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摄影师作文

2022-04-04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作文: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续写

有一天,高尔基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写他没有写完的稿子。

就在这个时候,高尔基听到了一阵阵敲门声,对秘书说:“去看看谁来了?”于是,秘书走过去看了看猫眼,说:“是个拿着照相机的小男孩。”高尔基问:“你确定吗?”秘书点了点头,肯定地说:“我确定!”高尔基连忙说:“那赶快让他进来吧!”于是,秘书把门打开,让小男孩进来。

“高尔基同志,打搅您了。”小男孩深深地鞠了个躬。高尔基问:“孩子,你这次来找我有什么事吗?”小男孩回答道:“我来给您照相的。”“哦,那你这次想要我摆什么造型呢?”小男孩说:“就摆跟上次的一样的造型吧!”于是,高尔基拿了一张报纸,坐在沙发上,侧着脸,对着小男孩微笑。“咔嚓”地一声,照片拍好了。小男孩问道:“高尔基同志,明天就是‘六·一’了,您是否能去看看我给您拍的照片啊?”“可以啊!但是,你叫什么名字?在那所学校?几年级?那个班?我还不知道呢!”小男孩惭愧地说:“不好意思,我忘了告诉您,我叫达尔格,在天元区泰山小学三年级80班读书。”“哦,好的,我知道了,明天见。”“好,那我就不打搅您写稿子了,明天见!”说完,达尔格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第二天,达尔格早早地来了学校,发现高尔基已经在班上等他呢!达尔格兴奋不已,马上跑过去,对着高尔基鞠了个躬,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来迟了。”高尔基摸了摸达尔格的头,说:“没关系,没关系,那你现在赶快带我去看你给我拍的照片吧!”于是,达尔格带着高尔基去了名人墙。

到了名人墙,高尔基看了看达尔格给自己照的相,笑得合不拢嘴!

达尔格可真出色啊!

推荐第2篇:小摄影师

课题:18鸟岛 本课题教时数: 3 本课时为第1教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 3.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正确识读识记生字,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 亲爱的小朋友,您们好!我是青海湖鸟岛旅行社的特约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鸟岛。 2. 板书课题。复习“岛”,生齐书空。 3. 齐读课题。 修改:导入

1、鸟儿是人类的朋友,你喜欢它吗?在青海湖的西部有一座小岛,岛上到处都是鸟儿,想去看看吗?

好,现在咱们就去。伸出小手,咱们一起写。 (板书:鸟岛)一起读课题——

2、点击(出示图片)这就是青海湖西部的鸟岛。你看到了什么?请你说说看。

3、课文里是怎样介绍鸟岛的呢?打开书,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初读。

1. 看图听老师读课文,初步感受鸟岛的景象。

听了介绍后,你知道了什么?

2. 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3. (出示) 海西皮 解冻 筑巢安家 养育 密密麻麻 玉白色 伸手 拾到 人类 (1) 自渎词语。 (2) 正音。

“筑、巢、伸、拾”:都是翘舌音。 “育、玉”:都是整体认读音节,韵母是U。 “类”是边音。

(3) 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4.你想亲自走进这个鸟岛吗?那就大声读一读吧,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5、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余的小朋友仔细听,看有没有读错的,教师相机正音,在学生朗读过程中认识生字。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1. 分析字形。

“育”:上宽下窄。 “类”:上窄下宽。

2、老师范写指导,学生书空。3.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习字册》描红、仿影、临写。

课题:18鸟岛 本课题教时数: 3 本课时为第2教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1个二类字。

3、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了解鸟岛鸟多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参观鸟岛,你们想去吗?

(设计意图:一开始就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一个游客,积极的参与活动,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去学习课文。)

2、齐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1)鸟岛在什么地方? (2)为什么叫“鸟岛”?)

二、学习课文

1、带着问题自己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2、逐个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问,再去文中找答案,在质疑中困惑,在解疑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个过程犹如放风筝,线在老师手中,但风筝仍能感到在空中放风的乐趣,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问题(1)鸟岛在什么地方?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说说,你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请你来读。(出示地图,点击放大) (2)、你们知道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过渡:鸟岛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叫——海西皮。海西皮这个小岛非常有名,不仅中国人知道,有很多外国人也听说了它的名字。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它名气很大?

a.出示:闻名中外

指名读,换个词说说它的意思 (驰名中外、中外闻名) 齐读,放在句子中读,说出你读的感受。 b.指导读:自豪的语气 c.齐读 (3)、填空:鸟岛在( )。 (换词的目的是为了积累词语;而填空则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帮助理解第一自然段,让学生灵活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也有利于背诵,可谓一举多得。)

4、问题(2)为什么叫“鸟岛”? 出示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找找关键词,想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a.鸟儿在春天来这里。

b.“一群一群、陆续 ” 说明“鸟多” 板书:鸟多 读好“一群一群” (速度放慢些) 理解“陆续”

师演示:手里拿画好的群鸟图贴一次,再贴一次,再来一次 (边说边贴) c.自由练读,再配乐指名读,齐读 (3)、因为( ),所以叫鸟岛。 (4)、过渡:这么多的鸟来这里干什么? 学生接读— 它们在这里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5)、这么多的鸟都来鸟岛,你觉得那里会是怎样的情景?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气氛,让人感受春天的暖意,让学生酝酿读的节奏,为有感情的读课文打好基础。用贴画的方式理解“陆续”更是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形象而直观。)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谁愿意来读就和老师一起读。 (2)、用一个词来说说岛上的情景。(热闹)板书 (3)、具体说说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来?(各种各样、聚、鸟的世界) a.你从哪里看出这是鸟的世界? (出示图片,练习说话) b.鸟儿来这里会干些什么?看图说说

修改: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它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学生自由练说

c.指名说第一句话 (4)、指导朗读

岛上的鸟多,这么热闹,就该读出好的心情。 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5)、岛上除了鸟多,还有什么多? 指名讲 (鸟窝多、鸟蛋多),你从哪里知道的? a.板书:鸟窝多

出示: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指名读,请一个学生上台画鸟窝,其他同学评价(突出“密密麻麻、挨”),不足之处再请人补充。

b.“挨”可以换哪个词? (靠) (6)、板书:鸟蛋多

请多人上台画鸟蛋,还要涂上颜色,(突出“窝里窝外、到处“) 齐读第三句话 (7)、小结:其实“窝多、蛋多”也反映了岛上的“鸟多”,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进一步感受鸟多吧! (8)、齐读 (9)、练习背诵:鸟多( ),鸟窝多( ),鸟蛋多( )。指名背诵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读

师:鸟岛上真热闹啊!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来岛上游玩的人( ),他们( ),随手( ),可是( ),因为( )。 (2)、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爱鸟护鸟

(出示图片)看,蓝天碧水间鸟儿飞得多么自由,多么快乐啊!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爱鸟、护鸟的好公民。更要让全社会的人来爱鸟、护鸟。 修改:这么富有魅力而闻名中外的鸟岛,谁不想亲眼瞧一瞧呢?所以呀,岛上的游人也很多。(板书:游人多)现在,让我们再次踏上鸟岛,游一游吧! 1.指生读第四自然段。

2.采访其中的两名游客,为什么不去捉幼鸟、拾鸟蛋呢? 3.齐读,要能读出人们爱鸟的情感来。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热闹”一词做文章,找文中的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游人多突出小岛的与众不同。用画鸟窝,画鸟蛋的方法使台上台下的交流更为活跃,互动性,及时性,准确性,形象性的长处一一展现,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起到主体的作用。)

三、朗读、总结课文

1、总结: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游人也多,真是热闹非凡,让我们也加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中去吧!

2、带着喜悦的心情齐读全文。附板书:

鸟多

鸟窝多

19、鸟岛(热闹) 鸟蛋多

游人多(爱鸟护鸟)

课题:18鸟岛 本课题教时数: 3 本课时为第3教时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

2.会用“最”造句。 教学重难点: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鸟岛》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 齐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

1. 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自己背一背。 2. (出示挂图)看看图,想想内容再背一背。 3. 自背,同座位互背。 4. 指名背,全班齐背。 5. 配乐背诵。

三、指导造句。

1. 读一读课后练习4的句子。 2. 请你仿照例句造句。 3. 指名说。

修改: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师小结: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它的生存需要适宜的自然环境,更需要人类的保护。同学们知道吗,早在1977年,我们国家就特设鸟岛为自然保护区,现在,就让我们组成一个个护鸟小队,试着用简短的宣传标语来号召人们爱护我们的小鸟朋友吧!

四、做课堂练习。

(一) 按课文填空。1.每年春天,( ),( ),一群一群的鸟儿就( )从远方飞来,它们再这里( ),( )。 2.一眼望去,( )的鸟窝 ( ),窝里窝外,到处是( )、( )的鸟蛋。 复习检查

修改:按课文内容填空

1、六月的鸟岛鸟儿多,(

)的鸟儿(

),鸟岛成了(

)。鸟窝多,一眼望去,(

),(

)。鸟蛋也多,(

),(

)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2、鸟岛上游人很多。

)就能(

)幼鸟。(

)都能(

)鸟蛋,可是却没有人去(

)。

3、来鸟岛游玩的人为什么这样爱护鸟?

(二) 造句。最:( )

(三)把这里的盛景介绍给你的朋友们。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鸟岛 ( )的鸟岛

一( )鸟儿 ( )的鸟儿

一( )鸟蛋 ( )的鸟蛋 一( )鸟窝 ( )的鸟窝

板书设计 最:( )

推荐第3篇:小摄影师

优质课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老师做简单的板书。板书顺序按同学发言的前后顺序。 (1.小男孩为什么要扔纸团给高尔基?

2.为什么高尔基看了纸条上的内容后同意小男孩进来?

3.小男孩进到高尔基办公室是怎么做的,为什么高尔基听从小男孩的吩咐?

4.小男孩为什么哭着跑了? 5.高尔基为什么要喊他回来?

6.高尔基为什么对待“小摄影师”和真正的摄影师态度不同?) 附板书 注:

为什么扔纸团? 在出示附板书时, 为什么同意进? 不标序号,顺序可以 为什么听吩咐? 是乱的。为什么跑? 为什么喊?为什么态度不同

二、细读课文,释疑解难。

师: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质量,下面我们按照课文的顺序把问题条理一下,可标上序号,然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攻破。 1.请一名同学读1—5自然段,解决质疑中的第

一、二个问题。(1)先小组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2)汇报交流:

①小男孩之所以用“扔纸团”的方法才能见到高尔基,是因为,高尔基是一位大作家,他既要看书又要写作,因此工作很忙。工作人员不让外人随便出入是怕打扰高尔基的工作,打断他的创作灵感。但是,高尔基一旦知道小摄影师来此的意图后,一定会同意他进去的,因为,孩子们了解高尔基,敬佩高尔基。另外,小男孩采用“扔纸团”的办法说明他很机智。

②摄影出示纸条上的内容:“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纸条上的前两句话打动了高尔基。因为高尔基看到小男孩是少先队员,他拍照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进步。因此,高尔基同意放他进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也可以体会出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1—5自然段。 板书:扔纸团 放他进 2.自由读6—11自然段,解决质疑中的第

三、

四、五个问题。(1)三人一组讨论,一个人说一个问题,说的不对,不全,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2)按小组在班上交流汇报,可以说可以读。

①投影出示: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从“摆弄了很久很久”可以看出:一方面小男孩在调整相机的角度,解决采光等技术问题,为正式拍照做着准备;另一方面,他也可能多次调整高尔基的坐姿。由此可见,小男孩对此拍照十分重视和认真。从而也表达了他对高尔基的敬爱之情。时间对于高尔基来讲是宝贵的,是格外珍惜的,但是,对孩子他却十分慷慨,为了孩子他舍得花时间,即使孩子占用了他很多时间,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摆弄”,还对孩子“微笑”,说明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板书:摆弄 微笑

②“孩子为什么哭着跑了?”“高尔基为什么要喊他回来? 这两个问题可以用读的方式汇报。在读“突然”一词时,速度要急而快,说明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使高尔基一时摸不着头脑,等反应过来,孩子已经哭着跑了,眼前的一切,就发生在一瞬间。那么,小男孩为什么跑了?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小男孩出于礼貌,不愿用高尔基的胶卷,所以他跑出去,跳上一辆电车,想马上回家去取胶卷;二是小男孩此时心里十分难过,他本来经过努力终于见到了高尔基,并且还耗费了高尔基许多宝贵时间,本来可以拍照成功,实现自己的愿望,没想到一时疏忽忘了带胶卷,功亏一篑,所以他十分懊悔,哭着跑了。从高尔基的语言与动作中看出高尔基对孩子的宽容与关爱。” 板书:坐、哭 站、喊

(3)练习分角色朗读,也可加动作。

3.读12—15节,男生读高尔基,女生读秘书。解决质疑中的最后一个问题。 大家一起交流。

从“我很忙”可以看出,高尔基对宣传自己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从“如果是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看出高尔基对下一代的事却十分重视。

师: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是懊悔,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得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

联系全文,小组讨论:要说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充分发挥想象。 可按下面的句式谈自己的看法。

推荐第4篇: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 2.学生之间交流搜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教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自然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生字词语,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解决课文字、词障碍。

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四、作业设计

1.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找出能体现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的话,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学会通过体会文章关键词句揣摩人物内心,从而深入体会人物品质的读书方法。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指名学生读词: 纸团 墙报 鞠躬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1~5自然段,画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D、抓住第一句中的“按”进行体会。

E、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了什么?理解“摆弄”的意思,把“很久很久”与“很久”比较,体会其摆弄时间长,直到把要做的事,要做的准备都做完,“一切停当”。

F、高尔基“侧着脸,对着他微笑。”(结合课文思考:小男孩是怎样来到高尔基面前的? (1)读第1自然段。

(2)“突然”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高尔基感到突然?(要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突然”) (3)指导理解纸条的内容。

A、读纸条内容:纸条上一共写了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B、读了纸条内容后,你知道了什么?

