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文

2022-05-13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经文全篇

孔子《礼运大同篇》全文及注解

全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廢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解

大道通行全世界,全世界之人皆以道心相待。选出真正贤能之人為民服務,大家非常信实和睦,道心不退,精进不懈,所以人們不单只亲愛自己之亲人;不只愛护自己之子女,同时也爱护他人之子女。使老年人退休后,能安享清福,而不辛劳終生;壯年人各有所用,而不遊手好闲;幼年人有所教养,而不放荡成性。并且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老而无子者、残障疾病者都能得到最妥当、最关切之照顾。男子有适当的工作,女子有很好的归宿。物质生活非常丰足,任人享用,但不恣意浪费,且也不占为己有,不坐享其成。虽然各尽其职各尽其力,卻不自私为己。所以一切私心小智,阴谋诡诈永不发生。一切抢盗偷窃,乱贼暴徒永远绝迹。因此外出或夜晚,门戶不必关闭也安然无事,这便是大同世界,人间净土。

道之宗旨 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太上清静经

老 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 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 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 無,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 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 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惟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 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道之宗旨

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 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天地重孝孝當先 一個孝字全家安 孝順能生孝順子 孝順子弟必明賢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謝世即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選賢臣舉孝廉 盡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獨講吃穿 孝道貴在心中孝 孝親親責莫回言

惜乎人間不識孝 回心復孝天理還 諸事不順因不孝 怎知孝能感動天 孝道貴順無他妙

孝順不分女共男 福祿皆由孝字得

天將孝子另眼觀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裡有孝語

孝婦面上帶孝顏

公婆上邊能盡孝 又落孝來又落賢 女得淑名先學孝

三從四德孝在前 孝在鄉黨人欽敬 孝在家中大小歡 孝子逢人就勸孝 孝化風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聲價貴 死後孝子萬古傳 處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動地合天

孝經孝文把孝勸 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為孝 能孝就是好兒男 為人能把父母孝 下輩孝子照樣還 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窮莫怨天 孝子面帶太和象 入孝出悌自然安 親在應孝不知孝 親死知孝後悔難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貴實行不在言 孝子齊家全家樂 孝子治國萬民安 五榖豐登皆因孝 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貧和富 善體親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為孝 忍讓二字把孝全 孝從難處見真孝 孝容滿面承親顏

父母雙全正宜孝 孝思鰥寡親影單 趕緊孝來光陰快

親由我孝壽由天 生前能孝方為孝

死後盡孝徒枉然 孝順傳家孝是寶 孝性溫和孝味甘 羊羔跪乳尚知孝 烏鴉反哺孝親顏 為人若是不知孝 不如禽獸實可憐

百行萬善孝為首

當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也是孝

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

孝矣無窮孝無邊 此篇句句不離孝

離孝人倫顛倒顛 念得十遍千個孝

念得百遍萬孝全 千遍萬遍常常念 消災免難百孝篇

推荐第2篇:古经文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暖洋洋的冬日里,我们又迎来了濮阳县化肥厂学校 “古经文”诵读比赛的盛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诵读不衰。经典与我们同行,经典我们每天诵读。经典与我们同在,经典是我们人生的指南。 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撒播在我们的心里,生长在我们人生的路上,让我们一生受用。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诵读国学经典,彰显华夏文明,弘扬民族气概,展示自我风采。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我们诵读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下面我宣布濮阳县化肥厂学校“古经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合: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男:城关镇一中“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三字经》是千古传颂的名篇绝句,它三字一句,节奏明快,它不仅教我们怎样识文段字,而且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受用一生。才入学两个月的一年级的同学已经受到了国学的熏陶,瞧他们已经精神饱满的向我们走来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入场,请欣赏一年级同学带给我们的《三字经》诵读。二年级做准备。

哇!一年级的小朋友真棒!请评委为一年级打分。

一年级的小朋友表演的都那么精彩,我们相信二年级的小朋友一定更棒!看,他们来啦!请欣赏二年级同学带给我们的《三字经》诵读。

三年级做准备。

一年级最后得分:()

二年级的小朋友真是不甘示弱呀!请评委为二年级打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教我们学习和做人的道理,三字经教我们智仁忠信,廉耻礼仪,让我们再来温习三字经。请欣赏三年级同学带给我们的《三字经》诵读。四一班做准备。

二年级最后得分:()

三年级的同学也很厉害。请评委为三年级打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让我们知道该如何认真学习,香九龄,能温习,融四岁,能让梨,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下面请欣赏四一班同学带给我们的《三字经》诵读。五二班做准备。

三年级最后得分:()

请评委为四一班打分。

在这悠悠的岁月中,《三字经》给人展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文明。在这悠悠的岁月中,《三字经》向我们讲述一个伟大民族的进程。我们今天重读《三字经》,让我们来再次感悟这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与内涵吧!有请五二班同学入场展示《三字经》诵读。四二班同学做准备。

四一班最后得分:()

请评委为五二班打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弟子规》叙述了我们在家、外出、带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请欣赏四二班同学带给我们的《三字经》、《弟子规》联诵。六二班同学做准备。

五二班最后得分:()

请评委为四二班打分。

沐浴经典,对接伟大心灵。诵读经典,沉浸在圣贤理性的光辉之中。让我们在经典中寻求这天地灵气。让我们在经典中感受这万物之精华,让我们在经典中寻求道德之楷模,让我们在经典中陶冶道德之情操,那么就让我们在《三字经》中去寻找这完美的答案吧!下面请欣赏六二班同学带给我们的《三字经》诵读。六三班同学做准备。

四二班最后得分:()

请评委为六二班打分。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标准。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今有道德楷模谢延信,大爱无疆。古有孝父典范香九龄,能温席。诚实是一轮朗耀的明月。守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让古今道德模范在这里升华。让诚实守信在这里闪耀光芒。让我们来倾听六三班诵读的《三字经》中所讲述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吧!五一班同学做准备。

六二班最后得分:()

请评委为六三班打分。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甲:这都是教育我们要努力学习的名言警句。如囊萤,如映雪,如负薪,如挂角。这就是《三字经》中古人刻苦读书的典范。让我们牢记这些名言警句。让我们以古人刻苦读书为榜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下面请欣赏五一班同学带给我们的《三字经》诵读。六一班同学做准备。

六三班最后得分:()

请评委为五一班打分。

国学经典穿越千年时空。书声琅琅承续中华文明。下面请欣赏六一班同学带给我们的《三字经》诵读。三十三班同学做准备。

五一班最后得分:()

请评委为六一班打分。

同学们,小学部的精彩比赛到此结束。下面该中学部的大哥哥、大姐姐比赛了,相信一定更精彩、更激烈。《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下面请欣赏三十三班同学带给我们的《弟子规》诵读。三十六班同学做准备。

六一班最后得分:()

请评委为三十三班打分。

推荐第3篇:基督徒丧事礼拜经文

基督徒丧事礼拜经文

来源:新浪博客 | 作者:佚名 | 时间:2011-10-09 19:10:09 | 阅读[1539] 字体: [大 中 小] [繁体] [推荐]

有史以来,人类已有800亿人去世。据德国一报纸说:一天去世是147137人,一小时去世是6130.7人,一秒去世是1.7人。一天出生是364321人,一小时出生是15180人,一秒出生是4.2人。

一.有福

启14:13 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诗116:15 在耶和华眼中看圣民之死、极为宝贵。

赛57:1-2 义人死亡、无人放在心上.虔诚人被收去、无人思念.这义人被收去是免了将来的祸患。他们得享〔原文作进入〕平安、素行正直的、各人在坟里〔原文作床上〕安歇。 林前15:19-22 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

提后4:6-8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 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帖前4:13-18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 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所以你们当用这些话彼此劝慰。

二.复活

约11:25-26 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三.回归

诗90:1-14 〔神人摩西的祈祷。〕主阿、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 神。你使人归于尘土、说、你们世人要归回。在你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你叫他们如水冲去.他们如睡一觉.早晨、他们如生长的草.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我们因你的怒气而消灭、因你的忿怒而惊惶。你将我们的罪孽摆在你面前、将我们的隐恶摆在你面光之中。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谁晓得你怒气的权势、谁按着你该受的敬畏晓得你的忿怒呢。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耶和华阿、我们要等到几时呢.求你转回、为你的仆人后悔。求你使我们早早饱得你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

林后5:1-4 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 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深想得那从天上来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倘若穿上、被遇见的时候就不至于赤身了。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

四.死

传1:14 我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传5:15 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他所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 传7:1-4 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忧愁强如喜笑、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

传8:8 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

来9:27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伯1:21 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提前6:7-8 因为我们没有带甚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甚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诗49:17 因为他死的时候、甚么也不能带去.他的荣耀不能随他下去。

五.父 神家里五个住处

约14:1-4 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 神、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我往那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你们也知道。

五个住处:地上,乐园、空中、千喜年国、新天新地。(住处:大厦、宅第、房间、寓所)。 忧愁:愁烦、烦乱,震荡不安、急度不安、心乱如麻、波涛汹涌。

来11:13-16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称为他们的 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六.离开身体与主永远同住

林下5:6-10 我们时常坦然无惧、并且晓得我们住在身内便与主相离。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我们坦然无惧、是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所以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

腓1:22-23 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甚么。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推荐第4篇:佛教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演出过极富戏剧性的一幕:公元前6至5世纪左右,中国和印度几乎同时诞生了三位伟大的思想家:中国的老子、孔子,印度的释迦牟尼。他们各自所创建的思想学说又都在古代中国得到交流、融合与发展,并形成了世界性的东亚文化。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从古印度传人中国以来,兼收并蓄中国本土哲学、宗教思想,与儒家、老庄、玄学相结合,逐步演化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化佛教,终至于衍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旅游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需要的社会活动。旅游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它增进国家之间、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民间外交的一种形式。中国佛教的导游翻译不仅仅是在语言鸿沟上铺路搭桥,而更是执行民间文化交流的使命。中国的旅游资源,涉及佛教的人文景观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导游员如何引导游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乃至欣赏中国的佛教文化现象,这已成为当前旅游服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技术课题。本文试图根据笔者十多年从事大足佛教石刻造像英文导游工作的实践经验,将中国佛教英导游工作中的技术方法进行理论性的阐述,以期抛砖引玉,旨在促进导游方法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探索。

要做好中国佛教的英文导游工作,导游员必须根据西方游客审美习惯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讲解手法和翻译技巧,把参观对象与中国佛教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相联系,对其文化内涵进行解释。由此可见,中国佛教英文导游的方法包含了知识和技法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果用既简单且明了的数学语言来表示,则:中国佛教英文导游方法:佛教理论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翻译技巧+讲解手法。

一、知识结构

导游员虽不是佛学专家,掌握的佛学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与佛学专家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要达到正确引导游客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完成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民间外交使命,导游员的知识结构应当既广且博,他的佛学知识虽说是常识性的,但这些常识至少应该是系统的、全面的而不是零碎的、片面的。学习佛教理论知识,不只是孤立地学习单独的理论概念和这些概念的翻译,而是要把单独的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正确翻译。导游员应当记住,导游讲解的主要和直接目的就是要正确引导游客理解和欣赏参观对象以及参观对象的文化内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导游员决不应该只局限于参观对象讲“这个是„„”而应该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以最恰当的方式介绍参观对象的具体内容和引申内容。例如,介绍大雄宝殿中的释迦牟尼塑像,导游员不应仅仅介绍“这是释迦牟尼佛”,或“这是佛教创始人、娑婆世界教主、应身佛释迦牟尼”。因为这种导游方法是无法帮助游客跨越文化鸿沟而理解参观内容。导游佛教景点,导游员必须考虑中外文化的鸿沟。虽然“佛”、“佛教”这样的字眼对于西方游客并不陌生,但是了解其真正含义的恐怕寥寥无几,更何况涉及所谓“三世”、“三身”更深佛教内容的“娑婆世界”、“报身佛”等理论概念了。要做好佛教景点的导游工作,导游在知识学习积累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知识的结构,强调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文化现象。所以导游的知识不应只局限于宗教意义上的佛教,除此之外,还应该学习与中国佛教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

识,如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等。

(一)佛教常识

1.佛教发展简史

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东北部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净饭王(King of Pure Rice)的儿子悉达多·乔达摩(Siddhartha Gautama)所创立的一种宗教。悉达多·乔达摩是释迦族(Sakya>人,人们又称他释迦牟尼(sage of the Sakyas),意即释迦族的圣人。他创教后,人们还称他乔达摩佛陀(Guatama Buddhda),此称号是“觉悟者乔达摩”的意思。据传说,释迦牟尼年轻时在王宫里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但他有感于人世间生、老、病、死的万般痛苦,二十九岁时偷偷离开王宫,出家寻求解脱众生苦难的方法。他修炼瑜伽(Yoga),过着苦行生活,企图悟得解脱之道,可六年苦修毫无结果。最后他来到尼连禅(Lilaian)河边的一棵毕钵罗树(pippala or bo tree)下静思解脱之道。经过七天(一说四十九天)打坐静思,终于彻底觉悟进入有余涅架(initial nirvana)而成为佛陀。自此以后,释迦牟尼广收弟子,把弟子们组织成僧团,四处说法,普济众生,直至八十岁在恒河之滨娑罗(sala)双树之间进入无余涅粲(final nirvana)。可是,释迦牟尼同中国的孔子一样“述而不作”,只重言教,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的训导在他去世后由弟子门通过“集结”即开会的方式编纂为经书。释迦牟尼去世一百年后,佛教徒对戒律的理解发生分歧,原始佛教便分裂成“上座部”Theravada(the Way of the Eiders)和“大众部”Mahasanghika(the Way of the Great Aembly)两大派;随后两派又进一部分裂,形成小乘十八部。1世纪左右形成的一个佛教派别自称“大乘”Mahayana (the Great Vehicle),而把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Hinayana(the Leer Vehicle)。不过,小乘佛教从不接受这个称号,而自称“上座部”。7世纪时,印度出现了许多封建割据小国,它们祟尚武力,淡漠佛教非暴力主张空洞的说教,对佛教采取了压制的态度,这样,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别开始与婆罗门教和印度北部的民间方术信仰相结合,演变为“密教”(Tantric Buddhism),也称“金刚乘”

(the Diamond Vehicle)。密教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礼仪、民俗信仰为特征,宣扬口密一口颂真言(chanting mantras or sacred syllables)、身密一手结契印(making mudras or ritual gestures)、心密一心观佛尊(thinking of Buddha Mahavairocana),三密同时相应,就能即身成佛。密教的出现是佛教在印度走向衰落的象征。到了13世纪,在印度教的复兴.伊斯兰教的人侵的双重夹击之下,加之佛教自己的非暴力主张与时代脱节,佛教竟然在印度完全消逝了。19世纪末,佛教又从斯里兰卡传回到印度,20世纪佛教在印度又有了复兴的苗头。

2.佛教基本教义

释迦牟尼摒弃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Brahmanism)的主要哲学观点,否认婆罗门教经典《吠陀》(Veda)的权威,反对祭祀和种姓特权,创立了以“四谛”(Four Truths)、“十二因缘”(Twelve Links in the Chain of Causation)、因果报应(karma)、、生死轮回(cycle of rebirths)为理论核心的佛教。

苦、集、灭、道四圣谛(Four Noble Truths)又是佛教众多教义中的核心。苦谛是对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以为世界的一切本性皆苦;集谛是指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即佛教通常所谓的“惑”(ignorance)与“业”(karma);灭谛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亦即断灭集谛所包括的一切“业”与“惑”;道谛是指超脱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涅磐”(nirvana)境地的修习方法。

佛教认为:由于众生不理解世间万物“无常”

(impermanence)、“无我”(no-soul or no-self)的道理,因而产生“贪”(greed)、

“嗔”

(hatred)、

“痴”

(stupidity)所谓的“三毒”(Three Cardinal Sins)和“慢”(pride)、“疑”(hesitation)、“恶见” (wrong view)共六种根本的烦恼。这些烦恼所造成的各种行为“业”导致未来在“六道轮回”中(Six Spheres of Transmigration)或为天人(deva),或为人(human),或为阿修罗(asura),或为畜生(animal),或为“饿鬼”(hungry ghost),或为‘地狱”(denizen of hell)。所有这些“有情”众生(sentient beings)即有感情的生物都有种种烦恼。

“惑”引起烦恼,烦恼造成“业”,

“业”又决定六道中的去向,六道中的生物仍然有“惑”。有情众生就这样永陷生死轮回无法解脱痛苦。如果断灭导致种种烦恼的根本原因“惑”和“业”,就能脱离生死轮回进入涅磐境界,从而彻底摆脱痛苦。

“道”是通往涅磐境地的途径,以生死根本烦恼为消灭对象,以到达涅磐为目的。其具体方法是修“戒”(morality)、“定”(concentration)、“慧”(wisdom)三学。戒是防止身(action)、口(speech)、意(consciousne)三业的过失,针对修佛者分为居士(lay Buddhists)、沙弥(novice monks)、比丘(monks)三种类型而分为五戒(Five Precepts)、十戒(Ten Precepts)、具足戒(Full Precepts)三个级别;定是精神上既不昏沉又不纷驰的安和状态,能使身心远离爱欲乐触,最终能把思想集中于任一境地,宁静安稳不受扰乱,进而引发出一种无烦恼的智慧;慧是能分别——切事物的共性和特性的智慧,使人理解四谛的道理而能断除迷惑、证悟真理。戒、定、慧三学,的内容包括“八正道”(Eightfold path)在内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这些方法被称为“三十七道晶”

(Thirty—Seven Paths To Nirvana)。

3.佛教主要神祗

小乘佛教中没有神祗,“佛”或“佛陀”(Buddha)都是对导师释迦牟尼的尊称,是“觉悟者”的意思。但是,大乘佛教是多神的主神教,宣称三世十方处处有佛,数量多如恒河里的沙子。佛是“自觉”(personalenhghtenment)、“遍觉”(universal enlightenment)、“圆觉”

(full enlightenment)三觉圆满、级别最高、神通最大的神。从时间上看,过去、现在、将来三世都有佛;过去有燃灯佛(Buddha of Burning Light)等七佛,现在有释迦牟尼佛(Buddha Sakyamuni),将来有弥勒佛(Buddha Maltreya);从空间上看,东方净琉璃世界有药师佛(Buddha of Medicine),南方欢喜世界有宝相佛,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 (Buddha Amitabha),北方莲花世界有微妙声佛,现实娑婆世界有释迦牟尼佛。大乘还认为佛有三身(triple body),即法身(body of eence)、报身(body of communal bli)、应身(body of transformation),于是又有法身佛毗卢遮那(Vairocana),又称大日如来,报身佛卢舍那佛(10sana)和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菩萨(Bodhisattva)是大乘佛教中地位仅次于佛的神灵,已取得自觉、遍觉,尚缺圆觉,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救度众生为己任。中国的佛教寺庙中,菩萨常作为佛的左右胁侍而出现在佛的身旁。如释迦牟尼佛左有辛殊菩萨Manjusri,右有普贤菩萨Samantahbadra,此三尊又称华严三圣;阿弥陀佛左有观音菩萨Guanyin或Avalokitesvara,右有大势至菩萨Mahasthamaprapta,此三尊又称西方三圣;药师佛左有日光菩萨Bodhisattva of Sunlight,右有月光菩萨Bodhisattva of Moonlight,此三尊又称东方三圣。

罗汉(Arhat)又称尊者,严格地讲不是神灵,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已摆脱了任何烦恼,受天人的供养,进入了涅磐,不再人生死轮回。但罗汉大多是释迦牟尼生前的弟子,其塑像也常供奉在大乘寺庙之中。佛教的鬼神大多来源于古印度神话和婆罗门教,如四大天王 (Four Heavenly Kings)、天帝释(Sakra)、韦驮(Skanda)、天

(Deva)等。佛教并不否定神的存在,但是贬低了神的地位,把神当做一种同人一样的有情众生看待,认为他们也不免生死轮回之苦,如对于梵天,认为只是天界中的天人。神的地位仅仅高于人,将来也会堕入地狱,甚至个别恶神的地位比人还低,如天龙八部中的阿修罗。

4.佛教的世界观

在佛教中,形形色色的众生被划分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共十个大类(十界the ten states of existence),即所谓的“六凡四圣”;前六界称“凡

夫”,居“迷界”(the world of the sentient beings),皆处生死轮回中。后四界是已解脱生死轮回的“圣者”,处涅架状态的“梵界”

(the world of the devine beings)。六凡就是三界中的六道;而梵界中的“声闻”是指听闻佛陀言教的觉悟者;“缘觉”又称“辟支迦佛陀”Pratyekabuddha,简称“辟支佛”。声闻与缘觉只取得自觉,但缺觉他和觉行圆满,称为“二乘”。菩萨则已取得自觉和觉他而缺觉行圆满,与声闻、缘觉一起称为“三乘”。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俱全,达到了佛教的最高果位。

迷界又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是有情众生存在的三种境界。欲界是具有食欲、淫欲的众生所依存的场所;色界是已脱离食、淫欲的众生所居的场所;无色界是无形色(形体)众生所居的场所。

