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紧张焦虑怎么缓解

2022-03-31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缓解高考焦虑

七招缓解高考考前焦虑

最近有家长和同学问我高考越来越近,考生却晚上经常睡不着觉,白天压力也很大,一离开书桌就担心且不踏实,有时还感到空虚等!怎么办?

实验也证明:接近考试前的今天考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已经基本成型,考前短期内难有提高。考生迎接高考的心理状态是当前影响高考成绩最重要的因素。在同样努力学习、同等学习成绩的情况下,谁的心理状态好,谁临场发挥得好,谁就能在高考中取胜;而如果心理状态不佳,面对高考,内心紧张焦虑,头昏头胀,大脑一片空白,纵然经纶满腹,难以倾注笔端,终因临场发挥失利,功亏一篑,岂不令人抱憾终生!在历年的高考落榜者中,因心理准备不充分而失利者大有人在!

那么高三学生突出表现为那些心理问题呢?处于紧张备考复习阶段的高三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考前的心理应激反应,也就是常说的考前综合症。如考前心理紧张焦虑、困惑,有的求胜心切,产生急噪情绪;有的对高考没有把握、缺乏信心;有的无所适丛等等。这个时期也是各种心理疾病的多发期,如严重失眠、焦虑、神经衰弱、强迫症、多疑病症等都有发生。心理咨询案例统计分析证明,高三学生各种较严重心理病症,如严重失眠、焦虑症、强迫症、多疑病症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影响了高考复习备考。

由于高考强大的作用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要认识到考生在考前或考试中出现一定程度的症状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要进一步确认产生这些严重症状或预测考试中产生心理变化的诱因,然后尽可能缓解这些症状让它们不应过头。

一、考前考生平常产生这些症状的关键点在于对以下几点的认识不足。

(一)、对高考的认识

对于部分同学可以跟他讲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大型选拔性考试,社会的发展和各方面的进步将与他们息息相关,这样强化高考作用的同时也可淡化考生的身份,从而可减缓症状。另外可让部分对高考没有自信的考生认识到从高考战场上退下来的人,只要有战胜生活的勇气,照样在社会上有所作为。考上大学固然前途光明,考不上也依然前程似锦(可举例),不管怎样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平常心态对待考试的成败,认识到高考只是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一个人实现理想抱负的途径有多种,年轻人不要孤注一掷,把命运完全维系在高考上。高考前多想几条退路,可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二)、对自己的认识

正确认识自己,包括正确评价自己和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压力。正确评价自己就是要确定合理的奋斗目标。目标过高,超过自己实际能力,考试多次受挫,会造成焦虑;目标过低,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造成松懈。特别是那些平时感觉不错,但考试成绩总不理想的学生,一定要分析造成考试不理想的原因,确定是自己知识掌握得不好,还是考试紧张,不要总把失误归为发挥得不好,那样不利于目标的确立,也不利于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地学习。对于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要有舍我其谁的思想?对于有些介于考上或考不上、介于考上重点或考上非重点的学生,为缓解心理压力,不妨可设置一个略低的目标,这样做有利于增加自信心,从容地面对考试。那些对高考充满自信的学生,不妨适当提高目标。只要目标合理,就能以最佳状态面对高考。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忧虑、担心与其成就愿望值成正比,与为此愿望付出的行动成反比,一个平和的心理状态对于应考十分重要,所以对于高考,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行事在人,成事在天,降低目标,顺其自然。

(三)、对症状的认识

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出现考试焦虑现象,有些紧张、有些不安、有些着急是难以避免的。轻度考试焦虑在某种意义上还会促进考生发挥自己的心理潜力。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存在轻度的考试焦虑是相当普遍的。可是有很多考生把自己存在的轻度考试焦虑看得很重,误认为紧张情绪会对考试产生严重的影响。却不知其他考生也大多存在像你一样程度的考试焦虑。谁过分看重考试焦虑,谁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考生不要把自己存在的轻度考试焦虑想得太多,看得太重。适当的紧张和焦虑有利于提高意识的觉醒程度和思维的敏锐性,不紧张不焦虑反而是不正常的,而过度的紧张和心理压力,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考试发挥。缓解心理压力可采用自我认知矫正法。第一步是把自己的担忧不加思索全部写下,然后去掉重复的,按担忧程度大小排列各条目;第二步是分析担忧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第三步是对不合理的担忧产生质疑,逐步打消担忧的念头;第四步是得出合理的分析。如,通过分析认为某一担忧是不现实的,而且有危害,那就应马上放弃这种担忧;再如,通过分析自己的知识结构,认为自己有可能考上大学,担忧是没必要的。再就是不要逃避关于\"考砸了\"的问题,其实你最担心的最忌讳的就是这个问题,家长老师包括你自己都在回避这个字眼,其实,不妨透彻的讨论\"考砸了\"的问题,一方面使考生的不良情绪得到疏导和宣泄,另一方面让考生对\"考砸了\"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认识到一次成败或成功都不是人生最后的、不可改变的结局,考上好学校的人不一定成才,以后的路很长,况且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学制的社会,这是个终生教育的时代,学习有很多的途径可走。

如果压力过重,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的现象,应早些看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

(四)缓解或调节考前焦虑的几种技巧:

1、饮食减压法

饮食疗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这是考生减轻心理压力的生理保证。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提高我们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集中。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会大量消耗维生素C,所以考生应大量摄取诸如草莓、洋葱头、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不要吃大量的大鱼大肉等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血液大量流入胃肠而通往大脑的血液则响应减少。

另外,有些食物可以集中人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这可间接地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如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因为胡萝卜能加快大脑的新陈代谢作用,有助于记忆。香蕉含有血清素,它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 1

缺少的。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海螯虾可为大脑提供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它含有的多种重要脂肪酸可供应人体所需的养分,能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

还有,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考生紧张与疲劳。如经常咀嚼诸如花生、腰果等食品对恢复体能、减轻疲劳是有一定帮助的。而过硬过于油腻的食物,对考生来说则不是理想的食品,因为精神紧张必然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这些食品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反过来会加剧考生的精神紧张。

2、运动减压法

科学的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对于长时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如在星期日时家长可与孩子进行爬山、打球、游泳等活动。针对考前时间紧的情况,考生应学会抓住间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如在学习中的间隙时间可进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考生在考前每日进行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从考生的实际情况看,考生晚锻炼比早锻炼好。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早锻炼虽然空气好一点,有助于大脑充分吸收氧气,但是应看到考生考前大都处于身心疲惫状态,这往往导致早锻炼后,考生整个一上午都精神不振。而傍晚锻炼因有一个吃饭休息的调试过程,却可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3、转移减压法

有意识的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家长应帮助考生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家长在高考放假期间和高考期间有意找一个佩服考生并且与考生关系相对密切的好友来陪伴他,这样不论聊天或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等都可以适当转移他的注意力,另外放学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聊聊天、双休日抽出一些时间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等等。除此之外考生还可以进行左右脑思维的自主转移,为此考生应将文理科知识交叉起来学习,脑科学的初步研究表明文科与理科的思维活动是由人的左右大脑分工负责的,这样文理交叉学习可以让左右大脑轮流活动,这种转移既可以减轻大脑的疲劳度,也可提高学习效率。

4、环境减压法

对于考生来说,在学校的学习氛围已经是够压抑和紧张的了,所以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首先绝对不能慌乱,在这关键时刻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靠山,更要有意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而不能制造考前压抑、紧张的家庭氛围,如在言行上不要天天对考生灌输好好复习等与大学有关的内容。家长可以在为孩子迎考服务方面暗中给孩子以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如营造安静的家庭学习和休息氛围,为孩子安排好饮食等。家长在考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如倾听孩子的倾诉、与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愿、多鼓励孩子而不能以打击或施压等方式鞭策孩子努力学习,还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宣泄,如以幽默的方式逗孩子开怀大笑,对孩子遇到不快时适当时可让孩子痛快地哭一场,经常对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式的爱抚,甚至经常拥抱孩子等等。

5、睡眠减压法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在考前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没有很好的睡眠,许多考生因考前过度紧张还常常发生失眠。即使有的考生能及时入睡,但其睡眠质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梦等。所以保证考生有足够的质量较好的睡眠是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如何改善考生的睡眠呢?首先家庭应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其次针对考前睡眠时间少、身心过度疲劳,考生应进行多时段的睡眠。对脑力劳动过大过强的人来说,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这已被爱因斯坦等许多科学家的切身经历所证明。

对于失眠的考生,一方面应积极调试心态,减轻因失眠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事实上失眠与心理压力常常产生恶性的互动。另一方面应通过科学的安排生活,建立有规律的起居来克服失眠,同时在饮食上也可采取一些措施,如睡前喝半杯浓牛奶是有助于入睡的。

6、过渡减压法

通常学校与家庭都让考生在考前进行一周以上时间的休息与调整,以让考生以充沛的精力应试。但许多老师、家长以及考生都不了解科学的调整方法,例如大多数考生在考前往往是甩手大休息,有关学习的活动一概不进行,事实上这种休息与调整是不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使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对象物,面对宽松无事的环境,反倒不适应。所以许多考生停止学习后,往往会产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对此考生与家长都以为是因过度紧张的学习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刹车惹的祸。所以考生在考前一个月前就应该慢慢减小学习强度和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式。再从应试角度来说,如果考生在考前一周完全停止学习活动,也不利于考试时迅速建立应急机制。

7、简易复习法

在课本和复习资料上很难捕捉到高考的原题,但是高考考查的基本知识一定是教学内容以内的。在目前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复习看书的过程中不要看课本之外过难过偏的内容。

总之,冲刺非常关键阶段,一定要调整好心理状态。首先要坚定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自信能提高中、高考成绩,考生对自己的高考目标期待要适当,瞄准自己的目标,相信自己能考出好的水平。其次要以平常心看待高考,以乐观的情绪来应对,不互相攀比。在考前的准备中,尽量进行积极想象和自我暗示,当自己情绪高度紧张时可以默念:放松、放松、放松;心情烦躁时可默念平静、平静、平静;碰到挫折或难题时,可默念我行、我行、我行。

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如果过于看重每一分,不愿舍弃,就可能会失掉更多的分数。敢于舍弃,往往会得到更多的东西。要知道,物理难题的分数并不比后面化学、生物的分数值钱!容易的分数不要,却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追求难题的分数,肯定是不明智的。所以,考生一定要在考前根据自己的实力,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最佳应试策略,力争效益最大化,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推荐第2篇:缓解紧张气氛的方法

好的幽默,还可以缓解沟通中的紧张气氛,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诗人歌德有一次在公园散步,在一条小道上不巧碰见曾经攻击过他的政客。对方满怀敌意地说:“对于一个傻子,我是从来不让路的。”歌德立即回答:“而我则相反。”说完便马上让到路边去了。这件事虽然反映了政客的傲慢无礼和歌德的豁达大度,但更重要的是歌德幽默的回答。虽然只有五个字,却反映出了歌德反应的机敏和回敬的巧妙;还给狭路相逢的一对冤家免去了一场僵持不下的冲突,充分显示了歌德的宽宏大量和优雅风度。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幽默是智慧的闪现。”与幽默相联系的是智慧。在沟通中,要善于使用幽默的技巧,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智慧,对于一个才疏学浅、举止轻浮、孤陋寡闻的人来说,是很难生出幽默感来的。具体来说,产生幽默的条件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社会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想象力;高尚优雅的风度和镇定自信、乐观轻松的情绪;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幽默的精髓在于超乎常理。俗话说:理儿不歪,笑话不来。说成蛋是盐水煮的不是幽默,而说成是咸鸭子生的则是幽默。比如一个记者在发回报社的关于一次煤矿事故的报道中这样开头:“上帝看到这副惨状,他落泪了。”如果编辑就真实性与他探讨,便不会生出幽默,而说“不要去管什么矿井了,立刻采访上帝。”就很幽默了,因为一般的思维方式是上帝并不存在,更不会落泪,而把记者的话看作真实,并要他去进行采访,则超越了一般的思维模式,因而达到了很好的幽默效果。要使自己的思维超乎常理,其智慧就在于临机应变。这一方面有赖于思维的敏捷度,而掌握恰当的幽默方式也必不可少。

推荐第3篇:怎样缓解新教师入职焦虑

怎样缓解新教师入职焦虑

新教师入职适应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入职期的适应情况对新教师将来的专业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然而,目前新教师入职的1-3年内普遍感到无所适从、身心交瘁,他们不仅要尽快适应幼儿园快节奏、高强度的活动,还要面对专业实践、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难和来自生活的压力。如何完成融入团队、迅速成长、科学育儿,顺利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是新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

