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古诗

2022-03-22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初一古诗

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6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4如梦令 李清照夕阳西下几时回?小园香径独徘徊。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15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里面《西江月》和《过故人庄》是六年级和好像是三年级园地里学到的。。另外一个《天净沙·秋思》老师在上课应该提到过的。。很好背的。。

推荐第2篇:初一下册课外古诗易考点

初一下册课外古诗易考点

1.夸张地描写木兰句矫健雄姿 / 写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2.边塞夜晚荒凉,冷寂 / 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3.写战争的频繁和残酷 / 战争旷日持久,战争激烈悲壮 / 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意思相近,同样强调战争悲壮: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5.表现木兰离家愈远思亲越切:鸣啾啾。

6.《孙权劝学》中说明不能用老眼光看人,而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7.《山中杂诗》中表现出作者恬淡和安闲情怀 / 写山中空旷清幽,杳无人迹,诗人道出的陶醉其中,灵魂融入自然: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8.《山中杂诗》中与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异曲同工:9.《竹里馆》中表现作者安闲自得的生活的:10.表现了作者清心淡泊的情怀 / 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11.《峨眉山月歌》中以美妙的峨眉山月景,12.表现作者对朋友思念之情 /点出主题,表明诗人离开故乡愈远,怀念故乡友人的心情愈切 :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3.《春夜洛城闻笛》点出主旨,抒发思乡之情的:14.《滁州西涧》中表现作者向往自然,恬淡自适的生活情趣 / 以飞动流转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5.《逢入京使》中写出诗人思乡思亲之情:16.君传语报平安。

17.《江南逢李龟年》中流露出作者对开元盛世无限眷恋:表现出作者对时代沧桑和人生巨变的深沉感慨 / 抒发忧国忧民情怀: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8.《送灵澈上人》中表现作者闲适淡泊的情怀 / 描写斜阳下行人渐远:19.《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夏夜美景:20.表现作者怅惘失意的心情 / 抒发诗人寂寞心情:21.《论诗》中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意思相近/ 流传千古的名句:百年。

22.黄河诗句:(1) (2)(3)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推荐第3篇:初一语文古诗

诗文默写:

1、《观沧海》中,诗人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观沧海》中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次北固山下》中,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表现出来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次北固山下》中,\"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次北固山下》中,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9、辛弃疾《西江月》中,表达诗人喜悦心情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中点明主题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1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断肠人在天涯。

12、唐代诗人在《题破禅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3、人们常用曹操的《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1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绘山村中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句子是:绿水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田园喜爱之情的诗句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6、《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7、《论语》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钱塘湖春行》一诗中的颔联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9、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20、《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了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的美学思想,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1、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2、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两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3、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创新,方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其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通过想像,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5、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充分表现了前进道路上会有一定困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可以被一时的成功所迷惑,失掉了长远的目标的诗句是: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26、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的句子是:争渡,争渡。

推荐第4篇:初一上半学期古诗

初一上半学期古诗集萃

1、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3、杂诗(其二)【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4、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7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红梅【南宋】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10、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1、渡荆门送别【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12、韩冬郎……【唐】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 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13、草书屏风【唐】韩 偓 何处一屏风? 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 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 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 字字恐成龙。

14、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15、读《山海经》【东晋】 陶 渊明 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 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 良辰讵可待。

16、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唐】 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 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 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 令渠述作与同游。

17、又呈吴郎【唐】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18、登岳阳楼【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19、放言五首【唐】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21、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22、无题【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刘禹锡

23、石壕吏 【唐】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4、卖炭翁【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5.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6.白洋潮【明末清初】张岱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渐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27.天目【明】(袁宏道)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

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凡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推荐第5篇:初一79页古诗赏析

初一语文古诗复习(1)

1.《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翻译: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高歌长啸。在茂密幽深的竹林里,无人知晓,只有皎洁的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赏析: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1、解释词语

幽篁:幽深的竹林

啸: 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1、诗歌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这种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答: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词语:独坐、弹琴、长啸。

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

答:“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3、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答: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4、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5、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

答: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6、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答: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翻译: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赏析: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1、解释词语: 玉笛:精美的笛子

折柳:《折杨柳》笛曲。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故园:指故乡,家乡

闻:听;听见

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

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5、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案:“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

6、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答:“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7、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答:“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应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8、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从“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3.《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翻译: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使者)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1、解释词语:

故园:故乡、家乡。指作者在长安的家 龙钟:泪流纵横的样子 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凭:请求、烦劳 传语:捎口信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3、“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5、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6、“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种”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答:“ 龙钟”在这里是泪流纵横,沾湿的意思,它形象的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

7、“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借以表达自己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的波澜起伏,可见一斑。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爱怜亲人的思想感情。

8.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9.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

答: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

4.《晚 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翻译: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好像漫天飞雪。

赏析:本篇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作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解释词语:杨花:柳絮 榆荚:榆树

才思:才气、才华 惟解:只知道 1.一、二句写出了怎样的晚春景致?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答: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2.诗的

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答: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3.分析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

答: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

4.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言之成理即可。如: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 5.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答: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6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答: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7.花褪残红的暮春,在古代诗歌中一般带有凋零感伤的特点;但本诗所描绘的暮春之景,却是“生气勃勃”,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简析本诗是怎样描绘这一景象的?

答:本诗描绘暮春之景,一反常态,不写暮春凋零,而写草木的生机勃勃。一二句,写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便各施解数,吐艳争芳,争芳斗菲;三四句,写连那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全诗运用拟人手法,寥寥几笔描绘了暮春的勃勃生机。 8.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本诗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赞美之情。

推荐第6篇:初一必读古诗17

初一必读古诗词

二十一《归田园居》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练习

一、按要求默写。

1、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本诗点睛之笔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反映劳作艰辛,但躬耕田园的志向不改,表达作者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没有改变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中能体现诗人要按自己愿望生活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不懈追求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二、赏析。

1、“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作者辞官归田,虽耕作不佳却乐在其中,可见其本意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适。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一种 (辛苦而美好的园)生活。这种生活在陶渊明的其他诗中也有表现,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

3、诗人躬耕田亩,将田间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其中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种豆南山下”,语言亲切朴素,明白如话,以平淡的口吻写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及自己闲适寡欲的心境。“带月荷锄归”,描写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构成了一幅月夜归耕图

4、从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来看,你认为“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什么?

