,制宪法,立议会,除科举,开新学,变官制,建立近代国家也。梁启超在其《论变法不知本源之害》中对此有详尽论述。他在北京办《中外记闻》,在上海办《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凡六十篇,震动天下,实是近代中国开启民智之先声。但百日维新还是迅速被扼杀了,戊戌六君子死难,康梁避难日本。究其失败,非为变法不对,奈何这些秀才们太天真,变法者,国之大事也,变法派无政权,无兵权,未能唤醒组织民众,只靠一个自身难保之光绪帝,靠几个知识分子呼号奔走,最终是什么也无法成功的。但维新运动毕竟是清王朝黑暗世界里的一丝亮光,即使运动失败,但其思想之传播,已是成功。

梁启超的思想是不断进步的,当他看到清廷预备立宪骗局的破产,看到辛亥革命的胜利,他终于与保皇的康有为分道扬镳而拥护共和。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他冒死愤然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揭露袁氏复辟阴谋,又与学生蔡锷谋划云南起义,发动护国战争,亲制起义文电。蔡锷起兵后梁启超又冒险只身孤行,奔走万里而秘至广西,策动广西独立,为扭转护国战争局势发挥巨大作用。袁世凯兵败被迫取消帝制。护国战争之胜利,梁启超及其学生蔡锷之功大焉,同为共和护国之英雄!

晚年的梁启超以潜心学术,培养人才为重,其学术论著浩繁精深,举其要者有《先秦政治思想史》,《先秦学术年表》,《老子哲学》,《庄子天下篇释意》,《孔子》,《读孟子届说》,《荀子评诸子汇 释》、《子墨子学说》、《墨经校释》。《韩非子显学篇释意》,《清代学术思想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文化史稿》,《儒家哲学》,《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研究》等等。我抄这些书目的时候,心窃慕之,如能为梁先生当个跟班的小厮,听听他讲这些课也不枉这一世了,就文史哲学术方面而言,他涉猎区域之广,研究之深近代可能无人可比。他于教育不遗余力,与陈寅格、赵元任,王国维时称清华园四大名教授,同时他还奔走于南开、燕京、东南等著名大学,时称梁任公巡回讲学。他的学生可谓是桃李遍天下,硕学之士不胜枚举。他讲课时脱口而出一句话:“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此语成为影响一代教育家的金言。

通过对《梁启超传》的阅读,也让我对梁启超有了新的了解。他这一生克己省身,待人宽容、讲求恕道,无论对曾经爱他提携他后来又骂他甚至动手打他的其师康有为,或是朋辈中人,总是宁肯人负我,不肯我负人。他一生思想多变,屡遭人攻击,但这“变”恰恰是他可嘉之处,随万事万物之变化而变化,才不至于陷入康南海后来的顽固不化。而他也有始终不变之衷,即他的“少年中国梦”!激动感慨之余,念如今又有几人仍悉心去了解梁任公,去继承他未完成之遗志,解当今中国之病痛。吾辈应当深思矣。

回到开头所说的今日中国少年之责任,或许梁启超一生的所作所为已给了我们答案,他已用自己的行动去承担起他所处时代的中国少年责任,而我们也该向他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一切,向全世界证明今日中国少年的担当。

今日的少年啊,你又在何方……

第12篇:梁启超在我心中征文

梁启超在我心中征文

“少年强则强,少年富则富。”

那强有力的语句出自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奋斗,去拼搏。从进京赶考的“公车上书”到变法图强的“百日维新”,这个知识青年立志要救中国于水火之中。

变法失败,捕杀维新人士。懂得变通的梁启超逃到国外,没有人说他是怕死,因为他为国家之崛起保存了力量。十余年的清王朝覆灭,他终于回到故土。

回国的他并未隐姓埋名,而是在教育方面继续做贡献。但天不遂人愿,疾病又降临在这位老人身上。这位老人患上了尿毒症,左肾病变,尿中带血。有人劝他去看中医,也有人建议他去国外,但都被他拒绝了,而他选择了北京协和医院。

所有人都对老人的选择十分不解,而只有梁启超自己才知道原因。他曾经在国外居住十余年,深刻感到了西医之重要。西医有很多优点,快速机动性强,因此,中国要发展、要强大就离不开西医。但当时在国人眼中十分神秘恐怖,这便给西医在中国的传播造成了巨大的阻力。若要让利国利民的西医发展,就必须消除人们这种心理。他便基于这种目的,进入中国最早的西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梁启超住院检查,医生决定为他摘除病变的肾。手术很成功。然而他的病情非但未见好转,反而加重了。他只好去医院复查,结果让所有人吃惊,他的健康的身肾被摘除而保留了一个病肾。医生的疏忽酿成一起医疗事故。

所有人都在等着梁启超去控告协和医院。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又十分平静地住进协和医院,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默默宽容地接受了一切。他知道自己去告医院会有什么后果:中国接受西医至少要推迟十几年。而他的生命却只能依靠药物维持。

他的宽容大度让所有人都敬佩,而他那颗为人民、为国家宁愿牺牲自己的爱国之心,也被代代传颂。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梁启超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

第13篇:梁启超毕业典礼演讲

《君子演讲》 梁启超

君子二字其意甚广,欲为之诠注,颇难得其确解。为英人所称劲德尔门包罗众义与我国君子之意差相吻合。证之古史,君子每与小人对待,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君子小人之分,似无定衡。顾习尚沿传类以君子为人格之标准。望治者,每以人人有士君子之心相勖。《论语》云: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明乎君子品高,未易几及也。

英美教育精神,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宗旨。国家犹机器也,国民犹轮轴也。转移盘旋,端在国民,必使人人得发展其本能,人人得勉为劲德尔门,即我国所谓君子者。莽莽神州,需用君子人,於今益极,本英美教育大意而更张之。国民之人格,駸駸日上乎。

君子之义,既鲜确诂,欲得其具体的条件,亦非易言。《鲁论》所述,多圣贤学养之渐,君子立品之方,连篇累牍势难胪举。周易六十四卦,言君子者凡五十三。乾坤二卦所云尤为提要钧元。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 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才智如董子,犹云勉强学问。《中庸》亦曰,或勉强而行之。人非上圣,其求学之道,非勉强不得入於自然。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於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

且夫自胜则为强,乍见孺子入水,急欲援手,情之真也。继而思之,往援则己危,趋而避之,私欲之念起,不克自胜故也。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王阳明曰:“治山中贼易,治心中贼难。”古来忠臣孝子愤时忧国奋不欲生,然或念及妻儿,辄有难于一死不能自克者。若能摈私欲尚果毅,自强不息,则自励之功与天同德,犹英之劲德尔门,见义勇为,不避艰险,非吾辈所谓君子其人哉。

纵观四万万同胞,得安居乐业,教养其子若弟者几何人?读书子弟能得良师益友之薰陶者几何人?

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虽然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设或不慎,坏习惯之传行急如暴雨,则大事偾矣。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底柱,则民国幸甚矣。

(《清华大学史料汇编》260-261页。原载《清华周刊》第20期,1914年11月10日。)篇2:梁启超的演讲稿

梁启超的一生

——ldip自主授课演讲稿

各位评委,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的自主授课我为大家讲的人物是梁启超。他这个人一生经历了许多的波折,起起伏伏,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历史名人的世界吧。

对于梁启超,我觉得他是一个被历史遗漏的名字,因为他当时主张的思想是维新派的,而最终这个思想却并未成为历史后来发展的方向。而我又觉得他是一个令无数风云人物敬仰的名字,因为他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却是历史上第一个敢于提出并实行改变社会制度的人,也正因他那无畏生死的举动推动了历史的转折,改变了中国的未来命运。

接着,我将从梁启超的生平简介、个人经历、新闻传播和变法思想向大家讲解梁启超这个传奇人物。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 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

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大家有没有看着这段话的主要文字,那就是梁启超他来自广东,大家都知道在那个时候广州是我国与其它国家交易的主要港口,在那里,人们可以很好的了解到外国的许多知识,并且也会让人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而梁启超也正生于广东,这也让他为以后的变法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起因。 梁启超两三岁,母亲教识字。四五岁,祖父教《四子书》、《诗经》。六岁,和父亲学习中略史和《五经》。九岁,为人千言。十二岁,秀才。 十七岁中举人。可见梁启超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并且他也有满腔的报复,要为君主效力。但是他的人生转机也正是在他成为举人之后彻底改变了。当他第一次遇到康有为的时候,他们两人就好像是久别多时的好友一样,一起畅谈了三天三夜,梁启超深受康有为思想的影响。并且一位举人拜了秀才的康有为为师,在当时也颇让人惊讶。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的思想让光绪皇帝看到,他们有机会得到进见光绪皇帝的机会。光绪也深谈了一天一夜,感觉到这个变法对国家的前途非常有力,

并准备大型的推崇变法主张。可是谁知就在这个时候袁世凯却秘密的告诉了慈禧太后,就在后来的一个晚上慈禧太后派人包围了维新派住的人的院子,最后梁启超也只能在谭嗣同牺牲自己的帮助下才得意逃脱并逃离流亡到日本。同时光绪皇帝也被慈禧太后软禁了起来。 直到后来,孙中山的改革在大力发展之后,深得人心,并且孙中山的武装势力也越来越壮大,慈禧深深的感受到了威胁感,并开始派中国的能人志士去外国学习变法,可是谁知他们最后回来递交的公文都还是经过梁启超之手,其实那些志士到国外之前都联系了梁启超,并且在最后的公文都是向梁启超拿来的。而梁启超在逃亡日本以后也并未忘了关注中国的国情,一直关注着。

