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相思

2022-04-18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王维相思

《相 思》

一、目标锁定

1、初读诗文,读准诗中的生字词,尝试根据节奏进行朗读,运用气息,按情感表达的需要,轻重缓急地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韵的回响,并找出韵脚。

2、结合译文再读诗文,理解诗文所表达画面与意境。结合插图与情境,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

3、通过读诗文,观察诗文的句式与押韵,找出五言绝句的句式押韵规律。

4、引导学生运用诗的表达句式与表达手法,根据格律,结合诗意填诗仿写。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诵读中体会诗的用韵与格律之美,了解五言绝句诗的韵律和格式。

2、难点:能运用诗格根据文意仿写填诗。

三、教学方法

以读贯穿始终,读中习法,读中悟境,以点盖面。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堂流程设计

(一)初读入韵

1、激趣导入 王维是我国盛唐时期的诗人,称为“诗佛”。我们学过不少他的诗,如《杂诗其二》,《送元二使安西》,《终南山》等。哪位同学能背诵这些王维的诗。(生背诵)今天我们再一起漫步于王维的《相思》中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相思》。(配乐,板书课题)

2、初读正音

A、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B、指名读,正音 C、全班齐读

3、再读画节奏

A、生划分“红豆生南国”一句的节奏 B、生交流展示这一句

C、以上述的方法划分全诗的节奏 D、全班有节奏地读

(二)、察文识律 1、三读晓平仄 A、录音范读,注意轻重

B、了解平仄知识,知晓仄声读得重而急,平声读得轻而缓。 C、学生再读 2、四读识格律 A、体会音韵,找出韵脚

B、明晓格律(五绝是四句,每句五个字) C、全班再读

(三)、会文悟情 1、读文会意 A、简介王维

B、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情景(结合译解,学生汇报) 2、析诗悟情

诗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吗?(结合导读,学生汇报)

3、以情再读

(四)仿文填诗

南宋伟大的诗人苏轼曾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就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看这这张画,画中就藏着王维的诗。

根据你在图中看到的景物完成诗句。(课件出示图片)明月透过松树中间撒落斑斑树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地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推荐第2篇:相思的诗句鉴赏王维

《相思》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上乘佳品!下面是相思诗句鉴赏王维,欢迎参考阅读!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解】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植物,结出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3、相思:想念。

【韵译】

晶莹闪亮红豆,产于岭南;春天来,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翻译】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思念之情。

【赏析】

据《云溪友议》载:安史乱时,唐宫乐师李龟年流落江南。一次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这首诗,满座遥望玄宗所在蜀中,玄然泪下。可见此诗在唐代当时传诵情况。这首诗,一直传诵到今天。

早年读这首诗,觉得没什么难懂,也不曾细心寻味。这首诗从字面上确也看不出有什么深奥地方。现在重新来读它,忽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诗是为何事而感发呢?“君”是谁?“南国”是否即“伊人”所在之地?这一连串疑问、委实有些茫然。既然无术起千年前诗人于地下。本事也就无从知道。但这终竟是值得玩味。读诗如不去作深一层咀嚼,恐怕也就品不出什么味道。不是么?红豆自是生在南国,它在秋季开花,也是连小孩子都知道常识。用红豆表相思,在人们生活中是司空见惯,并没有什么新奇。这些意思,又何须诗人写一首诗?当然不能作这样表面理解。这诗显然有寄托。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唐诗三百首栏目。

正因为无从解诗本事,后人读诗时往往产生似懂非懂、扑朔迷离感觉。诗好处大约也就在于此。一首诗常常随着岁月流逝,供读者驰骋想象艺术空间不断嘭胀,以至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教养、经历和心理状态读者都可以从其中找到自己所需要东西;各自于理解中创造着自己艺术世界有可能和原诗有某些关联,有仅把原诗当作一点由头,有则同原诗离得很远。《相思》一诗魅力即源于此。

然而《相思》毕竟有着自己独创。

诗中有两个关键字眼,一个是“相思”,一个是“君”。这两个词外延都十分宽广。“相思”之情,人皆有之,相思对象可以是任何人.而“君”,也可以是任何“一个”。“相思”具有对象性和专一性,情有所专注,因此它表示是一种特殊深挚之情。千百年民族文化心理造成这一词语内涵凝固性。一提到“相思”,无论什么人都会即刻想到男女之爱或与这类感情相通友谊。似乎愈到后世,内涵愈向前一义凝聚。所有这些,就造成向其中填入任何具体内容前提。

这首诗表达方式是很别致。一个晴朗秋天,诗人信步走到野外.望见那一颗颗红得透亮、晶莹如珠红豆结在枝上。油然而生情思。此刻心中日夜思念人儿倏然化作眼前红豆.犹如她就立在眼前。一个“劝”字充满深情,“相思”一语加一表程度副词“最”,更是情深意长。本来是诗人怀人。诗人却遥嘱对方“采撷红豆”,不说人相思。而说“此物最相思”,无限怀念,感慨,都在这用字轻重上。“劝”,“最”一经同“君”、“相思”组合,诗人内心感情就曲折完足地表达出来。正是这一表达方式,使读者受到深深打动,由此产生联想,从而把诗境界变作读诗人主观境界。

这首诗生命力,还在于它取象。“红豆”会使人联想起一些长期流传、具有深厚民俗基础爱情故事,如相思木、相思树之类、这些,丰富诗内涵,联结着历代读者心灵。

【作者介绍】

王维(701一761),字摩诘,盛唐诗人。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济)。王维出生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多才多艺,不仅诗歌造诣很高,诗名很盛,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开元九年(721)王维中进士,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安史叛军攻入长安时被俘,被迫任伪职。长安收复后,降为太子中允。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世人称其为“诗佛”。

推荐第3篇:王维的相思诗句及翻译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维的相思诗句及翻译,欢迎来参考!

相思

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注释

⑴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⑵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⑶“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⑷“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⑸相思:想念。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然后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然后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然后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像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然后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推荐第4篇:王维相思的诗句带拼音

《相思》是唐代诗人王维得创作得一首借咏物而寄相思得五绝。下面是王维相思得诗句带拼音,请参考!

此诗写相思之情,却全篇不离红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关合相思之情。首句写红豆产地;次句以“发几枝”一问,语极朴实,而又极富形象性,设问自然,则暗逗情怀;三句寄意友人“多采撷”,言在此而意在彼;末句点明其相思属性,且用一“最”字推达极致,则“多采撷”得理由自见,而自身所寄之意亦深含其中。全诗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语浅而情深,相传当时即为人谱曲传唱,流行江南。

相思得诗句带拼音

《相思》xiāng sī

王维 wáng wéi.红豆生南国 ,hóng dòu shēng nán guó,

春来发几枝 。chūn lái fā jǐ zhī ?

愿君多采撷 ,yuàn jūn duō cǎi xié ,

此物最相思。 cǐ wù zuì xiāng sī 。

词句注释

⑴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⑵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得植物,结出得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⑶“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⑷“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⑸相思:想念。

白话译文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得思念之情。

文学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得诗,是眷怀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得上乘佳品。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得,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得是眷念朋友得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得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得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得,这是选择富于情味得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得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得乡情。同样,这里得红豆是赤诚友爱得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得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得一切吧。”暗示远方得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得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得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得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得妙用。“此物最相思”就像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得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得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得,不言自明。一个“最”得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得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得热情,青春得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得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得语言来表达深厚得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得。

推荐第5篇:王维

王维 送綦毋潜作者介绍

落第还乡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父辈迁居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旋任大乐丞,因故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后归长安。安史乱之前,王维累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忧,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诗画俱佳,也通音律。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很高,无论边塞诗还是山水诗,各类主题皆有佳作,苏轼赞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中后期诗作多描摹田园景物,再加上诗中浓厚的隐逸思想,上继陶渊明、谢灵运,下开一代风气,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此外,他本人笃信佛教,诗中也多有反映,后人称其为“诗佛”。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既至金门

,不得顾采薇远,孰云吾道非

。 。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

,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释

o 綦毋(qí wú)潜:字孝通,唐代诗人,为王维之友。綦毋是双姓。

o 东山客:指隐士,东晋谢安曾隐居东山,乃有是典。

o 采薇:传说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中,采薇而食。薇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中有种子五六粒,可食,嫩茎和叶可做蔬菜,通称“巢菜”、“大巢菜”或“野豌豆”。

o 金门:即金马门。《史记》载:“金马门者,宦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金马门。”这里指代朝廷。

o 孰云吾道非:语出《孔子家语·在厄》:“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陈蔡发兵围孔子,孔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吾何为至此乎?’”

o 行当:将要。

o 桂棹:用桂树做的船桨,这里是指代船只。《离骚》中有“桂棹兮兰桨”句。

语译 圣明时代是没有隐士的,因为天下英才都将汇聚朝廷。就连如同隐居东山的谢安一般的你啊,也不能再悠闲采薇而食,而要来考试应举了。谁想虽然参试,却终落第,就此远离了朝堂,不禁自问说难道是我等的主张错误了吗?想你远道而来,曾在江淮之间度过寒食佳节,又在东都洛阳缝制春衣。如今我在长安道上摆下酒宴为你饯行,慨叹志同道合的友人就要分别了啊。你将乘坐桂木为桨的舟船,不久又能推开家中的柴门。树木绵延到远方,映衬着远行的你,西沉的红日洒满了孤峻的城池。我等的主张只是暂时得不到认同啊,你千万不要认为知音稀少。 赏析

