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英语

2022-04-13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英语作文大学生追求名牌

University Students’ Pursuit of Famous Brand Br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ur college life, “What brand are your shoes?Nike”,“Today, Jane and I went downtown to buy a Erke brand clothes,we are very happy”and so on,This topic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campus.The discuion of brand is an interesting thing in our spare time.Here are a few examples,First, my friends often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brand, Second, I often heard some of the brand topic During cla break.Third, I often see some students wearing fashionable on campus,This culture has become a scenery of the campus/It enriches the campus life As a matter of fact,In fact, it also has some negative effects, Some college students family condition is not very good,They spend a lot of money buying expensive and famous brand in order to satisfy their vanity,in my opinion,We should (rationally) deal with /treat the famous brand with wisdom,I think this attitude not only is filial piety to parents but also is to respect the parents of labor

,

推荐第2篇:追求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无私、奋斗,将超越时空,成为共产党员永恒的追求;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有一种力量永远不会失落,理想、信念、人格、情操,将激励斗志,成为共产党员永恒的坐标。

在无锡市建设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位孜孜以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创新进取,勇攀高峰的人,他就是我公司青年共产党员、经营科长吴斌同志。

追求,在于他把全部心血与汗水花在了对知识的积累与升华上。跨出大学校门,在机施公司他已度过了13个春秋。13年来,他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先后阅读了革命导师的理论专著、工业产品与施工技术的系列教材、市场经济、计算机技术、管理学行为学等专著。在追求知识的征程中,他放弃休息时间,上图书馆找资料,参加各种专业知识培训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刻苦钻研,现在,他已是我公司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

追求知识,在于他苦心把知识转化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带给我们的是机遇和挑战。我们公司静压桩分公司的组建与发展,则成为公司改制后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领导把吴斌放到了分公司副经理的位置上,他利用多年积累的施工专业知识,顺利完成了静压桩机的选购调试及正常运行,通过在常州、苏州、上海等地的施工工程中,积极学习外省、市兄弟单位的宝贵经验,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daodoc.com查看)实践中锻炼队伍,严格管理,完善制度,以优良的业绩,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和赞许。

静压沉桩技术作为一新型、环保、高效的施工工艺,优势明显。他在借鉴广东、上海成功的科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共编制了公司《静压桩基础施工技术规程》,用以规范施工,同时编写了《静压桩基础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等论文,在火车站广场、体育中心二期、(韩国)太平洋镀锌板薄厂扩建工程等重大基础项目中,确保了质量工期,为企业树立了信誉,赢得了市场。现在,他又担当起公司经营科长的重任。他运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在新的岗位上闪闪发光。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推荐第3篇:目标不改追求依旧(英语沙龙)

4.Still Searching What It Is Looking For

In 1976, 14-year-old drummer Larry Mullen Jr.placed an ad on the bulletin board of Dublin, Ireland\'s Mount Temple High School looking for musicians to form a band.Six or seven students came to his house to audition, but a few in particular stood out.One was Dave Evans, whose guitar-playing skills seemed well beyond his years.Another was Adam Clayton, who looked the part of a rock and roller, with his bushy hair and caftan1 coat, ba guitar, and amp2.Then Paul Hewson arrived, and though he could neither play guitar nor sing, this “ charismatic3 character” was let into the band anyway.“ I was in charge for the first five minutes,” Mullen told Time magazine.“ But as soon as Bono got there, I was out of a job.\" None of the four teenagers realized that out of that first meeting in Mullen\'s cramped4 kitchen they would form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bands of the last 20 years.

But the members of this ragtag5 group were still in need of a name.A friend suggested U2 because there were so many items with that name, including the spy plane, the submarine, a battery, and the obvious references to “ you, too” and “ you two.” By 1978, Paul Hewson had been rechristened6 “ Bono Vox” by a friend,in Latin for “ good voice.” That same year, the band also released its first EP, titled U2:3.It was a local hit, topping the charts, but the group\'s succe did not translate to the United Kingdom in general.In 1980, the band signed with Island Records, sealing a deal that allowed a great deal of creative control.Its first Island release, Boy, was an album of undeniable quality and was full of an infectious7 youthful paion.In

December of 1980, U2 embarked on a small, succeful East Coast tour of America.It was with the release of 1983\'s War that the band found its true calling.War was U2\'s strongest album to date, and its succe and the band\'s growing popularity allowed it to renegotiate8 its contract with Island, effectively giving it complete ownership of all its songs and “ making its members very wealthy men” .

U2\'s next studio album, 1984\'s Unforgettable Fire, was a le straightforward effort.The spring tour in 1985 saw U2 selling out arenas acro America, prompting Rolling Stone to dub them “ The Band of the \'80s,” concluding that “ for a growing number of rock and roll fans, U2 has become the band that matters most, maybe even the only band that matters.”

But the group\'s record sales still lagged behind the power and popularity of its live performances, and U2 had yet to achieve a No.1 album or single in the United States.With the release of The Joshua Tree in 1987, U2 finally arrived.The album entered the U.K.charts at No.1 and became the fastest-selling album in U.K.history at that time.Before long, The Joshua Tree (the name was inspired by the giant desert tree the group posed in front of for the album cover) reached the top of the U.S.charts --and stayed there for nine weeks.“ With or Without You” and “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became No.1 pop singles, and suddenly,U2 had the commercial succe that had previously eluded9 it.

But whatever doubts fans and critics may have had that U2 had gone mainstream, or had grown too confident, were erased with the release of 1991\'s Achtung Baby.Then came the 10-song album Zooropa.

U2 took a long break after the conclusion of the Zooropa tour, its first in 14 years.

In another promotional coup, U2 took to the rooftops of Dublin to film live clips of two new songs in October.Ignoring inclement10 weather, 4,000 fans and onlookers braved the wind and rain to glimpse the quartet performing “ Elevation” and

“ Beautiful Day,” the new record\'s first single.“ Beautiful Day” debuted at No.1 on the British charts,a feat it repeated in five other countries--confirming that U2 was still a viable commercial, as well as artistic, force.目标不改,追求依旧

1976年,14岁的鼓手小拉里·马勒在爱尔兰都柏林坦普尔山中学的公告牌上登了一则广告,征寻乐手加盟一支乐队。六七个学生到他家进行了试唱,有几个较为突出。一个是戴维·伊文斯,他的吉他弹奏技巧似乎超越了其年龄。另一位是亚当·克莱顿,浓密的头发,着土耳其长袍,带着低音吉他和扩音器,俨然一副摇滚乐手的打扮。接着来了个保罗·休森,虽然他既不能弹吉他也不会唱歌,但不管怎样,这个“魅力十足的人物”也被招了进来。“头五分钟我还说了算,”马勒对《时代》杂志称。“但波诺一到,我就失业了。”四名少年谁也没想到,在马勒家狭窄的厨房里的第一次碰面后,他们会组成最近2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乐队之一。

这支杂牌军尚需一个称号。一个朋友建议叫U2,因为带这个名字的东西太多了,包括间谍机、潜水艇、电池以及显而易见的同音词“你也”或“你俩”。1978年,保罗·休森被一个朋友重新取名为“波诺·沃克斯”,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好嗓子”。同年乐队还发行了第一张专辑,名为《U2:3》。在当地引起了轰动,高居排行榜之首,但总体而言,却未波及英国。1980年,乐队和岛国唱片公司签约,达成的协议赋予组合很大的创作空间。他们在岛国唱片公司发行的第一张唱片《男孩》具有无懈可击的质量,充满具有感染力的青春激情。1980年12月,U2在美国东海岸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成功的巡回演出。

1983年《战争》面世,乐队才具有了真正的使命感。《战争》是U2迄今为止最具冲击力的唱片。它的成功和乐队与日俱增的知名度使其能重新和岛国唱片公司再行商讨合同,有效地令乐队掌握了所有歌曲的完全拥有权,且“让其成员都做了富翁”。

U2下一张在录音棚制作的专辑是1984年的《难忘的火焰》,直率的风格稍有收敛。1985年U2在全美的春季巡演场场爆满,竟使得“滚石”也称他们为“80

年代的乐队”,他们断言“就日益壮大的摇滚歌迷而言,U2已经变成一支最有分量的乐队,甚至也许是惟一重要的乐队。”

但乐队的唱片销售纪录依然滞后其现场演出的震撼力和受欢迎程度。U2的专辑或单曲在美国还没得过排行榜第一名。1987年推出《约书亚树》后,U2终于如愿以偿。专辑不仅打入英国排行榜之首,并成了当时英国历史上销售最快的唱片。此后不久,《约书亚树》(该名源于沙漠中的一棵大树,乐队在树前拍了专辑的封面照)升至美国排行榜顶端,此地位保持了九周的时间。《有你没你》和《我未找到我寻找的东西》成为流行单曲的冠军。U2突然获得了从前一直未得到的商业成功。

U2是否已成为主流乐队,它是否过于自信,无论歌迷或评论家的疑惑如何,1991年《阿什堂宝贝》的发行令一切疑虑烟消云散。接下来是一盘10支曲目的专辑《祖罗帕》。

结束了《祖罗帕》的巡回演出,U2在14年中第一次休了一段长假。

在另一次宣传行动中,在10月U2走上都柏林的屋顶拍摄两首新歌的现场镜头。不顾寒冷的天气,4000余名歌迷和观众顶着风雨,目睹了四人组合演唱《拯救》和新专辑的首支歌曲《好天气》。《好天气》却首次在英国排行榜上名列冠军,在另外五国也重复了同样的佳绩,从而确认了U2在商业和艺术上依旧是一支能独立生存发展的力量。

1.caftan[]n.土耳其长袍

2.amp[]n.[美俚]高保真度接收机的放大器

3.charismatic[]adj.有魅力的

4.cramped[]adj.狭窄的,受限制的

5.ragtag[]adj.混杂的

6rechristen[]vt.给…起新名

7.infectious[]adj.有感染力的

8.renegotiate[]vt.通过重新谈判解决

9.elude[]vt.避开,(机敏地)逃避

10.inclement[]adj.狂风暴雨的,严寒的

推荐第4篇:追求时尚忘却传统英语作文300字

In toda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many people pursuit of fashion and forgotten claics.For example, now many young people like listening to pop music rarely go to listen to some claical music, buy trendy clothing and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claic traditional costumes.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to this topic.On the one hand, some people think that some claic is obsolete, no longer the fresh things, so they stopped to listen to and attention.On the other hand,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claic is claic, because they stand the test of time, they represent the wisdom of the past.Therefore, no matter in which era, we should treasure them and continue to go down, our generation is no exception.In my opinion, I think that as the genera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we can\'t forget the claics, because it is the soul of our Chinese nation and eence.For example, the ancient Confucian culture, traditional etiquette, festivals and customs, even the name of the claic songs, etc., they are all we should inheritance and carry forward the claic.It focus on the ancestors wisdom and experience of the predeceors, these are our generation and the children should learn.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reflect on, why can \"pop claical crowded to one side \"? Need to think about how to make the claical cultural values embodied in our contemporary life, guide people approached the claic, love claic, reading a claic.As we all know, claic the cultural spirit of wealth, of course, not only is a kind of knowledge about the past experience, claic is not rigid, it needs to inject new vitality.So, claic to keep vitality, deeply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it also must be taken to the contemporary form of full of vitality.Should we need to do today is, as far as poible in a wide variety of cultural and artistic means and manner, in the form of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innovation, to interpret the claic, claic, perhaps in so doing, the claic can be eternal and immortality, and makes the claical heritage.

推荐第5篇:英语作文;现在有些中学生追求时尚

现在有些中学生追求时尚,要求父母给他们买名牌服装、新款手机和MP4等。多数老师和家长认为:

1.这种现象与创建节约型社会不符;

2.学生应集中精力于学习上;

3.学生应体谅父母的钱来之不易。

请根据以上要点写一篇关于中学生攀比消费的英语短文。

注意:1.不要逐句翻译,可适当发挥,以使行文连贯;

2.词数:100左右;

3.参考词汇: 节约型社会an economical society

One poible version:

Nowadays, many students in middle school ask their parents to buy them famous brand clothes, modern cellphones and fashionable MP4 players, etc.They ask for these things in order to follow the fashion.

Most teachers and parents think it’s not right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spend so much money on these luxurious things.Firstly, it does not fit in with the idea of building an economical society.Secondly, as students, they should concentrate on their studies and not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fashion.Finally, it’s not easy for their parents to support them during their school education.So, they shouldn’t spend too much money on these expensive things.