而在慈禧太后逝世之后,梁启超归来之后也与孙中山都是对立的状态,因为梁启超主张的变法,而孙中山主张的却是变革,变革就必定要流血。对于一个本来是文人的梁启超而言,肯定都是希望能不牺牲一个人而使社会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其实在梁启超归来后还有一件事就是袁世凯的称帝。袁世凯宣布称帝,此时的梁启超却已不是昔日的改良派,在欧美的游历和对西方各国历史的学习给他一种印象,称帝者必亡。于是长于雄文的梁启超写出一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袁世凯得到消息,派人给梁启超送来一张20万元银票,给梁启超的父亲祝寿,交换条件是这篇文章不得发表。梁启超将银票退回。 袁世凯再派人对梁启超说,梁先生也曾经在海外流亡十几年,其中的苦头不是不知道,何必再自寻苦吃?梁启超回答说,我这个人疲于奔命的逃亡经验已经很充足了,我宁肯选择逃亡也不愿意在污浊空气中生存。

最后可惜的还是变法还没成功,梁启超也因病去世,一位对历史有着重要贡献的人也因此可惜的离开了。

在当时梁启超在报刊上的贡献也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报纸也成为了他思想的主要传播途径。在戊戌运动时期(1895年到1898年)梁启超为推行变法,先行办报制造舆论。他主笔的《万国公报》、《强学报》、《中外纪闻》等,开风气之先,成为宣传维新的重要传媒;梁启超还策划和支持了上海《农学会报》、《蒙学报》、《演义报》和《萃报》;在新民启蒙运动时期的1898年在横滨创办《清议报》,1902年2月在横滨创办《新民丛报》,1902年11月创办《新小说》月刊, 1904年在上海创办《时报》;在立宪运动时期的1907年10月在日本东京创办《政论》,1910年,上海创办《国风报》;1915年1月,中华书局创办《大中华》杂志,梁启超当总撰述。梁启超在《大中华》上发表揭露二十一条要求的文章;发表了讨袁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吹响了护国运动的战斗号角。《时事新报》初创时主张保皇,后来又鼓吹立宪,民国成立后成为进步党的喉舌。 在这我们也了解到了梁启超的许多人生事迹,相信大家对他也有不一样的认识把,感谢大家对我此次的演讲,谢谢。篇3:追逐远大梦想.清华大学校长邱勇2015本科生毕业典礼讲话doc 追逐远大梦想,肩负时代使命

——在201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2015年7月12日)

清华大学校长 邱 勇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

今天一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3517名同学顺利完成本科学业,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作为校长,我和你们一样感到无比兴奋,在此向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表示最衷

心的感谢!

你们是清华大学跨入新百年后入学的第一批学生,也是我担任校长以来送走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在

我心中,你们注定是特殊的一届。

这些天,我总能看见你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拍照留影,你们也一定在回忆这四年难忘的时光。你们或许会想起,“中华小吃进清华”带来的各种美味和你们排队等待时的热切心情。我也知道,你们爱吃的清芬园包子已经不在了,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今年年底清芬园将重新开业,我相信,开业的同时,包子也会回来。我知道,你们特别喜欢文科图书馆的优雅环境,你们的占座热情也让图书馆不得不推出了座位预约系统。我也知道,坚持“阳光长跑”不容易,也有同学向我抱怨,参加阳光长跑就是为了刷卡。我想说的是,无论是过去的“刷卡”还是现在的“刷脸”都不是目的,我们真正的目标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每一届学生都有特殊的校园经历,在你们的回忆中一定有这样的一幕——你们在新清华学堂观看话剧《马兰花开》时,很多人都落泪了,你们都被“两弹元勋”邓稼先学长以身许国的精神所感动,并真切地

感受到了责任的含义和份量。

在你们入学的2011年,清华推出“自强计划”,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单独面向贫困地区招收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这是清华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的一次主动选择。这些同学勤奋学习,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强不息的深刻含义。四年过去了,他们全部顺利毕业,并全部选择

在国内外继续深造,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表示祝贺!

在你们中间,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清华在全国高校中最先招收的首批飞行学员。今年4月14日,他们首次单独驾机拥抱蓝天,成功率超过93%,创空军历史新高。今天,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毕

业典礼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这里,我还想告诉大家与飞行有关的另一位校友——1928年考入清华土木系的沈崇诲学长。毕业后,他投笔从戎,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1937年8月18日淞沪会战中,在战机突发故障后,他毅然驾机撞

向日军旗舰,壮烈捐躯,用26岁的年轻生命践行了抗日救亡的崇高使命。

每一代清华人都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都知道,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梁启超先生1914年在清华以“君子”为题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一年之后的1915年,距今正好100年,42位清华毕业生怀揣梦想,从清华园出发,赴美留学。他们中间走出了多位我国相关学科的一代宗师,包括地质学家袁复礼学长、教育学家廖世承学长。他们在艰难的时代,坚守科教救国使命,为中国的学术事业作

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我们正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一个孕育无限希望的时代。作为清华在新百年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你们注定要承载起特殊的使命,这种使命与清华的发展有关,更与时代有

关。

同学们,履行使命首先要拥有梦想,梦想将指引你们人生的方向。能打动人心的梦想必须是远大的梦想,只有远大的梦想才能激励我们为之长期奋斗。清华人素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清华人的梦想要超越小我,追求大我。1960年入学的工物系学长朱凤蓉将军,长期在我国西北核试验基地工作,她曾说,“我们是从清华毕业的极普通的学生,仅仅因为我们投身到了一个伟大的事业中,仅仅因为我们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

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体现了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做引领者是时代赋予你们的使命。引领是一种境界,境界越高,格局越大。“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站在高处,才有不同于别人的视野,才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远方。引领也是一种担当,需要十足的勇气,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敢于迈出第一步。做引领者,要承担比常人更大的压力,要冒更大的风险。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只有引领者才能领略到非同一般的人生风

景。

时代同样呼唤你们做执着的创新者。创新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创新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希望大家永葆好奇心,对新生事物始终抱有热情;学会用新的视角观察事物,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创新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执着的追求,在“行胜于言”校风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你们,一定会成为执着的、有

行动力的创新者。

今天,在你们当中还有一位特别的同学,他是来自法学院的尕朋。尕朋是当年青海玉树的抗震小英雄,毕业后他将回到玉树,用学到的知识服务家乡建设,把在清华得到的爱和善传递出去。我衷心希望大家和

尕朋同学一样,不仅拥有梦想,而且能用行动来履行使命。

同学们,今天是一个让人眷念的日子,我希望你们记住,清华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欢迎你们随时回

家!

梁启超:《君子》1914年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君子二字其意甚广,欲为之诠注,颇难得其确解。为英人所称劲德尔门(注:指gentleman)包罗众义与我国君子之意差相吻合。证之古史,君子每与小人对待,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君子小人之分,似无定衡。顾习尚沿传类以君子为人格之标准。望治者,每以人人有士君子之心相勖。《论语》云: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明乎君子品高,未易几及也。

英美教育精神,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宗旨。国家犹机器也,国民犹轮轴也。转移盘旋,端在国民,必使人人得发展其本能,人人得勉为劲德尔门,即我国所谓君子者。莽莽神州,需用君子人,於今益极,本英美教育大意而更张之。国民之人格,駸駸日上乎。

君子之义,既鲜确诂,欲得其具体的条件,亦非易言。《鲁论》所述,多圣贤学养之渐,君子立品之方,连篇累牍势难胪举。周易六十四卦,言君子者凡五十三。乾坤二卦所云尤为提要钩元。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

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才智如董子,犹云勉强学问。《中庸》亦曰,或勉强而行之。人非上圣,其求学之道,非勉强不得入於自然。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於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

此其所以为君子也。

纵观四万万同胞,得安居乐业,教养其子若弟者几何人?读书子弟能得良师益友之薰陶者几何人?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虽然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设或不慎,坏习惯之传行急如暴雨,则大事偾矣。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底柱,则民国幸甚矣。篇5:毕业典礼发言稿

毕业典礼发言稿 6月18日上午,实验学校隆重举行2014届(首届)初中毕业典礼。校长韩德胜,副校长李玲、张世伟,九年级老师及全体毕业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初中教导主任郑泽勇主持典礼。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首先全体师生一起观看了短片《美丽的回忆》,回忆三年来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毕业生代表九年级二班李环宇和教师代表九年级三班班主任刘雪分别发言,他们情真意切,或尽情抒发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或寄予毕业生殷切之期望,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最令同学们激动的,是九年级八位班主任毕业赠言的场景:八位班主任分别走上主席台致毕业赠言,各班学生代表为自己的班主任献上一束鲜花,迎来了全校师生热烈的掌声。

接着,班级学生代表将学生们写下的心愿卡投放到心愿瓶中,学校会将许愿瓶永久保存在学校图书馆中,相约20年后共同开启心愿瓶,看看梦想是否成真。

随后,韩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毕业致辞,他对全体毕业生完成初中学业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向全体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他送给毕业生三句赠言,希望全体毕业生一路阳光、学业有成、生命有为。

最后,韩校长与每一名毕业生亲切握手,并亲手颁发了毕业证书,毕业典礼圆满结束。

韩德胜校长在2014届初中生毕业典礼致辞

(2014年6月18日)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孩子们:

上午好!

今天应该是大家最开心的日子之一,因为,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实验学校2014届(第一届)345名初中学子圆满完成初中学业、顺利毕业的盛典。并以此来证明你们这一段学业的结束,一段特殊行程的结束,但是,我相信,在这里绝对没有感情和友谊的毕业,更不是感情和友谊的结束!我永远相信,我,以及与你们共同走过三年或者是两年、或者一年的老师们都会这么认为,并永远这么坚信!你们说是么?孩子们!

当然,今天更是个轻松的日子,你们可以暂时抛掉分数、抛掉担心、抛掉作业、抛掉曾经的烦恼和委屈,一起来分享奋斗之后的轻松与喜悦。

在这样的特殊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全体老师:

衷心地祝贺你们完成初中学业!

