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毕业论文

2022-04-0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新闻学毕业论文

[键入文字]

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试析灾难性信息传播中的“阿毛效应”现象

【直接找这位写手帮,保证过关, 他的Ω号是,1-6-4-5-1-5-9-7】

论文摘要:灾难性信息由于其重大性、突发性、紧迫性特点,对民众生活影响很大,在传播过程中容易产生“阿毛效应”现象。不论是激励性信息、伤悲性信息还是警示性信息,如果传播策略失当,强度、角度、频度不能进行准确把握和调整。则会适得其反,降低正向传播效果。因而,在信息本身的真实可信前提下。媒体体应分析受众心理,转变报道思路。提高报道技巧,避免无休止重复传播而产生“阿毛效应”现象。

论文关键词:阿毛效应;审美疲劳;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

汶川大地震使中华民族经受了重大考验。灾情发生后,媒体能迅速反应,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渠道,及时、有效地传播信息。通过第一时间信息权威发布,消除民众对信息的不确定性,阻止了谣言传播;不回避问题,对灾情的严重程度予以客观、真实、及时报道,呼吁和感谢社会各界的鼎力援助,体现出构建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的理念。宏扬社会正气和民族精神,将大灾面前良好的国民形象向全球传播,赢得了世界的肯定和赞扬。在民族灾难面前,正是媒体的快速反应、有责任感的权威报道,稳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信息传播要达到良好效果,要有—个量的积累过程,同时要营造出有利的舆论氛围,从这一方面来看,几次灾难性事件报道做得较为到位。但是,从受众对信息的接受规律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灾难性信息传播的强度、角度、频度应该进行准确把握和调整,否则会适得其反,降低正向传播效果,出现“阿毛效应”现象。

一、“阿毛效应”概念界定

“阿毛效应”的说法,来源于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小说主人公祥林嫂在她的儿子阿毛被狼吃掉以后,使她失去了唯一的精神支撑,到处向别人诉说。刚开始,还能得到人们同情的眼泪和安慰,她的心灵也得到抚慰,慢慢地,人们厌烦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厌烦的头痛。”读者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同时对鲁镇人的麻木冷酷感到痛心。看起来,祥林嫂的痛苦经历已经成为人们的笑资,同情被消解,自己的苦楚在别人看来是寡味无聊而且一文不值。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就会有一些新的发现。鲁镇的人一开始并不是麻木的。“四婶起初还踌躇,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男人们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地走了开去;女人们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人们的厌烦是由于故事重复得太多,人们已经失去新颖感。“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当她一开口:“我真傻,真的。”他们便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这种现象

可称之为“阿毛效应”。

笔者认为,“阿毛效应”是指同一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传播次数的增加而传播效果逐渐降低的现象。即使高信度的信源和信息,经过单一形式的高频度传播,也会使正效果下降,甚至带来负效果。着名传播学者霍夫兰等人通过实验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种较有力的解释是人脑的忘却机制在起作用。根据艾宾豪斯的忘却曲线原理,人脑对信息的记忆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而忘却是从信息的次要属性开始的。也就是说,由高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的信任,其说服效果最初可能会大于信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而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怀有不信任感,其说服效果最初可能会小于内容本身的说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源与内容联系的记忆逐渐淡漠下去,由信源居主导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消失,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能较完全地发挥出来。但内容本身如果是对受众感性刺激的话,这种刺激也会随频度的增强而效果下降。

二、灾难性信息传播产生“阿毛效应”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激励性信息,如多次传播,会减弱激励性。同样,伤悲性信息,如多次传播,也会减弱伤悲性。激励是通过正面引导,促使受众感情的瞬间进发,对诉求现象产生良好感受,进而向其靠拢,诸如在战争年代,大战之前先放映一些凸显英雄形象的影片,使士兵在很短时间内形成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敌人的仇恨,使其在即将面对的战争中奋勇杀敌,增强其爆发力。众所周知,能量是守恒的,爆发力越强,持续时问越短。就如同抗震救灾宣传一样,刚开始,民众会从民族大义出发,出现一系列积极反应,比如争当志愿者、捐款捐物。但当热情过后,就会出现身体与心理的疲惫,而对持续不断的激励性信息反应迟钝,甚至抵触和抱怨。伤悲性信息也一样,刚开始,出于人的善良本性和人道主义舆论环境,会表现同情和不安,但久而久之,伤悲会削减,出现对“阿毛事件”一样的态度。

同样的道理,警示性信息,传播次数过频,也会降低警示效果,甚至出现娱乐化倾向。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变化,也是一种常用的说服方法。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首先,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其次,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行动。但是由于“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容易招致自发的防卫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要寻找产生“阿毛效应”的原因,必须从美学、传播学中的几个关键词来分析和探讨,如“审美疲劳”、“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等。

在经典的文艺美学着作中,与“审美疲劳”这个词意义相近的一个词是“审美反感”,“审美反感”是“对丑的作否定评价”的审美体验。在上世纪90年代的几篇文章中,有人

把“审美”和“疲劳”相结合成“审美疲劳”,并把它运用到美学论述中作为美学词汇来使用。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由于大众媒介传播信息具有批量化、杂糅化特点,加上大众文化的诉诸感官的特点,如果感觉上的官能刺激过剩且得不到有效地舒解(情感升华),那么,就会由于心理上的厌倦而产生审美疲劳。多媒体时代的大众文化,它的目的在于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体验,这主要是获得一种感官或者生理上的满足。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了数码和网络时代,互联网、电视、电影、手机都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淹没在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中,这使得我们的感官始终处在官能的兴奋状态,当代大众传媒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感觉的需求。然而,当声光色影等那种人与环境直接而直觉的关系满足了人们的官能需要时,令人回味的“文字增强人的逻辑分析和留有余地的思维空间”也随之断裂,这势必会造成感觉上的官能刺激过剩造成人的感官的忙乱。正如麦克卢汉把声光色影构成的场景比喻为“一场芭蕾”,通过电子媒介进行阅读是一个使眼睛和耳朵形成交互穿梭的过程。“眼睛耳朵和口语的复杂的穿梭关系一旦参与这一场芭蕾,那就必然要重塑整个的摄取生活,包括内心和外在的生恬。就要创造那种当代艺术重新发现的‘意识流’,但是同时它必然要产生感知和回忆活动的多重障碍”。“人体的感官”毕竟不同于“技术的感官”,人类在单位时间内对信息的接受量是有限的,即便不会像电脑那样当信息量增大时会“死机”,但也会因“应接不暇”而疲劳!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女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于1974年提出的。诺依曼强调人的社会天性,为防止交往中的孤立,人总是寻求与周围关系的和谐。这样,就形成一种“沉默的螺旋”现象: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可能是一种新的意见,或者是一种业已存在的意见)属于“多数”处于“优势”时,便趋向于积极大胆地发表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时,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为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种一方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大众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介,由于它们本身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传播的内容具有公开性、显着性,传播几乎无处不在,加之报道内容的类同,传播在时间上的持续和造成的信息积累,它们所提示的和强调的意见很容易被视为主流意见,或者是未来有发展前途的意见,这些意见可以从容表达而不会受到孤立。于是,“沉默的螺旋”现象最大量地出现于公众接受大众媒介之时,这种认知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压力或对安全感的需求,使得多数公众在公开表达意见时采用媒介上不断重复的词汇和观念,并产生判断和行为上的连锁反应。但同时也会因压抑寻找途径发泄,正如此次地震发生后出现的“范跑跑事件”,在凤凰卫视讨论和网上调查时,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赞同的声音。这就说明,舆论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少数人的“沉默”会从另外的方向爆发出来,产生非正向的效果。

第三人效果(third—personefect)理论是最近十多年来西方传播学者极为重视研

究的范畴之一。最早提出第三人效果的学者是美国人戴维森(Davison),在1983年的一篇文章中,他提到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则故事:那时,日本人通过侦察获知,在一个太平洋小岛上的美国驻军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于是便向该岛空投大批传单,传单上写道:“这是白人挑起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民族并无纷争因此黑人弟兄们“不要为白人送死,要找机会投降或逃亡”。结果,在空投传单的第二天,该岛上的美军竟然全部撤退了。后来发现,传单其实对岛上的黑人士兵并没有产生影响,而是白人军官担心士兵们真的会逃亡。因此造成了这批美军的退却。同样的道理,在一些传播效果的个案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人会认为大众媒介对别人的影响力较大,而对自己的影响力较小。换句话说,人们会倾向于低估大众媒介对自己的影响力,或高估大众媒介对别人的影响力。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也会由于第三人效果原因而出现相互之间的消极依赖,比如救灾的行动,很多人会认为这样大的民族灾难,肯定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而不在乎一两个人的力量,有那么多的人捐款,而不少我这几个小钱,结论很明显,都这样想就会出现大难面前无人伸手的尴尬。

三、防止灾难性信息传播中“阿毛效应”产生的建议

首先,信息本身的真实可信是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信息传播者必须从事实出发,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我们的官方媒体表现值得肯定。第一时间权威发布,消除民众对信息的不确定性,阻止了谣言传播。但应当承认,“非典”时期,我们的大众媒体并非如此。就“非典”本身而言。它有危害性,威胁到人的生命和生存;它有破坏性,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它有不可预料性,难以估计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更可怕的是它有难控性。事实上,任何灾难性事件都具有以上特点。而“非典”信息报道并不是及时而且真实,在网络背景下,加上民众间人际传播,出现了令官方和大众媒体尴尬的境遇,最后不得不真实报道,才遏止住了谣言传播和大众的恐慌。但毕竟后果很严重,尤其是媒体公信力受到重大挑战,直到当下,重构媒体公信力仍然是热门话题。这样看来,立足事实的真实报道仍显重要,

其次,应该避免无休止重复传播。虽然说重复是信息传播的基本特点,信息需要重复,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去了。从更深一个层次来看,出现审美疲劳的受众对信息的感知和刺激会变得迟钝,当真正重要的信息出现时,也不会有明显反应。当下很多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精心策划并播放一些弱势群体或者急需帮助的人与事,拨动受众善良而敏感的心弦,刚开始,民众的本真与善良会使一部人得到帮助,但慢慢地,民众会出现审美疲劳,见怪不怪了。而当真正需要帮助的信息出现时,民众会不为所动,最终被视为善良的泯灭。同时还会出现第三人效果,很多人会认为对别人影响不断增强而对自己影响不明显;会出现“沉默的螺旋”效果,声音被压制而得不到有效释放,最终会出现反感情绪甚至走向反面。这样看来,应该负更大责任的是传播者的过度重复传播。如同“阿毛效应”一样,不能怪“阿毛”,更不能怪周围的民众,而只能怪传播次数过多和

频度过高。要避免重复传播,可以丰富素材,多角度、全方位报道,一方面,信息的丰富可以缓解受众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可以消解一个声音的枯燥,两面诉求可以避免一面诉求的绝对。同时适当调整报道频度,拉长间隔可以修复过高频度带来的心理抵触。

最后,分析受众心理,转变报道思路,提高报道技巧。前文提到,激励性信息,如多次传播,会减弱激励性;伤悲性信息,如多次传播,会减弱伤悲性;警示性信息。传播次数过频,会降低警示效果,甚至出现娱乐化倾向。周作人说过,人毕竟是人,人只有人的力量。如果过分宣传英雄,会拉远普通人与英雄之间的距离,感觉这仅仅是一部分人能做到。跟自己关系不大,显得遥不可及;如果伤悲被消解,会使民众失去同情心,感觉见怪不怪了;更为可怕的是警示被消解,会减低民众的警惕意识,“狼来了”心理作祟,防范意识消失,灾难来临时会措手不及,人为增强灾难的破坏性。应该打破一味说教的传统思路,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比如对话讨论、文艺作品再现真实存在,增强新颖性和可读性。

总之,正确面对灾难,最大程度减少灾难损失,持续保护民众关注灾难,同情弱者,共同伸出援助之手,展现社会正义,众志成城共度难关,需要全社会努力,更要求主流媒体树立公信力,提升传播水平,避免产生“阿毛效应”。

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推荐第2篇:新闻学毕业论文(材料)

省心范文网-毕业论文

http:///daxueshengfanwen/biyelunwen/ 新闻学毕业论文

新闻语言体现的新闻主观性倾向问题 摘要:一直以来,人们普遍关注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认为新闻是客观、真实地对新近发生事件的记录。事实上,由于新闻事实自身的不可复制性、新闻记者的个人素养和语言的主观性等因素的存在,新闻报道常常体现出记者的主观性倾向。其中语言的主观性特征对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倾向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主要从词语选用、语序、句式和句类的选用方面入手,结合新闻实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较深入全面地探讨了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倾向。笔者期盼以此引起新闻从业人员对语言的关注,尽量在规范的限制内提升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关键词:新闻报道 词语选用 语序 句式 主观性

新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客观性,它要求新闻真实反映现实,记者的感情色彩丝毫不要带入新闻作品中。因此新闻排斥主观性,表现在话语上,即尽量选用不包含说写者感情、态度或评价的词语、句式等来记事、说明或写人。但是,完全的客观性是不存在的,客观性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大众对新闻的期待,也是媒介的最高追求。因为新闻事件一旦发生,将成为永远不可能再复制的历史,此后的任何报道、述说、阐释,都会或多或少地带上述说者个人的主观倾向。不同的新闻记者,会依据自身的素养、认识等,从所服务的媒体的要求出发,对同一事件选取不同的报道角度,即使报道角度相同,在具体的措辞上也会呈现出各自的特色。这一切正体现了新闻具有主观性的特征。这一特征是由新闻事实自身的不可复制性、新闻记者的个人素养和语言的主观性三个方面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对于前两种原因,比较容易明白,我们这里不准备论述。本文将主要从语言的主观性这个角度切入来探讨新闻报道的主观性特征。

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说写者在说写出一句或一段话的同时,暗示或表明自己对此番话语的立场、态度和感情。①人们在说写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带上自我的印记,也即说写者的立场、态度和感情可以通过他所选用的词语、句式或句类以及他对词序的安排等表现出来。符号学家莫里斯认为符号具有评价性特征,而“符号的评价性特征把阐释者指向所指物体的具体特质,这使得人们对物体作出评价或鉴定”。②语言是最典型的符号,因此,自然带有这种评价性特征。人们运用语言来描绘事物或传情达意时,就必然同时接受与选用了语言的评价性特征。新闻报道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在运用语言记录、再现新闻事实时,记者的观察角度,对事件的认识,以及他对语言的选用与安排,都将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或运用语言符号的评价性特征,从而在报道中带上一定的主观性倾向。因此,要想达到新闻客观性的最高理想,就需要先充分了解语言的规律与特点,明白语言主观性特征的表现,从而有效地避免主观性的过多渗入。鉴于此,下面我们将主要从语言中的词语选用、语序安排、句式或句类的选用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并揭示语言的主观性特征在新闻报道中的表现。

我们先来看词语选用所体现的新闻报道的主观性特征。词汇学认为词语除了具有理性意义外,还具有感情色彩。感情色彩指的是附着在词语上的价值倾向或者说符号的评价性特征, 1

http:///daxueshengfanwen/biyelunwen/

包括褒义、贬义或中性三类。每选用一个词语时,我们不仅选用了词语的理性意义,同时也意味着选择了附着在词语上面的感情色彩。不同的感情色彩传递着不同的主观认知。比如,近几年非正常拆迁事件频繁发生,由拆迁而导致的血案、命案时时被媒体曝光。对于这些血腥拆迁行为及其悲惨后果,媒体运用了“非法拆迁”、“违法拆迁”、“暴力拆迁”、“暴力强拆”、“野蛮拆迁”、“匪化拆迁”、“血拆”、“拆迁血案”、“拆迁命案”、“拆迁致人伤亡案”等词语来描写,这些词语通过寓有褒贬倾向的定语(如“非法”、“暴力”、“野蛮”、“匪化”、“血”等)或定语中心语(如“血案”、“命案”、“伤亡案”)的使用,传达了记者对此类非法拆迁行为的强烈谴责之情,暗示了记者维护法律、弘扬正义的人道主义立场。

不仅是词语,对词语的安排,也即语序的不同,一样可以体现新闻报道的主观性特征。语序是汉语语法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语序不同,语句的意义、价值评价及表达者的情感态度等都可能受到相应的影响。比如,对于2011年1月9日发生在朝阳医院的一名女患者8楼坠亡的事故,不同媒体的报道在词序安排上就有所不同。《千龙网》的新闻标题是《朝阳医院患者坠亡》;《腾讯网》的新闻标题是《一女子朝阳医院8层坠亡》;《北青网》的报道是《朝阳医院门诊楼?摇一女子坠亡》。这三家网站对同一件事的报道词语选用不完全相同,词序安排也各有特色。三者都用到了“朝阳医院”和“坠亡”二语,但是使用位置却并不相同。在《千龙网》的报道中“朝阳医院”放在“患者”的前面并做其定语,点明坠楼者与朝阳医院的关系是医患关系,动词“坠亡”作谓语,说明事故后果。《腾讯网》的标题把事故主角放在了句首,并用模糊指代“一女子”来表示,“朝阳医院”则放在主语“一女子”之后,动词“坠亡”之前,和“8层”一起作状语,指明坠楼的地点,在读者的心里就会唤起与《千龙网》的报道不一样的感受。在《腾讯网》的报道中,“坠亡女子”与朝阳医院的关系并不明确,既可以是医护人员,也可以是患者,还可以是任意的外来人员,总之,在这种表达中,朝阳医院只是事故发生的地点,似乎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北青网》的标题与《腾讯网》的标题所蕴涵的意义比较相似,在《北青网》的报道中,把“朝阳医院”提出来,和地点词“门诊楼”结合起来放在句首作地点状语,其后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也用了“一女子”来指代坠亡者,其所暗含意义的模糊性与《腾讯网》一样,“朝阳医院”所放位置虽然不同,但在句中所作成分却是相同的,都是状语。比较这三则新闻标题,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词序安排与词语选用暗含着记者观察问题的角度和主观倾向。这三则新闻在内容上也有出入,最早报道的是《腾讯网》,在该报道中称坠亡者不是住院病人,可能是看病的,稍后不到一小时《千龙网》的报道称,“医院工作人员称,患者当天曾挂号心理咨询科门诊”,再晚些时候《北青网》报道“院方称该女子不是医院住院病人”,“可能是到医院就诊的人”。对于此坠亡女子的身份及其与医院的关系,三则报道看似不同,但都确认了该女子是在朝阳医院就诊,那么其与医院的关系就是医患关系。可见,在报道中如何安排语序以明确表达这种客观关系,就不仅是语言的问题,也是记者的认识与态度的问题。

此外,对句式或句类的选用也会透露记者的主观倾向。句式是从句子结构的角度所划分出的类别,包括“被”字句、“把”字句、兼语句、双定语句等。语言中的句式是在社会群体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较稳定的语言表达模式。句式在形成过程中凝结着同一语言社会中群体的认知取向和价值倾向。如“被”字句一般含有遭受不幸的意思,运用“被”字句来传达信息往往给人以“不自由,被动遭受”不如意或意料之外事件的意义。句类则是按句子的语气所划分的句子类别,是指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类。不同的句类在达意上有着不

http:///daxueshengfanwen/biyelunwen/

同的功能,另外还可以传达不同的语气、情感、态度等。如祈使句含有命令、禁止等语气,一般限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说话的情况下使用,也就是说祈使句的使用暗示了话语使用者的权势地位。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虽然是新闻的基本要求,但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并不容易达到。由于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主观性特征等原因,使得新闻报道也常常体现出主观性的特征。这更要求记者在平时加强对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进而深入掌握语言的特性,以求尽可能地避免语言的主观性,提高语言客观性的程度。

注 释:

①Lyons,J.1977.Semantics.2 vol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②斯蒂文·小约翰[美]著,陈德民、叶晓辉译:《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推荐第3篇: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第二届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学术论坛参考选题

一、参考题目一:

1、浅析企业报办报人员的素质

2、试论电台健康节目中主持人的形象定位

3、加入WTO我们如何经营报刊传媒企业的发展方向研究

4、数字化时代的大众传播

5、初拟《浅谈新闻摄影》

6、有关我国新闻传媒业发展情况

7、新闻传播对出版销售的影响

8、论政法类报道中如何体现新闻特性

9、从《实话实说》看中国谈话类节目的发展

10、21世纪传统新闻传媒改革初探

11、广播电视频道制后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12、当代大众传媒与受众的互动性研究

13、世界新闻摄影的现状历史和发展趋势之评析

14、消费者维权与商家侵权

15、报纸副刊的舆论导向作用研究

16、制造舆论:新闻媒介的议题设置作用——报纸、电视、网络的对比分析研究

17、谈构建具有现代意识的报纸版面形式

18、从“东周刊事件”看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

19、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互补 20、谈论新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21、试论新闻的教育功能

22、论名人新闻与新闻名人

23、论大众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功能

24、报业发行初探

25、现代电视媒介的座会功能

26、中国报业发展历史和趋势

27、中国媒体业的思索与奋起

28、WTO与中国媒体产业的发展

29、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展和存在弊端 30、中国报业发展趋势

31、网络传播与网络出版的现状及其发展

32、对党报体育报道趋势的思考

33、关于企业报从业者的新闻意识

34、关于企业的思想宣传工作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

35、舆论监督与法治

36、从舆论监督谈媒体独立和言论自由权

37、报业竞争与集团化建设

38、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热点新闻选题与报道特色比较

39、数码摄影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40、利用网络优势,传统媒体新走向

1

41、电视案件报道的正负效应比较

42、对农村新闻报道的现状及对策

43、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的模式与本质

44、浅析中国新闻业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及问题的解决

45、党报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分析《解放日报》近年的几次重大报道举措

46、“狗仔”现象子我见

47、谈“造势新闻”

48、图文并茂,可以传神

49、新闻的真实性与写作的文学化倾向 50、新闻业的竞争机制 51入世后的新闻走向

52、浅谈因特网技术对新闻传播的作用

53、书业报刊的市场化

54、媒体产业化的研究

55、多媒体时代的广告

56、新闻宣传在反邪教斗争中的作用

57、电信帐单媒体的崛起

58、发挥媒体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积极作用

59、高科技手段对图片新闻真实性的背叛 60、现代报刊中的图片新闻 6

1、采访特点初探

62、试论强势网络媒体如何成为强势广告载体 6

3、“9.11”新闻报道比较东西方新闻观 6

4、网络传播探索

65、论主持人个性与节目风格 6

6、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

67、新经济形势下传统媒介经营方略初探 6

8、21世纪世界新闻传播的变化趋势

69、隐性采访如何避免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 70、热点报道应注意遵守“防线” 7

1、中亚新闻问题的视点差异

72、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在新闻领域的作用和具体运用 7

3、从湖南卫视晚间新闻节目谈新闻报道栏目的创新 7

4、对媒体秘密拍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探讨 7

5、浅析家庭与婚姻现状

76、浅论新闻舆论监督在我国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作用

77、从新闻和文学的“合流”现象看报纸文字新闻的深度报道 7

8、从新旧媒体的比较,看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 7

9、报业进入经营时代的思考

80、制播分离——中国电视媒体市场化的必由之路 8

1、从“申博”成功看媒体所发挥社会功能 8

2、加入WTO后平面媒体如何迎接挑战 8

3、新闻监督与媒介发行

2 8

4、媒体互动与网络

85、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8

6、当前新闻摄影记者工作状况调查与研究 8

7、新闻摄影记者职业特点研究 8

8、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89、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90、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9

1、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9

2、当代文化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9

3、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9

4、当代教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9

5、试析报纸发行量的信息不对称性

96、浅论报纸发行定价与发行量的辨证关系 9

7、对《环球时报》经营模式的一些思考 9

8、地市级党报的广告经营初探 9

9、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100、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10

1、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10

2、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探析

10

3、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盈利模式探析 10

4、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10

5、中国媒介购买公司发展历程探究 10

6、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107“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10

8、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10

9、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110、我国党报生存策略分析

1

11、梁启超新闻思想对当今传媒的启示 1

12、中外讣闻报道的对比分析

1

13、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1

14、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1

15、我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1

16、梁启超(或其他名报人)办报思想研究 1

17、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1

18、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1

19、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改革研究 120、中国电脑游戏产业运营前景探析 1

21、博客现象研究

1

22、中国网络知识产权现象及前景分析 1

23、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1

24、网络作品版权保护问题研究 1

25、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1

26、网络流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1

27、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3 1

28、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1

29、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130、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1

31、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1

32、论我国农村文化市场的构建与培育 1

33、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1

34、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1

35、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业与发展对策 1

36、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1

37、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1

38、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1

39、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140、《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研究 1

