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2022-05-10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教务管理系统参考

引言

教务管理系统是教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系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迫切希望在计算机上能够实现教务管理操作,希望把人从教学资源,教学评估,编排课程,教学检查等等这些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教务管理系统从人们的需求出发,具有智能化辅助教务人员管理教务工作,并且计算机发挥了它本身的优势,能够存贮大量信息数据。与以往手工的教务相比,教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出现,使教务工作变得更简单,可靠,安全,方便。为了能让教务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在使用一个软件以后能极其容易地对所有教务工作进行管理,并且准确无误,轻松自如。因此开发一个教务管理系统软件是当务之急,也是本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和研究宗旨。

教务管理系统是教学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系统将教学资源与老师,学生,课程,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课程,课程与学生相互间联系起来,而且联系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相互排斥,因而需要系统应具备较完善的检验防错功能,冲突处理功能,从而根据系统的运行及反馈信息高质量,高效率地管理系统流通部门的全部功能。

在开发教务管理系统软件过程中,使用了当前最新的技术ASP﹒NET和ADO﹒NET。ASP﹒NET是内建于语言运行环境中的编程结构,特别是在创建Web应用程序显示了强大的功能。ADO﹒NET是一种面向对象的方式来处理数据。ASP﹒NET和ADO﹒NET的结合很容易地在一个数据库中建立一个记录集。使用这些脚本建立和打开一个记录集,处理和输出数据。

在开发教务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一直用运了软件工程的思想去开发系统。开发前的准备中,进行了系统调查。熟悉系统的组织结构、职能结构和业务流程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然后是随数据流进行了分析,对教务系统中的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描述。数据库的设计主要是E-R图和转换成关系模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每个功能模块的主要工作内容、输入输出要求等。

第1章 概述

1.1为什么要开发一个教务管理系统?

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小学的教务管理显得极其重要,合理地管理不但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而且影响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用计算机控制教务工作由自动化系统运行而完成。这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增强了信息的流通。

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校的教务人员迫切需要有这样一个软件,能够实现教学资源整体规划,编排课程,评估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进度等等这些繁琐的教务管理工作。

1.2 在中小学中用计算机管理教务的意义

我们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小学的教务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70年代后期,出现图书情报工作的 “联机革命”,使计算机更广泛地,更有效的应用到各个角落,发达国家较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我国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说,教育工作计算机化是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一项带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措施,因而中小学的教务管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技术的一部分,教务现代自动化也只是教育现代化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但由于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心脏,现代社会的骄子,信息社会的科技主角,所以在教务现代化技术中,计算机技术处于核心地位,它对于其他现代化设备起控制,连接和转换的作用,而教务自动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主导部分。教务管理系统软件能提高教务本身管理水平,能代替工作人员进行教务工作的某些加工处理,把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现在我国的中小学校教务管理水平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样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在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所取代。

总之,教务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推动了教学质量的进步。

我作为一个计算机应用的本科生,希望可以在这方面有所贡献。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希望能用我四年的所学编制出一个实用的程序来帮助中小学进行更有效的教务管理。

归纳起来,好处大约有以下几点:

(1). 可以存储教学资源,安全、高效处理信息;

(2). 节省大量人力,财力;

(3). 可以迅速查到所需信息和实现教务管理功能。

1.3 为将来学校网上办公做好准备

﹒NET技术的发展,大量的Web应用程序开发,在不同地点的用户可浏览Web站点信息。这些技术的成熟,使得在中小学实现网上办公有了技术上保证。学生,老师可以在任何地点,在网上浏览教务信息,学校的最新通知,填写自己的信息,实现用户权限内的操作。教务管理系统是学校网上办公的一个尝试,也是为以后中小学网上办公作基础。

第2章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各项活动和方法,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工作的方法与技术。

系统分析阶段的目的,就是按照系统规划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内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幺”的问题,即根据系统规划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尽可能弄清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调查原信息系统的资源,输入,处理和输出,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也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提供依据。因此,这个阶段又称逻辑设计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系统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系统详细调查、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2.1系统调查

系统初步调查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与中小学的教师,尤其是与教务处的教职工进行交流,并结合自己的常识,经过调查研究,中小学的基本情况为: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教务处、财务部、党团支部、学生会、后勤部五大部门。各部门分别针对各自管辖范围进行具体管理,并向校长负责。在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中小学在日常教务活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1) 学校现行的教务管理方式仍为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传统手工处理方式。教务信息管理没有完全科学化、规范化、处理速度较慢,因此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

(2) 学校领导对整个学校的学生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因此不能适时指导教学方向,以至影响教育质量。

(3) 师生之间,学生和教务人员,以及老师和教务管理人员,信息交流少,信息渠道单一,不利于协调工作,容易出错。

因此,通过建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使教务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促使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正确性,使学校的信息流程和流向清晰化、合理化,第一时间把握学生信息,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2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二项活动。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与功能,对系统开发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开发系统的初步方案与计划。可行性研究是对系统进行全面、概要的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新系统设计方案有以下三个可行性:

(1). 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 Windows 2000作为操作平台。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00,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在Windows 2000 Profeional上能运行,并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代替现有系统单据数据的手工传递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本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也选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3。

(2). 经济可行性:

采用新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短信息处理周期,规划教学资源,提高学生信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的利用率,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3). 营运可行性:

本系统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只需通过简单熟悉,上手较快,学校教务管理处的教职员以及相关教师均能进行操作,营运环境要求低。

面对于系统设计还应该以“标准性、安全性、兼容性、高效性、保密性、可维护性”为标准,在着眼于当前实用的基础上,为将来系统的扩展,升级留有余地。软件的开发应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故新系统还需要满足以下这几个标准:

(1) 标准性:系统的软硬件选型都应该采用工业化标准,这样既可以保证系统运行质量又可以分享在此标准上的每一次技术进步。

(2) 可靠性:由于学教务息的重要性,系统的软硬件应均为质量可靠,并采用RAID 0+1廉价磁盘冗余保护技术,确保不会由于软硬件故障造成系统运行终止而使用户蒙受损失。

(3) 安全性:通过软件的编制及硬件设置,控制使用者接触数据的权限,从而确保使用者无法操作与其无关的数据。

(4) 兼容性:系统的所有软硬件理论上都应有100%的兼容性,用以保证软硬件的可互换性。

(5) 高效性:由于学校学生信息每次处理的信息量较大,因此系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响应能力都应是快速而有效的,在软件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6) 可维护性:系统软件设计时应采用结构化模块设计,以便于开发和维护,也有利于根据情况随时进行功能调整。同时在系统开发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的日常维护,使之能简便易行

通过可行性分析研究,认为新系统的开发方案切实可行,可进行开发。

2.3 软件开发的总目标

(1) 提高教务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按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原理与方法,采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规范教务管理的操作全过程。

(2) 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相关教务人员可以从系统中取得及时而且正确的教学管理数据信息,并可以迅速而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从而掌握学校的各种信息情况,为校领导做出适合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指导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推荐第2篇:宿迁学院学历证明

学历证明

兹有 XX 同学,性别:男 ,江苏盐城人, 系我校2010级,建筑工程系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全日制统招学生,该生于2010年9月进入我校学习至今,将于2014年6月修完学校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并考核后毕业,届时领取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其 在校学号为: 201004021xx

身份证号码为:32092419921012xxxx

特此证明

宿迁学院教务处

推荐第3篇: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需求分析

题目:常州市育才中学教务管理系统设计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姓名:成义杰

学号:指导教师:陈鉴富

2012 年10月22日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得到很好的发展,以便帮助学院各管理层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使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步入新的章篇。

教务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端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1.选题依据

教务管理系统作为教育单位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所以教务管理系统应为使用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是人们一直以来都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资料,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即使有些学校使用了计算机,但由于操作形式各异、输入方法不同、定义不统一,这对于管理者和使用者都产生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对于管理系统的统一性、完整性、及时性的要求也就迫在眉急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内容

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数据库开发应用程序,由前台功能设计和后台功能设计部组成,规划系统功能模块如下: 1.教学资源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主要包括:主要功能包括导入教师信息、录入教师信息、机构设置、确定部门人员、处理离校人员组成; 2.开课计划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录入科目信息、录入模块信息、设置课程方案、设置开课计划、设置学期、周数组成;3.学生学籍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创建班级、班级注册、确定班级所属年级、录入学生信息、调整学生班级、确定异动学生、查看学生信息;

4.学生成绩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成绩录入、成绩发布、成绩查询、成绩分析一共4个模块;5.学生选课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网上选课设置、选课要求设置、调整学生选课、查看选课结果;

6.数据库维护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创建数据备份维护计划一共3个部分;7.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日志管理、用户管理二个子模块。

2.2实现手段

硬件平台:

 

CPU:P41.8GHz。 内存:256MB以上。

软件平台:

    

操作系统:Windows xp/ Windows 2000。 数据库:SQL Server 2005。

浏览器:IE5.0及以上,推荐使用IE6.0。 Web服务器:IIS5.0。

分辨率:最佳效果1024×768像素。

3.工作计划(进度安排)

1---3 周:交流课题任务,正确理解课题,撰写开题报告

4---6 周:系统调查与分析,分析知名博客系统的结构,撰写需求分析文档 7---9 周:系统设计

10-12周:系统实现(编码、调试、验收)

13-15周;检查论文初稿,完善不足之处,完成论文定稿

4.参考文献

[1] ASP.NET网站开发四“酷”全书 电子工业出版社 武嘉 2005年8月 [2] ASP+SQL Server组建动态网站实例精讲 人民邮电出版社魏雪萍2005年6月

[3] ASP.NET程序设计教程(C#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常永英、崔淼、马润成、梁云杰等2009年9月

[4] ASP数据库开发实例解析 机械工业出版社 李严、于亚芳、王国辉 200

4年12月

[5] ASP.NET服务器控件开发技术与实例 人民邮电出版社 郝刚、袁永刚、齐艳编著

2005年1月

推荐第4篇:教务管理系统个人总结

教务管理系统个人总结

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工作,终于将这个系统做好了啊!在此过程中虽然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都一一克服了!在此过程中我感受颇多,收获颇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的了解了软件工程的内在含义!学无止境,这次的课程设计只是学生生涯的一种延续!对于一个在校生来说,学习知识是最重要的,为以后进入专业的软件公司时用足够的经验!不管在人生的那个阶段,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歇,要把学习视为工作的铺垫!所以在这次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中,我一边学习,一边从基础的事情开始做起!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了解项目的整体布局,了解项目中的业务逻辑,了解项目中尚未完成的工作并以此作为下个阶段的工作学习的目标。这个星期里,我按时完成组长安排我的任务,并且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同组的其他同学在设计中遇到的困难。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自己以前不是很了解的东西,同时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也明白了好多道理,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一个星期里最初不知道如何去设计这次课程设计,通过咨询其他组的同学了解了很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都要自己努力去克服与改正!

做软件的人必须随时充电,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要积累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和进取的精神,去努力做每一件事情,努力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做好完美的铺垫,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推荐第5篇:教务管理系统个人总结

教务管理系统个人总结

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工作,终于将这个系统做好了啊!在此过程中虽然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都一一克服了!在此过程中我感受颇多,收获颇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的了解了软件工程的内在含义!学无止境,这次的课程设计只是学生生涯的一种延续!

对于一个在校生来说,学习知识是最重要的,为以后进入专业的软件公司时用足够的经验!不管在人生的那个阶段,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歇,要把学习视为工作的铺垫!所以在这次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中,我一边学习,一边从基础的事情开始做起!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了解项目的整体布局,了解项目中的业务逻辑,了解项目中尚未完成的工作并以此作为下个阶段的工作学习的目标。这个星期里,我按时完成组长安排我的任务,并且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同组的其他同学在设计中遇到的困难。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自己以前不是很了解的东西,同时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也明白了好多道理,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一个星期里最初不知道如何去设计这次课程设计,通过咨询其他组的同学了解了很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推荐第6篇:C++课程设计(教务管理系统)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01.h\" cla University;

void menu(University uni);//菜单函数声明

cla Student//学生类 { public: 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sex; int number; string major;

public: void disp_stu();

friend void file_in(University &uni);

friend void file_out(University uni); }; void Student::disp_stu() {

}

cla Institute//学院类 { public: string name; cout head;//封装学生信息

public: void add_stu();

//添加学生

bool delete_stu(int i);

// 删除学生

bool modefy_stu(int i);

//修改学生信息

void disp_ins_1();

// 显示本院学生信息

friend void file_in(University &uni);

friend void file_out(University uni); }; void Institute::add_stu() {

} Student *p=new Student; cout>(*p).name; cout>(*p).age; cout>(*p).sex; cout>(*p).number; cout>(*p).major; head.Add(p);//在链表末尾增加一个节点

bool Institute::delete_stu(int i) {

} head.Remove(i);//删除链表指定位置节点 return true; bool Institute::modefy_stu(int i) {

Student *p=new Student; cout>(*p).name; cout>(*p).age; cout>(*p).sex; cout>(*p).number; cout>(*p).major; head.Remove(i);//删除链表指定位置节点 head.Insert(i,p);//在链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新节点

return true; } void Institute::disp_ins_1() {

}

cla University//学校类 { public: 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addr; List head;//封装学院信息 public:

void design_stu();//学生信息设置 int i; Node *q; q=head.pHead;//q指向学生节点双向链表头指针

cout

} coutpData->disp_stu(); q=q->pNext;

void add_ins();

//添加学院

bool delete_ins(int n);

// 删除学院

void design_cqut();

//设置学校信息 bool modefy_cqut();

//修改学校信息 void disp_cqut();

//显示学校信息 void design_ins();

//学院信息设置 bool modefy_ins(int n);

//修改学院 void disp_ins();

//显示学院信息

void search_menu(); void search_name(string n);//姓名

void search(string n);//性别//函数重载

void search(int n);//学号

bool search_age(int n);//年龄

friend void file_in(University &uni); }; friend void file_out(University uni);

void University::design_stu() {

int i,m,j; int n; cout

★★★★★★学生信息设置★★★★★★

\">i;system(\"cls\");//清屏 switch(i) { case 1:

{

disp_ins();

cout

cout

cin>>m;system(\"cls\");//清屏

head.pCurrent=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双向链表头指针

for(j=1;j

{

}

}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当前指针指后移

coutpData->add_stu(); cout

disp_ins();

cout

cout

cin>>m;system(\"cls\");//清屏

head.pCurrent=head.pHead; //当前指针指向双向链表头指针

for(j=1;j

{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当前指针指后移

} } head.pCurrent->pData->disp_ins_1(); cout>n; head.pCurrent->pData->delete_stu(n); cout

{

disp_ins();

cout

cout

cin>>m;system(\"cls\");//清屏

head.pCurrent=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双向链表头指针

for(j=1;j

{

}

}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当前指针指后移

head.pCurrent->pData->disp_ins_1(); cout

} cin>>n; head.pCurrent->pData->modefy_stu(n); cout

void University::add_ins() {

}

bool University::delete_ins(int n) {

}

bool University::modefy_ins(int n) {

Institute *p=new Institute; cout>(*p).name; head.Remove(n);//删除链表指定位置节点 head.Insert(n,p);//在指定位置插入节点信息 return true; head.Remove(n);//删除链表指定位置节点 return true; Institute *p=new Institute; cout>(*p).name; head.Add(p);//在链表末尾增加一个节点

