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

2022-05-20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

巴蜀文化

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后与蜀同时为秦所灭。代表巴文化特征的有出土战国时的圆刃折腰钺,短骹式弓耳矛及甑、釜、鍪配套的铜容器

文化特点

1、总体上,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而灿烂,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无为逍遥,更因刀剑而存。

2、文化上兼容儒释道,以道,注川人风骨;以儒,举川人仕进;以释,去川人彷徨;进退之间,死生契阔。

3、蜀人从容,却含惰性;巴人明快,失之浅薄;瑰宝陆离,多附鬼气;人文荟萃,最是诗人。

4、巴蜀之地向来称为四塞之国,不可谓不封闭,然则多川汇流,昂然出三峡,成大江东去之势,尖锐,奔腾,苍茫,颇让人喟然感叹。

5、蜀中自古多才俊,蜀中自古少大将,多少豪情,多少志气,都削成丝丝缕缕花絮,化作点点滴滴闲情,粘满着春花秋雨,汇入大江大河,消失于无影无踪。

巴蜀文化是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一支奇葩,在中华民族文化谱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对于川渝地区各族同胞而言,巴蜀文化就是我们世代生存之根、流淌之脉、发展之魂。巴蜀文化有许多独具的特色和辉煌的亮点,足以令我们对先辈的创造感恩和自豪。三星堆、金沙等文化遗址的惊世发现,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里是长江上游的文明起源中心,改写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并显示出古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周秦以来,中华思想文化素以儒学、道学为主干,佛教传入后,更以儒释道交融互补为特色,而蜀地既是仙道的发源地,也是天师道的创教地;儒学自西汉起就在此代代传承,有“蜀学比于齐鲁”的评价;其后佛教西来,巴蜀又出了许多高僧大德尤其是禅学大师。蜀学有哲思传统和文史之长,“易学在蜀”、“史学莫隆于蜀”、“文宗自古出巴蜀”、“自古诗人例到蜀”等评语,无不彰显巴蜀文化的璀璨夺目、成就非凡。巴蜀的音乐、舞蹈、碑刻、石窟、绘画、刺绣等享有盛誉,成都有全国最早的国家画院和著名画派。巴蜀是我国的人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密集的聚宝盆,文化旅游的品味很高,成都并成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固定举办地。巴蜀在水利、

天然气开采、钻井术、印刷术、天文、数学等科技领域都曾独占鳌头,引领潮流。巴蜀地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大的移民区域,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互动,导致巴蜀文化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和辐射性。巴蜀同源、同囿,是同中有异的复合型文化共同体,蜀人喜文好乐、精敏轻捷、诙谐幽默、富于想象力,巴人天生勤勇、敦重厚义、豁达豪爽、刻苦耐劳,所谓“巴人出将,蜀人入相”,大致道出了两者文化性格的差异。几千年来,尤其是百多年来向现代转型时期,巴蜀文化哺育和造就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和文化精英,他们的道德、功业和文章永远值得后辈怀念和弘扬。在遭遇汶川大地震的抗灾和重建过程中,四川人民表现出的英勇、睿智、大爱、感恩,也都凝聚着巴蜀文化长期浸润、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文世界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大接触大交融时代,国际范围内的竞争不仅是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竞争,还更加深刻地表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我们一定要高度的文化自觉,十分珍视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不能轻率否定,妄自菲薄。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立大志愿,用大手笔来传承、整合、弘扬巴蜀文化,致力于培根、延脉、固本,使传统文化更加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在提高全民素质,推进文化强者,共建美好精神家园的进程中发挥巨大的力量。

立大志愿,用大手笔传承、整合和弘扬巴蜀文化,要抓牵头的东西,抓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很大带动性的项目,这就是已故省老领导杨超、杨析综两同志(生前均兼任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会长)在十年前就提出的《巴蜀文化通史》和《巴蜀全书》这两项文化工程。可以告慰两位首倡者的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和领导下,在众多学者专家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这两个文化工程不仅都已先后立项,并且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巴蜀文化通史》是省委批准,在2006年启动的西部文化强省建设重点项目,由省委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依托省社科院,组织川渝两地学者共同完成。《巴蜀全书》不仅是省的重点项目,更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支持的重大项目,已在2010年正式启动,由四川大学担纲,组织校内外学者专家分工承担。这里我侧重说一下《巴蜀文化通史》的进展情况。

《巴蜀文化通史》经过反复推敲,采用了“通论+专题卷+大事记”这样一种新的综合体裁,共22卷,即:通论卷,农业水利文化卷,工商文化卷,城市文化卷,建筑文化卷,交通文化卷,民族文化卷,移民文化卷,宗族会社卷,宗教文化卷,教育卷,哲学思想卷,史学卷,科技卷,巴蜀方言卷,文学卷,艺术卷,传播文化卷,民俗文化卷,文献要览卷,大事记,研究论著索引。这里包括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习俗文化等相互关联的层面,要求在对巴蜀文化相关资料深度挖掘、力求全面占有的基础上,在纵通、横通和会通上下功夫,对几千年来的巴蜀文化作出全过程、全方位的回顾和总结,盘点其辉煌成就,展示其众多亮点,找出其特色和规律,既集前人研究之大成,又对尚存的若干难点与谜团努力作

出有理有据的阐释,探索传统的巴蜀文化如何与现代化契合来进行选择和创新,使它在新的时代大放异彩。完成这样一部继往开来,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高质量学术著作,实践中碰到的困难很多,从每卷书的提纲到文稿,都经过反复推敲、修改,今年进入了定稿阶段,力争在2014年全部出版。

巴蜀是“文化旧邦”,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巴蜀文化通史》多卷本里,有文献要览卷,这为编纂《巴蜀全书》作了必要的铺垫和准备。学术研究性的《巴蜀文化通史》共约900万字,而收集和整理巴蜀历代文献的《巴蜀全书》,总字数将以亿计。这两个项目相互配套,相得益彰,面世之后,将对巴蜀文化几千年来的发展和巴蜀文化概念提出七十多年来的研究工作起到集其大成和构建新的研究平台的作用;对于建设文化强省、构建和谐四川尽可能发挥出立其大本、凝聚人心、导向助推的作用;对于研究中华文明尤其是长江上游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起到提供翔实资料和学术见解的作用;对巴蜀文化的各个层面、各个专题领域,起到总结规律,开拓视野,引领研究,带动发展的作用;对于巴蜀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坚实的学术依据,起到启发思路、激发灵感、挖掘和利用潜在文化力的作用。同时,这两项文化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改变大学、科研机构力量分散、各自为战的状况,将会加强文化研究力量和人才培养,起到整合、团结、壮大老中青结合的社科研究队伍的作用。《巴蜀文化通史》和《巴蜀全书》的编纂出版,将会缩小我们同地域文化研究走在前列的省市之间的明显差距,提升我们对巴蜀文化研究、应用的层次和水平,有利于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有助于争得本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平等对话的话语权,增强我们的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这些,就是完成两项工程的重大文化价值和深远战略意义之所在。

推荐第2篇:巴蜀方言与文化

10.31 一.方言在语法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地域性,在语言系统中受到社会因素影响最直接的也最能反映该语言所使用的地域、社会、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及其变迁过程的是词汇。巴蜀汉语方言说“清早起来三道快,猴子老虎与妖怪”。巴蜀汉语方言也不例外,迷信的人特别忌讳说凶猛的动物和鬼怪,尤其是早晨。旧时巴蜀人尤其忌讳说老虎。主要原因与清初巴蜀闹虎患有关。只要沾了与“虎”同音的字,往往说成“猫儿”。“栽秧的女婿,打谷的舅子”。第一:巴蜀习俗:主人盛情款待栽秧人,每日吃五顿,有酒肉之类。第二:打谷时伙食相对差些,但饭管饱,菜品较简单。第三:因平时善待女婿,一般比款待舅子好。固有此谚语。 二.“喂年饭”

1.旧时腊月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饭后给果树喂年饭,也说“挨刀饭”

2.一般是家庭主妇右手拿刀,左手端一碗汤菜饭,带上两三个小孩走进自家院子的果树,大人问:“结不结?”小孩答:“结。”大人又问:“结好多?”小孩答:“千是千,万是万。”大家同唱“砍两刀,抹点饭”俗以为以后果子会丰收。 三.语言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学术界早有论述,罗常培不仅指出了语言学的研究要扩大范围,要联系其他社会现象和意识,阐扬语言学的原理,而且还写作了国内将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研究的第一部专著《语言与文化》 四.今天在巴蜀地区汉语方言的主体是官话方言。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分支:一支分布在成都,重庆,等广大地区;另一支沿岷江而下,分布在岷江以西及以南区域。这两支分别是:湖广话和南路话 11.13 一.巴蜀地名

1.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给自然、地理、实体、人群聚居地以及后来的行政区划所起的别称。

2.巴蜀的地名是巴蜀人在生产活动、社会交往中用来为区域内某个具体地点进行指称的专有名称。与巴蜀自然和人文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也是巴蜀历史和巴蜀地区的人们生活的忠实记录者。

3.巴蜀地名的形成:有两个主要的途径:①是历朝统治者的命名;②是巴蜀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的约定俗成。巴蜀地名的形成和变化不仅反映了巴蜀社会历史的发展,民族的兴衰,而且更真实地记录了巴蜀人的生产生活状况。通过地名可以了解巴蜀的地形,地貌特征,森林植被,人口分布,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历史文化以及动物繁衍等情况。 二.巴蜀汉语方言

1.作为巴蜀地区全民通用的交际工具,巴蜀汉语方言是一个完整、自足、相对独立的体系。2.只由巴蜀汉语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等诸要素构成的语言系统。

3.包括各个子系统中与共同语不同的部分,也包括其中与共同语相同的部分。4.“盖不到脚背”

①指做事情有头无尾,要别人来收拾残局。应与丧俗有关。在双流、巴县等地人死后有“盖铺盖”的习俗,即闭殓前夕将亲友特制的丧被盖在上面。被子一定要上齐胸部,下一直盖到脚趾尖处

②这是死者入殓前的最后一道程序,做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对故去者的态度及在生后辈行事的准则,份量级重;如果没有盖住脚背则对死者大不敬。

③用于骂人的话。语意就相当重了,意思是:将或死了,寿被将脚背都盖不到。 ④此同后衍生出前后矛盾之意。今巴中、重庆方言仍存。

5.巴蜀汉语方言不仅能体现当地的风俗民情还能显示出当地人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审美心态、文化旨趣。

巴蜀得天独厚,江河纵横,水源充沛,沃野千里,号称“天府之国”。所以发展烹饪的物质基础十分雄厚。 11.21 一.按照黄雪贞对西南官话的分区,巴蜀境内的官话主要属于西南官话的成渝片区,少数点属于灌赤片区,个别点属于贵昆片区和黔北片区。 二.贵州遵义方言和重庆两地方言之间的关系 1.贵州遵义与重庆比邻,两地方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遵义方言不管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不得不让我们将其归入巴蜀汉语方言。

2.这应该与遵义在行政区划上曾缔属于四川同时也与遵义历史上为巴蜀等地移民南下的重要通道有关。移民也将自己家乡的语言带到了遵义并且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3.我们在遵义县,绥阳县本地调查所获族谱墓碑铭文与方言材料即为明证。比如“尾巴根儿”——尾巴;“棺材”——木头;“细娃儿”小孩;“遇缘”——碰巧了;“搞灯儿”——做什么。等的用法。表示“怎样,如何”的——“啷革,那样”等的保留则与今天川东的典型方言词汇相媲美。

三.川西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岛

1.巴蜀境内最大的客家方言岛,位于成都市东、北方向的浅山和近山地带。

2.在地理上连续分布,涉及成都市龙泉驿区及其接壤的成华区,锦江区,新都区,青白江区,金堂县等地的二十六个乡镇。

3.成都的客家人的祖籍主要是粤东的王华,梅县,兴宁一带。当地人把客家人称为“广东人”或称“土广东”。把客家方言称为广东话,把巴蜀汉语方言称为湖广话。 四.巴蜀人有吃九大碗的习俗

1.九大碗本指宴席上的九道菜。其做法随时代发展分为新式和旧式两种。巴蜀人遇红喜事一般要举办九大碗,宴请客人。 2.之所以将赴宴称为“吃九大碗”,因为巴蜀民间视“九”为吉数,

一、

三、六都与九有关,3+6得9,3x6得18,18又是9的倍数。

3.巴蜀民间举办喜宴时菜肴的总数一般要取9或

3、

6、9的倍数并且宴席上的不少菜名要暗含

3、

6、9 。比如“红烧三鲜”、“韭菜肉丝”。 11.28 一.巴蜀汉语方言

具有三个特征:①基于多民族共居与移民文化所开放性特征。 ②基于盆地环境和农耕社会的传承性特征。

③基于地域文化、心态和审美意识的幽默,诙谐性特征。 二.五更鸡

1.因古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也称“焐羹箕”。类似小煤油炉的小型炊具。

3.多以竹,篾,或锡制成,内制油壳加上棉线芯子点燃,以煨羹,粥,热汤药等。三.姓氏隐语

1.巴蜀汉语方言姓氏隐语非常丰富,俗传是因为从前绿林豪杰犯了法防止官府逮捕,故意以谐音字来隐姓埋名。

2.巴蜀姓氏隐语一般带有词缀。一类是以前缀为“老”构成的姓氏隐语,一类是带“子”,“巴”或“里”的姓氏隐语。

3.有时一个姓不止有一种隐语。一种隐语也不止表示一个姓。例:姓“黄”——老耙,姓“陈”“程”“成”——老漂,老浮。 四.巴蜀方言的词语的产生和流行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1.汉语方言是汉语在历史发展中的地方变种。造成这种与共同语不同的外部条件最重要的就是地域、历史文化因素。

2.巴蜀汉语方言的词语的产生与流行与历史文化的关系紧紧相连。 3.巴蜀汉语方言词语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十分突出。不少词语的产生和流行实际上是历史文化在语言、词汇上的沉积。历史文化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巴蜀汉语方言词语的产生。

4.巴蜀汉语方言词语是历史上形成的,其语义系统表现出鲜明的巴蜀历史文化特征。其演变途径和发展方向深受巴蜀文化的制约,因此联系巴蜀历史文化研究巴蜀汉语方言词语是十分必要的。

5.元、明之际长期的战乱以及自然灾害使得巴蜀的人口急剧下降,大批湖广人避乱入蜀或避兵入蜀,外省大举向巴蜀移民。12.12.一.巴蜀汉语方言词汇的范围

1.方言词汇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巴蜀汉语方言词汇指巴蜀汉语方言中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包括巴蜀汉语方言所使用的全部的词和固定的短语。既包括与共同语言不同的词,也包括与共同语言相同的词。

2.狭义的巴蜀汉语方言词汇主要是指历史上传下来的方言固有词汇。站在现代汉语共同语词汇和方言词汇的角度来分析,这类词汇大致可分为两类。

3.一类是巴蜀汉语方言词汇古已有之,从而历史上继承下来同时又与普通话说法一致的词汇;另一类是人们常常会遇到语言态度转变的问题。 二.语言态度的转变是巴蜀客家方言变化的内在动因 1.巴蜀各地的客家人基本上都操双方言,在双方言区,人们常常会遇到语言态度转变的问题。 2.长期以来,巴蜀客家人仍然恪守着“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卖了祖宗言,三代不团圆”的祖训。至今仍保留着他们的语言和风格。 3.近年来,“不卖祖宗言”的祖训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语言态度变化的结果,是渐渐放弃了原来对本族方言的忠诚,让别的方言随意渗透,最后导致本族方言在别的方言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异。有的甚至主动放弃了对本族方言的使用。

4.近年来,巴蜀客家人会说客家话的比例成直线下降趋势。以前娶进门的媳妇不说客家话往往会遭到责骂,现在,大家认为无所谓。

5.于是,在一个普通的客家人的家庭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年人坚持讲客家话,青少年满口官话,中年人对内说客家话,对外说客家话。由此可见,语言态度的转变是巴蜀客家方言变化的内在动因。

三.与巴蜀客家地区把客家人冠以“广东”的称谓相应,巴蜀客家方言在各地也多冠以广东省名或称为“广东话”或称为“广东腔”。 四.巴蜀汉语方言无入声区内古入声区的消失,大体上是分别整体归并到舒声中的某一调类中,巴蜀客家人读书的时候,往往使用当地官话方言,而说话是则使用客家方言。这是一种特殊的文理土白现象。 五.丑扮灯儿

1.川北灯戏,多以丑为省美焦点。特别是丑扮灯儿。 2.川北谚语说:“无丑不成灯儿,有丑好扮灯儿”。 3.此词此后喻指扮丑脚。 六.新词的产生

在任何时代都是词汇发展的变化的普遍现象,巴蜀汉语方言也不例外。如民国初年将行为端正,而有些迂腐固执的人称为“方先生”——走方格格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却称为“操正步的”。

“头戴帽子三尺高,白布衫儿身上穿,手拿一把阴阳伞,嘴含一根长烟杆”——形容抓魂二鬼。

七.川菜中蒸菜出笼上桌前有一“翻碗”习俗

1.川菜中蒸菜通常的做法是:把主菜铺在蒸碗的底部,辅料盖上,再上蒸笼蒸熟,辅料的味道便能充分的进入主菜。

2.上桌前,需有“翻碗”这个程序。即将菜扣翻入盘中,主角便展示出来,并且外形美观。 3.如川菜中的烧白:咸烧白用上单独上不得台面的洋芋,芋头,红苕,南瓜和着不能单独上席的芽菜,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衬在上面;甜烧白则软,糯,黏,糍。想的糯米饭和着晶莹剔透微见紫光的夹沙肉,养眼,养心。 12.19 一.巴蜀方志中的语言资料

1.利用巴蜀方言中的语言资料可以研究巴蜀方言中的历史音韵,词汇,语法,乃至巴蜀的地理环境。

2.巴蜀方志所录方言材料存在较大缺陷,缺乏精确性和系统性,许多巴蜀方言词汇和语音并不能准确描述。

3.我们在利用巴蜀方志中的语言资料研究巴蜀方言的时候,要注意根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将这些语言材料很语言学的有关理论紧密结合。同时还要结合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认真分析,深入探究,实事求是,力求得出可靠的结论。

二.巴蜀客家人认为大地为一条巨大的鳌鱼背负着,一但鳌鱼稍有眨眼之类的细小的动作就会发生地震,因此,巴蜀客家俗话说:“鳌鱼眨眼地翻身”。

三.新词的使用导致了巴蜀汉语方言中新词语逐渐取代旧词语,并且加速旧词语的消亡。 1.《蜀语》《西蜀方言》《成都通览》以及清代民国年间巴蜀各地的方志都记录了当时巴蜀汉语方言的很多词语。近现代作家用巴蜀汉语方言写成的文学作品《死水微澜》(李劼人)、《南巡记》(艾芜)、《在其香居茶馆里》(沙汀)、《春潮急》(克非),以及民间用书《耗子告猫》、《八字斗虫》、《盗扇骂牛》和巴蜀各地的山歌、民谣、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也收入了当时的大量的方言土语、词语。

2.如果把今天的汉语方言词语同一百年以前的巴蜀汉语方言词语对比,甚至通更近一些的巴蜀乡土作家李劼人、沙汀、艾芜等的作品中的方言词语相比较,就会发现,旧词语的消亡在近半个世纪以来正在加速进行。

3.巴蜀汉语方言词汇的演变呈现想着普通话靠拢的趋势,而各地的方言又向成都官话,重庆官话靠拢。

新词的广泛使用,导致新词语逐渐取代旧词语并加速旧词语的消亡。

四.巴蜀地区的饭店卖饭,把平平两碗饭扣在一个碗里,将这满满的一碗饭称为“帽儿头”

“酿豆腐”

1.这是一道四川客家名菜,

2.做法为:将豆腐切成四方块,中间挖空,将洗净泡软的香菇,榨菜剁碎,加入调料和匀,放入豆腐中心蒸熟淋上酱油和香油后食用。

3.这道菜在成都隆昌、仪陇的等地的客家均已不见,唯有西昌客家地区至今盛行。五.在旧时的巴县有一句俗谚:“柑子龙,童子龙,求子人家开门迎”。民间以为每年都有“柑子菩萨”和“童子菩萨”的生日,这一天,人们用柑子茶香扎制成龙,由无子人家挑选聪明伶俐的男孩子舞动,有“送子,得子”寓意。

推荐第3篇:《三国演义》与巴蜀文化

《三国演义》与巴蜀文化

沈伯俊

我曾经多次说过,在中国小说史上,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拥有六个“第一”,其中一项是:“论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它无疑也是第一。”是的,《三国演义》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而在广阔的中华大地的诸多区域中,《三国演义》与巴蜀的关系又特别密切。这里拈出三个问题,略加论述。

一、《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要说《三国演义》与巴蜀的关系,首先就应该说到巴蜀古代著名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

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其父曾为蜀汉将领,任马谡参军;诸葛亮首次北伐时,马谡违背军令,败军街亭,损兵折将,被诸葛亮斩首,其父亦受处罚。陈寿本人生活在蜀汉后期和西晋前期。当他两岁时,蜀汉贤相诸葛亮已经去世。他曾师事同郡著名学者谯周,担任过蜀汉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当时,宦官黄皓操纵权柄, 许多朝臣都去巴结逢迎,陈寿却正直不屈,因而屡遭贬黜。炎兴元年(263),蜀汉被曹魏所灭。此时陈寿三十一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两年以后,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晋朝。陈寿家居数年后,因司空张华欣赏其才华,举为孝廉,历任著作郎、平阳侯相、治书侍御史等职,曾于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编成《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统一全国。四十八岁的陈寿开始系统搜集魏、蜀、吴三国史料,经过大约十年的努力,撰成《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史书。陈寿身为西晋朝臣,而西晋政权是由曹魏政权禅代而来, 为了维护其合法性,陈寿不得不以魏国为“正统”,书中魏国君主皆为《纪》,而蜀汉、孙吴的君主则低一个规格,立为《传》。然而,仅从《三国志》的书名就可以看出,陈寿实际上是把魏、蜀、吴三国视为平行的并立政权的,并没有故意抬高曹魏而贬低蜀、吴。从总体上看,陈寿在记载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时,态度比较公允持平,基本上能秉笔直书。如对多次攻伐曹魏,又处罚过自己父亲的诸葛亮,他既不以成败论英雄,也不挟私嫌而用曲笔,而是在《诸葛亮传》中如实记载了诸葛亮一生的显赫功绩和崇高品德,并且满怀仰慕之情,“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这种公正求实的态度,加之取材谨严,文笔简洁,使《三国志》享有“良史”的美名,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这位巴蜀历史上的优秀史学家,赢得了后人深深的敬意。

陈寿的《三国志》也有不足之处,主要缺点是记载过于简略,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有的语焉不详,有的甚至遗漏。例如,关于对三国历史影响极大的赤壁之战,陈寿的记载就不够完整全面,有关材料分散于《魏书·武帝纪》、《蜀书·先主传》、《诸葛亮传》、《吴书·吴主传》、《周瑜传》、《鲁肃传》等不同人物的《纪》、《传》中,每一篇的记载都不够完整具体(《周瑜传》稍好一些),当时人的若干记载,他都未能采用。这就使读者难以充分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貌,给后人留下一些遗憾乃至疑问。到了南朝刘宋时期,史学家裴松之(372—451)广泛搜集资料,于元嘉六年(429)写成《三国志注》(简称“裴注”)。裴注引书多达二百余种,主要是补充缺漏,记载异说,矫正谬误,辨明是非,并对有关史家和著作予以评论,极大地弥补了《三国志》之不足。由于裴注所引之书绝大部分都已亡佚,这些注文便弥足珍贵。从此,《三国志》与裴注就形成一个整体,成为后人了解三国历史的最主要的依据。

元末明初的杰出作家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这部文学名著时,就是以《三国志》(包括裴注)为取材基础的。现存最早的《三国演义》版本是明代嘉靖壬午(1522)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嘉靖元年本”),共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回(后来的《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合并为一百二十回,经清初毛纶、毛宗岗评改本《三国演义》加工而定型),其卷首题署为:“晋平阳侯(相)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这清楚地表明了罗贯中对陈寿的敬慕和对《三国志》的倚重。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特点:尽管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虚构,可以带上作者的强烈的爱憎感情和褒贬倾向;然而,它反映历史生活的基本框架却应该大致符合历史发展的脉络,它描写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时(虚构的人物是另一码事),其主要情节也应该大体上与人物的性格一致(或是曾有的史实,或是特定条件下可能有的言行)。正是这条基本规律,使罗贯中在创作时不能不“据正史,采小说”(明·高儒:《百川书志》),使《三国演义》在内容上受到《三国志》的很大影响。

