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炎是什么字

2022-04-30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黄炎事迹材料

税收一线的岗位能手

黄炎,生于1983年,2009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税官,现任蒲河新城国税局纳税服务科副科长。她没有什么惊人的壮举,但是当你如阳光穿行万物般走进她的工作生活靠近她的内心,你会发现,为了她所偏爱的那抹蔚蓝,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点滴小事谱写着青春的无限热忱。

一、勤学善思,刻苦专研业务知识

她从事税收工作五年,工作年限并不算长,从2010年年初走上一线管理员的工作岗位就一直工作至今。在这五年中她从对业务完全陌生的学生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这个过程她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和汗水。刚刚工作的时候,她对税收业务很不熟悉,面对着纳税人的咨询无法解答,到企业检查完全不敢开口,生怕被看出外行这些种种尴尬,她下定决心钻研税收业务,不仅要清楚还要学精学透。她从最基础的税法知识开始,找讲义,学课件,将税收政策逐条吃透,常常学习到深夜,厚厚的讲义上全是她理解备注的笔迹,在工作中她虚心的向所有人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就记下来再寻求解答,她想,不会不怕,只要将所有不会的问题都弄清楚弄明白,点滴的积累,时间久了就一定会成为自己巨大的财富。短短的几个月,她已经能熟练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应对纳税人的种种税收问题,但是她并不满足,她认为,税收政策在不断出新,同税收相关的法律、财务知识自己也是一知半解,要给自己形成完整的系统的能够随时补充更新的知识结构,自己还差的很远。她决定参加注册税务师考试,系统学习,细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怀孕生子,带着孩子进考场,带着孩子学习,白天忙工作,深夜啃书本,她咬咬牙挺了过来,终于在2014年通过了税务师的全部考试,取得证书的同时,她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014年,为准备总局的领军人才选拔,她被市局选中到扬州参加为期40天的高端人才班培训,这次培训时间长,学习任务繁重,她带着对家中两岁女儿的愧疚,对提升自己知识能力的渴望赴扬州税院参加学习。40天里,满满的课程、考试,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但是她甘之如饴,即使在有限的休息时间,她也充分利用学校强大的学习资源为自己加油充电,被唤醒的专业知识和新鲜前沿的政策理念大量的涌入,这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巩固提升、融会贯通的契机,她抓住这个机会,吸收、消化、总结、思考,开拓了视野,更带来了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提高了业务水平,更提升了处理工作中问题的灵活机动能力,为她所在岗位工作带来了暂新理念和鲜活动力。

工作几年中,她通过考试进入了市局所得税人才库,代表区局参加市局组织的业务竞赛,取得较好成绩。为了更好的完成她所负责的检查和评估工作,她购买书籍、翻阅资料,阅读大量案例。她始终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累与丰盈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业务水平。就这样,她专注细节,勤于思考,不断积累,不断成长,成为年轻的业务骨干。

二、知行合一,实践中出真知

工作几年来,她先后经历了三个岗位职责,税收管理员,税务检查和纳税评估等风险应对工作,以及办税服务厅的工作。每一次工作的更换都需要她重新学习,迅速适应,她养成了结合工作实际,勤于思考总结的习惯。她总是力争将工作研究透彻,知行结合,形成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做评估、检查工作时,她每年都会总结不同类型企业的易发问题,研究应对方法,这几年她参与税务检查及纳税评估过百户,撰写评估案例数篇,在2014年,她参与省局的大企业全流程管理评估工作,补缴所得税款164余元,转出进项税额10万余元,成果受到市局好评。在食品行业评估工作中,她搜集材料,分析整理,与科里同事建立起了糕点制作行业的纳税评估模型,并撰写相关案例,被市局选中上报省局。成为办税厅副主任以来,她在每个窗口学习实践,要求自己能够通晓所有窗口的业务流程,建立问题台帐,将每日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法途径作以总结,三个月的时间,她已经能够熟练的为纳税人办理各种业务,解决疑难问题,成为办税厅业务上的主心骨。

三、兢兢业业,为纳税人尽职尽责

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她始终以最诚挚的笑颜热情的为纳税人服务。她家距离单位很远,每天来回在路上的时间要三个多小时,早上六点多出门时,不到三岁的女儿还没有睡醒,可是她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在给纳税人办理事项时,总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尽量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宁可自己多麻烦也绝不让纳税人多跑腿。她在到企业进行税收检查时也从不给企业添麻烦,遇到企业存在纳税问题时,都会有理有据的为企业讲解清楚。在工作中,她总是告诫和提醒自己做到慎欲,慎权,慎微,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不以税谋私、不以权谋私,依法办事、依率计征,严格按照廉政准则办事,杜绝\"吃、拿、卡、要、报\"事情发生,尽职尽责为纳税人服务,用实际行动维护税务干部在人们心中的良好职业形象。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黄炎同志在她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勤勉踏实的工作,给青春增添了更加亮丽的色彩,在她热爱的税收事业中,挥洒着青春的热度和赤城。

推荐第2篇:孙炎明

孙炎明,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浙江东阳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82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二级警督。先后在市公安局经济文化保卫科、城中派出所、城北派出所、预审科工作。现任市看守所监管民警。

事迹简介:孙炎明同志从警28年来,对党和公安事业无限忠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把公安工作当作自己的天职。为了使在押人员消除对抗情绪,面对现实,勇于改过自新,他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平等对待每一名在押人员,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他分管的监所始终保持两项最好:在押人员秩序最好、教育转化效果最好。他为人和善,乐于助人,淡泊名利,为警清廉,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尤其是2004年在被确诊为脑癌以后,面对绝症的威胁,他抱着“生命延续一天、就要干好工作一天”的信念,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超越常人的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带来的折磨,忘我工作,与其他民警一样正常值班、分管监室,坚守岗位,把工作当成了自己的生命。该同志先后荣获金华市“优秀人民警察”、浙江省“百名优秀基层民警”等荣誉称号,并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警界保尔”孙炎明

颁奖词: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活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寒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重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1]。

“绝症警察”孙炎明的阳光人生

“我的生命延续一天,就要把工作干好一天!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能在有生之年,多挽救几个误入歧途的人,是我最大的心愿” 摘自孙炎明语录

6年前,他被确诊患上脑癌,先后动过三次大手术 可每当身体稍好一些,他就主动要求上岗工作,被同事们尊敬地称为警界的“保尔·柯察金”。他的事迹传开后,在各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他,就是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东阳看守所民警孙炎明。

“我允许自己有一个小时的悲伤”

2004年春,孙炎明的左后脑勺出现肿块,有点红,有点痒。妻子张春香催了他多次,要他去看病,但因为看守所里工作忙,他拖了两个月才去医院,在门诊做了一个手术。几天后,孙炎明的主治医生詹晓洪打电话到他家里,想找张春香,没料到是孙炎明接的电话。他说话显得吞吞吐吐。“我是当警察的,最擅长的就是戳穿谎言。没事的,你和我说实话。”孙炎明说。詹晓洪最后无奈地说:“脑癌!必须尽快再次手术!”

孙炎明说,得知病情,他在家里沙发上静坐了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后,他清醒过来,告诉自己:手术,然后战胜癌症!“这是我40多年来任悲伤蔓延的一个小时。唯一的一个小时。”孙炎明说。

即使是在医院治疗期间,孙炎明也相当乐观,甚至经常开导同病房的病友。詹医生说,从医近30年来,还从来没有见过病人在面对癌症时如此坦然与豁达。但詹医生还是担忧:“老孙对工作太拼命了,最好能多注意休息。当年跟他同病房的几人都相继去世了”。

“这样正常地工作着,我才很快乐很充实”

面对记者的采访,孙炎明微笑着说:“其实,我没什么好写的,我所做的就是一名普通监管民警的工作。在别人眼里,我是脑癌患者,可以在家养病不用来上班,可在我看来,得了癌症没什么,我觉得这样正常地工作着,我才很快乐很充实。”他后脑勺上因手术留下的一块大伤疤,无声地诉说着主人的坚强、乐观和淡定。

考虑到老孙的病情,东阳看守所所长何一平曾对他说:“老孙,工作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吃不消的话,你随时提出来,不要硬撑着。”不料,听了这话,孙炎明有些急了,说:“我自己很清楚,老天留给我的日子不会很多了。如果你让我休息,我就会整天想着病情,那样愁都会把我愁死。2004年我开刀时,与我同病房的几个人都已相继去世了。我正因为有这份工作,感到快乐,生命才延续到现在。我不要组织照顾,所里有什么难事尽管分配,千万不要把我当病人看待。”听了他的话后,何一平很意外,也很感动。

每天下班前孙炎明总会挨个巡查监室。看到自己负责的监室安全正常、秩序良好,孙炎明才会放心地下班。

“不要他们记住我,只要他们好好做人”

“虽说生病之后,自己的精力大不如从前,大伙也都让我少干点。我想如果能在有生之年多挽救几个误入歧途的青少年,那该是多大的功德呀。再说,如果不工作,我的生命不一定能延续到今天。”

在在押人员的眼中,孙炎明是他们的“贴心人”。自调入看守所工作以来,每年的春节,老孙都跟在押人员一同度过。平时,在押人员在生活中遇到问题都愿意向他反映,而他也像一位慈父,认真仔细地了解情况,不厌其烦地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孙炎明分管的两个监室,在全所始终保持着两个“最好”:在押人员秩序最好、教育转化效果最好。

一个东阳小伙子偷了辆摩托车,被刑事拘留后,他想不开,孙炎明把他叫出监室,扭过头让他看看后脑的疤痕,问他:“你可知道我这后脑的疤痕是啥回事吗?是打架打出来的吗?当然不是!是不小心跌出来的吗?也不是。这是开刀动手术留下的。脑袋上开刀动手术,够吓人了吧!我再告诉你更可怕的,我得的是脑癌,我现在跟你谈话,说不定明天就死了,可我今天仍要好好过。你还这么年轻,知错就改,仍有美好的未来呢!”孙炎明的一番直白,这个小伙子愣住了,羞愧地说不出话来。打那以后,他自觉遵守监规,再也不寻死觅活了。

孙炎明每年都会接到已在外地劳改的服刑人员来信,信中的内容都是感谢他的挽救。孙炎明说:“我不要他们记住我,我只要他们记住我的话,好好做人就行。”

“我很幸福”

“说实在的,我们一家现在能够这样坦然面对,都是老孙的乐观态度在影响着我们。”孙炎明的妻子张春香说,看到丈夫笑对病魔,几十年来积下的辛酸劳苦,都化为欣慰与自豪。

孙炎明的家是一个不足90平方米的套间,一家三口住了20来年。房间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什,几件主要的家电都是上世纪

八、九十年代买的。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一家人相亲相爱令人羡慕。

张春香在一所小学当教师,她对丈夫的工作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她说,老孙是一个很淡定的人,对生活向来都没什么要求,平平淡淡、顺其自然就好。在工作上,他从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从民警转变为管教也不挑剔。“跟孙炎明从结婚到现在,我觉得精神上很充实。”

至今,女儿仍念念不忘高考完毕去见父亲时的情景:病床上,父亲戴着眼镜悠闲地翻着书本,与她想象中插着氧气管、病恹恹的病人大相径庭。“爸爸今天还吃了一小碗饭呢!”女儿像发现新大陆似地欣喜地告诉母亲。父亲的坚强与乐观使她擦干了眼泪。

老孙手术后经常性地头痛,浑身无力。看着孙炎明每天面带倦容地回到家中,妻子心疼不已,有时免不了要劝说上几句。可妻子的劝说换来的是孙炎明一次又一次的坚持。老孙说,“既然去上班,就该尽心尽职,不能稀里糊涂混日子。

正在复旦大学读博士的女儿谈到爸爸时,说:“人最大的幸福是有人爱、有事做、有理想,我爸爸做到了!他总说他很幸福,因为警察这份神圣而崇高的职业,就是要把奉献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承诺、精神和义务,让生命在奉献中得到升华。爸爸现在做的就是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奉献自我、不留遗憾。

推荐第3篇:The Necklace——黄炎

The Necklace: Criticism of Human Nature

——Guy de Maupaant

If she hadn’t lost that necklace what would her life be? We don’t know, but it’s certain that it will be different.The necklace, only the necklace has exposed the greed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fragility of the human.And we can say, when one’s fate is related to the necklace and controlled of the necklace, it means to be unfortunate.This misfortune not only belongs to her, but all of us.The necklace is just a kind of realistic thing as one of thousands of abstract temptation.

In The Necklace, the author has told us the wife Mathilde Loisel’s dream of a wealthy, splendid lifestyle, but she has to hopelely face to the cold and mercile reality.As is known to us all, it is herself not anyone else that ruins her life and it comes to an sad end.

We can easily find a critical attitude towards the greed throughout the whole article.The greedy man can only be satisfied by the vanity and hypocrisy.So the elegant dre and the beautiful jewelry make Mathilde Loisel very happy, but it is clear that the happine got from the vanity is so fragile that there would remain endle pain and sadne when that so-called gorgeous decoration is gone.So the cause of her sadne is because she confu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nity and splendid life, the necklace is the necklace as life is life.You can never simplify the life, and simply think they are absolutely equal.Obviously, you are wrong.

The Necklace is just an article that tells us one person’s misfortunate, however, it reflects the background of that times.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 of capitalism enriched people’s life, but some decadent ideas followed, such as money worship and extravagance and so on.If all the society did so ,what could a individual person do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is a god-given masterpiece, and it is profound, exquisite and philosophical.It is worth our deep thinking.

推荐第4篇:孙炎明

编者按:自金华市公安局党委作出在全市公安机关向孙炎明同志学习的决定后,全市公安民警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孙炎明所在的东阳市公安局民警更是以身边的先进典型为荣,进行了集中学习,开展了“学习孙炎明,对照价值观,我该怎么办”专题讨论活动,民警们结合自身实际和感想,撰写心得体会。民警们纷纷表示,要以孙炎明同志为榜样,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锐意创新、争创佳绩。以下选摘部分民警的心得体会,旨在将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内化为民警的精神动力,外化为民警的实际行动,充分调动广大民警的工作热情、工作干劲,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公安工作。

民警们正在学习孙炎明事迹。

懂得做人

懂得学习

懂得珍惜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孙炎明用行动诠释了当代人民警察的先进性,体现了人民警察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学习,我的体会如下:

要懂得做人。作为一名80后的民警,不仅要在工作上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还应虚心向老民警学习,向先进学习,心里时刻想着为人民服务;在生活上要懂得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影响他人。

要懂得学习。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一个人一旦放弃了学习,就等于失去了走向成功的机会。看着年逾五旬的老同志,用自己的“一指禅”在练习打字,电脑前一坐就是两个小时,让人好感动。他们的年龄相对于那些新生事物来说,或许是有点大了,但是他们的这种热爱学习的精神,却永远不老,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精神。

要懂得珍惜。既然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付出,不需计较太多,不需羡慕别人。刚参加工作时的我,当时很难理解:别人朝九晚五,自己经常加班加点,待遇却不见得比他们好。但看看老同志,他们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没有一句怨言,渐渐地我懂了,不为别的,只因我们是警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我们的职业操守,更是一种公安精神的传承。从入警宣誓的那一刻起,我们肩负的就比别人多一点,我们就将自己交给了党和人民。作为一名80后,应该认识到,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珍惜如今优越的生活,珍惜国家赋予自己作为人民警察的责任和使命,珍惜自己身上的警服。

要懂得融入工作。公安工作千头万绪,要学会疏理,学会归类,首先必须学会公安工作的基础技能,练好基本功。从杂而乱的公安工作中解脱出来,以不变应万变,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真正融入其中,工作就能得心应手。 (禁毒大队贾芸芸) 多干事办实事 老孙的身体不好是所里同志人人皆知的,但他总是面带笑容,常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拖着病体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实属不易。从他身上我发现了人生的价值所在。

也许是因为在同单位工作的缘故,平时对老孙的点点滴滴也没有过多留意,感觉他是一个很平常的人,和我们一样工作、生活。通过这次对孙炎明先进事迹的学习和座谈,我发现了他身上诸多值得大家学习的优良品质。

我想,老孙能够一心扑在工作上是和他乐观淡定的生活态度分不开的。六年来,他不被病魔所困,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笑对人生,快乐工作。在繁重的监管工作中勇挑重担,说句实话,老孙所管理的重点人员是最多的,从来没有发生任何差错,不但受到了领导的肯定,同事的认可,也得到了在押人员的真心感激。

在工作中,老孙不计较个人得失,扎实肯干,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经常能看到他加班加点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中老孙不分分内分外,主动帮助其他管教民警维护监室秩序,稳定在押人员的情绪。对于所领导安排的工作不推不避,有困难主动上,所里的大事小事他也喜欢说一说,管一管,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发挥了主人翁的作用。

老孙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细心和用心,总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监室里的真实情况,了解到在押人员的思想波动,对于发现的问题不等不拖,经常能看到他与同一名在押人员一天内多次谈话,真正把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监室安全稳定。 结合本职,对于我个人来讲,要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学习他乐观淡定的生活态度,不计较个人得失;学习他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的坚强意志,踏实创业,任劳任怨;学习他扎根基层,以所为家的高尚情操,舍小家为大家;学习他一心为公,立足本职的坚定信念,多干事,办实事,为监所安全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看守所钱伟娟)

以实际行动

践行使命和责任

学习孙炎明,就是要学习他认真干事的职业操守。孙炎明同志参加工作近30年,一起参加工作的同志,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有的退居二线,而孙炎明却能摆正心态,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并积极战斗在基层岗位上。我是一名参加工作两年的社区民警,社区工作繁琐,接触的人员复杂,有时候难免有些抱怨。对照先进,差距甚大。作为新警,我们要虚心谦让,好学善做,积极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和技能,坚决履行人民警察的职责,争当“五事”干部。