41、论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

42、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1

43、国内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女性歧视问题研究 1

44、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1

45、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1

46、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1

47、"超级女声"营销得失论

1

48、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1

49、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150、试析解读新闻中的"解" 1

51、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1

52、新闻发现与综合新闻 1

53、工作报道与时政新闻

1

54、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 1

55、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 1

56、谈文学期刊的时尚趋势 1

57、论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1

58、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1

59、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160、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16

1、网上消费群体和购买行为分析

16

2、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16

3、论采访的技巧

16

4、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16

5、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16

6、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二、参考题目二: 001 记者社会责任论 002 评“用事实说话” 003 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4 004 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 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 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 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 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 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 新闻传播效果论 012 马恩新闻思想研究 013 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014 刘少奇新闻思想研究 015近代新闻思想研究 016 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 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018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 论新闻客观性

020 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021 《都市快报》之我见 022 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 023 邵飘萍研究 024 韬奋研究 025 范长江研究

026 旧中国的百科全书??《申报》研究 027 浙江新闻史研究

028 建国以来新闻史专题研究 029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研究 030 邸报、京报、小报的研究 031近代外报研究 032 维新报刊研究 033近代新闻业务研究 034 五四“四大副刊”研究 035 五四时期新闻业务研究 036 《申报》、《新闻报》、《大公报》研究 037 鲁迅、邹韬奋、范长江、斯诺现象研究 038 中共各个时期新闻事业研究 039 国民党各个时期新闻政策研究 040 略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深远意义 041 大众化报纸研究

042 十九世纪廉价报纸成功的原因 043 美国著名报人和报纸研究

044 客观报道、新新闻主义和精确新闻学评析 045 西方著名新闻媒介研究 046 略论西方报刊自由主义理论 047 简评社会责任理论

5 048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的走向 049 西方报纸商业化(或垄断化)之我见 050 试析鲁珀特.默多克的经营特点 051 竞争中的美联社(或路透社) 052 报纸与网络

053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054 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 055 记者的新闻敏感 056 试论记者的观察 057 记者的道德修养 058 记者的知识结构 059 采访心理学研究 060 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061 采访技术初探 062 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063 记者的资料积累 064 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065 略论新闻导语 066 新闻背景初探 067 新闻结构探讨

068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069 略论人物通讯

070 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 071 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

072 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 073 试论新闻特写

074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 075 信息与新闻写作 076 试论新闻语言

077 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078 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 079 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 080 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 081 批评性事件浅议

082 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 083 重视自身规律,把握社会对信息需求的丰富性??对短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一点思考

084 试探阐释性报道中动态信息的契机作用和强化方式 085 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之一 086 专业知识、思辩能力、人情味??试论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 087 科技报道主体的受众意识对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 088 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 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 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6 091 复合型人才、专业化文笔??对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重要成功点之理解

092 专栏记者的哲学修养和政治品位??由李普曼想到“政治家办报” 093 穆青“时代典型采写思路”给今日记者的思考和启示 094 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095 试论评论的选题

096 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 097 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 098 报纸短评初探

099 报刊署名评论特色小论 100 试论评论语言的形象化 101 评论写作论证的技法 102 略论杂文的形象性 103 王韬政论的特色

104 梁启超的“时务体”风格刍议 105 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06 广播电视评论专题研究 107 新闻编辑的功能

108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 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110 集纳专栏研究 111 试论编辑技巧

112 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 113 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14 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 115 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16 编辑策划研究

117 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

118 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 119 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

120 采编播合一是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1 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122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123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124 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一与解说词写作 125 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 126 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127 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128 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29 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130 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131 论“焦点访谈”的权利与权力 132 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 133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7 134 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135 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136 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37 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138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 139 爱德华.默罗与现场直播

140 BBC的体制改革对公共广播电视的意义 141 CNN对我们的启迪 142 广告学原理研究 143 广告传播研究 144 广告运动研究 145 广告策划与创意 146 广告心理学研究 147 广告文案写作 148 广播电视广告制作 149 广告管理与广告法规 150 消费行为学研究 151 市场营销与广告 152 广告效果调查与测定 153 公共关系学专题研究 154 名牌战略研究 155 电视广告语言研究

156 中国广告市场法要素关系现状分析研究 157 21中国广告发展趋势研究 158 老年消费市场研究

159 广告管理与广告法制建设 160 公共汽车上的平面广告研究 161 广告中商品文化的传承研究

162 从“不买的消费者”一说看广告产品的定位 163 广告内容的编排与人们的认知规则 164 阈下广告的原理与应用 165 消费者的决策研究

166 广告人的情感体验与广告作品的情感诉求 167 广告效果测量方法之我见 168 自我意识与人际交往

169 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 170 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 171 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172 媒介受众调查研究 173 公益广告研究 174 媒介全员公共关系 175 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 176 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 177 报业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8 178 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 179 传媒集团化研究 180 传媒组织管理研究 181 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182 传媒领导人类型研究 183 我国媒体经营特色研究 184 西方传媒集团发展历史研究 185 中西媒体经营理念研究 186 媒体的垄断与竞争 187 发行研究

188 媒体整合营销战略研究 189 传媒现代化研究

190 中国传媒大扩版、改版机制分析 191 产业化研究

192 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193 媒介定位与细分市场

三、参考题目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9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36、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四、参考题目四:

1.试论体育营销中的媒介选择策略, , 2.手机短信广告现状及未来走势分析, , 3.探视企业危机公关策略, , 4.如何有效进行事件营销, , 5.再谈“不同于奥美的声音”——论跨国广告公司的本土化 6.明星代言对品牌建设的价值研究, , 7.论广告的社会道德伦理责任 , , 8.案例:中国期刊媒体广告发展分析

, 9.频道专业化背景下的电视广告经营, , 10.成都本土广告业发展态势研究 , , 11.《物权法》对户外广告经营的影响, , 12.对媒介娱乐化的价值批判, , 13.某品牌的(某次)推广策划方案分析 , 14.以某案例分析体验营销, , 15.广告作品与文学文本之比较——广告文案的修辞手法研究 16.“读图时代”的广告文案价值研究, , 17.网络广告活动的规范化研究, , 18.细分永远有效吗?——论广告如何实践市场细分理论 19.广告经营活动规范与监管, , 20.亚洲地区广告业发展研究, , 21.某品牌成长历程研究——论广告对品牌的长程投资价值

22.某地产广告的个案分析, , 23.以某案例分析:VI对企业品牌建设的贡献, 24.公益广告创意及其发展态势研究 , , 25.吸引眼球还是唯美主义——论广告的美学价值, 26.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可做设计) 27.搜索引擎广告的现状与前景, , 28.包装设计的最新趋势探究(可做设计), 29.现代商业包装装潢设计新趋势(可做设计), 30.博客、播客或威客的广告模式研究, , 31.日本广告公司在华发展现状研究 , ,

10 32.某4A公司广告创意风格研究 , , 33.中国新一代广告人的专业素养探究 , 34.媒体的技术进步对广告业的影响, , 35.试论网络化背景下报纸广告经营的新趋势

, 36.某本土广告公司创意风格研究 , , 37.广告中的东方哲学应用(如:禅宗、儒学、阴阳等) 38.影视广告中的影象语言研究, , 39.“旧元素,新组合”在新时代广告创意中的应用(可做设计) 40.如何对待国际广告奖项——本土广告创意的目标 41.平面媒体投放的质化指标研究——引入案例分析 42.中国媒介集团的发展研究 , , 43.网络社区的广告效应, , , 44.名人广告效果研究——论名人广告的正负效应, 45.“媒体买断”时代之操作模式探究, , 46.免费直投媒体的发展前景分析, , 47.广告软文写作技巧分析, , 48.图形、符号设计在广告中的视觉传达(可做设计) 49.中西方思维在中国广告设计中的交融(可做设计) 50.中国的意境说在现代广告中, , 51.我写中国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 , 52.影视广告中音乐元素的运用, ,

推荐第4篇: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001 记者社会责任论 002 评“用事实说话” 003 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004 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 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 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 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 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 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 新闻传播效果论 016 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 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018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 论新闻客观性

020 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047 简评社会责任理论 052 报纸与网络 053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054 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055 记者的新闻敏感 056 试论记者的观察 057 记者的道德修养 058 记者的知识结构 059 采访心理学研究 060 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061 采访技术初探 062 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063 记者的资料积累 064 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065 略论新闻导语 066 新闻背景初探

067 新闻结构探讨

068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069 略论人物通讯 070 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 071 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 072 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 073 试论新闻特写

074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 075 信息与新闻写作 076 试论新闻语言

077 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078 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 079 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 080 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 081 批评性事件浅议

082 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 083对短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一点思考

085 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

088 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 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 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094 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096 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 097 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 098 报纸短评初探

105 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08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 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111 试论编辑技巧

112 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 113 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14 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 115 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16 编辑策划研究 117 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 118 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 119 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

120 采编播合——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1 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122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123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124 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与解说词写作

125 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 126 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127 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128 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29 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130 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132 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 133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34 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135 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136 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137 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138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141 CNN对我们的启迪

169 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 170 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 171 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172 媒介受众调查研究 175 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 176 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 178 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 179 传媒集团化研究 180 传媒组织管理研究 181 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182 传媒领导人类型研究 183 我国媒体经营特色研究 184 西方传媒集团发展历史研究 185 中西媒体经营理念研究 186 媒体的垄断与竞争 187 发行研究

188 媒体整合营销战略研究 189 传媒现代化研究

190 中国传媒大扩版、改版机制分析 191 产业化研究

192 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193 媒介定位与细分市场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1、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2、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3、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5、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6、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15、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16、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17、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22、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23、“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24、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25、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29、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30、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33、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34、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37、“博客”现象研究

39、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41、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42、网络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43、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4、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5、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6、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47、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49、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50、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51、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生与发展对策

52、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53、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54、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55、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56、《中国青年报》时评研究

57、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58、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60、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

1、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

2、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

4、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65、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6

7、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70、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

71、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

73、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74、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7

5、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7

6、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7

8、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79、论采访的技巧 80、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8

1、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8

2、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36、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一、报纸方向

1.报纸新闻的语言要求 2.新闻标题

3.晚报“早”出现象 4.都市类报纸的娱乐化倾向 5.都市类报纸的“价格战” 6.都市新闻的叙事 7.报纸的扩版 8.版面编排 9.新闻策划 10.深度报道 11.经济新闻 12.法制新闻 13.新闻时评 14.报纸广告 15.记者的职业道德 16.媒体的社会责任 17.报纸的新闻舆论监督 18.隐性采访 19.新闻摄影 20.虚假新闻 21.有偿新闻 22.娱乐新闻 23.炒作新闻 24.新闻故事化 25.典型报道 26.漫画新闻 27.厚报与薄报 28.新闻自由

29.独家新闻与独家报道 30.报纸新闻的“同质化”

二、电视方向 1.电视新闻语言 2.说新闻与播新闻 3.电视民生新闻 4.电视方言播报

5.电视娱乐节目的生存之道

6.主持人的风格 7.电视画面 8.同期声 9.摄像 10.电视广告 11.隐性采访 12.媒体的社会责任 13.虚假新闻 14.有偿新闻 15.娱乐新闻 16.炒作新闻 17.电视专题片 18.电视媒体竞争 19.“新闻电视剧” 20.电视专业化频道 21.移动电视

22.电视传媒与公共空间 23.电视新闻现场直播 24.电视批评报道 25.电视节目的互动意识 26.电视产业化

27.电视节目的品牌化运作 28.电视人的职业精神 29.电视体育新闻报道 30.新闻频道 31.电视调查栏目 32.湖南卫视的新闻与经营 33.安徽卫视的电视剧与经营

三、网络方向 1.网站分析 2.网络新闻特性 3.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4.网络新闻的标题制作 5.网络新闻写作技巧

6.网络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 7.网络电视 8.网络电台 9.网络侵权

10.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 11.博客、播客 12.网络直播 13.网络新闻的采写权 14.网络广告 15.虚假新闻 16.有偿新闻 17.娱乐新闻 18.炒作新闻 19.网络伦理 20.网络新闻的变革 21.网络媒体的可持续性发展 22.网络环境的受众分化 23.商业网站的网络新闻运作 24.网络媒体的新闻核心竞争力 25.网络杂志 26.网络游戏

27.网络传播与我们的生活 28.网络新闻专题 29.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

四、广播方向 1.广播媒体的优劣势 2.广播的发展趋向 3.广播新闻的采写特点 4.广播中的广告 5.交通广播的生存空间

6.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7.广播热线 8.广播新闻的互动

五、传播理论

1.议程设置理论 2.沉默的螺旋 3.受众分析 4.传播效果分析 5.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6.文化帝国主义

7.传播学方法论的几个学派 1.新闻采访中的“人本意识” 2.论名人新闻与新闻名人 3.网络传播与网络出版的现状及其发展

4.新闻网站与商业网站的新闻标题比较分析

5.方言电视节目的正负功能辩 6.从新旧媒体的比较,看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

7.电视案件报道的正负效应比较 8.市场营销中的媒体策略 9.地方媒体的竞争力研究 10.制播分离--中国电视媒体市场化的必由之路

11.新闻传播与广告传播的互动 12.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展和存在弊端

13.谈论新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14.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互补 15.从舆论监督谈媒体独立和言论自由权

16.从广告看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17.当代中国广告中的西方文化元素 18.论我国新闻采访中的伦理尺度 19.论企业的奥运传播策略 20.论广告人的人文素养 21.论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22.新闻记者的新闻素养 23.论虚假广告内涵与形式 24.新闻写作中的“视觉化” 25.试论新闻的教育功能

26.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结构与形象魅力

27.从救灾新闻看中国政府的人本思想--以1998抗洪报道和2008抗震报道为例

28.浅谈电视广告的表现形式对沟通效果的影响

29.从平面广告看色彩的形式美 30.浅析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31.我国网络版报纸现状分析研究 32.女记者的素质结构与形象魅力 33.灾难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伦理缺失与错位--以四川地震新闻报道为例 34.同质化形势下媒体如何在“同题竞争”中获胜?

35.民生新闻促进社会和谐的策略与方法

36.电视节目中“天下故事”等民生新闻栏目的实证分析

37.节假日如何保持受众对媒体的兴趣

38.电子化报纸的现状研究 39.编辑如何做好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再利用

40.新闻宣传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1.对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的管理和引导

42.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研究 43.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 44.3G时代手机传播研究 45.如何打造高素质的电视主持人 46.论广告策划在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47.广告目标与营销目标的关系 48.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广告策划 49.品牌战略与广告策划 50.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 51.影视广告中的电影原理运用 52.广告创意中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运用

53.音乐在广告创意中的作用 54.中国广告创意发展史研究 55.数字电视发展对广告的影响 56.期刊杂志广告发展对策 57.广告目标与媒体行程策略 58.4A公司在我国的经营策略 59.北京、上海、广州广告业发展分析

60.北京广告业发展趋势分析 61.新闻发言人的内涵、形象与魅力 62.偏见、政治与新闻传播准则--西方媒体关于西藏等地区*的歪曲报道的实证分析

63.网络舆情与新闻控制 64.新闻学经典概念的本体论解读 65.“反控制新闻学”理论建构初探 66.从地震报道看危机传播中的人文关怀

67.新闻传媒形象创新策略研究 68.危机传播的效果研究 69.报业集团的跨区域运作

70.媒介产品扩散通路的选择与建构

71.手机媒体的盈利方式研究 72.3G时代手机媒体发展趋势探究 73.报业经营与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74.“3G时代”的媒介大变革 75.新闻传播中“舆论场”营造的失当与“度”的把握

76.国内主流新闻网站的受众本位--新华网、人民网为例

77.中国电视新闻人才素质与形象分析

78.富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 79.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 80.论绿色营销背景下的广告创意 81.奥运营销中的品牌传播 83.流媒体广告发展趋势 84.媒介广告经营模式展望 85.广告跨文化传播传播中的文化冲突

86.中国传统文化在创意产业中的运用

87.论广告对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88.论新广告观

89.分众传播对广告传播的重要影响 90.接触管理对于新营销环境下广告传播的重要贡献 91.论整合广告传播

92.整合营销对广告传播的重要影响 93.新传播环境下对网络广告思考 94.手机作为新媒介的特征及其对广告传播价值

95.会展作为媒介的特征及其对广告传播的影响

96.论新媒介--以某某为例 97.论新传播环境中的广告策划 98.大学生媒体素养研究 99.媒体暴力现象研究 100.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 101.灾难事件中的中国媒体研究 102.网络传播负面影响研究

103.浅谈房地产广告的变迁(实证) 104.中西方电视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105.隐性广告分析

106.名人广告存在的风险及如何避免 107.电视新闻性节目的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

108.中国儿童广告的发展趋势 109.中国免费报纸研究

110.电视传播的影响力与社会责任 111.论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嬗变 112.论电视新闻的娱乐性趋势 113.电视新闻的客观性与导向性 114.电视传播与受众心理 115.抗震救灾中电视话语的传播效果分析

116.电视访谈节目的非语言符号解读

117.电视媒体正面报道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118.论《百家讲坛》与文化传播观念的更新

119.电视新闻话语的基本结构与意义

120.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气质对节目的影响和作用

121.论电视新闻话语的编码实践 122.解说词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与作用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论 文 选 题

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当前新闻摄影记者工作状况调查与研究

新闻摄影记者职业特点研究 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文化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教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试析报纸发行量的信息不对称性 浅论报纸发行定价与发行量的辨证关系

对《环球时报》经营模式的一些思考 地市级党报的广告经营初探 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探析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盈利模式探析 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中国媒介购买公司发展历程探究 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我国党报生存策略分析

梁启超新闻思想对当今传媒的启示 中外讣闻报道的对比分析 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我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梁启超(或其他名报人)办报思想研究 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改革研究 中国电脑游戏产业运营前景探析 博客现象研究

中国网络知识产权现象及前景分析 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网络作品版权保护问题研究 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网络流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论我国农村文化市场的构建与培育 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业与发展对策 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研究 论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国内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女性歧视问题研究

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超级女声"营销得失论

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试析解读新闻中的"解" 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新闻发现与综合新闻 工作报道与时政新闻

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谈文学期刊的时尚趋势 论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网上消费群体和购买行为分析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论采访的技巧 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参考选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

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推荐第5篇: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一、报纸方向

1.报纸新闻的语言要求 2.新闻标题

3.晚报“早”出现象

4.都市类报纸的娱乐化倾向 5.都市类报纸的“价格战” 6.都市新闻的叙事 7.报纸的扩版 8.版面编排 9.新闻策划 10.深度报道 11.经济新闻 12.法制新闻 13.新闻时评 14.报纸广告

15.记者的职业道德 16.媒体的社会责任

17.报纸的新闻舆论监督 18.隐性采访 19.新闻摄影 20.虚假新闻 21.有偿新闻 22.娱乐新闻 23.炒作新闻 24.新闻故事化 25.典型报道 26.漫画新闻 27.厚报与薄报 28.新闻自由

29.独家新闻与独家报道 30.报纸新闻的“同质化”

二、电视方向 1.电视新闻语言 2.说新闻与播新闻 3.电视民生新闻 4.电视方言播报

5.电视娱乐节目的生存之道 6.主持人的风格 7.电视画面 8.同期声 9.摄像

10.电视广告 11.隐性采访

12.媒体的社会责任 13.虚假新闻 14.有偿新闻 15.娱乐新闻 16.炒作新闻 17.电视专题片 18.电视媒体竞争 19.“新闻电视剧” 20.电视专业化频道 21.移动电视

22.电视传媒与公共空间 23.电视新闻现场直播 24.电视批评报道

25.电视节目的互动意识 26.电视产业化

27.电视节目的品牌化运作 28.电视人的职业精神 29.电视体育新闻报道 30.新闻频道

31.电视调查栏目

32.湖南卫视的新闻与经营 33.安徽卫视的电视剧与经营

三、网络方向 1.网站分析

2.网络新闻特性

3.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4.网络新闻的标题制作 5.网络新闻写作技巧

6.网络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 7.网络电视 8.网络电台 9.网络侵权

10.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 11.博客、播客 12.网络直播

13.网络新闻的采写权 14.网络广告 15.虚假新闻 16.有偿新闻 17.娱乐新闻 18.炒作新闻

19.网络伦理

20.网络新闻的变革

21.网络媒体的可持续性发展 22.网络环境的受众分化

23.商业网站的网络新闻运作 24.网络媒体的新闻核心竞争力 25.网络杂志 26.网络游戏

27.网络传播与我们的生活 28.网络新闻专题

29.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

四、广播方向

1.广播媒体的优劣势 2.广播的发展趋向

3.广播新闻的采写特点 4.广播中的广告

5.交通广播的生存空间

6.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 7.广播热线

8.广播新闻的互动

五、传播理论 1.议程设置理论 2.沉默的螺旋 3.受众分析

4.传播效果分析

5.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6.文化帝国主义

7.传播学方法论的几个学派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1、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2、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3、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5、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6、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15、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16、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17、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22、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23、“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24、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25、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29、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30、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33、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34、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37、“博客”现象研究

39、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41、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42、网络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43、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4、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5、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6、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47、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49、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50、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51、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生与发展对策

52、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53、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54、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55、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56、《中国青年报》时评研究

57、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58、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60、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1、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2、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4、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6

5、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67、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70、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

71、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

73、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74、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75、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76、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78、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79、论采访的技巧

80、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81、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82、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36、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001 记者社会责任论

002 评“用事实说话” 003 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004 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 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 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 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 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 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 新闻传播效果论

016 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 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018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 论新闻客观性

020 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047 简评社会责任理论

052 报纸与网络

053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054 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

055 记者的新闻敏感

056 试论记者的观察

057 记者的道德修养

058 记者的知识结构

059 采访心理学研究

060 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061 采访技术初探

062 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063 记者的资料积累

064 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065 略论新闻导语

066 新闻背景初探

067 新闻结构探讨

068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069 略论人物通讯

070 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

071 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

072 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

073 试论新闻特写

074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

075 信息与新闻写作

076 试论新闻语言

077 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078 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

079 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

080 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

081 批评性事件浅议

082 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

083对短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一点思考

085 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

088 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 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 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094 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096 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

097 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

098 报纸短评初探

105 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08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 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111 试论编辑技巧

112 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

113 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14 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

115 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16 编辑策划研究

117 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

118 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

119 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

120 采编播合——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1 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122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123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124 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与解说词写作

125 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

126 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127 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128 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29 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130 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132 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

133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34 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135 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136 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37 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138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

141 CNN对我们的启迪

169 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

170 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

171 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172 媒介受众调查研究

175 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

176 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

178 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

179 传媒集团化研究

推荐第6篇: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彼得﹒潘”综合症:媒介的影响分析

“钓鱼”引发的舆论监督思考

“恶搞”文化的盛行与反思

“华赛”与“荷赛”作品评判差异性分析及启示——以2007与2008年度两赛部分获奖作品为例

“炉边谈话”话语结构、修辞技巧与现实意义初探

“媒介逼视”现象的道德审视——以“穷父救女求助富人”事件为例

“童年的消逝”现象研究

“娱乐至死”背景下的电视频道包装策略:节目的公益营销

“中国报道热”与国家形象塑造

《把“以人为本”观融入到社会新闻报道中去》

《从策划角度谈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大公报》与女性解放——试论清末反妇女缠足运动中《大公报》的宣传策略

《大公报·文学副刊》的传播特色

《鲁豫有约》改版前后比较

《穆斯林的葬礼》中梁君璧与梁冰玉的人物形象比较

《期刊业发展的奥运机遇》

《浅谈博客与传统媒体互补并存的关系》

《善于现场观察成就新闻佳作》

《时尚COSMO》劲吹女性文化风——浅析女性媒介对女性文化的反映

《手机媒体――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终端》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出路探析》

浅析严肃文化的网路传播

3G时代:手机媒体如何实现平民化

2008北京奥运电视报道策略研究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媒体作用分析

FLASH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

SNS网站传播现象研究

web2.0语境下的自媒体传播理念

安徒生童话的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报纸分类广告的价值及其竞争策略

报纸媒体的视觉传达简析

北京奥运报道中网络媒体对于电子媒体的优劣势

辩论型电视谈话节目探析——以“一虎一席谈”节目为例

播客传播内容的规范与控制

博客:草根的媒体及其话语权

博客新闻挑战传统媒体及传统媒体的应对策略

不完全报道与假新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采访对象心理研究

传播技术革新与新闻业的发展

传播学本土化的困境与出路

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名人”现象

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方式探析

创新发行——报纸经营的生命线

如需以上论文,请联系QQ1549984848

推荐第7篇:新闻学毕业论文题目

新闻学毕业论文题目|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之一: 1.新闻自由与报业现代化

2.从斯诺采访生涯看西方的新闻自由 3.毛泽东早期新闻活动

4.黄远生在中国新闻史上的特殊意义 5.论《新华日报》舆论监督的特点 6.论先秦诸子的言论自由观

7.论清代新闻控制与“文字狱”的关系 8.论中国近代的党政办报思想 9.论中国近代报刊的主笔权威 10.论王韬的报刊言论自由思想 11.论现代报纸副刊的文学地位 12.论李大钊的新闻思想