(4)这么有礼貌的孩子,门卫为什么不让进去呢?(引导学生理解高尔基工作很忙,“正在读书”;轻易不让人进去打扰高尔基是门卫的责任,并非看不起小孩。从高尔基破例地让小男孩进去,体会出那种热爱关心下一代的特殊感情。) (5)朗读1~5自然段。

2.默读6~11自然段思考:小男孩在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思考: A、“打量”是什么意思?怎样是“仔细打量”?仔细打量之后,为什么“咧开嘴笑了”? B、“吩咐”是什么意思?小男孩是怎样吩咐的?从哪句话体会出小男孩是在吩咐高尔基?(„„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这句话没有商量的语气,只有礼貌的安排。 C、重点理解第7自然段:读第7自然段,说说高尔基是怎样按小男孩的安排做照相准备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插图)

G、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从高尔基听从小男孩的吩咐,配合小男孩给自己照相中体会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4)读8~11自然段,说说当小男孩突然哭起来时,高尔基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A、读第8自然段,体会高尔基十分关心疼爱的语气。

B、反复、有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体会高尔基为什么“赶紧”站起来,又为什么“大声喊”?“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是什么意思?从这些词句中你又体会出了什么?(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5)师生小结6~11自然段:写小男孩进办公室给高尔基照相,发现忘了带胶卷,伤心地跑回去了。重点写高尔基怎样听从小男孩的吩咐,配合小男孩照相。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7)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3.默读12~15自然段。思考:

(1)“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希望来的是小男孩?(引导理解“一定”的意思,联系第10自然段中的“赶紧”、“大声喊道”,体会高尔基此时是多么希望并等待着小男孩能再次出现。抓住高尔基对

“记者”与“小摄影师”截然不同的态度,体会高尔基对孩子的关心爱护。) (2)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据。两种可能都会有的,只要能找出依据,说出理由即可。) (3)师生小结。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续写故事。

推荐第5篇:小摄影师

6小摄影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基本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关爱孩子的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个自然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通过讲述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的故事,表现了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

2.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词,大家对文章的把握、字词的理解令我很满意,希望大家课后能巩固字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用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回忆上节课归纳的问题。

二、研读课文,细心感悟。

1.读文想问题。

(1)投影出示“突然”一词,说说你对该词的理解。(2)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3)围绕两个“突然”质疑。如: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发生的?

2.画句找答案。

(1)小男孩为什么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2)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3)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4)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3.读句知内容。

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三、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几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1)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2)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3)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4)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评选出最佳表演者,给予奖励。

四、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表示前后的态度上转变的词,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2.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五、课堂小结。

因为有了亲人、师长、朋友的关心、爱护、鼓励,我们才能茁壮成长。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亲友、回报社会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时,我通过有感情的读、绘声绘色地讲、设身处地地演等多种形式的理解体验,让学生深深感受到高尔基这样一位十分有声望的大作家,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同时也为“小摄影师”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摄影机会(他忘记带胶卷了)而感到惋惜。小摄影师会回来吗?我把握住学生们对此的好奇心,“趁热打铁”,为孩子们的思绪铺上一条想象、创造之路,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发挥了孩子们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

推荐第6篇:小摄影师

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摄影师》,欢迎各位给予指导。

首先我要说的是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材的理解,力求育人功能的拓展。

《小摄影师》写了高尔基欣然答应一个孩子给他拍照,最后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孩子哭着离开。最后,高尔基还是准备要接待那个少先队员。

我与文本对话时,感受到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也感受到小摄影师所代表的少先队员所具有的诚信、聪明、有礼貌的品格,两者均应教学。

二、说教学目标

关于本课的目标设定,我想主要是力求凸现三维的融合。把本课目标预设为通过语言句子的朗读以及有关情节的联想训练,感受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之情。确定这个目标是符合新课标关于目标“三维性”要求,它蕴含有知识、情感、过程三方面要求,而且三者是相互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

三、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的预设,力求做到全员的互动。全课预设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对全文初步感知、学会生字新词。在这样基础上学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整堂课的流程预设是这样的:先质疑;再交流初读课文时留给学生的人物印象;第三步,感悟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怀;接着,体会小摄影师的品格;最后是通过联想续写,把两代人的品德更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具体是这样的:

第一环节是质疑难点,使得课堂显得真实、真切。

开始就向学生提问“读了课文,你们有哪些不明白的?”引导学生说出读课文后的疑难点。 预计有学生会说“小摄影师为什么不要高尔基的胶卷呢?”、“小摄影师为什么最后一直没再去找高尔基拍照呢?”、“高尔基到底是忙还是不忙,伟人为什么还要骗一个杂志社记者呢?” 质疑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方法,也是教师掌握学生真实起点一个途径,教师的教要教在学生真正的不懂之处,这是课堂真实化、课堂以人为本的基础。

第二步,把学生初读的个性理解,通过交流使个性的学习内容形成大家的共识。

在质疑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读了课文之后,你对文中的高尔基、小摄影师,有了什么印象呢?”

预计学生会交流:高尔基是关心少年儿童的、工作十分繁忙的一个人等等;小摄影师是一个守信、很有办法、懂礼貌的人等等。

交流后,还向学生提出要求:

同学们交流的这些体会,在课文中都有所体现,请大家再认认真真读几遍课文,这些人物印象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请在这句子边上注上相应的体会词。

学生读了文章后,都有自己的个性理解,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成果,因此在第二课时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谈谈初读后对文中人物的印象。之后要求学生运用边读边注的形式,使得起先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就成为了全体学生的共性理解,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很有好处。 接下来要重点走进高尔基,品读感悟高尔基的人品。

教师向学生提问: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呢?

预计学生会说是从以下三句话体会到的:句子投影,此略

三句中,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后面两句。

对教学第二句的方法如下设计:

“请同学们读这句,要一遍又一遍地读,发现哪些词能说明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呢?”

交流句子,抓住关键词“吩咐”和“很久很久”。

阅读教学是工具与人文的结合,以上教学预设,完全是体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抓住重点词,在揣摩用词、联想情节、说话训练中,深深体味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 体会第三句的教学方法:

自己读读第三句,谈谈“哪几个字的描写更能表达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

预计学生会注意“很忙”与“一定”两词,再问同学:到底是“忙”还是“不忙”?通过讨论,明白高尔基很忙,但不喜欢媒体广告宣传;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满足少年儿童的愿望! 指导学生朗读,前一句要读得坚决,后一句要读得亲切。

以上一段教学,使学生对高尔基关怀少年儿童形成浓浓的气氛,在学生对词语的品味与朗读中体会高尔基的情感是太爱少年儿童了,教师的每一句引导语、点拨语,学生读的、感受的内容都围绕高尔基的关怀,完全做到语言句子与情感熏陶合二为一。

感悟高尔基后,再来体会小摄影师的形象。

教师引导过渡:高尔基如此关怀少先队员,那么高尔基所爱的少先队员是怎样的一代儿童呢?

首先读读纸条上的内容:

这张纸条短短几句话,但写得很有水平,同学们仔细品读,信的内容到底巧妙在哪儿呢? 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读出一个“尊敬、懂事”的一名好队员。

除了指导读好这句外,还点拨学生:“课文中的几乎每一句话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写的,请大家再用心的读读全文,尤其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对话。”指导学生朗读这些对话。

让学生读全文,使课文中的对话描写引起同学的关注,在真切朗读中感受文本价值,也使全课教学有了整体感。

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呼应课刚开始时学生提出的疑问,并进行续写,更深层次地提升人物的形象。

在最后,回到学生课始提出的问题:“小摄影师为什么不要高尔基的胶卷呢?”“小摄影师哭了,是他后悔吗?后悔什么呢?”

回答后,再让学生想想以下问题(投影句子:小摄影师最后会不会再出现?假如出现了高尔基会怎样?小摄影师想到了什么,才不去找高尔基的?假如一直没出现,高尔基又会怎样?) 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学生写一段话交流。

课文要求,感受高尔基关怀下一代的文本价值,但适当地延伸感受小摄影师所特有的诚信、聪明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从语言表达用词中、从想像“哭 ”的原因中,去琢磨领悟,一个活灵灵的高尚的小摄影师就会树立在学生面前,对引领学生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少先队员是很有作用的。最后,通过写,把两代人的情感又上升了。

本课设计就是想努力实现情感目标的同时,让语言能力得到切实发展。如果语文课上只是心头感动或只是习得工具,都不是成功的语文课。只有两者的融合,才是应该追求的。综观整堂课的教学预设过程,都强烈体现着这点,让无情的方块文字流露出浓浓的情感,在追求情感氛围的过程中紧紧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由学生的质疑开始,从文本语言中去解疑,运用理解、体验、联想与朗读四种形式,学生对伟人高尔基、对同龄人小摄影师所具有的高尚品格,都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四、说板书设计

小摄影师

关怀、爱护

高乐基小摄影师

有礼貌

推荐第7篇: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教学反思

横山二小白梅

《小摄影师》一文选自人教版六年制第五册教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从中透出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全文共15个自然段,以对话为主。对于刚升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文章篇幅较长,把握重点、体会文章内涵的思想情感都有一定的困难。

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根据课文的特点,把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作为教学的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引导学生从对话和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来突破教学的难点。因为高尔基这个伟大的人物距离孩子生活的年代较远,高尔基这个伟大的人物对孩子来说是很陌生的,孩子不了解高尔基,于是,课前,我要求孩子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以此加深对高尔基的认识,课上与同学交流。其次,我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纸团飞进窗口,男孩请

求高尔基允许为他照相──高尔基摆好姿势,男孩准备为他照相──忘带胶卷,男孩哭着离开──高尔基等着男孩再次来照相。为引起学生积极探讨,我在学生了解叙述顺序之后,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用老师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自主质疑等方式引导孩子探究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引导孩子结合具体的句子、段落,透过对话、细节描写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从而在学习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推荐第8篇:我是小书迷作文

我是小书迷作文(精选多篇)

第1篇:我是小书迷 作文

我是小书迷 佚名

我们家里有个小书迷,那就是我。我长着一头乌黑发亮的秀发,水灵灵的大眼睛,透出机灵聪明的光,一双修长的腿,衬出高高的个子。我的“小书迷”的雅号是怎么样得来的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还在上学前班时,妈妈工作很忙,就总是丢给我一些有趣生动的故事书,开始是一些颜色鲜艳的图画吸引了我,后来妈妈又教会我读拼音,我又开始读上面的字。渐渐地,我就很入迷了。只要一下课,我就直奔妈妈办公室,翻出我心爱的故事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使我认识