欲界由地狱、四大部洲、六欲天三大部分构成。地狱分八

:层,六欲天分六重。色界由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四部分构成,共分十七层。无色界由空无边处等四处构成。

在由铁围山环绕的一片汪洋大海的中央,有一座大山名为“须弥山”

(Sumeru),又称“妙高山”,山腰东西南北的四座山峰分别由住在那里的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管辖;山的最高峰的“善见城”住着帝释,他统辖着四天王天之上的忉利天(意为三十三天)。四天王天和忉利天是欲界六欲天中的最低两重天。

须弥山四周的咸海上有四大部洲(the Four Continents),即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和北俱卢洲。

(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人文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艺术创造等等。中国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传统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有着血肉相联的密切关系,所以导游讲解中国佛教必然要讲到中国历史、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限于篇幅,以下仅就最常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作一梗概性的介绍。

1。佛教的中国化过程

《魏略·西戎传》记载了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佛屠经》一事,“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支王使伊存口授《佛屠经》”,这标志着佛教正式传人中国。汉明帝时佛教在中国上层社会中开始流行,但这时的佛教还只是宫廷贵族的一个精神玩物,普通百姓不许信奉。东汉末桓、灵之世,西域僧人来华弘扬佛教并翻译佛经,主要代表有安清(安世高)和支谶二人。安清译佛经三十余部,内容以禅学为主(属小乘佛教禅法),首先把印度佛教的禅法传人中国。支谶与安清同时来华,所译佛经主要是大乘空宗般若系的《般若道行经》,亦称小品经》,首先把大乘空宗经典传人中国,对中国佛教产生了重大影响。

汉代是中国佛教初传时期,也是中国佛教方术化时期。汉代,人们对印度佛经缺乏认识,用中国传统鬼神说解释佛教三世因果报应说,以当时中国流行的黄老方术思想来理解佛教,把佛教当做黄老方术的一种,称佛教为“佛道”,佛亦被视同为黄老方术中的神,佛教的涅磐寂静学说也被理解为老子所说的清净无为的思想,涅磐常被翻译为“无为”。

魏晋是中国佛教玄学化时期。魏晋时期,中国佛教思想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哲学体系,只能依附玄学得以发展。魏晋流行崇尚老庄思想的玄学思潮。玄学是指一种深奥莫测的学问,魏晋玄学是对先秦老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又称魏晋老庄学。当时的佛教徒沿用老庄玄学思想来解释佛学义理,这种解释方法人们称为“格义之学”。用老庄思想解释佛教思想成为了这一时代的风尚,使佛学中的般若学、三论学、涅磐学与老庄玄学结合在一起。

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徒抛弃了魏晋时期“格义”的做法,对印度佛教有了较深的理解,注重印度佛教某一种经典或学说的研究,出现了学说上的师承关系,从而形成了南北朝各家师说风行的局面,成为中国佛教发展中的师说时期。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进入了全盛阶段。这时的僧人融会贯通印度佛教各派学说,建立起了自己的佛教宗派理论体系,如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其中尤以天台、华严、禅宗最具中国佛教特点,特别是禅宗融会了中印文化,把印度佛学与中国老庄道家主静思想、乃至儒家伦理思想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化佛教的典型代表。

禅宗反对佛教其他宗派的烦琐哲学,认为人人都有佛性,所以觉悟成佛不必读经礼佛,只需静坐沉思,以直觉代替理性思维,通过禅定修心从而感悟到自身固有的佛性。禅宗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对佛教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使禅宗佛教成了为全新的中国佛教。,

2.老子与道家思想

老子(Laozi):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即现河南鹿邑东部,接近安徽毫县。老子曾担任东周“守藏室之吏”,即执掌收集保管文献资料的官吏。老子生死年月没有明确的记载,据传说活了一百六十多岁。据书记载孔子曾向老子求教有关“礼”(rites)的学问,可以断定老子生年早于孔子。

道家(Taoism)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王朝春秋末期由老子所创立的一个思想意识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意识学派,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提出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的哲学,并整整影响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哲学宇宙论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老子哲学直接影响了稷下黄老哲学、庄子哲学,同时也影响了孔子、孟子、荀子的“天入学说”,以及《易传》和《吕氏春秋》的哲学思想;两汉时期,道家思想直接影响到扬雄与王充的哲学,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正统儒学;魏晋时期以老庄玄学(Chuangzi's Mystic Studies)为主流的道家思想成了当时的主流思潮;南北朝、隋唐时期,道家哲学为佛教在中国的兴盛,即中国化佛教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佛教思想与道家思想有许多相近和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大乘空宗与老庄道家思想有不少契合之处;最后,道家哲学通过佛、道两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宋明理学(Neo—Confucianism of the Song and Mine Dynasties)的哲学思想。因此,道家哲学在中华民族的哲学理论思想上占有主导地位,这与在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学说方面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相对应而形成儒道互补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道家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为道教的形成、佛教的兴盛、儒家的发展(尤其是宋明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儒家一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两家思想代表。“道”

(Taoor the Way)原指道路,可引申为法则、原理、规律等,老子用它来指宇宙的本源、万物的根本,把“道”看做是存在于万物之先的宇宙万物的总法则。老子把道分为两类,一是指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道,属于一定事物的法则,叫着“非常道”(Varying Way),即不是永恒存在的道;一是指存在于万物之先的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总法则,这样的“道”叫做“常道”(Unvarying Way),是永恒不变的道。老子认为宇宙有一个开端,一个起源,这个开端决不可能是有形有象的具体存在物“有”(Being),只能是“有”的对立面无形无象的“无”

(Not-Being),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而这个“无”本没有名字,可以称它为“道”,或勉强叫它“大”(the Great),于是便有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老子认为“道”没有动作,也没有作为,永远保持着虚静的状态。

“道”体现在人生之中就是“德”(Power),

“德”是一整套社会规范秩序。于是,对待社会及人生,人应当顺其自然、效法自然,要有自然那种虚(empty)、静(still)、柔(soft)、弱(weak)的德性,不强作妄为。有了这些德性,人就得了“道”,就可以像大自然中的“道”一样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君王有了这些德性,就成了“圣人”(sage),就可以实行“无为而治”(ruling a kingdom by doing nothing),做到“无为而无不为”(accomplishing everything by doing nothing)。

老子所开创的道家思想在战国中期以后形成了楚国的庄子学派和齐国的稷下学派。在境界哲学方面,庄子把老子道家思想发展到空前绝后的顶峰,在政治哲学方面,稷下道家则成了战国中期至汉代初期的主流思潮。战国末期,庄学和稷下黄老学交相汇合,对《吕氏春秋》产生了巨大影响。

东汉时期,在老子道家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教(Taoism)奉老子为始祖,以《道德经》

(Claic of the Way and ItsPower)为基本宗教经典,对《道德经》做出了宗教性的解释。

3、孔子与儒家思想

孔子(Confucius)姓孑L,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11年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早年丧父。孔子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王朝的春秋时期,社会正处于大变革之中,社会的旧秩序已被打破,新秩序尚未建立,人民处于社会动荡的水深火热之中。孔子认为,社会的动荡是由于西周礼制的崩溃所造成臣民不知尊卑,君王丧失仁德所致。于是,一生都致力于社会完善和自我完善的孔子创立了一套以“仁”(humanitv)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儒家思想(Confucianism)。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继承尧舜,效法文武,崇尚“礼乐”(rites and music)、

“仁义”

(humanity and righteousne),主张“德治”(the rule by virtue)、“仁政”(benevolent leadership),重视“忠”(faithfulne)、“孝”(filial piety)伦理道德教育。“仁”是符合礼制”(rules of decorum),即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也是品德素养“恭”

(courtesy)、

“宽”

(leniency)、“信”(sincerity。)、“敏”(diligence)、“惠”(kindne)的总称。“仁”以“慈爱”(1ove)为基调,以“安民”(peace and happine to the whole populace)为最高境界。要安民,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必须以“礼”来作为维系社会的行为规范。孔子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克己复礼”重建西周那样的礼制社会。克己复礼是仁者的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其内容包括“忠”(faithfillne)、“孝”(filial piety)、“悌”(brotherlyduty)、“信”(sincerity)、“智”(knowledge)、“勇”(valour)、“廉”(modesty)、“恕”(altruism)几个方面。

孔子之后,儒家出现了孟子(Mencius)、苟子(Hsun—tzu)两派。孟子一派认为人“性本善”(man is good by nature),提倡恢复先天就有的“是非之心”,达到“天”、

“人”合一的境界,政治上提出“仁政”思想,提倡“以德服人”(the governance by virtue)的“王道”

(the way of fight),反对“以力服人”

(the governance by force)的“霸道”(the way of might)。荀子一派认为人“性本恶”(man is evil by nature),从儒家的立场吸取道家的自然观点和法家的法术思想,形成以儒家为主兼容各家的思想体系,政治上主张王、霸并用,礼、法双行。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不同时期的儒家学者都适应时代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儒家学说,如宋、明的理学。

(三)历史知识

佛教自从西汉由印度传到中国,几经兴衰,其间有深得帝王宠爱的阶段也有遭受统治者限制、迫害与打击的时期。南朝宋文帝亲自研究佛经;宋孝武帝让僧人慧琳参政成为“黑衣宰相”;梁武帝弃道皈佛、四次舍肉身与同泰寺为奴。北朝,北魏文成帝奉高僧为师、助太子凿云冈石窟佛像;北魏孝文帝热衷于遍立寺庙、广做佛事;北魏宣武帝营造龙门石窟佛像;北齐文宣帝人洛阳甘露寺习禅定,聘高僧人内庭讲“涅磐”。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余年三次下诏建塔度僧,造寺近四千,度僧尼五十余万;隋炀帝自称菩萨戒弟子。唐朝,唐太宗自称“皇帝菩萨戒弟子”,鼓励大臣出家;武则天自封“女菩萨”,大肆兴建寺庙。

佛教势力的过度扩张造成大量土地和人口流人寺院,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触犯了统治阶级的利益,甚至对封建皇帝的统治造成了直接的威胁,于是引起中国历史上反佛、毁佛、灭佛事件屡屡发生。446年北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574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反佛,955年五代周世宗柴荣排佛,而最著名要算是845年唐武宗李炎灭佛,这次宗教迫害竟毁寺院4600座,毁神龛、庙宇40000处,逼迫26万僧尼还俗。

唐朝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在限制佛教方面对佛教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1。不准私建寺院;2。不准私自剃度僧尼;3。实行度牒考试制度(大足宝顶石刻《柳本尊十炼图》、《辟支佛》都有间接表现);4。限制寺院经济发展。

文化资料2:宗教与神话的相关词汇

宗教分类

[Category of Religions]

白莲教

White Lotus Society

拜火教

Zoroastrianism

拜物教

Fetishism; fetishism

大同教

Bahaism

道教

Taoism

东正教

Orthodox Church;Orthodoxy

吠陀教

Vedaism

佛教

Buddhism

伏都教

voodooism

高台教

Caodaism

红教

Mongolian Lamaism

黄教

Shamanism

基督教

Christianity

景教

Nestorianism

喇嘛教

Lamaism

罗马公教

Roman Catholic Church; Church of Rome

密教

Esoteric Buddhism; Tantrism

密宗

Esoteric Buddhism; Tantrism

摩门教

Mormonism

摩尼教

Manicheism

宗教术语

[Religious Terms]

道教

八节斋

The Fasts of the Eight Seasons; The Fasts of the Lunar Periods

八仙

the eight immortals

半仙

demigod

避邪符

phylactery [a charm to drive away demon influences]

卜卦用签

lots [used in divination]

财神

God of Wealth

曹国舅

Ts`ao Kuo-chiu

长生不老

agelene; everlasting life

城隍

City God

赤脚大仙

barefoot immortal [reference to Emperor Sen Tsung of the Sung Dynasty]

道士

Taoist

对签号

checking lots

法术

supernatural feat

返老还童

rejuvenescence; renewing one's youth

charm

福神

God of Fortune; God of Bleedings

供斋

to offer a vegetarian meal

韩湘子

Han Hsiang-tzu

何仙姑

Ho Hsien-ku

狐仙

fox spirit; fox fairy

佛教

阿赖耶

abode; resting-place

阿赖耶识

the receptacle, intellect, or consciousne

阿弥陀佛

Amitabha ; boundle light

爱火

the fire of love

爱欲

lust

八大人觉经

The Sutra of Eightfold Enlightenment

八识规矩颂释论

An Explanation of the Song on the Rules of the Eighth Consciousne

八正道

the "eightfold noble paths"

白马寺

the White Horse Temple

百衲衣

monk's robe of patches

般若

knowing; understanding

般若波罗密

the acme of wisdom

宝剎

the precious ksetra; Buddha realm; monastery

宝筏

the precious raft of Buddhatruth

本觉

primal awarene

本生经

Jataka Sutra; Birth Tales Sutra

比丘

bhiksu; monk

比丘尼

bhiksuni; nun

波罗门

Brahmin

波罗密多

aid to croing over from this shore of births and deaths to the other shore

回教

阿拉

Allah

慈善捐款

zakat; sadaqat

赴麦加朝圣的回教徒

hajji; haji; hajj; hadji

回教

Islam; Islamism; Mohammedanism

回教贵族

amir; ameer

回教祭师

imam

回教纪元

Hegira

回教首领

Iman

回教徒

Moslem; Moslim

回教隐士

santon

回教主

caliph

回历

Muslim lunar calendar

回历八月

Shaban

回历二月

Safar

回历九月

Ramadan

回历六月

Jumada II second

回历七月

Rajab

回历三月

Rabia I first

回历十二月

Dhuhaja

回历十一月

Dhugada

天主教、基督教

阿门

amen

阿摩司书

Amos

love

安息日

Sabbath

本堂牧师

pastor

彼得后书

Peter II; Peter the second

彼得前书

Peter I; Peter the first

伯利恒

Bethlehem

布道员

evangelist

长老

presbyter

长老会

Presbyterian Church

唱诗班

choir

晨祷

morning prayer; [Latin] matins

出埃及记

Exodus

传道

to preach

传道书

Ecclesiastes

传福音

evangelization

传教士

miionary; miioner

创世纪

Genesis

大教长

patriarch

宗教场所

[Places of Worship]

壁画

fresco

彩色玻璃窗

stained gla window

唱诗班

choir

大教堂

cathedral

大修道院

abbey

佛塔

pagoda

祭坛

high altar; sacrificial altar

讲道台

pulpit

教堂

church

礼拜堂

church

庙宇

temple

教堂联合会

collegiate church

女修道院

convent

清真寺

mosque

神殿

sanctuary

圣杯

chalice

圣饼盒

ciborium; pyx

圣水池

holy-water basin

圣所

sanctuary

圣体容器

ciborium; pyx

宗教节日

[Religious Festivals]

安息日

Sabbath

大斋期

Lent [forty days before the Easter]

复活节

Easter Sunday; Easter

告解节

Shrove Tuesday [the day before Ash Wednesday]

吉尔邦节

Corban Festival

降灵节

Whitsunday [the 7th Sunday after Easter]

开斋节

Balram

祈祷节

Rogation Days [3 days before Ascension Day]

圣诞节

Christmas [Dec.25]

圣诞节前夜

Christmas Eve [Dec.24]

圣火星期三

Ash Wednesday [the 7th Wendnesday before Easter]

圣母升天节

Aumption [Aug.15]

圣母往见节

Visitation [July 2]

圣三主日

Trinity Sunday; Trinity [the 8th Sunday after Easter]

圣神降临周

Whitsun; Whitsuntide

圣体节

Corpus Christi

圣心节

Feast of the Sacred Heart

圣周

Holy Week [a week before Easter]

圣烛节

Candlemas [Feb.2]

施洗约翰节

Midsummer Day [June 24]

神话人物

[Mythological Characters]

西方神话人物

阿芙罗蒂

Aphrodite [godde of love and beauty]

爱丽丝

Iris [godde of the rainbow]

爱丽修瑟

Arethusa [godde of woods]

爱路斯

Eros [god of love]

巴尔德

Baldr [sun-god]

巴古斯

Bacchus [god of wine]

巴拉斯雅典娜

Pallas Athena [godde of wisdom]

波西顿

Poseidon [god of sea]

波西凤

Persephone [queen of the dead]

布拉奇

Bragi [god of poetry]

戴安娜

Diana [moon-godde]

戴奥尼萨斯

Dionysus [god of wine]

狄尔

Tyr [god of victory]

蒂美特

Demeter [godde of grains]

奥丁

Odin [lord god]

费顿

Phaeton [son of the sun-god]

弗优雷斯

Furies [goddees of revenge]

格拉斯姊妹

Graces [goddees of grace and beauty]

海地亚

Hestia [godde of hearth]

海法宙斯

Hephaestus [god of fire]

中国神话人物

八仙

the Eight Immortals

比干

Pi Kan [civil god of wealth]

毕升

Pi Sheng [patrons of printers]

仓颉

Cang Jie [the inventor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legend]

杜康

Du Kang [patron of restaurant keepers and alcohol merchants] 冯道

Feng Dao [patrons of printers]

冯节

Feng Chieh [gods of carvers of seals and stone tablets]

伏羲

Fu Hsi [god of philosophy; god of fishery and husbandry]

福禄寿三星

the three gods of fortune, prosperity and longevity

葛洪

Ko Hung [god of dyers]

共工

Kung Kung [god of water]

关公

Kuan Kung [god of war]

观音

Kuan Yin [godde of mercy]

后羿

Houyi [a legendary hero who shot down nine suns]

胡敬德

Hu Ching-te [gate gods]

华佗

Hua Tuo [a famous surgeon]

黄帝

Yellow Emperor

霍大山

Huo Ta-shan [god of mountains]

济公

Jigong [a legendary monk who helped people with a magic fan]

济公*

Jigong [mad healer]

推荐第5篇:佛教

一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中国四大宗教指那些教?

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公园六世纪发源于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宣扬“众生不等”、忍耐、顺从、放弃斗争,每个人靠自己修行得道求来世灵魂进入“极乐世界”

2基督教:公元一世纪发源于罗马帝国统治的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是耶稣,宣扬耶稣是上帝的使者,是基督即“救世主”,是为拯救贫苦人民而降生的,宣传世人应忍受苦难,寄希望于来世,即忍受苦难的人死后都会升入天堂,

3,伊斯兰教:公元622年,发源于阿拉伯(麦加)创始人;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主张伊斯兰教徒部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

当前中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后称中国四大宗教 二,我国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宗教在社会主义将长期存在,我们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或发展它,宗教信仰自由受宪法保护,无神论者与宗教信仰者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的作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汉族宗教信仰有何明显特点?

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接受不同的宗教

2外来宗教必须在中国地方化、民族化后,方能被汉族所接纳,并在汉族地区扎根、发展 四,中国少数民族在宗教信仰方法的状况如何?

中国西北地区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西藏、青海、内蒙古、四川、甘肃等地的藏、蒙、裕固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白、壮、布依、侗、纳西、满、朝鲜等10个民族信仰大乘佛教,俄罗斯、鄂温克族信仰东正教,另有部分少数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五,我国著名的宗教场所有哪些?

佛教寺院有:北京的法源寺,洛阳的白马寺,上海的龙华古寺、立佛禅寺,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陕西西安大 思寺,嵩山 材寺,成都的文殊院,西藏布达拉宫等

基督教堂有:北京南堂、北京的北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国际礼拜堂,天津的老西开教堂等

伊斯兰的清真寺游:广州的怀圣寺,浙江的凤凰寺,泉州的清静寺,北京牛街礼拜寺,东北的清真寺,上海松江的清真寺,西安化觉寺、西宁东关清真寺等

道教道观有:陕西楼观台,北京白云观,辽宁沈阳太清宫,成都青年宫,福建莆田妈祖庙,苏州玄妙观,山西芮城永乐宫,河南登封中岳庙等 六,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以信仰佛为中心的宗教,它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王国(今尼泊尔南部)净 王得太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立,他宣扬苦\无常,无我,缘起,解脱等教法,并强调无论任何阶级均可信奉其教说都可以成佛,后世佛教徒称他为“释迦牟尼”即释迦家族的圣人,佛教曾经长期广泛流传于南亚、东南亚及东亚等众多国家,近代以来,已流传到欧美等地 七,印度佛教发展的三部曲是什么?

1,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中叶,为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传教时期,称为原始佛教阶段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至公元1世纪,佛教内部分裂为上座和大众两部,并从中演化出许多教团,称为部级佛教阶段

3,公元1世纪左右兴起的大乘佛教阶段,乘即教义,大乘佛教宣扬普度众生到彼岸世界,贬称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发展到13世纪初,受外来侵略扼杀,才在印度衰落

八,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指释迦牟尼的根本教法,它主要包括“四圣谛"‘十二因缘’和‘八正道’‘三法印’以及它的‘无我观’‘众生平等观’和僧伽制度,这些也是释迦牟尼首次传法的内容

九,何谓‘四圣谛’

‘四圣谛‘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基本教法之一,谛是谛理即真理的意识,它的核心是讲世间、人生都充满苦难,‘四圣谛’(又称‘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讲现实存在的种种痛苦现象,集谛讲造成痛苦的原因和根据,灭谛讲佛教可以帮助人们灭断根源,而达理想的无苦境界(即涅槃),道谛讲断灭痛苦的具体八种正确途径与方法 十,什么叫“八苦”?