}

void University::disp_ins() {

int i; Node *q; q=head.pHead; //q指向学院节点双向链表头指针

for(i=1;i

coutpData->namepData->head.size

}

void University::design_ins() {

int i; int j; cout

★★★★★★学院信息设置★★★★★★

\"pNext;

cout>i;system(\"cls\");//清屏 switch(i) { case 1:

{

} disp_ins(); cout

disp_ins();

add_ins();

cout

getch();system(\"cls\");//清屏 design_ins();

break; } case 3: {

} disp_ins(); cout>j; delete_ins(j); cout

disp_ins(); cout>j; modefy_ins(j); cout

} case 5:menu(*this);break; } }

bool University::modefy_cqut() { cout>name; cout>age; cout>addr; return true; }

void University::design_cqut() { int i;

University uni; cout

★★★★★★学校信息设置★★★★★★ cout>i;system(\"cls\");//清屏

switch(i) {

case 1:

{

disp_cqut();

cout

getch();system(\"cls\");//清屏

design_cqut();

break;

}

case 2:

{

modefy_cqut();

cout

getch();system(\"cls\");//清屏

design_cqut(); break; \"

}

} } case 3:menu(uni);break;

void University::disp_cqut() {

cout

}

void University::search_name(string n) {

int i,j,m=0; head.pCurrent=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学院节点头指针 for(i=0;i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当前指cout

for(j=0;jpData->head.size;j++)

{

if(n==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name)

{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disp_stu(); m++;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Next;//学生当前指针后移

}

bool University::search_age(int n) {

int i,j,m=0; head.pCurrent=head.pHead; for(i=0;ipNext;//学院当前指针后移

} cout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 for(j=0;jpData->head.size;j++) { if(n==(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age)) {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disp_stu(); m++;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Next; }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 } cout

void University::search(string n) {

} int i,j,m=0; head.pCurrent=head.pHead; for(i=0;i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

for(j=0;jpData->head.size;j++) {

if(n==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sex)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disp_stu(); } m++;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Next;

} coutpNext; void University::search(int n) {

int i,j,m=0; head.pCurrent=head.pHead; for(i=0;i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

for(j=0;jpData->head.size;j++)

{

if(n==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number)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disp_stu();

m++;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Next;

}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 } cout

/****************************************信息查询菜***********************************************/

void University::search_menu() { int i; cout

★★★★★信息查询显示★★★★★\">i;system(\"cls\");//清屏

switch(i) { case 1: {

disp_ins();

coutdesign_ins(); break; } case 2:

{

} head.pCurrent=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学院节点头指针 for(i=0;i

} head.pCurrent->pData->disp_ins_1();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 coutsearch_menu(); break; case 3: {

} int j; disp_ins(); cout>i;system(\"cls\");//清屏 head.pCurrent=head.pHead; for(j=1;jpNext; head.pCurrent->pData->disp_ins_1(); coutsearch_menu(); break;

case 4:

{

string n; cout>n;system(\"cls\");//清屏 search_name(n);

} coutsearch_menu(); break; case 5:

{

} int n1; cout>n1; search_age(n1); coutsearch_menu(); break;

system(\"cls\");//清屏

case 6: {

} string n; cout>n;system(\"cls\");//清屏 search(n); coutsearch_menu(); break; case 7: {

} int n; cout>n;system(\"cls\");//清屏 search(n); coutsearch_menu(); break; case 8: {

menu(*this);

}

} } break; /**********************************************************************/ {

int i,j; ifstream inf(\"cqutData.txt\",ios::in); inf>>uni.name; inf>>uni.age; inf>>uni.addr; inf>>uni.head.size;//学院个数 for(i=0;i>p->name;

导出文件数据void file_in(University &uni)

Node *m=new Node;//建立学院信息节点 m->pData=p;//把输入的学院信息节点赋给建立的学院信息节点 m->pNext=0; if(i==0) uni.head.pHead=m;//把节点m赋给学院信息节点

else uni.head.pEnd->pNext=m;//把节点m赋给下一个学院信息节点 m->pPrev=uni.head.pEnd;//节点m指向学院信息的尾节点

uni.head.pCurrent=uni.head.pEnd=m;//学院信息的尾节点始终指向m节点 inf>>uni.head.pCurrent->pData->head.size;//学生个数 for(j=0;jpData->head.size;j++) {

Student *q=new Student; inf>>q->name; inf>>q->age; inf>>q->sex; inf>>q->number; inf>>q->major;

Node *n=new Node; n->pData=q; n->pNext=0; if(j==0) 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n; else 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End->pNext=n;

n->pPrev=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End;

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End=n;//学生信息的尾节点始终指向n节点

} } }

/************************************************************************************/ void file_out(University uni) {

ofstream ouf(\"cqutData.txt\",ios::out); int i,j; ouf

导入文件数据ouf

uni.head.pCurrent=uni.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学院节点头指针 for(i=0;i

oufpData->name

oufpData->head.size

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学生节点头指针

for(j=0;jpData->head.size;j++) {

oufpData->head.pCurrent->pData->namepData->head.pCurrent->pData->agepData->head.pCurrent->pData->sexpData->head.pCurrent->pData->numberpData->head.pCurrent->pData->major

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Next;//学生当前指针后移

}

} } uni.head.pCurrent=uni.head.pCurrent->pNext;//学院当前指针后移

/************************退出系统菜单****************************/

void exit(University uni) {

} int i; cout>i; system(\"cls\");//清屏 switch(i) { case 1:

{

} file_out(uni); exit(0); break; case 2:{exit(0);break;} case 3:

{ menu(uni); break; } case 4:

{

file_out(uni);

}

} menu(uni); break;

/***************************************************************************************/ void menu(University uni) {

system(\"cls\");/*清屏*/ int i; cout

主菜单 cout

cout

cout

cout>i;system(\"cls\");//清屏

}

int main() { University u;

} file_in(u); menu(u); return 0; switch(i) {

case 1:uni.design_cqut();break; case 2:uni.design_ins();break; case 3:uni.design_stu();break;

case 4:uni.search_menu();break;

case 5:exit(uni);break; }

推荐第7篇:威尔教务考勤管理系统

摘要....

烟台威尔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教务考勤管理系统,主要依托先进的智能身份识别终端。通过射频卡(IC/ID/CPU)、手机卡、指纹等识别介质进行身份验证,并依靠TCP/IP网络传输、CDMA/GPRS/WIFI/3G无线传输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完成对教室上课情况的采集和统计。

系统目标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各大院校逐步建立起,以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选修课程、实验预约、成绩审核、学分制等为特点的教务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管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包括学籍管理、教学计划、开课/排课、选课、成绩管理、实验管理、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

但是随着学校对教务管理的逐渐深入,传统教务系统的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例如,学校通过教务系统本身,无法及时掌握教师和学生的真实上课情况,教室的使用和变动情况,以及临时调课造成的学生缺课等问题。从而出现教育资源无法合理分配,学生管理出现漏洞等实际情况。同时随着身份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对教务一卡通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例如:多媒体教室管理、宿舍进出管理、考试考场管理、会议签到管理、车辆门禁管理等多种应用需求,都反映了学校在建立教务管理信息化时,遇到的问题和迫切的需要。高等教育对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快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科学管理,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基于这种广泛的需求,在充分综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前提下,开发一套能够适应新的教学体制、能够最大程度满足高校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教务考勤管理系统成为必然。、系统简介

教务考勤管理系统,主要依托先进的智能身份识别终端。通过射频卡(IC/ID/CPU)、手机卡、指纹等识别介质进行身份验证,并依靠TCP/IP网络传输、CDMA/GPRS/WIFI/3G无线传输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完成对教室上课情况的采集和统计。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上课情况、教室的使用情况、调课/换课/代课的执行情况、任课教师的教学进度、学生的出勤率、教学课程的听课率等信息。帮助学校管理和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制度等管理工作。

同时教务考勤系统可直接形成标准一卡通平台,结合教务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宿舍进出管理系统、考试考场管理系统、会议签到管理系统、车辆门禁管理系统等多种应用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务一卡通平台。

教务考勤系统除了满足学校的基本管理需求之外,还可以替代课堂点名制度,直接为授课教师统计应到、实到、迟到、未到等学生信息。节省了课程时间,并为教师的日常评分提供有效依据。并且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实时拍照和照片彩屏显示等功能,可以有效杜绝学生的替代上课情况,帮助学校完善教学管理的监控工作。

教务考勤系统的软件功能模块包括:

基础档案信息(学生档案、教师档案、管理人员档案、卡片信息、行政班组织结构等) 基础教务信息(校历、上课时间定义、考勤规则定义等)

日常事务流程(请假流程、调课/换课/代课流程、补出勤流程等)

教室设备管理(教室定义、设备定义、教室设备关系定义、设备通讯管理等)

教学课程管理(课程定义、教学班定义、教师任课定义、日常排课等)

上课数据处理(请假管理、调课管理、补录记录、异常调整等)

报表查询统计(上课记录/拍照查询、课程表查询、上课通知查询、上课明细汇总统计等) 系统权限关系(权限组定义、班级授权、菜单授权、设备授权、管理员定义等)

推荐第8篇:教务管理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教务管理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组员:李洪涛 单彦达

一、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子目标与信息系统架构 1.组织的总体目标、子目标及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今社会对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我校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办学的需要,发展自身学校的特色及办学特点,合理定位培养人才,提升自身办学的能力,以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软硬件设施为目标,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地区特色,最终实现为现代信息化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的目标。同时,应合理配置各级学院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使学院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以求达到同步发展。

2.外部环境: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大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猛扩张,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量的积累,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到大学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招生人数的激增,使得我国高等院校原有的办学规模很难应对。为了消化急剧膨胀的生源,很多高校高校都在扩建,这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然而,这种扩招的背后,我们能明显的看到,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当初所谓的精英教育,转而向大众教育,这使我国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发生了质变。人才市场饱和,每一年都会有一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但同时,在这些毕业生中,拥有高技术,高素质的人只占据一部分,这与市场的需求不符,导致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二、

组织内部限制: 硬件资源部分陈旧,需要更新换代;师资力量分配不均,有些学院的专业老师数量不够。

三、信息系统总体目标、子目标级策略:

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实现对教师学生课程、教学计划、学生学习及学籍成绩、教材、教学评估、收费等数据进行网络化信息管理。使各使用部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学生、教师及其他各类人员查询数据极为方便。

信息系统的构架: 主要功能系统:

1.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注册系统、课程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成绩管理等子系统。 2.选课系统:支持学生选课平台功能,根据学生的教学计划来预置选课时学生的选课信息及课程的选课情况。在每学期,根据教学计划和排课系统,由学生在网上制定个人的学期学习计划。选课分为三个阶段:预选、正选、补退选,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3、学生信息查询系统:包括学生具体个人信息的查询,学生可以更改个人信息,经过管理人员的确定后形成新的个人信息。

4、等级考试;实现等级考试的网上报名,包括

四、六级考试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可在成绩公布时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系统界面:包括登入界面,主界面,用户管理模块。 登入介面是为了对系统进行安全性管理,使用户拥有自己的权限,同时又保证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四、主界面是本系统的应用界面,在本界面上集成了本系统的所有功能,包括功能菜单和子菜单,从而实现了本系统从班级管理、档案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系统的具体功能,同时,在系统管理模块中可以完成对本系统的安全性管理。用户管理界面是本系统的安全性设置模块,根据学校不同部门以及不同使用人员对本系统的要求和需要,从而实行了分级管理,对用户的权限和类别进行了分类管理。同时还包括数据库,对大量信息的存储及管理。

五.系统分析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现有系统界面比较友好,功能比较完善,能大部分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与其相关配套的服务器功能不强,应付不了同一时间大量用户的访问。当数据访问量大时容易出错,导致系统数据错误甚至丢失。

六.对本系统的简要描述: 本系统将大大改善数据处理速度,并且更加方便的对数据进行管理,同时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工资支出。1.经济可行性.信息化的教务管理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是大势所趋,而且随着现代管理念、方法和途径的发展,教务信息化管理手段日渐成熟,也必定会突飞猛进,所以从长远利益出发,主管领导对该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会大力支持。 2.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 Windows xp作为操作平台。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08,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在Windows xp上能运行,并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代替现有系统单据数据的手工传递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本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也选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8。 3.经济可行性: 采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短信息处理周期,规划教学资源,提高学生信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的利用率,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4.营运可行性: 本系统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只需通过简单熟悉,上手较快,学校教务管理处的教职员以及相关教师均能进行操作,营运环境要求低。 面对于系统设计还应该以“标准性、安全性、兼容性、高效性、保密性、可维护性”为标准,在着眼于当前实用的基础上,为将来系统的扩展,升级留有余地。软件的开发应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 通过可行性分析研究,认为新系统的开发方案切实可行,可进行开发。

七.七.业务流程图分析 选课流程图:

五、数据流程图分析: 选课流程图:

六、

常用的输入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键盘输入、光电设备输入及声音输入。本系统主要采用键盘输入。 ②输入数据的活动及输入格式的设计 原始数据的获得需要考虑数据产生的部门,确定收集的时间和方法;了解 数据产生的周期,平均发生量及最大量。 (2)输出设计 输出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不同的用户的特点和要求,以最适当的形 式,输出最切合需要的信息。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输出方式的选择 系统的输出方式根据输出信息的使用要求,信息量的大小、输出设备的限 制条件来决定。 ②输出表的设计 表内容要根据使用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对不同的用户,应当提供详 细程度不同、内容不同的表。 ③输出设计说明 输出设计说明包括选用的输出设备,信息输出的频率和数量,各种输出文 件及输出报表的格式及表格样本等。 系统配置设计 本系统采用Asp.net和C#开发技术,所需开发环境如下: 代码编写平台: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数据库:SQL Server2008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设计处理那一部分不清楚; E-R图处理由于实体较多,刚开始处理的时候结构关系不明确 代码设计无从下手 处理方法和技巧 对照材料与参考资料,逐步完善,从课本中找出有用信息,并以此为模板进行设计 总结:

经验体会和收获 通过此次系统分析与设计,让我明白了很多课上学不到的东西,才明白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东西课上觉得自己掌握了,一旦用到实际上就会发现自己不能去做,所以实践还是很重要。另外,借助一些参考资料是必要的,现在互联网这么方便,可以借鉴的东西很多,如果不参考别人的资料,连设计的流程都不清楚,怎么能将设计报告完整的写下来。最终将实验报告完成,总体来说自己感觉还可以。

推荐第9篇:宿迁学院迎新简讯

为了做好2011级迎新工作,根据学校的安排和部署,我系学生迎新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前期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新生教育日程表,招募了志愿者,并做了分工,做到思路明确,准备充分。9月3日早上,根据前期安排,学院领导亲临现场,迎新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新生接待中,我系的老师走访了每个学生宿舍,对学生进行了慰问,下午,在一号教学楼召开了家长见面会,系主任介绍了我系基本情况,并回答了学生家长提出的问题。气氛异常活跃,为下一步学生教育管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为开创我系学生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推荐第10篇:宿迁学院蒲公英志愿者

宿迁学院蒲公英志愿者•双河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申报材料

基地名称:宿迁学院蒲公英志愿者•双河小学社会实践基地 基地地址:宿迁市三棵树乡(靠近宿城区三创产业园) 活动场所:双河小学校舍

长期社会实践项目:七彩课堂行动、零头行动、青春自护、筑梦公益项目、布局四个维度,实现青春自护项目等多个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务项目。

