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见白发古诗

2022-05-23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照镜见白发》教学设计

校本教材——古诗《照镜见白发》教学设计

主备:刘志新

协备:张新娟

程翠霞

王永芬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6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背诵并默写课文,学会学习一般古诗。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看图,读诗、品句进行总结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诗意,懂得珍惜时间。【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为美好时光空空流逝而深感惋惜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珍惜时间的诗句,(学生结合实际自由说)。

2、电脑演示:多媒体配图播放珍惜时间名言,听配乐朗读古诗。

3、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张九龄(学生注意听):《照镜见白发》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他写的诗语言朴素,文字简练,寓意颇深,很有名。

二、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发”是多音字,在诗中读四声,“宿”是二声。“蹉跎”“形影”要读准确。(学生自读初步感知)

2、指名说说诗中写了什么意思?(边读边思考)。

三、深入理解

1、结合图片与实际理解前二句诗。

(1)边读、边看电脑演示,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提醒学生抓住“白发”理解,讨论)。

(2)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提示学生根据所查字义来分析)充分想象。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

(4)边读边看多媒体图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电脑显示古诗,学生答出来词义后,电脑再显示答案,最后,屏幕上清楚地展示古诗及注释,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第一句:宿昔:宿是怀有,昔是以前(是指任宰相期间)。青云志:凌云壮志,志向远大。 第二句:蹉跎:蹉跎岁月,这是指作者被罢免宰相贬出京城做了荆州长史这个闲官之后无事可做,时光流逝而无所作为,虚度年华。白发年:白头发的年纪,形容自己老了。

2、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四、准确把握。

1、自读全诗,说说诗的意思。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多媒体出示全诗译文:

以前,做宰相时,报效国家,日理万机,志向远大。 现在,做了长史,无事可做,蹉跎岁月,虚度华年。 谁知道照镜子时,才看到自己头发白了,老了。 我深深感到孤独,只是自己的形体与影子相怜。

2、指名读。

3、指导朗读:启发谈话:多么值得珍惜的时光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1)确定读诗情感(惋惜、遗憾) (2)自己试读

(3)和同学交流 (4)指名读,读读评评,并配乐朗读。

五、课外拓展:

古诗中,描写珍惜时间的还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古诗?说一说大家自学一下,如《秋浦歌》《金缕曲》(学生自学,师点技)

六、总结方法:掌握了阅读方法后我们就能自学古诗啦,望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学古诗。

推荐第2篇:白发抒情散文

清晨,窗外鸟鸣声声,三月正和春天一起穿过这人间。那复苏的婀娜柳丝,那开得正是酣畅的春花正重复着春天去岁的模样。

我窗外的万寿菊开着几朵俏丽的小红花,它们在春风中晃动着花瓣似在理红妆。而我站在镜子前窥到自己长发里白发的痕迹愈来愈多。

我每拨开一缕发丝,都会有好几根白发刺眼的亮而窗外春天那么好!这让我想起了王国维的《蝶恋花》中的几句‘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待把相思灯下诉……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我边想着‘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一声叹息从心底飘出,飘向窗外的春天。

昨天朋友和我打趣:再过三年以后恐怕你已满头白发,染了吧!黑色或别的什么颜色!

我笑:就这样吧!花开总会花落,这人世不管什么我们都需要学会接受。接受寒风的凛冽;接受春风的温柔;接受新生,接受衰老……

朋友无语,她知道我是个执拗的人。这些年我只求一个简单,简单的快乐、简单的妆容、简单的生活……我读喜欢的书,赏悦目的景,尽量为自己保留几分童真,尽量让眉目间还有丝书卷气……

我寄人间一世情深,人间还我雪满头,这自然的规律又是谁能逃离的呢?也许我们生来就是勇敢的,勇敢的爱恨、勇敢的离去……

我从家里走进春天的风里,晨风拂在脸上薄薄的凉,花园里樱花素白的花瓣在风中飘落着,一瓣一瓣似雪,飘到我的肩头,我的眉目之间。一缕阳光穿过园中鲜嫩的绿温温柔柔撒在那些花瓣儿上。

‘朱颜辞镜花辞树’,我看着那些花瓣被风拂乱,看着花落如雪。我又想起王国维的这句却觉得别样的荒凉!

