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翻译

2022-04-03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为学文言文及翻译

人贵立志,事在人为。立志求学,勤奋努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为学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也可翻译为:每天不停地学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能力也超过别人,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如此看来聪明愚笨,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推荐第2篇:为学文言文的具体翻译

为学选自《白鹤堂文稿》,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为学文言文的具体翻译,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为学文言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为学文言文的翻译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也可翻译为:每天不停地学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能力也超过别人,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如此看来聪明愚笨,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为学的段落大意:

第一段:写出了无论做事还是求学,难易可以相互之间转化的观点。

第二段:用蜀鄙二僧的故事,来论证“人之为学有难易乎?”的深刻道理。突出“立志而为”的重要。

第三段:总结全文。做学问,首先要树立志向,然后则要敢于挑战,勇于实践。最后,学会变得简单!

推荐第3篇:为学

第22课 为学

学习目标:

1、学习一些常用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2、理解作者观点,品味故事的含义。

3、背诵课文。

一、积累整合

1、填空

>作者______,字_____,______朝四川人,“为学”即_______的意思原题是>。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一瓶一钵(

)

迄乎成(

)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 ...贫者语于富者曰(

)

昏庸(

)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

久而不怠焉(

) ..

蜀之鄙有二僧(

)

犹未能也(

)

买舟而下( ) ...

4、区别并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西蜀之去南海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子何时而往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吾欲之南海,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名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贫者语于富者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

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一则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十则“论语”中,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治教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思考与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鄙二僧的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我学习不好,是因为我脑瓜儿不好使,不够聪明,读了本文你认为如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珲能再举一例子帮助作者证明他的观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练习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时而往?”曰:“吾一瓶一体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吾欲之南海

(

) .

西蜀之去南海(

) .

西蜀之去南海(

) .

2、翻译

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 从文中“__________”这句可以看出去南海是相当困难的。富者想“__________”,结果未能实现;贫者只依靠“_________”,就实现了自己的宏愿。

2)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教育“子侄”,从“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希望子侄立定志向,刻苦学习。

3) 本段通过贫富二僧往南海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4、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是本文一大特点,请你从蜀鄙之僧去南海部分内容为例,说说本文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有两个“子何恃而往”在语气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22课

为学

一、略

二、

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第1自然段

3、略

4、水滴穿石,卧薪尝胆。

三、

1、略

2、略

3、略

4、提出论点

5、贫和尚认为去南海一瓶一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认为雇船去南海;第二年贫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还没有行动。

6、第一次探询。第二次轻视。

推荐第4篇:为学

一、积累整合:

1、填空

《为学》 作者彭端淑,清朝四川人,“为学”即做学问的意思,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蜀之鄙有二僧( bǐ ) 一瓶一钵( bō ) 贫者语于富者曰( yù )

3、一词多义

之:(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代词,相当于“它”,指代“事情”

(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3)蜀之鄙有二僧:结构助词,“的”

(4)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顾:(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还,反而

(2)三顾茅庐:拜访

(3)左顾右盼:看

足:(1)一瓶一钵足矣:足够

(2)画蛇添足:脚

(3)不足挂齿:值得

去:(1)西蜀之去南海:动词,距离

(2)去留两遍:表动作的趋势

(3)大势已去:离开

4、词语解释 (1)恃:凭借,倚仗 (2)钵:佛教徒盛饭的用具 (3)买舟:雇船 (4)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5)以:相当于“把”、“拿”、“将” (6)顾:还,反而 (7)为学:做学问 (8)鄙:边远的地方 (9)语:告诉 (10)子:你

(11)数年:几年,多年 (12)犹:仍然,还

5、语气助词 (1)乎:表疑问语气 (2)矣:表肯定语气 (3)也:表感叹语气 (4)焉:表感叹语气 (5)哉:表反问语气

6、全文翻译:

天下事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做它,那么困难的事就会变容易,不做,容易的事也会变困难。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学习它,那么困难的事就会变容易,不学习它,容易的事也会变困难。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凭借)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租船沿着长江往下游走,到现在还没有去成,你凭借什么能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到过南海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脸上显出惭愧的神色。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去而去而穷和尚却到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穷和尚吗?

二、思考与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蜀鄙二僧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

第一自然段

3、有人说,我学习不好,是因为我脑瓜儿不好使,不够聪明,读了本文你认为如何呢?

人贵立志,事在人为。只要自己树立志向,并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奋勇前进,一些看似不可能实现的“难事”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4、你还能再举一例子帮助作者证明他的观点吗?

水滴穿石,卧薪尝胆,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三、课内练习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时而往?”曰:“吾一瓶一体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吾欲之南海 ( 到,往 ) 西蜀之去南海(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2、翻译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 从文中“不知几千里也”这句可以看出去南海是相当困难的。富者想“买舟而下”,结果未能实现;贫者只依靠“一瓶一钵”,就实现了自己的宏愿。 2)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教育“子侄”,从“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希望子侄立定志向,刻苦学习。

4、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出论点

5、对比是本文一大特点,请你从蜀鄙之僧去南海部分内容为例,说说本文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贫和尚认为去南海一瓶一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认为雇船去南海;第二年贫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还没有行动。

6、文中有两个“子何恃而往”在语气上有何不同?

第一次探询。第二次轻视。

《为学》阅读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为:________ 2.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资: 逮:________

3.旦旦而学之 旦旦: 学:________ 4.久而不怠焉 久: 怠:________

5.迄乎成 迄:成:________ 6.吾资之聪,倍人也 聪:________倍:________

7.屏弃而不用 屏:________ 屏弃:________8.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道:________ 卒:________传:________

9.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然则:________ 常:________

10.蜀之鄙有二僧 鄙:________ 11.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 于:________

12.吾欲之南海,何如? 之:________ 何如:________

13.子何恃而往 子: 恃:________ 14.吾一瓶一钵足矣 足:________

1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下:________ 犹:________

16.越明年 越:________ 17.贫者自南海还 还:________

18.富者有惭色 惭色:________ 19.西蜀之去南海 去:________

20.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焉:________

2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________ 哉: ________

22.自败者也 败:________ 23.自力者也 力:________

24.下列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人称代词,请标明它们所指的人称:

① 吾________②汝________③其________

④ 余________⑤尔________⑥之________

二、翻译句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 2.子何恃而往?

3.吾一瓶一钵足矣。4.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5.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6.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于庸也。

7.吾资之聪,倍人也 8.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9.自败者也。10.自力者也。

三、简答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二僧的物质条件截然不同。

2.二僧对话中,富者两次说“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只强调,“______________”则不但表明富者计划去南海的时间之长,而且表明他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之高:“_______________”表明贫者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之低。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明写贫者的行动,他终于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了成功:“_________________”表明富者的物质条件准备永无完备之日,“__________________”则暗写富者到底没能去南海。4.为什么贫者能取得成功,而富者却始终未能去南海?

5.贫富二僧的鲜明对比证明了什么道理?

6.《为学》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原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四川人。 本文通过的故事,说明了的道理,从而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第一段是提出部分,说明了为学难易的转化关键在“____________”上。课文第三段是运用______________论证本文观点;课文第四段是____________,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学》是一篇议论文,写法是______________,即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道理,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简述本文的体裁及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第5篇:《为学》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1.加强诵读,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认识到“人之为学”,关键在“为”,只要树立志向并坚定去实践,就可以化难为易达到预定目标。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结构紧凑,对比鲜明,句式整饬的创作美以及故事所揭示的意蕴美。

二、学法引导

1、以学生自读为主,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文中字词的音、形、义,教师抽查巩固。

2、可将文中故事改编成小说剧表演,也可用复述的方式加以理解。可对这个故事的思想内容进行讨论,讨论一下可从哪些方法得出不同的理解。

3、理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妙处,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4、可以根据文章结构层次,将本文化整为零,逐段背诵,背熟后再合零为整体背诵。默写。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根据注解直译文章,教师答疑并讲析重点词语,让学生明确,巩固重点。

2、难点

理解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解决办法:

教师适时恰当引导学生思考。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电子白板设备。

2、幻灯片。

3、学生收集制作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熟记文言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强化诵读练习。 2.准确直译文章。

3.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七、教学过程

(一)激活思维

让学生复述《龟兔赛跑》这则寓言,然后变换角度提问,启发学生认识天资和勤奋的关系。

问:在正常的情况下,龟跑得过兔吗?(不能)这说明什么?(龟不善跑,受到天资的限制。)龟能取胜,除了兔睡大觉而外,还有别的原因吗?(不停地走)这又说明什么?(天资差这个条件,并没有限制它——它以自己的努力突破了天生条件的限制。) (对兔的失败也可仿此提出问题,要达到的结论是:有好的天资却屏弃不用,结果跟天资差的没有什么不同) 《为学》这篇文章中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活动过程

1、明确学习任务

⑴、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⑵、真正理解文章主旨“人贵立志,事在人为”的道理

2、交流课前搜集的作者及本文相关资料。

彭端淑(约1699一约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他是清代四川的著名文学家。彭端淑从小聪慧颖异,十岁即能文。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晚年诗稿》等传世。

3、解题

题目《为学》 为——做 学——学问

本文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可见这篇文章是长辈对晚辈在求学和做学问方面的指导与规劝。

4、熟读课文

⑴、教师范读一遍课文,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指导朗读,读顺句子,读好停顿。 ⑵、检测字音。

逮( dài ) 怠( dài ) 迄( qì ) 鄙( bǐ ) 语( yù ) 恃( shì ) 钵( bō ) 还( huán ) 犹( yóu ) ⑶、出示下列语句,要求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 ①、天 下 事/有/ 难 易 乎?

②、然 则/昏 庸 聪 敏/之 用,岂 有/ 常 哉! ③、蜀 之 鄙/有 二 僧,其 一/ 贫,其 一/ 富。 ④、吾/ 一 瓶 一 钵/足 矣。 ⑤、顾/不 如/蜀 鄙 之 僧 哉?

5、疏通文意。

⑴、结合书下注释,学生自我领悟为主。 ⑵、教师答疑、归纳有关字的释义和用法。 ⑶、检测:

说出下列语句的重点词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 ①、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②、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④、吾欲之南海,何如? ⑤、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⑥、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6、问题研讨:

⑴、课文讲的是做学问的事,可是从“天下事”起笔,为什么? 明确:开头从“天下事”写起,它包含着“人之为学”;“人之为学”只是“天下事”之一。这样自然的由泛论天下事的难易引入到求学难易的问题上。同时用两个设问句式,引人思考,把天下事和为学相提并论,显然是为了突出为学的主题。论证均从正反两方面作答,鲜明对比,揭示了“易”“难”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使阐发的道理倍为深刻。

明确:这是一篇议论文,结构是提出论点,进行论证,得出结论,找出本文论点。 中心论点是“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⑵、为了证明观点,作者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短的话概括。

明确: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 ⑶、小组合作,情境再现

提示: 合理设计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语气。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请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明确:表现出富者的轻蔑傲慢;贫者的坚定自信 特别强调:两个“子何恃而往?”的区别。 ⑷、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为学的成败,不在天资的高低和客观条件的好坏,而在于人们主观上是否努力。只要志向坚定,勤奋努力,一定会学有所成。 板书: 人贵有志 事在人为

7、文末一段示晚辈。

明确:“是故聪与敏……自力者也。”

现在,我们大家该懂得《为学》这篇文章之所以出名的原因了吧? 这个原因就是它表达了所有的长辈对下一代的希望。我们决不能辜负长辈们对自己的希望。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来回报长辈们对我们的爱!

8、拓展延伸。

⑴你还能再举一些例子帮助作者证明他的观点吗? ⑵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材料。 教师补充:

⑴、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 二十六岁失去了听觉,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⑵、古希腊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于是每天含着石子,面对大海朗诵,无论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的演说家。

⑶、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上小学的时候被老师称为“智能底下的人”,只上

了3个月的学就被迫离开了学校,但他并不因此而丧失了信心,反而一直勤奋学习,最后终于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

⑷、牛顿小时很笨,成绩很差,当他做的风车被嘲笑他的同学弄坏以后,他开始发奋学习,终于成为影响物理学界的重要物理学家。

9、小练笔:

请想像一下,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后,看到富和尚,他们见面时的场景及两人的对话,写下来。

三、板书设计

为学 彭端淑

人贵有志 事在人为

推荐第6篇:《学记》翻译

《学记》翻译

1.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 文】

启发思虑而求合乎法则,招求善良的人,(这二件事)能取得小名声,但还不能感动众人。亲近贤良的人,关怀疏远的人,能感动众人,但还不能教化整个的人民。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那一定要从学习上入手!

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帝王建设国家和统治人民,都是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兑命》说:“应该想到有始有终地经常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虽然有鱼肉等美好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就不明白它的美妙。因此,学习过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行不够,教过人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还有未通达的地方。知道自己的学行不够,这以后就能自我反省而更多地去学习。知道自己的学识还有未通达的地方,这以后就能自强不息地求进步。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增长的。《兑命》说:“教人学习,能收到相当于自己学习的一半效果。” 大概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2.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译 文】

古代教学,家里办学有“塾”,党里办学有“庠”,遂里办学有“序”,国都办学有“学”。每年入学一次,隔一年考试一次。学习了一年,就考察他经文句读的能力辨别他的志向所趋。学习了三年,就考察他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亲爱同学乐和群众。学习了五年,就考察他是否广博地学习,亲敬师长。学习了七年,就考察他能否讨论学问上的深奥道理和选择朋友;这已可称为“小成”。学习了九年,就能闻一知十,触类贯通,临事独立判断而不惑,不再违背师道;这可以称为“大成”。这样以后才能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附近的人心悦诚服,而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道路。古书上说:“蚂蚁时时都在学习衔泥,(然后能垒成大窝。)” 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3.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译 文】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就让负责的人穿戴皮制弁帽的朝服,让他用蘋藻一类菜蔬来祭祀先圣先师,向学生表示对于道术的尊重。学习并歌唱《诗?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反映君臣宴乐和相互慰劳的诗歌,使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以作官各自勉励。入学时要击鼓召集学生,并打开箱箧,(拿

1

出书籍做功课,)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恭顺自己的学业。用夏、楚两种木条做的鞭棒,(是老师用来打罚不上进的学生的,使他们有所畏惧,)收得整肃的威仪。夏天还没有禘祭以前,天子就不到学校去视察考查,使学生能够优游宽缓地去用心学习。老师要时常静观默察,不必多说话,使学生在内心自觉地受到启发。年幼的学生只能听讲,不要乱发问,那是因为学习不能不一级一级地上升。这七项,是教学的大道理。古书上说:“凡学习,学做官就先要学习办事,要做学问的就先要坚定志向。”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大学的教育,依照时序进行,(如春秋教学礼乐,冬夏教学诗、书等)而且一定要教正规的课业;退下来休息时还一定要在家中继续钻研。不学调琴的基本动作,就不能调好琴弦;不学广博的比喻,就不能很好地体悟诗意;不学冕服皮弁等各种服饰制度,就不能很好地行礼;不引起对于六艺的兴趣,也就不能乐意地学习,所以君子对于学习,是心里常怀抱学业,修习而不废弃学业,作事倦息时也在学习,闲暇游乐时亦在学习。这样,也就能巩固他的学业而且亲爱师长,喜欢他的朋友而且信守道义。因此即使离开了老师和同学,亦不会违背道义。《兑命》说:“敬重道义,恭顺学业,努力专心,精进不已,那末他修习的学业也就成功了。”大概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4.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译 文】

现在的教师,只是看着那本书上的文字吟诵,(自己并不深通里面的精义;)而提出很多难题,又只讲些名物制度,(而不是推究义理根本;)求躁进而不顾及学生能否安然接受,教学生不竭尽自己的忠诚,又不量度学生材性的高下。他施行的一套是悖谬的,他要求的那些也是不合理的。这样,学生就学得幽隐难明,以至于痛恨他们的老师;苦于学习的艰难,而不知道学习的好处;即使结束了他的学业,也一定会很快地忘掉。教育之所以不成功,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

5.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译 文】

大学的教育方法:在错误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制止,这叫做“豫”(预防;)正当他可以教育时教育他,这叫做“时”(适时;)不超过节度等次去施教,这叫做“逊”(顺序;)互相观察并且学习对方的长处,这叫做“摩”(观摩。)这四种方法,就是教育兴盛成功的方法。

