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问题

2022-03-26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关注民生问题

关注民生问题调查

导语

岁末年终,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的新政策新措施,明确提出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七大最为关注内容之一,关注民生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为了了解成都市居民当前最关注的是哪些问题,最近,本人对居住在青羊区锦绣光华小区的几十户城市居民家庭开展了当前城市居民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专项调查。

问卷调查的基本信息

调查目的:我通过一部分试题大部分与民生息息相关,让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和自己独立思想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以此了解大家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大致找出应对的措施。

调查对象:成都市青羊区锦绣光华小区市民,附近超市顾客20—60年龄。 调查方式:(1)随机问卷调查

(2)访问法:我深入附近超市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进行了访问,内容涵盖今天与去年的物价对比、百姓眼中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带来的害处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

(3)文献法:我多次上网查询关于物价上涨的情况,并找了今年与去年的物价情况的资料,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物价上涨情况有了一定了解。

(4)观察法:我多次深入百姓之中,观察他们购买用品,记录他们的言行;我多次外出买东西,向卖方打听关于物价上涨的情况。从日常的小事去观察社会中的大事,从中获益不浅,并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调查时间:2012年2月1日——2012年2月20日

调查内容:主要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就业这些问题的认知程度态度,以及对与解决这些问题

的建议。

调查结果分析

物价问题,关注率92%。

物价上涨,特别是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粮食、蔬菜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以及近期肉禽蛋类食品价格的波动,牵动着千家万户。近几年各种商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而距离我们日常生活最近的各种食品蔬菜也频频上涨,而其上涨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一家报刊就曾今这么说“肉涨价了,油涨价了,粮食涨价了,蔬菜涨价了„„近年来的物价上涨对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有关部门指出,短期内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存在,“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是一定要跑过CPI”一时间成为人们希望不因物价上涨使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的形象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理性安排消费,降低生活成本,增加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了很多老百姓无法回避的问题。”当前物价的波动让很多百姓不适应,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困难群体的生活质量。虽然物价的上涨对绝大多数的中高等收入的居民并没明显的影响,但会对低收入的人群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我们和谐普通市民来说,基本生活用品的小幅上涨影响也是巨大的,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分析物价上涨的现象和原因,研究出能把物价稳定在适当水平的方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了解物价的正常涨幅,这些现象的产生对我们的生活发展会有什么影响,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民以食为天,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价格自然成为百姓关注的首要热点问题。调查显示,92%的被访居民关注着物价上涨问题,物价上涨已成为城市居民最关注的热点问题。老百姓的生活图什么?说到底,就是图生活过得舒服一点,因此,物价成了人们的关注热点,物价的涨跌牵动百姓的心。调查显示,居民对价格上涨感受颇深,物价上涨是居民关注度跃居城市居民关注问题的第一位。

2、收入问题,关注率85.14%。

工资收入是大多数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和生活质量的好坏。因此收入问题也是百姓关注的

焦点话题之一。长期以来,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四川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四川经济增长速度每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职工工资增长从2002年起都比全国低,工资水平位次下滑。且从行业看,不同行业职工工资水平差距大,而行业内部不同岗位职工工资水平差距更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直接地体现在收入的增长上,物价涨得快,使得收入相对缩水。一是消费水平提高,特别是住房、购车消费兴起,使居民对收入增长的期待比较强烈。二是低收入群体面对基本生活用品价格上涨,心存忧虑。

3、住房问题,关注率79.27%。

这几年来,居民收入虽然在一步步增长,但飙升的房价让一般人望尘莫及。为了买房,老百姓省吃俭用,工作几十年也难买到称心如意的房子。“住房难、住房贵”问题成为广大百姓关注的焦点之一。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老百姓不禁感叹,会不会有一天自己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一个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里没有自己的一个安身之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这样的问题难度日益加剧。如何解决好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成为关注民生问题的首要话题。

从来没有哪一个民族,像这样被住房问题死死地绑架。许多年轻人从大学一毕业,就开始为住房问题犯愁,而他们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啊!住房成为一个沉重的枷锁。买到住房的人,为了按揭日夜操劳,压力重重,沦为房奴一族。没有买到房的人,为不断攀升的房价忧心忡忡。住房这一生活中的一个必需品或者一个工具,竟然变成了许多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许多人沦为住房的奴隶。这一目标绑架并扼杀了一个民族的创造力。

4、教育问题,关注率68.23%。

这次问卷调查中,关于教育问题的关注度达到了68.23%。说到教育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农村教育的问题。农村学校教育条件差,但是农村的孩子们素质并不差,同样能够成才。现在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比较低。如何改变现状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位来自农村的工人在受访中提到:“把孩子接到城里来上学是我一直的心愿,老家的教学条件跟城里简直没法比。城市就业压力大了,完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投入越来越多,

只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

对于教学改革问题,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最近常思考,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到,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些,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要围绕加强素质教育、多出人才,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要认真思考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更多的杰出人才?从而对教育体制、办学模式以及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整体谋划。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文理科差别不要搞得太大,学理工的应该关心社会,提高人文素养;学文科的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知识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民生问题调查报告总结

1、抑制物价继续上涨,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老百姓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价格补贴政策,并建立“低保标准”发放与消费价格变化的联动机制,确保低保家庭的收入与支出随着物价上涨水平同步调节,加大低保户的就业问题,加大政策的优惠度。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紧急救援,举全社会之力量,爱心帮扶弱势群体。

2、继续扩大再就业。

希望政府继续做好扩大就业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好城市下岗困难职工和大学生的就业难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和贫困人口的再就业问题,使他们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3、使房价能平抑在合理的水平。

不少被访的居民表示,目前房价较高,辛辛苦苦几十年也买不起一套住房。希望政府能将保障广大群众合理住房需求作为重要任务,将虚高的楼价降下来;能多建一些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抑制房价过高现象,让普通工薪阶层能买得起房,让贫困家庭也有房子居住,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难的问题。

4、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对解决困难群体住房问题的作用。

从住房公积金的增值部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扩大公积金制度覆盖面,重点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执行公积金制度的覆盖水平,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公积金运营管理,增加收益,加大对购、租住房补贴发放的支持力度。制定支持困难群体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具体政策规定和简化手续,推行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解决民生问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多措并举,全面覆盖,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实现基本就业、医疗、住房、养老、教育、综治等各方面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政府的综合实力,逐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相关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基本的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稳定。对当前能够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社会关注、群众

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研究解决。

1、坚持富民优先,把提高群众收入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教育,加强全民创业政策的检查落实,在狠抓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研究并落实加快农业产业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化运作的有效举措,引导城乡居民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增收。

2、不断完善落实社会保障措施。深入分析社会各类人群的保障情况,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对困难群体的救助由个案式处理向制度化转变,本着养老不养懒的公德原则,确保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切实落实好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建立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落实责任追究制,要求各用人单位要定期自查报告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落实情况,对不落实基本社会保障政策的用人单位给予责任追究。拓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范围。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最大可能的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城乡每个生活困难群众都能得到政府的关怀。加强宣传,落实责任,积极争取各级支持,促进城镇非职工人群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顺利实施。参照城市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办法,在农村试点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增加公益建设投入。建立困难人员社会救助基金制度。面向社会募集资金,专户管理,机动调用。

3、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当前群众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1、建议出台农村人饮设施改造中、短期规划。

2、协调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引导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推荐第2篇:关注社会民生问题

敬爱的党组织:

本次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主要探讨现阶段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通过学习和讨论,我将我的学习心得向组织汇报如下:

在我看来, 民生的问题涉及我国社会基层和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而妥善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上。 众所周知, 制度建设是中国整体社会能够保障民生命题顺利地发展的一个基础。如果上述二者,能够通过我们两会这样一个参政议政和制度建设的平台,得以协调发展,相辅相成,我觉得这不仅仅对于我们的两会,同时对于我们的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好消息。

从民生的层面上来看, 历届政府包括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都在聚焦民生这个问题。 比如说我们的政协发言人赵启正先生就介绍说,在去年政协收到的提案中,有1900份提案是关于民生的问题,占了所有提案的三分之一,这说明民生的问题是我们人大代表和政协代表在两会上讨论的问题的重中之重。 而从制度建设的层面上来说,我们都知道,政协发挥了充分的参政议政的作用,那么全国人大又在立法、调研、决策等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影响力。但是这些立法、决策的力度和方向从哪里来?我认为, 从根本上说,应该从公众所关心的命题和他们所需要得到的力度上来进一步完善。比如说今年全国人大的第一提案,其实是关于低碳经济的提案,就低碳经济这个问题需要两方面来共同协作, 一方面,首当其冲地, 我们需要制度建设上来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各个合理环节,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环境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老百姓自己也非常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非常关注身边的环境污染,因此如果二者能够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就能与民互动, 最大限度发挥参政议政功能。

说到民意交流, 我认为今年政协会议的一个特色就是不少政协委员通过各种渠道和民众来交流,有些政协委员直接把自己的提案草案放在博客上,来征集修改意见,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职能,达到政协委员为民请愿,为民谋福利的职责。

大家都知道,参政议政是全国政协的重要职能。全国政协委员来自三十多个界别,这三十多个界别其实辐射了全国大量的行业。 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都有自己的期待,这些期待如果能够通过民意的途径,直接地和我们的委员们进行互动,有助于我们委员更好地调查民生,而且把民间的声音传递到我们两会上一个高层次的平台上。

另一方面我也注意到,其实这种与民互动,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完成,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来完成,也应该同时充分发挥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等其他媒介的作用。 只有民意需要, 立法和参政议政良性互动,民意才有得到尊重的可能;也才能够保证立法和参政议政的舆论基础。因为民众的关注,本身就代表了这个社会,或者这个国家所有的人对于自身发展环境,对于整个制度建设的一种关注,这种关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我们政协委员承载着这种关注,当他把这种关注通过参政议政的方式表达出来,把它变成一些具体的制度建设,把它变成具体化的建议,那么这些建议最后又能回馈到我们的民生,那么这种良性的互动一旦形成,两会将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推动中国发展的一个前进动力。

汇报人:xiexiebang

推荐第3篇:两会思想汇报:关注民生问题

敬爱的党组织:

自古以来,国人就对“家”“土地”看得很重,“房子”在国人眼中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家的代名词了。然而目前房价飞涨,即使有时房价下跌,开发商也打出了诸如“房价不是在跳水,而是在做俯卧撑”此类令人发笑却又让人深思的广告语。而网上盛行的说法是,想在北京买套百平米的房,农民需要从唐朝就开始存钱,还不能有灾年;工人月收入1500,要从鸦片战争开始存;白领年收入16万,要从1960年不吃不喝,才能如愿。你还笑得出来吗?

