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节日

2022-04-29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节日民俗

一,端午节的谚语

1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 2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3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4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5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6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7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8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9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10端午节祝语

你是多愁善感的乌鸦,你是活蹦乱跳的青蛙,你是洁白的地瓜,你是我心中火红的大虾,我想祝福看我短信的傻瓜:永远流着幸福的哈拉,祝端午节快乐!

一笑忧愁跑,二笑烦恼消,三笑心情好,四笑不变老,五笑兴致高,六笑幸福绕,七笑快乐到,八笑收入好,九笑步步高,十全十美乐逍遥,端午节快乐!

今日端午,让我托诗人的福,请你多吃些粽子;让我驾一叶龙舟,满载祝福驶向你;让我挂一把艾蒿在你门前,愿你平安;让我为你斟一杯雄黄酒,盼你安康。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祝您端午节快乐!

一千朵玫瑰给你,要你好好爱自己;一千只纸鹤给你,烦恼永远离开你;一千颗幸运星给你,好运一直围绕你!祝端午节愉快!

睁开眼晴时,希望你能看到我祝福,祝你有个阳光般的心情;闭上眼睛前,要你收到我的问候,晚上做个好梦,祝端午节快乐!

每一片花瓣,都带有我真挚的祝福,款款关怀,绵绵祝福,声声问候,拜托清风传送,愿鲜花与绿叶结伴,点缀你绚丽的人生,愿你端午节快乐!

总希望快乐将你围绕;总盼望幸福把你拥抱;总期望健康与你同在;总奢望能为你做的更多。祝福你,我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回短信,不然粽子噎着你!端午快乐!

送给你一阵轻风,带着我的问候;送给你一缕月光,映着我的影像;送给你一片白云,浸透我的温暖;送给你一条短信,连接你我友谊,祝端午节快乐。

让阳光走进你的窗,让快乐飞到你身旁!在开心中抽根愉悦的线,为你织件好运衣裳;在幸福里磨根如意的针,为你缝上永远吉祥,祝端午节快乐!

落日余辉,映着彩霞,迎着微风,向着天际。丝丝柔柔的微风,传去了节日的祝辞,飘向远方的你,愿你度过这美好的一切,端午节快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你是那绿豆,我就是那多情的王八,我温柔地凝望你——眼泪吧嗒;你是那天鹅,我就是那热烈的癞蛤蟆,小夜曲唱了一整夜——呱呱呱!

愿你每天用大海的胸怀面对,用小猪的感觉熟睡,用南非的阳光晒背,用盖茨的美元消费,用布什的千金陪醉,用拉登的方法逃税!祝端午快乐!

工作中有你,感觉轻松;生活中有你,感觉温暖!学习中有你,感觉甜蜜!节日中有你,感觉欣喜;端午节祝福你,吃粽子笑眯眯,纵情多赚人民币

五月初五是端午,粽叶飘香鼻尖传。片片芦苇片片情,点点红豆寄情谊。粒粒红枣心欢喜,滴滴雄黄吉祥意。年年岁岁端午节,分分秒秒幸福时。

端午节又到,粽香又飘扬。糯米加红枣,穿上艾叶衣。扎个红腰带,漂亮又大方。洗个热水澡,清爽又宜人。端午送祝福,实惠又吉祥。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我端着五件礼物送给你:吃粽子,运气一纵再纵;挂葫芦,福禄尽收集;系五彩绳,生活五彩缤纷;喝雄黄酒,事业辉煌长久;戴香包,香甜..桃儿红,麦儿黄,粽子飘香又端阳,插艾香,柳挂堂,健康到来人兴旺。龙舟腾鼓声欢,龙船比赛士气昂。粽叶香,裹五粮,家和业兴万年昌!

戏说端午:因为一筐鸡蛋,所以勾践伐吴了;因为一杯雄黄酒,所以荆轲刺秦了,因为一只龙舟,所以屈原投江了;因为一个粽子,所以我骚扰你了..淡淡烟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楼,淡淡鱼儿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绣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给朋友,祝端午节快乐

粽子该是投入大海的,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你怕热,却偏偏裹衣服件件;你怕疼,却偏偏紧腰带根根;你怕累,却偏偏戴首饰点点;你游泳,却偏偏连衣服都不脱。这不,被热熟了吧。祝端午..端午节,朋友的祝福悄然送至,愿你事业像龙舟一样快进,家庭像香包一样温馨,个性像粽叶一样飘逸,气势像雄黄一样劲霸,快乐像糯米一样粘上..糯米价格坚挺,端午节粽子走高。朋友短信送粽子,欲与天公试比高。祝你眼光有点高,手段高上高。身体不长高,事业步步高。血压不升高,快乐..五月初五是端午,端午送你五个五:祝你收获多多,五谷丰登;收入多多,五花八门;朋友多多,五湖四海;快乐多多,五彩缤纷;幸福多多,五福.提前送你一个粽子:幸运铺满清新的叶,快乐裹成美味的馅。闻起来是温馨,吃起来是甜蜜,咽下去是幸福,回味着是美满,端午节快乐!

一句平淡如水的问候,很轻;一声平常如纸的祝福,很真;采一片清香的粽叶,包一颗香甜的粽子,装入真情的信息里,送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蓝天代表着渴望,绿树代表着清幽,鸟儿代表着欢笑,风儿代表着我从你身边慢慢的走过,朋友啊!端午节将至,我把幸福送给你,愿你快乐每一天

一生一世陪伴你,两地相思只为你,三生有幸遇见你,四山五岳思念你,六六大顺围绕你,我的心中只有你,端午佳节心系你,幸福快乐送给你

送你一个粽子,含量成分:100%纯关心;配料:甜蜜+快乐+开心+宽容+忠诚=幸福;保质期:一辈子;保存方法:珍惜。

如果一朵花代表一个祝福,我送给你整个春天!如果一朵白云代表一份幸运,我送给你整个天空!愿我能把世上最好的祝福带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大家都夸你敏而好学,学什么像什么,我记得那天你学刘德华唱歌,真的很像耶。端午节来了,我想你也应该给大家模仿一下屈原跳江自杀,如何?

一千朵玫瑰给你,要你好好爱自己;一千只纸鹤给你,烦恼永远离开你;一千颗幸运星给你,好运一直围绕你!祝端午节愉快!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五月五,是端阳,民俗节日不能忘;荡起浆,推开浪,龙舟下水喜洋洋;艾草青,粽米香,快乐祝福冠群芳;戴香包,喝雄黄,驱邪防病保健康。端午快乐!

家和睦,人似仙,潇洒走人间;酒当歌,曲轻弹,霓霞舞翩翩;花儿美,碧水涟,日月彩云间;梦成真,福禄全,祝愿开心每一天;祝端午节快乐!

端午已至,奉上粽子。配料:五颗快乐枣,一把关心米,三钱友情水,用幽默捆扎,由手机送达。保质期:五月初五前。保存法:请按存储键。

缘分,让我遇见你;开心,让我认识你;牵挂,让我想起你;友谊,让我们在一起;信息,让我不得不发给你;祝愿你一切都如意,端午节快乐!

有一种快乐漂漂洒洒,有一种自在平平淡淡,有一种幸福安安静静,有一种拥有实实在在,有一种友谊长长久久,有一个你,我天天祝福,祝端午节快乐!

今天端午节!我收集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为原料,用无忧为外衣,以我的真心祝福为丝带为你包了一个特别的粽子送给你!吃了它你永远快乐,幸福。

愿你每天用大海的胸怀面对,用小猪的感觉熟睡,用南非的阳光晒背,用盖茨的美元消费,用拉登的方法逃税!祝端午快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在友谊旅途上,有时你看不到我在你身旁;不是我把你遗忘,更不是让你一人走;是我选择走在你身后,当你不小心跌倒,我就跑上去踩…端午节快乐!

知道我想啥吗?想你!知道为啥想你吗?因为喜欢你!知道为啥喜欢你吗?因为你有味道!知道为啥有味道吗?因为你是粽子。祝你端午节快乐哟!

你的衣服整洁环保、身体晶莹柔软、皮肤洁白光滑、内心丰富多彩、身材匀称、棱角分明、气息芬芳。我真地喜欢你,亲爱的粽子!

好酒清清淡淡,越久越醇;好朋友简简单单,越久越真;好缘份久久长长,地老天荒。真诚的友谊叫人终身难忘,祝端午节快乐!

生日的时候,我会送你一个蛋糕;中秋的时候,我会送你一盒月饼,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粒糯米,希望你把它种下去,用心呵护,等待收获我的祝福吧。

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祝端午节快乐!

,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推荐第2篇:民俗节日作文

民俗节日作文

民俗节日作文

(一)

一月一日星期二,这天是元旦节。我家办了一桌酒席,主要与一年未见面的亲友们聚一聚。

这天,妈妈早早的起来准备,到市场上买了很多好吃的,兴致勃勃的准备着一切,因为这天也是外公的生日。我帮着妈妈和阿姨在厨房里忙活了一上午,终于,准备好了。表弟,外公,外婆和阿姨等人都到齐了。

我们在桌上边吃边聊,阿姨说道:“大家看这碗啊!这碗是鲍鱼呢!这么小的几颗就要好几百块呢!别浪费啊,一起吃。”一向节俭的外公瞪大了眼睛:“什么?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买这么多呢?俺们以前还吃不起这种东西呢,还是你们吃吧,这么好的东西俺可吃不惯。”突然,表弟不小心把衣服给弄脏了,外婆嘀咕了起来:“哎呀,俺的孙子,这衣服要好几百块钱呢,怎么这么不小心呢?哎呀,这可怎么办呀?俺们小的时候才没这么好的衣服穿呢!”我们吃的正香,外公突然又叫了起来:“呀,俺要去打牌了,他们三个还在等俺呢!”外婆又转过头来和外公说道:“你看看你,以前也不赌钱,现在有钱了,就赌了起来,还没完没了的赌。哎,没办法,现在的人们抵挡不了社会前进的步伐!”我和表弟表姐们赶紧几个拉着外公,几个去点蜡烛,把外公拉到蛋糕旁边:“外公,你不吹蜡烛的话我们就没蛋糕吃了啦!”外公正准备吹,我们便喊住了他:“外公,要到生日歌唱完才可以吹呢,你过没过过生日啊?”于是我们便唱起了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外公在我们刚唱完就急着吹灭了蜡烛,吹完还“抱怨”道:“哎,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俺们那时候过生日,一碗长寿面就够了,哪还整这些呢?”我们都笑了起来。

我看着蛋糕,是啊!现在的社会一天比一天好了,相信将来会更好!

民俗节日作文

(二)

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扫墓节日,爸爸开车带奶奶、妈妈、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我的老家在仙游县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们经过了1个小时的环山公路终于到达目的地——我梦中熟悉的家乡。

一下车,我们就闻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气息,四周青山环绕,整个乡村显得那样祥和。我们步行几分钟就看见一座泥巴盖得老房子,这是爷爷、奶奶、爸爸以前住过的地方,现在只有曾奶奶、曾爷爷住在那里。一进门就看见曾爷爷和曾奶奶,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看见我们到来,那爬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问候完曾爷爷和曾奶奶,我们要去扫爷爷的墓了,我们爬上了屋后的山坡。春光明媚,阳光灿烂,小路两旁都开始热闹了。有嫩绿的小草展露着小脑袋,忙碌的蚂蚁在春运,春笋也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山间的小路上真有趣,一会儿小鸡、小鸭和我们嬉戏,一会儿小羊、小狗与我们赛跑。远处绿油油的麦田和金灿灿的油菜花为家乡的春天添加了亮丽的色彩。不一会功夫,我们来到了爷爷墓前,爸爸带着妈妈和我认认真真地向爷爷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么希望爷爷还活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民俗节日作文

(三)

天空灰蒙蒙的,整个城市仿佛都罩着一层灰纱。空气湿漉漉的,没有雨的世界,却也是潮湿的环境。在罩着水雾的湖边,伫立着一座石碑,在灰色调的衬托下,它显得更加肃穆。石碑上有很多的文字,但是,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全面描述那段令人难忘的日子和那些无法忘却的人。

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在中华民族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困难的时候,有一群人站了出来,他们用自己的血肉垒砌新时期的长城,他们用自己的脊梁擎起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牺牲重新树起中华的丰碑。从雪山到草地,他们的魄力显示自己的乐观;从大渡河到泸定桥,他们的勇敢显示自己的坚强;终于,在陕北的那片高原上,他们用自己的胜利,向世人预言了未来的最终胜利。一次次的“围剿”,一次次的反攻,大别山上凯歌高奏,三大战役锣鼓喧天,万里河山再次闪烁光辉!终于,在那个神圣的日子,一位伟人升起了一面旗,从此在世界东方的天空上多了一抹引人注目的红色,那是中国人在向世界宣告胜利,那中国人在向世界宣告:一条巨龙正在崛起!东方的睡狮终于觉醒,它的存在让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十年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混淆是非的文化大革命之后,这片圣洁的土地上迎来了又一个辉煌的春天。一位慈祥的老人在那个美丽的春天,指给中华民族一条崭新的道路。虽然路途曲折,但>景色却很优美,道路的延伸带来更美的未来。

啊,那些可爱的人儿,那些为这片圣土奉献一切的人们,我们敬仰你们,中国人敬仰你们,整个中华民族永远敬仰你们!

在烈士墓前,我用一束菊花寄托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哀思。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推荐第3篇:节日民俗活动

节日民俗活动

1.春节

一、背景

春节,旧历新年,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农历的岁首。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

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沉淀下厚重的含金的矿藏。文化的质是历千年而不变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一节日在城市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于匆忙的快节奏中越来越简单化,剩下的只是休闲娱乐和探亲访友。特别是传媒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春节这个多么丰富惬意的节日就被这些新兴产业所侵占,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是走马灯似的联欢会和一根网线。春节失去了它的质,留下的只是形。城市市民则像断了根的浮萍一样在社会中漂流,因此人们心中始终有着一种寻根的冲动。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作为文化大省的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为了丰富西安春节文化,营造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满足群众节日文化消费需求。迎合消费者年文化需求,了却都市人“大年三十情节”,举办以陕西民俗文化表演展示为主的新春文化节势在必行。

二、目的及意义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

\"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的功能:一是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是祭祀,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三是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责任;四是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渲泄感情之波,体味生活之乐。三秦大地历史文化悠久,民俗艺术更是多姿多彩,在春节 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 历年真题 考试心得 模拟试题 期间举办“陕西民俗文化节”旨在推民族文化复兴,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充分挖掘当地优秀民俗文化资源,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保护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也是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弘扬中华文

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具体体现。为此,我们利用节庆活动为载体,以表演、展示、交流、祭祀、祈福等活动方式,丰富节日文化生活。以文化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拉动内需,搞活陕西节庆旅游市场,促进合理开发利用优秀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三、组织机构

文化节成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各主要负责人组成。文化节下设办公室,负责总体策划及组织方案实施,承担组委会的日常工作。办公室分设秘书组、活动组、宣传组、会务组、保卫组等,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方案,做到各项工作人员、时间、要求三落实。

2.清明节

一、活动目的:继承英雄的遗志,踏着英雄的足迹,体会人生的价值,使自己具备助人

为乐的高尚情操,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让英雄的精神常驻于我们心中,督促我们前进。烈士们为我们树立了一座英雄的丰碑,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阐释了生命的价值,

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坚信她的精神会向指挥棒一样引领我们奔向春光明媚的远方。

二、活动时间:2014年4月5日

三、活动地点:烈士公墓

四、参加对象:全校师生代表

五、活动流程:

1、组织者组织全体志愿者配带白花并以班为单位排队前往烈士公墓。

2、主持人安排扫墓仪式

(1)主持人致词

(2)全体默哀3分钟

(3)学生代表发言并发出倡议。

(4)学生瞻仰烈士墓碑,为英烈们敬献花圈。

(5)主持人做总结

(6)清理纪念碑附近卫生,半小时后整队集合返校

六、活动要求:

1、严格服从集体安排,不以各种理由私自离队单独行动。有事向老师请假;

2、统一穿校服,佩带小白花;

3、路上注意安全,不允许随意乱跑;

4、在校外注意个人仪表形象,不做影响学校声誉的事;

5、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6、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

七、活动后安排:

1、以班为单位上交1份心得体会稿子

2、政教处及时做好宣传工作

隆盛庄学校

推荐第4篇:修水节日民俗

修水节日民俗

作者:修水县文化局 来源: 更新日期:2010年01月18日 浏览次数:

1、传统节日

春节 初一早晨,户户鸣炮开财门(大门),按年利方向出行,邻里互拜新年,先长辈,后平辈。早餐大多吃素,以青菜、豆腐为主,俗云:“吃了青菜,清清泰泰。”是日忌向外泼水,不扫地,不动扁担、锄头,不晒衣,不说不吉利话。之后几天都拜年,俗云:“初一爷,初二婆(外婆),初

三、初四拜姑娘(傍亲)。”一般互相祝福。老者祝其“寿比南山”,经商者祝其“八方财进”,年轻人祝其“功名显达”。行政及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春节放假,门首张灯结彩,单位团拜之风渐盛。正月从初四到十五,农村近邻有吃“拉锯饭”习俗,互相宴请,庆贺新年。晚上兴玩龙灯、狮灯、船灯、蚌壳灯、跑马灯,敲锣打鼓,鞭炮连天,热闹非凡。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灯节等。是日,都吃元宵果,俗云:“吃了元宵果,各人寻生活;吃了元宵粑,准备种庄稼”。元宵后,长工要上工,店铺要开业。元宵晚上有偷青习俗。惹人骂,传说越骂越健。新社会,此俗已废。但上坟送灯、清鸡粪、熏尿桶,晚上到处灯火通明,连牛栏、猪圈、厨房等处都点清油灯或红蜡烛。吃青菜、元宵果等习俗至今沿袭。

花朝节 农历二月十五日,女孩多在此日穿耳戴环,晚上妇女围坐吃茶,互庆节日。解放后,女子不再穿耳戴环,是节日亦鲜为人知。

清明节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后3天,加上清明日共7天,山神不管事,人们多在这几天扫墓祭祖。其时人们上基地清沟培土并祭奠,俗称“挂山”。机关、学校等各界人士则多向烈士陵墓献花圈,缅怀先烈,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立夏节 民间又称“农事节”。此时,农村生产正进入繁忙阶段。是日,民间兴设酒席,酒菜不求丰盛,但要量多。菜肴以米果、豆腐、肉为主,必须吃饱,以壮身体,故又称“撑夏”。此俗至今盛行。

分龙节 每年夏至后第一个辰日为分龙日。迷信以为雨由龙管,雨量多少与龙勤情密切相关。而龙最爱清洁,因此在分龙日,严禁担粪尿,旧时各地多鸣锣示众,告示乡邻。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俗称“菖节”。溪口民众习楚俗,初

五、十五为大小菖节。菖节日门楞两侧插菖蒲蕲艾,房屋四周洒雄黄酒水,边洒边祝;“五月初五端午节,百般虫蚁都消灭”。三都等地炒芝麻,燃芝麻秆,取其辟拍声,边炒边祝:“辟辟拍拍,跳蚤蚊子 有一只”。是日,以包子、粽子、鸡蛋、面条为主食,亲友间节前即互相馈赠。并食蒜,有“五月初五不吃蒜,鬼在门前打乱窜”之说。忌坐门槛打赤脚。相传五月初五为药王撒药日。

