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家

2022-04-1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西方哲学家震撼我心灵的十句话

西方哲学家震撼我心灵的十句话

【楼主】作者:猫头鹰博士

发表时间:2009-09-14 20:03:00 做记号近日重读“西方哲学史”,感觉获益良多。时时在感动和启蒙中受教。有着要写点什么的感觉。当然了,两千年的哲学典籍浩如烟海,我不可能在一篇小短文里面把这些深邃的思想罗列穷尽,只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最震撼自己的十句话抄录出来,与大家共享。

1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强调认识你自己,首先告诫人类的是:“人应当知道自己无知。”无论是面对无边无垠的宇宙,还是比天空更宽阔比海洋更深邃的人的心灵,人类对此知之甚少。人类甚至不知道自己从何处而来,又要到何处而去,人类的知识到底反映的是世界的本质还是幻象,人类的感觉能不能感觉到事物的本源,人类通过归纳和逻辑获得的知识可靠性有多少?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是什么?这些人类一直都无法回答,而且有可能永远回答不了,因此“认识你自己”绝对是一句深刻了两千多年的话。

2达芬奇:“好人的自然愿望是求知”。这位文艺复兴的先驱,吹响了向未知的知识前进的号角。人类社会虽说在不断的前进,然而每当处于前进的十字路口时候,总有一些愚昧的人鼓吹“读书无用论“。还有一些愚昧的人,抱着十分强烈的功利性“学习”知识,他们只学“有用的”知识,对于抽象的或者看不出有用的知识进行排斥和贬低。这样一群人组成的民族,必然是没有创造力,只知道跟风和模仿的民族,也适最没有出息的民族。

3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当人类的思想在前进过程中,质疑和创新必然是获取知识的途径。然而当质疑到个体自身,对自身存在都怀疑的时候,笛卡尔给了我们坚定而响亮的回答。无需多言,我们的存在不用怀疑。

4孟德斯鸠:“自由就是有权去做法律所允许的事情”。如果一个社会,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做,而不会遭到限制,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自由的社会。如果虽然法律没有限制,你做了却能“违法”,这就是一个不自由的社会。你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自己衡量衡量吧。

5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处不在枷锁中”。这句话我不准备做解释了,且看卢梭接下来是怎么说的吧:“那种自以为给别人当主子的人,反倒比别人更是奴才。这个转变是怎么造成的?我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使它合法?我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当人民不得不屈服,因而屈服了的时候,那是对的;等到人民能够打碎枷锁,因而把它打碎的时候,那就更对:要知道,人民夺回自由,根据就是那种曾经夺去人民自由的权利,所以,要么是人民有理由恢复自己的自由,要么就是过去人们并没有理由剥夺人民的自由。”

6康德:“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我想这句话好多人都知道,康德接下来说:

“对这两者,我不可当做隐蔽在黑暗中或是夸大其辞的东西到我的视野之外去寻求和猜测;我看到它们在我眼前,并把它们直接与我的实存的意识联结起来。前者从我在外部感官世界中所占据的位置开始,并把我身处其中的联结扩展到世界之上的世界、星系组成的星系这样的恢宏无涯,此外还扩展到它们的循环运动及其开始和延续的无穷时间。后者从我的不可见的自我、我的人格开始并把我呈现在这样一个世界中,这个世界具有真实的无限性,但只有对于知性才可以察觉到,并且我认识到我与这个世界(但由此同时也就与所有那些可见世界)不是像在前者那里处于只是偶然的联结中,而是处于普遍必然的联结中。前面那个无数世界堆积的景象仿佛取消了我作为一个动物性被造物的重要性,这种被造物在它(我们不知道怎样)被赋予了一个短时间的生命力之后,又不得不把它曾由以形成的那种物质还回给这个(只是宇宙中的一个点的)星球。反之,后面这一景象则把我作为一个理智者的价值通过我的人格无限地提升了,在这种人格中道德律向我展示了一种不依赖于动物性、甚至不依赖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活,这些至少都是可以从我凭借这个法则而存有的合目的性使命中得到核准的,这种使命不受此生的条件和界限的局限,而是进向无限的。”

7黑格尔:“合理的就是现实的,现实的就是合理的”。这是一句最为流行,最容易被庸俗化的话。试问:抢劫是存在的,那么抢劫也是合理的吗?为此,罗素说道:“但是他讲这话时,他的“现实的”一词并不指经验主义者所要指的意思。他承认,甚至还强调,凡经验主义者所以为的事实,都是不合理的,而且必然都是不合理的;只有把事实作为全体的样相来看,从而改变了它的外表性格,才看出它是合理的。尽管如此,把现实的和合理的同一看待,不可避免地仍旧要造成一些与“凡存在的事物都是正当的”这个信念分不开的自满情绪。”

8尼采:“假如你渴望灵魂的安宁与幸福,信仰吧;假如你要做一个真理的门徒,探索吧”。不用多言了吧,无论是信仰还是探索,需要的是虔诚。在物质上得到基本满足的时候,怎么样才能得到幸福?听听尼采的声音吧。

9 叔本华:“处于熙熙攘攘的现世,人们大都是为烦恼、痛苦、贫穷所困扰,活着就是充满无穷尽的欲求。然而,在这纷乱的人生中,我们仍然看到情侣们悄悄交换思慕的眼光——不过,他们的眼神,为何总显得那么隐秘?那么猥琐?这是因为他们原来是叛徒,他们故意使所有的即将结束的痛苦和辛劳继续延续下去。他们仍旧沿袭祖先的做法,又揭开了人生的另一场序幕。”虽然人是在无意识和盲目的欲望中活下去的,你看,叔本华把这说得多么优美啊!

10罗素:“三种简单却又极为强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生命: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无法遏止的同情。”哲学家原来也这么多情,这么多愁善感,说不定潜意识里,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动力也都是这些呢。

推荐第2篇:哲学家名言

威廉.弗利德里希.黑格尔

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 背起行囊,独自旅行。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

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建筑物则是凝固的音乐 悲观的头脑\'乐观的意志

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目标有价值,生活才有价值

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任性和偏见就是自己个人主观的意见和意向,——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还停留在奴隶的处境之内。

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会没有出头之日。 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

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 恶是发展原动力

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

如果你生活是一种无法抗拒的 无法改变的痛苦里.那么这种痛苦将是你的幸福! 给自己一个希望和勇气.大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慷慨的说句\"大不了就是一死\" !。 世界历史即是世界审判”揭示了其历史观兼有神义论和人义论的双重品格 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良心,它就是对它自己有了确信的精神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绝对的光明,如同绝对的黑暗

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人死于习惯

民必须体会到宪法是自己的权利,可以落实到实处。否则,宪法就只是徒有其表,不具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 历史常常惊人地重演 人类是地球上的匆匆来客

一个灰色的回忆,怎能抗衡现在的生动与自由

民族不是为了国家而存在的,民族是由国家创造的 熟知并非真知 上帝惊叹细节

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应当只是单一的画家,应是兴趣广泛的多面手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高的...? 在这唯一的权力面前,没有东西能够维持一种独立的生存。?

柏拉图

柏拉图,也译为帕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 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柏拉图

■ 爱是美好带来的欢欣,智慧创造的奇观,神仙赋予的惊奇。缺乏爱的人渴望得到它,拥有爱的人万般珍惜它。 ――柏拉图

■? 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 ――柏拉图

■? 尊重人不应该胜过尊重真理。 ――柏拉图

■? 时间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 ――柏拉图

■? 拖延时间是压制恼怒的最好方式。 ――柏拉图

■? 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 ――柏拉图

■? 人心可分为二,一部较善,一部较恶。善多而能制止恶,斯即足以云自主,而为所誉美;设受不良之教育,或经恶人之熏染,致恶这一部较大,而善这一部日益侵削,斯为己之奴隶,而众皆唾弃其人矣。 ――柏拉图?

■?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柏拉图

■? 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从外表表现出来,仍然感到满足的人。 ――柏拉图

■? 好人之所以好是因为他是有智慧的,坏人之所以坏是因为人是愚蠢的。 ――柏拉图

■? 一切背离了公正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 ――柏拉图

■? 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柏拉图

■?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柏拉图

■? 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 ――柏拉图

■? 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柏拉图

叔本华

事物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 做学问是目的不是手段

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人们为一个人的死亡感到恐惧和悲伤,因为死亡意味着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将无法再去经历感受,将会对一切失去感知,活着的时候发生的一切将会归化为零! 一个人照镜子时,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他的自我意识只会不停地低声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这种强劲的动力,仅次于对自身生命的爱”。 小人常为伟人的缺点或过失得意

美”是高级的“善”,创造“美”是最高级的乐趣。

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相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人生就是痛苦,我们可以把痛苦转化成幸福 人生就是一场苦难。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 哲学的起点是死亡。

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

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人类彻头彻尾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 风格是心灵的外观

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我们的不幸往往由于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做事之初喜欢抱着一种信念:我们一定能在世间找到某种幸福

尼采

1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2 许多东西被我抛却,故而被诸君视为傲慢;若从外溢的酒杯里豪饮,难免洒落许多佳酿,故不要怀疑酒的质量。? 3“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他乐极生悲,可他的强光紧接你们的黑暗。? 4 此人往高处走---他应受称赞!那人总是从高处降临,他活着,自动舍弃赞美,他是从高处来的人!? 5 即使是最有良心的人,良心的谴责面对这样的情感也是软弱无力的:“这个或那个东西是违背社会习俗的” 最强者也害怕旁人的冷眼和轻蔑,他是这些人当中受过教育的,而且是为了这些人才接受教育的。他到底怕什么呢?怕孤立!这个理由把做人和做事的最佳理由打倒 了!---我们的群体本性如是说? 6 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于生活的世界,接受了各种体线面,因与果,动与静,形式与内涵。若是没有这些可信之物,则无人能坚持活下去!不过,那些东西并未经过验证。生活不是论据;生存条件也许原本就有错误。? 7 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呢。? 8 当心!他一沉思,就立即准备好了一个谎言。?

康德

1.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因为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2.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3.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4.不学会幽默和风趣 ,人就太苦了。? 5.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6.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类别:道德? 7.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8.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9.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10、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备注:这里的工作是指你所爱好的工作。)?

11、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12、想要成就大事业,要在青春的时候着手。?

13、活动或运动是人体健康的导师.? 14.人不能被判为奴,他只能自认为奴。? 15.哲学无法教授,哲学永远是思想者的事业。? 16.“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 17.当爱情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资格去享用它,当我需要爱情的时候它却离我而去

古希腊哲学家名言

1泰勒士---水是最好的. 2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

3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

4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5柏拉图---每个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

6亚里斯提卜---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7阿基米德---给我一个立足点,我就可以 移动地球。 8苏格拉底---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9苏格拉底---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10苏格拉底---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11苏格拉底---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1.亚里士多德:人的本性在于求知 2.芝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 4.马基雅弗利:政治无道德

5.爱因斯坦: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6.霍布斯: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 7.柏拉图:群众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中 8.波普尔: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9.孔德:知识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权力 10.毕达哥拉斯:和谐就是一切

亚里士多德

* 幸福就是至善。

* 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 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 * 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 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

* 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 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 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 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 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 * 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 * 俊美的相貌是比任何介绍信都管用的推荐书 *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 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 人以为我最聪明,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什么都不知。 *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 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 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 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 最易于使人衰竭,最易于损害一个人的,莫过于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

* 怜悯是一个人遭爱顾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 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推荐第3篇:思辨哲学家公孙龙

思辨哲学家公孙龙

公孙龙的生平

公孙龙,相传字子秉①,赵国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20 年至前250年间。他的生平事迹已经无从详知。他可能较长时间作平原君的门客。《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说,“平原君厚待公孙龙”。约于公元前248 年至前279 年间②,公孙龙曾从赵国带领弟子到燕国③,《吕氏春秋·应言》载,是为了说燕昭王以“偃兵”。燕王虽然表示同意,公孙龙却当面对燕王说,当初大王招纳欲破齐、能破齐的“天下之士”到燕国来,后来终于破齐。目前“诸侯之士在大王之本朝者,尽善用兵者”,所以我认为大王不会偃兵,燕昭王无言应答。公孙龙又曾游魏,与公子牟论学④。

在赵国,《吕氏春秋·审应览》载,公孙龙曾与赵惠文王论偃兵。赵王问公孙龙说:“寡人事偃兵十余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孙龙回答说:“赵国的蔺、离石两地被秦侵占,王就穿上丧国的服装,缟素布总;东攻齐得城,而王加膳置酒,以示庆祝。这怎能会偃兵?”

《吕氏春秋·淫辞》说:秦国跟赵国订立盟约:“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过了不久,秦兴兵攻魏,赵欲救魏。秦王使人责备赵惠文王不遵守盟约。赵王将这件事告诉平原君。公孙龙给平原君出主意说,赵可以派遣使者去责备秦王说,秦不帮助赵国救魏,也是违背盟约。

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 年),秦兵攻赵,平原君使人向魏国求救。

信陵君率兵救赵,邯郸得以保存。赵国的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平原君请求增加封地。公孙龙听说这件事,劝阻平原君说:“君无覆军杀将之功,而封以东武城。赵国豪杰之士,多在君之右,而君为相国者以亲故。夫君封以东武城,不让无功,佩赵国相印,不辞无能,一解国患,欲求益地,是亲戚受封,而国人计功也。为君计者,不如勿受便。”①平原君接受了公孙龙的意见,没有接受封地。

公孙龙善于辩论。《公孙龙子·迹府》说,公孙龙与孔穿在平原君家相会,谈辩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晚年,齐使邹衍过赵,平原君使与公孙龙论“白马非马”之说。公孙龙由是遂诎,后不知所终。

公孙龙的主要思想,保存在《公孙龙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名家有《公孙龙子》十四篇。今存六篇。《迹府》,是后人汇集公孙龙的生平言行写成的传略。其余五篇是:《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其中以《白马论》最著名。

① 见《列子·仲尼》篇释文。又《庄子·徐无鬼》:庄子对惠施说:“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秉,即公孙龙。

② 燕昭王于公元前284 年(燕昭王二十八年)破齐,至前279 年(燕昭王三十三年)卒。公孙龙以“破齐”乃往说燕昭王,当在此五年间。

③ 见《淮南子·道应训》。

④ 见《庄子·秋水》及《列子·仲尼》说,“中山公子牟者,魏国之贤公子也,好与贤人游,不恤国事,而悦赵人公孙龙。”《战国策·赵三》载有公子牟说秦应侯、赵王事。《汉龙·艺文志》道家中有《公子牟》四篇。”

① 见《战国策·赵王》,又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离坚白”说

跟惠施“合同异”说相对立,公孙龙提出了“离坚白”说。《淮南子·齐俗训》说公孙龙“别同异,离坚白”。它主要载于《公孙龙子》一书中①。今举《坚白论》与《白马论》来说明他的观点。

《坚白论》,“坚白石二”使公孙龙得到“离坚白”学派的别名。他的“离坚白”说,是 1

从对“坚白石”的分析开始的。他说,人用眼睛,只见石头是白色的,不知道石头是坚硬的;用手摸,只知道石头坚硬,不知道它是白色。在眼睛看时,“坚硬”藏了起来,即“离”开了,在用手摸时,白色又离开了。他认为,白色和坚硬并不是结合在石头里面,而是脱离石头独立存在的。这就是“离坚白”说的主要论点,也是“白马论”的论点。“白马论”,系论辩“白马非马”,是公孙龙得以成名的命题。他认为“白”是颜色,“马”是形状;“白马”,包括了“白”与“马”两个概念,它所指的既非“马”又非“白”,所以“白马”就不是“马”了。“白”、“马”的概念是各自独立的,“白马”与“马”也是各自独立的概念。他说:“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公孙龙的离异观点,虽可矫惠施的“合同异”之失,却矫枉过正,而陷入另一极端的谬误,即见离不见合,见异不见同。这种观点是违背辩证法的。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①中曾指出:“从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的等等东西开始;从任何一个命题开始,如树叶是绿的,伊万是人,哈巴狗是狗等等。在这里(正如黑格尔天才地指出过的)就已经有辩证法:个别就是一般。..这就是说,对立面(个别跟一般相对立)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公孙龙正是不懂得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的辩证法,因而把“白马”与“白”、“白马”与“马”错误地分割开来。

“白马非马”与“白马是马”的争辩,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问题。白马,代表个别;马,代表一般。公孙龙提出“个别”概念和“一般”概念之间的差别、矛盾问题,来进行论辩。他的答案是错误的,他否认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否认认识的辩证法,犯了绝对主义的诡辩论。但他发现了在“白马是马”这个常识性的、习焉不察的判断中,存在着个别和一般的差异、对立关系。这对于古代逻辑思维的发展也是有贡献的。

① 依侯外庐分析,《庄子·天下》所称“辩者二十一事”中有十三事跟“离坚白”的观点相合。它们是:鸡三足;火不热;轮不蹍地;目不见;指不至,至不绝;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凿不围枘;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狗非犬;黄马骊牛三;孤驹未尝有母;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见《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419—420 页,人民出版社1962 年版。另外,《列子·仲尼》举有七事。

① 见《列宁选集》第二卷第713 页,人民出版社,1972 年10 月第2 版。第三节墨家辩者墨家辩者,或简称墨辩,是墨家后学中的重要支派。

推荐第4篇:思辨哲学家惠施

思辨哲学家惠施

惠施的生平

惠施,宋国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0 年至前310 年间。他跟庄子同时,并为好友。《庄子·秋水》载:庄子和惠子在濠水(今安徽凤阳县境)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鱼出游从容,鱼好快乐呀!惠子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庄子回答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明显的事。庄子回答说:“请再回到原来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是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才来问我。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这两个好朋友是在诡辩,但相对地说,庄子拿人与鱼相喻是错的,而庄、惠两人相比喻是“同类”,惠子是对的。《庄子·徐无鬼》载,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向跟从他的人说:“自夫子(指惠施)之死也,吾无以为质(对手)矣,吾无与言之矣!”这可说明两人的交情。惠施曾相魏惠王,在魏国有二十年左右。惠施初到魏国的时间,约在齐魏马陵之战(公元前341 年)①以后的几年间。《战国策·魏二》载,“齐魏战于马陵,齐大胜魏,杀太子申,覆十万之军”。魏王召见惠施而告诉他说,齐国的怨仇,我至死也忘不了,常想起全国之兵而攻齐。惠施说,大王欲报齐仇,用兵“不如因变服折节而朝齐”,并使人离间齐楚的关系。果然,“楚王怒,自将而伐齐,赵应之,大败齐于徐州”。魏惠王后元元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采用惠施的策略,和齐威王在徐州相会,尊齐为王,即所谓“会徐州相王②”。《吕氏春秋·爱类》载有匡章问惠施的话,说:“公之学去尊,今又王齐王”,为什么言行不一?惠施回答说:“今有人于此,欲必击其爱子之头,石可以代之”,“王齐王而寿黔首之命,免民之死,是以石代爱子头也”,为什么不能这样作?魏惠王后元二年(公元前333 年),楚围齐于徐州③。