房子思想根深蒂固,或许是房价飞涨的原因。然而面对不知何时开始飞涨的房价,国家屡次出台政策却又被投机的商家钻了空子。曾经在2006年,有消息称央行拟推新按揭政策以彻底打压房价,回首当时,不仅国家,连老百姓的信心都很足,因为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将买房的首付提高到四到五成。这在当时看来是一剂有史以来调控房价最猛烈最有希望的药剂。

然而这项政策是否得到真正的实施看现在的状况我想已经很明了吧。另外,即使中央出台的“限购令”以及增加房产税等政策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近几届的“两会”上,民生问题的地位越来越高,也代表着人民对自己的生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也就使得“房子问题”更迫切需要解决。***总理曾经说过:“要让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有尊严的活着。”然而“睡桥洞”“蜗居”“蚁族”这恐怕不是有尊严的活着的表现。

在今年的两会上,房价的调控理所当然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总理已经明确的指出,今年仍旧会坚定不移的搞好房地产调控。***总理同时也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是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对于中央来讲,就是要加强对地方落实房价政策的检查力度,真正实行问责制。另外,***总理还指出,中央将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以及公租房的投入和规划。

在我看来,一个政策的好坏并不是仅仅取决于它的想法,还取决于政府执行它的力度以及落实度。在这次的“两会”上,***总理已经明确了将对我国各地的房产进行问责制,虽然这会是一个令某些地方政府头疼的工作,然而就是因为这样,各地的政府才会有了更多的责任感责任心,虽然对于某些官员来讲,落实政策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乌纱帽”,然而不管怎么说,受益的还是广大的百姓。至于保障性住房的更多推广以及更完善的监管政策的推出,将会使那些钻政府空子购买保障性住房的所谓的“炒房团”越来越少。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保障性住房会真正发挥它的实际作用,我也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一个属于自己幸福的家。

汇报人:xiexiebang

推荐第4篇:两会思想汇报:关注民生问题

胡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问题。q其实,在元旦的新年贺辞中,他就已经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一系列讲话都有力地表明,全党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

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是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三是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

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四是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就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

二、关注民生必须做到富民、安民、为民

要切实关注民生,必须善谋富民之策,恪守安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

首先是在富民之策上关注民生。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发展,造福于民。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项目建设增加群众就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城市人员就业。三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我们通过加大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农田水利、科教文卫、城乡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不仅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也改善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

其次,在安民之责上关注民生。坚持从平安建设抓起,让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一是构建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谐。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谐。科学决策,减少失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工作中注重把重心和关口前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三是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和谐。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把决策的过程变为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把畅通渠道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最后,是要在为民之事上关注民生。一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民心。在作风建设中,我们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务寓于经常性工作中。二是以具体的实事凝聚民心。把关注民生真正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的具体行动,强化干部的爱心之心,浓化忧民之情,转变工作作风。三是以真实的帮扶温暖民心。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三、关注民生必须增强民本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必须进一步增强民本意识,解忧于民,取信于民。一是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贴近群众;二是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关注民生既重“心入”,又重“身入”;三是在生活上关心群众。要认真关注好和及时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基本问题和紧迫问题,多给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身边事、生活事,促进和谐;四是在工作上服务群众。

高效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必须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等主体服务者的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广大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在实践和基层中高效服务群众,致力发展经济,积极建功立业。

推荐第5篇:关注基层党建 解决民生问题

关注基层党建 解决民生问题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胜利完成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关键是要把农村党组织建设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基层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少数经济发展滞后、各项工作落后的行政村,问题沉淀,矛盾重重,成了 “集体经济没实力、社会服务没能力、公益事业没财力、干部工作没魄力”的薄弱村,农村工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难点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是农民收入提高难。时下,部分地区农户增产不增收的现状值得重视,特别是一些纯农户,单靠耕种,收入微薄。一些村在引导农民致富上没路子,少招子,加之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多种经营生产也容易大起大落,一些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熟“水性”,实际收入有限。

二是公益事业兴办难。少数村由于集体收入匮乏、财务管理不严、非生产性开支失控等原因,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甚至债务累累,导致许多公益事业缺少必要的财力。加之一些村农民经济上并不宽裕,对频繁实施的安装有线电视、电话、通自来水等活动热情不高,使村干部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三是村政村务公开难。少数村的村务公开,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主要问题是村务公开不规范,没有形成正常的工作制度。有的迫于上级检查,应付了事;有的公开栏虽然比较气派,但里面没有多少实质的内容;有的干脆写一张纸,往墙上一贴,日晒雨淋,很快就无影无踪,群众对此有不满情绪。

当前农牧民最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道路建设问题。

2、饮水问题。

3、教育问题。

4、水利设施建设问题。

5、农村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及收费问题。

6、生产资料价格。

7、粮食保护价格问题。

8、农业科技下乡和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9、村级领导班子后备力量建设问题。

对于农村中涌现出的这些难点问题,要抓住一个,解决一个,以此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理清工作思路,因地制宜,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当前,解决农村难点问题,重点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强班子为主体,形成凝聚力,擦亮干部“正衣镜”。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农村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是新形势下解决农村难点问题的保证。一是在支部建设方面,一班人要具备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有群众观念;团结一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搞“一言堂”。二是在村民自治方面,实行民主选举,将群众拥护的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人选进村委会;实行民主决策,遇事多和群众商量,注意听取多方面意见;实行民主管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实行民主监督。村干部办事有章法,行为有约束,工作有考核。三是在干部素质方面,要注重在实践中摔打和锻炼干部,向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解决农村各种难点问题过程中,经风雨,见世面,增强工作能力。

二、以抓热点为关键,增强战斗力,架设干群“连心桥”。必须坚持以狠抓农村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努力提高村级班子整体服务功能,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来考虑,把群众的建议和呼声作为工作的关键来对待,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当前,主要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村务公开。规范公开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收支、建设项目、农民负担项目、宅基地审批和使用、专业承包发包、以资代劳数的安排和使用、公共工程任务、村办经济实体和村办企业运作及资产使用、村干部任期工作目标和报酬等等;规范公开时间,最少每季度公开一次;规范公开形式,通过公开栏、有线广播、召集有关会议、书面发函等多种形式公开;同时要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狠抓落实。二是农民负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教育农民充分认识必要的上缴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要积极主动地缴纳;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对代收代缴费用及时向群众讲清楚,让农民交得放心,交得明白;教育村干部,改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公益事业。要从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原则出发,在村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计划、有组织、有监督地兴办公益事业,让农民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以树正气为重点,强化渗透力,构筑稳定“新堡垒”。必须要从树正气的高度出发,把 “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深入贯彻执行下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尽心尽力地解决好有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社会稳定建立在人民群众顺心、满意的基础之上。在抓社会治安方面,围绕依法治村,实行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强化宣传,通过办培训班、开会等形式以案说法,对村民进行法制教育。在抓信访工作方面,引导干部群众自觉依法办事,按照正常渠道、程序反映问题;狠抓重点人头、重点时期、重点问题,特别是对集体上访,要把好村级第一道关口;发挥信访信息的作用,超前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群体事件;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对研究定下来要为群众解决的事,必须抓紧办理,对一些过高或无理要求,要耐心说服当事人,使之能够顾全大局。

四、以农村经济为载体,形成发展合力,形成高效“推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在现有资源条件和生产力基础上,积极创新农村生产方式,以资源的优化配臵和效率的逐步提高来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农业是农村的产业支撑,发展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二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一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支持和引导农技站和农业技术人员利用技术优势组建合作组织,鼓励各类农产品资金、信息等优势组建合作组织;坚持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不断完善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实现由简单的节约成本式合作向产加销一体化转变,鼓励农民以资产、劳动力等要素入股,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益。二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切合实际的原则,使创新农村生产方式、发展农村经济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与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规划相衔接,有步骤、有重点地加以推进。

(二)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通过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等措施,帮助农民群众提高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

(三)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创新农村生产方式,发展农村经济。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探索发展高效农业和农村“三大合作”的新思路、新办法。

我们在农村支部书记培训中,应当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主要组织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和谐社会建设、廉政建设、村级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通过培训教育,引导农村新任村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增强本领,真正在思想、工作、作风上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切实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推荐第6篇:学习两会精神 关注民生问题

敬爱的党组织: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京闭幕,大会提出和讨论的很多热点话题,最受关注的话题主要有:保障住房、收入分配、稳定物价、惩治腐败和就业公平等。学习完两会内容和精神,我也有很多的思考和感想。

每届的两会民生问题总是大家讨论的热点,这主要是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首先,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要使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然后,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要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最后,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在本次两会上,有很多的人大代表都提出的相关的民生问题,比如,在住房保赚方面,郝远委员提出鼓励买房、限制卖房、补贴租房;在收入分配方面,周德文代表提出防止富人移民潮就要推动民间借贷立法;在稳定物价方面,袁隆平委员提出把石油补贴的钱补给农民;在惩治腐败方面,中国农工党提出加强立法强度,严打腐败行为;在就业方面,于沛学者提出让大学生从高校走出去。等等的一些代表提议,这都为今后的民生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支持和发展方向。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制度是好的,政策是对的,关键在于落实到位,否则一切只能是纸上谈兵。要做到切实贯彻两会精神,关注发展民生问题,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贴近群众。第二,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第三,在生活上关心群众。要认真关注好和及时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基本问题和紧迫问题,多给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身边事、生活事,促进和谐。第四,在工作上服务群众。必须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等主体服务者的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广大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在实践和基层中高效服务群众,致力发展经济,积极建功立业。

当然,两会为民情、民意的表达,民智、民力的汇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期间有关民生的议题会层出不穷,本文仅为自己的一些浅见,我还会持续关注两会,继续学习和思考。

推荐第7篇:关注民生问题 落实低保政策

关注民生问题 落实低保政策

先锋路街道办事处设有1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街常住人口 户, 人。截止10月,全街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口 户, 人,占总人口数的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区民政局的关怀指导下,我街城市低保工作紧紧围绕政策落实、强化管理、推进社会化和加大宣传、检查、监督力度等方面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同时面向辖区居民开展医疗救助、住房援助、求学资助、困难扶助等多层次城市社会救助手段,为维护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积极宣传低保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一是要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低保工作始终,着力在低保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思路促进低保政策宣传的深入开展。二是区民政局采用集中培训与以会代训相结合的方法, 今

1 年两次对我街道民政干部及社区低保专干进行低保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并由区组织部统一考试。同时,街道每月定期组织低保专干进行业务培训、每季度对专干进行考核。三是组织各级低保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深入居民家中进行政策宣传。我街先后组织了 余人(次)的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深入住户家中调研,进行政策宣传;四是利用接待来访群众的时机,向群众宣讲省、市、区的低保政策,这些群众回去后,绝大多数成为我们低保政策的义务宣传员。通过这些手段,使我市的大多城市低保对象了解了政策,能够对照政策条件衡量自身是否符合城市低保的条件,并及时提出申请,办理相关手续。

二、加强机构建设,创新服务载体

一是不断完善现有城市低保工作制度及职责,在低保人员的档案管理、低保专干的考核方面狠下功夫。根据街道实际,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机制。坚持以《2009年先锋路街道社区民政工作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先锋路街道专干考核办法》为依托,逐步提升街道民政工作总体水平。二是及时调整街居民评机构,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纳入民主评议机构,确保低保申请审批流程

2 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此外,街道民政办配备三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低保日常工作。三是与街道社保办紧密联系,以就业指导、岗位培训、推荐就业为手段,逐步转变低保人员的就业观念,从而促进弱势群体就业。四是社区在创新载体方面有所突破。公园路东社区针对低保户中有劳动能力的三类人员进行劳动去向调查,兰玻东社区与亚华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定期对困难群体“送岗位、送技术”服务,兰化十七街社区与非公经济组织长业集团开展的“送温暖”活动等使我街的民政工作拓展了工作新思路、开辟了工作新路径,对街道下一步民政工作的发展方向提供了详细的素材,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二、加强管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一是低保评审规范化。在审核新申请低保家庭时,以兰政发【2006】77号文为主要依据,按照城市居民最低活保障申请审批流程严格审核,建立健全街居民评机制,坚持“三榜公式”制度,对于新申请低保家庭,社区、街道分别入户调查,确保入户率达到100%。二是加强低保人员档案的管理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对低保档案分门别类,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内容真实、条理清晰。三是针

3 对辖区停保、调标家庭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单位了解等多种方式,落实家庭收入状况,做到有据可依,有理可查,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四是按时公示低保家庭的收入状况及享受低保金额,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监督;耐心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认真解答,并及时向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反映。

三、将低保政策落到实处,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 一是严格执行低保相关规定,确保低保金统

一、按时、足额发放,及时将辖区内生活困难且符合条件的家庭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二是今年区民政局对每个低保人员财政拨款4元,街道社区各占一半。街道、社区根据实际,将其用作岗位培训、名师讲座等。二是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不定期走访慰问低保家庭,了解低保户的生活现状。三是针对特困低保对象家庭,采取临时救助、求学救助、医疗救助、住房补贴等手段,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四、规范档案管理,强化网络建设

街道及各社区均设立低保档案专柜,配备了专用电脑、打印机,由专人管理。其主要负责低保人员的申请审批、低保家庭的成员管理、低保金的领取、各类报表的填写、

4 劳动能力鉴定和收入评估材料等,并及时修正民政系统的数据,确保街道、社区两级数据一致,便于统一核查。

五、建立低保动态管理长效机制

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及时组织季度、年度核查,形成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社区每季度开展一次动态管理检查,街道不定期组织入户调查,采取走访、跟踪等形式,随时掌握低保对象家庭收入变化、人口变化、再就业、退休年限和生活改善基本情况,由街道上报民政局及时做出增减和取消保障的决定,并填表存档。截止当月经入户排查和动态管理取消或退保 户, 人,调增调减低保对象 户,人,新增 户, 人。

组织开展低保对象公益性活动,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每月至少两次委托社区组织有劳动能力、未就业的低保对象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对于经推荐两次无正当理由拒不就业按规定停发保障金,对于有劳动能力在本市内打工的低保三类人员,要求出具打工证明,并对其收入的真实程度进行跟踪落实。