从诗的内容看,可理解为辛勤耕种期待收获——多收些豆子。从诗的主题看,是指希望能隐居田园,远离官场的污浊,在自然美好的生活中保持自己的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5、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厌弃。

6、“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21

推荐第7篇:初一语文古诗填空

观沧海

作者:()

东()()石,以观()海。水何()(),山岛()()。 树木()生,百草丰()。秋风()(),洪波()起。 日月之行,()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至(),歌以()志。

次北固山下

作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平两岸(),风正一()()。 海日生()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阳边

钱塘湖春行

作者:()

()山寺北()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几处早()争()树,谁家新燕()春()。

()花()人眼,()草才能没马()。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里白沙()。

天净沙秋思

作者:()

()老树(),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西下,()人在()。

推荐第8篇:初一古诗必背

寿安歇马重吟(唐·白居易)

春衫细薄马蹄轻,一日迟迟进一程。野枣花含新蜜气,山禽语带破匏声。 垂鞭晚就槐阴歇,低倡闲冲柳絮行。忽忆家园须速去,樱桃欲熟笋应生。

城子 三首 其三(宋·秦观)

枣花金钏约柔荑。昔曾携。事难期。咫尺玉颜,和泪锁春闺。 恰似小园桃与李,虽同处,不同枝。

玉笙初度颤鸾篦。落花飞。为谁吹。月冷风高,此恨只天知。 任是行人无定处,重相见,是何时。

枣花(宋·董嗣杲)

香落衣巾靡靡中,花垂碧涧不流冬。易开易落催成子,谁采谁收怕见红。 种有万林绵北地,诗传八月剥西风。千株可等千哀悼,安邑曾收结实功。

田家夏日(清·张祖继)

雨鷇凤胎燕雀忙,隔溪村锁枣花香。田家此际尤辛苦,禾正开锄麦又黄。 评论 | 4 1 分享

其他类似问题 七绝 枣花

自羞实属不应该,休怨未生仙子胎。 花小凝香相对笑,情痴只为蜜蜂开。 枣花

黄莺呼伴闹人醒,

起看朝晖满院庭。

借得东风魂一缕,

枣香阵阵透窗棂。 浣溪沙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雨鷇凤胎燕雀忙,隔溪村锁枣花香.田家此际尤辛苦,禾正开锄麦又黄.D1句:每年的农历八月,是小枣树成熟的季节。北方很多老宅院里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枣树。亲自用竹竿打枣,也已是很多年前的记忆了。打枣,要选在晴天的午后,空地上打扫干净,然后竹竿到处,红枣噼里啪啦的落满一地。每到这时,奶奶都会挑选出一些没有半点伤痕的小枣,用白酒泡在坛子里,封好口,留作以后孩子们的美味。我们称之谓:醉枣。温馨的场景,喜悦的收获,增添了很多秋趣。奶奶早已离去,醉枣也成了恒久的回忆。亲情,乡情就在这果实坠落之间,愈发浓烈。

D2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非常怀念小时候快乐的时光。那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一片片的枣树林。早晨还不天亮,小孩子们去学校上早读,每天经过一个老奶奶的枣树林,都要拿砖头,扔上几下子,哗啦啦,枣子落了一地,我们捡最红最紫的拿上一把吃着,高兴的吃着说着笑着,后面老奶奶的吆喝声追赶声吓得我们落荒而逃。

D3句:枣花的香味,会隔着小河就能闻到,吸引了成群的蜜蜂从远处飞来,就连各色各样的春蝴蝶也争先恐后的从竹林里飞来,落在老枣树绽放的花瓣上,享受着枣花的美味,五月,树上还有一些孕了蕾的迟开的枣花,小巧玲珑的花骨朵看上去是那么的婀娜。它们镶嵌在绿色的叶子中央,在枣叶的映衬下显现的更加耀眼、灿烂„„

D4句:很小的时候,常常去枣树下玩捉迷藏的游戏,看枣树长叶开花。特别是到了春天,几场春雨一下,枣树和其它树一样开始绽芽、长叶和开花。枣树的叶子像蔷薇那么大小,是绿盈盈的,躲满了曲茎伸展的枝条,刚开始的时候是黄嫩嫩的,几经春风春雨的滋润,不久就变得绿茸茸的了,村里小树林里的鸟大多喜欢飞到它的枝丫上跳上跳下的,一边还唱着悠扬的歌,无限的快乐。

D5句:枣花真的是很小,它们虽不显眼,但很美。枣树也神秘,如果你不去注意它,你会觉得老树是否开过了花?每一朵小小的枣花,都会在阳光雨露的滋润后长成一个个小小的青枣,青枣经过露水和阳光的沫浴后,又会在盛热的夏风中变得壮实起来,特别是经过夏季雷雨闪电的考验,它们会变得坚强起来,越长越好看,当然稍为软弱一点的,常常会被连同花瓣吹刮在地上,像桂花似的飘落,地上顿时会有一层霜雪般的花瓣,虽小但很香。

D6句:你瞧:初夏时节,当春天的百花渐渐败了兴致,枣树的枝条开始活跃起来,它们从嫩绿的叶缝里探出头来,露出点点鹅黄。忽如一夜春风吹,不经意间,指甲般大小的嫩叶间,万花齐放。轻风缓缓而过,枣树的枝丫上流淌出一股略带清香的花味,那小小的微黄带白色的小花香气袭人,如一股泉水从头顶汩汩沐浴下来一样,让你闻得沉醉其中而不想离开。随手抻低一条枣枝儿,用心留意细瞧,会发现在叶的根部,羞涩着三两粒小米状的蕾,已经绽放微微张开了的,就是枣花。说是花,其实却是无花的形态和色彩,像是夏夜里看到的天上的小星,在阳光下透着一份亮色。

D7句:到了金秋,老枣树就变得更妖娆了。枝条上的青枣几经秋风吹过,就开始变成淡淡的金黄,霜一打就开始泛着微红色,少数经不住风雨吹打的枣会落在地上,这时,阿婆就会向我们招手,内容很简单,让我们帮她一起扫和捡,一切努力完成后,阿婆就会抓几把往我们口袋里塞,一边塞一边说:“枣子是好东西,吃了身体会棒棒的。”每当这时,我们总是舍不得啃袋子里的枣,像宝贝一样带回家中,然后和家人共同分享,那枣甜甜的,脆脆的,真是美味可口的人间仙果。

D8句:对于军艺四年的读书生活,魏公村的枣树给我留下了最深的记忆。记得1996年9月第一次去军艺读书时,看到郁郁葱葱的满园枣树,覆盖的绿荫,枣树枝头红硕圆熟的枣子,一种说不出的回到乡村老家的感觉。我们在等待列队去课堂听课前的时间,偷偷用课本从枝头打下来一两颗圆熟的红枣,熟透的枣子掉在地上似乎听到“喀嚓”碎开的声音,同学们品尝的甜蜜和欢笑,多少年过去了依然历历在目。