13.论邵飘萍之死与中国专利主义思想控制 14.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36.论新闻导向价值规律 37.论新闻导向艺术规律

38.论新闻监督与舆论监督的区别特征 39.论“观点新闻时代”的发展新趋势 40.论新闻发现力与新闻判断力的关系 41.中国时政新闻概念的新界定 42.创新时政新闻语言表达方式 43.论娱乐新闻勃兴的原因 44.论新闻记者的特殊思维方式 45.论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46.论新闻记者的学识与技能修养

47.从“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48.中西新闻特写之比较 49.中国新闻特写之发展趋势 50.人物特写的艺术特色 51.风貌特写的艺术特色 52.背景性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53.反思性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54.预测性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55.有争议的典型性时政新闻事件的重大价值 56.有争议的典型性时政新闻人物的重大价值 57.重大自然灾难性时政新闻事件的重大价值 58.采写深度报道的基本功 59.新闻策划的特殊价值 60.论新闻监督与司法公正

61.论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根本区别 62.搞好新闻策划的指导原 63.创新消息导语写作 64.创新消息主体写作 65.记者新兵的困境与突破

66.流浪记者(打工记者)的生存境遇 67.当下新闻职业教育的得与失

68.我们需要怎样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69.驳新闻无学论

70.论通讯最佳主题的定位 71.创造通讯标题“神形美” 72.如何突破采访对象的心理障碍? 73.新闻写作的“功夫在笔外” 74.讲故事:回归新闻写作的本真 75.细节:新闻采写的决胜之地 76.新闻角度:一个关系成败的切入点 77.新闻跳笔的运用之妙 78.论新闻文风

79.论通讯结构的艺术魅力 80.暗访记者的胆与识 81.新闻线人的培养与使用 82.论通讯辞达的艺术魅力 83.“冰点报道”与平民话语 84.“民生新闻”的人文情怀 85.“公共新闻”的兴起与启示 86.论精确新闻对量化真实的追求 87.透析媒体的热线新闻大战

88.网络新闻采编与纸媒新闻采编之比较 89.我看同质化与新闻竞争 90.论杂文典型形象的美学特征 91.论杂文主题思维的美学特征 92.娱乐至死:一种新闻狂欢 93.论杂文主题思想的美学特征 94.论杂文表达艺术的美学特征 95.有偿新闻的症结与根治 96.论传媒公信力的塑造

97.“三贴近”原则在新闻采写中的运用 98.论和谐舆论的引导艺术 99.论网络舆情的调控艺术

100.论杂文的幽默与讽刺艺术 101.论杂文的乖谬与调侃艺术 102.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及发展走向 103.城市杂志的运营策略 104.晚报真的日落西山了吗? 105.中国都市报的十年拐点 106.新闻网站:从徘徊到奔跑 107.也谈“报业寒冬论” 108.都市报与互联网的恩怨情仇 109.手机报:报业“蓝海”? 110.数字化:传统报业的希望快车 111.免费报纸的时代悄然到来? 112.博客新闻与草根记者 113.论新闻评论的特点 114.论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 115.文化力:传媒业固本培源之基 116.论传媒业的影响力经济属性 117.论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118.论传媒业的体制改革之痛

119.中国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个案分析 120.重庆新闻专栏个案分析(“天天630”等栏目) 121.重庆报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122.论新闻述评中的“述”与“评” 123.论梁启超“时务文体”的特色

124.从汶川大地震新闻传播看中国新闻开放透明的历史必然性 125.论灾难性新闻的正面导向价值 126.关于网络恶搞文化现象的社会反思 127.博客名誉侵权的法律思考

128.中国新闻文化产业崛起的历史趋势 129.试论鲁迅杂文的产生与演变 130.中国手机报发展的前景分析 131.关于“读图时代”之悖论

132.试论新闻本质真实与新闻细节真实的关系 133.探索免费报纸经营模式

134.试论塑造中国新闻典型人物的历史变革 135.中美电视主持人形象之比较 136.试论中国新闻理念的重新建构 137.报纸新闻媒介发展的新趋势 138.中国公民新闻时兴的原因考察

139.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报道的机制创新 140.试论数字化时代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 141.关于新闻传播限制的规则探讨 142.试论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143.试论中国主流新闻传媒的俯视效应 144.试论观点新闻的重大社会价值

145.平面新闻纸版式“变脸”的社会原因考析 146.试论中国新闻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 147.试论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的历史返真 148.网络新闻非理性传播与“网络暴力”之规避 149.“记者添乱”说之真谛透视 150.从“华南虎照”反观新闻真实性 151.试论北京奥运会新闻传播之规模效应 152.中国新闻传播中的人道主义诉求 153.试论新闻传播接近性的特殊价值

154.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形象代言人之利弊 155.试论“新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二、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之二: 传播理论方向:

1、我国新闻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2、市场经济与新闻宣传

3、舆论监督思想和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4、对新闻宣传的哲学思考

5、论新闻中的“自我”

6、论大众新闻媒介与政治民主

7、大众宣传媒介与社会控制

8、纵论新闻思维

9、论***的新闻思想

10、论刘少奇的新闻思想

11、论邓小平的新闻思想

12、论周恩来的新闻思想

13、新闻文化中西纵横谈

14、试论新闻记者的全局意识

15、论记者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6、当前广播新闻的新特点

17、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18、电视节目“制片人制”浅深

19、新闻传播的文化意义

20、论社会科学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21、浅谈报业集团化

22、中国电视传播观念的历史演进

23、当前电视生存环境及其走向

24、传播学的多元视角

25、知识经济时代的传媒角色

26、试论言论在新闻宣传中的运用

27、试论经济评论在经济宣传中的作用

28、试论消息的采访与通讯采访的不同

29、论编辑的创新意识 30、版面设计与读者心理

31、深度报道的崛起与发展

32、当前广播新闻的新特点

33、试述评专稿的时代特色

34、论工作通讯在改革时期的发展与作用

35、论新时期的人物报道

36、论采访心理

37、论主持人心理

38、论读者心理

39、论传播心理互动

40、试论电视频道与蓝木策划

41、试论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42、浅析电视直播

43、中国数字电视的起步与发展

44、新闻改革与新闻专业主义

45、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

46、新闻高等教育改革探析

47、重大突发性事件与新闻传播机制

48、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新闻传播机制

49、记者、编辑的新闻职业道德 50、追求新闻价值与社会伦理的矛盾 传播实务方向:

1、浅谈现场短新闻的语言

2、关于灾难性报道的研究

3、现场报道的饿特点和优势

4、论新闻文体的独立性与边缘性

5、论社会新闻

6、法制类报道探讨

7、谈新闻导语的技巧

8、谈新闻背景及写作

9、谈新闻中的细节问题

10、外国新闻作品可读性探讨

11、试论广播新闻节目组合原则

12、试论电视专题节目的采编与主持

13、名栏目的启示

14、浅探科技新闻的显示操作性

15、中国记录片特征初探

16、论电视名牌节目的策划

17、电视谈话类节目比较

18、电视生活类节目的人文内涵

19、论想象在报告文学中的运用 20、论报告文学中的蒙太奇手法

21、谈评论写作的形象性

22、谈评论与消息、通讯的饿配合运用

23、新闻评论的语言特色

24、新闻评论的标题特色

25、新闻采访纵横谈

26、略论记者的采访艺术

27、新闻采访中的饿想象与印证

28、浅析经济新闻专栏

29、略谈改革以来报纸版面的新变化 30、试论广播新闻节目组合原则

31、人物专稿的心理描写

32、论主题提炼在专稿写作中的地位

33、论深度报道

34、漫谈风貌专稿的散文化

35、论专访采写的几个问题

36、谈报纸的版面改革与编辑思想的创新

37、谈编辑版面处理中的读者意识

38、谈版面语言在编辑工作中的运用

39、略论新闻评论的分寸感 40、谈舆论监督中的零度风格

41、浅谈新闻评论的新颖性要求

42、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和联系

43、高科技的风险---谈新闻摄影真实性问题

44、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办报要求

45、与时俱进对编辑素质的要求

46、民主新闻潮流探析 传播事业史方向:

1、试论近代中国报人的悲剧

2、论瞿秋白对党的新闻事业的贡献

3、论黄远生的采访艺术

4、论邵飘萍的名记者风采

5、论梁启超的办报思想

6、论邹韬奋对新闻出版事业的贡献

7、论《新华日报》的办报思想

8、从《西行漫记》看斯诺的记者素质

9、新闻名人研究与评述

10、范长江新闻思想的演变

11、邓拓的新闻思想和实践

12、在新闻事件、报界名人和新闻学著作方面的各种选题 网络新闻部分:

1、新闻传播网络化发展新趋势

2、第四媒体将成为21世纪传媒主流?

3、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信息比较

4、网络时代的传媒生存状态

5、网络新闻传播与中国政治民主进程 广 告 理 论 与 实 务

1、论名人广告

2、论电视广告创意

3、论可口可乐精彩的广告创意

4、幽默广告的力量

5、论网络广告

6、论电视广告中的情感运用

7、论广告语言艺术

8、论公益广告

9、论广告产品的市场定位

10、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谈广告创意

11、论广告口号的语言艺术

12、论报纸广告文案写作

13、论新闻媒介的广告经营

14、论企业的公馆广告策略

15、论广告的黄金3B

16、试论音乐与电视广告

17、广告中的创造性思维

18、论广告人的素质

19、论广告文化

20、传统文化与广告创意

21、全球化语境下的广告传播

22、透视广告的社会负面影响

23、浅议新闻工作者的心理健康

24、浅谈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把握及对策

25、论记者的心理素质

26、情感—记者新闻活动的重要心理基础

27、新闻工作者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28、从受众心理看电视新闻栏目的编排

29、如何营造民生新闻栏目品牌 30、探究新闻采访心理的轨迹

31、从受众心理看新闻写作

32、当代受众的新闻接受心理

33、新闻受众逆反心理剖析

34、电视新闻与受众心理

35、论角色理论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

36、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及控制

37、网络新闻受众的阅读心理

38、新闻娱乐化的受众心理分析

39、新闻敏感的心理分析

新闻学毕业论文题目|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推荐第8篇:广播电视新闻学 毕业论文

情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大众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在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中,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位居人类需求层次的第三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及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所导致的人们价值多元化以及情感需求多样化的原因,近年来,我国情感类广播节目应运而生,出现了如中央电台的《神州夜航》、《千里共良宵》,广东电台的《谈情谈到十二点》,辽宁电台的《午夜归航》,北京电台的《都市夜心情》等众多栏目。其中,中央电台的《神州夜航》栏目是各电台情感类节目中模式较为成熟的一个栏目。分析其运作模式对于探讨广播情感节目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合来看,《神州夜航》节目的运作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听众心理需求与节目定位中寻找选题

所谓节目选题,是指确定一个节目要报道的主要内容或者要谈论的主题思想。选题是一个栏目或者节目的生命线。只有源源不断地具有极强吸引力的节目选题才能够永葆一个节目或者栏目的长久生命力。通常说来,任何节目的选题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选题的新鲜性、形象性、时代性和贴近性。从选题的内容范围来看,只要可以作为节目话题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节目的选题;从选题的时间范围来看,只要符合时新性以及时宜性的原则并以恰当的新闻由头切入,同样也可以列入选题的范围;而从选题的空间范围来看,只要符合节目的定位以及电台的经济承载能力,小至电台本地,大至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仍然可以成为选题的范围。节目组工作人员除了通过报纸、杂志、网络、观众来信来电等方式获得选题素材以外,还必须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新闻线索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一般来说,节目组的选题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针对一年中的重大节日、纪念日进行选题。另一方面是根据节目本身的定位、特色和受众需要进行选题。

作为中央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一档夜间情感类直播节目,一直以大中学生、年轻从业人员、进城务工者等为主要收听对象,主要针对这些听众在学业、情感、就业、事业等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心理疏导,以满足其心理需求。该节目于每周一至每周五晚上23:00—0:00播出,以“神州夜航,夜空下的心灵之约”为形象宣传口号,坚持“以独特的眼光打量生活,以个性的思考梳理人生,以成熟的心境品味细节,以轻松的话语沟通心灵”,走出了一条高雅、健康的特色之路。正是在这一节目定位之下,神州夜航一直以来都是针对作为年轻听众群体的情感需求以及节目的高雅、健康路线进行选题。从《神州夜航》的近期选题情况来看,为了迎接五四青年节的到来,该节目从4月30日开始,陆续推出了英雄导游文花枝、诚信楷模武秀君、携妹求学12年的洪战辉等先进人物的先进故事,弘扬了年轻人敬业、诚信、有爱心的精神。在5月10日母亲节来临前的5月7日和8日,该节目以“我们能回报父母多少爱”为主题先后推出了两期节目。这些选题的推出以重大节日为契机,能够让听众在节日的气氛中从感性角度思考情感中的重大问题,这样的选题在我国传统观念日益解构的过程中帮助人们思考并维护传统美德,鼓舞年轻人追求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此外,该节目还于4月24日、4月28日、5月5日还分别推出了大学生村官话题、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爱你就像爱生命》、季羡林的《我的人生感悟》等精美抒情文章。这些话题的讨论同样是针对主要听众群体所面临的就业、爱情及人生等话题进行讨论,能够起到正确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作用。

二、四大组合提升节目品质 在确定了广播情感类所要谈论的主题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决定如何去谈的问题。电视节目“内容为王,形式是金”的原理对于广播情感类节目来说,同样适用。换句话说,广播类情感节目不但要选择听众感兴趣的话题,而且还要努力在形式上进行创新。笔者以为,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形式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广播声音结构的完美结合;二是合理选择广播节目的结构方式;三是恰当借鉴其它节目样式;四是精心选择合适广告。具体分析如下:

1、追求广播声音结构的完美结合

对于广播来说,声音是其唯一的传播符号。因此,要发挥广播的传播优势,必须深入挖掘广播声音的内在结构与传播特征。“具体说来,广播的声音结构包括语言、音乐、音响三大要素。其中,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广播宣传的主要手段,音乐、音响是渲染气氛、增强真实感、提高传播效果的辅助手段。” 广播声音的组合方式有多种多样,有纯有声语言的构成模式、也有语言+音响的构成模式、有声语言+音乐的构成模式或者有声语言+音乐+音响的构成模式。

《神州夜航》节目在这里主要采用的是有声语言+音乐的构成模式。在整个节目过程中,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贯通一气,而背景音乐、间隔音乐以及独立音乐的运用同样形成了一条完美而连贯的情感线。当然,该节目的录音采访、广播剧片段中也不乏音响的要素。这种声音结构方式的好处主要有二:一是能够充分发挥语言的表意功能和叙事的能力。《神州夜航》节目主持人青音不但用成熟、温和的语言告诉听众节目所谈论的话题,把节目的情节层层推进,而且还营造了节目的联结过渡以及较好的艺术情境。二是能够通过音乐的强感染效果营造整个节目浓郁的情感氛围。音乐的最大效果是具有极强的美感以及渲染环境的功效,因而艺术表现力也很强。在《神州夜航》节目《我们能回报父母多少爱》一期中,开始乐《虫儿飞》一下就能把听众带入一种轻松但却含有淡淡忧伤的情感氛围。然后,各种富有情感的背景音乐的持续采用及其淡入淡出,能够使得听众的心为之起伏。同时,间隔音乐、独立音乐的运用也起到了过渡联结与深化主题的作用。总之,这种结构方式的采用简洁、流畅、感染力强,充分表现了情感节目的特质。

2、合理选择广播节目的结构方式

节目的结构方式主要分为时间线索结构、空间线索结构、逻辑线索结构、悬念线索结构、理论线索结构、主题线索结构、板块线索结构、复合线索结构等。节目结构的安排及选择必须遵循完整性、流畅性、新颖性、条理性、统一性等原则。

总的来看,《神州夜航》采用的是一种复合线索结构,而这种复合线索结构又是以逻辑线索结构和主题线索结构为主,辅之其它各种线索结构方式。在节目的安排上,节目主持人一般先从听众留言、短信和来信中选择符合节目话题的内容进行阅读并提供相应回复;然后播送一篇读者来信或者广播剧、精美名家散文等,接着在可能的情况下连线故事的主人公或者相关人士、专家学者进行电话访谈,最后进入与听众互动的环节,并以独立主题音乐、主持人总结作结。这种结构方式完全按照逻辑结构进行安排,但是又完全围绕同一个主题对节目内容进行展开,既符合听众的收听习惯、思维习惯,也符合广播的线性传播、过程传播特征。当然,作为一个品牌节目,《神州夜航》除了象青音这样的主持人主题播讲的方式以外,也有林白的没有主题,完全根据与听众的短信、留言、来信的互动方式所产生的漫谈式节目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称之为时间线索结构。同时,还有青音的以谈话方式呈现的“星光会客厅”栏目。从目前的情感类节目运作模式来看,不管是电视还是广播,基本上都是采用了谈话的方式,如《人间》、《鲁豫有约》、《谈情谈到十二点》等。但是,笔者以为,一个节目要打造其品牌,除了具备其价值诉求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节目包装以外,还必须在模式上进行创新。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在复杂性与包容性两个方面。从《神州夜航》节目的结构模式来看,有属于符合线索结构的主持人播讲模式、谈话模式,也有时间线索结构的漫谈式模式,体现出了较强的复杂性与包容性,因而获得了一个品牌的成功。

3、恰当借鉴其它节目样式

节目形式的融合是指一种类型的节目在保持自己节目特性以及风格的基础上往往采用其它一种或者多种节目类型的方式进行节目形式设计,丰富节目的形式,使其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传媒业各种媒体之间历来都有相互借鉴的传统,最初的广播往往借鉴报纸的形式办节目,而最初的电视则往往借鉴广播的节目形式。在多媒体时代的今天,各种类型媒体内部以及不同类型节目之间相互借鉴已经成为常态。

《神州夜航》节目在节目形式的借鉴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播剧形式的引入。广播剧作为广播文艺节目的主要节目类型之一,集中了声音的所有优势,具有很强的情节性与形象性,在吸引听众注意力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如围绕五一国际劳动节,该栏目组推出了系列广播剧《中国好人》,分别介绍了文花枝、武秀君、洪战辉等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在介绍文花枝的广播剧中,出车祸时汽车的紧急刹车声给听众以强烈的听觉震撼,而出事现场、医院中主人公与身边人物的对话又展现出了主人公可亲、可敬的善良形象。语言、音响、音乐的合理、丰富的组合,使得整个广播剧生动、形象、感人,从而给整个节目的情感化诉求又增加了一份情感的色彩。二是录音采访的运用。录音采访、现场直播、新闻消息等都是广播其它类型节目尤其是新闻节目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真实性是其最大的特点。在讲述了主人公的感人故事之后,该节目往往播放对故事主人公的电话采访。如在广播剧《中国好人》武秀君的故事播出后,该节目播放了对武秀君的电话采访录音,这一方面使得故事的真实性有了现实的依托;另一方面能够让听众感到这不只是一个故事,而是现实的、就离我们身边很近的事情,她的事迹是值得学习的这样一种感悟。

三、主持人:亲和力成就沟通力

如果说一个节目的定位确立了这档节目的基本风格的话,那么主持人则能够强化或者消解这种风格,其表现好坏甚至关系到这档节目的成败。所谓节目主持人,是指在广播电视中,出场为听众或观众主持各种节目的人。节目主持人在一档节目中往往处于主导地位,主持人通过组织串联一次节目的各个部分,把一档节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有时,听众甚至因为一名主持人而成为了这一节目的忠实听众,从而形成了节目的品牌效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节目主持人也是一个节目的灵魂。主持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节目驾驭能力。而种种能力归结起来就是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较强的亲和力,这对于情感类节目来说尤其如此。

《神州夜航》的节目主持人青音、林白所主持的各期节目各有特色,尤以青音所主持的节目最有特色,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语言优美,极具感染力。广播语言是发挥广播声音优势最重要的手段,而不同的节目需要不同的语言风格。青音的语言风格恰恰最好地切合了节目风格的需要。具体来说,青音的语言比较温和、语气缓慢,符合了情感交流的收受习惯,听众易于接受。二是善于移情,沟通交流能力强。移情“不仅包含把别人的情感移入自己的心里,即设身处地,也包含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别人的心里,即感染他人这两层意思。” 因此,主持人不但要把节目组的意思、稿件的思想融合节目之中,还要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听众,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深切感受听众的情绪变化并做出及时恰当的回应。青音在节目中就表现出了这种特质。不管是对于听众短信、留言还是来信的回应,还是与现场嘉宾的谈话,青音都随时把听众的心理需求及其变化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及时做出了回应。三是善于控场,应变能力强。在直播节目的播出过程中尤其是在谈话节目和电话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或者采访对象就一个问题所进行的谈论由于双方观点的不同或者问题一时无法说清抑或者是广告的切入,使得谈话不得不立即中止,这一方面使得谈话内容本身并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而且还破坏了整个节目的氛围。当然,这也与节目的策划以及导播、编辑、主持人等节目组成员的协调有关,但主持人的控场能力无疑在这里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青音所主持的《神州夜航》各期节目来看,无论是嘉宾访谈,还是采访录音,都基本上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而体现出了较强的控场能力。

选题、声音、结构、主持人是广播情感类节目的重要构成要素。好的选题能够长期地最大程度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声音、结构则是把选题内容有机整合的有效形式,能够增强节目的整体传播效果;而主持人则是节目的灵魂,主持人的语气、语调及其文化与人格修养往往是获得忠实听众,形成节目品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只有四者的有机组合,才能形成一档优秀的广播情感类节目。而《神州夜航》的实践为广播情感类节目的模式与创新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模板。需求决定供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广播节目市场上,情感类节目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从当前我国广播类情感节目的数量还是质量来看,都有很大的改进必要。在这个改进过程中,必须坚持节目的正确舆论导向,避免低俗、煽情与造假;同时要加强节目的策划,从而使节目的内容丰富持久,形式多种多样;此外,作为一档情感类节目类型,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或者加强心理学知识的修养,以保持节目的专业性特色和建设性作用。

参考文献:

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第二版)[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265. 刘京林.新闻心理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9:168-169.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推荐第9篇: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新闻本质论

新闻传播模式论

新闻舆论研究

新闻价值论

新闻受众理论研究

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论

新闻媒介批评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自律

新闻观念变革与大众传播影响

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我国新闻学的建设

李普曼舆论学对传播学的意义

麦克鲁汉媒介理论分析

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及其评价

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影响

文化变迁与传播方式演变

电视大众文化批判

影视受众差异论

电子媒介实现受众参与的途径

传播新技术对世界影响的分析

“议题设置”理论对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新闻记者的角度意识和思维方法 新闻敏感与记者素质培养

新闻可读性研究

会议新闻报道的改革与创新

专业新闻特殊报道规律研究

新闻报道方法的现代变革

深度报道的新闻改革意义及其代表性 新闻文体发展的现代趋势

现代新闻写作的创新性

现代新闻写作方法探索实例分析

新闻编辑活动的社会文化控制

我国报纸的扩版改革及其评价

新闻审美与报纸版面艺术

我国现代报纸版面风格的比较研究

我国某报新闻编排特色评析

报纸新闻标题创新例析

现代传播事业发展对新闻编辑的要求

新闻编辑的报道创意与传播策划

新闻编辑的媒介意识

新闻编辑传播心理特征研究

论浓度摄影报道

新时期新闻摄影报道的主题走向

新闻题材与新闻摄影的形式选择

新闻摄影报道的独立性

新闻敏感与新闻摄影的抓拍意识

面对电视挑战的图片现场报道

摄影报道与文字报道协同的规律论

新闻摄影艺术探索同艺术摄影的关系

新闻摄影系列组照报道研究

新闻摄影作家或作品风格例析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办报活动

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

穆青的新闻活动及其成就

邹韬奋创办报刊的群众观点

邓拓新闻观简论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新闻思想评价

晚清报刊的大众文化影响

五四时期报纸副刊的改革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必须由本人撰写,不许抄书或其他文章;

2.论文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结构严谨,联系实际,文通字顺,论文要包括以下内容;目录,正文(引言、