与专科院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相比,具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新教师,知识结构全面,学科基础扎实,但因为接触幼儿园的时间有限、实践经验不足、专业优势短时间内无法显现,使得他们入职适应显得困难。那么,怎样缓解新教师入职焦虑?高学历教师应放低身段,虚心向实践学习。

1、先会和孩子“玩”:“专科院校毕业的教师艺术技能突出,能歌善舞,教育活动组织流畅,总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我们这些本科毕业生虽然很爱孩子,但在组织活动时经常„拢‟不住他们。”刚上岗的教师说,在真正接触幼儿园工作后她总是苦恼于不知道如何获得孩子喜欢、找到教育幼儿的机会。其实,高学历教师并不是不懂教育幼儿,而是错过了教育的宝贵机会——与幼儿“玩”的时间。幼儿在区角、户外活动的时候,这些教师往往只顾着在一边准备上课的材料。事实上,与其他学段不同,幼儿的学习是在生活、游戏中进行的。因此,高学历教师应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幼儿玩耍起来。通过游戏,他们可以掌握与幼儿玩的技巧,弄懂其玩的学问,发现幼儿遇到的难题,抓住时机以恰当的方式协助、教育幼儿。

2、做孩子的知心人:从人才培养方向而言,专科院校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培训交替进行,学生的实践经验丰富,能迅速适应幼儿园的工作;本科院校则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以学期实习、毕业实习为辅。幼儿成长需要教师掌握深厚的知识,像心理学家一样工作——观察幼儿的行为,分析幼儿的心理,支持幼儿的活动,个性化地解决问题。例如班级里默默、盈盈两个小朋友经常有拉拽、厮打其他幼儿的行为,一般的老师也许仅停留在制止事态发展的阶段。然而专业基础扎实的老师,则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原因。默默想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中,但缺乏社交能力,遇到别人不理会时他便生拉硬拽;与家长的了解沟通中,教师发现盈盈整天摔打玩具源自于模仿电视剧中的暴力角色。在深厚的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基础之上的教育更加科学。

3、献计幼儿园发展:一位研究生毕业的新教师,入职后发现班级里大部分幼儿在参加区角活动时不停地换区域,不能深入参加一个活动,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他在区角活动中,控制条件进行验证。最终他发现区角游戏中,教师没有提供有效的游戏指导来支持幼儿游戏。于是便与园领导沟通,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完满地解决了问题。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高学历教师往往依靠扎实的学术功底、较强的研究能力,把与幼儿交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成果。他们通过开展的幼儿园教研活动,更可以助力幼儿园打造特色课程。(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融入· 老教师“带大”新教师 9月是幼儿园新教师上岗的日子,如何帮助新教师顺利做好角色转变,为其成长搭建阶梯,是我们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我园形成了独特的新教师培训理念和培训方案,对促进新教师的成长有较大的作用。

接纳从“心”开始

指导新教师的入职,我们坚持以人的需要、人的和谐生活、人的幸福平等自由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请老教师和职工帮助新老师寻找租住地,适应新环境,尽快稳定生活;园领导和新教师面对面交流,了解新教师的学习历程、兴趣爱好、生活需要、性格特征、职业追求;引导教师感受到我园“幼童之家”品牌幼儿园的温暖,体验到“在爱的世界里相遇我们共同成长”的文化。

为使新教师尽快融入团队,我们为其拍摄生活照片,请他们撰写自己的励志小语,制作成精美的画框悬挂在走廊、班级里,使他们感受到被关注与被接纳,并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在全园教职工新学期计划会上,我们隆重推出新教师,请他们依次发表简短的入职演说。这既是对新教师的锻炼,又能加速新老教师认识。新教师来园后度过的第一个节日是教师节,我们在表彰优秀员工的同时,不忘给新教师准备一份礼物,花瓶、被褥、书籍……让新教师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同事的欢迎。

培训要传真本领

1、园本文化培训。园长结合照片、案例开展生动的《园本文化培训》、《构建园本文化,提升团队品质》等讲座,发放幼儿园专著《开放的时代,开放的教育》、《幼儿园开放课程》、《园本文化手册》等,使新教师了解我园创建成全国知名的品牌幼儿园的历程,增进对幼儿园的亲近感,建立起内在的情感基石。

2、职业素养培训。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新教师通过观看《生命的意义》、《教师的第一必修课——认识和发现儿童》等讲座,引发对生命、人生的思考,更理性地认识团队、认识自己;面对新教师群体“90后”、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进行《团队职业化》、《自我管理》、《赢在执行》等管理培训,使新教师认识到个人在团队发展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新教师制定个人的发展规划,明确职业目标,带着发展愿景以良好的风貌投入到工作中。

3、专业知识培训。我园结合近20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对课程理念、区域活动、集体教育活动、家园工作等进行系统总结,成为新教师培训的宝贵资料。通过《怎样实现有效教学》、《高质量的活动区组织与指导》、《有效的家园沟通工作》等讲座,帮助教师学习活动指导理念、观察儿童的基本方法。

成长紧跟班级实践

在培训的同时,我们安排新教师走进班级,参与一日活动的组织过程,了解幼儿活动的各个环节。每次培训后,新教师撰写心得体会,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思考。经过近两个月高密度的培训后,园领导逐一阅读新教师的培训体会,并通过新教师座谈会倾听声音,对其实践困惑、职业规划等进行指导。

根据新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和个性特点,分配新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子,建立传帮带的师徒关系,让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业务能力影响新教师。同时,骨干教师分析新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系统跟踪新教师的现场教育,剖析问题原因并提供具体的解决策略。

园领导经常走进班级,观察新教师的工作状态,指导过程中做到“三多三少”:多现场指导,多案例剖析,多形象展示;少理念讲解,少空洞说教,少指责批评。这种持续性的指导有效帮助了新教师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减少了其对园领导指导的精神压力,特别受新教师的青睐。

·接纳· 给新教师成长搭建支持平台

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教师在上岗后普遍有1至3年不等的入职适应期。在这个过程中,新教师倘若能顺利过渡,则能获得继续从事该职业的动力和热情;倘若适应不良,或可致其失去从事幼教工作的勇气。

专业能力不适导致职业怀疑

“入职前在课堂里获得的有关儿童教育的理念开始崩塌,在课堂里接受的理论„看上去很美‟。”我们常常听到幼儿园新老师这么说:“他们(幼儿)听不懂我的话,说了很多遍还是不知道”、“一个孩子趴地上,立刻有很多个学样的,都趴地上了”、“小孩子根本不听话,更别说上课了”。新教师通常从“温和”开始,接着“利诱、威胁”,最后实在没辙只能采用“高压政策”,甚至认同了“没办法,小孩子只能对他们„凶‟,不然不听你的”做法。

此时新教师在入职前学习的儿童教育理念开始崩塌,认为老师在课堂里传授的那套理论虽然“看上去很美”但不能指导实践。沮丧、无力感随之而来,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职业。由于不能顺利地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时不时出现令人揪心的安全威胁,集体教学活动也因此不能维持常态,目标难以达成。有的新老师甚至因此陷入误人子弟的深深自责中。这就是幼儿园新教师陷入专业能力困境的典型表现。

人际交往受挫引发情感焦虑

“刚入职的新教师不仅面对专业和体力方面的巨大挑战,还需要调整心态防止在幼儿园被边缘化、被辞职。”陷入专业困境的新教师往往敏感、脆弱,有的因受不了其他老师有意无意间表现出的轻视,受不了家长的忽视,变得很消极、压抑。这样的情绪带入工作中,其他老师更会觉得这个新老师“说也说不得”、“本事没有脾气倒不小”,老师间的交往会出现障碍,不能愉快相处便谈不上分工合作。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构成新教师又一重大的压力源。

新教师的遭遇尽管每个从事过幼儿教育一线工作的管理者都经历过,但对新教师的关怀却并非每个管理者都有积极的意识。管理者往往觉得保住幼儿园的“精兵强将”是更重要的事,新教师的培养则交给班上主班老师,先让他们自己摸爬滚打,能学多少是多少。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由于教师的流动性大,管理者更觉得在新教师身上花大力气培养不值得,因为“今天培养了她,没准她明天就跳槽了。”刚入职的新教师不仅遭遇着专业和体力方面的巨大挑战,还常常需要调整心态去面对自己在幼儿园被边缘化的处境。

摆脱困境最需团队支持

“不能只让新教师自己摸爬滚打、自我调适,而是要努力搭建帮助其调适并支持其专业发展的互助平台。”有一位新教师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入职第一年带托班学生,一年下来她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却一直不被家长认可,心里很不是滋味。学期结束时园里决定让她第二年继续留任托班,不随原班升到小班。一位家长知道这一消息后发短信:“真不希望你离开”。就是这短短的一句话,让这位新老师一年来所有的委屈烟消云散,她说:“就冲这句话,我一辈子就干这行了!”

辛苦工作得不到肯定,付出很多却收获不到成功,使新教师产生自我低效能感,这成为消极情绪的源头。带着消极情绪与幼儿、同事、家长互动,情绪就会蔓延、升级,或形成交往中的恶性循环。反之,若新教师在入职适应中的窘迫能得到理解和关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能得到肯定,情况就会很不一样。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外在的肯定和鼓励对新教师的心理调适多么重要。所以应对新教师入职困境不能只任新教师自己摸爬滚打、自我调适,而是要努力搭建帮助其调适并支持其专业发展的互助平台。

化解难题需民主、宽松氛围

“让新教师化被动为主动,将入园的消极适应变为对幼儿园文化的积极促进。”

1、情感关怀——上岗前两周往往是新教师挫折感最严重的时期,这个阶段尤其要重视关注新教师的心理状态。幼儿园可以组织新、老教师以“说说我刚带班时的囧事”等为主题开展交流分享,通过老教师讲述刚工作时亲身经历的挫折、努力后获得的幸福体验,帮新教师减少入职焦虑,增加老教师对新教师的宽容和谅解,形成全园关怀新教师成长的气氛。

2、留住信心——在奠定了良好情感基础后,上岗2至3周后新教师通过对主班老师带班方式的观察以及实际操作,熟悉一日活动的组织方式。这一阶段,很多新教师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品质,尚保有批判精神。然后组织“新眼光、新发现”为主题的交流活动,由新教师唱主角,“童言无忌”地谈谈对幼儿园课程设置及组织实施方式等方面的见解。通过新教师的畅所欲言,将原本融入幼儿园的消极适应变为对积极促进,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新教师的专业信心、使他们获得归属感。新教师的新鲜观点也会再次撩拨老教师的敏感神经和专业思考。

3、专业支持——第2个月开始考虑进入专业支持阶段。初入职的新教师有理想、有干劲,老教师有着丰富的经验,传帮带应该是一种可以对话的师徒关系而非一味复制;此外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制度化地开展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呈现教育教学困境,促进新老教师反思,在共同探讨及对理论的反刍回顾中不断加深对学前教育的理解,提高专业敏感性,积累实践智慧。

推荐第4篇:国内焦煤供应紧张有所缓解

国内焦煤供应紧张有所缓解

2012年08月16日09:16

2008年以来,我国炼焦煤生产能力增加幅度相对较小,小煤矿政策性停产,导致炼焦煤供给紧张,尤其是焦、肥煤生产能力增加较少。根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数据,2008年主要炼焦煤企业新增炼焦煤原煤生产能力1245万吨,2009年全国16家重点企业新增炼焦煤原煤生产能力1365万吨,2009年之后,随着我国晋中、两淮、河南、冀中、云贵等炼焦煤大型基地建设进入新井投放期及我国炼焦煤资源整合重组、资产化管理的步伐加快,炼焦煤采选后劲和供给能力将有所增加。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未来几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趋缓以及受下游房地产、汽车、家电行业增速下滑影响,预计钢铁需求将增速放缓。2010-2013年,预计国内钢铁需求与产能扩张增速同步放缓,我国钢铁行业的供求关系继续保持供大于求局面,2013-2015年,在产能增长空间不大、需求继续缓慢增长的情况下,供求关系将呈平衡偏松的状态。

