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派

2022-05-12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唐代山水田园诗派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

唐诗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人继承陶渊明、谢灵运诗歌的思想风格,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繁荣的原因:从文学自身发展来看,盛唐时代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思想,是形成山水田园诗质朴淡雅、恬静风格的内在审美需求。从社会思想来看,唐代道、儒、佛三教并存,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思想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产生的情感社会基础。唐代的隐逸之风,是形成其冲淡空灵、玄远飘逸特征的内在趋动力。唐代经济的繁荣为文人们歌咏山川田畴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

山水田园诗派的艺术特征:主要描写山水田园表现隐逸生活,抒写闲适感情。语言清新自然,具有很高展现自然美的艺术技巧。体兼陶谢田园山水题材,融合陶谢所确立的精神旨趣与审美观照方式,多写方外之情,艺术表现上始终以崇尚陶谢为本。在继承陶谢基础上,形成了融兴寄于观赏、寄情性于鲜明画面之中的表现方式,以及通过虚实关系的处理创造意境,具有韵外之致、象外之趣的共同特色。

传统上,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集中在盛中唐,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为代表。王,孟创造的静逸明秀之美,展现了盛唐山水田园诗高超的艺术成就,是盛唐诗的典范之一。

其在山水田园的描写中,抒写闲适、退逸的思想感情,较少反映社会现实。诗歌色彩清淡,意境深幽,风格恬静闲逸,精美含蓄,体裁多为五言古诗和五言律绝。在继承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山水诗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达到山水田园诗的高峰。其中王维、孟浩然成就尤高。王诗融诗情、画意、乐感于一体,“高华精警,极声色之宗”(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孟诗虽境界稍狭,题材稍窄,然其诗孤清冲淡,自然浑成,亦颇具特色。

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他们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盛唐田园诗追求平和宁静与优雅高尚的审美情趣。对乡村生活的表象观照田园为调节心理、怡悦心性的精神享受。

王维的一生以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罢相为分界,前期有政治热情,诗多慷慨英发之气,风格雄浑博大,后期则消极避世,隐逸山林,多山水田园诗,风格幽邃空静,多禅趣。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创造出“诗中有画”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王维山水、田园诗,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反映田园隐逸生活,描写自然山水。如《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或写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逸,或写自然景物的清幽秀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但多优美之作,而且也不乏壮美之篇,特别是与边塞诗相结合,表现关塞风光时,尤多此调。如“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淇上送赵仙舟》),“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送张判官赴河西》)。又如《终南山》和《汉江临泛》。王维的很多山水田园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有的表现了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如《田园乐七首》其六曰:“桃红复含宿雨,柳绿尤带春烟。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曰:“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都是优秀的山水与田园相结合的作品,在优美的景色和浓厚的田园气氛中抒发了自己冲淡闲散的心情,堪称“景中有我”之佳作。王维又有很多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无一点人间烟火气,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这正是王维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有些诗尚有踪迹可求,如《过香积寺》云:“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写到香积寺时所见以及想以禅定制服世俗妄念的希冀。有些诗显得更空灵,“不用禅语,时得禅理”,有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酬张少府》)充满一派亲近自然,身与物化,随缘任运的禅机。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和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宁静淡泊而又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总之,诗情、画意、音乐美、禅趣的高度结合,诗人形象、山水景物的交融契合,构成了王维山水诗的总体特征。

孟浩然是唐代另一位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且多为故乡襄阳名胜,这类作品代表作有:《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春晓》、《过故人庄》。

他擅长五言律诗和排律。多写隐逸生活和山水田园风光。其诗意境清远,淳朴明丽,语言流畅,多自然超妙之趣,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他对该诗派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他在南北朝诗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把山水田园诗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是诗歌“淡到看不见诗”,无意为诗,却诗意浓郁,往往在白描之中显出不着痕迹的功力,于精心着力处却又仿佛不经意间说出。如为世人所熟知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另有《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诗几乎人皆能诵。但他的诗歌内容比较狭窄,缺乏社会意义,苏轼曾在《苕溪渔隐丛话》中云:“浩然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耳。”

孟浩然的山水诗,贴近生活,将净化的情思、清淡的语言、明秀的诗境融为一体。自然平淡,清旷冲逸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但也有少数诗写得气象壮阔,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与王维相比,较为淳朴自然。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一部分是写故乡襄阳的自然风光,一部分是写漫游期间的吴越山水,但后者数量居多。写于襄阳的山水田园诗隐逸意味较浓,平静悠远之中加上对在襄阳留下印记的先贤的追慕,更觉古澹。吴越山水诗写旅途的山水,动态感强一点,常带有孤寂的客愁。

以王、孟为中心,还有一批诗风与他们相近的诗人,如裴迪、储光仪、常建等。他们在王孟周围推波助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增色不少。虽然他们的各自风格略有差异,如储光羲更擅长写田园生活,生活气息较浓;常建擅写幽僻景色,方外之气更强,但他们都以平淡质朴为主要风格,同时也不乏“诗中有画”的佳境,和王孟的基本风格有相近之处。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亦即把隐居田园的情趣和欣赏山水的优美加以融合,丰富了意境。二是保留了陶渊明的纯朴而更趋优美,摒弃谢灵运等人的艰涩和玄言的尾巴而更趋清新,形神兼备,物我契合,致使诗意与画境相结合,名篇辐凑,俊句迭出。三是山水田园诗背后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大多数的山水田园诗人都在诗中寄托了自己高尚的情操和难言的身世之感。

推荐第2篇:田园诗

田园诗《伤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米。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主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陶 渊 明 诗 集

归园田居五首

其 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 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 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 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离别诗

写景诗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绝 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离别诗

山中五咏•春早

年代:【唐】 作者:【皇甫冉】

草遍颍阳山,花开武陵水。春色既已同,人心亦相似。

庐山

石径逶迤入古亭,茂林深处鸟鸣清。 登高远望四方景,一道峰峦一道青。

小溪秋色

枫香乌臼两相依,红叶随风伤别离。 群鸭岸边勤对镜,旧装渐褪换新衣。

天成岩寺

寺入山崖石做瓦,佛观殿外嶂连崖。 碧空崖上水滴泄,胜似阳春雨打葩。

天成奇峡

中断丹岩水自流,竹筏轻荡乐悠悠。 鸳鸯引向涟漪起,疑是晴空梦里游。 赋得春风扇微和

【唐】范传正

暧暧当迟日,微微扇好风。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暧碧空。稍看生绿水,已觉散芳丛。

徙倚情偏适,裴回赏未穷。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残春曲

【唐】白居易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南湖春早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丽春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唐】贯休

自来自去动洪炉,无象无私无处无。回雁不多消气力,

染花应最费工夫。溟蒙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

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

江南春怀

【唐】李白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

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

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早春夜望

【唐】李端

旧雪逐泥沙,新雷发草芽。晓霜应傍鬓,夜雨莫催花。

行矣前途晚,归与故国赊。不劳报春尽,从此惜年华。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夏云

【唐】曹松

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

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

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

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晚望

【唐】贯休

登临聊一望,不觉意恞然。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

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终事东归去,干戈满许田。

早夏

【唐】胡宿

井辖投多思不禁,密垂珠箔昼沈沈。

睡惊燕语频移枕,病起蛛丝半在琴。

雨径乱花埋宿艳,月轩修竹转凉阴。

一春酒费知多少,探尽囊中换赋金。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早秋

【唐】杜牧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

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池上早秋

【唐】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秋雨叹

【唐】杜甫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秋山

【唐】白居易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秋霁

【唐】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边上晚秋

【唐】杜牧

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

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湘江秋夕

【唐】杜荀鹤

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

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秋月夜 【唐】顾非熊

旅雁迎风度,阶翻月露华。砧声鸣夜永,江上几多家。

秋晚山居

【唐】黄滔

爽气遍搜空,难堪倚望中。

孤烟愁落日,高木病西风。

山寂樵声出,露凉蝉思穷。

此时尘外事,幽默几人同。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冬深

【唐】杜甫

花叶随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

易下杨朱泪,难招楚客魂。风涛暮不稳,舍棹宿谁门。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1.春夏秋冬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宋•朱敦儒)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宋•晏殊)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宋•苏轼)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唐•韦庄)

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民国•王国维)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宋•秦观)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宋•贺铸)

不信青春唤不回 (民国•于右任)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五代•冯延巳)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唐•白居易)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杜牧)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宋•某尼悟道诗)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南北朝•陆凯)

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宋•苏轼)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宋•欧阳修)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宋•苏轼)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唐•张泌)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宋•陆游)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

春游芳草地,夏赏荷花池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唐•杜牧)

山无陵、江水为渴、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夏荷芳香柔风轻,群芳休斗池水中

接天连叶无穷碧,夏日荷花别样红

•崔护)

•无门和尚) (唐 (宋 秋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宋•苏轼)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宋•朱敦儒)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宋•晏殊)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唐•李白)

石破天惊逗秋雨 (唐•李贺)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唐•白居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唐•王建)

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宋•姜夔)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清•赵翼)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唐•杜甫)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明•冯梦龙)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宋•苏轼)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宋•柳永)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宋•晏几道))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唐•李益)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宋•唐庚)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宋•吴文英)

却道天凉好个秋 (宋•辛弃疾) (点击:1)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唐•王勃)

夜深更饮秋潭水,带月连星舀一瓢 (清•郑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宋•欧阳修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分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他的诗意境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分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他的诗意境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分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他的诗意境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诗人。作品充满对祖国、对人民、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各种诗体都写得很好,是公认的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典范;他本人则被尊为“诗圣”。杜甫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二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就象两座并立的高峰。

秋霁

【唐】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边上晚秋

【唐】杜牧

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

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湘江秋夕

【唐】杜荀鹤

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

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秋月夜

【唐】顾非熊

旅雁迎风度,阶翻月露华。砧声鸣夜永,江上几多家。

秋晚山居

【唐】黄滔

爽气遍搜空,难堪倚望中。

孤烟愁落日,高木病西风。 山寂樵声出,露凉蝉思穷。

此时尘外事,幽默几人同。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冬深

【唐】杜甫

花叶随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

易下杨朱泪,难招楚客魂。风涛暮不稳,舍棹宿谁门。

南湖春早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丽春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赋得春风扇微和

【唐】范传正

暧暧当迟日,微微扇好风。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暧碧空。稍看生绿水,已觉散芳丛。

徙倚情偏适,裴回赏未穷。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残春曲

【唐】白居易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南湖春早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丽春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唐】贯休

自来自去动洪炉,无象无私无处无。回雁不多消气力,

染花应最费工夫。溟蒙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

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

江南春怀

【唐】李白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

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

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早春夜望

【唐】李端

旧雪逐泥沙,新雷发草芽。晓霜应傍鬓,夜雨莫催花。

行矣前途晚,归与故国赊。不劳报春尽,从此惜年华。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夏云

【唐】曹松

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

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

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

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晚望

【唐】贯休

登临聊一望,不觉意恞然。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

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终事东归去,干戈满许田。

早夏

【唐】胡宿

井辖投多思不禁,密垂珠箔昼沈沈。

睡惊燕语频移枕,病起蛛丝半在琴。

雨径乱花埋宿艳,月轩修竹转凉阴。

一春酒费知多少,探尽囊中换赋金。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早秋

【唐】杜牧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

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池上早秋

【唐】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秋雨叹

【唐】杜甫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秋山

【唐】白居易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秋霁

【唐】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边上晚秋

【唐】杜牧

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

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湘江秋夕

【唐】杜荀鹤

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

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秋月夜

【唐】顾非熊

旅雁迎风度,阶翻月露华。砧声鸣夜永,江上几多家。

秋晚山居

【唐】黄滔

爽气遍搜空,难堪倚望中。

孤烟愁落日,高木病西风。

山寂樵声出,露凉蝉思穷。

此时尘外事,幽默几人同。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冬深

【唐】杜甫

花叶随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

易下杨朱泪,难招楚客魂。风涛暮不稳,舍棹宿谁门。

参考资料: 自己找

推荐第3篇: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

1、《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3、《移居二首》

(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1、绝句二首(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5、归园田居 其一(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6、田园言怀(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7、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1、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秋中雨田园即事(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13、辛夷坞(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14、淇上田园即事(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15、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6、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山西去亦对维门)(王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17、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8、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9、田园作①(孟浩然)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20、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王维)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21、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22、春中田园作(王维)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23、渭川田家(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4、新晴野(一作晚)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25、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26、青溪(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27、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28、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29、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0、新凉(徐矶)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推荐第4篇:田园诗

古诗补充材料——田园诗

(三)

渭川田家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雏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终南别业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归园田居·其一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推荐第5篇:山水田园诗

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脉络

田园诗和山水诗往往并称,但这是两类不同的题材。田园诗会写到农村的风景,但其主体是写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山水诗则主要是写自然风景,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审美,往往和行旅联系在一起。

1、《诗经》和《楚辞》

《诗经》山水田园诗的萌芽,从《诗经》到《楚辞》,山水田园诗向前跨了一大步。《诗经》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比较简单质朴,点到为止,主要是为了引出主题,而《楚辞》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比较细致,富有层次感,能呈现出景致的全貌。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草木鸟兽的简单描写,直观的表现了诗人的悲欢离合,也体现了中国古人与大自然之间特有的亲和关系。

楚辞: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蘋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夕张。沅有茞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在这里,秋风、湖水、树叶、花草、水鸟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楚辞》对景物的描写深入到人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内在品质的相似性;感情色彩浓烈,文字自由奔放;诗文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奇异华丽。

2、两汉时期

汉赋则是山水田园诗成熟前的准备和过度。赋是以“体物写志”为特征的,所谓“体物”即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再现。汉赋中对自然山水的大量描写是很普遍的,汉末建安时期的诗人,擅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铺陈描写,渲染悲壮的时代气氛,抒发慷慨的豪情壮志。 曹操的《观沧海》,境界壮阔,气韵沉雄、情感激荡。张衡的《归田赋》,自然流畅,格调清新。

