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论文

2022-05-23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教育督导论文

督导培训论文2015.9

完善质量评估体系 促进学科教学均衡

一中 王波

【摘要】:我市现行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制度把初中的教学带到了应试教育的歧路,学校只重视主要几门中考学科,不重视非主要中考学科。而教育督导评估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缺乏相应的检查评估指标,对学校工作指导不力。我们必须强化素质教育,积极改进,寻求各学科均衡发展。 【关键词】:质量评估体系 学科 均衡发展

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教育均衡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受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原因影响,教育的不均衡现象仍然客观存在,这在山区农村的乡镇教育尤为显著。九年义务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均衡发展的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受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影响,为了追求中考成绩和毕业升学率,很多学校只注重主要中考学科的教学;对非主要学科不重视,从学校领导、班主任,到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都是如此;就是教这些学科的老师自己,也觉得教得好坏与否,于学校、于学生毕业升学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就是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中,也没有专门的条目,对非主要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无形之中,默认或助长了这种学科的不均衡发展。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改进和完善督导评估体系,使学校各学科都得到均衡的发展。

一、教育督导评估在学科教学方面存在问题。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每次评估都是对学校工作的一次全面的、系统的、规范的检查,学校在评估检查中

1 不断提高办学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其中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电脑等非主要学科被边缘化了,甚至彻底“遗忘”了!

按照现在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制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是全市会考,虽然,其他科目也参加了会考,但是主要五科总分是高一级学校录取的最主要依据,是学校全体师生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另有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政策,故体育、美术、音乐也获得关注起来;但是,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电脑这几门学科,中考不算成绩,按照我市的规定学生只要一门达到A等,就可以被高中入取,甚至只要达到C等就行。因此,这些科目的教学质量好坏与否,对学校、对老师、对学生和对家长都没有什么压力和约束力。这样,产生的后果是:学校只要按照课程标准开足课时就行了;至于这些科目的教学质量就不去管了。各方面都不重视,造成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电脑这几科甚至连美术音乐都不如了,又谈何“各学科均衡发展”和“全面素质教育”呢?

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如何,教育部门还可以提高督导评估进行检查,但其他社会各界,却只能通过会考(中考)成绩来了解评判学校的优劣。所以,在中考的“指挥”下,五大学科的教学工作,成为学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这里的“教学质量”无疑是指中考五大科。在这种中考模式下,学校的学科教学必然失衡。

一是学校师资方面向五大科倾斜。学校不仅重视五大科教师的配置,尽量把教学骨干安排在九年级,而且会千方百计吸引吸收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对于非主要学科,学校就不会重视,配置不齐,经常是非学科教师兼课。这样的后果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学校老师不重视教,学生也是不喜欢不重视学,很多学生都是采取随便应付、及

2 格就好的态度,吃力不讨好,教学质量不高。

二是生源流转失衡。在名师名校效应的影响下,优秀学生都通过考试、迁户转学等涌向名校,名校生源好,师资又好,当然教学质量就更好;而普通学校,生源不足,招生困难,优秀学生更少,本身师资又没有优势,所以与名校的差距就变得更大了。所以这些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加不注重非中考科目的教学。但是,高中阶段,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都要开设,都是高考的学科。因为初中基础没有打好,无疑给高中的学习带了很大的困难。老师和学生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费更大的努力去补救,这无形中增大了高中师生的负担,也影响了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

二、学科均衡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学科设置,初中阶段开设的各个学科,都是基础学科,都属于文化科学素质,都是学生升学之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都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还是只注重中考主要学科,忽视非主要学科,就会重新走回“应试教育”的老路。同样,教育督导评估作为对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全面的整体的检查、督促、指导和评估,也应该注重学科的均衡发展,对学校提出明确的具体的要求,才能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落到实处。而不是跟着中考转,只重视五大科的教学质量,忽视了其他学科的教学。

三、促进学科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

既然学校出现了学科教学不均衡的现象,脱离了素质教

3 育的轨道,作为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综合检查指导的督导部门,理应纠正时弊,采取相应的对策,协同上级主管部门,督促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加强学校管理,改变校长的管理理念。管理是提升学校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应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为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要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建立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不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因此,校长不能只追求升学率,不能只看基门主要科目而忽视其他科目的教学。

2、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应该增加素质教育方面的具体指标,增加有关“初中开设的各门基础学科都应该均衡发展”的要求,并且有具体的指标和资料目录,以此来督促学校重视非中考学科的教学;另一方面,要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建言建议,改革中考学科设置,从升学考试这个产生偏科的根源上入手纠正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考察学生的各学科水平,让学校工作回到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

3、完善中考、调考制度,重视教学结果管理。九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截止学段,是向高一级学校升学的阶段,进行选拔性考试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从贯彻素质教育的本旨出发,为寻求各基础学科的均衡发展,按初中课程标准开设的学科,均进行统一考试,都计入毕业升学成绩,并作为高中阶段录取的依据。这样,学校就不会只注重语、数、英、物、化的等学科,而是全面均衡分配师资和资源,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学生也不会只重视中考主要学科,偏科

4 发展,到了高中又来亡羊补牢;家长和社会也会清楚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加强对学生的督促辅导。而且,我认为其他学科的等级制度不利于人才的挖掘,学生个性的发挥。“等级制”本意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实质上并没有改变,反而会使某些学生而因此会失去升学的机会。自从中考制度改革以来,社会对现行的考试制度争议一直都没有停过。

4、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明确考评方案,明确考核措施,明确奖惩办法,努力营造人人思进、公平竞争、优绩优酬的质量氛围。分别从以下几个层面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奖惩激励机制的:一是建立学校工作人员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工作绩效奖惩激励制;二是建立对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工作考核评价机制,采取学校考核、述职、教职工投票三结合的办法进行,既强调结果又注重过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的创造性;三是完善了以师德考核、教学质量考核、绩效工资发放考核为主要内容教师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5、学校改变管理理念。学校要对非主要学科的教师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管理细则,不要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中的地位不如中考学科的教师,反而要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心理辅导和重视程度,让教师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责任意识,从而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和主动意愿,为学校教学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更不容从事这些学科教学的教师有半点的松懈。虽然考试要求降低了,对学生的评价也没有一种科学量化的过程,但这些学科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是潜移默化、春雨润物般的细致入微,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作用之大不容我们忽视。

义务教育阶段,应该给所有学生提供同等条件的学习机

5 会,使适龄儿童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都得到普遍发展。其中文化科学知识就是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设的各门基础学科,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切不可因噎废食,顾此失彼。对于因中考而导致的只重视中考学科,偏废了其他学科的应试教育弊病,是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督导部门、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彻底改进了。

要真正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状,以科学发展观去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更新教育观念,完善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

推荐第2篇:教育督导论文

【第四届山东教育督导论坛征文】

构建教育督导新机制,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武城县李家户镇文和小学 祝秀丽

【摘要】:在追求均衡和公平的历史背景下,督导评估制度原有的结构性缺陷,如督导理念的陈旧,工作方式和手段的单一等,显然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发展的需求。只有重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创新督导评估机制,才能有效促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的发展【参考文献·专著1】,这既是督导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的教育形势赋予我们的一项战略性课题。

【关键词】:督导评估;创新机制;均优发展

【正文】教育是涉及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公益性事业,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而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是最起码的教育公平。早在前几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京一所农民工学校时,在黑板上就写到“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几个大字,这应该成为我们义务教育追求的目标。加强教育督导,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一、创新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的必要性

2010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参考文献·其它】明确要求: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对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制度。定期对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督导评估,督促纠正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当或学校差距过大的现象。要建立表彰制度,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

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正在成为我们制定教育政策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而且逐步成为我们衡量和评价义务教育的重要标准。坚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1 对于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遏制当前不合理的教育非均衡发展趋势,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都有着现实意义。我们必须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动摇。

可见,教育督导作为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此形势下,作为地方教育督导机构,特别是区一级的教育督导部门,应根据区域教育发展的实际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跨前一步,主动担当,探索、研究与实践构建助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监督评估机制。

二、创新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克服旧机制的弊端

1、结合实际,实施“分类定等”评估。【参考文献·专著2】

以往的督导评估模式是以鉴定性评估为主,督导部门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将学校各项工作量化,评价标准当中既有软件建设又包含学校办学条件,评价结果不能完全体现被评价者的劳动价值,往往是一些校长付出努力不少,却因硬件条件不好,评估成绩上不去,无形中挫伤了他们的办学积极性。 为了不让一所学校掉队,不让一位校长失去信心,县级区域可实施“分类定等”评估,即“硬件分类,软件定等”。制定相应的《办学条件评估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办学水平基础性评估指标》(以下简称《指标》)。《标准》中可就干部结构、师资现状、生源状况、基本建设及设备设施情况等进行规定;《指标》可在办学方向、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规定,重点考察的是校长的办学水平、学校的管理效能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按照办学条件的不同,将全县的中小学分为不同的种类,在分类的基础上,教育督导室对每类学校分别进行办学水平的评估。将每类学校按办学水平的高低分别分为不同的等级。

2 分类定等评估,可使办学条件优越的学校清醒认识到软件建设不可忽视,否则“定等”时会落在一些规模小、条件差,但管理水平高的学校后面;可使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看到希望,鼓足劲头要在管理上与大校、名校一比高低;那些强调客观原因,办学积极性不高的校长,看到了自己与同类校的差距,也不敢再懈怠。这样有利于调动不同条件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2、积极探索,运行灵活督导机制

分类定等评估是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评估结果将学校办学水平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外力有效地激发学校办学热情,但是仅将评估结果进行横向比较,而忽略学校自身的发展和变化,就会削弱其发展的内动力,抑制它自主发展的意识。为了既看到学校间办学水平的差异,又看到学校自身发展和变化的幅度与速度。可将“分类定等”评估与发展性评估【参考文献·专著3】有机结合,在实施 “分类定等”评估的同时,建立升等申请制度和发展性评估申报制度。

升等申请制度和发展性评估申报制度的建立,可为学校提供了三种可自主选择的督导方式:一是等待三年一次的“分类定等”评估;二是在三年内主动申请升等;三是申报发展性评估。“申请升等”是指学校在“分类定等”评估后的两年内,自认为有所发展,有升等的愿望,可以主动向督导室提出督导申请。“发展性评估”是指学校如果有自主发展的愿望,可以申报发展性评估试点校,发展性评估的依据是在督导室指导下学校自主制定的三年发展规划及年度目标。灵活的督导机制,可为学校自主发展和主动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3、以校为本,构建新型合作关系

在过去的督导评估中,许多学校对督导部门都存有戒备心理,要使他们解除这种心理,必须以校为本,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地位,与他们建立新型的合

3 作关系。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校改进工作,督导意见反馈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环节,反馈的效果取决于反馈的方式以及与评价者的关系。为此,改进反馈形式,创设和谐氛围,与评价者建立新型合作关系,是提高督导实效的有效途径。

县级督导部门在督导评估之后,责任督学要逐一与校长面谈,帮助学校分析校情,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与学校共同探讨改进工作的办法、谋求最佳发展路径,同时听取学校对督导评估的意见,而后提供书面反馈意见。反馈过程成为评价双方共同研究、探讨的过程。另外要建立校长随访学习制度。督导评估时轮流带领校长到其它学校见习,使他们体会和了解督导工作全程,有利于融洽与督学的关系,增进校长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每轮督导评估结束后,县督导室可将学校的办学经验与成绩在全县以文件形式或在会议上通报,将督导过程中发现的先进典型向全县介绍,或编印成书向全系统发放,以期达到交流和推广的目的。这些做法会使学校认识到督导评估不是到学校挑毛病、查问题,它还能帮助学校挖掘亮点,做宣传。

4、追求实效,加大随机督导力度

分类定等评估和发展性评估都属于综合督导形式,督导前由督导室安排督导时间、督导方式、评估办法,督导人员组成等具体情况都告知学校,学校事前做好自查,准备好相关档案、汇报材料等。但这样的督导形式我们感到不易看到学校工作的常态。有些学校平时不注意积累,日常管理不到位,督导评估前,全校动员,增补材料、清理环境,甚至校长关照师生要维护“学校荣誉”。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校长对督导的认识有偏差,另一方面说明,评估方式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4 县督导部门可在在综合督导的基础上,改进评估方式,加强随机督导。督学们随机到学校进行视察,不提前通知,看学校日常工作的情况,通过观察、谈话、问卷等方法等扩大获取信息的数量、提高获取信息的质量。

两种督导形式的结合,增强了督导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度,同时也可起到引导学校加强日常管理的作用。

5、拓宽渠道,引入多元评价主体

无论是随机督导还是综合督导,毕竟评估者在学校的时间有限,并且信息获取的渠道多是来自学校内部,评价结论难免失真。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必须扩大信息搜集的渠道,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可将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家长及社区评价都纳入到评估中来,并加大学生、家长、教师问卷的数量。多元评价可使校长们感到,督导评估无时不在。于是学校更加注重日常管理,老师们更加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多元化评估主体的引入,拓宽了获取评估信息的渠道,做到了评估结论的相互印证,既可提高督导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又起到引导学校求真务实发展的作用。

6、政策保障,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县政府按评估结果,可每年对学校进行奖励。奖励共设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有相应的奖金基数,因学校规模悬殊比较大,可按学生数确定奖金系数,系数与基数相乘即为学校奖金总额,这样可保证奖金分配的合理性。

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使校长、教师们深受鼓舞,同时也可引导学校改进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们感受到学校考核和奖惩的合理和科学,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三、实现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其它条件

5 在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督导评估制度在加快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时,也应意识到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还有很多必备条件,是单靠督导评估所不能解决的。

1、强化政府职能。

(1)明确形势,找准位置。 (2)形成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 (3)建立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 (4)提高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能力。

另外,在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上,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教育经费投入上,要依法保证实现三个增长;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要遵循平等、补差的原则,加强宏观调控;

2、教育内部管理要改进。

(1)强化队伍建设,统筹师资力量,着力推进教师交流制度化。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不仅需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而且需要采取有效举措对优质教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要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从关注教师的品德建设、专业发展、精神需求、日常生活入手,开展多方位培训,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同时,推进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教育干部和教师交流机制,整合区内教师资源,不仅实现了教师由“单位人”向“系统人”的转变,而且推动了不同的学校文化、管理理念、教学风格彼此融合,带动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2)加强农村师资培训,缩小城乡差异。

6 建立农村中小学校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制度,有效帮助农村中小学校长树立现代教育意识,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和学校管理理念,使农村中小学校长成为先进教育理念的倡导者、教学改革实验的推进者、科学教育管理思想的践行者和现代文明的传播者。

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帮助农村中小学教师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实施教学组织和教学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努力缩小城乡师资水平的差异。

综上所述,教育督导评估是教育发展的指导和保障机制,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教育督导部门应结合本区教育发展和督导实际,创新督导运作方式,发挥教育督导评估对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助推作用,激发学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提高学校办学效能,推进学校自主纵向发展,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专著

[1]朱家存,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洪煜亮.教育督导及教育督导评估[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 [3]张民生.上海市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探索[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其它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Z].2005.5

7

作者简介

祝秀丽,女,1980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二级职称,现任武城县李家户镇文和小学教导主任,分管学校的教学和督导评估工作中部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且执教五年级数学。

联系地址:武城县李家户镇文和小学 邮政编码:253306 手机号码:13053484345 电子邮箱:zhuxiuli6655350@163.com

推荐第3篇:教育督导论文

浅谈教育督导在农村教育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面临的经济活动折射到教育领域中,农村教育呈现出的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状况越来越明显,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有着愈来愈大的趋势。笔者多年从教于农村,对此有所体会,下面就农村教育的现状如下分析。 【关键词】农村教育 教师 培训

一、现行的农村教育体制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广大青少年在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后,绝大部分学生未能进入高中阶段继续学习,他们没有掌握到现代文化科技知识和能力,现代农村经济难以通过他们的劳动得到有效发展。即便到外面求职,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技能性强的工种无法胜任,所从事的只是苦而累的粗重体力活。

二、学生流失局面依然严峻

学龄青少年修完五年或六年的小学学业后,基本上都极富激情地进入初中学习,但学了一段时间,部分学生因厌学、家庭经济困难或父母的不重视等原因,出现辍学。到了八年级、九年级,流失学生趋于严重。因此,这些学生只能是文化知识和技能不合格的初中生。

三、传统的教育方式还流行

教师与学生不是建立民主化对话关系,还是摆教师尊严不可侵犯的架子,这样势必造成师生间的鸿沟,无法进行思想交流、感情沟通,无法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情趣等,影响了教育成效。

四、现代教育技术较薄弱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地处山区的农村经济还处于落后。尽管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做出很大努力,但农村现有经济状况制约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学校的有效开展,广大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接受现代教育技术,阻碍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步伐。

针对以上农村教育现状,为改变这一状况,使农村教育能够跃上一个新台阶笔者提出如下思考:

一、发挥教育督导职能,建立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

随着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重建,我国教育督导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改善,有效地推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我们山区落后地区的教育,通过普及初等教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立足于农村的实际,考虑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农业知识和科技人才,设立职技班

职技班的教学应由具有职技专业才能的教师担任。创设一整套与职技教育相适应的教材,所编教材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有利于职技课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促进,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的职技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二)针对流失学生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要动员广大师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其渡过难关。至于家长阻止子女入学的,当地政府应配合学校,采取行政干预手段,使其子女按时入学。总之,只有调动各方面力量,采取不同办法,才有可能扭转流失学生严重的局面。

(三)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育人方法,教育部门及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教育必须走出传授和掌握知识的误区,以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及人格的完善为目的。

二、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职能,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基础教育往往相对落后,整体办学水平不高。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调整学校布局,整合资源

针对农村校点布局分散、教育资源不能综合利用、专任师资不足、办学效益差等问题,要有计划地开展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把解决学生交通、饮食、寄宿等状况作为督导工作的重点,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效巩固布局调整的成果,使学校的工作做到安全、有序,正常运转。

(二)加快基础建设,促进发展

要把乡镇对教育投入情况及教育工作业绩作为政府任期考核目标,从而保证“督政”效果。同时,要积极、认真对待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的督导。要依据国家和省里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加大督导力度,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资源共享,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三)进一步开展“控辍”工作的专项督导

加大“控辍”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机制,以关注弱势群体为重点,促进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控辍”保教工作。

(四)加强对教师培训和轮岗交流制度落实情况的督导

针对农村教育现况,组织开展教师全员性培训和“优秀教师送课下乡”活动、城区优秀教师下乡支教工作、优秀教师深入农村学校开展“教学会诊”等活动,开展教育督导工作,增强督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对学校自主发展的促进作用

随着教育督导制度的建立和学校评估工作的开展,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形成良好的自评运行机制,越来越显得重要和必要,它为学校的自主发展、自我完善拓展了空间。每当上级部门通知要进行督导检查的时候,学校各部门常常是临时加班加点,根据检查项目整理档案、补充材料。这样的教育督导评估常常会流于形式、应付检查,起不了多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学校加深了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在对学校已做的工作进行评估反思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办学经验,找出了存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理清下一步工作思路,为学校的下一步发展找到突破口。教育督导评估,促进了学校的自主发展,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学校工作的积极性。

教育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战略任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政府之责、民众之需、教育工作者之奋斗追求,就像我们当年毁林耕种到近年来退耕还林一样,当我们发现环境恶化了,就必须加强保护,当我们发现教育发展已经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思考教育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教育督导部门如何发挥职能,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一、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的解析

教育的实施主体在学校,因此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配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能够处于一个相对均衡发展的状态.