衷心地感谢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而付出全部心血的全体老师们!

孩子们,三年前,你们带着家长的寄托和梦想,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希望步入了实验学校的大门,沿着阳光东路或者是阳光西路,来到承责园,在这里,你们熟识了自己的学友,熟识了你们的师长。三年来,在“学以尚正、学以承责”的理念之下,你们在汗水中,在笑声中,在困惑与懵懂中,长高了,长大了,渐渐消去了孩提的稚嫩,成长为知书达理、才气盈盈、尚正、承责的时代少年,为创写生命中一篇又一篇的闪烁青春色彩的乐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孩子们,不管你们有多大,不管你们走到哪里,实验学校永远是你们的家,实验学校的老师们永远是你们的家长和亲密的朋友!作为朋友和家长的我,有几句临别赠言,希望我们一起去思考、去体味。 1.一个鸡蛋去感悟人的一生。 ——我请一个同学过来和我进行一个简单的对话好么?

韩校长:见过鸡蛋吗?

岳晓磊:见过

韩校长:同学们见过吗?

学生们:见过

韩校长:你见过的鸡蛋一般是怎么破碎的?

岳晓磊:家里买的鸡蛋,有时候不小心掉到地上碎了。

韩校长:掉到地上破碎了,还有吗?

岳晓磊:小鸡出壳的时候,但是我没见过,听说过。

韩校长:大多的鸡蛋破碎时什么情况?

岳晓磊:人把它打破、吃掉。

韩校长:最后一个问题,你有感悟吗?小鸡从鸡蛋中出来和人把它打破有什么区别吗?

岳晓磊:虽然都是鸡蛋破碎,但一种是人为的,是一个生命的结束;但小鸡自己孵化出来,是一个生命的开始,一个生命的延续。

是的,鸡蛋的破碎分两种,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的开始。由此我想,人的一生当中,我们进步与成长,成长与成熟,成熟与有所作为,内因是最关键的。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只有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 2.健康永远是第一的。

我和你们的家长、老师们都希望你们健康。健康有两个表现,一个表现是身体健康,要身体健康就常去运动场吧。还有一个表现是思维健康,思维方式的健康。让思维健康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我们要能吃得下两种东西:能吃亏,能吃苦。能够听得下掌声,更要能受得了委屈;能理性的区别开两个人,自己和别人;要感恩别人,宽容别人,欣赏别人,为别人鼓掌永远是世间最伟大的智慧!烟台二中高考学生李东霖作文《眼中的锦绣乃是心底的花开》,我认为对你们的启发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古典文学《论语》中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世界联合国大门前向全世界的人展示着。有的人这样想,也这样做,有的人这样想,但是不这么做,有的人不这样想,也这样做,有的人不这样想,更不这样做! 3.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拥有三种实力:能有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有改造自己和创新自己;找到自己潜能和优势的能力,每一个人都承载着我们祖辈人优秀的基因,让它发挥好是最重要。

能够脚踏实际的行走的能力,少年大志,但是不脚踏实地行走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好高骛远、空谈理想、将来不会有很好的结果的现象。让理想和现实一同上路,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和追求的。

还应有能有服务全球的视野。承责园北楼东面文化墙,上面有三个图层,第一个图层是一幅世界地图,第二个图层是采用了竹简的形式篆刻着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第三个图层是一个坐标,坐标的经纬线的交点就是我们学校所在的位置。这面文化墙有什么意义呢?就是启发我们的同学们思考,今天我们在坐标的原点求学,明天后天我会到哪里。我要立大志,能够走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域,为全世界的人类服务。当然,只有成为少年强国强的少年,才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孩子们,有些事一时很重要的,但是对你的一生并不是最重要。举例来说,中考结束了,中考重要吗?重要,中考关系到你能不能上高中。上高中可能有很 好的发展,没有上高中只要我们能够尚正、能够承责、能够阳光,同样会有很好的发展。只是我们所走的不一样。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尚正、承责、阳光应该是我们一生追求的东西。

有句话我想大家思考一下,“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绝对不是为了吃饭”,这样的话需要用我们的一生去思考!

最后,衷心祝福同学们一路阳光、学业有成、生命有为!

实验学校初中部2014届毕业典礼 教 师 代 表 发 言

刘 雪

2014年6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炎炎六月,百花争艳,云雀欢唱,滚滚而来的热浪激荡着我们的心潮。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心绪飞扬,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4届初中部学生毕业典礼,在此,我首先代表九年级所有任课教师向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即将展翅高飞的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天我还代表九年级的所有老师在这里和同学们谈心,心中感慨万千。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刚进入实验学校的开学典礼?那时,我们在初中北楼的广场上举行了我们的开学典礼,我们所有的领导和老师们急切地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们实验学校的第一批学子;而今天我们在礼堂楼举行我们的毕业典礼,我们所有的领导和老师们满怀期望与依依不舍地欢送你们——我们实验学校的第一批令人骄傲的学子!三年里我们所有人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学校的成长!我们从2011年9月5日的起航到今天2014年6月18日的圆满完成学业,我们在一起度过了三个春夏秋冬。同学们,三年里,你们走过了朝气蓬勃的七年级,踏过了热情奔放的八年级,相聚在了充满收获的九年级。与此同时,你们告别了天真,走向了沉稳;脱去了稚气,获得了自信;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风华正茂的青年。手牵手,我们走过风雨;肩并肩,我们越过雷电;心连心,我们弹奏人生之歌。三年的跋涉,三年的苦读,三年的探索,成长了你们,成长了我们,也成长了我们最最亲爱的实验学校!当你们对这片校园从憧憬到走进、从陌生到留恋,你们也在用你们的青春激情构筑着一座精神的校园。你们在母校的经历和精神,都将成为我们实验学校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时光飞逝。三年,一千多个日夜晨昏,就在我们不经意间成为了过去。三年来,我们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苦乐共担,荣辱与共;作为老师,我们“快乐着你们的快乐,痛苦着你们的痛苦”。也许你们曾厌烦过老师的唠叨、埋怨过老师的严厉、反感过老师的批评,但是,请你们理解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请你们了解老师渴盼你们立志成才的心愿!在你们面前,我们是循循善诱的父母,热情睿智的长者,亲密无间的朋友,秉公执法的判官??我们为你们的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只有等你们长大成人了才能深深地体会其中的甘苦,其中的深情!我们曾为你们的知识长进而高兴过,也曾为你们的徘徊不前而焦虑过;也曾为你们的幼稚率性而操心过,更为你们的明理懂事而欣慰过。只要看着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踌躇满志地奔向梦想,我们就心满意足!我们虽很苦,很累,但是我们无怨无悔!在此我建议同学们以热烈掌声对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请全体同学起立,齐声说:老师,您辛苦了!

如果说,我们老师能够拥有一颗不泯的童心,那是因为你们!你们的热情和朝气营造出我们永远年轻的气息;如果说,我们的情感可能比从事其他工作的人更加敏感,那是因为我们之间交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情与情的交融,心与心的碰撞!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你们——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很留恋我们一起相处的时光,我们很珍惜我们彼此的缘份。多年以后,如果你们对老师的信任和感激犹在,你们对母校的依恋犹在,那就是你们留给老师和学校最好的礼物! “群雁高飞头雁领”,在我们实验学校强有力的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经历了风雨,彩虹即将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相信你们的中考成绩会给你们的初中三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现在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以尚正,学以承则。也就是说:为未来社会培养优秀公民,让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你们则是我们实验学校培养的第一批优秀公民,我们相信即使你们走出了我们实验学校,但你们的一言一行会永远体现出我们实验学校的办学特色,无论是在学校内还是在学校外,无论是在毕业前还是在毕业后,你们都会为你们的师妹师弟做好表帅,你们能不能做到?我们学校提倡:与好书为友、与礼仪为友、与艺术为友。三年来你们做到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在“爱我班级,秀我风采”中精彩的演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运动场上挥洒汗水努力拼搏的你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全县运动会开幕式中,你们的太极拳表演震惊四座;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考试后的那份懊恼;我们永远忘不了的还有你们的贪玩、好动、调皮、不遵守纪律的画面----你们就是在这欢笑与泪水中一点点长大,你们学会了理解父母,你们开始体谅老师。你们发现,你们的天空不单只有三年前的纯净,还多了一份深邃;你们高展的双翅,也不再像三年前那样稚嫩,它已可以搏击更广阔的天空。而这一切,就是我们所有老师最大的欣慰啊。而今你们就要离开,这里的小草也会向你们挥手;这里的每一片树叶,也在为你们轻轻吟唱着离歌;而你们的老师,更是对你们依依不舍。因为三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校园里看到你们熟悉的身影,我们喜欢面对你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喜欢你们的顽皮,喜欢你们的率真。三年的师生情谊,似一杯浓浓的甘淳的酒,它必将历久弥香,值得我们一生去珍藏,去回味!望你们记住;我们所有的老师,在用炙热的目光注视着你们;我们温暖的胸膛,永远是你们停泊的港湾。我们守望在这里,等着你们将一首首凯歌唱响!

而今离别在即,也不禁有些伤感,我们既是你们的老师,又像你们的父母,我们有太多太多的心里话还没有说;有太多太多的叮嘱还想再重复;有太多太多的牵挂放不下。我们真诚的希望同学们养好身体,养足精神,积累起足够的信心和实力,并懂得责任的含义;我们更希望同学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阳光自信,战胜自己的粗心、自满和懦弱,永不言弃。

同学们,毕业只是一个里程碑,而不是结束,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 在你们即将离开这熟悉而美丽的校园,准备踏上新征程之时,老师有几句话对你们说。请记住“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人生的征程上,有许多个驿站,只有平时练就奋飞的素质,成功的机遇才会属于你们。你们人生的路还很长,未来需要你们继续努力。老师还请你们记住: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赋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靠你们的努力和奋斗去争取。

同学们,无论你们走到哪里,请记住,母校永远是你们前进的坚强后盾;母校的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你们的每一点进步,你们的成功将是老师最大的安慰和骄傲!