软硬件设施:学校能够提供操场、上课教室和基础师资,同时通过志愿者的大力支持和努力,已经为学校实现了多媒体课程、使用电子钢琴教授音乐课程、围棋课程等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软设施建设,同时也提供了交通安全教育道具、网络知识安全教育课程等较为完善的安全知识教育内容,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基本生活条件:参与实践的大学生课余通过搭乘公交车返校解决衣食住行,往返耗时1个小时。

安全保障:靠近宿城区三创产业园,有安保人员。同时周围有诊所,为大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安全保障。

服务协议:就双方合作签署了2年的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同时已经开展了2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从2009年开始就成为了双方共建的大学生实践示范基地。

实践基地效益:自实践基地启动以来,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40余次,有1500余名在校大学生参与了各种基于关爱农民工子女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平台。

在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打造了一批以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公益项目。其中涵盖了

1、相约星期三七彩课堂活动:每周三下午开展关爱行动,以支教为主,主要开设小学英语、美术、围棋初级课程;

2、零头行动:开展线上线下双层次活动,汇聚点滴关爱,成就微公益。包括:公益淘宝店、扬帆计划和心灵陪护等三方面,此项目获得2013年江苏省百优志愿服务重点项目;

3、青春自护•助梦公益项目:从2013年9月开展针对青少年儿童的青春自护教育,防止日常伤害、交通安全常识、与陌生人交往、心灵陪护等四个方面,此系列活动荣获江苏共青团和中国青少年基金会资助项目。

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宿迁学院的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在暑假期间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以宿迁市双河小学作为实践基地,展开了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自护教育志愿服务。

对接工作已接近5年,在此过程中为实践基地:双河小学的学生募集健康成长梦想物资3万余元,提供素质教育大课堂近200次,为1500名大学生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

第11篇:组网方案 宿迁学院

SUQIAN COLLEGE

宿迁学院校园网方案书

专 业: _ 班 级: ______ _ 姓 名: __

2011年10月27日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第一章

综述 ……………………………………………………………………………….…..3 第二章

总体设计思路 …………………………………………………………………….…..3 2.1 总体结构 ……………………………………………………………………..…3 2.2 各子系统配置 ……………………………………………………………….….4 第三章

设计方案 ……………………………………………………………………………….7 3.1 工程方案设计综述 …………………………………………………………..……7 3.2 主干网…………………………………………………………………………..…8 3.3 网络中心………………………………………………………………………..…9 3.4 教学楼…………………………………………………………………………..10 3.5 院系楼…………………………………………………………………………..10 3.6 实验楼…………………………………………………………………………..10 3.7 图书馆…………………………………………………………………………..10 3.8 教学宿舍………………………………………………………………………..11 3.9 学生宿舍………………………………………………………………………..11 第四章

综合布线系统 …………………………………………………………………………11 第五章 系统集成工程实施方案 ………………………………………………………………..12 5.1 系统集成总包项目管理的目标 ………………………………………………….12 5.2 工程项目管理方案 ……………………………………………………………….13 5.3 工程施工方案的优化 …………………………………………………………….13 5.4 施工组织管理 …………………………………………………………………….13 5.5 施工过程、技术、质量、安全要求等 ………………………………………….14 5.6测试验收……………………………………………………………………………15 第六章 售后服务 ………………………………………………………………………………..15 6.1 售后服务承诺 …………………………………………………………………….16 6.2 对人员培训的承诺:……………………………………………………………..17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第一章 综述

校园网不仅是个及多种应用于一体的大型网络通信平台,而且是具有强大的资源管理和安全防范机制的综合服务体系。它的应用范围可以涵盖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internet接入、办公自动化、校园IP卡、图书查询管理、教学、教研、科研、人事和各类资源管理等。

校园网设计步骤如下: (1)进行需求分析

(2)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网络架构类型,网络拓扑结构类型,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

(3)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设分布特点,进行具体的系统分析和设计,从整体细化到局部。

(4)制定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5)规划安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进行具体布线施工。

第二章总体设计思路

2.1 总体结构

整个信息传输的主干线包括了信息中心、教学楼、院系楼、学生、教师宿舍、图书馆、机房,它们组成主干网,主干网的可靠性不需要高,所以采用了全连接冗余设计的方式,这样在发生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另一条冗余线路上。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校园网总体网络结构

2.2 各子系统的配置 (1)工作区子系统

A.确定信息点的数量。工作区信息点的数量主要根据用户的居停要求来确定的。 B.确定信息插座数量。当确定了工作区信息点的数量之后,信息插座的数量就比较容易确定。将工作区配置单孔信息插座,信息插座数量与信息点的数量相当。 C.确定信息插座的安装方式。学校的建筑物已经建好,所以采用明装式安装信息插座。 (2)配线子系统

A.配线子系统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信息插座至楼层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或光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B.配线子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根据工程提出的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 ② 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的数量及其位置。

③ 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预测情况。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④ 一次性建设或分期建设的方案。

C.配线子系统应采用4对双绞电缆,在需要时也可采用光缆。配线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应在交换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接。配线子系统的配线电缆长度不应超过90m,图纸设计时,其图上走线距离不应超过70m。在能保证链路性能时,水平光缆距离可适当加长。 nxiaD.配线电缆可选用普通的综合布线铜芯双绞电缆,在必要时应选用阻燃、低烟、低毒等电缆。 E.信息插座应采用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或光缆插座。

F.配线设备交叉连接的跳线应选用综合布线专用的插按软跳线,在电话应用时也可选用双芯跳线。 G.1条4对双绞电缆应全部固定终接在1个信息插座上。 (3)干线子系统

A.线缆类型,确定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和光纤芯数

对数据应用采用光缆或五类双绞电缆,双绞电缆的长度不应超过90m,对电话应用可采用三类双绞电缆。 B.干线路由

干线子系统应选择干线电缆较短,安全和经济的路由,且宜选择带门的封闭型综合布线专用的通道布设干线电缆,也可与弱电竖井合用。 C.干线线缆的交接

为了便于综合布线的路由管理,干线电缆、干线光缆布线的交接不应多于两次。从楼层配线架到建筑群配线架之间只应通过一个架线架,即建筑物配线架。当综合布线只用一级干线布线进行配线时放置干线配线架的二级交接间可以并入楼层配线间。 D.线缆端接

用一根足以支持若干个楼层配线间或茹干个二级交接间的通信容量的大容量干线电缆,经过电缆接头保护箱分出若干根小电缆,再分别延伸到每个二级交接间可以并入楼层配线间。

E.如果设备间与计算机机房和交换机房处于不同的地点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在将语音电缆连至交换机房,数据电缆连至计算机房,可以选取不同的干线电缆或焊线电缆的不同部分来分别满足语音和数据的需要。当需要时,也可用光纤系统予以满足。

F.缆线不应布放在电梯、供水、供气、供暖、强电等竖井中 G.设备间配线设备的跳线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A.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电信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建筑物配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最好是位于建筑物的地理中心。对于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配线设备(BD)。电话、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引入设备可合装在一起

B.设备间内的所有总配线设备应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

设备间内的设备种类繁多,而且线缆布设复杂。为了管理好各种设备及线缆,设备间内的设备应分类分区安装,设备间内所有进出线装置或设备应采用不同色标,以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方便线路的维护和管理

C.设备间位置、大小以及环境要求应根据设备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D.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与外部通信网连接时,应遵循相应的接口标准,交预留安装相应接入设备的位置

(1)单点管理交接方案,单点管理属于集中管理型,通常线路只在设备间进行跳线管理,其余地方不再进行跳线管理,线缆从设备间的线路管理区引出,直接连到工作区,或直接连至第二个接线交接区

(2)双点管理交接方案,双点管理属于集中、分散管理型,除在设备间设置一个线路管理点外,在楼层配线间或二级交接间内还设置第二个线路管理点。这种交接方案比单点管理交接方案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线路管理功能,可以方便地对终端用户设备的变动进行线路调整 (1)电缆标记

主要用于标明电缆来源和去处,在电缆连接设备前电缆的起始端和终端都应做好电缆标记。 (2)场标记

一般用于设备间、配线间和二级交接间的管理器件之上,以区别管理器件连接线缆的区域范围。它也是由背面不干胶的材料制成,可贴在设备显目的平整表面上。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3)插入标记

插入标记一般在管理器件上,如110配线架、BLX安装架等。插入标记是硬纸片,可以插在1.27cm×20.32cm的透明塑胶夹里,这些塑胶夹可安装在两个110接线块或两根BIX条之间。 (6)建筑群子系统 A.考虑环境美化要求 B.考虑建筑群未来发展需要 C.线缆路由的选择 D.电缆引入要求

E.干线电缆、光缆交接要求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置用地下管道布线法。地下管道布线是一种由管道和入孔组成的地下系统它在建筑物的各个建筑物进行连。一根或多跟管道通过基础墙进入建筑物内部的结构。地下管道对电缆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电缆受损坏的机会很少,而且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及内部架构。管道埋设的深度一般在0.8m到1.2m,或符合当地城管的部门有关法规规定的深度。为了方便日后的布线,管道安装时应预埋一根啦线,以供以后的布线使用。为了方便线缆的管理,地下管道应间隔50到180m设立一个接合井,以方便人员维护。

第三章 设计方案

3.1 工程方案设计综述

1、确定网络拓扑结构、传输设备和路由协议等。通过了解到该校园网规模比较大,接近城域网规模。根据规模就可以决定组网的拓扑结构、传输设备和路由协议等。

校园网络拓扑结构,该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可以划。分为3层。

第1层是核心层,即信息中心。中心布置了校园网的核心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并预留了将来与本部以外的几个园区的通信接口。

第2层是分布层,包括建筑群的主干节点。校园网按地域设置了几条干线光缆,从网络中心辐射到几个主要建筑群,并在第2层主干节点处端接。在主干网节点上安装交换机,它向上与网络中心的主干交换机相连,向下与各楼层的接入交换机相连。校园网主干带宽全部为1000Mbit/s。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第3层是接入层,包括建筑物楼内的交换机。第3层节点主要是指直接与服务器、工作站或PC连接的局域网设备。

2、综合布线

从综合布线的角度看,校园网的楼群主干子系统之间采用光缆连接,可提供吉比特带带宽,并有很高的可扩展性。垂直子系统则位于校园内建筑物的竖井内,可采用多模光缆或大对数双绞线。各个子系统内部楼栋之间,可采用多设备间的方法。分为中心设备间和漏洞设备间部分,中心设备间是整个局域网的控制中心,配备通信的各种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视频服务器等),中心交换机通过地下直埋的光缆与中心设备间的交换设备相连,中心设备间与楼栋设备间相连。各个设备间放置布线的线架和网络设备,端接楼内各层的主干线缆,中心设备间端连接到网络中心的光缆。

3、设计网络总体系统结构

整个信息传输的主干线包括了信息中心、教学楼、院系楼、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图书馆和机房,他们组成了主干网,如图2-1所示。

3.2 主干网

校园主干网采用具有三层交换功能的吉比特以太网交换机,满足校园用户的各种要求。分布层由6台1000Mbit/s交换机和多模光纤组成,网络中心由一台高性能吉比特以太网交换机与教学楼、院系楼、实验楼、图书馆、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和机房8个地点的8台交换机以全连接的方式连接为主干网。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图3-1 校园网主干网络

吉比特以太网除了提供高带宽,还支持与以太网的服务类型和服务质量保证相关的协议,如IEEE802.1p、IEEE802.1q、IEEE802.3x、IEEE802.3ab和资源预留协议(RSVP)等关键协议。

3.3 网络中心

网络中心作为整个网络的枢纽,承担全网的最高通信业务量,负责整个网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他的安全可靠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网络中心机房通过光缆分别与子网相连,核心交换机通过路由器与广域网线路相连,构成Internet出口。

网络中心的核心设施——吉比特以太网交换机可以采用Cisco或者3Com公司等品牌的吉比特交换机。关键的设备和连接线路采用冗余备份方式,保证网络系统所需的高可靠性和可用性。为冗余考虑,主干网可以配备两台核心交换机,彼此之间互为备份。各楼分布层交换机通过两条1000Mbit/s以太网线路分别与两台中心的核心交换机相连,且彼此互为备份。

3.4 教学楼

教学楼主要为教学服务,除了配备用户终端外,还应包括教学用的服务器、终端PC等,采用一台分布层交换机通过吉比特口与主干光缆连接。接入层交换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机100兆口连接其它信息口,采用级联或堆叠方式来扩展交换机的连接数目。食堂结点较少用户相对较少,根据地理位置应分别属于教学楼和院系楼两个子系统当中。

后勤服务楼 校医院

1#公寓 2#公寓

9#公寓

10#公寓 …学生一食堂计费网关防火墙A 校区InternetCernet学生二食堂图书馆内其他部分体育馆网络中心实验楼后勤分中心教学分中心计算中心行政楼科技综合楼示例:100M/TX100M/FX1000M/LX1000M/SX1000M/TX三教楼四教楼一教楼二教楼 教学楼网络结构

3.5 院系楼

院系楼网络多用于办公和会议,和教学楼的网络拓扑结构相似,但终端还需要增加打印机和服务器。 3.6 实验楼

实验楼网络情况和教学楼相同,采用一台分布层交换机通过吉比特口与主干光缆连接。接入层交换机100兆口连接其它信息口,采用级联或堆叠方式来扩展交换机的连接数目。 3.7 图书馆

图书馆从应用来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因此在图书馆设图书馆网络分中心,配置了一台Cisco6006中心交换机、海量存储器、所需的服务器以及若干查询终端。这个系统主要用于教师及学生对图书及目录的查找以及图书管理。图书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馆的服务器和交换机通过1000兆交换口连入校园网,图书管理员办公计算机和各个查询终端采用100兆交换端口。 3.8 教师宿舍

通过1000Mbit/s光纤直接接入到宿舍住设备间,各宿舍的主设备间通过1000Mbit/s交换机连接到主设备间,各个宿舍连接到各栋或各层楼的交换机。

3.9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网络情况和教师宿舍相同,也是通过1000Mbit/s光线直接接入到宿舍住设备间,各宿舍的主设备间通过1000Mbit/s交换机连接到主设备间,各个宿舍连接到各栋或各层楼的交换机。

第四章 综合布线系统

校园网布线采用综合布线方式,根据结构化综合布线标准,网络由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水平组网子系统、垂直组网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组成。

一、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子系统由设备室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持硬件组成,把各种公用系统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宿迁学院校园网采用多设备间子系统,包括网络中心机房、教学楼、院系楼、实验楼、图书馆、教师宿舍和学生宿舍设备间子系统。

网络中心机房设备间配线架、交换机安装在标准机柜中,光纤连接带机柜的光纤连接器上。

教学楼、院系楼、实验楼、图书馆、教师宿舍和学生宿舍等设备间子系统配备标准机柜,柜中安装光纤连接器、配线架和交换机等,通过水平干线线缆连接到相应网络机柜的配线架上,通过跳线与交换机连接。

