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画

2022-04-12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春节习俗:挂年画

南方网讯围绕着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有些习俗,如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已逐渐被淘汰了,有的习俗,赋予了新的内容,如燃放鞭炮、张贴春联和年画、耍龙灯、舞狮等等,迄今仍广为盛行。挂年画兰荷菊梅开满墙,满屋似闻花芬芳。引来燕雀檐前闹,直冲屋里抖翅膀。这首咏年画的诗,描绘了春节将至,家家户户挂年画的新气象。年画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中,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是伴随着我国农历春节送旧迎新的活动而产生的。早在尧舜时期,年画就已出现了。至今,广大农村每年春节还有张贴年画的传统。年画中,要以门画起源最早。它是由古时的门神画演变而来的。关于“门神”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称之门神”。到了唐代,便由真人秦叔宝、胡敬德出来代替假设中的神荼、郁垒了。据《三教搜神大全》称:“户神,唐秦叔宝、胡敬德二将军也。”据传说:“唐太宗不豫,寝门外鬼魅呼号,太宗以告群臣。秦叔宝奏曰:”愿同胡敬德戍装立门外以伺。‘太宗可其奏,夜果无事。固命画工绘二人之像于门,邪崇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可见,门神与门画是有密切联系的。民间还有将钟旭作为门神贴于门首的传说。钟旭之为门神,看来也是”刻画效象、冀以御凶。“到了宋代,逐步演化成了木版年画(分为着色、套色两种),现存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宋版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着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明末清初,出现了“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潍县的年画。均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版画史上享有重要地位,曾先后传入日本和英、德等国。始于南宋的福建年画,畅销南洋,深受欢迎。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闹,题材多以五谷丰登、春牛、婴儿、风景、花鸟等为内容。后来,上海郑曼陀把月历和年画合二而一,制成“月历牌”年画和挂历年画,至今风靡全国。解放后,新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多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劳动生产、建设四化等为题材,反映现实生活。目前,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年画已可用多种先进方法印刷。形式多种多样,有中画、屏条、挂签、斗方、窗顶、桌围、灶画、喜幅等数十种形式。题材十分广泛:有山水花鸟、戏曲人物、民间传说等广泛的内容。风格各异:北京西北一带的年画,以粗犷、苍劲闻名;天津“杨柳青”年画,以细巧、典雅著称;山东潍县和苏州桃花坞年画,则以粗壮、朴实见长。漳州年画,黑底粉印,绚烂多姿,浓丽凝重,独具一格;佛山年画,色彩鲜明,红底黑版,质朴动人,别有风韵;上海月历牌年画胶版精印,细润柔和,色彩缤纷,别饶风趣。此外,还有四川的锦竹、广西柳州等地的年画,都具有独特的风采。如今,新春佳节贴年画已遍布城乡。(编辑:姜志)

推荐第2篇:最早的守岁 最早的年画 最早的春节 最早的爆竹

最早的守岁

始于晋代的四川。据《周处风士》载:“蜀之风俗,除夕达夜不眠,谓之守岁。”意为辞旧迎新,百事如意。

最早的年画

周代即已有之。据东汉蔡邕《独断》载,汉代民间把两块刻有“神茶”、“郁垒”二神的桃木板分贴于大门两侧,传说这二神统管天下众鬼,可避鬼邪。至宋代,演变而成为木版年画,直沿袭至今。

最早的春节

早在夏朝《腊祭》中记载,传说在腊月里,人们杀猪祭祀上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又跳又唱,这便是春节的一种雏形。《尔雅》中云:“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商,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亦是关于春节的记述。

最早的爆竹

始于汉代,当时没有火药纸张,爆竹是用火烧竹子发出响声。《通俗编·俳优》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蓄火爆之。”

推荐第3篇:春节故事之“年画”的由来

春节故事之“年画”的由来

“年画”也叫“门神画”,每逢除夕,张贴“年画”,也是我国古代传下来的民俗之一。

据东汉蔡邕所著《独断》记载,我国最早的门神画题才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神荼及郁垒。 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桃山,山上有一棵生长多年的大桃树,桃树顶上常卧着一只金鸡,总是在日出后,仰着脖子向天空鸣叫。这山上有一棵好大好大的树,树的枝干呈拱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

据说度桃山住了许多妖魔鬼怪,常常从东海里跃到海岸上祸害陆地上的村民,但是这些妖怪的出没都要经过这个天然的大门。后来,玉皇大帝为了制止东海的鬼怪到人间作祟,便派了神荼和郁垒两个神将去把守,专门看管这些妖魔鬼怪的行为。

这件事被人间知道了,人们每逢除了“夕”和“年”之后,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挂在门的两边来恐吓妖魔鬼怪,果真是人间平安好多,慢慢的人们越传越广。 后来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画了古勇士成庆的画像,那古勇士成庆,短衣大裤手持长剑,样子威武。

到了唐代,唐武德(618—627年)陕西钟馗赴长安参加武举考试,因为相貌丑陋没有中举,于是恼羞成怒撞死在殿阶上,唐高祖听说后特别赐给红官袍予以安葬。后来唐玄宗偶患脾病,请了许多医生救牿,都不凑效,宫廷上上下下都很着急。有一天晚上,唐玄宗睡着后,忽然梦见有一小鬼偷窃宫中财物沿着殿墙边逃跑,唐玄宗急忙喊叫捉拿,只见一位相貌魁伟的大丈夫跑上殿来,捉住了小鬼,刳目而吃之。玄宗问他是什么人时,他回答说是“武举不中进士钟馗”。唐玄宗醒来后,第二天病就好了,于是请来画匠吴道子将钟馗的像画了下来,所画之像与玄宗梦中所见一模一样,玄宗大悦,将钟馗的像挂于宫门之上,作为门神。后来道教吸收了这种信仰,常将钟馗视作祛恶逐鬼的判官,于是钟馗便成了道教驱鬼捉鬼的神将。

唐高祖去世后,又有一次,唐太宗生了病,夜以继日的做梦,梦里不断听见鬼叫,无法安寝。他告诉群臣后,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就全副披挂仗剑执锏,在宫门把守了一个通宵,结果唐太宗睡得很安然,也不在梦见鬼怪了。唐太宗为了使以后睡觉都能安宁,又不忍心叫两位老将夜夜守在宫门侍立,就命画师画了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个人的像,悬挂在宫门两扇门上,结果还真够凑效,时间长了,上行下效,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个人的像,也成了门神。

到了宋代,随着木板雕刻技术的发展,“门神画”就逐步演化成了木板年画,并分为着色套色两种,门神画就日新月异了,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以及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人物年画就更多了。

经过明朝和清朝的演变,到了民国,门神画在不断的发展中,武将门神在全国各地就各有崇拜了,河南人所供奉的门神为三国时期蜀国的赵云和马超。河北人供奉的门神是马超,马岱哥俩,冀西北则供奉薛仁贵和盖苏。陕西人供奉孙膑和庞涓,黄三太和杨香武。汉中一带张贴的多是孟良,焦赞。

推荐第4篇:木板年画

一堂关于闽南木板年画的传承与发展讲座,让我对闽南木版年画这一具有福建民俗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关于闽南木板年画的产生背景

闽南木版年画历史悠久,闽南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为其产生发展提供了舞台。明朝初期,闽南木版年画主要由书坊兼营,规模及影响均较小,清代到民国时期,闽南的年画作坊发展到20余家,其中颜氏家族的“锦华堂”老店,为闽南最大的年画作坊,颜氏年画成为闽南年画的重要代表。

二、闽南木版年画发展及现状

到新中国成立之前,闽南颜氏年画基本垄断了闽南市场,产品更是远销国外。新中国成立后,颜氏木版年画第五代传人颜文华先生创办了著名的“余珍亭社”。 “*”期间,闽南木版年画遭到巨大打击,大部分画版被付之一炬,遂逐渐衰落。2006年,闽南颜氏木版年画传人颜氏国先生与父亲一同创办了“闽南颜锦华木版年画馆”,重新以传统的技法印制和销售木版年画。

闽南木版年画在发展过程中几经波折,几次浴火重生。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加快,人们的观念发生改变,传统的木版年画正在逐渐失去存在的土壤,再一次面临生死考验。所以如何去更好地保护我国优秀文化遗产,让木板年画继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保护措施

(一)到民间去吸取养分

木版年画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对其最好的保护就是充分强化和利用它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功能。木版年画的创作要深深扎根于人民的生活的土壤,作品内容要紧跟人们生活的步伐,只有这样,才可以贴近群众,真正得到群众喜爱,从而永葆青春。

(二)融入时代精神

任何艺术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作为反映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和民俗活动的木版年画艺术,也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在木版年画的创作工程中,应积极拓展设计思路,创作题材跟上时代要求,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生活的元素,将木版年画的艺术内涵、艺术精神、艺术语言融入到现代审美之中。不断改革创新,这样才能永葆艺术魅力。

(三)要与教育相结合

作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木版年画艺术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木版年画艺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在教育中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更多的了解民族文化,不但可以起到传承作用,而且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四)要加强交流

任何民间手工艺的发展都需要不断借鉴其它工艺的艺术手法,不断吸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因素,不断丰富创作题材,拓展思维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民间艺术不但具有传统的审美,而且也能跟得上时代的审美要求。木版年画艺术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同行业和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在不同地域之间,这种交流是必须的,是木版年画艺术得以保存并不断发展的保证。

闽南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渊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闽南的雕版印刷行业就甚为发达。究其缘由,一是与大时代背景有关。北宋初年,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促进了市井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和市民文化的发端;二是当时朱子理学盛行,新儒学提倡的“格物致知”理念影响广泛,北宋以来,中国的手工业尤其是工艺美术高度发展,造成行业竞争激烈与能工巧匠辈出,工艺技术如火纯青。此时,雕版印刷技术广泛运用,为年画艺术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宋代的年画统称“纸画”,当时开封城内卖画

市场随处可见。北宋孟元老着《东京梦华录》称:冬至日“御街游人嬉集,观者如织,卖朴土木粉捏小象儿并纸画,看人携妇,以为献遗。”“十二月近岁节,市井皆卖门神,钟馗„„”。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民间木版年画的发展。

宋代以后,闽南木版年画艺术日臻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画的题材和构图形式渐趋稳定;二是绘画技巧和雕版、印制技术不断提高;三是木版年画大量向海外输出。 入明以来,闽南木版年画行业一改宋时制作的零散和单一模式朝着规范化生产的方向发展,突出的例子就是专营年画制作销售的店家商号得以创立,如:多艺斋、锦华堂等几家经营雕版印刷的堂号出现。这里不能不提到颜氏家族在明代入漳创业的景况了,因为日后许多声名远扬的专营木版年画的商号铺面多与颜氏家族有关。 颜氏家族的先辈原为泉州府永春五社卓埔村人。先祖曾在福州当总兵。六世祖颜一贯和颜福两兄弟,前者曾在潮汕地区当知府,后因子嗣不旺,辞官来到闽南杨老巷总兵府定居;后者原为大田县令,在任期间,因衙门杖刑过重,致犯人死亡,内心隍恐不安,同时因其深感官场黑暗,也辞官到闽南投亲。

