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之死

2022-04-11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屈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平整的土地)。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苗族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出身于楚宗室贵族,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

主要作品:《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身份:诗人、政治家 品性:高洁、正直 信仰:黄老道家

人物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也称“骚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 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

屈原还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靳尚、郑袖、子兰)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仕途经历:左徒→三闾大夫(出使齐国)→流放江北(《离骚》)→返回郢都(劝阻怀王入秦。“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流放江南(《哀郢》《天问》)→投水自沉(《渔父》)

●左徒:是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贬后任此职。

●《离骚》:屈原代表作,长篇政治抒情诗,作于屈原被放逐之后。强烈地抒发了作者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现了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斗争精神。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离骚”释义:①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②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 汉 王逸 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諫君也。”

③牢骚。《北史·儒林传论》:“ 孝籍 徒离骚其文,尚何救也。”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贾生 作传无封事, 屈平忧世多离骚。”

④文体之一种。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 沉 宋 律诗。”

⑤曲名。(游国恩《楚辞论文集》)《楚辞 大招》有《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含义为今语“牢骚”。双声:声母相同。叠韵:韵母相同

结构:⑴“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对以往生活的回顾。 ⑵“女嬃之婵嫒兮”,至“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对美政和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 《天问》(战国时期屈原楚辞作品)

《天问》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除《离骚》之外的另一篇长诗,有浓厚的道家色彩。也是其代表作之一,收录于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 《天问》通篇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诗篇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硕和战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屈原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天问》是中国古典诗坛上的一朵奇葩,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 《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汉族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包含《礼魂》)。《国殇》一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王逸认为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所以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九辩》: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集《楚辞》中的一首感情深挚的长篇抒情诗,共有250多句。东汉王逸定为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所作。从诗的内容来看,其基本思想是表达“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这种感慨,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带有普遍性。此诗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的黑暗有所反映,并表达了诗人“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的志尚。在艺术上,《九辩》虽多模仿屈原《离骚》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它善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并且句法多变,能够巧妙地运用双声叠韵和叠字等修辞手法,读起来抑扬顿挫,饶有音乐美,从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背面:文学史意义

推荐第2篇:屈原

屈原《湘夫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二、常识介绍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

五、

六、

七、

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3)湘水神的传说,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三、讲解诗歌。

(一)教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

(二)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疏通课文。

(三)内容评析。

1.师问: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

生答:湘君和湘夫人,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2.师问: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答:讲的是湘君和湘夫人的神恋故事,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悲剧。 3.师问: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生答:幽怨 哀婉

4.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个幽怨、哀婉的苦恋故事的?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师问:这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诗作,现在我们朗读第一段,看看诗人是怎样“融情入景,以景染情”的? 生答:“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师问:第一段中“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是什么意思?在表现情景关系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 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这是比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生答: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师问:第三段中还有这样一句,找出来? 生答:“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麋鹿为什么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 (3)香草美人,寄予理想。

师问:我们学习《离骚》知道,屈原诗歌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喜欢用香草美人的意象,试找出诗中出现的香草意象?

生答:白薠 白芷 兰草 辛夷 薜荔 杜衡 杜若 石兰„„ 师问:“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多香草,为什么要采香草送给姑娘? 生答:对爱情坚贞不渝,对理想执着追求。 5.主题研讨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 诗歌反应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 【板书】 情景交融

歌颂爱情 追求理想

香草美人

推荐第3篇:屈原

屈原列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和通假字;正确理解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品味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梳理文章,学习并归纳课文中的文言字词句。

2、研读课文,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课文简析】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也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读《屈原列传》,我们必会被屈原那种为了国家而置个人利益荣辱于度外、存君爱国之情生死以之的伟大爱国精神所深深感动,更会被他出淤泥而不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所深深折服。而这些正是当前的社会和青少年应继承和弘扬的。 【教学设想】

本文篇幅较长,疑难字词较多,因此本文应在老师的指导讲读下进行;同时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解决力所能及的一些问题,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就屈原身上所体现的和被作者寄寓的一些精神和感情,着眼于建构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大段的夹叙夹议之文。 【教学难点】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在文中作用以及文中所蕴含的作者感情的理解为难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讲读 【教学准备】

请学生提前预习并尝试翻译文句。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研读1—3段,梳理文言字词句,理清该部分的行文思路。

一、导入新课:

由曾学习过的《离骚》一文导入,请学生介绍屈原生平及作品,老师稍作补充。

二、结合课前预习,梳理文章,解决文言字词句。

(一)研习第一段: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封号得氏的。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

明于治乱 偏义复合词,偏在“治” 以 ( 之 ) 出号令 省略句

(二)研习第二段: (1)文言字词句: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制定

屈平属草稿未定 连缀,引申为写作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更改 屈平不与 同意

平伐其功 自夸、夸耀 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认为

(2)行文思路: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正直的品格,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三)研习第三段: (1)文言字词句: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作名,判断力

谗谄之蔽明也 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 形作名,邪恶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 形作名,方正之人

离骚者,犹离忧也 通“罹”,遭遇

人穷则反本 处境困窘,走投无路 通“返” 故劳苦倦极 疲困

明道德之广崇 形作动,阐明 治乱之条贯 条理

靡不毕见 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 简约 含蓄精深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通“旨”

举类迩而见义远 事物近通“现”,表现,表达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通“浊” 泥浆

蝉蜕于浊秽 名作状,像蝉脱壳那样 形作名,黑暗社会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洁净 同“涅”,名作动,染黑 污浊

(2)行文思路: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是主旨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最终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三部分所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四部分所写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最终自沉汩罗江。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尝试翻译下面的文章。

2、背诵第三段,思考: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研读4—13段,梳理文言字词句,理清该部分的行文思路。

一、导入。

二、检查背诵情况。

三、梳理文章,解决文言字词句。

(一)研习第

四、

五、

六、

七、

八、九段: (1)文言字词句:

屈平既绌 通“黜”,罢免官职 齐与楚从亲 通“纵”,合纵

厚币委质事楚 名作状,用丰厚的礼物 通“贽”,见面礼 遂绝 ( 于 ) 齐 省略句 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快意

如楚,又因厚币(赂)用事者臣靳尚 到„„去 省略句 而(靳尚)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状语后置 顾反 通“返”

时秦昭王与楚婚 名作动,结为婚烟

秦,虎狼之国 名作状,像虎狼一样 奈何绝秦欢 友好

亡走赵,赵不内 逃亡 跑 内:同“纳”,接纳,收留 复之秦 动词,到。

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眷念 挂念 通“返”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侥幸希望 一旦,一经 全部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思念 使动,使„兴 翻转过来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无论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忠、贤,形作名,忠诚的人贤能的人

自为、自佐: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使动,使„灭亡,使„破败 连着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名作状,在朝内,在国外。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名作状,像客那样 表被动

(2)行文思路:

四、

五、

六、

七、

八、九段写屈原被放逐后,仍关心朝政,系心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且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 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聩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汩罗江。

(二)研习第

十、十

一、十二段: (1)文言字词句: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作动,说短处,诋毁 被发行吟泽畔 通“披” 颜色憔悴 脸色

形容枯稿 形体容貌

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变化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尔 通“长”,长流即江水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表反问,怎么„„呢?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名作动,效法,模仿 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2)行文思路:前两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三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三)研习第13段: (1)文言字词句:

悲其志 痛惜 适长沙 到、去

同生死 意动,认为„相同

轻去就 意动,以„为亲轻,轻视

被贬在野 在朝为官

(2)行文思路:(关于司马迁的政治遭遇)全文中的议论部分都寄托着作者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内,而以这段议论最突出。

四、小结。

五、作业。

1、总结本文的文言现象,理清本文的层次脉络。

2、找出文中出现的一些成语或典故。

3、背诵第11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梳理文章层次脉络;

2、研读重点语段,了解屈原的志向,品味作者寄寓的情感。

一、导入。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1、背诵。

2、总结文中出现的一些成语或典故。

a、怀瑾握瑜:语出《楚辞·九音·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在衣为怀,在手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b、博闻强志:语出本文。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礼记·典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c、随波逐流:语出本文。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d、弹冠振衣:语出本文。整洁衣冠。

e、与世推移:语出《楚辞·渔父》。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二、梳理文章层次脉络。

1、文章结构:

课文内容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1):简介屈原以及楚王对他的信任。

第二部分(2—3):英才遭谗被疏,穷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第三部分(4—9):屈原遭罢黜后楚国日衰。

第四部分(10—12):屈原的放逐和自杀,以及屈原死后楚国被秦所灭。 第五部分(13):司马迁对屈原的赞词。

2、感受文章,找出记叙屈原一生遭遇的五个词语:

任——疏——黜——迁——投 第一部分(1) 任 第二部分(2—3) 疏

第三部分(4—9) 黜——迁 第四部分(11) 投

3、重点研读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段(11)。

【明确】 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体会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而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对比,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A、承上启下,紧承“顷襄王怒而迁之”, 也为后面屈原的投汩罗江自尽埋下了伏笔。

B、表现屈原“志洁行廉”.

三、艺术特色。

和前面刚刚学习地《高祖本纪》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后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附:关于史传“变体”:

我们读完《屈原列传》之后总觉得和一般的传记不同,这篇传记用了大量的议论,和前面《高祖本纪》相比较就能明显地感觉得到,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来写呢?

A、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司马迁看来,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他和李陵本无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时,他因李陵平素颇有“国士”之风,又因李陵被俘前,只凭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数十万兵力连战十余天,转战千余里,最后才因矢尽道穷,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许是想暂时保全自己,然后再找机会报答汉朝。加上他又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当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现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于是就想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这一来,就触怒了武帝,被下狱治罪,被处以腐刑。在封建士大夫看来,受腐刑,这是极大的耻辱。他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

B、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焚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四、小结。

五、作业。

1、就屈原的最后地自杀发表自己的观点,写一篇小文章,要求言之成理,

2、预习《项羽本纪》,划出疑难字词句,尝试翻译。

推荐第4篇:屈原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楚王的后代。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开创了新诗体——楚辞(即楚地的歌辞,“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意大利的但丁。)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与《诗经》中“国风”并称“风骚”。“风”“骚”分别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屈原《离骚》名句:

日月忽(迅速)其不淹(久留)兮,春与秋其代序。

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春天和秋天依次更替。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体现了一种执著的追求和探索真理的精神。

汩(形容像水流一样迅疾)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流年似水我好像赶不上啊,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亦余心之所善(所向往喜欢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表现其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宁溘死以流亡(随水流而消逝)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表现其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为动用法)直(正道)兮,固前圣之所厚(推重zhòng)。

表现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爱美,比喻修身养性。)以为常(认为是常规)。

表现其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表现其忧国忧民,热爱祖国。其中所蕴含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进步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志向)之所惩(受创而改变)? 表现其忠贞不渝。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指楚怀王)之迟暮(晚暮,指衰老)。 看到草木也有凋零之时啊,便害怕美人也将衰老。

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其人其事: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jìn)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

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推荐第5篇:屈原《湘夫人》

屈原《湘夫人》

 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她像慈爱的母亲,哺育着楚国世世代代的人民。  人们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为原型的。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使人感到亲切可近,富有人情味。 

 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进一步借秋景来渲染、扩散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主人公不见心爱的佳人到来,极想会见却没有会见,中间的心理落差非常之大,有一种沉重的失落感。主人公的情绪体验染上了某种色彩,于是构成一种审美心境。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 这时,在湘君的眼中,尽是令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景色:秋风瑟瑟,似乎凉意渗透心间;落叶纷纷,犹如一颗沉重的心渐渐下沉;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湘君面对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愁绪四溢。情与景,水乳交融,把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意境。  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燃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 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 

第二段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

第二段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 《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  心悦君兮君不知”  《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  思公子兮未敢言”  不仅风格、形式,连内容都有浑如一体的感觉。 

第三段写湘君四处寻找湘夫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 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第四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 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 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 

第五段:写湘君最终未能找到湘夫人时的矛盾、痛苦心理。 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推荐第6篇:屈原 湘夫人

屈原 湘夫人.txt23让我们挥起沉重的铁锤吧!每一下都砸在最稚嫩的部位,当青春逝去,那些部位将生出厚晒太阳的茧,最终成为坚实的石,支撑起我们不再年轻但一定美丽的生命。屈原 湘夫人.txt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2,目眇眇兮愁予3。 袅袅兮秋风4,洞庭波兮木叶下5。 登白苹兮骋望6,与佳期兮夕张7。 鸟萃兮苹中8,罾何为兮木上9?

沅有茝兮醴有兰10,思公子兮未敢言11。 荒忽兮远望12,观流水兮潺湲13。

麋何为兮庭中14?蛟何为兮水裔15? 朝弛余马兮江皋16,夕济兮西澨17。 闻佳人兮召予,格腾驾兮偕逝18。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19,荪壁兮紫坛20,播芳椒兮成堂21。 桂栋兮兰栔橑22,辛夷楣兮药房23。 罔薜荔兮为帷24,擗蕙※兮既张25。 白玉兮为镇26,疏石兰兮为芳27。 芷茸兮荷屋,缭之兮杜衡28。

合百草兮突庭29,建芳馨兮庑门30。 九嶷缤兮并迎31,灵之来兮如云32。 损余袂兮江中33,遗余褋兮醴浦34。 搴汀洲兮杜若35,将以遗兮远者36。 时不可兮骤得37,聊逍遥兮容与38。

注释:

1、选自《楚辞章句》,为《九歌》中的一篇。《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九”是泛指,非实数,《九歌》本是古乐章名。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目南郢之邑,沅湘之同,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杯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结,托之以风谏。”也有人认为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此篇与《九歌》中另一篇《湘君》为姊妹篇。关于湘夫人和湘君为淮,多有争论。二人为湘水之神,则无疑。此篇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

2、帝子:指湘夫人。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

3、眇眇:望而不见的徉子。愁予:使我忧愁。

4、袅袅:柔弱不绝的样子。

5、波:生波。下:落。

6、苹水草名,生湖泽间。聘望:纵目而望。

7、佳佳人,指湘夫人。期:期约。张:陈投

8、萃:集。鸟本当集在木上,反说在水草中。

9、罾:鱼网。罾原当在水中,反说在木上,比喻所愿不得,失其应处之所。

10、沅:即沅水,在今湖南省。醴:同“澧”,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茝:白芷,一种香草。

11、公于:指湘夫人。古代贵族称公族,贵族子女不分姓别,都可称“公子”。

12、荒忽:不分明的样子。

13、潺湲:水流的样子。

14、麋:兽名,似鹿。

15、水裔:水边。此名意谓蛟本当在深渊而在水边。比喻所处失常。

16、皋:水边高地。

17、澨(shi):水边。

18、腾驾:驾着马车奔腾飞驰。偕逝:同往。

19、葺:覆盖。盖:指屋顶。

20、荪壁:用荪草饰壁。荪:一种香草。紫:紫贝。坛:中庭。

21、椒:一种科香木。

22栋:屋栋,屋脊柱。橑:屋椽。

23、辛夷:木名,初春升花。楣:门上横梁。药:白芷。

24、罔:通“网”,作结解。薜荔;一种香草,缘木而生。帷:帷帐。

25、擗;析开。蕙:一种香草。櫋(mian)櫋:檐际木。

26、镇:镇压坐席之物。

27、疏:分疏,分陈。石兰:一种香草。

28、缭:束缚。杜衡:一种香草。

29、合:合聚。百草:指众芳草。实:充实。 30、馨:能够远闻的香。庑(wu):廊

31、九嶷:山名,传说中舜的葬地,在湘水南。这里指九嶷山神。缤:盛多的样子。

32、灵:神。如云:形容众多。

33、袂(mei):衣袖。

34、褋(die):外衣。

35、汀:水中或水边的平地。杜若:一种香草。

36、远者:指湘夫人。

37、骤得:数得,屡得。

38、逍遥:游玩。容与:悠闲的样子。

译文:

美丽的公主快降临北岸,我已忧愁满怀望眼欲穿。

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洞庭湖波浪翻涌树叶飘旋。

登上长着白薠的高地远望,与她定好约会准备晚宴。

为何鸟儿聚集在水草间,为何鱼网悬挂在大树颠?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眷念公主却不敢明言。

放眼展望一片空阔苍茫,只见清澈的流水潺潺。

为何山林中的麋鹿觅食庭院,为何深渊里的蛟龙搁浅水边?

