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任领导人

2022-05-21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俄罗斯历任领导人

俄罗斯历任领导人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列宁, 1917年10月6日至 1922年4月3日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领导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史称“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翌日,在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宣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并当选为苏维埃俄国人民委员会主席。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 斯大林 ,1922年4月3日 至 1953年3月5日,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联共19大结束前),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次日,苏共中央、部长会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联席会议通过决议,任命马林科夫为部长会议主席。

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1953年3月5日至1953年9月7日。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 赫鲁晓夫, 1953年9月7日 至 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

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1964年10月14日 至 1982年11月1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64年10月14日至1966年4月8日为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 安德罗波夫 ,1982年11月12日至 1984年2月9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 1984年2月13日至1985年3月10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 戈尔巴乔夫 ,1985年3月11日 至 1991年12月25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苏联总统。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联邦等11个共和国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解体。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1991年6月,叶利钦在全民大选中当选为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1996年再次当选为俄联邦总统。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提前卸去总统职务,并任命总理普京为代总统。

弗拉基米尔〃普京,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同年8月9日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代总理,8月16日就任总理。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普京出任代总统。 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 2004年3月,普京赢得大选胜利,连任总统,同年5月宣誓就任 。

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2003年10月,梅德维杰夫升任总统办公厅主任。2005年11月,梅德维杰夫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2008年3月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

2008年5月8日,普京出任总理。

2008年11月2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三读高票通过了将总统和国家杜马议员任期由4年分别延长至6年和5年的宪法修正案。

2011年9月24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议由现任总理普京参加将于2012年3月举行的总统选举。普京则表示,如他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将出任总理。

推荐第2篇:历任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

历任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

中央局书记

▪ 陈独秀

( 1921-1922 )

▪ 陈独秀

中央执行委员会

( 1922-1925 )

委员长

▪ 陈独秀

中央执行委员会

( 1925-1927 )

总书记

中央委员会 总书记

▪ 王明 ( 1931代

▪ 陈独秀 ( 1927 )▪ 向忠发 ( 1928 )

理 )

▪ 博古 ( 1934 )▪ 张闻天 ( 1935 )

▪ 华国锋

( 1976-1981 )

▪ 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主席 ( 1945-1976 )

▪ 胡耀邦

( 1981-1982 )

中央委员会 总书记

▪ 胡耀邦 ▪ 赵紫阳

( 1982-1987 )( 1987-1989 )▪ 胡锦涛 ( 2002- )

▪ 江泽民

( 1989-2002 )

历任中央军委主席:

毛泽东华国锋邓小平江泽民

( 1954-1976 )( 1976-1981 )( 1981-1989 )( 1989-2004 )▪ 胡锦涛 ( 2004- )

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华国锋赵紫阳

▪李鹏 ( 1987-1998 )

( 1954-1976 )( 1976-1980 )( 1980-1987 )▪朱镕基▪ 温家宝

( 1998-2003 )( 2003- )

推荐第3篇:我国历任国家领导人

我国历任国家领导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1949年10月01日~1954年09月27日)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一届(1954年—1959年)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政务院)总理。

第二届(1959年—1965年)刘少奇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三届(1965年—1975年)刘少奇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四届(1975年—1978年)未设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五届(1978年—1983年)未设国家主席,叶剑英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华国峰为国务院总理。

第六届(1983年—1988年)李先念为国家主席,彭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紫阳为国务院总理。

第七届(1988年—1993年)杨尚昆为国家主席,万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为国务院总理。

第八届(1993年—1998年)江泽民为国家主席,乔石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为国务院总理。 第九届(1998年—2003年)江泽民为国家主席,李鹏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镕基为国务院总理。

第十届(2003年—至今)胡锦涛为国家主席,吴邦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

三、中国历届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正式称呼之一,历史上有过几次改变。

一大为中央局书记。二大三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四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五大六大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六大一说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从1943年3月20日到1982年十二大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十二大以来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全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较少称“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或“中共总书记”。

八大时期(1956年--1966年)和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到1982年9月十二大也有总书记,但主要负责书记处的工作,并不是党的最高领导人。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之下,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曾担任过总书记,但他当时并不是最高领导人。其间,最高领导人为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共历任最高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暂不成立党的中央委员会,先组成中央局,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3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任宣传主任。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为中央委员。邓中夏、向警予为候补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央局组成人员为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后因谭平山调任驻粤代表,9月补入王荷波)5人组成。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彭述之、张国焘、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并驻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周恩来为秘书长(未到任前,由蔡和森代理);陈独秀、蔡和森、李立

三、李维汉、瞿秋白、谭平山、张国焘7 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忠发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说为政治局主席兼中央常委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5名正式委员和李立

三、徐锡根、杨殷3名候补委员组成。

1943年3月20日毛泽东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政治局主席、书记处主席。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八届、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73年8月30日-1976年9月9日) 华国锋(1976年10月7日-1977年8月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华国锋(1977年8月19日-1981年6月28日) 胡耀邦(1981年6月29日-1982年9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耀邦(1982年9月12日-1987年1月15日) 赵紫阳(1987年1月16日-1987年11月1日)(代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赵紫阳(1987年11月2日-1989年6月23日,实际上—5月19日)

江泽民(1989年6月24日-1992年10月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 历届国家军委主席 毛 泽 东 (1949年10月~1954年9月)

邓 小平(1983年6月~1988年4月) 邓 小平(1988年4月~1993年3月) 江 泽 民 (1993年3月~1998年3月) 江 泽 民 (1998年3月~2003年3月) 现任中央军委主席 胡 锦 涛。

推荐第4篇:扬州历任主要领导人

扬州历任主要领导人

市委书记:傅宗华、曹鸿鸣、姜永荣、李炳才、吴冬华、孙志军、季建业、王燕文。

市长:黄书祥、吕新奎、李炳才、施国兴、蒋进、苏泽群、季建业、王燕文、谢正义。

市人大主任:蒋桂同、黄书祥、姜永荣、吉宜才、孙志军、季建业、王燕文。

市政协主席:沙克、王子安、符宗乾、施国兴、徐益民。

副书记:胡厚诚、黄翠玉、虞振新、龚伦兴、钱永波、吉宜才、李锦华、李体明、陈宝田、叶绍岚、徐益民、洪锦华、洪军、王军、王荣平、赵旻。

副市长:祝志福、吴孟镛、朱克昌、管德本、魏芝田、王功亮、丁解民、朱泽民、蒋进、戎文凤、潘湘玉、祝庭龄、陈卫庆、孙永如、洪锦华、王荣平、张厚宝、桑光裕、纪春明、卜宇、张爱军、闻道才、孙玉坤、王玉新、董玉海、王少鹏、陈扬。

市人大副主任:周兴、夏达、史成仁、锁国良、钱承芳、汤国飞、贾彬、朱泽民、吴孟镛、顾黄初、陆余文、李良元、薛庆仁、朱克昌、魏芝田、张阶平、吴德林、李体明、马家鼎、潘湘玉、刘秀梵、李福康、桑光裕、孙永如、高瑞芹、王康华、陈卫庆、陈勤。

市政协副主席:宗宇、杨可夫、沈建华、陈澄、黄扬、祁龙威、方定

一、于汝成、孙际洲、王石琴、李清铣、吴逸之、朱新吾、郭文祥、刘志高、孙际洲、张阶平、王功亮、周永涛、刘天鹏、於锁槐、曾华鹏、杨诚芳、叶绍岚、钱玉荣、崔如松、夏泽民、祝庭龄、赵昌智、朱福生、钱小平、成国平、李孟星、王克胜、凤以良、高瑛、王宗元、任杰、赵南军、朱正海、程吉林、王静成、杨明荣、卜宇。版里

推荐第5篇:中国共产党历任最高领导人表

中国共产党历任最高领导人表

中央局书记:陈独秀(1921年7月一大选举产生)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1922年7月二大选举产生)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1923年6月三大选举产生)

中央总书记:陈独秀(1925年1月四大推选)

中央总书记:陈独秀(1927年4月至5月五大推选)

中央总书记:向忠发(1928年6月至7月六大选举产生) (注:1931年向忠发被国民党逮捕杀害后,由王明代理)中央总书记:博古(秦邦宪)(1934年1月六届五中全会产生)

中央总书记:张闻天(洛甫)(1935年1月遵义会议选举产生)

中央主席:毛泽东(1945年6月七届一中全会产生)

中央主席:毛泽东(1956年9月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主席:毛泽东(1969年4月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主席:毛泽东(1973年8月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主席:华国锋(1976年10月中央会议通过,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追认)

中央主席:华国锋(1977年8月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总书记:胡耀邦(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主席:胡耀邦(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总书记:胡耀邦(1982年9月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总书记:赵紫阳(1987年11月十三届一中全会产生)

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产生)

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92年10月19日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97年9月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总书记:涛哥(2002年10月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总书记:涛哥(2007年10月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历任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1954年9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1954年9月27日—1959年4月27日)

刘少奇(1959年4月27日—1968年10月31日)

宋庆龄,董必武(1968年10月31日—1972年2月24日)(副主席代行主席的职权)

董必武(1972年2月24日—1975年1月17日)(以代主席名义行主席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宋庆龄(1981年5月16日授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2年以后)

李先念(1983年6月18日—1988年4月8日)

杨尚昆(1988年4月8日—1993年3月27日)

江泽民(1993年3月27日—2003年3月15日)

涛哥(2003年3月15日至今)

政府首脑 周恩来:政务院(1949-1954)

周恩来:国务院总理(1954-1976)

华国锋:国务院总理(1976-1980)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1980-1987)

李鹏:国务院总理(1987-1998)

朱镕基:国务院总理(1998-2003)

宝宝:国务院总理(2003-?)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1949年—1954年)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54年—1976年)

华国锋(1976年—1981年)

邓小平(1981年—1989年)

江泽民(1989年—2004年9月19日)

胡锦涛(2004年9月19日至今)

推荐第6篇:中共中央历任领导人任期资料

中共中央历任领导人

陈独秀,1921.7—1922.7 中共一大和二大中央局书记(1921年7月中共一大选

举产生)

周佛海 ,1921.8—1921.9代理书记,中共三大于1923年6月继续选举陈独秀 陈独秀,1922.7—1925.1中央执委会委员长,1925年1月中共四大选陈为总书记陈独秀,1925.1—1927.7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27.5中共五大称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张国焘1927.7—1927.8 主持临时政治局常委工作

瞿秋白1927.8—1928.7中央临时政治局负责人,1927年8月八七会议 向忠发1928.7—1931.6 ,1931年向忠发被国民党逮捕杀害后,由王明代理 李立三 1930.9月前中央宣传部长(掌中央实权)

瞿秋白 1930.9—1931.1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工作)

陈绍禹,即王明 1931.1—1931.9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工作), 1931年1月六届

四中全会后实权由王明掌握

秦帮宪(博古)1931.9—1935.1中共中央总书记

张闻天(洛甫)1935.1—1943.3中共中央总书记1935年1月遵义会议选举产

毛泽东 ( 1945.6.19-1976.9.9 )

华国锋 ( 1976.9-1981.6 )

胡耀邦 ( 1981.6-1987.1 )

赵紫阳 ( 1987.1-1989.6 )

江泽民 ( 1989.6-2002.11 )

胡锦涛 ( 2002.11-2013.3)

习近平(2013.3至今)

推荐第7篇:中国历任外交部长

中国历任外交部长(组图)

(2009-07-12 14:20:32) 2013.3至现在)外交部部长

杨洁篪 (2007.4.27-2013.3 ) 1950年5月生,上海市人,大学毕业。

1973—1975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学习; 1975—19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翻译室科员、二秘; 1983—1987 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二秘、一秘、参赞; 1987—1990 外交部翻译室参赞兼处长;

1990—1993 外交部美大司参赞兼处长、副司长; 1995—1998 外交部部长助理; 1998—2001 外交部副部长;

2001―200

5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

李肇星(2003.3.17-2007.4 )

唐家璇

钱其琛(1988.4-1998.3)

吴学谦 (1982.11~198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1988.4~1993.3)、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93年当选)。曾任国务委员(1983.6~1988.3)兼外交部长(1982.11~1988.4)。上海市人。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在上海从事地下党的学生工作,曾任上海地下党学委副书记、代理学委书记。1949年6月起任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派驻布拉格世界民主青年联合会的代表。建国后曾任青年团(后改为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部长(1949~1958),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局长(1958~1978)、副部长(1978~1982)、外交部第一副部长(1982.4~1982.11)。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期间,以世界和平大会中国分会代表的身份多次参加日本反对原子弹爆炸大会,并曾出访非洲、西亚的许多未建交国家,开展人民外交的活动。

黄华(1976.12-1982.11)

乔冠华(1974.11-1976.12)

江苏盐城人。早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撰写国际评论文章。1942年秋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专栏》,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初随周恩来到上海,参加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1964.3~1974.11)等职。参加的重要外交活动和工作有:1950年10月,作为顾问,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控诉美国对中国领土台湾的武装侵略。1951年7月,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李克农的主要顾问,参加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1954年4月,随同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姬鹏飞(1972-1974)

陈毅(1958-1972)

周恩来(1949-1958)

首任外交部长——周恩来(1949-1958) 第二任外交部长——陈毅(1958-1972) 第三任外交部长——姬鹏飞(1972-1974)

第四任外交部长——乔冠华(1974.11-1976.12) 第五任外交部长——黄华(1976.12-1982.11) 第六任外交部长——吴学谦

第七任外交部长——钱其琛(1988.4-1998.3) 第八任外交部长——唐家璇(1998.3.18-2003.3 ) 第九任外交部长——李肇星(2003.3.17-2007.4 ) 第十任外交部长----杨洁篪 (2007.4.27- )