(一)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回首过去,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现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

1、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2、基本普及义务教育阶段:为所有的人提供基本的教育.

3、改革开放30年即现阶段: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优质教育.

(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使劣势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向优质学校看齐,缩小教育差距,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均衡发展的目标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促使所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优质教育.

二、目前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投入不均衡:由于历史原因,教育投入一直不能满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有限的教育经费分配不够合理,造成了城区学校的投入要高于农村学校,重点学校的投入要高于一般学校,从而形成办学条件参差不齐,校舍陈旧、教育教学设施不足,甚至难以满足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所需.

2、师资力量不均衡:大学生毕业选择时,往往都会倾向城区学校、重点学校、优质学校,这些学校教师学科配备齐、学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而一般学校,特别是一些薄弱学校经过长期的恶性循环,不仅学科不够配套,年龄偏大,水平偏低,学历层次不高,师资素质差,而且不少学校还出现师资紧缺现象,个别学校连国家规定开设的课程都无法保证正常开齐,而一些热点学校还会想方设法从其他学校挖本身就少得可怜的优秀教师,造成师资力量不均衡.

3、生源基础不均衡: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政策已经实施多年,但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制约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不当地、人为地强化精英学校,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造成严重的择校风,助长了义务教育阶段本来不应该具有的竞争性,而一些热点学校还会不择手段从其他学校拉本身就不够多的优质生源.这样就形成了这种“削弱助强”、“锦上添花”的做法,也使得热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导致一部分学校大班额,另一些学校学生大量减少,形成了明显的生源量与质的差别.

三、发挥教育督导职能,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区域教育督导部门,在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应积极发挥教育督导职能,强化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完善与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促进政府履行职能,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大教育督导评估力度,全力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保驾护航.促进政府履职:

首先,在办学条件上的均衡:政府的投入对每一所学校必须是平等的.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办学主体,学校的硬件设施的改善和保障,是政府的责任,一句话,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为老百姓提供均衡的办学条件.这样就不会存在学校各自为战,自谋出路的做法了.其次,在生源基础上的均衡: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大力度规范办学行为.生源基础均衡是学校发展的前提,每所学校都想招收更多更好的学苗,保障生源基础均衡的主要责任在教育行政部门,要办好一个地区的教育,仅仅改造办学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高举公平大旗,切实采取“免试,就近入学”的做法,保障各学区适龄学生进入所属学区学校就读,做到学校认同、家长满意、社会公平,坚决杜绝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第三,在教师队伍上的均衡: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保障校际之间师资力量的相对均衡.学校是否均衡,关键在教师.毋庸置疑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责任在学校的培养,但是基本素质的差别也是决定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配备的均衡和交流政策的落实,也是师资力量均衡的重要保证.要使教师队伍交流形成制度,统一调配,“货真价实”,才能实现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均衡.督导学校办学:

首先,在学校管理上的均衡:办好学校,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校长队伍.在中小学校,校长是法人代表,他们在组织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只有作风好和素质高的校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改革创新精神、业务娴熟、善于管理、教职工拥护、善于领导的好校长才能够管理好一所学校,才能有效实施办学理念,形成高效务实有创新力的学校管理机制.其次,在队伍建设上的均衡:学校的办学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干部和教师来完成,这两个队的建设是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的关键.学校校长的办学理念通过干部队伍的管理来落实,形成管理网络,作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也是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第三,在办学成效上的均衡: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履行行政职能的情况下,学校办学成效就成为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的办学成效应该从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体育工作、艺术教育工作、科技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成绩等方面来考察评估.另外,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也依赖于学校特色的建设,因此在评估学校时,学校的办学特色也应该成为一项指标,或者作为附加指标予以实施.当然,对政府和学校的督导还包括很多方面和角度,这里仅就如何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进行浅析.总之,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是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宏观管理的重要环节,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做出不懈努力,发挥教育督导职能.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落实,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在这个前提下,基础教育中学校发展的方向在哪里?答案是必须將发展的注意力和着力点迅速转到学校内涵发展上来.通过内涵发展督导,督促学校將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上来.较长时期以来,学校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硬件建设、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实施内涵发展督导可以激励长期注重内涵建设和育人质量的学校,也鞭策不够重视内涵发展的学校.通过内涵发展督导,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指导和引领.在内涵发展督导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有科学而明晰的“内涵发展学校”的基本标准,能发挥内涵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挥棒”作用,帮助学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教育发展观,让学校真正把握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推进策略,促使学校形成内涵发展的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监督和自我改进的长效机制.内涵发展督导在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同时,也將有力促进教育督导工作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学校内涵发展督导將在原有督导体制基础上创造性地推进教育督导工作,將在教育督导的目的、内容、重点及实施策略等方面对原有的教育督导做相应的调整与补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督导的功能与体制:内涵发展督导的开展顺应了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將发挥方向性的引领作用,將更加凸显教育督导的不可替代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教育督导的权威与效能.

一、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解读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和要求,对新时期学校内涵发展可作如下理解: 1内涵发展的目标

学校内涵发展不是学校的规模发展和数量增长,而是在现有的办学规模和条件的基础上,追求育人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学校办学绩效的优质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要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内涵发展的特质

结合新时期教育发展对学校内涵建设的要求,学校内涵发展的特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方式:量变到质变.要由过多关注学校硬件建设、条件改善、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加的外延式发展,转到立足现有条件追求以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和学校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质量的提升上来.將学校的发展聚焦到管理完善、特色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建设、文化建设等“软性”竞争力上来.教育管理:粗放到精细.要由过分关注外显成果的取得、不够重视管理过程的粗放式管理,转到以学校内涵发展为核心的精细化过程管理上来.围绕学校的内涵建设,构建从管理决策、管理执行、管理监测、管理反馈等环节在内的涵盖学校德育、课改、特色建设、师生发展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动力系统:外推到内驱.内涵发展不能单靠外力推动,而是源于内部变革的动力.学校要根据教育形势和教育规律,立足自身长远发展,大胆改革创新,从“等、靠、要”的传统发展思路中解放出来,由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转到抓住机遇、推陈出新上来,形成自我规划、自我执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估、自我改进的良性的学校自身发展机制.育人模式:单一到多元.内涵发展是基于优质的特色发展、多元发展,是立足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的个性发展.学校内涵建设要由“千校一面”的同质发展转到异彩纷呈的特色发展上来.特色发展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顺应教育发展形势,彰显学校的优秀办学传统和文化积淀,秉承先进办学理念,探索并凸显全新的育人模式,打造特色鲜明的优质的学校教育.

二、学校内涵发展督导的基本内容 针对教育督导的功能定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同样,学校内涵发展督导也必须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1督政.内涵发展督导的“督政”主要是检查学校的上级管理部门对促进辖区学校内涵发展有无作为、如何作为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1)政策支持与机制完善方面,主要检查和督促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而对应的内涵发展指导意见及管理办法、评价管理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指导与帮扶机制等方面的情况.(2)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方面,主要检查和督促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为支持和鼓励学校内涵发展而为辖区学校提供的必要的财力物力保障,如人员配备、基础条件支持、环境建设等.2督学.根据学校内涵发展目标和特质,在对学校进行内涵发展督导的过程中,重点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重在对学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1)学校管理.主要包括:第一,目标管理,即学校的战略规划水平,考察学校领导对学校的发展定位、目标愿景、发展战略及路径的认识水平.第二,制度管理,即学校的管理制度系统,主要考察学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第三,资源管理,即学校对所支配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尤其是对师资建设的重视及举措.(2)特色建设.特色建设是学校基于学校发展实际和教育发展需要的个性化发展,是实现学校优质发展的重要表征.主要包括特色规划、特色实践和特色成果.(3)教育教学.教育教学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学校的文化建设、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重要工作.(4)办学绩效.办学绩效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结果,是学校特色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成果的集中体现.可分为学生发展质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及学校的社会影响(或社会各界对学校的综合评价).(5)其他.主要是指为了保障学校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所必需的基础性办学条件保障.

三、学校内涵发展督导的实践路径 (一)总体思路

根据内涵发展的特质及相应的督导评估任务,为推进督导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可遵循“1234”的总体思路.“1”——一个中心.内涵发展督导评估顺应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建设转变的教育发展形势,牢牢把握质量提升这一中心,以推动学校优质发展为己任.“2”——两大原则.内涵发展督导评估坚持发展性督导与自主性督导两大原则.发展性督导由“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两部分构成,既强调规范办学,又充分考虑各区县的实际教育发展水平,还要充分尊重各校的独特性,理顺学校办学中共性与个性、基础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自主性督导坚持“以县为主”的原则,以市级内涵发展督导标准及要求为指导,确立县域督导具体标准和实施意见:同时要求学校立足于自身现有水平,进行过程性、发展性的校本评估,促使学校逐渐形成一个自我监控、自我完善的发展机制.“3”——三级机构.内涵发展督导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健全省(市)级、县(区)级和校级三级督导评估机构.省(市)级教育督导部门对全市学校内涵发展教育督导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并研制出台督导评估的指导性意见(含方案、标准等);县(区)级教育督导部门负责对省(市)级指导性意见进行立足区县实际的具体化工作,在省(市)级层面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实施本地区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并督促和指导各校进行内涵能力建设及相应的自查自纠工作;学校在市、县(区)的统一部署下,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4”——四支力量.学校内涵发展督导评估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专业评估机构、学校、社会力量(家长、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这四支力量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关心、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及其督导评估工作.(二)实施要求

1重点突出.对学校内涵发展督导评估要在全面把握基础性的前提下,突出重点,抓住要害,确定年度性的督导评估重点,以提高督导评估的导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包括学校规划水平、课程建设水平、德育工作水平、教学改革水平、特色建设水平等要素在内的内涵建设体系中的某一项或几项进行重点督导.2奖惩并举.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督导结果,根据内涵发展督导工作的需要和督导实际情况,评选学校内涵发展管理工作先进区县和内涵发展先进学校.做到学校内涵发展教育督导评估工作考评与学校年度工作考核相结合,与学校整体性的绩效考核挂钩,与当地政府教育工作考核相配合,增强督导评估的权威性与执行力度.(三)实施程序

1研制学校内涵发展督导方案.明确学校内涵发展督导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尤其是要科学制定学校内涵发展督导指标体系,既作为共性评价标准,又对地方和学校的教育内涵发展起指导引领作用.2研制学校内涵发展督导工具.为保障督导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需要研制实施督导所必需的调研工具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督导手册、调查问卷、访谈提纲以及数据处理系统和档案系统.3组织和健全专业督导队伍和机构.学校内涵发展督导内容丰富、工作面广,教育督导部门难以一力完成.教育督导部门要发挥领导、组织和牵头作用,依托专业性的评估机构,在较广的范围遴选督导人员,组成来源广泛、结构合理、层次多元的督导队伍,保障督导工作的专业性和客观性.4实施学校

内涵发展督导.根据督导方案,依托专业督导队伍和机构,运用科学的督导工具,有序进行督导工作.首先,搞好数据收集.各受评单位根据督导要求,向指定的数据库上传基础数据.其次,学校做好自评.学校根据督导方案进行自我评估,形成自评报告和改进意见.第三,督导调研.督导部门运用督导工具对受评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等,运用现代统计方法、现代信息及数据处理工具,形成督导调研数据分析报告.第四,现场督导.在学校自评和督导调研的基础上,教育督导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督导评估,形成督导意见.第五,督导报告.综合各方面的督导评审意见,形成督导报告和督导结果.5学校内涵发展督导结果发布与运用.经有关领导及管理机构的审批,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督导结果,并进行相应的督导结果运用,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激励、导向和督促的重要作用.

推荐第4篇:教育督导论文

完善质量评估体系

促进学科教学均衡

芷江县罗旧镇教育督导室

黄建文

【摘要】:我市现行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制度把初中的教学带到了应试教育的歧路,学校只重视主要几门中考学科,不重视非主要中考学科。而教育督导评估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缺乏相应的检查评估指标,对学校工作指导不力。我们必须强化素质教育,积极改进,寻求各学科均衡发展。

【关键词】:质量评估体系 学科 均衡发展

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教育均衡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受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原因影响,教育的不均衡现象仍然客观存在,这在山区农村的乡镇教育尤为显著。九年义务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均衡发展的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受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影响,为了追求中考成绩和毕业升学率,很多学校只注重主要中考学科的教学;对非主要学科不重视,从学校领导、班主任,到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都是如此;就是教这些学科的老师自己,也觉得教得好坏与否,于学校、于学生毕业升学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就是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中,也没有专门的条目,对非主要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无形之中,默认或助长了这种学科的不均衡发展。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改进和完善督导评估体系,使学校各学科都得到均衡的发展。

一、教育督导评估在学科教学方面存在问题。

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每次评估都是对学校工作的一次全面的、系统的、规范的检查,学校在评估检查中不断提高办学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其中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电脑等非主要学科被边缘化了,甚至彻底“遗忘”了!

按照现在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制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是全市会考,虽然,其他科目也参加了会考,但是主

1 要五科总分是高一级学校录取的最主要依据,是学校全体师生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另有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政策,故体育、美术、音乐也获得关注起来;但是,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电脑这几门学科,中考不算成绩,按照我市的规定学生只要一门达到A等,就可以被高中入取,甚至只要达到C等就行。因此,这些科目的教学质量好坏与否,对学校、对老师、对学生和对家长都没有什么压力和约束力。这样,产生的后果是:学校只要按照课程标准开足课时就行了;至于这些科目的教学质量就不去管了。各方面都不重视,造成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电脑这几科甚至连美术音乐都不如了,又谈何“各学科均衡发展”和“全面素质教育”呢?

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如何,教育部门还可以提高督导评估进行检查,但其他社会各界,却只能通过会考(中考)成绩来了解评判学校的优劣。所以,在中考的“指挥”下,五大学科的教学工作,成为学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这里的“教学质量”无疑是指中考五大科。在这种中考模式下,学校的学科教学必然失衡。

一是学校师资方面向五大科倾斜。学校不仅重视五大科教师的配置,尽量把教学骨干安排在九年级,而且会千方百计吸引吸收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对于非主要学科,学校就不会重视,配置不齐,经常是非学科教师兼课。这样的后果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学校老师不重视教,学生也是不喜欢不重视学,很多学生都是采取随便应付、及格就好的态度,吃力不讨好,教学质量不高。

二是生源流转失衡。在名师名校效应的影响下,优秀学生都通过考试、迁户转学等涌向名校,名校生源好,师资又好,当然教学质量就更好;而普通学校,生源不足,招生困难,优秀学生更少,本身师资又没有优势,所以与名校的差距就变得更大了。所以这些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加不注重非中考科目的教学。但是,高中阶段,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都要开设,都是高考的学科。因为初中基础没有打好,无疑给高中的学习带了很大的困难。老师和学生都需要花

2 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费更大的努力去补救,这无形中增大了高中师生的负担,也影响了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

二、学科均衡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学科设置,初中阶段开设的各个学科,都是基础学科,都属于文化科学素质,都是学生升学之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都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还是只注重中考主要学科,忽视非主要学科,就会重新走回“应试教育”的老路。同样,教育督导评估作为对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全面的整体的检查、督促、指导和评估,也应该注重学科的均衡发展,对学校提出明确的具体的要求,才能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落到实处。而不是跟着中考转,只重视五大科的教学质量,忽视了其他学科的教学。

三、促进学科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

既然学校出现了学科教学不均衡的现象,脱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作为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综合检查指导的督导部门,理应纠正时弊,采取相应的对策,协同上级主管部门,督促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加强学校管理,改变校长的管理理念。管理是提升学校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应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为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要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建立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不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因此,校长不能只追求升

3 学率,不能只看基门主要科目而忽视其他科目的教学。

2、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应该增加素质教育方面的具体指标,增加有关“初中开设的各门基础学科都应该均衡发展”的要求,并且有具体的指标和资料目录,以此来督促学校重视非中考学科的教学;另一方面,要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建言建议,改革中考学科设置,从升学考试这个产生偏科的根源上入手纠正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考察学生的各学科水平,让学校工作回到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

3、完善中考、调考制度,重视教学结果管理。九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截止学段,是向高一级学校升学的阶段,进行选拔性考试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从贯彻素质教育的本旨出发,为寻求各基础学科的均衡发展,按初中课程标准开设的学科,均进行统一考试,都计入毕业升学成绩,并作为高中阶段录取的依据。这样,学校就不会只注重语、数、英、物、化的等学科,而是全面均衡分配师资和资源,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学生也不会只重视中考主要学科,偏科发展,到了高中又来亡羊补牢;家长和社会也会清楚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加强对学生的督促辅导。而且,我认为其他学科的等级制度不利于人才的挖掘,学生个性的发挥。“等级制”本意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实质上并没有改变,反而会使某些学生而因此会失去升学的机会。自从中考制度改革以来,社会对现行的考试制度争议一直都没有停过。

