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打一成语

2022-04-0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显微镜(大班)

显微镜(大班)

实验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显微镜,初步了解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2、选择合适的光学原件组装显微镜并会使用显微镜。

3、知道借助显微镜可以看见肉眼看不到的很微小的东西。

材料准备:显微镜图片、显微镜各种原件、图片、洋葱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保护好实验材料。

2、引导幼儿学会耐心等待。

操作过程:

导入:小朋友们,咱们之前都已经玩过放大镜,也知道了它的很多用途,那你们都用放大镜观察过什么呢?(等待孩子回应)如果医生想要检查病人身体里的病菌,你们觉得能用放大镜来检查吗?你们见过吗?(等待幼儿回应)咦,那需要用什么才合适呢?(鼓励孩子大胆猜想)刚才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想法,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医生到底是用什么来给病人检查身体里的病菌呢。(出示PPT第一页)图片上的医生使用的是什么呢?(等待幼儿回答)那你们见过显微镜吗?(等待孩子回应)那你们想看看显微镜是什么样子的吗?(等待孩子回应)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显微镜的奥秘吧。

步骤1:看!(出示成品:显微镜)这是什么?(等待幼儿回答)嗯,这就是姐姐组装好的显微镜。大家猜一猜,姐姐手里的显微镜可以用来干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分享)嗯,看到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这让姐姐感到很高兴。下面,姐姐给大家看几张照片,这些照片就是在显微镜下拍摄的。(姐姐边播放PPT第2页至第4页边讲解图片内容) 步骤2: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使用显微镜观察看看呢?(等待幼儿回应)好,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显微镜都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出示显微镜成品,姐姐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1)镜座:底座,支持作用;(2) 载物台:用来夹持玻璃标本;(3)物镜:能够把物体清晰地放大;(4)镜壁: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5)准焦螺旋:调整观察物象的适当距离;(6)目镜:目镜是插在镜筒顶部的镜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步骤3:小朋友们,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组装一台显微镜呢?(等待幼儿回应)接下来姐姐将小朋友们分为4组,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其他小朋友作为观察者和意见提供者,姐姐会把组装显微镜的材料和操作图发给小组,大家要相互配合一起组装一台显微镜。(姐姐发放材料和操作图,并观察指导幼儿操作组装显微镜,姐姐还可以借助PPT第5页至第9页进行指导幼儿操作)

步骤4:好,我们每一组的显微镜都已经组装好了。现在你们是不是迫不及待想用它来观察东西了?(等待幼儿回应)那观察什么呢?姐姐这里有一些洋葱切片,你们猜一猜,如果我们用显微镜来观察洋葱切片会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步骤5:好,现在姐姐为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块洋葱切片,请小朋友们把它放在载物台上,然后你们双眼同时睁开,左眼往目镜内注视,不要用手捂住右眼或者闭上右眼,如果看不清楚,可以略微转动准焦螺旋,调整物体和显微镜之间的距离,慢慢旋转,就会发现眼前的景象由模糊变清晰。下面请小朋友们按照姐姐教给你们的方法,开始观察吧。小朋友们要仔细观察,一会儿姐姐会让你们分享观察结果。(姐姐引导幼儿轮流使用显微镜观察)

步骤6:(小组讨论分享)刚才我们用显微镜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分享)那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东西和我们平时观察到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分享) 步骤7:那我们还可以用显微镜观察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分享)那我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去探索看看吧。(姐姐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以防错误操作)

步骤8:刚才我们又发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鼓励幼儿大胆分享) 步骤9: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借助显微镜可以看见肉眼所看不到的很微小的东西,比如衣服上的纤维、皮肤头发丝的纹理。其实显微镜还能观察到很多微小的物体,姐姐带来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观看吧。(播放视频《显微镜》)

重点难点:显微镜观察洋葱玻片——双眼同时睁开,左眼往目镜内注视观察洋葱玻片。 课后延伸实践:回家后,跟爸妈一起讨论一下哪些工作需要用到显微镜,还有和爸妈一起阅读关于显微镜的书籍。

推荐第2篇:显微镜之旅日记

有一台显微镜,听起来挺有意思!我的显微镜是便携式的。

今天,我拿到了它,这是我订的《巧虎》第5期的教具。它跟四阶魔方差不多高,像一个小手电筒,能放大30倍。它的身体由三种颜色组成。分别是蓝,黑,黄。观察的时候按下电灯黄色开关,把它靠近要观察的物体,就能观察了。

我拿着它在家里地毯式地看了起来。第一个观察对象是橡皮,把橡皮一角脏的地方放大30倍后,我惊奇的发现,一个脏的地方包含了无数小细点,而且每个小细点都散发着微微的蓝光,这样一来,就成了一片海洋。我仿佛身穿潜水服,在蔚蓝色的海洋深处探寻着不为人知的宝藏。第二个观察对象是小圣诞老人的身体,它是同桌在圣诞节送给我的礼物。我把无数个粘满小圣诞老人的细小泡沫粒放大30倍后,小细球变成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珍珠,好像伸手就能拿到,太美了!我感觉自己来到了童话世界,那一颗颗珍珠串成了白雪公主头顶上熠熠生辉的皇冠!

显微的世界太神奇了!

推荐第3篇:宝石鉴定显微镜

宝石鉴定显微镜

信息ID: 44420250

公司: 浩特(HOT)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 0755-83497269

手机: 1592008017

1数码显微镜CT01

1 工业检视

2印刷检视

3纺织检视

4 皮肤检视

5 发根检视

6 微生物观察

7宝石鉴定

产品规格:

1 分辨率:最大可达

1600 X 1200

2 镜头:两段式专用显微镜头

3 放大倍率:25X ~ 400X

4 接口:标准电视输出接口

5 内置光源:4~8 LED 40000mLux

6 电源:标配5伏直流电源

注意事项:

1.勿自行拆解本产品,以避免静电击穿精密芯片,宝石鉴定显微镜。

2.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清洁产品。

3.勿用手指触摸镜头,以免表面造成刮痕和赃污。

4.避免高温和高湿环境中,防电子器件短路

5.存放温度:0°C ~ 40°C,湿度:45%RH ~ 85%RH

6.不明液体进入显微镜内部,应先拔电源.使用方法:

1 连接监视器 “Video” 接口

2 连接电源适配器(红色)和视频线(黄色),适配器接到交流

电源(110~240伏)

3 调整调焦滚轮到视频影像最清晰 (25X~400X)

4 万向金属底座可以再不同的角度固定,便于图像采集

浩特(HOT)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主要研发一些具有实用性和轻便性,能够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消费性电子

产品,玉石鉴定《宝石鉴定显微镜》。公司不大,以技术为导向。目前公司从事开发人员比例已经突破45%.公司初创立时的3~5人,经过两年的发展,在逐步

在市场上取得了客户的认可的同时,公司的人员也有较大程度的扩编.进入2011年之后,公司会更上一个台阶因此也非常欢迎

有一定技术实力人员加盟。

目前公司已经开发成熟的产品各系列的数码显微镜,便携式DV,微型投影机模块。目前数码显微镜已经远销欧州,美洲

等,在业界上有一定的名气。目前公司正在全力开发一系列的新的产品。预计今年每季度都会有新品面市。浩特(HOT)电子

的宗旨\"创新,发展,服务”。秉承‘敦厚朴实,认真踏实的老黄牛’精神,热心,耐心的为客户解决一切本公司能够解决的

问题,和相应的技术上的沟通与交流。在服务客户的同时,浩特电子的技术沉淀和影响力也会得相应的进步和提升。

最后欢迎新老用户前来拜访和洽谈

用户ID: 10204717

公司: 浩特(HOT)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主营: 数码显微镜、电子显微镜、USB显微镜、上海数码显微镜、便携式显微镜、手持式显

价格: 面议

发布人: 赖锦旺

时间: 2012-6-11

邮箱: 1554073557@www.daodoc.com

电话: 0755-83497269

手机: 15920080171

地 址:深圳市龙岗区明治大道明德路东美大厦B栋701。

推荐第4篇:暗视野光学显微镜

暗视野光学显微镜

一、操作步骤

(1).将显微镜上的视野调节旋钮旋至暗视野处

(2).将光源亮度调至最大,使在低倍镜下所见的光环亮度最大。

(3)先在低倍镜下找聚光镜的光亮点或环形圈,并扭动暗视野聚光镜的调节杆,使亮点或环形圈移至视野正中。

(4).在聚光镜镜面上滴加香柏油一滴,然后稍下降。将标本置载物台上,旋上聚光器使油与载玻片接触(不能有气泡产生)。

(5).先用低倍物镜及7×目镜进行配光对准物体。调节聚光器的高度,首先在载玻片上出现一个中间有一黑点的光圈,最后为一光亮的光点,光点愈小愈好,由此点将聚光器上下移动时均使光点增大。