“八苦”是指佛教的基本教义的“四圣谛”之苦谛中的八苦:①生苦 诞生时的痛苦②老苦 老年时的痛苦③病苦 生病时的痛苦 ④死苦 死亡时的痛苦 ⑤怨、憎痛苦,指不由自主不得不与不喜欢的人或物离别时的痛苦⑥求不得苦 指有所欲求而得不到满足的痛苦⑦五盛阴苦 指人生之色、爱、想、行、识五种基本因素生灭无常,满是痛苦

十一,什么事“十二因缘”和“八正道”?

“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生”是“四圣谛”中苦集二谛的延伸,其主要内容是分析苦因和论述因果关系,三世轮回

“八正道”则是“四圣谛”中道谛的发挥,它具体指出八种解脱诸苦,断绝轮回,达到“涅槃”境界的途径和方法,这八种方法是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正确的思维)、正语(正确的语言)、正业(正当的职业)、正命(正确的谋生方式)、正精进(正确勤修善行)、正念(专心修正确的思想)、正定(按以上七阶段修持,进入涅槃解脱的境界) 十二,何谓“三法印”? 法印即法之印章,意即“佛法之特征”是判断思想是否合佛教之理得三条标准,第一条是“诸行无常”这里的‘诸行’指一切事物的运行与变化,主要是生灭变化;第二条是“诸法无我”诸法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是指一切事物都处于刹那生灭,事物主体“我”是不存在的;第三条是“涅槃寂静”是通过对物,我的透彻理解,而达到的最高境界,此时一切烦恼、痛苦均已消失,精神进入永恒的安乐状态 十三,“无事不登三宝殿”和“唐三藏法师”是什么意思?

所谓“三宝殿”是指佛教寺院里的三个活动场所,“三宝”即佛、法、僧,“佛”是指僧人,“大众登场办事”的地方;“法”是指佛家珍藏经典之所;“僧"是指和尚”燕息(睡觉)的“寂静禅房”,这些地方是不准随便登门游览的

“三藏”是对庞大浩繁的佛教有关经籍的统称,它包括佛经、佛律和佛论三大部分,经也称经藏,凡佛所言(一一般都是由佛的弟子复述出来的,所以经的开首都是由“如是我闻”起首,即是“经”“论”(论藏)是对经加以解释和阐发的各宗派学说、论著,“律”(律藏)是佛教僧侣行为的规范和宗教仪式的规则,三藏法师是法师的最高的尊称(头衔),是指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唐三藏是对唐朝高僧玄焋的尊称 十四,我国一般佛寺的大雄宝殿里供奉的三尊是什么?

这三尊佛称三世佛,三世佛又分为竖三世佛和横三世佛两种,竖三世佛是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过去佛是燃灯佛(也称迦叶佛)传说他是释迦牟尼前进之师,曾预言释迦将来定成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是指弥勒佛,是释迦牟尼的继承人

横三世佛指三个世界的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正中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以及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

十五,佛教的丛林、宝刹、迦兰有什么区别 丛林:通常指佛教禅宗寺院,也称禅林、丛林的原义是取喻草木之不乱生乱长,表示其中有一定的规矩和法度,丛林起初规模不大,不设佛殿,只立法堂、建立佛殿是后世的事,另设方丈、僧堂、茶舍、僧人均参加生产劳动以自给生活

刹:指佛塔顶部的装饰,由大寺院中多建有塔,因此以“宝刹”指代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 伽蓝即僧伽蓝,原为梵文的音译,异译为‘众园“僧园”原意为修建僧舍的基地、后指包括土地、建筑群在内的寺院

十六,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是怎么回事?

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简称,是指修者得到证悟和果位,据佛经载,佛有十六弟子受佛之嘱,“不如涅槃,常位人间”以助众生,十六罗汉的尊称为十六尊者,这些已在《法住记》一书中(作者为公园2世纪狮子国即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此书后被唐玄奘译成汉文,唐末著名僧画家始画十八罗汉即在原十六罗汉之外加上庆友和玄焋,后则被世人接受成十八罗汉之说,而五百年之说有三:一说是释迦牟尼的五百个弟子,二说是参加第一次或第四次集结(佛教会议)的五百罗汉,其实“五百”在古印度只是形容众多的意思 十七,佛教的五欲供是什么?

佛教认为人生有五欲(色、声、香、味、触),而戒除五欲可以减轻烦恼、安然自得,故寺院前供品尝有:鲜花(或明镜)琵琶(或其他乐器如钟)香、水果天衣(或帐幔)、鲜花象征视觉,乐器代指听觉,香则喻为嗅觉,水果为味觉,天衣为触觉,这些称为“五欲供”即象征五种感官引起的各种欲望,劝引人们放弃欲望,一心修佛 十八,中国佛教史上的“三武灭佛”是怎么回事?

由于佛教势力的扩张,严重影响到封建社会王朝的赋税收入和兵力、劳动力的来源,佛教同最高统治者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在中国佛教史上出现过“三五之厄”的皇帝灭佛运动,三武指的是①北魏太武帝拓跋寿②北周武帝宇文邕③唐武宗李炎,以上三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下令灭佛,尤其是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以灭佛运动是最严重的一次,称为会昌法难,它给佛以严重打击,使佛教从此由盛而衰 十九,中国佛教产生宗派的原因是什么?佛教自西汉时期传入中国后,佛经逐渐出现各种译本和不同的理解,并受印度部派佛教影响,在南北时期已发生了各种不同观点的学派,但未成宗派,隋唐时期,佛教各宗派开始形成,特别是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思想活跃,寺院经济高度发展,这样,佛教理论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更加紧密,具有各自理论体系和宗教法规的佛教宗派便开始建立 二十,中国佛教有哪些宗派?

中国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寺、法相寺、华严宗和禅宗这四个各自理论体系的宗派以及律宗、密宗、净土宗这三个在民间广有影响的宗派,其中天台宗、禅宗、律宗、密宗、净土宗在唐代以后传播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并在那里建立了各自或互相结合的宗派 二十一,什么事密宗

密宗又称密教、瑜伽密教等,此宗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依据,以真言(咒语)、手印、仪轨等方式,达到即身成佛,以身、口、意三密相应为宗要,故名密宗,它是7世纪以后印度大乘佛教一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结合而产生的,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传授,在唐代开元年间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人先后在长安译经传播,曾极盛一时,五代后衰微,现在西藏多密宗和唐代所传的部系不同,一般称为藏密和喇嘛教,而后唐代长安的密教为唐密

二十二,为什么密教要修持“三密加持”

密教认为,世界万物、佛如众生皆由地、水、风、火、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识”为“公法”二者统摄宇宙万物,而又皆众生之心中,佛与众生修性不同,众生如果依法修持“三密加持”-----手结印契、口诵真言、心观佛尊,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静,与佛的身、口、意相应,这样就能即身成佛 二十三,喇嘛教是什么样的宗教?

喇嘛教是佛教的一支,因其主要在我国的藏族地区形成和发展,故藏传佛教或藏语系佛教,它是印度密教在公园8世纪时传入西藏并与当地原始宗教(本教)斗争结合而形成,它以藏文《大藏经》为主要经典,以无上瑜伽密为最高修行次第,至13世纪,由于元朝统治者得大力扶植,上层喇嘛教开始掌握政权,在西藏逐渐形成“政教合一”的制度 二十四,喇嘛教有哪些教派?

喇嘛教在不断传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教派,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后演变为格鲁派、俗称黄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和格鲁派(即黄教)等,以格鲁派影响最大,而且它目前仍是喇嘛教中最主要的教派 二十五,喇嘛教僧人的教阶(僧阶)制度是什么?

喇嘛教的僧侣俗称为喇嘛,藏语中意为上师,只有地位学问有修养且能为人师表,领人修行的僧人,其僧阶制度;最低级为僧侣(所谓闲散喇嘛)格西(有一定学位的僧人)、扎萨克喇嘛(僧学院或中小寺院主持人)、*(大寺庙的主持人,藏语俗称“ 古”是神化现的肉身,是喇嘛教的五级僧侣)大*(称为“呼图克图”,是蒙语中“有寿之人”的意思,具有世任西藏地方政府摄政为贵格)、*和* 二十六,喇嘛教首领的转世相承是怎么回事? 喇嘛教依据灵魂转世,生死轮回的教理,规定自*以上高级僧侣的产生,采取转世制度(即灵童转世制),喇嘛教首领原本是父死子继,至13世纪,由噶举派的噶玛已支系开始实行转世制,15世纪格鲁派兴起并禁止喇嘛娶妻,转世制度更为流行,*死后。寺院上层集团通过古卜,降神等活动,寻找*圆寂时出生的婴儿,将其名字写于纸片,从若干纸片中选出一张,这个婴儿就是上代*“转世”的灵童,迎来寺中继承*的地位 二十七,何谓金瓶掣(抽)签?

1727年,清廷设置驻藏大臣,规定与*、*共同管理西藏地方事务,后又由清朝皇帝----金瓶(即金奔已瓶),专供寻认灵童之用,该瓶口内插有签筒,筒内放置如意头像牙签五支,凡寻认灵童时,邀集四大护法,将灵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日,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牙签上,放入瓶中,选派有真正学问的*、祈祷七天,然后由各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认定,如果找到灵童只有一名,亦需将一个有该灵童名字的象牙签同放瓶内,如抽出没有名字的牙签,就不能认定已寻得灵童,而需另外寻找,*喇嘛和*额尔德尼的转世也一样,须经瓶挚签才能确定 二十八,喇嘛教的主要寺庙有哪些?

在西藏地区当今喇嘛教最大有影响的是格鲁派,俗称黄教,其寺院也最有影响,黄教有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三大寺一般均由当时*担任“池巴”(住持),札什伦布寺不列入“三大寺”,但也是西藏地区最大的黄教寺庙之一,

青海的塔尔寺,是西藏地区之外最大的黄教寺庙之一,是我国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在世界佛教界也享有盛名。

另外还有噶举派(白教)的止贡寺、萨迦派(花教)的萨迦寺、宁玛派(红教)的多吉扎寺等

二十九,什么是禅宗?

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意为“静虑”就是用静坐思维的方式,以期彻悟用心故名禅宗,主张用“禅定”作为宗教的全部修行方法。

推荐第6篇:佛教

佛教的创立及教义

(一)佛教的创立

一、佛教简介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为乔答摩.悉达多创立。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权宜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世界上的很多人。但同时,佛教对人文社会也有着优良的影响。

二、佛教创立

相传释迦牟尼14岁那年曾驾车出游,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看到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

最后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到出家可以解脱生死病老的道理,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想法。29岁(一说19岁)时,他不顾父王的多次劝阻,毅然离开妻儿,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离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后来七天进一餐,穿树皮,睡牛粪。 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便放弃苦行,入尼连禅河洗净了身体,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健康。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成了佛。佛即佛陀,意为觉者、知者。这一年释迦牟尼35岁。

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5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 初转法轮.释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迹遍布恒河流域。

所到之处,专心讲道。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常随弟子据说有1250人,著名的有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优婆离等十大弟子。佛、法、僧这佛教的 三宝已具备,佛教正式形成。

(二)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现将佛教的基本教义简介如下。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在《杂阿含经》中,释迦牟尼曾经给缘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在《中阿含经》中,释迦牟尼又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

四谛,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

八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 十二因缘,

无明

过去二因

过去现在一重

名色

六处

现在五果

三世两重因果

现在三因

现在未来一重

老死

未来二果

因果,或称因果律,为佛教教义系统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谓一切事物皆由因果法则支配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三界六道是佛教业报轮回说的主要内容。佛教认为,众生由惑业之因(贪、瞋、痴等)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回的果报,如车轮之回转,永无尽止,故称轮回,或生死轮回、轮回转生。

三十七道品,又作三十七菩提分,指为追求智慧、获得觉悟而进入涅盘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和途径。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七个方面。

涅盘,意译作灭、寂灭、灭度等,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无明后所证得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不生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此外,出现于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迦牟尼),其肉体之死,称涅盘(寂灭)、般涅盘(圆寂)。

密宗法义:在佛教教义中,密宗的教义系统具有其显著的独特性。密宗认为,佛教其它诸宗的教义,是作为应化佛的释迦牟尼对娑婆世界的众生所作的教化,是显教;惟有密宗的教义,是作为法身佛的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在法界心殿对金刚萨埵等从心流出自内证之内眷属,宣说佛自内证之境界,深妙奥秘之秘密法门,是大日如来的真言教法。密法于释迦牟尼入灭后之八百年,由龙树菩萨开南天铁塔,亲从金刚萨埵受之而流传于世。

(三)看法

看待佛教,就是看待一种生活方式和处事的基准原则。佛教本身,属于教育行为;由佛教的经典和活动可以看出,皆是示范和说明,与现代人练习瑜伽健身等活动在每个阶段,该注意什么怎样提升,说得很详细。吃素也是有依据的,因人而异不强求。其次,佛教在律法上多属于用心来扶正个人的过失和错误,不用外力强制,属于根本的教育。所以,对于建立和谐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推荐第7篇:佛教

佛教: 历史 故事

主张的观点 宗教信仰:慧能

中国的宗教——佛教

一、佛教的产生

二、佛教的传播

三、佛教的经典和标志

四、寺庙建筑格局

一、佛教的产生

创始人:悉达多 乔达摩

创立时间:公元前6—5世纪(具体时间:出生于公元565,逝世于公元前485,比我国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长10岁)

创立地点:古印度西北部喜马拉雅山山脚下的伽毗罗卫过(今尼泊尔境内) 佛祖四大圣迹

1、出生地:蓝毗尼花园

2、成道地:菩提伽耶

3、初转法轮地:鹿野苑

4、涅盘地:拘尸那迦 补充:

1、释迦牟尼诞生地:蓝毗尼花园

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西北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皇室。其父是迦毗罗卫过的国王,名叫首图驮那,即“净饭王”。她的母亲摩诃摩耶,是领国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据佛经记载,她怀孕时,曾梦见一只六牙白象,头为朱色,从天而降,入于右肋,国王即请相师占卜,相师说,此是神圣入胎。四月八,摩耶夫人产期将至,按照当时的习俗必须回娘家分娩。当她,走到蓝毗尼花园时,明星闪烁,莺啼蜂鸣,鲜花盛开香气扑鼻,令人心旷神怡。于是,夫人便同侍从一起在此休息。在游览中,她信步走到一棵名叫无忧树额大树前,树枝繁茂,就举起右手想摘一枝,刚攀着树叶,突觉一阵腹痛,不久,释迦牟尼就慢慢地从夫人的右肋诞生了。

据说释迦牟尼降生时,大明之光照亮了十方世界,地面涌出金莲花。释迦牟尼一生下来就会走路。他向东西南北四方各走了7步,步步生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上下及四维,无能尊我者。“释迦牟尼具有许多特殊的体态特征,发如青丝、乳有青毛,指如赤铜,头上有髻等,共有32相和80种好,成为佛的标志。

这是有二蛇飞来,口中吐出冷暖二泉为太子洗浴。蛇是古印度佛教中的护法神,古印度对于蛇非常崇拜。但佛教传入中国后,蛇浴太子的传说就逐渐演变成龙浴太子。因为中国文化不崇拜蛇,只崇拜龙,又由于“九”在中国是“天地之至数”,即最大的阳数,所以就演变成“九龙浴太子”。在我国莫高窟、龙门石窟及大足宝顶山石刻中,都有九龙浴太子的壁画和石雕、石刻。

2、成道地:菩提伽耶

(释迦牟尼为什么要抛弃王位?) (有待补充)与一佛三身的成道相有关

3、法轮:是佛法的别称

二、佛教的传播

佛教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分裂,传播大体分为南北两路,形成三大支系:

1、南传佛教:斯里兰卡、东南亚各国和我国云南地区少数民族

2、北传佛教:经中国内地传至朝鲜、日本

3、藏传佛教:由内地和印度传入西藏,影响我国西藏、青海

4、内蒙以及蒙古地区

三、佛教的经典和标志

(一) 经典

佛教的经典大致分为经、律、论三部分,成为三藏。 经是佛阐的教义; 律是僧侣的戒规;

论是阐发经和论律的著作

三藏均通晓的高僧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三藏和编在一起的成为大藏经。

(二) 标志 “卍”(或卍)字符是佛教的标记,古代曾被看作火或太阳的象征,梵文意为“吉祥之所集”。唐朝武则天时定此字读音为“万”。

法轮,比喻佛法,意思是佛说法圆通无碍,运转不息,能催破众生的烦恼。

四、寺庙的建筑格局

(一) 山门与三门殿

山门:侠义指寺院的正面楼门建筑,也就是我们通俗理解的佛寺最外面的门。

广义的可以代指寺院,因为以前寺院多筑于山林之间,故以山门为寺院的别称。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世寺院虽造于平地、市井之中,亦泛称山门。

三门殿:三门一般有三个门,既“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现在寺院有的虽然只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进入三门殿就意为着开始进入寺庙的神圣空间。

(二) 把门将军:哼哈二将

寺院的三门殿内门的两旁塑两尊大菩萨,他们睁眼鼓鼻,上身裸露,体魄健壮,手持金刚杵,为大力士和大武士,即警卫佛的夜叉神,又名“执金刚”。世俗称此像为“哼哈二将”。

1、青叶髻与楼至徳 佛训中关于这两尊菩萨有这样一种说法,在远古时代,有一个国王的夫人生了一千个儿子,个个都成了佛。最小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叶青髻,一个叫楼至徳。他们两兄弟为了兄长们成佛,同时也为了保护佛法,便自觉自愿做了佛国的佛法神。他们两个,手拿武器,腹怀“窍中二气”,怒目而视,威武雄壮,尽职尽责,把守 山门,保卫佛国与佛法永远不受侵害。

2、郑伦与陈奇

佛教传入我国后被大量的汉化,乃至佛家的叶青髻和楼至徳二位金刚护法神也被置换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哼将原名郑伦,原为商纣王的大将,是厄度真人的弟子。郑伦虔诚拜师,认真学法,因此深的厄度真人的钟爱,厄度真人很快授他一种法术,这就是“窍中二气”。如遇盗贼,只要鼻子一哼,就会响如洪钟,并随响声喷出二道白光,可摄敌人魂魄,所以任何敌人在他面前都会失败。后来被周文王擒获改邪归正,却又被纣王的部下斩死。哈将名叫陈奇,他腹内有一道黄气,如遇敌人,只要张口哈出一道黄气,同样可以摄取敌人魂魄,使敌人呆若木鸡,举手就擒。后来被哪吒刺死。在姜子牙封神是封郑伦、陈奇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这就是民间所流传的哼哈二将。

(三) 天王殿

1、进门拜米勒,出门拜韦陀

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驮天塑像,因此得名。天王殿最初多见于净土宗寺院,中国禅宗本不供弥勒。但两宋之后中国佛教出现禅净双修的局面,天王殿开始出现在大部分中国寺院里。 天王殿一般面向北,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驮天塑像。

2、弥勒佛

大肚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意思是“慈氏”。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是同时代人。

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其实这是按照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据《宋高僧传》等记载,契此是五代时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又号长汀子。他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语无常,四处坐卧。能预知晴雨,“天将雨,即着湿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为验”。与人言吉凶颇为“应验”。因其总负一布袋,故被称为“布袋和尚”。他还常把布袋中化缘来的什物一古脑儿倾倒于地,对围观的人们叫道:“看!看!”梁贞明二年(916),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庑下的一块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后人认为他是弥勒转世,为他建塔供养。宋崇宁三年(1104),岳林寺住持昙振为他建阁塑像。此后,江浙一带就逐步流行一种按“布袋和尚”形象塑成的袒腹大肚、喜笑颜开的笑口弥勒像,并将他安置在天王殿中,令人一进山门就有皆大欢喜的感觉,深受世人喜爱,以后“大肚弥勒”的这一布置就成了寺庙的定制。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个按着一个大口袋,一手持着一串佛珠,乐呵呵地看着前来游玩进香的人们,人们见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很多寺院的弥勒殿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3、韦陀 (1)简介

韦驮菩萨,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

佛教护法是不用宝剑的,韦陀菩萨执的是伏魔杵。中国佛教寺院中,韦驮菩萨像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门口的四天王殿内,面向著寺院,以守护伽蓝(即道场)。其形像大多为身穿甲胄的雄壮武将,手持金刚杵,或以杵柱地,或双手合十,将杵搁於肘间。 (2) 韦陀杵方向的含义: ①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

②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

③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3)相关典故(一)——昙花一现,只为韦陀

相传昙花原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开花,四季都灿烂。她还爱上了每天给她浇水除草的年轻人。后来此事给玉帝得知,玉帝于是大发雷霆要拆散鸳鸯。玉帝将花神抓了起来,把她贬为每年只能开一瞬间的昙花,不让她再和情郎相见,还把那年轻人送去灵鹫山出家,赐名韦陀,让他忘记前尘,忘记花神。