4、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明确考评方案,明确考核措施,明确奖惩办法,努力营造人人思进、公平竞争、优绩优酬的质量氛围。分别从以下几个层面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奖惩激励机制的:一是建立学校工作人员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工作绩效奖惩激励制;二是建立对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工作考核评价机制,采取学校考核、述职、教职工投票三结合的办法进行,既强调结果又注重过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的创造性;三是完善了以师德考核、教学质量考核、绩效工资发放考核为主要内容教师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以

4 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5、学校改变管理理念。学校要对非主要学科的教师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管理细则,不要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中的地位不如中考学科的教师,反而要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心理辅导和重视程度,让教师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责任意识,从而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和主动意愿,为学校教学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更不容从事这些学科教学的教师有半点的松懈。虽然考试要求降低了,对学生的评价也没有一种科学量化的过程,但这些学科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是潜移默化、春雨润物般的细致入微,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作用之大不容我们忽视。

义务教育阶段,应该给所有学生提供同等条件的学习机会,使适龄儿童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都得到普遍发展。其中文化科学知识就是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设的各门基础学科,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切不可因噎废食,顾此失彼。对于因中考而导致的只重视中考学科,偏废了其他学科的应试教育弊病,是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督导部门、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彻底改进了。

要真正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状,以科学发展观去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更新教育观念,完善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

推荐第5篇:教育督导论文

构建和谐美好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校园地理为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醒人们所说的: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具有规章制度所不可替代的影响。环境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不可忽视。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学生认知的发展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的,与该学生所处的外部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我们耳详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没有文化的母亲都十分重视环境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下面就如何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突出学校的活动育人特色,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谈一些浅见。

1、营造丰富多彩的特长教育氛围

成立各种团队,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活动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成立各种团队是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学校培养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利用各种团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有着重要意义之后,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如舞蹈队,合唱团,篮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绘画组,航模组,科技组,书法组,美术组,刺绣组、计算机绘画组、网页制作组,电脑绘画组等等。

陶行知先生在1919年7月,《新教育》演讲中指出:“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学校各种团队就成了学生自我意识的摇篮,自主发展的舞台,自我教育的阵地。各种团队在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方面就能发挥有效作用,发掘了学生的个人潜能,突出了学生的个人特长,为学生的自主发展营造了环

境。使学生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充满兴趣,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成立各种团队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过去我们在强调教育功能和途径时,比较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对“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则不太重视,其实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忽视活动环境氛围的营造,不可忽视活动育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缺乏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学校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

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最乐于参加的,活动也是教师实施教育学生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在活动中育人就有了充实的内涵和不可小视的意义。多年来我们小学就十分重视活动育人的功能。如: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学雷锋、扫墓、踏青、郊游、古诗词经典诵读等活动,利用“三八节”、“老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开展一列感恩教育活动,召开运动会、举办大合唱、诗朗诵、广播操、队列、篮球、讲故事、演讲等比赛活动,配合“知荣明辱”举行辩论会、劳动实践能力大比拼、班级板报、手抄报评比、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宣传“八荣八耻”、“杜绝四乱”、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结合法律知识学习,举办报告会、读书会,开展我是小交警、我是小军人(当兵一日)、我是普通话推普员、小手拉大手,小小劝导员等活动,同时学校还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区市级的献词、献花、鼓号队出队等活动。

正因为活动的多花样、多层次、多内容,营造了浓浓的育人氛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团结意识和成才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正如陶行

知老先生所说: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

3、重视校本课程的开设,将活动引进课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我所在的学校也十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设,制定了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将书法学习、绘画学习引进了课堂,还开设了大课间活动课和中华经典诵读课。这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实践中提高,在充满快乐的体验中成长,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内在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的过程。从课程的文化性中,人们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品质。将活动引进课堂,让老师从长期以来就课论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视野去立体地审视课程的位置与价值,时刻关注课程学科价值与教育价值。让老师从静态中走出来,努力关注每个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动态变化,及时地调整预设中的目标,尤其要关注动态生成目标。让老师从小课堂的视野中走出来,把课程学习活动作为一个教学整体来设计,让校本课程成为更具有挑战性、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途径。

育人模式受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支配,将活动引进课堂,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的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学生终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4、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拓展德育新天地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网络正以其神奇的速度介入世人的生活,也闯入了我们的校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让网络成为积极向上的主流教育资源,是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教育和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勒令禁止。因此,我们通过上网指导和训练,为同学撩起网

络这层“神秘的面纱”,让孩子了解更加广阔的领域和空间,满足他们对网络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求,让学生懂得上网不仅仅是“聊天、游戏”和“交友”,还可以阅读、欣赏、创作和学习。通过加强上网指导和训练,使网络这块德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一是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不断增强,学会了如何正确识别是非、真假、美丑;二是学生的欣赏品位进一步提高,积极主动地吸纳那些对自己身心发展有利的信息;三是学生的法律知识和网络责任感得到强化;四是学生的道德意志力明显增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自觉规范网上行为。

校园文化依托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将通过一定的文化教育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因而从某种意义说,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定能为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第6篇:小学教育督导论文

加强教育督导,与课改同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督导制度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之一。教育督导不仅是一种教育管理行为,而且具有代表政府行使执法监督检查、规范教育行为和教育工作运转机制,对教育工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教育督导制度不仅能有力地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一、确立学校主体责任的教育督导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新形势下学校所担负的责任,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就是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就是为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对每一个学生全面负责,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最佳的条件和环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走向成功。在对学校进行督查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偏见,就是某学校的考试成绩好,就会认为其素质教育抓得好,就尽到了所有的责任。这种偏见无形中加剧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往往导致违背教育规律和违反教育法规的办学行为,其后果是不断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也就根本谈不上实施素质教育了。可见,我们应该以正确的督导观加以引导,唤醒学校的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学校依法办学的自觉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得以健康成长。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学校校长、教师、家长要充分认识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三、加强德育教育督导,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学校德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在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三体”教育在德育的总体设计上,坚持以“做人”的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在教育内容上着重解决学习动力和学风、品德行为和劳动观念等问题。在教育中,要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导向,始终抓住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爱国教育;振兴中华、立志成才、勤奋学习、和谐发展的成才教育;行为习惯、劳动及心理素质教育。简而言之,即培养学生具有民族正气、个人志气,维护并建设良好的集体风气。在实施“三体”教育中,应坚持以“做人”的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贯彻始终。如果说,“做人”的教育主要体现了学生整体的需要和要求,那么立志成才教育则能更多地体现个体的差异和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是他们自身的发展。德育的实效表现应该是促进而不是脱离这一过程。学科教学中除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外,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良好习惯的教育,以及意志、毅力等个性品格的培养。没有学生自己的活动就没有有效的教育。而教育活动的系列化和制度化是建立教育阵地、保证活动开展的必要措施。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坚持课内外结合,形式要灵活多样。有的可结合学科教学进行,也可按一定的教育内容和目的单独组织;可集中进行,也可分散安排;可走出去,也可请进来;可由学校或班级教师组织。也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织去安排实施。每次教育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注重实效。校园环境建设要坚持教育性和知识性原则,做到绿化、美化、净化。体现教育性的重要标志是校风和班风,是宽松和谐的、健康向上的人际环境。要认真搞好班集体建设、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集体的建设,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觉悟。因此,作为教师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奠定爱国主义的基石,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成为效国之才。教师应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现行的各科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管是语文、数学、社会,还是音乐、体育、美术,无不蕴藏着爱国主义思想。教师应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制订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和德育计划,将具体的要求落实到各科知识的传授之中。例如:数学教学中,讲授《圆的周长》,介绍圆周率的知识时,让学生知道我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是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六位小数的人,他比欧洲数学家得出同样的结论早六百多年,让学生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在体育教学中,介绍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平时刻苦训练,终于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鲜艳的五星红旗首次在奥运赛场上升起,作为中国人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在音乐教学中,要求人人会唱《国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通过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对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并举;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可把德育内容变成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注重生活实践,让学生体验创新之乐。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教师,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着力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绝不能观望与等待,唯有加紧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千千万万的创新人才,才能代表中华民族以豪迈的姿态走向世界,迎接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开展课内外活动时,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实践,将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不断予以创新,不仅可使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树立创新的志向,体验创新的快乐,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增长他们的创造才干,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 捕捉创造因素,激发创造热情。创新勇气是创新行为的精神动力,它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培养创新的勇气,特别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空间。教师要善于从队员的一言一行中,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点滴小事里,捕捉创造因素,运用各种方法去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培养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勇气。

五、与课改同行,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督学工作最大的突破是聚焦课堂。督学深入课堂,目的在于掌握新课程的进展情况,发现学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具体困难和存在问题。通过对师生课堂活动的观察,考察学校管理的实效性:正确的办学思想是否得到贯彻、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理念是否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德育首位的精神是否得到体现、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否取得实效等等。听课之后,及时反馈,关注教师的教学思考,强调立足课程改革与教师商榷探讨,促进了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推荐第7篇:中小学教育督导论文

督导是对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员工进行管理的人。小编整理的中小学教育督导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内涵、必要性入手,指出现今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健全各省各级领导机制、成立督导机构、完善中督导制度、丰富督导形式和内容四项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督导;中小学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内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含义在我国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就其词义来说指被督导者在有经验的督导者的指导帮助下,实践咨询技巧,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过程[1]。其所包含的内容也没有明确指明,在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主要包括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人才培养课程计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资格认证制度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规范[2]。而在我国,仅就现阶段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是从属于教育督导下的一种专项督导,多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部门及相关专业学者组成的调查研究队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检查、评价、指导等,以调查研究、提供建议为主。

在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服务中,“心理督导”是一个重要概念,指学习者在有经验的督导者的指导帮助下,实践咨询技巧、改进咨询工作、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过程[3]。它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两者同是督导,均是由督导者和受督导者组成。在督导过程中,督导者需要帮助受督导者更有效地服务于服务对象,提高受督导者的专业技能和自身素养。其不同点在于:首先,从督导对象来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针对的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工作者,心理督导更多针对的是年轻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其次,从目的而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的是全体中小学学生,并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咨询和辅导,其目的更多是以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主,促进实践咨询技巧为辅。而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为了培训年轻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以完成其临床咨询与治疗任务。由此可以看出,心理督导的范围比较狭窄,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范围更广。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必要性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教师都不配套,为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其的重视度,创设更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良好的督导必不可少。

2.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督导,除了可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还能够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满足其成长需要。现阶段,我国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良莠不齐,有的是经过院校专业教育及训练的,有的则是通过短期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及积累经验成长起来的。为了帮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掌握心理学及教育学相关专业知识,让他们用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学生,用优秀的专业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对其实施督导显得至关重要。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现状

1.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认识有待提高

近年来,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进行了广泛的关注。从政府角度来说,2012年底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教育督导部门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从地方和学校的角度来说,一些教文体局督导室纷纷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查小组,对所在地区的中小学进行督导检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还纷纷制定相应计划以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上海为例,在《浦东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中,明确提出建立督导评估体制,并列出督导评估指标。而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认识到督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一次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的督导现状取样调查中,89.9%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应该由专家或督导来评估专业人员的服务情况[4]。可见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重视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到各种资源的限制,我国一些一线城市发展(如上海、北京、广州)较好;而

二、三线城市虽有一定的重视度,但专业督导机构及督导规范性较为欠缺,特别是一些西北地区相对比较落后。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工作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善。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制度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督导队伍不合理,督导者培训方案空缺,督导过程标准化较低。在督导队伍方面,大多由政府相关人员和领导组成,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在督导者的培训方面,除了一些一线城市,其余各地培训方案也较少,良好的督导者选拔措施和有效的督导者培训机制并没有建立。在督导过程上,督导原则没有标准化,督导评估更多为鉴定性评价,缺少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以学习发展过程为对象的发展性评价[5]。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形式和内容有待丰富

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形式和内容均较为单一。在督导的形式上,主要以专家专项督导为主。专家专项督导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督导形式,其速度快、倾向性清楚、对比性强、调节决策及时的特点[6]有助于发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寻找原因及提出改进的建议。在督导的内容上,包括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观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团体咨询活动、实地察看心理咨询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查阅核实相关档案资料,等等。近些年,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一些地区逐渐充实了督导的形式和内容,但在各省市的心理督导中,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落后的地方,督导的内容还是较为单一,并没有体现出专业性和实践性。

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策略

1.健全各省各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工作领导机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各省各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机制,在全国大部分省、市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行政指导力度的同时,更能够卓有成效地保障和促进基层学校开展此项工作。

2.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机构

2011年吉林市一位政协委员就《关于成立“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中心”》(第57号提案)提出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机构。提案中明确指出,吉林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专人、专家负责(比如省教育厅的督导少有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专门的研究和督导)此项工作,出台的相关有实效操作性的文件也很少见[7]。这种情况不仅仅在吉林一个地区存在,我国大多地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依托各省市地区大学心理学专业的专家资源及在中小学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机构,可以通过行政督导,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开展;还可以依靠目前已有的专、兼职心理教师资源,切实加强对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力度。

3.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制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教育督导部门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而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督导制度的完善,既要以我国的教育现状和社会文化背景为根据,也要参考国外心理督导理论,引进良好的督导模式,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具体可行的中小学心理健康督导方案。

首先,要确定督导的队伍,督导的队伍除了巡回督导专家队伍,各中小学还可以聘请相关专家担任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驻地督导工作[8]。比如在美国,为了提高职前心理教师的实践能力,开设了在校期间的实习和见习期(试用期),且均有两个督导教师全面指导[9]。我国也可效仿欧美国家的一些做法,让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督导教师全面指导一线心理教师。

其次,严格要求督导者的任职条件,制定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培训方案,包括督导受训者的素质要求,督导理论学习,督导方法和技能的训练,督导的伦理规范,督导实习,并对培训课程订出审核的标准等。

再次,要规范督导过程。督导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工作标准,包括督导原则、督导评估标准等。以南京为例,制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评估六要点,其中每一要点又包括若干操作细则[10]。此外,还可以发动被督导对象、单位或个人积极参与督导评估的活动,督导双方共同确认评估结果。

4.丰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形式和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形式和内容也需多样化。在督导的形式上,除了专家专项督导外,朋辈督导、区域性督导和校本部督导等督导形式也应该予以重视。

朋辈督导作为一种团体督导,即一个群体的工作者(以12人以下为原则)与督导者,定期用小团体讨论方式进行督导。在朋辈督导中,“督导者”由参与成员轮流或推举的方式产生,是同一个层次的专业助人工作者(心理教师)之间的互相督导,心理教师既是督导的对象,又是督导的主体,定期举行,顺应了心理健康教育效用长期性的特点[10]。如南京玄武区教科所在2005年就施行了“小学心理咨询朋辈督导”计划。

区域性督导主要是根据学校所在区域,不同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之间进行的督导,而校本部督导主要是指校内进行的督导检查,两者的方式和专家专项督导较为相似,两者相结合更有利于发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使督导更具有针对性。在督导的内容上,除了现有的内容外,还可以为学校心理教师提供个案督导、专题研讨或专家讲座等。这样一方面既可以提高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满足其成长的需要,又可以提升其专业知识和素养。

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是一项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制订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规则、方案,以切实的政策和相关的制度来保证督导的顺利实施。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工作正处于发展阶段,心理学和教育学工作者应积极地提出相应策略,完善制度,不断实践,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66.[2]姚本先,朱丽娟,王道阳.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与督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1(2):17-19.

[3]季建林,赵静波.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伦理学问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7-44.

[4]梁毅,陈红,王泉川,钱铭怡,黄希庭.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的督导现状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10):685-689.

[5]凌飞飞,赵新云.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05,(8):46-48.

[6]韦俊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若干问题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35-37.

[7]关于成立“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中心”(第57号提案).

[8]李娟.学校心理咨询督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青少年研究,2004(5):21-22.

[9]王宏方.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过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9):24-26.

[10]宋宁.心理教育的“朋辈督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4):22-23.