了许多汉字,后来,我就开始看一些没有图画的故事书。而且越看越上瘾,后来这么书都看,报纸也看得很入迷了,常常吃饭了,妈妈还没看见我的身影,她只要来到书房,肯定可以找到我,我正啃着书上的精神粮食呢!中午要休息了,可是我还要和妈妈讲条件:“我要看一会儿书再睡。”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得答应我。

妈妈看见我实在爱看书,在我上一年级时,就为我订了 《拼音报》、《儿童创造》等报刊,还经常带我去逛图书市场,为我买回一些书籍。妈妈还根据我的能力,引导我写些句子和短小的日记。每逢过年过节、我的生日,长辈们问我要什么礼物,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书!书! ”我的书架上,摆放的各种各样的书,有故事书,有介绍科技知识的书,有教我们怎么写作文的书,还有中外名著......在学校,我只要看见哪位同学手上有新的书,我就会跑过去,求同学借给我看。

看!我就是这么一个小书迷。

导教师:张莉红

第2篇:我是小书迷 作文

我是小书迷 佚名

我们家里有个小书迷,那就是我。我长着一头乌黑发亮的秀发,水灵灵的大眼睛,透出机灵聪明的光,一双修长的腿,衬出高高的个子。我的“小书迷”的雅号是怎么样得来的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还在上学前班时,妈妈工作很忙,就总是丢给我一些有趣生动的故事书,开始是一些颜色鲜艳的图画吸引了我,后来妈妈又教会我读拼音,我又开始读上面的字。渐渐地,我就很入迷了。只要一下课,我就直奔妈妈办公室,翻出我心爱的故事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使我认识了许多汉字,后来,我就开始看一些没有图画的故事书。而且越看越上瘾,后来这么书都看,报纸也看得很入迷了,常常吃饭了,妈妈还没看见我的身影,她只要来到书房,肯定可以找到我,我正啃着书上的精神粮食呢!中午要休息了,可是我还要和妈

妈讲条件:“我要看一会儿书再睡。”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得答应我。

妈妈看见我实在爱看书,在我上一年级时,就为我订了 《拼音报》、《儿童创造》等报刊,还经常带我去逛图书市场,为我买回一些书籍。妈妈还根据我的能力,引导我写些句子和短小的日记。每逢过年过节、我的生日,长辈们问我要什么礼物,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书!书! ”我的书架上,摆放的各种各样的书,有故事书,有介绍科技知识的书,有教我们怎么写作文的书,还有中外名著......在学校,我只要看见哪位同学手上有新的书,我就会跑过去,求同学借给我看。

看!我就是这么一个小书迷。

指导教师:张莉红

第3篇:我是小书迷 作文

我是小书迷 张浩然

我是小书迷北小一班张浩然我是一个小书迷,一到休息日,我就到少儿图书馆去看书。少儿图书馆的书可多啦!一进去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书来。

有一次,我到少儿图书馆去借书,妈妈吩咐我借完书就出来,可我一进去就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三国演义》席地而坐,就看起来啦,被三英战吕布,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等情节迷住了,把妈妈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妈妈在外面等得心急如焚,左等右等不见我出来,妈妈跟管理人员打了个招呼,就进来找我,妈妈拍着我的肩膀,我朝妈妈笑了笑,妈妈说我真是个小书迷。 指导老师:周娴联系:13951989739

第4篇:我是小书迷 作文

我是小书迷

小时候,我最喜欢看书了,就算是大人看的书,我都看的废寝忘食呢!所以,我的房间就是书房。

以前,妈妈都买很多书给我看。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珠海玩。我看见表弟整天捧着一本《安徒生童话》不放,我想:那本书肯定是很好看的。可表弟说什么都不肯借给我看,我就想了一个好办法,把那本书。第二天下午,我见

表弟进了自己的房间,我就从门缝偷看,他究竟把书放再哪里,只见他那着那本《安徒生童话》,藏在了衣柜里,然后就那着衣服去洗澡了,我就赶紧躲了起来。我想:我就趁这个机会,偷那本书来看。等表弟去洗澡了,我就踮起脚尖,偷偷摸摸地走进他的房间,打开衣柜,迫不及待地把那本书拿出来,坐在书桌上看第一篇是《狠毒的王子》当我看到王子要把森林烧掉的时候,在楼上传来开门的声音,我就赶紧把书放好,飞一般离开表弟的房间。

今年暑假,我去珠海玩,我看见表弟还捧着那本书。那本书还是那么吸引我,看到它,我又会想起那次的“偷”书看那件事。

第5篇:我是小书迷作文

我是小书迷

河南省泌阳县铜山乡邓庄小学五年级:郭庆

辅导教师:王彬电话:15939671582

邮编:463718

我从小就爱看书,因此同学们送给我了一个雅号“小书迷”,你可别认为我的同学们夸大其词,我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星期天,朋友们喊我出去玩,我只好抱着书去。我一边走一边看书,正看着津津有味,突然,撞到了一个人,我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可当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棵大树,想起来真是好笑。

一天中午奶奶在锅里炒着米,因为有急事便要出去。临走时奶奶对我说:“郭庆啊,锅里炒着米哪,等一会儿,你记着要铲一铲呀!”我一边看书,一边回答:“这事包我身上啦!”虽然我嘴上说没问题,可心已经完全长在书上了。就像饥肠辘辘的人扑在了面包上。奶奶回来后生气地说:“你这个小书迷,我不是让你铲一铲米吗?现在怎么糊了?”哦,米?我醒过神来说:“这米有三种颜色——白、黄、黑,真是色香味俱全呐。

市场上还买不到呢!”奶奶哈哈大笑。

奶奶从城里回来,给我买来了一本《一千零一夜》,我顿时欢天喜地,抱着书如痴如醉的看着,晚饭过后,我又打开书从晚上6点一直看到夜里11点,我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

怎么样?我是不是一个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迷。

我是小书迷 作文 郭庆 600字

第6篇:我是小书迷作文

我睁开眼睛,窗外一片白茫茫的,下着豆粒般的大雨。今天是星期六,这么大的雨,上哪儿去玩呢!嗨,还是在家看书吧!

我吃完饭,到房间里,拿起《小学生优秀作文选》,津津有味的欣赏起来。看着看着,我简直被这本书迷住了。当我看到最精彩的时候,妈妈忽然叫我吃饭。

我气愤地说:”现在才九点多,吃什么饭?别打扰我看书。”

“现在都十二点多了,你不吃饭。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妈妈温和地说。

我惊奇地说:”真的十二

点了吗?我怎么没发觉?”

妈妈高兴地说:”那是你被书迷住了,所以才没有发觉。”

“原来是这样,好吧,再给我30分钟看书。”我一边说,一边看着那本令人感动的书。

30分钟像水似的,一声不吭地溜走了,我却还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妈妈那清脆的声音又叫了起来,”微微,30分钟过去了,赶快去吃饭。”我说:”好啦,我把这篇看完就去吃饭。”妈妈不想再吐出只言片语,而是摇了摇头走出房间。过了会儿,我终于看完了。

这几十本书伴着我成才。它们不仅像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告诉我怎么做人,怎样写文章。我是小书迷 作文 蒋蔚 500字

第7篇:我是小书迷作文 我喜欢看书,我每得到一本书我最开心了,非得一口气看完不可。

我听说我的邻居买了一本《七龙珠》,里面内容很精彩。我带妈妈去图书馆一看,妈妈大吃一惊:“58元,这么贵不买”。可是我好喜欢这本书,我只好节省了一

个月的零花钱,正好可以买了。我高兴地去图书馆买了这本《七龙珠》,回到家里,我打开书本,看看这页也好看,看看那页好看,开心极了!平时只要一有时间就拿起这本书,短短一个月过去了,一本书也看完了,这本书多精彩呀!

爸爸妈妈现在都叫我小书迷!

我是小书迷 刘力豪

第8篇:我是小书迷作文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小书迷。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总会拿着一本书看得入迷。

就连我吃饭、睡觉、在出去的路上,我都会抱着一本书看个没完。有时,我还会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看有趣的故事书。因此,书成了我最好的伙伴。

有一次,我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书,妈妈让我下楼出去活动活动,锻炼锻炼身体,我向她摆摆手,又看了起来。妈妈说:“你都一天没出去了,光看书不锻炼身体可不行啊”。我说:“妈妈,让我再看一小会,把这个故事看完我就出去锻炼”。说完,又埋头看了起

来。

还有一次,我又在看故事书,妈妈叫我吃饭,我没有听见她说的话,继续看我的书。过了一会儿,妈妈看我没动静,又说:“我都叫了你好几次了,你怎么还跟没听见一样?饭都要凉了!”我只好到饭桌边坐下吃饭,可是手里还拿着那本书呢。

书是我最好的伙伴,它不仅带给我很多知识,也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我是小书迷 作文 徐嘉遇 400字

第9篇:我是小书迷 作文 我是小书迷

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威尔逊说:“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我是一个小书迷,书是我生活中最好的伙伴,只要有空,我就会迫不及待地钻进书堆里,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我的书包里总少不了我喜欢的书,每天放学回到家里,要做的第一

件事,就是那起我心爱的书本看起来。我的阅读范围很广,只要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我都看。什么历史故事啦,科普童话啦,名人传记啦……都与我结下了深情厚谊。尤其是作文指导书,那可是我的“至爱”。我很懂得“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我口袋里随时都放着笔。在读作文指导书的时候,我会用笔把精彩的地方一一划出来,仔仔细细地反复揣摩,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的作文水平能够不断地提高,当然得益于我在写作时借鉴了他人的方法,吸取了他人文章的精华。

你如果要问我爱看书爱到什么程度,我老实地告诉你:“那可是到了‘如痴如醉,废寝忘食’的地步哦。”不信,请听我慢慢道来:

平时上卫生间,我总是不忘随身携带一本爱看的书,坐在马桶上读起来,直到双腿都坐麻了,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我的“小书房”。晚上到睡觉的时间了,我点亮台灯,窝在被窝里看我的书。夏天停电的晚上,蚊子哼哼地来骚扰我,我讨

厌得挥挥扇子,把这“侵略者”赶得远远的,继续读我的书。冬天,我的手伸在被窝外,冻得冰冷冰冷的,我还是舍不得放下我的书。被书本上的精彩情节所吸引,我常常看书而忘了睡觉的时间,要妈妈来一遍一遍地催,甚至于要拿走我的“精神食粮”,关掉我的台灯,我才嘟噜着极不情愿地缩进被窝,懒懒地睡去。

有一次,同学借我一本《伊索寓言》,这可是世界名著啊,我一回到家就赶紧捧读起来。天慢慢黑了,我亮起了电灯。妈妈叫我吃饭的声音已经催促了三四次了,我还是不想放下。终于,还是爸爸“满天乌云”的脸色让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书桌。吃饭的时候,我脑子里老是转着《伊索寓言》中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有好几次,筷子上夹的菜都掉下来了。妈妈说:“这孩子是怎么啦,吃饭老是走神?”还是爸爸理解我,说:“这个书呆子,也不知又在想什么了!”结果,这一顿饭我吃得很不是滋味。想起书上说的,孔子听了什么“韶乐”竟然有三月

而不知肉味。“韶乐”是什么东西,我还不知道。但我知道,好书能使我牵肠挂肚,吃饭都感觉不到味道。

不过,我可以明确地说,我迷恋

推荐第9篇:6 小摄影师

6 小摄影师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爱护的感情和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5、续写这个故事。重难点:了解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并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完成前置学习的内容。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编写预案。 学习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完成前置学习中的任务。学习过程:

一、预学

1、经典诵读 高尔基的名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 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学习——永远不晚。

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

过渡: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2、前置学习(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做好预习。 (2)、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默读课文,思考:高尔基喜欢小男孩吗?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4)、你能把这个故事接着讲下去吗?