此诗开篇便见不凡,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表面上是颂圣,但随即将綦毋潜比作谢安和伯夷、叔齐,这般人物却偏偏落第,从而“金门远”,还怀疑是否“吾道非”,前后对比,则讽刺之意鲜明。同时这也是对友人的慰藉:不是你才学不够啊,而是当道诸君皆盲者也。

“江淮度寒食”两句,或说是指友人归去之路。但綦毋潜家在江西,倘若归去,也该先经洛阳,再赴江淮,而不当反而言之,况且后面还有“行当浮桂棹”四句言归去,未免重复。所以这两句应该是回想綦毋潜离开故乡,北上应试之途,从“度寒食”再到“缝春衣”,可见整整一年过去了,但这离乡的一年却并未得到应有回报,被迫要再黯然返回。

此诗在慰藉友人的同时,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同心与我违”,王维认为綦毋潜和自己是志同道合者,那么綦毋潜落第而归,也可反衬出诗人本身在朝中并不得意。“吾谋适不用”,与前“孰云吾道非”的主语不同,“吾道非”是綦毋潜的口吻,“适不用”则是王维本人的口吻,可见这“吾谋”是指王维和綦毋潜共同的谋,共同的主张、理念,然而却不得用。诗人一方面安慰友人,吾谋只是“适不用”而已,将来还有机会,同时以“勿谓知音稀”为结,再次说明自己和对方的志趣、主张相同。表面上此诗是为友人的遭际而慨叹,其实诗人也是在自伤自叹。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o 饮:这里作使动用法,指“请饮”,可读作第四声。

o 陲(chuí):指边疆、边界,引申为边缘。

语译

下得马来,请你饮酒,问你要到哪里去呢?你回答说:“因为不如意啊,所以要回到南山去隐居高卧。去吧,去吧,你就别多问了,且看那白云飘飘,永无止尽。”

赏析

此诗抒发了因为宦途坎坷而灰心失望,从而想要回乡隐居的情思。诗作问答体,但谁问谁答,正不必细究,或许其实并没有这番问答,而只是虚拟问答以述志而已。

诗中的“南山”当指终南山,指代隐士居所,所以“归卧南山陲”也并非简单地离朝回乡,实有隐逸之志。“但去莫复问”两句,或谓是问者所言,恐怕不确,倘此言出于问者,便不当作“莫复问”,而当作“我不问”或“莫复留”了。此亦为答者所言。“白云无尽时”是指山林之趣,用白云的悠游对比宦途的拘束,用白云的无尽对比人生的有限,重重哲理却不明言,却指物而比,颇有禅的意味。所以王维被称为“诗佛”,并非妄语。 扩展阅读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曾作过多首送别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别本即名为《送别》,上面这首《送别》,也有名为《山中送别》的。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言简意赅,抒发了对友人浓厚的眷恋相思之情。

青溪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途无百里。 随山将万转,趣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注释

o 青溪:沮水支流,在今天的陕西省勉县东面,《水经注》上说此水上,垂钓将已矣。

“其深不测,泉甚灵洁”。

o 言:发语词,无实义。

o 黄花川:在今天陕西省凤县东北,似与青溪相通。 o 趣:通“趋”,指快步前行。

o 菱荇(xìng):指菱角和荇菜,都是水生植物。 o 葭苇:即芦苇,又名蒹葭。 o 盘石:通“磐石”,指大石头。

o 将已矣:就此罢了,这里指以此终老。

语译 我每次进入黄花川,都要追逐着青溪水前行。随着山势转过千道万道弯,其实才急行了不到百里而已。乱石当中,水声喧闹,深密的松林里却景色幽静,只见菱角和荇菜随波荡漾,芦苇倒映在水中。我的心境向来悠闲,而清澈的溪水又是如此恬淡,还是就留在这溪边磐石之上,就此垂钓终老吧。 赏析

这是一首隐逸之诗,应当作于张九龄罢相以后,因为由此开始,王维在政治上趋向退缩无为,少年时的宏图壮志日益消磨,诗中的归隐之意也逐渐浓厚。诗明写游溪,其实暗有所指,“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是说自己在宦途中历经种种坎坷,但却并没有什么成就和进步,于是才萌生退隐之心。“声喧乱石中”,仍接上以言俗尘之烦扰,但随即“色静深松里”,周边的环境,更主要是诗人的内心,却逐渐变得平和起来。以此平和之心,驱策其双眼,再看景致,便只有恬静和澄澈,菱、荇随波荡漾,芦苇倒映水中……

唐诗常识

格律诗一般偶数句押平声韵,奇数句则除首句可能入韵外,都以仄声结尾,就此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古诗对于各句尾字的平仄虽无严格要求,但诗人也往往为了形成铿锵节奏而无意识地作出特别安排。即以此诗而论,偶数句押上声韵,都是仄声尾,不必说了,奇数句则以川(平)、转(仄)、中(平)、荇(仄)、闲(平)、上(仄)等字为结,自然平仄相间,使得阅读时起伏错落,别有韵味。

七言写景,往往显得秾丽,五言则相对要清雅得多,此诗中间几句,深切地反映出诗人确为写景妙手,果然“诗中有画”。再后写“我心素以闲”,这其实是自欺欺人,观诗的前半段,便不见闲,闲在其后,是逐渐产生的情绪。就此诗人发出喟叹:人生如此无奈,坎坷如此重重,还不如就此归隐算了。传说姜尚曾垂钓渭滨,后汉也有严光垂钓而隐,不肯出仕,故向来以垂钓来指代隐者。“将已矣”三字,回味悠长,然而事实上王维始终在宦途中辗转,他并没有真的去隐居,所有通达、谦退,也只反映在诗中,只是诗人万般无奈之下美好的理想而已。

渭川斜阳照墟落

,穷巷

田家

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田夫荷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锄至,相见语依依。

。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注释

o 渭川:即渭河。

o 斜阳:别本作“斜光”。 o 墟落:即村落。

o 穷巷:别本作“深巷”,穷在这里也是深的意思。

o 雉雊(gòu):雉鸡鸣叫,语出《礼记·月令》,有“雁北乡,鹊始巢,雉雊鸡乳”句,郑玄注:“雊,雉鸣也。”

o 荷:肩负,去声,今可读为第四声。

o 式微:指《诗·邶风》有《式微》诗曰:“式微式微,胡不归。”式微即临近黄昏意。

语译 斜阳映照着村庄,牛羊归入深邃的街巷。村中老人想念着牧童,于是倚着拐杖在柴门边等候。野鸡鸣叫,麦苗茁壮成长,蚕正作茧,桑叶已很稀疏。农夫扛着扁担回来,相互亲切地交谈着。我因此而羡慕农家闲逸的生活啊,怅然吟咏着《式微》之诗。 赏析

此诗笔触简洁,写农家田园之乐纯用白描手法。乡间黄昏时分,先写斜阳落,再说牛羊归,老人等待牧童归来,农夫已经收工回家,间杂以麦苗生长、蚕已化蛹结茧,可知时令乃是夏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氛围是闲适、平和的,这从牛羊自归(牧童还未回来),农夫“相见语依依”便可看出。然而诗人写景,并非纯粹歌咏农家之乐,而是寄托自己的烦闷心情,暗起隐居之思,诗眼便在结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诗·邶风·式微》咏道:“式微式微,胡不归。”天近黄昏,为什么不回来呢?诗人怅然而吟,其意是说自己已近暮年,为什么还贪恋着俗世的繁华,不肯回归自然,归乡而隐呢?

当然,农人辛勤劳作,生活未必有诗人所描写的那般愉快、闲适,所以诗中所写的只是农村的表象而已,内中究竟如何,并非诗人所愿见、愿闻、愿知,其悠闲的氛围,纯是诗人想象,为的正是引出结句。在王维看来,农家之乐,更准确点说是隐士之乐,要超过仕宦无数倍,所以衷心艳羡。就此而产生了这首清雅的诗篇,同时也类似一幅淡墨山水画。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

,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

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注释

o 宁久微:宁是否定,微指卑贱,意为:哪儿会长久卑贱呢? o 殊众:与众不同。 o 怜:指爱。

o 无是非:指因怜爱而不计较是非,觉各方面均很可爱。 o 持谢:奉告。

o 效颦:语出《庄子》,说:“西施病心而颦(皱眉),其里之丑人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效其颦,富人见之,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彼知美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后来演化成“东施效颦”的成语。 o 安可希:怎能得到他人的赏识呢?

语译

西施的美色天下人都仰慕,她又怎会长久卑贱呢?白天还是越地溪水畔的浣纱女,晚上就进入吴宫变成了吴王的妃子。卑贱之时,她与众人又有什么不同呢?然而一旦富贵,大家才明白她的美艳是多么稀罕啊。她招人前来帮忙涂脂抹粉,自己都不用亲自穿衣服。吴王越是宠爱她,她的仪态越是惹人怜惜,吴王因此而觉得她所有方面莫不可爱。当时一起浣纱的女伴,没有人能够与她同车回乡。奉劝那邻居的女孩啊,光是模仿西施皱眉头,又怎可能得到他人的赏识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借史事以抒发自己某种情怀。历来都解此诗意为讽喻,嘲讽那些倖进小人,一朝得势便骄奢淫逸,“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还蛊惑君王,使得“君怜无是非”。然而将西施比倖进小人,实在难以自圆其说,开篇就说“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哪有遭人痛恨的倖进小人是天赋奇才,并且命中注定不会屈居下僚的呢?结句再用“东施效颦”的典故,说这些人的天赋是学不来的,遭际是无法复制的,分明对以西施类比的那些人抱有欣赏甚至是羡慕的态度,又何来讽喻一说?