(6).换上所需目镜和高倍镜,缓慢上升物镜进行调焦,至视野中心出现发光的样品。

(7).在盖玻片上滴一滴香柏油,将油镜镜头浸在油中后调节物镜焦距处,再缓缓上下移动聚光镜高低,使物体发出最大亮度为止。

二、注意事项

(1).进行暗视野观察时,聚光镜与载玻片之间滴加的香柏油要充满,否则照明光线于聚光镜上面进行全面反射,达不到被检物体,从而不能得到暗视野照明。

(2).在进行暗视野观察标本前,一定要进行聚光镜的中心调节和调焦,使焦点与被检物体一致。

(3).由于暗视野聚光镜的数值孔径都较大( NA=1.2—1.4),焦

点较浅,因此,过厚被检物体无法调在聚光镜焦点处,一般载玻片厚度为1.0mm左右,盖玻片厚度宜在0.16mm以下,同时载玻片、盖玻片应很清洁,无油脂及划痕,否则都会严重地扰乱最终的像。

三、基本原理

生活的细菌在明视野显微镜下观察是透明的,不易看清。暗视野显微镜的原理与来自缝隙的一束强光通过暗室时,可清楚地看到其中细微灰尘的现象是一样的,即给样品照明的光不直接穿过物镜,而是由样品上反射或折射的光进入物镜,那么,在漆黑的视野中,由于反差增大了,使样品能够看得更清楚。因用暗视野法可以在黑暗的视野中看到光亮的菌体,故在观察生活细菌及细菌运动时常采用此法。

暗视野显微镜的构造主要是采用一种特殊的聚光器,在聚光器的下方中央为圆形黑盘所遮,光仅由周缘进入,使光会聚于载玻片上,并斜照物体,物体经斜射照明后,发出反射光可进入物镜,这样,造成显微镜视野黑暗,而其中的物体明亮。如无暗视野显微镜时,只需将明视野显微镜上的聚光器取下,换上暗视野聚光器即可;也可在明视野显微镜聚光器下面的滤光镜支架上放一片星形挡板(star diaphragm)构成暗视野,这种方法适用于低倍镜观察。

在暗视野中,由于有些活细胞其外表比死细胞明亮,所以暗视野也被用来区分死、活细胞,此技术现已被用于各种酵母细胞的死、活鉴别。此外,暗视野显微镜对于观察娇弱的微生物,如梅毒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特别有用。

推荐第5篇:放大镜与显微镜

放大镜与显微镜

科学仪器家族里,有两个兄弟——放大镜与显微镜。放大镜骄傲自满,认为世上没有任何人比得过它;显微镜谦虚谨慎,处处让着别人。

一天,它们俩碰面了。

放大镜看见了显微镜,没好气地说:“‘废铁’,咱们又见面了!”显微镜很生气,但还是温柔地说:“大哥,你怎么能这样说我?”放大镜哈哈大笑:“不是吗?要不咱们比试比试,就比谁最有用,人们缺一个,照样能好好生活。”显微镜答应了。 先登场的是放大镜。放大镜刚上几天,问题就来了:人们想看看自己的肉体里有没有细菌,可放大镜看不到。科学家们„放大镜只好退场。

显微镜来了。可问题也没有停留:学生们在上科学课时,需要放大物体,然后仔细地观察。可放大镜“回家”了,学生们只好把重重的显微镜抱到学校,真是小题大做!累得学生苦不堪言„„

望远镜看见,忍不住对他们俩说:“好了好了,别吵了,人各有优点,各有缺点,要改正自己的缺点,保持自己的优点,才是一个完美的人。你们俩呀,一个都不能少!”

放大镜和显微镜听了望远镜的话,成了最好的朋友,一起帮助人们。他们都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成了人们的好帮手呢!

推荐第6篇:显微镜使用说课稿

显微镜使用说课稿

吕杰清

一、说教材

(一) 本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在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本主题又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三个二级主题。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的基础知识,都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①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②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二、说教法学法:

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过去教师在教学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的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结合本校学生生源较好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试着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走进新单元

指导学生阅读二单元开篇语,观察书上细胞彩图,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二)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让学生了解细胞非常小(提示图中物象之所以看的很清楚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而且形状各异。提问,引出观察细胞的工具──显微镜。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提问:通过预习,你对显微镜的发明、发展知道了多少?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三)新课过程

1、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之后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教师利用课件,点击即显示各部分名称)

2、显微镜的使用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

认识材料和用具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介绍三种观察标本:(1)写有“上”字的玻片;(2)印有数字的透明纸;(3)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显微镜使用的步骤: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2、对光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强调

⑴用低倍物镜(10×或8×,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⑶镜茼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

⑷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思考并回答问题:

⑴为什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的?⑵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

⑶不透明纸上的数字为何看不清? ⑷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4、清洁收镜 指导学生阅读学习。

(四).练习反馈

1.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字。

2.显微镜的目镜5×,物镜10×,放大倍数是( );目镜10×,物镜10×,放大倍数是( );目镜10×,物镜40×,放大倍数是( )。

3.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 )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五)知识小结:总

结学习的内容,找到显微镜使用的技巧,便于以后熟练使用显微镜。

(六)课外作业

推荐第7篇: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教学内容: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2、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发展实验能力

3、情感目标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以及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2、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像(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三、课前准备:

1、搜集显微镜的相关图片以及操作显微镜的相关视频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写有“上”字的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及纱布

四、课时安排:45min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引入 展示课件: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水中的微小生物

观看在显微镜下微小生物的运动,认识到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体 感到微观世界的神奇,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微观世界的欲望

显微镜的构造

向学生展示标注的显微镜的相关图片

细心观看显微镜的各个部分构造,并猜想各个部分的作用 学生对显微镜先获得一个感性的认识 取镜和安放

指导学生正确取镜和安放(左手托,右手握,安目镜);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这样会污染镜头 ;先让学生探究各部件作用,再向学生讲解各部件作用 并板书到黑板上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取镜和安放,观察实物,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和了解,并说出各个部件的名称,探究各部件作用 养探究精神 显微镜的使用 给学生展示显微镜的操作步骤视屏课件,在播放的同时边提问学生边讲解,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⑴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什么像?

⑵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3)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找到问题的答案 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并找出答案

认真观看视频,理解并记住每个操作步骤,复述操作步骤及讲诉注意事项。按照步骤进行学生可以通过视频播放、老师的讲解及自己动手操作掌握规范的显微镜操作方法及步骤,并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掌握操作注意事项。学会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小结 归纳显微镜顺口溜: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九退整理,后归箱。 十全十美,你最棒 用笔记本记下顺口溜

便于学生记忆显微镜操作步骤

板书设计: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作用:(1)目镜、物镜:放大倍数;(2)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3)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焦距;(4)转换器:调换物镜;(5)镜臂:提握镜身;(6)载 物 台:放玻片;(7)压片夹:固定玻片;(8)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9)通光孔:光线通过;(10)反光镜:使光线射入物镜;(11)镜柱:支持镜身;(12)镜座:稳定镜身 步骤: 对光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课堂练习:

1、1oo倍和300倍哪个物镜下看到的物体最多?

2、100倍和300倍哪个物镜镜头长?

3、如果标本在左上方,你要往哪个方向移动标本,才能移到视野中心看清楚

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取镜和安放;懂得要爱护显微镜;进一步加深对显微镜的认识,培

4、”上“字在显微镜下呈现的是什么?