二、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主要是实现建筑之间的相互连接,提供楼群之间通信设施所需的硬件。由连接网络中心和各个设备间子系统的室外电缆组成了校园网建筑群子系统。有线通信线缆中,建筑群子系统多采用62.5/125um多模光纤,其最大传输距离为2Km,满足校园网内的距离需求,并把光纤埋入到地下管道中。

三、水平组网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主要是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即中间配线架间的连接。水平子系统指定的拓扑结构为星型拓扑。选择水平子系统的线缆要根据建筑物内具体信息点的类型、容量、带宽和传输速率来确定。水平组网子系统包括光纤主干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线和各个楼层间的组网。室外主干的光纤电缆采用多模光纤,按照图3-1所示的校园网主干网来敷设。室内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四、垂直组网子系统

垂直组网子系统提供建筑物主干电缆的路由,实现主配线架与中间配线架、计算机、控制中心与各设备间子系统间的连接。垂直组网在各栋楼中从配线架通过楼道上的桥架连接到设备间。注意,如支持1000Base-Tx则必须使用六类双绞线。

五、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接和信息插座组成。室内房间的一系列设备包括标准RJ-45插座、网卡、五类双绞线。另外需要统一线缆连接标准,EIA/TIA568A或EIA/TIA568B。

信息点数量(RJ-45插座的数量)应根据工作区的实际功能及需求确定,并预留适当数量的冗余。例如办公室可配置2~3个信息点,此外还应该考虑该办公区是否需要配置专用信息点用于 工作组服务器、网络打印机、传真机和视频会议等。对于宿舍,一个房间通常配备1~2个信息点,必要时也可增加到4个信息点。

注意,在进行建筑弱电设计时,要严格执行有关综合布线标准,每个信息点到设备间的图纸距离应在70m 内,因此,楼宇中的设备间的选择以位于或者尽可能地位于本建筑物的地理中心为宜。

第五章 施工

5.1 系统集成总包项目管理的目标

工程中设施及管线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设计中。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工程、环境条件和远、近期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并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工程应与信息设备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统筹规划,相互协调,并按照各系统信息的传输要求优化设计。

校园网络布线系统作为建筑物的公用通信配套设备,在工程中应满足为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业务的需求。

校园网络布线系统的设备选择应选用经过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的产品。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5.2 工程项目管理方案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

施工前的环境检查

施工前设备器材及施工工具检查 施工组织准备

(2)施工阶段各环节的技术要求

1.工作区信息插座的安装规定

(1)安装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应防水和抗压。

(2)安装在墙面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底盒、多用户信息插座盒及集合点配线箱体的底部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mm。 2.工作区的电源安装规定

(1)每1个工作区至少应配置1个220V交流电源插座。

(2)工作区的电源插座应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保护接地与零线应严格分开。 配线子系统电缆宜穿管或沿金属电缆桥架布设,当电缆在地板下布放时,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地板下线槽布线、网络地板布线、高架(活动)地板布线、地板下管道布线等安装方式1.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有电缆孔、管道、电缆竖井等3种方式

2.干线系统线缆施工过程要求

(1)采用金属桥架或槽道布设主干线缆,以提供线缆的支撑和保护功能,金属桥架或槽道要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2)在智能建筑中有多个系统综合布线时,要注意各系统使用的线缆的布设间距要符合规范要求。

(3)在线缆布放过程中,线缆不应产生扭绞或打圈等有可能影响线缆本身质量的现象

(4)线缆布放后,应平直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不应受到外界的挤压或遭受损伤而产生故障。

(5)在线缆布放过程中,布放线缆的牵引力不宜过大,应小于线缆允许的拉力的80%,在牵引过程中要防止线缆被拖、蹭、磨等损伤。

(6)主干线缆一般较长,在布放线缆时可以考虑使用机械装置辅助人工进行牵引,在牵引过程中各楼层的人员要同步牵引,不要用力拽拉线缆。 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有电缆孔、管道、电缆竖井等3种方式。

5.3 工程施工方案的优化

综合布线施工要与土建的施工配合、与计算机系统的配合、与公用通信网的配合、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在进行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是,还应考虑其他系统的特点与要求,提出互相密切配合,统一协调饿技术方案。例如,各个主机之间的线路连接,同一路由的铺设方式等,都应有明确要求并由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同时,还应注意与建设结构和内部装修以及其他管槽设施之间的配合。 5.4 施工组织管理

1.技术准备工作

(1)掌握综合布线各子系统的施工技术以及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技术。 (2)熟悉和会审施工图纸。施工图纸是工程人员施工的依据,因此作为施工人员必须认真读懂施工图纸,理解图纸设计的内容,掌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只有对施工图纸了如指掌后,才能明确工程的施工要求,明确工程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明确与土建工程及其他安装工程的交叉配合情况,确保施工过程不破坏建筑物的外观,不与其他安装工程发生冲突。

(3)熟悉与工程有关的技术资料,如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和产品测试报告、技术规程、质量验收评估标准等内容。

(4)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工作主要由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和工程安装承包单位的项目技术分责人一起进行的。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相关要求:

a.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性能参数;

b.工程施工条件、施工顺序、施工方法;

c.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 d.预埋部件注意事项;

e.工程质量标准和验收评定标准; f.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

g.编制施工方案。在全面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依据图纸并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技术力量及技术准备情况,综合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

h.编制工程预算。工程预算具体包括工程材料清单和施工预算。 2.环境检查

(1)楼层配线间、二级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2)房屋预留地槽、暗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对设备间布设活动地板应专门检查,地板板块布设必须严格坚固。每平方米水平偏差不应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要求。

(4)楼层配线间、二级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地电源和接地装备。 (5)楼层配线间、二级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环境温湿度、照明、防火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3.器材检查

(1)型材、管材和铁件的检查要求

a.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预埋金属线槽、过线盒、接线盒及桥架表面涂覆或镀层均匀、完整,不得变形、损坏。

b.管材采用钢管、硬质聚氯乙烯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c.管道采用水泥管道时应按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中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d.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

e.铁件的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2)电缆和光缆的检查要求

a.工程中所用的电缆、光缆的规格和型号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b.每箱电缆或每圈光缆的型号和长度均与出厂质量合格内容一致。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c.缆线的外护套应完整无损,芯线无断线和混线,并应有明显的色标。

d.电缆外套具有阻燃特性,应取一小段进行燃烧测试。 (3)配线设备的要求

a.检查机柜或机架上的各种零件是否脱落或碰坏,表层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零件也完整、清晰。

b.检查各种配线设备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各类标志是否一致、清晰。

c.检查各配线设备的部件是否完整,是否安装到位。

5.5 施工过程、技术、质量、安全要求等

(1)施工督导人员要认真负责,几十处理施工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协调处理各方意见。

(2)如果现场施工碰到不可预测的问题,应及时向工程单位汇报,并提出解决办法供工程单位当场研究解决,以免影响工程进度。

(3)对工程单位计划不周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后应及时与工程单位协商,及时妥善解决。

(4)对工程单位提出新增加的信息点,要履行确认手续并及时在施工图中反映出来。

(5)对部分场地或工段要及时进行阶段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6)制定工程进度表。为了确保工程能按进度推进,必须认真做好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保证每项工作能按时间表及时完成,建议使用督导指派任务表、工作间师公表等工程管理表格,督导人员依据这些表格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 (7)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注意事项进行施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5.6测试验收

布线施工完成后,就要进行测试验收。布线系统是否达到标准,除了测试所有的线路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所有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外,还必须使用专门的网络测试仪器进行全面测试。常用的测试仪器为专用数字化电缆测试仪,可测试的内容包括线缆的长度、接线图、信号衰减和近端串扰等。参考标准有建筑及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综合布线系统电气特性通用测试方法(国家通信行业标准YD/T1013——1999)等。

第六章 售后服务

6.1 售后服务承诺

a、关于对工程质量方面的承诺

保证该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b、关于服务方面的承诺

(1)我公司提供实用齐全的全套随机技术资料,包括:维护命令手册、测试手册、设备说明书、硬件工作原理、软件资料。每个地点提供全套技术文件的套数。设备开通后,如发生软件升级及设备升级、扩展等有关情况,提供必要的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技术资料。

(2)工程交付使用后三天内组织第一次质量回访,指导工程设备的使用,维修与保养,及时了解和指导在使用上存在的不足;在使用六个月后进行第二次全面服务回访;一年后进行第三次质量回访,征询宿迁学院教师与学生的意见。

(3)在交付使用一年内,施工单位在工地附近设立常年维修服务小组,随叫随到。凡属于施工单位造成的质量问题,均由施工单位负责包修包换,不留隐患。

(4)我公司配备有专门的产品质量回访车,严格按我公司的社会服务承诺进行服务回访。

(5)公司针对宿迁学院校园网售后服务小组,坚决执行 “昼夜24小时不间断服务,365天无假日工作”的服务方针。针对宿迁学院校园网在售后服务期间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

c、关于雨季、农忙季节、法定节假日的劳动力保证方面的承诺

保证在雨季、农忙季节、法定节假日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劳动力充足,不影响正常的工程咨询和维修。 d、服务内容:

长期咨询优惠服务,指定保修期内发生故障,免费提供保修服务,对保修期满的工程,实行优质优价服务,工程结束,友谊长存,继续与使用单位保持联系,无偿提供工程咨询服务。

e、关于与宿迁学院配合方面的承诺

保证与宿迁学院的师生积极配合,共同维护好校园网。 6.2关于人员培训方面的承诺

公司会为宿迁学院校园网提供应用系统技术培训服务,该服务在院方指定的地点和时间内进行。在应用系统技术范围内为院方做详尽的技术培训,并保证使用方能完整掌握系统的操作、使用及日常维护。

注:培训的收费标准另行规定。

计本1班

学号 31 姓名:王禹

第12篇:宿迁学院学生手册学习心得

《宿迁学院学生手册》学习心得

越过高考这道关卡,我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来到了宿迁学院。进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习《宿迁学院学生手册》,手册中无处不表现出学校对我们的关怀。它是我们学习、生活、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依据。手册内容全面,详细,严谨。

翻开最新版《学生手册》第一页就看到我们学校的校训——求实、创新、团结、奉献。让我们对大学四年生活有所思考和规划。自强好学、勤思笃行的学风,其中集结着青春的力量,铸就那求知敬业的品格,迎接那充满希望的远航。奋进,奋进,为宿院之崛起,这就是我们学习的奋斗目标,这就是每个宿院人的志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我们要牢记葛院长的谆谆寄语,“今天,宿迁学院给你一个起点;明天,你必能回报国家民族一个辉煌。”

《学生手册》分为若干章,按内容总共可分为35篇,每一篇都针对我们的大学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各个细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全面、严谨、细致。

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宿迁学院考场规则》。尽管已经成为一名大学生,仍然需要通过考试来评估平日的学习。对于考试作弊行为,我们都认识到是一种愚蠢和可耻的行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平时的积累,想混过考试,不仅是对知识的不尊重,也是对自我不负责的表现。《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让我们看到了学校对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的激励,很人性化,很灵活。激发我们学习其他知识的热情,同时也要求我们做到灵活地掌握时间。

从一般到特殊,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习到生活,手册对日常行为规范、诚信守则、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评定、勤工助学、考勤细则、住宿管理、社团管理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让我们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了解。有惩有罚,赏罚分明,第二十七篇则是学生违纪处分规定。进取之心,人皆有之。我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认可。奖处管理条例可以激发我们的斗志,提防犯错误,最终形成一个有浓厚学风的良性循环。使我们从开学之初就树立了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念和决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申诉处理规定(试行),真正使学校与学生实现平等,聆听学生的声音。很感激学校对我们维护自身权益的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风气盛行于宿院。 《宿迁学院学生手册》是宿院莘莘学子大学生活的指明灯。经过认真仔细的阅读,以及听了入学教育讲座,我感受到了学院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关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之所以称得上是半个社会,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准则。而《学生手册》就是一部这样的“法律”,它指引我们作为宿院学子,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规范自己的行为,作一名跨时代的大学生,为家,为校,为国争光。

第13篇:大学教务管理系统——UML模型

某大学教务管理系统UML模型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和Internet技术的引进,基于校园网和Internet的应用系统的开发正在蓬勃发展。教务管理师高校教学管理的一向重要工作,现代化的高校教务管理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新世纪背景下,高校教育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学计划不断更新。在高校日常管理中,教务管理无疑是核心工作,重中之重。其管理模式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对于学校的总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管理内容过多,繁琐,处理的过程也非常复杂,并且随着学校人员的增加,教务管理系统的信息量大幅上升,因此往往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务信息的运作状态这使得高校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另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管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实施学分制、学生自主选课等。这一切都有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一个集成化的教务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高校都开发了自己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由于其教务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不同学校的实际教务管理情况各有自己的特点,因而各高校需要针对自己的教务管理模式和特点建立自己的教务管理系统。本设计是基于某高校的教务管理模式开发的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这样一个系统不仅可以降低工作量、提高办公效率,而且使分散的教务信息得到集中处理,对减轻教务工作负担、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实现教务管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系统用例模型

1.1确定系统模型的参与者

仔细分析教务管理系统问题描述。在UML中,角色代表位于系统之外和系统进行交互的一类对象,本系统中创建主要的角色有以下三类:

(1)教务员:教务员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对全体学生进行用户登录、学籍管理、选课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并且对教师进行登录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教务处工作人员处理日常的系统维护,例如维护和及时更新学生,教师信息以及安排选课等。

(2)教师:教师根据教务系统的选课安排进行教学,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录入此系统。 (3)学生:学生能够在教务管理系统更改学籍信息、进行选课、查询已选课程和考试成绩。

1.2识别用例

用例是系统外部参与者与系统在交互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识别用例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分析系统的参与者开始,考虑每一类参与者需要使用系统的哪些功能,如何使用系统,根据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流程个提取的参与者信息,确定系统分为以下几个用例: (1)学生参与者用例:

 用户登录  学籍管理  选课管理 (2)教师参与者用例:

 用户登录  成绩管理  教学管理

(3)教务员参与者用例:

 用户登录  学籍管理  排课管理     成绩管理 选课管理 教学管理 系统维护

1.3建立如下四个用例图模型

(1)顶层用例图如图1-1所示

图1-1顶层用例图

从用例图1-1可以看出学生、教师和教务员都使用了“用户登录”用例,表示学生必须先进行用户登录后才可以进行学籍管理和选课管理。同理,教师也必须登录后才能进行成绩管理和教学管理。教务员登录后进行系统设置、学籍管理、排课管理和教学管理等操作。

(2)学生角色用例图 如图1-2所示

图1-2学生角色用例图

从用例图1-2可以看出学生登录后才能进行所有的操作,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教师角色用例图如图1-3所示

图1-3教师角色用例图 从用例图1-3可以看出教师所有的用例都是建立在“用户登录”基础上,表示教师必须先登录后才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以免有人故意提供虚假信息。 (4)教务员角色用例图如图1-4所示

图1-4教务员角色用例图

从用例图1-4可以看出教务员的用例相对较多,但是教务员的所有的用例都必须在“用户登录”的基础上,表示教务员必须先登录才可以执行相关的功能,这样同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避免有人故意更改信息。

2 建立系统动态模型 2.1活动图

经过活动图的建模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整个进程过程的操作过程,本系统中主要的活动图有如下几个:学生成绩查询活动图、教务员修改学生资料活动图、学生选课活动图以及教师成绩录入活动图