同学们,老师们期待着你们回家的脚步,更祝福你们灿烂的明天!最后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一刻,共同珍藏这份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再见了,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明天你们将意气风发走向远方!让我们庄严的许下承诺(请全体同学起立):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必将以我为荣!最后请同学们带上我们的祝福踏上征程:祝愿每一位同学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够更加坚定,更加执著,更加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祝福你们的人生阳光自信!美梦成真,一路顺风!

谢谢大家! 实验学校初中部2014届毕业典礼 学 生 代 表 发 言

九年级2班 李环宇 2014年6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九年级同学,向关心、培养我们的所有领导、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鞠躬) 今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三年的初中生活在今天就要结束。再看一眼美丽的校园,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心中有着无限的眷恋和感慨。

三年前,我们怀着激动而又期待的心情迈进实验学校,幸运地成为实验学校的第一批学子。三年的时光,一千多页的喜怒哀乐,就这样匆匆翻过。但是,它却给我们留下那么多生动、难忘的瞬间。其中,有年少的轻狂无知,有青涩的失败经历,有茅塞顿开的成熟感悟,也有回味无穷的成长历程。三年的生活,我们匆匆走过,却充实而美丽;我们流过汗水,却伴着欢声笑语;我们踏着荆棘,却嗅得扑面花香。 实验学校孕育了我们的睿智,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也培养了我们良好的文明礼仪。依稀记得:

七年级,学校对我们进行礼仪教育。面对诸多的礼仪,我们有太多的不理解。不理解初中生为什么不能骑电动车?不理解为什么走路要挺胸、抬头???但当我们仪表端庄、举止文明地走出校门,向世人展示了我们良好的文明素养时,我们必须承认,正是实验学校对我们的礼仪教育,这种特殊地教诲,才让我们文明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而今,我们已深刻地领悟到学校致力于培养我们“礼行天下”的良苦用心。 八年级,我们用希望和激情浇注理想之花。从学科竞赛到校运会;从懵懂的孩子到共青团员;每天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们不再是幼稚的孩子,而是已被烙上了实验学校印记的莘莘学子。 有人说“九年级是黑色的”,可在我们眼里,九年级有着最灿烂、最明亮的青春色彩。我们心中蓄势待发的希冀与动力,让九年级的生活变得最美、最令人难忘。 中考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次重大的考验,我们也肩负着实验学校第一批学子的重任。忘不了—体育中考前,我们挥汗如雨,接受的百般磨练;忘不了—冲刺中考时,我们发愤图强,接受着单元考、模拟考、毕业考的种种历练,更忘不了—我们即将走进考场时,老师们的谆谆教导。

第14篇:简谈梁启超

简谈梁启超 一. 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

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包括影响后世深远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中国说》。

二.前人眼中的梁启超

1.1.梁启超的合群思想

他认为, 合群更需合德,无群德而没有群的精神,也不过是一盘散沙。他所说的合群 是合大群,是合一国之大群,囊四海而为一体而非只限于社会的小群。由此看来,梁启超群观念的提,显然是要唤起国人合群的意识, 培养国人的群德,整合一般社会群众的力量,以个人服从集体的精神,达到保国保种的目的。梁启超指出: 盖国民未有合群之德,欲集无数之不能群者强命为群,有其形质,无其精神也。故今日吾辈所最当讲求者,在养群德之一事。合群之德即为公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 无公德则不能团, 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而公德之大目的,既在利群,就是要达到人们之间的和敬、和亲、和顺,使社会实现有序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 ,和是被作为一种道德要求的,而梁启超的这一群思想正是和思想在道德方面的体现。

1.2、梁启超之中西文化调和观

世界上万事之现象,不外两大主义: 一曰保守,二曰进取。人之运用此两主义者,或偏取甲,或偏取乙,或两者并起而相冲突,或两者并存而相调和。在对待中西文化调和的问题上,梁氏的基本原则是,既要反对以本国固有之学而始为学的保守思想,又要反对脱崇拜古人之奴隶性,而复生出一种崇拜外人、蔑视本族之奴隶性的不良倾向。

1.3梁启超之政治调和观

梁启超的政治调和思想主要以其政治上之对抗力理论为核心, 政治对抗力是指政府发动力和人民制动力之间的调和平衡,主张通过培养壮大政治上之对抗力,以实现政治由专制向宪政的演进。而政治对抗力的形成,必须要以调和之宽容品格为精神理念。梁深刻探讨了民初政体改革之调和,解析调和之宪法与调和之国会,使国会与政府形成对抗调和之势。

1.4梁启超的图书馆学情结

梁启超一生酷爱图书,他的饮冰室藏书达 3470 种, 41819 册,且有不少珍本、类书。尤其是晚年,不仅潜心研究图书文献学,写下了一批有价值的论著,而且身体力行创办图书馆。他是“近代藏书楼运动”和“新图书馆运动”(1917-1927)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最积极的实践者。总之,梁启超一生特别是最后十年,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中国图书馆事业,推动了中国文献的发展并做出极大贡献。虽没有鸿篇巨著,但从其散见于报刊杂志的一系列文章中,可窥见这位文献学家的崭新理念。他的诸多理论开启了近代文献学研究的序幕,既阐前人之精微,又启后学之津梁。他在文献学上的工作与实践,使他成为近代文献学史上的领军人物。

1.5论梁启超的辨伪学成就

19 世纪以来,中西文化的交融促进了中国近代学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在以顾颉 刚、胡适为代表的疑古辨伪运动中,梁启超尽管承认自己不如胡适、钱玄同“疑古最勇,辨伪最力”,但就辨伪学而言,他的论述最为系统、详密,最具代 表性而又影响最大。其后,如张心澂著《伪书通考》,其《总论》部分即多沿梁说。 从《中国历史研究法》到《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彰显出梁启超辨伪思想的发展变化。在《中国历史 研究法》中,梁启超谈到“伪书”的概念,并指出辨伪的必要性:“苟无鉴别伪书的识力,不惟不能忠实于史迹,必至令自己之思想途径大起混乱”。叙述了伪书出现集中的几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提出了辨伪的十二条公例,分为“据具体的反证”与“抽象的反证” 两类,显得简洁实用。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论清代古籍辨伪部分,进一步强调辨伪的必要性,并且把伪书泛滥分为三个时期,逐步分析各个时期的特点,指出:“大抵宋元间,伪书较少。因为他们喜 欢自出见解,不甚借古人为重。”至此其所叙述的 辨别古书真伪的方法与前书相比,显出更强的理论 色彩。在辨伪书种类部分,将伪书归为十个大类。到1927 年出版《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时,梁启超的认识 更加深刻和系统。他以专书的形式论述书籍的真伪 问题,其内容的系统性大大超过前两书。在讲辨伪方法时,梁启超以胡应麟的《四部正讹》为基础,将 其归纳为两个系统,即

就“传授统绪上”和“文义内容上”两部分进行辨别,但是其内涵远远超过《四部正讹》。《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是梁启超辨伪理论的最高成就,其理论比前人更系统更全面,该书被视为我国近代辨伪学的第一部理论专著,它构建中国近代辨伪学的理论体系。

1.6毛泽东谈梁启超

1958 年 3 月 22 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 强调要敢想敢说敢做。他说,自古以来,创新 思想、新学派的人,都是学问不足的青年人,并举出古今中外的许多事例,包括孔子、耶稣、释迦牟尼、孙中山、马克思、章太炎、康有为等等。由此,毛泽东得出一个结论: 青年人抓住一个真理,就所向披靡,所以老年人是比不过他们的。还说: 梁启超青年时也是所向披靡。对于年轻有为、富有活力的人物,毛泽 东总是十分欣赏,但将孔、耶、释、孙、马、章、康、梁相提并论,且单讲梁启超年轻时“所向披靡”,着实有些不寻常,充满了对青年时代的怀念之情。不足一月后,1958 年4月8日,毛泽东在武昌同吴冷西、田家 英谈话,再次详述梁启超的思想转变、办报艰辛与文章风格,盛赞梁氏 “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其文章 “一反骈体、桐城、八股之 弊,清新平易,传诵一时”。

毛泽东读谈梁启超,从学习、模仿,到质 疑、反思,再到批判、扬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逐步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历程,也体现出作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对待一切思想文化方面所秉持的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精神。

1.7觉世与救心:梁启超清末戏曲改良

清代末年所处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既是中国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发生重大转型的历史转折期,而梁启超无疑是这一历史时段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作为中国近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 梁启超参与、主导了近代 / 诗界革命0、/ 小说界革命0和 / 文界革命0。在戏曲创作领域, 梁启超对清末戏曲的改良工作也有独特的贡献。尽管从创作水准上讲, 梁启超清末戏曲改良并无过高的文学成就,但是,作为近代中国新旧两个世界转型的时代产物,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清末戏曲改良的历史功绩是不容抹杀的,其标举的 / 觉世0、/ 救心0 的戏曲宗旨代表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时代强音,它的新旧交织、中西杂糅的 / 过渡0 性质, 也为中国戏曲 (戏剧) 的近现代转型铺平了道路。

二. 我心中的梁启超

我认为梁启超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是非常真诚的一个人。此外,我认为,梁启超在散文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进行了重大突破,并且在中国教育上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1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那份责任,这是个人必备的道德修养。它既包括对自己的责任,也包括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心,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失去立身之本,就终无所成就;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责任心,就可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这就是承担责任的重要意义。梁启超是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我国