推荐第8篇:教育督导论文资料

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

第三章 督导的实施

第十一条 教育督导机构对下列事项实施教育督导: (一)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管理等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二)校长队伍建设情况,教师资格、职务、聘任等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招生、学籍等管理情况和教育质量,学校的安全、卫生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校舍的安全情况,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的配备和使用等教育条件的保障情况,教育投入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三)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均衡发展情况,各级各类教育的规划布局、协调发展等情况; (四)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政策规定的其他事项。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包括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处理好哪些关系,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要求等 ? 教育是以培养和造就人才为目的。进入21世 纪,如何培养适应新世纪所要求的新型人才是当前 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1世纪人类将面临着 多方面的激烈竞争,日新月异的科技信息竞争、飞速 发展的经济竞争以及综合国力的竞争,归跟到底是 人对丫肉竞争。站在21世纪的制高点,谁有高素质的 人才,谁就能抢尽先机,谁就能稳操胜卷。因此,21世 纪的中学化学教学,已不仅仅是关心提高学生的知 识水平问题,而应特别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各方面 素质的培养

一、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和学两过程的有机统一。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以学论教”是化学教学的一条新的教 学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 体,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这几 乎是所肩“教师的口头禅,但由于受旧的教学思想的 束缚,在实际教学中放不开手脚,总是怀疑学生的基 础知识和能力,怀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以 至于目前仍有相 当一部分教师重教轻学,而忽视对 他们学法的指导。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一个思字道出了 方法上指出教法的真谛。教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导”上,“导”是开导、引导、疏导,而不是以教师为主 体来行使权力,强迫学生来接受知识,或者是主宰课 堂45分 钟,搞满堂灌填鸭人。教的主导作用只有通 过调动学生“学”的自觉性、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因 而在教学中,引导他们自觉地动脑、动口、动手大胆化的 探索。勇于发现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学校的 主体是学生,教学质量的好坏应由他们来体现。教师 的教是外因,通过学生的学内因才起作用,自觉性、主动性就是内问起变化的反映,是在明确学习任务, 了解学习意义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学习责任感和学习兴趣的综合体现。只有自觉主动的学习,才能产生 最佳的精神状态,才能愉快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才 能深刻理解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才能真正成 为学习的主人。

二、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现代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交给 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学生 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终生受益。特别是在知识 爆炸的今天,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汲取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处理好发展智力因素和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学生的智力发展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既有 直接与认识过程的感觉、知觉、想像、记忆和思维等 智力活动构成的操作系统。又有动机、兴趣、意志和 性格等非智力心理品质构成的动力系统。两者在学习生活中.共同起着促进和协调作用,学牛成绩的好 坏,智力因素固然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非智力因素也 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甲:。 如今,在化学教学中只重视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 素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这也是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 化的一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树立智力因素与非智 力因素并重的观念。

四、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化学教学是化学思维活动 的教学,应着眼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活动的结果。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较为突出, 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五、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内教师要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形式,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 项教学内容,但课堂教学不是唯一的渠道。学生的课” 外空间很大,要充分利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带领 他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组织他们参加课外兴趣小 组,收听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阅读科普读物,上网 学习以及参加社区服务、旅游、社会调查等丰富多彩 的课外活动。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些研究 的课题让学生进行探索。

六、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发挥个性特长的关系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学必须坚持全体性和全面性,即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重视每个学生的发 展,同时还要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 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逐步养 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为他们创设成功的 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和发展 学生个性特长相结合,才能达到在化学教学中全面 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在教育督导视角下,探讨对初中留守学生的法制教育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但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和农民工自身经济条件和其它因素的限制,他们只能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在他人监护下学习、生活,进而出现一个新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2008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1•3亿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1],农村留守儿童已非常普遍。目前,在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青少年法制意识的今天,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问题也日渐成为我们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G村小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缺失现状

安顺市西秀区G村有人口1691人,少数民族人口129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6•52%[2]。该村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收入结构单一,贫困人口较多,多数青壮劳动力常年在贵阳、广州、深圳等地打工谋生。G村小现有学生324人,其中留守儿童为79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37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4•38%[3]。据学校统计,相比较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引导,65•8%人常常有打架、偷盗、敲诈、逃学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89•8%的学习成绩比较差,10•12%的性格内向,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不愿意同外界交流,其中女生占85%,三年级以上学生居多[4]。留守儿童问题是G村小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点之一,学校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引导和管理。目前,该校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差,法制意识淡薄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难以监管,祖辈对孩子很溺爱,造成孩子自私任性、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逆反心理严重。他们要么孤僻不合群,显得懦弱、内向,要么领头闹事,满嘴脏话。自控能力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法制意识淡薄。据统计,学校每学年发生违纪现象学生中,其中留守儿童占85%以上[5]。而非留守儿童学生中,发生这种现象的机率就低。

2、社会辨别能力低,安全隐患较多,极易受到伤害

“留守儿童”失去或脱离家长的适当约束与科学引导,辨别能力低,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遇到突发性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往往容易被不法分子作为侵害对象,极易受到伤害。据学校反映,在校的留守儿童中,有3名学生经常和社会闲散人员厮混,屡教不改,甚至还违反校规、昼夜上网、和社会闲散人员一起恐吓敲诈同学。

3、学习成绩差,学习动力不足,学法积极性不高

留守儿童大多是和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的。老人们年龄偏大,且大多数是文盲,只能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在学习上根本无法对孩子进行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他们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孩子在学校反映出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作业完成普遍较差,厌学情绪日趋严重,学法积极性不高。仅2010年,该校三年级就有3名留守儿童因认为上学无用而辍学。

4、心理障碍多,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导致成长问题

由于远离父母,留守儿童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老人和孩子的思想观念有极大的差异,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老人无法顾及孩子的情感变化,时间长了容易引发各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缺乏自信、自暴自弃、自我封闭、思想极端等,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的父母为了补偿孩子,给孩子增加零花钱,提供过度的消费条件,养成孩子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习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亲情交流,心理障碍比较多,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导致成长问题。同时,G村地理位置偏僻,对外交流少,校园文化单调,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更为普遍。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的对策

1、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法制教育方面的主体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法制教育机制 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是不完整的,就迫切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进行弥补。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学校主阵地、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关注留守儿童,要调整课程设置,增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法制观。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帮助,坚决制止“管优不管差”的现象。要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而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定期与留守儿童外出打工的父母联系沟通,指导他们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构建学校监护网。同时,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往往是教育工作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学校可发挥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的主体作用,坚持“四化两结合”工作机制[6],坚持部门责任法制化,法制化教学科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制度化,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心理素质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法制教育机制。

2、以学法为契机,拓展宣传渠道,强化法制意识 学校可以聘请法律界人士或安顺学院“普法协会”的志愿者作为学校的法制教育老师,定期给孩子们上法律知识课。组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组织观看省教育厅配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专题资源》、《呵护———未成年人伤害事故处理与预防》、《小小律师》等教育教学光盘。不断拓展法制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壁报、红领巾广播室等媒体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强化法制意识,使学法用法深入人心。让普法教育走进校园,使留守儿童逐步养成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

3、提高留守儿童社会辨识能力,使之自觉远离违法犯罪

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我防范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辨识能力,从而对那些思想不稳定、有潜在违法犯罪意识及有劣迹的学生时刻敲响警钟,防微杜渐,将一些违法犯罪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学生发放普法读物,组织学生听法制报告、参观监狱、看守所、少管所等。请服刑或劳教的青少年现身说法,给他们上警示教育课,让他们从小就对法律知识有所了解,有清醒的是非对错观念,从而进一步远离违法犯罪活动。

4、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增进法制与心理教育能力

学校教师在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思想、行为和个人素质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和模仿作用,所以应加强对教师的法制业务培训。一方面,学校要严格把握教师聘用的程序,提升全体教师的法制业务水平,特别要注重教师对法律法规及教育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要在全校教师中普及法律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教师树立法律及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教师要学法、懂法、用法,熟练掌握并运用法律法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法规教育。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可借助5月25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等活动,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或聘请安顺学院教育管理系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开展学生心理干预和疏导,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及心理健康意识。

5、整合社会资源,尽力弥补留守儿童的家庭缺失感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大规模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学校要从思想上、办学理念上加大在法制教育上的投入,树立学习法律意识“从娃娃抓起”的思想。呼吁社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给与资金和人力上的帮助[7]。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结对帮扶活动,尤其是帮扶民族地区的贫困留守儿童,争做“爱心妈妈”、“代理家长”,关心留守儿童学习和成长。利用安顺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资源,通过共建心理咨询或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等形式,择优挑选大学生志愿者,建立“代理家长制”。大学生志愿者在空余时间定期去看望留守儿童,或者通过电话、信件的形式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爱和温暖,从而弥补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失感。

结语

根据《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并提出要完善在校学生知识结构,使法律知识成为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内容,努力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的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确保青少年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完成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任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切实维护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留守儿童无疑是青少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特殊群体是我国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将继续,这种现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留守儿童的学校法制教育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推荐第9篇:督导教育年会论文

广州市第十六届教育督导年会论文征文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的初探

【内容摘要】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主要阐述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题鲜明,论点突出,明确地提出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管理方法以及对教育规范化的思考。 【关键词】人才培养; 规范; 素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因此,加快培养造就新型人才,为新型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自然也就成了人才培养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是我们教育者当务之急的工作之一。然而,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化,以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字为目标,以强化学生写字教学和教师普通话培训、测试为抓手,不断加大各项工作力度,争取好成绩。

一、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认识

学校要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通过学习,使全体教职工认识到: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是践行“三个代表”,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语言文字工作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语言文字规范化尤为迫切,它有利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规范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二、健全机构,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落实人员,这是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保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将其列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并积极实施。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领导小组,语文组全体教师负责学生日常“听、说、读、写”的训练。

三、坚持依法推进,强化目标管理

坚持依法推进,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学校依据《国家运用语言文字法》,结合省教委、语委关于贯彻国家三部委《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对教师普通话提出了明确要求:凡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100%达标,194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学校管理人员、教辅人员、教职工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三级甲等,在年龄范围内的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全部达到二级甲等,其它学科教师必须全部达到二级乙等,并把它作为评估教学质量、评选优秀教师、评聘教师职务一个重要依据。在优课评比中,课堂使用普通话教学成为评课的一项重要内容;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成为我们招聘教师的先决条件。

四、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规范意识

学校在强化法规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的同时,还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规范意识。一是有计划地举行普通话培训,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和应用能力,二是学习国家语委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教育部和国家语委2002年3月份颁发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增强教师应用的本领。三是认真组织好每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四是在校园显著位置如教室楼梯处张贴长久性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牌;五是杜绝盗版资料,印章、校徽、牌匾、标语、灯箱、文件等必须用字规范。学校利用宣传栏、黑板报进行书法比赛作品的展览,从而达到宣传、辐射的作用。

五、规范化的思考

然而,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是使用繁体字、别字、甚至错字,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同时也违背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义和作用。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阻力重重,很难突破,究其因就是在于没有把握好教育的核心问题即主要矛盾,这需要超常规的洞察能力。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精髓在于因人施教的人才教育,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事实上,现在我们当中有一小部分的老师,对改革的认识不够,意念不强,在教育教学内容、方法上始终保持传统的做法,参加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大讨论的积极性不够高,这显然影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发展。在教育改革的大道上,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开放思想,认真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论,新方法,努力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人才需要培养,培养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改革,改革需要创新。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均衡发展的理念下,以人为本,重在发展,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我相信,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加强学习,素质教育一定会更上新一台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作者姓名:李水英

联系地址:广东省从化市太平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87811601 13926138809

推荐第10篇:教育督导论文魏征1

【第三届山东教育督导论坛征文】

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武城县李家户镇中心小学 魏征

【摘要】: 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对引导中小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学校自评制度,提升学校自评水平,是促进学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举措。伴随我国“两基”评估工作的推进,我国教育督导制度中督导机构定位不明确,制约着教育督导职能的发挥。因此,要优化教育督导队伍的结构等,使教育督导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督政、督学 【正文】

自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而恢复重建以来,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育督导的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影响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我们应该从当前教育督导的实际出发,发动全体教职工参与自评工作。召开教职工大会,学习《指导方案》和《评估细则》,让教职工明确目的和意义、方法和步骤,明确评估指标的内容,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教职工成为评价的主体。

一、制约当前教育督导职能充分发挥的主要因素

我国的教育督导具有紧密结合的两大职能:一是履行本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的职能,即“督政”;二是履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进行监督、评估检查、指导的职能,即“督学”。多年来的教育督导实践表明,基于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不健全而呈现的

1 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直接制约着我国教育督导职能的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现行的教育督导机构定位不明确。

教育督导是指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为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所辖地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制度。这里仅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从宏观上肯定了教育督导的行政监督意义。督导机构的性质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部设置的专门负责对下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帮助和指导的行政职能机构。

2、我国现行教育督导机构独立性不足。

有些地方教育督导机构表面上由人民政府设立,挂人民政府的牌子,实质上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首长的领导。另外,从理论上讲,教育督导机构应为行政机构。但绝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督导机构为事业单位性质,致使教育督导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二、促进教育督导职能充分发挥的对策

为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必须改革和完善学校的教育督导体制,保证教育督导职能充分发挥,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1、依法规范教育督导机构的性质和职能,树立教育督导工作的权威性。

在学校建立和加强教育督导制度是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教育督导的权威建立在其特殊的机构性质、工作职能和督导评估结果的应用上。要使学校教育督导工作的职能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依法规范教育督导机构的性质和职能,树立教育督导工作应有的权威。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完善校园教育督导法,明确规定我国的教育督导机构为:人大授权、政府设置、与教

2 育行政主管部门平行的专门负责教育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行政机构,其基本职能是督政、督学。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育督导机构在队伍建设、督政和督学过程中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掣肘”行为,提高教育督导的实效性,实现其行政监督和专业指导的紧密结合,真正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2、完善教育督导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督导的范围和内容日趋拓展,督导对象也日趋多元化,迫切要求加快教育督导法制化建设的进程,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政策体系。目前,要抓紧制订和出台《教育督导条例》(2008年2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教育督导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并对教育督导机构的设置、主要职能、人员编制、经费保障以及结果运用等实质性问题予以明确规定,为各地开展教育督导工作提供法律依据。条件成熟时,建议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部门行政法律《教育督导法》,使督导行为拥有法律和权力保障。这样,从“督政”的角度看,可以保证教育督导对违背教育法规和教育方针的错误倾向及违背教育规律的错误做法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和制止。从“督学”的角度看,可以保证教育督导更能深入课堂一线的实践,触及教育行政改革深层次的问题,从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督导职能的有效发挥。

同时,要适时加快制订相关教育督导单项政策的进程,丰富政策体系内容,优化政策体系结构。首先,要继续推进国家级教育督导单项政策的制订工作,增加教育督导单项政策的数量,从而扩大政策体系中具体政策的涵盖范围,

3 实现具体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与相互协调;其次,要加强地方教育督导政策的建设,各地要制订具体的督导规章,完善地方教育督导政策子体系,各级政策制定部门在制订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上下级政策的协调性和连续性。总之,只有适当增加教育督导具体政策的数量,注意教育督导政策的配套,才能最终形成以《教育督导法》为核心、各级教育督导政策有机结合的教育督导政策体系,进而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实现政策体系的“完善化”,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优化教育督导队伍的结构,提高教育督导督学的专业化水平。

督导人员是教育督导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组成结构和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督导工作的效能。国家要结合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制定选拔督导督学的统一标准,把握年龄结构、职业结构和专业结构,严格进行梯队遴选,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继续加强督导督学的岗前培训工作,并在督导实践中不断提高督导督学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第一,建立督导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抓好督导人员的考核与评价,让那些德才兼备、热爱督导工作的人员能通过竞争或考试走上教育督导岗位,并通过其工作实效来树立督导人员的权威,推动教育的协调发展。第二,加强对督导督学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与作风建设,引导他们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熟悉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树立不畏人情和权势、敢于坚持真理的良好风范,以模范的言行来体现督导的严肃性、权威性和重要性。总之,教育督导队伍建设状况直接职能的发挥,关系到教育督导的成败和实效,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促进督导督学专业化,势在必行。

4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督导作为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保证教育质量的监控环节,必然会越来越得到重视,教育督导的地位必然会进一步得到提升,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必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外部环境也将会逐步改善。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指导下,我国教育督导的职能将会得到尽情展现,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一定能够走上真正的健康、协调、稳步发展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至立《努力开创21 世纪教育督导工作的新局面》,《人民教育》2005年第12期。 [2]肖小华《我国现行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中的问题及对策》,《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 期。

[3]乐毅《我国教育督导与评估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2期。

[4]王桃英《教育督导专业化的政策性探讨》,《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3期。 [5]李帅军《新时代背景下现代教育督导观探析》,《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8期。 [6]詹华琴《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历史、特色、问题与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06 年第3 期。

[7] 程振响《发展性教育督导:当代教育管理发展的理性选择》,《江苏教育》2009年第8期。[8]李卓《我国教育督导机构独立性之探讨》,《教育探索》2004年第9期。

[9] 李德龙《我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的反思》,《当代教育科学》2004 年第16 期。

作者简介 :魏征,女,1987年10月出生,小学一级职称,现工作于李家户镇中心小学,负责督导评估工作中部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邮编:253306,联系电话:15965341869,邮箱:zhengzhengyoujian@126.com. 5

第11篇:督导论文

完善教育督导职能,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平阴县玫瑰中学 刘广生

教育督导在国际上已作为一种普遍通行的强制的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教育的科学管理之中,而且已经愈来愈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现代教育制度日臻完备的重要标志。 教育督导是指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为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所辖地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制度。这里仅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从宏观上肯定了教育督导的行政监督意义。督导机构的性质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部设置的专门负责对下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帮助和指导的行政职能机构。我国的教育督导具有紧密结合的两大职能:一是履行本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的职能,即“督政”;二是履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进行监督、评估检查、指导的职能,即“督学”。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育督导的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影响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我们应该从当前教育督导的实际出发,分析制约我国教育督导职能充分发挥的成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期完善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

一、现行教育督导取得的成绩

自恢复、重建教育督导制度以来,经过十儿年的努力,教育督导工作已初步打开了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的来看,这几年的教育督导工作的主要成效表现在:第一,推动了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促进了地方增加教育投人,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学条件。第二,推动了《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加强了对(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执法意识,纠正了一些违反《义务教育法》的现象。如落实义务教育经费、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解决拖欠教师工资、控制辍学率、加强德育工作、改造薄弱学校、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等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近年又学校安全、校园文建设等工作列入其中。第三,促进了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在督导检查中及时纠正了一些违背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的错误做法。第四,及时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报告教育工作情况,为领一导决策提供了依据.第五,在教育督导实践中,各级督导机构发挥了职能作用,也使督导队伍受到了教育和锻炼,进一步证明了建立教育督导制度的必要性,增强了教育督导的权威。

二、制约当前教育督导职能充分发挥的主要因素

1、我国现行的教育督导机构定位不明确,权威性不够。

我国的教育督导机构设置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部,而教育行政部门与下级人民政府之间无隶属关系,只有公务协助关系,也就无权监督、指导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这必然导致教育督导的权威性不足,“督政”职能自然难以充分发挥。同时,离开下级政府部门的支持而督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可能因督导的权威性不足而导致“督学”难显其效。其二,既然明确了教育督导机构是行政职能机构,就应该依法享有国家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行政管理。而实际上,它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内设机构,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要受本级人民政府或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才能对下进行督导,自然会影响督导职能的充分发挥。

2、我国现行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不统一,独立性不足。

目前,我国的教育督导机构体系基本形成,其设置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督导机构是教育行政部门内设的一个职能部门,权力来源于教育行政部门;二是教育督导机构设立在教育行政部门内,但级别比其他职能部门略高;三是督导机构在级别上与教育行政部门平行,教

育督导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兼任。无论是哪一种类型,本质上都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内设机构出现。这种设置决定了各级教育督导机构没有足够的独立性,在人、财、物、职责分工、考核、奖惩等方面都依附教育行政部门,难以独立开展工作,其督导职能难以展现。有些地方教育督导机构表面上由人民政府设立,挂人民政府的牌子,实质上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首长的领导。另外,从理论上讲,教育督导机构应为行政机构。但绝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督导机构为事业单位性质,致使教育督导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3、我国现行教育督导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高。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督导队伍的整体结构不够科学,制约着教育督导职能的发挥。第一,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现象严重。许多地方把督导机构当作二线机构和安排老干部的单位,存在着“老头子、空架子、做样子”的形式主义现象。督导人员体质差、精力不足、进取心和创新精神不够,影响着教育督导职能的发挥。第二,职业结构不合理,难以担当督政、督学两副重担。一方面,各级督导大多来自教育系统,基本上能顺利“督学”,但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情况很不熟悉, “督政”能力不够。另一方面,督学队伍以教育行政干部为主体,指导教学没有优势,无法有效行使“督学”的职能。第三,专业结构不合理,难以涵盖各类教育。当今教育督导的对象不断扩大,大多来自中小学的督学,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领域的督导,要深入到专业学科领域更是困难重重。