更多相关内容

共和国三位女副总理风采(图文) 全国政协历任主席(图文)

我国历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图文) 中国历任军委主席(图文) 中国历任国务院总理(图文) 中国的历届国家主席(图文) 建国后党的最高领导人风采(组图)

我的更多文章:

温总理的手势(组图)

共和国三位女副总理风采(图文)

全国政协历任主席(图文)

我国历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图文)

中国历任军委主席(图文)

中国历任国务院总理(图文)

中国的历届国家主席(图文)

历届党总书记(组图建国后)

推荐第8篇:中国气象局历任领导

中国气象局历任领导

气象局历任局长[编辑]涂长望(1949年12月17日-1962年6月9日逝世)饶兴(1962年9月22日-1964年10月31日,代理局长)饶兴(1964年10月31日-1969年12月)孟平(1969年12月-1973年3月)饶兴(1973年3月-1973年3月)邹竞蒙(1973年-1979年4月,负责人)饶兴(1979年4月-1980年4月)薛伟民(1980年4月-1981年2月,代理局长)薛伟民(1981年2月-1982年4月)邹竞蒙(1982年4月-1996年7月)温克刚(1996年7月-2000年12月)秦大河(2000年12月-2007年4月)郑国光(2007年4月-2016年12月)刘雅鸣(2016年12月-)[6]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1994年由国务院直属机构改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国务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中国气象局1949.12.8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成立气象局。

1953.8.1 改称中央气象局。 1982.8.23 改称国家气象局

1993.04.19 改称中国气象局

局长 涂长望(1906-1962) 1949 1217 1962 0609

代理局长 饶兴(1910-) 1962 0922 1964 1031

局长 饶兴(1910-) 1964 1031 1969 12; 1973 03-1973 ;1979 04 1980 04

局长 孟平(-) 1969 12 1973 03

负责人 邹竞蒙(1929-1999) 1973

1979 04

代理局长 薛伟民(-) 1980 04 1981 02

局长 薛伟民(-) 1981 02 1982 04

局长 邹竞蒙(1929-1999) 1982 04 1996 0801

局长 温克刚(-) 1996 0801 2000 1202

局长 秦大河(-) 2000 1202 2007 0404

局长 郑国光(1959-) 2007 0404 --

副局长 张乃召(-) 1949 12* 1957

副局长 卢鋈(-) 1949 12* 1957

副局长 甘德洲(-) 1956 + 1959 0416

副局长 王功贵(-) 1956 + 1959 0619

副局长 江滨(-) 1960 0107 1960

副局长 饶兴(1910-) 1964 + 1964 1031

副局长 马鹤年(1937-) 1989.7--1998 02

副局长 李黄(1942-) 1998 02--2002

副局长 颜宏(-) 1998 02--?

副局长 刘英金(-) 1998 02 2006.4

副局长 许小峰(1957-) 2001--

副局长 宇如聪(1962-) 2004.12--

副局长 王守荣(1950-) 2004.12--2011.1 副局长 张文建 (1955-) 2006.4-?

副局长 沈晓农(1961-) 2008.2--

副局长 矫梅燕(1962-) 2008.7--

副局长 于新文(1962-) 2011.1-- ? ?2000年12月2日任命秦大河为中国气象局局长,免去温克刚的中国气象局局长职务。2007年4月4日:

任命郑国光为中国气象局局长;免去秦大河的中国气象局局长职务。? 2017年9月14日任命余勇为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免去许小峰的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职务。刘雅鸣,女,汉族,1957年出生,江苏建湖人,2012年5月任水利部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2012年9月任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2016年6月任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16年12月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历任局长涂长望(1949年10月至1962年6月)饶兴(1962年6月至1969年12月)

孟平(1969年12月至1973年3月)邹竞蒙(1973年3月至1979年4月)饶兴(1979年4月至1980年4月)薛伟民(1980年4月至1982年4月)邹竞蒙(1982年4月至1996年7月)温克刚(1996年7月至2000年12月)秦大河(2000年12月至2007年4月)[6] 郑国光(2007年4月至2016年12月)[7] 军委气象局于1949.12.08成立.1953.11.10正式改称中央气象局.1967.11.27军代表进驻中央气象局.1969.12.04与总参军事气象局合并成立中央气象局,1970.01.02正式成立.1975.09.30由农林部代管.1982.04.24改称国家气象局,国务院直属.1988.05.03保留直属.1993.04.19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993.06.23改称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委员会国家气候委员会于1987.02.05成立,主任委员: 邹竞蒙 中国气象局名誉局长: 邹竞蒙(1996.10—1999.02.22)劫杀

局长:涂长望(1949.02.17--)57.2饶兴()78.12孟平薛伟民(1981.02.23--)邹竞蒙(1982.04.24—1988.05.03—1996.07)温克刚(1996.07—2000.12.27)秦大河(2000.12.27--)党组书记

副局长:张乃召(1949.12.17--)72.12卢鋈(1949.12.17--)甘德洲(—1959.09.16?)王功贵(1954—1959.09.16?)饶兴(1959.09.16--)江滨任涛张文瑄邹竞蒙(--1982.04)79.11薛伟民吴学艺()79.03王瑞琪(--82.04.24--)78.12左明戈锐程纯枢章基嘉(1982.04.24--)骆继宾(1982.04.24--)温克刚(--1996.08.28)马鹤年(--1999.08.03)96.03李

黄(1991--)02.5,党组成员颜

宏()96刘英金(1997--)党组成员郑国光(1999.08.03--)党组成员许小峰(2001--)党组成员王守荣(2004.12--)党组成员(2004.11--)宇如聪(2004.12--)无党派

纪检组长:刘英金(1996—1999.06.30)孙先健(1999.06.30--) 党组成员:萧永生()人事劳动司司长沈晓农(2004.11--)人事劳动司司长

办公室主任:刘英金(1994--1996)沈晓农(2004.03—12.) 郑国光简历: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南京气象学院大气探测专业,1984年获大气物理专业硕士学位。曾任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新疆气象业务中心副主任。

1990-1995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并攻读博士、博士后

1996年任中国气象局总体规划设计室主任助理、副主任

1997年任福建省气象局副局长

1998年任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司长

1999年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7.7月2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通知,许小峰同志任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

许小峰简历:

研究员。毕业于中国南京气象学院。曾任中国中央气象台短期预报科预报员。

1992年-1994年赴美国学习

1994年任中国气象局业务发展与天气司副司长

1998年任预测减灾司副司长

2000年任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司长

2001年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007年7月任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2011.01月11日电(记者 董宇)记者日前从中央气象局网站上获悉,近日,中国气象局召开干部大会,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宣读了中组部关于中国气象局领导班子补充调整的决定,于新文同志任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免去王守荣同志的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职务。 于新文同志简历

于新文,1962年10月出生,

2007.11--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兼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其间:2008.03-2008.07 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10.12—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

2011.01-- 兼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晓农,汉族,1961年出生,浙江绍兴人,中共党员,1983年8月参加工作,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系农业气象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1979.09—1983.07 南京气象学院学生1983.08—1985.06 国家气象局人事劳动司人事处干部1985.06—1986.11 国家气象局科技教育司职工教育处干部(其间:1985.09—1986.09公派英国菲尔顿技术学院学习)1986.11—1988.12 国家气象局办公室秘书处秘书1988.12—1990.04 国家气象局办公室秘书处局长秘书(副处级)1990.04—1991.09 国家气象局办公室秘书处局长秘书、党组秘书1991.09—1992.02 国家气象局办公室秘书处副处长、局长秘书、党组秘书1992.02—1994.04 国家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党组秘书兼局长秘书(正处级)1994.04—1997.06 中国气象局计划财务司副司长兼局长秘书1997.06—2001.03 中国气象局计划财务司副司长(1996.05-1997.07挂职任湖南省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1.03—2004.03 中国气象局外事司司长(其间:2003.03-2004.01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学习)2004.03—2004.11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2004.11—2005.03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人事教育司司长2005.03—2005.11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兼人事教育司司长2005.11—2007.08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兼人事教育司司长、培训中心主任2007.08—2008.02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兼人事教育司司长2008.02—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2017.10月10日电

(记者姚茜)据《中国气象报》消息,近日,中国气象局召开干部大会,会上宣布国务院、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气象局领导班子补充调整的决定:余勇同志任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免去许小峰同志的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职务。1993年国务院再次机构改革。根据同年4月19日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国务院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家气象局更名为中国气象局,由原国务院直属机构调整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经国务院授权,中国气象局为国务院主管全国气象工作的机构,继续承担对全国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全国气象部门仍实行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此次机构调整后,中国气象局机关内设办公室、业务发展与天气司、气象服务与气候司、科技教育司、计划财务司、人事劳动司、政策法规司、产业发展与装备部、国际合作部和机关党委,局机关行政编制为252人。此外,设有纪检、审计等派驻机构和离退休干部办公室、机关服务中心,编制另行核定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气象局继续设置,仍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经国务院授权,中国气象局承担全国气象工作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全国气象部门仍实行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在对原有机构进行调整后,中国气象局机关内设办公室、监测网络司、预测减灾司、科技教育司、计划财务司、人事劳动司、政策法规司、外事司8个职能司和机关党委,局机关事业编制200人。另设有纪检派驻机构、离退休干部办公室、机关服务中心,编制另行核定

局长饶兴

邹竞蒙(1982.4一1996.8)

温克刚(1996.8-1998.3)

推荐第9篇:中国历任财政部长简介

中国历任财政部长简介

薄一波

1949年10月19日至1953年9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任财政部部长

薄一波(1908—2007)原名薄书存,山西定襄县蒋村人人。1925年入党,曾在山西,天津等地从事兵运等工作,3次入狱。1946年起,担任军队领导工作。建国后,历任华北局第1书记,军区政委,财政部部长,国务院第3办公室主任,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等职。1957年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委主任。9月任中共8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9年和1965年继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1928年底到天津,曾任中共天津市委兵委书记、北方局军委秘书长。

1929年起,在天津、唐山和正太、平汉铁路沿线地区指导兵运工作,发动士兵暴动。

1931年在北平被捕,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在狱中曾任中共支部书记。

1939年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后,所部编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序列,任决死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1941年7月任晋冀鲁豫边区行政委员会副主席,8月任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政委。

1942年10月后任中共太岳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委员。

1943年12月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七届中央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 1946年7月,为保证刘伯承、邓小平率主力执行主要方向作战任务,与滕代远负责军区领导工作。1947年7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主持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工作。

1948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华北军区政委,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参与平津战役的组织工作,曾兼任平津卫戍区政委、绥远军区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部长。 邓小平

1953年9月18日至1954年6月1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兼任财政部部长

邓小平(1904~1997)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1928~1929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夏,作为中央代表前往广西领导起义,化名邓斌,同张云逸等于12月和次年2月,先后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任红七军、红八军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1931年夏,到江西中央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

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年底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月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中原局、华东局第一书记。1945年9月至11月同刘伯承一起领导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1947年夏他们率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地区,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的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担任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的总前委书记,同两个野战军的领导人一起,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攻克了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和上海、苏、浙、皖、赣等广大地区。

1952年7月调往中央工作,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改为国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后又兼任政务院交通办公室主任和财政部部长。

“财政部门是集中体现国家政策的一个综合部门”,因此财政工作,一定要有财有政,切不可“有财无政”,要懂得数字中有政策,决定数字就是决定政策,“数目字内包括轻重缓急,哪个项目该办,哪个项目不该办,这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邓选》1-193) 李先念

1954年6月19日至1975年1月1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任财政部部长

李先念(1909-1992)1909年生,湖北 黄安(今红安)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家乡农民参加黄麻起义。先后任中共黄安县区委书记,黄安县工农民主政府主席。1931年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团政委、师政委、军政委。为创建中国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川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35年参加长征,率领第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攻克四川省西部的懋功,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会师。1936年第四方面军的一部分在甘肃渡黄河西进,组成西路军。1937年率西路军余部转战到新疆。同年底到达延安。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第五师师长兼政委,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书记,创建了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原局副书记。领导了中原解放区的自卫战争。1945年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1946年奉命率部到鄂、豫等地区坚持游击战争。1948年任大中原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原局委员,协助刘伯承、邓小平进行军事和政治工作。

建国后,历任湖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1954年),中共武汉市委书记,武汉市市长(1953年—1954年),中共中央中南局副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80年辞),兼任财政部部长。

李先念坚持贯彻执行毛泽东“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政经济工作总方针,经常告诫大家,要做好财政工作,就必须掌握和运用“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又影响经济”这个辩证关系。他多次指示:“财政部门要重视研究经济情况”,特别要注意研究当前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他指出,要从发展经济中开辟财源,增加收入;收入增加了,回过头来又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这样互相促进,互相影响,既取得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又保持财政收支的平衡,这是我们财政工作的基本公式。“做财政工作而不研究经济情况是危险的,总有一天会犯错误的。”“处理财政问题,不仅要考虑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而且要考虑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张劲夫