19、20世纪之交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著名宣传鼓动家。他主张赋税的征收必须以便民为原则,实行轻税、平税政策,而反对与民争利的“固民所急而税”的传统观点。指出“西人于民生日用必要之物,必豁免其税以便民。中国则乘民之急而重征之,如盐政之类是也。亦有西人良法美意,为便民而起,而中国视为助帑之计,行之而骚扰滋甚者,如今之邮政之类是也。”他提出应仿效英国实行平税政策,便民利民而后求富强。这是他对国家的责任心。并且他对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也是很有责任心的。

1.2梁启超真诚的宽容。1926年3月8日,梁启超因尿血症入住协和医院。经透视发现其右肾有一点黑,诊断为瘤。手术后,经解剖右肾虽有一个樱桃大小的肿块,但不是恶性肿瘤,梁启超却依然尿血,且查不出病源,遂被复诊为“无理由之出血症”。一时舆论哗然,矛头直指协和医院,嘲讽西医“拿病人当实验品,或当标本看”。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案。梁启超毅然在《晨报》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并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

1899年底,梁启超应康有为之请,赴美国檀香山办理保皇会事宜。一日,檀香山一位加入保皇派的侨商设家宴招待梁启超,引来了一段与何蕙珍刻骨铭心的感情纠葛。梁启超不愿把这件事绕开自己的结发妻子。他在1900年5月24日的一封家书中,把檀岛奇遇说与李惠仙知。在信中,他煞费苦心地讲述著对何蕙珍的态度,表示自己忍痛做出\"万万有所不可\"的决定。

1.3梁启超是 20 世纪文化战线上一位博学多识的人物,其合群观、中西文化融合观以及政治调和观是他和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当时国破民亡的环境下,他的这些思想带有鲜明的固本原、御外辱的特征。而他在关于和范畴的论述过程中,兼综中西,充满了鲜活的时代气息, 标识着中西之间的互融性。梁启超的和 思想是中国古代和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近代中国解放思想、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时至今日仍值得深思。近代以来,在内忧外患之中,在西风东渐之中,随着民族主义的觉醒,中华民族又重新重视中国固有的群育观念,并将其发扬光大。当时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国家的强盛,需要船坚炮利,需要西方科学,更需要中国人的合群。而这种合群观,在梁启超的思想中,亦有重要体现。梁启超认为,当时的中国国民现状如同一盘散沙,为了整合社会力量,改变这种现状,就要重视合群性,而且合群是适应 物竞天择 的公理。他说:合群云者,合多数之独而成群也。以物竞天择之公理衡之,则其合群之力愈坚而大者, 愈能占优胜权于世界上,然终不免一盘散沙之诮者,则以无合群之德故也。合群之德者,以一身对于一群,常肯绌身而就群;以小群对于大群,常肯绌小群而就大群。一方面,梁启超指出合群是适应 物竞天择的保群之道,合群意味着人际和谐、社会稳定,也意味着凝聚力,正如荀子王制中所提到和则一, 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1.4他的散文或揭露批判黑暗丑恶的现实,或为祖国的现状忧心忡忡,或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技,积极呼吁变法自强,将散文作为其变法思想的宣传工具。在形式上,他的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笔端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对于读者,别具一种魔力”;语言半文半白,“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拘束”代表作《少年中国说》,针对中国现状,分析透彻,说理条理清楚,运用一连串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行文一泻千里,文章呈现出大气磅礴的风格。故梁启超散文的影响极大,“每一文出,则全国之身目为之一耸。”以梁启超散文为代表的新文体是对桐城派以来散文的一次解放,它的出现为中国古典散文向现代散文尤其是“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转化作了必要的准备。

1.5梁启超对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开创性和全面性有着巨大的贡献,他的教育活动有极为独特之处,他既办又授课,既从事教育实践,又在教育学上有着可贵的理论建树。他提倡改革中国的旧制度,培养“新民”,培养各种专门人才。改革教育制度,这是梁启超爱国情操的表现,积极投身于“新民主”唯新的活动中,他积极而热情,用实践折服了许多人。

三.总结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于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用到“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很多新词,像现在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政治,经济,科技,组织,干部”等等很多词汇,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四.参考文献

1.冯自兴,何咏梅:《梁启超和思想简论》,怀化学院学报, 2011年, 第33-34页

2.范方俊: 《觉世与救心: 梁启超清末戏曲改良及其过渡性质》,北京出版社,2011年,第150页

3.毛胜:《毛泽东读谈梁启超》,北京出版社,2011年,第120页

4.陈其泰:《史学与民族精神》,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第501页,

5.江涛:《论梁启超的辨伪学成就》,黑龙江史志, 2011年,第38页

6.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第305-308.页

7.孙钦善:《 中国古文献学史 》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 310页

8.时保吉:《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发展的影响》四川图书馆学报,2003年,第135页

9.余嘉锡:《古书通例》[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89- 90.页

10.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39页。

11.冯瑞华:《梁启超的图书馆学情结》,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年,第134页

第15篇: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

最近偶然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发现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正在围绕第三届读书节展开一些列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向读者推荐一系列书籍,不过无奈的是,其中大部分书籍,图书馆都没有收藏,而且收藏的有限几本,早已被借出,最后侥幸的发现,解玺璋编写的《梁启超传》,图书馆中尚存有样品书,有光梁启超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课本中的维新变法中,提到一点而已。于是便怀着对梁启超在维新变法运动之后的行踪的好奇,便借阅这本《梁启超传》了,谁知一睹之后,便爱不释手,只欲读完方休。

解玺璋的这本《梁启超传》,构思新颖、手法独特,同历来诸多传记有着极大的不同,正如刘再复在序言中所述的那般“此书除了前三章讲述梁启超出身、婚姻家庭生活之外,其他皆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关系为章节。”“如此构筑传记,便是以‘人’为中心,相应地,便是历史以‘人’为主轴,从而主客兼宜,脉略清晰,既有历史性,又有文学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既是一本梁启超传记,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梁启超传记,也是一群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综合传记。读罢,方知梁启超对于中国的影响,并不曾因为维新运动的失败而终止,反而其影响贯穿整个近代中国史。这是在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中,不曾也无法看到的。感谢解玺

璋这本《梁启超传》,带领我们走进梁启超,并对梁启超有了更深的认识。不过就个人观点而言,解玺璋尽管在极力客观的向读者们介绍梁启超,但是其中任然有不少为梁启超辩解的文字,大概是因为解玺璋对梁启超始终怀着敬佩的情愫所导致的吧。

我用了四天时间,终于将《梁启超传》上下卷给读完,纵观梁启超生平,个人认为,梁启超一生致力于呼吁解放思想,开启民智,然而其本身却依然免不了保守,忠于清皇,忠于先生(康有为),以至于在政治立场上,几番变动,尽管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政治形势,有着深刻的思索与分析,但是终将因为自身的对人的了解对人性的分析不够,导致几乎一生政治生活黯淡与失败,梁启超对于学术而言,或许是成功的,但是作于政治几乎是惨败的,而且败得彻底,但是他对于中国近现代,国家的发展,人民思想的解放,却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是近代国民思想解放启蒙的先驱。只是思想的保守性,使得他的对于政治立场,具有极强的的妥协性,总是期望于当权者,能够舍弃自身的利益,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岂不可笑。

知道梁启超的家事之后,尤其是梁启超的幼年时期的而生存环境,难免又发出这样的感慨“梁启超是时代塑造的,是历史的而选择。”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梁启超的,伟人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梁启超之所以成为梁启超,这与他的才识,

努力固然是分不开的,但是其幼年的而生存环境对其的成长却也功不可没。可以说梁启超的成长是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说,纵然我们达不到梁启超的那种高度,也不全是自身的原因,与生活环境都有着莫大的影响。

梁启超的教育,政治,经济,文明,学术等方面的研究无疑是非常深入的。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在家庭子女的教育上,成就也是鲜明的,不禁想到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看起来很有偏见,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想到目前社会上,经常发生的家庭伦理道德纠纷,正如《春秋》中所说的,子不子父不父,真是时代的悲哀。让我们不禁思索起来以后如何教育后代的问题,怎么才可以避免这些丑陋的悲剧的产生。

一生著作等身,一部序言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停笔竟成一本书,估计也只有梁任公这样的学术大师,才能做得到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影响深远。

梁启超直到病危最后时刻还在带病继续《辛稼轩年谱》,其治学精神可歌可谈,让我辈望尘莫及。梁任公弟子诸多,几乎每一个都是名满天下,不可能不受梁启超的极大影响。

正如胡适之所言:“任公为人最和蔼可爱,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

梁任公弟子诸多,朋友也很多,在当时一度成为国内一

尊舆论的领袖。固然与其渊博的知识,名满中外的名气分不开,但其中也少不了个人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其为人是相当成功的,只可惜其有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会识人,以至于屡屡受挫不被理解。

当然正如其信仰的那般,“宇宙是有缺陷的”,梁启超自身又有着学多不可诟病弊端,做事过滤过多,闯劲不足,思想还有着一定的保守性,可是是他成名太早,后期缺乏师长引领的缘故吧。

以至于,师长、弟子、朋友只见都有诸多矛盾,甚至视其为仇人,岂不悲哉!以至于死后还受多方排挤,英名难以流传,如同日月蒙尘,真是悲哀!

梁启超一生为解放国民思潮,做了极大的贡献,但终归不是一位称职的政治家。缺乏政治家的手腕与谋略,因而其政治生涯,屡屡受挫。不过梁启超极大的爱国情怀、爱国情结,是不可置否的!

正如他个人所言:“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我一生的政治活动,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要贯彻我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没有什么个人打算!”