学习孙炎明,就是要学习他不畏艰难的工作品质。孙炎明面对厄运,却始终乐观开朗。他没有以生病为由而停止工作,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快乐地工作着。面对难以管教的对象,有些人可能相互推脱。孙炎明却迎难而上,主动请缨。作为新警,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敢于挑战,富于创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努力践行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 学习孙炎明,就是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在这个无私奉献精神被弱化的时代,孙炎明却放弃休息时间,主动加班加点,默默奉献着。他所辖监室在全所中始终保持在押人员秩序最好、教育转化效果最好。他兢兢业业,病情稍有好转就回所里工作;他春风化雨,积极挽救误入歧途的青少年;他忠诚贴心,努力消除在押人员的心头魔剑。孙炎明始终以其模范行为诠释着人民警察忠诚可靠、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作为刚步入警察行业的我们,更应该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警察这个神圣的职业,忠于公安事业,加强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我和孙炎明虽没有在一个单位共事过,但我坚信,在全省“优秀基层民警”、金华市“优秀人民警察”的美丽光环背后,必定有一滴滴辛勤的汗水,一串串感人的故事。“忠诚敬业,求实创新,公平正义,团结拼搏,奉献为民”的东阳公安精神,因为孙炎明,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白云派出所金晓嫒)

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

通过学习,我被孙炎明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所折服;被他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被他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的公仆情怀所打动。

孙炎明经历三次脑部手术、时刻在鬼门关徘徊,却始终没被病魔击垮,而是淡定从容、乐观面对、快乐工作,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能不让人由衷敬佩。相比较而言,我们在工作上、生活上遇到的自认是十分棘手的困难,是那么无足轻重。我们要以孙炎明为榜样,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乐于奉献,在工作上始终积极向上,锐意进取;同时,保持淡泊、内心宁静,面对诱惑不贪名图利,净化心灵、扎根岗位,在实践中磨炼成长,使自己成为公安工作的行家里手,甘当孺子牛,为百姓的幸福安宁尽心尽力。

从警28年来,孙炎明在不同岗位上默默奉献;在身患重病之后,在最大程度上克服疾病对工作的困扰,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不向组织要求特殊照顾。没有坚定的政治素养和难能可贵的政治品德,他是不可能做到的。同样身在基层,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我也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职业认同感、荣誉感,立足本职、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从心灵深处夯实职业操守的思想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一名人民警察敬业守责、无私奉献的职业操守。

孙炎明从事看守所管教工作多年,工作的对象都是失去自由的在押人员,甚至有不少严重暴力犯罪分子。他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的朴素情怀,认真做好在押人员的思想工作,消除在押人员心头的魔剑,化剑为犁。我们在日常执法中,也要向孙炎明那样,以保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原则,做到以人为本、人性执法。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我要以诚相待、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努力做群众的保护神和贴心人。

(佐村派出所蔡旦卡)

干一行爱一行 钻一行

我是一名交警,身处一个与广大群众接触最密切的基层岗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曲折,该如何面对?孙炎明同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时刻提醒着我们,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始终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要通过查找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为前来办事和咨询的老百姓真正提供方便、快捷、满意的服务,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面,从而使老百姓更加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通过对孙炎明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使我真正认识到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怎样才是一位始终怀着高度集体荣誉感的好同志。孙炎明在身患绝症后,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而向单位领导请假或提任何要求,增加集体的负担。而是积极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去,经常自觉地加班加点,从2008年的奥运安保,到2009年的国庆安保,再到2010年的世博安保,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凡事为集体着想,从大局考虑,竭尽所能为组织分忧;他把个人利益看得清淡如水……学习他,就要树立“队荣我荣,队辱我辱”的集体荣誉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面对得失观、金钱观,在平凡的交警岗位上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通过学习孙炎明同志先进事迹,更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做一名合格的交通警察,一位人民公仆,就得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管在什么岗位,不管面对什么困难,都要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安心工作,积极钻研业务技能,为交通管理事业献计献策,工作中要始终保持一股干劲、一股热情,创新举措,将各项便民、利民举措深入贯彻到每一项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提高工作标准,认真做好每一次巡逻,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交警大队蒋宣国)

作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通过有关材料的学习、同志们的讲述,我对孙炎明“执著坚守”的精神感悟颇多:

淡泊名利,廉洁自律。孙炎明先后在城中派出所、内保科、预审科、城北派出所、看守所等单位工作,他从来没有向组织和领导提出为自己谋个一官半职,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工作。听了老同志的介绍,孙炎明所工作过的地方,在当时来说应该是局里比较重要的岗位,要得到一点好处是举手之劳,政治上谋个职务也不是很难的事,但孙炎明没有这么做,他照样走着他自己所追求的路,洁身自好,做一名平凡的人。

珍惜生命,意志坚强。像孙炎明这样的病情,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他不可能活到今天,可能早就与同病室的病友一样离开人世,孙炎明正确面对自己的病情,摆正心态,他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都带着一颗平常心,不要求组织、领导和同事照顾,甚至更加努力的工作。“让我待在家里等死,宁愿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在家里就会胡思乱想,对我的病没有好处,工作起来倒能快乐一些,对身体也有好处。”孙炎明的这句话,让我最为感动。孙炎明把工作当做给自己治病、克服病痛的一种方法,把工作当成一种快乐,他把自己生命的所有都放在工作岗位上,以工作来淡忘疾病对自己的困扰,过好每一天,让自己活着的每一天更加有价值。

爱岗敬业,坚守岗位。他身患重病,却坚守岗位,以超常的毅力克服疾病的折磨。他常用冷水冲洗来减轻病痛的折磨,他因体力不支本应请假休息的时候,看到其他同事已请假休息,就顾全大局,仍坚持带病上班;他身患重病,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求更加严格,把困难往自己的身上揽,以高度敬业精神、责任心赢得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赞誉。

通过学习,我被深深地震撼。孙炎明身患重病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我们具有健康体魄的人,更加应该珍惜每一天,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加努力地工作。一个人把生命都臵之度外了,还有什么可以牵挂?他可以把生命臵之度外,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特别是对我们这样刚踏入公安大门的年轻人来说,人生的道路还很漫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己人生奋斗目标,对自己以后的人生之路十分重要。我决心以学习孙炎明为契机,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为身上的警服增光添彩,为我们的公安事业多作贡献。 (千祥派出所 徐晓荣) 周静莉整理

蒋宣国摄影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孙炎明:“绝症警察”的乐观人生——转载自...下一篇: 孙炎明 阳光人生 无悔选择——转载自

《金...

推荐第5篇:陈国炎

个人简历 姓名 生日 籍贯 陈国炎 1989 年 4 月 广东省兴宁市 团员 大专 15889852032 514571 性别 身高 民族 男 162 cm 汉族 韶关学院 行政管理 710504687 @ qq.com 广东省兴宁市永和镇林场村店里陈屋 3 号 政治面貌 毕业院校 学历 专业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邮编 地址 个人简介 本人表现良好,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工作认真负责,抗压能力强,心理素 质好,吃苦耐劳,人际关系良好,不仅专业科学习良好,还广泛学习其他学科 知识,并以良好的成绩毕业;在校期间先后担任校笛子协会的助教部长,后来 因表现好升职为表演队长;在 2009 年~2011 年三年中,曾两次受学校挑选、委派到解放军某野战大队接受军事训练,并以优异及成绩结训,回校后担任新 生军训的教官排长、军训连队卫生员、代理连长等职务,并因此获得学校唯一 的新生军事训练“标兵连队”称号,两次立功受奖。 擅长乒乓球,足球,等运动;略懂竹笛、爱好军事;曾学习基本的临床医 学;对行政法、经济法、《民法》等常用法律较为熟悉; 2008 年 10 月获学校“军训积极分子”称号; 2009 年 4 月荣获 2008~2009 年度“社团积极分子”称号; 2009 年 5 月在第三届笛子技能大赛荣获上三等奖; 2009 年 10 月获得英语应用能力A级证书; 2009 年 12 月在韶关学院第四届笛子比赛上荣获优秀奖; 2010 年 1 月荣获“优秀学生教官”称号; 2010 年 5 月获“优秀社团干部”称号; 2010 年 10 月荣获“优秀学生教官”称号; 2010 年 11 月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中荣获“全国优秀普查员”称号; 2009 年暑假从事中学家教工作; 2010 年暑假在韶关市始兴县人民法院民事庭实习; 2010 年 11 月在武江区统计局专业见习; 勤工俭学,在校期间多次家教,课外兼职等一些工作; 爱好特长 相关证书 社会实践 工作经历

推荐第6篇:The Necklace——黄炎

The Necklace: Criticism of Human Nature

——Guy de Maupaant

If she hadn’t lost that necklace what would her life be? We don’t know, but it’s certain that it will be different.The necklace, only the necklace has exposed the greed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fragility of the human.And we can say, when one’s fate is related to the necklace and controlled of the necklace, it means to be unfortunate.This misfortune not only belongs to her, but all of us.The necklace is just a kind of realistic thing as one of thousands of abstract temptation.

In The Necklace, the author has told us the wife Mathilde Loisel’s dream of a wealthy, splendid lifestyle, but she has to hopelely face to the cold and mercile reality.As is known to us all, it is herself not anyone else that ruins her life and it comes to an sad end.

We can easily find a critical attitude towards the greed throughout the whole article.The greedy man can only be satisfied by the vanity and hypocrisy.So the elegant dre and the beautiful jewelry make Mathilde Loisel very happy, but it is clear that the happine got from the vanity is so fragile that there would remain endle pain and sadne when that so-called gorgeous decoration is gone.So the cause of her sadne is because she confu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nity and splendid life, the necklace is the necklace as life is life.You can never simplify the life, and simply think they are absolutely equal.Obviously, you are wrong.

The Necklace is just an article that tells us one person’s misfortunate, however, it reflects the background of that times.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 of capitalism enriched people’s life, but some decadent ideas followed, such as money worship and extravagance and so on.If all the society did so ,what could a individual person do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is a god-given masterpiece, and it is profound, exquisite and philosophical.It is worth our deep thinking.

推荐第7篇:传染性法氏囊炎

传染性法氏囊炎

疾病概述: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名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特征。该病于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地区的肉鸡群中首次发现,因此又称甘博罗病。目前本病作为危害养禽业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该病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接种的反应能力下降,因此该病对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病原 病毒属于双核糖核酸病毒,能在鸡胚及鸡胚成纤维细胞、肾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及幼素领猴肾细胞等各种细胞上生长良好,并产生病理变化。病毒抵抗力强,能耐受乙醚、氯仿、高温及胰酶的处理,对紫外线有抵抗力,56℃5小时、60℃30分钟均不能使其失活,耐酸(pH2)但不耐碱(pH12)。1%石炭酸、甲醇、福尔马林或70%酒精处理1小时可杀死病毒,3%石炭酸、甲酚或0.1%汞溶液处理30分钟也可灭活病毒,0.5%氯化铵作用10分钟能杀死病毒。病毒分为两个血清型,即Ⅰ型和Ⅱ型。血清Ⅰ型对鸡致病,Ⅱ型对火鸡致病。Ⅰ型又存在不同的亚型,两型之间交叉免疫保护性极差,但亚型之间有一定的交叉保护性 流行病学:

3~6周龄的鸡对本病易感,3周龄以下的雏鸡受感染后不

该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能持续存在于鸡舍的环境中。饲养过病鸡的鸡舍在清除病鸡之后的54~122天,对其它鸡仍有感染性。病鸡舍的小粉甲虫、蚊子、鼠等均有感染性。 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种蛋可感染本病,经常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粪便、尘土、鸡舍用具、人员衣服、昆虫等途径而传播。各种品种的鸡均可感染,来航鸡尤为易感,在易感鸡群中,感染率高达几乎100%,发病率为7%~10%,有时达30%以上,死亡率不定,但在来航鸡可能高达50%。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临床症状: 在易感鸡群中,本病往往突然发生,潜伏期短,感染后2~3天出现临床症状,早期症状之一是鸡啄自己的泄殖腔现象。发病后,病鸡下痢,排浅白色或淡绿色稀粪,腹泻物中常含有尿酸盐,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污染或沾污泥土。随着病程的发展,饮、食欲减退,并逐渐消瘦、畏寒,颈部躯干震颤,步态不稳,行走摇摆,体温正常或在疾病末期体温低于正常,精神萎顿,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无光泽,蓬松脱水,眼窝凹陷,最后极度衰竭而死。5~7天死亡达到高峰,以后开始下降。病程一般为5~7天,长的可达21天。本病明显的发病特点是突然发生、感染率高、尖峰死亡曲线、迅速康复。但一度流行后常呈隐性感染,在鸡群中长期存在。

病理变化:死于感染的鸡呈现脱水、胸肌发暗,股部和胸肌常有出血斑、点,肠道内粘液增加,肾脏肿大、苍白,小叶灰白色,有尿酸盐沉积。法氏囊是病毒的主要靶器官,感染后4~6天法氏囊出现肿大,有时出血带有淡黄色的胶胨样渗出液,感染后7~10天发生法氏囊萎缩。变异毒株引进的法氏囊的最初肿大和胶胨样黄色渗出液不明显,只引起法氏囊萎缩。超强毒株引起法氏囊严重的出血、瘀血,呈"紫葡萄样"外观。受感染的法氏囊常有坏死灶,有时在粘膜表面有点状出血或淤血性出血,偶尔见弥漫性出血。脾脏可能轻度肿大,表面有弥散性灰白的小点坏死灶。偶尔在前胃和肌胃的结合部粘膜有出血点。

实验室检查: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迅速发病、高发病率、有明显的尖峰死亡曲线和迅速康复)和肉眼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仍需进行实验室检验。

防止措施:

1、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 鸡法氏囊病病毒对各种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患病鸡舍病毒可较长时间存在,因此必须做好彻底地消毒,保证鸡场各环节的卫生。消毒卫生工作,必须贯穿种蛋、孵化全过程和育雏等阶段中。所用消毒药以次氯酸钠、福尔马林和含碘制剂效果较好。

2、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主要方法,特别是种鸡群的免疫,将其母源抗体传给子代使雏鸡免受法氏囊病病毒的早期感染。(1)疫苗种类 目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有灭活苗和活苗两类。灭活苗一般用于活苗免疫后的加强免疫,具有不受母源抗体干扰,无免疫抑制危险,能大幅度提高基础免疫的效果等优点,常用的为鸡胚成纤维细胞毒或鸡胚毒油佐剂灭活苗对已接种活苗的鸡效果较好。 活苗常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温和型或低毒型的活苗如D7

8、PBG9

8、LKT、LZD228等,这类活苗对法氏囊没有任何损害,但接种雏鸡后抗体产生较迟,抗体效价也较低,免疫保护效果不高;一类是中毒力型活苗如德国的鸡胚毒Cu1m、BJ8

36、Lukert细胞毒、IBDB2苗等,此类疫苗接种雏鸡后,对法氏囊有轻度可逆性损伤,雏鸡首免后5天产生中和抗体,7天达到较高水平,经二次免疫后,对Ⅰ型强毒的攻击接种鸡的保护率在85%~95%;另一类是高毒力型的活疫苗如初代次的2512毒株、J1株等,此类疫苗对雏鸡有一定的致病力和免疫抑制力,通常不使用。近年来,又出现了多种联苗(灭活苗或活苗)合症四联灭活苗等,联苗相互干扰小,安全有效,一次接种就能预防多种疾病。 法氏囊病疫苗有注射、滴鼻、点眼、饮水、气雾以及胚胎接种等多种方法,常根据疫苗的种类、性质、鸡龄、饲养管理等情况具体选择。 (2)免疫程序的制订 制订免疫程序时,应根据当地本病的疫情状况、饲养管理条件、疫苗毒株的特点、鸡群母源抗体水平等来决定,以便选择适当的免疫时间,有效地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 现仅提供几种免疫程序,供参考。 对于母源抗体水平正常的种鸡群,一般多采用2周龄弱毒苗免疫1次,5周龄弱毒苗加强免疫1次,产蛋前(20周龄时)和38周龄时各注射油佐刘灭活苗1次,一般可维持较高的母源抗体水平。肉用雏鸡或蛋鸡视抗体水平多在10~14天和21~24天进行两次?弱毒苗免疫。 在低或无母源抗体时,用弱毒力苗(如D78)或1/2~1/3剂量的中毒力苗尽早免疫,在1~3日龄时第一次免疫,10~14日龄第二次免疫;在有高母源抗体时,在18日龄左右第一免,28~35日龄第二免;如母源抗体参差不齐时,在1~3日龄首免,16~22日龄第二免;若用中毒力疫苗时,则于14~18日龄作一次免疫。 苏威公司的免疫方案,对肉用仔鸡,用囊病2号苗于5~7日龄,10~14日龄、15~20日?龄进行三次免疫,或于5日龄用灭活苗免疫接着10日龄和15日龄用囊病2号苗免疫,在整个生长周期中能提供较好的保护效果。对产蛋鸡或种鸡,

7、

14、

21、28日龄用囊病2号苗免疫4次,种鸡再在8~10周龄用囊病2号苗18周龄用灭活疫苗免疫,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能产生较高的母源抗体提供给子代。(3)

