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2-05-02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公共管理学院

八、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下设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本科专业以及劳动经济学硕士专业。

公共管理学院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博士(含在读)10人。承担自学考试公共事业管理助学专业的主考任务,现有自考助学专业在校生300多人。

招生咨询地点和电话:综合楼403室83495972

助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策划、组织、协调、指挥、熟练运用多种管理技术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高中起点本科(四年制)

主要课程设置:

专科段: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管理学原理、公文写作与处理(实践)、公共关系实务(含实践)、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含实践)、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领导科学、政治学概论、管理心理学

本科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

(二)、公务员制度、市政学、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学、社区治理(实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含实践)

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推荐第2篇: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职工考勤制度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职工考勤制度

一、考勤对象和范围

1、考勤对象:

① 行政人员的考勤:按照学校统一规定按时上下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工,正 常上下班、学院大会执行指纹电子考勤制。学院集体活动、院行政人员工作会议采取现场签名制。

② 教学人员的考勤:课堂考勤以学校规定的上下课时间为准,以学院教务部门掌握的 考勤数据和学校反馈的教学考勤信息为依据。学院大会采用指纹电子考勤,学院集体活动、各系集体活动采取现场签名制。

2、考勤范围包括:

正常上下班(正常上下课)时间、学院大会、学院集体活动、各系(部门)集体活动。

二、有关规定

1、每周星期二下午为全院教职工大会、政治学习、系部教研活动、党支部生活或工会活动时间,如有集体活动安排,全院教职工必须按时参加。因故不能参加需事先填单向院长、院党委书记或分管日常行政工作的院领导请假并交院办备查(学院网站和学院大厅信息发布栏为学院会议或活动发布的官方渠道、手机短信平台只做为信息发布的辅助措施)。

2、教职工因事、因病不能坚持按时上课、上班和参加全院性集体活动的,必须事先向 主管领导请假,没有履行请假程序的视为旷工。

3、教职工病假一律凭医院病休证明,由本人或委托人到院办登记请假。

4、学院各办公室行政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无故擅离职守或轮流顶班;因公事离 开需向负责人说明,并不得在外长时间逗留闲扯。

5、教职工去外地参加学术性会议必须经主管院长、院长批准同意后方可办理停课手续。

三、请假程序

1、如需请假,必须先到学院网站下载请假条并填写相关内容。

2、请假一天以内由所属部门(包括院办、学工办)负责人批准,并填写请假条交院办 留存备查。

3、请假二天以上(含二天)、一星期以内由院长或院党委书记批准,请假条留存院办备 查。

4、请假一周以上经院长、院党委书记同意后报学校领导批准。

四、考勤类别认定

1、病假的认定:只有在递交请假申请的同时附有正规医院证明,才能认定为病假。

2、婚假、产假、丧假可根据当事人的请假申请及相关已成事实认定。

3、旷工的认定: ① 行政工作人员上班无故迟到或早退4小时以内视为旷工0.5天,超过4小时视为 旷工1天。

② 教学人员上下课、组织考试无故迟到或早退一次视为旷工0.5天,无故缺课(含组 织考试)一次视为旷工1天。

五、考勤处理办法

1、按有关规定的婚假、产假、丧假,在正常休假时间内,按《湖南大学教职工劳动纪律 管理办法》兑现相应的工资和津贴。探亲假一律与寒暑假重迭,不再另行批假。

2、学院大会(包学院集体活动)无故迟到超过30分钟,扣发相当于1个标准课时的津贴,缺席一次扣发相当于2个标准课时的津贴。

3、事假1天扣发50元,不足1天按1天计算;当月事假14天以上不足21天者,扣发当月应得工作津贴,只发600元/月的生活费;当月病假达到或超过21天者,只发当月国家工资部门,扣发当月所有工作津贴和生活费。

4、当月累休病假14天以上不足21天者,扣发当月应得业绩津贴(病假少于14天不扣 当事人工资和津贴);当月病假达到或超过21天者,当月国家工资照发,扣发当月所有工作津贴,只发600元/月的生活费。

5、旷工1天,扣200元,教职工连续旷工15日以上,停发当事人一切福利待遇(包括 基本工资),并作为不在岗人员上报学校处理。

6、各种考勤记录将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一年共计旷工3天及以上,取消年终评优 资格;旷工3-15天,年终考核的工作津贴在同等岗位级别中降低一档。

五、附则

1、考勤数据由学院指派专人管理和统计,考勤记录将作为个人年度考核、工作津贴、评优及劳务费发放的重要依据。

2、本制度如与学校相关制度有冲突,则以学校的规定为准。本考勤制度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二00一年五月九日

推荐第3篇: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教师97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7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有国家级精品课2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设政治学、公共管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情报与档案学4个系。共有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档案学、国际政治8个专业,其中国家级一类特色建设专业2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省级重点学科3个及政治学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实验室(文献整理与保护实验室)1个;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拥有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和独立设置的博士学位授权4个(民族政治与公共行政、行政管理、档案学、民族社会学),跨学院招生的博士学位授权2个(历史文献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4个(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图书情报档案)和公共管理(MPA)、社会工作、图书情报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学院实行低年级按学科类培养,高年级分专业培养。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社会学专业文理兼招。国际政治专业招收的学生,高考外语成绩不低于110分。

 l 政治学与行政学

培养具有扎实的政治学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公共政策概论、比较政治学、比较行政学、行政法学、民族政治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党政机关、金融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从事党政事务管理、政策分析、内外宣传、办公文秘、公共关系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 l 国际政治

培养具有坚实的国际政治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学导论、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史、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比较政治学导论、国际公法、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府与政治、专业英语和信息技术基础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党政事务管理、涉外事务、国际交流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 l 公共事业管理

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 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律法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概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等从事行政、机关事务、公共事务、人事、党务等管理工作。

 l 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方向,文理兼招)

旨在培养具有现代电子政务系统开发和运用能力,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行政管理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政府经济学、领导学、比较公共行政、行政法学、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理论与实验、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等从事行政、人事、公共事务、党务等管理工作或教学和研究工作。

 l 社会学(文理兼招)

旨在培养具有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文化人类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分层与流动、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学史、经济社会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机构从事社会研究、社会保障、政策研究、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也适宜从事传媒、市场调研等工作。

 l 社会工作 培养具有广泛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技巧,在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到重要基础性作用的专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是国家中长期(2010-2020)人才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六类人才之一。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社会福利思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相关政府部门、有关事业单位、高校和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从事社会服务管理、社会服务及学生服务与理管工作。

 l 档案学

旨在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能从事档案事业管理、档案实体管理与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管理、人事档案与人力资源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文秘工作及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计算机管理、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档案信息化建设、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文献编纂学、文献保护技术学、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秘书工作实务、行政管理学、政务信息管理、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中国方志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资料信息中心)、办公厅(室),各级各类档案馆(局)、图书馆、情报机构、史志部门从事档案管理与信息服务、文献信息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管理、文秘、办公自动化、编史修志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的硕士学位。

 l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理兼招)

本专业下设信息管理学方向和图书馆学两个方向。

信息管理学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信息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及应用能力,能从事信息搜集与加工、信息处理和分析、信息系统开发设计与管理、信息服务、数字内容产品加工服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信息科学理论研究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信息管理学、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与用户、数字资源加工处理系统、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开发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设计、信息分析与研究、数据结构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三资企业、信息机构及IT行业从事信息管理、信息咨询、情报服务、信息系统构建以及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办公自动化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的硕士学位。 图书馆学方向: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情报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图书馆及其他文献信息机构管理、信息资源存储、检索、分析与研究、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决策与咨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文秘工作,为图书情报事业及信息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管理学、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资源建设、数据库原理、数字资源加工处理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文献学基础、文献编纂学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国家各级各类图书情报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机构从事图书馆管理与技术工作、情报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决策咨询、档案管理、办公室管理、文秘工作和相关的图书情报教学、科研工作等或继续攻读相关的硕士学位。

推荐第4篇:外经贸公共管理学院

共管理学院 ——涉外经济领域政府公务员和外向型企业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的摇

2006-10-24 点击: 2384

公共管理学院 —— 涉外经济领域政府公务员和外向型企业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的摇篮

公共管理学院是以经济类、管理类、法学类和外语类等学科为支撑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型学院,在外经贸管理、海关管理、质量控制与检验检疫管理等领域具有自己的突出优势,其前身是人文与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设有四个系:行政管理系、法律政治系、公共经济系和海关管理系,还设有关务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等多家研究机构。学院教学层次有: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生、本科生。现有在校本科生462名,第二学士学位学生20人,硕士研究生55人。

课程设置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可用“三横四纵”来概括:“三横”主要是把学生所学课程划分为专业方向基础课、专业方向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四纵”主要是指上述三个模块中的课程按照学科的性质划分为四个学科群,分别是政治类、管理类、公共经济学类和法学类。这样就有利于体现公共管理跨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强的特点及新的发展趋势,便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通才。主要课程有政治学、公共管理学、行政法学、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方法和技术、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项目管理、中国海关管理实务、关税制度等。

在教学方案中,我们强调和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研讨、实习或社会实践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克服以往教学环节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弊端。 师资力量

我院现有教师3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另聘兼职教授和外国专家30多名。几十年的科研和教学使该学院拥有一支学术素养较高的专业教师队伍。

原外交部副部长、现任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周文重先生担任学院名誉院长。

办学特色与学术活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是全国最早招收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唯一招收海关管理方向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以及该方向硕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利用经贸大学拥有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与 WTO研究基地的优势,以涉外行政管理为核心,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及拓展了公共管理的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对外经贸管理、海关管理、质量控制与检验检疫管理以及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管理等领域。这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国际贸易、国际法等领域的传统地位是密不可分的。几十年来,我院与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税则委员会、海关总署、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涉外行政管理机关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共同完成了许多重大课题的研究,例如多年来承担的税则修订、技术贸易壁垒研究,涉外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与创新等课题。公共管理学院拥有一支在涉外经济行政管理领域较具影响的科研和教学师资队伍,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学院近五年来承担了公共管理学科科研项目总计近4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调研报告等400多篇,出版各类专著、教材、工具书等50余部。

专业设置

公共管理学院现有两个专业: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

行政管理下设涉外行政管理、涉外经济事务管理、海关管理三个专业方向。考生在报考行政管理专业时,不需确定方向。在入校第二学年上学期根据个人意愿和学习成绩划分方向。

涉外行政管理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从事政府机关管理、社会组织与社区管理、企业行政管理以及政策研究、管理咨询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涉外经济事务管理方向开设于2005年,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既通晓海关通关业务,又熟悉检验检疫法规和流程的外经贸管理人才。海关管理方向主要培养掌握海关管理方针政策、法律制度、关税理论、商品归类等专业知识,为海关依法行政,为国把关的专业管理人才。该学院的海关管理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招收海关管理方向本科生及二学位学生的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横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哲学的交叉新兴学科。我国政府职能正在由传统的“管理型”向现代“公共服务型”转变,大量的非政府组织涌现在教育、文化、卫生、环保、公益事业等各个方面。本专业正是适应建立一个现代型的公共管理体系的需要,培养出更多的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层次应用人才和专业性的管理者。公共事业管理目前下设文化事业管理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产业、媒体、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学生的基本就业方向: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报刊图书音像出版、影视制作、文艺广告的文化宣传与管理、政府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业投资、大型文化公司运营,对外文化交流、政府文化资源与产业管理的理论研究,艺术院校、广告公司、各种媒体等。 对外联系

公共管理学院与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政府部门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合作关系,与中国海关学会、中国口岸协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和学术团体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且被中国口岸协会定为中国口岸协会的培训基地。在与国外的联系方面,公共管理学院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Monash大学、英国Stanfershire大学等海外高校确立了合作办学意向。

学院的目标

公共管理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力争把我院办成培养和造就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高级国家公务员的摇篮,成为解决中国在对外开放中所面临的管理问题,特别是一些特殊领域如海关、商检中面临的管理难题的研究中心之一,成为创造与传播公共管理新知识的重要基地,充分展现高等院校所具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的四大功能,保持在国内同类院校中的领先水平。

学科建设的总目标是:根据 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层次和创新人才的需要,重点发展公共管理,使公共管理学科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使某些优势领域(如海关管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学生就业

公共管理学院的本科教育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各类岗位上的国家公务员和涉外企业的管理人员。由于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外语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公共管理学院的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目前学院毕业生除了约 10% 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留学深造外, 50% 左右被商务部、海关系统、商检系统等国家机关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0% 进入外企, 20% 进入国企和著名民营企业,其余 5 %进入事业单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的毕业生素质高,上手快。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成为领导干部,在其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宁远楼6层 咨询电话:(010)64493401 64493403 学院网址:www.daodoc.com →点击院系巡礼→进入公共管理学院

推荐第5篇: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总结

公共管理学院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和行政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及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规则制度落实到位,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现将2013年党总支和行政工作分两个层面进行汇报总结:

第一部分 党总支工作总结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全院师生员工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为学院长期稳定发展夯实思想基础。本年度组织全院师生重点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对教职工和学生的理论学习常抓不懈,坚持通过理论学习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开学伊始,我院根据校党委2013年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制定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中心组学习计划。2013年,中心组主要学习了习近平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2013年全国“两会”精神、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了《党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高教工委、学校党委贯彻落实的具体规定、《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等5本学习材料。中心组成员在学习中,结合思想认识,联系工作实际,分别在中心组学习会上作了发言,进行交流。同时中心组围绕 “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一级学科建设奠定基础”的主题进行集中学习研讨会,党委联系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阎东明同志参加了学习讨论,并针对学习内容作了重要讲话,肯定了我院党总支中心组学习的形式和内容。通过抓中心组成员的理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全院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二、积极组织和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

今年下半年按照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体安排,九

1

月中旬到10月中旬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党总支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根本要求、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加强党员教职工和学生的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通过这一环节活动的开展,使全体党员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紧迫性。在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过程中,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摸清了公管院领导班子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着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强化了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十月中旬到十二月上旬,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进一步聚焦“四风”在公管院领导班子自身的具体表现,在查摆问题的基础上撰写对照检查材料,11月召开了学院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每名党员按照对照检查的有关要求,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切实的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这次会议,大家灵魂受到触动、思想得到提高,达到了照镜正容、洗澡除尘、醒脑治病的效果,实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十二月中旬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要求,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突出工作重点,特别是针对作风方面存在的“四风”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制定和落实整改方案,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执行力

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上半年在全员聘任、党总支换届选举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及时召开党政联系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充分调动和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下半年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召开了学院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按照校党委统一安排,顺利完成了党支部换届调整和党总支换届选举工作,从有利于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对党总支委员进行调整。合理设置教工和学生党支部。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加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力度,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2013年举办两期党校培训班对2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培训,

2

并将已经具备党员条件的59名优秀大学生发展为预备党员,在学生中充分发挥了传、帮、带的典型示范作用。6月5日,公共管理学院举办了主题为“中国梦、支部梦”的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PPT展示大赛。10月24日,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学生党员干部素质,我院党总支开展学生党支部培训会,对学院学生党支部成员进行了培训。各学生党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如组织学生党员参观八路军办事处、观看《烽火陕甘——习仲勋》系列纪录片。

五、加强宣传工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本年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了“中国梦、西财梦、我的梦”主题团日活动、“变废为宝”科技环保节能创意大赛、以“学习雷锋团结协作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品味书香、阅读人生”摄影展、“5.25”活动月互动式心理报告会、“君和杯”西安五大高校公共管理类辩论邀请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分享活动、举办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团日活动PPT展示比赛、“青春梦 声飞扬”合唱比赛、“梦想起航 扬帆人生”2013届毕业生经验交流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与此同时,我院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并取得的丰硕的成果,如在“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中,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通过举办和参加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化活力。

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深入开展廉洁自律教育,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为了进一步引导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组织科以上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促使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章,坚决维护党章,进一步增强党纪意识,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开展“严明党的纪律、带头遵守《党章》”知识测试和竞答活动。

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大学生德育教育、诚信教育和合作精神养成教育,开展和举

3

行了“变废为宝”科技环保节能创意大赛活动及“‘光’盘行动,杜绝浪费”签名活动等;拓展“五联”制度,本年度“五联”工作的思路是:在巩固原有成果的基础上,拓展“五联”制度空间,以社会力量为推手,搭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成长发展社会平台,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校园周边社区、单位联系,建立了多个实习、实践“联谊互动”基地。本年度开展了由公管院五位党政领导和学工办主任直接联系“特殊学生”制度,了解特殊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忧排难,帮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今年先后赴鹤壁、安康、铜川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和家访活动。通过与学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座谈,向学生家长通报学院工作情况,了解学生家长对学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的发展。为了使“五联制”在我院党建实践工作中做出品牌,3月14日,我院召开了由科研副院长主持,全体学工干部和部分教师参加的“五联制”工作理论研究会,使我院“五联制”工作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八、做好工会、共青团工作

按照校工会统一部署,完成了工会分会干部换届调整工作。为增强教职工民主参与意识,4月 11日,我院召开公共管理学院2013年教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学院2013—2015聘期岗位聘用实施方案》和《公共管理学院2013—2015聘期绩效工资实施细则》2个文件,对全员聘用细则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表决通过,既保证了我院新一轮岗位聘任工作的圆满完成,同时,对我院发扬民主、激发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加强校园民主政治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团学组织进行规范管理。举办主题为“中国梦、西财梦”的团日活动PPT展示大赛等一系列团学活动。

九、维护校园稳定安全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上半年制定了《公共管理学院2013年‘特殊时期’安全稳定工作预案》,确保了敏感时期的安全稳定工作。5月份,我院在参加学校举办的主题为“全民关注消防,生命安全至上”的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中,由于表现出色,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11月,我院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保卫处举办的消防趣味运动