早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傍晚就渡水到了西岸。

好像听到美人把我召唤,多想立刻驾车与她一起向前。

在水中建座别致的宫室,上面用荷叶覆盖遮掩。

用香荪抹墙紫贝装饰中庭,厅堂上把香椒粉撒满。

用玉桂作梁木兰为椽,辛夷制成门楣白芷点缀房间。

编织好薜荔做个帐子,再把蕙草张挂在屋檐。

拿来白玉镇压坐席,摆开石兰芳香四散。

白芷修葺的荷叶屋顶,有杜衡草缠绕四边。

汇集百草摆满整个庭院,让门廊之间香气弥漫。

九嶷山的众神一起相迎,神灵的到来就像云朵满天。

把我的夹袄投入湘江之中,把我的单衣留在澧水之滨。

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要把它送给远方的恋人。

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暂且放慢步子松弛心神。

赏析一:

《九歌》实为祭歌,是屈原在当时楚国祭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套歌舞辞。祭祀娱神时,由巫者扮演,或独歌独舞,或对歌对舞,或合唱合舞。读《湘夫人》,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的情景:湘君迎候湘夫人于洞庭始波,木叶飘零之时,但可望而不可及。他筑芳香宫室于水中,以待湘夫人之来临,然而始终未能相见,只能饮恨终生。《诗经》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写怀人不得之情,凄迷哀慕之感,令人嗟叹惆怅难已。《湘夫人》中写湘君待湘夫人而不至之怀恋怨慕之情,同样凄艳哀恻,令人感慨。爱而不见,怎一个“愁”字了得。筑室水中,容与江滨,湘君之期望和失望,正与《湘君》中湘夫人之深情相互映衬。寸心难表,两情不通,会合无缘,生离死别,自是古来恨事,又岂止儿女旖旎之情!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千古以下,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以水画风之理,李善注《文选》“物色”类时云:“有物有文曰色,风虽无正色,然亦有声。《诗?注》云‘风行水上曰漪’。《易》曰:‘风行水上曰涣。 ’涣然,即有文章也。”苏洵《仲兄郎中字序》:“荡乎其无形,飘乎其远来,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者,是风也,而水实形之”;朱翌更云:“风本无形不可画,遇水方能显其质。画工画水不画风,水外见风称妙笔。”(《谢人惠浅滩一字水图》)。以树形风,更是古诗惯技:“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江湜《彦冲画柳燕》);“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午条尽向西”(刘方平《代春怨》)。此赋中写风之名,水木皆及,而又显得萧散清空,实高于后人,谢庄《月赋》本之,直接用为:“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极好地烘托了月夜之境。《湘夫人》此二名之妙,还在以景写情。刘熙载云:“叙物以方情谓之赋,余谓《楚辞?九歌》最得诀。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写出‘目眇眇兮愁予’来;‘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正是写出‘思公子兮未敢言’来,俱有‘目击道存,不可容声’之意。“(《艺概?赋概》)

鸟萃萍中,罾在木上,与麋食庭中,蛟在水裔,这种以反常之事为喻之法,在《楚辞》中很常见。如《湘君》中言:“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卜居》则云:“世混浊而不清,暗翼为重,千钧为轻。”而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是常法,所谓“山无陵,江水为竭,科雷震震,夏雨雪。”(汉乐府《上邪》)之类,均是其例。

赏析二:

《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她像慈爱的母亲,哺育着楚国世世代代的人民。人们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为原型的。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使人感到亲切可近,富有人情味。

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如果把这两首祭神曲联系起来看,那么这首《湘夫人》所写的情事,正发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转道洞庭之时。因此当晚到的湘君抵达约会地北渚时,自然难以见到他的心上人了。作品即由此落笔,与《湘君》的情节紧密配合。

首句“帝子降兮北渚”较为费解。“帝子”历来解作天帝之女,后又附会作尧之二女,但毫无疑问是指湘水女神。一般都把这句说成是帝子已降临北渚,即由《湘君》中的“夕弭节兮北渚”而来;但这样便与整篇所写湘君盼她前来而不见的内容扞格难合。于是有人把这句解释成湘君的邀请语(见詹安泰《屈原》),这样文意就比较顺畅了。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而其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接着与湘夫人一样。他在久等不至的焦虑中,也从早到晚骑马去寻找,其结果则与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因此当九嶷山的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

最后一段与《湘君》结尾不仅句数相同,而且句式也完全一样。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综上所述,《湘君》和《湘夫人》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两个悲剧,但合起来又是一幕两情相悦、忠贞不渝的喜剧。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说它们是喜剧,是由于男女双方的相恋真诚深挚,尽管稍有挫折,但都没有放弃追求和期盼,所以圆满结局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当他们在耐心平静的相互等待之后终于相见时,这场因先来后到而产生的误会和烦恼必然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迎接他们的将是湘君在幻觉中所感受的那种欢乐和幸福。

这两篇作品一写女子的爱慕,一写男子的相思,所取角度不同,所抒情意却同样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们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尽管这种热烈大胆、真诚执着的爱情被包裹在宗教仪式的外壳中,但它本身所具有强大的生命内核,却经久不息地释放出无限的能量,让历代的读者和作者都能从中不断获取不畏艰难、不息地追求理想和爱情的巨大动力。这可以从无数篇后代作品都深受其影响的历史中,得到最好的印证。

作者介绍: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沈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主要著作:

《天问》,《哀郢》,《离骚》

《九歌》:九歌?大司命,九歌?东皇太一,九歌?东君,九歌?国殇,九歌?河伯,九歌?礼魂,九歌?山鬼,九歌?少司命,九歌?湘夫人,九歌?湘君,九歌?云中君

推荐第7篇:屈原故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与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被推举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春秋时代100多个国家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这就是战国七雄,其中楚国和秦国最为强大,秦国最善于打仗,楚国的版图和财富又超过了秦国,两强相争,谁也不服谁。这两个国家都有可能统一中国,当时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齐国,如果楚国与齐国联合,楚国就可以称雄天下。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屈原正是在这个关键时期登上了历史舞台。

两度使齐竭力救楚

屈原二十多岁就官拜副相,但光明磊落的他在官场上却受尽了排挤和打击。

公元前313年(楚怀王十六年),屈原出使齐国不久,秦惠文王为破坏六国合纵联盟,就派张仪带着厚礼游说楚国贵族,并许诺愿意奉送商於的六百里土地。绝齐连秦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齐国,在齐国的屈原感到十分痛苦和忧虑,匆忙回楚,被怀王冷落。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派使臣去秦国接受商於六百里土地,张仪却不认账,怀王恼羞成怒。屈原建议重新与齐和好,以后再合力攻秦。怀王对秦用兵连连失利,损兵折将,怀王感到势单力薄。

在国家陷入危机的时候,倍遭怀王疏远和冷淡的屈原,再次建议怀王联齐抗秦。楚怀王虽然还不甘心,但是被形势所逼,也只好答应了。于是派屈原第二次出使齐国,重修旧好。当时,屈原是闻名的才 辩之士。他的使齐,在各国反响很大,特别是引起秦国的恐慌。 公元前239年(怀王三十年),秦昭王假说要把女儿许配给楚怀王的儿子,约请怀王到武关相会。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劝怀王千万不要答应秦国的邀请。怀王不听屈原的忠言,到武关赴约,但不出屈原所料,怀王一进武关,秦兵就把后路切断,要求怀王割地。怀王不答应,偷偷地跑到赵国。赵国怕秦国的势力,又把他送回秦国当了俘虏。3年后,怀王在秦国被囚禁而死。楚国只好立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做国君。

遭谗流放汩罗自沉

屈原觉得自己的国君被秦国骗去,死在外国,这是国家莫大的耻辱。他痛恨那些卖国的奸臣,也痛恨自己不曾尽力为祖国作更多的事。无比的沉痛和愤怒使屈原的心一刻也难得安静,他吟诗作赋,来揭露奸臣的贪心和丑恶。这些诗很快就传开了,靳尚、子阑之流听到屈原责骂自己,气极了,马上去找顷襄王,诬陷屈原对新即位的国君十分不满,并在外鼓动群众反对朝廷。顷襄王将屈原赶出郢(影)都,流放到江南一个人烟稀少、荒凉偏远的地方。

公元前278年,屈原听说秦国又派大兵侵略楚国,当他得到来自郢都的消息“秦国的白起侵占了我们的郢都!”的恶耗时,他悲愤已极,他听说洞庭、五湖、江南先后陷落,顷襄王仓惶出逃,不得不到陈(今河南睢(虽)阳)避难,他眼望大好河山被强秦所占,楚国人民将倍受奴役之苦。他思绪万端,奋笔疾书,写下最后的《哀郢》、《怀沙》等不朽诗篇后,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的夜晚,坚定自然地跳进了汨罗江,结束了他伟大光辉的一生。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将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

推荐第8篇:屈原管理区

屈原管理区

关于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和进一步减轻

洞庭湖区农民负担综合改革的通告

经国务院批准,二OO七年湖南省继续实施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和进一步减轻洞庭湖区农民负担综合改革,为了使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明确改革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和执行政策精神,确保改革顺利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两项改革和重大意义

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和进一步减轻洞庭湖区农 民负担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减轻国有农场和湖区农民负担等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推行这两项改革,有利于制止农村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提高湖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维护大江大湖的防汛安全,保护广大群众的整体利益;有利于促进基层政府转变职能,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有利于消除湖区农村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区域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两项改革的目标与基本政策

1、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三个确保”:将农工承担的土地租赁中类似“乡镇五项统筹”(即、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和乡村道路建设等五项)的收费全部免除,确保将农工较重的负担减下来;推进农场内部管理体制和各项配套改革,确保农工负担减轻后不反弹;逐步理顺国家、农场与农工之间的分配关系,确保农场经营有序,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

2、进一步减轻湖区农民负担综合改革的目标是确保湖区农民过重的负担切实减下来、不反弹。逐步取消专门针对湖区农民的收费项目,坚决取缔乡村自设的收费项目和不合理负担;确保堤防维护和排渍排涝支出的正常需要。逐步将堤防维护和排渍排涝支出中公益性部分纳入公共财政范围,建立各级政府合理的费用分担机制。在乡镇机构改革的基础上,确保乡镇政府和公益性机构履行职能的正常支出,建立健全村级运转经费保障机制,适当增加村级补助资金,严格村级财务管理,防止村级组织因经费缺口向农民乱收费。

3、免除农工承担的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收

费。免除后,在基本反映土地承包租金水平,不引起农工“争地”矛盾的前提下,农工和当地农民租赁用于农业生产的农场经营田,其租赁费原则上每亩不超过100元,有条件的地方经营田租赁费进一步降低。2007年我区平均分配给农工的经营田每亩按70元征收,2008年每亩按60元征收。由村集体组织掌握的经营面积向种田能手或社会经济组织整体流转或拍包的经营田,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其租赁价格以拍包为准,并签订租赁合同。

4、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管理办法。参照周边农民承包面积确定农工责任田,由农工实行承包经营,2007年我区责任田每亩负担为10元,从2008年起我区责任田负担为零,与周边农民负担一致。

5、逐步取消湖区共同生产费。从2007年起,两年内取消湖区共同生产费。2007年湖区共同生产费亩均不超过10元,2008年全部取消。同时,坚决取消湖区以任何名义向农民收取的“堤防费”、“水利工程费”等违规设立的收费项目。取消共同生产费后湖区的排渍排捞费用按公共性与非公共性原则分别处理,防汛保安电排费用和公共性的排渍排涝费用由政府承担,村组排渍排捞费用可纳入“一事一议”筹集并实

行“民办公助”,农民个人田间灌溉费用(扬水费)属生产直接成本由农民承担,同时,各村都必须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由协会实行专帐管理。做到专款专用,节余留存,滚动使用,严禁村组织平调资金,弥补村级经费不足,年底由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后张榜公布,取消向农民收取的堤垸维护费。

6、完善湖区村级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从2007年起,统一明确村级经费保障标准,各级财政适当增加村级经费补助,建立健全村级运转经费保障机制,重点保障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村内公用经费等村级三项费用,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全面推行“村财乡管区监管”,落实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制度,严格收支管理和审计监督,确保村级经费合理使用。

三、农工的义务和权利

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和进一步减轻湖区农民负担综合改革后,我区农工责任田一律实行零负担,平均分配的经营田在2008年统一按每亩60元征收,村集体掌握的面积向种田能手或社会经济组织整体流转或拍包的经营田必须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签订租赁合同,其租赁价格以拍包为准。广大农工应按照有关规定,自觉履行义务,积极缴纳经营田的租

赁费,对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期限缴纳,并对征收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征收机关可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对农民应承担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由有关部门通过屈原管理区农工负担监督卡的形式通知广大农民,对农工负担监督卡和国家规定之外的任何行政事业性收费,集资、摊派等,农民群众有权拒绝缴纳,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特此通告

二OO七年十二月

推荐第9篇: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学习重点:

1、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默写背诵第3段。翻译重点文言语句。

一:课前预习:

1、简介屈原的生平: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人,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把它们合编为《楚辞》。出生楚国贵族,知识渊博,有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官职,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 285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2、屈原的影响: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3、背景简介: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名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名著。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同时富于抒情性。它在叙述史实时,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迅誉之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它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载屈原的事迹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品格,集中表现了屈原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流露了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

第一课时 课堂活动

一、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属(zhǔ)草稿 惨怛(dá) 帝喾(kù) 靡不毕见(xiàn) 举类迩(ěr) 濯(zhuó)淖(nào) 蝉蜕(tuì) 滋垢(gòu) 浊秽(huì) 皦( jiào)然泥(niè)而不滓(zǐ)者也 既绌(chù) 商於(wū) 屈匄(gài)

既咎(jiù) 眷(juàn)顾 相随属(zhǔ) 唐昧(mò)憔(qiáo)悴(cuì) 啜(chuò)其醴(lí) 物之汶汶(mén)者乎 罹(lí)难 枯槁(gǎo) 温蠖(huò) 汨(mì)罗 被(pī)发 渔父(fǔ)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简介屈原的姓名、家世、所任官职、为政才能,以及楚王对他的信任。 第二部分(2---3)写屈原遭谗被疏后“忧愁忧思而作《离骚》”,说明了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和心理状况,评述了《离骚》的思想内容和写法,并对屈原的人品作出了“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高度评价。