错误发生了然后才加以制止,就会抵触而起不到作用。适当的学习时光已过去然后才学习,就会再勤苦用功也难有成就。杂乱地施教而不按节度等次,就会弄坏搞乱教育的条理而不能教学好。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就会孤陋寡闻。结交不正当的朋友,就会违背老师的教诲。沉湎在放荡游乐中,就会荒废自己的学业。这六项,是教育所以废弃的根由。

君子既已知道了教育兴盛成功的方法,又知道了教育所以废弃的根由,这以后就可以做人家的老师了。所以君子的教育是晓喻学生,是引导而不强迫,激励而不压抑,启发而不包办到底。引导而不强迫,师生关系就亲近融洽;激励而不压抑,学生就感到轻松容易;启发而不包办到底,学生就会自己去深思。能够做到关系亲近融洽、学习轻松容易、学生深入思考,这就可以称为善于晓喻学生了。

6.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

2

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译 文】

学生有四种过失,老师必定要知道。一般人在学习的时候,有的过失在于贪多,有的过失在于求少,有的过失在于看得太容易,有的过失在于半途而废。这四种过失,思想情况是不同的;要了解不同的思想情况,这以后才能去补救他们的过失。教育就是要发展学生好的地方,补救他们的过失。善于歌唱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动听的歌声;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远大的志向。他的语言简洁而使人明白,含蓄而使人受益,譬喻虽少而能使人知晓,这样就可以说是能使人继承他的意志了。

君子知道做学问的难易,也知道学问上的是非,然后才能用广博的知识使人晓喻;能用广博的知识使人晓喻,然后才能做人家的老师;能够做人家的老师,然后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然后才能做国君。所以老师是教人学习做国君的。因此,选择老师就不可以不慎重。古书上说:“三王、四代对选择老师都慎重。”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7.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译 文】

大凡求学的道理中,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然后他讲授的道才会被尊重;讲授的道被尊重,然后民众才知道崇尚学习。因此君主不把自己的臣子再当臣子对待时,是在两种情况之下:当臣子装扮作受祭的“尸”时,就不把他当臣子看待;当臣子做为老师时,也就不把他当臣子看待。大学的礼节,老师即使是被召见到天子那儿讲授,也不朝北处在臣位,这是表示尊敬老师。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闲适,但自己比别人能得到加倍的成绩,又从而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辛勤,但自己比别人只得到一半的成绩,又从而归怨于老师。善于发问的人,就像砍削坚硬的木头,先从较容易砍的部位下手,然后再着手于较难的结节部位,等到时间一长,木头自然脱落砍开。不善于发问的人却与此相反。善于对待发问的人就像撞钟一样,撞得轻就响得小,撞得重就响得大,要等到撞钟的人从容不迫,然后才会余韵悠扬而尽。不善于对待发问的人是与此相反的。这些都是使学业有进步的方法。 只是记诵一些古书而等待学生来发问的人,是不能够做人家的老师的,一定要倾听学生所提的问题而给予解答才行!有的学生没有能力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这才可以直接给他讲解;讲解以后却还不明白的,即使舍弃也可以了。

好铁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缝补皮衣;弓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编制畚箕;初学驾车的马要反过来栓在车的后面。(先训练不惊马。)君子审察这三件事的道理,就可以有学习的志向了。

8.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3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 文】

古代的学者,善于比较辨别同类的事物。鼓声并不属于五声中的任何一声,但五声要是没有鼓的节奏就不会和谐;水并不属于五色中的任何一色,但五色要是没有水的调和就不会鲜明;学习并不属于五官中的任何一官,但五官不学习就不会管理好事情;老师并不属于五服中的任何一服,但不经过教育就不明白五服相亲的道理。

君子说:“有大德的圣人,不会拘限于一官一职;有大道的圣人,不会像器物一样各施其用;有大信义的圣人,不会受到盟言誓约的限制;伟大的天时,不会是整齐划一的。”(这四项,都是因为本源盛大,而体用没有不具备的。)因此明察了这些情况,就可以有志在学习中从根本处去弘大了。三王在祭祀河川时,都是先祭河,后祭海,因有的是源头,有的是流水聚集的末尾,这种祭祀也称为从根本上着力。

4

推荐第7篇:翻译学论文

浅谈中德跨文化交际问题

摘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日益成熟,中国和德国之间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由于文化背景不一样,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影响了交流的顺利进行。本文从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两个方面分析中德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期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跨文化交际问题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双方共同点减少、差异增多、交际难度增加,大多数人由于文化定势,免不了会沿用自己的文化交际规则,并以此为基础来解释对方的行为,因此往往会造成误解,甚至导致交际失败。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多因素影响交际过程并决定跨文化交际是否成功,其中有语言层面的,也有非语言层面的。本文拟从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两个方面浅谈中德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文章中除了脚注中给出说明的译文,其余为作者本人翻译而来。

一、语言交际

语言作为一种人们共享的符号系统,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影响和反映文化。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不同。而由于人们缺乏对这种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往往会无意识地用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来解释、描述另一种文化,许多跨文化交际问题就由此产生。 (一)词义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中,基本涵义可能相同,但社会涵义却不一定相同。 一个汉语词有甲、乙、丙、丁等意义,其中的意义甲,应该译成德语中的意义A,可是如果不另用B、C、D等对译乙、丙、丁等等,不管三七二十一,总是先入为主,每看到或听到这个词就用A意来翻译,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误解。

1如Schwein-“猪”,在概念上它们都指同一种动物。“猪”在汉语中用于指人时具有“肮脏”“贪婪”“令人讨厌”等意思。而在德语中,Schwein虽然也有“无赖”“下流胚”等贬义,但它还有“幸运”“好运”等褒义,Schwein haben即表示某人运气好、走运了。

Drachen-“龙”的涵义则完全不一样。中国人把“龙”比喻为一个吉祥的动 1 钱文彩:《汉译德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1页。

物,所以跟”龙“相关的词语多半表现为褒义,而”龙”在德国人心目中则是一个“怪物”,是个“不祥之兆”,因此跟Drachen组成的词语都是贬义的。我们中国人常常把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如果你说成Wir Chinesen sind Nachkommen des Drachen,而不加解释,德国人会大吃一惊。因为德国人形容一个凶恶好争吵的女人时常说: Sie sind ein (furchtbarer) Drachen.你说你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人家德国人就把你看成是凶恶好争吵的女人。这岂不引起很大的误解吗?2

(二)言语行为

言语即是行为,通过言语行为可以实现某种行为目的。即便是在母语中,也很难确定一行为与其在具体场景中实现方式的关系,在跨文化交际中就更复杂了。

比如我们中国人问候的方式就五花八门:“您好!”“早上好!”“晚上好!”等等,这些问候的方式恐怕是借译的西方语言结构,直到现代才在中国人民中安家落户。中国老百姓最常用的问候方式是“大爷,您吃了吗?”“××,您吃了吗?”这就是中国人问候时的言语行为,很有意思。但是在见到德国人时,就不能说:“××,hast du gegeen?”否则德国人会感到莫名其妙。

正式的邀请和客气话的区分也是中德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难点。例如,曾有一位中国女性,在德国拜访朋友,他们是以前生意往来时认识的,已经很久没见了。谈话间德国人邀请她吃晚饭,她对此很高兴,同时也客气地说:“Nein, nein, ich lade euch zum Een ein.”(不,不,我请你们吃。)结果话音刚落,德国人立刻很开心地表示了同意,几秒钟后她惊讶地发现自己成了当天晚上的东道主,因为德国人把她的客气话当作了正式的邀请。

(三)话语组织

日常生活及职场中的话题组织随语言及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都遵守着各自文化中默认的规则。这在电话谈话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我国,电话铃响之后,接电话的第一句话一般是:“喂”“喂,你找谁?”或者比较有礼貌地“你好!”而在德语中总是以“Hans Meyer.”“Guten Tag.Hier spricht Hans Meyer.”或“Hallo.Hier ist Hans Meyer.”(你好,我是Hans Meyer。)开头。也就是 2 钱文彩:《汉译德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5页。

2

说,在德语中接电话的人先报自己的名字或办公室,再等待对方的回答,而不会先问对方的意图;而在汉语中,接电话的人首先要知道对方是谁、要找谁,而不会先报自己的名字。

在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这类交际问题中,参与者大多意识不到这些行为差异是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而单纯地把这种行为的“偏差”——从他们自己的角度看——归纳于特殊的场景或对方的性格,从而得出例如“这个德国人太严肃没有幽默感”或“这个中国人没有礼貌”的结论。

(四)话题

哪些话题在什么情况下及什么时候可以谈论,哪些话题是禁忌,这些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不同的规则。在高语境文化中,德国人常常不确定,目前到底在谈论什么话题。

一位在中国工作的德国外教谈到,常有中国同事问他:“Haben Sie heute Unterricht?”(您今天有课吗?)而他们是在快要开始上课、在去教学楼的路上碰到的。3事实上,这位德国外教之所以惊讶,是没有理解这个表达并不是真的以“上课”为主题,就像日常口语:“Wie geht\'s?”(你怎么样?)一样,人们只是把它作为问候语,并不真的期待对方详细地就身体状况做出回答。

在话题方面常出现的问题还有,中国人喜欢问刚认识的德国人:“你结婚了吗?”“你多大了?”“你工资多少?”而这些话题对于德国人来说属于自己的隐私。

(五)语域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域可以说是造成语言使用差异因素中最复杂的类型。语域是语言的一种功能变体,是受场合、在场者年龄、交际对象的身份、在场者的权力分配、性别及参与者所选语言层次等因素制约的语言表达差异。通俗地说,就是谁何时何地对谁说什么语言。如使用“Guten Tag, Pro.Meyer.”(您好,Meyer教授。)的场合就比使用“Hallo,Herr Meyer.”(嗨,Meyer先生。)的场合正式。

一般来说,交际者都会试图按照上面列举的因素来选择“得体”的语言,但是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往往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难以恰如其分地做到。对中国人 3 Yong Liang:《Höflichkeit: Fremdheitserfahrung und interkulturelle Handlungskompetenz》,1999,p.400。

3

来说,在和德语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较难的是“Duzen/Siezen”(你/您)的选择。如在一些德国公司里,同事间习惯用“Herr/Frau”(先生/女士)及“Sie”(您)来称呼彼此,而在中国多直接用名称和“你”。在一些外国人看来,德国人过分区分私人交流和职业,可能头天晚上他们还一起打保龄球,并轻松随意地交谈,而第二天早上一上班,德国人又是一副严肃、冷淡、公事公办的摸样,于是外国人开始摸不着头脑,并反省自己是否高估了前晚建立起来的个人关系。但实际上这种态度的区别,很可能只是德国人对办公室交际场景的不同定义造成的。

二、非语言交际

在交际过程中,除了语言这一工具,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进行交流。例如用眼神、手势、身体接触和讲话的音量等传达很多信息,达到一定的交流效果。不用言辞的交际即非语言交际。它包括副语言、举止神态学、近体距离、色彩学等。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研究表明,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会内容只有35%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因此,了解不同文化在非语言行为方面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副语言

副语言是指伴随话语发生或对话语有影响的有声现象,是一些超出语言特征的附加现象,如说话时的音高、语调、音质等都属于此范围。4学习掌握语言之外的副语言现象是透视说话者意图的关键。

比如在音量方面,德国人喜欢安静地交谈,而有些中国人说话声音则很大,如果是在公共场合,德国人常常会侧面而视。而去餐馆则更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德国人的餐厅里人再多都是安静地交谈,而在中国餐厅,特别是晚上客流量最多的时段,常常喧闹到即便是相邻的两个人也要相互喊叫才能听清对方说话,对此德国人往往难以习惯。

较之语言行为,副语言行为更具有民族文化特征。这给跨文化交际中对副语言的理解和把握造成了难度,如果理解不当,就容易像上述例子一样,给正常交流带来困难。

(二)举止神态学

4 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2009年6月,第32页。

4

举止神态学——通常被称为身体动作或身体语言——最典型的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和姿势。5不了解举止神态学的构成要素,就很难更好地理解交际并提高交际技巧。

与德国人相比,中国人的笑所表达的内涵更为复杂。对中国人而言,笑除了表达欢快的感情外,还依不同情景用来掩饰不安、尴尬、恼怒,笑还用来渲染气氛、用来转换话题;而对德国人来说,笑主要是表达欢快的情绪,而很少用来表达其他心理状态。所以,德国人在中国人看来经常是面无表情,给中国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冷峻的德国人、高傲的德国人。

同样,表达同一种意思,在各文化中可能由不同的动作来完成。如在发言或演讲结束时,中国人会用鼓掌来表示礼貌,而德国人习惯把手握成拳轻巧桌面。

(三)近体距离

每个人都会要求别人与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称为近体距离。一旦别人与自己之间的距离超过允许的限度,人们就会觉得不安和紧张。每一种文化中的人们对近体距离的要求有所不同。6有的中国人谈话时习惯性的接触谈话的另一方,当德国人觉得他站得太近时,就会稍微往后退,以保证自己的安全距离。而当他一后退,对方又会习惯性地跟进一步。如此循环,当谈话结束时,他们很可能离谈话之初所站的地方有一段距离了。

(四)色彩学

不同文化的人们对色彩赋予的涵义也有差异。相同的色彩在中德文化中往往有不同涵义。中国人认为肤色白的人更漂亮,一白遮百丑;而在德国,如果说一个人肤色白,人们往往会认为他不健康或肤色给人感觉像鬼一样。再如,当提到蓝色时,中国人往往想到的是蓝天、大海,而在德国蓝色则是忧郁的象征。

三、结束语

中国和德国的交流覆盖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当今多元文化主义的时代潮流下,由于文化背景不一样,交际中出现的问题也比比皆是,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强化跨文化理解力,增强跨文化敏觉力,有意识地从文化差异中分析问题 5 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2009年6月,第29页。

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2009年6月,第31页。

5

6

产生的原因,从而实现交际的有效性,提高跨文化效力。

推荐第8篇:翻译学2

提纲

1.哲学的本性 2.哲学的转向 3.柏拉图的理念 4.后现代哲学 5.描述翻译学 6.翻译参数 7.“忠实/信”

8.哲学中有关语言的问题 9.语言的交际性

10.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11.结语

1.哲学的本性

哲学的本性是:“哲学是自由思想”(张志伟,2005:2)它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开放性的。“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哲学的定义,而且相互之间从来没有达到过起码的共识。不仅如此,在哲学领域中,几乎所有的问题、概念、理论学说和体系都处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境地,套用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一句话,哲学简直就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 (张志伟,2005:2) “按照哲学的本性而论,哲学不是让人有智慧,而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问题并不是世界本身产生出来的问题,而是人产生出来的问题,不过它们并不是哲学家闲极无聊制造出来显示自己智力的东西,其实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可能是自明的,在哲学家看来却大有问题,例如‘我是谁’的问题。„„看起来我们都知道‘我是谁’,然而‘我’在哪里呢?‘我’究竟是心灵还是身体,抑或是心灵与身体的统一?心灵在成熟,身体也在成长,这是不是说‘我’也始终在变化呢?如果‘我’是变动不居的,‘我’与‘我’有没有同一性呢?„„只一个‘我’就可以问出一大堆问题来。实际上,日常生活中许多看上去不证自明的东西都是经不起追问和推敲的。” (张志伟,2005:3)

2.哲学的转向

第一次转向是柏拉图《斐多篇》中苏格拉底所说的,从在个别的具体事物中寻找前具体事物的根源转向为在“心灵世界”(即“理念”)中寻找当前具体事物的根源,这一转向标志着人类超越物质性和有限性而突出精神性和奔向无限性的第一步。但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是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而存在的。近代哲学的创始人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明确地建立了近代哲学中人的主体性原则,从而进一步推进了人类超越物质性和有限性而突出人的精神性和奔向无限性的内在冲动,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二次转向。康德沿着主体性哲学的方向,更进而把先验性看作是必然性知识的来源,这事人类内在冲动过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也可以算作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三次转向(胡塞尔就是这样看的)。不过,我还是想把康德哲学归人从笛卡尔到黑格尔的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大范畴之内。黑格尔是主体性哲学之集大成者,他完善了主体性哲学,他的“绝对精神”或“绝对理念”是绝对的主体,实际上是把人的主体性夸大到至高无上、登峰造极的神圣地位。人类企图超越物质性和有限性的内在冲动在黑格尔这里可谓达到了顶点,但这个定点也是他走下坡路的开始。黑格尔死后,他的绝对主体被一些现当代哲学家们从各种角度撕得粉碎。西方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批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主体性哲学。(张世英,2009:178-179)