魏惠王后元十三年(公元前322 年),张仪至魏④,跟惠施在合纵连衡的意见上发生分歧。“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惠施欲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①。魏国群臣多劝魏王采用张仪的主张。张仪代替惠施为魏相后,迫使惠施离魏而去楚,旋转至宋国②。惠施在宋国不久,又回到魏国。这时张仪已经回到秦国③。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公元前319 年)的冬天,魏惠王死,将葬,天大雨雪。群臣劝说太子推迟葬期。太子不肯听从,就是魏相公孙衍也没法谏阻。还是惠施说动太子改变了葬日④。第二年,即魏襄王元年(前318 年),魏、韩、赵、楚、燕五国合纵攻秦,不胜而回⑤。魏欲和,惠施为魏出使楚国。他在出使期间,楚国有个名叫黄缭的辩士,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⑥的原因,惠施不加推辞而回应,不加思虑而对答。

① 依《史记·六国年表》。

② 参见《史记·六国年表》。

③ 参见《史记·六国年表》。

④ 《史记·六国年表》:周显王四十七年,魏襄王十三年(即魏惠王后元十三年),“张仪免(秦)相,相魏。”

魏襄王五年(前314 年),齐派匡章领兵伐燕,五旬攻下燕国。《战国策·赵三》说,“齐破燕,赵欲存之”。魏派惠施到赵国,“请伐齐而存燕”。此后便不见关于惠施的记载。惠施是活跃的政治人物。他是张仪的最大政敌,也是所谓“合纵政策”的组织者。他在魏国的政治地位高于佩五国相印的公孙衍,外出时的随从曾有“多者数百乘,步者数百人;少者数十乘,步者数十人”⑦。惠施又是自成宗派的思想家。庄子曾对惠施说:“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①。惠施自己也说:“今天儒、墨、杨、秉,且方与我以辩”②。《荀子·成相》称“慎(到)、墨、季(真)、惠百家之说”。但今存有关惠施的史料不多。

《汉书·艺文志》名家中有《惠子》一篇,早已散佚。史书没有为他立传。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惠施的事迹和学说,只有保存在《庄子》及散见于各书的言行片断,且不一定都确实可信。

“合同异”说

《庄子·天下》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能“为万物说”。这是说他的知识渊博,书也很多。《庄子·天下》保存了惠施的“历物十事”③,即分析物理的十个命题,它们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荀子·不苟》作:“山渊平,天地比”)。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汜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① 见《战国策·魏一》,又见《韩非子·内储说上》。

② 见《战国策·楚王》。《吕氏春秋·不屈》说,惠施离魏国时很狼狈,“惠子易变冠,乘舆而走,几不出乎魏境。”

③ 《史记·魏世家》:魏襄王十六年,(应为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张仪复归秦”。④ 见《战国策·魏二》,又见《吕氏春秋·开春》。

⑤ 《史记·六国年表》。

⑥ 见《庄子·天下》。

⑦ 见《吕氏春秋·不屈》。

① 均见《庄子·徐无鬼》。

② 均见《庄子·徐无鬼》。

③ 依侯外庐分析,《庄子·天下》所称“辩者二十一事”中有八事跟“历物十事”的观点相合。它们是:卵有毛;郢有天下;犬可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山出口;龟长于蛇;白狗黑。见《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419—420 页,人民出版社1962 年版,《荀子·不苟》,又《正名》。有七个命题与惠施的观点相合。

这十个命题都是结论性的论题,其所以达到这些结论的推理过程,已不得而知,很难做出确切的解释。在这里,我们只举例说明惠施的“合同异”说。他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是从一般事物的形状大小所作的概括:以“无外”说明“至大”,叫“大一”;以“无内”说明“至小”,叫“小一”。他把“至大”和“至小”都抽象地名之曰“一”,也是说明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事物的大和小都是相对的。他还把“大一”的观念放在第一位,说成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至大无外”,类似庄子所说的“道”。“小一”的概念,是惠施的独创,犹如“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的超越时间、空间的极小。“大一”、“小一”相对的二元说,大概是为了说明宇宙万物的生成。他说:“‘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意思是说,万物皆由各种定量的‘小一’集合而成,从而生出‘同’和‘异’,这是表面上的‘小同’‘小异’。如从本质来说,万物既同为‘小一’构成,又为‘大一’的显现,会使‘万物毕同’,而万物皆由不同量的‘小一’积成,又使‘万物毕异’。这样的‘同’和‘异’,是‘大同’、‘大异’。就是说,事物的性质有不同的一面,又有相同的一面,事物的同异是相对的,又是统一在一起的。这个观点包含有辩证的意味。只是他依据同异的相对性,却得出了万物完全相同,即“毕同”的结论,把相同性质的和不同性质的事物,都可以抽象地统一起来,这就是所谓“合同异”,这就陷入相对主义的唯心思想。这种虽看到事物间的差异和区别(小异),却以“合同异”的同一(大同),否定差别客观存在的思想,跟惠施“合纵”的政治主张,不能不说具有某种关联。有的学者认为,它反映着已趋没落的六国统治者不顾各国间的重重矛盾,只想调和、折衷地实行“合纵”,以图御强苟存的思想。

推荐第5篇:哲学家的幽默

1.如果马和狮子也能造神的话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嘲笑人们把神描绘成人的样子,并抨击古希腊诗人荷马和赫西俄德把人类的种种丑行和罪恶强加到神身上。他说道,如果马和狮子也能够塑造神的话,那么它们就会造出马形和狮形的神来。

2.上帝是杰出的三角形

斯宾诺莎注意到“一般的信仰中都把上帝描绘成男性而不是女性”,他认为这只不过反映了人世间妇女屈从于男子的状况。有人曾为此写信反对他的观点,他回信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你说如果我不承认上帝能看、能听、能观察、思维等等,你就不会知道我的上帝是个什么样子……对此我并不奇怪,因为我相信,一个三角形如果能说话,也会以同样的口吻说上帝是杰出的三角形;而一个圆圈也会认为神性是一个出色的圆圈;这就是说,每一种事物都会把自己的属性加在上帝身上。”

3.有比较才有鉴别

赫拉克利特曾这样说道:“最智慧的人和神比起来,无论在智慧、美丽和其他方面,都象一只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

4.一次还是两次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走下同一条河的人,经常遇到新的水流。”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这句名言描绘了世界处于永恒变化之中的画面,也成为西方哲学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然而克拉底鲁则走向了极端,提出了“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命题,完全否认了事物在变化之中的相对静止状态,这一命题就成了哲学画卷中“画蛇添足”的败笔。

5.牛的幸福观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诙谐地说道:“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

6.乌龟与飞毛腿阿基里斯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悖论:“如果让乌龟先爬出一段距离,那么即使是飞毛腿阿基里斯也永远追不上乌龟。因为当阿基里斯追到乌龟原来所在地时,乌龟却又爬出一段距离,阿基里斯再追,而乌龟也再爬。

所以他断言,阿基里斯只能无限地迫近乌龟,却永远追赶不上乌龟。

7.好驭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脾气暴躁,有人问苏格拉底为何娶这样的女人为妻,他笑道:“如果你能驯服一匹烈马,那么其他马又有何难驾驭的呢?我能忍受这样凶的人,天下人谁不能做我的朋友呢?”

8.人类是禽兽的小学生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早在他那个时代就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密切关系。他曾说过,人是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那儿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那儿我们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莺等歌唱的鸟那里学会了唱歌。

9.世界公民

古希腊的犬儒学派反对人类社会中引起恶行的欲望以及无休止的争斗,崇尚动物一切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因而得名。他们认为这就是“回到自然”中去。

犬儒学派最著名的代表是第欧根尼,他的全部财产就是一根橄榄树干做的木棍,一件褴褛的衣裳(白天穿在身上,晚上盖在身上),一只讨饭袋,一只水杯。

他每天住在市场上,晚上睡在木桶里。人们称此桶为“第欧根尼的大桶”。他甚至骄傲地声称自己以四海为家,是一个自由的世界公民。

9.惟一的希望

一次,亚历山大大帝慕名前来拜访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为表示他对哲人的关怀,他对这位哲学家说:“我可以满足你一切要求,你有什么希望就告诉我。”

第欧根尼呆在自己所住的酒桶里,一边晒太阳,一边毫不客气地说道:“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请你退到一边,因为你遮住了照在我身上的阳光。

10.生与死的哲学

古往今来哲学家们对人类的生与死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讨,而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对生与死的论述却不使人感到沉重。他说道:“一般人有时逃避死亡,把它看成是最大的灾难,有时却盼望死亡,以为这是摆脱人生灾难的休息”

“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死对于我们无干,因为凡是消散了的都没有感觉;而凡无感觉的就是与我们无干的。”

11.“谷堆辩”与“秃头辩”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的弟子之一欧几里得,也是当时麦加拉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曾提出许多有名的论辩。而其中最为有名而且曾被列宁引用的则是“谷堆辩”与“秃头辩”。

欧几里得认为,一粒谷子形不成谷堆,少一根头发也成不了秃头,即使再加一粒谷子或减少一根头发也成不了谷堆和秃头。如果继续这样一粒一粒增加,一根一根减少,那么何时才能成谷堆或者秃头呢?“

12.神甫与女人

马丁路德对于教皇允许神甫们拥有女人,却又不允许他们结婚的荒谬禁令作了辛辣的嘲讽:“这岂不是让一男一女单独在一起,同时又不允许他们堕落吗?这好象是把火与干草放在一起,命令它们既不要冒烟,又不要燃烧。”

13.万物之尺度

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有这样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听起来似乎颇有道理,它一度成为主观唯心主义论者衡量事物的标准。而哲学家蒙田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说:“他给我们编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把人当做物的尺度,却从来不曾量量他自己。”

14.相形见绌

长期生活于富丽堂皇王宫中的伊丽莎白女王忽然心血来潮,亲临英国大哲学家培根的家,她没有想到大哲学家的住宅会是这样简朴,惊叹道:“你的住宅太小了啊!”

“陛下,这是因为您光临寒舍,才使它显得小了。”培根耸耸肩膀,平静地说。

15.黑点在哪里

为了揭露中世纪时期人们把《圣经》奉为真理的现象,伽利略曾在写给别人的信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学生对经院哲学的教师说,他看到了太阳上的黑点。然而这位教师却板起面孔对学生说道:“孩子,回家吧,无论是《圣经》还是先哲的学说都没有说到过太阳有黑点,这黑点只在你的眼睛里,而不在太阳身上啊!”

16.永远闭嘴之前

霍尔在谈到老年人时说道:“老年的时候我们就更爱说话,因为我们见闻更多了,而且不久我们就会永远闭嘴。”

17.感叹自己无知

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曾经说过,知识越是渊博越是深感自己知识之不足。有人曾对此大惑不解,问他:“您具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为什么总是感叹自己无知呢?”

他答道:“哲学家芝诺用圆圈来表示知识的范围,圆圈里是已知的知识,圆圈外是未知的知识,知识范围越多,圆圈越大,圆周也越长,圆圈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因而未知部分当然也就更多了。”

18.以牙还牙

斯宾诺莎的一位学生最终皈依了天主教,他写信质问斯宾诺莎道:“你以为你发现了真正的哲学。你怎么知道你的哲学是过去、现在、将来世界上所有哲学中最好的呢?你是否已经研究过了,在这里,在印度、在世界各地所教授的全部古代和现代哲学呢?就算你把它们全都看了一遍,你又怎么知道你选择的是最好的呢?”斯宾诺莎在给这位学生的信中回敬道:“你以为你终于发现了最好的宗教,你怎么知道你的它是过去、现在、将来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最好的呢?就算你把它们全都看了一遍,你又怎么知道你选择的是最好的呢?”

19.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有一次,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被请进宫廷讲学。当他讲到“凡物莫相不异”,“天地间从来没有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时,许多人将信将疑,于是有人发动宫女们纷纷走进宫迁园林去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以此来驳倒哲学家的诊断。

但是宫女们累弯了腰,始终也没能找到两片大小、颜色、厚薄、形态等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们不得不在哲学家面前折服。

20.哲学与诗歌的区别

意大利哲学家维科曾经这样评论道:“按照诗的本质,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既是崇高的诗人又是崇高的哲学家,因为哲学把心从感官那里抽开来,而诗的功能却把整个心沉没在感官里;哲学飞腾到普遍中,而诗却必须沉没到个别事例中去。”

21.石头存在的依据

有一次,哲学家风克莱与一位朋友在花园里散步,这位朋友一不小心踢在一块石头上。朋友马上对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提出了疑问:“我刚才没有注意到这块石头,那么这块被我踢了一脚的石头是否存在呢?”,贝克莱略加思索后说道:“当你的脚感觉到痛了,石头就是存在的;而如果你的脚没有感觉到痛,石头当然就不存在。”

22.谁是当代最杰出的哲学家

一天,有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贝克莱:“先生,您认炎谁是当代最杰出的哲学家?”

贝克莱迟疑片刻,面带难色地回答道:“我是一位很谦虚的人,所以我很难说出这位哲学家的名字,但作为真理的追求者,我又不能不说真话。这回你应当知道他是谁了吧?”

23.哥尼斯堡的标准时钟

康德每天早上5点起床,然后他头戴睡帽、身穿长袍在书桌前工作到7点,晚上10点准时就寝。每当他去上课时都要抵换上庄重的外衣,然后下课回家后就立刻穿上他的长袍继续他的工作。

每天午餐后他一定要坚持散步。他的生活规律就如钟摆一样准确无误,无论遇到什么特殊情况,这种生活规律都不会改变。因此诗人海涅曾说,哥尼斯堡的家庭主妇们都把康德作为这里的标准时间,根据他每天路过的时间来校正自家的钟表。

24.鸡与蛋的两难困境

在探求世界本原过程中,早期的哲学家们提出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随之而来的还有先有植物还是先有种子?先有单细胞生物还是先有它的分裂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哲学家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就连伟大的哲学家康德对此也无能为力,而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是人类思想无法摆脱的“二律背反”两难困境。

25.各有所图

德国宗教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又是一位出色的神学家。

他宣讲教义时吸引了社会各阶层的广大听众,其中不仅有大学生,还有妇女和各级官员。

旋莱尔马赫曾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他说道:“我的听众的确大多由学生,妇女和官员们组成,但学生们确是为听我演讲,女人们往往是为了看学生,而官员们则多是为了看女人。

26.丰富的联想

黑格尔在《谁在抽象思维》一文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可笑的女人形象:一位女顾客对一位卖鸡蛋的女贩说:“你卖的鸡蛋是臭的呀!”

女贩听罢立刻没完没了地回敬道:“什么?我的鸡蛋是臭的?你自己才臭呢!你怎么敢说我的鸡蛋?你?你爸爸吃了虱子,你妈妈跟法国人相好吧!你奶奶死在养老院了吧!瞧,你把整幅被单都当成自己的头巾啦!你的帽子和漂亮衣裳大概也是床单做的吧?除了军官的情人是不会是如你这样打扮来出风头的,规则矩矩的女人多半是在家里照料家务的,如你这样的女人,只配坐牢,你回家去补补你补袜子上的窟窿吧!”

27.午餐桌上的金币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一个时期常常在“英国饭店”吃午餐。每次饭前他都在饭桌上放上一枚金币,可是吃完后他又把金币揣回自己兜里。这一举动最终激怒了饭店服务员,服务员质问他这是为什么。

叔本华向服务员解释说,这是他自己悄悄下的赌注,只要每天在餐馆里就餐的英国军官什么时候不谈论马、女人和狗了,他就会把这枚金币投进济贫箱中去。

28.爱因斯坦与卓别林

爱因斯坦有一次写信给卓别林说:“尊敬的卓别林先生,我真佩服您,您精彩的表演人人都看得懂,我相信您一定会成名的。”

卓别林不久便给爱因斯坦回信道:“尊敬的爱因斯坦博士,我更羡慕您 ,您的相对论如此高深,几乎人人都看不懂,您却已经成名了。”

29.时间与永恒

一位女记者专程前来采访爱因斯坦,她问道:“在您眼里,时间和永恒有什么关系?”

“亲爱的女士”,爱因斯坦彬彬有礼的答道:“假如我有时间给您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那么当您明白之时,永恒便消失了。”

30.成名的原因

一天, 爱因斯坦的儿子问爸爸:“您究竟为什么成了世界著名的人物呢?”

爱因斯坦笑着对儿子说:“你看,甲壳虫在一个圆形球面上爬行,可它意识不到它所走的路是弯的,而我却意识到了。”

31.地球倾斜的一霎

爱因斯坦在冰场时不慎跌了一跤。同伴一边搀扶他,一边打趣地说:“先生,按您相对论原理的解释,您并未摔倒,只不过是地球倾斜了一下。”

“对,我同意你的说法,不过无论哪种解释,我的感觉却是相同的。”

32.姑娘和火炉

一群年经的学生在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觉得非常难懂,就来找爱因斯坦,请他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下他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稍加思索,以十分轻松而又常见的事例道出了其中的真谛:“当你和一位美丽温存的姑娘一起坐上两个小时,你会感觉只过了一分钟;但当坐在一个炽热的火炉上,哪怕只坐一分钟,也会觉得过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33.物归原主

有一次释加牟尼讲道时,一个男人在下面用肮脏的话语谩骂释加牟尼。释加牟尼等他骂完之后,心平气和地向他问道:“如果一个人送礼物给另一个人,那个人却拒绝接受这个礼物,那么这个礼物该归谁?”

“当然应该归送礼的人。”这个男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那么,我拒绝接受你的脏话,现在就把它归还于你。”

34.到底什么在动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

35.茶杯的死期

禅宗大师伊科愚(一休)不时候就非常聪明。他的师傅有一只精致的茶杯,师傅对它钟爱至极。有一天,伊科愚失手将茶杯打碎了。听到师傅脚步声,他赶忙把碎片藏在身后。师傅一进门,他就问师傅:“为什么万物总有生有灭呢?”师傅回答:“生而有灭,灭后而生,此乃自然现象。”“噢!”伊科愚把碎片拿出来说:“您的茶杯死期到了。”

36.白马非马

白马非马,这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命题。然而战国末期的哲学家公孙龙则巧妙地论证了这个命题。

他说,马是指马的形状,白则是指马的颜色,颜色当然不能说等同于形状,所以白马也就不能等同于马了。如果一个人要买马,当然买什么马都行,而如果一个人要买白马,那就不是任何马都行,必须是白色的马了,由此可见,白马非马也。

公孙龙这一论证的合理性在于,他看到了“白马”和“马”是不同的概念,存在特殊和一般的差别,不应互相混淆。但由于他过分夸大这种差别性,而看不见概念反映事物的同一性,这一命题也就成了形而上学诡辩论的代表。

37.蝴蝶梦

夏季里的一日,庄子躺在花园的大树下,不知不觉昏昏面睡。他梦见自己变为一只美丽的彩蝶,自由自在于花间翩翩起舞。当他梦醒时,发现自己原来并非蝴蝶,不禁自问道:“究竟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38.谁不存在

有一次,叔本华与哥德谈到光。叔本华说,太阳系是我们的表象,如果我们没有看到光,光就不存在。歌德却对他说:“不,如果光没有照耀到您,您就不存在。”

39.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吗

费尔巴哈对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主观唯心主义进行了形象而诙谐的批评。

他说:“如果小猫所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小猫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自己的眼睛呢?这是因为小猫不愿为了爱唯心主义而自己挨饿,在它看来,对唯心主义的爱是只是痛苦。

40.上帝死了

德国哲学家尼采从不信上帝,他曾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样写道:“你听到狂人的故事吗?他大白天打着灯笼,满世界地寻找上帝,上帝怕是象小孩一样迷路了吧?上帝怕是躲藏起来了吧?上帝怕是害怕我们吧?上帝怕是远航了吧?上帝怕是搬家到别处去了吧?

