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2022-04-08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Flash动画——转动的风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操作工具制作转动的风车。

2、能力目标:学生在制作风车的基础上能创意制作,提高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展示自我、激励自我,勇于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物体的旋转运动。

教学难点:拷贝并应用变形工具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演示实例、巧妙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玩过风车吗?谁来谈谈你的经历?(出示手工风车)

学生:玩过。

教师:那么你们见没见过用Flash制作的风车呢?下面请大家欣赏老师做的风车。(呈现任务)

(演示“转动的风车”)

教师:同学们,你看到的画面是荷兰的风景。荷兰自古以来就是世界闻名的“风车之乡”,全国风力资源极为丰富。据说呀,世界上第一台风车是荷兰人发明的。

下面请大家看一看老师用风车美化的校园,大家说说老师做的风车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对了,这些风车形状不同,一边不断旋转,还一边不断地变幻颜色,非常漂亮。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动的风车。(明确任务)那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自己动手做过风车呢?

(学生回答:“有”,手工课做过) 教师:(出示学生手工作品图片)对了,老师还珍藏着同学们的作品照片。你们做风车手工时先做什么?(生答:先做叶片)我们的Flash中的风车也是一样,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做第一片风车叶片。

二、提出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制作风车(完成任务)

教师:我们首先打开Flash,新建文件。我们准备做一个什么形状的扇叶?(老师可画不同形状,最后以课本画半圆为例做完整风车)选择椭圆工具,在编辑区中拉出一个没有笔触颜色而填充颜色为红色的小椭

1 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象不象风车的叶片?

教师:对,不象风车叶片,那么我们如何修改这张叶片呢?现在选择工具箱中的箭头工具,把箭头移到小椭圆处,现在,我想问一下同学们,能单击鼠标选中小椭圆吗?

(同学们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

教师:答案是“不能”。如果我们选中小椭圆,就不能对这个小椭圆进行箭头工具修改了。方法如下:用箭头工具拖动,将椭圆一分为二。注意:从外侧向椭圆中心拖动。

教师:好,听不如看,看不如练。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这第一张叶片,体会一下用箭头工具来修改对象的特点。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第一张叶片做好了,因为我们的这个风车是4张叶片,所以还有3张叶片没做,用什么方法呢?

(同学们纷纷发言)

教师:大家很聪明,都想到了复制。但我们都知道,风车旋转是360度的。因此,我们的叶片复制时就要环绕着一个中心点,大家说是吗?因此老师介绍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①点击任意变形工具,把风车的中心点调出来,再把这个中心点拖到风车的中心处。

②选择窗口——变形,调出变形对话框,因为我们是4张叶片,因此旋转的角度为360°÷4= 90°,这时,我们再点击右下角的“拷贝并应用变形”按钮,我们就可以看到,第二张叶片以90°被复制出来了。

③点击“拷贝并应用转换”按钮2次,我们可以看到其余2张叶片都整齐地各自以90°并环绕风车中心被复制出来,丝毫不差,非常美观。填充不同的颜色。

教师:风车叶片做出来了,我们就要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如何结合?选择箭头工具,鼠标拉出一个大框把这4片叶片全部套住,点“插入” “转换成组件”这时风车叶片被一个蓝色边框的椭圆框住,中心还有一个空心圆点,证明我们风车已经成为一个整体。

下面大家试着做一下,如果有困难有四个求助对象,看提示卡、问老师、问同学、看视频教程1。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展示作品、学生演示制作过程并奖励优秀者小风车。

三、引入第二个知识点——旋转运动

教师:同学们,风车已经做好了,现在该让它旋转起来了。(通过 2 提示卡和视频2自学,小组讨论完成任务。

学生示范:在第30帧处插入一个关键帧,使这一帧的内容与第1帧的内容一致,然后,在两个关键帧之间点右键插入补间动画,接着,打开属性面板,在“旋转”选项里,可选择“顺时针”(CW),也可以选择逆时针(CCW),并在其后的旋转圈数设一个参数,这个参数就是风车将在第1 帧到第30帧之间旋转的圈数。测试影片。

教师:再接入一个新图层做一个旋转两圈的风车。对比速度——旋转运动。(板书)

四、美化作品

教师:我们现在可以继续美化我们的作品,可以加入背景(可预览教师下发文件上的图片,学过内容方法略),可到图片资源库找装饰物。

五、作品总体展示布置作业(评价任务)

作品展示,学生共同评价,每组评出好的作品1—2个发送到学校网站上。学生评价时要求说出理由,教师补充。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掌握了利用箭头工具来修改对象的方法,以及掌握了运动渐变的另一种方式——旋转运动,请大家课下试着画卷页风车。

《转动的风车》教学案例

宁 家 埠 中 学 2011-03-01 4

推荐第2篇: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分析

店塔第一小学

乔琪

[案例主题]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无法预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生成性课堂具有不可预定性,其随机性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认为“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课堂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灵活的行动,调动学生最大的积极性,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

[背景材料]

本课是根据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和第十三课的教学目标借以编写成语故事小报为内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从已有素材中选择需要的资料制作一份由几个成语小故事组成的图文并茂的单页小报。该校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上信息技术课,一人一机,学生操作水平较熟练。所以在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借班上课的实际原因,我把教材处理成两节课的教学并作一节课上,并相应改了教学重难点。由于时间原因,正式开课前没有在该校其他班级试教过,所以有可能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有偏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与格式设置的基本方法; 设置好标题和正文的字体、字号和字形。

技能目标:能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 为每一个故事插入一张相配套的图片并调整好文字环绕方式、位置和大小; 为小报插入一个艺术字报头“成语故事”并调整好大小和位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我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喜欢成语故事,喜欢成语。

【教学重点】: 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 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美化故事小报。 【教学难点】:

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 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美化故事小报。 【课前准备】:成语故事文字和图片资料。 [案例描述]

片断1 讲故事引入教学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上一堂信息技术课。我找点轻松的内容,不如来讲个故事吧!

生:有点兴趣,脸上表情开始放松了。

师: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历史故事流传至今,已演变成了一个个寓意深刻的成语。有谁知道关于成语的故事,给大家讲一个?

生举手:《守株待兔》……(讲故事)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兔子撞在树上是偶然的,农夫等下去是不会有兔子的。

师:是的,这个故事还说明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获得成功。

师:大家还有什么故事? 学生涌越举手。

师:不如这样,老师已经准备了好几个成语故事,放在你们电脑的“D:\\成语故事”文件夹下。请大家自己打开去浏览,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

片断2 通过范列作品掌握小报制作的要点

在打开教师指定的文件夹浏览了里面的故事图片和文字后,教师适时抛出了本堂课的任务:

师:大家觉得故事和图片看起来方便吗?

生:不怎么方便,看了故事再去看图片,换来换去不方便。

师:是的,所以老师把这些故事制作成了一张成语故事报,大家来欣赏一下。 出示已做好的小报给同学们欣赏。

师:同学们,大家觉得这几张成语故事小报怎么样? 生1:小报的文字颜色很好看,每一个故事一种颜色。 生2:每一个故事的题目很清楚。 师追问:是怎么处理的? 生2:把故事题目的字体变大了。

师补充:题目字体变大了,让人在看故事时先知道故事的题目是什么,也吸引你去看故事。

师:还有吗?

生3:每个故事都有一张插图,很漂亮。

师:对,只是文字太单调了,插上一张图片,可使小报更加美观,而且图片也可以吸引人的眼球去看这个故事。

生4:小报中还插入了艺术字作题目,很好看。

师:是的,小报中还插入了“成语故事报”几个大字,这部分在报纸中我们称为什么?

学生没有回答到老师预设的答案上来。

师引:我们平时看的报纸都有一个名称的,如“小学生世界报”、“华商报”等,我们称之为报纸的名称或报头。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不光给大家带来这些成语故事,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任务。要求选我们也选2—3个故事制作成一张成语故事报。一会儿请我们的吴老师把好的选出来打印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给全校的同学们欣赏。

片断3 突破难点、为丰富作品呈现作准备

做小报第一步: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 教师演示把几篇故事复制在一起。

由于同学们现在正打开一个或几个故事在看。所以教师的演示要在此基础上开始:

1.鼠标单击工具栏最左端的“新建空白文档”,拿一张白纸。 2.务栏上切换到打开的故事,选中文字,复制。 3.到任务栏上切换到空白页,粘贴。 4.务栏切换到成语故事文件夹,打开第二篇故事同样的方法复制到新建的文档中。

预设:根据平时自己的教学经验,同学在把几个不同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一个文档时,会出现以下问题:A,同一段内容在新建页中复制两次;B,复制第二份时,光标没有定在末尾,所以所以复制出的内容顺序错乱。C,漏选了部分要复制的内容,使内容不全等。教师等学生出现问题时根据问题的面一对一或集体辅导。

同学们仔细看老师的示范操作,然后独立尝试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收集掌握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

信息1:大部分同学没有出现老师预设的问题。

信息2:很多同学已经通过字体颜色和大小修饰文字了。 信息3: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使用插入图片了。 [教学反思]

此次课堂教研活动是本人去其他学校借班上课。由于自己一直在农村中心小学教学,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寄宿制实验小学的学生情况有一定差别。导至课前一些预设在课堂上很难生成,甚至根本不会生成。有些教学环节设计上也出现了偏差。由此,我对这堂课进行了如下小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需环节,课堂的导入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师要格外重视课堂导入设计,要创造良好的氛围,调整学生的情绪。更何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心理状态(即情感心理状态)。信息技术课主导应用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有些学生一上课就问“老师,今天有什么任务”。这样机械地应用任务教学法,学生不免对信息技术课产生一丝厌倦。如何在课堂导入环节下功夫,自然而然地引入到课堂所要完成的任务上来,是一堂课良好开端的关键。在本堂课中,学生第一次和老师接触,心里判断着老师,也产生一些防备心理。学生们一双双眼睛看着老师,表现得比较拘束。这时,老师跟同学们说,我们来讲个故事吧。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想想看到过的成语故事。很多同学都能讲出一两个。一个轻松的话题,顿时让同学们放开了,一双双手都举得高高的。所以随后的整堂课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都很积极。同学们听了一个故事肯定不过瘾,老师马上说老师已经给大家准备好几个故事,放在电脑里。顺利地把同学们引到了教学任务上来了。

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服务的。在第二个片断中,教师出示的范例小报,目的是要让学生对制作小报有个大概的印象。从欣赏小报中讨论出通过字体、字号、颜色、艺术字和图片等对小报进行修饰。在讨论时,老师应该把学生回答的几个方面通过板书罗列出来。然后再让大家来讨论制作小报时哪一步先做,哪一步后做,有了先后步骤,更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后面预设的几次不同侧重点的阶段点评也能明确点评的重点,以利于学生对作品有层次地点评与把握。

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从中了解学生的操作水平面,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信息技术老师也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往往怀里揣着新课程理念,可面对公开课又不敢放得太开,生怕收不住,达不成教学目标。在片断3中,由于教师以往的教学经验,几个文档内容复制到一个文档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再加上对学生掌握水平不了解,采用教师演示给学生看的方法,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里教师可以通过相邻同学讨论和自主尝试的方法让同学们先自己去想想办法。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有时往往很多方法老师也不知道,学生却想出来了。教师从学生中寻找电脑小能手,通过学生的演示来突破教学环节,既解决了问题,又给优秀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对这些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探索中无疑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剂。

推荐第3篇: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1.1 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体会信息的重要性;理解信息的5个特征,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对信息基本特征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介绍课程的基本要求

师:从今天开始由我与大家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用的教材主要是从我们的日常事务工作的需求出发,按照事务完成的流程引领同学们学习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并把动手实践的广阔空间留给同学们,让大家在探索、应用中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原则与技术。

为了更好的让大家认识到信息技术课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的不同,我们现在先进行以下几个讨论。

第二环节:大家谈经历

师:进入本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学习、运用电脑的经历,同时也锻炼一下大家的口才和勇气。大家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先思考片刻。 投影思考的问题:

(1)你玩过电脑游戏吗?觉得玩游戏感觉如何?是否影响到你其他课的学习了?