我从家属院走出去,春风拂乱我的发丝,路旁的粉色樱花如初初出阁的姑娘开成娇羞的模样。广场舞的旋律就响在春天里。

我随意地望了去却见 :一位满头白发,身材清瘦的老人穿着红色的薄毛衣配一条黑色及膝盖上的短百褶裙。她穿着老式系鞋带的黑色高跟鞋,脖子上系着黑色素花的丝巾,那丝巾在风中飞。她满头白发依然那么美!

她脸上的皱纹暴露了她的年纪,她有七十多岁吧,身材绝不输于少女呢!和他跳舞的老人年纪和她相仿,他们竟然在跳探戈!他们的舞姿绝不输于我偶尔遇到的教人习舞的老师们,也是由于跳舞的缘故他们的腰身直挺,只看背影你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竟然是七十多岁的老人。

生命的美丽与优雅竟被他们诠释得如此完美!我想他们的生命中也历经过无数的风雨沧桑,到如今他们的脸上已布满了风霜。他们的满头银丝在阳光下闪亮着,那是生活无情又似有情的赠予。最可贵的是在经历过无数风雨后,他们依然记得如何优雅而孤傲地活着。

我们终知‘最是人间留不住’,那么就在有生之年记得经历磨折后优雅地转身继续前行,记得微笑,记得衣袂翩然,记得风雨皆从容!

我转身,阳光正从一棵树上刻意地穿过,留了一地斑驳的影子。风把这些影子吹得晃动着,似乎要把这浮世都荡开。

我想人生总会‘朱颜辞镜花辞树’,在满头白发时仍能对着浮世深情地微笑,翩然走过这烟雨人间也是极美!

推荐第3篇:《白发》观后感

看完电视剧《白发》快一周了,一直在脑海里回顾剧情,未曾走出过剧情,总想说点什么,其实故事总体起因皆因宗政允赫伤害了符鸢,才使许多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也导致了许多人往后的悲剧上演,当然宗政允赫有错,错误极大,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利用一个人的感情而去伤害一个人都是不对的,但说什么他对符鸢的伤害已经造成,往后所有因为恨而发生的事都只是符鸢的选择,她也可以不这么选,不把“天命”引到自己儿子容齐的身上,成全儿子的人生,不使他从出生就逃不脱注定的宿命,只是作为旁观者没资格评说,毕竟她曾承受的苦痛别人无法感同身受,她的爱,她的恨,她的执念,也不是说拿起就能拿起,说放下就能放下。

先说傅筹,其实他才是全剧最悲催的人,一生与自己真正的仇人为伍,与自己真正的亲人为敌,度过最残酷,最无情无爱的童年,以复仇为信念支撑的人生一直促使他生活在黑暗中,那种“生而忧,死无愁”的悲凉深入骨髓,而容乐的出现像一束阳光,透过缝隙照进他的人生,于他而言,容乐的笑容,可以融化他在黑暗里所承受的痛苦,也使他对生活有了些许期待,我常想,如果傅筹没有那次利用容乐,没有那次红帐之辱,容乐和傅筹会不会平平淡淡度过余生,像亲人,像朋友,亦或再奢侈点像爱人,然后傅筹为了容乐,为了这种美好而平静的生活放弃复仇,他们就那样平平静静的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什么仇,什么恨,什么爱都让它随风而去,若真那样,他或许也会释怀自己曾经曾受过的所有苦难,因为容乐;只是人生没有如果,有些事一旦发生便再也无可挽回,虽说无忧也曾利用过容乐,可毕竟容乐那是已经爱上无忧,而爱就是什么都介意,也什么都可以原谅,但对于傅筹,容乐是没有爱的,对于傅筹对她的爱,对她的好,她只是会感动,所以即使没有那几次伤害利用,余生他们会像亲人,像朋友,在这乱世之中互相取暖,却很难像爱人,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事,容乐不也曾说过差一点就爱上傅筹,尽管那一点也有可能是十万八千里,但对于傅筹或许朋友也好,亲人也好,什么都好,只要能陪在他身边就已经足够了,可偏偏越简单的愿望越难以实现,而那些伤害的发生,便也注定了再无可能,其实最后给傅筹的结局,看似是残忍的,实则也算是好的,他一生都活在错误中,为各种背负在自己身上的东西活着,却从未为自己而活,遇到容乐是他想为自己而活的开始,奈何也是结束,这世间多得是爱而不得,也有人说希望结局是傅筹和痕香从此过上了隐居山林的日子,但这是不现实的,违背逻辑的,那样的结局只是为了给观众一个美好的交代,而强行安排的美好结局,实则于傅筹而言,死可能才是他这一生的解脱,而最后他把自己的孩子交到他父皇的手中,没有言语,只是微笑,他在想他的孩子这一生应该不会再像他一样,流落在外,过着错误且悲凉的人生,而他这一生,一步错百回首,万念俱灰怎从头,最后只一句“锁上爱,锁上梦,怨我啊,徒有心动”,愿下一世的你能被世界温柔以待,能早一点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不得不说,在爱情里,人的出场顺序有时候是极为重要的。