而狂人却满脸严肃正经:“你们知道上帝在哪里吗?我告诉你们吧,上帝死了!是我们杀了他……”

推荐第6篇:17世纪法国哲学家

(形而上学的沉思)

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的重要著作。1641年用拉丁文在巴黎发表。这部书进一步论证了笛卡尔在中提出的论点,同时用一些委婉的辞句谋求教会对他的宽容。书的内容是在宗教的外衣下为科学思想探寻根据。全书包括一封给巴黎神学院的信,一篇内容提要和六篇沉思。第 1篇沉思提出我们可以怀疑一切的理由;第2篇说明思想者的存在是无可怀疑的;第3篇进而证明上帝存在;第 4篇提出凡是理性清楚明白地理解到的都是真的以及错误的来源是什么;第 5篇论述物质事物的本质是广延;第6篇讲物质事物的存在以及人的灵魂和形体的差别。这部书本文很短,附录很长。作者在写完原稿后曾经把它分送给当时的思想家们征求意见,收到很多诘难;他把这些诘难一一加上他自己的答辩,分成6组,作为附录。第1组诘难是荷兰神学家加泰鲁提出的;第2组诘难是一些神学家和哲学家的意见;第3组诘难是哲学家T.霍布斯提出的;第 4组诘难来自神学家A.阿尔诺;第5组诘难属于哲学家P.伽森狄;第6组诘难是另一些神学家和哲学家的看法。这些文件是记录当时思想交锋的资料。1647年出版了这部书的法文译本,作者作了校订。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关琪桐的中文译本《沉思集》。

标签:

《悲剧的诞生》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写于1870-1871他的哲学的诞生地,是一本值得重视的著作。本书的中文译本可看《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本书共25节,第1节至第15节讨论了古希腊艺术的起源、发展,悲剧的诞生,悲剧的主要特征,悲剧的灭亡等问题。第16节至第25节的主要内容是:结合近代文学艺术和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结合近代德国艺术与社会的现实,讨论了悲剧与音乐艺术形式的关系,悲剧的再生,以及在悲剧的再生中德意志民族所起的作用等问题。

《周易》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周易》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推荐第7篇:《末日哲学家》影评

《末日哲学家》影评

难得的,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末日哲学家》。

西方的哲学,最近看来好像是趋于实用化。主要体现在只提出问题,尤其是反映深刻矛盾的问题,同时不给出答案。这也很好,学习哲学的过程,成了人类让大脑做体操的时间。

比如电影里面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火车轨道上,有一个分开两支的岔道,上面分别躺着一个人和五个人,列车冲过来的时候,你刚好是扳道工,你会怎么办?!让列车冲向一个人的岔道,也许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挽救了多数人的生命,但是你依然是在选择性的杀人。另外一个类似的情况是,列车就要冲过来,可是前面有五个人就会给压死。你面前有个胖子站在轨道旁边,如果你推倒他到轨道上,他的个头能让列车偏离轨道而救了那五个人,这时候你会选择什么?!

我的理解是,首先需要理解,在很多时候,我们人类会面临自相矛盾的艰苦选择。同时,我们得说服自己,接受自己做出的不得已的选择,不让自己再困惑苦恼。

可能有些人天生就明智地这么做着了,不过还有很多人还没有想清楚,这些人里面包括我。

简单叙述一下电影的故事梗概。哲学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人类面临核爆炸等种族生存危机之时,这个班级里面,只能有十个同学能够进入人类事先准备好的避难所,在其中生活一年,之后出来,跟其他避难所里的少数幸存者一起,肩负人类繁衍生存的任务。怎样挑选这十个人,是问题的关键。

职业,性别,健康情况,似乎是首先需要重视的因素,电影里演练后的结果是:只是考虑这些,结果却很悲惨。因为总是有不为人知的各种不安定的因素存在,其中还包括,复杂的人类,有着很多情绪性的看起来很不理智的需求。

按照“理智”的哲学老师的想法,他每次都首先打死那个诗人因为在涉及人类的生存的大问题时,他所创作的诗歌是最没有实用价值的。“理智”的哲学老师,不允许这样的人,占据了宝贵的生存空间。

而哲学就是大脑体操,所以最后代表“人性”的女同学站出来,提出由她来主导,选择出这十个生存者。她挑了被“理智”的老师所摒弃的诗人,糕点师,歌唱家,竖琴师,有可能身患传染病的医生,甚至有一个同性恋者……结果是,他们十个人在优美的音乐,浪漫的诗歌,波澜起伏的戏剧,摄人心魂的舞蹈,以及美味的糕点的伴随中,愉快地度过了这一年的避难期。

故事的秘密,是什么。而最后的结局是又是什么。故事的秘密是,“理智”的老师,内心实际上疯狂地爱着“人性”的女同学。最后的结局是,“人性”的女同学,毕业了,吻别了“理智”的哲学老师。

推荐第8篇:哲学家的故事

哲学家的故事:“理念是万物之本”——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最有创见的得意门生,他沿着老师指引的方向,把老师开创的许多思想发展成系统的内容丰富的理论。他是第一个留下大量完整著作的希腊哲学家。这些著作不仅研究了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伦理学和宇宙论等部分,而且广泛探究了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艺学等学科。在这些研究领域中,他都有开创性的建树,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过:“伯拉图的著作的影响(不论好坏)是无法估量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是非柏拉图的。”他的这一说法有夸大事实之嫌,但是我们应该肯定柏拉图是深深地影响西方人的思想和学术的为数不多的哲学家之一。

1.为理想奋斗的一生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的原名是亚里士多克勒斯,后来体育学校的老师看到他的前额突出(一说肩宽)才给他命名为柏拉图。他出身于雅典显赫的贵族之家。柏拉图的第一代传人斯彪西波说过,柏拉图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儿子。阿波罗通过向他母亲显圣,使他降生的。

柏拉图自幼好学,曾学习作诗,也写过悲剧。据说,在希腊诗歌集中,就有柏拉图写的诗歌。体育学校结业后,他到骑兵部队服过兵役,还参加过三次战斗。在他20岁的时候,父亲把他带到苏格拉底那里。在这之前,他曾学习过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哲学。据说,在他拜苏格拉底为师的前一天晚上,苏格拉底曾梦见一只小天鹅飞到他膝上,它的翅膀很快长大了,唱着最优美的歌曲飞走了。他师从苏格拉底八年。苏格拉底被处死后,他逃出雅典,先后到过麦加拉和居勒尼。在居勒尼,他在有名的数学家德奥多罗指导下钻研数学,并很快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后来,他又到过埃及和大希腊,然后回到雅典,从事教学活动。开始时,也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一样,无固定教学地点,后来,得到亲友的资助,在雅典城外西北角一座为纪念希腊英雄阿卡德穆而建立的花园和运动场创立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就叫阿卡德穆。这所学校除了研究哲学,还非常重视对数学的研究。据说学园建筑物上就题有“不懂几何学不准入内”的字样。学园授课的方法主要是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有时也采取系统讲授的方式。柏拉图学园是西方世界第一个正规的学校,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它存在了1000多年,到公元529年,被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下令关闭。

柏拉图一生中非常关心政治。为此,他曾经三次去西西里。第一次去西西里是在他离开雅典的游历时期。他在西西里受到宫廷的邀请。在宫廷里,他不识时务,和国王狄奥尼修斯一世大谈僭主制度的弊病,结果触怒了国王,国王下令处死他。幸亏狄奥尼修斯的内弟狄翁出面谏阻,他才幸免一死。狄奥尼修斯把柏拉图交给了正与雅典交战的斯巴达使节。使节把他带到埃癸那岛上,想借当地人之手杀死他。当地人没有处死他,而是把他变为奴隶。后来,一位友人买下了他,使他得以回到雅典。第二次是在狄奥尼修斯去世后,柏拉图应狄翁的邀请而去的。他想使狄奥尼修斯二世成为哲学王,以便实现他的理想国。结果因卷入了当权者的内讧又遭到失败。后来,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柏拉图第三次去西西里,很快又遭到反复无常的狄奥尼修斯二世的迫害,幸有友人的干涉,他才逃出险境。从此以后,他打消了实现理想国的美梦,安心于教学和著述。

以柏拉图名义而传下来的著作有40多种,经过学者们的考证,真正属于柏拉图的有24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申辩》、《普罗泰戈拉》、《曼诺》、《斐多》、《会饮》、《国家》、《斐德罗》、《泰阿泰德》、《巴门尼德》、《智者》、《政治家》、《蒂迈欧》、《斐利布》、《法律》等。他的著作大都是用对话体写成的。主要对话人是苏格拉底。与苏格拉底对话的就是篇名指出的人,如《泰阿泰德》中对话人就是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数学家泰阿泰德。他的著作文体优美,情趣盎然,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华美的形式下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极富有感召力。据说,科林斯的一个农民偶然听到柏拉图的《高尔吉亚》篇,便立即放弃了农场和葡萄园,把灵魂抵押给柏拉图,用柏拉图的哲学播种和培植它。

2.理想国家的蓝图

柏拉图的最主要的著作是《国家》。在这篇著作中,他不仅描绘了理想国家的蓝图,而且也论述了他的哲学的基本观点。当时,希腊各城邦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斯巴达实行的是寡头政治;雅典则是一个民主政治的国家,除此之外,还有贵族政治和僭主政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在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邦集团间进行的怕罗奔尼撒战争加剧了参加战争的城邦的危机。雅典在公元前5世纪的最后10年间,寡头派和民主派斗争激烈,政变频繁,传统的道德和信仰也发生了动摇。这些都使柏拉图感到失望。恩师苏格拉底被处死使柏拉图对雅典政治制度由失望进一步发展为不满。他认为,希腊所有城邦都治理得不好,必须采取剧烈的措施进行改革。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构成的。一个正义的人必须让理性统治灵魂,让它借助于激情抑制欲望。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人。也由三部分构成,即统治者、军人和平民。柏拉图以故事的形式告诉世人,这三种人都是由土产生的,所以彼此是弟兄,但是神在统治者身上加了金子,在军人身上加了银子,在平民身上加了铁和铜,所以他们担负的职责和高贵的程度又是不同的。统治者的职责就是统治国家,他的美德是智慧;军人的职责是保卫国家,他们的美德是勇敢;生产者的职责是向国家提供所需要的东西,他们的美德是节制。如果这三种人各守其责,具有各自的美德,整个国家就是正义的。

柏拉图为了使三种人各守其责,养成美德,主张子女归公育,妻子归公有,财产归公管。女人应该归男人共有,任何人都不得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他们住在共同的房子里,享用共同的饮食。他们的结合是统治者根据优生的原则安排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从父母那里带走,使父母不知道谁是他们的孩子,孩子也不知道谁是他的父母。这样,主要是在前两种人中间,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家庭,过着军营般的生活。这是西方最早的共产主义思想。

那末,怎么使这个理想国家的蓝图变成现实呢?柏拉图认为,除非是哲学家成为国王,或者国王能严肃认真地研究哲学,集权力与智慧一身,让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从事政治的人统统靠边站。否则,对国家和人类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

为了培养哲学王,柏拉图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教育制度。他认为,在儿童时期,教育的科目应有体育和音乐,前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后者又可以激发和谐,陶冶心灵。到18岁时,要接受两年的军事训练;到20岁时,选拔出优秀者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声学; 30岁开始学习辩证法,然后在军事统率和民事方面担任职务,接受考验。到50岁,那些在实际工作和知识学习的一切方面以优异成绩通过考试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这就是用灵魂的眼睛注视着善本身,等着轮到他们来掌管国家中更高的政务。

柏拉图为理想国家设计的方案,有许多内容是来自斯巴达的,就其基本性质来说,仍然是一个奴隶制的国家。但是,也有些观点超出了奴隶制的范围,是根本不能实现的。柏拉图自己对这一点也有所认识。从理论角度来看,柏拉图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各方面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为这些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理念是万物之本

当然,柏拉图要求成为国王的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哲学家都行,而是真正的哲学家。真正的哲学家应该是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真正的哲学家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而不是被千差万别事物的多样性搞得迷失方向的人。

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事物呢?柏拉图说,世界上有许多美的东西和善的东西存在,如美丽的花朵和乐善好施的行为等等。在这些东西之外,还有美本身和善本身与它们相对应存在着。推而广之,相应于每一类众多的事物都有一个单一的东西。它是一个统一体,柏拉图把它称为真正的实在。他把这些永恒不变的事物,如美本身、善本身等等,叫做理念。

理念,在希腊文中是由动词“观看”演变而来的,它的原义就是“可见的东西”,即形象。柏拉图把它加以引伸,用来指灵魂的眼睛所看到的事物的形式。在我们今天看来,理念实际上就是概念,概念本来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而柏拉图却把它们变成真正的客观实在。

柏拉图认为,理念和具体事物大不一样。具体事物在数量上很多,有生有灭,变动不定;而理念在数量上是单一的,永恒的,不动不变的。正是由于存在这些差别,柏拉图认为具体事物不是真正的实在,对它们只能形成变化不定的意见,只有理念才是真正的实在,对它们才能够形成确定不移的真理。具体事物构成了太阳照耀下的可感觉的世界,理念则构成了善治辖下的理念世界。

在理念世界中,有严格的等级关系。最高的理念是善。柏拉图把善在理念世界的地位比为太阳在可感觉世界中的地位。太阳不仅照亮具体事物,而且使它们诞生和成长。同样,善不仅使各种理念具有可知性,而且使它们能够存在和具有实在性;善的理念之下是一般的道德理念,如美、正义、勇敢等理念;再往下就是数学的理念,如1的理念、正方形的理念、一倍的理念等等;处于底层的就是具体事物的理念,如桌子的理念、马的理念等等。

柏拉图承认在具体事物之外有理念,在可见世界之外有理念世界,目的还是为了说明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的现实世界。他认为,具体事物都是由理念产生出来的,产生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分有”的办法。一朵花之所以美丽,就是因为它分有了美的理念。一个人之所以是人,就是由于他分有了人的理念。另一个办法是“摹仿”,即神圣的“工匠”摹仿理念创造出具体事物,正像木匠根据自己脑海中床的样子制造一张具体特殊的床一样。万能的“工匠”不仅创造了一切理念,而且摹仿理念创造了一切自然的东西。

4.学习就是回忆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哲学家就是要认识理念,只有认识了理念,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因为他认为在天上存在一个理想国家的模型,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只有根据这个模型来治理国家,国家才能昌盛,人民才能幸福。可是,理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才能认识到它呢?柏拉图认为,认识理念的办法就是回忆。人的灵魂在未降生以前,是和理念在一起的,它本来就认识理念;降生后,由于受到肉体的影响,把本来认识的理念忘了。所以,认识理念实际上就是把忘记的理念重新回忆起来。

柏拉图在《曼诺》中举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来证明学习就是回忆。书中的主要谈话人苏格拉底让曼诺把他的一个重奴叫来,经过一番理智上的“助产”,使他回忆起一个几何学定理来。开始,苏格拉底在沙土上画了边长为2尺的正方形A。他问童奴:“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一倍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童奴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很显然,也是加倍,4尺。”苏格拉底根据童奴的回答,画了边长为4尺的正方形B。结果这个正方形B的面积不是2倍而是4倍于原来的正方形A。这表明童奴的回答是错误的。接着,苏格拉底要求童奴再动动脑筋,继续回答。童奴又说:“是3尺。”苏格拉底又按童奴的回答画了第三个正方形C,结果这个正方形C的面积也不是2倍于正方形A,而是多于2倍。后来,苏格拉底又通过提示来启发童奴,使童奴回答出,把第二个正方形B各边的中点相连所形成的正方形D的面积正好是正方形A面积的2倍。这样正方形D的边长应大

理,即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毕达戈拉斯发现这个定理,是西方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可是柏拉图则认为,在一个未学过几何学的童奴的脑子里就具有它的知识,而且他在降生前就拥有了它。

尽管柏拉图把认识理念的过程说成是回忆,但是,他并不认为认识理念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相反地,他认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他曾经用洞穴的比喻生动地说明了这一艰难的过程。他想象有一个洞穴,它有一条通道通向外面,可以让外面的亮光照进去。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这个洞穴里,全身都被捆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看着洞穴的后壁。在洞穴外有东西燃烧发出亮光,火光与囚徒之间有一条横路,沿路边有一道矮墙。有些人拿着各种器物或木偶举过墙头在路上走动。这些囚徒看到了器物或木偶投到洞壁上的影子。由于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器物或木偶,从来不会想到除了这些影子还会有什么实在的东西。如果其中有一个人被释放,回头看见火光,他会眼花缭乱,无法看见那些真实的器物或木偶。如果把他拉出洞穴,使他看见外面的阳光,他会觉得眼前金星乱迸,金蛇乱窜,根本无法看见真实的事物。在这个比喻中,柏拉图就是用囚徒来比喻通常的人,用洞穴来比喻可感觉到的世界,用洞外的世界来比喻理念世界,用太阳来比喻善的理念。他用这些比喻说明摆脱可感觉到的世界,用理智去认识理念世界,最后认识到作为一切真理和美好事物原因的善的理念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排除私心杂念,加强道德修养,使灵魂排脱肉体的干扰,专注理念的过程。

柏拉图认为,能够引导我们顺利地完成这个认识过程的就是几何学和辩证法。几何学可以使我们从变化不定的世界转向永恒的事物。辩证法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知觉,去认识每一事物的本质(理念),最后达到对善的理念的认识。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一门最高的学问,只有掌握了它,才能成为真正的哲学家,才会成为理想的国王。