(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进过网吧没有?你对网吧有什么认识?

师:谁自告奋勇,请举手示意!如何不举手,我可就随机邀请了啊!

生:3~4位同学谈,掌握时间,控制夸夸其谈。

师:谈的非常好,很坦诚,以后希望能注意克制自己,多一些时间去学习。

第三环节: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特点

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都在说我们正处于什么社会?什么时代?

生:信息社会、信息时代。

师:今天,我们处在信息社会,可以通过种种方法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例如报纸、广播、电视及计算机网络等等,信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从几个讨论看一下这些变化吧!

(1)成语补充

师:在新时代人们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开始变化了。现在考虑以下两个成语补充题目。大家讨论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我不需要具体答案,只要方法。

天( )马( )

( )屯( )聚

部分学生:天马行空!

师:我就知道有人会这样回答,呵呵,看清了再说!再说我只要方法,即你如何去寻找答案。

生1:查成语辞典!

生2:第一个可以查“天”!把以“天”开头的成语找一找。

师:不错!第2个呢?

生:不好查!难办!……

师:在信息时代,我们用模糊查询,这种思维与传统是不很相同的。比如我们可以使用通配符代替这个不知道的字,让它去模糊查找。只要我们在google网站上输入“*屯*聚 成语”,一下就可以搜出来了。包括解释、典故等信息。

(2)阅读

师:我们再讨论一下,信息时代的人们阅读的方法与传统有何不同。比如阅读一篇文章,遇到生字和一些不知道的典故怎么办?又比如,我们读新闻时想了解相关的新闻,怎么办?现在让我们语文课代表的同桌来回答!

生:查字典、查资料。

师:如果我们需要太多的,甚至要一些太珍贵的,太难找的资料怎么办?

生:……。

师:看过《哈利波特》了吧?他的魔法书多好,用魔棒一点,里面就出现了相关的影像

介绍,这样的书现在也很多,那就是光盘图书,比如大百科全书光盘。信息时代阅读的最关键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超链接”。比如,新浪网站上从“体育”链到“NBA”再链到“姚明在NBA的最新表现”……超链接就像很多条链子把各种信息联系在一起,可以自由地跳转,有选择地阅读。

生:也不是随心所欲,还比不上魔棒啊!

师:大家说得好!信息技术正在继续发展,你们要好好学习,在不远的将来我相信你们能够实现魔棒这样的超链接。

第四环节:大家讨论信息特征

(一)信息的第一个基本特征──依附性

师:我们已经处在信息时代,每个人要对信息的认知、表达要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辨别、分析、描述信息,做到这一点,必须了解一些信息的特征。为什么呢?

1.观看一段录像:烽火(花木兰的片断)

师: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生:……

师:那么信息需要依附于什么来传递(它的载体是什么)?它是通过什么表现的(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生:……

2.[体验二]:比划、猜游戏

要求:一个同学上讲台猜,当教师给出内容后,台下的同学不允许讲话,举手经教师同意后站起来比划,一人只准比划一次,动作不能重复。

[投影]:图片(大象、汽车)、文字(照相、打篮球、周杰伦)

[归纳]:信息的传递不仅可以通过声音,还有很多种形式(文字、图片、视频以及肢体语言)

3.看投影并分析的例子

A.早晨闹钟响了,它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它依附于什么传递的?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B.晚上看课表,准备第二天的书籍,它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它的载体是什么?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二)信息的第二个基本特征──共享性

师:没打铃之前,投影仪上放的图片是什么?

师:我放映一幅图片为什么会有多个同学回答我?

[总结]:信息的交换使得大家都享有了被交换的信息。

师:读肖伯纳的名言。

提示:苹果代表的是物质,交换之后不会再生,每个人手里就没有原来的了,而思想代表的是是信息,交换之后会多加,可以同时存在。

现场找实物作比喻。

(三)信息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时效性

1.师[讲故事]:从前,有两家人是邻居,王家卖油、张家卖日历。王家媳妇每次卖油时都会偷偷省下一钱油,到年底时,就积攒了一罐油,再卖掉它,就有了过年的钱。而张家媳妇看在眼里十分羡慕,也学王家媳妇的样子,每个月也都偷偷省下一本日历,可等到年底却没换到钱?为什么?

2.分析:油代表的是物质,而日历代表了信息,信息的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渐渐失去效用。

3.举例让学生讨论回答:

交通地图、中奖兑奖、天气预报。

(四)信息的第四个基本特征价值的相对性

师:比谁举的例子多?(当场进行分小组)

[提示]: 相对性:旅游信息、田忌赛马、油价信息、中考信息。

可伪性: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虚假广告、中奖的短信、银行自动取款机上的温馨提示。

(五)信息的第五个基本特征可伪性

师:刚才我们亲眼看的图片都可以欺骗我们的眼睛,造成视觉上的差异,大家都很快乐,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们被虚假的信息欺骗了,还会快乐吗?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伪信息,会使我们的财物受到损失,精神受到伤害,要提高我们的警惕意识,学会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方法。

[总结]:真实而准确的信息可以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实现信息的价值。而不真实的信息,不但不能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决策,反而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错误,其价值可能为负。

第五个环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信息的重要性,学习了它的五个重要特征。

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获得真实的信息、如何充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信息、如何加工信息等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信息技术课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五、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课并不想给学生非常科学的概念,所以采取的教学策略比较活泼、宽松,打破了以往呆板的知识传授方式,学习更加民主化,活动更加主动。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深化概念的理解非常有益处。

推荐第4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走进PowerPoint》

————运动会真精彩

【教材分析】

在PowerPoint这一单元中,之前已经教学了《走进PowerPoint》和《编辑演示文稿》两课的内容,学生们对于进入和退出程序、插入新幻灯片、选择幻灯片版式、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等操作已基本掌握。

此课教材中的例题学生不是很感兴趣,可“实践园”中的“我们的运动会”恰好跟学校近期开展的一年一度校运动会相吻合,为改变以往单纯为了学技术而学技术,教师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大做文章。

【课前准备】

在校运动会之前,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和沟通,了解每个学生在运动会中参加的项目或其它的辅助性工作,把学生分好小组,让每组学生带上数码相机,互相记录下参赛的场景及比赛的精彩瞬间,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可提前安排好家长、班主任或信息老师协助完成,务必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尤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及记录下参赛的流程、师生的分工、比赛的项目以及拍摄的技巧等等。运动会后,信息教师及时让小组长们把数码照片收集起来,简单处理、分门别类放好后,拷贝至每位学生的学生机中或上传至服务器中设为共享,以备上课使用。

【设计意图】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是使幻灯片出彩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幻灯片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就是要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积极获取、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之前的WORD 和EXCEL的教学中,插入图片学生已经有所接触,因此在操作上学生的学习难度不会太大, 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幻灯片中的内容必须观看“放映”的效果来判断制作的优劣,让学生通过自己展示讲解作品来体会其中分寸的把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幻灯片制作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分享、团结协作的能力。 4.创新与行为

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 2.难点:插入图片文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任务为主线,在教学中注意对比,教 师引导与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互助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5分钟)

师:上个星期,你们最开心的是哪一天呀?为什么呢?(运动会) 在运动会上,你参加了哪些项目?获得了什么名次? 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你又做了哪些事情?

老师们又担任了哪些不同的角色? 引出课题并板书:第23课 我们的运动会真精彩

学生回答踊跃 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 生的学习欲望。

二、新授(10分钟)

师:在运动会之前,老师安排各小组拍的照片,已经都拷贝给我了,大家想不想看?

教师展示各组有代表性的几张照片。

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将图片插入幻灯片中。

板书: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师: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教学光盘的讲解。

原来图片的插入分为三种,各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你们有什么疑问?

其实,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与

我们之前在WORD和EXCEL中插入图片的方法是类似的。

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非常兴奋。收收心,让学生冷静下来,通过自主学习来扫清学习中将要遇到的障碍。

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练习(15分钟)

师 下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 间到了,请大家按照老师的要求,动 手制作自己的幻灯片吧。

出示要求:

1、一共做五张幻灯片;

2、第一张为标题,如精彩的运动会等;

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操作起来。

有了要求,他们就不会没有头绪,培养他们完整而清晰 教学反思

1、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 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 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围,促进他们参与信息化社会活动,了解和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初步形成投身于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活动的愿望。

2、此课教师利用学校的运动会的大好机会,通过让学生们课前自己拍摄、收集、整理照片,课中选择所需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完成作品,之后展示并评析的过程,自然地实现了信息识别与获取、信息存储与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信息发布与交流这四个环节。

3、教与学的双方都轻松而开放起来,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大大增强,改变了过去为老师而做、为老师而学的乏味心情,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把信息和技术两者有效而恰当的结合在一起;老师也不必按部就班地把教学内容“强塞”给学生,只要把大框架列出,指引学生寻求解答问题的途径,逐步培养他们的能力

推荐第5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必备工具,青少年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我们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到教学中来,它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强调课堂教学主题,体现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为此我确立了\"渐进性\"\"灵活性\"\"\"原则,确立了\"协作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现在我说的这个案例是:第二册 :“输入和修改文章”中的第四模块[查找和替换]

这堂课非上机时间1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5分钟,,组内互相找不足并讨论学习10分钟

1、将学生分组,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搭配分在一组。

2、将要学习的内容用导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

案例实施过程:

将导学案发给学生。

教师讲解:

有时我们需要在一篇文章中查找一个字或一个词,或者把文章中多次出现得一个词或者一段话,,换成另一个词或另一段更贴切的文字,当文章较长时,这是很麻烦的,可能找了半天也没完全找出来,word提供了查找和替换功能,有了它,就可以很轻松的完成这类任务。

打开上一节输入的文章《送小龟回家》查找“喝酒”两个字。

第一步:将光标移到文章的开头。

第二步:单击菜单栏上的“编辑”,打开“编辑”菜单,再单击“查找”

第三步:在查找内容后面的文字框输入“喝酒”

第四步:单击查找下一处。

在查找与替换这堂课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也是在自己输入的文章“送小龟回家”中跟随教师的讲解来一步一步的练习,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自己不会的问题和疑难问题,首先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询问老师.我发现学生理解的很快,心里非常的高兴。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同学站起来问:“老师,我能不能在查找与替换中只用替换而不用查找呢?”我觉得这个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动了脑筋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就鼓励他试一试,他很高兴的自己做了一遍,然后告诉我说可以,我表扬了他,让所有的同学都用一下他的做法,同学们都肯定了他。他看起来更有劲头了。

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操作中发现很多的问题,这时候,教师要及时的鼓励他,让他自己多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他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让他在动手和老师的鼓励中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量,同时也鼓励了其他同学,让他们有了前进的力量,有了学习钻研的热情.

