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技学院

2022-05-04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防灾科技学院[材料]

防灾科技学院 人文社科系寝室文化节

策 划 书

一、活动主题: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进一步推进寝室文明建设,营造安全、温馨、和谐的寝室氛围,我系将举办大学生寝室文化节,旨在改善我系学生寝室环境,确保学生寝室安全、增强寝室凝聚力、提升寝室文化品位,陶冶学生情操。进而营造更加安全、文明、健康的寝室文化,推进和谐宿舍的建设。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丰富我系乃至我校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其文化品位,进一步美化同学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让同学们在活动准备中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深化相互的友谊,提升大学生素质,达到进一步融洽学校氛围、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

将宿舍的风采展示给大家,让大家对彼此的宿舍生活和文化有一个相互的了解和借鉴作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三、活动原则: 公平、文明、健康、和谐、娱乐。

四、活动对象:

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13级新生和12级学生。

五:活动形式:

(一)各宿舍展示自己宿舍的才艺;

(二)中间环节抽奖;

(三)文明宿舍的室内环境采集。

六:时间安排

四月中旬开始向各班发起宣传准备节目, 五月一号之前收齐节目的单子 五月四号到五月七号之间选节目 五月八号到五月二十二号彩排节目 五月二十三号开始最后上演

备注:五月十五号出展板和和海报,五月十六号开始贴出展板和海报面向全校。十八号之前出主持人演讲稿。

评分原则,四个老师打分求平均分再加上宿舍平时的平均数。各站百分之五十。

七:节目流程

开幕式七点;开场舞《》

节目上场《》《》《》《》《》

中间抽奖

最后评选出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三个,优秀奖四个

八:颁奖典礼

(一)颁发参赛作品的奖励

(二)颁发文明宿舍的奖励

(三)请系领导徐老师做最后节目点评

九:预算

十:嘉宾

徐占平老师。李一航老师。樊凡老师。迟晓明老师。刘洪川老师。

十一:协助部门

舞蹈队,办公室,礼仪队。

推荐第2篇:防灾科技学院:社会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

2013年春季社会调查

关于我院选修课的调查研究报告

成员:

系部:

班级:

指导老师:

目录

一、摘要.........................

1调查的目的和原因----

2、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

3、调查的方法 ............................?

二、关键词 ...............................

三、正文 ............................

一、摘要:

第一,调查的目的和原因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我院学生的对选修课的态度,以及对选修课的建议,来共同提高我院的学习水平。

第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校的在校学生,主要是大一,大二同学,还有部分大三,大四同学。调查内容分为三部分,其一是选课目的和上课情况,其二是关于上课的态度和上课时的情况,其三是对学院选修课制度的建议。

第三,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的主要方法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

二、关键词:

大学生选修课

三、正文: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我院学生的对选修课的态度,以及对选修课的建议,来共同提高我院的学习水平。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校的在校学生,主要是大一,大二同学,还有部分大三,大四同学。调查内容分为三部分,其一是选课目的和上课情况,其二是关于上课的态度和上课时的情况,其三是对学院选修课制度的建议。本次调查的题目是在众多的选题中选取的有代表性的,能体现学生对选修课态度。

通过对学生选修课目的的调查45%的同学是为了学到感兴趣的知识,扩大视野。30%的同学是为了取得学分,还有13%是随意选的,还有12%是其他,通过这选题反映出我院学生大部分的最初的目的都是好的,都为了能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当然我院学分制度的存在必然使得一部分学生为了学分才选一些课。

对是否去上课的调查49%的同学选择尽量每节必到,29%的同学选择偶尔逃课,如果逃课29%的同学选择只是不想上,26%的选择组织社团有事,19%的选择其他。对上课的态度大部分选择每节必到,但还是有部分同学选择偶尔逃课,逃课的目的中最高的是只是不想上,这反映了我们同学的时间观念和生活方式上有问题,感觉不上课无所谓,当然还有一些事组织或社团有事,大学生活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有安排自己事情的权利,同一时间有不同的事需要去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但是,我认为还是应该以上课为重,毕竟本科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还有就是对上课时态度的提问

80%的同学认为老师准备充足,有深度,10%选择内容一般,得过且过,10%表示不满意,对

老师授课方式的提问中,同学们的选择比重比较平均,基本上是,只顾讲自己的,偶尔提问,以小组方式讨论这三种。关于学生上课做什么,50%的同学选择偶尔听课,30%的同学选择认真听课,20%的选择自己做自己的事,关于能掌握多少,基本上是4分或7分,还有一小部分是10分和0分(满分是10分),关于影响上课因素的提问中60%的同学选择是自己原因,30%是受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上课态度的提问中,大部分同学是偶尔听课,并掌握了一部分知识,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并且对老师表示满意。在这里首先对我院老师表示感谢,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认真上课,还有这也反应了我院学生大部分得过且过,只有少部分同学认真上课,总体上能反映出我院学生的精神状态。

最后是同学对我院选课制度的建议和意见,当问及我院选修课是否透明时,45%的同学选择了只能从学长学姐那了解到情况,30%的对选课毫无了解,盲目选课,绝大多数的同学选择了我院的选课制度还有待完善,选课的同学50%认为所选的课与预期有一些差距,还有40%的同学认为基本符合,还有对点名的态度,50%的同学认为无所谓,30%的同学认为完全没有必要,20%的同学认为必须点名,对考试方式,主要的选择有,开卷考试,交论文,平时成绩代替,对希望增加什么课程时,同学的选择很广泛,主要有专业知识,求职,日常生活,历史文化,兴趣爱好……并且希望课堂自由,有趣内容丰富,能真正学到东西,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实用,贴近生活,形式多种多样,注重培养情操和技能,包括各方面,例如政治,经济,人文,科学等还有一些建议,例如开始ps,和音乐欣赏等,总之这些课程是我们学校有的,这也说明了我院学生对选修课的不了解。

在最后简单比对了大一大二和大三大四的问卷,发现其选项所占的百分比几乎一样,个人感觉人最初的想法都是好的,虽然自己没有坚持下来,但还是有一个很美好的愿望,这份调查问卷反映我我院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从这中也反映了我院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院风气,以及学生好高骛远,难以脚踏实地。

封底问卷样本

推荐第3篇:防灾科技学院毕业生工作方案

附件

1防灾科技学院2010年毕业生工作方案

毕业生工作是学院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培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当前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切实做好我院2010年毕业生工作,确保毕业生文明愉快离开母校,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扎实做好一系列毕业生工作,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毕业服务,给全体毕业生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健康、有序的毕业氛围,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展示广大毕业生文明、守纪、诚信、爱校的良好形象,确保2010届毕业生文明离校。

二、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由学院院长任组长的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2010年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领导任工作组的总指挥,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处、保卫处负责人任执行指挥,具体协调和落实毕业生的各项工作。

组长:薄景山

副组长:宿景贵 钟南才 刘春平迟宝明 谭金意

成员:(按照姓氏笔画)于会珍 丰继林王秀和王建富王维新尹景玉王慧彦 冯海成 田力石峰刘文堂刘晓岚向勇达勇何本华李巨文 李军 李君 李明 李清华 邵景霞 房卉 周振海侯逾昆 洪炳兴 胡顺田 贾作璋 贾甚杰 郭子辉 郭纯生 高尔根梁瑞莲 韩炳东

工作组总指挥:宿景贵

执行指挥:何本华 侯逾昆 韩炳东

成员:(按照姓氏笔画)于会珍王秀和 王维新冯海成田力石峰刘文堂 刘晓岚向勇达勇 李君 李明邵景霞 房卉 贾作璋贾甚杰梁瑞莲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学生工作处会同办公室、教务处策划并组织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活动。

(二)学生工作处、团委会同党委宣传部负责校园整体大环境的宣传工作,各系根据总体安排做好本系毕业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共同营造毕业生文明离校的良好氛围。

(三)学生工作处协调各系及各相关部门安排好毕业生离校期间的值 -1-

班,确保信息渠道畅通;组织大学生服务队开展一系列的毕业生离校相关服务工作;组织好优秀学生表彰活动、考研学生欢送会;组织好助学贷款毕业生的感恩教育;开展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安排值班,做好毕业生心理辅导。

(四)教务处做好毕业生资格审查工作,及早公布审查结果;协调各系部做好毕业生课程重修、毕业生论文答辩等工作;做好毕业证、学位证的制作发放工作;做好毕业生离校手续清单,提前发至各系;做好毕业生书费的清算工作。

(五)招生就业处协调各系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相关工作,做好就业报到证的发放工作。

(六)发展与财务处重点做好学生缴费和退费的各项服务工作。

(七)保卫处重点加强校园秩序的巡查和值班工作,建立校园治安应急处理预案;做好毕业生户口迁移工作。

(八)党委组织部负责组织召开毕业生党员代表座谈会,做好毕业生党员的发展和组织关系的转移工作。

(九)党委组织部、各系党总支以“党旗在我心中”为主题,举办新党员宣誓、上好在校最后一次党课等教育活动,号召毕业生党员发挥自身模范作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永葆党员本色,站好在校最后一班岗。

(十)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中心)要加强各项后勤服务保障工作,重点做好退卡退费、学生公寓安全、毕业生宿舍验收、行李托运和订火车票等工作。

在毕业生实习返校前统计毕业生宿舍分布,统计结果送各系、学生工作处。各系据此安排相应工作。

(十一)信息化管理中心重点做好毕业生离校期间网络的管理和毕业生网费清算等工作。

(十二)图书馆及时做好学生图书借阅卡退卡手续的办理工作。

(十三)学院团委(大学生艺术活动指导中心)组织欢送毕业生文艺汇演。

(十四)团委、学生会负责召开毕业生团学骨干座谈会。

(十五)各系的主要工作任务

1.组织做好毕业生毕业鉴定、返校、课程重修等工作。

2.做好毕业论文评阅、答辩、成绩评定、材料归档等相关工作。

3.配合招生就业处做好本系毕业生的一系列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4.组织召开本系毕业生文明离校动员大会暨优秀毕业生表彰大会。

5.组织召开毕业生团学骨干和学生党员会议、召开优秀毕业生座谈会,充分发挥他们在毕业生文明离校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6.布置各毕业班级开好毕业生文明离校主题班会。

7.结合本系实际情况,有特色地开展优秀毕业生事迹汇报展和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

8.组织“留雅舍、驻真情”活动。号召毕业生在离校之际,把自己的宿舍打扫干净,留下对学院的美好回忆。

9.要认真组织排查摸底,对本系全体毕业生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及信息沟通工作。

10.毕业生离校前五天,全体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干部要全程跟踪,做好学生的管理、疏导和思想教育工作。要深入到毕业生宿舍,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11.毕业生离校期间,各系党政领导要安排好值班,要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和干部,切实做好毕业生的毕业教育,共同做好校园秩序和公寓管理工作。

在整体安排的前提下,各系安排好毕业生空闲时间的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传教育,统一认识,营造毕业生文明离校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与学生的座谈交流与沟通,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毕业生理顺思想情绪。

(三)统一协调,各部门、单位尽职尽责,确保为毕业生服务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人人有责。学院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围绕做好毕业生工作,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毕业生工作,按照本工作方案和《2010年毕业生工作日程安排》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部门、单位毕业生工作方案。

各系毕业生工作方案,于6月12日下午6:00前报送学生工作处和教务处备案。毕业生返校后的日程安排,要具体落实到每一天。

学生工作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发展与财务处、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团委等主要涉及毕业生工作的部门将毕业生工作的方案于6月13日下午6:00前报送学院办公室备案。

工作组将根据需要安排有关部门和干部,具体联系一个系或者一栋学生公寓楼,共同做好毕业生教育工作,帮助学生理顺思想情绪。

(四)加强校园秩序和学生公寓秩序的巡查,做好值班工作,保障信息渠道畅通,保障应急处理措施到位。

毕业生离校前五天,各部门、单位要安排好值班,全体工作人员要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推荐第4篇:防灾科技学院排课(材料)

附件:

防灾科技学院排课、调课、停课、补课的管理规定

(试行)

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对排课、调课、停课、补课作如下规定。

一、排课

(一)排课的原则

1.排课将遵循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室、教学仪器设备充分利用,有利于师生负担均衡并保证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原则;

2.排课以每次课两节或三节连排,对于每周3学时以上的课程,各次课之间应该有比较均匀的间隔;

3.为充分利用学院教学资源并考虑课程性质,原则上主干课程或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应安排在上午,公共课应以合班为主,体育课不安排在第1-2节,公共选修课安排在第7-

8、9-10节;

4.一名教师担任两门以上课程时,尽量不在同一天排两门以上课程;

5.每位教师每天授课不超过4学时,学生每日上课学时原则上不超过6学时;

6.相同课程、相同学时、相同培养层次的班级可以合班上课;不跨教学部门、跨年级合班;不同培养层次不同学制的学生不合班;

-1- 7.实践教学环节因实验室、场地、学生人数等限制条件可分组授课。分组授课由教学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向教务处提出申请;

8.课程教学需使用学院公用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机房时,任课教师应在下达教学任务前提出书面申请,经教学部门汇总后报教务处统筹安排。

(二)排课的程序

1.每学期第10周,教务处下发下学期课程安排通知,各教学部门根据教学计划确定任课教师(含外聘教师)及下学期执行计划,报送教务处;

2.每学期第12周前,教务处完成各教学部门执行计划审定工作,并下发教师教学任务书;

3.教务处根据审定的下学期执行计划编排课程表。第14周前分发各教学部门检查、核对;

4.教务处根据各教学部门的核查结果进行调整,确定正式课程表。每学期第16周教务处编制、打印全院下学期的正式课程表,并分发各教学部门及相关部门;

5.为维护教学秩序,课程表一经正式公布,不得轻易变动。若因特殊情况需调整时,必须履行调课手续。

二、调课

(一)调课的范围

1.课程表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排课不当影响教学正常进行的; 2.任课教师确有特殊原因(病、事、公差等)无法按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的;

-2- 3.上课班级因教学有特殊要求(实习、见习、讨论等)需调课的;

4.经学院批准的因考试、节假日或全院性重大活动等须调课的。

(二)调课的原则

1.全院统一调课,须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由教务处下发调课通知;

2.凡教师个人临时调课,应至少提前一天填写《防灾科技学院调课审批表》,说明调课原因、补课时间,经所在部门主管领导同意,报教务处审批;

3.因天气等不可抗拒原因而不能按计划实施的室外教学活动,应由有关教学部门提出调整意见,报教务处批准;

4.所有教师调课,必须严格履行调课手续。课程调整结果均以教务处出具的《防灾科技学院调课审批表》为准,教师不得改变上课时间和场所,对违反规定者,按教学事故处理。

(三)教师调课的程序

1.申请调课教师填写《防灾科技学院调课审批表》,经所在部门主管领导审批后报教务处;

2.教务处审核批准后,下发调课通知单,并由教务处通知教室管理部门;

3.课表变动后,申请调课教师负责及时通知调课班级。

三、停课

-3-

(一)因突发事件或场所冲突等原因无法上课的,课程可暂停,但教师应及时向所在教学部门及教务处报告,参照调课程序办理补课手续;

(二)法定节假日停课时不再发调、停课通知单,教师在编制学期授课计划时应预先做好安排;