3.柏拉图的理念

理念或模式是自在和自为的,有实体性;它们是实体,是实在或实质的模式,即万物原始、永恒和超越的原型,先于、脱离和独立于事物而存在,不像事物那样受变化的影响。我们看见的个别事物是这些永恒模型的不完善的复制品或反映,个别事物有生有灭,而理念或模式则永存不息。事物或复制品是繁多的,但一类事物永远只有一个理念。这样独立的模式或理念是无数的,没有任何东西因为太卑下或不重要而没有它的理念。有事物、关系、性质和行为的理念,有桌椅、床、颜色和色调的理念;有健康、静止和运动的理念,有大小和相似的理念,还有真、善、美的理念。(梯利,2004:66) 对理念的追求是对绝对真理的追求,主体被排斥在真理之外,真理也被当作一个被动的客体,只能被认识,不能与主体共同进步。法国的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在西方哲学界掀起一场革命。“当我思考的时候,这个进行思考的“我”是存在的,即“我思故我在”。这是笛卡儿哲学中的第一原理,也是他认识论的核心。此后的哲学家对认识论的重视,就始于笛卡儿。精神比物质具有确定性,我的精神又比他人的精神有确定性。在笛卡儿影响下,所形成的一切哲学都有主观主义倾向,倾向于把物质看成唯有通过精神和推理才可认识的。”(转引罗素,2008:118-119)

4.后现代哲学

西方现当代哲学特别是欧洲大陆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家如尼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已不满足于以主体客体关系为前提的追问方式,特别是不满足于概念哲学追求形而上的本体世界,追求抽象的、永恒的本质,而要求回到具体的、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纲》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大体来说,后现代主义者反对那种独立于人之外的概念哲学,主张哲学应当从抽象的天国回到具体的人世和现实生活;他们反对主体与客体二分,强调人与世界物我交融。

这种哲学思潮并不是主张停留于当前在场的东西之中,它也要求超越当前,只不过它不像旧的概念哲学那样主张超越到抽象的永恒的世界之中去,而是从当前在场的东西超越到其背后的未出场的东西,这未出场的东西也和当前在场的东西一样是现实的事物,而不是什么抽象的永恒的本质或概念,所以这种超越也可以说是从在场的现实事物超越到不在场的(或者说未出场的)现实事物。

所谓“在场”(presence)或在场的东西(the present)”是指当前呈现或当前呈现的东西之意,也就是平常说的出息或出席的东西,所谓“不在场(absence)”或“不在场的东西(the absent)”就是指未呈现在当前或缺席之意。从“在场的东西”超越到“不在场的东西”被称为“横向超越”。无论是“在场的”还是“不在场的”,它们均指现实事物,而非它们体现的理念。

事物所隐蔽于其中或者说植根于其中的未出场的东西,不是有穷尽的,而是无穷尽的。具体地说,任何一个事物都与宇宙万物处于或远或近、或直接或间接、或有形或无形、或重要或不重要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中。(张世英,2009:29)

理念属于“恒常的在场(constant presence)”范畴。从现实事物到理念的追溯被称为“纵向超越”。从感性中个别的、变化着的、有差异的、表面现象的、具体的东西追问道理性或理解普通的、不变的、同一的、本质性的、抽象的东西的纵深路线,达到对外在的客观事物之根底的把握。

无论是实物、事件还是思想,它们都有自己的理念。把“在场的”和“不在场的”联系起来的也是理念,但它不是普通的理念,而是代表普世法则的理念。正是它们使想象变成了可能。这些普世法则就是哲学中的思维、存在、主体、客体、普遍性、特殊性、整体、个体、本质、现象、有限、无限、

一、多、质、量、因果、目的、必然、自由、运动、中庸等。认知主体根据普世法则进行联想或想象,把在场的事物与其背后的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场的事物与其背后的相关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普世法则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关系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识主体可以看不见它们的存在,但它们确实地存在着。

虽然“在场的”的“不在场的”联系是无穷尽、无底的,但认识主体对它们的认识是有底的。如何把握好有底与无底呢?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他的行为是有目的性的。无穷地找寻“在场的”背后的“不在场的”会使认识主体迷失自己的目的和目标。把握有底和无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用中庸的普世法则,在“在场的”和“不在场的”众多因素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点以行为的目的为参考。

5.描述翻译学

1972年,霍尔姆斯(J.Holmes)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意上发表了《翻译学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本文被普遍认为翻译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宣言。霍尔姆斯勾画了翻译学的整体框架,翻译学由纯理论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组成,纯理论翻译学又细分为翻译理论和描述性翻译学。描述翻译学包括三个分支:产品导向的描述性翻译学(product-oriented DTS)、功能导向的描述性翻译学(function-oriented DTS)和过程导向的描述性翻译学(proce-oriented DTS)。

描述翻译学包括三个分支:产品导向的描述性翻译学(product-oriented DTS)、功能导向的描述性翻译学(function-oriented DTS)和过程导向的描述性翻译学(proce-oriented DTS)。

产品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探讨已经存在的翻译作品。可以对单个的原语文本—目的语文本配对进行描述或分析,也可以对同一个原语文本的一个或多个目的语文本展开比较分析。它们可以累积成为更大规模的翻译研究,探讨某一特定时期、特定的两种语言之间的或是某种文本类型的翻译。大规模的研究可以是历时性的(顺着时间的发展),也可以是共时性的(某一特定的时间点或时间段)。

功能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指的是“在接受语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描述[翻译的]功能:这是对背景而不是对文本的一个研究”,也可以被称之为“社会翻译研究”,今天更多地称之为“文化导向的翻译研究”(cultural studies-oriented translation)。它探讨的问题包括哪些书籍在何时何地被翻译,产生了何种影响。

过程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与翻译的心理学有关,它主要致力于挖掘译者大脑中所发生的事情。(杰里米·芒迪,2007:17-19)

描述翻译学的三个分支均把“在场的”翻译纳入一个“不在场的”大背景之中。产品导向的描述性翻译学把同一文本的不同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功能导向的描述性翻译学把文本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过程导向的描述性翻译学与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有关。虽然描述翻译学更为关注与翻译有关的文化层面,但把“在场的”翻译与“不在场的”与翻译有关的文化因素和译者的心理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本身就有深远的意义。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把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融入翻译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它给翻译研究者的启示:认识和研究任何客体不能平面化,而要立体化。这意味着对翻译的研究还会有更多的新的有待发现的“不在场的”领域,所以描述翻译学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把“在场的”翻译与“不在场的”因素溶为一体,翻译的各个要素、各个层面均可成为翻译学研究的对象,充分体现了翻译学的跨学科特征。

“在场的”与“不在场的”关系有远近之分。位于翻译学中心的永远是两种语言间的信息转换。在这个中心的外围还会有很多中心,它们都给语言间的信息转换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给翻译研究者对翻译实践的研究这样或那样的视角。有关它们的理论从不同的距离和视角对翻译实践进行宏观和微观的指导。

翻译是把信息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是“在场的”,它构成了问题的中心。每一个在场的东西,就其当场出现而言,都是一个中心,它以其他未出场的东西为其周边,换言之,显示在当前的东西以隐蔽在其后的东西为周边。

问题在于,中心与周边两种,何者起决定性作用?何者是基础?„„ 实际上,在场的东西由不在场的东西构成,中心由周边构成。因此,在场的东西应由不在场的东西来界定其意义,中心应由周边来界定其意义。中心是周边的显现,„„ 中心与周边不可分,而且周边是第一位的。(张世英,2009:309)

6.翻译参数

就翻译而言,语言转换是中心,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遮蔽的翻译参数,即作者、译者和读者等代表的翻译参数系统。它们又分别有自己的子系统:作者参数由原语语言文化、意识形态、审美取向、作者主体性、原文本等参数组成;译者由目标语语言文化、意识形态、审美取向、读者的需求、爱好和认知语境、机构、译者主体性等参数组成;读者主体性构成了读者参数系统。究竟选择什么的文本?谁的作品?哪部作品?为谁翻译?选择什么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翻译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和反响?是这些周边因素决定了具体的语言层面的转换。所以,周边决定中心,翻译参数决定翻译策略和技巧。

7.“忠实/信”

如何忠实于原文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作品理解的不同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的译文。而对作品的理解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词义的变化导致译者对阐释的依赖,而阐释文本的不同、资料的匮乏等因素都会引起对原文的不同理解。另外,逐字翻译出的译品在译语文化的读者心中引起的联想与原作在原语文化中引起的联想有着巨大差距,并在很多情况下很难被译语读者接受,因此大大影响了译品在译语文化的流行。鉴于以上情况,“忠实”则重新被界定为保持原作的神韵、风味和功能,如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等。它们虽然不像逐字翻译那么死板,但原作者仍然是自由创作,而译者则必须忠实源语;源语是主人,译者是仆人。

二十世纪60年代,以源语文本为中心的翻译观受到了挑战。源语文本已不再被看作一个封闭自足的语言系统。“读者反应论”把读者摆到了重要的位置。文本不再被看作语言中静止不变的标本,而是读者理解作者意图并把它创造性再现于另一文化的语言表现。作品的意义并非作者的意图而是所说的事实本身。作品的真正意义存在于不同时代不同人对它的不同的理解中。作品的意义是一个不断向未来开放的结构。人、人的历史性和人类文化之间的交流等因素对决定作品的意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作为读者的译者由仆人的地位上升为翻译的主体。译者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自我的创造力,他的思想意识、世界观、诗学等个性特征必然会融入他的译品之中。在新的翻译理论的冲击下,作者和原作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翻译理论发展到今天,译者忠实的对象已由单一的作者和原作变成了与源语和译语相关的由许多因素组成的语境。随着翻译实践范围的扩大,其忠实的对象更趋复杂多样。不仅译者的诗学已成为需要忠实的一个因素,翻译客户的具体要求以及出版社的意图和要求也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译者的翻译策略、翻译手段、翻译标准等。变异了的“忠实”已经由原来单一的忠实于源语进化为既忠实作者翻译参数又忠实于译者和读者翻译参数。究竟忠实的对象倾向于何方要由具体的语境来决定,即对翻译参数进行综合考虑,而不是以不变应万变,永远单一地忠实于作者翻译参数。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原文忠实到什么程度。

一谈到翻译马上就想到忠实。这是由翻译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翻译就是把信息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另一种语言表达的信息是以第一种语言为基础的,所以忠实于原文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但问题是究竟忠实于什么或究竟忠实于谁?忠实到什么程度?什么因素会影响忠实的程度?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坚持翻译就是准确地把信息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忠实是个相对的概念,忠实的对象不仅包括原著,还包括忠实于赞助人、目标语读者和译者自己。翻译时由于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目标语读者的认知水平和需求、目标语文化的制约以及译者双语水平的限制和译者主体性的张扬,译文对原著不可能不作改变或变形。译者所能做到的是原语与译语之间的近似对等。

原则上讲,对原著越忠实越好。但事实并不尽然,这些改变或变形形成一个忠实于原文的连续体,或曰忠实度。理论上说,忠实度的两极为零忠实度和100%忠实度。但在现实中,这两中情况都没有可能性,因为所谓零忠实度的翻译是伪译,不属于翻译的范畴;100%忠实于原著超出了人的能力范围。事实上,忠实度并非总是越高越好。针对不同的语言文化、文本的体裁、目标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和需求、目标语文化的需求、意识形态的制约和译者翻译目的等因素,译者应找到一个平衡各种因素的点,也就是说忠实得恰到好处。这个点未必是译者可以达到的离忠实极最近的点,也就是说,极端的忠实未必总是好事。过于忠实的译本可能会受到目标语意识形态的封杀,也可能因为认知语境的原因得不到读者,也有可能让目标语读者看到一个在某些方面有明显不足的作品,其不足是原文本所固有的,而译者是有能力对此加以改进的。

8.哲学中有关语言的问题

哲学思维和对语言问题的思考密不可分,二者的联系和纠缠源远流长。和人类其他的活动相比,哲学思维须臾不能脱离语言,因为思想的对象和思想过程本身,都必须依靠语言才能转变成他人所能把握的东西。在古希腊,语言和理性、规律是同一个词,在基督教的圣经教诲中,语言和世界的开端是合二为一。

圣经《约翰福音》第一章开篇有言:“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哲学家兼神学家奥古斯丁把道解释为语言,赋予了语言本体论的地位,语言成为世界万物的基始。“你用了和你永恒同在的‘道’,永永地说着你要说的一切,而命令造成的东西边造成了,你惟有用言语创造,别无其他方式„„。”(转引徐友漁、周国平、陈嘉映等,1996:14.)

英国逻辑学家奥卡姆的威廉认为人的理智活动必须借助于符号来进行。符号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符号,即我们的概念,它是由外界客体和我们心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自然产生的,(亚里士多德把它叫做内心经验)它的产生与我们使用语言的活动无关。另一种是人工符号,即语言。(转引徐友漁、周国平、陈嘉映等,1996:21.)法国哲学家、神学家阿贝拉尔认为,人的思想活动先于语言,或独立于语言。(转引徐友漁、周国平、陈嘉映等,1996:19.)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没有纯粹的个人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活动。名称不是唯一的。异族人给予事物的名称就与希腊人给予事物的名称不同。名称依赖于一个群体的共同使用,而不是个人的任意使用。(转引徐友漁、周国平、陈嘉映等,1996:8.)

英国经验主义者洛克指出,语言的最根本作用是用作人类社会联系的工具。文字有双重功用,一是记载思想,而是传达思想。人使用词,首先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观念,因此,自此的原始的直接的意义,就在于使用文字的人心中的观念。另一方面,要使交流得以进行,人们还必须假定他们使用的字词标记了听话人心中的观念。(转引徐友漁、周国平、陈嘉映等,1996:26-27.)

各个时代多数哲学家都按“事物—思想(或观念)--语言”的模式考虑问题,即,思想或观念反映事物,而语言是思想或观念的外在表达符号或工具,语言的优缺点就在于它们是否准确地表达了思想或观念。

言意之辨是指语言符号与思想意义的关系问题,一方面,它是指说话人/作者能否通过语言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它又是指听话人/读者能否通过语言符号理解说话人/作者的思想。

早在先秦时期,《易传》作者在论述言、象、意的关系时,一方面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强调圣人之言意不能一致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肯定圣人可以借助言、象表达己意。《易传》关于言、意问题的说法,正好为理学经典诠释的历史性、时代性双重定向提供方法论依据。强调言、意之间有着内在关联性,有利于面向经典文本的历史性;而强调言、意之间的矛盾性,则有利于经典诠释中根据现实要求而进行思想创新。

德国哲学家、新教神学家施莱尔马赫在人们对摩西经文有不同理解时说:“如果两个或更多的人声称自己正确,那就应该认为摩西具有所有这些见解,而种种不同的解释都是正确的。具有最高权威的著述是能让人在其中看到自己正确见解的著述,而不是仅表达一种正确意义而排斥其他见解的著述,是包含已经发现和尚待发现及不可发现的真理的著述。” (转引徐友漁、周国平、陈嘉映等,1996:16.)

语言的最小承载单位是一个重要问题,英国哲学家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论也是一种意义的原子论。它主张,一个完整的命题由于描述了一件事态或对应一项事实而具有完整的意义,它们通过负载的逻辑符号连接成了一个负载的整体,这就是人类为的全部知识,这是一种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思路。(转引徐友漁、周国平、陈嘉映等,1996:35.)