再来就是全剧最虐,最遗憾的容齐,他从出生就带着了命不久矣的悲剧,所以他常说“生命因脆弱而变得弥足珍贵,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而活”,所以他性格中的沉稳,宽容,不急不躁,及其符合他的境遇,因为生命随时可能终结,所以他对待整个世界都极其宽容,极其温柔,在身心受折磨的岁月里,在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人世的患得患失里,在感受不到温暖,无人陪伴的“囚笼里”,或许他时常在想生而为人的意义,而容乐的出现,正是给了他答案,而遗憾的是时事造化弄人,他们有过一段美好的岁月,而容齐作为符鸢的儿子,还有命不长久的宿命,也注定了他的爱永无出路,所以在容乐失忆忘记他的那段时间里,他不是去告诉她真相,而是在他母亲符鸢的各种阴谋下,他也在步步为棋以求保护容乐,成全容乐;只是在那段时间里,他亲手把容乐送给别人以及后来容乐爱上别人,以及后来对他的恨与误解,岂非常人所能承受,那种卑微且又伟大的爱,真是让人虐到爆肝,有好几个片段,真是让人难以忘记容齐眼里的哀伤,“例如:在他看到听到容乐与无忧已经有了属于他们的孩子,和在小木屋,容齐和容乐说如果我们是两个普通人,那这种普通的幸福便唾手可得,但容乐说,我和你不一样,我已经拥有过那样的幸福,即使生命到这终结,也没有遗憾”,看着自己爱的人,也曾爱自己的人,此时说着她现在爱的人,满脸的幸福,他的哀伤无语言表;不过无论如何,在小木屋的那段时光,于容齐而言都是幸福的,如果到那就此结局,不失为一个好结局,那时无论容乐记起还是记不起他,都没关系,可以互相为伴重新认识也无妨,只是终究是没有如果的,若真那样无忧该怎么安排,若有三个容乐岂不更好,如此便甚好;最后容齐“以血换血,以命换命”成就一段最卑微又最伟大无私的爱,那句“既然无法给你幸福,倒不如索性成全了你的幸福,以及那句千万不要原谅我,就这么恨着我,因为只有你恨的人离开你,你才不会那么悲伤”,把那份深藏的爱体现的淋漓尽致;而结局最虐的是到死都没有等来容乐的那句“齐哥哥”,让人着实心疼遗憾,但这也许只是观众的遗憾,而非容齐的遗憾,对于容齐而言,能护住容乐,成全她的幸福,已是此生心愿已了,甘愿带着她的爱恨离开,或许已无任何遗憾,像歌词了里“可我担得起命运也爱得起你,所以无惧风雨,离人固执走完最后一棋,收拾残局焚心答应你,若你仍愿相信身后的天地,请别忘记我曾爱过你”,便是容齐对容乐爱的最好诠释;只是容齐啊,下一世别再把自己爱的人推给别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一定要争取陪着她守护她,你怎么知道她的幸福不是因为有你呢,切莫替她选择以为是为她好的人生。