通观《三国演义》全书,真实而具体地描写了灵帝失政、黄巾起义、天下大乱、董卓弄权、军阀混战、曹操当政、官渡之战、赤壁鏖兵、荆州之争、夷陵之战、平定南中、孔明北伐、邓艾灭蜀、司马代魏、王濬灭吴等汉末至西晋统一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情节发展的基本线索与《三国志》记载的史实大致吻合(有的情节取材于《后汉书》和《晋书》)。同时,书中大多数重要人物的主要言行业绩,也往往可以在《三国志》(包括裴注)中找到根据或影子。试以深受读者喜爱的赵云形象为例。嘉靖元年本描写赵云的主要情节有:卷二第13回《赵 子龙磐河大战》,写赵云第一次出场,救了被袁绍大将文丑杀败而险些丧命的公孙瓒,表明心迹道:“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非特背袁氏以投明主。”这取材于《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注引《赵云别传》。卷九第82回《长阪坡赵云救主》,写赵云在长阪坡曹军重重围困之中,先后救出甘夫人和阿斗。这取材于《赵云传》。 卷十一第104回《赵子龙智取桂阳》,写赵云夺取桂阳后,太守赵范欲以寡嫂樊氏改嫁,赵云愤然拒绝。这取材于《赵云别传》。卷十三第121回《赵云截江夺幼主》,写孙夫人返东吴,欲将阿斗带走,被赵云赶上,夺回阿斗。这取材于《赵云别传》。卷十三第130回《刘玄德平定益州》,写刘备夺取益州后,欲将成都有名田宅分赐诸官,被赵云谏阻。这取材于 《赵云别传》。卷十五第142回《赵子龙汉水大战》,写赵云先后救出黄忠、张著,又匹马单枪立于营门之外,使追来的曹兵惊疑退走,被刘备称赞为“浑身都是胆”,号为“虎威将军”。这也取材于《赵云别传》。卷十七第161回《范强张达刺张飞》,写刘备为替关羽报仇, 欲伐东吴,赵云挺身加以谏阻。这同样取材于《赵云别传》。卷二十第191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写失街亭后,蜀军撤退,唯赵云所部不曾损失一人一骑,诸葛亮欲加赏赐,赵云谢绝,希望留待冬天赏赐诸军。这仍然取材于《赵云别传》。这就雄辩地说明,《三国演义》中那个勇武善战、深明大义、公忠体国、谦虚谨慎的赵云形象,正是在《三国志》(包括裴注)提供的史料的基础上塑造出来的。

当然,《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毕竟离不开想象和虚构。书中大部分情节,都不同程度地带有虚构成分;而且,最生动传神的情节,往往也是虚构成分最多乃至纯然虚构的。同时,它的故事来源,除了《三国志》之外,还有《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有关史籍,还有宋、金、元的通俗艺术“说三分”、三国题材戏曲和众多的民间三国传说。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罗贯中的天才创造,才成就了这部不朽的作品。但是,无论如何,《三国志》终究为《三国演义》提供了最基本的骨架(《三国演义》在叙事结构上受到《资治通鉴》的明显影响,但《通鉴》有关三国的史料也主要取自《三国志》和裴注)。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陈寿的《三国志》,就不可能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对此,四川人有充分的理由感到自豪。

二、《三国演义》中的益州人士 《三国演义》以蜀汉兴亡为主线,不仅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主角,塑造了刘关张、赵云等典型形象,而且以生动传神的文笔,描写了许多益州人士。

刘备集团大体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刘备进入益州之前的旧部,另一部分则是刘备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和占领益州之后逐步吸收的巴蜀人士。前者是刘备东征西讨二十几年才积聚起来的一点本钱,自然是蜀汉王朝的开国元勋;后者虽然归附刘备较晚,但在帮助刘备夺取和治理益州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蜀汉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所说的“益州人士”(或曰“巴蜀人士”),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籍贯在其他州郡,早年来到益州的,如法正、董允、费祎、邓芝、李严等;另一类则是土生土长的益州本地人,如秦宓、谯周、严颜、王平、马忠、张翼、张嶷、彭羕、杨洪、费诗、李恢、吕凯、李福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写了其中好些人的文才武略和音容笑貌,为今天的巴蜀广大人民留下了一幅幅各具风采的先贤画像。

让我们信手拈出几个人物来看一看吧。

1.法正(176—220) 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建安初年,天下饥荒,二十余岁的法正与同郡孟达来到蜀中,依附刘璋。由于刘璋暗弱,不能知人善任,年轻而才高的法正很不得志,郁郁寡欢,思得明主。建安十四年(209),因为益州别驾张松的推荐,刘璋派法正到荆州结好刘备。法正见刘备雄才大略,谦恭下士,正是自己理想中的明君,回去后便与张松图谋归附刘备。建安十六年(211),刘璋又派法正去请刘备来助守益州,法正趁机向刘备献夺取益州之策。由于法正的积极谋划,刘备比较顺利地夺得了益州,所以马上“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建安二十二年(217),法正又建议刘备夺取汉中,以为持久之计。刘备采纳了这一重要谋略,在法正辅佐下亲率大军出征汉中,夺得了这块战略要地,既为益州建立了屏障,又为以后的北伐准备了前进基地。刘备称汉中王后,即以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这几次决策的成功,对于蜀汉的建国起了重大作用,充分表现了法正的远见卓识和多谋善断。可以说,法正和诸葛亮堪称刘备的左右手:刘备出征,法正总是随军出谋划策,诸葛亮则“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可惜法正天年不永,建安二十五年(220)就去世了,年仅四十五岁。刘备痛失股肱,“为之流涕者累日。”(《法正传》)法正的智术谋略,连诸葛亮也常常为之惊叹,这使他深受刘备的器重,说话也特别有分量。章武二年(222),刘备在夷陵之战中遭到惨败,诸葛亮为此叹息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法正传》)

罗贯中在描写《三国演义》中的法正时,大体上采用了《三国志·蜀书·法正传》的材料,突出了这样几点:一是他一见到刘备,便慨然以“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相许,劝刘备抓住良机,夺取益州,这样就表现了他与刘备的君臣遇合之情。二是在黄忠、严颜打败张郃之后,他竭力主张趁势夺取汉中,表现了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三是他与黄忠一同领兵去打定军山,他先设“反客为主”之计,步步为营,再设“以逸待劳”之计,使黄忠斩了曹军大将夏侯渊,夺得定军山,表现了他善于出奇制胜的才能。这样就塑造了一个刘备重要谋士的形象。不过,为了集中突出诸葛亮,罗贯中对法正在刘备集团中的重要地位又有意识地予以削弱,这似乎就不那么必要了。

2.秦宓(?—226) 字子敕,广汉绵竹(今四川德阳市北)人。他少有才学,长于文辞,州郡多次征辟,他都称病不就,藏器待时。刘备平定益州之后,他先后被任命为广汉郡师友祭洒、益州从事祭洒。刘备准备征伐东吴时,他极力谏阻,被“下狱幽闭”。但诸葛亮却很器重他。建兴二年(224),诸葛亮领益州牧,选迎秦宓为益州别驾,不久又拜为左中郎将、长水校尉,一直升到大司农。当蜀、吴恢复联盟关系,东吴派张温聘蜀时,秦宓同他展开过一场充满机锋的舌战,大谈天有头、有耳、有足、有姓之类的玄理,真是辩才无碍,对答如流,使傲慢的张温不得不大为敬服(《三国志·蜀书·秦宓传》)。这个有名的“秦宓论天”的故事,在历史上一直传为美谈。

在《三国演义》中,秦宓出场次数很少,但几乎每一次出场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秦宓第一次“亮相”是在刘璋准备投降刘备之时,刘备派简雍先入成都,简雍“坐车中,傲睨自若。”秦宓见此情形,按捺不住不平之气,“掣剑大喝曰:„小辈得志,傍若无人!汝敢藐视吾蜀都人物耶!‟”(据嘉靖元年本,毛本作“蜀中人物”)这一声大喝,打掉了简雍的骄矜之气,使他赶快下车,改容相见。这一个小小的插曲,使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秦宓的刚直不阿和作为“蜀都人物”的自尊自豪。秦宓第二次得到正面描写是在刘备决定伐吴之时,虽然许多大臣不赞成此举,但只有他敢于犯颜直谏,断言“陛下不从,必有大败”。大怒的刘备要将他斩首,他却“面不改色,回顾先主而笑曰:„臣死无恨,免见蜀民之涂炭也!‟”为了不让“蜀民涂炭”,他不惜一死;而“必有大败”一语,也不幸而言中。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秦宓可贵的胆识和操守。秦宓最后一次出场是在东吴派张温到蜀国答礼的时候。由于后主和诸葛亮对张温都很客气,张温十分得意,不禁有些飘飘然。就在诸葛亮设宴为张温饯行,众官奉陪,殷勤劝洒之际,秦宓乘醉而入,昂然就座。这使张温老大不高兴,于是引起一场唇枪舌战。罗贯中在这里几乎照抄了《三国志·蜀书·秦宓传》中的那段问答,这还不算,他又写秦宓反过来向张温提出一连串问题,使得“张温似醉如痴,无言可答,乃避席而谢孔明曰:„不意蜀中多出俊杰。恰闻讲论,使仆顿开茅塞也。‟”这一段精彩的描写,充分表现了秦宓渊博的学识和强劲的辩才,真可使蜀中俊杰扬眉吐气!《三国演义》对秦宓的描写,比《三国志》生动得多,丰满得多,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风流潇洒、倜傥不群、正直耿介、满腹经纶的学者可敬而又可爱的艺术形象。

3.王平(?—248) 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人。他从小由外祖何家抚养,便跟着姓何,后来才复姓王,所以史籍有时又称他为“何平”。他早年到洛阳,任校尉,在随曹操征汉中时归降刘备。建兴六年(228),诸葛亮一出祁山,王平随马谡去守街亭。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他一再规谏,马谡都不听从,结果大败。在这倾危之时,“众皆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敢逼也。”事后诸葛亮赏功罚罪,赏王平,“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从此,王平成为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军在丞相长史杨仪指挥下撤退。大将魏延因对杨仪不满,抢先南归,邀击杨仪。杨仪派王平抵御魏延,王平义正词严地谴责魏延不顾大局,使魏延部众一哄而散,一场内乱迅速平定。此后,王平长期镇守汉中,进封安汉侯,拜前监军、镇北大将军,与镇守蜀汉东部的车骑将军邓芝、镇守南中的镇南大将军马忠齐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平“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但他却能抓紧时间刻苦学习,经常叫人给他读《史记》、《汉书》,并能正确地掌握大意。由于他严于律己,遵守法度,尽瘁国事,因而成为蜀汉的优秀将领(《三国志·蜀书·王平传》)。

《三国演义》中的王平,在众多的武将形象中虽然不算最突出,但给读者的印象却相当鲜明。《演义》主要写了王平三件事:首先是对王平归降刘备作了渲染。在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时,命大将徐晃为先锋,王平为副先锋。徐晃不听王平谏阻,领兵渡过汉水,被打得大败,反而责怪王平不去救援,要杀王平。王平当夜就投奔了刘备,并尽言汉中地利。刘备大喜,说道:“孤得王子均,取汉中无疑矣!”这样,王平一开始就给人留下了思虑周密而有决断的印象。《演义》对王平用笔较多的第二件事是,诸葛亮南征时,命王平与张翼为副将,在武将中仅次于赵云和魏延。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王平或冲锋陷阵,或出奇设伏,历经艰险,屡建功勋。这些虚构的情节,有力地表现了王平的忠勇。当然,《演义》写王平最突出之处还是第三件事——街亭之战。当王平与马谡去守街亭时,马谡不顾诸葛亮的嘱咐,要在路旁的山上安营。王平极力劝阻,指出:“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由于马谡固执己见,王平只得分兵五千,离山十里下寨,并将驻扎情况连夜报告诸葛亮。正象王平警告的那样,马谡第二天就失了街亭。王平虽然兵少,仍奋勇冲杀十余次,试图救援马谡;后来又在重围中救出魏延和高翔。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情节中,王平老成持重的性格表现得相当充分。从此,读者再也不会忘记这位不以武艺出众,而以谨慎见长的将军了。

除了上述几人之外,《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些巴蜀人士使我们难以忘怀:

——那位“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过目不忘,雄辩滔滔,难杨修,讽曹操,宣称“吾蜀中无谄佞之人也”的张松〔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

——那位一再劝刘璋不要结好刘备,以免失去益州地盘,甚至倒悬城门,以死相谏的王累〔广汉新都(今四川新都)人〕;

——那位与黄忠颇为相似,“善开硬弓,使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被俘后大叫“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的老将严颜〔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

——那位“极有胆略”,在刘璋部将中出类拔萃,被刘备俘获后至死不降的张任(蜀郡人);

——那位刚直耿介,以大义说服目中无人,轻视黄忠,声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的关羽,使之欣然接受“五虎将”称号的费诗〔犍为南安(今四川乐山)人〕;

当然,还有恤军爱民的张翼〔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威镇南方的马忠〔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忠勇奋发的张嶷〔巴郡南充国(今四川南充北)人〕,傲骨嶙峋的彭羕〔广汉(治今四川广汉北)人〕……

附带说一下,《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个巴蜀名人,虽然既不属于刘璋集团,也不属于刘备集团,但却名震一时,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东吴大将甘宁。甘宁是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他不仅作战骁勇,而且目光远大,实为难得的将才。 应该感谢罗贯中,尽管他似乎不曾到过巴蜀,也无意专写巴蜀,却使巴蜀的千百万读者为自己历史上的先贤英杰们油然而生绵绵情思……

三、三国文化对巴蜀的影响 在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三国文化是最有活力,最具有雅俗共赏特色的“亚文化”之一。

若干年来,人们常常谈到“三国文化”,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却往往有所不同,这里有必要略加阐释。我认为,人们对“三国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历史学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精神文化。第二个层次是历史文化学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第三个层次是大文化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并不仅仅指、并不等同于“三国时期的文化”,而是指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源,以三国故事和三国精神的传播演变为流,以《三国演义》及其诸多衍生现象为重要内容的综合性文化。这三个层次的“三国文化”观,都有充分的理由自立,都有自身的内涵和外延。它们并非对立的概念,而是如同一组同心圆,围绕着三国时期的文化的基本内核,层递扩大其范畴,共同承担着阐说和研究三国文化的任务。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实际上使用的是广义的“三国文化”观。

长期以来,三国文化对巴蜀地区产生了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一,三国遗迹巴蜀多。在广袤的巴蜀大地,三国遗迹数不胜数。如果以成都为观察点,向周围幅射的话,我们首先会想到成都的别名“锦里”、“锦官城”、“锦城”,它们都得名于蜀锦织造业发达的三国时期。这里有闻名全国的武侯祠,有刘备称帝即位处的武担山、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饯行处的万里桥、诸葛亮治水所筑的九里堤,还有营门口的黄忠墓、弥牟镇的八阵图遗址、新都的马超墓等等。由成都往北,有广汉的雒城遗址、金雁桥(相传为诸葛亮擒张任处),罗江的庞统祠墓,绵竹的双忠祠(纪念诸葛瞻、诸葛尚父子),绵阳的富乐山(刘备入蜀时与刘璋聚会宴饮处)、蒋琬墓,梓潼的七曲山关帝庙、卧龙山、魏延祠、邓芝墓、演武铺,由梓潼到剑阁的“翠云廊”(大量柏树夹道的古驿道),阆中的张飞墓、瓦口关,剑阁的剑门关、姜维墓、邓艾墓,广元的葭萌关、费祎墓、阴平道、白水关、筹笔驿(诸葛亮北上伐魏时运筹谋划处)等等。由成都往东,到重庆,再顺江而下,有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八阵图遗址等等。由成都往南,有夹江的诸葛点将台,金沙江畔的五月渡沪处,西昌的孟获城等等。众多的三国遗迹,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少量由三国时期遗留至今的古迹,如成都武侯祠内的刘备墓。第二类,虽然源于三国历史,或与史实大致相符,却多少渗入了《三国演义》、三国戏和民间三国传说的内容。比如大名鼎鼎的武侯祠,算得上是全国最有影响的三国遗迹,但它并非三国时期的遗存,而是始建于公元四世纪的成汉时期的纪念性祠庙,只能说是源于三国历史,以后历代又迭经兴革补充;祠中人物固然基本上是三国时期实有的人物,但若干人物的造型(如关羽的面如重枣,张飞的豹头环眼,庞统的面黑而丑),以及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之类,却明显受到《三国演义》和传统三国戏的影响。这类遗迹,在全部三国遗迹中占了很大比重。第三类,虽有一点三国历史的由头,却因《三国演义》和民间三国传说的影响而与史实大相径庭,甚至面目全非。例如广元的“鲍三娘墓”,经考古鉴定,确系东汉晚期墓葬,但鲍三娘及其丈夫关索却是民间三国传说虚构的人物,这种“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有代表性。第四类,出自对三国史实的附会,或者纯系《三国演义》和民间三国传说的产物。比如梓潼的“古瓦口关”,即由《三国演义》第70回所写张飞由“梓潼山小路”抄到瓦口关背后这一情节附会而来。翠云廊中的“阿斗柏”、许多地方的“点将台”之类,显然来自民间传说。这类遗迹,为数甚多。由此可见,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国遗迹”,大部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三国时期的遗迹”,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与三国有关的名胜古迹”。尽管它们不能与三国历史划等号,但却寄托了巴蜀历代人民对三国史事和三国人物的追慕和缅怀,表现了人们的爱憎、理想和愿望;它们的形成演变本身,也已成为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巴蜀人民心灵变迁的历程。

其二,三国传说缀满巴山蜀水。早在魏晋时期,在陈寿的正史《三国志》问世前后,就已出现了一些关于汉末三国的野史传说。自西晋末年到南北朝的数百年间,人们对三国史事越来越关注,有关的逸闻轶事和民间传说也越来越多。从唐代起,三国时期成为人们最感兴趣的一段历史,三国故事则成为通俗文艺最重要的创作素材。到了宋代,“说话”艺术十分兴盛,“说三分”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民间三国传说也更加丰富,并已形成“尊刘贬曹”的主导倾向。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这种“尊刘贬曹”倾向,主要寄托了广大民众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民族感情,反映了他们按照“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的标准对封建政治和封建政治家的选择;对此不应作片面的理解,更不应简单地斥之为“封建正统思想”(刘表、刘璋也是汉室宗亲,而且家世比刘备显赫得多,却每每遭到嘲笑;汉桓帝、汉灵帝这两个姓刘的皇帝,更是老百姓鞭挞的对象)。巴蜀地区作为蜀汉的主要疆域,有关蜀汉人物,尤其是诸葛亮的传说故事,自然就特别丰富。今天能够听到的三国传说,绝大多数产生于《三国演义》成书之后,或多或少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而又超出《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之外,纵横腾挪,大胆发挥。其中有的追本溯源,介绍小说没有写到的人物过去的生平事迹;有的打破砂锅问到底,补充小说没有交代的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的结局;有的横生枝蔓,描写小说语焉不详或根本没有涉及的人物和故事;有的别出心裁,编织与《三国演义》情节相反的故事……还有大量的传说,则是解释和说明生活中许多事物和现象的来历。例如:成都流传的《刘备墓传奇》,说曾有一伙贼人去盗刘备墓,刘备正在里面下棋,赏给他们每人一杯琼浆,一条玉带;贼人慌慌张张爬出墓后,琼浆变成胶,粘住了他们的嘴,玉带变成巨蛇,缠住了他们的腰,而墓穴已经自动封好;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去盗刘备墓了。这就解释了刘备墓为何保存完好的原因。又如:梓潼、剑阁流传的《张飞柏》,说张飞镇守巴西郡(治所在阆中)时,为了及时向诸葛亮报告军情,亲自带领士兵,在阆中、剑阁到梓潼的几百里山路上“植柏表道”,柏树长得很快,“早上栽树,下午遮荫”,给后人带来许多实惠,人们便把那些巨大的古柏叫作“张飞柏”。再如:剑阁流传的《孔明杖、腊肉和豆腐的故事》,把剑阁特产的手杖、腊肉和豆腐的来历,归因于诸葛亮北伐和姜维镇守剑门关。再如:许多地方流传的《四川人头上的白帕》,说深受人们爱戴的诸葛亮去世后,老百姓极为悲痛,人人为他戴孝,丧期过后,大家也不愿把头上的白帕取下来,仍然戴着它干活,久而久之,头上包白帕,便成了四川农村世世代代的习惯……丰富多采的传说,充满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洋溢着生活的气息,新鲜生动,情趣盎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可以说,巴蜀人民的机智与幽默,贯注于三国传说之中;而三国传说又培育了更多的机智幽默的巴蜀人。

其三,三国文化对巴蜀地区的社会生活和民众心理也产生了巨大而深广的影响。这个问题十分复杂,这里只能略举数例。例一,巴蜀地区的主要剧种川剧,其大量剧目中,数量最多的便是三国戏,仅现存的就有160出左右。四川艺人说的是:“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例二,巴蜀地区的各种曲艺门类,如评书、清音、竹琴、金钱板等,都有许多有关三国的曲目。在没有广播、电视、电影,文盲占人口大多数的漫长岁月里,这些三国戏、三国曲艺,不仅是广大民众消闲娱乐的重要方式,而且是他们认识生活,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例三,巴蜀人重情义、讲信用、勇敢顽强、吃苦耐劳、诙谐灵巧的品格,与三国文化的熏陶也颇有关系。

可以肯定地说,三国文化决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直到今天,它仍然富有活力,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流淌于我们的血脉之中。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将伴随我们走向未来,再创辉煌……

推荐第4篇:德阳巴蜀文化介绍

课程名称:巴蜀文化与四川旅游 作业名称:德阳巴蜀文化旅游资源介绍 班级:13级旅管2班 授课教师:干鸣丰老师

学生姓名:杜莉高金华何晓雨康钰兰

学号:1332104007

1332104009

1332104012

1332104015

德阳巴蜀文化旅游资源

1.德阳简介

德阳是四川省地级市,别称旌城,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南靠成都,北接绵阳,东壤遂宁,西邻阿坝,现辖旌阳区、中江县和罗江县,代管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幅员面积5911平方公里,是成都旅游门户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阳市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可分为古迹与建筑类、人类文化遗址、宗教文化等类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独具魅力的有古蜀文化、三国文化、乡村文化和德孝文化等。

2.巴蜀文化旅游资源

2.1古蜀文化

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四川地区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现已陆续出土了不少重要文物,特别是三星堆旁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出土了上千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一批青铜人物雕像群、连座2.6m高的青铜立人像、造型神奇的青铜纵目面像、约4m高的青铜神树和1.42m长的金皮杖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三星堆文化遗址处于长江上游文化区之中心的成都平原,从遗址内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以及遗址东、南、西三

1 面所发现的商代古城墙上看,考古学家一致认为三星堆是蜀国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邑所在地。

2.2三国文化

成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与经济中心, 而罗江白马关是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是整个西川、成都平原的屏障,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国古战场之一。白马关景区隶属四川省罗江县,地处成德绵经济圈中心地带,景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众多,形成了三国文化旅游和体育运动休闲两大板块。景区内有全国唯一祭祀刘备军师庞统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庞统祠;《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庞统率军攻取益州过程中箭身亡的落凤坡,以及后人在此为追思庞统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而兴建的衣冠冢-血坟;诸葛亮之子孙诸葛瞻、诸葛尚训练蜀军将士的点将台;诸葛瞻、诸葛尚率领蜀军将士抵御魏军邓艾的古战场八卦谷;以及目前保存完整的4.7公里金牛古驿道。德阳市的三国遗迹是蜀汉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有着极其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对于研究三国文化、开展三国文化旅游具有重要的价值。 2.3乡村文化

德阳的乡村文化旅游独具特色,中国绵竹年画村、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什邡马祖故里、渔江新村、广汉松林桃花山景区等共同构建了德阳乡村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中国绵竹年画村、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两个4A级景区是这条精品线路上的精华。其中,绵竹年画村景区围绕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文化,

2 融合四川民居与江南水乡风格,结合新农村建设,集年画生产和乡村观光于一体。而在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可以享受到风光秀美的湿地沟、独具扬州风韵的九龙水街,更可以体验滑草、登山、山地自行车等运动项目。

中国绵竹年画村

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

2.4德孝文化

传承5000年的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块瑰宝,而德阳孝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德孝城是我国历史上二十四孝“姜诗孝亲、涌泉跃鲤”、“安安送米”典故的故里,德孝文化的发源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德孝城位于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阳安大道

3 旁,是一座仿古式建筑群。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孝文化部分,历史文化部分和休闲娱乐部分。这里,可以感受孝文化和道教、伊斯兰文化融会贯通,回、汉民族和谐相处的多元文化旅游。其中,一门三孝孝子牌坊,是御敕姜孝祠山门,古朴雄伟,坐北向南,该牌坊是为表彰姜诗一家三人尊老、敬老、养老的高尚品德,汉顺帝钦敕《圣旨》建祠立坊;姜孝祠,是德孝文化的主干,是德孝文化的集中展现,也是德孝文化的精粹之所在。

3.德阳巴蜀文化景点景区简介 3.1罗江白马关

4 白马关,三国时名绵竹关,南北朝至隋唐置鹿头关,五代时另名白马关至今。白马关,是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是整个西川、成都平原的屏障。它是汉以来,剑南五关的最后一关,由西安至成都入四川境后将经过五关——葭萌关、剑门关、涪城关、江油关和白马关。关楼上“白马关”的关名,是宋朝大文豪苏轼的墨宝。清代著名文学家、巴蜀才子李调元有诗赞曰:“江锁双龙合,关雄五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

白马关景区隶属四川省罗江县,地处成德绵经济圈中心地带,南距德阳15公里,北抵绵阳27公里,距罗江县城4公里,宝成铁路、川陕公路(108国道)、成绵高速公路、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横穿全境。白马关景区规划幅员面积14平方公里,为浅丘地形,植被丰富、山水秀美、气候宜人,境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众多,形成了三国文化旅游和体育运动休闲两大板块。2011年,白马关镇被住建部、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景区内有全国唯一祭祀刘备军师庞统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庞统祠;《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庞统率军攻取益州过程中箭身亡的落凤坡,以及后人在此为追思庞统舍生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而兴建的衣冠冢-血坟;诸葛亮之子孙诸葛瞻、诸葛尚训练蜀军将士的点将台;诸葛瞻、诸葛尚率领蜀军将士抵御魏军邓艾的古战场八卦谷;以及目前保存完整的4.7公里金牛古驿道。 3.1.1庞统祠