??①变异毒株(血清亚型)或超强毒株的存在使目前的商品疫苗对变异株不能提供足够的保护,其保护率仅达10%~70%。超强毒株的毒力是标准病毒株的两倍以上,使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年龄较大的鸡甚至18周龄以上的后备母鸡也能致病。抗原变异毒力增强可能是引起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母源抗体水平不一致所孵出的雏鸡对疫苗接种的反应也就不同,特别是当种鸡在幼龄时患过法氏囊病,开产前接种灭活苗后所产生的抗体滴度就低。若接种时机不当(过早或过迟),母源抗体水平高或现场法氏囊病病毒的侵袭均影响免疫的效果。 商品疫苗株的选择不当、免疫操作的失误以及免疫程序不合适等也可造成免疫失败。 在其它应激因素如鸡新城疫Ⅰ系苗和喉气管炎疫苗的接种、天气变冷、迁栏、饲养密度过大等,或者在免疫抑制因素如马立克氏病病毒、鸡贫血因子、黄曲霉毒素等的影响下,常使法氏囊疫苗接种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3、防治 在发病早期,使用高免血清、高免卵黄抗体及中草药方剂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减轻病症,控制疫情。 (1)愈鸡的血清(中和抗体价在1:1024~1:4096之间)或人工高免鸡的血清(中和抗体价在1:16000~32000),给刚发生法氏囊病的鸡注射0.1~0.2毫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的大量鸡只死亡或保护雏鸡渡过生理性免疫缺陷期,可用高免疫蛋黄匀浆制剂给鸡注射,病鸡每只0.5~10毫升,效果比较可靠,多用于该病高发日龄前后或发病早期。 采用高免蛋黄进行法氏囊病的紧急治疗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备卵黄抗体的母鸡多来自商品鸡,难免通过蛋黄液发生垂直传播、扩散疫病,尤其是禽白血病、减蛋综合症、鸡贫血病毒病、支原体、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造成严重后果;蛋黄中含有大量卵黄磷蛋白及脂肪等物质,注射后造成局部出血坏死,以及应激反应和过敏反应,注射蛋黄液后常造成新的死亡;维持周期一般10天左右,1~2次注射仍难保证渡过囊病易感期;蛋黄液中常含有囊病抗体以外的多种抗体,严重干扰预定的免疫程序,导致免疫失败;操作简陋,常混入杂菌,使蛋黄液变质。为此在制备过程中,卵黄液须进行彻底的灭活,无菌操作,不宜加过量的抗生素和防腐剂以免引起注射后大批鸡只死亡,运输和保存以4~8℃为宜,温度过高易变质等,希望制作者和使用者引起注意。 (3)中草药方剂 党参、黄芪、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蒲公英40克,甘草(去皮)10克,蟾蜍1只(100克以上)。先将蟾蜍置于沙罐中,加水15千克,煎沸后,入其它7味药,文火煎沸,放冷取汁,供100只中雏1日3次用,药液可饮用或拌料,若制成粉末拌料,用量可酌减至1/2或1/3。治疗法氏囊病病鸡效果满意。 板蓝根、紫草、茜草、甘草各50克,绿豆500克,水煎,取煎汁拌料喂服;或一煎拌饲料,二煎作饮服用;对重症鸡灌服,连用3天。 金银花100克,连翘、茵陈、党参各50克,地丁、黄柏、黄芩、甘草各30克,艾叶40克,雄黄、黄连、黄药子、白药子、茯苓各20克,共为细末,混匀,按6%~8%拌入鸡饲料中,任其自由采食,少数病重不能采食者,可水煎取汁灌服,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一般用药后2~3天病鸡采食饮水恢复,停止死亡,渐而痊愈。 穿心莲、甘草、吴茱萸、苦参、白芷、板蓝根、大黄共粉成细末,混匀。按0.75%混料,连喂3~5天,或将药物制成片剂,每千克体重2片(0.6克),维生素B110毫克,每次2次,连用3~5天。 黄芪、党参、金银花、冰片等,各药适量配制成散剂。治疗按每千克体重每天2克,拌料。病鸡不能采食者,用开水冲调成10%的浓度,再加5%葡萄糖,每次喂服4~6毫升。每日2~3次,治疗3~4天。预防在3~6周龄易感期每隔7~10天,或在转群、断喙等诱因存在时,按1~2%的比例拌料,服用2~3天。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效果显著。 发生法氏囊病后,除了用抗血清、卵黄抗体、中草药方剂的及时治疗以及应用疫苗的紧急接种外,改善饲养管理提高鸡舍温度,饮水中加5%的糖或0.1%的盐充足供应饮水。或在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有利于减少对肾脏损害,促进病鸡体质恢复,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蛋白含量(降到15%左右),同时提高维生素含量,在并发细菌感染时,投服对症的抗生素或磺胺药物防止疾病传播蔓延。

推荐第8篇:林炎课先生

林炎课先生书法欣赏

1924—2013),号麟园,耕山人,广东省揭阳市人,中共党员。作品曾于1958年参加全国流动展,1972年、1974年参加中日书法展,在北京、日本等地展出。曾任揭阳市文联常委、揭阳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国际潮汕书画总会顾问等,著有《林炎课书法集》。

林炎课先生书画双擅,做石兽鸟虫甚佳。壮年之后,逐渐舍弃作画而致力于书学。书法行、楷、隶并见,而后独取行书,因乃博涉二王以降历代名家的行书作品,在其笔下也依约看出其涉猎之广。所作《郑板桥题画句》便有板桥遗韵,《王安石词》四屏可见米芾笔法,《云鹤游天、群鸿戯海》则取法自三希堂帖。博涉约取,是艺术家提升的必由之路,林炎课也如是,先生尤其用心于二王和颜鲁公,从而渐成其个人的书写风格,有论者谓之“书风质朴浑厚、遒劲苍老”;“翰逸神飞”、“ 精力弥滿,流畅倜傥”„ „因此,其作品也广泛获得认可,早在*期间就入展中日书法交流展(72年,74年两次入展中日书法展),晚近的各类展览活动更常见所作,还为各类公共设施,如进贤商场、罗山大桥、八贤馆等书写匾额或对联,被评为“揭阳市十大书法之家”,并出版有《林炎课书法集》。 ——陈琳藩(青年学者)

义祖父十分注重人格品德的修炼,认为作书应先做人,人品不高,作品的气格也不会高。认为人的天赋、能力有高低大小,但做一个有品德的人则完全由自己做主。他从不随波逐流,无论时风如何变幻,始终坚守自己的艺术理念与处世准则,他的挚友如郭笃士、黄志、释弘榕皆志趣高尚,门生在他言传身教下,亦自觉做有益社会大众之事。自20世纪50年代起,他的事迹与成就多次在《揭阳日报》、《汕头日报》、《南方日报》、揭阳电视台等媒体作专题报导,是粤东文艺界自学成才的一面旗帜。但他对纷至沓来索书或拜师求艺者,从不拒之门外,也不计报酬,尽量满足大家的愿望,并义务举办了十余期书法讲座,培养了一大批书法新秀,受到揭阳县政府、广东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表彰。面对荣誉嘉奖,他始终这样定位自己:“我是农民,居于农村,我的书法艺术应该服务于农村。”他言行合一,说到做到,人品道德在乡间有口皆碑。“学书须守德”是义祖父生前书写的艺术格言,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陈德铭(青年书家)

题词:

精力弥滿,流畅倜傥,令人钦佩!

——张耕源(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翰逸神飞

——俞建华(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德艺双馨,高山仰止!

——胡天民(广东省书法家协会荣誉理事,揭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一生清风明月,四壁名绘法书!

——许集厚(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揭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前几天做梦,梦见康有为亦习颜字,而林老亦写颜字,和令尊所写大字榜书,亦是颜字根基。之前亦曾言兄家有颜字传统。而此根基,已与清末碑学相结合。康氏家乡人,因地域本性相近,自然深受影响。观林老行书,亦现清刚之气。清末碑帖互参,如吴昌硕、康有为、沈曾植、郑孝胥等人开拓下已有光亮开头,随后民国亦承续而来„

——岑欢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推荐第9篇:英语配音 胡海炎

THE CROODS

DUBBING CLASS ONE ---- THE FIRST GROUP

CHARACTER DUBBING SPEAKER

Guy

Xu Zihan Thunk

Chen Yang Eep

Cong Ke

Mum

Zhu Yun Dad

Hu Haiyan Gran

Cao Meijuan

INTRODUCTION: Life is full of adventure.Be brave to go forward, we can grow up authentically and get better tomorrow! Just like the story of Eep.

The Croods With every sun comes a new day, a new beginning, a hope that things will be better today than they were yesterday.But not for me.My name is Eep, and this is my family, the Croods.If you weren’t clued already, by animal skin and sloping forehead, we are cavemen.Most days we spend in our cave in the dark.Night after night,day after day.Yep.Home sweet home.When we did go out, we struggled to find food in a harsh and hostile world.And I struggled to survive my family.We were the last ones around.There used to be neighbors.The Gorts, smashed by a mammoth.The Horks, swallowed by a sand snake.The Erfs, mosquito bite.The Throgs, common cold.And the Croods… That’s us.The Croods made it because of my Dad.He was strong, and he followed the rules, the ones painted on the cave walls: Anything new is bad.Curiosity is bad.Going out at night is bad.Basically, anything fun is bad.Welcome to my world.But this is a story about how all that changed in an instant.Because what we didn’t know was that our world is about to come to an end, and there were no rules on our cave walls to prepare us for that.

Guy--G Thunk--T Eep--E Mum--M Dad--D Gran--P

PART 1 REUNION G: Come with me.T: Hey, boy, catch. ( Gran:Yi Yo Ho) E: Gran.Mum.M: Grug?

(Father’s bellow) M: I’ll go get him.T: Good boy, who is my good boy? You are.Yes you are, look at you. You need a name, you want a name? I’II call you Douglas.Can you do tricks? Roll over.Come on, Douglas, roll over.Good boy, Douglas.P: I was in love once. He was a hunter, I was a gatherer. It was quite a scandal.We fed each other berry, we danced.Then my father smashed him with a rock and traded me to your grandfather.(Sandy, thunk and Eep were laughing) D: Croods, get down here.M: Grug, they okay.Guy’s with them.D: Oh, Guy’s with them, okay.Ha! Well, thank you.Thank you for bringing me that interesting Guy update.M: Oh! Okay, I’m gonna go up.And why don’t you joins us when you stop being a big drag.D: Ah, ah… Sleep pile? How about a story, hah? Anyone?

P: And then Tourk said, no wait, I drew it! (Sandy, thunk and Eep were laughing) M: I know it was hard for you to bring us along, but...They have the best days of their lives.Thank you for that.

PAET 2 BEAUTIFUL SKY G: I wanna show you something.T: More suns in the sky than you can count.G: Every sun croes our sky, comes to rest up there.E: Tomorrow! G: That’s where we’ll be safe.E: I’m going with Guy.D: No, not my little girl.E: Come with us.M: I can’t go without Grug.P: Well, that makes one of us.Count me in.M: Really, Mum, Now? P: Grug has no idea how to protect us.In fact, he has no ideas at all.M: No, that’s not true.What about that one time.He…Uh… He...P: Face it.If he actually had an idea of his own...I’d have a heart attack and die.

PART 3 DAD’S IDEAS M: Grug? T: Dad? G: He’s a big guy.How could he just disappear like that? T: Hey, wait.Let’s ask that ugly lady if she’s seen Dad.D: Haven’t seen him.M: Wow! What are you doing? D: Yeah, wow, I was up all night, because I got these ideas just kept coming to me.G: Is that a snake? D: Belt, new and improved.It seems itself tightening.M: What is that on your head? P: It’s called desperation.D: I call it “rug”, rhymes with “Grug”.And this one, I call it a “ride”, rhymes with “Grug”.G: Ah… That doesn’t rhyme.D: It’s gonna get us places faster than shoes.Ha ha ha… Yeah! Try to keep up! T: I wish I had a ride.

D: Painting is a thing of the past.I call this a snapshot.T: Oh, let’s do it again, I think I blinked . D: I call them shields .T: The sun doesn’t hurt my eyes anymore! Where do you get these great ideas ? D: Since I don’t have a brain, they are coming from my stomach, down deep below it, and up again to my mind ! G: Grug, we have to keep moving .D: See, I got ideas, I got thoughts! Like this, I call it a mobile home.Isn’t that something? Ah, and I’m calling this one a liftrator .E: Mum! M: It’s...I know it’s bad .P: Oh! I almost feel sorry for him .

P:Oh~ Ah ha ha! No, I don’t !

PART 4 ARRIVE AT THE DESTINATION M: What are you trying to do, Grug ? D: You see, I thought if I could have ideas like Guy, maybe Eep would listen to me, meybe she would not want to go with Guy.M: Oh, Grug, is that what this is all about? D: And I also thought it would kill your mother.So, you know win-win.T: We’re here ! (Wow!) D: Cave, everyone inside.Come on, hurry up, let’s go.Let’s go.Go! Go! E: NO! M: No more caves, Grug. D: What? P: We gonna jump on the sun and ride it to tomorrow, with Guy! D: Wait wait, so you are all going to do this? Thunk.T: Sorry, Dad.

E: You have to stop worrying for all of us.D: It’s my job to worry.It’s my job to follow the rules.M: The rules don’t work out here.D: They kept us alive.E: That wasn’t living, that was just not dying.There is a difference.D: Ugga, everyone, you have to listen to me.E: We would be dead if we listen to you.We have to follow Guy now.D: Guy! M: Guy, run!

(THE END)

推荐第10篇:炎刘中学总结

炎刘中学2008年语言文字规范化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基础阵地,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在学校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对于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历来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校领导经常强调,说普通话、用规范字。这既是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贯彻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注重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挖掘语言学习的活教材,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领略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引导学生在愉快学习中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优美的语言文字、运用标准的语言文字,并认真组织各项活动,使之落实到位,不断提高师生的普通话水平,全面推进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现按照安徽省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评估标准,对我校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管理工作

自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以来,我校积极贯彻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和法令,大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进程,制定并坚持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促进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我校一直设有语言文字工作的常设机构,成立了由校领导、各中层行政等组成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务小组,对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进行规划、指务和管理并不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讨论,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各科室、各学年组抓具体工作。学校管理得当,将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列入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学校校办、教务处几个部门联合,形成检查组,检查校园内橱窗、走廊、学生作业、教师教案等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还专门制定了《校园教师、学生用语、用字规定》、《校园普通话“十要”》、《关于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校园语言的规定》、《校园用字目标管理》等规章制度,确保了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地提高了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效。为了保障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广大师生在校园内均要讲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对所有任课教师,要求在学校公共场合使用规范字,讲普通话。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教研活动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明确提出了师生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要求并加强检查,落实责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具体检查的方法是:

(一)随机听课,检查教师在讲课中运用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情况;

(二)随机检查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检查使用规范字的情况,并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业中读音不正确以及书写不规范的字登记出来,交到教务处后再整改。

(三)学校把坚持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师德规范和学生德育工作管理范畴。制定了《教职工文明礼貌行为要求》和《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将在校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教师、学生文明礼仪的具体要求,使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并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列入文明班级的评比条件,列入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的评选条件,列入教师业务考核、聘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

除此之外,学校设有固定的宣传标语,那淡雅的色彩,温馨的提示,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沐浴在“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浓厚氛围中。宣传标语样式活泼、新颖,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学校非常重视推普周活动,根据市语委办的有关指示精神,学校每年都组织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通过黑板报、海报、墙报、标语以及散发宣传材料等活动,宣传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意义。除了宣传之外,我校还开展了丰富多采的活动。如定期组织“教师基本功大赛”、“普通话演讲比赛”等活动,为教师们搭建语言文字训练和提高的平台,逐步形成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按照有关规定,我校中青年教师全部参加了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并取得了相应等级的合格证书。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 “规范语言文字成果汇报展”、“祖国在我心中—诗朗诵比赛”、“推广普通话演讲大赛”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推动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开展和普及。

学校充分发挥广播站的语言文字宣传示范作用。每次节目组稿要求用字规范,播放时要求语音标准,力争为学生讲普通话、使用规范语言提供学习的机会。语文教研组还组织规范字比赛活动,并把规范语言文字成果进行汇报展览,组织学生欣赏、学习。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修养,学校还把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纳入校本教研和教师继续教育内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实现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参观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选拔评优和参加竞赛相结合,有效地加强了培训工作。如学校教科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进行了教师问卷。学校积极提倡“开口请讲普通话,提笔就写规范字”,并按教师资格认定要求,坚持执行教师持普通话合格证书上岗制度。目前已实现了普通话是校园教学语言、交际语言、工作语言的推普目标。教师上课时规范、整洁、美观的板书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使用规范汉字的自觉性大大提高。全校师生“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已蔚然成风。

2 语言文字工作具体由办公室负责,有关语言文字的文件、计划和总结及语言文字规范化政策、标准和知识等,各类资料齐全,管理妥善,装订规范。

领导的重视、组织的健全、制度的落实为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学校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做为经常化、制度化活动常抓不懈。根据国家语委和市语委的有关指示精神,定期召开座谈会议,研究存在问题,限期整改。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普及普通话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同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历史任务结合起来,同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近年来,我们又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当前的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中,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都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规定》和《课标》要求,我校深入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把如何落实课标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课题加以研究。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参与讨论,勇于表达看法,尤其重视习作课、口语交际课、语文实践活动。从训练学生说好每一句话、练好每一个字入手,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

在校园内,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律使用普通话,坚决避免方言、土语。每周的升旗仪式上领务讲话语言规范,吐字清晰,为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师师间、师生间交流时一律使用普通话。学校声音媒体、校报(刊)、墙报、板报、告示及校园一切文字材料用语规范。为此,学校制定了《校园教师、学生用语、用字规定》、《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等,以约束教师及学生的行为。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发展,政策规定范围内的教师100%测试达标。学生95%普通话水平达到课程标准对听、说、读的要求。