推荐第6篇:追求名声

1.身名俱灭.唯实不废

就算颠倒整个黄沙梁也拉扯不出一条纵贯线来.沉凝厚实的黄土从来不是传播名声的通达大道,于是刘亮程选择背离。然而,兜兜转转后,依旧选择浸渍在这漫天黄沙之中。

追求好的名声是人性所向,但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王冠的闪耀光贵时常成为头上的桎梏与负担。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风靡于世,尼采的颠覆崇拜主义哲学终究取代了叔本华的浪漫主义。惊叹尼采的大胆疯狂,也与他感到悲哀,所有的思想哲学都基于传播名声的意图,为了惊叹于世而故意另辟蹊跷,尼采的好名声只新鲜了一声,终究为后世之人斦诟病。

名声何来了?来自于最为主观的容体,人民的评价,时代改变,人民换代,名声从其本身的虚无最接受住考验,“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追求好的名声太多时侯会使自己迷失在名利场中,志却本身的意图与目标。 除此席慕蓉也曾说过“到头来才发现,我将自己套入了所有桎梏之中”。迷失也许是名声的追来所带来的严重负担。更有甚者,它会为人的我我们失去人性的本真。

当一个人的能力与品质配不上他的名声时,他会学习伪装,带上一副精美的假面,穿梭在凡尘世俗之中,演绎一个人设想的完美剧本。然而,正如鲁迅所言:"面具戴久了,就揭不下来了,除非伤筋扒皮。"在这个剧场中,所有的表演都为了塑造形象,没有人情冷暖,没有是非欢念。人人有权胜负,无人有权论事非。

迷失方向,失去本真,或许这才是伤人致命的最好利器。"捧"与"挖"中,或许"挖"是消灭反吭一个罪恶集体的有效途径,然而"捧"针对个人而言,却是杀人于无形。"上帝欲令其灭亡,必先会其疯狂。"

"采菊东篱下"的陶潜,离群索居的梭罗,无疑是追求名声道路上最好的反叛者,然而他们却获得了永垂不朽的名声,反之,一些刻意追求之徒却早已淹没在这红尘陌上。这绝不是造化弄人,而是当你追寻内心,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名声自然随之而来。

才华不废江河万古流之时,名声也一定不会随之俱灭。

2.莫将名与利挂钩

王勃《滕王阁序》有一言:“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茫茫江海,一叶孤舟,留下凄婉的渔歌;雁阵横空而过,亦留有鸣叫。人生在世,什么都不留下,只是庸庸碌碌过其一生,岂不是大可哀哉。

俗言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穷其一生,能给后人留下一个好的名声,向来是绝大多数人的追求。

然而现代总有人将名与利挂钩,以为有利,好的名声自然会归附自己,于是他们便个个忙着赚钱。“追名鹜利,唯曰不足”,以致发展到“头白面焦,如虑铜钱之不坚”的地步。殊不知司马迁一句“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数”便可将他们的理论击垮。

真正好的名声绝不会是来自于利。而是来自于生活中其他的方方面面。陶渊明隐逸终生,东篱之下,采菊饮酒,看南山,也能落得个“隐逸师宗”的名号。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十次终著成巨著《红楼梦》,至今仍是学者研究的材料,也就是所谓的红学;卢思浩竭尽自己当教授所得的薪金,资助上千位学生求学,自己沦为乞丐,却也让后人甘愿以他为名建立图书馆,并为他立雕塑……想来他们三个谁是利的代表?没有。他们甚至连利的尾巴都抓不到,每天生活过得清贫,却仍旧凭着自己的志趣,著作或是无私奉献,为自己留下了一个好的名声。

由此看来,好的名声的获取其实很容易,只要按照古时的君子之风行事,便可“不废江河万古流”了。从另一方面看,名与利毫无瓜葛,他们就好比两条陌路上的人,毫无交集。 然而,总有一些人是凭利一时声名鹊起,名声大噪的。注意,这里的名声只是虚名而已,不是说上文谈及了好的名声,君子之风。如王思聪,乔治·威廉等,但他们的名声却不是很好。如王思聪,众所周知,他倚仗父亲的雄厚资产,花钱大手笔。换女友如换衣,还不时在网上与他人互怼,相反,同样因利博得关注的赌王儿子何猷君,却在《最强大脑》中为自己正名,为自己赢得了一片赞誉。

由此观之,有钱也不一定意味着他一生就有好的名声无缘了,关键看他如何做,看他如何维持自己的名声。

“富贵诚足贵,由有可怜伤”,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利买到,比如好的名声,好的名声,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追求和向往的,而且他绝不会是一种负担,因为它是在你不经意间获得的,因为你与生俱来的品行或是坚持不懈的追求。

愿你们都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度芳华,为自己赢得好的名声。

3.梅魂

二胡声悠悠转转,拉过来,又拉过去…… 台下,掌声不歇。

上官梅谢了幕,退至台后。

“师姐,你扮得真好,像极了师父!”小师妹蹦蹦跳跳绕在上官梅身前身后。

梅却黯然。师父,这使她不得不想起她的师父。 六岁被收至门下,从起声到上台,一颦一笑,师父无不传授于她。犹记中秋夜,师父惨死在日本人的利刃下。

上官梅感觉心抽得紧。

“这戏呀,一旦跌在追名声的潭里,就再难成啦……”

师父的话,此刻又在上官梅耳畔响起。 对镜抚鬓。

像啊,真的是像。上官梅对着镜中的人——含秋的眸子,雾霭青黛,凝雪的肌肤,自叹道。

“师妹!” 上官梅轻拭泪珠。

“师妹!”天时师兄从台前匆匆跑来。“咱们下滩镇的第一戏园清音阁方才差了人来,说是邀你去演一出《梅魂》呢。”

上官梅拈起妆台前的一株绸花,指尖戏弄着。 “你也晓得,这清音阁是多少人巴望着,唱一出,师妹还怕不成名角么?”

上官梅将绸花的瓣儿一片一片摘下,听着,不语。 “你倒是说句话儿啊,人秦管在外候着呢!”天时急了。

“不去!”梅振振应道。

“你!你这个时候该放下那高架子了,一举成名的事,于你,于咱们戏园都有利。”

“不去便不去,这名角的好名声,若是由那清音阁满座的日本鬼子担起的,宁死不要!”

上官梅扯断了手中绸花的枝节,眸中分明的坚定。

“哼,上官梅,自恃清高么……你别后悔!”天时愤愤然掷下一句,提衣冲出。 上官梅只觉心痛。

台上,梅点步款行,旋身之时,一如窗外清梅枝颤。

梅香,一种不张扬的香魂,上官梅很是喜爱。

4.寻声暗问此何人

美好的名声如悠扬的乐音萦绕在人们耳畔,不绝如缕。究竟妙指何在,奏得绝响。引人寻声暗问此何人。

此人名副其实,还是沽名钓誉? 郑谷曾道:”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花在水边香气馥郁,无需张扬,却又难以掩盖,扑鼻而来。瓦松虚高,自鸣得意, 虽高无实。其实这正是世人所追求的两种名声,两者本质区别在于自身的美好品德的有与无。美好的名声,应是对自身高洁品性坚守后,自然而然到来的嘉奖,而非作为自我标榜的工具。

追求美好名声的必是本性良善 ,真实无饰之人。古籍记载两面国人皆有 两面。一面慈眉善目,美好和蔼,另一面狰狞可怖,丑陋至极。然而常人只见其美面另一面以浩然巾遮蔽。为了追求美好名声堂而皇之地裹起浩然巾的人,怎么配拥有美好名声呢?倘若人人以一浩然巾遮丑,让真正的美名淹没在伪装的美名中 ,岂不可悲 。所以需要寻声暗问此何人,美好的名声是否真实。

追求名声的本质是自我生存尊严的需要。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指出,人们天生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身份卑微的人恐惧的不是物质的医乏,而是自我生存尊严的泥灭。拥有好的名声,能极大程度地丰富我们生存的尊严 。从人性上说,追求好的名声是我们的天性与本能。

然而,尽管如此,追求名声的美好并不能作为一种行为准则约束着我们的言行。真正的行为准则是道德良知,而非所谓“面子哲学”。当视名声的美好为最重要的事物时,我们所做的每一件善意的小事都被缀上“博取美名”沉重而刻意的砝码。生命就在美好名声的追逐中愈来沉重 ,往名利的泥淖中深陷,在面子的深潭中沉沦。再多的美好名声也无法托起如此沉重的生命。 美好名声能鼓舞着世人不断为善,却又不束缚着人们的手足如同花开之后,发出的缕缕清香,自然流露在乾坤清纯之气中。

寻声暗问此何人,满足了此人的生存尊严的需要,又让寻声者得以追逐自己想要的名声。

5.我将死去 但仍存活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今日陶公若有知,必会抚掌击节而笑——我虽死去,但仍存活。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花开是花的本性,兰传香是兰的本性,那么追求美名也正是人一点渺小而伟大的本性——不求肉体永存,只愿灵魂中那一点金质流传下去,作为今生今世存在过的证据。

人要追求好的名声,恰说明了个体善恶羞耻之心的成熟。顽劣孩童无所谓“名”,因为他们的羞恶之心尚未萌发;声名狼藉而不顾者,即使年龄已高,但羞恶的心智尚处蒙昧状态,因此也不能称为“成人”。个体意识本无形,只有在与外界的碰撞中才会逐渐显形,碰壁后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棱角,才知道坚守的底线与追求的方向。

个体如何要求自我,自然也希望外界以这样的方式看待自己,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是人生而为社会人的自然需求,因此也便自然产生了对好名声的追求。

正是在追求名声的过程中,在外界期许与自我要求高度吻合的情况下,人的方向不断明确,个体也获得不断的完善。世人皆认为陶公于声名淡然,但朱熹却对此翻案:“所谓隐士,俱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公欲有为而不得,又好名”。一语道出了陶渊明内心愤懑的另一面。固然是陶公内心的潇洒天性造就了他千年隐士之宗的美名,但他于当时的声名也必然进一步强化了他对于隐逸的追求,可以说,正是“隐士”的美名坚定了他在追逐本心的道路上前行的脚步。

真正追求名声的人,绝不仅是追逐当世的俗名,而应寻求将个体的真情真性留传千秋万代。于是有人说,为了“争寸心于千古”,而不在乎“悦俗目于一时”——追求好名声看似可能导致媚于世俗,实则反而促使了个体对世俗宣战,让人格之风骨屹立不倒。

追求美名固然没错,但亦要讲求方法手段。第一要务仍然是做好自我,若单纯为了名而逐名,那便走向了极端,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不朽是千秋万代人的事情,轮不到创造不朽的人自身去评判。有记者问金庸如何看待自己极富成名的作品,金庸笑言:“找到不少错别字。”逐名者都应练得这般心态,才有资格真正留名。

只要精神的脊梁不倒,众人的美誉仍在,死亡就不是生命的终点。

6.名

四月的槐花还未褪尽,五月的石榴花初照人眼。这是个最易令人身体不适的季节。

走出街角的药店,瞟见门口的广告牌上金光灿灿的广告语。并没有不适,而是哑然失笑间想起了另一块青绿色的“广告牌”。想起那个怪怪的喜欢出名的老大夫。

记忆中那是一间顶气派的屋子,朱红色的门,我跳的再高也沾不着顶。里面过半的地方都被药柜占了,那药柜常年被要“养着”也透着一股药香,侵染了整个屋子。

大夫姓孙,爷爷带我时一直是在它那里看病的。他这个人很奇怪,每每有人感激称赞他,他就笑得眼眯着一条缝,发出一声,“唉~”的声音那股骄傲劲儿,配上他那光头活像了弥勒。

毫不谦虚是一,,他那爱出名的臭毛病,才是最让人受不了,不仅学人家印花花绿绿的明信片,上头写上,“××名医”。还买来一块上好的青石,请人刻上“杏林馆”竖在门口。我那时初学语文,请教老师什么叫“杏林”,老师说,那是最不求回报的医者的一种美称。

我当时就不服了,他那么爱出名,还美称,书上的医者不都是白衣天使救死扶伤,不求名利的吗?他就是个做虚假小广告的俗人。

以儿童的天性,我便自以为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应该不待见这种人。

直到那一次咳嗽的厉害,什么药也不管用,我才再次被不情不愿的推进大红门。

他给我把了脉,看了喉,配了药,熬药时的间隙,威胁似的跟我笑着说:“听你爷爷说,你死活不肯来呀,我又不拿针扎你,不拿刀开你,你怕啥?我这儿有鬼呀”。

“有你,坏医生才做广告骗人呢,”我脱口而出,又被爷爷如刀的眼神唬的闭上了嘴。

“唉~”他竟露出了一副弥勒笑,对着爷爷摆摆手。

“小丫头有意思,这外面的医生,尤其是西医,哪个不做广告,不想出名,有本事你别生病,生病了,你去打听了没名的大夫给你治去。”

我没话反驳,觉得仿佛受了莫大的侮辱似的垂着头。但他还不打算放过我,。接着说,我想出名,也就是想,让人家信我,放心让我治病,不然我还算个大夫吗?我出了名是真,但我从没忘记我出名的目的,我是个医生,我想多帮几个人。

那几句话如今还回荡在我的耳边,看着那黄灿灿的广告牌,我由衷的感激它让我知道,名不是利益的前提和必然,他是一颗渴望实现自己价值的心。

爱出名,但总记得坚持原则和本心,这怕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必备的品质了吧,

“杏林馆”名副其实。

7.追名非逐利

季羡林先生曾三辞“国学大师”桂冠,却尽显了一代大家的风度与风采。

或许有人会奇怪,如此神圣的名声,为何一辞再辞?我想,于季老,这名声何尝不是一种负担,因此拒绝它,也不失为一种旷达谦逊的智慧。 追求好的名声理所当然。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名声传扬四海震撼古今。好的名声是一个人后天形成的标签,在无形中彰显了你独特的人格魅力,自身修养也在不断追求中得到升华。

张岱自嘲年轻时好车马,好美食,好华服,好妾童。可铁蹄践踏大好河山之时,他却收起狂放,只与断琴缺砚相伴,最终留得千古美名。个人心性在名声中即可窥见,拥有好的名声,也让张岱得以流芳百世,为世人称贺不绝。

追求好名声,是灵魂的自我跃进,使我们能在精神的高地里与自我对话,与灵魂共舞。它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也给我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最直接的途径。

忆往昔,司以迁不堪屈辱,终以一部《史记》赢得千古美名;黄永玉在贫困艰难的岁月里奋起直追,终成一代绘画大家……源于对名声的追求,源于对自我价值的认可。

而当下,灯红酒绿的繁华世界里,或熙熙为名来,或攘攘为利去,我们皆俯首寻找着地上的六便士,而忘了抬头看看天上的明月。究其本源——太多的人将追名与逐利等同。甚嚣尘上的文学场上,为利而写作之人不在少数。自媒体网络作家咪蒙曾以一篇《好疼的金圣叹》广爱好评,然今日其俨然已成公号作家之范本,为追得所谓的名声身陷抄袭,低俗**。其背后岂不就是利益作祟?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此言铿然有力,直刺人心。人生应有一种气概,即在纷杂的社会中,依旧葆有一种生命的大气度,敢于追求好名声并为之承担起灵魂的重量。

歌曲《匆匆》里写道:“为名累,为利醉,心迷蒙,可叹人生长恨水长东。”追求好的名声本无可厚非,可切莫将追名与逐利等同,否则再好的名声也只能是一种心灵上的束缚,从而转变成负担,压制你前进的步伐。

8.玉蕴珠藏 佳名自来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此语便成为其后诸多作家的行动指南,一时带动了文艺作者抛头露面的潮流。正如王开岭所言:“这个欲望大得惊人的掘金时代。”人们的欲望被空前的放大,乐此不疲地为自己贴上象征着“好名声”的标签,将“出名”变成一项流行的国民运动。

这不免令人深思——对好名声的刻意追求是否正确?