3、检查预学情况

(1)指名读文、认读生字、组词。

(2)思考: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准备小组交流。

4、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3)、记住字形。

摆:陈列、安放。

侧: 斜着。 摆弄:反复拨动或移动。

突然: 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 (4)、练习写词语 (5)、学生作业讲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爱护的感情和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学习过程:

二、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

墙报

鞠躬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纸团飞进窗口,男孩请求高尔基允许为他照相。高尔基摆好姿势,男孩准备为他拍照 忘带胶卷,男孩哭着离开。高尔基等待男孩再次来照相。)

三、互学

(一)、小组交流。(探究、讨论自己不懂的问题)

(二)、展示点拨。

展示方法:一个小组展示,每个人交流一个问题。全班交流互动。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尽量精炼,简洁)

2、默读课文,思考:高尔基喜欢小男孩吗?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点拨:

(相机理解“鞠躬”、“打量”、“吩咐”、等词语。)

(抓住“吩咐、很久很久、赶紧、大声喊道”理解高尔基对孩子的关怀、爱护) 3.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体现高尔基对男孩的喜爱,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

4、小男孩还会来吗?你能接着讲下去吗?(思考,续讲故事)

四、评学

1、拓展延伸

(1)课堂练笔:小男孩还会来吗?你能接着讲下去吗?(思考,续讲故事)然后写下来。

(2)你还知道高尔基的其他小故事吗?

2、巩固反馈

(1)完成《练习册》中的题目。 (2)读名人故事。

高尔基

男孩

允许拍照

按吩咐

大声喊

等待再次来照相

关怀、爱护

摆好姿势

准备拍照

打量

咧开

摆弄 忘带胶卷

崇敬

哭着离开

推荐第10篇:6小摄影师

6、小摄影师

【教材分析】

本课是精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个小男孩想给高尔基照相,结果没有照成的故事,表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但是,高尔基却破例允许小男孩照相,说明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他非常尊重“小摄影师”的意思,并尽量使他满意,但小男孩忘了带胶卷,哭着走了,高尔基交代门卫,杂志社的记者不接待,如果是小男孩,那一定让他进来。充分表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义。可以结合具体的词语、句子、段落,通过朗读尝试合作、探究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受到熏陶和感染。本课结尾,给学生留下了悬念和想象空间,学生肯定有兴趣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续写。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重点书写“胶卷、摆弄、杂志”等词。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喜爱和对下一代的关怀。

4.续写故事。会认6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内容是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的故事、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基、胶、卷”等7个生字。正确认读“列宁格勒、摄影师、高尔基、阳光明媚、鞠躬”和正确读写“人行道、照相机”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1-5自然段,初步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尔基吗?大家在课下已经搜集了不少他的资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自由发言)

师出示高尔基的画像,并归纳:高尔基(1886~1936年),是苏联伟大的无

1 产阶级文学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发表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多部小说以及著名的散文诗《海燕》和一系列剧本。他的作品在我国广为流传,得到人们的喜爱。

2、今天,我们来学习高尔基与一位小摄影师之间的故事(板书,提示“摄”的读音。

3、你知道摄影师是干什么的呢?

4、高尔基与小摄影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下面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检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指导读好“鞠躬”、“胶卷”、“摆弄”, “停当”、“打量”等词语。

(2)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开火车认读后同桌读相互检查正音。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注意要讲清楚时间、地点、都有谁干什么?(板书:高尔基 小摄影师)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过渡:高尔基是大名鼎鼎的前苏联文学家,一位与他素不相识的普普通通的少先队员想见高尔基可不容易呀!那么小男孩是怎么见到高尔基呢?

1.(课件出示要求)默读1——5段,你觉得小男孩有什么特点?从哪儿能看出来呢?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可以在旁边写一写体会。

2.交流

A、小男孩很聪明(板书:聪明)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 引导理解:什么是“阳光明媚”?“突然”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你能用“突然”说一句话吗?

B、小男孩很有礼貌(板书:有礼貌)

(1)(出示句子)高尔基打开纸团,上面写着: 亲爱的高尔基同志: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引导:学生抓住“亲爱的、您、请、立刻就走”谈出小男孩懂礼貌。

如果你就是小男孩,你能用声情并茂的声音让高尔基感动吗?(指名读,评价) 大家读得非常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有礼貌,爱摄影的小摄影师了!高尔基看到了这个纸团后,心里会怎么想呢?(学生自由汇报)

(2)“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引导学生抓住“鞠了个躬、请”体会小男孩懂礼貌。你能读出小男孩真诚的请求吗?

3、高尔基有没有放他进来呢?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能给这个素不相识的小男孩一个机会,你有什么体会?

4、分角色朗读。

小结:小男孩顺利地见到了高尔基,他有没有完成照相的心愿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夯实基础。

1.认读“基、突、按、吩、咐、摆、弄”,尝试给生字口头组词。 2.你认为哪些笔画容易写错,给大家建议。借机识记字形。 3.重点指导范写:基、突、咐 书写“基”字时,注意上大下小。 书写“突”字时,注意穴宝盖的写法。 书写“咐”字,要注意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练习。

5、评议优缺点。

五、作业

搜集背诵高尔基的名言。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高尔基对对男孩的喜爱和对下一代的关怀。

2、续写故事。

3、学写剩余的生字。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巩固字音。

二、研读课文6——11自然段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的大概内容有所了解,一位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而另一位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先队员,他们互不相识,却发生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入课文,走近这个故事的两位主人公,运用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方法,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去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情感变化。

1、(出示要求)请同学们默读文章6-11自然段,看看孩子是如何给高尔基照相的,把相关的句子用“——”标出来,而高尔基又是怎样对待孩子给他照相的,把相关的句子用“~”标出来。用心读一读,你能体会出什么?

2、交流

A、孩子如何给高尔基照相

(1)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课件出示)

引导:“打量”是什么意思?怎样是“仔细打量”?谁能做一做这个动作?仔细打量之后,为什么“咧开嘴笑了”?从这一细节描写中你能感受到小男孩的什么心情?(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你就是这个小男孩,读出当时的心情。

(2)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3 引导: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了什么?(说明男孩做事认真。) (3)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

引导: 为什么小男孩哭着离开了?此时他心里想什么?(浪费了工作很忙的高尔基的宝贵时间而惭愧懊悔)

B、高尔基是如何对待男孩给他照相的

(1)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引导:“吩咐”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般都说是谁吩咐谁?文中谁按谁的吩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呢?(说明他没有一点架子,把小男孩当作朋友看待,非常尊重孩子的意见,他很喜欢这个小摄影师。)

(2)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 引导:联系着上文谈一谈理解。

(3)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课件出示)

引导:从“赶紧”和“大声喊道”能体会出什么?读出高尔基当时的心情。

3、指导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把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表现出来。(同桌练习,指名分角色读)

三、学习课文12-15自然段

1、读12-15自然段,思考: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希望来的是小男孩?

2、交流(适时板书:关心、喜爱)

指导朗读:一个是“大摄影师”杂志社记者,一个是小摄影师,一个普通的小男孩。但高尔基的态度截然不同,而且还特别嘱咐工作人员说“如果是一个是小男孩来拍照的话,就‘一定’让他进来。”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爱心!真令人钦佩!读最后一段,想想怎样才能读好。

3、小结

高尔基是那么有名的文学家,而小男孩只是普通的少先队员。但他为了实现男孩的愿望,宁肯放弃宝贵的读书时间,按小男孩的吩咐做,这难道只是因为他喜爱这个男孩吗?简单的一次拍照过程,却从高尔基的言行中充分体现了对小男孩的喜爱,也体现了他对我们下一代的关怀。

四、学习剩余的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重点指导范写:辆、卷、杂、准

书写“辆”字的时,“车”字作为偏旁笔顺的变化,最好一笔是“提”; 书写“卷”字时,注意“横折钩”和“竖弯钩”的写法; “杂”字下面不是“木”,第四笔要写成“竖钩”。 书写“准”字,要注意左中右紧凑。

3、学生组词书写,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

五、发挥想象,布置续写

4 有礼貌的小男孩因为粗心忘带胶卷,相未照成。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如果小男孩真的来了,见面后他们会说什么,做些什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课后续编这个故事。下节课再交流。

板书:

6、小摄影师

喜爱、关怀

高尔基-------小摄影师(聪明、有礼貌)

第11篇:小摄影师教案

6.小摄影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二、教学难点、重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五、课前准备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

学生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说说什么是“摄影师”?你觉得课文会写什么?

如:小摄影师是谁?他给谁照相?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板书学生提出来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在学习小组内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

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三、细读感悟第一——五段。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指名读第一段

2、投影出示“高尔基”,介绍高尔基生平以及他的著作。

3、有个小男孩非常想见到他,可是高尔基的秘书步让他进,他用了 什么办法? 比较句子: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 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扔到了桌子上。

4、你觉得他的这种举动怎么样?

5、高尔基看到这张纸团为什么没有生气,是什么感动了高尔基?

6、投影出示纸团内容,小组讨论。

7、全班交流。

如:“亲爱的”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崇拜、敬仰高尔基;“您、请”写出了孩子的有礼貌和态度的诚恳;“让他们放我进去”向高尔基解释自己为什么用扔纸团的方法实在是迫于无奈;“我 照完相,立刻就走”他特别强调了 孩子迫切的心情同时不会耽误高尔基工作,等等都是高尔基感动的原因。

8、朗读指导这张纸团的内容。

如果 老师就是高尔基,你能用声情并茂的声音让我感动吗? 学生自由练——指名读,评议——齐读。

9、如果 你是高尔基,此时此刻会怎么想? 学生畅所欲言。

10、

对啊 ,高尔基非常想见见这位聪明有主见懂礼貌的孩子,学生自由朗读2——5自然段。

11、

分角色对话。 从对话中你又发现了 什么 ?

如“鞠躬”可以看出 小男孩很有礼貌。等等。

12、

学生表演朗读对话。

13、

他们之间又发生了 什么事情?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

一、检查

认读词语(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

鞠了个躬

咧开嘴

吩咐

准备停当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记者

突然

侧过脸

二、细读课文。

1、小男孩见到高尔基是怎样的表现? 读读课文的 第六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体会这句句子。

为什么会仔细打量?为什么咧嘴笑了 ?说明了 小男孩什么样的心情?

3、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 ”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这些句子,体会高尔基积极配合孩子的工作,对孩子的极大耐心。

4、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指导读好这句话,

5、此时小男孩为什么会哭?

6、小男孩跑了,高尔基怎么做,怎么说?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高尔基为什么要喊? 指导读好这句话。

7、觉得孩子听到高尔基的话了 吗?那他为什么不回来向高尔基要胶卷?

三、演读入境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

四、质疑拓展。

1、小男孩还会回来吗?高尔基希望男孩再来吗?

2、自由读课文最后 4个自然段。

3、交流所得,

重点理解高尔基说得最后一句话“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说说 话中前一个“他”是谁?后一个“他 ”是谁?为什么列宁要这么做?

4、拓展。

如果小男孩真的 来了 ,见面后他们会说什么,做些什么哪? ◎

同桌互相编编故事,也可演演故事。 ◎

指名演故事,请同学注意语言表情神态。 ◎

续写故事。 教师巡回指导。 课后分析:

学生续写习作一例

小摄影师(续写)

义乌私立群星学校

三A班

周燕子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这时,突然响起了一阵轻轻地敲门声。

高尔基说:“谁呀?”

“是我,小男孩!”

高尔基欣喜万分,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跑过去开门,说:“请进,快请进!”

小男孩说 :“谢谢!”

高尔基笑着说:“不用谢!”

小男孩说:“很抱歉,上次我忘了带胶卷,耽误了您的时间,真是对不起!”

高尔基说 :“没关系的。”说着摸了摸小男孩的头。

“您能让我再拍一张照吗?”

“当然可以。”

小男孩还是让高尔基和先前那样在沙发上看报纸。然后又把照相机摆弄了很久很久,才说:“可以开始了。”

高尔基转过头来对他微笑,“咔嚓”一声,小男孩拍好了照,裂开嘴笑了!

小男孩感激地说:“我要回家了,谢谢您。亲爱的高尔基同志!再见!”

小男孩走了,高尔基走到窗口说:“孩子,再见!”

第12篇:《小摄影师》(优秀)

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执教者 寿炽群

〖教学目的〗

1、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老师做简单的板书。板书顺序按同学发言的前后顺序。

1、小男孩为什么要扔纸团给高尔基?

2、为什么高尔基看了纸条上的内容后同意小男孩进来?

3、小男孩进到高尔基办公室是怎么做的,为什么高尔基听从小男孩的吩咐?

4、小男孩为什么哭着跑了?

5、高尔基为什么要喊他回来?

6、高尔基为什么对待“小摄影师”和真正的摄影师态度不同?