然后我让学生将“送小龟回家”一文中的“小乌龟”替换成“小龟”

学生自己练习,我巡视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知道电脑记录着我们执行过的每一步操作,如果发现自己的操作错了,可以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取消按钮,,撤销前一步操作,多次单击该按钮,可以撤销前几步操作.如果撤销后又觉得还是撤销前的内容正确,可以再单击恢复按钮,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在学习中不断的把一些新的东西交给学生,学生会越来越有兴趣.

学生在练习完成后,互相找出问题,然后讨论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是之更加完美.

替换完成后组内互相讨论,学习层次不同的同学在互相帮助中得到提高。

然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想把文章中所有的“的”的下面加下划线,该怎样用查找与替换功能来完成呢?

我告诉学生在替换的过程中“的”并没有变,变得只有格式,我们在查找和替换内容中都该输入什么?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我告诉他们怎样改变格式,学生觉得很新鲜,劲头十足,我及时的让他们自己完成并讨论过程。

教后反思:

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自信,他能和同学、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当他回答错误时,会得到同学们的帮助;当他进步时,会得到热烈的鼓掌;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在课堂上,主要考察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并有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那样这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开场白

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一些非数学老师在听完一堂数学课后,往往这样评价:思路清晰、语言精练、解题严谨,就是太乏味、缺少趣味性,让人昏昏欲睡。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设计好“开场白”,非常关键。下面是数学课的几个片断:

动手实验式“开场白”:桌上摆满了切成各种形状的萝卜,大伙好像还在热列地讨论着什么。老师微笑问:“同学们,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

悬念式“开场白”:老师一上讲台,故意神神秘秘地说“你们每人随便想一个自然数,将这个数乘5减7,再把结果乘2加14”。……“你们算得的结果个位数字一定是0”。顿时教室里象炸了锅似的,……“等你学了字母表示数,你也会算了”。……

故事式“开场白”:为了让学生体会图形的边长、周长、面积在变化过程中的关系,领会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关键是捕捉到不变的量。老师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父亲的羊越来越多,想拆旧羊圈扩大面积,可是没有多余的篱笆,怎么办呢?他叫来了儿子,儿子不慌不忙地说:“爸,我有办法”。“你看,旧羊圈长70米,宽30米,面积2100平方米。如果改成50米见方的新羊圈,不用添篱笆,羊圈面积就有2500平方米”。

诸如此类的还有:“贴近生活式”开场白;“设疑式”开场白;“名言式”开场白;“趣味式”开场白;“实例式”开场白;“比喻式”开场白等等。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开场白

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一些非数学老师在听完一堂数学课后,往往这样评价:思路清晰、语言精练、解题严谨,就是太乏味、缺少趣味性,让人昏昏欲睡。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设计好“开场白”,非常关键。下面是数学课的几个片断:

动手实验式“开场白”:桌上摆满了切成各种形状的萝卜,大伙好像还在热列地讨论着什么。老师微笑问:“同学们,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

悬念式“开场白”:老师一上讲台,故意神神秘秘地说“你们每人随便想一个自然数,将这个数乘5减7,再把结果乘2加14”。……“你们算得的结果个位数字一定是0”。顿时教室里象炸了锅似的,……“等你学了字母表示数,你也会算了”。……

故事式“开场白”:为了让学生体会图形的边长、周长、面积在变化过程中的关系,领会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关键是捕捉到不变的量。老师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父亲的羊越来越多,想拆旧羊圈扩大面积,可是没有多余的篱笆,怎么办呢?他叫来了儿子,儿子不慌不忙地说:“爸,我有办法”。“你看,旧羊圈长70米,宽30米,面积2100平方米。如果改成50米见方的新羊圈,不用添篱笆,羊圈面积就有2500平方米”。

诸如此类的还有:“贴近生活式”开场白;“设疑式”开场白;“名言式”开场白;“趣味式”开场白;“实例式”开场白;“比喻式”开场白等等。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推荐第6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必备工具,青少年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我们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到教学中来,它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强调课堂教学主题,体现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为此我确立了"渐进性""灵活性"原则,确立了"协作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现在我说的这个案例是:信息技术初中版第一册第三章中的《查找和替换》。

这堂课非上机时间1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5分钟,,组内互相找不足并讨论学习10分钟

1、将学生分组,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搭配分在一组。

2、将要学习的内容用导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

案例实施过程:

将教学任务和任务要求以电子稿的方式发给学生。

教师讲解:

有时我们需要在一篇文章中查找一个字或一个词,或者把文章中多次出现得一个词或者一段话,,换成另一个词或另一段更贴切的文字,当文章较长时,这是很麻烦的,可能找了半天也没完全找出来,word提供了查找和替换功能,有了它,就可以很轻松的完成这类任务。 打开上一节输入的文章《送小龟回家》查找“喝酒”两个字。

第一步:将光标移到文章的开头。

第二步:单击菜单栏上的“编辑”,打开“编辑”菜单,再单击“查找”

第三步:在查找内容后面的文字框输入“喝酒”

第四步:单击查找下一处。

在查找与替换这堂课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也是在自己输入的文章“送小龟回家”中跟随教师的讲解来一步一步的练习,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自己不会的问题和疑难问题,首先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询问老师。我发现学生理解的很快,心里非常的高兴。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同学站起来问:“老师,我能不能在查找与替换中只用替换而不用查找呢?”我觉得这个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动了脑筋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就鼓励他试一试,他很高兴的自己做了一遍,然后告诉我说可以,我表扬了他,让所有的同学都用一下他的做法,同学们都肯定了他。他看起来更有劲头了。

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操作中发现很多的问题,这时候,教师要及时的鼓励他,让他自己多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他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让他在动手和老师的鼓励中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量,同时也鼓励了其他同学,让他们有了前进的力量,有了学习钻研的热情。

然后我让学生将“送小龟回家”一文中的“小乌龟”替换成“小龟”

学生自己练习,我巡视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知道电脑记录着我们执行过的每一步操作,如果发现自己的操作错了,可以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取消按钮,,撤销前一步操作,多次单击该按钮,可以撤销前几步操作.如果撤销后又觉得还是撤销前的内容正确,可以再单击恢复按钮,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在学习中不断的把一些新的东西交给学生,学生会越来越有兴趣。

学生在练习完成后,互相找出问题,然后讨论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是之更加完美。

替换完成后组内互相讨论,学习层次不同的同学在互相帮助中得到提高。

然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想把文章中所有的“的”的下面加下划线,该怎样用查找与替换功能来完成呢?

我告诉学生在替换的过程中“的”并没有变,变得只有格式,我们在查找和替换内容中都该输入什么?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我告诉他们怎样改变格式,学生觉得很新鲜,劲头十足,我及时的让他们自己完成并讨论过程。

教后反思:

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自信,他能和同学、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当他回答错误时,会得到同学们的帮助;当他进步时,会得到热烈的鼓掌;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在课堂上,主要考察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并有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那样这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推荐第7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电脑小报的制作

本节所涉及的是集成办公软件Word 2000操作的内容。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制作Word文档,还要学会制作电脑报,通过制作电子报刊更好地掌握Word文档的制作,并能利用电子报形式来表达思想或信息。

本节课拟达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领域】

(1)能综合运用Word 2000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电子报。 (2)学会设计电子报。 (3)学会评价电子报。

(4)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现交流。 【感情领域】

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发展领域】

(1)掌握协作学习的技巧,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2)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3)学会在学习中反思、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子报的设计与设计思想的体现(制作); 难点:对电子报的评价

四、教学策略(解决的方法)

1、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从第一学期开始,教学中即要求学生组成了2人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内成员较为熟悉,并逐渐适应协作学习,但协作学习的技巧、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并组织成果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使小组的协作学习走向成熟。

2、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原则,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

围绕“电子报制作”任务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3、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是完成电脑报的设计和制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框架设计、操作上的制作困难进行巡视指导;

(2)教师计划使用的设备和资源:计划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广播教学指导,结合实例介绍电脑报的基本构成要素、素材的获取方法以及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

五、教学准备

1、本地(局域网)资源:教师事先从因特网、VCD光盘中收集有关“电子报”主题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分类别存放在服务器上供学生使用;

2、远程资源:本地的局域网连接Internet,学生通过上网检索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和设计思路 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情况反馈 信息技术的应用 引导阶段(3分钟)

提出问题:宣传和传达信息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思考并提出可行性方案。 多媒体教学软件广播教学。 介绍小组协作学习任务(13分钟)

提供3个主题让学生任选一个,并利用已学word 2000知识和操作技能,设计、制作一份电脑报。(3分钟)

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制作主题。 幻灯展示3个主题及相关制作内容。

通过展示优秀电脑报,解释电脑报的设计要点:(5分钟)

1、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

2、表现形式多样,富于创意;

3、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

记录要点,思考如何围绕主题进行设计。 让个别学生简单自己的构思,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幻灯展示作品及制作要点。

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5分钟)

1、本地共享中的资料使用;

2、远程资源:如何在因特网上搜寻自己需要的资料。观察教师演示的两种方法,动手实践。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找到想要的资料,对有困难学生进行适当指导。 教学软件演示获取信息的方法。 分组协作,完成作品设计(20分钟)

布置任务:分组协作,讨论完成任务。以同桌两人为一小组,确定制作的主题并初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制作方案及小组成员分工情况。