5.对理念论的自我反思

在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哲学家们并不十分注重建立严密的哲学体系。柏拉图在他长达几十年的著述生涯中,总是不断地追求。有时为了真理,他甚至无情地揭露了他的理念论所包含的种种矛盾。在《巴门尼德》中,他重新分析了究竟哪些事情有理念。按照柏拉图原来的思想,任何一类事物都有理念,理念作为原本是完美无缺的,具体事物作为摹本总是有缺陷的。那么,污泥、秽物是否有理念呢?如果它们也有理念,这些理念一定比它们更加污秽了。这样,就与理念是完美无缺的思想相矛盾。因此,柏拉图明确否定有污泥、秽物的理念。可是,如果它们没有理念,那么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呢?柏拉图在这里陷入两难之中。在那篇著作中,他也仔细分析了具体事物如何分有理念。分有只能两种办法,一是分有整个理念,一是分有理念的部分。如果分有整个理念,一个人分有人的整个理念,另外一个人也分有人的整个理念,那样理念和具体事物一样,也有很多,就不是单一的了。如果分有理念的部分,如一个人分有人的理念的一部分,另一个人分有人的理念的另一部分,那样就破坏了理念的完整性,不仅如此,还会导致更荒唐的结果。如果说一个东西因为分有大的理念的一部分而成为大的话,那就等于说大的东西因为分有“小”而成为大的,因为大的部分比“大”本身而言无疑是小的。柏拉图发现这些困难后,也曾力图去解决之。但是这些困难都是他的哲学基本观点造成的,他不会放弃他的哲学基本观点,所以他也不可能解决这些困难。

从柏拉图的哲学基本观点来看,他的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因为使许多事物成为一类事物的是这些事物的共同本性。共性本来是存在于这些事物之中的,不可能有存在于这些事物之外的共性。而柏拉图却认为它们不仅可以脱离个体事物而存在,而且在个体事物不存在时,它们就存在了。脱离个体事物而存在的共性只能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共性的思维形式,而柏拉图却把它们变成脱离人脑而客观存在的东西,并且认为万物都是由它们产生出来的。这种把“客观存在”的精神性的东西当成万物本原的哲学,在哲学史上就叫做客观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是在人类理论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产物。这时,人类已开始抽象思维,把存在于个体事物中的共性抽象出来,但是还弄不清楚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柏拉图就是把共性绝对化而成为客观唯心主义者的。

柏拉图的哲学尽管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人类在思维的积极成果。在人类历史上,他第一个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尽管是十分原始的和粗陋的。他是概念辩证法的创立者。在他那里,辩证法就是研究概念相互间的联系,在联系之中认识事物的本质。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思想中正确的东西和错误的东西都对后来的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重大影响。在晚期希腊哲学产生的新柏拉图主义,发展了他的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东西,为基督教的产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在中世纪的前期,柏拉图的著作也曾一度被哲学家视为经典著作;在近代哲学家的思想中,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柏拉图的影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明确声称他遵循的是柏拉图的哲学路线。正如学者所指出的,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是柏拉图理念在近代的最高开发者。柏拉图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影响也丝毫没有减弱。英国哲学家罗素声称他的哲学仅仅是柏拉图哲学的修正而已。另外一位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代表作《过程与实在》可以说是柏拉图《蒂迈欧》的现代版。(摘自谭鑫田《橄榄色的智慧——古希腊哲学漫谈》)

推荐第9篇:哲学家的父爱

哲学家的父爱

——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初二(3)班刘嘉文

妞妞,你还好吗?在天堂,你还会念叨着“爸爸”吗?你的眼病,不会再发作了吧?妞妞„„

好久,没有再碰那本书,或许,是怕再触及那份悲伤。那是一本灰色封面的书。灰色,是你瞳孔的颜色。封面上只有书名,作者和你的一张照片。妞妞,是一本书,是一个女孩,也是一种回忆„„

你的父亲,中年得子,喜悦的心情不言而喻!为了你,他付出多少啊。可惜,你„„不过没关系,只要你还在这个世界一天,他就决不放弃。他带你跑了多少趟医院,甚至寄希望于气功!你多么天真,多么美丽,多么聪明。你喜欢听音乐,喜欢喊“爸爸”,喜欢蹦蹦跳跳,喜欢大自然。你那么善解人意,那么讨人喜欢。可惜,你„„你的病情恶化了,你感觉疼,你喊着“磕着了,磕着了”,你多么让人心疼。

“妞妞突然伸出手,紧紧抓住挨近她的雨儿的手腕,轻轻叹了一口气。接着,她的手松弛了,全身猛烈抽搐一下,停止了呼吸。”不要,不要,我在内心呼喊。妞妞,你别走!我知道,你不想走!但,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妞妞死于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七日下午五时。” “你那双还没学会走阳间的路的小脚丫,竟要独自去走那条阴森的冥路了。”

人生最大的悲痛是出奇的平静。亲爱的妞妞,你是坚强的,你是幸福的,你是永恒的。妞妞,一路走好„„

你的人生,本来是幸运的。你的父亲,是著名的哲学家。可是上帝偏偏爱捉弄人,偏偏让你患上这种不治之症。同情你的同时,又为你感到高兴,你有个多好的爸爸啊!在你面前,他不再是那个高傲的哲学家,他曾经是个幸福的爸爸。他曾经认真聆听着你的每一声呼唤,他曾经专注凝望着你的每一份动作,他曾经尽情享受着你的每一点成长。但现在,他只能用心珍藏着你的每一个笑容。你就是他的天使,是他的快乐,是他生命的主角„„

父爱,在此刻诠释的如此完美。无论是普通的百姓,还是像周国平这样的哲学家,望着孩子恬静的面孔,谁能不为之沉醉。这就是父爱,最美最感人的父爱。翻开《妞妞》,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动,每一句话都流露着最真挚的父爱,来自哲学家的平凡父爱,对女儿永恒的父爱„„《妞妞》以哲学的悲恸,以平凡的父爱感动了全中国,全世界!《妞妞》我永远的珍藏。

如今,周国平的第二个女儿啾啾已经11岁了。周国平说:“妞妞依然是不可替代的,而我现在的女儿不能、不应该,并且我也无权要她成为一个替代。”这是固执而又独一无二的父爱!啾啾依然是幸福的,她延续了妞妞的幸福,她拥有谁也抢不走的父爱。

妞妞,幸福!啾啾,幸福!

指导老师:陶逢春

推荐第10篇:思辨哲学家惠施

思辨哲学家惠施

惠施的生平

惠施,宋国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0 年至前310 年间。他跟庄子同时,并为好友。《庄子·秋水》载:庄子和惠子在濠水(今安徽凤阳县境)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鱼出游从容,鱼好快乐呀!惠子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庄子回答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明显的事。庄子回答说:“请再回到原来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是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才来问我。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这两个好朋友是在诡辩,但相对地说,庄子拿人与鱼相喻是错的,而庄、惠两人相比喻是“同类”,惠子是对的。《庄子·徐无鬼》载,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向跟从他的人说:“自夫子(指惠施)之死也,吾无以为质(对手)矣,吾无与言之矣!”这可说明两人的交情。惠施曾相魏惠王,在魏国有二十年左右。惠施初到魏国的时间,约在齐魏马陵之战(公元前341 年)①以后的几年间。《战国策·魏二》载,“齐魏战于马陵,齐大胜魏,杀太子申,覆十万之军”。魏王召见惠施而告诉他说,齐国的怨仇,我至死也忘不了,常想起全国之兵而攻齐。惠施说,大王欲报齐仇,用兵“不如因变服折节而朝齐”,并使人离间齐楚的关系。果然,“楚王怒,自将而伐齐,赵应之,大败齐于徐州”。魏惠王后元元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采用惠施的策略,和齐威王在徐州相会,尊齐为王,即所谓“会徐州相王②”。《吕氏春秋·爱类》载有匡章问惠施的话,说:“公之学去尊,今又王齐王”,为什么言行不一?惠施回答说:“今有人于此,欲必击其爱子之头,石可以代之”,“王齐王而寿黔首之命,免民之死,是以石代爱子头也”,为什么不能这样作?魏惠王后元二年(公元前333 年),楚围齐于徐州③。

魏惠王后元十三年(公元前322 年),张仪至魏④,跟惠施在合纵连衡的意见上发生分歧。“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惠施欲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①。魏国群臣多劝魏王采用张仪的主张。张仪代替惠施为魏相后,迫使惠施离魏而去楚,旋转至宋国②。惠施在宋国不久,又回到魏国。这时张仪已经回到秦国③。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公元前319 年)的冬天,魏惠王死,将葬,天大雨雪。群臣劝说太子推迟葬期。太子不肯听从,就是魏相公孙衍也没法谏阻。还是惠施说动太子改变了葬日④。第二年,即魏襄王元年(前318 年),魏、韩、赵、楚、燕五国合纵攻秦,不胜而回⑤。魏欲和,惠施为魏出使楚国。他在出使期间,楚国有个名叫黄缭的辩士,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⑥的原因,惠施不加推辞而回应,不加思虑而对答。

① 依《史记·六国年表》。

② 参见《史记·六国年表》。

③ 参见《史记·六国年表》。

④ 《史记·六国年表》:周显王四十七年,魏襄王十三年(即魏惠王后元十三年),“张仪免(秦)相,相魏。”

魏襄王五年(前314 年),齐派匡章领兵伐燕,五旬攻下燕国。《战国策·赵三》说,“齐破燕,赵欲存之”。魏派惠施到赵国,“请伐齐而存燕”。此后便不见关于惠施的记载。惠施是活跃的政治人物。他是张仪的最大政敌,也是所谓“合纵政策”的组织者。他在魏国的政治地位高于佩五国相印的公孙衍,外出时的随从曾有“多者数百乘,步者数百人;少者数十乘,步者数十人”⑦。惠施又是自成宗派的思想家。庄子曾对惠施说:“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①。惠施自己也说:“今天儒、墨、杨、秉,且方与我以辩”②。《荀子·成相》称“慎(到)、墨、季(真)、惠百家之说”。但今存有关惠施的史料不多。

《汉书·艺文志》名家中有《惠子》一篇,早已散佚。史书没有为他立传。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惠施的事迹和学说,只有保存在《庄子》及散见于各书的言行片断,且不一定都确实可信。

“合同异”说

《庄子·天下》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能“为万物说”。这是说他的知识渊博,书也很多。《庄子·天下》保存了惠施的“历物十事”③,即分析物理的十个命题,它们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荀子·不苟》作:“山渊平,天地比”)。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汜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① 见《战国策·魏一》,又见《韩非子·内储说上》。

② 见《战国策·楚王》。《吕氏春秋·不屈》说,惠施离魏国时很狼狈,“惠子易变冠,乘舆而走,几不出乎魏境。”

③ 《史记·魏世家》:魏襄王十六年,(应为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张仪复归秦”。④ 见《战国策·魏二》,又见《吕氏春秋·开春》。

⑤ 《史记·六国年表》。

⑥ 见《庄子·天下》。

⑦ 见《吕氏春秋·不屈》。

① 均见《庄子·徐无鬼》。

② 均见《庄子·徐无鬼》。

③ 依侯外庐分析,《庄子·天下》所称“辩者二十一事”中有八事跟“历物十事”的观点相合。它们是:卵有毛;郢有天下;犬可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山出口;龟长于蛇;白狗黑。见《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419—420 页,人民出版社1962 年版,《荀子·不苟》,又《正名》。有七个命题与惠施的观点相合。

这十个命题都是结论性的论题,其所以达到这些结论的推理过程,已不得而知,很难做出确切的解释。在这里,我们只举例说明惠施的“合同异”说。他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是从一般事物的形状大小所作的概括:以“无外”说明“至大”,叫“大一”;以“无内”说明“至小”,叫“小一”。他把“至大”和“至小”都抽象地名之曰“一”,也是说明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事物的大和小都是相对的。他还把“大一”的观念放在第一位,说成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至大无外”,类似庄子所说的“道”。“小一”的概念,是惠施的独创,犹如“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的超越时间、空间的极小。“大一”、“小一”相对的二元说,大概是为了说明宇宙万物的生成。他说:“‘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意思是说,万物皆由各种定量的‘小一’集合而成,从而生出‘同’和‘异’,这是表面上的‘小同’‘小异’。如从本质来说,万物既同为‘小一’构成,又为‘大一’的显现,会使‘万物毕同’,而万物皆由不同量的‘小一’积成,又使‘万物毕异’。这样的‘同’和‘异’,是‘大同’、‘大异’。就是说,事物的性质有不同的一面,又有相同的一面,事物的同异是相对的,又是统一在一起的。这个观点包含有辩证的意味。只是他依据同异的相对性,却得出了万物完全相同,即“毕同”的结论,把相同性质的和不同性质的事物,都可以抽象地统一起来,这就是所谓“合同异”,这就陷入相对主义的唯心思想。这种虽看到事物间的差异和区别(小异),却以“合同异”的同一(大同),否定差别客观存在的思想,跟惠施“合纵”的政治主张,不能不说具有某种关联。有的学者认为,它反映着已趋没落的六国统治者不顾各国间的重重矛盾,只想调和、折衷地实行“合纵”,以图御强苟存的思想。

第11篇:哲学家的名言

哲学家的名言大全

1时间是真理最伟大的朋友,偏见是真理最大的敌人,谦逊是真理永恒的伴侣。(查,利匀顿)

2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的美才能经久不衰。(歌德)

3最大的无聊,就是为无聊费尽辛劳。(莎士比亚)

4生活是没有旁观者的。(歌德)

5如果一个聪明人干了一件蠢事,那就不会是一件小小的蠢事。(歌德)

6理解生活而且还要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7荣誉的桂冠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卡莱尔)

8什么是成功的秘决: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9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

我不愿有一个装满东西的头脑,而宁愿有一个思想开阔的头脑。(蒙田)

10把你的名字刻在人心上,而不是大理石上。 (爱迪生)

11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裴多菲)

12懒鬼起来吧!别再浪费生命,将来在坟墓里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睡觉。(富兰克林)

13一个人如果再也无法光荣地活下去,就该光荣地死去。(尼采)

14对付邪恶的特效药就是和邪恶战斗。(泰戈尔)

15生命是短暂的,名誉却永恒不灭。(荷马)

16就一百个问题读一百本书,不如就一个问题读十本书。(勃兰斯)

17知识是树之根,花之蕾,生命之光,进步之源。

18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雨果

19问号是打开任何科学大门的钥匙。(巴尔扎克)

20真理不是靠喝采造出来的,是非不是靠投票决定的。(卡莱尔)

21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爱因斯坦)

22不学无术又富于幻想的人,虽有翅膀却无双脚。(儒贝尔)

23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培根)

24在时间的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莎士比亚)

25时间有虚实长短,全看人们赋于它的内容怎样。(马克)

26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何塞,马蒂)

27节约—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慧。(大仲马)

28你最珍重的品德是什么?—朴素。(马克思)

29奉承的话,比杀人的刀还狠。(奥古斯丁)

30对真理沉默等于为谬误呼喊。

32世界上最伟大的美德是爱祖国。(赫,鲍特夫)

32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安徒生)

33谁播种道德,谁就收获荣誉。(达,芬奇)

34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暂的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

35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的 。

36生活在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丁)

37时间最公正,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38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马克思)

39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40人人都希望真理在自己一边,但并不是人人都希望自己在真理一边。(沃特利)

4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笛卡尔)

42勤,来自于目标的远大;奋,来自于决心的坚定。

43信仰是心中的绿洲。

44基石,心甘情愿,默默无闻,永远承受着重量,烘托着雄伟和高贵。

45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托尔斯泰)

46人们所遭受的最大不幸,不在于恶人的暴力,而在于杰出人物的软弱。(罗曼,罗兰)

47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怀特里德)

48不怕百战失利,就怕灰心丧气。

49没有别的痛苦比在苦难中回忆幸福的往日更痛苦。(但丁)

第12篇:哲学家名言摘录

哲学家名言荟萃

1、时间是真理最伟大的朋友,偏见是真理最大的敌人,谦逊是真理永恒的伴侣。(查,利匀顿)

2、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3、表的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的美才能经久不衰。(歌德)

4、最大的无聊,就是为无聊费尽辛劳。(莎士比亚)

5、生活是没有旁观者的。(歌德)

6、如果一个聪明人干了一件蠢事,那就不会是一件小小的蠢事。(歌德)

7、理解生活而且还要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8、荣誉的桂冠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卡莱尔)

9、什么是成功的秘决: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10、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

11、我不愿有一个装满东西的头脑,而宁愿有一个思想开阔的头脑。(蒙田)

12、把你的名字刻在人心上,而不是大理石上。(爱迪生)

13、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裴多菲)

14、懒鬼起来吧!别再浪费生命,将来在坟墓里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睡觉。(富兰克林)

15、一个人如果再也无法光荣地活下去,就该光荣地死去。(尼采)

16、对付邪恶的特效药就是和邪恶战斗。(泰戈尔)

17、生命是短暂的,名誉却永恒不灭。(荷马)

18、就一百个问题读一百本书,不如就一个问题读十本书。(勃兰斯)

19、知识是树之根,花之蕾,生命之光,进步之源。

20、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雨果

21、问号是打开任何科学大门的钥匙。(巴尔扎克)

22、真理不是靠喝采造出来的,是非不是靠投票决定的。(卡莱尔)

23、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爱因斯坦)

24、不学无术又富于幻想的人,虽有翅膀却无双脚。(儒贝尔)

25、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培根)

26、在时间的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莎士比亚)

27、时间有虚实长短,全看人们赋于它的内容怎样。(马克)

28、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何塞,马蒂)

29、节约—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慧。(大仲马) 30、你最珍重的品德是什么?—朴素。(马克思)

31、奉承的话,比杀人的刀还狠。(奥古斯丁)

32、对真理沉默等于为谬误呼喊。

33、世界上最伟大的美德是爱祖国。(赫,鲍特夫)

34、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安徒生)

35、谁播种道德,谁就收获荣誉。(达,芬奇)

36、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暂的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

37、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的

1

38、生活在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丁)

39、时间最公正,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40、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马克思)

41、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42、人人都希望真理在自己一边,但并不是人人都希望自己在真理一边。(沃特利)

43、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笛卡尔)

44、勤,来自于目标的远大;奋,来自于决心的坚定。

45、信仰是心中的绿洲。

46、基石,心甘情愿,默默无闻,永远承受着重量,烘托着雄伟和高贵。

47、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爱迪生)

48、人们所遭受的最大不幸,不在于恶人的暴力,而在于杰出人物的软弱。(罗曼,罗兰)

49、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怀特里德) 50、不怕百战失利,就怕灰心丧气。

51、没有别的痛苦比在苦难中回忆幸福的往日更痛苦。(但丁)

52、人类的孤独就在于:他在睡觉的时候被人偷偷送到了一座孤岛上,醒来之后却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培根

53、每个人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识里。所以当一个人独自一人的时候,他能感受到的无非是他自身罢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能做的只是:极为有限!

54、一个人的实在性是以他的意识的范围来衡量的!所以我们如果不通过经验、实践、反省、静观大自然来扩展我们的意识,我们就将生活在一个僵滞的、有限的世界里!

55、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只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思想丰富的人感受到的则是自己丰富的思想!

56、一个人越不喜欢社交,他就越有可能是个非凡之人。因为一个思想丰富的人根本就不稀罕那些势力小人。他的自身就是他的王国,而他则是这个国家的君主!