多年过去了,韦陀果真忘了花神,潜心习佛,渐有所成。而花神却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曾经照顾她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陀总要下山来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所以昙花就选择在那个时候开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气绽放在那一瞬间。她希望韦陀能回头看她一眼,能记起她。可是千百年过去了,韦陀一年年的下山来采集朝露。昙花一年年的默默绽放。韦陀始终没有记起她。直到有一天一名枯瘦的男子从昙花身边走过,看到花神忧郁孤苦之情。便停下脚步问花神“你为什么哀伤?”。花神惊异,因为凡人是看不到花神的真身。如果是大罗金仙头上有金光、如果是妖魔头上有黑气、如果是凡人头上是无任何灵光。刚刚从身边走过的明明是一个凡人,如何看得见自己的真身。花神犹豫片刻只是答到“你帮不了我”。又默默等等待韦陀不在回答那个男子的话。40年后那个枯瘦男子又从昙花身边走过,重复问了40年前的那句话“你为什么哀伤?”花神再次犹豫片刻只是答道“你也许帮不了我”。枯瘦的男子笑了笑离开。在40年后一个枯瘦的老人再次出现在花神那里,原本枯瘦的老人看起来更是奄奄一息。当年的男子已经变成老人,但是他依旧问了和80年前一样的话“你为什么哀伤?”。昙花答道“谢谢你这个凡人,在你一生问过我3次,但是你毕竟是凡人而且已经奄奄一息,还怎么帮我,我是因爱而被天罚的花神”。老人笑了笑,说“我是聿明氏,我只是来了断80年前没有结果的那段缘分。花神我是送你一句。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归尘”。说完老人闭目坐下时间渐渐过去,夕阳的最后一缕光线开始从老人的头发向眼睛划去,老人笑道“昙花一现为韦陀,这般情缘何有错,天罚地诛我来受,苍天无眼我来开”说吧老人一把抓住花神,此时夕阳滑到了老人的眼睛,老人随即圆寂,抓着花神一同去往佛国去。花神在佛国见到了韦陀。韦陀也终于想起来前世因缘,佛祖知道后准韦陀下凡了断未了的因缘。因为聿明氏的老人违反了天规所以一生灵魂漂泊。不能驾鹤西游、也不能入东方佛国净土,终受天罚永无轮回。

昙花一现,只为韦陀。所以昙花又名韦陀花。也因为昙花是在夕阳后见到韦陀,所以昙花都是夜间开放。 相关典故

(二)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4、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着琵琶。代表着做事情不可操之过急,要知道[中道],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像弹琴一样,琴弦松了,弹不出声来,紧了它就断了。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就是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要过了头,也不能有欠缺,事情才能圆满。————调

南方增长天王,这是代表日新又新,他手上拿的是剑——慧剑(智慧之剑),是[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的意思。——————风

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着一条龙,有的时候是一条蛇,蛇跟龙是一样的意思,代表着变化!我们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这个物质世界的现实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变化无常、变化多端,一定要把他看清楚,那样才能够从容应付。————顺

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一把伞;伞是遮盖。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有种种染污,所以要预防,不要被污染。在广学多闻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不要受染污。对现实社会要能够完全、理智的理解,才有智慧、有能力,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方法去应付、处理(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才能做到尽善尽美————雨 相关典故

(一)

说是朱元璋当年在皇觉寺做和尚时,方丈整天让他打扫卫生,而且要打扫干净,不然就不让他吃饭(朱元璋饭量很大,很能吃)。所以每次打扫的时候,嘴里就念叨着:菩萨啊,为了让我吃上饭,你就抬抬脚,让我打扫干净点。四大天王知道朱元璋是以后的天子呀,不敢得罪,所以就一人抬起一只脚,谁知这时小沙弥叫朱元璋出去玩,朱元璋就高兴的出去了,没有让他们把脚放下来,他们也不敢放下。故明朝以后建的四大天王都是抬着一只脚的

(四) 大雄宝殿

1、释名大雄宝殿

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成为大殿的。一般来说一座寺院只有一座正殿即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就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大雄:大雄是佛的徳号,大者有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慑服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有圆觉智慧,能雄震大千世界,因此佛家弟子尊称他为大雄。 宝殿:宝指佛、法、僧三宝。

殿是我国自宋代以来对主体建筑的称呼

所以,大雄宝殿合起来是指供奉释迦牟尼佛祖的寺庙的主体建筑。

2、大雄宝殿内的众神设置 (1) 一尊像: (2) 三尊像:横三世、竖三世

一尊像:即释迦牟尼像,分坐、立、卧三种姿势+左右胁侍:迦叶和啊难/文殊和普贤

① 第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道以前的过去生中,为了众生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这些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这种姿势的造像,名为成道相。 ② 第二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各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势。

另外有一种立佛,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这名为“栴檀佛像”,传说是佛在世时印度优填王用栴檀木按照佛的面貌身形所作。手下垂名为“与愿印”,表示能满众生愿;上伸名为“施无畏印”,表示能除众生苦。后来仿照此形像制作的也叫作“栴檀佛像”。

③ 第三种是卧像。释迦牟尼向右侧平卧,这是他进入涅盘的姿势。释迦牟尼临终前嘱咐在身边的弟子勤修我法,因此卧像四周大多塑有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像。 一般大雄宝殿还在释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两位比丘塑像,一年老(释尊之左),一中年(释尊之右),这是佛的两位弟子。年老的名叫“迦叶尊者”(即摩诃迦叶,叶音摄,禅宗一祖),中年的叫“阿难尊者”(禅宗二祖)。佛涅盘以后,迦叶尊者继领徒众,后世称之为二祖。大殿中的这组造像,一般称为“一佛两弟子”。 三尊像:

1、竖三世:依“三世”原本的时间意义而划分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居中为现在世:释迦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 左侧为过去世:燃灯佛

释迦牟尼前世曾是一位虔诚敬佛的信徒,当时他曾重金买下一枝稀罕的五茎莲花,供献给燃灯佛。由于莲花是佛教中的圣花(《妙法莲花经》即以莲花来象征佛教教义的纯洁高雅),五茎莲花更是圣花中之珍品。因此,这个供献使燃灯如来深为高兴,佛在欢悦之余,给这位信徒(释迦的前身)授记,预言他将在九十一劫之后的此贤劫时成佛,授释迦牟尼佛。 右侧为未来世:弥勒佛

弥勒,在古天竺语中是慈和、慈祥之意;其名阿逸多,是无人能胜、无往而不胜的意思。佛如其名,据说此尊最著名的功法便是“慈心三昧”。他在人间播道时,总是笑嘻嘻的,令众人生好感。弥勒佛也是佛教中的“未来佛”。

2、横三世:按地域划分势力范围

中间是婆娑世界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萨,左立普贤菩萨;

释迦牟尼乃娑婆世界教主,这里是释迦牟尼进行教化人间的世界。佛和菩萨任劳任怨进行教化,表现了大慈大悲.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这里的人民没有烦恼,可尽情享乐。 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两旁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药师佛是净琉璃世界教主,主宰人民无灾无病、丰衣足食、身心安乐、生男育女。 如何区分

释迦牟尼佛手势主要为说法印(一向前、一向下), 药师佛主要为手托宝塔, 阿弥陀佛主要为手托莲花。

知识点补充

1、寺院内为什么莲花特别多? 这主要跟佛教的教义有关系;

《大正藏》经典说,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其实许多花都柔软、乾净、充满香气,只是莲花有一特殊的生态是其他植物没有的,因此承担了佛教的象徵使命,“初期佛教徒是基于植物生育的特徵而重视莲花,”日本老一辈佛教美术研究学者林良一在《佛教美术的装饰文样》中写道。

春夏秋冬,四季轮转,花落花开,花朵具有谢而又发的生命力,本是许多文化喜爱惜用的主题。但世间花卉先开花后结实,莲花则在开花同时,结实的莲蓬已具。明朝详述各种植物的书籍《群芳谱》就特别强调莲花“华实齐生”的特质。莲花因此被佛家视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未来。

佛说平等,不论过去现在未来,天地万物时空,方位大小多少,人与人,如此如彼,穷富贵贱皆平等。极乐净土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具有超时空相貌的莲花,独享“福报”,成为净土世界的花朵。

2、佛前供一杯水,有什么意义呢?

表法的呀!水是干净的、清净的,代表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干净;水不起波浪,是平的,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平、一样静。看到这杯供水,就想我的心要像水一样的清净、平等。 佛前供花,花代表[因],开花后就结果;花代表六度万行。供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呀,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想到[希望得什么样的果报,就要修什么样的因]。

2、大迦叶尊者

迦叶又称摩诃迦叶,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出生于摩揭陀国王舍城近郊之婆罗门家。 尊者于释尊成道后第三年皈依为佛弟子,精进修行很快即证入阿罗汉境地。 迦叶尊者,人格清高,常行头陀严谨修行。故称「头陀第一」。深受释尊敬重信赖,曾受佛陀分予半座礼遇。于释尊涅盘后,他领导着佛教僧团于王舍城,召集五百阿罗汉(圣弟子),由阿难尊者诵出经文,优婆离诵出律典,完成佛教第一次经典结集,对佛教贡献极大。 相传迦叶尊者传法阿难尊者,后来隐身入定于鸡足山中,等待弥勒佛降世时,将转交释尊衣钵给弥勒佛,并协助弘法教化方行入涅盘。迦叶尊者为禅宗第一祖,「拈花微笑」的典故,至今传诵不绝。在中国佛寺造像中,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常安奉在释尊像的身旁,成为「一佛二弟子」的庄严道场。迦叶尊者形象大多为年长的比丘形象,呈现出历尽沧桑、严谨坚毅的求道风骨注: 注:头陀,意指修治身心,舍弃对食、衣、住等贪欲。一般称头陀行者为苦行僧。十二头陀行:(1)在阿兰若处,离世人居处而住于安静之所。(2)常行乞食。(3)次第食乞,乞食时不分贫富之家,而沿门托钵。(4)受一食法,一日一食。(5)节量食,指不过食,及钵中只受一团饭。(6)中后不得饮浆。(7)着弊衲衣,穿着废弃布所作之褴褛衣。(8)但三衣外,无多余之衣。(9)冢间住,住于墓地。(10)树下止。(11)露地坐,坐于露天之地。(12)但坐不卧,即常坐。至后世,头陀行则转为巡历山野而能耐艰苦之行脚修行之意或特指乞食之行者而言。

拈华微笑:指释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因了悟而破颜微笑之典故。相传有一次释尊在灵鹫山为众弟子说法,有大梵天王献金色波罗花,以表敬意。释尊默然不言,拈起金色波罗花向大众示意,在场众弟子俱不知释尊用意,百思不解默然之际,唯独大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于是释尊当众宣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样迦叶尊者就成了与释尊心心相印的传法弟子。

3、阿难尊者

阿难全称阿难陀。意为庆喜,系释尊的堂弟。他聪慧博学善记忆,年青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 佛陀之常随侍者。对佛陀所说佛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尊者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眉目俊秀,行仪清净,虽已出家却常有妇女对他心仪好感,然尊者志操坚定,勤修梵行,终能广结佛缘度化众生。

阿难尊者,忙于僧团寺务,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涅盘时悲而恸哭;后受大迦叶尊者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结集经典会中,被指为诵出经文者,对于佛法经典之传持,功绩极大。尊者温和善良,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尊者即再三请求佛陀终蒙许可,故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功劳至巨。 佛陀传法予摩诃迦叶尊者,迦叶尊者再传法予阿难尊者,故阿难尊者为付法藏之第二祖。在中国的佛教造像中,阿难尊者通常雕塑成五官俊秀、行仪端详的年青比丘。与迦叶尊者一起胁侍在佛陀两旁。

大殿两侧的十八罗汉

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局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佛教传到中国后,十六罗汉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后来演变成为十八罗汉。

罗汉的解释

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最早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意译上有三层解释:一说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烦恼;二说可以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三说可以帮人不再受轮回之苦。即杀贼、应供、无生,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相传罗汉本为佛教小乘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在佛祖释迦牟尼的规劝和鼓励下,所有罗汉们 纷纷回小向大,“往世不涅”,帮助维护大乘佛教,于是在大乘佛教里罗汉们也有了他们新的地位和作为。

罗汉又称阿罗汉,指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又具有引导众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

“十八”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佛教中也有许多“十八”,如“《十八部论》”、“十八界”、“十八变”、“十八层地狱”等,“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显然与这种“十八”情结有关。在历史上嵩山少林寺也出现过少林十八罗汉。功夫罗汉潘国静是现代少林十八罗汉之一!

三大士像

在正殿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萨像。一般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之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龙。海岛观音像 有些寺院于大殿背后修海岛,面北而设观音像,立海岛上,观音右手据杨柳,左手托净瓶。

无事不登三宝殿

“三宝殿”源自佛教。“三宝”是指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殿”即是佛教寺院中佛、法、僧的三个主要活动场所。

“佛”是佛教信徒“大众登场藏(chǎn)事的地方,如“大雄宝殿”;“法”是佛家珍藏经典之所,如“藏经楼”;“僧”是指僧侣“燕息”(睡觉)的禅房,也称僧寮。

照礼教说,发生了什么事才应去三宝殿呢?初

一、十五拜佛颂经当然要去;新年、节日祈福祭天必定要去;战争、灾荒、婚丧、生日、病痛,常要求神拜佛肯定要去;法事、仪式、招魂必要拜佛上香、请僧人出庙,也必然要去;躯体康复、考试中举、生儿育女因许愿还愿也要去宝殿,可见,无事的话,谁会去“三宝殿”骚扰呢

男戴观音女戴佛

男人多戴观音,是让男人少一些残忍和暴力,多一些象观音一样的慈悲与柔和,自然就得观音保佑平安如意。

女士多戴弥勒,是让女人少一些嫉妒和小心眼,少说点是非,多一些宽容,要象弥勒菩萨一样肚量广大,自然得菩萨保佑快乐自在。

总的来说,男戴观音女戴佛也就是男女互补的意思,男人可以吸取一些女性的优点来弥补男性的缺点,而女性则可以吸取男性的一些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过去经商的、赶考的等等都是男子,常年出门在外,最要紧的是平安。观音可保平安,同时人们也希望在其保护下,生活顺利、事业顺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观音是经过几许多年来中国人的提炼以佛教中的观音大士与道教中的王母娘娘和融合所形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女身形态。佛也就是弥勒佛——未来之佛,能带给人们福气、祥和之气,以祈盼美好的明天

推荐第8篇:佛教

起源: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代印度,相当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距今约有2500年的历史。佛教创始人悉达多·乔答摩,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他出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花园,35岁时在菩提伽耶成道,并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弘扬佛法,最后在拘尸那迦圆寂。

传播:佛教向亚洲各地的传播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条线路。南传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7~8世纪佛教分别由印度和中国汉族地区传入西藏,形成藏语系佛教。目前佛教主要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一带。

基本教义: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说,把人生看作是一个因果轮回的苦海,通过自我的修道,进入到涅磐境界,即不生、不灭、永远超脱的最高理想境界。佛教经典为《三藏经》。佛教的标记为“卍”,表示吉祥、如意、万德,也有用法轮表示的。 佛教的陆游资源:佛教三大建筑景观:寺庙、佛塔、石窟

四大天王:是佛教传说中住在须弥山腰守护并掌管东西南北四大部洲山河大地的神。也称护世四天王。佛教传入中国后,其传说逐渐汉化,形像也逐渐演化。四大天王的形像寓意他们分别掌管风、调、雨、顺,护国安民,这是合乎中国社会民众心理的四大天王形像,其位置在天王殿内大肚弥勒佛的四周。

推荐第9篇:佛教

佛教自传入我国就与我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从旅游资源视角看,我国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起步较晚,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性、完整性以及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深层地挖掘。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应该挖掘其深层次内涵,遵循开放性、生态性、特色性的原则,按照主题公园、节庆活动、餐饮等形式,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激发旅游动机的文化因素,并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成熟的旅游产品

根据佛教界的说法,佛教是关切人生、以人为本、帮助他人获得心灵拯救的宗教。尤其中国佛教更是具有积极人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他通过教育和引导人自修、自悟、自证、从而在精神上得到自我解放,因此,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是啊,走遍天下,哪儿找得到长角的兔子呢?这正是中国佛教的积极入世精神。

正因为中国佛教具有这种强烈的人世精神,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我们如能吸取其积极人世、普济苍生的精神,毫无疑问,这将有助于促进人类的幸福、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中国前任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认为人间佛教的意义在于使人们能够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行,建立起助人为乐的精神文明,建立起彼此互助、人际和谐的乐园。

首先,佛教的缘起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石。佛教哲学最核心的最根本的哲学基石就是缘起论。所谓缘起就是佛教认为世界万物、宇宙万物的形成不是无因的,也不是从总的原因当中派生出来的,不是一因论。缘起论进一步又可以推论出佛教的一个基本论断,就是“缘起性空”。这涉及到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就是一切缘起的事物它的本性是空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本质是空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异”就是不相离,不离异。“色”就是物质、事物。“空”的主要内容是说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即“诸行无常”。一切物质、事物不离开空,空也不离开色。“即”是相即、不相离的意思,“色即是空”。就是色和空不相离。一切都是缘起,互相联系的,人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就要认识到这种彼此的缘起关系,要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是流转变迁不息的,不要对外在的东西产生执著,要认识到它的无常性质,不要把酒气财气、功名利禄当成比自己身心的安宁、和谐更可贵的东西。

缘起论是佛教的核心哲学基石,也是佛教的世界观,在其基础上又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性的范畴,如因果、平等、慈悲、圆融等,这些范畴是当前解决和缓解人类社会矛盾最有借鉴意义的佛教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随着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社会诱惑日益增多,风气日益恶化,不少位高权重的官员经不起奢华生活的诱惑,钱权交易,权色交易、生活腐化、堕落等,这是失去了作为领导干部基本的职业责任、社会责任以及对自己本人的责任所导致的。因此,通过批判性地吸取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有利于人们真正树立道德责任感。有利于人们形成真正道德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要求对过去的态度是感恩,感父母恩,祖国恩,众生恩,国土恩,对已经做过的错事和恶业要忏悔,要下决心坚定地去改正;对现在的态度是贡献,为官一任,要对得起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对将来的态度是责任。有了这种清醒正确的人生态度,才会真正全心全意地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才会做出真正的善业、善行。

佛教的这些伦理道德要求,与和谐社会的热爱集体、守法自律、尽职尽责、爱心奉献、造福社会等不谋而合,有助于促进社会安定,建构起和谐安宁的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

佛教之于我们,也许并不能使我们在了解感兴趣之后,变为一个圣人,成为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好人;但是也许佛教对于我们更多的是充当一个老师的角色,伟大的老师们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品质:他们不会因为自己懂什么就教别人什么。大部分的人教别人东西,是因为认为自己知道了一些事,希望透过教导炫耀一番,建立优越感;至于对方会不会从教法中受益,他们可不管。真正的老师,只在特殊的时机教导别人须要知道的东西,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引导别人究竟成佛。

而对于这个浮躁与虚妄的社会,对于人们对善的漠视,对午休无止的欲望。也许凭我们的一己之力能对他带来的改变很少很少,但我们不能基于此就也沦为堕落的其中一员。而任何一种宗教也许并不能如一道圣光一样,一旦接触上就对整个社会进行了洗礼。但是,在现阶段的社会状况下,佛教能够给我们最大程度的帮助,因为她可以教导人们“相信业”自觉承担起生活给予你的应该的,不应该的所有的可能,成为一个不在对外强求,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完全的负起责任来的人。当社会中的每一个都能够为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负起责,那么这个社会也许就不在会有这么多在我们看来为了追求某种利益而荒唐的举动,也许我们也不会再无休止的讨论到底是老人倒地了没人敢扶还是做好事了反而被冤枉;也不会再看到人们为了逃避责任或是金钱的诱惑使人不顾生命;更不会看到人和人之间的不信任与隔阂,买东西时我先想的是会不会缺斤短两,去医院看病医生会不会给我认真看病等等等。我们干为自己的任何一种行为承担起后果,并且不再选择抱怨而是坦然去面对,这个社会到那时大概已经不存在可以需要去抱怨的事情和理由了。就像佛教中所说的“欢喜了旧业,不再造新业”认真踏实过好了自己的每一天,而不是去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或是让眼花缭乱的欲望迷蒙了双眼,那么,佛教对于我们或者说对于这个社会的教化也就达到了吧!