分组合作交流,完成作品设计。

巡视学生制作情况,观察是否按要点进行设计。 成果交流,评价阶段(8分钟) 展示2-3份学生作品,先让学生自我评价,然后进行学生评价和教师点评。 交流展示作品的优点及不足,提高方法等。 多媒体展示作品。 小结、推广(1分钟)

简单小结电脑报制作过程及注意点,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实际困难。 附:3个可供选择的主题包括: (1)步入信息时代

可介绍信息技术的分类、发展;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影响;介绍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获取信息的方法与途径、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等。

(2)网络与我

通过使用网络的亲身体验,可介绍网络虚假信息及防护、网络安全与措施、网络道德与法律等知识或感受。

(3)我的多媒体作品

可介绍媒体及其分类、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作品的一般制作步骤、多媒体素材的收集与整理、赏析多媒体作品等。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1、关于小组协作学习任务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参差不齐与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不同,故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展示优秀电子报及说明电子报的设计要点旨在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样版,同时希望学生一开始的制作即能做到规范、严谨。

3、学生制作电子报规定了三个要表达的主题,原因在于,电子报的主题表达是非常广泛的,由学生自拟不容易控制和把握;同时,三个主题的确定又是基于教材内容的,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依据教材内容来组织表达。

4、资料搜集的方法与途径的指导在本次活动中是必要的,我们所告诉学生的只是方法,而实际的操作则由学生完成。

5、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讲,存在很多问题。故强调明确各自的责任,对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积极的意义。

七、教学过程流程图

本次教学的流程可归纳为6个步骤:资源整合(课前)—任务导引—小组学习—成果交流—教师、学生评价、自我评价——总结推广

八、教学反思和回顾

本节课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呈现教学内容和控制教学过程,并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转变了过去以教师为教主的教学观念,而以学生学为主,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更有利于培养学习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课的重点,找到突破难点的方法,而在细节的设计上,不要太局限,上课时可灵活处理。其次在每步教学子任务完成后,教师都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析,促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各知识点,进一步完善作品,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推荐第8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美化文档”的第一小节。“美化文档”这节课的内容处于文章的修改与打印之间,是经过努力之后最终决定能否获得一篇精美文档的关键,是对文本录入之后的艺术加工,是最能够培养和体现学生审美观点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内容,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将会带给学生非常大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节是这一内容的开篇,它一方面将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到美化文档的着手点及基本思路,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各种字体、字号、字形和字色以及掌握改变字体、字号、字形和字色的方法;认识文字的特殊修饰效果,掌握其设置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注重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观察、分析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各种字体、字号、字形、字色和特殊效果以及设置文字格式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

合理地对文档的文字格式进行修饰,使之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四、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以操作为手段,以发现为宗旨,以感悟为目的。

五、教学方法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本节课采用以任务驱动法为主,以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演示和指导,控制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上机练习,结合“任务”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六、课型 新授课

七、教学资源

1、自制PowerPoint演示课件。

2、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

3、联想“传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出示三幅内容完全一致的word文档: 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文档; 经过适当修饰的文档 修饰过当的文档

让学生说一说哪篇文档格式更好,并说出理由。 观察、分析三幅文档并说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出对文档进行修饰是必要的,但应该合理的进行修饰。 [精彩之处:我们平常的设计只考虑到了美化前后对比,但他提出了“修饰过当的文档”的对比;其次,他这里导入设计采用了一个对藏头诗的美化,不仅让学生见识了什么叫藏头诗,也突出了美化对文字(信息)的重要作用。因忘记了没有拍照没有照片提供给大家]

二、观察分析引出新知 [课件出示] 只保留前两幅文档,请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它们的主要区别。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出二者主要区别在文字格式方面,引出本节新知。 就文字格式的基本设置(字体、字号、字形等)请会的同学演示给大家看。 教师就操作要点进行强调(如先选中后操作的原则)

[精彩之处:这里老师并没有直接做强调,通过一个教师的故意失误,来让学生说出问什么。] 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仔细的观察,同时与同伴进行交流并踊跃发言说出二者的主要区别。

学生上台演示(一边操作一边说)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为后面的上机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第二次比较让学生明确文档修饰的主要思路:可先从文字格式入手进行修饰和美化。

考虑到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类似的操作,同时也兼顾到所有同学,让已经会的同学来当小老师演示,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让学生来教学生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动手操作运用知识 [课件出示任务一:做一做] 让学生对一篇文档的文字格式进行简单的修饰。 教师巡视指导,积极参与学生的交流。

在学生完成任务一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课件出示任务二:试一试] 把标题设成空心文字。(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89页----90页的“学着做”) 教师巡视指导,积极参与学生的交流,要特别关注基础较弱的同学,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增强他们学习这门课的信心。

学生完成操作之后,请同学演示文字特殊效果的设置方法。 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

[遗憾:在这里老师没有及时的给学生的制作做一个点评、引导:提醒学生在文字修饰中要避免的一些问题,另外在实际听课过程中感觉这里有点乱。] [课件出示任务三:] [精彩之处:这里并没有简单的出示一个任务,而是先亮出奥运5福娃的一个照片后才提出一个关于它们介绍的美化任务,这样可以让学生有对5福娃更多的感性认识。而且后来的学生作品也充分证明了这点] 此任务是一个综合性任务,融合了前面所学的知识点,任务的设计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实际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积极参与学生的交流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任务一,并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展示。

学生看书并动手完成任务二(同位同学可以互相交流,也可以和老师交流)。 学生演示,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操作。(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巩固所学新知,并对文字格式的基本修饰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目的: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信息技术课也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里让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去学习,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进来,不仅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便于及时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

综合性任务的设置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同学的学习需要。

四、作品评价

教师收集部分学生的作品,请学生发言介绍自己的作品。 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教师给予点评,对学生的“亮点”要给予充分表扬,对不当之处要及时纠正。学生提交作品,并对作品进行介绍和自评。 其他同学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此环节较为开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精彩之处:他在做学生作品点评时,对一个女学生运用吉祥物颜色(蕴含五环颜色)修饰文章中吉祥物名字的及时发现并作了点评。]

五、归纳小结 [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谈一谈你的体会和收获。 教师适当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课外拓展 [课件出示] 文字格式的修饰使得我们的文档更加美观了,但似乎还缺点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其在段落设置上的缺陷) 学生观察、分析、交流。

课外拓展让学生带着更高层次的问题离开课堂,同时也为下一节的“段落设置”埋下伏笔。

推荐第9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用word编一份小报》

涟水县南门小学 张吉伟

建议思考的问题:

1.怎样让学生真正认真的学习信息技术? 2.开放、综合的信息技术课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案例描述:

由本节课是由我自己执教,课文出自苏教版的《信息技术》下册,学生是五年级学生,教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的大部分知识。因为以前每节课只讲一些操作,再除去一些其它时间,学生剩下的操作时间就不多,所以我想,应给他们操作和展示的机会了,这样一节《word的综合应用》综合应用课就产生。

信息技术的作业特别:

平时,大部分上课时间,都被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打字速度占据,虽然本校是县城小学,但学生家有电脑的还是比较少,学生的打字还是很慢,而且枯燥的练习,让他们乏味。这节课我特意安排了一节与平时练习打字不一样的课,给他们安排任务,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不足,而在平时更加刻苦练习技能。在上本节课前,我向学生透露了本节课教学的内容,让大家想想,怎样去做一份小报,要选哪些内容好?学生提出,县里正在做迎“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验收工作,我们学校也是检查的重点,除了查找纠正学校自身上语言文字不规范的地方,学校还组织了“啄木鸟”纠错活动,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到街道上去查找语言文字不规范的地方,还拍了许多照片,外出的活动同学记的最清楚,而且题材也好找,我们可以就以这个为主题来做一个小报,说到这里学生们都兴奋了,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一下子雀跃起来。

最后我在听取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几个小组,布置了如下要求及作业:

1.每一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小报。

2.为自己的小报取一个亮丽的名称,设置一个漂亮的版面。

3.结合学校组织“啄木鸟”纠错活动以及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活动写自己的感受,利用数码相机拍摄(数码相机部分学生家中有,学校里也有,还有一些图片学校网站上有)一些活动的图片,标志性图片,收集和调查统计一些自己需要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用word编一份小报》

涟水县南门小学 张吉伟

建议思考的问题:

1.怎样让学生真正认真的学习信息技术? 2.开放、综合的信息技术课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案例描述:

由本节课是由我自己执教,课文出自苏教版的《信息技术》下册,学生是五年级学生,教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的大部分知识。因为以前每节课只讲一些操作,再除去一些其它时间,学生剩下的操作时间就不多,所以我想,应给他们操作和展示的机会了,这样一节《word的综合应用》综合应用课就产生。

信息技术的作业特别:

平时,大部分上课时间,都被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打字速度占据,虽然本校是县城小学,但学生家有电脑的还是比较少,学生的打字还是很慢,而且枯燥的练习,让他们乏味。这节课我特意安排了一节与平时练习打字不一样的课,给他们安排任务,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不足,而在平时更加刻苦练习技能。在上本节课前,我向学生透露了本节课教学的内容,让大家想想,怎样去做一份小报,要选哪些内容好?学生提出,县里正在做迎“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验收工作,我们学校也是检查的重点,除了查找纠正学校自身上语言文字不规范的地方,学校还组织了“啄木鸟”纠错活动,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到街道上去查找语言文字不

规范的地方,还拍了许多照片,外出的活动同学记的最清楚,而且题材也好找,我们可以就以这个为主题来做一个小报,说到这里学生们都兴奋了,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一下子雀跃起来。

最后我在听取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几个小组,布置了如下要求及作业:

1.每一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小报。

2.为自己的小报取一个亮丽的名称,设置一个漂亮的版面。

3.结合学校组织“啄木鸟”纠错活动以及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活动写自己的感受,利用数码相机拍摄(数码相机部分学生家中有,学校里也有,还有一些图片学校网站上有)一些活动的图片,标志性图片,收集和调查统计一些自己需要用目前,任务驱动法是很多教师采用的,让学生以实际的任务明确学习的意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许多任务只是技能的训练,或者是孤立的,零散的。例如,把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作为一个个任务,说“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为文件更改名字”等,上述的方法非但让学生学习的快,忘的也快,因为那些电脑的技能离我们的学生太“远”了。

在这课前,我所谓的作业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而且也不是一些机械的练习,每个小组中的每位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完成的那一项或几项,对他们来说没有负担,有的只是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在课堂上,那些技能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也有不熟的,正好又跟好同学学习了一下,也有差一点,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出他们的眼神,有多么羡慕,他们学好电脑操作技能的决心,我从他们的眼神中也看到了,他们只要把之前学习的知识,再结合自己小组的素材,再运用一下技能就可以了,没有教师的规矩、要求,有的是丰富的想象、创造、童趣、笑声、决心。

二、开放、综合的信息技术课带给学生的是更多的能力,更多的自信,更多的爱。学生在收集素材的同时培养了很多的能力,如:写作能力、版面设计能力、摄影能力„„每位同学都会选择自己能胜任而又喜欢的那一项或几项任务,这是多么有趣而高兴的事物,因为他们获得了成功。

学生经历了各项活动,从这些活动中他们知道了规范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对自己平时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道了学习基本技能的重要性,还有更多的是提高了他们合作、创造、思考、分析、综合等能力。

让信息技术课与具体的实际活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教学,不但对信息技术教学本身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得其他学科跟上信息的脚步,更受学生的欢迎,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拉长了

推荐第10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演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一课,我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首先把学生带入了小记者采访的情境中,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展现漂亮的艺术字,这些字有的形状不同,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带有阴影效果,有的带有三维效果,学生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字,兴趣很浓,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师,这么漂亮的字是怎么做出来的?”