(三)全院统一停课参照调课的有关程序办理。

四、补课

(一)任课教师调、停课后,均应按规定的时间补课;

(二)任课教师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计划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时,应在原计划结束时间的四周前说明原因,由教务处根据实际情况在机动时间内统一安排补课;

(三)遇法定节假日停课,教师可自愿补课。本管理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4-

推荐第5篇:防灾科技学院各院系硕士学位论文格式

分类号:单位代码:11775 编号 :(学号) 密级:公 开/保 密

防灾科技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人工智能的快论文排版系统研究 Research on Kuai65 Typesetting System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作者姓名: 快论文 专业:计算机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学位类别:工学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2017年6月

Research on Kuai65 Typesetting System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ertation Submitted In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Master Degree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

By Kuai 65

Supervisor: Prof.***

Prof.***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Jun.2017

防灾科技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防灾科技学院。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门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本人签名:

导师签名:日期:年

月日

日期: 年 月日

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的快论文排版系统研究

姓名:快论文 导师:姓名职称 姓:职称 专业:计算机

摘要

快论文(www.daodoc.com)是一款专业的毕业论文在线排版系统,上传论文草稿,选定学校模板,点击一键排版,只需几分钟就可完成论文排版,免费下载预览,满意后付款。快论文平台现已汇集了全国617所高校权威毕业论文模板,均源自各校官方最新发布的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基本涵盖了各类高校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据统计,毕业论文排版涉及的几十项格式设置中,80%的操作都属于不常用操作,因此绝大多数同学以前没用过,以后用到的概率也很低,但为了达到排版的规范,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读论文撰写规范和学习这些不常用的word操作。面对复杂的格式规范,大多数同学熬夜反复调整修改却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基于人工智能的快论文排版系统,剔除了人们手动排版时不可避免的误操作,和由于视觉疲劳导致的错漏等,较之传统的人工排版方式,质量更可靠,价格更优惠,速度更快捷。快论文平台秉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充分研究分析人们的操作习惯的基础上,针对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充分考虑其个性需求,设计并开发完成了一个界面简洁、功能强大、操作便捷的毕业论文排版和编辑系统,帮助大学生提高毕业论文写作效率和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快论文根据各个高校官方的论文写作规范要求,分别构建了属于各高校自己的定制模板,更准确,更便捷,是国内最大的毕业论文排版平台。

关键词:快论文;专业排版;质量可靠;价格优惠;值得信赖

I

Abstract

Research on Kuai65 Typesetting System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hor:Kuai 65 Supervisor:** Major:Computer Science

Abstract www.daodoc.com is a profeional online system for paper typesetting.Uploading your draft, choose the template of your school, then click the instant typesetting button.It only takes a few minutes to complete paper typesetting, You can download the previews for free.If you are satisfied,then pay for it.Our platform has collected thesis templates of 617 universities of the county,which full fill the latest official specification and cover all kind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uai65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t avoid the wrong operations which happenned when people manual typesetting or the mistakes due to visual fatigu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way

of

artificial typesetting,www.daodoc.com has more reliable quality and faster speed with lower price.To achieve the concept of humanized desigh and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sis writing ,we did reserch on the habits of people’s operation habit, and then made this system powerful,easy to operate,also with simple interface to full fill the requirement of the indivisual graduations.Kuai65 is the nation's largest thesis typesettting platform, custom more accurate, more convenient template according to all the official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Kuai65 ; Profeional typesetting; Reliable quality; Price conceions; Trustworthy

II

目录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快论文的选题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2 1.4 本章小结 .................................................................................................................3 第2章快论文一键排版的基本原理 ............................................................................4 2.1 快论文一键排版概述 .............................................................................................4 2.2 智能排版的准确性分析 .........................................................................................4 2.3 快论文排版的快速性分析 .....................................................................................4 2.4 本章小结 .................................................................................................................5 第3章基于人工智能的快论文排版系统设计 ............................................................6 3.1 快论文排版系统的设计方案 .................................................................................6 3.2 快论文平台的功能介绍 .........................................................................................6 3.3 本章小结 .................................................................................................................8 第4章快论文平台的人性化设计 ................................................................................9 4.1 模板选择界面的设计 .............................................................................................9 4.2 论文编辑界面的设计 .............................................................................................9 4.3 本章小结 ...............................................................................................................10 第5章系统应用实例 ..................................................................................................11 5.1 快论文系统的使用方法 .......................................................................................11 5.1.1 注册 ....................................................................................................................11 5.1.2 创建论文 ............................................................................................................11 5.1.3 导入论文 ............................................................................................................12 5.1.4 生成论文下载 ....................................................................................................13 5.2 本章小结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III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 快论文的选题背景

大学生毕业设计工作每年在各个高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有近95%的毕业生论文在排版布局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诸如封面格式,摘要格式,页眉页码,标题格式,参考文献等方面不符合所在高校的规范,论文排版已然成为了大学生最大的难题。在毕业设计中,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都是第一次自己写学术论文,他们对于WORD等排版软件使用并不熟练,更不具备几千甚至几万字论文的排版能力。据统计,毕业论文排版涉及的几十项格式设置中,80%的操作都属于不常用操作,因此绝大多数同学以前没用过,以后用到的概率也很低,但为了达到排版的规范,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读论文撰写规范和学习这些不常用的word操作。面对捉摸不透的论文撰写规范,大多数同学苦于论文排版的各种格式要求,排了一遍又一遍,还是在排版格式方面错误多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今有两大类论文编辑工具比较常用,一类是类似于Microsoft 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文本类编辑器;另一类是类似于LaTex的标记性文本编辑器。在国外,论文的格式也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论文格式。也有相关的排版工具被广泛使用。

LaTeX由美国计算机学家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发,利用这种格式,即使使用者没有排版和程序设计的知识也可以充分发挥由TeX所提供的强大功能,能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生成很多具有书籍质量的印刷品。GNU texmac是集编辑、排版、结构化处理于一体的文档综合处理平台。最初由法国数学工作者 Joris van der Hoeven 设计开发,它拥有便捷的文本编辑界面和 TeX 一样美观的最终排版效果,几乎是真正的所见即所得,编辑时可见排版后的文本,对用户极为友好。

虽然这几款国外的排版工具为论文排版、公式编辑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由于语言、文字兼容等方面的原因,对于国内普通的用户来说想要熟练使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已经有一定相关基础而想要进一步提升的用户来说也并非易事。

防灾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以LaTex为例,LaTeX自从八十年代初问世以来,也在不断的发展。最初的正式版本为2.09,在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许多新的功能,机制被引入到LaTeX中。在享受这些新功能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它所伴随的副作用也开始显现,这就是不兼容性。标准的LaTeX 2.09引入了“新字体选择框架”(NFSS)的LaTeX、SLiTEX,AMS-LaTeX等等,相互之间并不兼容.这给使用者和维护者都带来很大的麻烦。

图1-1 LaTex LaTex Editor界面

在国内,除了某些高校的个别专业博士论文要求采用Tex作为学术论文排版工具外,大多数的高校仍然使用Word作为论文排版的主要工具。Word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想要排出简洁优美的论文版式仍然很难。

1.3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本系统是为了方便各高校的学生排版毕业论文而开发的系统,所以设计原则要符合论文的整体原则。在划分模块的过程中,将绝大多数文字类功能与内容放在一起作为向导模块,它不仅符合一般人排版论文的习惯,而且可以引导初次使用本系统的用户进行操作,根据向导一步一步的提示转变来带领用户全面的完成论文模板的使用。当论文的文字都录入到系统之后,图片处理模块和表格处理模块就开始发生作用,用户可以在这些工作都完成之后借助预览模块来预览已经编辑好的论文,并且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修改,当用户对预览效果满意之后,可以

第一章绪论

通过PDF模块的下载功能,将生成好的PDF格式论文免费下载到本地。用户预览排版结果,满意后再选择支付,充分体现了我们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1.4 本章小结

毕业论文排版涉及几十项格式设置操作,对于不熟悉规范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快论文排版系统在对排版涉及的格式做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把一些复杂的格式编辑整合简化为一键操作,达到快速完成论文排版的目的。3

防灾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快论文一键排版的基本原理

2.1 快论文一键排版概述

一键排版是快论文平台最显著的功能。用户只需专注内容的撰写,不用关心格式问题。在内容撰写完成后,点击工具栏的一键排版按钮,平台会按照选定学校模板的要求,自动完成字体、字号、段落、行间距、页眉、页脚、页码、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的标准格式设置,瞬间完成通常需要用户花费数天时间,也未必能完全正确的排版工作,大大减轻了论文撰写的压力,同时也节省了反复修改格式导致的打印费,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传统论文排版方式不可避免的高成本,低效率的缺点。

2.2 智能排版的准确性分析

一篇普通的本科毕业论文大约一万字,一篇硕士毕业论文三至五万字,通篇排版完,会涉及到十几种字体。一方面,传统的人工手动排版论文,由于受人力的局限,存在视觉疲劳、误操作等不可避免的人为误差。譬如,在第一章设置好正文字体后,在设置三级、四级标题或图文标题时,不小心又把后续的正文字体设成了标题字体;后面发现错误,修改设置的时候,又可能带入新的误操作,原本简单的操作,却需要反复修改,平添了不少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毕业生都是第一次长篇大论地撰写论文,第一次阅读论文的撰写规范,对规范的理解往往不到位,不准确,操作起来容易走入自以为是的误区。快论文平台的模板是由有多年经验的专业的论文编辑工作者严格按照各校的论文撰写规范所制作,系统设置字体、间距、样式等,一旦设定就肯定正确,不存在误操作,非常规范。

2.3 快论文排版的快速性分析

据统计,由于对论文格式要求不熟悉,对一些不常用的word设置功能项需要现学习,大学生在毕业论文排版上通常需要花费三天~两周的时间,即便是对排版要求非常熟练,word操作也非常娴熟的论文编辑工作者排版一篇硕士论文也至少需要两个小时。而快论文平台,导入论文、调整修改、导出论文几分钟完成排版。

第二章快论文一键排版的基本原理

2.4 本章小结

基于人工智能的快论文排版系统,剔除了人们手动排版时不可避免的误操作,和由于视觉疲劳导致的错漏等,较之传统的人工排版方式,质量更可靠,价格更优惠,速度更快捷。如表2-1所示,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表2-1 各种排版方式的比较

排版方式 准确性平均所需时间平均花费

学生自己排版

低 7天 0

找专业人士排版

中 2天 100元

快论文排版

高 10分钟 35元

防灾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基于人工智能的快论文排版系统设计

3.1 快论文排版系统的设计方案

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B/S结构已经逐渐的提到了C/S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语的使用界面通过浏览器来实现,很少的功能与逻辑部分出现在前台客户机上,而是把几乎所有的逻辑运算或者复杂的功能放在服务器端实现,这样可以减轻客户端的压力,只要用户能够运行浏览器就能使用到网页上的所有功能。

在程序的维护更新方面,只需要跟新服务器端的配置,无需更新客户端,这样能够减少运营维护费用,降低系统开发成本。

本系统用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这样就打打简化了客户端电脑的符合,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以及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

如果本系统采用C/S结构,将会在每个客户机上安装一个庞大的系统运行环境安装包,出于用户体验和成本考虑,综合上述的优点,本系统采用B/S结构进行程序的开发与设计。

PHP是当下流行的一种动态网页编辑语言,PHP是英文超文本预处理语言HypertextPreproceor的缩写,它是一种嵌入到HTML中执行的脚本语言,它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函数丰富、跨平台的特点。比起其他的动态网页编写语言,PHP速度快得多,而且他还有支持几乎所有流行的数据库以及操作系统。综合和考虑后本系统使用PHP代码编写。

3.2 快论文平台的功能介绍

快论文平台围绕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提供了丰富的辅助功能,如规范论文结构、内容写作提示、一键排版、翻译帮助、文献排序等。

规范论文结构。用户在平台按照向导创建论文后,平台自动生成标准的论文结构,包括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章节、结论、参考文献、研究成果、致谢、原创性声明、个人简历、附录等,帮助用户清晰地勾勒出论文的骨架,基本满足了一般毕业论文的要求,用户只需在对应的部分填入相应的内容即可。

内容写作提示。在用户初次进入每一个章节时,系统都给出了对应部分的写作提示,譬如,用户创建完成论文后,点击摘要,摘要页会提示如何撰写论文摘

第三章基于人工智能的快论文排版系统设计

要,以及摘要应该包含的内容。对该部分的写作要求详尽而实用,仿佛一个贴心的导师,适时地给予指导。

一键排版是快论文平台最显著的功能。用户只需专注内容的撰写,不用关心格式问题。在内容撰写完成后,点击工具栏的一键排版按钮,平台会按照选定学校模板的要求,自动完成字体、字号、段落、行间距、页眉、页脚、页码、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的标准格式设置,如图3-1所示。瞬间完成通常需要用户花费数天时间,也未必能完全正确的排版工作,大大减轻了论文撰写的压力,同时也节省了反复修改格式导致的打印费。

图3-1一键排版后的论文

对于之前未能在快论文平台写作论文的用户,也可以将已有的论文草稿,成品或半成品均可,直接导入到平台。花几分钟时间对论文内容进行确认和调整后,快速实现论文结构的规范化和格式的标准化。

一般论文通常都会要求有英文题目和英文摘要,快论文平台在常用工具里也提供了权威的在线翻译软件。用户可以将需要翻译的内容复制粘贴进翻译软件里,

防灾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完成在线翻译。后期平台在对翻译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后,会选定一到两个最适合论文专业术语翻译的软件,直接嵌入系统,实现直接翻译。

传统上,在论文撰写接近尾声的时候,论文中对参考文献的引用也是一项较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个找到对应的点插入引用。而如果文献插入完成后,如果文中某处需要新增一个文献引用时,从新插入处到文末的引用都需要更新,这是很让作者头疼的事。下一版中,快论文平台会解决这个难题,只要是在平台上插入的文献,会实时自动更新排序。

此外,平台的所有数据均存储在云端,方便随时随地存取、检索和传递。用户既可以将论文留在平台,由平台免费保管一年,也可以下载到本地或个人云盘自行存档,或者由学校档案馆统一下载到本地服务器进行备案。

3.3 本章小结

本章详细介绍了快论文一键排版的特色功能,在充分研究分析人们的操作习惯的基础上,针对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充分考虑其个性需求,在系统中插入了文档导入、翻译帮助、电子存档以及文献排序的实用功能,使快论文成为一个界面简洁、功能强大、操作便捷的毕业论文排版和编辑系统,

第四章快论文平台的人性化设计

第四章快论文平台的人性化设计

模板设置与论文正文部分是系统设计中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部分,由于纯文本中章、节、条、款的层次并不直观,所以在页面中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个问题,不然用户在输入大量文字时,容易造成文章结构混乱。本系统通过章节标题和正文内容分开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标题和内容的分离不仅让用户感觉更加的直观,系统也更加清楚用户输入的是论文的哪个章节,以此来实现论文的层次结构。

4.1 模板选择界面的设计

面对全国数百所不同大学的不同模板,如图所示,我们细心地为用户按省份以及学位类型分类,免去了传统论文排版中用户自己盲目查找与设置的过程,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方便用户的查找与使用,更充分体现了我们的“用户至上”人性化设计原则。