一、

二、三……、结语),注释(编号、作者、书名或文章题目、出版单位或刊出名、出版时间或刊期、引用页码),参考文献(格式同注释),论文摘要(500字左右);论文字数在5000字左右;

3.论文定稿后,打印三份(A4),交到成人教育办公室。

推荐第10篇: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1、论报刊的“人民性”

2、近代英国报刊的大众化进程

3、《纽约时报》与美国现代新闻业的发展

4、徐宝璜新闻思想研究

5、戊戌政变与新闻传播关系研究

6、《申报》研究

7、论五四运动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8、论路透社的业务改革对中国通讯社的影响

9、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比较研究

10、《大公报》经营管理研究

11、“史家办报”与社会责任论关系研究

12、晚清报刊的大众文化影响

13、五四时期报纸副刊的改革

14、中国报业集团化的问题的和对策

15、乐府诗的新闻性

16、古今民谣的时评性

17、新传播时代媒体对个人空间的侵蚀

18、浅析如何避免新闻策划中的炒作行为

19、论新闻事实的建构过程

20、消费语境下新闻客观性的重新思考

21、大众传媒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22、麦克卢汉的媒介批评思想研究

23、电视媒介与日常生活的艺术化

24、从媒介技术的发展看阅读文化的变迁

25、试论民生新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6、都市报民生新闻发展走向探析

27、当前地市级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

28、浅谈对“广告式新闻”的评价和处置策略

29、平面媒体新闻报道纠错谈

30、广电媒体新闻报道纠错谈

31、当前地市级广播电视报的发展策略

32、摄影报道编辑手法的创新之道

33、数字电视背景下地市级媒体的跨界传播模式

34、对“限娱令”背景下地市级电视频道自制新闻栏目的思考

35、新闻话语的叙事类型及策略

36、试论法制新闻传播链中的把关意识

37、传播学视域内的穿越题材电视剧研究

38、从“窃听门”看媒介的自由与自律

39、从《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事件看西方的新闻自由

40、微博的功能与影响

41、从“7·23”事件看微博在新闻报道中的辅助作用

42、网络舆论暴力新探——以微博为例

43、网络群体事件研究

44、新媒介环境下传统传播理论(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研究的挑战

45、网络传播与受众分化

46、手机短息与社会公共安全

47、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写作方式探讨

48、“自媒体”时代网络新闻编辑的素质培养

49、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研究

50、论网络时代的信息过载

51、浅析网络“草根文化”

52、基于CNNIC数据的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

53、论社会化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54、地方性新闻网站发展对策分析

55、报网互动中的新闻报道创新

56、略论我国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

57、“新闻民工”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58、当前弱势群体传播的渠道分析

59、论传统新闻教育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60、不同年级段新闻系学生专业诉求分析

61、论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女性歧视现象

62、电视新闻特写之我见

63、论电视解说词写作

64、制播分离面面观

65、访谈节目在我国的发展及走向

66、电视游戏娱乐节目在我国的社会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67、论电视纪录片的美学品质

68、试论“共同关注”的核心竞争力

69、论“新闻调查”的深度品质

70、论电视直播的传播特点——以××报道为例

71、论公共新闻——公共意识的崛起与公共空间的建构

72、对电视节目“平民化”定位的思考

73、讲好故事——谈深度报道中的悬念建构模式

74、论新闻写作对影视语言的借鉴

75、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关注点

76、我该怎样问——电视访问技巧探寻

77、论电视新闻的故事化传播

78、论电视新闻的情感化传播

79、新闻媒体开展“走转改”活动综述

80、新闻媒体节假日报道问题与对策

81、我国报纸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82、我国时政类报纸发展趋势研究

83、我国非时政类报纸转企改制之思考

84、第21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作品分析

85、安徽省新闻媒体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86、安徽省新闻网站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87、电视公益慈善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8

8、环境保护报道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我的论文

我的选题:网络传播与受众分化

第11篇:广播电视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广播电视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本专业选题要求紧靠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要新、具体、尽量与和谐社会有关。以下选题仅供参考,希望大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与写作,特别强调的是选题不要太大。

1.推动我国传媒产业化是历史的必然

2.我国社会节目制作公司的生态环境研究

3.试析我国省级卫星频道的特色化经营

4.频道专业化带给城市台的机遇与困惑

5.试析城市电视台的发展空间

6.辩证看待“收视率”

7.《哈利·波特》营销案例专项研究

8.女性杂志营销策略研究

9.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的关系

10.论广告的舆论引导

11.媒介:打开公共空间——论当前中国大众传媒的公共性

12.加入WTO之后的中国传媒改革

13.谁之自由?何种权利?——对新闻自由合法性的思考

14.对媒介集团化发展的思考

15.女性主义与大众传媒

16.国际传播条件下的“媒介帝国主义”及文化殖民问题

17.广告传播告知性和艺术性关系初探

18.省级卫视频道新闻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19.西方媒介集团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20.国外著名媒介人物研究(可选某个或某类人物就其传播观、传播活动等进行

影响研究)

21.在集团化、数字化、高科技背景下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研究

22.当代中国大众媒介与社会发展

23.传媒现代化研究

24.农民工问题报道中媒体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

25.论弱势群体的媒体话语权

26.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27.视觉文化传播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28.新媒体与视觉文化传播

29.视觉文化与传播的个案研究:透过某一类作品或某一作品,透过某一群创作

者或某一创作者的深入剖析,以凸现视觉文化和视觉文化传播的新走向。

30.电视栏目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31.电视广告的创意与表达

32.传媒产业的内涵及其特点研究

33.传媒核心竞争力研究

34.媒体品牌价值的建构

35.媒体生产经营的特点研究

36.受众注意力与传媒影响力关系的研究

37.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研究

38.电视广告对儿童的影响

39.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虚假广告行为及其规制

40.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41.当前新闻摄影记者工作状况调查与研究

42.新闻摄影记者职业特点研究

43.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44.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5.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6.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7.当代文化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8.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9.当代教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50.试析报纸发行量的信息不对称性

51.浅论报纸发行定价与发行量的辨证关系

52.对《环球时报》经营模式的一些思考

53.地市级党报的广告经营初探

54.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55.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56.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57.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探析

58.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盈利模式探析

59.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60.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61.“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62.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63.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64.我国党报生存策略分析

65.梁启超新闻思想对当今传媒的启示

66.中外讣闻报道的对比分析

67.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68.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69.我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70.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71.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72.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改革研究

73.博客现象研究

74.中国网络知识产权现象及前景分析

75.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76.网络作品版权保护问题研究

77.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78.网络流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79.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80.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81.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82.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83.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84.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85.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86.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业与发展对策

87.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88.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89.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90.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91.《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研究

92.论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93.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94.国内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女性歧视问题研究

95.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96.\"超级女声\"营销得失论

97.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98.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99.试析解读新闻中的\"解\"

100.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101.新闻发现与综合新闻

102.工作报道与时政新闻

103.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

104.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

105.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106.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107.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108.网上消费群体和购买行为分析

109.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110.论采访的技巧

111.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112.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113.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114.记者社会责任论

115.评“用事实说话”

116.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117.论报刊的市场化

118.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119.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120.论新闻的指导性

121.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122.舆论引导之我见

123.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124.新闻传播效果论

125.近代新闻思想研究

126.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127.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128.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129.论新闻客观性

130.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131.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

132.记者的新闻敏感

133.试论记者的观察

134.记者的道德修养

135.记者的知识结构

136.采访心理学研究

137.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138.采访技术初探

139.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140.记者的资料积累

141.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142.略论新闻导语

143.新闻背景初探

144.新闻结构探讨

145.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146.略论人物通讯

147.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

148.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

149.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

150.试论新闻特写

151.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

152.信息与新闻写作

153.试论新闻语言

154.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155.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

156.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

157.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

158.批评性事件浅议

159.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

160.重视自身规律,把握社会对信息需求的丰富性??对短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

一点思考

161.试探阐释性报道中动态信息的契机作用和强化方式

162.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之一

163.专业知识、思辩能力、人情味??试论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

164.科技报道主体的受众意识对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

165.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166.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167.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168.专栏记者的哲学修养和政治品位??由李普曼想到“政治家办报”169.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170.试论评论的选题

171.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

172.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

173.报纸短评初探

174.报刊署名评论特色小论

175.试论评论语言的形象化

176.评论写作论证的技法

177.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78.广播电视评论专题研究

179.新闻编辑的功能

180.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81.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182.集纳专栏研究

183.试论编辑技巧

184.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

185.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86.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

187.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88.编辑策划研究

189.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

190.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

191.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

192.采编播合一是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93.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194.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195.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196.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一与解说词写作

197.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

198.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199.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200.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201.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202.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203.论“焦点访谈”的权利与权力

204.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

205.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206.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207.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208.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209.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210.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

211.爱德华·默罗与现场直播

212.BBC的体制改革对公共广播电视的意义213.CNN对我们的启迪

214.电视广告语言研究

215.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

216.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

217.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218.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219.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220.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221.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222.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223.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224.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225.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26.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27.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28.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29.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30.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31.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32.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233.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234.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235.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236.谈广播节目设置

237.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238.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239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24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241.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242.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243.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244.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245.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246.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247.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248.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249.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250.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251.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252.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第12篇:学生毕业论文题目新闻学

新闻学选题汇总

1、网络传播中的传播模式简论

2、试论e时代新闻把关人的角色转变

3、简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与合作

4、初探网络新闻的编辑规律

5、试论地方电台在新闻竞争中的发展空间

6、从《天天630》类节目看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和及时性

7、试论制播分离在中国新闻发展中的可行性

8、从《鲁豫有约》看中国谈话节目发展

9、关于重庆电视台的SWOT分析

10、浅议电视民生新闻的革命性

11、如何看待偷拍私暗拍(隐性采访)的问题

12、试瞻国产文史类纪录片的出路

13、从湖南广电看广播影视集团产业化的来路与出路

14、试论越战前中后期的美国媒体

15、试论我国政论新闻的发展以及在我国新闻史上的地位

16、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

——浅议邹韬奋的大众立场

17、试论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

18、试论新闻报道中的暴光效应

19、中国报业集团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20、关于新闻线索、新闻敏感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

21、试论《重庆晚报》的行销政策和版面安排

22、由重庆报业发行看报纸发行的改革趋势

23、我国传媒集团化改革与发展初探

24、手机:第五媒体的崛起

25、试论新闻报道中的审美范式

26、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优劣势比较

27、论情感因素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28、浅论文学与新闻的异同

29、浅析知本时代女性杂志的发展

30、对于媒介娱乐化的思考

31、如何发展图文时代的传媒业

32、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思考

33、新闻监督热时代的冷思考

34、浅析媒体女性主义批评

35、提升媒介素养日途径

36、试论新闻报道与人文关怀

37、解读国际广告的文化冲突

38、关于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的思考

39、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如何有效地引导舆论

40、试论新闻价值在新闻中的地位和作用

41、从《焦点访谈》看批评性报道在新闻中的发展

42、当代新闻编辑素质论

43、试论新闻编辑在舆论导向中的作用

44、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45、境外新闻报纸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46、新闻编辑学视域中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及对策

47、影响媒体信息传递的编辑因素及其矫正

48、论新闻编辑的“把关人”作用

49、试论当代新闻标题的修辞艺术

50、试论新闻标题的导向功能

51、论新闻的艺术传播

52、试论新闻选择的障碍性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53、试论报道时机的选择策略

54、“新闻策划”(报道策划)与“策划新闻”

55、新闻稿件梳理方法论

56、版面编排的时代特征及其导向功能

57、国外报纸编排特点论

58、中国晚清官报研究

59、《大公报》现象探析

60、试论梁启超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的影响

61、试析戈公振和方汉奇对中国新闻史研究的贡献

62、试论19世纪国人办报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63、试析《申报》在中国报刊史上的作用

64、试论中西新闻传播中媒体与政府、公众的关系

65、试析美国廉价报刊的作用与影响

66、工业革命对世界新闻事业的影响探析

67、市民新闻的崛起探索

68、试论印刷术的变革对世界新闻事业的影响

69、试论传媒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70、试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新闻报道中的表现

71、新闻自由与新闻公正之间的距离探索

72、西方新闻自由的渊源探系

73、中国近代报刊的角色定位分析

74、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市党报发展研究

75、论新时期的新闻舆论监督

7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媒介经营效益研究

77、.受众调查与新闻改革

78、1990—2000年人民日报社论研究

79、灾难新闻报道初探

80、中国报纸娱乐新闻研究

81、新闻集团的经营战略及对中国传媒的启示

82、中美两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分析比较研究

83、当前我国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现象剖析

84、论梁启超的新闻观

85、试论国内品牌报纸的深度报道策划

86、新闻媒体品牌策划探析

87、对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的思考

88、中国调查性报道的现状与前景

89、试论女性在媒介中的地位和角色

90、试论麦克卢汉的媒介文化观

91、大众传播时代的文化分析

92、论网络新闻写作的创新

93、论网络新闻的“细节”处理

94、论互联网与新闻采写的互动

95、论平面媒体新闻“现场感”的塑造

96、论平面媒体新闻“立体感”的塑造

97、“华尔街体”对我国经济新闻写作的影响

98、电子媒体“深度报道”的结构安排探索

99、新华社和路透社(法新社、合众社、美联社„„)的写作风格比较 100、论新闻宣传中记者的能动性

10

1、体验式采访中的“记者的状态”

10

2、换位思考对非事件性新闻采写的意义 10

3、动态思维在突发性事件采写中的运用 10

4、论典型人物的创造

10

5、论社会热点问题的采写技巧

10

6、经验新闻如何出“新”

10

7、社会舆论与新闻写作的互动

10

8、社会危机中的传媒角色

10

9、传播学原理在服务性报道的运用

110、流言传播中的“议程设置”

1

11、受众对公关传播决策的影响

1

12、论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信息污染

1

13、博客与网络新闻传播的互动

1

14、网络调查的科学性研究

1

15、信息超量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1

16、论正面报道的另类解读对新闻采写的启示

1

17、对记者拍摄路人摔跤事件的理性思考 1

18、浅析媒体语言歧视

1

19、新闻娱乐化探析

120、解析娱乐新闻报道的失范

1

21、我国大众传播中低俗化现象探析 1

22、探析有偿新闻现象

1

23、新闻腐败及其对策

1

24、从富士康事件看记者合法权利的维护 1

25、论新闻记者在道德选择中的价值冲突 1

26、从名誉权看法律对媒介保护的缺失

第13篇:新闻学专业级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新闻学专业2007级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毕业论文是全面检阅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整体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状况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对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总结有很好的作用。2007级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新闻学专业严格按照学校、院系的工作精神和规范,从组织开展、过程管理、指导答辩等几个方面严格把关,着力提升学生写作与研究的综合能力,提升论文写作的质量。现将论文工作从以下五个方面做简要的总结。

一、毕业论文工作中的典型经验:

1、适当提前启动毕业论文工作,处理好论文与就业的时间冲突。

本专业提前启动毕业论文工作,将以往于第八学期初开始启动的毕业论文工作提前至第七学期下旬开始。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首先,本科生三年的专业学习已经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领域的核心课程,已经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已经有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储备。其次,学生在第六学期末写作学年论文过程中,指导老师已经对论文写作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讲授,对论文的选题已进行一次有效的把关。这为学生把握毕业论文规范打下基础。再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第七学期毕业班学生理论学习任务相对较轻,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可以保证。最后,由于学生第八学期在毕业论文上耽误的时间较少,毕业生有更多的时间择业、就业,参加各类就业门槛的考试。

将毕业论文工作安排与学生就业的切身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探索,这也是未来毕业论文工作安排不断改革的一个重要支点。从07级时间安排来看,整体论文工作的时间保证比较完善,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就业等都取得较往年较大突破的成绩。

2、反复论证学生论文开题,指定选题为主,自主选题为辅。

往届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学生论文选题变更频繁,甚至出现临答辩前一个月还在重新选题的情况,写作过程中的多次“从头再来”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情况。为此,根据校领导的意见,本专业及时调整2011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思路:先由论文工作指导教师出论文选题,学生自由选择导师;选定之后的选题经过本专业论文工作小组论证后,再开始着手进行论文写作;考虑到个别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工作情况,少部分选题再经指导老师沟通交流、指导把关下进行了微调。以指定选题为主,学生自主选题为辅的论文选题模式,既充分与教师学术研究方向挂钩,又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3、加强过程管理,从论文开题、写作、定稿三个环节全面把关。

为了全面提高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我专业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力度较往年有所加大。从论文动员、开题答辩、论文审查等三个环节统筹全局,召开全系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见面交流会;在每次的教研室工作例会中,都明确布置关于毕业论文的工作要求,及时传达院/校的论文工作精神;加强对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每周进行有效的联系沟通,及时反馈论文工作进程和困难,各指导教师分别建立论文工作QQ群,及时发布纪律要求、工作规范以及学术动态信息等,切实做到沟通与指导的过程完整性。

4、分批答辩,体现论文工作规律,严格把好纪律关。

毕业论文是每年教学工作的重点。比较0

5、06级两届学生,07级一方面学生人数较多,另一方面本届学生就业准备早,就业情况较好,多数同学在论文期间承受工作和各种考试压力,不能有效保证论文按时高质量完成。为此我专业采取了科学的分批次答辩方式,该办法能既保证了绝大部分学生按时完成答辩,又给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论文不符合质量要求,希望在第二批进行答辩的学生留有机会,以便进一步整改,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

6、答辩前,答辩中交叉评审,确保评价公正、客观。

答辩前的评审是对毕业论文最终定稿前的一次较为权威的审阅和评定,如果评审老师把关不严将很可能导致轻易放过不合格毕业论文,从而影响学院毕业论

文的整体水平。为此,在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前的评审过程中,我专业对部分教师的论文实行交叉评审制度,邀请无论文指导任务的李军老师(高级记者)参加,教研室主任也参与对其中部分的论文进行了交叉评审。这种交叉评审制度能有效把好毕业论文的质量关,真正起到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作用。

7、通过网络搜查、论文检测软件等手段,严格把好抄袭关。

本科生的论文最大的问题在于防止抄袭,从往届来看,教师在把关中缺乏可信的依据,导致抄袭把关落实不力。本次毕业论文,我专业在指导教师通过网络搜查方式初审后,又通过万方数据检测的方式,逐一对每个学生的论文进行抄袭检查,效果明显。

二、论文写作与答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毕业论文工作符合教育教学的必然规律,在工作当中仍然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包括开题、论文写作和答辩等多个环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部分学生的论文质量不高,没有做过文献综述,缺乏论述深度、力度和创新点;

2、虽然禁止了抄袭,但仍有个别学生参考他人成说过多,致使论文较少新见;

3、选题上创新点不多,学生的论述水平有限;

4、少数论文在格式上、注释和参考文献标注不规范,少数同学没有注释或注释全部来自网络文章;

5、外文翻译、摘要翻译错误较多。外文翻译上,只通过机器翻译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整体翻译质量不高。

三、毕业论文选题与论文质量的情况分析

2011年,新闻学专业共有75名本科毕业生参与并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了毕业论文工作,共有5名指导老师参与了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其中本专业5名专任教师中有4位参与论文指导工作,另外聘高级职称教授1人。整体上看指导教师人数较少,高级职称仅2人。

从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论文数来看,平均每人指导15篇,指导论文数最多者19篇,最少者11篇。此次论文选题70%以上是出自指导教师所拟题目,约30%题目为学生与指导教师商议后所定。所有选题均经过审核,符合要求,且未与往届重复,符合毕业论文“一人一题”的要求。某些选题如已有人选作,他人必须改换选题角度。共计开题人数76人,两次答辩人数合计75人,答辩率98.7%。8人为优秀,占10.6%,其中二等奖优秀论文2篇,3等奖优秀论文5篇。64人为良好,占85.3%。3人为中等,占4%。论文整体质量较往年有所提升,部分选题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与理论研究价值,但仍然有更进一步提高的要求。

四、毕业论文其他方面分析及有关说明

本次论文工作,是我专业经过本科教学评估后的第一届论文工作,总结评估工作的经验与问题,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和提升,较往年均有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1、选题把关方面,本次论文是我专业首次进行指定选题的创新,教师根据个人的研究方向,列出超过指导人数数量的选题,学生通过网络交流的方式进行选题。选题后对论文无法驾驭或者有更好的结合点,可以与指导老师交换意见后适当调整。

2、论文质量把关方面,本次论文工作,论文从初稿到最终定稿,修改次数最多的为12稿,最少的为3稿,完全符合论文工作的态度要求。对论文中的抄袭问题严格审查,通过万方数据检测,重复率最高的为27.4%,最少的为1.43%,绝大部分重复率控制在10%以下,均符合论文合格要求。部分理论研究性较强的

选题,在重复率上允许15%以下。所有优秀论文的重复率全部要求控制在10%以下。

3、论文工作日志的把关方面,根据学校要求,每人的日志不得少于16篇。从数量上来看,所有学生均能按照要求完成,指导教师的批阅均符合规范(外聘教师用黑笔批阅)。从论文日志的质量来看,多数同学能如实记录自己的论文写作过程,从开题动员一直到论文定稿,完整地体现了论文的整个工作过程。但仍然有部分同学不能认真对待,在日志中有抱怨情绪,个别同学记录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与论文写作无关。

五、对改进毕业论文工作的几个建议

论文答辩完成后,我专业进行了指导教师交流会,吸收学生的集中意见,对改进论文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1、论文日志与外文翻译的工作是否可以删减。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以及其他院校的论文工作经验,该两项环节并非必不可少的。从历年的效果来看,只有较少的同学能真正去完成外文的阅读和翻译工作,受实习或工作的原因日志记载很难做到同步写作与指导。而真正对论文质量有根本影响的是文献综述环节,省级优秀论文评比当中文献综述占10分比重。为此我专业建议是否能取消上述两个环节,改换成文献综述。

2、论文写作本身是具有很强学术研究性的工作,从指导、评审、检查,论文内涵要强于外在形式。目前,受我专业的师资限制,无法组建以高级职称为主的指导教师团队,导致论文质量上参差不齐。以培养本专业教师队伍为根本目的,建议从论文选题、论文审查把关上,以本学科的外聘教授专家为主导,以双向交流和指导为形式,切实提升本专业教师队伍的学术能力。

3、论文文档规范方面。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反映的共性问题在于论文文档的规范上,学校没有一家权威的格式和打印店,学生在外打印的论文文档形式各异,无法统一。建议学校在文档格式规范方面能建议统一规范的输出场所,减少指导教师花费在格式上的精力,更好的抓好论文本身的内容质量。

第14篇: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

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

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1284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手册》连载之二政府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

瞬间新闻 稳态新闻 预见性新闻——新闻三态 新闻记者的新闻发现力与新闻评价力

面向未来:新闻产品、传统新闻业与新闻服务

电影《搜索》中新闻真实、新闻侵权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引发的思考 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再出重拳 八家新闻单位被处罚 浅析新闻传播学视域中的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从新闻特点\新闻自由\新闻传媒功能分析《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意义 新闻要素及新闻要素对新闻工作作用的分析 转型中的新闻人、新闻机构与新闻生态

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看中美新闻价值观差异 设专人找新闻、画新闻、评新闻

从新闻标题看我国新闻转型期间新闻传播的语态变迁 论新闻传播学视域中的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论新闻传播学视域中的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非新闻专业学生“新闻成才”对新闻教育的借鉴和启示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促和谐——从新闻特点\新闻自由\新闻传媒功能分析 浅谈中国新闻法建设兼论新闻法中对新闻自由的保护问题 新闻记者要具备新闻敏感和新闻工作责任感 好新闻是新闻背后的新闻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90周年暨中国新闻教育、新闻学研究90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好新闻、大新闻与新闻价值的量化 用新闻的思路找新闻写新闻 播新闻 说新闻 戏说新闻

政府新闻发言人在危机事件新闻发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都安壮语新闻》看县级电视台少数民族语言新闻的生命力 早间电视新闻节目中新闻主播语言传播特点研究 新闻记者如何形成良好的新闻伦理观

徐宝璜与普利策新闻思想的相似性研究及对我国新闻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导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成才之魂和从业之基 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的途径分析 以新闻美学为视野议新闻采编的工作要点 新闻图片如何做到艺术性与新闻性相统一 新闻记者如何做好重大新闻事件策划报道 浅谈网站新闻与广播新闻的有效联动

浅谈青年新闻工作者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浅谈新形势下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 新闻节目主持人如何选择好新媒体的新闻评语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构建新闻和公关间的防火墙 时政新闻牵手民生新闻

“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含义和区别分析 公民新闻时代主流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新闻传播策略分析 公共新闻频道电视新闻节目特点分析 浅谈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和新闻敏感 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媒体如何发力秒新闻