济南佛教历史沿革简要发展概况:

济南佛教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期,著名高僧朗公,创建了山东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朗公寺。位于历城柳埠,朗公寺在隋开皇三年改名神通寺。南北朝时期,朗公又创建了长清的大灵岩寺。

隋唐时期,济南佛教兴盛,兴建了千佛山兴国禅寺、开元寺、净居寺等100多座寺院。明清时期,济南佛教兴衰不定。直到解放前,济南还保存30余座寺院。这时期香火最旺的当属千佛山兴国禅寺。解放后,仍有千佛山兴国禅寺,崇实佛学会等5处佛教寺院,佛事活动不断。

到了*时期,济南佛教寺院遭到严重破坏,僧人被逐到原籍,所有寺院都停止了佛事活动。直到1984年,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开始恢复了千佛山兴国禅寺。于1993年成立了济南市佛教协会,现济南共开放8处佛教寺院,共有僧尼50多位,信徒近8万。

济南佛教现在的旅游资源:

济南的佛教文化历史悠久,现存的佛教文化资源异彩纷呈、种类繁多,可以分为佛教物质景观、佛教活动和佛教饮食三大类。目前,济南市佛教正式开放场所6处(千佛山兴国禅寺、长清区灵岩寺、历城区神通寺、平阴县翠屏山宝峰寺、天桥区泺口兴隆寺、章丘市莲华山胜水禅寺),出家僧尼30余人,信众近8万人。

一,主要的佛教物质景观:

1、济南市千佛山兴国禅寺

千佛山古称历山,风景优美,层峦迭嶂,苍秀深幽,是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相传舜虞曾躬耕于此,故有舜耕山之称。隋唐时期,山东佛教昌盛,这里的悬崖峭壁上雕凿了众多佛像,又建千佛寺,故称名“千佛山”。其中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建造的兴国禅寺规模最大,被称为千佛山首刹。

兴国禅寺座落在千佛山北侧半山腰上。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4年10月交给僧人管理使用,1985年4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接待四方信众及中外来宾。1987年开始修复钟、鼓楼及大雄宝殿。兴国禅寺依山而建,共有7座殿堂,分四个院落,禅院深邃幽静,殿宇雄伟壮观,殿堂分布错落有致。整座寺庙迤逦山腰,古朴庄严,是千佛山的主体建筑。

2、济南市长清区大灵岩寺

地处济南市长清区的灵岩古刹,冠居天下名兰“四绝之首”,坐落在泰山西北气势威伟尊雄的昆仑山(亦称方山、玉符山)南麓。黄河北绕,岱顶南瞻,群山拱环,别是乾坤,为泰山背最幽绝处。

寺院经历一千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名胜众多,枚举难周。现存古建筑有金刚殿、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千佛殿、十王殿、御书阁、方丈院、证盟殿;除此尚有般舟殿、孔雀明王殿、卧佛殿、龙藏殿、七古佛堂、观音堂、达摩殿、转轮殿等众多殿堂遗址。寺中有被称为“海内第一名塑”的宋代尼塑罗汉、辟支佛塔、铁袈裟、朗公石、一线天、白云洞、可公床、菩萨顶(蹲狮岩)、仙人岩、仙人街、天门、无生地、明孔山、摩顶松、汉柏、鸳鸯檀、龙凤檀、太宗御碑、乾隆御碑群、慧崇塔、僧塔林、方山积翠、镜池春晓、朗公泉、袈裟泉、甘露泉、五步三泉、夕照亭、通灵桥、十里松以及散布于寺院山岩、殿壁间的无数文贤骚客留下的咏叹灵岩的诗偈碑文等等,风景优美、美妙难收。

灵岩寺清净幽寂,气势巍峨的天然环境以及寺中僧人素有的秉戒端行,明心达性,志趣高远,平凡而洒脱的气宇,在广大佛教信众乃至游人的心中更添了几多神秘、向往、与崇敬。

3、济南市平阴县翠屏山宝峰寺

翠屏山又叫“水山”、“小泰山”,位于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境内。该山以寺奇、石奇、树奇、水奇而闻名。宝峰寺即在此水山西侧。山上现有宝峰寺、宝峰院、宝峰东院及送子观音庙、白衣阁、藏经楼等古建筑。宝峰寺始建于唐朝,重修于明朝,据载系“唐代先师慈净和尚开山创业”。1978年,翠屏山多佛塔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峰寺一直是鲁西南地区较大禅宗和净土宗合一的重要寺院。其弘法范围及人文影响远及河南、河北、鲁中、鲁东一带。1999年2月以来,先后修复了宝峰寺大殿、正殿、天王殿和宝峰东院,并修建了进山路、停车场、水电专线等设施,使山上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近年来,到翠屏山旅游和烧香拜佛者逐年增多,逢佛教节日和庙会期间可达2000多人,进行朝拜、上香、洒扫等活动。

4、济南市历城区神通寺

有着“山东第一寺”之称的神通寺是齐鲁最早的佛教寺院,古称朗公寺,于公元351年由僧朗公所建得名,公元583年隋文帝杨坚将其改名为神通寺。隋唐时期,神通寺大建佛塔,广造佛像,至今保存完好。后经过唐末的社会*,神通寺一度衰败。宋金时期,艰难凋敝,至元代中叶,神通寺迎来新一期的发展高峰,所属寺院有28处之多,盛极一时。元末,神通寺曾遭火焚,直到明弘治年间再次重修,清朝以后,神通寺逐渐衰败,殿宇倾圯为遗址。1999年开始恢复重建,所有殿堂均为仿唐建筑,整体符合汉传寺院格局。当地有数千名佛教信徒,强烈要求神通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放,早日过上正常的宗教生活。今年7月,经省宗教局批准,神通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正式对外开放。

5、莲华山胜水禅寺

莲华山胜水禅寺位于章丘市垛庄镇境内,距济南、泰安、莱芜、章丘各四十公里,与岱宗北麓诸峰相连,方圆二余里,是山东著名的佛教圣地。莲华山主峰为灵鹫顶,其下诸峰,石色紫赤相间,为北方罕见之丹霞地质地貌,岩麓之间,古木森森,植被极佳,圣水禅寺即坐落其中。胜水禅寺,原名胜水庵、楚峪寺,不知始建于何代,盖宋元以来,屡修屡败,屡败屡修者多矣,至大明永乐年间,为中国佛教禅宗黄龙惠南隔世传人浩贤的道场,亦是中国佛教临济宗明代最重要的衍教之地,向与长清之灵岩寺互相呼应。

2004年,信教群众看到寺貌破旧,从宗教感情出发,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址上按照其原有风格、布局进行恢复性建设,重新修复了胜水禅寺。胜水禅寺历史悠久,每逢佛教节日,或初

一、十五,胜水禅寺香烟缭绕,信众盈谷,香客如云。今年10月,经省宗教局批准,胜水禅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正式对外开放。

6、天桥区兴隆寺

兴隆寺位于泺口柴火市街,占地0.3公顷,始建于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年久失修大殿主体倒塌。2000年9月落实宗教房产政策,兴隆寺产权归还市佛教协会,同时恢复佛事活动。2001年4月,市佛教协会筹款200万元重建寺庙大殿,并于当年竣工。重建后的大殿取名为大雄宝殿,面积875平方米、高20米,整个建筑气势恢宏,殿内的佛像是檀香木雕成,雕刻工艺精湛、栩栩如生。现寺内有出家比丘尼2名,经常来这里过宗教生活的信教群众200余人。

二,佛教饮食

素食虽是佛教鼓励的事,但却并不要求所有的教徒非得一律吃素不可。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是为慈悲一切有情众生的原故,所以在南传地区的佛教国家乃至出家的比丘,都不坚守素食;西藏的喇嘛,也不守素食。但他们不亲自杀生。因为,五戒的第一条就是“不杀生”,信佛之后,如能实行素食,那是最好的事,若因家庭及社交上的困难,不吃素也不要紧,但是不可再去亲自屠杀,也不可指挥他人屠杀。买了屠死的鱼肉回家,那是无妨的。

三,佛教活动场所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 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僧人渐多,遂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来僧侣居住。这就是佛教僧人居住修行之处所,都可总称为寺的由来。

院,本是寺内的一部分,寺内的别舍。后来佛教僧人也单独用院作为居住处所的名称,但院的规模一般比寺略小。

庵,是专指佛教出家的女众(比丘尼)居住的处所。 佛教的寺、院、庵不能与宫、观、庙混为一谈。宫、观、庙不用在佛教上(只有藏传佛教用“宫”)。

宫,原义是高大的屋子,过去皇帝的居处多称宫,后来道教供奉天地神明祖师等也可称宫。

庙,是朝廷、民间、道教皆用,用来供奉祖宗、神、仙等。

观,是道教所专用。

济南的佛教文化资源有很强的文化性、历史性、艺术性和区域性,综合价值较高。

推荐第10篇:基督徒丧事礼拜经文来源

基督徒丧事礼拜经文来源:新浪博客 | 作者:佚名 | 时间:2011-10-09 19:10:09 | 阅读[1103] 字体: [大 中 小] [繁体] [推荐]

有史以来,人类已有800亿人去世。据德国一报纸说:一天去世是147137人,一小时去世是6130.7人,一秒去世是1.7人。一天出生是364321人,一小时出生是15180人,一秒出生是4.2人。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一.有福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启14:13 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诗116:15 在耶和华眼中看圣民之死、极为宝贵。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赛57:1-2 义人死亡、无人放在心上.虔诚人被收去、无人思念.这义人被收去是免了将来的祸患。他们得享〔原文作进入〕平安、素行正直的、各人在坟里〔原文作床上〕安歇。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林前15:19-22 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提后4:6-8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 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帖前4:13-18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 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所以你们当用这些话彼此劝慰。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二.复活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约11:25-26 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三.回归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诗90:1-14 〔神人摩西的祈祷。〕主阿、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 神。你使人归于尘土、说、你们世人要归回。在你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你叫他们如水冲去.他们如睡一觉.早晨、他们如生长的草.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我们因你的怒气而消灭、因你的忿怒而惊惶。你将我们的罪孽摆在你面前、将我们的隐恶摆在你面光之中。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谁晓得你怒气的权势、谁按着你该受的敬畏晓得你的忿怒呢。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耶和华阿、我们要等到几时呢.求你转回、为你的仆人后悔。求你使我们早早饱得你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 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林后5:1-4 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 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深想得那从天上来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倘若穿上、被遇见的时候就不至于赤身了。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四.死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传1:14 我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传5:15 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他所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传7:1-4 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忧愁强如喜笑、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 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传8:8 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来9:27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伯1:21 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提前6:7-8 因为我们没有带甚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甚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诗49:17 因为他死的时候、甚么也不能带去.他的荣耀不能随他下去。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五.父 神家里五个住处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约14:1-4 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 神、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我往那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你们也知道。 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五个住处:地上,乐园、空中、千喜年国、新天新地。(住处:大厦、宅第、房间、寓所)。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忧愁:愁烦、烦乱,震荡不安、急度不安、心乱如麻、波涛汹涌。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来11:13-16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称为他们的 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六.离开身体与主永远同住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林下5:6-10 我们时常坦然无惧、并且晓得我们住在身内便与主相离。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我们坦然无惧、是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所以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TwR基督福音网-东营基督教|基督教讲道集|主日讲章|儿童主日学|牧师证道|赞美诗歌

腓1:22-23 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甚么。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第11篇:关于基督教奉献的经文

关于基督教奉献的经文

马太福音6:31-34 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申命记 8:11-14,

你要谨慎,免得忘记耶和华你的神,不守他的诫命、典章、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

恐怕你吃得饱足,建造美好的房屋居住。

你的牛羊加多、你的金银增添、并你所有的全都加增,

你就心高气傲,忘记耶和华你的神,就是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的 17-20 恐怕你心里说,‘这货财是我力量我能力得来的。你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因为得货财的力量是他给你的,为要坚定他向你列祖起誓所立的约,像今日一样。 你若

忘记耶和华你的神,随从别神、事奉敬拜,你们必定灭亡,这是我今日警戒你们的。 耶和华在你们面前怎样使列国的民灭亡,你们也必照样灭亡,因为你们不听从耶和华你们神的话。

“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于你,甚至无处可容。” 【 玛拉基书3:10】

“你要以财物和一切初熟的土产,尊荣耶和华。这样你的仓房必充满有余,你的酒榨有新酒盈溢。【箴言3:9-10】

“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别人,也必作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因为‘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这话是真的。”【路6:38,林后9:6】

“神能将各样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行各样善事。” 【林后9:7】

“他施舍钱财,周济贫穷;他的仁义存到永远。”那赐种给撒种的,赐粮给人吃的,必多多加给你们种地的种子,又增添你们仁义的果子;叫你们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舍,就借着我们使感谢归于神。【林后9:8-11】

旧约圣经对富足和财产的态度:

1.繁荣是神给的福气(诗37:25;箴10:22:诗112:3);

2.以不贫不富为幸福(箴30:8-9);

3.确信财富是耶和华所赐的

(传5:19)你若在一省之中见穷人受人欺压,并夺去公义公平的事,不要因此诧异。因有一位高过居高位的鉴察。在他们以上还有更高的。 If thou seest the oppreion of the poor, and violent perverting of judgment and justice in a province, marvel not at the matter: for he that is higher than the highest regardeth; and there be higher than they.

5:9 况且地的益处归众人。就是君王也受田地的供应。 Moreover the prof

it of the earth is for all: the king himself is served by the field.

5:10 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这也是虚空。

He that loveth silver shall not be satisfied with silver; nor he that loveth abundance with increase: this is also vanity.

5:11 货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什么呢,不过眼看而已。 When goods increase, they are increased that eat them: and what good is there to the owners thereof, saving the beholding of them with their eyes?

5:12 劳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的丰满,却不容他睡觉。 The sleep of a labouring man is sweet, whether he eat little or much: but the abundance of the rich will not suffer him to sleep.

5:13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祸患,就是财主积存资财,反害自己。 There is a sore evil which I have seen under the sun, namely, riches kept for the owners thereof to their hurt.

5:14 因遭遇祸患,这些资财就消灭。那人若生了儿子,手里也一无所有。 But those riches perish by evil travail: and he begetteth a son, and there is nothing in his hand.

5:15 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他所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

As he came forth of his mother\'s womb, naked shall he return to go as he came, and shall take nothing of his labour, which he may carry away in his hand.

5:16 他来的情形怎样,他去的情形也怎样。这也是一宗大祸患。他为风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And this also is a sore evil, that in all points as he came, so shall he go: and what profit hath he that hath laboured for the wind?

5:17 并且他终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烦恼,又有病患呕气。

All his days also he eateth in darkne, and he hath much sorrow and wrath with his sickne.

5:18 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神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分。

Behold that which I have seen: it is good and comely for one to eat and to drink, and to enjoy the good of all his labour that he taketh under the sun all the days of his life, which God giveth him: for it is his portion.

5:19 神赐人资财丰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劳碌中喜乐。这乃是神的恩赐。

Every man also to whom God hath given riches and wealth, and hath given him power to eat thereof, and to take his portion, and to rejoice in his labour; this is the gift of God.

5:20 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为神应他的心使他喜乐。

For he shall not much remember the days of his life; because God answereth him in the joy of his heart. ;

4.财富是需要劳力换取(箴10:4); 5.财富能给人安全感(箴18:11;10:15),但不能代替行义(箴11:28);

6.在神的审判台前,财富是无

益的,唯有公义才能救人脱离死亡(箴11:4);

7.美名胜过大财,恩宠强如金银,(箴22:1)所以财富是次要的;

8.有时财富对人反而有害(传5:13)。

新约圣经对金钱的教导

1.有时钱财是具有危险性的(路6:24-25;18:18-30;太19:16-30;可10:17-31);

2.教会同工不可贪财(提前3:3;多1:7;彼前5:2);

3.主耶稣从未颂扬财富和贫穷; 4.财富的危险之一,是使人狂傲(提前6:17;雅2:1;5:1-6);

5.财富是会朽坏的(太6:19-21;雅1:10-11);

6.世人以追求财富取代了对神的崇拜(太13:22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可4:9又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路8:14那落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走开以后,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挤住了,便结不出成熟的子粒来。);

7.人死时带不走世上的财富(伯1:21;传5:15-16)。

十一奉献的实践

玛垃基书3:8-10 :人岂可夺取神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因你们通国的人,都夺取我的供物,咒诅就临得你们身上。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朽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朽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马太福音6:19-21,24-34

「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摩太前书6:10,7-8

感谢神 赐我救赎主 感谢神 丰富预备;感谢神 过去的同在 感谢神 主在我旁

感谢神 赐温暖春天 感谢神 凄凉秋景;感谢神 抹干我眼泪 感谢神 赐我安宁

感谢神 祷告蒙应允 感谢神 未蒙垂听;感谢神 我曾经风暴 感谢神 丰富供应

感谢神 赐我苦与乐 在绝望里得安慰;感谢神 赐无限恩典 感谢神 无比慈爱

感谢神 赐路旁玫瑰 感谢神 玫瑰有刺

;感谢神 我家庭温暖 感谢神 有福盼望;

感谢神 赐喜乐忧愁 感谢神 属天平安;感谢神 赐明天盼望 要感谢直到永远!

(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 便是荣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 我必使祂得着我的救恩)

第12篇:心经文白对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文白对译

唐 三藏法师 玄奘 译 水平有限 试转白话文 2012-6-22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译文】名叫‘观自在’的菩萨,在以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大智慧进行思考时,认识到‘形色’、‘感受’、‘思想’、‘行为’、‘意识’这五蕴都是空无实有,度化解脱了一切的苦厄。 【译者感想】梦中五蕴牢固在,应知醒后皆空无。其中多少苦厄境,恐怖消散了无痕。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译文】 舍利子(人名),‘形色’与‘空无’并无差异,‘空无’与‘形色’也并无差异,‘形色’即是‘空无’,‘空无’即是‘形色’,其它的四蕴‘感受’、‘思想’、‘行为’、‘意识’,也同样是这样的状况。

【译者感想】梦中所有真分明,空无与之无不同。或有或无就两种,我却不在这其中。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译文】 舍利子,这些诸法都是空无的相状,既不生起也不断灭,既不垢污也不洁净,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译者感想】迷梦上演我心中,贪心嗔心痴心重。五蕴妄心若识破,此心佛心何不同。 【译者的联想】眯着眼看灯,就看到了一些幻视出来的光影,再正常看,幻觉消失了。幻觉产生时,并没有什么对应物产生,幻觉消失了,也没有什么对应物断灭,幻觉从哪来,又到哪去了?幻觉是空无的。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译文】所以,在空无的境界中,没有‘形色’的存在,也没有‘感受’、‘思想’、‘行为’、‘意识’的存在,没有眼,耳,鼻,舌,身,意识这六种感官的存在,也没有形色、声音、香觉、味道、触觉、意法这些能被感官感知的存在。没有视觉的境界,乃至于没有意识思维的境界,没有愚痴无明的存在,亦没有愚痴无明被逐步减没的过程,乃至于没有变老和死去的存在,亦没有变老和死去被逐步减没的过程。没有苦、集、灭、道的存在,没有智慧也没有任何的获得。因为(一切都是)无所得到的缘故。

【译者感想】迷梦迷梦太迷梦,全是迷来全是梦。梦中确实样样有,怎知醒来个个空。

被骗梦中不愿醒,哪知假心在做梦。梦中知梦还做梦,哪会所得从梦中。

【译者的联想】引起感官感知的对应主体有吗?比如,我坐在这里不动,我感知到了‘静止不动’,可是地球却在不停地运动着,构成一切的分子,原子都在不停的运动着,哪里有绝对的‘静止不动’,‘静止不动’的对应主体,是空无的。而‘静止不动’的感觉,也就是错觉。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译文】为众生利益而寻求真理的菩萨,依住于般若波罗蜜多大智慧的缘故,达到了心中没有任何的挂碍,由于没有任何挂碍的缘故,以至于没有了任何的恐怖担忧,从而得以远离了颠倒梦想,证悟了究竟的涅磐。

【译者感想】菩萨慈悲是阵地,心无挂碍是武器。无有恐怖离迷梦,了然涅磐究竟地。

无挂碍,无挂碍,一切都应无挂碍。都无挂碍学佛人,必证殊胜大菩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译文】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的诸佛,依住于般若波罗蜜多大智慧的缘故,得到了殊胜而无与伦比的无上正等正觉。

【译者感想】三世诸佛殊胜地,无量功德不思议!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译文】故知般若波罗蜜多大智慧,是具有最大神妙力量咒,是具有最大光明力量咒,是具有无上最高力量咒,是具有无与伦比殊胜咒,能够除灭一切苦厄,真实而不虚妄。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译文】因此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语: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金刚经》文句节选

1、菩萨於法,应无所住。

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3、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4、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

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推荐阅读:

1、《金刚经》

2、《佛说四十二章经》

3、《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见附录节选)

附录: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节选)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再译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为四众欲问如来二字之义。惟愿如来为我解说。令我等辈咸得利益 。尔时世尊。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如来岂为一众生故出现于世。乃为利益无量众生出现于世。善男子。汝今乃能为四众故。请问于我二字之义。随汝所问当为汝说 。于是胜思惟菩萨。蒙佛听许。白佛言。世尊。有何等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及以守护。复有何法。如来克证及以觉知。如是二义惟愿为说 。尔时佛赞胜思惟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成就无量福慧。复为如来加威神力。乃能问我如是之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欲贪。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嗔恚。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愚痴。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我执。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懈怠。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睡眠。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染爱。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疑惑。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何等一法。所谓无明。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善男子。如上所说如是等法。菩萨摩诃萨应当除灭。