附板书:(在出示附板书时,不标序号,顺序可以是乱的。)

为什么扔纸团?

为什么同意进?

为什么听吩咐?

为什么跑?

为什么喊?

为什么态度不同?

二、细读课文,释疑解难

师: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质量,下面我们按照课文的顺序把问题条理一下,可标上序号,然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攻破。

1、请一名同学读1~5自然段,解决质疑中的第

一、二个问题:

⑴ 先小组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⑵ 汇报交流:

① 小男孩之所以用“扔纸团”的方法才能见到高尔基,是因为,高尔基是一位大作家,他既要看书又要写作,因此工作很忙。工作人员不让外人随便出入是怕打扰高尔基的工作,打断他的创作灵感。但是,高尔基一旦知道小摄影师来此的意图后,一定会同意他进去的,因为,孩子们了解高尔基,敬佩高尔基。另外,小男孩采用“扔纸团”的办法说明他很机智。

② 摄影出示纸条上的内容:“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纸条上的前两句话打动了高尔基。因为高尔基看到小男孩是少先队员,他拍照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进步。因此,高尔基同意放他进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也可以体会出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之情。

⑶ 有感情地朗读1~5自然段:

板书:扔纸团 放他进

2、自由读6~11自然段,解决质疑中的第

三、

四、五个问题:

⑴ 三人一组讨论,一个人说一个问题,说的不对,不全,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⑵ 按小组在班上交流汇报,可以说可以读:

① 投影出示: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从“摆弄了很久很久”可以看出:一方面小男孩在调整相机的角度,解决采光等技术问题,为正式拍照做着准备;另一方面,他也可能多次调整高尔基的坐姿。由此可见,小男孩对此拍照十分重视和认真。从而也表达了他对高尔基的敬爱之情。时间对于高尔基来讲是宝贵的,是格外珍惜的,但是,对孩子他却十分慷慨,为了孩子他舍得花时间,即使孩子占用了他很多时间,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摆弄”,还对孩子“微笑”,说明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板书:摆弄 微笑

② “孩子为什么哭着跑了?”“高尔基为什么要喊他回来?

这两个问题可以用读的方式汇报。在读“突然”一词时,速度要急而快,说明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使高尔基一时摸不着头脑,等反应过来,孩子已经哭着跑了,眼前的一切,就发生在一瞬间。那么,小男孩为什么跑了?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小男孩出于礼貌,不愿用高尔基的胶卷,所以他跑出去,跳上一辆电车,想马上回家去取胶卷;二是小男孩此时心里十分难过,他本来经过努力终于见到了高尔基,并且还耗费了高尔基许多宝贵时间,本来可以拍照成功,实现自己的愿望,没想到一时疏忽忘了带胶卷,功亏一篑,所以他十分懊悔,哭着跑了。从高尔基的语言与动作中看出高尔基对孩子的宽容与关爱。”

板书:坐、哭 站、喊

⑶ 练习分角色朗读,也可加动作。

3、读12~15节,男生读高尔基,女生读秘书。解决质疑中的最后一个问题。

大家一起交流。

从“我很忙”可以看出,高尔基对宣传自己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从“如果是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看出高尔基对下一代的事却十分重视。

师: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是懊悔,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得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

联系全文,小组讨论:要说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充分发挥想象。

可按下面的句式谈自己的看法:

小男孩还会再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给高尔基照相的愿望十分强烈,所以他必然会来。

高尔基那么热情地接待他、配合他,他相信自己再来,高尔基还会热情地接待他。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借助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课文中大量篇幅描写了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朗读中应根据人物的身份、读出相应的速度和语调。比如文中的主人公高尔基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说话的语气应该慢一些,稳重一些。他热爱孩子,与小男孩的谈话要显得特别亲切。例:“是你扔的纸团吗?”要读出非常亲切询问的语气。“怎么了?”要读出非常关切的语气。“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声音要加大,读出亲切、热烈的语气。“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如果来的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第一句语调很平静;第二句则表现出对小男孩的惦念。先让学生试着读,然后分角色朗读。

四、作业

朗读课文三遍;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第13篇:6、小摄影师

6、《小摄影师》

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时候,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提供胶卷,他还是哭着离开了。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少先队员,就一定让他进来。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

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仍在挂念着那个少先队员。再如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这个细节反映了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和惊喜。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对话和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和蔼可亲和关怀爱护;二是认识引用对话的不同方式,并通过对话读出人物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本文的重点内容是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会认“摄、基、媚、鞠、躬、胶、秘、社”8个生字,会写“基、突、按、摆、弄、准、备、侧、胶、卷、辆、秘、杂、社”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5、续写这个故事。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摄、基、媚、鞠、躬、胶、秘、社”8个生字,会写“基、突、按、摆、弄、准、备、侧、胶、卷、辆、秘、杂、社”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初步感受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伟大领袖列宁,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名人,他是谁呢?

(出示高尔基图片) 随机学写“基”。

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

师:《灰雀》讲述了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是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板书:小摄影师。)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3、检查朗读情况:

①指名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字音方面:“摄”“桌”“志”“社”是翘舌音,“侧”“杂”是平舌音,要读准确。

字形方面:“摄”“鞠”笔画较多,可引导学生采用部件识字法识记。“躬”可采用形象识字法帮助识记。“社”字右面是“土”,“志”上面是“士”;“桌”下面是“木”,“杂”下面是“木”的变形写成“朩”,应鼓励学生观察、比较、分辨。“秘”与“密”,经常混淆,可通过组词比较,加以区别。

字义方面:读准字音,解释词义。

贴(tiē):(动作演示,重点读准字音。)

突(tū)然:事先没预料到的,一下子发生了。(提示是“穴”头)

吩咐(fēn fù):交代别人要做的事或应注意的事。

侧(cè)过脸:(动作演示。举例:侧过身子、侧面)

②开火车读词语(出示),重点指导“鞠(jū)躬(gōng)”做动作理解词义、“胶(jiāo)卷”出示实物或图片感知并写字指导,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摆弄(nòng)声母是 n。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摄”“按”“侧”“社”“辆”“秘”“摆”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6、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说: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少先队员为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照相,没带胶卷没照成相的故事。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你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自由读,交流读后的感受。

(1)师:小男孩想给高尔基照张相,很难吗? 提示:高尔基很忙,而且门口有人不让小男孩进去。 (2)师:小男孩是如何办到的? 提示:扔纸团。

(3)师:这说明小男孩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很聪明、大胆。(板书)

(4)师:小男孩在纸团里怎么称呼高尔基?说明了什么?

提示:他称高尔基为“亲爱的高尔基同志”,说明他很懂礼貌,同时也很尊敬、崇敬高尔基。 (5)师:小男孩说:“我照完相,立刻就走”,这又说明小男孩很怎么样? 提示:说明他知道高尔基很忙,很理解高尔基,不希望占用他太多时间。

2、再读,仿写句子。(课堂作业本第三题)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

3、词语积累(课件出示)

天气真好啊,读这些词语,我的心情非常轻松愉快。

阳光明媚 风和日丽 天高云淡 晴空万里 碧空如洗 秋高气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一、引入

读课题:小摄影师

师:文中要给高尔基照相除了小摄影师之外还来了一位摄影师。出示12—15自然段

指名读,讲解秘书的职责。

师:这摄影师是——(生)一家杂志社的记者。讲解杂志社和记者的职责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①自由读,你读出了什么?

②那怎样读读出高尔基不愿意见记者,但他特别希望小男孩能再来。试读。

3 ③指名读,评价。(在评价中指导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1~11自然段)

师:高尔基他特别希望小男孩能再来给自己照相,为什么?默读课文1—11自然段。

交流出示:

(一)纸团内容

(二)“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指名读,读懂什么了?从哪儿读懂的?(他鞠了一个躬,提出要求时使用“请”字。)

师:谁来读出小男孩的有礼貌。指名读,表演读。

(三)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

师:高尔基答应了小男孩照相的请求,小男孩就进来了,见到了高尔基。请看这个句子“他仔细打量高尔基,咧开嘴笑了”,“仔细打量”、“咧开嘴笑了”,说明了什么?

请读出小男孩见到高尔基非常开心和激动,指名读。

(四)师:小男孩就要给高尔基照相了,但是,最关键的事情他忘了,他没带胶卷。那他怎么办?

提示:他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师:课文中有几个地方提到小男孩哭,大家把它们找出来。 交流出示:

⑴ 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⑵ 小男孩哭着说。

⑶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 为什么他哭得那么伤心?

⑴ 小男孩好不容易得到机会见到高尔基,高尔基答应他的请求,而且很配合他,但是,最重要的事情他却给忘了,照不成相,他很着急,所以哭。

⑵ 他知道高尔基很忙,而且他摆弄了很久了,已经占用了高尔基很多时间,他可能觉得很对不起高尔基,同时也可能担心高尔基会责怪他。

⑶ 想见高尔基并不容易,他这次照不成相,他想很可能以后再没有机会了,高尔基再也不会答应他了。

⑷ 他是为班级墙报来给高尔基照相的,现在任务完不成了,他可能觉得辜负了大家的信任,担心大家责怪他。

⑸ 他很崇敬高尔基,但是他没有做好准备工作他觉得很内疚。 ⑹ 他还是个孩子。

师:小男孩忘带胶卷,高尔基说他有胶卷。但小男孩子还是跑了。这是为什么?

(很可能是他太着急了,没听清高尔基的话,也可能是他太内疚了,觉得对不起高尔基,不好意思。)

4 师小结过渡:

小男孩是如此的有礼貌、聪明、有责任心,难怪高尔基那么希望小男孩再来。再读15自然段,读出了什么?(喜爱)

读课文,从哪儿感受到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

交流出示:

(一) 师:小纸团扔进来时,高尔基在读书,他有没有生气?有没有答应小男孩的请求?他怎么说?没有生气,他答应了小男孩的请求。他说:“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请读出高尔基满身心的温柔和对小男孩的喜爱之情。指名,范读,齐读。

师:高尔基很忙,而且正在读书。为什么他愿意答应小男孩的请求?而且答应得那么爽快,说明了什么?

提示:他很关心、爱护小朋友,尽量满足小朋友的要求。 读出高尔基关心、爱护小朋友的情感。指名、范读、齐读。

(二)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

想象小男孩是怎么吩咐的?高尔基是怎么做的? 高尔基这样听小男孩的指挥,你有什么想法?

(三)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有很多胶卷。”

(1)从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大声喊” 体会高尔基对孩子十分关心疼爱。 (2)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

(四)“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儿,就一定让他进来。” ——从高尔基不见来采访的杂志社记者,却要见小男孩,体会高尔基对孩子的关心爱护。

三、感情朗读,角色表演。

师: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他对高尔基充满了崇敬,高尔基对孩子也倍加关爱。课文什么地方使你最感动?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课文,用心体会。

1、自由练读

2、分角色朗读,表演读 四、理清文章脉络

师:这次课,我们学习了《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少先队员为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照相,没带胶卷没照成相的故事,体现了高尔基对孩子的理解、爱护。大家要注意刚才提到的那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认真体现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与心理活动的。 课件出示:

小摄影师 男孩 扔纸团 摆弄 坐 哭↘衬托

5 (明写) 关心 爱护 高尔基 放他进 微笑 站 喊↗对比 (暗写)

五、写字

写字“突、、弄、准、备、杂”

1、认读生字。

2、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续写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1、如果你是这个小男孩,你还会再来吗,打来你想象的翅膀,把这个故事继续写下去吧!

讨论几种可能情况(课件出示)

2、重点指导小男孩再来

(1)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你认为小男孩会再来吗? (2)如果他再来,门卫会怎么说?怎么做?