今年,街居的低保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一些成果,我街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自查力度,多方位对低保工作进

5 行审视,将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同时,在创新载体方面狠下功夫,着力提高先锋路街道低保工作的整体水平。

先锋路街道办事处 年10月12日

2009

推荐第8篇:关于关注民生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关注民生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正文: 1前言:

申家庄位于x和x交接处,为了了解现在的民生状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我2014年寒假期间在我的家附近的申家庄做了了此次民生社会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走访了一些村户和村干部,具体了解了一些情况,从中我了解到人民生活总体有所改善,但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有些政策依然没有落实到位。先做具体报告:

农村居民社会保险现状:

在我所调查的西杨寺村1150人中,满60岁拿到全额政府补贴的新社保的老人共有116人。全村参家社保的比例为90%,其中99%参保的是每人每年100元,另外1%自愿参保每人每年200元的。那116位超过60岁的领取60元每月的工资。

从以上数据可以了解到:居民保险意识不算薄弱,参保险种多为养老保险,与以往老式社保不同的是,此次新社保的组织机构是政府,以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将来的趋势是全民制,相信这一惠民政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定会落实到位。

农村居民医疗药品市场现状:

在我调查的封丘县内,每周四下午都会有固定的采血车负责血液采集。县防疫站也会定时给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卡介苗 白喉 百日咳 乙

脑 乙肝等疫苗。一般一个药店有三到五个药剂师或药品购销员。新医改以来,各大药店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医保卡还可以刷卡消费 。

在问及农民的家庭月收入时,在800元以下的占有54%,800-1000元的占有14.9%,1000元以上的占有31%,而家庭医疗费用的支出每年在300元以下的占有44%,300-900元的占有34.9%,每年医药费用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占有20.6%,近几年,农民的收入有了不少的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收入增加的同时,农民医疗费用的支出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申家庄的农村居民医疗药品现状还是比较理想的,农民看病问题看似有较大的缓解,但医疗卫生保障情况不是很好,像义务献血就不容易在我县开展,我认为是宣传力度不够,居民献血意识不强。

乡镇(村)干部及企业干部学历结构及工作现状:

村干部一般由本村人和大学生组成。本村村委会成员一般高中学历。村干部有点子,有想法,有头脑,但是由于资金短缺,所以很多项目像水利 打井 拉电线 修路之类的无法实行。

教育现状:

在小学里两免一补全部实行,在初中,100%实行两免,一补实行率为60%-70%。其中小学不住的钱多用于学校建设。小学生只要是适龄儿童都在享受两免一补下受教育,但初中生的辍学率却高达40%。大多数辍学的多为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子,个别女孩儿也有辍学情况。

在初中升高中时,升学率仅有30%左右,所以很多孩子只有初中学历。俨然一个新一代文盲。所以农村的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学生初升高时有很多人过不了这个关卡,导致很多十六七的孩子闲置家中。这群孩子一般会借个身份证,南下打工,从此成为打工仔或者打打工妹,只有很少一部分孩子会学理发 钳工 焊工等手艺。

关注弱势群体:

在一个村中,一般会有4-5个孤寡老人或孤儿评上五保。家庭困难的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村户会占到3%。虽然低保五保不能让孤寡老人和孤儿过上小康生活,但也足够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由于青年夫妇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一般由其祖父母或其外祖父母照看。这些孩子一般年龄为1-10岁。正值成长的关键时期,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会造成心理不健康,容易迷恋网吧,辍学。更有甚者会出现打架斗殴现象。他们是未来祖国的花朵,需要特殊的关爱,所以为人父母的就应该履行做父母的责任。不要等孩子出现问题后追悔莫及。

结尾:

通过这个调查可以看到民生问题有所改善,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譬如整体意识不高,综合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难道单靠国家补贴农民就能致富吗?显然不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提高农民的竞争力让他们自己有能力去觅食而不是把食物送在嘴边呢?

2010-02-16

推荐第9篇:关于关注民生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关注民生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人:丁冬

班级:药学院药学一班

学号:201004020111

正文:

1前言:

自从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代会上温总理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社会作为重中之重,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从减免农业税 农业直补到新医改 新社保,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在各乡镇一一落实。为了了解新的惠农政策的实行进展和农民的日常生活,药学院药学一班丁冬于2011年寒假期间在我的家乡河南省封丘县做了此次“关注民生 感知社会”的社会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走访了一些村户和村干部,具体了解了一些情况,从中我了解到人民生活总体有所改善,但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有些政策依然没有落实到位。先做具体报告:

主体:

(1) 农村居民社会保险现状:

在我所调查的西杨寺村1150人中,满60岁拿到全额政府补贴的新社保的老人共有116人。全村参家社保的比例为90%,其中99%参保的是每人每年100元,另外1%自愿参保每人每年200元的。那116位超过60岁的领取60元每月的工资。

从以上数据可以了解到:居民保险意识不算薄弱,参保险种多为养老保险,与以往老式社保不同的是,此次新社保的组织机构是政府,以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将来的趋势是全民制,相信这一惠民政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定会落实到位。

(2) 农村居民医疗药品市场现状:

在我调查的封丘县内,每周四下午都会有固定的采血车负责血液采集。县防疫站也会定时给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卡介苗 白喉 百日咳 乙脑 乙肝等疫苗。本县的医疗机构有县大医院和县中医院,另外有各乡级卫生院及妇幼保健院。其中在县医院和中医院共有医护人员1000多名。这两个医院都是综合性医院。在封丘县内村民参加新农合的比例是96%。药店多为中小型药店,在县城内有35个同心堂大药房分部和一个建民大药房,各乡镇也有一到两个同心堂分部。其中第一分部和第十三分部药品种类齐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及各种中药和保健品。价格合理,库存充足。一般一个药店有三到五个药剂师或药品购销员。新医改以来,各大药店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医保卡还可以刷卡消费 。

在问及农民的家庭月收入时,在800元以下的占有54%,800-1000元的占有14.9%,1000元以上的占有31%,而家庭医疗费用的支出每年在300元以下的占有44%,300-900元的占有34.9%,每年医药费用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占有20.6%,近几年,农民的收入有了不少的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收入增加的同时,农民医疗费用的支出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这是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农民普遍反应的问题。据资料显示,1990年至1999年,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从686元增加到了2240元,增加了3.32倍。但农民看病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也分别由10.9元、47元增加到了79元和289元。也就是说农民在收入仅增长3.32倍的情况下,门诊费和住院费的费用分别增长了4.4倍和3.7倍。这意味着农民住一次院差不多要花去全年的收入,医疗费用的支出增加过快,增幅过大,致使许多农民生

病后不去医院就诊,需要住院的不去住院,贫病交加。在问及当前农民看病就医

存的最大问题时,有43.9%的人认为现在乡镇医院医药费用太贵,家庭难以承担,我在农村调查时,农民还反映农村医疗保险定点的乡镇卫生院医药费用更贵(相

对于私人的诊所医院)。而且根据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规定,只有在指定的定

点医院就医所产生的费用才能得到补偿。农民并没有得到实惠。另有33.2%的人

认为乡镇医院就医程序复杂,医疗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技术水平较差,医疗设备

陈旧,农民根本不能从其获得医疗保障。农民大病小病不愿去乡镇一级医院就医。同时也有7.9%的人认为乡镇医院路途太远,不方便就医,只有15%的人对当前乡

镇医疗状况还比较满意。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有80%的农民表示支

持认同这一政策,减轻了农民遭遇重大疾病时的医药负担。可以看出农民对于参

保的积极性很高、期望也比较大。15.4%的人认为这项政策有利也有弊,自己也

有其它的看法。在问及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何顾虑时;有42.7%的人

担心新型农村医保政策不稳定,怕钱白投了,12.6%人对其获得补偿时,担心资

金无法兑现,办理时程序复杂。也有25.5%的人对此无顾虑,相信政策带来的巨

大实惠性和稳定性。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在新医改的政策下,以封丘县为代表的农村居民医疗

药品现状还是比较理想的,农民看病问题看似有较大的缓解,但医疗卫生保障情

况不是很好,像义务献血就不容易在我县开展,我认为是宣传力度不够,居民献

血意识不强。

由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出的初级阶段,依

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乡镇医院医药费用太贵,尤其是农村医保的定点乡镇医院,医药费用更贵,服务质量却比较差。农民不愿去定点的乡镇医院看病。而根据农

村医保政策,只有在定点的乡镇医院就医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农村医保管理单位

才会予以补偿。农民普遍反映即使是有补偿,自己也要支付相当多的部分。这种

农村医保机构定点的乡镇医院,没有给农民带来廉价的医疗服务 ,也没有给农

民带来最大的实惠。

二、农村的乡镇医院医疗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医疗技术水平

落后,医院的医疗设施陈旧,农民从乡镇医院得不到医疗保障。这是我们在茅塘

镇调查时农民反映最为迫切的问题。而且根据农村合作医保的政策规定,乡镇医

院作为农民第一级医疗保障机构,定点的乡镇医院报销额度在30-60%,报销幅度

最大。县级医疗机构报销额度在30-40%之间。农民不但没有地方看好病,而且也

不能享受医保政策带来的优惠,切实减轻医药负担。

三、农民从农村医疗保障中

获得补偿时普遍反应不方便,程序复杂,原因应该有两方面:①从调查中可以看

出农民虽然知道这项政策,但对于政策的相关内容却不是很了解。农村医疗保险

制度对于投保和报销都有明文规定。只有符合报销条件所产生的医药费用,才能

获得补偿。并不是什么都可以报销,如打架、斗抠、交通肇事以及性传播疾病等

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规定的自费药等都是不能从农村医保中获得补偿的。但我们

在调查中几乎没有农民知道这些规定。②农民从医疗保险中获得补偿时,必须经

过三级政府机构的审批核查。虽然当地县乡政府都专门设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保

管理办公室,但办事效率不高,不专业,没有一批专业统一的审核机构。甚至有

农民反应个别管理干部损公肥私,“拿回扣”。以上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新型农村

合作医保的继续向前发展,降低了农民对农村医保的信任和支持.

(3) 乡镇(村)干部及企业干部学历结构及工作现状:

村干部一般由本村人和大学生组成。本村村委会成员一般高中学历。村

干部有点子,有想法,有头脑,但是由于资金短缺,所以很多项目像水利 打井 拉

电线 修路之类的无法实行。

(4) 教育现状:

在小学里两免一补全部实行,在初中,100%实行两免,一补实行率为60%-70%。

其中小学不住的钱多用于学校建设。小学生只要是适龄儿童都在享受两免一补下

受教育,但初中生的辍学率却高达40%。大多数辍学的多为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子,个别女孩儿也有辍学情况。在初中升高中时,升学率仅有30%左右,所以很多孩

子只有初中学历。俨然一个新一代文盲。所以农村的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学生初

升高时有很多人过不了这个关卡,导致很多十六七的孩子闲置家中。这群孩子一

般会借个身份证,南下打工,从此成为打工仔或者打打工妹,只有很少一部分孩

子会学理发 钳工 焊工等手艺。

(5) 关注弱势群体:

在一个村中,一般会有4-5个孤寡老人或孤儿评上五保。家庭困难的领取最

低生活保障金的村户会占到3%。虽然低保五保不能让孤寡老人和孤儿过上小康生

活,但也足够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由于青年夫妇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一般由

其祖父母或其外祖父母照看。这些孩子一般年龄为1-10岁。正值成长的关键时期,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会造成心理不健康,容易迷恋网吧,辍学。更有甚者会出现

打架斗殴现象。他们是未来祖国的花朵,需要特殊的关爱,所以为人父母的就应

该履行做父母的责任。不要等孩子出现问题后追悔莫及。

(6) 乡风民俗:

在假期,我走访了几家结婚加女的家庭了解到。男方总花费在20-50万之间,

女方在几千之一万之间。男方要准备一套新房,要装修买家具家电,另外还要给

女方5万至10万的礼金、;而女方只修准备一些被子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和一些糖

果。男方在结婚当天要宴请宾客,准备酒席。亲人朋友的礼金为100 200 500不

等。 丧事一般在下葬是和三周祭日是会办酒席,花费在一万五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婚丧嫁娶的形式在我的家乡还是要归为大操大办。而且存在攀

比心理,花费上还有上升趋势,这并不是什么好的风俗,而且又是甚至会闹得邻

里家庭不愉快。

我个人认为应该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

结尾:

通过这个调查可以看到民生问题有所改善,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居民生活水

平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譬如整体意识不高,综合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难道单靠国家补贴农民就能致富吗?显然不能,要想从根本上解

决民生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提高农民的竞争力让他们自己有能力去觅食而

不是把食物送在嘴边呢?