354 太阳升、黄沙港、宁州忌担水,渣津、白岭抢早水,溪口兴小孩下水游泳。杨津、大椿、渣津等地,天未亮时放猪、牛出栏吃露水草,认为可防瘟病。民间则多采药草。本县自古有端午节划龙舟习俗。据旧志载,桃里有一天池,周广数十丈,深不可测。唐时寺僧每年端午戏舟其间。民国时期,县城、三都、渣津、山口亦赛龙船,后因河床淤塞,赛事日少,唯三都仍存此俗。

荷观节 相传农历六月初六日,为荷花生日,乡民于是日观赏荷花,故名荷观节。是日兴吃腊肉炆汤,认为可免生痱子。有“六月六,吃腊肉”之说。此时正逢早禾早豆收割,农村普食新米饭、豆腐,俗称“吃新”。菜肴丰盛,有“六月六,盆装豆腐钵装肉”俗语。

中元节 又称“鬼节:七月半”,为农历七月十五日。俗传从七月初一到十五为地官赦罪之期。因此本月初一即接祖宗回堂,直至十五日,天天烧香祭奠。十五日晚上烧冥衣、银宝、袱包,送祖宗回阴府。是日忌摘茄子、辣椒,传说会扯破祖宗晒在上面的衣服。解放后,禁忌渐少,但烧纸、烧包仍沿袭。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县民多于是日食月饼及自制糖果,亲友间节前即互相赠送。文人雅士有于是夜赏月咏诗者。

重阳节 又称“登高节”。修水登高之俗由来已久。宋时余爽于安乡十一都下南坪(今黄沙港南坪村)一山上构有亭子,为重九登眺所.此山因得名登高山,有客赋云:“茱萸酒,鹦鹉杯,百年此日几徘徊,相随明月下山去,犹有黄花插满腮。”今遗址犹存。

过年与除夕 农历十二月廿三日农村有扫尘习俗。俗传灶神将全家一年坏事记在墙上,在廿四日晚,上天直奏玉皇,因此,须预先扫除。廿四日为小年。过大年时间不一,客家人在年末最后一天,本地人在年末最后两天过大年。唯上奉镇石街村李姓廿五日过大年。过大年午餐普遍食腊猪头肉,包饣肖 子并煮隔年饭、吃鱼,表示“年年有余”之意。下午贴春联、门神,迎接新年。有的“春”字、“福”字倒贴,表示春到、福到。除夕吃团圆饭、吃鸡、守岁。烧年柴蔸,分压岁钱,关财门。旧时东皋等地于除夕接菩萨案,待新年玩灯,非常隆重。数千人到冷氏宗祠请起一娘菩萨监灯。锣鼓齐鸣,燃放鞭炮。年前亲友互赠礼物叫送年礼。从小年到大年.是一年结算之时,民间借贷,艺匠工资,多于此时结算。旧时财主于此时收租逼债,无钱还债者外出躲债.谓之“做皇帝”。至正月初一即回,债主新年正月不能讨债。俗云:“初一早,满街跑,老子欠钱谁敢讨”。

2、新节日

元旦 公历新年第一天为元旦。是日行政及企事业单位、学校放假。门首张灯结彩。文艺团体、学校多组织文艺演出,商业部门组织展销,集市贸易亦繁荣,城镇居民于是日午多聚餐庆祝新年。

国庆节 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日,是日起行政及企事业单位、学校放假2天。城市及农村普遍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开大会、办板报、搞演出,商品展销,非常热闹。单位、团体及部分居民于门首张灯结彩。1984年国庆日,请来很多修水籍在外地工作的学者回来观礼,万人庆祝大会开得很活跃。是日晚上在工人文化宫放焰火,县城居民及大量农村来县城的农民目睹了绚丽多彩的礼花。

新节日还有“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另有护士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老年节与全民植树节等新型节日,城镇居民及有关单位亦开展各种活动。

推荐第5篇:走进民俗节日演讲稿

“走进民俗节日”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二年级一班的宋昱晔,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走进民俗节日”。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下面我就一年中各个重要节日及风俗做一下简单介绍:

1、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2、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3、上巳节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4、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

5、清明节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总是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

清明节的习俗有荡秋千、蹴鞠、踏青、放风筝、扫墓、插柳、射柳、斗鸡、蚕花会。

6、端午节

端午节(英文为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5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7、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节的习俗有穿针乞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晒书、晒衣、贺牛生日、吃巧果等等。

8、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9、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10、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的习俗有:赏秋、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

11、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为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鬼头日,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

寒衣节习俗:祭奠。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

12、下元节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

下元节习俗:修斋设醮、享祭祖先、祈愿神灵、莆仙民间。

13、节日介绍-腊八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节习俗:祭祀、食腊八粥等。

14、冬至

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节习俗:祭祀活动。部分地方有吃羊肉的习惯。

15、祭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汉族传统节日祭灶节,民间又称“交年”、“小年下”、“小年”。

祭灶节习俗:祭“灶神”。

16、除夕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除夕节的风俗有年夜饭、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燃爆竹。

以上节日是农历节日,除了这些还有一些阳历节日,下面做一下简单介绍:

1、三八妇女节

国家把每年3月8日定为“三八妇女节”又叫“三八”节,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在中国的叫法。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为庆祝三八妇女节,妇女放假半天。

2、植树节

我国把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3、劳动节

我国把5月1日定为劳动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又称“国际劳动节”、“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为庆祝劳动节,全国放假3天。

4、青年节

我国把5月4日定为青年节,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而设立的。它来源于中国一九一九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5、儿童节

我国把6月1日定为儿童节,六一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 儿童节这一天,全国各地的小朋友,都会举行了联欢活动。

6、建党节

我国把7月1日定为建党节,建党节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7、建军节

我国把8月1日定为建军节,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

8、教师节

我国把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9、国庆节

我国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旨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庆祝国庆节,全国放假7天。

10、圣诞节

12月25日为圣诞节,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

11、元旦

我国把1月1日定为元旦,是为了纪念阳历新年第一天。为庆祝元旦,全国放假1天。

上面就是我介绍的国家一些重要的节日,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第6篇:节日民俗庙会活动

节日民俗:庙会活动

子洲县供电分公司

参加庙会活动,宣传电力安全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庙会对深居闹市的人来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记忆,它提供了体验传统文化和寻找心理慰藉的载体。庙会活动也对丰富和促进本土文化和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让我们共同坚守这块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去捡拾、去保护历史文明的碎片,传承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民间文化。农历3月3日,子洲县供电分公司组织全体员工来到子洲苗家坪镇南丰寨,参加那里正在举行的庙会活动。在参加庙会的同时,子洲县供电分公司组织人员到庙会现场开展用电知识宣传,深受群众欢迎。

庙会是我县比较重要、规模比较大的民间节日,大多集中在冬春两季举行,最初以祭祀祈福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 庙会逐渐融入了集市交易和文化娱乐性活动,大大增强了人气和吸引力。庙会能够充分地展示民俗民风,有效地将人与自然、现实与历史、宗教与世俗、娱乐与旅游融合在一起,在经济发达、物质丰裕的今天,依然年年延续。近年来,随着商业功能渐渐消退,庙会已经成为我县的一个民俗文化符号 。子洲县供电分公司以此为契机,精心挑选了安全用电、节约用电、智能电表改造以及电力设施保护等方面的宣传资料,组织人员一边现场发放资料,一边解答群众的用电咨询。几天来,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接受用电咨询200多

人次,深受好评。

子洲县苗家坪镇南丰寨是子洲县著名旅游景点之一,集宗教和生态观光于一体。在庙会前夕,子洲县供电分公司就专门组织技术人员对南丰寨几个庙宇室内外线路进行了全面整理和维修,为新建成的一座庙宇通了电,为为期一周大型庙会的举行提供了电力保障。为庙会的顺利举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庙会在千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宗教的、迷信的、政治的色彩渐渐淡化,并凝结出感恩祈福、营造祥和的特有文化,彰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以前的庙会有地方戏、曲艺、杂技、马戏、魔术、套圈、打彩等文娱活动,现代的庙会增加了歌舞等时尚因素,尽管形式和内容有所改变,但庙会特有的文化核心没有变,贯穿于庙会上种种喜庆活动的,依然是人们追求和谐、崇尚美好的精神,也许正是这种文化“基因”的传承,使庙会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同时,传统的庙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也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它是生活压力的释放地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忙碌的工作使人缺乏自由感。逛庙会,一个“逛” 字让人体味出闲散、自由、放松之感。它是民俗文化的展示台:如今,已经没有太多其他形式能够像庙会这样集中展示民俗了。在庙会上,人们可以看到平时难得一见的各种民俗展示 ,以及民间手工艺品制作过程,从中既可以领略到传统

文化艺术的魅力,同时还能唤回那遥远的回忆。

推荐第7篇:民俗节日教育价值

试析幼儿园节日民俗教育选择的思路

作者:陈雯雯来源:福建省晋江市安海幼儿园上传时间:2013-06-2

5节日民俗带有强烈的人文因素和深厚的文化色彩。闽南的节日民俗风情更是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在幼儿园开展节日民俗教育活动,能让幼儿深入地了解家乡民俗文化,进一步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但是,如今的幼儿园节日民俗教育活动大部分只成为节日应景节目,在内容的选择上较单一,且枯燥无趣。因此,选择合适的节日民俗教育内容能有效让幼儿感受到民俗节日的独特性,了解家乡民俗节日文化,提升节日民俗教育价值,促进社会性发展,对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节日文化也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挖掘节日民俗之文化内涵

节日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它传递了节日的文化寓意,更多地体现和表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内心的和谐。虽都富含有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但其承载的核心理念和内在意蕴却各不相同,如春节的“吃团圆饭”主要突显合家团圆;“发压岁钱”、“拜年”等体现长幼互敬互爱的传统美德;清明节的祭祀先人和祭扫烈士墓等活动体现了对生命的颂歌;端午节的“采莲”、“捉鸭”民俗重点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中秋节的“赏月”、“博饼”等则表达了对生活美满的向往,核心重在团圆。只有从节日民俗内涵出发,才能让孩子真正地走进节日、理解节日,才能达到节日民俗教育的真正目的,对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才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一)突出节日民俗关键内涵。

节日民俗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以人是节日的主体为主旨,紧抓每个节日民俗的关键内涵,从中提取可操作性的素材,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展活动,使孩子们知根源,解习俗。如春节主题活动中选择拜年的内容,创设情景让幼儿学习拜年习俗的礼貌方法,学会用不同方式向长辈或同辈表达春节里的祝福,如打电话,用电脑做贺卡、写电子邮件等。

(二)还原节日民俗特色。

传统的节日民俗活动都是几百年、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选择节日民俗教育内容要在不脱离传统节日民俗的基本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拓展活动内容,力求把传统节日民俗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并尽可能地还原各节日民俗的特色。如元宵节围绕当地传统民俗开展“赏灯猜谜”、“闹元宵”等系列活动,中秋节开展“大家来赏月”、“大家来博饼”等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三)选择健康节日民俗。

由于受特定的文化、环境、宗教信仰等影响,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有健康的也有低级庸俗的。在选取教育活动内容时应取节日民俗之精华,剔除其落后的俗信陋习,以丰富和滋润孩子的生活,提高孩子的认识和素质,培养孩子们爱国爱家乡爱民族的崇高思想。如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回避烧纸钱等低级活动;春节开展拜年说祝福话活动,回避求神拜佛等迷信活动;元宵节开展“赏灯猜谜”,回避烧金纸、烧纸人等庸俗迷信活动。

二、挖掘消失或淡化的节日民俗

传统节日民俗所展现出来的仪式感和文化多样性是非常突出的,体现出群体性、传统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但随着时尚流行的文化艺术潮流的影响,加之外来文化艺术的冲击使一些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受到挑战。很多传统的节日民俗活动正在淡化,有的甚至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春节里晚辈对长辈的拜年、放烟花爆竹等民俗活动已逐渐被几句短信、外出旅行所代替;在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里,人们只是赋予“清明扫墓”这一悲伤的色彩,殊不知清明节还有踏春、放风筝、插柳等欢乐的活动;冬至节大人、小孩子围成一桌“搓丸”、“做鸡母狗仔”的情景亦不再出现。这些节日民俗活动仪式的逐渐消失,也让人们逐渐淡化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逐渐丧失了对传统节日的情感和尊重。

(一)寻找消失或淡化的节日民俗活动。

通过查找资料、深入调查和与当地民俗专家了解当地消失或逐渐淡化的节日民俗活动,从中挑选出有意义的、可操作的内容融入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如清明节主题除了组织幼儿参加祭扫烈士墓,还可以组织幼儿参加种植、亲子放风筝、包润饼菜、春游等活动,带领幼儿感受清明节丰富的民俗活动。

(二)旧习俗,新内容。

传统节日民俗要与时代的发展相融合,在面对这些消失或淡化的节日民俗活动面前要进行创新性的构思,使其成为新内容,并加以弘扬、推广。如冬至以贴绘“九九消寒图”的旧习俗为内容,鼓励孩子学古人在九宫格图纸上画“九九消寒图”。虽然只是模仿古人绘画,但孩子们注入了对冬至节的情感,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民俗节日的关注和兴趣。在中秋节系列活动中,大胆创新,以学习剪贴技能来突出“大家来赏月”的主题,使“中秋节赏月”活动更富有新意。

(三)多形式感受节日民俗。

以不同的形式将那些渐渐消失或淡化的节日习俗展现在孩子面前,引导孩子感受节日传统文化,激活对民俗活动的情趣。如以体育游戏的形式和孩子一起玩春节民间习俗“跳火群”;创设情景带孩子参加“游灯”;音画欣赏火鼎公火鼎婆表演;讲讲端午节的故事。孩子们在丰富的、多样的节日民俗教育活动中感受着闽南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

三、挖掘趣味的节日民俗

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不少节日中都有特定的活动或食俗,如:清明节时的放风筝、端午节时的捉鸭、元宵节时的猜灯谜、冬至时吃汤圆等等,这些趣味盎然的民俗活动给民俗节日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这些是孩子们所喜欢的,但是由于孩子们能力技能有限,只能是看看、说说,而不能真实地体验到这些节日民俗活动的趣味性。如何让趣味的节日民俗活动成为孩子们的活动,让孩子们更真实地体验节日民俗活动的乐趣?

(一)游戏式体验趣味。

在坚持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的原则下,将节日运动民俗改编成适合幼儿的趣味化的游戏,让幼儿快乐地参与其中。

如将端午节的“赛龙舟”民俗活动,改编成以长木板为道具的“五人两足”的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同心协力的合作精神;

端午节的“水上捉鸭”活动则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改编成适合孩子们玩的“捉鸭”游戏——“走竹梯捉鸭子”。

(二)情境式体验趣味。

节日民俗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境体验是最直接、效果最佳的方法,可使幼儿产生最为真实的情感体验,获得社会情感与认识的双赢。但由于真实的情境具有生活性、随机性的特点,所以,幼儿园必须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孩子在情境中体验民俗活动的趣味性。如元宵节创设“猜灯谜”情境,让孩子们在猜谜中感受元宵节猜灯谜的乐趣;与幼儿一起创设春节环境情境,张贴春联、挂鞭炮,感受喜庆的过年氛围。这些活动都可以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加深对节日民俗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劳作式体验趣味。

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无不与“吃”联系在一起,每个传统民俗节日都有特定的食物与之联系起来,这种食俗一直流传下来。如元宵节吃元宵、清明节吃清明果、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冬至吃汤圆等。“吃”又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幼儿园里让孩子们以劳作的方式了解民俗节日里的食俗是最好的体验,孩子们在做做尝尝中既体验到节日民俗活动的乐趣又能提高劳动实践技能。

四、挖掘本土化节日民俗

中华民族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多彩的风俗习惯。具有当地特色的节日民俗活动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快速地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应将富有本土特色的、独特的节日民俗活动内容作为素材,可以突出闽南本土传统文化精神,彰显地方文

化色彩,增强家乡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之成为适宜本地、本园开展的节日民俗教育活动内容。

(一)关注闽南特色节日民俗活动。

闽南地区在传统节日里的民俗活动也是非常独特,如中秋节的“博饼”,安海端午节的“采莲”、“捉鸭”,元宵节的“彩街”、“猜灯谜”等。因此,从当地独特节日民俗入手,选择孩子们熟悉的节日民俗教育内容,能有效地帮助幼儿了解家乡传统节日民俗。

(二)关注本地节日民俗情境。

节日民俗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和巨大包容性,只有在节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氛围里,才能体现得更加鲜明和丰富多彩。由于在许多传统节日中孩子大都在家度过,只有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为孩子创设参与节日民俗的机会,直接与节日民俗对话,才能有效地发挥民俗节日的教育价值,让孩子在家、园、社区整体的节日氛围中感受节日的家乡色彩。

如中秋节组织“亲子博饼”,端午节请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观看“水上捉鸭”,组织亲子参加“亲情包粽子”比赛,冬至开展大带小“搓丸”、“做鸡母狗仔”借着节日的浓烈氛围,丰富幼儿的节日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在愉快的节日民俗活动中学习,充分地感受、体验家乡节日民俗文化。

节日的魅力在特色,节日的活力在风尚。在幼儿园开展节日民俗教育活动要正确对待守护与传承节日文化的关系,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工作,精心选择和充分挖掘适合本地本园幼儿开展的节日民俗教育内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使生机盎然的节日民俗文化成为我们时代科学的、大众的、文明的一道美好风景。

推荐第8篇:民俗节日活动方案

《家乡的节日》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民俗节日,知道一些传统民俗活动。

2、开展调查活动,丰富课外知识。

3、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方式

调查表、图片等

三、活动参考

1、节日内容

二月二龙抬头

五月初五 端阳

七月初七七夕

八月十五中秋

腊月二十三小年……

2、活动形式

访问调查

故事会

小报《民俗节日知多少》

推荐第9篇:岁时节日民俗调查报告

岁时节日民俗调查报告

学院:文理基础

班级:12对外汉语

姓名:刘慧慧

学号:20120610127 教师:王淑华

岁时节日民俗调查报告

——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阜阳地区,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

一、传统流程与习俗

腊月初八

农村有句俗话:“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所谓“腊八饭”,即一种粥,因此“腊八饭”又被称作“腊八粥”。制作很简单,即将五谷杂粮一起煮,预示春节将近,寓意;来年五谷丰登。过了腊八,年味就逐渐浓起来。

祭灶

所谓“祭灶”,即祭祀灶神,灶王爷。俗语有:“君祭三,臣祭四,王八祭五,鳖祭六。”(这后两句带有玩笑骂人之意)因此,阜阳地区祭灶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的贡品以当日晚餐为主,辅以必不可少的糖和蜜枣。

农村地区做饭用的灶称为“地锅”,灶台称为“锅台”,主人做好晚餐后须先盛一份放在锅台上,再摆上事先准备好的糖和蜜枣。据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专管监视的,腊月二十三这天他要上天汇报这家的表现。给他糖和蜜枣吃,就可以让他嘴巴变甜,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说好话,以保来年富贵与平安。贡给灶王爷的吃食,家里人人不许碰,只有在晚饭过后才可以吃,若小孩子不懂事偷吃了,便会遭到大人的训斥。