其实诗的本意,不过自比西施,为自己一时的不遇开脱、自解而已。王维认为自己才能超卓,便如同西施盛富美色一般,锥处囊中,终能脱颖而出,是不会长久沉沦下僚的,一旦得志,自能一飞冲天。不遇之时,似乎并不“殊众”,富贵以后,人们才会真正了解我的才能。“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只是状其贵盛而已,“无是非”是说到时候看来处处皆是才能,而并不含有是非不辨的隐意。而既然自己的才能和西施的美色一般都是天赋的,自然他人无法仿效,东施效颦终究无益。

此诗或作于王维青少年时代,尚有万丈雄心,想要一朝贵盛,翱翔天际,好好地做一番事业,诗中充满了自矜之意。从来诗歌不可浅读,亦不可深读,强要赋予某首诗更深厚的用意,结果只能捉襟见肘,难以自圆其说。

王维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注释 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o 鹿柴(zhài):“柴”通“砦”,本意指鹿栖息的地方,此为地名,是王维辋川别墅二十胜景之一。

o 返景:“景”通“影”。《初学记·日部》载:“日西落,

光返照于东,谓之日景,景在上曰反景,在下曰倒景。”语译

空旷的山间啊,看不见人,但是能够听到人说话的声音。夕阳映入深林之内,又照在青苔之上。 赏析

王维在他的《辋川集》序中说:“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其实偌大的杭州西湖,不过十景,小小的辋川谷内,却有二十胜景,想来大多是略具其形,拿来凑数的。然而景物之是否可观,都在人心,心有所感,处处皆是胜景,心中无感,胜景也如荒芜,所以说后人由“辋川二十胜景”的说法所体味到的,不是辋川谷有多美,而是能够发现其美的王维具备了多么深刻的艺术家的敏感性。

即以此诗而论,说白了不过山空寂而林幽深而已,但诗人却能够用简朴直白的字句描摹得如此感人,恍然如同目见而耳闻。两联都用衬托笔法,有人语响而不觉嘈杂,反而更显山林的空寂,有夕阳照而不觉敞亮,反而更显山林的幽深。正如万绿丛中涂一点红,不觉绿色贫弱,反而更显绿意盎然,格外鲜明。说王维“诗中有画”,倒不如说他能够用画家的眼光去发现山林之美,从而以诗语道出。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第二句:“但闻人语响。”诗人用一点点隐约的声音来反衬山林之空寂、静谧,但他可以说“但闻鸟语响”、“但闻蝉语响”,正如南朝王籍在《入若耶溪》中所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而王维不言自然之声,却偏要说“人声”,想来未必无因。私以为此“人语”,即指的是诗人本人,诗人身处空寂清幽的山林之中,觉得自己已与自然契合为一体,再无俗尘烦扰。所以这“人语”不但不会破坏自然的纯粹,反而是人与景默契统合的象征。隐士情趣,因此而出,并不仅仅只是对景物的简单素描而已。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篁即竹林意。 长啸:嘬口长鸣,类似于今天所谓的“吹口哨”。

o

o

语译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中,一边弹琴,一边吹着口哨。深林之中,无人知晓,只有明月映照着我。 赏析

此亦古绝,亦为王维咏其辋川别业附近的“二十胜景”之一,而诗中所表现的,也是隐士恬然自得,不因俗务缠身、烦心的独特趣味。与《鹿柴》不同的是,《鹿柴》以写景为主,而将主人公隐藏在清幽深邃的景致之中,此诗则以写人为主,景物围绕主人公而存在。

唐诗常识

王维此诗,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绝句”,而属于“古绝”。严格意义上的绝句要求押平声韵,而且用律句,该对则对,该粘则粘,而王维此诗,不但押仄声韵(响、上),虽用律句,却不对、不粘,很明显是古绝。唐诗中,五言古绝是非常常见的,可以看作是从五言古诗到五言律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衔接,而七言古绝则不多见。 首句写“独坐”,与结句“来相照”相呼应。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深幽的竹林中,感受那自然恬静之趣,他“弹琴复长啸”,显得是那么怡然自得。“深林人不知”,表面上是说因为竹林深密,所以外人不知道他身在何处,在做些什么,实际是说这般隐者之趣,俗尘中的凡人是理解不了的。然而人虽不知,明月却知,他“独坐”无人伴、无人知,却偏偏有月光洒在身上。“来相照”一个“来”字,便出动态,并使人联想起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境。李白诗是人主动地去邀月,以见其孤独无伴,而要寻找一份寄托,王维诗则是月主动地来照人,以见自然与人之相契合,故此虽“独坐”却并不孤独,诗人的内心是舒适的、充实的。

故而清人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评此诗道:“妙绝天成,不涉色相,色籁俱清,读之肺腑若洗。”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注释 绿,王孙归不归?

o 明年:别本作“年年”。

语译

我在山中送别友人归来,日色已暮,因而掩上了简陋的柴门。春草啊明年又会变绿,请问你是否会回来呢?

赏析

送别与思人,一般情况下,多将思念放在送别之际,离人远去之时,而诗人却独出心裁地将思念置诸送别归来之后。为什么要放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呢?注意此时天色已暮,柴扉已合,昏暗之中,诗人独居陋室,最感孤清寂寞,因而于此时思念才别之友,情感之阐发最为得宜。

尾联是化用了《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但改否定的“不归”为疑问的“归不归”,尽出期盼之意。“春草明年绿”有本作“春草年年绿”,私以为不甚佳。“年年”是泛指,“明年”才指此番送别之后的下次重逢,与前一联关联更为紧密。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

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注释

,此物最相思。

o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宋人《古今诗话》载:“相思子圆而红,昔有人殁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以名之。”

o 春来:别本作“秋来”。 采撷(xié):采摘、摘取。

o

语译

红豆生长在南方啊,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就又会生出几枝新芽。希望你多多采摘它吧,传说此物最为相思。

赏析

红豆之名相思子,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因为王维这首著名的五绝,几乎妇孺皆知,红豆蕴含着相思之意。宋尤袤《全唐诗话》中说:“禄山之乱,李龟年奔放江潭,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云云,又‘秋风明月苦相思’云云,此皆王维所制而梨园唱焉。”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就已经影响力很大了。 此诗借红豆“相思子”的别名,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但不说自己,却偏言“君”,希望对方也能和自己一般相思寄远。第二句“春来”云云,或作“秋来”,其实都无所谓,这里的“春”、“秋”皆虚,其实要说的是最近如何,诗人作此诗时为春季,自作“春来”,作此诗时是秋季,便作“秋来”,总之是吟咏目下的相思之情,不必在季节上作太多的考证。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语译

您是从故乡来的啊,应当知道故乡的事情。不知道动身前在雕饰花纹的窗户前,寒梅有没有生出蓓蕾呢?

赏析

亲友自故乡前来,因问故乡之事,此诗为写乡思之意明矣。但不问家中别事,独问寒梅,以小而及大,有爱屋及乌意,即因思念故乡,故思念故乡之一草一木,再以对一草一木的关切,来衬托对故乡全方位的怀思。

其实这种手法并不罕见,陶潜《问来使》诗云:“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屋南山下,今生几丛菊?”王安石《道人北山来》诗云:“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此长。”但都没有王维此诗著名,千年传唱,究其原因,就在于此诗用语质朴,且言简意赅,一问即收,而上述两诗则问之不绝,尚有下文。初唐诗人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也用类似手法,更是絮絮叨叨问个不停。

诗不是越长越好,也不是越短越好,在于所要阐发的情感有多浓烈,是不是情先意尽,或者意先情尽。倘若意先情尽,则使读者如梗在喉,倘若情先意尽,则有画蛇添足之感,总要情与意相辅相成,意已到而情将尽未尽,才最见佳妙,更耐咀嚼。此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并非浓烈,故而诗意如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最显情思绵长,问得过多,反为不美。陶潜诗与王安石诗都于思乡外更着别意,所以后面可以有所增添,但也因此而使得诗意不纯,使读者的共鸣不够强烈。而王绩诗亦纯是思乡之意,问来问去,问个不休,就比起王维这首诗来,笔法、意境、情感,都要差得太远了。

推荐第6篇:王维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情感目标:想象画面,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体会诗歌所承载的感情,激发学生珍爱亲情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受诗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后两句是从“兄弟”的角度来抒发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诗眼,从“心出发。

1、同学们,你们知道秋天这个季节里有哪些节日?指生回答:中秋节,国庆节,。还有什么节?同学们想了想说:重阳节。访生: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著名诗人王维就写下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读题、释题

题目很重要。是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①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

②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

③题目中有一个生字——忆

a、你是怎么记住它的?竖心旁表示什么? b、组词(回忆、记忆……) c、题目中是指谁回忆谁?

3、再读课题

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回忆起了家乡的亲人。他的心情可能会是?生读题。心情也可能是?生读题。是的,此时的王维可能难过,也可能略觉孤单,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诗题。

回忆源于内心,诗人在重阳节回忆起亲人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诗中去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生字的认读。

3、多形式读古诗。

三、想象画面,由“意”入心

1、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15岁那年,王维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长安想取得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写此诗时王维只有17岁,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

2、17岁的王维身处“异乡”作为“异客”是什么滋味呢?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在书中圈出。

①学生汇报,板书:独组词(单独、独自……) 没错,诗中的这个“独”字就是“独自”的意思。

②汉字是会说话的,仔细看看“独”字,它的背后隐藏着一幅幅画面,透过它你看到一幅幅怎样的画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王维当年的生活,寻找一幕幕他那孤独的身影。 出示句式,生想象说话:

远在异乡,当王维____时,却只能____。 根据学生补充的内容体会情感,引发朗读这一诗句。

③由此可见,当王维吟诵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句时,他心中该是多么的酸楚啊!