第三部分(4---9)历叙屈原被罢黜后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的一系列失利,表现楚国的日益衰败,说明屈原被排斥给楚国造成的巨大影响。

第四部分(10---12)叙述屈原的放逐和自杀,交代屈原死后楚国为秦所灭。 第五部分(13)司马迁对屈原的赞词。

二、学习第

一、二部分 文言基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 (2)、人穷则反本(“反”通“返”) (3)、糜不毕见(“见”通“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二)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娴于辞令(熟练、熟悉) (2) 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

(3)、屈平属草稿(写作)(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法令,两词都是同义复用) (5)、平伐其功(自夸、炫耀) (6)、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 (8)、可谓穷矣(处境困难)

(9)、其文约(简约) (10)、其词微(含蓄精深)

(11)、明道德之广崇(阐明) (12)、治乱之条贯( 条理,规律 )

(三)、词类活用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做名词,识别力) (2)、谗谄之蔽明也( 动词活用为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3)、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做名词,邪恶、不正的小人)

(4)、蝉蜕于污秽(名词做状语,像蝉那样;形容词做名词,污浊的环境) (5)、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做名词,端方正直的人) (6)、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做动词,阐明)

(四)、文言句式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判断句) (2)、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 (3)、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臵) (4)、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句)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6)、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被动句) (7)、明道德之广崇(定语后臵句)

(五)、翻译句子

(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一个人在处境危急的时候必定要念及上天和父母,所以人每当劳苦疲惫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有了病痛和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喊父母的。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就其文字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表现的旨意却极远大,所举的事例虽是人常见的事物,但表现出来的意义却极深远。

(3)、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熟悉外交应酬的辞令。

第二课时

一、课堂活动

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及学案疏通文意。

2、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第三部分的大概内容。一.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屈平既绌(“绌”通“黜”) (2)、齐与楚从亲(“从”通“纵”) (3)、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 (4)、乃令张仪详去秦(“详”通“佯”) (5)、使于齐顾反(“反”通“返”) (6)、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

(二)、文言重点词语释义 (1)、惠王患之(担心、畏惧) (2)、齐与楚从亲(合纵) (3)、楚诚能绝齐(如果) (4)、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全部) (5)、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议和(第二年) (6)、臣请往如楚(往、到) (7)、奈何绝秦欢(断绝) (8)、屈平既嫉之(憎恨) (9)、人君无愚智(无论) (10)、冀幸君之一悟(希望; 全部) (11)、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 (12)、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一件接着一件)

(三)、词类活用 (1)、厚币委质事楚(名词做动词,用丰厚的礼物) (2)、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使……破) (3)、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词做状语,在宫内; 在外面) (4)、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形容词 做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5)、身客死于秦(名词做状语,像客人那样) (6)、秦虎狼之国(名词做状语,像虎狼一样) (7)、时秦昭王与楚婚(名词做动词,结为婚姻)

(四)、文言句式 (1)、大破楚师于丹淅(状语后臵句) (2)、遂绝齐(省略句) (3)、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省略句) (4)、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 (5)、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 (6)、举贤以自佐(宾语前臵)

(五)、翻译句子 (1)、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秦惠王畏惧齐楚两个大国联合,于是就命张仪假装背离秦国,并用丰厚的礼物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2)、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张仪听说了,就说:“拿我一个张仪就能抵上汉中的大片土地,我请求您允许我到楚国去。” (3)、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到了楚国,张仪又用丰厚的礼物收买了当权的大臣靳尚,还在怀王宠爱的妃子郑袖面前编造了一番骗人的鬼话。 (4)、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屈原当然更憎恨子兰,他虽然被流放,但仍眷念着楚国,惦记着怀王,始终没有忘记有一天能够回到朝廷来,并希望君王能彻底的醒悟过来,一切坏的习俗全都改变。 (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一个国家的君王无论他是愚蠢的,还是聪明的,也无论他是有才能的,还是没有才能的,没有一个不想任用忠臣来侍奉自己,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的。

第三课时

课堂活动

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及学案疏通文意。

2、合作探究,理解文章10—13段的大概内容。一.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被发行吟泽畔(“被”通“披”)

(二)、重点实词

1、王怒而迁之(

2、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3、受物之汶汶者乎(

4、楚有宋玉、景差之徒(

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三)、古今异义

1、颜色憔悴

2、形容枯槁

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三:当堂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惨怛(dán) 枯槁(gǎo) 濯淖(nào) 憔悴(cuì) B.惨怛(dàn) 枯槁(gǎo) 濯淖(nào) 憔悴(cuì) C.惨怛(dá) 枯槁(gǎo) 濯淖(zhuō) 憔悴(cuì) D.惨怛(dá) 枯槁(gǎo) 濯淖(nào) 憔悴(cuì)

2、下列词语书写与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疾痛惨恒(dá) 濯淖污泥(zhuó) 哺糟啜醨(bǔ) 从容淡静(cōng) B.搏闻强志(qiáng) 谗谄蔽明(xiàn) 靡不毕见(xiàn) 眷顾楚国(hüàn) C.怀瑾握瑜(yú) 旧事填膺(yì) 莫不逾侈(yú) 积年不徙(xǐ) D.差肩而坐(chā) 不觉莞尔(wán) 膛视而笑(táng) 犹尚殗殜(yān)

3、下列各句中的“为”字,按意义与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②又前而为歌 ③而自令见放为 ④王使屈平为令 ⑤竟为秦所设

⑥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⑦何辞为

⑧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⑨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A.①⑤⑨/②④⑥/③⑦/⑧ B.①⑤⑧/②④⑥/③⑦/⑨ C.①⑤/②④⑥/③⑦/⑧/⑨ D.①⑤⑥/②④⑧/③⑦/⑨

4、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的词与例句加黑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1)使使如秦受地( ) A.其如土石何

B.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C.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 D.邂逅不如意,便就还孤 (2)顾不知计所出耳( ) A.荆轲顾笑武阳

B.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D.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3)其文约,其辞微(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C.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 D.仲尼没而微言绝

(4)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B.听妇前致辞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D.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5、下列各句中均有词类活用现象,请选出分类正确的一组:(①进兵北略地 ②又前而为致曰 ③其后楚日以削

④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⑤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⑥群臣怪之

⑦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A.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B.①③⑤/②④/⑦ C.①②③⑤/④/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⑦/⑥

6、选出下列句中“乃”字词性不同于其他之句的一项:( A.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C.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D.而乃以手共搏之

7、选出下列句中“以”字做副词用的一项:( ) A.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B.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C.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D.皆白衣冠以送之

))

8、以下各句中“被”字与“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中的用法、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被明月兮佩宝璐

B.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C.外人颇公孙布被之讥 D.幸被齿发,何敢负德

E.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F.将军身被坚执锐

G.幸大雪璐岭,被南越中数州

9、找出下列黑体字中用法含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 ) A.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 B.亡何国变,宁南死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10、选出与其他三句句型不同的一项:( ) A.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C.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1、下面各句中黑体词语其意义,有的与现代汉语相同,有的则不同,找出全都不同的一组:(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②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③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④北蛮夷之鄙人

⑤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

⑥何必劳神苦思,代有司之职役哉 ⑦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⑧仆所以留者

A.①③④⑤⑦⑧ B.①③⑤⑦ C.①③④⑥⑧ D.①③⑦⑧

12、选出下列各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A.现在,作事不讲信用,那么,秦国是不可以信任的。 B.现在空手而去,没有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C.现在要去到不讲信用的秦国,那是不可亲近的。

D.现在,我就要动身了,你却不信任我,那么,我又怎么可能接近秦王呢?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A.可是将军的仇报了,然而燕国见陵一战的耻辱怎样消除呢? B.这样的话,那么将军的仇恨报了,燕国受欺凌的耻辱也除掉了。 C.然而那么,将军的家仇报了,燕国的国恨也洗雪了。

D.是的,这样将军的家仇报了,燕国被欺凌的国耻也洗雪了。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

) A.那文章被称做短小的文章可指的都是大事,提到的同类事物都是周围的小事可是表现的意思却很深。 B.它的文句都是些琐细之辞,但它的含义非常远大,所列举的比喻虽都是眼前的近事,但所体现的思想意义却很深远。

C.其中的文句虽短小,但含义却极大,所举的例子虽多,属身边小事,可内在含义却极其深远。 D.它的文章短小却都是暗指国家大事,列举的例子虽属身边小事,却表现出了极其深远的意义。 (4)„„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 A.„„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说坏话攻击屈原。 B.„„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数说屈原的短处。

C.„„上官大夫编造谎话向顷襄王进谗,大肆攻击屈原。 D.„„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攻讦诋毁屈原。

(5)(怀王)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

A.(怀王)军事上受挫折,地盘被剥削,灭亡了他六个郡,自己做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B.(怀王)军队被挫败,国土被割裂,丢掉了六个郡,自己死在异乡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C.(怀王)士兵被挫败,土地受剥夺,失掉了他的六个郡,自己做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D.(怀王)士兵被挫败,国土被割裂,失去了六个郡,自己死在异乡秦国,成为天下人的笑料。

13、填空:

①《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即 , 时人。司马迁之所以把这两个相距百年的人放在一起立传,除了因他们二人有许多共同点和一定关联外,也是因为作者对他们有着共同的敬仰、同情,而且,作者也通过为屈、贾立传而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 使他遭受屈辱的极大不满。所以,该传用 的方法来写人记事。

②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不但是政治家、思想家,而且是一个成就辉煌的文学家、诗人。他创作了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是“楚辞”的顶峰之作,也是和风、雅、颂并称的 诗的奠基之作。他的诗作 ,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描写太空旅行的科幻文学佳品。他在一系列作品中,把许多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山川流沙等,交织成一幅雄伟奇丽的画卷,从而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的一代新风。 ③后人曾评议司马迁作“屈”传说:“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请问,他们的心最“同”在哪一点上?( )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B.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C.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试题答案】

1.D 2.C 3.C 4.(1)C(2)B(3)D(4)B 5.C 6.C 7.A 8.F 9.A 10.B 11.A 12.(1)B(2)B(3)B(4)D(5)B 13.①贾谊 西汉 汉武帝 夹叙夹议 ②《离骚》、“骚体”、《天问》 ③D

推荐第10篇:纪念屈原

划龙舟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是日,竞渡,竞采杂药。”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 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100人,桡手约80人。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湖南汨罗市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而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可见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在正式竞渡开始时,气氛十分热烈。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五月端午赛龙舟

划龙舟还有其他一些活动。比如龙舟游乡,是在龙舟竞渡时划着龙舟到附近熟悉的村庄游玩、集会。有时龙舟还有各种花样的划法,具有表演的含义。如广州的龙舟,挽手用桨叶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飞溅;船头船尾的人则有节奏地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浙江余杭县龙舟,有的是让人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来,如龙吞云吐雨一般。 也有的是游船式竞渡。如《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浮吹以娱”,是划着龙船、摇船在水上奏乐、游玩。在《梦粱录》中记载南宋杭州“龙舟六只,戏于湖中”。湖上有龙舟,只是画舫游船的一部分。 唐、宋、元、明、清各代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旧唐书》中记穆宗、敬宗,均有“观竞渡”之事。《东京梦华录》卷七,记北宋皇帝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俗。其中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奏乐,还有长之四十丈的大龙船。除大龙船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宋张择端《金明池夺标图》即描绘此景。又明代皇帝,在中南海紫光阁观龙舟,看御射监勇士跑马射箭。清代则在圆明园的福海举行竞渡,乾隆、嘉庆帝等均往观看。

又有夜龙舟。在浙江武进,过去有夜龙舟,在四面挂起小灯以竞渡。四川五通桥从1982年起出现了夜龙舟,在舟上装电灯,配焰火,漂浮河灯,辉煌夺目。浙江少数地方还于水上设堆堆浮焰,让张灯结彩的龙舟从焰中穿过。

又有旱龙舟,是在陆地上进行的模拟龙船比赛的活动。如《南昌府志》载:“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令数下人异之,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浙江武义县,过去也有旱地推端午船之俗,也认为可除邪祟。另广东的佛山、东莞、信宜都有旱地划龙舟之俗,实际上是一种舞蹈,但日期不一定在端午。佛山秋季秋色时的旱地龙舟最为壮观。又如《徽州府志》载:“五月五日,迎神船逐疫,船用竹为之,袭画状似鳅,以十二人为神,载而游绪市。”另有把小型旱龙船给小儿做玩具的。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又如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

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 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第11篇:屈原读后感

颂橘游香溪,心属昭碧霞——荐屈原传

屈原,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他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高大而雄浑,深沉而奔放的屈原形象。

全书以《橘颂》开始,极力地塑造屈原诗意的灵魂,表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从高的德行。他教育弟子宋玉:在大波大澜的时代,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他被张仪他们陷害,致使被革职,又被他们称为疯子。在向风,雷,电的呐喊中,使人看了心情也跟他的一样,心潮澎湃,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那是反抗的呐喊,战斗的召唤;那是对黑暗的猛烈攻击,对光明的热切向往;那是高尚情操的独白,是凛然气节的赞颂。最后,屈原与卫士甲一起到汉北去抵御强暴,捍卫祖国。

“最毒妇人心”。也许我不该说这句话,因我也是一名女子。但是看到南后这一形象,我又觉得我说这句话没有错。她是一个心狠手辣的阴谋家,在妖艳的躯壳里,藏着放纵,身居高贵,荣耀的皇后之位,却阴险,冷酷,凶残,为巩固宠位,不惜残害无辜,诬陷忠良,与乱臣狼狈为奸,愚弄国王,把楚国和百姓推向覆灭的深渊。

在遭小人诬陷,被流放偏远地区后.屈原十分悲愤,痛惜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于是,他写下了《离骚》,《九章》等作品.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些都是屈原的名句,他一心爱国,让人着实为之感动!

公元前278年,秦国消灭了楚国,屈原悲痛万分,写下《怀江》后投江自尽.屈原的文采令人惊叹,以诗抒情,以诗来表达自己坚持正义,遭受打击,信念绝不动摇的坚定决心.我敬佩他那颗爱国之心.忧国忧民,爱国爱民.为了国家能富强,他呕心沥血;为了人民能幸福生活,他倾入了满腔热血.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青年教师,我希望自己也能将屈原之爱国精神践行在平凡的工作中来。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争取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合格教师!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12篇:感悟屈原

“感悟屈原”专题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与积累屈原系列文章,进行回顾与梳理,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精神和品德,积累写作素材。

2.通过对屈原择生与择死现象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能力。

3.加大思维容量,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4.拓展阅读,调动学生的语言储备,把积累和运用结合起来,培养写作能力,特别是灵活运用素材表现特定话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寻求材料获取信息。

2.自主进行阅读研究。

3.整合学习资源。

4.总结发现。

5.制作幻灯片。

6.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知屈原高贵的个人品质和爱国思想;

2.培养自主学习及合作精神;

3.体会正确的生死观。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品读屈原”这一专题以《离骚》为基础,阅读必修2读本《楚辞》两首《山鬼》及《国殇》,补充《涉江》《渔父》及《屈原列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积累梳理与探究,全员参与,团结协作,先搜集资料,再选择与整理资料,并制成课件。具体要求:

一、感悟与发现

1.整理屈原作品中的名句。

2.根据《屈原列传》及自己搜集的材料运用名句编写人物事略(包括屈原的生平及创作)。

二、探究与批判

1.屈原对后世的影响(从创作与精神两方面探究)。

2.有人说屈原大可不必死,他可以学学陶渊明,为后世留下更多的诗歌,你怎么看?