是安葬和纪念三国时代刘备的军师庞统的地方,位于白马关镇凤雏村鹿头山上。建安十九年(214年)初夏,庞统随刘备进攻雒城中流矢阵亡,时年不足三十六岁。庞统的死让刘备感到非常的痛惜,将其厚葬于白马关。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以后,追封庞统为关内候,并在墓前建祠祭祀。在蜀国后期,刘禅又追谥庞统为靖侯,以表达蜀人对庞统的思念。现存祠墓由四川巡抚能泰重建于康熙三十年(1691)。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屡次培修、重建,终成现有规模。祠墓坐北朝南,三进四合布局,占地5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373.7平方米,依次排列着山门、二师殿、栖凤殿和庞统墓园。全部建筑以石材为主,古朴典雅,庄重肃穆。另有张飞殿、浣甲池、南北关楼等附属建筑。祠内有明清诗碑、修庙

5 碑、政府文告碑刻30余通;石柱对联40余副,是研究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重要实物资料。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1.2金牛古道

又称古蜀道或石牛道。罗江县境内全长28千米。以白马关段保存相对完好,南起白马旧场,北至落凤坡,全长4.7千米,宽1.5米至2米不等。由南至北,依次有溜石板,碉堡梁子、枣子湾、王家坪、庞统祠、金家垭口、落凤坡等自然人文景观。原为青石铺就,路中有车辙,现条石基本被毁,仅庞统祠内、金家垭口、落凤坡三段较为完整。

6 相传公元前334年,秦惠王当上国王以后,继续秦国对外的扩张。他首先想要解决他的后顾之忧--蜀国,以求得在争霸天下时不会腹背受敌。但是,惠王畏惧蜀道的艰险,迟迟不敢发兵。后来,秦国大将司马错献计,让秦王谎称和蜀国交好,并以金牛和美女作为礼物送给蜀国以表诚意。希望蜀国能够修建一条路来接纳这些礼物。古蜀王派了五个能够开山劈地的大力士来修建这条道路,五丁开山的传说也就由此而来。 3.1.3倒湾

是白马关古战场遗址之一,其全称为“落凤坡倒湾古战场”。公元263年,魏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等分三路伐蜀。邓艾率一批精兵强将从无人小道偷渡姜维防守的阴平关(甘肃文县),随后破江油关,直逼成都。诸葛亮长子诸葛瞻临危率军到鹿头山绵竹关(即白马关)布兵防守。在魏军的凌厉攻势下,蜀军渐渐不敌,白马关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诸葛瞻、张遵(张飞之孙)先后被魏军砍下头颅,蜀军将士大部殉难,白马关失守。而这里,也因蜀汉将士的不断倒下而得名“倒湾”。

倒湾古镇位于“八卦谷”古战场以西,金牛古道以南,凤雏湖、庞统祠以东,居于“三国蜀汉文化旅游”开发核心区,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古镇布局借用八卦谷的特点,呈迷宫形式,共12条巷子,巷巷相连,古镇建筑风格呈徽派建筑特色,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为典型代表,整个建筑风格清新典雅,崇尚自然与和谐,讲究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据传说,当年诸葛瞻所率的蜀军将士进驻四川的时候,大都为徽州人,后来大败于魏军后,幸存将士在此隐姓埋名活了下来,将徽派建筑元素融入了当地的建筑风格中,一直沿袭到现在。在倒湾古镇不远处,是具有关中建筑特色的新村聚居点五丁谷和五美寨,新的聚居点修建继续沿袭“因景建点、建点成景”的模式,形成集生产、生活、产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小镇。

7

3.2.德阳诸葛双忠祠

绵竹诸葛瞻父子墓祠(又名诸葛双忠祠),是四川省重要的蜀汉遗迹之一。绵竹双忠祠原有的塑像是祖孙三代,前殿祭祀诸葛瞻父子,启圣殿祭祀诸葛亮。成都、绵竹两处祠堂展示了诸葛亮祖孙三代忠贞无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

史书记载,诸葛瞻为诸葛亮47岁所生的长子,自幼“聪慧可爱”、“工书画强识念”,才识敏捷,诸葛亮为使他成才,曾写下著名的《诫子书》。诸葛瞻继承了父亲的忠贞,身肩重任,尽心竭力处理军国大事。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保绵竹。邓艾遗书诱降:“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与邓军决战于绵竹,瞻军败,诸葛瞻临阵战死,瞻子诸葛尚驰马魏军冒阵而死,年仅19岁。诸葛瞻父子在敌军强大攻势面前表现了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景仰和崇敬。绵竹是诸葛瞻父子斩使拒降,为国捐躯的地方,故绵竹享有“忠臣孝子纲常地”的美称。

现存的诸葛双忠祠古建筑尚有启对殿和拜殿,启圣殿建于清朝乾隆三年,拜殿建于道光七年。清代自乾隆以后几乎每隔20多年就要维修、扩建一次,到清末时,双忠祠已是殿宇崔伟,题刻琳琅。1985年以来,当地政府对双忠祠进行一次大的修缮,修复了忠孝门,维修了拜殿,整修了墓茔,新建了文物陈列室。

8 并在拜殿内制作了大型彩塑《魂壮绵竹关》。这组雕塑再现了当年诸葛瞻父子死守绵竹关,寸土不让,以死报国的悲壮情景。雕塑用写实的手法,造型生动,神态逼真,观赏这组彩塑仿佛亲临当年的古战场。拜殿前的匾额是张爱萍将军书题的“汉室忠烈”四个大字。塑像上方的横匾则是我国著名戏剧作家曹禺先生亲笔所题“魂壮绵竹关”五个大字。

3.3姜孝祠

姜孝祠位于德阳孝泉古镇省级,龙护舍利宝塔左侧(现属孝泉师范学校范围内),又有姜诗庙、姜公祠、孝感庙、孝子祠、孝感祠等多种称呼。史料记载,姜孝祠,飞檐斗拱,雕花木窗格扇,气派庄严,祠堂三门三进,正殿前为过厅,厅前两侧为放生池,再前为石制的高大门坊。门坊上镶有两石碣:一竖书“姜孝祠”,一横书“跃鲤名区”。门坊背面又有“一门三孝”题额。正殿内为姜庞夫妇俩的塑像,神态雍容,栩栩如生。正殿左厢是安安殿,右厢为邻姑殿。正殿后为先代殿,祀姜诗父母,比正殿稍长。两殿间石碑林立,古柏森森。更有殿宇间许多彩塑浮雕,形制各异,金碧辉煌,极为壮观。而如今仅存姜公殿及左右厢房(即原来的邻姑、安安二殿),文物也散布各处了。

9

3.4中国绵竹年画村

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绵竹年画村地处绵竹市南大门孝德镇,位于德阿公路与成青公路之间。2009年获得“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2011年4月19日获得“称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年11月,被评为“四川省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年画村景区核心区域1750亩,是一处以乡村旅游、年画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为主,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精品型乡村民间工艺文化旅游景区。

推荐第5篇:巴蜀火锅文化走进拉萨

中国火锅文化的历史演变

火锅的历史悠久,至今有1700年以上,最早的火锅是用鼎煮,

与重庆同属巴山蜀水的成都也不示弱,不仅火锅店开得满城满街都是,而且在火锅的口味上有了不少创新,在单纯的麻辣锅的基础上又衍生出海鲜火锅、鱼头火锅、狗肉火锅、羊肉火锅、酸菜火锅、药膳火锅等。由于川人爱极了火锅鲜辣的口味以及随手涮烫的惬意,到了高温酷暑的盛夏,即使是光着膀子汗如雨下,他们还是喜欢围成一桌,大啖火锅,那种无拘无束的痛快劲,真是羡煞旁人,于是有越来越多人加入吃火锅,特别是夏天吃火锅的行列。

饮食的传播就像空气的流动一样,无形无迹却又广阔而迅速。如今盛行全国的火锅虽然源四川,但又说不上是哪儿传到哪儿,哪儿影响了哪儿。北方的测羊肉,自成风味,广东的“打边炉”似乎也由来已久。无论在哪里,火锅似乎成了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美味与文化,也是凝聚人们情感的绝佳道具。

能凑成一桌围在一个锅子吃火锅的人,很少是还处于应酬级别的关系,要么是三五成群的知己好友、同学同事,要么是一大家子,更有热恋中的情侣,守着一个火锅,多少呢喃细语,柔情蜜意,尽融在锅中袅袅腾起的热气中。

吃火锅的过程也是感情催化的一个过程。首先是选锅底,确定一个锅底体现了一群人的共性,这时候,喜爱纯辣的自成一国;好讲究的多半会挑羊肉、药膳之类的锅底,时刻不忘进补;一群娇滴滴的女孩子一起吃火锅,往往会要清汤的,以免口味太重上了火,事后又是一大堆的补救措施;实在有意见相左的,还可以有鸳鸯火锅来调和,辣与不辣,热情与冷静之间,居然只需一块铁片隔开这么简单。接着是选菜,餐馆里火锅的菜牌和其它炒菜的菜谱并不是在一起的,而是另成册,上面所列生鲜菜式有好几页,品种花样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令人食指大动。亲朋好友这时可以随心所欲,每人挑几样自己可心的品种,看看其他人点的,也不赖,有时也可藉着点菜,了解身边人的性格爱好。终于,火旺了,汤底也开了,水花从锅的中心向上沸起,这时候是吃火锅的过程中最快乐的一刻,各人抄起自己最爱吃的菜,迫不及待地投入欢快扑腾着的锅中,稍待一会儿,左右涮一涮,提起来再放入事先早已拌好的调料碗中,然后是入口大嚼,一边小心顾着嘴不要被烫到。这会儿餐桌上一般很安静,没有人顾得上说话。待吃过两三口之后,才有人放下筷子,喝上一大口冰啤酒或其他饮料,开始品评火锅的味道。再往下,就是吃吃停停,边吃边说了。友情、亲情、爱情在这样随意而情意浓浓的气氛中得到加深,于是大家在最后意犹未尽地结束吃火锅之时,又情不自禁地提到哪哪还有个地方吃火锅不错,下次再去云云。

火锅的花样是越来越新颖,但火锅这种饮食方式还会一直盛行下去,其中原因很值得探究。有人认为火锅之中各种成分难分高低贵贱,大家同在一锅,只有和衷共济,各展所长,方能最终造就美味。这种饮食方式符合了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因此才会长盛不衰。

重庆火锅反思录

重庆火锅发展到今天,已经无可争议地赢得了中国火锅业界的“傲视群雄”地位。如果要以百年划分,20世纪是一个百年,21世纪又是一个百年,且是一个全新的百年。

或许,一个全新的百年,人们,至少是从事火锅经营的人们,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身。这审视,可以是对过去一个百年的反思,也可以是对全新百年的展望。我们需要思考,大概是因为,全新百年的火锅经营者,他(她)首先得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思想者„„

反思之一:如何从“家族模式”跳出来

家族模式在企业创建和发展初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家族模式越来越成为火锅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障碍。火锅老板之所以如此的投鼠忌器,就是因为这个大堂经理是弟媳,那个收银员是表妹,不得不忍了又忍。随着分店的增多,特别是职业经理人的引进,火锅企业自然不自然分成两派,一边是火锅老板兄弟姐妹组成的元老派,一边是新来乍到的职业派。斗争结果,往往是职业派占下风,甚至出现职业经理人在其位不能谋其政的地步,因为只要有些风吹草动,都在元老派的监视之中。事态发展,自然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进程危害极大。

21世纪初期,如何把企业从家族管理模式过渡到现代管理模式,是当今火锅经营者正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火锅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关口。火锅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股份制、岗位责任制、管理制度等策略和手段在给予元老派一定股份、不怎么减少其收入的同时,削弱其经营、管理权;对于一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元老”,不如安排给他(她)一个闲职,这不愧是息事宁人的好办法。

反思二:要不要扑灭“价格战”

火锅业的竞争大都体现在无休止的价格战上,这是值得火锅经营者探讨的一个问题。相比之下,中餐的梯型价位格局值得借鉴。

价格战的结果,是企业利润越来越薄。这对技术革新、引进人才、留住员工等都会造成相当大的压力。现在服务员难招、难留在餐饮界相当突出,而在火锅界更为突出,这与企业的价格战不无关系。

突围价格战,经营者完全可以在服务质量、企业文化、团队建设上下功夫。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讲究质量,只要你的企业能够提供一流的环境、菜品、服务,就能打破价格战的牢笼。

品牌火锅经营者是不是可以形成一个价格同盟,让动不动就大打折、大送券的现象退出火锅舞台?最后我们可以自豪地对顾客说:我们真正的以质取胜!

反思三:你的队伍是“狼团队”了吗

史学家研究表明,秦统一六国,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其拥有斗志昂扬的军队。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一听说打仗就竞相奔走相告。史家分析,秦军如此好战,是因为只要一个士兵能在战场上打死一个敌人就重重有赏。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引用“狼团队”理念来组建、激发自己的队伍。组建狼团队关键的一点是赏罚分明,赏要重赏,罚要重罚。员工上班迟到就罚款5——10元之所以不值得提倡,是因为起不到震慑作用,也不怎么人性,不如累计迟到三次罚款50——100元来得痛快:三次,给了他好走不过三的机会;重罚,则给他沉痛的教训。如果一个员工迟到了两次,为了不至于罚款,他会像只狼一样跑来上班!

同样,奖也要重奖。现在很多火锅店,负责6张桌的服务员和负责2张桌的服务员待遇是一样的,自然没有了积极性。如果一个服务员每多负责一张桌就增加一份绩效工资,那么他(她)也会像一只狼一样奔跑,并保证不出差错。

作为企业,需要的是客人再多,我的服务质量绝不下降,因为我的队伍是行之有效的“狼团队”!否则,生意越好,服务员就越磨洋工,何来服务之质量?

反思四:标准化能否来得更猛烈一些

任何一个火锅老板,都想方设法从加盟市场淘金,问题是如何淘。相信搞过加盟的人,都有被与加盟商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弄得焦头烂额。加盟店持续不下的高淘汰率也是对火锅加盟市场一个不小的打击:我的加盟模式为什么不能像洋快餐那样打遍全球?

是标准化。很多人会认为,老外便于标准化,火锅则不然——火锅是粗放产业,不能像洋快餐那样标准化。是不便标准化还是不能标准化?是不能标准还是达不到标准化?个中的缘由值得经营老板深思。尺规作图告诉我们,用圆规和尺子画出的几何图形中规中矩。当洋快餐在用尺规作图的时候,我们还在手工、感觉作图„„小小标准化,结果却是天壤之别!

是不是可以引用这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重庆法制报记者 徐松 供本刊专稿

挖掘餐饮企业文化内涵提高特许品牌的竞争力

发布时间:2006年4月1日 11时34分

餐饮特许经营中的文化因素

近年来,特许经营在中国火爆起来,并成为本世纪中国最受人关注的商业经营模式之一 ,它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给我们相关的产业经济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活力。如今,特许经营已经渗透到我们现实生活的各个经济文化领域,如餐饮、商业、零售、休闲娱乐、旅游、汽车及服务、家庭清洗、洗衣服务、教育及用品、健美服务、不动产等各种领域。我们在领略中外不同的特许品牌给我们带来生活的方便和实惠的同时,也在领略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带来的变化和冲击。

事实上,中国的许多企业家已经认识到,能够使企业快速增长且不会导致自身整体成本增加的有效策略之一是特许经营。

我们知道,“特许经营是指特许人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

其实,在特许人授予的商标、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的过程中,也是在输出一种文化,它包括特许企业的价值观、产品文化、企业文化、地域文化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许品牌是特许人通过数十年的经营实践总结出来的成功的精神文化财富。因此,特许人及其特许品牌的文化含金量是判断其特许品牌价值的关键所在。可以说,餐饮特许经营的品牌输出其实质是餐饮文化的输出。

品牌是企业文化的标牌和代言人,他通过产品或服务的识别方式描述产品的重要特征,如形象、用途、服务和价格等。一般来讲,强势品牌均有企业文化作其强大的后盾,在文化视角上使人容易识别、便于记忆;企业理念上使人容易理解,合乎时尚,如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重庆小天鹅等。品牌需要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所有的有形和无形的因素混合起来,即产品或服务必须质量高并合乎消费者的需要,品牌名称必须有吸引力和容易辨别。

餐饮业是特许经营大家庭中最成功的行业之一,人民一提到特许经营必然会想到麦当劳、肯德基,它们的名字几乎成了特许经营的代名词。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麦当劳、肯德基已经在部分中国人,特别是大都市的青少年心目中成为一种文化时尚,“吃汗堡”不仅仅是食欲满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人民不是在吃汗堡,而是在吃文化。这,就是餐饮特许品牌的文化精神魅力所在。

有专家认为,特许经营是把你(特许人)的业务模式销售给其它有意愿创业的加盟者(受许人)。但我们必须承认,不是所有的餐饮品种都适合特许经营,你必须考察你的餐厅和经营是否达到以下标准 你是否有三个成功且声誉良好的样板店?

你的样板店是否经过社会风俗习惯和历史考验?

你是否已具备一个已注册的商标和始终如一的品牌形象?

你的产品是否适合不同地区,且做得很好?

你的业务(行业)是否能够标准化,且易被复制?

你的企业文化是否合乎时代精神和潮流?

你是否有一套指导营运及管理的操作指南手册?

你的财务系统是否表明你的公司是在赢利?

如果你对以上问题都回答“有”的话,那么你的餐饮企业有潜力来发展自己的特许业务。

前几年的中国,也先后出现了几家如红高梁、荣华鸡等让国人自豪的餐饮特许品牌,他们走南闯北,“高举振兴民族餐饮业,与洋快餐斗争到底”的大旗,但终因特许产品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口味缺乏地域的广泛性,特许体系供血不足,品牌文化苍白无力而纷纷败下阵来。椐媒体报道,去年年底,乔赢涉嫌非法集资被郑州市警方拘捕,曾经名噪一时的中式快餐“红高梁”全军覆没,在总结“红高梁”失败教训的时候,有必要对他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进行分析。乔赢曾在部队做过新闻干事,有足够新闻敏感和媒体炒作能力,当时他看了一个叫做《中国可以说不》的书大受启发,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当时中华民族情绪在企业和社会的复兴,利用这种情绪制造了“挑战麦当劳”的新闻由头,结果他只花很少的代价,就引来全国200多家媒体的报道,中外70多家媒体的转载,不到一年,乔赢就打响了“红高梁”的品牌,而麦当劳做到这一步用了50年。当时,乔赢把自己看成是红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而实际上他只是一个气球,罩在“民族英雄”光环时的乔赢,却将气球当成了太阳。他过分夸大红高梁的前景,号称“2000年要在世界开连锁店20000家,70%在国内,30%在国外”,他们编造经营业绩,不做投资回报分析,不在顾客服务和餐饮营销上下功夫。他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和勇气去正视自己。结果,当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时,这个急剧膨胀起来的气球“砰”的一声爆炸了,乔赢从天上落到地下,由万众瞩目的明星,变成四处逃债的“难民”。品牌仅靠炒作是不能成功的,这是中国商界一些人“夜郎自大”的文化心态造成的恶果。

餐饮特许究竟特许什么?它必须回到口味、菜品、经营管理、员工管理、以及企业文化品格上来。我们有人把概念当实质,把过程当必然,把个别当普遍,一个店的偶然成功,就欣喜若狂,大势扩张,其结果可想而知.

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批中华民族餐饮业的品牌企业,如全聚德、东来顺、马兰拉面、重庆小天鹅等在特许经营的道路上取得可喜的成绩。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在于:有相对较长的经营历史;成功经营多家直营店的丰富经验;有能为南北顾客接受的特色口味;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个性等。

尽管这样,我们的民族餐饮连锁业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2004年3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00年中国连锁经营100强企业”中,全国有12家餐饮连锁企业入选,“百胜”以44.2亿的年销售额排名第一,而2至12名的企业年销售额总计不到40亿元。据媒体报道,麦当劳、肯德基改变了在中国的战略计划,加快了在中国全面推进特许经营的步伐,准备大干一场。

餐饮特许业应该有自己的饮食文化,不论你是经营西式快餐、中式正餐,或者小吃店等,你都不能摆脱所经营的餐饮产品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习俗、风格、哲学思想,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它所赋予你的文化内涵,是你的餐饮特许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独立个性的关键,也是生存发展的必要保证。

火锅的历史演变

最早的火锅是用鼎煮的 大约一万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那可说是非常大的锅子,无论是三足或四足的鼎,在当时,只要是能吃的食物如肉类为主,通通都丢入鼎内,然后在底部生火,让食物煮熟,成为一大锅的食物,当时叫做“羹”,这就是最早的火锅了。 不过仔细一想,当时并没有所谓的盐,也没有调味料,更没有沾酱,只是把一堆肉煮熟而已,会好吃吗?加上鼎太大,不能移动,只能固定陈列在一定的地方,不方便随时享用。

于是,聪明的老祖宗,到西周时代,不但发明了铜与铁,且各种陶器品也改良制作成较为小型的器皿,适合一般人使用。 铜与铁的产生,不仅形成了器皿的革命,同时也与近代的锅子非常相近,铜制的锅子与陶制的砂锅,到现在还是最实用、最普遍的火锅器皿,而大的鼎最后则延伸为权力的象征了。

三国五熟釜 鸳鸯锅始祖

火锅的发展亦如同餐饮史的发展是渐进式的,完全是依据当时的器皿、社会的需求与原物料的发现引进,而加以变化的。就像“花椒”在没传进中国前,怎会有麻辣锅?“辣椒”在未进入中国时,又怎么会有辣的调味出现呢? 三国时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几格的锅,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和现今的“鸳鸯锅”,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到了南北朝,“铜鼎”是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现今的火锅。演变至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

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 拨霞供是南宋火锅之美名

在整个火锅历史的演变上,描写火锅最为传神的是南宋时代,在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里所说的涮兔肉片。在当时,林洪前往武夷山拜访隐士止止师,止止师住在武夷山九曲中之第六曲仙掌峰,当林洪快到山峰时,下起大雪,一只野兔飞奔于山岩中,因刚下雪岩石很滑,滚下石来,被林洪抓到,林洪想烤来吃,而问止止师会不会烧兔肉,止止师回答他说,我在山中吃兔子是这样的,在桌上放个生炭的小火炉,炉上架个汤锅,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桂做成调味汁,等汤开了夹著着片在汤中涮熟,沾着调味料吃。 利用这样涮熟之吃法,林洪吃了觉得如此的吃法甚为鲜美,且能在大雪纷飞之寒冬中,与三五好友围聚一堂谈笑风生,随性取食,非常愉快,因而为这样一种吃法取了个“拨霞供”的美名,取当时“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美丽光景。随后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各种肉类或蔬食,皆可如此涮食。

器皿变化少 白铁锅普遍

从元、明、清到现今,火锅器皿上的变化并不大,新的容器除了锅宝采用耐高温透明玻璃,煮的时候可见食物的翻腾,吃的时候较不会有漏网之鱼外,铜锅、铁锅、砂锅等锅具,只是在制作上更为精致,多已使用几千年以上,而现用的最普遍的也最广泛的锅具为“不锈钢锅”,也就是俗称的“白铁锅”。

燃料变化一日千里 调味秘方独门保密

虽然火锅器皿的变化不大,但是在燃料使用的进步却是一日千里,从柴火到木炭,从电炉、酒精到瓦斯、电磁炉,以木炭的使用历史最久,也最有风味,但也是最污染空气的一种方式。电磁炉虽然最干净也最方便,但风味较差,瓦斯最好控制火候的大小,方便、好用,不过却也较危险。 相对于燃料上的多变化,在调味沾料的演变却趋于保守、保密。涮羊肉的沾料千年不变,汕头沙头酱以独门配方为傲,其他豆腐乳、豆瓣酱也都是以老牌子为号召。另外,一些基本搭配的沾料还有酱油、葱、蒜、蛋、麻油、辣椒等等,样式不少,如何同中求异,都赖各家的独门调配。

三大火锅类别 吃法原始自然

一般而言,火锅基本上只有三大类别,第一种汤为淡味,而以涮生片为主,沾料占重要角色,涮羊肉及广式打边炉最具代表,第二种是锅内的料已熟,如砂锅鱼头、羊肉炉等,炉火只是做为保温作用,并用来烫青菜。第三种是锅内的料全都熟透了,连青菜也无需再穿烫,炉火完全是用来保温的,和大锅菜无二样,如佛跳墙、复兴锅等大锅菜的方式。 又是火锅上市的季节,约三五好友或一家团聚,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少吃些肉,多备些蔬菜、鱼类,沾料不要调的太咸,一不小心盐份就过量了,对心脏不好。 吃火锅是最原始的做法,想吃什么就放什么,多自在,也最能保鲜,没有油腻,为现代的健康吃法,怎么样,来一锅吧!