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事业中的社会功能探讨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联系与区别 电视新闻编辑对新闻的重要作用 试论新闻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使用技巧 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比较研究

新闻策划方案如何更好地为新闻采访服务 日本《每日新闻》:把新闻印在矿泉水瓶上 澎湃新闻:用互联网思维做新闻

中西新闻比较与认知中国新闻业的文化心态 融合新闻语境下《新闻写作》课程教学探析 浅析新闻记者如何提高发现新闻的能力 新闻图视化在高校网络新闻中的探索与实践 从中国新闻奖看优秀电视新闻的基本要素 新闻教育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

新闻学专业“电视新闻摄制”系列课程之间实践项目整合的研究 移动新闻内容对新闻业的再造研究

网络新闻传播视阈下传统新闻编辑工作的突破 浅析“澎湃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报道策划 探讨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提高新闻采编能力 以新闻五要素为框架探究黄远生新闻传播思想 门户网站类与传统纸媒类新闻客户端的新闻选择探究 打造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团队创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派 摈弃新闻炒作,做好新闻策划 动向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推送特点 运用新闻采访技巧提高新闻采访质量

浅谈武警部队基层新闻报道员新闻敏感性的培养 浅谈对新闻编辑及新闻编辑工作的认识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离开了新闻业,所以呢

从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的几则新闻报道看新闻标题制作 网络新闻及新闻APP的交互性设计研究 新闻传媒业的变化趋势与新闻教育改革 新闻记者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 规范新闻舆论监督的新闻法设想 试论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

英汉新闻写作差异及其在外宣新闻翻译中的启示 清末新闻法规与当下新闻立法

浅析新闻记者社会新闻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新闻价值理念创新与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的完善 一位更倾向“严肃新闻”的新闻系台生

从央视《晚间新闻·据说春运》 看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创新 从“陈赫”事件看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探析新闻采编中新闻资料作用

中国新闻出版报盘点2014新闻出版十件大事 从《新闻调查》看电视新闻图像叙事中的时空因素 谈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的“市民化” 从精确新闻到大数据新闻 娱乐新闻,是娱乐还是新闻 新闻采编中新闻资料作用浅析

巧妙破译新闻密码,轻松教会新闻写作

我国新闻传播环境下的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研究 关于防止新闻失实和加强新闻自律的思考 深度新闻,谁的新闻

结合中外新闻事件谈新闻伦理与法规 新闻采编中新闻资料工作的作用 从《新闻学》中浅析徐宝璜的新闻思想

新闻点评在广播新闻节目中的作用及运用原则分析 新闻事实与新闻立场辨析

从美国新闻史的演进看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 众筹新闻:颠覆传统新闻的报道模式 新闻源越位对新闻业的挑战与重构 快乐地写新闻 写快乐的新闻

2014十大新闻盘点之假新闻:“央视羊年春晚停办”最受关注 网络新闻与电视新闻的比较研究

浅析从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上分析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新闻编辑对新闻的重要作用

对新闻媒体公信力与新闻道德建设的几点分析 新闻不死,新闻业会死去

社会转型视域下新闻思维与新闻语态之嬗变 论网络新闻传播和传统新闻传播的异同 从新闻传播角度解析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之影响力 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中的体现

网络新闻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与未来走向 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 企业新闻工作者如何增强新闻敏感性 “大新闻”:传统新闻的新尝试 坚持标本兼治 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 新闻专业学生为何缺失新闻敏感 以新闻立台 新闻本土化

从近十五年“中国新闻奖”获奖稿件来看中国报纸新闻写作的变化 浅析新闻云影响下的新闻业务发展趋势 数据新闻:新闻生产与制作方式的嬗变与创新 从我国新闻业职业化历程从我国新闻业职业化历程 重庆新闻学院新闻教育在艰辛探索中夭折及其反思 范长江新闻思想及其对于当前新闻工作的启示 公共新闻视角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移动新闻客户端中新闻报道传播机制初探

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必要性与新闻制作艺术的创新手法探析 关于“播”新闻与“说”新闻的思考 新闻报道中应恪守新闻伦理 如何把一般性新闻写成好新闻 地方台时政类新闻如何挖掘新闻价值 新闻违规事件层出对新闻工作者的启示 对密苏里新闻学院数据新闻教学的考察

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揭晓:习近平打伞照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新闻,新闻

杜绝虚假新闻 还新闻真实性

将“校园新闻”环节引入新闻采写课的实践意义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守则 数据新闻报道会取代传统新闻报道? 数据新闻学与新闻编辑能力重构 新闻美学在新闻采编中的应用

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编辑理念的革新 电视新闻解说词与广播新闻稿件的不同 简析新闻资料工作在新闻采编中的作用 基于“播新闻”和“说新闻”平衡关系的研究 21世纪网敲诈案再敲警钟:新闻归新闻,经营归经营 论中国新闻与英语语言国家VOA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 新闻背景材料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新模式 浅谈新闻记者如何提高新闻采编能力 从几个新闻案例看新闻作品的影响力 北京成立新闻道德委员会开始受理新闻投诉 论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新闻客观性 论校媒合作助推地方新闻院校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 数字媒体时代的“真实性”拷问:新闻摄影记者与新闻图片生产 专业新闻视野中的公民新闻价值辨析 众筹新闻:颠覆式的新闻生产模式 新闻创业者毁掉了新闻业吗 新闻采编中新闻资料工作的作用分析

中国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与中国新闻观的碰撞 再造新闻业:移动新闻内容的中国路径与业态变迁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电视新闻中处理新闻稿件的原则和有效措施 “后新闻业时代”开启后的中国“新闻主义” 从新闻报道角度看我国新闻伦理现状 探讨广播新闻电台新闻编辑工作 数据新闻在新闻媒介中的应用 煽情新闻与黄色新闻之比较

浅谈电视新闻节目中新闻摄像的编导意识

对西方自由主义新闻伦理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的比较分析 新闻伦理下的新闻真实性

新闻宣传专题策划在新闻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运用 总局召开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工作汇报会 加大打击力度 加强行政监管让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无处遁形 写好非事件性独家新闻 提高电视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省级卫视新闻联播经济新闻解读 治理网络新闻敲诈与假新闻乱象

在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的方法探究 论新闻策划与大众新闻报道 网络新闻打假,重塑新闻公信力

看《新闻周刊》与《新闻1+1》如何“卖选择” “众筹新闻”:新闻生产的新模式 非新闻公众号禁发时政新闻

《24小时》 :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升级的成功之道 以新闻佳作提升新闻品质 新闻采编中新闻资料作用浅析

浅谈新闻主播在伤痛新闻中的叙事策略 林治波:新闻学要服从体制新闻人要站对立场 “新闻不客观”与“新闻不可能客观” 自觉抵制新闻敲诈和假新闻

马克思主义新闻批判观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实践 浅析电视新闻如何做好新闻策划 从广播新闻秀节目看新闻娱乐化 浅析新闻伦理观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

公共与参与式新闻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与重构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新闻发布会 浅谈新闻媒体如何发掘乡村旅游新闻点 浅析电视新闻如何做好新闻策划 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高对策 论新闻记者如何全方位挖掘利用新闻资源

现代远程教育中新闻学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新闻学科特色研究 以新闻来源视角看新闻报道法律纠纷的避免 论新闻记者的素质与新闻价值的关系 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县级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新闻从业者的两性差异及其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央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特色评析 如何培养我们的新闻价值与新闻敏感

论新闻业中市场驱动力 和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 新闻可视化让新闻更“可爱” 网络新闻与电视新闻的比较研究 加纳新闻传播业走向新闻自由的曲折历程 新媒体的去新闻专业主义:从新闻售卖到信息共享 从央视新闻类节目改版看电视新闻价值新取向 浅谈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和对新闻的影响 从新闻报道语言的变化看国企新闻评论文风改革 从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看新闻伦理

电视台新闻记者提高新闻采编能力的策略分析 试述新闻评论员如何把握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向 新闻改革和新闻创新的方向等10则 治理新闻病虫害 还新闻界明净天空 数据新闻学与新闻编辑能力重构

新闻报道新趋势:可视化信息“图解新闻”的兴起 中宣部等九部门将严厉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 教育部新闻办入驻搜狐新闻客户端 从新闻奖看人大好新闻的特质

抓住电视新闻特点 做好电视现场短新闻 严厉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

从2008—2012年“十大假新闻”看虚假新闻 高效传播政务新闻 让政务新闻更“亲民” 高职新闻专业新闻写作模块课程设置解析 让企业会议新闻成为职工想看爱看的新闻 新闻敏感度及其提高新闻敏感度的方法 从新闻心理角度解析新闻真实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个核心元素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浅谈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提高新闻采编素养 浅谈电视新闻制作人员的新闻素养 新闻美学在新闻采编中的实现研究 从新闻官司看如何避免新闻侵权 《新闻1+1》电视新闻评论探析 浅析电视新闻如何做好新闻策划 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的区别与融合 新闻的娱乐化和娱乐新闻

报纸新闻与广播新闻信息密度的对比分析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异同分析

浅谈关于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性的新思考 论新闻副文本对新闻收受与解释的影响 从法学与新闻学角度再解读“时事新闻” 浅析互联网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的异同 浅谈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的发掘途径 浅谈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 “新闻生态”范式下新闻史研究创新的有益探索 新闻与版权——基于新闻自由角度的考察 简论新闻背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高校新闻学专业新闻策划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领导人吃包子”新闻外的新闻

浅析如何以民生新闻为基础来推进新闻改革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工作实践 浅谈软新闻在国际新闻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切实增强新闻把关意识 新闻报道中的新闻美学浅析

记者跟风公民新闻背离了新闻专业主义 关于加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职业道德问题 从民生新闻试析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节目将在泰国新闻频道播出 等 新闻人不要成为新闻当事人

大学非新闻专业的《新闻写作》课程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初探 超越新闻学:新闻学教育中的合作思路

“实证新闻”:科普新闻与生活服务类报道的新结合 新闻业与新闻教育的“双转型”对接

从美国《新闻周刊》去纸化看新闻类周刊的数字化生存

《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手册》连载之二政府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

瞬间新闻 稳态新闻 预见性新闻——新闻三态 新闻记者的新闻发现力与新闻评价力

面向未来:新闻产品、传统新闻业与新闻服务

电影《搜索》中新闻真实、新闻侵权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引发的思考 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再出重拳 八家新闻单位被处罚 浅析新闻传播学视域中的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从新闻特点\新闻自由\新闻传媒功能分析《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意义 新闻要素及新闻要素对新闻工作作用的分析 转型中的新闻人、新闻机构与新闻生态

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看中美新闻价值观差异 设专人找新闻、画新闻、评新闻

从新闻标题看我国新闻转型期间新闻传播的语态变迁 论新闻传播学视域中的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论新闻传播学视域中的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非新闻专业学生“新闻成才”对新闻教育的借鉴和启示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促和谐——从新闻特点\新闻自由\新闻传媒功能分析 浅谈中国新闻法建设兼论新闻法中对新闻自由的保护问题 新闻记者要具备新闻敏感和新闻工作责任感 好新闻是新闻背后的新闻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90周年暨中国新闻教育、新闻学研究90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好新闻、大新闻与新闻价值的量化 用新闻的思路找新闻写新闻 播新闻 说新闻 戏说新闻

政府新闻发言人在危机事件新闻发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都安壮语新闻》看县级电视台少数民族语言新闻的生命力 早间电视新闻节目中新闻主播语言传播特点研究 新闻记者如何形成良好的新闻伦理观

徐宝璜与普利策新闻思想的相似性研究及对我国新闻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导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成才之魂和从业之基 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的途径分析 以新闻美学为视野议新闻采编的工作要点 新闻图片如何做到艺术性与新闻性相统一 新闻记者如何做好重大新闻事件策划报道 浅谈网站新闻与广播新闻的有效联动

浅谈青年新闻工作者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浅谈新形势下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 新闻节目主持人如何选择好新媒体的新闻评语 今天怎样看待硬新闻、软新闻及其转化 整合校园新闻媒体提高高校新闻宣传水平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国家要求依法查处新闻敲诈和有偿新闻等问题 浅议微新闻的新闻价值挖掘与表达 浅谈网络新闻与专题新闻的异同 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浅谈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新闻媒资系统的特点与在新闻制作中的应用 浅议新闻镜头在服务新闻作品思想性方面的具体运用 浅议新闻镜头在服务新闻作品思想性方面的具体运用 中国新闻史是中华民族的新闻史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灾难报道的倾向性对比 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中的体现 探讨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 从新闻执政到公共服务:重构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 新闻散文化是新闻发展的亮点

从新闻标题构建看新闻生产者的框架机制 从“烂尾新闻”看新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网络新闻时代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嬗变与坚守 新闻策划在企业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浅析新闻自由和新闻社会责任

新闻采访中记者心理状态对新闻的影响 从“烂尾新闻”看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如何让新闻语言更体现新闻规律 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力和识别力 浅谈娱乐新闻与新闻娱乐化 新闻伦理与新闻伤害

乌龙新闻为“新闻浮躁”敲响警钟 电视台新闻编辑处理新闻稿件方法分析 浅谈新闻标题现状及对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 小议民生新闻发展概略及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新趋势 民生新闻视野下的新闻摄影 依托网络新闻资源改进新闻听力教学 从美国早间新闻看新闻定位

对电视灾难新闻报道中记者行为的新闻伦理思考 从《新闻联播》结束语的变化看新闻“微”时代 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探析 浅谈网络新闻发展的新闻元素

搜狐新闻客户端 获App Store年度最佳新闻应用 浅谈电台主持人“播”新闻与“说”新闻 论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广播获奖作品的新闻模态 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前新闻播报实践价值 探究新闻故事化中的新闻和故事的关系 公共新闻视角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理论学习会举行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今年首场安全生产新闻发布会 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适度原则探析 新闻采编不规范引发的新闻客观性思考 高校新闻摄影教育与新闻实拍相距多远?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角下看中国西藏新闻事业发展 2012年普利策新闻奖“融合新闻”作品解读 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相去有多远?

新闻工作者是建设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 从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节目看时政新闻节目的改革 选好新闻写作角度 避免写一般化的新闻 新闻报道更要注重新闻伦理 网络视频新闻与电视新闻的差异分析 论新闻软文对新闻传播公信力的影响

从“唐诗新闻”挖掘新闻写作“短实新”宝藏 从网络新闻跟帖看网络新闻用户如何生产意义 论石西民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 新闻舆论监督与中国新闻立法

新闻圭播邬晔纬:做新闻直播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担当 新闻专业主义下的新闻标题走向

从新闻视角与新闻聚焦角度浅析《西行漫记》 由新闻作品的文本层次看微新闻的传播特点 从《央广新闻晚高峰》看广播新闻晚间节目的创新 城市台新闻节目编辑的“大新闻”思想 新闻工作者要脚下有新闻 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 试论新闻资料工作在新闻采编中的作用 浅谈新闻策划与新闻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新闻道德与新闻传播的善意性

创新新闻宣传不断提升新闻宣传报道的影响力 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重要形式 提升新闻价值 新闻策划先行 新闻选择应遵循新闻伦理 电视新闻故事化:在叙事中讲新闻 新闻文风改变中规范化新闻语言的应用 没新闻就是好新闻 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

试析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界定及原则 从《新闻1+1》看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微观察:当下新闻生产与新闻教育的变革 基层新闻工作者怎样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涉农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培养与提升 新闻人要避免成为新闻话题 新闻打假与打假新闻

对男孩帅帅的新闻报道中折射的新闻职业道德 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审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与新闻采访成功的关系 浅析“播新闻”到“说新闻”的转变 从“跑新闻”到“想新闻” 新闻标题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性 再谈“新闻事实”与“新闻失实” 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与真实的新闻 浅析新闻敏感与新闻责任感之间的联系 新闻学家王韬及其新闻思想的探讨 试论新闻自由和新闻管制

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的发掘途径探析 “新闻背后的新闻”可以烘云托月 电视新闻编排形式在电视新闻宣传中的作用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 “和平新闻”与新闻真实性 如何把握时政新闻的新闻点 浅谈说新闻与播新闻的区别

试述公共新闻理念在社会新闻中的融合问题 浅析音乐新闻在报纸新闻中的定位

“自媒体”时代公民新闻对传统新闻的解构与重塑 从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看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 新闻播音出新应基于新闻节目的全面改革 他们应该被归入娱乐新闻,还是政治新闻

由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看高校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 新闻摄影,请用新闻的眼睛去拍摄!

坚持新闻立台,提升地方广播新闻频率影响力 告别畴形新闻观,社会新闻需要更多正能量 胡占凡:《新闻联播》要加大民生新闻体量 受众是新闻依存的“市场” 新闻要贴近群众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西藏当代新闻传播 微博时代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的关系 如何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实现新闻的美学价值 新闻来源与网络新闻话语的主观性

民初新闻教育思想对当前新闻教育改革的启示 从《CNN学生新闻》看青少年新闻节目的发展 浅谈新闻档案在新闻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洋葱新闻”:专做假新闻成为媒体“帝国” 从新闻专业主义看“戏仿新闻” 浅谈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和新闻敏感 小议民生新闻的新闻点 新闻采编中新闻美学的实现分析 新闻美学视角下新闻采编工作要点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 试析如何培养新闻记者的新闻判断力 移动媒体终端和新闻消费:新闻业的好消息 “新闻欲”与“好奇心”在新闻中的作用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在新闻领域中的发展趋势 试论如何在新闻编辑过程中让新闻标题更加抢眼 试论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电视新闻制作之间的关系 论网络新闻为“新闻专业主义”带来的影响 新闻策划对新闻宣传效果的重要性分析

新闻报道中的政府形象建构:甲型H1N1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从虚假新闻看我国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从假新闻图片看新闻人的道德操守 央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特色评析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

社会新闻和法制新闻采访的几点探讨 略论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 浅析新闻采写中新闻记者与受众的换位思考 “我新闻”:人人皆记者人人播新闻

从态度系统看新闻语篇的人际意义—以一篇新闻评论为例说明 《新闻联播》寻母新闻应常驻 等4则 科技新闻趣味性在新闻媒体工作中的发展趋势 新闻价值评价标准与新闻价值的实现 浅谈电视新闻制作人员的新闻素养

关于地区性新闻院系新闻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得录 生活新闻化与新闻生活化 捕捉新闻背后的新闻

从三篇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看时政新闻报道如何创新 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涉老新闻应摆脱传统新闻的“兴奋点” 网络时代新闻资料数据库与新闻网站对比分析 新闻周刊处理新闻的维度与书写问题 在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

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向 浅析公民新闻理念与新闻客观性的关系 论参与式新闻与传统新闻的不同 从公民新闻网建设看公民新闻的发展 “新闻”与“非新闻”

浅谈《新闻报纸摘要》对大庆广播新闻播音的启示 新闻自由主义对国民党据台时期台湾新闻业的影响 市场新闻业与新闻职业伦理之悖

“后新闻传播时代”新闻报道的“疏”与“导” 浅谈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异同

好莱坞“ 新闻主播”阿伦·索尔金热门美剧《新闻间轶事》幕后故事 从“硬新闻软着陆”拓展民生新闻报道深度

从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上分析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走出”新闻学与“走入”新闻学的内涵 新闻事实与新闻策划的灵魂之争 法制新闻中普法点与新闻点的选择 新闻策划:新闻行进中的策划 娱乐新闻与新闻娱乐化 记者要善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从民生新闻看娱乐化大潮下的新闻价值 从木桶原理看新闻自由与新闻选择的关系 从黄远生的新闻之路看新闻职业化的发展路径 浅谈中国新闻事业的新闻自由

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向 新闻出版总署在京发布《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等 一位新闻人物引发出的非新闻话题 新闻领域的非新闻话题

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从假新闻看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民生新闻 刍议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异同

《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事件对中国新闻界的影响 行业新闻如何更“新闻” 从新闻信息中寻找新闻价值 从新闻编辑看民生新闻的生存与发展 抢新闻机械化,等于新闻异化 从新闻制图看新闻摄影的情节性

新闻伦理与法规角度下学生媒体新闻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从新闻法规新闻自由角度探析癸丑报灾发生的深层原因 关于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的探索 概述新闻NGO及其在解决新闻纠纷中的优势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新闻客观性 新闻思潮与新闻理论的关系 地方新闻网站应“去新闻化” 新闻学想象力在新闻采访中的妙用

新闻策划在扩大新闻媒体影响力和品牌建设中的作用开展 从“听”新闻到“看”新闻

科技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兼论科技发展对新闻传播的负面影响 探析民生类新闻栏目《新闻夜航》的报道理念 浅析民生新闻在传统新闻领域的科学发展和空间 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假新闻现象探析 “播”新闻与“说”新闻

新闻课堂: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样式 浅谈坚持新闻真实性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浅议北洋政府期间新闻立法与新闻自由 结合《新闻调查》谈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评价

《新闻记者》十年“十大假新闻”的消息来源使用手法分析 正确认识“好奇心”与“新闻欲”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新闻记者的新闻判断力浅析

浅谈新闻编辑如何写好可读性强的新闻评论 论新闻源作为新闻侵权责任主体的确立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看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门户新闻频道VS新闻类网站广度与粘性的博弈 地方新闻网站亟须“去新闻化” “公共”新闻如何变成“独家”新闻 在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 纽约大学新闻系学生新闻手册(下) 道德“绑架”新闻与新闻媒介公信力 论新闻侵权与新闻法治

汪洋会见广东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时的重要讲话新闻工作要为人民群众“发声”

新闻策划让民生新闻更出彩 论新闻敏感和新闻责任感的关系 以新闻策划增强电视新闻宣传的有效性

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与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举行研讨会贾庆林致信祝贺 新闻出版标准与新闻出版法规体系的关系 浅谈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融合 第22届新疆新闻奖新闻图片评选揭晓 实验性新闻:精确新闻的新发展 新闻报道商品性体现与有偿新闻的区别 以写社会新闻的方式写好经济新闻

从央视《新闻联播》“变脸”浅谈新闻播报方式变革 论假新闻环境下新闻专业的思想道德教育 新闻监测:新闻生产流程不可缺少的环节 新闻出版标准与新闻出版法规体系协调发展刍议 从“网易新闻”看中国网络新闻的应对策略

新闻出版总署出台2012年“一号文件”加快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 纽约大学新闻系学生新闻手册(中) 试论新闻评论节目中新闻观察员的话语权 关于新闻的定义与新闻写作

市场新闻业环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坚守 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编辑理念的突破 新闻报道中如何用好新闻背景

解释学视域下新闻编辑对新闻文本接受理解的深度探析

柳斌杰:加快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步伐,开创“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新局面

论新闻叙事视角与新闻真实性

论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成因及其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文化自觉视野下的中国新闻业与新闻学 用大型新闻策划提升地方台新闻影响力 新闻业、新闻教育及民主 纽约大学新闻系学生新闻手册(上) 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矛盾 财经预测新闻为何常成“假新闻”? 第20届中国新闻奖经济新闻作品的社会功能拓展 高校新闻专业学生办报与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闻出版标准与新闻出版法规体系的协调发展研究(三) 新闻出版标准与新闻出版法规体系的协调发展研究(二) 新闻出版标准与新闻出版法规体系的协调发展研究(一) 2011年湖南十大教育新闻和教育新闻人物揭晓(共5则) 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应取长补短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 网络新闻专题相比传统新闻所体现的优点 精确新闻的传统新闻价值 专业新闻:赢在新闻源

浅谈如何让新闻档案为新闻增值

基于传播学视域中的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 浅谈民生新闻的新闻点 新闻频道改版与央视新闻改革 关于新闻真实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试论新闻工作者素质修养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述评民国初期民营新闻事业下的新闻专业主义

从我院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经验入手探讨民族地区新闻实践教学 新闻审美视域下的新闻美特征

“无跟贴,不新闻”时代到来,地方新闻网站如何应对 从新闻生产程序分析如何防治假新闻 浅论新闻媒体公信力缺乏与新闻道德重塑 制止有偿新闻与虚假新闻维护媒体公信力的探讨 从低俗新闻的“失范”管窥新闻编辑的原则

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及环境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新闻敏感与语文中的新闻文体教学 短新闻≠残新闻

新闻“故事化”对新闻理论的挑战 微博新闻:网络新闻传播的新形态

日本朝日新闻等3大新闻社强化合作体制 等 努力写出有新闻的新闻

热点新闻:认知度决定报道信度——从两篇教育报道看记者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握

融合新闻趋势下的新闻报道 都市报新闻报道的新闻细节研究

从《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事件看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变异 浦熙修的新闻理念与新闻实践 新闻语言体现的新闻主观性倾向问题 视频新闻怎样与电视新闻融合 试述新闻写作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从网络新闻的不足看网络新闻编辑的责任