答案显然是错误的。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追求不一定要靠好的名声去实现。《菜根谭》有言:“君子之才华,玉蕴珠藏,不可使人易知。”此言诚哉!对名声的刻意追求往往会成为一种负担,人们会在此番追逐中失去成功所必需的沉稳与谦逊,将目标变得势力化、绝对化,从而疲惫、麻木,成为被名声所累的贪婪蝜蝂。 岂不悲哉?

须知,唯有将才华玉蕴珠藏,将心事天青日白,生命才会变得充盈,亦可脱世间之缰锁。而对好名声的刻意追求不一定会收到回报,只有脚踏实地,不作外求,才可实现自我的飞越,待到千帆过尽,名声自为我所有,不需刻意寻求。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这是庄周对名声的拒绝。织草鞋的他形容枯槁,不疾不徐,却足以窥其沉稳与睿智。在那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物欲横流,文人皆合纵连横,妄图杠杆天下。唯庄子一人,将心与身远离世俗中心,将日光放在田野,放在蜗牛角一般的细嫩事物上,潜心写就汪洋恣肆的神话世界。如他,哪些蕴藏了他的智慧与冷静的惊世之作来到千百年后的世人眼中时,他便如大鹏般扶摇直上,站在了巅峰,佳名自来。

吾愿从斯人而游。

相较而言,那些急功近利之人便尤为可笑。试看高尔基的自保,其对斯大林的谄媚姿态至今为人不齿。当时的他只顾一时春风得意,却未有长远之计,终落得如此下场。

由此观之,面对这个“欲望大得惊人的掘金时代”,我们所要做的,不是随波逐流,对名声趋之赴之,而是应将心事与才华皆玉蕴珠藏,带着剜肉补疮的决绝,与刮骨疗毒的清醒,将内心糟粕悉数斩断,成就“心如明镜台”。

于是,佳名自来。

推荐第7篇:追求演讲稿

追求

平田小学 田睿

尊敬的领导,老师,评委: 大家好!

坦白地说:在我那颇为贫乏的词库里,我实在找不到更为确切的词语来概括我今天的演讲,于是,我把它取名为”追求”!!!

去年九月,我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到了“平田小学”,面对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又一次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身上那独有的特点!正是因为他们的热情,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正是因为他们的团结,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正是因为他们的精明强干,年轻有为,让我有了一股向上的冲劲!

在这里,我的收获很大,我不但很快地适应了新的环境,而且还结识了新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我接受了一个全新的教育!

俗话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它们就象一对孪生兄弟,密不可分.的确,在这里,不但我的头脑充实了许多,而且我的心灵也得到了进一步净化:老师们的那种兢兢业业,勤于奉献的精神更为让我感动!我们都知道,教师不是伟人,不能象伟人一样成为偶像,受人敬仰;教师不是英雄,不能象英雄一样树立风碑,流芳千古;我们更知道,教师不是明星,不能象明星一样妇孺皆知……相比之下,教师所做的一切,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那么琐碎!但是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每天下午4:10是老师的下班时间,但是当那下班的铃声敲响时,却无一人准时走出办公室,好象那就是正常的下课铃声一样,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批作业的批作业,辅导学生的辅导学生……有的老师甚至加班工作,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敬业呢?那就是教师对事业的执着与追求!是啊!青年就该有青年的干劲!正是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要有所追求,我一直相信曾今的班主任对我的寄语:”勤奋,进取,不断地追求,总有成功的一天!”

大家是否还记得李大钊先生的话:”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老一代教育家们已用他们的青春写下了最撼人的宣言,今天,就让我们也留下我们的宣言吧:热情工作,大胆追求,勇于创新,争创一流!我们坚信,在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之下,定撑起教育的蓝天,托起明天的太阳!

推荐第8篇: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

中国银行,百年品牌,立足全球化、多元化业务平台,创建国际一流银行,实现又好又快持续发展。对社会,中国银行是实现和谐进步的最佳成员。对股东,中国银行是实现投资价值的最佳选择。对客户,中国银行是实现互利共赢的最佳伙伴。对员工,中国银行是实现职业理想的最佳平台。 诚信

诚实守信,求真务实。诚信是银行发展的根本,是个人品德的基石,是客户关系管理的原则。依法合规,遵循商业规则。清正廉洁,秉持职业操守。恪守信用,维护银行信誉。同事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绩效

科学发展,创造价值。绩效是银行发展的成果,是员工智慧和劳动的结晶,绩效体现银行价值。

坚持可持续发展,有效管理风险,保证发展质量,合理控制成本,持续提升银行价值。坚持统筹兼顾,有效配置资源,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坚持价值创造导向,有效激励,加快绩效进步,保证绩效真实。 责任

忠于职守,尽职尽责。银行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员工认真履行责任,管理者勇于承担责任。对社会负责,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股东负责,持续创造价值回报。对银行负责,努力维护整体利益。对客户负责,竭诚为客户服务。对员工负责,积极拓展职业生涯。 创新

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银行发展的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银行,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宽容创新失误,营造创新氛围。坚持学习,锐意进取,博采众长,勇于改革和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超越对手。 和谐

以人为本,团结合作。银行以员工为根本,以客户为中心,追求和谐共赢。尊重员工,公平公正,制度规范,安定有序,创造和谐环境。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密切配合,沟通协调,培育团队精神。尊重客户,服务客户,适应客户需求,保证服务品质,为客户创造价值。

中国银行介绍

中国银行,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29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主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并通过全资附属机构中银国际控股集团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和联营公司经营保险业务,通过控股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基金管理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从事直接投资和投资管理业务,通过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经营飞机租赁业务。

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了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中国银行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继开设分支机构。目前,中国银行拥有遍布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其中境内机构超过10,000家,境外机构600多家。1994年和1995年,中国银行先后成为香港、澳门的发钞银行。

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百年品牌,中国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创造了国内银行业的许多第一,在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贸易融资等领域得到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在近百年辉煌的发展历史中,中国银行在中国金融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银行于1912年由孙中山先生批准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7年间,中国银行先后是当时的国家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以诚信为本,以振兴民族金融业为己任,在艰难和战乱的环境中拓展市场,稳健经营,锐意改革,表现出了顽强的创业精神,银行业务和经营业绩长期处于同业领先地位,并将分支机构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国近现代银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49年,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94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银行成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其它三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道成为国家金融业的支柱。

2003年,中国银行被国务院确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银行之一。围绕“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标,中国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整合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造工作。2004年7月14日,中国银行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启动了新的航程。

2006年6月1日、7月5日,中国银行先后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首家A+H发行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

按核心资本计算,2009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一位。在近百年岁月里,中国银行以其稳健的经营、雄厚的实力、成熟的产品和丰富的经验,深得广大客户信赖,并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中国银行将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公司治理,追求卓越效益,创建国际一流大银行”的宗旨,依托其雄厚的实力、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成熟的产品和丰富的经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银行服务,与广大客户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中华英才网评选的第八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评选中,位列“大学生最佳雇主”第5位,并名列“金融行业十大最佳雇主”首位 在Universum(优兴咨询)评选的商科类学生“2010最理想雇主排行榜”中列首位

2009年

荣获The Banker(英国《银行家》)2009中国年度银行 荣获Euromoney(《欧洲货币》)2009年度最佳私人银行 荣获Global Finance (《环球金融》)2009年度中国最佳外汇交易银行

荣获The Aet(《财资》)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

荣获Finance Asia(《金融亚洲》)中国最佳私人银行、最佳贸易融资银行、最佳外汇交易银行

2008年

在《亚洲银行家》杂志2008年亚洲银行家300强排名名列第7名

荣获《首席财务官》杂志“最佳国际业务奖、最佳贸易融资奖”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 & 中国企业家杂志“2008中国企业500强,名列第8位”

荣获亚洲货币杂志“中国最佳外汇服务(供应商)银行” Best Domestic Providers of FX Services in China(as voted by Corporates)

荣获《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第十位(一级资本)

荣获《欧洲货币》杂志Best Commercial Bank in China, Best Commercial Bank in Hong Kong, Best Investment Bank for Debt Capital

荣获《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排名第26位”FT Global 500

荣获《亚洲金融》杂志“最佳外汇交易银行” Best Foreign Exchange Bank

荣获《亚洲金融》杂志“最佳贸易融资银行”Best Trade Finance Bank

荣获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最佳热爱儿童爱心单位”

荣获《环球金融》中国最佳债券和现金管理银行Best Treasury and Cash management banks 2008(China),中国最佳外汇交易银行 Best Foreign Exchange Banks 2008(China)

2007年

荣获《环球金融》杂志“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 Best Trade Finance Bank in China

荣获《贸易融资》杂志“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 Best Trade Finance Bank in China

荣获《亚洲货币》杂志评选的“结构性货币产品国内最佳供应商” Best Domestic Providers for Local Currency Products (Structured Currency Products)

荣获《亚洲货币》杂志评选的“结构性利率产品国内最佳供应商” Best Domestic Providers for Local Currency Products (Structured Interest-Rate Products)

荣获《亚洲货币》杂志评选的“本地最佳现金管理银行” Best Local Cash Management Bank In China As Voted By Small-sized Corporates & Large-sized Corporates & Financial Institutions

荣获《亚洲金融》杂志评选的“2007亚洲最佳公司” Asia\'s Best Companies 2007(Best Managed Company, Best Corporate Governance, Most committed to a Strong Dividend Policy)

荣获《亚洲金融》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外汇交易银行” Best Foreign Exchange Bank

在Universum评选的“2007最理想雇主排行榜”列第13位,在国内金融类企业中位列第一

被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授予“最佳热爱儿童爱心单位”称号 在《银行家》评选的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9位

2006年

荣获《环球金融》评选的“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

荣获《环球金融》评选的“中国最佳外汇银行”

荣获《财资》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

荣获《财资》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现金管理银行”

荣获《亚洲货币》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现金管理银行”

荣获《财富》杂志评选的“2006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荣获《亚洲风险》杂志评选的“2006年度中国最佳银行”

荣获《新兴市场》杂志评选的“2006年年度最佳银行(亚洲)”

荣获《投资者关系》杂志评选的“2006年度香港市场IPO最佳投资者关系”

荣获《投资者关系》杂志评选的“2006年度中国市场企业交易最佳投资者关系”

荣获《亚洲法律事务》杂志评选的“银行和财经服务业公司法务组大奖”

2005年

荣获《亚洲货币》评选的“中国最佳现金管理银行(人民币业务)”

荣获《亚洲货币》评选的“中国最佳外汇交易供应商”

荣获《环球金融》评选的“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

荣获《环球金融》评选的“中国最佳外汇银行”

荣获《欧洲货币》评选的“中国最佳商业银行(房地产行业)”

荣获《欧洲货币》评选的“香港最佳商业银行(房地产行业)”

在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评选的2004年度全球资金清算直通式处理最佳奖项(STP Award)中,中国银行获得了“中国最佳效率银行”称号。

荣获《中国人才》评选的“中国大陆最佳人力资源战略” 奖

2004年

荣获《欧洲货币》评选的“中国外汇业务最佳银行”

荣获《欧洲货币》评选的“中国贸易融资最佳银行”

荣获《财资》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国内银行”

荣获《亚洲货币》评选的“中国最佳现金管理银行” Preferred Local Cash Management Banks - No.1 in

China

荣获《亚洲货币》评选的“中国最佳外汇交易供应商”荣获《环球金融》评选的“中国最佳银行”

荣获《环球金融》评选的“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荣获《环球金融》评选的“中国最佳外汇银行”

荣获《环球金融》评选的“亚洲最佳项目融资银行”

荣获《亚洲风险》评选的“中国内地最佳金融风险管理奖”荣获《亚洲金融》评选的“中国国内最佳项目融资银行”

推荐第9篇: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办人民满意教育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一、创新理念,凝聚力量,为优质特色引领方向

学校以“公道教育 幸福师生”办学理念引领方向,凝聚人心,经过多年传承积淀,形成了“民主、务实、和谐、进取”的公中精神。在新形势下,学校集中广大教师智慧,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坚守教育良知,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学校教育优质特色卓有成效,办学成果突出。今年,在2013年高考荣获扬州市三星级高中高考特殊贡献奖的基础上,2014届高考成绩又取得了历史新突破。

一年来,韩国、河南、南通、常州、无锡、盐城、泰州、仪征等国家、地区教育考察团来校访问。沈文涛校长等5人编著的《呵护幸福》——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成果丛书于今年6月正式出版,该著作较全面的总结了近十余年来公道中学的办学理念、办学历程、办学成果等。2014年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公道中学“办真正的教育,好的教育,公道的教育”的报道,基础教育参考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及扬州市主要新闻媒体推广了我校特色教育成果。

二、工作目标:

1、事业发展:从2005年高考起,我校首次实现“本科过百”到2012年本科上线率达到44%;2013年本科上线人数达321人,上线率达到60%;2014年本科上线人数达349人,上线率达到68.2%,扬州市教育局主要领导致电沈文涛校长表示肯定与祝贺。