最后容乐和无忧,容乐的命运实则也是不幸的,起初命运皆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知自己是谁,为谁,又该信谁,但她又是幸运的,拥有三个人最深情的爱,于容乐而言,容齐是初恋,是幸福,是遗憾,是伤痛,像白月光一样的存在,是不能言说的伤;而傅筹于她或许就没有那么多意义,像是旧时光里的故人,有过交集,有过伤害,也有过温暖;而无忧于她则是未来,是新篇章,亦是最后的归宿;很多人说结局容齐死了,为何容乐不跟着去死,或有的说容乐为何还能和无忧幸福的生活下去,其实她幸福的生活下去,不正是容齐终其一生的心愿,以及为此心愿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所希望换来的吗,她若随了容齐而去,亦或一生都郁郁寡欢,则就辜负了容齐所有的付出,但其实无论容乐的结局如何,容齐都将留在她的心里,安置在心里的某个角落,是一生的妥善收藏,其实已是足矣,又何必让所有人都不幸呢,而无忧也是很好的,虽利用过容乐,但其最后也是真心爱容乐,愿意为其放弃江山,甘愿变成白发与其相守,他也配得上这份幸福,反正综观全剧,在我看来无忧比起其他人是幸运的,尽管他亲眼目睹了他母亲的死,但仍然是活在阳光里的人,他与容乐的爱情虽是曲折,结局也算得圆满。

最后不得不提下痕香,她也是一个悲剧,一生也是活在错误里,找错了仇人,也爱错了人,一生痴情错付,好不容易找到了姐姐容乐,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最后却又以死亡而收场,着实让人惋惜,她本来可以带着孩子过属于自己平静的生活,只是傅筹的结局是离开,或许于她而言死也未尝不是种解脱,终不用再承受相思之苦,只是她说来生还要找到傅筹,但我和傅筹想的一样,也希望来生还是不要遇到彼此了,若无法相爱,最好也不要相遇了,太苦了。

好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宿命与结局了,无论是遗憾的,痛苦的,亦或者是幸福圆满的。写下这篇观后感,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入戏太深,无法释怀,跟着剧中的人物喜而喜,痛而痛,可能是因为整个故事的编写以及人物的命运,当然更是演员本身演技的精湛,包括罗云熙,经超,张雪迎,李治廷,陈予欣等人的演绎,让人着实难以出戏,尤其罗云熙的演技,即使戏份极少,不说话都能把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实在是不得不为之称赞,还有经超每次演绎的强忍着眼泪,让人看着揪心,还有张雪迎把那种唯美与刻骨也是演绎的恰到好处;写到这里也该释怀了,无论是悲伤的,遗憾的,惋惜的,无可奈何的,身不由己的,都该走出来放下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运,何其有幸,何其不幸,都在人的一念之间,那些带给你快乐的,有一天也能变成你不敢触碰的伤口,也或许那些带给你痛苦的,有一天也能促进你成长带给你快乐,所以很多事的好与坏,也真的不过在人的一念之间,一念天堂,便可一念地狱,最后愿每个人所爱之人亦是爱己之人,相信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电视剧里这样的事情,若真有这样的事情在某个角落上演,愿每个人都能有人为其照亮最冷的远方,谱写属于自己人生最好的圆满,以上这纯属个人的一些理解与看法,无关他人,无关角色。

推荐第4篇:照镜镇教育工作实现

照镜镇教育工作实现“三化”一是教育管理科学化。先后开展了教职工冬季长跑运动会、“缘是一家人”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并争取10万元资金,对全镇60名班主任进行了为期一周届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了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召开了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促进了管理的民主化;开展了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形成了楼村中学现代化教育、照镜一中后勤规范化建设,照镜小学阅读考级等各项特色的教育模式。今年4月份,全县的特色学校创建现场会在楼村中学召开,推广了照镜镇特色教育的经验和做法。

教育质量协调化。坚持提高学习成绩与整体素质并重,实现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今年,全镇升入县一中3名8人,较上年增加10人,其中8名学生进入全县前100名,一名学生名列全县第二名;另外在市一中面向四区八县举行的特别招生100名的考试中,全镇8名学生入选。在素质教育上,在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获得了中学组第三名,小学组第四名;在 “中新杯”乒乓球比赛中,取得了初中女子组亚军、小学男子组亚军的良好成绩。

教育投入持续化。坚持教育投入力度不减、持续加大。一年来,先后筹集资金80余万元,对7所学校进行了整修,为3所学校争取了价值10万元的图书,为6所学校添置了700多套课桌凳,为各学校安装了监控设施。先后争取危改资金、校安资金500多万元,建设了楼村小学、西彰仪小学、东仓小学等5所学校,并配套资金100多万元,预计年底可完成建设任务。