“我们能学会吗?”

“我想做出别的样儿,行吗?”

学生们的声声提问,道出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时,我因势利导,提出教学内容,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提出:“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的不一样?”

这一番话真的起了作用。“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则具有挑战性,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学生的精力都高度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看书时,同学们神情专注,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讨论时,有的学生边说边操作,有的还指点比划,唯恐被人听不动;交流时,各小组同学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仿佛他们就是小小电脑专家。

自学后的自由发言,积极踊跃:

有的说:“单击‘插入’菜单,选‘图片’中的‘艺术字’调出艺术字库窗口,在窗口中选一种式样,单击‘确定’,出现‘编辑艺术字’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然后单击‘确定’在文章中就出现了漂亮的文字。”

有的说:“老师,我不是那样做的。那样操作太麻烦,我发现工具栏中有一个图标,它是插入艺术字小按钮,我一单击它,就出现艺术字库窗口,这样很方便。”

有的说:“我按alt+i,弹出插入下拉菜单,也可以找到图片—艺术字。”„„

对于艺术字工具栏上各个图标的功能的学习,学生们的兴趣更浓了,他们个个瞪大眼睛,小手不停地操作着,变化着艺术字的形状、颜色,领悟着计算机神奇的功能,做出了一件件成功的,具有创意性的作品。

这次教学,学生始终处于在强烈的学习光趣中,不断探讨,不断创新,生动、形象的课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第11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课题:第十章第二节演示文稿的编辑

课时: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调整幻灯片的顺序及删除幻灯片的一般方法;

掌握改变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理解母版的作用,学会通过使用“幻灯片母版”调整整个演示文稿的风格,如:向每页幻灯片中添加标识型的文字或图标。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好范文版权所有

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锻炼学生自主开发软件功能的能力。

三发展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精密性;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个性。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幻灯片母版的使用;

二难点:

给幻灯片设置脱离母版控制的背景;

幻灯片母版的使用。

教学模式:“自学→质疑→指导”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启发式、练习法、演示法。

教学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教室、辅助教学软件。

课前准备:通过多媒体教学网,将“课前任务”、“练习”、个任务文件及“图标”传给每个学生。

教学过程:

一一复习导入

课前任务:

()()映射网络驱动器;

()()打开文件夹中的“练习”;

()()在第页幻灯片上围绕学校“体育节”设计宣传海报;

要求:版面布局合理、美观;文字简练,有号召力

()()存盘

学生活动:复习、实践,完成课前任务;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

教师提示:通过设计“体育节”宣传海报,希望帮助同学们回忆起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今天我们来学习演示文稿的编辑,主要内容请阅读演示文稿“练习”第二张幻灯片的内容。

二二新课

任务一

()()交换第页与第页幻灯片的次序;

()()删除第页幻灯片。

学生活动:思考、实践,完成任务一;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

师生共同小结:明确至少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明确几种常用视图及其转换。

教师质疑:展示一张学生设计制作的“体育节”宣传海报,给以肯定评价;同时提出:该页幻灯片的背景与内容不协调。

任务二

()为“体育节”宣传海报这页幻灯片,设计与内容更相配,且与其他页不同的背景;

()存盘。

学生活动:思考、实践,完成任务二;好范文版权所有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发现典型问题;

师生共同小结: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为“忽略母版的背景图形”。

教师提示:给幻灯片设置背景时,第一次提到了“母版”,其实它早就在帮我们了。下面我们来体会一下。

任务三

将文件夹中的“图标”,添加到“幻灯片母版”上;然后,观察各页幻灯片的变化情况。

学生活动:思考、实践,完成任务三;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

教师质疑:通过实践,我们看到“幻灯片母版”的变化会影响到各页幻灯片;请讨论,利用“母版”的这个作用,我们可以做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实践;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发现答案和典型作品。

师生共同小结:利用母版可以调整整个演示文稿的风格,如:

()()可以改变“幻灯片自动版式”中标题及文本的样式;

()()可以一次性向各页幻灯片中添加标志性图形和文字;

()()可以设计个人风格的模板。

三三总结:本节要点(幻灯片)

四四作业:试着向演示文稿中添加其他类型的对象,如表格、电影、声音等,丰富你的演示文稿。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模板案例》

第12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查找与替换》教学案例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必备工具,青少年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我们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到教学中来,它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强调课堂教学主题,体现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为此我确立了\"渐进性\"\"灵活性\"\"\"原则,确立了\"协作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现在我说的这个案例是:第二册 :“输入和修改文章”中的第四模块[查找和替换] 这堂课非上机时间1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5分钟,,组内互相找不足并讨论学习10分钟

1、将学生分组,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搭配分在一组。

2、将要学习的内容用导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案例实施过程: 将导学案发给学生。 教师讲解:

有时我们需要在一篇文章中查找一个字或一个词,或者把文章中多次出现得一个词或者一段话,,换成另一个词或另一段更贴切的文字,当文章较长时,这是很麻烦的,可能找了半天也没完全找出来,word提供了查找和替换功能,有了它,就可以很轻松的完成这类任务。

打开上一节输入的文章《荷塘月色》查找“含情脉脉”四个字。

第一步:将光标移到文章的开头。

第二步:单击菜单栏上的“编辑”,打开“编辑”菜单,再单击“查找” 第三步:在查找内容后面的文字框输入“含情脉脉” 第四步:单击查找下一处。

在查找与替换这堂课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也是在自己输入的文章“荷塘月色”中跟随教师的讲解来一步一步的练习,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自己不会的问题和疑难问题,首先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询问老师.我发现学生理解的很快,心里非常的高兴。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同学站起来问:“老师,我能不能在查找与替换中只用替换而不用查找呢?”我觉得这个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动了脑筋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就鼓励他试一试,他很高兴的自己做了一遍,然后告诉我说可以,我表扬了他,让所有的同学都用一下他的做法,同学们都肯定了他。他看起来更有劲头了。

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操作中发现很多的问题,这时候,教师要及时的鼓励他,让他自己多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他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让他在动手和老师的鼓励中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量,同时也鼓励了其他同学,让他们有了前进的力量,有了学习钻研的热情.然后我让学生将“荷塘月色”一文中的“月色”替换成“夜色”

学生自己练习,我巡视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知道电脑记录着我们执行过的每一步操作,如果发现自己的操作错了,可以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取消按钮,,撤销前一步操作,多次单击该按钮,可以撤销前几步操作.如果撤销后又觉得还是撤销前的内容正确,可以再单击恢复按钮,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在学习中不断的把一些新的东西交给学生,学生会越来越有兴趣.学生在练习完成后,互相找出问题,然后讨论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是之更加完美.替换完成后组内互相讨论,学习层次不同的同学在互相帮助中得到提高。

然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想把文章中所有的“的”的下面加下划线,该怎样用查找与替换功能来完成呢?

我告诉学生在替换的过程中“的”并没有变,变得只有格式,我们在查找和替换内容中都该输入什么?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我告诉他们怎样改变格式,学生觉得很新鲜,劲头十足,我及时的让他们自己完成并讨论过程。

教后反思: 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自信,他能和同学、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当他回答错误时,会得到同学们的帮助;当他进步时,会得到热烈的鼓掌;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在课堂上,主要考察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并有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那样这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第13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信息技术

教学案例——第13课

瓷苑奇葩

(一)本课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相册。

2、了解保存为视频文件的意义及其操作方法。

3、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制作相册,二是将相册保存为视频文件,是一个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工作。

本册第二单元学过“网上相册”,本课相册的制作部分也不很复杂,不过要制作精良,就需要在修饰上下工夫,对图片的修饰是很个性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可放手让学生设计,不必拘泥教材,但是也不能“放马”,要介绍常用的修饰方式和方法,最好要有实例,所以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是制作过程的一部分,是为了制作过程的完整,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过,可看情况,简要处理。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保存为视频文件,操作很简单,不过知识铺垫比较难一点,涉及到什么是视频,常见的视频文件类型以及视频播放器等。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制作相册。

2)了解保存为视频文件的作用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

分析-模仿-领悟,通过范例,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

2、重、难点

1)制作相册。

2)根据需要,保存为不同格式。

3、教学过程建议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

1)问:同学们了解电子相册吗?(本册第二单元第5课“美好记忆”)

2)(展示“青花瓷”演示文稿)引出在PowerPoint中制作相册。

回忆、观察、思考、交流、讨论

范例教学1

演示制作“青花瓷”演示文稿。

观察

探索学习

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自主或合作制作相册。

小结

1)小结学生操作得失。

2)展示学生作品并评价。

观察、评价、交流

范例教学2

1)将PPT文件保存为视频的意义。

2)演示PPT文件保存为视频。

观察、思考

课前准备好作品并保存在手机中。

练习

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将制作的演示文稿保存为视频文件,然后用视频播放器播放。

小结

1)学生操作得失。

2)组织交流和评价。

交流、讨论、评价

总结

1)相册的制作过程。

2)保存为视频文件的意义。

自主总结

拓展:视频文件格式有不同的分类,如:

微软视频

:wmv、asf、asx,

Real

Player

:rm、

rmvb,

MPEG视频

:mpg、mpeg、mpe,

Sony视频

:mp4、m4v,

其他常见视频:avi、dat、mkv、flv、vob等。

教学反思

本课相册的制作,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基础,教材上的例子,可以用做操作过程的参考,不是标准(内容也是如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另外的主题)。可以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制作出不同视觉效果的相册。在学生制作相册前,教师要做常用修饰方法的引导,如相册主题和内容、图片的修饰、排列顺序、切换方式等。

如果重新选择相册内容,建议内容不要过多,一般10张幻灯片以下较为适宜,每张幻灯片的修饰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使练习的面更大一些。

建议将相册制作和保存为视频文件分两个阶段学习,相册制作部分,介绍和演示应注意侧重新知和要点,其他可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保存为视频文件操作前,要介绍保存为视频文件的意义。