善男子。汝问于我。复有何法。菩萨摩诃萨应守护者。今为汝说。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摩诃萨常当守护。何等一法。所谓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如是一法菩萨摩诃萨常应守护。何以故。若菩萨摩诃萨守护此法。即是守护诸佛如来一切戒藏。如诸菩萨。自爱命者则不应杀。自爱财者则不应盗。自爱妻者不应侵他。自爱实语不应诳彼。自爱和合不应间他。自爱正直不应邪绮。自爱柔软不应恶骂。自爱止足终不于他而生贪欲。自爱仁恕终不于他而生嗔恚。自爱正见终不教他令生邪见。善男子。如是菩萨发意说言。我今敬顺如来正教。应当勤心守护此法。是名菩萨摩诃萨守护一法。善男子。我见如是诸菩萨等。欲求无上大菩提者。悉为乐故而求菩提。无有为苦求之者也。善男子。是故我说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如是等法。菩萨摩诃萨应当守护

尔时胜思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等之法如来克证及以觉知。惟愿为我开演其义。佛言。善男子。无有一法而是如来所觉所证。何以故。于诸法中无觉无证。此是如来所证所觉。善男子。一切诸法本无有法如来觉证。一切诸法本无有灭如来觉证。一切诸法性离二边如来觉证。一切诸法本无有实如来觉证。 复次善男子。一切诸法皆从自业因缘力故而得生起。而是因缘念念不住犹如电光。如是业缘如来觉证。是故我说以因缘故而诸法生。以因缘故而诸法灭。若离因缘则无业报。如是等事如来觉知。善男子。如是所觉一切法性。是名遍照光明之藏。善男子。何故法性名之为藏。以诸众生世出世智。皆依此藏而得生故。如以实智观彼法性。智依彼生故名为藏 复次善男子。我亦复说一切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是等事如来觉证。又善男子。诸法性相一味解脱。如是等事如来觉证。善男子。如是解脱一味法性。是名遍照光明之藏。

复次善男子。又有一法如来觉证。何等一法。所谓诸法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取不舍。非因非缘。如是等法如来觉证。

复次善男子。如来了知一切诸法。无有自性不可为喻。无有文字之所辩说。如是之法如来觉证。善男子。如上所说如是之法。悉是如来所觉所证。当佛说此遍照光明藏无字法时。有微尘数诸菩萨等得住十地。又有无量诸菩萨等住于诸地。又有无量诸菩萨等证得百千诸大三昧。又有无量尘数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有无量无边众生得阿罗汉果。又有无量无边众生。得脱地狱饿鬼畜生种种诸苦。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诸在会众悉不唐捐。无有一人而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时彼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闻是语已。承佛神力。白佛言。世尊。我等誓于娑婆世界后时后分。见有堪能为法器者。我当为彼宣说是经。惟愿世尊不以为虑。尔时四天王。复白佛言。世尊。若当来世。有善男子及善女人。能有受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诸有愿求皆令满足。何以故。此善男子及善女人。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尔时世尊。见九十亿诸菩萨等及四天王如是请已。便作是言善男子。我此所说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我得佛来未曾演说。今为汝等而演说之。善男子。彼未来世诸众生等。若得闻此希有法门。当知是人久已成就无量福慧。当知是人则为承事供养于我。当知是人则为荷担佛大菩提。当知是人决定当得成就辩才。当知是人决定当得清净佛土。当知是人临命终时定当得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之所围绕。当知是人常见我身在灵鹫山。及见此等诸菩萨众。当知是人则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

复次善男子。今我说是未曾有法。若当来世有善男子及善女人。设有已作五逆等罪。闻此法门。若能书持读诵解说。或劝他人书持读诵及以解说。我见是人不堕恶道。其人所有诸烦恼障业障报障皆得清净。其人来世具得五眼。其人则为一切诸佛所共灌顶。其人则为诸佛世尊及诸菩萨之所护念。其人来世在在所生。具足诸根无有缺减。

佛说是经已。胜思惟菩萨摩诃萨等。及诸比丘。天龙八部。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第13篇:浅谈《圣经》扉页的经文

讨论题:第一题:扉页引用的每一段经文分别说明故事的哪些含义?

发言提纲:

1.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 耶稣说:“我

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18-21—22)

 解释:这句话体现的是基督教的核心精神之一:要永远对罪人的宽恕。

 不管是对曾悖逆出走的不孝子还是堕落的妓女,只要悔改归正,都是蒙受上帝宽恕的。

2.“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马太福音7:3)

 解释:原文--聂赫留朵夫在听说玛斯洛娃在监狱医院中和别人有染时,虽然感到极为厌恶,然而想到自

己曾经对她犯下的罪恶,便感慨:“只要我们能经常及时看到自己眼中的梁木,我们就会变得善良些。”  罪的登峰造极,是盯着他人的罪不放,却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罪。谁也没有资格审判谁。

3.“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约翰福音8:7)

 解释:这段经文的背景是一个行淫时被捉的妇人被带到耶稣面前,要按照旧约中的摩西律法将其用石头

打死,文士和法力赛人问耶稣应该如何处置,耶稣便说了上面的话,于是自感有罪的人们纷纷离开,只剩下耶稣和这妇人。耶稣对她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翰福音8:3—11)  这便是说,没有人能够否认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

所以不要定别人的罪,要像耶稣饶恕我们一样饶恕其他与我们一样的罪人。

 以上三条表明了托尔斯泰对于“罪”以及“饶恕\"的态度:要永远饶恕一切人,要无数次地饶恕人。 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无罪的人可以惩罚或者纠正别人。无论是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托尔斯泰本人,还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上帝面前都是罪人,唯有互相饶恕,才可能实现“地上天国\"。

 在这里我们是否可以反思自己对于聂赫留朵夫的态度? 观点:我们一直在质疑聂赫留朵夫追寻复活之路是为了自己的救赎还是出自对于喀秋莎的真爱。 有没有想过,其实这也是一种攻击性的审判。我们是否有资格去审判他人?动机真的很重要么? 其实我更愿意相信,他是受了上帝的感召而追寻复活,这样一种方式对喀秋莎有利,对于聂赫留朵夫自身也有利:一个脱离无限堕落的深渊,一个挣脱精神颓败的牢笼。两者的依托进步对于这样一份回不去的爱情来说就已经足够。

4.“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

 解释: 耶稣门徒终其一生的目标就是要学像耶稣,不断的追求上帝的旨意。

我想,这段引文之所以放在篇首题词的最后,既是说明了聂赫留朵夫通过遵循上帝的诫命,不断自我完善,进而内心中“神性自我”不断觉醒,而最终可以达到“复活\"的状态——像耶稣一样。

这同时也表明了托尔斯泰本人终其一生不断追求这一结果的决心。结合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我们不难看出来其实复活中有他自己的影子。

 正如托尔斯泰自己承认的:“既没有托尔斯泰教派,也没有托尔斯泰主义。世上只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教

义,对我自己和一切人来说,在《福音书》内如此完美地表达的那种普遍永恒的教义句句都是真理。\" 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对耶稣教义的信奉,以及有关生命永恒问题的思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维的停留。

干一卿3110101871社会学1101

第14篇:佛教调查报告

清明节,让我走进佛寺,了解佛教。一时间顿觉大彻大悟。

佛教,起源于远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乔达摩(佛号释迦牟尼)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对于佛弟子所开示的教导,后发展为宗教。至2010年,全世界约有12亿佛教信众,是世界三大主要宗教之一。在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和南亚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佛教(英Buddhism ):最早的世界性宗教,距今三千多年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但是,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现很难考定。

据说在公元前二年,大月支国(原居中国北方的一个强盛的少数民族西迁中亚后建立的国家)的使者伊存到了当时中国的长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

另有传说:在印度阿育王(约公元前272--226)和中国秦始皇(公元前246-210)时代,已有印度的沙门室利房等18人来到中国咸阳传教。阿育王在公元前250年举行了第三次结集,会后派大德赴各国传教,他也将佛教传到了中国。

佛教出现前的远古印度社会, 婆罗门教信奉神灵(即三大主神:创造万有的梵天〔Brahma〕、保护神毗湿奴以及破坏、再生和舞蹈神湿婆)主宰一切,认为通过对这些神灵进行祈祷,就可以获得现世的种种好处,于是渐渐出现各种祭祀,以及对各种神灵的赞咏,进而成为四种《吠陀》。

梵天说4个种性是他生的,婆罗门最高贵。婆罗门的地位最高所以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现状革新的思潮,史称‚沙门新思潮‛(梵文:Sramana),其中就包含了宗教改革的佛教。

根据玄奘法师的名著《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技能伎数,禁咒医方。‛

因为种族等级、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渐渐分化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的阶级,称为种姓制度。其中婆罗门主要从事祭祀,刹帝利世袭军政,吠舍经营工商手工业等,首陀罗则为贫穷的自由民,从事更为低贱的职业。除此之外还有在四种姓外的‚贱民‛阶层,地位更低,被称为‚不可触者‛。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以12亿信众,

仅次于基督教(约17亿信众)与伊斯兰教(约13亿信众)。

佛教在亚洲国家的影响最深,佛教思想已经融入信仰佛教国家的人民的生活中。

佛教由古印度的悉达多·乔达摩35岁时创立,关于悉达多太子的生年说法有二,佛教开始的时间也有两种不一的说法,一种认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圆日,另一则是认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当时悉达多在毕钵罗树(佛教信徒尊称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佛教。准备妥当之后,悉达多于是走遍恒河谷各地向人传教。五位贵族接受了悉达多的教训之后,成为比丘,也就是第一批僧侣或和尚[7]。社会各阶层和各种身分的人都来听他演讲而成为他的弟子。在其后的几十年中游走四方,招收了许多弟子,佛教影响逐渐扩张。到他在80岁的高龄逝世(佛教称之为涅槃)时,他已举世闻名,被尊为释迦牟尼佛。

从孔雀王朝开始,佛教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南传佛教(又称为上座部佛教)经由锡兰传播到东南亚一带,主要影响东南亚的印度支那等地。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经喀什米尔到达新疆,早在公元1世纪的东汉时佛教就传入中国,后又传入古朝鲜、日本;北传佛教于公元8世纪正式传入印度北邻的西藏;至此,北传佛教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藏传佛教这个教派对生活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西藏人民的后来又传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区。到公元十六或十七世纪,藏传佛教在远东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如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有佛寺数百座。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逐步发展成熟。

封建社会后期,汉地佛教衰落,戒律废驰,丛林破败,僧人无知,迷信盛行。近代以来,在杨文会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带动下,佛教在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僧人如著名佛教社会活动家太虚大师积极支持抗战,为争取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在全世界广为宣传,佛教界还在战地组织了僧侣救护队,为争取祖国自由独立做出了应有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传佛教界首先与全国人民一道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封建地主所有制及其它各种剥削制度,佛教事业日益发展。1952年11月成立了中国佛教协会筹备处,1953年(癸巳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成立,圆瑛法师当选会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恢复和落实,使中国佛教获得新的发展。藏传佛教主要流行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藏族、蒙古族、裕固族、门巴族、珞巴族、土族群众普遍信仰。

中国南传佛教即上座部佛教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临沧地区、保山地区,傣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的大多数群众信仰南传佛教。

唐祚初建,李唐家族本来是偏向佛教的,为了政治因素又尊崇道教,问题在唐代已一一浮显出来,在韩愈以前,除了高祖朝任职太史令的傅奕外,还有武后时的宰相狄仁杰、李峤、苏环,官至刺史、太子詹事的张廷圭;中宗朝的宰相桓彦范、韦嗣立、姚崇,御史辛替否,侍御史宋务光,清源尉、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吕元泰;睿宗朝的宰相魏知古,中书舍人裴漼,侍郎李乂,太子洗马、谏议大夫宁原悌,太尉兼通事舍人韦凑;肃宗朝的宰相张镐;代宗朝的宰相常衮,高郢(德宗朝宰相),东川节度使李叔明;德宗朝的员外郎裴伯言(即宪宗朝宰相裴洎)、彭偃,及郎中李岩(岩)等人。武后营造大像,狄仁杰云:‚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李峤则直截指出:‚法王慈敏,菩萨护持,唯拟饶益众生,非要营修土木。‛张廷圭更深入解释:‚夫佛者,以觉知为义,因心而成,不可以诸相见也。‛高郢〈谏造章敬寺书〉则兼及二教,他指出‚佛本无相,不可以有相求;道本无为,不可以有为得。‛因此反对德宗为先太后造章敬寺以兴福除祸。从佛道本来应有的面貌,讽刺现今所为皆失其真。

佛教普及后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所造成的影响让韩愈感觉到重症应下猛药医,他不先从佛教教义上来解决思想问题,外在问题以外

在手段解决,上书《论佛骨表 (谏迎佛骨表)》,佛教教义中固然不乏精湛的玄理,但是宗教形式的不同与了脱生死之苦的教义,确实也对以农立国、勤奋务实的民族性带来莫大的冲击与诱惑。《资治通鉴》卷二四〇记载:‚中使迎佛骨至京师,上留禁中三日,乃历送诸寺,王公士民瞻奉施舍,惟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燃香臂顶供奉者。形部侍郎韩愈上表切谏,……上得表大怒,出示宰相,将加愈极刑。‛这桩公案虽然随着韩愈的被贬潮州而暂趋平息,但是经由他的学生李翱,站在儒家的立场,撷取佛学精华,理性地调和儒释冲突,‚此后的儒家,一方面承袭了韩愈的道统思想一方面依循着李翱所开辟的新路,生活在‘静则禅,动则儒’的境界中,他们把人生解脱和社会事功调和了起来,就成为宋明的理学。‛

佛教的核心是四圣谛学说。所谓‚四圣谛‛是指:

苦谛:佛教认为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这些苦难不会因为人死亡结束,因为人死之后不是彻底消失,仍然会轮回不息,不论在地狱、人世还是天堂,苦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佛教还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这叫做无常。对众生来说,因为于无常败坏法起贪著,则将造成身心的炽燃大苦,因此说无常故苦。

集谛:集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佛教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有情众生之所以会受苦,在于因无明而于六根触受起爱执,而导致后有生死的纯大苦聚集。

灭谛:佛教认为只要是轮回,就无法避免会受苦。有情众生要想从苦中真正的、彻底的解脱出来,只有脱离轮回这一个办法。

道谛:为了脱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给出的方法主要为戒、定、慧三学。依八正道,便可以达到涅槃,永远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得阿罗汉果。

因果观念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佛教讲‚种如是因,得如是果‛,俗语中也有‚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就是说,一个人做善事就会得到善报,做恶事就会得到恶报。

不论是谁,当你以善心善行来对待别人的时候,你就一定能得到行善的丰厚回报。

俗世生活中,这种事例也是比比皆是。

明代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曾经有一位女子,丈夫出海远行,数年未归。由

于思念,她每天都到海边岩石上守望。一天,乌云密布,女子照常来到海边。海上狂风大作,她远远望见一只帆船在汹涌的浪涛中苦苦挣扎,最后开始慢慢下沉。女子来不及细想,飞快地跑回村里,召集村人去救助。当船上的人平安上岸后,女子不由悲喜交集——被救上岸的人正是她远行多年而今朝归来的日思夜想的丈夫。

在抗美援朝期间,一支部队奉命去攻夺敌人的高地。枪林弹雨中,一位连长无意问瞥见一枚手榴弹落在一名小战士身边。他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把小战士压在身下,轰隆一声巨响,连长抬头再看时,惊出一身冷汗。就在他起身的片刻功夫,一颗炮弹落在了他刚刚匍匐过的位置上,把那里炸出了一个大坑。而那颗手榴弹,敌人在将它扔出来时,不知什么原因,竟没有拧开盖子。这位连长在挽救战士的同时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善心只在一念之间,而善心所结下的善果,芬芳馥郁,香泽万里,令人垂涎欲滴。一颗种子落地,播种人总能在秋天的阳光里品尝到果实的甜美滋味。

当我们在给他人点亮一盏灯的时候,其实也将自己照亮了。纵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凄风苦雨,这份善良的关爱就像那穿透忧伤的阳光,温暖着你我的心房。

就让我们在赶路的同时,也携带上这一份爱,善待每一个人,欣赏每一个日子,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动与领悟悉心收藏,让心灵从此有一个宁静安详的港湾。

第15篇:佛教礼仪

导语: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人信佛,而烧香拜佛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了。随着拜佛的人越来越多,佛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人信佛,而烧香拜佛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了。随着拜佛的人越来越多,佛教的礼仪显得至关重要,很多人还不知道进入佛堂或是在礼佛时有什么讲究。

佛家礼仪是佛教弟子信仰生活的重要体现,是它们表达宗教情感的重要手段。佛家礼仪可以分为修持礼节和仪式两大方面:礼节是佛教信众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各种规矩,包括行、住、坐、卧、食、睡等各个方面,有着与一般人生活方式不同的特点;仪式通常则指寺院中举行的各种法事、法会、典礼。佛教仪式通常也叫“做佛事”,广义地说,一个人凡是做与佛教有关的事如求佛、拜佛、诵经等等都叫“做佛事”。狭义的佛事则指佛教寺院中举行的各种法会、仪式。

那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从佛教文化的角度去看看藏传佛教的基本礼仪

1、进入檀城(佛堂),或拜谒仁波切时,应先向上师及诸佛菩萨行三礼拜,要离开时则不宜跪拜,合掌(如扎西底类;吉祥如意)或问讯(如仁波切森加南;仁波切晚安)即可。

2、参加法会或拜谒仁波切,不宜迟到应提前到达。

3、不论何时,弟子的座位不宜高过仁波切,若仁波切席地而坐,为接受加持,或献哈达(放在哈达上的物品如红包等是供养仁波切的,哈达下的物品如念珠天珠等物品是请仁波切加持的),或敬送礼物,应一鞠躬以跪姿趋前,请示时,应保持一定礼仪距离,不宜贴身近前,退后时应面向上师后退,不宜马上转身。

4、仁波切之法像、佛像或法本不可直接置于地面,不可由其上跨越,应置于桌面或高处。

5、在佛堂听法、拜谒仁波切或在圣迹圣物前,不宜伸腿将脚掌朝向之。

6、会或闻法结束时,弟子可将供养金或小礼物奉上,代表感谢。当仁波切下座时,弟子应起立合掌表示欢喜尊敬。

7、供养仁波切喇嘛,或护持道场,是为自已种下福田,功德迥向法界众生,我们自己亦受加被,所获福报不因金钱多少,而是依清净的菩提心而定,然“所谓福德,即非福德,是名福德”,若以三轮体空的发心供养更为殊胜。

8、仁波切经过身边时应起身致意,避免路过仁波切的影子,法衣,座位等用具。

9、为上师做事或长期亲近仁波切,不可自恃骄宠,视之为一般朋友应时时检点身口意。

10、法会与修法大体上来讲都会有主法者(如仁波切、堪布或喇嘛)、带头喇嘛、喇嘛及参与者或共修信众。参与者或共修信众切记于共修时修法之音量不可大过仁波切与带头喇嘛的音量。带头喇嘛为声音低沉带头修法之喇嘛。

第16篇:泰国佛教

每年有四个佛教节庆,都是国定假日,法师们透过电视与广播开示佛法,民众要受持八关斋戒。佛教与泰国人的一生息息相关,如新居落成、婴儿出生、生日、结婚等场合,都要邀请法师诵经祈福,尤其重视超荐法会。

一般家庭通常设有佛龛,出外常带佛像项链。路经佛寺,必定恭敬礼拜。每日晨间,自动准备食物,供养托钵僧侣。每逢佛寺举办活动,人们便带着各种粮食前往供养,同时听闻佛法。

, 1:

佛教是泰国代代相承的传统宗教,也是泰国人的生活重心。规定男子年满二十岁时,至少需要出家三个月,每天清晨出外托钵、过午不食。大部分青年僧侣是学生

Buddhism is the author of traditional religion from Thailand, also be the life of the Thai people focus.Stipulate the man of 20 years, at least need tonsured three months, every morning out a mendicant, past not food.Most of the young monks are students 2:

一般家庭通常设有佛龛,出外常带佛像项链。路经佛寺,必定恭敬礼拜。每日晨间,自动准备食物,供养托钵僧侣。每逢佛寺举办活动,人们便带着各种粮食前往供养,同时听闻佛法。

The average family usually has swung.Pa a buddhist temple, will surely all honour week.Daily the morning, automatic to prepare food, feed a mendicant monk.Every buddhist temple activity, people will take all kinds of food to feed, and heard that the dharma.

3:

每年有四个佛教节庆,都是国定假日,法师们透过电视与广播开示佛法,民众要受持八关斋戒。佛教与泰国人的一生息息相关,如新居落成、婴儿出生、生日、结婚等场合,都要邀请法师诵经祈福,尤其重视超荐法会。

Every year has four buddhist festival, is a national holiday, the mages through television and radio exhibiting buddhist doctrine, people to be the eight levels up fast.Buddhism and the Thai people\'s life are closely related, such as the new house completion, the baby is born, birthday, marriage and so on, all want to invite the mage chanting prayers,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commend the puja.