角色互换:王维啊王维,当身边的亲人都团聚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你的心情?带着感受读。

王维啊王维,当别人三五好友,呼朋引伴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此时 2

的你?带着你这份感情读。

王维,此时的你在想着谁?念着谁?读出你的思念.不管你是如何想念亲人,你仍在异乡,不管你是怎么的孤独,你仍然是异客,带着此时的感受,齐读第一句。

3、即使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即使满腹才华被他人赏识,孤单无助的王维仍是一名生活在异乡的异客,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亲人,这是魂牵梦绕的思念啊!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这思亲之情更是深切,诗人把满腹思念都倾吐在哪句诗中了?(生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①整首诗中,这一句流传最为广泛,每个字都凝结着诗人的情感和心血。再读,哪个字或词触动了你的心弦?(板书:倍思亲) ②换词体会情感

“每逢佳节更思亲”、“每逢佳节又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

a、读一读,你发现三句诗有什么区别?你觉得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 b、“倍”组词(加倍、双倍……)

在这里“倍”指的就是“加倍”。一个“倍”字,既表现出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现出王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亲人。

c、用你的朗读表达出王维的这份思念。(个别读、师评价,齐读) ③“每逢佳节”指的仅仅就是重阳节吗?还可能是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是的,不管是中秋还是除夕,它都是家人团聚的大好时机。人们都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边读边想,在不同的节日里。远在异乡的王维都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诗人的心情、神情说开去:

每逢__节,我看到__,想起家乡的亲人,____。 ④配乐《九月九的酒》,指导朗读。

平常也就罢了,而佳节来临时,别人家举杯畅饮、庆祝团圆,而诗人却只能孤独的回忆这一幅画面,怎能不会使他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家乡人、家乡事都如放电影般频频从王维的脑海中荡过,这些都令他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他怎能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呀!

17岁的他还是一个孩子呀,就已经背井离乡。生病时没人照顾,遇到困难没人 3

帮忙,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

好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千多年来,它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啊!

每当国庆佳节,还在他乡的莘莘学子,会在心底默默地念起:____。 中秋来临,远在外地求职谋生的人们,会对着明月诉说:____。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异国的海外游子,会面向祖国的方向深情地诉说:____。

4、此情此景,让你不禁还想起了谁的诗(生补充古诗接龙中积累的思乡诗。) 课件逐一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外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睹物思人,看到人家都登高游玩,他会想到谁?

6、家乡亲人的一举一动那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却不能真实地拥抱、交谈,这种痛苦的滋味真令人心碎呀!尽管心中倍思亲,可他都只能面向东方,含泪诵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角色互换:兄弟啊,看着这漫山遍野的茱萸,你想起了谁? 你会对他说什么?(可以引用诗句) 你想祝愿他?

②是呀!家乡的亲人团聚在一起,他们又何尝不在思念着王维呢?登高远眺,无限的牵挂、担忧、思念涌上心头,他的亲人们一定也会面向西方,大家喊出(屏幕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

余音式朗诵,这幅画面中最令人遗憾的是少一人,少一人是诗人王维此时最大的痛,也是家乡亲人们心底最大的痛,“少一人”在王维和兄弟们的心中不断地撞击着,我们共同来表达他们心中无奈地呐喊,一组读后两句诗,其他三组接连重复“少一人”。

四、回扣诗眼,感悟诗“心”

1、回头再看看“忆”字,单单指的就是回忆吗?更多的是一份思念。

2、王维思念亲人,所以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王维就想到自 4

己:独自异乡为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

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王维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起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诵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看不见的是深深的乡情,舍不弃的是浓浓的亲情,当我们身在远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我们也不禁吟诵(生齐读古诗)。

五、升华情感,深入人心

1、诗歌,不仅可吟也可唱,让我们跟着曲调把王维那份思乡之痛倾诉出来吧。播放歌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跟着一起唱。

2、短短的四句诗,仅仅28个字,将道不尽的离愁,诉不完的思乡,曲折有致地铺展在我们面前。历经1000多年,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它的时候,涌向心头的又岂止是感动?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走进了这浓浓的乡愁中,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啊!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读读王维的另一首思乡诗《杂诗》。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体会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4、理解“独在异乡为异课,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体会游子的思乡思亲之情。

5、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感受诗中蕴涵的思乡之情。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相信我们很多同学都能背诵出许多的古诗,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背给大家听。 生背古诗。

师:遥远的古代,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人就用手中的笔表达内心的思念,今天,就让我们细细地来品味王维的思念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出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初读全诗、了解重阳

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

2、正音:“为”这里应读“wéi”,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来。

3、释题:

重阳节:指名读,齐读书上注释,并指出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

“忆”即“思”,思念、想念;“山东”,陕西有座名山叫华山,华山以东有个地方叫蒲州,是诗人王维的老家;“兄弟”,此处的“兄弟”可以是王维的同胞兄弟,也可以是王维的亲人,朋友。

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王维在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三)反复吟诵、体会孤独

1、与诗题相对应的是哪一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重阳节,说说我国其他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元宵节、元旦、春节

忆——思,兄弟——亲人,每:每当;逢:遇着、碰到的意思;倍:更加,加倍 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人们无不兴高采烈、欢度节日,可诗人王维却发出了“倍思亲”的感叹,是什么原因使诗人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如此深深地思念亲人呢?请同学们生汇报课前预习时收集的关于王维的简介及写作背景,看诗中哪些字眼点明了诗人“倍思亲”的原因。

2、一二句:

(1)“异乡”:他乡,李白离乡来到长安,长安对他来说就是“异乡”

(2)“异客”:“陌生的客人”。李白小小年纪漂泊在外,独居他乡,身份是“异客”。 (3)“独”:独自一人,还隐含着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想象:当我们离开家,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们可以打开电视,解解闷);想家的时候,(可以给家里打个电话,跟亲人聊上几句);实在忍不住就(坐车,坐飞机回家)。 语言训练:

诗人漂泊他乡,平日里常常思念_____,如今面对良辰佳节,他感到非常_____。 当别人一起出去看热闹的时候,而他却____________;当别人约了亲朋好友欢聚畅饮时,他想起了__________ __。

但是王维生活在古时候啊,没有电话,晚上也没有电视,该有多寂寞啊。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孤独、寂寞)

(4) 当国庆佳节,普天同庆,远在他乡莘莘学子,用诗句对亲人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当中秋来临,远在外地求职的人们对家人思念只能用这样的诗句遥寄对家人的思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你的眼前讲浮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可能在哪,看到什么?心里的感受怎么样?

3、三四两句:

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深深思念着亲人,那他的亲人是否也在思念他呢?从哪里可以看出?

(1)王维的思乡情感犹如潮水般奔涌而出,此时此刻,他思绪万千,想到了什么?

(2)想像两年前的与亲人共度重阳节的美好情景:

两年前的重阳节,给王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那温馨的一幕幕至今仍时时浮现,往昔的重阳节啊,我们兄弟曾经一起……曾经一起……曾经一起……

思绪万千的王维,想起的又何止仅仅是兄弟呢!那年迈的父母啊,已双鬓斑白,他又何尝不是时时惦记,九九重阳又被称为老人节,可王维却无法伺奉左右,承 7

欢膝下,此时此刻,他真想对双亲说:父母啊…… (3)家乡的亲人也在思念他,想像说话——

(4)但如今却没人与他共度佳节,他只好孤身一人站在这高高的山上,远远地望着家乡,他心里该与多少伤心难过啊,读——

(四)配乐诵读、深华情感

1、又是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站在异乡的窗前.面向亲人的方向.深情念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又是一个离亲的重阳节.我独自登上高山回想和弟兄们插茱萸的场景,不仅大声的念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配乐诵

让我们把这份思念长留心中,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背一背。

(五)比较学习、明确中心

1、学了这首诗,我们再来看王维的另一首诗──《杂诗》。要求:自学,说说诗意,再比较它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出示: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来日,出发前来时。 绮窗,雕着花纹的窗户。 著花,开花。 2、交流:

相同之处: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语言朴实无华。

不同之处:在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思念兄弟登高来写思念亲人之情;《杂诗》写问朋友寒梅开花没有表达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感。

(六)背诵全诗、书写生字

1、背诵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

3、书写生字。

推荐第7篇:王维佛教

硕士生考核论文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佛教与中国文学 姓名:王维 学号:81020152 指导教师:龚贤 开课学期:研一下学期

浅析佛教对孙悟空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佛教的角度出发,简要的分析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性格、行为等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即佛教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

西游记

孙悟空

一、关于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 (S.Siddhārtha, P.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Gautama, P.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从信仰人数上说,佛教位于印度教之后,为世界第四大宗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近代佛学家欧阳竟无认为,“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权宜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世界上的很多人。

二、佛教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影响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西游记》中的众多人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孙悟空。它从花果山出世,经大闹天宫而被佛祖降伏,后来由观世音点化,转而扶助唐僧西天取经,活跃、贯穿于全书的始终,可以说是《西游记》的主角与灵魂。

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孕育,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孙悟空既有印度血统,也有中国血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综合形象。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王哈奴曼神通广大,善于变化,腾云驾雾,非常接近《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孙悟空这位混血儿,看来还是以印度血统的成分居多。