近年来钢铁、冶金、化工、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等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强力拉动了焦炭市场的需求。同时我国焦炭行业在结构调整的同时,呈现技术进步、生产和消费快速发展的势头,产能尽管过剩但供需基本保持平衡。2009-2020年,在国内需求趋缓与焦炭行业限产停产自律的作用下,预计我国焦炭行业的供求关系将保持平衡状态。受钢铁行业和焦炭行业需求增长下滑影响,预计2010-2020年,中国炼焦精煤需求量将增长缓慢,强粘炼焦煤需求紧缺矛盾将得到缓解。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未来我国煤炭产量增长主要集中在晋陕蒙宁地区,同时随着产区煤电、煤化工等行业的建设,上述地区的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预计将来上述地区的煤炭调出量将维持在10亿吨左右。随着煤炭开发重心进一步西移和北移,我国的“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煤炭调运格局进一步深化,全国煤炭运输距离将逐步增加。

预计未来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较大(经济危机影响)、煤炭出口成本上升、长协合同签订量下降、国家控制出口的政策效应还将继续显现等因素影响,炼焦煤出口量将进一步减少,预计2010年-2020年中国炼焦煤出口量将维持在60万吨左右。从政策面上讲,为保护国内稀缺性资源,国家鼓励资源型产品进口,不鼓励出口。由于山西等省关闭小煤矿,导致各焦化厂精煤采购困难,未来中国尤其是南方地区炼焦煤进口量还会继续增长。到2015年,中国国内炼焦煤总体过剩,但由于处于品种调剂的考虑,仍将进口炼焦煤600万吨。(大连商品交易所)

推荐第5篇:叩膝消除紧张焦虑感

叩膝消除紧张焦虑感

身体立直,两脚踏步,交替抬高两膝,同时两手前伸,掌心朝下,左右交替做叩膝运动。当右脚抬高时就有右手叩膝部稍上之内侧部位,左脚抬高时就用左手叩膝部稍上之内侧部位,其频率以人的平时快步行走速度较适当。

叩膝能刺激手掌与腿部、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可缓解和消除紧张焦虑感。

推荐第6篇:面对高考如何缓解考试焦虑(材料)

面对高考如何缓解考试焦虑

面临高考,同学们会普遍出现考试焦虑问题,表现为一种因考试情景而出现的负向情绪反应,其内因是不能客观评价实力与目标是否匹配。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心理状态等非学科因素(软件)时,也要关注学习状态等学科因素(硬件),只有“软硬兼施”,才有理想的效果。大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第一,优化复习的情绪,树立备考的信心

学习过程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如果在一种痛苦或焦虑的情绪下学习,即便我们学过的知识,也很难处于一种优势的兴奋状态,在需要提取该知识进行思维时,被激活的却是那种负向情绪体验。一些同学在解答某类题目时,总是潜意识地想逃避,习惯性地焦虑,即便强迫自己思考,但头脑却是黑暗的;一些同学在考前,会突然感觉自己以前会做的题不会做了,或者英语单词全都忘了,等等。诸如此类均是思维被负向情绪掩盖的一种错觉。因而,在一种积极愉悦的情绪下复习和应试是必要的。

第二,客观面对考试焦虑

压力、紧张和焦虑三个概念并无本质区别,只有一个“度”的差异。临考,我们都会紧张,只不过由于个体差异,焦虑程度会有不同。研究表明,适度紧张对应试有积极的促进效应,只有过度焦虑才会对应试产生消极影响,而过度焦虑的学生一般不会超过3%。之所以我们会普遍感觉比较焦虑,往往是因为心理错觉。例如,考前不少人误以为只有自己紧张,而别人不紧张,进而推论自己心理素质差;又如,考前过分关注自己睡眠质量,产生头痛、状态不佳等错觉体验,进而担忧影响自己的复习和应试,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这种担忧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过度焦虑呢?这里提供一种比较可靠的经验标准:如果我们至少一个月都感觉吃饭没有胃口,睡眠不良,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变得迟钝,那么才可能是考试焦虑。当然也可以用标准考试焦虑量表进行测量。

第三,辨别可控和不可控因素,寻求问题的“杠杆解”

备考过程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因素是不容易控制的,如果将有限的精力和智慧耗费在一些不可控因素上,往往劳而无获;反之,关注可控因素,寻求问题的实质性解决,则会事半功倍。

对我们而言,考试结果是一个未知数,过分考虑这一不可控因素,必然加重焦虑。“瓦伦达效应”说明:过分地关注事情的结果,其过程必然出现漏洞,结果适得其反。而我们可以控制的便是平时充分准备认真复习,考场上正常发挥。

曾有位学生认为自己有某种“规律”:如果考前出门见到的第一个车牌号是奇数,则多半会考好;反之则会考糟。这一荒谬的案例并非个别现象,它反映了我们对“运气”的关注。运气是一不可控因素,对运气的过分担忧,恰恰反映了对自己实力的不确定。临近高考,我们往往倾向于低估自己的学习实力,因而心理上容易想象考试失败而产生焦虑。因此,结合自己的考试期望目标,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实力,就能有效缓解考试焦虑;寻找办法,有效提升自己的实力,就能建立备考信心。

实力就如树上的果实,有些是已经确定的,如果实的数量;有些是还可以改变的,如果实的大小、色泽、

味道等。考试就如同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尽量采摘树上的果实。所谓的超水平发挥(或发挥失常),无非就是多采摘(或少采摘)了一个或两个果实而已,它并不会影响你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明白了考试与实力的关系,便不会因担忧“运气”而焦虑,剩下的就是如何提升应试实力的问题。

第四,应试情景训练,有备才能无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平时训练的情景与考试的情景越相似,考试时就越能发挥应有水平。高考考查知识和能力,也考查时间安排的合理性。这就要求我们把平时作业当作考试,把平时考试当作高考。那么进行哪些应试情景训练呢?

1.心理的紧张度。通过想象,有意识地在心理上将自己置于一种高考状态,感觉一定的紧张,起初会有点不太适应,但这很重要。在这一情景下,才更能真实地暴露学科的问题,或应试过程的其他问题,如“过失性失分”、“考试强迫性分心”等。

2.答题时间安排的合理性。这一点尤其重要。考试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限定时间内获得最多的分数。平时训练时,对试卷划分几个板块,通过若干次训练,记录自己在各个板块大概需多少时间,并分析和调整,直到建立一套适合自己、也符合高考要求的比较固定的时间安排。

3.熟练掌握基础知识。高考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是否熟练,因而平时训练时要力求达到知识与问题类型间的自动化联系。即一接触到某一问题情景,就能立刻识别其属于哪种类型,并立即提取相应的知识加以解决。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要牢固记忆和准确理解基础知识。有的同学陷入题海,大量地重复练习,但却连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我们不反对训练时一题多解,但一定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一项权威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高考状元都非常重视这一点,而且他们首选的解题方法来自教材中的例题。

4.考场中可能的突发事件。考场中可能出现两种突发事件。一是“舌尖现象”,常发生在第一堂考试,一些同学会发现前几个选择题非常简单,但就是回忆不出相应的知识。这是因心理紧张使思维受到了暂时的抑制。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放松,再分析,如果仍然不能作答,那么就应果断地跳过。过不多久,紧张消除,这一题定能作答。另一突发事件发生在大概开考半小时,一些同学会突然注意到别人翻卷子的声音。别人翻一下卷子,就误以为别人做完了一页,进一步错误地暗示自己实力太差,心理严重波动,不理性地加快答题速度,从而出现严重失误。

应试情景训练是缓解考试焦虑,提升应试质量的一种有效策略。如果高考时,我们感觉与平时的训练情景几乎没有区别,还会有多少紧张呢?

推荐第7篇:临床执业医师考前缓解紧张方法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将于9月14日、15日举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考前缓解紧张方法,希望广大考生能轻松备考!

1、咨询法

对学习临床执业医师中的难点要及时找人求教,千万不要自己苦钻牛角尖。心理上有了障碍也要及时通过心理咨询加以排除,理顺心气,或把紧张的感受告诉亲密的人,在交谈中缓解紧张情绪。

2、放松法

出现紧张情绪时可以通过听轻松的音乐或专门的放松疗法磁带,调节一下情绪后再继续复习。紧张时多做深呼吸,或用右手大拇指按摩左手腕内关穴,也可消除紧张。洗澡时可自我暗示:紧张已被水冲洗掉了。

3、运动法

暂时放下沉重的学习负担,适当运动,忘记一切不快,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室外风景,和朋友沟通思想,这样可以充分调节自己长期紧张而疲劳的身心,对于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轮换法

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制定复习计划,在时间长短、学科轮换等方面合理安排,使自己保持在兴奋状态下有效地进行复习。

5、遗忘法

对与应考无关而又难以忘记的事情,可向朋友或面对镜子宣泄一番,然后遗忘掉,留下积极的应考情绪专心复习。

每个人还有很长的人生之路要走,只要卸下沉重的包袱,保持良好的心态,迈开轻松的步履,充满自信地走向临床执业医师考场,后面人生之路一定能走稳、走好。医学|教育网预祝广大考生考试成功!

推荐第8篇:缓解中考紧张心理的常见方法

缓解中考紧张心理的常见方法 考试时出现紧张情绪和症状是正常的,那个时候千万不要克制紧张,越压制就会越严重,反复克服会反复出现。正确的做法是:对自己说:紧张去吧,豁出去了!同时拿起笔开始写字,然后会发现紧张情绪在5分钟之内就消失了。

1.作好准备!全面复习所有内容;

2.在考试前的那个晚上睡个好觉;

3.考试前要留有充足的时间做需要做的事情,以确保早一点到达考场;

4.临考前要放松;

5.不要指望在考试前一分种的复习;

6.不要饿着肚子进考场;

7.随身带一块糖果或其它营养品,也许可以帮你解脱些紧张;

8.满怀信心去迎接考试,把考试看作是一个机会,能显示您已经学了多少知识并且能从你已学的知识中获得一种鼓励;

9.计划好在考试中所用的时间;

10.改变坐的姿势,以使自己放松;

11.如果你遇到难题,避开它,继续做下一题;

12.如果正在进行作文考试并对整个考题感到困惑,你应该选一个论题开始动笔,这样做也许会帮助你茅塞顿开;

考场上的心态

1、自信,自己不会做不见得别人会做,把会做的细心做好就可以了。

2、平静,不要东张西望,更不要胡思乱想。一心不能二用,考试时就要一心考试。

3、考前几天都要尽量放松、休息好。复习那么多天,脑已经很疲惫。

4、考试后不要和同学对答案,考完就是考完,不要再理会,专心准备下一门。即使听到同学的答案和自己的不同,也不要猜疑,相信自己……

5、考前默默祈祷几分钟。这不是迷信,因为你在默默祈祷的同时,也平静了心境,而且更能充满自信……

推荐第9篇:如何应对考研面试紧张焦虑情绪

如何应对考研面试紧张焦虑情绪

万学海文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

目前考研成绩和国家分数线都已经出来了,很多同学已经开始准备复试了。考研复试的重要一关就是面试,面试是考查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你的专业功底、英语水平、心理素质都将在面试中一一呈现出来。

然而,一提起“面试”很多人就开始紧张,害怕自己的缺陷和不完美会暴露在面试中。每年都有不少初试成绩很高的同学,在面试中由于过度紧张,没有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最终使研究生梦与自己失之交臂。

事实上,面试紧张并不仅仅是个案,而是考研人群中普遍存在的情况。那么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学员面试经历,我来为大家揭开面试紧张焦虑的谜团,给大家提供一些克服紧张焦虑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紧张焦虑?

“现在我的复试通知已经下来了,真开心自己能进入复试。可是一想到接下来的复试面试,我就觉得很紧张。虽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面试的资料,但还是觉得没有把握,也不知道面试时老师更侧重于问哪方面的问题,听说还会考英语口语的,想到这些就更紧张了。有时一想象到面试时的场景,心里就会感觉很着急,很紧张„„”

很多同学在临考前都会有紧张焦虑的情绪,事实上,紧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的一种情绪,是焦虑状态的一种表现。在心理学中,焦虑是指预期即将会面临不良处境而产生的紧张情绪,是一种内心的不安和恐惧状态,表现为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激动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如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等。

焦虑会让我们产生紧张情绪,由此会产生一些不可控的生理反应,还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记忆,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有个愿望,就是让自己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不紧张,特别是在考研面试这种事情上。但事实上,如果真的在任何情况下一点都不紧张,真实的状况也没那么好。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为倒U形曲线。即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过低的或过高的焦虑水平则会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对学习不利。有人把这个研究结果应用到了研究考试效果中,发现了同样的结论,即中等程度的焦虑是比较理想的状态,最有利于应试的临场发挥。由此看来,适度的焦虑是完成一件任务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会促使我们的大脑认知到当前任务的意义,并激发身体各部分机能,如集中注意力,调动记忆系统等。

因此,对于焦虑紧张我们应更客观、正确地来看待,焦虑紧张其实并不一定是坏事,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完成任务,从而能更好的完成面试,取得成功。

紧张焦虑产生的原因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考研了,面试一直是我的弱项,第一次面试时就感觉很不理想,结果真的在复试阶段被淘汰下来了。这次的考研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失败了,这是我现在唯一的出路„„”

“其实我这个人还是很开朗的,喜欢和人聊天。但是我最怕和老师谈学习,尤其是同时和几个老师谈。听说研究生面试的时候会有好几个老师一起来面试学生,想想那种场面我都害怕,万一回答不好,多丢人啊!”