三、品读与表演

1.读时文孙侃的《夜读屈原》及张曼菱的《择生与择死——屈原与司马迁》,写出感悟。

2.课本剧写作及表演:生与死的对话(即汨罗江畔,屈原与司马迁的对话)。

四、拓展与探究

探究话题“择生与择死”。

要求:

1.搜集忍辱而生的例子并探究原因。

2.搜集文人毅然赴死的例子并探究原因。

五、运用与表现。

1.拟题训练。要求学生把屈原当成写作素材,进行多角度立意,并选择一个立意拟出几个题目。

2.印发高考优秀作文《谏屈原书》(2002年全国卷,话题“心灵的选择”)及《吊屈原赋》(2003年全国卷,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体会如何以屈原为材料表现特定话题,并学习借鉴一些技巧,如借古寓今等。

3.写作训练。以“行走在消逝中”为题,要求以屈原为素材进行作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全班朗诵屈原《橘颂》,各研究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人类文明史库中挖掘宝藏,扩大内存,选定屈原这一对象做专题研究,提出几个细微的“点”来,这就像打一口井,只有选定目标,一点一点打下去,才能打出一口甘甜的井来。

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意;或者如胡适所说,是一个大“箭垛”,让我们人人都可以向他那里射上心中所想;或者,如我曾经比喻的,是一个大大的“滚雪球”,当他向时光的坡道上滚过一代又一代时,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可以在上面附着上自己的东西:既是对屈原的新发现,也是价值的增值。是的,物质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庇荫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感悟屈原”专题研究汇报课。首先,请全体同学起立,让我们以最诚挚的深情朗诵屈原的作品《橘颂》,让我们穿越千年的美丽,握住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温暖千年的手。

二、各研究学习小组展示研究成果

(一)现在,请各研究小组向各位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首先请“感悟·发现”组的代表上台汇报。

▲ 第一组汇报

1.积累梳理名句(幻灯)

屈原的名句(精彩典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饮露餐英,只爱高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坚定信念,奋斗不懈)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追求真理,坚强不屈)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洁身自好,刚正不阿)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与众不同,绝不苟合)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坚持志向,不同流合污)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正道直行,奋斗终身)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坚定信念,端正忠直)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涉江)(对故国的眷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涉江)(面对污浊的、丑恶的社会,要洁身自好;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

2.根据《屈原列传》及自己搜集的材料运用名句编写人物事略(包括屈原的创作情况及事迹)。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离骚》是其代表作。《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其作品还有《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汨罗江里有诗魂

汨罗江那一湾平静的江面上泛起丝丝涟漪。

我仿佛看到一位项上挂着花环、腰间佩着长剑、足下穿着芒鞋的古代诗人,披发伫立,且行且吟,悲愤叹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一渔夫见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尔后,飘然而去。而他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高吟“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他有过积极执着,勇于进取的少年时代。他怀着美好而纯真的心灵,善于发现周围美好的事物,在众多的树木,他特别欣赏橘树非同一般的美,所以他写下了《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道出他愿效力于楚国,把一颗坦荡澄澈的灵魂留在楚山楚水的心声;道出他内心世界永远是以楚国的安危来建立坐标系的。它所沤歌的“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坚定执着,“精色内白”“文章烂兮”的洁白正直。这使得他在后来的生活和斗争中能坚定自己的操守,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

他有过飞黄腾达之时,任楚怀王左徒,身居三位,“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

按说屈原在这样重要的领导岗位,只要俯首帖耳,毕恭毕敬就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他却不是那类趋炎附势之辈,他“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迷汤武”,直谏楚王,联齐拒秦,保家卫国,但由于令尹子兰、郑袖一伙奸细的谗言,致使屈原的忠谏不得采纳,结果是“王怒而疏屈平”,接着便有了“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也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才气横溢、情感跌宕,倾吐了诗人忠诚的爱国信念和报国无门的极度痛苦和忧伤。诗人那一声长长的沉重的叹息,那一行行滚烫的烛泪,都浓缩成了“哀民生之多艰”。但在那“背绳墨以追曲”“竞周容以为度”黑白颠倒曲意逢迎的污浊世俗中,谁能依旧坚守着自己心灵的圣地?——屈原!唯有屈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让我们看到一位疾恶如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让我们看到一位宁愿以生命去捍卫“美政”理想也不愿意背叛自我的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人在世俗污泥中跋涉的时候,他可以神游天地,在《九歌》中,陈设丰盛的祭品,邀神降临。让灵巫衣着华丽,合着竽瑟的节拍扬槌击鼓,引吭高歌,舞剑弄袖,以歌舞娱神,而表现他对天之尊神的虔诚的礼敬。诗人在理想世界中穿行的时候,他可以斥问天地,发人深省的提出了《天问》,他要寻求一个清明的太平世界,一个与现实环境相异的五彩祥和的盛世景象,但他看到的幻想中的境地仍然是清冷的。诗人在“謇朝谇而夕替”的时候,他可以把不易其“美政”理想的决心凝成了他感天动地的诗魂!在《九章》中,“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倾诉了对郢都的怀念和忧国忧民的感情;“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表达了因谗见斥的愁苦心情和死不变节的志向。

汨罗江里有诗魂。

双手捧着诗卷,紧紧贴在胸前,再一次感受诗人的心跳,重温一遍骚歌的律动。恍惚间,又看见诗人长衫漫飞,冠冕高耸,步履踉跄,沿江而来。

小结:

刚才“积累·发现”组的同学表现得怎么样?很好。他们有选择地到屈原诗词的园地里,采几朵诗词名句;或泅泳文化的河床,打捞几片失落的历史细节,鲜活地生动着我们的眼睛。他们让诗的光芒悬浮在文字上空,灿烂成一片文采飞扬的云霞。而且,值得表扬的是,他们还发现并总结了诗词名句运用的方法。

(二)下面,请“探究·批判”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第二组汇报

1.屈原的创作与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屈原的创作与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屈原是一位有卓越见识的政治家和品德高尚的笃行君子,也是一位有个性的伟大诗人,他的出现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屈原打破了四言体的格局,吸收民歌形式,特别是楚歌形式,创造了句法参差灵活、结构富于变化的“楚辞”诗体。在他的影响下,从战国至汉末,宋玉、唐勒、景差、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等一大批楚辞作家涌现出来。他们都追慕屈原的为人,继承屈原的思想,或以屈原为题材,或祖述其文,拟其创作,写作了大量的作品。

在艺术技巧的创新与开拓上,屈原也给后世以丰富的启示。

首先,屈原善于驰骋幻想,以神奇的笔触、宏阔博大的气势,在诗歌领域开辟了一片浪漫主义的辽阔沃土。像李白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杜甫的《兵车行》等诗都或多或少地可以看到屈赋的影子。

其次,屈原还首次把神话传说运用到创作之中,极大地丰富了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比如《招魂》一篇中对天堂、地狱以及东南西北各种怪异形象的描写直接启发了后代诗人、小说家的创作。

第三,屈原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寄情于物”,“托物以讽”,咏“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特别是用香草美人来广泛比拟抒发怀抱的手法对我国古代诗文有着极大影响。我国诗文以美人自况的风气十分兴盛。从宋玉的《神女赋》、曹植的《洛神赋》直到陶渊明《闲情赋》,或表现对理想执著的追求,或表现政治失意后的绝望与人生的悲哀,或隐喻一种隐逸遁世的思想,这种手法是对屈赋的直接继承。

总之,屈原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道路,其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是不朽的,后人把他的作品与《诗经》并称“风骚”,其影响只有《诗经》可与之相比。

屈原在精神方面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对民族精神的影响——他执着深厚的爱国热情,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斗争意志,坚贞不愈的个人品质,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千多年以来,凡在反抗强敌、维护正义、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尊严的斗争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想起屈原,并从他那里吸取巨大的精神动力。

对民族名人的影响——屈原的精神以及他用整个生命写下的震撼人心的诗篇,激励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在我国历史上有成就的大家,几乎没有不受到屈原影响的。李白、杜甫、司马迁、郭沫若等等。

史学家司马迁,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完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其精神和屈原一脉相承,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唐代大诗人李白,蔑视权贵,批判现实,他的诗歌中所闪烁的浪漫主义光辉,是对屈原创作的继承和发展。

杜甫的爱国忧民思想,也和屈原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

对民族风俗的影响——有了屈原,就有了端午节。而这些风俗,两千多年来至今未衰,足以说明屈原在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地位和不朽影响。1953年,屈原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因此,屈原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2.有人说屈原大可不必死,他可以学学陶渊明,为后世留下更多的诗歌,你怎么看?

永远的星光

有人说,屈原何必要死呢?如果他能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原则,不那么固执于自己,离弃自己的国家,一走了之再另图一邦。又或者游山玩水,像陶渊明那样,悠悠然在南山下采菊种豆,做一个逍遥的隐士不好吗?何必那么痛苦、无奈呢?

但是我想,屈原是无论如何不会也不可能这样做的。

首先,屈原的元祖是颛顼转高阳氏,而高阳氏第六代孙季连,乃是楚国的创业始祖。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屈原的整个家族足够代表一个楚国。如此显赫的身世,又怎能够在国家危难时刻弃之而另图异邦呢?在那个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年代,做出这样的事可谓大逆不道。

再者,屈原也无法学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陶渊明只是东晋诗人,之因厌恶官场污浊,憎恶当时统治者的腐朽。并不愿与其同流合污而选择“出世”的文人隐士。安定闲适的田园生活解决了诗人“仕与隐”的矛盾,在回归自然之后的诗人可以摆脱功名、富贵、利禄、得失,也可以摆脱生死俗网的羁绊。他所实践的是真正的诗意人生。可屈原与他不同,屈原是楚国的贵族,曾辅佐过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与陶相比,屈原更像政治家而不像文人。屈原的文章也很绚烂,但他的最高理想是政治而不是文学、他要的是国泰民安而不是绝世佳作。换句话说,文学只是他政治理想中的一种附带品。若政治理想覆灭,文学也就无了根茎。屈原的心还牵挂着楚国安危,还牵挂楚国人民。如此种种,你叫他如何放得开?当一个人在心已和山河一道破碎时,哪有闲情去陪伴野鹤,欣赏浮云混迹江湖。

还有人说,屈原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但也不至于去死啊!苏轼一生虽也屡遭打击,但始终保持旷达的心胸,在贬为地方官之后,也是政绩不错,还在文学领域中“突围”成功。但是要知道,屈原所面临的不仅是壮志难酬,还有国破家亡的危险。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屈原每天清晨起来,都跑到井边来梳头洗脸,饰以香艳的花卉,然后坐于井边,回想前一天的行为举止,检查自己的心灵是否沾上灰尘。”由此可见,屈原是一个有道德洁癖的人。理想破灭了,前途渺茫暗淡,国家灭亡了,他的世界已陷入一版浑浑的黑暗。而面对这一切,他又无能为力(因为当时他还被流放在沅湘流域,秦兵也已攻破楚国都郢)。如此种种,你叫他如何放达、如何“突围”?

屈原在心存最后一丝希望之光熄灭后,他选择了在滚滚的江流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最后的一片叶子,随着凋落造就出悲壮的美„„

小结:

“探究·批判”组同学的研究报告层次清晰,有理有据,首先他们为屈原对后世的影响作了高度的评价。其次,他们对屈原做隐士的观点进行批判,并阐述了三方面的理由:高贵的血统;高于文学,高于生命的政治理想;道德洁癖的个性品质。

我个人也赞同这组的观点。屈原将死亡掌握在自己手里,让死亡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屈原未能在日常生活中为个人提供深刻实用的生存智慧,但他建构了彻底积极的生死观,突破了自然对生死的规定性,实现了精神与意志的永恒,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之魂!

当然,这组同学比较民主开放,他们欢迎持“屈原要像陶渊明一样,去归隐田园,为后世留下诗歌”观点的同学,课后与他们联系切磋。老师也愿意帮助你们,给你们提供一个辩论的平台。

(三)下面,请“品读·表演”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 第三组汇报

1.读时文孙侃的《夜读屈原》及张曼菱的《择生与择死——屈原与司马迁》,写出感悟。

生死茫茫一心知

读罢张曼菱的《择生与择死》,内心波涛般起伏不已。

屈原与司马迁,在中国文学史上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两个闪烁着高傲光辉的灵魂。

恢弘的历史巨著《史记》闪耀着司马迁卓越的智慧光芒,滔滔汨罗江水有屈原的叹息与忠贞的爱国情怀。两人都为世人所歌颂。尽管一生一死,但他们不都是悲壮而千古流芳的吗?为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死的灵魂都是崇高的,都是我们所应当铭记的!

司马迁是悲壮的。

面对“腐刑”如此的奇耻大辱,司马迁何尝不曾想过寻死?然而司马迁死不了,正是他的信念,他的理想,带着他坚持过一个又一个痛苦的不眠之夜。正如张曼菱所说:“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他本是可以死的,就如屈原,轰轰烈烈的用死去证明他的精魂。然而司马迁却活了下来,因为他还有未完成的事,而这件事,高于他的生命。

这就是《史记》。

司马迁的苟活,司马迁的坚守,终于著就了“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然而,他让华夏儿女重新审视生与死的含义,他让我们知道,忍辱而生一样可以将一个男人甚至一个民族的尊严用最悲壮的方式展现。

与司马迁的“隐忍苟活”不同,屈原选择死亡。但这并不能说明屈原死得没有价值,死,是屈原彰显他信仰的一种方式。

屈原本是可以活下来的,他具有超群卓越的才能和政治历史、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丰富知识,他完全可以“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然而对屈原来说,楚国永远是自己的归宿,爱国与忠君是屈原矢志不渝的人生信念。然而在当时“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时代,屈原的忠心,屈原的抱负,屈原的爱国情怀,屈原心中至美至纯的信仰却一文不值。

忧愤、痛苦交织在屈原心中,眼见楚国到了“存亡之秋”,他却无能为力,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的毕生努力付诸东流。

因此,屈原只有死。

与司马迁不同的是,司马迁拥有他的理想,拥有他能够付出所有为之守护的东西。可屈原呢,他也曾经有过,他的“美政“理想,他忠君爱国的政治信念,可是这些全都不在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与司马迁不同的是,屈原已经没有了国家,作为一个基于政治的文学家,当他的政治信仰完全破裂之后,他的文学创作,也失去了动力。

因此,屈原只有死。

在追求理想的漫漫人生之路上,屈原和司马迁都是孤独的,他们独自蹒跚在崎岖的路上。然而他们拥有一种东西,始终指引着屈原和司马迁走向前方。苟活,投江,生存,死亡,方式不同,目的归宿却是一样的——坚守心中信仰。滚滚历史长河告诉我们司马迁与屈原是英雄!他们的精神始终照耀着华夏大地。在历史的苍穹里,他们将永垂不朽!