(3)小男孩和高尔基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4)出示课件学习对话的各种形式。

3、交流、评议。

4、修改。

三、结合资料,拓展学习。

续写《小摄影师》例文:

小摄影师没照到相,心里非常难受。他拿起被子,盖住自己的全身。心里难受极了。心想:"我怎么这么可恶,这么粗心呢?我到底给不给高尔基照相呢?"最后,小摄影师决定给高尔基照相。

6 第二天早上小摄影师拿着照相机和胶卷去给高尔基照相了。他来到高尔基家门前,跟门卫说:"我是上次那位小男孩,请让我进去吧!"守卫说:"快!快!请进去,高尔基在里面等你很久了。"小摄影师进去以后,敲了敲门。门开了,高尔基惊喜地说:"请进!请进!小男孩。"小男孩很有礼貌地说:"亲爱的高尔基先生,打扰您了,真不好意思!"高尔基说:"没关系,没关系。" 高尔基边说边坐在了窗口旁边看报纸。小男孩打量着高尔基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冲着小男孩微笑。"咔嚓",照相机响了一声。高尔基亲切地说:"照好了吗?"小男孩说:"我忘记装胶卷了,真实粗心哪!""没关系,再来一次。""咔嚓!"高尔基问:"照好了吗?"高尔基问。"照好了。再见,高尔基先生!""再见,可爱的小男孩!"小男孩高兴地回家睡觉去了。

第三天,小摄影师带着高尔基地相片和书包回学校上学去了。

教后感:

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时,小摄影师带着遗憾哭着跑出去了,尽管高尔基一再喊着:"孩子,我这儿有胶卷!"此时,"小摄影师"听到高尔基的喊声了吗?他回来了吗?他为高尔基拍照了吗┄┄这一系列问题,成了学生们心中的疑团。把握住他们对此的好奇心,我为孩子们的思绪铺上一条想象、创造之路,就此提出问题:小摄影师为什么没回来?后来他为高尔基拍照了吗?你觉得可能会怎样,把你的想法说一说。学生原以为文中没写结局,无从寻找结果,一听老师让自己续尾,好奇心便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略加思索后,有的说:"那个小男孩只顾伤心,没听到高尔基喊他。"另一个说:"他听到了喊声,但他不好意思回去。"孩子们用自己的思绪揣摩着小摄影师的心态。"有的说,他在车上太伤心了,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第二天才来,门卫领他上去了。他按上次的设计让高尔基坐好,完成了拍摄。"我很赞同几个同学的想法并说:"完全有这种可能,你们说得真好!"其他同学听了,也不甘示弱,一个男生站起来说:"小男孩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老师表扬了他,同学们都很羡慕他……经过大家的讨论,形成了多种猜测,学生学习的激情也高涨起来。在后来的五分钟练笔中,学生都奋笔疾书。在日常教学中,在深入领会贯彻新课程精神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发挥孩子们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让创造的"幼苗"在如母爱般的呵护中茁壮成长。

第14篇:10小摄影师

10《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一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里的九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1.交流收集的材料,了解高尔基这个人物。 2.自学生字,理解新词。

3.初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儿的关怀爱护和小男孩儿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你们了解高尔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吗? 同学们交流资料,最后明确:

(高尔基是世界闻名的文学家,原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他发表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小说以及著名的散文诗《海燕》等。他的作品在我国广为流传,得到人们的喜爱。他还非常关心、爱护少年儿童。)

二、初读课文,围绕课题质疑。1.板书课题:《小摄影师》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小摄影师是谁?他给谁摄影?在摄影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情况?他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要以小摄影师为题?„„)

2.初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够在读文中解决,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解决。

三、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按照读课文,画生字、查字典、选字义的步骤自学生字。可按要求填写表格。表格略去。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纠正重点字的读音。

另外,“社”、“者”是翘舌音,“杂”是平舌音,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提示和纠正。 3.分析字形结构。

“摄”左右结构,“耳”的最后一笔是“ 一笔是“ ”。

“胶”左右结构,右边的第四笔是“”,不要写成“”。 “杂”上下结构,上边是“九”不是“几”,下边是“一”加“小”不要写成“木”。

“鞠”左右结构,左边最后一笔是“”,不要写成“一”;右里侧“米”字最后一笔是“ ”不要写成“

”。

”;第一个“又”最后“躬”当“身”字做偏旁时最后一笔不要出头。

“社”左右结构,左边是“ ”字旁,不要写成“ ”旁。 4.比较法识记字形。

贴( ) 吩( ) 社( ) 侧( ) 沾( ) 纷( ) 杜( ) 测( ) 秘( ) 胶( ) 者( ) 杂( ) 密( ) 郊( ) 著( ) 染( )

四、理解词语: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记者”、“杂志社”、“胶卷”、“秘书”等词语。 2.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摆弄:本意含有支配、调整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指小男孩调整相机,为正式拍照作准备或指小男孩为高尔基调整坐姿。

吩咐:是要求对方按自己的要求做。课文中指高尔基听小男孩的话,拿了张报纸,坐下来。

停当:本意为齐备、完毕。课文中指小男孩把高尔基拍照前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完做好了。

突然:指事先没有料到,一眨眼事情发生了。课文中当一切准备停当就要拍照了,小男孩一下子坐在地上哭了起来。高尔基没有想到会发生眼前这样的事情。

五、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想一想,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由于忘了带胶卷,因此没照成相的事。)

六、作业: 生字、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老师做简单的板书。板书顺序按同学发言的前后顺序。 1.小男孩为什么要扔纸团给高尔基?

2.为什么高尔基看了纸条上的内容后同意小男孩进来? 3.小男孩进到高尔基办公室是怎么做的,为什么高尔基听从小男孩的吩咐?

4.小男孩为什么哭着跑了? 5.高尔基为什么要喊他回来?

6.高尔基为什么对待“小摄影师”和真正的摄影师态度不同?

附板书: 注:

为什么扔纸团?

在出示附板书时, 为什么同意进?

不标序号,顺序可以 为什么听吩咐?

是乱的。 为什么跑? 为什么喊? 为什么态度不同?

二、细读课文,释疑解难。

师: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质量,下面我们按照课文的顺序把问题条理一下,可标上序号,然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攻破。 1.请一名同学读1—5自然段,解决质疑中的第

一、二个问题。(1)先小组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2)汇报交流:

①小男孩之所以用“扔纸团”的方法才能见到高尔基,是因为,高尔基是一位大作家,他既要看书又要写作,因此工作很忙。工作人员不让外人随便出入是怕打扰高尔基的工作,打断他的创作灵感。但是,高尔基一旦知道小摄影师来此的意图后,一定会同意他进去的,因为,孩子们了解高尔基,敬佩高尔基。另外,小男孩采用“扔纸团”的办法说明他很机智。

②摄影师出示纸条上的内容:“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纸条上的前两句话打动了高尔基。因为高尔基看到小男孩是少先队员,他拍照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进步。因此,高尔基同意放他进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也可以体会出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1—5自然段。 板书:扔纸团 放他进

2.自由读6—11自然段,解决质疑中的第

三、

四、五个问题。(1)三人一组讨论,一个人说一个问题,说的不对,不全,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2)按小组在班上交流汇报,可以说可以读。

①投影出示: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从“摆弄了很久很久”可以看出:一方面小男孩在调整相机的角度,解决采光等技术问题,为正式拍照做着准备;另一方面,他也可能多次调整高尔基的坐姿。由此可见,小男孩对此拍照十分重视和认真。从而也表达了他对高尔基的敬爱之情。时间对于高尔基来讲是宝贵的,是格外珍惜的,但是,对孩子他却十分慷慨,为了孩子他舍得花时间,即使孩子占用了他很多时间,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摆弄”,还对孩子“微笑”,说明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板书:摆弄 微笑

②“孩子为什么哭着跑了?”“高尔基为什么要喊他回来? 这两个问题可以用读的方式汇报。在读“突然”一词时,速度要急而快,说明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使高尔基一时摸不着头脑,等反应过来,孩子已经哭着跑了,眼前的一切,就发生在一瞬间。那么,小男孩为什么跑了?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小男孩出于礼貌,不愿用高尔基的胶卷,所以他跑出去,跳上一辆电车,想马上回家去取胶卷;二是小男孩此时心里十分难过,他本来经过努力终于见到了高尔基,并且还耗费了高尔基许多宝贵时间,本来可以拍照成功,实现自己的愿望,没想到一时疏忽忘了带胶卷,功亏一篑,所以他十分懊悔,哭着跑了。从高尔基的语言与动作中看出高尔基对孩子的宽容与关爱。” 板书:坐、哭

站、喊

(3)练习分角色朗读,也可加动作。

3.读12—15节,男生读高尔基,女生读秘书。解决质疑中的最后一个问题。 大家一起交流。

从“我很忙”可以看出,高尔基对宣传自己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从“如果是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看出高尔基对下一代的事却十分重视。

师: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是懊悔,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得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

联系全文,小组讨论:要说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充分发挥想象。 可按下面的句式谈自己的看法。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借助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课文中大量篇幅描写了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朗读中应根据人物的身份、读出相应的速度和语调。比如文中的主人公高尔基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说话的语气应该慢一些,稳重一些。他热爱孩子,与小男孩的谈话要显得特别亲切。例:“是你扔的纸团吗?”要读出非常亲切询问的语气。“怎么了?”要读出非常关切的语气。“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声音要加大,读出亲切、热烈的语气。“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如果来的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第一句语调很平静;第二句则表现出对小男孩的惦念。先让学生试着读,然后分角色朗读。

四、作业:朗读课文三遍;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五、板书设计

第15篇:6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和细节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变化。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投影。

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3、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4、介绍高尔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请多读几遍。

2、抽读词语。

3、同桌互读,检查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指名读文,师生评价。

5、高尔基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三、识字写字。

1、小组合作: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指导写字:

\"卷\"字注意上半部分只有两横。 \"摆\"字注意四字在上要变形。 \"辆\"字车字旁最后一笔为提。

3、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通过高尔基和小男孩之间发生这样的一件事,你喜欢谁?

2、请同学们快速读文,你觉得高尔基或者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3、你从哪些地方觉得高尔基是一个非常关心孩子的人?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男孩是个有礼貌、会动脑的人?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重点的词句。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①、抓住\"鞠躬\"、\"打量\"体会小男孩的机智,对高尔基的崇拜之情。

②、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③、抓住\"吩咐\"、\"摆弄\"等词体会高尔基任由小男孩的指挥,对下一代的关心和爱护。

④、抓住第11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从\"赶紧\"\"大声喊\"及人物语言体会高尔基留住小男孩的心情很迫切。

6、表演悟情。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示:以课文为剧本,抓住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三、巧妙设疑,续写延伸

1、小男孩会回来吗?从课文找到依据。

2、高尔基和小男孩再次见面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力,继续写完这个故事。

板书:

6、小摄影师

关心、爱护 高尔基←--------→小男孩

会动脑、有礼貌

第16篇:小摄影师04

6 小摄影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时候,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提供胶卷,他还是哭着离开了。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少先队员,就一定让他进来。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

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仍在挂念着那个少先队员。再如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这个细节反映了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和惊喜。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对话和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和蔼可亲和关怀爱护;二是认识引用对话的不同方式,并通过对话读出人物的感情。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5.续写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重点内容是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本文语言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可以理解大概意思。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纸团飞进窗口,男孩请求高尔基允许为他照相──高尔基摆好姿势,男孩准备为他照相──忘带胶卷,男孩哭着离开──高尔基等着男孩再次来照相。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义。也可以结合具体的词语、句子、段落,通过朗读尝试合作、探究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受到熏陶和感染。本课结尾,给学生留下了悬念和想象空间,学生肯定有兴趣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续写。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jū)躬(gōng)”、“胶(jiāo)卷”,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摆弄(nòng)声母是n 。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1.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中,学生理解了摄影师这个词之后我让学生质疑,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小摄影师是谁?谁给谁拍照?”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读一遍就知道了,我就顺势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学的重点是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心和爱护。我让学生找到句子,再让学生把句子读好。而小男孩的心情变化则比较简单,学生读好教好。续写故事“第二天,小男孩果然来了”我是让学生回家写,从学生写的情况来看,有几个学生写得很不错。

第17篇:小摄影师(教案)

6、小摄影师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摄、基、媚、鞠、躬、胶、秘、社”8个生字,会写“基、突、按、摆、弄、准、备、侧、胶、卷、辆、秘、杂、社”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5、续写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啊?你们还记得吗?谁愿意站起来告诉大家?