颜氏两兄弟先后辞官定居闽南之后,为求生计拟从事经营。此时,他们敏锐地发现闽南是闽南各地举子会考之地,每到科考之时赴考学子总是四处寻找会考必读之书(复习材料),于是开办了“锦华堂”刻字铺。最初,商号分设黑、红两房:黑房刊刻《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古文观止》、《应考范文》、《尺牍》等考举必备之书,供学子在漳科举考试和赴省城应试之用;红房专营民间木版套色年画,专供民间过年过节及操办婚嫁喜庆之需。红房创办时名为“腾蛟书画店”,清乾隆年间曾先后改为“骏记”、“永记”、“恒记”等。同治年间更名为“文华堂”。清年间改名为“余珍亭社”。民国十四年(1925,乙丑)改名“锦华堂”,民国十九年(1930,庚午)改名为“锦源纸店”,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乙酉)才又恢复“锦华堂”的名称。鼎盛时期,颜氏“锦华堂”设在杨老巷祠堂的作坊,占地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工人多达近百人,另在道口街一带还设有九间刻字铺,为总店业务服务,可见规模之大。由于生意兴隆,锦华堂聚集了众多的优秀民间书画家、雕刻家,他们不仅吸收了传统木版雕刻艺术之精华,同时又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新的素材,极大地丰富了年画表现题材和内容,从而使闽南木版年画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堪与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山东淮坊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相媲美。

闽南木版画的兴旺发达,除了深厚的人文积淀之外还与它所处优越的自然环境有关,比如:闽南拥有古代我国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月港,繁荣的海上贸易,客观上推动了民间工艺的向前发展。使闽南木版画作为民俗生活的外化形式,逐渐地影响到东南亚及台湾地区。从现有的资料上看,闽南木版年画从清代开始大量输入台湾,深受台湾百姓的喜爱,对当地民俗生活产生影响。

事实上,我们从历史上福建省人大规模对台湾移民这一史实来看,民俗文化对其影响是自然而然的。在两岸的移民史中,以福建人民向台湾迁徒为主流,台湾人民绝大部分是从福建移居过去的。①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大陆东南沿海栖息着一个善于航海的闽越族。他们“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②可以看出在秦汉时期的多次民族斗争中一部分闽越人乘船渡海,迁居到台湾,“成为台湾古闽越族”。③到了宋元时期闽人迁居台湾较为普遍,如连横在《台湾通史》中指出:“历更五代,终及两宋,中原板荡,战争未息,漳泉边民,渐来台湾„„。”

明年中叶,到台湾、澎的福建移民更多,由于商业性农业和民营手工业的兴盛,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商品种类与数量的迅速增加,福建沿海的私人海上贸易得以迅速发展。④这一时期从事海上贸易和台湾海峡捕鱼为主的福建人部分定居岛上。到了荷兰统治时代,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蔗糖出口问题,诱引和奖励福建沿海居民迁移台湾。此时,擅长于农耕种植的闽南地区移民渐多。

从以上的史料中可以看出:自明中期以后,迁徒台澎的福建移民形成了相当规模,并在当地建立以汉人生活的村落,清代以后大量闽人入台,形成了以福建人在台生活的族群。自然地造成台湾与福建在语言、风俗、习惯、思想、宗教信仰等方面相类似的结果。福建人,尤以闽南地区的百姓迁居台湾后,自然地将原有的民俗生活内容移植台湾。这是因为作为外来移民在台湾的福建人(或闽南人)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生存和交往、交流,都必须仰仗于联系这个群体内部,各个体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有可能是源自于相同的传统,或是共同的宗教,相通的语言。这样一种关系链构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体裁标准。并且,他们肯承认的体裁或形式都是传统的,古老的,难有例外:如神话故事、巫术、以及传统的美术、建筑、工艺等。⑤只要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会有民俗。民俗意味着人与人交往,人与周遭相适应时必须恪守的某种约定俗成的定律。群体的每一个人都遵循着这种规约,也坚信这种规约的有效性。换言之,生活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民俗的世界。首先,民俗构筑了人的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又是围绕人生的活动,或如诞生、成年、婚嫁、丧葬,或如交往、生产、休养,人们都要依俗而行。其次,民俗赋予了人常识、俗信等生活的基本观念。此时,年画正好在群体生活的现实中,扮演了在生活世界不断循环反复中被倚重,它既顺应自然界规律,又在关照自身时被寄予祈求平安、祝福保佑之类的意愿的角色。

如果我们翻阅闽南木版年画的与台湾木版画所表现的题材和内容,就不难看出二者之间存有必然的联系。

闽南古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都是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为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和日常生活所必需,总体上说来,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其一是以神灵佛道题材的门神为主。明清时期,闽南木版年画的门神样式有百余种,大体可归纳为将军、福神、天仙等类型。①将军型。这种大门张贴的武门神多为古代将军形象,如神话故事中神荼、郁垒,民间传说的秦琼、尉迟恭等等。门神披甲胃,手执兵器,相对而立,威武肃穆。②福神型。这类门神主要表现以福禄寿喜,天官赐福,招财进宝,加官进禄为题材。③天仙型。常见的有天女散花、麻姑献寿、天仙送子等内容。门神除了具有祈求驱邪护宅的功能外,还寄托民众对幸福生活的祈盼。其二是供花灯张贴的年画。这类年画大多以连环画形式,描绘脍灸人口的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如:闽南家喻户晓的描写陈三五娘一见倾心的曲折恋爱过程的《荔枝记》前后本、《八仙的故事》、《孟姜女》、《三伯英台》《昭君出塞》的动人情节;还有如《封神榜》、《三国演义》、《说唐》、《反唐》等历史故事描述的热闹的场面。其三是供婚嫁、祝寿和祭祀之用的贴招画,例如用以结婚的有“添相发财”、“连生贵子”、“百子百孙”、“胖娃娃”、“灶君”、“佛祖像”、“八封图”、“三仙姑”、“魁星爷”、“狮头衔剑”、“春招财子”、“老鼠娶亲”、“养猪织布”等题材。其四是用以丧葬或供纸扎铺筹办丧事贴“灵厝”之用。这类年画多是以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图案,尺幅较小,以求财、求平安为主要题材。常见的有福寿平安、保生大帝、添丁进财等。专门用以祭天、驱灾、保平安的纸马、花样繁多,如“麒麟献瑞、四兽图、镇宅平安符、家门玄关符以及签诗、冥纸等等。此外,还有全年十二个月令的迎神花灯画:一月麒麟灯,二月博士四屏灯,三月孝子灯,四月九鹿灯,五月长八仙灯,六月荔枝记灯,七月董永皇都市灯,八月单乌八仙灯,九月龙灯,十月祈求平安灯,十一月狮子灯,十二月郭子仪七子八婿灯。还有游艺娱乐之用的,如新春佳节用于游戏的“呼卢本”等。台湾的木版年画与闽南木版年画相比较,在题材和内容上多有相似之处,其中有的画面图式简直就是如出一版压印而成,如《狮头衔剑》、门神系列等。

此外,闽南木版年画还体现在其制作技术的独特性上。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四川绵竹年画印刷工艺采取的半印半画、印画结合;苏州桃花坞年画采用印—画—印的方法不同。闽南古年画虽也是采用多版套印,但却是水印粉印相结合,版线粗犷、厚重斑驳。这种在有色纸上套印各种颜色,印粉色时,产生的厚薄肌理变化,色层微妙丰富。厚印之处,底色渗透出来,空灵又虚幻抽象,不发闷而显透气,具有天然的古趣。薄色与厚色相叠时,色调随机变化,

显出奇幻、偶然之效果。此外,在黑色底纸套印彩版时,还大胆用金、银印线压色,显得富丽大方,金碧辉煌,这一技法为其它地区所罕见,堪称绝妙。

闽南木版年画所用材料有许多独到之处。色纸有大红、朱红、大黑、深蓝、铭黄、绿色等品种。不同的纸辅于不同的用途,如:用“玉扣纸”印制的叫“幼神”,用“万年红纸”印制的叫“粗神”,黑纸印制供寺庙做功德和纸扎铺筹办丧事之用等等。所用颜料极其讲究,颜料既有矿物质原料,又有酸性的染料,其中多数是画店自己研制,如选用当地的大模粉,白岭土加工成的颜色,调色也有绝招,色彩掺入自制白粉有厚重之感,掺入海花料、桃胶或冰糖,画面含有闪光的效果。

值得提到的是,闽南地处东南沿海,历史上中原百姓因战乱多次南迁,那里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及风俗习惯也随之传入。同时,又因较早对外通商贸易,养就了当地人开放的视野、沉稳的性格和机敏的心智。所以闽南民间年画形成了既有北方民俗年画的粗犷、雄沉,江南年画的秀美、典雅,又兼闽南本土古朴神秘的艺术风格。⑥如此多样的年画题材和内容,如此丰富的技艺特点,真可谓包揽世俗民风,因为年画的题材,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它根植于民众之中,讴歌传统的美德,展现百姓的喜怒哀乐,使民众在欣赏年画艺术中获得有益的享受,年画源自民间,馈赠民间。它既是艺术,又是商品,更多的被赋予祝福更新的意味。

勿庸置疑,作为民俗文化的表征之一,漳、台木版年画的无论是其实用功能审美趣味或艺术特点基本相似,一方面是由于台湾居民的主体是由福建移民组成的,在两地文化交融中,又是以福建文化向台湾文化延伸为主流,因而从根本上决定了台湾文化具有福建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品格。⑦特别是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更显着的共同点。他们在语言、衣着、饮食、居住上十分一致,在祖先祭祀、民间信仰、婚丧礼仪、节日风俗上完全相同,更能说明这一点。此外,在闽台文化交融中,闽南文化是主要的影响源。例如在台湾移民的祖籍分布上,占绝大部分的是属于闽南文化体系。据统计,闽南移民占福建移民总数的97%。其中又以闽南、泉州人为甚。据清道光年间到台湾考察过的丁绍仪在《东嬴识略》中说:“台民皆徒自闽之闽南、泉州,粤之潮州、嘉应州,其起居、服食、祀祭、婚丧、悉本土风,与内地无甚殊异。”民间年画作为两地百姓用以迎新、祈福、避邪之用的载体,适用于民间,成为了两地子民日常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它们既被用于时令祭祀、婚嫁、喜庆、丧葬礼俗之用,同时又是维系群体或个人亲情的替代物,千百年来,代代相传。透视闽南与台湾民间年画的功能和品质,二者彼此间的相互传承和融汇,为我们展开了海峡两岸黎民百姓的生活画卷。这个生活世界不是一种虚幻的世界,而是与生活现实紧密相连的世界。它是一个诉诸情感而又心智满足的平凡世界,此时此地,生活不仅有它的行为构成,而且有它的精神构成。那是一种包括人的衣、食、住、行的生存方式,还有素朴的观念和直接的经验。这是因为,初始的社会意识,往往是由道德和规范所包含的哲理和伦理及与之相对的社会心理构成的。民俗事象正好承载了诸如风俗、德范、信仰的意义并兼备了心理的联想与视觉的愉悦的作用,成为人类生息繁衍过程的见证。