二、几点思考

解决民生问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多措并举,全面覆盖,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实现基本就业、医疗、住房、养老、教育、综治等各方面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政府的综合实力,逐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相关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基本的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稳定。对当前能够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社会关注、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研究解决。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民生工程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深入研究改善民生政策,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组织实施的监督检查,增强部门协调配合和上下联动,继续进行民生工程考核评比,健全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监督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

二是完善制度狠抓落实,以项目为载体着力改善民生。建设类工程项目严格按规范操作,依法管理。生活补助类工程继续积极向上争取“扩面提标”,坚决实行阳光操作,完善并落实动态管理制度。医疗卫生类工程要立足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加快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明晰产权,改善服务。农村基础设施类工程要强化规划,统筹推进。项目争取加大力度同时有效整合叠加,充分发挥项目实施效益。

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好亟待改善的民生问题。县委政研室和责任单位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断发现民生改善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研究和解决好。四是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资金保障。预算超收收入向民生工程倾斜,同时压缩一般性公用经费,优化支出结构。千方百计筹措配套资金,确保配套资金落实,按时序足额拨付资金,保障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加强督查考核,加强对民生工程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严防民生工程资金被挤占、挪用、滞留。

五是改进和深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总结宣传工作经验,将惠民政策措施、民生工程实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务求人民群众了解、理解、监督和支持民生工程实施,努力营造民生工程建设的浓厚氛围,努力增强民生工程实施的实际效果.

要写总结

推荐第10篇:“送温暖”反映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原野雪消千里绿,九州瑞气迎春到。绿满川原山滴翠,神州光泽万家春。

春节快要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将要开始。人们正在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过年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老百姓要在节前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单位上的领导也要开始给职工发红包,给贫困家庭发补助。每年都是这样进行运转。

今年年关将临,“送温暖”之风又开始蔚然起来。老百姓的年,将过得怎么样?困难群众的柴米油盐,有什么问题没有?“一人向隅,举座不欢”的事,会不会出现?总之,“万家忧乐在心头”,党和政府的各级干部,正在穿街走巷,叩门入户,把和谐社会的温暖送到老百姓柴门口、灶肚边、床头上,进而暖到群众的心坎之上。

“送温暖”是这些年来党和政府的好传统,老百姓举双手欢迎,不过这也是一件事涉宗旨、事关大局的大事儿。因此,看来也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一、“实”与“虚”的关系,力戒实事虚做。

送温暖,首先是对干部的又一次重要的国情教育。通过送温暖,我们的干部,再一次亲眼看看老百姓的生存状况,体验一下困难群众的疾苦诉求。然而有些地方、有些同志却仍然不改“作秀”的旧习,或是豪华官车、一掠而过,或是兴师动众、前呼后拥,送一个二百元的红包,还要电视记者特写伺候,甚至还有捏着鼻子进寒舍,只求快点打道回府的个别现象。这样的虚功,怎能体察民情?

就在几天前,胡锦涛总书记到了安徽阜南县王家坝镇李郢村民郑继超家,他一定要亲眼看一看郑继超的存折,证实蓄洪补偿款果真到了郑家手里没有;他一定要亲手拧开郑家的自来水龙头,捧起冰凉的水喝了一口才放下心来„„联想起小平同志一进上海市民家首先看厨所,江泽民同志到河北农村一家家“揭锅盖”,我们的同志,真要学一学这种“亲眼看存折”、“亲口喝口水”的扎实好作风啊!

二、“真”与“假”的关系,力戒真事假做。

“送温暖”是要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的,既使“聊补无米之炊”,也要予人以实在。真“送”,还是假“送”,是“送温暖”要解决的一个普遍问题。有些地方也“送”,送什么呢?明明人家连粮油都成问题,他却送去降血脂、防高糖的“营养品”,明明人家连点灯都要算算,他却送去那“家用电器”。至于“送”得重阳节那天老人被“请”去洗了六次澡,“送”得下岗女工一年之内做了三次妇科检查,这样的笑话其实是很苦涩的呀!所以说,“送温暖”一定要解人燃眉,才能救人水火,才是真正的温暖人心。

三、“小”与“大”的关系,力戒大事化小。

“送温暖”是必要的,但必须清醒认识到,真正要解决老百姓的疾苦,还是要靠政策、靠机制,一句话,靠改革和发展。也有这样的同志,以为自己的“亲民”、“利民”,只是在逢年过节的“一袋米、五斤油”,而忽视了对全面民情的真正调研,对深层民意的根本把握,对解决问题的真正的政策设计,有点像毛泽东同志说的“言不及义,只行小惠”。其实我们既要逢年过节的“送温暖”,更要扎扎实实的“大温暖”,才能有管一年365天“四季如春”的“常温暖”。例如困难群众最需要什么?民生最大问题是什么?就是就业,就是岗位。“就业一个人,解决一家门”。而要解决就业问题,就要靠创业、靠政策、靠市场,这就是我们更要营造的体制、机制,而这,虽比什么都难,却是各级党政组织的主责所在!

“送温暖”活动反映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我们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就需要及时解决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我认为2008年最重要的是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各级政府都要精心安排,扎实工作,从有限的财力中尽可能地解决事关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使荆州市人畜安全饮水、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第11篇:关于关注民生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推荐)

关于关注民生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人:丁冬

班级:药学院药学一班学号:201004020111 正文:

1前言:

自从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代会上温总理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社会作为重中之重,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从减免农业税 农业直补到新医改 新社保,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在各乡镇一一落实。为了了解新的惠农政策的实行进展和农民的日常生活,药学院药学一班丁冬于2011年寒假期间在我的家乡河南省封丘县做了此次“关注民生 感知社会”的社会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走访了一些村户和村干部,具体了解了一些情况,从中我了解到人民生活总体有所改善,但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有些政策依然没有落实到位。先做具体报告:

主体:

(1) 农村居民社会保险现状:

在我所调查的西杨寺村1150人中,满60岁拿到全额政府补贴的新社保的老人共有116人。全村参家社保的比例为90%,其中99%参保的是每人每年100元,另外1%自愿参保每人每年200元的。那116位超过60岁的领取60元每月的工资。

从以上数据可以了解到:居民保险意识不算薄弱,参保险种多为养老保险,与以往老式社保不同的是,此次新社保的组织机构是政府,以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将来的趋势是全民制,相信这一惠民政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定会落实到位。

(2) 农村居民医疗药品市场现状:

在我调查的封丘县内,每周四下午都会有固定的采血车负责血液采集。县防疫站也会定时给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卡介苗 白喉 百日咳 乙脑 乙肝等疫苗。本县的医疗机构有县大医院和县中医院,另外有各乡级卫生院及妇幼保健院。其中在县医院和中医院共有医护人员1000多名。这两个医院都是综合性医院。在封丘县内村民参加新农合的比例是96%。药店多为中小型药店,在县城内有35个同心堂大药房分部和一个建民大药房,各乡镇也有一到两个同心堂分部。其中第一分部和第十三分部药品种类齐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及各种中药和保健品。价格合理,库存充足。一般一个药店有三到五个药剂师或药品购销员。新医改以来,各大药店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医保卡还可以刷卡消费 。

在问及农民的家庭月收入时,在800元以下的占有54%,800-1000元的占有14.9%,1000元以上的占有31%,而家庭医疗费用的支出每年在300元以下的占有44%,300-900元的占有34.9%,每年医药费用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占有20.6%,近几年,农民的收入有了不少的增加,农民

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收入增加的同时,农民医疗费用的支出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这是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农民普遍反应的问题。据资料显示,1990年至1999年,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从686元增加到了2240元,增加了3.32倍。但农民看病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也分别由10.9元、47元增加到了79元和289元。也就是说农民在收入仅增长3.32倍的情况下,门诊费和住院费的费用分别增长了4.4倍和3.7倍。这意味着农民住一次院差不多要花去全年的收入,医疗费用的支出增加过快,增幅过大,致使许多农民生病后不去医院就诊,需要住院的不去住院,贫病交加。在问及当前农民看病就医存的最大问题时,有43.9%的人认为现在乡镇医院医药费用太贵,家庭难以承担,我在农村调查时,农民还反映农村医疗保险定点的乡镇卫生院医药费用更贵(相对于私人的诊所医院)。而且根据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规定,只有在指定的定点医院就医所产生的费用才能得到补偿。农民并没有得到实惠。另有33.2%的人认为乡镇医院就医程序复杂,医疗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技术水平较差,医疗设备陈旧,农民根本不能从其获得医疗保障。农民大病小病不愿去乡镇一级医院就医。同时也有7.9%的人认为乡镇医院路途太远,不方便就医,只有15%的人对当前乡镇医疗状况还比较满意。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有80%的农民表示支持认同这一政策,减轻了农民遭遇重大疾病时的医药负担。可以看出农民对于参保的积极性很高、期望也比较大。15.4%的人认为这项政策有利也有弊,自己也有其它的看法。在问及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何顾虑时;有42.7%的人担心新型农村医保政策不稳定,怕钱白投了,12.6%人对其获得补偿时,担心资金无法兑现,办理时程序复杂。也有25.5%的人对此无顾虑,相信政策带来的巨大实惠性和稳定性。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在新医改的政策下,以封丘县为代表的农村居民医疗药品现状还是比较理想的,农民看病问题看似有较大的缓解,但医疗卫生保障情况不是很好,像义务献血就不容易在我县开展,我认为是宣传力度不够,居民献血意识不强。

由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出的初级阶段,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乡镇医院医药费用太贵,尤其是农村医保的定点乡镇医院,医药费用更贵,服务质量却比较差。农民不愿去定点的乡镇医院看病。而根据农村医保政策,只有在定点的乡镇医院就医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农村医保管理单位才会予以补偿。农民普遍反映即使是有补偿,自己也要支付相当多的部分。这种农村医保机构定点的乡镇医院,没有给农民带来廉价的医疗服务 ,也没有给农民带来最大的实惠。

二、农村的乡镇医院医疗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医院的医疗设施陈旧,农民从乡镇医院得不到医疗保障。这是我们在茅塘镇调查时农民反映最为迫切的问题。而且根据农村合作医保的政策规定,乡镇医院作为农民第一级医疗保障机构,定点的乡镇医院报销额度在30-60%,报销幅度最大。县级医疗机构报销额度在30-40%之间。农民不但没有地方看好病,而且也不能享受医保政策带来的优惠,切实减轻医药负担。

三、农民从农村医疗保障中获得补偿时普遍反应不方便,程序复杂,原因应该有两方面:①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民虽然知道这项政策,但对于政策的相关内容却不是很了解。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对于投

保和报销都有明文规定。只有符合报销条件所产生的医药费用,才能获得补偿。并不是什么都可以报销,如打架、斗抠、交通肇事以及性传播疾病等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规定的自费药等都是不能从农村医保中获得补偿的。但我们在调查中几乎没有农民知道这些规定。②农民从医疗保险中获得补偿时,必须经过三级政府机构的审批核查。虽然当地县乡政府都专门设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保管理办公室,但办事效率不高,不专业,没有一批专业统一的审核机构。甚至有农民反应个别管理干部损公肥私,“拿回扣”。以上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保的继续向前发展,降低了农民对农村医保的信任和支持.