D9句:春天慢慢舒展开的小小枣树叶,在所有春天的花朵中最迟开放的最不起眼的小枣花,夏天的绿叶和青色的枣子,秋天逐渐变红的枣子和金飒飒的枣树叶,冬天的铜枝铁干,都给我了最美好的印记。每天读书和写作倦了,抬起头与四季的枣树对视,感到是生命的顽强和绿意,心灵也似乎经历着枣树四季的洗礼。

D10句:每天放学后,我爬上老家的那棵粗矮的歪脖子枣树,玩够了,再找那些奇形怪状的枣子,看看哪个最脆最甜。邻居老奶奶家有一棵面枣树,红得早,我也顽皮的从胡同里,扒着墙头,偷偷地摘几个尝尝。老奶奶很喜欢小孩子,每次见到我们,就给我们一人摘上一把,装在兜里。

D11句:多好啊,枣树!她们对生长的环境一点也不挑剔,她们耐热也抗寒;她们抗旱也耐涝;她们不嫌弃盐碱地的瘠薄;她们看上去并不算伟岸的身躯还能够抗风沙„„不论在山区、平原,还是在盐碱、沙荒上都能看到她们亲切坚定的身影。

D12句:五月的时候,枣树开始开花了。那些黄色的小花儿,细密,娇小,俏丽,开得热烈又羞涩,低调又隆重,花香也是甜丝丝的,浓郁,宜人。枣花开的时候,满院子都是甜丝丝的香味儿,那是亲爱的枣树积攒了大半个春天的力量呢,大半个春天的希望呢。

D13句:面对枣树,我的头脑不禁异常清晰地冷静下来,换一个角度看人生,这使我的心胸豁然开朗,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一个光明的未来。枣树,给予我枯槁的肢体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予我忧伤的心灵几许慰安,更给予我蓬勃向上的力量和勇气。

D14句:枣树的生命力很强,它被誉为是江南的胡杨,它不怕天旱和涝,年年月月,月月年年生长着、延续着生命的魅力。最美的季节是开花和摘枣的日子,那真是一道赞美不尽的风景。枣树的花很小,它虽然没有牡丹花的富贵荣耀;没有玫瑰花的红艳浪漫;没有桃花的艳红和灿烂,没有梨花银白如雪的华丽,没有橘花那样微黄的悠闲,但是它绽放得小巧有姿,优雅典娜。

D15句:枣花谢了,小小的枣儿开始登场了。当然,最让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就是那些枣儿了,在我们的小院落里,儿童时我们贪馋的眼睛最不能回避她。那些圆圆润润的枣儿呵,在六月是满树的翡翠,在八月是满树的玛瑙。多么奢华呵。她们为朴素的小院增添了多少光彩!

D16句:一个多世纪以来,枣树任风雨雷电的吹打而不垮,老当益壮越长越好,青春常驻„„因为被说得神奇,所以这枣树历经百余年无人敢去动它,有的只是爱护和欣赏。枣树长在阿婆家的宅基地上,看似苍老不堪,但年年春天长叶返青,年年开花结果,还被说成是天然的神树和幸福树。

D句:啊,枣树!曾经牵引过我多少童年情怀的枣树,竟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在我的眼前。那坚硬粗壮的躯干,那繁茂婆娑的枝条,竟使我一下子感到岁月的流逝竟是如此匆匆。啊,枣树,在如此稍纵即逝的岁月里,对你,我曾经是何等的牵挂,又何等的漠视。我含泪走向曾经倾注了我几多爱意的枣树。一丝凉风吹来,那清亮亮的碧叶微微颔首。啊,枣树,你是听懂了我的忏悔,还是深解了我心中积存的几许失意?我含泪抱住了她那被岁月皴裂了的粗糙的躯干。啊,枣花?枣子?我忽然看见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枣叶缝隙里开满了成串亮闪闪的枣花,有的已率先结果,露出尖尖的小脑袋。

D17句:七月十五枣红鼻,八月十五枣红腚。终于在一天天的仰望中盼来了甜蜜的一天。长长的竹竿儿轻轻地敲打,枣树下,是一家人一家人的笑脸。收获的那些枣儿当然要经过一番挑拣。那些个大的、红透了的、没有虫眼的,是谁也不许吃的,要摊开在高粱盖垫上晾晒,等晾干了晒透了,这些红红的枣儿啊,过年的时候,要在巧手的母亲、祖母手里派大用场呢:卷枣卷子、蒸枣糕„„再一部分,只是红了腚的,或者红了鼻子的,也挑出来,洗干净,一颗颗用白酒浸过,放进坛子里,封好口,做酒枣。等过年时开封,枣香里透着酒香,酒香里染着枣香,脆脆的甜甜的,那也是过年时孩子们的盛宴。挑拣剩下的那最次的一部分,就留着一家老小饱享口腹之欲了。生着吃,煮着吃,蒸着吃,都很好吃呢,各有各的风味。

D18句:在外漂泊久了,便特别地思念家乡,甚至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投射进了我那迷离恍惚的梦境,融汇成五彩缤纷的心灵画卷。然而,最使我难忘动情的是我家门前那棵枣树,她是我亲手栽培的惟一的一棵枣树,又与我一样经历了风雨旅程中所必经的喜怒哀乐。她的身上熔铸着我的深情,我的身上也勃发出她的活力。

D19句:自从我把小枣苗栽在门前的墙根下,我便象对待宝贝似的给她浇水、施肥,一天天看着她长大。起先她没有我高,过了一年,便远远超过了我。于是我喜滋滋地想,照这样的速度下去,再过一年就要结枣子了。可妈妈说,象这样瘦小的枣树,可能至少还得两年,我有点晦气。不过每次推开门,一看见我的小枣树那青叶扶疏、迎风飘舞的袅娜姿态,便感到坦然了,她迟早会结出果子来的。果然,到了第二年夏天,只见她的每片叶子里都开出了点点绿花。虽然她的躯干并不很硬朗,身子却己探过低矮的墙头了。没几天,那些点点绿花就变成了尖尖的小枣了。

(作者:佚名 编辑:jdd 《浣溪沙》词中“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浣溪沙》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推荐第9篇:初一上册语文古诗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

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龟虽寿曹操

枯藤老树昏鸦,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小桥流水人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古道西风瘦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夕阳西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断肠人在天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杨花落尽子规啼,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闻道龙标过五溪。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我寄愁心与明月,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随风直到夜郎西。

泊秦淮杜牧

浣溪沙晏殊

烟笼寒水月笼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夜泊秦淮近酒家。去年天气旧亭台。商女不知亡国恨,夕阳西下几时回?隔江犹唱后庭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

常记溪亭日暮,

半亩方塘一鉴开,

沉醉不知归路。天光云影共徘徊。 兴尽晚回舟,问渠那得清如许?