第14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制作电脑小报

一、背景分析

《制作一份电子报》是《初中信息技术》第三章第六节所涉及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初中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完成了Word文档制作学习的相关五个任务),基本掌握了Word2003的基本操作技能:文稿的编辑、文字与段落的设计、艺术字与图片的插入、表格的输入、对象框、页面设置等。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真正地把信息技术知识和所掌握的关于Word操作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故组织该项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电子报制作的过程中去发现Word操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学习;同时,能够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与表达,做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知识的整合。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所涉及的是集成办公软件Word 2003操作的内容。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制作Word文档,还要学会制作电脑报,通过制作电子报刊更好地掌握Word文档的制作,并能利用电子报形式来表达思想或信息。

本节课拟达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领域】

(1)能综合运用Word 2003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电子报。 (2)学会设计电子报。 (3)学会评价电子报。

(4)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现交流。 【感情领域】

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发展领域】 (1)掌握协作学习的技巧,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2)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3)学会在学习中反思、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子报的设计与设计思想的体现(制作); 难点:对电子报的评价

四、教学策略(解决的方法)

1、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从第一学期开始,教学中即要求学生组成了2人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内成员较为熟悉,并逐渐适应协作学习,但协作学习的技巧、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并组织成果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使小组的协作学习走向成熟。

2、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原则,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

围绕“电子报制作”任务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3、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是完成电脑报的设计和制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框架设计、操作上的制作困难进行巡视指导; (2)教师计划使用的设备和资源:计划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广播教学指导,结合实例介绍电脑报的基本构成要素、素材的获取方法以及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

五、教学准备

1、本地(局域网)资源:教师事先从因特网、VCD光盘中收集有关“电子报”主题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分类别存放在服务器上供学生使用;

2、远程资源:本地的局域网连接Internet,学生通过上网检索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和设计思路

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情况反馈 信息技术的应用 引导阶段(3分钟)

提出问题:宣传和传达信息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思考并提出可行性方案。 多媒体教学软件广播教学。 介绍小组协作学习任务(13分钟)

提供3个主题让学生任选一个,并利用已学word 2003知识和操作技能,设计、制作一份电脑报。(3分钟)

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制作主题。 幻灯展示3个主题及相关制作内容。

通过展示优秀电脑报,解释电脑报的设计要点:(5分钟)

1、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

2、表现形式多样,富于创意;

3、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

记录要点,思考如何围绕主题进行设计。

让个别学生简单自己的构思,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幻灯展示作品及制作要点。

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5分钟)

1、本地共享中的资料使用;

2、远程资源:如何在因特网上搜寻自己需要的资料。观察教师演示的两种方法,动手实践。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找到想要的资料,对有困难学生进行适当指导。

教学软件演示获取信息的方法。 分组协作,完成作品设计(20分钟)

布置任务:分组协作,讨论完成任务。以同桌两人为一小组,确定制作的主题并初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制作方案及小组成员分工情况。

分组合作交流,完成作品设计。

巡视学生制作情况,观察是否按要点进行设计。 成果交流,评价阶段(8分钟)

展示2-3份学生作品,先让学生自我评价,然后进行学生评价和教师点评。

交流展示作品的优点及不足,提高方法等。 多媒体展示作品。 小结、推广(1分钟) 简单小结电脑报制作过程及注意点,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实际困难。 附:3个可供选择的主题包括: (1)步入信息时代

可介绍信息技术的分类、发展;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影响;介绍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获取信息的方法与途径、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等。

(2)网络与我

通过使用网络的亲身体验,可介绍网络虚假信息及防护、网络安全与措施、网络道德与法律等知识或感受。

(3)我的多媒体作品

可介绍媒体及其分类、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作品的一般制作步骤、多媒体素材的收集与整理、赏析多媒体作品等。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1、关于小组协作学习任务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参差不齐与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不同,故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展示优秀电子报及说明电子报的设计要点旨在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样版,同时希望学生一开始的制作即能做到规范、严谨。

3、学生制作电子报规定了三个要表达的主题,原因在于,电子报的主题表达是非常广泛的,由学生自拟不容易控制和把握;同时,三个主题的确定又是基于教材内容的,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依据教材内容来组织表达。

4、资料搜集的方法与途径的指导在本次活动中是必要的,我们所告诉学生的只是方法,而实际的操作则由学生完成。

5、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讲,存在很多问题。故强调明确各自的责任,对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积极的意义。

七、教学过程流程图

本次教学的流程可归纳为6个步骤:资源整合(课前)—任务导引—小组学习—成果交流—教师、学生评价、自我评价——总结推广

八、教学反思和回顾

本节课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呈现教学内容和控制教学过程,并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转变了过去以教师为教主的教学观念,而以学生学为主,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更有利于培养学习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课的重点,找到突破难点的方法,而在细节的设计上,不要太局限,上课时可灵活处理。其次在每步教学子任务完成后,教师都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析,促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各知识点,进一步完善作品,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修饰表格》教学案例] 学生已经学习了制作简单表格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表格文字的输入与修饰、表格边框的修饰、使用表格自动套用功能制作表格,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修饰表格》教学案例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操作)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对学生而言,他们只学会了计算机的操作,而对信息素养并没有得到提高。因此,本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协作配合的精神,以综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笔者在教学时将本课中原来讲解制作文摘卡的例子改为制作课程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到引导作用。

一、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表格文字的修饰、设置表格边框的样式以及设置表格底纹的操作。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简单的对表格进行修饰的方法。2.技能目标:(1)掌握表格修饰的几种操作方法;(2)能够用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制作表格;(3)能够灵活地对几种操作方法进行综合运用。3.情感目标:(1)通过师生协作和学生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2)培养学生热爱美的情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欲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三、教学对象的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这为学生进一步对表格的修饰作好了充分准备,在此之前学生也学会如何在Word文档中输入及修饰文字的方法,同样也为修饰表格中的文字做好了准备。学生学习过如何在Word中给文字加边框的操作,这些都为今天的表格修饰做好了准备。 基于以上学生情况的分析,笔者对教学过程大胆采用让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思路进行设计。

四、媒体的选择本课中笔者利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带来的各式各样的课程表,同时也用简单的幻灯片制作一些简单的页面,以此来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任务,以便学生有目标的去学习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学生讨论──导出教学目标 师:(利用视频展示台)请同学们将你们带来的课程表送给老师,说说谁的课程表最漂亮。漂亮在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有的说某个同学课程表中的文字好看,也有的说某个同学的表格边框线漂亮,还有的说某个同学的表格底色好看,若是换成图片就更好看了等等。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出某个表格的某一点好看,没有完全是自己认为最漂亮的一个,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用计算机做出一个自己认为最漂亮一个表格好吗? 生:好! 师:再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想让表格最漂亮到底要对表格做那些修饰呢? (学生讨论)有的说要对文字,也有的说要对边框线,还有的说要对表格的底纹加以修饰。 师:(小结)利用幻灯片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怎样给表格中输入文字;(2)如何修饰表格内的文字;(3)如何修饰表格的边框线的样式。 (解析:通过学生讨论各自带来的课程表,进而加深对表格的认识,也明白本课的教学目标。由于采用讨论这一形式也能更好地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修饰表格》教学案例》(http://www.daodoc.com)。

◆分享好文◆

 )2.利用旧知──完成文字修饰 师:出示学习任务:首先输入标题“课程表”,然后将标题设为黑体一号;表格内的文字先输入然后修饰为加粗、四号楷体、绿色。 生:学生自主探究练习。(学生在以前Word文字修饰时已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 师:进行个别学生指导。 生:请个别学生示范操作。 (解析:在文字修饰这部分,学生由于已掌握了基本的文字输入修饰的方法,所以,让学生带着任务直接去学习,这样使学生自主学习得到的体现,也有利于教师对个别学生加以指导,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3.前后知识联系──完成表格边框和底纹设置 师:刚才同学们对表格中的文字修饰了一下,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WORD中如何对文字设置底纹和边框的? 生:(口答)可以利用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 师:对,今天的表格也要设置边框和底纹,又该怎么办呢? 师:请同学们分成四大组进行讨论,然后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操作。并完成如下任务:(1)表格的边框线的样式为:内框线为单实线、0.5磅、蓝色,外框线为三维效果、1.5磅黑色;(2)表格的底纹为浅青绿色。 生:以小组的形式加以讨论,然后操作。 师: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示范小结。(其中也有采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进行操作) (解析:本部分教学应是本节教学重难点,教师并没有完全示范操作,而是稍加提醒,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主探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更好地提高了学生探究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4.知识拓展──尽显学生风采 师:刚才都是我们手工对表格的修饰,有没有一种更快捷的办法让电脑自动对表格修饰呢? 生:(学生陷入深思之中)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表格菜单中还有什么命令?(教师适时的加以提醒) 生:(此时多数都积极动手操作实践了) 师:那就请同学们各显神通吧!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生:(此时学生都积极参与操作,都想拿到第一名) 师:(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及个别指导) 师:(过一段时间,当发现有第一位学生运用“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做好时)好,我班焦斯汉同学已经做好了,就请他为我们示范讲解一下吧。 师:(结合学生操作和讲解情况加以总结) (解析:利用知识拓展形式来补充课堂知识,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表现得更出色,同时,也更加激励全班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也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5.放开手脚──充分彰显学生个性师:刚才同学们都掌握了对表格的基本修饰方法了,现在老师这还有一个很粗糙的表格想请同学们把它修饰的更漂亮些,好吗? 生:好! 师:那就请各位同学大显身手吧,看看谁的表格最漂亮! 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师:注意对个别学生进行相关指导。 (解析:通过让学生帮老师解决问题的形式,将问题抛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同时也采用竞赛的形式,比一比谁的最漂亮,这就更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现个性,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6.作品分析──填写报告师:现在同学们都已经修饰好了表格,请同学们填写一份表格。 生:学生认真填写表格内容。 (解析:通过分析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在脑海里充分回忆所学过的知识点,加深对操作过程的印象,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 作品分析表(略)7.本课总结 师:(结合某个同学的作品进行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表格的一些简单修饰,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希望同学们能将此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 (解析:对全课的总结,首先是进一步理顺了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也充分肯定了学生学习成果,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评析 首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协作进取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其次,在教学评价上,也让学生进行了自评、互评,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教师从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充分的体现。

...