2.课本剧写作及表演:生与死的对话(即汨罗江畔,屈原与司马迁的对话)

要求:准确把握两人的思想感情,大胆想象,合理设计对话,展示两人的内心世界。对话应尽量化用作品中原句,以增加真实性。

生与死的对话(课本剧)

〔汨罗江边,秋风萧瑟,落叶纷纷,天色暝暗。〕

屈原:(上。悲哀,长叹)举世混浊而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徘徊)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也!

司马迁:(上。借着月光,看清江边屈原)

屈原:(惊讶地)谁?

司马迁:在下汉太史公司马迁。敢问先生是三闾大夫吗?

屈原:正是。唉!如今世道黑暗,群小弄权,我屈原一生所坚守的理想已然倾覆。纵是苟活于世,亦是庸庸碌碌,不如随先王而去,倒是清清白白!(欲跳江)

(司马迁伸手拦住)

司马迁:先生耿直,忠心不二,千古流芳。众人皆知,只是先生若贸然跳江,岂不有负众人所望?人生在世,难免有挫折。可挫折才是人生成功的动力啊,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阙有《国语》;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些不都是最好的例证吗?

屈原:小人谗言,社稷将倾!我屈原忠君报国一世,今国家已亡,这岂是“挫折”二字可言明的!值此硝烟纷飞,国家有难之时,我屈原怎可独自与青林翠竹中逍遥快活!今楚国覆灭,乃奇耻大辱,今屈原已生无可恋,不如以死明志!

司马迁:先生错矣!若说受辱,在下„在下„不瞒屈公,辱莫大于宫刑!我已是一刑余废人了!

屈原:(惊愕万分)啊!?

司马迁:我亦知道生死之大义,之所以隐忍苟活,因为在下还有一心愿未了。我和家父倾注毕生精力,愿写成传世之作《史记》。我要写完它,再大的屈辱也要忍受。纵然受人唾骂鄙夷,我亦无悔!

屈原:(敬重地)先生志向高远,屈某佩服!只是,人各有志,先生虽遭奇辱,但先生却还有必须完成的理想,值得先生纵然苟活于世也定要完成。而屈某„„忠臣不事二主,屈某之社稷倾覆,理想已毁,苟活于世,又有何用,公休多言,屈某只盼先生早日实现理想,屈某生是楚国人,死为楚国鬼!

司马迁:死,也要辅佐怀王吗?屈公如此之忠君爱国,竟以死践志,此乃真丈夫!

屈原:以志而辱生兮,岂非丈夫乎?

司马迁:岂敢在先辈面前妄尊丈夫!晚生不过以支离之躯,残喘于是人世,了却吾志,怎可与先生慷慨赴死相比? 屈原:差矣!死与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先生为史而生,以生践志,令人景仰!屈某只盼先生早日实现理想,屈某生是楚国人,死为楚国雄!

(屈原甩开司马迁,纵身跳入江中)

司马迁:屈公!

(司马迁抬头仰望天空)

〔众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小结:

“品读·表演”组的课本剧编写,令人拍手叫绝;他们表演的精彩吗?精彩。他们以跨越千年时空的对话,引领我们仰视伟人的姿态。

(四)下面,请“拓展·探究”组的同学代表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

▲ 第四组汇报

1.搜集文人毅然赴死的例子并探究原因。从整个历史来看,择死者中以文人居多。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美国作家海明威,中国的屈原、王国维、海子、三毛、顾城、老舍„„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杀作为与深爱的世界告别的方式。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文人理应对这个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可为什么他们却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呢?

文人择死探究

通过大量资料的搜集解读,和经历了个人痛苦挣扎的思考之后,我们组尝试将影响文人个体的各种因素从文化、时代、人生理想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是他所属的文化的产物。自一个人呱呱坠地时起就被置于一个“文化圈”中,身上随即就被赋予了一种民族、种系的特点。中国文化,由于受儒家思想影响太深,在生与死这个问题上,一方面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也”;另一方面又认为,“士可杀,不可辱”,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儒家文化心理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性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却“位卑不敢忘忧国”。所以,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中,文人自杀是不多的;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又不惜以死抗争。

如原始的自由精神和道统意识上的精忠报国思想在屈原身上激起的火花。屈原之后,直至近现代之交的中国出现文化上的大分裂之时,诗人兼学者王国维的自杀才打破了诗园的安宁。他在西学孕育中对个性张扬的追求和传统文化熏陶下对“周孔之道”的宏扬而产生的激剧的拉锯战,1927年6月2日,一代国学大师、诗人、诗论家王国维选择了如屈原一样的方式,在鼎盛之年投湖自杀。他的遗书中,“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这16字意味深长。他为“文化殉节”,为一个逝去的文化时代,为一个列强入侵、朝政腐朽、思潮涌动的时代,他悲壮一跃。

其次,与文化相比,时代对于文人最终选择死亡是更为直接的,在某种情势下甚至是超限度发挥的。

著名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一位人道主义者,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昔日的文化辉煌已不复存在,而希特勒的出现,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维也纳,从此就陷入了野蛮之中。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不久,他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他虽然生活在人类多灾多难的岁月,但他却从未失掉一个真正艺术家的良心与正义感,他以“自觉自愿,完全清醒”的死,宣告了旧世界的行将灭亡和新时代的即将来临,宣告了人类不屈的意志。

另外,文人择死,可以说还缘于他们个人理想的设定与现实的矛盾。当文人的价值观遭到现实的否定,面临着崩溃时,他们往往会以身殉“道”。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当一个人对生存的恐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时,他就会选择自杀。”这里生存恐惧就是绝望,就是一个人对现状或未来彻底失去生存勇气的绝望。

诗歌的王子——海子,幻想在诗歌中建造一个与世俗世界对立的彼岸世界,并以此来表现对人类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当世纪末的现实破碎为满天飘舞的“一地鸡毛”的时候,当“烦恼人生”使人们内心钝化、麻木的时候,当诗歌成为手中的名片,被拿来到处招摇撞骗的时候,他将自己献祭出去,用“不甘忍受的血”来纪念一个时代的结束。

综上所述,文人择死,并不是单一的原因所致,它是各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我们却能够从死亡中获得警示: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生命,尽量避免再次堕入深渊。”也就是说,文人择死旨在借个体生命的毁灭迫使人们去重新审视既成的生存秩序和生存意义,重新思索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

2.搜集忍辱而生的例子并探究原因。如:司马迁、范仲淹、苏轼、柳宗元、钱钟书、沈从文,巴金、„„为什么他们却坚强地活着?

忍 辱 而 生

上帝总爱捉弄人,他给我们生命,却让生命历经磨难。坚强的人凭着自己的意志、信念、豁达、智慧,活得多姿多彩,将生命进行到底,让生命炫出辉煌。

少居庙堂之高、多处江湖之远的苏轼历尽艰难险阻。在朝在野、亦民亦官、或文或吟的他早在《密州出猎》中追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畅想自己能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字里行间澎湃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报国豪情。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险境中,苏轼洋溢出了最有底蕴的达观,于是苏轼获得了人生哲学和文学艺术上的双丰收。

还有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生不逢时,仰天长叹,长歌当哭。纵马驰骋疆场,挥毫恣意文章。挽大厦于既倒,济苍生于水火。

这些文学巨匠的成功往往来自与风刀霜剑的搏击、与艰险困顿的斗争和向不公平命运的挑战。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人格才更纯净,斗志更顽强,价值才更殷实,成就才更辉煌。

巴金——20世纪中国的良心,他饱经忧患,早年的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被五四时期的左派文人划归为革命的作品,从此,他被冠以红色文人的名号。他始终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喜欢说真话。*前说了真话,就在上海遭殃了,在复旦挨批,每餐在饭堂排队吃饭前,他都要在潮湿肮脏的水泥地上给毛泽东的画像下跪。他尝尽生死离别之苦,他的妻子在“*”中因受自己的牵连而遭罪,身患绝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连诀别的话也没留下一句就默默离开人世。

虽然受尽了凌辱,但他却能够在逆境中抬起头坚强地活下去。到了晚年,他创作了思想漫笔《随想录》,是一部五卷本的忏悔录,是对自身以及周遭问题的深刻剖析与大胆揭示。于是,在中国文坛引发了一场历史回顾与反思的热潮。

文人本是柔弱的,可是迸发出的情感却能够吞吐千年。它不是炮火,却强于炮火的威力,所以民族的精神不能丢,人民的作家更不能放弃他的人民.

文人,你们有的为了正义和理想而生,有的为了正义和理想而死去。。我尊敬那些为了正义,为了清白而择死的文人,可我更敬佩那些在逆境中奋力的抬起头继续坚持理想的文人!

小结:

“拓展·探究”组的同学,从文化、时代、人生理想三方面对文人择死进行探究,并指出了文人择死的意义:借个体生命的毁灭迫使人们去重新审视既成的生存次序和生存意义,让人们重新思索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另外,见解非常深刻而且独到,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体现理性了思维色彩。

【总结】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培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内存,增强写作的信心。

端午节有感于屈原

(2004-05-30 12:38:39) 转载▼

分类: 灯下草虫

“什么样的价值,我们会一生担承?

什么样的承诺,我们会信守终身? 什么时候,真情的倾诉不再伴随着泪水?

什么时候,我们才不再伤感短夜梦、长路尘、水一川、月半轮?”

坡森的诗,这首,最令我感动。

端午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将上册学过的《离骚》节选,重新背了一遍。讲到屈原的死,学生问为什么。我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你觉得屈原的人生还有什么别的路可走,你为他规划一条?

四人一组,讨论几分钟后,有人站起来了。

答案大约可归为四种:其一,可以退隐江湖,如庄子,范蠡,不问人间是非,表面与世沉浮,其实独善其身;其二,以为“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如学学渔父“世人皆浊,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哺其糟而歠其酾”,明哲保身就罢。其三,可出国应聘,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重要的是实现个人的价值。(春秋战国,士可择君,君不可择士。)其四,顺着上一个人的思路,有人便联想到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孔子不爱国(他爱的是他的“仁”道,诸子中,除法家外,较少讲尊君爱国的。),鲁国道不可行,他就周游去了,仍然无望,就退而著书立说,办私立学校,传一点星星之火,也是一条出路。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既然有这么多的选择,屈原何以选择了最糟糕的一种?是性格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抑或两者皆是?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正邪不两立,恰如水火之不容,如方圆之不能周。屈原所执着的是他高洁的品格,他理想的信念。“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无论是嘲笑或侮辱,欺骗或背叛,甚至是一次比一次更遥远的放逐,甚至是被肢解,不能改变的是他的心意。是的,他可以走,可是举世混浊,他又能走到哪里去,何况他生于斯长于斯,乡愁国恨,哪一样,他割舍得下?他是一个多疑善感的殉情者,缺少道家的旷达,墨家的刻苦,和孔孟的行为哲学的奋斗精神。(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他不能想孔子那样,因为他是一个政客,诗人,不是学者传道者,他所眷顾的只是这片土地,还有这土地上的人民。(虽然在他的诗里,写百姓的不多。他是很个人主义的)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涉江》)在一个庸俗,昏暗,邪恶的社会,要做一个高洁的,与众不同的,特立独行的人,他的命运只有一种——死亡。

屈原选择了死。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他要保全他高洁的品性,他死要死在他的故乡。

他是人生的殉道者。

梁启超说:“彼之自杀,实其个性最猛烈最纯洁之全部表现。非有奇特之个性不能产此文学,亦惟以最后一死能使其人格与文学永不死也。”

第三个问题:屈原真的是当代所称的爱国主义者吗? 读遍《离骚》没觉得其中有多少爱国主义。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屈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怨”什么,“正道直行,竭尽忠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不可否认,屈原爱国,但他更忠诚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的优国伤民,他的愤世嫉俗,都是出自真情。甚至我觉得“国”不过是他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寄托罢了。人说他忠君,他只是忠于自己的心罢了,和那些在君王面前唯唯诺诺,奉承谄媚的嘴脸相比,他的怨愤显得多么崇高。屈原的可敬之处,不在“忠”,而在“怨”!

《离骚》里有徘徊,有呐喊,上天入地,登山临水,他空虚过他怀疑过。一个人,在人生路上遇到挫折失败,总会有犹豫甚至退缩,但正因为如此,他才显得真实自然。。

屈原也是。他需要从古人那里寻求精神的慰藉,也不免怀疑自己,为什么我和这世界格格不入,为什么我这么孤独,是我错了,还是这世道错了。

他在林间徘徊,他在河边叹息,他忧虑他痛苦,他游目四荒,他四方追问。终于,他抬起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就死其犹未悔。”站在我眼前的是这样一个男人:峨冠博带,芙蓉为衣,长铗为佩,披挂着鲜花香草,服饰缤纷芳香袭人。

他目光清澈,忧伤。

他面容枯槁,却从容坚定。

在反复的思考,追问,反省之后,他更坚信自己的意志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我眼中心中的屈原,作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屈原更甚于一个爱国主义的屈原。

翻开闻一多文集,里面关于屈原的文章是我从前读过的,不妨抄一段。他把屈原称为“人民的诗人”。“如果对于当时那在暴风雨前窒息得奄奄待毙得楚国人民,屈原的《离骚》唤醒了他们的反抗情绪提高到爆炸的边缘,只等秦国的大军一来,就用那溃退和叛变的方式,来向他们万恶的统治者,实行报复性的反击(楚亡于农民革命,不亡于秦兵,而楚国农民的革命性优良传统,在此后陈胜吴广对秦政府的那一著上,表现得尤其清楚)。 这段历史,实在值得玩味。

人民所给予一个诗人的最高的敬意是把一个从古就有的重要节日转让给屈原。而比屈原更忧国忧民的杜甫,却常常被百姓遗忘。为什么,只是因为屈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么。

我的思考仍然没有结果。

第13篇:《屈原》教案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 一 ) 郭沫若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对其生平及作品要向同学们作介绍。( 二 ) 老师需向学生介绍清楚本剧写作的历史背景及写作意图,以便把握本文主题。( 三 )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对屈原生平及作品特别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和高洁的品质,更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和领会。

( 四 ) 学习本文,了解本文的精髓,即主要学习屈原的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不随波逐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学习他心系国家至死不悔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国家的主人翁责任感。

( 五 ) 能够归纳总结屈原形象。

( 六 ) 本文的核心是“雷电颂”部分。屈原的形象主要就是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心独白塑造的。

( 七 ) 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

【指点迷津】

( 一 ) 必知点:

1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 ( 1892—1978 ) ,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介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2 .屈原简介:

屈原 ( 约前340—约前278 )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3 .本文写作的背景及写作意图:

背景见预习提示。

写作意图:古为今用,借古讽今。用作者的话说当时是“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作者“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作者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

激烈的斗争。

( 二 ) 重点:

4 .作者笔下的屈原形象及其它人物形象

屈原:剧中屈原是正义的化身。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他蔑视鬼神,鞭挞一切污秽,誓与丑恶的奸佞们战斗到底。屈原的形象是为正义和光明而战斗的不屈的战士的形象。婵娟:屈原的侍女,是有正义感的女性的形象。婵娟之死,使正义和邪恶的冲突达到高潮。郑詹尹: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中奸佞的帮凶。

5 .本文的情节结构和矛盾冲突:

课文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

第2部分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 第3部分是婵娟之死。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

6 .屈原歌颂风雷电的内心独白的结构和特点 ( 《雷电颂》 )

( 1 ) 结构层次

《雷电颂》这篇独白,结构浑然一体,内容十分丰富。可分为两层:

第1层:从“风 ! 你咆哮吧 ! ”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 ”

这一层是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

第2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 ! ”到篇末。

这一层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愤怒地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这篇独白,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 2 ) 艺术特色

①闪耀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雷电颂》中,作者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虚构,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妙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也借助它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这样,就使屈原的形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光耀夺目。这段独白想象奇特,气势宏伟,表现了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

②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充分表达感情,增强语句气势。

首先,《雷电颂》通篇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方法;其次,运用了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使整个独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7 .一些物象的象征义及蕴含义

( 1 ) 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 2 )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 3 ) 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屈原《涉江》篇云“带长铗之陆离兮”。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身子自由时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 4 )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类似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 5 ) 土偶木梗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其中河伯有二义:其一指河伯神像,其二指在《九歌》中抢演河伯的一位演员。

( 三 ) 运用点:

8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从屈原身上学到了什么 ? 写一篇读后感,联系现实谈一谈你的体会。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 .阅读全文,找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注音、释义

提示:诡谪 咆哮 潸然 痉摩 稽首 踉跄 睥睨。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 尚飨 ( 注音、释义自己动手查工具书 )

2 .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出划分的依据。

提示: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端,写勒尚(http://luntan.flycity.cn )和郑詹尹禀承南后郑袖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是发展,也是本文的核心。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

第三部分:是高潮,写婵娟之死。表现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3 .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乙庙之正殿……名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

提示: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 .郑袖、勒尚设下毒计要毒死屈原,执行者就是郑袖之父郑詹尹,他千方百计劝屈原饮下那杯酒,屈原没喝,最后他说:“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 ? ”这表现了这个刽子手什么样的心理 ?