重庆火锅的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4月7日 18时02分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今日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虽然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即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这种烹调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它也许就是火锅的雏形吧。《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四周,将牛羊肉等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中国陶瓷史》中介绍的“樵斗”,是放在火盆之中,以炭火温食,可能是暖锅的原型,东汉的墓葬中已有出土。北齐的《魏书》中载,“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爨,既薄且轻,易于熟食”,可能是当时火锅一类的炊具。三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类似火锅的“五熟釜”,锅中分五格,可调五种味道,类似现在的“多味火锅”。1984年,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出土了一幅墓葬壁画,画中绘三个契丹人席地而坐,围着一个火锅,有一人在涮羊肉,画上有桌,桌上放着两个盘子,还有酒杯、酒瓶、羊肉块等,描绘的是我国辽代人涮羊肉火锅的情景。

真正有记载的是宋代火锅。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锅之事,即其所称的“拨霞供”,谈到他游五夷山,访师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活(浸油)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半吊子),候汤响一杯后(等汤开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涮)熟,啖(吃)之,乃随意各以汁供(各人随意沾食)。”从吃法上看,它类似现在的“涮兔肉火锅”。

重庆火锅出现较晚,大约是在清代道兴年间,重庆的筵席上才开始有了水锅。四川作家李颉人在其所著的《风土什志》中说,四川火锅发源于重庆。他写道:“吃水牛毛肚的火锅,则发源于重庆对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担子零卖贩子将水牛内脏买得,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辣又麻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的一般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线,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直到民国二十三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店将它高尚化了,从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是将分格失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人的口味。”他对四川火锅的形成和发展作了比较具体的描述。另外有一种说法,说四川火锅起源于川南江城泸州,且有证据:重庆火锅较集中的地方是小米滩,据说以前长江边上的船工跑船常宿于小米滩,停船即升火做饭驱寒,炊具仅一瓦罐,罐中盛汤,加入各种菜,又添以海椒、花椒祛湿,船工吃后,美不可言。这食欲便沿袭下来,传至重庆扎根,并渐丰富,成为川人特有的美食。

根据李老的记载,可说川味火锅发源于重庆,

解放后,重庆的火锅业一直兴盛不衰。

“毛肚火锅”、“清汤火锅”,同时还有将两味火锅融为一锅的“鸳鸯火锅”,此火锅在1983年全国烹饪名师表演鉴定大会中大受赞誉。制作厨师获得了优秀厨师称号。近年来,重庆的火锅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在制卤、用料、吃法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毛肚火锅”已经成为重庆最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它作为川菜的代表菜品之一被收编入驰名世界的《中国名菜集锦(四川)》之中。

重庆火锅现状及发展预测

发布时间:2006年4月1日 11时42分

一、重庆火锅目前的现状:

重庆火锅改革开放后经过二十年的优胜劣汰、不断发展,大家已普遍认可具有特色的品牌火锅。品牌火锅在消费者中享有的盛誉和认知度越来越高,中小火锅经营者发展加盟连锁经营品牌的也越来越多,品牌火锅扩张的速度无论在全国和市内都越来越快。这就证明了走品牌发展的道路是重庆火锅的发展方向。

目前,经过重庆火锅协会组织的二次“放心火锅评选”大型行业自律活动,使原来占有重庆大部分火锅市场的三拖

一、二拖一火锅大幅萎缩,在市场经济中通过行业组织的自律来调整规范市场,无疑重庆火锅协会走在了本市的前列。

重庆目前更多的火锅店都是在向品牌店方向发展,包括大排挡火锅都在注重火锅文化的包装,使重庆火锅的金字招牌逐步走向了全国。据不完全统计,重庆火锅在全国的加盟店近千家,这是重庆火锅总的发展趋势。

但是,由于各品牌加盟标准各异,门坎高低不等,加之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有些发展加盟店的企业(尤其是新发展连锁加盟店的企业)经营操作不规范,已开始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给重庆火锅品牌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很值得注意和警惕的。这就要求行业组织急待制定一套既能保护重庆火锅品牌又有利于发展连锁加盟经营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标准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晚上10点以后由三拖

一、二拖一演变的路边烧烤、串串香、小火锅,又有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受非典的影响,人们似乎更相信在户外享受钟情的火锅更安全些,户外空气的流通似乎比火锅本身的卫生更重要。另外就是晚十点以后,许多火锅品牌店都是关门谢客,这对享誉美丽的山城夜景,钟情于夜生活的重庆市民来讲,此时不能在美色夜景中享受到正宗的重庆火锅是一大遗憾,因此他们就只能退而去接受这在平时不屑一顾的路边小火锅,更何况这些小火锅既没执照,又缺乏一些起码的卫生条件,自然价格低就更吸引了夜景中的青年男女。这即是我们同行的担忧,同时也给火锅经营业主提出了经营上的新的思考。

二、重庆火锅的主流和发展方向:是发展品牌加盟和创新经营

重庆火锅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实践证明:重庆火锅与文化结合走品牌发展的道路是大势所趋的发展方向。只有把品牌建立在独有的地域文化基础上,才具有重庆火锅的风格和特色,只有通过巴渝文化的包装,重庆火锅才具有魅力。因此,重庆火锅与文化结合走品牌发展的道路,既是重庆火锅的主流,也是重庆火锅的发展方向。

同时,重庆火锅的发展照样离不开创新经营,一些老牌名店在搞好自己的特色文化的同时,还不断推出一些新的经营方式。如:小天鹅的“回转火锅”和德庄的“火锅送餐上门”龙湖鸭肠王的“火锅原材料质监室的建立”等创新经营方式,既符合了人们卫生观念改变的要求,同时又满足了人们对重庆火锅的创新理念的追求欲望,因而尽管在“非典“时期,也照常受到顾客的欢迎。

三、“非典”以后重庆火锅将向健康和享受型方面发展:

“非典”袭来,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造成了损害和威胁。但同时使大家从不讲究卫生的陋习中清醒了头脑,改变了观念,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人们更讲究卫生,更需要珍惜健康、珍惜生命、享受人生。

这就给直接影响健康的餐饮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课题,尤其是广大市民最受欢迎的本土特色饮食品牌重庆火锅,能否达到消费者的健康要求,是决定饮食经营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而且,重庆火锅的围聚烫吃的特定形式又为非典以后人们更珍惜友情、亲情、爱情,珍爱人间真情更提供了特殊的饮食风格享受。

因此,“非典”以后重庆火锅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重庆火锅的经营将朝向健康和享受型方面发展,使广大消费者在“放心健康”的条件下,大胆享受火锅,享受生活。而那种不具备卫生条件,有害健康的低挡劣质火锅和单调乏味的缺乏浓郁的文化和生活气息的粗陋火锅店将越来越没有市场,最终被淘汰出局。这就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品位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同著名的川菜一样,所以能够得到迅速发展,长盛不衰,是因为它有“天府之国”物产丰富的物质基础,有巴蜀人“尚滋味”、“好辛香”之饮食风俗的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众家之长,如对东北火锅、山东火锅、广东火锅等,统统实行“拿来主义”,尤其突出的是在“味”字上做文章,故能促使其成为“味在重庆”的又一杰作。

重庆火锅,既是一种美味佳肴,又是一种烹饪方式,也是饮食文化的一个内容,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烫

重庆火锅的燃料很多,木炭、煤油、天然气、液化气、电源等广泛应用,热量大而稳定,热传导方式各有不同,但均能使火锅中的卤汁一直处于滚沸之中,食者边烫边吃,所挟烫食物原料离开汤汁时间很短,一下之又放入味碟之中,充分保证了原料的热度,并同味碟中的调味品有机结合,又热又鲜,十分可口。故司厨者和品尝者总结出一条经验“一热当三鲜”。

二是鲜

重庆火锅的汤卤调制十分讲究,所用汤汁都是用鲜香原料和调料做成的。无论是红汤卤、白汤卤,所用的原料如鸡、鱼、棒子骨等十分新鲜,含有多种谷氨酸和核甘酸,这些物质在卤汁中相互作用,产生十分诱人的鲜香味,加之配以上乘调料如醪糟汁、花椒、豆瓣、料洒等,使其鲜味更浓;另一方面,凡入火锅烫食的原料,都很新鲜,无异味,现做现吃,如海鲜火锅中的大虾、海蟹,均是由飞机从沿海当日空运来的鲜活之物,鲫鱼火锅所用鲫鱼是用活鱼现宰现做,即烫即食,活鳝鱼宰杀后带着血汁下锅烫食,这样就使原料的鲜味更浓烈更突出。此即卤汁用料鲜、火锅烫料鲜,真可谓鲜上加鲜,鲜浓味美。

三是味适众口

四川火锅最初的卤汁是以麻竦为主,只放些豆瓣、姜、蒜花椒等调料,对人刺激性大。后来发展为用牛骨、活鸡、鲫鱼、鸭、蛇等吊汤,即增加了鲜味,又减轻了刺激性。有的火锅品种,从种种不同的汤汁,到各式各样的调味料,数量可达30多种,可谓各味俱全。近年来,利用原料的变化,又产生了多种味道的火锅,如啤洒鸭火锅的啤洒风味,酸菜鱼火锅的酸菜香味,海鲜火锅散发出的海鲜味等,是在其原有麻竦味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此外,附属于重庆火锅的味碟也有多种,如用麻油、蚝油、熟菜油、汤汁等调制成的味碟,适应了人们不同口味的需要。因此,以麻竦为基础并辅以其它众多味型,使之具有较广的适应性,是重庆火锅的一个新特点。

四是“啥都敢吃”

有人诙谐地说,当今的重庆火锅是“天上飞的不吃飞机,地上跑的不吃火车”,其它什么都能吃。当然这是玩笑话,不过重庆火锅确是选料广泛,独具一格。老火锅--重庆毛肚火锅,以毛肚为主,后来发展到清汤火锅、鸳鸯火锅,已被人赞不绝口了,可是,重庆火锅走到成都,走到全川乃至全国,却把范围扩大了:什么啤酒鸭火锅、狗肉火锅、肥牛火锅、竦子鸡火锅、蛇肉火锅等等,品种不下百余种,还有为外国人准备的西洋火锅。放入火锅烫食的东西扩大到了家禽、水产、海鲜、野味、动物内脏、各类蔬菜和干鲜菌果等,真是“各取腹所需,各吃口所长”,随心所欲,无所不有,啥都敢吃!

五是精益求精

重庆火锅的做法十分考究。选料必须符合要求,质量上乘,力求新鲜,如豆瓣必须用郫县豆瓣或元红豆瓣,否则,味道不够;酸菜鱼火锅所用的酸菜,要用新鲜的泡酸菜,否则,咸鲜味不浓。刀工应该出自高手,肉片、腰片、鸡片要片得大而薄;环喉、肚梁、鸡肫要剞花刀;葱段、蒜苗、金针菇等要切得长短一致,整齐美观。摆桌面也有讲究,先汤食的原料离锅近些,反之远些,原料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大小盘子,围住火锅,如众星拱月,十分好看。总之,从备料到烫食,必须有条不紊,一丝不苟,使食者感受到其特有的韵味,犹如欣尝了一首名曲,回味无穷。

六是乐在其中

重庆火锅,众人喜爱,这与吃火锅的乐趣有关。的确,亲戚相聚,朋友小酌,围着火锅边吃边聊,无拘无束,浓香热气与和睦的气氛交融,其乐无穷!宋人林洪说吃火锅有“团圆热暖之乐”,清诗人严辰咏火锅诗句“围炉聚饮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正是这种乐趣的写照。但是,重庆火锅最妙的是四季皆宜,越热越“烫”。一般人通常只是冬天吃火锅,而重庆人总是四季吃火锅。重庆是中国的三大“火炉”之一,夏天山城的气温高达38℃,但火锅店里仍然食客盈门,手摇扇子,边吃西瓜,照烫火锅。成都人也不顾三伏天的暑热,一群群地挤进火锅店中,后背吹电扇,前胸烤火锅,吃得很过瘾。其实,吃过夏日锅的人才明白,烫食火锅,大汗一出,几杯扎啤、饮料下肚,浑身通泰,神清气爽,令人有飘飘然之感。究其原因,不少人解释为:一是气候阴湿多雾,吃火锅以驱湿气;二是以热抗热,以热驱热,求得一身爽快。一位作家讲重庆人夏天吃火锅有如词家中之“豪放派”,“或如武松打虎式”,“颇有梁夫人击鼓战金山之概”。乐吃火锅是重庆人性格需要,口味需要,去除潮湿的需要。

七是养身怡年

重庆火锅选料丰富,四季所产这许多食物原料均可入馔,如各种肉类、禽类、水产品、时令蔬菜,营养丰富,均为人体所必需。加之,四川火锅不是将大部分原料提前下锅,而是直接烫食,一夹一涮,便可食用,其营养素大部分未损失,既鲜嫩可口,又有益于健康。从品种上看,从比较单调的毛肚火锅,清汤火锅等,发展到啤酒鸭、竦子鸡、海鲜甲鱼等火锅,其滋补强身作用大为增强。特别是新发展起来的许多药膳火锅,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常吃常受益。如近年出现的溢补药膳火锅,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在火锅中加入人参、黄芪、当归、枸杞、大枣等中药,把火性与补性结合起来,食后出一身汗,五脏功能尽调,既补气壮阳,又养血祛火,相得益彰克服了一般火锅因燥热给人体带来的某些不适。

八是方便随意

重庆火锅不像一般吃川菜那样,先冷菜后热菜,中间要上汤,有一定的程序,它比较随意,一只火锅卤汁熬开,随意配料,有什么烫什么,可丰可俭,可荤可素;味碟也随意制作,或麻竦,或咸鲜,或酸甜,有的干脆一碗白开水泡去辣味食之;火力可以随意调整,可大可小,要吃嫩,要吃老,自己掌握;还有它占地较小,在家庭厨房、在客厅,甚至在院子里都可以吃,至于小型火锅“麻竦烫”就更加随意方便了,小沙锅、小铁锅、小铝锅均可,加入卤汁,将海带皮、豆腐干、鹌鹑蛋、香菇片、香肠片、牛肉片、土豆片、鸡鸭杂碎等,用竹签穿好,放入卤汁中烫熟即食。

九是可治小病

重庆火锅由于其原料和配料的作用,滋补、药膳火锅以外的火锅,大部分进食者吃后感到身体舒适。如略有伤风、鼻塞、头痛等小恙,一顿火锅下来,大汗一出,症状就会减轻甚至痊愈了;如阴雨天,风湿关节疼痛、麻木,吃一次火锅,疼痛麻木感即可消失;食欲不振、胃口不佳者,吃火锅则越吃越想吃,不觉胃口大开。具体分析其原因,这可能与众多调味品的功效有关。比如:

花椒:所含有的麻味素能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和杀菌,使汗腺畅通,起到开胃健脾的作用。古医书记载:“椒目入药,除风顺气,明目生发,散寒除湿,解郁积,消宿食,杀蛔虫,去寒痹,坚齿岁”。

干辣椒:辣椒内含有一种叫竦椒素的结晶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可以促进入的血液循环。辣椒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A,可促进胃液分泌从而增进食欲。

大蒜:《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大蒜有“生者辛热,熟者甘温,除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等功效。

豆鼓:《本草纲目》中说:豆鼓有消食化滞,发汗解肌,除顺平喘,驱风散寒的作用。

老姜:中医学认为:生姜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有发汗、驱风、散寒等作用。姜内含有挥发性的姜油酮、姜醇和辣油素等成分,除调味增香外,还能增进入的食欲。

其它调味品如醪糟、豆瓣、绍酒等都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

(来源:重庆市火锅协会)

火锅的发展史

火锅名称由来

“火锅”,什么叫火锅?其实只要是底部有火,上有锅子,就是火锅了。至于是使用什么样的锅子?何种燃料?自古以来的演变,可谓食趣盎然。

最早的火锅:鼎

大约一万年前,我国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就是他们做为锅使用。把以肉类为主的食物通通都丢入鼎内,然后在底部生火将食物煮熟。成为一锅烩,当时叫做“羹”,这是最早的火锅。 但那时侯没有现在所谓的盐,调味料,更没有沾酱,只是把一堆肉煮熟而已。体积庞大的鼎,不能移动,只能固定在一地方,不方便随时享用。于是西周时代,不但发明了铜与铁,且各种陶器品也改良制作成较为小型的器皿,适合一般人使用。 铜与铁的产生,不仅形成了器皿的革命,同时也与近代的锅子非常相近,铜制的锅子与陶制的砂锅,到现在还是最实用、最普遍的火锅器皿。而从前的鼎则延伸为权力的象征了。

鸳鸯锅始祖

火锅的发展亦如同餐饮史一样渐进式的发展。依据当时的器皿、社会的需求与原材料的发现引进,在三国时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几格的锅,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比较健康),和现今的“鸳鸯锅”,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到了南北朝,“铜鼎”成了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现今的火锅。演变至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

器皿历史

从元、明、清到现今,火锅器皿上的变化并不大。新容器锅采用耐高温透明玻璃,煮的时候可见食物的翻腾,吃的时候较也不会有漏网之鱼外。铜锅、铁锅、砂锅等锅具,在制作上亦更为精致。现在最普遍的也最广泛的锅为“不锈钢锅”,也就是俗称的“白铁锅”。

燃料,调料历史

燃料使用可谓多种多样,从柴火到木炭,从电炉、酒精到瓦斯、电磁炉。木炭的使用历史最久,最有风味,也最污染空气。电磁炉最干净也最方便,但风味较差。瓦斯最好控制火候的大小,方便、好用,不过却也较危险。 相对于燃料上的多变化,在调味沾料的演变却趋于保守、保密。汕头沙头酱以独门配方为傲,其他豆腐乳、豆瓣酱也都是以老牌子为号召。另外,一些基本搭配的沾料还有酱油、葱、蒜、蛋、醋、麻油、辣椒等等,样式不少,如何同中求异,都依仗各家的独门调配。

火锅类别

一般而言,火锅基本上只有三大类别,第一种汤为淡味,而以涮生片为主,沾料占重要角色,涮羊肉及广式打边炉最具代表,第二种是锅内的料已熟,如砂锅鱼头、羊肉炉等,炉火只是做为保温作用,并用来烫青菜。第三种是锅内的料全都熟透了,连青菜也无需再穿烫,炉火完全是用来保温的,和大锅菜无二样,如佛跳墙、复兴锅等大锅菜的方式。冬季是火锅最火的季节,约三五好友或一家团聚,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少吃些肉,多备些蔬菜、鱼类,但是沾料不要调的太咸, 盐多了对心脏不好。建议大家在少吃肉的同时最好,每次将菜的种类减少,以免,食物营养成分相克,抑制营养成分的吸收,并有利于我们的胃。胃好,身体才健康,才能品更多美味!

重庆麻辣火锅为什么这么吸引人

发布时间:2006年4月7日 17时56分

俗话说,热当三分鲜,火锅随时都是烫的,而且汤面热闹,自烫自食,丰俭由人,所以深受各地南来北往都市人的欢迎。

重庆麻辣火锅之所以红遍大江南北,是因为有它特有的饮食文化,文化是它的根,有了根才能使它常胜不衰。

重庆火锅的起源据考证,是从长江边上的纤夫开始的,因为重庆气候冬天比较潮湿、阴冷,而纤夫每天在水上作业,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容易患关节炎。有人就用花椒、辣椒熬成汤来烫食牛杂、蔬菜等,来祛除寒气,慢慢长江边上就出现了专门从事这种饮食的小馆,后来被广大老百姓所接受,最后发展成了今天的麻辣火锅。

有人一提麻辣火锅就说太辣了,不敢吃,其实真正尝了之后,保证你三天不吃就想吃,越辣越吃,这可能就是麻辣火锅的独特魅力吧!

川锅和北方火锅最大区别在于它的汤汁浓烈,北方火锅锅底料没有味道,大部分是白开水烫菜,烫熟后蘸小料,所以味道仅仅留在食物表面,而重庆火锅锅底料的味道好,所有菜品均在锅底内煮熟,味道深入食物内部,吃起来味道极佳。菜品丰富,开胃、刺激,更适合北方的严冬时节。

麻辣火锅在原有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采用新鲜的菜品,像鸭肠、毛肚、鲜尤鱼等,使火锅的口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看着火红的火锅你不想品尝一下吗,保证你花最少的钱,吃到最地道的重庆麻辣火锅。

重庆火锅到底能做多大

——对重庆火锅发展的“第二次认识大革命”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重庆纵横商务促进研究所所长 刘可)

曾经我写过一篇“全球产业,重庆火锅”的文章,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几年过去了,重庆火锅通过特许加盟,在国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现在,重庆火锅企业在全国开店11200多家,年营业总额超过150亿,提供就业岗位60万个以上,同时还带动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它不仅是重庆的一张烫金城市名片,而且还使重庆拥有了“中国火锅之都”的美名。

在大发展的过程中,重庆火锅企业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和实践,已初获“淘金”成果。然而,面对我国城市化、国际化、时尚化,以及消费者“喜新厌旧”的挑战,部分重庆火锅企业开始感到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事实上,迷茫、困惑、徘徊,正阻碍着重庆火锅的进一步发展。

记得三年前,一些记者和火锅企业老板,向我提出了一个同样的问题:“重庆火锅到底能做多大?”事过三年,现在提这个问题的人反而多了起来。由此看来,有必要对重庆火锅的发展来一个“第二次认识大革命!”只有这样,重庆火锅才能健康地发展,并在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稳健地开拓国际市场。

要想知道“重庆火锅到底能做多大?”,就必须知道重庆火锅到底卖的是什么?!笔者认为,重庆火锅卖的是一种个性鲜明、特色突出、差异明显的标准和文化。遗憾的是,一些火锅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往往重视速度而忽视质量,致使重庆火锅味道大变,其标准被扭曲,文化被异化。这样快速发展的结果,火锅企业一旦遇到发展障碍,不感到困惑或茫然才怪。由此可见,如果重庆火锅放弃了自己的标准和文化,那么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本”和“根”,放弃了自己的未来和前途。

实践证明,重庆火锅通过卖自己的标准和文化,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彰显人性的市场终端大平台!换句话说,重庆火锅是“以人为本”的欢乐使者。经研究,我认为重庆火锅的发展理念体系如下:

一、重庆火锅的宗旨理念

让人类更加充满欢乐。

二、重庆火锅的精神理念

燃不尽的火,烫不尽的锅。

三、重庆火锅的主张理念

平等,自主,互动,共享。

四、重庆火锅的目标理念

全球化、时尚化、绿色化。

五、重庆火锅的哲学理念

重情知火,庆幸铸锅。

六、重庆火锅的文化理念

同心、同聚、同享、同乐。

火锅起源于重庆江边的码头文化。相传清末年间,长江边上的船工们跑船回来,常宿于重庆临江门、江北城、南纪门码头一带,他们升火做饭驱寒,炊具仅一瓦罐,船工们在罐中加汤,再加入牛杂,以毛肚为主菜制成各种菜品,又添以海椒、花椒等祛湿,船工们吃后觉得美不可言,于是这一食俗便传承了下来,并延伸到了全国,形成一种特有的饮食文化。

如今的火锅已不仅仅是牛油牛汤。仅鸳鸯火锅锅底料的配料就达50多种,光动物综合油就需要从骆驼、雪山绵羊、牛、马、猪五牲中提炼调制,底料中还加入枸杞子、枣子、莲子、黄莲、枇杷叶等中药配方,满足了当前人们追求营养保健的功能。

内行人吃火锅还真能道出点名堂,他们把火锅的特点归结为麻、辣、烫、鲜、回味五大特点。这一烫字,有一种“抱着火炉吃西瓜”的感觉,要说“鲜”字,火锅生料中有一道叫猪脑,无论是蒸是煮,都除不去腥味,而在火锅中一涮,腥味可就是荡然无存了。

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一种容器"鼎",用生铁铸成一口相当大的锅,在当时,要进行"祭祀"或"庆典"时,就要"击钟列鼎",将牛、羊肉(反正是能吃的食物以肉类为主)通通都放入鼎中,然后在底部生火把食物煮熟,再分食,这就是最早的火锅了。在西周时代,发明了一种用陶瓷做“斗”,是放在火盆之中,以炭火温食。在北齐时期,又发明了"铜鼎"(它是大口宽腹,既薄又轻,易于煮熟)。

火锅的发展无疑推动了中国餐饮业的发展进程。在三国时代,魏文帝提出了"王熟釜",在锅中分五格,调和五种不同的味道,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演变成了现今的"鸳鸯火锅"。一至到了南北朝,铜器锅就成了唐朝时期火锅又被称为"暖锅"。

在整个火锅历史的演变上,南宋诗人林洪的诗句"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美丽光景。

而火锅真正兴旺起来时,要算清朝时期了。当时除民间食用火锅外,从规模、设备、场面来看,以皇室的宫廷火锅最为气派。在《清代档案史料丛编》中记载的就有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他办了530桌火锅宴,可以说是中国的火锅之最了!1796年,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摆"千叟宴"(1550桌),其规模堪称登峰造极,令人惊叹!