推荐第8篇:显微镜介绍与感想

科学技术史论文

科学技术史论文

题 目:显微镜的原理及应用

系 别:班 级:姓 名:学 号:日 期:政治学与行政学

1班

王瑞芳

2010183124

2011-11-26

科学技术史论文

显微镜的应用及原理

摘要:显微镜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工具,从诞生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显微镜的用途十分广泛,例如在生物学中,化学中,物理学中,天文等等在一些科研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显微镜。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的种类有很多,同时显微镜的原理不尽相同,应用的方面也有不同,但是相同的是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显微镜带领人们走进微观世界。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

显微镜

原理

应用

影响

显微镜在科研技术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目前,几乎成了科学技术的形象代言,你只需看媒体上有关科学技术的报道中频频出现其身影,便可见此言之不谬也。

显微镜,即将微小物体或物体的微细部分高倍放大,以便观察的仪器或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及科学研究。生物学和医学工作者在业务中也经常使用显微镜。大致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有很多种,下面介绍主要光学显微镜的原理:

1. 双目体视显微镜

双目体视显微镜又称\"实体显微镜\"或\"解剖镜\",是一种具有正象立体感地目视仪器。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用于切片操作和显微外科手术;在工业中用于微小零件和集成电路的观测、装配、检查等工作。它利用双通道光路,双目镜筒中的左右两光束不是平行,而是具有一定的夹角--体视角(一般为12度--15度),为左右两眼提供一个具有立体感的图像。它实质上是两个单镜筒显微镜并列放置,两个镜筒的光轴构成相当于人们用双目观察一个物体时所形成的视角,以此形成三维空间的立体视觉图像。

2. 金相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是专门用于观察金属和矿物等不透明物体金相组织的显微镜。这些不透明物体无法在普通的透射光显微镜中观察,故金相和普通显微镜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以反射光,而后者以透射光照明。在金相显微镜中照明光束从物镜方向射到被观察物体表面,被物面反射后再返回物镜成像。这种反射照明方式也广

科学技术史论文

泛用于集成电路硅片的检测工作。

3. 偏光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是用于研究所谓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的一种显微镜。凡具有双折射的物质,在偏光显微镜下就能分辨的清楚,当然这些物质也可用染色法来进行观察,但有些则不可能,而必须利用偏光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偏光显微镜的原理比较复杂,在此不作过多介绍,偏光显微镜必须具备以下附件:起偏镜,检偏镜,补偿器或相位片,专用无应力物镜,旋转载物台。

4.荧光显微镜

一般分为透射和落射式两种类型。

a.透射式:激发光来自被检物体的下方,聚光镜为暗视野聚光镜,使激发光不进入物镜,而使荧光进入物镜。它在低倍情况下明亮,而高倍则暗,在油浸和调中时,较难操作,尤以低倍的照明范围难于确定,但能得到很暗的视野背景。透射式不使用于非透明的被检物体。

b.落射式:透射式目前几乎被淘汰,新型的荧光显微镜多为落射式,光源来自被检物体的上方,在光路中具有分光镜,所以对透明和不透明的被检物体都适用。由于物镜起了聚光镜的作用,不仅便于操作,而且从低倍到高倍,可以实现整个视场的均匀照明。

5. 相衬显微镜

相衬显微镜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之差进行镜检,也就是有效地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人眼不可分辨的相位差变为可分辨的振幅差,即使是无色透明的物质也可成为清晰可见。这大大便利了活体细胞的观察,因此相衬镜检法广泛应用于倒置显微镜中。

6. 微分干涉对比显微镜

它的原理是:微分干涉对比镜检术是利用特制的渥拉斯顿棱镜来分解光束。分裂出来的光束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且强度相等,光束分别在距离很近的两点上通过被检物体,在相位上略有差别。由于两光束的裂距极小,而不出现重影现象,使图象呈现出立体的三维感觉。

7. 倒置显微镜(Inverted microscope)

倒置显微镜是为了适应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中的组织培养、细胞离体培养、

科学技术史论文

浮游生物、环境保护、食品检验等显微观察。

8. 数码显微镜

数码显微镜是以摄像头(即电视摄像靶或电荷耦合器)作为接收元件的显微镜。在显微镜的实像面处装入摄像头取代人眼作为接收器,通过这种光电器件把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图像,然后对之进行尺寸检测、颗粒计数等工作。这类显微镜可以与计算机联用,这便于实现检测和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多应用于需要进行大量繁琐检测工作的场合。

电子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下面主要介绍扫面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及应用:

下图为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结构示意图。由三极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束经栅极静电聚焦后成为直径为50mm的电光源。在2-30KV的加速电压下,经过2-3个电磁透镜所组成的电子光学系统,电子束会聚成孔径角较小,束斑为5-10m m的电子束,并在试样表面聚焦。 末级透镜上边装有扫描线圈,在它的作用下,电子束在试样表面扫描。高能电子束与样品物质相互作用产生二次电子,背反射电子,X射线等信号。这些信号分别被不同的接收器接收,经放大后用来调制荧光屏的亮度。由于经过扫描线圈上的电流与显象管相应偏转线圈上的电流同步,因此,试样表面任意点发射的信号与显象管荧光屏上相应的亮点一一对应。也就是说,电子束打到试样上一点时,在荧光屏上就有一亮点与之对应,其亮度与激发后的电子能量成正比。换言之,扫描电镜是采用逐点成像的图像分解法进行的。光点成像的顺序是从左上方开始到右下方,直到最後一行右下方的像元扫描完毕就算完成一帧图像。这种扫描方式叫做光栅扫描。

科学技术史论文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示意图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多功能的仪器、具有很多优越的性能、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一种仪器.它可以进行如下基本分析: (1)

三维形貌的观察和分析;

(2)

在观察形貌的同时,进行微区的成分分析。

观察纳米材料,所谓纳米材料就是指组成材料的颗粒或微晶尺寸在0.1-100nm范围内,在保持表面洁净的条件下加压成型而得到的固体材料。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与晶体、非晶态不同的、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材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成为未来材料研究的重点方向。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很高的分辨率。现已广泛用于观察纳米材料。

进口材料断口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景深大,图象富立体感。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焦深比透射电子显微镜大10倍,比光学显微镜大几百倍。由于图象景深大,故所得扫描电子象富有立体感,具有三维形态,能够提供比其他显微镜多得多的信息,这个特点对使用者很有价值。扫描电子显微镜所显示饿断口形貌从深层次,高景深的角度呈现材料断裂的本质,在教学、科研和生产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材料断裂原因的分析、事故原因的分析已经工艺合理性的判定等方面是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直接观察大试样的原始表面,它能够直接观察直径100mm,高50mm,

科学技术史论文

或更大尺寸的试样,对试样的形状没有任何限制,粗糙表面也能观察,这便免除了制备样品的麻烦,而且能真实观察试样本身物质成分不同的衬度(背反射电子象)。

观察厚试样,其在观察厚试样时,能得到高的分辨率和最真实的形貌。扫描电子显微的分辨率介于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之间,但在对厚块试样的观察进行比较时,因为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还要采用复膜方法,而复膜的分辨率通常只能达到10nm,且观察的不是试样本身。因此,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厚块试样更有利,更能得到真实的试样表面资料。

观察试样的各个区域的细节。试样在样品室中可动的范围非常大,其他方式显微镜的工作距离通常只有2-3cm,故实际上只许可试样在两度空间内运动,但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中则不同。由于工作距离大(可大于20mm)。焦深大(比透射电子显微镜大10倍)。样品室的空间也大。因此,可以让试样在三度空间内有6个自由度运动(即三度空间平移、三度空间旋转)。且可动范围大,这对观察不规则形状试样的各个区域带来极大的方便。

在大视场、低放大倍数下观察样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的视场大。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中,能同时观察试样的视场范围F由下式来确定:F=L/M 若扫描电镜采用30cm(12英寸)的显象管,放大倍数15倍时,其视场范围可达20mm,大视场、低倍数观察样品的形貌对有些领域是很必要的,如刑事侦察和考古。

进行从高倍到低倍的连续观察,放大倍数的可变范围很宽,且不用经常对焦。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范围很宽(从5到20万倍连续可调),且一次聚焦好后即可从高倍到低倍、从低倍到高倍连续观察,不用重新聚焦,这对进行事故分析特别方便。

观察生物试样。因电子照射而发生试样的损伤和污染程度很小。同其他方式的电子显微镜比较,因为观察时所用的电子探针电流小(一般约为10-10 -10-12A)电子探针的束斑尺寸小(通常是5nm到几十纳米),电子探针的能量也比较小(加速电压可以小到2kV)。而且不是固定一点照射试样,而是以光栅状扫描方式照射试样。因此,由于电子照射面发生试样的损伤和污染程度很小,这一点对观察一些生物试样特别重要。

科学技术史论文

进行动态观察。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中,成象的信息主要是电子信息,根据近代的电子工业技术水平,即使高速变化的电子信息,也能毫不困难的及时接收、处理和储存,故可进行一些动态过程的观察,如果在样品室内装有加热、冷却、弯曲、拉伸和离子刻蚀等附件,则可以通过电视装置,观察相变、断烈等动态的变化过程。