三、规范用字

校园内无论是名称牌、标志牌、标语还是指示牌、电子屏幕用字非常规范,没有异体字、二简字、错别字;校报、橱窗及各种宣传拦都进行了检查,并定期整改。公文、印章中无错别字、不规范字。教师的教案整改后没有不规范字出现。学生的试卷、多媒体课件、教师板书等用字规范,没有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错别字。教师批改作业认真,书写评语字迹规范、大方。90%的学生能正确分辨其识字范围内的规范汉字,书写汉字字型、笔顺规范。

3 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向来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在教务处、团委及各学年组的支持下,学生中纷纷成立了小主持人兴趣小组、书画兴趣小组、故事兴趣小组等,在各级演讲、朗读、书法、作文大赛中,我校涌现出一批批获奖学生。有力地推动了全校推广、普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学校每年抓住“推普宣传周”活动的契机,精心规划、科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今年的“推普周”,学校领务在“国旗下讲话”时向全体学生做了《追求读书的快乐,建设书香的校园》的活动动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还由学工处向全校学生发出一封公开信,要求同学们牢固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在学习中逐步消除不规范字和错别字的混乱现象,做到不滥用繁体字,不乱造简体字,不乱造音译词,不乱取洋名等等。各班围绕主题出版专题板报,同时举行手抄报比赛,出版手抄报专刊。利用周末时间,由团委组织团员进行推普宣传,指出不规范语言文字。同时也组织小分队配合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监督小组在校园里进行查找不规范用字,对各楼层、走廊、橱窗里的错别字及不规范字进行登记并在一楼张贴告示,提醒大家注意。这一举动,推动了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进程。

我们在校园内进行环境布置,如标语、宣传画、黑板报、各类专刊等一律使用规范字。学校校刊、班级墙报、班风班训、格言乃至每一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作业、试卷等,一律使用规范字。学校还定期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限期整改。

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组织学生分小队上街检查规范用字情况,回来后谈心得体会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指务学生规范用字。语文老师根据这一素材指务学生习作,学生有了先前的观察表象,文思泉涌,写出了一篇篇观察细致、描写细腻、语言优美的文章。种种做法,使语言文字工作更有了实效性。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指务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提高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这些活动将个性化、特色化、严肃性、趣味性相结合,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支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阶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语言文字工作,既是我们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载体。虽然我校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严格按照标准对照我校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个别学生汉语拼音书写不规范,把汉语拼音写成了英文字母;作业中有错别字以及写字不够规整的问题。今后,我们还将继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普及、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师生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进一步全面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有关文件精神,脚踏实地。

4

炎刘中学2008年语言文字规范化 工 作 总 结 寿县炎刘中学 2008年12月

第11篇:汪炎明先进事迹

物业部器械班

--------汪炎明先进事迹

汪炎明同志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事不声张和勤勉工作,以自己出色的业务水平、心系患者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理想,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词,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广大患者的交口称赞。

作为一名医院的器械维修工,最大的特点就是总在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和患者打交道,哪个科室的仪器坏了,哪位患者提出对空调不制冷、电视不清晰都离不开汪炎明和他的同事们,每当这时,不管时间早晚,汪炎明师傅总是毫无怨言,随叫随到,满腔热情的投入工作。

器械维修工的工作特点是天气越热,活越多;天气越冷,事也越多;逢年过节,更是不能闲着,为此,有的朋友也劝他:“也50多岁的人了,还那么认真干啥,该歇就歇了!”每逢这时,汪炎明师傅总是淡然一笑,他说:“因为我是党员,就得要为患者着想。”汪师傅和他的同事们几乎是没有休息的节假日,无论什么时间只要接到报修电话,汪师傅总是毫无怨言的、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为患者和员工解决困难。汪师傅不善言辞,但他总是以自己最出色的工作成绩来回答他所帮助的科室。

今年的8月份正是酷暑季节,为了给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安装空调、电视,我们的汪师傅和他的同事们一起,肩扛着重重的空调和电视机,爬上六楼高的房屋进行室内、室外的安装,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高空危险,整整干了一上午,如在现场观看汪师傅他们如此艰苦工作的人,都会无不为之感动。虽看起来是解决的都是些烦琐的小事,但是医院哪一样医疗设备和家电设备,又离得开他们这些器械维修的师傅们呢?每天我们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医院的每一个科室和部门,为广大患者和工作人员排扰解难。

奉献源于责任,多年的器械维护工作,汪师傅总是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工作,很少想哪些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哪些是无私奉献的,他总是说:只要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自己的工作满意了,自己也就知足了,也就无愧于党员的光荣称号了。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无私奉献,不能图名图利,只有在工作中尽自己的努力为各临床科室服务让患者和员工们满意,心里才会踏实。不善言辞的汪师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汪炎明,一个普普通通的器械维修师,既没有多高的文化,又没有超人的智慧,但却以不甘平庸的钻劲,心系患者的情怀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第12篇:姚泽炎事迹材料

姚泽炎事迹材料之二

金牌引航员姚泽炎同志先进事迹

长江是名符其实的“黄金水道”,其干线航道货运量占全国内河的60%以上,是美国密西西比河的2倍,欧洲莱茵河的3倍,已连续4年居世界内河第一,长江航运为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引航员作为万里挑一的航海精英,更是承担了其中95%以上的外贸运输引航任务。全国十佳引航员姚泽炎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交通人物”、“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交通行业文明职工标兵”、“全国十佳引航员”等称号。

一、为国引航,创服务经济奇迹

外轮进出长江,必须强制引航,这是国家主权的体现。引航作为外贸运输的必然环节,对沿江外向型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姚泽炎25年来始终立足一线引航岗位,服务流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服务经济,就是要安全引领更多的船舶进出长江。姚泽炎从事引航工作25年来,共引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6000多艘次,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4年进出长江外轮数量的总和;引航里程达6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行地球15圈;引航船舶吨位达6000多万吨,相当于南通港两年外贸吞吐量的引航任务。与此同时,姚泽炎还创造了25年安全引航零事故、服务零投诉的记录,这在引航界是个奇迹。

服务经济,就是要想企业所想,帮企业解难。引航工作中,姚泽炎总是最大限度为船东节约成本,悉心为港航企业做好引航服务。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企业生产困难。11月,船长243.8米、吃水10.15米,载有4万吨菜籽的中国香港籍“河北胜利”轮需引领至南通营船港专用航道。但营船港专用水道是单向开放的支航道,大型船舶必须卸载后才能进港。姚泽炎先后主持了三次专家论证,确定选择9米以上的深漕,潮高2.5米以上时通过浅滩的引领方案,一次性把船舶引领进港,减少卸载成本。并于13日下午1时亲自带队引航,他克服了多项驾引困难,于当日下午4时将船舶安全靠泊,为企业节省支出约200万元。

服务经济,就是要勇立潮头,超常奉献。25年来,姚泽炎始终奋战在引航生产第一线,他忠于职守,勇挑重担,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随着港口生产的快速发展,进港外轮增加,出现了引航员明显不足的情况,为满足港口生产的需要,他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吃苦耐劳,遇事争先,超常奉献。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有时连续工作十多小时。 2001年2月22日,姚泽炎同志在执行任务时不慎摔了一跤,膑骨骨裂,为避免调换引航员耽误船期给船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他强忍剧痛,坚持把“安克丸”轮安全引出长江。

二、屡破记录,树引航金字招牌

在国际上,引航工作属于高技术、高风险、高难度职业,引航员培养难度大,深受航海界人士尊敬。而姚泽炎却在这样的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金字招牌。

敢于担责,科学引航,屡破纪录。为适应船舶运输“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需求,姚泽炎在精湛技术的支撑下,敢为人先,先后打破长江船舶引航纪录近20次,被同行称为“破纪录专业户”,成为在长江狭水道引领大船的“安全图章”。他先后引领过吃水达11.82米的“华誉”轮,创进江船舶吃水最深引航纪录;引领长达333米,载重吨达30万吨的“中远川崎11号”巨型油轮,创中国造船史上最大出江船舶纪录;引领高100米的特种船海上钻井平台“勘探3号”,创进江船舶最高纪录;引领宽度达112米的“三星2号”驳船,创进江船舶最宽纪录。在长江航运史上,姚泽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记录,树立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航运人士称他是“长江对外开放的排头兵”,而外轮船长则称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危难时刻,沉着应对,化险为夷。正是因为姚泽炎同志业务精湛,胆大心细,才能屡破纪录,并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1999年3月11日下午,姚泽炎登上液化气船“远吉”轮,准备离泊出口。因码头工人违章作业,引发大火。整个码头浓烟蒸腾,热浪滚滚。“远吉”轮缆绳当即烧断,随时有爆炸的危险。在这危急时刻,姚泽炎没有“弃船逃生”,而是镇定指挥,果断离泊,及时将船引至安全水域,确保了华东最大的化工基地——江海港区及附近百姓的安全,“远吉”轮也通过扑救转危为安。25年来,姚泽炎凭借着娴熟的引航技术和超凡的胆识,20多次将失控船舶化险为夷。

三、练就绝活,成驾引技术能手

长江江苏段是世界上通航密度最高的水域之一,任何的疏忽和处臵不当,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20多年来,姚泽炎潜心学习、刻苦钻研和锐意创新,从一名海港引航专业的学生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高级引航员,赢得了长江“活海图”的美誉。

厚积薄发,练成引航技术权威。25年来,姚泽炎记下的引航日志堆起来有一人多高。无论是长江内的潮汐、气象、航道数据,还是国外最新的航海技术介绍,无论是所驾驶船舶的性能功率,还是航行中其他船舶的活动规律,数千个数据他都了然于心。姚泽炎的引航日志也成为深受引航员欢迎的案头活教材。

善为人师,带出技术精湛团队。作为长江引航技术带头人,他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提高长江引航系统整体技术水平。长江引航有“名师带徒”的优良传统,在他的悉心培养下,他带的几十名徒弟都成长迅速,其中一名徒弟被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勇于创新,成就多项独门绝活。在练就过硬引航技能的同时,姚泽炎还积极钻研创新,归纳总结经验。他研究出的“弯曲航段船位目测法”,有效解决了引航员在弯曲、狭窄航道中避让难的问题。他独创的“绝活”——“6321”安全操作法和“安全引航十诀”,在长江引航全线推广,多次避免了重大险情,对提高内河引航技术水平和保障引航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大爱无言,显长江男儿本色

“有爱心,就会时时心中装着祖国,处处为船舶和他人着想,也就能心平气和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他把对国家、对事业、对家庭的爱深深地融入到了他的引航事业中。

爱国家,就是要时时处处维护祖国形象。引航关系国家主权。被称为“流动国土”的外轮进出江,引航员是第一个登轮的中国人,也是最后一个离轮的中国人,被称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姚泽炎始终把自己作为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他每次登轮,总是保持着装整齐,精神抖擞。与外轮船员合作共事,始终做到温文而雅,有理有节。他说:“不仅仅要圆满完成每次引航任务,更重要的在于展示一个崛起的大国形象”。姚泽炎在每次执行引航任务时,总会随身携带一面五星红旗,遇到外轮悬挂的五星红旗破旧时,他会拿出自己携带的五星红旗,坚持要求外轮换上。姚泽炎随身携带的五星红旗曾多次在异国的“流动国土”上飘扬。

爱同行,就是时时处处把方便留给他人。随着进江船舶数量的增加,锚地资源相对紧缺,抛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但每次,姚泽炎都把宽敞的锚位留给他人。在航道狭窄的航段,如果对方有困难或者有需要,他总是慢车让对方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处理情况,避免在狭窄地方和对方会船。

爱同事,就是时时处处把困难留给自己。逢年过节时,为了让同事们能在家多陪陪家人,姚泽炎总是主动放弃休假,连续奋战在生产一线。同事遇到技术难题,他从不吝惜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

爱家人,却只能以工作的业绩来回报。由于引航工作的特殊性,他和家人聚少离多。多年来,他没有陪父母过一个完整的生日,没有陪女儿渡过一次假期,对妻子更是充满欠疚。谈到家人,他总是笑着说,“家里人都挺理解的,尤其是每次我取得了成绩,爱人比我还高兴。”字里行间,透露出姚泽炎对家人的感激和爱意。

交通运输部党组充分肯定了姚泽炎身上所体现出的“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竭诚服务的奉献精神,协作和谐的团队精神”,授予他“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交通人物”称号。

姚泽炎事迹材料之二

引航员姚泽炎:长江上的中国弄潮儿

2010年4月27日,对于长江引航中心南通引航站一级引航员姚泽炎来说,是个值得庆贺的好日子。这一天,他和全国各行各业2984名优秀劳动者受到国务院的隆重表彰,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至高荣誉。

姚泽炎清楚,他代表着长江引航中心,代表着中国引航员。那天,他特地穿上一套崭新的蓝黑色制服,胸前佩戴着的各种勋章,格外引人注目。

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记者问他感想如何,他说:“这枚奖章是对我们引航员的最高褒奖,一切的辛苦与汗水都凝结在这其中。今后,我要用更加精湛的引航技术,淡定的心态,拼搏的精神成就我的引航人生,完成引航人的梦想。”

姚泽炎话语不多,但记者知道,他所说的每一字都犹如誓言。看看胸前金灿灿的新奖章,姚泽炎感觉自己又多了一份责任与使命。 引航是一项神圣的职业,肩负着对进出各港的外国籍船舶实施强制引航、为港航企业提供引航服务、保证船舶和港口安全的重要职责。引航员身着制服、头顶国徽,是一个国家航海技术的最高代表。

也许是因为深爱这个职业,姚泽炎内心总揣着一种特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2009年初,中国引航协会、中国水运报联合举办首届“全国十佳引航员”颁奖典礼。主持人按惯例让领奖人发表获奖感言,很多人按照惯例客套着,“感谢家人,感谢单位,感谢组织”。姚泽炎接过话筒,迟疑了几秒钟,说:“获得这份荣誉,是对我24年引航生涯的最大嘉奖。未来,希望我国引航事业在国际引航领域拥有话语权。”

然而,据美国《时代》杂志调查,引航员却是排在矿工、试飞员之后的第三大危险职业。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引航员却是个很陌生,也很神秘的职业。为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记者带您走进姚泽炎的世界,感知引航员们不为社会所知的职业生活。 “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

外轮进江,迎接的第一个中国人是引航员,外轮出江,相送的最后一个中国人也是引航员。因此,业内常常把引航员比作“水上第一国门”。

性格往往决定命运。姚泽炎善良厚道,内心执着,遇事冷静,似乎天生具备优秀引航员的特质。在外籍船舶“浮动的国土”上,他常常面带微笑,展现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儒家风范。

在全国1688名引航员中,姚泽炎是货真价实的“金牌引航员”。从事引航工作25年,姚泽炎共引领了来自60多个国家、地区的船舶6000多艘次,引航里程达60万公里,相当绕行地球15圈,从未发生事故,甚至连碰碰擦擦的事都没有。这是个奇迹!据悉,长江江苏段是世界内河通航密度最大的水域,断面流量最高达5000艘次,大型海轮航行在弯曲狭窄的航段,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事故。

长江引航员就是肩负着对进出长江各港的外国籍船舶实施强制引航、为港航企业提供引航服务,保证船舶和港口安全重要职责的人。

1964年,姚泽炎生于江苏如皋。水乡的孩子大多从小好水,姚泽炎更喜欢撑小船玩儿。驾驭小船一摇一摆的美妙感觉,在他内心慢慢长成一个职业梦想。上世纪80年代初,姚泽炎历经炼狱,终于如愿考入武汉河运专科学校海港引航专业——业内称之为长江引航的“黄埔军校”。

1985年,姚泽炎22岁,在师傅的带领下第一次走上外轮驾驶台。在高大的希腊船长面前,他难以抑制生手的胆怯。调试外轮上新型雷达时,他手有些哆嗦。外国船长看着,很是不满:“引水员先生,请我们的值班驾驶员帮你把雷达调好吧!”姚泽炎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南通港是1982年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港口之一,那时候,老外们总有些傲慢。

在航运发达国家,引航员是多学科复合型人才,需要5~10年远洋船长的资历。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引航事业也处于初级阶段。第一次当见习引航的屈辱经历,让姚泽炎懂得要成为合格引航员,就必须刻苦学习,技艺精湛,才能在船上挺起脊梁,不辱第一国门形象的使命。

自那以后,姚泽炎便勤练苦学,除了各种类型船舶驾引技术外,他苦学水文气象学、管理学、流体力学、心理学、英语、外交礼仪等多方面知识。他爱钻研雷达、GPS等现代化设备,能用简单方法修正电子海图航标移位,能通过雷达、AIS、目测,迅速确定船位,判断什么时候能追上前船,在何处追越,何处会船,时间精确到一分钟。

姚泽炎还有一个好习惯,每次引航经历都详细记录。2009年4月13日采访姚泽炎时,记者在他家中看到,引航日记足有上百本。除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还有各类手绘图,详细标注着航道、水文、气象、各类船舶操作性能等航行数据。他的日记,将船性、人性、水性融为一体,如同一本长江引航“百科全书”。学习、实践、总结,日积月累,姚泽炎成长为一名高级引航员。也因此,在主机失灵、巨轮失控的情况下,他也能驾引船舶安全停泊。 长江上的“希望之灯”

近两年,记者曾不止一次采访过像李斌、许振超、王洪军、杨建华等数十位中国当代知识型、技能型劳动模范。在记者看来,姚泽炎和他们一样本分而优秀。他完全沉浸在引航世界里,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惧挑战、孜孜以求,寻找并享受着其中的乐趣。

2008年11月13日,载有货值2亿元的4万吨菜籽的中国香港籍“河北胜利”轮,因风浪大和码头靠泊条件影响而抛锚在宝山水域,持续多天无法进江。那会儿正值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航运业产生巨大冲击,波罗的海运费指数大幅下跌,外贸船舶总量明显减少。姚泽炎心想,最大限度为船东节约成本,为港航企业做好服务,尽力使国际金融危机对长江外贸运输的损失降到最小,这是一名引航员的本分。

然而,这是一艘长243.8米、宽32.2米的“巨无霸”,吃水达10.15米。营船港专用水道是单向开放的支航道,设计航宽250米,维护水深8米。按照常规,这艘“巨无霸”是不可能进港的,但任务要求必须驾引进港。要实现进港,就必须在这条狭窄的航道内调头后才能出港。为了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姚泽炎三次主持专家论证,寻找惟一可能的最佳方案:利用引航技术选择9米以上的深漕,选择潮高2.5米以上时通过浅滩。

当日12时25分,姚泽炎在宝山登轮。因为水位浅,他驾引着巨轮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船要停靠的一德码头建在长江“拐点”,船尾与船头流速不一,码头前沿狭窄。难题还在于,这艘大船已服役23年,操舵极为迟钝,一点疏忽都可能撞毁码头和桥吊。时值深秋,但汗水还是浸湿了衣襟,姚泽炎全神贯注,看着仪表盘,精确把控船头、船尾速度,引领大船缓缓前行。

下午4时50分,“巨无霸河北胜利轮”终于安全靠泊码头,码头上下报以满堂喝彩。姚泽炎的这次高超而精妙的驾引,为港口带来了200万元的经济效益。

细节决定成败,引航员最能体会个中精要。姚泽炎说:“引航工作就像绣花,一针连一线,每个技术都要衔接得天衣无缝。一次瞭望不清,一次判断失误,一次舵令不准,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25年来,老姚如履薄冰。 高于一切的国家荣誉

一艘外轮就是一块浮动的国土。在浩淼的水面上,引航员们架起了一座特殊的桥梁,把世界引入中国,把中国引向世界。在姚泽炎的心里,国家荣誉高于一切。

外籍船舶航行在中国领水,须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以表示对中国主权的尊重。2007年10月20日,老姚在上海宝山登上一艘巴拿马籍杂货船。一上船,他就发现,主桅上悬挂的五星红旗有些褪色,还有个小口子。他心里不是滋味,立马要求船长更换一面新国旗。

“我已经按规定悬挂了中国国旗了呀。”老外船长有些费解,“我到过全世界那么多大型港口,还没有一个引水员向我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姚泽炎笑着说:“一面国旗代表一个国家。请问阁下,如果在贵国航行的外轮,悬挂如此破旧的国旗,您看着舒服吗?”