误入藕花深处。为有源头活水来。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推荐第10篇:初一语文古诗教案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1、导入新课 :(介绍背景)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主问题]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追问):

1、“观”是什么意思?看

2、怎么样“看”的?东临碣石远眺

3、看到了哪些景物?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

——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描写的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1、导入新课

唐诗发展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如果说将这四个阶段比作一个人的四个时期,那么王湾就是一个介于少年和青年的高中生。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每示能文,令为楷式”。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3、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学习内容: 《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1、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3、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1、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2、感知内容

②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3、研读与赏析 [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3.古代诗歌四首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天来了,湖面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繁茂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此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前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衔接非常自然。

第11篇:初一语文古诗教案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1、导入新课 :(介绍背景)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主问题]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追问):

1、“观”是什么意思?看

2、怎么样“看”的?东临碣石远眺

3、看到了哪些景物?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

——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描写的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1、导入新课

唐诗发展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如果说将这四个阶段比作一个人的四个时期,那么王湾就是一个介于少年和青年的高中生。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每示能文,令为楷式”。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3、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学习内容:

《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1、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3、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1、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2、感知内容

②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3、研读与赏析 [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3.古代诗歌四首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天来了,湖面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繁茂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此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前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衔接非常自然。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集

8年级《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3、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2、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1.把握作品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

2、正确认识和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前准备:收集课文相关材料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情景设计法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2、掌握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用法。

3、流畅的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一、导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1、关于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

2、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3、关于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

第12篇:二年级下册古诗

二年级下册古诗背诵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1.塞下曲:古时的一种军歌。2.月黑:没有月光。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4.遁:逃走。5.将:率领。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7.逐:追赶。8.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译文】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 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1)使:到某地;出使。

(2)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3)渭城:故址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陕西咸阳县东。

(4)浥:(yì):湿润,沾湿。

(5)客舍:旅店,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6)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7)君:指元二。(8)更:再。

(19)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10)故人:老朋友,旧友。(11)更尽:再喝完。

【译文】作者送元二去安西,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可能再也碰不到认识的人了。

《望洞庭》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 潭面上

没有一点风,就像一面未经磨拭的铜镜远望,远望,洞庭湖的景色十分秀

丽。第四句: 湖中那些君山就宛如白银盘上的一个小青螺。

《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2)影:月光。(3)

夜:今夜。(4)发:出发。(5)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

眉山附近。(6)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

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7)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8)下:顺流而下。(9)

渝州:今重庆一带。(10)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11)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

入岷江。

[译文]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

思念你啊!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

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

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

的心情。 2.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

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

没有人的踪影。6.孤:孤零零。 7.舟:小船。8.蓑笠(suō lì):(蓑笠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译文】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

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

称“董大”2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3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4莫愁:请不要忧愁 。 5知己:知心的朋友。 6谁人:哪个人。 7识:认识.8君:你,这里指董大。9翮:羽毛。

10飖:摇曳。[1]

【译文】天空万里乌云,遮天蔽日,昏昏暗暗,北风吹来大雪纷飞,不

要担心往后不会遇到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寻:寻访。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2.不遇:没

有见到。 3.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4.言:回答说。 5.云深:指山上

云雾缭绕。处:地方。

【译文】

苍松下,诗人询问了隐者的徒弟,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他还对

我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关山月》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汉高祖

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困七日。【译文】一轮明月从天山升起,穿行于

苍茫的云海之间。那横跨数万里的长风,一直吹越玉门关。想当年汉军曾出兵于

白登山一逞的山道上,而今胡兵又断窥伺着青海湾。自古以来,此地就是兵家

必争要地,多少出征战士奔赴前方,却不见有人生还。守边的士兵们凝望着荒凉

的边城,不尽的思归情感使他们无不愁眉苦脸。值此明月高悬之夜,可怜的征人

妻子,因痛感丈夫的远别而叹息不已。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

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①来日:来的时候。 ②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③着花未:开花没

有?着(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④选自《王

右丞集》。

【译文】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

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涧:两山之间的小溪。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月出:月亮出来。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叫。时:时而,偶尔。桂花:木犀的通称。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惊:惊动,惊扰。

【译文】春山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竟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山涧中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山居秋暝》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1.暝:日落,夜晚。2.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画家。山水田园派诗人,人称“诗佛”3.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4.新:刚刚。5.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6.喧: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7.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huàn):洗衣服。

8.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知是渔船沿水下行。9.随意:任凭。10.春芳歇:春芳:春草;歇,消散、逝去。11.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12.留:居。1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1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意谓任凭它春芳消散,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

【译文】空旷的山中,新雨刚刚下过。夜间的秋色更添几分凉爽。明朗的月光照在松竹间,清澈的泉水从池上流过。浣女穿梭在林间,发出刷刷的响声。小鱼穿梭莲中,莲花摇摆着。渔夫放下船,满载而归。春天的芳菲虽已消散,但秋景亦佳,我自可留连山中。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子规——杜鹃鸟。才——刚刚。山原——山陵和原野。 蚕桑--种桑养蚕。了——结束。如——好像。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译文】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乡下的四月人人都在忙碌,养完了蚕,又开始种地。

第13篇:四年级下册古诗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离思

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过华清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城东早春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石头城

【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赠别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第14篇:二年级下册古诗

山中送别

作者:王维【唐代】赏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宋代】赏析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秋浦歌

作者:李白【唐代】赏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子夜秋歌

作者:李白【唐代】赏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七律·长征

诗人:毛泽东 朝代:近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唐代】赏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唐代】赏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宋代】赏析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唐代】赏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长相思·山一程

作者:纳兰性德【清代】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乞巧

作者:林杰【唐代】赏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唐代】赏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唐代】赏析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霜月

作者:李商隐【唐代】赏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唐代】赏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唐代】赏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唐代】赏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宋代】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宋代】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15篇:七年级下册古诗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19首)