“我最大的缺点是心理素质较差,不自信,面试的时候会非常紧张,压力非常大,导致自己脑袋一片空白,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真实的水平。其实我平时的成绩还不错,感觉专业功底也比较扎实,但为什么一到面试时就紧张得不能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呢?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上面的几个案例代表了部分同学对研究生面试的看法,很显然,对于从来没有参加过的面试,紧张害怕都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同学们会有这种焦虑紧张的情绪呢?

◎考研与个人切身利益和前途命运直接相关,意义重大让人紧张

考研是人生中的一项重大决定,这可能会成为一个人生命中的转折点。每个人在做出考研的决定之前基本上都曾有过一番思想斗争,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此外,

考研所要付出的成本很高,不仅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在考研复习上,而且还要面临机会成本的选择,因为大多数选择考研的人,往往会放弃就业的选择(不排除有些同学就业、考研一起准备的,很少人能坚持这么大强度的学习)。每个人考研的最终目的都是把考研作为给自己创造的一次新的机会,让自己能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更好的平台来应对未来的挑战。在我们做出考研的决定并为之努力奋斗的时候,考研对我们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一次考试,而是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蜕变。

◎面试考场的氛围容易让人紧张

考研面试时通常有三到五名老师作为考官,考生与考官面对面就坐,这些考官中可能还会有你未来的导师。在面试过程中,几乎每个老师都会提问,这些问题涉及不同的方面,即便是准备再充分,还是会有遗漏。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到紧张,特别是考官比较严肃或者提问比较尖锐的时候。

◎考生对面试过程、内容不了解容易紧张

提到面试过程和内容,也许很多同学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有了一些了解,但那毕竟是过去的经验。面试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比较强,面试问题每年通常都不会重复,而且问题的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如果事先已经知道考官要问什么,就可以在面试前做充分的准备,面试中紧张的几率就会小很多。但问题是,我们只知道面试的形式和一些大概的内容,对面试中具体的问题不清楚,需要在现场随机应变。因此,这种不确定和未知的状况很容易诱发出我们焦虑紧张的情绪。

◎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也容易导致紧张

缺乏自信是在大多数同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自信就是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既定的任务。也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觉得自己缺乏自信,但面对考研这个人生中的重大考试,而且又是在陌生的地方,经历陌生的过程,缺乏自信便会很容易蹦发出来。看着身边和自己一起参加面试的同学,那么多人一起竞争几个有限的名额,难免会问自己一句“我到底行不行呢?”

◎面试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也会引发紧张情绪

意料之外的事情是我们很难掌控的因素,在陌生的地方更容易发生。在面试的时候,本来就已经很紧张了,如果再发生意外状况,无疑会使我们绷紧的神经更加紧张。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来应对突发事件,如果这方面的能力不足,面试后果不堪设想。如何缓解紧张情绪

针对以上提出的紧张焦虑产生的原因,结合考研面试的注意事项为大家提供一些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

◎调节对考研的认知

我们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考研。考研虽是人生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但终究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选择,或仅仅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准备这个考试和参加考试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自己的毅力和耐力。我想每个认真对待考研的人在这段经历中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和称赞的部分。在得知自己即将参加面试到面试前的这段时间里,每个人都可以仔细的回味一下自己的考研历程。当你走过再回头看时,会发现以前没看过的别样风景,会体会到以前没有过的心情。经历过考研,我想你已经能悟出很多东西了。原来,考研也不过如此,不是吗?

◎认真做好面试准备

尽管对面试的内容和过程不能有全面的了解,但不能因此而不做面试前的准备。关于如何做面试准备已经有太多的文章提到,在此只提醒大家参加复试前最好能到图书馆或在网上查阅一下近年来本专业比较权威的期刊,了解一下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及主要观点。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上网搜索一下报考专业的老师。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各系老师的简介并配有相片,这样大概看一遍后在面试时就不会对面试的老师有太强的陌生感。◎积极的自我暗示

在面试前,面试者习惯于叙述一些自身的事情。这些叙述通常是讲给别人听的,然而,却在无意中暗示着自我。面试焦虑者的叙述常常是消极的,他习惯性地对别人讲“我可能通不过面试”;“我缺乏应变能力,我恐怕难以对付面试中的应变题”;“我表达能力不够好”等等。这些消极的暗示会破坏良好的心境,分散注意力,降低面试者自己的信心,会把面试者引人胡思乱想之中,以至使面试者无法在面试中积极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其面试结果不

幸被面试者的消极暗示所言中。相反,假如能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面试者就会充满自信,心境悠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在面试中积极地表现自我,而其面试结果也会常常被自己的积极暗示所击中。

一句话说多了,自己也会相信。如果你常常说“我不行”、“我口齿不清”、“我形象不佳”,渐渐地,你自己便会真地相信自己果真不行,果真口齿不清,果真形象不佳了。因此,面试者必须习惯于多给自己积极的评价,必须学会积极暗示。当然,积极的自我暗示并不是盲目乐观,脱离自我现实,以空幻美妙的想象来替代现实,而是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并对自己有积极的期待。人天然地有着自我接纳的倾向,如果面试者学会通过适度的积极暗示接纳自我,那么,面试前的焦虑必然会减轻许多。

◎放松运动

面试前可适当作一些放松运动。做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放松”;或用力握紧拳头几秒钟,然后迅速放开,如此循环几次。也可以闭上眼睛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重视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的作用我想大家都听说过,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如果你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不好,那么要改变这种印象将是很困难的,而在研究生面试时导师对考生的印象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最终得分以及录取情况。因此,为了能给接下来的面试做好铺垫,我们都应该努力创造一个好的第一印象。首先,要注意我们的仪表仪容,在面试当天,男女生都应该着装整洁大方。其次,我们就应当认真准备自己的自我介绍,尽可能让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被优点和特长所掩盖。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有自信,眼神不要游离,同时要礼貌、谦和。最后,面试结束离开考场时,要鞠躬向老师道别,并再次表达进入学校读书的强烈愿望。面试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导师们留下印象,好的印象可以在无形中提高面试分数。

◎注意面试中的举止神态

在面试时,要主动与面试的老师进行亲切有神的目光交流,在心里尽量建立起与考官平等的关系。其实当你主动与面试老师进行目光交流的时候,你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自信和大方的神态,同时心里的紧张焦虑也会逐渐降低。如果在面试中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问题时,也可以稍微思考一下。尽量表现得自然大方,注意时常保持微笑的状态,这些都会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

紧张来了就来吧。当你感到紧张焦虑的时候,千万不要克制或提醒自己不要紧张焦虑,而是以坦然的心态对自己说:紧张焦虑就让它紧张焦虑吧,反正我豁出去了!用不了几分钟紧张焦虑就自然而然消除了。

推荐第10篇:排球赛前紧张与焦虑文献综述

排球文献综述

影响我院大学生排球比赛的心理因素及调节方法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大学生的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越来越高,竞技水平也越来越高。很多高校经常举行一些赛事,很多高校都会选择对抗比较小而且场面很激烈排球比赛。排球是一项很重视战术的运动,对于场上每个运动员的要求是非常的高。一场排球比赛的每个场上运动员的心理时刻会保持着紧张的状态。比赛中经常性的会出现失误而造成运动员心理出现小问题的状况,从而就会影响接下来的比赛进程,一但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影响本队的战术思想。现在很多运动员都不知道如何去调整自己,基本出现了心理问题就会有很大可能失去一场比赛的胜利。对于这些问题究竟如何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法。对于这个很普及的问题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必竟这个问题很普遍。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因素的经常出现于哪些方面,又该如何去调节,从而解决场上运动员的麻烦,重新找到比赛的感觉。 关键词:排球比赛 心理因素 文献综述

一 关于排球比赛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出现的种类的研究

王桥在《浅析排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中提出了排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现象

1、比赛前的运动员表现为情绪过早的过度兴奋、焦虑、惊慌,甚至害怕、注意力不集中、听不进教练指导、记忆力减退、心率过速、呼吸变化、手脚发抖、脸色苍白, 有时出现口渴现象、比赛易失常;

2、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不良心理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运动员表现为心跳过速、肌肉发抖、面红耳赤或脸色发白、血压上升、头晕脑胀、尿频甚至呕吐等。于 洋《浅析排球比赛中运动员心理压力产生的因素与对策》中指出 排球比赛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排球比赛赛前心理不稳定因素 (1)面对强队时容易出现两种心理状态 一是敢于发挥自己的特点,敢打敢拼,在比赛中积极性高,斗志旺盛,往往会超水平发挥从而取得胜利;二是缺乏自信心,临场怯战,往往表现欠佳,动作不果断,一旦比分落后,丧失斗志。(2)面对弱队时容易产生轻敌与急躁的情绪应。主要是对困难准备不足,顺利时不积极进攻,接发球和处理球随意;落后时又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违例和犯规多,进攻时失误多,成功率低。(3)面对实力相当的对时,一是容易出现想赢怕输的心理,比分领先时容易急躁;落后容易焦虑;相持阶段,行为拘谨。二是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预备了多方面的技战术策略方法。因此,比赛中斗志旺盛,信心十足,行动表现主动果断,敢打敢拼。

二 关于影响大学生排球比赛心理的因素分析研究

王桥在《浅析排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中提出了:

1、运动员在赛前过分激动状态运动员训练水平与比赛经验不足, 自我控制能力差, 意志薄弱, 比赛动机过于强烈

2、比赛中运动员对比赛要求过高, 自信心过强, 过于考虑比赛的成绩和名次, 过于关注比赛成绩带来的后果; 外界压力过大, 比赛时又受到观众的密切注视; 对手过强, 比赛中遇到困难过多, 对自己的技术和体力又感不足, 但又特别怕输; 对比赛的环境和条件不适应, 造成心理紧张; 训练不足或训练过度, 带来心理上的紧张; 由于过去失败的体验而产生预期不安。周红律,陈作松.《 试析排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较量》中针对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不良心理(1)比赛中技战术目的之一是干扰对手,使对方产生心理负担。(2)在比赛中很多运动员常常因为失误导致队友和教练的不满而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缩手缩脚不敢积极主动地接发球和进攻的不良心理状态。(3)比赛时观众和球迷往往带有倾向性,随着比赛的进行,过激的行为和语言会加大对运动员的刺激,使其出现情绪激动,心烦意乱,紧张而又顾虑重重,束手束脚,最终导致发挥失常。(4)裁判员不公正判罚容易引起运动员的不满、愤怒等消极情绪。(5)赛前领导所定指标过高,期望值过大,容易使运动员比赛尚未开始就心事重重,从而影响技战 术水平的正常发挥。(6)很多运动员缺乏心理训练,比赛时很多环节都会引起不良情绪的产生。如,对灯光、比赛场地的不习惯等。

三 关于解决大学生排球比赛中心理的问题调节方法的研究

桂晓红.在《 排球运动员发球心理障碍及心理训练方法》中提出心理训练的方法

1、自我暗示法

2、意志训练法

3、干扰适应法,模拟实战演练,适应赛场气氛

4、临战前有针对性的心理诱导(1)要使全队队员懂得比赛是检验自己能力的机会(2)迎战战胜过自己的队时,应指出上次输球的原因,然后提出具体的努力目标(3)迎战弱队时强调每名队员必须发挥个人作用,告诫他们不能有任何轻敌的思想,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4)迎战实力相当的队伍,诱导运动员多回忆自己正常或超常发挥的场景,以转移或消弱思想压力。

5、情感交流法教练员应经常与运动员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性格习惯,时刻关心、教育和帮助他们,增进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相互理解;谭 刚在《影响排球运动员比赛的心理因素及调节方法》排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的调节方法提出