三、促进我国教育督导职能充分发挥的对策

为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必须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教育督导体制,教育督导是现代教育行政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行政监督机制。当前要使教育督导对教育中政、教、学三方面的督和导工作顺利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教育督导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新时期的工作重点,建立一个具有相对权力的教育督导机构,保证教育督导职能充分发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1、依法规范教育督导机构的性质和职能,树立教育督导工作的权威性。要使我国教育督导工作的职能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依法规范教育督导机构的性质和职能,树立教育督导工作应有的权威。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完善我国的教育督导法,明确规定我国的教育督导机构为:人大授权、政府设置、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平行的专门负责教育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行政机构,其基本职能是督政、督学。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教育督导机构在队伍建设、督政和督学过程中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掣肘”行为,提高教育督导的实效性,实现其行政监督和专业指导的紧密结合,真正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2、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增强教育督导机构的独立性。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因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不科学而影响教育督导职能发挥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增强教育督导机构的独立性。第一,单独建制教育督导机构。由人大授权、政府设置,与教育行政部门平行并隶属于同级人民政府领导,政府做出决策后,教育行政部门执行,教育督导机构监督执行,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督导部门代表国家和政府履行督导教育之责,对下级政府行使“督政”职能,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完成“督学”任务。督导部门的权力来源于政府的行政首脑,业务上受上级督导部门指导。第二, 逐步建立教育督导常规制度、督导公报制度、督导通报制度、督导结果反馈和指导制度。实行“督导并重,以导为主;督政、督学并重,以督学为主,督政为辅”的教育督导制度。政府要明确督导的职、责、权,使其“师出有名”、“名正言顺”,有所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3、优化教育督导队伍的结构,提高教育督导督学的专业化水平。

督导人员是教育督导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组成结构和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督

导工作的效能。国家要结合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制定选拔督导督学的统一标准,把握年龄结构、职业结构和专业结构,严格进行梯队遴选,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继续加强督导督学的岗前培训工作,并在督导实践中不断提高督导督学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第一,建立督导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抓好督导人员的考核与评价,让那些德才兼备、热爱督导工作的人员能通过竞争或考试走上教育督导岗位,并通过其工作实效来树立督导人员的权威,推动教育的协调发展。第二,加强对督导督学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与作风建设,引导他们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熟悉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树立不畏人情和权势、敢于坚持真理的良好风范,以模范的言行来体现督导的严肃性、权威性和重要性。总之,教育督导队伍建设状况直接职能的发挥,关系到教育督导的成败和实效,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促进督导督学专业化,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督导作为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保证教育质量的监控环节,必然会越来越得到重视,教育督导的地位必然会进一步得到提升,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必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外部环境也将会逐步改善。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指导下,我国教育督导的职能将会得到尽情展现,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一定能够走上真正的健康、协调、稳步发展之路。

第12篇:督导论文

初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大祥区檀江乡大桥学校

王觅雪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思想修养的完善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作出的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它对加强教学管理、检测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起着重要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随意性较大;或者把教学目标局限在认知领域,以知识传授为最终目标。二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的设计都是从教师如何教出发,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以“教”为中心,教学的方法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非常被动、机械的状态。三是师生情感关系不够融洽,教师给学生压力多于动力,学生对教师畏惧多于亲近,缺少民主、平等、和谐。四是以完成教材规定的本堂课教学内容为任务,不重学法指导,不重反馈、矫正,即根据学生实际反馈信息临场调整教学设计。五是教学手段落后、电教意识较弱,一支粉笔一本书现象还很普遍,二机

一幕使用率很低,甚至有的教师还不会使用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更是凤毛麟角。

为了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通过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我粗略地整理出以下几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备课

1、在符合教学常规要求的基础上,要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形式和实施措施;反映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的方式、方法;

2、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以课时备课为主 。注重根据“主题单元”的核心思想、训练重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课堂教学进行全盘考虑、整体设计,不能用同一模式处理不同的课时;

3、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要以个人备课为主。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集思广益,研究出最佳教学方案;

4、教师要结合自身特点备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案。每讲完一节课,要及时进行回顾、反思,做好小结;尽力做到“堂堂有异,课课有别”,常教常新;

5、各种形式教案要杜绝抄袭教学参考书和现成教案的现象,若发现照搬、照抄现象该项为零分。

二、上课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反映语文学科的

特点;

2、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准确、适当,正确把握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

3、应将学生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4、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自我调控能力、与人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培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

1、准确理解教材,教学内容正确,无科学性错误;

2、明确教学要求,容量恰当,准确把握并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3、恰当地处理和运用教材,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思路。

(三)教学过程

现代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应体现以下特点:

1、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讲授的累计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读、思、议、写、练安排合理,时间不少于20分钟,课堂容量大,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

3、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因

材施教,分层教学,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及时、面广、次数多、时间充足、效果好;

4、应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教师应该承认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

5、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能享受体验成功的愉悦;

6、正确、恰当运用教学辅助手段,不盲目,不随意,不滥用,确实起到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教材理解与感悟的作用;

7、恰当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效果较好。

8、针对三维目标,能及时利用多样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课堂评价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师素养

1、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简练、生动,富有逻辑性和感染力;板书规范,设计合理,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板书,杜绝错别字、繁体字、不规范字;教态大方,举止得体;

2、教师教学观念要符合当前教育理念,尊重、信任学生,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融洽;

3、能顺学而导,及时调控;

4、重视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其它学科学习语文。

三、教学效果

1、课堂气氛融洽,师生互动和谐,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使学生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体验语文学习的过程;

2、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高,个性得到发展;

3、学生课堂作业布置要适量、适度,要保证90﹪以上学生能当堂独立完成,正确率高;

4、教学各环节时间支配合理、准时下课。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应面面俱到,并不是上述维度都必须体现每一堂课中。课堂教学评价还应该考虑面向不同层次的问题。如低中高年级的教学标准应有所区别等。总之,评价标准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它不仅不限制教师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而且鼓励教师的教学要有创新、有特色、有个性。比如:设计与众不同而且教学效果很好的教学方案;在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文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等等。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贯彻新课程理念时,就不能只从概念上理解,从形式上改变,而应着眼于语文教学的本质,从文本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习有困难者给予点拨,给表现优秀者在表扬的同时,还应帮其反思经验,再提供指引,帮助学生提升,延伸学生思维空间,使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建构知识、技能与文化心理。这就

需要教师们进行建构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判断、提升、延伸功能。

最后,引用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的一句话: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只有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魅力,欣赏学生自评与互评的精彩,渗透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这样才能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最终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发展。

第13篇:河田小学教育督导论文

浅谈教育督导在我校工作中的

应用及其成效

xxx

内容摘要;教育督导是构成完整的教育科学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是探索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挖掘优秀教师典型。

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教育督导是构成完整的教育科学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育督导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股强大动力。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督导工作正越来越受到各中小学校的重视。

督导,顾名思义即监督、指导。教学督导的“督”具有监督、督促、检查和评估的职能;“导”具有指导、帮助、服务和咨询的职能。目前,我校的督导工作大多存在着重“督”轻“导”的现象,把督导的重点放在监督、检查和评估方面,很少针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法,更谈不上加以具体指导和帮助,这种重“督”轻“导”现象拉大了督导与教师、学生的距离,削弱了督导的质量和效果。科学认识教育督导,为公正地进行督导评价奠定思想基础。督导工作的目的在于发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给予纠正,引导正确方向与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的目的。因此,“导”在督导工作最终目标的实现中意义重大。事实证明,督导工作与其在后面摧促、检查,不如在前面引领、带动,即“与其推着走、不如引着走”。这样,不断提高教学督导工作的效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我校自督导室建立以来,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学督导,尝试“引导——指导——疏导——创导”为步骤的“四导督导工作法”,以导为主逐步推进,把“督”的被动实现转化为“导”的主动追求,通过对教学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价,掌握情况,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分析,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了一套利于学校发展、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的教育督导评估模式与机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

一、提出督导的目标要求,对当事人进行目标意识“引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在探索促进一切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教育实践中,教育督导对素质教育有导向功能,要从素质教育的实际出发,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有指引方向的作用。顾名思义,督导就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的督察、监控和指导。学校督导工作应在督导负责人和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参与教学质量控制的调研工作,对教学工作、教学管理、教风、学风建设开展日常督导,并进行综合评价;对重大教改措施组织专项研讨和综合评估;针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意见和建议。在这种作用下,引导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教育才能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按照督导目标对当事人进行工作方法“指导”

督导工作的任务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恰当的评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艺术和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即“督”的内容。二是对教师和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引领和培养,即“导”的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日常工作的职能开始转变。这对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提高。教师这种工作职能的转变不可能自动完成,必须借助外因的推动,督导就是这种推动的外因。有人认为督导就是指手画脚批评指点别人,那是误解。督导不仅要“督”,更要“导”,督是发现问题,导是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师生将会无所适从。 督导结合,以“导”为主,不仅要强化管理,更要具体引领和帮助,它不仅有权力,更要有义务,这才是我们要求的督导。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是要靠我们培养造就的,要实现督导工作对教师成长的这种推动作用, 必须强化相应的制度保障,引领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习惯,深刻理解“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的内涵,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要加强对新课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引领,在切实转变教师教育理念的同时,加强对教师教学实践的指导,积极引导教师突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瓶颈”,走出困惑,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将已有的成功经验,实践成果及时总结、学习、推广到其他教师的改革实践中,使其得到进一步推广、升华和完善。

三、如果在督导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就随时开展工作“疏导”,以便能够及时解决问题。

素质教育的思想虽已深入人心,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清楚的问题,产生一些“误区”,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及时地加以调整、修正和解决。教育督导对素质教育有评价功能和调控能力,注重对学校中人的潜在的积极性的启发诱导,注重学校领导及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其参谋职能,对于提高教育管理质量、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教育督导能够将发现的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及“误区”等,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人员,督促其改善教育工作,组织力量对难题集中攻关,改进教育教学,保证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全面推进。

四、进行工作疏导之后,又继续引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趁机在工作改进中加以“创导”。

教育督导的工作内容包括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着对素质教育的激励功能。这种激励是通过强化正确的教育行为,否定不正确的教育行为来实现的。通过肯定性评估,使从事素质教育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获得一种成就感,即使在多方面“压力”下甚至“困境”中也能坚持改革,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通过否定性评估,帮助某些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明确不足,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转向素质教育。好的督导是被教师欢迎的。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并不是看教学手段使用了多少,而要看是否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我们应该依据教学目标确定主导性的教学方法,然后围绕目标,选择恰当的方法配合使用。提倡教法民主、直面矛盾、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合理借鉴他法。教学评价中,应全面考查对学习者的状况分析、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手段的整合、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与发挥、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思等是否科学合理。

五、督导成效

我校督导工作的逐步开展,成为检查教学质量,探索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挖掘优秀教师典型,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等方面做了大量且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xxxx小学;xxx,小学语文高级,校长,xxxx小学,联系电话;xxxxxx

第14篇:教育督导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育督导学考试

浅谈我国高校教育督导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目前,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优化建设成为理论界和高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加强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适应新世纪高校教学督导需要的高素质教学督导队伍,以确保督导工作的实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督导队伍建设;现状;对策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supervision team optimize building become a hot iue of university research workers.Strengthening Teaching Supervision team building, establish a Steering adapt to the new century needs of high-quality teaching teaching supervision team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 of supervision, is placed in front of us a very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Keywords: Steering team building;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开展及其成效的基本保证。高校教学督导人员担负着行使督导职权、实施督导工作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督导工作的成效。要全面提高教学督导的质量与水平,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保障作用,就必须切实重视人员的选配和素质的提高,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

一、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高校教学督导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

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现象严重,许多地方把督导机构当作二线机构和安排老干部的单位。督导队伍的年龄老化问题已影响着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发展。首先,教学督导工作需要常跑到各教学单位听课、检查、交流、指导,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老同志有限的精力和体力可能会成为督导工作顺利开展的障碍。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教育改革的力度、

深度、广度不断加大,教育领域的新思想、新政策不断出现,老同志在适应新形势方面比不上中、青年人。第三,教育督导制度会逐步完善,将采用依法督导,以操作评估指标体系来完成任务 ,工作的科学化、技术化成份越来越高 ,单纯依靠老同志个人经验和声望进行督导工作已不能适应教学督导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总体上看 ,我国高校教学督导人员的素质还需要不断提高。首先,教学督导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难以涵盖各类教育。其次,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担当督导重担。再次,由于教学督导的教育行政监督职能被弱化,导致了督导人员自身定位的偏差。最后,督导人员的督导工作水平和能力与时代发展要求相比,尚待进一步提高。一些督导工作人员在督导理念、督导职业精神、督导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与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和督导工作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亟待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

(三)教育督导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

以美国的经验看来,督导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教学督导能在教学领域发挥重大作用的实践基础。在美国,会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对教育督导人员进行资格认证。 一般情况下,美国的督导人员都拥有硕士或其以上学历,并有一定的教育工作经历才能获得资格证书。而在我国督导制度中没有资格认证体系,督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得督导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完成督导工作,更不能充分发挥督导效用,这也会影响教育督导职能的充分发挥。

(四)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运行机制不到位

首先,教学督导人员的选拔缺标准。我国高校的教学督导人员一般采取由学校校长直接聘任、由院系推荐、督导人员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从本校离退休教师和校(院)领导、管理人员中选聘,也有个别教学督导人员由在职教师或领导兼任。教学督导人员的选拔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可供参考,显得随意性很大,很难保证督导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其次,教学督导人员配备不足,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人数一般是5~10人,从教学督导工作的任务上来看,这样的人数是不够的,难以满足“督教”、“督学”、“督管”的任务。

第三,教学督导人员的培训缺计划。提高高校教学督导人员素质的主要途径

是培训,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培训工作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有的高校偶尔想起来了才给其进行培训,有的高校甚至从不对督导人员进行培训 ,高校教学督导无规划和计划可言。

第四,教学督导的经费也不落实。大部分高校的财政在预算内基本没有安排教学督导经费;有的学校随意确定一个数目,交由督导机构使用;有的学校则与教学行政部门的经费混在一起使用,没有专拨一定数量的经费;由于教学督导经费的缺口,相应工作难以开展。

二、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优化建设的对策

(一)优化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年龄结构

督导员应该是老、中、青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实现优势互补,以使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更加和谐、更加有效。因此,对于督导机构成员的构成应该是专职工作人员与返聘退休人员相结合,在教学督导队伍中,不仅要有资深的老专家,而且也要有中青年专家。这样的督导专家组才能在广大教师中享有更高的威望,表现出更高的督导水平。

(二)优化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专业结构

在选聘督导人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各学院、专业的实际情况。现在各高校发展速度很快,专业数量急剧增加,如果按专业选聘督导,督导队伍会过于庞大,机构会显得臃肿。所以,宜采取以学科分类,按不同的学科种类选聘教学督导的方式来组建督导队伍。因为同一学科内的不同专业是相通或相近的,如果真正是某一学科的行家里手,不可能只精通某一专业,而对同属一学科的其它专业一无所知。

高校教学督导队伍构成应该是专兼结合,专职督导人员保证督导工作的相对稳定性和权威性,兼职督导人员保证督导工作的相对灵活性和全面性。高校教学督导队伍构中应该有各种专业的督导人员,而且应该对本专业造诣较深和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在督导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及时加以正确指导。按照各个高校多年的实践经验,专职督导一般从符合要求的高职称离退休人员中选聘:而兼职督导则应从各教学院系(部)学术水平较高的在岗高级职称教师中选聘,或从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中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在岗管理干部中选聘。无论是对专职督导,还是对兼职督导,均应实行任期责任制。

(三)优化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综合素质

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通其成员的综合素质体现出来的。新时期对督导员的素质、能力、品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督导员不仅要熟悉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尽快了解并逐步掌握相近专业和更广博的专业基本知识,要了解当今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为此,高校要给督导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和规章制度,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熟悉教育管理方法;要让他们走出校门,与同行进行交流;要在督导员上岗前进行一定的工作培训。惟其如此,才能提高督导能力及其督导工作的实效性。

(四)优化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运行机制

首先,注重督导人员的工作培训。目前,高校教学督导机构大多培训经费紧张,不但制约着机构的发展,同样也严重影响着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发展。要从教师培训经费中拨出一块,专门用作高校教学督导员的培训经费。同时,建议教学督导机构根据教学督导队伍的培养情况,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督导预算,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教学督导队伍培养年度或期度专项经费,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保证教学督导队伍培养专项经费的落实。同时,教学督导机构应制定详尽的教学督导队伍培养规定,明确培养费的适用范围与数量,力争在经费使用上科学合理。

第二,划拨督导工作的专项经费。各高校应制定规划,把教学督导经费列入解决方案,通过专项拨款以不断改善督导办公条件和平衡教学督导人员的收入。一要解决教学督导部门的办公用房,以保证督导工作的正常开展。二要认真解决好办公现代化问题,以提高督导工作的效率。三要认真解决好督导人员的日常工作经费问题,以保证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教学督导机构应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财务纪律,加强资金使用项目的管理。明确各项经费开支使用的范围,坚持专款专用。

第三,提高督导人员的福利待遇。工资福利水平是影响教学督导人员职业吸引力和队伍稳定的直接因素。根据薪酬设计理论,一套真正能起到激励作用的薪酬体系必须是公平的。各高校必须从教学督导人员自身心理特征出发,根据教学督导人员不同层次的需求,设置相应的目标,不断调整和提高教学督导人员的薪