令人欣慰的是,至今台湾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和持续发展着的民间年画制作工艺,而闽南民间年画作为两地优秀民间年画的发源地,却因种种原因停产数十年而濒临失传。这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万幸的是,我们仍可从绵延不断的沿习于两地的种种民俗民风中隐约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推荐第5篇:年画教案

新建县竞晖学校

刘艳红

教材分析: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年画艺术教案学生通过欣赏各种民间年画,分析年画的色彩和构图的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习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初步了解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

2、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表达对年画的感受。

3、让学生了解民间年画的寓意。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回忆、询问长辈、翻阅书籍、上网查询、参观展览等方式了解什么是年画,了解年画的历史及发展。通过收集年画、年画故事以及年画的装饰物等,进一步加深对年画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动手涂绘年画,感受年画独特的美。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传统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等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临摹或绘画欣赏活动。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用两周的时间通过询问父母、老师,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什么是年画,并搜索年画以及与年画相关的艺术饰品。

2、老师尽量多搜集一些年画,并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新年的音乐,创设过年的气氛,引入新课。

1、师问: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让你想到哪个节日?你们知道过年有些什么习俗呢?

生答:放鞭炮、穿新衣、放烟花、包饺子、贴对联、贴年画等等。

2、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画漂亮吗?你见过这些画吗?给你什么感觉?(课件播放图片)

3、这些就是年画。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大多数的年画艺人都是生活在乡镇的农民。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年画,了解年画!(板书课题:年画)

二、介绍年画

1、年画的来历

同学们,瞧!你们认识年画中的这两个人吗?(播放课件)他们一个叫尉迟恭、一个叫秦叔宝,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他们是唐朝有名的武将,为帮助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他们成了门神了呢?这里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同学们,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晚上睡不着觉。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红挂绿地站立宫门两侧,宫中果然平安无事,久而久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所以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画在宫门上,称为“门神”。后来,这种形式就流传到民间,并在民间中广为流传。贴门神驱鬼辟邪就是这样产生的。

同学们知道的门神有哪些呢?学生列举……门神

但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所创作的门神都不一样,下面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各个时期的门神画(课件展示各种门神)你觉得这些门神画有什么特点?如:形象威武、造型夸张、色彩对比强烈。 师:门神多取自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汉,这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英雄,妇孺皆知,影响面广,备受民间的崇拜。那么这些英雄好汉又是怎样成为人们心中的门神的?我们可以在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

2、年画欣赏(学生活动:欣赏、评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年画除了门神,贴在门上,还有其他年画。 (课件展示):

①欣赏认识中堂、条屏、斗方年画。 ② 从谐音、象征方面欣赏理解年画的含义。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年画多以什么为题材?(课件展示) 生:年画多以吉祥、喜庆、欢乐、美好等事物,或者是以典故、成语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作为主题。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自己的理想,画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3、通过欣赏,同学们知道了年画有哪些特点?(课件展示)

年画色彩夸张、红火热烈,大胆使用红黄蓝绿等颜色。年画造型夸张强烈,构图饱满、繁密。表达了劳动大众健康淳朴的情趣。

4、教师总结年画的特点:画面 吉祥喜庆,色彩 红火热闹,造型 夸张强烈,构图 饱满繁密。

三、学生作业;课件展示年画图片,学生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年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喜庆音乐)

四、评价:

五、课后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年画哪些知识?课后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上网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我国年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那些年画艺术中心,寻找年画艺人,了解年画在当今的状况等相关知识。

教材分析: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年画艺术教案学生通过欣赏各种民间年画,分析年画的色彩和构图的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习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初步了解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了解民间年画的寓意。

2、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表达对年画的感受。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传统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等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临摹或绘画欣赏活动。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用两周的时间通过询问父母、老师,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什么是年画,并搜索年画以及与年画相关的艺术饰品。

2、老师尽量多搜集一些年画,并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新年的音乐,创设过年的气氛,引入新课。

1、师问: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让你想到哪个节日?你们知道过年有些什么习俗呢? 生答:放鞭炮、穿新衣、放烟花、包饺子、贴对联、贴年画等等。

2、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画漂亮吗?你见过这些画吗?给你什么感觉?(课件播放图片)

3、这些就是年画。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大多数的年画艺人都是生活在乡镇的农民。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年画,了解年画!(板书课题:年画)

二、介绍年画

1、年画的来历

同学们,瞧!你们认识年画中的这两个人吗?(播放课件)他们一个叫尉迟恭、一个叫秦叔宝,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他们是唐朝有名的武将,为帮助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他们成了门神了呢?这里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同学们,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晚上睡不着觉。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红挂绿地站立宫门两侧,宫中果然平安无事,久而久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所以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画在宫门上,称为“门神”。后来,这种形式就流传到民间,并在民间中广为流传。贴门神驱鬼辟邪就是这样产生的。

同学们知道的门神有哪些呢?学生列举……门神

但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所创作的门神都不一样,下面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各个时期的门神画(课件展示各种门神)你觉得这些门神画有什么特点?如:形象威武、造型夸张、色彩对比强烈。 师:门神多取自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汉,这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英雄,妇孺皆知,影响面广,备受民间的崇拜。那么这些英雄好汉又是怎样成为人们心中的门神的?我们可以在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

2、年画欣赏(学生活动:欣赏、评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年画除了门神,贴在门上,还有其他年画。 (课件展示):

①欣赏认识中堂、条屏、斗方年画。 ② 从谐音、象征方面欣赏理解年画的含义。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年画多以什么为题材?(课件展示) 生:年画多以吉祥、喜庆、欢乐、美好等事物,或者是以典故、成语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作为主题。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自己的理想,画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3、通过欣赏,同学们知道了年画有哪些特点?(课件展示)

年画色彩夸张、红火热烈,大胆使用红黄蓝绿等颜色。年画造型夸张强烈,构图饱满、繁密。表达了劳动大众健康淳朴的情趣。

4、教师总结年画的特点:画面 吉祥喜庆,色彩 红火热闹,造型 夸张强烈,构图 饱满繁密。

三、学生作业;课件展示年画图片,学生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年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喜庆音乐)

四、评价:

五、课后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年画哪些知识?课后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上网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我国年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那些年画艺术中心,寻找年画艺人,了解年画在当今的状况等相关知识。

推荐第6篇:木板年画

梁平木版年画

重庆市梁平县德合泰年画作坊生产制作的年画、原生态雕版印刷术,套印出的绚丽风景,连同心中,泉水般涌动的,天地精气,驱邪纳福。年画,门神纸张彩用当地百家竹做原料,生产的二元纸,全木板套色印刷、纯手工技艺。有三,四百年的历吏,传统文化、色彩鲜艳柔和,但不刺眼、使人百看不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研究和收藏。

徐家辉,梁平木版年画第六代传承人。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习木版年画,师承于其祖父徐典隆,得到其祖父的真传,在传统技法上,不仅继承了传统水印木版年画的工艺流程和川派雕刻技术,也吸取了微派、金陵派的雕版套色技艺。在其祖辈“德和泰”的传人精心指导下,制作的木版年画以墨线为骨,刻版套印,线条缜密繁夏,表现细腻,色彩丰富浓艳,对比强烈,构图饱满,主次分明,在匀称中求变化,在静谧中显灵动,有着浓厚的地方民间色彩和芳香的泥土气息,凸显出一种粗犷野俗,浑厚凝重的原朴之美,全国独具特色,自成一派。

徐家辉制作的梁平木版年画《盗令出关》在2006年全国木版年画联展,得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专家王树村老先生的高度赞扬,并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2008年徐家辉代表梁平木版年画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展示,出国在奥大历亚、英国、德国、土耳其、澳门向国际友人展示中国的地方文化,并多次在:中央、北京、重庆、陕西、四川、及梁平等电视台对其制作传统的梁平木版年画作了专题报道。

推荐第7篇:木板年画

木版年画考察

专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学号:120602015 姓名:王嘉慧

木版年画的课刚开始,我们文化遗产专业的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踏上了去朱仙镇考察木版年画的路。12月3日天还未亮,我们便动身出发了。

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地区西南,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之地,明朝时是开封唯一的水陆转运码头,朱仙镇因此而迅速繁荣。到明末,朱仙镇已与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镇。提到朱仙镇那就不得不说那里最具代表性的木版年画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悠久,堪称我国民间艺术宝库的重要精神财富。北宋时期,每逢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已成为了一种风尚。朱仙镇是我国木版水印年画的鼻祖和发源地。它产生在唐代,盛行于明清。生产年画的作坊,最多时达300余家。其作品畅销各地,于是开封地区的年画被统称为“朱仙镇木版年画”。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朱仙镇赵庄,这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年画世家。从事木版年画创作已有40多年的男主人张廷旭,16岁随父亲张义学艺。祖传水印木版年画手艺,到他这辈已经是第四代。张廷旭学得一手刻板的好刀法,在被誉为“版画之乡”的朱仙镇,百分之九十的画板都出自他的手。对张廷旭来说,印年画是传统,也是养家的生计。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至春节前,张廷旭一家都要印制出10万张年画,妻儿老小一忙就是几个月。种地的化肥、孩子的学费、翻修房子都还要用印年画赚的钱来支付。我们将车停在路边,便下车来到张廷旭先生的一个门面店里,一进门便被眼前满满的年画所吸引,色彩明丽以红、黄、绿、紫为主。因为印制年画的工具都在家里,所以我们一行人便跟随张廷旭先生来到了他的家里。家里有一整间屋子是印制年画的,屋里摆满了有着不同颜色的木板还有一些印制好的年画线稿。我们去的时候,师傅们用简单的工具印制年画,有的印线稿有的印色板。老师傅告诉我们他们的颜色都是自己以民族传统的技法,用中植物材作原料,使用传统工艺,精炼熬制而成,用这种颜料,印制出年画,色彩鲜艳,日久不脱色,呈现出对比强烈、色彩浑厚的风格。

在张廷旭先生家里,他给我们展示了一块“破旧”的模板,并告诉我们,“这块刻板已有百年历史”。这块刻板看上去很破旧,两侧都是常年使用后留下的墨迹,但两头已经破损,像老鼠啃过一样,能清晰地看到里面的几乎腐烂的木质。