提示:急于毒死屈原,故意使用激将法来“激”屈原喝下毒酒。

4 .学本文,要有感情地准确朗读《雷电颂》部分,准确地体会屈原的情感。所以,首先要注意朗读中的节拍停顿。下面两段对白,节拍停顿正确的项是:

( 1 ) A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 ! 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

B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 ! /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

C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

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 ! /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

D .啊,我/思念那/洞庭胡,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 ! 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

提示:D

( 2 ) A .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么 ?

B .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么 ?

C .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么 ?

D .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么 !

提示:C

5 .屈原的内心独白 ( 《雷电颂》 ) 是本文的核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对这一部分进行层次划分,并作分析。

提示:《雷电颂》这篇独白,结构浑然一体,内容十分丰富。大体可划分为二个层次。第1层:从“风 ! 你咆哮吧 ! ”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 ”

这一层是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在“比铁还沉重”、“比铁还坚固”的黑暗、阴惨的宇宙前,他不能不对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于是,他热切地呼唤和祈求那些咆哮的风,闪耀的电,爆炸的雷这些宇宙中的“伟大的艺人们”,以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把黑暗的世界“爆炸”、“劈开”,从而创造一个“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世界,迎来“没有限制的自由”和灿烂眩目的“光明”。他把“电”这一宇宙间的长剑化做自己“心中的长剑”。在呼喊声中,主观和客观,人和自然力结合在一起,充分表现了屈原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内在的力量。

第2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 ! ”到篇末。

这一层借指斥神鬼像来愤怒地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屈原之所以高呼要把所有的“土偶木梗”,连同一切罪恶的黑暗都“烧毁 ! 烧毁 ! 烧毁 ! ”是因为它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它们“完全是一片假”,“只有晓得播弄人”,一句话,它们是象征暴戾、奸诈、怯懦的怪力乱神。这样,屈原就由前面对自然力的祈求,发展到对人的力量的确信,表现了他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

总之,这篇独白,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6 .作者运用了象征手法 ( 用一种具体事物来表现一种特殊事物或特殊意义 ) 。独白中的风雷电象征什么 ? 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什么 ?

提示: ( 略 )

7 .简要分析《雷电颂》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提示: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充分表达感情,增强语句气势。首先,《雷电颂》通篇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方法,如“风”,你咆哮吧 ! ”“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 ”等等,这些语句,热切地期望风、雷、电;而“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等词语,无比愤怒地对恶神进行斥责。这样,就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其次,运用了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也使整个独白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8 .《雷电颂》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

提示:在《雷电颂》中,作者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虚构,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急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妙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也借助他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这样,就使屈原的形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光辉夺目。这段独白想象奇特,气势宏伟,表现了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

9 .婵娟在这场戏中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 她的出现,对塑造屈原这一人物形象、展示全剧矛盾冲突有什么作用 ?

提示:婵娟是屈原的侍女,是有正义感的女性形象。她爱戴、崇敬屈原,把他当作“父亲”、“师长”;她虽然是“普通人家的女儿”,但是却深明大义,知道“做人的责任”;她不屈服于公子子兰的威逼利诱,甘愿为搭救屈原而献出生命,这一切都突出地体现了她高尚、善良、纯真的品质。通过婵绢为正义而献身的行动,有力地衬托屈原正气凛然英勇无畏的形象。婵娟之死,使正义和邪恶的冲突达到高潮。

10 .综观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屈原这一伟大形象,联系当今,谈一谈自己如何从行动上向屈原学习。

提示: ( 略 ) 。

【妙文赏析】

猫不吃鼠的启示

一提到猫,人们立即会想起捕鼠能手,老鼠的天敌。可我家却有一只不吃鼠的猫。为什么呢? 原来,奶奶每天都喂它十几遍,它吃饱喝足之后,便呼呼大睡。久而久之,变得又馋又懒,竟忘记了(http://tuan.flycity.cn )自己的天职——捕鼠。现在,即使老鼠就在眼前,它也不会抓了。

猫尚且如此,人何尝不是这样 ? 现在,很多老师都把我们当成了“猫”,把那些现成的书本知识,给我们喂了又喂,灌了又灌。猫总是要饱的,怎能吃了又吃 ? 可有的老师就不管我们这些“猫”的消化能力。白天满堂灌,晚上题海战。好不容易熬到了星期六,想消化一下,老师又怕“饿”着:“《××习题集》《××千题解》都不错,星期天玩够了的时候好好做吧。”玩够 ? 唉 ! 真是天大的笑话。

“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这个口号,已经喊了许多年,可我们一些老师做起来时却又把它忘了。猫总是饿了才去觅食。同样,学生有时间,才能消化已有的知识,猎取更多的课外知识。如果猫不喂那么饱,它一定自己去找食物。这样,既省了喂,又锻炼了捕鼠的本领,也不至于变得又馋又懒,忘记了自己的天职。学生也是如此。如果老师不“喂”给那么多东西,使学生能够吃得消,接受得了,那么学生就有时间和精力潜心于课外,去猎取更多更精美的“食品”。无形中,就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智力,发展了能力。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我们的老师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 ?

如此看来,师“喂”徒也应讲求点方式方法了。

赏析:

类比论证是这样一种方法:通过两个特征或属性基本相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从已知事物的结果,来证明另一个事物也会有相同的结果。

《猫不吃鼠的启示》就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论证方法。

文章不长,论题也不新,但却具有吸引力,使读者饶有兴趣地读下去,就在于作者找到了一个好的论证方法,并能在具体(http:// )的论述中,将事例和分析逐步展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类比推理的方法,其优越性在于其论证时是从较形象的已知事物出发,容易使读者在形象的感受中明白道理,从而接受作者的观点。

②对红色的两个“你”的指代对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 .都指自然现象。

B .前一个指邪恶势力,后一个指自然现象。

C .前一个指自然现象,后一个指邪恶势力。

D .都指邪恶势力。

③对划曲线的三处短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a b指闪电,c指信念

B .a指信念,b指佩剑,c指闪电

C .a指闪电,b指佩剑,c指信念

D .a b指闪电,c指佩剑

④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诵读语气正确的一句是 ( )

A .渐弱 渐弱B .渐强 渐弱C .渐强 渐强D .渐弱 渐强答案提示:1D2 D3C4C

【创新园地】

1 .甲、乙两人对着吹牛。

甲:“我是一个巨人,两脚踏在地上,头能顶到天上 ! ”

乙:“那算什么巨人 ? 我一张嘴,上唇能顶着天,下唇能贴着地 ! ”

甲:“那你脸呢 ? ”

乙:“我不要脸了 ! ”

根据这则笑话,打一唐诗名句。

2 .妈妈让儿子填籍贯。

儿子:“妈妈,籍贯这栏怎么填 ? ”

妈妈:“就填你出生的地方。”

儿子:“噢,我明白了,籍贯——妇产医院。”

根据这则笑话,打一报纸名称。

请同学们将你的答案反馈给我们

答案提示:1 .谜底为:人面不知何处去。2 .谜底为《体育报》

第14篇:走近屈原

享受节日文化 传承节日文化

走近屈原

汶上一中 郭玉亮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经历和作品。

2、激发学生对屈原的敬爱之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屈原的童年、读书、从政,流放的四个阶段。 【教学难点】

体会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设想】

通过了解屈原的基本史事,加深热爱屈原的爱国、爱家、爱人民的感情。对屈原的相关作品有一个基本感悟,同时加深我们对屈原的热爱,增强我们爱国热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953年评选出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国入围的是屈原而不是孔子,可见屈原在国际上的影响非常大;每年端午节民间都要隆重纪念屈原,也说明屈原人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常高。今天我们走近屈原,进一步认识屈原。

二、名字与生辰:

从屈原的姓来说起,屈原本来不姓屈,他的祖先屈侠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受封在屈这个地方,也就是说他本应是姓熊,而以屈为氏。在古代,一个公族,就是本族,大家一个共姓叫姓,某一个支派叫氏,后来姓、氏不分了,所以称屈原姓屈。其实屈原应该是姓熊,以屈为氏,但是姓氏不分所以叫屈原,姓屈,那么屈原本名叫屈平,原是他的字,也就是屈原名平字原。平就是平正的意思,那么在宇宙当中天是最平正的,他的名象征着天;原就是宽广平坦的意思,在宇宙当中宽广平坦的是大地,原是地的象征。出生于公元前340年的正月初七,恰逢是寅年寅月寅日,按照古人的意思,生逢寅年寅月寅日,是人生最吉利的,也就是说,屈原他的名得天,他的字得地,他的生辰得人,天、地、人他都占了,所以屈原是真正先天禀赋有内美,因此他引以为自豪,以天、地为他效法的对象,

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协调。

三、人生经历:

屈原所在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他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最终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几起几落的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日屈原生于楚国秭归之乐平里(今湖北秭归县乐平里)。屈原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屈原虽出身贵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响,故而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从这时起,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

屈原十七岁时出七里峡,游香溪与长江,读书于昭府,与昭碧霞相爱,第二年与昭碧霞定亲。当时,秦军犯境,屈原组织乐平里的青年奋力抗击,他一方面居高临下地对青年们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巧用各种战术,机智果敢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展其非凡才华。

二十岁时应怀王之召出山进京,这一年他在鄂渚为县丞。次年升任楚怀王左徒。这一年的深秋,屈原首次使齐。不久主持楚之内政外交工作。五国联兵攻秦,屈原随军而前。对内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受到旧贵族和顽固势力阻挠。《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屈原因上官大夫之谗而见疏,被罢黜左徒之官,任三闾大夫之职,时年二十六岁。

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受骗入秦,被扣留,楚立太子横为顷襄王。 三年后屈原被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放逐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杀,时年62岁。

四、屈原作品: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屈原的作品有《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共计25篇。

《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共373句,2477字;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伟大诗篇;是一篇热爱祖国,伸张正义,鞭挞黑暗,追求光明的杰作。

《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全诗373句,1560字,多为四言,兼有三言、五言、六

言、七言,偶有八言,提出173个问题,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包括《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11篇作品,供祭祀之用。

名言名句: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渔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湘夫人》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涉江》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怀沙》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卜居》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卜居》

五、屈原印象:

☆在一个有月的深夜里,我的思想悄悄地起身,开始了历史中的漫游。 穿过世事浮华,走过凄凉无奈,跨过沧海桑田,来到了一望无边的汨罗江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好奇地回过头,见一个身材高大却看似柔弱得弱不禁风的老人,手里端着一杯水酒。杯中酒倒映的是寂寞的表情,还有颗颗的泪滴。

昨日不可留,一个王朝的背景在你朦胧的醉酒中逝去。一个逗号慢慢地缩成了一个句号,但是,我们拥有一个传诵千古的名字——屈原!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一个峨冠博带、腰配长剑的人,缓缓地走着。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但是,他的心在激荡,激荡如这眼前不息的波涛。

你有着贵族的血统,还有出众的才华、挺立的傲骨,更有拯救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和不畏强暴、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你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心安理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怀王重用你,让你起草宪令,这是多么棘手的一个差事啊!你要真的改革,会得罪多少权贵,会结下多少仇敌!你的前途会蒙上多少阴影!但这些你都不顾,你都忘记了。你只铭记自己的理想,铭记国家的富强,你毫无畏惧地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两次被贬的委屈压不灭你的理想之火,小人的谗言、君王的昏庸不能掩盖你

的理想之火。怀王在关键时刻还是想到了你,把你调回„„

☆屈原总是将自己圣化,圣化成一个操守高洁的君子。他确实操守高洁。他总是以圣人的姿态引导楚王,努力使之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王,从而使楚国的政治走入正道;他总是从高悬而无根基的道德层面去评判现实中的楚王。其结果总是发现现实中的楚王与理想之间存在着距离。当然,屈原的自我圣化,并非为了自作圣王,而是为了以圣人的姿态辅助圣王,从而建立一个人间天国——道德理想国。屈原将自己的理想政治称之为“美政”:“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愿意以自相殉这个“美政”,可是,现实却击碎了他的理想乌托邦。这种自我圣化,这种在不可能的情况下追逐的道德理想,可以说是他悲剧的重要原因。

六、精神品格:

屈原在中国的影响,历代文人里面恐怕是无出其右的。二千多年来,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他。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不用说内心深处普遍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屈子情结,就连老百姓也似乎对屈原情有独钟,民间流传了专门纪念屈原的节日——中国还没有第二个文人获此殊荣。屈原成了中国文化里一个相当奇特的现象。诗人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成为影响一代代国人为人做事的标尺。

1、关心祖国、热爱祖国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雄心壮志,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后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仍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为念;明知面临着许多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2、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从政期间,屈原坚持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等美政思想,“虽九死而犹未悔”,表达了坚持真理的的无私无畏。流浪后,仍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铭志,鼓励自己。同时,在流放期间他还写就了《天问》一书,连向苍天提出172个问题,再次表现了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3、高风亮节、宁死不屈的精神。世人皆浊我独清,面对强权腐朽,不随波逐流;任职期间,屈原志洁行廉,同情百姓,为民谋利,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作殊死斗争。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不苟且偷安、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始终“忍而不能舍也”。即使流浪以后,仍投水以明志,以剖心迹,使屈原精神上升到一个理想的高度。

屈原故事是悲惨的,但“屈原精神”永远是伟大的。屈原心系黎民,体恤苍生的情怀,不趋炎附势、不贪图名利的精神,刚正不阿、廉洁无私的行为,彰显出的为官价值追求和为人风骨气质,深深印在民众的心中。