4

会中,获得最佳组织奖。12月5日,为了增强我院教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防火自救互助的能力,我院工会邀请西安市防火中心张哲教官为全体教职工进行了一次防火防灾讲座。此次讲座增强了教职工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应对灾害的能力。本年度积极开展“三排查、三落实”活动,坚持处级带班、辅导员值班制度。建立灵敏畅通的信息报告和报送制度。成立了我院志愿者服务队,招募志愿者30人,分别负责校园内操场、食堂、教室、宿舍等公共区域的文明、安全监督检查,积极排除安全隐患。对所有志愿者予以培训,确保我院各项工作扎实细致、责任到人。10月25日,我院学生会配合后勤集团对翠华东校区学生食堂卫生及饭菜质量进行了现场检查和调研。通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维护了学院稳定安全,构建了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第二部分 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一、按照校岗位聘用领导小组和人事处整体安排圆满完成第三轮全员岗位聘用工作。按照学校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公共管理学院2013—2015聘期岗位聘用实施方案》和《公共管理学院2013—2015聘期岗位绩效工资实施细则》并在教代会上一致通过。历经公布岗位、个人申报、资格审查、综合评议、确定聘用人员名单、公示、签订聘用协议等程序,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按时、保质、顺利的完成了2013—2015聘期岗位聘用的全部工作。

二、按照2013年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要求,将三个本科专业实践实训课程的师资培养提到议事日程。我们的做法是:三个本科专业已经培养一名实践实训课程的专职教师,公共事业管理系:蒲晓晔博士,行政管理系:杨晓莉博士,政治学与行政学系:李慧玲。培训手段有二:

1、11月18日请南京奥派公司西安办事处主任到我院现场交流并与教师进行深度沟通,并与郁院长、董院长就三个本科专业的教学软件合作与修订进行商谈;

2、聘请三个专业培养

5

方向一致的公司或事业单位与学生现场传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西安红杉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金元庆、西安顶尖管理机构总经理:柯海洋、陕西省统计局国情咨询调查中心:宋主任)避免把实训课程作为专业知识课程来传授。

三、立足于把实践教学基地贯穿于二线城市的设想,避免在一线城市过度集中的现象。由于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受多因变量的影响,集中在西安实习已不现实。每学年实践教学周,我校皆以集中为辅,分散实习为主为导向,有鉴于此,我们已经建设以二线城市为主体的实践基地网络格局,既便于学生分散实习,又便于指导教师巡查辅导。目前,我们已建立安康市、汉中市两个实习基地,与渭南大荔县农村合作组织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与西安灞桥区红旗街道办签订了实习基地合同。我们的操作思路还基于学生实践基地同时也是团建基地、党建基地,采取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与学生能力拓展相结合的思路。

四、按照教务处本科专业增设计划,我院所申报的城市管理专业已获批准,12月6日,我院赴西北建筑大学城市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进行走访,就城市管理本科专业设计和培养方案进行了交流,并与奥派公司就城市管理专业实践实训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沟通。拟在明年专业批准书下达后,适时成立城市管理系,力争达到一个系建设一个专业的格局。

五、按照本学年所设定的以项目建设打造专业建设范式结构的操作思路,本学年我院实施本科质量工程。9月28日,我们举办了本科教学质量教学交流活动,由行政管理系吴燕老师现场教学就多媒体教学PPT设计和多媒体教学的授课流程作详细的解读。

六、鉴于过往学年论文、毕业论文选题空而大、范二乱,着边不着际的现象,本学年对以往的选题进行重新过滤。对那些不符合培养方向,不符合微观市场运作的题目坚决予以剔除。按照本科培养方向和课程建设的要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要有鲜活性和时代感,必须具备市场调查和对策研究的应用性设计,将三个本科专业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题目重新进行了一遍选题整理。

七、按照教务处、教学质量评估中心的总体安排,我院加强对本科教学质量建设。对“教风、学风建设月”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和

6

细致的安排,做到教师不迟到、学生不早退、按时下课、教师按管理规定请假,实施一月以来,没有出现教学事故和教学瑕疵。

八、我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本学年表现在以下工作:(1)组建三个研究团队,培育3个学科方向:一是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研究团队,带头人是副院长黄斌。二是人口与社会保障研究团队,带头人是韦艳教授。三是公共文化事业(产业)管理,带头人是院长郁广健。此外,我们还组建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的“五联制”建设团队,负责人张福堂书记、王凤霞副书记。(2)按照研究生部的安排,我们主动申报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点的组织工作,此项目由郁院长和董院长负责,三上三下,举全校之力做好申报表格的填写,尽管未作为学校向教育厅申报的项目,但锻炼了团队、凝聚了方向,对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地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2)本学年我院完成了科研项目: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10项;发表论文权威期刊2篇、一类核心7篇、二类核心4篇;获省部级奖项1项;学术交流5次;新建院级科研基地1个,完成科研量化分值6880分。

九、在实践实训项目中,我院基本完成2012年度国家级实践实训项目3项。在2013年实践实训项目申报中,我院获批了1项国家级实践实训项目,2项省级实践实训项目。我们正按照要求正在努力的开展此项工作。

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

公共管理学院 2013年12月20日

7

推荐第6篇:公共管理学院大事记

公共管理学院团总支2011年工作大事记

2011年是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成立之年,站在新起点,学院的学生工作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学院成立以来,团总支紧紧围绕学校工作大局,积极贯彻执行团委的工作计划,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开动脑筋,凝心聚力,提振精神,干事开拓,推动学院共青团工作科学发展,为服务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推进学校立足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1年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抓好第二轮“三诺”(承诺、践诺、评诺)和 “三亮”(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活动,坚持党建带团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提出文化体制创新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公共管理学院团总支高度重视,以学校党委印发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通知》为依靠,结合学院实际,强化影响,突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我院团总支组织广大团员召开座谈会、报告会,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精神,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卫东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召开主题交流会,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此外,以“续写新的辉煌——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也为同学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参与广泛,受众多元,反响热烈。公共管理学院2个学生党支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生党员与班级团员结成对子,组织开展学生报告会、交流会,组织观看《一二九运动救亡之路》、《青春之歌》等爱国励志电影,积极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我院与学生党员实行“双聘制”,学生党员提出岗位申请,团总支根据情况调整后对学生党员颁发聘书,学生党员承担起了毕业生离校工作助理、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员、学生宿舍安全督查员等工作,表现突出的学生党员安排在示范岗位以树立典型、引起共鸣。向全院同学发出倡议,并通过自查、排查等活动,各年级辅导员牵头进行了“上课纪律强化周”、“安全用电强化周”、“自律文明月”活动,消除安全隐患,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学院在个别团支部以“党旗飘,团旗扬”为核心展开党支部带动团支部的建设,引导广大团员争做先进、无愧时代,切实把第二轮“三诺”、“三亮”活动落到实处。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团总支紧紧抓住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一二九爱国运动七十六周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山东师范大学第七次党代会召开等重要契机,通过举行“爱我中华,青春万岁”爱国诗歌朗诵会、“‘心’闻天下”主题征文比赛、“梦想与辉煌——走进山东师大第七次党代会”图片展、纪念一二九运动广场万人签名、印发学校第七次党代会宣传手册并集中学习等活动形式,广大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山东师范大学建校61年来的薪火相传,牢固树立永远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院广大同学纷纷表示,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勤奋学习、认真工作,以优异的成绩报效国,回报母校。

二、突出学院优势,强化学院特色,尊重同学需求,以学生为本,扎实做好学院开局的各项工作

2011年,在学校“十二五”规划和院系调整的宏伟蓝图指导下,公共管理学院应运而生,学院的成立是学校顺应时代发展,整合教育资源,发挥专业优势的创举,极大提高了我校管理学科的发展水平,为我校建设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增添了助力。为配合做好学院的开局工作,团总支扎实稳健又敢于创新的进行本学年的学生工作。在学院成立后的第一次迎新工作中,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金山、院长李松玉亲自上阵,上下通力配合,圆满完成迎新任务。为了增强师大学子的责任心,团总支在长清校区C区广场举办了“书送温暖,捐书助教”活动,通过向同学们募集旧书籍的形式,为山区的学生送去温暖。在团总支的组织下,为开创MPA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教学工作的长远发展,学院首届教师教学工作座谈会在校本部齐鲁文化中心顺利召开,会议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研讨,着实提高了学院的教学水平。近年来海外留学成为大学生的重要选择,学院也特别注重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团总支举行了“山东师大与海外友好大学联合培养双学士学位项目”介绍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周连勇、公共管理学院党政领导王金山、李松玉、双学士学位项目负责人于晓坤等出席会议并为同学答疑解惑。同时为突出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科特色,团总支组织举行了山东师大首届国家公务员模拟考试,16个学院的近500名同学参与其中,考试试题由专业公考培训机构提供,专业人士批改并进行讲解,为有志于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大学生积累了经验,也扩大了公共管理学院的品牌影响力。团总支充分利用学院MPA教育中心资源,多次举行公务员考试经验交流讲座,山东省泰安市医疗保险事业处焦裕斌、枣庄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秦虎应邀参加。此外,在团总支的指导下学生会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华彩乐章,公管起航”公共管理学院2011年迎新晚会、“公管一家亲”新生学习考试经验交流会、“爱我师大,强我公管”主题演讲比赛、迎新生社团文化节、迎新篮球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师大爱公管热情,同学们从中汲取知识,收获感动,也体验到作为师大一员的光荣和自豪。

三、突出教育主题,把握发展方向,明确工作重点,着力丰富学生的文体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学院团总支强调精品意识,坚持“高格调、低门槛、重参与”原则,打造学院特色活动。

学院站在新起点,必将扬起新风帆。首届公管达人秀,为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秀出自我的大平台。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组成了学院“起航”艺术团,艺术团的团员们活跃在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辅导员访谈活动“‘娜么美丽’——走进李晓娜老师”,创新了活动形式和内容,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共同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长清区消防中队进行联谊和交流,通过篮球赛、参观展览、观看消防展示等,提高同学们的认知能力,突出了学院特色。首届“魅力舞台秀”活动中,同学们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展开设想,以不同材料进行服装设计,强调环保理念,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力,极大促进了我院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契合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团总支也注重“和谐公管,活力公管,魅力公管”建设,积极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学院于长清校区体育场举行首届趣味运动会,调动了大家的运动热情,娱乐与竞技相结合,在体育中体会协作的重要性,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此外,为庆祝国际大学生节到来,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以“托起梦想,激扬青春”为主题的国际大学生图片展,共收到近200组图片,展现了风格迥异、多姿多彩的山东师大校园文化生活,同学们的点滴记录体现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认同和赞美。

同时学院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工作,坚持“德才兼备”,在学校各种评比及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1年中,我院王红波获得“国家奖学金”;樊帅帅获得“校优秀学生标兵”的荣誉称号;王本艳获得“校优秀学生干部标兵”荣誉称号;刘艺洁、王妍舒获得山东师大“英才奖学金”;2009级行政管理班荣获“校先进班集体标兵”的荣誉称号;校体育节中,取得了全校绑腿跑第一名、俯卧撑第一名的好成绩;在由团委主办的山东师范大学“伟大的旗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征文活动中,我院两名同学获得一等奖;团委举办的校社团LOGO设计大赛中,我院获得一等奖;学生处举办的宿舍文化征文活动中,我院获得一等奖;建党九十周年校园书法艺术节获一等奖;省博物馆文化作品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记者节手抄报中获三等奖等等。累累硕果昭示着我院学子的才华、风貌和魅力,这些荣誉的获得也无一不是对学院团总支工作的极大肯定。

四、崇尚实践,牢固信念,坚持实践出真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社会实践工作有条不紊展开

学院成立以来,团总支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情况,为此学院专门成立社会实践指导小组,定期为同学们做专题培训。学院鼓励青年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实际生活,通过社会实践强化所学知识,同时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改造,成功进行了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院团总支认真学习学校党委和团委的文件精神,参加团委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自学期开始,学生会成立社会实践部以引导学生开展以“献爱心,传递爱”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献血站”、“参观长清区人民医院”、“牵手夕阳红,温暖老人心”关爱老人行动、“黄河森林公园环保行”、“筑泉——济南名泉现状及保护”等15个志愿活动。在学校第七次党代会期间,开展“感恩母校情,给予党代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报告活动。为了求得社会实践的质量,学院邀请社会工作专业厉娜、赵建玲老师为同学们进行《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方法》的专题讲座。团总支坚持在“保护特色,力求创新”的基础上,配合学校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把青年志愿者规范化、制度化,使青年志愿者活动定期、广泛、深入地开展。组织安排好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张美玲等多名同学获得山东师范大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和社会实践“百优个人”荣誉称号;在第二届“调研山东”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中,王明然、王红波等同学的报告《孙村煤矿的管理制度及运行经验》获得山东师大社会实践报告一等奖,大众网、大学生在线、齐鲁师轩等媒体进行大篇幅报道。

学院团总支牵头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协会积极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为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的需求,协会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志愿者注册工作,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注册志愿者已有200余名。志愿者在校内各种文体活动中默默奉献,不求闻达,为活动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协会也尽力完善各种措施,加强组织网络建设,依托长清乐天小区、炒米店等社区建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促进了志愿服务的组织实施。

五、以学生社团建设为出发点,创新形式,壮大规模,整合社团资源,提升社团影响力

公共管理学院各学生社团在学院团总支的领导下,切实贯彻执行学院各项工作方针和工作部署,各学生社团在校园内外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充实了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同学们学以致用的本领。同时,对引导积极健康向上的学风、校风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我院学生社团经过严格整合后,目前共有14个,按其性质可分为:学习研究类学生社团、实践类学生社团、综艺类学生社团等。团总支在组织学生社团工作中,明确地提出了社团发展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广大同学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同学的非专业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工作中努力挖掘社团深度,将社团活动扩大化和实现各社团活动影响的全局化,将单个社团的特色活动纳入综合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以点带面,扩大影响。

公益性社团“青年志愿者联盟”和“爱心社”等带动了学院公益性活动的开展,也提高了学院学生的道德修养。特别是“青年志愿者联盟”,在学院团总支的领导和支持下,自建立以来,在校内外开展了一系列以“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活动。2011年 9月至11月“爱心社”多次组织社员前往敬老院、福利院等义务劳动,他们送去了青年学生对老人的尊敬和关爱,展现了当代大学生们的拳拳之心和对社会的责任。2011年 10月,“绿色旋风”组织了一百多名成员到黄河边围绕“精神文明创建”展开了大型环保宣讲公益活动,并帮助环卫工人打扫卫生,本次活动得到了周边市民和老师、学生的一致好评。此外,在学院团总支的指导下,青辰文学社等社团也举办了“大学,梦想起航”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活动,丰富了我院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为促进学生社团更好的发展,团总支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管理:

1.思想道德建设。公共管理学院团总支高度重视各社团的思想道德建设,并积极发挥其在社团管理中的作用,保证社团正确的发展方向。我院团总支定期组织各社团主要负责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保证学生社团在积极、向上、健康的轨道上稳步向前发展。

2.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我院注重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将其列入重要日程。为了更好的建设与管理,使学生社团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完善化,特定期召开社团干部例会,认真听取社团管理工作汇报,并及时拟定各类方案,为社团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学生社团工作。

3.学生社团制度建设。“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团总支重视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明星社团。为了保证学生社团活动的健康顺利发展,团总支特别制定了《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社团管理条例》,每个社团在学院团总支的指导下自主开展活动。此外,学院团总支还向各类学生社团提出了“第二课堂”的要求,它是社团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各类社团应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开展积极健康、富有特色、注重实效的活动,发挥其补充与延伸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既要注重对本社团内部成员的培养,又要为活跃全校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作贡献。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已经使学生社团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充分显示了当代大学生的时代风貌和青春激情。

六、构建大学生“四级”心理安全防线,内外齐心,合力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

公共管理学院团总支在服务同学,关注同学心理健康与健全人格培养方面下大力气,以多种形式促进同学们更好地投入学习与生活,学院同学强健性格,胸怀理想,心系天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昌兵应邀为学院师生做了题为《用今天成就明天》的心理讲座,提醒同学们认清形势,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展开现状分析,结合典型案例指出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发展的一大障碍,大学生应该具备勇于面对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团总支构建了大学生“四级”(宿舍“心理导航员”、班级心理委员、学生会心理健康部、学院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四级联动)心理安全防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了同学们的心理素质与情操修养。励志电影《心灵捕手》让大家感受到精神加油站的力量;“心灵之窗”手抄报及剪纸作品展示,让大家体验生活的美好;“心灵之声”信箱启用及热线开通,为同学们创设良好的生活氛围与精神港湾;考前心理话剧及应试技巧交流会,贴近大一新生学习及心理状况,同学们反响强烈,收获良多。团总支还响应西部支教号召,积极动员优秀同学为西部教育做出贡献。

七、强化考评,落实责任,加强学生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使学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1.创新观念,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定正确的组织与管理路线,使学生会工作往高效、有序的方向前进。

公共管理学院团总支高度重视第一届学生会的发展,组织学生会全体成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时刻把握时代脉搏,使我院学生工作在团总支的具体领导下,继承中有所创新,创新中有所发展,发展中有所突破。在实际运行中,学生会主席总体负责,副主席分管各部,充分发挥学生会人员的作用。我院学生会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如下制度:

⑴奖惩制度。学院团总支制定了《学生会考评制度》、《学生会宣传量化制度》等,这些制度对学生会成员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做了明确规定。

⑵例会制度。学生会例会是学生会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例会人员及时商讨问题解决方案。同时我院团总支也时刻与学生会沟通工作,团总支辅导员定期召开学生会会议,听取学生会各部的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在重要活动中,学院老师积极参与,使学生会工作在团总支的指导下有序顺利开展。

⑶报销制度。为了加强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的财务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充分实现资金的使用效益,各部门报销时需逐项列出购买用品清单,发票或票根上交秘书处。