1975年1月17日至1979年8月17日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1914年生。男。汉族。安徽 肥东人。1930年就读于陶行知创办的南京晓庄学校,思想追求进步。1931年后参与编辑《生活教育》杂志,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2年冬到上海郊区大场山海工学团当教师,后任团长(即校长)。19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上海国难教育社中共总党团委员、中共战地服务团特别支部委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月领导上海战地服务团在卢汉部云南部队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教育工作。上海沦陷后率战地服务团转入市郊打游击。不久调到中共江苏省委军委机关工作。1938年初撤至武汉。4月任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1939年5月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并任中共鄂豫皖区党委常务委员兼民运部部长。1940年1月任中共皖东津浦路东省委书记,兼任新四军第五支队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创建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2月起任新四军第二师四旅政治委员,兼任中共淮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率部坚持淮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鲁南第二地委书记兼鲁南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鲁中南行政公署副主任。1949年夏随军南下,任中共浙江省杭州市委副书记兼杭州市副市长。参加华东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务委员兼浙江省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地方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5年后,任国务院财政部部长

吴 波 (一个纯粹的无产者) 1979年8月17日至1980年8月6日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王丙乾

1980年8月6日至1983年6月20日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1983年6月20日至1992年9月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任财政部部长 王丙乾,1925年6月生,直隶(今河北)蠡县人。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中学文化。1939-1945年任河北蠡县县委机关刻写员,冀中九地委机关收发员、研究员、冀中九分区白洋县委秘书。1945-1949年任冀中九分区审计委员会秘书,冀中区审计委员会审计干事,冀中区财经办事处审计干事,冀中行署财政厅审计科员,华北财政部审计处副科长。1949-1970年任财政部主计处科长,预算司处长,预算司副司长、司长、部党组成员。1970-1980年任财政部革委会副主任、副部长、党组书记。1980年8月-1983年任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1983年6月-1993年3月任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任职至1992年9月)。

科学理财观:坚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坚持综合平衡的思想;坚持统筹兼顾的思想;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坚持依法理财的思想。 刘仲藜

1992年9月4日至1998年3月18日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刘仲藜,男,1934年10月生,浙江宁波人。大专文化。195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黑龙江省计委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副主任、主任。1985年5月任黑龙江省副省长。1988年任财政部副部长。1989年12月任财政部党组书记。1990年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1992年9月至1998年4月任财政部部长。1994年2月至1998年4月兼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1998年4月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中共第十

四、十五届中央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现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 项怀诚

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财政部部长。

1939年2月生,江苏吴江人。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7月参加工作,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

1960年7月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当研究实习员。1963年1月至1972年6月,在财政部税务总局当科员。1972年6月至1982年9月,任财政部预算司科员、副科长。1982年9月至1984年6月,任财政部综合计划司副处长。1984年6月至1986年6月,任财政部综合计划司副司长。1986年6月至1992年5月,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92年1月被增补为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1992年5月至1994年7月,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93年至1998年5月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1994年7月至1995年1月,任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1995年1月至1998年3月,任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党组书记(部长级)。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财政部部长。 金人庆

2003年3月至2007年8月任财政部部长

金人庆,男,汉族,1944年7月生,江苏苏州人,197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专业大学毕业。

1980年至1983年任云南省永胜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副书记、县长,1983年至1985年任云南省丽江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1985年至1991年任云南省副省长、政府党组成员,1991年至1995年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1995年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1995年至1998年任北京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1998年至2003年3月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党组书记,2003年3月至2007年8月任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 谢旭人

2007年8月至今任财政部部长

谢旭人,男,汉族,1947年10月生,浙江宁波人,198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6月参加工作,浙江大学工业经济专业毕业,大专学历,工程师、高级经济师。

1967年至1981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机械厂工人、技术员、设备科长、副厂长。1981年至1984年浙江大学学习。1984年至1985年任浙江省余姚县副县长、鄞县县长。1986年至1990年任浙江省计经委党组成员、投资办主任,综合计划办主任,计经委副主任。1990年至1995年任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综合计划司司长,综合与改革司司长,党组成员、部长助理。1995年至1998年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98年至2000年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党委书记。2000年至2001年任中央金融工委副书记。2001年11月至2003年3月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2003年3月至2007年8月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党组书记。2007年8月任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

推荐第10篇:中国历任书协主席

中国历任书协主席

第一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任期1981年-1984年)

舒同(1905-)字文藻,又名宜禄。江西东乡人。曾入县立尚志学校。受五四运动影响,于1920年组织“金兰同学社”,研读进步书刊,宣传救国思想。毕业后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东乡县委书记。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因东乡党组织遭破坏被通缉,辗转于武汉、合肥、上海、南京等地,以卖字为生,寻找党的组织。1929年潜回本县,进行秘密革命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先后任军政治部秘书、十一师秘书长,中共赣东特委秘书长,红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十师、十一师政治部主任。1933年部队缩编后,任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1935年任红二师政治郎主任。长征到陕北后,任红一军团四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秘书长。曾率工作团在山西五台;定襄一带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建设和反“围攻”、反“扫荡”斗争。1940年赴延安,后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2年底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秘书长。1943年到山东,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兼秘书长。1945年起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国军工作部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分局常委、社会部部长。参加了鲁南、济南、淮南、渡江、上海等战役。1949年任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宣传部部长兼《解放日报》总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兼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主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校长;华东局党校校长等职。1954年住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兼济南军区第一政委。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63年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1977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78年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79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是著名书法家,是第一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第二届名誉主席。

第二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任期1984年-1990年)

启功先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字元白,1912年生于北京,满族。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稍长,从贾尔鲁先生(羲民)、吴熙曾先生(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先生(姜福)修古典文学。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1933年经傅沅叔(增湘)先生推介,受业于陈援庵先生(垣),获闻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援庵先生慧眼识才,聘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1935年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1938年后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从事故宫文献馆审稿及文物鉴定工作;1949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至今。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邵宇(1990年-1991年)

邵宇(1919-1992),原名邵进德、邵蔚。辽宁丹东人。1934年曾在沈阳美专、北京美专学习。1936年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参加新四军,历任苏中《江海报》总编辑、《苏中报》主编、苏中新华社副社长。1945年后到东北工作,曾任《东北日报》通讯采访部部长。1950年调北京工作,历任《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人民画报》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曾任《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出版公司副董事长,文化部艺术委员会委员;曾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

五、

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擅长速写、水彩画、中国画。出版有连环画《土地》;组画《千山万水》、《上饶集中营》;《首都速写》、《朝鲜战场速写》,《邵宇作品选集》等。曾任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第四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任期1991年-2005年)

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编辑出版家。斋名介居。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江阴。幼年始习字画。少年从章松厂(清末举人)等人学习古文、诗词、中国画、书法。入大学后攻读文学,又学新闻专业。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以及《中国书画》主编。兼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顾问、炎黄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书法之友》杂志名誉主席等职。书法长行草,有强烈的时代风貌与个人风格,书体兼及隶、楷多种面貌,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历年创作书法作品15000件以上,其中为图书报刊、展览题专题贺以及题写匾额1000件以上。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亚运会五洲大酒店等重要场所书写巨幅。其书法作品遍及亚、欧、美各大洲,刻于名胜古迹者有杭州、苏州、镇江、上海、南京、济南、郑州、峨嵋山、三峡、千山、崂山、贺兰山、海南、北京等地。书法作品等地。书法作品已出版《当代书法家精品·沈鹏卷》、《沈鹏书法选》、《沈鹏书法作品集》(日本)、《沈鹏书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沈鹏书杜甫诗二十三首》、《沈鹏书归去来辞》、《行草书绝妙宋词》、《草书千字文》、《楷书千字文》、《岳阳楼记》等。美术评论侧重于中国画、书法及通俗美术,曾为几十种画册及著名书画家个人专集撰写序跋,对中表年诗词创作500首以上,已出版有《沈鹏诗词选》(欧阳中石书写)、《三余吟草》,思路开阔,诗味浓郁。主持和手编的书刊达500种以上,其中有主持编辑出版的大型画册《故宫博物观》(日本同朋舍出版,33册)、大型摄影集《苏联》、《北京》以及小学《写字》课本(12册)等。沈鹏曾担作北京大学、中央美院、首都师大等校博士生论文答辨委员、主席。为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出版、讲学以及举办书法展览曾多次访问日本、瑞典、原苏联、新加坡、法国、意大利、美国、韩国、马来西亚以及港、澳、台。多次为残疾人、亚运会、灾区等捐赠大量书法作品。为人民美术出版社、书法界、家乡多种公益事业集资、捐款。一贯具有急公好义,甘为人作嫁的精神。赵朴初赞扬沈鹏书法\"大作不让明贤,至所欣佩\"。沈鹏诗作\"清新挺健\"。启功说:\"仆私交沈鹏先生逾30载,观其美术评论之作,

每有独到之处。\"\"所作行草,无一旧时窠臼,艺贵创新,先生得之。\"他荣获联合国Academy世界和平艺术权威奖,被列入各种名人传记与辞书,包括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纂的《世界名人辞典》以及《国际传记辞典》等。

第五届中国书协主席:张海(2005年至今)

张海 男,1941年9月生,河南偃师市人,中共党员。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南省文联主席、党组副书记,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

八、

九、十届人大代表。1993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张海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即在安阳市专业从事书法组织活动和书法创作。 1981年调入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从83年起任副秘书长、85年任副主席兼秘书长、91年任主席。主持河南书协工作期间,举办了大量在国内外具有开创性有重大影响的书法活动。其中从84年起举办的四届中原书法大赛、河南中青年墨海弄潮展、国际书法展、新十年书法论辩会、国际临帖展、创建了河南书法函授院等,规模空前,形式独创,在国内外书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新时期中国书法复兴起到了重要作用。采取多种举措,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使一大批作者脱颖而出,从而使河南书法由原来中下游水平,成为全国公认的书法大省。以最权威的全国书展为例,1989年—2004年共举办五届全国书展评奖,第四届全国展河南入选数、获奖数均居第一;五届全国展获奖第一,入选第二;六届、七届入选、获奖均居第一;八届全国展入选、获奖均居第二。入选数和获奖数十个可比数字,河南获得七个第一,三个第二。

现在全国设置的三大展览,其中两大展览(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和全国青年展)是由河南提议被中国书协接纳并首先在河南举办。不仅如此,河南书协多次承办全国性展览和大型活动,如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第一届、第二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全国隶书展、首届青年展、第五届书学讨论会等,为中国书法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青年作家康征著的《走近张海》书中有较为详细记述。

张海四体皆能,成果突出,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以隶书和行草最著。其隶书以汉碑为本,后潜心汉简,继而融合行草,最终自成一家,被书界称之为草隶。1987年即为日本专业刊物介绍;其行草书1992年获第五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1990年以来陆续出版了《张海隶书两种》、《张海书法》、《张海新作选》、《张海书法精品选》、《张海书增广汉隶辨异歌》、《佳作解析—张海行草书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等。沈鹏等书界权威对其为书为人的评价,收录在《创造力的实现》一书中。

张海同志勤于思考,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见解。关心中国书法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关键时刻,都能提出一些重要问题引起书坛思考和共鸣,其中在改革开放初期写的《我们不能再等待》数篇专论,《关于代表作的思考》一文,以及倡议举办的《当代著名书家代表作展》,在书坛产生了广泛影响。另外还发表有《论费新我书法艺术》等各类文章数十篇。

张海同志1986起,曾担任河南省书法家代表团团长、河南省文化代表团团长、河南省书画家代表团团长、河南装裱艺术家代表团团长、中国书法家代表团团长,先后十多次到日本东京、大阪、京都、奈良、北上市、高松市举办书法展览。应新加坡书协的邀请,90年到新讲授隶书,91年随费新我先生到新办展。从199

3年起先后四次应邀赴港讲学举办个人书法展,《张海师生书法展》,作为学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师生举办书法讲座,担任全港双年艺术展评委;作品曾到韩国、法国、德国、芬兰、加拿大等地展出。

张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1991年即担任河南省书协主席,1994年担任省文联副主席(专职)、党组成员。2000年担任省文联主席(专职)、党组副书记。主持文联工作期间,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为繁荣发展河南文艺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张海同志在繁忙日常工作之余,还积极筹措资金,出版了《河南文苑英华》丛书;《河南老艺术家丛书》、《河南作家文集》。曾主编《书法教程》、《中州书坛学人丛书》、《书法艺术》教材、《书法博览》、《青少年书法》、《黄河魂—谢瑞阶书画评论集》、《当代书家代表作展览作品集》等。

张海先生热心公益事业,奖励后学。从全国第七届书展开始,一直坚持对河南书法作者在全国展和兰亭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的作者每人给以5000元奖金,至今已有二十六位作者受到奖励。坚持每年资助5名大学生,每人每年5000元,已经资助二十位。还有二十余名小学生得到捐助。还为河南书法奖励基金捐款二十万。

第11篇:历任国家领导人对法治的重要论述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940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还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

论政策

(1940年12月25日,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

„„关于政权组织。必须坚决地执行“三三制”,共产党员在政权机关中只占三分之一,吸引广大的非党人员参加政权。在苏北等处开始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地方,还可以少于三分之一。不论政府机关和民意机关,均要吸引那些不积极反共的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代表参加;必须容许不反共的国民党员参加。在民意机关中也可以容许少数右派分子参加。切忌我党包办一切。我们只破坏买办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的专政,并不代之以共产党的***。

„„关于劳动政策。必须改良工人的生活,才能发动工人的抗日积极性。但是切忌过左,加薪减时,均不应过多。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八小时工作制还难于普遍推行,在某些生产部门内还须允许实行十小时工作制。其他生产部门,则应随情形规定时间。劳资间在订立契约后,工人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必须使资本家有利可图。否则,工厂关门,对于抗日不利,也害了工人自己。至于乡村工人的生活和待遇的改良,更不应提得过高,否则就会引起农民的反对、工人的失业和生产的缩小„„