从试样表面形貌获得多方面资料,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中,不仅可以利用入射电子和试样相互作用产生各种信息来成象,而且可以通过信号处理方法,获得多种图象的特殊显示方法,还可以从试样的表面形貌获得多方面资料。因为扫描电子象不是同时记录的,它是分解为近百万个逐次依此记录构成的。因而使得扫描电子显微镜除了观察表面形貌外还能进行成分和元素的分析,以及通过电子通道花样进行结晶学分析,选区尺寸可以从10μm到3μm。

由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具有上述特点和功能,所以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用途日益广泛。现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已广泛用于材料科学(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钠米材料)、冶金、生物学、医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地质勘探、病虫害的防治、灾害(火灾、失效分析)鉴定、刑事侦察、宝石鉴定、工业生产中的产品质量鉴定及生产工艺控制等。

对于显微镜,我感受最深的便是它让人对微观世界有了新的认识,进而对人类科学的各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从上面的的论述就可见一斑。其中感受最深的便是显微镜对医学研究的贡献,在显微镜的帮助下,人们发现了细胞,发现细菌,发现了病毒,对人们的身体的研究有了质的进步。在人类发展史中,瘟疫无疑对人的生命最大的威胁因素,而青霉素的发现适时的挽救了数以万计人的生命。而没有显微镜这便无从谈起。在病毒侵入人体初期,通过显微镜便可知道入侵人体病菌的具体情况,进而制定医疗方针,显微镜的观察结果,为医生提供制定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和验证手段。在基因工程、显微外科手术中,显微镜更是医生必备的工具。在刑侦工作中,显微镜更是必不可少,利用显微镜来观察有效的指纹,纤维组织,血液成分从而得出死亡时间,他可以把一切微观的罪迹分析说明,为警察侦破案件起了重要作用。在这一点,最近看《法证先锋》,从其中便可感受到,犯罪现场的蛛丝马迹对案件的侦破起的重要作用。在文物考察中,文物考古工作者借助显微镜所发现的蛛丝马迹可以判断深埋地下的矿藏或推断

科学技术史论文

出尘封的历史真像,在观看考古记录片中,在对于文物的研究中,无处不可见显微镜的身影。同时显微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比如美容美发,农业生产等。

显微镜对基因工程的作用更值得为人称道,再看一个关于克隆人类的记录片中,便可以看到在显微镜下细胞的状态,是否适合进行移植,是否细胞在冷冻中存活,在克隆过程中,大部分的操作都要在显微镜的帮助下进行操作,比如细胞核与细胞壁的结合等。

感叹显微镜为我们带来世界的巨变,没有显微镜,就没有今日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示例如下:

《显微镜》书籍作者:费鸿年图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扫描隧道与扫描力显微镜分析原理》作者:姚琲 出 版 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从显微镜到干细胞研究:探索再生医学》作者:(英)萨莉·摩根 著,宋涛 译

出 版 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4-1 《偏光显微镜》作者:胡光汉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2057.2-2008显微镜 相对机械参考平面的成像距离 第2部分:无限远校正光学系统

推荐第9篇: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第三章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熊苏云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8年12月12日

课题名称

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时安排 1课时

内容分析

本节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主要是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的基本原理。

学情分析

显微镜、望远镜成像的基本原理相对复杂,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些困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

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学生实验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预习本课。

教学媒体

显微镜,光具座,凸透镜(30个),挂图。

教学程序

教 ??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引入新课

?

讲授新课

? ? ? 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

Ⅰ、当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 Ⅱ、当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 Ⅲ、当u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视野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人类所观察的物体大到天外行星,小到物质结构,森罗万象。很多情况下,用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几种仪器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我们能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细胞吗?不能!那么,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两种新的光学仪器——显微镜和望远镜”

§3-5 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二、望远镜

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用光具座展示如何用两个凸透镜做一个望远镜模型。 发下凸透镜让学生用两个凸透镜观察远处的景物。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提问

引入课题

展示

? ?讲述

? ? ? ? ??演示讲解

引导 ?回答 ? ? ? ? 思考

? ?

观察

? ?思考 ? ? ?

观察

操作

? ? ? ? ? ?

物体距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根据前面探究的结果,这样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

原来,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 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这一点在观测天空中的暗星时非常重要。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

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 ??提问

? 引导

? ?

讲述

? ? 讲解

? ?

思考

? 巩固练习

? ? ? ? ? 小结

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

课堂练习,练习册

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是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

课后练习

? 纠错

解释

? 引导

? 布置作业

? 练习

? ? 总结

? ? 板

? 书

? 设 ? 计

?

推荐第10篇:七年级生物显微镜课件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

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本主题又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等两个二级主题。前面第一单元介绍了生物和生物圈,学生对生物圈等生物入门知识已有所了解。本单元逐渐深入生物的微观结构进行学习。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对学生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的基础知识,都有重要的意义。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三)教学对象

初一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于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兴趣。我们要充分抓住这一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去操作、观察和思考,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目镜、物镜各配备两个不同倍数的)、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写有“上”字的不透明纸、永久玻片)、擦镜纸、显微镜操作步骤的视频、课前培训每组组长,以便课上帮助老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并结合导学案,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

(五)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操作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比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过去教师在教学显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得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结合本校学生生源较好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试着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并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2、教学设计思路

二、教学反思

在《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节课中,大部分初中生第一次接触生物仪器,很多学生都充满了好奇;只有认真掌握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后,才能为今后做实验打下基础。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有许多规范和要求,如果讲解过于详细,他们会觉得找不到重点,但讲得太简单,学生则掌握不到要点与考点。所以,我认为在讲清要点的同时,应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和尝试,在动手实验中去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对较为直观、简单的内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这节课对“显微镜结构”的学习,我采取的方法是:

1、学生通过导学案的预习,初步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2、教师引导全班同时观察手中的显微镜,竞赛说出结构的名称,顺带着分析其作用。

用最短的时间将这部分内容处理完,主要给学生建立一种直观上对显微镜的认识。而对“显微镜的使用”这一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学习,我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来加强学习:

1、分步学习,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学生认真观看显微镜操作步骤的演示视频;

2、学生两人为一组,自己动手操作显微镜,同组之间的同学可以在操作的过程中互相讨论和学习,从而加强学生的印象;

3、讲与练结合,强调重点,通过思考题和小结部分,再一次强调使用显微镜中的注意事项;

4、通过一段视频,让学生找出视频中该学生的错误操作,从而达到强调的作用。

通过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认识清楚显微镜的结构,并且学会操作显微镜,在有效的时间内保证一定的学习效果。

第11篇:显微镜和望远镜说课稿

《显微镜和望远镜》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章第节(板书题目)。下面我将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显微镜和望远镜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内容的拓展,是利用两个透镜的组合看物体。学习本节知识对学生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开阔眼界,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都有益。同时对创造学中的“组合法”有一个浅显认识,以提高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方法与过程:尝试应用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尝试用组合法学习及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显微镜和凸透镜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难点:利用组合透镜成像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透镜对光的作用及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了一定理解本节内容基础。但本节的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些困难,对二次成像不是认识能理解好的。为了克服本节学习障碍,能达到基本认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的目的,初步认识“组合方法”的神奇效果,本节须突出实践性动手探究活动和“模型”制作来完成学习目标。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运用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复习提问: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矫正?远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矫正?

通过问题的回答,复习上一节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显微镜和凸透镜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我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显微镜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显微镜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结构。并从凸透镜成像规律出发,向学生介绍显微镜成像原理,以及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对于显微镜的原理学生比较陌生,因此应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原理,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可以对显微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探究二:望远镜

教师利用多媒体介绍望远镜制作的故事(400多年前荷兰一个磨眼睛片的手艺人不经意地用一前一后放置的两个镜片看远处物体,发现物体近了很多,后来意大利伽利略知道此事后,研究后制成了第一台望远镜,改进后观看了银河系、月球、太阳、土星等,发现了宇宙许多天文现象),并引导学生你们想制作一个简易望远镜吗?你们想知道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吗?

通过讲述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积极制作简易望远镜(师巡回指导,合作小组发二块焦距不同凸透镜,装在两个用作业本制作套筒中)。用焦距长的对着物体,焦距短的靠着眼睛观察远处物体。调整套筒清晰且大。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看到的现象。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望远镜结构图引导学生认识其结构及成像原理。从凸透镜成像规律出发,介绍它的成像原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显微镜和望远镜有什么异同点?