⑷考勤制度。为保证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学生会加强了考勤制度,考勤由秘书处统一记录。值班人员填写《学生值班表》,主席团进行查岗,保证学校、学院的信息能够及时接收、及时下达,保障信息的通畅。

2.加强学院与班级的沟通,成为学院和班级建设的桥梁和纽带。

在团总支指导下,学生会及时下达学校和学院的通知,成为架起学院和广大同学的沟通桥梁。学生会主席团、秘书处定期向学院团总支汇报工作,以认识到工作中的可取之处和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学生会向各个班级定期派出联络员,了解各个班级的活动动向以及对学生会工作的建议或创意。在活动评选中抽取各班同学作为评委评选同学们的比赛作品,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学生会各部与班级相应班委建立了密切联系,确保各项活动通知能准确、快速地下达到每一位同学,提高了学生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方便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八、以时事热点为导向,广泛进行校内外宣传,拓宽校内外宣传舆论阵地,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果

公共管理学院团总支积极为广大同学提供关注时事的有利条件,高度注重校内外宣传工作。学院团总支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弘扬主旋律,以《公管简报》为媒介,引导团员学生树立正确思想。

学院不断开拓舆论阵地,积极培养学生宣传骨干,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先后在中国大学生网、中国大学生在线、《山东师大报》等媒体发表各类新闻作品近200篇,部分新闻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好评。在宣传工作开展过程中,学院以各种形式使广大学子树立起对祖国成就的无比自豪感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鼓励其将内在情感转化为实际动力,投入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公共管理学院充分、广泛地运用现代传媒手段特别是互联网,按照“贴近青年特点,体现时代特色”的要求,从形式、手段、途径、载体等方面大力改进和引导宣传工作,探索将思想引导内容有效传递到青年中去的现实路径。2011年在建党九十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大事件之中,学院各团支部在学院团总支的指导下,相继采取灵活形式进行了“唱红歌,迎党建”、“革命进行时”知识问答等爱国主题活动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形式在中国大学生网、优酷网、《山东师大报》、齐鲁师轩网等媒体进行了有效宣传。

学院把网络教育纳入德育工作,宣传青少年正确上网、文明上网,建立青年网络教育工作者队伍,加强对青年健康上网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学院举办的首届“‘文明我引导’——网络技术宣讲会”在维护网络道德、遵守网络安全公约、正确使用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等同学们热切关注的方面作了细致讲解,为大家提供了正确的网络导向,赢得了广大师生一致好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和宣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九、突出学院管理学科特色,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做好导航员

学院团总支指导学生编辑出版了学院院刊——《鉴证》,以刊物为载体促进学院学生工作多元发展。《鉴政》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以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与成才为使命,真正成为了大学生的良师益友。2011年6月,山东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高景海老师为我刊题写序言:《读书 思考 追求真善美》。首先,刊物设有“成才专栏”栏目,每期邀请学院老师解答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引航。其次,刊物以大学生撰写的管理类论文、时事评论文章、社会实践报告等为主体,同时每期刊载学院本科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的研究论文,师生互动、学术争鸣,促进了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第三,刊物吸纳了一大批优秀本科生,他们迅速成长起来,承担起刊物的编辑、校对、出版等工作,极大提升了大学生的业务技能。《鉴证》办刊口号是:“鉴当今时政,察政改动向,析社会热点,扬实践成果。”刊物寄往国内其他高校相关专业进行交流,极大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学院团总支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会在资金供给、人员配备等方面全力支持《鉴政》发展。

公共管理学院团总支在2011年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取得优异成绩。我们一定继续前进,接续奋斗,为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不懈努力!

公共管理学院团总支

2011年12月20日

推荐第7篇:公共管理学院办公室

公共管理学院 学生会办公室

九 月 工 作 总 结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二日

工作总结

我们刚刚踏进这个学校,进入校园参加学生会办公室的面试,经过选拔,成为了一名办公室干事。

加入办公室之后虽然时间不长只有一个月,回首这一个月,让我学到了很多,在办公室中,我学到了什么叫制度,什么叫规范,办公室建立了严格地工作制度,确保准时及时下达,下情上报。使得学生会各项信息顺畅。这一个月里我也充分了解了办公室严谨的作风,在办公室里需要细心,耐心。同时也使我做任何事都想到要严谨,踏实,要规范,绝不能马虎对待。

每一次的办公室例会,在办公室中被强调最多的就是礼貌问题,一个人的礼貌是非常重要的,礼貌它体现着一个人的素质。另外,学生会是一个集体,各个部门之间经常需要合作,办公室是一个协调性很高的中心枢纽部门,它参与所有的活动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职责是处理学生会的日常事务,建立学生会工作档案,管理学生会财产经费,着急各种回忆,督促,监督各部门工作。积极配合学校领导与老师的工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要加强与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

在办公室的这一个月里虽然工作不是特别繁重,但是这一个月里的工作,发通知等,办公室全体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努力,认真做好了每一次会议记录。让我知道了办公室的工作。虽然只是短暂的一个月,我们却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一个月里自己虽然还没做多少工作,可经历就是财富。 在这一个月中,我们办公室每位干事都积极参加了每一次例会,每一次活动。

在这短暂的一个月里我做了如下工作; 参加每一次例会,活动。 发通知于每位干事。 听学生创业大赛。

写工作总结,学期工作计划。

我在这一个月的办公室工作中取得了如下经验; 处理好人人际关系是,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前提。 内抓团结,外塑形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所在。

不追求华而不实表面虚假的东西,任何工作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

多向他人学习,自己就会提高的更快。

还有在工作中形成比较科学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办公室 内部成员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办公室作为学生会的桥梁部门在本学期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上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充分发挥了组织协调职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办公室成员都积极做好发挥了办公室的职能。

在以后的每个月里,每个学期里我都会积极,努力做好办公室的工作细心耐心地做好每一件办公室的工作,绝不马虎,

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史敬宜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二日 公共管理学院 学生会办公事

学 期 工 作 计 划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二日

工作计划

加入学生会办公室这个部门已经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已经熟悉了办公室的工作氛围,环境和制度。

办公室有着良好的氛围和严瑾的制度。这个月已过去,办公室即将开展新的工作,谱写新的历程。

在这个学期里会进一步完善部门工作,我们要与学生会各个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时积极和各部门及其他学生会,社团紧密联系, 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作为学生会办公室部门会在本学期积极配合学生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吸取和寻找工作经验,更好的完成老师和学生会布置的任务。我们将会以高度的热情与工作态度做好办公室的每件工作。

办公室的主要职能;

负责学生会的文件制作,管理和各部门会议记录的收信整理,归档。做好学生会各种文件的及时更新,归类存档和管理。 负责起草制定学生会的有关文件。

负责掌握各系学生会的活动资料。负责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使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群体,方便工作顺利进行。

完成会议记录,发放通知,考勤工作值班等。并汇报相关工作情况,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任务。

在下学期办公室工作时我要注意以下几点;

工作时要认真仔细。在速度的同时要保质量完成工作。 要讲文明礼貌,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认真值班不迟到不早退。

对送来的文件及时通知各个负责人,并及时做好记录。 及时到老师办公室领取文件,及时将临时文件及时发出。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熟练工作,提高水平。

在下学期学校将会举行足球比赛,运动会。办公室部门会协助各个部门完成工作,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传递消息,发放通知。在举行足球赛和运动会期间我们会做好本职工作与各个部门一起完成工作,做好每一件任务,完成学校的活动和比赛。

还有办公室是一个工作比较繁琐的部门,我们会广泛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尽快解决。真正贯彻服务同学锻炼自身的的宗旨。

我在办公室部门会做好配合工作,会注意把握好与其他学生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我会加强与其他的学生会组织的凝聚力从而促进工作进一步的发展。

在下半学期里,会积极做好办公室部门的每一件工作和任务,严格按照上面所说的执行,学校的各个活动我会积极做好每个任务,我会严格要求我自己更好的去完成老师和学生布置的任务。

以上便是我为本学期制定的初步工作计划,我会在以后逐步完善与调整计划,我会接受同学们与部门干事的监督。

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史敬宜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二日

推荐第8篇: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综合测评细则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综合测评细则

综合测评成绩=智育成绩×0.7+德育成绩×0.1+综合能力×0.15+体育×0.05

一、德育成绩。

基本分为70分,加减分为30分,两项得分之和不得超过100分,测评中同类项目同时加减分,只计高分,不重复加减。

出现下列情况酌情减分

1.凡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参加非法组织和非法游行、示威及张贴大字报,根据《湖南大学学生守则》取消该同学基本分;

2.有偷盗行为者视情节轻重扣20-40分;3.故意损坏公物视情节扣5-10分;

4.对违反校规校纪行为知情不报者或包庇他人者扣10分,打架斗殴者每次扣5分,寝室内严禁酗酒,一经发现扣5分;

5.未经批准,不按时归寝者每次扣5分;

6.上课或各种政治学习、集体活动无故缺席者每次扣5分,迟到、早退每次扣2分,每出现一门不及格科目扣20分;

7.每学年参加各类学术讲座不得少于班级平均值(各年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少一次扣1分;8.最差寝室成员每人每次扣2分;

9.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热毯、电热杯、热得快、电饭煲等电器,一经发现扣10分;10.学院出操无故缺席一次扣3分,升旗无故缺席一次扣5分;

11.因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各种行政处分者,从学年德育测评总分中扣分:

① 留校查看者扣50分 ②记过扣40分 ③严重警告扣30分 ④警告者扣20分 ⑤学院通报批评扣10分

出现下列情况给与加分

12.对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得错误言行或其他不良现象,敢于批评制止者,加3-5分(需有学校或学院或其他组织相关证明);

13.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党校、团校得培训,并定期向组织作书面或口头思想汇报者加2分;积极参加党章及马列学习小组、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研究会等理论学习团体学习者加2分,积极参加党支部、团支部活动者加2分,获奖者加1分。

14.助人为乐、奋不顾身抢救国家、集体或者他人财产,表现特别突出,受到校级或交际以上表彰者加10分,受学院表彰者加5分(需有学校或学院或其他组织相关证明);15.拾金不昧者视情况加3-5分(需有学校或学院或其他组织相关证明); 16.学院出操、升旗满勤加5分;

17.参加学校、学院各类学术讲座每次加1分(最高不超过6分,以年级和班级素质拓展委员记录名单为准)。

18.参加献血、三下乡、义务支教等活动(需有学校或学院或其他组织相关证明)加3分,表现突出者加1分。

二、智育成绩

智育成绩 = ∑( 课程学期成绩 × 课程学分 )/ ∑ 课程学分(智育成绩中不计算体育成绩)

三、综合能力

基本分为70分,加减分为30分,两项得分之和不得超过100分。

1.学年内科技发明或科技成果、学术创作在国家级获得

一、

二、三等奖的同学分别加10分、9分、8分,省级以上(含省级)竞赛中获得

一、

二、三等奖的同学,分别奖励7分、6分、5分,校级竞赛获

一、

二、三等奖的同学,分别奖励4分、3分、2分(主办方为湖南大学)院级(包括暑期社会实践论文)竞赛

一、

二、三等奖的同学,分别奖励3分、2分、1分(说明:若奖项含特等奖参照一等奖处理;优秀奖的按三等奖的一半加分)(说明:由协会举办的竞赛活动不计入该项目)

2.协会举办的校级范围竞赛活动获

一、

二、三等奖的同学,分别奖励3/2/1分(说明:若奖项含特等奖参照一等奖处理;优秀奖的按三等奖的一半加分);

3.在省级以上(含省级)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者,每篇加4分;在省级以上(含省级)一般刊物上发表文章者,每篇加2分;在湖大校报发表通讯每篇加0.5分,文章每篇加1分,湖大新闻网采用通讯每篇加0.5分,文章加1分,《湖大青年》发表文章每篇加1分(说明:该项目可以累加,最高不超过15分);

4.通过英语4级考试者加2分,成绩优秀者(560分以上(含560分))加4分;通过英语六级加3分,成绩优秀者(520分以上(含520分))加5分; 5.通过计算机

二、

三、四级考试的分别加

2、

3、4分;

6.学年期间获得其他各种证书的每人加2分,例如导游证、汽车驾驶证、会计证等,项目具体参照湖南大学教务系统上公布的课外创新认定范围,范围以外的证书不予考虑(说明:该项目可以累加,需相关复印件证明);

7.院学生会干部、年级干部、班干部由辅导员酌情加分(1-3分),担任校学生会干部、社团会长(含副会长)者加2分(说明: 担任多项职务不累计加分);

8.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的,国家级加5分,市级4分,校级3分,院级加2分;

9.所在班级获得优秀主题团日活动或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班级荣耀,每人加1分;

10.被评为文明寝室的,该寝室每人加1分;优胜寝室每人加2分;寝室长相应得多加1分; 11.积极参加院系 (或更高级别单位) 组织的活动(包括文体类活动,例如作文赛、运动会、篮球、足球赛等),获院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3/2/1分;获校级活动一二三等奖分别加4/3/2分,更高级别的奖励经民主讨论,酌情加分 (说明: 此类活动不包含科技发明或科技成果、学术创作等学科竞赛活动)(说明:若奖项含特等奖参照一等奖处理;优秀奖不加分)

12.参加学院活动的志愿者活动每人每次加0.5分(如校庆,四进社区,学雷锋日,三下乡,不同活动可以累加),受到奖励的优秀志愿者凭证书再加1分(先由班级审核,再由院系审核) 13.凡参积极参加学院、学校活动的,每人每次加0.25分(最高不超过3分);对于组织班级/ 院级 / 校级 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加0.5/1/1.5分,如获奖,按11条再加分。

注:

1、所有获奖项目需加分的,有证书的项目需提供证书复印件,没有证书的项目需经辅导员审核同意。

2、未列入以上条款的项目的请与年级辅导员商榷后酌情加分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推荐第9篇:关于成立公共管理学院

“校园”杂志社campus1 关于成立公共管理学院“校园”杂志社的申请

尊敬的院领导﹑团委学生会:

你们好! 我有的“也自应爱弥己大社们激参海发己该着补对人。是情加纳现的算文川文的 一有各百了杂一学大学属群梦种川一志种,这对于热想活,些社文对方杂所爱,动有需。化杂面志有生在,容要这缺志的事热活四真乃完对失事缺业爱,川切大善于吧业失的杂热大的”的有!情。追志爱学感的地一而有因求事文这受广方百作独而,业学一到博,多为中,成的,年了胸例年川的我立人敢多川襟如历大我们一的于的大。没史学们毅个杂挑时深但有的子理然属志战间厚另一四的应决于社的里的一家川我担定自—孩,人方属大们起,己—子我文面于学,此要的校。们底,大来作重凭属园我积蕴我学说为担着于杂们极和们生也热,自川志拟定社团情况及社团发起必要性简单介绍如下:

一 拟定社团情况

社团全名为四川大学“校园”杂志社,社团挂名于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名下,接受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委的领导。成员为四川大学大一至研究生的部分在校学生。社团的组织机构由组织部、宣传部、实践部﹑办公室四个部门组成,实行会长责任制。“校园”杂志社成立后,其主要工作是通过创作一份反映大学生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形态的杂志(暂定为月刊形式),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展示青春的舞台,同时以此来传播和交流杂志及杂志文化,增强杂志影响力并最终推动校园杂志业在川大的发展,达到丰富校园生活、繁荣校园杂志事业的目的。因此,社团以“传播杂志文化 增强杂志影响 发展杂志事业

服务同学”为宗旨(该部分详情请见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校园杂志社”拟定章程。)

二 社团发起必要

(一) 学院的需要:

“校园”杂志社campus2

众所周知,公管已经成立了一个“诗易”文学社,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没有必要成立一个杂志社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杂志社是一个不同于纯文学社的社团。

首先从字面上来理解,文学社尤其是纯文学性质的文学社其主攻方向是文学方面的创作,文学理论研究,而杂志社以“杂”为先,自然包括了更为丰富的内容,有文学也有电影,有爱情也有交际,可以说囊括了所有时尚的元素,包罗万象因而也就魅力无穷。而就“诗易”文学社和“校园”杂志社这两个具体事物而言,又有以下不同:  1 宗旨不一样

纯文学社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学生的文学特长”为宗旨,而杂志社则以“传播杂志文化 增强杂志影响 发展杂志事业 服务同学”为宗旨,一个是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另一个则更侧重对文学类杂志的创作,传播和交流。

 2 工作重心不一样 纯长的学值的校志业在文生园川学潜文大社力学的以”杂发“为志展聚工,”集作提为有重升工文心大作学,众重素而对心养杂杂。

的学生,开发有文学特志社则是以“创作有价志的关注程度,推动杂

 3目标不一样

由于川大文学社众多,因此“诗易”文学社以“打造校园经典 领导校园文化”为主要目标。而杂志社现在全川大只有一个,所以以“打造经典杂志 扩大杂志影响力”为主要目标。

当然,由于文学类杂志社和文学社创办的初衷都是对文学的热爱,因而也不可能完全不同,但是,以上三点不一已经足以证明杂志社是一个必需的不可取代的社团。 另一方面,在公共管理学院以至整个川大,热爱杂志同学,对杂志感兴趣的同学,购买杂志的同学数量都在断增加。如果公共管理学院成立这样一个杂志社,这个志社能定期(暂定为月刊)出版一些有质量有价值的刊,而且这个刊物的内容就是他身边的事或者就是他自己,这个杂志的受欢迎度是可想而知的,同时,这样一份有量的杂志也会让公共管理学院走在校园文化产品的最前的不杂物那分2