初中历史教案:七年级《西汉的强盛和衰亡》

教学目标

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汉武帝的用人政策;“推恩令”;盐铁专营,五铢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二、通过了解汉武帝用人政策、兴办太学的做法等,认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后世封建统治思想的影响。

三、通过本课的教学以,使学生了解到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同时要认识到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说明国家在政治上的统一是实现强盛的重要原因。对待汉武帝要辩证地认识:他作为一个封建帝王,确是雄才大略,更可贵的是他有勇气承认错误。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文明的基础上,秦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对此后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 中国以一个发达国家闻名于世,是从秦汉开始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是秦汉文明的突出特点。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中国的半个世 纪中,“外事四夷,内兴功利”,进一步扩大了版图,发展和巩固了大一统事业。“秦皇汉武”成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理解及评价

这主要是涉及到对历史事件尤其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而历史评价问题历来是历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要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评价汉 武帝,既要看到汉武帝顺应历史潮流,变革图新,发奋建国,发展和巩固大一统的事业的历史功绩,同时也要认识到汉武帝统治毕竟是封建统治,其目标是为了维护 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从更深更远的层面维持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能否恰如其分地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进行评价,是本课难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是秦汉文明的突出特点,而“大一统”的事业在汉初才基本上得以全面完成。通过了解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 施,对汉武帝进行评价,应该说是整个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中,“推恩令”是收到了显著效果的重要政策,理解 这一政策的作用,有助于学习本课的重点问题。

教法建议

1.本课在具体授课时可着重采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分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等措施在巩固大一统方面所起的 作用;比较“秦皇汉武”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认识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做法,使儒家思想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并逐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思 想基础。

2.“王莽改制”一目为小字,各地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处理。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理解及评价。

教学思想:通过借助各种资料,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政治方面的内容。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西汉何时建立?汉初的统治者为恢复发展经济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

西汉建于公元前202年,汉初的统治者如高祖刘邦、文帝、景帝等主要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汉武帝时达到鼎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请一位同学朗读课前提示,了解将要学习有关汉武帝的哪些内容。

一、汉武帝的大一统

在讲课之前,先解释什么是大一统,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汉武帝时能实现大一统,决非 偶然,如果没有从高祖"文景之治",近半个世纪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奠定了巩固的政治基础,恐怕大一统 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大一统的局面出现,也和汉武帝这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的统治措施密切相关。

然后教师结合课文,并提供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部分见"相关资料"和"媒体资料"),由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什么,教师逐条和学生分析讨论。

例如关于重视人才的内容,学生可根据材料介绍一两个下层人物,突出汉武帝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关于"推恩令"的内容,在学生讲述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再补充强调:诸王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爵号外,可以推恩,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由皇 帝定封号。这样,可以使一个大王国分割成许多小侯国,使王国封地越来越小,权力越来越分散,大大削弱王国同中央对抗的实力。后来,汉武帝又用其他方法如" 酌金夺侯"等,逐步夺去王侯的爵位,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为进一步加深理解,教师可让学生把"推恩令"与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作比较,进一步分析它的巧妙之 处。

关于盐铁经营权由中央专卖和取消地方铸币权,教师可从国家税收和商品交换的角度提问此项措施的必要性。可回顾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的原因,提醒学生学会类比及前后知识的联系。教师也可联"欧元"的出现进行讲述。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可以在学生讲完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如何评价这一措施。锻炼学生学习在历史情境中思考问题。

最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综述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并逐条列出来,既作为板书,又可作为本目小结。

二、知错能改的汉武帝

本目内容为小字,各校可根据进度等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一般简单介绍即可。讲解时应侧重于个人品质。

三、西汉的衰亡

本目内容虽为小字,但和13课内容联系紧密,建议教师配合媒体资料的图片简单讲解。

例如:介绍王莽,他如何篡位,改制背景及失败,绿林、赤眉起义推翻王莽政权。为13课埋下伏笔。

板书设计

第15篇:信息技术案例

意 外 的 精 彩

----《动物联谊会》案例分析

海宁市南苑小学 吴海石

案例背景:

本课选自省编教材第1册,第13课《动物联谊会》。教材在安排学生认识了画板这个工具后,又让学生初步接触了金山画王,这一课是认识金山画王的第2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库和贴纸的使用。一个美好的秋日的午后,校园里,法国梧桐黄叶翻飞,我正给三年级的学生上这节课,“意外的精彩”就这样生成了。

教室里,孩子们都专注地创作“动物联谊会”的海报。这是这节课的主要任务,通过海报的创作,熟悉图库和贴纸。当然,能和上节课认识的工具箱联合起来使用是最好不过了。

突然,一阵笑声轻轻地传过来,男孩子张真正对旁边的女孩子说:嘿,快看我的垃圾桶,有手有脚的哎!(因为图库有一个卡通的可爱的垃圾桶,被他找到了,这个男孩子本身就很好动,一看到这么好玩的垃圾桶忍不住叫出声来)周围的孩子呼啦一下子围上去了:“我看看!我看看!”教室里顿时一片混乱„„

我压下心头微微的不快,走过去,围着的孩子一哄而散,不知谁又说了一句:“噢,动物联谊会又不要画垃圾桶的喽!”好胜张真马上站起来回敬:“又没人说不可以画!”这时候我出场了,我知道张真这个孩子吃软不吃硬的,我走过去故作惊讶得说:让我看看!呀!好可爱的垃圾桶。比海宁的垃圾桶可漂亮多了!那里找出来的,你告诉大家!(这下张真来了精神,神情愉快地上来向大家演示,这时候教室里也一下子安静下来)

我又问他:你为什么要放个垃圾桶呀?它和海报有什么关系吗?

他说:我想,动物们开联谊会肯定要带零食来吃的。有零食就会有果壳纸屑什么的,我让它们放垃圾桶里呀!

师:哦!(我恍然大悟状)原来是这样!我连忙表扬了他:张真的环保意识真强。

(张真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师:环境保护可重要了,我们学校正在创建绿色学校,你们觉得学校有些什么变化呀?

生:校园里更干净了!教室里有两个垃圾桶了! 师:哦,为什么?原来都是用一个的。 生:垃圾要分类呀! 师:怎么分呀?

生:可回收的放一起,不可回收的放一起。要用不同颜色区分开来的。 师:那咱们也教教小动物们垃圾分类吧! 生:同意同意,老师,那就画两个垃圾桶吧? 生:两个颜色一样有什么用啊! 生:给它们画上不同的颜色不就行了! 师:那怎么画呢?图库里又没有笔可以画。 生:那把工具箱拿出来不知行不行? 师:咱们试试吧。

生:(没多久)行的行的!老师,让我做给大家看!

(孩子们调出了工具箱,拿出了画笔„„不一会儿,美丽的森林里,小桥边、大树下冒出了一对对可爱的垃圾桶。)

同学们也知道了,原来还可以这样对已经有的贴纸进行改变呀,他们觉得真好玩呀!

案例分析:

当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保持自己的镇定是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因此当课堂上因为张真找到了一个形状奇怪的垃圾桶而出现混乱的时候,我没有急于让孩子们安静下来,而是特意有些夸张的称赞他——这么漂亮的垃圾桶!哪儿找来的?快告诉大家!其余的孩子因为急于知道答案,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通过张真的演示,大家了解了贴纸的使用。然后我话锋一转,将话题拉回海报上,提出海报和这个垃圾桶又有什么关系呢?张真的回答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给小动物们丢垃圾!似乎有些可笑,但,又是多么合情合理。在孩子的眼里,故事和现实生活是一样的不可分割的。我们需要垃圾桶,小动物们当然也需要!这一次我是真心实意地称赞他——张真的环保意识真强!同时我心里立刻意识到:这是多么好的一个话题。学校正在创建绿色学校,能让孩子在这样一个轻松的话题中渗透一些环保知识,既不枯燥又过渡的十分自然。然后又因为垃圾桶需要两种颜色,自然而然引出了工具箱与图库配合起来使用的方法。虽然这一切打乱了我原有的教学计划,但我急中生智的引导似乎比原来的安排更合理更巧妙。

案例反思:

1、学会放弃是一种美丽

课堂中的教学环节一般都已预设好了,但孩子是鲜活的,孩子的思维更是鲜活的。各种不可预设的情况都可能发生,就像张真的垃圾桶。面对突然出现的情况,要迅速地分析这些信息对课堂的生成是否有利,我庆幸自己还年轻的头脑,看到垃圾桶马上想到了学校正在努力创建绿色环保学校的事,我放弃了原来的教学环节,就着这个垃圾桶说开了。如果我依旧按部就班地照着原来的教学设计上下去,不知在这片混乱中的孩子要多久才能安静下来,又会有多少心思来继续下面的内容呢?

2、让德育“润物细无声”

德育在我们的教学中一直很难很难,信息技术课更是如此,似乎和德育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德育一不小心就容易流于形式,形成教条主义。因此教师应善于在课堂中抓住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抓住那瞬间的“精彩”,将它无形的润入学生的心田。我并没有着重来讲环保的重要性,但我想孩子们一定都记住了——垃圾是要分类的,垃圾桶是要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的,森林是要我们共同来保护的,这是他们一生要用到的知识。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做有德性的人。孩子所在的生活世界是用他们的眼睛所观察到的,用他们的心灵所感受到的生活世界,这是一个和成人的生活世界很不相同的世界。就像垃圾分类的教育,他们一定会常常想起那片森林,因为是他们教会了小动物们垃圾分类呀!我们以往的德育往往只注重告诉孩子你要这样做,必须这样做。但在这些内容中孩子找不到生活的感觉,他们理解不到、体验不到、也用不到。这样的学习也就成为一种无意义的学习。让我们把德育和孩子的生活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用心去感受,孩子们才可能会在课堂上有这么多的“精彩”!