(焦*)

推荐第5篇:《照镜解闷》读后感(推荐)

《照镜解闷》读后感

《照镜解闷》是一位身负历史使命,身负众生,具有很强责任感的人写的杂文集。它是湄洲日报主任编辑潘真进同志最新的作品集。我这人读不懂深奥的语言,因此,许多书我是读不下去的,而潘编辑的语言是朴素、简单的,有凭有据,逻辑性强,我能读懂,而且不需要花太多的脑力就能理解,所以我很轻松地就把这里头的全部文章都读了一遍。

潘编辑是我们地方最具名气的评论家,与他接触过的人都称他人很好。无论他走到哪里,人们对他都尊尊敬敬的。我也很敬仰他,并以认识他为荣幸之事。这是平时的印象,读了杂文集,我才更深地懂得他之所以人好的原因,那是他的修养在起作用,让他有一颗永远平稳和气风趣的心灵,他不批评人,他只是在纠正错误,在教导人给迷惑者指路。

比如《仇官心态与仇富心理和仇名情绪》,他说“有些人你一出名,我就跟你急;你比我富有,我就仇恨你;你升了官,我就鄙视你……更值得忧虑的是,有些人似乎天然地对政府不信任。凡政府部门公布的,就质疑或抵制。如果这种质疑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事实依据,那是有益的舆论监督,值得鼓励。但有些人却是不管政府部门说什么,都毫无根据地质疑和指责。这正是情绪化的表现。

易中天说得对:民众并不‘仇富’,他们反对的是‘不仁’;民众也不‘仇官’,他们反对的是‘不正’。……

就如我们仇恨麦道夫那样的富人,却不能去仇恨比尔盖茨一样。”

在这本书里,我们每读一篇文章都可以看出作者在呕心沥血地为国为民指路的影子。比如《诚信出卖的不是时候》,里边提到对用词的较真,及对国人的指导。“这种事为什么要定位为‘顶风违纪’行为?违纪就是违纪,在‘违纪’前面加上‘顶风’两字,什么新含义呢?既然有‘顶风违纪’,是不是有一种‘不顶风违纪’?或者说‘顺风违纪’?甚至说‘无风违纪’?

……靠临时或季节性的或一阵风式的‘通知’、‘规定’来‘跟风’约束‘违纪行为’,没有一贯性、长期性的法纪制度,也会让‘精明的人’审时度势,见风使舵,在‘风声鹤唳’时逃避,在‘风平浪静’时作案,这样的‘风’成了‘气候’,更是社会的精神障碍……”

再比如《雷人之语雷倒人》,“面对这些‘雷人之语’,我们看到有个别人官德缺失,他们浑浑噩噩、气势汹汹,自私、狭隘、粗暴、浮躁,弄权妄为,信口雌黄,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给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

通过这些雷人之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牛官’的骨子里,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屑拿群众百姓当回事,已经在权力上作威作福惯了,偶尔说两句‘牛语’、‘雷语’也是‘情不自禁’的‘心里话’。殊不知,这种‘心里话’其实是权力张狂的自然表现和流露。

这样‘雷人之语’频出,除了他们个人修养的原因外,还与我们的监督机制缺乏对他们说话的监督有关。就如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一样,不受监督的嘴巴,也必然会惹出乱子来。”

《照镜解闷》这书总共有六十篇文章,涉及六十个社会面,不仅给世面见识稀少的我拓宽见识外,还感召着我这位小小的文字爱好者,努力把小我的世界,扩展成社会我的境界,正如江苏的李昉说过:“一个人的地位取决于他所作的贡献,无论对社会还是他人,做个有用的人,这也是所有人希望追求的境界。有的人也许成功过,可曾经的辉煌并不代表一切,这世界上没有崇拜和怜悯构筑的天堂,想要在社会生存,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进取,让自己永远有用,只有不断的贡献,才有持续的回报。不论在何时何地,只有实力,才是最终决定一切的因素……