3、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真正将自然山水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诗人以自然山水为题材写诗。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的:是一个干戈纷扰,政治紊乱的时代,又是经学衰落,玄学盛行,思想开放,人性觉醒的时代。

谢灵运写山水诗首先叙述游览的缘由,然后是描写景色,最后抒发感慨

拂衣遵沙垣,缓步入蓬屋。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空翠难强名,渔钓易为曲。援萝聆青崖,春心自相属。

谢灵运山水诗从叙述山水里游览的缘起,到局部景物的细腻描写,在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山水诗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样式,并且以写实手法再现了山水之美。 陶渊明的诗歌特色可以总结为:淡、真、净。如: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诗歌远离世俗、自然清新,读后使人心灵顿时明亮起来,忘记了俗世的纷扰和名利攀比。全是表现了真性情,又淡泊自然,净化尘世污染的心。

4、唐代

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在相对宽松的情况下,思想自由文学发展的比较快,也就是这个时候,山水田园诗打到高峰期。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提现了这个时代热情自由的风貌,诗人们游览大江南北,他们的诗洋溢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名族自豪感。唐代以后,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这个社会转折期,山水田园诗失去了昔日的气韵风骨,随着道家的衰落,道法自然这一理论也随之淡漠,山水田园诗也开始衰微。这个时候的诗歌变成了诗人消愁解闷、品裳闲适生活的工具。 :王绩《野望》、王勃《山中》、陈子昂《度荆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王之焕《登鹳雀楼》;李白《峨嵋山月歌》《黄鹤楼送孟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杜甫《望岳》、《江村》、《登高》;韦应物的《滁州西涧》;顾况《过山农家》;张继《枫桥夜泊》;戴叔沦《苏溪亭》;储光羲《钓鱼湾》;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孟郊《游石龙涡》;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大林寺桃花》《杭州春望》;刘禹锡《巫山神女庙》;柳宗元《渔翁》《江雪》;李贺《巫山高》;杜枚《山行》;李商隐《乐游原》;温庭筠《商山早行》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林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清寂冷峭的意境,自然恬淡的情趣,然而掩饰不了内心的孤清和寂寞。抱卷沉思,仿佛看到了一个心高气傲的诗人郁郁独行在山道上,山风吹拂着飘逸的长衫。 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又名中南山或南山,在今陕西境内,绵延八百里,是渭水、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山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是终南山的主峰;也有人认为即终南山。天都:天帝所居之处。 分野:古天问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属于星空的某一分野。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宋代

山水田园诗到了宋代以后,虽在运用诗化的语言抒情、状物、写景、叙事方面,有行文不拘一格,使人耳目一新之作,但山水诗的境界上子已远远比不上唐朝。南宋后期。有以“永嘉四灵”“江湖诗人”为代表的诗人写过一些写自然小景的山水诗,但大多模山范水、寄寓闲情逸趣。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6、明清

至明清两代,山水田园诗走向衰退,尚模拟,少独创,虽有“独抒性灵”的公安、竞陵二派,袁枚、郑夑等才气横露的诗人,但杰出的诗人廖若星辰,山水田园诗因资本主义的萌芽渐渐走到了古典诗歌的终点。

推荐第6篇: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

一、简介

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二、发展历史 萌芽阶段

在《诗经》、《楚辞》所经历的漫长年代,还没有出现一首专门描写自然山水为主要内容的诗篇。两汉数百年,乐府五言诗,已有了较多的自然风光描写。只是汉末建安时期,曹操写了一首《观沧海》,这才算是曲终奏雅,为汉以前诗坛献上了唯一的一首完整的山水乐章。 出现的时代

魏晋六朝,一个干戈纷扰,政治紊乱,思想开放,人性觉醒的时代,走马灯似的王朝更迭和杀夺,人命危浅、朝不得夕的恐怖和悲哀,使得许多具有觉醒意识的诗人不得不离开动荡的政治,藏身匿迹于山泉林木之间,希企逸隐之风一时大炽。魏末晋初诗坛,山水诗已逐渐增多。山水诗又经过了五言诗的曲折经历,到了晋宋时代,终以陶渊明、谢灵运这两位大诗人的出现,而在诗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盛世时期

随着唐诗繁荣局面的到来,山水诗出现了丽日经天的壮观。王维与孟浩然等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传统,形成了一个与边塞诗派交相辉映的山水田园派。在唐代诗人中,没有哪一个人没有写出自然山水为题材的诗篇唐代诗人中以山水诗闻名的人很多,但能代表山水诗成熟的,主要还是孟浩然、王维、李白。山水田园诗到了宋代以后,虽在运用诗化的语言抒情、状物、写景、叙事方面,有行文不拘一格,使人耳目一新之作,但山水诗的境界上子已远远比不上唐朝。

三、诗派的产生及特点

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 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代表人物

1、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代表作:《饮酒》 鉴赏: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

2、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反映田园隐逸生活,描写自然山水。或写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逸,或写自然景物的清幽秀美。

代表作:《山居秋暝》

鉴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这里却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寄情于山水,追求心灵宁静和高洁人格的志向。

推荐第7篇:山水田园诗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王维

山水田园诗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风直似秋。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 一作只) 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岁晏行

杜甫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陶渊明《归田园居》

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玉楼春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 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 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西江月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登太白山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谈,为我开天关。 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山,何时复更还。

咏物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边塞诗

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出塞·边庭烽火惊

边庭烽火惊。插羽夜征兵。少昊腾金气。文昌动将星。长驱鞮汗北。直指夫人城。绝漠三秋暮。穷阴万里生。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鴈声。连旗下鹿塞。叠鼓向龙庭。妖云坠虏阵。晕月遶胡营。左贤皆顿颡。单于已系缨。绁马登玄阙。钩鲲临北溟。当知霍骠骑。高第起西京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关山月·关山三五月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闺怨诗

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 为君盛容饰, 君看金翠无颜色。 行路难,难重陈。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行旅诗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春山行旅图 惨淡岁月入梦遥, 浪迹四海悲寂聊。 风流正随鲲鹏去, 我自面壁空长啸。 万里江山皆风火, 十年胸中尽怒潮。 拚将一腔义士血, 直向云天逞英豪。 送别诗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春天的诗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光好 频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春天吟

一片春天在眼前,眼前须识好春天。春秋冬夏能无累,雪月风花都一连。能用真腴为事业,岂防他物害暄妍。我生其幸何多也,安有闲愁到耳边。 山中五咏·春早 草遍颍阳山,花开武陵水。春色既已同,人心亦相似。 咏春 日日看山不厌山,白云吞吐翠微间。静明光里无穷乐,只是令人下语难。 夏天的诗

《夏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无名杂诗》 【明】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秋天的诗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冬天的诗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雪梅》 【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战争诗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凉州词 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推荐第8篇:山水田园诗

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被钱钟书称为“中国最古老的四时田园诗”,它“叙述了农民一难到头的辛勤生产和刻苦生活。可是这首诗没有起示范的作用;后世的田园诗,正像江淹的《杂体》诗所表示,都是从陶潜那里来的榜样。”(《宋诗选注》)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7]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注释】:

《豳风》是豳地一带的诗歌,共七篇。豳,又写作邠,是周朝的祖先公刘迁居开发的地方,在今天的陕西省旬邑,邠县一带。这一工区多存周人旧俗,“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汉书·地理志》)诗风宽大,乐而不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注)

流火: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就已西沉了

觱发:风寒盛。栗烈:凛冽

一之日,二之日:夏历十一月,十二月

三之日,四之日:夏历正月,二月

于耜:整修农具。举趾:举足耕耘

馌:音夜,给人食品

畯:音郡,管农事的管家

仓庚:黄莺

懿筐:采桑用的深筐

女:女子,女奴。殆:恐

萑苇:长成的荻苇。

斨:音枪,斧,受柄之孔方形

鵙:音局,伯劳鸟。载绩:纺麻

孔阳:甚为鲜明

葽:草名,即远志。蜩:音条,蝉

陨箨:草木之叶陨落。箨音唾

同:会集。缵:继续

豵:墐豜:音间,三岁的猪

穹窒:堵好墙洞。墐:音尽,涂

郁:树名。薁:音玉,李属

断壶:摘葫芦。叔苴:收拾青麻。苴音居

荼:音涂,一种苦菜。樗:音初,臭椿树

穋:音路,晚种早熟的谷类

綯:音陶,绳子

凌阴:冰窖

兕觥:音四公,酒具

【赏析】:

《七月》叙述农人一年到头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反映了丰富的生产劳动的内容和浓郁的节气风俗,应该说是不可多得的生活风俗画。诗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索,按月描写,又兼归类,纵横开合,一节一个内空容,一幅画面。从农事耕作开始,到收获举酒祭献结束,送饭的妇子,采桑的女郎,下田的农夫,狩猎的骑士,公室的贵族,人物众多,各具面貌,其间又以物侯表时序,构成整体风格的统一,而且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增强了诗歌的形象,尤为突出了风俗画的特征。

陶 渊 明 诗 集

归园田居五首

其 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 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 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 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 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陶渊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个以田园生活为重要创作题材的人,诗人生活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着高远的理想和兴趣,这使他最后不得不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二十年的田园生活中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在现存的一百二十首的陶诗中,描写农村景色和农民生活的作品占了很大的分量。这使他成为我国田园诗的开山祖。

陶渊明的田园诗作,有《归园田居》五首、《移居》五首、《和郭主薄》二首、《庚成岁九月中于西田获甲稻》、《饮酒》二十首等。这些诗“描写了农村的优美景色和农民的朴素生活,歌颂了劳动的意义和自己参加劳动的喜悦”。(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

唐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诗人提供了优闲生活的物质条件,统治阶级提倡佛老,也造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局面:对那些家仕困难的文人,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对那些有高官厚禄的文人,由仕而隐,既不影响生计,甚至还可以边仕边隐,名利双收。此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也促成隐逸思想的流行。因此,继承陶渊明,一些诗人较多地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写作了大量的田园诗,由此而形成了田园诗派。 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是孟浩然和王维,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他们的写作倾向和陶渊明有所不同,他们“从他那里得到启发,都写了一些田园诗,但是他们都把陶渊明歌颂劳动的内容抽掉了。只是不真实地描写了一些农民乐天知命和安定闲适的生活,作为自然景物的陪衬,来美化他们自己的隐逸情趣。”(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名不详,襄洲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在家乡鹿门山,40岁 时曾到长安应进士考试,落第而归,以布衣终身。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孟浩然的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象《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小舟描绘得平常而亲切。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珀云在后》等,农家生活的简朴,故人情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和谐,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他的一些小诗,如《春晓》也写得含蓄清丽、韵味悠长。孟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他的诗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向来与王维并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但诗的题材范围比较狭窄,缺乏深广的社会内容。

他是“开盛唐山水田园派风气之先”的人物(《唐诗论丛》)他们田园诗数量不多,有名的象《过故人庄》、《春晓》、《宿建清江》等,意境恬静淡远。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这是一首意境恬静淡远的田园诗的代表作。诗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友谊融成一片。“一个普通的村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完全任其自然,笔笔墨墨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唐诗鉴党辞典》)。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不少人曾把这首诗的主题解释为“惜春”,其实它所表现的是超俗的田园世界,抒情主人公是一位置于荣华富贵之外,立足于超然世界并溶化在大自然之中的傲然长啸的“高潮之士”(参看[日本]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编的《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辞典》),这首小诗太脍炙人口子,以致稍有文化的人即能随口涌出。

从这两首小诗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诗人将农村的田园生活加以美化了,这已经不是真正的农民的田园生活,其中的鸡犬牛羊多是借来点缀诗料,说不上真实深刻地反映农民生活。和他同时代的王维尤其如此。

王维(701-761,一作698-759)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境)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工诗善书,尤以画名,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 保留下来的诗有400多首。他的山水田园诗主要是写他隐居终南、辋川的闲适生活和山水风光。

王诗艺术成就很高。无论是雄奇壮阔的景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细致入微的自然物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都能以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抓住自然的色彩、声音和动态,或素描,或刻画,挥洒自如,意境独到。古人概括王诗艺术特色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取景颇具画家的匠心,而且画面色彩常映衬得浓淡相宜,这在他的《辋川集》中有集中的体现。王诗语言清新凝炼,朴素中见华采。

王维37岁之后,思想渐趋消极,基本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著名的作品有《山后秋暝》、《终南山》、《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辋川集》、《田园示七首》、《过香积寺》、《积雨 川庄》、《春中田园作》、《谓川田家》等诗。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侯柴扉。

雉够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父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谓川田家》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诗人面对一幅幅怡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油然而生羡慕之情。诗的核心就是一个“归”字。这片土地上一切生命都在思归:牛羊下山,牧童归来,野鸡深情的呼唤,桑蚕精心营造自己的安乐窝,田夫荷锄归来。最后诗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比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实,农民并不闲逸,以上“归”字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

王维和孟浩然的田地园诗从思想内容上讲,“这里然比陶渊明要倒退一大步”(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但是从美学上看,他们一面深化了人类对山水田园美的自然美的感受,一面又提高了田园诗歌的表现技巧。

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全诗以拜访故人的时间为顺序,完整地写出了从赴约到告别的全过程,层次分明,互相照应,结构完整。另外,在词语的锤炼上也很讲究,颔联的“合”、“斜”两个词,把村落与远山的关系描绘的如在眼前。末句的“就”表现了对故人的留恋,给人以亲切地感受。

王维的《山居秋暝》融诗歌、绘画和音乐于一体。这首诗中既有画家对色彩和线条的独特把握,又有音乐家对音响和节律的敏感。作者同时发挥了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的才能,使此诗成为一幅有声的“诗中画”。而在锤炼词语上,“王维尤其突出,常常用含蓄简省的文字绘出一幅画境而绝无雕琢的痕迹。”