第17篇:佛教知识

佛教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0分)

1.释迦牟尼遁入山林,经过六年苦修,最后在(

菩提

)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

2.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是在一个叫做(

鹿野苑

)的地方。

3.依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出家后,先到(阿罗罗)、郁陀罗二位神仙处学道。

4.释迦牟尼的第一次制戒是因为(

须提那

)犯戒。

5.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是(

《四十二章经》

)。

6.玄奘法师的为了佛法忘我舍身的精神,被鲁迅先生成为(

中华民族的脊梁

)。

7.顺治九年时,五世**( 阿旺洛桑嘉措

)前来觐见。

8.“三武一宗之厄”中的“一宗”指的是( 后周世宗

)。

9.在历史上,大*转世灵童都是由“(

吹忠

)”作发降神祷问指定。

10.“菩萨”这两个字,全称为“(

菩提萨

)”。

11.小乘佛教主要依据的经典是(

《阿含经》

)。

12.佛教经典所使用语言的不同,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三大语系,即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

巴利语系佛教

)。

13.“阿弥陀”翻译成汉语就是无寿量、(

无量光

)。

14.“(

大藏经

)”一词,是对佛教典籍的总称。

15.华严宗的基本思想是(

法界缘起

)。

16.净土宗有一个特点,即有明确的(

师承

)关系。

17.净土宗所依据的“三经一论”中是“三经”是(

《阿弥陀经》

)、《观无量寿经》和(

《无量寿经》

)。

18.密宗又称(

真言宗

)。

19.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支,俗称“(

喇嘛教

)”。

20.噶举派僧人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藏族民众中妇孺皆知的(

米拉日巴

)。

21.人们俗称的观音节是指(

观世音菩萨圣诞

)、观音菩萨成道纪念日和(

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

22.“盂兰盆会”举行的时间是(

农历七月十五

),其中“盂兰”即是(

倒悬

)的意思。

23.(闭关修行)能够摆脱杂务,杜绝外缘,是专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

24.现代汉族僧人的服装可以分为两类,一是( 法衣

),二是(

常服

)。

25.太虚大师所设计的长衣最早被称作“太虚褂”,后来又被称为(

罗汉褂

)。

26.(

讲堂

)是指专门用作讲经说法的场所。

27.佛教寺院的布局一般都是按(

修道区 )和( 生活区 )两部分来划分的。

28.五方世界佛是指(南方世界阿弥陀佛 )、(东方世界阿閦佛)、西方世界阿弥陀佛、(北方世界不空成就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 29.在藏经楼上层一般是沿壁立柜放置藏经,中间安放一张条柜作读经用,这种方式称为(壁藏 )。

30.(云水堂)又称上客堂,即是云水僧挂单居住的地方,是表示暂住、寄居之义。31.(引罄)又称为小手磬,一般在诵经礼佛起止时击之,以引起大众的注意。

32.数量为27颗的佛珠,这是表示二十七贤圣,即( 十八)种无学和( 九)种有学。 33.塔身是佛塔的主体部分,有(实心塔 )和(空心塔 )两种。 34.佛教中所说的(五观堂)是指出家人吃饭的别称。 35.( 沙弥尼)、(沙弥 )和(式叉摩那 )合称为三小众。

36.( 监院)是对寺院中总领众僧的法师的称呼,是一寺的监督、总管。 37.( 八大执事)即是指这五发堂口的主要负责人及寺院的其他重要执事僧。 38.(长老 )通常是指哪些年龄长、法腊高而且智德俱优的大比丘。 39.( 仁波且)是指那些具备担任密乘“规范师”资格的上师。

40.“放焰口”是寺院中最常见的一种佛事仪式,它的全称是(瑜伽焰口施食仪 )。

41.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是白色舍利塔,位于显通寺南侧的( 塔院寺)里。它始建于(北魏 ),明代重修,塔基座呈正方形,为砖石结构的(藏式藻瓶佛塔 )造型。 42.观世音菩萨的全称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43.九华山四大丛林是指(祗园寺)、东岩寺、( 甘露寺)和百岁宫四大寺院。 44.南岳衡山素有“(五岳独秀 )”的美誉。 45.云南鸡足山为我国佛教( 迦叶)道场。

46.杭州灵隐寺的大雄宝殿建于清光绪末年,殿高33米,是我国著名的( 三重檐)古建筑。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四十二章经》的大意是什么?

答:不论出家人或在家人都应精进离欲,由修布施、持戒、禅定等能够生长智慧,也由此而能够得证到四沙门果。在这部经中包含了佛教的最基本的修道纲领,阐释了出家学道要义。

2.什么是佛教的“三宝”?

答:三宝是佛教术语,指佛宝、法宝、僧宝 。

3.密教中常用哪六种物来供养佛?

答:密教中常用阏伽、涂香、花、烧香、饮食、灯明来供养佛。

4.佛教徒出家必须经过哪些程序?

答:首先,在佛教寺院出家必须建立在信仰佛教的基础上。这是一个前提,现在的出家人尤其注重这一点,现代的社会和平,出家人并不想电影里所描写的那样,在过去封建社会里,由于家庭贫困而到寺院里求得生计,或者是因为生活、工作的打击而“看破红尘”到寺院里来。因为现代社会和平,生活安康。如果是出去前两种目的来到寺院里,那么不久也会被外面的物欲世界所迷离,且受不了寺院生活的简单枯燥而重新投入社会。

第二,在佛教寺院出家必须征得家中父母的同意,在父母同意后方可出家。这是因为佛教讲知恩报恩,父母恩重。不只是出家才可以修行,在家同样也可以修行,为人子女如果不愿尽孝道而逃避到寺院里来,则不够一个出家人的资格。

第三,欲出家者必须无婚姻恋爱关系,如果有婚姻恋爱关系者,也同样没有资格出家,因为出家者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法的住持弘扬中,是为求了生脱死,如果有婚姻等关系的存在,就会有亲情等的牵挂。

第四,欲出家者必须没有债务等经济上的纠葛,因为出家不是一种对自已、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行为,出家者必须解决一切干扰,不为俗事为困扰。

第五,欲出家者必须有县、乡、村的三级政府证明,证明欲出家者身份、政治背景清白,而并不象电影里所演的那样,犯了国法然后到寺院里一躲了事。

第六,欲出家者必须有寺院接受,在寺院里找一位依止师,依之学习佛法,在上面所讲的条件都具足后,并征得寺院的同意,为寺院所接受,那么就可以正式在寺院出家了。

第七,欲出家者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出家人,一般还需经过一年时间的考察及适应阶段,经过一年的时间之后,寺院经过各方面的考察,认为此人符合出家的条件,便可正式出家,同样,欲出家者在寺院里经过一年的出家生活过后,如果能适应寺院的生活环境,自已到这个时候坚信出家的意愿,那么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出家人,正式剃度成为沙弥。

5.什么是普贤十大愿望?

答: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6.为什么称九华山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答:据说唐代时,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泛舟渡海,来到中国,见九华山峰峦叠起,是修道的好去处,于是在山中择地而居,潜心修行。据说他那时虽已六十岁,但身体异常健壮,“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他选择东崖岩石,终日坐禅诵经,后被山民诸葛节发现,民众大为感动。其事迹传开后,得到本地闵姓山主等人的捐助,于是建寺庙,辟道场。金乔觉去世后,葬于神光岭的真身宝殿,俗称“肉身塔 ”。据《宋高僧传》、《重僧搜神记》等称,金乔觉“趺坐函中,遂没为地藏王”,过了三载,“开函视之,颜色如生,舁之,骨节俱动,若撼金锁焉,随(遂)名金地藏”。因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而且传说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们便认定他是地藏菩萨转世。九华山也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道场。

7.释迦牟尼佛的造像一般有几种? 答:(1)成道像。(2)说法像。(3)旃檀佛像。(4)太子像。(5)涅槃像

8.杭州灵隐寺有哪些佛教文物?

答:韦驮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是我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共有姿态各异的大小佛教塑像一百五十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宝物。

第18篇:王维佛教

硕士生考核论文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佛教与中国文学 姓名:王维 学号:81020152 指导教师:龚贤 开课学期:研一下学期

浅析佛教对孙悟空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佛教的角度出发,简要的分析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性格、行为等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即佛教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

西游记

孙悟空

一、关于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 (S.Siddhārtha, P.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Gautama, P.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从信仰人数上说,佛教位于印度教之后,为世界第四大宗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近代佛学家欧阳竟无认为,“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权宜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世界上的很多人。

二、佛教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影响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西游记》中的众多人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孙悟空。它从花果山出世,经大闹天宫而被佛祖降伏,后来由观世音点化,转而扶助唐僧西天取经,活跃、贯穿于全书的始终,可以说是《西游记》的主角与灵魂。

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孕育,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孙悟空既有印度血统,也有中国血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综合形象。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王哈奴曼神通广大,善于变化,腾云驾雾,非常接近《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孙悟空这位混血儿,看来还是以印度血统的成分居多。

但是,人们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哈奴曼怎么会万里迢迢地跑到中国来了呢?这件事与佛教的传人中国联系紧密。哈奴曼的形象是通过佛经的介绍而在中国民间流传的。敦煌藏经的藏文写卷里就有好几个《罗摩衍那》藏文译本残卷,我国新疆发现的古代语言残卷中有古和阗文的《罗摩衍那》。西藏密宗僧人陇钦巴在《佛宗宝库》中论述遍人天(即毗湿奴,婆罗门教的主神)的十种化身时,概略地讲述了《罗摩衍那》的故事,而且说猴王哈奴曼是遍人天的智慧形象的化身,与孙悟空机智多谋的特征正相契合。更加有力的证据是佛教《六度集经》中完整地保存了《罗摩衍那》故事的原始形式,其中猴王哈奴曼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些事实,足资证明猴王哈奴曼是随着佛教东传而进入中国本土的。

此外,佛教中有许多故事和传说,为孙悟空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氛围。唐朝开元年间,印度高僧善无畏带来了佛教密宗的主要经典《大日经》,他在经序中记载了群猿深山护经的故事,说的是北天竺某一小国深山中有藏秘经的洞窟。每逢暑天,

猿猴们将经籍取出晒太阳,以除去潮气、霉斑。有一次,不慎失落了一册,被樵夫拾去献给国王。大猿得知后,就跑去想尽法子取了回来。从这段故事可以看出它与孙悟空西天取经有血缘关系。我国的藏传佛教是密宗的天下,因此以上这段故事在西藏境内颇为流行。西藏乃东县有猴子塔群,在当地很有名气。猴子洞的藏名是“比乌哲古”,座落在乃东县泽当镇贡布山,此山乃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洞内有成千上万座泥塑小经塔和小佛像,成为全国唯一的洞内经塔群。这一景观便是由于《大日经序》的这一传说丽形成的。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佛祖释迦牟尼有十大弟子,其中以目犍连号称“神通第一”,而他在佛典中被说成是猿猴的转生。又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记》的祖本,其中保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是猴行者,而到了《西游记》中,猴行者便有了孙悟空的名字,这名字还是观世音菩萨给取的呢!孙悟空姓孙,是因为他是只猢狲,法名悟空,同样也有它的来历。唐朝有个西行求法的高僧法名悟空。据《宋高僧传》载:悟空俗家姓车,长安云阳入(今陕西泾阳西北),是北魏拓跋氏的后裔。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他奉唐玄宗之命随使臣张韬光出使嗣宾国。他到了嗣宾国后,因病不能如期回归,便留在当地出家为僧,拜高僧舍利越摩为师,并在印度等各地僧寺朝拜求经,法号悟空。二十余年后,他思念故土,禀告师父舍利越摩请求回国。舍利越摩赠授他佛牙、合利和《十地》、《回向轮》,《十力》三部梵文经典。悟空于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回到长安,册封壮武将军,主持章敬寺。悟空西行求法前后凡四十余年,后人根据他的事迹写了《悟空人竺记》。孙悟空的得名,便糅合进了他的影子在内。归根到底,孙悟空的原型虽以猴五哈奴曼为主要来源,但并不排斥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各种传说的因素,而且这些传说大都与佛教有关。

其实,《西游记》中与佛教密切相关的人物,又岂止是孙悟空一人!西行取经的唐僧师徒四人,原型都来自佛教。唐僧在历史是实有其人,他以唐代的玄奘为原型,并采取了真名实姓的方式。《西游记》的整个故事也是以玄奘西行取经的事迹为蓝本而加以发展、衍变而成书的。猪八戒的原型是佛教传说中的天界驾车神——北斗七星,其形象是七只猪。佛教密宗中有“七只猪拉着女神摩利支天车舆 ”的记载与绘画,元代末年杨景贤据此在《西游记》杂剧中叙述猪八戒在天界的前身是佛教的“摩利支天的御车将军”。“摩利支”是音译,意译是“光”。这位女神的形象为三头八臂,在佛教护法神二十诸天中居于第十七位,乘的就是猪车。沙和尚的原型是毗沙门天。“毗沙门”是音译,意译是“多闻’,故此神又称作北方多闻天王。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玄奘孤身西行取经,途经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的莫贺延碛,该地一向有 “八百里沙河”之称。玄奘由于失手倾翻水袋,五天四夜无滴水沾喉,唇焦舌燥,腹胃如焚,幸得梦中遇见毗沙门天指点,方得脱困。后来经过数百年口头传说中演化,这位毗沙门天在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词话》中蜕化成为身高三丈的深沙神,而在元代末年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便己演变成为沙和尚了。

如果进一步扩大考察的视野,我们便会看到《西游记》本身就可以说是一部佛教小说,不论是前七回孙悟空大闹天宫还是后八十七回的取经故事,都有一个共同主题,即写佛家如何降妖伏魔。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和,累箍咒,象征着佛教在其传布过程中如何降服异教神灵而使之皈依佛门并成为佛教护法神的过程,而西天取经故事,实际上是写佛教传人中国后,对原有宗教的冲撞、碰击并在中土站稳脚跟的过程。佛教对中国本土原有的势力较大的宗教如道教,既互相冲撞又互相吸收,在《西游记》中反映为三教合一的思想,对一些势力较小的地方宗教

和少数民族的宗教则采取了消灭和融合的方式。莲花生大师在西藏传布佛教时,据说曾以神通降服一切天魔,令其立誓,改心向善,护持佛法,这就是说他将西藏本土的苯教神灵,吸收进佛教的神灵世界,使之成为佛教的护法神。莲花生大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佛教在西藏终于消灭和取代了苯教。这在《西游记》中反映为孙悟空在西天取经路上的一路上降妖服魔,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红孩儿被降后皈依观世音菩萨座下。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牛魔王后来也被孙悟空降服了。无独有偶。佛教在西藏传布过程中,曾出现朗达玛灭法事件,使佛教在西藏的弘传中断了一百多年。藏地僧人认为此人是“牛魔王下界”,“朗”字在藏语中是“牛”的意思。由此观之,《西游记》牛魔王父子的反对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并妄图吃唐僧肉,并非凭空杜撰或空谷来声,而是有着佛教史上的一场斗争作为其背景的。

三、总结

从以上列举的事实来看,尽管《西游记》中颇多讥讽取笑世相而借题发挥的内容,但无妨其作为佛教小说的主旨。因此,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佛教是孕育孙悟空形象的摇篮,如果没有佛教的传人中国,也就没有孙悟空形象的产生。

第19篇:佛教教育

佛教教育、教学

——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及说明

中 观

一、现代中国佛教院校的情况

二、佛教教育、教学

1、佛之教育

2、佛教教学

三、佛教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现代)

四、说明

1、教育管理层的改造

2、教育工作者

3、受教育者

五、结语

关键词:佛教、教育、教学、问题、说明、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

1

佛教教育、教学

——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及说明

中 观

教乃教书,育乃育人,教育即教书育人。现代佛学教育,在总体上看学院林立;在表面上看,气势不凡;在内容上看,水平不高,程度堪忧。只有表面文章,没有内在的实际;只有总体上的多,而没有内在的精;根本经不起实际的考验,就这样的现实情况,还要出人才,出匠器,真乃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一、现代中国佛教院校的情况

(现代一词的时限是从一九八零年以来,因佛教院校在*期间是全数被关,直到八零年才得以复兴。这样,我就从此时开始说起。)

现代中国的佛学院(高、中、低)不下三四十所,就中级以上的就有

一、二十所,此中有中国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金山佛学院,天宁佛学院,宝华山律学院,甘肃省佛学院,福建省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昌明佛学院,峨眉山佛学院,五台山尼众律学院,普陀山佛学院,哈尔滨极乐寺佛学院,云门佛学院,江西佛学院,江西尼众佛学院,九华山佛学院,重庆佛学院,湖南省佛学院,四川省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上海佛学院,河北省佛学院,岭东佛学院,内蒙古佛学院,宁海慈云佛学院,天台山佛学

2 院等等。要罗列的佛学院,可能还不止如此,可就现代来说这些佛学院都算是有些模样的!

如中国佛学院,可说是中国佛教的最高学府,现代佛学的圣殿,但因师资的不足,资金的缺乏,还是无法让这圣殿发光。

闽南佛学院,现代佛教教育的重镇,自1925年创办以来,可以说是人才辈出。可是,在师资与资金都不缺少的情况下,还存在着师资素质不高,教学水平的低下,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业务能力较差的情况。

福建省佛学院,在已故的妙湛大和尚,圆拙律师的关怀下,已经成长成为一所比较正统的佛教学校,可是,师资与资金都不足,教学水平自然无法提高。

普陀山佛学院,自成立以来,虽在妙善大和尚的支持领导下,已初具规模,但师资严重不足,僧源不够。

如上四所学院的简介,可以看到佛学院的一些现状。从此,就让我来发表一些愚见吧!

二、佛教教育、教学

1、佛之教育

台湾台北华梵学院院长晓云法师有一本著作——《觉之教育》,其认为佛教的教育是觉的教育,我很赞同这样的提法,并且我更认为,觉之教育并不是佛教所独有的,现代社会教育也是讲究这一点的,即启发式教育,让学生能自己去领悟,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3 佛在两千五百年前便就利用这样的方法去教育他的弟子,而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些佛子还没有学会这种教育,实在是令人悲哀的事情!

佛经当中随处可见佛的教育事迹,如:

A、《楞严经》中,佛问阿难“心”在何处,便有阿难的“七处征心”,使阿难真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心在何处。要让有些人看来,佛法无聊,为什么不直接的告诉阿难,让自己的表弟如此难堪?也有人可能会说:“佛法逗,什么事都要为难别人一下”,可是,就会有一种深明大义的人,说佛如此的英明,能让阿难体悟真心,发明智慧,确实的了知楞严大定的意义。

B、《妙法华经》中的三周说法,佛为度有缘,而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说法。第一周,度上根利众,佛就法体而直说诸法实相,十如之理;开三乘之权,使其了悟一乘之实。此时唯有大智舍利弗一人解悟授记,即法华方便品中所谈。第二周,譬说周,乃佛对法说周不悟之中根者,更作三车一车之说。初许三车是施权,后赐一车是显实,使之了悟一乘之理。第三周,乃佛为不能了解上述二周之下根者,说其宿世为大智胜佛下之一乘机种,使彼等了悟宿世久远之机缘而得悟,此便是宿世因缘周。佛陀在此不厌其烦的用这么多的方法去度众生,真是悲心可视呀!

C、《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据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遍求法门要义,初参文殊师利菩萨,复游行南方,先参德云比丘,次第辗转指示,终参普贤菩萨,即得一切佛刹尘数三昧。善财如是历一百

4 十城,参五十三位善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就如现代所说的开放式教育一样,而这种教育方式在佛时便已说明了。

三个例子,可知佛教在教育方面的成就。佛陀是大智大勇之才,所以可如意说教,在教学中,有着高超的技能,能让成千上万的无数众生以“一音闻法,随类而得解”,这才是真实教育啊!

2、佛教教学

佛教的教学工作是无处不在的,所谓佛教的教即是教学的教,即用佛法的广大深理去教育无边的苦难众生,让苦难的众生能学习到佛法,能体悟到佛法,更能证佛之正觉法性。

佛自转法轮以来,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佛教就是以学院的教学方式来弘传的。在印度,有竹林精舍,给孤独园,以及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学院,可能也是最大的学院——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分八大院,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所载,本寺为七世纪时印度第一大寺,僧徒常达万人,修学大乘及小乘十八部,吠陀、因明、医方、术数等。盖本寺初期为唯识学派之中心,其后演变为密教之一中心。大乘有宗著名的论师,如護法、德慧、护月、坚慧、光友、胜友、智月、戒贤、智光等人都曾先后在此讲学,担任本寺住持。

佛法初传中国,多数弘法活动是以讲经说法为主的教学式传播。现存于云南的上座部寺院还保留着学校的功能,寺中的出家师父即是教学者。历时有很多记载,文人骚客都在寺院中有初学的过程,到了明朝,便有了讲寺的出现,直至民国年间,中土兴起办学之风,就有

5 了闽南佛学院、支那内学院、武昌佛学院等。关于寺院教学最明显的即藏地的诸大寺,每个大寺中都有自己的学院,学员都有上千人或几千人,并有辩经的地方,有正规的学制,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工作很成功。

三、佛教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现代)

近期或是近年来,一直听到的、看到的以及我所想到的,都是“佛教教育”。一个困扰着中国佛教的大题目,也是当今佛教的大难题!有不少教内大德、长老、法师和教外的教授、专家、学者,这些有识之士、饱读之士,纷纷润笔挥墨,为中国佛教教育献计献策。有曰:“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这么多的教内教外的人士,没有一个臭皮匠,个个都是诸葛亮。但这些诸葛亮都是文字的,嘴巴上的,没有一个像臭皮匠那样实践出真知的!这也许是时代的“英雄”,只说不做?难以想象!