生:讲了列宁、小男孩和灰雀的故事 师:恩,记忆力真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故事呢?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翻开书21页,题目是?板书(小摄[shè]影师),指导读课题 师:同学们,“摄影”是什么意思呢?(联系生活实际),“摄影师”是做什么的?(简单地说是拍照,摄影是一门艺术,它是理性的思考和创作冲动的集合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现在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在默读过程中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会的生字词把它划下来,问同桌或者老师,也可以自己查字典。

师:恩,同学们都很认真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了,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师:黑板上的生字有哪位同学全认识的?(举手)站起来带同学们读一遍(读错的生字老师纠正)

生:举手读生字

师:恩,读得很好,现在我们开火车读一遍,同学们要集中注意力„„(接着老师带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生字给记住?(当场组词) 生:识字方法(联系生活、偏旁、字义)

师:同学们的识字方法可真多啊,丰富多彩,接下来我们来看词语,现在我们分男女生来赛读,看 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得好?随机拓展:词义、近反义词等,重点指导“鞠(jū)躬(gōng)”、“胶(jiāo)卷(juàn)”、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摆弄(nòng)声母是n。

三、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同学们的表现很好,既然生字词都掌握得这么好,那么课文对你们来说应该没问题,现在同学们把课文齐读一遍,读完之后标出文章段落顺序(提醒学生共有15段),找出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自然段。

师:出示词语(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概括本文内容

第二课时

四、精读课文,把握情意

师:课文大意同学们都知道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的了解课文,刚才叫同学们找出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段落找出来,都找到了吗?谁站起来告诉大家?

生:第一自然段

师:说对了吗? 生:恩

师:对,第一自然段就是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内容,高尔基可是大名鼎鼎的前苏联作家啊,一位与他素不相识的普普通通的少先队员想见高尔基可不容易呀!那么小男孩是怎么见到高尔基呢?这秘密呢,就要从这里说起!(拿出一个纸团),谁来揭开这个秘密?(请一位学生)请你把内容读一读。(课件出示) 生:举手站起来读纸团内容

师:恩,读得不错,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你觉得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想好的举手回答

生1:我觉得小男孩是一个很聪明、很会想办法的人,因为高尔基不随便见人,而小男孩却能想出用纸团传话的办法,所以我认为他很聪明、会想办法

师:恩,说得很好,小男孩能想出这种办法确实很聪明,你还认为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举手,老师可是给你们表现的机会啊,认真读这段话就知道的哦。 生2:我认为小男孩是一个很懂事、很爱摄影的人,从纸团上关键字“亲爱的”、“您”、“请”、“立刻”等可以看出来的。

师:这位同学很认真,也很细心,居然可以从这信中找出能证明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同学们要向他学习哦。现在如果老师就是高尔基,那你能用声情并茂的声音让我感动吗?先在下面练习2分钟。

师:看同学们都很认真的在练习了,现在呢谁想用你读的方式感动我,我就让你照相。

生:老师,我来读„„

师:恩,不错,大家掌声鼓励,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停顿,“请”“您”两个字语气要重些,现在老师示范一边,同学们认真听

师:声情并茂的读,现在轮到同学们来读了,记住老师刚才说的 生:有感情的读

师:恩,有进步,大家读得非常好,听了你们的朗读啊,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有礼貌,爱摄影的小摄影师了!想想高尔基看到了这个纸团后,心里会怎么想呢? 生:惊讶、奇怪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能从文中的一些细节看出小男孩是那么的聪明,还能想到高尔基的内心世界。下面呢请大家再读读文章的1~5自然段,看看你还能从哪些细节揣摩到他们的内心活动。 生:自由读

师:通过朗读,我们还可以从哪些细节看出他们的内心活动呢? 生:鞠躬、请、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师:恩,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吗?

生:回答(鞠躬、摆弄相机、打量、咧开、笑、指了指、说) 师: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说明了什么? 生:开心、兴奋

师:对,这个细节呀反映了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与兴奋

师:刚才同学们找出了那么多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那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表演“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这几个词语,谁愿意上来表演? 生:表演

师:恩,有感觉,那么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小男孩会想什么?

生:很伤心,很遗憾,自责,小男孩会想高尔基给自己机会自己都没有把握好 师:这说明了小男孩对高尔基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生:敬爱„„

师:恩,从这里我们可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面对着小男孩这样的举动,高尔基又是怎样的反应呢?请同学们赶紧把6~11自然段读读,看看小男孩是怎样给高尔基照相的?而高尔基又是怎样对待小男孩给他照相的,把相关句子划下来,待会我们来交流交流。 生:读书

师:课件出示小男孩与高尔基的做法(左右两栏对比) 师:在小男孩拍照之前,高尔基听从他的“吩咐”,而且还等了很久很久,开始照相时,“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这些说明了什么呢?同学们思考下 生:自由回答(高尔基很有耐心)

师:回答不完全哦,从这些细节我们啊可看出高尔基积极配合小男孩的工作,反映了他对小男孩很有耐心,还对孩子“微笑”,说明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从而也表现出小男孩对高尔基的敬爱之情。当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后,高尔基是怎么问这小男孩的?如果你是高尔基,你会怎样问呢?谁来试一试? 生:你怎么了?

师:恩,差不多,语气应更温和亲切,语调要舒缓轻柔,因为这一句不仅反映出他对孩子的突发表示迷惑不解,更有一种关心在里面。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出示(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通过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生:说明高尔基很想帮助小男孩

师:对,这反映出他主动帮助男孩的一片爱心

五、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师:小男孩会回来吗?如果你是小男孩你会回来吗?为什么? 生:会,因为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师:确实,一个大名鼎鼎的大作家能让一个普通小男孩拍照,真难得啊。那么那些句子说明高尔基喜欢小摄影师来拍照呢?这样的句子该怎样读? 生:自由回答(“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师:那么这个句子该怎样读才能体现出高尔基喜欢小摄影师来拍照呢?哪位同学来试试?

生:读句子„„

师:恩,读得很好,能把高尔基那种失落之情读出来了。同学们注意看高尔基说的这句话,用了“很忙”和“一定”两个词说明了什么?联系上下文思考一下 生1:说明了高尔基希望小男孩能回来 生2:说明他很关心小男孩

师:恩,说得真好,从中可见高尔基对媒体宣传自己并不关心,相反,对于这个少先队员却非常重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尔基关怀下一代、爱护下一代的崇高品质

六、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师:如果小男孩回来了,他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师:(小结)课文内容我们已经学习完了,这两节课同学们表现得不错,特别是(某某)同学,我们要向她学习,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什么? 生:要关心别人

师:对,我们要学会关心别人,做事要有耐心,而且遇到任何事情时要会想办法,现在我们再把生字词复习一遍,明天听写,还要检查同学们故事续写情况 生:读生字

师:同学们回家后多看几遍,免得写错,有时间的话去收集关于高尔基的一些资料,下课了同学们,明天见!

第18篇:小摄影师说课稿

小摄影师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摄影师》,欢迎各位给予指导。首先我要说的是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材的理解,力求育人功能的拓展《小摄影师》写了高尔基欣然答应一个孩子给他拍照,最后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孩子哭着离开。最后,高尔基还是准备要接待那个少先队员。我与文本对话时,感受到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也感受到小摄影师所代表的少先队员所具有的诚信、聪明、有礼貌的品格,两者均应教学。关于本课的目标设定,我想主要是力求凸现三维的融合把本课目标预设为通过语言句子的朗读以及有关情节的联想训练,感受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之情。确定这个目标是符合新课标关于目标“三维性”要求,它蕴含有知识、情感、过程三方面要求,而且三者是相互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整个教学过程的预设,力求做到全员的互动全课预设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对全文步感知、学会生字新词。在这样基础上学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整堂课的流程预设是这样的:先质疑;再交流初读课文时留给学生的人物印象;第三步,感悟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怀;接着,体会小摄影师的品格;最后是通过联想续写,把两代人的品德更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具体是这样的:第一环节是质疑明起点,使得课堂显得真实、真切课开始就向学生提问“读了课文,你们有哪些不明白的?”引导学生说出读课文后的疑难点。预计有学生会说“小摄影师为什么不要高尔基的胶卷呢?”、“小摄影师为什么最后一直没再去找高尔基拍照呢?”、“高尔基到底是忙还是不忙,伟人为什么还要骗一个杂志社记者呢?” 质疑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方法,也是教师掌握学生真实起点一个途径,教师的教要教在学生真正的不懂之处,这是课堂真实化、课堂以人为本的基础。第二步,把学生初读的个性理解,通过交流使个性的学习内容形成大家的共识在质疑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读了课文之后,你对文中的高尔基、小摄影师,有了什么印象呢?” 预计学生会交流:高尔基是关心少年儿童的、工作十分繁忙的一个人等等;小摄影师是一个守信、很有办法、懂礼貌的人等等。交流后,还向学生提出要求: 同学们交流的这些体会,在课文中都有所体现,请大家再认认真真读几遍课文,这些人物印象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请在这句子边上注上相应的体会词。学生读了文章后,都有自己的个性理解,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成果,因此在第二课时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谈谈初读后对文中人物的印象。之后要求学生运用边读边注的形式,使得起先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就成为了全体学生的共性理解,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很有好处。接下来要重点走进高尔基,品读感悟高尔基的人品 教师向学生提问: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呢?预计学生会说是从以下三句话体会到的:句子投影,此略三句中,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后面两句。 ●对教学第二句的方法如下设计: “请同学们读这句,要一遍又一遍地读,发现哪些词能说明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呢?” 交流句子,抓住关键词“吩咐”和“很久很久”。阅读教学是工具与人文的结合,以上教学预设,完全是体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抓住重点词,在揣摩用词、联想情节、说话训练中,深深体味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 ●体会第三句的教学方法: 自己读读第三句,谈谈“哪几个字的描写更能表达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 预计学生会注意“很忙”与“一定”两词,再问同学:到底是“忙”还是“不忙”?通过讨论,明白高尔基很忙,但不喜欢媒体广告宣传;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满足少年儿童的愿望!指导学生朗读,前一句要读得坚决,后一句要读得亲切。 以上一段教学,使学生对高尔基关怀少年儿童形成浓浓的气氛,在学生对词语的品味与朗读中体会高尔基的情感是太爱少年儿童了,教师的每一句引导语、点拨语,学生读的、感受的内容都围绕高尔基的关怀,完全做到语言句子与情感熏陶合二为一。

感悟高尔基后,再来体会小摄影师的形象。 教师引导过渡:高尔基如此关怀少先队员,那么高尔基所爱的少先队员是怎样的一代儿童呢? ●首先读读纸条上的内容: 这张纸条短短几句话,但写得很有水平,同学们仔细品读,信的内容到底巧妙在哪儿呢?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读出一个“尊敬、懂事”的一名好队员。除了指导读好这句外,还点拨学生:“课文中的几乎每一句话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写的,请大家再用心的读读全文,尤其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对话。”指导学生朗读这些对话。

让学生读全文,使课文中的对话描写引起同学的关注,在真切朗读中感受文本价值,也使全课教学有了整体感。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呼应课刚开始时学生提出的疑问,并进行续写,更深层次地提升人物的形象。在最后,回到学生课始提出的问题:“小摄影师为什么不要高尔基的胶卷呢?”“小摄影师哭了,是他后悔吗?后悔什么呢?” 回答后,再让学生想想以下问题(投影句子:小摄影师最后会不会再出现?假如出现了高尔基会怎样?小摄影师想到了什么,才不去找高尔基的?假如一直没出现,高尔基又会怎样?)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学生写一段话交流。

课文要求,感受高尔基关怀下一代的文本价值,但适当地延伸感受小摄影师所特有的诚信、聪明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从语言表达用词中、从想像“哭”的原因中,去琢磨领悟,一个活灵灵的高尚的小摄影师就会树立在学生面前,对引领学生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少先队员是很有作用的。最后,通过写,把两代人的情感又上升了。 本课设计就是想努力实现情感目标的同时,让语言能力得到切实发展。如果语文课上只是心头感动或只是习得工具,都不是成功的语文课。只有两者的融合,才是应该追求的。综观整堂课的教学预设过程,都强烈体现着这点,让无情的方块文字流露出浓浓的情感,在追求情感氛围的过程中紧紧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由学生的质疑开始,从文本语言中去解疑,运用理解、体验、联想与朗读四种形式,学生对伟人高尔基、对同龄人小摄影师所具有的高尚品格,都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小摄影师》教学反思

试用修订版大纲中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在《小摄影师》阅读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规定的情境,在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品析词语,揣摩情感。

“吩咐”一词在文中包含着的内涵:高尔基被小男孩的天真可爱所感染,因而也就听从“吩咐”,任其“摆弄”。从中足以看出高尔基的童心童趣和对小男孩的喜爱。如果忽视这一点,则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是学生很难体会出来的。因此,我在教学时紧扣“吩咐”一词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再通过说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情感结合起来,揣摩出其中包含的高尔基对小男孩子的喜爱之情,这就是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二)朗读体验,领悟情感。

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因此,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如果说“吩咐”一词着重表现的是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的话,那么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两句话则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整个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并且这种情感是那样的强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教学时,我没有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朗读,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高尔基对待记者的冷淡和不见,对待小男孩的热情和“一定”要见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正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达到了“在读中有所感悟”的目的。

(三)激发想象,升华情感。

有了这种体验和感悟,“高尔基为什么不愿见记者而热切希望小男孩能再来”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但还不能就此打住,而是让学生再读全文并进一步思考:“小男孩会再来吗?”激发学生的想象,进一步把他们引进课文规定的情境之中。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并且给学生提供了展开想象的空间,学生会自然地由此想到高尔基还会等待小男孩来吗?小男孩再来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进而进行续写的习作训练,让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更加深刻。在他们积极的思维中,引起情感的共鸣,让高尔基对下一代的浓浓爱意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我对教育的感觉:看着孩子,愿意去爱;面对成长,懂得感动!教育是美好的,他需要爱的迁就!步入小学,我才知道三年级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鼓励与耐心,教师的正确引导会开启孩子的心灵,三年级的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每堂课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在读中去感悟、去发现。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jū)躬(gōng)”、“胶(jiāo)卷”,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摆弄(nòng)声母是n 。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1.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第19篇:小摄影师课堂实录

小摄影师课堂实录

该文档为25分钟课堂教师口语实录,空括号部分均为学生回答内容。

上课!(老师,您好!)同学们好!