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前进,我们现今使用的锅具大多使用不锈钢,造型上也各有千秋,调味上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时下,巴蜀火锅火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上个月,由中国饭店协会与重庆人民政府联袂打造的第五届中国美食节暨首届重庆国际火锅文化节给山城又平添了几分美色,让世人再次感受到作为中华餐饮的一个奇葩——重庆餐饮的特有色彩。

据统计,2003年重庆餐饮业实现收入107.32亿元,较上年增长11%;餐饮业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2.8%。而今年上半年又比去年有较大增长,其长幅达到30%以上。目前,重庆年营业收入上亿元的餐饮企业集团共12家,其中年营业收入上10亿元的1家,5-10亿元的集团5家;1-5亿元6家。

餐饮业已成为这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据重庆市商委副主任黄伟披露,目前以陶然居、秦妈、德庄、苏大姐等一批餐饮企业为代表,利用品牌效应,凭借特色和特许经营,在国内29个省和海外欧美等国家开设了700余家连锁店,预计今年将突破1000家连锁店大关。

火锅是重庆的一张城市名片。在此次美食节上,特别举行了一个万人品尝火锅的晚会。在临江长约一公里的南滨路上,一个重达15吨、直径10米、高1.6米的火锅齐入口而设,其后900多个火锅依次摆开,气势宏大,形成了一个火锅巨龙,而来自中外的游客与当地市民共同分享了这一盛大空前的火锅宴。有媒体发表评说,4.2万人次同时品火锅,这一创举可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此次应组委会的邀请,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首席执行官菲泽首次莅临重庆。这位品尝过天下美食的职业经理人,对火锅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每当看到火锅,便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麻辣的味道更是让人难以抗拒。一同随来的奥地利饮食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G e ra ld M u lle r认为,近两年中国市场经济更加活跃,来华商务及旅游人数持续增长,为中国菜肴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餐走出去只是一个商业操作问题。

美食节套着火锅节,为山城支撑起一个巨大的商务平台。据中国饭店协会最新公布数字显示:重庆主要餐饮企业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11个,比上届增加两倍;项目投资31014万元,比上届翻了三番。走出去的项目以火锅为主。而在走出去的203个项目中,火锅占173个,比重为85%;在对外投资额30344万元中,火锅占20789万元,比重为69%。

未来重庆将扮演长江中上游经济枢纽的角色,而以巴国文化、码头文化为积淀,用火锅这道独特的餐饮风景线演绎山城品牌形象,这是现主管商业的副市长谢小军的一步妙棋。他对记者表示,打造以火锅为主的餐饮业,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

富裕的川西坝子,物产丰富、气候温润、四季如春,我们成都人在这里舒适地生活着,精益求精地酿造着本已十分精美的、熟透了的成都文化。

在种种精美的成都文化中,有一种文化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著名的成都饮食文化。在成都饮食文化的万千门类中,有一门显赫的艺术。我们成都人从重庆人那里学到这门艺术,进而在自己手里和嘴里将它发挥到极致。以至,如果有一天饮食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成都人就将因为在这门艺术上的贡献而名垂青史。

××火锅城、××艺术火锅、皇城××火锅、××热盆景„„!语言无法表述成都火锅艺术的博大精深。语言是灰色的,成都火锅艺术常青。没有任何东西能比我们自己的体验更深,在这体验面前,语言只能起一种唤醒或提示的作用。

按照精神分析的思路,每一种成功的艺术后面都隐藏着一种强有力的潜意识驱动机制,越是成功的艺术越是如此。揭示这种机制,是精神分析的重要任务之一。

耗费如此巨量的心血,将一种本质上是为我们提供能量的生理肉体活动演变为如此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活动,铺衍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几乎都没有限制的随机性仪式,铺衍为群众性、普及性的“快餐式”狂欢。这种这样的精神文化活动越是盛大,不就越是表明了精神和文化的萎缩吗?(谁也不会简单幼稚地否定饮食文化。饮食文化应该而且必然随着人类其他文化一道繁荣。成都饮食文化多少呈现过度单调繁荣的畸形迹象,如果引人思考,也是自然而然。)

在这种眼界看来,事情不仅仅是精神和文化的萎缩而已。沿着上述思路,稍稍具有思辨能力的人,都能看出一种生存意义的自相含混、一种生存空间的自我封闭、一种生存方式的自我卷曲、一种生存状态的自我损害。

在这种眼界看来,火锅艺术就不再是我们成都人的骄傲了。相反,这种艺术本身成为一种“艺术的”隐喻和象征。五彩缤纷、热汽腾腾的火锅艺术烘托出一个活生生的艺术意象,那就是:郁闭。这个艺术意象折射出四川盆地人文地理情势深刻的本质。

四川盆地,哺育了成都文化的四川盆地,说不完道不尽的四川盆地!大巴山、云贵高原、横断山、秦岭从四面八方围住一块多河多湖的潮湿的低地。本来,阳光公平地照耀着大地,但水汽升起来,形成浓厚的阴云。这阴云一方面挡住公正的阳光,挡住兰天,另一方面又与四面大山一道,把不断蒸腾而起的热烘烘的水汽郁积起来,形成一种格外潮湿粘滞的氛围,使得冬天格外阴冷,夏天格外憋闷。

在这样的氛围中生活,人们缺少阳光的照射,钙很难合成,支撑我们血肉之躯的骨胳(从而我们整个的血肉之躯)很难摆脱发育不良的遭遇。在发育不良的血肉之躯中,人的灵魂和精神又会有着什么样的命运?如果一个人的躯体为外界氛围所郁闭,那么,在这被郁闭的躯体中,他的灵魂和精神又怎样得以尽情地舒展?

我们的灵魂和精神必然也要被郁闭了,即便不被这被郁闭的肉体,也会被四面沉沉的大山、被迂回曲折的河流和丘陵、被水汽蒙蒙的阴霾天空!在四川盆地里、在成都平原上,人的灵魂和精神会缺乏太阳和兰天的意象,会缺乏苍穹和星空的意象。当一个人难以感到头上的苍穹和星空,那么,人类崇高的自律又怎样在他心中深深植下根来?

在四川盆地里,在成都平原上,当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思想从被郁闭的肉体中、从被郁闭的灵魂和精神中放射出来,它们往往无法与阳光或星光相碰撞、无法融入兰天或星空,在那里,通过一些神秘的过程、获得一些奇妙的力量,最后某些未知的方式返回,带给人一些神秘的、生死悠关的营养。相反,人的情感和思想,会被粘滞的空气浸濡,会被阴湿的浓云阻挡;会含混起来、卷曲起来、扭折起来、封闭起来、萎顿下来、退缩回来„„,像幽灵一样在我们身内身外缠绕徘徊„„

就这样,我们的生理和精神、肉体和灵魂,都在郁闭的命运中挣扎。我们生理和心理的能量无法放射,就折转来消耗我们自己。最终结果,成都的社会氛围、民风民俗、人际关系也像一盆五味俱全的火锅,个中滋味,一言难尽,但其主要特征,正如我们在火锅艺术中看到的一样,正是悲剧性的“郁闭”──即生存意义的自相含混、生存空间的自我封闭、生存方式的自我卷曲、生存状态的自我损害。

我们成都人把自己卷曲起来,孤零零地、年纪轻轻地坐在街沿,守着一只打气筒,或手拿夹耳屎的摄子,在茶馆里游荡;我们成都人全民炒股;我们成都人全民做生意,而且“跳楼”、“耍秤”、彼此“踩扁”„„。换句话说,在成都,人的生命力、创造力被极大地郁闭了。而人的健全的天性所遭受的郁闭更是严重:在成都的人际氛围中生活,哪怕你刻刻提防,也会防不胜防;如果你主动出击,那么花费毕生精力也难驾轻就熟,相反随时都可能被“翻船”、被“踩扁”。在无可名状、防不胜防的氛围中,我们成都人常常将别人设想得很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方略,其结果当然是既伤害对方又损害自己;这倒不是因为我们天性不善、以己度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最能说明这种苦衷、也最为可悲的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他人的伤害,我们常常首先自己损害自己,例如,我们喊“老娘儿”„„,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将自己置于一种可怜的位置,从而与含混不测的环境取得认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当然,这其中还有其他黑色幽默的因素)。可以说,这正是成都文化中先天的自我含混、自我封闭、自我卷曲、自我损害的性质使然。最终结果,们大家彼此“踩扁”而很少能有人幸免„„。有一种对“蜀”的解法,其大意是:蜀人(成都人)在蜀则遭郁闭,从而被含混、被封闭、被卷曲、被损害为“虫”,而一旦冲出夔门、沿大江东去则有望舒展为龙„„

(像生活中每一个人一样,成都人自有其美好可爱的品性,讨论这些品性,不是这篇文章的任务。)透过火锅艺术,精神分析的眼光看到了无穷无尽的意象。然而,我们却宁可放弃这种手术刀一样凛冽的眼光。

一种人道主义的眼光使我们回到成都人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四川盆地这“恶劣”的自然环境。这种眼光使我们从火锅艺术中看到了成都人的英雄诗:它既是对外界环境的反抗,也是对内在命运的反叛,是从惨遭郁闭从而被含混、被封闭、被卷曲、被损害的肉体和精神中发出的不屈的呼喊──尽管这是以一种基本上错误的方式发出的呼喊,尽管这呼喊反过来又被它本意要反抗和反叛东西弄得有些郁闭、有些含混、有些封闭、有些卷曲、有些被损害„„

当我们一旦本着这种人道主义的眼光,那么,精神分析的眼光就会闪射出可贵的科学的光芒。那时,存在就会真正成为一种机遇、一种挑战。而健全的肉体、健全的灵魂和精神、健全的思与诗„„,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

重庆火锅扮靓一座魅力城市

摘自《重庆火锅》 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中英文对照最新版)

重庆是座极富魅力的城市,这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也不仅仅是山、是雾、是江,更应是人。一份中国城市魅力排行榜把重庆称之为“最火爆的城市”!仅看重庆人待朋友的热情劲,做事的风风火火,重庆姑娘敢爱敢恨,就知道“火爆”二字决不夸张,火爆的重庆,火爆的重庆人,无疑是增添了重庆在世界唯一无二的魅力。

重庆之火爆,尤其最为体现在极具城市魅力的一种饮食形式,那就是最能体现重庆城市形象的一道绚丽风景线—重庆火锅。不知道是火锅造就了重庆人,还是重庆人火爆的性格发明了得以宣泄情绪的火锅。在国人和老外的眼中,火锅就是重庆,重庆人的性格就象火锅。无论火锅如何在外地开花结果甚至走向世界,也绝不可能像在它的“老家”重庆那样,体现得如此轰轰烈烈,如此有声有色,如此淋漓尽致,如此遍及大街小巷,如此深入千家万户,可以这样说,火锅成了重庆和重庆人的名片,也成了重庆人引以自豪的资本,它不仅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最奇特重要的一部分,还将重庆人几百年乃至几千年在火锅中的不断磨炼,造就成重庆人耿直豪爽乃至凡事硬上,喜欢直来直去,越吃越爱吃的五分勇敢和五分鲁莽的洒脱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火锅为舞台,展示重庆人的思维创新方式,生活习惯以及重庆的民俗、民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展示出原汁原味的重庆文化和有着无法抗拒,充满阳刚之美的男人和充满阴柔之美的女人,而这一切在重庆火锅文化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山”是重庆的傲骨;“水”是重庆的柔情,(也意味着重庆的男人和女人)。重庆爬坡上坎的地理环境,给人以野性的冲击力,心灵的震撼力。地理地貌对其文化风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简单、热情,纵情的火锅既能呼应重庆人的豪爽性情,又是重庆人耿直酣畅的象征,重庆的文化味就是滚和辣。滚:是热血翻滚,敢作敢为,胆大包天;而辣:则是象重庆辛辣刺激的火锅一样,沉醉于其中,感性与任性相结合,重庆就是这么有一个水深火热的城市。重庆火锅就是这座魅力无穷城市的真实写照。素有“没吃过重庆火锅就等于没真正到过重庆城”,因此,重庆火锅是重庆城市决无仅有最好的名片。

重庆人和重庆文化的包容性,以及多样性在火锅里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而且也是将人、景、地理特征融为一体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的最佳表现形式。到了夏天,三五个哥们小姐嬉笑着来到路边火锅店,把一天的闷热和烦恼抛到脑后,尽情吃着火锅,真是越热越吃火锅,以热攻热,往往大家都把吃火锅当成了聊天、会友、联络感情的方式,哥们、老子、够义气等言子爆发出重庆人豪爽极真的面,男人们这时最能体现阳刚之气,赤裸着上身,搭张毛巾,摇把蒲扇,端着冰冻啤酒,大声吆喝划拳,并不时地把身边的女子用手抱一下,以示他的强悍和有安全感的一面,这时的重庆女人们就坐在一旁,替自己的爷们打气,有时高兴起来也和男人们一道喝上几杯,吃着火锅,喝着啤酒,一张漂亮的小脸立马变得红朴朴,同时丹唇微张,两眼水汪,与你斗喝啤酒的劲丝毫不减,活脱脱的一个“小辣椒”。这就是重庆人最引以自豪的重庆美女,也就是最能感动外地人并极力称颂而由内心发自的“到了重庆才知结婚太早!”的悔叹。所以,要想与重庆男人交朋友、做生意,就与他一起吃顿火锅,你就什么都了解了,结果就自然有了哟!要想品味重庆女孩的美丽和豪爽魅力,火锅店同样是最佳选择。重庆妹子,同红辣椒一样既娇艳动人又辛辣无比的独特性格,使你既喜欢,又胆怯,但又无法放弃她,就如同那充满诱惑又富有强烈刺激的重庆火锅一样,动人心魄,使你永远无法回避她的无穷魅力。

重庆火锅的更奇妙之处还在于,具有强身治病之功效,夏日吃火锅,后背吹空调,前胸烤火锅,几杯啤酒下肚,大汗一出,浑身通泰,神情豪爽,不但过瘾还令人有飘飘然之感。重庆夏季气候潮湿,火锅以热抗热,可驱湿气,还可治小病,如略有伤风、鼻塞、头痛等小恙,一顿火锅下来,酣畅淋漓,症状减轻,甚至痊愈;如阴雨天,风湿关节疼痛、麻木,吃一次火锅,疼痛麻木感可消失;如食欲不振、胃口不佳者,吃火锅则越吃越想吃,不觉胃口大开。所以,重庆火锅具有保健疗效,一点都不夸张,这也是它更具神奇魅力的重要一点。

综上所述,重庆火锅的魅力与发展和影响早超出了它作为一种饮食形式的范畴,他是重庆人性格的写照,更是现代重庆人与外界通商、交流、聚会、情趣表达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且也是重庆山、水、特殊地理、地域文化融为一体的具体象征,不但是一种少有的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男女老少皆宜通融的一种美味佳肴,而且还具有保健药理性能的一道滋补大菜。

对重庆火锅,生为重庆人无不为之自豪,作为他乡人更是叹为奇观,重庆火锅扮靓的不仅是一座魅力城市,更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社会的文化经典!

中国特级策划大师 重庆资深公关专家

重庆市火锅协会原策划总顾问 郑德奇

日本火锅讲究“血统”

摘自《南昌美食网》 [2004-8-2]

说到日本美食,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日本的寿司、料理,但,日本火锅你听过?尝试过吗?据说,日本火锅也很有日本味,绝不逊于中国各色各样的火锅。

据介绍,日本火锅大有来头,它种类多、汤底讲究,包括海鲜火锅、高汤火锅等。而其中“寿喜烧火锅”是由日本农民发明的。传说日本古代就有这种吃火锅的习惯,农民将鱼肉、蔬菜放入地坑上的锅里,边煮边吃。从19世纪后半期以后,火锅吃法在日本普及开来,人们将牛肉切成薄片和海鲜、蔬菜等一起放在锅里煮,吃时沾上生鸡蛋汁、酱油和糖做成的调味料。现在,日本火锅又进一步发展,无论汤底、材料还是佐料,都比先前讲究了很多。

日本火锅的特点,简单而言是特别注重健康和营养。具体而言,就是强调火锅的原汁原味,讲究材料的原产地。

饮食是一种文化,饮食环境对于食客的食欲与自家店风格的形成非常重要。日本火锅店的环境一般都设置得很日本FEEL。

汤底:昆布高汤

汤底是火锅的灵魂,日本火锅更讲究汤底的原汁原味和营养功效,多以昆布(一种深海海草)、柴鱼或味噌为主,汤头清淡,突显材料原有的美味。日本人认为美味的汤底,等于提供火锅材料一个美好的舞台,这样承接下来的味觉表演更能达到完美。

在日本汤底中最受欢迎的是“一番高汤”。它由天然干燥昆布及研磨柴鱼薄片,经过长时间的熬煮、过滤和沉淀而成,融合昆布和柴鱼的甘美滋味,最容易引出火锅材料原味。还有一种是昆布高汤,将切成10厘米左右长度的昆布加入清水及若干比例的调味料,微火熬煮出味,最适合搭配海鲜。

日本火锅的佐料也很讲究,常见的有青白葱切片、生姜泥、山椒粉、胡麻、唐辛子、香味野菜、柑橘碎末、昆布海苔、渍梅等。刚出锅热呼呼的食物,经过佐料送入口中,完美滋味就呈现得淋漓尽致。海鲜类火锅的蘸酱多使用桔醋、苹果醋等水果醋,肉类为主的则以添加特殊风味,如柚子的芝麻酱汁为主。在日本,一般每家日式火锅店都会研制独家独特的佐料,以配合不同的食物。

提起重庆,很多人都会把它与火锅联系在一起。来到重庆当看到火锅店的密集度和重庆人的对火锅的热爱程度,你一定会感到震惊。就在我们涮火锅的“秦妈老火锅店”沿长江边的那条街上,火锅店是首尾相接,一家紧接一家,什么“胖大姐火锅店”、“石头火锅店”、“铁匠火锅店”等等,店名都取得很平民化、大众化。在夕阳余辉下,无论是装修得具有巴渝文化风格的火锅店还是露天大排档,生意都非常火爆。看到这种情景,我和通行的朋友都不断提出疑问:这重庆人怎么啦,三天两头吃火锅,难道不腻吗?

在朋友的引荐下,我见到了重庆中华食文化研究会会长、重庆火锅协会高级文化顾问唐沙坡先生,我与唐沙坡先生就重庆火锅进行了探讨。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火锅了。火锅发展下来有两条路,一条路是达官贵人吃的宫廷火锅,以北京为代表的涮羊肉,火锅富丽堂皇,用木炭烧,菜品比较精致,吃起来比较文雅。

一条路就是100多年前诞生在重庆的川味火锅,这就是大众化的路子。原生态的重庆火锅诞生在长江边。当初是纤夫、船工为了抗拒川江凌冽的寒风,抵抗常年在水中拉纤的强劳动。吃火锅的形式极为方便,几块石头,把顶锅架起来,把火烧起来,把各种调料放进去,吃起来又保温、又过瘾。后来这种形式下船了、上岸了,流传在重庆朝天门及沿江两岸。 再后来是走街串巷、挑担叫卖,。直至1926年,有回民马氏兄弟才把毛肚火锅请进小饭馆,登堂入室。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期间,重庆作为陪都,当时的党政要员都纷纷来到重庆,为重庆饮食文化注入新元素。重庆的火锅档次也得以提高。为什么重庆人会这么热衷于火锅、百吃不厌呢?我向唐沙坡先生提出了这个外地人都很关心的问题。

唐:一是地理上的需要,一是气候上的需要。地理上,我们是川江,水乡泽国,是四川盆地的底部。火锅为什么挥发名在这里,与川江有很大的原因,方便、价廉,吃后带来很的热量,很随意,自烹自食,既能享受当初是的欢乐,又能享受美食家品尝的欢乐。我们国家的三银形式,哪一种能有这种含量呢?能够传达这么重的文化信息呢?,很自由,不象吃宴席,正襟危坐,文质彬彬,最能挣脱束缚,最有激情。

重庆火锅以“辣、麻、鲜、咸、香”五味为其主要特色,“麻辣、刺激、过瘾“成为食客评价重庆火锅优劣的标准。可以说,重庆火锅时传为达标,它囊括了船尾的所有调料,比如辣椒、花椒、豆瓣、豆豉、冰糖、姜、蒜、油、酒等几十种味道。当我问起,重庆的火锅有多少种?唐先生说,说不清。为什么呢?因为重庆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

唐:重庆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外地船过来的菜,最后都落实到火锅上。比如:啤酒鸭、酸菜鱼、辣子鸡等都是从贵州传过来的,经过重庆厨师改造、加工、包装,变成了重庆菜。很多出现时是菜的形式。比如乌江鱼,别人吃完就走了,重庆人不是,吃剩了,再用火锅煮一煮,最后,又成了火锅。

重庆人不仅从火锅里获取了丰厚的物质文明,还从沸腾的火锅里获取了创作的灵感。

今天的重庆市和四川省古称巴蜀。大致说来,盆地西部和中部地区称为蜀,盆地东部(即习称的川东)地区称为巴,而整个盆地连同周边地区则又通称为蜀。不过,巴蜀的地域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巴蜀文化区以及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动大体上相适应的。

在战国以前的历史文献里,巴与蜀是分称的,不论在地域范围、人类群体,还是在古国、古族等方面,巴、蜀之间都有着清楚的分野。到战国时代的文献中,才开始出现巴蜀合称的记载,从地域相连的角度反映了巴与蜀文化和人类群体的交流融汇。

巴字的本义,按照东汉学者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原为“食象它(蛇)”,是一种吞食大象的巨蛇。此外还有一些关于巴字含义的不同解释,但多无确据,没有取得公认。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巴作为地域名称,它的涵盖面相当广阔,其中心区是川东、鄂西地区,还北达陕南、汉中之地,包有嘉陵江和汉水上游地区,又南极黔涪之地,包有黔中和湘西地区。由于这一大片地域通称为巴,所以世代居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古族也被通称为巴,并由此派生出巴人、巴国、巴文化等概念。从这个意义上看,巴这个名称包含有地、族、人、国、文化等多层次的复杂的内涵,是一个复合性概念。

巴作为地域、民族和古国的名称,早在夏商时代就已著称于世。在《山海经》这部“古之巫书”里,记载有夏代开国君主夏启的臣子孟涂在长江三峡巴地主管神抵的事,又记载有“西南有巴国”的事。在其它古书里,还记载有鄂西南清江流域的廪君之巴,和川东嘉陵江流域的賨人之巴(板楯蛮)。

巴国最初立国在汉水上源一带,西周春秋时沿大巴山北缘向东发展,战国时代南移长江流域,溯江而上进人川东今重庆地区,从此重庆地区便成为了巴国大本营的所在。以重庆市为中心的川东地区历代通称为巴,显然是同巴国大有关系的。

至于蜀字的本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葵中蚕”,再从其它古代文献综合考察,蜀就是桑蚕,它是现代家蚕的直接前身。

古代文献中记载川西北阳江上游地区有蜀山,居住其地的蜀山氏曾与黄帝族通婚,表明最早的蜀族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蜀也是一个包含着地、人、族、国、文化等多层次内涵的复合性概念。在夏商之际,除岷江上游的蜀山氏而外,在四川盆地西部平原和汉中平原等地,还有并存于世而相互争雄的蚕丛、柏灌、鱼凫等三代蜀王,他们族群不同,活动地域有异,却都通称为蜀,意味着蜀的地域范围也是相当广阔的。殷墟甲骨文中和西周甲骨文中多次出现有关“蜀”的记载,殷周甲骨文中的蜀,指的是以成都平原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边包括汉中盆地在内的古蜀国。正是这个古代蜀国,曾在商代创造过高度发达和辉煌的三星堆文明。从商周时代直到春秋战国,古蜀国曾经几次发生王权更迭。公元前316年巴、蜀统一于秦后,秦在巴、蜀故地分置了若干个郡,而分别以巴郡和蜀郡为中心。这样,以巴和蜀分别作为川东、川西的政治经济中心的这个格局连同巴和蜀的名称,便一同保存了下来。隋唐以后,巴和蜀虽然不再是郡、州、道的行政区划名称,但一直作为地区的代称在各种场合被广泛地加以使用,以致成为地域、人群和文化最重要的标志,直到今天。

重庆有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是古巴国的国都。在历史上,它的名称变化甚多,有过江州、巴州、楚州等名称。隋初改为渝州,取意于古渝水(嘉陵江),重庆位于嘉陵江之滨,故名渝州,所以重庆至今仍简称为“渝”。北宋徽宗时改名恭州。南宋孝宗时,其第三子恭王赵悍封于恭州,后来孝宗禅位,恭王继位为帝,是为光宗。光宗即位时,照例要将封地升州为府,遂取名为重庆府。从此以后,重庆一名沿用至今,今则为直辖市名称。

初源于距今4500— 3700年前的“宝墩文化”,标志着成都平原城市文明的兴起。在距今3000年左右出现了今成都市区内以十二桥木结构建筑遗址为代表的城邑,在距今2000多年前蜀王开明尚在成都建立了蜀国都城。公元前311年秦国建成都城,是成都城市定型化的界标。从此,作为全蜀以至中国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都的城名和城址所在地一直没有发生过变动。

从现有的各种资料看,作为城市的名称,成都早在战国时代就已见于记载,四川青川战国船棺葬内出土的铜矛上铸有“成都”铭文,稍晚的睡虎地秦墓竹简有“成都”的记载。历史文献记载中,《史记》和《山海经》都提到成都的名称,这表明成都城名的来源是十分久远的。

“四川”这个名称,始见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 (1001年)设益、梓、利、夔四州路,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这四路,一般称为川峡四路,简称为“四川”。在宋徽宗大观三年 (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这以后,宋代设有“四川宣抚使”、“四川制置使”等官职,就是中央派驻川峡四路的官员,都将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到元代就正式以“四川”为名,建立了四川行省。

元代的中央行政机构叫中书省,各地直辖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叫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代在宋代的川峡四路基础上设四川行省,简称四川省,省治成都。从此“四川”一名沿用下来。 1998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将四川分为今重庆直辖市和四川省。

推荐第6篇:巴蜀学习心得

巴蜀之行学习心得

朱凤云

在巴蜀中学参观学习一个星期后,给我很多启发。真正体会到学校教育以人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在管理、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学校管理非常制度化、专业化、科学化、人性化。学校的管理理念是责任立己,制度立校。我们分别参加了学校的班主任会议、半期考试教师交流会和家长会。每一次会议都能体现学校领导在管理上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校领导的发言每一句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有理有据用数据说话。及其重视细节,班主任会议上把要发言的会议稿打印出来发给每个班主任,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班主任工作的细则,注意事项,这给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在班主任会议上讲到即将到来的家长会,每一个细节说的都很到位,每一步都计划的很完整。注意到细节,特别是对于学生家长提问环节,教给教师沟通技巧,告诉教师家长想知道什么,让班主任提前做准备,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在期中考试的分析交流会议上,用强大的数据库科学分析各科成绩,根据分析结果让各个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接下来自己对教学调整和计划。每个年级领导的办公室都在该年级的教学楼,时刻为学生服务。整个学校的管理都是一个团结的团队,用爱帮助学生成长,用心促进学校的发展。

在教学方面,张扬个性,挖掘潜能。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并没有因为我们去听课而刻意去做什么。听了两天课,最大的感受是每一个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都特别精通,对课本上的每个知识点把握的都非常准确,教学的基本功特别扎实。每讲一个知识点都能很准确定位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讲练结合,一步步打好基础。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课下习题也按时写完,教师特别注重习题的讲解。其次是每个星期的教研会。每个学科的老师都会聚集到一起开教研会,不是搞形式主义而实实在在解决教学问题,讨论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学反思等。每次的教研会对新教师成长都很有帮助。当然教学中也有点不足,不太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堂灌,上课拖堂,还是旧的教学模式。不过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教学中对知识点的把握和教学细节做的比较好。

最后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的特别好。我们参观了巴蜀学校的校史馆充分展示了学校发展历程。这是一个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受人尊敬的学校。几十年不变的校训,校歌,每个走廊教室标语,学生规范,都统一用淡紫色贴纸,非常大气整洁。学校中有各种社团,选修课,开展演讲,辩论,读书,班会活动,看新闻周刊了解国内外大事,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总之整个巴蜀的教学理念都是全面育人,为学生未来幸福奠定基础。培养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人,踏实能干的人,身心健康的人,勇于创新的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做教育一定要有先进理念,国际视野。

推荐第7篇:梦回巴蜀诗歌

梦兮梦兮,归去川蜀

或曰蓉城,天府之国

魂兮魂兮,故土难离

古蜀文明,三国故里

翻开了尘封的历史画卷

穿越那千年的往事云烟

多少次梦醒在锦官城内

酒不醉人却醉在山水之间

你可曾看见古蜀人的图腾在燃烧

你可曾听见都江堰的江水在流淌

你可曾唱起康定情歌悠扬的曲调

你可曾记得四川妹子甜美的微笑

梦兮梦兮,归去川蜀

或曰蓉城,天府之国

魂兮魂兮,故土难离

古蜀文明,三国故里

走进了剑门的险隘雄关

一梦千年笑看昨日悲欢

多少回相拥在天府之国

曾经沧海心留在府南河边

你可曾体会金沙遗址千年的谜团

你可曾感受峨眉普贤佛光照无边

你可曾了解川蜀文明辉煌风依然

你可曾知道成都春风杨柳万象天

推荐第8篇:《巴蜀山歌》教案

《巴蜀山歌》教案

教学目标:

1、喜欢聆听、演唱民歌及具有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民歌的音乐文化知识。

2、掌握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

3、欣赏,初步感知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欣赏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四川民歌的风格,感受民歌的绚丽风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

教具:

多媒体、视频、音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民歌是什么?