9.语言的交际性

洪水过去后,挪亚又活了350岁,挪亚是950岁时死去的。挪亚的三个儿子的后裔形成了人类的三大支系,居住在世界各地,雅弗是北方民族的始祖,闪是闪米特人的始祖,而含则是非洲民族——含米特人的始祖。

挪亚的后代繁殖得越来越多,遍布地面。那时候人们的语言、口音都没有分别。他们在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这个地方遇见一片平原,就在那里住下。因为在平原上,用作建筑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们就发明了制造砖的方法,用泥做成方块,再用火烧透,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建造起繁华的巴比伦城。 人们为自己的业绩感到骄傲,他们决定在已比伦修一座通天的高塔,来传颂自己的赫赫威名,并作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标记,以免分散。因为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阶梯式的通天塔修建得挺顺利,很炔就高耸入云。

上帝是不允许凡人达到自己的高度的。他看到人们这样统一强大,心想,他们语言都一样,如果真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上帝曾把希望具有他那样智慧的人赶出伊甸园,又用剑与火看守生命树上的果子,不让人分享。今天他要再一次制止人类接近自己的狂妄。上帝就离开天国到人间,变乱了人们的语言。人们各自操起不同的语言,感情无法交流,思想很难统一,就难免出现互相猜疑,各执己见,争吵斗殴。这就是人类之间误解的开始,当然这也注定世间要增加一种本属多余的职业——翻译。

修造工程因语言纷争而停止了,通天塔终于半途而废。人们分裂了,按照不同的语言形成许多部族,又分散到世界各地。上帝在这里变乱了人们的语言。“变乱”一词在希伯来语中读作“巴比伦”。所以,以后人们就管那座城市叫巴比伦城,管那座半途而废的塔叫巴比伦塔。(创31:1一31:9)

这一则关于语言的神话或寓言含意深刻:人类彼此最根本的隔绝是语言的隔绝,那是因为人类冒犯了上帝而招致的惩罚,因此,人类最终的得救必须包括可理解性、可交流性问题的解决。

10.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的语言学思想和翻译思想介绍: (1) 奈达是语言的共性论者(a universalist)。他坚持认为,各种语言具有同等的表达力。“一种语言所能表达的事情,必然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郭建中.2000:62)他认为,人类的共性多余差异,在人类经验和表达方式中,都存在着一种“共核”(common core)。如white snow=white as frost。

(2) 奈达提出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概念,后又改为“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他认为,“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嘴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 。”在“功能对等”中,奈达对“信息”作了进一步的界定,声明“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 (郭建中.2000:65)

他提出了“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前者指的是“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听众或读者的理解和欣赏所做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最低层次的对等”指的是“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等,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在“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之间可有各种不同层次的对等。(郭建中.2000:69)

11.结语

翻译不是科学,传统的翻译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是概念不清、范畴混淆造成的。就翻译而言,翻译学才是科学,翻译学的语言学理论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其本身又由多个次分支组成,如翻译的语义学研究、翻译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翻译的语用学、翻译的文体学、翻译的语篇分析研究和翻译的类型研究。

单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译文的“信”意味着译文要忠实于原著,首先在内容上,其次在形式上。译文的“达”指的是译文的语言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认知语境,要有很好的可理解性和可交流性。翻译学是研究有关翻译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翻译实践,而翻译学的语言学理论研究如何帮助译者更好地协调对原著的忠实和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徐友漁、周国平、陈嘉映等.语言与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6.梯利著.伍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7-19.

Nida, A.Eugene.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许钧、穆雷.翻译学概论[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

考试简答题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推荐第9篇:学为中心

学为中心,先学后教

作者:沈雅飞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03 更新时间:2013-10-24 8:06:35

——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有感

——沈雅飞

痛苦困惑的一年

去年我经历了教学生涯中很痛苦的一年:8个班每周16课时的工作量。每天除了忙碌地备课上课,下午课上完回到办公室,四五个班的作业本已经竞相候在我的办公桌上。本着日事日清的理念,等我清掉当天的作业本,也往往成了全校最后几个离校的老师了。我把每天的这份工作戏称为愚公移山。

因为无法忍受长期高负荷的作业批改量。更是发现了由于课堂作业时间的无法保证,而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中存在的隐患。我也为此作了差不多一年的努力。我制订的学期教学目标是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重点是要做到作业的当堂做、当堂改、当堂清。可是一个学期下来,几乎没有几堂课能真正做到作业的当堂清、当堂改。有时候甚至连作业都交不起来。无论我如何充分备课,课堂上如何争分夺妙,想要挤出5-10分钟来让孩子们完成作业及批改,总是那么地拮据。这个问题也着实困惑了我一年。

邂逅先学后教

暑假,在同事的推荐下,我拜读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一书。蔡林森校长苦难的经历,高昂的斗志,让我泪流不止。而他的“先学后教”却让我恍惚大悟、茅塞顿开。原来我的低效课堂症结就在于:我始终没有走出“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也就是教学的中心问题,教学究竟以谁为中心,“师为中心”还是“生为中心”。

蔡林森校长倡导的“先学后教”,就是在“生为中心”、“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的核心观念在于:一是学生在课堂上要紧张地学习;二是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教。一开始当眼睛触碰到“紧张地学习”这几个字的时候,心里还有一些疑惑甚至是怀疑。当前我们正大力提倡要给学生减负,要让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要让课堂充满欢乐。怎么能是紧张地学习呢?

但通过深入地看书和理解,蔡校长所说的让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这种紧张其实就是一种高效学习。让学生能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且是每一位学生。蔡校长的“先学后教”,是把课堂的主动权和学习权交还给了学生,并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都有了学习的责任感,都能像竞赛那样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最后又像竞争那样地当堂完成作业,学习效率当然特别地高。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能够当堂准确地检测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便于老师下课后及时批发作业,准确地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更正,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达到日日清、堂堂清。如果不能当堂达标,学习任务还要拖到课外去完成,学习效果就必然大打折扣。在“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因为没有学生先学中暴露显现出的问题,也就不可能有教师非常有针对性地教学。课堂上如果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

反观自己的教学课堂,虽然我也一直在努力践行着生为中心的教学,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践行的所谓的生为中心的教学,也极有可能是表面的浅层的不深刻的。备课更多在备教学技术层面的东西,而不是备学生这个中心,备让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学得更好。课堂上尽管也会精彩分层,但总是有那么一小部分孩子不在状态。茶馆喝茶听大书者大有人在。学生没有紧张高效地学习,教师也无从针对性地教学,何谈高效课堂呢!

关键是,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学生本身不想参与,而是我们老师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与热情,教师要么一言堂,要么低效互动。学生只能一味地做个听众,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更没有多向互动。自然没有了参与的机会和热情。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知识的内化都是在互动学习中获得的。没有互动的学习,学到的知识也是死的。就算孩子暂时记住了,但时间一长必定会遗忘。因为这些知识还没有内化成它自己的东西。更可怕的是,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成长的孩子,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所以,一言以蔽之,教学以谁为中心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难怪乎课堂面貌始终难以改观了!

再悟素质教育

冯卫东写的案例中说到教师一言堂、课堂话语霸权的情况,如果从“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角度来审视,那就是在剥夺学生课堂学习的权力。而老师在课堂 2

上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或随便应付,甚至等于是在犯罪。

老师们都说,我们的学生很忙。忙着完成作业,忙着参加这个那个社团。老师们也经常抱怨,一些孩子连完成作业的时间都没有,又怎么有时间参加社团呢?其实现在想来,如果孩子们能在课堂40分钟就完成好学习任务,那么他们的课外生活就应该是既丰富又轻松的。他们就完全可以去参加这个那个社团,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培养自己的个性特长。那么学校的素质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然而反过来讲,我们老师不能在课堂上完成任务,甚至拖堂,课内损失课外补,课外又布置大量的作业,不仅增加了孩子课业负担,也挤占了他们的课外活动时间。这就是在摧残孩子的身心,在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那罪过就大了!

追求轻负高质

几年前开始,教育界就在推评“轻负高质”教师。我觉得所有教师类的荣誉中,这个荣誉是最实在也最有份量的。这不仅是我一直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我觉得也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一种教育理想和追求。而实现轻负高质,“先学后教”不失为一种终南捷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应该有它的适应性。作为小学科学,应该与自身学科特点及教育实践结合,创生出一种切合学生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要真正实现轻负高质,“生为中心,先学后教”不能只成为口号和理念,需要我们教师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和影响,要有一种挑战传统的勇气和力量,要有一种凤凰涅磐的气势。

推荐第10篇:《为学》教案设计

《为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读文,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为”“鄙”“语”“恃”“去”“顾”等词在文中的意思。

2.借助教师范读、原文与译文对照,能读通文,理解意思,背诵文,初步培养喜爱古文的感情。

3.创设情境,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能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和情感,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故事。

4.立足“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的原因体悟,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认识“鄙、曰、恃”3个字,正确书写“乎、鄙、僧”等6个字。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文,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和情感,并背诵文。

2.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

教学时间

2时。

教学过程

第1时

一、故事导入,揭题释义

1.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和尚穷,一个和尚挺有钱。有一天……(“蜀鄙二僧”故事部分)

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板书题:为学)齐读题,注意“为”读第二声。知道“为”是什么意思呢?“学”又指什么呢?(做学问,求学)。

2.简介作者,了解背景。此文的原题目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作者彭端淑写给子侄们看的。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相关资料。

屏幕出示:彭端淑是清代四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笔力刚劲,气势浑厚,激昂奋进,常给人以鼓舞和教益。彭端淑一生著述较多,其中《白鹤堂文集》最为有名。本文是《白鹤堂文集》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篇,意在教育晚辈们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有所建树。

【通过教师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然后自然地引入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想知道原文中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吗?请你自由地读读文,借助后面的注释和字典,争取把文读通顺。然后看看文哪一个自然段是在写这个故事,请你在自然段前面做个标记。

2.同桌互读,呈现难点。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读,一个听,纠正字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此字,留待解决。教师巡视,相机把难读字词写在黑板上。交流正音。

预设:钵、语、蜀之鄙、子何恃而往、亦易矣。

3.指名朗读,掌握学情。

请学生再次放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刚才交流过的几个字。然后指名请学生试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纠正同学错误的读音。

【通过同桌互读,指名试读,呈现难读字词,集中解决,为接下来把文读通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探究停顿,读通文

1.细听范读,边听边画,展示矛盾。

听着同学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读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把与你读得不一样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交流不同之处,教师随机在投影仪下画出)

2.借助注释,探究停顿,读通文。

同学们,有些句子读得不一样,就是停顿或者读音有所不同,老师建议大家结合译文,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再想想到底该怎么读。

预设:

天下事/有难易乎?(读出问句的语气。)

蜀之鄙/有二僧(结合注释知道“蜀”是四川简称,“鄙”是边境的意思。)

贫者/语于/富者曰(“语”读第四声,告诉的意思,“曰”是说的意思。整个句子的大概意思:穷和尚告诉富和尚说。)

吾/欲之/南海,何如?(“吾”,我的意思,文中指穷和尚。“欲”,打算;“之”,到、去的意思)我们还学过类似意思的句子吗?(送孟浩然之广陵)“蜀之鄙有二僧”中的“之”是否也是这个意思?(的)

子/何恃而往?(“子”,你;“恃”,凭着、依靠的意思。整句话大概意思:你凭着什么去呢?)

吾/一瓶一钵/足矣。(“钵”,古代盛饭、菜等的陶制器具。整句大概意思:我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整句大概意思: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了。)

3.再读文,理解意思,讲述大意。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文,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加通顺。

刚开始老师讲的故事就是原文的第2自然段,你能看着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先自己试试,然后指名交流。

【通过借助注释、结合译文能正确断句,读出古文特有的味道。在读通顺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大意,初步体会的故事梗概。】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这节,我们试着读通了文,并借助注释和译文学习了“蜀鄙二僧”的故事,至于为什么贫和尚能够到达南海,而富和尚却不可以到,我们下节再来学习。

2作业:

(1)认读本要求识写的生字;

(2)完成后习题2;

(3)把文多读几遍,要求读通顺,能准确断句。

第2时

一、复习文,师生互译

1.老师范读文,要求学生不看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

2.老师一句一句说译文,指名学生说对应原文。

3师生一起说故事。

【运用教师范读,师生互译等不同的方式,读好文言文的停顿和节奏,同时引导学生积累文本,为接下来的探究打好基础。】

二、品读对话,明确其义

1定格对话,品味原因。

导语: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两个和尚身上,想想他们之间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1)分角色读贫者和富者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

*条不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决心不同:富者过分依赖物质条,“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贫者“吾一瓶一钵足矣。”(穷和尚很有信心,非常有勇气。)

讨论:穷和尚这一路会有哪些困难?(路途遥远。地图展示四川和南海普陀山的距离;合理想象穷和尚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实际问题?风餐露宿,舟车劳顿等)

*态度也不一样:抓住两个“子何恃而往?”

想当初富和尚也向往南海,计划着买船出行,但至今未能如愿。穷和尚凭着这一瓶一钵竟然敢去。这两个句子该怎么读?学生谈理解后有感情朗读。第一个是普通的疑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也可读出感叹的语气来。

*结果也不一样。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小练笔:贫者会告诉富者什么呢?富者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完成后,指名读一读写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

3.试着背诵这段话。

【在品读贫和尚和富和尚之间的对话中,初步读懂两个和尚之间的明显不同之处,通过想象说话,尝试练笔等方式体会贫和尚的坚强意志,并通过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意思表达出来。】

三、品文涉理,悟出文道

1学习第1自然段。

作者由这个故事还想到了我们做学问,他在一开头就提出:那就是(师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生接)则难者亦易矣;(师说)不为,(生接着读)则易者亦难矣。(下句话同上。)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

(2)小结:看来做学问难易转换的关键就在于是否“为”,作者都是先用一个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作答。这样,对比鲜明,突出了“为”对“学”的作用,说明了“难”与“易”的关系。

(3)体会文言文句子的精美。这段话中一共有4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呢?(近似于对偶,读起来琅琅上口)

(4)练习背诵。

2.“贫僧自南海还”“富者有惭色”的故事结尾说明了什么?它与作者的看法有什么关系?(说明“事在人为”,这个故事是一个例证,作者用它来生动形象地证明自己看法的正确。)

3.学习第3自然段。

(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去:距,距离;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副词。反而,却。)

(3)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贫者能到的原因是在于能够立志,富者不能到的原因是不能立志。把这种反问的语气读出来。

(4)从这一自然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人贵有志,事在人为。)

()练习背诵。

【读懂作者通过对比方式亮出自己观点的行文特色,体会文言文精练的语言特色,明白“人贵有志,事在人为”的深刻内涵。】

四、落实识字,积累内化

1.认读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

2.学生独立书写要求会写的字,教师提示:

(1)注意“曰”与“日”的区别。

(2)“鄙”字左边的写法,下面是“回”字。

3.试着把全文连起来背诵;背给同桌听。

4.拓展作业:

(1)把蜀鄙之僧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收集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名言或故事,丰富外知识。

第11篇:为学测试题

《为学》测试题

(1课时)

3月6日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屏弃

语于富者

迄.......

二、释词。

1、为学( )2.吾资之昏(

)3.不逮人(

)4.迄乎成....(

)5.倍人也(

)6.屏弃(

)7.卒于鲁也传之(

)......(

)(

)8.岂有常哉(

)9.蜀之鄙(

)..10.语于富者(

)( )11.吾欲之南海(

)(

)....12.何如(

)13.何恃.(

)14.欲买舟而下.(

)15.犹未能(

)16.越明年(

)17.自南..海还(

)18.以告富者(

)19.富者有惭色(

)20...西蜀之去南海(

)21.顾不如( ) ..

三、翻译句子。

1.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旦旦而学之,久而不迨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3.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这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4.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5.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6.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7.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8.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9.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10.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1.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12.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四、问答。

1.本文节选自《

》,原题为“

”。作者

代人。

2.文中从“

”一句可见到南海相当不容易,富者“

”结果未能如愿,贫者只依靠 “

”就达到目的。这充分说明一个道理

3.富和尚两次说的“子何恃而往”所表达的语气有何不同?体现了富僧怎样的态度?