有的人最喜欢说‘想当年’,只是现在已经并不是当年,回首往事没有过错,但回首的目的只是更应该激励现在,否则的话,无论四大发明当初在中国如何地被发明,而如今,但凡落后,哪怕当年再有过辉煌也不耽误照样挨打啊,历史已经告诉了所有人,我们只有更好地活在当下,才能够永远不被外人欺侮。”

我要努力成为一个大我,多写对社会有价值的文章,但我永远知道我再什么努力也无法企及潘编辑的一角。嘿嘿,其实,我也挺上进的,认为自己的文章虽然小我,但也具有社会贡献价值,只是涉及面小了,弱了些。

2013年9月18日星期三

推荐第6篇:奶奶的白发

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从上学期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首儿歌。最近老师又教了一首儿歌《爷爷奶奶》不知道还记不记得?

爷爷亲、奶奶好,天天为我们把心操,爷爷的腰板累弯了,我的个头已长高。爷爷亲、奶奶好,天天为我们把心操,奶奶的头发全白了,我的步子加快了。

1.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背的儿歌里呀, 都提到了同一个我们熟悉的人,那就是自己的(师板书奶奶,生齐说)奶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老师也有。来,挥挥小手,朝奶奶亲热地打声招呼吧!

2.请学生用亲热的声音呼唤“奶奶”。

3.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自己的奶奶。课文中也有一位非常喜欢奶奶的小朋友。他说呀,他奶奶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头白发。(出示奶奶的白发图片)(师板书:的白发)

1.看了课题以后,你可以围绕课题提什么问题呢?(奶奶的白发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奶奶会有白发,白发还可能变黑吗……)

2.同学们的问题真多,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吧。。刚才你们已经读过课文了,现在读准读顺已经没问题了是吧。你们来读课文,我来给你们打分。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自画图)师:哪个小朋友用最简洁的话告诉大家,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情景? 我是在什么情况下低下了头,没有吭声的?

奶奶怎么想到这么说的?

师小结:对了,是“我”先问奶奶,然后奶奶这样回答“我”的,听了奶奶的话,“我“才”低下了头,没有吭声的。

(出示第一自然段课文)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奶奶的头发是什么样的?能不能找出一个词来形容?

师:小朋友读书真认真,奶奶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雪白雪白是什么样的?(点红 雪白雪白) 师:啊,雪白雪白是很白。我们一起读这个词好吗?

(学生朗读)

(比较雪白和雪白雪白)

师: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带着什么语气问奶奶的?

师:好奇的语气是什么语气?好奇什么意思? (点红 好奇) 师:我们一起用好奇的语气读。(齐读 指名读 行吗?谁还能读的更好?好吗?表扬。学学他好吗?再来一次,这次要读的更好)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同桌讨论一下,为什么呢?

奶奶是怎么回答的?在书中找一找。(指名说) (出示第一句)师:注意一下,奶奶的表情怎样?

老师不懂奶奶的意思,你们懂吗?师:用自己的话说说,奶奶的白发是怎么来得? 小朋友联系自己的实际想一想,我可能有哪些事+让奶奶操心了? 师:爸爸小时候让奶奶操心,长大了还让奶奶操心,现在又要操孙子的心。奶奶的头发能不由黑变白吗?当我明白了自己的不对时,我是怎样对奶奶说的?

(出示图)“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说明我当时心里怎么样?

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当时难过的心情吗?

我为什么会这样难过?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奶奶看见心爱的小孙孙心里不好受,好心疼呀,连忙安慰小孙孙说——(出示重点句3)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

哪位小朋友来当奶奶,安慰小孙孙? 指名读,学生自评。

文中的小作者明不明白奶奶的话?他有什么表现?他说了一句话,齐读(出示)

师:孩子们,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

师:明白了,如果不让奶奶操心,奶奶的头发也不会变黑,但是我们(欲言又止)

生:(大声说)我们可以让奶奶高兴。

孩子们,你们如何让奶奶高兴哪? 奶奶听到我的话,有什么表现? 生:抚摸了我的头。

师:抚摸师怎么样的摸?

生:轻轻的摸我的头。 师:是疼爱的摸我的头。我们再读这一句。 师:奶奶为什么会笑了?

生:孙子这么懂事,奶奶当然笑了。

三、再读课文

奶奶和小作者的感情很让人羡慕,咱们来角色扮演,读一读课文吧!