七、影响及纪念意义:

屈原死后,百姓敬重他,哀悼他,因为他是和危害楚国的小人奋斗到死的。每到他的忌日,百姓们就挂起昌蒲剑,喝着雄黄酒。预防奸邪的侵害。百姓相信爱国诗人是不会死的,每年五月五日,他们摇着龙船,到处去寻觅诗人。他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以纪念一位诗人为主题,这种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农历5月5日端午节,从起源来看,它并非为屈原所设。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自魏

晋南北朝以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逐渐成为中华大地端午祭祀活动的主角。

两千年前,随着那惊世的一跃,伟大的屈原,在汨罗江唱响了一曲光风霁月的爱国之歌,从那以后有无数的爱国诗人都在这里留下了动人的诗篇。屈原顺着汨罗江水去了,但是屈原的精神却永远的流了下来,他那伟大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二十一世纪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复兴的重要时期。高擎“屈原精神”这面旗帜,焕发爱国报国的热忱,焕发刚正不阿的正气,焕发求索创新的壮志。只要中国人民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步调一致,不懈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我们纪念屈原,并不仅仅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更重要的是要用当代人的眼光来解读爱国主义传统这样一种情怀。爱国主义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之所系,也是民族复兴的动力源泉。我们应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亿万华夏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不懈奋斗。

八、小结:

两千多年前,一位伟大的诗人行吟在汨罗江畔,他诗文在手,热血在胸,不仅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诗篇,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尊浩气永存的精神雕塑,这位诗人就是屈原。屈原的品行和节操,深深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九、作业:

千百年来,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和一批批民族精英,创造出辉煌的文化和历史,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一笔巨大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课下阅读《屈原列传》,品味《离骚》,为屈原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第15篇:《屈原》教案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一)郭沫若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对其生平及作品要向同学们作介绍。

(二)老师需向学生介绍清楚本剧写作的历史背景及写作意图,以便把握本文主题。

(三)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对屈原生平及作品特别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和高洁的品质,更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和领会。

(四)学习本文,了解本文的精髓,即主要学习屈原的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不随波逐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学习他心系国家至死不悔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国家的主人翁责任感。

(五)能够归纳总结屈原形象。

(六)本文的核心是“雷电颂”部分。屈原的形象主要就是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心独白塑造的。

(七)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指点迷津】

(一)必知点:

1.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1978),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介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2.屈原简介: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3.本文写作的背景及写作意图:

背景见预习提示。

(二)重点:

屈原:剧中屈原是正义的化身。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他蔑视鬼神,鞭挞一切污秽,誓与丑恶的奸佞们战斗到底。屈原的形象是为正义和光明而战斗的不屈的战士的形象。婵娟:屈原的侍女,是有正义感的女性的形象。婵娟之死,使正义和邪恶的冲突达到高潮。

第16篇:屈原演讲稿

浪漫的悲剧

老人灰色的眼角淌下苍桑的泪水,敢问苍天,苍天无情;敢问土地,土地无言,只有那向东的江水,急湍着波涛,做出了如歌如诉的回音,于是老人决定选择用江水的清冷来洗去尘土的污蚀。

这是屈原的故事、屈原的人生。幼时我们竟然不知道幼童的快乐节日竟会建立在一个爱国诗人的血肉灵魂所不能承受的痛苦上,我曾经以为屈原是脆弱的,把沉痛的伤口留给后人,自己用轻松的方式,拂袖而去,这是一种逃避。如今,已不像曾经那样主观坚持,而把事情看得更客观些。《离骚》让我读懂了不一样的屈原,我总相信冥冥之中,他已经预想到了自己的结局,正如那句“余既不难夫离别合,伤灵修之数化”屈原对国家爱已超乎生死,是一种信仰,死对于他而言,只是放逐自己对人世的失望无奈,屈原的死又何尝不是在为世人偿还,偿还那些谗言不正的,虚伪贪婪的人所欠下的罪行,以自己高尚的的灵魂去救赎。他的死唤醒了一批人,又震撼了了另一批人,即使是秦国也会为屈原的人格而屈服,那是超脱世俗、权贵的。那些排挤,嫉妒他的人们定会在内心觉得不安,楚怀王定会为失此良臣而懊悔。 屈原以悲壮的形式离开,世人以无尽真挚的心去缅怀。

屈原是由远见的,拥有商鞅般的创新意识,可惜,每朝有每朝的腐朽,每代有每代的阻碍,那些挡在楚国兴盛途上的奸险小人实实在摧毁自己,屈原觉得悲哀了,他把他的爱、恨全交献给了《楚辞》的创作,说到《楚辞》,如今无人不知屈原,王国维认为《楚辞》的创作为以后的戏剧作了基奠。比起被世人久闻的《离骚》,我犹记得我读《怀沙》时候,是以一种惆怅的心情,这是屈原一生最后的诗文,我想它并不能称为是冰冷的绝命诗,它是由温度的,是诗人灼热的心,是诗人灵魂的升华,它让看他的人心灵震撼,我开始想象他身旁的景物,初夏闲散的热气,低靡的鸟鸣,滔滔冗长的湘江水,一切是那样平静,而他却用一首《怀沙》来解释此刻他所看见的一切,《史记》在记录《怀沙》全文之后接着说明:“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并且在东方朔解释了“怀沙”的用意说:“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复东,怀沙砾而沈兮,不忍见君之蔽壅。”由此可知,怀沙是怀石自沉的意思,这又为他的死凭添了难以形容的悲壮。

屈原如同开在山峰高洁的雪莲,即使是那样美好却又不为世人所取用,他活在阴暗的苍穹下,他和那个社会的分歧是无法拼凑得了的,人在自己一切希望破灭了的时候,只有以死来明志,他的自杀是可以被世人所理解的,这是一场必然,换句话说只有死才能留下自己对国家的忠诚,这是封建制度造成的悲剧。

总之,李白这样写道:“屈原词赋悬日月”。每年的端午节时,终会让我记起这样的屈原,每当品尝粽子的时候,也总会觉得里头一定裹着一个又一个故事,屈原告诉我们要连他的生命一起活着。

那个投河的老人,化成一缕纯净的风,吹往永远有太阳的国度。 没有易水送别的豪情,没有乌江自刎的悲壮,却是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造就了一代圣人,也留下了那风骚万种。

回想当年,辅佐怀王。议国事,出号令,应诸侯,忠肝义胆,义薄云天。有卧龙的智谋,魏征的直言。却不想,君王无道,官场浑浊,空感叹:世间险,人情恶,欲笺心事,独语斜阑!冥冥之中早也注定,君无用武之地,英雄终归末路。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铁血男儿,铮铮傲骨。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但为君故,可抛头颅。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冷却了你一腔热血。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梦醒后的屈公无路可走!

三朝元老被放逐,满腹冤屈更与何人说!月光皎洁洒银鬓,眉宇深锁吟《九歌》。 屈公才调更无论,外修内美胜世人:绽放出浪漫主义的奇葩,文采风流;引出传世之《离骚》,光华万丈!感动于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倾倒于你“扈江离与辟芷兮,忍秋兰以为佩”的完美;折服于你“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坚毅!滔滔历史长河,留下了你不灭的精神,永恒的身影。 屈公虽无关羽之勇猛善战,却有他的忠肝义胆 ;虽无陶潜的恨世嫉俗,却有他的高洁傲岸。然而你痛苦终结了曾经辉煌的一生。曾知否?没有挫折的人生不一定是壮美的人生,而沉醉于梦的痛苦而不能自拔的人生,注定了屈公悲剧的一生! 从左使到囚徒,从郢城到汨罗,屈公之心,为君而发,为国而搏,为天下而奔!却终绝笔《怀沙》,魂归汨罗,不为人杰为鬼雄! 悲哉,风雨一生! 痛哉,多情一生!

壮哉,九死未悔的一生!

第17篇: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

2、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指导学生用五个字概括屈原的一生( 以屈原活动时间为序,按照“任 —— 疏 —— 黜 —— 迁 —— 沉”这五字为线索,把屈原的一生遭遇分段分层。)

3、了解屈原身世,感悟屈原的人格精神。

4、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言词汇的意思和用法,特殊句式。

2、屈原的人格精神的理解。

3、本文传评结合的写法。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起屈原,大家并不陌生。在大家的心目中,屈原是一个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同流合污的爱国诗人。而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世文人,成为我国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然而,这样一个备受后世推崇的国之忠臣,为何却最终选择了投身汨罗,他的一生有经历了哪些宦海沉浮,让我们从《屈原列传》去寻找答案。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而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初读文本、梳理文脉

1、梳理文言知识点,检查预习

2、梳理文脉

第一部分(1-3)

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重点介绍写《离骚》原因) 第二部分(4-10)

写屈原由“见黜”而“见迁”。(重点写楚怀王三次被骗经过) 第三部分(11)

写屈原愤而自沉的经过。

(重点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 第四部分(12)

叙述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后者习其文辞,却不能学其“直谏”) 第五部分(13)

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对其爱国精神予以赞颂) 本文的线索:明线:屈原的命运(任——疏——绌——迁——沉)。 暗线:楚国的命运(受骗——被袭——客死——灭亡)

三、合作研读

1、第一部分

屈原由“见任”而“见疏” 这一部分写了哪几件事?

- 1其次,在指出《离骚》实用价值(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可以借古讽今,可以明道德、叙之乱。

再次,指出了《离骚》的艺术手法(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文辞简约含蓄,能够以小见大

最后,高度赞扬了屈原高洁的品行。志洁行廉,可与日月争光(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总结:《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时

2、第二部分

屈原由见“黜”而见“迁”。 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主要写了屈原见黜、怀王见欺、屈原见迁三件事情。

研读本部分内容我们会发现,在三件事情中,作者重点选取了怀王见欺这个事件予以描述,那么楚怀王是如何被秦国欺骗,又是如何客死异乡的呢?我们来看文章。

问:楚怀王总共受了秦人几次欺骗? 明确:三次

①贪地绝齐 失友失地 ②听信谗言 误释张仪 ③会盟被擒 客死异乡 ①贪地绝齐 失友失地

公元前313年,秦国想要进攻齐国,而这时的齐国和楚国是同盟关系。为了保证秦国攻齐的顺利,张仪于是辞掉秦国相位南行去拜见楚王(乃令张仪佯去秦)。到楚之后,他首先派人买通楚怀王的宠臣靳尚,利用其取得怀王信任(厚币委质事楚),然后着手离间齐楚关系。用商於六百里土地作为筹码要求楚王和齐国断绝同盟关系(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一听很高兴,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秦国六百里的土地,这个生意划算。于是就和齐国断绝关系,可当楚王派使者去接受土地时,张仪却诈称当初只约定是“六里土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怀王大怒,兴兵伐秦,但是不仅战败,而且还损将失地(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魏国也乘机侵吞楚国国土(魏闻之,袭楚至邓),而齐国因为怨恨楚国背信弃义,始终不肯救援楚国(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楚国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楚怀王因为贪婪,而背叛了同盟,他的轻信和易怒都说明他的昏聩无能,使楚国陷于窘境。

②听信谗言 误释张仪

- 3明确:此处寄托着作者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内。在司马迁看来,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当满朝文武趋炎附势,讨好武帝时(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李陵投降后,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他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本着中正知心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却触怒武帝,下狱治罪,施以腐刑。在这里,他借对楚怀王的批评,委婉含蓄的指出武帝的“不知忠臣之分”,以寄托自己政治幽愤

因为屈原的怨责,使得子兰很不高兴,由于谗言,屈原最终被放逐。 第三课时

3、第三部分

屈原愤而怀石投江

问:屈原被放逐后,行吟泽畔,吟的是什么?

明确:屈原仍在“吟”其志,因其“志”而“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之状,这种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著。同时也写出了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表明了屈原处境之艰难,看着祖国走向灭亡而痛苦万分的心情。)

问:路遇渔父,两人的对话表现出哪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明确:渔父(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而应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这是渔父的态度,更是世人的态度。

屈原(“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可见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表明屈原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惟一手段。

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表现出屈原以死护道的坚持,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同时,这段对话也揭示出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在这样一个大的污浊的环境中,个人的坚持是无力的,但也正是这种坚持,方能显出屈原的伟大,崇高。

屈原坚本着对自己的道的一种坚持,怀石投江,殉国而死。

4、第四部分

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问:本段讲了两个内容,是什么?

一是屈原死后其创造的“楚辞”虽后继有人,但都不能像屈原那样敢于直谏,通过对比退出屈原的高贵品质。

二是点明屈原死后楚国终为秦所灭的结局,从而突出屈原对楚国的重要性。

5、第五部分

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 分析屈原和司马迁不同的生死观。 问:司马迁文末,是如何评价屈原的? 明确:①悲其志(痛惜屈原的志趣)

- 5

第18篇:屈原诗词

屈原:千秋骚坛永恒的太阳

你开启的诗歌之河

雄风浩荡

你奠基的辞赋殿堂

巍峨堂皇

你才华的闪电点燃了

诗歌瑰丽的光芒

你创造的霹雳震撼了

辞赋恢弘的磁场

你是诗歌的成吉思汗

你是辞赋的凯撒大帝

你是文学的高原

你是美学的殿堂

你把流放凝成了《离骚》

徘徊结晶成《涉江》

求索喷薄成《天问》

忠贞镌刻成《国殇》

在你的笔下 5.

诗歌是一种美丽的宗教

你诗歌的华彩

穿越了珠穆朗玛的雪光

诗歌和辞赋的并蒂莲

让甲骨文活色生香

蔓草和芦苇的水袖

舒卷成古今诗词的华光

你想象的天马千骋

就幻化成哲思的云海

你诗思的闸门一开

便澎湃成文化的大江

项羽的《垓下歌》

哭碎末路英雄的脸庞

刘邦的《大风歌》

啸出天汉雄风昂扬

杜甫的肩上

扛着你的担当

李贺的锦囊

装满了你的意象

毛泽东剑裁昆仑

环球同此热凉

郭沫若笔挟雷电

勾勒你高蹈的形象

闻一多的歌哭和你的歌哭

穿越千年掀起血的回响

余光中的乡愁与你的国愁

洞穿沧海勾起心底的怅惘

千秋骚魂

在中华血脉里流淌

万古诗心

在寰宇精神里传唱

静静的顿河浩浩的长江

诗歌的浪潮同奔流

滔滔的泰晤士悠悠的汨罗江

文明的江河共流淌

今天

你的诗笔挺拔成傲岸的民族脊梁

今天

你的诗魂传唱成不朽的人类华章

当我拨亮辞赋的天眼

魑魅魍魉何处躲藏

当我高扬诗歌的大纛

中国精神四射光芒

第19篇:屈原评价

在我国古代哲人中,屈原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恐怕只有孔子这样的百代“素王”可与之相比.孔子的影响,主要在他的思想.不管后世的人们怎样崇扬他,也不管近代以来人们怎样企图打倒他,他所提出的社会思想,他所规范的伦理道德,毕竟笼盖了二千余年的中国历史,成为今天人们所不能不面对的巨大存在.屈原则是一位行动者.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除了《离骚》、《天问》等一篇篇回肠荡气的辉煌诗作外,他自身的遭际和在其中所显现的道德、人格,似乎更为人们所瞩目.——他是作为一个为黑暗时代所埋葬的伟大悲剧人物出现在历史上,并震撼了整个民族心灵.在许多时代人们的心目中,他似乎成了某种精神道德的体现者或楷模,高高屹立在苍黄翻覆的历史烟云之上,俯视着百代千秋.有趣的是,屈、原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方式,又与孔子如此的不同——屈原的意义和价值,几乎在每一历史时代,都须经历激烈的争辩,才得到一部分的实现.从汉代到明清,从“五四”时期到抗战阶段,以至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历史新时期,每个时代几乎都有自己的“屈原问题”.人们在探讨时代的命运和做人的规范时,往往把屈原作为一种历史参照进行比较,作出选择,从而对他的精神、人格实行再认识、再评价.正是在这种不断被重新认识和评价的历史中,屈原显示了精神风貌的左右偏移,并牢牢地保持了对一个民族的影响.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决定的?对屈原的评价历史曾经有过些什么争议?它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人们什么样的需要或心理?这是颇有意义的课题,我们不妨作一简要的探讨.