中午简单的吃了一些饭后,我们便去了位于朱仙镇运粮河北段的天成老店。尹国全是天成老店祖传第五代传人,“天成老店”是清朝嘉庆年间尹国全的曾祖父尹清元创建的,当时天成老店是唯一有字号的门神店。由于制作的年画艺术风格深受百姓喜爱,“天成老店”规模迅速扩大,店内人数发展到近百人。为了便于经营,“天成老店”又分出了“天盛德”、“天义德”、“二合永”3个分店。“天成老店”则由尹国全的太祖尹德成掌管经营。“天成老店”的第二代传人尹德成为了扩大影响力和规模,把“天成老店”从朱仙镇搬迁至开封书店街中段十字路口、花井街两个地方。当时开封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天成老店”如虎添翼,生意特别兴隆,木版年画销路遍布方圆数百公里甚至更远。尹国全先生还讲到原来他的曾祖父学艺后字号是“天成德老店”后因为印制的年画贴在门上不对称便改成了“天成老店”。在这里门面房又是工作的地方,一把刷子,几块砖,手工制作的夹子,简陋却很得心应手。颜料也是自己熬制的,每当印完线稿在等晾干后印制另一种颜色时,便可以忙里偷闲。从天成老店出来后我们第一天的走访算是完成了,上车,吃夜市,休息,期待第二天的考察。

第二天我们来到开封博物馆,这里有一位被誉为“年画泰斗” 的老人。郭太运老先生,13岁时入开封最著名的“云记”门神店做学徒,学习刻版、印画、染纸技术,到今年已从艺整整75年,他是目前中国木版年画从艺时间最长者,享誉中外,从当时的小学徒到今天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亲身经历、目睹、见证了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在近代到现代的荣衰转变。被聘于开封市博物馆的郭太运老先生在博物馆里依旧工作刻板印刷,老先生希望把七十多年的经验和手艺传下去。郭先生制作的普通年画以黑、黄、红、丹、绿、紫6色,先淡后浓,依次套印而成。高档年画与神像画人物之眼眸、胡须、服饰需加套水墨、金粉、套色可多达9遍。 曾用了12年的时间,整理出80多种版画。据了解,在去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特种邮票一套4枚,其中有3幅取自郭太运的作品。

最后我们参观的是位于滑县老店马兰村的耿建社先生制作的年画,滑县木板年画始于明盛于清,代表作有:神像、族谱、吉祥话、扇面画、组字对联等,雕版线条流畅,结构清晰,灵动自如;色彩丰富。滑县木板年画画幅较大,多位卷轴中堂,长幅立式。滑县木板年画和朱仙镇木板年画有很大的区别,朱仙镇木板年画是一版一版套印,而滑县木板年画却是印出线稿后手绘色彩,显得细腻精致。耿先生再给我们展示作品的时候还讲到,他的妻子从出嫁后就在这刻板,自己从7岁就开始学习木版年画、扇面画并专业从事木版年画、扇面画至今已44年有余,学习传统,全面精通掌握木版年画、扇面画的刻板、印制、彩绘等全部工序,与父创造性的研发木版年画工作台,学习兼创新,并成为滑县木版年画“永顺号”的传承人,而自己的儿子儿媳也学会了自己的手艺,儿媳还曾到天津杨柳青学艺,更好的来传承这门手艺。

推荐第8篇:年画教学

《年画》教学安排

济南市北大槐树第二小学

陈茂英

年画的背景:年画作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上千年的演变一直流行至今,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年画的种类非常丰富,反映社会生活之深广及信息量之大,是其他民间艺术无法比拟的,它是我国民间艺术一枝绚丽的鲜花,而且在世界艺坛上也别具一格。旧年画(粗犷苍劲的线条,大红大绿的色彩。明显的地域风格,强烈的时代特点。生命如此顽强,它是屡遭破坏的印刷业中最先恢复者;影响如此广泛,它的教化训喻作用为任何大众艺术形式所不及),新年画(世界出版史上中国独有,现代出版史上曾经拥有。政府出面予以引导;大牌画家参与创作。不分城乡,无论南北;家家张挂,户户招贴。习俗的一部分,翻新的老歌曲。然而,它正在消失„„)

教学的目标:现代的城市学生对此却是比较陌生,因此,本人认为教师在上这个课题过程中更要准备较多的资料,想一些更能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年画的历史、作用、种类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作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的内容与实施: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年画的兴趣,本人认为学习此课题不仅仅让学生欣赏传统的年画作品,还加入了动感创意年画,比如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导入动态年画的欣赏(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片头——《年画FLASH》)。通过感受动感年画强烈的艺术效果,让学生了解传统年画除了原有的“原形原貌、原汁原味”风格,同时也融入新时代、新生活中,参与新的形式。在欣赏过程中,通过传统年画与现代出现的动感年画进行比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己制作动感年画的想法。为了让学生对课堂的知识加以巩固,在课程中还安排做选年画等游戏活动,通过游戏,不但能活跃气氛、提高学习热情,而且还能让学生应用课堂中刚学到的知识,在活动中巩固知识点。在课程设计中,本人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对教学难点上,尽可能让学生们先进行自我探索、讨论、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加以指导,比如在学习年画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这个知识点上,(我就让学生通过不同画种的对比,让学生讨论)(图1)通

过学生讨论的结果归纳其具有的艺术特色:A.从构图上看,构图饱满,给人一种丰满充实的美感。人们张贴年画要得就是红火吉祥,喜气洋洋,满满当当,盼望五谷丰收,六蓄兴旺,这注定了作为节俗装饰的年画构图必须饱满,有充实感。B.造型、色彩方面比较主观化,跟一些比较写实的西洋画有比较大的差异。C.画中的内容大都是有喜庆吉祥的寓意,经常运用象征寓意的表达手法。

对年画有了初步了解以后,我就会引导学生对不同地区的年画风格进行探索,尤其是对四大年画,让学生进行临摹,随着时代的变迁,木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年画题材内容和形式也变的丰富多彩。通过临摹,加深理解,例如《年画欣赏之一——福寿三多》(图2):让学生来讨论这幅年画所表达的含义,让学生临摹图2。学生会对画中的含义有疑问。通过归纳,可知道年画中经常运用象征寓意为表达手法(如谐音、象征的手法)。这幅作品“蝙蝠”谐音“福”,鲜桃和仙鹤象征长寿,打开的石榴象征多子。这种表达手法在年画中非常常见,还有大家熟悉的《连年有余》也是运用了象征寓意的手法。《福寿三多》在人物造型上具有敦实感,不讲形似而求神似。构图打破了时空观念;随意组合,饱满充实。这些都是年画所具有的独特特色。

由于现代是信息科技时代,信息科技的加入,也使年画有了新的形式——具有动态感。(年年有余的动态图片)(图3)让学生感受年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过年时,网上互相发送吉祥寓意的动感年画,给我们的节日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年画欣赏的内容极其丰富,希望通过这一课程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起学生学习民间艺术——年画的兴趣,主动的去学习我国璀璨的民族文化艺术。在课后,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收集年画资料的比赛,对不同产地的年画加以比较,重点介绍我国较有影响的木版年画产地,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文化的热爱;或让学生学习制作动感年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通过种种尝试来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推荐第9篇:山西年画

山西年画

山西农村的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房舍之中张贴年画,把房内布置得色彩缤纷,同时又充满情趣。总起来讲,年画取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而且色彩鲜明,创作手法多种多样,具有浓郁的民间浪漫色彩。每逢春节,山西农村家家户户上街购年画,张贴年画,已成为普遍的事情。如今,年画已向前发展了一步,逐步发展成为挂历,使年画的实用性大大前进了一步。

推荐第10篇:年画作文

年画作文

年画,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旧时候,每当春节来 临,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堂房、卧室、窗旁,门上以及灶前,院内的神龛上,贴上焕然一新的年画,既用以创造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与不幸。古书里记载,传说很久以前,有名叫神茶、郁 垒的两个兄弟,专门监督百鬼,发现有害的鬼就捆绑起来去喂老虎。

于是黄帝就在门户上画神茶、郁垒的像用以防鬼。这个神话就是后来 “门神”画产生的缘由。据说唐代皇帝曾命吴道子画钟馗像,并摹刻 出来分赏给大臣贴挂以辟鬼。宋代出现雕版技术后,为木版年画提供 了技术制作条件,促使年画不断发展。随着年画的广泛流传,其内容和功能也不断丰富。到清代,年画发展到高峰。从最初被作为辟邪驱鬼的符录,渐渐地又增加了吉祥如意、多子多寿、娃娃仕女一类的题材,从而也具有了表达在新一年中美好意愿,以及美化环境的功能。

同时,年画也出现了表达农民自己现实生活以及民间传说、故事的内 容,使年画具有了丰富文化生活,传播知识的作用。

民间年画基本上属于农民自己的艺术。画中形象质朴、自然、简练单纯,比较直白地表达农民朴实的主观愿望。很多画面都有情节性、装饰性、趣味性,色彩鲜艳强烈。这样的表现方法既适合于广大农民、市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也便于木板印刷制作。民间年画 是先画出底稿,再复刻在木板上印刷而成,或印出轮廓线,再用笔填 色。在现代印刷技术产生之前,这是大批量生产图画的唯一方法。民 间木版年画的体裁有很多,也很讲究。门神是贴在院门上的,根据门神的种类,又细分为贴在大门、二门、后门或闺房门上的区别。神像 有灶王神、天地神、仓房财神,甚至贴在牛棚马圈上的车马神。“中堂”贴在客厅,“月光”贴于窗旁,斗方则贴在箱柜或升、斗上,真 是各有规矩。总之,过年时,屋里屋外,院内院外,各个角落都贴得红红火火,花花绿绿,既用以表达了主人的心愿,又布置烘托了节日气氛。

随着时代的推移,旧年画中一些迷信落后的观念渐渐被淘汰。

年画只是作为一种非常通俗而普及的艺术形式保留下来。自本世纪中叶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年画艺术家创造了新的年画形式,并用以表现现实生活。至五

十、六十年代新年画一直兴旺发达。它已经改用新的印制技术,印数和发行量极大。可以说,迄今为止,没有哪一 个画种出版数量能达到年画的出版量。年画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画种。

[年画作文]

第11篇:聊城木板年画

聊城木板年画,始兴于阳谷县张秋镇,已有近300的生产历史。具有悠久历史的聊城木版印书业为木 版年画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清末,聊城的“五 福祥”、堂邑的“同泰”、莘县的“通顺”等20多 家大堂号店相继出现。每年春节前,各种年画纷纷 上市。从鲁西平原到山东各地,从晋、陕、冀、豫 到东北三省,都有聊城年画的销售市场。

聊城的年画、门神画二者融为—体,既具有年画的艺术风格,又起到门神作用。年画构图丰满,人物突出,刻画夸张。取材范围非广泛,包括耕织图、渔家乐、戏曲、民间传说以及福禄吉庆类的吉利画等。聊城年画历来只有“草版”,即只印不画,全印用木版套印,可用红、黄、灰、青、黑五种基本色,使整个画面五彩缤纷。人物面部不着色,使其形象更加突出醒目。

木版年画所需工具是雕版,雕版是 以红梨木、枣木、红桦木等做版材 。制作木板年画的过程是先“发刀”,用平口刀刻直栏线,随即刻字,横笔宜平宜细,竖宜直,粗于横笔 ,次为“挑刀”,据发刀所刻刀痕,逐字细刻 ,最后,锯去版框栏线外多余的木板,刨修整齐,叫“锯边”。制作 木版年画是用棕榈刷着色,所用颜料一般是墨水和各种水溶性颜料。

受西方思想的冲击和科技的发展,带有神袛信仰的画像已经不再适合中国百姓的需求,门神在城市生活中已渐失用武之地,在明清盛极一时的年画艺术也已在当今社会中逐渐走向衰败。

年画衰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年画本大利薄,生产一张年画需要20多道工序,费工费时,但买的人很少。其二 雕版易毁,由于历史原因,大量老雕版被毁,老年画几乎无存,很难形成规模。其三 大众审美观改变。现在的年画只有一些外国人和极少数国人用来收藏和欣赏。 其四,年画艺术后继无人,使得年画艺术不能得到很好地传承和发展,年画这曾盛极几个世纪的传统民间艺术渐渐走向衰败。

但千百年来,中国年画不仅是年节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我们能做的不多,尽量让它继续千百年吧!