有的人家会在灶台上供奉灶王爷的神像,神像两边也通常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在这一日,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燃起了垛香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香气。从此,鞭炮声便接连不断。时不时还有谁家放的焰火,划破夜空,在空中爆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引得孩子们发出阵阵欢呼。

腊月二十五至二十八

1、办年货

这段时间,集市非常热闹,各种年节所需的食品、用具应有尽有,鸡鸭鱼肉,蔬菜瓜果,小吃点心。

2、蒸馍、炸货

除了办年货,大人们要忙两件大事:一件是蒸过年的馍,一般每家要蒸好多。蒸好的馍上都要点上大红的梅花点,以示喜庆。馍都放在馍篓里,到吃的时候再

热一热。这蒸的馍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所以叫过年馍。放在贡桌上的馍还要插上馍花,馍花多用塑料纸制成,绑在细细的竹签上,五颜六色的,特别漂亮,增添了节日的喜庆。

炸馓子这种工作是亲戚朋友互相帮着炸。把搓好的面条放进装满油的大乌盆里,再一圈一圈地挽在胳臂上,把面条拉得又细又长。一定不能断,否则不吉利。放进热油锅里反复地炸,炸到焦黄为止。炸完馓子就是炸丸子。把萝卜、豆芽、老豆腐、虾仁分别剁碎,放入大盆里,加入调料拌匀,再加入面粉,做成丸子,丢入油锅,炸至表面金黄即可。除了这两样,还有炸一些鱼块或鸡块。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香飘满院,充满着浓浓的年味。据老人说,家里厨房炸东西的时候,小孩子是不能进的,以防毛手毛脚碰坏了东西,不吉利。

3、上坟

在这段日子里任选一天,家里的男主人买上火纸、鞭炮,带着孩子到自家田里给已故亲人上坟。

大年三十

1、贴春联

有一种说法,春联一贴,就不能讨债。不论欠多少钱,也不论多么急着用钱,也只有等到出了正月再要。不然那叫“抠”人家的门神眼,对双方都不吉利。一些欠债户,甚至早在二十七八就贴好春联了。

主门上贴好春联后,就贴一些什上。什么物贴与其相关的字,床上要贴“身体健康”或“身卧福地”等;堂屋后台上方要贴“赠

福财神”或“金玉满堂”等;后台香炉窝上要贴“满斗香火”等;腊台两边上要贴“大吉大利”;箱子柜子上要贴“满箱衣裳”等;锅台墙壁上要先贴请的灶王爷,再在两边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是“一家之主”。水缸上要贴“水泉四海”;石磨上要贴“下面如雪”;院内外树上要贴“满院春光”、“抬头见喜”、“春光明媚”等;猪圈羊圈牛棚上要贴“六畜兴旺”等;架车和自行车上要贴“日行千里”等。如粪堆、红芋窖、柴垛上等,要插上花花绿绿的纸条子。

要是头年家里有老人去世,过年是不贴春联的。第二年,只贴绿纸或蓝纸春联。只有到第三年才贴春联。

阜阳旧时的对联有许多讲究,各姓有各姓的联话。如姓张的是:“金鉴名臣第,春钱学士家。”姓程的是:“军容周司马,理学宋名儒”。姓宁的是:“科名高北斗,家世本两清”。姓岳的是:“汤阴分世业,颍水振家声”。

贴对联的同时,旧时还要贴新灶君像,挂年画,挂中堂字画,张堂名灯。堂名灯就是大红灯笼,灯笼上写金字、堂名。堂名灯也是根据姓氏有别的。如陈姓的堂名灯写的是“颍州郡”。姓王的堂名灯是“三槐堂”,姓章的堂名灯是“全城氏”,姓周的堂名灯是“友竹堂“,姓贾的堂名灯是“瑞之堂”。联话(对联、春联)中堂内容,堂名都是根据这一姓,始封地方或本姓最有名望的古人事迹编成的。但是一般平民百姓、贫苦人家是没有“堂名灯”的。

2、扫尘

把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通通打扫一遍,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寓意辞旧迎新。

3、年夜饭

华灯初上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饺子。老一辈人在包饺子的时候会在饺子里包入硬币或糖之类的特殊的东西,钱代表来年走好运、发财,糖代表来年生活幸福甜蜜。吃了年夜饭,大人小孩都换上新衣,晚辈给长辈拜年。拜年时头是一定要叩的,叫辞岁。长辈拿出准备好的用红纸包着的压岁钱,赏给晚辈。一家人欢聚在一起,通宵达旦,叫守岁。娱乐方式有斗纸牌、推牌

九、打麻将等。

大年初一

年初一清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接门神。就此,拜年的大戏就上演了。

男主人带着妻子儿女去给爷爷奶奶、爹娘拜年。因是至亲,拜年不来虚的,磕头是真磕。

给自家人拜过后,男主人就要去给左邻右舍拜年。一进门,双手作揖,口中说道:“XX,来给您拜年啦!”主人这时拿出早准备好的瓜子、糖果或是烟送给登门拜年者,好一番热闹!

另有初一不劳动的说法。初一这天不能扫地,茶水也要倒在专备的盆中,不泼出门,意思是不把财气扫(泼)出去。不“动刀”,也就是不做饭,一天的饭食则是年三十包好的饺子。有“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的说法。

初二至初六

从初二开始走亲戚,初二到干爹干娘家,初三到姑姑家,初四到姥姥家,初五开始,就开始去一些其他亲戚家,哪天去都没有讲究了。

初三早上 ,要放鞭炮,叫送年,把年送走。

正月初六之后,村里的小孩子们就开始聚在一起,晚上拿着自己做的火把,有的是干柴,有的是自己家的笤帚,一起到田野里,生一堆火,把火把点燃,开始用力抡起火把拼命摇;火把是用绳子拴起来的;口中还念念有词,具体喊什么忘记了;谁的火把亮、时间久,而且抡的圆圈大,谁就很有面子,会一直玩到正月十五晚上。

这里还有一个 关于初五的“破五传说”。

初五又称破五,又称小年,说明初五是春节期间比较重要的一个节点。相传 明朝年间,生活贫困捕鱼为业的沈万山冒风雪捕鱼,一连几网网里都是同一个瓦盆。他不再往水里扔,拿回了家。妻子告诉他,邻人送给他家一只鸭子过年,夫妻俩把仅有的一点米倒盆里喂鸭子。第二天早晨一看,盆里竟盛满了白米。用家里唯一一枚铜钱放盆里一试,竟是一盆铜钱。又用铜钱换了银子,换了金子珠宝放盆里,沈万山因此成了首富。

明太祖听说此事,将盆据为己有。他找了一颗夜明珠放进去,便有了一盆夜明珠!明太祖抱着聚宝盆想告诉皇后,不料过门槛时跌了一跤,摔碎了聚宝盆。

这天是初五,故称为“破五”。这天,商店开门做生意,大放鞭炮庆开市。年,到这天真走了。

正月十五

1、回门

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俗称回门。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日,老辈子忌讳,恐媳妇不回娘家举家不团圆。在女儿回门的时候,有一样礼物是必不可少的——“大雁馍”!

民间有一个传说:大雁叫声刺耳,民间认为不甚吉利。大雁一叫,定是阎王要将老年人收去,老年人就会病故。为了趋吉避凶,送什么呢?借这个因由,女儿回娘家在家里预先蒸好大雁馍。父母把女儿送来的大雁馍吃掉,那就能逢凶化吉了。

2、放烟花

天还没黑下来,村村庄庄就热闹起来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人小孩拥在门前放烟花,烟花有泥筒的,也有纸筒的,喷出来的烟花由低到高,可达两丈多,就像一棵银花树一样。

3、送灶王爷

饭后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打发老灶爷上天。

锅碗涮洗好后,先把灶台打扫干净,男主人就焚香点纸,先把过年时贴的老灶爷和两边对联撕下来烧掉,然后磕头说:“老灶爷,年过完了,今个就打发你上天了,上去后好话多说,孬话别提,再下来时保佑我一家人财两旺,一年里平平安安。”

二、饮食

1、香菇炖老母鸡鸡是自家养的土鸡。大火攻,文火煨,香气四溢。炖到提着鸡腿一抖肉即掉为好。每次待客撕些做汤,加上原汤汁,味特美!

2、猪肉炖萝卜、海带、黄花菜黄花菜是从自家地头屋后不老不嫩摘下晒成的。

3、米粉肉肉是五花肉,米是糯米烘焙焦黄碾碎。加上八角、葱段、自家酿的甜酱、冰糖,蒸到一定火候出了油,吃时一馏扣放在碟子里,特解馋!

4、腊肉霉干菜腊肉是自家腊制的,皮红得发亮,肥瘦合宜;霉干菜更将油吸走并多了干菜味,咬一口,香在心里。

5、凉调菠菜细粉、凉调蒜苗大白菜心细粉是自家红芋粉下的;菠菜、蒜苗、大白菜是自己地里长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淋上香油,色香味俱全。

6、油焖梅豆干梅豆干是自家晒的,一点丝也没有。泡好裹着粉面子炸一下,用鸡汤一焖,滑滑的,特好吃。

7、正月十五吃元宵,以白糖或黑芝麻为馅。

三、节日活动

庙会

时间:初

五、初八

地点:麦田

人物:邻近各村村民

初五的庙会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庙会,没有庙,没有神,只是在初五这天在一个固定地点形成了一个较大的集市。起源无从可考。但初八的庙会较初五盛大。庙是村子里一个姓牛的富商捐建的,里面供奉着不少神仙。庙不大,但香火特别旺盛,

早饭过后,从四面八方上会的人像潮水一般,拉车的,骑车、挑挑的、担担的,一眼看不到尽头。会上更是人山人海,会上有说书的、算命打卦的、唱大戏的、玩杂技的、演歌舞的;牛行、猪行、羊行、农副产品行、生产用品行、烟花炮竹行、衣布行等,会上最多的就卖小孩吃的喝的玩的。一家之主在会上买春耕用品,女的买家用的物件,男孩买晚上放的花炮,女孩买衣物。

春节结束,外出打工者、上学的学生陆续离开,热闹的村庄又恢复了平静。 其实,家乡现在的春节,年味儿在慢慢淡去。如炸蒸馍、馓子之类的,已经很少有人家亲自做了。因嫌麻烦,往往都是到集市上买一些。再如贴春联的旧时讲究,是与居住建筑紧密相连的。但因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日益提高,那些旧式的房屋都改建成了现代的楼房。中堂消失了,哪里再有中堂字画和堂明灯呢?就连“祭灶”一事都被简之又简。因此,有些习俗便是调查自网络。

写此调查报告,免不了要向家里的长辈“求救”。一番交谈过后,长辈们纷纷对过去表示怀念,都说那时候的“年”才像是“过年”。我不禁想起小时候亲身经历的“年”,仍记得那红红绿绿的馍花,那向左邻右舍拜年的热闹,那明亮的火把„„

推荐第10篇:第五章 岁时节日民俗

第五章

岁时节日民俗

第一节

岁时节日的由来和发展

一、岁时节日的概念

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

二、岁时节日由来

(一)节期的最初选择

(二)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人们祈求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平安

1、自然崇拜

2、灵魂崇拜

3、各种节日习俗还与古人的迷信、禁忌、巫术观念密切相关。

三、岁时节日的发展

1、神话传说的嵌入

2、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

3、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

4、宗教节日(或其因素的渗透)

5、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

岁时节日的活动及特点

一、主要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

(一)春节(俗成年节,古称元旦)

除旧布新;祭祝祁年;合家团圆、敦亲祀祖;娱乐狂欢

(二)元宵节(俗称正月十五,又称灯节、上元节。) 吃元宵(汤圆);走百病、祭门户;祀蚕神、迎紫姑等习俗。

(三)清明节(融合寒食节、上巳节的节俗) 禁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荡秋千

(四)端午节(又称“端五”、“重午

(五)”、“沐兰节”,“天中节”、“端阳节”,“五月节”、“女儿节”、“地腊节”等) 吃粽子、赛龙舟

(五)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六)中秋节(又称”仲秋节“、“秋节”、”月节”等) 秋祀、祭月、拜月等

(七)重阳节(又称“重九”、“女儿节”)

《续齐谐记》“桓景避灾”的传说;登高、赏菊、宴饮、赋诗等。

(八)其他节日(如寒食节、七月半、冬月初

一、冬至等)

二、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

(一)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二)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

(三)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

三、关于现代节日

现代新节日,多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或是在某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纪念日或社会公共活动日。如“元旦”新年、“三月十二日植树节”、“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月十日教师节”、“十一国庆节”,等等。从根本意义上说,现代节日,不能够算作传统岁时节日。

第11篇:钟祥民风民俗之节日篇

钟祥民风民俗之节日篇

的节日。过春节,在钟祥一般称过年、过大年,而把过元宵节称为过小年。

进入腊月二十以后,便逐渐进入准备过年物品的高峰,钟祥人称办年货。那个时候,人们碰面时,一般都会相互问候一句“年货办达怎么样达?”年货包含的种类很多。吃的方面当然是最重要的。首先是菜肴,像钟祥大部分地区人们春节必备的几道菜,如蟠龙菜、鱼、蒸肉、香肠、鸡、圆子等,一般都是少不了的;然后就是瓜果点心,什么脐橙、苹果、芦柑、瓜子、饼干、糖果之类自然就不用说了,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几样钟祥传统的特色点心:交切、酥糖、花生糖、银片糕、金麻果、糖片子等。

穿的方面,当然是买些新衣服了,也叫换新,特别是要让孩子们在大年初一的时候能从上到下换套新的,所以春节也是深受孩子们欢迎的节日。用的方面呢,像什么对子(对联)、门画、红蜡烛、烟花鞭炮、香、火纸等都得提前准备。

要说过年的传统气氛,城区也许已经逐渐变得让人感觉失去了一些什么。要想真正体验钟祥人的春节风俗,最好还是去农村看看。相对于城里,钟祥农村的过年气氛似乎来得更早一些。刚进入腊月,村民们便能隔三差五地听到猪那撕心裂肺的哭声,杀手是人们用烟和少许的工钱请来的,他们通常是职业的屠夫,村民们叫他们“杀猪佬”。杀猪佬的队伍一般由三到四人组成,自带工具和一个大桶,在各村子挨家挨户帮人杀猪。杀了猪的人家,须请亲朋好友尤其是长辈们来家里“喝汤”。

香肠,是钟祥大部分地区家家户户必备的春节食品,做香肠通称“灌香肠”,一般是在进了九(即九天)后开始做。主要原料:瘦肉、少量肥肉、小肠,加上适量调味品,主要包括:姜和盐。将肉剁成馅,加入调料拌匀后,用一个漏斗将肉灌入小肠,每灌10几厘米,用细绳将小肠系上,算为一节。如此一节节灌下去,直到小肠用完。全部灌完后,还须用针将香肠扎些小眼,以防止蒸的时候肉馅受势膨胀而将小肠胀裂。制作完毕后,将灌好的香肠挂到外面晒干,即成为美味可口的香肠。食用时,取其中一二节,蒸熟后切成片,可直接凉拌,也可炒其他青菜,是节日的饭桌上一道非常令人钟爱的传统特色菜肴。

春节一天天地临近,到了腊月二十

五、二十六,是炒花生、炒蚕豆、炒米子的时候。事前需要准备干燥的河沙,炒的时候,根据锅和要炒的量的大小放适量的干沙于锅里,与花生等一起炒。炒的顺序是先炒蚕豆,再炒米子,最后用余火炒花生。这种土方法炒出来的炒货,香脆可口,味道绝非烤箱等方式做出来的可比。需要注意的是,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忌炒花生、蚕豆等,民间有“七不炒、八不闹、九的炒了惹强盗”的说法。

腊月二十

七、二十八是做包子、做蟠龙菜的时间。做包子,钟祥人称发粑粑,所谓的包子其实也不同于人们常说的包子,是没有馅的,其实就是圆形的馒头,但为了表示喜庆,会在每个包子顶上盖一个带有“喜”字的红章。而章子多由白萝卜刻制而成。

蟠龙菜,其实钟祥人在口语中很少这么叫,多称其为“剁菜”。做剁菜本身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活,所以一般会请有经验的师傅到家里做,或者是准备好原料,赶上哪家做的时候,一并请人帮忙做了。

按照古老的传统,腊月二十九晚上是做“糖片子”的时候。糖片子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称“粘糖片子”(注:粘发音为三声),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几天要生麦伢子、碾麦伢子、熬麻糖等,仅此几项工作就得花上一天时间。粘的时候,把糖化在锅里,将米子炒热后与麻糖粘在一起,然后拌匀后盛起来,压实成块状,最后趁热的时候切成块状,即大功告成。由于糖片子的工艺复杂,如今做得家庭已经渐渐少了,如果想吃,可以在一些作坊里面买到。

腊月三十,大人们会去先辈的坟上烧纸磕头,称上坟,需要带一把铁锹,给坟上添添土,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用当地百姓的话说,就是“一年上头,接祖宗们过年”。

年三十的下午,家族的人会在一起团年饭,外出打工学习的子女都会尽力赶回来与家人团聚,钟祥人称“团年”。准备团年饭的时候,是一片祥和温馨的气氛。女人们都在厨房忙着准备丰盛的团年饭,男人们则负责贴对联和门画,小孩们则早已迫不及待地将鞭炮拴在了竹竿上。红蜡烛和香点燃了,当家的烧着纸钱,口里念着“老爷们、祖宗们回来团年啊”!孩子们终于等到了放鞭炮的时候,“爆竹声声辞旧岁,锣鼓阵阵迎新春”,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开始了团年饭。

正月初一凌晨零点时,钟祥人有大放鞭炮的风俗,称开年,零点后即可以做饭吃,称开年饭。

正月初一开始拜年。钟祥有“初一拜父母,初二走丈母”之说,初三初四以后则根据亲戚的远近依次拜年。春节时人们相互问候通常说“新年好!”碰到老年人,一般会说“恭贺俩嘎又添达一岁啊”、“恭贺俩嘎今年过个热乎年啊!”钟祥民间流行的有关拜年的顺口溜“拜年拜年,磕膝上前。粑粑饼子都不要,只要人民票!”(注:人民票即压岁钱)

元宵节钟祥人称元宵节为过小年,这一天,一般要吃汤元,下午很早吃团年饭。在农村,元宵节的活动较少;而在钟祥郢中城区,元宵节这天晚上,热闹之程度堪称全年之最。虽然钟祥市政府已明文禁止在城区燃放烟花爆竹,但仍会有组织地举办烟花燃放观赏活动,并有观花灯、玩船儿、舞龙等节目,加上卖小吃的、卖花灯的、卖小礼品的„„人们无不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

端午节 钟祥人称过端午节叫过端阳。一般会吃棕子、煮鸡蛋、酒糟之类的食品。 中秋节钟祥人称过中秋节为过中秋,人们通常会吃月饼,全家并会聚集在一起加餐。随着钟祥在外工作学习的游子的增加,中秋节,也俞来俞成为千万钟祥家庭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节日。

三月三与九月九 三月三即传统的清明节,九月九为重阳节。这两个日子在钟祥是赶庙会的日子,人们会起个大早,到郢中的文峰塔、元佑宫或去皇城(即显陵)进香。近来,随着显陵知名度的上升,三月三与九月九赶往显陵的香客越来越多。

钟祥人礼情习俗

仪礼人情

人称称谓:称父亲为爸爸,称母亲为妈妈,老一辈的人中,有称父亲为大大,称母亲为娘娘的。

称父之父母为爹爹、婆婆;称父之祖父母为爷爷、太太;称父之兄弟为伯伯、大伯、二爸、三大、四叔等,称其妻为大妈、小娘娘、三妈等;称父之姐妹为姑妈、幺姑;称其夫为姑爹、姑爸。

称母之父母为家爹爹、家爷、家婆婆、家婆;称母之兄弟及其妻为舅舅和舅妈;称母之姐妹及其妻为姨妈和姨爹。

人情往来:钟祥自古民风淳朴,轻利重义,朋友交往患难与共,祸福相依。有的邻居相处融洽,日近日亲,交往密切,胜过亲戚,叫做“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同时有敬师长、敬长者之风。亲友之间礼尚往来,名目繁多。时令节日、婚丧喜庆、添丁进口、寿诞迁居,都赠送礼品、祝贺宴饮,俗称“赶人情”或“送人情”,主人那家则称“做事”。旧时一般以布料、糖、油条等为礼品,如今无论城市农村,基本都以给红包为主。

如果是参加婚礼,客人要向新人的父母道喜,常说的祝贺语为“恭贺俩嘎这哈落达心啊!”新人的父母也会谦逊地笑着说“把俩嘎们都帮忙操达心啦!”