四、作业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挑战性的作业,是想办法逗长辈笑,我觉得非常难。(学生嚷着说,不难不难,跃跃欲试)

师:老师扮演长辈,我们来演一演,看能不能逗我笑。(表扬开始,教师扮演奶奶)

师:饭菜都做好了,腰酸背疼,腿抽筋。好孙女放学了,来,奶奶给你倒水。

生:不用了,奶奶我来帮你倒。

师:你一定饿坏了吧,奶奶帮你盛饭。

生(连忙抢过饭碗)我来帮你盛,您坐下。我还要帮您拿凳子,拿筷子。

师:真懂事,我刷碗去了。

生:我来帮你刷碗。

师:干了一天活,累死了,腰都酸了。

生(赶忙跑过来)我来帮您捶背。

师:好孩子,今天为什么这么懂事?

生:因为今天学了《奶奶的白发》这篇课文,奶奶的白发为我操心都变白了。

师:奶奶的头发变黑是自然现象,这是自然规律。

生:(赶忙说)奶奶只要您天天心情好,天天高兴,头发就会变黑了。

师(问台下的学生)孩子们,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齐说)好孩子,懂事的孩子。

师:奶奶为由你这个孙子感到高兴(说着说着,笑了起来)

推荐第7篇:白发情感美文

最初知道人会有白发时,我只有五岁多,外婆总是让我时不时在她头上挑出一两根白发扯掉,后来大约白发增得快,两三年后便没让我挑了。那时我年幼,根本不知白发意味着什么。真正意识到白发意味着年老的时候,我已读了高中。

我读高中住校,每个星期天才回一次家。有一次回去时,正看见父亲蹲在厨房里摘菜,我突然发现父亲头上有了白发,心中咯噔了一下,感觉父亲一下苍老了许多。白发在父亲头上慢慢扎了根,先前父亲还染染发,后来他说老了就老了,便不再染了。从那时起,我便对白发有了深刻的认识。父亲说,人来到这个世上自然会经历生老病死,这是生活规律,谁也不可能避免,有的老人虽然头发没白但牙齿不行,我虽然白发多但牙齿还好。父亲的这些话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让我感到时光不饶人。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白发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白发意味着阅历,白发意味着智慧,白发意味着资本。是啊,没有谁能长生不老,一个人如果想有丰富的阅历,就要经过岁月的煎熬,就要经过情感上的喜怒哀乐,就要经过生活上的酸甜苦辣。人们喜欢阅历和智慧,却不喜欢岁月的苍老,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而今,白发也开始爬上了我的头。初见白发,我也很惊惧和焦虑,还想掩饰一下,后来白发竟然一天天增多,也就不在乎了。想起父亲的话,我认为白发就是资本,也是自己成熟的标志和象征。我还想起本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他满头华发,可以说难找一根黑发了,然而人们却对他肃然起敬,因为他的医术高明,治好了很多其他医生无法治疗的疑难杂病,他的一头华发,简直成了病人的安慰,也成了本地一个亮丽的符号。

白发是生理现象,更是考验我们心理上的张力。如果一个人顶着一头华发却肚中空空如也,那便成了一种讽刺,成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印证。所以,我们不必担心长白发,需要担心的倒是,当白发上头时我们还一无所知、一无所获。

推荐第8篇:一根白发抒情散文

难得的大周末,虽是北风刺骨,可这冬日的阳光愈发温暖。洗过澡,慵懒的坐在桌子前,照着镜子臭美,发现头顶那根隐匿许久的白发又冒了出来。顿时,思绪翻腾,尘封许久的感情抽丝剥茧般开裂······

提到这根白发,还得从小时候说起。我是姥姥一手带大的,没喝过几天母乳,因为家里穷,就连奶粉喝的也不多,所以体质不是很好,再加上上学时经常熬夜,不免长出些了白发。每当我看到这些白发,总是有些介意。看到周围同学身强力壮的,也有些许自卑。所以每次去姥姥家,我都会撒娇般的扑到姥姥怀里让姥姥帮我剪白发。姥姥也总是很有耐心的帮我一根根剪着,姥姥的手法很轻柔,冰冷的大剪刀到了她手里就像一个灵巧的小梳子在发际划过,舒服极了。记得当时姥姥的怀抱就像这阳光一样温暖,有时,我竟会在她老人家怀里睡过去,而姥姥就会安详的坐着轻轻的拍打我,一坐就是一下午。那种惬意,现在想想都是暖暖的。于是每次从姥姥家回来,我的白发总会神奇的“消失”。其实,这不仅仅是因为姥姥用剪子剪掉了我的白发,更多的是姥姥的精心呵护让我身体日益强壮。孰不知,因为我,她头上添了多少银丝啊。