„„关于人民权利。应规定一切不反对抗日的地主资本家和工人农民有同等的人权、财权、选举权和言论、集会、结社、思想、信仰的自由权,政府仅仅干涉在我根据地内组织破坏和举行暴动的分子,其他则一律加以保护,不加干涉„„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1954年6月14日)

„„这个宪法草案所以得人心,是什么理由呢?我看理由之一,就是起草宪法采取了领导机关的意见和广大群众的意见相结合的方法。这个宪法草案,结合了少数领导者的意见和八千多人的意见,公布以后,还要由全国人民讨论,使中央的意见和全国人民的意见相结合。这就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领导和广大积极分子相结合的方法。过去我们采用了这个方法,今后也要如此。一切重要的立法都要采用这个方法。这次我们采用了这个方法,就得到了比较好的、比较完全的宪法草案„„

„„这个宪法草案所以得到大家拥护,大家所以说它好,就是因为有这两条:一条是正确地恰当地总结了经验,一条是正确地恰当地结合了原则性和灵活性。如果不是这样,我看大家就不会赞成,不会说它好„„

„„这个宪法草案是完全可以实行的,是必须实行的。当然,今天它还只是草案,过几个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就是正式的宪法了。今天我们就要准备实行。通过以后,全国人民每一个人都要实行,特别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实行,首先在座的各位要实行。不实行就是违反宪法„„

„„我们的宪法草案公布以后,将会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用宪法这样一个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可走,就可以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它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宪法。我们现在要团结全国人民,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和应当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个宪法就是为这个目的而写的„„

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等之间的关系,也要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少要通过法律来解决。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总之,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此外,我们还要大力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

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 (1979年6月28日)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我们吃够了*的苦头。前一段时间上海发生冲击领导机关的事,那是不能允许的。这实际上是属于“四人帮”打砸抢、武斗的思想体系。 我们好多年实际上没有法,没有可遵循的东西。这次全国人大开会制定了七个法律。有的实际上部分地修改了我们的宪法,比如取消革命委员会,恢复原来的行政体制。这是建立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必要保障。没有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搞四个现代化就不行。这次会议以后,要接着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我们的民法还没有,要制定;经济方面的很多法律,比如工厂法等等,也要制定。我们的法律是太少了,成百个法律总要有的,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现在只是开端。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

会见瑞士友人,指出同国外交往政策要用法律形式制定

(1979年3月19日 )

„„我们政策的连续性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还要制定同国外交往的一些法律,如投资法,把政策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了,国际上也可以放心一点„„

立法需先设立法机构 (1978年10月3日)

„„现在这个稿子很平淡,没有鼓动性,稿子应有新内容,要回答和解决一些问题。因此,稿子内容应包括实现现代化、发扬民主、贯彻按劳分配、加强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教育工人爱厂如家、反对派性等内容。现在关于民主问题的讨论不够,这个问题很重要,要展开讨论。民主和法制实际上是一件事情。法制确实需要建立和健全,民法、刑法要搞,但都没有搞成。没有法,他就乱搞,确实不行。现在是领导人说的话就叫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违法,这种状况不能继续下去了。除了搞刑法、民法、诉讼法以外,还要搞经济立法,如工厂法。要搞立法,总得有个立法机构才行„„

要搞一个投资法 (1979年5月1日)

„„过去我们搞补偿贸易,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现在还考虑合资经营,甚至让外国厂商在中国投资设厂。我们准备搞一个投资法。这个立法本身就表明中国的政策没有变。有关的专利法、国际贸易法、国际经济关系法,以后都要逐步搞出来。没有这些法,今后如果打官司,我们总会输,而且还有一个国际信用问题。最近,我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要讨论这些问题„„

细述民主和法制问题 (1979年3月27日 )

„„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现在该讲了。民主和法制问题,要展开讲。要讲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讲民主,要结合分析几个非法组织的活动来讲,讲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结论是,不搞四个坚持行吗?不严肃对待社会上的坏人行吗?这样讲可能比较有力量,针对性较强。空泛的语言多了,针对性就不突出,也缺乏说服力,缺乏动员的力量……受蒙蔽的群众大多是青年人……要教育他们在处理个人的问题、个人的困难、个人的利益时,应该从大局着眼。他们的困难,国家一下子解决不了,应该给国家时间,先把经济调整好,这样才有希望。不然,国家就要延缓建设速度。要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人民的智慧,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只有在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克服官僚主义、长官意志。但是,没有民主基础上的高度集中,就不能做到这些。讲党的领导,强调要有统一领导,要有权威。没有党的统一领导,就没有效率。有了党的统一领导,只要这种领导是正确的,我们的调整会快,建设速度会快。不统一,一事无成。列宁非常强调集中统一,强调纪律。我们的革命战争,也是在高度集中、高度纪律下打胜的。没有党中央、国务院,能解决全国性的问题吗„„

会见英国友人时,提出我们要加强法制建设

(1979年3月21日)

„„我们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过去一个时期,确实发扬民主不够,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因此,在一个时期内,要着重强调发扬民主这一面。这方面也会出现问题,而且已经有些问题,这是预料到的,并不奇怪。我们不能因为出现这些问题就不发扬民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强法制,做广泛的教育工作。任何一个国家没有法制是不行的„„

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用法律的形式解决

1981年8月16日

„„要把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要从法律上解决这个问题,要有民族区域自治法。新疆稳定是大局,不稳定一切事情都办不成。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处理谁„„

接受南斯拉夫记者采访,指出我国要提倡民主,加强法制

1980年11月7日

„„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同时也要加强法制。中国在历史上是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也是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只讲民主,不讲法制不行。中国有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经历,在青年一代中,发展了无政府主义,发展了极端个人主义,所以我们在提倡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也要加强法制„„

对民主,集中,自由,纪律进行分析

1979年10月

„„我们要民主,也要集中,要自由,也要纪律,要个人心情舒畅,也要统一意志。我们说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就是要使这两个方面都得到保证。现在的情况是,既缺民主和自由也缺集中和纪律,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更缺集中和纪律;既缺个人心情舒畅又缺统一意志,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更缺统一意志。林彪、“四人帮”毒害了一代人。对于这一代人,特别是一些青年,有个再教育的问题。各级干部,包括老干部,也有个再教育的问题。教育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他们尊重集中,遵守纪律,顾全大局,先公后私,并且在全国人民中逐步恢复和发扬我们曾经有过的好的道德风尚。讲话稿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要加进去。要讲加强纪律性、组织性,强调批评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现在有的从“左”的方面,也有的从右的方面,来助长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两个方面,都值得注意。要分析当前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讲问题,进行教育和再教育。批评群众中的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要讲究方式。对多数人的教育工作做好了,就要坚决打击那些专门扰乱社会秩序的极少数人,坚决制止他们的各种不法行为。对于这些人,我们不能允许他们借口保护自己的什么人权,侵犯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对于人权问题,历来有自己的看法。我们批评“长官意志”,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规律,经济发展有自己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客观的,而不是凭某个人或某个“长官”的意志,就可以改变和决定的„„

在五届人大第二次党内负责人会议上强调民主与法制问题 (1979年6月25日 )

我们制定法律的步伐要加快。确实要搞法制,特别是高级干部要遵守法制。以后,党委领导的作用第一条就是应该保证法律生效、有效。没有立法以前,只能按政策办事;法立了以后,坚决按法律办事。我们这次大会要认真立法,大会以后还要立一系列的法。这是很严肃的事情。国际上认为中国有个新的开端,不但指四个现代化,还有加强民主和法制。总之,我们这次会议不要纠缠过去历史上的个别事件,不要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另外一面,放松了我们集中解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概括起来,一个是四个现代化,一个是民主和法制。要集中解决这些问题,顺利地把这次代表大会开好。

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 (1986年6月28日)

„„导致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不够。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 „„

搞法制靠得住些 (1992年南巡讲话)

„„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

江泽民

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90年3月18日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我们党长期进行人民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党对国家事务实施领导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符合我国国情,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当然,这个制度还需要继续完善,人大的工作也需要改进和加强。特别是要根据我国的国情认真研究如何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更好地发挥人大作用的问题。„„

„„党要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也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各级党组织都要尊重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重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党中央关于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凡是应该由全国人大决定的事项,都要提交全国人大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地方也应如此。我们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同时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人事任免权。各级党组织推荐需经人大选举、任免的干部时,要重视人大的意见。推荐的人选确定之后,人大党组应努力做好工作,使党的决定得到实现,并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对于由人大选举、决定的政府组成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各级党委要把人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人大党组的汇报,讨论、研究人大的工作,关心人大的建设。人大党组要建立和健全向同级党委的请示报告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大工作中贯彻落实。„„

„„作为人民代表机关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人大更好地代表人民,并接受人民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见,这样才能使制定的法律和作出的决定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引导不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就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就会影响社会的安定。这就需要保证民主渠道的畅通,把群众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作为党和国家决策的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成为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矛盾的主要民主渠道。当好人民代表,第一,要联系群众;第二,要善于把群众正确的意见带到上面来;第三,对明显不正确的意见,要敢于坚持原则,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去进行耐心解释和说服。现在全国各级人大代表有近四百万人,这是一支很重要的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党要加强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的工作,通过人大代表,广泛了解各方面群众的要求,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批评。„„

„„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也要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党员遵守宪法和法律就是遵从人民的意志,服从党的领导。所有的党组织、党员尤其是负责干部的言行,都不得同宪法、法律相抵触。加强党的领导同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是一致的„„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法制,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一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

„„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经基本上有法可依。但是,我们的法律还不够完备,立法任务还很繁重。当前要抓紧制定和完善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正常生活的法律;抓紧制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以及有关发展农业、交通、能源、教育、科技方面的法律;还要抓紧制定和修改有关惩治犯罪和促进廉政建设方面的法律。为了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对选举法、地方组织法进行必要的修改。对于法律的实施,要加强监督„„

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党员 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

1991年3月 23日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了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这是我们的国体。那么,政体呢?就是基于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它是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把它作为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重要途径。真正按照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制度办事,对我们国家保持社会的安定和良好秩序,有效地组织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经受住各种风险,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意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991年7月1日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我们应该牢牢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这些基本要求,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长治久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地位。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制度,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工作、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要改进和完善选举制度。各级人民代表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体现人民利益的,应该通过法定程序和法律形式,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要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支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职权„„

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

1992年6月9日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将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继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时,我们将通过实现干部队伍“四化”等措施,增强党政机关和领导班子的活力;通过机构改革和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提高决策效率和办事效率;通过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权力下放等措施,充分调动各行各业和基层群众的积极性。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的,就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取得和保持一个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92年 12月 16日

„„十四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除了需要加快立法进程外,当前突出的任务是要严格执法,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 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模范地执行宪法和法律,防止和纠正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干扰执法的现象。同时,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坚持秉公执法。要坚决清除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政法部门和广大干警要严格依法办事,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公正清廉,铁面无私,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要把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从党委的领导与严格执法统一起来。加强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对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并逐步使其制度化。同时,政法部门也要建立和完善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要逐步使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经常化和制度化。 政法战线各部门都必须从大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工作中加强合作,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依法制约,形成一个拳头,发挥强有力的人民民主专政机器的作用;绝不允许不顾大局,相互掣肘、拆台、抵消力量„„

„„要从严治警,提高政法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我们的政法队伍应该永远是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不畏艰苦、不怕牺牲、有战斗力的好队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将会出现许多新情况,以及我们过去没有处理过的新问题,政法队伍无论是政治素质还是业务素质,都需要大大提高,否则就无法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除了要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外,还必须严格组织纪律。要始终注意保持政法队伍的纯洁性。要认真查处少数干警中的严重违法乱纪问题,绝不允许执法犯法、询私枉法的行为存在。要伸张正义、打击犯罪分子、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增进与群众之间的鱼水之情„„

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党员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

1993年3月13日

„„各级党委要重视人大的作用,善于把党的意志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变成国家意志,以便动员全体人民去遵守和执行。这是按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办事的问题,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建国后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领导方式与战争年代不同,不仅要靠党的政策,而且要依靠法制。凡是关系国家和人民的大事,党要作出决定,还要形成国家的法律,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是一致的。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章明确规定,党的组织和党员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政治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要有法律作保障。法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依托。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制,只有法制完备,社会和经济秩序井然,才能使经济发展快、效益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得住脚„„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加强经济立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本届任期内尽快出台一批重要的经济法律。国务院和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也要抓紧制定经济方面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在本世纪内,努力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同时,还要对过去制定的已不适应深化改革开放的法律、法规,抓紧进行清理。立法工作要很好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同时还要大胆借鉴国外的立法成果和经验„„

在第十四届亚太法协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995年8月17日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法制的健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呼唤着法制的完善;反过来,法制的完善,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完备的法制,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我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把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

前进中的中国与世界 1995年7月13日

„„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是我国政权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在中共中央举办领导同志法制讲座上的讲话

1996年2月8日

„„坚持依法治国,保障 国家的长治久安,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法律化。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同时从两个方面着手:既要加强立法工作,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法制;又要加强普法教育,不断地提高干部和群众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素质和自觉性。二者缺一不可,任何时候都不可偏废。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到2010年的跨世纪发展蓝图,到那时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将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世界经济的实践证明,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且有比较完备的法制。市场经营活动的运行,市场秩序的维系,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法律的引导和规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际惯例和国与国之间约定的规则办事。这些都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也必须按照市场的一般规则和我们的国情,健全和完善各种法制,全面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集约型经济所必需的法律体系„„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地出现,解决问题的新经验也会不断地产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法制建设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地深化、加强、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有了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经过研究和总结,就要适时地制定新的有关法律和法规。这样才能避免新问题出来了而仍然陷于用老的办法去处理问题的很不规范也很难从容行事的被动局面。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就是在立法方面,除了制定各种基本的法律和法规以外,为了保障这些法律和法规的顺利实施,还必须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搞出实施各种基本法律和法规所需要的具体条例来,没有这种条例,基本法律和法规的贯彻落实就会遇到许多的困难„„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公民自觉守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权益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的进程。实践的经验说明,法律不健全,制度上有严重漏洞,坏人就会乘机横行,好人也无法充分做好事。实践的经验也说明,有了比较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淡薄,思想政治素质低,再好的法律和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而不起作用,甚至会形同虚设。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同时从两个方面着手,既要加强立法工作,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法制;又要加强普法教育,不断地提高干部和群众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素质和自觉性。两者缺一不可,任何时候都不可偏废„„