参加老人的生日,一般客人会向老寿星祝福,说“俩嘎有福气哦!”“祝俩嘎长命百岁!”

礼节应酬:钟祥人历来好客,客至握手相迎,道“稀客”。客走送于门外,嘱“细点走”、“再来玩”。留客吃饭,必有酒,俗有“怪酒不怪菜”之说,叫做“有酒无菜,客人不怪;有菜无酒,站起来就走”,意在强调酒的重要,并非不备菜饭,宴饮必先酒后饭,不可先饭后酒,否则便为“犯上”(“饭上”谐音)。无论菜肴多么丰盛,主人都会说“没得么事菜的,随意思拈达七!”饭酒必强劝,以客人“喝好不喝醉”为好。主人若不善饮,则请有酒量者陪客劝酒。饭也强添,唯恐客人不饱。

旧时,钟祥人请客设宴,非常讲究席次、座次。一般面南为上座,称“上沿”,若房屋门不朝南,则以屋门为方位标志,取背靠神柜、面向门者为上沿。左右为陪坐,对面为下沿。桌缝木纹要左右横向,不得正对上沿。若同时摆设两席以上,则正屋为首席,主要客人就座。厅屋为次席,一般客人就座。陪客的身份、辈份、年龄需与客人相当。酒席上,如果某人不饮酒,或酒先饮完,在吃米饭前,须对在座仍在饮酒的客人说“俩嘎们慢点喝,我用饭陪俩嘎们的啊”。先在完饭的客人要对在座的其他客人说:“俩嘎们慢点吃啊,我落箸的!”主人会马上给吃完饭的客人递烟,倒茶。如今,这些风俗在农村还在,但远不象旧时那么严格。城市因为多用圆桌,讲究得就更少了。

钟祥的春节

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风俗一样,春节是钟祥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过春节,在钟祥一般称过年、过大年,而把过元宵节称为过小年。

按照钟祥的老规矩,过年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但寒冷的天气并不能阻挡钟祥人过年的热情,到了腊八,过年的气氛就一天赛过一天。在腊八的前一天妈妈就上街买好了干果与各种豆,到了第二天就有模有样的做起了腊八粥,虽然没有别人做的专业,但细闻,还别有一番风味呢!

腊八后,便逐渐进入了准备年货的高峰,钟祥人称办年货。那个时候,人们碰面时,一般都会相互问候一句“年货办达怎么样达?”年货包含的种类很多。吃的方面当然是最重要的。首先是菜肴,像钟祥大部分地区人们春节必备的几道菜,如蟠龙菜、鱼、蒸肉、香肠、鸡、圆子等,一般都是少不了的;然后就是瓜果点心,什么脐橙、苹果、芦柑、瓜子、饼干、糖果之类自然就不用说了,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几样钟祥传统的特色点心:交切、酥糖、花生糖、银片糕、金麻果、糖片子等。

眼看春节一天天地临近,到了腊月二十

五、二十六,是炒花生、炒蚕豆、炒米子的时候。事前需要准备干燥的河沙,炒的时候,根据锅和要炒的量的大小放适量的干沙于锅里,与花生等一起炒。炒的顺序是先炒蚕豆,再炒米子,最后用余火炒花生。这种土方法炒出来的炒货,香脆可口,味道绝非烤箱等方式做出来的可比。需要注意的是,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忌炒花生、蚕豆等,民间有“七不炒、八不闹、九的炒了惹强盗”的说法。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钟祥有“初一拜父母,初二走丈母”之说,至于我倒无所谓,反正跟着妈妈走就对了,拜年我最有经验了,见人就喊“恭喜发财”总之“拜年拜年,磕膝上前。粑粑饼子都不要,只要人民票!”

元宵节,钟祥叫小年,在我的记忆中,这一天要吃汤圆的。

怎么样,这就是钟祥的春节,热闹吧!

第12篇:衢州的民风民俗与节日民俗

衢州的民风民俗与节日民俗

1、传统节日

衢州本地人基本和大多数汉民的习俗一样,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原、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此外衢州人还过立夏、冬至、六月年、麻糍等节日。

春节通常除了年夜佳肴要准备外,通常还准备年糕、发糕、八宝菜、江山糕、索面、冻米糖和粽子。粽子在衢州不仅是端午的节日必备,也是过年的常备,各地还略有不同,龙游人爱发糕,江山人喜粽子,常山人好做贡面。而年夜守岁是主要的内容,通常是要到12点才放鞭炮来辞旧迎新的!压岁钱还是小朋友少不了的最爱。

元宵除观灯外,通常要耍龙灯。

清明节要做的是清明果,一种以米粉为原料的大饺子。这个节日要扫墓。

端午除了粽子,甜酒酿则是这个节日的主饮,另外还有茶食等零嘴食品,五花八门花样不少。端午是衢州人颇为重要的节日,故时衢州的小孩还都要穿肚兜带斗笠,这就是由一个典故《王志斩蛟》所带来的习俗。

立夏时值农忙,衢州农俗有吃麦饼、烧饼、油条的习俗,这一天不可少的菜色是苋菜,正当时的上时菜。

七夕这个节在衢州并不重要,但还是有的地方是要过

1 的,相对来说后面的节日那就是要紧的多了!

七月半也称鬼节,期间有不少地方的习俗要做醅糕,不同地方不同的过法,过七月半(中元节)一定要扫墓。

中秋节,月饼是食品中的重头,在衢州原本不是以广式月饼受欢迎,在衢州的农村现在仍有烤苏式月饼、徽式月饼的民俗,其中以杜泽桂花月饼最为特色,其为空心月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风味的容入,本地民风正被慢慢的淡化!

重阳节州人多要登高,爬山自然是少不了,饮酒也是个内容,而各地要做麻糍也许就和秋收联系上了。

冬至在衢州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老衢州口中都有“冬至大如年”或“冬至当于年”的说法,这一天还有“有的吃吃一夜,没的吃冻一夜”的俗语。

在衢州农村北乡的姚家等,农村里还有过六月年的习惯,这还有典故,通常是农历的六月十五六号。这个年要将军挂门,以避瘟神。

此外江山有专门的麻糍节,用以庆贺一年的丰收,这个节日类似于庙会,要举行近一个月,从县城到各地乡里抬着五谷神和城隍爷游走。

过完八月中秋衢州农村里就开始庙会,衢州人俗称“赶会”从农历八月廿高家会到九月杜泽会、莲花会等,类似于江山人的麻糍节,庙会赶到哪,哪里就热闹,哪里就有的吃,

2 这样还引来了不少专门赶会商家。

2、服装

故时的衢州人还有围汤布的习惯,一块汤布围在腰间即当得腰带又当得毛巾。通过汤布还能分出人来,东乡人是白汤布,北乡人是蓝汤布等。

3、饮食

衢州菜肴味重喜辣、风味独特,烹调讲究鲜嫩软滑,意在不变原味,三头一掌为本地特色菜。三头一掌是指兔头、鸭头、鱼头、鸭掌,最大的特点就是辣、咸、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兔头,已被列入“浙江十大名小吃”。

4、特产

麻饼、冻米糖、芙蓉糕、花生糖等特产闻名省内外,最有知名度的是“邵永丰”麻饼,早在1929年南京博览会上,邵永丰(衢州麻饼)就荣获国家级“名品佳点”称号。

5、传说

衢州三怪:白布怪、独角怪、鸭怪。

白布怪在县学池塘(在今县学街),是观音娘娘的腰带变的。像一匹白布铺在地上,如果有行人去捡,便被缠住身子,拖入池塘活活淹死。

独角怪在钟楼(在今钟楼底街)上,是魁的朱砂笔变的,青面獠牙,血盆大口,晚上看见行人单独行走便追,直追得行人气绝身亡;如果有人看到某人被独角怪追,就会得病,

3 不久就会死。

鸭怪在蛟池街(今蛟池塘街),是王母娘娘瑶池里的老鸭精下凡。夜深人静便会发出可怕的叫声,居民听到声音都会被下得肚子痛,不久就死了。

6、名胜

衢州孔庙。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坐落于衢州市区府山街道新桥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有700多年的历史,孔子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于南宋年间从山东曲阜南迁至衢州。衢州也被孔氏称为“第二圣地”。

钟楼。为明万历年间太守张尧文所建。楼高七丈,楼上有重达1.5吨的大钟,声音洪亮悠远。这口钟不仅声音浑厚优美,在大钟上还铸有经文、铭词,及各种精美的花、草、鱼、虫图案,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可惜在抗日战争期间,这口大钟被入侵衢城的日军盗掠,运回日本,从此钟楼无钟,钟声也随风飘逝。2010年9月,衢州古钟楼完成全面修复。

第13篇:定襄县岁时节日民俗考

定襄县岁时节日民俗考.txt如果我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想它一定很忧伤,因为我把快乐都留在了前面。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人,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历法的制定,是岁时节日形成的必要条件。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夏历,现在的农村,也往往以这样历法计算时间和安排农事。定襄县位于晋北地区,世代以农为本,所以其节日民俗也以农业为本,农忙时节日较少,农闲时较多。历史上,由于生产力不发达,自然灾害及各种疾病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人类采取各种方式与之抗衡,形成了节日民俗“驱邪”的特点。而现在,这种特色逐渐消退,“娱乐”的氛围逐渐增加。旧时的节日民俗中有许多惰性因素和迷信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内容也逐渐淡化。相应的,有些不太重要的节日也逐渐为人们所淡忘。笔者写作此文,算是对旧时的岁时节日民俗做一番回顾吧。

一、春季节日

1、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本地俗称“过年”和“过大年”。“年”字的本来含义是万物成熟,现在已引申为主要表示时间了,也指辞旧迎新,庆贺岁首。

自古民谣说,老百姓一般讲的过年,从头一年腊八节就算开始了。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贺阶段,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甚至“二月二龙抬头”(1)本地有民谣说: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期间节中套节日,节日不断,但不管日子拖多长,最隆重和重要的还是春节。

历史上的许多典籍都记载有春节庆贺的活动。宋代王安石《元日》一诗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正是年终岁首,终始交替,充满生气和希望的民俗风情。

按照普遍传统,从农历初一零点开始,便算是正式进入了春节。每到那一时刻,正在看央视春节晚会的人们会跑出院子响大炮或鞭炮以示祝贺。

本地明间庆贺春节的第一项内容称为“接神”。据说,诸神在腊月二十三日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的业绩。然后在大年初一的凌晨重返人间再享香火。所以灶王神前的对联常常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定襄县志》记载:“元旦,夙兴烧旺火,柏柴,放花炮。”旺火垒在当院(2),要由家长来亲自点燃。意为能够在新的一年中旺盛、红火、发财。旺火点燃后家庭主妇收拾家务,整理祭祀天地诸神及列祖列宗的供品。“接神”其实主要是安排祭祀,主要对象有天地位、皂君位、土地位、门神等神灵和自己的曾祖、祖父、父辈的灵位,这是春节民俗中最隆重的活动。祭祀的供品也很有讲究,整个祭祀过程是先摆好供品点上红烛;然后上香,要由街门往里住逐一上;然后是烧纸,也是由外向里;最后是放炮。现在由于各地经济都相对发达,放炮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耗资也不少,每家请神的时间迟早略有不同。响完炮便代表这一程序结束,每到那时,从凌晨四点后到天亮,炮声不断,空中焰火此起彼伏,煞有意思,这也是小孩盼过年的一项因素。在接神时有许多禁忌,如不准大声说话和说不吉利的话,天亮前不准开箱开柜,干每件事都需与神灵打招呼等。例如有小孩上厕所,便说“爷爷家(3)我要尿尿,”这当然是笑话了。接神当中,会有“响器”(4)来吹奏。赶上正在祭祀,会给他们不少喜钱,若已经祭祀完了,给的喜钱要少一些。所以,本地稍微会吹奏一点的人便有好多赶这个地方到外村赚钱,收入颇丰。每家都把“响器”能来自家当作一种荣兴,是不计较花钱的。

大年初一的早饭一般在太阳出山之前,一般比较丰盛,本地不兴过除夕,所以“年饭”一般指早饭或午饭,大都要煮水饺吃,有些人家还要喝根“长寿面”(5)。饭后,便主要是拜年了,这是春节活动的又一项主要内容。

乡下人称拜年为“磕头”,在旧时是真正下跪的。磕头时面对灶王爷,边磕边喊着长辈的称呼,如“**爷爷,**伯伯”等。长辈要给磕头钱(压岁钱)或糖果,核桃之类。现在不兴磕头了,但拜年还是有的,去长辈家坐一坐,问个好。孩子们身穿新衣,总是惦记着赚了多少压岁钱,这也是他们盼过年的又一个原因。

在旧时,拜完年后,还要去“拜云”,所谓的“云“也就是在一张大大的家谱,到大年这一天在指定位置添上旧的一年出世的男孩的名字,取添丁进口之意。没有增加人口的人家也往往去拜祭,那上面可有自己的祖先,有些家庭大年初一还去上坟拜祖。

从大年初一至初三,每天早上饭个上一回香。初一晚上又要重新垒起旺火来,准备在大年初二接财神。

初二早晨可以起得稍迟一点,点着旺火后主要是接财神,俗称“明财神”,也要认真拜祭,与大年初一相仿。吃过早饭后,人们大都会去走亲戚,带着好多礼物,这时小孩们可以得到许多压岁钱了。在初二至初四这几天,各村之间的路上各种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都是去走亲戚的。

2、送穷节

农历正月初五,称送穷节,意思是将贫穷痛苦远远地赶走。本地俗称“破五”,破即破烂,破五,就是初五这一天要清除破烂,旧说春节后院中不动扫帚,直到初五,才拆除旺火架子,清扫院落,也清扫室内。本地还讲究初五不洗锅,每顿都不能吃尽。所以有“懒老婆盼正月”一说,当然绝非仅此而已。这一天,有些地方还习惯到五道庙烧香,正月的“破五”也算一个小节日,照样要上香烧纸,而且这一天一般不出村。

3、石止节

农历正月初十日,为石止节。人们称这一天为老鼠娶媳妇的日子。石止节,民间忌动石器,不般石头,旧俗除夕日在石碾、石磨、石锥臼等物上贴对联后,石止节以前忌使用。过了石止节,便不再禁用了。

正月初十,人们习惯吃莜面或高粱面鱼鱼,即用手在案板上撮面条。晚上民间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烧香、烧纸,以此对老鼠恭贺,但也有一些地方,晚上却忌点灯,忌说话,以防惊扰了老鼠娶亲,一年为害。小孩子不明事理,往往信以为真,闹着不睡觉,要嘴里含着驴粪蛋蛋,耳朵里塞上羊粪蛋蛋,眼皮上夹着鸡屎片片,在满天星星的时候,扒在“磨眼窟窿”里,听老鼠们敲锣打鼓娶媳妇的声音,看老鼠娶媳妇的热烈场面。这样的事情,现在的孩子们当然不会干,也就只好睡了。

4、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一般称为元宵节。它是中华民族年节中最大的集体性娱乐节日, 外国人看作是中国的“狂欢节”。

元宵节最早根源于中华先民对火的崇拜。正月十五闹元宵,扭秧歌,耍社火,万民同乐,其原因又与古代庆丰收有关。《定襄县志》记载:“元宵节乡村稍有灯火,城市灯山火海,秧歌、社火、跑船、舞龙等游艺喧闹街巷,亲友过从游观焉,十五日出门游白病皆除。”

如今的元宵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观灯仍是元宵节的重要活动,城市的灯展大为多彩状观。农村过灯节,家家门口悬挂灯笼。妇女们习惯用面绣制成灯盏,蒸熟后加油点燃,置放在土地,门神等处,盼望得着新媳妇,讲究正月十五日黑夜偷灯,俗称“端灯”传说偷回燃着的灯,必定会生孩子。

正月十五闹红火,乡村的秧歌社火队伍要集中在县城或重要集镇进行汇演。秧歌社火队伍,形式多为龙灯、狮子、高跷、挠阁、旱船、大头娃娃、扑地秧歌、凤秧歌等。如今还流行民间歌舞班,小戏班和腰鼓队,威风锣鼓队等。

元宵节时,县城等地习惯放烟火。而无论城镇,还是乡村,街街巷巷都要搭牌楼,垒旺火。晚上放炮、观灯,白天祭瘟神,以往还要放电影以示庆贺。人们拿着蒸的面食(6)轮流在旺火上烤,待烤够9个旺火才能吃,传说吃了后可以久久顺旺。俗语说“吃了烤馍馍,一年神来帮。”元宵节一共庆贺三天,每天都有彩灯,旺火,都有放炮或进行起它娱乐。青年人更是不愿早早回家,要等旺火快熄灭才回,传说正月十四为庆贺“天下太平”;十五庆贺“人口平安”;十六是“五谷丰登”。

元宵节饮食,旧时多吃糕,取意步步高升。如今多吃元宵,元宵又称“汤圆”“汤团”始于南方,因其为元宵节时应时食品,后被称为元宵。

5、添仓节

添仓节,是民间祭祀仓神,预祝粮食丰收,填满仓库的时节。本地民间有两个添仓节,正月二十称“小添仓节”,正月二十五称老“添仓节”。

《定襄县志》记载:正月二十日,于庭院用灰作圆形如窖,中以麦少许实之,名小添仓。二十五日,灰形如前,中实以各,名老添仓,现在,添仓节打灰窖的习俗仍在民间流传。是日,用簸箕盛草木灰或炭灰,拿一棍棒均匀敲打,在院上,撒出三环套或者五环套圆圈,意为粮仓或者两囤。小添仓的灰窖象征秋粮丰收,圆圈内侧放着玉米,高粱,谷子,豆类等秋粮。然后用砖或者将粮食盖住,称为压仓。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去取意粮食饱满仓。

添仓节,有的地放习惯蒸荞面窝窝,取其形如粮囤。也有的地方用羔面蒸成花卷,俗称金裹银,是为添仓。过添仓节,民间讲究喜进忌出,囤里要添粮,翁里要添水,门口放快煤炭以镇宅。过了老添仓,民间一般不再忌针。