4富者有惭色的原因是(用文中原句)

.5.“蜀鄙二僧”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为学”应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7.列举勤学典故

8.“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想想富者此时在想什么?(不少于50字)

第12篇:学为人师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6月20日,教育部、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宣讲活动在京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会前接见了报告团全体成员。当日,首场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办,700余名首都各级各类学校的师生代表聆听了孙宏斌、石秋杰、徐英杰、刘佳芬4位人民教师的先进事迹。本报今日刊发首场报告会的演讲摘要,再次传递坚持理想、教书育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楷模力量。

教书育人是第一责任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 孙宏斌

1987年,我考入清华大学。经过10年寒窗苦读,终于在1997年拿到了博士学位。在博士毕业前夕,我夫人已远赴美国攻读生物学博士。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有三种选择:一是去美国与夫人团聚,留美深造,二是去外企工作,三是留校任教。要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出国潮、下海潮,前两项选择是非常热门的,而且去美国与夫人团聚也是最自然的。但当时正值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前夕,高校急需补充师资,因此我毅然选择了留校任教。

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上百名优秀的清华学子,深感责任重大,内心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误人子弟。我暗下决心,要将教书育人作为我的第一学术责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清华教师。

总结15年来的教学经历,我将教书育人理解为“五个要”。

首先,要有信念。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根本。在我的眼中,即使成绩排名最后的学生同样优秀,未来同样不可限量。有位姓林的研究生,喜欢上网,自制力较差。三年前,我不顾同事的反对,坚持把美国加州电网的重要科研项目交给他。两年后,该项目还真的失败了,这是我课题组第一个以失败告终的项目。我和小林深谈了一次,跟他说,失败一次不要紧,但希望你不要因为同样的原因失败第二次。此后,我发现他变了,后来还高质量完成了另一个重要项目,获得了好评,今年顺利毕业。有人说我丢了加州项目损失太大,而我却丝毫不觉得可惜。项目固然重要,但教书育人更重要。

其次,教书育人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要上好课,首先要了解学生。我直接到学生宿舍去,跟学生们在一起讨论、答疑和交流,每周至少一次。这一习惯坚持了多年,被学生们誉为第一位到宿舍与学生互动的教授。我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不管内容多熟悉,我坚持两小时的课至少用6小时来准备!我经常在本科生课上布置一些高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但是,当上百份的研究报告交上来时,两个星期啥事也不用干了,就呆在实验室里好好看报告吧。有同事觉得,我用带研究生的方式带本科生,太耗费时间。不过,当我看到研究报告中闪现出的创新火花,是那么的朴素、没有任何的条条框框,我感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教书育人更要有激情。在上百人的大课上,我喜欢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有学生帮我统计过,一堂课下来,我平均在阶梯教室,上下约20个来回,折合约1公里。因为阶梯教室有坡度,因此被学生们戏称为“爬山”。虽然“爬”得大汗淋漓,但“一路上”生师互动,气氛和效果还是蛮好的。在我的课上,有赵本山的小品,有“大城市铁岭”的电厂,还有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六脉神剑”。不过如何保持住激情是个问题,需要不断“求新”、“求变”。我有本教材,与清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已整整8年,一直无法正式出版,原因是我的讲稿逐年在翻新。

近些年我的心脏出了点麻烦。平时没时间看病,干脆就攒到春节一块儿看。别人通常是除夕前出院,与家人团聚过年。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年二十九申请住院,春节在医院过。因为病人少,感觉就像住特需病房,心情特好,疗效自然也特别好。

教书育人还要有一流的教学研究。科研好不见得教得好,如何让学生接受,需要研究教学规律,要“像搞科研一样的去搞教研”!从2001年开始,我带领课程组同事们将电力系统专业课由原来的4门课重组为1门课,学时数由120缩减为48。不但没有弱化教学,还被评为国家精品课。我还带领研究生,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电力系统数字化实验平台。我主持的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带领的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

教书育人还要有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科研是高水平教学的基础和源泉。近年来我带领学生致力于研究大电网自动电压控制,该技术已在我国应用面过半。2009年,我们在与美国MIT教授的激烈竞争中胜出,成功地将该技术推广到美国,用于控制包括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和东部13个州的全美最大电网,实现了中国先进电网控制技术向美国输出的首例。美国学术界对我们的评价是:“中国在电网电压控制领域遥遥领先于世界!”

更让我感到自豪的是,这一引领性的技术突破主要是由学生们完成的,我带的两名博士生也由此双双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2009年,我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这将进一步激励我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第一学术责任,不懈奋斗,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光荣的人民教师!

每个学生都是人才

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专学校教师 徐英杰

我清楚地记得,当年我走上职业学校讲台时,在心底里给自己许下了一个诺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用之才!凭着这一信念,我1993年天津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就在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专一直坚守到今天。

走上讲台后我才发现,现实并非想象的那样轻松。职业学校的学生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学生因为没考上普通高中,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有的学生因为很少得到表扬和肯定,而缺乏自信;有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性格孤僻。要想让这些学生成长为有用之才,教师必须要付出比一般学校教师更多的心血和智慧。

我感觉,这些孩子比一般孩子更需要兴趣、自信心和成就感。用开车打个比方:“兴趣让他着车,自信心让他起步,而成就感让他动力十足。”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从“我想”变化到“我能”,直至“我最棒”!

记得一次上微机原理课,我发现一个叫刘帅的学生,在下面玩“大富翁”游戏。这个学生经常逃课,甚至夜不归宿去网吧打游戏,老师家长多次教育仍不悔改,然而他却一直对游戏非常痴迷,现在,竟然在课堂上也玩起来了。我当时虽然有气却没有训他,而是挑战性地对他说:“刘帅,你玩的水平太一般了,这游戏,我用五分钟就能打到头。”他怀疑地说:“老师,你吹牛!”我说:“不相信的话,大课间咱俩PK一把怎么样?”他立刻回应说:“好啊!”最后的结果是,刘帅输了,他流露出佩服的神情。我对他说:“想知道我是怎么赢的吗?”“非常想!”我于是趁热打铁,教给他如何运用游戏修改器和地址、数制的知识玩游戏,并且告诉他:这些知识都在课本上。这以后,刘帅以从未有过的热情,开始自觉地看起课本来。没用多长时间,聪明的刘帅就学会了,彻底破解了那些游戏的密码,即使再难的游戏,对他来说也轻而易举了,很快就能攻克到“最后一关”。这时的刘帅开始觉得“玩游戏没有多大意思了”。我抓住教育的时机问他:“你想不想自己做游戏让别人玩?”他说:“太想了!”于是,我开始教他学习编程的相关知识,引导他向更深入的领域进军。他兴趣很浓,一有时间就抱着编程的书看,遇到不懂的就跑来问我。不久,他真的设计出了一些游戏,大家都很佩服他。后来,我又推荐他做校园网的维护工作,他竟然独立完成了网站的前后台开发,实现了网络平台的智能化运行,颇有专业水准。如今刘帅已经毕业4年了,就职于一家知名的网络公司,担任网络维护负责人。他当年为学校设计的校园网络平台,一直被我们学校沿用至今。

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培养的潜质,都可以掌握一技之长,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永远不会丢下任何一个学生!”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他们需要老师有一双睿智的发现的眼睛、一副有力的搀扶的臂膀和一些和蔼的鼓励的语言。

除了传授知识,我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和就业创业的本领。我和学生创办了一个“数字媒体工作室”。起初,工作室只有两三个学生,后来随着业务量的增大,规模逐渐扩大,最多时曾达到70人。这是一个完全由顶岗实习的学生创建并自主管理的实体工作室,由学生担任经理,在学校内招聘员工。他们对校外承接图片处理、影视后期制作、演示文稿制作等项目,为校内提供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会议技术支持和学生培训等工作。有一次,一家舞蹈培训机构请他们做一个广告片,学生们尽了很大努力,人家还是不满意。学生来问我怎么办?我提醒他们:可以去网上搜一搜国内外相关的广告,看能不能做出些新意?学生参考了很多案例,最后用镜头切换、灯光渲染、剪辑技巧等高科技手段,把广告做得很“炫”,富有动感,客户看后非常满意。我告诉学生:你们迟早要离开老师,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要学会不断地学习,汲取经验和灵感,才能不断创新。这是你们最重要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

在许多大学生四处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寻找岗位的时候,我们“数字媒体工作室”的学生们却已经开始了自主创业。几年来,在工作室实践过的许多优秀毕业生,有的成为计算机公司的技术骨干,有的成为维修专业高手。

在职教工作19年,我付出了常人没有付出的心血,但也收获了常人收获不到的成功。我为自己能在职业教育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获得学生的成功和我自己的成功,感到无比自豪!

永生的博导妈妈

南昌大学副教授 焦晓燕

我与秋杰共同学习、工作了15年。一年前的5月28日,秋杰在与乳腺癌抗争了14年后,永远离开了我们,年仅48岁。

我先给大家念一组数字。患癌症14年里,她住院35次,大手术3次,小手术4次,化疗30周期,放疗4次,到医院门诊就诊100余次,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她在南昌大学工作的13年来,没误过一次课,没停止过科研工作,没有因疾病放下肩上的职责。

离世前三个月,她成功地获得2011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资助。

离世前48小时,她已全身水肿,呼吸困难,但忍着病痛,一字一句地为研究生修改3万字的毕业论文。

离世前30分钟,她留给丈夫的遗言是,不要惊动病友,让我尊严地离开。

秋杰上的是《物理化学》,这门课老师难教学生难学,是公认的。我听过她的公开课,她整堂课都充满激情,师生互动热烈,气氛活跃,她被学生评为“南昌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

秋杰喜欢她的讲台,喜欢她的学生。石老师有过一位研究生小李,研二时正谈恋爱,周末要乘火车到外地看女朋友,为了不耽搁实验进度,他晚上跑进实验室做实验。秋杰知道后也来了,默默地站在小李身后注视整个实验过程。实验结束后,秋杰说:“小李,我知道你谈恋爱了,读书是人生的大事,谈恋爱也是人生的大事,你两项都不误,这很好。要处理好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就像今天,你自觉晚上来做实验;我也来,不懂你就及时问,问题不要累积。”每当回想起来,小李就说:“那一幕,就让我想起小时候妈妈陪着我写作业的情景。”

我与我的同事们和秋杰相处10多年,我们只隐约知道秋杰老师身体不太好,究竟不好到什么程度,不很清楚。她从来不向我们透露任何这方面的信息。秋杰老师一直在上课,一直在带研究生。前年的“三八”妇女节,南昌大学举行环湖竞走活动。她迈着稳健的脚步迎风而行,脖子上飘动的丝巾,映衬着她那美丽的笑容。谁都没有想到,此时的她,两侧乳房和卵巢已经切除,癌细胞已侵入肺部。

2011年5月27日,听说秋杰病得很严重,我和同事立刻赶到医院看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面容极度消瘦,手脚异常肿胀,声音完全嘶哑,只能靠写字交流。更让我们心疼的是,她的身边还放着一台电脑,页面上留着的是她正在修改的学生的论文。我们实在忍不住了,眼泪哗哗地流下来。秋杰看到我们这样子,反而吃力地写字安慰我们:“不要难过,我不难过,你们也不要难过。”停顿了好久,她又断断续续地写下几排字“我还带了几个学生,我对不起他们。如果早知道这样,我会让更好的老师带他们,现在,只好拜托你们了,做人,总要有交代„„”

秋杰有个习惯,每逢节假日,就会请学生到家吃饭。丈夫几次劝她,你体力不支,就到餐馆里去吃吧。秋杰说,学生来家里,图的就是一个回家的感觉,只要学生们高兴,我累就累点。2011年元旦,秋杰仍然把学生请到家里来,她坚持自己做完饭菜,饭菜上桌后,学生们开心地吃呀,笑呀,秋杰坐在一边露出了温柔的笑容,只是不太说话了。学生们说:“看到石老师的笑脸,就像看到妈妈,好有在家的感觉啊。”后来,大家才知道,那是秋杰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为大家做的最后一餐团圆饭。

2011年上半年,由于病情恶化,秋杰已不能常常来学校了,由于长期放疗,讲话也已经很困难了,她就用QQ和手机短信与学生们保持联系,指导学习,并不断地催促毕业生们快交论文。5月28日,那天是星期六,很久没有看到老师的学生们相约去看望秋杰,想给老师一个惊喜,走到他们熟悉的老师家门口,房里很静,秋杰的丈夫把他们带进屋里,说:“给你们的石老师鞠个躬吧!告别一下!”

学生们茫然地来到老师床前。看到静静地躺在床上的老师遗体,学生们愣住了,谁都不敢相信,一直和他们保持联系的石老师,就这样和大家不辞而别。学生们“哇„„”地哭起来。秋杰的爱人默默递给孩子们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写好却没有发出的信息:“各位同学:对不起,因为身体原因,近半年来给予你们的关心和指导太少了,深感抱歉,请谅解!当初接纳你们的时候,没有想到我的身体会这么快变成今天这样。否则,我就会把你们推荐给更优秀的老师。请继续完成好你们的学业,预祝你们都有美好的前程!永别了!”

生与死是生命的两极,秋杰用大爱坦然地面对死亡、用大美恬静地告别人间。石秋杰的追求与实践,留给我们太多的怀念和思考:大学教师的核心价值,始终是教好书,育好人。

恒爱如春

浙江省宁波市达敏学校校长 刘佳芬

1997年8月,我被象山县聋哑学校聘为达敏学校校长,9月1日开学是我第一次接触智障孩子。中午,学生们正在食堂吃饭,菜汤、饭粒撒得到处都是,他们的脸上、衣服上也沾满汤汤水水„„看到这些,我害怕了。第二天,我不敢下楼去吃中饭。

第三天,我鼓起勇气,走进食堂,坐在一个吃相最不好的学生旁边。那个学生边吃饭边大声对着我讲话,饭菜合着口水喷在我的脸上和饭碗里。我努力克制自己,微笑着帮学生擦去嘴角的饭菜。接下来的日子,我慢慢走进了孩子们中间,帮脑瘫的孩子擦去口水、鼻涕,在厕所里教孩子们怎样使用卫生纸,向自闭症的孩子张开双臂„„

可是,我知道,仅仅做到这些,对于特殊的孩子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两名九年级的学生,即将毕业。他们每天都抄写1+1=2,一旦拿去答案,他们全然不知。当我端来一盆水让他们洗脸时,他们却不知所措。

是认几个字、数几个数重要,还是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更重要?我们究竟需要怎么样的特殊教育?1997年11月,我向全校教师宣布了实施“生活核心教育”的教改计划,提出分层教育的目标:重度智障学生学会生活自理,中度智障学生学习适应社会,轻度智障学生自食其力。

改革方案一提出,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些家长不理解,在我办公室吵着:不是以学习知识为主,孩子到学校来干什么?我坚定地给家长承诺:“给我时间,我一定让您的孩子有变化!”

没有教材,自己编!我们用手写、用蜡刻,一边进行教学实践一边编写教材。15年间,我组织全体教师编写教材44册。与此同时,我们的教学活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学校开设了模拟超市、邮局、公用电话亭等等,我们惊喜地发现,在模拟的教学环境中,往常几天都教不会的内容,现在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我们沉浸在实验带来的喜悦之中。

然而,有几件事,给了大家当头一击。

例如,在模拟情景下,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了“过马路”,但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学生们嘴里念着“红灯亮,停一停;绿灯亮,向前行”,却怎么也迈不开脚步。

原来,智障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很差。情形稍一改变,就无从应对。小小模拟室,又怎么能模拟出动态变化的大千世界呢?

期间,我们开展了多项省、市级立项课题的研究,按照实验方案我们豁然开朗:对,把学生带出去,带到超市、菜场、医院等等。达敏学校的教学改革自此从模拟的、封闭的教学转向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的实地教学。

但是,年轻的老师们很快哭着回来了。在超市,孩子们看见琳琅满目的商品伸手就抓,还把糖果塞进嘴里;在儿童乐园,他们不知道怎么玩,居然在滑梯上大小便;在小吃城,他们被骂作傻子„„

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个这样的平台,能够打通学校与社会的壁垒,形成一个全社会支持特殊教育的系统。我辗转奔波,四处碰壁,踏破铁鞋,磨破嘴皮,终于在2005年6月1日成立了架起学校与社区之间桥梁的达敏学校首届教育协作理事会。从此,达敏的孩子都可以快乐地到社区的大课堂中,去银行学存取钱、去小吃城就餐、去医院挂号看病、去菜场买菜„„每个周五,志愿者上门来,教孩子们说英语,做游戏;每个节日,周边的单位都会和孩子们联欢。

也许,这群孩子不会成就多大的事业,很难成为国家栋梁。但,他们是生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理应获得公平的机会,共享人类的尊严。

达敏是九年义务制学校。大部分学生毕业时,刚好十六岁,离就业的年龄还差两年。这些孩子,只能呆在家里。孩子等不起啊!我想到了办职高班。没有钱,没有教师,没有经验,教育管理体制又不一样。我四处解说,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终于,上级通过变通社会力量办学方式,批准了达敏职高班。当首届十个毕业生全部被我们学校教育协作理事单位聘用的时候,我激动地与同事们抱作一团。如今,达敏职高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最高月收入超过3000元。

做一个特教人很难、很苦,但是,我们也拥有幸福的时刻。当学生站在国内、国际特奥运动会的领奖台上,大声地说:“我是达敏学校的学生,我爱我的母校!”,我是多么激动!这些孩子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我已经与这些特殊的孩子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爱!恒爱!永恒的、持久的、如春天般温暖的爱!