但是,人们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哈奴曼怎么会万里迢迢地跑到中国来了呢?这件事与佛教的传人中国联系紧密。哈奴曼的形象是通过佛经的介绍而在中国民间流传的。敦煌藏经的藏文写卷里就有好几个《罗摩衍那》藏文译本残卷,我国新疆发现的古代语言残卷中有古和阗文的《罗摩衍那》。西藏密宗僧人陇钦巴在《佛宗宝库》中论述遍人天(即毗湿奴,婆罗门教的主神)的十种化身时,概略地讲述了《罗摩衍那》的故事,而且说猴王哈奴曼是遍人天的智慧形象的化身,与孙悟空机智多谋的特征正相契合。更加有力的证据是佛教《六度集经》中完整地保存了《罗摩衍那》故事的原始形式,其中猴王哈奴曼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些事实,足资证明猴王哈奴曼是随着佛教东传而进入中国本土的。

此外,佛教中有许多故事和传说,为孙悟空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氛围。唐朝开元年间,印度高僧善无畏带来了佛教密宗的主要经典《大日经》,他在经序中记载了群猿深山护经的故事,说的是北天竺某一小国深山中有藏秘经的洞窟。每逢暑天,

猿猴们将经籍取出晒太阳,以除去潮气、霉斑。有一次,不慎失落了一册,被樵夫拾去献给国王。大猿得知后,就跑去想尽法子取了回来。从这段故事可以看出它与孙悟空西天取经有血缘关系。我国的藏传佛教是密宗的天下,因此以上这段故事在西藏境内颇为流行。西藏乃东县有猴子塔群,在当地很有名气。猴子洞的藏名是“比乌哲古”,座落在乃东县泽当镇贡布山,此山乃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洞内有成千上万座泥塑小经塔和小佛像,成为全国唯一的洞内经塔群。这一景观便是由于《大日经序》的这一传说丽形成的。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佛祖释迦牟尼有十大弟子,其中以目犍连号称“神通第一”,而他在佛典中被说成是猿猴的转生。又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记》的祖本,其中保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是猴行者,而到了《西游记》中,猴行者便有了孙悟空的名字,这名字还是观世音菩萨给取的呢!孙悟空姓孙,是因为他是只猢狲,法名悟空,同样也有它的来历。唐朝有个西行求法的高僧法名悟空。据《宋高僧传》载:悟空俗家姓车,长安云阳入(今陕西泾阳西北),是北魏拓跋氏的后裔。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他奉唐玄宗之命随使臣张韬光出使嗣宾国。他到了嗣宾国后,因病不能如期回归,便留在当地出家为僧,拜高僧舍利越摩为师,并在印度等各地僧寺朝拜求经,法号悟空。二十余年后,他思念故土,禀告师父舍利越摩请求回国。舍利越摩赠授他佛牙、合利和《十地》、《回向轮》,《十力》三部梵文经典。悟空于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回到长安,册封壮武将军,主持章敬寺。悟空西行求法前后凡四十余年,后人根据他的事迹写了《悟空人竺记》。孙悟空的得名,便糅合进了他的影子在内。归根到底,孙悟空的原型虽以猴五哈奴曼为主要来源,但并不排斥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各种传说的因素,而且这些传说大都与佛教有关。

其实,《西游记》中与佛教密切相关的人物,又岂止是孙悟空一人!西行取经的唐僧师徒四人,原型都来自佛教。唐僧在历史是实有其人,他以唐代的玄奘为原型,并采取了真名实姓的方式。《西游记》的整个故事也是以玄奘西行取经的事迹为蓝本而加以发展、衍变而成书的。猪八戒的原型是佛教传说中的天界驾车神——北斗七星,其形象是七只猪。佛教密宗中有“七只猪拉着女神摩利支天车舆 ”的记载与绘画,元代末年杨景贤据此在《西游记》杂剧中叙述猪八戒在天界的前身是佛教的“摩利支天的御车将军”。“摩利支”是音译,意译是“光”。这位女神的形象为三头八臂,在佛教护法神二十诸天中居于第十七位,乘的就是猪车。沙和尚的原型是毗沙门天。“毗沙门”是音译,意译是“多闻’,故此神又称作北方多闻天王。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玄奘孤身西行取经,途经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的莫贺延碛,该地一向有 “八百里沙河”之称。玄奘由于失手倾翻水袋,五天四夜无滴水沾喉,唇焦舌燥,腹胃如焚,幸得梦中遇见毗沙门天指点,方得脱困。后来经过数百年口头传说中演化,这位毗沙门天在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词话》中蜕化成为身高三丈的深沙神,而在元代末年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便己演变成为沙和尚了。

如果进一步扩大考察的视野,我们便会看到《西游记》本身就可以说是一部佛教小说,不论是前七回孙悟空大闹天宫还是后八十七回的取经故事,都有一个共同主题,即写佛家如何降妖伏魔。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和,累箍咒,象征着佛教在其传布过程中如何降服异教神灵而使之皈依佛门并成为佛教护法神的过程,而西天取经故事,实际上是写佛教传人中国后,对原有宗教的冲撞、碰击并在中土站稳脚跟的过程。佛教对中国本土原有的势力较大的宗教如道教,既互相冲撞又互相吸收,在《西游记》中反映为三教合一的思想,对一些势力较小的地方宗教

和少数民族的宗教则采取了消灭和融合的方式。莲花生大师在西藏传布佛教时,据说曾以神通降服一切天魔,令其立誓,改心向善,护持佛法,这就是说他将西藏本土的苯教神灵,吸收进佛教的神灵世界,使之成为佛教的护法神。莲花生大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佛教在西藏终于消灭和取代了苯教。这在《西游记》中反映为孙悟空在西天取经路上的一路上降妖服魔,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红孩儿被降后皈依观世音菩萨座下。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牛魔王后来也被孙悟空降服了。无独有偶。佛教在西藏传布过程中,曾出现朗达玛灭法事件,使佛教在西藏的弘传中断了一百多年。藏地僧人认为此人是“牛魔王下界”,“朗”字在藏语中是“牛”的意思。由此观之,《西游记》牛魔王父子的反对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并妄图吃唐僧肉,并非凭空杜撰或空谷来声,而是有着佛教史上的一场斗争作为其背景的。

三、总结

从以上列举的事实来看,尽管《西游记》中颇多讥讽取笑世相而借题发挥的内容,但无妨其作为佛教小说的主旨。因此,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佛教是孕育孙悟空形象的摇篮,如果没有佛教的传人中国,也就没有孙悟空形象的产生。

推荐第8篇:王维诗中有画

(一)如何理解王维诗歌的“诗中有画”?

苏轼曾评王维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古今评论王维山水田园诗时一个经常运用的话语。现代学人对这一命题作了一些现代学理意义上的阐释。大致而言,所谓“诗中有画”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王维是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他的诗常常吸收绘画技法。

“经营位置”是我国传统的画学六法之一,是“画之总要”,画家善于把许多个别的景象通过“经营位置”组成一个整体,王维也常用此法。例如《渭川田家》前八句写农村生活中的种种景物,第九句用“闲逸”二字点出,使景物贯穿起来,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画面。

古代绘画,特别讲究虚实、远近、大小的处理,王维的诗也运用了这些技巧。例如“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以纵横有致、明显突出的构图极为准确地再现了景物的特征。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十分讲究色彩的明朗和对比,并以之营造和谐、柔美的境界。诗人往往以两种或多种色彩构成巧妙的辉映或对比,使得十个色彩更为丰富,并富于变化,给人以更多的美感。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漠漠水天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皆是不同色彩的两两对照,画面明丽而优美,极为和谐。

诗人还善于利用光影的明暗或流转来传达美感,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其色彩、光影就具有明确的变化不定的特征,给人以脩忽变幻的印象。

“诗中有画”不仅仅局限在绘画技法之中,还指思想感情的表现。如果仅仅把诗写得逼真如画,还算不上最高境界,必须在“画”中饱含着人的气质、性格、意趣,兼诗情画意之美,得情景交融之妙,方可称上品。王维的许多山水田园诗,在形似的基础上力求神似,到达了“意境两浑”的高度。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青山月夜的美景中透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恋。

(二)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北师大版文学史+李道英老师讲稿)

1、诗中有画(具体分析见上一个问题)

2、诗中有禅

王维又有很多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无一点人间烟火气,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这正是王维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有些诗尚有踪迹可寻,如《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所到香积寺时所见以及想以禅定制服世俗妄念的希冀。有些诗则显得更空灵,“不用禅语,时得禅理”,有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遇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充满一派亲近自然、身与物化、随缘任运的禅机。“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言诗中有画哉!”又如《鹿柴》《鸟鸣涧》《辛夷坞》一切都是寂静无为,虚幻无常,没有目的,没有意识,没有生的喜悦,没有死的悲哀,但一切又是不朽的永恒的,“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由此妙诠。”

推荐第9篇:王维诗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一做送别)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 一作金) 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 一作兆) 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 一作长安道,一作长亭送),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蓝田山石门精舍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探奇( 一作玩寄) 不觉远,因以缘( 一作寻) 源穷。 遥爱云木秀( 一作翠),初疑( 一作言) 路不同。 安( 一作谁) 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 一作方) 曙,夜禅山( 一作心) 更寂。 道心及( 一作友) 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 一作井) 下,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 一作演) 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 一作明) 淡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李处士山居

君子盈天阶,小人甘自免。

方随练金客,林上家绝【山献】(1)。 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 清昼犹自眠,山鸟时一啭。

注(1):此字左右结构,左为"山"旁,右为"献"字。 渭川田家

斜阳( 一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一作僮朴), 倚杖候荆扉。 雉【日句】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一作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1)"此字为左右结构。左为"日"旁,右为"句"字。