2、教育质量:我校坚持以“双轮驱动,特色发展”的办学策略,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1)2014届高考超历史最高水平,引起了高一招生的火爆,学生志愿录取分数线大幅提高。

(2)高二年级小高考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3人获得4A, 271人共获得436个A,整体过关率达100%,无1人需要补考。高二年级期末考试中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均分位居全区同类学校第一。

(3)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地理等学科均分位居全区同类学校第一。

(4)九年级有236人参加中考,有12人达邗江中学统招线,78人达三星高中统招线,录取人数名列区内同类学校首位。 (5)

七、八年级学生在参加邗江区统一质量检测中都取得全区同类学校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2014年1月初中学业质量监测评比中,七年级、八年级都获一等奖。

3、体育卫生:《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施行面达100%,体检率为100%,学生新增近视率高中生、初中生分别控制在9%、5%以下,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落实率为100%。

4、成功创建“江苏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学校正在努力创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金牌)等。学校完善管理制度,学校各部门积极开展多种活动,激发参与热情,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提升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

5、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邗江区教育局党委工作的部署,我校党总支紧紧围绕 “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结合学校实际建立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机构,严格按照上级学习阶段的各项要求,开展教育实践启动仪式、学习活动、座谈会、讨论会等,提升了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和水平,明确了如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在办公室牵头下学校道德讲堂等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三、精致过程管理,教育教学活力增强

1.领导率先垂范,创造公正和谐工作环境。行政人员基本上都亲临教育教学一线,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行政干部首先做到。廉政勤政,充分体现民主原则。每周一次校长办公会议,每周一次年级组工作会,每两周一次行政会议,每月一次教师大会。干群、师生关系和谐。

2.创新德育,为学生成长奠基。德育工作构建 “以生存能力为基础,以习惯养成为抓手,以精神追求为动力”的生命德育体系,2013年度获区文明规范月先进学校。“月中心、周贯彻、日检查;月校会、周班会、日晨会”,推进“三率二互” 活动, “学生志愿者”制度、住宿生管理与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班主任队伍建设着重打造三个平台:每周一次班主任例会制,每月一次校级班主任沙龙,一年一次班主任论坛。

学校通过“行为文化建设”周、“保障安全,珍爱生命”、防震、防火紧急疏散演练、“一日开放暨万人评议教育”、送教到社区(公道、方巷、黄珏、槐泗、包家),节假日和寒暑假进学生家庭家访、专门为高三学生开放“最佳高考状态研究中心”等活动,构建三位一体德育工作体系。通过第五届“校园之星”评选、爱心一日捐、建立“一帮一”机制; “四爱”教育, “感恩”演讲比赛、给父母的一封信、庆祝教师节等活动培养学生感恩、报恩的品德。通过系列活动,“让优秀成为习惯”已成为公道中学有师生一致追求。“让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主动发展”已经成为德育工作特色。

3.科研引领,精致过程,有效教学个顶个精彩。本学年我们以有效教学达标为抓手,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强化市高中美术学科基地建设,在贡加兵副校长组织下,举行了全市美术教师培训。以区语文学科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与省教育学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联合,顺利举行江苏省高考语文复习研讨会,以此引领教师发展。学校组织了市中学物理名师工作一室的送培支教活动,邀请市教育界知名心理教育专家毛春梅老师为高三年级学生进行了最佳迎考状态心理疏导训练和讲座活动。学校在2013年区“课堂效益年”活动被评为优秀学科教研基地。

在本学期各项教学竞赛评比活动中,我校教师多人获奖。郑贤红老师在扬州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葛艳、王雷、陈敏老师获得市二等奖,王忠祥老师在区优质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邗江区高中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范秋盛获一等奖,吴俊获二等奖;杨国慧获得邗江区高中物理优质课评比二等奖。赵艮平获江苏省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一等奖;杨爱军获得扬州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二等奖。杨庆华、高婷婷、王景辉老师在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作文指导奖,朱文晋老师指导的朱璇同学的《和为贵》荣获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作文编入在《第十五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文精选》。学校在2013年区“课堂效益年”活动中被评为教学管理样板校。

在区教育局组织的备课笔记评比中,陈思、刘金香、刘丽丽、蔡瑞、杨庆华等多位教师选送的备课笔记获评优秀备课笔记。全校教师基本上都开设了校内公开课,其中陈传军、赵艮平、张强、王健、王德林、曾明霞、梁明飞、朱莉、华文娟为全区相关学科开设了区级公开课,受到了区内同行的认同与赞扬。教师发表文章48篇,获奖论文7篇,有61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学校在2013年区“课堂效益年”活动中被评为校本研修先进校。

四、双轮驱动特色发展,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一学期以来,学生学科竞赛获得各级各类奖近200人次。高中部的情况,在江苏省“吉尔多肽杯”化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高一学生刘明悦、陈虎等2名同学获省贰等奖,杭小涵等9名同学获获省叁等奖。另外,陈曦等32名同学获市贰等奖,鲍加乐等5名同学获市叁等奖。第十五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我校有1人获一等奖,19人获二等奖,57人获得三等奖。在“第二十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中,学校初中部九(5)班王宇同学荣获省特等奖,高三(3)班的孙文同学、高二(3)郭晋同学获省一等奖,高三(2)班的许俭同学、九(1)班的许淳同学、高二(4)班的郭娅茹、高二(3)班禹颖、高二(2)班毕凯同学获省二等奖。另外初中部学生参加省、市、区各种体、艺类竞赛有50多人次在各级竞赛中获奖。

2014届高考艺术生双达线为220人,美术省统考本科达线率、高分率都是市第一,有2名同学进入省前30名:刘圳同学264分(12名)、高文同学261分(27名),刘圳同学为市省统考状元。美术班167人参加江苏省美术统考,合格率98.80%,180分(本科线)以上人数135人,占80.83%,高分段200分以上有92人,占55.08%。参加全国美术专业校考本科过关率达75%,其中不少同学过了全国八大美院或全国31所独立设置艺术本科专业重点院校,唐生娟、倪星雨、窦春婷等10人过了鲁迅美术学院,朱子薇过了西安美术学院,孙锦如、蒋星等8人过了南京艺术学院,胡旭东、束天良过了广西艺术学院,薛鹏过了吉林艺术学院,李艳、薛秋雨过了新疆艺术学院,刘炳、汤玲过了华中科技大学(985),杭楚烽过了武汉理工大学(211),苏杨、谈欣等21人过了景德镇陶瓷学院。音乐班22人参加省音乐统考和校考全部达本科线,本科达线率100%。李玉婷、谈埸、娄庆洋过了南京艺术学院,孙涵之过了山东艺术学院。艺术传媒班84人参加专业校考,64人达本科线,占76.19%。今年5月在艺术部牵头下,顺利举行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本学年,学校被评为“2013年度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我校获得区乒乓球比赛第四名;区篮球比赛高中组第

三、初中组第五。在市、区文化艺术节中有26人次获奖。,我校教师参加2014年邗江女教师趣味运动会跳绳第六名、邗江女教师趣味运动会中小学组团体总分第八名。

五、强化师德师能,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我校始终把师德建设当作教师发展首要任务,精神上鼓励,制度上引领,文化上熏染,学校涌现了一大批德业双馨、成效卓著的师德典范。学校以“扬州市十佳道德标兵”获得者朱宝萍,“扬州市最美乡村教师”获得者李兆兵等为榜样,以近期“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104最美乡村教师(朱宝萍老师入选)”为契机,积极开展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进一步彰显了我校教师爱生敬业、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立德树人的良好风尚,在全体教职工中激起了强烈反响。

在校长室领导下,学校建立并落实家长、学生与社会相结合的评议、考核和档案等师德师风建设监督制度,今年4月在我校召开了全区师德考核交流现场会,公道中学面向全区学校介绍师德建设先进经验。学校还严肃查处体罚学生、有偿家教、推销资料乱收费、工作期间炒股经商以及参与赌博等师德失范行为。

在师能建设取得突出成效。教科处立足于课堂,引导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注重发挥集体的力量,坚持每周各集体备课组的1次定地点定内容的集体各课活动,并且将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上传到公中教科研的网站,让全校教师共享教学研究成果。教科处还与区教育局师资科配合,推荐老师们积极参加网络学习,我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课时基本达到法定课时要求,有不少老师参加了省级、市级的网络培训,积极组织老师参加省师资处组织的心理健康网络学习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合格率在同类学校中处于前列。学校在2013师能建设“百千万”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

六、齐心协力,专项工作提升品位

学校精致管理,追求卓越要求全面体现在学校工作各个方面。学校后勤工作围绕“师生满意”的目标,细化过程,服务一线,勤工俭学工作受到师生称赞。在党总支领导下,工会、妇工委、共青团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维护权益,丰富活动,公道中学青年志愿者工作站被评为2013年度邗江区十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学校财务管理精准到位,档案管理规范有效,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实到位,学校在读用《关心下一代周报》优秀剪报评选活动中优秀组织奖。教育装备讲实效,教室多媒体,图书馆建设都取得了进步,荣获2013年度“一馆一室”建设使用奖。 学校教育宣传工作成效突出,本学期以来人民日报、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扬州时报、城市生活、扬州电视台、扬州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中国报道网、看中国网、市教育局、扬州网、扬州名城网、区政府、区教育局、公道镇网站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公道中学事迹和活动,自2009年连续被评为邗江区教育宣传先进学校。如近期,扬州时报“公道教育的行与思”系列报道4篇等较全面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成果等。

本学期以来学校还被评为全国语文教学先进单位、“江苏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 邗江区2013年度学校工作综合评估一等奖;邗江区2013年度消防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度区教育局教育重点工作考评中荣获“平安校园奖”、“工作创新奖”、高中组“教学质量奖”、初中组“教学质量奖”二等奖、学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维护保障健康权益。组织了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了扬州马拉松赛,全体教师参加春季长跑活动。学校努力办好教工食堂,保证价廉、卫生,让大家吃得放心,称心。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外,还享受了“三八”节学校工会的慰问和一年一次的妇科检查。学校对王金朝、夏安高、金学诗等10多个家庭进行了慰问。学校后勤用工方面,对家庭困难、下岗失业的教师家属放在优先就业的岗位。学校工会还积极为退休老师办实事,还为他们办理了市公交、游园证,充分让他们共享学校发展成果。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校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能力,迎接新世纪科技人才竞争的需要,学校根据“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在构建更具特色校园文化体系道路上,学校正努力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争取早日实现创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

邗江区公道中学

推荐第10篇: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

现在,我在我们班经常听到老师说人,一定要追求完美。可是,我认为这中说法有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完美,在老师眼中的定义是,什么好的素质与品德都要具备。完美,在学生眼中的定义是,样样都好。

完美,在家长眼中的定义是,做什么事都是最好,最棒的。

可是,我认为这些都是不实际的。完美,什么都要具备,可是你并不具备缺点。你没有缺点,就不能叫完美。因为完美是样样都具备。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包括整个世界的万物之主——上帝。

为什么我这么说?如果让上帝创造一块比他重的石头,他不能创造的话,那他就不完美……如果他创造出来了,他举不起来,那也不能叫完美……人,没有完美,但可以追求完美……因为追求完美的人,他们在人们的眼中已经是完美的了!

第11篇:孜孜追求

孜孜追求

随着岁月的流失,转眼间,我在自己衷爱的刑事审判工作岗位上已默默无闻地工作了二十三年,作为一名普通法官,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凭着朴实的做人原则和对法律的孜孜追求,让多少犯罪分子低下了他们桀骜不驯的头颅,也让多少冤屈和痛苦在一纸判决后得到了解决和补偿。因出色的工作业绩,2009年8月,我被邢台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邢台市人事局授予“邢台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称号,给予记三等功奖励;刑事审判庭也于2009年3月5日被共青团邢台市委评为邢台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标杆单位;2010年2月,刑事审判庭又被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记集体二等功。

“惩治犯罪,保护善良”,刑事法官这份职责,我时刻铭记在心,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自2009年至今,刑事审判庭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103件,现已审结100件,判处人犯156人,审结率达97%,其中刑事附带民事案件35件,调解34件,调解率达97%,没有一件因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程序违法而被发还、改判,也没有涉诉信访案件,更没有超期羁押案件,其中我主办33件,判处人犯62人,无一例适用法律上有差错,无一例认定事实上有失误,无一例审判程序上有不当,真正实现了“绝不错判一个无辜者,也绝不漏判一个犯罪分子”的初衷,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树立“创先争优”的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名刑事法官,肩负着人民重托,责任重于泰山。我经常这样说:“从每个案件立案的那一刻起,一种责任感常使我如履薄冰,唯恐哪个环节出了差错,这种责任感并非外界的强迫,而是发自内心的”。为了秉公办案,追求最佳的司法效果,我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全身心投入到刑事审判工作中,视审判为天职,把案件质量视同工作生命。2009年4月,我主办一起程某等五人抢劫案,五被告人分别驾驶两辆摩托车,携带链子锁等作案工具在一年间先后作案

六、七起,抢劫钱财几百元及几部手机,人民群众听到多次被抢劫的事情后人心惶惶,不敢单独外出,对此案的审判十分关注。我责无旁贷地挑起了重担,对长达几百页的卷宗材料认真阅读,详细审查各项证据,充分做好庭审准备。开庭审理时,旁听人数达几十人,座无虚席,我步入庄严的审判庭,凭着娴熟的审判技能和驾驭庭审的能力,举证、质证、辩论,威严的神