学生积极讨论得出:相同点是均由二组凸透镜组成,物镜都成实像,目镜都成放大虚像。不同点是显微镜二次放大,望远镜一次放大,望远镜物镜目的是把远处物与眼睛距离拉近,成缩小实像经放大后视觉增大而看清晰,望远镜的物镜直径做得较大能会聚更多光。成像更加明亮。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使学生体现探究的乐趣,获得真实的体验,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第三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

知识在做题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巩固,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我设置了以下练习:

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课堂达标题,采用合作小组分层抢答练习。

1.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的物体经过________次放大,第一次放大与________原理相同,说明了被观察物体应放在物镜的________之间,成________像;第二次放大与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

2.使用望远镜时,物镜的作用与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目镜的作用和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

第四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获得了什么知识?

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效地进行第二次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第7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

1、2题

选做题:搜集资料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历史

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六、板书设计

为了使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以上板书。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第12篇: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案

练习使用显微镜

——铜鼎学校 陈祖文

一、实验或器材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练习使用显微镜》是七年级上册生物学(人教版)第二单元的实验。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的基础知识,都有重要意义。因此,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课,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原型是首先由教师进行讲解示范,然后再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不足之处在于学生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创新与改进之处在于充分的发挥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作用,敢于在师教授显微镜使用方法之前,先让学生自己探索它的使用方法,尝试着用显微镜去观察,思考自己看不到清晰物象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上37到39页的显微镜使用方法原则,对照教材上的方法再次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最后通过同桌比赛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规范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改进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让学生成为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求知、探索意识;最后的小比赛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使课堂增添了乐趣,学生在“玩”中学。

四、实验器材

光学显微镜、玻片标本、纱布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包括实验装置平面图)

原理: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 光学显微镜平面图:

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筒转换器物镜载物台集光器通光孔压片夹反光镜底座倾斜关节

六、实验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要求:自主学习之前请同学们明确要求(出示课件)

(1)自主学习要求:利用实物对照课本37页图,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熟记显微镜各结构的名称;同时根据名称或通过仔细观察、动手触摸、尝试转动等方法推测各结构的功能。

(2)表达交流要求:学生对照大屏幕上的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交流自己推测出了哪些结构的功能,并介绍这些结构分别有什么功能,说明推测理由。

提示:在推测各结构功能时,请将你推测出功能的结构在课本37页的图上用“√”做标记,并在该结构旁简要注明它的功能。

2、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熟记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推测各结构的功能。

3、展示交流:(出示课件:显微镜结构图) 学生先对照大屏幕上的图介绍推测出功能的结构的序号,然后说出该结构的名称,再介绍该结构的功能以及推测方法和理由。

4、教师对展示的同学进行评价,激励其他同学积极展示交流。

(二)自主探究

1、要求:自主探究之前请同学们明确要求。

自主探究要求:使用显微镜观察写在透明纸上的“上”字,初步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生自主探究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尝试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3、教师询问并提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询问:看到清晰的物像了吗?

普遍存在的问题:操作不规范,因此看不到物像,或者易对显微镜造成损伤。

本环节意在发挥学生乐于主动探索的天性,学生根据上一环节中掌握的各结构的功能,这一环节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摸索和探究“对光”和“观察”的操作方法,并理解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原理,初步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再通过老师询问和提出普遍存在的问题提示学生不仅要学会使用显微镜,还要学会规范的使用方法,以确保能看到清晰的物像并保护显微镜,不使显微镜受到损伤。

本环节老师要求学生观察的是写在透明纸上的“上”字,是因为学生在此时还处于摸索阶段,未能掌握规范的使用方法,因此用透明纸不仅有利于保护显微镜的物镜镜头,同时还满足了学生自主探究的需求。

对于《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节实验教学来说,重在巩固,在学生了解显微镜各个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要进行巩固,将理论应用与实践,真正做到能够运用这一实验仪器为今后的学习服务,所以实验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会用,而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今后的生物学习服务。

(三)自主学习

1、要求:自主学习之前请同学们明确要求。

自主学习要求:阅读课本37至39页方法步骤中的1—7,了解规范的使用方法,并反思你未能做到的规范之处有哪些可能给显微镜造成怎样的损伤。

2、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规范的使用方法,反思之前操作未能做到的规范之处。

3、表达交流:已经掌握的规范操作方法。

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在对比中反思,在反思中理解并认同规范操作的必要性,从而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身体力行,规范的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养成爱护显微镜的良好习惯。因此,反思也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反思自己的不足,错误和失败的原因。

(四)巩固练习

1、要求:巩固练习之前请同学们明确要求。(出示课件)

巩固练习要求:使用显微镜,按照课本37至39页方法步骤中的1—7进行规范的操作,观察写有字母“e”的装片,掌握规范的使用方法。

注意:要观察到一个清晰的“e”的物像。

2、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掌握规范的使用方法。(学生在操作时,教师巡视指导)

本环节意在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熟练并掌握规范的使用方法。

(五)成果展示(通过同桌比赛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规范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1、比赛前同学们先明确比赛规则。

比赛规则:同桌两人为一组,轮流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纵切的玻片标本,一名同学操作时,另一名同学负责监督。监督的同学要及时记录并指出操作同学的不规范之处,同时帮助他改正,在操作完成后,监督的同学还要检查物像是否清晰。最后能够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并且操作错误最少的那名同学获胜。

2、两人一组进行比赛。

本环节即是对规范使用显微镜的又一次操作练习,又是老师对学生操作技能的一个考察。学生在这一环节可以通过监督员的帮助发现自己未能掌握好的操作步骤,并及时改正,努力达到能够独立、规范使用显微镜的学习目标。同时老师也能通过这一环节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根据这一情况安排下节教学任务。

七、实验效果

1、学生正确说明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

2、学生能独立规范的使用显微镜,并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学生认同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爱护公物的道德规范,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

八、自我评价

此实验设计主要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充分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翁,学习更加轻松;同时使学生们的合作交流、探究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我个人认为,此实验设计基本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趋势,融入了实验创新的特点。但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请各位专家多多指导!

第13篇:显微镜招标用技术指标

显微镜招标用技术指标

研究级倒置荧光相差成像分析处理系统显微镜技术参数

一、显微镜部分

*

1、具有国际齐焦距离45mm的最新一代的光学校正系统;配备实现明场、相差、荧光观察的观察方法;

2、长工作距离高分辨率聚光镜:N.A≥0.55,W.D≥27mm;具备记忆功能,每次调节聚光镜后,都能回归到最佳科勒照明状态;

3、编码功能的六孔位或者以上物镜转盘;

4、高精度耐磨表面机械载物台载物台.XY行程方向都具备游标尺;载物台具备样品位置固定装置,也能够保证样品容器适配器每次将样品从载物台上取下进行其他操作后,每次都能放回相同位置,保证与上次观察视野的视野吻合;配备三种以上的培养瓶.培养板.培养皿,切片用的载物台适配器;

5、12V100W外置光源的透射光照明系统,供电器与显微镜机身分离;

6、10X宽视野目镜,高接目点,可调焦,同时匹配宽视野双目观察筒;

*

7、万能平场半复消色差4倍相差多功能物镜(NA≥0.13, 工作距离WD≥17mm);

万能平场半复消色差10倍相差多功能物镜(NA≥0.30, 工作距离WD≥9mm); 长工作距离超高分辨率万能平场半复消色差20倍多功能相差物镜(尤其适用于Ips/ES细胞的研究,数值孔径NA≥0.70 工作距离WD≥ 1.8 mm,c.c.0.8-1.8);

长工作距离万能平场半复消色差40倍相差多功能物镜(NA≥0.60,工作距离WD≥ 4.2,c.c.0-2);

8、相差环板:配备有4X、10X、20X、40X对应的相差环板

二、荧光部分

*

1、编码型八孔位荧光激发块转盘的照明器激发发射系统,可同时安装8孔位或以上的荧光滤色片组。内装光闸,防水结构;独特的光吸收涂层可吸收99%以上的杂散光,信噪比更进一步得到提高;

2、紫外激发宽带荧光激发块(DAPI适用);蓝色激发宽带荧光激发块(GFP适 1

用);绿色激发宽带荧光激发块(Rhodamin系列适用)荧光滤块各一套; *

3、荧光光源装置:超长寿命130瓦荧光光源(含荧光灯泡),可7级调节荧光激发光强度;

三.、与显微镜同品牌高灵敏度高像素科研级制冷的CCD *

1、内置两块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大靶面CCD芯片, 或者相同级别的两个单独CCD。一芯片具备RGB镀膜滤色镜系统, 用于专职彩色成像,最高分辨率不少于1270万像素(4080X3072),另外一芯片为单色黑白不少于140万像素(1400X1036)CCD芯片;

2、两个CCD芯片的像素点尺寸:6.45um X 6.45um,芯片尺寸均不小于2/3”;