有人有理想中的佛教教育,可是,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理想现实化呢?每日不甘默默的本职工作,到处开会、讲经、弘法。当然,有理想是好的,开会、讲经、弘法也是为提高个人的自身水平和自身价值。然而,本职工作都不去认真的做好,那理想不是妄想吗?那开会不也是混混吗?其它的也就不需说了!记得“理想者”讲课时,与学生漫谈,是真的“漫谈”,漫无边际的瞎谈,并不是以启发式的方法来谈论专题性问题。这样学生上课确实很轻松,可是,学生得到什么了?作为法师的又给予他们什么了?理想化的东西是不可取的,应该把所

6 想的,实践于自我的本职工作中,让学生、让自己都能得到受益,这样,才有说话的权力,空谈大家都会!

甚至有的佛教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根本没有方法,就是一位“鸭工”,只会灌输,不知让学生消化;语言生硬,没有吸引力;动作死板,没有灵活性;上课只有理论表述,没有践实的论证,不让学生思考,不提问题等等。

不过,近来有不少让学生去学习中参与实践的说法,如禅修、念佛等。可是,在这些法师的言论中,我感到理论是好的,但不合乎实际,就现有的佛学院来说,北京中国佛学院有禅修课吗?据我了解,没有。中国佛学院的教学形式是比较趋向学院式的,如果这样,就应该开设禅修课(与丛林式学院的优点互补)。有说没有禅修老师,我认为,最好的禅修老师是自己!而闽南佛学院,有些教育体制的问题。闽院曾开设过禅修课,即禅堂晚间的养息香,可因一些领导不愿坐禅,虽有院长的努力可还是停课了。

现在闽院学生在学院内学习十分的紧张,根本没有什么闲暇时间,复习时间都没有,哪里还有禅修的时间?闽院的整体安排上 ,可以说是比较完善的,但说是正式学院,其内容设置还存在着太多的问题。

现在最应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让学院式与丛林式的优点存在于现有的院校中。丛林的优点是重修重行,而学院式的重学重实践,从此中可以看到,俢与行都是实践的,只是学的矛盾比较大,而学习又是修行实践的前方便,无此,何谈修行实践?如此说,就可以互补了,但现有的学院都是丛林中办学院,最大的矛盾是怎样才能真正的结合,

7 适应学生的学习,这样才是重要的,这点中国天台宗的教观双运早已解决了。

四、说明

我认为现在佛教教育应从三方面去整治:

1、教育管理层的改造

首先,教育工作的好坏,大部分的关系是在于教育管理层的好坏。一个有思想、有能力、有理念的教育管理层,绝对能办好佛教教学工作,这是我坚信的。现在佛学院管理人员的素质跟不上,没有教育理念,没有教学思想,更缺少管理教学工作的能力!有的根本没有教育经验,或没有对教育工作的热心,只是过日为生而已!这样的管理人员能办好教育吗?有的思想观念十分的陈旧,认为自己的思维都是正确的,没有倾听意见的心情,以老为本。如此的管理人员能够让佛教教育辉煌吗?还有的管理人员,真的没有做管理工作的能力,就算有思想、有理念也没有那份能力去实现它。这样的佛教教育管理人员,怎能做好佛教教育的管理工作呢?

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是佛教教育的根本,有些人都不如基本的教育者,又怎能去做管理工作呢?管理者是龙头,他是带动教育发展的驱动力,这是佛教教育的基础啊!大力的培养、选拔一批教育工作管理人员是当务之急!

2、教育工作者

佛教的教育工作者以法师为主,在家的学佛研究者为辅及一些社

8 会课的老师组成教育工作的队伍。(在此,我主以法师来说)

出家的法师,在教育工作中,普遍只有教而没有育,即只有教书上课的工作,而没有育人的工作。这样,只不过是一个教书匠而已!并不能称为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教育者,必须要对受教育者负责,只对书本用功,而不对受教育者负责,不能说是一个真正的,或是成功的教育者。出家人有信仰,因为这个信仰而披剃出家,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没有让受教育者的信仰加强而是相反的减少了或是没有了信仰,那就是失败,就是误人子弟呀!更严重的是误了这些佛种子的成就,那可是罪无以赎呀!所以,作为教育者,应该有教书育人的根本知识,还要有师表,即为师之表,这样才能有教育育人之说。

教育者应该有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这样,才能观察到教育的成效如何,没有心理学的知识,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者。佛教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心理学,作为佛教教育者,应该好好学习佛的教育心理学,即“观机逗教”四字心理学的核心说,这四字看上简单,实际应用确是不容易,只有在长期的工作中,积极的锻炼,认真的观察学习,才能真正应用自如。

作为一个教育者,他应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图—1)。教育者的心理素质是提高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可靠保证。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心理素质有显现的作用和隐性的作用。所谓显现的作用,是说教育者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谓隐性的作用,是说教育者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能

9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影响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比拟和代替的。(此段选自李伯黍、燕国材主编的《教育心理学》1999年第八次印刷版,第400页—401页)

3、受教育者

我在教学工作中,常常反对一种现象,即学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故,教育者就连讽带刺的批评,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言辞激烈、武力加之,这样的教育者,怎能让受教育者接受呢?受教育者不能接受教育者,那又怎能让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呢?学生本来就是一张白纸,教育者是艺术家,怎样画,就是方法的问题了。我们既然是教育者,就应该允许受教育者犯错,如若不然,还要受我们的教育做什么?我们这些还可以称得上是教育者吗?

学生有学生的个性心理,有强有弱,有中性的,还有更为复杂的。这样的心理,在教育工作上是真的很难做好的。但是,这些工作才是教育的重点所在。对学生的教育,是要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建立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要培养受教育者的意志力,能力。做到了这些,才是真正的教学工作。教育的中心人物就是学生(受教育者),教育工作的成就就是学生的成就,教育工作的失败也可能是就是学生生命的结束。

五、结语

最后,就为所有为佛教教育献身的人们表示敬意。让佛教教育与教学事业早日完善。有了你们佛教才能发展,有了你们佛法才能流传

10 于世,就是有了你们佛的伟大事业才能光芒四射。

图—1 教育者的心理素质

教育机智

组织教学的能力

言语表达的能力

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育能力{

人格特点{

了解学生的能力 独立创造的能力 实际操作的能力 适应新情境的能力正确的动机 浓厚的兴趣 热烈的情感 坚强的意志 良好的性格

第20篇:佛教俗语

佛语俗缘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来中土,至今已有一千九百三十多年。在这悠长的历史中,不公影响国人的宗教思想及文化,更且融入民间生活之中。直至今日,我们日常所用的名词口语,有不少是源自佛教或在早期曾被佛教典籍所引用的,以下继续为大家摘录一些有关词语。

【一动不如一静】

宋。张端询义《贵耳集》卷上记载;南宋孝宗皇帝一日到天竺和灵隐(寺名,在今杭州)礼佛,途经飞来峰,问陪同的和尚僧辉:「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僧辉对曰:「一动不如一静」。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七:「一念转成微细生灭。全是无明。从此变起山河大地根身种子。故起信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以依动故能见。依能见故境界妄现。」又曰:「故云因明发性性妄见生。元是一真本来无相。忽然妄动二相俄生。从无相真。成有相妄。故云成究竟有。」僧辉所说一动不如一静,盖有据也。

【一尘不染】

尘(梵 artha 或 visaya),新译作境、境界;指依六根感觉而缘慮之对象、对境。色、声、香、味、触、法六者统称六尘,而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根识,与六尘相对接触,会引发许多迷妄与烦恼,即所谓「尘劳」。修行者六根若皆清净无垢,不被六尘所玷染,称为一尘不染。今多形容家居环境十分之洁净,曰一尘不染。

【七手八脚】

出自续灯录卷三二:「七手八腳,三頭二面;耳听不闻,眼虚不见。」原意是:不管环境如何嘈杂忙乱,人来人往,我自耳不闻,眼不见,心中泰然。今喻作众人动作之纷忙。

【十字街头】

亦称为「十字路口」。橫直两条街道交叉而热闹的地方。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师:问:「如何是无缝塔?」师曰:「十字街头石师子。」又如五灯会元卷十九:「大众须知,悟了遇人者,向十字街头与人相逢,却在千峰顶上握手;向千峰顶上相逢,却在十字街头握手。」,此处「十字街头」指世间、事相等。与「千峰顶上」所指出世间、理体等相以而言。开悟之人,於世出世间,事相理体上,都能圆融无碍。 禅宗又用「十字街关,撞见爹娘。」以形容参禅者于繁杂的尘劳事相中,忽然开悟,顿见清净自性。如清─敬安的《解夏小参》:「暑退凉生,各宜抖斁瘢蛞荒钗瓷埃磦?分晓。看得行不知行,坐不知坐,直得识尽情灰,铁壁银山忽尔推倒,便得无量安稳自在。到此时,真如十字街头,撞见爹娘,说不出的忻悦」。将开悟者的心境,说得非常生动。今比喻面临重大问题而难以抉择的处境。亦称为「十字路口」。

【天衣无缝】

天衣乃指天人所穿著之衣服,其重量极轻,且天愈高,衣则愈轻。大智度论卷三十四:「色界天衣无重相,欲界天衣从树边生,无缕无织。」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八愿谓:「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觉。」後比喻做事精巧,无隙可寻;或行事自然、贴切而流畅者;或指诗文浑然天成,没有斧鑿痕迹。皆称为「天衣无缝」。

【天花乱坠】

天花或作天公款,指天上之妙华。世尊说法时,诸天感动,洒下香花以作供养。天花乱坠,以天花纷落状供养场面之壮丽。如心地观经序分:「六欲诸天来供养,天花乱坠遍虚空。」又法华经卷一序品:「佛说此经已。结加趺坐。入於无量无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是天雨曼陀罗华(白华)、摩诃曼陀罗华(大白花)、曼殊华(赤华)、摩诃曼殊沙华(大赤华)。而散佛上及 1 诸大众。」卷三譬喻品:「诸天伎乐。百千万种,於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後用以形容说话言词巧妙,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而不切实际。此与原意相反矣。

【天女散花】

典故出自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维摩诘大士示疾,世尊遣文殊师利菩萨率领诸大菩萨及诸大弟子往维摩诘丈室问疾。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在诸菩萨及大弟子上。华飘至诸菩萨身,即纷纷掉落地。而碰到大弟子身上,便紧黏不掉。一切弟子用尽神力去华而不能令去,情形非常之尴尬。此天女舍利弗何故要去掉华?舍利弗答:此华不如法所以要去之。天女说:请不要说此华为不如法。为什么呢?因为此花无所分别,你自己生分别想罢。以佛法来说,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现在大家看到菩萨华不著身,是因为他伞已断一切分别想。今以形容抛撒东西的状况。

【五体投地】

又作接足礼、头面礼、顶礼。本为印度所行之礼法,据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载,印度所行之礼敬法共有九种,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其後佛教亦沿用此一礼法。所谓五体,指两手、两膝、头顶等,亦称五轮。其行礼之法,先以右膝著地,次下左膝,再次两肘著地,两掌舒展过额,其後头顶著地,良久一拜。 楞严经卷一:「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又卷四:「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去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

【不看僧面看佛面】

僧、佛都在“三宝”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对象。“僧”正在修行中,而“佛”已完成修行,“觉行圆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俗语“不看僧面看佛面”,谓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意思是务请高抬贵手,给予帮助或宽恕。如《西游记》第三一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又如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当然,朋友有困难不好袖手旁观。最近公会方面又约我谈了,不看僧面看佛面,总得给公会一个面子。”也作“不看佛面看金面”或“不看金面看佛面”。佛为金色身,“金面”也就是“佛面”。兹各举一例。如王统照《银龙集·站长》:“哈!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又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自成,老表,闯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如岳叔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李明权)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丈二和尚”指寺庙中比较高大的诸天、罗汉等塑像。俗用“和尚”来称呼罗汉等,也是可以的。例如,佛经上常有这一类话:“(佛)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就是大和尚,其中包括罗汉等佛弟子。显然,人们无法用手触摸到高大的塑像,因而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喻弄不明情况,搞不清底细。如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二八:“丈二长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李明权)

【花花世界】

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如《华业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下。后俗语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说岳全传》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夺取宋室江山。”又如《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众所住的花花世界。”(李明权)

【—厢情愿】

一厢情愿亦作一相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说的是一个愚人爱上了公主,不顾公主根本不认识他的事实,只顾自己愿意和公主结婚,害了单相思的故事。后被广泛运用,多泛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如《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莫若此时趁事在成败未定之天,自己 2 先留个地步……全了这一相情愿媒人的脸面。”又如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声声口口说联合任何派别的作家,而仍自己一相情愿的制定了加入的限制与条件,这是作家忘记了时代。”(李君冈)

【一知半解】

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直接的体认,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反对执着于琐碎的“知解”,斥为“一知二解”。如唐·灵祐《沩山警策》说:“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粪,比喻那些虚妄的“知解”。后人用“一知半解”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宋·严羽说诗,好用禅语,其《沧浪诗话·诗辨》谓:“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鲁迅在谈到学外语时,也用了这个词。他指出:“学日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时间和力气,我觉得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书信集·致陶亢德》)(李明权)

【一刹那】

时间极短暂,谓之“一刹那”。如冰心《寄小读者》一:“我若不是在童心来复的一刹那顷拿起笔来,我决不敢以成人烦杂之心来写这通讯。”也省为“一刹”。如杨朔《月黑间》:“河面红光一闪,响起巨大的爆炸声音。就在这一刹间,小船碎成几块。”“刹那”,梵语ksana,“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一刹那”短到什么程度呢?据《仁王护国经》卷上的说法是:“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

灭。”佛家用“刹那”这一概念表达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连续性和迅速性,谓之“刹那无常”。如《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李明权)

【想入非非】

俗称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为“想入非非”。如端木蕻良《曹雪芹》十九:“霑儿就爱想入非非,不理他也就没事了。”此语出于佛经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或“非想非非想处”。三界中以无色界为最高,无色界四天中以“非想非非想天”为最高,又名“有顶天”。《楞严经》说:“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另据《俱舍颂疏·世间品三》说,此天据诸天之首,其中众生定力深湛,已经没有下地的“粗想”,但也并非暗昧无想,而是还有“细想”,故称“非想非非想天”。(李明权)

【镜花水月】

亦作“水月镜花”。《大日经》等佛经记载有十喻:幻、阳炎、梦、影(谓镜中之影像),干达婆城(海市蜃楼)、响、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浮浪、虚空花(病眼昏花,于空中所见的种种花状幻象)、旋火轮。密宗以此十喻观想此世界虚幻不实,而离贪染执著。故此中“镜”乃指镜像,“花”指虚空花。《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其有生灭?”后来人们多解作镜中花,水中月,用来比喻诗文中空灵的境界。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明·谢榛《诗家直说》第一卷:“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如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现泛指幻觉中的美好景象,或喻事物虚幻不可捉摸。(常正)

【大雄大力】

大雄,是佛的德號之一。佛陀大智慧的力量,能降伏魔障,故稱偉大的英雄。威德猛盛如獅子王,故名雄。如來具足之十種智力,無能勝者,故稱具足大力。

【因缘】

佛教以“正因缘”遍破古代印度盛行的邪因缘,无因缘两种法执。正因缘说一切法由内因外缘而生,邪因缘说一切法从时、方、梵天等而生,无因缘说一切法自然而生。既然一切法从因缘而生,生必有灭,故无常;生灭相异,故非一;非一则不自在,不能为主,故必无我;正报既非是我,则依报亦必非我所。以此由浅入深,最后导归:“万法是真如(宇宙万有的终极实在),由不变故;真如万法,由随缘故。”因与缘的涵义:《摩诃止观》卷五下:“招果 3 为因,缘名缘由。”《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三:“亲生为因,疏助为缘。”后来诗文中以“因缘”泛指原因、缘故。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也用因缘来表示缘分,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的联系。如唐·韩愈《答张籍书》:“因缘幸会,遂得所图。”(无名氏)

【缘起】

是佛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经中关于“缘起”的论证很丰富,各宗派也有不同的解释,如业感缘起、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一真法界缘起等。佛家很重视“缘起观智”,所谓“深入缘起,断诸邪见”(《维摩诘经·佛国品》)。概括地说,事物(有为法)处在因果联系的网络中,依特定的条件而产生,因相互的作用而变化,称为“缘起”。唯其如此,任何事物都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称为“缘起性空”。“缘起”说明现象是存在的,而本质是“空”的,也说明了没有造物主可以主宰宇宙、人生。在佛籍中,有一种阐明编述始末的书,称为“缘起”,如《付法藏缘起》。后亦用以代称某些序言,甚至泛指一事物产生的缘由。如清·张岱《陶庵梦忆》卷六:“凡四阅月而成,余为作缘起。”此外,在敦煌变文中,有一类演述佛经故事的通俗文体也称为“缘起”。如《丑女缘起》、《目连缘起》。(李明权)

【盲人摸象】

这是《涅槃经》卷三十二所载的一则故事:“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来示盲者‟。大臣受王敕,多集众盲,以象示之,时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及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否?‟众盲各言:„我已见‟。王言:„象类何物‟?触其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触其耳者言:„象如箕‟。触其头者言:„象如石‟。触其脚者言:„象如臼‟。触其脊者言:„象如床‟。触其腹者言:„象如瓮‟。触其尾者言:„象如绳‟。善男子:如彼众盲不说象体,亦非不说,是众相若悉非象者,离是外更无别象。”盲人摸象比喻各人对事物只有片面的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后用以指无知之徒妄下结论。亦写作“盲人说象”。如元·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齐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品评,正如盲人说象。”(无名氏)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佛家原有“绳蛇”的比喻。如宋·子璿《起信论疏笔削记》卷十九:“知法如幻,故无所怯。绳蛇非毒、杌鬼无心,何所怯耶!”佛家认为,凡夫误认假相为实有之物,这叫“遍计所执”,喻如认绳为蛇。又《续传灯录》卷二九:“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旨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后成为一条运用广泛的俗语:“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谓吃过一次亏以后,便长时间地疑神疑鬼,亦作“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李明权)

【五体投地】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

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李明权)

【心花怒放】

4 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故名“心花”。《圆觉经》:“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唐译《华严经》卷六六:“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花开敷。”南朝梁·简文帝《又请御讲启》:“俾兹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树,共转六尘。”后来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开朗愉快。怒放:盛开。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常正)

【叶落归根】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已成为客居他乡的人对故土的怀念而发出的心声,也是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本土的心愿和归宿。此语出自《坛经》,惠能大师将入涅槃时,曾对他的门人说他想回归新洲老家,要门人们迅速给他准备舟楫,弟子们向六祖苦苦哀求挽留。惠能大师说:“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六袓又对门人说:“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后来把“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现侨居美国的李汉魂先生,1934年8月曾为供养六袓真身的曹溪南华寺撰书一联:“衣钵真传,明心见性;菩提无树,落叶归根。”1982年6月4日,李汉魂先生不远万里回国观赏旧联,感慨万千。由此,弥见他乡客子眷恋故土的綦切心情!(无名氏)

【半路出家】

指不是从小而是成年后才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为“半路出家”。出家,梵名波吠儞野Ayanyaka,出家在家的生活,修沙门的净行。《维摩诘经·弟子品》:“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同经《方便品》又说:“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后比喻不是本行出身后来改行的称半路出家。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说:“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无名氏)

【对牛弹琴】

讥笑讲话不看对象或对不明事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唇舌。如《镜花缘》第九十回:“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的狠好,咱们一总再算帐。”这句俗语出于中国第一篇佛教论文,即汉代的《牟子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禅宗亦用此语,如《续灯录·汝能禅师》:“对牛弹琴,不入牛耳。”指的是禅师说法不对根机,达不到效果。又如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李明权)

【求人不如求己】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与方外交佛印禅师同游杭州寺院。东坡见大殿上的观世音菩萨手持数珠,东坡觉得奇怪,便问道:“彼自是观音,自诵其号,未审何谓?”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己。”见宋·苏轼《问答录》。本来,观世音菩萨是人们求拜的对象。佛印就“自诵其号”而借题发挥,答了一句颇含机锋的话:“求人不如求己”,体现了禅宗“自力自度”的特色。后用“求人不如求己”谓求别人帮忙还不如靠自己努力。如清·曹庭栋《老老恒言》卷二:“世情世态,阅历久,看应烂熟。心衰面改,老更奚求。谚云:求人不如求己。”又如陈登科《风雷》第一部三十章:“何老九又略加沉思一下,发狠道:„求人不如求己,俺去找素云问问清楚。‟”

《佛教经文.doc》
佛教经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