第12篇:教案:年画欣赏

中国民间美术——年画 课程类别: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高一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年画的起源发展、年画四大家、主要出产地、各地年画特点。 2.培养学生对年画的初步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1.讲清并使学生了解年画的基本特点及审美特征

2.进行继承民间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注意教育。

3.搜集整理材料。(图片、网络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对学生进行提问:你们所知道的中国民间美术品。

请同学们欣赏一些民间美术品的图片,以此引出课题。着重提出年画,播放课件,补充学生所讲内容的局限性,展示课件中的图片资料,拓宽学生视野。

二、授新课

1、简单介绍年画{提问学生年画名称的由来以及画面内容} 年画(new year paintings)顾名思义就是过年的时候贴的画,它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

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较多的产地,流行也十分广泛,通俗普及,而且拥有大量的读者,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传统年画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绘画样式,多以木刻彩色套印加彩绘而成,其画面线条清晰,色彩鲜明;其内容常以吉祥、喜庆的美好事物或民间传说典故为主题,反映了人民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生活情趣。

2、起源和发展 A介绍年画的起源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幻灯片欣赏几幅门神画) (备注传说1——据东汉《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的“神荼”、“郁垒”升像。 (备注——传说2:始于唐代。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但仍以张贴门神为多,故年画可以包括门神在内。) B介绍年画的发展 明初年间,日本人曾在甘肃发现两种宋朝的年画:一幅就是《四美图》,都作高客长袖的宫装;另一幅是灶王爷和关圣帝君。两幅画上都盖有“平阳姬家雕郎”的店铺字样,足见在宋时人物年画已具规模。

由于朱元璋提倡过新年要贴春联,这样发展下来,年画也就特别发达起来。今日被保存下来的,还有明万历年间最流行的彩色套印的木刻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图等,刻工颇精致,迄今仍为民间所师法。还有实用的历画,如:春牛、灶马、芒神等;更有历史故事的“孟母教子”、“岳飞枪挑小梁王”。“牛郎织女”,“白蛇传”等。至于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文学名著,也被采用作年画题材。及至明末崇祯间,天津杨柳青的年画极为驰名,图画内容也愈见丰富。

清代人才辈出,年画的题材更加广泛,除了人物、花卉、山水等艺术作品外,还有“老鼠嫁女”、“王婆骂鸡”等讽喻画,以及用歇后语构成的连环图画,予人以一种幽默感。印制方面亦有各种各样,有木板、有石印、有胶版、有国画、有水彩、有图案、有单线平涂。有炭彩、有仿古、有创作,甚至有翻印西洋画的,例如姑苏年画中之“西洋之剧场”就是。

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幻灯片《四美图》)

3、主要产地(幻灯片)

年画的出产地,一向分成两大中心:北方是在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县的寒亭;南方是在苏州桃花坞和广东的佛山。他们的产量和制作,都各有明朗的风格,而且市场的范围也很大。这因为,年画在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就是民间所创造、所喜爱的美术作品。虽则年画在宋代已经具有了雏型的规模;但它的真正形成则在明代,资格最老的要算天津杨柳青的产品。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

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即四大“年画之乡”,这些地方所生产的年画深受城乡人民喜爱。

4、四大年画之乡各自的特点(幻灯片)

民间年画基本上属于农民自己的艺术。画中形象质朴、自然、简练单纯,比较直白地表达农民朴实的主观愿望。很多画面都有情节性、装饰性、趣味性,色彩鲜艳强烈。这样的表现方法既适合于广大农民、市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也便于木板印刷制作。民间年画是先画出底稿,再复刻在木板上印刷而成,或印出轮廓线,再用笔填色。在现代印刷技术产生之前,这是大批量生产图画的唯一方法。

天津杨柳青年画始于明代崇祯年间,风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光绪年间。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取材于传统戏曲、美女及胖娃娃等。、构图饱满、寓意吉祥、雅俗共赏,加之采用刻绘结合的特色手法,刻工精美、绘制细腻、色彩绚丽,在人物的头部、脸部等重要部位,多以金色晕染,自成一格。被公推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首。更以其历史积淀厚重和文化连续性的特征而扬名海内外,是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的一种综合的集精神与实用、历史和现世的物化成果,具有历史进程中\"活化石\"之作用,也是历史时代风貌的\"百科全书\"。

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因此,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富于中国气派。杨柳青年画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杨柳青年画通过寓意、写实等多种手法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尤以直接反映各个时期的时事风俗及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点。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幻灯片播放图片红楼梦怡红院、鲸化千年、莲年有余(这是我们平时常听说和看到的)、蟠桃大会、白花赠剑、福寿三多、三星图、母子图?(母子图 可与欧洲圣母图相媲美)„„)

桃花坞年画始于明代,鼎盛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在乾隆前后取材偏重城市社会风尚,风格倾向雅丽细秀。及至道光初期,出现了风格纯朴简练、题材广泛、色彩鲜明的趋势,作品受到劳动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欢迎。至清末,桃花坞年画日趋衰落,濒临绝境。解放后,政府多方设法,抢救了这朵艺术之花。

近年来,桃花坞年画继承传统,不断创新。配色以成块的大红、桃红、黄、绿、紫和淡墨六色为基本色调,艳丽和谐;线条简练明快,构图均衡而不呆板,在题材的选择和创新方面,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融为一体。而桃花坞年画已作为苏州工艺美校的一个常设专业,有了广大的学生基础,相信桃花坞年画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定将开得更加艳丽。(幻灯片偷仙草、冠带流传(旧时冠带流传寓意为代代为官之意,实属祥瑞之愿)、残花茂盛、„„ ) 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和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远渡重洋流传到日本、英国和西德,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有相当影响。

杨家埠木版年画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民间3大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兴于清朝,重喜庆、浓彩、实用,多反映理想、风俗和日常生活,构图完整匀称,造型粗壮朴实,线条简练流畅。根据农民点缀生活环境的实际需要,主要有大门画、房门画、福字灯、美人条、站童、爬童、月光等,具有浓厚的民间风味、乡土气息和节日氛围。

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方法简便(艺人首先用柳枝木炭条、香灰作画,名为“朽稿”,在朽稿基础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线稿,反贴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别雕出线版和色版。再经过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等,手工印刷。年画印出来后,还要再手工补点上各种颜色进行简单描绘,以使年画显得自然生动),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每年春节年画题材都会更换一次,许多新思想、新事物出现之后,马上就能够在年画中反映出来,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杨家埠年画主要内容包括6大类,即过新年、结婚、农忙等风俗类,年年发财、金鱼满堂等大吉大利类,门神、财神、寿星、灶王等招福辟邪类,包公上任、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传说典故类,打拳卖艺、升官图等娱乐讽刺类,三阳开泰、开市大鸡、四季花鸟等瑞兽祥禽花卉风景类。(幻灯片报喜、放风筝、劳动模范、争请财神„)

5、提问总结——通过学习《中国民间美术——年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把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保留下来,在我们发展现代高科技经济的同时保存好传统民间美术这朵奇葩。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

第13篇:年画教案1

年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年画艺术教学设计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年画艺术教学设计学生通过欣赏各种民间年画,分析年画的色彩和构图的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习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年画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初步了解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年画艺术教学设计

2、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表达对年画的感受。

3、让学生了解民间年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回忆、询问长辈、翻阅书籍、上网查询、参观展览等方式了解什么是年画,了解年画的历史及发展。通过收集年画、年画故事以及年画的装饰物等,进一步加深对年画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动手涂绘年画,感受年画独特的美。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传统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等特点。 年画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绘画欣赏活动。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用两周的时间通过询问父母、老师,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什么是年画,并搜索年画以及与年画相关的艺术饰品,筹备班级年画艺术展。

2、老师尽量多搜集一些年画,并制成课件。

3、老师准备供学生涂色用的年画线描稿。

一、课前播放新年的音乐,创设过年的气氛,引入新课。

师问: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是否觉得就象回到了过年哪天?同学们喜欢过年吗?生答:(略)师:你们在知道过年有些什么习俗呢?

生答:(略)放鞭炮、穿新衣、放烟花、包饺子、贴对联、贴年画等等。

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画漂亮吗?你见过这些画吗?给你什么感觉?这些就是年画。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大多数的年画艺人都是生活在乡镇的农民。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年画,了解年画!(课件播放课题:走近年画艺术)

师问:同学们,到底什么是年画?