57、一个人是喜欢独处还是害怕独处,反映了他的意识的清晰度!

58、有头脑的人喜欢和他自己在一起!天才则深爱独处。

59、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帕斯卡 60、作为瞬间,它当然是短暂的……然而,它却是决定性的,是充满永恒的。

——克尔凯郭尔

64、人在生存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被动工具。——霍尔巴赫

62、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

63、习惯就是人生的最大指导。——休谟 6

4、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

65、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泰勒斯

66、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阿那克西曼德

67、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6

8、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伊壁鸠鲁

69、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毕达哥拉斯

2 70、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

——赫拉克利特 7

1、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帕斯卡 7

2、人有自由意志,成人成兽全靠自己。——卢克莱修 7

3、目的总是为手段辩护。——马基雅维利

74、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卡尔·波普尔

75、知识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权力。——孔德 7

6、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莱布尼茨 7

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7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7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80、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81、当其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返一无迹;不当其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庄子

8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8

3、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

84、惊奇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开始于惊奇。——柏拉图

85、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

86、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康德

87、他人即地狱——萨特

88、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费希特

89、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黑格尔

90、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奥古斯丁

91、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费尔巴哈

92、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谢林

93、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叔本华 9

4、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爱尔维修

95、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尼采 9

6、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培根 9

7、我思故我在。——笛卡儿

98、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霍布斯 9

9、一切确定的皆否定。——斯宾诺莎 100、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洛克 10

1、没有物体,只有运动。——伯格森

10

2、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

——胡塞尔

10

3、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海德格尔

10

4、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海德格尔 10

5、他人就是地狱。——萨特

10

6、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荷尔德林 10

7、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维特根斯坦 10

8、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卢卡奇

10

9、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110、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卡西尔

1

11、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梅罗.庞蒂 1

12、凭什么用“不结婚的男人”去定义“单身汉”。——奎因

1

13、虽然它们的属性有赖于我们如何思考,但它们不依赖于我们所认为的这些属性所是的东西。——皮尔士 1

14、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福柯

1

15、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利奥塔

1

16、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罗素

1

17、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相符的,因为它们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础上,所以善被我们颂扬为美。——托马斯.阿奎那

1

18、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罗尔斯

1

19、那隐藏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 ——黑格尔 120、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伽达默尔 1

21、本文之外,别无它物。——德里达 1

22、存在就是统摄。——雅斯贝尔斯 1

23、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蒙田

1

24、谁占有法律语言谁就占有相关的资源和利益。——布迪厄

1

25、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象D·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

——哈耶克

第13篇: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

(一)

contra 和声Xy

《僧侣与哲学家-父子对谈生命意义》虽然纸厚书沉字体小,洋洋洒洒24万言深奥难懂,所幸翻译流畅,话题有趣,令人不忍释卷。

《僧侣与哲学家-父子对谈生命意义》虽然纸厚书沉字体小,洋洋洒洒24万言深奥难懂,所幸翻译流畅,话题有趣,令人不忍释卷。赖声川不仅是戏剧大家,还是藏传佛教弟子,为作者指定之译者,还有夫人助力,保证了翻译质量。另一译本为陆无昶 译《和尚与哲学家-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根据法文原版而非赖根据英文版翻译,其实也译的不错,译者网上查不到背景。本书书名其实原本是“佛法和西方”,更贴切一些,现有名字是出版商为了书好卖改的。很久没看过这么艰深却有收获的书了,待到要写读后感,却老虎吃天,无处下爪。

整个西方神学的衰落,哲学的失意,现代性的焦虑,让西方想从古老的东方佛法寻求解决之道,以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从这一点说,本书的父子对话本身就是不对等的、西方中心的、动机不纯的,无论父子双方多么表现出冰释前嫌,貌似平静理性的交流下仍然不断涌动着叛逆、反思、标新立异、故作惊人之语等等。作为曾经法国主流生命科学界的青年才俊,现在的尼泊尔藏传佛教僧人,儿子其实是嬉皮嗑药的叛逆一代,父亲不小心说漏嘴揭了底。

本书前两篇1直在质疑佛教是哲学还是宗教,为了叙述清楚,本文把偏哲学的叫做佛法,偏宗教的部分叫佛教。因基督教文化中虚伪阴暗的侧面不断被人文主义抨击,导致其智慧与道德的双重破产,佛法在西方受到欢迎,倒也真的有些谬托知己的有趣。西方视角中的佛法被哲学化,成为某个门类哲学的分支,但由作为哲学的佛法到作为宗教的佛教,又跨越了一条深深鸿沟。佛教的伦理观是宗教的,不容置疑的,关乎心灵与幸福,但又显然没有苏格拉底那样经历猛烈的反思、辩论。藏传佛教又和中土佛教禅宗、净土宗大有不同,法国无神论者对藏传佛教人畜无害的认识,可能是不知道或故意忽略其与西藏世俗奴隶社会政权政教合一的血腥残酷,那比起某和平教派,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藏传佛教脱离了其地域、时代与社会结构,在西方社会的嫁接是否会不伦不类?身在藏地的人民,如果有选择的机会,是否还会秉持不变的价值观,仍然愿意生于斯长于斯?

宗教是否应该干预世界干预现实,宗教信仰的进化演化了什么?面对同性恋、女权、动物保护、堕胎、安乐死、转基因、人工智能等等大潮冲击,破什么立什么?本书1996年写成,911之后人类社会尖锐对立的演化并未展开。文中哲学家作为无神论,却嘲笑“前卫神学家”对待信仰的自由化倾向。人类科技的发展和对世界真理的思考追寻是普罗米修斯盗火还是自建巴别塔的僭越?如哲学家总结,自古希腊文明始,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经历了三个阶段:宗教、哲学、社会乌托邦。科学的信仰取代了对智慧的追求,进步和理性改变了现实生活,质疑颠覆了哲学美好淳朴的田园时代,知识的火把燃尽了哲学的智慧与灵性,惶恐的西方社会人文主义者把目光转向古老的佛法。未曾经历科技潮流、工业革命、社会形态变革的藏传佛教世外桃源,是无知者无畏的灯下黑?还是因关注自我又内心否定自我,从而以上帝视角俯视一切,因此被称为智慧?心理分析对潜意识力比多的揭示,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让人类认识了原罪认识了自我,却消解了信仰。科技被人驾驭,心理深层的欲念也被放在聚光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人类自以为无所不能,连艺术的挥洒也不再为了荣耀上帝,而是展现自我。佛教历久弥新,面对新事物,却保有自己不变的价值观。佛教的艺术不追求创造力的个性,永恒的超越性的世界本没有个人的妄念。吊诡的是,个性解放,反对宗教,人文主义勃兴的欧洲大陆,尤其拜法国德国俄国所赐,一场场解放人性的乌托邦实验,却引人类入阿鼻地狱边缘。高举人性打碎宗教,却以人为蝼蚁草芥,个人沦为伟大社会实践的微不足道的沧海中的一滴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伟大格言,格式化了极权之下所有平民的大脑,教育人民作宏伟社会的人肉电池。此刻佛法却如涓涓细流,仍保持着原始生命力的清冽泉水,卓尔不群,滋润人心。

如《Le Bouddha》一书所说,“当信仰离开理性,就变成迷信,当信仰背叛理性时更甚之。但当信仰与理性合并的时候,就能够防止理性变成一种纯粹知识性的游戏。”我理解没有100%纯粹的信仰,也达不到绝对的理性。那么人类的思维是肉体机器里的灵魂?一切感觉如同电影matrix中只是大脑的幻觉,一段程序代码制造的VR场景?色声香味触只是大脑多巴胺和激素分泌后的潮涨潮落,如同高烧后的胡话谵妄?这种忘我出神有时被叫做精神病,有时叫作圣灵的感动,如同一中各表那样各自解释。主宰人类社会的是这大脑阵发放电产生的信仰,还是过度抽象的思维都是无用的妄念,坚硬铁血的世界靠家族荣誉/文化传统/乡情/黑社会/皇权/金钱/政治左右。有唯一不变的真理吗?所有人是否都受其支配,是否又愿意承认?真理可以被证明吗?没有了自我的本体真理何存?改变心灵,理解适应现实,还是勇猛精进,改变现实世界?如上面信仰与理性的关系,我想说信仰如果不与现实世界发生关系,纯属意淫,而信仰如果宗教化去过度干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被工具化,最后必然被人厌弃排斥。时代巨变,唯有不断进化的信仰,才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处,佛法的开放包容慈悲值得基督教文明学习。基本要义派与极端右派宗教的崛起,让世界更加撕裂,虽然所有宗教都提倡爱自己的邻舍,但它们同时又在以爱为名义和武器,消灭异教者和无神论,佛教式的温和不是平庸,反倒更符合虽己所欲,勿施于人的现代普世价值。

对本书佛教与死亡一章,我自己只是浅浅涉猎佛教,不信文中说的“中阴身”、“转世”那些深深焦虑下的发明,反倒更欣赏心经里面禅宗化的生死观: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即生老病死只是假相,本性是空,不用执着于解脱生老病死的问题。一家之言,就此打住,再说下去成了“融合主义”的禅宗基督教了。

即便基督教在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的大潮冲击下表现的并不完美,但我们看到推动人类生活方式进步的科学本身并不具有善恶的属性,以“科学主义”来设计人类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是僭越,科学并没有研究、阐述、判断人生的意义与至善,“科学主义”恰恰不是爱智慧和知行合一的西方传统,而是一神教的科学主义、马列主义异端,类同于极端环保主义者、极端宗教保守主义者。

人类不存在该不该建造巴别塔的问题,而是塔已经越建越高的问题。AlphaGo围棋完胜柯洁,柯洁输的比李世石更加不堪,斗志尽失膜拜臣服,对人工智能惊呼围棋上帝,以至于焦躁失态,对着在英文媒体工作而用英文提问的中国记者发飙。对人工智能终结围棋这件事,另一极端是苏小和这样的伪知识分子兼宗教右派,对科技的发展拒绝真正了解和思考,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用背诵圣经和康德的办法吹口哨走夜路,自己给自己壮胆。如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疾风识劲草,板荡见忠臣,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更让我们站在巨人肩上,坐上科技的时光战车,去思考追寻不变而又能接受时代检验的真正信仰。我们何其幸运,躬逢其盛,套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话,一切都是刚刚开始。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

(二)

白冰

书名:《僧侣与哲学家》

作者:[法]让-弗朗索瓦·何维勒 /马修·理查德

佛教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今天在西方有如此多的信奉者?如何理解这样一种既古老又崭新的智慧?这本《僧侣与哲学家》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生物学博士马修·理查德生于1946年,在诺贝尔奖导师指引下从事分子生物学最尖端研究,然而,他却突然远赴喜玛拉雅山麓出家为僧,跟随藏传佛教的老师,探求古老的东方智慧。二十年后,他的父亲,法兰西学院院士、著名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来到尼泊尔加德满都,他们决定通过自由的谈话,交流他们的疑问和各自对于对方的困惑。父子二人进行了一场为期十天的对谈,所谈涉及社会、文明、生命、宇宙等诸多重大话题,父亲对佛教犀利的质疑,让马修有机会揭开佛法神秘的面纱。这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相遇。

作为一个学建筑的人,砸啄一本建筑学的书似乎更有权威性,但是看了这么多年的建筑学书后,我发现自己其实不喜欢看纯建筑学的书。然而我很庆幸自己学了建筑学,因为建筑学早已把它的脉络延伸到了各个领域。

我对哲学的兴趣起源于《时代建筑》一期有关建筑现象学的讨论,此后便开始阅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籍;而宗教在我世界观不断修正的过程中,一直刺激着我的思考,这是因为母亲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开始信基督教,父亲修了半辈子的佛,我美国留学的时候的舍友是一位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人,三个宗教就这样流淌进了我的生活。

这本书是一本对谈录,它所展示给读者的信息是相对零散,很难说通过一条线索将整本书串联起来。这本书讲到了所有西方哲学和东方佛教所关注的点,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到维特根斯坦;从“自我”到“中阴身”无一不谈。这本书同时打开了西方哲学和东方佛教的大门,让我们可以伸进头去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对谈的其中一方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及政治评论家、法兰西学院院士让·弗朗索瓦·何维勒,另一边名为马修·理查德,他曾在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其优异的成绩拿下博士学位,然而他突然放下一切,披上袈裟,削发为僧。

让是马修的父亲。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的时光里,父子俩在各自的领域都创造了伟大的成绩。法国媒体一直对这对父子抱着好奇和不解的眼光,于是安排了一次父子对谈,讨论当年马修离家的原因和心情、讨论他们所定义的生命意义、东西方哲学的异同。

这次对谈的内容被分为18个章节,加上哲学家和僧侣的结论,总共20章。正如我上面提到的,我不可能用短短几页纸把哲学和佛教的问题全部说完,所以我按照我的理解,对这本书进行了简单的归纳,聊一聊我的一点思考。

1从科学研究到心灵探索(第1章)

父亲疑惑在于,为什么儿子当初放下一切,削发为僧?马修的回答我非常喜欢,他说:“科学研究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生命最基础的问题,甚至我发现科学研究的目的也不是解决生命根本的问题。简而言之,科学虽然有趣,但不足以让我的生命有意义。”在我看来,马修说的科学研究事实上就是当代西方哲学,因为当代的西方哲学从17世纪中叶以后,把对生活方式的的探索丢给了宗教,摒弃了对人“心”的探索。从此以后,科学研究占领了西方哲学,但是,科学研究没有告诉我们: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生活?

对于古典哲学家来讲,哲学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诠释。而当代西方哲学已经把对生命的诠释完全抛弃了。我不能否认科学技术在这两个世纪带给人类的巨大贡献,但在这里,我想问两个问题,地球是不是圆的,对你的存在有什么关系?是否有一种内在祥和的方式,不依赖健康,不依赖权势,不依赖成功,不依赖金钱或感官的感受?

马修在本章中没有明确的回答他如何让自己生命有意义,正如他在本书的很多回答一样。同样的,父亲不知道的问题,马修也回答不出来。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生活?是否存在一个像E=mc?一样简单而通用的方式,可以教导人们如何生活?这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由于父亲的原因我曾有幸和几位仁波切对谈,而每每当我问出上述的问题时,他们也无法回答。

2宗教或哲学(第2章)

这个章节开始细致的探讨佛教和哲学。父亲问:“佛教到底是一个宗教还是一套哲学?”这个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问题。马修提出了两个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地方,马修说:“佛教不排除信仰,也不排除因揭露内在真理所产生的亲密和不可动摇的信心,以及揭露而产生的惊奇感。”这与其他宗教总有其既定的教义不同,对于宗教来说,教徒必须接受一种教义,不需要重新发觉那个教义的真理;马修接着说:“佛教的佛陀并不是圣人,而是究竟的老师,证悟的化身”。这也与其他宗教的神的概念不同。

父亲进一步说,或许佛教是哲学加上宗教?马修通过对教义的回答引出了关于痛苦和快乐的讨论,在这里,佛教的说法与伊壁鸠鲁和斯多葛学派的说法是相似的。佛教认为:我们的这个世界,或者说这一世轮回,是充满痛苦的,但不要认为这是个悲观的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解决痛苦,获得真正的快乐,而所谓真正的快乐,是一种内在的喜悦,一种心灵的开阔,这种内在的喜悦对外的表现是一种不移的慈悲。

我们的痛苦来自对“自我”的概念,一种我们珍惜而愿意不顾一切来保护的“我”,要认清这个“我”没有实质的存在,需要通过禅定的修行,这是一个极高的解放过程。()禅定有万千“法门”,在《西藏生死书》这本书里有更加详细描述。

在《西藏生死书》中有一段对于禅定的解释:你过去的思想已经成为过去,你未来的思想还没产生,这之间的间隙,延长它,就是禅定。很有意思的是,古希腊伊壁鸠鲁的墓志铭也有类似的思考:我过去不存在,我存在过,我现在不存在了,我不在意。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人生态度。

3黑盒子中的鬼魂(第3章)

这一章所讨论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父子之间冲突最大的地方。佛教不认为有不朽的个体,而是认为有一种不断变化的连续状态,一种相互依赖的状态,即意识的河流。马修认为意识具有持续性,即他认为意念可以直接传递,他举了很多他亲眼所见的仁波切转世的例子,而这是他父亲不能理解的。父亲以尼采、斯宾诺莎为例说明二元论的可笑,作为一位坚定的一元论者,父亲认为一个人不可能有两种原理,只能有一种,就是物质。

马修不能证明给父亲看意识如何传递,他认为说话的对象必须要有一个相称的心理架构才行,没有打开自己心来修行的人,不可能接受这样的事情。马修的回答似乎有些无赖,但事实上父亲的唯物主义科学在很多方面也是不能被实验证实的,尤其是理论物理,其真理性的评判仅存在于理论物理圈。

4心的科学(第4章)

西方人对佛教最感兴趣的一个层面就是佛教对心的研究,所对应的西方科学就是心理学。本章开始是以通过如何修心来摆脱负面情绪,即禅定的讨论,开始探讨西方哲学的一些概念,知觉和感觉的问题,意念和体验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柏拉图那个著名山洞实验,一直到康德的时代及以后,都在研究。每个哲学家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都不相同。例如柏拉图认为我们不可能了解不断运动或者变化的东西,所以整个西方哲学的努力,就是要在现象背后寻找一种永恒和稳定的元素,可以成为确切认知的对象。佛教不否认在觉知的相对世界中,现象有其真实性,但是它否定现象背后有任何永恒的实体存在。

关于这个方面的问题,我认为是哲学思辨最困难的地方,在下一章还会继续讲到。

5寻找真相(第5章)

本章首先谈到东西方哲学和宗教的区别:在西方,哲学只是知识的一个分支,就像数学或者生物学一样,所以哲学家是一个人,当他上课的时候,他会教导一些特定的学说,但是他回家后,他的生活和他所教导的一切没有任何关系。只有在西方,宗教对于大部分的信徒而言,是一个在某些特定日子或时间才被打开的小空间,而在没有实际做什么之前又被牢牢的关上;东方也有哲学家,但是东方的哲学家是一位以身作则的心灵导师,他所教导的从来不是对纯粹知识的好奇,这些教导唯一的价值在于它的实践。这么看,去谈论佛教是哲学还是宗教似乎没有多大意义。由此,马修认为,佛教是一条道路,是一种救赎的方法,一种向心灵强烈下功夫而得到解脱的方式。

众生皆有佛性,佛性的完美是被埋在众多的自我和现象之下。于是道路就在于要化解掉所有掩盖真正本性的东西,看到他真正的面貌。因为我们对现象世界的觉知是通过感觉器官,于是我们并不在觉知真正的世界,我们觉知的不过是我们意识反映出来的意向。佛教的这种说法与很多哲学家的想法一致,例如康德的“超越性的理想主义”。但是接下的说法可能有些难理解:世界不是我们心的投射,但也并不完全独立于我们的心之外。这里的“世界”或者说一切本质都是“空”。佛经有云:因为有空性,一切方能存在。空即是宇宙、众生、动作、意识。