总之,梁启超一生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对历史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伟人,其高贵的人格、严谨治学精神,博大的爱国情怀等,有太多太多地方值得我

们学习。

第16篇:《梁启超传》读后感

喜剧或悲剧

——读《梁启超传》有感

【读本】:李喜所、元喜著 《梁启超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正文】:

本书的传主梁启超先生是活跃于近代中国历史舞台的进步、爱国人士,是政坛和教育界、思想界的巨人。尽管他只在近代的舞台纵横了56个春秋,但他11岁中秀才,其16岁成为举人,25岁与其师康有为一起发动戊戌变法,29岁出任《新民丛报》主编。辛亥革命后更是建立政党,出任民国要员,参与组织和发动护国讨袁运动。晚年,对于政治冷淡,“此时宜遵养时晦,勿与闻人家国事”1的他,潜心于学术研究,在清华、南开等大学,日益成为一代宗师。他的人生便是一个传奇,读这么一个巨人的传记必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发展。传记的作者在前言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梁的人生是悲剧还是喜剧”2,循着这么一个主线我读完了《梁启超传》,我的认为是,过程喜剧,他的活动无不在实现他早年的抱负,结果略微悲剧,梁启超文人参政注定其道路不平坦,必要依赖其他实力派,梁启超只能办学会,组政党,造舆论,梁一生对光绪帝等帝党、袁世凯、冯国璋、段祺瑞心存幻想,但是结果却又是那么现实,他不得不在学术上寻求解脱。梁启超的悲喜人生值得我们从中得到启示,值得参悟。在时代的浪潮上,梁启超从来就不是一个落伍者。我们要学的就是怎样和他一样,在时代的浪潮面前,争取做一个弄潮儿,而不是弃儿。

梁启超的人生历程是一个喜剧,他一直怀有一颗救国济世的心。并可以为之奋斗终生。 矢志不移的欲望是梁启超前进的不限动力。年少便取得秀才之名,幸得学政使的赞誉,享受众人的艳羡,他“暗下决心向下一个台阶登攀”3。自从遇见了康有为,更是觉得“冷水浇背,当头一棒”。生活道路自此又有另一追求。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远遁日本,而后回国,他的政治欲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的卖力奔走。1912年,梁启超终于结束了他的流亡生涯,他此时满怀热心,欲在政界施展他的满腔抱负,即便是晚年几位依靠对象的凶相毕露之后,依然沉于政界不能自拔,晚年梁启超无奈的宣布不问“人家国事”。但他依然的对时下的政治运动密切关注,例如主编《改造杂志》、鼓吹国民运动,呼吁联省自治,调和“科学和玄学的论战”,甚至幻想组建第三党。

梁的仕途并不平坦,但他永远的保持他的那颗进取心,这在文人群体中是难得可贵的。梁在学术上更有学问欲,他在近代的历史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宗教学、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上都有不俗的成就。即便是住院时,仍然在伏案作辛弃疾年谱4。

总的来说,梁的生命历程,颇为喜剧,颇有成就,其一大原因,便是他的不变的爱国之心,不变的求知之心。

梁的人生历程中,喜剧的经历大都以悲剧结尾。分析一个人的历史成就应该将传主放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再则就是人物的性格。梁启超在近代特殊的国情下注定难有作为,其创造性的性格,尤其是争强好胜的性格更是让他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屡受击创。梁在政治上极为矛盾,他未有落伍于潮流,但是却又对旧事物心存怀恋,破旧之际,积极进取,保留旧事物、反对革命时也极为卖力。梁的人生“流质易变”,对国家的灾难用尽心血却无可奈何。目睹军阀混战,一直在抑郁中生活,所做之事大都失败,梁的结局是悲惨的。

若果要分析梁的悲剧的根源,本书有意无意的做一些暗示。结合全本,我归纳了如下的几点:客观上,其一,梁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保守势力强大,而其依靠的帝党内部并非是一心革新。再则,就是梁启超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同时没能发动群众。主观上,梁启超未能好好的物色靠山,对保守势力1

2 《梁启超传》,第16章,437页。《梁启超传》,前言,第5页。

3 《梁启超传》,第2章,第24页。

4 《梁启超传》,第20章,第665页。

抱有很高的幻想。另一个原因就是梁受社会条件的限制,他更多从事是理论的研究,现实的处理不足,幻想太多。

梁的人生给我们诸多启示,他的求知欲、对国家的热爱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矛盾的心境和争强好胜的性格却有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第17篇:岭南奇才梁启超

岭南奇才梁启超

摘要: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权思想是戊戌维新的一面旗帜,也是变法维新的核心思想。同时,他是一名伟大的史学家,是中国近代历史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于当时激发人们思想启蒙,唤醒人们的救亡图存意思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本文就梁启超先生的政治和史学思想进行探讨。

关键词:梁启超,民权,政治,史学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著名的历史学者、教育家和思想家。他1895年8月协助康有为发起成立了强学会。百日维新期间得到光学皇帝的召见,令其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等事务。政变发生后逃到了日本开始流亡生活,在日本他吧主要精力放在了办刊物,造舆论上。到了1912年他才结束流亡生活,参加进步党,并且与袁世凯合作,后又分裂。到了晚年,他主要从事学术研究。

一、政治思想

梁启超的一生几乎都在为了政治奔波,他爱中国政治舞台上活跃了近三十多年,他的政治思想虽有瑕疵,但在中国近代史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变法图强的爱国主义思想

梁启超曾经说过:“法何以必变?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 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弛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①这句说向当时的知识界,向广大的劳苦大众,发出了挽救民族危机,变法图强的呼声。

洋务运动失败后,中国面临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对日的赔款和洋务运动的经费都使得国家面临了严重的危机。因此,梁启超,首先认识到了洋务运动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他说:“洋务新政,搞了几十年,搞来搞去,毫无积极结果,练兵如不练,开矿如不开,通商如不通,兴学如不兴。”②因此,他划清了洋务新政与变法维新的界限,强调了变法救亡的必要性,迫切性,充分地表达了他的爱国思想。同时,他也思考了中国的出路问题,他认为,现今中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实行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在这种制度下,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改造,发展资本主义。他通过生物进化的许多现象,来证明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性,他说道:“凡在天地间者莫不变”③,以此来说明变法的必要性。虽然变法维新最终失败了,但是梁启超的变法思想深深地撼动了麻木的中国人的心,是他们认识到了救亡图强的重要性。另外, 梁启超《变法通议》

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 上海出版社

③ 梁启超《变法通议》 ①②

它也动摇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顽固性。

2、民权和宪政思想

民权和宪政思想是梁启超的核心思想。首先来说一下民权思想。

它的根由,梁启超的民权思想源自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近代中国魏源的“经世致用之学”,康有为的历史进化论等都是梁启超早期民权思想形成的素材。西方近代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民权思想以及进化论等也给梁启超的民权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它的含义,第一,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梁启超借助民权思想对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认识到了中国封建主义专制制度的危害性,阐述了兴民权的重要性,他说“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④第二,批判了君权现象,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有君权而无民权,这是中国积贫积弱的重要根源。他指出:“中国“自秦迄明,垂二千年,法禁日密,政教日夷,君权则日尊,国威则日损。”在他看来,有民权才有国家,民权灭则国权灭,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指出国权是以民权为基础,只有“国人各有其固有之权”,国家才能强盛。故国权之本在于民权,国家的兴亡在于民权的兴废,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⑤第三,男女平等,维护妇女的权利。梁启超认为女子应该获得和男子同样的政治经济地位。他将妇女的解放当做民权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主张,禁止缠足、维护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他认为女子缠足是“人弱”的根源,只有禁止缠足,妇女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其次,梁启超十分视兴办女学,强调要维护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对提高妇女的素质至关重要。

二、史学思想

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他对中国近千年来的封建史学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猛烈地批判。他最有名的一本史学书是《中国历史研究法》,集中反映了他的史学观,构建了新的史学理论体系。

1、批判封建史学观

封建史学往往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天命论,三纲五常等。因此梁启超对封建史学的种种弊端予以尖锐的批判,他指出了封建旧史学的四弊二病,即:“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的四大弊端和“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的两大弊病。⑥他大声疾呼要进行史界革命,改造旧的史学。为此,他提出了几点改造方法,一,要反对“帝王中心论”和“正统观”;二,要以生人本位的历史,代私人本位的历史;三,重新厘定史学范围;四,对历史应该进行纯客观的研究,摒除主观偏见。

2、史学家的自身修养的认识

史学家是史学著作的编纂者,其修养程度的高低,对史学著作的优劣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梁启超对史学家的修养做了重新的解释。他将“史德”列于第一位,认为“史家的第一件道德,莫过于忠实”,要“纯采取客观的态度,不丝毫参以自己的意见”。对于“史学”,他认为,治史者应该“贵专精不贵杂博”,同时还要懂得常识。在某一方面,某一部分进行深入钻研,还强调史学家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培养自己的注意力,要注意“不为传统的思想所蒙蔽,不为自己的 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肖良武《梁启超民权思想与近代启蒙思潮的研究》 贵州社会科学

⑥ 梁启超《新史学》 ④⑤

成见所蒙蔽”。最后是“史才”。史才是指写作史书的技巧,他认为,要写好文章,一是应该注意剪裁,在收集到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决定去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而是要主义排列,他提倡对前人的记载联络容铸,套入自己的语言里。但也不要无一字无来历,弄得太呆板。

3、史学方法论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上面。对于史料的收集,他要求史学家要注意各种各样的史料,对于史料的鉴别,他还坐了明确的界定:“正误辨伪,是为鉴别”。⑦他强调对于史料的辨伪要有严谨的态度,精密的方法。要做到正确的鉴别,除了正面的考察外,还可以运用反证的方法。反证的材料不足时,可以运用假说的方法。“以待后来之再审定”。对于史料的整理,梁启超极力提倡归纳研究法。首先,他强调史料整理要归纳比较。其次,梁启超主张史料整理要会同联络,反对显微镜式的好一。再次,梁启超还提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即所谓“历史统计学”。即用统计学的原则, 数目字来整理史料,推论史迹。更重要的是,梁启超把进化论,历史唯心主义等应用到了史学中来。