“校园”杂志社campus3 面而然必的推综爱 ,言而会文动上杂对,然点化杂所志整由会燃氛志述和个于更他围社,文学这高们,的成学院份,对加发立的都杂征文深展校同是一件好事。对于公共管理学院的同学志立足于公管,对他们的关注度也就自集稿件(有偿)时也以公管优先,这势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公共管理学院公管的文化底蕴。而这种气氛又进一步,最终走上良性循环,科学发展的道路。园杂志社是所有公共管理学院尤其是热学的迫切需要。

(二)

学校和社会的需要:

1 填补了四川大学在杂志社方面的空白

四川大学是一所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的百年名校,秉承着“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校训,四川大学的学生社团一直蓬勃发展,百花齐放,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是,目前为止,四川大学尚无一家专门从事杂志创作传播和交流的杂志社。而另一方面,放眼全国,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各大高校,杂志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阔步前进,《读者》《青年文摘》《萌芽》„各种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喜爱杂志的读者数量也在成倍增加,杂志市场在迅速扩大,而校园杂志社的成立无疑是与时俱进,是顺应社会潮流发展的必然之举,它的成立填补了川大这一领域的空白,对巩固四川大学的文化名校地位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由于杂志社面对全校招收会员和征集稿件,而且征稿内容涉及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其影响力和魅力都将不可估量,读者群体也会比较大,再加上杂志内容就在身边,且积极向上,势必会带来一场校园文化的革命,为川大学子尤其是热爱着杂志事业的人们提供一个崭新的天地,为川大的文化领域带来新气象。 2 丰富了四川大学的文化产品

当今的青年学生在关注什么?他们的思想状态如何?如何看待国家与社会?怎样处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面对诸多问题,他们如何适应?面对挫折与失败,他们如何度过?他们真的是如外界所说的“垮掉的一代”吗?真的是如别人所说的“长大的小皇帝”吗?真的是别人眼中的冷漠自私无责任感的一群人吗?这些问题,我们无从作答,当今的青年学生是个性彰显的一代人,而他们中的佼佼者大学生们,无疑更具有强烈的个性与自我。对于这些与以往不3

“校园”杂志社campus4 一使想正其加的《名空不学样的自己状况是侧反映大学风采川大学生BBS能接习。从在本家作志化,品态欲学的,重的校与人的等触 这杂属提有社产月,的言生工就对问与素》精网到,作成这题学质等神络更学更了方包生。不文媒多校有一面括之放多化介学的效个问了间眼的需又校宣率迫题生的整几求因的传,在的活沟个份的为信部如眉反的通江,。川息门何睫映方和安这另大,如更的,方交校是外很因何深问《面流区远学大而开入题校面,,远校一不展的。园。更校不里部能自了而》它好园能的分得己解“作的的文满望同到的这校为诞展化足江学更工些园一生示载川楼没好作学”本,川体大,有的,生杂杂无大不两蓝电引如的志志疑学过万色脑导何思社,会子有余星而与睫有为以园大同学活畅。一大创杂文时作状所个志于供价会品刊张天,角度讲,创办一份校园杂志就更加显得迫在眉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叹息,整个市场上没大学生自己的杂志。校园杂志社的诞生,正好了这样一本杂志。正如前面所说,校园杂志社值的杂志为工作重心,因此在杂志成立后,校以月刊的形式定期出版刊物。这无疑会丰富川,,引导一种新的文化潮流——校园杂志潮流。形式杂志的出版,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创作文扬大学生个性,反映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地。大家可以在那片天地里增进交流和沟通,任君遨游。

三 社团的优势

作为一个院级社团,我们最大的优势应该是得到院领导和团委学生会的帮助和支持,当然,万事都要靠自己,一心想弄出一份象样的杂志的我们也在尽力挖掘着这方面的人才,并且尝试着通过和其他高校杂志社的合作达到资源最优化的目的。(社团骨干成员,将在附录中详细介绍)

毫无疑问,校园杂志路线是一条前无古人路,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担子很重,但我们会风雨兼程,因为我们怀揣着梦想,因为我们选择了远方„„ 当折,因坚信,定会越然而只走,,要越任只有远何凭公。

一件事在刚刚诞生之时,都会受到各种挫着一腔热情,是不会取得成功的。但是我共管理学院老师和同学的支持,我们就一

此致

“校园”杂志社campus5 敬礼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校园”杂志社 拟定负责人:宋渊 5

2007-10-17

推荐第10篇: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行政管理方向):

1.本专业是硕士学位授予点

2.本专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对教育行政管理进行总体性、综合性研究,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角度研究中国教育行政管理的问题。本专业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培养既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又有科研及管理能力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高校师资及与教育相关的管理人员。

3.师资力量、主要导师姓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队伍梯队合理。在教育行政管理学术队伍中,博士生导师、责任教授秦惠民博士担任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咨询专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等,在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和教育法学界有较大影响。硕士生导师包括:牛维麟教授、陈立鹏副教授、胡平副教授、刘向兵研究员、杨海燕博士等。

4.专业背景、专业概况、建设成果

本专业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教育行政管理作为我校行政管理学科的一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在教学、科研方面的特色明显,成绩突出。本学科专业目前承担相关研究课题多项,研究成果突出。

5.对外学术交流

本专业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教育研究机构开展交流活动。教师多次出国考察、访问、出席国际会议,并经常接待来访的各国学者。

6.毕业生就业去向

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的事业单位等。

7.主要开设课程

宪政与公共行政、行政管理与行政法、教育政治学、教育行政学、教育财政学、教育社

会学、教育管理与政策分析、大学组织与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专题、教育组织行为学等。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方向):

本专业是行政管理硕士 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授予点,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在中国行政学学科发展和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成立的第一个行政管理学教学与科研单位(1986),是我国第一个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点(1988),是我国首批三个行政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为中国行政管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外行政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20多年来,行政管理学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行政管理学科研、教育培养和社会服务体系,培养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MPA在职与全日制研究生。围绕着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专业研究方向,以全面培养学生学术养成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拓展了行政管理学基础理论与中国行政管理实践、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行政领导等研究领域,开设包括有行政管理学(行政改革专题研究)、行政法、公共经济学、公共组织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等一系列核心主干课程。实施弹性学制后,更是推出了当代地方治理、21世纪领导艺术、非营利组织、危机与冲突管理、协调、谈判与沟通管理、社区管理等适应需求的重要选修课程。作为最早一批博士点授予单位,以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形成了以公共行政学术研究为导向的严格、规范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流程,其中,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包括研究方向1: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比较公共行政、行政哲学与行政文化研究、公共政策研究、地方治理研究、公共组织与人事行政研究和中国政府行政改革,开设了研究方法论、学科前沿、名著导读和专题讲座等博士研究生课程。

行政管理学学科点有一批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知名学者和一支知识结构匹配合理的师资队伍。他们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视野开阔,兼具为人师表之风范,是一支优秀的研究团队。大多数中青年教师获得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学位,还有教师

是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学者。学科点100%的专职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团队中拥有博士生导师共8人,包括7位专任博导,1位兼职博导。专任博 有张成福、张康之、蓝志勇、孙柏瑛、毛寿龙、魏娜、康晓光、刘太刚等教授,其中,蓝志勇教授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终身教授,现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科点任职博导。1位兼职博导是国家行政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魏礼群教授,他作为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在行政管理学科点担任博士生导师。目前,学科点拥有全职硕士生导师11人,此外学科点还聘请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秘书长彭和平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葛延风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宣传部部长郑水泉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校办副主任李家福博士、副研究员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建系十几年来(1995年),行政管理学系学术积累丰厚,学者们撰写并出版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公共行政教材,发表了大量高品质的学术论文,翻译了一批国外公共行政的经典著作。这些成果受到我国行政学界的好评,同时也为我系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与此同时,行政管理学系面向公共管理实践问题的需求,致力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大理论研究,为推进学科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不懈努力。

行政管理学系与国外学 术界有广泛的联系和交流,许多美国、欧洲、亚洲及港、澳、台地区著名学者到行政管理学系讲学。也有一些学者先后到国外和港、澳、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使行政管理学系在行政学学术领域始终能够站在学术前沿,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学术空间。

从1986年建立行政管理学研究所至今,行政管理学系已培养了二十多届行政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十余届行政管理学博士研究生。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及 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有的已经走向了重要的领导工作岗位。并得到了很好的社会评价。

第11篇:公共管理学院实习计划

2013年公共管理学院实习计划

根据公共管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规定,本学期的第20、21周为大一至大三学生的实习时间,为了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将本学期末各专业实习作统一安排。

一、实习的性质

实习是大学本科实践教学中的一环,是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习将带领同学们从课堂走向实践,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使同学们对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产生一个感性认识以及感性与理性认识结合的过程,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也是学生获取直接知识,巩固所学理论不可缺少的环节;也为后续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的教学活动。

二、实习的具体安排

1、大一集中实习

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实习,依据大一专业认识实习指导书,由各教研室联系各实习基地,安排大一的实习计划。实习时间的具体安排详见附件

12、大

二、大三分散实和集中习相结合

分散实习的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并需要拿出实习单位接纳实习的证明。目前只有两名大二同学集中实习。分散实习的学生可以在期末考试完后离开。

集中实习的同学拟安排在各专业教研室,作各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统计与报告撰写、教研室资料整理工作。

3、指导老师职责

为保证学生实习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明确实习指导教师责任,特拟定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

详见附件3,公共管理学院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

公共管理学院

2013.06

附件

12013年公共管理学院大一认识实习安排(2013.06)

注:联系实习单位时,请告知认识实习内容(依据专业实习指导书)、实习时间、实习人数等有关事项,希望单位能给一个讲解员给学生作过程讲解和本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2013年大

二、大三实习安排一览表

注意:专业实习是学生在四年学习中必须完成的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只有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专业实习的要求,方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附件

3公共管理学院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

为保证学生实习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明确实习指导教师责任,特拟定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

1、

实习指导教师由学院统一选任,接受学院领导和管理,原则上,每

个实习单位配备一名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在没有特殊情况下要服从学院的实习安排。

2、

3、

实习指导教师应在学生实习前与接受实习的单位联系,熟悉实习单实习指导教师应向学生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和教育工作,指导学生了

位的基本概况和管理机制,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解实习的目的、实习内容,并向学生介绍实习注意事项,明确安全保护要求和实习纪律,并要求学生提前了解实习单位基本情况。

4、

实习指导教师应对每组实习学生选定1-2名学生小组组长,要求学

生小组组长每天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出勤、安全等情况,以保证指导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

5、

实习指导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和实习单位的沟通,每周至少到实习单

位调查、指导一次,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

6、实习指导教师要严格学生的考勤管理和纪律检查,认真做好书面记

录。无故缺勤6小时以上者没有实习成绩。对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的,指导教师应及时向主管副院长报告。

7、

8、

学生发生意外事故,实习指导教师应积极协助处理,并立即向学院实习指导教师要督促并检查学生的实习日志,实习结束时,要督促

主管领导汇报。

并指导学生做好实习考核总结表、学生实习自我鉴定表、学生实习记录表等实习文件的填写、意见签署和盖章等工作,到实习单位答谢有关人员并带领学生返校。

9、

实习指导教师应与实习单位保持密切联系,经常与实习单位相关管

理部门进行沟通,争取实习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做好学院、实习单位、学生的全面协调工作,维护学院与实习单位的良好关系。

公共管理学院 二〇一三年七月

6

第12篇: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简介

学院专业简介

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是学校于2011年新成立学院,秉承“服务经济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围绕“毕业生第一就职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在着力提升学生理论水平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从事公共管理的实践能力。目前,学院拥有教师30多名,具有高级职称和担任领导职务的校内、外研究生导师30余名,全日制本科生800人,硕士研究生316人。拥有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中外政治制度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三个本科教学单位。

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学制四年。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是当前及今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西方政治制度、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政府经济学、市政学、公共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心理学、地方政府学、西方经济学、行政领导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文献检索与利用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障专业学制四年。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具备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通晓中外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能在政府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人才是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稳定的就业潜力。

主要课程: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保险学原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薪酬管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行政学与行政法、劳动与就业、西方经济学、人口学、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专业外语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制四年。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扎实的管理及相关专业知识,素质较高、能力较强,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定量分析、公共财务管理及行政学、地方政府学等50余门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联系电话:0531-86180578(公共管理学院)

第13篇:公共管理学院工作要点

公共管理学院2012年工作要点

现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公共管理学院2012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制度管理建院、人才培养兴院、科学发展强院”战略,适应新形势,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新任务,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握新要求,增强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要求

始终抓住发展这个主题,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凝聚发展合力,把握发展重点,进一步加强“三风”建设,即“教风、学风、考风”建设,切实推进学院各项工作。坚持以教书育人为本、师德至上、奖惩并重,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坚持以教风促学风、以纪律正学风、以环境育学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坚持管理育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促进学院的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三、2012年工作

(一)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促进学院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

牢牢抓住十八部委《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一机遇,根据新形势下我校学科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学科结构,调整学科发展方向,巩固基础学科,突出特色学科,强化优势学科。一是进一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以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为主,努力加强学科的团队建设,重点加强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努力将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成省级优势学科。二是做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的申报工作,进一步做好公共事业管理硕士学位申报的前期筹划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现有学科专业建设,优化本科生培养机制,努力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四是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竞赛、专业实践、师生学术研讨活动,进一步搞好学术沙龙和学术报告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五是加强学术道德规范,促进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

(二)认真做好教学工作,为学院科学发展提供扎实的办学基础 提高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大胆创新,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加大教学奖励力度。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基础上,着重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学校的部署,切实抓好教风建设,拟定教风学风建设年实施方案;二是制定好新一轮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三是加强行政管理省级品牌专业和法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四是力争在本年度有2门左右的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力争校级及以上的教研项目5项;五是努力抓好2012届本科毕业生论文的撰写、答辩和评优工作;六是积极做好社会工作校级品牌专业的建设工作,为明年申报省级品牌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七是认真做好上半年的职称评定工作,八是认真做好四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实习工作。

(三)不断创新科研工作,促进学院高水平发展

要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着力推进科研工作水平。一是要强化科研意识。坚持科研与教学互动和并重,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带动其他各个方面的工作的开展。二是突出科研特色。科研特色既是学科建设的精华和活力,更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要注意处理学院与其他学院特色学科的关系,把握发展和突出自己的科研优势。要以高层次、高职称教师龙头,充分发挥中青年科研骨干的作用,组建科研团队,集中科研实力,实行重大课题攻关和基础研究的深入、系统和创新。注重前沿问题的跟踪研究,加强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加大申报各类各项科研项目和奖励的工作力度。三是积极推进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实践的进程,进一步提升我院科学研究成果服务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力度。

(四)狠抓行政工作、继续教育工作,为学院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进一步做好行政工作,一是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观念;二是完善制度,在各项工作中建立合理可行的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学院氛围。

进一步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在坚持做好现有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专业设置进行调研,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办学思路,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努力扩大办学规模,争取更大经济效益,为学院发展提供经费支持。

(五)坚持做好党建工作,为学院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政治保证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政治保证。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院风。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继续保持领导班子勤政廉政的基础上,切实提高领导班子执行力;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学院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三是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提升全体教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为学院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努力做到抓学习,创新工作思路;抓实践,创新工作业绩;抓宣传,创新学院风尚;四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务公开等制度,增强工作透明度;五是加强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院风建设,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建立一个以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腐败体系;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以解决腐败预警、防控为重点,筑严思想防线;六是做好统战、工会,集思广益,为学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六)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为学院科学发展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是继续加强学生党团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好党课培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认真抓好组织发展工作;坚持好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活动,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继续狠抓学风建设,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技创新意识,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素养;三是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确保稳定,包括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贫困生工作、突发事件预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才;五是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重点做好学生考研指导和转变就业观念的思想教育,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奖、助机制,在提高就业率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14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笔记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物管理的原则、方法、特点的学科。 管理和人的产生是同步的。

一、公共事物科学内涵

1、公共事物的内涵和特征 公共事物客观上存在不确定性 企业管理以赢利为目的,以产品为基础 社会发展,公共事物的外延发展,因此不确定 另外,各国发展程度不同,对其认识不同 《公共管理学导论》澳大利亚,认识上的差距 看书时应明确,概念介定的范围 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学术界意见一致

与来自纯脆的私人物品不同,来自公共物品的效益,牵涉到对一个人以上的,不可分割的外部效果。—公共物品,公共物品要求集体行动,要求劳务利益由社会共同享受,不能由个人单独享用。

公共物品的特征:1共同消费,2非排他性

共同消费:物品使用特点来看,当某人在消费一定物品的同时,其他人也可以消费等量的同类物品。 例:蚊子与草

非排他性:物品的所有关系来看,物品不仅供占有者消费,无法排斥占有者以外的其他人消费。两个特征可组合成四种方式:1共同消费,非排他性,2作共同消费,非排他,3共同消费,不是非排他性,④非公共物品,有排他性,(

3、④准公共物品)

*指出两个问题: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理论划分没有必然联系,在私有制国家同样存在公共物品,在公有制国家同样存在私有物品。2不同社会中的公共物品,存在客观差异,即受到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也受到土地的制约。

公共事物是涉及的全社会公共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和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特征:1公益性,公共事物受益对象是全体公众,eg:大市政府的确表态,公示,受益对象是全体大众,2非营利性,不需交费,但为平衡一些事情时,也收费,短共用地为,不能永久去。3规模性:一方面对社会整体而言是不可分割的,共同的特性(eg:是球黑哨,行规不能和法律抵触)另一方面/公共事物的范围庞大,需要大量投入要经常性的支出,达到一定规模后,方能反应社会效益。 吉大:“歪门斜首一面坡”大门 火柴盒似的楼房

④阶级性:社会的共同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利益的要求,长期客观发展要求的事物,是人类共同的财富。Eg:秦始皇:统一重量衡统一文字,反映特定统治时期的阶级要求,带有浓厚的阶级性质。以上四个特征:对公共管理有一定的权威,以政府为中心掌握公共权力。