船长听罢,此言在理,便应允到港后更换,因为船上没有备用的五星红旗。老姚从引航包中取出一面崭新的中国国旗,笑呵呵地捧给船长。原来,每次执行任务时,姚泽炎总是随身带着一面五星红旗。

姚泽炎的几句话、一个看似平常的举动,把老外船长给惊呆了。常年在全球各国港口间进出,他从未遇见过国家主权意识如此之强的引航员。船长破例,亲自将这面新国旗升上主桅杆。江面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也飘荡在姚泽炎的心中。 一起吃苦的幸福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默默奉献的女人。在姚泽炎心里,妻子陈青就是这样的女人。

一位长辈曾经告诉过记者:“结婚就要找个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两个人太过相同,相处时则会常常吵架。”与姚泽炎完全不同,陈青是个性格外向的人,说话声音洪亮,且语速很快。

第一次相亲,陈青对姚泽炎很不“来电”,肤色黑黑的,眼睛也不大。依照脾气,陈青没打算再见第二次。几周过去了,姚泽炎完成引航任务后,委托介绍人传话给陈青,希望约会。出人意料的是,姚泽炎这次约了陈青全家。他买了5张电影票,请陈青的父母和弟弟一起看电影。这个“便宜”的举动却赢得了陈青全家人的好感。“找丈夫就要找个老实有孝心的人”,在家人的极力撮合下,1992年,他们喜结良缘。

然而,婚后生活来去匆匆,离别成为这对夫妻的生活主旋律。陈青独自挑起家庭重担的同时,也常因担惊受怕而整夜辗转难眠。

一次,姚泽炎执行任务时不慎摔跤。为避免调换引航员耽误船期,他强忍剧痛,硬是把“安克丸”轮引出了长江,而后,又将“希望艾斯”轮引至南通。完成引航任务后,他被送到南通附属医院,拍片检查是膑骨骨裂。

当妻子知道他在太仓就将骨头摔坏了,责问他:“为什么不在太仓就进医院?”姚泽炎却说:“你知道这条大船耽误一天就损失几万美元呀,更何况码头商还在等着!”

为此,妻子惟一的选择只有默默祈祷。陈青说:“曾经后悔嫁给他,成为引航员的家属需要太多的勇气,爱他也并不容易,但我仍感谢人生路上有他,苦一点也愿意,苦一点也是幸福的!”

【采访手记】“话语权”:引航员的神圣

工人日报报记者 于宛尼 4月27日,采访2010年全国劳模大会,我特别兴奋。因为获奖的代表中有我多位老朋友。长江引航中心南通站一级引航员姚泽炎就是其中之一。

这几年,我采访了数十名全国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串感人至深的故事,姚泽炎也不例外。两年多来,我一直关注着姚泽炎。不仅因为他所从事职业的神秘,还在于他是个总替别人着想、做事认真的人。

劳模大会上,姚泽炎少语寡言,或是不厌其烦地帮江苏团里同来的代表拍照片,或是静静的听着其他人的故事,“平时一年四季在船上很少有机会和这么多人近距离接触,大家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我要向他们学习”。

只要提起他的职业和中国的引航事业,姚泽炎便滔滔不绝,“刚工作时,我希望自己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安全地完成任务。再后来,我又希望能用最经济的方法完成引航任务。现在,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中国的引航业在世界拥有话语权。”

“话语权”,记得两年前第一次采访也听他说起过,参加他的事迹报告团还听他说起过。这句话,听似平淡,却饱含着姚泽炎对引航员职业内涵的深刻理解。求职难的情况下,劳动者失去话语权,不得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几乎占据全球铁矿石海运量的一半,却因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和资源匮乏,在年复一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一次次丧失话语权。在经济全球化汹涌的今天,话语权至关重要。

姚泽炎一直钟爱着引航员职业。从职业技能到职业境界,他不断追求极致。在姚泽炎看来,拥有话语权不仅代表我国的引航技术世界领先,也代表着祖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话语权正重新诠释着引航员的职业新境界。这种境界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姚泽炎和他的同事们,正为此默默努力着!

今年,第20届世界引航大会将在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召开,作为中国引航员代表,姚泽炎将带着内河狭水道海轮引航的科技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第13篇:赴炎陵考察报告

赴炎陵九龙经济技术开发区学习考察报告

攸州工业园管委会赴炎陵考察组

2010年6月12日

2010年是园区的攻坚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和企业服务科一班人自我加压,自找差距,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较为优质的服务。为进一步理清思路,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学习方法, 6月3日,唐晓明主任率领我们赴炎陵九龙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炎陵九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炎陵九龙经济技术开发区 于2001年底筹建,位于炎陵县城西城区。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控规

3.2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3平方公里。该区以“特色立区、项目兴区”为战略,以“生态型、规范化、花园式”为目标,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园区现有企业65家,已建成49家,投产企业达47家,初步形成了纺织、材料、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2009年,该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06亿元,上缴税金3314万元,园区从业人员增加1039人,达到5047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该区的攻坚目标为园区实现工业产值超过20亿元,上缴税收超过4500万元,投产企业达60家,园区从业人员超过7000人,入园企业达到80家。

二、炎陵九龙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基本经验

这次对炎陵九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考察学习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新”字,观念新、体制新、举措新。炎陵九龙经济技术开发区之所以在近几年能得到如此快速的发展,完全得益于:

(一)以思想解放为前提。

炎陵党政一班人的敢想、敢闯、敢干奠定了炎陵工业发展的思想基础。一是认识高。他们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希望地、财政收入的增长极、城市扩容的提质区、改善民生的致富地,倡导全县上下对园区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要求全县各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建,形成了园区攻坚的强大合力。二是定位准。他们充分利用手中生态、旅游、交通三大底牌,置身于全省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来确定自己的发展坐标,通过有选择地招商、全方位的服务、高要求的技改来实现省级“循环经济工业园”和“低碳经济示范园区”的发展定位。三是胆子大。在发展问题上,他们敢于大胆实践和创新。首先是政府敢担保,在县级财政银根较紧的情况下,该县政府向银行担保贷款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发展,既筑了巢,又扶了凤。再次是部门敢担责,在全国土地清理的大政策下,该县国土局切实履行职责,变通方式,积极争取,向省国土厅报批建设用地2000余亩,为所有的入园企业办理了土地使用权证,这既让企业定了心,又让政府安了心。

(二)以体制创新为依托。

该县对园区的体制创新奠定了炎陵工业发展的政治基础。一是大力推行园政合一制。该县将园区内的3个行政村划归园区,在园区内设立九龙街道办事处(正科级),由管委会副主任兼任办事处主任,统一管理园区的社会事务,有效地理顺了园区的管理体制。二是积极推行部门考核制。该县明文规定相关部门在园区攻坚战中的工作职责,将其在园区的工作任务按不低于总分值10%权重列入年度考核,这既落实了部门的服务职能,又扩大了园区的管理权限,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园区的发展活力。三是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该县园区管委会在今年增设企业服务科和财政金融科,增加编制10名,各科室负责人均由县委组织部任命,解决了副科级待遇,同时,该县还加强了管委会干部的交流,副主任交流后均能任正科级实职,这大大调动了园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 以强化服务为保障。

在单纯靠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对外商吸引力越来越小的情况下,该县大胆亮剑,提出了优质服务“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一是向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成立项目服务小组,实行专人服务。二是实行部门检查审批制,除税务、安全外,其他部门对园区企业进行检查必须获得管委会的批准,该县在园区设立效能监察点,部门在园区的每次检查均要在企业登记,由企业向管委会报告,再由管委会汇总后送县纪委、监察局,县纪委、监察局根据事前审批情况作出处

理;该县还禁止县内任何单位在园区企业收取行政事业性费用,相应的财政事业性费用由县财政负担,直接划拨到相关收费单位。三是实行证照办理代理制,该县充分发挥政务中心作用,由县政务中心和管委会企业服务科派专人全程代办。四是企业贷款实行国资担保,先由企业申请,经管委会考察同意后,由国资担保向银行贷款,有效破解了企业融资难的瓶颈。

三、炎陵九龙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眼中的炎陵,其思想解放之深、发展速度之快、服务质量之优的确令人赞叹,在赞叹之余也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迪。

(一)好队伍更要好机制

发展工业,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我们要充分调动园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会干事的人有地位”的工作氛围,为我县园区发展提供强大的助推力。

(二)好政策更要好服务

优惠政策是有限的,而优质服务是无限的,我们既要培养招商引资的高手,更要培养为企业排忧解难的能手。对照我们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我们要把全过程服务、全领域服务、全天候服务融入每一位干部的思维中,落实好一站式、一条龙式的服务,让每位投资者都能感受到优质服务的温馨。

(三)硬环境更要软环境

我们要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硬环境的同时,着力营造好企业发展的软环境,把之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抓整治优化工作,既要抓违规检查、违规收费等各种案件的查处,又要建立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搞好服务,真正做好亲商、安商、护商工作,让客商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大,把为投资者服务、助投资者成功作为工作的基点和重心,努力形成宽松、公平、开放的发展环境。

第14篇:余镇炎11

余镇炎(男)

24岁(籍贯:广东汕尾)学历:高中求职地区: 不限

手机号码:13631406129

电子邮件:496394704@qq.com

工作经验;5年多

1.掌握积累了营销的理论基础,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

2.能快速适应各种环境,学习意识强烈

3.交际能力及与人沟通能力较强

4.有良好的谈判技巧及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市场营销经验及渠道拓展经验

5.性格开朗.热情大方.

6.有一定的客户资源

广州卓洋水晶有限公司工作时间2012年9月-2014年1月

部门;市场拓展部

在职职位;拓展专员

工作职责;

1、负责公司的品牌招商工作,渠道开拓、加盟商招募

2、依据市场状况及公司总体招商计划制定短、中、长期招商计 划,并按计成公

司制定的目标

3、收集、汇总、分析市场招商信息,制订招商策略

4、做好市场调研、客户分析工作并及时反应市场信息

5、根据招商需求策划、组织、实施各类推广活动

6、负责记录、整理客户资料,积累客户并建立客户档案

7、负责协助市场日常经营管理,协调沟通公司与加盟商及各渠道关系

8、协助财务部完成客户的签约及收款

9、制定客户合作方案,对各项业务的洽谈、签约工作进行管理,

指导、监督、审核各项业务合同

10、完成公司下达的所有任务

中原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工作时间:2011年2月-2012年7月

市场销售部;客户经理

在职 职位:客户经理

在职期间;2012年2月份因业绩突出从物业顾问被晋升为’高级物业顾问’2012年12月晋升为客户经理

工作职责:

1、负责公司的销售及推广及从网上.电话等渠道开发新客户

2、根据市场营销计划,完成个人及部门销售指标

3、接待客户,提供客户专业的置业咨询服务

4、陪同客户看房,促成二手房屋买卖或租赁服务

5、负责开发与积累房源,后期跟进与业主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6、提供专业

一、二手房地产投资分析

以纯集团服装有限公司工作时间:2008年9月-2010年年底

在职职位:2010年2月份从生产技术员晋升为“车间组长”

工作职责;

1、负责流水生产线全面管理工作,团队管理,业绩提升

2、负责流水生产员工的工作分配,技术指导,进度跟进与落实

3、负责的流水生产线准确无误,指导大货生产;积极与生产部门跟进与协助

在此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给我面试,最后,恭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第15篇:张炎近代史论文

湛江抗日名将——国民党党员张炎

他,原名张巨炎,生于1902年,卒于1945年。父亲为湛江人,母亲为越南人,因为种种原因,十岁以前都在越南生活。他家里的生活很是贫寒,但他父亲在异国他乡依然坚守着是炎黄子孙的信念。可想而知,那十年是多么的难熬啊。

不过,总算还是熬过去了。1911年,父亲带着张炎回到了湛江吴川。但是回到家乡不久,他父亲就病逝了。日子变得更清寒了,12岁以后,张炎只在村里读了两年私塾便辍学了。那时候是1916年春,他只好到当时的广州湾(现为湛江)一个茶馆当工人补贴家用。在民国那些动荡的日子,过着这种生活的人也不少。但是大多数人最后都落得一个打工补贴家用一辈子的平庸人生。而我猜想,从小被教育要时时刻刻记住自己是炎黄子孙的张炎在当时那个风云涌起,祖国败落的时代,并没有堕落。否则日后如何从一个勤务兵成为一名抗日名将呢?

是的,他依然怀着拯救祖国于危难之中,壮大我炎黄子孙的志向。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机会来了。这时的张炎,大致是二十岁左右,跟我们现在大一大二学生年龄差不多,正是大好的青春年华。那时的他,踌躇满志,踏上了去省城广州的路。此时的我,在电脑前猛敲键盘,渴望能与他同路,跟他聊天,一起邂逅那年路上所有的风景。20世纪初,受民主思想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中央政府,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体制来维护其统治地位。这期间主要经历了晚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而对我们的主人公而言,人生最大的转折点莫过于此时。 来到广州,因为堂兄的关系。他在1922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在堂兄张世德连当勤务兵。被送教导队学习,结业后当班长。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特务长,随军南伐邓本殷,因作战勇敢,升任第十师排长。参加东征陈炯明,立有战功升连长。1926年春,参加北伐吴佩孚,是年8月,随堂兄张世德(第三营长)参加迂回攻夺武昌城,配合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贺胜桥,入武汉,大败敌名将刘玉春部。继而东下克九江、南昌,三败江西军阀孙传芳,回师武汉。1927年随军北上讨伐奉军,在河南颖川大败奉军,屡立战功,是年夏回师武汉,升任营长。这一路走来,艰辛自是不必说了,也证明了张炎有一定的军事才华。但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张世德呢?如果没有这位堂兄铺路,张炎的军事生涯是否还会过得那么顺利呢?我特地去查了一下这位堂兄。其实,他也是一名优秀的将领,早年家境也很贫寒。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就加入了中国国民党,但是因为蒋介石的一系列政策让他非常不满,后期开始反蒋,1930年仅37岁的他在战场上突然被袭击而去世,那时的他,正返回以确保所有士兵的安全。从张世德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张家爱国爱民的家族观念,这个观念使得张世德和张炎流芳百世。

1926年8月1日张炎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奉命南下广东,师达进贤时,他跟随师长蔡延锴脱离起义队伍,入福建河口转福州,蒋介石令蔡将该师的共产党员逮捕杀害,蔡拒不执行命令,反而发放路费遣散。1928年春,张炎所在的第10师回粤驻防海南岛,围剿共产党所领导的工农红军。1929年8月张炎任国民党中央军61师180团团长,入广西征桂军,身先士卒,在北流负重伤,回广州留医。1930年春未,61师奉命北上湖南征桂军,7月1日,该师第9旅旅长张世德在湖南衡阳七塘战役阵亡。张炎伤愈归队继任第9旅旅长。8月中央军60师、61师扩编为中央军第十九路军,北上讨伐阎锡山、冯玉祥。于郑州以南新郑击败冯军,结束军阀混战。在北伐战争中,张担任先锋之旅,攻无不克,长驱数千里,战功显赫,富有骁将之称。此时的张炎,身为国民党人,围剿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他此时的信仰,依然是国民党。那时也正值国共交战时期,不能理解的便是蒋介石的所作所为了,交战是交战,交战时是敌人。但盟友是不可杀害的,这是一种社会道德问题,是一件会引起军心溃散的大事。好在当时国民党依然有不少有识之士,阻止了他的图谋。看历史,觉得蒋介石有很多时候做事情都违反了社会原则,而中共领导人一直希望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严谨地遵守社会道德。也许这也是中共交恶多年的原因之一吧,也正因为这样,国民党慢慢走向了下坡路。心里便不禁为张炎着急了,看到蒋介石这样子,为什么不早点离开国民党呢? 1931年1月,十九路军奉命开拔江西,参加蒋介石对中央红军的