图4-1 模板选择界面

4.2 论文编辑界面的设计

论文编辑界面默认显示的是论文首页即论文封面,封面和目录是不可编辑的,系统会自动生成目录与学校官方要求准确对应的封面。论文编辑界面的上面是工具栏,列出了论文编辑会用到的功能选项;左边是导航栏,可点击进入对应章节进行编辑,所见即所得。

防灾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3 本章小结

用户的需求呈多样化,单调的设计难以维系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在本项目开发的需求分析阶段,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排版习惯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问卷调查,在充分了解调查数据的基础之上,快论文系统的设计理念也由以“人的共性为本”向“人的个性为本”转化,设计出来一套界面简洁、使用简单的系统。这种对用户使用心理和使用情感的关心是对人性关怀的具体体现,也正我们对“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肯定与完善。

10第五章系统应用实例

第五章系统应用实例

5.1 快论文系统的使用方法

5.1.1 注册

从浏览器地址栏直接输入网址:www.daodoc.com;或者在百度搜索:快论文,点击排名第一的“快论文-专业的论文排版神器”进入快论文平台,如图5-1所示。

图5-1 快论文首页

点击首页右上角的免费注册,进入注册页面,可以用手机号完成注册;也可以用第三方账号,QQ或微博账号登录,如果电脑已经登录了QQ或微博,可以选择快速登录,点击“授权并登录”即可进入系统,也可以点击账号密码登陆,手动输入已有的QQ或微博账号密码登录进入系统。 5.1.2 创建论文

登录后,进入系统的个人中心,里面会显示您所编辑过的论文。点击空白页面的“+”进入创建论文页面,选择对应学校模板,填写论文的基本信息,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导师等相关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如图5-2所示。

防灾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图5-2 创建论文界面

5.1.3 导入论文

如果已有论文草稿,可上传论文草稿,如果没有则选择“跳过”直接进入论文编辑界面,如图5-3所示。

图5-3导入论文界面

点击上传论文后,将进入论文上传状态的界面,如果上传论文失败,可选择重新导入,或与管理员在线联系。如果上传成功,可以点击生成论文,完成排版,

第五章系统应用实例

直接导出排好版的论文;如果内容还需编辑,则点击编辑论文进入论文编辑界面,默认显示的是论文首页即论文封面,系统会自动生成准确的目录和封面。论文编辑界面的上面是工具栏,列出了论文编辑会用到的功能选项;左边是导航栏,可点击进入对应章节进行编辑。 5.1.4 生成论文下载

在对论文内容进行检查确认后,点击工具栏上的【生成论文】按钮,可立即完成论文排版,生成标准格式的论文文档,如图5-4所示,可先下载免费预览的pdf,确认无误后再根据电脑系统里的word版本选择相应的文档下载。

图5-4 排版后的论文下载界面

5.2 本章小结

本章详细说明了快论文自动排版系统的使用方法,在内容撰写完成后,点击工具栏的一键排版按钮,平台会按照选定学校模板的要求,自动完成字体、字号、段落、行间距、页眉、页脚、页码、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的标准格式设置。整个系统的使用流程不仅符合一般人排版论文的习惯,而且可以引导初次使用本系统的用户进行操作,根据向导一步一步的提示转变来带领用户全面的完成论文模板的使用。

防灾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任唤麟,张辉.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解读及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02-104.[2] 张印.基于VSTO的高校毕业论文格式化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3] [4] [5] [6] [7] [8] 郑根创.论文自动排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2.任林涛.PDF格式中文科技论文的有效信息提取方法及分类研究[D].吉林大学,2011.陈瑜,丘文辉.浅议我国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J].中国研究生,2015,07:48-51.骆正茂.高职院校毕业论文格式排版系统开发[J].硅谷,2010,18:84-85.戴德宝.Word环境下论文格式模板制作[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07:1703-1704.刘兴兵,余功茂.英语论文APA格式评介[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75-82.[9] 冯晓云,朱平盛.科技论文的构成与编写格式[J].山东气象,2005,03:12-15.[10] 季金奎.浅谈学生毕业论文格式排版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电脑,2016,08:155+159.

致谢

致谢

能够加入到"快论文"项目的开发中, 成为开发小组中的一员,我感到非常幸运。本设计的完成是在我们的导师潘峰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进行的。在每次设计遇到问题时老师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得我的设计顺利的进行。从设计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设计的修改的整个过程中,花费了潘老师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在此向导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都将使我受益终生。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一边是老师的悉心指导, 一边是与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与理解, 几个月下来大大提高了自己业务和技术两方面的技能, 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和一些技巧, 而且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模块的开发。通过实践, 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实际的开发工作中也遇到了很多的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技术, 面对技术难题我总是直接面对, 没有逃避, 也因此自学了好多新的技术, 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也加深了对自己工作要负责的信念。

在这个温馨的开发团队中, 我加强了自己的团结精神和集体感,通过这个项目不仅学习到了很多技术,也了解了整个项目的大体流程, 从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详细设计、代码编写、测试、项目维护等方面, 使自己不仅从一个代码编写人员的角度还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看整个项目开发, 加深了软件开发概念的理解。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和我同一设计小组的几位同学,是你们在我平时设计中和我一起探讨问题,并指出我设计上的误区,使我能及时的发现问题把设计顺利的进行下去,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可能这样顺利地结稿,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推荐第6篇:防灾科技学院14级新生常见问题

新生常见问题解答整理

1、寝室问题

大一新生有

4、

6、

8、人寝室,上下铺,无独立卫浴,寝室内备有一张桌子以供使用。报道时可以选择早到有些院系可能会分寝室。

2、饮食问题

南校校共有两个食堂:回民食堂和第一食堂。北校有一个食堂

3、洗浴问题

学校南北校各有一个澡堂,全为淋浴室

4、备品问题

学生可以在校购买床单枕巾被罩,枕头,也可自己携带,其余物品均自己携带。

5、购物问题

简单的生活物品可在学校超市及附近超市购买,四海超市名声不太好,可以选择双宝 6 Q:防灾科技学院在哪?

A: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不是在北京,学院的正确地理位置是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开发区。又有一说是在北京东燕郊经济开发区,但是行政并不属于北京,只是地理位置很近。

7、Q:从防灾到北京的交通方便么?

A:方便,但是很挤。有几趟公交都是从燕郊到北京的,从学校到北京朝阳区不堵车大约40分钟。堵车一个小时多点。其实北京有些区的人想去朝阳区都没咱们快。。。大致上有811 812 815 818 819。(812和815挺快)

8、Q:这边天气怎么样?

A:干燥,夏天比较热,冬天比较冷,而且这里春天和冬天的风比较大。(典型的北方气候)注:寝室有一个风扇,也有暖气

9、Q:防灾科技学院校风如何?

A:有很多爱学习的人,但同时也有很多不爱学习的人,想好好学习的话靠两点:一是自己的自觉,二是靠身边人的带动。(学习向来如此。。。)

10、Q:防灾科技学院隶属地震局毕业之后就是地震局的么?

A:不是,因为现在工作大部分都是自己找的,而且即使让你去你也未必去,据往届说的是工资并不高。当然如果你的水平相当高的话另说

11、7 Q:防灾科技学院有几个系?

A:暂时有七个。一系地震科学系,二系防灾工程系,三系防灾仪器系,四系信息工程系,五系经济管理系,六系人文社科系,七系外语系。 地科系专业: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下水工程、资源勘察 工程系专业:勘查技术工程、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测绘工程 仪器系专业:电气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 信息系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类

经管系专业:金融学、会计、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人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广告学 外语系专业:英语

12、Q:学校大么? A:还好。分两个校区,从南校区的南门步行到北校区大概需要二十分钟左右。

13、Q:防灾科技学院的设施如何?

A:学校南校现在有两个教学楼,三个实验楼,一个图书馆,一个体育馆,一个游泳馆,两个食堂,五个宿舍楼,一个体育场(有网球场和一个教职工篮球场),一个篮球场。北校区有一个新建的教学实验楼,五个宿舍楼,比南校区的宿舍要好一些,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没有空调,夏天都是吹风扇的,冬天暖气挺暖和的。目前的规划大概是前四系专业课程在北校上,后三系专业课程在南校上,基础课程大概是都在南校上。

14、Q:校园环境怎么样?

A:这个还好吧,具体也没法形容。懂艺术的人看什么都是美得。客观上说绿化挺不错,可以去看一下群相册

15、:学生宿舍如何?

A:上下铺,一般都是六人寝,一年800,北校男寝就有几个是八人,但无论几人寝都是上下铺,南校的宿舍大致上是20平左右,北校差不多有三十,北校区比南校区的宿舍多一个阳台。一间宿舍两个桌子,四个凳子,一人一个装衣服的小柜子和一个鞋柜。(北校三号楼没有鞋柜)

16、Q:学校内部都有哪些社团?哪些组织? A: 组织:

归团委的有:大学生国旗护卫队、艺术团,团委、学生会、广播站、社团联合会, 归党委的有:电视台,院报编辑部。 学生处:大学生救援队

归思政部的有:大学生道德与法律协会、时事论坛、哲学爱好者之家、荒政研究协会等等。

招生就业处的有:大学生就业与发展协会。 社团:

轮滑社,羽毛球社,网球社,街舞社,游泳协会,定向越野协会,书画协会,计算机协会,动漫协会,环保协会,数学协会,英语协会,心宣社,汉服社等等

(PS:各个组织与社团招新时间不同,报社团组织什么的要有度。报两个等于自虐,三个等于自残,三个以上等于自杀,请学弟学妹们慎重。)

17、Q:防灾科技学院的周边环境怎么样?

A:还算可以,应该是没有地级市发达,但要远远比一个县城发达,购物大家普遍都去步行街,那里是学院街附近专卖店的聚集处。步行街附近也有许多饭店、餐厅一类的餐饮场所。学院街内部有两个比较大的超市,一个是步行街边上的兴达超市,一个是学院街尽头的物美超市,那边还有苏宁这一类的电器商场,以及各种培训机构,医院,还有燕郊公园一类的休闲景区。但是据说这边治安不是太好,可能是人口较多,较杂的缘故吧。还有两个离北校较近的超市,沃尔玛和乐天玛特。

18、Q:去报到的时候都需要带什么?

A:带好身份证,录取通知书。要是家庭条件有限需要申报助学金的就在家里签好贫困申请及证明,盖上三级证明,一起在报到的时候带到学校来。最好在家里准备好两版一寸蓝底照片,一版两寸照片,外加五六张身份证复印件。这些都是以后招新什么的会用到的,省着到时候现准备来不及。

(PS:最好带上户主和自己在户口本上那页的复印件,这是证明身份的东西,有备无患)

19、Q:防灾科技学院的学费问题。

A:学费一年3500,住宿费一年800。入学第一年会在此基础上多交个书费,大约是1000多,是4年一共的。属于全国高校除师范类和军校最便宜的学校了

20、Q:住宿的地方离上课的地方远么?

A:如果你住北校的话就比较远了,那样需要买自行车,买自行车的话请注意,不要去杨氏车行买,这个杨氏车行卖的车都很烂,整个学院街的车都不能买,基本你买一个月就会坏,最好找学长学姐带你们去行宫市场那边买,最好买那种品牌专卖的,如果家庭条件不太好的话也可以去行宫市场南头去买二手自行车。

21、Q:学校的各项费用

A:网费是统一的下载流量1G=2元,上传流量1G=1元,水电免费,洗澡也是跑流量的,插上卡之后你洗多少水的走多少钱。游泳馆本校学生两个小时8块钱,体育馆的收费不是很清楚。生活费的话看家庭状况,如果家庭条件差不多的话每个月1500基本是够了,如果稍微有些困难的话600-800也是可以的,只要不乱花就可以,实际上一个月的伙食费吃的好点也就1000以内是可以解决的,但是那种家庭很优越的除外,一个月生活费我认识的人是从500-10000不等的。

22、Q:关于军训。

A:军训大概是训两周,14天。在自己学校内训,不是很累,但是会晒黑,建议多带些防晒的东西。也多准备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品。

(PS:身体没啥毛病,军训就不累,选军服特别是鞋子一定要选好,军训过后国旗护卫队就会招人,这个挺苦)

推荐第7篇:防灾科技学院EU英语协会章程

防灾科技学院EU英语协会章程

第一章

第一条 本协会定名为:防灾科技学院EU英语协会;简称:EU协会;英文名称:English Union;英文缩写:EU。

第二条 本协会由防灾科技学院学生自愿联合发起成立,是经共青团防灾科技学院委员会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团。

第三条 本协会的宗旨为:传播英语知识,弘扬国际文化。

第四条 本协会挂靠于防灾科技学院外语系,接受防灾科技学院社团联合委员会与防灾科技学院外语系老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

会员和干事

第六条 会员的入会:凡对英语感兴趣且同意并遵守本章程的各年级同学均可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社团招新期间提出入会申请,面试合格后即可加入协会,享受会员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七条 会员的权利:会员享受协会针对会员举办讲座的听课权、享受协会针对会员举办活动的参与权、享受协会面向全校举办的活动的优先参加权,享受协会为会员提供服务的权利。

第八条 会员的义务:会员拥有每年参加一定数量协会主办或协办的讲座的义务,拥有支持并尽可能参加协会主办或协办的活动的义务,拥有服从协会安排的义务。

第九条 会员的退会:主动提出退会申请或多次不参加会员必须参加的活动的会员视为自动退会,坚决不履行会员义务的会员责令其强制退会。已经退会的会员不再享受会员的权利,再入会则需按照入会程序重新申请入会。

第十条 干事的加入:协会的会员若自愿参与协会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可选择一个希望加入的部门,经部长审批通过后即可成为该部门干事,在享受会员权利的基础上承担干事义务并享受干事权利。

第十一条 干事的权利:干事享有会员享有的一切权利并且优先权高于会员,干事享有参加协会专门针对干事举办的活动的权利,享有竞选副部长、部长的权利,享有监督协会领导层工作的权利,享有无需履行会员义务的权利。

第十二条 干事的义务:干事拥有参与协会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工作的义务,拥有服从部长及主席团安排的义务,拥有对外展示协会风采并维护协会利益的义务。

第十三条 干事的退部与退会:主动提出退部申请或多次不履行干事必须履行义务的干事视为自动退部,坚决不履行干事义务的干事责令其强制退部,退部的干事自动转为会员,不再享受干事的权利,但是享有会员权利并须履行会员义务。会员的退会请参照本章程第九条。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四条 本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EU协会主席团,下设秘书处、外联部、组织策划部、文艺宣传部、编辑部等。

第十五条 本协会主席团设会长一名,副会长一名。下属各部门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一至三名。主席团及各部长、副部长属于协会领导层人员。

第十六条 本协会领导层每学年至少换届一次,副会长由自由竞选及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直接产生,投票人数须超过协会干事人数的一半,竞选人员不得参与投票,副部长、部长在自由竞选的基础上由主席团任命产生。新一任会长经上一任主席团商议后从选举产生的副会长中直接任命产生。