影像新闻伦理与传统纸质媒体新闻伦理的比较研究 新闻博客对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的影响

梁启超新闻舆论监督思想及对当代新闻活动之启示 试论借鉴新闻报道技巧优化新闻史教学方法 网络时代新闻信息传播与新闻从业者 新闻报道与新闻侵权的法律边界 论“年度新闻”里的新闻价值观 试解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全国新闻单位:听群众心声 做百姓新闻 新闻思潮变化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变革 新闻标题:文学与新闻事件的巧妙结合 做好民生新闻 重视新闻线索 新闻标题:文学与新闻事件的巧妙结合 做好民生新闻 重视新闻线索

新闻策划要将新闻价值社会价值高度统一

电视新闻采编所面临的障碍与挑战\电视新闻功能与优化体制分析 浅析新闻失实与新闻侵权

地方党报如何做好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融合 “新闻商品性”之争与新闻学术史建构

“无跟帖,不新闻”时代到来,地方新闻网站如何应对 莫让“新闻监督”演绎成“监督新闻” 浅谈大新闻教育理念下的多元融合新闻教学 论公民新闻时代新闻专业主义之变化 浅析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化中出现的问题 试析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区别 浅析新闻专业主义对新闻文体的影响 经济新闻报道:民生新闻栏目的潜力“短板” 简论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浅谈新闻之新闻策划

从新闻与文学的关系看新闻写作的审美价值 探讨新闻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关系

从假新闻看我国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缺失 寻求新闻规律与司法平衡点避免新闻官司困扰

《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引发连锁反应 新闻集团面临史上最大危机 从梅迪尔新闻学院改名看美国传统新闻教育的变化 新闻里面有新闻

台湾新闻人黄哲斌向业配新闻宣战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民生新闻 高校校园新闻的新闻点捕捉探析 从专业新闻到新闻专业 重视新闻策划 实现新闻价值

从新闻播报形态的变化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创业新闻学:一门崭新的新闻学课程 实验新闻:服务新闻的创新与突围 给新闻人松绑,让新闻更有力 新闻采写中如何坚持新闻真实性

如何依托新闻网在高校新闻宣传的阵地战中打出高职特色 论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演进 新闻漫画的新闻价值

参与式新闻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的运用 新闻媒体公信力缺失与新闻道德建设 从诸明星“被新闻”对微博时代新闻失实的再反思 技术神话背景下的“公民新闻”与传统新闻的对决 电视民生新闻的新闻选择 论新闻背景在新闻中的应用

从“新闻纵横”看我国广播新闻评论节目新走向

新闻出版总署颁布《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新闻理念的更新与新闻报道的创新 试析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 探讨新闻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关系

餐桌上捡来的获奖新闻——浅谈新闻敏感 浅谈新闻背景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论英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新闻夜》 新闻监督与新闻自律

《新闻报》的经济新闻报道及其影响 从一个新闻栏目浅析记者的新闻素质 网络新闻专题中的公共新闻特色探析

从默会知识到公共知识:《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与新闻专业理念的形成 对《新闻记者》新闻打假的感想和建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新闻理论教学座谈会与《新闻学研究》 网络新闻对新闻价值的消解与延伸 浅谈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和新闻敏感性 新闻摄影的抓拍让新闻更加鲜活

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背景下高校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 烂尾新闻与蛇尾新闻

网络新闻语言的主观性与新闻事实构建 一篇文字新闻视觉化的短新闻佳作 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新闻媒体的共存之道 新闻生产视野下的新闻图像伦理 论民族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 试论马克思新闻思想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批判性继承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环境新闻报道现状 从新闻报道的的舆论监督来看新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在新闻激荡和技术发展中坚守新闻真实性 路透社新闻手册之新闻图片采编 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微博假新闻现象探析 新闻教育要建立“大新闻观念”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新时期下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良知论

以“黄色新闻”为鉴看我国报纸新闻娱乐化倾向 试论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培养 双周新闻你必须知道的新闻 恪守新闻道德 维护新闻真实

本社首批记者接受新闻出版总署新闻采编业务培训 新闻报道要注重 新闻素材的选择 烂尾新闻与蛇尾新闻 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的作用

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编辑理念的突破 论梁启超新闻传播思想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以新闻写作能力训练为主线的地方院校新闻写作教学探索 负面新闻信息与正面新闻效应的几点思考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浅谈新闻策划在电视新闻拍摄中的作用

谈突发灾难性新闻报道能力的训练和养成谈突发灾难性新闻报道能力的训练和养成

选好新闻角度提升新闻价值 新闻文体形塑传媒性格与新闻品质 党委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浅析 浅析大跃进时期“浮夸新闻”与新闻真实性 《新闻联播》新闻标题的实词研究 从新闻自由看新闻侵权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是合理科学进行新闻活动的内在要求 从“动新闻”事件谈新闻报道的创新 中国新闻界首次派出代表出席国际新闻会议 从央视新闻频道改版谈新闻改革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杜绝新闻失实

浅议新闻播音员与新闻栏目主持人的角色统一 从《新闻1+1》看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发展方向 从首页新闻的安排上看网络新闻编辑手法 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政府新闻通稿要真诚对待新闻 《新闻联播》新闻标题的虚词研究

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打造河南本土新闻资讯第一品牌 新闻敏感:“嗅”出有价值的新闻 论新闻特性对电视新闻语言的要求

权威体制转型对新闻公共性的影响:从建国六十年舆论监督话语变迁看中国新闻业公共属性渐变

从《新闻调查》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体育新闻的发展对体育新闻专业人才业务素养的特殊要求 省级新闻媒体如何选择时事新闻 新闻话语霸权与新闻议程设置

新闻出版总署发布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抗战时期安岗的新闻活动及新闻思想 《新闻1+1》的新闻评论特点 双周新闻 你必须知道的新闻 新闻评论评出广播新闻的精彩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 新闻受众接受新闻时的影响流分析 公共新闻视阈下的社区新闻实践 练就会议新闻“新闻眼” 浅议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

论新闻敏感和新闻责任感的关系 在新闻实践中探索记者的新闻导向 浅析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

论“中国新闻奖"会议新闻的创新思维 试论网络融合新闻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新闻价值要素对体育新闻选择的影响 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从《新闻参考》看新闻节目的创新 强化新闻表达 精做日常新闻

从胡锦涛的新闻思想看我党新闻思想的与时俱进 “说”新闻和“播”新闻的传播之道 浅析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浅谈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 改善新闻生产关系发展新闻生产力 《新闻周刊》:周刊的历史,新闻的未来 浅析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联系与区别 从普利策新闻奖看美国的新闻理念 用新闻眼光取景 把历史变成新闻

英汉新闻标题的异同及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 新闻阅评与新闻采编

试谈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与网络新闻受众的需求 失实新闻与新闻的真实性

关于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性的新思考 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选择

优化会议新闻报道 提高新闻可看性 “五四”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及新闻教育 图片新闻:不应该被忽视的电视新闻手段

“公共新闻”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影响 也谈新闻同质化与新闻栏目的内在价值追求 新闻失实与新闻侵权

浅析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新闻报道的质量 浅析新闻敏感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时政新闻标题和娱乐新闻标题的概念功能比较研究

创新是电视新闻的生存发展之本——浅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 体育新闻和体育新闻的经济价值 新闻职业化进程中的新闻学动力

负面新闻信息报道与“新闻执政能力”建设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双周新闻:你必须知道的新闻 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辨析

新闻与现场的距离——浅析新闻直播节目的现况及发展

从《24小时》新闻节目的特点浅析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征 新闻生产与新闻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深入探索新闻出版发展规律 努力实现新闻出版强国目标 浅谈该不该把新闻人物的“身份”放到新闻报道的标题上 新闻人格化在新闻审美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阐析 新闻源与新闻作品

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对新闻舆论监督效果的影响 从跨体式新闻语言看新闻报道语言风格的形成 “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功能 “问号新闻”不能变成“问题”新闻

继承发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宝贵精神 书写新闻事业新的辉煌篇章 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思想来源

国务院新闻办就中央有关部门与*喇嘛私人代表,接触商谈主要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09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十大新闻及新闻人物 新闻英语中常见的新闻体裁及其结构 在新闻实践中探索记者的新闻导向 提升新闻感,让导播不只是新闻技术工 新闻价值标准改进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领导干部眼中的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 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新闻时效性浅谈

2009年湖南十大教育新闻和教育新闻人物揭晓(共10则) 论网络新闻全时化的新闻采写 把握新闻线索 放大新闻价值 硬新闻中新闻来源的使用 新闻评论的新闻价值

简析“卖新闻”与 “买新闻”中的道德问题 防治虚假新闻的关键靠制度化的新闻监管体系 民生新闻主流化 主流新闻民生化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与新闻本质的真实 双周新闻:你必须知道的新闻

新闻织网: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资源交流与共享 从央视新闻节目改进看中国电视新闻改革趋向 范以锦从新闻官到新闻教官

论新闻学术共同体对新时期新闻文体发展的贡献 论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 浅议新闻评论的勃兴与新闻媒体的思想性维度 “五四”新闻理念在新时期新闻改革中的承续 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的新闻评论 从2008年新闻报道面的扩大看新闻改革 从新闻的特点谈如何播好新闻

新闻节目的泛娱乐化与娱乐新闻节目的式微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辨析

美国《新闻周刊》改版对我国新闻杂志的启示 谈“民生新闻”走向“公众新闻”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 软新闻:时事新闻版增强贴近性的突破口

公民道德与新闻立法:正面宣传与新闻价值的统一之路 新闻发言人谈新闻发言人

网络传播时代假新闻的生产模式与评论假新闻的责任 新闻的真实性与新闻的生命 浅谈娱乐新闻与新闻娱乐化

《新闻民俗学》进入新闻传播院系课堂的一点构想 新闻线索的发现与新闻选题的确立 在新闻中学习新闻学

从“卫星新闻”看新闻从业者应具有的思维品质 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新闻策划方案如何更好地为新闻采访服务

拉出带“响”的新闻——对困难企业新闻报道选题的思考 坚持新闻精神 做好社会新闻

假新闻的生产模式与评论假新闻的责任 浅议新闻评论的勃兴与新闻媒体的思想性维度 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民生新闻与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道德的关系

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 “新闻联播主义”面临“新闻精神”改革 民生新闻——城市电视台新闻改革的突破口 用新闻策划增强新闻内涵 “找新闻”与“造新闻” 双周新闻 你必须知道的新闻 新闻文体:不断创变的新闻报道样式 从新闻“三态”看新闻本质 新闻背后的新闻 让新闻更好地回到新闻

车祸新闻报道“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合理解读 驻京办买假酒新闻的新闻背景 经济新闻民生化 民生新闻经济化

新闻策划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真实性的宏观把握 《新闻联播》女主播李瑞英的生活“新闻联播” 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新闻事实认知心理 试析新闻教育的责任缺失与新闻教育变革

2008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暨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揭晓 2009年第15期《新闻速览》之图片新闻 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思想指导民生新闻的实践 从“十大国际新闻”看中美媒体的新闻价值观 浅谈广播新闻特点及新闻竞争力 新闻阅评对新闻工作的助推力 浅谈新闻眼与“新闻眼”

中国的“美国中心论”与中国新闻业和新闻传播学术的发展 2009年第10期《新闻速览》之图片新闻 从新闻纪录片看新闻文化特征

双赢:新闻专业教学与新闻网站建设结合 新闻专业学生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融合新闻——汶川地震新闻报道新模式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 社会心理新闻:一种有待完善的新闻样式 落地新闻:本埠新闻的突围 用新闻元素构筑电视新闻的现场感 新闻侵权纠纷中新闻机构的应对策略 真实的新闻和新闻的真实

新闻策划力:让地市报新闻做得更强 要驾驭新闻,首先要敬畏新闻

浅谈新闻的基本属性在民生新闻中的异化

浅谈成都电视台主档新闻关于“都市逸闻”题材的新闻报道

国务院新闻办就中央有关部门与*喇嘛私人代表接触商谈举行新闻发布会 优酷视频新闻上线网上观看“电视新闻”

事实、新闻与自由:李普曼新闻报道观的理论遗产与现实困境 电视民生新闻与新闻改革

公共新闻学和新闻实践的矛盾及其前景分析 新闻情感信息与新闻传播的效果 跨越:新闻教学追赶新闻行业的脚步 美国的新闻社会学及其对新闻生产的研究 试论企业报新闻宣传本质化与新闻规律的结合 网络新闻的特点及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从“新闻1+1”节目的开播看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 从“说”新闻看电视新闻播音风格走向 新闻阅评的新闻学思考

灾难报道中的新闻自由与新闻自律 论时政新闻对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 试论新闻自由与西方新闻业发达的关系 新闻传播公民运动——传统新闻的颠覆和反叛 新闻思潮与新闻的客观性发展 论新闻敏感与新闻责任感的关系

2008年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评析 新闻网站的新闻影响力之争 新闻编采怎样选好新闻角度

“电视新闻娱乐化”对大学生新闻需求的影响 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的冲突及化解 预警新闻:期待催生的新闻 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

对照《新闻记者的信条》看西方媒体对新闻专业理念的背叛 新闻学理论中“新闻”定义辨析 论新闻图片与新闻标题的辩证关系 软广告入侵新闻——广告新闻化之探讨 试论新闻诉讼中的新闻真实 公共新闻对民生新闻的借鉴思考 从假新闻事件谈中国新闻法规的缺失 从戏剧化的新闻到新闻化的戏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新闻工作者党性问题探究 中国新闻环境的新变化及对新闻界的考验 专业新闻与新闻专业 陈独秀的新闻实践与新闻艺术 新新闻学的出现与新闻真实性 新闻采访与新闻伦理如何统一? 从同题新闻中挖掘新闻的探索与实践 新闻源主体对新闻的建构 用新闻理念办“非新闻”版面 草根新闻崛起下的传统新闻业

“播”新闻与“说”新闻可以共存共荣 后民生新闻——方言新闻的的生存思考 论新闻策划中新闻源开发的价值

2008年第20期《新闻速览》之新闻 新闻周刊的“新闻”诉求 从新闻选择性看新闻法规的缺失 2008年第19期《新闻速览》之新闻 在新闻实践中反思新闻教育

2008年第15期《新闻速览》之新闻 从“反常即新闻”来看如何抓好新闻 新闻宣传战中的辟谣新闻

《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手册》连载之三:政府新闻发布的主要形式 新闻策划中新闻事实的生成机制

新闻实践呼唤新闻伦理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 2008年第12期《新闻速览》之图片新闻 新闻奖的前奏曲:现场短新闻奖

新闻自由权在新闻立法中的地位及其保障 新闻的引导性是判定新闻价值的重要指标 假新闻、失实新闻内涵辨析 新闻事实、新闻真实与法律事实 电视新闻里的“伪新闻”

《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手册》连载之一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概况 新闻日日睇:民生新闻的新路

树立“本体意识”、探索新闻特性、加强新闻史学科建设 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观点摘编市场理念决定新闻娱乐化 公益假新闻频发:呼吁新闻立法

2006年国际十大新闻、国内十大新闻 关于“严打假新闻 宽容错新闻”的思考 强化新闻专题策划提升新闻网站影响力 新闻函数与函数新闻

关于表彰2007年全国新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和全国优秀记协工作者的决定

新闻教育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 都市报新闻的“社会新闻化”

莅临征集《国宝》歌曲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媒体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怎样用事实说话之比较 新闻价值观与新闻伦理的冲突及应对 用“新闻眼”去抓拍新闻

灾难事件新闻传播中的政治控制与新闻专业主义 公众新闻是民生新闻的发展出路 从“新闻民工”到“新闻记者”

新闻教育应注重对新闻真实的历史性考察 “亲近性新闻”:公民化转型中的新闻理论与实践

“新闻传媒与社会公平正义”笔谈社会公平正义与新闻传媒的责任 新闻行当里的“新闻民工” 《新闻爱好者》引我走上新闻路 新闻策划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浅议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谈新闻主体的话语权和新闻真实的关系 新闻评论与新闻诽谤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金庸的新闻活动和新闻理念

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重视新闻职业规划教育 假新闻频发凸显新闻业久存的危机

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落幕 财经新闻独立性考验默多克 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 寻找新闻背后的新闻

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就北京电视台播发虚假新闻发出通报 连续新闻报道和系列新闻报道的语篇联结方式

民生新闻在电视新闻中的位置 将新闻延伸为行动 用行动拓展新闻 新闻漫画:报媒上独特的新闻视觉 其实,新闻就是新闻

青岛新闻网:寻找地方新闻网站的广告“奶酪” 西方新闻自由语境中的“新闻专业主义” 公共新闻:公众新闻意识形态的新诉求 试论新闻自由与新闻伤害

央视《新闻联播》与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的叙事比较 新闻专题差异化战略——地方新闻网站的生存之道 国内新闻/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国际新闻 从美国新闻史看新闻专业主义

面对新闻情感信息“新闻”概念应该重新界定 “新新闻史”: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一点设想 谈“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使用

媒介融合带来新闻编辑部角色变化——从新闻采编到知识管理 《新闻与写作》荣获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 普利策新闻奖好新闻的九道“穴位” 央视新闻频道整点新闻为何“滚而不动” 新闻考核与考核新闻

北京市怀柔区委宣传部与《新闻与写作》编辑部举办怀柔区首次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2006年度法制新闻人物暨十大法制新闻评选”揭晓 “两会”本身不是新闻,但它是产生新闻的平台 新闻网站让新闻做“主角” 新闻精品生产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听”新闻还是“看”新闻

新闻发言人名单及新闻发布工作机构电话

中国新闻发布工作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 国内新闻/国际新闻

麋鹿新闻怎成了“新闻谜录”? 新闻学子眼中的新闻教育 网络新闻纳入中国新闻奖评奖序列 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评奖形式比较 新闻真实性的多重属性及假新闻的危害

2005年中国围棋十大新闻/2005年世界围棋十大新闻 国内新闻/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国际新闻 电视新闻如何做好新闻策划 “扒新闻”比假新闻更可怕 新闻发言人与新闻记者的三种关系 娱乐新闻和新闻娱乐

新闻图表:解读突发新闻事件的“地图” 普利策新闻奖与美国的新闻观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 “民生新闻”是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吗?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青藏铁路建设及开通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网络时代的假新闻与网络假新闻 口述新闻在专题新闻报道中的优势

“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新闻业的参考价值 关于预见式新闻与新闻预见 试论“新闻淡季”的新闻策划与报道 新新闻主义与精确新闻学的比较研究 活写新闻 写活新闻等

《新闻与写作》社歌:我们追索新闻的真谛 到“两会”新闻战场拼新闻 新闻出版总署通报新闻出版业现状等 福克斯新闻频道与新闻娱乐化

2005最后败笔:新闻评选后的网络假新闻 虚假新闻泛滥中的新闻教育责任

总结新闻工作历史经验阐释党的新闻宣传思想 “民生新闻”的崛起与现代电视新闻的走向 从“公共新闻”的提出看新闻传播理论的重构 Google新闻VS门户新闻:决裂还是共存 网络媒体对新闻价值及新闻观念的冲击 “新闻自由”光环下的印度新闻运作 法制新闻与新闻官司

拟写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的奥妙 新闻宏观管理和新闻阅评工作

恪守新闻真实原则 坚决抵制虚假新闻 用“新闻鼻”嗅出好新闻

新闻发言人VS新闻媒介:合作与博弈的关系 美国电视网新闻及其新闻主播 新闻写作如何避免新闻侵权 新闻来源与新闻传播者 新闻发布与新闻执政的紧迫性 杨振宁执教大一 不是新闻的新闻 新闻客观性与新闻涵化 法制新闻报道与新闻侵权刍议

建立规范高效权威的新闻发布制度是做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基础 新闻专业学生为何缺失新闻敏感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的有偿与新闻的追求 困境中的美国新闻业与新闻工作者

从新闻职业化看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演变 新闻价值与新闻人的价值 透水新闻拷问新闻真实

CTV插播哥伦比亚号坠毁新闻 中国新闻报道启动改革 新闻批评与新闻敲诈 新闻与非新闻

假新闻竟入选新闻教参 新闻人写给新闻人看的书 新闻“报料”和新闻“线人”

公共新闻学:美国新闻理论的第三次革命 假的“真新闻”与真的“假新闻” 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纵横谈之二(3篇) 真凶案写成假新闻 假新闻引发真官司

关于设立新闻仲裁委员会和新闻律师事务所之比较研究 新闻资源重组 网络新闻增值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历史思维评说 新闻事业与新闻职业 评论新闻与“新闻点评” 新闻教育与新闻专业化

21世纪的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构想 假新闻的一种:“戏剧性新闻”的生长土壤 阅读1:新闻自由与新闻公正 李“新闻”的新闻 美国新闻背后的新闻

2015年大朗毛织推介会暨第十四届“织交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与翻译策略 浅析谈话类电视节目的新闻议程心理 新闻本源哲学属性辨析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浅谈网络时代如何当好新闻编辑的对策 新闻工作者要坚守社会责任,恪守职业道德 试论新闻播音主持人形成个性特征的重要性 《人民日报》灾难新闻报道框架分析 新闻记者要以法治理念传播正能量 高校新闻摄影教学创新与创业教育 新闻 定势思维与新闻发言人制度

论新闻编辑如何完成新媒体时代的能力转型 电视新闻叙事技巧和镜头语言研究 VOA新闻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研究 杜绝假新闻 提高媒体公信力 河南省陶瓷行业十大新闻人物 图片新闻

新闻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热点案件的法学课堂嵌入问题探究 新闻采访技巧在基层采访中的运用 浅谈对新闻编辑工作者素质要求的思考 浅谈新闻记者的采访要求

对防止德宏新闻媒体新闻侵权问题的思考 老爷子把《新闻联播》当成了现场说话 浅议新闻发言人的基本常识 新闻图片

新闻英语教学与高职生跨文化素质培养

“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系列作品展签约仪式 暨新闻发布会基本情况 数字新闻

点子决定路子:《每日新闻》的“瓶纸”营销策略 汪峰VS《中国新闻周刊》:明星改稿与新闻采访博弈 学科联动,培养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新闻素养

加快新闻出版广电事业产业发展应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五个关系” 新闻报道、主题节目密集排播 浅谈新闻编辑的基本素质

新闻传媒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管理分析 如何把握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 论网络新闻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规制 浅议县级电视台如何提高新闻节目质量 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评析 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栏目探讨 浅谈媒介对新闻事件的消费主义 在改革开放中建设新闻出版强国 做有人情味的中国新闻对外报道

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 全球新闻传播的地区观与传媒人的责任:愿景与实践 小孩看了新闻联播后 探索经济新闻报道的“柔性”

数据新闻:媒体融合时代对外报道的路径创新 国际新闻评论:为何、如何与何为 新闻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浅谈电视新闻选题创新的必要性 略论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 新闻快评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技巧研究 关于做好电力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思考 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下国企的新闻宣传工作

浅析新时期下国企新闻宣传工作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论电视新闻稿件中修辞格的规范运用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高标清同播新闻演播室改造方案 改进新闻报道 贵在出新出彩 《贵州都市报》的新闻评论版面研究 浅论周浩“弃北大读技校”一文的新闻价值 法制类报道新闻语言与法律语言的平衡 田野新闻的产生与采写探析

2014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颁奖座谈会召开 论新闻媒体“法盲”现象 学习孙子兵法 指导新闻写作 读地产新闻 品市场百态

论新闻舆论监督对政府行政管理的促进作用 论网络化语境下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护 移动互联网情境下新闻消费形态的嬗变 浅析修辞劝说视角下新闻出版物的英文翻译 当代报纸体育新闻内容制作的网络化呈现刍议 无人机拍摄进入传媒行业 国外无人机新闻实践遇挫 如何让社区成为地方新闻广播创新的沃土 新闻小言论更要注重“论” 如何做好新时期法制新闻报道 数据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新闻聚合类应用程序的版权问题研究 一周新闻榜

新闻媒体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浅析广播新闻节目的播音主持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更好做到声画同步 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新闻速递

通信十大新闻与十大趋势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外景主持人现场采访的几点技巧 工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有关提速降费十大热点 技术升级背景下新闻传播实验室发展探究 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解析

自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和重构 论新闻自由与公众人物的隐私保护 网络新闻中女记者的媒介形象研究 赫斯特黄色新闻手法探析 于右任新闻职业道德观研究 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可视化初探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 新媒体视角下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 浅析揭露性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口

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记者形象的优化路径 从新闻美学角度看电视国际评论 让战士成为新闻主角 副刊作品问鼎中国新闻奖研判