第16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陈艳

正确的指法是电脑操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练好指法能大大提高操作电脑的速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学生指法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练就正确快速的键盘指法,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难以适应键盘的字母排列顺序。目前我们使用的计算机,键盘上字母的排列并没有按照小学生熟悉的顺序。不少小学生反映键盘字母顺序太乱,不容易记住,甚至有的学生还提出要发明一种新键盘的设想:字母一律按照顺序排列。

2、手指不够灵活。由于平时所学的课程大多数用不到灵活的手指动作,所以,很多小学生手指活动相对较为笨拙:小拇指、无名指一般不能单独活动,小拇指一动,无名指也跟着动,无名指一动,小拇指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动;有的学生的中指也不能灵活地单独活动。

3、指法练习相对枯燥。与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征相比,指法练习并不十分有趣,很多

三、四年级的学生练习指法的持续时间超不过5分钟,这给完成指法练习任务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二、解决方法

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帮助学生愉快、高效地练好指法?在实践中,我采用了如下几种较为有效的途径:

1、通过玩一些flash小游戏,认识自己一双手,并熟悉熟悉键盘字母排列

电脑游戏以丰富多变的形式和内容让同学们在电脑中按照自己的方式做想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享受到乐趣和成就感,但同学们不能沉迷于其中,它只是我们学习电脑知识的一种方式。

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还可以开展一些比赛,让他们去比一比和赛一赛,对于胜出的学生给予小红花、五角星等奖励。来丰富课堂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把手指练得更灵活,我们还设计了一些儿童手指游戏,结合琅琅上口的儿歌,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如“大哥向你弯弯腰,二哥向你点点头,三哥向你鞠个躬,四弟五弟来顶牛”的游戏,要求学生的手指一个一个分别竖起,做弯手指、顶手指的动作。通过这些游戏,学生手指的灵活程度大大提高了。

学生在兴致盎然的游戏中,不断强化对键盘的感知,整个键盘字母排列一次又一次地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印象,加上后期的指法操作练习,键盘字母的排列图式逐步进入学生的潜意识。

2、多种软件,丰富练习形式

熟悉了键盘字母排列,知道了各手指的分工,手指的灵活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切都为练好指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要真正熟练使用正确的指法、达到盲打的程度,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由于小学生将注意力保持在同一事物上的时间比

较短,所以如果用单一的练习方式,只能让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在实践中,我们整合了多种指法练习软件,使用儿童化、游戏的方式,从多个角度训练学生的指法,如:“打飞碟”软件要求学生以正确的击键来打落飞碟;“拼单词”软件和英语学科整合,要求学生根据提示正确拼出英语单词;“金山打字通”更是有较多的游戏供选择——“青蛙跳河”、“警察抓小偷”等。这些软件一般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巩固指法。

学习任何一种技能,光练习不使用,不仅不能体现技能的价值,也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当学生的指法练习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我们开始让学生学习使用智能ABC输入法练习输入汉字。在这个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别授予“打字小能手”、“打字高手”等荣誉称号。

通过这堂课的几个步骤的反思,学习键盘指法是比较枯燥的,如果直接让学生练习,学生自然没有兴趣,教师一味强调必然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指法”的过程中,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在游戏中轻松练习,于不知不觉中指法娴熟了,而且热情非常高,这就是“吃苹果”游戏的妙用。在这种情况下,我再结合软件讲解指法要点,学生学得认真,学得扎实。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7篇:七年级信息技术《修饰》教学案例

编辑与修饰工作表(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EXCEL的基本操作是甘肃教育、甘肃声像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教材第一册模块六《计算机数据处理》第三节教学内容。

1、教师出示有问题的“初一年级体育成绩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问题在哪?

2、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么去修改工作表?

3、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工作表的编辑。

明确任务,学习知识

任务一:思考:为什么工作表中的数据需要编辑操作呢?

任务完成方法:

1.教师结合“初一年级体育成绩统计表”讲解

2.归纳点拨:

在使用EXCEL过程中,常会遇到操作失误的时候,因此,执行编辑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1.对照P116-117“做中学”讲解的编辑工作表的方法,打开“初一年级体育成绩统计表”完成三个任务。

2.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生评价

[教师针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的进行点拨、指导]

方法:

1、教师出示已经修饰好的“初一年级体育成绩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与不修饰之前有何异同。

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word的知识,如果达到如范例所示的工作表的效果,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修饰工作表?

3、总结并补充学生的回答:

(1)字体、字号、字体颜色等

(2)表格的边框样式、颜色

(3)数据的对齐方式

4、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工作表的修饰。

借助课本,使学生在word中表格设置底纹和边框线向excel中迁移

第18篇:信息技术法制教育渗透教学案例

版别:人教版 信息技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2011-2012学年第第二学期 黎平一中信息组 石宏运

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网络安全)教案

黎平一中信息组 石宏运

一、教学目标

1、熟练组合运用所选软件的各种相关技巧,培养住处综合处理能力,

2、

在老师的协助下,学会选用一款软件制作个性化电子版毕业留言。通过观察、体会交流与评价作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3、

(1)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认清网上信息的精华和糟粕,做遵守网络道德的网民。

(2)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让学生学会选用一款软件完成美观、有个性的电子版毕业留言: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难点:版面设计与技能综合运用的策略与技巧。

三、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

学习对象是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住处技术应用能力,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从网上获取、管理信息的能力。

本课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因需而学,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采用引导、启发、讨论、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自豪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心境下迸发灵感的火花,创作个性化电子作品。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信息安全,遵守道德法律法规,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网络道德。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老师通过屏幕广播出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两面三刀句唐诗。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学过的一首唐诗,谁能帮老师对出下两句? 生:表达了好朋友之间的浓厚友情。

师:看来,奋勇当先情是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友情是珍贵的、难忘的,友

1 版别:人教版 信息技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2011-2012学年第第二学期 黎平一中信息组 石宏运

情真的是人生一笔珍贵的财富。

2、点明主题,提出任务

师:两年了,友谊和种子早己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此记得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汇成我们的毕业留言。老师祟课题“毕业留言”。今天,教师请大家将自己的心情和对同学美好的祝福以特别的方式表达,我们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经济实惠的电子版毕业留言簿。

3、欣赏范例,梳理技巧

师:在制作之前,请同学们欣赏这样一个电子版毕业留言设计作品。学生欣赏并表达自己的感觉。

师:它运用了哪些技巧? 学生讨论。老师引导学生及时总结。

技巧:艺术字、文本框、背景、页面边框、自定义动画、滚动字幕。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范例,让学生进入创作的意境,通过学生讲座与老师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并梳理所学的知识点与操作技巧。] 师:在制作过程中要用到很多素材,教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素材,在D盘的素材库下面,大家可以下载使用。同学们也可以通过Internet网络上网查询所需的相关素材。

教师讲述;在IE浏览器中访问百度网站,在搜索窗口中输入关键字“图片素材”展示搜索结果(注意观察新出现的页面)——众多网站链接(打开其中一个浏览)。 教师强调网络住处的相关知识:不要去一些恶意或不健康网站进行信息的浏览和下载,否则很容易感染计算机病毒。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素材,避免有些学生盲目搜集网上素材浪费时间,提高制作效率。同时,在引导学生上网查询所需的素材资料时加强了网络安全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第19篇: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生日贺卡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制作生日贺卡

西丁小学王春华

制作生日贺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网上搜索图片,进一步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2.能力目标:

学习有画图软件上文字输入,并进行文字的美化; 3.情感目标:

了解调整页面、打印文件等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将前面学过的网上搜索、文字输入、画图等做了一个综合练习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生日快乐》歌曲,激发学生兴趣。

师:朋友要过生日了,找一张漂亮的图片,写上你的祝福,做成一张生日贺卡,送给你的朋友吧!

二、网上搜集图片

学生利用关键字,上网自己搜索自己喜欢的图片,并记住自己保存的文件名。

三、编辑图片

1.在画图工具中打开图片

方法一:(这里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通过画图工具菜单栏上的“文件——打开”,找到要打开的文件之后,单击“打开”,或者直接双击要打开的文件,这样打开的图片,画布大小与图片大小相同,引导学生通过选中图片周围小点,拖动鼠标调节画布大小。在这里要注意文件格式的选择,图片有很多种格式,有时会找不到需要的图片,将“文件类型”设为“所有文件”即可。

方法二:教师演示:右击网页上的图片,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复制”,然后选择画图工具中“编辑——粘贴”。这种方法,有时会出现画布不符合图片大小要求,此时会弹出对话框“剪贴板中的图像比位图大。想扩大位图吗?”(可以理解为位图大小代表画布的大小),选择“是”,画布就根据所粘贴图片的大小自动调整,如果选择“否”,所选图片将无法完整复制。

学生练习操作:学生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打开自己喜欢的图片。 2.输入文字

学生阅读教材“我来做”自己完成图片上如何编辑文字。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设置文字字体、字号及排列方式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必须在文本框中的文字处于编辑状态时,才能进行文字的编辑;同一个文本框中只能设置相同的字体样式,如果要设置不同的字体,就要在不同的文本框中进行。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文字设置方法,输入祝福语并设置满意的格式,体会学有所用。还可以使用其他工具写入汉字,例如铅笔,可以写出任意形状的字,学生可根据自己喜好去选择。 3.打印贺卡

打印机是输出设备,它能将字符、图形、表格等形式的信息打印出来,方便阅读。本套教材中,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页面设置和打印。页面设置指对文档的页面布局、外观、纸张大小等属性的设置,页面设置直接决定文档的打印效果。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设置,调整到合适的打印效果,然后在“打印”中添加或选择打印机,设置要打印的页面范围和份数,最后打印出来。(有条件的可印一两张图片)

四、交流

欣赏一下同学的作品吧!

第20篇: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七年级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与格式设置的基本方法; 设置好标题和正文的字体、字号和字形。

技能目标:能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 为每一个故事插入一张相配套的图片并调整好文字环绕方式、位置和大小; 为小报插入一个艺术字报头“成语故事”并调整好大小和位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我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喜欢成语故事,喜欢成语。 【教学重点】:

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 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美化故事小报。 【教学难点】: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 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美化故事小报。

【课前准备】:成语故事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教学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上一堂信息技术课。我找点轻松的内容,不如来讲个故事吧!

生:有点兴趣,脸上表情开始放松了。

师: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历史故事流传至今,已演变成了一个个寓意深刻的成语。有谁知道关于成语的故事,给大家讲一个? 生举手:《守株待兔》„„(讲故事)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兔子撞在树上是偶然的,农夫等下去是不会有兔子的。 师:是的,这个故事还说明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获得成功。

师:大家还有什么故事? 学生涌越举手。

师:不如这样,老师已经准备了好几个成语故事,放在你们电脑的“D:\\成语故事”文件夹下。请大家自己打开去浏览,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

二、通过范例作品掌握小报制作的要点

在打开教师指定的文件夹浏览了里面的故事图片和文字后,教师适时抛出了本堂课的任务:

师:大家觉得故事和图片看起来方便吗?

生:不怎么方便,看了故事再去看图片,换来换去不方便。

师:是的,所以老师把这些故事制作成了一张成语故事报,大家来欣赏一下。 出示已做好的小报给同学们欣赏。

师:同学们,大家觉得这几张成语故事小报怎么样? 生1:小报的文字颜色很好看,每一个故事一种颜色。 生2:每一个故事的题目很清楚。 师追问:是怎么处理的? 生2:把故事题目的字体变大了。

师补充:题目字体变大了,让人在看故事时先知道故事的题目是什么,也吸引你去看故事。 师:还有吗?

生3:每个故事都有一张插图,很漂亮。

师:对,只是文字太单调了,插上一张图片,可使小报更加美观,而且图片也可以吸引人的眼球去看这个故事。

生4:小报中还插入了艺术字作题目,很好看。

师:是的,小报中还插入了“成语故事报”几个大字,这部分在报纸中我们称为什么?

师引:我们平时看的报纸都有一个名称的,如“小学生世界报”、“南湖晚报”等,我们称之为报纸的名称或报头。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不光给大家带来这些成语故事,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任务。要求选我们也选2—3个故事制作成一张成语故事报。一会儿请我们的老师把好的选出来打印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给全校的同学们欣赏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doc》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