第十七条 各部门可根据本部门需要招收干事,人数由各部门自行决定,招新时间原则上仅限于每学年第一学期的全校社团统一招新期间。

第十八条 本协会领导层的工作接受全体成员的监督,领导层有答复成员质疑的义务。当领导层人员存在严重的失职行为时,干事有权利联名罢免领导层人员。其中副部长的罢免需本协会全体干事人数的一半以上联名提请,部长的罢免需本协会全体干事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联名提请,由主席团负责受理并作出答复。副会长的罢免需本协会全体干事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及全体部长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联名提请,由会长受理并作出答复。会长的罢免需本协会全体干事及全体部长联名提请,由主席团全体副会长直接受理并作出答复。

第十九条 干事的强制退部与会员的强制退会由主管干事的部长或主管会员的部长提请主席团受理,由主席团作出答复。

第四章

活动管理

第二十条 本协会的一切活动之目的须为“挖掘会员潜力,提高会员能力”。

第二十一条 本协会举办的一切活动均为公益性活动,除保障协会基本运营所需的费用外原则上不得盈利。

第二十二条 本协会举办的活动分为自行策划与对外承接两种形式。除了法律、政策以及学校明令禁止的内容,对活动的形式不作限制,并适当鼓励形式新颖且受同学欢迎的活动。一切活动需经主席团批准方可举办。

第二十三条 本协会在对外承接公益活动时可向活动主办方收取成本费用。

第二十四条 活动的举办原则上不得安排在每学期的第十七教学周及以后的时间内。

第二十五条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收入、支出、借贷等任何费用需有专人记账管理,先由个人垫付的各种费用在活动结束后第一时间一并结清。

第五章

资产管理 第二十六条 本协会的所有资产属协会全体成员所共有,严禁个人在未经授权或允许的情况下将协会资产挪用、转借、出租、赠予、抵押、变卖以及其他形式改变原状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本协会设专门的副部级以上人员管理协会资产,管理员每学期至少向主席团作一次工作报告。管理员有义务随时向主席团报告每次活动后协会的收支情况,管理员必须在出现财政紧张或赤字时第一时间内把详细情况报告主席团。

第二十八条 本协会的财政支出需为协会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活动或其他为协会成员谋求利益的活动所用,活动需经主席团认可后方可举办,违者自行承担该活动所产生的费用。

第二十九条 报销个人垫付的费用时须同时收回发票(收据),无发票(收据)的情况下原则上不予报销。

第六章

终止程序

第三十条 本协会全体成员人数不足一人时自动注销。

第三十一条 在经过协会全体成员大会确定协会确需注销时,由协会主席开始办理注销手续。

第三十二条 在协会成员不足一人、协会会长开始办理注销手续或协会突然注销的情况下,需由专人负责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处理剩余资产,清理后的所有剩余资产由全体成员平均分配,清理后的剩余债务由全体成员平均分担。

第三十三条 本协会自协会资产清理完毕并经共青团防灾科技学院委员会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七章

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经2011年4月6日EU协会全体会员大会表决通过。

第三十五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协会主席团所有。

第三十六条 本章程自防灾科技学院社团联合委员会核准之日起生效。

推荐第8篇:防灾科技学院实习报告封皮(定稿)

防灾科技学院

实习报告书

专业系别报告题目(专业)生产实习报告报告人班级指导教师XXX/XXX/XXX带队教师XXX/XXX/XXX实习时间实习单位

教务处监制

推荐第9篇:防灾科技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安全责任书

防灾科技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安全责任书

我社会实践团队所有成员自愿参加2014年防灾科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保证本团队所有成员身体和心理状况适合参加本次社会实践,对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性质、实践地的情况以及可能的风险已充分了解与认知,详细阅读并全部理解相关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本团队关于社会实践的各项规定。在我团队社会实践期间,所有成员保证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纪律,严格执行本团队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各项规定。如出现下列情况,依据本责任书和有关规定处理:

1、

2、本团队成员财物的遗失、被盗、毁坏等经济损失由本团队由于本团队成员过错(包括但不限于自杀、自伤、疾病等)、成员承担;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导致的自身人身伤害,由本团队成员承担全部法律和经济责任。本团队成员实施的违法行为或违反实践当地各项规定、本团队关于社会实践的各项规定、校纪校规、交通规则以及民族习惯等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和引起的法律责任由本团队成员承担;

3、由于本团队成员的过错造成的第三方的人身伤害或经济损失由本团队成员承担。

特别说明: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为了深化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鼓励在校大学生走出校门,了解国情,深入社会,提高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社会实践的性质:是在学校积极鼓励及大力支持下,由学生自发组织,自愿参加,并组成“社会实践团队”,所有参加者为“社

会实践团队”的组成人员,各位成员为本团队的安全责任主体。“社

会实践团队“所有成员推举填写实践小分队领队姓名为本次社会实践

的领导,并得到所有成员的授权对防灾科技学院签署本安全责任书。

安全措施:a、“社会实践团队”在防灾科技学院建议及帮助下,

制定出《实践团队守则》,每位成员应遵照执行;b、防灾科技学院于

2014年6月28日为全体“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义务开展了安全教育

培训;c、防灾科技学院建议并提倡“社会实践团队”每位成员购买

保险(包括但不限于人身意外伤害险、交通意外伤害险等);d、学院

建议“社会实践团队”各分队成立3人以上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社会

实践期间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e、虽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非学院组

织,但学院仍要求“社会实践团队”各位成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校纪校规、交通规则;尊重当地的民俗民风、不得酗酒、打架和做任

何影响学院名誉的不文明行为;要注重礼仪礼节,礼貌待人,着装正

式、整洁,体现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f、其他

本社会实践团队所有成员已经详细阅读并认可本责任书,对整体

内容和各项规定均无异议,并由本社会实践团队领队签署本协议。以

上规定,本团队成员严格遵守,若有违反则一切后果由本团队成员负

责。

系部:

项目名称:

领队签字:

社会实践团队(全体人员签字):

2014年月日

推荐第10篇:防灾科技学院届毕业晚会策划书(材料)

防灾科技学院2012届毕业晚会策划书

一、毕业生晚会主旨:

作为我们学校的2012届毕业生, 希望他们带着青春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志向离开这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校艺术团打算通过举办一次毕业晚会,师生共聚一堂,表达对毕业生的美好祝福,给予他们走向未来的信心,并为他们的大学生活留一个美好的回忆。

二、毕业生晚会内容概要:

整场晚会在内容主旨上共分为两个主要板块:

第一:回忆过去&我的大学

第二:憧憬未来&我的社会

晚会节目综合艺术节各项获奖作品及专为毕业生量身制作的节目,同时制定专门的节目负责人负责节目质量的推进,节目形式涵盖晚会节目的各种形式,包括歌、舞、话剧、朗诵等多种形式。

三、毕业生晚会活动目的:

融合师生美好情意,汇聚彼此难忘回忆

四、毕业生晚会相关安排:

 活动主办单位:防灾科技学院艺术团

 活动承办单位:防灾科技学院艺术团

 活动举办时间:(暂定)

 活动举办地点:学术报告厅(暂定)

 活动指导老师:叶欣等

 活动参加人员:防灾2012届全体毕业生同学、.老师及其他各年级同学代表

五、活动基本流程:

(1)明确本次活动的主旨、理念,召开筹备会议,确定活动组织人员的各自责任分工。(时间暂定)

(2)根据活动中各项安排,进行活动总体策划,排定活动流程,明确活动过程

中各注意事项,并形成书面材料。

(3)开始进行活动前期的节目准备工作,并积极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排练。

学术报告厅第一次彩排

学术报告厅第二次彩排

学术报告厅第三次彩排学术报告厅第四次彩排

六、本次活动的整体形象设计与对外宣传工作。

 在活动开始前1—2周以背景幕布为蓝本制作本次活动的宣传展板,置于

学校第一食堂及北校食堂前,进行活动前期宣传。

 在活动开始前3天左右制作包含本次活动基本信息的宣传海报,分别张

贴于第一食堂及北校食堂、每栋宿舍宣传栏,同时在这几处派发DM单,以保证海报宣传力度与总体效果。

 在活动开始前1周左右专门制作与本次活动主体风格相统一的精美节目

单。

 在活动当天视具体情况在学院主要路道上空悬挂带有相应宣传文字的横

幅。

七、活动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 在活动开始前1—2周左右购买鲜花、饮用水、气球等与本次活动相关的

各类器材与演出道具。

 在正式彩排时联系专业音响调试人员进行音响操控,对演员所提供的歌

碟进行检验,以保证彩排和正式演出时的音响效果。

 在活动前1周购买并填写本次活动的邀请函,向学校领导,系领导,及

其他兄弟院系学生代表发出活动邀请。

 活动开始前1周左右联系校内外主要新闻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对外宣

传。

 活动开始前1—2天具体通知到各班同学准时参加本次活动

八、活动当天的组织工作

 下午14:00整所有演出工作人员到场签到。开始布置背景幕布,(在其

上放置相应的节目单,饮用水等),由专人调试音响。(如有需要还可以提前悬挂横幅)

 下午16:30整所有演员,主持人与礼仪人员到达现场签到,上缴歌碟,

进行演出前的必要准备工作。

 下午18:30前同学在各班负责人的带领下到达演出现场落座。由专人维

持现场纪律,调节现场气氛,散发节目清单。

 下午18:45左右领导到场,由礼仪人员进行接待,在专门位置落座。 晚上19:00整 演出准时开始。现场由专人负责维持纪律,活跃气氛,

摄影拍照。

 晚上22:30—11:00左右演出结束,领导和同学先后退场,工作人员部

分留下,收拾演出现场,进行卫生清洁工作。

九、活动结束后工作

 演员在活动结束后尽快归还服装。同时进行新闻稿的撰写,在最短的时

间内向校内各主要报刊投稿。将拍摄的照片在系网页上发布。

十、晚会主题划分与主轴节目概要:

 开场节目:待定

 主持人登场:开场白、介绍相关学校、学院领导嘉宾

 领导致辞:相关学校、学院领导嘉宾致辞讲话

第一篇章:回忆过去&我的大学

待定

*(可插入娱乐小节目,如,幸运气球,智力问答等)

第二篇章:憧憬未来&我的社会

待定

附件:主体节目清单(暂缺)

【备注】

特色节目---幸运气球

具体形式:事先工作人员准备几个问题,放在几个气球内,随机选出观众,让其选择一个气球,并回答其中的问题。

特色节目---智力问答

具体形式:随即选择选择4个同学上台,由主持人提问,抢答,逐步淘汰,最后的优胜者有奖品。

十一、晚会具体工作安排与分工

1、节目管理:

部门:文艺团策划部

职责:总体把关节目的选拔与会场节目的安排,以及当天的节目催场。

2、嘉宾邀请:

部门:艺术团办公室

职责:负责晚会邀请的校方、各处室、各系部领导的联系与请帖制作与递送工作。

3、场地申请及电源联系:

部门:艺术团及学生会

职责:落实好场地申请和联系好晚会现场所需电源。

4、外联工作:

部门: 艺术团及学生会

职责:为晚会拉活动赞助商。

5、宣传工作:

部门:艺术团及学生会

职责:晚会的所有宣传工作(包括广播,海报等各种形式)。

6、舞台布置组:

部门:艺术团策划部

职责:负责舞台前场布置(彩球、彩带等),荧光棒的发放,礼炮的拉放,及上台献礼同学的秩序。

7、会场布置:

部门:艺术团及学生会

职责:晚会嘉宾席的布置。

8、现场机动组:

部门:艺术团及学生会

职责:做出现场安全预案,负责现场秩序维持与突发性事件的处理。

9、观众入退场次序:

部门:艺术团及学生会

职责:负责观众入退场次序,避免观众发生拥挤,拿出一个可行的组织学生入退

场方案,按方案行事。在主席团会议上把工作安排给各个系部。必要做到现场的入退场都井然有序。

10、嘉宾接待组:

部门:艺术团礼仪队

职责:负责嘉宾接待。

11、物品采购组:

部门:艺术团策划部

职责:记录所以部门需要的用具,并制定完整的采购计划,负责物品的采购。

12、主持人管理组:

部门:艺术团办公室

职责:负责主持人串词的整理

【注:其他未具体安排的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则作为机动人选,随时服从组委会的具体安排。】

十二、晚会要求

1.本次晚会举办的各个环节必须严格遵守安排,内容上不能包含不健康的消极思想。

2.本次晚会要求组织者与参与者积极配合,各个部门之间也应密切配合,互相支持,有困难应即使联系,迅速解决问题, 以保证晚会的顺利进行。

艺术团策划部2012/4/25

第11篇:防灾科技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材料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目前我们所说的个人台式商用机属于

A、巨型机 B、中型机 C、小型机 D、微型机

2、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A、(10011001)2 B、(227)8 C、(98)16 D、(152)10

3、在小型或微型计算机里,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

A、BCD码 B、16进制 C、格雷码 D、ASCⅡ码

4、在下列机器数 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A、原码 B、补码 C、反码 D、原码和反码

5、设[X]补=1.x1x2x3x4,当满足 时,X >-1/2成立。

A、x1必须为1,x2x3x4至少有一个为1 B、x1必须为1,x2x3x4任意 C、x1必须为0,x2x3x4至少有一个为1 D、x1必须为0,x2x3x4任意

6、假定下列字符码中有奇偶校验位,但没有数据错误,采用偶校验的字符码是 。 A、11001011 B、11010110 C、11000001 D、11001001

7、在CPU中,跟踪后继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

A、指令寄存器 B、程序计数器 C、地址寄存器 D、状态条件寄存器

8、EPROM是指

A、读写存储器 B、只读存储器

C、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D、光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9、堆栈寻址方式中,设A为累加器,SP为堆栈指示器,MSP为SP指示的栈顶单元。如果进栈操作的动作顺序是(A)→MSP,(SP) ―1→SP。那么出栈操作的动作顺序应为 。

A、(MSP)→A,(SP)+1→SP B、(MSP)→A,(SP)―1→SP C、(SP―1)→SP,(MSP)→A D、(SP)+1→SP,(MSP)→A

10、下面尾数(1位符号位)的表示中,不是规格化的尾数的是 。 A、010011101(原码) B、110011110(原码) C、010111111 (补码) D、110111001(补码)

11、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存储器的目的是 。 A、增加内存容量 B、提高内存可靠性

C、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D、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

12、CPU主要包括

A、控制器 B、控制器、运算器、cache C、运算器和主存 D、控制器、ALU和主存

13、设变址寄存器为X,形式地址为D,(X)表示寄存器X的内容,变址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为

A、EA=(X)+D B、EA=(X)+(D) C、EA=((X)+D) D、EA=((X)+(D))

14、信息只用一条传输线 ,且采用脉冲传输的方式称为 。 A、串行传输 B、并行传输 C、并串行传输 D、分时传输

15、下述I/O控制方式中,主要由程序实现的是

A、PPU(外围处理机)方式 B、中断方式 C、DMA方式 D、通道方式

16、系统总线中地址线的功能是

A、用于选择主存单元地址 B、用于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

C、用于选择外存地址 D、用于指定主存和I/O设备接口电路的地址

17、CRT的分辨率额为1024×1024,颜色深度为8位,则刷新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是 。 A、2MB B、1MB C、8MB D、1024B

18、设寄存器位数为8位,机器数采用补码形式(含一位符号位)。对应于十进制数-27,

寄存器内为 。

A、27H B、9BH C、E5H D、5AH

19、根据国标规定,每个汉字在计算机内占用 存储。

A、一个字节 B、二个字节 C、三个字节 D、四个字节 20、某一S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考虑电源端和接地端,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小数目应为 。

A、23 B、25 C、50 D、19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设X= —0.1011,则[X]补为 。

2、汉字的、、是计算机用于汉字输入、内部处理、输出三种不同用途的编码。

3、数控机床是计算机在 方面的应用,邮局把信件自动分拣是在计算机 方面的应用。

4、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 和 两大类。

5、RISC的中文含义是 ;CISC的中文含义是 。

6、对动态存储器的刷新有两种方式,它们是 和 。

7、机器字长16位,表示浮点数时,阶码6位(阶符1位),尾数10位(数符1位),则浮点补码表示时,最大浮点数是 ,绝对值最小的非0的正数是 。

8、在存储系统的Cache与主存层次结构中,常会发生数据替换问题,此时我们较常使用的替换算法有 和 等。

9、一条指令实际上包括两种信息即 和 。

10、按照总线仲裁电路的位置不同,可分为 仲裁和 仲裁。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CPU中有哪些主要寄存器?简述这些寄存器的功能。

2、RISC机器具有什么优点,试简单论述。

3、计算机存储系统分那几个层次?每一层次主要采用什么存储介质?其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的相对值如何变化?