6、青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历史上在黄河流域被视作青龙节,民间俗称“龙抬头”。《定襄县补志》记载“二月初二日,相传龙抬头”。旧时,每到这一天要到龙王庙摆供祭祀。这一天,民间习惯吃油糕,灶王爷面前摆的枣山(7)也要在这一天分食,俗称“开山”,最上边部分要归家长享用。青龙节,民间讲究在这一天理发剃头,去掉蓬头垢面,换来光滑头。

7、寒食节

寒食节一般指清明节前一天。是为纪念春秋时介子推而定的节日,这一天不准生火一律吃寒食,节名由此而来。

今天民间过寒食节,最有代表意义的是“捏寒燕”,即用白面捏成拇指大小的飞禽走兽瓜果,等蒸熟后插在酸枣树上。现在人们往往将寒食节划入清明节的范畴。

8、清明节

清明节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本地民间多在清明节祭祀祖宗,因此这一节日又称“鬼节”。这一时期又处春夏之交,常刮风。民间便说要连续刮七天风,前三天是“放鬼”,后四天是“收鬼”。清明节上坟,旧俗称是男子汉的事情还有折树条花枝的传统。有的地方还有一些游艺活动,如打秋千,放风筝等。

二、夏季节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的端,是开始的意思,午,指正中午的太阳。端午最开始的含义,就是夏季到来,天气炎热。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据说,端午节吃粽子,以黍米和粘大米为原料,还以红枣,外加芦叶。也有人家配的各种豆类,麦类或国脯肉类。凡属敬神专用的粽子要寄五色线。英雄蒸酒,是晋北民间端午节日又一饮食民俗,民情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的说法,旧时端午节还有辟邪的习俗,小孩子是重点保护对象。《定襄县志》记载“五月端午儿童既五色线”。现在,凡即将新婚的男子在前一天要往女方家送许多粽子,还有一定的礼钱,各家各户往往都要提前几天就包好粽子,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以往小孩子竟不知过 什么节,知道是“吃粽子节”

三、秋季节日

1、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中元节,道教诞生后,把天,地,水 尊为三官,又称三元。正月十五是元官生日,称上元节,七月十五是地官生日,称中元节,十月十五是水官生日,称下元节,《定襄县志》记载: “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校籍之辰,致祭先莹。所以每到这天,家家要祭祖上坟。

七月十五,晋北民间最进的风俗是蒸面人,面羊,民情说:七月十五送面人,八月十五杀鞑子,相传元代,十户老百姓养活一个鞑子,受进了鞑子的欺凌。约定八月十五一齐动手,推翻元朝统治。在以往一般是各家各户自己动手捏面人、面羊、面鱼等,而现在,礼节上要送,但大都买来送,不自己蒸了。

2、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称中秋节。本地又名拜月节。 拜月主要以月饼为供品,现在也成了人们喜欢实用的食品和赠送亲友的礼品。月饼往往四个一近,以前许多人家自己做,现在都是靠购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天上月圆,底下饼圆,所以人们又把中秋节称为团圆节。外出的人一般都要在这一天回家,出嫁的姑娘忌在娘家过中秋节。除月饼外,西瓜、毛豆、苹果、葡萄等也是必不可少的供品。

傍晚,等月中圆时,要在院里摆上供桌,上置月饼,西瓜,毛豆,梨果等物,便可以开始祭月拜月了。拜月时有人还会念拜月歌。如“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老天,有吃有喝还有穿,全家团圆都平安,”等拜月活动结束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赏明月。赏月时,小孩子一面饱餐瓜果月饼,一面观望月亮,提出种种问题。爷爷,奶奶便会讲起相传的各种民间故事。

3、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一天,民间特别注重菊花,又称为菊花节,还有重阳登高的特点,旧俗这一天又是盛情招待先生的 日子,现在,本地对这一节日已不在重视,基本上不过了。

四、冬季节日

1、冬至日,是晋北民间在农历十一月的重要节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古人最早确定的节气之一。很早以前,冬至便是重要的民俗节日。《定襄县志》记载“冬至族党亲友拜贺,略同年节,谓之新冬”。从冬至之日起,即进入了数九寒天。旧时,冬至节有赠送鞋袜的习俗,就有祭祀财神的习惯。这一天民间习惯吃饺子。俗语说;冬至不吃饺子,嘴上开个口子,有时还很灵验。

2、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晋北民间称为腊八节。腊八节有吃粥的风俗,这一习俗来源于佛教。《定襄县志》记载:“腊八节,煮白粥,加枣,栗,棒杏人为磨,日腊八粥。”有讲究的人家,做腊八粥要用八种配料,八种作料,与腊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另外,有的地方还有打冰的传说习俗。即从河里取大量冰块,打为拳头大小,除供奉诸神外,还要塞满街巷院落,过了腊八节,民间就认为已经进入了年节,要为过大年做大量准备工作。

3、祭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晋北民间祭灶节的日子,称祭灶节,要送神上天。祭灶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古俗。作为定襄的进邻原平的《崞县志》(7)说:“二十三日夜,用粘糖祭灶神,谓其明日升天,诉人家之善恶之。”此风俗与定襄相同。祭灶的主要供品是汤或糖,尤其是甜粘糖,灶君喜食,吃了嘴唇会被粘住,上天后免生是非,这当然是迷信说法了。但祭灶吃麻糖(8),风俗一直保留至今。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清神上天,白天禁忌。要媳妇,聘闺女不用选择日子,俗称“赶乱水”。民谣道:“岁宴乡村嫁娶忙,宜春贴子逗春光。灯前妹妹和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另外一过腊月二十三,离春节仅剩六七天了,家家户户蒸花馍,年货写春联,打酒,烧肉,忙得不可开交。

4、除夕节

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称为除夕节。除者,岁时逝也,夕者,夜晚也。原意讲“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两年。”过了一刻便是新的一年开始,更显珍贵,尤需留恋。后来除夕指一年之中的最后一天,本地民间习惯称为年三十。

除夕,民间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第二天的“过大年”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1)、清扫卫生。除夕要切底清扫室内外环境,即使平时很少顾的特角旮旯,也要物别认真打扫干净。

(2)、安置神寝。民俗认为,春节凌晨上天诸神要降临人间与民同乐。出除夕,要为诸神安排宫寝,其中一准备天地神和灶君神的宫侵最为隆重。天地神的宫侵设在院里,靠近正面上方。

(3)、安置神主。就是邀请列祖列宗及一切工故亲人灵魂,回家与生者共度佳节,存有家谱的人家,要将家谱恭恭敬敬地悬挂起来。没有家谱的人家,要设置亡人灵牌。

(4)、垒旺火,扎草把,糊灯笼。

(5)、贴对联,贴门神,也是属于除夕必须进行的工作。 除夕,每顿饭都要敬神孝祖,烧香烧纸,饭前还要鸣炮。傍晚,灯火通明,要集中放一阵炮,并烧香进纸,民俗称为”安神”犹如人间宴会前发散请柬,邀请天地诸神。俗语”安神不响炮,爷爷不知道。”

除夕夜,是一年中最后的时刻,人们很少睡觉。《定襄县志》说”除夕都列祖父膝下,夜深不去,谓守之岁。不过民间有一种传说;有一种叫做祟的怪物,专门在年三十晚上出来祸害,吞食小孩。守岁,既是守祟,防止祟来作害。除夕夜一家人围坐,或玩牌,或闹谈,家庭主妇则要把每个人的新衣服拿出来,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目前大部分人家有了电视机,都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等文艺节目。钟声敲响十二点。便迎来了最隆重的新春佳节,春节的一切庆贺活动便接着开始了。

旧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很底,所以对于这些节日是很看重的特别是小孩子门,每到过节,最起码可以进行一顿“改善”现在,人们对节日的看法很多了,只是有娶过来的媳妇或新媳妇的人家都特别注意,这里边有许多礼节问题。 旧时的民间节日,有的现在已基本失传,许多人还不知曾有过那样的节日,所以这里便不再做介绍,在乡间,节日伴随着近村落的庙会,构成了生活中的一些小波澜,使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一定的色彩。

本文中有些内容也不太全面和详细,有些说法也许不太妥当,敬请提出保贵意见。

注释:

(1)“二月二”称青龙节,下文有详细介绍。

(2)“当院”意为院中央,本地土话。

(3)指对神灵的尊称,本地土话。

(4)指民间八音会,这里专指三个或两个吹打手组成的民间小乐队。

(5)即长面条,为图吉利称”长寿面”。

(6)主要有花馍,如面鸡,面兔,面鱼等。

(7)面食的一种,有白面和枣做成形如山状,故称”枣山'。

(8)原平原来叫崞县,县城在今原平市崞阳镇。

(9)一种甜食粘度很高,麻糖是野粒水稀板是块水略大。

参考资料

1、《定襄民俗杂说》张福根主编,山西省定襄河边民俗馆及定襄县民俗馆文化会联合编印。

2、《晋北民俗馆文化丛书、岁时节日》,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

内 容 提 要

本文主要介绍定襄一带岁时节日民俗,重点节日详细介绍,非重点节日简单介绍,突出新旧社会之异同,引用古籍和谚语,力求达到论述全面,理论确凿。

本文主体内容由春夏秋冬四个时节共介绍了春节、送穷节、石止节、元宵节、添仓节、青龙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节、除夕节共16个节日的由来和风俗,其中春节和元宵节介绍较为详细,重阳节等只一笔带过。

第14篇:领悟民俗(民俗基础知识、节日风俗、人生风俗)

领悟民俗(民俗基础知识、节日风俗、人生风俗)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俗的( B )不排除个人因素,及个人的创造,但民俗一旦经形成,必须得到集体的响应和施行

A.扩布性 B.集体性 C.稳定性 D.规范性

2.( C )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A.传承性 B.变异性 C.稳定性 D.集体性

3.民俗的( B )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 A.变异性 B.传承性 C.类型性 D.规范性

4.( C )是指民俗在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 A.稳定性 B.规范性 C.变异性 D.传承性 5.民俗的( B )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 A.扩布性 B.集体性 C.稳定性 D.规范性

6.民俗的( A )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 A.类型性 B.集体性 C.传承性 D.规范性

7.民俗的( D )是指对社会所有成员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 A.扩布性 B.集体性 C.稳定性 D.规范性

8民俗的( A )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具有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A.教化功能 B.规范功能 C.娱乐功能 D.维系功能

9.民俗的( B )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和控制作 A.教化功能 B.规范功能 C.娱乐功能 D.维系功能

10.民俗的( C )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的心理产生愉快的调剂作用 A.教化功能 B.规范功能 C.娱乐功能 D.维系功能 11.民俗是( A )唯一的行为规范

A.远古社会 B.现代社会 C.城市 D.学校

12.民俗的( D )是指民俗能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社会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

A.教化功能 B.规范功能 C.娱乐功能 D.维系功能

13.( A )是指民众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模式性的民俗事象,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A.物质民俗 B.社会民俗 C.精神民俗 D.语言民俗

14.( B )是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A.物质民俗 B.社会民俗 C.精神民俗 D.语言民俗

15.( C )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

A.物质民俗 B.社会民俗 C.精神民俗 D.语言民俗

16.( D )是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A.物质民俗 B.社会民俗 C.精神民俗 D.语言民俗

17.礼仪的基本形式物质水平,历史传统( B )民族辽阔众多因素影响 A.行为规范 B.文化心态 C.道德标准 D.出世准则 18.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 B )之称 A.历史悠久 B.礼仪之邦 C.古老 D.文明

19.恋爱一般由相识、约会、( B )、热衷和求婚五个阶段组成 A.相识 B.求爱 C.相遇 D.相求 20.礼仪民族包括人生礼俗和( B )

A.国家礼俗 B.节日礼俗 C.民族礼俗 D.诞生礼俗 21.婚礼在中国原为( B )属于传统文化精粹之一 A.婚姻 B.昏礼 C.嫁娶 D.迎亲

21.恋爱的最后一关是( B )

A.结婚 B.求婚 C.热恋 D.求爱 22.吊唁的礼仪有祭奠送奠敬和( B )等 A.送礼金 B.慰问 C.致敬 D.致悼词

23.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 B )文化特点造成了丰富多样的民族风俗

A.民族特色 B.社会状况 C.文明礼仪 D.交流方式 24.壮族的住房有干栏式竹楼和( B )两种 A.草房 B.平房 C.楼房 D.木房 25.满族最隆重的礼节是( B )

A.握手 B.抱见礼 C.问候 D.微笑 26.传统朝鲜族房屋最大的特点之一是( B ) A.干净 .B.炕大 C.温馨 D.豪华

27.法国尼斯狂欢节也是世界著名的狂欢节,在每年的什么时候举行( B ) A.1月底至2月底 B.2月底至3月上旬 C.3月底至4月上旬 D.4月底至5月上旬 28.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B ) A.设有堂屋 B.聚族而居 C.设有神灵 D.没有照壁 29.我国传统节日的萌芽是( B ) A.上古 B.先秦时期 C.汉代 D.东汉 30.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 B )

A.避瘟 B.纪念屈原 C.驱邪 D.划龙舟 31.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B ) A.自然崇拜 B.原始信仰 C.灵魂崇拜 D.迷信 32.下列节日中,具有纪念性的是( B ) A.清明节 B.端午节 C.元宵节 D.春节

33.下列节日,起源于特殊纪念的是( D ) A.元宵节 B.春节 C.重阳节 D.国庆节 34.下列习俗中,不属于春节的是( C ) A.守岁 B.吃饺子 C.张灯 D.拜年 35.“井井有条”这一成语源于( B ) A.寒食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36.寒食节是为了纪念( B ) A.屈原 B.介子推 C.牛郎 D.织女 37.端午节是( A )

A.农历五月初五 B.农历五月初六 C.农历五月初七 D.农历五月初八 38.下列属于蒙古族节日的是( B ) A.雪顿节 B.那达慕 C.开斋节 D.火把节 39.下列故事中,与中秋节无关的是( D ) A.嫦娥奔月 B.吴刚伐桂 C.中秋话月 D.后羿射日 40.下列习俗中,属于龙船节的是( C ) A.摔跤 B.送祖 C.竞舟 D.选美 41.母亲节是在每年的( B )

A.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 B.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C.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D.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 42.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 B )的日子 A.诞生 B.重生 C.钉死 43.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是( A )

A.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 B.意大利威尼斯面具节 C.法国尼斯狂欢节 44.( A )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特色、最受人们重视呃呃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的结束,新的一年的开始

A.春节 B.元宵节 C.元旦

二、多项选择题

1.民俗包含( ABCD )等方面

A.生产劳动 日常生活 B.社会组织 岁时节日 C.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D.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2.民俗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 )

A.民俗的集体性、传承性、扩布性 B.民俗的稳定性、变异性、类型性 C.民俗的规范性、服务性 D.民俗的特有性、智慧性、独有性 3.民俗的类型有( ABCD )

A.物质民俗 B.社会民俗 C.精神民俗 D.语言民俗 4.民俗的服务性体现在( ACD )几个方面

A.民俗文化的创造是服务于社会的 B.民俗的文化创造是服务于人们的 C.民俗的文化创造是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D.民俗的文化能够协调民众心理,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

5.民俗的社会功能有( BCD )

A.服务功能 B.教化功能 C.规范功能 D.娱乐功能 6.物质民俗主要包括( ABC )

A.生产商贸民俗 B.衣食住行民俗 C医药保健民俗 D.创造消费民俗 7.民俗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 ACD )的生活文化 A.创造 B.传统 C.传承 D.享用

8.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 ABD )基础上形成的,只要基础不变,即便社会发生巨大变革,民俗文化仍然具有稳定性

A.政治 B.经济 C.生活 D.社会

9.人类社会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ABC )的文化千差万别 A.各民族 B.各地区 C.各特性 D.各时代 10.民俗的教化功能是( ABC )的重要手段之一 A.人类保存 B.积累 C.传承文化成果 D.创造

11.民俗可以分为( ABCD )

A.物质民俗 B.社会民俗 C.精神民俗 D.语言民俗 12.礼仪的基本形式受( ABCD )等众多因素影响 A.物质水平B.历史传统 C.文化心态 D.民族习俗 13.礼仪民俗包括( AD )

A.人生礼俗 B.诞生礼俗 C.民族礼俗 D.节日礼俗 14.人们必须经过( ABCDEF )等几大环节

A.诞生礼 B.生日礼 C.成年礼 D.葬礼 E.寿诞礼 F.婚礼

15.成年之后,人们对逢十的生日看得很重,特别是( BCD )这几个寿诞 A.50 B.70 C.60 D.80 16.恋爱一般由( ABCEF )五个阶段组成

A.相识 B.约会 C.热恋 D.结婚 E.求婚 F.求爱 17.求爱的方式很多主要有( ACD )等组成 A.当面求爱 B.信息求爱 C.电话求爱 D.写信求爱

18.“三书六礼”中的“六礼”是结婚过程的六大程序分别指( ABCDEF ) A.纳彩 B.问名 C.纳征 D.请期 E.聘礼 F.纳吉 G.亲迎 19.开面亦称为( ACE )等几方面

A.开脸 B.绞合 C.绞面 D.铺席 E.绞脸 20.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 ABCD )等构成

A.献哈达 B.递鼻烟壶 C.装烟 D.请安 E.鞠躬礼 F.握手礼 21.吊唁的礼仪有( ABD )等 A.祭奠 B.送奠敬 C.惦念 D.慰问

22.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敬人而约定俗成、( ABD )等组成 A.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B.处世准则 C.内在的修养 D.道德标准 23.傣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 ABC )多行善事不作恶的良好社会功德和风尚 A.尊老爱幼 B.和睦相处 C.不偷不骗 D.坑蒙拐骗

24.节日都具有传承性、警示性、庄严性和( ABC )的特点 A.稳定性 B.纪念性 C.娱乐性 D.隆重性

25.“元宵节”又叫( AC ),是汉族节日中的热闹、最愉快、最富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A.上元节 B.中元节 C.灯节 D.下元节 26.寒食节在( BC )

A.冬至后一百天 B.冬至后一百零五日 C.清明节前一二天 D.清明节后一二天 27.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 ABCD )等说法

A.纪念屈原 B.纪念孝女曹娥 C.迎“涛神” D.吴越民族的图腾祭祀日 28.中秋节与( C ),清明节( D )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A.重阳节 B.元宵节 C.春节 D.端午节 29.回族的三大节日是( ACD )

A.开斋节 B.法图麦节 C.古尔邦节 D.圣纪节 30.清明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 B ),二是指( D ) A.风俗 B.节日 C.时序 D.节气 31.春节民俗有( ABCDE )

A.扫尘 B.守岁 C.贴春联 D.放鞭炮 E.拜年

32.在我国,农历( A )的夜晚称为七夕节,也叫乞丐节或( C )节 A.七月初七 B.六月初七 C.女儿节 D.情人节

33.中国民间有在中秋( A ),拜月娘,( B ),拜月等习俗,其中以赏月、吃月饼的风俗最为盛行

A.走月亮 B.赏月 C.祭月 D.吃月饼

34.(B)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行成的( C )族传统节日 A.端午节 B.重阳节 C.汉族 D.回族 35.西方节日有( ABCDEF )

A.情人节 B.复活节 C.愚人节 D.圣诞节 E.母亲节 F.父亲节

三、判断题

1.民俗的集体性主要体现在民俗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结晶能找到原来的倡导者和创造者。(×)