师: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用以增添节日的气氛,又因为一年更换一次,故称为年画。(播放课件)

二、介绍年画

1、年画的来历

同学们,瞧!你们认识年画中的这两个人吗?(播放课件)他们一个叫尉迟恭、一个叫秦叔宝,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他们是唐朝有名的武将,为帮助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他们成了门神了呢?这里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同学们,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传说在唐太宗李世民时,宫中经常闹鬼,致使唐太宗重病缠身,夜不能寐,群臣提议让他手下的大将秦叔宝、尉迟恭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说来神奇,宫中果然平静了下来。久而久之,太宗觉得秦琼,尉迟恭两位大将太辛苦了,便令宫中画师绘制二位将军的威武形象,悬挂于宫门两旁。后来这种形式就流传到民间,并在民间中广为流传。贴门神驱鬼辟邪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就是这样产生的。

同学们知道的门神有哪些呢?学生列举……门神

但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所创作的门神都不一样,下面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各个时期的门神画(课件展示各种门神)你觉得这些门神画有什么特点?如:形象威武、造型夸张、色彩对比强烈。

师:门神多取自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汉,这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英雄,妇孺皆知,影响面广,备受民间的崇拜。那么这些英雄好汉又是怎样成为人们心中的门神的?我们可以在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

2、年画欣赏(学生活动:欣赏、评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年画除了门神,贴在门上,还有些什么作品可以贴在什么地方?(课件展示)

(1)、欣赏展板作品

(2)、欣赏电脑作品:动脑筋想一想每一幅年画包含了什么意思?(课件展示)

图一:

(3)、展示各自收集的年画资料,介绍各自收集的年画特点?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年画多以什么为题材?(课件展示)

师: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年画的题材也逐渐扩展到生活风俗、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方面。

生:年画多以吉祥、喜庆、欢乐、美好等事物,或者是以典故、成语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作为主题。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自己的理想,画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4)、你知道这些年画是怎样制作的吗?(课件展示制作工序)早期以手绘为主,后来发明印刷术就用木刻印制。还有剪纸等形式。

3、年画与普通绘画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几张普通作品和年画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说

4、通过欣赏,同学们知道了年画有哪些特点?(课件展示)

年画色彩夸张、红火热烈,大胆使用红黄蓝绿等颜色。年画造型夸张强烈,构图饱满、繁密。表达了劳动大众健康淳朴的情趣。

三、课后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年画哪些知识?课后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上网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我国年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那些年画艺术中心,寻找年画艺人,了解年画在当今的状况等相关知识。如果又兴趣还可以找找外国到底有没有年画,下节课我们还将更进一步探讨年画艺术,了解更多的年画知识。

第14篇:民间年画——教案

《民间年画》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年画,初步了解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

2、使学生了解民间年画的历史及其所包含的寓意,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思想情感。

3、通过让学生动手涂绘年画,感受年画独特的美。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年画,通过涂绘年画,感受传统民间年画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能利用学到的知识将年画作品合理搭配色彩,感受其独特含义。

三、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老师尽量多搜集一些年画,并制成课件。(彩打1—2张年画作品)。

2、老师准备供学生涂色用的年画线描稿。

3、涂色工具一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欣赏各种民间艺术图片 1)你看到了什么? 2)给你什么感受?

过渡:今天,老师特别的高兴,想在这节课中给大家看自己收藏的宝贝,而且老师还会把宝贝送给表现最棒的学生。

2、对比欣赏

1)教师出示很多生活中的图片:有鱼、寿桃、鸡、元宝、老鼠等。 2)出示相对应的年画作品。

3)问: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例如:鱼——“余”,年年有余。

学生回答:“画面里出现了鱼。”教师再问:有什么含义吗?生:有“年年有余”的意思。 4)再问:牡丹花代表什么?生:富贵,吉祥

5)教师总结:是的,像这样有一定祝福、吉祥、喜庆含义的画,我们都称为——年画。 6)问:那你知道年画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教师简单介绍:年画已经有600年的历史了,广传与民间)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一起走进民间年画,了解民间年画。

(二)讲授新课

1、那什么是年画呢?

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用以增添节日的气氛。又因为一年更换一次,所以称为年画。

2、我们为什么要贴年画呢?这要从年画的来历说起。课件年画的来历 师:老师这儿有一幅年画(课件展示年画图片:秦叔宝、尉迟恭)

师:同学们,对年画中的这两个人物,你了解吗?他们可是唐朝有名的武将,为帮助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他们就成了门神呢?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在唐太宗李世民时,宫中经常闹鬼。致使唐太宗夜晚睡不着觉。群臣提议让他手下的大将秦叔宝、尉迟恭每晚拿着武器守卫于宫门两旁,说来也神奇,宫中果然平静了下来。久而久之,太宗觉得两位大将太辛苦了。便令宫中画师绘制了两位将军的威武形象。悬挂于宫门上。后来这种形式就流传到民间。贴门神驱鬼辟邪就是这样产生的。

现在过春节,贴门神的习俗在我们这里还仍然存在着。 主要表现的是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像这些门神都是贴在大门上的年画,同学们知道还有哪些年画贴在什么地方吗?

3、年画的种类

师: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年画的种类。课件:年画的种类 中堂画:贴在客厅的中央。 条屏和单幅:贴在客厅两边。

斗方、门画:贴在大门等一些传统习俗的地方。

4、年画的产地

我国的年画历史悠久,哪位同学知道哪些地方的年画最有名吗?课件:年画产地 天津杨柳青 山东潍坊 苏州桃花坞 四川绵竹

5、年画的题材内容

师:正因为产地不同所以年画的题材内容也十分丰富,大多以喜庆、吉祥为主。 有山水、花鸟、戏曲、动物都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题材。

6、年画的语言艺术

具有浓浓的民间特色,它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愿望。同学们请看

课件(谐音的年画)

(连年有余、健康长寿、富贵花开、富贵吉祥、五谷丰登、大地回春、万象更新、)这些年画巧妙地通过谐音来表达年画的寓意。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们都有一个吉祥喜庆的名字,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幅年画。 你喜欢那一幅?说说你的理由。

7、年画与其他绘画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 仔细观察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年画的色彩有一定讲究,请你找一找年画里经常使用的传统五色?

生:红、黑、绿、紫、黄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老师特意准备了一些年画线描稿,希望同学们能合理搭配色彩,涂出色彩鲜艳,喜庆,红火的年画来。

1、涂出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色彩大胆运用红黄蓝,橙绿紫等色彩,体现出节日喜庆、红火的气氛。

2、注意整洁,干净。

(四)作品展示,评价。

1、展示作品。

1)制作完成的学生把作品贴到老师准备的画册上。 问:老师把你们的年画,变出了一本什么?(画册) 2)问: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学生评、教师评。

2、与生活结合

1)老师把年画贴到卡纸上,前面加一根丝带,变出了一张书签。 2)老师把年画贴到对折的卡纸上,变成了一张漂亮的贺卡。

3、教师总结:聪明的同学一定会变出更多与生活有联系的年画作品。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年画的很多知识,年画不但美化了生活环境,又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还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的生活向往。同学们,别忘了每逢新春佳节,都要贴年画噢。

第15篇:绵竹年画介绍

绵竹年画介绍

年画历史

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县而得名。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主要分为刺绣、纸绘、陶版三种艺术表达形式。绵竹年画起源于唐朝,传说中唐王李世民出征点兵前,请来画匠,将朝廷文武重臣,一一画像,装裱后带到阵前,而后战役大胜,唐王大喜,便下令此后所有行军帐,必须外饰重臣画像,并封之为门神。不久后,流入民间,家家贴于门外,喻为辟邪之用,并流行于唐宋,兴盛于明清,乾隆、嘉庆年间,绵竹全县有大小年画作坊300多家,年画专业人员达1000余人,年产年画1200万多份,产品除运销两湖、陕、甘、青及四川各地外,还远销印度、日本、越南、缅甸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作为民间艺术,艺人们的传承向来都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所以流传至今,可以绘画绵竹年画的艺术家早已凤毛麟角,年画在当今成为稀世珍宝,年画内容主要是为了表现古代人生活特点、生活习惯和民间故事。

年画特点

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年画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年画分类

绵竹年画分红货、黑货两大类。红货指彩绘年画,包括门画、斗方、画条。黑货,是指以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拓片,多为山水、花鸟、神像及名人字画,此类以中堂、条屏居多。

同时年画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以墙画为主,不需底稿,直接绘于墙上,南派主要采用木刻、雕版,后印制纸上着色,装裱成画。

蜀绣简介

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刺绣工艺品。早在西汉时已有记载,它亦叫\"川绣\",以四川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技艺严谨精密,绣制一般为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等。

蜀绣早在晋代就被称为\"蜀中之宝\",而闻名于世,一千多年来,逐步形成针法严谨、片线光亮、针脚平齐、色彩明快等特点。这些传统技艺既长于刺绣花鸟虫鱼等细腻的工笔,又善于表现气势磅礴的山水图景,刻划人物形象逼真传神。

绵竹刺绣年画

刺绣年画有机的结合了巴蜀刺绣和绵竹年画两种艺术精髓,将两种风格在同一作品中表现出来,作品是采用年画的手法制版,后用天然矿石佛清、黄丹染色,遵照蜀绣工艺缎绣而成,这也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升华,同时也是对川蜀历史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刺绣年华可以用于制作服饰、靠垫和装饰物品等。往往一件常规刺绣年画,从起稿到制作完成,需要一个人近2个月的不间断劳作,由于该作品属于纯手工业生产,每张画面都会因画师、场地、心情不同而异,所以也造就年画的唯一性。

绵竹刺绣年画流程

起稿——制板——复画——上色——刺绣——开相——装裱

绵竹刺绣年画分类

刺绣年华主要分为:仕女、斗方、中堂、杂条等。

仕女主要以明清仕女的生活照为背景,孕育着古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仕女流线清晰,面容娇嫩,身着的服饰以布面和边尺构成,古代服饰中边尺往往作为身份的象征,所以它古代衣服送往主要组成部分。

斗方主要以传统民间故事为主,如《老鼠嫁女》、《三猴戏猪》、《钟馗嫁妹》等,故事中心揭露大量的封建社会的弊端和批判当时一些丑陋习气。它用绘画刺绣的形式,使古代典故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以保证民间思想历史流传。

中堂主要是因为画卷需在客厅摆放而得名,人物有三星、菩萨、童子、文将、武将等,其中武将辟邪,三星保寿,文将是老百姓对高官的期盼,而菩萨童子一般贴于床头,预示后代多子多福。

杂条则是将四大名著等诸多古代小说画绣成稿,是纪录历史另一种表达方式,所以从古至今,年画内容不停丰富,但从未删减,用民间手法表达四川文化发展史。

棚华年画刺绣棚华村是绵竹刺绣年画主要生产基地,起稿人均为美院师生,而后交于年画老艺人完成刻板,待专业人员完成上色、刺绣、开相等一系列工作后,一同装订成稿。下面一副菩萨象,出自棚华村钟思期之手,刺绣完成与5月12日,现收于棚华村党委,以作纪念,同时以保佑四川子民平安。

第16篇:中国年画剪纸

中国年画剪纸

Chinese paper cutting was introduced since the invention of peper by Cai Lun in the EasternHan Dynastythe year of the Rat in Chinese calendar.2008年-中国农历鼠年

I took this picture from one of our shopping mall in February during our Chinese New Yearcelebration.I have 2 nice paper cuttings but can\'t post them as they are on the way tosomeone somewhere, so can\'t spoil the fun .二月份中国春节庆典时,我从一家商场买了这张。我有两张这样好看的剪纸,但不能把他们贴出来,因为它们正在(偷偷)去某人某地的路上,不能扫了它们的兴致。

Rewinding back to February 2008 this year, Rat sure is popular this year during Chinese NewYear.I bought these from Ikea, \'Rat\' shopping bags, a candle with the \'double happine\' wordand our Rat napkin holders.You\'ll figure out now that Chinese have a strong liking foreverything red during festivals, even the entire Ikea was in red then! 倒回到08年二月,在今年中国春节期间老鼠肯定很受欢迎,我从宜家买了这些东西,老鼠购物袋,带双喜字的蜡烛,还有老鼠餐巾架。你可以看到中国人在节日时有多喜欢红色事物了,那时甚至整个一家都是红色!