(3) 乡镇(村)干部及企业干部学历结构及工作现状:

村干部一般由本村人和大学生组成。本村村委会成员一般高中学历。村干部有点子,有想法,有头脑,但是由于资金短缺,所以很多项目像水利 打井 拉电线 修路之类的无法实行。

(4) 教育现状:

在小学里两免一补全部实行,在初中,100%实行两免,一补实行率为60%-70%。其中小学不住的钱多用于学校建设。小学生只要是适龄儿童都在享受两免一补下受教育,但初中生的辍学率却高达40%。大多数辍学的多为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子,个别女孩儿也有辍学情况。在初中升高中时,升学率仅有30%左右,所以很多孩子只有初中学历。俨然一个新一代文盲。所以农村的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学生初升高时有很多人过不了这个关卡,导致很多十六七的孩子闲置家中。这群孩子一般会借个身份证,南下打工,从此成为打工仔或者打打工妹,只有很少一部分孩子会学理发 钳工 焊工等手艺。

(5) 关注弱势群体:

在一个村中,一般会有4-5个孤寡老人或孤儿评上五保。家庭困难的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村户会占到3%。虽然低保五保不能让孤寡老人和孤儿过上小康生活,但也足够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由于青年夫妇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一般由其祖父母或其外祖父母照看。这些孩子一般年龄为1-10岁。正值成长的关键时期,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会造成心理不健康,容易迷恋网吧,辍学。更有甚者会出现打架斗殴现象。他们是未来祖国的花朵,需要特殊的关爱,所以为人父母的就应该履行做父母的责任。不要等孩子出现问题后追悔莫及。

(6) 乡风民俗:

在假期,我走访了几家结婚加女的家庭了解到。男方总花费在20-50万之间,女方在几千之一万之间。男方要准备一套新房,要装修买家具家电,另外还要给女方5万至10万的礼金、;而女方只修准备一些被子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和一些糖果。男方在结婚当天要宴请宾客,准备酒席。亲人朋友的礼金为100 200 500不等。 丧事一般在下葬是和三周祭日是会办酒席,花费在一万五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婚丧嫁娶的形式在我的家乡还是要归为大操大办。而且存在攀比心理,花费上还有上升趋势,这并不是什么好的风俗,而且又是甚至会闹得邻里家庭不愉快。

我个人认为应该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

结尾:

通过这个调查可以看到民生问题有所改善,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譬如整体意识不高,综合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难道单靠国家补贴农民就能致富吗?显然不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提高农民的竞争力让他们自己有能力去觅食而不是把食物送在嘴边呢?

2010-02-16

第12篇:关注民生问题,提高人大监督工作实效

关注民生问题,提高人大监督工作实效

关注民生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和任务。要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必须充分发挥人大工作优势,不断拓宽人大监督工作内容,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方式,积极为民生工作把脉,全力投身于民生改善工作,为民生工作保驾护航。

一、以项目监督为着力点,促进发展保民本

重点项目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是当前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强化重点项目监督,为重点项目建设的优质、高效、安全提供保障,在金融危机深层影响尚未消除时期显得更为重要。一要健全项目监督机制上下功夫。重点项目监督工作范围广、环节多,必须健全工作机制,整合监督力量。临武的实践经验是,项目监督有方案。每年在重点项目中选出部分项目重点监督,并制定相应项目监督方案。方案实施有班子。每个重点项目由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挂点联系、牵头监督,做到一个项目一套监督班子。监督执行建网络。运用听取专题汇报和调研视察的形式,建立点、线、面项目监督网络。2009年,临武人大常委会跟踪监督的22个重点项目,全部按计划完成建

设任务。二要在监督关键环节上做细活。严格依法实施重大事项决定权,对《招投标法》贯彻执行、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工程质量和拆迁安置等环节认真监督,及时纠正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防止截留挪用项目资金、偷工减料等问题的发生,为重点项目建设扫除障碍。三要在项目建设整改上求实效。实施台帐销号制度。针对项目建设中的征地拆迁、土地纠纷、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审议意见,提交审议意见交办函,实行挂号督办,整改到位后“销号”,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二、以信访督办为切入点,维护权益顺民意

人大信访是人大常委会了解社情民意、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一条重要渠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高度关注民生民意、倾听民声,解决群众合法诉求,努力使人大工作贴近民意。一是要实现组织领导制度化。从依法履职的角度,明确人大信访工作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确定解决信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任会议要对重大信访件给予研究处理。常委会要明确信访工作责任、落实措施,加强协调、完善制度,把信访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实现信访督办规范化。切实推行《湖南省信访条例》,规范信访秩序,提高信访工作水平。进一步明确人大信访部门和信访工作人员的职责,理顺机关之间的关系,促使信访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三是要实现解决问题

具体化。把解决群众问题和困难作为人大信访工作的出发点,认真处理好每一件群众来访。全力督办有条件办理的加快办理速度,跟踪督促条件不成熟的促进创造条件,追踪应办能办而未办的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加强信访案件的交办、督办工作,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交办、督办重点,件件抓落实,提高信访工作实效。

三、以破解难题为落着点,夯实基础安民生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突出监督重点,破解民生难题,持之以恒地连续监督,最大限度地增进民生福祉。

首先,紧抓 “三农”重点。着眼农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加强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技术服务、城镇一体化建设和农民社会保障等重点工作的监督,保障国家法律法规和惠农政策的顺利实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其次,紧扣民生难点。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上学、看病等问题,综合运用法定监督手段,强化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落实社会保障制度,监督政府及有关部门着力解决群众的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实际困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第三,紧盯安全隐患。针对影响广大人民群

众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的隐患问题,加强对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农业生态与水资源保护等工作的专项检查,坚持发展与环境并重,加大监管和整治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建设。第四,紧跟执法司法。针对法律执行不到位、执法不规范、民意诉求解决不彻底的现状,加强司法工作监督,抓好重点案件的跟踪督导,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性诉求,全力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公正。

第13篇:《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读后感

《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读后感

《提问2010-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开播以来的第一个大型电视互动活动,也是在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题背景下的一次对民生民意的媒体盘点、互动与分享,更是一本中国百姓民生财富指南。本书有代表性地反映出了百姓最关心的金融、通货膨胀、住房、收入、社保等十大民生问题,大到国家的政策方针,小到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均GDP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国家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百姓的预期必然不断提高。同时国家财力也日益雄厚,可能且应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黄金发展期往往也是矛盾凸显期。种种民生问题,如贫富差距、阶层矛盾、劳资关系、教育医疗住房等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阶段。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经济成果要分享给民众,要让百姓真正体验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水平改善。

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将其作为工作的根本任务。从国家层面看,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党的十六大以来,一项项重视民

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被写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甚至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传递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我们也突出感受到,党和政府工作的一大亮点是,将与百姓日常生活的“小事”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并提出了教育、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时指出,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我们可以看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体制,集中解决各类民生问题,让全体人民更多地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党和政府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在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上提出:“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上好学。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

有尊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从地方层面看,云南省委、省政府启动和实施了多民生工程,其资金保障、实施举措、落实督查等措施正在得以落实。民生问题也事关云南的大局。我们也看到,省委、省政府在推进民生工程中,始终坚持让广大群众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基本原则,制定出一系列的配套方案,明确责任主体,保障工作实效,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为民情怀和务实作风,对于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云南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上面一系列的事实,足见我们党和政府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凸现出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效率和决心。

书中谈到了关于民生的很多问题,如: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交通、医疗、教育、户籍等等。2010年已经过了9个多月,现在读这本书,可以发现,对于老百姓提出的问题,书中很多回答和预想都实现了,比如股指期货的推出,比如2010年的房地产政策调控,比如养老保险异地转接的试点……国家一直在努力,并且很多政策都是配套的,比如现在倡导的低碳经济,政府在宏观调控的层面从民生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推行新能源汽车、用银行信贷手段支持低碳经济、梯级电费价格等。我们还看到,国家在教育、

医疗、社会保险等公共服务上所做的努力。

现阶段问题还很多,问题的解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的政府正在努力的改善民生,我们要相信国家一直把民生的疾苦放在心上。我觉得解决民生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建立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通过改革建立起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二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三是改善民生要从国情出发,逐步进行。四是要共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政治成果的机制。五是要建立能真正解决民众利益的诉求和表达机制。六是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多方形成合力。

第14篇:民生问题

民 生 问 题 研 究 论 文 陈莉唐琼周蕊

刘莹琪 对于民生问题的界定有一个比较准确、合理、恰当的界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具体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果对民生的界定过于模糊或者过于宽泛的话,那么,基于这种界定的民生政策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过于庞杂、模糊不清的状况。相反,如果对于民生的界定过于狭窄的话,那么,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民生政策也不免会出现不到位、不全面的情形。在我国,主要的民生问题有: 反腐倡廉,安居工程,就业问题,医疗体制,教育问题,文化建设,食品安全,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我国以改善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6个方面: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系统,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在这些民生问题之中最为让人堪忧的便是住房难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密切相关的问题,住房问题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条件之一就是保障人民有地方生活。中国的十几亿人口现在面临着越来越大,越来越难的住房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明确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理清住房难问题的实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在过去的10年左右时间里,国内的房价是疯涨之后继续疯涨,那是绝对的“芝麻开花——节节高”。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的涨价困境中。一边是房子成了“新三座大山”之一,普通民众普遍感觉房价高、房子贵、买房压力大、供房要人命。然而一边却是房子供求强烈,房地产业发展态势非常良好,房子至少还要上涨几千点。没房子的人拼了命排队买房子,特别是经济适用房,更是有隔好几个晚上就去排队的,让人看了实在心酸。有了房子的人,则想通过房产投资,实现个人财富多快好省的再增加。这些其实都是房地产市场不正常的表现。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国四条”、“国八条”等一系列针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应该说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是正确的,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发展,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帮助广大中低收入者能早日买得起房,住得起房,但从全国的经济格局以及以往的历史经验来看,这批政策中却含有不少非理性,一厢情愿的因素在内,是一种穿旧鞋走老路屡试屡败,弊大于利的政策,如不及时调整将会对刚刚复苏的中国经济造成重大冲击,而且很难达到抑制房价,保障民生的目标。理由如下:近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够得以高速发展,除了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外,还主要依靠了外贸出口、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房地产业这三大支柱的强有力的支撑,但经过这次金融危机后,西方及其他一些地区的国家出于维护本国利益及某种微妙心理,与中国的贸易战愈打愈烈,甚至到了不择手段,不讲规则的地步。所以,今后外贸这根支柱的变数很大,难以寄以重任;众所周知,上一次国家为抗击全球金融危机拿出了四万个亿来拉动内需,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投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现在如再斥巨资投入这一块,那无疑就是劳民伤财,拿纳税人的钱来打水漂了。政府不会这么干,老百姓也不会同意这么干。所以,在前两大经济支柱支撑力下降,新的经济支柱尚未铸成的今天,房地产业的经济支柱作用应该说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重要和突出。因此,任何对这一行业的打击政策和趋向都是极为错误的,甚至会出现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的结果。特别是在强行压制房价这一方面,恶果已经呈现。如海南省出台暂时不出让土地的政策后,当地房价最高日涨5000元/㎡;又如上海的庄臣一品楼盘,在几轮失败的打压政策之后,已从11万/㎡ 涨至16-18万/㎡;再如首都北京在两会刚刚闭幕之时就出现了三大“地王”„„此外,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旦我国的房价过低,就会有大量的境外热钱流入本国的房市,从而造成本来应该或打算让给本国中低收入者的利益,莫名其妙,不知不觉地成了外国资本的肥硕猎物的遗憾局面。如青岛房价较低时,就有大量的韩国人到该市买房(每人都购了好几套),然后等房价涨到高点时脱手,个个都是挣得满载而归。另外,就在中资银行信贷紧缩之时,不少外资银行却纷纷以2成低首付,利率7折的优惠条件争抢当地房贷生意(见杭州3月23日《都市快报》)。这种现象难道不应引起决策者们的注意吗?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解决迫在眉睫,事关无数中低收入者最基本利益的住房民生问题呢?笔者认为必须也只有从改革现行的相关体制或政策着手,才有可能达到标本兼治,全面破冰的效果或目标。