2、政府成为社会公共事物管理主体的沿革

eg:住宅,恩格期《社会生产和交换的角度,设法使生产和个人结合》,马恩《关于国家的起源》矛盾的激化产生国家生产和生活相关联产生国家。

政府职能两种现象:政府职能与社会职能分列的现独立的地方政府。

3、公共权利的分析 权力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当权利强制他人行为时,就变成权力 权力就是影响和支配他人行为的强制力量。

公共权力:根据公共组织和目标去实现自身行为的权力,整个社会权力是体系,公共权力是社会权力体系之一。是由社会共同需要产生的目的在于维持、调整、发展整个社会的基本秩序。公共权力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公共表现,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 公共权力的作用表现在三方面: 1维持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eg:职工下岗,要让他们上岗, 待解决,必须解决。

2对社会的基本秩序加以调整,以克服社会内部的一般矛盾和冲突。 吉林工学院—长春工大 长春光激学院—长春理工大学

吉大不增加本科生,增加研究生(达到1:1) 约有1/2代研

3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公共权力推动和引导原有生活秩序向一定方向上演变。 Eg:假日经济 主讲人:张创新

二、从公共行政公共管理

1、公共行政形成的背景

公共项目:特点:1反特定的公共管理的活动划为必要的阶段,进而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 2仔细思考每个步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特定结果之间的关系。 3搞清每步实施者的责任者。

④明确项目作为公共管理的内容,明确这个项目的时间问题。 ⑤经常检查资源分配和预先规划的是否符合。 公共财产和资源,有几种类型: 1公共设施,物品,产品 2公共信息,文化信息,科技信息

铁人王进喜在当时 ,对于经济人来说,它是经济的象征,信息,日本人开始分析这张照片,他戴着狗皮帽子,背景是大雪,这是在中国的北方吉林或黑龙江,那么产出油以后就要往外运,吉林、黑龙江都没有海港,只有大连有,那么,一定会用到输油管道,于是日本人就开发、生产输油管道,后来我国用了大量的钱被日本人 3人力资源,最宝贵资源

④自然资源,一定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各种自然的物质条件:土地、矿产、森林。

三、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对象:公共管理的本质和它的发展规律,它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边缘的交叉学科,它的产生的时间相当晚,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仅有20年左右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的。

2、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学的意义,国际上已成为热点问题,这和我经济发展的实际总是相联的。

1加强公共管理学学习、研究,以助于推动科学化,法制的进程。 2推动整个方面协调发展的要求 3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必然要求。

④学习和研究有助于提高公管及公管理体制的素质和能力。

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实践抽象法,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方式,加以总结、抽象、概 ,上升为公共管理的理论。 (1从赖昌显这一件事能抽象出:横拢我们的干部最突出的手段是粉色集团,到外国培养 ,打一个准一个,我们培养干部也应该有针对性。2当非洲总统来中国访问上海,下踏宾馆时,他穿的拖鞋正好,总统感到意外,原因外事工作者在他来之前已经把他的生活起居了解透彻,赖昌星有一句话:不怕共产党的官,就怕这个官没当好,根据特点爱好,研究,迎合而投其所好)。

2实体分析法,把公共管理的主体作为一个实体来看待,分析它发展的前提,不同主体间的关系以及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比如:深圳发展快有没有它特殊的因素以及普遍的因素,深圳之所以能发展起来是因为它后面有个香港,而我省的珲春里面有什么,朝鲜根本不让你占用他的土地,珲春又没有出海口,结果失败。

3案例分析法:提供真实的场景,研究者提供答案(申奥一个重要环节,60%的奥评委没来中国,当时都住在宾馆里,刘琦看到评委吃完早饭后喜欢到大厅聊天,就决定我们的人员都到大厅里与评委们接触,按照他们的礼仪相处,从这件事我们可以联系实际,你若想接触一个人,不一定非得到他家,他的办公室,你可以了解他的经常出入的地方,或晨练或在公共场合找机会与之接触让他加深对你的印象。

④比较分析法,把不同的或相似的东西放在一起来比较,用以鉴别不同寻找原因,加深理解、认识。 第二篇 沿革篇

公共管理最初的公共行政,它的代表人物威尔逊,韦伯。 公共行政:公法的明细而系统的执行的活动。公共事物的执行。 第二章 传统公共管理

一、以效率为核心的公共管理模式 韦伯:理论界自然地探索工作效率的问题

1、行政管理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

政府能够适当的和成功的进行什么工作,政府怎样才能尽可能地高效率集费用和能源方面成本低的来完成工作。

上述两句话的涵义:适当指职能范围的一个界定;交率,费用成本几个词连用不仅仅是速度问题,还有质量,成本,效益问题;提高效率的方法是对 工作进行理性的解决,注意整体效益的提高。

2、“良好”的文官班子的建立是提高公共效率的重要途径。1官僚主义是行政效率低下的根源

指当时国家机构的僵化,表现为总统制由选举产生总统。

2“良好”的文官班子必须通过考试产生,a,以技术知识为主的各种笔试,(2000,8国务院发表的关于国家处理办法—行政法,2001,1,1开始执行 用六角括号[]([]取消)公章下弧落在日期上的下弧。b,公开商议,以服务对象的反映作为考试评价的标准,用这种办法消除武断和阶级性成见。

3有较高速度的文官班子是提高公共行政效率的一个关键问题,怎样体现:a、对政府的政策要有鉴定而强烈的忠诚感。

托马斯“良好态度指政府所做的为何,此事为何政府做,所做的有什么不同,b、公共舆论的敏锐性。

C、合理的行政组织是提高效率的必要,要分工明确,职表清楚。

D、政府中的文职官员的培训,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可靠保证,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央党校

二、以行政中认为核心的公共管理原则

1、政治也行政“合法是行政中名称建立的前提。资产阶级民主的要素:政党制,议会制,选举制。

以美国为例,获胜的党为执政党,行使最高权,行政中立为核心的管理原则,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威尔逊认为:行政管理是事物性,是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行政不同于政治,行政管理是置于的特有的政治之外的,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范围,行政是技术问题,古德诺进一步阐释:1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是国家意志 使国家意志得以执行,行政就必须在政治的控制下进行,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就不应超出用以保证国家意志执行的范围程度。行政体制在政治与行政中的作用:行政体制都属于两种类型中的一种,一种就是集权式的行政体制—以等级官僚制为特点,第二咔不是分权式行政体制,只强调对表达国家意志的机关只对法律效忠。

2、行政中立主要体现在政府机构中事物官的任用上,一般西方政府官有两种:1属政务官—它是政治与行政合一的产物,事务官是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产物。

政务官的特点:1政务官都具有浓厚的政治性。2在本党执政期间坚决执行本 政党的政策。3由于议会议员的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绝大多数由执政党提名,经议会认命的。 事务官的特点:1择优录用,2中立性,组织上不参加政党活动,3终身制

三、以科层制为核心的公共管理的组织理论 韦伯发明的科层制,此制度有了进一步完善

1、三种权威说,最重要的就是权威作用关注,一是权力,二是作用,一种权威说就是传统型的权威,(此人不是领导,但他的话别人却听)另一种魅力型,是建立在个性的吸引者相互作用的能力的基础上,魅力往往跟个人特点有关(以技能,独到的见解),第三种是合理合法型权威,建立在对规范的理性的应用上,(品质、性格、能力)

2、三种合法组织说

3、官僚制度及其特征

2)规范每个成员的行为,应该干什么

3)指明每个岗位上应该具备什么资格,什么条件才能被任用 4)形式,形成正规化的决策 5)组织管理中的非人格化

6)要使人们适应这种工作就需要专业化的培训。

4、对官僚理论的评价

(1)社会政治意义,当时德国工业高速发展,但社会皇权逐渐崩溃解体,在这种情况下,韦伯提出合理合法化的管理,是必要的。

(2)学术意义,组织管理之父:韦伯,他的理论贡献。

A、韦伯对社会科学进行研究得出了三种:性质、形态、特征的组织形式。B、把组织和权威结合起来。C、对官僚组织的功能结构以及的管理方法进行剖析,作了横向、纵向的研究,如专业分工,职责分清,以及考试录用制度。D、他 知识技能,在知识技能上行使控制。E、把行政管理和效率联系在一起。

(3)韦伯理论存在的问题:A、是对普鲁式贵族进行高度纯化的描述,与现实差距比较远,韦伯理论富有理想性。B、仅仅对官僚主义分析,侧重于静态研究,过分强调组织,机械性,忽略了实际性,还强调层级组织,忽视了主动性,积极性。C、偏重于组织内部的形态结构分析,缺乏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探讨。D、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几乎没有谈到协调问题。E、过分强调组织利益、效率、忽视组织成员的多种需求。

第三章 现代公共管理

一、以公平为核心的公共管理模式

1、问题的提出,1968年新公共行政学的形成

新公共行政学,高举了社会公平的旗帜,它倡导意义价值,规范的理论。

2、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观看反思和批评,效率运用于工程方面,到了现代用于经济、企业,也被公共管理移植过来,两种观点:一种是机械性效率,用数学表述投入产出比另一种是社会性效率,以社会价值为目标,规范的予以。衡量效率,自由价值,平等公共利益等结合,不仅是执行政治的工具,而且对广大人民群众各方面具有影响,担负起社会责任。

(1)新公共行政促进人们的幸福,完成人们的需要。

(2)效率虽然在某种层次没有积极作用,但在公共问题的解决上却一筹未展。

3、对社会公平价值观的提倡

强调公共管理者在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4、对公平的效率,协调与统一的补

5、简评

二、以激励为核心的公共管理思想

1、激励内容理论

B=F (P, E) 每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性和环境 成就需要理论

1要有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事某项挑战性工作之前,经过一番考虑,要设计一个能经过一定难度的程度达到的目标。 3需要有明确的不间断的自己工作的反馈

2、激励的过程理论

动机的产生到具体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 1期望机率模式理论

2“归因”理论,岂里批出的,A、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于他的内心的状态所做的解释和推论。B、心理活动的归因,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生。C、对人们未来行为的一种预测。一个是把人的行为归因为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三个标准,一惯性是普遍性,三是差异性,另一个是归因倾向是什么,成功与失败归为4个因素,一是努力,二是能力,三是任务的难度,四是机遇,按照三个方面划分:一是内因:努力,能力,外因:任务的难度,机遇,第二种划分法是稳定性,能力和难度是稳定的,努力,机遇不稳定,第三种划分法是可控性,努力是可控性,能力在一定条件下不可控,但人能没法提高能力,任务的难度的机遇是不能控制的。

3、激励强化理论,强调行为的结果,对以后行为的影响由美国科学家提出来的,以学习强化为基础的,理解和行政的行为关系,强调这几个原则:1强化的行为应经常标准,2按照某种特定方式对报酬的惩罚更有效,3期望取得的作用应给予成功的规定和表述《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和平,中央党校 《公共行政学》上海复量为MPA写的 《公共管理学导论》欧文·E·希腊

《新有效公共管理者:在变某的政府中追求成功》史蒂文·科恩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B·盖伊·彼得斯 《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立项战略》 《后现代行政学》

4、综合性激励理论,由波特·劳勒提出

激励 努力 + 角色概念 + 技术与能力 成绩 评价 奖励与经济 公正原则 满足与不满足

三、系统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理论 1巴纳德提出协作系统概念 2组织是由各个 分系统构成的主体

3用系统的观点、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管理的整体效益。

1、系统的概论和特征

系统:由各个部分和子系统构成的整体

特征:1整体性,2投入转换产生的模型,从环境的动态中接受各种投入,用某种方法加以转换, 输出产品

3稳定状态,动态平衡及内部稳定不定

④反馈,对如何保持系统的内部平衡,就必须有反馈系统,才能特定是否有稳定的系统平衡。

2、系统的分类,作为问题,自然系统,人造系统,从运动属性分:运态系统,静态系统 从环境上分:开放系统,关闭系统

3、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论已有60多年的历史,需注意的问题,

(一)系统构成问题,系统构成有三个条件,一个条件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各要素之间要有一定联系,要素之间联系要产生系统的功能。

(二)要素:以系统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反映组织

三要素有四个方面内容:1确定要素的层次结构,2决定要素的取舍。

(三)联系:使各个要素之间因果的要素链,一个要素的存在和变化与各个要素的存在和变化的关系。三种联系方式:1物质流2能量流3信息流

四、性质:不断发展变化是事物固有的形式1直裁式发发展,2阶段式发展。3跳跃式发展,④振荡式发展

系统流的基本思想:

(一)整体的思想,首先要建立一个目标,其次,反映系统的规律性,反映整体的规律性,系统与各个要素的功能,必须服从整体的功能,系统功能和必须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二)相关性的思想,

(三)有 的思想 系统的性质由内外因素影响和控制,

(四)动态思想

4、系统的管理原则,管理既要独立,又要相互联系,

(一)统一指导原则

(二)分权授权原则

(三)等级原则

(四)人权作为部分原则

(五)

5、系统就在公共管理的应用

(一) 具有普遍意义,

(二)管理平衡,

(三)树立系统论,

(四)系统论,是对管理的补充和演化

四、以理性决策为核心的公共决策理论

1、决策理论的产生与决策在公管中的作用

2、决策的前提准则

前提一是价值,价值前提1就是组织目的,2另一个价值前提就是效率,3价值前提对组织认可,④个人的价值 决策的第二个前提是事实,能够观察的运用事物的规律,决策的第三年前提是环境和条件,决策对象的事实因素的价值因素以外的各种因素(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风俗习惯„„) 决策的准则:确定选优政策的准则,西方学者提出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准则,西蒙提出满意准则,运用到企业中就是追求适当的市场份额而不是追求最大的,需要作三个前提1决策者对选择的方案和后来的结果无所不知,2决策者要有无限的估算能量,3决策者对各种可能的后果排列出一个理想的从优到劣的顺序。

人们在决策时不可能得理想的决策,只能提出令人满意的决策。

3、决策的过程:五个阶段:1提出问题,2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3被选方案被确定之后,要广泛搜集信息,④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⑤拟定实施计划。决策程序的执行和遵守:

4、决策的种类和技术 决策化和非决策化的种类 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确定性决策,风防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

5、理性决策的新发展

渐进式理性决策的出现,林德布洛姆提出一个有限的目标,行为达到目标多个备选方案,找到兼顾价值和工具的方案,特点:1并不是特点的价值观中选择一个目标,而考虑到人民政府官员、职员的偏爱是否一致,它考虑边界目标,2要适应民主政治的多元化形态,适用于经济发生,并为各个集体接受的政策,3可以保证决策不出大的错误。

第四章 当代公共管理

一、以与市场协调为核心的新公共管理模式 新旧管理的比较,上世纪80年代前

新公共管理起源于美、新西兰、加拿大,休斯说1985年以来,发牵连家的公共部门已发生转变,具有支配地位的传统公共管理的那 中呆板的层级官僚制转为以市场为主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这种改革不是 处 的变化,而是政府的作用与公民关系的深刻变化。

旧公共管理概括为4个方面:1制度和法制的研究方法,以政府组织机构作为主要的研究领域,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成为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2致力于一般的与普遍原则的探索。3强调以效率为原则的最高标准,这些理论与西方公共管理相适应,随着西方各个国家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变,普遍受到挑战,作为传统的层级制(官僚),已成为僵化的体制。

1要强调职业化管理,公共组织必须清楚自己做什么,如何做,由谁尽责任,让公共管理人员成为管理者,而不是传统的仅仅凭于行政人员。2明确的绩效标准和绩效评估,3项目预算与战略管理在新公共管理中取代了一线项目预算,④提供回应性服务,⑤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小型化,重要是结构变革。

二、领导方式选择依据:一是由下属的特征;二是由工作任务决定的,A、下级的特点,下级接受领导的程度取决于下级的接受能力,下级接受能力高,有荣誉感,则上级应采取支持式的领导方式。若下级的能力及意志能控制和影响周围的事物,上级应吸收下级参与决策,如下级认为只靠命运,由下级喜欢指令性的工作方式。B、任务的性质:若工作任务是常规性的,目标和达到目标一目了然,领导方式更多是体贴,支持,若命令下级会感到厌烦,若工作任务不明确,领导方式采取指导性的方式。

3、对权变理论的评价

1权变理论的特点:A、领导行为方式方面的特点:菲德勒模式强调以工作为主还是以人为主,探讨独裁的,民主的还是放任性的,途径目标管理指令性的,参与性的,领导方式根据下属的特点而定。B、环境因素方面的特点,环境因素是领导方及领导的关系,任务是否明确,是否拥护领导的行为,途径目标理论把下属的特点做为决定领导方式的标准。

三、以政策科学为核心的公共政策思想

1、公共政策发展的历史轨迹

2、公共政策的本质

I:公共政策:(威尔逊)是由政治农工及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规,(伊斯顿)是对全社会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戴伊)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都公共政策。(强金马)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的团体、个人行为的准则或指与。归纳以下几点看法: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行为。A、社会管理问题,B实际行为;C、反复选择;D、积极的或消极的行为。2公共政策体现了方向活动的过程,A、明确的目的,B、活力的过程,C、连贯程序问题,D放大效应。3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生活按统治阶级意思做出的行为准则:A、主体是政府,因此公共政策是政府的政策,B、政治价值,政府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体现政府的意志,自然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C、权感的地位,政府是以公共权力为后盾的,它的地位和影响力,使制定的政策必须接受和执行,D、普遍的效力。 II、本质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权威性的分配,这种分配是全社会的,分配的影响力是权威性的。