酬及其他福利待遇,激发和调动教学督导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高校教学督导的存在与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抓住教学督导队伍建设这一关键问题,才是高校教学督导今后发展的关键。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切实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只依靠制度与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适时调整管理制度与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北群,张新厂.新时期高校开展创新型教学督导工作的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3)

[2]谭泽晶.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

[3]方建宁.高校教学督导现状及其队伍建设研究[D].河海大学.2007

[4]黄 崴.我国教育督导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9.12

[5]胡延玲,高桂林,胡延辉.论教育督导体制的法制化建设[J].学术论坛,2011,(6)

第15篇:教育督导

提升素质教育督导自评水平促进学校自主和谐发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中心小学刘新川

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对引导中小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学校自评制度,提升学校自评水平,是促进学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学校自评必须抓好的几项工作

1.加强学校自评队伍建设。成立学校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自评工作计划,拟定自评细则,确定具体要求和运作方法,结合学校部门分工和评估指标组成若干专项自评小组。

2.加强学校自评队伍的培训。不但要使学校领导、教师的自我认识到位,而且要进行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内涵、外延和评价的一般程序、方法步骤等内容的培训。

3.发动全体教职工参与自评工作。召开教职工大会,学习《指导方案》和《评估细则》,让教职工明确目的和意义、方法和步骤,明确评估指标的内容,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教职工成为评价的主体。

4.各专项自评小组按照所负责的指标和要素的要求,全面收集资料、数据,对获得的资料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其价值,形成自评意见。

5.学校自评领导小组综合各专项自评小组的情况,征求教师、学生、家长代表和社区、校外教育机构、共建单位代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撰写学校自评报告,填写自评量表,并经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

6.充分发挥自评的激励、导向、调控、改进、鉴定等功能。自评结果要公布于众,形成人人自评的良好氛围;要把自评结果作为学校表彰先进的依据,对自评中肯定的突出成绩进行专题总结,并加以推广;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具体研究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自评结果作为制订新学年学校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

二、学校开展好自评工作的主要要求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把握学校自评的内涵。增强自评意识,是开展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前提,其目的是通过全面的认真的自评,促进学校改进工作,提高办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学校自评是督导评估的基础,能否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是督导评估成败的关键。自评的过程是学校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过程,也是学校阶段性总结、认真对照,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因此,自评必须与制定学校工作计划相结合,与学期、年度工作相结合,与学校各部门、教职工考评相结合。自评的过程又是有效动员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参与管理的过程,能不断增强凝聚力,落实责任,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强自评制度建设,完善学校自评工作。学校自评制度一般应包括自评工作组织制度、报告制度和档案制度。学校建立自评组织制度,是指建立相对稳定的学校自评组织机构,成立学校自评领导小组和若干个工作专题小组,形成一支学校自评队伍。自评报告制度,是指每次学校自评内容应有形成性自评和终结性自评,每次自评前,校长要作动员,召开座谈会,倾听教代会意见,最后终结认定。一般每学年自评一次,写出自评报告。自评档案管理制度是指按教育督导要求,规范整理和妥善保存自评资料。要有专人负责管理,要按评估标准规范整理和保存自评资料,为教育督导部门评估提供依据。

3.深入学习,实事求是搞好学校自评。要搞好自评,必须认真组织学习《评估标准》的每一项内容和要求,教职工要全员参与,必须掌握指标要求,贯彻到各自工作之中。

学校自评的质量取决于自评的可信度,取决于是否严格标准,实事求是地总结,实实在在地找问题。为了提高自评的可信度,要求学校在评估前要组织教职工学习方案和标准,认真领会每个指标含义,掌握评分尺度;严格评分,必要时进行随机抽查;要真实总结办学经验,寻找存在问题和今后整改思路,并在校行政会、教代会上讨论定稿。

4.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学校自评工作。学校自评是一项全方位工作,虽然是以学校各部门的评估为基础,既要评价学校管理水平,又要评价办学条件;既要评价学校领导,又要评价教师管理;决不是少数几个人关门执笔所能完成的。只有层层发动,人人参与,既达到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群策群力的目的,又利于学校的管理,从而避免片面性和虚假性。

5.注重实效,坚持自评与整改密切结合。在自评过程中,学校要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提出整改思路。一切工作要以《评估标准》为尺度,对照检查,而且要以评促改,扎实做好补缺整改工作。通过督导检查,反思学校自评目标是否明确,整改措施是否得力,管理是否加强,教育质量是否提高。

三、学校自评工作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尽管学校自评制度的意义和作用被普遍认可,但在工作实际中,学校执行自评制度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有自评认识的偏差,对督导自评制度的长期性、经常性缺乏深层理解;有评估方案理解上的偏差,缺乏对学校发展中问题的冷静思考,喜论成绩,怕暴露问题,缺少对问题整改的措施。有自评程序上的偏差,自评计划存在随意性,缺乏自评程序的规范性。分析学校自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学校的主体地位,增强学校的自评意识。

督导评估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校,能否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是督导工作成败的关键。从内、外因的辨证关系看,督导评估的监督制约作用、评价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都是“外因”;学校的开拓创新、不断进取才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没有学校的自评和整改就无法产生督导评估的理想效果。而学校自评不是简单回顾过去的成绩,评定现在的水平,而是要认真梳理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现在的发展现状。所以,自评要十分重视学校的主体地位,增强学校的自评意识,要有主人翁精神。

此外,学校自评的关键还在于校长,校长充分意识到自评工作的重要性,就会产生自觉行为,认真组织好自评各项工作,把评估指标的各项要求变为规范办学行为的具体目标,变“督导压力”为工作动力。

2.自评要结合管理过程进行。

学校管理过程是由计划、实施、检查到总结,周期性循环往复向前推进的过程,能坚持自我评价、自我发展,是学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学校在自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校依照素质教育要求提出有效发展目标,通过组织实施——自我修正计划——制定新的计划——再实施的步骤,形成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学校要把各方面工作纳入自评范畴,纳入学校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提高学校依法治校、科学管理水平。学校始终处在自觉、正确评价自我的可控状态之中,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三是全员参与是搞好自评的基础。全方位自我评价,必须发挥团队精神,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必须强调层层发动,人人参与,层层分解指标,人人落实责任,形成群策群力,自我教育的局面,变短期突击自评为长期有效的自我管理。

3.加大指导力度,提高自评质量。

督导评估是督导人员(学校的督导人员为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副主任、教科室主任等)与被督导方的合作过程。学校自评质量如何,除学校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督导部门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监督。

(1)督导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指导学校依据评估方案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计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加强随访,及时反馈,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控制学校年度自评的方向。

(2)通过培训加强指导。组织学校评估人员进行培训,并让他们在具体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要通过讲解评估标准和方法、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帮助学校掌握和调控自评过程。

(3)从制度上和管理上对自评工作加以督促和检查。检查学校自评程序是否规范,学校自评过程是否民主,自评结果是否与校长的任期考核、学校综合评价结果挂钩,是否以评促改、促进了学校的自主发展。

谈以督导评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落实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中心小学刘新川

摘要:对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评估监控,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各地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评估,在内容、方式、程序、安排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要求迸一步明确素质教育评估的主体、对象,有效改善评估的方式,构建和完善国家层面素质教育评估的指标体系,形成对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估监督的制度。

关键词: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

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是指各级教育督导部门通过收集、分析素质教育政策运行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和资料,发现和修正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的有关问题,并对素质教育政策的结果进行综合、系统评价的一系列行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是素质教育政策运行链条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没有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评估,就不会有素质教育全方位的有效落实。

一、加强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阵地在中小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身、心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最终实现。成功推进素质教育,中小学校作用特殊、位置关键。教育政策评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强化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教育督导担负着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使命,是当前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

素质教育从提出至今已经近20年时间,但是“推行不力”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素质教育政策落实的实践证明,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中小学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不折不扣”地落实党和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目标要求,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由于种种“困难”会以种种借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拖延甚至拒绝素质教育的落实。有的学校没有找到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下创新管理、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提升教育质量的正确路径,陷入了办学的误区。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走了许多弯路,换来的却是社会、家长的问责、学校教育工作者们的质疑。多年来,由于各地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一直缺少督导评估环节,有关部门很难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效果进行评判。中小学校则处于自我摸索状态,形成了“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与否或执行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学校本身”的奇特现象。因此,新形势下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必要在督导评估上予以突破。及时有效地对中小学落实素质教育政策情况进行客观评估,实施“自上而下”的政策监控,保障素质教育政策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二、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督异评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督导评估缺失,即在素质教育落实过程中缺少了政策评估的环节。有些地区实施教育督导评估,虽然有“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之名,但明显不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并无“对实施素质教育评估”之实;相当多地区的督导评估标准还在沿用“两基”验收后形成的指标体系,没能及时体现党

和国家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要求,特别是对于素质教育的政策要求及其相关联的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等内容体现不充分;另外,在现有的指标体系中,也存在着责任不清晰的情况。例如各地的中小学督导评估中都有“办学条件”一类的指标,而学校硬件达不到要求,导致学校在评估中成绩不高,此类属于政府责任的指标与学校办学质量的指标混淆在一起,不仅不科学、不合理,而且也容易使地方政府“推卸责任”,影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其二,督导评估人员能力欠缺。从目前教育督导人员的实际素质和能力水平来看,目前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中评估教学领域研究不足,对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仍是其中的薄弱环节。没有科学有效的评估与监测办法,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果难以评判,就难以做到科学有效并被中小学校认可,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督导的质量与权威。另外,在很多情况下,中小学素质教育执行情况的好与坏,都是“自己人”、“内部人”评估出来的,于是就有了众多带有自我标榜性质的“推行素质教育新模式、新经验”被“制造”出来,一定程度上使评估丧失了客观性,也促使中小学为迎合不同的“评估”而不得不“随意化落实”,甚至各种“应试”做法被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而大行其道。

其三,督导评价标准“一刀切”。对中小学实施督导评估的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以“一把尺子”要求基础不同的地区和学校的现象。特别是在城乡学校评估标准上一刀切,失去公平,农村中小学校长对此反映强烈。因为农村学校( 包括一些城区薄弱学校) 师资水平、与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科(如音乐、美术、体育等) 的器材设施相对缺乏,不能很好满足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思想观念和应对社会与家长的压力方面,城乡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语。用“一把尺子”来衡量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会挫伤农村中小学的积极性。

其四,督导评估方式方法老化、形式化。各地对中小学校的督导评估方式,普遍呈现了“重静态的现状认可,轻动态的发展评价;重学期末( 或学年末) 一锤定音式的督导评估,轻中小学办学过程中引领”的态势;在评价方法上,重定量测评,轻定性分析;在评估的基本方式t 。常用“集团式”集中突击评估的方式,轻视专职督学人员的随访指导。有的地方普遍实行“以评比代评估”的方式,往往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期( 学年) 末布置对中小学校进行各式各样的评比活动。

由于评估活动只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缺乏统一的程序和规范,参与的评估人员也是临时“搭班子”,不仅对素质教育政策的落实无益,更多的时候反会促使中小学为了“争名次”

而弄虚作假,对素质教育在基层的落实产生极大的副作用。

三、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建议

( 一) 尽快建立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评估的指标体系是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核心环节和重要内容。显而易见,各地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如果不能够有效反映素质教育政策要求及其相关内容,那么整个中小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很难对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中小学实施的素质教育评估就成为了一个空洞的目标,一个只是贴了“素质教育”标签、与原来“两基”验收无异的评估活动而已。所以,要想达到有效推动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应首先根据各地情况建立针对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有关部门应对紊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指标进行归纳整理。建立国家层面的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估标准。要分别构建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相对独立又有机结合的评估指标( 标准) ,确保评估工作能有效开展,从而增强素质教育政策落实的激励性,提高政策的实效性,确保素质教育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

( 二) 尽快形成完善的中小学督导评估制度依照新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制定落实素质教育的执法细则,对中小学落实素质教育的评估活动法制化、经常化,定期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可借鉴国家“双基”验收制度。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在对本区域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权威评估的基础上,公布各中小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的评估结果;实施“舆论调查”,广泛征求民意,主管部门积极宣传,促使社会大众充分了解素质教育调整的目标与意义。逐步建立社会各界参与当地中小学校素质教育政策落实的制度,并对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政策调整方案进行公开论证;明确责任,建立对素质教育落实不力者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 三) 进一步改善中小学督导评估的工作方式有关部门在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工作中,要变“事后监督”

为“全程介入”,督导检查人员可以提前介入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落实过程中,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中小学教师共同开展工作,实施对素质教育落实全过程的监督、指导,强化对素质教育落实工作的指导性、先导性和前瞻性,满足新时期中小学素质教育推进对督导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重要的是,要积极引导被评估单位定期开展素质教育执行情况的自我评估,把这种内部评估作为整体评估的基础,并与外部评估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素质教育政策的评估方式。

( 四) 进一步整合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力量鉴于中小学素质教育政策落实任务的艰巨性,建议以现有的各级督导部门为基础,自上而下成立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组织。根据我国现阶段教育管理体制,绝大多数中小学都由县( 区) 一级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我们研究制定的方案涉及了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从逻辑上讲,它应该是以县( 区) 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为主体,这一点应该明确。同时,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使督导评估人员专业化。在此基础上,建立教育系统内、外相结合的教育督导评估组织。充分发挥地方人大、行政监察以及人民群众在素质教育落实中的监督作用,指导素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有效推进。

第16篇:教育督导

关于教育督导认识与历史演变的论析

河南省固始县蒋集镇付集小学 叶光奎

论文关键词: 教育督导 认识 演变 论文摘要: 教育督导的涵义及其历史演变、教育督导的地位与作用等既定认识出发,提出了对教育督导的理解和看法,。

关于教育督导机构隶属所涉及的问题是:教育督导室是直接隶属于各级人民政府还是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事实上,该命题必然牵涉到教育督导机构的体制、地位、性质及其职能的确立,并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印象中的教育督导室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养老机构,总是被一些退居二线或认为不太中用的.‘闲”“老”人员把持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我们自身对教育督导这一领域的浅白无知;其二是我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本身确实有待进一步完善。那么,什么是教育督导?它的历史渊源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本文将就以上的问题展开分析。 教育督导,顾名思义,就是对教育的监督和指导。不同的社会、时代和文化背景,人们对教育督导的理解和把握不同。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对学校教育的视导和督察,但这种教育督导在本质上与现代教育督导有所不同。在“官师合一,政教合一”的我国古代社会,统治

者为维护自身的统治,历来重视教育问题,直接干预教育活动,教育督导是其控制教育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隋唐以后,教育督导制度直接同科举制度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帮助帝王“督率教官代导诸生”和监督弹劫考试中的舞弊行为。简言之,我国古代的教育督导重在“监督”,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而现代教育督导特别是西方教育督导主要重视对学校教育的指导,旨在提高教育的效益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就美国而言,18-19世纪时把教育督导看作是一种“监督”,20世纪以来则把督导理解为“视导”( Supervision ),并且不同的时期对“视导”的理解与把握也不同。如20世纪60年代主要强调教育视导在课程方面的作用;70年代则重视教育视导在管理方面的作用;80年代,教育视导所关注的是对教学的管理,以适应教育法治建设和社会公众对教育的需要。这说明把握教育督导的概念要考虑社会和经济因素,其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依据我国国家教委1991年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近年来出版的教育督导著作大致这样来解释教育督导的概念:’‘教育督导实质上是一种行政监督和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国家对教育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和有力手段,也是现代教育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定涵义是指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代表本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和学校的工作,依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按照督导的原则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并向本级和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

门报告教育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对这一定义,笔者认为过于偏狭。因为它过分强调了教育督导的行政性,易忽视其专业性;重视.‘督政”,易忽视“督学,’;重在‘.监督”而非“视导”,且缩小了教育督导组织存在的范围,并把督导的目的局限在‘.报告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上。笔者比较赞同黄藏在其所著《现代教育督导引论》中给教育督导所下的定义:教育督导是由教育督导组织及其成员根据教育的科学理论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期促进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提高的过程。笔者所理解的教育督导是一种行政性和专业性并举,但以专业性为重,“监督”和“视导”职能兼具,但以“视导”为主,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奉行民主、科学、法治的工作方式,以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为旨归的专家式管理支持系统。它对上能起到“参谋”和’‘反馈”作用,对下能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既在政府或行政领导身边,又扎根于教育行政和学校之中;既在教育行政部门之内,又能够跳出教育行政部门之外;既明上义,又知下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能掌握教育现状,又能前瞻教育的发展和变化。并且,教育督导不仅是指各级政府设立的教育督导机构,也包括学校内部建立的督导机制。

教育督导古而有之。我国西周时就有“天子视学”,随后视学制度沿袭发展,又扩至“王亲视学”、“学官视学”,但真正建立起教育视学制度是在宋代。宋代设立了专门的官职与机构,设有提举学事司,“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生徒之勤惰”。元代设提督学校官,

明清时中央任命各省提学官(清称提督学政、学政),民国时(1996年后)改称视学人员为“督学”。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在各级教育行政机构设立督导室或视学室,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教育督导工作被削弱停滞;1997年9月,邓小平提出恢复重建教育督导机构,教育部设立了视导员,着手恢复教育督导制度;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原国家教委设立了督导司,全国教育督导机构随之建立起来;1991年4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各省市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教育督导规章,教育督导工作逐步规范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加强监管部门,教育部在机构改革中将督导办独立设置,以后中编办又批复原国家教委教育督导团更名为国家教育督导团,带动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普遍成立了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强化了督政职能。就国外主要是西方的教育督导而言,其教育督导制度是在18世纪后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引发了个人和社会对教育的极大需求,而由社会团体和个人经办、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的教育不能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国家介人教育,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投人,由此,教育督导制度得以建立。该制度旨在强化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监督和指导,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由于各国的政治和文化不同,因此教育督导制度也不尽相同。我国乙卯七年后教育部将督导办独立设置,并改原国家教委督导团为国家教育督导团,在这一点上似乎与英国的教育督导制度趋同。美国的教育管理中没有教育督导概念,教育督导一般称为教育辅导。虽然辅导工作遍及各级各类教育,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辅导制度,也没有一个全国