二、三次围剿。8月张炎升任十九路军61师副师长兼122旅旅长,代行师长职务。为援救被红军围歼的蒋嫡系蒋鼎文残部,61师伤亡巨大。九·一八事变后,十九路军在赣州宣誓:“反对内战,一致抗日”。张炎在3万官兵面前汇报在苏区剿共惨遭失败的情景,发誓今后不再打内战。1931年11月下旬,十九路军调戍京沪,12月十九路军挑选6千精兵。组成“西南国民义勇军”两个旅,蔡延锴为总指挥,翁照垣、张炎分别任两独立旅旅长。已筹备好军资准备开赴东北抗日,后因淞沪之战在即,加上蒋介石的阻挠,北上之举才不成行。1932年1月28日淞沪之战爆发,张炎率领61师从南京东下,受到上海市民的热烈欢迎。30日到达吴淞要塞布防,2月4日正面迎击日军的第一次总攻,要塞岿然不动;11日在吴淞、蕴藻滨北端又正面击退日军的第二次进攻;13日在纪家桥痛歼日寇王牌军“久留米”师团主力混成旅;23日至25日,庙行阵地一度失守,张炎率领122旅增援,令孙兰泉团一定要夺回庙场阵地。经孙兰泉团浴血奋战一天,重创日寇主力,收复庙行阵地。而孙兰泉团1500多人,伤亡过千,尚能列队的仅得350多人,足见庙行阵地浴血之战的激烈,十九路军之神勇。淞沪之战,四战四捷,日寇头目植田总攻计划宣告全部破产,逼使日寇三易其帅。十九路军打出了军威和国威,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必胜的信念。但蒋介石怕十九路军在上海激怒了日本人,于3月1日别有用心地下令将得胜之师十九路军撤出淞沪阵地,回师福建。3月3日淞沪停战,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全国各地大小报纸均刊出十九路军是抗日得胜之师,张炎是抗日英雄。因此,十九路军和张炎将军名扬中外。7月张炎升为79师师长。慢慢地,我看懂了他的做法。他深深明白,爱国不分党派,只要能为国为民做事,在哪儿都一样。更重要的是,他在国民党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他希望用这一席之地去拯救中国。倘若他像如今的跳槽一样,跳槽到共产党,先不论卖党让中共是否看得起。他到了中共以后,又要开始奋斗,还会被中共提防着,不能干预党政大事,也许还不能带兵,万一某一天他又跳槽回去了呢?中国人一直有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信念。那么他的才干如何得以舒展呢? 1933年元月张炎将军在厦门大学与郑坤廉女士结为伉俪。他们在上海淞沪战役中就已相识相知,相恋后就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了。是年春,蔡延锴又在十九路军中组织两个旅“援热先遣抗日军”,谭启秀、张炎分别担任第

一、二旅长。由福建出发,经潮州、梅州、韶关,乘火车达衡阳时,由于蒋介石与日本签订卖国投降的《塘沽条约》,被逼停止北上,回师福建。5月12日,张炎在《民国日报》上发表《为抗日勖同胞》书,呼吁全国同胞共同抗日。不久任蒋嫡系部队国民党独立49师中将师长。11月20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延锴等人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布联共、反蒋、抗日。张炎出任该政府的人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存在53天的福建人民政府于1934年1月2日失败,十九路军番号被取消。这时张将军报国无门,手上无枪,无限悲愤。蒋介石深知张炎英勇善战,深得军心民心,就千方百计收买他,为他独裁专制效劳,封他为第七路军副总指挥。但张炎将军看透了蒋介石的“攘内必先安内”的反动本质和狼子野心,正气凛然,拒不受封。1937年张炎进入国民党南京中央陆军大学特别班受训。“七·七”事变后,任国民党中央军委会中将参议。。将军终于看透了蒋介石了。这时的他,大概已经动摇了自己对蒋介石,对国民党的信仰了吧?这时的蒋介石的做法,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已经逼得许多像张炎将军这样的优秀将领不得不投共了。

1938年2月出任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一区统率委员会主任。变卖家产,四出筹集资金,作抗日经费。与南路共产党领导人彭中英、陈信材合作领导抗日21日高雷人民抗日军与南路人民抗日解决军

一、二支队同时向化州进军,26日会师中垌,人广西开辟勾漏山脉根据地。30日高雷人民抗日军折回灯草驻马,2月1日被国民党保六大队、戴朝恩雷州挺进队、廉江县长黄镇自卫大队共一千多人三路进攻,部队被打散。2日晚集结禾寮塘,军部会议上有分岐;张炎带领二十人左右的随从广西找张发奎、李济深,共商抗日大计。3日到达广西博白英桥圩,被博白县覃一坤自卫大队逮捕并押解往玉林监狱。1945年3月22日,张炎将军被十九路军的叛徒、玉林行署专员梁朝玑执行蒋介石“就地处决”的密令,杀害于玉林东岳岭。临刑时张炎将军高呼:“抗日胜利万岁”、“民主胜利万岁!” 将军为着自己所爱的事业而死,这是多么的幸福啊!我相信,将军不会后悔的,他带着壮大炎黄子孙力量的伟大使命,他让更多的炎黄子孙聚集在一起,共商国事,打败日本。愿将军天上有灵,看到我们今日所拥有的幸福生活,看到炎黄子孙在世界各地的崛起。那么他也便安息了。

将军逝世后,其妻儿在共产党的保护下,远离国民党的荼毒。妻子郑坤廉女士更是屡屡怀着悲痛宣传抗日。

1958年6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字追认张炎为革命烈士。一代抗日名将张炎永垂不朽。

第16篇:刘炎演讲稿开场白

以下好范文给大家分享的是刘炎的演讲稿开场白,大家在写演讲稿时不妨借鉴一下。

掌声、不要、不要、不要、不要停、不要停,谢谢大家的掌声!各位一定要改变现状、提升业绩、倍增收入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谢谢各位激情的回答和热烈的掌声!我想掌声是给自己肯定同时也是给对方的赞赏是还是不是?掌声是给值得你敬佩的人鼓的是还是不是?掌声是给值得你羡慕的人鼓的是还是不是?掌声是给值得你学习的人鼓的是还是不是?给自己的肯定和智慧热烈掌声鼓励一下!一个人要跟别人打交道要不要有激情?一个人要快乐的成长和快速的成长要不要有激情?一个人要成功致富要不要有激情?再次给你们自己的激情热烈掌声鼓励一下!大家都非常的有激情和智慧,刘炎非常喜欢和有激情、有智慧的人交朋友,可是,我喜欢交的朋友有几个类型,我喜欢第一类型的人,就是一定要倍增收入的人,如果你是的话请举手认识一下好不好?我喜欢第二类型的人,就是一定要越来越快乐的人,如果你是的请举手认识一下好不好?我喜欢第三类型的人,就是一定要让家庭更幸福的人,如果你是的话举手认识一下好不好?我最喜欢第四类型的人,就是不仅想到还要做到的人,如果你是的话举手认识一下好吗?我最喜欢第五类型的人,凡是遇到好事,听到好的演讲会热烈的鼓掌,如果你是的话,不要举手啦热烈鼓掌就可以啦!那么应该如何在最短的时间来改变你的现状、提升业绩、倍增收入……

第17篇:字

《红楼梦》读后感我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还是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在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很感谢续者高鹗,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让她别了宝玉,我觉得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不过不是有句话说:赛翁失马,焉之非福吗?对于黛玉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的悲剧结局,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地沉睡时,看着宝石仍在凡是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是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也是不赞成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地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颚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地指天愤恨,气极至亡。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到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甚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地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的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问题。

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二离开贾府的,否者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斗争,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黛玉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如既往地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www.daodoc.com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像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却不是唯一。 读红楼梦有感1000字

我用目光碾过那本书,安静,顽固,浮华的尘土早在时光流逝中抹去,昨日的梦呓隐约中透露出这本红楼。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一切的故事,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是真的,它凄美得让人难以相信,是假的,它却真实得可怕。不过转念一想,又何必计较呢,若是看透了一切,这本书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我,宁愿在迷失中品读这本书。

贾家,宁荣二府,这是财富,权势的代名词,可其实有谁知晓,一入豪门深似海,宝玉,宝钗,湘云,包括黛玉,整日待在大观园里,吟诗赏花,固然风雅,可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整日的限制,使得大观园里的人情感封闭地可怕,越压抑越多,爆发时什么都拦不住。

踏破时间,回首那一段缠绵凄苦的情史,一段大家族的落寞史,过去了却也过不去。初识黛玉,容颜惊艳,明眸皓齿,只是那双眸子却总是含满了泪水。宝玉,娇生惯养,却也才思敏捷,嬉笑不羁,却也纯真无邪。相见时的似曾相知,宝黛之缘,在相见的那一刹那早已注定。就在这大观园之中,宝黛互相的情愫至此开始酝酿,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上天注定的缘分,却也拗不过贾母的一语定音。

美黛终损,谁可知当时一怒摔玉只为伊人。焚稿时,有谁知道黛玉心中的苦楚,泪洒了一遍又一遍,宝玉却还蒙在鼓里,在为他和“黛玉”的婚事而欢天喜地,两处气氛差距之大,却能异曲同工地显示出两人之间的爱意。终于,终于,那个眼里常有泪水的绝代女子,最终含恨而去,黯然飘逝。而宝玉最后知道了真相,伤心欲绝,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最终看破红尘,即使中了举人也无心再管,无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后人只知道,原来的那个纨绔公子贾宝玉,身边再也没有那个叫林黛玉的佳人,一切,都结束了。

贾母是非常疼爱宝玉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她有她的观念,宝玉有宝玉的想法,碰撞之后,只得一切按照贾母的意思去办。

再去看王熙凤,她果敢,泼辣,心肠却也阴毒。她收受银两,逼死年轻情侣,逼死尤二姐,犯下的罪行着实不少。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王熙凤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女强人,她将贾府上上下下的事务处理地有条不紊,几乎没有出过乱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当家人的角色,而且最后王熙凤身患重病,还要处理贾府事务,最后被所有亲人背弃,死得也确实可怜。

贾府的丫鬟们也是构成红楼的重要元素,虽说是丫鬟,却也都是气质出众,富有才情的雅女子。袭人,鸳鸯,晴雯,妙玉,哪一个,不是令人倾倒的女子。

结束了这本红楼,内心却依然波澜起伏,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在最后的结尾诗中结束了......

读红楼梦有感1000字

一样花开到底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到底迟

——题记是九月,秋意渐浓。

有风从墙外自由的天空吹入贾府,那四角的天空,终被风慢慢吹成了秋天。

风从竹篱吹过,浸入即将盛开的菊花的经脉中,唤醒了枝头上贮藏了一春一夏的蓓蕾,以常人看不懂、也看不清的方式缓缓张开慵懒的蕊,清凉的香气,不知不觉在微凉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只不过,会有人看懂,只不过,时间未到罢了。

千古红楼,梦一回。前生,是那棵世外仙姝;这一世,化作了这个叫作黛玉的女子。她那照水姣花、扶风弱柳的娇弱身躯里,蕴藏着超越脂粉的不凡禀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样精致婉转的别样情怀,还有那深深隐藏在思想深处的叛逆情怀,在那世俗小人眼中是那样的不和谐。又该怎样同那冰冷森严的封建制度相融合呢?

只好格格不入。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那是个怎样的女子啊。如冰雪般晶莹剔透,如玉般纯净无暇。从小寄人篱下,“风刀霜剑严相逼”,而她只是想与心爱的人在一起罢了。她那样的孤标傲世,可又有几人懂她?人们常把女子比作花,却很少把女子比作菊花。的确,那淡泊疏野、那孤标傲世、那顽强清高的菊,怎会和纤弱的女子联系在一起呢?千年之前,有一个叫陶渊明的男人,把菊花的魂升华到了百花之外;千年之后,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林黛玉,用她纤纤玉手摘下了菊花沉睡千年的魂。花的魂魄和她的灵魂就这样契合在了一起。因为她本是这样的人啊!

有人说黛玉不如宝钗稳重、宽厚,可宝钗那样老成、圆滑处世的富贵花,又怎能和林黛玉这瓣瓣傲骨的世外仙姝相提并论呢?

不禁想起爷爷的大书柜。从那里,我翻出了多少书?犹记得那四本《红楼梦》啊,浅青色的书面、老式的线装本,微微泛黄的纸,连“梦”字都还是繁体。旧旧的样子,犹如一位在岁月里模糊了背影的女子。然而,那金陵十二钗却活灵活现地在纸上浮动了。那么多的人物,那么多的哀伤,让我一时不禁莞尔,一时不禁落泪。在别人大叫读不下去时,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红楼梦》,和那个,孤傲脱俗的女子。

会忍不住想象,她在一百多年前某个睡不着的夜晚,怎样的落寞,怎样的黯然神伤。口齿噙香对月吟。无人懂。

那样的孤独无助,让人不禁隐隐地心疼。在秋后的某个午后,徘徊在满园清香中,听伶人们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偶抬头,迎风一笑,那样的林黛玉一定冷到了极点,孤到了极致,犹如一枝秋菊俯视那早已成为春泥的落红。那一刻的清香,逍遥了整个秋天,逍遥了她的一生。

想,潇湘馆那里的竹篱是否日日被黛玉那沉静悠然的喃喃细语所敲打?黛玉又是否常坐在那石上,看着书,轻念一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还是,如后人所道,潇湘妃,枉凝眉,千古红楼梦一回。还是如往常一样,不悲不喜。

或,面对那菊花,轻拢水袖,漫展柔荑,轻捻一朵菊,念道:“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到底迟。”

庭院深深,没有回答,只有回音。

读红楼梦有感1000字

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终究还是覆灭了,只留下宝玉出家和宝钗作寡的悲惨结局供世人哀叹,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兴盛了几十年的大家族的衰亡?

纵观红楼历史,贾史王薛的衰败是必然。封建统治者有意的削弱了四大家族的权力,同时,四大家族内部的腐朽也是导致这种结局的必要因素。

荣国府其实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等级分明的“社会封建阶层”,“统治者”的独裁转职,追名逐利的争斗陷害,攀比虚荣的腐朽心理„„

要说《红楼梦》中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爱情悲剧,恐怕就是那些丫鬟们了。她们是为主子服务的直接下属,要千方百计的讨好主子。有的费尽心思为主子铺路,为的就是“一荣俱荣”;有的则想方设法地迎合“上位者”,以求更大的利益;更有甚者,爬上主子们的床,以求更高的身份„„当然,有能耐再加上运气,一跃成为贾府丫鬟组成的金字塔的最顶峰也不是不可能的,金铃儿就是一个典型,可这种人毕竟在少数,剩下的人,无非是一级压一级罢了,得势的去压迫那些失势的,大丫鬟们去压迫小丫鬟们,压迫者趾高气昂,被压迫者有的苦不堪言,不堪凌辱,于是自尽在这肮脏的贾府,成为了一缕亡魂;有的怀恨在心,秉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心理,不择手段的向上攀爬,为的就是一朝得势,报仇雪恨,可这又陷入了不断重复的恶心循环之中了„„

贾府中的真正“统治者”是谁,细细想来,不是贾赦,贾政,更不是贾敬,而是年长的贾母,在“百善孝为先”的封建社会,这个答案不足为奇,贾母偏向谁,荣国府的恩宠就指向谁,贾母忽视谁,荣国府的矛头就对准谁。贾赦与贾政的差别待遇就是一鲜明的例子,继承了荣国府的贾赦成了贾府名义上的主人,然而他住的不是贾府的正房,反倒是深受贾母喜爱的贾政住在了正房之中,贾赦长子贾琏的周岁宴甚至比不上二房次子贾宝玉的满月宴,这都从侧面说明了贾母的地位和对贾政二房的宠爱。

红楼之中,贾府是个纯消费性的“组织”,上到王公贵族打交道,下到街头小贩买物品,都要花钱,而贾府的钱来自于哪里?贾府本身经营并不太好,收入有限,更多的是上头下来的赏赐,还有祖上积累的财富。王熙凤管理贾府财政时,不仅自己补贴了很多钱,为了补贴贾府的赤字,她甚至去放了高利贷,这恰恰就是导致贾府衰亡的一个重大罪证。

再说说林黛玉吧,人们都戏称林黛玉实为零待遇,事实的确如此,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扬州巡盐御史,虽然清正廉洁,但林家身为大家,毕竟也是有几分财富的,然而,在林黛玉扶棺回贾府之后,林家的财产不知所踪,事实上是被贾府王氏所瓜分,即便如此,贾府人待林黛玉并不好。贾母与林黛玉总是带了点亲疏的,无“亲”可依的黛玉身体不好,贾府的丫鬟们总是对林黛玉“用药昂贵”说三道四,心爱的贾宝玉与薛宝钗也是纠纠缠缠不清,让她不由心中郁结,充满寄人篱下之感。

此外,贾府妻妾之间的争斗,丫鬟之间的陷害,还有贾府凭借权势,坑害他人,或使犯罪者逍遥法外的例子不在少数,这些大抵就是导致贾府衰亡的原因了吧。

大青朝四王八公的灭亡,意味着那个时代封建王权的加强,更意味着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暗示着这封建王朝也将如这贾府一般灭亡,正所谓,盛极必衰的道理。读红楼梦有感1000字