6改造世界或者改变自己(第6章)

哲学无外乎谈论世界观和方法论,前面谈了几个世界观的问题,现在来谈一下方法论。

西方发明了能够救人性命的抗生素,而西藏花了很多时间赋予存在以意义。医学的理想是让每个人活到一百岁以上而不掉一颗牙,心灵道路的目标是要从意识的河流中消除任何傲慢、嫉妒、憎恨、贪婪等痕迹,让人无法做出任何伤害其他众生的事。

父亲认为,或许佛教就是逃避受苦的方法之一,真正的目的是要了解到自我是一个骗局。马修说要完成这些改变需要拥有不可改变的坚定决心,不可遏制的行动力,不过这种强大的“心”应是一种建设性的利他主义。

在西方思想之中对行动的欲望有两种:一种倾向死亡,造就了希特勒;一种倾向生命,造就了爱因斯坦。

柏拉图在《共和国》中拟定了一个宪法,因为他想改变社会,卢梭发展出社会公约的概念。不仅是哲学家,对于西方的建筑师来说,通过建筑构建乌托邦社会,似乎是每位建筑大师的课题。不管怎么说,对西方人来说,人类要减轻痛苦,就是要通过社会的改革和世界的转化,这和佛教的论点很难相容,然而马修认为西方改造世界和改造自己的方法是可以与佛教的思想相容的,他认为可以利用物质进步之中所有有益于人类的东西,同时对一切保持一个更真实的观点。但是他并没有明确的阐述如何合并两种思想。

7佛教和西方(第7-10章)

这四个章节谈论了许多概念,对话的内容我认为都可以涵盖在佛教和西方这个题目下,在之前所讨论的所有问题,佛教的形而上、意识、宇宙论,以及这些伟大的哲学和形而上构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仍然是佛教乐于辩论的话题。我们依佛法生活,正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弟子一样。而在西方,很多这样的辩论早就消失了,这本书引用了英国史学家阿诺-汤恩比的话:对未来的史学家而言,20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可能就是佛教和西方基督文明的接触。我深以为然。

马修举了一个例子,1994年丹增仁波切被邀请到英国,评论《圣经》里的福音。这对于一个从没看过圣经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丹增仁波切愿意试试看。那次经验非常特殊,因为在他朗读那些段落的时候,有些神父和修女感动的流泪,虽然他们已经念了一辈子,但是当丹增仁波切念诵时,却有一种第一次听到这些段落的感觉。这说明对心的修行有全宇宙共通的价值。

父亲认为,20世纪末最主要的事件,就是西方文明在非科学领域的失败。社会改革的意图,是要取代道德的改革,但是却制造出了一个灾难。这种道德灾难在我们身边十分常见。所以我们才会燃起对哲学的兴趣,因为这些哲学能够提供一些实际性道德性的忠告,教导我们如何生活。这也就是佛教会吸引我们的原因,因为佛教谈的正是生活和慈悲,没有说要破而后立。我对佛教的兴趣,正是因为之前政治、科学的伟大失败。

7佛教的信仰、仪式和迷信(第11-12章)

这部分是书中的第十一章和十二章,在这里我觉得有两个方面需要阐释,马修说,佛教既不是多神论也不是一神论。所谓的诸天神佛,是佛性的不同面貌;第二方面是马修所描述的关于信仰的四个层面。第一是我们听到一次心灵开示,或者佛陀的生平故事,或是以为伟大老师的生平故事时,心中被激起的清晰感和灵感,这是一种很强烈的兴趣。第二层面多是一种期望,是一种愿望,想知道更多,想亲自去体现一个开示,想跟随伟大老师的榜样,然后一点一点的达成同样的完美。第三个层面就是当信仰转化成信心,一种确定性,来自自我印证佛法真理和心灵道路的效果,而从这个印证中,我们得到日益增强的满足感和充实感。有点像是发现一个建筑,我们越去仔细观察他的比例空间等等,它越美丽。到最后,就是我们发现不管是什么状况,我们的信心不会改变,也不会被证明是错的。这是佛教信仰的四个阶段,这并不是一种知性的跳跃,是阶段性发觉的果实,以及一种印证,心灵道路确实会有结果。

8佛教与死亡(第13章)

索甲仁波切在他的《西藏生死书》中说到:死亡就是我们最执着的那个东西必然的毁灭。死亡的过程以及死亡后的各种经验,在佛经中有极为详尽的描述。

我们一旦停止呼吸,就开始了一连串的意识和身体分离的过程。简单的说,当物质世界从我们眼中消失,我们的意识会进入“究竟广大的透明空间”中,之后,意识再升起,经历中间过渡状态,就是“中阴身”(这是佛教中一个很复杂的一个概念,参考《西藏生死书》),这个状态会引向一个新的存在形式,也可以说“投胎”。佛教据此研究了许多修行的方法,让佛教徒接受死亡这件事,对于修行高的佛教徒,死亡,是一种喜悦。

古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对死亡有一个更加逻辑的说明:我们不需要恐惧死亡,因为事实上我们永远不会碰到它。只要我们还在这,它就不会发生;当它发生,我们就不在这,所以恐惧死亡是没有意义的。

9佛教与死亡(第14-18章)

马修说:任何真正心灵道路必须包含两种精要的元素——让自己走向完美的方式,以及能够对他人有所贡献的方法。让自己走向完美即是对小乘佛法的修持,是根据在家伦理和寺庙纪律,以及对一般世界的不完美和我所作所为大部分无意义的思索。能够对他人有所贡献即是对大乘佛法的修持,是为了所有众生而进行个人内在的转换。而为了除去众生的痛苦,必须弄清楚正义社会的原则是什么。

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指出两个正义的原则:平等和自由。平等与自由一直是西方政治哲学的热点话题。一方面,他们将这两种价值理想作为其民主政治的基础和核心,另一方面,他们又发现这两种价值观在同时运用于民主政治中时呈现出的彼此冲突的情况,导致国家的治国理念及一系列干涉手段的差别。

根据佛教,所有众生都盼望增进自己的福祉,也同样拥有快乐的权利;所有众生都盼望从痛苦解脱,同样也拥有不受痛苦的权利。

东方比西方更倾向于一种思想,认为社会的和谐不该被利用人权概念而为所欲为的人士所破坏,而这些人士却认为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用任何方式做他们想做的事,只要他们被允许,人权的概念可以给他们正名。马修认为,因为缺乏智慧和利他主义,缺乏伦理和心灵原则,就无法明确分辨自由和平等中可取的那一面、或直接间接害人的一面。

10

哲学家和僧侣的结论

在和马修的对谈后,父亲认为,以一个智慧的系统而言,他越来越欣赏佛教;以一个形而上学系统而言,他越来越怀疑它。为什么佛教今天在西方世界可以引起那么大的兴趣,最主要是因为佛教填满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是西方哲学遗弃了伦理和生活艺术范畴所造成的。西方在科学上胜利了,但是它再也没有有效的智慧和伦理系统。东方能带给西方伦理,能教导我们如何过得更好,但是这些缺乏理论基础。因为佛教的智慧的根据不是科学印证,科学印证也不导向智慧。

佛法认为,所有人在生命中寻找的就是快乐。这种快乐不只是舒服的感觉,是一种满足,满足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完全呼应我们最深的本性。快乐的意义必然包含“智慧”。马修认为让这一切发生的学问绝对应该被称为一种“科学”,一种静虑科学。马修并不期待西方修行佛法的情况能和东方一样,但是佛法似乎能够提供一种方式,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内在平和,这绝不是无用的资讯,而是真正的智慧。

1

1杂感

写完这篇文字之后我给父亲和一位学佛的朋友看了一下,父亲只说了两个字:太浅。而朋友看后哈哈大笑说:“你就算证悟了,也是一癫僧。”我听后心里莫名的畅快。

我们都应该审视自己的人生和生存的本质。但是,很少有人会去做。美国文化是出了名的讲究实用。我们只关心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做什么才能让美元进我的钱包。或许因为这样,世界变得更舒服,但个人生活和命运的问题和罗马时代还是一样的,我们的物质生活比罗马时期不知好了多少倍,但是,你能比他们更快乐吗?

“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公正?”“世界为何存在?”这些问题似乎对我们来说毫无价值。但是,提出这些问题,其实价值非常巨大,而这种价值,往往无法用货币来衡量。但是,对于苏格拉底他老人家来说,这些问题不但重要,而且是迈向真正的人性,迈向反省的第一步。

来到公司一年多,我内心始终有种欢喜,那是因为公司里有着充满人文情怀的同事和领导,让我们在每日辛勤的工作的同时,能够我们了解自己应该如何“存在”。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

(三)

王学勇

各位亲爱的书友,今晚的这本书是《僧侣与哲学家》,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所谓的有意思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本书的内容,一方面是这本书的作者以及它的翻译者。在我们的一般意识里面,我们认为僧侣和哲学家仿佛是这个世界的两个极端,僧侣仿佛完全沉浸在自身的体验中,而哲学家不断的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本质奥秘。一个爱之求真的,一个行于当下。

这两个仿佛完全不搭的生物将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第二个有意思是僧侣和哲学家,他们两个的作者特殊的身份,他们是一对父子。父亲是法兰西学院的院士是哲学教授,法国著名的政治评论家。他的政治评论在西方世界都引起了极大轰动,曾经担任过法国新闻周刊快报的总编辑。他的儿子就是僧侣,他并不是一个出身于东方,完全基于东方文明的传统的修道者。也就是说,这本书是一个完全受到西方哲学思辨训练的父亲和一位政治家,和一位在西方完成了最基本的训练的生物学的博士,而后走上东方修道之路的僧侣,他们的对话,各位您不觉得这话风非常有意思嘛。

这是一个对话,对话于1996年,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那位哲学家和政治家和他的儿子进行了一场为期10天的对谈,因为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使得他们有基本的对话的基础。因为他们基本受过西方哲学思辨的训练。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有共同的频道去理解彼此是什么。或者说,儿子更多的能够理解父亲的语言体系,而父亲可能不怎么能够理解儿子的语言体系。

所以,在这本书对谈话中,父亲更多的扮演一个提问者。也就是说,父亲如苏格拉底一般不断提出假设,不断提出论证,不断的按照那个线索不断探索。而儿子来自于分享、说明和解释。向父亲分享他对宗教、佛教对藏传佛教的理解。当然藏传只是一个表现的形式,更多的来自于对世界、对文明、对历史、对生命、对宇宙的重大话题的对谈和碰撞。实际上这是东方智慧和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对话。

为什么他的儿子获得了分子的博士学位之后,没有什么重大的意外发生,而走上了这样的一条修行之路呢?所以这本书就从这个疑问开始。他的儿子说:他发现,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而是他也发现,仿佛他在这些的科学研究,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生命的最基础的问题。各位您认为生命的五最基础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思考一下,您的答案是什么,什么是生命的最基础的问题?

在这本书的最后,有两个人通过对谈之后的结论,关于这个最基础的问题僧侣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实际上,佛法道路和所有的伟大心灵传统一样,其目的是要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所以生命的最基础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真正有品质,如何让我们生命的内在变得更加有意义。从这个问题出发,父子两个人,就展开了对宗教的探索。在这本书的最后,父亲的结论是这样的:通过对谈,他对东方的智慧除去了标签的含义之外,因为在西方人的心里面,佛教是有一个标签的,他认为,就是讲无为,讲涅盘。通过和他儿子,和僧侣的对谈,他认为,东方文明、佛教充满了生机,而且他认为佛充满缺口,就是西方哲学所遗弃的伦理和生活艺术的范畴。

因为我们说,在过去的很多书里我们读过很多西方哲学。西方哲学给我们一个最大的印象就是它不断的爱之求真,甚至他会把哲学推向了由无数的概念堆积的结构,甚至称之为这个世界就是由数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世界是一个结构,是一个算法。各位您觉得这个说法是不是特别的耳熟,因为最近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对算法有了更多的熟悉。那么,这个世界真的会被算法所吞噬吗,在这本书里面,说西方哲学的探索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包括书的哲学,还包括人对这个世界的精神体验。我们目前称之为“智慧”。

而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上,实际上,关于科学、关于智慧,它本身就是同步存在的,只是到了17世纪以后,更多的划向了科学,把智慧放在一边。因为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我应该如何过。所以在佛教里面,更多的强调我们如何能够活出真正的自我,真正的找到生命的本性。所以僧侣认为,所谓的探索生命的内在意义就是找到自己的本性。而那个本性的发挥和闪现就让人获得了最终的快乐。他认为人类最深切的期望就是活得快乐。

由这本书,双方探索了众多的课题。比如什么是死亡,比如什么是个人主义,比如如何去创新。现在创新创业是我们大众的话题,在这本书里面,佛教认为真正的创造力意味着要不断的除去无知和以自我为中心所造成的遮蔽,我们无数次提到每个人都有遮蔽效应,过去的成功会让我们看不到更多的未来。而佛教就是一个让我们的心性得到升华的过程。

这是一本书相对而言比较难读的书。因为这里面他的父亲讲了大量的西方哲学的术语,和大量的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同时,僧侣所阐述有众多藏传播佛教的专有名词和说法。但是我依然推荐各位看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这样的一个纷乱的世界里面,去看一下这个世界,或者说看一下这个世界上经历过从几千年来从哲学和宗教两条主线上对这个世界的探索。祝福大家,美满幸福!

第14篇: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

(一)

contra 和声Xy

《僧侣与哲学家-父子对谈生命意义》虽然纸厚书沉字体小,洋洋洒洒24万言深奥难懂,所幸翻译流畅,话题有趣,令人不忍释卷。

《僧侣与哲学家-父子对谈生命意义》虽然纸厚书沉字体小,洋洋洒洒24万言深奥难懂,所幸翻译流畅,话题有趣,令人不忍释卷。赖声川不仅是戏剧大家,还是藏传佛教弟子,为作者指定之译者,还有夫人助力,保证了翻译质量。另一译本为陆无昶 译《和尚与哲学家-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根据法文原版而非赖根据英文版翻译,其实也译的不错,译者网上查不到背景。本书书名其实原本是“佛法和西方”,更贴切一些,现有名字是出版商为了书好卖改的。很久没看过这么艰深却有收获的书了,待到要写读后感,却老虎吃天,无处下爪。

整个西方神学的衰落,哲学的失意,现代性的焦虑,让西方想从古老的东方佛法寻求解决之道,以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从这一点说,本书的父子对话本身就是不对等的、西方中心的、动机不纯的,无论父子双方多么表现出冰释前嫌,貌似平静理性的交流下仍然不断涌动着叛逆、反思、标新立异、故作惊人之语等等。作为曾经法国主流生命科学界的青年才俊,现在的尼泊尔藏传佛教僧人,儿子其实是嬉皮嗑药的叛逆一代,父亲不小心说漏嘴揭了底。

本书前两篇1直在质疑佛教是哲学还是宗教,为了叙述清楚,本文把偏哲学的叫做佛法,偏宗教的部分叫佛教。因基督教文化中虚伪阴暗的侧面不断被人文主义抨击,导致其智慧与道德的双重破产,佛法在西方受到欢迎,倒也真的有些谬托知己的有趣。西方视角中的佛法被哲学化,成为某个门类哲学的分支,但由作为哲学的佛法到作为宗教的佛教,又跨越了一条深深鸿沟。佛教的伦理观是宗教的,不容置疑的,关乎心灵与幸福,但又显然没有苏格拉底那样经历猛烈的反思、辩论。藏传佛教又和中土佛教禅宗、净土宗大有不同,法国无神论者对藏传佛教人畜无害的认识,可能是不知道或故意忽略其与西藏世俗奴隶社会政权政教合一的血腥残酷,那比起某和平教派,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藏传佛教脱离了其地域、时代与社会结构,在西方社会的嫁接是否会不伦不类?身在藏地的人民,如果有选择的机会,是否还会秉持不变的价值观,仍然愿意生于斯长于斯?

宗教是否应该干预世界干预现实,宗教信仰的进化演化了什么?面对同性恋、女权、动物保护、堕胎、安乐死、转基因、人工智能等等大潮冲击,破什么立什么?本书1996年写成,911之后人类社会尖锐对立的演化并未展开。文中哲学家作为无神论,却嘲笑“前卫神学家”对待信仰的自由化倾向。人类科技的发展和对世界真理的思考追寻是普罗米修斯盗火还是自建巴别塔的僭越?如哲学家总结,自古希腊文明始,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经历了三个阶段:宗教、哲学、社会乌托邦。科学的信仰取代了对智慧的追求,进步和理性改变了现实生活,质疑颠覆了哲学美好淳朴的田园时代,知识的火把燃尽了哲学的智慧与灵性,惶恐的西方社会人文主义者把目光转向古老的佛法。未曾经历科技潮流、工业革命、社会形态变革的藏传佛教世外桃源,是无知者无畏的灯下黑?还是因关注自我又内心否定自我,从而以上帝视角俯视一切,因此被称为智慧?心理分析对潜意识力比多的揭示,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让人类认识了原罪认识了自我,却消解了信仰。科技被人驾驭,心理深层的欲念也被放在聚光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人类自以为无所不能,连艺术的挥洒也不再为了荣耀上帝,而是展现自我。佛教历久弥新,面对新事物,却保有自己不变的价值观。佛教的艺术不追求创造力的个性,永恒的超越性的世界本没有个人的妄念。吊诡的是,个性解放,反对宗教,人文主义勃兴的欧洲大陆,尤其拜法国德国俄国所赐,一场场解放人性的乌托邦实验,却引人类入阿鼻地狱边缘。高举人性打碎宗教,却以人为蝼蚁草芥,个人沦为伟大社会实践的微不足道的沧海中的一滴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伟大格言,格式化了极权之下所有平民的大脑,教育人民作宏伟社会的人肉电池。此刻佛法却如涓涓细流,仍保持着原始生命力的清冽泉水,卓尔不群,滋润人心。

如《Le Bouddha》一书所说,“当信仰离开理性,就变成迷信,当信仰背叛理性时更甚之。但当信仰与理性合并的时候,就能够防止理性变成一种纯粹知识性的游戏。”我理解没有100%纯粹的信仰,也达不到绝对的理性。那么人类的思维是肉体机器里的灵魂?一切感觉如同电影matrix中只是大脑的幻觉,一段程序代码制造的VR场景?色声香味触只是大脑多巴胺和激素分泌后的潮涨潮落,如同高烧后的胡话谵妄?这种忘我出神有时被叫做精神病,有时叫作圣灵的感动,如同一中各表那样各自解释。主宰人类社会的是这大脑阵发放电产生的信仰,还是过度抽象的思维都是无用的妄念,坚硬铁血的世界靠家族荣誉/文化传统/乡情/黑社会/皇权/金钱/政治左右。有唯一不变的真理吗?所有人是否都受其支配,是否又愿意承认?真理可以被证明吗?没有了自我的本体真理何存?改变心灵,理解适应现实,还是勇猛精进,改变现实世界?如上面信仰与理性的关系,我想说信仰如果不与现实世界发生关系,纯属意淫,而信仰如果宗教化去过度干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被工具化,最后必然被人厌弃排斥。时代巨变,唯有不断进化的信仰,才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处,佛法的开放包容慈悲值得基督教文明学习。基本要义派与极端右派宗教的崛起,让世界更加撕裂,虽然所有宗教都提倡爱自己的邻舍,但它们同时又在以爱为名义和武器,消灭异教者和无神论,佛教式的温和不是平庸,反倒更符合虽己所欲,勿施于人的现代普世价值。