态,恰当的语言震慑着罪犯,那严谨缜密的证据核实,脉络清晰的分析论证,游刃有余的法律运用,使五被告人心悦诚服,彻底放弃了想在庭审中翻供的侥幸心理,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哑口无言。后法院对程某等五人判处有期徒刑14年、11年不等刑期,五被告人均表示服判,人民群众拍手称快。然而在判决生效后,被告人程某的父亲对我本人极为不满,以判刑太重为由,酒后闯入我的办公室出言不逊,无理取闹,后又在酒后多次到法院门口喊闹要找我理论,被制止后又多次向我的办公室及法院办公室打威胁电话,声称给我清不了。面对这一切,我没有被吓倒,因为我知道,一个公正的裁判,赢来的不一定是赞誉和掌声,也不一定是鲜花和美酒,也许是胡搅蛮缠的辱骂,也许会有穷凶极恶者的尖刀,甚至会流血。然而,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知道,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法官的价值就在于体现公平、公正。每当把被告人送交监狱交付执行,使被告人受到法律制裁时,我会觉得非常自豪,因为,正义战胜了邪恶,最终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安宁生活。

审理刑事案件,不但要公正执法,严惩犯罪分子,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办案能把犯罪分子改造过来,让他们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以促进社会更加稳定。多少年来,我始终以平凡的执着,不懈的追求实践着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在审理不同刑事案件时,总是针对不同性质的犯罪,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年龄和不同主观恶意的被告人,适时开展法制教育,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和违法犯罪的可耻性。2008年,我审理一起诈骗案,罪犯朱某不满16岁,他出生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家庭,父亲呆傻,母亲耳聋,因生活艰难,朱某过早辍学,以收废品为主要生活来源,为了生活,朱某以与他人做买卖为由骗取他人现金5000元。在审理此案时,看着朱某那瘦小的身材,稚嫩的面孔,呆滞的眼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竟会是一名罪犯。为了办好此案,我多次到朱某的居住地走访,深入了解他的家庭环境,并认真对他的犯罪根源进行了深刻剖析,又从法、理、情等方面对朱某进行了教育,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同时,也让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人性的温暖,帮助他克服悲观思想,不要自暴自弃,要珍惜青春年华,改掉恶习,获得自谋生路的本领,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的真情帮教,终于感动了朱某,他在最后陈述中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并向法庭写了悔过书,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对社会,对家庭带来的危害,辜负了父母对他的期望,他自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朱某当庭表示,一定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案子结了,朱某获得了自由,走向了新的生活,我

本想松口气,然而新的案子一件接一件,岁月沧桑,时光无情,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的脸上已布满了皱纹,头上已增添了白发,但审判庭里却留下了我更多的坚定而闪光的足迹…..

家,是每个人心中的港湾,同时也是一份责任。我是一名法官,同时,还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因此,这份责任显得更加沉重一些。作为一名女法官,我以柔弱的双肩捍卫着法律的神圣,以执着的追求、炽热的情怀,忘我的工作,一流的业绩,塑造着当代女法官的风采。然而,我多想有人能够理解我内心的愧疚和无奈?我何尝不想在工作之余能够多孝敬老人,多照顾儿子?但我是一名法官,而且是一名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多年的法官,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倔犟而又深刻地阐述着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既然选择了法官,就已经与崇高的职业道德相连;既然身为人民公仆,就必须与无私奉献为伴。正是这样,舍小家,顾大家,早已成为我的工作习惯,只要有案子,需要加班,我就会毫不犹豫,从来也不会有什么怨言,更不会以此而索取什么。多少年来如一日,美好的青春年华已经奉献给刑事审判事业,但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籽实饱满是农民的收获,牛肥羊壮是牧人的收获,春色满园是园丁的收获。当正义战胜邪恶,当公正战胜狡诈,当苦恼人引吭高歌,当法律的光芒刺透阴霾迷雾,我还是这样说,这就是我平凡的法官事业的丰厚回报。

第12篇:孜孜不倦追求

孜孜不倦追求 默默无私奉献

——记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崔永生

在开封市医疗系统,有一位医德高尚、技术精湛、有口皆碑的好医生,他自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工作中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始终以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为己任,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患者和他所热爱的医疗事业,从而赢得了单位同事和患者的赞许与尊重;曾先后荣获市拔尖人才、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殊荣。他就是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业务院长,兼任河南省医师协会内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开封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崔永生。

心系病人 无私奉献

崔永生同志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天职,他尚德恤民,用心体验病人的疾苦,满腔热忱地为病人服务,尽心尽力地为每一位病人认真诊治,当遇到病人或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工作,充分做到热心、耐心、精心、细心,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广泛好评。他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从检查到治疗,他处处为病人精打细算。如果是远道来的患者,他还会与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使其能于当天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为患者节约时间与费用。他视病人如亲人,把病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尤其对急、危重症患者,只要病人需要,他总是不辞辛劳、

不分昼夜、不管上班下班、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都是随叫随到,亲临现场组织抢救。记不清有多少次他废寝忘食守候在急、危重症患者床前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濒临死亡的患者转危为安;数不清有多少回他为抢救病人忘我工作直至凌晨,待病人病情趋于稳定,他才拖着疲倦的身体走进自己的办公室,躺在沙发上稍事休息便又投入到了新一天的工作中。他心系病人,关爱生命,即使是出差在外,也挂念着危重病人的安危,每天打多个长途电话问清楚才放心。平时教育年轻医生时他常说:“医务工作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事业,要求每一个医生一定要有对患者高度负责的职业操守,工作必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多查多问多解释、细致耐心,要多为患者着想,尽心尽力为患者提供最合理的治疗,尽快地治愈患者,减轻患者病痛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发现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许多患者不能坚持合理有效的治疗,就主持编写了《高血压科普知识问答》手册免费向群众发放。他还不辞辛苦,利用下乡义诊、开封网和“健康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宣传高血压、冠心病等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对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的认识。

在27年的工作历程中,他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其先进事迹曾多次被《开封日报》、《汴梁晚报》、开封电视台等报道。

科学管理 成绩卓著

崔永生同志担任医院业务院长以来,非常重视医院的基础医

疗质量,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病人提供最优质服务为目标。他在医院质量管理、学科建设和医疗纠纷防范等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善于管理、勇于管理,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业务考核、专家会诊、病案讨论、人才培养等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体系,使之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他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管理,坚持每周一次带领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控感科科长按管理年的要求进行查房,发现问题,严肃整改,建立了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使医院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医疗纠纷逐步下降。他及时总结经验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管理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两项课题分别获省、市社科联调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随着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来高,每一位临床医生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还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崔永生同志作为医院业务院长,非常重视医院的业务发展和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他首先以身作则,对自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学习和掌握心血管内科等疾病治疗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疗法,了解心血管内科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他不仅以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又将学习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加以佐证和体会,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日积月累,使得他技长于人。在自身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他认真履行业务院长的职责,团结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加强知识更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新方法,

组织开展各种学术讲座和培训班,督促各级医务人员积极参加,不断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使医院的整体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自从承担全市社区全科医师及五县乡基层卫生院医师急救等培训项目以来,他每天都悉心听取基层医师对培训工作的建议和要求,认真做好记录,逐步改进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法,解决存在问题。经过他的不断努力,终于建立健全了各项医师培训制度,使基层医师培训工作更加系统化、人性化和科学化。同时加深了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广大基层医师的友谊,增强了双方的业务联系。

辛勤耕耘 执着进取

崔永生同志在27年的工作生涯中凭着自己对事业的忠诚,对业务的执着,对患者的负责,把病人的需要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把以高水平的诊疗技术为病人服务作为奋斗的目标,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学术上取得了众多可喜的成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近年来,他主编论著2部,“动态血压多因素监测与左心功能不全相关性研究”等18篇论文分别在国家级或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在《开封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30余篇。他主持完成的本专业 “高血压五年随访-降压药物对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干预对照研究”等课题研究,填补了开封市的技术空白;在开封市率先开展的脑钠素(BNP)常规临床检测,为心力衰竭的诊断提供了唯一的生化指标。他先后主持完成了8项科研项目,其中获省科技进

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这些研究成果已在全市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为主任医师、河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崔永生同志立足医院实际和临床实践教授学生、实习进修生和年轻的临床医师,遵循医学科学规律,讲究方式方法,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们。作为学科带头人,他经常带领年轻医师开展科研攻关,帮助他们设计课题,授业解惑。多年来,他用自己的医德医技影响着身边的人,用自己的言行带动着年轻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崔永生同志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医术救治了难以数计的患者,正是他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品格,使他成为深受病人爱戴的好医生。在众多荣誉面前,他仍保持着惯有的谦虚和严谨,恪守医德,执着进取,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孜孜不倦追求、默默无私奉献着。

第13篇:理想追求

论点1:理想是引领人们前行的灯塔。

【相关论据】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给别人做雇工。一次,他停止了耕作,走

到田埂上怅惘很久,说道:“苟富贵,毋相忘。”别的雇工笑着回答说:“你给别人做雇工种

地,怎么会富贵呢?”陈涉叹息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宗悫志壮,长风破浪:宗悫年幼时,宗炳问他的志愿。宗悫回答说:“愿承长风破巨浪!”

3、马革裹尸:马援,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名将。他志向宏远,英勇善战,被光武帝封为“伏

波将军。”曾经说:“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

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黙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后汉

书·马援列传》)。

4、理想之星深藏心底:在拿破仑还是一个单纯的孩子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的叔叔

问拿破仑,将来长大想要做什么?小拿破仑从他立志从军开始,一直说到想带领法国的雄兵,

席卷整个欧洲,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帝国,并且让自己成为这个大帝国的皇帝。不料,

叔叔听完小拿破仑的抱负之后,当场大笑不已,指着小拿破仑的额头,嘲讽道:“空想,你

所说的一切全都是空想!想当法国皇帝?那是不可能的!依我看,你长大之后,还是去当一

个小说家,反倒更容易实现你的皇帝迷梦——”小拿破仑被叔叔这一阵抢白,非但没有动怒,

反而静静地走到窗前,指着远处的天边,认真地问道:“叔叔,你看得到那颗星星吗?”这时

还是正午时分,拿破仑的叔叔诧异地走到窗前,茫然地答道:“什么星星?现在是中午,当

然看不到啊!孩子,你该不会是疯了吧?”再次面对叔叔的质疑,小拿破仑却是依然镇定而

冷静地说道:“就是那颗星星啊!我真的看得到,它依然高挂在天边,不分日夜,一直为了

我而闪烁着,那是属于我的希望之星;只要它存在一天,我的梦想就永远不会破灭——”事

实上,那颗希望之星从未高悬天际,它一直躲藏在拿破仑的内心深处,凭借内在希望之星的

引导,终于使得拿破仑成为真正的法国皇帝。

【名言警句】

1、理想如星辰——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以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史

立兹)

2、如果一个人的头上缺少一颗指路明星——理想,那他的生活将会是醉生梦死的。(苏霍姆

林斯基)

3、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列夫•托尔斯

泰)

4、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罗曼•罗兰)

5、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就寸步难移。(雨果)

论点2: 追求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相关论据】

1、投笔从戎:东汉班超从小就很有志气,立志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一天,班超一边抄

着文件,一边想起自己的抱负,心情非常激动,忍不住猛然把毛笔扔到地上,叹息说:“大

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不久,他

参加了军队,因作战英勇,身先士卒而得到了升迁。后来,朝廷又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在多

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中,班超只带着少数人,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加强

汉朝与西域各国和古罗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做出重要的贡献,被封为定

远侯。班超在西域三十余年,直至和帝时,才因年老回国。

2、毛泽东的“三不谈”: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献身革命。他在中学念书的时

候,同学曾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他在离家求学前夕改写了日本西乡隆盛的一首诗留

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14年,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全部费用只有169元钱,而且其中三分之一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则非常简陋单薄。但他从不以此为念,常常和朋友互相勉励说,读书要有理想,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他还与朋友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学习期间不谈男女恋爱问题。他认为,改造国家,改造社会,对学问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3、徐特立断指明志: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教育家徐特立早在青年时代,就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一天,徐特立在长沙市修业学校向师生员工们作时事报告。他援引中国近几年发生的惨案为例,历数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徐特立讲到激愤处,猛地一转身,跑进厨房,取来一把菜刀,当着师生的面,“砰”地一下砍断了右手的一节手指。接着,他又用自己的断指,在白纸上写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八个血字,以明心志。

【名言警句】

1、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奥斯特洛夫斯基)

2、你和你所有的一切,倘不拿出来贡献于人世,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莎士比亚)

3、只有同这个世界结合起来,我们的理想才能结出果实;脱离这个世界,理想就不结果实。(罗索)

4、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5、美满的人生是在使理想与现实二者切实吻合。(苏伦斯)

论点3:理想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

【相关论据】

1、马克思推崇普罗米修斯: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立志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进入大学后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在读书笔记中写道:“像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来天火之后开始在地上盖屋安家那样,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实世界。”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是为了造福人类而献身的神。他出于对人类的同情,为使人类免遭毁灭,把天火盗出来送给人类,并把科学、艺术和医药的知识传授给人类。使人类从此能够战胜危机,并变得文明起来。他因此触怒了众神之王宙斯,被用铁镣铐锁起来,钉在高加索的悬崖上,让神鹰每天啄食他的肝脏。但他经受折磨,坚强不屈,对奉命来逼降的神使赫尔墨斯说:“我决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你奴仆般的命运;我宁肯被缚在岩石上,也不愿做宙斯的忠实奴仆。”马克思推崇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而献身的精神,称他为“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2、拉齐尔献身科学:1898年,巴西流行一种可怕的“黄热病”。由于搞不清它的致病原因,人民提不出有效的治疗办法。“黄热病”夺走了一户又一户人的生命。一位叫拉齐尔的医生参加了一个科研小组,从遥远的异国来到疫区。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他发现这种病原体可能是由蚊子携带通过叮咬人传播的。但大多数人不相信它。为了使真理闪光,为了使疫区人民脱离苦难,他当众让这种蚊子叮咬自己,结果他身染重病。根据他的发现,人们采取灭蚊行动。瘟疫被控制了,成千上万的人得救了,但他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3、巴尔扎克的手杖:世界大文豪巴尔扎克是学法律的,可大学毕业后偏偏想当作家,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忠告,把父子关系弄得十分紧张。不久,父亲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他写的那些玩艺儿又不断地被退了回来,他陷入了困境,开始负债累累。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只能吃点干面包喝点白开水。但他挺乐观,每当就餐,他便在桌子上画一只只盘子,上面写上“香肠”、“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样,然后在想像的欢乐中狼吞虎咽。更发人深省的是,也正是在这段最为“狼狈”的日子里,他破费700法郎买了一根镶着玛瑙石