媒体融合时代:高校新闻传播如何提升影响力? 大片的“借古”与新闻的“向下”

借鉴美国标准新闻(VOA)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 竞技体育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综合新闻 竞赛新闻

第15篇:广播新闻学毕业论文题目

“杰尼斯”模式对中国内地偶像培养与运作的启示

“借”出来的凤凰卫视——浅析凤凰卫视战略管理中的资源利用策略 “顺阻两分法”—— 浅析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的管制

“羊狼大战”中走出的动画品牌——《喜羊羊与灰太狼》品牌建设案例分析 Web2.0时代的危机管理

Web2.0时代网络传播新动向——网络视频普及与平民化研究

被蚕食的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威胁

别拿直播当盾牌

滨海新区发展与媒介发展的互动关系

博弈语境下的网络新闻发展策略

城市的视觉印象建构——关于城市宣传片的视觉文化传播解读

从“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浅析汶川大地震报道

从《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看电视谈话节目的未来走向

从CCTV-5四档栏目看电视体育新闻栏目的发展

从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智勇大冲关》看电视真人秀节目取胜之道 从品牌拓展看我国报业集团的市场化

从危机事件报道看媒体的责任意识

从汶川地震看媒介的舆论导向功能

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改版看我国专业化新闻频道的形态及发展趋势 大学生纪录片创作研究

带着镣铐舞出精彩——对方言电视节目的多角度分析

当前电视节目“主持人群集”现象研究

当前省级卫视的节目重播研究

地方性商业女性网的特色和发展方向:以百丽吧为例

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公民新闻形态分析

如需以上论文,请联系QQ1549984848

第16篇: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13年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美剧给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启示2高校新闻学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析3浅析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倾向4女性主义与大众传媒5《中国青年报》最近新闻评论分析6农民工问题报道中媒体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7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8多媒体时代人际关系研究9女性时尚杂志的个案研究10美剧在中国的传播与文化殖民主义11当代中国时尚杂志中的性别权力意识12央视国际新闻的叙事模式13中西方深度报道比较研究14《北方的纳努克》与人类学电影的滥觞15DV影像手段在电视栏目中的应用研究16试论当代流行歌曲中的都市文化叙事17广告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18当代中国都市电视剧中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19港台电视剧研究20省级卫视频道新闻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对策21论弱势群体的媒体话语权22论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3论突发事件中的议程设置24都市报中新闻图片的传播效果研究25以……为例谈纪录片创作风格26手机媒体研究27媒介舆论监督与媒介审判28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29论\"焦点访谈\"的权利与权力30浅析纪录片娱乐化31当代中国纪实摄影风格探析32关于电视摄像艺术的表现方式33电视摄像中色彩的合理运用34论现场报道中的立体信息传播35电视纪录片的摄像思维与创作36我国应急信息传播体系建设现状研究37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难38中国新闻调查类节目现状研究39试论双重压力下党报面临的困境与对策40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前景探析41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人际传播中的角色定位42论电视广告的语言策略43试析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架构44论电视法制专栏节目主持人的素质45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现状之探析46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47试论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48论方言电视节目的现实基础和发展空间49中国特色的公益广告发展探析50电视新闻直播--勇敢者的游戏51调查性新闻节目的采访特征52真人秀节目形态特征面面观53中西新闻写作的比较研究54中国电视受众的文化心理研究55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或青少年流行文化)研究56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现状研究57试析短信新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58试析人才招聘节目的发展前景--以《绝对挑战》为例59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60探究舆论监督与中国新闻改革61当前新闻摄影记者工作状况调查与研究62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63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64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65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66XX现象的传播学思考67以某谈话栏目为例分析电视谈话节目68财经新闻的特色69如何办好对农节目70以某谈话节目为例分析广播夜间谈话节目71突发公共事件中舆论引导的策略72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特色73女性频道的生存之道74我国电视平民选秀节目的现状与趋势75从某新闻节目看新闻的个性化传播76电视心理类栏目评析77论广播电视受众观念的变化78新闻发言人制度实践现状研究79以某类时尚杂志为例分析时尚杂志80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81以某体育栏目为例分析电视体育节目82传媒集团化研究83媒体整合营销战略研究84媒介定位与细分市场研究85华赛与\"荷赛\"比较研究86常用非线编软件使用优劣谈87浅论突发(灾害性)事件的现场报道88试论新闻报道的多媒体互动89《鲁豫有约》中被采访人物故事的处理90浅析社区电视新闻的传播优势91中外新闻教育对比92IPTV、公交移动电视研究93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新闻节目94国内\"相亲\"类电视节目的走向分析95网络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技巧研究96播客、博客、维客和威客研究97网络舆论与公众议程、传媒议程之间的互动关系98即时网络聊天中的人际传播特点99网络广告的创意分析100网络新闻传播专业主义建设101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编辑--以某某网的专

题为例102地方新闻网站困境和出路--以某某网为例103网络图片新闻的类型与特点104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的特点--以\"XX事件\"为例105WEB

2、0时代网络新闻传播的新特点106网络新闻的多媒体化传播探索107网络社区语言使用分析报告108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组合性、互动性报道研究及探索109网吧上网群体调查研究110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效应111不同网络新闻媒体的比较研究112网络调查实证研究113网络流媒体技术发展研究114中外新闻网站比较研究115中文体育(网站)频道运作研究116互联网个性化语言研究117网页设计中色彩运用研究118网络主持人刍议119Flash网页设计中Java平台语言的运用120Asp、net与Asp技术比较121Flash设计动态首页研究

第17篇: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接触媒介的调查分析 2.信息不对称与中国农村信息传播的发展思路 3.当前我国媒体中的农民形象分析 4.民族文化保护与本土媒介的使命

5.全球化与我国民族地区媒介的应对策略 6.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发展趋势研究 7.贵州新闻事业发展研究

8.中国地市报发展趋势研究

9.论地方媒体的传播规律与受众定位

10.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世界观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11.新闻失实成因及其规避 12.新闻娱乐化现象分析 13.财经新闻的特色

14.突发公共事件中舆论引导的策略 15.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16.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17.“民生新闻”现象分析 18.记者社会责任论

19.论“用事实说话”

20.都市报里的新闻时评简论

21.试论传媒的服务功能 22.试论传媒的舆论监督

23.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24.党报与都市报的区别

25.论新闻客观性

26.新闻发言人制度实践现状研究 27.报业集团发展趋势研究 28.媒体整合营销战略研究 29.媒介定位与细分市场研究 30.假照片屡禁不绝新探

31.论数码时代的新闻摄影

32.浅论突发(灾害性)事件的现场报道 33.试论新闻事件报道的多媒体互动 34.新闻价值观念的演变 35.通讯的演变与发展趋向 36.新闻教育之我见

37.当前新闻价值取向中的误区浅析 38.中外新闻教育对比 39.新闻博客对客观性的影响 40.新闻价值的历史内涵演变

41.解读新形势下的“政治家办报” 42.论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 43.舆论导向的“福”“祸”论

44.典型报道与舆论引导

45.如何把握娱乐报道的舆论导向

46.受众消费观念的变化与新闻价值取向

47.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如何把握新闻的倾向性 48.论新闻敏感与记者的心理机制

49.经济报道中的叙事形式与人文关怀 50.论新闻自由的实质

51.论百年来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演进历程及各媒体的特点 52.近代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研究 53.戊戌政变与新闻传播

54.论五四运动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55.论徐宝璜《新闻学》

56.论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57.论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

58.范长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新闻活动研究 59.斯诺新闻活动研究 60.普利策初论

61.原苏联社会主义报业的经验、教训 62.谈谈新闻报道怎样以“深”取胜 63.信源的可信性与新闻真实 64.试论经济报道的宏观思维 65.关于“情感报道”的思考 66.经济记者的角色意识

67.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比较 68.谈谈经济述评的写作 69.新闻议论的可读性

70.谈谈典型人物报道的改革和创新

71.从新闻价值看科技人物写作 72.言论的新意从何而来

73.浅谈经济新闻写作的“以小见大” 74.谈谈消息中的议论

75.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

76.浅谈经济新闻中的导语写作

77.试论通讯写作艺术的审美要素

78.多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求 79.当前报纸新潮版式评析 80.浅论新闻策划

81.党报增强可读性的对策研究 82.影响新闻发现力诸要素的分析 83.论新闻策划的得与失 84.论新闻编辑的选稿技巧 85.隐性采访的法律思考

86.新闻敏感性钝化及克服途径探析 87.论求异思维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 88.试论新闻敏感与记者责任感的关系 89.从采访对象心理谈采访技巧 90.论采访准备与采访功效的关系

91.网络舆论的生成与引导

92.试析博客文化的核心——自由和责任 93.从网络恶搞事件看网络伦理道德和法规建设 94.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新闻编辑比较分析 95.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效应

96.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特色比较 97.网络新闻报道的低俗化倾向 98.手机媒体研究 99.博客现象分析

100.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01.权威消息来源探析

102.论调查性采访与深度报道的关系

103.论政治新闻的产生及其与政治的关系 104.中国典型报道的特征分析

105.当前经济新闻报道的问题与对策 106.论法制新闻报道与司法的关系 107.试论经济报道的平民化

108.我国社会新闻与西方黄色新闻比较 109.论社会新闻的趣味性和思想性 110.论新闻故事化的得与失

111.试论灾祸新闻报道

112.论环境新闻报道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13.试论旅游新闻报道

114.试论文化娱乐报道中的新闻性

115.试论文化价值判断在文化娱乐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16.论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 117.试论科技新闻的经济价值 118.试论科技新闻的精神价值 119.论教育报道的多样性 120.创新教育新闻报道探析

121.试论卫生与健康新闻的实用性

122.论读图时代的图片编辑艺术

123.论新时期报纸版面设计风格的流行趋势 124.试论电子采编时代的报纸编辑技巧 125.当前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特点 126.彩报版面色彩的运用

127.论梁启超报学之“启迪民智论”

128.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报人的“先知先觉论”再评 129.论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办报思想的转型过程 130.党报传统的形成问题研究

131.《申报》研究

132.论邵飘萍的新闻思想和新闻采写艺术 133.论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和新闻采写艺术 134.论邹韬奋的新闻思想和新闻采写艺术 135.论瞿秋白的新闻思想和新闻采写艺术

136.试论新闻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37.当前我国经济新闻中对经济事件的前沿解读方法浅析 138.试论经济新闻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服务”功能 139.论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由观

140.论毛泽东“要政治家办报”的根本内涵

141.中国专业报发展趋势研究

142.论报告文学的衰退与调查报告的兴盛 143.当前报纸副刊特点研究

144.20世纪90年代新闻纪实化的审美走向 145.新闻文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146.“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研究 147.近代外报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148.中国晚报发展趋势研究 149.中国都市报发展趋势研究

150.穆青“时代典型采写思路”的思考和启示

151.关于新闻侵权的思考

152.论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之异同 153.舆论导向的“福”“祸”论

154.试论有中国特色新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55.试论市场经济下的新闻规律 156.论社会主义新闻的党性原则 157.论舆论导向的艺术性

158.为依法治国提供新闻舆论支持的思考 159.对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有效性的思考 160.试论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161.报纸新闻导语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162.批评报道的选择艺术

163.记者招待会提问技巧研究 164.舆论监督与中国新闻改革 165.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现状研究 166.网络媒体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 167.新闻网站言论频道研究

168.《南方周末》新闻报道策划特色与机制研究 169.性的问题与传媒泛性化现象 170.试析短信新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71.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状与前景分析 172.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执政能力建设 173.到边缘——党报发行的困境研究 174.大学生使用网络媒介情况调查分析 175.市场化报纸同质化实证研究

176.综合性日报头版版面设计趋势研究 177.新闻传播教育课程分析

178.简论当今转型期中国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 179.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变迁

180.新闻亮点与新闻价值的提升

181.论《解放日报》改版与中国党报的发展 182.“*”新闻研究

183.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的新闻宣传 184.二战期间英国的新闻宣传

185.“新闻自由”发展脉络及其趋势 186.抗战时期国统区新闻研究 187.抗战时期解放区新闻研究

188.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新闻研究

189.论近代维新派办报思想对中国报业发展的作用 190.西方十九世纪廉价报纸研究

说 明:

1、以上列出的论文题目,仅仅是一个供参考的选题方向,可以从中选取研究角度,而不能把它当作具体论题。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知识结构慎重选择研究方向,并与指导老师沟通后确定最终论文题目。

3、本套选题仅限于新闻学方向,未包含广播、电视、广告、传播学和其他相关学科,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重新选题,但不能超过新闻传播学这个大学科范围。

4、跨专业选题,请写申请报教学管理部门审批。

5、论题确定后,即可进入毕业论文的资料准备、开题报告和实际撰写程序,具体时间安排,请与指导老师联系。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001 记者社会责任论

002 评“用事实说话”

003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004 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 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 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 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 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 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 新闻传播效果论 012 马恩新闻思想研究 013 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014 刘少奇新闻思想研究 015近代新闻思想研究

016 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 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018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 论新闻客观性

020 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021 《都市快报》之我见

022 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 023 邵飘萍研究 024 韬奋研究 025 范长江研究

026 旧中国的百科全书??《申报》研究 027 浙江新闻史研究

028 建国以来新闻史专题研究 029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研究 030 031 032 033 035 036 037 038 邸报、京报、小报的研究近代外报研究 维新报刊研究

近代新闻业务研究

五四时期新闻业务研究 《申报》、《新闻报》、《大公报》研究 鲁迅、邹韬奋、范长江、斯诺现象研究 中共各个时期新闻事业研究 034 五四“四大副刊”研究

039 国民党各个时期新闻政策研究

040 略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深远意义 041 大众化报纸研究

042 十九世纪廉价报纸成功的原因 043 美国著名报人和报纸研究

044 客观报道、新新闻主义和精确新闻学评析 045 西方著名新闻媒介研究 046 略论西方报刊自由主义理论 047 简评社会责任理论

048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的走向 049 西方报纸商业化(或垄断化)之我见 050 试析鲁珀特.默多克的经营特点 051 竞争中的美联社(或路透社) 052 报纸与网络

053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054 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 055 记者的新闻敏感 056 057 058 059 试论记者的观察 记者的道德修养 记者的知识结构 采访心理学研究

060 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061 采访技术初探 062 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063 记者的资料积累 064 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065 略论新闻导语 066 新闻背景初探

067 新闻结构探讨

068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069 略论人物通讯

070 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 071 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 072 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 073 试论新闻特写

074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 075 信息与新闻写作 076 077 078 079 081 082 083 084 试论新闻语言

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 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

批评性事件浅议

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

重视自身规律,把握社会对信息需求的丰富性??对短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一点思考 试探阐释性报道中动态信息的契机作用和强化方式 080 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

085 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之一 086 专业知识、思辩能力、人情味??试论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 087 科技报道主体的受众意识对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 088 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 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 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091 复合型人才、专业化文笔??对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重要成功点之理解 092 专栏记者的哲学修养和政治品位??由李普曼想到“政治家办报” 093 穆青“时代典型采写思路”给今日记者的思考和启示 094 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095 试论评论的选题 096 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 097 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 098 报纸短评初探

099 报刊署名评论特色小论 100 试论评论语言的形象化 101 评论写作论证的技法 102 103 104 105 略论杂文的形象性 王韬政论的特色

梁启超的“时务体”风格刍议 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06 广播电视评论专题研究 107 新闻编辑的功能

108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 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110 集纳专栏研究

111 试论编辑技巧

112 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 113 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14 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 115 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16 编辑策划研究 117 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 118 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 119 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

120 采编播合一是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1 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122 123 124 125 127 128 129 130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一与解说词写作 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 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126 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131 论“焦点访谈”的权利与权力 132 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 133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34 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135 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136 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37 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138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 139 爱德华.默罗与现场直播

140 BBC的体制改革对公共广播电视的意义 141 CNN对我们的启迪 142 广告学原理研究 143 广告传播研究 144 广告运动研究 145 广告策划与创意 146 广告心理学研究 147 广告文案写作 148 149 150 151 广播电视广告制作 广告管理与广告法规 消费行为学研究 市场营销与广告

152 广告效果调查与测定 153 公共关系学专题研究 154 名牌战略研究

155 电视广告语言研究

156 中国广告市场法要素关系现状分析研究 157 21中国广告发展趋势研究 158 老年消费市场研究

159 广告管理与广告法制建设 160 公共汽车上的平面广告研究

161 广告中商品文化的传承研究

162 从“不买的消费者”一说看广告产品的定位 163 广告内容的编排与人们的认知规则 164 阈下广告的原理与应用 165 消费者的决策研究

166 广告人的情感体验与广告作品的情感诉求 167 广告效果测量方法之我见 168 169 170 171 173 174 175 176 自我意识与人际交往

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 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 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公益广告研究

媒介全员公共关系 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 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 172 媒介受众调查研究

177 报业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178 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 179 传媒集团化研究 180 传媒组织管理研究 181 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182 传媒领导人类型研究 183 我国媒体经营特色研究 184 西方传媒集团发展历史研究 185 中西媒体经营理念研究 186 媒体的垄断与竞争 187 发行研究

188 媒体整合营销战略研究 189 传媒现代化研究 190 中国传媒大扩版、改版机制分析 191 产业化研究

192 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193 媒介定位与细分市场

04级新闻传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002)

1、电视新闻栏目创新

2、突发公共事件与媒体报道

3、电视收视率

4、新闻职业素养

5、电视娱乐节目的受众心理

6、以典型的电影、电视作品为案例,分析某种题材、某种类型的艺术作品为何热播,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以及未来的走向等。

7、以具体的影视作品为例,分析其特殊的技法及创作方法对于整部作品的意义,可选择某一点展开论述。

8、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类广播电视品牌栏目,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并有自己的对于其现状的深入思考。

9、以广播电视新闻学为大方向,选择其中的某一小点展开论述。

10、以具体的影视作品为对象,选择较为新颖且自己能把握的角度写一赏析或评论性文章。

11、《百家讲坛》——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嬗变

12、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思潮

13、论纪录片中的声与画

14、从《艺术人生》看人生的艺术

15、从戏说历史电视剧看中国当代审美文化

16、试论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从韩剧的细节设置分析

17、试论电视公益广告的人文视角

18、试论电视广告的美誉度对企业形象传播的贡献

19、关于电视直播节目中“出错”现象的思考 20、从纪录片的选题看其人文关怀

21、我国纪录片造型语言的运用和思考

22、以《拉呱》案例分析电视品牌节目资源

23、论电视“典型报道”

24、《走近科学》悬疑手法运用得失论

25、论民生新闻中的“新闻平衡”

26、以《秦淮人家》为例谈故事类节目创作

27、探析《百家讲坛》兴起原因及启示

28、论电视民生新闻兴起的原因及其走向

29、论纪录片的故事化形态

30、从《超级女生》看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走向

31、谈《鲁豫有约》与《艺术人生》的异同及启示

32、选秀节目的叙事与结构

33、中国新闻节目的转型与文化变迁

34、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考证

35、名人访谈节目的传播范式

36、电视栏目的品牌化运作

37、论谈话节目的“三好”论

38、论新闻访谈的原生态

39、论时间类访谈节目中嘉宾角色的多元化选择 40、略谈新闻策划的层次构成

41、浅谈新世纪的电视策划

42、从《奋斗》看中国青春偶像剧的新形式

43、从“秋晚”看中国电视晚会的新观念

44、“停播事件”背后-------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的思考

45、一个“纸包子” 引起的思考-------试论中国电视新闻的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

46、浅论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

47、试论我国当今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

48、从《---》节目分析电视栏目的整体风格策划

49、浅析大众化视野下的纪录片主题定位 50、试论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电视文化

51、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化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52、电视纪录片中细节的作用与捕捉

53、纪录片如何故事化

54、电视新闻的美感

55、《新闻调查》中的采访技巧

56、中国选秀节目的问题与出路

57、主流新闻的“民生播报”探析——一苏州台《苏州新闻》为例

58、实践类“栏目剧”的传播伦理研究

59、电视娱乐节目的“电视化”探究

60、英美电视新闻中的“现场”和“现场感”处理 6

1、“后民生时代”电视新闻流行趋势预测预控对策

62、从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的品牌营销,论电视频道的品牌管理

63、从广电总局叫停重庆台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事件论媒介的责任

64、从《百家讲坛》等节目的异军突起,论文化的传播和传播的文化或论高雅艺术大众化 6

5、电视传媒在重大新闻及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优势 6

6、奥运会开闭幕式文艺表演的形式探索/文化研究 6

7、奥运背景下的体育新闻报道模式与传播理念 6

8、数字化条件下的剪辑/影像理念 6

9、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策划探讨

70、从“朝闻天下”看早间电视新闻的走向 7

1、地方台民生新闻审视 7

2、中共十七大报道研究

73、电视评论节目形成的开发

74、主持人在谈话类节目中的地位研究 7

5、出镜记者研究(解析) 7

6、主流媒体电视新闻的特色 7

7、电视专题访问实施探究

78、论“挖负”对处理公共事件的负面影响 7

9、科学发展观——电视新闻报道的主旋律 80、谈谈电视采访的趣味性

新闻传播专业2008年毕业论文选题参考(001)

1 新闻真实与新闻本性

2 从新闻人到文学家(海明威 杰克・伦敦 魏巍 刘白羽等) 3 深度报道的深度思考 4 从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发布会看新闻传播的审美化 5 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 6 邵飘萍研究 7 范长江研究

8 建国以来新闻改革专题研究 9 大众传媒文化研究 10 新闻特写研究 11 深度报道研究

12 新闻叙事研究

13 成都媒体的新闻策划研究 14 网络新闻研究 16 电视艺术片研究 17 电视诗歌散文创作研究

18 成都主要媒体伪劣广告的归类研究 19 超级女声 的广告效应(或运作模式) 20 成都报刊发行的营销模式研究

21 成都市场广告定位(或创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成都广告文案写作的主要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23 试论新闻语言的修辞技巧 24 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素质 25 试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26 试析媒体广告中变通使用成语的利弊 27 试论媒体语言的 雅 与 俗 28 浅论播音艺术中的字正腔圆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浅析共鸣及其在播音发声中的作用 浅论艺术语言的呼吸方式及其运用

评×××的播音发声技巧(或播音发声风格) 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对广播电视语言的制约与影响 电视新闻语言研究 电视广告语言研究 论记者的修养

论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 33 媒体的职责 媒体从业者与语言应用之间的关系

38 论报纸的新闻策划 39 论都市报的发展趋势

40 新闻评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41 从民生新闻看新闻价值观念的转变 42 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43 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形态研究 44 媒体报道中的大学生形象分析 45 网络 暴力 初探

46 重大新闻事件中的新闻摄影 47 浅析电视 选秀 节目

48 情景再现新闻类节目的思考 49 试论音乐电视的思维特性 50 试论电视的非语言符号系统 51 广播电视传播的界面人物

52 我国电视节目中的基本问题分析

53 电视节目设置的研究

54 论网络环境下受众的分化与 博客 网站的兴起 55 56 57 58 论 受众意识 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体现 论 民生新闻 报道中 煽情 的艺术 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 论公益性新闻策划

59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60 主持人的形象塑造

61 对成都某媒体的评估分析及对策研究

62 关于《秃鹫与女孩》的延伸思考(人类道德与新闻职业道德分析) 63 当代网络言论文风浅析 64 单篇深度报道分析

2007年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00

1、节目主持人的的文化素质问题研究 00

2、节目主持人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00

3、我国主持人的优势及劣势

00

4、节目主持人与主持人节目的问题研究 00

5、发展主持人节目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00

6、我国节目主持人素质的现状及发展的方向 00

7、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00

8、网络广播与传统广播的比较问题研究 00

9、当代广播传媒中发展新闻广播的重要意义 0

10、广播传播中的文化问题研究

0

11、我国广播节目和传播特色及未来趋势 0

12、发展新闻广播的现实意义 0

13、广播节目编辑艺术探讨

0

14、试论当代广播媒介中广播节目现状及发展变化 0

15、试论广播宣传的“符号”特色

0

16、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现状及问题

0

17、我国新闻队伍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和复位 0

18、邹韬奋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探讨 0

19、张季鸾的评论风格及特色 020、专栏时评的现状和问题 0

21、中国媒体商业化的隐忧 0

22、《大公报》经营管理

0

23、中西新闻评论风格之比较

0

24、中国报业集团化的问题和对策 0

25、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0

26、邓小平新闻思想研究

0

27、中国最近十年的新闻改革

0

28、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闻失实的防范

0

29、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和症结所在 030、略论我国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 0