1.《题破山寺后禅院》 2.《登岳阳楼》 3.《蝉》 4.《孤雁》 5.《鹧鸪》 6.《采莲曲》 7.《莲叶》 8.《赠荷花》 9.《白莲》 10《莲》 11.《沁园春 雪》 12.《卜算子 咏梅》 13.《卜算子 咏梅》 14.《木兰诗》 15.《观刈麦》 1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7.《使至塞上》 18.《黄鹤楼》 19.《归园田居 (其三)》

1【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登岳阳楼】(杜甫·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蝉】(虞世南·唐)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孤雁】(杜甫·唐)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5【鹧鸪】(郑谷·唐)

1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6【采莲曲】(王昌龄·唐)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7【莲叶】(郑谷·唐)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8【赠荷花】(李商隐·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9【白莲】(陆龟蒙·唐)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10【莲】(苏轼·宋)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11【沁园春 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2【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3【卜算子 咏梅】(陆游·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4【木兰诗】(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 15【观刈麦】(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7【使至塞上】(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8【黄鹤楼】(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9【归园田居 (其三)】(陶渊明·东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第16篇:四年级下册古诗

1桂林山水

吴迈

桂林山水甲天下 , 阳朔堪称甲桂林 。 群峰倒影山浮水 , 无水无山不入神 。

注释: 1甲:第一

经典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 阳朔堪称甲桂林

诗句意思:桂林的山水是天下最美丽的,而阳朔山水又是桂林的山水中最美丽的。 赏析:

从表面上看,好像是称赞独秀峰挺拔的气势、坚毅的品格,实际上是借此表述了他与蒋介石国民政府势不两立的鲜明态度。不久他离开中国,前往印度尼西亚。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前夕,担忧祖国命运的他,决心回国,参加抗日宣传。,不幸的是,在途经香港时,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全国有名的大律师终于就这样怀着对国民党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停止了抗日的呐喊。

2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

1城:指唐代京城长安。

2诗家:诗人。

3清景:美景。

4上林:即上林苑,皇上的御花园

经典诗句: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诗句意思:

柳树刚冒出绿芽,也许没有似锦的鲜花美丽,可是诗人看到这幅景象却非常欣喜,因为他发现春天来到了。如果等到满园春色,大家都出门看花,那不是太迟了吗? 赏析:

诗的上联可结合诗题来理解。美丽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新春”就是早春。“诗家”是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3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

(1)望断:久久地望着,直到看不见。

(2)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3)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4)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市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

经典诗句: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诗句意思:长空高阔白云晴朗,望着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边。不登临目的地的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 六盘山上高峰挺拔,强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赏析:为毛泽东在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词。为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抒发了“长缨在手”定当“缚住苍龙”的革命豪情。这首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上、下半阕均是

一、二句写景,

三、四句言志。

情景交织,浑然一体

4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1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2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3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经典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句意思:

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胡人的天空。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5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

1、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2、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3、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4、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经典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句意思:

春天,我走在西湖边。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 ,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赏析:

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6 绝句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

①短篷:有篷的船。

经典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诗句意思: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仗,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另人陶醉。

赏析:

驾着小篷船出游,船在古树下停泊,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作者是一个很热爱生活的和尚。

僧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

7宫词

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熏笼坐到明。

注释:

1泪湿:犹湿透。

2恩:指皇帝对她的恩爱。

3熏笼:薰香炉子上罩的竹笼。

经典诗句: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诗句意思:

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 赏析:

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语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挚而多层次,细腻地刻划了失宠宫女千回百转的心理状态。

8赋新月

唐 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注释: 1碧宵:蓝天.

2蛾眉:原形容美人的眉毛,细长而弯曲,这里指新月,月亮弯如蛾眉.经典诗句: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诗句意思:

新月如弯弓还没有到半个圆,却分明在天边斜挂着.人们不要小看它只像弯弯的眉毛,等到十五夜,它会团圆完满,光照天下.诗的意思是说,别看我现在年纪小,长大了可要做光照天下的大事业.赏析:

这首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人小志大,准备成就一番经世济民大事业的豪迈气概。 这首诗的小作者借咏新月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新月如弯弓还没有到半个圆,却分明在天边斜挂着。人们不要小看它只像弯弯的眉毛,等到十五夜,它会团圆完满,光照天下。诗的意思是说,别看我现在年纪小,长大了可要做光照天下的大事业。

9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

⑴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⑵幢幢(chuáng):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经典诗句: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诗句意思:

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 这时听说君被贬官九江。在垂死的重病中, 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坐了起来, 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赏析:

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司马。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这首诗就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写的。诗的中间两句是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的陡然一惊,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诗的首尾两句是写景,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感情浓郁而深厚。

10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释:

经典诗句: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诗句意思:

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洛阳城 赏析:

唐代诗人写过许多出色的思乡之作。悠悠乡思,常因特定的情景而触发;又往往进一步发展成为悠悠归梦。武元衡这首《春兴》,就是集春景、乡思、归梦于一身的好诗。题目“春兴”,指明是因春天的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故诗的开头两句,就从春天的景物写起。

11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

(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4)尽:指花凋谢了。

(5)山寺:指大林寺。

经典诗句: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句意思: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 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才盛放。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 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赏析:

该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12金缕衣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

⑴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⑵惜取:珍惜。

⑶堪:可以,能够。

⑷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

⑸莫待:不要等到。

经典诗句: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诗句意思: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 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 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赏析: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13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同:统一。

2王师:国家的军队。

3北定:向北方平定。

4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5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人 。

经典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句意思: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以后就什么都不复存了,只是悲伤看不到祖国的统一。朝廷军队向北挺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一定不要忘记把这喜讯告诉你们的父亲。 赏析: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14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经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汉朝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龙城”指地名,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李广,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经典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句意思:秦汉以来,明月还是那样照着关塞, 离家万里远征,将士至今仍没有回还。 如果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还在, 就不会让胡人的军队越过阴山。 赏析:

王昌龄的边塞诗或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充满了杀敌卫国的热情;或描写长期征战怀乡思亲的“边愁”,流露出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一部分描写妇女生活的诗也很能有名。他的诗意境开阔,精神昂扬,语言流畅,言简意深,当时就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著有《王昌龄集》。

15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1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2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3难:艰难险阻

4暖:温暖

5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

经典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句意思: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阻险, 把历经万水千山的艰难困苦看作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断,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 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激流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 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大渡河上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赏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16梅岭三章

(一)

陈毅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注释:

1泉台:传说中的阴间。

2旧部:从前的部下。这里指牺牲了的战友。

3旌旗:这里借指部队。旌,古代用于指挥或开道的一种旗帜。

经典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诗句意思:

现在要砍头了想些什么?身经百战才创立了这番事业。这次到阴间去召集牺牲的同志。用十万大军杀死阎王。(阎王这里指的是国民党和反动派)

赏析:

《梅岭三章》是1936年冬天中国共产党人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写下的三首诗。陈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勇往直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17梅岭三章〔二〕

陈毅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注释;

1烽烟:泛指战火,这里指当时国内革命战争。

2诸君:各位同志。诸,许多、各位。君,对人的尊称。 经典诗句: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诗句意思:

南方已经打了十年仗了,死后头颅要挂在城门,那些还活着的同志要多多努力,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我。

赏析:

《梅岭三章》是1936年冬天中国共产党人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写下的三首诗。陈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勇往直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18梅岭三章〔三〕

陈毅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

注释:

1涯:边际,止境。

2取义成仁:为真理或正义事业而献身。这里指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

经典诗句: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 诗句意思:

革命者四海为家,反动派对人民的镇压应该结束了,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赏析:

《梅岭三章》是1936年冬天中国共产党人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

困时写下的三首诗。陈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勇往直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19 六言诗 致彭德怀将军

毛泽东一九三五年十月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注释;

①六言诗:旧体诗的一种格式,每句六个字,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句数和平仄都不象律诗那样严格。

②彭德怀(1898—1974):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经典诗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诗句意思: 赏析; 这首诗中毛泽东同志对彭德怀同志的称颂和评价是发自内的,是实事求是的。当时,毛泽东用电文把这首诗发给彭德怀时,彭德怀谦虚地将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

20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注释; 1.挽弓:拉弓。

2.强:指坚硬的弓。拉这种弓要用很大力气,但射的远。

3.亦有限:也应该有个限度。

4.自有疆:本来应该有个疆界。

5.苟:如果。

经典诗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诗句意思;

用弓就要用强弓,用箭就要用长箭,要射敌人,先要射敌人的战马,要擒住敌人,先擒住敌人的首领。因为马倒了,敌人就掉下来了;首领被擒,敌人就会溃不成军。杀人也要有个限度,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疆域。如果制止了敌人的侵略就行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赏析:

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是写边疆战斗生活的。唐人写边塞诗常以\"塞\"为题。杜甫写有《出塞》曲多首,先写的九首称《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后出塞》。天宝末年,边将哥舒翰贪功于吐蕃,安禄山构祸于契丹,

于是征调半天下。巨大的战争灾难和负担落到了人民的头上。《前出塞》通过集中描写一个战士戍边十年的过程,反映了唐王朝发动的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策。这组诗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抓住人物特征,着重心理刻划,结构紧凑,层次井然,九首只如一首。这里选的是第六首。

21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①潋滟——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方好——正显得美。

③空蒙——细雨迷茫,若隐若现的样子。 经典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句意思; 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他

21

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

2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出:太阳刚升起。

(2)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4)毕竟: 到底。

(5)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经典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句意思: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赏析:

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

22

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23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1晞:晒干,照耀。

2阳春:生长茂盛。

3布:散布,洒满。

4德泽:恩泽。

经典诗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诗句意思; 要趁年纪还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赏析: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

23

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2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宋 辛弃疾

路转溪头忽现

注释; 1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2鸣蝉:蝉叫声。

3旧时:往日。

经典诗句: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诗句意思: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

24

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赏析: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

26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①南山:指庐山。

②晨兴:早起。兴,起身。秽:杂草。理荒秽:除杂草。

③带:一本作戴。戴月:月夜走路。荷:扛。

④草木长:草木丛生。

经典诗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句意思:

25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

八、九间。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赏析: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第三首。这首诗十分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作品既因运用典故而使诗句的含蕴更为深远,又不因运用典故而使诗句失去真淳的情意,风格清淡池塘。

27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

1淡磨:轻磨拂拭。古代用铜作镜子,铜磨光以后能清楚地照见人影。

26

2檐楹(yán yíng):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 3垂杨:杨柳。

经典诗句: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诗句意思: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雨停了,风住了,池边垂柳苍翠欲滴。忽然一阵风起,万千杨柳枝条袅娜飘动。杨柳似有知,风雨中洗尽污浊,欣喜中乘风起舞。舞动时抖落一身水珠,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声。风狂雨骤时,杨柳枝条不停摆动不会引人注目,雨打荷叶响声一片也不会声声入耳。只有在风停雨住之后,一切归于沉寂,才会留意那突然风穿杨柳出现的舞动,才会捕捉到柳枝上的水珠抛向荷叶时发出的点点声响。

赏析: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图,从诗中写到的东风、垂杨、荷花等物象来看,背景是春季,因此,再确切些说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

2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注释:

1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27

2济:渡河。

3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4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经典诗句: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诗句意思:

仲夏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相接浑然一体。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想要渡船却没有船只,生在太平盛世,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坐着看垂钓的人,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赏析:

诗人借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明了自己愿为国效力的心愿。前四句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后四句抒写诗人渴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29渔父 李忠

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 渔家开户相迎接,稚子争窥犬吠声。 雪鬓衰髯白布袍,笑携赪鲤换村醪。 殷勤留我宿溪上,钓艇归来明月高。

注释:

1渔父:父,通\"甫\"。渔翁,捕鱼的老人;

经典诗句:殷勤留我宿溪上,钓艇归来明月高。

28

诗句意思:

随意向芦花的深处走去,傍晚天气转晴,一片山光水色。渔人开了门出来迎接我,小孩子躲在一旁看,狗高声叫着。渔翁雪鬓斑白穿着白布袍子,笑着拿了红色的鲤鱼去村子里换酒。又殷勤地叫我在溪上留宿,钓艇归来的时候月亮正高挂在天空。

30晓 日

唐朝 韩偓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注释:

1天际:天边。

2直:只要

3须:等到。

4日观:泰山东南山顶名日观峰,为观日出处。

5首:第一。

经典诗句: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诗句意思:

正值日出之时,诗人于晨间立于江边,天东边,朝霞映入江中,水面上似有万条金蛇在舞动着;红日彤彤,江水澹澹,一时间,天地似乎都染成了红色;的确,在江边观日,每当红日喷簿而出,霞光万道时,那气势,那感受,真令人心潮澎湃。 赏析:

29

正值日出之时,诗人于晨间立于江边,天东边,朝霞映入江中,水面上似有万条金蛇在舞动着;红日彤彤,江水澹澹,一时间,天地似乎都染成了红色;的确,在江边观日,每当红日喷簿而出,霞光万道时,那气势,那感受,真令人心潮澎湃

30

第17篇:初一下册语文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小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选出下面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A.止有剩骨 .