1、转移注意力

2、自我暗示

3、进入角色

4、意志努力

5、队员间团结。

参考文献:

[ 1 ]周红律,陈作松.试析排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较量[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8 (04) : 73—74.[ 2 ]郭红斌.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定向的探讨[ J ].武汉 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7 (04) : 145—146.[ 3 ]桂晓红.排球运动员发球心理障碍及心理训练方法[ 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2, 18 (04) : 71.[ 4 ] 陈彩香.排球竞赛中的心理战[J]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报,2001,( 3) ;318-319.[ 5 ]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谭 刚 《影响排球运动员比赛的心理因素及调节方法》[J]体育人文社会学报,2001,(3)

第11篇:初三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如何缓解考前焦虑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如何缓解考前焦虑》

第18周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考试紧张心理自测,使学生懂得对待考试会有适度紧张心理,但要注意消除过度紧张心理。

二、理论分析:

考试是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然遇到的事情,过度紧张是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遇到考试情绪高度紧张,心慌,胸闷,头昏,记忆困难,思想难以集中,有的还伴有口干,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手指震颤,大汗淋漓,头脑轰鸣甚至昏厥等。 这也是部分学生存在的考前焦虑症。

对考试漠不关心,抱“无所谓”的态度,也是目前某些职高学生对待考试的不正常心理,同样应帮助他们认识其危害性,引起足够重视。

三、教学重难点

找出出现考试焦虑的原因,掌握消除考试焦虑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讨论分析体验

五、教学过程:

1、做游戏,初步体验

一组学生快速传递一个东西,计时。第二次同学们快速鼓掌,然后规定停在谁那里就要表演节目,然后再传递一次,计时,让学生感受一下压力情况下自己的心情/ ⑷小结:焦虑可以提高效率,但出错的机会也大。面对考试,适度的焦虑是好事,但如果过度焦虑就会对事情有负面的影响。 学生自由回答

2、引导学生:

老师:其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紧张的情绪,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上课也非常紧张。我的眼睛不敢朝大家看,心怦怦乱跳,就是现在我也有些紧张,这是非常正常的。

⑴问:同学们,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出示:考试。 ⑵问:你们在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 学生:出汗、头昏、肚子痛„„

3、我们怎样克服这些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两种途径: *一是自我调节

⑴ 老师介绍:有三种减轻紧张情绪的简便技术。

出示:A、肌肉放松法。迅速同时拉紧缩所有的肌肉,然后立即解除,紧张,反复多次。

B、把练习的重心放在呼吸上,做6次慢速的深呼吸,想象所有的紧张随着呼吸离开了肌体。

C,想像放松法。放音乐,指导学生体验一次放松。

D、心理积极暗示:今天我很漂亮,我很帅,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很聪明,我曾经--------,我很优秀!我现在美美的,棒棒的。穿最喜欢的衣服和鞋子,看到同学相互赞赏的夸一下。 *二是什么? ⑴ 听故事,明理

A、放录音,听故事 (故事内容略)

B、讨论:演说家采取什么方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 C、小结,过渡

蒙悉尼斯第一次演讲时特别紧张,结果影响了他们演讲,被别人赶了下台,第二次演讲时,由于他一次次练习,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显得格外自信,他克服了过度紧张的情绪,博得观众的喝彩,同学们,你们看,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

⑵ 那么,我们怎样在考试期间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A、注意学习生活节奏。 B、学会自我调节。 C、考试增加自信心。 ⑶正确指导 出示:

A、复习时的重点:已经熟悉的内容一带而过,及时补习生疏的地方。 B、看看自己整理的笔记,考卷等。

C、检查考试必备的学习用品,保证充足睡眠。

D、比平时提前半小时起床,吃好早饭,检查所带学习用品,信心百倍走向考场。

E、保持心情轻松,相信自己能考得很好。

F、预备铃响后,休息一会,或闭目养神保证头脑清醒。

4、小结:

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做到自我调节考前做好准备,考试时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能克服紧张情绪。

5、实践:“做个小记者”

用学到的方法,采访身边老师,并谈谈体会。

四、总结:

通过本节班团课的活动,让学生学会了克服过度紧张情绪的方法,同学们可以用学到的方法,在学习中进行尝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和潜能。

第12篇:缓解高考焦虑的一堂心理健康课的教案

主题:释放焦虑,快乐学习——适合高三年级

(一)活动理念

考试是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然遇到的事情。调查表明,不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紧张和焦虑。而高考则可谓是一场决定人生迥异道路的绝顶关键的考试。在中国现存教育制度下,高考选拔是相对公平的分出学生学习能力水平与文化水平高下的方法,同时由于如今每年应届生人数较多,高考几乎可以直接决定学生将走进哪所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或者是流入社会参加工作。正因为高考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每个应届高考生所面对考试焦虑更是比平时所体验过的考试焦虑严重许多,随之衍生出各种心理甚至行为问题。高考焦虑症”,它是一种情绪反应,当学生意识到考试情境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这种紧张的内心体验。有考试焦虑的学生大部分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记忆力下降,精神难以集中。生理上则容易疲倦、失眠、多汗、厌食、心跳加速、头脑混乱、甚至引起神经衰弱。这些不仅影响考试成绩,而且对身心健康会造成潜在的威胁。

正是为了掌握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心理和情绪变化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建立积极和谐的班级氛围,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复习效果,减少学生负性心理症状的出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设置了本堂活动课。

(二)活动目标

了解有关焦虑的知识,认识产生情绪焦虑的原因,认清情绪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克服焦虑,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三)活动场所

本班教室

(四)活动准备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启动体验

播放背景音乐:our cannon in D 这是一首十分舒缓与平和的歌曲,有磁性的男声缓缓诉说着他的故事,有伤感,有欢乐。带给人安静平和的感觉,有助于营造良好平和的心态。 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试着想象一下假如自己高考结束了,是不是很轻松,就像将某种毒素都吐出来了呢?那些现在你拼命想要记在脑海里的知识,以后会不会从脑海里面溜走呢? 然而之后,所有的包袱都卸下了吗?人生的羁绊还存在吗?人还需不需要,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继续努力地生活呢?

约5分钟时间给同学们想象,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如今面对的高考这一事物,是否真的涵盖了那么多本不属于它的内容?还是自己加了太多包袱给自己。结束了,或许会发现,它是很重要,却没有那么那么的重要。自己的恐惧与焦虑,是否是没有必要的呢。

第二板块:情绪焦虑,学着放弃 1。活动实施一:蜗牛的家

让自愿参加游戏的同学,围成一圈,把身体屈九十度。手从背后托起椅子,背在背上椅子上可适当放装入砖头的书包,让他们按顺时针方向蹒跚前行。教师提供指导语,想象我们都是一只小小的“蜗牛”,背上背着重重的壳,体验壳的压力。

2.活动实施二: 硌脚石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或几粒小石子,给他们把它放进自己鞋里。然后教师开始播放音乐,让学生依音乐自由跳舞,让其体验“硌脚”的感觉,产生心烦。 3.提问思考: 如果我放下了背上的“蜗牛壳”,如果我倒掉了鞋里的“硌脚石”,我的心情会发生什么变化?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三板块:释放焦虑 快乐学习

1.团体训练:情绪大联唱---学习歌舞《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歌词改编)

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动作)

如果感到心烦,你就跳一跳(动作)

如果感到紧张,你就深呼吸,深呼吸,我们大家陪你一起深呼吸(动作)

如果感到忧虑,你就哭一哭(动作)

如果感到压抑,你就望望天(动作)

如果甩掉焦虑,我们在来拍怕手,拍拍手我们陪你一起拍拍手(动作)

2) 设计问题,激活体验

1、同学们面对高考时,觉得自身有哪些不良心态或者想法有可能给自己不好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各种考试焦虑的心理感受及外在表现,如失眠,紧张过度等。

2、焦虑十分正常,人面对重大事件时总会有所顾虑及想法。同学们是否觉得焦虑适度会更有利于自己的考试发挥呢? 各种答案讨论

3、经过刚才想象,高考是否真的那么的至关重要呢?还是它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呢? 同学们各种想法,引导他们将人生看得更重要,而高考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正确理解高考的地位有利于形成良好心态。

3) 交流体验,升华感悟

A、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准确了解自己,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是解除心理顾虑第一步。考试中,大部分人是定高了目标,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感。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明确地定下目标,但总幻想有奇迹的出现,这就增加了思想负担。目标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应对自己的水平、在班级名次、各科的优劣作客观的分析,根据这个分析去定目标,就多了一份现实,少了一份幻想,考起试来踏实得多。

B、以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人作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话有一定道理。在心中暗暗的向自己的榜样学习,把他变成激励者,组织者,行为的评定者,也可以与他多多谈话,体会那种遇险不惊,沉着机智等良好心理状态。

C、有意克制不良心理活动,使之向良好心理活动转化。有些同学的心理状态是波浪式的,时好时坏,自己也深为苦恼。这是不良心理与良好心理进行冲突,进行斗争的结果,,有时良性的占据主导地位,有时反之。当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出现时,考生就应该克制,或通过转移注意力把它转化。

D、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学习的某些失败肯定存在,失意也很正常。在考试复习中,更是充满酸甜苦辣。考生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分数上,应尽量增加生活情趣,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只要善于发现,即使在“沉闷”的课堂也有很多新鲜事,“枯燥”的复习也有许多乐趣。放松紧绷的神经,体验生活、学习的精彩。

E、表现不良心理。复习考试的种种烦闷,苦恼、痛苦,考生还可以把它表现出来。第一,请老师、家长和朋友帮助。考生大可不必认为倾诉不良心理状态不好意思。请他们帮助、疏导,大脑变得清醒,心灵也得到了慰籍;第二,自我宣泄。放声大哭、剧烈体育运动等,也是调节不良心理的好办法。 4)评价、反思、践行体验 进考场前的自我调节: 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考好”。身体的放松是大脑放松。

给过去的失败归因。害怕担心是不必要的,要想消除,重要的方法是对过去失败正确归因。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过去的失败,丢掉模糊不清的担忧、摆脱失败阴影,把考生的心理活动与客观联系起来、总结经验教训,走向成功。 交给学生克服焦虑有效方法---转移情绪法 学会转移自己的情绪

(1)音乐疗法。适当地听一些柔和明快的音乐可以达到调整情绪的目的,但不要长时间地用来麻痹自己,这样做不仅达不到调整情绪的目的还可能会导致耳膜受损。另外,自弹自唱也是调整情绪的一种方法。

(2)环境调整法。考试过后,自己的心绪不宁时可以散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3)适当的自我评价。恰当地分析考试失利的主客观原因。

(4)从容地面对父母的压力。

这里,我想和大家说的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人之常情,我们的父母也不例外。你可以将你的感激和焦虑告诉父母,让父母知道他们的关心让你感到压力,你不希望他们把你当做小孩子,你已经长大,你已经懂得了高考的重要性。当然对待这种来自家长的压力。除了要求家长合理处理外从我们自己的角度也需作一下调整,我们不妨从认知上重新认识这种期望。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一种人的本能,这种本能从他们升级为父母的那一天起就自然地产生了,可以说这是一种天性,这种爱不会以子女的成就差异发生变化。虽然父母对我们不太理想的考试成绩会表现出焦虑,甚至会有一些指责,这也是亲人问亲情的自然流露。反过来说,你对父母的爱感到压力,这也是一种爱,一种对父母的爱。

(六)教学评价

本堂课主要作用是使学生正确而全面认识高考及考试焦虑的本质,掌握克服焦虑的方法。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让同学以全新的角度认识高考,从而达到摆正心态的目的。相信同学们在这堂课之后一定会有所收获,轻松上阵,迎接挑战。

你能找到自己的花生么?

正式上课前,做了一个游戏。

每组六个人,围坐一桌,分了六个形状、大小都差不多的花生,均为两个粒儿。据说,这是老师在买的时候,一颗一颗挑出来的。

要求每个人从中挑出自己喜欢的一颗。喜欢?或许能找到这么一颗吧。很快的,人手一粒花生。 观察、触摸很短的一段时间(

闭上眼睛,各小组的花生重放到一起,经老师混合后,在闭着眼睛的情况下,找出属于自己的那颗花生。 于是一阵忙乱,大家寻找着,讨论着,交换着。“花生呢?”“我的花生很小!”“我想找个大点的!”,“你看看这颗,”,“对了,就是这个!”不时有同学表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那颗。 几分钟后,渐渐平静。应该是每人都挑到了一颗花生。 “睁开眼睛,看看手中的花生,是原来自己的那颗吗?” 幸运的,我们小组都找到了,描述特征之余相互传递着惊喜。 不幸的,很多小组没有完全找对。

看着同伴和自己手中的花生,我感到非常吃惊。那些花生都出奇地相似,仅凭触觉,竟都能找回属于自己的那颗!