对本书佛教与死亡一章,我自己只是浅浅涉猎佛教,不信文中说的“中阴身”、“转世”那些深深焦虑下的发明,反倒更欣赏心经里面禅宗化的生死观: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即生老病死只是假相,本性是空,不用执着于解脱生老病死的问题。一家之言,就此打住,再说下去成了“融合主义”的禅宗基督教了。

即便基督教在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的大潮冲击下表现的并不完美,但我们看到推动人类生活方式进步的科学本身并不具有善恶的属性,以“科学主义”来设计人类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是僭越,科学并没有研究、阐述、判断人生的意义与至善,“科学主义”恰恰不是爱智慧和知行合一的西方传统,而是一神教的科学主义、马列主义异端,类同于极端环保主义者、极端宗教保守主义者。

人类不存在该不该建造巴别塔的问题,而是塔已经越建越高的问题。AlphaGo围棋完胜柯洁,柯洁输的比李世石更加不堪,斗志尽失膜拜臣服,对人工智能惊呼围棋上帝,以至于焦躁失态,对着在英文媒体工作而用英文提问的中国记者发飙。对人工智能终结围棋这件事,另一极端是苏小和这样的伪知识分子兼宗教右派,对科技的发展拒绝真正了解和思考,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用背诵圣经和康德的办法吹口哨走夜路,自己给自己壮胆。如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疾风识劲草,板荡见忠臣,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更让我们站在巨人肩上,坐上科技的时光战车,去思考追寻不变而又能接受时代检验的真正信仰。我们何其幸运,躬逢其盛,套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话,一切都是刚刚开始。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

(二)

白冰

书名:《僧侣与哲学家》

作者:[法]让-弗朗索瓦·何维勒 /马修·理查德

佛教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今天在西方有如此多的信奉者?如何理解这样一种既古老又崭新的智慧?这本《僧侣与哲学家》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生物学博士马修·理查德生于1946年,在诺贝尔奖导师指引下从事分子生物学最尖端研究,然而,他却突然远赴喜玛拉雅山麓出家为僧,跟随藏传佛教的老师,探求古老的东方智慧。二十年后,他的父亲,法兰西学院院士、著名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来到尼泊尔加德满都,他们决定通过自由的谈话,交流他们的疑问和各自对于对方的困惑。父子二人进行了一场为期十天的对谈,所谈涉及社会、文明、生命、宇宙等诸多重大话题,父亲对佛教犀利的质疑,让马修有机会揭开佛法神秘的面纱。这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相遇。

作为一个学建筑的人,砸啄一本建筑学的书似乎更有权威性,但是看了这么多年的建筑学书后,我发现自己其实不喜欢看纯建筑学的书。然而我很庆幸自己学了建筑学,因为建筑学早已把它的脉络延伸到了各个领域。

我对哲学的兴趣起源于《时代建筑》一期有关建筑现象学的讨论,此后便开始阅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籍;而宗教在我世界观不断修正的过程中,一直刺激着我的思考,这是因为母亲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开始信基督教,父亲修了半辈子的佛,我美国留学的时候的舍友是一位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人,三个宗教就这样流淌进了我的生活。

这本书是一本对谈录,它所展示给读者的信息是相对零散,很难说通过一条线索将整本书串联起来。这本书讲到了所有西方哲学和东方佛教所关注的点,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到维特根斯坦;从“自我”到“中阴身”无一不谈。这本书同时打开了西方哲学和东方佛教的大门,让我们可以伸进头去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对谈的其中一方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及政治评论家、法兰西学院院士让·弗朗索瓦·何维勒,另一边名为马修·理查德,他曾在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其优异的成绩拿下博士学位,然而他突然放下一切,披上袈裟,削发为僧。

让是马修的父亲。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的时光里,父子俩在各自的领域都创造了伟大的成绩。法国媒体一直对这对父子抱着好奇和不解的眼光,于是安排了一次父子对谈,讨论当年马修离家的原因和心情、讨论他们所定义的生命意义、东西方哲学的异同。

这次对谈的内容被分为18个章节,加上哲学家和僧侣的结论,总共20章。正如我上面提到的,我不可能用短短几页纸把哲学和佛教的问题全部说完,所以我按照我的理解,对这本书进行了简单的归纳,聊一聊我的一点思考。

1从科学研究到心灵探索(第1章)

父亲疑惑在于,为什么儿子当初放下一切,削发为僧?马修的回答我非常喜欢,他说:“科学研究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生命最基础的问题,甚至我发现科学研究的目的也不是解决生命根本的问题。简而言之,科学虽然有趣,但不足以让我的生命有意义。”在我看来,马修说的科学研究事实上就是当代西方哲学,因为当代的西方哲学从17世纪中叶以后,把对生活方式的的探索丢给了宗教,摒弃了对人“心”的探索。从此以后,科学研究占领了西方哲学,但是,科学研究没有告诉我们: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生活?

对于古典哲学家来讲,哲学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诠释。而当代西方哲学已经把对生命的诠释完全抛弃了。我不能否认科学技术在这两个世纪带给人类的巨大贡献,但在这里,我想问两个问题,地球是不是圆的,对你的存在有什么关系?是否有一种内在祥和的方式,不依赖健康,不依赖权势,不依赖成功,不依赖金钱或感官的感受?

马修在本章中没有明确的回答他如何让自己生命有意义,正如他在本书的很多回答一样。同样的,父亲不知道的问题,马修也回答不出来。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生活?是否存在一个像E=mc?一样简单而通用的方式,可以教导人们如何生活?这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由于父亲的原因我曾有幸和几位仁波切对谈,而每每当我问出上述的问题时,他们也无法回答。

2宗教或哲学(第2章)

这个章节开始细致的探讨佛教和哲学。父亲问:“佛教到底是一个宗教还是一套哲学?”这个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问题。马修提出了两个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地方,马修说:“佛教不排除信仰,也不排除因揭露内在真理所产生的亲密和不可动摇的信心,以及揭露而产生的惊奇感。”这与其他宗教总有其既定的教义不同,对于宗教来说,教徒必须接受一种教义,不需要重新发觉那个教义的真理;马修接着说:“佛教的佛陀并不是圣人,而是究竟的老师,证悟的化身”。这也与其他宗教的神的概念不同。

父亲进一步说,或许佛教是哲学加上宗教?马修通过对教义的回答引出了关于痛苦和快乐的讨论,在这里,佛教的说法与伊壁鸠鲁和斯多葛学派的说法是相似的。佛教认为:我们的这个世界,或者说这一世轮回,是充满痛苦的,但不要认为这是个悲观的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解决痛苦,获得真正的快乐,而所谓真正的快乐,是一种内在的喜悦,一种心灵的开阔,这种内在的喜悦对外的表现是一种不移的慈悲。

我们的痛苦来自对“自我”的概念,一种我们珍惜而愿意不顾一切来保护的“我”,要认清这个“我”没有实质的存在,需要通过禅定的修行,这是一个极高的解放过程。()禅定有万千“法门”,在《西藏生死书》这本书里有更加详细描述。

在《西藏生死书》中有一段对于禅定的解释:你过去的思想已经成为过去,你未来的思想还没产生,这之间的间隙,延长它,就是禅定。很有意思的是,古希腊伊壁鸠鲁的墓志铭也有类似的思考:我过去不存在,我存在过,我现在不存在了,我不在意。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人生态度。

3黑盒子中的鬼魂(第3章)

这一章所讨论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父子之间冲突最大的地方。佛教不认为有不朽的个体,而是认为有一种不断变化的连续状态,一种相互依赖的状态,即意识的河流。马修认为意识具有持续性,即他认为意念可以直接传递,他举了很多他亲眼所见的仁波切转世的例子,而这是他父亲不能理解的。父亲以尼采、斯宾诺莎为例说明二元论的可笑,作为一位坚定的一元论者,父亲认为一个人不可能有两种原理,只能有一种,就是物质。

马修不能证明给父亲看意识如何传递,他认为说话的对象必须要有一个相称的心理架构才行,没有打开自己心来修行的人,不可能接受这样的事情。马修的回答似乎有些无赖,但事实上父亲的唯物主义科学在很多方面也是不能被实验证实的,尤其是理论物理,其真理性的评判仅存在于理论物理圈。

4心的科学(第4章)

西方人对佛教最感兴趣的一个层面就是佛教对心的研究,所对应的西方科学就是心理学。本章开始是以通过如何修心来摆脱负面情绪,即禅定的讨论,开始探讨西方哲学的一些概念,知觉和感觉的问题,意念和体验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柏拉图那个著名山洞实验,一直到康德的时代及以后,都在研究。每个哲学家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都不相同。例如柏拉图认为我们不可能了解不断运动或者变化的东西,所以整个西方哲学的努力,就是要在现象背后寻找一种永恒和稳定的元素,可以成为确切认知的对象。佛教不否认在觉知的相对世界中,现象有其真实性,但是它否定现象背后有任何永恒的实体存在。

关于这个方面的问题,我认为是哲学思辨最困难的地方,在下一章还会继续讲到。

5寻找真相(第5章)

本章首先谈到东西方哲学和宗教的区别:在西方,哲学只是知识的一个分支,就像数学或者生物学一样,所以哲学家是一个人,当他上课的时候,他会教导一些特定的学说,但是他回家后,他的生活和他所教导的一切没有任何关系。只有在西方,宗教对于大部分的信徒而言,是一个在某些特定日子或时间才被打开的小空间,而在没有实际做什么之前又被牢牢的关上;东方也有哲学家,但是东方的哲学家是一位以身作则的心灵导师,他所教导的从来不是对纯粹知识的好奇,这些教导唯一的价值在于它的实践。这么看,去谈论佛教是哲学还是宗教似乎没有多大意义。由此,马修认为,佛教是一条道路,是一种救赎的方法,一种向心灵强烈下功夫而得到解脱的方式。

众生皆有佛性,佛性的完美是被埋在众多的自我和现象之下。于是道路就在于要化解掉所有掩盖真正本性的东西,看到他真正的面貌。因为我们对现象世界的觉知是通过感觉器官,于是我们并不在觉知真正的世界,我们觉知的不过是我们意识反映出来的意向。佛教的这种说法与很多哲学家的想法一致,例如康德的“超越性的理想主义”。但是接下的说法可能有些难理解:世界不是我们心的投射,但也并不完全独立于我们的心之外。这里的“世界”或者说一切本质都是“空”。佛经有云:因为有空性,一切方能存在。空即是宇宙、众生、动作、意识。

6改造世界或者改变自己(第6章)

哲学无外乎谈论世界观和方法论,前面谈了几个世界观的问题,现在来谈一下方法论。

西方发明了能够救人性命的抗生素,而西藏花了很多时间赋予存在以意义。医学的理想是让每个人活到一百岁以上而不掉一颗牙,心灵道路的目标是要从意识的河流中消除任何傲慢、嫉妒、憎恨、贪婪等痕迹,让人无法做出任何伤害其他众生的事。

父亲认为,或许佛教就是逃避受苦的方法之一,真正的目的是要了解到自我是一个骗局。马修说要完成这些改变需要拥有不可改变的坚定决心,不可遏制的行动力,不过这种强大的“心”应是一种建设性的利他主义。

在西方思想之中对行动的欲望有两种:一种倾向死亡,造就了希特勒;一种倾向生命,造就了爱因斯坦。

柏拉图在《共和国》中拟定了一个宪法,因为他想改变社会,卢梭发展出社会公约的概念。不仅是哲学家,对于西方的建筑师来说,通过建筑构建乌托邦社会,似乎是每位建筑大师的课题。不管怎么说,对西方人来说,人类要减轻痛苦,就是要通过社会的改革和世界的转化,这和佛教的论点很难相容,然而马修认为西方改造世界和改造自己的方法是可以与佛教的思想相容的,他认为可以利用物质进步之中所有有益于人类的东西,同时对一切保持一个更真实的观点。但是他并没有明确的阐述如何合并两种思想。

7佛教和西方(第7-10章)

这四个章节谈论了许多概念,对话的内容我认为都可以涵盖在佛教和西方这个题目下,在之前所讨论的所有问题,佛教的形而上、意识、宇宙论,以及这些伟大的哲学和形而上构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仍然是佛教乐于辩论的话题。我们依佛法生活,正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弟子一样。而在西方,很多这样的辩论早就消失了,这本书引用了英国史学家阿诺-汤恩比的话:对未来的史学家而言,20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可能就是佛教和西方基督文明的接触。我深以为然。

马修举了一个例子,1994年丹增仁波切被邀请到英国,评论《圣经》里的福音。这对于一个从没看过圣经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丹增仁波切愿意试试看。那次经验非常特殊,因为在他朗读那些段落的时候,有些神父和修女感动的流泪,虽然他们已经念了一辈子,但是当丹增仁波切念诵时,却有一种第一次听到这些段落的感觉。这说明对心的修行有全宇宙共通的价值。

父亲认为,20世纪末最主要的事件,就是西方文明在非科学领域的失败。社会改革的意图,是要取代道德的改革,但是却制造出了一个灾难。这种道德灾难在我们身边十分常见。所以我们才会燃起对哲学的兴趣,因为这些哲学能够提供一些实际性道德性的忠告,教导我们如何生活。这也就是佛教会吸引我们的原因,因为佛教谈的正是生活和慈悲,没有说要破而后立。我对佛教的兴趣,正是因为之前政治、科学的伟大失败。

7佛教的信仰、仪式和迷信(第11-12章)

这部分是书中的第十一章和十二章,在这里我觉得有两个方面需要阐释,马修说,佛教既不是多神论也不是一神论。所谓的诸天神佛,是佛性的不同面貌;第二方面是马修所描述的关于信仰的四个层面。第一是我们听到一次心灵开示,或者佛陀的生平故事,或是以为伟大老师的生平故事时,心中被激起的清晰感和灵感,这是一种很强烈的兴趣。第二层面多是一种期望,是一种愿望,想知道更多,想亲自去体现一个开示,想跟随伟大老师的榜样,然后一点一点的达成同样的完美。第三个层面就是当信仰转化成信心,一种确定性,来自自我印证佛法真理和心灵道路的效果,而从这个印证中,我们得到日益增强的满足感和充实感。有点像是发现一个建筑,我们越去仔细观察他的比例空间等等,它越美丽。到最后,就是我们发现不管是什么状况,我们的信心不会改变,也不会被证明是错的。这是佛教信仰的四个阶段,这并不是一种知性的跳跃,是阶段性发觉的果实,以及一种印证,心灵道路确实会有结果。

8佛教与死亡(第13章)

索甲仁波切在他的《西藏生死书》中说到:死亡就是我们最执着的那个东西必然的毁灭。死亡的过程以及死亡后的各种经验,在佛经中有极为详尽的描述。

我们一旦停止呼吸,就开始了一连串的意识和身体分离的过程。简单的说,当物质世界从我们眼中消失,我们的意识会进入“究竟广大的透明空间”中,之后,意识再升起,经历中间过渡状态,就是“中阴身”(这是佛教中一个很复杂的一个概念,参考《西藏生死书》),这个状态会引向一个新的存在形式,也可以说“投胎”。佛教据此研究了许多修行的方法,让佛教徒接受死亡这件事,对于修行高的佛教徒,死亡,是一种喜悦。

古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对死亡有一个更加逻辑的说明:我们不需要恐惧死亡,因为事实上我们永远不会碰到它。只要我们还在这,它就不会发生;当它发生,我们就不在这,所以恐惧死亡是没有意义的。

9佛教与死亡(第14-18章)

马修说:任何真正心灵道路必须包含两种精要的元素——让自己走向完美的方式,以及能够对他人有所贡献的方法。让自己走向完美即是对小乘佛法的修持,是根据在家伦理和寺庙纪律,以及对一般世界的不完美和我所作所为大部分无意义的思索。能够对他人有所贡献即是对大乘佛法的修持,是为了所有众生而进行个人内在的转换。而为了除去众生的痛苦,必须弄清楚正义社会的原则是什么。

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指出两个正义的原则:平等和自由。平等与自由一直是西方政治哲学的热点话题。一方面,他们将这两种价值理想作为其民主政治的基础和核心,另一方面,他们又发现这两种价值观在同时运用于民主政治中时呈现出的彼此冲突的情况,导致国家的治国理念及一系列干涉手段的差别。

根据佛教,所有众生都盼望增进自己的福祉,也同样拥有快乐的权利;所有众生都盼望从痛苦解脱,同样也拥有不受痛苦的权利。

东方比西方更倾向于一种思想,认为社会的和谐不该被利用人权概念而为所欲为的人士所破坏,而这些人士却认为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用任何方式做他们想做的事,只要他们被允许,人权的概念可以给他们正名。马修认为,因为缺乏智慧和利他主义,缺乏伦理和心灵原则,就无法明确分辨自由和平等中可取的那一面、或直接间接害人的一面。

10

哲学家和僧侣的结论

在和马修的对谈后,父亲认为,以一个智慧的系统而言,他越来越欣赏佛教;以一个形而上学系统而言,他越来越怀疑它。为什么佛教今天在西方世界可以引起那么大的兴趣,最主要是因为佛教填满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是西方哲学遗弃了伦理和生活艺术范畴所造成的。西方在科学上胜利了,但是它再也没有有效的智慧和伦理系统。东方能带给西方伦理,能教导我们如何过得更好,但是这些缺乏理论基础。因为佛教的智慧的根据不是科学印证,科学印证也不导向智慧。

佛法认为,所有人在生命中寻找的就是快乐。这种快乐不只是舒服的感觉,是一种满足,满足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完全呼应我们最深的本性。快乐的意义必然包含“智慧”。马修认为让这一切发生的学问绝对应该被称为一种“科学”,一种静虑科学。马修并不期待西方修行佛法的情况能和东方一样,但是佛法似乎能够提供一种方式,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内在平和,这绝不是无用的资讯,而是真正的智慧。

1

1杂感

写完这篇文字之后我给父亲和一位学佛的朋友看了一下,父亲只说了两个字:太浅。而朋友看后哈哈大笑说:“你就算证悟了,也是一癫僧。”我听后心里莫名的畅快。

我们都应该审视自己的人生和生存的本质。但是,很少有人会去做。美国文化是出了名的讲究实用。我们只关心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做什么才能让美元进我的钱包。或许因为这样,世界变得更舒服,但个人生活和命运的问题和罗马时代还是一样的,我们的物质生活比罗马时期不知好了多少倍,但是,你能比他们更快乐吗?