统一的教育辅导机构。就教育辅导范围来看,州和学校承担着大部分辅导工作,联邦的作用相对较小。笔者认为这和美国地方分权的教育制度相关。在近20年的历史进程中,美国的教育督导形成了合作、民主、全面并富于哲学性的特点,强调辅导人员之间、辅导人员和被辅导人员之间相互合作;重视被辅导人员的积极参与;督导范围广泛且注意从教育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一般教育规律和原则,用以指导教育督导工作和教育活动。总的来说,美国的教育督导不重权力,主要重视专业性,重视教育指导的效果,重视微观方面的视导。因此,美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值得我们注意,可借鉴之处在于:教育督导组织不仅是指政府设立的专门督导机构,同时学校也承担着大量的教育辅导责任,教育督导工作强调合作、民主、全面,这就使得微观督导尤其是督学更实在。另外还有一些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如美国教育协会下属的辅导及课程发展协会以及全国学校评估研究会等都以推动教育辅导或实施教育辅导为宗旨,开展教育辅导工作,这说明除了政府和学校,不妨大力发挥民间学术团体的教育督导作用。无论是督政与督学的偏重之争,还是视导与辅导的称谓之变,论及教育督导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十六.个字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即“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调查研究、指导服务”。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是教育决策、教育执行和教育监控三部分的整合。教育督导是架设在决策与执行之间的桥梁,使教育管理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管理系统如果奉行“决策一执行一监督”单轨运行模式,决策部门或行政机构既管决策、执行,又管监督评价,无异于让其既当

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决策是否正确,执行是否得力,显然难以获得一个准确、真实的结论。管理系统如果奉行“决策一执行”、“监督一评价”双轨并行的模式,则决策正确与否,执行得力与否,就不再是决策或行政机构说了算,“监督一评价”系统可以提供客观、真实的反馈和指导,从而是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第17篇:督导工作论文

我所于2002年组建后,一直与市戒毒所合用办公场地,2005年戒毒所迁走后才独立开展劳教工作。面对起步晚、投入少、管理不畅,体制不顺,发展严重滞后这一局面,我们班子领导认识到,要奋起直追,必须寻找我所发展建设新的动力支撑,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去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厅关于警务督察工作的思路,在学习吸收各监所警务督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以创新理念为先导,以

创立文化为基础,以创造方法为保障的警务督察工作新路子,借助警务督察的督导动力,为我所超常规发展提供了核心竞争力,有效促进我所的全面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立督导文化,培育精神土壤,奠定督察工作坚实根基

督导管理文化是督导行动生长的土壤,是完成督导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下,我们把督导管理文化作为全所所有行为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进行创立,使所有有利于督导管理工作中因素都充分地、科学地得到利用,所有不利因素都给以排除,督导人员以一种强大的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使每一个民警职工都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并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使全所形成一种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督导管理文化。

首先是把培育所文化作为督导文化的推动剂。所文化是督导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其核心内容是我所的团队精神,是引领劳教所发展的航标,是督导管理的灵魂,是我们所追求的价值取向。督导管理文化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提出了“践行使命、求实创新、追求卓越、打造和谐”的口号,并以其作为所文化的核心内容,围绕培育所文化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开展以执行文化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我为劳教事业添光彩演讲活动、拓展训练、作风纪律整顿和警示教育,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建立所荣誉室等,通过全体民警职工的认同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民警职工为实现我所的各项目标而自我约束和努力工作,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团队精神。

其次是建立双百分绩效考核等工作机制。工作机制是文化的积淀,同时也是铺设督导文化的基石。我们建立了《民警职工绩效考核机制》、《大队(部门)绩效考核机制》,科学量化部门、大队和个人的岗位工作目标,变年终考核为主为平时考核为主,为督导工作提供了标准和依据。使督导管理目标不仅与部门、大队和个人的岗位工作目标相匹配,而且与我所发展建设的战略目标相匹配。同时,通过督导组的绩效评估,掌握大队、部门和民警职工的工作信息,注意改善督导人员与民警职工的关系,并对民警职工提出建议,有效推进了各项工作。

再次是采取多种有效的激励方式。激励是产生精神和物质动能的振荡器,是文化发展的必然。我们一是采取能满足民警职工尊重需求的精神激励法。如今年来共出两期光荣榜,播发表扬民警职工先进事迹的稿件31篇,编排宣传先进人物的节目2个,下发三份表彰通报,对表现突出的民警职工进行表彰。二是采取目标激励法。就是根据工作实际,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民警职工的动机和行为,调动其积极性。比如在我所先后组织参加的警衔晋升、心理咨询师培训、法治理念、弟子规教育、党务工作培训等各类培训中,为保证效果,每次我们都提出培训的目标要求,激励了民警的培训热情,提高了培训成效。今年参加两期警衔培训,22期1人个人理论第二,集体理论第

四、队列第三;23期集体队列第一,创新了我所培训成绩的纪录,改变了我所在全省系统内的成绩排名。三是采取工作激励法。也就是为了更好地调动民警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我们在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中注重使工作本身变得更具内在意义和更高的挑战,给职工一种自我实现感。四是权利激励法。也就是通过扩大民警权利,即晋升职务级别等,实现其自我发展需求。今年共提拔民警15人,有效调动其积极性。五是关系激励法。今年我们以所里名义向民警职工发生日礼物,发结婚、节日祝贺短信,举办中秋和新年联欢会的欢庆活动,组织外出考察等形式满足他们寻找友情和合作的社会需求,感受所里的关爱。六是愿景激励法。我们提出了我所“两年打基础,三年上轨道,四年见成效,五年改面貌,七年至八年快速跑”的战略构想和目标,利用各种机会,经常向民警职工们展现近期工作蓝图和描绘我所未来发展建设的美好愿景,使他们树立为美好未来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形成一种共同的心声:承认落后,但绝不甘于落后;有过挫折,但决不放弃成功;虽然弱小,但也能创造一流。

此外,建立建全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度是文化的体现,是督导工作的保障。因此,我们通过建立《领导班子议事规则》、《生产经营暂行管理办法》、《劳教大院管理规定》、《民警职工家访制度》和《家庭动态情况跟踪制度》、每周二集中“学习训练日”制度所领导每天上午8点半现场办公制度、所总支成员挂点下队制度、《所领导巡查制度》、《民警职工十不准规定》等118个规章制度,为督导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创新工作方法,实行多样式督察,推动我所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

推动我所正规化建设是警务督察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我们注重发挥了警务督察的动力支撑作用,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实行多样式督察,开创了场所正规化建设新局面。

一是实行“跟进式”督察。我们坚持警务督察的事前、事中跟进督导的原则,按照正规化建设规划,制定督察方案,通过“两一”“四定”实施项目跟踪督察。“两一”就是,一事一督,一周一督。即对重要的一项工作专门进行督查。每周对上周布置的主要工作进行全面督察。通过这种交叉督察完成了建立和完善内部通讯网、局域网、电化教学网、电子监控网的“四网”建设,初步实现了向科技要警力的一期战略目标。完成了“四室”改造,即大队民警会议室、值班休息室、劳教人员物品储藏室、劳教人员晾衣室,极大改善了民警和劳教人员生活工作环境。在短时间内建立了“四场”,即劳教学员篮球场、排球场、训练场、民警职工运动场,解决民警和劳教人员活动场所问题。完成了近万平米的内墙翻新、铺设路灯、建立四大宣传园地、所区综合靓化等场所改造项目,全所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定”就是对容易发生问题的人员进行定位督察、就是对经常发生问题的区域进行定点督察、对容易发生问题的时段进行定时督察、对工作时间紧,要求高的工作进行定量督察。通过这些督察,我们及时排除了多种安全隐患,堵塞了管理漏洞,今年毒品流入率为零、群体性事件发生率为零、民警违法违纪率为零。

二是实行“照相式”督察。就是在督察工作中,发现好的做法和存在的普遍问题,不改变现场状况,立即组织大队和机关各部门召开现场会,推广好的经验、统一工作标准或纠正存在问题。今年我们共召开了七次现场会,有效推进了各项工作,特别是规范了四项标准,即规范劳教人员内务管理标准,大队民警内务管理标准,厂房车间安全管理标准,入出所教育考核标准,做到四个统一,劳教人员着装统

一、生活用具统

一、民警警容风纪统

一、管理内容统一。

三是实行“随机式”督察。就是在正常学习活动中,根据活动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督察,收到良好效果。如为督察民警职工学习教育情况,平时,我们随机抽查个人学习笔记,会议记录本;课后会后,随机抽查提问。如民警回答不出来,由科队长、分管所领导接替回答,并计入绩效考核成绩,列为督察内容予以公示。这种督察方式非常有效。现在上课开会,没人不带笔记本,没人开小差,没人不认真记录和准备回答提问。今年来先后抽查民警职工学习笔记600多人次,现场抽点答题28人次,抽阅心得体会260多篇,促使民警职工自觉学习,成效明显提高。最近,在市直属机关工委组织的十七大精神学习考试中,我所优秀率达94.7%。

四是实行“嵌入式”督察。就是将督察工作嵌入某项工作中,随工作流程而动。具体操作过程是将督察人员作为工作人员全程参与,把握每个细节,避免事后补救,有效推进工作进程。如在场所建设中,我们投资50多万元统一为劳教人员配备消毒碗柜,生产车间工具柜,为每个监仓配发了暖水瓶,为每名劳教人员配发了水杯、储物袋、储物箱、凳子、床垫、床单、胶鞋等一大批生活用品。统一为大队民警配置“四柜一器”,即储物柜、书柜、值班台柜,衣柜、电热水器,每人配置了一套新床褥。全所添置了电脑18部、空调23部、热水器15台、打印机5台、速印机1台、投影机1台、相机3部,为了确保物品采购渠道合法、物美价廉,我们派督察人员全程参与了采购和监督工作。

三、创新督导品牌,实行“五三”式管理,保障督察工作高效有力

督导管理模式的转变关键在于领导观念的转变,工作作风的转变,是衡量一个单位创新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立足本所实际,敢为人先,创新督察工作的“五三”品牌。

一是创立了三级督察制度。一级为市局与劳教所联合警务督察,二级是所带班领导督察,三级是值班长督察。这种模式取内外督察之长,集层层督察之势,纳分级督察之优,确保三种级别优势互补,提高督察成效。如对安全稳定工作的督察,一级督察带有非预测性,有利于保持外压。二级督察具有授权性,有利于所值班领导及时处理问题。三级督察具有机动性,有利于随机性督察,保持内压。由于三级督察模式的实行,我们所得安全检查防范工作自觉、有序、到位,及时消除各种事故苗头,确保连续五年 保持“四无”。

二是坚持“三讲”督察制度。“三讲”就是每周例会,大队、部门要讲清对上周督察组提出的整改要求的落实情况,督察组领导要讲评上周督察工作中特别是点评存在问题,讲明下周督察工作的重点和方法要求,安民告示。通过这“三讲”使督察工作完成了起、承、转、合四个动作,有始有终,落到实处。实行“三讲”之后,各个大队、部门唯恐被上会点评,都主动做好整改工作,使各项工作得到大力促进。

三是建立三种督察文书。即警务督察现场处理通知书,警务督察整改通知书,警务督察通报书。对现场发现问题能立即整改的开具现场处理通知书,发给被纠对象,对不能立即整改期限较长的了发给整改通知书。上述文书一式两份,一份由督察存档,另一份交被纠对象。同时,将每周督察和重点督察的情况制成警务督察通报书,张贴在督察通告栏上进行公示。“三书”的使用便于分类、分级管理和明确整改内容、责任、期限,操作性强。今年,我们共下发了即警务督察现场处理通知书35份,警务督察整改通知书79份,警务督察通报书23期。既起到正负激励作用并利于为民警奖惩提供依据,也便于因疏忽误纠时,让被纠对象提出异议,确保公正。

四是建立了三个督察管理库。即督察数据库,将每次督察记录,整改通知、督察通报等全部输入电脑资料库,做到半月有更新。督察资料库,就是根据督察情况,对照双百分考核办法,进行扣分进档,做到每月有汇总,年终有总结,为年终考核提供依据。督察工具库,就是将督察装备存库保管,确保每次督察时的装备整齐,仪表威严,提高威慑作用。

五是建立了三个登记本。即督察工作登记本,用于对正常的督察工作情况进行登记。警容风纪登记本,用于对警容风纪检查,紧急集合情况进行登记。案件调查记录本,用于对涉嫌严重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调查,备案。“三本”的建立既可记载工作情况,规范督导流程,又可存档备查,检验工作并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今年,我们共开展全所性的警容风纪检查7次,紧急集合3次,对4个违规问题作调查笔录81份,对增强队伍的纪律作风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民警职工的违法违纪率为零。

经过一年来的摸索,我们在警务督察工作上主要有以下六条工作体会:

实现高质量的督导管理督导文化是基础。督导文化是承载督导管理列车高速运行的轨道,轨道的路基越坚实,承载能力越强,覆盖范围越广就越能够任督导管理任意驰骋飞翔。因此,必须把打造督导文化基石放在首要位置。

完成全方位的督察工作督导机制是保障。督导管理机制是通过一个单位的制度规范构建的执行应遵行的准则和方法。在单位督导文化的大氛围下,必须构建利于监控督导管理的机制,从而保证督导管理的正确方向。

推动高效益的督察工作督导流程是关键。在督导管理的有力框架下,简单、快速、敏捷、高绩效的运作流程是单位提升督导管理能力关键要素之一。必须运用科技手段,建立健全信息化系统,积极打造快捷、公正、准确的流程,提高督导效率。

保持永久性的督察工作态势不断创新是先导。只有与时俱进,思想观念永远领先,才能确保推陈出新,让思想转化为成果,保持督察工作的持久性,不断提升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一流的督导工作品牌督导人才是前提。要注重培养品行兼优、德才兼备、胆识兼具、专督兼能的督导工作人才,锻造一支思维超前、作风优良、团结有力的一流督导专业队伍,才能为打造一流的督导工作品牌提供人才支持。

发挥最大的督导管理功效督导“五字经”是要素。在督导标准上,认准一个“严”字,做到严不分等级,严不分场合,严不分对象,严不分条件。在督导作风上,注重一个“真”字, 做到敢于较真,敢于认真,敢于动真。在督导环节上,讲究一个“细”字,做到细化督导目标,细致了解情况,细节抓住不放。在督导方法上掌握一个“活”字,做到方法灵活多样,方式巧妙运用,手段推陈出新。在督导力度上突出一个“威”字,做到督导形象要威风,督导阵势要威严,督导力量要威猛。

第18篇:督导教学论文

我的教学督导故事

——城南完小

陈知良

【摘要】: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要不断创新督导理念和工作模式。增强服务意识,加大指导力度,使督导过程成为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摈弃行政化的督导倾向,增强学术自由的督导特征,使督导工作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真正发挥教学督导在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学督导 问题及对策

一、确立教学督导工作的科学理念

首先,必须清楚、准确的认识到,教学督导工作是全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对教学督导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任务理解的基础,坚持这一点,才能有效克服“教学督导可有可无”,“教学督导重要不重要”,“教学督导该抓不该抓”等模糊认识和错误倾向的干扰,把教学督导工作摆上学校整体发展的议事日程,列入发展规化,下达工作任务、发展和积极作用。

其次,必须全面、充分认识到,教学督导工作是学校对教学过程的组织,于实践进行监督、指导的重要形式。围绕这一点,实质上解决了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中,谁监督谁,谁来监督,怎么监督的基本问题,明确领导体制,配置专门的机构及人员,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有计划、有目的、有措施、有检查的进行工作。

再次,必须客观具体的认识到,教学督导工作是学校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学秩序和成效,促进教学健康全面发展的一种“督导”、“检查”、“指导”、“评估”,最终达到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落实这一点就是实现了将教学督导工作的各项目标具体化、各种方式形象化、各种措施考量化,避免了工作的主观性、随意性和无效性。

二、正视教学督导工作的现存问题

面对办学规模,教学水平,教学环境,教师专业水平等社会竞争的加剧,我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不足和困扰问题更加突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弱”

教学督导工作无重点,没有围绕学校的“行业、专业特色办学”,“学生培养的具体目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这些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的中心开展。仅维持对老师及学生们的日常上课情况进行检查,有时因事物繁忙或人手不足而荒疏。对检查中发现的“苗头”“现象”等问题,多数仅就事论人,没能就事论事、就人论理,从源头、机制上找原因,以制度规章来抓预防,以至防不胜防,难以形成开创性的工作局面。

(二)“散”

教学督导工作无规章制度可循,工作长期靠某些领导的重视与否,某次会议论及与否,某次上级部门检查与否来完成。日常工作满足直觉、检查汇报完就松懈,形不成全过程的、有成效的运作机制。

(三)“小” 教学督导工作的体制不明确。常常有提名,无人管。机构设置“精、少”,一般附属于教务或其它行政部门里,忽视了“自我监督”的悖论。专职人员的配备,没有对教学和管理部门中的优秀人员中选配或交流,业务不熟,水平不高,自我表率不强,日趋“老、弱、残”。

(四)“慢”

教学督导工作不到位、不及时,成效不显著。加上“弱、散、小”的原因,造成检查结果口语化,没有形成准确文字纪录资料。涉及多个教学和管理部门职能交叉,沟通、合力严重不足,难以对具体当事人评先选优,工资晋升,奖金发放,职称评定,岗位安排等切身利益“公平、公正、公开”处理,以至奖、罚不分明,教育引导无典型无号召力。

三、完善教学督导工作的对策

(一)督导室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督导的重要性 我们在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工作责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督导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坚持督政为主、督学为本,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的督导工作,充分发挥督导员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各年级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保证学校各年级教学过程各环节规范进行,并达到相应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为学校完善教学管理、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为学校制定教学规划、促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服务,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咨询信息,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化发展,逐步形成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全力履行督导职责,为学校的发展发挥督导作用

1、深入处室、年级部督导,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校级督导的最大优势是能够深入到学校的各个“细胞”,开展具体深入的督导工作。我校督导室根据学校高效管理的要求,将全体督导员分工到各处室、年级部,参与年级部分工和年级部管理,结合一个学科组,及时督查了解学科组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情况。