一、改变现行的土地出让金分配制度我国2009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据财政部统计为1.42万亿元,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则为1.59万亿元。收入之巨入账之丰,明显居于其他行业(税费项目)前茅。据笔者个人粗估,如果国家每年能拿出6000个亿投入到保障房工程,就有可能解决约3000万户民众的住房问题,而且要是能在五年内坚持以这个数字或更多的资金,投放到住房保障方面,那么广大中低收入者住房难的窘况将可得以根本性的缓解。但由于现行的土地出让金的归属全在地方政府,而且对该项资金的用途亦没有明确规定,那么就会出现某些地方政府会利用这一大块资金来解决住房民生问题,而另一些地方政府则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把这一块占自己财政收入相当比重的巨额资金拿出来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这样的地方政府不在少数),结果导致这个庞大群体长期处于艰难困窘的生活状态,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同时也令众多本地急需的人才,由于难以安居而纷纷外流或难以引进。这些现状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构成了明显的严重的冲击。对此,笔者认为今后各地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应切成三块分配,即:一块上缴中央,作为全国保障房的专项调剂资金;另两块则留给地方政府,其中一块作为地方保障房专项资金,其余部分则作为地方政府的他项用途资金,并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将住房保障资金专款专用,且用光用净。中央政府则应成立专门机构,其职责一是对中央的这一块住房保障金进行管理(特别是调剂使用,当然也要专款专用),同时要对地方政府的住房保障金使用情况进行有力的监管。要制定奖惩措施或制度,管好管细,一抓到底。此外,住房保障金的提取比例要大一些,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发挥该项制度的重大作用(建议为土地出让金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二、要进一步盘活、处理好农村的宅基地(包括宅基地上建的房子)等集体性质的房产,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在有一亿多农民工长期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城镇)中务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都想通过自己的打拼实现自己的城市梦,即在城市里拥有自己的固定住所(最好是有一套房产),成为城市居民,从而告别面对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但由于大多数农民工的收入相对菲薄,而城市的房价又如此高昂,所以,让他们凭借自己目前的经济实力来购房是非常困难的或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时,随着青壮劳力源源不断地涌往城市,农村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在不断增加,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这对整个民族的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也是一种极不人道的现象,特别是那些长期失去父母应有关爱和教育的孩童,他们今后的成长之路将会布满阴影与苦难。所以让广大农民工能合家团聚,共享天伦应是社会之责,政府之责,也是当务之急,救国之急。笔者认为,如果能加快农村宅基地,小产权房等特殊房产入市(这里是指在政府主导之下,有条件地入市)步伐,从而使其大幅度地升值,那么,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工就可以通过出售、置换这些财产来解决自己的城市住房问题,从而达到了与家人团聚,相互照顾,安居乐业的目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加快了我国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三、进一步完善健全公积金制度特别要将民营企业的公积金制度抓好,抓紧,因为目前以至将来,绝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都是在民营企业里工作,如果民营企业的公积金制度能得以普及,那么将有无数的农民工的购房梦想会提前实现,所以政府应加大加快对这一方面的投入,要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四、废除经济适用房,建立更合理、更科学的廉租房制度众多事实证明,经济适用房在其发挥保障民生作用的同时,也由于种种原因,带来了不少腐败现象。这块应属于穷人的蛋糕却往往被一些特权阶层,特权人物所瓜分,而众多无权无势的低收入者只能是望房兴叹,骂娘,骂政府。为此,这种容易产生社会负面作用的“保障房”,笔者认为还是不建为好。并建议加大廉租房的建设力度、数量,同时要建立一种“普民性”的廉租房分配制度。㈠每一个城市原住居民,只要年满二十八岁或三十岁,都有申请廉租房的权利(即使他们的父母很有钱也有权申请,因为父母的钱并不等于是下一代的钱);㈡进城务工已满三年或五年的农民工也有权利享受申请廉租房的待遇;㈢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廉租房管理规定或办法,如廉租房的居住使用者今后有了自己的私房或离开本地到别处生活务工了,那么该房就应由当地政府无条件收回。廉租房只限于申请人及其家人居住,一旦发现承租者利用廉租房去牟利或给外人使用,那就不但要收回房子,而且还要对其实行经济上乃至法律上的制裁。农民工廉租房分配可与户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搞,即愿意将其户口迁到所服务城市(镇)的农民工可优先分配廉租房。廉租房在未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前,只许租不许买卖;㈣今后在审批新企业用地或老企业扩大规模增用地时,必须预留出廉租房的专用地块,以方便解决农民工及其他职工的居住问题;㈤廉租房的面积不要太大,但建筑质量上不能打折扣,必须由信誉度好的建筑单位来施工。在规划上不能搞歧视,决不能把廉租房搞成贫民窟,偏远房。笔者坚信,如果上述改革方案能得以实施,住房保障这个最大的民生难题的破解就能指日可待,而且还可以产生极大的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社会将会走向更和谐,更安康。

二、能强有力地拉动内需:一是在建大批廉租房的过程中就能拉动几十个行业,如钢铁、水泥、装修、运输等;二是相当部分的人由于没有了住房的后顾之忧,就有可能开始大胆地去购买一些以往舍不得买的生活用品,从而进一步拉动了消费。

三、由于宅基地、小产权房等集体财产的盘活,农村和城市人口有可能会产生强对流,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的步伐。

四、由于廉租房大大降低了城市的生活成本,有利于地方特别是当地企业能留住及引入所需的人才和劳力,从而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随着无房者的队伍减少,城市的房价有可能趋稳甚至下降,即房价实现软着陆,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各地政府可利用众多的廉租房,获得可持续的租金财政收入。总而言之,只有从国情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大胆果敢地从体制上改革创新,大破大立,拿出大手笔,市场化和统筹化相结合,才有可能闯出一条破解住房民生难题,强国利民的成功之路。2010年3月23日注:此文2010年4月已发表于《温州房地产》。此文首次提出了国家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较大比例作为住房保障专用资金;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的投入和监督力度;城镇居民可按年龄分配廉租房,即已达到一定岁数的大龄青年都有权申请廉租房;保障房分配和户籍制度改革相挂钩,即外来务工者也应纳入同城保障房分配体系;用市场化和统筹化相结合来解决住房民生问题等观点。以上观点已被政府接纳并正在施行试验之中,此文已被中央党校编入国家级文献。今日观点:中央房控改革出台后,银行把沉重的利息一次又一次地加在因刚需而购房的“房奴”身上。本人认为有失公平,更缺人道。

世界各国都有住房问题且住房制度千差万别,但其宗旨都是为了提高本国人民的居住水平,解决住房的供给与需求问题,使住房市场达到供求基本平衡,并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选取六国住房政策进行分析,以找出中国可借鉴之处。

美国:提供住房补贴和租金优惠券 减免购房税

英国:鼓励“住房协会”购房出租 保险公司可帮助还贷款 德国:成立住房合作社 买房必须先储蓄后贷款 日本:实行“公司内贷款制度” 利率不足3% 新加坡:推行中央公积金制度 征收高额房产税杜绝“炒房”

瑞典:优先为退休人员和有子女家庭提供住房补贴

从上述国家的住房政策可以看出,住房问题是一个民生问题,需要依靠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支撑。不管一个国家的经济市场化程度如何,都在住房问题上采取了政府干预的政策,实施了一系列的住房政策和措施,促使和保障公民的基本居住权,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住房需求。

总之,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难问题,建立理性的良好的住房体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因此推进住房改革和建设,完善城市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解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市场要承担起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更要求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明确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理清住房难问题的实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第15篇:民生问题

反思XX问题

民生是民本的首要选择,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基础,是执政的首要取向。但是,近年来民生问题却日益突出,XX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当前,XX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XX事故频发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承受之重,解决xx问题、全力保障民生刻不容缓。

XX是我国目前亟待正视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一些xx企业惟利是图,为了经济利益而罔顾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存在证照不全、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管理混乱等问题;二是政府xx部门监管薄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麻痹大意、推诿塞责,存在监管缺位、以罚代管、选择性执法等突出问题,甚至个别地方存在官商勾结的现象;三是xx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不足,监管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合理,存在多头执法、职能交叉、协调困难、标准不一等问题。另外,有关部门认识上的误区、相关设备和技术投入不足、人员素质不高也是重要原因。

****问题关系全局,影响深远,亟待解决,有鉴于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解决****问题,观念认识是先导。要完善xx事故领导问责制度,建立解决xx问题的长效机制。要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强化责任追究。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树立“以民为先,以人为本”的政绩观,要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xx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要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群众的认同和满意是党和政府最大的荣誉,也是党员干部最大的荣誉。

第二,解决****问题,制度法律是基础。一要建立健全xx制度和法律,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要加大对****问题的惩处力度,加大违法成本,采取严格的问题追溯制度,追究相关违法企业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三要注意审查关口前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第三,解决****问题,体制机制是核心。要建立长效机制,改革监管体制,克服当前存在的多头执法、职能交叉、协调困难、责任不明等问题。监管部门要保障监管的公正性,杜绝与有关企业的利益纠葛。要贯彻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营利性和服务性分开的原则,深化改革,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治理,加强对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真正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

第四,解决****问题,监督落实是关键。“法之有威,在于法之必行”。要把法律制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加强督促检查。“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能否落实,关键在监督检查。应建立制度本身的监督执行机制,建立健全制度执行问责机制,完善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整合监督资源,注重发挥各类监督主体的作用。

第五,解决****问题,宣传引导是重要保障。要在社会大力宣传,通过典型示范突出重点,引导舆论方向,加强对****问题的社会认识。建立信息沟通平台,政府各部门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保证信息及时快速准确地传播,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传媒手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第六,解决****问题,企业和行业自律是重要方面。企业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遵守商业伦理,必须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要自觉加强对产品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的管理,杜绝虚假信息,杜绝惟利是图。行业自律组织要加强对本行业企业的管理,提倡良性竞争,杜绝恶性竞争。

温总理深刻指出:“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解决好xx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主体联动,需要法律、技术、宣传、教育等多手段并用,需要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下,我们有信心把XX问题解决好。

第16篇:民生问题

一、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努力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新成效

2007年以来,重庆民政工作在民政部的有力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解决民生的有关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保障民生为第一要务,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民政事业扎实推进,在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上取得了新成绩。

(一)围绕民生保障,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1.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改革中得到完善。在民政部的直接指导下,重庆市民政局积极进行试点,形成了“建立日常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相结合,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相衔接,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相联动的城乡医疗救助模式”,报请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建立和改革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渝府发〔2007〕75号),并注意将试点经验向面上推广。

2007年1~9月,全市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70.23万人次(资助参加新农合126.93万人次,日常医疗救助33.72万人次,大病和临时医疗救助9.58万人次),救助人次是2006年同期的5.6倍;支出救助资金1.34亿元,是2006年同期的4.3倍,医疗救助在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上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显现。实践证明,由民政牵头的医疗救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成为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城乡全覆盖。按照重庆市政府工作部署,重庆市民政局组织各区县扎实推进农村低保建制工作。为加大指导力度,重庆市局组织由局领导分别带队的11个工作组,深入22个区县开展调研和督查,并两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07年4月底,全市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截至目前,全市共审批低保对象70.18万人,发放低保金1.48 亿元。同时,巩固城市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调整完善了城市低保资金市级补助方式,按照“总量控制、三年平均、节余留存、调标适补”的市级城市低保资金补助原则,将城市低保资金分级负担方式由过去按比例分级负担改为定额包干,进一步明确区县政府责任,调动区县加强低保管理的积极性。

3.救灾减灾工作在创新中扎实推进。2007年以来,重庆市先后遭受干旱、风雹、雷击、洪涝、地质滑坡等多种严重自然灾害袭击,尤其是“7•17”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给全市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重庆市的灾情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亲临视察,并要求“尽快恢复生产,重建美好家园”;民政部给予了有力指导和支持,共对重庆市启动了一次三级响应和四次四级响应。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救灾工作顺利推进。重庆市民政局在工作中,坚持救灾与减灾相结合,通过倒房重建积极推进减灾安居工程。1~10月,全市灾民倒房需恢复重建的共有4.17万户、12.26万间。重庆市民政局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集中建房,全市34个区县共规划建设灾民倒房重建集中点238个、4250户。为切实做好倒房重建工作,重庆市民政局还报请重庆市政府下发了《重庆市灾民倒房重建工作方案》。在工作推进中,认真落实“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八步流程”,坚持民主管理,充分尊重

灾民意愿,突出灾民主体地位,实行灾民“三定权”(设计图纸、建房方式、施工队伍由灾民自己定)、“四监督”(规划选址、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使用接受灾民监督);坚持根据困难程度合理确定救助金额,防止平均分配。截止目前,全市倒房重建已完成重建任务量的78%,武隆、黔江等区县已全面完成。

(二)注重制度建设,运用政策解决民生问题取得新进展

1.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争取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慈善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07〕15号),协调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公益救济性捐赠接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为突破慈善事业发展“瓶颈”创造了条件。这些政策

措施的出台,推动有爱心、有实力的单位和个人积极进行捐赠。2007年以来,全市新建立各种基金近5000万元;1~10月,全市共计接收社会捐款2.1亿元。尤其是规定,凡是享受减免税的捐赠单位,必须使用由民政统一发放和管理的票据,为民政部门全面掌握慈善捐赠情况、加强对慈善事业发展的统筹创造了条件。