四、综合题:(共45分)

1、求十进制数―123的原码表示,反码表示,补码表示和移码表示(用8位二进制表示,并设最高位为符号位,真值为7位)。(本题8分)

2、基址寄存器的内容为3000H,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为02B0H,指令的地址码为002BH,程序计数器(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的内容为4500H,且存储器内存放的内容如下:

地址 内容 002BH 3500H 302BH 3500H 32B0H 5600H 32DBH 2800H 3500H 2600H 452BH 2500H (1)、若采用基址寻址方式,则取出的操作数是什么?

(2)、若采用变址寻址(考虑基址)方式,取出的操作数是什么? (3)、若采用立即寻址方式,取出的操作数是什么?

(4)、若采用存储器间接寻址(不考虑基址)方式,取出的操作数是什么? (5)、若相对寻址用于转移指令,则转移地址是多少?(本题10分)

3、现有SRAM芯片容量为2K×4位,试用此芯片组成8K×8位的存储器,(1)、共需要多少这样的芯片?(2)、要访问此存储器至少需要多少条地址线?其中片内寻址需几条?(本题6分)

4、某双面磁盘,每面有220道,已知磁盘转速r = 3000转/分。数据传输率为175000B/s。求磁盘总容量。(本题6分)

5、设浮点数x=2_011×0.101100,y=2_010× (-0.011010) (1)、计算x+y;(阶码与尾数均用补码运算)。

(2)、计算x×y;(阶码用补码运算,尾数用原码一位乘)。(本题15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2、A

3、D

4、B

5、A

6、D

7、B

8、D

9、D

10、D

11、C

12、B

13、A

14、A

15、B

16、D

17、C

18、C

19、B 20、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0101

2、输入码,机内码,字形码

3、自动控制,人工智能

4、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5、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

6、集中式刷新,分布式刷新

7、(1—2—9)×2

31、2—

41、

8、先进先出算法(FIFO),近期最少使用算法(LRU),

9、操作码,地址码

10、集中式, 分布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CPU有以下寄存器:①指令寄存器(IR):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②程序计数器(PC):用来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③地址寄存器(AR):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④缓冲寄存器(DR):作为CPU和内存、外部设备之间信息传送的中转站。补偿CPU和内存、外围设备之间在操作速度上的差别。在单累加器结构的运算器中,缓冲寄存器还可兼作为操作数寄存器。⑤通用寄存器(AC):当运算器的算术逻辑单元(ALU)执行全部算术和逻辑运算时,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⑥状态条件寄存器(PSW):保存由算术指令和逻辑指令运行或测试的结果建立的各种条件码内容。除此之外,还保存中断和系统工作状态等信息,以便使CPU和系统能及时了解机器运行状态和程序运行状态。

2、RISC是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它有以下特点:①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以及很有用但不复杂的指令。②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种类少,寻址方式种类少。③只有取数/存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的操作都在寄存器之间进行。④大部分指令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⑤CPU中通用寄存器数量相当多。⑥以硬布线控制为主,不用或少用微指令码控制。⑦一般用高级语言编程,特别重视编译优化工作,以减少程序执行时间。

3、分为高速Cache——主存——辅存三级层次结构,容量从小到大,速度从高到低。存储介质:Cache SRAM 主存 DRAM 辅存 磁表面存储器

四、综合题:(共45分)

1、(本题8分)

原码:11111011 反码: 10000100 补码: 10000101 移码:00000101

2、(本题10分)

(1)、3500H (2)、2800H (3)、002BH (4)、2600H (5)、452BH

3、(本题6分)(1)、8 片 (2)、13条, 11条,

4、(本题6分)解: 因为 Dr = r×N r = 3000转/分 = 50转/秒 所以 N = Dr/r = (175000B/s) / (50/s)= 3500B 磁盘总容量 = 3500B×220×2 = 1540000B=1.54MB

5、(本题15分)

(1) 阶码: 11010 尾数 :11000000 (均为补码)

(2) 阶码: 11010 (补码) 尾数: 11100100 (原码)(计算过程略)

第12篇:《防灾科技学院教学档案工作规范》撰写过程说明

《防灾科技学院教学档案工作规范》撰写过程说明

1、2009年9月—10月,教务处在调研同类院校教学档案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完成学院教学档案工作规范、分类目录的初稿撰写;

2、2009年10月27日,教务处内部系统讨论教学档案工作规范;

3、2009年10月30日与档案馆、个别系部讨论,充分征求档案馆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意见,对文件结构、分类目录、归档流程等问题进行讨论;

4、2009年10月31日—11月5日:结合处内及与档案馆讨论的意见,对文件进行修改,完善了文件结构、重新修改了分类目录;

5、2009年11月6日上午,教务处内部再次讨论文件,要求除了完成工作规范、分类目录的撰写外,需要草拟教学档案指导手册;

6、2009年11月6日下午,再次与档案馆讨论,达成要在分类目录中增加组卷责任人员的一致意见,对指导手册的撰写进行了规范;

7、2009年11月7日—11月30日:撰写指导手册,进一步完善文件和分类目录;

8、2009年12月15日,教务处再一次讨论文件,达成一致意见;

9、2009年12月16日—24日,修改三个文稿;

10、2009年12月25日—2010年1月15日在全院范围内征求意见;

11、2010年1月15日—1月18日,根据意见局部修改。

第13篇: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科技学院

学院简介

根据《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教发[2006]18号)以及《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教发[2000]41号)的有关规定,经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的专家评议,新设置广东科技学院。其前身为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位于东莞市风光秀丽的生态园——东莞植物园旁,由东莞市南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创办,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多科性全日制普通高校。

广东科技学院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立于2003年,由东莞市南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创办。学院现有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系、管理系、财经系、应用英语系、艺术系、基础部、思政部、继续教育学院等六系二部一院,涵盖工、经、管、文等多个学科门类,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承担国家计划内招生任务。广东科技学院(原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人,校园占地面积504850平方米,生均64.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07068平方米,生均39.2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5.6万平方米,生均20平方米;实训中心25000平方米;图书馆23720平方米。此外,建有标准田径场、体育馆、各类球场、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及若干文体活动场所。

学院背景及发展脚印

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科技学院前身为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4月正式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正式更名为广东科技学院。昨日,广东科技学院举行挂牌典礼。这也是省内第三所民办本科院校。

增设5本科专业招1000人 [1]专科专业招收4000人

广东科技学院院长王国键介绍,更名后的广东科技学院今年将增设5个本科专业,并开始对外招生。新增的软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服务工程、市场营销(营销渠道管理)和英语(国际商务)等5个本科专业,将首次对外招收1000名本科学生,同时,专科专业也将招收4000名学生。

将逐渐过渡到本科院校

不会降低本地考生分数线

据该校有关负责人透露,广东科技学院升本后,在校生将保持1万人规模,逐步扩大本科层次招生,缩小专科层次招生,最终过渡到完全招收本科层次学生。

“我们准备拿出300万元奖励优秀本科新生。”有关负责人表示,奖励对象是从2011年广东省第一志愿组报考广东科技学院本科且被录取的新生,分别奖励文科前20名和理科前20名。而对于今年广东科技学院首次招收本科生,东莞的本地考生的分数线是否会降低的疑问,校方表示,假如东莞本地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广东科技学院可以优先录取,但不会降低分数线。

300万奖学金等“尖子生”

对于想留在东莞上大学的东莞考生来说,报考第二批本科A线有两所大学,分别是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第二批本科B线有了三个选择: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科技学院以及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其中广东科技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从今年9月起开始招收本科学生。

据了解,为了吸引高分考生报读,广东科技学院2011年设立300万元奖学金,奖励优秀本科新生。

“奖励对象从2011年广东第一志愿组报读广东科技学院本科且被录取的新生中产生,分别奖励文科前20名,理科前20名。获奖名单将会在学院网站上公布。”广东科技学院董事长刘东风透露。

今年高考录取期间,广东科技学院将向获奖新生邮寄贺信和录取通知书。获奖新生可以凭借着贺信和录取书享受“零学费入学”政策。获奖新生在校四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课程考核合格,学院免收学费,只须交纳住宿费、书本费等费用。

学院教师将迎来“涨薪潮”

广东科技学院升格为本科,招生层次升级了,表面上是名称改变了,实际上是人才培养层次的提升。

王国健认为,大专层次培养的是实用型技术人才,大多是在生产第一线,做技术师傅。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同样培养应用型人才,跟专科比,在理论上更需要拓展升级。“打个比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生除了懂实际操作之外,还要懂汽车发动机原理,构造原理等,将来能在企业进行研发、设计等技术创新。”

可以预见,广东科技学院将迎来硬件建设、师资建设的升级。王国健透露,培养具有研发、设计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迫切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未来三年内,学院将继续投入1.5亿元,主要用于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建设。

同时,随着升级改名,广东科技学院将引来“涨薪潮”。实际上,这件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学校人事部门正在做核算,教师待遇将会与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薪酬水平看齐。

文章由广科客栈整理http:///

第14篇: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简介

苏州科技学院地处古城苏州的西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学校以工为主,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农学等七个学科门类。学校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

苏州科技学院于2001年9月由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为建设部直属院校,1983年筹建,199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为铁道部直属院校,1980年成立。2000年两所学校的隶属关系同时划转到江苏省,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

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学校现有江枫、石湖、天平等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016亩,另有待建新校区727亩。教学行政用房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837人,其中本科生12159人,研究生316人。

学校现设有建筑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城市与环境学系、管理学院、中文系、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历史与社会学系、音乐系、美术系、教育系、传媒科学与技术系、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系、生物系、化学化工系、外语系、计算中心、体育部和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等21个教学单位。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工程管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应用化学等42个本科专业,其中城市规划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历史学等3个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

业建设点。xx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拥有城市规划与设计、环境工程、结构工程、世界史、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伦理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应用化学等10个硕士点;结构工程、世界史、环境工程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电子信息教学实验中心等3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

截止xx年7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3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362人,占专任教师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465人,占专任教师的%;硕士生导师78人,博士生导师6人。教师中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

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江苏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选13人,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0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9人,省部级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

xx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包括国家863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14项,出版学术著作182部、教材79部,发表论文3328篇,其中有149篇论文被ScI、EI、ISTP检索,1093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xx年科研经费总额近1600万元。

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3项,并参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已建成省部级精品课程18门;有3部教材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18项课件获得省级多媒体课件奖。

学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改项目17项,其中国家级研究课题2项。教师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11部,省级立项建设精品教材2部。

建校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27000余名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和勤恳务实,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许多已经成为教育界、企业界的负责人或者骨干。学校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

学校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学校与英国、挪威、新加坡、意大利、澳大利亚、芬兰、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接受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的学生来校学习汉语或实习。自1993年以来学校承担了12批次由商务部举办的为亚、非、欧、美及大洋洲国家培训环保技术人才的任务。国际学术交流的范围和领域逐年扩大。

学校先后6次荣获大学生社会实

践全国先进单位称号。自xx年设立“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奖项以来,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是苏、锡、常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本科高校。xx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争取在“十一五”末建设成在江苏省属本科院校中有较大影响、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多科性大学。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苏州科技学院 高校代码:10332 所在省市:江苏

学校地址:苏州市滨河路1701号 联系电话:0512-68096117 学校传真:

学校址:http://

第15篇: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2006年工作总结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 动物科技学院2006年度工作总结

我院紧密围绕学校2006年工作要点及学院目标任务书,精心部署,认真落实,按照“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解任务、严格管理”的原则开展工作。一年来,全院师生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教学、科研等系列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人才队伍建设有明显成效

2006年我院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校8人),1人入选学校“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全校6人),2人入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全校25人),1人入选学校“教学名师支持计划”(全校10人),3人入选“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计划”(全校40人),1人入选学校“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全校15人);2人被学校推荐为“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人选(全校14人),2人被推荐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校24人);引进优秀回国人员2名,目前已到校开展工作;今年有17名博士毕业生来我院应聘,学院对8人进行了面试,遴选了3人,1名博士近期将来院工作;聘请2名外籍教师(Rechl Maier教授、庄元利教授)来院讲学;申报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项目11项。同时,学院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培养,今年选派4名教师出国深造,2人作为国内访问学者进行合作研究,4人参加出国外国语培训,12人参加学校组织的雅思强化培训班;目前,学院专任教师中有博、硕士学位的占80%,有23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7位教师正在攻读硕士学位。

(二)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

1.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畜牧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顺利通过国家审批(2006.1),使我院在畜牧学、兽医学和生物学3个一级学科和15个二级学科上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自主设置的 “动物生物技术”专业通过国务院学位办审批

1 (2006.2),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博士学科点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验收并评为合格(2006.3)。对国家级重点学科临床兽医学进行了自评总结,正组织迎接教育部评估。

制定新批学科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4个,硕士生培养方案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个,修订了24个老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积极开展“西部农林高校博士生访学研究基地”建设工作,共接受4名博士生来院访学。进行了动物生物科学学科教学与科研实验室整合。学院“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初稿已形成,正在组织专家讨论修改。

2.学科平台建设进展顺利

进一步理顺了“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学”四个学科平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目前,各科研平台仪器设备真正实现了共享,利用率明显提高,有力地保证了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以及教师的研究任务。“985二期工程”项目已开始组织实施。同时,完成了“兽医生物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西部动物遗传资源改良与营养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及“重大动物疾病研究生物安全实验室”三个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完成了“十五”、“211”工程项目验收总结工作。

3.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增加博士生导师2名,遴选新增硕士生导师7名。招收学历研究生302人,其中博士生52人,硕士生250人,学历研究生规模达906人,占学校18.31%;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31人。全年开出研究生课程115门(学历研究生专业课程 104门,专业学位课程11门);选拔59名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本校46人,校外交流13人),30名优秀硕士研究生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获省级优秀博士论文1篇,全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论文1篇;完成了176名研究生的毕业答辩及学位授予工作。