督导员深入处室、年级部和学科组首先是“督”,即按照学校“依法行政,讲求效率”的原则,督促各处室、年级部和学科组做好应做的工作,通过召开教师座谈会、到课堂听课、找学生或家长了解情况,督促处室、年级部和学科组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其次是“帮”,即按照学校教学质量跨越发展的要求,帮助各处室、年级部出谋划策做好相关工作;第三是“做”,即按照督导室的统一部署,亲自参与处室、年级部管理工作,决不做“指手画脚”的“看客”。

2、发挥督导员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我校督导室成员大部分是高级教师,担任过学校中层干部,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经常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督导室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督察工作,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督导室全体同志参与学校中心值周组的值周工作,定时督查校长及领导班子的在岗、出勤、听课、参与教研活动等情况;督查学校民主管理、校务公开的情况,了解学校重要或重大工作会办情况和教职工对校务公开满意度情况以及对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情况;及时督查学校严格执行师德师风建设的八项规定,督查了解有无搞有偿家教、乱推销、乱收费等违规行为;定时督查学校对上级工作布置的执行情况和传达学习上级会议精神情况;及时按要求每月一次向县局上报督学工作情况信息表;及时热心关注教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认真做好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及时向校长室反映教职工的需求、反馈教职工中的不良倾向。

3、加强教学常规督导,推进教师教学的规范化 本学期以来,我校督导室积极推行校内视导,使学校教学常规督导检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使教学常规要求得到了很好地执行。督导室对暑期新分配的青年教师就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听课记录等教学常规方面进行督导检查。每次就检查情况及时交流,组内召开总结会,倡优纠偏,让老师在活动中收益。每一位老师都将常规工作真正做到日常化、细致化。在压力与动力之下,这也是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促进相互提高的途径,也提供了督导室、教师面对面交流、谈心融合的机会。与此同时,督导室还对月考中滞后的老师和班级进行跟踪视导,进入班级听课,检查他们的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记录等教学常规,指出问题所在并限期改正。并对全年级级老师教学常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分两次进行较为细致的检查。配合六年级部对老师面批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六年级老师对边缘生的面批工作,检查六年级课堂教学效益。

4、加强课堂教学视导,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视导时要求上课老师的备课工作要与备课组共同开展,让备课组每位教师都能关心上课内容,出主意、想办法,找重难点,特别是找出重难点如何突破的方法。教学时要求上课老师要关注备课内容与教学对象结合中出现的成功之处,以及所产生的问题,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在评课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课后评课时,督导员从观课中总结有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教学的形态、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语言的感染力、语言肢体动作的形象鼓动力中挖掘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指导授课教师,使授课者知晓自己的成功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在今后的教学加以发展和改进,从而推进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加强青年教师督导,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在督导过程中,我们感到青年教师的潜能是需要挖掘的,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创设有效的教学平台。全体督导员克服教学中各种困难,积极指导青年教师备课,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方案,从中找出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去掌握新教材的教法和研究,如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课堂[NextPage]教学的效果得到提高。

6、经常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各处室各部门的管理情况

督导室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经常召开学生座谈会、召开学生班干部座谈会。本学期督导室召开六级学生座谈会,了解六年级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六年级教学情况同时进行统计反馈;召开六班干会议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五级推进生座谈会,检查了解五年级老师对推进生的面批工作;督导室成员深入四年级各班级,检查三级学生学习常规;督导室成员到三年级各班级对三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民意测评,将测评结果上报校长室,督导室和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效果差、学生满意度低的老师交换意见并提出改进措施;督导室全体成员对六年级住校生对学校食堂伙食方面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了解食堂的饭菜质量、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我们将继续加强教育教学督导氛围的和谐,关注听课、评课的密度,加强评课的效益,提高督导的有效性。我们坚信,在县教育事业发展指挥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校长室、校党委和全校广大教职工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校督导室成员一定能真正起到一个督查员、信息员、维护员、宣传员、教研员和示范员的作用。为我校打造十大工程和创建五星级学校做出督导室成员应有的贡献。

第19篇:督导论文定稿

关于农村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监测的思考

内容提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监测工作有着极为迫切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准确认清现状,建立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在优化物质与人力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推进农村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监测工作。

关键词:体质健康 监测 指标 硬件 人力

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这一根本任务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而加强农村中小学学生体质评价监测工作,有着极为迫切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就农村学校学生体质评价监测工作的现状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作一个尝试性的分析,主要论述内容有现状与机遇、指标与管理、物质与人力三大方面。

一、现状堪忧,机遇可求

1、现象聚焦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分析现实情况—— (1)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在 “首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有关专家特别指出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

北京市卫生局公布的一份2006年征兵体检统计上显示兵源体检合格率仅为37.9%。

有网友在某网站上撰文指出“兵源质量让人担忧,崇文抑武必亡国!弱不禁风的体格支撑不了中国崛起的历史使命”文章据记者的调查指出我国兵源体质状况的下降趋势。

(2) 农村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监测工作开展 得不规范,也不够普遍。

2011年春笔者询问调查了通山、咸安、团风、阳新四个县区5所乡镇中学,15所完小,5所初小,共计25所学校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监测的工作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校此项工作并未开展,有几个学校只是一种应付检查毫无意义的纸上操作。在许多农村学校,教师、领导不了解数据上报为何事、坐位体前屈测试仪为何物……在2010年秋开展的一期省内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上,当一名专家拿出一本《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论时,来自各县市的59名农村体育老师多数表示不知晓或学校没有这本书。对于这项工作直接当事者连“了解”的要求都未达到,就更别谈“理解”进而有效的开展之了。

农村学校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监测工作受器材场地、人力资源等条件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些县区,别说一个学校,就连大多数乡镇都找不齐基本的体质检测器材,寻不到规范的运动场地。至于人力资源的配置方面,体质评价监测由谁来指导,由谁来具体实施,权责绩效如何界定都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2、大环境良好,机遇极佳

我国经济状况整体稳定,发展态势良好,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为各项事业的优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2年世界竞争力年鉴评价,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在49个参评国家和地区中处于第47位。基于教育投入的严重亏缺,中央提出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12年达到4%的明确目标,组织启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工作。这一切都预示着我国教育迎来了上佳的时代机遇。

二、量化指标,规范管理

1、多层次推进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监测工作指标量化体系的建设。我认为,这个体系可以从三个层面去分析:

(1) 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系,此可谓学生层面。其中最基础的依据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份指导性文件内容全面,对学生的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和运动能力指标(包括速度、柔韧性等)都有科学的体现,并且易于操作。

(2) 明确学校体育(体质监测评价)工作指标,即学校层面。

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所以学校体育工作的计划、实施、考核都应该紧密联系这一点。

(3) 明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责任指标,即政府层面。

2、规范管理

(1) 统筹安排,让这项工作程序化、有计划性,有规则可遵循。

(2) 杜绝形式主义,不搞纸上作业,避免劳民伤财,弄虚作假。

(3) 积极与绩效挂钩,适当运用经济杠杆牵引工作。 (4) 协调各方关系 ① 协调学生体质评价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关系

这一方面,首先要将体质评价监测工作纳入学校中长期规划以及短期计划,统筹安排人与事。另外,就是建立并保证相应机构的高效持续运转。 ② 明了学生体质评价与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关系

要充分调动全体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考虑他们的工作负荷,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师工作绩效考核体系。 ③ 理解评价监测与反馈指导的关系

——向学生反馈并指导其日常锻炼。

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一些体质健康标准以及自测方法,指导日常活动,将体质锻炼与其它体育活动融合起来。

——向家长反馈并提出建议

学校、班主任、体育教师都有义务向家长提出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建议,真实准确填写如《素质评估手册》、登记卡等相关材料。提高思想认识,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

——数据分析整理、存档与上报

可以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www.daodoc.com)将相关数据上报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管理系统,上报软件可免费下载。另外统计表一般需报送上级体卫艺主管部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据要力求准确真实,切不可为了应付检查而炮制材料;数据分析要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价值。

三、保障硬件,挖掘人力 (1) 硬件(物质条件)的保障 ① 器材的配置

根据各地体育器材的配置要求逐步为各农村中小学校解决常规体育器材短缺问题;另外,以乡镇或片区为单位配置专用检测器材,以节省资金,提高器材利用率。 ② 根据学校实际需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场地的规划建设。

以上两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一章“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有非常明确的论述。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这一项中强调“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均衡配置、合理布局。”“尽快使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 ③ 网络系统的完善以及使用

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网络工具的运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监测工作需要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规划纲要》第十九章、第二十一章分别指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2) 人力资源的挖掘与有效利用 ① 培训指导,促进体育教师及相关人员专业成长。要拓展培训方式,注重培训的针对性。

② 理清权责,自上而下建立一个科学长效的学生体质评价监测管理实施体制。这个体制内应包含这几类人员:

指导者——专家团队、主管部门,如广州等城市专门有体质健康监测站,武汉市专门有武汉市中小学体育网。

基层实施者——学校、体育教师、班主任

工作考核者——有专业背景的上级机构

其他参与者——学生及学生监护人等。 ③ 绩效调控与人文关怀

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估,肯定其付出,适当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

中小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监测工作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愉悦的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必要的锻炼方法,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农村地区的学生体质评价监测督导工作也正在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更好的为学校体育工作服务,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

笔者认为,只要我们认清现状,提高思想认识,围绕重点工作,如指标与管理体系的梳理,物质与人力资源的保障,真抓实干、创新机制,那么我们农村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监测工作就一定会有一番新气象!

【参考文献】:

1.王道俊 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厚福 罗嘉司.《体育法学概要》.人民体育出版社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20篇:酒店督导论文

浅谈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酒店督导人员

姓名:符月丁 班级:10酒店管理 学号:201015510109

督导是对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员工进行管理的人。督导要对被管理人员的生产——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数量负责,同时也负责满足员工的需求,而且只有通过激励的手段才能使员工各尽其责,使产品和服务质量得到保障。在酒店行业中,我们知道,权力与职责是从上向下层层传递的,权力可以解释为以做好工作为目的而做出必要决策、采取必要行动的权威与能力。职责指的是,一个人必须履行某些特定责任与行为的义务,做为督导,你的成功依赖于别人的工作,而且要由他们的产品和表现来衡量。你工作的优劣程度完全视员工的工作好坏而定,员工的工作好坏又取决于你如何管理他们。

当你开始监督别人的工作,你就已经逾越了一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分界线——你迈到了管理的一方。在任何工作场所中,都存在两种立场,即普通员工的立场和管理方的立场。他们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楚,没有模糊的边缘,也不存在灰色地带。成为督导以后,你就肩负着管理者的责任,因此,只有坚持管理者的立场,才能成功地履行这些责任。做为一名酒店业的督导,你必须对业主、顾客及员工尽义务,这就把你置于一种承上启下的地位。对你的员工而言,你代表着管理方、权力、指令、纪律、休假时间、提高收入和晋升。对业主和你的上级而言,你是他们与员工和具体工作之间的纽带。你代表着生产力、各种成本、质量管理、客户服务;同时你又代表着手下员工的需求。对顾客而言,你的产品和员工代表着整个机构。不论你的职责范围有多么微不足道,你所面临的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许多新上任的督导是从普通员工的岗位上提拨起来的。突然之间,他们发现自己要管理的是一些自工代表着整个机构。不论你的职责范围有多么微不足道,你所面临的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许多新上任的督导是从普通员工的岗位上提拨起来的。突然之间,他们发现自己要管理的是一些自己曾经与之并肩工作过的人们。你们一起工作过,一起喝过酒,一起抱怨过酒店,一起策划如何少干点活。现在你发觉自己在界线分明的普通员工与管理方之间,站到了原来的自己的对面。也许你现在要执行的政策正是你以前所抱怨过的,也许你不得不惩罚犯了错误的你的最好的朋友。跨过界线以后,你感到很孤独,而想回到朋友身边,回到以前的态度和立场上去的诱惑是巨大的。这就是所谓的“回飞棒式管理”——又回到旧的起点,但这是行不通的。你必须坚持管理方的立场;你必须负起责任,在这上面是不允许妥协的。你可以同情你的员工,倾听他们,理解他们,但你的决策必须是从管理方的立场出发的。这才是你的上级所期望的,也是你的员工所期望的。根据“恶性管理”思想,如果你试图以员工的立场进行管理,他们就会不断利用你。他们确实需要你的管理。“恶性管理”的思想核心是人性本恶。但是大家要知道,酒店业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做为一名督导,只要你照管好员工,员工就会照管好顾客,而利润就不用你操心了。”要想让员工全心全意地为顾客服务,做为督导者的你的首要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你的员工服务。因为你对待他们的方式会反映在他们对待客人的方式中。如果你能以你希望他们对待顾客的方式对待他们(细心、周到、尊敬等等),他们往往就能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对多个公司的研究表明,珍视员工价值的公司通常拥有较高的利润率和顾客满意率。 做为督导,你所要涉及到的最主要的管理工作包括:计划、组织、人员分配、领导、控制与评估协调、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和代表酒店。管理是一种根据特定情况的要求对行动和决策做出适当调整的能力。这种灵活的管理风格既需要理论也需要经验和才干。这种能力无法传授,只能在实际工作中培养。成功的经理人总是根据情况的需要、员工特点,将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参与式管理理论的原则揉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风格,被称为人本式管理。要想成功,做为一名督导,需要具备三种技能:实际操作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宏观管理技能。首先说实际操作能力,做为督导,你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就是完成你的员工干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或许你不如你的员工熟练,但是,你必须了解这些工作的内容,并大体知道如何完成该项工作。这些知识对于挑选和培训员工、计划和安排本部门的工作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都是必须的。尤其重要的是,你的实际操作技能可以提高你在员工中的可信度。因为当他们知道你也能胜任他们所担负的工作时,他们更容易接受你、尊敬你。

对于人际关系技能,做为督导的你,应该深知督导工作的核心是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做到这一点不是朝夕之功,但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最重要的是你对为你工作的员工的态度。做为督导,你必须首先从理性和感性上认识到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否则,他们不会让你成功。你需要与员工建立起一种个人对个人的关系。用名字称呼他们,把他们作为平等的人来了解。如果你的行为不止是像个老板,同时也富有人情味的话,你的员工将更愿意听从你的指令,把工作做的更好。人际关系技能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敏锐的感觉——即感受每个人的需要、感情、价值观和人性特点的能力,它能使你找到最能发掘每个人潜力的方法。即平时所说的人员管理思维切入点。要管好一名员工,做为督导者的你,首先要了解这名员工的思维习惯、个性爱好等内容,然后,在这些内容中找到对该员工进行管理的切入点。这样你的指令才能在该员工身上得到体现和完成。人际关系技能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自我意识。你要了解你在员工眼中的形象,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的习惯和他们的反应你就可以改变自己纠正他们方式,在指出错误的同时,也要表扬他们做的好的地方。你还要了解自己的感受、需求、价值观、个性特点,及它们对你与员工打交道的方式的影响。

人际关系技能要在实践中培养。你必须努力把员工看作独特的个体,加强你对自己和别人的认知;找出引起问题的个人品质与言行;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持久的挑战,因为没有两个人的情况完全一样。人际关系技能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一种使你的员工感到安全、自在、能对你开诚布公、愿意为你努力工作的工作氛围。

宏观管理技能指的是把握全局、认清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工作中不可或缺。在一个所有人都干着同种工作的部门里,很少用得到宏观管理技能。但随着督导担负的职责的复杂化,对宏观管理技能的需要也会增加。做为督导,如果你不能宏观的看待整个局势,不能指挥员工,把他们安排到最缺人手的岗位上去,这就不是管理,也是从普通员工岗位上提升起来的督导爱犯的错误。只有当你能宏观的看待形势,操纵全局,你才能真正地站到管理方这边来。

做为一名督导,还需要一些个人素质和技能。除了管理别人,还必须能够管理自己。这种技能可以通过增强意识及加强实践来培养。自我管理要求,做为一名督导,不论面对的是什么,你必须做到最好——把最好的一步迈出去;展现你最优秀的一面,永远不乱阵脚。如果连自己都把握不好,那么你也无法有效地指挥他人。他还要求你有自控能力,即使你对自己上级的决策或者行为持有不同意见,也要表示支持。自我管理还意味着要积极的思维。按照曼茨的说法,思维有两种不同模式:积极型思维和消极型思维。积极型思考者,总是着眼于如何建设性的处理当前的问题;消极型思考者总是把目光集中到问题的难点上,总想退缩。做为一名督导,你应该努力学习做一名积极型思考者,如果自己犯了错误,不要自怨自艾,你所应该做的就是从错误中汲取经验,要知道,谁都会犯错误。内疚和焦虑只会消耗你自己,而接受自己、相信自己能增加你的能量。

做为一名督导,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你的情绪会影响你的员工,这种情绪甚至可以蔓延到整个部门。要知道,员工需要的一位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和态度的上司。你必须树立一个强有力的、良好的自我形象。你不仅负有对他人的义务,同时也负有对自己的义务。你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强项和弱点;树立你在工作中的个人目标和价值观;了解自己的立场和以后的方向。

除了相信你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以外,你也要相信只要给员工以合理的机会,他们就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另一种非常有用的个人素质是灵活性与创造性。一个缺乏灵活性的人是不可能在酒店业干下去的。因为他们不能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和问题做出有效的反应;不能在特定的情况下运用相应的理论;不能在没有现成答案的情况下创造性的思考。做为督导,你必须对行业中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要知道,昨天的方法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

最后,做为一名督导要求有非常旺盛的精力及在高压下工作的能力。如果做为一名酒店业的督导,你感觉做的非常累,那你需要反复权衡,考虑清楚,再决定到底要不要做酒店经理人。首先,要问自己,这真是你要做的吗?做一名酒店经理人确实能够提供你想在工作中找到的责任、挑战和自我实现吗?其次,要问自己,代价是什么?你也许比普通员工挣钱少——没有小费、加班费。工作时间长,可能在别人玩的时候你仍然需要工作。责任没有止境,很容易有挫败感,你好像处在所有麻烦的中心。你整天与人打交道,但你干的是一份孤独的工作。最后要问自己,这份工作值得付出这么多吗?工作本身令你感到满意和充实吗?做为一名专业人士又做为一名普通人,你能得到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吗?这条路是你要走的吗?你是否有强烈的愿望想做一名经理人,从而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如果对以上问题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准备付出吧!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义无反顾,认真地做一名酒店业的督导!

《教育督导论文.doc》
教育督导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