田园诗发展到中、晚唐时期,又出现了另一面貌,“柳宗元、无稹、张籍和聂夷中都在《田家》这一类题目下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中国科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并不去描写农村景色。这一类诗歌,以晚唐聂夷中的《伤田家》最有代表性。田园诗到了晚唐都变成悯农诗。

聂夷中(837~884),字坦之,唐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咸通二年(861)中进士,因为战乱,加之家贫,无力贿赂权贵,所以,中进士后在长安停留很久,才被任为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东南)县尉。

由于他出身贫寒,长期生活在农村,“奋身草泽,备尝辛楚”,比较接近劳动人民,“知稼穑之艰难”。所以,他的诗作大部分是反映农民遭受残酷剥削痛苦生活。《伤田家》、《公子行二首》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伤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米。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主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反映了晚唐时期广大农民在残酷剥削下所过的悲惨生活,作者并为他们发出急切的呼呈。有人将它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并论,以为“言简意足,可达柳文”(《唐诗别裁集》)。

诗开篇就揭露了当时农村一种典型的“怪事”,二月蚕种始生,五月秧苗始插,哪里丝卖?哪有米粜?这却居然是事实!可知这是“卖青”——将尚未产生的农产品预先低价抵押。这用血汗喂养栽培的东西是一年的衣食,是心头肉呀,即被剜去了。因此有

三、四句“剜肉补疮”的比喻,这是血淋淋的比喻呀!它让人触目惊心,既深刻又典型,遂成千古传诵的名句。

最后四句是诗人陈情,表达了改良现实的愿望。这里寄希望于君主开明固然有其局限性,但作者用意主要是讽刺和谲谏。诗人巧妙地用反笔揭示了皇帝的昏聩,世道的不公正。“绮罗筵”与“逃亡屋”构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两极分化的尖锐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增强了批判性。它形象地暗示出农家卖青破产的原因,由“逃亡”二字点出其结果必然是“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呼号而转徒,饥渴而顿 ”,“我死而徒尔”(《捕蛇者说》),充满了作者对田家的同情。

杜荀鹤的《山中寡妇》也是这方面很出色的诗作。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乱后出山逢高员外》),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乱后山中作》)的生活。后游大梁(今河南开封),献《时世行》10首于朱温,希望他省徭役,薄赋敛,不合温意。他旅寄僧寺中,朱温部下敬翔,劝说他“稍削古风,即可进身”,因此上颂德诗三十章取悦于温。温为他送名礼部,得中大顺二年(891)第八名进士(《鉴诫录》)。得第后次年,因政局*,复还旧山,田□在宣州,很重视他,用为从事。天复三年(903),田□起兵叛杨行密,派他到大梁与朱温联络。田□败死,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遘重疾,旬日而卒。《山中寡妇》全诗如下:

夫国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谣。

宋代是田园诗的顶峰期。

描写田园生活这一题材,一经晋人发现,又经唐人发展,到了宋代已成为诗人普遍描写的题材了。宋代的很多诗人都普用自己的诗作描写田园生活,他们或是王孟一线的,或是柳宗元、聂夷中一路的。其中堪称田园诗大家的当首推南宋的范成大,他晚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和《腊月村田乐府》是田园诗的集大成之作。由此而将田园诗的历史推上了顶峰。

“无论是陶渊明也好、王储两人也好,他们都没有在田园诗上揭发过封建剥削制度。”(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唐人聂夷中等人的诗作,“都不描写农村的自然景色,在传统的习惯上,它们都不属于田园诗的系统”(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范成大“却把这两上系统结合在一起,给田园诗以更丰富更深刻的思想内容,赋予它以新的生命。”(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使脱离现实的田园诗有了泥土和血汗气息。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父范雩,宣和五年进士,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为秘书省正字,终秘书郎;母蔡氏是北宋著名书法家蔡襄的孙女。

范成大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遍阅经史,善为文章。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绍兴二十六年起,任徽州司户参军,此后就在官场沉浮。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基本政治理想是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认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要想富国强兵,必先安民,“省徭役、薄赋敛、蠲其疾苦”(《论邦本疏》)。在一些奏札中,他力劝孝宗要节省人力、国力,珍惜时间,整顿军纪,训练士卒,慎用刑罚,打击贪吏,以强兵复国为大志。在为地方官时,或尽力铲除弊端、整顿军备,或救灾赈济、兴修水利,为减轻农民负担、解除士兵疾苦作了努力。与此相应,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范成大涉世甚早,对农村生活的艰辛有较深的了解,20多岁就写下了一些描绘农村生活景象的诗,如在《大暑舟行含山道中》一诗里,他便表现了“遥怜老农苦”的情感;在《乐神曲》中,写的是农民为丰年有粮交租、免受鞭笞而感到侥幸;《缲丝行》写姑嫂煮茧、缲丝、卖丝的繁忙劳动;《催租行》则描述了农民输租完毕后,吏胥上门勒索的情景。在徽州为官时,他又写下了著名的《后催租行》,诗作对南宋赋敛之重、官吏煎逼之酷和百姓受难之深作了形象的描绘。后来在杭州、桂林、成都等地及家乡,他又写下了大量的农村题材的诗,如《刈麦》、《插秧》、《晒茧》、《采菱户》、《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围田叹》等。其中如《黄罴岭》写巢居山农的非人处境,发出“安得拔汝出”的呼声;《劳畲耕》由“峡农”刀耕火种,勉强果腹,写到“吴农”因官租私债相逼而“逃屋无炊烟”;同情人民苦难的思想,自始至终贯串在范成大的诗中,直到晚年退居石湖时,他还在《冬舂行》、《秋雷叹》、《咏河市歌者》等作品里,对下层贫民的悲惨生活予以深切的同情。在《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三绝》中,诗人宣称:“汝不能诗替汝吟!”真实地说出他为民生疾苦而呼叫的创作意图。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各十二首,布局均匀。象一轴农村风俗画的长卷,每组绝句是一个片断,而每首诗都是长卷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组诗的主要内容是:“描绘了农村优美的景色,歌颂了劳动和农民的质朴,揭发了封建的剥削制度。艺术上“深得刘禹锡竹枝词之神韵,清新轻巧,饶有民歌风味。”(《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我们先来看一首描绘农村景色的诗: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这首诗描写了农村晚春恬静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诗的前两句,写日常农村静景。蝴蝶双双在菜花田里飞来飞去;白昼慢慢显得长了,田户人家没有客人来临,村子里十分恬静。这是从正面描写日常农村景物,首句也说明是晚春,诗的后两句写茶商来到时的动景。茶商来是为了采购茶叶,但却连鸡犬都为之震动,这反衬出平时极少有外人到来,来了陌生人,大家都十分注意。这是动景,却是进一步说明农村的恬静。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以动来反衬静。首句写动景,但它却加深了“日长无客到田家”的静。

三、四句写动景,却反衬了整首诗所描写的静。其次,“蝴蝶双双入菜花”是抓住了农村静景的细节特点来描写的。

再来看一首反映农民劳动生活的诗: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的景象,表现农村男女老少的劳动生活,赞美了农民的勤劳。

首句写成人的劳动生活,白天出门从事耕田之类的田间劳动,晚上到家还有绩麻纺线的室内劳动。次句写儿女的家内任务,烧饭、扫除之类的事。三四句写童孙的游戏。“学种瓜”虽是游戏,它的内容却是模仿劳动。在这样的环境中,连儿童都对劳动充满了热爱。这首诗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了农民的勤劳。

这首诗描写层次井然,先写成人,次写十五六岁的儿女,再次写几岁童孙。这些人,实际上概括了农民人家所有的人。同时也概括了农民整个的一生情况。细节描写运用得很巧妙,“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一细节使整首诗显得十分风趣。

再次,我们来看一首揭发封建剥削制度的诗:

采菱辛苦废梨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种田聊种水,近来水面也收租。

这首诗写秋日农民采菱景象,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前两句写采菱辛苦。首句概括交待“辛苦”,二句则是对“辛苦”的具体描绘。“鬼质枯”写全人,“血指流丹”则是写局部,是一个特写镜头。后两句写农民所受剥削之残酷。“无力”说明农民采菱是由于贫困不得已而为之。“近来”句说明农民即使贫困如此,仍免不了要缴租,所受剥削可想而知。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山中寡妇》的尾联。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两点是很值得注意的:一是概括交待与具体描绘相结合,这样做使读者认识形象而深刻。二是进层写法,首二句为第一层,三句是第二层,四句是第三层。层层深入,从而将剥削之残酷写得十分深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范成大的田园诗是广泛的吸取前人田园诗优点的集大成之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创造性,其成就之高可以说是超过了在他之前的任何一位田园诗人。正因为如此,他的这一组诗“一向被称作我国田园诗的典范”。(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至此,田园诗已经成熟,成为田园诗发展史的顶峰。

王维(唐朝):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孟浩然(唐朝):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杜甫(唐)(山水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旷天低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陶渊明(东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渭川田家》一诗: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田家行 作者: 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野老歌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聂夷中 伤田家 二月卖新丝, 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 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 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 偏照逃亡屋。

观田家 作者: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山中寡妇 唐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鸲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春中田园 王维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岁晏行 杜甫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 莫徭射雁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楚人重鱼不重鸟, 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刻泥为之最易得, 好恶不合长相蒙。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烧歌 温庭筠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 邻翁能楚言,倚插欲潸然。自言楚越俗,烧畲为早田。 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 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持钱就人卜,敲瓦隔林鸣。 卜得山上卦,归来桑枣下。吹火向白茅,腰镰映赪蔗。 风驱槲叶烟,槲树连平山。迸星拂霞外,飞烬落阶前。 仰面呻复嚏,鸦娘咒丰岁。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 四时田园杂兴 (一)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

(二)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陶渊明〈归田园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化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也叩门。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瑗。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白居易〈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王维〈鸟鸣涧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积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

王之焕〈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维诗精选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一做送别)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 一作金) 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 一作兆) 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 一作长安道,一作长亭送),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蓝田山石门精舍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探奇( 一作玩寄) 不觉远,因以缘( 一作寻) 源穷。 遥爱云木秀( 一作翠),初疑( 一作言) 路不同。 安( 一作谁) 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 一作方) 曙,夜禅山( 一作心) 更寂。 道心及( 一作友) 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 一作井) 下,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 一作演) 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 一作明) 淡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李处士山居

君子盈天阶,小人甘自免。

方随练金客,林上家绝【山献】(1)。 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 清昼犹自眠,山鸟时一啭。

注(1):此字左右结构,左为"山"旁,右为"献"字。

渭川田家

斜阳( 一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一作僮朴), 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一作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1)"此字为左右结构。左为"日"旁,右为"句"字。

新晴野( 一作晚) 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 一作又) 久微。

朝乃( 一作为) 越溪女,暮( 一作暝) 作吴宫妃。 践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 一作要) 人傅香( 一作脂) 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 一作常) 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寄言)邻家子(女),效颦安可希?

李陵咏

注:时年十九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 一作取) 胡马射。 射杀中山(山中 山阴)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更)衰朽,世事磋砣成白首。 昔时飞箭( 当作雀) 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 一作茫) 茫古木连( 一作迷) 穷巷,寥( 一作辽) 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颖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山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吴君( 一作吾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 一作立) 功勋。

桃源行 时年十九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 一作古) 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1),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五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 一作净),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 一作忽) 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 一作乡) 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更闻)成仙遂(去)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 一作岑) 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 一作度) 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辩仙源何处寻。

注(1):此字左右结构。左为"阝"旁,右为"奥"字。

洛阳女儿行

时年十六,一作十八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氵爰】。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冬晚对雪忆胡居( 一作处) 士家

寒更传晓箭( 一作催唱晓),清镜览( 一作减) 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 一作帘) 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哀安舍, 口(1)然尚闭关。

注:此字读如“肖”。形如“修”字,惟右半为略有不同,“反文”旁下为“羽”字。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 石路往回驾,山家谁候门?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 一作绕) 寒原。 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旧简拂尘看,鸣琴候( 一作俟) 月弹。

桃源( 一作花) 迷汉姓,松树( 一作径) 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 一作若) 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 一作乡音听) 杜鹃。 山中一夜( 一作半 )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潼( 一作棕) 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登裴秀才迪小台作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 一作空) 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风直似秋。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 一作只) 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归嵩山作

清( 一作晴) 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 一作云) 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 一作天)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 一作浦) 问樵夫。

辋川闲居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春园即事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观猎

风劲( 一作动) 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急,雪尽马啼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 一作落雁 一作失雁) 处,千里暮云平。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一作风日好),留醉与山翁( 一作公)。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 作骑),都护在燕然。

送李太守赴上洛

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沉沉。 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 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 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 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 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口(1)。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1):此字形如"甾",然其上有"艹"旁也。

辋川集(二十首) 并序

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 柴、茱萸泮、宫槐陌、临湖亭、南【土宅】、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 石滩、北【土宅】、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 尔。

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文杏馆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 暗入商人路,樵人不可知。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木兰柴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茱萸泮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

山中倘留客,置此芙蓉( 一作茱萸) 杯。

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临湖亭

轻舸迎上( 一作仙) 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南【土宅】

轻舟南【土宅】去,北【土宅】淼难即。 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柳浪

分行皆绮树,倒影入清漪。 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

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金屑泉

日饮金屑泉,少当千余岁。 翠凤翔文螭,羽节朝玉帝。

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北【土宅】

北【土宅】湖水北,杂树映朱栏。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漆园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椒园

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 椒浆尊瑶席,欲下云中君。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鸟鸣涧

人间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莲花坞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鸬鹚堰

乍向红莲没,复出清蒲扬。

独立何【衤离】【衤徙】,衔鱼古查上。

上平田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萍池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 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田园乐七首(选二)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少年行四首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子。

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注: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绝对够数量 前面都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毕竟他是代表 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归园田居五首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01 20:12 绝对够数量 前面都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毕竟他是代表 提问人的追问

2009-09-01 20:15 好多啊...可是只有王维的吗?我和同学要搜集很多人的诗词的。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01 20:20 后面有别人的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孟浩然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耶溪泛舟」孟浩然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武陵泛舟」孟浩然

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 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 「田园作」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01 20:26 《咏蝉》【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呤。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放鱼》【唐】李群玉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这两个算是咏物的山水田园诗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推荐第9篇:山水田园诗

教学目的:

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教学重点:方法把握 教学难点:主旨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山水田园诗景与情的关系导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气象万千的自然风景、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诗人总会情动于衷,形诸于文。诗人以景传情,独抒性灵;我们就要诵其诗,绘其景,品其情。我们能不能诵读一下之前学过的山水田园诗呢?