(三)本科教学

1.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

2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教学任务100%按时落实,教学档案齐全,管理规范。全年完成了800多门次课程,117个班次的教学计划,开出的94门4763学时实验课程及43门213周教学实习任务100%完成。教师课程考试成绩均能按时提交,全年无教学事故发生。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率100%。上半年学生评教优秀率达14.9%,通过率达83.6%,不合格率1.5% 。在教案检查评优中,我院有9门课程的教案获奖(报送10门)。1人在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组织申报双语教学改革项目5项,校级教学成果5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0项(获批5项) 。完成了337名本科毕业生的学位论文指导、答辩及学位授予工作。

2.教材及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

获批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8部,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6部,获批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3门。

3.教学基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理顺、完善了兽医临床教学实践基地和畜牧教学试验基地的运行机制。与陕西省牧草总站共同建立的自控化温室通过了验收并投入使用。在校内基地建设的同时,学院先后在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等5家企业建立了教学科研示范基地。

(四)科学研究与推广

积极申报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建设项目,已通过农业部的评审,现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申报校级研究中心1个(反刍动物研究中心)。组织申报各类科研项目124项(其中获批国家“863”项目3项),到位项目经费763.80万元,其中科研经费605.10万元,推广经费158.7万元。主持项目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参加项目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杨凌示范区科学技术奖4项,通过鉴定验收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30篇,申请专利27项,获授权专利3项。发表论文总数282 3 篇,出版专著8部。农业部家畜生殖内分泌与胚胎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中期评估被评为B级(2002年评估为C)。

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及横向合作,先后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青海大学等15家企业签订了技术合同。在全国科普教育中,我院荣获“第二届全国农业科普先进集体”。

为了加强海峡两岸畜牧兽医学术交流与合作,由我校和台湾屏东科技大学主办的“海峡两岸畜牧兽医可持续发展高新技术论坛” 2006年8月20~24日在我校成功召开。来自台湾和大陆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其中台湾代表24人。大会共收到研究性论文67篇,有35位专家、教授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会议期间,由我校倡议,经与会大陆和台湾方面的代表认真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决定设立“海峡两岸畜牧兽医学术论坛”,同时起草并通过了“海峡两岸畜牧兽医学术论坛章程(试行)”。

学院积极争取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的支持,2006年10月在学校召开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分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我院王建华教授当选动物毒物学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分会秘书处挂靠我院,并召开了第八次动物毒物学与中毒病防治学术研讨会

通过积极争取中国农学会的支持,12月28日在学校召开了“中国农学会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分会成立大会”,我院昝林森教授当选该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分会秘书处挂靠我院,同时举办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高峰论坛。我院还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为研究生和教师作学术报告17场次。

(五)学生工作

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院先后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服务协会、学习咨询指导中心、心理健康协会,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持学生面上稳定,全年无严重违纪和任何事故发生;学院9名专、兼职辅导员都坚持入住学生公寓,并能做 4 到宿办合一;2005—2006学年度,我院班主任民主评议得分平均在35分以上;学院在保证学生经费的同时,争取社会奖助学金14.8万元;学院积极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拓展新的渠道,据统计,参加勤工助学有固定岗位的学生达150余人,有临时性岗位的达300余人。学生学费、住宿费收缴率达95.4%。

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我院学生先后荣获学校第二届“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陕西省第五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全年有44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受学校资助。

今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势头良好,本科生、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为96.94%和86.24%,其中132名本科生考取研究生,考研率为39.2%,41名硕士生考取博士,考博率为27.5%。

(六)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学院党政领导团结一致,坚持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院党委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共建文明校园”和“抓教育、抓管理、促学风”等活动。各党总支、党支部开展了观看光碟、义务打扫环境卫生、参观农博园、学生新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了继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院在暑期组织全院教职工党员干部赴延安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再教育。学院先后被学校评为“校级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委”、“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社会实践先进集体”、“敬老先进单位”;教职工代表队荣获校春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和“精神文明奖;被陕西省教育工会授予“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窦忠英教授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 2003级动物医学专业2班学生詹辉同学荣获杨凌示范区“真情故事”十佳人物称号。我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缴纳特殊党费活动,资助经济贫困的2005级孤儿赵养飞同学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5 2006年学院新增党支部15个,培训入党积极分子372人,发展预备党员289名。目前教职工和学生党员比例分别达到27.99%和 19.94%,其中,高年级学生班建立党支部比例达50%。

(七)改革和创新

围绕学校安排的“积极探索建立加强学风教风建设长效机制”、“探索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模式”改革项目,结合学院日常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和实效,有关情况将专题总结汇报。

(八)管理方面

1.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和教代会,不断推进院务公开。在包干经费管理上,学院严格实行经费钢性预算管理,坚持“收支两条线、不借不支、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重点保证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经费,减少行政公务费开支(较去年减少了10%)。今年学院共筹措办学经费317.89万元。学院每月将财务运行状况在领导班子会上通报一次,每半年在全院教职工大全上通报一次,以接受全院教职工的民主监督。学院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所有收入全部上交计财处统一管理,全年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2.学院组织完成了教学实验室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编写了认证体系中受控文件45个、程序文件17个、作业文件15个;组织实验员培训100多人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对蚕桑所、畜牧所的国有资产进行了检查。对4196台件本科实验仪器进行了核查,使现有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达到100%,完好率达到98%。通过加强对实验室管理、资源整合及实现资源共享,使实验室利用率较去年提高了20%。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账、物、卡相符率达到98%。

3.按期、按要求做到了校发文件及院发文件的整理归档和信息报送工作。

4.学院成立了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对网页管理和新闻宣传的力 6 度。今年学院对网页进行全面改版,新制作网页304个,对网页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全年采集新闻稿件520余篇,图片180余幅。对网页的维护指定专人定期进行。

5.为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学院除经常对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加强对要害部位进行重点防范外,学院组织全体专、兼职实验员及04级动科5班学生,进行了实地防火演练,培养了一批防火骨干,提高了大家的防火意识和防火技能。

6.制定和完善了《教职工考勤办法》、《学院财务管理办法》、《电话管理办法》、《学院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学院公章使用与管理暂行规定》、《学院领导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

7.经过三年努力和动物标本采集,我校农博园动物馆的布展工作如期结束,并于2006年10月1日正式开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1.本科生方面

本科生实践教学经费不足,尤其是实验动物费不足,难以保证本科生实践教学质量。

2.研究生方面

我院现有15个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研究生人数超过900人,研究生管理工作量急骤增加,建议增加研究生专职管理人员职数。

3.学院包干经费总体不足,特别是经费增长与事业发展矛盾突出,建议学校增加经费额度。

4.两个院外所的科研、生活及内外环境条件太差,建议学给予支持,促进院外所建设。

三、2007年工作设想

1.进一步完善学院各种管理制度,保证院务公开的顺利推进。2.制定学院奖惩办法,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7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稳定和培养现有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4.积极发挥教研室功能和教学督导组的作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讲课水平。

5.加大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确保科研工作能上一个新台阶。6.做好畜牧教学试验基地的新建工作和动物医院二期工程的建设工作。

7.

加强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继续探索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 动物科技学院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第16篇:黄河科技学院

北依滔滔黄河,南望巍巍嵩山,岿然坐落于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郑州市。雄浑中原,弦歌不绝。黄河科技学院在这里诞生,发展、壮大。

黄河科技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创立于1984年。1994年第一个经国家教委批准实施专科学历教 育,2000年第一个经教育部批准实施本科学历教育;2004年取得学士授予权;2008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普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被教育部 批准为“应用科技大学战略研究试点单位”。

黄河科技学院在郑州市有两个校区,济源市有一个校区,占地2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学院现有工学院、医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14个二级 学院;设有工学、理学、文学、医学、管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等58个本科专业,数控技术、护理等31个专科专业;其 中区域经济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3个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护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音乐表演、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6个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通信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为河南省民办教育品牌专业;建有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民办教育研究所等9 个研究所;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42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专任教师1256人,兼职教师669人,拥有 “双师型”教师63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74亿元;馆藏图书289.7万册。

现任校长杨雪梅,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黄河科技学院院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委员,民建河南省委常委,河南省青联副主席,河南省民办教育 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职教社河南分社副主任,曾任河南省政协常委。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全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 手、河南省青年联合会杰出贡献奖、河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她致力于民办教育领域理论研究,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民 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研究》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先后荣获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被授予首批“2012年度河南省学 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

黄河科技学院办学30年来,学院秉承“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立了 “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以培养一线创新人才为目标,积极深化

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 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建校以来,在没有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下,为国家培养了 十余万名毕业生。学院曾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先进单位”、“全国诚信自律先进单位”、“黄炎培优秀学校”、“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 进单位”、“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多种荣誉称号。

东方之子——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人胡大白教授

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人、董事长胡大白教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监事会主席,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执行会长,河南 省残联名誉主席;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十大女杰”、河南省“十大新闻人物”、河南省“优秀 共产党员”、“60年60人中国教育成就奖”等荣誉称号。2011年又荣登“中国好人榜”,获河南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2年获得“中国好校长”。新 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半边天”、“对话”栏目、新浪网、《中国教育报》、《瞭望》、《中国青年报》、中国教 育电视台等各大媒体都曾专题报道过她的先进教育管理经验和办学事迹。

设施先进 凸显实力

学校注重教学设施建设,建有工学、理学、医学等学科类的实验(实训)室105个(实验分室270个),校内实训基地15个、校外实训基地208个;现有教 学用计算机8401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2651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8985台(套),设备总值

1.77亿元,生均设备值 6465.39元。学校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已通过评审;已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8个。

学校现有馆舍面积41659平方米,设有18个书库,各类图书资料289.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89.4万册、电子图书100.3万种;中外文期刊 2341种、报纸178种,其中专业类期刊占总数的90%以上;阅览室18个,座位4600余个;拥有中外文数据库23个;通过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方 式,共享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全国著名高等学府的各类优质资源,

成为CALIS在河南省13个成员馆中的唯一的民办高校图书馆。成为继郑州大学图书馆之后 在河南省第二个最先建成了“读秀跨库检索信息平台”的图书馆,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校已建成“千兆主干到楼宇、百兆交换到桌面”的高速校园网络系统。校园网出口带宽达3.2Gbps,交换设备600多台,信息点数12000多个,建立 了教务、科研、图书、学工、校友、精品课程、网络课堂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

群贤毕至 名师强校

学校师资队伍雄厚,现有专职教师1256人,外聘教师55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50%,青年教师中80%具有研究生学历。各学科专业都拥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拥有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国家优秀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标兵等荣 誉的教师100余人;拥有工程师暨教师、律师暨教师、会计师暨教师等各类“双师型”教师500余人,使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社会紧密结合。

学校科研能力显著提升,科研成果取得新突破。继2010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11年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后,2012年高层次项目实现新突 破。首先,获准立项399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36项,陈厚样教授主持的《高分子胶束在纳米粒子周围相行为的分子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获得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实现同年获取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突破;同时,取得了河南省、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共青团中央、航空工业部等省部级课 题的突破,如《济源地区不同野生品系冬凌草的药效评价》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监控系统》项目,获得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其次,鉴定结项292 项,其中国家级一项,省部级33项。获奖成果实现新突破。共获得科研成果奖486项,还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2012年间共发表学术论文1040篇,其中核心期刊195篇,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7篇,2012年共获得授权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各 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

为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塑造学生人格,弘扬先进文化,传承大学精神,构建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环境,黄河科技学院精心打造了“黄河讲坛”,广泛邀请 知名专家、教授、社交文化名流、企业精英等开坛设讲,内容主要涉及学术前沿、社会热点、先进文化与思想动态。自2007年11月开坛以来,“黄河讲坛”已 举办108期,直接和间接受益人数达数万之众,其影响在河南省高校同类讲坛中处于领先水平。

服务为本 终身就业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实施“毕业生就业工程”:对每一位学生“量身打造”,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设全程化、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紧密结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终身就业服务。

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受到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曾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预征入伍先进单位”、“中国民办高校毕业生竞争力调查年度十佳样本院校”之

一、“全国企业招聘首选十佳院校”之

一、“河南最具公信力十大教育品牌”之

一、“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 就业制度改革优秀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宣传优秀单位”、“河南省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先进单位”等荣誉。

1997年,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把人才市场引进校园,让学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人才供需双方实现双向选择。学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开展 多种合作,先后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南等地建立600余个就业(实习)基地,与黄河实业集团、邮电设计院、郑州空军医院等3000余家大中型企事 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始终居于前列。毕业生的去向主要集中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金融保险、高校科研、外商投资企业、民 营企业等单位。如: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人民日报社,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上海分公司,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审计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河南省遥感 测绘院,河南电视台,河南省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

黄科大学子在近几年考研大潮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众多学子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名牌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海纳百川 育无国界

黄河科技学院是具有接收国外留学生资格的民办高校。学校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以交流促友谊,以合作促发展,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 亚、俄罗斯、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的一些著名高校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2004年,学校与美国肖特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国际学院,2009年与 爱尔兰垂利理工学院合作办学,共同成立黄河科技学院垂利国际学院。

凭借丰富的国际化办学经验和鲜明的中西方有效结合的管理特色,黄河科技学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众多赞誉,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中西文化的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17篇:江西科技学院

“蓝天”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蓝天”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有如用手轻抚你的面颊,指尖轻掠你的发际,似女儿的初妆巧成,这一刻的喜悦是对所有曾经付出的告慰。“蓝天”18岁了,二月二十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已正式更名为江西科技学院,如今插上了“科技”翅膀,如天使丰壮了羽翼,似凤凰丰满了翎羽,一切的美好与希冀都在这一刻降临。此刻,我的心情,怎一个高兴了得。

一十八载,我和蓝天人弘扬“自信、自强、创业、创新”的蓝天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尽心尽力地拼搏,曾经的分分秒秒都跳跃成欢快的音符,曾经的岁岁月月都悠扬成悦耳的欢歌。一十八载,我们秉承“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校训,在昼夜交替,日月轮回的期冀中,在四季更迭,风霜雨雪的洗礼中,都凝聚成今天的艳阳高照,满园春色。一十八载,一路走来,过往的点点滴滴都凝成爱,曾经的段段落落都汇成情。如今,“蓝天”,我的蓝天,我已不能再唤你的乳名——蓝天学院,你伴我走过了五彩的青春和追梦的岁月,江西科技学院是我给你的最为隆重,最能代表二十万蓝天师生心愿的成年礼,是我们年轻学校走向成熟的标志,她满载着党和政府希望。让默默透出书香和古朴的“蓝天阁”见证我们新的辉煌。

1994年1月3日,蓝天学院成立,那一年是农历鸡年,我把校徽设计成凤凰,凤凰百鸟之王,就是立志要完成鸡到凤凰的蜕变。今年是龙年,于龙凤呈祥之际,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如今

是个科教兴国的时代,科技成就未来,蓝天学院正式更名为江西科技学院,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时代办科技学院的时代特色,达成了我办学之初提出的“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为振兴中华而办学”的愿望。办学的成功要素就是教书育人,科研水平,服务社会,江西科技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紧跟着时代变化的节拍,社会发展的步伐,坚定前行,勇敢迈进,奋勇飞跃。

16万名毕业生,3万多名在校生,二千多名教工,共二十万蓝天人,18年三次大跨越,每一次都是质的飞跃。我们每一分努力,每一步进展,都是向着百年名校前进。变是永恒的,不变是暂时的。蓝天学院以其成长历程见证着中国高教的发展,演绎出“民办教育现象”。

抚今追昔,我们对过去的办学成就充满自豪;登高远眺,我们对科技学院的美好未来充满希望!