价值的大小总是按照人们满足的程序而定的。

人类活动分三类:一类为生存而斗争,二类为享受而斗争,三类为发展而斗争。 公共政策的功能不仅仅限于分配上,而是延续分配解决问题。

利益的选择:1首先来自政治统治的目的,政府选择那些与政府利益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做为分配对象。2其次利益综合,社会为获得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共同体,因而在增强协作方面有共同的要求,政府在想到自身利益时,还要考虑各成员的相关性,政府必须综合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利益综合还体现在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上。3利益的分配,有人认为政策是一种资源,都想得政策,任何政策都对社会上一部分有利,而对另一部分人没有,④利益的落实。满足一部分的利益群体是必要的,但这部分利益群体的政策能否落实。

3、公共政策的特征和功能

特征:1阶级性2整体性3超前性④层次性⑤多样性⑥合法性

功能:1导向功能,任何公共政策都是根据社会矛盾而发出来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导向,另一种是间接导向2控制功能,3分配功能,A、分配给与政策主观偏好一致基本一致者;B、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者,C、分配给普遍受益的社会多数者。注重效率,兼顾公平。

第15篇:公共管理学院学年论文

公共管理学院学年论文

题 目: 对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指导教师: 杨朝聚 职称: 副教授

学生姓名:

**

学号: ************

业:

行政管理专业

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

完成时间:

2006年5月29 日

2006年 5 月29 日

目 录(黑体四号)

中文摘要„„„„„„„„„„„„„„„„„„„„„„„„„„„„„„„„„3 英文摘要„„„„„„„„„„„„„„„„„„„„„„„„„„„„„„„„„3 1.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官僚制的批判与超越„„„„„„„„„„„„„„„„„4

1.1官僚制面临的问题„„„„„„„„„„„„„„„„„„„„„„„„4 1.2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官僚制的批判„„„„„„„„„„„„„„„„„5 1.3学习型组织适应了时代的变迁„„„„„„„„„„„„„„„„„„5 2.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障碍„„„„„„„„„„„„„„„„„„„„„„„„6 2.1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认识障碍„„„„„„„„„„„„„„„„„„6 2.2权力与学习结合而产生的悖论„„„„„„„„„„„„„„„„„„7 2.3中国文化的消极因素„„„„„„„„„„„„„„„„„„„„„„8 3.学习型组织的适用范围„„„„„„„„„„„„„„„„„„„„„„„„8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说明:目录共五部分 (此句话请删除)

2 对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黑体三号 居中) 摘 要:(黑体 小四 开头空两格 中间空一格)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学习型组织是适应社会变化的新组织形态,并很快就掀起了一股组织变革的热潮。然而,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受到了各种挫折,学习型组织理论也受到了质疑。从历史上看,有不少变革遭遇失败,而且伴随着痛苦、伤害或牺牲,但同样不变革就意味着死亡。因此我们在推动变革的时候必须顺应组织的规律,走变革的“阻力最小之路”,才能“势如破竹”的推动改革,否则不仅徒劳无功,甚至可能越用力推,系统的反弹力量越大。本文结合实际,在充分肯定学习型组织对官僚制的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对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障碍因素进行深入思考,转换思维方式,最终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黑体 小四 开头空两格)学习型组织 官僚制 障碍

Abstract:Under the knowledge economy backgrou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is a new organization shape that adapts the social change and has raised the organization transform upsurge very quickly.However, the activity to construct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receives all kinds of setbacks,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 has also been questioned.Looked from the history, many transformations experienced defeat, moreover following the pain, the injury or the sacrifice, but similarly doesn’t transform meant death.Therefore when we impetus transform must comply with the rule of the organization walks the transformation \"the resistance smallest road\", otherwise not only makes a futile effort, even poibly more makes an effort to push, the system resilience strength is bigger.This article links to the reality, thorough pondering the barrier factors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s construction, transform thinking mode and propose the study organization\'s applicable scope.Key words: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空三格)

bureaucracy setbacks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比较前沿的管理理论。其集大成者彼得·圣吉对学习型组织的描述是这样的:“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的、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1]我国学者周德孚认为:“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2]

学习型组织理论一经提出,很快就掀起了一股组织变革的热潮。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为创建学习型社会而努力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大中企业、大小城市、团体组织以“运动”的形式大张旗鼓地构建学习型组织,例如,北京、上海、大连、常州、九江等城市相继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口号。宝钢、海尔等国

3 内著名企业先后开展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实践探索,其中不乏卓有成效者,但也存在着一些根本不清楚学习型组织的模型、创建条件和实施步骤以及究竟能带来怎样的变革的追风者。但是,不管怎样,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未来社会,成功者将是那些在竞争中比对手学习得更快的组织和个人,学习型组织作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组织管理模式变化要求的新的组织形态,已经掀起了一场强烈的“学习”飓风。

1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官僚制的批判与超越(黑体 四号) 1.1 官僚制面临的问题(黑体 小四) 在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中,官僚制理论是与马克斯·韦伯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虽然官僚体系在人类历史上早已存在,并引起过学者们的关注,但正是经过了韦伯的深入论证,官僚制才成为20世纪理论研究的热点和社会组织实践中的最重大事件。根据韦伯的论述,官僚制可以分为传统官僚制和现代官僚制两种,前者把传统的权威作为合法性的来源,但缺乏专业的技术管理和合理的法律制度,只具有合法性而没有合理性;后者则具有技术化、理性化和非人格化特征,是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本文所讲的正是韦伯所推崇并极力构建的工具理性化的后者。

现代理性的官僚体制在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它伴随着西方文明的整体演进历程。当下,随着西方社会由工业社会向知识、信息社会的转变,以等级控制为主要特征的官僚制日益受到批判;官僚制的实际运行也导致了组织机构膨胀、人浮于事、缺乏生机和活力等一系列问题。官僚制甚至被认为是“由天才设计而由白痴管理”的体制,即通过制度规则、繁文缛节和内部控制对官僚加以包装的体制。另外,官僚制还存在一个巨大问题就是其纯粹的工具理性。因为在韦伯官僚制范式下,行政体系只是作为一个纯粹的技术性体系考虑活动的效率与技术可能性。理性化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精神特征在政治生活中的体现就是官僚制,但这种理性的真实含义仅仅是工具理性,而不考虑管理主体作为人的价值。韦伯的现代官僚制建立在工具理性基础之上,这是导致科层异化与官僚制下人的异化产生的根源。即在官僚制下所造成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背离、效率与自由民主的两难选择中,管理往往成为一种“无人的统治”,它最根本的缺陷是对人性的压抑。也即非人格化的管理导致官僚体制下对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的抹杀,造成官僚体制下人的异化,人仅仅成为完成官僚体制任务的工具,这是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念相背离的,也导致了人们对官僚体制的日益不满。[3]

专业化导致了各自为政,集中化恶化了组织成员的信任感,程式化导致了文牍主义,非人格化则导致管理“目中无人”、人性丧失和人的异化。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但是组织却吞噬了个人;管理本来是为了最佳使用各种资源,最后却成为控制、压制乃至奴役的工具。所以,从70年代起,在西方,首先在工商管理界开始了对现代官僚制的批判,80年代后这股潮流又对公共组织的管理产生了冲击。90年代,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博士为主的一批著名的系统动力学家,针对由于现代官僚制存在的结构不合理而导致了许多

4 世界性大公司被淘汰的事实,提出了一种建立在系统思考、团体学习基础上的学习型组织。

1.2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官僚制的批判

当官僚制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人们对官僚制的批判之声也一阵高过一阵。而事实上,学习型组织的很多概念,正是从对作为封闭式系统的官僚制组织的批判中产生的。

学习型组织对专业化分工的批判。现代官僚制的管理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即每个组织成员都只负责与自己专业有关的职位上的工作,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组织的高效率。但是在圣吉看来,正是这种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组织结构,在加深了社会分工,促进生产力进步的同时,也加深了人类思想的割裂,造成的后果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小的方面来说则是组织的分割、部门的对立,因而也必将最终影响到组织的效率。据此他提出学习型组织应该建立在系统思考的基础上。在圣吉看来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组织成员必须进行“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在这五项修炼中第五项修炼即系统思考是最重要的。认为系统思考将使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来重新认识自己与所处的世界,从而实现“一种心灵的转变”,通过系统思考实现整体大于各部分加总的效力。

对工具理性的批判。传统官僚制的管理思想体现为工具理性,组织成员和组织的关系表现为组织是成员作为社会存在的谋生手段,成员则是组织实现其效率的工具,而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思想体现的则是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在学习型组织中,每一个成员都能不断地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组织致力于培养成员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的能力。这样,组织不仅可以通过组织成员的相互学习使得每一个组织成员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必将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更重要的是组织成员在组织内的工作就不再仅仅是组织成员谋生的手段,而是“在组织内由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在圣吉看来,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这一意义的核心。 对金字塔型的组织体系的批判。从组织的架构上来看,理性官僚制中的组织构造是一种集权的金字塔型的组织体系,它以庞大的组织追求工作的规模效益,以层层节制的中层管理人员承上启下,以严密的管理系统掌握行政人的活动。而与知识时代相适应的学习型组织所追求的则是灵活性和应变性,与之相适应的是新的扁平型、网络化的组织结构。这种新的组织构造突出的特点是:一是组织是一个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持续发展的组织;二是组织中网络化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即共享信息和知识资源,侧重横行的平等关系,组织中的每一成员作为网结都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扁平型、网络化的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成员间的协作和沟通,它更适合于项目工作而非职能性工作,适合于创造性任务而非简单重复性任务;它是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构,跟传统的直线型的组织结构显著不同。

1.3学习型组织适应了时代的变迁

面对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组织存在和管理的生态环境的改变,与官僚制组织构

5 造和管理模式相比,学习型组织日渐显现出适应社会变迁方面的比较优势: 首先,具有扁平结构的学习型组织由于层级较少,结构相对简单,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而且可以通过不断变化和创新,自动、及时地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适应外部环境迅速变化的需要;而作为工业时代产物的官僚制,由于过分集权和死板的规章制度在知识经济时代正逐渐变得失效或过时,成了一种僵化的和无效率的政府体制模式,面对信息时代变化迅速、知识密集的行政环境不能迅速、有效应对,出现了机构臃肿、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的情况。

其次,学习型组织更有利于信息传输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节约;而层级过多、等级森严的科层制组织阻碍了信息时代信息的快速传递,影响了信息传递的准确程度,增加了信息的传递成本。

第三,学习型组织在信息充分流动,知识平等共享的开放系统中,通过学习和自主管理可以实现组织成员自由全面的发展和不断的自我超越,适应了知识经济社会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总之,官僚制组织严格的规制、僵化的办事程序和对理性和效率的过分要求扼杀了组织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正如德鲁克所揭示的那样,面对知识、技术的迅速更新和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学习能力对组织的生存显得尤为重要,学习应成为组织的内在要求,应内化为组织的日常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具有非常明显的复杂性。第一,我国还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相对于西方高度工具理性化与运行程序化的理性官僚体制而言,我国目前的官僚制形态还处于从传统官僚形态向现代官僚形态的过渡时期。在中国,官僚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第二,尽管,我国的还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官僚制,但官僚制所带来的弊病,如组织机构膨胀、人浮于事、缺乏生机和活力等却已经严重影响了组织的发展。我国在完善现代官僚制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改善官僚制内在缺陷的艰巨任务。所以,在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对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官僚制组织体制进行反思并力图通过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对其弊病进行矫正的时候,我们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正确处理好补课和创新、继承和超越的关系。

2 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障碍

2.1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认识障碍

学习型组织理论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论,真正在国内产生影响不过近几年的事,因而大部分组织管理者并不十分了解这种管理理论,广大组织成员更是对其十分陌生,因而在对学习型组织的认识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误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从字面上理解,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提倡大家一块学习的组织,至于学什么、怎么学则不去考虑,听从于组织的安排,甚至有少数员工把学习型组织等同于企业其它业余文化组织;

二是片面地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强调企业要注重员工的学习,并且将学习和工作对立起来,因而担心学习与工作产生矛盾,甚至怕这种学习影响到企业正常的工作;

三是认为不进行组织变革就可以建设学习型组织,国内的组织通常是金字塔

6 式的,层级森严,时间滞延久,反应速度慢。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则是扁平的,尽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让最下层单位拥有充分的自决权,并对产生的结果负责,从而形成以“地方为主”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例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目前的管理层次已由九层减少为四层。目前,很多国内组织一方面在讲学习,一方面仍旧保留着传统陈旧的组织架构,所谓的学习就只是一句口号;

四是认为企业家的学习可以取代整个组织的学习,而事实上,企业家的智商无法取代企业的智商。彼得·圣吉提出,迷信“英雄型”领导已经给很多企业带来困难,并使企业为寻找“救世主”付出了惨重代价。变革成功归根到底依靠的是组织集体的创新能力;

五是认为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是一蹴而就的,其成效也是立竿见影的,这种想法必然会碰壁,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更应视为是一种引发持续性学习过程的发展性力量,它的作用是长期的渐进式的;

六是认为学习型组织建设是国外的理论,在中国不一定能实现。

2.2权力与学习结合而产生的悖论

在学习型组织中,从表面上看,这种组织形式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办公室政治”。通过建立共同愿景,统一组织的价值观,使人们超越只图一己之利的私心,而建立一个重视“实质贡献(merit)”[4],而非政治支配的组织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做正确的事情远比是谁想做重要得多,从而使新的组织能超越与摆脱政治。但是不可否认在传统的金字塔权力组织中,政治色彩特别浓厚。在这样的环境中,权力的得失之间便定了输赢,极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并安于这种政治化环境,因为他们无可奈何。他们认为“只要有组织,就有政治。”尤其在公共管理领域完全不介入政治过程是不切实际的,公共组织的核心就是如何运用权力为公众服务,而组织学习也可以说是权力运用与分配的过程。

第一,学习的变革性会使组织学习遭受阻力。学习意味着对现状的否定,意味着变革,意味着对现有权力格局和利益分配结构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学习理念的变革是组织中的掌权者与既得利益者面对开放社会的复杂现状和不确定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与利益而采取的举措,但是,学习能力与学习结果的获得却不是完全由现有的权力格局和利益分配结构决定。因此,又必然会触动掌权者与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益,进而形成不满和阻力。比如,在因机构变动而引起的权力再分配活动中,丧失权力的人将产生不满,并可能形成阻力;组织机构的变动可能会触动一些原有的宗派团体等非正式组织的利益,从而引起这些团体的不满,并形成阻力。来自于利益方面的阻力是最顽强的和最富破坏力的,因为一般来讲,当组织变革所带来的预期收益低于预期成本时,人们就会对变革持反对态度。

第二,权力的特性会使组织学习发生异化。影响他人的思想或行为,强制他人服从自己,是权力的一个根本特征。尤其在政治领域中,政治权力的行使者对相关的被政治权力影响者的利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譬如,对特定的下属、相关的民众。同时也使得政治权力的行使者本身获得了职位之外的权威和利益。由于权力的这种特性,使得权力的行使者希望维护或增加自己的权力,而被权力影响的人则不希望自己站到权力或权力行使者的对立面。自古就是如此,赵高指鹿为

7 马,无人敢辨,就是这个道理。这样,权力的强制性和对利益天生的影响力,可能会使得志在否定和改变现状的学习理念变成了组织或个人维持现状的工具。库伯认为,在权力分配是等级制的不对称的组织中,组织学习类型就容易倾向于维持现状。其理由不仅是因为学习过程容易附和高层领导,而且还因为管理人员所获得的信息类型和质地本身就是在行使和保护他们在权力等级中的有利地位。由此可见,权力的特性会使组织学习发生异化,其冲突与利益分割也藏匿在组织信息中最隐秘的部分。

2.3中国文化的消极因素

在中国文化里有浓厚的学习热情,孔子曾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可见古人对学习的追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等关于学习的方法、态度等的名言警句更是不计其数。另外,在中国文化中对“关系”有很强的倾向性,人们对相互关系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认为工作产生的生产力和快乐同等重要。同时,系统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丰富,如阴阳说、八卦说、五行学说等等,我国宋真宗年间,丁渭修复皇宫的方案“一举三得”,集中反映了公元11世纪初中国管理思想的先进水平,也是运用系统管理思想的典范。[5]这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优势。但是,中国文化中也有一些消极的因素。

首先,受文化的影响,人们的“习惯性防卫”要更深一些,人们很难“悬挂”自己,进行“有效的深度汇谈”。[6]虽然,人们也认识到一个员工在一个学习型组织里发表意见的重要性,并朝这个方向努力。但是,在学习型组织中,仅仅只是表达观点还不够,还必须不断学习如何表达你的想法的方式,能让别人对你的假设提出质疑,开诚布公地与他人交流,同时希望别人也能如此,去挑战我们自身和别人的思想。这对于全人类的文化都是难点,中国人也不例外。

其次,中国历史文化,尤其是中国近代史,让中国文化中有了过度谦恭的倾向。在某些程度上,这些倾向扭曲了传统,混淆了道德。传统中国文化中的谦虚是指放低自己的想法,但并不畏惧权威。但是这些误解导致了人们对权威的绝对崇拜,而非诚恳地承认自己思想的局限性。这种对权威的绝对崇拜形成于中国\"*\"时期,人们对自己的言行非常谨慎。现在无论中国人学习什么,都要尽可能找到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平衡,就像要找到强烈个人意志和对他人的尊重的平衡,而不管他们身处何等位置。

再次,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取向,使得在组织学习发生的过程中,组织成员很容易消极地看待冲突,他们只有在无可逃避或不解决冲突代价太大的情况下才会介入冲突。人们一般认为,冲突具有破坏性,会带来恶果,所以人们尽力避免冲突,但是避免冲突并不能使问题消失,反而使问题滋蔓恶化,然后以更难以调和的方式出现。因此人们认为加强关系的方法就是和谐和避免冲突,可是避免冲突却使实际中处理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困窘更为困难。同时,个人和团体可能会抗拒根本性的组织学习,因为它涉及到冲突,而且威胁到他们自身的特质感觉。