31、论都市报新闻与党委机关报新闻的区别 0

32、论新闻媒体的负功能 0

33、论新闻自由与媒体的责任 0

34、论新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0

35、0

36、0

37、0

38、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新闻真实新论 新闻价值观新论 党报改革之我见

0

39、如何纠正都市报的媚俗化倾向 040、民生新闻之我见 0

41、论新闻评论的人文精神 0

42、新闻报道与媒介审判 0

43、论新闻娱乐化

0

44、论新闻传播的职能与界限 0

45、论媒介话语权

0

46、论传媒受众的主观能动性

0

47、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意义 0

48、手机短信的传播学分析 0

49、新闻宣传与构建和谐社会 050、如何做好BBS上的舆论引导 0

51、BBS版主的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 0

52、网络成隐症分析及对策 0

53、新时期受众心理与舆论引导 0

54、博客文化之我见 0

55、0

56、0

57、0

58、060、06

1、06

2、06

3、传统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的议程设置比较研究 《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议程设置比较研究 2005感动中国人物报道分析 河南人形象的传播学分析

新时期报纸版面设计流行趋势

对当代中国报纸化版面革新的观察与思考 彩色报纸与版面色彩

新时期图文结合报道研究 0

59、某类专业网站的研究

06

4、读图时代与新闻图片编辑 06

5、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

06

6、浅论新闻策划

06

7、传媒如何应对企业的新闻策划 06

8、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研究 06

9、当代新闻编辑的思维特征 070、网络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07

1、浅论报纸的“易读性”原则 07

2、网络广告的现状与发展 07

3、弹出式广告的伦理学批判 07

4、游戏之于网络广告 07

5、网络游戏广告的创意策略 07

6、广告的娱乐化研究 07

7、网络广告的监督与管理研究

07

8、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的比较分析 07

9、网络广告创意研究 080、短信广告研究 08

1、08

2、08

3、08

4、网络广告与个性化时代 广告、传媒与娱乐业

世界“百年”的品牌的成因与现状 “奢侈品”广告试析

08

5、广告与政治 08

6、广告与幽默

08

7、美国媒体与美国“新闻自由” 08

8、虐囚事件与美国“人权” 08

9、美国报刊造假与媒体自律

090、跨国传媒公司进军中国市场之策略 09

1、国际传媒与国际传播(相关内容)

09

2、维亚康姆公司本土化战略之探析

09

3、中国传媒公司与跨国传媒公司合资的发展趋势 09

4、路透社成功动作之探析 09

5、新闻集团媒体经营之探析 09

6、贝塔斯曼跨国公司的成功之道

09

7、新闻信息传播全球化之探析

09

8、新闻、广告专业英语研究(可自定题目) 09

9、分析迪斯尼公司的经营模式 100、半岛电视台崛起之探析 10

1、10

2、10

3、10

4、10

6、10

7、10

8、10

9、分析时代华纳公司决策失利的原因

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中西媒体比较) 电视纪录片创作探析 电视民生新闻现象探析 品牌时代电视频道包装理念 中部地区广播崛起的思考 中国数字电视的现状与未来 论卫星频道的特色化经营 10

5、电视新闻隐性采访方法的运用

110、现代电视媒体经营策略分析(城市电视台生存之道) 1

11、电视法制节目评析

1

12、省级卫视面临的挑战与竞争 1

13、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强势媒体 1

14、公众时代电视社会影响力分析 1

15、调查性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特色 1

16、试论增强新闻可读性的业务手段 1

17、正确认识采访准备与采访功效的关系 1

18、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是采访成功之保证 1

19、采访中强化视觉功能的意义 120、新闻就在留心中

1

21、网络新闻采写原则和方法的宏观研究 1

22、权威信息来源初探 1

23、谈“问题竞争谋者胜” 1

24、经济新闻的采访艺术 1

25、科技新闻采访的特殊性 1

26、体验式采访的优势 1

27、新闻采访中的思维断想

1

28、新闻采访中的“拆墙”艺术

1

29、新闻采访遭拒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130、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

1

31、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中发现新闻 1

32、记者采访要入乡随俗

1

33、论“偷拍偷录”采访资料的诉讼证据价值 1

34、采访对象的访前心理分析 1

35、论隐性采访

1

3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抓本质 1

37、采访中应强化对主题的思考

1

38、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1

39、采访中提问的技能与技巧 140、XX记者业务经验及新闻思想研究 1

41、论过时新闻的时新价值

1

42、论“八卦”新闻在新闻中的地位和价值 1

43、论广电新闻主播要不要“很严肃” 1

44、论杜甫“善陈时事”诗的新闻特质 1

45、论新闻标题的诗化效应

1

46、论古人自我价值的广告意识 1

47、论广告词的诗化效应

1

48、论“春秋笔法”在新闻中的妙用

1

49、电视娱乐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影响 150、电视在当代大众文化的作用及影响

1

51、真实的力量

——论调查性新闻的功能

1

52、时尚风标与当代大众文化的传播 1

53、访谈节目在我国的发展及走向 1

54、电视专题的现状及发展 1

55、在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 ——论电视的娱乐化倾向 1

56、电视与当代大众文化 ——论电视的情感化叙事

1

57、青年亚文化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作用和影响(摇滚、1

58、评论性电视新闻的现状及发展 1

59、广告的民族文化情结

160、广告代言人——想说爱你不容易(慎选广告代言人)16

1、以情动人,寓情于理——高卷入商品的情感诉求 16

2、置入式广告分析 16

3、广告中的儿童形象 16

4、感受摄影

16

5、新闻摄影与读图时代

流行歌曲)

16

6、新闻摄影实践的困惑与解惑思考 16

7、大学新闻专业摄影教育之我见

16

8、新闻影像传播价值探讨

16

9、中原报刊新闻图片运用现代现状与改进对策 170、17

1、17

2、17

3、图片新闻与电视新闻关系探讨

新闻摄影“视觉语言化”的难点与攻克途径 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探讨 瞬间感悟

17

4、感受摄影

17

5、广告摄影与读图时代

17

6、广告摄影实践的困惑与解惑思考 17

7、大学广告专业摄影教育之我见 17

8、广告图像传播价值探讨

17

9、中原广告摄影市场调查

180、中原广告摄影市场开发前景探讨 18

1、中原摄影与中原文化

18

2、广告摄影表现的难点与攻克途径 18

3、广告摄影与新闻摄影异同 18

4、论新闻伦理的制约作用 18

5、论新闻职业道德的特点 18

6、从新闻道德看新闻自律

18

7、论新闻自由理论及社会责任 18

8、论媒体的道德自律和媒体的公信力 18

9、从新闻伦理看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 190、19

1、19

2、19

3、19

5、19

6、19

7、19

8、试证舆论审判

试论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规的辨证关系 从新闻道德看新闻传媒的社会守望功能 从新闻伦理剖析时下传媒的“低俗之风” 电视广告创意 广播广告创意

消费者流行在广告创作中的应用 比较广告创作规范研究 19

4、试析案发事件中新闻记者道德选择中的价值冲突

19

9、恐惧型广告创作规范研究

200、议程设置在广告创作中的应用 20

1、假日报纸的开拓与发展空间之我见 20

2、信息时代的公众媒介素养 20

3、论热点难点报道的策划意识 20

4、新时期典型报道研究

20

5、论都市报崛起对中国报业的影响 20

6、论新时期新闻舆论监督的拓展与深化 20

7、转型期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20

8、试论经济报道的社会视角 20

9、现代报纸新闻策划浅论

210、试论现场短新闻

211、试论体验式报道

212、试论经济类报道的服务功能

213、深度报道特性及其思维方式

214、新闻文体创新与发展研究

215、试论新闻中的数字运用

216、

217、

218、

219、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穆青新闻主张研究 穆青新闻实践

试论散文笔法在新闻文体中的运用

220、试论经济报道中人的因素

2

21、论深度报道的崛起与深层信息的开掘 2

22、论灾害报道的社会功能

2

23、“假日报纸”新闻误区浅探 2

24、论科技新闻报道的贴近性 2

25、突发性事件报道研究 2

26、报纸专副刊研究 2

27、解释性报道初探 2

28、党报新闻标题研究

2

29、晚报新闻标题研究

230、晚报与都市报竞争的“双赢”之策 2

31、我国转型时期的都市报研究 2

32、郑州报业市场现状调查与思考 2

33、媒介发展与市场分析

2

34、论产品营销与媒介发展

2

35、试论人才战略在媒介经营中的作用 2

36、2

37、2

38、2

39、2

41、2

42、2

43、2

44、论中国媒介产业化特点的发展出路 论中国媒介集团的发展出路 论品牌战略与媒介发展 论媒介形象的塑造问题 论媒介经营的创新意识 论媒介的市场定位 市场规律与媒介经营 试论都市报言论特色 240、论媒介经营的成本意识

2

45、人民网BBS言论选题特征分析 2

46、人民日报“论坛评论”特征分析 2

47、中外言论写作风格比较

2

48、评论效果评论指标体系构想 2

49、如何提高社论传播效果 250、试论当前传媒上的言论生态 2

51、如何评价当前我国的舆论形态 2

52、社会分层化与舆论引导 2

53、舆论传播效果测定方法 2

54、舆论的社会影响机制研究 2

55、试论网络舆论形态

2

56、当前我国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

57、当前弱势群体传播的渠道分析 2

58、党报引导舆论现状及方法 2

59、公益广告策划与创作 260、媒体策划

26

1、宾馆酒店广告策划 26

2、26

3、26

4、26

5、产品上市广告策划 市场拓展广告策划 高校形象策划

广告代言人选择规律研究

26

6、我国专业频道的现状及走向 26

7、法制类节目的特点及现状

26

8、“媒介事件”与当代电视文化的传播 26

9、广告传播对象的描述 270、传媒的广告管理模式

2008界新闻媒体专业论文参考题目001

1、某某记者的采访风格研究

2、某某报纸的版面风格研究

3、如何办好报纸副刊

4、娱乐新闻研究

5、体育报道标题制作特点

6、地方报纸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7、会议新闻如何做

8、新闻侵权官司的预防

9、暴力事件的报道问题探讨

10、对有偿新闻的几点思考

1、当代影视美学评论

1、摄像机的发展趋势

2、数字电视标准的制定对广播电视产业的影响

3、非线性编辑与线性编辑的比较

4、

5、

6、

7、论数字图片时代摄影记者的职业操守

高级新闻专业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数字方式 摄影实践对提高新闻摄影教学效果的作用 Adobe premiere pro 1.5软件应用或实例渐析

8、试论摄影报到中文字和图片的关系

9、地方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对央视的冲击

10、试评广州日报集团连续10年成为全国广告收益最高的报业集

11、试评电视台采用普通观众拍摄的DV片段作为节目素材的现象

12、试比较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报纸三种传媒的影响力 13, 分析评价电视台晚间医疗节目的诚信

1、政府对网络新闻的管理研究

2、香港新闻政策研究

1、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2、分析欧洲公共广播体制

3、简论平衡原则在报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4、简论新闻媒介的角色定位

5、论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6、论交通广播的复兴

7、互动式电视节目研究

8、社会新闻与和谐社会研究

9、媒体的跨地域办报研究

10、论新闻炒作

11、论娱乐记者的职业素养

12、网络时代的博客传播探析

13、论新闻媒体的活动营销

14、从南方体育的停刊看中国的体育媒体的发展

15、手机短信(第五媒体)研究

16、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1、论记者的心理素质

2、论新闻娱乐化现象

3、广告语言艺术

4、新闻标题写作(需要细化)

5、新闻名人研究(如黄远生、邵飘萍、范长江等)

6、电视新闻节目研究(需要细化)

7、论社会新闻

8、新闻导语写作技巧

9、新闻节目主持人研究

10、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

第18篇: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安排

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安排

一、报考条件

1.所有课程的考试已全部及格者方可报名参加该专业的毕业论文指导、答辩。 对有课程尚未及格但已经报名参加2011年1月增考的考生,也可申请参加论文指导,如增考后全部课程合格,方可参加本次论文答辩(考生在答辩报到时,须出示打印好的有本人成绩的网页或当地考办打印的成绩证明);如增考课程未通过,则不得参加本次论文答辩,且论文指导、答辩费不退。请参加增考的考生申请毕业论文时慎重考虑。

2.考生须持有《本科报考资格审批表》或者专科毕业证书。

普通(或成人)高校应届毕业生,可凭学校教务处的应届毕业证明原件申请论文指导,但在论文答辩报到时必须提供毕业证书原件,否则不得参加本次论文答辩,且论文指导、答辩费不退。

3.请注意:考生必须是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徐州、连云港、宿迁等市考籍的考生,其他市考籍的考生不得报考。

友情提醒:论文成绩有效期一年。

二、报考程序

1.考生必须于2010年12月10日前登录《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信息系统(网址为http://zxks.jseea.cn)》,按照报名系统要求进行实践课程(论文)报名,逾期不予受理,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如考生有多个准考证,须悉数填写;如考生有转考、免考、增考等情况,请在说明栏内详细说明,否则审核未通过者,后果自负。

2.考生必须于2010年12月10日前登录《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信息系统(网址为http://zxks.jseea.cn)》,将论文指导、答辩费200元通过农行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系统进行支付,详细付费过程请参阅http://zxks.jseea.cn网站上的《农行网上银行电子支付使用指南》。

3.考生必须于2010年12月10日前(以邮戳为准)将论文选题和写作构想、两篇新闻作品原件(新闻作品必须刊登在有正式刊号的报纸上,题材、字数和作者先后顺序不限)及《本科报考资格审批表》、《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申请回执》(如有免考、

增考,须提供免考申请表、增考报名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切勿寄原件),用挂号或特快专递 (不得用平信,以免遗失)一并寄交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教办徐金荣老师收(电话:025-83598127邮编:210097),并要详细、工整地填写本人的姓名、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等内容。逾期或书写差错不予受理,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考生必须同时履行以上3项手续,报考才算成功。

三、论文撰写要求

1.选题要求

(1)新闻理论方向:①新闻党性原则方面;②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方面;③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方面;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理论的发展研究;⑤新闻真实性方面;⑥新闻舆论监督方面;⑦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方面。

(2)新闻史方向:①报人研究(梁启超、范长江、邹韬奋等);②个报研究(凡办报时间较长或影响较大的报刊均可);③新闻事业发展走势研究。

(3)新闻业务方向:①记者的职业素质研究;②新闻采访方法研究;③新闻写作研究。

(4)广播影视方向:①广播影视事业研究;②广播影视业务研究;③广播影视管理体制研究。

2、论文要求:考生应有自己的观点,且主题鲜明,观点明确,有一定新意;内容充实,条理清楚,联系实际,论述有据;语言通畅,格式规范。篇幅8000字左右。

3.已发表的论文不能再用。如在论文撰写中弄虚作假,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日程安排

1.2010年12月31日之前我校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并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报名系统中公布审核结果,请考生于2010年12月下旬密切关注“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信息系统”中的审核结果,如有疑问,请与我校自考办联系。电话:025-83598522。

2.申请材料审核通过后,根据考生选题,新闻与传播学院将确定指导教师,编排论文编号,并于2011年1月15日之前书面通知考生。届时若收不到书面通知,请速与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成教办徐金荣老师联系(025-83598127)。

3.2011年2月30日前,考生列出详细的论文提纲,3月初交指导教师进一步审核

指导。审核通过后方能开始撰写论文。2011年3月30日前考生完成论文初稿,交指导教师修改。

4.2011年4月底完成论文定稿,并用A4复印纸打印,一式两份于论文答辩时交指导教师。逾期将取消本次论文答辩资格,且论文指导、答辩费不退。

5.考生完成论文后,须作好答辩准备。答辩时间拟定于2011年5月中旬进行,具体安排将由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另行通知(2011年5月1日前没有收到通知请主动与新传院成教办徐金荣老师电话咨询,电话:025-83598127)。

五、考生注意事项

1.考生在论文答辩报到时须持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准考证、《本科报考资格审批表》(或大专毕业证)等证件和材料的原件,如有免考还需现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否则不得参加本次论文答辩。

2.论文考核成绩将在http://zxks.njnu.edu.cn/和http://zxks.jseea.cn/网站上同时发布,我校不再发放考核成绩通知单。

第19篇: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选题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

参考选题

一、广播电视作品分析,专题栏目类

1.论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

2.里芬斯塔尔的纪录片创作实践与艺术贡献

3.浅析幽默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

4.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看我国电视纪实理念的演变

5.西方主流传媒中的中国形象

6.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7.DV影像语言的实验与探索

8.新闻文化语境与电视观念的更新

9.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10.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11.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2.电视隐性采访的原则和方法

13.论电视隐性采访及其法律问题

14.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15.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论“焦点访谈”的权利与权力

16.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个案分析成功栏目,如“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等)

17.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18.论****广播节目编排艺术(个案分析)

19.电视文化与民意塑造

20.新闻报道中的肖像权保护

21.韩剧中的女性形象解读新闻理论

22.韩国与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异同

23.大众选秀娱乐节目与偶像制造

24.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也可选择任何一个成功的娱乐选秀性节目,上海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等等)

25.互动式电视节目之研究

26.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27.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28.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29.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30.CNN给我们的启迪

31.我国现阶段少儿节目的发展趋势及不足

32.浅析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

33.从战争报道谈电视直播连线报道的优劣

34.从360º看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视角

35.也谈学者上电视――从“易中天现象”说起

36.名牌栏目成功原因浅探(如《锵锵三人行》、《鲁豫有约》、王志专访《面对面》、《梦想

中国》、《艺术人生》等,任选其一,也可选自己喜爱的栏目来写)

37.当长假邂逅电视——论“假日电视”的发展空间

38.浅论突发(灾害性)事件的现场报道

39.论电视新闻策划的得与失

40.论电视新闻中调查性采访与深度报道的关系

二、报纸报刊特点及设计、编辑类

1.论新闻图片的作用

2.论报纸头版的功能

3.论报纸新闻评论的未来走向

4.浅析新闻标题艺术性

5.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比较

6.论报纸的新闻语言特色

7.论报纸的形态及变化

8.论报纸改版

9.“厚报”的产生与发展

10.论报纸版面设计

11.武汉市场报纸的版面现状分析

12.论报刊编辑的素质要求

13.论报纸设计

14.论报纸新闻策划

15.报纸副刊的变化及作用

16.论报纸专栏

17.论报纸评论的特点与作用

18.论新闻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19.论报纸编辑的隐性劳动

20.论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21.报纸编辑与期刊编辑之比较

22.报纸编辑与广电编辑之比较

23.报纸编辑与网络编辑之比较

24.论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

25.编辑处理与舆论传播

26.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

27.论编辑思维

28.都市报与晚报比较分析(可以是个案分析,如《楚天都市报》与《武汉晚报》比较分析;

也可以是都市报与晚报的整体风格比较分析)

29.报纸版面包装误区

30.关于报纸版式如何适应传播环境变化的思考

三、节目主持类

1.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2.娱乐节目主持人素养分析

3.中美电视节目主持人对比分析

4.论音乐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

5.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6.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意识

7.谈谈经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个案分析,例如经济节目“对话”主持人的特点)

8.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色

9.论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10.论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

四、广告类

1.符号解读:中外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2.求同避异:全球化语境下的广告传播策略

3.理性与情感——论广告的诉求策略

4.广告的文化策略

5.广告符号解读

6.广告说服的有效策略

7.广告新闻与新闻式广告之异同比较

8.论广告传播对社会流行的影响

9.广告对传统的性别偏见的固化作用

10.对广告新闻化的思考

五、其它

1.新闻评论在当代的发展研究

2.论新闻侵权与防范

3.虚假新闻的防范

4.论电视新闻细节及其采编

5.谈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素养

6.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角色与意义

7.从假新闻的出笼看把关人缺位

8.新闻采写的体会

9.知识类电视节目创作发展趋势分析

10.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

11.手机短信的新闻传播学解读

12.从青少年网络沉迷现象谈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13.电视娱乐节目审美解析

14.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研究

15.博客上的名誉侵权研究

16.新闻侵害肖像权问题研究

17.新闻采访技术研究

18.博客热的冷思考

19.剖析新闻造假现象

20.对记者新闻道德人格迷失的扫描与思考

21.记者的职业素质与权利控制

22.如何看待新闻的炒作现象

23.评论性新闻探析

24.暗访与偷拍在新闻媒体中存在意义与实现的可能性

25.新闻舆论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26.媒体与司法关系如何持平

27.媒体传播对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

28.在媒介多元化社会中新闻记者的定位

29.高校校报发展的瓶颈与校报对学校的影响

30.论电影在电视上的传播

31.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

32.从新闻道德剖析传媒中的“低俗之风”

33.论新闻报道中的真实性

34.中国广播新闻的发展之路

35.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36.新闻传播受众心理探讨

37.论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

38.受众心理对电视剧收视率的影响

39.电视综艺节目发展模式的探讨

40.剖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第20篇:广播电视新闻学届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广播电视新闻学2012届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1 (某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现状研究 2 电视法制节目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3 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4 电视节目的互动性

5 婚恋择偶类节目热播解析及反思 6 如何看待名人广告

7 中国儿童广告的现状研究

8 民生新闻在现代化社会中的价值 9 关于“微博”的传播学思考

10 凤凰卫视的评论类节目

11 (某电视连续剧)热播原因分析 12 美剧带来的思考

13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

14《中国青年报》的新闻评论特色 15论博客现象与中国公民新闻的兴起 16论灾难报道中的新闻策划意识 17微博对报纸新闻采写的创新

18广告传播中的消费主义倾向

19新闻性与人性

20广告创意与跨文化传播

21《时代》周刊研究

22民族文化保护与本土媒介的使命

23斯诺与《西行漫记》研究

24论环境新闻报道

25《南方周末》新闻报道策划特色与机制研究

26名人“微博”研究

27台湾中兴百货的意识流广告

28现代社会亚文化在广告中的运用

29试论广电“限娱令”后电视娱乐节目的生存之道

30浅析微博时代舆论监督的新特征

31中西方媒体利比亚战争报道的对比研究

32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风格探析

33浅析微博的传播特征

34浅析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35浅析突发性新闻的采访技巧

36中国传媒集团化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37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发展的瓶颈及对策探析

38频道专业化后中央电视台的现状与前景探析

39微博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40新闻自由与新闻自律的关系——以《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事件为例

41浅析相亲类节目的社会效应

42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探析

43湖南卫视的经营策略研究

44谈谈电视摄像中的艺术表现方法

45深度报道如何真正深入

46民生新闻中主持人评论的特色分析

47试论纪录片创作结构形式

48电视新闻报道形式与叙事探讨

49网络传播下的微博及效果

50试论媒体在广告中的责任

51传媒同质化竞争、风险与对策

52市场经济下的电视娱乐节目发展

53电视形象片或宣传片的制作

54影视中色彩的运用与修正

55某事件中的谣言传播机制研究

56 危机传播与政府形象塑造

57 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

58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电视相亲节目

59 XX地区媒介使用状况调查

60中外思想家传播思想研究(可选择一个人的思想)

61西方媒介批评理论研究(可选择一种理论)

62少儿读物的出版现状及未来构想

63 微博与弱势群体媒介话语权

64 新闻图片在XX(一种报纸)中的运用

65 新媒体与公民新闻的兴起与发展

66受众注意力与传媒影响力关系的研究

67 电视迷文化研究

68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探析微博的兴起

69博客、播客或威客的广告模式研究

70某地产广告的个案分析

71 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的角色和功能

72近代(现代)新闻人物研究 73广播电视受众研究(可就不同年龄、职业、地区等或某类节目受众展开调查与实证及预测性研究) 74 试比较XX报与XX报在新闻摄影风格上的异同 75新媒体与国家形象塑造 76媒介与公众参与 77媒介素养研究

78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79新闻教育研究 80现代新闻采访技巧的发展与演变 81记者的心理状态对新闻采写的影响 82论现场短新闻

83新闻采访与记者的认知结构 84记者的主体意识 85新闻事实的选择与判定 86记者的提问艺术 87记者的观察艺术

88事件性新闻采访及其规律 89非事件性新闻采访及其规律 90人物采访及其规律 91网络新闻导语分析 92网络新闻标题艺术及其规律

93消息写作的现状与趋势 94新闻策划研究 95标题可读性研究 96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编辑中的运用 97新闻编辑的宏观思维

98电视新闻采摄中的同步意识与现场意识 99中国广播受众的文化心理研究 100广播的现代传播方式 101电视新闻中的蒙太奇 102电视新闻中的表叙特性 103手机媒体研究 104电视收视率调查研究 105电视栏目个案研究 106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

107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模式

108手机报纸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

109报纸转型研究

《新闻学毕业论文.doc》
新闻学毕业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