B.缀行甚远 .

C.宾客意少 .

D.恐前后受其敌 .

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结合文章,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二、阅读《国宝——大熊猫》,完成4——7小题。

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止增笑耳 .方欲行 .舒意暇甚 .盖以诱敌 .

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4.选文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一中心,运用__________顺序分别介绍了大熊猫名称的由来、食用习

惯、活动范围、繁殖、生长状况等情况。

5.结合全文说说大熊猫珍贵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一句的“最

少”一词能否删去,并请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积累与运用。

8.下面六个空分别填入“a.中国”“b.美国”,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认为邓稼先如果是________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________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________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________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________社会、________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A.abbabaB.bbaaabC.baababD.bbaaba

9.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两个语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把修改意见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4月23日,在第14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绿城学校决定开展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的名著阅读周活动,在全校形成读书、爱书、藏书、用书的良好风气。①阅读名著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与此同时,各班还开展了班级读书竞赛、读书演讲、撰写读后感、“和父母同享一本好书”等活动。②通过开展校园读书活动,使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语句①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句②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10.动物不仅是生态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还是人类的亲密朋友。但是在人类意志支配的世界上,人类

却有意无意的忽视了动物的存在。一些人为的破坏,使生存的动物越来越少,这难道不该引起你我的思考吗?请你组织一次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按要求填写以下内容。

(1)活动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形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8篇:初一数学下册

初一数学春季012014022

2第5讲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综合运用

★★知识目标清单 ◆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可以得出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 ◆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或相等或同旁内角,都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

两个补充判定:(1)平行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传递性);

(2)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易错点归纳

◆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定线的位置;“性质”是由线定角。条件与结论正好相反,容易混淆. ◆在学习中必须清楚,并非同位角、内错角一定相等以及同旁内角一定互补.只有在两条直线平行的前

提下,才有上面的结论.

◆这一部分学习中,还要求同学们能够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合理地运用“判定”和“性质”进行相应的

推理和计算,要学会“说理”,能够写出推理的过程.

◆与平行线相关的问题一般都是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特征的综合运用,主要 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由角定角:已知角的关系判定两直线平行再由平行线的特征确定其它角的关系;

(2)由线定线:已知两线平行的特征判定角的关系再由角的关系判定其它直线平行。 ◆角的有关计算问题,可结合平行线的特征、补角、余角、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通过列方程解决。 ◆辅助线的添法: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将角集中到适当位置,是添加辅助线(平行线)的常用技巧. ★★考点分析、典例解析

◆考点一:说理与计算

【例1】已知:如图,AB//CD,12,求证:BD。 证明:∵12(已知)

∴∥() ∴BADB() 又∵AB//CD(已知)

∴+=180()

∴BD()

【例2】如图:DE//BC,CD是ACB的平分线,B80,ACB50,

求:EDC与BDC的度数。

◆变式议练一

1、若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 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都是直角

2、同一平面内的直线a、b、c,满足a//b,b与c垂直,那么a与c的位置关系是() A、垂直B、平行C、相交但不垂直D、不能确定

3、(新颖试题)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刀,刀柄外形 是一个长方形(右下挖去一小半圆),刀片上、下是平行的, 转动刀片时会形成∠

1、∠2,则∠1+∠2=度。

4、如图,AB//CD,EF平分GFD,GF交AB与M,GMA52,求BEF的度数。

A

EB

D F

5、已知如图:ABBC于B,CDBC于C,∠1=∠2.求证:BE//CF. 证明:∵ABBC,CDBC(已知)

∴1390,2490()

∴∠1与∠3互余,∠2与∠4互余

又∵12()∴34() ∴BE//CF()

◆方法点金:(1)注意分清运用的性质还是判定;(2)注意使用准确的几何语言;

◆考点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

【例3】已知:如图,CBAB,DAAB,CE平分BCD,DE平分CDA。 求证:DECE。

【例4】如图:若CDAB,AEDBCA,那么EDCBGF吗?为什么?

G

E

C

◆变式议练二

已知,如图:AC⊥AB,EF⊥BC,AD⊥BC,12,试问:AC⊥DG吗?请写出推理过程?

◆考点三:思维拓展与延伸

【例5】(1)如图①,AD∥BC,试问∠2与∠

1、∠3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2)如图②,AD∥BC,试问∠2+ ∠4与∠1+∠3+∠5哪个大?为什么? (3)如图③,AD∥BC,你又有什么发现?

A

D

A

DC

A

B

C

B

BC

A

B

D

E

C

【例6】已知AB∥DC,B80,D140,求∠BCD的度数。

◆变式议练三

1、如图,AB∥CD,B120,EMD25,那么∠是多少度?

2、如图,在折线ABCDEFG中,已知12345,延长AB,GF交于点M.那么,AMG3,为什么?

3、如图:已知CE//DF,求ACEABDCAB的度数;A

CE

DBF

◆考点四:开放创新型

【例7】(1)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平行时无交点;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为0或2或3;平面内n条直线最多有个交点。

(2)(2007年滕州市)已知平面内四条直线共有三个交点,则这四条直线中最多有几条平行线?

121

2【例8】(2007年日照市)在同一平面上,1条直线把一个平面分成2 个部分,2条直线把一

222223232

个平面最多分成4个部分,3条直线把一个平面最多分成7个部分,那么8条直

22

线把一个平面最多分成部分.

【例9】如图,已知BOFABOEFO。 (1)试说明AB与EF的位置关系。

(2)作∠ABO和∠EFO的平分线交于D,则:①D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O70,求∠D的度数。

【例10】如图:直线AC∥BD,连结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结PA构成PAC,APB,,PB,

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

(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

(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

(3)当动点P在第③部分时,全面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P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证明.