3 学习型组织的适用范围

尽管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近年来炙手可热,不少大中企业、大小城市、团体组

8 织都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标,但我们还是要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对这种来自西方的管理理论作冷静的思考。不可否认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论作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的杰出成就,它在许多组织得到成功应用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学习型组织也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甚至受到了怀疑,有些人称学习型组织概念更多的是语言和文字的游戏,更多的是受其启发后的丰富联想,而不是摹写其真实的客观状态。在一些诸如,学习型组织如何超越官僚制?学习型组织有无成功案例?学习型组织有无评价标准?创建学习型组织有无特定的模式与方法?创建学习型组织从哪里切入?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否需要组织具备什么条件?等切中“要害” 的问题上,连一些多年研究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者都很难明确的做出答复。

客观上讲,从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本身而言,存在定义模糊不清、涵盖范围宽泛、没有固定模式等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学习型组织理论把自身定位于一种适用于一切类型组织的管理理论。谈到学习型组织的适用范围,有不少学者表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个宏观的管理理论,适用于一切组织。[7]它可以应用于国家(新加坡——学习型新加坡;欧盟——学习型社会)、城市(上海、大连、常州)、企业(美国微软、中国伊利)、学校(中国同济大学、美国MIT)、家庭(中国上海)、社区、机关等各类组织。的确,管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存在一些具有广泛适应性的较全面的、综合的管理理论。但是,第一,不同的组织类型,如政府、军队、学校、企业等分属于不同范畴的组织,有着不同的实际情况,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和要求,若只是一味的泛泛而谈,所建立的只能是空中楼阁,既无法指导实践,也会使理论建设受挫;第二,作为一种理念,学习型组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然而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学习型组织缺乏相应的方法论,缺乏环环相扣的论证,其最终适用范围究竟有多广,也很难回答;第三,就目前学习型组织面临的障碍来讲,有的障碍可以较好的克服,但有的障碍,如权力与学习相结合的悖论等不是单凭主观愿望就可以解决的,另外,就障碍而讲,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面临的障碍不同,同种障碍在不同组织中所产生的阻力和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第四,在面对学习型组织的若干障碍的苦苦挣扎无果后,我们更应该转换思路,抛弃大而全的虚荣,结合实际,在某些特定的组织中率先建立学习型组织,树立人们的信心,矫正人们的认识,并通过实践来进一步检验和完善学习型组织理论,只有这样,学习型组织才能直面各种挑战,才有机会不断扩展。笔者认为,目前学习型组织主要适用于以下组织类型:

创新、研发型组织,所谓创新、研发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各员工和各部门的创造性,针对组织内外的变化研发各种新的产品、服务、技术以及提出新的经营管理方式的组织。其创新、研发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产品创新,引入新的产品或新的质量;工艺创新,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市场创新,开辟新的市场;资源创新,获得新的供给来源;体制创新,实行新的组织和管理形式。创新、研发与学习型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创新、研发是学习的动力,不学习而只凭“灵机一动”,创新、研发容易成为花拳绣腿。而且,创新、研发往往发生在跨部门和跨知识领域,更集中的体现为组织智慧,而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有力地进行组织学习的最有效的组织。

参谋、咨询型机构,该类机构在广泛收集信息、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向咨询者,包括个人或组织,提供解决问题的有用的指导方法和工具,尤其是在咨询者

9 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及时预测可能遇到的危机,进行预防并在危机发生的时候及时应对处理。这类机构一般起着顾问、参谋甚至医生的作用,多由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要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方案,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共同努力,大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毫无保留的进行头脑的碰撞,在相互交流和启发中找到一个个的解决方案。学习型组织不论在价值理念上,还是在组织结构上都是与之相适应的。

学习、培训型组织,既包括面对社会各界人士,专门负责各种学习、培训业务的机构,也包括组织内部,为了发展和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承担聘请外部或内部人士给员工培训,传播组织内外各种好的知识和经验的组织。目前,不仅社会上各类培训机构发展的如火如荼,而且,一些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企业开始从人力资源部门分离出培训职能,建立较大的学习、培训中心,甚至大学,譬如,海尔建立了海尔大学,诺基亚公司有学习中心,通用电器在纽约克劳顿村有管理学院等,这些组织在推广、获取和共享知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学习虽然不是学习型组织的目的,但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学习型组织,无疑是最适合该类机构的组织。

除了上述正式组织以外,一些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的业余爱好小组,也非常适合建立学习型组织。只是,这样的组织,对于其所在的正式组织的意义似乎不大,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因而,较难得到组织的认可。但是,对于个人、家庭、社会来讲,对于促进终身教育、加强人们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社会和谐持续发展,却有着很积极的意义。总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团队合作,是成员间的协作和沟通,它更适合于知识密集型组织而非权力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组织,适合于项目工作而非职能性工作,适合于创造性任务而非简单重复性任务。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是相对长期的。我们理应保持信心和清醒的头脑,结合行业特点,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学习型组织。

10 参考文献:(黑体

四号) [1][4][6] 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3~6,317~322,274~283 [2] 周德孚等编.学习型组织.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9~20 [3] 张全军.学习型组织:对官僚制的修缮还是革命.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3):88~92 [5] 冯梦龙.智囊補实用奇谋大全.台北:文海学术思想研究发展文教基金会,1997年8月.611~612 [7] 张声雄.第五项修炼导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2月.2~3 [8] 张声雄、姚国侃主编.第五项修炼实践案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9] 李涛.对学习型组织结构形式的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09:39~42页

[10] 伯特•弗雷德曼、艾瓦•威尔逊、乔安妮•维亚著.第五项修炼教程——学习型组织应用.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11] 冯奎主编.学习型组织: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2] 姜伟东等著.学习型组织之路.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3] 王强、陈易难编写.学习型政府——政府管理创新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 黄小勇著.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制:韦伯官僚制理论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 丁文浩.论当代官僚制面临的几大冲击,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01:97~100 [16] 范绍庆.官僚制精神与中国行政组织文化的重建,行政论坛,2005,01:72~76 [17] 胡协和、杨小珍编著.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化社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8] 俞文钊主编.管理的革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9] 周德孚等编.学习型组织.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上半部为注释,下半部为参考书目)

11 致 谢(黑体 四号) ************************************************************************************ ******************************************************************************************************************************************************* *******************************************

某某某

2006年5月29日(与封皮相符)

12 指导教师评语:

分数:

指导教师签名:年

第16篇: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0级公共事业管理(房地产管理方向)专业论文选题指南

指南使用说明:

(1)本选题指南根据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进行分组;

(2)本选题指南仅作为选题方向,并不一定直接作为毕业论文题目,可与指导老师商讨确定最终论文题目;

(3)本选题指南原则上1人1题,一个题目最多2个人选择;

(4)请同学们选题时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知识积累、职业发展,把选题重要性、创新性、可行性有机统一起来。

(5)请于2013年11月11日前上交选题表。

(6)未尽事宜请联系公共事业管理系,电话025-84028805.

公共事业管理系 2013-10-28

朱广忠老师

1.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范式研究

2.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对中国适用性研究 3.公共管理理论的中国本土化问题研究

4.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途径及对中国启示研究 5.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 6.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 7.中国公共管理改革问题研究 8.中国公共事业改革问题研究 9.公共决策的民主化问题研究 10.公共决策的科学化问题研究 11.公共决策的公开化问题研究 12.公共决策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13.公民在中文化问题研究 14.公共管理伦理问题研究

15.我国行政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16.公共政策制定问题研究 17.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18.公共政策评价问题研究

19.我国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问题研究 20.公共管理的公平问题研究

21.公共管理的公正问题与问题研究 22.公共管理的正义问题研究 23.公共管理的效率问题研究

24.我国政府公共管理职责问题研究 25.我国住房保障理论问题研究 26.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研究

27.我国保障性住房管理问题研究

28.我国住房保障的主体及其提供途径研究 29.我国房地产价格问题研究 30.我国房地产政策问题研究

3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房地产政策中的博弈行为研究32.我国房地产政策的正义性、稳定性与有效性问题研究33.我国房地产的公共物品属性研究

34.我国民众对房地产政策的需求及其政策支持问题研究35.房地产的社会博弈结构及其制约与均衡机制研究 36.南京财经大学房地产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研究

林挺进老师

1.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变动实证研究

2.中国主要城市地方财政对土地(或房地产)的依赖 3.近十年主要城市房价:变动与趋势 4.中央政府房价调控政策的动态分析 5.房价变动对普通公众的影响

6.南京(或其它城市)保障性住房政策分析

7.地方政府房价调控政策研究:以南京(或其它城市)为例 8.新型城镇化:概念、路径与趋势

9.从政策执行的视角看南京(或其它城市)房价调控政策 10.土地财政与城市房价变动

11.近十年主要城市土地(商品房用地)价格:变动与趋势 12.新型城镇化对主要城市房价变动的影响 13.新型城镇化对中小城市房价变动的影响 14.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5.新型城镇化对主要城市土地(商品房用地)供应的影响 16.新型城镇化对中小城市土地(商品房用地)供应的影响 17.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小产权房的发展与出路 18.新型城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19.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研究 20.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研究

21.主要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房价的实证研究(2010-2013)

22.主要城市公共医疗资源与城市房价的实证研究(2010-2013) 23.主要城市公共教育资源与城市房价的实证研究(2010-2013) 24.主要城市公共安全水平与城市房价的实证研究(2010-2013) 25.主要城市文化休闲资源与城市房价的实证研究(2010-2013)

(注:主要城市是在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

金志云老师

1.南京财经大学房地产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南京房地产行业估价(前期管理、策划、营销、成本管理、经纪)从业人员素质调查 3.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品牌战略(品牌建设)的案例研究 4.房地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5.立体城市研究

6.国内绿色住宅发展现状研究 7.和谐地产的理论与实践

8.和谐社区视野中的混居模式构建

9.新加坡(德国、瑞典、日本等国)保障房建设(运营)启示 10.我国各地保障房制度(筹资、建设、运营模式)及绩效比较研究 11.某区域保障房运营模式调查研究

12.某区域保障房配套设施与物业管理调查研究

13.典型房地产开发模式(万科、碧桂园、中海、万达等)研究 14.旧城改造项目成功开发模式研究

15.限购政策下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博弈分析-以南京公积金政策为例 16.某区域住宅(商业)地产发展现状分析 17.某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

18.房地产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研究-基于某区域的实证研究 19.某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区位因素分析与研究 20.某一房地产项目的市场调报告设计 21.某一房地产的项目定位方案设计 22.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研究 23.某一房地产项目的市场营销方案设计

3 24.某区域高档住房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25.整合营销(关系、网络)营销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26.住宅小区命名的文化建设内涵-以某区域为例 27.酒店型公寓的投资价值与走势分析 28.城乡一体的住房保障模式探讨

29.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研究 30.构建城市(乡村)社区居民自治模式的路径研究

31.“压力型政府”约束下的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实现路径

32.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路径研究-基于2009-2012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项的多案例分析 33.农村生态建设的公共治理路径

34.NPO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研究 35.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研究

36.江苏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标准菜单设计 37.“美丽中国“视野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38.养老物业服务发展研究 39.利益集团理论与房地产政策 40.住房过滤模型研究

赵强老师

一、公共行政类选题(以下各选题结合导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确定)

1.政府创新的概念辨析

2.政府创新思想的生成及培育

3.从创新思想到政府行动:政府创新的演变过程 4.政府创新的组织变化研究 5.政府创新的过程理论

6.政府创新的动机及激励机制 7.政府创新的路径依赖

8.政府创新的公共价值及实现 9.政府创新扩散的机理

10.后新公共管理时代的政府创新 11.政府创新绩效评估 12.政府创新的动力

13.新公共管理:政府创新视角的考察 14.政府创新的制度空间 15.公共政策创新 16.电子政务创新 17.政府创新的障碍 18.公共服务创新

19.治理创新:新的政府创新模式 20.政府创新的社会建构及扩散 21.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

22.协作型政府创新的概念界定及意义 23.公共服务私有化的反思:效率与价值

4 24.政府创新与官僚制关系辨析 25.政府创新与有效政府的构建 26.新加坡的公共政策创新

二、房地产类选题

27.低收入群体住房政策目标研究 28.低收入群体住房政策工具研究 29.低收入群体住房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30.邻里环境与住房价格关系

31.享乐价格模型在房地产价格中的应用 32.老年人住房政策目标研究 33.老年人住房政策工具研究 34.老年人住房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35.“以房养老”在中国的可行性研究 36.住宅过滤模型及其应用 37.老年人住宅需求状况研究 38.住房保障政策的国际比较 39.中国住房保障政策的演变 40.房地产泡沫现象透析 41.学区房价格形成机理研究 42.地铁对周边房价影响的机理

43.住房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44.邻里环境对购房意向的影响研究 45.住房政策制定中的价值冲突研究 46.学区房市场状况调查研究 47.家庭住房选择偏好调查

48.居住流动性与邻里环境关系研究

49.住房空置现象的形成机理:以“鬼城”为例 50.住房政策执行研究:史密斯模型 51.住房政策执行中的博弈分析 52.二套房现象及成因分析 53.西方住宅区的混居模式分析

吴文俊老师

1.城市景观环境和谐发展的政策研究 2.行政伦理的反腐功能析要

3.再造理论与城市社区再造的基本构想 4.构建现代农村社区商业网络的思考

5.从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探究和谐社区的创建 6.社区组织角色、职能定位与和谐社区建设 7.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8.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 9.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新探

10.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居民自治问题初探 11.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与城市社区自治

12.论社区自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归类及自治功能

13.社区财务模式的设计及其选择研究 14.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模式的构建路径研究 15.公共事业规制与竞争制度模式 16.浅谈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体制改革

17.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18.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大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

19.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分层 20.行业型网络传媒及其经营管理

21.中小城市文化事业机构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

22.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途径研究

23.公用事业单位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策略研究

24.人本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25.当前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问题探讨

26.互联网在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27.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28.现阶段中国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29.试论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

30.试论公共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管理

31.中外公益性组织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32.中介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研究

33.公共事业单位的品牌管理研究

34.地方政府改善公共关系探析

35.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36.公共事业管理中政府失灵现象研究

37.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38.城市交通管理的民众参与研究

39.城市居民公共意识调查研究

40.城市社区经营问题研究

41.公共管理部门执行力建设研究

42.区域公共利益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43.文化公共管理与现代文化产业组织运作

44.事业单位的流程再造及其组织变革

45.自我管理团队及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46.公共政策评估中的问题及对策

47.低收入动迁居民的行为选择及其边缘化后果

48.公共政策执行梗塞问题研究

49.公共政策的多源流框架研究

50.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51.社区居民自治:现代城市治理模式的基础

52.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社会工作介入

53.城市“低保”政策过程中的社会排斥

(另有更多题目请与吴老师联系)

王永生老师

1.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2.公共决策的表达与形成机制研究(以某典型事件为例) 3.公务员制度设计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4.公务员考录过程的公平机制研究

5.公务员与企业、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协同问题研究 6.公务员职业发展问题比较研究 7.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路径研究

8.中国公共住房管理现状研究(以××市为例) 9.房地产行业中介组织现状研究

10.我国公共住房需求及其政策支持问题研究 11.我国保障性住房管理问题研究

12.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与分配问题研究 13.城镇化过程中的房地产发展研究

14.城镇化过程中住房问题与人口流动性关联性研究 15.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以某地为例) 16.农村住房与城镇住房协同管理研究 17.网络民意表达与评估研究 18.网络暴力的原因与治理 19.群体性事件的过程研究

20.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与治理研究(以某典型事件为例)

阮爱莺老师

1.中国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对策研究 2.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3.和谐社会背景下城管执法的反思

4.现阶段中国利益分化与公共政策参与研究 5.大部门制改革与提高政府效能 6.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简政放权

7.从“一把手”腐败看权力监督机制重塑 8.“十八”大后反腐败新趋势研究

9.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0.金融危机的伦理审视与主权政府的监管责任 11.从中国富人的消费模式看消费伦理问题

12.分配正义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可容忍区间调查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14.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

15.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农民的生存状态与政府的扶持责任 16.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形式研究

17.公共品供给中的公私合营(PPP)机制研究 18.国外(境外)政府职能转变研究和经验借鉴 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机制研究

20.当代大学生伦理素质调查

21.村民“自治”问题研究(可以选择某一具体领域,如村民选举制度或村务公开制度) 22.社区民主管理机制研究

23.我国公共部门中的非正式组织影响力分析 24.从物业纠纷看我国物业法的完善 25.社区治安管理网络构建研究 26.土地垄断供给下的房价规制研究 27.城镇化进程中住房供需均衡路径选择

28.居民住房购买力的国际比较与我国房价控制 29.让低收入者住有所居:政府责任与路径选择 30.土地财政对房价的影响研究

31.其它与公共管理、房地产法律制度与政策相关的选题(与学生商定)

张丽芳老师

1.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以XX市为例 2.房地产业与经济发展关联研究——以XX市为例 3.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4.(高/低档)住房市场购买行为分析——以XX市为例 5.城市地价与房价关系研究

6.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探析

7.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布变异的影响探析 8.住宅价格变异的驱动因素分析 9.南京市住宅地价的时空演变研究

10.住宅价格与居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以XX市为例 11.南京市房地产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12.房地产宏观调控对房价及市场供求的影响 13.南京市住宅价格变化的空间分异研究 14.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体系研究 15.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探析 16.二手房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

17.南京市房地产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18.我国绿色住宅发展形势和存在问题分析 19.商业地产发展模式探析

20.南京市普通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研究 21.小户型商品房的投资价值与走势 22.房地产发展与城市规划关系的探讨 23.房地产企业融资新渠道探析