2.城乡退役士兵一体化培训安置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根据会议精神,重庆市民政局联合重庆市教委、财政等部门,研究出台了《关于做好资助退役士兵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通知》,明确从2006年起,对全市城乡退役士兵(每年约1.5万人)免费进行中职培训,为为提升退役士兵就业能力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就业平台,拓宽了退役士兵就业安置渠道。截止2007年9月底,报名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退役士兵5000余人,经重庆市教委审核并纳入财政计划专项经费资助的2668人,其中农村退役士兵2348人,城镇退役士兵320人。目前,重庆市民政局正在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建立城乡一体的培训安置体系。

3.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政策保障得到加强。重庆市民政局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大龄孤儿分类安置政策,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大龄孤儿安置、住房、户口迁移等问题得到解决,为推动孤儿回归社会提供了有效渠道。尤其是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资助国办福利机构大龄孤儿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通知》,目前已有54名国办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通过资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重庆市民政局还针对部分城区恶意乞讨带来的社会问题,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报请重庆市政府审定。

(三)突出民政为民,为民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

1.乡镇民政办公室建设深入推进。2007年重庆市民政局着力抓了乡镇民政办的“三建设”。抓素质建设,重庆市民政局分3期对300多名民政办主任进行了集中培训;区县也积极组织对乡镇民政干部的培训,万州区、秀山县等地还组织乡镇民政干部到民政部培训中心接受培训,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抓制度建设,指导乡镇民政办公室建立了分门别类、规范有序的民政工作台帐,建立了民政办工作职责、民政工作人员守则、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民政业务办事流程、为民服务代办承诺制等工作制度,并实行制度上墙、座牌上桌、挂牌上岗,乡镇民政干部第一次有了业务分工和职责划分,做到了定岗定职、按岗履职、照章办事。抓设施建设,重庆市民政局对每个乡镇民政办公室补助1万元,并要求区县、乡镇相应配套,有效改善了民政办办公条件,全市乡镇民政办公室普遍实现了“七有”,即有吊牌、有印章、有两间以上的办公室、有每人一套办公桌椅、有一台电脑、有一部摄像机或照相机、有一部专用电话。

2.稻草援助中心建设全面推开。2007年,重庆市民政局总结试点探索的成功经验,在全市有条件的乡镇推广建立稻草援助中心,重庆市民政局对每个稻草援助中心补助2~5万元。目前,全市已建立245个乡镇(街道)稻草援助中心,共筹集稻草援助金2259万元,发放援助金1026万元,援助困难群众18.63万人次,充分体现了稻草援助金对政府救助制度拾遗补缺的作用,促进了市、区县、乡镇三级综合性慈善组织网络建设。

3.服务方式的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为进一步转变民政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重庆市民政局在全市民政系统全面建立了民政为民服务代办承诺制度,对群众申办的民政工作事项,按照便民利民、依法办事的原则,合理确定代办承诺服务内容,实行“进一道门、办一切事”的“一站式”服务,代为办理申请事务,并承诺办理时限。为切实方便群众办事,重庆市民政局建立了“六公开”制度,把代办承诺服务内容、办理程序、服务人员、工作职责、办结时间、投诉方式等向群众全面公开。同时,重庆市民政局严格代办承诺服务时限,对能够立即办理的申办事项,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一般不超过半个工作日;对不能立即办结的申办事项,简化程序,承诺办结的具体时限,尽可能缩短办理时间,

提高办事效率。

4.民政救助服务热线电话建成开通。为加强与困难群众的沟通与联系,畅通困难群众的救助渠道,使各项救助政策及时落到实处,重庆市民政局于2007年4月,依托电信呼叫资源,成立了民政救助服务热线呼叫中心,开通民政救助服务热线,主要接受全市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方面的诉求和社会各界对相关救助政策执行情况的投诉和举报。截止2007年11月底,热线累计接听来电4241件,受理民政业务3674件,为群众解决了大量实际困难和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热线电话的开通,开辟了基层民政为民服务渠道,加强了市和区县对基层民政服务工作的指导、监督,提高了基层民政服务效率和质量,展示了民政关注民生、为民解困、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

二、重庆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2008年重庆市将全面建立城镇“零就业家庭”长效援助体系,确保让城镇新增的“零就业家庭”人员一个月内实现就业。

截至2007年底,重庆市40个区县已经完全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重庆市鼓励各街道建立政企联动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随时将就业信息提供给本社区的“零就业家庭”。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零就业家庭”提供就业信息,组织他们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对放弃低保找工作的人员,重庆市里还为其提供每月70元的就业补贴,并承诺如果创业失败还可以再享受低保。这一政策免除了“ 零就业家庭”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心地走出家门创业就业。对招用“零就业家庭”人员的用人单位,重庆市也有奖励措施。2007年7月起,重庆市提高用人单位吸纳“零就业家庭”人员的岗位补贴标准,从原来的1000元提高至2000元。据统计,2007年1月至11月,重庆市共落实社保补贴14亿多元,发放岗位补贴1964万元。

重庆市各街道还利用辖区的闲置空地建成了花卉市场、百货摊区、餐饮夜市摊区等,为再就业人员创业提供经营场所。为了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创业,重庆市还启动了小额贷款“绿色通道”。

2007年1月至11月,重庆市发放小额贷款3亿元,帮助176万人实现就业。对那些就业困难较大的人员,重庆市各区县开发出社区服务、清扫保洁队、社区治安巡逻队、停车场管理等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

三、重庆市采取三条措施确保市场价格稳定

2007年以来,在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及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综合影响下,重庆市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上涨速度较快。目前,重庆市价格总水平涨幅较高的势头仍将持续,为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重庆市采取三条措施,努力保持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增供给”。搞好产销衔接,充分运用价格杠杆,搞好“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工程建设,保障粮食、蔬菜、肉类和食用植物油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为确保春节期间猪肉、食用油、蔬菜的供给,市政府筹措6000万元财政资金保证市场供给,其中1500万元用于增加食用油储备,2000万元无息贷款用于保猪肉供应,2100多万元用于保蔬菜供应。二是“保重点”。合理把握好政府管理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的调整力度和节奏,防止出现轮番涨价。近期,成品油、供气、供水、供电、城市公交等公用事业价格不得调整,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不得提高,医疗价格要保持稳定,尿素、磷肥等化肥价格也要保持稳定。从2008年1月21日起,重庆市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启动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大米等4大类商品纳入提价申报品种,涨价要申报批准;液化石油气等7大类商品,被纳入调价备案品种;340多家企业纳入调价备案。

三是“严监管”。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生活必需品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制度;对相互串通、操纵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非

法牟取暴利,以及不按规定履行提价申报、备案程序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四、大渡口区2008年五项措施改善民生

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000人次,帮助2000名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

二是突出抓好“农转非”人员安置,建成农转非安置房19万平方米,探索将农转非人员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三是广泛实施就业援助,重点做好“农转非”人员、“4050”人员、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服务工作,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力争帮助指导35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四是强化农民工社会保障,扩大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将农民工纳入社会救助体系,新建农民进城务工新村7.6万平方米。

五是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标准,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力争实现医疗保障城乡全覆盖。

五、重庆8个大型灌区纳入国家“十一五”建设规划

为了提高重庆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改善粮食生产和农田基本建设条件,根据国家总体安排,重庆市从2000年起,先后编制了龙溪河(梁平、垫江和长寿3区县),万州(万州区),梅江(秀山县和酉阳县),濑溪河(大足、荣昌和铜梁3区县),三峡库区中部(黔江、武隆、丰都和彭水4区县),小江(开县和云阳县),渝北东(巫山、巫溪、奉节和城口4县),壁南河(璧山县和江津区),鱼龙(南川区)和涪江(潼南县和合川区)等10个大型灌区规划,建设范围涉及24个区县,规划设计灌溉面积555.69万亩,规划总投资40.3亿元。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的批复》(发改农经[2008]145号)已将重庆市龙溪河、万州、梅江、濑溪河、三峡库区中部、小江、渝北东、壁南河等8个大型灌区纳入“十一五”规划,批复规划面积447.74万亩,核定规划总投资32.65亿元。

从1997年起至2007年,国家已先后安排重庆市龙溪河、万州、梅江、濑溪河、三峡库区中部和小江6个大型灌区项目建设,共计完成渠道配套防渗662.78公里、水库大坝加固 31座等建设任务,完成总投资2.89 亿元(国债1.9亿元);新增灌溉面积20.64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0.9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4提高到0.6,输水时间节约三分之一。部分灌区已成为当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示范区及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具推广示范区,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了粮食生产的安全。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市水利局等部门和有关区县,抓紧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将重庆市8个大型灌区项目尽快纳入年度补助投资支持。

第17篇: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就是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是说“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解决进城务工子弟上学难等问题,让孩子们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让家长们不再为学费发愁。

“分配是民生之源”,就是说“分配”是人民休养生息的源泉。就是“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扩中、提低、限高”,缩小贫富差距,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社保是民生之依”,就是说“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装进“保险箱”,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

“稳定是民生之盾”,就是说“稳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稳定压倒一切。”“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就是要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排难解纷,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争取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活干,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医,老有养,生活幸福,都过上好日子。

第18篇:民生问题

以民生为抓手 打造民生检察

——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民生问题点滴体会

党的报告是党的一份政治宣言,它表明了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向。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始终把基层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时刻关注民生。这次,党的十七大报告专门把民生问题作为一个章节单列出来,这在党的历届报告中尚属首次。报告强调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由此可见,我党是何等重视民生问题。因此,作为检察机关与群众接触最多最深,更应当义不容辞自觉担负起关注民生、呵护民生的重任,打造民生检察。

一、关注民生要在发展经济上找准落脚点

发展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不断地改善民生。面对桥头实际,如何走出经济发展的低谷,实现财力的快速增长。眼下,我们只有高举发展大旗,同奏发展之曲,共绘发展蓝图。

二、关注民生要在维护稳定上找准结合点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反之,社会动荡,则民心不安。因此,稳定与民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维护稳定要从源头上抓起,处处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

一要有驾驭突发事件的能力。突发事件最容易诱发不稳定因素,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相反,只要我们组织有力,指挥得当,处理及时,就会很快控制局面,变不利因素为积极可利用的因素,减少或挽回不应该发生的损失。因此,我们要制定各类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预案,将尽可能发生的环节考虑周全,力求方案科学合理。要改变工作作风,变事后调控为事前防控,变束手无策为应对有策。要强化责任追究,采取“谁主管谁负责,谁过错,谁承担”的办法,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有效建立为民负责,为民尽职的工作机制,努力做到民生无小事,确保小事不当事,大事化小事,盛世保平安。

二要有效钝化各类矛盾发生。我们尽管生活在矛盾之中,但是要学会在处理矛盾中成熟,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主宰矛盾的主人,不要成为被矛盾牵制的奴隶。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因人为因素而诱发不该发生的矛盾,如果是这样,我们的罪过将不可饶恕。用心要尽心,尽心才能更放心。处理矛盾要做到“三个不放”:一是苗头性问题不放过。二是倾向性问题不放松。三是突发性问题不放手。要及时成立调控指挥部,调动一切可利用力量,全力以赴,全面上阵,行动要快,措施要准,矛盾未钝化到位决不放手。

三要积极预防滋生腐败现象。腐败现象是社会敏感话题,最能引起民怨民愤。我们要从制度着手,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要围绕“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的要求,加大党务、政务公开力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和群众公信度。要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自我约束力。 要加强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

三、关注民生要在构建和谐上找准共振点

和谐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体现关注民生的时代特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和初衷,就是为了顾及民生这个社会问题。

一是构建社会和谐要体现社会公平。和谐倡导公平,公平映衬社会和谐。社会弱势群体是社会大家庭中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要建立积极的社会救济扶助机制,政治上享受同等待遇,生活上给予特殊关照,工作上提供政策保护,特别是残疾对象要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求学、就业机会,要克服和避免歧视现象发生。

第19篇:民生问题

2013高考政治热点:逐渐解决民生问题

一、【热点综述】

“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善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今后几年,我国将继续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其中2011年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十二五”期末,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将达到20%以上。

2012年7月3日,《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发布。决定明确指出,通过不懈努力,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更加科学完善,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2012年11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了《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明确,2015年完成基本药物目录中固体口服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2015—2020年开展注射剂及其他剂型的质量一致性评价。仿制药是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

2012年11月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公布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可衔接转换养老保险。而只参加了一种保险制度,在跨地区转移时,依然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规定转移接续。