新晴野( 一作晚) 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 一作又) 久微。

朝乃( 一作为) 越溪女,暮( 一作暝) 作吴宫妃。 践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 一作要) 人傅香( 一作脂) 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 一作常) 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寄言)邻家子(女),效颦安可希? 李陵咏 注:时年十九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 一作取) 胡马射。 射杀中山(山中 山阴)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更)衰朽,世事磋砣成白首。 昔时飞箭( 当作雀) 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 一作茫) 茫古木连( 一作迷) 穷巷,寥( 一作辽) 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颖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山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吴君( 一作吾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 一作立) 功勋。 桃源行 时年十九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 一作古) 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1),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五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 一作净),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 一作忽) 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 一作乡) 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更闻)成仙遂(去)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 一作岑) 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 一作度) 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辩仙源何处寻。

注(1):此字左右结构。左为"阝"旁,右为"奥"字。 洛阳女儿行

时年十六,一作十八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氵爰】。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冬晚对雪忆胡居( 一作处) 士家

寒更传晓箭( 一作催唱晓),清镜览( 一作减) 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 一作帘) 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哀安舍, 口(1)然尚闭关。 注:此字读如“肖”。形如“修”字,惟右半为略有不同,“反文”旁下为“羽 ”字。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 石路往回驾,山家谁候门?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 一作绕) 寒原。 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旧简拂尘看,鸣琴候( 一作俟) 月弹。

桃源( 一作花) 迷汉姓,松树( 一作径) 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 一作若) 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 一作乡音听) 杜鹃。 山中一夜( 一作半 )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潼( 一作棕) 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登裴秀才迪小台作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 一作空) 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风直似秋。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 一作只) 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归嵩山作

清( 一作晴) 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 一作云) 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 一作天)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 一作浦) 问樵夫。 辋川闲居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春园即事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观猎

风劲( 一作动) 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急,雪尽马啼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 一作落雁 一作失雁) 处,千里暮云平。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一作风日好),留醉与山翁( 一作公)。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 作骑),都护在燕然。 送李太守赴上洛

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沉沉。 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 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 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 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 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口(1)。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1):此字形如"甾",然其上有"艹"旁也。 辋川集(二十首) 并序

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 柴、茱萸泮、宫槐陌、临湖亭、南【土宅】、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 石滩、北【土宅】、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 尔。 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文杏馆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 暗入商人路,樵人不可知。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木兰柴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茱萸泮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

山中倘留客,置此芙蓉( 一作茱萸) 杯。 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临湖亭

轻舸迎上( 一作仙) 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南【土宅】

轻舟南【土宅】去,北【土宅】淼难即。 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柳浪

分行皆绮树,倒影入清漪。 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 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金屑泉

日饮金屑泉,少当千余岁。 翠凤翔文螭,羽节朝玉帝。 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北【土宅】 北【土宅】湖水北,杂树映朱栏。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漆园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椒园

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 椒浆尊瑶席,欲下云中君。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鸟鸣涧

人间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莲花坞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鸬鹚堰

乍向红莲没,复出清蒲扬。

独立何【衤离】【衤徙】,衔鱼古查上。 上平田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萍池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 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田园乐七首(选二)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少年行四首 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子。 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注: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推荐第10篇:王维诗作

王维诗作

2009-09-01 15:28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贤。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木童]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朱大入秦

避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酬郭给事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撟蛿去三点水加草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和贾舍人早朝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新晴野(一作晚)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黄花川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阝奥],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洛阳女儿行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馀。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早春行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杨子谈经所、淮王我酒过。 兴间略鸟缓,坐久落花多。

经转回银烛,林开散工可。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第歌。

从岐王在宴卫家山地应教

座客香貂满,宫娃绍使张。

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

积翠纱富睛,飞泉绣产原。

还将歌舞出,归路莫愁长。

同崔员外秋育寓直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

九门寒温彻,万井晤钟多。

月回藏珠斗,云消出绝河。

更渐衰朽质,南陌共鸣何。

寄荆州张丞相

所思竟何在,帐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思。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

石路枉回驾,山家难候门。

渔舟胶标浦,猪火烧寒原。

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送张判官赴河西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进君。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传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尔不能荐,羞称献纳座。

送友人前归

万里春应反,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范米肥。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菜衣。

第11篇:一曲相思

【导读】:秋凉如水,静静寒夜,没有星光,没有月影。一曲《相思》悠悠起,曲调哀婉,情思绵绵。穿破夜空,从南方到北方,从北方到南方,千里万里,遥遥相望,惺惺相惜。

秋风起,秋雨凉,片片秋叶风雨飘。

几人爱,几人怜,一曲相思离人愁。

题记

是哪一天,是怎样的天气,记忆已模糊。清晰的,是这样一个季节,你向我走来。从遥远的北方,飘雪的北国,带着都市的万家灯火,带着忧伤与惆怅,寻觅一湾静静的流水。我爱上了秋,爱上了叶。北方,一个梦。我的天空,风一直往北飞。

一个美丽的夜晚从此在我的生活里定格,你的窗外,闪烁着都市的流光溢彩。我的窗外,沉默着乡村的宁静清凉。柔柔灯光,一帧华美画幅跳进我的眼帘鲜艳欲滴的紫色玫瑰,精致的高脚杯,轻轻摇曳在烛光里。葡萄酒的香醇,飘逸浪漫的温柔。

你的脸容,瘦削中透着俊美,冷峻里传递着忧伤。夜的宁静,心的宁静。如诗如画的言辞,心儿开始飞向金色的童话世界。我们的思绪飘飞天地间神游无止境,登临高山之颠一览众山小;驻立江河湖泊之畔听小舟荡桨,少女采莲欢歌;游走于丛林沙漠之中仰天宇广袤,徜徉朝晖夕阴里沐和风细雨,静看羽衣云裳;驰骋茫茫草原,看苍穹,饮青稞,不醉不归。

秋凉如水,静静寒夜,没有星光,没有月影。一曲《相思》悠悠起,曲调哀婉,情思绵绵。穿破夜空,从南方到北方,从北方到南方,千里万里,遥遥相望,惺惺相惜。

多年前心中的创伤,我该向谁去讲?你现在过的怎样?找你应该向哪方?

岁月沧桑人生多变,受伤的心儿寻觅靠港的河流。流水有情,轻吟浅拔,奏一曲春江花月夜伴你不流泪。有星的夜空,闪动的星星,是遥远的你的我的眼睛。

华灯初上的夜晚,我走在天桥上。想起过去你的模样,如今你在何方?是否还是温柔的模样?是否有了依靠的肩膀?我满腹相思的惆怅,随梦飞到你的身旁。

枕着你的名字入眠,走进你的梦里。伴着虔诚的心,收集遥远的你的声音,轻帆涟漪的湖面,曾经飘过你的曼歌,郎俊的面额,怎还留昨夜的倦迹?

依稀你就在眼前,我看着你的脸。你那可爱温馨的容颜,一点都没改变。好象还在记忆中流连,好象期待幸福的明天。我看见你思念的双眼,牵挂这段相思的缘。

望断天涯路,多少呼唤,多少思念,演绎着童话里的人间真情!多少个晨曦日落里,多少回孤灯独影下,依然搦管走文字不觉孤单。总有一种力量在我血液中流淌催我前行,总有一个声音在我的天空回荡鼓励我振奋,总有一股爱的泉汁丰盈我的心房让我倍感温暖!

多年前心中的创伤,我该向谁去讲?你现在过的怎样?找你应该向哪方?快点回到我身旁,这份情感不再流浪。莫让相思催人断肠,莫让我心儿凄凉!

岁月不会因为追寻者的脚步维艰而黯然失色,生活总会为拓荒者开辟一条开满鲜花的小径,飘飞的叶子终于在童话的世界里绽放了春天里的第一朵迷人的玫瑰。

一曲相思情难了,两地离愁泪沾巾。

谁言爱恨无绝期,携手相依丽人行。

第12篇:长相思

《长相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三、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四、朗读课文

1、正音

2、注释

榆关:山海关的别称。

那畔:那边。指关外。

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聒碎:搅碎。聒,嘈杂。

五、感知理解

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 缠绵悱恻,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六、赏析加点字

1、“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2、“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七、感悟课文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

2、体会出这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表达羁旅怀乡的感情。

八、知识归纳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第13篇:长相思

《长相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掌握词的内容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古往今来,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引领学生背诵唐代诗人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么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是怎么表露自己的思乡之情呢?

2.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词:《长相思》

3.解题。质疑。

(1)“相思”什么意思?(思念)

(2)“长相思”就是什么意思?(读题)

(3)学生根据预习搜集的资料了解作者,及生活年代。

(4)看到这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长相思》

1.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

2.指名读,提醒读音的词语:聒更

1)查字典理解“更”的意思。

2)理解“风一更,雪一更”

3)小结学法。

3.指名读,评价并讲明该怎样停顿,把词读有板有眼。

4.(出示词,划出节奏)齐读。注意停顿节奏,及上下阙的停顿。

5.出示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等图。边看图边有感情地读。

(三)感知词意

1.边默读边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

提问:A、作者为什么会思念故乡和亲人呢?(板书)

B、作者的身在哪里?从哪里知道?这一路他是怎样走过来的?(指名多位学生回答)

师小结:他身在山海关、高山上、岸边、船上、帐篷里。他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悬崖绝壁,经过了荒山野岭,经过了险滩急流,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板书:身在征途)

C.作者在行军队伍在征途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从词中你知道什么?

D.作者心在哪儿?

2.作者的乡愁是由什么景物勾起的?

3.感受词的大意后,怀着相思之情,齐读《长相思》。

4.想象词的意境。

5.想象作者故园的情景,并说一说。

6.对比故园美好的生活画面,现在他在异乡的情绪会是什么样的呢?

带着自己的体会,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词。

(四)拓展。

师: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读到现在为止,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呢?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

这个问题纳兰性德也曾问自己,就在这次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1)理解大意。

(2)纳兰性德“轻离别”吗?从词中哪里看出不是轻离别?