24.房地产网络广告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25.探析节约集约用地与低碳生活

26.废弃地整治与土地供应体系耦合的模式探析 27.业主委员会运行现状与问题分析

孙燕老师

1.中国养老地产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2.中国房地产企业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中国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某某市(区域)为例 5.论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某某历史街区为例 6.衰败城市历史街区复兴中的文化体验经济模式 7.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8.芜湖市不同功能用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9.淮北市不同功能用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10.黄山市不同功能用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11.农村土地流转的历史、现状和问题

12.财经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研究 13.高校房地产类社团的创立、运行及发展对策研究 14.基于可达性的城市住宅用地选址问题研究 15.基于可达性的商业用地选址问题研究 16.基于实证的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机制研究 17.南京市住宅商品房需求问题探讨 18.南京市商业用房需求问题探讨

19.国外公共住房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以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为例 20.中国房地产泡沫成因、现状及预警机制研究 21.南京市仙林板块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22.我国房地产政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机制分析 23.关于房产税改革问题的探讨

24.未来10年我国房地产价格预测分析及政策建议 25.未来10年南京市房地产价格预测分析及政策建议

李永乐老师

1.200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果分析

2.限购政策的理论分析及实践效果---基于市场反应的思考 3.后限购时代房企转型研究 4.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

5.南京市不同板块房地产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6.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协调分析

7.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8.南京市二手房市场对宏观调控政策响应分析—基于2009-2012年交易数据变化解析 9.高教区房地产产品开发定位阶段性特征分析——以仙林大学城为例 10.基于消费者购房心理的房地产体验营销策略研究 11.房地产企业品牌战略研究——以XX企业为例 12.品牌建设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分析

13.物业管理对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14.论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 15.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16.保障性住房政策分析

9 17.城镇廉租房准入管理政策的激励机制设计与实证分析

18.公共事业管理(房地产管理)专业就业意愿及实际去向调查分析 19.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互动关系研究 20.房地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21.住宅投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检验

22.房价对城镇化影响的路径分析---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分析 23.城市化与房价的互动关系研究

24.区域房价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25.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26.房价上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分析----基于利益主体的角度 27.大都市房价持续上涨效应与风险评估---以上海为例 28.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测度及区域比较分析 29.土地财政的可持续性分析 30.土地财政风险问题

第17篇: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东吴大学创办的政治学科(东吴政治学)。学院是1995年由苏州大学政治系与苏州大学马列部合并组建而成的一个综合性二级学院。苏州蚕桑学院、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等相关系科专业先后并入该院。

专业优势明显。学院下设哲学(政治)、社会科学、公共管理、管理科学4个系科,共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科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物流管理8个本科专业。在读全日制本科生1100多人、研究生(博士、硕士、专业学位)1200多人。其中“地方政府与社会管理”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哲学为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

学科平台完善。学院的优势学科主要涉及三大学科领域——哲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学院现有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5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2个一级专业硕士授予点,以及20多个二级硕士点;哲学、政治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地方政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等8个研究院、所、中心,基本形成了研究型学院的发展态势。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53人,教授33人,副教授68人,讲师52人。中青年博士学位教师占80%以上,在33名教授中,二级教授8名,居全校文科院系首位。近年来,在哲学领域,本学科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多项,李兰芬教授和陈忠教授还先后4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发表30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有100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晚清哲学》等学术专著30多部。其中潘桂明教授的十年磨一剑的鸿篇巨制《中国佛教思想史稿》(226万字),荣获江苏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领域权威或核心期刊上教师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0多项,其中金太军教授先后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和重大标项目,3次荣获江苏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研究成果获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视;沈荣华教授先后主持了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学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二个博士点为支撑,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苏南的创造性实践,特别注重从马克思的环境思想中寻找建构生态社会主义的智慧,从生态哲学、生态文化、生态教育学与生态政治学联姻、合流的角度研究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问题,

从基层党组织设置与职能的改革以及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等角度研究基层党建问题,出版了一系列高水平的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本专业权威期刊发表30多篇论文,承担了10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方世南和朱炳元教授主持了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国际特色鲜明。学院与美国阿肯色大学、韩国蔚山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高校已开展联合培养工作,在短期海外高校研修项目上,有诸多不同时长的项目供符合条件的在校生选择。多次举办国际性学术论坛活动,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办学成效显著。学院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他们主要在学校、政府部门、银行、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工作。学院在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领域也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国家与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大学生与研究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成为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其中不乏党政高层领导、高校知名教授与企业家。如朱永新(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蒋宏坤(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张卫国(江苏省副省长)、季建业(南京市市长)等都是从我院走出的著名校友。学院还为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承担了大量委托研究任务,撰写的研究报告成为有关部门与单位决策的重要依据,受到中央与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学院教师还指导学生先后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与特等奖。

【城市管理专业】

学制:4年 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城市管理概论、城市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建筑学基础、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

就业前景:从事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城市市容市政和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城市公用事业单位以及城市社区等管理工作。2011届就业率为97%。我院设有行政管理硕士点,其中包含城市管理研究方向。

【公共管理类】

学制:4年 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主要课程设置: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法学导论、管理文秘、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应用统计。

就业前景:从事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等管理工作。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6%,其中2人考取研究生,2人考取公务员。我院设有行政管理硕士点,其中包含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

行政管理专业

主要课程设置: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中国行政管理史、行政学原著选读、城市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管理心理学、行政法、电子政务。

就业前景: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2012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7%,其中5人考取研究生,7人考取公务员。我院设有行政管理硕士点。

【管理科学专业】

学制:4年 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统计学、管理经济学、战略管理、生产管理。

就业前景:在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工作。2012届管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其中3人考取研究生。我院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学制:4年 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案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

就业前景: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2012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8%,其中11人考取研究生,2人考取公务员。我院设有行政管理硕士点,其中包含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

【物流管理专业】

学制:4年 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

就业前景:在物流企业、部门专业管理、流通、仓储、运输岗位从事相关管理工作。2012届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率为95%,其中4人考取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学制:4年 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原理、法学概论、政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科学技术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马克思主义哲

学原著选读。

就业前景: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学政治学理论教学和有关教育管理工作。2012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其中12人考取研究生,2人考取公务员。我院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

【哲学专业】

学制:4年 授哲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当代知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概论、现代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史、哲学专业英语。

就业前景:从事高校哲学研究和相关研究院、所研究工作。哲学专业隔年招生,2012届我院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0%,其中考取研究生为3人,考取公务员1人。我院设有哲学硕士点、哲学博士点和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所在校区:独墅湖校区 咨询电话:0512-65880385 网

址:http://pac.suda.edu.cn/

第18篇: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工作汇报

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2012年已接近尾声,在即将结束的这一学期,在学校、学院领导老师的亲切关怀与全院同学的大力支持下,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积极向校团委、校学生会靠拢,发展具有公共管理学院特色的部门和管理机制,努力践行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目标,切实发挥本组织的作用,丰富了我院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学院所有师生的支持与努力下,我院学生会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展现出了公管学院的师生风采。下面由我向大家做我院学生会的工作汇报:

(一)注重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提升学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在学生会组织工作中,由主席团统一协调规划,实行分管副主席、部长负责制,使工作积极有效地策划、执行。在干部的选拔方面,我们通过纳新,吸纳一些有个性、有想法的学生进入学生会,并逐步培养,让他们成为能够独立策划学生活动的学生干部,为我们的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培养一批先进的、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壮大我院的组学生组织,使我院学生活动开展地更有新意,更加精彩。

(二)健全学生会管理制度,实现学生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根据我院近年来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总结并制定出了适合我院团学生工作的多项制度,有学生会干部考核制度,学生会财务管理制度,学生会会议制度,学生会值班考勤制度以及学生会奖罚管理制度。全力营造“团结、奉献、务实、求真”的工作环境,规范了学生干部的工作方式与方法,推进了我院学生干部管理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结合学院各专业特色,积极开展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学生活动

本学年我院依然坚持在积极配合学校各级组织开展活动的前提下,进行我院的各项常规活动与特色活动的开展,展示出我院全体师生的风采,下面由我来介绍我院的各项常规活动与特色活动:

(1)常规活动:

1.迎新及走访新生宿舍

我院学生会本着“服务学生”的精神,积极组织我院志愿者,做好引导新生报到、寝室安顿的工作,并在新生入校第二周走访新生宿

舍,看望新生,了解新生入学后的困难与需求,帮助他们尽早融入到大学生活中。

2.教师节“感恩”活动

为了庆祝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感谢所有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关怀与辛勤教导,并响应校级组织的号召,我院学生会宣传部负责制作了一期“教师节”展板,并在教师节当天展示。

3.纳新

进一步加强公管学院学生会队伍建设,为学生会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为新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发挥自己的才能的平台,我院进行了纳新,拟定岗位24个,参加面试总共62人,占全院新生的60%。

4.积极组织我院新生参加“新生节”系列活动

我院学生会相应校学生会号召,组织新生参加了由校学生会的主办的“新生节”拔河比赛,“新生节”辩论赛,新生才艺大赛以及“起航杯”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并且在拔河比赛中荣获季军,征文比赛4人获奖。

5.新老生交流会

我院以往每年的新老生交流会都是由学生会主办与承办的,但今年与往年不同,今年我们采取由学生会主办,新生班级承办,新生班级采取了访谈老生的形式,使今年的新老生交流会有了大的创新,成为一大亮点。

6.以“喜迎十八大”为主题的新生才艺晚会

为了给我院新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更加自信的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我院学生会举办了这次新生才艺晚会,增添了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兴趣,同时也表达了我院全体师生对“十八大”的美好愿景与期待。

7.“奋进杯”足球赛

我院学生积极参加校级赛事,组织了全新的院足球队,与各兄弟院系进行了紧张、激烈的比赛,通过这场赛事加深了我院与其他兄弟院系的交流与感情。

8.学风督导以及寝室卫生检查工作

根据我院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我院学生会积极组织学生会成员组成督导小组,严格认真进行每周的学风督导以及寝室卫生检查工作,促进我院学生学风的良好改观,改善了学生宿舍的卫生状况。

9.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干部培训

着眼我院学生干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需要,我们进行了学生干部的集体培训,对学生干部应用办公软件以及文笔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做了培训。

10.学生食堂排队督导活动

响应校校园文明督导部,我院校园文明督导部常规进行每周的食堂配对督导工作。

11.四六级考前讲座

为提高全院同学对四六级考试的重视,我院学习部开张四六级考前讲座。

12.冬季长跑运动会

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开展冬季长跑运动会。

(2)特色活动

1.公管杯辩论赛

公管杯辩论赛作为我的一项特色活动,更换校名后已经做了三届,提炼出了不少辩论人才,作为我们学校代表参加省市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我的寝室我装饰”活动

为了改善我院学生寝室文化、精神面貌及生活氛围,在学院领导老师的号召下,我院学生会开展了这次寝室设计大赛,在我院各个班级的宿舍中评出最优秀的寝室,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

3.模拟法庭

2012年上半年我院举行了面向大三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开展了模拟法庭第一次开庭,此项活动与专业密切相关,深的同学喜爱,并预计在下学期开展模拟法庭第二次开庭。

4.详解医疗纠纷

此活动是针对公管医疗保险专业大三学生开展的专业知识比赛,现场进行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等内容。

5.编程、网页设计大赛

此活动针对信管专业开展的专业技能比赛面向对象是信管系所有学生。

6.“公管杯”技能大赛

此活动从更换校名后也进行到第三届,面对我院大二大三所有专业同学进行技能比赛,预计下学期开展。

(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1.缺乏对新干部的培养。在学生会工作中,对下一届学生干部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例如:部分部长对工作要求较高以至于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因此助理未得到很好的锻炼,对学生会干部的培培养造成了影响。

2.学生工作中各部门缺少沟通与协作,影响了活动的顺路开展。

3.与其他学院交流太少,往往组织的活动只是本学院的同学参与,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加强与其他兄弟学院的交流。

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

2012年11月26日

第19篇:公共管理学院班主任工作总结

前两天刚刚参加完本科毕业十周年返校聚会,全校性集体活动结束后是各班的自由活动。喝咖啡、品红酒、唱老歌、办晚会、逛校园、游郊外,回忆往昔、重识自我,热闹喧嚣中,当年班主任们的待遇差别就出来了。有稳坐在那受膜拜的,有跟大家一起疯的,也有来跟大家讲两句就走的,以及坐家里看电视啥也不知道的。我突然就在想,若干年后,我所担任过班主任的班级聚会,小伙伴们会叫我么?

看来确实有必要好好地总结一下我的班主任工作。

现在想来,自从1999年9月走进人民大学校园,青春和理想就搁这儿了。在社会学从本科游到博士,再奔向公管做博后到留校任教,在人大十四余年光阴,经历困惑与奋发、苦闷与欢笑、失意与惊喜,生活逐渐归于平静,想做的事情、能做的事情也逐渐清晰。对于我而言,班主任工作不是一份兼职,而是一份主业。

由于一个美丽的误会,我目前同时担任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管理专业2010级本科班和2011级本科班两个班的班主任。在此之前,担任城市规划管理专业2008级硕士班班主任。总的来说,自己有五个方面的努力。

努力把位子摆正

从合法性上讲,班主任是学校教学行政体系中的基层工作者,而在实践中,班主任又常常需要代表全班同学利益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应该说,近年来在学校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的背景下,这两个方面可以很好地统一起来,有着共同的核心目标,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能力素质发展。能够感觉到,近年来学校“三班”建设工作的基本导向和重点已经开始从“解决突发问题”转向“制度体系建设”,我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自己从事的班主任工作有一个“三做三不做”基本定位,力求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对于定期、全面、系统地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回应、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关注并研究影响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的舆论热点,是必须坚持做的事情;而在班委团支部选举、奖助学金评定、综合测评等工作,则充分尊重学校和学院制度框架下的学生自治。

努力多跟同学在一起

同学有思考、有困惑的时候,遇到困难或者需要做选择的时候,会不会想起班主任,会不会主动找班主任沟通和商量?从我自己学生时代的观察来看,各班情况差别很大。想想道理也很简单,同学把班主任当“自己人”,对班主任有期待,自然就会感受到班主任的存在。但事实上,除了给同学们上课以外,班主任和同学见面的机会都是需要创造的。就我自己的做法而言,主要是努力地通过参与班级活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与学生共同开展学术调研、个别谈话等各种方式,多与全班同学接触、交流,希望能够真实地存在于同学们的生活世界中。尽管我不知道我的看法、意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但是我见到某个同学的时候,基本知道他最近在忙啥。这样的感觉,很踏实。

努力讲道理谈底限

从同学们反映的情况来看,我是属于比较啰嗦的。做班主任工作常常需要向学生传达学校和学院的各种制度和政策。一般来说,除了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以外,我更愿意结合自己的理解告诉大家学校或者学院为什么要这么做。事实上,任何制度和政策都难以让每个人满意,认同与否是一码事,理解政策的出台背景和过程是另一码事。而后者,不论是对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还是对于增进幸福感而言,都十分重要。

在讲出道理的同时,我也常常就如何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做好自己的事情与同学们交流,可能我讲得最多的是“底线”二字。一方面,不论在教学还是班级建设管理工作中,我都希望事先与同学们就各个事项的规则和底线达成共识,并且以公平作为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底线;另一方面,我特别鼓励大家在内心确立并坚守自己的底线。我想,这也是所谓“秩序”的建设吧。

努力服务学生成长发展

随着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路线图的全面实施,学校各个部门为本科生搭建了越来越多的成长和发展平台,涉及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艺术、国际交流、领导力训练、心理辅导等各个领域。在鼓励学生投身到这些活动中的同时,我也不断尝试将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课外学术实践活动和班级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近期正在以学术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在班级层面建立社会调研、讨论分享和成果交流的机制与平台。

就业创业是学生迟早需要面对的事情,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帮助同学们将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统一起来,明确发展职业能力、实现职业理想的方向和途径并为之努力。我也努力从各种渠道搜集用人单位及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相关观点和建议,并与同学们分享,帮助他们减少就业准备过程中的盲目性,为实现职业理想做更充分的准备。

努力建设人大精英社区

不论是班级建设,还是学生组织建设,我都有“建设人大精英社区”这样一种愿景。关于“精英”,是希望每个同学都具有坚定的信仰、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服务社会的意识,而所谓“社区”,则是借用社会学家滕尼斯的概念,希望班级成为以情感为纽带的共同体,希望班级能够在日后成为同学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支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努力让同学们理解当前国家“发展”压力传导到高校导致人才培养出现功利性、工具化倾向的机制和过程,希望大家超越现实利益来认知树立更高远的职业理想和精神追求。

这种愿景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我想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检验。不过,最近刚刚结束的2010级本科生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还是令人十分欣慰。一方面,没有一个同学对其他同学的自我测评提出任何异议,竞争有序,结果圆满;另一方面,我能够看到,不论是申请保研还是放弃保研,许多同学的选择中已经包含了相对成熟的思考,对于自身发展的路线已经有了自主、清晰的规划。

最后想说的是,感谢同学和同事对我长期以来的支持,感谢学校能够给我实现人生理想的空间和舞台。教师这份职业和班主任工作带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将激励我继续努力。希望若干年后,小伙伴们聚会的时候,记得叫上你们的班主任。

第20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简介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学院成立以来,融入于清华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伟大实践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研究、促进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清华大学汇集理工文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拥有教育、科研所需要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融合并继承培养高级人才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这些优越条件为公共管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成立以来,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发扬学院“明德为公”的精神,在师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在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一流公共管理学院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成功申报,大型国际会议的有序举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联合开办的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的不断延续,都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扩大了学院在本学科领域的声誉与影响。同时,一门门精品课程陆续开设,一项项重点科研项目相继启动,一届又一届学术型研究生和MPA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充实到教研岗位的第一线,全院师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共同走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曲折,并在不懈的耕耘中开始收获,为清华大学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贡献。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doc》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