第13篇:为学作业题

《为学》课时作业一

1、填空

《为学》作者______,字_____,______朝四川人,“为学”即_______的意思原题是>。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一瓶一钵(

)

迄乎成(

)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 ...贫者语于富者曰(

)

昏庸(

)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

久而不怠焉(

) ..蜀之鄙有二僧(

)

犹未能也(

)

买舟而下( ) ...

4、区别并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西蜀之去南海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子何恃而往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

《为学》课时作业二

1、翻译下面的句子。

(1)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2) 吾欲之南海,何如?

(3) 名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4)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5) 贫者语于富者曰

2、《论语十则》中,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一则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3、从这十则“论语”中,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治教态度?

二、思考与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鄙二僧的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学》课时作业三

课内练习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时而往?”曰:“吾一瓶一体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吾欲之南海

(

) .西蜀之去南海(

)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操蛇之神闻之(

)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 .

2、翻译

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 从文中“__________”这句可以看出去南海是相当困难的。富者想“__________”,结果未能实现;贫者只依靠“_________”,就实现了自己的宏愿。

2)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教育“子侄”,从“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希望子侄立定志向,刻苦学习。

3) 本段通过贫富二僧往南海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4、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是本文一大特点,请你从蜀鄙之僧去南海部分内容为例,说说本文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有两个“子何恃而往”在语气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学》课时作业四

四、延伸拓展:(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闻。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城,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倍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者出。”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顾炎武《与友人书》节选)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意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或遇其叱咄( ) (2)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4)若既不出户( )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但在阐述“为学”方法时,两段文字相同之中又有不同,请认真阅读后分析并指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3分) 相同: 不同:

第14篇:为学优质课

《为学》新授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认识蜀鄙二僧故事的内涵和作用。

3.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

2、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不同的语气和情感;

3、真正理解文章主旨“事在人为”的道理。

【课前预习区】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彭端淑,约1736年生,字乐斋,四川丹陵人。他是清代四川的著名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彭端淑从小聪慧颖异,十岁即能文。清雍正十一年进士,曾任吏部朗中等职,乾隆十二年到广东肇罗道做道元,后在锦江书院讲学,著有《白鹤堂文集》。 二.背景资料:

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为我们理解题旨提供了线索。这是长辈对晚辈的指教、劝导。所以,“示”,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但示有明示、暗示之别。暗示带启发性,明示则不然;暗示可以培养人的悟性,明示则直以告谕。彭老先生不举与“为学”有直接关系的例子,让子侄们一目了然长辈的意图;而举贫富二僧去南海的例子,让后辈领会其中所内涵的道理,悟出其中的喻义,可谓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基础知识梳理】

一、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①为之 (

②不逮人也(

③久而不殆焉(

④迄....乎成 (

⑤ 屏弃而不用 (

⑥卒于鲁也 (

⑦蜀之..鄙 (

⑧子何恃而往 (

⑨语于富者(

⑩一瓶一...钵(

二、2.用“/”在句子中标注朗读停顿。

小提示: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示例:

天下事/有/难易乎?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顾|不如|蜀鄙之增哉?

A.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B.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C.子何恃而往? D.吾一瓶一钵足矣。

E.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互动探究区】

【探究活动一】初读文章,疏通文意

(一)、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资:__________ _____ 逮:________________

2、旦旦而学之 旦旦:__________ _____ 学:__________ _____

3、久而不怠焉

怠:_____________

4、迄乎成

迄:______

5、屏弃而不用 屏弃:_______________

6、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卒:_____________

7、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常:________ 8吾欲之南海,何如? 之:_________ _____ 何如:____ 9 子何恃而往 恃:__________________

10、富者有惭色 惭色:_____________

11、西蜀之去南海 去:________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其有常哉?

3、子何恃而往?

4、以告富者.

5、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6、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探究活动二】研读赏析,深入探究

1.文章一开始连用“天下事„„”两个设问句,有何作用?为什么从天下事写起?

2.作者对“为学”是怎样看的,课文的第一部分提出了什么观点?

3.第2段“吾昏、庸与聪、敏”的结果与为学有什么关系?

4.文章叙述故事时花了大量的笔墨详写他们的对话,而没有一句写贫僧怎样克服旅途中的种种困难。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蜀鄙二僧”去南海面临着什么困难?贫富和尚同时面对这样的客观难题,然而他们所恃的态度、方法有何不同?这个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6.你从最后的反问和小结中获得了什么感受?

【探究活动三】质疑问难,说一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是否还有疑难问题悬而未决?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拓展延伸区】

1.:想一想天下事,是不是没有难易分别?你学过有什么感受?

2.说一说你知道的哪些人是通过勤奋来取得成功的事例,谈谈体会。

【作业超市】

1、请从“人之立志“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2、搜集古今中外勤奋学习的例子。

第15篇:6为学

《为学》

预习提纲

1、熟读课文;

2、掌握生字;

3、试翻译课文;

4、背诵课文

1、2段。

一、教学要求

1.流利地背诵课文,明确“乎、矣、也、焉、哉”所表达的语气和“为、语、恃、逮、怠、屏、迄”的意思。

2.认识蜀鄙二僧故事的内涵和作用。

3.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设想

《为学》一文能得到广泛的传诵,是因为这不仅说了“为学”,也阐明了事物的一般道理。在论证过程中,插入贫富二僧的故事,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教给读者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的方法——要有志向和知难而进的精神。这些认识,只有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才能领悟,因此,教学的起始要紧紧抓住学生自我诵读、自我领悟这些环节。疏通文意应力求把握住一句或一段话的整体意思,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放在对原文的直接理解上,从而改变“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的读死古文的方式。基于对《为学》和古文教学的这些认识,我把教学重点定为教学要求中的第一条:指导学生流利地背诵课文,做到背准字音、背对停顿、背出语气。在读、背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难点:蜀鄙二僧故事的深刻涵义和作用,及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视学生程度,在较好的班级还可以讨论文章里所涉及的几种关系:天下事和为学、为学和蜀鄙二僧的事例、蜀鄙二僧的事例和人之立志、人之立志和知难而进相互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印发苟子《劝学》的片段进行比较阅读。

三、教学方法:以导读为主兼用讨论法、自我发现法。

四、课时分配:两课时完成。

就体裁而言,本文是议论文,但教学重在使学生懂得立志学习的道理,不宜从体裁特点进行分析。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

A(适于一般水平)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运用激趣法引入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根据自己的感受谈“天下事有无难易之别”?难易之间是否存在转化的条件?

调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认识、看法,教师及时做出评定。如果学生答出了难易间的转化条件,那么教师顺势提出“我们学习是否也存在难易之别、相互转化的可能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论述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如果学生未能答出,教师此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篇解决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

二、研习课文。

1.学生出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对停顿。

注出下列字音:逮

划分句内停顿示例: “天下事│有│难易乎?”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吾│一瓶一钵│足矣”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指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结合书下注释,学生自我领悟为主。教师答疑、体温并归纳有关字、词的读音、释义和用法。

实词:

为wéi 做、求

昏hūn 愚笨

怠dài 松懈

语yù

告诉、对

说0

虚词:

无以:没有什么

是故:因此

之:做助词用,无义

3.学生归纳各段的意思:

明确:第一段

提出为学难易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第二段

用学和不学的结果进行对比,论证“人之为学”关键在学的道理。

第三段

用蜀鄙二僧的故事,来论证“只要坚忍不拔,终会将难事变为易事的”深刻道理。

第四段

总结故事;立志为学,勇于实践。

第二课时

4.引导学生探究各自然段和为学的关系,提问、讨论的方法。(视学生程度,好的班级细讲,差点的班级粗讲)

(1)课文讲的是为学的事,可是从“天下事”起笔,为什么?

明确:开头从“天下事”写起,它包含着“人之为学”;“人之为学”只是“天下事”之一。这样自然的由泛论天下事的难易引入到求学难易的问题上。同时用两个设问句式,引入思考,把天下事和为学相提并论,显然是为了突出为学的主题。论证均从正反两方面作答,鲜明对比,揭示了“易”“难”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使阐发的道理倍为深刻。

(2)第二段“吾昏、庸、聪、敏”的结果与为学有什么关系?

作者在提出论点之后,没有急于旁征博引和找事实论证,而是承接第一段用自我昏庸、聪敏转变无常规的现象,进而让学生领悟到“为学”的重要。可见这一段仍然是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的对比论述。

(3)为什么把“蜀鄙二僧”的故事放在事无难易结论之后,可不可以颠倒过来?作者为 什么选取与“为学”似乎没有直接关系的“两僧去南海”的事例作例证,选取这一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先指导学生当堂复述、背诵蜀鄙二僧的故事。

明确:先讲故事,然后从中推出结论,这种缘事论证法也有说服力。但是,本文采用的是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提出结论、观点,所以不能颠倒过来。

介绍文学常识:本文是清朝散文家彭端淑写的,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这个题目告诉我们,此文是彭老先生对晚辈的指导、劝导。所以“示”,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但是“示”有明示、暗示之别。暗示带有启发性,明示则不然;暗示可培养人的悟性,明示则有以告诫。这彭老先生不举与“为学”有直接关系的例子,想用“贫富僧朝南海”的故事,让后辈去悟其中所蕴涵的道理,真可谓循循善诱。同时,让我们再次明白了开头为什么从天下事起笔,这为文中选取事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见文章结构的缜密。

(4)指导学生讨论“蜀鄙二僧”故事的含义和作用?

“蜀鄙二僧”的故事,“鄙”点出了二僧住于四川的边远地区,交通闭塞。要想到千里之外的南海,真是具有相当大的困难。贫富和尚同时面对这样的客观难题,然而他们所恃的态度、方法截然不同,结果自然不一样。贫和尚问富和尚“吾欲之南海,何如?”富和尚则反问“子何恃而往?”表示极大的怀疑。当贫和尚说“吾一瓶一钵足矣”,一个“足”字表现出贫和尚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敢于大胆实践的精神。然而,富和尚第二次的“子何恃而往?”在嘲讽他人中,充分表现了在困难面前强调客观条件,没有坚定的志向,更不具有为着志向的实现而大胆实践的勇气。而贫和尚只凭一瓶一钵就实现了朝南海的愿望。让学生从这个对比中悟出:有条件的反为条件误,而没有条件的,凭恒心、靠毅力最终获得成功。

这个故事启示学生:面对困难,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关键在于“立志”,更在于具有“立志去为”的毅力。这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思想:知难而进,勇于实践。还要让学生了解这样设喻的客观效应:“人之为学”遇到困难时应有的根本原则和态度。这样劝导人无声色之厉,平易质朴,语重心长,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

(5)你从最后的反问和小结中获得了什么感受?

明确:读出反问句的语气,点明故事的内涵——人贵在立志。“是故”以下的小结激励我们“立志去为”,面对困难应有知难而进、勇于实践的精神。

5.课文内容的挖掘和扩展:想一想天下事,是不是没有难易分别?你学过有什么感受?

明确:天下的事当然有难易之分,本文说的没有难易,是从有志者事竟成的角度说的,意在鼓励人们不畏困难,立志求学,知难而进,实干下去终会有成。

学生的感受发散展开,不作统一要求,只要跟课文有联系就可以,

三、堂堂清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为:________

2.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资: 逮:________

3.旦旦而学之 旦旦: 学:________

4.久而不怠焉 久: 怠:________

5.迄乎成 迄:成:________

6.吾资之聪,倍人也 聪:________倍:________

7.屏弃而不用 屏:________ 屏弃:________

8.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道:________ 卒:________传:________

9.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然则:________ 常:________

10.蜀之鄙有二僧 鄙:________

11.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 于:________

12.吾欲之南海,何如? 之:________ 何如:________

13.子何恃而往 子: 恃:________

14.吾一瓶一钵足矣 足:________

1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下:________ 犹:________

16.越明年 越:________

17.贫者自南海还 还:________

18.富者有惭色 惭色:________

19.西蜀之去南海 去:________

20.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焉:________

2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________ 哉: ________

22.自败者也 败:________

23.自力者也 力:________

24.下列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人称代词,请标明它们所指的人称:

① 吾________②汝________③其________

④ 余________⑤尔________⑥之________

(二)、翻译句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何恃而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一瓶一钵足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于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吾资之聪,倍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自败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自力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二僧的物质条件截然不同。

2.二僧对话中,富者两次说“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只强调,“______________”则不但表明富者计划去南海的时间之长,而且表明他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之高:“_______________”表明贫者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之低。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明写贫者的行动,他终于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了成功:“_________________”表明富者的物质条件准备永无完备之日,“____________________”则暗写富者到底没能去南海。

4.为什么贫者能取得成功,而富者却始终未能去南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贫富二僧的鲜明对比证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学》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原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四川人。 本文通过的故事,说明了的道理,从而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第一段是提出部分,说明了为学难易的转化关键在“____________”上。课文第三段是运用______________论证本文观点;课文第四段是____________,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学》是一篇议论文,写法是______________,即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道理,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简述本文的体裁及出处。

四、留作业。

1.背诵课文。

2.思考练习(2)。

五、教学反思:

第16篇:《为学》说课稿

《为学》说课稿

李惠利中学:李敏

说教材:

《为学》是初中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有味”,内容涵盖古今名人读书的感受及他们读书的故事。

《为学》说理浅显,寓意深刻;开阖变化,结构紧凑。正像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里所说:“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

这篇文章篇幅不长,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上好这篇课文,对于激发学生立志勤学的决心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定的意志有着深远的意义。

说学情:

这篇文章文字浅显,较易理解,但面对预备的学生,他们接触文言文不多,对文言文还较陌生,因此要上好这篇课文,仍需匠心独运。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学生语文素质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习惯于在课堂上保持言语沉默,甚至思维 “休眠”,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尤为重要。 说学法:

说目标

依据: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如下: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和情感。

2、明确“乎、矣、也、焉、哉\"所表达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

学习利用对话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人之为学“贵在立志、事在人为”的道理

说教法突破

这篇文言文,虽是教导类的议论文,但故事性极强,学生对“贫富二僧去南海” 的故事兴

1 趣极浓厚。因此,教学时也可先从文章的中间开花,请学生分析故事内容,在朗读中领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悟出其中的寓意。后朗读开头结尾的议论句,理解作者是要告诫子侄人之为学与天下事一样,学与不学是关键,即自己主观上是否努力。可重点指导学生通过理解文中“乎、矣、也、焉、哉\"所表达的语气来揣摩人物的心理。

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故事

解题:为学即求学、做学问。本文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勉励他的子侄们努力学习的。示:给„„看。

问题

一、作者对于侄们的希望是什么?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明确:“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带入到学生感兴趣的“贫富二僧去南海” 的故事中去,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分析故事

问题二:“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1、富僧十分强调物质条件,认为有所“恃”,才能去朝南海。

“吾一瓶一钵足矣。”两个“一”字,表明贫僧对物质条件要求之低;一个“足”字,体现出他战胜困难、不畏艰险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2、“子何恃而往?”——不知,疑问的语气

“子何恃而往!”——不信,反问的语气

3、富者的轻蔑傲慢

贫者的坚定自信

( 这一环节重点分析文中反复出现两次“子何恃而往”这一句,通过朗读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标点符号符号的使用,因为标点符号使用的不同,句子朗读时的语气也就有所不同。这一设计也就充分体现了语文课要有语文味的教学理念。同时在分析人物时,仍旧是引导学生把握关键来分析人物的特点,文中描写贫僧的两个一可以帮助学生来把握人物的特点。) 弹性环节: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几句话,并与原文作比较,说说这样改写好不好。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恐赀粮不足,故未成行。子何恃而往?”贫者曰:“吾所恃者,志耳。子姑待之!”遂行。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所历告富者。富者曰:“子诚 2 勇者,吾恨不与子俱往也!”