每颗花生,也有他们独一无二的特征。

第13篇:高考坚定信心 缓解考前焦虑的八大技巧

高考坚定信心 缓解考前焦虑的八大技巧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了,我首先预祝同学们能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理想成绩。

最近有家长和同学问我高考越来越近,考生却晚上经常睡不着觉,白天压力也很大,一离开书桌就担心且不踏实,有时还感到空虚等!怎么办?

不管怎样经过多年的辛苦努力,每个人都对高考抱有期望,但在高考中毕竟还是要有许多人退下来!这就是几乎所有考生在考前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原因。不管什么症状,只要我们认识清楚了,我相信问题解决起来就不会再盲目。

实验也证明:接近考试前的今天考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已经基本成型,考前短期内难有提高。考生迎接高考的心理状态是当前影响高考成绩最重要的因素。在同样努力学习、同等学习成绩的情况下,谁的心理状态好,谁临场发挥得好,谁就能在高考中取胜;而如果心理状态不佳,面对高考,内心紧张焦虑,头昏头胀,大脑一片空白,纵然经纶满腹,难以倾注笔端,终因临场发挥失利,功亏一篑,岂不令人抱憾终生!在历年的高考落榜者中,因心理准备不充分而失利者大有人在!

那么高三学生突出表现为那些心理问题呢?处于紧张备考复习阶段的高三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考前的心理应激反应,也就是常说的考前综合症。如考前心理紧张焦虑、困惑,有的求胜心切,产生急噪情绪;有的对高考没有把握、缺乏信心;有的无所适丛等等。这个时期也是各种心理疾病的多发期,如严重失眠、焦虑、神经衰弱、强迫症、多疑病症等都有发生。心理咨询案例统计分析证明,高三学生各种较严重心理病症,如严重失眠、焦虑症、强迫症、多疑病症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影响了高考复习备考。

由于高考强大的作用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要认识到考生在考前或考试中出现一定程度的症状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要进一步确认产生这些严重症状或预测考试中产生心理变化的诱因,然后尽可能缓解这些症状让它们不应过头。

一、考前考生平常产生这些症状的关键点在于对以下几点的认识不足。

(一)、对高考的认识

对于部分同学可以跟他讲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大型选拔性考试,社会的发展和各方面的进步将与他们息息相关,这样强化高考作用的同时也可淡化考生的身份,从而可减缓症状。另外可让部分对高考没有自信的考生认识到从高考战场上退下来的人,只要有战胜生活的勇气,照样在社会上有所作为。考上大学固然前途光明,考不上也依然前程似锦(可举例),不管怎样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平常心态对待考试的成败,认识到高考只是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一个人实现理想抱负的途径有多种,年轻人不要孤注一掷,把命运完全维系在高考上。高考前多想几条退路,可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二)、对自己的认识

正确认识自己,包括正确评价自己和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压力。正确评价自己就是要确定合理的奋斗目标。目标过高,超过自己实际能力,考试多次受挫,会造成焦虑;目标过低,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造成松懈。特别是那些平时感觉不错,但考试成绩总不理想的学生,一定要分析造成考(Q吧)试不理想的原因,确定是自己知识掌握得不好,还是考试紧张,不要总把失误归为发挥得不好,那样不利于目标的确立,也不利于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地学习。对于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要有舍我其谁的思想?对于有些介于考上或考不上、介于考上重点或考上非重点的学生,为缓解心理压力,不妨可设置一个略低的目标,这样做有利于增加自信心,从容地面对考试。那些对高考充满自信的学生,不妨适当提高目标。只要目标合理,就能以最佳状态面对高考。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忧虑、担心与其成就愿望值成正比,与为此愿望付出的行动成反比,一个平和的心理状态对于应考十分重要,所以对于高考,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行事在人,成事在天,降低目标,顺其自然。

(三)、对症状的认识

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出现考试焦虑现象,有些紧张、有些不安、有些着急是难以避免的。轻度考试焦虑在某种意义上还会促进考生发挥自己的心理潜力。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存在轻度的考试焦虑是相当普遍的。可是有很多考生把自己存在的轻度考试焦虑看得很重,误认为紧张情绪会对考试产生严重的影响。却不知其他考生也大多存在像你一样程度的考试焦虑。谁过分看重考试焦虑,谁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考生不要把自己存在的轻度考试焦虑想得太多,看得太重。适当的紧张和焦虑有利于提高意识的觉醒程度和思维的敏锐性,不紧张不焦虑反而是不正常的,而过度的紧张和心理压力,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考试发挥。缓解心理压力可采用自我认知矫正法。第一步是把自己的担忧不加思索全部写下,然后去掉重复的,按担忧程度大小排列各条目;第二步是分析担忧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第三步是对不合理的担忧产生质疑,逐步打消担忧的念头;第四步是得出合理的分析。如,通过分析认为某一担忧是不现实的,而且有危害,那

就应马上放弃这种担忧;再如,通过分析自己的知识结构,认为自己有可能考上大学,担忧是没必要的。再就是不要逃避关于\"考砸了\"的问题,其实你最担心的最忌讳的就是这个问题,家长老师包括你自己都在回避这个字眼,其实,不妨透彻的讨论\"考砸了\"的问题,一方面使考生的不良情绪得到疏导和宣泄,另一方面让考生对\"考砸了\"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认识到一次成败或成功都不是人生最后的、不可改变的结局,考上好学校的人不一定成才,以后的路很长,况且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学制的社会,这是个终生教育的时代,学习有很多的途径可走。

如果压力过重,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的现象,应早些看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缓解或调节考前焦虑的几种技巧:

(一)、饮食减压法

饮食疗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这是考生减轻心理压力的生理保证。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提高我们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集中。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会大量消耗维生素C,所以考生应大量摄取诸如草莓、洋葱头、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不要吃大量的大鱼大肉等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血液大量流入胃肠而通往大脑的血液则响应减少。

另外,有些食物可以集中人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这可间接地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如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因为胡萝卜能加快大脑的新陈代谢作用,有助于记忆。香蕉含有血清素,它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海螯虾可为大脑提供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它含有的多种重要脂肪酸可供应人体所需的养分,能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

还有,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考生紧张与疲劳。如经常咀嚼诸如花生、腰果等食品对恢复体能、减轻疲劳是有一定帮助的。而过硬过于油腻的食物,对考生来说则不是理想的食品,因为精神紧张必然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这些食品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反过来会加剧考生的精神紧张。(二)、运动减压法

科学的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对于长时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如在星期日时家长可与孩子进行爬山、打球、游泳等活动。针对考前时间紧的情况,考生应学会抓住间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如在学习中的间隙时间可进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考

生在考前每日进行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从考生的实际情况看,考生晚锻炼比早锻炼好。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早锻炼虽然空气好一点,有助于大脑充分吸收氧气,但是应看到考生考前大都处于身心疲惫状态,这往往导致早锻炼后,考生整个一上午都精神不振。而傍晚锻炼因有一个吃饭休息的调试过程,却可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三)、转移减压法

有意识的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家长应帮助考生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家长在高考放假期间和高考期间有意找一个佩服考生并且与考生关系相对密切的好友来陪伴他,这样不论聊天或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等都可以适当转移他的注意力,另外放学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聊聊天、双休日抽出一些时间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等等。除此之外考生还可以进行左右脑思维的自主转移,为此考生应将文理科知识交叉起来学习,脑科学的初步研究表明文科与理科的思维活动是由人的左右大脑分工负责的,这样文理交叉学习可以让左右大脑轮流活动,这种转移既可以减轻大脑的疲劳度,也可提高学习效率。

(四)、环境减压法

对于考生来说,在学校的学习氛围已经是够压抑和紧张的了,所以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首先绝对不能慌乱,在这关键时刻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靠山,更要有意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而不能制造考前压抑、紧张的家庭氛围,如在言行上不要天天对考生灌输好好复习等与大学有关的内容。家长可以在为孩子迎考服务方面暗中给孩子以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如营造安静的家庭学习和休息氛围,为孩子安排好饮食等。家长在考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如倾听孩子的倾诉、与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愿、多鼓励孩子而不能以打击或施压等方式鞭策孩子努力学习,还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宣泄,如以幽默的方式逗孩子开怀大笑,对孩子遇到不快时适当时可让孩子痛快地哭一场,经常对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式的爱抚,甚至经常拥抱孩子等等。

(五)、睡眠减压法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在考前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没有很好的睡眠,许多考生因考前过度紧张还常常发生失眠。即使有的考生能及时入睡,但其睡眠质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梦等。所以保证考生有足够的质量较好的睡眠是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如何改善考生的睡眠呢?首先家庭应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

休息环境,其次针对考前睡眠时间少、身心过度疲劳,考生应进行多时段的睡眠。对脑力劳动过大过强的人来说,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这已被爱因斯坦等许多科学家的切身经历所证明。对于失眠的考生,一方面应积极调试心态,减轻因失眠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事实上失眠与心理压力常常产生恶性的互动。另一方面应通过科学的安排生活,建立有规律的起居来克服失眠,同时在饮食上也可采取一些措施,如睡前喝半杯浓牛奶是有助于入睡的。

(六)、过渡减压法

通常学校与家庭都让考生在考前进行一周以上时间的休息与调整,以让考生以充沛的精力应试。但许多老师、家长以及考生都不了解科学的调整方法,例如大多数考生在考前往往是甩手大休息,有关学习的活动一概不进行,事实上这种休息与调整是不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使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对象物,面对宽松无事的环境,反倒不适应。所以许多考生停止学习后,往往会产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对此考生与家长都以为是因过度紧张的学习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刹车惹的祸。所以考生在考前一个月前就应该慢慢减小学习强度和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式。再从应试角度来说,如果考生在考前一周完全停止学习活动,也不利于考试时迅速建立应急机制。

(七)、简易复习法

在课本和复习资料上很难捕捉到高考的原题,但是高考考查的基本知识一定是教学内容以内的。在目前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复习看书的过程中不要看课本之外过难过偏的内容。

总之,冲刺非常关键阶段,一定要调整好心理状态。首先要坚定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自信能提高中、高考成绩,考生对自己的高考目标期待要适当,瞄准自己的目标,相信自己能考出好的水平。其次要以平常心看待高考,以乐观的情绪来应对,不互相攀比。在考前的准备中,尽量进行积极想象和自我暗示,当自己情绪高度紧张时可以默念:放松、放松、放松;心情烦躁时可默念平静、平静、平静;碰到挫折或难题时,可默念我行、我行、我行。

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如果过于看重每一分,不愿舍弃,就可能会失掉更多的分数。敢于舍弃,往往会得到更多的东西。要知道,物理难题的分数并不比后面化学、生物的分数值钱!容易的分数

不要,却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追求难题的分数,肯定是不明智的。所以,考生一定要在考前根据自己的实力,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最佳应试策略,力争效益最大化,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祝大家考试愉快.