第17篇:中国民间传统年画

武汉三度画室美术培训十年小班教学

www.daodoc.com

中国民间传统年画

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年画的流变和分布

农历过年的风俗,我国很早就有文字记载。“年”字远在公元前16-11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其字形很像一个人在收割或顶谷禾回去,所以《说文解字》称“年”字“谷熟也,从禾”。当田里的五谷收割完毕则意味着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因此俗称春节为“过年”。在中国古代民俗中,将一些祝贺过年的东西都冠以“年”字,如见面互相庆贺的话叫“年话”、门上和墙上贴的画叫“年画”、吃的糕叫“年糕”、走亲访友的礼仪叫“拜年”等等。

年画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现今我们过年说的新年贺词、祝福的“年话”,如“新年快乐”、“恭”“四季平安”、“大吉大利”、“年年有余”等,为大家所常见。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了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年画,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仰观念。我国早期的年画都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母题有着密切关系,在祈祷丰收、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年节风俗习俗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年节装饰艺术。

从广义上说,凡民间艺人创作并经由作坊行业刻绘和经营的,以描写和反映民间世俗生活为特征的绘画作品,均可归为年画类。年画习俗反映了古人的心灵慰藉和精神信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崇拜逐渐转化为对社会性的人格神的崇拜与信仰,从最早的桃符、苇索、金鸡、神虎,到神茶、郁垒,再到后来的关羽、赵云、尉迟恭、秦叔宝等武将和钟馗、天师、东方朔等神仙,其间有着一条鲜明的发展轨迹。东汉末年的《风俗通义·祭典》中说:“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前事冀以卫凶也。”蔡邕《独断》中说:“神茶、郁垒而身居其门,主阅领诸鬼,其恶害之鬼,执以苇索,食虎。故十二月岁竟,常以先腊之夜逐除之也。乃画茶、垒并悬苇索于门户,以御凶也。”年画变成“年话”是在宋代。当时,宋徽宗扩建“翰林图画院”,时逢传统绘画和雕版印刷术交融发展,木版彩色套印年画走向成熟和普及。此时,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已成为一种风尚,门神从镇宅消灾演变成了迎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后来,逐渐形成了祈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招财进宝的习俗,年画在此时完成了向祝福年话演进过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典籍,都记载了宋代京城春节期间出售年画之类吉祥装饰品的景况,当时年画的张贴已普及于城镇居民之中,从中也可看出年画已相当盛行。到了明代,小说、戏曲插图的勃兴对年画的发展有很大促进,寓意吉庆祥瑞和表现民间风俗的内容得到重视,年画的创作印制和购买张贴逐渐发展为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一些年画的典型题材,如“一团和气”、\"八仙庆寿”、“万事如意”等已趋于定型。短版拱花技艺的发明,使年画的印制更为丰富多彩。

年画在清代进人鼎盛期。康、乾年间国泰民安的社会局面,为年画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俗小说的风行,又为大量的年画作坊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清初年画的一个最主要特征就是题材多,出现了大量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演义小说等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由于受到利玛窦和朗世宁等传人的西洋绘画风格的影响,西方明暗透视技法在年画创作中得到应用,有的作品在画面上还刻印上了“仿泰西笔意”等字样,年画也因此成为清代西风东渐的一个窗口。

清末,内忧外患接踵而来,国内外各种矛盾日趋激化,形成了我国近代史 武汉三度画室美术培训十年小班教学 www.daodoc.com

武汉三度画室美术培训十年小班教学

www.daodoc.com 上最为错综复杂的社会局面。这种社会激变的情景,在民间艺术领域以年画的反映最为及时,清末民初时期也因此在年画发展史上,成为年画回光返照的最后一个繁荣阶段。

年画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明显的地方特色,像天津杨柳青、河南开封朱仙镇、江苏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山东高密、四川绵竹、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广东佛山、山西临汾平阳(古临汾)、福建漳州、湖南邵阳滩头木版年画等都久负盛名,各有千秋。正如冯敏在《中国木版年画的地域特色及其比较研究》中所言,这些地区的木版年画在明清两代先后达到鼎盛,都具有相当规模,其作品反映了相关地区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 1.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发源地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木版年画兴盛于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随后传播或影响到全国其他地区。历史的原因使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被视为中国木版年画发展的“鼻祖”。北宋年间的汴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的商人大量涌向京城,庞大的市民阶层促进了世俗文艺的发展,活跃的世俗文艺又给年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在这一时期,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使供不应求的笔绘年画转向刻印年画,并且官办与民办作坊齐开,使开封木版年画的印刷及销售盛况空前,很快影响到全国。开封木版年画的内容多反映中原传统民俗文化,艺术风格体现了京都官雅文化与市井文化并存的较精细的主流风格。公元11世纪以后,中原大地经历了长期的民族纷争、战乱和自然灾害,到明朝初年,开封所处的中原地区被毁坏得满目疮A,人民大量迁徙,城镇极度衰落,中原文化主流失去了北宋时期较为精致的官雅和市井文化风格,而形成一种粗犷甚至比较粗糙的带有乡土味的文化传统与风格。这一时期的开封年画线条粗犷,形象夸张,头大身小,幽默稚拙,构图饱满,左右对称,色彩鲜艳厚重,乡土味浓,无脂粉气,无媚态,艳而不俗。朱仙镇年画影响了整个北方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构图古朴、夸张、粗犷、威猛,色彩鲜明,以橙、绿、桃红三色为主,还有其简洁、鲜艳、明快的手法等,都极具北方乡土味道。 2.天津杨柳青年画誉满京畿

明代的杨柳青是南运河上的一个重镇,随着南运河的开通,其经济日渐繁荣。到明代中后期,杨柳青初步产生了木版年画艺术,明末出现了最早的画铺,到了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才逐渐繁荣起来。清代京津地区作为中国文化的中心,社会文化十分繁杂,皇家文化和贵族文化汇聚满汉文化精要,官绅文化聚合儒士官吏文化潮流,市井文化则集中了金、元、明、清四朝京城民间习俗。杨柳青镇位于南北交通要道,经南运河与南方联系密切,因而其生活习俗既有北方的风格,又有南方的味道。天津是京城对海外的主要口岸,具有外交和贸易双重功能。这样一来,杨柳青镇年画艺术就受到多元文化的深刻影响,消费者也呈多元化,既有皇家和贵族,又有城镇市民,还有乡村农民,甚至还有外国人。半印半绘的加工工序,使杨柳青年画更接近工笔重彩国画,从而形成了高古俊逸的艺术风格。

3.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是江南年画的优秀代表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传自南宋临安(杭州)。南宋文化经一百多年的发展,融会了江南文化的精秀细巧,形成了与当时的新中原文化大不相同的兼容性的精雅文化风格。这种文化风格影响下的木版年画,在江南以杭州为中心直接传播至 武汉三度画室美术培训十年小班教学 www.daodoc.com

武汉三度画室美术培训十年小班教学

www.daodoc.com 周边的苏州、无锡等地区。自元朝起,元明两代戏曲杂剧和小说传奇硕果累累,社会上刊印发行的剧本、小说几乎都附有木刻插图,带动中国古代版画艺术达到了顶峰。而江南刷印木刻版画的繁盛,带动了木版年画的发展。苏州木版年画在艺术技艺上还直接得益于明清两代江南繁荣的文人书画艺术。

武汉三度画室美术培训十年小班教学 www.daodoc.com

第18篇:《木版年画》教案

《木版年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木版年画的历史文化,通过欣赏民间木版年画感受中国民间艺术。

2、通过探究,欣赏民间木版年画的造型、色彩和含义,体验漏板的刻板和印刷的乐趣。

3、通过欣赏、学习制作,激发起学生对民间文化遗传的热爱,对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了解年画的文化历史。 教学的难点:体会到漏板的刻板和印刷的乐趣。

三、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两扇红色的门、三个步骤、学生的小型彩纸垫底负刻版画稿和示范的作品。 学生:美工刀、剪刀、垫板、水粉颜料、盛水的杯子、毛笔、调色盘、抹布1块、旧报纸4张。

四、教学过程:

一、红门导入,揭示课题。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就在黑板上,我请一个同学来打开它,看看是什么。

1、打开卡纸

生:出现了两扇红色的大门。(展示:两扇红色的门) 师:这个大门我们会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生:农村、寺庙、关府、皇宫。

师:是的,其实除了这些地方,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有很多这样的红色大门。每逢过年的时候,人们就会在门上贴春联、年画。那你知道贴春联、年画的意思吗?

生:象征吉祥富贵、喜庆等含义。

师:是的,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两幅年画。

2、木版水印

(1)教师:(出示两幅年画作品)你看到年画上画的是什么?(展示:年画贴到红门上) 学生:神仙、武士。

教师:和你以前见到过的其它画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它是我们国家比较特别的绘画。大部分的年画都是在新年的时候贴,用来装饰环境,有祝福新年吉祥的意思。主要在我国有四大年画家,它们是——(示图文:天津杨柳清、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和四川锦竹。)(师生齐读) (2)欣赏视频。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去看看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制作年画的吧!(勾描——刻板——印刷——装裱)

教师:原来,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木版年画的水印工艺。也就是在木版上先刻好图案,然后用水印的方法制作。

3、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学习《木版年画》。

二、边学边赏,木版年画。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用漏板的方法制作木版年画。

1、画稿:造型生动、象征意义。(1)首先,要先做什么呢?(示范作) 教师:请1个同学上来打开红门。 学生:是画稿。

(2)欣赏各色各样的木板年画。

过渡:那我们先画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古时候的人们画的年画。(出示) 教师:同学们!你们要仔细观察这年画都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花这些呢? (3)欣赏各种简单的画稿图。

过渡:古时候的人们表现了那么多有象征意义的木版年画作品。 ①教师:那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有象征意义的呢? 学生:“鱼”与“余”——年年有余; “鸡”与“吉”——吉祥; “葫芦”——福、禄; “寿桃”——长寿; “荷”——和睦; “狮子滚绣球”——喜庆; “瓶””与“平”——平平安安; “竹子”与“竹节”——节节升高; “龟”——长寿; “辣椒”——红红火火; “猪”——富足;

②(出示各类年画图)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含义。

③(示简笔画:竹、鱼等)以简形图案表现有含义的形象。 教师:欣赏图片。

过渡:画完画稿,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呢?(板示:刻板)

2、刻板:负形要相连,图案要线线相连,不要断。(1)教师示范。

教师:画稿定好之后,我们要用美工刀把画好的图案镂空,刻下来。边刻边注意用刀的安全。老师发现,今天我们班级的同学不仅带了美工刀,还带了剪刀。所以,我教大家用剪刀也可以剪刻年画。(板示:负形相连) 学生:观察老师刻板、剪刻。

3、过渡:剪刻完图案,最后怎么样变出一幅年画呢?(板示:印刷) (1)欣赏用色单纯的木版年画。

教师:(出示清《门神》)你发现画面中有哪些颜色? 学生:有红色、黄色、蓝色、黑色。

教师:是的,在年画里这几种颜色用的很多,一般只用这几种,有的还只用一种颜色。 (板示:用色单纯,展示全红年画) (2)示范印刷。

教师:古时候的人们在宣纸上、绢上印刷,并且在宣纸上、绢上涂上颜色。我们今天在卡纸上印刷。我想请一个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印一印。 学生:仔细观察。

三、体验制作,刻板印刷。

过渡:欣赏了那么多的木版年画,也知道了漏板制作的三个步骤,从画稿到刻板再到印刷。今天,让我们感受刻板和印刷的乐趣,感受古时候的木版年画吧!