2.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又是一种传统文化遗产。(×) 3.社会民俗是社会的集体的现象,但于集体性无关。(×)

4.所谓的民俗类型,是指某些民俗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大同小异。(√) 5.人们在群体行为模式的形成过程中,民俗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6.民俗不仅统一群体的行为,而且也维系着群体的心理。(√)

7.同一个民俗现象由于所处的社会形式及历史阶段不同,其功能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8.世界上有众多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节日民俗和节日文化。(√)

9.春节又叫“年”,过年也叫“年”。(×)

10.我国从殷商开始,把月圆月缺一次称为一月,初一称为”朔”,十五称为“望”。(√)

11.每一个节日都有它产生刻复杂的社会活动。(×)

12.在春节期间,有一些禁忌,包括语言禁忌,器物禁忌和行为禁忌等。(√) 13.春节是民俗活动最为丰富的节日。(√) 14.饺子是我国南方人民十分喜爱的食品。(×) 15.舞狮子,又称“耍狮子”,“狮子舞”,“狮灯”。(√) 16.“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秧歌”。(×) 17.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春”。(×)

18.寒食节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天。(√) 19.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20.礼仪是由一个系列具体表现的礼仪所构成的。(√)

21.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22.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23.礼仪是有形的,它存在于社会的一切交往活动中。(√) 24.中国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论著不是西周的《周礼》。(√)

25.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礼仪。(√) 26.婚礼不是一种法律公证仪式或宗教礼仪,用来庆祝一段婚姻的开始。(×) 27.恋爱一般有相识、约会、求爱、热恋四个阶段组成。(×)

28.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状况、文化特点等造成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民俗。(√)

29.藏族人不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 30.满族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见礼”,也就是抱腰接面礼。(√) 31.礼仪民俗包括人生礼俗和节日礼俗。(√)

第15篇:龙的节日:民俗万里天下同

龙的节日:民俗万里天下同

文/柳弱水

传说中的龙,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不仅能兴云致雨,还成为皇权象征。龙被所有的中国人奉为祖神,数不清的民风与民俗及民族节日与龙有关。这些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民族特色鲜明,散发着清新的乡土气息。

龙头节

农历正月,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山城海滨,旱埠水乡,全国各省区几乎都有“龙灯会”,也称“闹龙灯”、“盘龙灯”、“舞龙灯”、“掉龙灯”、“耍龙灯”等。正月初五有“龙头节”。这是云南河口大瑶山地区瑶族的传统节日,当地群众在这一天用各种供品祭祀龙王。哈尼族也有类似的节日。正月逢辰日是个特别的日子,“辰”是地支。传说正月的第几天逢“辰”,就是几龙治水。正月辰日,有“祭龙节”,红河哈尼族群众在这一天以村为单位举行郑重的祭祀活动。祭礼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被称为“龙头”的老人主持,祭坛设在“龙树下”。各家各户自己置办齐猪、鸡、鸭等祭物,由家中男性前往献祭。祭时停产三日,祭后的第一个午日,各户派一个男性自带酒肉去“龙头”家聚餐,以示谢意。和哈尼族的“祭龙”相似,基诺族有“祭大龙”的节日。届时全寨停产三天,立两个木桩于村寨门口,表示禁止出入。第一天妇女非但不能出寨门,连家门都不能出。村寨边搭一临时草棚,草棚前有大树,树下宰水牛一头,水塘边杀母猪一头,小猪七头,将牛尾巴挂在大树上,猪骨头供在水塘边。

祭龙会

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湖北武昌有“祭龙会”,形式有

1 舞龙、烧龙和拔河比赛,就是以所用的绳子象征龙。另外,还有于春节期间,在北京龙潭湖公园举办的“龙潭庙会”、于龙庆峡举办的“龙庆峡冰灯会”,这些庙会、灯会、不仅名称与龙有关,内容也多有龙参与,如舞龙、赛龙、龙灯造型等。

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虽然节日来历与龙无关,但节日的庆祝则非有龙不可。上元夜必舞龙灯,要扎鳖山或草龙,上布灯烛。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有关于南宋龙灯的记述:“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蜿如双龙之状。”吴氏所说的似乎是静止观赏的龙灯。南宋龙灯亦有由人舞弄者,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即有“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诗句。明清两代,舞龙灯之风更盛。据清道光年间《沪城岁事》载:“游手环竹箔作笼状,蒙以绤,绘龙鳞于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导为灯牌,必书„五谷丰登,官清民乐‟。”舞龙灯的前身是汉代的“鱼龙漫衍”之戏。据《汉书·西域传赞》载:“遭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之。”山东沂南北寨村东汉晚期画像石墓中室东壁上的乐舞百戏石刻为我们提供了汉代鱼龙之戏的形象资料。画面的场面与颜师古注所云有所不同,可能属于另外一种形式。戏中之鱼形体硕大,明显系人工制作;鱼左侧有人单腿跪地,以右肩负鱼,鱼右侧有二人站立,均以右手举鼗鼓摇动,后面一人的左手似在持鱼的尾部。鱼的前面为一四足奔跑之龙。友双角、鳞身、双翼、长尾,背上负一大圆口双耳瓶;瓶上立

2 着一份扮演羽人的小孩,双手持一带羽葆的长幢耍弄。龙前一人,左手持短梃,右手持鼗鼓向龙摇动;龙后一人,左手持鞭,右手亦持鼗鼓举摇,气氛热烈异常。清人有《龙灯斗》一诗,记元宵夜舞龙灯盛况:“屈曲随人匹练斜,春灯影里动金蛇。烛龙神物传山海,浪说红云露爪牙。”

祭龙潭节

正月二月之间,有“祭龙潭节”。这是云南兰坪普米族的传统节日(宁蒗普米族一般在三月、七月举行)。普米族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龙潭”(亦称“灵泉”),地点大多在深山老林峡谷涧畔。届时全家同往,在“龙潭”附近歇宿三日。他们用木棍和木板搭成高台,称作“龙塔”,即“龙宫”。塔前立一个百尺标竿,上挂七个用鸡毛麻线扎成的七角斗架,作为龙神的住处。将牛奶、清酒、酥油、乳饼、茶叶、鸡蛋等祭物摆在龙塔上,先请巫师登坛念经,然后全家祈祷,祷毕,将涂有酥油的五十个面偶投入龙潭。各家祭祀后,全村还要举行更隆重的祭祀。

春龙节

二月初一是“春龙节”。旧时山东惠民一带的乡民取灶灰作青龙状,以图吉祥。《中国全国风俗志》云:“二月朔日为青龙节,取灶围物,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

龙抬头节

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 旧俗在这一天要用草灰弯弯曲曲地由门外洒到厨房内,称为“引龙回”;儿童在这一天开始入书房读书,称为“占鳌头”;读书人在这一天要理发,以取龙抬头的吉祥之意。寻根求源,“龙抬头节”可能是从上古的“龙见而雩”演化而来的。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有关于“二月引龙,熏百虫”的记载:“宛人

3 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很明显,所谓“引龙回”带有强烈的巫术色彩。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记》云:“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薰虫。”这一天,北方农村普遍流行吃炒豆的习俗,并有“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还有“龙抬头日兆”的俗信,即以是日之阴晴卜一岁之潦旱,以为天晴则主旱,阴雨则主潦涝。中国北方多旱少雨,将龙引入家中图的是风调雨顺,于是也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一些人家在这一天还用彩纸、草节、细秫稭等穿成串悬于房梁之上,称“穿龙尾”,也是留龙在家之意。民俗认为这一天人们的食物都为龙身上之物,如:面条是龙须、烙饼是龙鳞、饺子是龙耳等等。于是人们在二月二多吃面条、烙饼,因食龙之须、鳞对龙无多大伤害;最忌的是吃米饭,因为米饭是龙子,一顿米饭要伤害多少龙的性命。在大巴山黄官一带,人们把二月二称为“春龙节”。为了喜迎春龙,乡民们全家起大早,将居室内外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趁早吃“龙须面”,面拉得越长越好,意思是龙须绵长,象征吉祥。吃面时,由年长者率先端碗,站在堂屋中间,面向室外天空,念唱一段“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包谷棒子粗又大,高梁谷子舞龙头”之类的吉言歌诀。中午吃“龙鳞饼”,饼上有村妇们精心制作的“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图案花纹。这一天还禁止妇女做针线活,因为传说神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同日还是云南

4 苗族群众举办“祭龙会”的日子。一般是以村寨为单位,以大树作为龙的象征,以猪、鸡、狗等为祭品。贵州侗族在二月初二这一天要接龙,这一天全寨人要杀掉一条牛,每户分一块牛肉,名为“吃龙肉”,吃肉时要唱五龙归位的酒歌,最后要将牛角埋于地下。

龙的节日端午节

闻一多先生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这个节日或源于远古的避邪消灾的仪式.不过,后来被附会成为纪念投江而死的诗人屈原。称屈原投江后,楚国人非常悲痛,划舟救助不及,只好向江中投祭粽子,以求水中皎龙不啮食屈原躯体,但也有人称屈原死后,楚人以竹简贮粉米投入江中祭祀,但多为蚊龙所食,于是改为以棕叶包米,以五色线捆扎,据说龙惧怕这两种物品。这就是棕子和端午系五色丝线的来历。这些说法孰是孰非已不可考,但均与龙有关。端午赛龙舟在我国历史可谓悠久,其起源当是祭神娱神祈获保佑的一种形式,也可能与上古时人们认为神仙乘坐龙舟飞行有关。古代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唐代大规模的龙舟赛,要有几十条龙舟参加。湘、黔交界地区的苗族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过龙船节,在清水江赛龙舟,并伴有其它的庆祝活动。云南河口的瑶族有龙母上天节和龙公上天节。鄂西土家族的六月初六日为晒龙袍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将新衣物放在太阳下曝晒,同时还要有祭祀活动,并依据这一天的阴晴来判断下半年的雨水情况。

龙潭祭节

云南省的普米族有“龙潭祭节”,兰坪普米族的龙潭祭节在农历正月、二月,宁蒗普米族则在农历三月、七月。普米族人各家均有自己的“龙潭”,大都在深山密林或山涧峡谷中。祭龙潭节时,

5 全家同往自己的龙潭歇宿三日,用木棍、木板搭成高台称“龙塔”,龙塔前树百尺标竿,上挂七个用鸡毛麻线拴成的七角斗架,为龙神住处;然后以酒、牛奶、酥油、乳饼、茶叶、鸡蛋等食物祭于龙塔之上;请巫师登坛祭祀,求龙神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祷毕,将涂有酥油的五十个面偶投入龙潭。

龙公、龙母上天节 云南河口大瑶山瑶族尚有“龙公、龙母上天节”。龙公上天节为农历八月二十日,龙母上天节为农历七月二十日。是日,当地瑶族百姓祭龙之后,还要举行龙公、龙母的升天仪式。

在我国,与龙有关的节日不胜枚举。各地与龙有关的节日虽各具特色,但其本质含义却是一致的,即视龙为兴云布雨、掌管福祸的祖神,人们在节日里多敬神祈福。

第16篇:蒙古族民俗节日风俗 06月23日 10

蒙古族民俗节日风俗 2011年06月23日 10:45 按照蒙古族习俗,农历三月十七日是纪念成吉思汗显示卓越的军事才华,建立赫赫战功的日子。成吉思汗遗物“苏鲁锭”(长矛)的祭奠仪式就在这天举行。每当纪念日,牧民们象过春节一样兴高采烈,身穿蒙古族节日服装,从四面八方来到陵园,向成吉思汗的塑像敬献美酒、鲜奶和哈达。文艺、体育等团体也要到这里来为牧民们表演精彩节目。 白节

白节又称席尼吉勒,意为新年、春节。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白节在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据《马可波罗行纪》所载:“其新年确始于阳历二月,届时大汗及其一切臣属复举行一种节庆„„是日依俗大汗及其一切臣民皆衣白袍,至使男女老少衣皆白色,盖其似以白衣为吉服,所以元旦服之,俾此新年全年获福。„„臣民互相馈赠白色之物,互相抱吻,大事庆祝,俾使全年纳福。”现在蒙古族亦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春节

过春节,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古时候,将春节称为“白节”。如今,人们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原来,蒙古族人以“白”为吉祥。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包含着恭贺新春、吉祥如意之意。“白月”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聚会的时节。节前,人们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备下羊肉和各种奶制品,加上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除夕,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一些。除夕人们还纷纷地向长辈人敬“辞岁酒”,围坐吃饺子,俗称“黄馍馍”或“扁食”,耍“嘎拉卡”(下棋),还要听艺人说书,通宵不眠,沉醉在欢乐之中。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早已调好的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习惯上这种敬酒每敬必喝,有的还边歌边舞,串包男女利用这个机会赛马,尤其是青年男女各不相让,他们大都以“浩特”之间距离为比赛距离,开始男女追逐。 巴斯克节

(公历4月26日):又称“耶酥复活节”,俄语称“巴斯克”节,是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华俄后裔传统的民族节日,时间在公历4月26日或5月初。节日期间,男女老少都要精心打扮一番,把煮熟的鸡蛋染成五颜六色的“彩蛋”互赠或款待客人。长者要送礼物给儿童,青壮年男女要向长者请安祝福。人们相邀聚会,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那达慕草原旅游节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或游艺的意思。节期举办那达慕大会、赛马会、嘛尼会、元代宫廷宴-诈马宴、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汉陵祭奠和温泉森林、蒙古族风俗游等活动。 那达慕大会,又称蒙古游戏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大致在农历

七、八月份这一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是蒙古语,意思是“娱乐”或“游戏”。 那达慕通常在盛夏初秋的7月和8月间举行。

第17篇: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综述

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综述(1983-2003)

岁时节日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1]岁时节日是民众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岁时节俗一直是民俗的主干。对于岁时节日文化意义的认识在传统社会与当代社会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但都重视岁时节日民俗的社会服务意义。传统的岁时节日是自然时间与社会生活时间谐调的产物,是在一定生态环境下形成的生活节奏体系。岁时节日自汉魏以来形成体系之后,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段落标志,人们的生产、祭祀、纪念、社交、娱乐等诸项活动大都依傍着岁时节日开展。它调节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整合着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调适着人们的精神意绪,成为民众时间生活的社会依据。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节日“随着人民能力、智力等的发达和经历时间的长久,这种传统文化,越来越显得丰富多姿。它不仅满足了人民一定的生活要求,也推进和巩固了社会秩序。它独特地尽着一种文化功能。”[2]

岁时节日不仅在中国民众传统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同时与中国岁时节日悠久历史相媲美的是中国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料积存,自《荆楚岁时记》之后,中国有着基本完整的岁时民俗文献系列,以及大量的笔记类杂史资料,还有丰富的田野资料。近二十年来,中国学者利用这些资料对传统的岁时节日民俗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开拓了不少新领域,发表了不少具有创见的学术论文。当然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在岁时节日研究领域还存在着较大的学术空间需要展拓。本文就1983年至2003年近二十年来中国各类杂志与出版社发表刊出的有关岁时节日成果进行了全景扫描与解剖分析,给研究者提供一份学术参考。

一、岁时节日论著刊印发表概述

(一)1983年前的岁时节日民俗论著简述

现代学术意义的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五四’时期”,对于民间岁时节日的民俗学探讨也始于这一时期。从“五四”前后到1983年间,有关岁时节日的论著以汉族居多,少数民俗岁时节日有所涉及,但数量较少。就笔者所能搜集到的相关论著来看,主要有以下两大类型的研究:

(1)岁时节日民俗的调查及其描述

通过一定的田野作业,对具体民俗事象进行相关调查,然后进行描述性的记录,历来是民俗学研究的工作方法之一。岁时节日是民众最能切身感受的民俗

事象,且有相当的趣味性,因此岁时节日民俗的调查活动在民俗学的兴起之初,就受到了较大的关注。从“五四”时期开始到1982年间,有关岁时节俗调查的论著,大约占了岁时节日民俗论著总数的40%左右。在这些文章里尤其多的是对于正月节俗的记录,它们又占了其中的二分之一强,如1927年,叶树坤发表在《燕京学报》上的《福州旧历新年风俗之调查》;1936年,张世文发表在《民间半月刊》上的《定县的新年娱乐》;1978年,严必康等发表在《江苏文物》上的《春节年俗特辑》等等。

(2)岁时节日民俗的考据性研究

早期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学者相当多来自传统的文史学科,因为其学养与兴趣的关系,他们注重对岁时节俗作名物考证与源流考辩的考据性研究。从笔者所搜集的资料看,这段时期关于岁时节日的研究,涉及的面并不广,除了一些通论性的论述,如杨宽的《今月令考》(《制言》,1935.5),于省吾的《岁、时起源初考》(《历史研究》,1961.4)何联奎的《中国之节序礼俗》(《故宫季刊》,7卷1期,1972)等有关岁时月令的论文,是其中的代表。对于具体节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年、清明、寒食、端午、中秋、除夕等几个大的隆重的节日上。从刊载论文的报刊杂志看,比较分散,但也有几个相对比较集中的杂志,如《民俗周刊》、《逸经》等,其中谢国桢的《寒食清明考》(《国学月报》,1927.2),劳干《上巳考》(《民族学研究所集刊》,29期,1970.),闻一多的《端午考》(见《神话与诗》,古籍出版社,1957),黄石的专著《端午礼俗史》(台湾鼎文书局,1979)等,是单一岁时节日民俗考证的力作。

另外岁时和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早期的岁时节日研究中,人们注意将岁时与历法形式进行结合研究。早在1914年,佩三就在《群强报》上发表了《阴历阳历》一文。从笔者所搜集到的资料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论著,大约占了14%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的视野不仅仅局限在通用的历法,如农历、公历等,他们的研究还触及了少数民族的特有的历法,如1981年,张旭发表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上的《白族的古老历法》;1982年,刘尧汉等发表在《民族学报》上的《世界天文史上具有特色的彝族太阳历》;同年还有陈久金等发表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上的《论彝族的太阳历》;杨光民发表在《民族文化》上的《傈僳族的自然历法》等等。

综上所述,从五四前后到1982年这段时期,就岁时节日民俗的整体研究看,还处于一个初始阶段,人们开始尝试新的研究方法,扩大研究视角,以挖掘岁时节日中深刻的历史内涵,为学术的进展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二)1983年——2003年岁时节日民俗论著的统计与分类

1983年5月中国民俗学会成立,钟敬文在《开幕词》中说:“我国是一个领土广阔、历史悠久、人民和民族众多的国家,民俗事象极为丰富多彩。现在它又处在社会大变动的历史时期,民俗正在急剧地发生变化。这正是对它进行搜集、研究大好时机,而这种工作也是客观现实对我们学术界所提出的迫切任务。„„有了全国性民俗学会,就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这个学科的发展,使它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民族科学文化和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3]在这样的学术研究的背景和气氛下,岁时节日民俗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不断地得到开辟与拓展,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不断地被发现引进与运用。20年来国内学术杂志公开发表了近560篇学术论文,出版了40余部岁时节日方面的著作,其中有一批较高学术质量的研究成果。从中国民俗研究史上看,这一时期是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的全面发展时期。