一、导入

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示意黑板上的“摄”)()好,那么,什么是摄影呢?(拍照的)嗯,谁还想说?()好,摄影就是照相的意思。(板书)好,那么,谁还知道摄影师是做什么的呢?()

对了,那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点什么呢?()旁边~()嗯!(照成了没有)嗯,照成没有,结果怎么样?是吗?

二、总体感知,熟悉生字词

好,那么,就带着我们的疑问,一起走进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请同学们翻开书,按照自学提示,来大声读(课)文,来完成自学提示上要求,开始吧。()

老师听到了同学们课文读得很流利,那么,生字词语的字音读得怎么样?老师想考考大家,好不好?()谁来?()下一个,(按照)好,怎样记住“按”这个字?你来说~()好,那么,我们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就能记住新的生字,(示意下一位同学读下一个词,学生一个带读,然后全班齐读)(胶卷)卷是多音字,谁来为不同的读音组个词,()非常标准!下一个~旁边男生~(量)齐读!(量)下一个()最后一个()

好,生字词语都读完了,还记得自学提示中的第二个问题吗?(PPT)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说一说。(时间:5`)嗯,说得不错,(指名)再说一遍,(边板书:小男孩——照相——高尔基),旁边同学还能再说一遍吗?()大家说的呀,都不错,那么,请同学们继续再想这样一个问题:围绕着照相这件事,课文写了哪几件事?(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是~~)谁能用“先怎样,再怎样”完整地来说一说。(小男孩先请求给高尔基照相,然后准备给高尔基照相)最后呢?(最后没有照成)由于没有带胶卷,没有照成。好,那么,这件事就分为这样三个环节(边板书:请求-准备-(离开))先请求照相,再准备给高尔基照相,最后由于胶卷没有带,所以很遗憾地离开了。

三、课文分析:重点是分析高尔基的形象 (1)第一部分:请求照相

那么,小男孩是怎样请求给高尔基照相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一到五自然段,谁想给大家读一读,好,()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示意看PPT)小男孩是用什么方法请求给高尔基照相的?(小男孩是用扔纸团的方法请求给高尔基照相的)高尔基看到纸团,就同意(同意)他进来,那么,这到底是怎样一张纸团呢?上面写了什么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自己轻声读一读,看看你像高尔基一样都读懂了什么?(我在这里读出了小男孩不耽误高尔基的时间,他照完相立刻就走)嗯,不错,(小男孩是一名少先队员)是,不是专业的记者,是吗?(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班级)要把这张照片(要把这张照片贴在他们班的墙报上)是了。为班级工作的一个小男孩,是不是?好,就是这样一张纸团,打动了高尔基。(总结语:小男孩怎么请求的)

那么,小男孩为什么想出了这么奇怪的办法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928年高尔基工作的情况。(PPT:)谁来给大家读一读。(高尔基工作忙,从来都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拍照。)最后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从来都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拍照。”可单单为什么给这个小男孩一次照相的机会呢?(10`)请同学看看书,联系上文,想一想。(教师等了一小会儿)谁想好了?为什么单单给这个小男孩一个机会呢?(因为高尔基认为小男孩这个办法很聪明,高尔基很喜欢这个小男孩)因为小男孩的聪明。还有原因吗?(因为小男孩照相的原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班级,他想让全班同学都向高尔基学习。)是的,还有理由吗?(高尔基觉得男孩子这样做很有意义,所以支持他的工作,就让他进来了)不仅支持小男孩,而且非常理解小男孩这份急切的心情。这都出于高尔基一个文学家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爱护)。 (2)第二部分:准备照相

那么同学们,请同学们继续来看一看,那么男孩子是怎样准备给高尔基照相的呢?请你们默读下

6、7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展示PPT,然后等了一等)可以了吗?(可以了)小男孩是怎么给高尔基照相的?谁来读一读。(过了一会儿„„.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好了,你能说一说是怎么给高尔基照相的吗?(小男孩让高尔基做什么动作,高尔基就做什么动作,非常配合他)非常听话,是吗?那么小男孩是怎样吩咐高尔基的呢?谁来读一读那样的语言? (PPT”第七段’)嗯,(边放PPT)小男孩吩咐高尔基,“请您坐在这看报纸”那么,通过老师的了解啊,吩咐一词经常用在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一些命令。那么,用在这儿(略停顿)小男孩是吩咐高尔基这样做,那你体会到了什么呢?(我体会到了高尔基对小男孩的话非常服从,支持小男孩)那么,高尔基就是带着这种支持、配合的心情来做好自己准备照相的工作。是吗?那么,请你再看看第七自然段,还有哪些词语同样让你体会到高尔基的配合和支持。(很久很久)嗯,说吧,(因为高尔基的时间比较紧)对,(小男孩耽误了他非常久的时间,但他依然很配合)从“很久很久”这个词可以看出,准备的时间(略顿)很长(很长)。还有哪个词呢?(摆弄)嗯!(我从摆弄这个词看出小男孩是不断地调整高尔基的姿势,也是不断地调整自己摄像的角度)嗯,改个词,照相的(略顿)角度(角度),(拍出最好的照片)好,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副背景图,看看小男孩手里拿了相机了吗?(示意同学们看看PPT)(看见了)他可能调整自己相机的角度,还可能调整自己的站位,还可能告诉高尔基,怎样才能做得最标准,照出来的照片最好看,高尔基非常配合,时间那么久,都没有厌烦,还有那个词让你感到高尔基很配合,(微笑)嗯,(因为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高尔基没有厌烦他,还对他微笑)(15`)微笑是对小男孩最大的支持、最大的鼓励!

(3)第三部分:忘带胶卷而离开(高尔基怎么做的?重难点)

可是,正当小男孩准备好了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突然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起来!(PPT)这时,高尔基是怎么说的呢?(让学生读高尔基的问话)我读出了你读出了高尔基的疑问,谁再读,(你怎么了?)把这段话读完行吗?重读,(„)你读出了对小男孩的关心,当高尔基知道,他是忘带胶卷而哭泣的时候,高尔基又是怎么做的呢?(PPT)(女生读接下去的一段话:“高尔基赶紧站起来„我这儿有很多胶卷”)高尔基是怎么做的?(高尔基是赶紧站起来,要把自己的胶卷给小男孩,实现小男孩的愿望)能给“赶紧”换个词吗?(我们可以把赶紧换成马上)读一读吧,()还可以再换吗?来,(我们可以把赶紧换成连忙)读一读,()这些词都表示高尔基的速度站得很快,他想把胶卷亲自交给小男孩,可是,这时,小男孩已经提着相机跑出去了。谁再读?接着老师的读,(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卷”)为什么大声喊呢?谁有感受来谈一谈,接着说吧,(示意刚才朗读女生继续回答)(因为高尔基想留住小男孩,所以要大声喊)我听出来了,这是高尔基对小男孩的一种挽留,他非常想帮助小男孩实现这个美好的(略顿)愿望。(愿望)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高尔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是关爱少年儿童的人)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板书:关心)

(重点段落朗读法)让我们一起配着音乐来读一读,(PPT、音乐)“正当一切准备停当的时候„.让他进来”(学生读对话,老师读旁白) 同学们读得很好!让我们看看划线的这句话(最后一句),你读懂了什么?(我读懂了高尔基想着那个小男孩,想帮小男孩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嗯,(我读懂了高尔基不接受任何记者的采访,只接受小男孩的拍照。)是,此时的高尔基拒绝了一位大摄影师,而是在等待一位小摄影师,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先队员,这其中不难看出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成长爱护,想不想分角色来读一读这一段,(最后一部分)(想)和你的前后同桌两个人自己试一试,开始吧。大声读一读这一段。(20`)()嗯,哪组准备好了?好,(分角色朗读,旁白,秘书,高尔基)其他同学想试试吗?(另一组继续读)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行不行,老师做旁白,男孩子做秘书,剩下的同学做高尔基,全体起立,(读完)请坐,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知道了高尔基等待这个小男孩的决心。我们通过高尔基的所作、所为和所说,我们不难看出,他是关心少年儿童的人。

四、总结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边文章的主要内容,(指着板书,讲解)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小男孩要给高尔基照相这件事情,在照相的过程当中,他首先用扔纸团的方法请求高尔基的同意,接下来,准备给高尔基照相的时候,用了很长很长的时间,高尔基耐心地配合着。可是,正当一切准备停当的时候,小男孩就突然想起来胶卷忘带了。高尔基想把自己的胶卷交给小男孩的时候,他已经跑远了,高尔基在耐心得等待,这长长的等待,正体现了他对小男孩的无限关心,这份关心正是一份浓浓的爱。下面,让我们继续走进高尔基,(PPT)高尔基是世界文学大师,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广为流传。值得大家一读的有这样几部书,(PPT)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还有母亲。已经被译为多国的语言文字在孩子们中广为流传。

那么,学到这儿,你想对高尔基说点什么吗?(高尔基我要想你学习)做一个关心别人的人,(高尔基你真是一个关心少年儿童的人)很好。

五、课后作业

那么,课文暂时学到这儿,课后完成这样两个作业,(PPT)

一、阅读高尔基的作品;

二、小男孩会不会再来呢?请续写这个故事。

好,这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老师再见!)同学们再见!(25`)

第20篇:《小摄影师》说课稿

6《小摄影师》第一课时说课稿

蒋丽萍

一、说教材

《小摄影师》写了高尔基欣然答应一个孩子给他拍照,最后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孩子哭着离开。最后,高尔基还是准备要接待那个少先队员。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也表现了小摄影师所代表的少先队员所具有的诚信、聪明、有礼貌的品格。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具体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结合学生实际、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导入新课、读写结合、初读感知、整体把握等方法,具体结合教学过程展开阐述。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2、媒体展示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基(jī)。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使很深的道理易于学生接受,同时也能够激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这种导入方法自然生动,将生活和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课文浓厚的学习兴趣。

3、出示教学课件,介绍高尔基生平情况。

(二)初读课文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默读或放声读课文。(1)读准、读通课文。(2)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2、教师媒体出示生字。(1)全班读。(2)指名学生读,要求学生读准确。

3、读写生字并组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组词。

4、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课文,在与课文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课文,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品味人物品德,走进人物内心。

以上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熟读感知课文内容,感悟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怀与爱护,再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最大的表达方式就是对人物对话的描写。

(四)作业

本节课,我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两个作业:

1、写7个生字,一个写4遍,并给每个生字组2个词。

2、熟读课文。

(五)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是小摄影师作文.doc》
我是小摄影师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