二、概念: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三、表达的情感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②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②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①《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②《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①《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②《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 的心情。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四、画面的共同特征1.视觉角度:开阔、优美2.听觉角度:宁静3.整体感觉:恬淡、闲适、富有生机或农村气息

五、常见的写景技巧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例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②以动衬静 例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2.视觉角度: ① 绘形、绘声、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色彩映衬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运用各种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等4.运用炼字技巧: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5.运用描写技巧:①工笔例如《绝句》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②白描例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1.题材特点: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2.表现手法:(1)写景:衬托(动静 明暗 虚实 点面正侧 )远近高低 绘声绘色 白描 拟人(2)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3.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渴望 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4.语言特点:描写见长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5、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主要诗人: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

六、鉴赏山水田园诗方法常用术语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清新洗练解题思路:什么景 -- 意境-- 情感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1.知作者。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2.析物象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所以,准确把握了山水田园形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3.看表达①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远近、明暗、俯仰、绘形、绘声、绘色。② 描写景物的技巧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点面结合 虚实相生 (化虚为实)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拟人4.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 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5.明主旨: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渴望归隐 向往田园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远离尘俗 闲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参见《名师伴你行》277 页《古诗中常见的意象》。)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拨高作品的思想内涵。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也叫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4)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七、鉴赏示例酬张少府 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山居即事 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春 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答:“白雪却嫌春色晚”其实是诗人的感受,(具体诗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赋予了白雪,不直接写自己嫌春晚,让白雪有急切的心情,并且让白雪化作飞花,这是拟人手法,(手法)表达自己的盼春之情。(情感)或:融情于景的手法,不直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而是通过白雪来写,将诗人自己的情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喜爱怜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意象:春潮、雨、野渡、舟自横 意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 感情: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3)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答:①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②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

五、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 分)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2 分) 答: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 分 答: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拟人。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

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答: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推荐第10篇:山水田园诗

古典诗歌鉴赏学教案——山水田园诗

教学目的:了解常见的山水田园诗的意境及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古代诗歌思想感情的分析方法及答案组成 教学环节:

一、导引题:

(一)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问:通过这首诗的意境我们能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

(二)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这首诗的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

二、规律总结:

山水田园诗往往以

等方式

流露如下思想感情:

三、巩固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浙江卷)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 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4分)

答:

回顾反思

七、课下作业:

1、《案例复习法》学生用书177 页《饮酒》

2、(2003年全国,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⑴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⑵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⑶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1) 江村的景物特点是怎样的?

(2)诗中哪两个生活场面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3) 末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1)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幽\"的?

(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 诗的

一、二两句描写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2)你认为诗的

三、四两句中哪个字最为精练传神?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加以赏析。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白雪却嫌春色晚”其实是诗人的感受,(具体诗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赋予了白雪,不直接写自己嫌春晚,让白雪有急切的心情,并且让白雪化作飞花,这是拟人手法,(手法)表达自己的盼春之情。(情感) 或:融情于景的手法,不直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而是通过白雪来写,将诗人自己的情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1、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附参考答案:

1、⑴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⑵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⑶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2、(1)幽静。(2)老妻画纸,稚子敲针表现了诗人长久漂泊,终于安定之后的宁静。(3)对江村生活的满足;对功利的无求。

3、(1)选择幽静的意象写幽,以动衬幽,以声衬幽。(2)有恬然自得之乐,又有报国无门、寂寞惆怅之慨。

4、幽深、宁静的特点。\"闲\"字。栀子花在庭院中开放,\"闲\"在那里,无人观赏;一个闲字从侧面衬托了妇姑雨中浴蚕的繁忙景象。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②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②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①《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

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②《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②《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③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④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A、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B、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

1、酬 张 少 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2、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王维两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相同之处? 两首诗都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2)请分别说出两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鹿柴》在表达上的特点是“反衬”,以“人语”反衬其静,用“返景”反衬其幽暗。《山居秋暝》则是运用烘托手法。

3、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天人合一”是今天人们追求的终极理想。“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大自然以其无言的深沉让我们懂得了许多,让古代、现代的人在忙碌的社会生活之外找到了精神的归宿。

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 (3)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5、渭川田家 王 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

核心字是“归”字(也可说是“羡”)。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野鸡唤伴侣、蚕儿造窝、农夫絮语。

思想内容: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F、揭露封建剥削(主要是范成大)

二、背诵并完成诗后题目。

1、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1)颔联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试简析。 “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随水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际上是说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

2、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也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6、题 李 凝 幽 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李凝是一个隐士)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以动衬静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

8、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卧”字确实使用最妙,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9、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à ):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

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10、东 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体现的思想情趣: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如何体现的: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11、庆全庵桃花(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①化用《桃花源记》原意 ②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第①点可紧扣诗题来答,第②点可紧扣第二句诗来答,第③点可紧扣最后两句诗及诗后注释来答)

第11篇:田园诗鉴赏

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一、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写自然风光为主。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夫和农耕。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二、思想内容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表达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乐观旷达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F、借山水的奇伟壮丽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G、寄托寂寞、感伤的人生感慨或羁旅愁思

三、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山水田园诗歌的鉴赏有一定的规律,有的诗歌借景抒情,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有的诗人借山水的奇伟壮丽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有的正在遭贬谪的诗人,寄托着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有的抒发诗人独特的哲理感受。在鉴赏时,常常可以用以下的术语:

常用描述意境的词语:

宁静、静谧、自然、和谐、恬静、幽雅、优雅、安逸、安详、平和、清幽、明净

飘逸、清新、清淡、旷远、纯朴、美好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衬托、对比、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质朴,洗练,浅显,不加雕饰,平淡无奇,简洁淡雅。

四、写景的方法

①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 ②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 ③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

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

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等。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五.实战演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诗中,作者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分析这首诗的景物表现手法。

(2)谈谈对最后一句诗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望江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2)试分析下阙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引水行①

李群玉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注:①南方山区用长竹筒节节相连,把泉水从高山洞口引到需要灌溉或饮用的地方。

(1)首句中的“寒玉”可否改成“碧玉”?

(2)三四句描写精确但是并不乏味。试分析诗歌生动的情趣。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2分)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

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7.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夏谷云泉

高 棅

云影荡山翠,泉声乱溪端。长林无六月,萝薜生秋寒。

⑴、高棅的写景诗,有人说是“工整精练,风格清新”。你觉得如何呢?请就他这首诗的写景抒情方面作些鉴赏。

8.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⑴、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这个变化的?

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兴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醉来睡时无人呼,流到前溪也不知。

⑴、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有人说这首 表现了诗人孤寂无奈的情绪,你认为如何?请说明其理由。

10.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山水田园诗鉴赏答案 1.[解析](1)第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怜爱。第二首描绘了一幅花红柳绿的静谧的山村景色图,表达了诗人闲居乡间的悠闲逸致。

(2)渲染色彩,用桃红柳绿来写春景,给人艳丽感;视听结合;以声衬静,莺啼清脆,但山客仍沉眠未醒,显示出环境之清静。

2[解析](1)这首诗,抓住能体现初夏景色的典型景物来描写,既有远景南山、近景葵花,又有虚景柳絮、实景葵花,前后相互衬托,烘托出一种恬静的情调。

(2)作者把君主比喻成太阳,以葵花向日倾的特性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忠贞不渝的情志。

3.[解析](1)护城河里流着半壕清水,满城又处处万紫千红,多少人家被烟雾笼罩着的春意盎然的景象。

(2)下阙以抒情为主,先写时间“寒食后”又写酒醒咨嗟,不愿思故国,表达思乡怀人的心情。最后两句作者把自己的身心沉浸在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中,借一个“新”字洗去烦忧,表达了超然旷达的思想情感。 4[解析](1)不可以。不说碧玉而说寒玉,是为了与秋泉相映,以突出饮水的竹筒给人带来的清冷的感受。

(2)这是一道主观开放题。三四句精确地写出了竹筒引水,顺着山势蜿蜒而下的样子,非常符合南方人生活的实际,但它绝不是客观的叙述,它还写出了山行者与饮水竹筒之间的关系。十里山行,竹筒蜿蜒,泉流不断,似是有意与行人相伴。行人走路寂寞,遇此良伴,该会平添多少兴味!“行人头上过潺湲”更生动地写出了诗人耳闻目接之际那种新奇、喜悦的感受。

5.(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

(2)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6.⑴、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⑵、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7.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在诗中,赞美夏日的山谷云泉。绿色的山岭飘荡着云影,溪流发出悦耳动听的泉声,茂密的林里没有六月的酷热,垂挂于树上的菠萝和薜荔散发出秋天的寒气。作者通过夏日山谷树林中的描写,表现了与世无争、闲适自得的高雅情趣。

8.⑴、孤独寂寞——想排遣烦闷——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感情的变化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两句写景,信手拈来,气氛淡雅凄清,给人寂寞萧条之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寂寞的感情,寓情于景,而非直接抒情。

9.表现“闲适”的心情:沐浴着山雨溪风,怡然垂钓,篷底自斟自酌,醉来酣睡,无人打扰,任小船随波逐流,何等清静闲适。表现孤寂无奈的情绪:这首诗表面上看似表现了闲适的心情,实际上暗含着一种孤寂无奈的心情。诗中的钓者是在“山雨溪风”的凄凉氛围中垂钓的 ,它使用着粗陋的“瓦瓯”,独斟独饮,形单影只,百无聊赖,只好以酒为伴,借酒浇愁,“醉来睡着”、“无人呼”醒,只好听任小舟在山溪中漂流。这些无不表现出钓者的孤寂和凄苦。 10.(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答题应从两方面入手: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表达效果)

(2)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答题应从两方面入手:景,即写了什么;情,即表达的情感)

第12篇:盛唐山水田园诗

盛唐山水田园诗

这个山水田园诗,最开始并没有这个称呼,而是分成山水诗和田园诗的。所谓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物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的诗歌。

山水的话,最早是在《诗经》等早期诗歌中作为背景描写出现,偏重描绘山岳河川的景色,多采用比兴手法,写法单纯而简略,比如什么“蒹葭苍苍”什么的;据说中国第一首山水诗是曹操的《观沧海》,但是那个隔着山水诗真正成型的时代还远着呢;至于田园的话,进入诗歌的时间就要早许多了,目前可知的最早写到田园生活的诗歌是那首传说中上古尧时期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诗经》中最长的那篇《七月》也有大量的田园生活描写,对后世影响很大。

但是这些都只是一个滥觞,山水诗与田园诗同时成熟是在晋宋之交。田园诗的始祖东晋陶渊明,山水诗的始祖是刘宋谢灵运。因为陶渊明首创了“讴吟农村宁静悠闲生活”的牧歌式的田园诗,而谢灵运首先表现出了晋朝玄言诗已经领略到却还未能用文字充分表达出来的山水新意。

这种山水田园的风格,由初唐的王绩接续,终于流行于盛唐。这个王绩我很喜欢,他山水田园的代表作《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据说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我在这里经常用“据说”这俩字,是因为这些说法我都没有自己去查阅正经的书籍,都是从百度上得到的„„

山水田园诗在整个唐朝走向了巅峰,而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尤为突出。盛唐山水诗与中晚唐山水诗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气韵风格上。明朝的学者胡应麟在《诗薮》曾经说:“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这是中唐一个叫做于良史的诗人的句子),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

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1、题材大多是青山白云,鸣禽芳草、惠风流水;人物多是山林隐士、野老牧童、樵夫浣女;思想多是回归自然、向往闲适隐逸。

2、风格偏于恬静淡雅,富于阴柔之美。

3、与边塞诗人多歌行、七绝相反,山水田园诗长于五言诗,多用五古、五律、五绝。在这一时期,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丘为、裴迪、祖咏、刘窅虚、卢象等一批山水诗人的涌现将山水诗歌的艺术成就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继承晋、宋以来谢灵运、谢朓等人的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重在发掘自然美,表现悠远自得的情致,创造出物我浑然的境界。总体看来,盛唐山水诗语言清新而韵致高远,格局阔大且气象万千。

这里面最著名的当然就是所谓的“王孟”了。王、孟历来齐名并称。审视他们的生活道路,堪称“殊途同归”:在经历了各自的艰难跋涉后,(王维在官场上觉得恶心,孟浩然则是欲求在官场上恶心一把而不得)他们都把“山水田园”当作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渴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寄托自己疲惫的身心。于是,在长期的隐逸生活中,他们成为自然美的寻求者、发现者、欣赏者、表现者,并进而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

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王、孟都在诗中描绘并展示了一个清淡的世界。构成这个清淡世界的主要经纬有两根:一是田园之乐,一是山水之美。前者往往更多融入了闲适的隐逸意趣,后者则往往更多地融入孤高的志士情怀。但这只是就其大较而言,细加寻绎,王、孟则又各具灵光:

首先从内容看,孟诗的题材较王维的更为集中。王诗既有寄情山水田园之作,自抒理想抱负之作,也有讴歌边塞将士之作,如《陇西行》、《从军行》等;也有揭露社会现实之作,

以及倾诉妇女怨情之作,如《洛阳女儿行》、《西施咏》等。而孟诗除了表现田园之乐、山水之美外,便是抒写自己的出仕之念和失志之痛。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王的生活阅历较为丰富:他后期固然消极隐退,前期却热衷政治,奋发有为,既曾居朝为官,也曾出塞问边;而孟却以隐逸终世,尽管他并不甘心终身隐沦。苏轼曾评论说:“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果将“才短”的“才”理解为“题材”的“材”话,倒是深中肯綮。