民歌是人民的歌、民族的歌,是真实反映劳动人民情感、生活的歌曲作品。民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在代代积淀与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赋予了音乐不同的形式和内涵,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它们是音乐文化的基础和源泉。

2、民歌的分类。山歌、号子、小调。

三、新课教学:

1、欣赏《槐花几时开》。

在中国的民歌中,“花”是一个最普遍的主题,其用法有三种:一是以花喻人,借花表法情爱;二是歌颂大自然,传授自然知识;三是借花起兴,以花为歌唱媒介,而花本身没有特定含义。

我们今天这堂课从“花”出发,感受民歌的绚丽风采。 欣赏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

介绍“晨歌”,聆听歌曲,体验歌曲中富有地方特色的“啥子”的唱。 “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手把栏杆(舍)望郎来(哟),娘问女儿呀,你望啥子(哟喂)?(哎)我望槐花(舍)几时开(哟喂)。”

2010年11月28日,时隔60年后,87岁的老人喻祖荣在宜宾市青年川剧团又唱起了由他本人改编的民歌《槐花几时开》。60年前,正是喻祖荣将一曲名叫《神歌》的宜宾民歌,改编为了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槐花几时开》,并最终传唱全国。

2、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四川儿童上山砍柴时唱的歌。歌曲形式简单,乐观爽朗表达了儿童们热爱劳动、热爱山村生活的情感。按照不同的歌唱方法分类,它属于山歌中的矮腔山歌。其音乐清新质朴,旋律较自由。全曲音乐只有六度,句间大多一字一音,节奏明快;句尾常用自由延长音抒发情感,使音乐悠扬舒展。句间采用的衬词“罗儿”、“郎郎扯光扯”等,来自赶牛的吆喝声和锣鼓声,流露出歌者愉悦自得的心情,使这首山歌更加生动形象。衬词虽无实在意义,却起到更好表达山中樵夫豪迈、自由的性格特征。作曲家黎海英将它改编为独唱曲,歌唱家蔡绍序富有热情和浓郁四川乡土气息的演唱,使这首民歌成为音乐舞台上常用的曲目之一。我们能够在歌曲中感受到四川人民的热情与豪迈之情,感受歌曲旋律的热情、豪迈、自由。山里的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非常的辛苦,樵夫们唱着豪迈、热情的山歌,我们可以看出樵夫们身上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此升华同学们对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通过学习民歌《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感受了民歌的绚丽风采,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民歌是我们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音乐,必须研究民歌,因为民歌是一切民族音乐的最丰富的源泉,让中国的花朵,香飘四方。

推荐第9篇:巴蜀幼儿园感谢信

尊敬的巴蜀幼儿园园长、老师:

你们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西南大学教育学部08级学前教育6名学生已经在巴蜀幼儿园学习、工作、生活近4个月,自2011年9月6日抵达巴蜀幼儿园起,我们就开始投入到紧张充实的幼儿园实习生活中,融入到巴蜀幼儿园生活的点点滴滴。

回忆至此,我们要特别感谢巴蜀幼儿园为我们所做的精心安排:在学习上,为我们安排了6名优秀的指导教师,他们严谨认真的做事风格,让专业成为共振的信念,已经镌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在工作上,我们能全程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得到了尽可能多的锻炼机会;在生活上,幼儿园为我们配备了良好的住宿环境。在各位园长、老师的关心、支持、帮助下,我们的各项实习工作才能够有序地开展,最终得以圆满完成。

实习期间,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们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丰富的实践,我们的美术、钢琴等教学技能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此,将我们的实习成果做一个简单的汇报:在观摩班级半日活动阶段,我们初步熟悉了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在组织餐前游戏阶段,我们初步地了解了孩子的性格特点并熟知了各类游戏的特点;在集中教育组织过程阶段,我们集中精力突破各领域的教学,在实践中懂得了五大领域的教学特点;在组织户外体育活动阶段,我们不怕困难,大胆尝试,掌握幼儿体育活动的特点,能较为有效地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在带半日活动阶段,我们既注重突破自己

前期实习中的弱势,又重点攻克自己的优势领域的活动组织。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到所在班级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去,例如:活动区创设、家长开放日活动以及新年会活动等,在每一项活动中,我们都主动学习、锻炼了自己。

在实习结束之际,我们再一次衷心地感谢巴蜀幼儿园全体人员给予我们充分的信任和足够的锻炼机会,感谢园长给我们搭建的平台,感谢指导老师父母般的关怀,手把手地指导与讲解,让我们在短短的时间内,教学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全体实习生真诚地向园长、指导老师说一声:“谢谢你们!”。能在贵园实习,是我们的荣幸。在幼儿园这段时间的实习经历,必将成为我们职业生涯中一笔珍贵的财富,让接下来即将投身于幼儿教育事业的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坚守自己的信念,让专业成为我们的终生学习的追求。

最后,祝园长、全体教职工:幸福安康!龙年吉祥如意!也祝愿巴蜀幼儿园孩子:健康快乐每一天!

此致

敬礼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08级学前教育实习队

2011年12月27日

推荐第10篇:素质教育2(巴蜀文化对诗仙李白的浸润)

1.(4.0分) 在李白故居附近,有一条默默流淌的小溪从北向南流过天宝山,历来人们称为“磨针溪”。中国妇孺皆知的______成语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    A、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B、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C、南山有鸟,北山张罗

D、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2.(4.0分) 巴蜀文化对李白诗歌创作,尤其是其______诗风的形成,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   

3.(4.0分)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唯心主义

D、理想主义

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_______名人。

    A、中国文化

B、中亚文化

C、世界文化

D、巴蜀文化

4.(4.0分) 早在汉魏之际,蜀地就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______的发源地和发祥地。对李白的思想影响最大。

 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 D、道教

5.(4.0分) 李白自称_______,是有意与四川故乡之名谐音,以表达思乡之情。

    A、谪仙

B、诗人

C、彰明人

D、青莲居士

6.(4.0分) 因为李白祖籍在甘肃的陇西,所以他的故居就叫______。

    A、碎叶城

B、陇西院

C、龙安府

D、匡山书院

7.(4.0分) 李白带着自己的作品远赴长安,求教于诗坛的老前辈_____,老诗人看到他的《蜀道难》第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马上就大为吃惊,老诗人连连拍案叫绝。

    A、苏頲

B、张说

C、贺之章

D、李邕

8.(4.0分) 关于李白的出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四川故乡的人都知道李白是天上的______下凡。

  A、长庚星

B、太白金星   C、峨眉月

D、启明星

9.(4.0分) 唐朝著名诗人______作了一首著名的诗《饮中八仙歌》,对唐朝八位嗜酒如命的名人作了生动的描述。诗人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   A、杜甫

B、李商隐

C、杜牧

D、白居易

10.(4.0分) 李白在诗歌中多次热情地歌颂古代的侠客精神,慷慨豪迈的气势令人热血沸腾。其中著名的《侠客行》不但被______用作了武侠小说的名字,还隐藏着书中厉害武功的秘密。

    A、梁羽生

B、金庸

C、司马翎

D、古龙

11.(4.0分) 李白是四川人,他对家乡的月亮感情特别深;他的故乡月的复合意象,就是特殊地体现为______。

    A、山月

B、明月

C、峨眉月

D、蜀月 12.(4.0分) 李白10岁时,一次他随父亲到绵州赴晚宴,客人们听说李白年少学厚,善于吟诗作赋,想考考他,要他以_____为题写一首诗,李白稍作思考吟出了《上楼诗》。

    A、黄鹤楼

B、岳阳楼

C、越王楼

D、腾王阁

13.(4.0分) 李白少时曾游______,留下著名的绝句:“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

    A、紫山

B、太华山

C、窦圌山

D、戴天山

14.(4.0分) 台湾著名诗人______对李白的蜀道豪情曾有这样的一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   A、郑愁予

B、席慕容

C、余光中

D、夏宇

15.(4.0分) 大约在20岁左右,李白在戴天山、大匡山隐居,师从______。李白的老师博学韬钤,长于经世,是一位具有仙风道骨的术士,著有《长短经》一书。

 A、严君平   B、赵蕤

C、司马相如

D、扬雄

16.(4.0分) 据《江油县志》记载,建造了中国诗歌莽莽昆仑的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诞生于________农历正月十六日。

    A、公元702年

B、公元703年

C、公元701年

D、公元762年

17.(4.0分)

李白出生________的观点已为海内外大多数学人所接受。

    A、四川绵阳江油

B、中亚碎叶

C、湖北安陆

D、甘肃天水

多选题 (共8道题) 收起

18.(4.0分) 在青少年时代的游历中,李白渐次将故乡的概念扩展了。这不仅是一种地域概念的扩大,而且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他需要一个情感上、文化上、地域上更大的故乡。(AB)

A、川西平原

   B、巴山蜀水 C、中国

D、世界 19.(4.0分) 李白出生蜀之说,主要是依据魏颢、李阳冰、范传正等人的材料,可证明李白生于蜀地()。(ABD)

    A、《李翰林集序》

B、《唐李翰林草堂集序》 C、《简明大不列颠全书》

D、《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

20.(4.0分)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四川绵阳江油大匡山出土了两碑,两碑分别载有“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止此山„„”等文字,证明李白与四川绵阳江油青莲乡的关系()。

    A、“升仙太子”碑

B、“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碑

C、“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

D、无字碑

21.(4.0分) 巴蜀历史上出现的几位有影响的人物,其思想无不具有“杂”、“平民化”的特征()。 (ABCD)

    A、严君平

B、司马相如

C、扬雄

D、陈子昂

22.(4.0分) 追溯巴蜀文化的历史,不能不提到它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它们以民间口头传说的方式一代代传递下来,有的经后人的记录整理进入典籍,有的迄今仍在民间口头流传着()。

   A、杜鹃啼血

B、五丁开山

C、大禹治水 

D、巫山神女

23.(4.0分)

游历给李白印象最深,日后影响最大的,还是巴蜀的山水。这些人间的自然美景,李白不仅一一到过,看过,而且他用心灵感应过、体味过、领悟过()。

    A、峨眉天下秀

B、青城天下幽

C、蜀道天下险

D、三峡天下奇

24.(4.0分) 李白给儿子命名时心中有蜀“月”的影子。李白对两个儿子的命名,寄寓了他对出生之地四川的系念。

    A、羊娃

B、牛娃

C、伯禽

D、颇黎

25.(4.0分)

在盛唐巴蜀诗人身上,普遍存在一种侠士风度,它与诗人们宣泄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那种慷慨激昂、奋进敢为的精神特质。只是这种精神特质在李白的身上,反映得更强烈,也更艺术性一些。(BC)

    A、天人合一

B、重义轻财

C、好勇尚武

D、师法自然

第11篇:巴蜀名校观摩心得

走出去,学人家做法;拿回来,为自己所用

——巴蜀名校观摩心得

郑州航空港区八千办事处楼刘小学 王春雨

2016年11月15日,有幸来到天府之国巴蜀名校观摩学习。如果说汶川地震震惊了世人,我想说,这次观摩学习,震撼了我的心灵。不到外面的学校去看一看,真不知外面发展之快、发展之好,不知与人家的差距有多大。这次观摩,人家的做法,我觉得确实值得学习。

一、自主的社团活动

成都梧桐树中学,社团种类繁多,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动漫、体育运动、文学出版、艺术表演、手工制作„„教学楼过道的墙壁上,一张张图片,真实地再现了学生社团活动的情景。人家是怎样引领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呢? 学校的副校长介绍说,学生成立自主管理学院,学校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管理。社团活动源于学生,服务学生。组建什么社团,社团规模要多少人,社团活动由哪个学生领导,社团开展哪些活动,社团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都由学生说了算。学生自己组建社团,学生也可以自己解散社团;这个月不开展活动,下个月可接着开展活动。总之一句话,学生的事情学生自己办。

我想,我们开展社团活动,这种宝贵的思想,要好好借鉴。学习人家,要注意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这是一所中学的社团活动,小学要学习,要兼顾中学生与小学生的差异,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自主活动。

二、细节彰显文化内涵

来到谢家湾小学大门口,墙壁上醒目的校徽——红梅花,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为什么要用红梅花作校徽呢?我不由得心中吟诵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诗句。不畏风霜,不惧严寒,依然美丽绽放。生命力多么顽强的梅花啊!教室里,墙壁上,处处可见“红梅花”,我感受到了浓郁的校园主题文化气息:“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老师的呵护是成长的摇篮,孩子的笑脸是永恒的追求,校园的温馨是隐形的课堂。”

细节决定成败。谢家湾小学办得出色,得益于人家把细节也做得很出色。一个“电脑美术教室”牌子,用六个带梅花标志的螺丝固定。带领我们参观的老师说,梅花代表学校的孩子在这间电脑美术教室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梅花螺丝寓意孩子们的螺丝钉精神。显而易见,人家的校园文化做得细致入微。

现在要学校倡导“一校一品”,我们可以向谢家湾小学学习,学习人家如何定位学校的品位,如何在细节上成就自己的学校品位。

三、扎实高效的课堂教学

在谢家湾小学,我们听了张文洁老师的数学课《趣拼七巧板》。这节课,共有四个环节:活动一——趣味引入(激发学习兴趣);活动二——拼一拼(选2块七巧板拼成认识的图形);活动三——试一试(选择七巧板中的几块拼出认识的平面图形);活动四——比创意(根据拼出的图形讲寓意)。

张老师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方法得当灵活,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学生在活动中学得兴趣盎然,不亦乐乎!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满满。这节课,我关注的角度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让课堂的主角——学生眼、手、口、脑全方位动起来。张老师这节课,上得轻松,教得成功,扎实高效,得益于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她懂得自己的角色,她懂得怎样引领学生到达课堂学习的彼岸,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确实围绕教学目标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向张老师学习,围绕课堂学习目标,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学科特点,以问题为驱动,打造扎实高效的课堂。

第12篇:重庆巴蜀小学校简介

附件1: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简介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是一所历经80多年岁月洗礼,学校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重庆母城渝中半岛,位于中国抗战文化联合会旧址:渝中区张家花园,居美丽的嘉陵江南畔,紧邻重庆CBD中心商务区解放碑,占地30余亩。学校创建于1933年,由原国民党四川省主席王瓒绪任董事长、江苏教育家周勖成任校长。1936年,巴蜀学生生活照片和学业成绩代表中国送至英国伦敦参加国际教育博览会深受嘉奖。1939年,因办学成绩显著,中国国民政府林森主席题赠“成绩斐然”金字红匾。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80余年来,周恩来、邓小平、叶圣陶、邹家华、王晓棠等风云人物,先后关心、工作或学习于此,学校积淀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历史名校。

学校·理念

学校秉承 “创造一个新的学校环境,实验一些新的小学教育”的建校宗旨,践行“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为学生而办学校。

学校·课程

在“创造与个性共生的课程文化”实施过程中,学校主张教育“因生而动、因律而美、美美与共”的价值取向,凸显尊重、激发、共生的律动教育三要素,尊重学生个性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研磨学生;激发师生内在的生命动力,张扬个性;寻求师生素质的共生共长,各美其美。近年来,基于小学教育基础性、全面性的特点,构建起包含基础学力课程、生活实践课程和潜能开发三类课程的“1333”律动课程体系,突显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并确立了“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课改路径,通过“教室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三种课程形态的一体化实施,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

学校·管理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发展,营建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和办学水平,逐渐形成多种体制、多元特色、多地办学的一牌多品的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充分发挥律动教育的价值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先后获重庆市首批示范学校、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定点联系学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重庆市人民政府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市首届“最可敬可亲教师团队”称号、中美“千校携手”项目示范校、全国首个“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实践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巴蜀小学将紧扣渝中区委、区政府对学校“立足渝中、服务重庆、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定位,突显“办学视野国际化、课程建设个性化、教育管理信息化”,用品质与学术、情怀与担当“创思想型百年老校”,持续发挥律动教育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集团办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第13篇:《巴蜀山歌》教案3

《巴蜀山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2、体验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奏、演唱形式,并体验不同形式带来的不同风格。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知道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并喜爱民歌。

教学重点:

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几时开》。

教学难点:

1、体验并接纳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唱风格。

2、上波音及切分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四川民歌特点、四川风土人情(背景音乐:《槐花几时开》)

1、师生问好。

2、师:刚才在课前老师给大家放了一首歌,有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 生:《槐花几时开》。

师:谁知道《槐花几时开》是哪里的民歌? 生:四川。

3、师:四川是个美丽的地方,有谁知道四川有什么好吃的? 生:四川有火锅,四川有九寨沟……

师:听了大家的话,我真想马上坐飞机去四川品尝美味。我还听说四川话特别有意思,谁能学说一两句? 生:……

师:四川的方言真有意思。下面我们就学着用四川方言来唱一句话。 5 06 22 65 6 02 6 0 哐

扯 郎郎 一哐 扯

哐 扯 (1)师范唱

师:“扯”字在四川方言里唱“che”,我们来学唱一下,好吗? (2)生学唱。

(3)师:这句旋律让你想到了四川人们在干什么?大家的歌声让我想到了四川的樵夫挑着担子在山上行走的情景,我们一边唱,一边来模仿他们挑担的动作。 (4)生边唱边做挑担行走的动作。

二、感知、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1、听范唱

师:大家表演得不错,四川是一个多山的地方,农民们经常在山里劳动,大家刚才唱的这一段就像他们劳动时喊的号子。(师重复唱一次)另外休息的时候,他们还喜欢放开嗓子高唱一曲山歌,既消除疲劳、由愉悦了身心,老师这儿有一段四川农民清唱的民歌,大家想不想听?

生听原汁原味的《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好不好听?音乐家们也觉得好听,所以他们把农民唱的民歌进行了整理与改进,就变得更好听了,大家一起来听听。 生听童声齐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这一次大家的感受还和刚才一样吗? 生说自己的感受。

2、学唱歌词

(1)读除衬词以外的歌词。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28页,我们一起把歌词读一下,括号里的衬词先不读。 (2)师范读衬词。

师:下面大家读第一段歌词,老师把衬词加进去。 (3)生学读衬词。

(4)生连起来读第一段的词。

3、学唱歌曲

(1)随琴轻唱第一段。

(2)纠正切分节奏、上波音的演唱。 (3)随琴轻唱全曲。

4、处理歌曲

(1)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各段。

师:刚才大家唱的时候,五段的歌词都用一种速度来唱,是不是有些单调?谁能动脑筋把哪里变化一下?

(2)欣赏男声合唱团演唱的《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这样唱的感觉好多了,但大家唱的都是同一种声音,如果改成合唱就更丰富了。我们一起来听听。

(3)用合唱的方式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a 练习引子

b 练习喊叫声 c 练习歌曲中的二声部

师:刚才他们唱的二声部和我们刚开始上课时唱的旋律很相似,我们把它加进去。

5、课堂小结

师:大家的模仿能力、演唱水平都很高,老师很佩服。同一件音乐作品,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刚才,我们就听到了农民、合唱团的不同处理,人们还尝试用民族乐器来表现它。就让我们在中国民乐“唢呐”演奏的音乐声中来结束这一节课吧。(在民乐《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宣布下课)

第14篇:巴蜀大地新传奇

巴蜀大地新传奇

——大唐四川分公司5.12灾后三年工作的调查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短短的80秒,大地颤抖、江河呜咽,巴蜀这片富饶的土地满目疮痍。这对于当时刚刚组建不久的大唐四川分公司来说无异于致命一击。

三年过去了,英雄的四川人民站起来了。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四川省GDP实现168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实现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完成的宏伟目标。那么,战斗在这里的四川分公司发生了哪些变化呢?‚5.12‛三周年前夕,本报特约记者采访了四川分公司及所属企业,让我们随着记者的笔触,探访四川分公司灾后三年的崛起之路。

在巨大灾难面前,四川分公司党组迎难而上,坚强领导,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条主线,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历史机遇,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512灾难对于成立不久的四川分公司来说,是挑战,更是催人奋进的号角。‛这是四川分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段忠民在灾后第一次干部员工大会上发出的动员令。

如何在激烈竞争的夹缝中突出重围,紧紧抓住国家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寻找生存和立足之地成为摆在四川分公司领导班子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困境,四川分公司领导班子没有退缩,没有回避,而是选择了积极应对和迎难而上,他们结合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灾后重建的战略部署、结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审时度势,认真研究,提出了‚以抗震救灾精神为引领,以构建大唐川电人美好未来为目标,紧紧抓住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思考和拟定四川分公司的电源分布和建设新格局,使四川分公司走出一条生存之路,走向新生,走向光明‛的战略思想与‚和谐发展,同心共建‛的主导原则,公司上下齐行动,一系列措施及相关工作迅速铺开:

灾后第15天,当时在建的川王宫水电站恢复工程建设,实现年内双投,成为四川分公司灾后拥有的第一个自建的投产项目;

灾后第150天,四川分公司成功收购在役机组城东水电站,资本运作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灾后第200天,昭化水电站取得四川省政府灾后签发的第一张封库令;

灾后第221天,地处藏区的乡城、洞松水电站项目在四川省政府解除限批政策后第一批通过核准;

2009年,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四川分公司在建项目装机突破176万KW。

2010年,取得西藏察隅河水电项目开发权;

2010年,西藏玉曲河干流水电规划报告获得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为西藏大中型河流中水电规划获得批准的‚第一河‛;

2010年,四川分公司首次实现利润‚零‛的突破;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分明渗透着大唐四川分公司系统广大干部员工的信念与忠诚、智慧与力量、心血与汗水。

在发展低谷时刻,四川分公司仍然抓住科学发展主线不放松,科学决策、认真谋划,确定了以‚聚焦项目,科学发展‛为统领,坚持‚以点带面、成片开发、流域开发,打捆送出‛的中小水电的开发模式。

千头万绪,首先要抓发展。分公司以移植集团公司三级责任主体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充分发挥二级责任主体在区域发展规划、协调各方关系,明确管理职责,锁定五项重点工作为‚聚焦项目,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积极推进前期工作。虽然四川作为水电资源储藏量丰富的省份之一,但具有开发价值、指标优化的项目几乎被提早入川的其他开发商圈占殆尽,仅有的几个中小水电项目大都集中在甘孜南部的高原藏区。已核准开工项目仅有一个娘拥水电站,其他拟开展的资源储备也因为地震及救灾等因素暂时搁浅或延缓。为加强分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创业者继续跨地域、上高原、入深山,加快项目储备。面对水土不服,高原反应,交通不便的艰苦环境,面对长时间与家人亲人的分离,他们以忠诚的信念和执着的坚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打动了地方各级政府,感动着身边的伙伴。一个个项目储备下来,截止目前,四川分公司清洁能源在役、在建和储备项目容量近900万MW。

加快项目核准工作。创业者们发扬‚三千精神‛和‚钉子‛精神,使工程项目的报批和核准取得重大进展。亭子口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用三年时间完成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报告、开工申请报告及相关18个专题报告等的编制和报批任务,走完了50年未完成的项目报批路程,创造了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国家级报批速度的奇迹。除此以外,乡城水电站、洞松水电站、大瓦龙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也迅速核准。截止目前,已核准在建26个电站,项目装机容量达197.26万MW。

精心建设在建工程。四川分公司统一管理,建立工程管理规范模块,协调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精心抓好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努力争创优质精品工程和文明样板工地。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在2010年的特大洪水中成功削峰4000m3/s;川北公司碑沱水电站首台机组提前4个多月投产发电,建设工期之短、建设速度之快,创建了国内同类型电站建设的新的历史纪录。