读“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纳兰性德不是轻离别呀!他也舍不得离开亲人啊!但是他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他责任重大,他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

(学生有感情朗读《长相思》。)

师:(看板书)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生齐说:长相思)

师:让我们跟随纳兰性德一起走出帐篷,眺望远方的故乡,深情地吟诵:(齐读《长相思》)

(五)作业。

收集思念家乡的其他古诗词。

板书设计:

长相思

身在征途

心想故园

心系祖国

第14篇:仲夏夜相思

紫陌红尘,又是夏花绚烂时节。七月的门楣,爬满郁郁青藤的繁华,檐角古老的风铃,摇曳着四季的明媚。捻一缕夏的旖旎,听心泉脉脉,漫过四季妖娆,总有梦,婉约和风细雨;总有笑,温柔心上眉梢。夜色深沉,月明星稀,万籁俱寂,凉风习习。月华如水,顿时倾洒碎银一地;虫蛙奏乐,高一声低一声鸣叫不息,好似弹奏着美妙而迷人的乐曲,几许鸣音,为仲夏之夜平添了几分静谧,几分神秘。静坐在季节的门楣,凝望远山翠黛,千花翻飞,将时光折成经卷,总有温馨的画面装点,默默的深情,脉脉的守望,如花瓣般的飘过,馨香晕染了心湖。

静谧夏夜,声声虫鸣,月明,虫鸣,有声有色,相映成趣。为仲夏之夜平添了几分静谧,几分神秘。千丝万缕的思绪,撩拨心弦,隔着轩窗,轻吟明月琴悠扬。我们的故事,宛如一眼纯净的清泉在生命中静静流淌,不惊不扰华年,没有波澜,淡淡相守。遥相思,心相望,相遇演绎了一生的牵挂;手相牵,爱相依,相识诠释了一世的牵念;以心相连,用爱取暖,为你,把醉人的情歌倾心绝唱!摘一枚相思,染一指幽香,风起思缠绵,花来香满衣。天涯虽远,心却近,缘份不分早晚,牵挂没有远近,遇见就是最美,相知就是温暖。我用微颤的笔墨,书下一纸的痴念。此去经年,任岁月生生把我们隔成了两岸,我依然会依偎在文字里,与你浅语呢喃,与你煮字取暖。

轻展水墨,铺陈记忆的画卷,流淌的记忆在手指和键盘的拨弄中变成可以看见的故事,这次第,还好有一曲动人心音,可以不必再偷听时间流走的声音。沿着一路走过的时光,描摹经年的点滴,始终相信,有些人,只一眼,便是一生的牵念。在我们一起走过的地方,依旧有人来人往,依旧有午夜的歌唱,依旧有年少轻狂的梦想,也依旧上演着一场场风花雪月的缠绵。常常捻起,那些溢满心房的馨香岁月,缠绵如梦的过往,柔情如水的微笑,还有那些记取了我们曾经许许多多的诗行。纵使岁月如何变迁,光阴辗转,心底那份深念却始终没有改变。

遇见,是幸福在心上滑过的弧线,那份彼此心心相生的会意,在无形中传递,脉脉牵引,绵延至岁月的深处。遇见你,遇见幸福,一份执着与坚定,是此生铭记的真诚。心与心的相逢,徜徉在美妙之中,那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感动。让我孤独的心灵,有了港口可以落泊停歇。喜欢在这样静谧的夜里,氤氲着墨香,独自沉醉。心中有爱,无关风月,轻涂芳菲,润泽心魂。不说海枯石烂,不许地久天长,花开有爱相依,花落有情不离。你的心就是我的海角和天涯,我不能去得更远。我们此生共赴天涯海角,不是游走一个地球,而是人间相伴。

安居于红尘,幽居于烟火,梦如蝉衣,心若琉璃,时光如锦,红尘如绣。有一种深情,缘自温馨的牵盼。有一种眷恋,来自温暖的情感。采几滴花露为墨,画一笔流年素香,绣一幅烟水静好,有情,有念,有你,有文字,有清欢的日子,真好!眺望缥缈彼岸,远方,始终是一纸诉不尽的情长,依着心的方向,合着风的韵脚,在夜的幕布下写下相思点点,而我在一首诗里,丈量我和你之间的距离。寂寞染指相思,思绪穿越红尘,撰写一卷锦瑟光阴,指尖凝香轻舞飞扬,心语流淌思绪翩跹。一枚风花雪月,一指琉璃情怀,情意宛如清露润心,水样情愫葳蕤蔓延,芳菲一朵心花嫣然。将所有过往凝成平平仄仄,细语呢咙朗朗上口。总是那么那么地念你,总是那么那么地想你,想你的昼里,你在日影里;想你的夜里,你在灯影里。自从你走进我的生命,你就成了我的无所不在,成了我的无时不有。

流年似水,漫过书锦,红尘之上,阡陌之间,采撷诗意,缥缈幽香。心怀一抹温度,不语,亦是深情。?剪一段时光,落于你的窗棂;谱一首心曲,珍惜心心魂际遇,携一抹微笑,明媚点滴过往。将心靠岸,或在灵魂深处,清婉的诗行飘香,才能唯美我红尘最深的重逢。约定相守,约定今生,约定不说离散,身心突然间释然,心念如此笃定。一切恍若隔世,寻寻觅觅之处,心心念念之中,或许会悄然遇见,或许再也不见。不论轮回世事几许变迁,我都会以恬淡之心静静等你。

烟火人生里,有一种距离,叫远在天涯,也叫近在咫尺。只要心依着你给的温暖,就可以将生命的每一寸光阴都细细珍藏,将路过的每一片风景都书写成温婉的诗篇。月光如洗,宛如一帘幽梦,从天而降,将心事赋予唯美的苍穹,让心情在梦幻中圆满。遇见倾心的暖,守候如斯缱绻,伴着心情的满月,相依相偎。此时此刻,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便是与心爱的你永远远离红尘的喧嚣,远离世俗的纷杂,在一个靠水而居的地方建筑起我们的新家,做你心里重要的人,时刻都需要要你的牵挂和疼爱。

携着清风,挽着云霞,静享岁月静好,聆听花开。心与心的相逢,情与情的交融,兀自独立,不染风尘,你就是我梦里的原乡,你就是我心魂的皈依。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最美的缘,在最干净的底色里写最永恒的誓言,此生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风雨与共,默然相守,不用华服霓裳,不需富丽堂皇,心甘情愿在每一个朝朝暮暮为你缝缝补补,一生无悔在每一季春秋冬夏陪你采桑养蚕,守着两个人的细水长流,浮世清欢,轮回的边缘,刻着永远。那些渗透烟火的灵犀,在倾城的月色里轻轻相拥。像一幅画,像一首歌,所有的空白留白都等待你来填补。

?高山流水,琴箫和鸣,一笺心语寄于风月,有一种温暖是陪你走过,有一种缘分是永不分离。剪一段温柔,寄予天涯;裁一缕月光,洒你床畔。待到他日,月光透过落地的窗棂,窗棂之外玫瑰飘芳菲,映红你我相依的身影,映红我们一帘幽梦。

第15篇:19相思

19相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相思》并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相思》并背诵.

教具准备:

课件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红豆或课件,图片.

师讲红豆的特点.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写红豆的诗歌.

二、板书课题:相思

三、解题:思念.

四。、自由读诗

1.画出生字.

2.读准节奏.

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3.学习生字

读\"此ci\"此物,此事,此地.

注意与\"些\"的区别.

4.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8 个.

(2)组词识记.

(3)师进行指导识记.

此,客,何,背,尾,房,屋,层

(4)师范写.

(5)生书写.

五、朗读诗歌《相思》

1.自由读诗.

2.师引导读诗.

(1)大家找找,哪一句写了红豆(红豆生南国)

(2)出示红豆(可以是图片)

(3)出示地图(长江以南叫南国也叫江南)

(4) 红豆生长在什么季节,找一找,读出来.(春来发几枝)

(5)出示挂图,红豆树枝繁叶茂,红豆累累.

(6)师引导:这红豆美么大家想把这份美读出来么

(7)齐读\"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8)如果你要离开故乡了,会带走故乡的哪些东西

(泥土,水,树叶,红豆)

(9)师:对.江南的水,土,叶,豆代表了故乡,所以诗人这样写.

愿君多采撷,(希望你多多采摘)

(10)此物最相思.(这东西最会引起人们思念故乡) (11)幻灯示图了解诗意.

红豆生长在江南,春天来了红豆常得十分茂盛.

希望大家多多采摘,这东西能引发大家思念故乡.

大家想想学过哪些写到思念的诗.(静夜思)

对故乡的思念还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读

请一学生示范读.

评价.

读出红豆树的美.

读出了对故乡的思念.

大家齐读.

背诵古诗.

六,拓展思维

再出示几首有关思念的诗,让学生课余读一读.《静夜思》,《忆江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七、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 板书: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第16篇:长相思

《长相思》教学设计 上津镇中心小学

一、复习导入:

乡愁在王安石的眼里是一片被春风吹绿的长江南岸,在张籍的笔下是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笔下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按照大屏上的提示读课文。

二、初读词:

1、屏幕显示:请自由读课文两遍,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多音字和生字的读音。

检查朗读情况,齐读。

2、再读词:

读古诗词,除了读正确之外,还要读出节奏。请按屏幕上的提示再读词。 屏幕显示:请自由读词,注意读的节奏,正确断句。

检查朗读情况,指导“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和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朗读。

3、反复读词

我们不但要将词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还要读出词的韵味,那你们认为如何才能读出词的韵味呢?