无论是在政治斗争上还是在史学的研究上,梁启超对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政治上,他虽然遇到了万般困难,但终究坚持了自己的民权观点;在史学上,对于近代历史学的开创和研究,特别是历史方法论,对于后来的史学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他的一生,虽有遗憾,但是也算得上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 上海出版社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

肖良武《梁启超的民权思想与近代启蒙思潮研究》

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四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华书局

⑦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华书局

第18篇:近现代史学史 梁启超

读《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 浅谈梁启超与史家四长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家、启蒙思想家、文学活动家和学者。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后,随其师康有为鼓吹变法维新发动“公车上书”,创办《中外纪闻》、组织强学会。次年任《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重要政论文,鼓吹维新变法,影响很大。二十三年任长沙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二十四年入京参加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流亡日本。

在日本期间起初曾谋划与革命派联合,思想一度激进,创办《清议报》,宣传“斥后保皇”。 1903年游历美洲后转向保守,坚持君主立宪,反对革命。其时,他对于国人影响最大的还是思想启蒙。《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刊物,大量介绍西方的政治学说及其他学术思想,批判中国的封建专制与旧学,讲求“新民”之道,并倡导文学改良运动,。广泛宣传西学,先后发表了《中国史叙论》、《新史学》,批判中国封建史学,提倡“史界革命”。二十九年后,与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长期论战。主张开明专制和社会改良,反对以革命手段推翻清廷。

辛亥革命后第二年回国。先任共和党领袖,历任袁世凯政府的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与段祺瑞政府的财政总长,又接连策动了倒袁运动。1916年赴广西、广东参加护国战争。1917年反对张勋复辟,出任段祺瑞的财政总长,后来辞职,不再参与政事。

1918年底至1920年初赴欧洲考察,著《欧游心影录》,主张用东方古代文明挽救西方物质文明的破产。1921年著《中国历史研究法》,阐述整理东方文明的方法。1922年著《先秦政治思想史》,鼓吹儒家、墨家已创立“社会主义”学说,且胜过马克思的社会主义。1925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讲授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法,并指导中国史学史、东西交通史等专业的研究。1926年春兼任北京图书馆馆长。1926—1927年著《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进一步表述了其史学理论。生平长于史学,于文化史较有研究,著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素抱编纂中国通史及多种专史宏愿,终未实现。著述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国近代史学理论著作。梁启超撰。本书原为1926年10月到次年5月作者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所作的学术讲演稿,是对其1921年所作《中国历史研究法》的补充,。其部分内容曾在《清华周刊》发表,1933年始由商务印书馆刊行全书,后收入《饮冰室专集》。今读《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为中华书局2010年版次。

全书分总论、分论两部外加附录两则。总论包括《史的目的》、《史家的四长》及《五种专史概论》。梁启超说:研究“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 1

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他还阐明了史家应具备的“四长”,即史德、史学、史识和史才。在分论中,详尽地论述了有关“人的专史”、“文物的专史”等专史的撰写方法。其中所讲许多治史经验详尽又发人启迪,将此书作为研究历史的理论指导作了一下方法摘要。

总论三章,注重于对史学的目的、史家修养和各种专史的性质特点进行概括的理论说明。

“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史家的责任就在于对过去的历史求真之后,提出有借鉴的经验,在历史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此概是“读史使人明智”。 而要做到可供资鉴的目的,前提是求的历史的真实。怎样才能求得真实?可用钩沉法、正误法、新注意、联络法、搜集排比法。

钩沉法,意如其名,将沉没或是快要沉没的事情钩起,找与此事有联系的人求真。

正误法,对于前人记错的事实,不盲从,应改正。此处忽略了区分正误的具体方法。

新注意,即为新角度,从前人没有过的角度方法重新看历史现象。

搜集排比法,散落零乱的史实,似无价值,一经搜集排比,意义便极其重大。 联络法,追溯本源法,“许多历史上的事情,顺看平看似无意义,亦没有甚么结果,但是细细的把长时间的历史通盘联络起来,就有意义、有结果了。”

通过五种方法,求的历史的真相,并赋予新的意义,新的价值,作为活动的经验借鉴。

在论及史家修养时,梁启超评价了刘章的得失,刘知幾认为史家应有三长,即史才、史学、史识。章学诚添上一个史德,并为四长。“刘子元虽标出三种长处,但未加以解释。如何才配称史才、史学、史识,他不曾讲到。学诚所著《文史通义》,虽有《史德》一篇,讲到史家心术的重要,但亦说得不圆满”。

要想做一个史家,必须具备此四种资格。对于传统史家所提出的才、学、识、德“四长”梁启超作了新的解释,特别突出了“史德”的重要性,史家首先具备了“心术端正”还要做到记事忠实公正,虽打主意力求忠实,但史家往往“心之所趋,笔之所动”,或多或少融入了主观想法,最常犯夸大、附会、武断的毛病应当时时注意,极力铲除!“史家道德,应如鉴空衡平,是甚么,照出来就是甚么,有多重,称出来就有多重,把自己主观意见铲除净尽,把自己性格养成像镜子和天平一样。”

有了道德,其次要讲的就是史学,即史家的学养,应以对某一方面的“专精”为主,辅之以各类知识的“涉猎”。“有了专门学问,还要讲点普通常识。单有常识,没有专长,不能深入显出;单有专长,常识不足,不能触类旁通”专精同涉猎,二者皆不可少。做专精的方法:首先选定局部研究,然后搜罗材料,判断真伪,最后决择取舍。具体有,勤于抄录,平时看书要多抄录下来,以倍他日之需;练习注意,在平时看书,有意识的多练习关注一定范围内的信息;逐类搜求,找到一条有观研究的信息就跟着追寻下去。做涉猎的方法:随便听讲,随便读书,随意谈话,长期坚持积累。不论是培养精专还是涉猎之法,都极其烦琐,且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选择研究历史当做好吃苦耐劳的决心。

史识和史才,则是指观察力和组织史料、驾驭文字的能力培养。“史识”即“史家的观察力”。不会观察历史现象,就不可能有研究心得,也谈不上历史研究。一般的历史观察法是从全部到局部,再从局部到全部,两种方法要同时并用,缺一不可。养成正确精密的观察力,应注意,不要为因袭传统的思想所蔽,不要为自己的成见所蔽。要把自己的意见与前人的主张,平等的看待,才能得到敏妙的观察,才能完成卓越的史识。史才,史家的构造文章技术,如何可以养成史才? “多读,少作,多改”。多读:读前人文章,看他如何作法。遇有好的资料可以自己试作,与他比较;精妙处不妨高声朗诵,读文章有时非摇头摆尾,领悟不来。少作:作时谨慎,真是用心去作;有一篇算一篇,无须多贪作。笔记则不厌其多,天天作都好;作文章时,几个月作一次,亦不算少。要谨慎,要郑重,要多改,要翻来覆去的看。

“同学诸君方在读书时代,只是预备学问,说不上著作之林,但我们学历史,其目的就在想将来有所贡献,此刻虽不是著作家,但不可不有当著作家的志向。”致力历史研究者,具备史德、史学、史实和史才治史家四长,至关重要。

五种专史概论,概括的了人的专史、事的专史、文物的专史、地方的专史、时代的专史五种专史的研究方法。分论部分原拟详叙人、事、文物、地方、断代五种专史的具体研究和写作方法,但仅成“人的专史”七章(其中第七章有目无文)和“文物的专史”五章,余皆有目无文。关于“人的专史”,主要谈了列传、年谱、专传、合传、人表五种体裁的大体沿革、编纂特点,作用和撰写方法。

写人物传,最好选择那些思想及行为牵涉面广,可以作为时代风气或学术文化代表的人作对象,以便通过一个或一群人的事迹,反映一时代一社会之面貌与变迁。尤其是合传,应将事迹互有关系的人物归入一类撰写,以便通过一组人物事迹的相互补充,明了某一制度文物、事件或学派之演变全貌。关于“专传的做法”,把整个中国文化分为思想及其他学说、政治及其他事业、文学及其他学术三大部分,每部列出几十个代表人物写成传记,从各个侧面反映中国文化精华及其变化的轨迹。

“文物的专史”,大致可分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类。政治为社会骨干,其专史应首先将民族、国土、时代、家族、阶级等基础问题研究清楚,然后才是政治制度变迁、中央政权、政权运用等专题研究。经济为社会血脉,文化为社会神经。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是梁启超多年研究历史的治学积累。梁启超涉猎东西方史学著作,结合中国史书的过去和现状,使《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得到系统整理,其条分缕析,言简意赅,其中许多治史经验和精辟见解对今日之研究历史着深受启迪,读之受益匪浅!