3、两个CCD芯片的A/D转换位数均为12-16bit可调节;

4、黑白CCD芯片有至少6种增益可调,可调范围不窄于X0.5-X1.6;*

5、黑白CCD芯片在使用X0.5增益时,满井电子为17000 e-,读出噪音8 e-, 动态范围2200:1, 光子效率不低于55%,暗电流小于0.4e-/pixel/s; *

6、曝光控制:自动、手动、自动超级荧光

7、测光方式:0.1%、1%点测光和30%平均测光

四、原显微镜同一品牌高端科研用仪器驱动及成像分析处理部分:

1、界面直观,操作容易;

*

2、专业图形编程系统,可轻松设计复杂流程实验,如多维、长时程、多通道、多位点等。通过图标拖拽方式轻松设计组合各类实验方法、设备控制等,自动对实验流程进行验证。拍摄条件、参数和流程均可保存,并随时调用查看。

3、增加高动态范围获取功能,保证充分获取到细节图像。

4、对图像中的直线显示线上灰度强度变化,在图像上添加注释、箭头等功能;

5、调节亮度、对比度、伽玛值以及灰度显示范围,并可以单独调节RGB各通道的亮度,方便地对图像添加伪彩色、改变色彩模式以及色阶位数等功能;

6、使图像关注点和各荧光通道获得最佳的显示效果;对单荧光通道图片做色彩合成;合成透射光和荧光通道图像;

7、方便的输入硬件信息即可实现添加标尺功能,可做离线白平衡、视场平整度以及背景校正等处理;

8、可对多幅视野相邻的图像做大图拼接;

9、可以测量直线长度、曲线长度、矩形面积、圆面积、周长、角度等多个参数,并把测量结果输出到EXCEL;

10、可以对不同Z轴平面的图像进行景深扩展;可以实时对不同Z轴平面的图像进行景深扩展;

11、提供多种反卷积算法,包括近邻法、非近邻法、Wiener滤镜和2D反卷积等国际公认计算模式;

12、可以从之前软件获取的图像中再次调入设备和采集参数的信息;

13、具备宏程序功能,并可利用宏程序进行批处理文件;

14、手动计数功能,支持手动分组功能,数据可输出到Excel;支持将时间序列图像转换成Kymograph图像,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可导出;

15、可以生成Word报告模板,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分析结果。

五、电脑部分:

台式电脑:戴尔电脑i7以上CPU;4G显存;内存8G;4TB固态硬盘;带DVD刻录;23寸以上显示器;64位正版win10操作系统

六、配置清单:

1、全电动倒置显微镜主机1台

2、编码型6孔物镜转换器1个

3、双目观察筒1个

4、长工作距离万能聚光镜1个

5、防尘罩1个

6、电源线1条

7、10X屈光度可调目镜1支

8、10X目镜1支

9、透射光照明器(内置柯勒照明复位器, 聚光镜高度前端调节)1个

10、100W卤素灯灯室1个

11、右手控制可定位复合式机械载物台1个

12、多孔板适配器1个

13、35mm培养皿适配器1个

14、载玻片适配器1个

15、卤素灯灯室延长线1个

16、卤素灯灯泡1条

17、绿色反差滤光片1个

18、4倍物镜用相差环板1个

19、10/20倍物镜用相差环板1个 20、40倍物镜用相差环板1个

21、万能平场半复消色差4倍相差物镜1个

22、万能平场半复消色差10倍相差物镜1个

23、高分辨率长工作距离平场半复消色差20倍相差物镜1个

24、长工作距离平场半复消色差40倍相差物镜1个

25、编码型8孔荧光激发块转盘(带有手动光闸)1个

26、日光平衡滤色片1个

27、直型荧光照明支柱1个

28、130W光纤荧光照明器光源(含一个灯泡)1个

29、光纤导管适配器1个 30、1.5米光纤导管1个

31、宽带紫外荧光激发块1个

32、宽带带通蓝光荧光激发块1个

33、宽带带通绿光荧光激发块1个

34、100W卤素灯电源供电器 1个

35、中性灰度-ND6滤色片1个

36、中性灰度ND25滤色片1个

37、黑白彩色制冷双CCD芯片显微数码成像系统1个

38、0.63X B型适配器1个

39、图像分析软件1张 40、品牌台式电脑1台

备注:带“*”部分为必须满足参数

研究级正置荧光成像分析系统显微镜技术参数2:

一、显微镜部分

1、研究型正置显微镜镜体, 系统具备明场、荧光及成像分析的观察功能; *

2、照明装置:内置透射光柯勒照明器,12V100W卤素灯,光强预调开关,内置式滤色镜(日光平衡滤色片、ND

25、ND6),左右手均可操作;具备环保节能感应开关,操作人员离开30分钟后自动关闭透射光源

3、物镜转换器:六孔DIC专用物镜转换器;*

4、配备 10X、20X、40X、100X物镜各一个,数值孔径NA值及工作距离分别如下

万能平场半复消色差10倍物镜(F.N ≥26.5) 10X(N.A≥0.30, W.D≥10)

万能平场半复消色差20倍物镜(F.N ≥26.5) 20X(N.A≥0.50 W.D≥2.1spring)

万能平场半复消色差40倍物镜(F.N ≥26.5) 40X(N.A≥0.75, W.D≥0.51 spring, c.c.0.11-0.23) 万能平场全复消色差100倍油浸物镜(F.N ≥26.5) 100X(NA≥1.4, WD≥0.13 mm spring, oil) *

5、目镜:高眼点屈光度可调节的10倍超宽视野目镜,视野数≥26.5

6、钢丝传动的高精密机械载物台,低位控制,同时配备灵活操作的双玻片标本夹

7、聚光镜:摆动聚光镜,N.A≥0.9

8、观察镜筒:超宽视野三目镜筒,视野数≥26.5,屈光度可调,倾角30度,瞳间距调节范围50-76mm,分光比为双目/摄像:100%/0、20%/80%、0/100% *

9、光学系统:齐焦距离必须为国际标准45mm的最新一代的无限远校正光学系统

10、调焦:载物台垂直运动方式距离不小于25mm,带聚焦粗调上限停止位置,粗调旋钮扭矩可调,最小微调刻度单位≤1微米

*

11、显微镜主机、相关附件及易耗件,显微镜主机要求为品牌所在国生产,机身注明产地MADE IN 国家,不接受不明产地的拼装产品

二、荧光部分

*

1、高级消色差荧光光路的八孔位型荧光照明器,多种专利的技术有效消除荧光杂光,尤其采用独特的光吸收涂层可吸收99%以上的杂散光,让信噪比更进一步得到提高

2、荧光激发块的干涉膜采用了新型UW超宽谱带多层镀膜技术,激发带宽(BP)以及荧光带宽(BA)比传统谱线缩短了6nm。配备有紫外激发宽带荧光激发块(DAPI适用);蓝色激发宽带荧光激发块(GFP适用);绿色激发宽带荧光激发块(Rhodamin系列适用)荧光滤块各一套;

*

3、超长寿命130瓦荧光冷光源(常规最优效果寿命≥2000小时),可至少7步可调荧光激发光强度。

三、与显微镜同一品牌的高像素高灵敏度科研级成像系统

*

1、1800万像素彩色显微数码成像相机,实时预览分辨率4K

2、成像传感器: 彩色,感光元件尺寸:1/2.3 inch (6.140 mm × 4.605 mm)

3、分辨率(最大):4912 × 3684 pixels (4:3);3840 × 2160 pixels (4K UHD 16:9);1920 × 1080 pixels (Full HD 16:9)

4、像素融合:2 x 2, 4 x 4

5、A/D转换(位深): 12位

6、曝光时间:22 μs–1s;实时帧速:

10.5 fps at 4,912 × 3,684 pixels (4:3);23.6 fps at 2,456 × 1,842 pixels (4:3);45 fps at 1,224 × 920 pixels (4:3);14 fps at 4,912 × 2,762 pixels (16:9);25 fps at 3,840 × 2,160 pixels (4K UHD 16:9);31 fps at 1,920 × 1,080 pixels (Full HD 16:9);59 fps at 1,224 × 688 pixels (16:9)

7、数据传输: USB 3.0

四、与显微镜同一品牌的高端科研用仪器驱动及成像分析处理部分:

1、采集图像:支持多种型号专业CCD,支持TWAIN接口,界面直观,操作容易,使用户更加容易的集中精力关注生物试验过程;

2、对图像中的直线显示线上灰度强度变化,从而反映图像中的变化特性;