明确:改文将富者未能行的原因以及听贫者南海之行的叙述后的心理状态都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就没有品味的余地了;贫者说“吾所恃者„„”这番话有点向富者挑衅的味道,不合乎人物性格,“遂行”一语多余,原文“自南海还”已经表示他去过了。 从比较中能看出文言叙事的特点:简洁、典雅,有许多言外之意要用心品味。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通过对话理解人物的特点。)

三、学习由故事说道理的方法

问题

三、蜀鄙之僧的故事与道理有没有联系?有怎样的联系?作者到底是想说故事,还是想说道理?为什么?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的?

明确:作者通过两问两答提出看法。为学难易的转化在于是否“为”。每一设问中都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作答。这样,对比鲜明,突出了“为”对“学”的作用,说明了“难”与“易”的辩证关系。天下事是如此,为学亦是如此,蜀鄙之僧的故事所说明的道理也是如此。

弹性环节:拓展阅读

《为学与做人》——在清华的演讲 文/梁启超(1922年12月)

明确:梁先生首先发问问什么要上学,他得回答是:为的是学做人。实际上,不光是那个时代需要这样的回答,我们这个时代,时隔86年多,也仍然需要这样的回答。因为,有太多的学生迷失在智识教育中。其结果就是迷失自我,沦落人生。

梁先生强调教育分为智育、情育和意育三方面,智育教人不惑,情育教人不忧,意育教人不惧。然而,从小学到大学,学生们削尖了脑袋要进名牌大学而不思考自己为什么要进大学。带着入名门,耀祖宗的想法踏进大学的人往往会被各种诱惑迷倒,无从选择。

(这一环节是尊重学生的个性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多元化的解读。)

学本文能得到广泛的传诵,是因为这不仅说了“为学”,也阐明了事物的一般道理。在短小的篇幅中插入贫富二僧的故事,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阐明做学问全靠主观努力,强调事在人为。这些认识,只有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才能领悟。从根本上讲,文言文教学实质上就是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可采用以“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学生诵读、领悟、品味这些环节,并注重文言实词的积累、整理归纳,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扎实的文言基础。

第17篇:《为学》教案

《为学》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组织文章,侧重于理想和信念。《为学》一课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意在教育晚辈们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有所建树,文章阐述的“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理解力尚浅,对于文言的学习还缺乏经验,教师除了引导他们学习重点的文言字词外,学习本文,更注重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意味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通译文章。

(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及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理解文意、领悟哲理;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习理解文中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之为学”,关键在“为”,只要树立志向并坚定去实践,就可以化难为易达到预定目标。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之”、“其”等的用法、通译文章。

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理论论证与实事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手段:小黑板

教学方法:学生与文本对话法、生生对话法、师生对话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译全文。 教学重、难点:通译全文。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学生与文本对话法、生生互动法、师生互动法。

一、导入新课:(师生、生生对话。3分钟)

运用激趣法引入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由塞翁失马祸福转化的故事引出,“天下事有无难易之别”?难易之间是否存在转化的条件? 调动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认识、看法,教师及时做出评定。如果学生答出了难易间的转化条件,那么教师顺势提出“我们学习是否也存在难易之别、相互转化的可能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论述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如果学生未能答出,教师此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篇解决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

二、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师生对话。3分钟)

1、文学常识及解题(见课下注释)

2、生字词读音:逮dài、迄qì、屏ǐng弃不用、卒zú、鄙bǐ、语ù于富者、恃shì、钵bō、.b.....y..

三、初读课文:(1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句子停顿等。学生可在课文中注好停顿标志。(学生与文本对话)

1划分句内停顿示例: “天下事│有│难易乎?”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吾│一瓶一钵│足矣”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对句子停顿。(学生与文本对话)

3、用散读、个别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生生对话)

四、疏通文意:(18分钟)

1、自己结合文中注释疏通文章大意,并用铅笔划出有疑问的字词。(学生与文本对话。3分钟)

2、小组互说课文大意,相互答疑、存疑。(生生对话。3分钟)

3、全班交流、答疑。教师相机明确重点实词:恃、越、逮、迄、屏、资、买舟、明年等的意义及文中“之”字的用法。(生生、师生对话。5分钟)

“之”字用法归纳如下:

1)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代词,相当于“它”,指代“事情”。 2)吾欲之南海。动词,往、到。 3)蜀之鄙有二僧。助词,的。 4)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助词,无意义,用在主谓之间,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4、学生小组比赛分段进行串讲。(生生对话。5分钟)

5、教师出示小黑板,将重点字词及难句对学生再次进行训练。(师生对话。2分钟)

字词恃、越、逮、迄、屏、资、买舟、明年等。 难句 ①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②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五、教师小结:(3分钟)

1 、通过学习,大部分同学能够抑扬顿挫的熟练的朗读课文甚至背诵;重点字词的理解,也是阅读文言文的重点:如1句中的“资”,意为“天资”,“昏”、“庸”分别为“愚笨”、“平庸”,“逮”意为“及,赶得上”,理解了这几个字,全句意思就明朗了。所以,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清论证思路,理解文章主旨“事在人为”。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事在人为”。 第2 / 5页

教学难点:理清论证思路,理解理论论证与实事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法、师生对话法。 教学手段: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师生对话。5分钟)

1、抽查背诵

2、字词句的翻译(小黑板出示)

二、简介议论文知识:(师生对话。5分钟)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其中,论点是议论文灵魂。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则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以证明或补充中心论点。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等。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性已为人们公认的革命导师的理论、名人的言论、科学领域的定理及生活中的常识等。议论文中论点和论据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2、论证方式分:立论、驳论

3、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具体分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4、议论文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合议论文知识分析课文:(25分钟)

本文是很典范的议论文,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前面所讲议论文知识,小组内学习讨论:文章的论点、论据和结构,看哪组同学能将这些问题快速解决(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10分钟) 师生共同明确:(师生对话。15分钟)

1、论点是“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教师引导,小组讨论找出本文所用论证方法。并举出例子。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理论论证

曾参传圣人之道,蜀鄙二僧之南海之事是事实论据(例证) 师补充提问:“蜀鄙二僧”故事的含义和作用? 明确:面对困难,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关键在于“立志”,更在于具有“立志去为”的毅力。这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思想:知难而进,勇于实践。以事喻理:这样劝导人无声色之厉,平易质朴,语重心长,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 资之昏庸聪敏等为讲道理(理论论证)

昏庸与聪敏之间、学与不学之间、僧贫与富之间、去南海成功与否之间形成对比(对比论证)益处: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使文章说理明晰,结构严谨,对于我们学写议论文起了合伙好的示范作用。

3、在理清文章字面意思及议论文结构特点前提下,由学生来分段整体把握文章。

第一部分:提出全文的主要观点,点出难与易的辩证关系。 第二部分: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以立志为学收束全文,深化文章论点。

4、课文讲的是为学的事,可是从“天下事”起笔,为什么? 明确:

(一)开头从“天下事”写起,它包含着“人之为学”;“人之为学”只是“天下事”之一。这样自然的由泛论天下事的难易引入到求学难易的问题上。

(二)同时用两个设问句式,引入思考,把天下事和为学相提并论,显然是为了突出为学的主题。第3 / 5页

论证均从正反两方面作答,鲜明对比,揭示了“易”“难”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使阐发的道理倍为深刻。

四、拓展延伸:(7分钟)

1、学了本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生生对话。研讨与练习三)

1)难事做于易,繁事做于细。再难的事情,只要去做,总会完成,而再易的事情,如果不去做,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2)是天资聪明与愚钝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惟在勤奋努力与否。如果努力了,必将有所收获,否则一事无成。

2、说出你所知道的古今中外通过勤奋学习有所成就或自恃“聪明”反被所误的实例,并反思自己学习中的所思所想有何不足,说说学习本文后的打算。

五、阳光作业:

必做:背诵默写《为学》。 选做:课下积累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五个 板书设计: 为学 (清)彭端淑

一、提出论点

人之为学:学之,难→→易 不学,易→→难

二、分析、论证

道理:昏庸与聪敏的辩证关系 举例:曾参传圣人之道蜀鄙二僧

三、得出结论: 事在人为,人贵立志

第三课时复习检测(见测试题)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______ _2.吾资之昏,不逮人也资:逮______ 3久而不怠焉久:怠:______ 4 迄乎成迄:成:________ 5 吾资之聪,倍人也聪:________倍:________ 6 屏弃而不用屏:________ 7 吾欲之南海,何如?之:_______何如:_______ 8.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道:________ 卒:________传:________ 9.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然则:________ 常:________ 10.蜀之鄙有二僧鄙:________ 11.贫者语于富者曰语:于:________ 12 子何恃而往子:恃:________ 13 吾一瓶一钵足矣足:________ 14 越明年越:________ 15 富者有惭色惭色:________ 16 西蜀之去南海去:_______ 17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焉:______ 18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________ 哉: ________ 19自败者也败:________ 20自力者也力:________ 21 下列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人称代词,请标明它们所指的人称: ① 吾______②汝_______③其_______④ 余______⑤尔______⑥之______

二、翻译句子。1 自力者也。

2.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3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第4 / 5页

4 吾一瓶一钵足矣。 5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6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7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于庸也。 8 吾资之聪,倍人也 9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10自败者也。

三、简答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二僧的物质条件截然不同。 2.二僧对话中,富者两次说“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只强调,______“__________”则不但表明富者计划去南海的时间之长,而且表明他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之高;“_______________”表明贫者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之低。

3.“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明写贫者的行动,他终于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了成功;“_________________”表明富者的物质条件准备永无完备之日,“____________________”则暗写富者到底没能去南海。 4贫富二僧的鲜明对比证明了什么道理?

5《为学》选自《_______________》,原题是《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代四川人。本文通过故事,说明了的道理,从而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

6本文第一段是提出部分,说明了为学难易的转化关键在“__________”上。课文第三段是运用________论证本文观点。

7《为学》是一篇议论文,写法是_________,即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道理,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8篇:为学教案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为学》。[板书:为学 彭端淑]先听我朗读一遍。

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各自把课文朗读一遍。 生:[各自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感觉这是篇讲道理的文章,还是篇讲故事的文章? 生:(齐声说)讲道理。 师:讲的是哪方面的道理呢?

生:讲的是为与不为、做与不做的道理。 师:为什么、做什么?

生:为学的道理和做事情的道理,做学问的道理。

师:对,是讲做学问方面的道理。既然这篇文章是讲做学问的道理、为学的道理,那后面大量的篇幅却是讲两个和尚的故事。那这两个和尚的故事跟这篇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呢?好,那位同学(手指一举手的学生)说说?

生:我觉得作者是借用这贫富二僧的故事来阐述为学的成败在于为与不为的道理。

师:这两个和尚的事不是求学问的事,他们是[学生插话:去南海]。去南海这个事情跟求学有什么关系呢?好,请你(手指一举手的学生)说。

生:这说明只要你亲自去做了,你就会成功,如果你不去做,再简单的事也会做不了。

师:好,你(手指另一举手的学生)说。

生:我觉得是用一贫一富两个和尚的事来证明这个学与不学的道理,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而且还突出了穷和尚坚忍不拔的精神,说服力很强,就是说你如果去做了你就一定会成功。

师:这两个和尚的故事,跟求学之间肯定有相通之处,是不是?相通处在哪里呢?

生: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师插话: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在于什么呢?]在于自己努力而不在于外界条件。 师:在于自己的努力。要立志,而且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志向。然而也不能说不在于外界的条件,外界条件也是重要的,只是这里强调了个人的努力。这就是它们的共同之处。所以下面写了两个和尚的故事。(戴眼镜、翻书) 【评:以上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感受语言,触发语感,约7分钟。】

师:哪位同学把第一段给我们读一下。 生:[朗读第一段]

师:这段话其实只有两句话,是吧?如果我把这两句话换个次序,开头就说:“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者亦易乎,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因为题目就是为学嘛,开门见山,首先谈为学的道理。再接着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样可不可以呢?(取眼镜,手指向后面举手的同学)

生:我认为这样不可以,因为题目是“为学”,就是从天下事有难易乎这个引出来的,而不是从做学问的难易来引出天下事的难易。

师:你觉得这样摆是强调做学问的,是吗?摆在后头是强调它,是不是?(点头)好多同学举手了,好,你(手指一举手的同学)来说。

生:天下事有难易乎?人之为学有难易乎?这个“天下事”就包括了“为学”,所以它是一个从大到小的顺序。相反就是从小到大,我认为就有点不通顺了。

师:噢,他发现这段是从大范围缩小到小范围。好,请你(手指一举手的同学)说。

生:在第一段,先概括说天下事没有难易之分,而在于为与不为,然后再突出课文的重点,说学习也没有难易之分,只在于学与不学。这样很有次序,如果更改了它的顺序的话,就显得没有层次感了。

师:(走下讲台)我同意同学们的意见,你们有没有这个体会呀,两件平列的事情,放在后面的往往是强调的。我举个例子,班主任跟同学们讲话:“同学们,我们学校的形势大好,我们班的形势也大好。”那下面是该讲班还是学校呀?

生:(齐声道)班。

师:反过来,“同学们,我们班的形势大好,我们学校的形势也大好。”下面该讲什么?

生:(齐声道)学校。

师:该讲学校了。那么,把“人之为学有难易乎?”这样一个问题放在后面,实际是强调它。它是主句,为主的,前面是个陪衬句。同学们体会得很好。“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从天下事这个大范围,再具体到为学这件事情,其道理是一样的。那么下面接着就自然地过渡到讲“为学”的道理。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还有没有意见哪?(转身走上讲台)

生:(齐声说)没有。

师:下面说“人之为学”,“学之”。这两个“学”字的含义相同吗?人之为学,这个学字是什么意思?

生:(齐声说)学问。

师:“人之为学”,学问。那么“学之”呢? 生:(齐声说)做学问、求学。

师:对,求学,就是做学问的意思。前面是个名词,后面是个[学生齐答:动词],这个区别一下。我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觉作者好像不大承认事情有难易之分,[转身走向黑板,板书:难——易]他一会儿说难的可以变成容易的,一会儿又说易可以变难。作者是不是不承认事情有难易之分呢?

生:(齐声说)不是。

师:噢,那作者是什么意思呢?

生:作者在文中已经承认了有难易之分,只是说难事和容易的事只是在于你对待这件事的态度。一件再容易的事情你不去做,它永远不会完成,所以变难了。如果一件再难的事情,你不停地去做它,它也会做成的。

师:(走向讲台,手指板书)那就是说这种变化是有条件的是不是,“难”变“易”是什么原因呢?(生齐声道:为)这个“为”字粕很重要[边说边板书:难二-易]。为什么很容易的事会变难了呢?晶(生齐声道:不为)。对了[边说边板书:难≤争易]。看来作者强调

1、刀的是“为”,什么事都要“为”,要去做。好,那么下面我们分角色

来朗读两个和尚的故事。(同学纷纷举手)一个当叙述人,谁来当叙述人?要个女生(走到同学中,指向一位举手的女生)你来当叙述人好吗?[女生说,好。]

生:(一男生自荐)我当穷和尚。

师:好,你当穷和尚。好,你(指一举手的男同学)当富和尚。 生:[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师:好。你看这句话,“吾欲之南海何如”,这个“之”当什么讲?(生齐声道:到、去)往,对了。那么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呀。我想把这一句改一下,“吾欲之南海(走向黑板,板书),汝信乎?”汝也当你讲,是吧?可不可以? (生纷纷读出声)比较一下,这个穷和尚和富和尚说话的时候,原话是“吾欲之南海何如”,我现在改为“吾欲之南海,汝信乎?”(眼睛望四周学生)好,请你(指一举手的学生)说。

生:我认为原文表现的穷和尚是一个很谦虚的人,如果改成了“汝信乎”那他就很骄傲自大。

师:你觉得这个“汝信乎”显出一种(生齐声道:高傲)傲气:你相信吗?我就能去。有点不谦虚,是吧?原文是怎么说的(生齐声道:何如)对,在征求他的意见,看来我这一改就有损穷和尚的(生齐声道:形象)。我们再看这里前后有两句“子何恃而往?”[走向黑板,板书:子何恃而往?]前面一句富者日:“子何恃而往?”后面又有一句(边说边板书)“子何恃而往!”这两句话语气是一样的吗?