③ ③ ③C C C A A AP ① ②② ① ② ①

B D B D B D④ ④ ④

◆◆◆快乐体验

1、如图:AB//CD,B23,D42,则E()

AB

C Q

D

E

BPADC

2、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则C___________;

R

B

3、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垂直,则这两个角()

A、相等B、互余C、互补D、相等或互补

4、已知如图:AOB的两边OA、OB均为平面反光镜,AOB40 ,在OB上有一点P,从P点射出一束光线经OA上的Q点反射后,反射光线QR恰好与OB平行,(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则PQR的度数是()

A、60B、80C、100D、120

5、如图:用一吸管吸吮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吸管与易拉罐上部夹角174, 那么吸管与易拉罐下部夹角2_______度;

6、已知,如图,BAEAED180,MN。试说明:12。 解:∵BAEAED180()

∴//() ∴BAE_______() 又 ∵∠M=∠N()

∴∥() ∴MEA______() ∴BAE______CEA________ () 即 ∠1=∠2

7、如图,AB//CD,AD//BE,试证明:EDCEB.证明:∵AD//BE(已知)

∴E________ B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B//CD(已知)

∴BAD_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______(等量代换)

∴ADCEDAEB 即:EDCEB

A

B

N

M

C

E

D

第19篇:初一下册默写

于都二中初一语文期末复习

(一)

命题人:陈婷 肖益琼审稿人:周桂珍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一、直接性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3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竹中窥落日。

2、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4、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5、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

6、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____。

7、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

9、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至今已觉不新鲜。

11、卒之为众人,。

1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13、,关山度若飞。

1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5、脱我战时袍,,,对镜帖花黄。

16、,寒光照铁衣。,。

1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8、孤常读书,。

19、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20、

21、天倾西北,。

22、骨已尽矣,。

23、一狼径去,。

24、顾野有麦场,,。

25、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26、,盖以诱敌。

二、理解性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35分)

12、《木兰诗》是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朝编的。 ①写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木兰征前准备工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木兰诗》中描写行军疾速的情景,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④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战功赫赫的句子是:

,。

18、吴均的《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

19、《竹里馆》中写诗人活动的两句是:,。20、《峨眉山月歌》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21、《滁州西涧》中写出了作者悠闲的心态,也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的句子是:

,。

22、《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23、《春夜洛城闻笛》中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引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24、《送灵澈上人》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令,创造一种清远幽渺的境界的句子是:,。

25、《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明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的两句是:,。

26、《约客》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

27、《论诗》中告诉人们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鼓励后人不断创新的句子是:,。

第20篇:初一下册地理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1、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周围有五海,分别是地中海、黑海、李海、阿拉伯海和红海。(P51图8.3中知道:一湾二洋三洲五海的位置)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中东主要的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

3、绝大部分石油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该地区的石油运往美国、西欧等的航线为西行航线,最短的西行航线要经过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大西洋;较远的西行航线: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而石油运往日本等的航线为东行航线,路线为: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P53活动3 )

4、中东地区气候干燥(主要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少雨)河流稀少,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5、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着圣城。

6、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主要分布在以色列,信仰犹太教.

第二节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多,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欧洲西部有个区域性组织,叫欧洲联盟(欧盟),其成员国有25个,都是发达国家,人们使用统一的货币叫 欧元

3、英国的首都是伦敦,法国的首都巴黎;德国的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

4、欧盟进出口居世界首位,是世界贸易最大的地区。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工业产品的工业部门。

5、欧洲西部工业的分布: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6、欧洲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是:气候——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有利于多汁的牧草的生长;地形——以平原地形为主,致使草场广布 。欧洲西部的人称牧草为“绿色的金子”。因此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发达。

7、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参考P64图8.23,

记住: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利牛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大不列颠岛、冰岛、大西洋、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直布罗陀海峡)

8、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国。

9、主要的旅游地其所在国家:伦敦塔桥(英国),风车(荷兰) ,北欧峡湾风光(挪威),阿尔卑斯山滑雪(瑞士),巴黎埃菲尔铁塔(法国),西班牙斗牛,地中海沿岸风光(意大利),雅典巴特农神庙(希腊)。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处于低纬度地区。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高原为主。(P67图8.26:印度洋、大西洋、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好望角、乞力马扎罗山)

2、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3、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即主要分布在本区的

西部。

4、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称为赤道雪峰。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主要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出口物品主要有矿产、森林、畜产等初级产品:进口物品为机械、汽车等工业制品。(掌握P70活动2,图8.32)这样的经济特点使非洲许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6、非洲一些国家正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多样化农业,以改变本国经济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

7、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为2.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更高达

3.0%

8、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特点是: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地区的国家常受到旱灾的威胁

9、粮食供应不足,生产水平落后,开垦草地和森林,致使环境恶化, 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

第四节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的四个别称: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骑在羊背上”的国

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该国的代表动物有: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

3、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4、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形成了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P74图8.37,了解农牧业带的分布。)

5、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平均人口密度仅为2.5人/平方千米,大约为中国的1/45。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出口产品中,除羊毛之外,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

6、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在P75图中了解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事物: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北艾尔湖、太平洋、印度洋。

7、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矿产分布:铁矿(西部)、煤矿(东部)、铝土(北部)。(P77图8.40知道几种矿产在图中的位置)

8、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产业。

9、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堪培拉,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P77图8.40记住主要城市在图中的位置)

10、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的中部,澳大利亚位于热带和南温带,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P76图8.39 知道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1、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人种构成中白种人占84%,其次为黑种人占13%,华人华侨约有160万人。

2、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文化、语言和生活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3、美国领土构成:本土48个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主体部分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州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

4、美国处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地形呈现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5、美国的农业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如:玉米、大豆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

界第一位。

6、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

7、记住P82页图9.5及图上3个框内的内容(在图中知道以下地理要素: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湾、加拿大、墨西哥、落基山脉、大平原、五大湖、密西西经河、阿巴拉契亚山脉、圣劳伦斯河);记住P85图9.9主要农业带在图中的位置。

8、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9、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中心。

10、记住P87活动1(2)的主要工业城市在图9.12的分布。

第二节 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印第安人是巴西土著居民。

2、巴西少种族偏见,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约占40%,黑种人占6%,印第安人不到1%,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因此,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3、巴西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其上覆盖着地球一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记住P90图9.18: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大西洋、巴拉那河、圣保罗、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

4、巴西主体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5、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伊塔比拉露天铁矿是巴西最大的铁矿山。

6、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7、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资修建,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水电站.8、咖啡(被称为咖啡王国)、柑橘、甘蔗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9、巴西政府在1990年提交了,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10、1992年6月,联合国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

11、热带雨林的作用:1)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2)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3)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4)调节全球气候5)提供木材6)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12、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4.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13、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亚

第十章 极地地区

1、北极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指北纬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一洲的陆地和岛屿。(P100图10.1: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

2、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指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P101图10.2:南极洲、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3、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素有“冰雪高原”之称。此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4、北极地区终年冰封,降水比南极地区多,但不及南极地区寒冷。

5、企鹅是南极的象征,北极熊是北极的代表。

6、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方。

7、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底下埋着丰富的矿产;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有原始的自然规律。

8、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站,1985年2月14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1989年2月26日,建立中山站。(记住两个考察站在P101图10.2中上位置)

9、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初一下册古诗.doc》
初一下册古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