3、在图像上添加注释、箭头等功能,可以方便的表示图像中的重点关注部位;

4、调节亮度、对比度、伽玛值以及灰度显示范围,并可以单独调节RGB各通道的亮度,方便地对图像添加伪彩色、改变色彩模式以及色阶位数等功能,可以改变图像分辨率、旋转图像等各种操作,支持反转、低通、高通、锐化等滤镜,使

图像关注点和各荧光通道获得最佳的显示效果;

5、对单荧光通道图片做色彩合成,方便显示多染标本的图像;

6、合成透射光和荧光通道图像,显示荧光在细胞上的定位图像;

7、方便的输入硬件信息即可实现添加标尺功能,从而显示图像的放大比例关系;

8、可以做离线白平衡、市场平整度以及背景校正等处理,便于后期图像处理;*

9、可以对多幅视野相邻的图像做大图拼接,轻松获取高分辨率大视野图像;

10、可以测量直线长度、曲线长度、矩形面积、圆面积、周长、角度等多个参数,并把测量结果输出到EXCEL,并于后期分析处理;

11、可以从之前软件获取的图像中再次调入设备和采集参数的信息,以便重复用相同的参数进行成像;

12、手动计数功能,支持分组功能,数据可输出到Excel;

五、专业商用电脑部分

戴尔电脑i7以上CPU;2G显存;内存8G;2TB硬盘;带DVD刻录;23寸以上显示器;64位正版win10操作系统

七、配置清单

1、显微镜主机(内置日光平衡滤色片,ND滤色片)1台

2、超宽视野三目观察筒1个

3、10X超宽视野屈光度可调目/2个

4、6孔位物镜转换器1个

5、机械式载物1个

6、左手样品1个

7、卤素灯灯室1个

8、12V100W卤素灯灯泡2支

9、电源线 2条

10、防尘罩1个

11、摇摆式聚光镜1个

12、万能平场半复消色差10倍物镜1个

13、万能平场半复消色差20倍物镜1个

14、万能平场半复消色差40倍物镜1个

15、万能平场复消色差100倍油浸物镜1个

16、30ml无荧光专用镜油1瓶

17、宽带紫外荧光激发块1个

18、宽带带通蓝光荧光激发块1个

19、宽带带通绿光荧光激发块1个 20、8孔位荧光照明系统1个

21、130W光纤荧光照明器光源(含一个灯泡)1个

22、1.5米光纤导管1个

23、光纤导管适配器1个

24、1800万像素彩色显微数码成像相机(实时预览分辨率4K)1个

25、0.5X C型适配器1个

26、图像分析软件1张

27、品牌电脑1台

备注:带“*”部分为必须满足参数

第14篇: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团结协作埋头苦干

2012年秋季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何玖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方法,能够说出显微镜的结构。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二、能力目标

1、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2、发展实验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中,树立初步的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肉眼能看到人、动物、植物,可鼻腔和口腔内的细菌以及构成动植物的细胞等是我们不能用肉眼看到的看到的,只能凭借一些仪器。请大家阅读“想一想,议一议”,并回答哪位科学家研制出了显微镜能最早看见细胞?

显微镜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以光学显微镜为例,首先明确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

团结协作埋头苦干

2012年秋季

二、正课

(一)显微镜的结构

学生活动:根据教材中普通光学显微镜图片,对照实物,认识各结构的名称,并完成导学案目标一的填空。

师:PPT展示各关键结构的分解图片,详讲其功能,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显微镜结构。

学生活动:对照显微镜,以小组为单位,边指认结构,边说明其功能,相互评价并纠正错误。

师:抽查两个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显微镜的练习使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实验操作过程,完成导学案目标二的填空。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组员协助组长,自主研究并完成显微镜的练习使用。

师:找一组长演示,台下同学进行观察和记录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生:对台上同学进行纠错。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巩固,并完成PPT课件所出示的练习任务。

师:小结,完成导学案中的【总结】。

(三)练习

1、P39讨论题

2、P40练习题

三、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结构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第15篇: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课题 显微镜和望远镜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人: 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器材】

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 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

【教学过程】

一、回顾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25cm时,成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成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5cm时,成

二:授课

(一)阅读课文,找出显微镜的结构,主要由 , , , 。 明确各部分的作用: 目镜: ,原理 物镜: ,原理 反光镜: ,原理 。 【教师强调】:显微镜实际上是二个凸透镜的组合,一个做投影仪, 另一个做放大镜。

用心

爱心

专心

【对应训练】:

1、显微镜是由 和 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的像。目镜使“物体”成、的像。

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靠近眼睛的是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 ,物体经过 成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像再经过 放大,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了。

(二)阅读课本,找出望远镜的结构,主要由 , 。

2、明确各部分的作用: 目镜: ,原理

物镜: ,原理

3、阅读:找出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强调】:望远镜实际上是二各凸透镜的组合,一个做照相机, 另一个做放大镜。

4、介绍新型的显微镜、望远镜。

【对应训练】:

1、望远镜是由 和 两组透镜组成。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的像。目镜使“物体”成、的像。

2、望远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 附近成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 ,用来把这个像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 。

3、我们不能看清一个物体,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有关,物体离我们越近,视角越 ,看物体越清楚。

4、望远镜的作用是(

A、把远处的物体放大 B、把远处的物体拉近

C、把细小的物体放大 D、把近处的物体放远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课堂检测】:

1、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 A.凹透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3、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 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等到放大的像 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4、关于天文望远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让更多的光射入到物镜中 B.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 C.采用焦距很大的凸透镜作物镜 D.增大观察的视角

5、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 C.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 D.只有用透镜才能做望远镜

6.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 ( )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

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得到放大的像

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7.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请你通过判断, (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倒立的

课后作业: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 ,可以形成一个物体 像,目镜的作用则相当于一个 ,可以把像再放大一次,使人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2、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 机的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

用心

爱心

专心

于 机的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___.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 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 的虚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3、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其目的是(

A、会聚更多的光 B、成象更明亮 C、增大视角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观察到的是实像

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实像,用望远镜观察到的是虚像 C、目镜成的是实像,物镜成的是虚像 D、目镜成的是虚像,物镜成的是实像

5.在生物课上使用显微镜时,为了增大放大倍数,常常采 用( )

A.更换物镜 B.更换目镜

C.同时更换物镜和目镜 D.只要使物镜离观察物体近一些

6 .在显微镜的视野左上方有一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怎样移动装 片( )

A.左上方 B.右下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

课后反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16篇:《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练习使用显微镜》。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练习使用显微镜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的内容,也是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成为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生物学基本技能。

因此,\"练习使用显微镜\",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显微镜的结构和用法

依据:认识显微镜的结构,能够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是必须具备的生物技能。

2、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象。依据:规范操作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强化练习。

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节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与实践操作,获得显微镜的有关知识及操作技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依据三维教学理念,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能力目标——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我选择了讲授法、演示、分组实验法等教法;自主合作学习法、动手实践法、小组竞赛法等学法。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练习(分组竞赛)→展示交流→课堂总结”等程序进行

(一)、导入新课:对于这一环节我采用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显微镜下一滴水\"的视频导入让学生们了解到一滴水中世界,竟如此丰富多彩,认识到显微镜世界的奇妙,对于这一环节是我的第一个创新点。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明确要想自己也能找到清晰地物像,就必须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入显微镜的学习。激发学生想亲自操作使用显微镜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显微镜的构造(3分钟)

学生二人一组在教师指导带着如下4个问题看书

1、显微镜有哪些部件构成?

2、显微镜的各部件有何作用?

3、如何使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更大些呢?怎样计算放大倍数?

4、反光镜有两个面,何时使用平面镜,何时使用凹面镜?为什么?

学生通过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如图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自学完成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检查预习效果,同组成员互查,教师以开火车形式抽查,教师对关键部分进行讲解,如图2。

设计意图:给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 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使用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1.教学中观看视频《显微镜的使用》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形象生动的特点,让学生先通过显微镜的使用视频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也为中考实验奠定了基础。.2.教师演示图3,使用显微镜多媒体课件同步展示如图4。 设计意图:通过不断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对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落实教学重点.