是的,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我们要想将词理解透彻,还要初步了解词人的生平和词的写作背景。我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相关资料。 大屏出示:

纳兰性德(1655-1685),年仅31岁,满洲人,字容若,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国子监读书,18岁考中举人。主编了《通志堂经解》和《渌[lù]水亭杂识》,成就非凡。

《长相思》写于康熙[xī] 二十一(1682) 年,时值伴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jì sì) 长白山。

那现在我们就来细细地读这首词,字字句句地读。请看屏幕上的提示:

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结合插图,字字句句地读,反反复复地读,边读边点画批注,尽量读懂。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同桌间相互讨论。

三、学词体会意境

1、现在我来考考你们两个问题,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读懂了。纳兰的“身”在哪里?你从哪里知道的?

1 山一程,“身”可能在哪里?水一程,“身”可能在哪里?“夜深千帐灯”,“身”可能在哪里?

孩子们,词人经过了一道道山,一道道水,可谓经历了千山万水。那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呢?将你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反复诵读: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2、词人的心又在哪里?

身在征途,心在故园,那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是啊,深深的思乡之情。指导朗读。

请闭上你的眼睛,边听边想象,此时你看到了什么?

配乐朗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指名谈看到的情景。齐读全首词。

3、“故园无此声”,故园,让词人魂牵梦萦的一个词啊,因为故园里有他快乐幸福的时光,有他和妻子的“赌书波茶”,有他和孩子的嬉戏追逐,有他和老人的围炉夜话„„此时,让我们一起走进纳兰的故园,展开你合理的想象,写一写在故园纳兰幸福生活的场景。

学生展示。

4、是啊,故园的一切是多么温馨美好啊。但是,此时这里却没有鸟语花香,没有皎皎月光,没有幸福快乐。故乡的一切美好都破碎了,留给纳兰的只有回忆。现实只是“山一程„„”齐读整首词。

5、词读到这里,我相信,你们对这首词已经能读出韵味了,读出你自己的感觉了。孩子们,此时你有什么疑问要问纳兰性德吗?

6、对,想家为什么离家,念家为什么不回家?不只是你们这样问,纳兰性德自己也无数次地问自己。他在征途中还写过一首词《菩萨蛮》。屏幕展示《菩萨蛮》。

7、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读《菩萨蛮》。

四、小结:

1、“轻离别”啊“轻离别”,纳兰真的是轻离别吗?不是的!他重离别啊! 所以,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 爱亲人,惜朋友,字字化作“长相思”, 爱祖国,恤百姓,句句写满“长相思”。

2、孩子们,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纳兰性德,请读《纳兰词》,如果你想读懂《纳兰词》,请读《一生最爱纳兰词》。

第17篇:长相思

《长相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2、难点: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二)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三)朗读课文

1、正音

2、注释

榆关:山海关的别称。

那畔:那边。指关外。

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聒碎:搅碎。聒,嘈杂。

3、学生自由读

4、教师范读

5、全班齐读,初步感知课文

(四)感知理解

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 缠绵悱恻,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

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五) 赏析加点字

1、“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2、“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六)感悟课文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

2、体会出这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表达羁旅怀乡的感情。

(七)知识归纳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八)拓展练习

诵读李白作的《长相思》一诗,说说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又有何不同?

长 相 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板书设计

纳兰性德

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碎

爱故园

爱祖国——重

第18篇:《长相思》

《长相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长相思》。2.了解词人的写作背景,理解词意。

3.体会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重点:通过诵读感悟词人的思乡之情。 难点:通过想象,构建“征途”“故园”的意象,体味思乡之情。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学生欣赏并谈感受。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王安石在看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盎然春意后,不禁感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洛阳城萧瑟肃杀的秋风吹起了诗人张籍的万千愁绪,让他在家书写好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下面让我们来学习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看看又是什么引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3.板书课题:长相思,解题。

长相思 词牌名,通常用来写思念之情。

二、初读,整体感知。1.思,词人因何而思?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词,注意读通生字和多音字。 2.指名读词,教师及时评价,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节奏。(播放音乐《怆》) 4.指名读,齐读。

5.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再读,理解词意。

同学们都是善于发现的孩子,能从字里行间发现一些词隐藏的含义中。 1.默读,结合注释理解词意。

2.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词意。3.小组派代表汇报。

四、三读,品味情感。

1.作者身在何处?从何得知?(征途) 2.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作者的心又在何方?(故园)

4.在作者的记忆中,故园又是怎样的景象?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想象写一写。播放配乐《琵琶曲》)

师:也许是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带上全家老小,到郊外踏青,感受花儿绽放的芬芳,聆听春天的赞歌……

也许是在月凉如水的晚上,与三五知己把酒言欢,举杯邀明月…….又或者是在昏黄的烛光下,老母亲用细密的针脚缝补衣服,温柔的妻子轻声哼唱儿歌,榻上的孩子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5.指名读学生对于故园的想象。

6.故园是温暖的,而征途是天寒地冻的;故园是舒适的,而征途是疲惫的;故园是宁静的,而征途是嘈杂的。看着“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这八个字,你有什么想问问纳兰性德的吗?

7.自古忠孝难两全,正是出于对家园的热爱,作者才会毅然决然地踏上征途。让我们带着对家园的无限眷恋一起来读读《长相思》。

五、拓展延伸

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永恒不变的甜蜜和心酸。下来,我们来品味古今诗人的思乡情怀。

多媒体出示思乡诗句,学生自由读。

板书设计: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身在征途

爱国 心系故园

爱家

第19篇:相思无涯

相思无涯——深埋在心底的TITANIC

曾经转发了一条说说:15年前是谁陪你去看《Titanic》,15年后她是否还在你身边?看的时候心中一动.很不幸,15年前才三岁,没看过,15年后拉着草莓一起去看.虽然期间已反反复复看了五六遍,可还是想重温一下当时的温暖,就像奔赴一个早在15年前缔结的如梦似幻的旧人之约.

泰坦尼克号

视线所及是甲板上人们笑着挥手作别的身影,满脸阳光,和故土告别去向未知的远方.很多人都想不到,这一别竟是永诀.

她解锚起航,缓缓驶离英国南安普顿港口.时间定格在1912年,代表当时最高工业水平、所有报刊都宣传说“不可能沉没”的你,未完成处女航即永沉海底.没有人预料到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因为它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了刽子手.你背负的岂止是2200人的重量,还有大英帝国强加给你的悲情与希冀.殊不知,梦想的楼阁落入现实的泥淖,是很残忍的事.社会情绪的巨大落差,甚至比她右舷撞上冰山时更加有冲击力.

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国终于走上了末日的辉煌,开始盛极而衰.

明明知道你走向的万劫不复,我只是觉得好笑,却一滴眼泪也没有流.

一滴都没有.

我不知道,我们到底是哪里走错了,才落到今天这个局面.

Jack & Rose

如果可以,我情愿Jack没有赢到泰坦尼克号的船票,就此输掉所有身家财产,重新来过.

如果所有的故事,都能在时光里停驻在初次相遇的那一刻,那么,所有的美好都不会有变故,更不会有别离.

可我无能无力.

我眼睁睁地看着Jack在冰冷的海水中慢慢被冻僵,直到失去知觉.

零碎的几句,不成曲调,黯然成殇.他要Rose活下去,哪怕是为他而活.

Rose拼命摇晃着Jack已经失去温度的身体,神色悲戚.她想告诉他,我们有救了;她想告诉他,我们会活下去;她想告诉他,我们会去美国,结婚生子„„

可是,没有人能够给她回应.

Jack沉入了冰冷的大西洋,我的心也渐渐冰冷下去,像万千小虫噬心笞骨地疼,鲜血淋漓.

那是我一生中所遇见,最悲伤的画面,最痛楚的背影.

有人说,Rose为什么要扳开Jack的双手,让他沉入无边的黑暗?哪怕留个念想也是好的.

我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

当海水从四面八方涌上来,泛出的气泡模糊了我的视野,就像大古神力散尽化为石像被推入海底的那一瞬,我的眼泪夺眶而出,那么汹涌,无法抗拒.

失去的记忆里,唯有爱无绝期.

我知道,我们没有走错.

离开

为什么离开?离开只为你想念.

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Jack消失在了她的世界,却永远活在她的心里.就把爱放在心里面,把思念都留给时间.百年过后,Rose如花的容颜已然枯萎,干涸的双目也失去了往日的灵动与神采.当她闭上双眼,

第20篇:相思句

相思句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李煜)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郑风 女曰鸡鸣》)

《召南 野有死野有死麇》野有死麇[音君],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音素],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音兑]脱兮,无感[音撼]我帨[音睡]兮,无使尨[音忙]也吠。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江花何处最断肠,半落江流半在空。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褥。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冉冉孤生竹》)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恩爱相守重于一切)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潘岳《悼亡诗》)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鲍照)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月落天欲曙,能得几时眠。凄凄下床去,侬病不能言。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光风流月初,新林锦花舒。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裾。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谁知相思苦,玄鬓白发生。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

人离皆复合,君独无返期。……思君若流水,何有穷已时。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无人知。

春山烟欲收,天澹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牛希济 《生查子》)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何处几叶萧萧雨?湿尽檐花,花底人无语。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依阑干。 (纳兰性德《玉连环影》)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鹊桥仙》)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 杨花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诳若有亡。……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司马相如《长门赋〉)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吟。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 死当长相思。(写夫妻别离)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写朋友别离〈文选〉)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

雷填填兮雨冥冥,爰啾啾兮穴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刘琨)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江淹)

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王维的相思.doc》
王维的相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