生:(齐声道)不一样。

师:说说怎么个不一样。好,这位男同学说。

生:第一句是普通的发问,富和尚问穷和尚你怎么去。后面就是富者讲自己数年来想买船到下游去,但是没有成功,而问的“子何恃而往”。就是你凭什么去?这里就有一种轻蔑的语气。表明富者瞧不起穷者。

师:很好。开头富和尚不了解穷和尚的条件,只是普通的发问,句后,用的是问号。当穷和尚说出了自己的条件,条件是什么?[生齐声:一瓶一钵]意思是凭讨饭可以去。富僧听了就嘲笑他“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后面用的是叹号。读第一个“子何恃而往”重音应该放在哪里呀?[生齐声道:“何恃”]对,“何恃”[边说边板书:凭什么]。读第二个“子何恃而往”重音应该放在哪里呢?[生:“子”]对,“子”,你。我都不行,你还能成!谁来把这两句的区别读出来。

生:[朗读,读出了区别。]

师:好。“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如果去掉这个犹字,对表达有没有影响?好,(指一举手的同学)你说说。

生:“犹未能也”意思是说,我有这么好的条件,我还去不成,你现在的条件这么差,你还去?这里强调了我条件这么好。而没有这个犹字,只是说我去不成了。

师:这个“犹”字表现出什么语气呀。 生:一种傲慢的语气。 师:傲慢。你能不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生:[朗读,没有读出傲慢的语气。]

师:这个“犹”要强调呀, [示范读]你(指一举手的学生)来试试。 生:[朗读,读出了“犹”的重音。]

师:“子何恃而往”,“子”用重音。[示范读]你再读一遍。 生:[朗读,读出了“子”的重音。]

师:重音是强调了,感情投入还不足。谁来读一读,读得更好一点。(生纷纷举手)你(指一举手的学生)来读读。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很好。下面贫者说“吾一瓶一钵足矣。”那么去掉“足矣”,可以吗? 生:足矣,是足够了的意思,说明这个贫者要去南海有非常坚定的决心。 师:也充满信心,是不是?有坚定的信心,而且充满信心。好,这一段,我们来分角色朗读。

生:(纷纷举手)

师:哪个当叙述人,找个女生,好不好?请你(指名)当叙述人,好,你(指名)当穷和尚,你(指名)当富和尚。

生:[声情并茂的分角色朗读。]

师:读得不错。同学们想一想,在“越明年”之前,和“以告富者”之后,省略了哪些内容?后面那位同学说说。

生:省略了贫者跋山涉水去南海的这些经历。告富者之后,省略了他和富者说的话。

师:同意这个意见吗? 生:(齐声道)同意。

师:那为什么不把这个内容写出来昵?好,请你(指一举手的同学)说。 生:这个小故事重在说理,并不是重在叙事。

师:噢,重在说理,并不是重在叙事。这是我开始问了的,这篇文章是一篇讲道理的文章还是叙事的文章?

生:(齐)讲道理。

师:讲道理的文章里面有时也要写到一些事例,但是目的是为了证明道理。所以在讲道理的文章里面,写事例要越简炼越好。只要它能证明道理就够了。但是写故事的文章就不同了,就要写得怎么样?生齐道:有头有尾),对,有头有尾。还要尽量具体生动。这就是写故事的文章和讲道理的文章的区别。最后一段,各人把它朗读一下。

生:[大声朗读。]

师:如果把最后一句去掉,行不行。好,请你(指一举手的同学)说。 生:我觉得不行。因为最后一句“人之立志„„”是回应了前面第一自然段讲道理。去掉的话,文章还停在写事情的结果,整篇文章不完整。

师:对,倒数第二句总结了这两个和尚的故事。那么最后一句就回到了开头的主题上来了。最后一句用了反问句,如果把这个反问句换成一个陈述句,该怎么说好呀?

生:人之立志有如蜀鄙之僧也。

师:噢,人之立志有如蜀鄙之僧也。这就改成了一个陈述句。好,还有什么改法?有没有?

生2:人之立志当如蜀鄙之僧。[师:当如蜀鄙之僧,可以。] 生3:人之立志就像蜀鄙之僧。[师:“就像”是现代汉语了。] 生4:人之立志应如蜀鄙之僧。[师:可以。] 生5:人之立志当效蜀鄙之僧哉。

师:当效,应当学习。很好。但是这改的都不如原句吧?原句是反问句。难道不如蜀鄙之僧哉。更有力量些,是不是?好,我们再分角色朗读一遍。

【评:以上是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品味语言,领悟语感,约30分钟。】 生:[纷纷举手]

师:(环视)你当叙述人吧,你当穷和尚,你当富和尚。 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师:好,读得不错,坐下。现在,把它背会。放声读。 生:[大声朗读、背诵。(约4分钟)] 师:背会了吗?会了的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都会背了。好,请你(指一举手的同学)背一下。要注意,因为是文言文,速度不能太快。另外背也要像朗诵一样表达感情。好不好?

生:[有感情的背诵]

师:不仅背得很准确,而且感情表达得也很准确。好,再请个同学背一背。好,请你(指一举手的同学)背。

生:[背诵]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一起背诵一下。慢一点。“为学”,预备起。 生:[齐声背诵]

【评:以上是教学的第三个环节——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约8分钟】 师:好,这堂课就上到这,下课。 生:老师再见。

附:板书

为 学 彭端淑 难寺易

语言:语文教学的灵魂

——洪镇涛老师《为学》教学实录点评

洪镇涛老师认为: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育的根本;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实践着。《为学》篇的教学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 “读”是洪老师语感教学的主要方法,他曾在多种场合公开指出,语文课必须要读,如果语文课里听不到朗朗书声,那就不能叫语文课。在教授《为学》时,他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品读,诵读。洪老师的范读声情并茂,很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而学生通过接下来的自由朗读,可以自主感悟全文。最能集中体现洪老师教学思想的则是他的课文品读。在本课的品读环节,洪老师采取了各种方式:调一调句子的顺序读,比如将开头两句顺序调换一下来读;改一改词语读,比如将“吾欲之南海,何如?”改成“吾欲之南海,汝信乎?”来读;品一品语句的语气与情感,比如揣摩“子何恃而往?”与“子何恃而往!”的不同读法;减一减句中的词语读,比如将“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里的“犹”字去掉来读;换一换句式读,比如将“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换成陈述句来读。学生通过这样反复的品读,就能悟出语言运用的妙处。最后,通过诵读,学生能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读”贯穿了这节课的始终,通过读,学生品出了文章的寓意,培养了语感。这种以读代讲的教法,教出了语文的原汁原味,体现了语文课的本质特征。而这一点,又恰是我们许多老师在进行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时最容易迷失的。

如果只是读,学生就能很好地学习语言,那也许就不需要语文老师教了。语文老师在语感教学当中应当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新课标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只有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变成真正的“引导者”,才能让学生从被动识记中解放出来,放声去读,放胆去想,放开去谈,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培养起语感。如何体现教师的“导”呢?《为学》这一课同样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范例。在这一课里,洪老师设置的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思考与参与的积极性。我们试将本课的第一个环节的师生问答简化了来看:①本文是讲道理还是讲故事?——讲道理。②讲什么道理?——为与不为,做与不做的道理。③为(w6i)什么?做什么?——为学,做事情,做学问。④既然讲的是为学的道理,为什么要讲两个和尚的故事?——以故事来说明道理。⑤和尚去南海与做学问与什么关系?——说明只要做了,就会成功。⑥由此看来,和尚的故事与求学有相通之处,相通之处在哪里?——强调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在于自己的努力。在这一环节,师生通过六轮问答完成了“感受语言,触发语感”的任务。而这一连串的问题设计,逐层深入,体现教师“导”的关键:导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主感悟的灵气。在教学中,要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关键就是要像洪老师那样,抓住“活”来进行。活了课堂,解放了学生;活了学生,解放了老师;解放了老师,方可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终极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达成这个共识,语文界付出了极高的代价。但时至今日,这个理念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们丰富多彩的个性依然淹没在老师的一言堂里。如何彻底改变现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洪老师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鲜明地指出要“变讲堂为学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在《为学》这一课里,我们看到洪老师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学,放弃了枯燥的肢解式的分析讲解,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实践来品出文章的底蕴。比如故意说出自己的疑惑:“我感觉作者好像不大承认事情有难易之分,他一会儿说难的可以变成容易的,一会儿又说易可以变难。作者是不是不承认事情有难易之分呢?”,借以调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奋点;又如在要学生品读语言时,多采用“你能不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之类的协商语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还语文课堂以学生学习语文的本色,还学生以学习主体的地位,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大胆地进行语言实践,这也许是洪老师在这节课给我们的又一个启示。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训练必须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这也是洪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真理。如何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呢?我们看看洪老师是如何进行的吧。在本课第二环节,洪老师借助语言进行了不着痕迹的思维训练:首先尝试将开头的两句话交换次序,引导学生思考原文所采用顺序的理由,得出从一般(大范围)到特殊(小范围)的顺序不能更换,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接着从学生身边常用的例句说起,让学生体会到两句并列通常强调后句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再让学生认识到“难”与“易”之司由于存在“为”与“不为”而表现出的可逆性转化,培养学生辩汪思维;同时,教师在整堂课里多次采用连续追问,锻炼了学生思维为敏锐性。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无疑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司思维能力的并肩前进,达到双赢的目的。

总之,洪老师的这节课,鲜明地体现了他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语文教学本体论思想,凝聚了他几十年如一日不倦探索的心血,与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让语文课堂显出了它独有的魅力,为我们探索语文改革的道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谢先丽 湖北大学研究生 潘纪平湖北大学副教

第19篇:《为学》读后感

《为学》读后感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最近读了彭端淑的《为学》使我很受教育。贫富二僧都欲前往南海,贫僧告诉富僧自己的想法,富僧嘲笑贫僧“自己谋划走水路去南海好多年了,都未能成行,贫僧你实力没我强,凭什么前往呢”。但第二年贫僧凭借一瓶一钵从南海还,告诉富僧,富僧很惭愧。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就深深的思考,外在的条件、环境真就那么重要?真就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吗?其实也不尽然,外在的条件、环境虽然能使事情变的容易些,更多更好的资源能使事情做的更轻松,但最重要的是内在的态度、志向。如果有再好的外部环境、再多的资源,本身自己不想去做,不付诸实际,那也将会是一事无成。有志者事竟成,空有大志而不付诸实际,那是一点用都没有的。但踏实做事,再小的志向也会积攒出一个大志向,成就一番事业。

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就揭示了志向的作用,唐僧师徒四人为取得真经普渡感化世人,历经磨难、披荆斩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达成心愿。虽然只是个神话故事,真实性无从考证,但也揭示了一定的道理,确立了的志向就义无反顾的去完成。跟《为学》里的贫僧一样,仅凭一钵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修成正果,做成了别人无法想象的事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能看出这个道理。当时的中国三座大山压身,腐朽黑暗、民不聊生。革命先辈秉承解放劳苦大众建设一个新中国的志向成立中国共产党,以坚韧的意志冲破各方反动势力的围阻,克服各种困难终以

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才有了现在安定美好的生活。正是有着革命先辈的不怕困难,不退缩的大无畏精神才能有祖国现在的安定繁荣。

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只有不愿动脑的人。联系实际,延伸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有问题马上解决问题,有困难克服困难,如果一味的拖沓逃避,问题和困难都将积攒成大问题大困难,就算想解决也已经力不存心无法解决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要以“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为警示,对工作中的问题及时解决,端正态度踏实做事,坚决服从领导安排,努力完成公司既定目标。以快速高效的执行力完成工作任务,回顾自己的工作时也可以自豪的问句“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第20篇:泣学文言文翻译

泣学文言文说的邴原泣学的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吗?讲了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泣学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翻译】

翻译一

邴原从小就失去父亲,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就哭起来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凡是能够学习的人,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就哭了。”老师为他感到悲伤,说:“你想要读书吗?”邴原说:“我没有钱支付学费。”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于是邴原就开始读书。只过了一个冬天,就已能背诵《孝经》《论语》。

翻译二

邴(bǐng)原是三国魏国人。小时候,他经过学堂,听到清脆响亮的读书声,于是忍不住哭泣。老师说:“小孩子你因为什么哭啊?”他说:“凡是能入学堂学习的人,都有父母。”老师询问他的缘故,邴原说:“我小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一是羡慕他们不是孤儿,二是羡慕他们能够学习,我心中十分悲伤,所以才哭泣。”老师哀伤了很久,说:“如果你想要学习,不需要付学费。”邴原于是进入学堂学习,最终成为了国家杰出的人才。

翻译三

邴原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就开始哭,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了什么哭?”邴原回答说:“凡是能够读书的人,都是一些有父母的孩子。我第一羡慕他们有父母亲,第二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十分悲伤,所以就哭了。”老师哀怜地说:“孩子如果你想学(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

【注释】

书舍:书塾。

中心:内心里。

恻然:怜悯,同情。

国士:国家杰出的人才。

就学:开始学习。

何以:为什么。

少孤:年少失去父亲。

就书:上书塾(读书)。

孤:幼年丧失父母。

过:经过。

泣:小声哭。

恻:心中悲伤。

亲:父母。

羡:羡慕。

其:他们,指代书舍里的学生。

得:能够。

中心:内心里

感:伤感。

伤:悲哀。

苟:如果,要是。

愿:仰慕。

书:学习。

徒:白白的,此处指不收费。

资:费用。

遂:就。

卒:终于是。

诵:背诵。

就:靠近,此处指就书,即上学。

凡:凡是。

以:用。

故:原因;缘由。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凡得学者 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吾徒相教 ④徒以有先生也

2. 翻译句子。

①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②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③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5、读过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参考答案:

1、①能够 ②得到 ③白白地 ④只是

2、①失去亲人的人容易悲哀,贫穷的人容易伤感

②一来羡慕他们有亲人,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③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学费。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免收邴原的学费,不计报酬地教书,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魅力。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5、我的感言:我们要像邴原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人物轶事】

邴原拜访孙崧

邴原在幼年时,就聪明、有特异之处。等到长大,他的品行如金玉一般美好。想要远行求学,拜访了安丘孙崧。孙崧推辞说“您家乡的郑君,您知道吗?”邴原回答说:“是的知道。”孙崧说:“郑君学贯古今,博闻强识,能探求深远的学问,真是学习者的老师和楷模。您却舍弃他,跑了一千里路来找我,这是所谓把郑君当作东家丘的做法。您好像不知道郑君而说知道,是什么原因。”邴原说:“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药良针了,但还没有完全了解我的内心志向。人各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所以才有登山采玉的人,有入海采珍珠的人。怎么能说登山的人不知道海深,入海的人不知道山高呢?您说我把郑君当作东家丘,您认为我是西家的愚夫吗?”孙崧向邴原致了歉,又说:“兖州、冀州的士人,我认识很多,没有像您这样的。我应该用书信来为你作访学求师的媒介。”邴原看重孙崧的好意,难以推辞他的介绍信,就拿着信告别了。邴原心里认为拜求老师、开导学问这样的事,志向高远的人之间自然能够相契合,不像交朋友这样的事要靠介绍来完成。信有什么用呢?于是把信藏在家里,就出行了。

邴原戒酒苦学

邴原很喜欢喝酒,但想到喝酒会荒废学业,就毅然下定决心戒酒。

邴原在外游学八九年之久,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和挚友高谈阔论,和名师一起谈诗论道。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每逢有人劝酒,邴原都是只望一眼酒杯,然后含笑摇手,表示自己不会饮酒。其实邴原是为了不荒废学业才克制自己,滴酒不沾的。学成回乡后,邴原广收门徒,为了尽心教学,他仍是酒不沾唇。在邴原耐心地教诲下,门徒中有几十人学得非常精深,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者。

《为学翻译.doc》
为学翻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