有序推进资本运作。在项目收购上,该公司成立专门机构,选派专业人员,主动出击,收集信息,跟踪项目,发扬‚不放弃,不放过‛的精神,多方协调,多次谈判,在成功收购眉山城东水电站、雅安川王宫电站的基础上,还先后收购了东河流域5级电站、广元嘉陵江流域飞仙关、八庙沟、陈家坝水电站开发权和在役的大兴电站、在建的干溪坡电站、锅浪跷电站、天金河流域12座电站,加快了发展速度。分公司通过资本运作收购取得水电项目总量达56万KW。 精细管理抢发电量。四川分公司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长效机制,夯实基础,加强管理,标准化作业,实施生产现场问题发现、整改、责任追究的闭环管理。积极推进市场营销工作,争取电价政策,提高峰谷比,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积极做好防汛度汛工作,不断总结和分析洪水特性,最大限度利用水量抢发电量,消除影响机组出力的不利因素。在2010年7月洪水期间,眉山公司高度重视气象雨情预警,组织措施到位,及时做好了水库提前预泄和拦蓄洪尾,确保9000m3/s洪峰流量安全通过,并利用准确及时的信息及科学预测在确保安全防洪度汛的同时多抢发电53.1万kWh。

灾后三年来,从革命老区到甘孜高原,从苏区到青藏高原,大唐速度、大唐质量和大唐品牌在巴蜀大地上得到生动实践和充分印证: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初具规模、东河流域5级电站实现投产运行、藏东水电资源开发得到有序推进……

‚大唐四川分公司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完成重点工程项目报批、中小水电工程建设及投运、资本运营,做了很多工作,充分显示了大唐集团公司‘负责任、有实力、可信赖’的央企形象‛,这是四川省有关领导的诚恳评价。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顺达也曾对四川分公司在项目发展、在建工程及资产收购、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思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一个人是需要精神的,企业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力量。在灾后三年的发展实践中,大唐川电人迎难而上的开拓精神,排除万难的创业精神、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勇担责任的奉献精神是维系其不断跨越的内在动力。

短短一周的采访,记者所到之处听到的、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每一个的感人故事和每一个鲜活的身影都是对这种精神的生动诠释和写照。

在特大地震发生时,四川分公司第一时间向集团公司汇报、第一时间制定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撤离,分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段忠民及班子成员不顾余震频发、道路中断的危险,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区,多方协调生产自救,用身先士卒的行动感动和激励着大唐川电人;在2010年嘉陵江、白龙江、东河的抗洪抢险中,分公司班子成员再次冲在前沿,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和生产自救,发挥了强有力的带头作用;在甘孜高原上,许许多多的身影长期战斗在一线,与恶劣环境对抗搏斗、与工程共生共存、与企业患难与共、与藏区人民心手相连;在跑项目的途中,与时间赛跑、与星月为伴;在谈判桌前,与对方周旋;在考察现场研究方案、在办公室里挑灯夜战……

记者采访到负责碑沱电站项目建设的小李时,说到东河流域碑沱水电站投产的前夕,十五天了才洗了回澡,人都快馊时,他不好意思地说:‚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没有什么,看到碑沱水电站顺利投产了,也就值得了。‛朴实的语言、执着的坚持,还有许许多多像小李这样的员工在项目前期、安全生产等岗位上默默奉献着青春。在这里,汉族小伙覃刚与藏族姑娘秋初喜结连理的爱情故事被人们称颂,作为个体,他们与大唐川电实现了生命的交融。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

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上,四川分公司瞄准了新的目标,确定了‚大力发展水电,适度发展火电,涉足核电、风电等多种新能源建设‛的战略思路和‚艰苦奋斗、民族团结、第二都江堰‛三大子文化品牌建设,实现战略和文化的双落地。

初夏的成都依然美丽,透过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的夜景可以看到,位于成都市青羊区苏坡西路与蜀金路交汇口的大唐四川分公司生产调度中心大楼上鲜红的‚中国大唐‛标识在夜空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新的一天必将孕育出新的希望。四川分公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客观分析新时期发展的利好形势和内外部环境基础上,在结合集团公司战略举措和四川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前提下,对‚十二五‛乃至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规划目标,确定了‚以共建和谐四川为已任,在川全力打造大唐品牌,为推动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和四川工业强省战略作积极贡献‛目标,同时锁定了以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和四川甘孜南部中小水电站群早日建成投产为突破口,力求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按照‚开发、规划和储备‛并举的‚三位一体‛的持续科学发展思路,向‚调结构、转方式、强机制‛的目标奋进,紧密结合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灾后重建规划,详细研究,认真分析,多元拓展,前期工作要继续向天府之国的大山深处、大江大河进发;规划工作要向四川周边瞄准,并将工作深入到和四川交界的藏东,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蓝图已经绘就,光明就在前头。

第15篇:巴蜀初级3模物理试题

随堂练习物理试题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完卷)

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4.全卷取g=10N/kg。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B.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C.人体正常体温约25℃D.中学生体重约50N

2.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水中的倒影B.透过树叶间的阳光C.水中弯折的铅笔D.物体的影子

13.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A.冬天雪人变小B.露珠的形成C.水的蒸发D.冰雪融化

24.下列学习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铅笔芯B.铁制铅笔盒

C

.塑料直尺

D.金属小刀片

5.如图3所示的各情景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电器失火先切断电源 B.湿衣服晾在电线上 C.用湿布擦抹电器D.电熨斗未接地图

3物理试卷

6.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拉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图6

7.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0~3V,电流表量程0~0.6A,滑动变阻器规格是“10Ω 1A”,灯泡标有“2.5V 1.25W”。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示数均不超过所选的量程,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电压,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0.25A~O.6AB.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1.5V~2.5V

C.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阻值范围是4Ω~10Ω D.该电路最大功率是2.25W

8.一定质量的货物在吊车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的阻力和钢索重力),货物运动的路程(s)一时间(t)图象如图6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货物竖直向上运动时,4s时的速度小于10s时的速度 B.2s时钢索的拉力大小等于8s时钢索的拉力大小

C.0至6s内钢索拉力做的功小于6s至12s内钢索拉力做的功

D.货物在0至12s内的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钢索拉力的功率保持不变

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6个小题,第14小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9.如图7甲用吸管从瓶子中吸牛奶时,是的作用使牛奶上升到嘴里。如图7乙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这两张纸会向运动(选填“中间”或“两边”),这个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甲乙

710.奥斯特实验表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由此发明了发电机,开辟了电气化的时代。

11.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标有“6 V 3 W”(灯泡电阻不变),开关S闭合。当S

1、S2断开,滑片P从b端滑到某一位置时,变阻器的电阻减小6 Ω,电流表示数变化0.1 A,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路的电流为_________A;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Sl、S2,电流表的示数又变化了1.5 A。当Sl、S2都闭合时,调节滑片p,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_____W。

甲乙丙丁

图8 图9

12.如图9所示,甲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密度均匀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 Pa

。若在木块A

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

1的物块,平衡时木块

A

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

400Pa。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在木块A

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使平衡时木

块A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如图丁所示。若m1∶m2=5∶1,则木块A的密度是 kg/m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kg/m3。

13.如左下图10所示是我国火箭运送载人飞船上太空的情景,其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识。如: (1)火箭点火向下喷出气体,火箭向上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火箭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在上升过程,以火箭为参照物,宇航员是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火箭停止喷火时,火箭由于________仍能向上运动.14.(1)做出图11中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2)如图12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A为手握鱼竿的作用点,请在图中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力臂。

共22分。)

图10

图1

1图1

2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5小题6分,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9分,

15.(1)如图1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关系。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2)如图14甲是某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如图14乙,在某一时刻,用温度计测得物质的温度为____ ____℃。加热到20分钟时,此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图13 甲乙

图1

416.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小花小组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15甲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___cm3;接着她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则她应该把标尺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她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40g,然后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g。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g/cm3,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甲乙

图1

5甲乙丙

图16

(3)另一组同学采用图16的方法:①取一合金块悬挂在校零后的弹簧测力计下方(如图甲),

测得其重量;②将合金块完全浸没于水中,测得拉力大小(如图乙);③将合金块完全浸没

于盐水中,测得拉力大小(如图丙)。则他们组测得盐水的密度是g/cm;而且聪

明的同学们还可以知道合金块的密度为g/cm。

17.小明利用如图17甲所示电路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左右。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两只:R1(20Ω 0.5A)、R2(50Ω 0.5A)。

(1)在小明所连接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还没有连接好,请你帮他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灯泡亮度变亮;其他的导线不要变动,导线不能交叉)。(2)实验前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_____ _____。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都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流表示数几乎为0,电路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 (3)排除电路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小明画出了小灯泡中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在多次测量中,小明还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明又取了一个规格、型号完全相同的旧灯泡进行实验,发现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灯泡亮度明显偏暗,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这只灯泡的玻璃内壁变黑。灯泡亮度偏暗的原因是灯丝发光时发生升华而变细,消耗的实际功率变_______的缘故(选填“大”或“小”)。 (5)灯泡的功率测量完毕,小明用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更换电路中的灯泡,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得到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则小明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选填“R1” 或“R2”)。若某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的阻值为14Ω,则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为Ω。

(6)另一小组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却保持了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只在R处换接上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实验多次得出下面的数据记录表格。经过仔细分析,他有了

新的发现:可以将电流表改成直接读出电阻值的欧姆表,请你帮他说出0.1A处应该刻成Ω。

甲乙丙

图17

四、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8题6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

18.在图18电路中,R1=20Ω,R2=3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 (1)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2)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

19.如图19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重力为400N的箱子,底面积为0.2m,工人用250N的拉力使箱子10s内被匀速竖直提升了 2m,不计绳重和摩擦,取g=10N/kg。求: (1)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工人所做总功的功率。

20.初三办公室郭老师喜欢用电热水壶烧水泡茶,其铭牌如下表。每天早上,他接水至1500ml刻度,然后把壶放在加热座上,接通开关,5min后水加热到100℃,水壶自动断电。已知水的初温为20℃,热水壶电阻不变。求

(1)这壶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2)若烧水时办公室电压为220V,求电热水壶的热效率。 (3)夏季,所有教室都开了空调,导致办公室的实际电压降为198V,热效率不变的情况下要将这壶水从20℃加热到100℃需要多少秒?(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图19

图18

第16篇:重庆巴蜀初一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是进行实践后的报告;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对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报告。

这次报告主题是社会实践,在通过寒假的一个月时间中我在实践的过程中明白了去多的道理与体会。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社会的生存法则。

我在妈妈的店里工作,让我明白了大人们赚钱养家的辛苦,也让我明白了我们所花的钱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而我们却从不知道父母赚的每一分钱是多么的珍贵啊!可从小就不用为这些烦恼的我们却从不珍惜,大方的挥霍着爸爸妈妈辛辛苦苦赚来的钱。

在家里做了的大扫除才知道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容易,要想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并不是那么的容易,你要打扫的房间就有3间卧室,2间洗漱间,2个阳台,一间厨房,一间客厅和一间饭厅。每个房间你要擦,扫,拖,还要整理你想想一个人要做这么多的事要一直做多久啊!我妈妈半天时间就做完了而我做了足足一天才做的马马虎虎的。我们在家里并不在意家里的环境,就算脏了也会有清洁阿姨和父母弄干净,乱了爸爸妈妈会整理,这个寒假我趁着有时间,大言不惭的向爸爸妈妈保证自己一人一定会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可是连5分之1的我已经累得腰酸背痛了,最后在我的努力下终于把家里打扫干净了,也让我明白了要珍惜别人劳动成果,不要轻易的破坏掉。

第17篇:巴蜀中学寒假生活建议

巴蜀中学2014年寒假生活建议

指导思想:十八大三中全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精神,新课程改革理念

设计意图:跨越年级,不分文理,整合学科

内容关键词:社会责任 综合素养 实验探究 快乐人生

巴蜀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寒假生活建议

(适用于初一至高三所有年级学生)

一、社区服务:关注社会(任选A或B或C完成)

安全提示:同学们在活动中,一定要做好警戒和预防措施,保证自身和相关人员的安全! 评奖材料:活动照片(2-3张),活动记录表,安全广告(含张贴图示)或规划方案(含负责人评价),以及民众对活动的评价。综合评出

一、

二、三等奖。

交稿时间:2014年2月15日前。将“照片、记录表、安全广告或规划方案”文件打包发至巴蜀中学课改处904963787@qq.com A、安全教育:“鸡蛋”碎瓦片

约几个同学或与家人一道,观察并记录,将一只“鸡蛋”大小或重量相同的石头,究竟从多少米高自由坠下,能把楼下正放的瓦片或较薄的石片等击断或使其受到严重损坏。把此活动过程录像或拍照,并将实验结果拍成照片;写一张安全广告,张贴在小区人群进出口处,警示居民千万不要高空抛物。

B、资源开发:规划达人

调查家乡一片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或某自然、人文景区,探讨这片土地、景区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这片土地或景区,让你来主持规划开发,你将作何打算?为什么?请将您的规划方案形成书面文本,呈报给该土地主人或景区负责人审阅,并请其在方案文本上签署评价意见。

C、环保卫士:绿化家园

“雾霾锁国,生态恶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我们每个人都紧密相关且刻不容缓。” 利用假期,通过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自己生活周边社区的环境状况。

1、针对一个方面探究污染的原因,向有关部门提出治理的措施与建议

2、.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设计一些节能低碳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创意措施或发明

3、请为你居住的社区或家庭,设计一个绿化方案:提出计划栽种的主要树种、花卉的名称,计算完成绿化方案需要的经费和管理办法。(三选一即可)

二、异想天开:头脑疯狂体验

收看巴蜀中学网站“课程改革•雏鹰计划”专栏中《异想天开》《我爱发明》视频;查阅科学发展史,我们会发现:许多科学大师对科学的论述可谓十分疯狂。

二千多年前,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力学之父阿基米德狂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二百多年前,英国伟大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更为疯狂:“我什么都不要,可以称出地球的密度”,被誉为第一个称地球的人。

1、请你查阅有关天文资料,给你月球为支点,站在火星上去撬动地球,计算你要将整个地球撬起1m高,你可能要用多长的时间?

2、请你查阅有关天文资料,设计几种计算地球密度的方案,并计算出地球的密度。

3、受《异想天开》《我爱发明》视频和以上两位大师的启示,你也能疯狂一把吗?请你也提出一个类似疯狂的问题,并说说你提出这一问题的理论依据。

交稿时间:2014年2月15日前。将此题的有关回答和类似疯狂的问题构想,用Microsoft Word文档打包发至巴蜀中学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办公室249156125@qq.com 等级评定:综合评出巴蜀中学科技创新

一、

二、三等奖。

三、易经乾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由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代圣人演绎而成的《易经》,历来被誉为玄学,被称为算命指南,其实它更是一本指导人生发展的书。请你查阅相关资料,理解《易经》乾卦或坤卦的爻辞含义,谈谈你阅读此卦爻辞后的人生感悟,即人的一生该如何奋斗。

附1:《易经》乾卦爻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附2:《易经》坤卦爻辞【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初六:履霜,坚冰至;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括囊,无咎无誉;六五:黄裳,元吉;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用六:利永贞。

四、文化之旅:探寻重庆的历史古迹

重庆是一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城,历史遗迹灿若繁星;随着城市的拆迁改造,这些遗迹正在快速的减少消亡。请同学们利用寒假时间,探寻身边的历史古迹,感受重庆的城市文脉,来一次有意义的愉快的文化之旅。以下提供几个方向供大家参考。

1、寻巴渝胜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千百年来,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以其独有的意境被广为流传,巴山夜雨也随之名扬天下。在渝中区佛图关曾经有一个夜雨寺,夜宿夜雨寺、卧听巴山夜雨也成为巴渝十二景之一。这个寺庙还在吗?是否还有遗迹可寻?

2、寻重庆老城门。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重庆古城门、城墙均是明朝洪武年间重庆守将戴鼎在原有城墙基础上组织扩建的,共有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朝天门,临江门等,现仅存通远门,东水门,太平门三座开门和人和门一座闭门。任务:找到这几座城门并拍照。

3、寻重庆老桥。重庆是一座桥都,现代化大桥数不胜数,然而众多的老桥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茅溪偃月桥,寸滩至善桥,路孔大荣桥„„一个个动听的名字,一处处唯美的风景,一段段曲折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去探寻。任务:向长辈询问自己家乡的古桥,然后寻访拍照,注意搜集桥的名字和修建年代(修建年代一般刻在桥拱顶部)。不知您能否遇到一段美丽的传说?

4、寻抗战遗迹。重庆是抗战时期的战时首都,是同华盛顿、莫斯科、伦敦齐名的二战名城。在你的身边有着众多的抗战遗址遗迹,也许你无数次地从她身边走过,你却不知道她有显赫的过往。比如石黄隧道上方协信公馆内的陈诚公馆,巴蜀俊秀背后钢铁设计院内的王缵绪别墅等。推荐几个有代表性的抗战遗址供大家选择:苏驻华大使馆旧址,在今枇杷山正街104号,现为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办公楼;怡园,宋子文旧居,在今上清寺四新路19号,现为上清寺派出所;云岫楼,蒋介石官邸,在今南岸区南山公园路,现为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的一部分;圆庐,孙科公馆,在今嘉陵新村190号,现为民居。任务:寻找身边抗战遗迹,拍照,并了解她的历史。

五、策划大师:学生活动“我来也”

巴蜀中学在“善、雅、志”德育理念的引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假设你是巴蜀中学学生会主席,请你配合某一个特殊节日,为巴蜀中学的某一次学生活动策划一个活动名称。

要求:1.此名称需要使用一个或两个英语单词。

2.该单词中的每一个字母均能代表此次活动的某一个分支活动或某一个特殊含义。

3.该名称要与该活动密切相关。范例一:活动日期:感恩节

活动目的: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活动题目:“FAMILY”——巴蜀中学感恩节亲子活动

题目内涵: F——Father; A——And; M——Mother; I——I; L——Love; Y——You;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妈妈我爱你 范例二:活动日期:巴蜀中学科技节

活动目的:培养创新意识 点燃科技之光

活动题目:“BYD”——巴蜀中学科技节

题目内涵: B——Build; Y——Your; D——Dream build your dream 成就梦想

范例三:活动日期:社团节校园嘉年华活动

活动目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活动题目:“I Love Bashu”——社团文化节校园嘉年华活动 题目内涵:I – iNight 各社团联欢晚会 LiStore 爱心义卖 ViEnjoy 校园夺宝奇兵活动 BiFamily 社团联合会成立纪念日 SiHouse 家庭美食节 U - iUniversity 国内外知名大学展示

六、逃生预算:面对火灾“吾去矣”

春节期间的一个傍晚,有人放烟火爆竹,导致你所住的楼下8楼发生了火灾。火势太大已无法下楼,你家里还有你、妈妈和爷爷,情况非常危急。而你家正好居住在同一户型的12楼。第一层楼高4.5米,其它每层楼的高度为3.8米,窗户离地面高度1米,窗户上边缘离地面高2.5米,风速为10米/分钟。

1、若火势以0.3米/分钟往楼上燃烧,从你发现火势已经烧到8楼窗户上边缘开始计时,多长时间就会烧到你家窗户?你累计还有多长时间逃生?

2、面对困境,你应该采取哪些方法自救和求救?并如何保护自己的妈妈和爷爷?

3、若你要向楼下扔物品发出求救信号,你应该顺风扔还是逆风扔?扔物品出去的角度与水平面成多少度才能扔得最远?

4、若你用床单打结捆绑在窗户上逃生,能选择自家的窗户吗?你要把床单累计结成多长才可以安全到达地面?没有这么多床单怎么办?

5、若结好床单,你爷爷往下滑的速度是5米/分钟,你妈妈的速度是7米/分钟,你的速度是10米/分钟,床单最多能同时承受2人的重量,你们三人从开始往下滑计时,最后一个人平安到达地面累计需要多长时间?

6、若冒险跳楼,50公斤重的你落到地面需要多长时间?落到地面瞬间的速度是多少?落到地面将产生多大的冲击力?

7、本项“预算活动”,给你哪些启示?

七、校园歌王:改编歌曲以言志

任选《同桌的你》《童年》《小城故事》《青花瓷》《我相信》或其它某首你感兴趣的歌曲进行改编。

可借鉴“中国好歌曲”,通过改变旋律、节奏、曲调、风格等,赋予歌曲新的情感,使演唱更具个性化;还可通过改变歌词,来抒写你的同学情谊、童年趣事、乡村或城镇风貌以及你的历史文化观、人生奋斗序曲。

八、数学攀岩:欲穷千里目,需上几层楼?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 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不仅刻画了祖国壮丽河山,而且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哲理,因此成为千古佳作。如果从数学角度思考,欲穷千里目,需上几层楼呢?把地球近似地看作一个半径为6378公里的球体,一个人要看到1千里之外,至少要登高多少层楼?(参考数据:现在的住房每层楼高约3.2m)

九、数学人生:不可忽视的“小” 模仿数学例式,解读人生。 数学例式:1的365次方=1 人生解读:1是指原地踏步,一年365天以后,你还是原地踏步,还是那个“1” 数学例式:(1.01=1+0.01)1.01的365次方=37.78343433289﹥1 人生解读:

数学例式:(0.99=1-0.01)0.99的365次方=0.02551796445229﹤1 人生解读:

十、数学魔术:测测观察力

现有A、B、C、D、E 5张卡片,上面写着1—31之间的一些整数,卡片如下:

表演者让一位观众心中想一个1—31之间的整数,然后把5张卡片逐一让观众观看,依据这个数是否在这张卡片上问答“有”或“无”。表演者根据观众的回答,即可猜出观众心中想的是什么数。

例如:如果观众依次看过五张卡片,对应的回答分别是“有、无、有、无、有”,则此观众心中想的数是21。

请你做一次实际表演,看是否正确;并解释这个魔术的数学原理。 十

一、玩转回文:诗PK数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回文诗有很多种形式,如“通体回文”是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新诗;“就句回文”是指一句内完成回复的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双句回文”是指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本篇回文”是指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环复回文”是指先连续至尾,再从尾连续至开头。

请你做做文字、数字游戏,在完成各项要求中品味回文诗、回文数的情趣:

1、清代女诗人吴绛雪写的咏四季的四首回文诗,每首仅用十个字,你能将其变为四首七言绝句吗?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2、清代朱杏孙有一首《虞美人》词,尤其难能可贵。可以通过回文、标点等变化,将一首诗词变为四首。你想试试吗?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院空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3、数与文是相通的,文学中有“回文诗”,自然数也有“回文式”。回文诗可组成: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不同的汉字用不同的数字代替;这个算式能成立吗?能,如12×231=132×21,18×891=198×81,24×231=132×42,46×352=253×64,这几个等式,不仅数字,就连乘号也是对称的,其中12×231=2772=132×21=2772,外形整齐、对称,“内部构造”也很巧妙;每个等式中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三位数的百位数的积,恰好等于两个乘数个位数的积;而三位数的十位数,又恰好等于百位数与个位数的和。例如46×352=253×64中4×3=6×2,5=3+2,抓住了这两个特点,可以写出34个不同的这类“回文”算式。请你试着快写几个?

4、下面等式中,按照已有得数,能直接推理出后面式子的答案吗?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

5、如A.B.C.D代表0-9中各不相同的一个数,有ABCD×9=DCBA等式成立,求A、B、C、D。

十二、实验探究:水果电池的制作与测量 【准备实验器材】

水果:苹果一个、梨子一个、西红柿一个、脐橙若干个、提子一个。

金属电极:铜片一片(可用铜钥匙代替)、铜丝若干(直径0.3—1.0mm均可)、锌片(干电池的负极所用金属)、锌条、铁钉(以上电极长2cm以上)。

其它:多用电表(新华路雅兰电子商城有售)、剪刀、小刀、带夹子的导线、纸巾(擦拭电极)。

【实验探究项目】

将两个电极插入水果,测量两个电极间的电压,分别研究以下问题,并将探究结果填入下表: 电极距离对电压的影响,水果种类对电压的影响,电极种类对电压的影响,电极插入深度对电压的影响,水果电池的串联对电压的影响。

表1:水果种类:脐橙;电极种类:铜片与锌片;插入深度:1cm 电极距离(cm) 1.0 2.0 3.0 电压(V)

表2:电极距离:2cm;电极种类:铜片与锌片 水果种类 苹果 梨子 西红柿 脐橙 提子 电压(V)

表3:电极距离:2cm;水果种类:脐橙;插入深度:1cm 电极种类 铜片、锌片 铜丝、锌条 铜片、铜片 铜片、铁钉 锌片、铁钉 电压(V)

表4:电极距离:2cm;水果种类:梨子;电极种类:铜片与锌片 插入深度(cm) 1.0 2.0 电压(V)

表5:电极距离:2cm;水果种类:脐橙;电极种类:铜片与锌片;插入深度:1cm 脐橙个数(串联) 1 2 3 4 串联后电压(V)

1、根据探究结果回答:哪些因素对水果电池的电压影响较大?哪些因素的影响较小?