就这六百余篇论著来看,无论是论述内容,还是杂志、出版社的所在地,以及作者的构成,都涵盖了全国的绝大部分地区与国内多个民族,其中有近一半的少数民族有专门的研究论著;从研究讨论的层次看,有专门的学术研究与深度的理论探讨,也有民俗志式的描述记录与一般的材料整理。应该说这560篇论述是有一定代表性,它体现了20年来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的大致状况。

如果要全面掌握近20年来岁时节日民俗成果的分布情况,我们不妨对这些论著进行具体分析,600余篇(本)论著。

四十部岁时节日专著分别由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34家出版社出版。从学术质量看,下列著作值得称道: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陈久金、卢莲蓉著《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0)、宋兆麟,李露露著《中国古代节日文化》(文物出版社,1991),张君著《神秘的节俗——传统节日

清代东北民俗文化研究(长白丛书)1999版

清代昆明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

袁丽华

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49;K296

第18篇:河北各地文化民俗节日汇总新

河北各地文化民俗节日汇总

邯郸

邯郸魏县梨花文化节

活动时间:每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 活动地点:邯郸魏县

活动内容:游客可以赏花海、逛水城,感受梨乡文化。每年三四月间,梨园里绽放的梨花如玉似雪,漫天洁白。魏县自2001年举办首届梨花节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每年的梨花节都吸引不少游客踏青、赏花、旅游。

邯郸鸡泽辣椒节

活动时间:每年活动时间不定大概为12月至3月之间 活动地点:邯郸鸡泽县

鸡泽县辣椒文化节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群众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将该县毛遂文化、辣椒文化、创业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凭借其活动内容和影响榜上有名,有力地宣传推介了该县,提高了其知名度和美誉度,极大促进了该县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

邯郸冬泳文化节

活动时间:每年12月份 活动地点:邯郸市

活动内容:邯郸组织了首届冬泳文化节后,备受冬泳爱好者喜爱。来自全国的16支冬泳代表队参加了第二届冬泳文化节,人数达1000余人。冬泳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与伦比的健身效果,被越来越多的追求健康生活的邯郸人所接受。

邯郸磁州窑文化节

活动时间:每年9或者10月 活动地点:邯郸峰峰市

活动内容:活动主题是“打选文化品牌,展示峰峰形象,扩大对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峰峰的陶瓷艺人把古老的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开发出了象牙瓷、青花瓷、骨质瓷等数十种新产品,创造了手彩、雕金、窑变花釉等各种艺术技法,磁州窑陶瓷艺品享誉世界。磁州窑文化节上,来自国内外的磁州窑专家和陶瓷艺术、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从陶瓷艺术、旅游产业、国际传媒等方面展开学术交流、研讨

邯郸永年国际太极拳旅游节

活动时间:每年6至10月间,具体活动时间不定 活动地点:邯郸永年县

活动内容:加强广府古城保护与开发的同时,充实和挖掘太极文化内涵,打造强势“太极”品牌。加强了广府古城与外地太极拳界的联系

邯郸涉县女娲祭典

活动时间:每年9月份 活动地点:邯郸涉县

活动内容:深入挖掘女娲文化内涵,把娲皇宫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华夏始祖朝拜圣地。活动按照“民间、简约、热闹”的原则,由女娲祭典、乐舞告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活动组成,将为娲皇宫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增添砝码,也将大力推动涉县旅游业整体、快速发展。

邯郸武安中华磁山文化节 活动时间:每年

9、10月份 活动地点:邯郸武安市

活动内容: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磁山文化打造成为更具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更具美誉度的旅游品牌,和更具外向度的开放品牌。中华磁山文化节就是要弘扬悠久的历史文化、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扩大革命老区影响,真正让世界了解邯郸,让邯郸走向世界

邢台

邢台太行山文化节

活动时间:每年7至9月 活动地点:邢台市

活动内容:充分挖掘和利用太行山自然和人文资源,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扩大太行山文化节节庆品牌效应,塑造\"太行明珠、守敬故里、魅力邢台\"城市新名片,提升邢台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活跃城乡广大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招商引资硬实效,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邢台柏乡汉牡丹文化节 活动时间:每年4月份 活动地点:邢台柏乡县

活动内容:汉牡丹文化节以“弘扬汉文化,共赏汉牡丹”为主题,以“大汉中兴地,中华牡丹源”为宣传口号,秉承“以花为媒,展示形象,扩大交流,推动发展”的宗旨,策划了汉光武帝刘秀与柏乡学术研讨会、华北农民画大展、牡丹神祭祀仪式、牡丹诗会、投资项目洽谈会等一系列学术、文化、经贸、旅游活动

邢台温泉文化节

活动时间:每年4月份

活动地点:邢台百泉湾温泉度假村

活动内容:开发建设的大元文化城为基础,邀请省内外元史专家、旅游专家共同出席,就邢台元文化与旅游发展进行研讨,为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播我市大元文化,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建议。

邢台网络文化节

活动时间:2015年6月份举办首届 活动地点:邢台市

活动内容:网络文化节将持续三个月时间,期间将举办“文明上网、健康上网”、“邢襄追梦人”系列微广播网络展播、“中国梦、我的梦”网络微电影大赛、“追梦邢襄、魅力泉城”网络摄影大赛、“善行河北,德润邢襄”——“感动邢台”事迹展播等一系列共计十项主题活动。

邢台绿岭核桃文化节 活动时间:每年8月

活动地点:邢台临城县绿岭核桃广场

活动内容:文化节由河北省核桃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农副产品展卖大会、核桃王核桃树王擂台、文玩核桃争霸、核桃美食厨艺展示、绿岭骑行、广场舞大赛、小记者访绿岭、市外桃源集体婚礼、绿岭核桃运动会、书画摄影名家作品创作展、鲜食核桃采摘活动、以及千人广场舞展演等内容组成,其中农副产品展卖大会,将作为本届核桃文化节的重点内容,贯穿整个文化节始终

邢台九龙峡山水文化节 活动时间:每年5月份 活动地点:邢台九龙峡景区

活动内容: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龙文化,复兴古老的端午文化,弘扬“龙人”的民族精神,感受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设立传统的宗教活动、龙头点睛、民间舞龙表演,游客踊跃参与互动。将涵盖“祭龙大典”、“包粽子大赛”、“欢乐享六一”、高山露营音乐节、骑行“穿越九龙峡”等多项主题活动。

邢台巨鹿杏节

活动时间:每年6月18号 活动地点:邢台巨鹿县

活动内容:巨鹿县于1994年6月18~22日,举办了首届杏节,以后每年杏子丰收的季节,巨鹿县就举办杏节,以杏文化为主题,推出瓜果交流、杏文化研讨、观光旅游、经贸洽谈等活动,成为华北平原新起的一个瓜果文化佳节。

邢台天河山七夕爱情文化节 活动时间:大概每年8月份 活动地点:邢台天河山景区

活动内容:节庆活动以情满七夕爱在天河盛世婚典为主打,将组织开展婚俗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穿针引线大赛、万人鹊桥会、万人漂天河等系列活动。

秦皇岛

6789海洋音乐节 (可重点做)

活动时间:五月底举行2天 ,至2015已举办第三届 活动地点:秦皇岛奥体中心体育场 。

活动内容:嘉宾阵容强大,如郝云、崔健、羽泉等。嘉年华游行、非洲鼓、绘画、编发、COSPLAY、创意市集、官方商品售卖区、真人迷宫、撕名牌大战、极限运动、电玩游戏、创意市集、跑酷表演、足球、公益、美食、露营和客户区域等。

秦皇岛(昌黎)国际葡萄酒节(可重点做) 活动时间:八月举行,至今已经第十六届 活动地点:秦皇岛市昌黎县

活动内容:来自国内外的葡萄酒界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及受邀参加,2000开始举办 活动将联合产区所有优秀厂家,让利消费者,让大家能够体验到来自秦皇岛葡萄酒产区的好葡萄酒。同时,与首届沙滩美食节有机结合,组织现场游客开展多场品酒知识培训互动活动,通过美酒美食有机结合,让游客体验秦皇岛葡萄酒的独特魅力。

秦皇岛国际皮草节

活动时间:2015年5月 活动地点:秦皇岛市昌黎县

活动内容:中国·秦皇岛首届国际皮草节暨河北省(昌黎)第九届毛皮特养产品交易大会在昌黎县举办。国际皮毛协会、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中国皮革协会等组织负责人,业界知名专家教授,业内企业代表,当地及周边县区广大养殖户等齐聚滨海城市昌黎,参加皮毛产业盛会。

秦皇岛沙滩国际美食文化节

活动时间:2015年7月1日-26日 活动地点:秦皇岛市

活动内容:精选来自俄罗斯、德国、美国、泰国、越南、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种美食、美酒,供消费者品尝。另外,还有30家国内名优小吃、70家港台名吃、16家秦皇岛特色美食、20款正大创新美食与市民和游客见面,美食盛宴从每天中午12时持续到每天晚上10时。

唐山

唐山草莓文化节

活动时间: 每年2月1日

活动地点:唐山市鑫湖农业生态园 活动内容:草莓文化节期间将开展草莓摄影大赛、草莓美食大赛、阳台微农业科学普及讲解、少年儿童动手能力大赛及草莓领养等各种群众活动。

唐山迁西栗花节(可重点做) 活动时间: 每年6月-7月 活动地点:唐山市迁西县

活动内容:栗花节期间,迁西县会推出许多以“赏花、采摘、品农家味、游多彩栗乡”为主题的活动,如2015迁西栗花节期间将举办消夏音乐会、“喜栗”民俗文化活动、“走进榆木岭”长城赏花游、长河川戏曲文化汇演等19项活动,文艺活动也十分精彩,赏花,看节目,采摘,品农家美味,感受栗乡特色风情。

唐山 2016年将首次承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和金鸡百花电影节

石家庄

辛集国际皮革博览会(可重点做) 活动时间: 每年9月

活动地点:石家庄市辛集皮革城

活动内容:展会为期三天,除展示、展销适应国内市场需求的1000种新款皮衣、裘皮服装,以及皮革、皮具、皮革化料、皮衣辅料等300多个品种的产品,还同期举办东方文化产业中心精品书画文玩市场开业仪式、互联网+河北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高峰论坛暨辛集皮革品牌提升专题研讨会、制衣业“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发展研讨会、互联网+市场营销专题讲座,及中国铁路文工团慰问“石济高铁”干部职工演出、皮革服装模特走秀活动。

石家庄星光音乐节

活动时间: 10月1日-3日

活动地点:石家庄市正定博园广场

活动内容:星光音乐节是石家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户外音乐节。10月1到3号,连续三天,谢天笑、二手玫瑰、郝云、万能青年旅店、宋冬野、重塑雕像的权利、扭曲的机器、DEAD SHAPE FIGURE、反光镜、低苦艾、左右、CNdY等40余组国内外顶级艺人及乐队,将轮番为观众上演一场音乐的饕餮飨宴。

石家庄青岛啤酒节

活动时间: 9月11-13日

活动地点:石家庄众诚酒店高尔夫俱乐部练习场

活动内容:此届青岛啤酒节主要是希望抓住夏夜的尾巴,打造夜经济的高潮,将从年8月24日一直持续到9月2日,每晚都有不同主题,“奥运精神之夜”、“激情动感之夜”、“魅力河北之夜”、“魔术梦幻之夜”等将依次向观众展现。每年的酒王争霸赛也将如火如荼地举行,并于9月1日进行总决赛。

河北省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会

活动时间:2015年10月16日---2015年10月18日 活动地点:石家庄市西兆通乐城国际贸易城1号馆

活动内容:第四届河北省特色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将于2015年10月16日至10月18日在石家庄乐城国际贸易城举办,展会规模创历届之最,此次特博会云集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人、民间艺人以及全国各类特色文化产品。

石家庄动漫节(可重点做)

活动时间:2015年9月30日—2015年10月4日

活动地点:石家庄人民会堂,分会场在石家庄动漫大厦、新华区两处 活动内容:石家庄动漫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五次,石家庄为更好地推动动漫产业发展,自2006年以来,把动漫产业定为新兴经济支柱产业,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发挥人才优势,整合动漫资源,努力把石家庄国际动漫节,打造成与国内外动漫界交流互动的专业化平台,打造成中国北方区域会展品牌。鉴于石家庄动漫产业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发展迅猛,2007年6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称号。

优势

石家庄国际动博会自2006年以来,累计有1000余家企业、机构、院校参展, 500万人次观展,累计签约项目金额190多亿元,促成了十几项境内外产业合作。在动博会的推动下,石家庄专业动漫企业已达80余家,经文化部认定的动漫企业达9家,周边关联企业超过2000多家,动漫产业年产值超过15亿元,年培养动漫专业人才3000人以上,带动3.5万多人就业。

石家庄台湾美食节日

活动时间:5月29日——6月7日 活动地点:中山东路河北体育馆

活动内容:5月29日至6月7日连续十天,石家庄广播电视台联合台湾小吃美食文化两岸交流协会,共同主办“原汁原味台湾美食节”,高雄六合夜市、台北士林夜市、基隆庙口夜市、台南花园夜市、台中逢甲夜市五大知名夜市联手,汇集蚵仔煎、大肠包小肠、泡菜臭豆腐、五香猪肉卷、大肠面线、担仔面等数十道台湾名小吃,绝对原汁原味。到时各路吃货与朋友、家人聚集河北体育馆西广场,欣赏台湾民俗表演,品尝台湾美食。

石家庄青岛啤酒嘉禾音乐节

活动时间:2015年6月7日---6月8日 活动地点:河北体育馆

活动内容:2015青岛啤酒嘉禾音乐节从2009年开始连续举办,至今成功举办五届,2015年重新荣耀回归,现已成为本地最重要的音乐类演出盛宴之一,届时歌迷们还能现场见到自己喜欢的歌手。

藁城梨花节暨宫灯文化旅游节 活动时间:2015年4月3日 活动地点:藁城宫灯博物馆

活动内容:2000平方米的藁城宫灯博物馆里5大类300多个品种的宫灯、彩灯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室内大型花灯展。

备注:藁城区为深入挖掘“工业文化、农业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乡村文化”五大文化内涵,着力打造“省会东花园、温泉养生地,都市田园风情,生态休闲藁城”的旅游形象品牌,推出了一日游和两日游套餐。

一日游景点为冰雕极地大世界、宫灯博物馆、系井五玄采摘园。

二日游景点为现代农业观光园、冰雕极地大世界、国御温泉、宫灯博物馆、赏梨花、农家兔火锅、系井五玄采摘园。

京津冀休闲旅游美食节

活动时间: 11月14日 活动地点:石家庄市

活动内容:11月14日起,中国烹饪大师邀请赛及30道热销菜品亮相美食节,专业厨师到现场传授厨艺。与此同时,首届京津冀休闲旅游美食节板块对广大吃货开放,喜爱美食和厨艺的大众届时可以直接领略大师风采。 备注:2015年为第一届。

石家庄汽车文化节(可与电台合作) 活动时间:每年五月

活动地点:石家庄地点不定

活动背景:汽车文化节作为河北乃至华北地区最具有影响力的汽车文化节,将在2015年更加着力于汽车消费文化的引导,同时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之道。2013年裕彤体育场“河北(首届)汽车车文化节”泥泞跋涉之后10万人入场的盆满钵溢,2014年滹沱河叶子广场“河北(第二届)汽车文化节”凭水临风40万观众欢愉的登峰造极 活动内容:

主题一 ——品尚公益 主题二 ——智尚低碳 主题三 ——风尚运动 主题四 ——时尚旅行

汽车文化节举办期间每天上午9:30——17:30不同主题活动轮番上演。

保定

保定顺平桃花节

活动时间: 4月1日-4月30日

活动地点:保定市顺平县城河口乡齐各庄村

活动内容:该县除继续推出“赏田园春景、吃农家茶饭”为内容的特色旅游外,还与刘伶醉集团合作,以“赏顺平桃花,喝刘伶醉酒,交2015鸿运”为主题,推出“刘伶醉”杯摄影大赛(详情请登录顺平县旅游局官网),游客在畅游花海中,可用镜头记录“醉”美瞬间,可在杏林写生,到农家耕作,其乐无穷。另外,还可参观该县天湖、腰山王氏庄园等风景区,体味奇山秀水的无穷魅力,领略千年古镇的文化内涵。

保定国际空竹艺术节

活动时间:5月9日至10日 活动地点:保定市

活动内容:此届空竹节是为了进一步响应中央开展全民健身的号召,以此彰显我市“全民健身示范城市”的魅力,提升保定城市形象和影响力。近年来,我市把弘扬空竹传统文化与创新空竹技艺结合起来,致力于开拓空竹的发展环境和群众基础,让空竹走进群众的生活。此次空竹节将会有空竹技艺展示、空竹比赛、空竹文化展示以及空竹产品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

衡水

衡水武强县年画节

活动时间:偶数年的12月份 活动地点:衡水市武强县 活动内容:依托年画博物馆每两年举办一次武强年画艺术节,武强年画艺术节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年会历时三天,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专家、学者120余人莅临艺术节。期间,民间花会、年画灯谜会、民间戏曲汇演、舞狮、踩高晓、跑旱船、扭秧歌等传统民族文化活动热闹非凡,国内外专家、客商络绎不绝,武强年画及各种民间工艺品交易红火。

深州桃花节

活动时间:每年4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 活动地点:河北深州桃花观光园 活动内容:河北深州桃花节旅游区是深州蜜桃观花节亮点。每年4月是桃花开的最盛的时节,中旬左右举办深州桃花节,而每年8月多又是蜜桃生产期。 每年8月中下旬,深州都举办盛大的蜜桃节,届时客商如云,游人如织,盛况空前。 深州蜜桃过去是皇宫中帝王、贵妃享用的贡品,也是我国鲜桃之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是我省出口的名贵水果之一。

沧州

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可重点做)

活动时间:单年10月最后一周或者11月第一周 活动地点:石家庄

活动内容:创办于1987年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以中外著名的杂技之乡“吴桥”而命名的国际性杂技盛会。它是中国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国际性杂技艺术节。世界各大赛场的主要负责人和杂技界的知名人士都曾担任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评委。它作为一个国际赛场已经形成了一套为世界杂技界公认的,与世界其它赛场基本一致的比赛规则和评奖办法吴桥杂技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届,逢单年举行,为期9天。

黄骅冬枣文化节(可重点做) 活动时间:每年的9月末10月初 活动地点:沧州黄骅

活动内容:黄骅冬枣文化节持续一个月,节日期间,黄骅市将组织原始枣园观光、生态冬枣采摘、冬枣电商座谈、冬枣文化论坛等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京津冀等地区的自驾游、周边游游客:到千亩原始枣园里摘“国保”冬枣、赏麒麟圣舞,到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旅游示范村去体验美丽乡村的田园风光、怀旧民俗;到海盐博物馆、郛堤城、古贝壳堤追寻历史文化遗迹;到南海公园、大学城、新城核心区、黄骅大港感受城市发展脉搏„„

沧州献王汉文化节 活动时间:每年4月

活动地点:沧州献县的献王纪念园和酒博馆

活动内容:随着编钟和磬声扬起,8名汉服女子衣袂冽冽,一曲汉代献舞翩翩而起,笙乐鼓点声回响半空,念祝官宣布春祭大典仪式正式开始。12位执事持仪仗、宫灯、孔雀扇等礼器缓缓入场,献王集团董事长王占芳,刘德七十六代玄孙刘忠信,著名词作家方文山等作为主祭官、陪祭官及监礼官依次入场。此外,献王集团还邀请方文山为汉文化节创作颇具民族风的歌词,并在现场宣读。汉服走秀,展示汉文化。