(三)学生练习(分组竞赛) 练习使用显微镜(图5)

竞赛一:比一比哪个小组叙述的操作步骤最准确(每组派一名同学)

竞赛二: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要求:(观察“上”字玻片)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探究是本节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以小组合作、小组竞争方式来达到本节课目标的实现及重难点的突破。

4.展示交流秀一秀

为了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名字叫做《大家来找茬》如图6(10分钟),以小组讨论,教师评价的方式归纳出显微镜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这是我的第二个创新点,在这些活动中我侧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会到合作探究的乐趣。

5.课堂总结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永久玻片标本,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观察到的物像展示出来,学生总结。如图7。

设计意图:学生由于初次使用显微镜,对看到的图像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实验室条件有限,因此,我加入了自己的一点创意,直接使用手机镜头对准目镜镜头拍照,然后将图片上传至电脑,向学生展示,这是本节课第三个亮点。 说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

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与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知识点,简单明了,学生分组积分表使大家合作意识更加增强,如表1.

五、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学生能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且能规范操作显微镜,并能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本节课的优点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大都能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构造与功能。以小组为单位对显微镜进行学习、交流、展示并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不足的地方:时间紧张,教学组织需要严谨。可以使用课余时间 。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17篇:《高倍显微镜使用》教案

高倍显微镜使用

2013.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巩固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②掌握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方法。

能力目标:①独立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②归纳总结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①认同高倍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②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①规范使用高倍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课前准备】

准备显微镜,逐个检查(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擦镜纸,纱布,载玻片,永久装片。 【教学方法】实验;小组交流;谈话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谜语】不怕细菌小,有它能看到,化验需要它,科研不可少。 【谜底】显微镜

一、熟悉显微镜

(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2)讨论目镜和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3)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4)装片移动与物像移动间的关系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光学显微镜使用的一般步骤 (1)、一般步骤:取镜安放→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收放。

对好光的判断:视野光线明亮、均匀 (2)、低倍镜使用时如何调焦:先粗后细,由远及近进行调节

①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

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

2、高倍镜的使用

(2)操作步骤:

①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偏哪移向哪) ②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 ③调节光圈使亮度适宜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问题: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观察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到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3.使用高倍镜应注意

(1) 使用物镜转换时,由低倍镜慢慢的向高倍镜转换 (先低后高) (2) 调焦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 (只细不粗) (3) 注意光度的调节(可调节光圈或反光镜) 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回答问题:

1.上述细胞的共同结构有哪些? 2.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

【板书】 (略) 【归纳】

回顾操作方法,课件展示:顺口溜 一取二放,三安装。

转换低倍,来对光。

放上玻片,粗慢降。

缓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收片整理,后归箱。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有了一些收获,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

第18篇:科学家发明手机显微镜

科学家发明手机显微镜

科学家们已经发明了一种智能手机的“显微镜”,可以检测病毒和材料小于人类头发宽度的一千分之一,根据发表在ACS纳米研究。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洛杉矶(UCLA),创造了便携式智能手机的附件,它可以用来检测病毒和细菌,消除了需要昂贵或笨重的显微镜和实验室设备。该装置重量为186克(不到半磅),直接安装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被描述为一个“荧光显微镜。”这是使用3D打印机创建包含一个彩色滤光片,一个外接镜头和一个激光二极管。

附件作品启发流体在约75度的角度,利用二极管或固体样品。通过照明样品,在这个角度,研究人员说,它避免了检测“散射光”可能干扰荧光图像。通过测试装置,研究人员能够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单颗粒病毒可导致出生缺陷,包括耳聋和脑损伤。病毒还可以导致谁曾接受器官移植的人死亡风险增加,感染了HIV病毒或有弱的免疫系统。

据研究人员介绍,一个单一的病毒粒子措施大约150-300纳米,和设备检测颗粒清晰。相比之下,人的头发大约100000纳米的措施。在另一项实验中,该设备能够检测到纳米粒子。这是特别为实验测量之间创建90-100纳米标记的荧光聚苯乙烯珠。

研究人员验证了智能设备通过对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子计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这证实了以前的研究结果。Aydogan ozca,电气工程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萨缪理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生物工程教授,说:“这手机成像平台可用于亚波长的物体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包括细菌和病毒,因此可以使纳米技术在现场设置生物医学测试甚至偏远和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实践。”ozca教授补充道:“这些结果也构成单颗粒和病毒已经使用手机的第一时间检测,现场便携式成像系统。”

今日医学新闻最近报道了另一个造物的UCLA -便携式智能设备,可以进行肾脏检查的研究团队。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便携式眼科诊所在一个智能手机,能够诊断白内障,检查视力眼镜处方和检查视网膜疾病的迹象。

第19篇:《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课题:练习使用显微镜 主备人:吴文莉 胡祖芳 时间: 2012/10/2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并能熟练使用显微镜。2、能力目标——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3、德育目标——学会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并初步形成利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载玻片,擦镜纸,;根据情况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教法:情景教学法、自学、自主探究法。 教学思路

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过去教师在教学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的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结合本校学生生源较好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试着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一张腐烂发霉的橘子。思考得出,要了解微小生物,必须借哪种工具才能清晰的看到微生物的真正面目?

指导学生阅读二单元开篇语,观察书上细胞彩图,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本节课我们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练习使用显微镜。

(二)认识材料和用具: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等。

(三)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四)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之后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五)显微镜的使用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结构熟悉了,功能了解了,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根据书中内容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检查,纠正错误。在记忆显微镜操作步骤时,老师总结使用显微镜的顺口溜,方便学生记忆

1、对光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2、观察 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1)将写有“上”字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3、强调

⑴用低倍物镜(4x 或10×,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⑶镜茼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 ⑷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4、自主探究:

(1) 在载玻片上写上字母:P , B , F.显微镜下的字母与实际情况作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2) 将头发放在显微镜下能否观察到头发的结构? (3) 在不透明的纸上写“上”字,能观察到吗? (4) 当你想往左边移动玻片时,实际应往哪边移动?

5、思考并回答问题:

⑴为什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的? ⑵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 ⑶不透明纸上的数字为何看不清?

⑷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6、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1、物像是倒像

2、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3、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4、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细胞个体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口诀:(取镜与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对光) 目镜→ 物镜→ 通光孔

(观察,操作)先上升后下降 物下眼不离 粗旋调升降 细旋校清晰

(物像) 上下颠倒 左右相反

(六)整理

看书39页注意事项,实验后用檫镜纸将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檫拭后,放回原处,实验台收拾干净,仪器摆放整齐,凳子整齐放到实验桌下。

第20篇: 中国市场分析简介显微镜

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立足于偏光显微镜市场发展现状分析,通过对偏光显微镜行业环境、偏光显微镜产业链、偏光显微镜市场供需、偏光显微镜价格、偏光显微镜生产企业的详尽剖析,以使投资者达到对偏光显微镜产品市场发展现状的全面、深入掌握;同时为使投资者把握偏光显微镜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我中心还对偏光显微镜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与预测;另外在投资分析部分,针对企业投资决策依据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综合给出投资建议。

第一章 2013年世界偏光显微镜行业市场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13年全球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世界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走势

二、全球偏光显微镜行业市场分布情况

三、全球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全球偏光显微镜行业重点国家和区域分析

一、北美

二、亚洲

三、欧盟

第二章 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偏光显微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

第三节 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第四节 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第三章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偏光显微镜行业的有关概况

一、偏光显微镜的定义

二、偏光显微镜的特点

第二节 偏光显微镜的产业链情况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偏光显微镜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三节 上下游行业对偏光显微镜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第二节 偏光显微镜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第三节 偏光显微镜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章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产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状况

一、2007-2013年偏光显微镜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二、2007-2013年偏光显微镜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三、2007-2013年偏光显微镜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二、行业市场集中度情况

三、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

第六章 2011-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市场运行情况

第一节 行业最新动态分析

一、行业相关动态概述

二、行业发展热点聚焦

第二节 行业品牌现状分析

第三节 行业产品市场价格情况

第四节 行业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

第七章 2011-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2011-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总体数据分析

一、2011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2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11-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1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2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11-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1年中国偏光显微镜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2年中国探针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3年中国探针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第八章 2013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竞争情况

第一节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赢利性

二、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三、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四、行业周期

第二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三节 行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第九章 2013年偏光显微镜行业重点生产企业分析

第一节 A企业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数据

三、企业产品分析

第二节 B企业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数据

三、企业产品分析

第三节 C企业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数据

三、企业产品分析

第四节 D企业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数据

三、企业产品分析

第五节 E企业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数据

三、企业产品分析

第十章 2013-2017年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方向及投资机会分析

二、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三、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供需预测

一、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供给预测

二、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 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价格走势分析

第十一章 2013-2017年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第一节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第二节 中国偏光显微镜行业政策投资风险

一、政策和体制风险

二、技术发展风险

三、市场竞争风险

四、原材料压力风险

五、经营管理风险

《显微镜打一成语.doc》
显微镜打一成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