2、你还想到哪些因素对水果电池的电压有影响?试用实验证实它。请将你的想法和探究结果写下来。

3、猜测水果电池可以充当哪些用电器的电源?请试一试并将想法和结果写下来。

三、家校对接:为学生发展“搭台”

青少年的成长关乎孩子、家庭、社会的未来。请各位家长,利用假期时间,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为学生在学校的全面、健康、个性化、可持续发展设计一些教育课程或活动方案,开学时交班主任处,供学校参考。

第18篇:巴蜀风文学社宣传部工作总结

巴蜀风文学社宣传部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在开学到现在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忙,第二感觉就是快乐!可能每年的这个学期都是院里开展活动最多,最活跃的时期;所以也是巴蜀风文学社工作最忙最累的时间,尤其是宣传部。但是在这忙碌的工作中我们不仅收获了快乐,也长大了很多。虽然工作中免不了有挫折缺陷,但是排除万难完成任务总是结局。

我们部门的成长可以从日常工作、开展及参与活动、部门管理三个方面来总结。

第一、在常规工作方面,首先我们能够圆满完成院团委,巴蜀风嘱托的工作任务。每个月的工作量都完全达标! 第

二、这个学期我们部门的主要工作有:

1、传达上级通知和协助其他部门出海报,做宣传;

2、对每个系的系上活动做宣传;

3、对本社团紧随文化节出海报,做宣传和设场地等。

三、本学期我们宣传部自己进行了2次大型活动:聚餐和野炊。

本学期我们在工作中可以说是尽心尽力,始终坚持一服务他人超越自我为宗旨。这也赢得了其他部门的尊敬和支持。在开展活动方面,在紧随文化节之际,我们曾有对自己节目不满和想偷懒早点结束的想法,单我们都挺过来了,而且在表演时精彩上演了一段美轮美奂的节目。在本次活动中,由于每天的排练,也使得来自不同系别的宣传部成员都那个有很好的交流和认识。另外在我们宣传不自己的野炊活动中我们所有成员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交流和认识,也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是我们成长了不少。

尽管如此,我们部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工作中难免出现错误与缺陷。在一些细小的方面有待加强。总而言之,我们部门本学期的工作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相信我们宣传部会越来越好!我们一直在努力,在思考。我们相信一份耕耘有一份收获。

第19篇:教师巴蜀小学学习总结

教师巴蜀小学学习总结

来巴蜀小学已经三个多月了,都快成为半个巴蜀人了,在即将结束学习之际,有很多话要对巴蜀的领导和老师们说。我是怀揣憧憬和梦想慕名而来巴蜀,在这近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巴蜀的一切令我大开眼界,令我感动不已,更使我带着感恩之心踏上归途。

初到印象

3月12日,我一出火车站,小张师傅便接到了我,他很热情周到,帮我拿行李,带我吃早餐。到学校后,彭主任又到大门口迎接,到了圣陶阁校长接待室,李校长热情接待,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管理架构,并很快安排了我的学习日程,解决了吃住问题,使我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安心学习。这一天里还认识了和蔼可亲的车校长、充满活力的张部长、文雅干练的潘部长、沉稳细致的李部长……初春的重庆本来就很温暖,他们的热心接待更驱走了心底的陌生和不安感。

下午,我在校园里转悠,看到菁园旁边的滑梯色彩明快、厕所形似城堡,富有童趣。直饮水池高低不一,从左到右逐渐增高,明显是根据学生身高修建的。音乐室旁边是形体课教室,美术室有泥塑、绘画室等,走廊、大厅的墙壁上悬挂、张贴的都是学生的作品。每个班教室门口都有固定的设计来宣传班级特色,每栋教学楼都有一个名字,菁园、湘园、泽园、觉园、诱诲堂、圣陶阁……大楼门口两边都有书香气息浓厚的对联,楼层侧面有“过有境界的教育生活”等标语和图画,操场栏杆上张贴着巴蜀榜样们的大幅照片,通向圣陶阁和觉园的石阶右壁书写着学校的历史,左边花草树木茂盛,流水孱孱,就连道路旁的树间也有好书推荐的漂亮标签……总之,校园处处呈现文化的浸润。第一天,我已经喜欢上了巴蜀园。

创意思想

刚来巴蜀时,我对“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教育思想不甚理解,走进很多课堂,参加很多次活动,了解了巴蜀小学的一些历史后,我渐渐地懂得这个思想的来源,源自巴蜀办学历史的继承和弘扬,李校长在对外或校内的很多活动中多次强调:“生命的表现形式在于动,动显示了生命的活力,乃教化之行动,意在唤醒,改变,是真心动,真行动。”《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一书中这样阐述:“律动”本意指有节奏的跳动,有规律的运动,有意义的互动,喻示巴蜀教育以生命规律为大道,以科学的教育规律为指南,尊重儿童的率真天性。

在我看来,“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绝不是一句口号,我在巴蜀小学丰富生动的校会上、在自主活动八分钟时间里、在丰富多彩的大单元活动里,在一门门创意的院团课程里,在一堂堂生动有效的课堂上,在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学生作品上,深深感受到师生脉搏律动的魅力。

特色管理

根据李校长科学的安排,我从三个部到五个小学校。了解到学校的管理是很具特色的。巴蜀不同于普通小学,它共有近六千名学生,分为三个校区,因此用“一室(校长室)三部(校务、课程、物业)五校(低中、中高、住读、书院、国际)”的管理机制,五个小学校又各有四名管理者(书院是7名)。“三部”协助校长室实施“大部制”统筹管理工作。校务部主要负责党、政、工、团、家长服务、师训等工作,课程部负责课程规划、教学、德育等工作,物业部则以安全为重点,建构校园后勤服务体系。学校实行“校长室决策,大部制统整,小学校落根”的管理机制 ,形成管理两条线;即行政管理和学科组建设。校长、一些部长、主任或小学校执行校长就是学科负责人,互为管理,互为执行,对于学科建设的推动很有力度。

巴蜀的管理有序和高效。在每个星期一早上,行政召开校长扩大会议,由几位校长和三位部长参加,单周星期二,召开行政会议,由校长、三部主要成员及五个小学校执行校长参加。星期五早上,每个小学校管理人员召开行政会,下午放学后召开教师行动例会。无论是总部行政会议,还是小学校的行政会议,都有好经验值得借鉴:一是走现场,二是较严格的发言时间控制。这杜绝了会议的官僚性、随意性,使得会议高效,对各部门和小学校的管理过程真实具体。

巴蜀的管理很先进。学校创造性的研发了校园办公网,使得学校管理更加快捷高效:办公网有三部、五所小学校及梦想网校、教育故事的办公栏目,涵盖了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老师们可以在网上完成很多工作,可以分享其他老师上传的教案、课件、题库,填写教学日志,班主任可以运用办公网与家长交流自己的班机经营情况,行政人员可以借助办公平台检查团队和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巴蜀人的团队意识特别强,我经常在会上听到“团队熔炼”的字眼,还了解到巴蜀有一种特殊的岗位叫“公共服务岗”,就拿每个年级来说,有年级少先队辅导员、年级语文、数学学科召集人、形象宣传召集人、教科研召集人、校务联系人、安全评价召集人、物业联系人等多个岗位。每位教师在学期末就要上报自己想从事的岗位,每位教职工均负责一项,形成“人人参与管理”的工作局面。

小学校管理也很有特色,对于我们正在筹建的新学校,巴蜀书院的管理比较值得借鉴,校长室(指执行校长和顾问)对书院进行全面管理、全面督导。二级班子有五位主任和一个大队辅导员,五位主任分别是学科主任(分管教学教研、教务)、德育主任(分管德育、班主任、家校)、校务主任(分管党工团、校务、物业)、师训主任(分管师训、科研、规划总结)。大队辅导员主要负责少先队、校会、队会、值周中队、国学大舞台、广播站等工作。在每个年级,有一位行政人员关注团队熔炼,统筹年级工作,执行“实践转化”,并且每个人都要负责一个以上的学科研究团队,例如郑校长就负责综合实践学科建设,还负责二年级年级团队熔炼。

律动课堂

能来巴蜀学习,我很幸运。这次学习时间长,完全不同于以往外出的理论培训或看几节课。在巴蜀,我看到了在教育教学思想转化为课堂的过程,巴蜀小学校长室、课程部这个学期做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律动思想的实践转化。在三月份的行政会上,李校长带领行政团队对“律动”教育思想进行了解读,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几个问题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律动思想的定义简略说是“因生而动,美美与共”李校长结合学校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发展愿景及办学理念、思想元素等等阐释了律动思想的含义。 提出以“空间润泽人”和“课程发展人”及律动课堂因生而动的策略:“找准学习起点,简化教学结构,增加学习空间,促进知识的链接”。课程部教学中心的程主任就律动课堂核心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在常规教学和活动中操作实施的建议 。

从三月到六月,所有学科都进行了对外开放的律动课堂展示活动,以课例进行研究,提炼律动教学的共性,体现学科个性。围绕律动思想,语文、数学学科在开放日的那天,所有学科教师都呈现一节律动课堂,其他学科在开放日分别呈现几节课,这些课堂大多都在学科带头人和教学中心主任或小学校教学主任、教研组长的关注下经过打磨呈现出来的。每个学科开放日,都会有很多教育届领导、专家、学科教师前来观摩,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开放日,前来观摩的人多达三百余人。从这个活动中,我感觉到巴蜀人严谨的学术研究精神、宽广的教育情怀、他们把律动教育思想与同行分享,并广泛征集同行的意见建议,还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辐射到县区的几十个学校。使得九门学科的展示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每一次学科展示,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生动的培训,比我在很多高端的培训中收获都大。

在这几个月中,我有幸听了很多类型的课,有学术委员上的公开课,有挂牌课、有阳光杯赛课、有外出赛课的磨课,有随堂课,上课的老师有教育名师、有特级教师的、也有普通教师、还有年轻教师。通过这些课堂,我渐渐了解了律动课堂的八大管理体系,认识了摇号筒、双色筒、教师行走的s型路线、还有一些生动有趣的手势语……很多课例都能体现律动课堂“尊重、激发、共生”的核心元素,体现“生动、互动、灵动”的特点。

幸福学生

在巴蜀学习,我最大的感叹就是--在巴蜀读书的孩子真幸福。正如在巴蜀流传的那句话:“走进巴蜀园,走进快乐园,走进创造园,走进幸福园。”

巴蜀学生幸福,因为他们拥有一群职业素养高的好老师,这些老师不光教学技艺高超,而且关心爱护学生。在这里的很多课堂上,非班主任老师也不忘记“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在绩效工资分配倾向班主任的时下,很多学校的学科教师都在渐渐淡忘这一点,把育人的工作都抛给班主任,是我们的教育呈现出孤掌难鸣的现状),我在巴蜀的各科课堂上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想请谁帮助你呢?”“我请这位坐姿最端正的同学来回答。”“你是一个善于发现(思考、总结……)的孩子!”“亲爱的孩子们……”“下课做好三件事!(生:对桌子、摆凳子、捡垃圾)”……这些声音饱含着对学生的尊重、鼓励和期待,同时也在体现着他们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我想告诉自己周围的老师:我们真的不能再狭隘地“教课”了,不能总觉得“育人”是班主任的事情,积极参与到“育人”行列,培养好学生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一大半了。很多时候,我能感受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懂后的开心,捕捉到孩子和老师之间的融洽气氛,

巴蜀的学生幸福,源于学校对每一门学科的重视。巴蜀小学把一层层楼房用作专用教室,逸夫楼二楼有比尔盖茨科技教室、有诺贝尔理化实验室、达尔文自然科学室、鲁班木艺作坊,三楼有梅纽因弦乐室、洗星海民乐室,简方达舞蹈室等,四楼的美术室有孩子们的展厅、画室、陶吧等。我在专用教室里听过音乐课、美术课和科学课,深感巴蜀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的幸福!下面是我听两节音乐课的感受:(听丁老师的阳光杯赛课)艺术真的能使人变得很美。我欣赏丁老师优雅的舞姿,甜美的歌声,更欣赏孩子们在音乐熏陶下的快乐创造:在春天的律动--手臂小波浪的学习和应用》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有两次自由组合的机会,他们尽情地舞蹈,还编出新的动作和队形,花儿队的队形变换是:一大朵花--两朵花--三朵花。小溪队的变化:一个圈--两人搭手--一群孩子从手下舞过……这些创意的动作真让人感受春天律动的旋律,好像看到奔流的小溪、飞翔的小鸟、绽放的花朵、游动的鱼儿…… (听李璐君老师的随堂课):从学生在老师的琴声中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微笑着向老师挥手致意,到《歌声与微笑》的拍手互动,都让学生愉快地进行了课前准备。课上,老师用打节奏、感情读、试唱、伴奏唱、表演唱多种形式,让学生投入地学习。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很快进入状态,编出很有创意的舞蹈,四个小组的合作成果都得到展示。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发展,老师很享受,我听得意犹未尽。

巴蜀的学生幸福,因为巴蜀小学有一个了不起的举措,他们把活动做成了课程。在这里,我听到了一些新名词“大单元”、“院团课程”、“辅助课程”。巴蜀小学别致的校会上,我看到很多孩子走上主席台,他们或老练、或稚嫩、但他们都得到锻炼和成长,在巴蜀老师的心目中,孩子就应该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因为培养“身手劳工、头脑科学,自信、豁达、优雅”的巴蜀孩童是学校的育人目标,这种上台不光锻炼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更会成为他们走出学校后的美好回忆,所以,我看到大单元活动中,在家长开放日里,在六一庆祝节日,在巴蜀各种各样的舞台上,人人上台,人人发展。而在很多学校,这样的大型活动,一般还是少部分“精英”学生的表演,而大部分学生却只能“驻足观望”。在中高年级部五年级的家长开放日,我在梦想剧场观看了五年级六班的艺术展演,学生们快乐而出色的表演、协作、组织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家长们争相有序的拍照、摄影、服务等关注行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节目表演的高潮时,小主持深情地感谢爸爸妈妈们对学校的选择、信任和支持,洋溢着巴蜀学生的自豪感,深深感染了家长。学校的办学理念能得到家长的认同,更让人感动的,还是那群真正践行巴蜀教育理念的老师!

境界教师

在这几个月里,我有一种感觉:巴蜀的老师累并幸福着。他们累,因为他们是名校老师,他们有很多活动,他们力求把工作做好,他们幸福,因为他们过的是有境界的教育生活。学校给老师的人文关怀令人羡慕,营养的早餐,丰盛的午餐,节省了老师的大把时间,使他们致力于工作。巴蜀不但充满着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更像一个充满亲情的大家庭。每学期一次的小学校教师运动会,教师生日会,每学年一次的春游活动、巴蜀春晚(教师家庭成员也介入),管理者精心布置,老师们都很开心,大大在增强作为巴蜀教师的幸福感、自豪感。

有管理者告诉我,学校相当于渝中区教育界对外的一个窗口学校,经常有外出赛课、做课任务、培训任务,学校1+1+N城乡统筹项目研究,帮扶三十多所县区学校,经常根据需要外派老师区县讲学,也经常接待各级各类教育同行的观摩和学习,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高,老师压力很大,必须不断学习,工作节奏紧张。是的,短短三个月,学校大型接待活动数十次(光学课展示活动就达九次),这些活动虽然让老师们辛苦,同时也给很多老师搭建了平台,毫不夸张的说,巴蜀的老师太优秀了,在来宾面前的彬彬有礼,在讲台上的镇定自若,在会场上的应对自如,无不使我感叹,在这里没有学科主次之分,每一个部门、每一门学科都有太多的佼佼者,难怪巴蜀的老师告诉我:“巴蜀小学最不缺乏的就是人才。”从巴蜀出去的老师大多都成了优秀的校长或更高一级的教育领导,而考调进巴蜀的老师相当一部分都是各学校精英,还有区县教研员调入巴蜀作普通老师。这里有很多名师、特级教师、中教高级教师,他们在律动教育思想统整下不乏鲜明的个人教育教学风格,作为巴蜀的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在这样的环境里,享受优质的学习资源,获得许多锻炼的机会,成长的步履就快的多,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在巴蜀的行政会上、教师行动例会上,我都会看到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案例的分享,好书推荐、读书分享成了惯例,读书沙龙在各小学校频繁举行,我参加过多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大胆、恳切的发言,对教材的细致研读,思想碰撞的智慧火花常常闪现,这是沉浸在境界中的教育者,何尝不是一种职业幸福的体现?谈起学校大单元活动中的跳蚤市场,谈到学生外出社会实践活动的欣喜,望着校庆活动中穿巴蜀文化衫忙碌中的老师背影,望着向来宾介绍巴蜀历史的着巴蜀制服的老师笑脸,读着老师们和而不同的教育宣言,我深深体会到:“这的确是一群有思想,有境界的老师。”

巴蜀以她八十年的厚重历史和文化沉淀了卓越而独特的教育思想,成就了巴蜀辉煌的今天。感谢巴蜀博大的、开放的教育情怀,感谢巴蜀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虽然我对巴蜀文化理解的不那么全面,但我已经把这里的一些好经验和家乡的教育同行分享(撰写了四万多字的学习日志),接下来,我还要结合实际进行梳理、内化、创造性的运用于今后的学校管理中去!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还需要你们的指教,希望继续得到你们的不吝赐教!

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山区实验小学刘钰

2013年6月20日

第20篇:巴蜀书院课程特色简介

巴蜀书院课程特色简介

——在访学接待活动中的主题交流提纲

(一)寻根溯源:正确理解“课程”

1、四种主要的课程理论:(认清现行课程中的独特价值所在)

——要素主义课程论(源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我的感受是“教而有类”。把人分为三种等级,哲学家、武士、农民和手工业者。对他们必须施以不同的教育,以期让他们在未来生活中各司其职,所以对课程内容有很大限制,被称为英才政治模式。)

——百科全书课程论(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为代表:学生应当首先从“大自然的书”中学习而不是从课本中学习,认为关于事物的知识和言语学习应是同步进行的。)

——综合技术主义课程论(前苏联提出的与对知识的探究明显不同的课程论,即教育内容应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这是与资本主义教育很大的不同。)

——实用主义课程论(美国:注重解决有价值的问题。课程理论中呈现了两种倾向,即儿童中心——将成长中的儿童的需要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社会中心——认为学校的主要目的是重建社会。)

2、课改五种趋势:这些课程理念经过实践证明与历史洗涤之后,在19世纪以来的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的五种趋势中也有很明显的体现:

教育民主化——谋求平等与高质量兼得。全民教育而非精英教育。 国际理解——谋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 回归生活——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 关爱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个性发展——谋求个体与社会的内在的统一。有人批判我们国家的教育“见物不见人”。 所以要“深度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巴蜀,这是响亮的口号,这在美国2001年已经立法。。

3、巴蜀课程根基:作为巴蜀来讲,受实用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杜威的思想影响很大。因为杜威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到中国待了两年多,其学说成为当时中国政治领域、思想领域和教育领域的主导潮流。所以我们在1932《巴蜀小学建校宣言》中能读到:“我们不能使家庭生活转成学校教育化,但我们可以使学校生活转成家庭生活化。我们的能力,不能使社会生活转成教育的,但我们可以使学校生活转成社会化。杜威说:‘ 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我们当从这条路上走去。”可见受杜威思想的影响很大,包括我们在书院看到的,也已经听过很多遍的“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就是对杜威深度关注儿童的思想的实践、改进和发扬。

所以本着《建校宣言》中“创造一所新的学校,实验一些新的教育”的宗旨,我们在近些年,对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在前两天的交流过程中,相信大家已经比较熟悉。

那么,书院课程是怎样的架构,有什么价值追求呢?--------

(二)书院课程构架及价值追求

巴蜀书院在2007年建校,课程是在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下,对巴蜀小学课程的继承与发展,并围绕“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办学理念,充分挖掘课程的育人功能,力求打造出书院的课程特色。我们把课程分为三类(见课件:课程图表):第一类是基础学科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第二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第三类是校本特色课程,重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在校本特色课程开设方面,比如:

(1)国学课程:我们的1-2年级专设,有自编的一套教材,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执教;1-6年级每个班每周四早晨为国学课程朝读时间;同时,凡是新建班级,我们都会带领他们到十三经文化长廊了解先秦经典。借重庆市“唱读讲传”活动,我们还专门举行了几场大型的比赛演出。旨在承传民族文化精华,养育孩童书香气质。

(2)院团课程:源自于我们以前所谓的兴趣小组,但是我们做了系统的规划与改革,并引用“美术学院、孔子学院、合唱团团、话剧团”等等的“院和团”的称谓,所以取名为院团课程。目前深受学生和家长亲睐,等会儿我会专门作为特色课程的案例与大家分享。

(3)领导力课程:主要指大队委、班队委、全校值周中队的组织、管理、监督、服务能力的培训,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规则、执行与民主意识。

(4)家长义工课程:吸引众多家长融入校园文化,包括为家长或者学生群体开设每周的家长讲坛,每天放学时戴着绶带,站在校门口跟每位孩子挥手致意,并检查各班路队行进情况,还包括共同建设班级文化,丰富班级博客,共同服务与学校的教育需求。

(5)住读全席课程: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我们会在孩子进入住读生活后尽快教给他们穿衣叠被,洒扫洗漱能力,早晚固定安排体育锻炼时间,尤其是晚间课程很吸引孩子们,周一到周四包括影视欣赏、才艺展示、阅读时光、五彩生活等。我有时值班看到孩子们在教室里做的水果沙拉,手工艺术,还有每期每班和上周六一节住读才艺展示的节目,几乎全部由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自己主持、自己控制灯光音响,我们真是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才能,这真是做到了我们《建校宣言》说倡导的住读生活的境界:“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

(6)国际游学课程:主要指我们跟美国、英国的友谊校之间每年的互访,去年寒假还有几十位学生到日韩考察了十多天,这些活动对拓展学生“巴蜀孩童,世界眼光”的宏大视界很有好处„„

那么,作为一个新建学校,各年级各班级大都是由转学生组合而成,有从北京、西藏、四川等地转来的,更多的是从重庆市各区县蜂拥而来。面对这样汇聚各个学校习惯与特色的学生集体,我们面临的首个问题是:怎样很快地打造书院孩童形象,形成巴蜀孩童“信达雅”的气质?这成为我们首要重视的问题。

(三)《课程共育基本规范》简介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和进程等的综合,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所以除传统的学科教育活动之外,书院将校园服务、德育活动也都清晰地纳入了课程管理之中。我们都知道,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育也是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进行的就是《课程共育基本规范》的研究。

1、三段式素质课堂。针对学科教学,我们承袭了巴蜀园的“三段式素质课堂”研究,即从课前准备、课堂进行、课堂结束三个时间环节上,强调新学校师生教学习惯的养育。

课前文化建设——结合学科特色,如语文的经典诵读,成语积累,数学的口算练习,英语的日常用语积累,音乐与形体课伴随乐曲进入教室进行课前律动等等;

课中习惯关注——静心倾听的习惯,发言自信的习惯,小组讨论的收放有序,写字姿势“三个一”等等;

课末整理提示——“下课四件事”,对桌子,传凳子,准备文具,文明休息。

2、强调“共育”观念。我们在着力探索一种共育模式,也就是想科学有效地整合老师、家长、学生、社会等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追求最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有连续两年时间,在家长学校、班级家长会、来宾参观访问、学生外出考察活动等平台中,都把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作为重要目标之一。

3、《课程共育基本规范》和《常规令》。到去年,也就是用了两年时间,我们对每门课程的常规都进行了实践和梳理,终于总结形成了这两个文本。(课件展示)《常规令》这在星期一下午的德育活动交流中,相信大家已经详细了解到。这些文本还是实验稿,但是已经对学生六年一贯的习惯养育,对新生入学习惯的养育,对新教师尽快酒味入格,都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我们的老师还在不断创新和优化(如昨天听课中的“点兵点将,我最闪亮”)。我们觉得这也是书院开发的很宝贵的教育资源之一。

(四)院团特色课程简介

西南大学的靳玉乐教授在我们做报告时曾说过一句话: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实施了选修课制度,与这个国家是否具有现代化水平是一体的,是一个衡量的标志。由此可见,选修课对于育人,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我们的 “院团特色课程”。其特色与价值主要体现在:

1、课程设置,以生定课。全体老师根据自身特长自愿申报课程,学校审定通过之后,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的方式,请家长与孩子先根据自身特点预选课程。有的教师还主动外出自费学习来满足院团课程的需要,极大的促进了教师素质发展。

2、自主选课,挂牌招生。在统一时间哩,我们的老师在操场上贴出自己课程的海报,挂牌招生。我们邀请孩子和家长到学校,自主选课,现场报名。这样的做法将传统的“让学生适应课程”转变成了“让课程的设置服务于学生的个性需求”,所以孩子们特别喜欢,还有不少家长非常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同时多学几门课程。整个报名过程,所有老师都参与进来,做孩子的课程顾问。

3、发展评价,促进发展。我们广开言路,每学期都会将家长调查问卷反馈意见与建议做梳理,不断优化我们的课程设置、管理、实施、评价与反馈。不到三年时间,院团课程的家长满意率从最初的83%提高到98.7%,赢得了家长的认同。

(五)书院教研机制简介

我们的教研机制在人力(团队力量)上有三个凭借:

1、教学研究团队:这是老师们自选的公共服务岗。主要在制定学年教学规划,确定学期研讨重点,规划活动开展方式等方面,贡献智慧和助力。

2、学科召集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科教研组长。他们具体的职责是召集组内老师,每学期开学制定出科学的教研规划;每周的教研例会做到 “五确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定记录);倡导组内人人都上研讨课,倡导师生流动上课;倡导各教研组打造教研特色,沉淀学科文化。如二团队语文特色,体育团队。

3、行政与学术委员:在常规管理、学术引领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本期,这个团队就将全校所有老师的随堂课和院团课都听了一遍,并专题召开了两次“教师沙龙”,共话我们所研究的主题“素质课堂”。

我们的研究课形式上有自愿的、随时都可能进行的组内流动上课(多的老师一学期主动上了5节),每周的挂牌课(以学科组轮流承担或自主申报、优质课推荐等方式进行,逐渐形成了跨学科、跨校区的浓郁研讨氛围),参赛课(形成一个研究团队,辐射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研讨),推门课(行政和学术委员随时可能走进课堂进行督导),师徒双向课(师徒制,徒弟走进师傅课堂学习,然后上课甚至是翻版课向师傅汇报,新老互助,共同成长),考核课(新教师每年的考评定级,氛围和谐,年轻教师自己说是“被宠爱”),接待课等等。

作为我来讲,在书院历来倡导“没有压力的常态教研的浓郁氛围”,现在是基本上达到了预期。这样的一些机制,也充分发挥了学科教研的主动性,凝聚了学科教师智慧,促进了学科教师携手共进,提高了课堂教学时效。说白了,我们追求的就是“实效教研”。

案例:体育学科教研及流动式上课简介——夏武。

2010年6月9日

《巴蜀文化.doc》
巴蜀文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