的粗大手杖,并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将粉碎一切障碍。正是这句气壮山河的名言在支持着他。后来的事实表明,他果然成功了。

4、阿基米德献身科学:最早发现杠杆原理的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他曾经对国王说:“假如能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移动地球!”阿基米德不仅发现了杠杆原理,而且发现了浮力定律,发明了抽水机、投石机和聚光点火的方法,还发现了力学中重要的“浮力原理”。阿基米德把一生献给了科学。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偷袭叙拉古成功。一队士兵闯进阿基米德的家,他正在后院画几何图形,阿基米德斥责敌人:“别踩了我的画图。我得把这条几何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一条没有证完的定理。”无知而残暴的士兵用长矛刺穿了这位年逾古稀的科学家的胸膛。

5、终生都在旅行的徐霞客:我国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不应科举,不入仕途,把全部精力都献给祖国地理学的研究事业。他从22岁出游太湖开始,直到去世为止,三十多年间都在旅行考察,足迹遍布全国名山大川,北至盘山,南及崇左,东到普陀,西抵腾冲。徐霞客是一个不畏艰险的人。他去的地方,常是人迹罕至的穷乡僻壤,长年累月地跋山涉水,经常攀悬崖峭壁。他登山一定要登到最高峰,观察河流一定要追溯源头,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途中经常遇到危险。别人劝他回去,他斩钉截铁地说:“我带一把锄头走,何处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呢?”51岁那年他还要出游滇南,对儿子的劝阻,他回答说:“你们只当我死了。”

【名言警句】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

2、你的信念应当成为你的甲盔,它驱使你勇往直前,不遇难而退。(安格尔)

3、最甜美的葡萄串挂在最高的树梢上。(谚语)

4、谁害怕而留在港湾中,虽然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他永远不会到达渴望的目的地。(列宁)

5、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拿破仑)

论点4: 我们从小就要树立理想。

【相关论据】

1、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有一年暑假,周恩来到奉天城(今沈阳)东郊一个同学家里去做客。这位同学的祖父是一个很爱国的农村私塾先生,他带周恩来到附近的日俄战争遗址去参观。中国人民受列强欺侮的奇耻大辱,在周恩来幼小的心灵上种下救国救民的火种。有一次,学校里的魏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读书?”课堂里顿时寂静无声。停了一刻,一个同学毕恭毕敬地站起来回答说:“读书是为了寻求出路!”话音刚落,另一个同学说:“为了荣宗耀祖!”这时,一个同学霍地从座位中立起。他,浓眉大眼,昂首挺胸,大声回答道:“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腾飞于世界!”他,便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当时,他年仅12岁。

2、笛卡尔的梦想:数学家笛卡尔从小是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有一次保姆给他讲神话:“你看天上那颗闪亮的星叫美女星,上面住着一位漂亮的小公主。”“就没有其他人?有还有王子?”“既然有王子,为什么还叫美女星?”保姆不敢再说下去了。她告诉笛卡尔的父亲,这孩子真聪明,应该送他去上学了。就是这样勤思好问的好习惯,成就了他日后的事业。他第一个想到为什么自古以来代数和几何一直分而不合呢?能不能用某种形式,在这两者间建立某种联系呢?经过不懈的探索,他终于如愿以偿,发明了笛卡坐标系即直角坐标系。

3、“我要周游世界”:1818年一个夏天的晚上,9岁的达尔文对他的父亲说:我想世界上肯定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奥秘,将来我要周游世界。为此他一直在做准备,在希鲁兹伯里学校,校长斥责他是个“不务正业”的学生。1831年12月27日,达尔文终于搭上了“贝格尔”战舰,开始了环球生物考察,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物种起源》就是他这次环球之

行的结晶。

4、董建华的童年之梦:董建华1937年出生在上海,1948年迁居香港。父亲董浩云对子女教育十分严格,为了从小培养董建华的自强不息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便把还只有10岁的董建华送进了寄宿学校,叮嘱他要好好念书,将来能多做对社会有用和有意义的事情;还要他牢牢记住自己是中国人,要以中国人为荣。当时董建华一句广东话也不会说,同学们又听不懂他的上海话,常常取笑他。在学校背诵书本也用广东话,困难就更大了。但是董建华人小志高,并没有被困难吓倒,通过主动与同学交谈,一字一句用心学习广东话,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消除了语言障碍。1954年,17岁的董建华在香港完成了中三学业,父亲又送他去英国读书,并规定进大学后才可回香港。当时董建华只会说“Yes”、“No”以及“How are you”这样几句英语,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董建华知难而进,硬着头皮与英国同学多接触、多沟通,在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努力,便完全适应了新的环境;3年后进入大学的目标也如期实现。董建华在英国读书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人民生活比较艰苦,父亲寄给他的钱又严格限制在仅够学费及生活支出范围之内,所以到了暑期,他还得去打工,如到餐厅服务、去煤气公司铲煤等,这也使他从多方面接受现实生活的磨炼。董建华在回忆学生时代这段经历时说:“不会说广东话要进寄宿学校,不大会说英语要去英国升学,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我喜欢为自己定下一个长远的目标。定下了目标,我便会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从小就培养出这样的个性。达到一个好的目标,是人生的乐趣。”

【名言警句】

1、抱负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芽。(英格里希)

2、每一个人对于明天都要有所希冀。每一个人对未来总有个目的和计划。(显克微支)

3、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加里宁)

4、青春的梦想是未来的真实的投影。(济惠)

5、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泰戈尔)

论点5: 要勇于为理想而付出。

【相关论据】

1、夏明翰的革命豪情: 1928年2月8日,由于叛徒告密,他不幸落入反动派手中。在狱中,夏明翰表现得非常坚强。敌人曾用种种酷刑折磨他,夏明翰以顽强的毅力忍受着所遭遇的一切。同年3月20日,他英勇就义。临刑前,他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千古绝唱,既表达了自己为革命而献身的豪情壮志,又激励后人继承革命烈士的遗志,为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

2、两弹元勋邓稼先:邓稼先是为我国核武器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被后人称为中国的“两弹元勋”。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涉洋归来,报效祖国。作为物理学家的邓稼先深深懂得,搞原子弹就意味着:置身于放射性材料之中,进入军事禁区;隐姓埋名,不能发表文章,不能出国;长年在深山、沙漠工作,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是,为了祖国的安危,他毅然选择了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邓稼先从普通人的生活中消失了,从物理学界的讲坛上消失了。28个春秋过去了,当他从沙漠戈壁走出来的时候,癌魔已侵噬了他的肌体,邓稼先辉煌的生命已燃到了尽头。就在他生命弥留之际,他给人们留下了一句感人肺腑的话:“我死而无憾!”

4、轮椅上的科普作家:高士其是中国著名的科普作家。1928年,他在美国攻读医学博士时,在一次实验中不幸感染了甲型脑炎病毒,导致全身瘫痪。这对一个酷爱科学事业的年轻的科学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然而,高士其并未因此消沉下去。他回到祖国后,尽管“被损害人类健康的魔鬼囚禁在椅子上”,眼不能看,手不能写,下肢僵硬,脖颈歪斜,说话不清,听力微弱,但他仍凭借其顽强的毅力,不分昼夜,艰难地从事科普作品与论文的写作。

他每创作一篇作品,都要先在脑海里将阅读过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形成初稿,然后,再一字一句地口述给秘书,由秘书将其记录下来。由于他吐字不清,对一些难发音的字,他必须反复说上十几遍,秘书才能领会。就这样,高士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地工作着。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400多篇科普论文和科学小品、200多篇科学诗歌、汇编成20多本书,总计达500多万字,为祖国的科普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名言警句】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2、谁为时代的伟大目标服务,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为人类兄弟而进行的斗争,谁才是不朽的。(涅克拉索夫)

3、在走向胜利的道路中,我们必须流洒不少鲜血,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实现。(乔万尼奥里)

4、我能丢弃一切,惟革命事业,却耿耿于怀,不能丢却!(方志敏)

5、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

第14篇:追求远大理想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人们的行动无一不受一定思想支配。在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中,对行动起长远作用的,是人的理想和信仰。理想和信仰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尽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奋斗目标,从而形成不同的理想。但理想一经确立,它就会对人的行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学时代,正是人生之舟启航之际,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将帮助我们扬起生命的风帆,伴随着我们走过人生之旅。

人们从孩童时起,就开始憧憬未来,开始为自己设计美好的人生蓝图。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个性的成熟,识别事物能力的增强,这幅蓝图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充实坚定,从而成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这就是人生理想。

何谓理想?《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梦想、幻想不同)”。《新华辞典》解释为“对美好未来的设想(指有根据的,可以实现的,区别于梦想、幻想)”。我们认为,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理想各不相同,同一阶级、同一时代人的理想也不尽相同。

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的目标。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这种巨大力量的体现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主体的需要、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影响人的理想的形成。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因而理想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理想也只有在现实中才有可能实现,如果不具有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就不是理想,而是空想或幻想。

理想与空想有着严格的区别。空想是一种没有客观根据、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的想象。与空想相比较,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科学性,经过努力最终是能够实现的。

有的幻想具有潜在的实现可能性,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也有可能转化为现实,如“嫦娥奔月”,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幻想,现在由于航天工业的发展,人类登上月球已经成为现实。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既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此,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诗人流沙河写过一首优美的诗,诗名叫“理想”。

理想

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

这首诗反映的正是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向往和追求的不一样,理想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远古时代钻燧取火的人们,绝对不会设计出长江三峡工程的蓝图;老牛拉破车的人们,也想不到乘波音飞机旅行;刀耕火种的人们,更不能设计出电脑管理农业生产的方案。

总之,任何理想都同该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紧密相联。不同时代的人们理想是不一样的,理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保尔•柯察金和比尔•盖茨都是英雄

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播出后,曾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青年中重新掀起了“保尔热”。但时下青年在传统理想教育中已不再仅仅扮演被动接受的角色,他们更多地将传统的时代英雄与现代社会中被人们推崇的风云人物相比较,希望从看似冲突的两类人物中找出共同点,拓展自己的思考空间,获得更多的人生启示。比尔.盖茨便是一个与保尔有着巨大精神反差却又能同时被中国青年认可的时代英雄。他们一个是战士,以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而名垂青史;一个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杰出人物,为自己挣得财富和名声的同时,大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保尔和盖茨虽然生活的时代不同,意识形态迥异,但他们都在激情飞扬的青春年代,用才智与勇气书写了大写的人生,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身处大变革的时代,能够凭借敏锐的头脑和知识,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确立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并通过努力使之得到圆满的实现。一个以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理想主义的壮丽诗篇,一个以非凡的远见和卓越的创造力,将人类无界限沟通的理想借助高科技手段奇迹般展现于世界。正是他们高远的志向及其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赢得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崇敬和爱戴,成为了青年们的楷模。

理想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又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一个人的理想总是随着他所参加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由于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人民的要求和追求的理想也就不一样,理想一旦确立,就会反过来对实践产生作用。它一方面给人生的进取提供一个向导,另一方面也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检验、修改和发展。理想只有通过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才能实现。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就必须脚踏实地反复实践。离开实践,再美好的想象也不是理想,而是空想。

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超前反映。理想反映的是科学和理性,代表的是思考和追求。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所描绘的内容还不是现有的东西,不是已经实际存在的东西,它是人们在对现实的认识、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观念的形式形成的一种预想的未来形象,以预见的方式超前地反映未来,是指向未来的目标体系。人的理想在对当前现实进行观念性改造过程中,往往对未来的现实在观念上也给予想象性的描绘,这就使理想具有超越现实的特点,并成为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的动力。

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它决定和制约着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调节和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社会理想,就会产生高尚的道德境界和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具体说来,就是做什么人,干什么事,过什么生活都和社会理想有关系。因此,社会理想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核心。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社会理想,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联系起来,把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变成为社会理想奋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社会理想也不能脱离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而孤立存在。一个道德上人格低下、投机钻营,工作上挑肥拣瘦、拈轻怕重、一事无成,生活上追求腐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人,很难说他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

信念,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坚信某些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具有情感色彩并力求实现的一种观念形式。如果说理想是人生美好境界,那么信念便是实现理想的坚韧扶梯。理想的坚守只有配合坚定的信念,即实现理想者对这个人生美好境界深切的理性理解和情感认同,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实践。否则,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实现理想者将因为情感意志的薄弱以及对理想理念的肤浅理解而轻易放弃对于理想目标的追求。所以说,理想和信念是密不可分的。追求理想的过程离不开现实的环境,碰到逆境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坚强的意志不可或缺。意志是理想追求的心理基础,而对意志起直接作用的就是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不疑,并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内在精神力量。

信念是高于理想的认知,但又以理想为基础,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信念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这种认识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即使是错误的认识,只要自己相信,就有信念确立。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陈果的悲剧

陈果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名在读学生,学习好,也遵守纪律,在大家眼里是一名好学生。1999年学校的领导老师发现她练“法轮功”后多次努力,想把她从“法轮功”的圈子里拉回来,她也曾有过转化,表示不再参加“法轮功”的活动。可是2000年寒假回到家里受其母亲影响,又出现了反复,2001年1月23日,在**广场和其母亲一道自焚,以求所谓的“升入天国”,走向“圆满”,被烧成重伤。陈果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才女自毁成为“法轮功”的殉葬品绝非偶然,它暴露出陈果在理想信念问题上的空虚与迷惘。