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

1996年8月 12日

„„搞好法制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普及法律常识教育,已经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党和国家决定继续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这是坚持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重要措施。抓好这项工作,对继续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维护社会稳定大有好处„„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1997年9月12日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要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法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的监督,保证政令畅通。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严惩执法犯法、贪赃枉法„„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二十一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密切人民代表同人民的联系。要把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同立法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深人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97年12月25日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教育等方面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实行依法治国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确定工作的重点,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长远,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 当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要继续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二要保证政府机关坚持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权利,坚决制止政府机关中存在的滥用权力、违法行政的现象。三要保证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坚决纠正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领导地加快司法改革的步伐,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司法体制。对执法中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对一些领导干部以言代法、干预司法部门独立办案的行为,对一些司法人员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的活动,要依照党纪国法严肃查处。同时,要继续建立和健全有关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严肃、公正执法。四要继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在青少年中加强法制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带有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在党的十五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

1998年2月26日

„„坚持党的领导同坚持依法治国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党的主张,我们国家的法律,都是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愿与利益的。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这样就把党的领导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了。依法治国,有利于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十二亿人口的国家里,开创和推进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需要依照统一的法律和制度来加强领导和管理,以保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有规范有秩序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邓小平同志所提出和要求的“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对于保证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不懈努力„„

„„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通过推进依法治国,切实保障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和各项权益,保证人民对政府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支持„„

„„依法治国,要求切实加强执法监督。要加强各种形式的执法监督,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在执法监督中的作用,不断改善执法环境。要坚决维护国家的法制统一,坚决克服执法领域存在的执法犯法、贪赃枉法以及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等现象。要继续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这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98年7月17日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处理好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的关系。党的领导是关键,发扬民主是基础,依法办事是保证,绝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以为发扬民主、强调法制就不需要党的领导,这是错误的。同时,各级党委要学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领导同志要敢于领导,善于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998年12月18日

„„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任何一种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由本国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并且都是随着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国各族人民享有的最广大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和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护人权„„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作出的重要决策。我们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人民民主,健全国家法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领导制度和干部制度,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要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有步骤有秩序地向前推进„„

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98年 12月 23日

„„政法部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机关,必须带头反腐倡廉,必须狠抓自身建设,真正做到从严治警。这是保持政法部门良好声誉,提高政法队伍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保证„„

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0年6月28日

„„为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也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就能使人们自觉地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就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努力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全党和全社会要共同行动,努力把上述内容和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国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当前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2000年11月 28日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围绕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行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努力形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规范。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

2001年1月 10日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两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在四川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2002年 5月 21日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有自己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同时要充分发挥以德治国的重要作用。法治和德治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胡锦涛

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02年12月4日)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的新的重大认识,也是我们继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完成好的重大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同时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和法律保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进一步凝聚起来,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地去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实党的十六大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工作作出的部署。

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是完成党的十六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的必然要求。

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长期抓下去,坚持不懈地抓好。

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2004 年9 月15 日,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发表

重要讲话)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进一步密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努力提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把提高立法质量摆在突出位置

(2004 年9 月15 日,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发表

重要讲话)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要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要适应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突出经济立法这个重点,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

同时,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法律。国务院和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要抓紧制定和修改与法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自己的贡献。要把提高立法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提高立法工作水平。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要坚持以宪法为依据,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法律上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要坚持把立法同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紧密结合起来,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服务。

坚决纠正以言代法以情枉法

(2004 年9 月15 日,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发表

重要讲话)

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的目的,在于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和司法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积极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坚决纠正以言代法、以情枉法、以权压法的问题,维护国家法制的尊严。要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增强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作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支持和督促它们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事,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2004 年9 月15 日,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发表

重要讲话)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依法治国,前提是有法可依,基础是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关键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公正司法。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证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党执政兴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全党同志、全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认真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在全社会的贯彻实施。

政府要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2006年8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讲话) 重大立法在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前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进行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保证。大家在发言中对制定监督法提出了许多很 好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研究、吸收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制定监督法,要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出发,把握好重大原则问题。一是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二是人大对政府、法院、检察院进行监督,包括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人大监督的目的,在于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三是人大监督工作应该坚持民主集中制,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监督重点,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的监督,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依法加强对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监督。政府、法院、检察院要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水平。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模范遵守和执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支持人大依法开展监督工作。

开展民主监督,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监督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切实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作用,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切实搞好民主监督,使民主监督渠道更加畅通、程序更加规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促进公平正义是新时期法制建设的主旋律

2008年3月,胡锦涛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要始终遵循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

一、尊严、权威,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就民主而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必须努力扩大人民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扩大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立法的公民民主参与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体现。要重视充分发扬民主、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值得一提的是,在立法机关的支持和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先后将物权法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就业促进法草案和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广泛听取各方面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劳动合同法草案收到了各方面意见19万多条,其中65%来自基层劳动者;物权法在审议过程中,全文公布草案征求意见,收到了1万多件意见,召开了上百次的座谈会,并召开了论证会,直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另外,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举行最高权力机关历史上第一次立法听证会,就修改个人所得税法涉及的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问题,直接听取公众和有关方面意见,立法听证会为促进公民有序参与立法创造了重要途径。

就法制而言,要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

一、尊严、权威。“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新时期法制建设的主旋律。胡锦涛同志在“6·25”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弘扬法治精神”的要求,在十七大报告又首次将“弘扬法治精神”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首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了“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命题。在会见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时,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要“弘扬法治精神”。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又一次强调要“弘扬法治精神”。可见,“弘扬法治精神”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命题。

弘扬法治精神,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面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公民行为和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等各个方面上,全面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谐。弘扬法治精神的提出和践行,意味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进入了新的阶段,确立和实施11年之久的依法治国方略正在从法律制度的层面深入到法治精神的内核,从法制体系的构建升华到法治文化的培育。我们要更加致力于培养公民崇尚法治、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把尊崇和信仰法治的精神融入全体公民的血脉之中,融入党和政府的政策文件,融入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也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尊重权利和遵守法律为荣,以滥用权力和违反法律为耻。对于行使公权力的国家机关而言,弘扬法治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以法为尊,尊重和保障人权,对约束公权力的的法律要有一种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应有的敬畏之心。只有如此,法治精神才能内化为政府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政府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和树立威信。

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2011年3月28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党的十七大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而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事关依法行政全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为着力点,为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作用。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有利基础上,继续通过完善立法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抓好促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保护资源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政府建设等方面所急需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改工作,力求体现规律要求、适应时代需要、符合人民意愿、解决实际问题。要更加注重行政执法,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行政监督和问责,完善监督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更加注重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完善行政调解制度,提高行政调解效能,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完善信访制度。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对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基础性作用,必须把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基本实践,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各级党委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带头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权威,坚持依法办事,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和执行宪法和法律。要加强对全体人民的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特别是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加快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推进依法行政,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依法行政作为保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的重大举措,加强领导,抓好落实,深入研究解决依法行政面临的突出问题,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良好法治环境。

第12篇: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排名

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排名

本排名是按照新中国成立后职位地位排名,是政治与军事综合的排名,并非是按照七大和八大的委员排名。而且有几位大将和政治人物没有上榜,也有一些在解放前因为带病、请辞、出国等等原因无缘榜单。值得需要注意是党外人士也不在榜单,比如宋庆龄、傅作义、程潜、李济深等。

第一名:

毛泽东 (1893-1976);

湖南人,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军事委员会主席。

第二名:

朱 德 (1886-1976);

四川人,

书记处第四书记; 国家副主席;

解放军总司令;

后任委员长;

1955年授第一元帅。

第三名:

刘少奇 (1898-1969);

湖南人,

书记处第二书记;

新中国第二副主席;

总政治部主任; 后任国家主席。

第四名:

周恩来 (1898-1976);

江苏人(原籍浙江); 书记处第三书记;

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政协副主席。

第五名:

任弼时 (1904-1950);

湖南人;

书记处第五书记兼秘书长。

第六名:

高 岗 (1905-1955);

陕西人; 政治局委员; 国家副主席;

东北政府主席兼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政委兼司令员。

第七名:

董必武 (1886-1975);

湖北人;

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

华北政府主席。

第八名:

陈 云 (1905-1995);

江苏人;

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

国务院第二副总理

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兼重工业部长。

第九名:

彭 真 (1902-1997);

山西人;

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组织部长;

北京市委书记;

后任委员长

第十名:

彭德怀 (1898-1974);

湖南人;

政治局委员; 解放军副总司令;

西北政府主席兼书记;

1955年授第二元帅。

第十一名:

林伯渠 (1886-1960);

湖南人;

政治局委员;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

第十二名:

林 彪 (1907-1971);

湖北人;

中央委员;

中南政府主席兼书记;

1955年授第三元帅;

后任党副主席。

第十三名:

饶漱石 (1903-1975);

江西人;

中央委员;

华东政府主席兼华东局第一书记;

华东军区政委;

上海市委书记。

第十四名:

刘伯承 (1892-1986);

四川人;

中央委员;

西南政府主席兼西南局第二书记;1955年授第四元帅。

第十五名:

邓小平(1904-1997);

四川人;

中央委员;

西南局第一书记兼西南政府第二副主席; 第二代领导核心。

第十六名:

贺 龙 (1896-1969);

湖南人;

中央委员;

西南政府第一副主席兼西南局第三书记; 1955年授第五元帅。

第十七名:

陈 毅 (1901-1972);

四川人;

中央委员;

华东军区司令员;

华东局第二书记;

上海市长;

1955年授第六元帅。

第十八名:

罗荣桓 (1902-1963);

湖南人;

中央委员;

人民检查署检查长;

中南局第二书记;

1955年授第七元帅。

第十九名:

徐向前 (1901-1990);

山西人;

中央委员;

华北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授第八元帅;

后任国防部长。

第二十名:

聂荣臻 (1899-1992);

四川人;

中央委员;

华北局第二书记;

华北军区司令员;

北京市长;

1955年授第九元帅。

第二十一名:

薄一波 (1908-2007);

山西人;

中央委员;

华北局第一书记兼华北政府副主席; 华北军区政委。

第二十二名:

邓子恢 (1896-1972);

福建人;

中央委员;

中南政府第一副主席兼中南局第三书记。

第二十三名:

习仲勋 (1913-2002);

陕西人;

候补委员;

西北政府第一副主席兼西北局第二书记。

第二十四名:

叶剑英 (1897-1986);

广东人;

中央委员;

中南政府第二副主席;

华南分局第一书记,

1955年授第十元帅。

第二十五名:

李富春 (1900-1975);

湖南人;

中央委员,

书记处副秘书长;

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政府副主席。

第二十六名:

康 生 (1898-1975);

山东人;

政治局委员,

华东局副书记兼山东分局书记;

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省军区政委。

第二十七名:

李立三 (1899-1967);

湖南人;

中央委员,

中共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

国务院委员兼劳动部长。

第二十八名:

李先念 (1909-1992);

湖北人;

中央委员;

湖北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第二十九名:

粟 裕 (1907-1984);

湖南人;

候补委员;

华东政府第二副主席 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授第一大将。

第三十名:

曾 山 (1899-1972);

江西人;

中央委员;

国务院委员兼纺织工业部长;华东政府第一副主席。

第三十一名:

张云逸 (1892-1974);

广东人;

中央委员;

华南分局第二书记;

广西省委书记兼主席;

1955年授第七大将。

第三十二名:

谭震林 (1902-1983);

湖南人;

中央委员;

浙江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

第三十三名:

李维汉 (1896-1984);

湖南人;

中央统战部部长; 国务院秘书长

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政协秘书长。

第三十四名:

张闻天 (1900-1976); 上海人; 政治局委员; 辽东省委书记; 党的重要领导人, 原中央总书记。

第三十五名:

蔡 畅 (1900-1990);

湖南人; 中央委员;

中央妇运委书记, 全国妇联主席。

第三十六名:

林 枫 (1906-1977);

黑龙江人; 中央委员;

东北政府第二副主席; 建国初党国家重要领导人。

第三十七名:

滕代远 (1904-1974);

湖南人; 中央委员;

国务院委员兼铁道部长

第三十八名:

罗瑞卿 (1906-1978);

四川人; 候补委员;

国务院委员兼公安部部长;

1955年授第八大将。

第三十九名:

乌兰夫 (1906-1988);

内蒙古人;

候补委员;

内蒙分局书记兼省政府主席,

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第四十名:

杨尚昆 (1907-1998);

四川人;

中共中央副秘书长;

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后任国家主席。

第四十一名:

陈 赓 (1903-1961);

湖南人; 候补委员;

云南省主席兼军区司令员; 1955年授第四大将。

第四十二名:

吴玉章 (1878-1966);

四川人;

中央委员;

全国教育工会主席

兼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

第四十三名:

陆定一 (1906-1996);

江苏人; 中央委员;

中宣部部长。

第四十四名:

黄克诚 (1902-1986);