(1)学生成绩查询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学生成绩查询活动图

从图2-1可以看出,活动图分为多个不同的泳道,每个泳道表示学生在查询成绩活动中不同参与者的工作流。每个泳道中的活动是参与者要执行的操作。通过不通泳道之间的活动过渡,可以了解参与者之间的通信。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业务过程。

在学生成绩查询活动图中可以知道,学生、教师和教务员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学生登录以后可以查询已选科目和成绩单,如果发现自己的成绩单有错误后可以通知教务员成绩有误,教务员联系教师后,教师修改成绩,然后教务员更新数据库。成绩无误后,查询结束。

(2)教务员学生资料修改活动图如图2-2所示; (3)学生选课活动图如图2-3所示;

图2-2教务员学生资料修改活动图图2-3学生选课活动图

从图2-2可以看出,教务员登录教务系统,系统验证用户名和密码,若有错误重新输入,无误后进行选择修改项目,确定修改,

图2-3学生选课活动图图2-4 教师成绩录入活动图

2.2顺序图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顺序图 ①教务学籍管理顺序图 ②学生注册顺序图 ③学生选课顺序图 ④教师成绩录入顺序图

图2-5教务学籍管理顺序图

图2-6学生注册顺序图

图2-7教师成绩录入顺序图

3系统类模型 3.1系统包图

将整个教务管理系统划分为人员信息、接口和事务3个包,分别控制不同的应用。

3.2类图

根据系统划分的三类包图,分别讨论人员信息包,接口包和事务包中的类图分别为: (1)人员信息包内的类图 (2)接口包内的类图 (3)事务包内的类图

图3-1 人员信息包内的类图

图3-2接口信息包内的类图

图3-3系统事务信息包内的类图

第14篇:数据库实习报告教务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务管理系统

1、需求分析 1.1 信息要求: 教务管理系统涉及的实体有: ●教师——工作证号、姓名、职称、电话等;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 ●班级——班号、最低总学分等;

●系——系代号、系名和系办公室电话等; ●课程——课序号、课名、学分、上课时间及名额等。 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每个学生都属于一个班,每个班都属于一个系,每个教师也都属于一个系。 ●每个班的班主任都由一名教师担任。

●一名教师可以教多门课,一门课可以有几位主讲老师,但不同老师讲的同一门课其课序号是不同 的(课序号是唯一的 。

●一名同学可以选多门课,一门课可被若干同学选中。 ●一名同学选中的课若已学完,应该记录有相应成绩。

●本单位学生、教师都有重名,工作证号、学号可以作为标识。 1.2 处理要求: 教学系统主要提供数据维护、选课和信息查询。 其中常见的查询有:系统中各对象的基本信息查询。 查 询指定班、系的学生信息(名单、人数等 。查询学生的成绩、学分情况。查询教师授课情况和学生选课情 况„„。

1.3 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安全性要求: 1.系统应设置访问用户的标识以鉴别是否是合法用户, 并要求合法用户设置其密码, 保证用户身份不被 盗用; 2.系统应对不同的数据设置不同的访问级别,限制访问用户可查询和处理数据的类别和内容;

3.系统应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区分不同的用户,如学生,教师,系统管理员。

●完整性要求: 1.各种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关键信息记录内容不能为空; 2.各种数据间相互的联系的正确性; 3.相同的数据在不同记录中的一致性。 1.4 系统功能的设计和划分

根据如上得到的用户需求,我们将本系统按照所完成的功能分成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用户管理部分 第二部分:管理员管理部分 各部分完成的功能如下:

1、用户管理部分

1、处理用户注册

2、处理用户登录

3、用户可以查询学生信息。

4、用户可以查询快件信息。

5、用户可以提交与查询报修信息。

6、用户可以插入与删除用户自己的离返校信息。

7、用户可以修改用户自己密码。

2、管理员管理部分

1、处理管理员登录

2、管理员可以查询学生信息。

3、管理员可以发布与更新快件信息。

4、管理员可以插入、修改与查询报修信息。

5、管理员可以插入与查询学生夜归信息。

6、管理员可以查询在校与离校学生信息。

7、管理员可以修改管理员密码。

2、概念设计 (1 概念模型(E-R 图 :

选修联系的分 E-R 图 负责联系的分 E-R 图

授课联系的分 E-R 图

教务管理系统的总 E-R 图 (2 数据字典 :

(3数据流图

查询 课程信息 课程信息表 课程信息 查询 课 程 成绩信息 信 息 教师 学 生 选课信息信 息 查询学 生信息 修改教 师信息 教 师 信 息 系 信 息 课 程 选课信息 信 息 学生 学 生 信 息 选课信息 修改学 教 师 信 息 生信息 查询教 师信息 选课信息 选课 已 选 课 信 息 成绩信息 选 课 表 登记 成绩 成 绩 信 息 查询 选课信息 选课信息 查询 系 信 息 班 级 信 息 学生信息 学生信息表 教师信息 教师信息表 学生信息 教师信息 班 级 信 息 班级信息 查询 系信息 班级信息表 系信息表 总 数 据 流 图 班级信息 查询 系信息

3、逻辑结构设计

-R 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关系的码用下横线表出) 教师(工作证号,姓名,职称,电话,系代号) 代码表示:Teacher ( Tno, Tname, Title, Tel, Dno 此为“教师”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其中 1:n 联系“工作”与此关系模式合并,Dno 为外码。存在的函数 依赖为 Tno → (Tname,Title,Tel,Dno) ,且不存在多值依赖,所以满足 4NF。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班号) 代码表示:Student ( Sno, Sname, Ssex, Sbirth, Cla 此为“学生”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其中 1:n 联系“属于”与此关系模式合并,Cla 为外码。存在的函数 依赖为 Sno → (Sname,Ssex,Sbirth,Cla) ,且不存在多值依赖,所以满足 4NF。 系(系代号,系名,系办公室电话) 代码表示:Department ( Dno, Dname, Dphone 此为“系”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存在的函数依赖为 Dno → (Dname,Dphone) ,且不存在多值依赖,所 以满足 4NF。 课程(课序号,课名,学分,上课时间,名额,工作证号) 代码表示:Course ( Cno, Cname, Credit, Ctime, Cnum, Tno 此为“课程”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其中 1:n 联系“授课”与此关系模式合并,Tno 为外码。存在的函数 依赖为 Cno → (Cname,Credit,Ctime,Cnum,Tno) ,且不存在多值依赖,所以满足 4NF。 选课(学号,课序号,成绩) 代码表示:SC ( Sno, Cno, Grade 此为 m: 联系 n “选修” 所对应的关系模式。 Sno 和 Cno 均为外部码。 存在的函数依赖为完全函数依赖 (Sno, Cno) → Grade,且不存在多值依赖,所以满足 4NF。 班级(班号,最低总学分,工作证号,系代号) 代码表示:Cla ( Cla, TotalCredit, Tno, Dno 此为“班级”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其中 1:n 联系“属于”和 1:1 联系“负责”与此关系模式合并,Tno 和 Dno 为外码。该关系模式中存在传递函数依赖:Cla → Tno, (Tno \\ Cla,Tno → Dno,可得 Cla → Dno,故 Cla 不属于

3NF。解决方法是将其模式分解为:Cla ( Cla, TotalCredit, Tno 和 T-D( Tno, Dno,分解后的关系模式满足 4NF,并且 T-D 与 Teacher 的码相同,可合并为同一模式。但 是考虑到系统要经常进行系的学生信息查询,此时就不得不对 Student、Cla 和 Teacher 三个表进行连接 查询,而连接是影响查询效率的主要原因,所以取消对 Cla 的模式分解。此时 Cla 关系模式满足 2NF。

设计用户子模式 为了方便程序查询,建立了如下用户视图:

1、某系的学生信息视图(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班号)

2、某系的教师信息视图(工作证号,教师姓名,职称,电话,负责班级)

3、某课程的学生成绩单(学号,姓名,班级,成绩)

4、教师授课信息表(工作证号,教师姓名,职称,教授课程,学分,上课时间)

5、学生已选课表(课序号,课名,学分,授课教师,上课时间,名额)

4、物理设计 4.1 选择存取方法

1、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动在每个表的主码上建立索引,通常为 B + 树索引。

2、在 Student 表 Sname 列上建立 Stu_name 索引,因为查询操作很多都使通过学生姓名进行的。

3、在 Teacher 表 Tname 列上建立 Tea_name 索引,因为查询操作很多都使通过教师姓名进行的。 4.2 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1、为了提高系统性能,根据具体情况将数据的易变部分与稳定部分、经常存取部分和存取频率较低部 分分开存放。

2、DBMS 产品一般都提供了一些系统配置变量、存储分配参数,根据应用环境确定这些参数值,并且 在系统运行时还要根据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整,以使系统性能最佳。 4.3 评价物理结构 根据所选用的 DBMS,如 SQL Server 2000,从定量估算各种方案的存储空间、存取时间和维护代价入 手,对估算结果进行权衡、比较,选择一个较优的合理的物理结构。

5、系统实施 编写关系模式,载入数据。分期分批地组织数据入库,先输入小批量数据做调试用,待试运行基本合 格后,再大批量输入数据,逐步增加数据量,逐步完成运行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要首先调试运行 DBMS 的 恢复功能,做好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工作。 基本 SQL 语言代码如下: CREATE SCHEMA \"TeachAffair\" AUTHORIZATION Gao CREATE TABLE Department (Dno CHAR(3 PRIMARY KEY, Dept CHAR(20 UNIQUE NOT NULL, Dphone CHAR(11, ; CREATE TABLE Teacher (Tno CHAR(6 PRIMARY KEY, Tname CHAR(20 NOT NULL, Title CHAR(8, Tel CHAR(11,

Dno CHAR(3, FOREIGN KEY (Dno REFERENCES Department(Dno ; CREATE TABLE Cla (Cla CHAR(6 PRIMARY KEY, TotalCredit NUMERIC(4,1, Tno CHAR(6, Dno CHAR(3, FOREIGN KEY (Tno REFERENCES Teacher(Tno, FOREIGN KEY (Dno REFERENCES Department(Dno ;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11 PRIMARY KEY, Sname CHAR(20 NOT NULL, Ssex CHAR(2, Sbirth DATETIME, Cla CHAR(6, FOREIGN KEY (Cla REFERENCES Cla(Cla ; CREATE TABLE Course (Cno CHAR(6 PRIMARY KEY, Cname CHAR(20 NOT NULL, Credit NUMERIC(2,1, Ctime DATETIME, Cnum SMALLINT, Tno CHAR(6, FOREIGN KEY (Tno REFERENCES Teacher(Tno ; CREATE TABLE SC (Sno CHAR(11 NOT NULL, Cno CHAR(6 NOT NULL, Grade SMALLINT CHECK(Grade>=0 AND Grade

6、运行维护

1、针对不同的应用要求制定不同的转储计划,一旦发生故障尽快将数据库恢复到某种一致的状态,并

尽可能减少对数据库的破坏;

2、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数据库原有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

3、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监督系统运行,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改进系统性能的方法;

4、数据库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记录不断增、删、改,会使数据库的物理存储情况变坏,降低数据的 存取效率,数据库性能下降。这时应按原设计要求重新安排存储位置、回收垃圾、减少指针链等,提高系 统性能。当原有的数据库设计不能满足新的需求,需要重构造数据库,调整数据库的模式和内模式。

7、用户手册 (,具体内容:使用、操作说明。 )

8、附录 (,源程序清单和结果:源程序必须有注释,以及必要的测试数据和运行结果数据,提倡 用英文描述。 )

第15篇: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一、导言

现在是信息化的社会,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迫使人们起用新的管理方法来管理。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行各业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使用。因此,教务管理系统也以方便、快捷、费用低的优点正慢慢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将传统的教务管理方式彻底的解脱出来,提高效率,减轻工人人员以往繁忙的工作,减小出错的概率,从而使人们有更多时间来学习和享受生活。

二、目的

教务系统是对学校教务和教学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平台系统,满足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等日常工作、学习、管理和咨询等工作。目的是共享学校各种资源、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规范学校的工作流程。

三、术语定义

教务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四、参考资料

《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 《软件工程导论》

五、任务概述 目标:通过强教务信息的管理,有利于决策者根据教务信息及时进行信息的处理,每个用户用自己的身份通过登录该系统,并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相关操作。

六、运行环境

1台主机:CPU2.4G,4G内存,windows7操作系统,连接到Internet。

WEB服务器、文本编辑工具、打印机一台。可利用学校现有的服务器及教师办公用微机等设备。

七、系统定义

(一)需求规定

1、对功能的定义 (1)学生日常管理

a)限于全体学生操作。

b)一般浏览者只能查看教务信息,不能对它做任何修改。而且不同的用户级别所看到的教务信息是有限制的。 (2)教师日常管理

a)查询单条教务信息:主要适合全体老师操作的。在窗体上先可以选择查询的条件,再输入关键字名。按查询即可。

b)查询全部教务信息:是给管理员用的,为了方便管理员查找,也有关键字搜索和模糊搜索,查到记录后,也可双击记录即可显示详细信息。

c)成绩查询:输入学号、密码即可查询学生成绩 (3)信息公布

a)数据备份: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保存路径把数据库保存在硬盘中。

b)数据恢复:用户可以通过选择路径把数据恢复。 (4)操作管理

a)仅限管理员。其中可以添加、修改、删除操作学生,设置他们的权限、级别及密码。

b)系统整理信息:显示距离管理员整理系统的时间。 (5)评教管理

a)打印单条教务记录:适用于一般浏览者和用户。他们只能打印在他们的权限范围内所能查看的教务。

b)打印全部教务:市委管理员设置的,他们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打印。 (6)选课管理

a)学生进行网上选课

b)对选课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并生成新的课表。 (7)招生管理 针对新生进行注册管理,并对注册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

(二)对性能的规定

1、数据精准度

(1)按照严格的数据格式输入,否则系统不给予响应进行处理。 (2)查询时要保证查全率,所有响应域包含查询关键字的记录都应能查到。

2、时间特性

一般操作的响应时间应在1~2秒内。

3、适应性

(1)满足学校使用的需求。

(2)对前面提到的运行环境要求不应存在困难。

(三)系统图示

1、数据流图

管理员信息管理教务管理系统公布信息查看信息老师查看信息学生

1.1教务管理系统顶层图

录入信息教师名单登录教师管理信息查询查看信息教师信息学生信息 1.2.零层数据流图

ID和密码命令信息查询修改命令学生返回信息验证有效性返回信息信息数据学生选课情况信息查询系统学生选课系统 1.5.学生子系统

2、数据字典 2.1数据存储 (1)老师信息 别名:无

简述:对老师信息进行存储管理 组成:老师姓名+密码+教师基本信息 组成方式:索引文件,教师姓名为关键字 查询要求:要求能立即查询 (2)学生信息 别名:无

简述: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存储管理 组成:学号+密码+选课信息+成绩+考试信息 组织方式:索引文件,学号为关键字 查询要求:要求能立即查询 (3)选课信息 别名:无

简述:对学生所选择的课程信息进行存储管理 组成:课程+上课时间+上课地点 查询要求:要求能立即查询 (4)评教信息 别名:无 简述:对评教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存储管理 组成:学号+评教信息 查询要求:要求能立即查询 2.2数据加工