新起点,新希望,如今,天更蓝,云更炫,蓝天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成就未来。千百次的我问自己,我的人生,我的爱,在哪里,答案总以热血的名义,告诉我,放飞这世界的爱翼,放牧这世界的美丽,把幸福给全体“科技”人 。

在“蓝天”下,让我们一起飞翔!飞得更远!更高!“科技”的明天会更美好!

江西科技学院(二本)国家“试点本科”百分百通过率 特大喜讯:

一、《江西蓝天学院》于2012年经国家教育部评估正式改名为《江西科技学院》。

二、在2012年中国最权威的大学排行榜上我校再次荣登榜首,http://news.cnhubei.com/gdxw/201202/t1979944.shtml。

三、

1、国家教育部特批我校为全国唯一一所自考本科改革示范学校,国家“试点本科”专业多达23个。试点本科专业从试卷命题到监考再到改卷都是由我校老师全全执行,通过率99%。每门课程根据专业不同只有10到12门。一年安排三次考试,每次回来按时参加考试就可以了,不用在校学习,一年就可毕业。

2、此毕业证和全国所有的自学考试毕业证一样,在学信网可查,可参加考研,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加考一门学位英语,成绩合格者,也将授予学士学位。

3、收费紧需要交纳一年学费,不超过1万。

4、报考条件:已经取得或者将要取得专科文凭(函授,电大,网交,成人,自考,统招专科等等)不限地域,不限年龄、在读或者已毕业,只要你具有中国国籍,只要你有专科文凭或将要取得专科文凭就有资格来我处报名);

5、试点本科专业如下:工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会计,英语,市场营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工程,计算机网络,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设计,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方向),旅游管理,日语,软件工程,电子工程,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维修与检测,工程造价管理等23个自考本科专业;

第18篇:华北科技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 学校简介

华北科技学院隶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其前身是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84年投资兴建的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1993年改制为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面向全国招生;1997年被原国家教委评为全国27所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之一。2002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华北科技学院。

学院占地面积80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802万元,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广泛,是中国教育科研网城市节点单位。馆藏图书84.04万册,其中中文图书78.4万册,中外文报刊1530余种,电子图书67.39万种,各类中外文全文数据库17个,建立了较完备的文献保障体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979人,专兼职教师76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聘),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40.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1.6%。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级安全生产专家4人。

学院开设34个本科专业及相关专科专业,涉及工、理、文、法、经济、管理、教育等七大学科门,已经形成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专科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安全培训、函授教育并存的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安全工程、采矿工程、自动化3个本科专业被教育部列为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是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教研究所被中国高教学会评为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全日制在校学生15450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到17%,特别是安全工程专业,考研通过率接近30%。

学院面向素质教育、面向安全生产、面向煤矿煤矿行业开展科学研究。现有煤矿安全人机工程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水害预防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矿井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年引进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2项;承担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安监总局等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各类科技奖20余项;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水害防治等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开发表核心及以上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300余篇。

1988年建在学院的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具有安全生产国家一级培训资质,常年开展煤矿安全监察实务、矿井灾害防治和矿山救护等类型的安全培训,年培训人次达到5000人左右。

学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劳工组织等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工作联系,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加拿大凯普澜诺大学、越南地矿大学等高等院校通过多种形式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目前在校任教的外籍专家和教师15人,在校留学生98人,是河北省在校外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院校之一。

学院以“自立立人、兴安安国”为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力行、创新”的学风。

1 展望“十二五”,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安全生产为第一服务面向,坚持安全培训和普通高等教育并重的原则,坚持以工为主、以安全科技为特色的多科性现代大学的办学定位,努力为安全生产输送专业人才、攻克科技难题

专业设置

理科:信息与计算科学、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

网络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电子商务 文科: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英语、日语、新闻学、工商管

理、市场营销、会计学

重点学科

学院目前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

招生章程

华北科技学院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惟一直属的公办普通本科学校,面向全国招收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学校地处河北省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北京**35公里,北京市930路公共汽车直达学校。学校户口所在地为: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

根据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我校2010年招生录取程序和规则如下:

一、严格执行教育部及有关省(市、区)制定的招生政策、规定,贯彻公平、公正、公开,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

二、英语、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专业只招语种为英语的考生。

三、采矿工程专业只招男生且只录取有志愿考生,其它各专业男女比例不作限制。

四、旅游管理专业要求男生身高170cm以上,女生身高160cm以上,五官端正。

五、社会体育专业、艺术设计专业使用各省专业统考成绩,按照各省(市、区)规定的录取规则录取。

六、商务管理专业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有志愿的考生,只招收英语语种且英语单科成绩过及格线的考生。成绩合格发华北科技学院专科毕业证书和加拿大凯璞澜诺大学专科毕业证书。

七、考生身体健康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八、不设非第一志愿分数级差,按志愿优先的录取方式依次录取。

九、对进档考生不设置专业分数级差,按专业志愿优先方式录取;报考志愿、分数、专业相同时,优先满足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单科成绩高的考生志愿。江苏省按照先分数后等级规则录取。

十、同意执行各省(市、区)制定的有关加分或降分政策。

十一、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设有优秀学生奖学金、各类单项奖学金;家庭困难的学生还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学费减免等方式完成学业。

十二、具体招生专业、人数以各省(市、区)招生办公布的为准。

三、收费标准

本科生学费为3500元/年,社会体育、艺术设计专业为6125元/年;专科生学费为5000元/年,商务管理专业为15000元/年。住宿费500~800元/年。(执行文号:冀价行费字[2000]18号,冀价行费字[2005]11号)

十四、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物流管理两个专科专业的办学地点在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其他本、专科专业办学地点均在校本部。

十五、我校招生录取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如遇网络传输等其它因素造成的招生遗留问题,我校和有关省(市、区)招生办协商解决。

学校通信地址:北京东燕郊学院大街806号(206信箱)·招生就业指导中心

邮政编码:065201 联系电话:(010)61591445

网 址:http://zsjy.ncist.edu.cn电子信箱:zsb@ncist.edu.cn

联系方式

3 学院通信地址:北京东燕郊学院大街806号(206信箱)·招生就业指导中心

邮政编码:101601 联系电话:(010)61591445 13171734370 学院网址:http://www.daodoc.com

电子信箱:zsb@ncist.edu.cn

招生网址:http://zsjy.ncist.edu.cn/

4

第19篇:中德科技学院

中德科技学院

聘期工作目标、发展规划和2008工作重点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学院实际,特制定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2008~2010发展规划,确定2008年学院的工作重点。

第一部分 未来三年学院的工作目标、思路和措施

(一)学院今后三年的总体发展目标。中德学院是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院发展定位有其特殊性和前瞻性。中德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德两国文化背景、中德两种语言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为中德两国的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人力资源。学院发展定位就是要将中德学院办成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地、中德师生交流的平台、中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对外合作办学的窗口。

未来三年学院发展目标:招生专业由目前的2个增加到4个,本科生在校规模达到1000人左右,专职教师达到30人以上。与德国合作伙伴高校增加到3—5个,争取实现硕士合作项目的突破。进一步加强与德国高校和德国企业界的科研合作与交流。

远期发展目标:争取用10年到20年的时间,将中德科技学院建设成为多元化合作、多学科/专业,多培养层次(学士、硕士、博士)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二)学院今后三年的工作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培养具有中德两国文化背景、中德两种语言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为目标,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质量建设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强化德语教学、提高德福考试通过率和出国率为突破口,以中德两国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充分利用在全国全省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地位,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传承稳定、创新发展,提高质量、扩大合作,牢固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积极探索和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打造中外合作办学知名品牌。

1 为实现将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宏伟目标,学院将实施以下发展战略:(1)海纳百川,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2)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院战略;(3)质量至上,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4)强化优势,实施学科优化战略;(5)解放思想,实施教育管理创新战略;(6)突出特色,实施合作办学名牌战略。

(三)学院今后三年的工作措施。

1.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具有较高学历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作为重点教学力量,充当教学中的骨干与主力。充分利用与德方的结对教授制度,实现我院乃至我校相关专业与德国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在德语教学方面,采用专业小班、中外教师辅补相长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努力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突出重点、整体强化,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实际语言技能,养成德语思维的表达习惯,顺序教学和集中强化相结合,极大提高学生TestDaf的应试能力,努力达到出国深造,完成双向双语培养的专业目标。广泛开展与德福考试院、同济大学就德语教学方面的合作,协调解决专业基础课教学和德语教学之间的矛盾。积极利用我校和德国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争取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学生毕业设计等相关的教学工作中得到更多兄弟院系的支持与帮助,力争在中德科技学院的教学平台上涌现相应的教学名师和精品课程。以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为目标,有选择的引进德方高校先进教材。完善、规范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制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的实验设备,组织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全面推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进的双柱式培养模式。加强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积极推行全员参与的教学管理模式,使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和相关规章制度不断得到细化、优化和强化。

2.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稳定、培养、引进、借智”人才方针,通过三年的努力把我院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专兼结合、规模适度、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学科研群体,德语教研中心教师要达到30人左右,其中外籍教师要达到10人左右。加大优秀教师的引进力度,尤其是引进高层次的、不同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每年选派3~5名优秀骨干教师赴德进行专业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新进的德语教师要求全部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充分利用中德两国优质教育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2 3.稳步扩大办学规模。在今后三年内,我院将稳定每年200人左右的本科招生规模,到2010年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规模达到1000人左右。在完善本科教育的基础上,争取实现与德国大学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4.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合作交流范围,逐步增加来院学习的德国学生人数,营造良好的德语氛围;在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的框架内加强与德国其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使与学院合作的德国大学由目前的2个增加到3—5个,合作项目由目前的3个增加到6个以上。

5.进一步建立健全学院的运行管理模式。在学院的各项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落实全民参与、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制度。学院的每一位员工都有权利、有义务为学院的发展规划建言献策,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同时也都享有相应的权利。学院的重大决策和运行管理,要充分体现科学、民主,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教授的作用。学院在院务会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各个职能部门对院务会负责,每个教职员工要在职能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任务,学院将每个部门、每个人的责权利统一考虑,极大地发挥每个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学院的工作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一项决策该不该定或者一件事情该不该做,判断的标准就是要遵循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院发展。

6.优化办学资源,进一步做好科研工作。学院将不断加大教学科研装备投入力度,提高教学科研装备水平,完善实验室建设;加大图书资料的经费投入,确保年均增加图书资料100册以上;重点要加强德语培训中心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整合现有资源,组织科研团队。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突破,省部级课题比前三年要有所增加,积极争取德资企业横向科研项目。

7.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传承稳定、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和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推动学院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3 8.努力打造我院学团工作品牌。以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夯实学生的思想稳定基础,夯实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基础,突出学风建设、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学习指导三个重点,完善学生奖励激励和学生班级工作考核竞争机制、学生学籍处理预警机制、全员育人和学生工作协调机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等四个机制,大力推进“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机制”五项创新,努力实现“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自觉、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学生成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育人机制更加健全、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更加有序、第二课堂活动更加丰富”的“六个更加”工作目标,打造我院的学团工作品牌。

未来三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的三年,也是中德学院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三年,我们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只有加倍努力,勤奋工作,勇于拼搏,完成我院既定的工作目标,才能不辜负各级领导、家长、社会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第二部分 2008年的工作计划

2008年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年。也是我们学校党委和行政确定的管理年,是落实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关键年。因此,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

重点是组织好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学习和学生党的基本理论学习。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努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立足学院实际,着眼于教育的国际化和国际化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讨实现学院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和谐、科学、可持续发展。1.巩固本科教学评估成果,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执行教学评估整改方案,认真做好整改提高工作,坚持短期整改与长期建设相结合、重点整改与全面提升相结合,深入开展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积极拓展优质课程资源,加强实验室装

4 备平台的内涵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德语中心引进5—7名德语教师,其中3名外籍教师。引进2—3名能用德语上课的特聘教授。

利用教育部与德国DAAD的支持,再派3名上课教师到德国进行课程与学术交流。学院也安排2名教师就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及教师安排等方面赴德国与德方进行讨论。通过交流,增进中德双方教师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化意识。

聘请更多的德国大学教授来中德学院工作或进行学术交流。2008年帕德博恩大学将有8名教授来学院授课。使学生不出国也能感受到德国教授的风采。

3.做好外事工作,不断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

组织开好年度理事会。完成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新合作协议签署工作。洽谈并完成与科布伦茨应用科技大学、锡根大学合作协议的签署工作。继续探索与德国其他高校的合作,扩大合作办学范围,扩大中德学院在德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辟新的合作办学专业。加强德国交换生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德国学生来学院学习,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

4.突出特色,培育科研工作新的增长点。积极扩大科研项目渠道,整合现有资源,组织科研团队。认真履行现有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积极争取新的省部级科研项目,力争使我院的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5.促进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就是服务。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都应该明确责任,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教师为主体”的科学理念,要将“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到学院各项工作中。

6.加强综合治理,保持学院稳定。坚持“以人为本,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方针,以确保学院安全稳定为目标,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积极做好师生思想稳定工作,努力建设平安校园。

(三)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建设和谐学院。

1.以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落实“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一个团结、开拓、务实、和谐的领导班子,不断提高管理干部的服务意 5 识和服务水平。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完成党支部和党总支的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认真做好在教职工中和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积极开展“党性在岗位闪光”主题教育。

3.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改进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引导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做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加强教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中德教师之间的交流,关心帮助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让教职工分享学院改革发展的成果。

4.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全面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形势政策课教育。开展“学习在中德、成才在科大、成功在未来”主题教育,狠抓课堂出勤率,实施

一、二年级集中上自习制度,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克服迷恋网络等不健康上网行为,将学生精力引导到学习上来。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努力形成自己的学团工作品牌。

5.进一步发挥工会、妇委会的作用,做好共青团工作,构建和谐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教职工身体素质,陶冶教职工情操。深入开展“巾帼建功”活动,充分发挥女教职工的作用。做好我院的共青团工作。按照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努力建设和谐学院,推动学院的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创新力和发展力进一步提高。

6.高度重视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学院办学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加强在校园网、校报、广播台等校内媒体的宣传报道。集中力量,加大在国家级或省市媒体上的宣传力度。加强招生宣传工作。

目前,中德科技学院已经进入了内涵发展、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学院的创办者和老一代中德人所创造的辉煌成就为学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是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一定倍加珍惜学院发展的大好机遇,倍加维护学院发展的良好局面,倍加关心学生的成长,倍加关心学院的发展,恪尽职守,锐意进取,传承拓新,质量至上,努力开创中德合作办学新局面!