2013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食安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了食安委成员单位的汇报和发言,审议了《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二、【理论分析】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

(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和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就业优先的战略,扎实推进稳定就业的工作部署。

(2)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现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集中体现了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收入分配的重要意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因此,党的十八大强调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调解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关注社会公平。这体现了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5)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增加居民的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6)财政的巨大作用。 一方面,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充分发挥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抗震救灾、抗洪救灾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发挥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2、从政治生活角度看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推进民生优先的社会建设,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政府的职能。

我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和收入分配问题,全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政府积极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是人民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

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保障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3、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政府重视解决百姓的住房、就业、医疗和收入分配公平问题,重视解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是由我国的现实情况决定的。

(2)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党和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这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3)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进展,充分体现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我国政府着力增加居民收入,正确处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体现了政府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政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其根本目的是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体现了我国政府真正树立了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

(5)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考情分析】

1、关于经济生活民生问题在《经济生活》模块中考查重点是第五课就业与自主创业和第七课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如2012年安徽高考第38题第一问的第(1)小问侧重考查分配公平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2012年天津天津高考第5题侧重考查关于社会保障的问题。

但从近年来各地高考看,考查中涉及的知识范围并不局限第五课和第七课,而是包括第三课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第二课物价变动对人们购买力的影响、第六课就业是民生之本、第七课公平的收入分配、第八课关于财政的作用以及第十一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等等。

2、关于政治生活民生问题在《政治生活》模块中考查的知识点比较集中,主要是第三课政府的职能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第六课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等问题。

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8题主要考查政府的职能和宗旨问题,2012年高考四川卷第38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问题和政府原则、职能,2012年高考广东卷第37题主要考查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问题。

3、关于生活与哲学民生问题在《生活与哲学》模块中考查重点是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十课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和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等。

如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38题的第2问主要考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辩证的否定观,2012年高考浙江卷第40题第2问主要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012年高考四川卷第38题第3问主要考查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2012年全国高考大纲文综政治第38题第2问主要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等等。考查的要求主要是,对改善民生的具体事例和数据进行理论概括,对现实生活中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四、【创新训练】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可衔接转换养老保险。而只参加了一种保险制度,在跨地区转移时,依然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规定转移接续。据此回答1—3题。 1.上述举措:

①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②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③消除了再分配的差距 ④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上述规定的根本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我国是全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上述规定体现的哲理是: A.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任意两个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4.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正性、适应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不断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 D.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此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两大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进行了经验交流。据此回答5—6题。

5.推行两大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D.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6.养老保险工作提升了城乡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提升城乡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最根本的是:

A.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

B.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C.促进就业,提高居民家庭收入

D.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7.温家宝同志指出,实现“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政府:

A.民主执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加强对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调控

C.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8.2012年烟台市政府创新大学生创业培训机制,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保持在85%以上。上述材料说明:

A.政府在依据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就业方面的宏观调控

B.我国就业形势严峻,解决就业成为我国当前的头等大事

C.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D.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政府应当全面安置就业与再就业

9.2012年8月14日至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浙江调研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必须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要坚持就业优先的战略,扎实推进稳定就业的工作不输部署。温家宝总理的上述讲话的理论依据是: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我国政府是全民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2年7月,我国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四川等地相继出现特大暴雨。专家指出,暴雨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有关,也与季风活动有关。据此回答10—11题。

10.专家的话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必须按规律办事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C.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D.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11.暴雨带给我们的伤害折射出城市建设思路的严重偏差。北京虽在北方,然而查看明清两代北京城市图,或许让人惊讶:城内湖泊与自然河道、人工河道纵横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这个水系既可以储存宝贵的雨水,也可排泄多余的雨水。这启示我们,在城市建设思路上应该坚持:

①系统优化的方法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暴雨考验中国,2012年7月出现的特大暴雨给我们留下了难忘和感动。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是一面镜子,反映了政府部门灾害应急的决断力和行动力。这场暴雨更给迈向现代化的中国上了深刻的一课,日益显现出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据此回答12—14题。 12.加大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务之急是:

A.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

B.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发挥财政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D.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13.政府在解决城市和农村排水系统建设问题中所担当的角色是: A.保障人民民主,维护群众利益 B.提供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 C.组织文化建设,弘扬城市精神 D.组织经济建设,加强市场监管

14.经过暴雨的洗礼,公众的自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一时间,安全锤、急救包、逃生绳等都成了网上热销的商品。这表明:

A.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价格影响消费 D.收入影响消费

15.近年来,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逐年增加,假如让你对此写一篇有关财政作用的新闻稿,你会选择的提纲要点有: ①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 ③调控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④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6.在近年的两会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人民的幸福感,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热门话题。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你会选择:

①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②行使提案权,上交高质量的提案 ③行使审议权和决定权,通过有关的法律和制度 ④行使质询权,监督有关法律或规定的落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个税起征点。国家提高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

A.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B.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C.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D.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18.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人口的扶贫标准不断提高,对应的扶贫对象数量不断增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的形成

B.扶贫对象数量的增加,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C.扶贫对象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

D.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

19.改善民生,不仅要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还要改善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 ①有利于发挥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

②表明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社会精神力量 ③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是因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近年来,一些中等偏下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无力通过市场租赁或购买住房的问题比较突出,为解决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国家计划在 “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善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这说明: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密不可分的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具有指导作用

21.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迈出新步伐,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全覆盖。我们要怀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努力做到:一要稳步提高保障水平;二要继续完善政策体系;三要增强经办服务能力;四要加强资金监督管理。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政府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的要求。

21.(1)政府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的同时,履行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2)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政府应强化服务意识,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解析】本题以社会保障为背景,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政府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的要求。应结合材料,从政府职能、宗旨、原则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进行分析。

22.2012年12月15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要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2.(1)主要矛盾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善于抓重点。要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好民生工作,国家针对不同的企业要采取不同的政策,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

(3)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 (4) 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解析】本题以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为背景,以做好民生工作为切入点,要求考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进行分析。在解题中,先按着“唯物辩证法”的范围,确定其“相关知识”,然后对材料进行分层,找出每个“层次”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知识”,最后把“材料”和对应体现的“知识”结合起来。

23.材料一:阅读漫画《大学生就业难》 漫画反映出当今部分大学生就业存在什么问题?

23.(1)大学生及其家长的就业观待转变。大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意识不强,没有树立平等就业观。

材料二: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就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 运用哲学生活,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

(2)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的实际,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把就业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②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再就业人员要转变择业观念,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以便顺利实现再就业。

③坚持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解决就业问题必须使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既要探挖潜力,又要搞好配套服务。

材料三: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W省目前约有150万外出务工人员从省外返回。省政府应对当前形势,迅速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如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开辟绿色通道,为暂时离开就业岗位的农民工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和竞争就业能力。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W省政府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的理由。

(3)

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政府应依法保护农民工平等享有就业、接受职业培训和获得社会保险的权利。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政府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具有组织经济、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因此,政府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是其重要职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参考答案】

1.B。解析: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②④正确,①不符合题意,③本身错误。正确答案为B。

2.D。解析:实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根本依据是我国的国家性质,正确答案为D,AC不符合题意,B本身错误。 3.C。解析:“办法”对“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和“只参加了一种保险制度”的两种不同情况进行了区别对待,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答案为C,AB不符合题意,D本身错误。 4.B。解析: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体现,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

5.B。解析:试点工作是从矛盾的特殊性入手,从试点到推广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互相联结,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

6.B。解析:提升城乡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根本要求是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

7.C。解析: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正确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 8.A。解析:解决大学生就业是政府依据市场规律加强就业方面宏观调控的表现,正确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 9.A。解析: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是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是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体现。同时,坚持就业优先的战略体现了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正确答案为A,④本身错误。

10.B。解析:题目中的两个“有关”,说明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 11.A。解析:城内湖泊与自然河道、人工河道纵横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启示我们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正确答案为A,③④不符合题意。

12.B。解析:加大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的体现,正确答案为B,AD不符合题意,C本身错误。

13.B。解析:政府在解决城市和农村排水系统建设问题中应该发挥好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 14.A。解析:公众的自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是有关商品网上热销的主要原因,正确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 15.C。解析:新闻稿的主题是“有关财政作用”,围绕这一主题,提纲要点应该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正确答案为C,①③不符合题意。 16.B。解析: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要行使提案权,上交高质量的提案。还要行使质询权,监督有关法律或规定的落实。正确答案为B。人大代表不具有决定权,③本身错误。

17.B。解析:国家提高个税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增加了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了小微企业负担,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

18.D。解析: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正确答案为D,ABC本身错误。、

19.C。解析: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有利于发挥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发挥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正确答案为C,②④不符合题意。

20.C。解析:根据我国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际,确定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答案为C,BD不符合题意,A本身错误。

21.(1)政府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的同时,履行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2)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政府应强化服务意识,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解析】本题以社会保障为背景,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政府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的要求。应结合材料,从政府职能、宗旨、原则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20篇:求《提问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的心得体会

TOP.1住房问题—合理的房价是多少?

随着中国房价的不断攀升,广大百姓已经越来越承受不起高房价之殇,与此同时,一个个投身房地产的大老板小老板们,无不赚得盆满钵满,各地..详细介绍>>票数:8 人气:83 投票

TOP.2物价问题—通货膨胀来了吗?

温家宝在回答网友问题说,价格连着人们的生活,物价问题是可以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以致政权的巩固的问题。2009年尽管CPI只是微幅上涨0.6%,但在..详细介绍>>票数:8 人气:38 投票

TOP.3腐败问题—廉政爱民不能只是口号

胡锦涛曾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历史任务。”将反腐败提高到关系到党的“生..详细介绍>>票数:5 人气:43 投票

TOP.4贫富分化—分好财富蛋糕是政府的良知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详细介绍>>票数:5 人气:37 投票

TOP.5舆论监督—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舆论监督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指出: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要“重视传播..详细介绍>>票数:4 人气:42 投票

TOP.6就业问题—体面的工作在哪里?

温家宝总理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对普通的老百姓而言,有尊严的生活的前提是有一份有体面的工..详细介绍>>票数:3 人气:36 投票

TOP.7环境保护—造福子孙的大计

在去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温家宝以负责任的大国总理身份,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详细介绍>>票数:3 人气:18 投票

TOP.8医疗问题—看病何时不再难?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情,但“小病忍,大病拖”却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无奈选择。近年来,一号难求、药价虚高、医患纠纷……,这些..详细介绍>>票数:2 人气:32 投票

TOP.9养老问题—怎样才能安度晚年?

养老是自人类史以来一道永恒的课题,每一时代的人们都必需做到解答。有统计显示,到2008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详细介绍>>票数:2 人气:34 投票

TOP.10教育问题—公平的受教育权利

科学大师钱学森提出的一个问题震撼了国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详细介绍>>票数:2 人气:35 投票

TOP.11信任危机—诚信缺失祸患无穷

《小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的十年被认为是人际信用关系最差的时代。将近九成的人将原因归咎于“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在调查网友们的开放..详细介绍>>票数:2 人气:34 投票

TOP.12户籍改革—革的不是户籍是利益!

1953年4月17日政务院发布的《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该指示把未经政府招工而自流进城的农民认作“盲流”而多方阻拦,从而拉开了..详细介绍>>票数:2 人气:33 投票

TOP.13食品安全—人一生要吃多少毒食品?

民以食为天,当入口的食品成为生命杀手的时候,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所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从假酒案、苏丹红、到瘦肉精,再到今天的三聚氰胺、反..详细介绍>>票数:1 人气:47 投票

TOP.14治安问题—打击犯罪保百姓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透露,2009年一到十月,公安机关共立案各类刑事犯罪案件立案444万多..详细介绍>>票数:1 人气:36 投票

TOP.15交通出行—平安轻松回家路还有多长?

截止到3月14日,全国共发生15起重大事故,死亡225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7起,死亡103人,同比增加40%和75%,其中5起是由公路客运车辆肇事导致..

详细介绍>>票数:1 人气:32 投票

TOP.16产品质量—消费者何时成上帝?

每年都有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每年都会杀一两条大鱼开祭。但年年打假,但年年假冒伪劣不断,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央视315晚会也成了一场可以..

朋友,不好意思,具体的文章找不到,只有这些投票,详细信息你可以上 天天排行网 看看,百度一搜就行

参考资料:天天排行网

《关注民生问题.doc》
关注民生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