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

第18篇: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2、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明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缛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3、古人为什么起字和号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4、何谓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实,如夏商两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盘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与当时人重视时辰的观念有关。后来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加强,人名越来越复杂,给人起名也成了一门学问。取名时,要对其所包容的内涵慎重考虑,反复斟酌。《左传·桓公六年》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所生男孩、

1 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别。对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刚强猛毅之字,对女的多选贤淑、艳丽、优美动听之词。

另外,取名还反映着时代特点,上面提到的夏商两代喜欢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后来在长期封建社会里,官宦富贵之家,多以忠孝节义、福禄寿康、升官发财之义来命名,所以叫仁、义、礼、智、信、得福、德贵、延寿、荣升、继祖、耀祖、续宗的人特别多。平民百姓也想过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孙,上学念书,所以叫富贵、德福、进财、志学、平安、长顺、满仓、满囤、保成、金锁、栓柱等名字的特别多。

建国后又出现了许多新名,如建国、援朝、卫国、拥军、建军、支越、留苏、卫东、红卫、*、学工、支农等。

对联是汉字文化和文学派生出来的产物,在世界诸多语言文字中绝无仅有。它既是汉语的艺术,也是汉字的艺术;甚至可以说,没有汉字,就谈不上对联。

对联又叫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上下两幅联句,它的特点有:

1、上下句称为上联、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合成一副。

2、从修辞学观点看,构成对联基础的是对偶辞格,它用结构相类似或完全相同的词、语、句来表达有联系的对称的内涵。

中国的悠久文化,主要依靠汉字流传至今。汉字是华夏文化的载体,没有汉字,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感,炎黄子孙的强大凝聚力是不可想像的。以方块形、单音节为特徵的汉字是符号文字,形声兼备,视听俱佳,分辨率高,组合力强,信息量大,传播久远。作为文学的信息载体,汉字的优越性超过拼音文字是无庸置疑的。现代文学中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国都有;唯有对联是中国特产,功在汉字。

对联采诗词曲赋骈文之精华,穷平仄对仗虚实之变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裁,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基因,可谓中华瑰宝,国学明珠

汉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成方块状,造字的原则是表形、表意、形声,多数由几部分组合而成。于是乎,有些脑筋灵活的对联爱好者就利用这一特点,将汉字拆开来构思对联,其中有不少令人难忘的佳作。

明朝初年的书生吴文泰和他的朋友丁逊学,都是这方面的高手。一次,吴文泰派两个家人给丁逊学去买木头,很晚才将木头抬到丁家。次日,他到了丁家,看到四个木工在制作家具,很快就完工,便吟出一个句子让丁逊学来对: 四口兴工造器成,口多任务少 当时,「器」字的中间不是「犬」而是「工」,所以他将「器」分拆成四个「口」和「工」,而「口」是人的代称,现在丁家确是「口多任务少」(工人多,工作量少)。丁逊学也很有急才,听了马上响应: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书隶书,古色古香.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详.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谜语和汉字的字形、字音或字义有密切的关系。谜语,接谜底可分为字谜和非字谜两大类。

“谜语”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谐隐》。刘勰认为,谜语是由“隐语”发展来的。在曹魏时代,正式形成今天通常所说的谜语。南朝的《世说新语》一书,记载了有关曹操和杨修的几则谜语故事。其中一则说,杨修为曹操建筑相府大门,刚架好椽梁,曹操看到,让人在大门的门板上题了一个“活”字。杨修看到这个字后,便让人们把大门拆了重修,说:“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宋代以来,制谜猜谜活动广为流行,形式繁多。因元宵节赏灯时要将谜语写成纸条,贴挂于灯上供人品猜,于是又有了“灯谜”之称。这种习俗至今在许多地方保留着。

字谜的谜面和谜底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有的是综合利用字形、字义间的关系。比如:“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它的谜底是“日”字。因为作为事物的“日”(太阳),看去是圆的;写作“日”,是长方形;作为时间单位的“日”,冬季夜长昼短,夏季夜短昼长。

有的是利用字形结构和笔画关系,这种谜语比较常见。比如:“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谜底是“省”字。因为“自”、“小”两个字合在一起,是“省”字;“目”、“少”合在一起,也是“省”字。

还有的是利用错觉造成字谜。比如:“先写了一撇,后写了一画。”谜底是“孕”字。前半句以“了”和一撇构成了“乃”字,后半句以“了”和“一”构成了“子”字,“乃”“子”合在一起就是“孕”字。再如:“道士腰中两只眼,和尚脚下一条巾。虽然平常两个字,新进秀才想不清。”谜底是“平常”两个字。因为“道士”谐音是“倒‘士’”,即“干”;再加“两只眼”,就是“平”字。和尚的“尚”字下面再加“巾”字,就是“常”字。

此外,还有以谜面为字的谜语。如:“乙。”它的谜底是俗语:“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因为“乙”与“一”的读音相近,“乙”在序数中排在“甲”后面,表示第二。

1、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特别是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

地理差异大 – 物质基础差异大 – 生活习惯差异大

中国南北的文化差异很大

自然条件不同 – 中国被分为很多不同的区域

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是淮河秦岭

陕西部分在北,部分在南 – 是元朝统一后从军事角度的考虑,打破了文化差异。所以陕西南部的文化与四川的文化相近,因为一直都是同一地理形成的文化。

朱元璋做皇帝后,想让老家受好处,搞了个京师(江苏 + 安徽),但是地理差异带来的文化差异还是无法改变。清代时为了让两边经济平衡,把它从南到北分为安徽与江苏。

南北的小麦与水稻带来的饮食差异。

3

地域文化离开了自然环境则很难存在。最好的例子是北方的旗人进京后就变了文化。

外来民族(游牧文化)接受汉文化(农业文化),还是因为汉人的土地更适合于农业发展。

地理间文化差异大是应该古代交通运输能力差。

当时交通最方便的南北大运河,最快速度从杭州到北京还需要很长时间。 没有机械运输的年代,物质的交流是很难的,因为运粮的人自己也要吃 古代东南经济好,但是向西北运输的时候就很难,因为逆流而上 交流运输不便导致了地方的分割 – 区域文化形成

交通不便的地方都有敬山神拜河神的习惯 – 长期被割裂在某在地方,对这个地方就产生了观念与感情甚至精神崇拜。天天看山的山区的人就会对一些高山产生了崇拜,认为神灵就住在山上。

汉族(华夏)的先民也是崇拜山的,所以就有了五岳

南方人勤劳,北方人懒散,与气候与地理条件也有关系。因为古代的时候,北方人地多,而且冬天不适宜耕种,久而久之也就懒散了。南方则一直土地不足,而且气候上允许反复耕种,所以南方人要勤劳耕种,所以就勤劳了。

匈奴的生育率低,生个孩子不容易,所以妇女要多嫁多生,因此父亲死了,母亲要嫁给儿子继续生孩子。 江一些地区有“典妻”习俗

2、移民对区域文化形成的影响(美国可是鲜活的例子)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移动很多,尤其是清代以后的大移民 —— 我们的根究竟在哪里?

流动人口对当地文化不一定有归属感,而移民则不同,会有所接纳。 移民接纳或者改变当地的文化。

长的时间内都是黄河流域南下,将中原文化扩展到全国。

西晋末年 永嘉之乱 – 中国开始一个世纪的移民 – 北方的中原文化传到了南方 – 到了隋唐时,江南的文化水平已经不比北方落后了。 不过影响最大的还是近代(清朝以后) 今天地域文化影响最大的还是近代的移民。

历史上,江西人迁到湖广,湖广移民到四川。康熙到乾隆间的100多年,移民很多。清军平四川时,四川人口所剩无己,于是移民进四川,史称湖广填四川运动。后来又有四川人迁到云南贵州,于是他们的语言都是西南官话体系。 北方很多人都追溯自己的家乡洪洞大槐树,其实就是山西的一些大槐树下为移民聚集地。

清末的大移民 闯关东(1860年开始,清朝取消对东北的封禁) ·军旅文化·宫廷文化·饮食文化

天津方言也是移民的产物 – 最早是(明朝初年的)军事移民,为江淮一代来的人 – 明代时一直都是同一个地方征召的,所以口音就一直很统一。现在的天津话,就是当时那些人的口音改变了当地口音。 文化离不开人。 影响当地文化的因素

4 ·移民数量占强势时,或在政治经济方面占强势,外来文化将取代本地文化 ·移民数量少,没有经济社会地位,本地文化将被保留,移民将接受当地文化 ·土客相当,两种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文化

苏东坡被流放到海南时,就改造了海南的地域文化。 伟人的作用。

、政治权力与行政区划的影响

中央集权之前,分封割据是主流。西周分封71个诸侯国,因为当时的交流不便利,中央无法直接管理地方。

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影响巨大 – 各个诸侯国的习惯为君王所定的,比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比如说 北魏孝文帝学汉族文化 历来以农立国,所以统治者一直推广农业(本业),不支持其他行业(末业)发展

(历史上学者们都认为农业最重要,因此重农轻商,不断推广农业) 解放以后,大力推广普通话,方言已经开始消亡。

台湾也是如此。国民党政权到台湾后,蒋介石大力推广国语,以凝聚来自各地的人。

4、民族分布

各民族在迁移时都会带去文化,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因此也会有所改变 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影响 椅子与床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产物

中国的民乐也基本是少数民族来的,从西方传过来的。 石窟等艺术也都是以少数民族的为主

文化和人是分不开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个地方的人随着开展各项生产、贸易等社会活动,有很多有意义或优良的传统就流传下来,就形成了文化

区域文化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内涵,以一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或其遗存,构成这一地区的文化重心,经过一定的研究开发,而形成具有该地区的文化特点的文化.江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之美誉。自古以来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唐、宋、元、明、清五朝,江西共有进士10495名,占全国的10.99%;有状元41名。自汉代以来,江西有800余人列传,有90人任宰辅。《明史.儒林传》共著录115人,其中 江西35人,居第一。从秦汉至清末的两千余年间,相当一部分江西人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思想等领域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和重大的影响。东晋陶渊明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大师。唐宋八大家,江西就占有三家:欧阳修、王安

石、曾巩、黄庭坚、文天祥、朱熹、汤显祖、宋应星、八大山人等,以上为古代江西十大名人,杨万里、陆象山、解缙、谭纶、邓子龙、况钟等也为江西古代人杰的卓越代表。 江西历史上,文学、艺术、史学、科技大师辈出,有如夏夜星空灿烂、光耀夺目。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黄庭坚、周必大、杨万里、姜夔、文天祥、洪迈、刘过、汤显祖、蒋士铨、周行清、朱耷、宋应星、裘日修、雷发达、宋祁、刘恕、马端临、陈寅恪、傅抱石„„数不胜数,一位又

5 一位的文化巨擘,撑起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半壁江山。

地理环境对于区域文化的影响十分宽泛。比如说通常我们会说北方人大气南方人精致,西北人豪放、东北人豪爽,其实都是受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以江南地区为例,江南长期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这得益于江南水系发达并且海运方便,有便利的交通优势实质成为了商业中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重商主义、资本崇拜。而生活与江南地区的人也就随之而产生了重商主义的思想。

可以说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文化起着 重要的作用。如:不同的经、纬度,人的肤色不同。就如中国,北方人大气,南方人细腻,东北人豪爽,西北人豪放。这些都是因为地理环境,南方多山地、丘陵,造成了南方人的性格细腻、内向,同样,北方广阔,所以粗犷。再如商业文化。对古代:古代有“南船北马”之说。等等 江西区域文化是以中原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移植 入江西以后,在江西独特的地理环境背景下经过交汇,融合, 改造,创新而发展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即赣文化。一方 面,江西历史上从未在经济与民族成份上形成独立的封闭系 统,也从未形成独立的割据势力和稳定的政治中心,决定了赣 文化易于吸收异地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的长处,具有兼容 性、引进性、开拓性、务实性等特点,另一方面,赣文化依附于 中原文化所形成的正统性、保守性的弱点也很明显。这种文 化以传统儒学为核心,以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为其基础,偏于 滞缓和保守。从地理环境看,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三面 环山,地势周高中低,从外向内,由南到北,渐次向鄱阳湖倾 斜,构成一个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亚热带气候使江西热能 资源丰富,江湖众多,水域辽阔,农林矿产资源丰富。优越的 自然生态环境,悠久的种植业开发历史,使境内民众生活自给 自足、富庶无虞,有着浓郁的恋土情结和自满意识,逐渐积淀 成一种安于现状的生活习性与比较凝固的思维方式,加之封 闭的大环境,使这一心态代代传承,缺少了一种追求更高层次 的生活生存条件的动力机制,形成一种封闭保守、小心谨慎、容易满足,不思进取的农业文化心态[7 ] 。

赣文化的这种负面特征在封建制度和自给自足的农业经 济环境中可以较好地生存和发展,而当社会发生深刻发展和 变动时,它因为固守传统的观念而持一种谨慎和观望的态度, 思想偏于保守,冒险意识不强,不易接受新的文化观念和科学 技术的影响,往往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经济方面,江西自古被誉为鱼米之乡,优越的自然条件 和保守的农业文化心态,使得江西在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农 业偏好,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1950 —1970 年代,自然资源优 越可以提供较多的农业剩余,当时全国农产品匮乏,尤其是三 年自然灾害时期,江西还向外省输出粮食,由此形成了思维定 势和自我满足心理,不假他求、小富即安的文化观念得到了加 强,难以产生对外开放的动机,直至进入1980 年代以后,全国 都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沿海地区掀起以轻工业为主导的

6 工业化浪潮,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而此时“画好山水画,写 好田园诗”仍然成为江西经济发展的主战略。可以说,在改革 开放初期的

一、二十年,江西的农业文化并未受到工业文明本 质上的冲击与改造,赣文化中的保守、谨慎、自足等负面特征 无法为江西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环境,农业经济 向工业经济的转变速度缓慢,在建设农业大省的观念指导下, 江西人多做小生意,缺乏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和信心,在市 场竞争中,偏安求稳, 固守中庸,缺乏商业冒险精神和创新精 神,企业发展步履艰难,还有些企业竞争意识过度,合作精神 不够“, 窝里斗”现象时有发生,而浙江等沿海地区的经济很有 注重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创新,将“以文促省”与经济发 展内在统一,实现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

区域文化特点是高屋建瓴地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

深层次因素。推动江西经济全面发展不仅是靠资金的投入, 更重要的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更具活力的 区域文化的形成。江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学术上善于开拓 领域、开宗立派,黄庭坚的“江西诗派”,汤显祖的“临川四 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朱熹的理学,道教的净明教、天师 教、佛教禅宗的杨歧宗、黄龙宗,都在中国文化历史上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江西文化还有着革故鼎新、敢为天下先的传统, 王安石的政治改革精神影响了一批忠臣义士,而生长、壮大于 江西红土地上的井冈山革命文化,更是江西文化中的宝贵财

富。蕴含、浸透于井冈山革命文化的“内核”是一种敢于开拓、勇于变革、敢闯新路、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内核”,正是 江西实施“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和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 加快江西崛起的发展战略所需要的。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井 冈山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结合江西发展实践加以弘扬 和发挥,形成对内凝聚力、对外感染力;同时,又要与时俱进, 海纳百川,清除江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小胜即安的观念 和封闭保守,守土不怕穷,创业怕风险的小农经济意识,树立 市场经济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等新观念,形成

创新意识、机遇意识、开放意识、独立意识等新意识[9 ] 。当前, 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给江西带来产业转 移的重大机遇,抓住这一机遇将有利于江西加速推进工业化, 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我们更要注重适应市 场经济要求的区域文化的创建,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通过 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文化政策、文化宣传、文化教育等手段, 营造一种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文化氛 围,调动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实现文化主体的自我能动变革。 通过文化这一经济发展内源力的推动,实现江西经济与文化 的良性互动。

3.2 加强教育投入,努力增强科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区域文化的形成归根结底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人是生 产力的第一要素,知识存在于人力资本和技术之中,它们是经

7 济增长的动力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知识经济 作为一种智力的经济,也是以人为本的,而教育是推动人类社 会文明进步最重要的杠杆,也是解决人才问题、提高人口素 质、增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目前江西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 的发展,但教育投入不足,多项教育投入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相当差距,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还不强,教育综合 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高等院校拥有丰富 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是新观念传播教育、高层 次人才培养和高科技研究开发的重要基地。江西目前只拥有 一所国家重点支持的综合性大学,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寥寥无几,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相对较低,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教 育观念,加大教育投入,特别要重视高等院校的内涵建设,建 立鼓励竞争、激发活力的科学管理机制,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 文化氛围和学术环境;要提高高校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 度,加强高校重点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使之成为知识 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为企业创新创业和社会科技 进步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强职业教育 服务经济的能力。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加强校企 合作、产教结合,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拓宽 专业服务面,推行职业教育“订单式”培养,促进学校有效对 接”长珠闽”的用人需求。

3.3 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江西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工人运动策源地安源、人民军队诞生地南昌、红色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及其众多的革命遗址、遗物, 构成了江西的红色文化;江西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傩文化、陶 瓷文化、茶文化、书院文化、民居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区域色彩浓厚的豫章文化、客家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 等等,构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江西区域文化。

第19篇:四个

1.内容: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2.背景:2015年2月2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肯定“四个全面”是“战略布局”,并且第一次用“战略布局”这个词来概括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这说明“四个全面”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四个全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针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机遇和历史任务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目标、战略举措和战略布局。