湖南人; 中央委员; 湖南省委书记;

1955年授第三大将。

第四十五名:

马明方 (1905-1974);

陕西人; 候补委员;

西北局第三书记;

陕西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

第四十六名:

王稼祥 (1906-1974);

安徽人; 中央委员;

中国驻苏联大使; 外交部第一副部长; 原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第四十七名:

张鼎丞 (1898-1981);

福建人;

中央委员;

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

省军区政委。

第四十八名:

王 明 (1904-1974);

安徽人;

中央委员;

国务院法制委员会主任;

原中央总书记。

第四十九名:

谢觉哉 (1883-1971);

湖南人;

国务院委员兼内务部部长;

后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第五十名:

张际春 (1900-1968);

湖南人;

候补委员;

二野暨西南军区副政委

兼政治部主任。

第五十一名:

谭 政 (1906-1988);

湖南人;

候补委员;

四野暨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1955年授第五大将。

第五十二名:

张宗逊 (1908-1998);

陕西人;

候补委员;

一野暨西北军区副司令员。

第五十三名:

刘澜涛 (1910-1997);

陕西人;

候补委员;

华北局第三书记。

第五十四名:

肖劲光 (1903-1989);

湖南人; 候补委员; 十二兵团司令员

兼政委、湖南军区司令员, 1955年授第六大将。

第13篇:中国历任各职位领导

中国历任各职位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1954年9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1954年9月27日—1959年4月27日) 刘少奇(1959年4月27日—1968年10月31日)

宋庆龄,董必武(1968年10月31日—1972年2月24日)(副主席代行主席的职权)

董必武(1972年2月24日—1975年1月17日)(以代主席名义行主席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宋庆龄(1981年5月16日授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2年以后)

李先念(1983年6月18日—1988年4月8日) 杨尚昆(1988年4月8日—1993年3月27日) 江泽民(1993年3月27日—2003年3月15日) 胡锦涛(2003年3月15日至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历届委员长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李鹏(1928~)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乔石(1924~ )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万里(1916~ )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彭真(1902~ )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1897~1986)

第二、

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朱德(1886~1976)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刘少奇 (1898—1969)

国务院总理

政务院总理:周恩来 (1949年10月1日至1954年9月,当时称为“政务院”总理,之后为“国务院”总理) 第一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54年9月至1959年4月) 第二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1959年4月至1965年1月) 第三届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1965年1月至1975年1月) 第四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8日) 代总理:华国锋 (1976年2月4日至1976年4月7日) 总理:华国锋 (1976年4月7日至1978年3月)

第五届国务院总理:华国锋 (1978年3月至1980年9月10日) 总理:赵紫阳(1980年9月10日至1983年6月)

第六届国务院总理:赵紫阳(1983年6月至1987年11月24日) 代总理:李鹏 (1987年11月24日至1988年4月9日) 第七届国务院总理:李鹏(1988年4月9日—1993年3月) 第八届国务院总理:李鹏 (1993年3月—1998年3月17日)

第九届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998年3月17日—2003年3月16日) 第十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03年3月16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49年—1954年)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54年—1976年) 华国锋(1976年—1981年) 邓小平(1981年—1989年)

江泽民(1989年—2004年9月19日) 胡锦涛(2004年9月19日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邓小平(1983年—1990年)

江泽民(1990年—2005年3月8日) 胡锦涛(2005年至今)

中共历任最高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暂不成立党的中央委员会,先组成中央局,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3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任宣传主任。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为中央委员。邓中夏、向警予为候补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央局组成人员为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后因谭平山调任驻粤代表,9月补入王荷波)5人组成。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彭述之、张国焘、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并驻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周恩来为秘书长(未到任前,由蔡和森代理);陈独秀、蔡和森、李立

三、李维汉、瞿秋白、谭平山、张国焘7 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忠发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说为政治局主席兼中央常委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5名正式委员和李立

三、徐锡根、杨殷3名候补委员组成。1943年3月20日毛泽东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政治局主席书记处主席。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73年8月30日-1976年9月9日) 华国锋(1976年10月7日-1977年8月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华国锋(1977年8月19日-1981年6月28日) 胡耀邦(1981年6月29日-1982年9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耀邦(1982年9月12日-1987年1月15日) 赵紫阳(1987年1月16日-1987年11月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赵紫阳(1987年11月2日-1989年6月23日,实际上—5月19日) 江泽民(1989年6月24日-1992年10月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

第14篇:中国领导人精彩外交语录

2010年中国领导人精彩外交语录

资料:4月12日,出席核安全峰会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要缓和、不要紧张,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愿望和呼声。”

———国家主席胡锦涛12月6日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时说。

6月27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 新华社记者 樊如钧 摄

“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持之以恒、坚定推进,也要照顾到不同国家国情,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胡锦涛6月27日在多伦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上演讲时说。

11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加坡出席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坚定合作信心 振兴世界经济》的重要演讲。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还需要长期艰苦奋斗。中国面临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

———胡锦涛11月13日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演讲时说。

6月27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 新华社记者 樊如钧 摄

“要全面落实前3次峰会作出的决定和达成的共识,共同维护二十国集团信誉和效力,本着循序渐进、互利共赢的原则推进二十国集团机制化建设,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分歧,确保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在健康轨道上向前发展。”

———胡锦涛6月27日在多伦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上演讲时说。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复苏并不均衡,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近期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上升,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波动,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就业形势严峻,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世界经济治理结构深层次问题仍未解决。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要以政治互信为基石,坦诚相待,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以务实合作为抓手,重在行动,为合作注入新动力;以机制建设为保障,加大合作力度,拓宽合作领域;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优势互补,最大程度分享合作成果;以开放透明为前提,增进同各方沟通和交流,体现合作的开放性。”

———胡锦涛4月15日在在“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时说。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这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上海世博会将向世界展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正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变化的中国,搭起中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世界交流合作的桥梁。”

———胡锦涛4月30日在上海世博会上说

4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会议中心出席核安全峰会时和与会领导人合影。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始终恪守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坚决反对核武器扩散,积极支持加强国际核安全努力,坚定支持各国平等享有和平利用核能权利。”

———胡锦涛4月13日在核安全峰会上说。

6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加拿大多伦多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加快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我们应该牢记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正本清源,对症下药,本着简单易行、便于问责的原则推进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建立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国际金融体系。”

—胡锦涛6月27日在多伦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上演讲时说。

4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巴西利亚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6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是胡锦涛同与会成员国元首合影。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和谐世界,从邻开始’,是上海合作组织参加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符合中国一贯坚持奉行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各国一道,为创造本地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新成就作出更大努力。”

—胡锦涛6月11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时说。

资料: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中美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面临着共同课题、肩负着重要责任。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保持两国高层及各级别密切往来,发展互利双赢的合作格局,加强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上的协调,深化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希望双方围绕共同关心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坦诚交流、深入沟通、增信释疑,推进合作。”“毋庸置疑,中美国情不同,双方难免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关键是要尊重和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相互之间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不断增强互信基础。”

“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对美关系,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共同意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对中国人民而言,没有什么比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重要。相信经历过南北战争的美国人民,不难理解统一对一个国家多么重要和珍贵。” ———胡锦涛5月24日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上说。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有和为贵、亲仁善邻的传统。中国谋求发展既不损害别人,更不威胁别人。我们始终倡导并信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近代中国人民频遭劫难,最珍惜和平、安宁、和谐、自由。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一个和平合作的中国,愿意也能够随着自身发展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在“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时的讲话

我们应该共同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65年了,但我们必须铭记那场战争留下的沉痛教训。当今世界仍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呼吁国际社会树立和践行新安全观,增加相互信任,照顾彼此利益,坚持友好协商,尊重多样文明,共谋合作发展。

———胡锦涛会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代表时的讲话

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遇到什么干扰,我们都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牢牢把握和精心维护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这一目标,培育战略互信,加强战略合作,妥善处理分歧,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

———胡锦涛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

要真正实现世界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必须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充分发展,缩小南北发展差距。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冲击十分严重,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面临的困难也十分严重。二十国集团成员主要是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85%,但我们不能忽视超过世界国家总数85%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二十国集团有责任为解决发展问题提供更强政治动力、更多经济资源、更好制度保障。

———胡锦涛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

中国和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经形成利益交融的局面。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作出的贡献就越大。

———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法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欧盟的重要国家。虽然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传统各异,但两国没有根本利害冲突,而是有着广泛共同利益。深化中法经贸合作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发展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

———吴邦国在中法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我们要积极开展人文交流与合作。阿拉伯有句谚语:“一棵无花果树看着另一棵无花果树,就变得硕果累累”。中华文明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加强对话与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可以使本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繁荣兴盛。

———温家宝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国强必霸”有违中华传统文化,背离世界发展潮流,绝不是中国的选择。中国不会威胁任何人,不会损害任何人的利益。中国真心实意地愿作各国的好朋友和好伙伴,希望与各国一道,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温家宝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晚宴上的演讲

当地时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中国讲友好,也讲原则,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决不退让,决不妥协。

———温家宝在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

10月4日,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信任源于交流,合作带来共赢。

———温家宝在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12月1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度新德里与中印文化界人士座谈。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中印是合作伙伴,不是竞争对手。龙象共舞,从文化开始。文化交流是心与心的对话与沟通,影响会更深远。

——温家宝总理与中印文化界人士座谈侧记

11月10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发表题为《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的演讲。 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永远做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记贾庆林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发表演讲

5月24日,中国共产党倡议并主办的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加强政党对话,推动共同发展”的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中国共产党和欧洲各党是本国、本地区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在应对全球性挑战、解决全球性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推动中欧合作全面深化方面,承担着共同的历史责任。

———李长春在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3月29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斯德哥尔摩出席中瑞企业合作与创新论坛并发表题为《推动合作创新 实现互利共赢》的演讲。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发展。

———习近平在中瑞企业合作与创新论坛上的演讲

10月30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悉尼出席澳大利亚工商界欢迎午餐会并发表题为“把握大局,面向未来,推动中澳全面合作关系深入发展”的演讲。新华社记者刘建生摄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李克强在澳大利亚工商界午餐会上的演讲

资料:6月19日,正在土库曼斯坦进行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阿什哈巴德出席由中国商务部和土库曼斯坦外交部等部门和团体共同举办的中土投资贸易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双边经贸合作 促进中土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刘建生摄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把保护知识产权提升为国家战略,在立法、执法、司法、培训和宣传等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符合WTO规则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保护制度。

———贺国强在中意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上的演讲

1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出席第二次中印关系研讨会。这是*发表题为“共创和平与繁荣”的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李毅刚摄

中国的“和而不同”和印度的“梵我合一”都体现了追求和谐、和平的文化特质。

———*在第二次中印关系研讨会上的讲话

第15篇:中国领导人精彩外交语录

“要缓和、不要紧张,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愿望和呼声。”11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加坡出席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坚定合作信心 振兴世界经济》的重要演讲。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还需要长期艰苦奋斗。中国面临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

———胡锦涛11月13日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演讲

时说。

6月27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

“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持之以恒、坚定推进,也要照顾到不同国家国情,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胡锦涛6月27日在多伦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上演讲时说 6月27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

“要全面落实前3次峰会作出的决定和达成的共识,共同维护二十国集团信誉和效力,本着循序渐进、互利共赢的原则推进二十国集团机制化建设,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分歧,确保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在健康轨道上向前发展。”

———胡锦涛6月27日在多伦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上演讲时说。 6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加拿大多伦多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

“加快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我们应该牢记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正本清源,对症下药,本着简单易行、便于问责的原则推进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建立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国际金融体系。”

———胡锦涛6月27日在多伦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上演讲时说。 6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是胡锦涛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小范围会谈。

“我们要继续落实《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公约》及本组织其他合作文件,有效提高打击地区“三股势力”能力。要加强情报交流、边境管控和交通运输工具安保,健全打击毒品走私等跨国犯罪合作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和交流,提高联合执法效率。”

———胡锦涛6月11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时说。 6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是胡锦涛同与会成员国元首合影。

“„和谐世界,从邻开始‟,是上海合作组织参加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符合中国一贯坚持奉行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各国一道,为创造本地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新成就作出更大努力。”

———胡锦涛6月11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时说。 “中美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面临着共同课题、肩负着重要责任。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保持两国高层及各级别密切往来,发展互利双赢的合作格局,加强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上的协调,深化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希望双方围绕共同关心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坦诚交流、深入沟通、增信释疑,推进合作。”“毋庸置疑,中美国情不同,双方难免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关键是要尊重和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相互之间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不断增强互信基础。”

“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对美关系,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共同意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对中国人民而言,没有什么比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重要。相信经历过南北战争的美国人民,不难理解统一对一个国家多么重要和珍贵。”

———胡锦涛5月24日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上说。

4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巴西利亚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有和为贵、亲仁善邻的传统。中国谋求发展既不损害别人,更不威胁别人。我们始终倡导并信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近代中国人民频遭劫难,最珍惜和平、安宁、和谐、自由。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一个和平合作的中国,愿意也能够随着自身发展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在“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时的讲话

4月30日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宴会,欢迎前来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贵宾。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这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上海世博会将向世界展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正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变化的中国,搭起中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世界交流合作的桥梁。”

———胡锦涛4月30日在上海世博会上说。

4月15日,“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在巴西利亚举行。这是胡锦涛主席与巴西总统卢拉、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一起合影。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复苏并不均衡,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近期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上升,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波动,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就业形势严峻,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世界经济治理结构深层次问题仍未解决。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要以政治互信为基石,坦诚相待,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以务实合作为抓手,重在行动,为合作注入新动力;以机制建设为保障,加大合作力度,拓宽合作领域;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优势互补,最大程度分享合作成果;以开放透明为前提,增进同各方沟通和交流,体现合作的开放性。”