第20篇:金陵科技学院

附件1

2017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指南

一、高新园区专题组织项目(A类)

突出高新园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以支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一区一战略产业”为导向,采取省地联合招标和限额申报等方式,主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创新资源,加强前瞻性部署,带动高新区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高端攀升,打造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一)国家高新区联合招标项目

在国家高新区等创新基础好的地区,针对地方政府重点规划和着力培育的战略主导产业,采取省地联合招标方式,集中支持处于高端环节和关键节点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形成“一区一战略产业”的创新发展格局,大力支持国家高新区在全国的争先进位,加速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1101 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南京高新区联合招标)

1102 新型光电显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新港高新园联合招标)

1103 纳米科技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苏州工业园区联合招标)

1104 新型医疗器械研发及产业化(与苏州高新区联合招标)

1105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常州高新区联合招标)

1106 智能控制设备与先进交通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与武进高新区联合招标)

1107 新型环保技术与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与宜兴环保科技园联合招标)

1108 工业机器人与精密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昆山高新区联合招标)

1109 海洋工程装备与现代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南通高新区联合招标)

1110 汽车零部件与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常熟高新区联合招标)

1111 智慧矿山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徐州高新区联合招标)

1112 数控板材加工设备与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与扬州高新区联合招标)

联合招标项目具体内容及标的等相关要求,以省科技厅和联合招标方共同发布的招标公告及标的为准。有在研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不能参与投标。地方资助与省拨款比例不低于1:1。

(二)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立足省级以上高新区(含筹建)的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以加快提升高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为导向,促进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新型显示、高端软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加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开发战略性目标产品,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形成错位发展、特色明显的高新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1200 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

该类项目仅限于在国家高新区和部分省级高新区(含筹建)注册的企业申报,采取限额申报形式,有在研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不能申报。具体限额申报指标详见附件2。

二、产业创新国际化项目(B类)

突出更大力度支持“引进来、走出去”,以形成江苏未来发展战略新优势为导向,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吸引海外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来苏转移转化,努力在若干领域实现重点技术跨越;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开发标志性重大战略目标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2001 海外科技成果来苏转移转化项目

主要围绕制约我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以追赶国际一流为导向,引导企业与海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或跨国公司,开展实质性联合研发,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在海外收、并购高附加值的生产、设计核心环节,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带动相关产业技术跨越。

重点支持在江苏-以色列、江苏-芬兰、江苏-英国、江苏-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江苏-加拿大安大略省、江苏-麻省理工学院(MIT)等框架协议下,已列入国家或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具有重大原创性海外科技成果来苏转移转化及产业化。有在研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不能申报。

2002 优势产业创新国际化项目

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围绕智能电网、新能源、海洋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江苏具有较强优势的主导产业,支持具有海外研发机构的龙头骨干企业,通过国际科技合作,鼓励其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面向海外市场,开发标志性重大战略目标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有在研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不能申报。

三、面上择优项目(C类)

突出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推进特色主导产业中高端发展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支持高附加值的核心单元、关键材料和重大整机,打通科学技术到产业经济发展的通道,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瞄准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未来网络、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联网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方向,以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并行为目标,主动衔接国家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在移动通信、高端芯片、智慧网络、新型显示等方向上形成先发优势。

3011 新一代通信及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5G)、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通信、“未来网络”、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异构融合网络等核心设备,高性能组合天线、卫星通信及天地一体化、智能家居、智能导航系统等产品。

301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低功耗、软硬件协同等设计技术及高端芯片,先进特色工艺开发、生产等关键技术,高密度先进封装和测试等关键技术,生产制造和封装测试等关键装备,中高端配套关键材料等。

3013 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无线感知、泛在接入、智能处理、虚拟并行计算、海量数据挖掘、云安全等关键技术,新型传感器、智能接入节点、智能业务管理平台等核心设备及大型基础平台软件,大数据、云存储、超高速无线局域网、自组网等应用系统及产品。

3014 新型显示:大尺寸有机发光显示OLED等核心器件、成套工艺装备,以及高端配套的玻璃基板、光学膜、金属靶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等关键材料,新型激光显示、立体显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应用产品。 3015 新型节能照明:倒装及新型芯片制备、集成及晶圆级封装、新型衬底及图形化等LED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高导热封装树脂、新型荧光粉及制品等关键材料,智能绿色照明、新型激光照明等产品及系统。

3016 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关键技术、HTML5应用集成开发工具、智能终端跨平台应用开发技术等移动互联网软件技术,创意设计、工业设计、IC设计和软件设计等服务和软件产品,数字文化、公共安全、教育医疗、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典型“互联网+”技术装备与系统软件。

(二)先进制造

围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互联网+制造等发展方向,着力发展重大装备整机、智能控制系统、数字化设计制造、轻量化设计制造、高可靠性制造工艺、核心部件自主配套,重点突破精密数控装备、先进机器人、3D打印等关键技术,加强现代交通、海洋工程等领域的装备及关键部件自主研发,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实施进程,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整体实力。

3021 精密数控装备:高可靠性、高精度数控装备,柔性成套生产线,智能化加工中心,精密多功能复合加工、铣车(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激光加工装备等,高档数控系统、大功率高速电主轴、伺服电机、轴承、光栅、刀具及检具等关键功能部件。 3022 先进机器人: 机器人精密控制、多机协调、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控制系统、伺服驱动器和电机、精密减速器、嵌入式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先进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高速重载机器人等。

3023 航空装备:新型航空材料、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液压系统、燃油系统、雷达系统、航空电子等核心配套件,新一代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航空导航定位系统等,无人机、小型飞机、轻型多用途飞机等。

3024 现代交通装备:高速动车组、地铁整车、高速重载货运列车等,牵引变流控制系统、动力转向架、制动系统、减震器、轻量化构件等关键零部件及配套件,列车调度与运行控制、列车实时监测与安全预警系统等。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离合器、减震器等关键零部件,新型发动机控制系统、变速箱控制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等汽车电子系统,车载环境感知系统,智能车载终端,车联网等系统及应用产品。

3025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LNG燃料动力船等高技术船舶,深海油气开采装备、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水下工程装备等海洋工程装备,动力及推进系统、通讯导航定位系统、电子电控系统等关键设备。

3026 智能化作业机械:智能挖掘机、大吨位装载机、大型隧道盾构机、旋挖钻探机等智能化工程机械,关键液压部件、传动部件、智能控制系统、配套动力系统等核心功能部件。

3027 高端科学仪器:高性能大型色谱、质谱、光谱分析仪等用于科学研究的重大分析仪器,面向工业控制的智能仪器仪表,面向环境等领域的关键检测仪器。

3028 3D打印:基于激光成型、熔融堆积、分层叠加、FMS覆膜砂等技术的3D打印设备及材料,CAD/CAM、精密伺服驱动等关键软件,轻量化零部件、精密模具、异形构件等3D打印应用产品。

3029 智能制造:智能识别与感知、人机智能交互、分布式控制、智能物联等信息化制造技术,产品智能化设计、数据管理、工艺改进、MES等设计管理软件及系统,智能工控系统、精密在线监测单元、数字化车间及智慧工厂等。

(三)新材料

以新材料制备成型和拓展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重点开发纳米、石墨烯、高温超导等前沿先导材料,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大工程用高性能合金等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一代电子材料等战略基础材料,满足国家急需、全面替代进口、引领未来发展。

3031 前沿先导材料:纳米碳管、富勒烯、高温超导等前沿先导材料,纳米结构材料、纳米光电材料、纳米能源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等,石墨烯导电膜、石墨烯导热膜、石墨烯储能材料、智能仿生新材料等高端应用产品。

3032 新一代电子材料:碳化硅、氮化镓、砷化镓等宽禁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激光晶体为代表的非线性、超薄层、低维化的光电子材料,微纳电子制造用超高纯工艺材料,高性能电磁介质材料及器件,柔性印刷电子材料,高性能电子浆料等。

3033 高性能纤维:T800和M40J级别碳纤维规模产业化的关键核心技术,芳纶纤维、高性能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特种结构(组分)无机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3034 新型膜材料:高通量纳滤、反渗透、MBR专用等高性能水处理膜材料,陶瓷纳滤、气体分离净化、渗透汽化等特种分离膜材料,全氟离子交换、扩散渗析等离子交换膜材料。

3035 高性能金属:航空航天、火电核电和特高压输变电等重大装备中高性能轻质合金和成形、铸造高温合金材料、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非晶合金和高硅材料,高强、耐腐、易焊超宽厚钢板,海洋工程用特种钢,轻质高强、耐高温、抗疲劳的高性能铝合金和镁合金等及其制品,稀土功能材料等。

3036 新型催化剂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比表面积大的分子筛催化剂及生物催化剂等适用性广、反应温和、催化效率高的环境友好型催化剂及催化技术。高性能液晶聚合物、高性能聚苯醚及聚苯硫醚、高性能特种橡胶、耐高温超薄膜等规模产业化的核心技术及产品。

(四)新能源

面向能源领域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科技前沿,在新型光伏风电、下一代核电、智能电网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重点攻克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第四代核能系统、新能源互补优化调度控制、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高容量大功率储能等核心技术,加快构建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的创新布局。

3041 新型光伏风电: 全光谱太阳能光伏电池、多级三五族聚光太阳能电池、有机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等,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储能相结合的关键技术,光伏微电网能源管理与综合控制系统,新型光热利用技术及装置系统。低风速风电机组、直驱风电机组、大功率等整机设计制造,叶片、主轴、轴承等风电机组核心部件,风电智能控制系统及装备。

3042 下一代核电:AP1000、CAP1400、高温气冷堆、快堆等核电机组关键设备、核心材料以及核燃料后处理技术,核岛关键设备部件、大型核电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冷却剂主泵、大型核电汽轮机焊接(整锻)转子、核级阀泵及远程控制、核废料回收利用系统、核岛内电缆等。

3043 智能电网:大电网多元能源互补优化调度与控制技术、大规模风电和光伏等间歇性能源并入安全稳定控制技术,覆盖发、输、配、用各环节的智能电网支撑系统,特高压超高压交直流变压器、断路器、全封闭组合开关等输变电成套设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变流器等核心设备,高效能量转换的大容量储能系统。

3044 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整车设计制造,大容量长续航里程动力电池,大容量超级电容器,快速智能充放电装置,高效大功率动力总成及控制系统,轻量化部件、电动汽车能源管理系统等。

3045 洁净燃烧:煤炭高效洁净燃烧与发电装置,煤炭直接液化、煤气化合成、煤制乙醇,煤多联产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页岩气、天然气开采关键部件及成套设备等。

(五)生物医药

紧密围绕重大疾病临床治疗需求,突出高品质发展,大力开展生物技术药物创制和产业化,推动化学药物品质全面提升,提高中药标准化发展水平;突破核心部件制约,推动高性能医学装备规模化发展,加速高附加值植介入材料及制品的产业化,大力发展新型体外诊断产品。

3051 生物技术新药:人源抗体及人源化抗体、抗体偶联药物等治疗性抗体,多联多价、基因工程等新型疫苗,新型生物反应器和佐剂等,基因工程等新型疫苗,防控烈性传染病的关键药品,治疗性抗体等蛋白质和多肽药物,核酸类药物,干细胞等。

3052 化学新药: 新型抗肿瘤药物、新型心脑血管药物、新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新型抗病毒药物及新型免疫疾病治疗药物,高效低毒大品种药物技术改造升级,高端药物制剂及辅料。 3053 现代中药:开发疗效明显、质量可控、剂型稳定、服用方便的现代中药,著名江苏医派名医名方的二次开发,中药提取精制、中药标准化控制、中药饮片炮制加工新技术及装备。

3054 生物试剂和芯片:人类基因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药物作用靶点检测、传染病检测等生物试剂,全自动高通量体外诊断系统与试剂、早期诊断和床旁快速检测(POCT)试剂、高灵敏度基因检测技术和试剂,蛋白质芯片、基因芯片、纳米生物芯片及其配套仪器等。

3055 医疗器械及材料:可替代进口的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治疗设备、临床检验设备、医用机器人、脑神经和脑认知设备、可穿戴设备及智能康复辅助设备等先进医疗设备,高性能人工关节、组织可再生修复材料、人工组织器官、介入支架等高值医用材料。

3056 工业生物:生物醇、生物酯、生物塑料等生物基材料,高效生物催化转化,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关键技术及装备,乙二醇、丁醇、乙烯等生物法制造,海洋生物产品制备等。

(六)新型节能环保

针对新型节能环保技术尖端化、装备产品标准化、成套化、系列化的发展需求,重点开发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装备,低能耗废水深度处理装备,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及装备,新型环境功能材料,新型节能环保装备等领域,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新业态,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向高效低耗、资源循环、绿色低碳发展。

3061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装备:烟气NOx、重金属污染、二噁英和其它持久性污染物的治理与控制,化工、炼化等领域的工业有机气体净化及资源化,低浓度挥发性毒害有机污染物净化,烟气余热利用及净化等技术装备,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及装备。

3062 低能耗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装备:废水超低排放、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含高浓度污染物废水深度处理与回收、低能耗海水淡化、典型污染物在线监测与检测等成套化技术装备,安全饮用水智能处理设备、饮用水水质在线监测远程管理系统设备技术。

3063 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及装备:固体废物回收及资源化利用、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废物处置、电子垃圾、废旧电池、生活垃圾处理等成套设备,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设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设备、污染土壤修复设备。

3064 新型环境功能材料:高通量耐污染耐劣化专用膜材料、特种磁基吸附材料、纳米吸附材料、树脂基吸附分离材料、土壤修复材料、高活性微生物固定化填料、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污水治理光催化剂等新材料。

3065 高效节能环保装备:新型节能电机等工业节能关键装备,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及配套设备,大型发电、钢铁、建材等低品位余热利用成套装备,高效节能环保自动化成套装置,节能监测技术及装备,大型成套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及测控设备。

(七)高科技农业

瞄准现代育种、智慧型农业装备、环境友好型农业投入品、高效设施农业机械等方面,重点突破种质创新、新品种(系)创制、良种扩繁等关键技术,大力开发智能化大田作物生产全程作业装备、智能化设施农业装备、智能化农产品加工装备、农林剩余物综合利用装备等,加快发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

3071 农业优良品种:新型抗虫、抗病、抗逆、高产等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抗病虫、抗逆、高产等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珍贵林木、花卉新品种,优质果蔬新品种,优质、高产、抗病的畜禽新品种,优质特色水产新品种。

3072 高端农业装备: 高产稻麦联合收割机械,智能化农机装备,高性能植保机械,高效多功能现代农业种养业设施装备等。稻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特色蔬菜与果品、畜禽产品和特种水产品的贮藏、保鲜、加工、包装、冷链运输信息等关键技术及装备,新型农林作物废弃物综合资源化利用及加工装备等。

3073 智慧农业:农业信息采集、农情监测、耕作质量测定、农产品质量检测等软硬件产品,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环境感知、远程监测、自动控制、精准作业、精细饲养等农业智能生产系统及产品,提供生产指导和专家远程服务、示范推广信息和农业技术等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及产品。

(八)其他

3081 传统产业升级:制造业数字化装备,清洁生产成套工艺及装置,零排放技术与成套装置,新一代纺织材料及装备等。

308

2苏北特色产业提升:硅资源、凹土、盐化工等特色资源深度开发与高端利用,矿山安全、石油机械、功能性化学品(非中间体)、高分子材料、农林特产资源加工等关键技术开发与转化。

《防灾科技学院.doc》
防灾科技学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