3.认识:正确认识“四个全面”各自在党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向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和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它汇集了全国各族人民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期待与厚望,体现了我们党继往开来的责任担当,在党治国理政战略布局中具有龙头和引领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改革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和动力,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面向未来,我们党在治国理政的新实践中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全面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使我们党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就是要坚持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真正实现立法科学、司法公正、执法有序、普法有效。全面从严治党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地位既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来自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要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以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审视自己,从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正确认识“四个全面”紧密相关、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和具体指标,都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者紧密相关,呈现“一个目标三个帮”的格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是第一要义和硬道理,但如果缺乏协调配套的改革动力,缺乏依法有序的经济社会治理,没有团结有力的执政党领导,我国发展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来推进;需要全面依法治国,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引领,特别是要围绕建设高质量小康社会的紧迫课题来立法和执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要针对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以及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适时出台配套改革举措;需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全面从严治党,需要着眼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全面从严治党科学化水平;需要与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使全面从严治党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这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个全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决定了我们贯彻“四个全面”而出台战略举措、作出工作部署必须坚持系统、整体和辩证思维,注重增强各项战略举措之间、各项工作部署之间的协同性、配套性、耦合性,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有效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

三是持久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意识形态斗争。价值观是各项工作的先导和灵魂。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不搞无谓争论,但如果牵涉到大是大非问题,牵涉到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就决不能左顾右盼,更不能退避三舍,而要敢于站在风口浪尖进行博弈。面对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要及时进行研判和区分,针对认识模糊、思想方法、政治立场等不同问题,深入细致、依法依规做好工作。

3.引用: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在理论界及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反响。如何全面理解“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辛鸣认为,不妨从“

4、

3、

2、1”的角度来把握,“四个全面”的战略凸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三种意识,基于两大战略判断,彰显了一种强烈的政治自信。

“四个全面”让中国梦实现路径更加清晰

“大国的复兴关键靠战略,大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也是在拼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梦想。要想实现这个梦想,它必须得有战略的建构。战略好,这个事情就能成;战略优,这个竞争就能胜。”辛鸣认为,“四个全面”就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所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他认为,一个目标、三大战略举措,用个形象的说法,就好比是“三足鼎立”,上面架起了目标,“一体三足”构建起了中国未来美好的蓝图。从这个角度来讲,“四个全面”这个战略布局的提出,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最伟大梦想的路径更加清晰,步伐也更加稳健了。

凸显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三种意识”

“要想真正全面地理解‘四个全面’,恐怕还要再往前讲,就是仅仅明白了一体三足的战略建构之外,还要明白这一体三足的战略建构凸显了什么样的意识。”辛鸣认为,“四个全面”背后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或者今日中国社会三种意识的强烈凸显。

第一,使命意识。今日中国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应该做一些什么工作?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一历史进程中应该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承担什么样的使命?这种强烈的使命意识,贯穿了“四个全面”这个战略布局的始终。使命意识其实就是大目标的意识、大愿景的意识,战略说到根本上是实现目标与应用手段之间的战略的规划。在这个意义上讲,大目标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如何带领中国社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一种使命意识时时强烈地萦绕在“四个全面”战略始终。

第二,强烈的问题意识。“四个全面”战略的提出是为了破解今日中国社会,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所面对的问题、所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要想实现民族复兴,全面小康是关键的一步,这一步我们应该怎么走,会遇到哪些问题,我们要认认真真研究破解之法。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会遇到哪些障碍,我们如何通过改革破解这些障碍,如何通过依法治国确定规矩,如何通过从严治党锻造核心,所有这些方面存在什么问题,紧紧围绕问题进行战略构建。

第三,担当意识。中国共产党人有这样一种崇高的使命,同时,我们也很清楚在完成这个使命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我们是绕着走、视而不见,还是迎头而上,去破解问题、化解问题、解决问题。做这些工作要什么?需要一种担当。没有这种担当意识,我们做不出这样一种战略构想,没有这样一种担当意识,也许我们就会捡好的做,捡容易的做,捡能马上见效的做,而不会在“全面”上大做文章。

建立在“两个重大判断”基础之上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的提出,,今日中国社会和过去60年来,甚至过去30多年来发展状况、发展要求都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或者借用现在网友说的比较多的一句话,已经有了相当大的不同。所有这些不同意味着我们过去一些习以为常的、用得好、用得惯的一些办法、一些措施,甚至包括一些思维,在今日中国社会已经越来越不管用,越来越不能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不敢用。那么怎么办?我们要顺应新常态,认识新常态,培育新常态。需要有新的战略,需要有新的战略筹划和战略建构。

第二个重大判断,今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一种新格局。。过去30多年来,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我们在既有的国际格局和既有的国际规则框架下如何更好地与世界合作,如何去发展自己。应该说,

辛鸣指出,无论我们的制度文明发展,还是整个综合国力的发展,都让今天的中国社会有能力,也有必要向世界提出一种新的“世界观”、新的世界格局。十八大以来,我们和美国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俄罗斯现在是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周边国家建构“一路一带”,所有这一切意味着今天的国际格局已经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意识,我们用一种和而不同的模式重新塑造世界的新格局。我们的“四个全面”也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提出来的。

彰显出了一种“政治自信”

“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雷霆万钧反腐败,这一点赢得了人民的支持,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所有这一切铸造了中国共产党这种政治自信。有了这个政治自信,我们的“四个全面”战略也就水到渠成了、基础扎实了。

第20篇:太炎中学教育集团

太炎中学教育集团

2018学年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余杭区教育局2018学年教育工作要点指导意见,围绕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确立的“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目标,进一步谋划新思路,探索新策略,落实新举措,追求新发展,扎实有效地做好2018学年度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区内名校应有的内涵和地位,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改革创新,优化资源,精细管理,立足团队,卓越发展。 三.工作目标:

1.质量目标: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整体教育质量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综合排名保持全区前3名。

2.安全法制目标:全学年无违法和安全事故,保持“5A级平安示范学校”荣誉。3.德育目标:细化落实常规德育,做精做深主题德育,创建品牌德育,整体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突显德育特色。

4.管理责任目标:明确、细化管理职责,以规范化管理示范学校为基础,深化、优化管理效能,突显团队管理理念。使学校管理向科学、高效、和谐方向进一步发展。

5.学校特色目标:突出队伍建设,各个层面突出团队作战的特点,提升合作意识、团队意识,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年轻教师队伍和备课组团队建设。创设具有太炎基因的团队文化。 四.具体工作与举措:

(一)加强团队建设,巩固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深化学校各层面团队建设,以行政团队管理能力和全体教师的师德水平、教育能力为重点,全面打造实干、勤勉、担当、奋进的行政团队和师资队伍,使团队合作、团队作战、攻坚克难成为学校前行的最重要的力量保障。

1.行政团队。着力发展五种意识。即合作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角色意识、服务意识。

(1)合作意识:要求行政干部逐步形成团队合作开展工作的局面,做到分工不分家,相互补台不拆台,特别在师德师风、业务水平、教学业绩上成为全体教师的榜样。

(2)大局意识。要求行政干部在学校工作中一定要有全局意识,言行重整体,

时时处处起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履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思想、言行、行动上与学校全局利益保持一致。

(3)责任意识。引导干部树立“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落实”的责任意识。在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上下功夫,静下心来积极谋划工作思路,躬下身来强化管理狠抓落实,抬起头来敢说敢做,回过头来总结反思。抓出实效,抓出特色。

(4)角色意识。引导行政干部,要找准角色,不做旁观者,不要靠边站,不当传话筒;工作中要求干部深入角色,找准定位,理清思路,积极主动,根据学校计划结合处室计划,做到周前计划,周中落实,周后小结,做到周周清,努力提高工作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5)服务意识。引导行政干部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对师生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尽快、尽好的解决,努力提高师生的认可度、满意度。

2.师资团队。继续深入抓好五项建设,即师德师风建设、班主任团队建设、教研组、备课组团队建设、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年级组团队建设。

(1)师德师风建设。每学期各阶段认真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力求做到精心准备、认真组织、务求实效。如:落实两周一次的教职工学习制度,引领教职工的主流思想,确保思想、言论、行动始终保持在健康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轨道上;通过优秀教师、师德优秀教师等评比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寒暑期认真组织教职工开展师德师风培训,邀请专家、区内外和本校优秀教师作报告,宣传优秀事迹;认真组织好教师读书、教学论坛、德育论坛等活动,树立榜样人物,积聚正能量。

(2)班主任团队建设。继续实行“班主任师徒结对工程”,通过师徒结对,尽快让年轻班主任成长;认真策划班主任周会、月会,做到会前调研,会中布置,集中民智,会后落实,克难攻坚;开展每月一次班主任班级管理金点子交流,每学期一次的德育论坛,及时挖掘总结班级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有效办法,学期结束形成“班主任班级管理金点子集”,为年轻班主任成长搭建优质平台;依托浙外深入有效的推广落实sel班主任课程,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太炎中学班主任管理团队。

(3)教研组、备课组团队。继续完善教师听评课制度,坚持推门听课和教师自主申报开课相结合的做法。本学期继续实施集体备课“四步法”。第一步由备课组长牵头确定每周安排及备课内容。第二步组内教师提前一周备课,将准备好的教案上传共享。第三步集体备课日共同研讨,形成修改稿。第四步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微调完善授课。期望通过强化备课管理,提高课堂效益。依托浙外专家团队,通

过带、听、评、写提高教师备课、上课、评课等能力水平。

(4)青年教师团队。继续实施“蓝青工程”,组织好青年教师与校内优秀教师的结对帮扶活动。做好制定方案、过程管理、严格考核三环节工作,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教师专业发展局面。本学年继续依托浙外平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合作项目,更快、更多、更好的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同时以点带面,提高我校整体教师队伍水平。

(5)年级组团队。本学年学校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将“部”级管理模式改为“年级组”管理模式,逐步尝试“扁平化”管理模式,因此,年级组团队建设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学校将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年级组内成员达成共识,统一行动,形成合力,逐步形成年级组团队的概念。同时确立年级目标,使年级管理,教学质量等在目标的驱使下协调发展;学校层面积极支持、认真组织年级组各类活动,培育团队意识,树立集体思想,让成员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要精心策划年级组会议,通过现象和事实的分析,引导教师树立目标意识,特别是质量意识。在学生学科质量上主要遵循“抓两头促中间”的原则,特别是在前段学生的培养上,年级组、任课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措施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学科平衡,年级组学科备课组,要有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消除学科短板现象,发挥好木桶原理的正面效应。

(二)明确德育的重要性,做细做实常规德育,做精做好主题教育,高效发挥德育的培育功能

德育工作以“享受教育、丰富生命”的办学理念为指引,以“四气”学子为目标,着力于学生的品德、健康、学业、能力等方面素养的提升,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为此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做细做实常规德育。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德育为先,没有良好的德育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理念。做到严管和善导并行。要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德育是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忌就质量而抓质量,抛开德育抓质量思想。为此要认真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太炎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太炎中学住校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突出“严”字,严格要求,定期检查、评比,把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各项先进的重要依据。坚持“恒”字,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经常抓、重点抓,抓成效、抓反复。力求学生的行为习惯由强制变为自觉,从他律变为自律。特别要重视七年级新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和正确态度的培育,在“静”字上下功夫,切实做好期初的行规训练。

继续做好几项德育常规工作。早锻炼的管理和评价,改善早锻炼的秩序,提高

学生早起、自觉锻炼的习惯;加强早自修前的班级纪律和自学氛围,要求进教室即坐——即静——即学,营造浓浓自觉学习的氛围;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严肃课堂常规,保障教学有序,要求坐姿端正,听讲专注,不向外观望;加强自修课、阅读课、走班选修课管理,引导学生做到严肃紧张、活跃活泼、收放有度;加强对学生课间的管理和教育,适当活动,文明娱乐,调节身心,不追逐打闹;加强学生就寝管理,切实落实请假制度、睡前点名制度、夜间巡查制度、教师行政值班制度等。

认真组织班主任周会、月会,研讨解决班主任管理难题,提高班主任管理能力,增强组内班主任的协同性,提高班主任团队管理意识和能力。落实校医晨检制度,早上学生点名制度。落实晚自修点名制度,完善通校生晚自修管理制度,特别是安全措施。落实全员德育的要求。进一步改进班会课的管理,提高班团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落实班主任周一晨间谈话制度,严禁班会、晨间谈话课改自修课,班会课晨间谈话随意上的现象。定期对宿管管理开展指导和教育,提高她们的安全意识、管理水平和服务态度。加强对党员志愿岗的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党员起到排头兵的作用,使党员的先锋模范行动成为优良校风形成的重要力量。

加强大课间跑操的组织和管理。把跑操作为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政教处和体育组应该对学生跑操的列队、进出场、跑步姿势、口号、精神状态等提出明确的标准和要求,跑操过程中体育教师、政教处、班主任做好督促指导和安全管理,值周班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要加强就餐路队和就餐行为的管理,养成文明文雅的行为习惯,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要精心组织好国旗下讲话活动,用好这个平台,及时总结一周得失,及时开展主题教育,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继续深入研究学生自主管理的思路和办法,做好传承和创新工作,力争形成我校学生自主管理的特色。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指导班主任选好学生干部,定期开展班干部的培训活动,提升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二是探索建立有效的自主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2.做精做好主题教育。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精心思考德育主题内容,精心设计德育主题活动,做到德育教育生活化,用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教育人、影响人、感染人。比如在传统节日和纪念日之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五四青年节开展责任感教育,教师节开展感恩教育等。

继续认真组织学生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为此要做好阅读课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做好学生读书笔记的评比活动,组织读书演讲比赛活动。

此外,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经常性地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室、资源教室等要根据学生特点,全面开展心理咨询和特教活动。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对学生多交流,多鼓励,多指导,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加强家校联系和合作,建立学校与家庭工作委员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法制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禁毒教育,网络文明教育。

(三)加强课堂研究和常规管理,做到精准教学,打造轻负高质的优质教育

教学质量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有机结合,实现最大化的效益。这要求我们做实教学工作管理,重点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加强优良学风的培育。

1.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细化教学常规管理。根据《中小学教学基本要求》对教师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教学常规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教学线期初即明确教学常规要求,明确评价细则,明确检查方式,采取学期中随机检查,学期末集中检查的方式,将历次评价结果综合,形成每位教师的教学常规评价等级。

2.课堂教学管理。继续通过实施备课“四步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能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益。继续进行复习课的课型研究,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益。加强对课堂的管理,特别是薄弱教师、新教师,要重视对课堂的掌控,要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必须保证课堂的有序和良好氛围。为此学校各级领导要经常巡课,指导和帮助薄弱教师和新教师站稳讲台。备课组要精心选择作业,合理布置作业,要用好学生作业反馈,举一反三,提高有效性。本学期实行错题集整理、错题重考制度,提高巩固率。

3.培育优良学风。决定教学效果另一因素是学风。为此要继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一日常规和课堂规范,端正学生思想和行为。班主任是管理核心,是骨干力量,联络任课教师,联系学生家长,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七年级开学第一个月就要形成规矩。任课教师务必配合班主任,朝着共同的目标齐抓共管,这样才能形成效应。比如让学生必须养成“坐得住,常书写,多阅读,勤思考”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的显性标志是作业情况,本学期继续要重点抓好新生的作业质量,抓好全体学生双休日作业的质量。

4.加强考试组织和管理。加强校本测试的管理,把好几个关,命题质量关、监考行为关、统计分析关、整改落实关。九年级要重视对中考命题导向的研究,即读透考点,掌握难度,了解趋势。九年级教师还要提高组织复习的本领,即处理教材,

胸中有纲,有放有收。

5.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完善拓展课程。加大课程的开发力度,特别是特色精品课程。不断完善选课走班管理。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做好个性化的辅导。 各科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分层教学的思想,绝不放弃一个学生。

6.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深入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常态课堂案例研讨、案例分析、教育叙事等多元化的校本研究活动。期中、期末组织案例反思及试题评选活动。继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着“年轻教师进步大,骨干教师出特色”的思想,坚持重点培养,普遍提高的原则,开展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活动。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切实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课题成果的推广,突出科研的实效性。各学科积极撰写论文,参加余杭区教研室组织的论文评比,同时依托浙外加强教科研指导,确实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7.其他重点工作目标。区运动会前三名,六个球类1冠1亚1季,艺术节团体前三名,航模类团体前三,假日杯团体前三等成绩,加强陶艺、空竹、舞蹈、球类等重点社团建设,在做精做强的同时,宣传展示,辐射影响,特别是大力推进与浙外合作项目,形成学校特色品牌。

(四)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构建平安、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始终坚持 “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根据学校的发展,及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校园突发事件安全预案。完善和充实学校安全管理机构,严格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层层、人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安全管理无死角。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每学年不少于2次,不断增强师生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扎实做好安全常规检查、记录、反馈、整改。定期对校舍、场地、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加强师生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有活动必有安全教育和安全预案,努力为师生创设平安祥和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本学年确保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保持“5A级平安示范校园”称号。

(五)严格落实财物管理制度,提供精细到位的后勤保障,建设和谐温馨校园 1.严格规范地执行财经管理制度,按上级文件规定用好钱,管好物。

2.严格落实所有校舍校产的登记、保管、使用和维护、维修程序。提高师生珍惜爱护国家财产的意识,做到有损必赔。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校舍校产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确保安全。

3.按照要求严格落实食堂管理“五常法”。具体要求:落实每周五下午的食堂大

扫除制度,落实食堂卫生包干区制度,落实后勤员工考核制度。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技能,本学期要改进对学生的服务水平。确保食品安全、师生员工安全、设施安全。

(六)其他工作

1.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师生有“归属感”。

2.有计划地开展工、青、妇、团工作。

3.逐步开始设计、建设具有太炎特质的校园文化体系。

杭州市余杭区太炎中学

2018年9月1日

《四个炎是什么字.doc》
四个炎是什么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