对对象的一般认识由于认同而内化为信念,经历了情感的深入,不仅具有了理智上的坚信不移,而且得到了情感上的强烈支持,人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哪怕条件再艰难,环境再恶劣,也是难以改变的。“法轮功”在理论上是极为荒谬的,是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的,是害人害己的,可为什么还有那么一些人顽固地坚持不放呢?信念具有远比一般认识要高的稳定性,要改变一个人的错误信念,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会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信念的稳定往往带来情感上的执著。人们的认识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从个人来说,谁都认为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都持坚决相信的态度,这使信念带有极大的执著性。所以,我们一旦发现自己的信念与客观情况相矛盾,需自觉用正反两方面的实践去校正自己的信念,不可死抱着不放。

牛顿是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牛顿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力学上提出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光学上作出了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判决实验,发现并解释“牛顿环”的干涉现象,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并提出光的微粒说;在数学上发现了微积分运算方法和无限级数理论,等等。他的最重要的科学著作是:1687年初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原理》),1704年初版的《光学》,尤其是《原理》一书,几百年来颇受推崇。但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他的后半生,竟用了25年的时间致力于对神学的研究,他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虔诚地相信上帝,埋头于写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的谬论,结果当然是徒劳的,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光。这个教训可以说是非常深刻。

我们认识了信念的这个执著性特点,必须正确地对待信念。一旦发现自己的信念与客观情况是相矛盾的,就要自觉地去校正。抱住错误的信念不放,只会处处碰壁。

不同的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求都会形成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不同的人,由于众多的原因,会形成各不相同的信念,这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班的大学生,其信念也并不完全相同。

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理想和信念的内涵有相互交叉之处。在某些时候,理想本身就是信念,信念本身就是理想。因此,如果把理想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从广义上来理解,也含有信念的内容;如果把信念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从广义上来理解,也含有理想的内容。其次,理想和信念的关系极为密切。理想离不开信念,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但是,理想和信念毕竟是不可以相互代替的两个概念。这是因为,它们各自的侧重点和作用是不同的。理想重在标志人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向未来的,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而信念的则重点在于标志人对事物、观念的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面对现实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精神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的理想、信念教育中,我们常常在广义上单独地使用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两种偏向:一是在单独地使用理想这一概念时,有可能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应秉持的信念支撑;二是在单独地使用信念这一概念时,有可能淡化对未来奋斗目标的追求。为了避免这两种偏向的产生,我们把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合在一起使用,使两者各自侧重的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当然,我们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时候,往往要针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有时着重强调理想,有时则着重强调信念,但无论强调哪一个方面,都同时要重视另一方面。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和人生实践具有导向的作用。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同志曾教导说:“青年啊,你们面临开始活动之前,应该定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才能有达到那个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他所讲的方向、目的地其实就是奋斗目标。在生活的海洋里,人生理想如同导航的灯塔,指引着人们朝着奋斗的目标前进。一个人是否理智、是否成熟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他是否已经确立了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理想对一个人如何选择人生道路具有决定性意义。没有理想的青春是灰色的,没有理想的行为是盲目的,没有理想的生活是乏味的„„没有追求只能是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人有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就会因既定的奋斗目标,而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困难挫折甚至暂时失败时充满信心并坚信胜利。反之,人生就如无舵的小舟,或随波逐流,或触礁,或被搁浅。当人们走到生命的终点而回首反顾的时候,每每都有切肤之感:强者与弱者、奋起和沉沦之间其实就是理想和信念的差别,一切强者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起,一切弱者都是因为失去了生活的目标而沉沦。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远大而又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看清社会的前途,认准前进的方向,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成才。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人生理想形成以后,就会变成人们自觉行为的动机,使人们在行动中产生一种强烈的意志和情感,这种意志和情感来自对人生理想的信念,是人们进行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源泉。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形象地把理想比做一个人心中的“发动机”一样,有了这个发动机,人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理想所提供的动力的大小与理想的层次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理想的层次越高,其所提供的动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人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就能在艰巨的事业中具有顽强的斗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生死关头,会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黄继光、雷锋、焦裕禄„„他们之所以能够用短暂的生命谱写出英雄的乐章,正是因为共产主义理想给了他们无私无畏的力量。如果一个人缺乏崇高的理想或者没有正确的理想,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只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理想信念对于人生实践的这种驱动力作用,突出体现为面临艰难困苦、严酷考验时的强大精神支撑力量。人如果有崇高理想作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不会在困难面前唉声叹气、心灰意懒、自暴自弃,就能始终以坚定的信念、高昂的热情、良好的心态和不竭的勇气,永不停息地奋斗向前。夏明翰在就义前挥笔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悲壮诗句。

大学生都很年轻,人生道路还很长,在以后的道路上可能既有艳丽悦人的鲜花,也有刺人的荆棘;既有金榜题名的喜悦,也有名落孙山的沮丧。而那些因为缺乏崇高理想而在学习生活上稍遇不如意就灰心丧气,甚至走上自杀道路的大学生,和革命烈士相比,该何等惭愧!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崇高的理想这一精神支柱都同样需要、不可缺少。如果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有坚强的毅力和矢志不渝的精神。在顺利的时候,能奋勇拼搏、再接再励;在困难的时候能坚韧不拔、重整旗鼓。当代大学生,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认清时代的方向,选好自己未来的人生坐标系,找准自己的位置,迎接未来的挑战,就会在当代改革开放、创新进取的滚滚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事实上,理想的形成,总是从具体到一般,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起点与基础,而社会理想则是个人理想的升华。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要体现社会理想,只有升华为社会理想,才更深刻,更富有意义。

追求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这是由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决定的。 首先,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理想变为现实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目标越小越低,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长。通常,人们对实现理想所需要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然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往往比事先所预料的时间要长,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当人们十分热切地期待着它实现的时候,它却并不如人们所想象和期望的那样迅速到来。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其次,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理想的超越性决定了它不是现实状态的简单延伸,而是要对自我和现实作出较大的改变才能实现。而这种改变必然会遇到各种阻碍和困难,其中有的属于客观条件方面,有的则属于主观条件方面。在阶级社会中,理想特别是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因而进步阶级的理想的实现往往会受到反动阶级有意识的阻碍甚至破坏。革命者在这样的环境中追求理想,必然会冒着极大危险。中国革命的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革命的成功才显得特别可贵。正如李大钊当年所指出的:“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第三,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不是笔直的,而是充满了曲折。正由于曲折,追求理想的道路才更加漫长。道路的曲折性往往与人们主观上犯了错误、走了弯路有关。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是难免的,而这本身就是道路曲折性的一种表现。而且,假如人们不犯错误,也并不意味着可以走一条直路。追求理想的道路本身就是弯弯曲曲的,是在曲折中不断地接近目标。

理想的实现,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有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需要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更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难免遭到艰难困苦的环境和境遇,要吃得了苦,才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贪图享乐,坐享其成,绝不可能实现理想。在困难和逆境中艰苦奋争的人,在艰难的条件下乐观上进的人,才是实现理想的强者。

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往往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因此,正确看待这种矛盾是很必要的。

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理想与现实是矛盾的,有区别的。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如果理想就是现实,理想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之,现实也不等同于理想,要是现实就是理想,人们就没有奋斗目标了。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还存在着某些以权谋私、官僚主义、丧失国格人格等丑恶现象,这些也正是理想所要改变的状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区别、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人们去改造现实,实现理想。

另一方面,理想和现实又是统一的,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理想作为明天的现实,要把它变为直接的现实,需要我们几代人艰苦奋斗。

有的人只图眼前实惠,认为理想是空的,看不见的、摸不着的,便提出疑问:人为什么要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奋斗呢?这其实是没有看到理想与现实的内在联系的错误认识。首先,理想从何而来?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今日之现实就曾是昨日前人的理想,或者说是前人理想的部分实现。前辈人如果不努力发展科学技术,我们今天就可能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前辈人如果不奋力推翻三座大山,我们今天就会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读书学习的种种条件,无一不是前人为理想而奋斗之结晶。既然现实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我们怎么能割断历史,硬说理想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呢?其次,现实向何方去?现实同万事万物一样都是发展,发展是有规律的。人认识了客观规律,就能利用它,促进现实的发展,使之更美好。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现实合乎规律的发展,是有可能实现的明天的现实。“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不能不解未来,也就把握不住现实。在激烈竞争的时代,安于现状只是懒惰者的空想,不进则退倒是正常现象。现实需要理想来引导。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以认识为为基础,以情感为关键,以意志为保证。信念源于理想,又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理想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当理想确立之后,就是该付诸行动的时候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追求理想的实际行动是理想信念的应有之义。理想信念不是一种封闭的精神状态,而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它总要表现在行动上。离开了追求理想的实际行动,理想也就不成其为理想。而且,只有通过追求理想的实际行动,理想才能化为现实。马克思说过,思想本身不能实现什么,为此还需要掌握实践力量的人。美好的理想若是停留在头脑中和口头上,那它只能是不结果实的花朵。只有实际行动才能体现和确证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看一个人是不是真有理想,主要不是看他主观上是否有美好的愿望和想象,而是看他是否在实际行动上为追求理想而奋斗。如果一个人想得很美妙,说得很动听,却没有实际行动,那么这说明他对理想没有坚定的信念,甚至很难说他拥有理想。

著名寓名作家克雷洛夫曾作过一个精彩的比喻:“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理想来源于现实,但不等于今天的现实,它只是具备变成明天现实的可能性。要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必须靠实践。实践是使理想变为现实的桥梁和纽带。没有实践,理想就永远不能变成现实,而只能是空想。只有用行动,才能把理想化为现实。

个人理想的实现,要靠每个人的实际行动。然而,在大学校园中,有的同学却只有美好未来的蓝图,而没有具体的实际行动;期望成为专家、能人,但在学习上却不肯下苦功夫;喜欢谈论理想、前途,却没有脚踏实地地去付诸努力,总是幻想付出最小的代价,而获得最大的效果。这样的人,往往一天一个理想,始终徘徊在现实的此岸,永远到不了理想的彼岸。毫无疑问,以实践为桥梁,用自己的辛勤的双手,开辟到达理想境界的通途,就当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品格。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一个一个地实现近期目标,逐渐积累,才有可能实现远大理想。

艰苦奋斗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实桥梁。奋斗没有不会轻松的事情,奋斗的目的是为摆脱艰苦的条件,实现人生的幸福,在这一理想的感召下,我们不怕艰苦,在艰苦中体验快乐,直至实现人生理想。艰苦奋斗是和远大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赌徒和懒汉即使冻死、饿死,也不会有人承认他们是艰苦奋斗。事业历来与艰难困苦搭伴,成果皆须由心血汗水浇灌。要成就任何事业,都必然会遇到诸多艰难困苦,都必须自觉地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不是要过苦日子,更重要的是,它是需要大力弘扬的优秀传统美德。艰苦奋斗与改善生活不是对立的,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就是要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多地积累财富,为群众多办实事,更好地满足大家的需求。所以说,艰苦奋斗并不是要大家去过“苦行僧”生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尽量搞得好一些,使人们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才是艰苦奋斗的最终目的。发展经济离不开消费,特别在当前,还要不断地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但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不是浪费,消费要合理、要适“度”,不能脱离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更不能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甚至违反纪律。要时刻考虑共产党人的消费行为,是否积极健康,是否勤俭节约,是否体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培根在《论消费》中说,财富是为了消费,消费是为了荣誉和善举,在任何消费上都大肆挥霍的人,难免陷入困境。这种“荣誉”和“善举”,与我们所要弘扬的传统美德是一个意思。即使是那些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把节俭作为社会文明和社会风尚来提倡。不少人出国归来后都谈到,外国人有的虽然很富有,但生活却很俭朴,招待客人非常简单,送的纪念品也很便宜,他们是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外国的历史悠久多了,我们不能让它失传了,而应该不断地发展它、弘扬它,使之更具时代特色、更具生命力。

第15篇:追求远大理想

2、理想的特征(1)现实可能性(2)时代性(3)阶级性(4)实践性(5)超前性“„„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鲁迅

3、理想的类型(1)性质和层次: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2)时序: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3)对象: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4)内容: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政治理想理想对人的激励与鼓舞作用,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密切相关。只有科学的、崇高的理想,才能够给人们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人生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故事:三个农民工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 年后,时间将三个人分出了层次: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富裕小康―物质文明 科教更加进步

民主小康―政治文明 文化更加繁荣

文化小康―精神文明 社会更加和谐

绿色小康―生态文明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2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 )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4 )落实到行动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1、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2、社会主义的现实影响力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主张3、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人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武器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大学生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 (实践教学:播种希望)理想是人对人生希望的目标追求,又是人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希望与力量所在,信念则是对理想的坚信大学生应把自己的信仰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确立对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面对现实生活,尤其是面对困难,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即依靠党,依靠人民,而不是靠神仙、上帝走向文明、走向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共产主义社会就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共产主义社会需要一步一步推进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因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通过人类自身的奋斗一步一步的推进,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走过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当代中国人树立共同理想,努力实现共同理想实际上就是为未来实现共产主义推进了重要的一步。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马克思说:“人是能思想的存在。”立志就是要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溶入到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大事业中去实质是确立自己的人生信条,构建人生发展的终极动力系统操作办法:将理想信念现实化理想追求――通俗理念――人生信条使远大理想找到切实可行的着陆点,使之有操作性和现实性。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周恩来比尔.盖茨――让每个家庭拥有一部电脑袁隆平――让农民发家致富赵本山――对得起观众

2、立志须躬行,起步于足下 即把崇高的理想分解成具体的看得见的阶段目标,使之具体化、阶段化例如:立志做农业科学家具体化:大学农学专业――作物科研――水稻专家――农业科学家阶段化: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或初级科研人员)――中级科研人员――高级科研专家――农业科学家