其次,从情调看,王、孟都乐于表现隐逸生活的闲适意趣,但王诗往往夹杂着幽冷寂灭的心绪,孟诗则往往坦露出耿介郁勃的心态。一般地说,徜徉于清淡世界中的这两位抒情主人公是那样悠然自得,仿佛已与秀丽的山水田园取得了高度的默契。但实际上无论山水之美还是田园之乐,都未能使他们宠辱皆忘。就孟浩然而言,仕进无路的痛苦不时啮咬着他的心灵,并化为一股郁勃不平之气浮现在字里行间。如《晚春卧疾寄张八子容》一诗,上半篇笔调何等清新闲雅,但短暂的惊喜之后被触发起的却是知音难觅、功名无望的一腔惆怅:“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翅仪”。而在《与诸子登岘山》一诗中,江山胜迹,固然撩拨起诗人的登临清兴和思古幽情,但同时却也使他油然生出见贤思齐的愿望和自叹弗逮的感愧:“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这泪既是感愧之泪,也是忧愤之泪。就王维而言,其外表不及孟浩然旷达、飘逸,却比孟浩然显得更为静穆和淡泊。有时,这种静穆和淡泊几乎近于幽冷寂灭。“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正是诗人对自己这种幽冷寂灭的心绪的最好概括。如《竹里馆》一诗,乍看,诗中的人物是那样的自得其乐,诗中的景物也是那样清幽秀美。但如果我们把“深林人不知”一句与另诗中的“空山不见人”(《鹿柴》)、“涧户寂无人”(《辛夷坞》)等句联系起来,就不能不惊讶诗人感情的幽冷了。《终南别业》一诗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曾经被人认为是最得理趣的名句。其实,在他观赏行云流水的盎然兴致中包藏着的却正是“万事不关心”的幽冷寂灭的心绪。这种幽冷寂灭的心绪无疑与王维的奉佛有关。早在生前,他就被誉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得到了“诗佛”的称号。表现在他诗中的“空”、“寂”、“闲”的境界,正是佛教禅宗的心性学说的艺术投影。

再次,从意境上看,王、孟都注重寓主观于客观,造成画面的和谐与美感。但孟诗往往止于情与景的交融,而王诗除促使情景交融外,还将“理”字打入其中。因而,在王诗中,我们常常可以捕捉到“哲学沉思的精灵”。这种哲理,尽管在很大程度得力于禅趣,但毕竟使王诗的意境变得更为高远。所以若论意境的浑成,王不如孟;若论意境的高远,则孟不如王。

第四,从手法看,王诗往往虚中有实,动中见静,孟诗则往往直写其实与其静;同时,王诗比孟诗更善于取景、造型、布局,也更注意冷色调与暖色调的映衬,画内景与画外音的配合。相形之下,王诗手法较为多样,孟诗手法较为单调。即以王的《鹿柴》一诗而论,诗人是以实写的一角显示整体的空灵意境。夕阳的暖色淡淡地罩在阴寒的青苔上,更衬出空山中的幽冷。山谷中传来人语的回响,愈显出深林里人迹罕见的寂静。画面色调的冷暖互补,与画面内外的动静对比相互烘托,使有限的画面延伸到画外无限的空间。所以能如此,当在于王维既熟谙诗法,又精通画艺和乐理。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一步辨析王、孟诗各自的艺术风貌,如孟诗的语言平淡简朴,王诗的语言清秀工巧等等。总之,王、孟诗同中有异,各具个性。前人早已作过比较王、孟诗风异同的尝试,如王士祯《带经堂诗话》:“譬诸释氏,王佛语,孟是菩萨语”等等。

另外盛唐其余的几位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也各具特色,像是写过“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常建、写过“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的祖咏,咱们都是很熟悉的了;至于王维总是挂在嘴边上的裴迪,还有那个名字很难写的刘窅虚,咱们也都不陌生;丘为这个诗人现在好像不怎么著名,其实他在唐三百里面还有存诗一首呢,名字叫《寻西山隐者不遇》,

听名字就挺山水的,比贾岛的那首还多了两个字,而且丘为还有一项成就大概是唐代诗人第一的——他活了九十六岁;至于储光羲,也是个悲剧才子,他在当时的名声很大的,甚至和王维并称为“储王”,他和王维是好朋友,经历也类似,都曾经被迫给伪朝做过官,但是他结局悲剧了些,没有和王维一样得到宽大处理,而是被发配了,而且因为这个原因,新旧唐书都不给他立传,以至于后来名声就渐渐低落了。

那么为什么山水田园诗在盛唐达到了高峰呢?

1、社会安定,经济富庶,以隐求仕的“终南捷径”成为时尚。

2、道教的归朴返真,佛教的净心明性的崇尚,为文人的漫游、隐逸及观照大自然美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氛围、物质条件和思想基础。

3、庄园别业的兴起,为半官半隐、辞官归里的文人提供了基础。

4、山水田园诗歌本身发展自然结果。到了中晚唐,社会动荡,文人们也有隐居田园的,却再也没有盛唐诗人那种闲适的心境,因此,中晚唐后的山水田园诗,多是复归了《诗经》中哀伤生民劳苦的风格——由“田园乐”重回了“田园苦”的道路。这种风气一直在后世产生影响,山水田园诗的高峰,也就最终定格在了盛唐。

第13篇:山水田园诗鉴赏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山水田园诗鉴赏

一、山水田园诗简介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山水田园诗的来历:

陶渊明等诗人形成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

陶渊明:陶潜作为山中田园派开宗立派的诗人,他们都明显地受到了玄学思潮的影响,但由于地位及生活道路不同,玄学在他们诗中又有不同的印迹。陶诗中的玄旨和理趣,不只表现在诗中多有饱含人生经验的理悟,更重要的是那种玄旨就渗透在诗中“此中有真意”的田园画面上。而谢诗主要是通过那些“空翠难强名,渔钩易为曲”“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之类的玄言理悟来表达,“玄旨”并未完全化入到他的诗中。

陶诗虽然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并崇尚自然,但是追求的不是外物自身,而是心灵之趣。他的诗,是写意,而不是摹象。陶渊明原本是飞翔于田园的慧鸟,至情至性,自由自在是他的本性。因性真直率,故做不了污浊世态下的好官,一旦脱离樊笼,复返自然,喜庆之情,不能自已。《归园田居》(五首),《移居》(二首)活脱脱勾勒出一个超然物外,悠闲、适性的伟大诗人。透过晨雾暮霭,他葛衣芒鞋,荷锄走来。简朴的居处,平常的村落,作者却以十分欣赏的口吻一一道来,甘于淡泊、守拙归真。诗人率真的心性和卓迩的气节,犹如芰荷滚露,月白风清。他的田园诗,是他人格精神的外化,所以,他写景物重在写意,只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呈露着浑然天成的大境界。写诗,对他来说只是那种“旷而且真”的怀抱的自然流露。苏东坡说“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元好问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

谢灵运:如果说陶渊明开寄意田园山水之先河,与陶同时代而稍后的谢灵运则开模山范水、雕缕字句的先河。谢灵运山水诗句秀辞巧,如善于调度语言的匠师,往往一字而传山水情态,在提炼诗意,感悟语言方面有过人的才气,这一点连李白也佩服之至。如“林壑敛冥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乱流趋正绝,孤屿嵋中川。”(《登江山孤屿》)“白云抱幽石,绿蓧媚清连。”(《过始宁野》)“池塘生春草,柳园变鸣禽”。(《登池上楼》)“春晚绿野秀,岩高自云屯。”(《入澎蠡湖口》)“野旷河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对山姿水态、昏晓阴晴的变化穷貌极形精雕细刻,细微独到描摹,再现了一种自然美的艺术境界。从这一点上看,谢灵远绝对的灵慧,观察事物十分精微,驾驭语言的能力十分高超,山水风光,经他妙手剪辑,即刻制成了流光溢彩的清丽画面,因而在魏晋时代汉族诗歌中独树一帜,令后人有“谢诗如新发芙蓉、自然可爱”之说。

孟浩然:幽居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寄情山水,一生不仕,是封建时代少有的流名千古的布衣诗人之一。李白有诗《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孟浩然乃真隐者。古代士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选择了第二条路,清心寡欲,淡泊宁静地陶醉于自然山水之中,追求诗歌的最高境界——自然美。他的诗近于陶诗,而又自有风格。“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这类气象雄浑的诗并不多见。有代表性的还是那些呈现着清寂、冷峭意境,深印着隐者情调的诗作。他诗写隐者的情怀:“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天。……”。(《秋登兰山寄张五》)他诗写田家的欢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林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清寂冷峭的意境,自然恬淡的情趣,然而掩饰不了内心的孤清和寂寞。抱卷沉思,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心高气傲的诗人郁郁独行在山道上,山风吹拂着飘逸的长衫。

王维:王维写过政治诗,边塞诗,但能反映他独特成就的还是他那别有胜景的山水田园诗。他目睹了官场倾轧,世情翻覆,并且自身也体验到了仕途的沉浮不定后,“愿得燕弓射天将,纵死犹闻侠骨香”功业心和热情迅速冷却下来。中年以后,即抱持了“漆园非傲吏,自阙经世务。但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的生活态度,内隐外仕,选择了一条亦官亦隐的生活道路。他的山水田园诗,既是个人心灵的写照,也是时代思潮在诗国的投影。

王维山水诗,既有雄浑壮观的自然景象,更多见清逸雅致的山水画面。

但是,王维诗中更多是那些带有几分禅思玄意的清逸雅致的画面,他是一位悟性极高的人,超人的才气不仅在诗、书、画多方面卓有成就,而且在参禅悟道方面,也有大彻大悟的智慧。画家的眼光,音乐家的听觉,诗人的感觉,佛家的心态,赋予他一种不同凡响的艺术力量,他几乎把每一项景物都注入特有的灵魂和感觉,又把自我消融在景物里,形成了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的庄禅境界。王维的山水诗,以境写心,了无痕迹,象外有象,景外有景,意外有意,韵外有致,有一种悠远的意境。

李白:李白山水诗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山水景物的个性化。山水诗本来就是诗人审美理想的对象化,是诗人心灵的外化,山水诗必然要表现诗人自我。但是在王维、孟浩然等诗人那里,自然山水画主要是他们寄托精神,消融苦闷之处所,因而,“自我”也就常常消融在自然景物之中。而在李白,自然山水不只是他寄托精神,消融苦闷的处所,更重要的还是他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天地。强烈的主体意识,使诗人“自我”不是消融隐没在自然山水画中,而是使自然积极地表现着诗人自我。物我合一的艺术思维,产生了移情作用。李白的山水诗,还充满逍遥游的精神和超尘出世的幻想,有些山水诗,带有浓厚的游仙色彩。

杨万里:杨万里从“师法古人”迈进到“师法自然”,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当时“诗歌转变的主要枢纽,开创了一种新鲜泼辣的写法。杨万里对自然景物有着特别的敏感,独具眼光和心胸,观察细致,领会深刻,描写别有生趣,往往在平凡中捕捉到不平凡的情趣。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1.①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②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

③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2.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

③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三、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王驾的《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 生活,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

2、画面意境——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等。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 A 描写景物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白描、点面结合、渲染等 B写景的空间顺序:由大至小、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近至远、由上到下、由高到低等 C、描写景物角度:视觉、听觉、味觉等多种感官

4、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等

五:解题步骤:解题三部曲 ,一

把握意象特征和寓意,

体味情景交融之意境,

领会写景表现之情感

解题思路:什么景 —— 意境—— 情感

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围 常见问题: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意象——意境——表达情感)

2、作者是怎样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的?(侧重表现手法:手法--说明---情感)

六、精讲精练

(一)课内精选

归田园居(之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释:①昼已昏:天已黄昏。④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岩扉:岩洞的门。 ⑥幽人:隐士。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指。 ⑦喧:吵闹.

1.诗中展现了江边、山中两个场景,说说诗人分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赏析“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中“烟”和“忽”的妙处。

鹿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王维两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相同之处?