“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公正?”“世界为何存在?”这些问题似乎对我们来说毫无价值。但是,提出这些问题,其实价值非常巨大,而这种价值,往往无法用货币来衡量。但是,对于苏格拉底他老人家来说,这些问题不但重要,而且是迈向真正的人性,迈向反省的第一步。

来到公司一年多,我内心始终有种欢喜,那是因为公司里有着充满人文情怀的同事和领导,让我们在每日辛勤的工作的同时,能够我们了解自己应该如何“存在”。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

(三)

王学勇

各位亲爱的书友,今晚的这本书是《僧侣与哲学家》,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所谓的有意思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本书的内容,一方面是这本书的作者以及它的翻译者。在我们的一般意识里面,我们认为僧侣和哲学家仿佛是这个世界的两个极端,僧侣仿佛完全沉浸在自身的体验中,而哲学家不断的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本质奥秘。一个爱之求真的,一个行于当下。

这两个仿佛完全不搭的生物将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第二个有意思是僧侣和哲学家,他们两个的作者特殊的身份,他们是一对父子。父亲是法兰西学院的院士是哲学教授,法国著名的政治评论家。他的政治评论在西方世界都引起了极大轰动,曾经担任过法国新闻周刊快报的总编辑。他的儿子就是僧侣,他并不是一个出身于东方,完全基于东方文明的传统的修道者。也就是说,这本书是一个完全受到西方哲学思辨训练的父亲和一位政治家,和一位在西方完成了最基本的训练的生物学的博士,而后走上东方修道之路的僧侣,他们的对话,各位您不觉得这话风非常有意思嘛。

这是一个对话,对话于1996年,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那位哲学家和政治家和他的儿子进行了一场为期10天的对谈,因为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使得他们有基本的对话的基础。因为他们基本受过西方哲学思辨的训练。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有共同的频道去理解彼此是什么。或者说,儿子更多的能够理解父亲的语言体系,而父亲可能不怎么能够理解儿子的语言体系。

所以,在这本书对谈话中,父亲更多的扮演一个提问者。也就是说,父亲如苏格拉底一般不断提出假设,不断提出论证,不断的按照那个线索不断探索。而儿子来自于分享、说明和解释。向父亲分享他对宗教、佛教对藏传佛教的理解。当然藏传只是一个表现的形式,更多的来自于对世界、对文明、对历史、对生命、对宇宙的重大话题的对谈和碰撞。实际上这是东方智慧和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对话。

为什么他的儿子获得了分子的博士学位之后,没有什么重大的意外发生,而走上了这样的一条修行之路呢?所以这本书就从这个疑问开始。他的儿子说:他发现,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而是他也发现,仿佛他在这些的科学研究,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生命的最基础的问题。各位您认为生命的五最基础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思考一下,您的答案是什么,什么是生命的最基础的问题?

在这本书的最后,有两个人通过对谈之后的结论,关于这个最基础的问题僧侣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实际上,佛法道路和所有的伟大心灵传统一样,其目的是要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所以生命的最基础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真正有品质,如何让我们生命的内在变得更加有意义。从这个问题出发,父子两个人,就展开了对宗教的探索。在这本书的最后,父亲的结论是这样的:通过对谈,他对东方的智慧除去了标签的含义之外,因为在西方人的心里面,佛教是有一个标签的,他认为,就是讲无为,讲涅盘。通过和他儿子,和僧侣的对谈,他认为,东方文明、佛教充满了生机,而且他认为佛充满缺口,就是西方哲学所遗弃的伦理和生活艺术的范畴。

因为我们说,在过去的很多书里我们读过很多西方哲学。西方哲学给我们一个最大的印象就是它不断的爱之求真,甚至他会把哲学推向了由无数的概念堆积的结构,甚至称之为这个世界就是由数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世界是一个结构,是一个算法。各位您觉得这个说法是不是特别的耳熟,因为最近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对算法有了更多的熟悉。那么,这个世界真的会被算法所吞噬吗,在这本书里面,说西方哲学的探索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包括书的哲学,还包括人对这个世界的精神体验。我们目前称之为“智慧”。

而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上,实际上,关于科学、关于智慧,它本身就是同步存在的,只是到了17世纪以后,更多的划向了科学,把智慧放在一边。因为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我应该如何过。所以在佛教里面,更多的强调我们如何能够活出真正的自我,真正的找到生命的本性。所以僧侣认为,所谓的探索生命的内在意义就是找到自己的本性。而那个本性的发挥和闪现就让人获得了最终的快乐。他认为人类最深切的期望就是活得快乐。

由这本书,双方探索了众多的课题。比如什么是死亡,比如什么是个人主义,比如如何去创新。现在创新创业是我们大众的话题,在这本书里面,佛教认为真正的创造力意味着要不断的除去无知和以自我为中心所造成的遮蔽,我们无数次提到每个人都有遮蔽效应,过去的成功会让我们看不到更多的未来。而佛教就是一个让我们的心性得到升华的过程。

这是一本书相对而言比较难读的书。因为这里面他的父亲讲了大量的西方哲学的术语,和大量的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同时,僧侣所阐述有众多藏传播佛教的专有名词和说法。但是我依然推荐各位看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这样的一个纷乱的世界里面,去看一下这个世界,或者说看一下这个世界上经历过从几千年来从哲学和宗教两条主线上对这个世界的探索。祝福大家,美满幸福!

第15篇:教育哲学家及代表作

我国:

解放前:

1、范寿康:20世纪上半叶我国较早介绍和研究教育哲学者

代表作:《教育哲学大纲》、主要作品结集为《范寿康教育文集》 2吴俊升:解放前另一位较有影响的教育哲学家

代表作:《教育哲学大纲》

解放后:

1、黄济:是我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是解放后我国教育哲学的拓荒者,他以自己的品格和学识为解放后我国教育哲学学科重建、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代表作:1998年出版《教育哲学通论》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85年《教育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概论》

这三本书是中国教育哲学在20世纪后半叶重建时期的标志性著作

2桑新民:南京大学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代表作:《当代教育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外国:

1奈勒:乔治F〃奈勒,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学教授,当代美国教育哲学学科的权威人士,著有《教育哲学导论》、《教育人类学》、《教育的逻辑与语言》等颇有影响的教育哲学论著。

2、谢弗勒:美国分析教育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代表作:《教育的语言》、《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

3、怀特:英国教育哲学家

《教育的目的》

4、卡尔:英国教育哲学家

代表作:《新教育学》

5、雅斯贝尔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

《什么是教育》

《存在哲学》

《哲学入门》

6、麦克莱伦:美国

《教育哲学》

7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民主主义与教育》

8、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

《理想国》

9、卢梭: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爱弥儿》

第16篇:哲学家来到一个建筑工地

哲学家来到一个建筑工地,分别问三个正在砌墙的工人:“你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一脸苦相,头也不抬地说:“我在砌砖。我笨手笨脚的,也

就只能干干这样的活儿了。”

第二个工人抬了抬头,若有所思地说:“我在砌墙。一堵堵墙相互连接

,慢慢也就能建成一座房。”

第三个工人则洋溢着无限的热情,满怀憧憬地说:“我在盖房。我要用

自己灵巧的双手,建造一座漂亮的大厦,让世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听完这三个人的回答,哲学家马上就判断出了三个人的未来:第一个心

中眼中只有砖,可以肯定,他一辈子能把砖砌好,就很不错了;第二个眼中

有墙,心中有墙,好好干或许能当上一位工长、技术员;唯有第三位,将来

必然大有出息,因为他胸怀远大目标,心中有一座神圣的殿堂。若干年过去

以后,果不其然,第一个工人还在干着他的老行当,第二个工人升为了一名

技术员,而第三个工人呢,则成为了一位建筑商……

:“抱怨命运不如改变命运”,“妒忌他人不如学习他人”,

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 工作本身没有所谓的好与坏,而是看如何去做,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

很喜欢苹果总裁Steve Jobs说过的那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大智若愚)一个是进取的工作心,一个是做人的态度。虽然他最后得了癌症,可是值得被人们记住的东西太多。一个对工作充满激情的人才能创造出如此神奇的产品系列。大到社会,小至个人。要想成功,就不能沉溺于现状,

第17篇:哲学家式的孤独(推荐)

理解哲学家式的孤独

古罗马的加图说:“一个人的有为从不多于他的无为,一个人的孤独从来不少于他独自一个人时的孤独。”

这句拗口的话用更通俗的语言说,就是“我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做的最多,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最不孤独。”这也就是哲学家所过的独身生活的写照。当一个人远离他人时,他处于一种丧失与他人的交流,丧失来自朋友的支持的境地。然而哲学家的独处并不是完全的空虚,相反在他的思考中他与自己发生对话,这种在思维中一分为二的现象也就是西方形而上学所谓的“哲学式的生活”。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从奥古斯丁到托马斯·阿奎那,从康德直抵尼采,西方的哲学家大多都以这种方式度过其一生。但是其中康德算是把着这种哲学家式的生活推向极致的人了。我没读过康的书,只从阿伦特的《精神生活》中对他的理论略有了解,然而叫我感到震撼的并不是他的理论,而是他的个人生活。

“康德自小身体不好,他几乎一生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方圆40公里的范围,据说是因为身体不好,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说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

他的生活非常规律,每天早晨5点起床,用两个小时学习,两个小时授课,写作到下午一点,然后去一家餐馆进餐。下午3点半,他准时散步一个小时,余下的时间里,他读书、写作,准备第二天的讲课。晚上9-10点间睡觉。

康德有过想娶妻的冲动,一次当他还在盘算自己的财产时,就被人捷足先登,另一次则是偶然邂逅了一位来柯尼斯堡旅游的年轻女子,当他还在对是否求婚进行哲学论证的时候,这位女子离开了柯尼斯堡,从此芳踪难觅,只能不了了之。海涅对此评价说:“康德的生平履历很难描写,因为他既没有生活过,也没有经历什么。”

一种完全在思想中度过的人生,没有经历过爱情,也没有对事业的野心(他拒绝过两次哲学教授的聘任书,因为不想离开自己的住了一辈子几乎从未离开的小城),甚至没有什么固定交往的朋友,在精确的节奏中永恒地思考着绝对的存在。这种生活究竟是一种超然的境界还是一种悲哀,我想最好还是留给兴致勃勃的读者去争论。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种哲学式的生活在现代如何变得愈发困难。

19世纪的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生性内向敏感,不善与人交往,在他25岁的时候父亲去世留给他一大笔遗产,靠这笔遗产他一生再也未从事过什么工作。在彻底的孤独中他感到日益加深的苦闷与抑郁,同康德类似,他也和一个女孩有一场失败的婚约,结果这事还闹得他在城里不受人欢迎。(这一点我是从《苏菲的世界》里面读到的)但是还好,克尔凯郭尔最终从哲学思考中获得了折磨着他的孤独生活的出路:对宗教的虔诚。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克尔凯郭尔同样是哲学家却为这种独身生活感到痛苦呢,我们不能说因为康德年代久远,所以即便他痛苦我们也不知道。康德从没有写过像《致死的疾病》这样的书,这本书显然是从绝望中靠着惊人坚强的思考的力量升华的结果。

康德能够在独身生活中享受到精神生活的幸福是因为尽管哲学思考要求他摆脱日常生活,然而哲学家毕竟不能完全在虚无中活着,他必须站在一个世界的坚实位置上,从这个能够给他提供现实感的位置上面,这只猫头鹰才能起飞,向着精神王国开始朝圣。在18世纪的德国小城市那样的地方,正如巴尔扎克的小说里法国的内地一样,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密,谁对谁都算是知根知底,说句难听的,即便遭人憎恨处处不待见起码也算是一种确切的位置,何况康德能留下当地人用他每天固定的散步习惯来校正钟表这段佳话呢。

而到了19世纪随着布尔乔亚的兴起,原先在贵族和底层群众中间的那种尽管本质不同却都重视与利益无涉的交际习惯随着人口日益趋向于两个阶级而消失了。人与人的关系愈发表现为按照既定的社会角色进行公事往来的模式。核心家庭在整合人的情感归宿方面的作用日益加强,这表明人现在被社会逐渐整合进两套彼此平行而互补的体系中,一套是以社会化的种种规则和动机

理论贯彻着的以科层制为蓝本的结构,在其中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以社会角色为基础的利益关系;另一套是以核心家庭为基础的私人领域,亲密关系较几个世纪前的那种大家族和巨型社交圈的规模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以亲戚和第一种体系中发展出来的朋友构成的体系。这样的社会结构对于哲学家和一切独身生活的人而言不啻是一场灾难:因为这两种体系的共同基石是社会化过程,如今社会领域已经占据了几乎全部的人口,游离于社会边缘的成员大多要么是各种不良分子,要么是精神失常者(其实这二者也只是社会化创造出来的一种东西,只不过通过两种手段)。哲学家想要融入任何一种体系几乎都是不可能的,那么结果就是哲学家处在丧失现实的状态下。对这种状态的揭露和分析,在文学和电影中并不少见,只要一个人留心观察的话。我随手便可举出一系列的例子,如《地下室手记》《双重人格》《变形记》《荒原狼》《金阁寺》《烟云》《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怪房客》《未麻的部屋》等等。有些是我以前看过而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也有新近才看的。关于这种丧失现实的状态,我仅仅想指出它最重要的特征,即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由于在世界中不再占有一个位置而带来的现实感的丧失,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与自我的关系发生异化。因为人对事物的判断和感知需要在一个由他人构成的共同体所提供的共同感中得到确立,一旦人完全丧失与他人的联系,现实就不再对人有任何意义和稳定性。不幸的是这种人群中的孤独比荒岛上的孤独更加糟糕,因为荒岛上的鲁滨逊可以凭借他已有的理性和文明在内心获得坚定的支持,而无法被整合进社会中的人则必须承受来自社会的排斥和压抑:例如对冷漠,残酷和扭曲的感知。在哲学思考中人与自己的关系的和谐的,犹如与一本富有启迪的书或者一位知己进行着对话,然而当人与自我的关系异化之后,与自己打交道就不再是和谐的,并能够产生新思想和灵感的火花,相反可能是敌对的关系,相互折磨的关系,相互欺骗的关系。在这种扭曲中,自我因为与思考的那个我相决裂而成了一个他者,由此产生出此类文学与影视作品中大量使用的手法:一个人突然间看到了他自己,而且是一个令人恐怖的,陌生的自己。

能够像克尔凯郭尔那样在宗教中得到慰藉,找到人生的意义毕竟是幸运的。但是在宗教的超越性力量日益消失的当代,这条路并非不可能,而是要强制理性降低到一个远低于哲学式的思考所要求的水平。一个人如果决计像古人那样过起独身生活,则要被迫在这种绝对的虚无状态中中断哲学思考,沉湎在不为任何人所知的不存在所带来的死灰一般的绝望情绪里面,等这沉默中的咆哮渐渐过去了,才能恢复自己的学习和思考。然而假如问到活着的意义这种问题,这个人答不上来,因为他发现”过去已经不再把它的光芒投向未来“,他处身在一片黑暗中,思考只使他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存在的暗淡而已。

第18篇:《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读后感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读后感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现在他们回来了,每个人满腹经纶,《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读后感--石宇琪。这时,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我给你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都坐了下来。哲学家问:\"我们后面的旷野里长着什么?\"\"长满杂草啊!\"哲学家说:\"对,现在我想知道你们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都没有想到,最后一课是这么一个问题。他们都想到了方法,这时,哲学家站起来说:\"可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读后感《《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读后感--石宇琪》。 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的地方不再是杂草,而变成了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坐了下来等哲学家,但哲学家没有来。

若干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在整理他的言论时,弟子们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去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在上面种庄稼。

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忧,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听完这个故事,我不由的念到:是啊!若想自己的灵魂永远的纯洁,那么最好的办法便是用美丽的灵魂和良好的品德去占据。

第19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小品doc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一位名叫福特的大学生,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笔试通过后,面试时,前面几个人都比他学历高,他觉得没什么希望了。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的办公室,发现地上有张纸就弯腰捡了起来,一看是写着“作废”的稿纸,便顺手扔进垃圾桶里。然后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福特先生,你被我们录用了。”福特很惊讶。董事长说:“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但是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却看不到地上的垃圾,他是不会成功的。而你做的最好。”福特就这样进了公司,这个公司不久扬名天下,后来改为“福特公司”,它使美国的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鳌头,他就是今天“美国福特公司”的创造人福特。大家说,拾起废纸重要不重要?我不得不说,优秀是一种习惯,是优秀的习惯,使福特获得了成功。

第20篇:启发了我的哲学家

启发了我的哲学家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几百年的哲学史。从神奇世界观到自然;从自然到理型;从理型到斯多葛学派;从斯多葛学派到新柏拉图学派;从新柏拉图学派一直到神秘主义﹑闪族文化﹑中世纪﹑巴洛克时期﹑文艺复兴﹑浪漫主义﹑人文主义„„出现的哲学家也不少:德莫克里特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圣奥古斯丁﹑保罗﹑圣多马斯﹑布鲁诺﹑伽利略﹑马丁路德﹑笛卡尔﹑史宾诺莎﹑洛克﹑休姆﹑柏克莱﹑康德﹑谢林﹑黑格尔﹑ 祁克果﹑达尔文﹑佛洛伊德„„等哲学家。这几十位哲学家中,启发了我的是祁克果。

祁克果有这几个学说:1主观的真理。2人生的阶段。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人生的阶段。

人生的阶段分为三个:1美感阶段;就是只为了现在而活,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享乐的机会,只要是美的﹑令人愉快的,就是好的。完全活在感官世界中,是自己欲望与情绪的奴隶,对他而言,凡是令人厌烦的,就是不好的。2道德阶段;就是对生命保持认真的态度,并始终一贯的做一些附和道德的抉择。3宗教阶段;就是一些厌倦了道德阶段的人,有的会回到美感阶段,有的则会“更上一层楼” ------进入道德阶段。其实宗教阶段只是用信仰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虽然宗教阶段十分好,但人数十分少没有几个人能达到哪个境界。以这个时代,能够达到道德阶段就十分不错了,我现在只是美感阶段。

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做什么都由着性子,想到什么作什么。有时候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被欲望驱使,脑门一热就答应了,后悔有来不及。记得有一次:我写作业,一开始在那里磨呀磨,等着阿姨出去之后可以下去晒会儿太阳。当时心里只想着是晒太阳﹙我还是专门等他们玩儿完了才下去的﹚,可不知怎么回事,我一下去,那些玩伴们就出来了,我一见就想往回走,可身体不听使唤,居然向他们走了过去,和他们一起玩。这一玩就一下玩到了下午,把什么诺言抛到了九霄云外。由此可见,我对欲望的抵抗力有多么差。

祁克果是对我启发最大的哲学家,是我收益匪浅。他使我懂得了人不能只生活在美感阶段里,而是在更高的阶段里。

《西方哲学家.doc》
西方哲学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