———胡锦涛4月15日在在“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时说

5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林顿和财长盖特纳。这是胡锦涛同克林顿握手。 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遇到什么干扰,我们都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牢牢把握和精心维护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这一目标,培育战略互信,加强战略合作,妥善处理分歧,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

———胡锦涛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

要真正实现世界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必须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充分发展,缩小南北发展差距。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冲击十分严重,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面临的困难也十分严重。二十国集团成员主要是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85%,但我们不能忽视超过世界国家总数85%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二十国集团有责任为解决发展问题提供更强政治动力、更多经济资源、更好制度保障。

中国和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经形成利益交融的局面。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作出的贡献就越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法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欧盟的重要国家。虽然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传统各异,但两国没有根本利害冲突,而是有着广泛共同利益。深化中法经贸合作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发展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中国的“和而不同”和印度的“梵我合一”都体现了追求和谐、和平的文化特质。

第16篇: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推荐)

历届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

第一届(1954年——1959年

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政务院)总理 第二届(1959年——1965年)

刘少奇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三届(1965年——1975年)

刘少奇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四届(1975年——1978年)

未设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五届(1978年——1983年)

未设国家主席,叶剑英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华国峰为国务院总理 第六届(1983年——1988年)

李先念为国家主席,彭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紫阳为国务院总理 第七届(1988年——1993年)

杨尚昆为国家主席,万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为国务院总理 第八届(1993年——1998年)

江泽民为国家主席,乔石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为国务院总理 第九届(1998年——2003年)

江泽民为国家主席,李鹏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镕基为国务院总理 第十届(2003--2008年)

胡锦涛为国家主席,吴邦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 第十一届

胡锦涛为国家主席,吴邦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

建国历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主 席: 毛/泽东

副主席: 朱 德

(1954年9月~1959年4月)

主 席: 刘/少奇 副主席: 宋/庆龄 (女) 董必武

(1959年4月~1965年1月)

主 席: 刘/少奇 副主席: 宋庆龄 (女) 董必武

(1965年1月~1966年)

名誉主席: 宋/庆龄 (女) (1981年5月16日决定)

主 席: 李/先念

副主席: 乌兰夫

(1983年6月~1988年4月)

主 席: 杨/尚昆 副主席: 王 震

(1988年4月~1993年3月)

主 席: 江/泽民 副主席: 荣/毅仁

(1993年3月~1998年3月)

主 席: 江/泽民 副主席: 胡/锦涛

(1998年3月~2003年3月)

主 席:胡/锦/涛

副主席: 曾/庆红

(2003年3月15日至今

第17篇:中国历届领导人及其任期

1.第一届中央政府(1954年9月27日-1959年4月27日)

国家主席:毛泽东

国家副主席:朱德

全国人大委员长:刘少奇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国务院副总理:陈云 林彪彭德怀 邓小平邓子恢 贺龙 陈毅 乌兰夫 李富春 李先念 聂荣臻

薄一波(1956年6月增补)

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毛泽东(名誉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

2.第二届中央政府(1959年4月27日-1965年1月)

国家主席:刘少奇

国家副主席:宋庆龄董必武

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国务院副总理:陈云 林彪彭德怀邓小平邓子恢 贺龙 陈毅 乌兰夫 李富春 李先念 聂荣臻 薄一波

谭震林 陆定一 罗瑞卿习仲勋

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毛泽东(名誉主席)

3.第三届中央政府(1965年1月-1975年1月)

国家主席:刘少奇(1968年10月在十二中全会上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并于1969年11月12日病逝)

国家副主席:宋庆龄董必武

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国务院副总理:林彪(1971年9月13日叛国,死亡)

陈云 邓小平

贺龙(1969年6月9日病逝)

陈毅(1972年1月6日病逝)

柯庆施(1965年4月9日病逝)

乌兰夫

李富春(1975年1月9日病逝)

李先念 谭震林 聂荣臻 薄一波 陆定一 罗瑞卿

陶铸(1969年11月病逝)

谢富治(1972年3月26日病死)

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毛泽东(名誉主席)

4.第四届中央政府(1975年1月-1978年3月)

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1976年7月6日病逝)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76年1月8日病逝) 华国锋(1976年2月2日代理,4月7日正式任命)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1976年4月7日被撤销,1977年7月16日恢复)

张春桥(1976年10月6日被隔离审查)

李先念 陈锡联 纪登奎 华国锋 陈永贵 吴桂贤(女) 王震 余秋里 谷牧 孙健

5.第五届中央政府(1978年3月-1983年6月)

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1981年5月16日当选,29日逝世)

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

国务院总理:华国锋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李先念 徐向前 纪登奎 余秋里 陈锡联 耿飚 陈永贵 方毅 王震 谷牧 康世恩

陈慕华(女)

王任重(1978年12月26日上任)

陈云 薄一波

姚依林(1979年7月1日上任)

姬鹏飞(1979年9月13日上任)

1980年4月16日会议后,赵紫阳、万里代替辞职的纪登奎、陈锡联

1980年9月10日五届三次会议后,担任总理、副总理的有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

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耿飚 方毅 谷牧 康世恩 陈慕华(女) 薄一波 姚依林

姬鹏飞 万里 杨静仁张爱萍 黄华

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

1982年5月4日会议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有:姚依林 万里

6.第六届中央政府(1983年6月-1988年4月)

国家主席:李先念

国家副主席:乌兰夫

全国人大委员长:彭真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 (1987年11月辞职) 李鹏(代理)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姚依林 李鹏 田纪云 乔石(1986年4月12日增补)

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

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

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徐向前 聂荣臻 杨尚昆

7.第七届中央政府(1988年4月-1993年3月)

国家主席:杨尚昆

国家副主席:王震(1993年3月12日逝世)

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

国务院总理:李鹏

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田纪云 吴学谦 邹家华 朱镕基(1991年4月9日增补) 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

8.第八届中央政府(1993年3月-1998年3月15日)

国家主席:江泽民

国家副主席:荣毅仁

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

国务院总理:李鹏

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邹家华 钱其琛 李岚清 吴邦国 姜春云(1995年3月18日增补)

全国政协主席:李瑞怀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

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

9.第九届中央政府(1998年3月16日-2003年3月14日)

国家主席:江泽民

国家副主席:胡锦涛

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钱其琛 吴邦国 温家宝

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

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迟浩田 胡锦涛(1999年增补)

10.第十届中央政府(2003年3月15日-2008年3月14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

国家副主席:曾庆红

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国务院副总理:黄菊(2007年6月2日病逝)吴仪(女) 曾培炎 回良玉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11.第十一届中央政府(2008年3月15日—*年)

国家主席:胡锦涛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

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

副委员长:王兆国 路甬祥乌云其木格 韩启德 华建敏 陈至立 周铁农 李建国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蒋树声 陈昌智 严隽琪 桑国卫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回良玉、张德江、王岐山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郭伯雄 徐才厚

第18篇: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总书记:习近平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

中央政治局委员:

马凯、王沪宁、刘延东、刘奇葆、许其亮、孙春兰、孙政才、李建国、李源潮、汪洋、张春贤、范长龙、孟建柱、赵乐际、胡春华、栗战书、郭金龙、韩正

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刘奇葆、赵乐际、栗战书、杜青林、赵洪祝、杨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主 席:习近平

副主席:范长龙、许其亮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王岐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委员长:张德江

副委员长:李建国、王胜俊、陈昌智、严隽琪、王晨、沈跃跃、吉炳轩、张平、向巴平措、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张宝文、陈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主 席:习近平

副主席:李源潮

国务院

总 理:李克强

副总理:张高丽、刘延东、汪洋、马凯

国务委员:杨晶、常万全、杨洁篪、郭声琨、王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主 席:习近平

副主席:范长龙、许其亮

最高人民法院

院 长:周强

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曹建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主 席:俞正声

副主席:杜青林、令计划、韩启德、帕巴拉·格列朗杰、董建华、万钢、林文漪、罗富和、何厚铧、张庆黎、李海峰、苏荣、陈元、卢展工、周小川、王家瑞、王正伟、马飚、齐续春、陈晓光、马培华、刘晓峰、王钦敏

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

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

张高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马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书记

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刘延东(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刘奇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许其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孙春兰(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

孙政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

李建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

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张春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范长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孟建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

赵乐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胡春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栗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郭金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

韩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

杜青林: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

赵洪祝: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

杨晶(蒙古族):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

王胜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陈昌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

严隽琪(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

王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沈跃跃(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吉炳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黑龙江省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向巴平措(藏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艾力更·依明巴海(维吾尔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万鄂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

张宝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

陈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

常万全:国务委员、国防部长

杨洁篪:国务委员

郭声琨: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

王勇:国务委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令计划: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

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

帕巴拉·格列朗杰(藏族):全国政协副主席、西藏自治区政协主席

董建华:全国政协副主席

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长

林文漪(女):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

罗富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

何厚铧: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庆黎:全国政协副主席、秘书长、河北省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海峰(女):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

苏荣:全国政协副主席、江西省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元: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展工:全国政协副主席、河南省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周小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王家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王正伟(回族):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 马飚(壮族):全国政协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

齐续春(满族):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

陈晓光: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

马培华: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

刘晓峰: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王钦敏: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

周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湖南省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曹建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第19篇:历任美国总统

历任美国总统

http://wenwen.soso.com/z/q115042975.htm

1 乔治·华盛顿 (George Washington) 1789年-1797年 开国总统

2 约翰·亚当斯 (John Adams) 联邦党 1797年-1801年 人称「老亚当斯」,儿子是第6任美国总统,和儿子是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对父子档总统。3 托玛斯·杰弗逊 (Thomas Jefferson) 民主共和党 1801年-1809年4 詹姆斯·麦迪逊 (James Madison) 民主共和党 1809年-1817年

5 詹姆斯·门罗 (James Monroe) 民主共和党 1817年-1825年

6 约翰·昆西·亚当斯 (John Quincy Adams) 民主共和党 1825年-1829年 人称「小亚当斯」,父亲是第2任美国总统,和父亲是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对父子档总统。

7 安德鲁·杰克逊 (Adrew Jackson) 民主党 1829年-1837年

8 马丁·范布伦 (Martin Van Buren) 民主党 1837年-1841年

9 威廉·亨利·哈里森 (William Henry Harrison) 辉格党 1841年 上任一个月后便死在任期内,其孙是第23任美国总统。

10 约翰·泰勒 (John Tyler) 辉格党 1841年-1845年 第一个由副总统接任总统的人

11 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 (James Knox Polk) 民主党 1845年-1849年12 扎卡里·泰勒 (Zachary Taylor) 辉格党 1849年-1850年 死于任内13 米勒德·菲尔莫尔 (Millard Fillmore) 辉格党 1850年-1853年14 福兰克林·皮尔斯 (Franklin Pierce) 民主党 1853年-1857年15 詹姆斯·布坎南 (James Buchanan) 民主党 1857年-1861年

16 亚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共和党 1861年-1865年 在任内被暗杀致死

17 安德鲁·约翰逊 (Andrew Johnson) 民主党 1865年-1869年 任内曾遭国会的弹劾动议,以一票之差没有通过

18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Ulyes Simpson Grant) 共和党 1869年-1877年

19 拉瑟福德·B·海斯 (Rutherford B.Hays) 共和党 1877年-1881年20 詹姆斯·加菲尔德 (James Garfield) 共和党 1881年 上任半年后被暗杀,死于任内

21 切斯特·A·阿瑟 (Chester A.Arthur) 共和党 1881年-1885年

22 格罗弗·克利夫兰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民主党 1885年-1889年23 本杰明·哈里森 (Benjemin Harrison) 共和党 1889年-1893年 祖父是第9任美国总统

24 格罗弗·克利夫兰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民主党 1893年-1897年 曾经担任第22任美国总统,落选一届后再度竞选成功

25 威廉·麦金莱 (William McKinley) 共和党 1897年-1901年 任内遇刺身亡26 西奥多·罗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共和党 1901年-1909年

27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 (William Howard Taft) 共和党 1909年-1913年28 伍德罗·威尔逊 (Woodrow Wilson) 民主党 1913年-1921年

29 沃伦·G·哈定 (Warren G.Harding) 共和党 1921年-1923年 在任内去世30 卡尔文·柯立芝 (Calvin Coolidge) 共和党 1923年-1929年

31 赫伯特·胡佛 (Herbert Hoover) 共和党 1929年-1933年

32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民主党 1933年-1945年 任期最长的美国总统,连任四届,最后死于任内

33 哈利·S·杜鲁门 (Harry S.Truman) 民主党 1945年-1953年

34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 (Dwight D.Eisenhower) 共和党 1953年-1961年

35 约翰·F·肯尼迪 (John F.Kennedy) 民主党 1961年-1963年 任内被暗杀36 林登·约翰逊 (Lyndon Johnson) 民主党 1963年-1969年

37 理查德·尼克松 (Richard Nixon) 共和党 1969年-1974年 任内因水门事件而辞职

38 杰拉尔德·福特 (Gerald Ford) 共和党 1974年-1977年 唯一一名未经选举就接任副总统,然后又接任总统的人

39 吉米·卡特 (Jimmy Carter) 民主党 1977年-1981年

40 罗纳德·里根 (Ronald Reagan) 共和党 1981年-1989年

41 乔治·H·W·布什 (George H.W.Bush) 共和党 1989年-1993年 其长子是第43任美国总统

42 比尔·克林顿 (Bill Clinton) 民主党 1993年-2001年 任内国会曾提起弹劾动议,但未获通过

43 乔治·W·布什 (George W.Bush) 共和党 2001年-2009年 父亲是第41任美国总统

44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 )民主党2009年-今 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 (George Washington)领导美国人民赢得独立,制订宪法,创建国家,担任首任总统,公众尊称他为“国父”、“摩西第二”。