2.请分别说出两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2.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3.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诗的颔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2.颔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分析。

(二)高考链接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第14篇:山水田园诗赏析

山水田园诗赏析

一、明确 概 念

1.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2.代表诗人:

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B.唐朝时,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人物。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1.①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②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 ③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2.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 ③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3.①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2.竹。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3.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4.东篱。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三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三、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渴望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厌弃官场,归隐田园,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

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①常出现的景物有: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

②常出现的人物有: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 ③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离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向往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两句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

2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②《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以声衬静:荒僻而又幽静的境界!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这钟声和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

▲绘声绘色:“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由远到近、由景入情:从“入云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积寺,最后则吐露“安禅制毒龙”的情思。

▲佛法可以制毒龙,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啊。“安禅”为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王维晚年诗笔常带有一种恬淡宁静的气氛。这首诗,就是以他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

6.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

7.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民的痛苦。

四、常用表现手法

(一)描写: 1.听觉角度: ①动静结合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构成一幅色彩绚丽,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图。反映了诗人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心情和欢悦情怀。

②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用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却反衬出春山的幽静,说明诗人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

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2.视觉角度: ① 绘形、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景,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个 3 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恬静。写出了诗人对淡泊、宁静的生活的向往、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翠柳丛中烘托出两点娇黄,鸟鸣动听,色彩艳丽,有声且有色。辽阔碧天,点缀几只白鹭,极其醒目,天更显其大,鹭更显其小,白鹭的“上”,使蓝天划过一条白线,静中有动;对仗。

▲特写近景是翠柳藏黄鹂,衬底远景是碧天横白鹭。黄鹂鸣啭是栖止而有声,群鹭直上是飞动而无声。下栖者鸣声和谐,上飞者成行有序。画出一幅上下、大小、远近、动止、喧(口音)对比的绝妙画图。

▲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

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和着鸟儿的声音、身影一起,形成了一种活泼、轻快的节奏和韵律,充满了动感。它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欢快。

②角度变化 上下、俯仰、高低、远近、明暗

点面、大小、正侧、声色 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 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远近对比: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正侧结合: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声色结合: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3.细致程度:①工笔 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细节描写)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写景刻画十分细微,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压和低,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更添蝶舞莺歌,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色彩异常秾丽。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

②白描 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

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田家杂兴八首 ( 其二 ) 储光羲

4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 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 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六句具体写田园生活所乐之处。运用了白描表现方法, 写诗人置身田园之中平和恬淡的心态,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之乐。

4.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①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② 已逝之景之境,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③ 设想的未来之境,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

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就是用天台之高正面映衬天姥之高的,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反衬下文漂泊的伤感。

(二)抒情: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

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直抒胸臆。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衬乐情的写法。

乐景乐情: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 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这首诗通篇写景,景色浓丽、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的感情。

谢灵运《登池上楼》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 哀景哀情: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

以乐景衬哀情:古人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一二句写了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宫中鲜花盛开,正是春天来了。三四句写几个白头宫女,闲坐着回忆玄宗时候的往事,抒写了宫女一生的凄凉,哀怨的情怀,寄托了诗人对世事昔盛今衰的感慨。

以哀景衬乐情: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

(三)修辞:

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

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对偶是为增强诗的音乐美、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比是为了更突出作者的情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代是使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五、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

山水田园诗一般鉴赏方法是把握意象特点,分析意境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去把握诗歌情感,鉴赏手法,体悟语言风格。

1.把握意象:

①找准、找全典型意象;

②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 ③体会画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

6 ④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

2.分析意境:①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②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体会情感: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4.鉴赏手法: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诗作分析。 5.品味语言: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的。

六、回归教材

(一)、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1、本诗是如何将写景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真实地表现出悠闲自适的归隐心情,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

(二)、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诗的颔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

2、颔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分析。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很强。

(三)、《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首联哪两个字用得好?(炼字:解释——描绘——情感)

空:写出了山林的静谧幽暗茂密,看不见人的活动。迟:慢。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2、颔联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手法:动静结合,色彩浓淡搭配,叠词。写出了山野的恬静优美。

3、最后两联描绘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宁静闲适的禅寂生活,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淡泊名利,闲散安逸的生活情趣。

4、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

这两句写雨后初晴时的自然景致。茫茫水田里里稻子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雪白的白鹭在稻田里飞起飞落,意态悠闲;山中林木在烟雨中苍翠欲滴;金黄的黄鹂在树林中呼朋引伴,互相唱和。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四)、《菩萨蛮》(其二)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 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1.简要概括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

2.分析"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五)、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找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中最传神的两个字,并赏析此联。 颔联既是实写,又寓想象,“坼”,分裂。“浮”,浮动,浮荡。只见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壮阔又生动形象。“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

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七、真题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8 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 (3)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1)“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拟人。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仰视;低头;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

(2)试分析这首诗中“动静结合”的手法。

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沽,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3)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写出怀有欣快欢畅之情的渔民形象,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幽居初夏 陆游

9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 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天净沙·江上 (元)张可久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嗈嗈(yōng):雁鸣叫声.)

(1) 简要概括这首词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内容。(3分) 马致远词: 。张可久词: 。 ① 表现游子孤寂凄凉的心情。(1分)

②表现渔翁宁静恬美的生活情景。或表述了作者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2分)

(2)“枯藤老树昏鸦”与“依依孤鹜残霞”描绘的景象,其基调是否一致?为什么?(3分)

不一致。(1分)前者凄凉,后者恬静。(2分)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1)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

(2)“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是和谐的。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两声婉转的黄莺鸣啼,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静谧。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10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①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②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

第15篇:山水田园诗基本知识

山水田园诗基本知识

一、表达的情感内容

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葵藿、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2.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关系:

这些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悦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

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1.常出现的景物有:

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 2.常出现的人物有: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 3.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

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离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 。

情感三: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对超凡脱俗的环境和人物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二、常见的写景技巧

(一)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②以动衬静2.视觉角度: ① 绘形、绘声、绘色②色彩映衬3.运用各种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等

4.运用炼字技巧:5.运用描写技巧:白描

(二).表现手法:

(1)写景:衬托(动静 明暗 虚实 点面 正侧 )远近高低 绘声绘色 白描 拟人 (2)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三、语言特点:描写见长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绚丽 洗练 浅显 明快 清新自然 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 委婉含蓄 笔调婉约 简练生动 简洁淡雅 不加雕饰等

四、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五、主要诗人: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田园诗的典型形象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

3、农具:耒、耜、锸、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山水诗常见意象

山、河、泉、溪、桥、樵夫、渔翁、山客、隐者、

松、竹林、树林、草、各种山中植物、

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花草香、鸟鸣、猿啼等

山水田园诗常见意境

宁静、静谧、纯朴、自然、美好、平和、和谐、恬静、幽雅、空灵、安逸、安详、清幽、明净、飘逸、清新、清淡、旷远、雄奇、迷离、孤寂、凄凉、凄清、萧瑟

第16篇:田园诗及代表人物

田园诗及代表人物

简介

田园诗是忒俄克里托斯(公元前310?-245?)首创的。他传下的诗有二十九首,这些诗描写西西里美好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清新可爱。古希腊的田园诗对后世欧洲带有贵族倾向的诗歌有很大的影响。

其他解释: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

田园诗和边塞诗并称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两大词派,前者恬淡疏朴,后者雄浑豪迈。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代表人物 王维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的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有的表现侠义,有的揭露时弊。一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古今传诵。这些小诗都是五绝或七绝,情真语挚,不用雕饰,有淳朴深厚之美,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相媲美,代表盛唐绝句最高成就。他的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王维五律和

五、七绝造诣最高,亦擅其他各体,在唐代诗坛很突出。其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师法。七古形式整饬,气势流荡。散文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生前身后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美称。对后人影响巨大。

正是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才使他的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是那样的清净与静谧,禅韵盎然,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鸟鸣磵》)“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栾家濑》)以及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遐思。 孟浩然

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这里有强烈的生活感。这里“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但是深深融在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的不乏恬淡的艺术美更不乏淳朴的生活美。孟浩然在这里仿佛寻找到了一种皈依的感觉。诗人终于将那政治追求中遇到的挫折,名利得失全部忘掉了,甚至连那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彻底丢开了。思绪终于舒展了,甚至诗人的举措也都灵活自在了,自然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四句诗是孟浩然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孟浩然这两句诗里面也有一种极大极深的感情蕴涵着。“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有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厚的同情。这首诗表现最高的玄心,亦表现最大的风流。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由我达到了无我,尽管这期间他甘苦备尝,但终于苦尽甘来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后世评价:

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他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流。他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名士风范和对生活简朴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深受其影响。 陶渊明在中国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上过中学的人都学过他的《桃花源记》,很多人会随口念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老师还会给我们讲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然而要进一步对他说些什么,恐怕就有点困难了。一个人之所以成为 那样的人,总得有很多因素的影响造成。若要更进一步了解这位隐逸诗人,知道他 的生平、多读他的诗文,是必不可少的。

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时更名为潜。谥号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就是现在的江 西九江。曾祖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但在陶渊明的少年时代,家族的显赫已经成为历史。有时候日常生活所需也出现危机。陶渊明年轻时徘徊于仕与隐之间。在那个年代,做官是所有文人的入世之道;正所谓学而优则仕。然而看样子陶渊明是不大喜欢做官的。二十九岁那年,他做过江州祭酒的小官,但很快就“不堪吏职”辞职不干了。此后一直在家隐居,直到中年后迫于生计,又一度出门任职。当他在做彭泽令的时候,他因不想“束带”去见督邮,说了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然后又辞官归隐了。这一次是真正地归隐田园,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从他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是个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的人。正如他《归田园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样的人让他去做官 ,每天逢场作戏官场酬酢,定是难受得很。当他真正抛弃了所谓的“功名利禄”之后,一个无限舒展的世界向他敞开了。从他的诗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的精神世界迈向了另一个层次: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随 口念来,让人心向往之。

东晋是乱世之末,又是佛教风行、崇尚名士风度的时代,因此,才会造就出陶渊明这样超越世俗的田园诗人。唐以来的许多大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都是非常推崇陶渊明的,在艺术创作和人生态度上也深受其影响。陶渊明的诗文代表了关于“人的觉醒”,也就是说,人不光要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也非常 重要。当我们再次念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的时候,便感到了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与舒展。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作品大多是反映田园生活.《四时田园杂兴》(共计六十首)就是他的杰作.

第17篇:山水田园诗四首

《山水田园诗四首》之《宿建德江》教案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比较鉴赏法;合作讨论法;扩展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加深对诗人的了解,感悟诗人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1、品味诗歌意境美。

2、领会评价重点词语。

3、主旨的理解。

教学难点:仔细品味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结合诗人的生平遭遇来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分析: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二、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1、山水诗名句。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2、田园诗名句。

(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田园居》

(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思考讨论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提示:从诗歌的写作内容、表现的主题,表现手法及语言特点等方面思考。

3、归纳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三、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四、赏析《宿建德江》。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有《孟浩然集》,存诗二百余首。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

(二)赏析诗歌

1、初读诗歌,读准节奏,读准字音。如:渚zhǔ

2、再读诗歌,理解诗意,品味诗句。

(1)词语解释:

泊:停船靠岸。

烟渚:烟渚,指烟雾迷漫的小沙洲。渚,江中的小沙洲。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旷:空阔远大。

(2)基本解读:这首诗写诗人的羁旅愁思。(主旨)

起句“移舟泊烟渚”,泊,停船过夜。诗人停船在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日暮客愁新”,客,诗人自指。日暮,诗人又有了新的愁思。

三、四句并列写景,但有时间先后之分。“野旷天低树”是“日暮”泊舟所见:原野空旷,天空在与地平线相接的地方从树梢顶上倾斜下去。“江清月近人”,表明时已夜晚,明月在天,倒影在水中,诗人于船上俯视江水,看见月亮是如此之近。这两句一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3)思考讨论:

①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提示:“移舟泊烟渚”。此句点题兼写环境。“移舟”点出江行,“泊”字点出题面上的“宿”字,而“烟渚”二字,既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也体现了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又为下面抒写羁旅客愁作了铺垫。

②“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

提示:“新”的内涵丰富。一方面,它明说“日暮”引发了“新”的客愁,即无归之愁;另一方面,又暗示了“新愁”之外,自己心中还有许多旧忧。

③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

提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以工整的对句写景:野旷、天低、江清、月近。诗人抓住建德江畔景色的特点,写出它的自然之美,并以移情手法写“月近人”,写出自然景物的移情之美,又运用以实衬虚的手法,以清新之景衬羁旅之愁,使情物化。

3、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诗人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三)艺术特色

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

五、课外鉴赏。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赏析:

1、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宿建德江》;

2、完成《第二教材》第

3、5题。

补充资料:

山水田园诗词的相关常识:

①概念:

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水,悠闲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

②发展概况:

A.第一个全力来描绘壮丽河山的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B.盛唐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蔚为大观,代表人物:

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宋词:范成大)

③艺术特色:

A.盛唐山水诗总体特点: 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

盛唐山水诗两类风格:

一、清,以王孟为代表;

二、雄,以李杜为代表。

孟浩然:清淡

王维:

一、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

二、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李白:雄奇豪放

表现在描写对象高大、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

艺术手法: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神话传说的运用。代表作品:《蜀道难》、《望天门山》

B.盛唐田园诗:

风格自然清新,多用白描手法写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愉快,情趣盎然,神韵天成。

孟浩然田园诗特色:清新淡远,简朴纯净

代表作:《过故人庄》

王维田园诗特色:淡雅优美、意境清远,

代表作:《渭川田家》

④思想内容: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F、揭露封建剥削(主要是范成大)

第18篇:唐宋田园诗异同

从王维、孟浩然到范成大、杨万里

——浅谈唐宋田园诗之异同

文秘10班

林茜

1021110204

摘要:在“以俗为雅”这样的审美态度影响下,宋人在唐代诗歌巅峰难以逾越的情况下,造就了一种“另辟蹊径”的新变之感。这种态度下的新变,在田园诗中同样有所体现,题材、艺术风格、情感表现较之于唐代田园诗都有所变化。下面我们主要从唐代田园诗的代表王维、孟浩然与宋代田园诗较出众的范成大、杨万里的诗作中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田园诗

唐宋

新变

异同

自从颇受后代推崇的魏晋诗人陶渊明在其诗中大量吟咏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起,田园诗才真正被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表现题材而固定下来,并在诗歌极度繁盛的唐宋时代得到高度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田园诗篇,并出现了以描写田园生活而著称的一批诗人,王维、孟浩然、范成大、杨万里等,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作为自陶渊明起一脉相承的田园诗,必然有其相似之处:关注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的和谐、自然宇宙与人生的和谐;以描写河光山川、田园生活、景象为题材;抒写作者或闲适、隐逸、怡然自得等心境与情感„„但是,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一路走来,相承之中也必有取舍、偏重与相异之处。

唐代政治经济的空前繁荣,盛唐精神的熠熠生辉带来了中外文化、南北文化的大融合,这样的大背景下,盛唐诗歌走向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巅峰境地。这一时期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亦进入创作高潮,体现了大唐光彩与时代风貌。