第14篇:初三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如何缓解考前焦虑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如何缓解考前焦虑》第18周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考试紧张心理自测,使学生懂得对待考试会有适度紧张心理,但要注意消除过度紧张心理。

二、理论分析:

考试是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然遇到的事情,过度紧张是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遇到考试情绪高度紧张,心慌,胸闷,头昏,记忆困难,思想难以集中,有的还伴有口干,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手指震颤,大汗淋漓,头脑轰鸣甚至昏厥等。 这也是部分学生存在的考前焦虑症。

对考试漠不关心,抱“无所谓”的态度,也是目前某些职高学生对待考试的不正常心理,同样应帮助他们认识其危害性,引起足够重视。

三、教学重难点

找出出现考试焦虑的原因,掌握消除考试焦虑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讨论分析体验

五、教学过程:

1、做游戏,初步体验

⑴老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过平地独木桥”的游戏(学生过独木桥)

⑵老师:让独木桥升高些。我们再过一次桥。(学生过升高的独木桥)⑶让同学们谈体会。问:第一次过独木桥和第二次过桥心里有什么不同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⑷小结

第一次过桥,大家很顺利地过了,第二次过桥,独木桥升高了,有的同学紧张得心乱跳,还有的同学的脚也在发抖,因为大家都害怕掉进河里,越紧张,越容易掉进河里。由于大家过度紧张,因此影响了大家正常水平的发挥。

2、引导学生:

老师:其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紧张的情绪,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上课也非常紧张。我的眼睛不敢朝大家看,心怦怦乱跳,就是现在我也有些紧张,这是非常正常的。

⑴问:同学们,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出示:考试。⑵问:你们在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学生:出汗、头昏、肚子痛„„

3、我们怎样克服这些过度紧张的情绪呢?两种途径:*一是自我调节

⑴ 老师介绍:有三种减轻紧张情绪的简便技术。

出示:A、迅速同时拉紧缩所有的肌肉,然后立即解除,紧张,反复多次。

B、把练习的重心放在呼吸上,做6次慢速的深呼吸,想象所有的紧张随着呼吸离开了肌体。

C、自我暗示:“冷静,放松”并与深呼吸协调进行。⑵ 做自我调节操

放轻音乐闭上眼睛,松松头颈,松松肩操练时身体要放松,闭目,呼气和吸气要充分*二是什么?⑴ 听故事,明理

A、放录音,听故事 (故事内容略)

B、讨论:演说家采取什么方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

C、小结,过渡

蒙悉尼斯第一次演讲时特别紧张,结果影响了他们演讲,被别人赶了下台,第二次演讲时,由于他一次次练习,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显得格外自信,他克服了过度紧张的情绪,博得观众的喝彩,同学们,你们看,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

⑵ 那么,我们怎样在考试期间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A、注意学习生活节奏。

B、学会自我调节。

C、考试增加自信心。

⑶正确指导

出示:

A、复习时的重点:已经熟悉的内容一带而过,及时补习生疏的地方。

B、看看自己整理的笔记,考卷等。

C、检查考试必备的学习用品,保证充足睡眠。

D、比平时提前半小时起床,吃好早饭,检查所带学习用品,信心百倍走向考场。

E、保持心情轻松,相信自己能考得很好。

F、预备铃响后,休息一会,或闭目养神保证头脑清醒。

4、小结:

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做到自我调节考前做好准备,考试时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能克服紧张情绪。

5、实践:“做个小记者”

用学到的方法,采访身边老师,并谈谈体会。

四、总结:

通过本节班团课的活动,让学生学会了克服过度紧张情绪的方法,同学们可以用学到的方法,在学习中进行尝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和潜能。

第15篇:事业单位面试如何克服面试中的紧张焦虑

事业单位面试—如何克服面试中的紧张焦虑打印及备考资料汇总:

紧张并非坏事,不要怕紧张。面试时紧张是正常的,不紧张才不正常。适度的紧张,有利于刺激兴奋;过度的紧张,导致发挥失常。这正如马拉松赛跑,如果你的情绪过于松散低落,甚至萎靡不振,就会落入人后;但是,紧张焦虑如果过度,就可能坚持不到最后或无法冲刺,也不能跑出最好的成绩。

通常面试中出现紧张焦虑程度,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很多考生将面试的成败与个人的切身利益前途命运相联系,越看重越紧张,关联程度与紧张程度成正比;第二 事业单位面试考场的氛围容易让人紧张。面试过程比较规范,有严密的程序和操作规则,自然会产生一种紧张的气氛。第三 面试题的难易程度和紧张程度成正比,考生临场发挥好坏与紧张程度成反比。

那么,如何克服事业单位面试过程中的紧张焦虑呢?

第一、心态平衡法。公务员考试竟争十分激烈,不仅是知识的比拼,也是心理的较量,更是意志力的磨练。面试时的心态特别重要,参加面试前考生会到听许多这样的话:树立信心,不要紧张,放开放松。具体的实施过程应该是做到一高一低:士气上高——我肯定比对手强;目标上低——把成功几率降低,把一定要上调整为不一定能上,尽力而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参加面试权当锻炼自我,这样,就能

丢掉包袱,轻松上阵。

第二、认知平衡法。要解决不过度紧张的最有效、最实在的办法,充分准备,全面提高面试水平。绝不能有投机心理,找所谓的高手押题,准备越充分成功几率越大。只有从实力上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认知上的有备无患。

第三、身心平衡法。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面试这一关,身体放松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面试前,作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放松”。或者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

第四、语言平衡法。应该放慢说话的速度。在面试中,一般考生会因紧张而使说话速度变快,而这又会加重紧张,由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故意放慢说话的速度,一则可以减轻紧张情绪,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主考官仔细倾听你的话语,以便给考官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事业单位面试需提高八大能力

面试之难,难于上青天,虽有万语千言,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也难于一吐为快。面试之难,难于上青天,虽有千思万想,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会为考生介绍一些必备的知识和方法,带领考生找到迅速解决问题

的途径。

事业单位考试面试是在笔试之后进行的,笔试合格者才能进入面试,相对笔试而言,面试更倾向于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面试,是一种通过精心设计、以交流和观察为主要手段,以了解考生的综合素质及相关信息为目的的测试方式。在面试过程中,考官可以根据考生当场对所提问题的回答,考察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求职动机、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举止仪表和气质修养。

省级考试由省人事考试中心命题,各个地区参照省的命题,分别命题。面试时组成面试考官小组,面试考官小组由具有面试考官资格的人员组成,每个组一般为7-9名考官。面试成绩在面试结束后当场告知本人。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的,每个应试者的面试时间为15分钟。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时间一般为1个小时左右。

结构化面试分为问答式和答辩式。问答式:由考官按面试题本要求提问,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解答。一般采用必答、选答、顺应式解答三种形式;答辩式:考生就某种理念、意见或行为回答考官的质询、质疑。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是将考生按相同或相近的报考职位分组,每个小组(一般为5-7人)在无人组织的情况下,就某个问题进行无领导(无支持人)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见解。需要注意的是,事业单位面试一般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结构化面试与其他面试方法相比,更为适合大型人才选拔考试,更科学、正规、系统,程序更严密,更便于

组织实施,且测评结果的效果的效度和信度得到普遍认可。

目前,面试的测评内容已不仅局限于仪表举止、口头表达、知识面等,现已经发展到对思维能力、行政应用能力、政治理论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心理素质、求职动机、进取精神、身体素质等全方位的测评。

面试评分的测评要素主要分为: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自我情绪控制;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举止仪表。

下面,华图教育专家就面试评分的测评要素考察的主要内容进行分解:

1、综合分析能力

主要考察:对事物能从宏观方面进行考虑;对事物能从微观方面对其各个组成部分予以考虑;能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

2、言语表达能力

主要考察:理解他人的意思;口齿清晰,具有流畅性;内容有条理,富于逻辑性;用词准确、恰当、有分寸。

3、随即应变能力

主要考察:有压力状况;情绪稳定;思维反映敏捷;考虑问题全面周到。

4、计划、组织与协调能力

主要考察:依据部门目标,预见未来的要求、机会和不利因素,并作出计划;看清相互依赖的冲突各方之间的关系;根据显示需要和长远利益作出恰当选择;及时作出决策;调配、安置人、财、物等有关资源。

5、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

主要考察:人际合作的主动性;对组织中权属关系的意识(权限、服从、纪律);人际间的适应;有效沟通: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6、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主要考察:有较强刺激情境中,表情和言语自然;在受到有意挑衅甚至侮辱的场合,能保持冷静;为了长远或更高目标,抑制自己当前欲望。

7、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

主要考察:现实性需要(解决住房、户口迁移、专业对口等)与岗位情况;兴趣与岗位情况;成就动机(认知需要、自我提高、自我实现,

服务他人的需要,得到锻炼等)与岗位情况;对组织文化的认同。

8、举止仪表

主要考察:穿着打扮是否得体;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一般的礼节;是否有多余的动作。

在面试过程中充分的准备是备战面试工作的重中之重。华图教育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及早准备。

第16篇:如何克服事业单位面试中的紧张焦虑

中公教育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如何克服事业单位面试中的紧张焦虑 紧张并非坏事,不要怕紧张。面试时紧张是正常的,不紧张才不正常。适度的紧张,有利于刺激兴奋;过度的紧张,导致发挥失常。这正如马拉松赛跑,如果你的情绪过于松散低落,甚至萎靡不振,就会落入人后;但是,紧张焦虑如果过度,就可能坚持不到最后或无法冲刺,也不能跑出最好的成绩。

通常面试中出现紧张焦虑程度,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很多考生将面试的成败与个人的切身利益前途命运相联系,越看重越紧张,关联程度与紧张程度成正比;第二位面试考场的氛围容易让人紧张。面试过程比较规范,有严密的程序和操作规则,种紧张的气氛。第三 比。

那么,如何克服事业单位面试过程中的紧张焦虑呢?参加面试前考生会到听许多这样的话:树立信心,具体的实施过程应该是做到一高一低:士气上高——我肯定比对手强;轻松上阵。

第四、语言平衡法。应该放慢说话的速度。在面试中,一般考生会因紧张而使说话速度变快,而这又会加重紧张,由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故意放慢说话的速度,一则可以减轻紧张情绪,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主考官仔细倾听你的话语,以便给考官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更多欢迎访问事业单位面试技巧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38号金码大厦B座9层、11层、17层

第17篇:互联网+思维下助力家长缓解分离焦虑论文

幼儿入园之初,其家长存在分离焦虑的情绪。如未及时缓解,会拉长适应期,对幼儿的成长不利。在“计算机应用互联网+”的思维主导下,由幼儿园采取一系列措施,能有效缓解家长分离焦虑症。

何谓焦虑?《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焦虑是一种担心、紧张或忧虑为核心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那么,什么是分离焦虑?焦虑分离,顾名思义,就是由分离所引起的焦虑。新入园的幼儿与家长有着血缘的亲密情感结系,因入园,这份亲密将成“断崖式”的分离,伤心、痛苦、拒绝等行为随之产生,也在情理之中,同样,家长因孩子入园而引发的不安、担心、忧虑情绪也是正常的。这一情感特殊时期,心理学上都将其称为“分离焦虑期”。幼儿的分离焦虑期,学校、家长都会关注、干预和呵护,但家长的分离焦虑期相对孤寂。其实,关注和帮助家长缓解、度过分离焦虑期更有其现实意义与教育促进功用。

一、新生家长分离焦虑的现状分析

孩子要告别家庭,进入幼儿园,这给孩子的心理、生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从当前的情况看,这种亲子分离带来的不适应,同样挑战着家长们紧绷的神经。尤其在新生入园初期,家长的分离焦虑最为浓烈,还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镜头一:家长抱着孩子不愿放手,恳求老师“再抱一会儿,再抱一会儿”;回家后,一连几个电话打给老师,询问老师孩子哭了吗?听话吗?被人欺负了吗?