1、作业要求:

(1)接下来,请每个同学自己剪刻或选择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的画稿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感受木版年画的刻板和印刷。现在开始吧! (2)学生刻板、印刷。教师巡视指导。

2、作品展示: (1)请印刷好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贴到我们的门上。 (2)请学生说一说刻板和印刷的感受。

(四) 拓展欣赏,木版年画。

1、欣赏木版年画的作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再次感受木版年画造型的生动,意义的深刻和色彩的单纯。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仅仅感受了一部分的木版年画,课堂外同学们可以感受更多的木版年画,并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第19篇:武强木板年画

武强木版年画

姓名:代薇

学号:208408162*

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民间百姓的生活和风俗的真实反映。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贴的花花绿绿,表达了百姓对富贵和吉祥的一种期盼。

武强县是著名的民间年画之乡,位于河北的冀中平原,那里的木版年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武强年画的制作工艺是先把图案刻在木板上,然后再涂色印在纸上,再点染上各种颜色,所以,也叫木版水印年画。

而武强的木版年画产生与宋末元初,并且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后来,由于地理交通状况的变化而逐渐衰弱,种类繁多,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日和民俗特色浓厚,是民间年画的佼佼者。

武强木版年画传承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完全的手工制作,手传口授,世代沿袭,经久不衰。在构图上匀称饱满,在内容上从人们喜闻乐见出发,以现实为根据夸张变形,大胆取舍,着重突出主要部分,色调鲜明,对比强烈,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风格粗犷,色彩简单浓烈,颇受欢迎。武强年画最早全用手工描绘,叫\"生笔画\",产量较少,价格较高。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发展,便采用半印半画以至全部套印了,但要经过绘、刻、印三道工序来完成。

武强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品种繁多。有门画、窗画、条屏、贡笺、灯画、年历画等几十个品种,内容大致可以分为驱凶辟邪、祈福迎祥、戏曲传说、喜庆装饰、生活风俗五大门类,根据劳动人民祈求人寿年丰、大吉大利的心理,通过四季花木、时鲜果品、动物形象等组合的画面来表现吉祥的喜庆气氛,采取象征、比拟、

夸张、双关等表现手法,充分反映了民俗、民情和人民的思想愿望,被誉为\"中国农耕社会的缩影\"、\"农民艺术的象征\"。从刻版上来说,武强年画以阳刻为主、兼施阴刻,运用黑白对比的手法,发挥出木刻刀韵的效果。

近年来,武强年画艺人,在继承传统木版年画的同时,创作了许多新年画。1979年,武强年画被命名为河北省名牌产品,发行范围遍及全国,有的还远销国外。

2006年5月20日,武强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武强县的马习钦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20篇:年画宝宝策划案

一、宗旨:

继吴江市2009年、2010年、2011年画宝宝评选活动火爆后,吴江市民对2012年的年画宝宝寄以厚望,在总结3年来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为了把今年的年画宝宝办得更有特色、更加合理,我们重新构思,积极创新,以健康、活泼为主题,以年历画为媒介,通过网络(吴江新闻网)、短信(吴江日报短信平台)评选的形式,展现吴江宝宝健康、活泼、向上、充满活力的崭新形象。

今年年画宝宝评选活动和前三届相比在内容和宣传平台上有如下创新:

1、今年评选出24个年画宝宝,其中台历年画宝宝12名、年历和挂历年画宝宝共12名。

2、除了前几届年画宝宝的宣传平台外,今年新增加Iphone中国吴江、乐居吴江V(新浪微博)、吴江新闻网V(新浪微博)。特别开通了“明珠城杯吴江年画宝宝”(新浪微博)。这些新增的宣传平台将扩大年画宝宝在全国的影响力。

3、除了在固定的摄影点外,增加在新湖明珠城设立参赛年画宝宝拍摄点。

4、凡报名参加年画宝宝评选的宝宝照片都将在《吴江日报》上刊登。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吴江日报社 吴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冠名单位:苏州新湖置业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吴江日报社新传媒中心

协办单位:太湖雪真丝家纺 培正逗点早教中心 多可爱精致儿童摄影 婴之爱母婴生活馆 金宝贝专业婴儿游泳馆

媒体支持:吴江日报、吴江新闻网、吴江手机报—新闻点点看、吴江日报社LED屛、吴江日报数字报、吴江公交车(百辆)移动视频、全媒体直播车、Iphone中国吴江、乐居吴江V(新浪微博)、吴江新闻网V(新浪微博)

三、活动时间:

2011年9月20日——11月上旬(如遇特殊情况变动,将通过吴江新闻网、吴江手机报、LED移动字幕、吴江日报公告) 报名时间:9月20日——10月19日

网上、短信海选时间:10月21日——11月8日 现场决赛评比地点:新湖明珠城

四、参赛对象要求及照片要求:

0至3周岁(含3周岁,即2008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可参加挂历和年历年画宝宝评选;3至6周岁(2005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出生)的可参加台历年画宝宝评选。所有参加评选的婴幼儿必须具有本市户籍或在本市居住的符合政策生育的才可报名参赛。家长可选交多张宝宝照片,其中一张作为正式“参赛照片”,其他作为“展示照片”在东太湖论坛“年画宝宝”专区发布,展示宝宝风采。无合适照片的宝宝,报名后可由“多可爱精致儿童摄影”组织免费拍摄5张数码儿童写真照。(松陵地区:多可爱精致儿童摄影,预约电话:63458617,地址:松陵镇油车路503号—505号,鲈乡北路与油车路交叉口向东10米),“参赛照片”十分重要,是评选的主要依据,要求:竖照、半身或头像、清晰度高、曝光正常、背景简洁、人物主题突出,照片不要套模版。不符合以上要求的照片将严重影响您的评选成绩。

“参赛照片”需要提供两种精度的数码文件:1)供上传展示在网上的样片,大小为375×500像素,单个文件大小限500K以内(可使用“光影魔术手”等软件进行调节)。2)同底的、可提供印刷质量的原始照片文档(要求:文件大小4M~5M),在海选入选后提供给主办单位。“展示照片”为全方位展示宝宝形象用,上传照片限宽500像素,横竖不限,单个文件大小限500K以内。请家长们仔细对照以上要求,精心选择宝宝参赛及展示照片。宝宝照片一经上传展示,即不得更换。

为了增加整个活动期间的线上互动,家长可以在吴江新闻网•东太湖论坛上发表宝宝介绍和生活中的趣味故事,让投票人更深入地了解,从而增加宝宝的人气。

特别提醒:

1、上3届年画宝宝不得参加。双胞胎或多胞胎只能上传一张。

2、凡是能上传照片和资料的并不代表你的小孩符合评选规定,参加年画宝宝评选的儿童必须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家长如果不清楚,或者需要了解有关这方面的政策,可以向吴江市人口计生委咨询,咨询电话:63981770、63981767,敬请详细了解评选有关规定。

五、年画宝宝报名办法:

下面三种报名办法可任选一种,整个活动免收任何费用

A、网上报名:通过吴江新闻网(www.daodoc.com)报名,在线填写报名表。 B、现场报名点:吴江日报社4003室(活动组委会) C、各镇报名点: 各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 咨询电话:63488812 63486625 63016501

六、年画宝宝评选安排:

1、网上、短信海选

(1)评选时间:10月21日——11月8日

(2)产生入围宝宝:在2个年龄区间各产生20名共40名

(3)评选方式:以网上照片形象展示的方式,最后按网络、短信综合投票数,在2个年龄区间各产生前20名进入决赛。(网络、短信投票时间:2011年10月 21日12:00开始,2011年11 月 8日12:00结束。),网络投票占30%(一个IP一天只能给同一个宝宝投1次),短信投票占70%(一个号码一天只能投同一个宝宝10次)。

网络投票方法:登陆www.daodoc.com进入2012年画宝宝评选活动栏目点击投票按钮。 短信投票方法:移动、电信、联通用户发DW+宝宝编号到106220089(1元/条)。 公众评选(短信、网络)综合得票计算公式: A=宝宝短信票数 B=所有宝宝短信数总和 C=宝宝网络票数

D=所有宝宝网络票数总和 综合得票计算公式

综合得票=(0.7*A/B+0.3*C/D)*(0.7*B+0.3*D)

七、年画宝宝奖项设置:

(一)入选2012年画宝宝共24名,按照得票数排列,在2个年龄区间产生台历年画宝宝12名,挂历和年历年画宝宝共12名。

1、奖价值288元的礼品

2、证书一本

3、获赠10张本人形象年历或2本本人形象挂历或2本本人形象台历。

4、赠送一套价值500元的摄影券

(二)入围宝宝(16名):

1、价值188元的礼品

2、证书一本

3.赠送一套价值500元的摄影券

(三)群众参与奖:

1、最佳慧眼奖(1名):价值288元的礼品(从短信中抽得)

2、幸运奖(10名):价值58元的礼品(从短信中抽得)

八、年画宝宝特别规定:

1.为保证活动公平公正的进行,组委会严格限制恶意刷票行为。在网络投票阶段,经过组委会对投票后台数据库进行分析,如果发现有恶意刷票行为的投票程序会停止,情节严重的投票一律删除。

2.上三届入选的年画宝宝不得参加。

3.主办单位、冠名单位的员工直传、直系亲属不得参加。4.公证处将对主要环节进行公证。

活动咨询电话:0512-63488812 63486625 63016501 Email:wlb@wjdaily.com QQ:1910455844(年画宝宝)

* 本次评选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春节年画.doc》
春节年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