而到了宋代,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与唐代相比都稍显逊色,外族在边境的叨扰更是造成了一种岌岌可危的境况,名族矛盾激烈。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宋代文人的性格特征与审美情趣与唐代相比发生了变化——世俗化。他们认为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辩,关键在于审美主体是否具有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是否高雅。这也就是梅尧臣、苏轼、黄庭坚等人都曾提出的“以俗为雅”的观念。正是在这样的态度中,宋人在唐代诗歌巅峰不可逾越的情况下,造就了一种“另辟蹊径”的新变之感。这种态度下的新变,在田园诗中同样有所体现,题材、艺术风格、情感表现较之于唐代田园诗都有所变化。下面我们主要从唐代田园诗的代表王维、孟浩然与宋代田园诗代表范成大、杨万里的诗作中具体分析。

从题材来看,唐代田园诗主要继承了陶渊明诗歌的传统,以描写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为主,以此表达作者的闲情逸趣与人生追求。如我们熟知的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人主要描写乡村的风光图景与生活图景,以此表现出诗人的闲逸与内心情绪,并未涉及到景致之外的现实生活方方面面。

与之相比,宋代田园诗在题材上更加开阔,诸如湖光山色、田野风光、农事劳作、风土人情、农人形象、农业器具以及农民生活的喜怒哀乐都尽现诗中,从田园角度真实、全面、深刻地展现了宋代的社会生活风貌。虽然同样还是田园诗,但审美主体关注的聚焦点,已经由前人笔下的那充满诗情画意为美而美的田园风光,转变为对农村生活的真实记录,对田园生活中活动着的人的关注。①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许多诗歌都表现这一点。如《夏日田园杂兴》之六中的“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描写农人的辛勤劳作;如《秋日田园杂兴》之八“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假响到明”写出了农人的劳作与收获及喜悦之情;再如《夏日田园杂兴》之十一中的“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深刻的反应了农民生活的艰苦,所受的赋税重,剥削严重,不仅反映了现实生活,亦和诗圣杜甫的诗歌一样兼具史料价值。同时,《夏日田园杂兴》之六中“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还描写了农具与农人劳作的具体景象。这样的描写对象,在宋之前的田园诗中是几乎没有的,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宋代田园诗的题材相较于唐代的变化,向更广阔、更细致、更“生活化”扩展。

在艺术风格上,从唐代到宋代,田园诗的艺术风格从温馨闲雅的浪漫情调到本色自然的真实再现。唐时的田园诗总体呈现出一种宁静温和的田园牧歌式的浪漫情调。许是唐代的总体风气感染下,诗人都有一股浪漫情怀,这股浪漫情怀同样延伸到田园诗中。诗人笔下的乡村风光总是那么优美迷人,农人的生活也总是悠闲安逸,无忧无虑,没有世俗的喧嚣,没有生活的艰辛,一切都是清净平和。②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下,陶渊明式“世外桃源”下的田园生活描写,充满浪漫情怀的同时也注定了它们与现实的差距。其中我们所熟知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便是此类诗歌代表一—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描写秋日薄暮时分的山村图景,恍若人间仙境。很明显,这是一种经过诗人审美美化的理想途径,最终目的还是借以表达诗人高雅的志趣与浪漫的情怀,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远离世俗的隐逸之美。这样的诗歌带有明显的唐代气息,同时,也正是同类诗歌无法超越唐代巅峰的原因——独一无二的时代烙印。

这类风格的诗歌到了宋代能同样表现出这种韵味的作品已经少而又少了,但也并不是没有。宋代虽没有李白杜甫那样的诗仙诗圣,但同样有陆游苏轼这样的大家。陆游的诗作,一首我们很熟悉的《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同样表现出了盛唐时期王维、孟浩然等田园诗的“人间仙境”韵味。同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以哲理的阐述把诗歌的意境与含义推向一个高峰。 但这类作品毕竟是少数,宋代的田园诗总体上还是以平实、自然、本色、富有生活气息见长。如果说唐代的田园诗是浪漫,那么宋代的田园诗便是现实。这是社会大风气在诗歌上的具体体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不再是一幅幅“桃花源“式的纯美图景,而更多的是一幅幅现实生活图景:农人的劳作景象,农具的使用景象,收稻晒谷的景象等等,同时,农人生活的喜怒哀乐也包含其中。不再是永远的安静祥和、闲适无苦,劳作的辛苦、赋税的繁杂、生活的艰辛亦同样包含其中。

宋代诗人面对山水园林,田园乡野,不再只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不再只是纵情于自然之后的单纯陶醉,不再只是超然于生活真实的闲情雅趣,不再只是全身心的享有浪漫的情调,而更多的是真切的融入其中,真正的走进田园,真实的体现生活的喜怒哀乐。③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杨万里《插秧歌》一诗中体会——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平易近人的叙述方式,仿若家常闲话般的描写,将一幅农人雨中插秧,家庭成员相互配合的劳作情景写得真实、动人。这样看似“大俗”的描写对象,正是在宋代“以俗为雅”的观念下越来越多的进入文人笔下,不仅让我们看到诗歌的新气象新变,同时让我们全面的了解到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大俗即大雅”,俗的是尘事,雅的是内心,这正是宋人有别于唐人的内心追求。

在抒情方面,唐代田园诗多是借景抒情,作者描写田园风光景致,旨在抒发内心的闲适之情与高雅志趣,抒情可以说是他们诗歌的最终目的,同时抒情主体亦是作者本人。到了宋代,田园诗更多的是抒情主体不局限于作者本人,于真实的情景描写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描写主体的情感。农人的收获的喜,农人遭受剥削的怒、农人赋税冗杂的哀,农人合家劳作的乐„„自然而然的于描写中表现出来。

宋人“以俗为雅”的观念下,让宋诗在唐诗这座巅峰之后,亦能推陈出新。田园诗的新变便是其中鲜明的表现。正是在题材、艺术风格及抒情方式等方面的扩展与深入、推新,让我们的文学发展始终沿着前进的道路而行,不断为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添砖加瓦。

①②李晶《唐宋山水田园诗之比较》,《西北大学》2010硕士论文,第42页。 周秀荣《从文人雅趣到泥土气息——唐宋田园诗之比较》,《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第30—32页。 ③李晶《浪漫与现实——唐宋山水田园诗之异》,《青春岁月》2011年04期,第118页。

第19篇:山水田园诗 赏析

1、《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赏析

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解

1、胜事:快意的事。2、值:遇见;

3、林叟:乡村的老人。4、无还期:无一定时间。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 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 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赏析

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第三联写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句既纯属自然,又含隐哲理。凝炼至此,实乃不易。

第20篇:山水田园诗总结

篇一:山水田园诗

山山水水总关情————山水田园诗专题

一、山水田园诗的概念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创造一种田园牧歌

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二、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

活的闲情逸志。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整传神,语言质朴淡雅。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山水田园诗的思想情感

表达对仕途官场的厌倦,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和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是山水

田园诗中最常见的情感。

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这类诗歌中,诗人往往表达自己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同时,这类诗也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歌颂农人勤劳、热情、淳朴及乡村生活的幽静平和等。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全诗以追悔始,以庆幸终,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 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

之间真挚的友情。

(提示)表现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热爱的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葵藿、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等;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

关系: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悦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

(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尘世官场的污浊、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

闷,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宁静、平和、隐逸生活的渴望,抒发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独来去。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但

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提示)1.常出现的景物有: 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

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等。

2.常出现的人物有: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等。

3.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脱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明争暗

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脱离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

(三)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这类诗歌往往对环境超凡脱俗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

洁志趣,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诗人刻画了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一方面通过首联、颔联对

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描写,间接表现其高洁不俗。另一方面通过颈联尾联西邻对其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其潇洒疏放。

(四)感情复杂,不一而足。

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不止一种,往往是闲适、寂寞、岁月流逝、报国无门、远离他乡等二种或多种的并存,还有一部分诗作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或揭露封建剥削。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感情的变化:孤独寂寞——想排遣烦闷——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 前两句写景,气氛淡雅凄清,给人寂寞萧条之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寂寞,寓情于景。寂寞的诗人“独出门前望野田”,似乎想凭此排解烦闷,“月明养麦花如雪”,写景转为轻快明丽,诗人的心情肯定也立即欣慰。诗人巧妙地借助景物色调的变化,反映出诗人情绪的微妙变化。

四、方法总结: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一)了解作者,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二)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把握诗歌意象。

(三)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四)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⑴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变化。

⑵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

⑶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比兴手法的运用。

⑷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 ①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②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五)鉴赏山水田园诗的常用术语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解题思路:什么景 —— 意境—— 情感 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

读懂一首古诗,要尽量做到“四读”,即读诗题,读作者,读注释和读诗句(即读懂诗家语和炼字句),并能串译全诗。要读懂诗句,就是要读懂中国古诗语言变形的诗家语和炼字艺术。古诗中改变词性、颠倒语序、省略句子成份等诗家语,常常是为了格律与音韵美而形成的独有的语言组合规律。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使全诗增色不少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韵词和表颜色的词,或成为诗眼,或使诗句生动传神,或增强诗句的感染力,多是高考命题关注的热点。

五、实战训练:阅读下面几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1、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参考答案】(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闲适的心情。

2、鹧鸪天 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解析】(1)答题步骤: 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解析】表达技巧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3、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 深(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⑴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⑵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简析】王诗从情入理,以情证理,写出一个思想觉悟即禅悟的过程。周诗以哀景衬乐情,写出了诗人的闲适安静。

【参考答案】:⑴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⑵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

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

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4、定林①(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3分)

【参考答案】:(1)“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诗人被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篇二:山水田园诗

第一章 诗歌题材篇

第一节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概述】

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能够艺术地再现自然之美,它将自然风物作为一个独立

的审美对象。在盛唐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山水田园诗人,诸如王维、孟浩然、祖咏、常建、裴迪、纂毋潜、储光羲等。而中唐则以柳宗元、韦应物为代表。“清淡”成为该诗派风格的主旋律。明代诗评家胡应麟《诗薮》:“张子寿(张九龄)首创清淡之派,盛唐继起, 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澹, 而益以风神者也。”也就是说山水田园诗较之一般的山水诗是有区别的,它是通过田园隐逸的淡泊情怀与眼光,来观察、欣赏田园山水的。在此过程中,诗人们摘取田园山水的柔美清淡的特征,而此种柔美清淡又于诗人的闲适恬静有效地勾连、熔铸起来。

唐朝山水田园诗的兴起与儒释道思想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道教讲求

返璞归真、守静去欲。而王维、常建等诗人汲取佛教思想,在山水田园诗中寄予了禅意。儒家思想也一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欣赏与热爱的情怀,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吐露的就是此种心绪。儒道思想虽然相异,但是在对待自然山水得态度方面,两者寻求到了契合点,正如孟浩然所言:“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另外,唐朝的行旅、隐逸之风也对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陈贻焮《唐诗论丛》有言:“隐逸、漫游既是一时风尚,那么,反映到诗坛上,就必然会促使山水田园诗的大量产生。”以上是唐朝山水田园诗产生的动因的略论。

【知识点】

1.写景角度:视听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色彩对比、虚实结合等等。其中,在山水景物描写中,一般来说,凡是有声音描写的,我们第一反应就是看它是否是运用了“视听结合”、“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有了一组明显的色彩反差的形容词,我们考虑它是否有“色彩的对比”。有了想象的、非现实的刻画,我们看看是否有“虚实结合”艺术手法的存在。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等高考重点考察的九种修辞手法。

3.景物描写的作用:点明时间与地点,渲染某种气氛,烘托某种心情,奠定了全诗某种感情基调。

4.语言特点:自然质朴、清新洗练。

【品味寄托】

笔者依据实际教学经验,学生可以根据这十六个字充分理解,把握山水田园这一类题材的思想主题。只要学生对山水田园诗情感内容的术语有了基础,再用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陌生诗歌,其效果显然要比“一头雾水”、“无从下手”的状态好很多的。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另外,笔者将山水田园诗的画面特征总结为:闲适恬

1.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例如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写出了瀑布的激流。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其中“明月”、“清泉”、“修竹”、“碧莲”营造了幽静闲适的意境氛围,作者也沉醉其中,表现为心态的闲适。再如王维的《山中即事》(2008年天津高考题):“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2.渴望归隐之情:其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诗人厌恶官场生活,与

3.淡泊名利:走出官场,以出世心态处事就可以实现淡泊名利的情怀。例如

4.乐观豁达:古人面对挫折,或者借酒浇胸中之块垒,或者悠游山水、寻幽

探胜,在此过程中得到心绪的释然。也就是虽遭贬谪(注解多有提示),但是不颓废、不消沉,固守着人生的精神高地,进而化短暂的愁苦为恒久的“乐观豁达”。人的情感是多元化的,也有故作豁达,而内心实际落寞孤愤。例如(2014年江西八校联考)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高考真题汇编】

(2014年全国大纲卷)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2014年四川卷)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 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问题: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13年江苏卷)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2013年湖南卷)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句 。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

(2012年广东卷)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问题:“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2012年重庆卷改编)

鹧鸪天 [金]王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问题:有人说“久忘机”是这首词的关键,你是否同意?结合词的内容说明理由。

(2012年福建卷)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问题: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2011年湖南卷) 篇三:山水田园诗

古诗词鉴赏之——

一、山水田园诗相关知识介绍:

1.概念: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

为题材的诗歌。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唐代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2.主题(情感): (1)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热爱大自然; (2) 钟情山水,归隐田园,抒发闲适情调; (3)厌弃官场黑暗(对现实不满),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3.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和衬托的表现手法。

白描:用简洁的语言文字,不加渲染烘托,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是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技巧。

二、代表诗人、代表作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人躬耕田亩,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从而抒发诗人对归隐生活的享受和田园生活的喜爱。“尾句”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诗人用浅易的文字,平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zhì)雊(gòu)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山水田园诗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①。

注释:①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里表明自己有归隐之意。

这首诗用白描手法,绘出一幅春末夏初的乡村景象图,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像。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怅然”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到一位山村友人家作客所写。通过对清淡古朴山村风光的描写和农家自然亲切的生活情趣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纯朴自然,语言上具有清新口语化的风格。 田家杂兴八首 ( 其二 ) 【唐】储光羲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gāo)腴(yú)。 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tián)渔。 山泽时晦(huì)暝,归家暂闲居。 满园植葵藿(huò),绕屋树桑榆。 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 日与南山老,兀(wù)然倾一壶。

本诗开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写自己隐居的志向。中间六句运用了白描表现方法写田园生活的闲适自得,最后 1 四句明志之语:我的愿望在于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地方官府不要来打扰我的悠闲生活。写出诗人置身田园之中平和恬淡的心态,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俗物的厌恶与傲视。

寻陆鸿渐①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注释:陆鸿渐①,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吴兴),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

这首诗前四句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后四句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而最终还是为了咏人。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前两句一动一静,一正一反。静的是景,是诗人“独怜”的;动的是鸟鸣,用动来衬静,反映了诗人好静。后两句也是一动一静,一正一反,前句写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是动;后两句写郊野渡口无人,是静。诗人通过春潮、雨、野渡、横舟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表达作者自甘寂寞,恬淡闲适的胸襟。

二、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qìng)音。 1.诗的首联交待了 ;首联、颔联以 为线索来展开景物描写。2.颈联写了什么?选择一个角度谈谈本联的表达效果。 3.诗中运用以动衬静写作手法的一联是 ;下列诗句都采用了动静相生的手法,请补出上句或下句。

⑴ ,鸟鸣山更幽。 ⑵ 竹喧归浣女, 。 ⑶ ,僧敲月下门。

南邻

【唐】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①,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注:①乌角巾:隐士们喜戴的黑色头巾。

4.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这两幅画。

5.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试作简要的分析。

社日 【唐】王架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①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①豚栅:猪圈

6.“社日”是古代农村祭祀土神的日子,每年春秋两次。本诗通过春社情景的描绘,表现了什么?