沧州武术节

活动时间:每年10月份 活动地点:沧州市

活动内容:主要活动有“中国武术散打王擂台赛”、“中国舞狮南北狮王争霸赛”,配套活动有“中国沧州武术资源开发论坛”、“沧州武术交流展示大会”,共三大类六项活动。 并且每届武术节开幕的前一天,要举行盛大的武术环城游行。在各单位体育团体组织的彩车上,扮演者手持刀枪剑棍,表演各式武术动作,老拳师们披红戴花,接受节日的祝贺;全城各中小学的武术爱好者组成方阵表演武术套路。

张家口

中国剪纸艺术节

活动时间:每年7月-9月 活动地点:张家口市蔚县

活动内容: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联、河北省文化厅、张家口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北蔚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于2010年8月1日至3日在享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美誉的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蔚县举行。

涿鹿龙文化节

活动时间: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

活动地点:涿鹿县三祖文化广场、涿鹿中华大酒店

活动内容:涿鹿县借助“二月二,龙抬头”的民族风俗,以涿鹿“龙图腾”文化为主线,从“龙之魂”、“龙之舞”、“龙之韵”、“龙之春”和“龙之福”五个篇章展示了丰富的“龙文化”内涵。

备注:该县专门成立了“三祖圣地”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委员会,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编制完成《中华三祖圣地项目总体规划》、《黄帝城景区控制性详规》等发展蓝图。投资4亿多元建成中华合符坛、三祖堂、黄帝城等一系列文化景区。投资4000多万元的“蚩尤文化产业园区”影视拍摄区和自然秀美的观光区功能显现。台湾同胞捐资1000多万元建设的“黄帝殿”、“蚩尤祠”、“炎帝庙”三个人文景点,将重现五千年前三祖征战、融合的风貌。黄帝城文化旅游区通过了国家旅游局验收,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涿鹿桑干河文化节

活动时间:2015年9月28日

活动地点:涿鹿县桑干河文化广场 活动内容:音乐会为主,民俗街为辅

音乐会将在2015年9月28日至2015年10月3日,分别邀请屠洪刚、侯磊、崔忠华、川子、毛泽少、黄安以及专业乐队为观众带来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为大众带来一场巨大的视听盛宴。为达到增加文化节趣味性的目的,此次文化节将包括音乐艺术和民俗美食几大展现形式,分别进行为期六天的主题汇演。

崇礼国际滑雪节(可重点做)

活动时间:2001年至今已举办14届

活动地点:崇礼县密苑.云顶滑雪场

活动内容:滑雪表演、国际雪联高山滑雪积分赛、远东杯赛、儿童赛、全国业余追逐赛以及圣诞狂欢、浪漫元旦等系列主题活动,专业赛事与大众娱乐活动相结合。

作为河北省重大节庆活动之一,从200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3届。每一届滑雪节都是向京津乃至全国展示崇礼滑雪旅游发展进程和成果,全面推介生态、文化、旅游等资源的一次盛会。“崇礼滑雪”已成为张家口市的一张名片,正逐步走出国内,走向世界,“著名亚洲滑雪胜地”和“北京后花园”已经形成。

张北草原音乐节

活动时间:每年7月末 活动地点:张北中都草原

活动内容:2011起,每年7月份全国音乐迷的狂欢,张北草原音乐节每年都会邀请国内外的知名歌手、乐队参与其中,规模逐年扩大,已经成为张家口的一张名片。 张北草原音乐节不仅仅是音乐的视听盛宴,更会是一场娱乐嘉年华。除了继续邀请超强的艺人阵容坐镇音乐节之外,还加入了“娱乐嘉年华”的概念。在草原上只让耳朵醒着怎么能行?主办方正积极地洽谈联系,欲引进了众多国内外流行的户外游戏项目,让音乐节不仅好听,更加好玩!音乐节还将邀请有特点、有新意、有创意的国内外街头达人光临音乐节,加强音乐节的互动性。使得艺术的舞台就在你的身边,遍布草原的每一个角落。

鸡鸣山民俗文化庙会

活动时间:每年农历四月十三至二十日 活动地点:张家口市下花园区鸡鸣山景区 活动内容:

高僧祈福、踏青观光、民间艺术表演、地方特色工艺品展卖、品地方风味等活动项目

备注:庙会期间将举办高僧祈福、踏青观光、民间艺术表演、地方特色工艺品展出、品地方风味等项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十三至四月十八为庙会日,来自各地的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形成当地一大风景线。

承德

承德避暑山庄荷花节

活动时间:每年7月-10月 活动地点:承德避暑山庄 活动内容:

承德避暑山庄荷花节对原有荷花景观进行了增植,荷花总观赏面积超过了10万平米;引进了更为名贵、更具观赏性、花期更长的花种,汇集了宜良千瓣、大洒锦和金凤展翅等近30种国内名品,同时匠心独运地通过“卍”字、如意和祥云等颇具新意的园艺造型,寓意“吉祥如意、福瑞万年”,巧妙地将自然生趣与皇家福寿文化相结合。届时近百万株荷花竞相绽放的空前盛况,让人们能够重温最后一个王朝的盛世风情,重拾最后一个王朝的盛世记忆。

承德崔梨沟梨花节

活动时间:2013年4月26日-5月7日

活动地点:承德市开发区冯营子镇崔梨沟村

活动内容:活动以“爱我家园,低碳赏花”为主题,倡导人们在初春时候,走出家门,以自然环保形式亲近自然,与春花来一场低碳而美丽的邂逅。 趣味有奖登山活动

梨花摄影征集活动并举办“梨花”主题摄影展。

承德国际旅游节

活动时间:每年6月2日-4日 活动地点:承德避暑山庄 活动内容:

主要活动有端午节避暑山庄大型开幕式,国际龙舟大赛,参加丰宁民俗草原节参与舞龙、舞狮、布糊画制作等多种民俗文化活动,参观郭小川故居,骑马畅游京北第一草原。观看满蒙民俗风情舞蹈表演,品尝风味小吃等。

木兰围场森林草原节

活动时间:每年6月29日-翌年2月月底 活动地点:承德木兰围场 活动内容:

金莲花节、中国重骑木兰围场巡游、大美围场摄影展、国际老爷车汽巡展、御道口草原星空音乐节、木兰围场航拍摄影赛、木兰围场四季风光摄影赛、木兰围场旅游宣传片拍摄8个主题活动,旨在将木兰围场的天然美景与时尚运动、民族歌舞、光影视觉盛宴融为一体,使木兰围场展现出生态之美的时尚运动感魅力。

“皇城印象 音乐盛典”现代流行音乐会 活动时间:6月1日晚16:30-21:30 活动地点:碧峰门文化广场 活动内容:

活动以“用无限的青春,铸造无限的梦”为主线,邀请国内知名乐队和本土知名乐队,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奉献一场高水平的现代流行音乐会。

避暑山庄牡丹节

活动时间:5月20日-6月20日 活动地点:避暑山庄万树园

活动内容:在避暑山庄春好轩南北,利用微地形及牡丹、芍药展现山庄“年年福禄寿、月月花似锦”的繁荣昌盛的景象。

丰宁坝上烤羊节 活动时间:每年7月 活动地点:丰宁大汗行宫

活动内容:承德特色满蒙风情歌舞表演,烤全羊特色美食,向群众和游客展示承德满蒙民俗等具有承德地域特点的文化产品。

廊坊

廊坊旅游产品交易会暨国际热气球节(可重点做) 活动时间:10月12日-10月14日 活动地点:廊坊国际会展中心

活动内容:旅游产品交易会;中国(廊坊)旅游投融资巅峰交流会;热气球升空表演;热气球节图片展;热气球节欢乐之夜;自行车千人行。

备注:今年11月23日到26日,热气球节主体活动在我市全面启动,共有20支中外热气球队参加,30余家主流媒体全程报道,预计观摩市民及游客超过15万人。

廊坊“十一”欢乐节

活动时间:10月3日-10月7日 活动地点:廊坊开发区会展中心

活动内容:购房节、购车节、动漫节、游乐节、小吃节六节连台,展、销、游、乐、玩、购全新体验

“十一”欢乐节 从2012廊坊首届“十一”欢乐节参观人数5万人次到2015廊坊第四届“十一”欢乐节参观人数达到17.7万人次。

廊坊秋季名鸽展示会

活动时间:2015年11月21-22日 活动地点:廊坊国际展览中心

活动内容:中国廊坊(国际)名鸽展示会从2001-2014年成功的举办了十三届,在主、承、协办方的精心运作和苦心经营下,规模越来越大,已成为国内、国际鸽坛的一项重要活动,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参展品种最全的信鸽产业展览大会。在世界鸽坛上列德国卡赛尔、多特蒙德、英国黑池、波兰卡托维池信鸽展之后,排名世界第五大的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展会。通过展会,已证明发展起来的中国鸽界,已经步入到了国际赛鸽活动舞台的中心。

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可重点做) 活动时间:9月26-28日

活动地点:廊坊国际展览中心

活动内容:农交会以“绿色科技·服务对接”为主题,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加快现代新型农业建设,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项目合作洽谈,扩大农产品交易。着力打造农副产品、农业项目、农用物资、农业科技和农业信息的零距离交流平台。

2015年第十八届廊坊农交会,来了1000多家参展商,物美、家乐福等知名采购商来了150多家,展会签约项目16个,合作金额41亿元,合同引资35亿元。一个荷花科研基地项目就引来投资1.2亿元。

廊坊特色文化博览会

活动时间:5月1日-4日 活动地点:廊坊国际展览中心

活动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书画作品展、古典红木家具展、民俗文化收藏展、茶叶茶文化展

5月1 电视观众节暨观众嘉年华

农民频道为观众提供的全民狂欢舞台,“名嘴”大咖与观众的亲密互动,游戏、唱歌、拿大奖,让您五一high个够!

广告:酒水、饮料、小食品等快消品,如衡水老白干、老村长酒、娃哈哈等

6月1 宝宝爬行大赛

“爬出一小步、成长一大步”,一次亲密的接触,一场酣畅的比赛,一回快乐的亲子,一段爆笑的旅程。六一儿童节,农民频道专为6——18个月的宝宝奉上的成长大礼。

广告:母婴产品,如伊利、蒙牛等大品牌奶粉,好奇、妈咪宝贝等品牌纸尿裤,青蛙王子面霜等。

早教中心,如金宝贝、运动宝贝、美吉姆等

活动时间:每年正月十五晚 活动介绍:

大牌明星携手草根达人为河北观众带来一场最接地气最具人气的视听盛宴!元宵之夜团聚时刻,听经典老歌,看达人表演,元宵喜乐会,精彩大派对! 意向客户:

思念汤圆,好利来汤圆,三全凌汤圆,湾仔码头等汤圆品牌;金凤扒鸡;君乐宝

王雨阳 2015-11-18 18:05:55

正月十五 元宵喜乐会

第19篇:精华讲稿:第四讲 岁时节日民俗

第四讲

岁时节日民俗

一、岁时节日的由来

岁时节日由来已久,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简单地说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派顶的节气时令。气候是农业的决定因素,历法是农业的直接产物,传统节日日期则可以说是农业文明的次生产物和发展标志物。

(一)从节气中择定节日

最早被择定的自然也就是被人们较早确认的节气之交接日,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八个节日。八节标志着阴阳四时的时令变化,故后世有“四时八节”之称。

(二)由月之朔、望择 定节日

在一年的节日日期中,有上元、中元、下元和中秋节四个节日。“农历十五之容易成为节日,当是它占了一月之半这个中心的好位置,又有一轮满月悬挂在夜空,既居中又圆满,很合人们的位置。”(吴慧颖《中国数文化》)

(三)选择月日同数之日为节日

在传统节日中,有七个节日即春节、春龙节(二月二)、上巳节(三月三)、端午节、晒霉节(六月六)、七夕节(又称女儿节)、重阳节,是“月日同数”。“日月同数”节期的出现和确定,反映了以数字顺序纪日法在民间的流行;另一方面,月日同数,重复出现,便于记忆,又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和亲切、愉悦之情,故而这种节期安排的节日日渐增多。而从更深层的原因分析,偏好选择“月日同数”为节期,同样是农业文

明中追求对称和谐、不偏不倚、整齐划一的理性观念和心理的驱使与暗示所致。

二、节日的结构

节日为时空以外的时空(time out of time )因为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往往有悖于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活规律。民间节日作为一种传统的事件和活动,其结构形式往往带有程式化的倾向。(1)起始仪式(2)净化仪式(3)竞技仪式(4)服饰和饮食的展示 (5)祭祀仪式(6)表演仪式 (7)结束仪式

三、节日的分类

★从节日的主要内容来考察,粗略可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等五类。

(一)农事 节日

农事节日,主要内容以农林渔猎等生产习俗惯制为标志的节日,都属这一种。

(二)祭祀 节日

祭祀节日,主要内容以供献天帝、祭礼神灵、祭奠祖先亡灵、祈禳灾邪、驱恶避瘟等信仰习俗为标志的节日,都属于这一类。

(三)纪念 节日

主要内容是追念民族英雄及地方历史上受崇拜人物的活动。尽管节日仪礼中也采取了相当多的祭祀祈祷形式,但都属于纪念人物,不是祈求神佛。

(四)庆贺 节日

这种节日它以喜庆丰收,祝贺人畜两旺、平安幸福为主题,往往构成喜庆活动的连续性或系列化,时间上也形成一组节日,有一定的阶段性。这种节日在民间属于最大节日,各民族都有。通常各民族的“年”节,就属于这一类。

(五)社交游乐节

这类节日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歌舞游艺活动进行社交往来。它和年节中不可少的文娱活动虽然不能严格区别,但它却是比较单纯的为社交活动而举行的歌舞节日。这类节日往往以群众集会的形式举行。例如,各民族各地举行的传统歌节、歌会、歌圩活动都属于这一类。

★按节日的规模和影响,又可分为全民性的、民族性的和地区性三种类型。在确定节日类型时,应当注意的是节日活动的民俗方式。通观起来,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构成了两种基本活动方式:一种是分散到户的节日活动方式,另一种是群众集会的节日活动方式。这两种方式相互关联、互为补充,使节日在一年岁时中显示出节奏和韵律来。

四、中国传统节日的特征

(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2)浓厚的 伦理观念和淑世情怀(3)活动形式的多样性(4)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

五、当代中国的节日版图

六、传统节日在当代中国的困境及对策。

第20篇:我们的民风民俗—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我们的民风民俗—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一些重大节日的风俗文化,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感受过传统的民族节日的快乐,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传统的民族节日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一组反映我国传统的民风民俗的画面,请学生欣赏。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好吗?(板书课题)

2、讲解春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哪一个节日是我们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节日?(课件展示春节的热闹场面、播放喜庆的音乐)

(1)我们中国人民是以怎样的方式来欢庆春节的呢?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你家是怎样过春节的?(学生踊跃发言)

(2)老师刚才听到同学们过春节的方式可真不少,拿出你们准备的笔墨,我们也来写写对联,重温一下过春节的氛围。(播发喜庆的音乐)

(3)你们知道春节的由来吗?学生谈谈自己之前收集到的资料。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展开交流,并适时拓展。

A、贴春联:你知道哪些春联?背给大家听听。老师这里有一幅春 联,你会贴吗?(学生了解贴春联的注意点) B、贴“福”字:“福字”倒贴的寓意。

C、喝守岁酒,吃团圆饭:你知道为什么要守岁吗?(学生讲“年 的传说)你注意到除夕的团圆饭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D、拜年:你是怎样向长辈拜年的?(当场演一演)对于不同的人 要说不同的吉祥话。

E、包压岁钱:包压岁钱有什么用意?你每年的压岁钱是哪些人给 的?你是怎样处理压岁钱的?这一问题,我预设学生有两种回答1父 母拿去,此时,引导让学生想想父母为什么要拿你的压岁钱?从而知 道父母是不放心,我们要理解父母的做法。2自己保管,主要存银行, 引导学生懂得从小学习理财的方法,学会生活。通常,你的压岁钱用 于哪些途径?引导学生要节约用钱,把钱用的有意义,学会合理使用。 F、放爆竹 :你知道为什么过年要放炮竹呢?你过年放烟花爆竹了吗?来说说吧?你有什么友情提示。引导背诵《元日》,感受辞旧迎新的欢乐气氛。

不同地方过春节的习俗并不完全一样,你知道少数民族、海外华侨是怎样过春节的吗??赶快进入“多样春节”板块去看看吧。

2、了解其它传统节日。

(1)、汇报交流其它传统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来说说你所知道的。也可以展示和这个节日有关的活动(各小组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汇报。①讲一讲节日传说,自己过节经历;②演一演节日活动,展示过节物品;③用画板画一画节日景象;④唱一唱过节歌曲,背诵相关诗文;⑤……)

(2)、做游戏。教师出示电脑中的小游戏。只要答对了,就有象征胜利的小红旗和掌声出现,答错了会出现声音“继续努力,加油!”的话。 第一环节:

A、这里有四首古诗,每首古诗都与一个传统节日有关,请你说出传统节日的名称。

1、爆竹声中一岁除,从哪知道的?

2、清明时节雨纷纷

3、独在异乡为异客,这首诗哪几处告诉我们与重阳节有关?

4、迢迢牵牛星,写的就是牛郎和织女,所以是七夕节。

B这幅图和哪个传统节日有关系?

C想想这些歌和哪个节日有关系?

D猜谜语,谜底与哪个传统节日有关 第二环节:

1、请你说出三个传统节日的名称?

2、传统节日的农历时间每年都是相同的,对还是错?

3、端午节是在农历的几月初几?

4、牛郎、织女与哪个传统节日有关系?

5、清明节有哪些习俗?至少说三个。

第三环节:

1过年时,长辈为什么要给压岁钱?

2、中秋节要吃月饼,这是为什么?

3、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一个习俗,你知道其中有什么含义吗?

4、端午节小朋友都要佩戴香包,这是为什么?

四、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一起来祝愿中华大家庭更加美满幸福、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音乐《好日子》

教学反思: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中,给我们的教学模式吹来改革之风。教学正在经历着又一次变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主题下的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必要的网络环境,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而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则要发挥“穿针引线”的导向作用,在活动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授之与“渔”而不是“鱼”。声、色、光、形并茂的网络资源不仅为学生打开了辽阔的视窗,也使学习过程充满情趣;而迅速便捷的网上学习更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尝试自主探究型教学成为可能。

本课共分为三部分:课前准备、教学实践、课下延伸。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了一段端午赛龙舟的视频,让孩子感受那种热闹的气氛,对课堂氛围进行烘托。于是一堂课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了。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能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尝试,学生都从中获取了知识,增加了实践经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发展,逐渐释放了自身潜在的能力。但同时从部分学生的身上也暴露了三个问题:

一、个别学生自控力较差,行为散漫,没有把思想投入到问题中,而只是停留在对视频、图画等的欣赏上。

二、缺少主动与人交流、协作的意识;

二、缺少独立钻研的主动探索知识的习惯,遇到不会的问题马上问老师、问同学,不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来解决问题老师指到哪学到哪,不敢越雷池一步。上了这节课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对今后的教育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启发和促进。

《民俗节日.doc》
民俗节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