(1)加工名:录入信息 编号:1.1 激发条件:接收到教师、学生的信息时 优先级:普通 输入:教师、学生信息 输出:无 加工逻辑:无 (2)加工名:登录 编号:1.2 激发条件:进入本系统 优先级:普通 输入:用户信息 输出:登录成功或失败 加工逻辑:无

3、系统流程图

教务管理系统基本配置成绩管理教学评价系统选课管理基本信息管理信息公布招生管理成绩录入权限设置成绩录入重修重考成绩管理成绩查询成绩统计与分析成绩审批及维护评教指标设置学生在线评教教研室主任评教评教结果分析统计学生网上选课选课数据调查选课结果查询选课结果统计生成课表学生日常管理教师日常管理开课课程管理教务信息公布新生管理学生注册注册进程分析注册数据统计查询

4、用例视图

用例视图(Use Case View)是被称为参与者的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教务管理系统的用例视图如下: 教师档案管理管理员系统维护学生档案管理成绩管理学生成绩查询个人成绩查询课程管理网上评教成绩录入学生选课学生用户教师选课教师用户

5、顺序图

5.1学生选课、退课顺序图

对象11登录基础类学生信息数据信息2:验证消息3:进入学生界面4:点击选课退课5:执行选课、退选课6:提示操作成功

5.2管理员添加、修改、删除用户顺序图 管理员1:登录基础类用户管理界面2:验证登录3:进入管理员界面4:点击添加、修改、删除用户5:添加、修改、删除用户6:提示操作成功

6、状态图

网站主页用户登录浏览多个信息浏览查找信息基本业务模块下载文件数据页面更新

7、活动图

7.1学生查询成绩活动图 学生管理员教师登录用户名、密码错误正确选择查询科目生成成绩单成绩单错误通知管理员成绩有误无错误联系任课教师修改成绩更新数据库 7.2学生选课活动图

登录用户名、密码错误正确选择科目确定选课与专业冲突人数已满不和专业冲突人数未满更新数据库 7.3、管理员修改操作活动图 登录用户名错误正确选择修改项目确定修改继续修改不继续更新数据库

(四)故障处理

1、正常使用时不应出错,若运行时遇到不可恢复的系统错误,也必须保证数据库完好无损。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2、遇到“数据库已经关闭”提示信息阻止程序运行时:可以查看一下进行此项操作时,操作的表是否被关闭了或者实在没有关闭此表的情况下又一次运用打开语句打开此表。

第16篇:数据库程序设计教务辅助管理系统

数据库设计实例 教务管理系统

数据库实验七 数据库设计

题目要求:

设计一个教务管理系统。要求管理包括:学生的档案,学生选课的情况,学生每学期的综合测评,教师档案,教师工作量等等。具体考核方法根据自己了解的实际情况处理。

假设此次设计的教务系统是整个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一部分,整个系统至少还包括学籍管理等其他子系统。

在初期设计时,先关注与教务系统有关的数据。在完成对教务管理系统的建模后再对整个系统进行合并,总终得到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

1、根据分析可以画出该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

学生 选课 上课 考试 测评 选课单 允许考试 成绩单 老师档案 课程简介 教室安排 试卷 考场安排 测评报告单 学生名单 教师 选定教材 申报 课表

2、数据字典

数据结构:学生

含义说明:是教务管理系统的一个核心数据结构,定义了学生的有关信息

组成:学号、姓名

数据项:学号

含义说明:唯一标识每一个学生

别名:学生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9位

取值范围:190000000 – 999999999

取值含义:前四位表明学生所在年级,后五位安顺序编号

数据项:姓名

含义说明:表示学生的姓名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位

取值范围:任意字符

数据结构:教师

含义说明: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之一,定义了教师的有关信息 组成:教师号,教师姓名

数据项:教师号

含义说明:教师的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5位

取值范围:10000 – 99999

数据项:教师姓名

含义说明:教师的姓名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位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结构:课程

含义说明: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之一,定义了课程的有关信息 组成: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教师,教室,教科书,学分

数据项:课程号

含义说明:课程的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4

取值范围:0001 – 9999

数据项:课序号

含义说明:对于同一课程,由不同老师教授,用课序号来区分 类型:字符型 长度:2

取值范围:01 – 99

数据项:课程名

含义说明:课程的名称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项:课程描述

含义说明:课程内容的基本描述 类型:字符型 长度:20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字符

数据项:教科书

含义说明:课程所用的教科书 类型:字符型 长度:2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字符

数据项:学分

含义说明:课程的学分 类型:整型 长度:1

取值范围:1-9

数据结构:教室

含义说明:上课所用的教室

组成:教室编号,教室地址,教室容量

数据项:教室编号

含义说明:教室的编号 类型:字符 长度:5

取值范围:00001-99999

数据项:教室地址

含义说明:标明教室的地址 类型:字符 长度:3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项:教室容量

含义说明:教室的容纳学生的数量 类型:整型

取值范围:正整数

数据结构:选课记录

含义说明:纪录学生选课的纪录 组成:学生,课程,成绩

数据项:成绩

含义说明:选课学生本学期的成绩

类型:浮点数

范围:0.0 – 100.0

处理过程:分配教室

说明:为所有课程分配上课教室 输入:课程,教室 输出:教室安排

处理:学期课程决定后,要为每个课程安排上课地点,要求上课的地点不能冲突且上课人数不能超过教室容量。

处理过程:分配考场

说明:在考试日期,为所有课程分配考场

输入:课程,教室

输出:考场安排

处理:为每个课程安排考场,考试时间和地点不能冲突且考试人数不能超过考场容量。

数据存储:成绩单

说明:记录学生本学期所有课程成绩 流入数据流:学生所有的选课记录 流出数据流:学生的成绩单 数据量:由学生的人数决定 存取方式:随机存取

二、概念结构设计

1、根据需求分析画出E-R图:

选修 学生 教师 课程 m n 讲授 1 n 教科书 n

成绩 教室 开设 1 n

2、根据E-R图写出各个实体的属性描述

学生:{学号,姓名}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学分} 教师:{教师号,教师名,课程数} 教室:{教室编号,地址,容量}

3、视图的集成

假设在学生管理系统的学籍管理系统中存在另一个学生实体,其中还包括以下信息:性别,所属专业,所属班级。为了使两个实体保持一致,对两个实体取并集得到新的学生实体: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班级}

三、逻辑结构设计

1、由E-R图向数据模型的转换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所以,E-R图中的属性描述可直接转换为相应的关系模式。

2、对于剩余的一对多和多对多联系可以如下表示

学生-课程:{学号,课程号,课序号,成绩} 课程-教师:{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 课程-教科书:{课程号,课序号,教科书}

教室-课程:{教室号,时间,课程号,课序号}

其中 课程-教师 与 课程-教科书 具有相同的主码,可以合并成一个关系 教学:{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教科书}

最后得到的关系模式为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班级}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学分} 教师:{教师号,教师名,课程数} 教室:{教室号,地址,容量}

学生-课程:{学号,课程号,课序号,成绩} 教学:{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教科书} 教室-课程:{教室号,时间,课程号,课序号}

3、用户外模式

根据需求,为计算综合测评增加一个外模式,因为综合测评只在学期末进行,查询次数不多,所以没有必要用冗余的方法来提高查询效率,只需要建立一个外模式视图即可。

测评{学号,学生姓名,平均成绩}

4、根据设计写出相应的SQL语句: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VARCHAR(9)

CONSTRAINT pk_student 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10) NOT NULL,

Sex

VARCHAR(1)

NOT NULL,

Major

VARCHAR(10)

NOT NULL,

Cla

VARCHAR(10)

NOT NULL,

CHECK

(Sex = \'f\' OR Sex = \'m\') )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VARCHAR(4)

CONSTRAINT pk_course PRIMARY KEY,

Cname

VARCHAR(10)

NOT NULL,

Describe

VARCHAR(200) ,

Mark

INTEGER

)

CREATE TABLE teacher (

Tno

VARCHAR(5)

CONSTRAINT teacher_pk PRIMARY KEY,

Tname

VARCHAR(10)

NOT NULL,

Ccnt

INTEGER

NOT NULL DEFAULT 0 )

CREATE TABLE claroom (

Rno

VARCHAR(5) CONSTRAINT pk_claroom PRIMARY KEY,

Locate

VARCHAR(30) NOT NULL,

Cap

INTEGER CHECK

(Cap >0) )

CREATE TABLE tech (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级联更新

ON DELETE CASCADE, --级联删除

SCno

VARCHAR(2) NOT NULL,

Tno

VARCHAR(5) CONSTRAINT fk_teacher_t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teacher(T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Book

VARCHAR(20)

CONSTRAINT pk_tech PRIMARY KEY (Cno,SCno) )

CREATE TABLE SC (

Sno

VARCHAR(9) NOT NULL CONSTRAINT fk_student_s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student(S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sc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SCno

VARCHAR(2) NOT NULL,

Score FLOAT

CONSTRAINT pk_sc PRIMARY KEY (Sno,Cno,SCno) )

CREATE TABLE RC (

Rno

VARCHAR(5) CONSTRAINT fk_claroom_r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laroom(R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Time

DATETIME,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rc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SCno

VARCHAR(2) NOT NULL

CONSTRAINT pk_rc PRIMARY KEY (Rno,Time)

)

为进行综合测评增加一个外模式 CREATE VIEW ae AS

SELECT SC.sno, sname, AVG(score) as average FROM SC,Student where SC.sno = student.sno

GROUP BY SC.sno,sname

为了符合数据的参照完整性约束,避免学生选课的时候选择一个不存在的课程号-课序号组,增加一个外键约束。 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fk_sc_tech FOREIGN KEY (Cno,SCno) REFERENCES tech(Cno,S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为了在插入一个新课程时能级联更新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一个触发器。此任务也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外模式视图来动态统计,为了练习的目的这里采用了触发器

CREATE TRIGGER workcnter On tech AFTER INSERT ,UPDATE, DELETE AS BEGIN

DECLARE @T VARCHAR(5)

IF EXISTS

(

SELECT TOP 1 Tno FROM INSERTED

)

BEGIN

SET @T = (SELECT TOP 1 Tno FROM INSERTED )

UPDATE teacher SET Ccnt = Ccnt + 1 WHERE Tno = @T

END

IF EXISTS

(

SELECT TOP 1 Tno FROM DELETED

)

BEGIN

SET @T = (SELECT TOP 1 Tno FROM DELETED)

UPDATE teacher SET Ccnt = Ccnt1 WHERE Tno = @T END END 关于课程容量:如何保证选课的学生数量不超过教室的容量?

初步解决办法是:在学生选课时建立暂时不考虑容量问题,都加渗透一个临时的SC表中。然后,在选课结束后将未超额的记录直接加渗透SC表,超额的课程进行抽签,将命中部分学生的选课记录插入SC表,直到人数符合课程容量的要求为止。

抽签的功能较适合用顶层的高级语言来实现。在选课结束后,选超额课程的学生需登陆选课系统进行抽签,抽签的过程可以使用概率算法,如果抽中,系统再将选课记录插入SC表,否则就从临时表中删除。 所以,在数据库系统中,没有对SC表的插渗入渗出操作进行约束。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lesky/archive/2006/12/25/1460 966.aspx

数据库设计---教务管理系统

2009年12月03日 星期四 11:04 P.M. 题目要求:

设计一个教务管理系统。要求管理包括:学生的档案,学生选课的情况,学生每学期的综合测评,教师档案,教师工作量等等。具体考核方法根据自己了解的实际情况处理。

假设此次设计的教务系统是整个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一部分,整个系统至少还包括学籍管理等其他子系统。

在初期设计时,先关注与教务系统有关的数据。在完成对教务管理系统的建模后再对整个系统进行合并,总终得到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

1、根据分析可以画出该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 学生

选课

上课

考试

测评

选课单

允许考试

成绩单

老师档案

课程简介

教室安排

试卷

考场安排

测评报告单 学生名单

教师

选定教材

申报

课表

2、数据字典 数据结构:学生

含义说明:是教务管理系统的一个核心数据结构,定义了学生的有关信息 组成:学号、姓名 数据项:学号

含义说明:唯一标识每一个学生 别名:学生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9位

取值范围:190000000 – 999999999

取值含义:前四位表明学生所在年级,后五位安顺序编号 数据项:姓名

含义说明:表示学生的姓名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位 取值范围:任意字符

数据结构:教师 含义说明: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之一,定义了教师的有关信息

组成:教师号,教师姓名

数据项:教师号

含义说明:教师的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5位

取值范围:10000 – 99999

数据项:教师姓名

含义说明:教师的姓名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位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结构:课程

含义说明: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之一,定义了课程的有关信息 组成: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教师,教室,教科书,学分

数据项:课程号 含义说明:课程的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4 取值范围:0001 – 9999 数据项:课序号

含义说明:对于同一课程,由不同老师教授,用课序号来区分 类型:字符型 长度:2

取值范围:01 – 99 数据项:课程名 含义说明:课程的名称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项:课程描述

含义说明:课程内容的基本描述 类型:字符型 长度:20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字符 数据项:教科书

含义说明:课程所用的教科书 类型:字符型 长度:2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字符 数据项:学分 含义说明:课程的学分 类型:整型 长度:1 取值范围:1-9 数据结构:教室

含义说明:上课所用的教室

组成:教室编号,教室地址,教室容量 数据项:教室编号 含义说明:教室的编号 类型:字符 长度:5

取值范围:00001-99999 数据项:教室地址 含义说明:标明教室的地址 类型:字符 长度:3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项:教室容量

含义说明:教室的容纳学生的数量 类型:整型 取值范围:正整数 数据结构:选课记录

含义说明:纪录学生选课的纪录 组成:学生,课程,成绩

数据项:成绩

含义说明:选课学生本学期的成绩

类型:浮点数 范围:0.0 – 100.0 处理过程:分配教室

说明:为所有课程分配上课教室 输入:课程,教室 输出:教室安排

处理:学期课程决定后,要为每个课程安排上课地点,要求上课的地点不能冲突且上课人数不能超过教室容量。

处理过程:分配考场

说明:在考试日期,为所有课程分配考场

输入:课程,教室

输出:考场安排

处理:为每个课程安排考场,考试时间和地点不能冲突且考试人数不能超过考场容量。

数据存储:成绩单

说明:记录学生本学期所有课程成绩 流入数据流:学生所有的选课记录 流出数据流:学生的成绩单 数据量:由学生的人数决定 存取方式:随机存取

二、概念结构设计

1、根据需求分析画出E-R图:

选修

学生

教师

课程

m n 讲授

1 n 教科书

n 成绩

教室

开设

1 n

2、根据E-R图写出各个实体的属性描述 学生:{学号,姓名}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学分} 教师:{教师号,教师名,课程数} 教室:{教室编号,地址,容量}

3、视图的集成

假设在学生管理系统的学籍管理系统中存在另一个学生实体,其中还包括以下信息:性别,所属专业,所属班级。为了使两个实体保持一致,对两个实体取并集得到新的学生实体: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班级}

三、逻辑结构设计

1、由E-R图向数据模型的转换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所以,E-R图中的属性描述可直接转换为相应的关系模式。

2、对于剩余的一对多和多对多联系可以如下表示 学生-课程:{学号,课程号,课序号,成绩} 课程-教师:{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 课程-教科书:{课程号,课序号,教科书} 教室-课程:{教室号,时间,课程号,课序号}