一、屈原——投影于历史的双重精神

任何伟大人物能够对后世发生久远的影响,都是他们自身的功业或精神,给予历史以巨大投影的结果.所以要探讨屈原如何影响于后世,须得考察在他的一生中,究竟有些什么功业或精神品格,足以震撼后人的心灵? 人们常常只把屈原视为诗人.但据司马迁、刘向记载的屈原事迹,他在当时显然是作为一位非同寻常的辅弼之臣,而登上楚国的政治舞台的.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一旦出现在楚朝廷中,便以卓绝的治国才华得到了楚怀王的倚重.《史记》说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在惜墨如金的史家笔下,这数十字的概述已完全足够证明,屈原早期在楚国政治生活中,具有怎样举足轻重的影响了.但屈原在历史上却没有留下引人瞩目的功业——因为他不久就被贵族党人进谗诬陷,遭到了怀王的疏黜;接着而来的两次放逐,更把他远远地隔绝于政治生活之外.一位有志于辅助楚王,成就五帝、三王之业的大贤,就这样论为流落江上的憔悴迁客.在屈原被重用期间,楚王君臣曾励精图治、整刷朝政,迎来了称雄南天的短暂兴旺.弃逐屈原以后,楚国之航船便在风雨飘摇中一再触礁搁浅,迅即降为睥睨天下的强秦之附庸.数十年后,便以灭国之祸在历史上从此消失!屈原的遭际,就这样与一个国家、民族(楚人)的兴衰联系在一起;而他沉身汨罗的悲壮一幕,似乎也成了泱泱雄楚一朝覆灭的历史悲剧的序幕.倘若屈原退出政治舞台后,从此以屈从命运的达观“明哲”自命,颐养天年,默默地老死于山野荒村,他便不会给历史留下多少记忆.但屈原却奋身抗争了——他忘不了曾寄予莫大期望的楚王,忘不了他曾为之奋斗的复兴楚国的梦想,更忘不了“筚路蓝缕”、经历了多少世纪艰难创业而终于自立于南方的楚民族的命运.他虽已不再能为这个民族的兴旺贡献心力,却要用自己尚存的生命,为它的苦难凄怆呼号.长长的十多年放逐生涯,由此成了屈原不屈不挠与党人群小斗争的延续.在他身上两种最主要的精神品质,在这段最黯淡的生涯中,得到了最光彩耀眼的闪射——那就是对于恶势力所施加的压迫、摧残所表现的无畏抗争精神,和即使蒙受多大冤屈、遭受多大摧残,也决不背弃祖国、民族的忠贞精神.屈原对恶势力的抗争,早在从政时期就有锋芒锐利的显露.他亲眼目睹过朝中党人怎样狗苟蝇营地追逐于势利,“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为了实现个人的野心,竟不惜走那败国亡家的“幽昧”、“险隘”之路.楚王呢,居然也“昌被”放纵,“无辔御而自载”、“背法度而心治”.屈原出于对国家前途的关注,不顾自身的安危,起而揭露党人的罪恶,并不怕触犯楚王之逆鳞——“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这就是他拼将一身捐弃,也要与恶势力抗争的铮铮自白.这种不屈的抗争精神,在屈原遭受两次放逐之中,表现得就更鲜明了.黑暗的王朝满心以为,长期的放逐可以摧折这位耿直之臣的傲骨,迫使他噤若寒蝉,任凭党人们倒行逆施而缄默不言.屈原的亲朋则出于对他命运的担忧,也纷纷劝告他折节改行、装聋作哑,免遭伯鲧那样“殀乎羽野”的杀身之祸.屈原却毫不屈服——他回顾历史兴衰的教训,把抚平生奋斗的历程,对自己所追求的“美政”、所坚守的操节,充满了无悔无怨的自信.面对着“瓦釜雷鸣”的黑暗王朝,和“邑犬群吠”的党人群小,他响亮地宣告,“阽余身以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在无法再参预朝政的情况下,屈原举起了自己的笔,用《天问》、《离骚》、《九章》等蓄满忿火的诗篇,向昏庸的楚王、嚣张的党人开战了.这些诗作,正如恩格斯在称赞歌德时说的那样,“完成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从民间传说的情况看,屈原的抗争遭致了楚王最严重的“逼逐”(《屈原外传》).而诗人则用了更激烈的反抗,来回答这种逼逐——那就是发生在汨罗江畔的最悲壮一幕:屈原终于以自己的“忿怼激发”之举,实践了他早就立下的“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的誓言.这赴身江涛的悲壮音响,从此成为屈原抗争黑暗的生命之音,成为屈原精神的浩然迸发,而久久地回荡在数千年历史的长流之中了.不过倘若只是这一方面,屈原对一个民族的影响还不会如此深沉动人.屈原之所以极大震撼人们身心的,更还在于这种不屈抗争中所交织着的,对于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那种万劫不移的忠贞精神.谈到这种忠贞精神,人们似乎总要联想到“忠君”上去.其实,“忠君”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没有形成为一种道德伦理的规范.当时的一些哲人贤士在君臣关系上,倒是提出了一种相对的原则.诸如“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君之视臣如土芥,臣之视君如寇仇,‟(孟子)、“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率友以违君”等等,都证明了这一点.但屈原之于楚王,显然表现过非常的忠贞.“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惜诵》),“何独乐斯之謇謇兮,愿荪美之可光,”(《抽思》),都表明了“忠君”在屈原思想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即使在屈原遭到楚王疏黜,以至横暴地再迁江南期间,他对君王的忠贞之情,似乎也还未改变.《思美人》所呜咽诉说的“思美人兮,览涕而竚眙”,《哀郢》所凄凄叹息的“哀见君而不再得”,都说明他纵然对君王的狂悖之行已极度失望,但“忠君”之情仍还溢满胸际.只是到了君王的昏愦已无可救药,楚国眼看就要断送在楚襄王这样的壅君手中时,屈原对君王的忠贞之思终于因绝望而幻灭.当他在沉江前夕,怒斥楚王朝廷的“腥臊并御”、“阴阳易位”,并以激烈的言辞直斥楚王为“壅君”的时候,人们便很难想象,他此刻对楚王还怀有多少“忠”情了.但是,屈原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民族的忠贞,却又不同——这种在楚民族长期独立发展中,在苦难和奋斗中养育和强化起来的乡国之思和民族感情,在屈原身上可以说是得到了最热烈、最动人的表现.从屈原的青少年时代,对祖国的热爱便已在《桔颂》中,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的动情诗句,作了明白无误的表述.所以屈原从政后急于“奔走”于君王前后,大声召唤君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就决不只是希望个人的建功立业、留名后世,而更多是出于振兴楚国、把本民族引向“国富强以法立”的兴旺之路的素志.现在的人们大约己很少能感受到,“楚国”对于屈原的生命究竟有多大意义了,但屈原当年却很清楚这一点.特别是当他遭受放逐,处在远离国都、身心交瘁的绝望、傍徨之中时,它便几乎成了维系屈原生命的唯一支柱.《哀郢》描述他远放江南途中,一次次回首“龙门”,一次次噙泪“西思”,一次次对着“辽远”的“郢路”“侘傺而含戚.”《离骚》描述他在绝望之中,忽生“去国远逝”的奇思,然而他那云旗龙驾、车仗雍容的出行,终竟只在故国“旧乡”的上空周游盘旋而已——“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明知楚国已无人知己,他明知君王已“莫足与为美政”,按说应该对自己的祖国绝望了,按说可以满怀怨愤地象战国许多贤人志士那样去国离乡,去另觅个人的出路了(包括孔子、孟子也都曾如此).但屈原不能——“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这就是屈原对于祖国象征的郢都所发出的最凄怆的呼唤.它唱出了一个被放逐、被摧折的伟大灵魂在诀别人世前夕,对自己祖国、乡土多么深切的眷恋之情.至于他最后的自沉汨罗,更奏响了一支虽遭万劫,也不离弃祖国,宁肯将自己纯洁的生命葬于祖国江流之中的壮曲! 屈原的伟大也正在这里:他无所畏惧地抗争黑暗,但这种对黑暗世道的不屈抗争,并没有导致他对祖**亲的任何抱怨,更没有想过欲借他国之力来伤害自己深爱的祖国.倒是可以这样说:正因为他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才有那样的勇气向祸国殃民的黑暗王朝抗争,才有那样不折不挠的韧性,支持了十数年孤苦绝望的放逐生涯.他的死,既是不妥协抗争精神的最后迸发,也是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精神的灿烂升华——这两者的交汇、激荡,才使屈原的死产生了震撼千年历史的大回响.后世无数的志士仁人,难道不正是因了这才临流扼腕,痛惜于屈原的逝去;才衔泪含悲,“想见”于屈原之为人? 闻一多先生曾经指出:“我们要注意,在思想上存在着两个屈原,一个是„竭忠尽智以事其老‟的集体精神的屈原,一个是„露才扬己、怨怼沉江‟的个人精神的屈原”(《屈原问题》).通过上文的考察,我们无妨可以再引申一句:在屈原身上,存在着两种看似矛盾而其实统一的“屈原精神”即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执争精神”和不为任何摧折而移易的“忠贞精神”.所以,投影于历史的屈原精神,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这双重的精神投影,对于不同时代、不同人们的利益和需要来说,无疑会有某种侧重并有所排斥.正因为如此,屈原对后世的影响,才会经历意想不到的激烈争辩,才会发生一次次单向的改造或重塑

第20篇:屈原观后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五月初五日

行吟泽畔

楚国诗魂屈原

忧国宁死不屈

你把肉体献给了鱼虾把《离骚》留给华夏

汨罗江的水啊

为你奔流汹涌……

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不会中止断流

今天是稳定和谐的节日我们怀念你

为你投入竹叶裹米粽请你享用,安魂

啊!不泯的屈原

你和江水一样源远流长

润泽大地,情暖人间

这是近日看见的为屈原赞颂的一首词,这才勾起了我对他深刻回忆。

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因报国受陷而投江自尽,老百姓驾着龙舟去打捞他,为了不让鱼鳖吃了屈原,大家纷纷往江中抛粽子,用粽子把鱼鳖引开。于是民间就有了端午节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由此我记住了屈原是个好人。

自古文人官场多失意。屈原在诗歌创作上独步千古,然而在官场上却屡遭排挤打击,最终自沉汨罗江。诗人余光中写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有龙舟竞渡就有人击鼓”;“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每当观端午龙舟竞渡,听桡声鼓声人声,把一条条江抬起,我就仿佛感觉,这龙舟是从千年的历史河道划来,是在文化的航道里竞渡。

龙舟――已成为一个民族纪念一位不朽精魂的恒久载体。无论粽子的清香、艾蒿的苦涩,已化作千年习俗,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屈原身后300年却并不见诸文字,几乎在史书上消失。其实这是不足为奇的:秦兵攻陷郢都,白起火烧夷陵,屈原以戴罪之身、亡国之民、“专政对象”,回天无力,抱石沉江,虽悲愤惨烈,却哪有资格“钦史”留名?他的著作,自然也在被禁被焚之列。直到秦亡汉兴,刘项皆楚,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楚国诗人才得以在太史公笔下“复活”,散失民间的诗章重见天日,屈原的传说在底层悄悄流行。正是黎民百姓保护了屈原及其诗作,使“哀民生之多艰”者得到了回报与慰藉!嗟呼,“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屈原——中国的爱民诗人!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出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及其势力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让楚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和大臣们的叛国,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也表体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虽然 屈原离开人世已经二千二百多年了,但他的精神和作品却一直在人间闪耀着晶莹夺目的光彩。

我反复读过屈原的诗,反复在咀嚼文字背后的政治意义。他对政治的思考相当精细,但他统筹不了整个背景,他还是回到单纯的文人世界。但是,屈原的文字支撑着中国一代代文人们的文学修养与人格,作为21世纪的我们,在沐浴了一代伟大文豪的光辉和荣耀之后,该做些什么呢?这并非吃几个粽子就够的。在擦干嘴唇的那一刻,有没有人能够感受到滞留于唇边的苦?有没有人能够咀嚼出那种无人替代的搅心的痛?端午节来了,当我们吃粽子的时候,更要翻出尘封的《离骚》,沐浴更衣认真诵读,让清新雅致的古韵沉淀到浮躁精神中,用清明坦荡的悠远精神敲打麻木的神经,用理想人性之光提醒曾有的迟钝,努力成为一个高雅谦逊、通情达理的精神君子,而不要成为“庸俗的赚钱机器和齿轮”。

当下社会精英,其实就是古之所谓“士”,不仅与世同浊、偕众而醉者比比皆是,甚至不少人还是“先天下之浊而浊”,愿意尽力争取的只是一己之名利。因此继续提倡屈原之“道”,引领社会精英们多些追求、多些承当,多些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极有必要,极为重要。一个国家的强盛,必先强精神。

曾看见这一片报到,在屈原故乡秭归县徐家冲港湾,每年都要举行延续了千百年的“清晨祭江”仪式,秭归县县城还笼罩在一片暮霭之中,但在徐家冲港湾的江边祭坛前,早已聚集了不少市民,他们等待着每年一度的 “清晨祭江”仪式的开始。祭坛处,高高的招魂幡在随风飘摆;招魂幡前,是三闾大夫屈原的灵位,灵位前,摆放着白、红、黄三种颜色的龙头及龙尾主祭向启良负责为龙舟披红。将大红缎子披在龙头上后,来到屈原灵位前鞠了一躬,口中念道:“端午佳节悼忠魂,大夫豪气世长存,移风雅俗今尚在,忠贞清冽日月同。”

“招回屈原其魂兮,天不可上兮,上有云层万里;地不可下兮,下有九关八极„„”司歌者凄惨婉转的“歌魂赞”,饱含屈乡人民对于屈原的热爱。听着这朗朗上口的诗词,不由得又一次沉静在屈原的凄凉悲痛中„.愿端午节那万千竞渡的龙舟,能够多载回些屈原的精神,使更多人重新登临屈原遗留的那座精神岛屿。

昔日,古人报国无门,今日海阔凭鱼、天高任鸟飞,祖国为我们展现了广阔的报国机缘,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发扬我们中国的伟大文化。

《屈原之死.doc》
屈原之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