7.本诗写了一个什么“细节”,有什么作用?

幽居初夏 【南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tuò )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释: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8.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 2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中吕]朝天曲 【元】张养浩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着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

10.“不知他在图画里”,这里的“图画”指的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1.此曲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最后几句在曲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题破山寺后禅院》 1.访游的时间、地点;诗人游踪

2.山光使鸟儿性情怡悦,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清除。 颈联对偶十分工整,“山光”与“潭影”相对,一山一水,一高一低;“鸟性”与“人心”相对,一飞禽一游人。写山光对鸟性的陶冶,正是突出了“潭影”对“人心”的影响。(任选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3.尾联;蝉噪林逾静;莲动下渔舟;鸟宿池边树。 《南邻》

4.前半篇写的是山庄访隐图,后半篇写的是江村送别图。5.锦里先生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或隐者)(1分)。从“未全贫”可看出他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安贫乐道,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1分)。从“儿童喜”、“鸟雀驯”和“相送柴门”等则可看出他耿介而不孤癖、诚恳而又热情(2分)。 《社日》

6.表现了农村生活富足、民风淳厚、欢乐祥和的景象。 7.本诗写社日,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家家扶得醉人归”这一生活细节,表现了村民节日的欢乐,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

《幽居初夏》 8.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

9.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中吕】朝天曲》 10.由柳堤、竹溪、日影和鸥鹭闲游、农夫渔翁忙活等构成图画,表现了作者喜爱田园美景和田园生活的强烈感情。

11.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最后几句是对上面所写景致的评价,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流露。 3 篇四:山水田园诗的起源发展

山水田园诗派简介

一、山水田园诗的起源发展

(一)先秦时期

自魏晋以来“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以山水与田园为描写内容的诗作兴起 ,后世学者对于山水诗、田园诗的起源 ,多因定义不同而有各种主张。广义地说,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源头可以上溯至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中国诗歌产生和发展时期,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那个时代条件下的经济文化和艺术,也创造了最原始的诗歌。那个时期的不少诗歌都跟劳动密切相关。“今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淮南子·道应训》),这些都和农业劳动密不可分。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其中《国风》的大部分是表现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对反动统治者的愤怒与控诉的,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豳风·七月》就是通过奴隶一年四季种种繁重劳役的叙述,深刻揭露了奴隶主的残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全面反映了奴隶一年四季从春耕到严冬凿冰的田园生产劳动。“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采柔桑”,诗中描绘了春天灿烂的太阳,充满生活气息的鸟儿鸣唱,姑娘们拿着竹筐,走在乡间的小道上,采桑养蚕的情景。“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国风·伐檀》)。自《诗经》而下,描写山水田园的诗篇,散见于历代诗歌中,成了脉脉不息的河流。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如果说,《诗经》中有些篇章,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田园劳动生活,可以看作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源的话,那么,作为一个文学的流派——山水田园诗派的出现,则是在晋宋时期。自陶渊明归耕子晋末,便把田园山水真正纳入了审美与文学的视野。

当然,一个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兴起,不是一个人的偶然所为,更有广泛的社会及自然的 原因,也是古代文人追求与社会现象综合“碰撞”的结果。

概言之,有以下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那时地主庄园经济的兴起。庄园生活成了士大夫阶层现实而又理想的生活。环境变了,既改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也影响到他们的文学创作题材。其次,是南方的山川地理因素。东晋以后,文化政治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田园山水细腻柔婉的一面,使得这些自然物成为了文学表现的重要对象。第三,是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与人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的产物。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使一部分人徘徊于追求功名与全身避害之间,由是“朝隐”之风日盛。一部分人寄寓于山林田园,或干脆隐身山林之间,借山水抒其超然世事的志向,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此外,那时“玄学”盛行,也对山水田园诗的兴起起到了媒介催化的重要作用。当时士大夫们追求的是“达自然之至,

畅万物之情”的人格美,把能否领略山水自然之美,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人格境界的重要标准。这种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和审美观点,也是促成山水田园诗兴起发展的因素之一。

晋宋山水田园诗在陶渊明是田园诗,在谢灵运是山水诗。在这以前,诗歌中有关山水田园自然风景的描绘并不少,但严格说来,大多只是作为起兴的手法,或是以景托情,创造气氛,并不是诗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们说,真正作为山水田园诗的流派的形成,是在晋宋时期。自此,山水田园诗脱离了依附于其他诗歌的附庸地位,独立于诗歌园地了。

南朝的乐府民歌中,单纯写田园劳动的并不多,且都如汉乐府《陌上桑》相似,在劳动生活中渗入了对爱情的描写。此类如《采桑度》、《拔蒲》、《长干行》等都是。其实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西洲曲》用于表现爱情主题的载体,“采莲”,“弄莲”等劳动场景,似乎也可以归入田园生活诗的范畴。写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诗,北朝民歌也表现了独特的风格,如大家十分熟悉的《敕勒歌》便是一例。

(三)盛唐时期

山水田园诗派,现在人们经常特指的就是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歌流派。

它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但此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此外,晋宋以来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致。他们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四)南宋时期

对山水田园诗的继承发展,当首推“中兴四大诗人”。他们突破了江西诗派的藩篱,在诗歌创作中获得了较大成就。其中如杨万里,他从大自然中取材,摄取生活中随时都可看到的平凡事物,用清新活泼、雅俗共赏的语言,融入自己真实的感受,形成了意境新颖,生趣盎然的“诚斋体”。他或写清幽的小池,或写夏日农村景象,善于扑捉形象,其诗充满了生活气息。而范成大,不论做官还是归隐,都注意现实生活,表现出他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范成大以田园诗著名,其中又以晚年归隐石湖所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成就最高。《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绝句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十二首,构成了一个整体的组诗,比较深刻全面地反映了江南农村的生活面貌。这些诗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勾画了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画面。有壮丽美好的自然景色,有朴素感人的风俗人情,有欢乐的劳动歌唱。当然,范成大的田园诗中也有对剥削阶级压迫剥削人民的愤愤不平。诗人陆游在《农家叹》中,具体写出了农民辛勤耕作却得不到温饱,并遭官府逼租的悲惨情形。陆游还有一些诗生动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构成了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社会生活画面。这些,虽不是陆游诗的主体,然而毫无疑问都可归入到田园诗歌的行列。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随着不同的文学样式(如词、曲等)的兴起,诗歌自唐代以后,走过了它的鼎盛时期,作为诗歌内容之一的山水田园诗,自南宋以后也就少有发展了,虽然它的流至今不息。

(五)总结

纵观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源流,可以看到,山水田园诗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事生产劳动,植根于现实主义的土壤中。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它或尔兴盛发达,或尔又如涓涓细流,脉脉不绝。它记录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感情,也记录了古人对自然、对劳动生活的审美观念。

二、代表人物

(一)、陶渊明

1、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等。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2、代表作: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谢灵运

1、谢灵运(385年-433年),汉族,浙江会稽人,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生活的年代,正是南朝宋代东晋之时。谢灵运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常怀意愤。他借外任郡守之机,寓情于山水,创作了一大批山水诗作。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

2、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3、代表作: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 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 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 退耕力不任。

衾枕昧节候, 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 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 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 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 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 无闷徵在命。

(三)、王维

1、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精通绘画、书法、音乐。王维早年立志于功名进取,写了许多风格雄浑、境界开阔,充满豪情逸气的诗作,其中以边塞和游侠题材的诗歌居多,如《少年行》、《从军行》、《老将行》、《陇头吟》、《使至塞上》等。但在唐代诗歌史上奠定其地位和最

能标志其诗歌艺术成就的,还是山水田园诗。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反映田园隐逸生活,描写自然山水。如《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或写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逸,或写自然景物的清幽秀美。

2、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及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3)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凝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3、代表作: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山

王维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四)、孟浩然

1、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如《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

2、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沈德潜评论说:“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唐诗别裁》)闻一多说:“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他的田园诗写得平淡自然、质朴真淳,富有生活气息,如《过故人庄》农家的淳朴生活和乡村的自然景色,在淡淡的笔墨中都表现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深受陶渊明的诗风影响。但孟浩然的山水诗也有写得气象雄浑、境界阔大的,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篇五:山水田园诗的特点doc 中国古代文学作业

举例说明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院系:汉语国际教育学院

专业:对外汉语

姓名:蒲怡菲

学号:101901126 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

田园诗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但不一样的诗人对田园的理解、描绘也是有差异的,下面我将举例说明:不一样的田园诗人们,不一样的田园诗特点。

? 田园诗体创始人——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 陶渊明,一个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的人。他向往着“桃花源”的生活,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最终也做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诗大多数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的写出这种躬耕之苦,却自得其乐。语言淳朴自然,意境高远拔俗。

陶渊明诗的几大特点:

1.艺术风格上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

在诗人的笔下,农村是那么恬美、宁静:桃李榆柳的环绕中有几间茅舍,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阵阵轻烟从村子里袅袅升起,幽深的

小巷中偶尔传来几声犬吠??诗中内容均是作者所见、所闻、所感,诗中的生活场景又都是大家所熟悉的,让人一读就懂,倍感亲切,同时又艺术地表达了诗人的生活和理想,那回到农村、闻到清新泥土气息后的无比喜悦。

陶渊明的诗,内容清新自然,语言真挚朴素,没有刻意的雕琢、虚伪的华饰,“淡乎其无味”。

2.艺术境界的高远拔俗、浑然天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其五)

诗中开篇上来觉得清净、悠闲,仔细想想才感到一丝惆怅,一个人久居僻静的地方,则向往喧闹的声音,这是人之常情,但诗人接着的设问,敲响了警钟,想到了清新淡雅的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生长于自然的怀抱,游离于世俗的喧嚣。陶渊明立志与菊花一样,他寄情于山水,不同流合污,周而复始,返璞归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正是这一点睛之笔,将无限深情融于诗的美景之中,给读者留下无边的想象空间,具有无限的艺术魅力。

陶渊明就是这样将满腔情思融于不动声色的意境描述中,情、景、事、理交融统一,意境深远。

? “诗佛”——王维

山水田园诗在诗人王维的手中,得到一次总结和显著的提高。其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

1.构图美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山》)

简练的八句,作者从全局着眼,从大处落墨,写它的全貌,突出它延绵不断的走向和无涯无际的广度。这就把整个终南山的气势通过总体性的布局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使人觉得是在观赏一幅画。 2.色彩美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

这幅由白石粼粼的小溪,鲜艳如火的红叶和葱郁无边的浓翠组成的山中美景,色彩斑斓鲜明,而整幅画的底色倾向于苍翠。作者运用白描,靠精选的细节触发读者的联系,表面上似乎是朴素的叙述,实际上却生动灵活。

3.意境美

凡是抒情诗总有自己的意境,王维的诗则能够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反映意境美。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秋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 寂静使秋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竟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山涧中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诗人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把读者带入更优美、更深邃的意境中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中有画,总是能将读者带入到他诗的

意境中,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同身受作者的情感。

? 自然淡雅——孟浩然

孟浩然终身不仕,在隐居中度过大半生,因此他的诗作多写个人的隐居生活,描绘田园风格自然亲切,意境平淡幽静,随兴下笔,遇景入咏,于自然中见真功。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就是——“淡到看不见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这里有强烈的生活感。这种强烈的、熟悉的生活感让孟浩然的诗读起来像是唠家常,只是多了恬淡的艺术美和淳朴的生活美。

府僚能枉驾,家醖复新开。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谁道山公醉,犹能骑马回。(《裴司户见寻》) 此诗以清新的语言真实地描写了普通的农村景物,平常的朋友聚会,是隐居中诗人闲致生活的真实写照,表现了诗人亲和自然,向往且满足于退引生活的心境。

孟浩然的诗平凡下笔,不精雕细琢,感情冲淡,自然亲切,在隐居生活中自得其乐。

他的诗少了托物言志、寄托情怀的愤懑,到处是洒脱,是放下,而这正是他和陶渊明、王维的不同之处,他放下了,他的诗里是满足、是自然之美、是生活琐事??也是他最具征服力的地方。王士源更说孟浩然的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孟浩然集序》)。

《田园诗派.doc》
田园诗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