镜头二:家长抱着孩子上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顺利完成交接,孩子情绪基本稳定,老师带着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可是几分钟后,老师看到孩子一边哭一边朝门口跑,原来孩子看到了一直在窗口张望的妈妈。

镜头三:家长来接孩子回家时,忙不迭地问孩子“你哭了吗?”“老师对你好不好?”“同学有没有欺负你?”……

凡此种种,无不反映出家长对于亲子分离的焦虑心情。而这些焦虑紧张的情绪会感染给孩子,造成负面效应,导致孩子的入园适应期拉长。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正逢“双独”时代,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结构,导致孩子成为家庭情感的核心,很多家长把全部的情感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入园前,孩子绝大部分是由全职妈妈或隔代长辈一手养育的,她们相互依恋。孩子入园后,这些家长和长辈失去了情感的重心,心理产生失落感。再加上对孩子在园情况不了解,易产生极度担忧、悲观的情绪。因此,要让孩子入园时不再焦虑,应先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再共同帮助孩子度过分离焦虑期。由于教师与家长直接交流的机会有限,笔者尝试“互联网+”的做法,从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入手,通过正面影响来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促使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

二、新生家长分离焦虑的缓解策略

分离焦虑,“在中国和德国都同样存在。不同的是,德国幼儿园已经找到一种制度模式,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尽管各地的具体实践有异,但其核心特点都是让父母陪伴儿童完成入园适应。因为这一模式首先在柏林提出和发展起来,因而也被称作‘柏林入园适应模式’。”可在中国搬用“柏林入园适应模式”肯定行不通,至少在目前还不行。针对家长的分离焦虑,笔者尝试了“互联网+”的做法,在实践中受益匪浅:

1.“互联网+”入园,让家长在心理上接受幼儿园

一般新生报名在暑假前就会全部结束。在报名过程中,幼儿园就以校讯通的方式把家长们网罗到幼儿园的大网络中。正如莫兰所言“在一切方面面临不确定性的人,被带入一个新的探险。必须学会迎战不确定性,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变的时代,在其中价值是两义的,一切是相连的。”在长达2个月的暑假中,幼儿园通过短信平台、幼儿园网站、论坛等渠道频繁传递关于孩子入园准备的教育资讯,使家长在意识和观念上有了明确的导向,为入园做好心理准备。

另外,幼儿园为新班开通绿色通道——提早分班,并随之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等。这样给教师、家长、孩子留出了更多时间来相互熟悉,形成团队。班主任通过线上沟通和线下互动相结合的方式与孩子、家长相互认识,增进了解,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亲近感。例如,在网络上,通过视频通话相互认识;在网络上策划、宣传,线下组织家长带孩子参观幼儿园,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帮助孩子缓解因陌生环境造成的焦虑情绪;组织孩子体验幼儿园的活动,从而缓解因生活方式改变而产生的焦虑等。家长和孩子在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熟悉了彼此,相互接纳,相互信任,由此初步建立了比较安全的依恋关系。

这些“预热”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对教师和幼儿园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感受,也让家长放下心来,更加坚定了让孩子入园的信心。

2.“互联网+”入园,让家长在行动上融入幼儿园

“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教师必须不断提醒自己所应该承担的‘替代父母’的责任,并始终怀有一颗向着孩子的爱心,这是教育能够所由开始之处,也是教育应该所由开始之处。”为此,我们把家长以建群的方式汇集在一起,成为一个“预科班”式的群体,这为之后各项活动的开展做好了铺垫。在这个群体中大家的目标一致,共同话题以育儿和入园为主。因此,教师在群里发布一些和有关入园准备的资讯等供家长学习的基础上,还组织网络“沙龙”,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入园等论题,为焦虑的家长答疑解惑,疏解心结。家长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为入园“备战”。例如,教师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做好生活准备:学习自己吃饭、自己解小便、按时作息等,为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做准备;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做好入园的心理准备:让孩子明白长大了要读幼儿园,幼儿园的教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自己等,以坚定孩子入园的信心;引导家长带孩子进入幼儿园的网站,浏览在读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照片等资料,了解幼儿园各种有趣的活动,提前感受幼儿园的文化,激发孩子产生入园的兴趣和欲望。

诸如此类的提前“备战”,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了正面影响,使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为孩子顺利入园做好行动准备。

3.“互联网+”入园,让家长在互动中消解分离焦虑

思想和行动上的前期准备,为入园开启了良好的开端,而入园后的及时跟进措施,也是缓解分离焦虑、巩固干预成效的关键。家长和孩子虽然已经做好了这样或那样的准备,但当那一刻真正来临时,还是会出现哭闹的现象,家长又紧张起来。例如,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哭的时间长不长,嗓子会不会哭哑了?孩子的中饭吃饱了吗?孩子的午觉睡没睡?……煎熬的家长甚至为此无心工作。“应该说,现代学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资金问题,人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学习和身体发育问题。无论是教育还是人的发展,都逐渐要求并呼吁一种内在性的生长。无论对于他人的生活方式和认知差异的尊重,还是对于自我文化的重新审视,都有可能而且极为必要改变过去单一地依靠外部力量作用的思维观念和操作路径,将思考的视觉转向人自身,将人的状况、人类个体自我的真实需求作为学校教育改革与操作的着力点。”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将孩子在园一日情况进行“网络直播”或“转播”,以稳定家长的情绪。这样,教师每天会把孩子的在园情况用照片、小视频,或直接对话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及时传播,让家长能及时得到信息和安慰。看到孩子开心游戏的情景、看到孩子大口吃饭的样子、看到孩子呼呼大睡的萌态,紧张的家长才得以释然与放心。

网络的及时跟进和适时反馈,对缓解家长的紧张情绪,减少由家长的负面情绪对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使前期干预的努力成果得以巩固和提升,使分离焦虑在平和的氛围中得以消解。

虽然新生入园后,家长的分离焦虑或多或少还存在着,或者在少数家长中存在着。但是,“互联网+”做法,使新生入园的适应期正在不断缩短,家长对幼儿园的支持和配合度正在不断提升。家长不再焦虑,家园更加融合——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下助力家长缓解分离焦虑的最大收获。

第18篇:如何缓解小班新生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如何缓解小班新生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即将来临的九月份是幼儿园小班新生入园的时间,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小班的孩子会产生入园焦虑、恐惧,每天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像这种现象我们通常称之为入园分离焦虑。消除孩子的入园焦虑,使其尽快适用幼儿园的生活,成为家园双方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

父母如何判断自己的宝宝是否有入园的恐惧心理呢?首先要多和老师交流,看看你的宝宝是否在入园后有以下现象发生:(现象愈多,说明入园恐惧越严重)

1.入园时哭闹,拉住家里人不放手

2.在幼儿园里特别乖,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 3.入园后经常生病或有不明原因的肚疼、头疼等情况。 4.从不在幼儿园大便或经常将大、小便弄在衣服上。 5.在园有尿频的现象或腹泻的现象。

6.在园不和小朋友玩耍,不参加集体活动,表情淡漠。 消除宝宝的入园焦虑,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帮助宝宝作好入园准备

家长可以提前带宝宝到幼儿园去参观,让宝宝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活动,玩耍,对幼儿园有一点概念,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尤其要鼓励孩子去玩一下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如滑梯等。让宝宝对幼儿园有一个直观的美好印象,平时也可以有意识的多和宝宝讲讲幼儿园开心、快乐的事,可以和宝宝子玩“幼儿园”游戏。使宝宝对幼儿园充满向往。

二、积极配合

宝宝入园后,如果哭闹严重,前几天家长可以多陪宝宝一会儿,当他在游戏中玩得高兴时再离去。另外,家长可根据幼儿园的作息制度来安排宝宝的生活,培养宝宝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等,以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三、以积极的言行影响宝宝

俗话说“言传身教”,父母特别是祖父母可能对宝宝上幼儿园不放心,并在言行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宝宝是很敏感的,他会从大人的态度中感觉到幼儿园不是个有趣、安全的地方,从而产生害怕幼儿园的心理,拒绝进入幼儿园,所以爸爸妈妈要不让自己焦躁的心情影响孩子,应当坚信:上幼儿园是宝宝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对宝宝的成长有很多好处。因此家长应在自己的言行中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宝宝:“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有许多小朋友,老师很爱他们”,帮助宝宝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任感,形成安全感。家长切记不可当着宝宝说:“看你这么调皮,送你到幼儿园去,叫老师好好收拾你”“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把你关起来”“唉,到幼儿园你就没这么开心(自由)了”之类的话。其实宝宝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只要我们给予适当的帮助,上幼儿园就会是一个快乐的事情。

四、按时接、送孩子入园

在入园初期家长要按时接、送宝宝入园,没有特殊原因,家长不能因一时“心软”或一些不重要的原因而不送宝宝入园,这样会让对幼儿园陌生感的时间增长,造成宝宝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另外,家长还要按时接宝宝,不能让宝宝在入园后的前几天里感觉离开父母的时间过长,从而产生焦虑的心理,造成对幼儿园的恐惧,拒绝入园。

第19篇:城市中水回用设备缓解水资源紧张

城市中水回用设备缓解水资源紧张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将中水回用设备广泛应用于城市部分公共环保用水以及景观用水处理工艺中,这样不仅解决了城市污水排放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大大缓解城市非饮用水供应的压力。该方法在解决各大环保工程的污水排放问题的同时,也可以根据城市生活污水形成的特点分析,解决中水回用设备解决生活污水的治理与回用的一系列问题。

1、中水的定义

各类优质的污水、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再循环利用的水被成为中水。中水在经过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的有效处理后,使得处理后的废水符合国家规定的中水回用标准,这些废水可以作为非饮用水应用到绿地灌溉、冷却用水以及建筑等各个行业。

2、中水回用的优势

虽然我国是个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饮用水只占据了我国耗水量的十分之一以下,其余大部分的水资源都被工业生产以及农业灌溉等方面用掉了。其中,工业生产用水会随着生产工艺的逐步进行继而变成污水,这些污水必须经过中水回用处理才能排放。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将处理后的污水应用到农业灌溉上面,这样必定会节省大部分新鲜水源。以此类推,各行各业都以这种方法进行中水回用,那么我国的水资源就可以大量的节约下来作为饮用水使用,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用水紧张的问题。

3、城市中水回用设备的特点介绍

1、城市安装中水回用设备可以简化污水处理流程,实现与建筑物一体化的优势。

2、中水回用装置启动系统迅速,微生物生长快速,不需对污泥进行驯化。

3、设备净化污水效率高,污泥消耗率高,产泥量小;系统稳定运行,处理中不会有异味产生。

4、中水回用设备体积小,节约安装面积,降低运行成本。

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急剧减少的现状,唯一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的办法就是回收利用。城市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生活污水的量稳定且成分单一,处理起来也很方便。因此,以中水回用设备实现城市生活水资源循环利用是最佳的选择。

第20篇: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技巧: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

更多点击》》广东人事考试网

面试技巧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

2018国考笔试已经落下帷幕了,小伙伴们考的怎么样?笔试过后,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就是面试了。北京华图为大家准备国考面试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的面试工作有所帮助!

一、紧张的由来

任何紧张情绪都不是没来由的,就像我们怕黑,是源于我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因为不确定就意味着不安全。我们在考官面前表达,怕的是什么?怕被否定。面试过程中的被否定意味着前期笔试的努力付诸东流,更意味着自己不适合做一名公职人员。其实,没有人生来不害怕不紧张,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训练自己,可以帮助考生战胜自己。

二、扩展舒适范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圈。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熟悉的环境、面对的是熟悉的人,做的是自己擅长的事,你感到舒适、自在。一旦踏出这个圈子,你就会面临挑战,感到压力,迫不及待地想退回到圈子里面。舒适圈有大有小,我们要做的就是扩大自己的舒适圈范围,尽力做自己熟悉和擅长的事情。

1、熟悉内容。面对自己相对陌生的领域,就算是乔布斯也会紧张到不行,但当他介绍苹果手机时,就会变得从容许多,因为他对苹果手机有着足够的了解。除此之外,还要注重训练表达逻辑,要说一大段话就不能说到哪是哪,必须得先根据内容进行分段概括,整理自己的内容脉络,并记住每段的关键句。

2、熟悉情境。如何让一件新的事情成为自己熟悉的事情,答案就是不断练习。在熟悉了内容以后,考试需要一个与分享现场差异不大的环境下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练习。人的记忆不仅是在枯燥的文字上,你练习时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肢体语言,都会像照片一样存在于你的脑海之中,并会同你的分享内容之间产生记忆连结,以便于你随时调用。

在这个过程中,切记莫在镜子前进行练习,关注镜子里自己的表现会让你分心,以至于影响到内容记忆。

三、现场实战技能

进入真实的面试考场后,你就会发现,现场就是现场,会出现很多突发状况,练习的时候答过的题目积累过的知识点,脑子一发热就全忘了,准备了半天,却发现第一句话开头非常难。这种情况不是特例,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请做好以下三点:

1、学会忽视细节。面试绝对不是死记硬背之后的背书,考察的重点是每个考生的思维能力,考生需要做的是将你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忘记第一句话没关系,还记得你表达的

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信息,关注广东人事考试网

更多点击》》广东人事考试网

是什么,那就没事儿,话题的切入点可以灵活,说着说着就会想起来,同时也不要过于纠结遗漏的内容。

2、学会模糊焦点。面试考场一般多名考官,考生要注意眼神不要集中于某一位。我们要知道,人一旦专注于某处,该处的细节就会渐渐清晰,而这种如某人的一颦一笑或某件东西的细密纹路等细节会对你的思维造成瞬时干扰,对你提取记忆和表达的流畅性会有负面影响。因此,面试考场上,学会模糊焦点,面对多位考官,目视前方,心在己处。

3、学会忘词继续。忘词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无论你在练习时是否可以倒背如流流畅表达,这都不重要,现场依然有可能忘词。当出现忘词的情况,别停太久,先张开嘴。可以强调一下前文内容或是做一个简单过渡,你要相信只要是学过的知识,马上就会跳出来还给你的。

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信息,关注广东人事考试网

《心慌紧张焦虑怎么缓解.doc》
心慌紧张焦虑怎么缓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