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认清理想实现的长期性与阶段性(1)事物的矛盾有一个暴露过程,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时间(2)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也有个过程,办法的找到也需要时间因此,要克制浮躁,耐住寂寞,不挑三拣四,不为金钱、名利等眼前利益所累专攻一行,拼博十年,积累十年,同时对复杂问题、艰难问题可以分步进行,逐个解决。

2、认清理想实现的艰巨性

和曲折性(1)事物的发展总是波浪性、曲折性,有顺境也有逆境,有高潮也有低潮。顺境时: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低调做人逆境时: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高调做人

2、认清理想实现的艰巨性和曲折性(2)事物的复杂性如预想不到的事出现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需要费一些周折,经受一点磨难,它说明开锁的钥匙未找到,还需要继续想办法,因此,要克服急躁,增强耐力,锤炼意志,坚定信心,作好吃苦准备(“坚持着就会有收获”) (3)学会自己给自己加油,自己给自己鼓掌,每取得一点成绩,解决一个难题给自己一点奖励,增强自己的信心

3、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把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扎实做好该做的事(2)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操作,熟悉程序,体验艰辛,积累经验(3)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做人,学会与人合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解决问题

3、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4)细节决定成败,因此要实实在在地作好每件事,把每件事做得尽善尽美,以便赢得机遇(5)善于借鉴成功人士的经验,因此,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吸取有益营养我院院长崔英德博士博士生导师崔英德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人事部“白千万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有突出贡献的精细化工专家。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金及公关项目、横向课题等数十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100 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累计有数十项科研成果实现技术转让。周厚高博士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花卉中心主任,农业与园林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园林与观赏园艺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项目8项,发表论文50 余篇、专著译著4部,取得科研成果项,获科技进步奖二次。研究方向为花卉遗传育种,在群体遗传多样性统计模型建模、模拟分析技术等理论研究有创新。何生根教授何生根博士,41 岁,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南粤教坛新秀”,主持完成(含在研)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10 余项,编著《切花生产与保鲜》等书,在国际、国内刊物发表科研论文40 多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坚持着就会有收获”仲恺学子――广州“青年摄影十杰”胡银汉同学三年前,一个同学怀着一颗对摄影热爱和对梦想执着追求的心,开始了快乐而又艰辛的摄影旅途;三年里,他坚持把纯朴的真实定格在一瞬;三年后,尽管镜头仍有些许青涩,但这些瞬间的美丽终被展示出来,并化作了久远的风景。“《青春??2006 》――广州青年摄影十杰、十佳颁奖典礼暨广州青年摄影家协会年会”在广州青年文化宫三楼广场举行,我校胡银汉同学荣获“十佳摄影师”称号。 实践与思考:播种希望 实践主题理想信念与人生规划实践内容了解改革开放时代的先进人物成功经验,他们的成功对大学生成才的启示实践形式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走访调查学校内(本院系)或附近社区、工厂、乡村的先进人物(教师、学生、工人、农民、企业家尤其是校友和在校学生)重点了解采访人物的性格、兴趣、爱好、主要成就、个人体会)实践与思考:播种希望 时间安排在一个月内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学时3 学时实践作业(1)召开“理想、信念、成才”为主题的班会或演讲比赛(2)每个学生完成自我规划一份内容包括:我的性格、优点与缺点,我的特长与兴趣,我适合做什么,我的人生信条与目标我实现人生目标的计划以及大学期间的人生规划* *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生活。――雨果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1.理想的含义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社会学: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合乎客观发展规律的想象和希望。哲学认识论:理想是对奋斗目标有根据的构想。心理学: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信念。政治学:理想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理想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流沙河夫志当存高远(视频:袁隆平)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4.信念的含义罗曼.罗兰5.信念的特征:稳定性:一旦形成,终生不渝有巨大惯性多样性:人们需要的多彩而丰富多样执著性:努力身体力行,不达目的不罢休亲和性:德同则相聚,道合须志同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理想和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1.理想信念的作用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在毛泽东青年时代,革命是要被杀头的。当时的毛泽东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收入也不错,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按照有些人的想法,毛泽东大可不必去革命,何苦呢?但毛泽东没有安于现状,而是积极的投身到滚滚的革命洪流中。为了革命,他一家二十多口人死于国民党的屠刀下,他的妻子、杨开慧也未能幸免于难。但他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始

name=baidusnap1>放弃自己的追求,理想一直在支持着他,所以才有后来的毛泽东。“我愿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的身上的时候,愿意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思考:徐本禹给我什么启示?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是指一定社会、一定民族、阶级、集团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它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我国近期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现阶段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二)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努力

二、

第16篇:追求远大理想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理想如一座灯塔,它指引着在茫茫人生大海中航行的生命之舟。鼓舞你在航程中博击波涛、勇往直前,驶向光辉的目标。

人不单是靠吃米活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在的精神追求,而理想则是追求的具体化和理想化。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灵魂上就刻下了人人生来是平等的理念。因此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

无论一个人的处境是如何的不济,都有做梦的权利。理想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精神上的灯塔。20世纪60年代,马丁路得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打动了千千万万的黑人,激励着他们团结起来,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而奋斗。

理想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让人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看到未来的曙光,永不迷失前进方向;理想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给人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理想提高人生的思想境界,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避免内心的空虚和迷茫,也能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

年轻时的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

受型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共526500字。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鲁迅曾以极概括的语言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正如书上所说: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在满足眼前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同时,对现状永不满足,对美好未来不懈追求而形成的,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的确,为了明日的美好,为了未来的幸福,每个人都在向着理想的灯塔扬帆远航,乘万里风,破万里浪。用汗水浇灌希望,用信心铸就辉煌。尽管不能预知草莽中是否潜藏着毒蛇猛兽,不能勾勒出命运的风刀霜剑,但是理想不会破灭,梦想永不止步。

理想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在于其不仅具有现实性,还具有预见性。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理想越是高远,其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时间也越长。人们往往期望理想早日实现,但每一个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充满艰险和坎坷,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所以,要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就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同时,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实际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因此,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我成才而发奋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的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第17篇:追求造句

1.执着是一种精神,因为执着,我们坚强;执着是一种信念,因为执着,我们坚持;执着是一种追求,因为执着,我们坚韧。

2.健康的价值,贵重无比。它是人类为了追求它而惟一值得付出时间、血汗、劳动、财富——甚至付出生命的东西。

3.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

4.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用追求造句用追求造句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5.执着的追求能弹奏出世间最美妙的乐曲;执着的信念能开辟出世间最广阔的天地;执着的奔跑能超越命运的脚步。

6.龙给中国带来了和此链接谐,是中国人的榜样。龙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追求和向往,所以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龙的后代。龙是我们的祖先,我们要时时刻刻向中国龙学习。

7.一个人如若不能使自己的人生辉煌,但也没有理由使它黯淡;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庸俗堕落;人生不在乎掠取多少,而在于追求过程的完美与卓越!

8.朋友们,努力吧!无论什么时候,不到最后,我们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成功的迷人之处就在于那一个个山穷水尽时绝处逢生的喜悦与美丽,没有这些来点缀,一帆风顺的成功也就不那么令人向往与追求了!

9.我们擦亮理解之窗,敞开包容之门,聆听心灵之音,从而洞悉生活之真,弘扬人性之善,回归生命之美!让我们永存虔诚之心,共同追求没有误会的人生境界!

第18篇:追求卓越

解放思想、追求卓越演讲稿

—————李倩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解放思想、追求卓越》

教书育人终不悔,三尺讲台写春秋!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的工程师,在平凡的岗位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的确,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这片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绽放。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深刻体验中,我体会了教师的无私奉献,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了桃李满天下这个简单的理想而不断的追求。

教师是平凡的,普通的:就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也只是社会中的沧海一栗,大多数的老师,都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燃烧尽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热,再悄悄地退下了,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就,犹如一块黑板,曾经写满了神奇,最后擦去的都是功和利。

但在老师的手中,都握着无数的金种子——那便是希望,这就是教师的全部财富,也是教师的神奇之处。

然而时代在变迁,作为老师仅仅只有奉献精神是不够的,

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学生和我们教师自己。学生天生是“动”物,以往我们一昧要求学生安静的、无条件的屈从于老师的权威,其实是违背了学生好“动”,不愿被动接受知识的天性;老师也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知识的容器,老师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展示自己,更在于把学生引上正确的思维道路。简单地说教育就是成长。创新教育就是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所谓健康成长就是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机的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和富有个性的而不是死抱教条和思想僵化的新人。这样势必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的机会越多,创造性情感越强,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从而使其特长得以发扬、个性得以张扬、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只有将主体性活动与主导性活动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成为学习过程中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不会“畏手畏脚”,不会担心在班上“出丑”,害怕老师“指责”,才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只有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学生只有在这样宽松、愉快的环境下,才可以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使课堂焕发出活力及动力。

就拿刚刚结束的县、市优质课评选活动吧,面对每一个课题,我都认真挖掘教材,并大胆改革,走进学生、力求在学生身边找实例,让学生有话说、有的说。这样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交流中还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就如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还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便拥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学生拥有更多的思想和见解,不正是现代教育所需要的吗?

当然,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积极投入工作,勤于思考,积累信息,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还要有永续创新的信念和创造性思维,不要固守一种思维方法一种思维模式。当拥有了工作的主动性以及个人的创新能力之后就具备了追求卓越的条件,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大家都不甘心在茫茫人海之中选择平庸,我们努力培养自己的工作主动性,发挥自己的潜在的创造性,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老师们,民族的兴旺复兴是你我的共同目标,解放思想是你我的共识,那么,就让我们

从最基本的学习开始,远离不切实际的空想,走进客观务实的土地,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使解放思想之芽随时代的步伐实时绽放。活到老学到老,让人生的心态永远年轻,让自己的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

我的演讲接近尾声,此时此刻,我忍不住要在这个讲台上许下我一生的承诺:我想做一个平凡的营养师,帮助祖国的未来蓄积力量;我要做一个平凡的导航员,为孩子们的未来指明方向;我愿做一个平凡的孩子王,和我所带领的学生们一起展翅飞翔!

第19篇:追求公平

“追求公平”还是“懂得谦让”?

小学幼儿园

在我们班前不久开展的一次语言活动中,面对孩子们的心声“追求公平”和故事本身的教育意义“懂得谦让”,感到很是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把握才最好。

那是在一次语言活动课上,我给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经典故事《两只笨狗熊》,他们听得特别认真,脸上的表情也随着故事内容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孩子们的遗憾声中,我结束了故事。接下来,我引导孩子们思索并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大黑和小黑为什么最后只吃到一丁点儿干面包?(孩子们回答:他们为了吃到一样多的面包就上了狐狸的当,面包被狐狸左一口右一口地差点都吃光了。)你们觉得大黑和小黑,还有狐狸大婶太狡猾了,是坏蛋)如果你们是当时的大黑和小黑,会怎么做呢?对最后一个问题,孩子们讨论得很激烈。小红说:我会把面包带回家去,让爸爸帮我们分。强强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说:我会把面包从中间分开,一定会分的很公平!小宇得意地说:我会把面包放在天平秤上称了后,再平均分!还有几个孩子也兴奋地站起来,讲着自己把面包分的一样多的方法。最后,大多数孩子达成的一致看法就是不让狡猾的狐狸帮忙,自己有能力把面包分的很公平。这时,我有些失望并着急了,孩子们怎么就没有想到让大黑和小黑让一下呢?我应该怎样引导他们兄弟之间要互相谦让,不斤斤计较呢?还好,乖巧的晴晴发言了:我听妈妈讲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大黑应该让小黑多吃。我一听乐了,马上就大张旗鼓地表扬了晴晴,然后又洋洋洒洒地将爱那个了一大堆要谦让的道理。晴晴高兴极了,可其他孩子却耷拉着脑袋,一脸地无奈、、、、、

晚上回到家,白天的情形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的眼前,大多数孩子为什么会由先前的兴高采烈转为后来的垂头丧气呢?孩子们要求把面包分的一样多,不就是在追求一种公平吗?而我白天的教育活动因急于引入传统美德“谦让“,而忽视了孩子们这种正常的心理追求。由此我想到,我们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谦让的美德会阻碍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吗?我们成人都明白,在当今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里,有些时候有些东西是不能随便谦让的,即使是在兄弟、朋友之间也是不可以的。但孩子们的世界是具体而单纯的,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诠释、把握“追求公平”与“懂得谦让”之间的关系,才能不影响孩子们的正常发展呢?

第20篇:追求梦想

追求梦想

梦,总是美好的,我有为自己的梦着想过,策划过吗?这个问题连我自己也无法回答。

追求梦想,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老天都公平地把每一个追求梦想的机会分到了每个人的手里。只有每个人努力去争取自己追求梦想的机会,你才不枉老天对你的赏赐。

努力奋斗,坚持不放弃。这是为你追求梦想迈出第一步的警句。它时刻提醒着你——你现在正在为你的梦想奋斗。

面对机会,尽力争取。这是下一步的方法。如果把握好适当的机会,你可能就会很快完成你的梦想。

遇到挫折,不能气馁。这是你在追求梦想时的小插曲。它虽小,但威力无穷。它可以让你心理上受到阻碍,放弃了你要奋斗的目标,所以你一定不能灰心,气馁,要时常告诉自己,我离胜利不远了。

取得成功,骄傲不行,不可炫耀。这是你迈进成功大门的关键一步,也是最后一步。从表面看,你的确已经成功了,因为你达到了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可是,也许你还没有满足,你把自己看得比别人高,别人都低你一等。看起来这样很好,但是,你将会变得空虚,目中无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如果这个错误一旦发挥威力,你就将会一落千丈。

梦想,人人都可以去追求它。只有你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

东川区高级中学初一二班 韩靖雅

《追求英语.doc》
追求英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