第19篇:读梁启超有感

读梁启超《新史学》有感

文章:《新史学》

作者:梁启超

发表时间:1902年2月

出版物:《新民丛报》

现出版物:《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年8月

内容摘要:

梁启超的《新史学》内容包括《中国之旧史学》、《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和《论纪年》这六个部分,它们是梁启超在受到西方史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下,对中国的史学现状进行批判,并打出了“史学革命”的旗号,主张建立新的史学,从历史的作用范围、历史与人种的关系、历史正统性、书写历史的手法和历史的纪年等方面着重阐述了如何建立新的史学及建立怎样的新史学的问题。这六部分的主要内容是:

《中国之旧史学》:对中国旧史学之现状加以说明,并提中国旧史学虽著作浩繁,史学名家辈出,但却是陈陈相因,并未在史学界开辟出新的天地,其中的病源有四: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曰只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这四个弊端又衍生了两个问题,即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导致读者读史时遇到三大难题:一曰难读;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正是因为这些旧史学之弊端,使史学革命刻不容缓,梁启超甚至发出了“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救”的感叹。

《史学之界说》:创立新史学,必须先要搞清楚史学的界限问题,也就不得不先弄明白历史的范围。梁启超在本文中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一、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

二、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

三、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这三者是层层递进,联系紧密的。从现象到公理公例,即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跨越,在文中,梁启超阐述了自己对历史范围的看法和认识。

《历史与人种之关系》:历史是用来叙述人种的发达及其竞争,舍人种则无历史。人种问题已成为现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问题。人种分为“历史的”人种和“非历史的”人种,“历史的”人种又分为“世界史的”与“非世界史的”人种,欧罗巴文明为今日全世界一切文明之母。后有详细举例加以说明,最后提出条顿人实为今世独一无二的主人翁。

《论正统》: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则有统;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则有正统。正,即真。统之词起于《春秋》,然所谓正统者,霸天下人之天下为私天下,又惧民众不予承认,才提出这些理论来钳制他们,统之义实谬,所谓正与不正,则更不值一提。以六个依据来衡量正统不正统,实则相互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正统之说起因有二:一是当代君臣,自私本国;二是由于陋儒误解经义,煽扬奴性。如果追根究底,梁启超认为自周秦以后,无一朝能当此名者。

《论书法》:新史学质疑中国的史家著史专门注重书写方式,即“书法”,并以此自鸣得意。他认为史家应以一团体的善恶来为功罪,而不能仅以一二人的功过得失来评判整个社会,史学要有益于社会。古时的史家所谓的“功罪善恶”,

多是因为记载君主与其臣妾交涉之事而引起的,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功罪善恶。但梁启超并非主张废除书法,他认为要写史,就要像布尔特奇的《英雄传》一样,书写淋漓尽致,而不是如《春秋》,注释数千言,读者仍不能明白其意。

《论纪年》:凡历史,必有纪年,即带有帝王的年号。本文即是围绕“历史纪年”问题而展开。首先论述的是纪年的意义。接着叙述年号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呼,故而使人头脑劳累,因此孔子作《春秋》,去繁而就简。再次论述帝王纪年之法,不可久行于今日文明之世,并例举西方诸国的统一纪年法。最后梁启超认为中国的历史纪年法应以孔子的生平为统一纪年,更为实用。

史学作为“今日泰西通行诸学科”中,为中国所固有的学科,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不断壮大和繁荣,历史著作也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著名的史家也涌现出以司马迁、班固、司马光等为代表的史学大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著作和光辉的史学思想。史家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梁启超也明确提出了史学的作用“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史学在今欧洲民族主义和列国文明日益发达的过程中,占据有约一大半的功劳。在这里,梁启超就提出一个问题,也是困扰在读者心中的一团疑云,那就是为什么中国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史学发展都非常繁荣,然而现实中中国的情况和在世界上的地位却是如此之糟糕?阅读了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就会恍然大悟,继而进行思考,就不得不佩服梁启超立论之新颖,寓意之深刻。中国史学虽然发达,史家辈出,但却是“沉沉相因,一丘之貉”,并没有在史学界开辟出一番新的天地,那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梁启超对此作出了回答,这就是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四个弊端”: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所谓的二十四史并非真正的史学著作,而只是二十四姓的家谱而已。中国古时的史家,以为天下是君主一个人的天下,而所有的作史者,都是为朝廷君主所作,无一书为国民而作,并举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只不过是“以备君主之浏览”,就是为说明不论是史家还是史学著作,大体都是为朝廷而作,使中国的国家思想,至今不能兴起。梁启超就指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我国数千年的史家所难辞其咎的。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历史是英雄的舞台,但每个人都处于社会环境和背景之下,不可能有独立存在的人,所以著史必须要考虑多数人的情况。但中国的史学,如本纪、列传,“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并未说明一群人的“交涉、竞争、团结”之道,梁启超认为它们就是“无数之墓志铭”。现今史家虽多,却未有一个能意识到这一点,使国民的群力群智群德,并未有所发展。三曰只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著书都有宗旨,重在经世致用,为今世之人提供借鉴。中国史家著史只记过去之事,推其病根,梁启超认为是当时史学家认为历史为朝廷的专有物,“舍廷外无可记载故也”。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人之精神非常重要,史学也是如此。史学的精神就是理想。著史书必须能说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事件及其原理和前因后果,“鉴既往之大例,示将来之风潮”,这样的史书才有益于国家和社会。但如今中国的史学著作只是呆板的说明某一天发生了某件事,至于其原因,未能够解释说明。因此,这些史书虽数量极多,但却毫无生气,耗费百姓的脑力,实属无益。以上这四项弊端,又衍生出另外两个问题,那就是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中国的史书,满纸均为某日发生某某事,犹如英儒斯宾塞“邻家之猫,昨产一子”之事实,读完全书,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简述历史事实却不能善于“别裁”,读之无多大用处。中国几千年来稍有创作之才的史家,梁启超认为只有六个人:太史公司马迁,其书就具有国民思想,将与时代极有关系的人物分门别类,著书立传;杜佑,他的《通典》,“不记事而记制度”,因为

制度与国民全体的关系远比事件与之关系重大,这也是杜佑首创的;郑渔仲所著的《通志·二十略》以论断为主,记述为辅,“实为中国史界放一光明也”;司马光之《通鉴》结构宏伟,取材丰富,至今未能有超越者;袁枢之《通鉴纪事本末》首创了纪事本末之体,探求事与事之间的因果关系;黄梨洲著《明儒学案》,创立学史之格,是我国思想界的英雄。合此六弊,对读者阅读史书造成了困难。首先是难读。史学著作浩如烟海,穷其一生也难以读尽。其次是难别择,史书之繁多,何为应读之书,何为有价值之书,我们难以从中正确选择。最后就是无感触,读完史书后,却未有激励读者的爱国之心。现今社会也是如此,我们上大学,专修历史学,从《中国通史》到《世界通史》,再到断代选修史,教科书数量繁多,但读之却并未有较大感触,尤其是中国近代史与现代史上的“大*年代”,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就有学习,当时心里面还有很大的触动,为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而心痛,为中国现代社会建设上的重大失误而痛心。到了大学,从教材上看这些内容反而没有什么大的感觉了。不知是学习者的问题还是其它方面的问题,呜呼哀哉!所有这些问题,就导致了必须对史学进行改革,不然,“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因此,梁启超才写了《新史学》一文,实是世界形势所迫。

关于《史学之界说》这部分内容,我感触最深的是梁启超对历史的范围做的界定,层层深入,历史是叙述进化发展的现象,但非人类之进化者,却不能称之为历史。因为“人也者,进化之极则也,其变化千形万状而不穷者也”,但是,单单讲述人群进化的现象是不够的,它只是一些浅在的层面,还必须从这些现象中把握事物进化的规律,但这又是不易求得的,主要是因为诸多史家知有一局部之史,却不知自有人类以来全体之史;徒知有史学,而不知史学与他学之间的关系。求得公理公例的最终目的还是“施诸实用焉,将以贻诸来者焉”。历史就是用已知的进化规律为以后的发展服务。中国无真史家,导致中国进化缓慢,实是国之悲哀。梁启超就自己下定决心,在此开辟新的道路,勇气可嘉!

相比之下,我对《历史与人种之关系》并不特别感兴趣,其内容纷繁复杂、名称众多,使人头昏眼花,本人实是提不起兴趣阅读,故而此处省去不述,还望老师见谅。

《论正统》一文中对正统的起源和含义都做了比较明确详细的叙述说明。梁启超认为中国史家言正统就是一大谬误,根本原因就是他们被奴隶根性所束缚,转而又来束缚后人。文中所写用以衡量正不正者的六项依据,实际上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千百年来,史家为正统的事情争论不休,却又无法自圆其说。梁启超对正统之说的起因做了分析,他认为原因有二:一则当代君臣,自私本国也;二曰由于陋儒误解经义,煽扬奴性,并提出了自己对正统的看法,他认为自周秦以后,无一朝能当此名者。理由就是夷狄不可以为统;篡夺不可以为统;盗贼不可以为统。如此说来,中国历史上所谓正统者,寥寥无几矣。我认为,历史无正统与非正统之说,这种分法本身就给历史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政治色彩,使读者看不清历史的本来面目,实在应该摒弃之。

《论书法》和《论纪年》两篇内容,本人对此没有太大的想法,无论是史家隐其意或直笔记述君王的私事,或是纪元的更改在历史上都属于常见的现象。虽然说“书法善则为良史,反是则为秽史”,但要写出善史,也是相当困难的。梁启超就说,有《春秋》之志者,可以言书法;无《春秋》之志者,不可以言书法。而纪年之说,由孔子作《春秋》定制,曰诸侯不得改元,惟王者才可以改元,使纪年变得简单了。在最后,梁启超提出“纪元之必当变”的口号,这样前面所讲的正统问题就无从说起了。

从总体上看,梁启超的这篇《新史学》先讲了旧史学之情况,然后就要进行改革,引出从何处着手开始进行“史界革命”整篇文章的内容宏大,立论深刻,议论得当,他的史学观点在这里得到咯充分的体现,批判以往的旧史学,提倡撰写新观点,新体载的“民史”反对以往历史以帝王将相为中心,主张写通史,就要改变朝代纪年,以孔子生平为统一纪元,他将“朝代”与“国家”分离开来,也是文中所体现的反省旧史、开辟新史的一个重要特点。以上这些就是本人看了《新史学》后得到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多有错误和不足,希望老师不吝赐教,本人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加大阅读面,增加知识储备,成为合格的历史专业人才。

第20篇:梁启超有云

梁启超有云:“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如今的少年,由我们引导,由我们教诲,由我们……

我们教是为了不教,除了正常的教学外,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上,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 行为矫正。

优秀教师成长 = 丰富的教学实践 + 及时反思 + 行为矫正 + 及时提炼。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成为反思者,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认为,这也是社会发展、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梁启超名言.doc》
梁启超名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