其中 课程-教师 与 课程-教科书 具有相同的主码,可以合并成一个关系 教学:{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教科书} 最后得到的关系模式为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班级}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学分} 教师:{教师号,教师名,课程数} 教室:{教室号,地址,容量}

学生-课程:{学号,课程号,课序号,成绩} 教学:{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教科书} 教室-课程:{教室号,时间,课程号,课序号}

3、用户外模式

根据需求,为计算综合测评增加一个外模式,因为综合测评只在学期末进行,查询次数不多,所以没有必要用冗余的方法来提高查询效率,只需要建立一个外模式视图即可。 测评{学号,学生姓名,平均成绩}

4、根据设计写出相应的SQL语句: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VARCHAR(9) CONSTRAINT pk_student 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10) NOT NULL, Sex VARCHAR(1) NOT NULL, Major VARCHAR(10) NOT NULL, Cla VARCHAR(10) NOT NULL, CHECK (Sex = \'f\' OR Sex = \'m\') )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VARCHAR(4) CONSTRAINT pk_course PRIMARY KEY, Cname VARCHAR(10) NOT NULL, Describe VARCHAR(200) , Mark INTEGER )

CREATE TABLE teacher (

Tno VARCHAR(5) CONSTRAINT teacher_pk PRIMARY KEY, Tname VARCHAR(10) NOT NULL,

Ccnt INTEGER NOT NULL DEFAULT 0 )

CREATE TABLE claroom (

Rno VARCHAR(5) CONSTRAINT pk_claroom PRIMARY KEY, Locate VARCHAR(30) NOT NULL, Cap INTEGER CHECK (Cap >0) )

CREATE TABLE tech (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级联更新 ON DELETE CASCADE, --级联删除 SCno VARCHAR(2) NOT NULL,

Tno VARCHAR(5) CONSTRAINT fk_teacher_t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teacher(T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Book VARCHAR(20)

CONSTRAINT pk_tech PRIMARY KEY (Cno,SCno) )

CREATE TABLE SC (

Sno VARCHAR(9) NOT NULL CONSTRAINT fk_student_s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student(S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sc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SCno VARCHAR(2) NOT NULL, Score FLOAT

CONSTRAINT pk_sc PRIMARY KEY (Sno,Cno,SCno) )

CREATE TABLE RC ( Rno VARCHAR(5) CONSTRAINT fk_claroom_r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laroom(R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Time DATETIME,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rc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SCno VARCHAR(2) NOT NULL

CONSTRAINT pk_rc PRIMARY KEY (Rno,Time) )

为进行综合测评增加一个外模式 CREATE VIEW ae AS

SELECT SC.sno, sname, AVG(score) as average FROM SC,Student where SC.sno = student.sno GROUP BY SC.sno,sname

为了符合数据的参照完整性约束,避免学生选课的时候选择一个不存在的课程号-课序号组,增加一个外键约束。 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fk_sc_tech FOREIGN KEY (Cno,SCno) REFERENCES tech(Cno,S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为了在插入一个新课程时能级联更新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一个触发器。此任务也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外模式视图来动态统计,为了练习的目的这里采用了触发器 CREATE TRIGGER workcnter On tech AFTER INSERT ,UPDATE, DELETE AS BEGIN

DECLARE @T VARCHAR(5) IF EXISTS (

SELECT TOP 1 Tno FROM INSERTED ) BEGIN

SET @T = (SELECT TOP 1 Tno FROM INSERTED ) UPDATE teacher SET Ccnt = Ccnt + 1 WHERE Tno = @T END

IF EXISTS (

SELECT TOP 1 Tno FROM DELETED ) BEGIN

SET @T = (SELECT TOP 1 Tno FROM DELETED) UPDATE teacher SET Ccnt = Ccnt - 1 WHERE Tno = @T END END 关于课程容量:如何保证选课的学生数量不超过教室的容量?

初步解决办法是:在学生选课时建立暂时不考虑容量问题,都加入一个临时的SC表中。然后,在选课结束后将未超额的记录直接加入SC表,超额的课程进行抽签,将命中部分学生的选课记录插入SC表,直到人数符合课程容量的要求为止。

抽签的功能较适合用顶层的高级语言来实现。在选课结束后,选超额课程的学生需登陆选课系统进行抽签,抽签的过程可以使用概率算法,如果抽中,系统再将选课记录插入SC表,否则就从临时表中删除。

所以,在数据库系统中,没有对SC表的插入操作进行约束。

第17篇:正方教务管理系统教师操作手册

教务管理系统教师操作手册

发布时间:2012-02-15 08:39 来源:教务处 作者:刘晓木点击量:428

一、系统登录

打开IE浏览器,输入WEB服务器地址(10.10.1.21)或从教务处主页登录“正方教务管理系统”,进入用户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及口令(与原系统相同),选择“教师”角色,按“登录”。(请各位老师不要忘记关闭所有开启的窗口,以防他人进入,造成不良后果!)

二、信息维护

信息维护内容包括:个人简历、密码修改、全校性公选课申请、公选课教材指定、教学日历、临时调、停(补)课申请。

2.1教师个人简历维护

点击“信息维护”->“个人简历”,维护性别、联系电话、E-MAIL、教师简介等内容; 2.2密码修改

为防止登录信息泄密,请各位教师尽快更改原始密码,点击“信息维护”->“密码修改”,修改自己的原始密码和登陆名。

2.3全校性公选课申请

点击“信息维护”->“全校性公选课申请”。

1.依次选择开课学年学期、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类别、课程归属、考核方式、上课校区、场地要求;

2.输入周学时、起止周(格式如01-16)、学分、容量;

3.设置面向对象、禁选对象:选择年级、或学院、或专业(若面向2001级的只选年级2001),点击添加对象;

4.录入课程简介(250字以内)、申请说明(150字以内);5.点击“保存”完成申请。

6.点击“打印”输出到EXCEL,打印后交院系签字审核。

2.4公选课教材指定

担任全校性公选课开课任务的老师可点击“信息维护”->“公选课教材指定”指定公选课教材,但必须录入教材名称、教材作者、出版社及教材版别。

2.5教学日历

选择学年,学期以及课程名称,录入周次,选择授课形式,录入教学内容;录入完毕后按保存按钮。若有多个相同教学班的,可点击“拷贝来自”,复制相同的日历再保存。教学日历可以根据不同的系统设置显示不同的两种格式,可以满足不同学校的要求。

格式一

2.6临时调、停(补)课申请

点击“信息维护”->“临时调、停(补)课申请”,依次选择变动类别、课程、变动上课信息、原起始周、原结束周、变动后起始周、变动后结束周、变动后上课时间(星期几、第几节、上课长度),点击“检测可使用教室”后选择可使用教室,再录入调课理由,点击“申请”,下面显示申请信息及审核情况,待教务处审批同意后,会显示审批结果及调整后的时间、地点。若输入有误可点击“退选”取消申请。

三、信息查询

信息查询包括:教学任务、专业推荐课表、教师个人课表、选课情况、教学质量评价、考试安排、培养计划、教材库存、教室等内容查询。

3.1教学任务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教学任务”可查询教师各学期担任的教学任务。

3.2专业推荐课表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专业推荐课表查询”可查询各专业推荐课表。

3.3教师个人课表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教师个人课表查询”可查询全校每位教师的上课情况。

3.4选课情况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选课情况查询”可查询、打印教学班的学生名单。

3.5教学质量评价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教学质量评价查询”可查询教学评价结果。

3.6考试安排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考试安排查询”可查询教师担任监考任务。

点击“信息查询”->“监考安排”可查询教师担任监考任务。

3.7培养计划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培养计划查询”可查询全校各专业的培养计划。

3.8教材库存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教材库存查询”可查询教材科库存教材的相关信息。

四、成绩录入

1.点击“成绩录入”->选择学期任教课程,进入网上成绩录入系统;

2.输入课程密码(默认为0);

3.按“确定”按钮,进入学生成绩录入界面,在左下角输入各部分成绩比例及选择总评记分方式,在右上角选择各部分成绩记分方式后,录入成绩按“保存”,全部完成后并检查无误后按“提交”按钮。注:按“提交”按钮后,成绩不能更改。

按“输出打印”按钮可将该班成绩输出打印。

选择班级及“格式一”导到EXCEL,打印并签名后交教务员存档。选择班级及“试卷分析”导到EXCEL,可制作试卷册用。

4.教师成绩录入

教师进入登陆成绩的页面时会看到一个学生信息的列表;

如果要给某位学生录成绩的话只要点击该学生列表后面的“选择”字样;

教师只要在这个页面上录入学生的各个单项的成绩就可以了。

五、公文管理

5.1 公文起草

教师可以在本页面内起草公文;

5.2 公文发送

登陆公文发送页面,教师可以发送公文和修改附件,发送了公文完成,公文的接受对象就可以通过公文的查看页面进行查看。

5.3 公文查看

教师可以通过该页面查看别的用户发送给自己的公文,也可以对公文进行回复。

5.4 公文管理

教师可以在该页面管理自己所发送的公文,可以查看公文的接受用户的回复。

六、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在该页面进行同行评价页面如下;教师可在该页面中选择评价的指标,完成对各个教师评价,评价完后只要点“提交”即可。

第18篇:数据库课程设计 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

中北大学

数据库课程设计

说 明 书

学 院、系: 专

业: 学 生 姓 名: 设 计 题 目:

李翰超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学 号: 1221010619

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务管理系统

起 迄 日 期: 2014年5月26日- 2014年6月20日 指 导 教 师:

2012 年 6月 21 日

1 .引言

随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全面推广,我市学生每年参加两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管理工作量相当大。但是靠人工的方式管理等级考试相关的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工作效率低、统计容易出错,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所以开发一个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需求分析

计算机等级考试分为若干种类:如:计算机一级VB、C语言;计算机二级VB、C语言、C++;计算机三级数据库、网络技术;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对于每个种类,考试分为笔试和机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工作过程如下:每个考生在报名时,登记姓名、性别、报考种类、学校、身份证号、个人照片等。考试办公室根据考生报考的种类,以及所在的考区来安排考场,编排准考证号码,打印准考证。考生参加考试后,登记每个考生每项的成绩,并计算出每个考生笔试和机试的成绩是否都>=60分。对机试和笔试都>=60分的考生,按所在考区打印通过证书,同一考区按准考证号码顺序打印出通过证书,分发给考生;计算机四级只要笔试成绩>=60则通过;打印成绩表供考试办公室留存、备查。

开发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管理系统,有计算机辅助实现上述过程,代替人工操作,节省人力、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1 处理对象 (1) 用户帐号密码管理 对考点代码,考点名称进行管理 用户与密码进行管理 (2) 报名管理功能模块

报各库录入(姓名不能不空,之间不能有空格) 增加、删除、修改、浏览 (3) 准考证管理模块

准考证生成规则:xxx+yy+zz+kk 其中XXX为考点代码;YY为语言代码,XX为考场号,KK为座位号 (4) 考务管理功能模块

考生信息查询、浏览 成绩管理模块

成绩数据录入、接收

成绩合成(总成绩=笔试成绩*0.6+上机成绩*0.4),按大于或等于60合格

2.2数据字典:

考生信息表(考生主键(主键),姓名,性别,出生年份,民族,身份证号,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备注)

准考证表(准考证号主键,准考证号)

成绩表(成绩表主键,笔试成绩,上机成绩,总成绩)

级别语言代码表(级别语言代码主键,级别语言代码,级别,语言) 考生考点信息表(考生考点主键,考点代码,考点名称,) 用户帐号管理(用户帐号主键,用户名,密码)

信息操作表(考生主键(主键),准考证号主键, 级别语言代码主键,考生考点主键,用户帐号主键)

3.E-R图

4.关系模型

考生信息表(考生主键(主键),姓名,性别,出生年份,民族,身份证号,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备注)

准考证表(准考证号主键,准考证号)

成绩表(成绩表主键,笔试成绩,上机成绩,总成绩)

级别语言代码表(级别语言代码主键,级别语言代码,级别,语言)

考生考点信息表(考生考点主键,考点代码,考点名称,) 用户帐号管理(用户帐号主键,用户名,密码)

信息操作表(考生主键(主键),准考证号主键, 级别语言代码主键,考生考点主键,用户帐号主键)

其模式定义:

见附件:模式定义。

5.物理设计

本数据库共有5张表组成,其中t_manage表为管理表,而其他4张表:t_grade,t_information,t_level,t_regist都为基本表,当要查询所需要的信息时,就用连接查询将管理表和基本表连接在一起,从而看到想看到信息。

6.数据库实施

create table t_grade ( grade number primary key, write number, shangji number, totalgrade number ); alter table t_grade add constraint write check(write=0); alter table t_grade add constraint shangji check(shangji

shangji>=0); alter table t_grade add constraint totalgrade check

(totalgrade=write+shangji);

insert into t_grade values(001,40,50,90); insert into t_grade values(002,30,50,80); insert into t_grade values(003,20,60,80); insert into t_grade values(004,25,50,75); insert into t_grade values(005,30,40,70); create table t_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number, sname varchar2(20) not null, gender varchar2(2)check(gender=\'n\' or gender=\'v\'), birth number, nation varchar2(20)not null, idnumber char(18), addre varchar2(20) not null, phone number not null, note varchar2(20),

primary key(information) ); alter table t_information add constraint birth check(birth

birth>=19200101);

insert into t_information values

(006,\'ling\',\'n\',19950302,\'han\',\'140107199203060014\',\'shanxi\',\'0101111\',null ); insert into t_information values

(007,\'wang\',\'n\',19950607,\'han\',\'140107199206070014\',\'shanxi\',\'0101241\',null ); insert into t_information values

(008,\'john\',\'n\',19950504,\'german\',\'140107199205040014\',\'german\',\'010234511\'

,\'forgien\'); insert into t_information values

(009,\'liu\',\'v\',19930407,\'han\',\'140107199204070014\',\'shanxi\',\'010123511\',nul l); insert into t_information values

(010,\'yuan\',\'n\',19910408,\'han\',\'140107199204080014\',\'shanxi\',\'0101211\',null ); create table t_level ( leve number primary key, codes number not null, language varchar2(15) not null ); insert into t_level values(015,01,\'chinese\'); insert into t_level values(016,01,\'chinese\'); insert into t_level values(017,02,\'chinese\'); insert into t_level values(018,01,\'english\'); insert into t_level values(019,01,\'chinese\');

create table t_regist ( regist number, place varchar2(14), registnumber varchar2(9), primary key(regist) );

insert into t_regist values(020,10101,\'14010101\'); insert into t_regist values(021,10201,\'14010102\'); insert into t_regist values(022,11101,\'14010103\'); insert into t_regist values(023,12101,\'14010104\'); insert into t_regist values(024,15103,\'14010105\'); create table t_user ( use number, username varchar2(14) not null, code varchar2(20)not null, primary key(use) );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025,\'ling\',\'asasn\');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026,\'wang\',\'asasn\');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027,\'john\',\'sdrhy\');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028,\'liu\',\'eryery\');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029,\'yuan\',\'hjlmyu\');

create table t_manage ( information number, grade number, leve number, use number, regist number, foreign key(grade) references t_grade(grade), foreign key(information) references t_information(information), foreign key(leve) references t_level(leve), foreign key(regist) references t_regist(regist), foreign key(use) references t_user(use) );

insert into t_manage values(006,001,015,025,020); 5

insert into t_manage values(007,002,016,026,021); insert into t_manage values(008,003,017,027,022); insert into t_manage values(009,004,018,028,023); insert into t_manage values(010,005,019,029,024);