第二任总统亚当斯 (John Adams) 他极力赞成13州宣布独立,并积极参与起草和领导辩论而通过独立宣言,公众尊称他为“独立擎天柱”、“革命建筑师”。

第三任总统杰弗逊 (Thomas Jefferson) 他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当选总统之后,坚信个人权力和自由,把民主政治向前推进一大步,公众尊称他为“革命斗士”、“民主巨擘”。

第四任总统麦迪逊 (James Madison) 他对宪法制定、通过、批准尽力最多,公众尊称他为“宪法之父”。

第五任总统门罗(James Monroe) 他是革命战争年代最后一位任总统的人,人们尊称他为“革命先贤最后一人”。

第六任总统亚当斯 (John Quincy Adams) 他是一个道德和生活都很严谨的人,人们称其为“清教徒”。

第七任总统杰克逊 (Adrew Jackson) 他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在新奥尔良之役打败英军,成为举国闻名的英雄,当选总统后,具有领袖魅力,深受人民爱戴,被公众尊称为“老英雄”和“人民的总统”。

第八任总统范布伦 (Martin Van Buren) 他从当纽约州长到协助杰克逊当选总统并出任国务卿,进而当副总统、总统,人称“小大人物”(身高1.67米左右)、“老练政客”。

第九任总统哈里逊 (William Henry Harrison)1811年,他在印第安纳州打败肖尼印第安人,人称“提帕卡农英雄”。

第十任总统约翰·泰勒 (John Tyler)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副总统直接接任总统的人。

第十一任总统波尔克 (James Knox Polk) 他是美国政治历史上第一匹“黑马”总统候选人,任职期间孜孜不倦,人称“黑马波尔克”、“辛苦工作的波尔克”。

第十二任总统泰勒 (Zachary Taylor)他军旅生涯40年,屡建奇功,人称他当总统“老粗而管用”。

第十三任总统菲尔莫尔 (Millard Fillmore) 死于任期内

第十四任总统皮尔斯 (Franklin Pierce)他因容貌英俊,被人称为“美男子富兰克林”。

第十五任总统布坎南 (James Buchanan)他终生未娶,人称“老光棍”。

第十六任总统林肯 (Abraham Lincoln) 他不矫揉造作,说话、办事老实。1863年发布奴隶解放令,公众尊称他为“诚实的老亚伯”和“伟大的解放者”。

第十七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 (Andrew Johnson)任内曾遭国会的弹劾动议,以一票之差没有通过。

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 (Ulyes Simpson Grant)他每战必胜,公众称他为“无敌尤利西斯”,又因他接受李将军投降,结束4年内战,被称为“阿波麦托克斯英雄”。

第十九任总统海斯 (Rutherford B.Hays)内战期间,他表现勇敢,数次受伤,人称“勇敢的拉塞福德”。

第二十任总统加菲尔德 (James Garfield) 他遵母命奋发读书当了总统,人称“运河少年郎总统”。

第二十一任总统阿瑟 (Chester A.Arthur)他任内款待宾客有术,被华府社交界称为“好客巨子”。

第二十二任总统克利夫兰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他公、私均极诚实,人称“好人格罗夫”,又因在第一任4年行使414次否决权,超过从华盛顿到阿瑟

21位前总统行使总和的两倍有余,人们戏称他为“否决总统”。

第二十三任总统本杰明·哈里逊 (Benjemin Harrison)他因维护退伍军人权益而获“军人之友”的美称。

第二十四任总统克利夫兰Stephen Grover Cleveland)曾经担任第22任美国总统,落选一届后再度竞选成功.第二十五任总统麦金莱 (William McKinley) 他在总统任期间,使经济复苏,国家繁荣,工人收入增加,人称他为“繁荣的先驱”和“工人的最佳友人”。

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他因美西战争战功卓著,而获称“圣胡安山英雄”。

第二十七任总统塔夫脱 (William Howard Taft)他是个笑口常开,跟谁都要好的人,人们称他为“微笑的比尔”。

第二十八任总统威尔逊 (Woodrow Wilson)他是美国惟一一位学者从政、竞选总统的人,他提出的“新自由”经济计划,恢复竞争,赢得人们欢心,后称他为“学者从政”和“人民总统”。

第二十九任总统哈定(Warren G.Harding) 他作风平易近人,被称为“逢人便攀谈的人”。

第三十任总统柯立芝 (Calvin Coolidge)他因谨言慎行而被称为“谨言慎行的卡尔”。

第三十一任总统胡佛 (Herbert Hoover)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从事国际救济工作卓有成效,被称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第三十二任总统小罗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他因领导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被称为“赢得战争的总统”,连续四次担任美国总统,为美国历任总统之最。

第三十三任总统杜鲁门 (Harry S.Truman)他发表杜鲁门主义,面对危机从不退缩,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平民总统”。

第三十四任总统艾森豪威尔 (Dwight D.Eisenhower)他是五星上将,二战英雄,人称“高耸云霄的艾森豪威尔”。

第三十五任总统肯尼迪 (John F.Kennedy)他当选总统后成功解决了古巴导弹危机,被称为“60年代风云人物”和“林肯之后最年轻、最机智、最具领袖魅力、死后最受怀念的总统”。

第三十六任总统约翰逊 Lyndon Johnson)他被人称为“精力充沛的得克萨斯人”。

第三十七任总统尼克松 (Richard Nixon)他推动对苏缓和,同中国关系正常化,人称“最有争议,最善于自我宣传,最难捉摸的总统”。

第三十八任总统福特 (Gerald Ford) 他为人诚实体贴,被称为“好好先生”,又因他当副总统和总统都不是竞选的,又称“意外副总统和意外总统”。

第三十九任总统卡特 (Jimmy Carter)他被称为“读书最勤,品行端庄,诚实无欺的总统”。

第四十任总统里根 (Ronald Reagan)1981年他就职时70岁,人称“年龄最大的总统”。

第四十一任总统布什 George H.W.Bush)他获称为“最有外交经验的总统”。

第四十二任总统克林顿 (Bill Clinton)他喜欢折哀,不喜欢对抗,遇事绕圈子,使对方捉摸不透,被称为“圆滑的比尔”、“惟一历经四门(白水门、奶妈门、差旅门、州警门)而屹立不动”,最终因“拉链门及斯塔尔门而倒霉的总统”。

第四十三任总统小布什 (George W.Bush) 他是一位遭到大毁大誉的人物,有人赞美他是“坚定有力的反恐斗士”,有人指责他是“只会蛮干的牛仔”。

第20篇:中国历任女副总理:谁至今未婚?

中国历任女副总理:谁至今未婚?

打开猎豹浏览器,查看更多历史图集刘延东,是吴仪后又一位国务院女副总理,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四位女副总理。中国自1975年四届人大时,出现了第一位女副总理,即当时37岁的纺织女工、劳动模范吴桂贤,她也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7年五届人大,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陈慕华当选副总理,1982年六届人大连任,后因国务院减少副总理职数,她改任国务委员。2003年,吴仪以政治局委员身份担任副总理。这是中国政坛首次出现一位女性高官同时身兼政治局委员、副总理两个职务。刘延东,1945年生,江苏南通人。1964年进入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学习,1970年毕业后即到河北唐山开平化工厂工作,当过工人、技术员、车间负责人;两年后到北京化工实验厂工作,从工人到车间党支部书记再到党委副书记,刘延东在化工厂呆了十年。1980年,刘延东离开工厂,正式步入政坛,调到中共市委组织部工作,后来又出任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区委副书记,由工厂踏入仕途。1982年,刘延东进入共青团中央工作。在团中央,刘延东一待就是九年;历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主席等职;经历了王兆国、胡锦涛、宋福德三任团中央负责人。从1982年至1985年,刘延东与胡锦涛共事3年,在胡锦涛出任贵州省委书记前的最后一年,刘延东在胡锦涛的直接领导下工作。1991年,刘延东进入统战部工作,并在那里工作了16年。在统战部工作16年,刘延东在“开拓统战工作新局面、吸纳“新社会阶层”为统战对象方面,颇有成果”。在中共十七大前,媒体曾发表文章评价统战部的工作,称“过去五年来,这个部门至少为共产党联系了超过5000万的新朋友”。这期间,万钢、陈竺这两位党外人士升任部长职务。在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刘延东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008年3月,她又被任命为国务委员,主管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不久,又出任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吴仪,新中国历史上第三位女副总理,三度位列美国《福布斯》世界百强女性风云榜前三,人称“铁娘子”。2007年岁末其公开发表“裸退宣言”:两会之后退休,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吴仪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1956年至1962年在西北工学院国防系、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学习。吴仪有20余年的基层工作经历。1962年她参加工作,当过车间技术员,科长、工程师,副厂长;1983年到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副经理、党委副书记。1988年,吴仪出任北京副市长,正式踏入政坛。3年后出任对外经贸部副部长。也是在这个时期,吴仪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1991年4月,吴仪任对外经贸部副部长。上任不足4个月,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前两天,中方代表团团长突然患病,吴仪临时替补上阵。谈判中,美国贸易代表、国际贸易谈判“铁女人”卡拉·希尔斯一开腔就带着火药味。吴仪机敏犀利地还击,留下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瞬间。从此,人们记住了“铁嘴”吴仪。2003年3月,吴仪当选副总理,不久SARS疫情肆虐神州,她再次临危受命,兼任卫生部部长,走到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这时,距她接任副总理不到20天。吴仪坦言:“虽然我从 事革命工作40年来,从未对国家说过‘不\'字,可如今已是60多岁的人啦,重新去分管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压力不小啊! ”在她的组织下,一场抗击非典的“雷霆行动”迅即展开,有效遏制了疫情。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有了吴仪,定能无疫!”此后,不论是盗版蔓延,还是药 品安全、食品造假,只要出了问题,吴仪总会被中央委以重托,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一直单身的吴仪,其个人生活也备受外界关注。对此,吴仪曾经这么回应:“我不是独身主义者,只是生活没赋予我这个机会。我没谈过恋爱,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闯进我的生活。”2008年卸任时吴仪称退休后将研究中医。陈慕华,汉族,浙江青田人。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至1945年先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三分校训练部军事佐理员、延安留守兵团警备五团参谋、兵团司令部教育科参谋、兵团军事研究室研究员、延安联防司令部后勤部家属招待所所长兼指导员、后勤部经建处秘书。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后任热河军区司令部一科参谋,东北铁路总局机关政治协理员,穆棱煤矿工会特派员,东北铁路保育院院长,中长铁路中央医院副院长。1950年后任东北铁路政治部宣传组 (处)组长,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宣传组(处)副组长,国家计委交通局副处长、处长,对外经济联络总局成套设备局副局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三局副局长。在“*”中,陈慕华被打成“走资派”。1971年,陈慕华恢复了工作,并直接由副司局级干部提拔为对外经济联络部的副部长;1976年11月,升为部长。1980年9月,陈慕华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在此期间,继续兼任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还担任过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第一位主任、以及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等职。在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陈慕华继续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是当时政治局中,唯一的女性,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共的高级女性领导人之一。1982年,国务院机构调整,增设“国务委员”职务;陈慕华由副总理改任国务委员。1985年3月起,她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并进入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1988年4月,已在国务院任职两届的陈慕华退休;同时,陈慕华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兼任第六届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中国银行董事会名誉董事长等职。1993年3月,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陈慕华继续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同年9月,又连任第七届全国妇联主席。自1980年进入中央高层,到1998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任期的结束,陈慕华前后共担任了十八年的国家高级领导人。吴桂贤,1938年出生,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1951年,吴桂贤进入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当挡车工。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全国纺织先进集体“赵梦桃小组”党小组组长,连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6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曾当选为全国纺织系统的劳动模范。“*”中被树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1968年后曾先后担任西北国棉一厂革命委员会委员、主任,咸阳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革委会委员、常委。1969年出席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1973年中共十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还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据人民网报道,1975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时刻。一方面,在周恩来的大力支持下,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积极进行 治理整顿,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另一方面,“四人帮”也在加紧纂党夺权,大搞“批林批孔批周公”。毛泽东为了培养革命接班人,提出要从工农兵中选 拔干部。当时,需要从工人中选拔一名副总理,而且要求是女性。张春桥、王洪文等人提出上海的造反派头头王秀珍。周恩来觉得不行,这样势必增大“四人帮”的势力,就提出从西北的工人劳模中选拔一人,于是就提出了吴桂贤。吴桂贤到北京后,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要她干什么。周恩来找她谈话,她问总理:“让我来北京有什么任务?”周总理笑吟吟地说:“有大任务啊,让你当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大吃一惊:“不行,不行,我干不了!”周总理说:“许多事情并不是人一生下来就会干,我这个 总理也是在干中学会的,况且还要经过全国人大的选举任命呢。”1975年,在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吴桂贤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那年,她37岁,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副总理,也是最年轻的副总理。1977年8月在中共十一大上仍然当选为中央委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9月吴桂贤申请辞去副总理职务,同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回到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国棉一厂。1978年任西北国棉一厂党委副书记,1981年6月起任厂党委副书记、厂工会主席。1988年任深圳外贸集团公司与港人合办的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4年退休。是中共第

九、

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中国历任领导人.doc》
中国历任领导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