7.系统调试

通过sql语句对其进行调试,以测试其正确性,如图1,2,3,4,5

图 1 6

图 2

图 3 7

图 4 用自然连接查询:

图 5

8.心得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设计一个计算机管理系统,我的大体思路就是将基本信息录入到基本表当中,并保证没有重复属性,然后设计一个管理表,让其它基本表参照这个管理表,这个管理表当中只有各表主键,需要查看信息时,就将两表连接。。。

这次课设我觉得有两个难点,一个是表间的参照,另一个是约束条件的设置,尤其是约束条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还有当有那种范围值的约束时要在建表后要用alter修改,而不是在定义时直接约束。

最后一点是关于主键的问题,主键最好别用学号什么的,最好应该用连续的、无意义的数字,create sequence之后,每加一个元组就用一次nextval,这样可以让电脑自动排号。

第19篇:教务管理系统 数据库实例设计

第17章 数据库系统设计实例

本章以一个考务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为例,介绍在VB 6.0+SQL Server 2000环境中开发数据库系统的一般方法。

17.1 系统概述

17.1.1 系统功能

本系统用于从考生报名、产生准考证到录取考生和打印成绩单即对考生考试和录取全过程进行管理的考务系统,包含主要功能如下:

      考生报名,按报名顺序产生报名号

产生准考生号和以紧凑方式打印准考证 输入考生考试成绩和输入录取合格标准 根据合格标准录取上线考生 打印考生成绩单和考生录取通知书 设置系统用户和系统初始化

17.1.2 设计技巧

本系统设计中的一些技巧如下:     公共模块设计(参见17.4节的Module1.Bas模块) 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参见17.3节) VB菜单设计方法(包括菜单项的有效性设计,对于“一般操作员”,使若干菜单项无效。参见menu多文档窗体设计过程) 统一的数据编辑设计方法:以ksb表为例进行说明:为了编辑其记录,设计了edks窗体,在其中的DataGrid数据网格控件中显示所有已输入的考生记录。用户可以先通过“设置条件”框架查找到满足指定条件的考生记录,然后选择“修改”或“删除”命令按钮进行考生记录的修改或删除,或者选择“添加”命令按钮输入新的考生记录。    VB报表设计方法(包括使用Data Report设计器和PrintForm方法) 图像数据的存取方法(参见edks窗体设计过程) 事件编程技术:一些数据编辑窗体(如edks等窗体)上有两个事件过程即Load和Activate,它们的执行过程是:在启动本窗体时先执行Load(仅执行一次)事件过程,

第20篇:数据库课程设计之教务管理系统

源代码:

CREATE DATABASE JWGL

/*建立教务管理系统*/ ON

(NAME = JWGL_Data,

FILENAME = \'e:\\sql_data\\Jwgl_Data.mdf\', SIZE = 20, MAXSIZE = 500, FILEGROWTH = 25%) LOG ON

(NAME = JWGL_LOG,

FILENAME = \'e:\\sql_data\\Jwgl_Log.ldf\', SIZE = 10, MAXSIZE = 100, FILEGROWTH = 1%);

CREATE TABLE Student

/*建立学生表*/ (Sno CHAR(8) PRIMARY KEY NOT NULL, Sname VARCHAR(10) NOT NULL,

Sex CHAR(2) CHECK (Sex IN (\'男\',\'女\'))NOT NULL,

Age TINYINT CHECK(Age BETWEEN 15 AND 30)NOT NULL, Phonenumber CHAR(12) UNIQUE, Sdept VARCHAR(20)NOT NULL, );

CREATE TABLE Course

/*建立课程表*/ (Cno CHAR(10) PRIMARY KEY NOT NULL, Cname VARCHAR(20) UNIQUE NOT NULL,

Total_perior TINYINT CHECK(Total_perior BETWEEN 32 AND 108),/*总学时*/ Week_perior TINYINT CHECK(Week_perior BETWEEN 2 AND 7),/*周学时*/ Credit TINYINT CHECK(Credit BETWEEN 1 AND 7)NOT NULL,/*学分*/ Pcno CHAR(10)/*先修课*/ );

CREATE TABLE SC

/*建立学生选课表*/ (Sno CHAR(8)NOT NULL, Cno CHAR(10)NOT NULL,

Grade TINYINT CHECK(Grade BETWEEN 1 AND 100), PRIMARY KEY(Sno,Cno),

FOREIGN KEY(Sno) REFERENCES Student(Sno), FOREIGN KEY(Cno) REFERENCES Course(Cno) );

DROP TABLE Student

/*删除学生表*/ DROP TABLE Course

/*删除课程表*/ DROP TABLE SC

/*删除学生选课表*/

INSERT

/*向学生表中插入数据*/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0\',\'张倩\',\'女\',19,\'18789430000\',\'计算机\');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1\',\'张花\',\'女\',20,\'15236982111\',\'信息\');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2\',\'李强\',\'男\',20,\'13625984666\',\'英语\');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3\',\'王若\',\'女\',19,\'18789437777\',\'计算机\');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4\',\'小淼\',\'男\',20,\'15555982111\',\'信息\');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5\',\'李新\',\'男\',20,\'13621111666\',\'英语\');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6\',\'刘浮\',\'男\',19,\'15278982181\',\'信息\');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7\',\'二毛\',\'男\',20,\'13666684666\',\'英语\');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8\',\'朱琪\',\'女\',19,\'18789111777\',\'计算机\');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9\',\'小马\',\'男\',20,\'155533332111\',\'信息\');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30\',\'吴欣\',\'女\',20,\'13621199666\',\'英语\')

INSERT

/*向课程表中插入数据*/ INTO Course

SELECT \'0011\',\'数据结构\',\'64\',\'2\',\'3\',\'c语言\'

UNION SELECT \'0012\',\'数据库\',

\'64\',\'2\',\'3\',\'离散数学\' UNION SELECT \'0013\',\'信息管理\',\'64\',\'2\',\'3\',\'计算机基础\' UNION SELECT \'0014\',\'专业英语\',\'64\',\'2\',\'4\',\'基础英语\' UNION SELECT \'0015\',\'电气学\',

\'64\',\'2\',\'4\',\'电子科技\'

INSERT

/*向学生选课表中插入数据*/ INTO SC

SELECT \'04111020\',\'0011\',\'90\' UNION SELECT \'04111020\',\'0012\',\'87\' UNION SELECT \'04111022\',\'0012\',\'85\' UNION SELECT \'04111022\',\'0015\',\'76\' UNION SELECT \'04111023\',\'0014\',\'69\' UNION SELECT \'04111024\',\'0013\',\'90\' UNION SELECT \'04111025\',\'0011\',\'92\' UNION SELECT \'04111026\',\'0011\',\'83\' UNION SELECT \'04111027\',\'0012\',\'87\' UNION SELECT \'04111027\',\'0013\',\'79\' UNION SELECT \'04111028\',\'0011\',\'88\' UNION SELECT \'04111028\',\'0014\',\'85\' UNION SELECT \'04111029\',\'0012\',\'97\' UNION SELECT \'04111030\',\'0013\',\'69\' UNION SELECT \'04111028\',\'0015\',\'88\'

CREATE TABLE Student_temp

/*建立 Student_temp空表*/ (Sno CHAR(8) PRIMARY KEY NOT NULL, Sname VARCHAR(10) NOT NULL,

Sex CHAR(2) CHECK (Sex IN (\'男\',\'女\'))NOT NULL,

Age TINYINT CHECK(Age BETWEEN 15 AND 30)NOT NULL, Phonenumber CHAR(12) UNIQUE, Sdept VARCHAR(20)NOT NULL, );

INSERT INTO

Student_temp

/*在Student_temp表中保存计算机系所有学生的情况*/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 \'计算机\';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Addre CHAR(20);

/*向Student表中插入地址列*/

DELETE FROM SC

/*删除计算机系学生的选课记录*/ WHERE Sno IN(SELECT Sno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计算机\');

UPDATE Student

/*将每个学生的年龄增加1岁*/ SET Age=Age+1; UPDATE

SC SET Grade=0 WHERE Sno IN(SELECT Sno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 \'计算机\') ;

SELECT Sno,Sname,Sdept

/*查询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所在系*/ FROM Student;

SELECT *

/*查询学生表中的所有信息*/ FROM Student;

SELECT Sname,2013-Age AS Birthday

/*查询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出生年份,用2013-Age的值作为Birthday的列值*/ FROM Student;

SELECT *

/*查询课程表中的所有信息*/ FROM Course;

SELECT *

/*查询学生选课表中的所有信息*/ FROM SC;

SELECT DISTINCT Sno

/*查询所有选了课程的学生的学号*/ FROM SC;

SELECT Sno,Sname

/*查询计算机系所有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计算机\';

SELECT Sno

/*查询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学号*/ FROM SC

WHERE Grade >=80;

SELECT Sname,Sdept,Age /*查询年龄在20-23岁的学生姓名、所在系和年龄*/ FROM Student

WHERE Age >=20 AND Age

SELECT Sname,Sdept,Age,Sex /*查询计算机和英语系的学生姓名、年龄和性别*/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IN(\'计算机\',\'英语\');

SELECT Sname,Sdept,Age,Sex /*查询不是计算机和英语系的学生姓名、年龄和性别*/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NOT IN(\'计算机\',\'英语\');

SELECT *

/*查询信息系所有学生的情况*/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LIKE \'信息\';

SELECT *

/*查询姓张的学生所有信息*/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LIKE \'张%\';

SELECT

Cno,Credit

/* 查询\'数据结构\'课程的课程号和学分*/ FROM Course

WHERE Cname LIKE \'数据结构\';

SELECT Sno,Cno

/*查询没有考试成绩的课程后和学分*/ FROM SC

WHERE Grade IS NULL;

SELECT *

/*查询全体学生的信息,查询结果按所在系的升序排列,同一系中的学生按年龄降序排列*/ FROM Student

ORDER BY Sdept ,Age DESC;

SELECT AVG(Grade) AS \'平均成绩\'

/*查询选修\'0014\'号课程的学生的平均分*/ FROM SC

WHERE Cno =\'0014\';

SELECT MIN(DISTINCT Grade) AS \'最低分\' /*查询成绩表中的最低分*/ FROM SC;

SELECT COUNT(*)AS\'总人数\'

/*统计学生总人数*/ FROM Student;

SELECT COUNT (DISTINCT Sno)/*统计选修了课程的学生人数*/ FROM SC;

SELECT Cno ,COUNT (Sno )/*查询每门课程的课程号及选课人数*/ FROM SC GROUP BY Cno;

SELECT Student .*,SC .*

/*查询每个学生及其选修课的情况*/ FROM Student ,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SELECT Student.Sno,Sname,Grade

/*查询选修了\'数据库\'课程并且成绩在85分以上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FROM Student ,Course,SC

WHERE Student.Sno = SC.Sno AND SC.Cno

= Course .Cno AND Cname = \'数据库\'AND Grade>85;

SELECT Sno,Sname

/*查询和王若在同一个系学习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

(SELECT Sdept

FROM Student

SELECT Sname ,Age

/*查询其他系中比英语系某一学生年龄小的学生是姓名和年龄*/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英语\'

AND 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英语\');

SELECT Sname /*查询选修了0014号课程的学生的姓名*/ FROM Student

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SC

WHERE Sno =Student.Sno AND Cno=\'0014\');

SELECT Cno FROM Course

UNION ALL

/*ALL表示合并两个查询输出的全部记录,没有ALL表示结果中不包含重复行*/ SELECT Cno FROM SC ORDER BY Cno;

CREATE PROCEDURE Student_Course

/*在学生-课程数据库中创建存储过程,查看和\'小马\'有关的基本信息及选修课程*/ AS

SELECT Student.Sno,Sname,Cname,Grade

FROM Student,Course,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Course.Cno=SC.Sno AND Sname=\'王若\' IF EXISTS(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Student_Course\' AND type=\'P\')

DROP PROCEDURE Student_Course; WHERE Sname = \'王若\' ); EXECUTE Student_Course;/*查看存储的信息*/

SELECT Sno

/*查询选修\'0012\'或\'0015\'号课程的所以学生的学号*/ FROM SC

WHERE Cno=\'0012\' UNION 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0015\';

CREATE UNIQUE INDEX Stusno ON Student(sno);/*建立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Coucon ON Course (Cno);

CREATE UNIQUE INDEX SCno ON SC (Sno ASC,Grade DESC);

drop index Stusno ON Student/*删除索引*/ drop index Coucon ON Course drop index SCno ON SC

CREATE VIEW C_Student

/*建立计算机系学生的视图,进行修改和插入操作时只能对计算机系的学生操作*/ AS

SELECT Sno,Sname,Sex,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计算机\' WITH CHECK OPTION

CREATE VIEW Student_Course_0013(Sno,Sname,Sex,Age,Grade) /*建立选择0013号课程并且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视图*/ AS

SELECT Student.Sno,Sname,Sex,Age,Grade FROM Student,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Grade>=80 AND Cno=\'0013\'

CREATE VIEW Student_Birth(Sno,Sname,Sbirth)/*建立反应学生出生年份的视图*/ AS

SELECT Sno,Sname,2013-Age FROM Student

CREATE PROCEDURE student_count/*创建一个存储过程,返回选修某门课程的学生人数*/ @CourseName VARCHAR(20), @StudentSum INT OUTPUT AS SELECT @StudentSum=COUNT (*) FROM Course ,SC

WHERE Course .Cno=SC.Cno AND Cname =@CourseName;

drop procedure student_count; /*

DELCARE @StudentSum INT;

EXECUTE student_count \'专业英语\',@StudentSum output; SELECT \'the result is:\',@Student_Sum ;*/

CREATE PROCEDURE student_course1 /*通过参数@StudentName将指定学生的姓名传递给存储过程*/

@StudentName VARCHAR(10) AS

SELECT Student.Sno,Sname,Cname,Grade

FROM Student,Course,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Course.Cno=SC.Cno

AND Sname=@StudentName ;

EXECUTE

student_course1 \'小马\';/*调用存储过程*/

/*删除视图*/

DROP VIEW C_Student;

DROP VIEW Student_Course_0013; DROP VIEW Student_Birth;

CREATE TRIGGER student_change/*创建触发器,当学生表中的记录被更新时,显示表中的所有记录*/

ON Student AFTER INSERT,UPDATE,DELETE AS

SELECT * FROM Student ;

CREATE TRIGGER sc_insert3 ON SC

/*在SC表上创建触发器,当向SC表中添加学生的选课记录时,检查学生的学号是否存在。若不存在,不能插入改条记录*/ AFTER INSERT AS

IF(SELECT COUNT (*) FROM Student ,inserted WHERE Student.Sno=inserted.Sno)=0 BEGIN

PRINT\'学号不存在,不能插入记录\' ROLLBACK TRANSACTION END;

INSERT INTO SC

VALUES(\'04111098\',\'0015\',73)

ALTER TABLE SC

/*删除触发器*/

DISABLE TRIGGER sc_insert2

《宿迁学院教务管理系统.doc》
宿迁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