姥姥很疼我,有什么好东西都给我留着。记得小时候,她总会从自己的大柜子里掏出很稀罕的东西,一个熏茶叶的大苹果,一个熟透猕猴桃,几个美味的饼干。反正在我眼里,那就是一个神奇的百宝箱。有时候,家族的舅舅哥哥们会给姥姥送来几个鹅蛋或鸭蛋,姥姥就会把它们腌起来,几个月后的某一天,那个硕大鹅蛋就会出现在餐桌上。那时候,我的小手是拿不过来的。现在想想,我在吃这些东西时,姥姥都是在安详地看着我,从来没吃过。

姥姥很疼我,我要什么她都给我买。虽然有时候会笑着骂我“奶奶个腚”,但我无理的要求却从来没有落空过。每次跟姥姥赶集,提篮里有一半都是给我买的东西,香蕉,橘子,饼干,糖果,那个时候的我,在小朋友眼里就是一个大财主。后来我才知道,姥姥那时候其实每月也就有50块钱的抚恤金。真不知道当时她在我身上花了多少钱才让我成“财主”。

姥姥很疼我,每次从姥姥家回去上学时,她总会给我许多路费。则一百,多则四五百,而且还会给我装上各种吃的。尽管姥姥的抚恤金在逐年增加,但即使到现在,每月跟她一起领抚恤金的老人,也只不过区区200块钱。她平时从来舍不得花钱,有钱总是给我攒着,让我在学里买个本,买点吃的什么的。我不要,她还很生气,总说她还有花的。安慰我说以后等我有了钱再给她,可是没想到,没想到,现在已经没有了以后······

2012年腊月初九,姥姥安详的走了,记得当时,很少有雾霾的老家竟然出现了持续半个月的雾霾,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老天爷在为姥姥的离世而悲哀,但我知道这注定是我这辈子心底挥之不去的雾霾。也许时间和经历会冲淡这片阴影,但不经意间的一次触碰,依然会血泪泉涌。

想想这些年与姥姥的点点滴滴,心头总会颤栗。虽然在她看来,我是一个十足听话的孩子。帮她刷锅洗碗,捡捡柴火,换个灯泡,赶集时提提篮子。但这些事却实在微不足道,这本来就是一个晚辈应该做的。姥姥啊,难道您就这么容易满足吗?您不是说等我给您领个的外甥媳妇看看吗?您不是说等我有了宝宝,把我襁褓里的肚兜改改给他穿吗?您不是还说等我赚了大钱再孝敬您吗?可您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他们安慰我说,在床头伺候这么久,也算尽孝了,可仅仅八天七夜的照料,又怎能补得回这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呢?姥姥啊,您这辈子都是没用人伺候过,就不能让我多在您床头待几天吗?就不能再让我多陪您说会话吗?就不能让我放假的时候再去家里睡几天安稳觉吗?就不能让我栽躺在您怀里剪一次白头发吗?

他们安慰我说,您太累了,经历了八十多年的风霜雪雨是时候歇着了。是真的吗,姥姥?不是!其实我知道,您是心疼我啊,不忍心让我浪费大好的青春再陪您走过最后的时光,不忍心让我在繁重的课业就业压力下在为您分心,不忍心看着我再多熬一个夜晚。姥姥啊,您为什么那么疼我?到临走还是那么挂着我?我真的不累,真的不累,真的不累·····

如今,距离姥姥去世已经整整五年了,日记本已经换了好几个,可是夹在日记本里的那张照片,一直都在。我想,以后,它也会一直都在。

再看看镜中的自己,眼睛湿润了。那根矗立白发显得格外刺眼。

推荐第9篇:奶奶的白发

《奶奶的白发》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的7个二类生字,正确书写9个一类生字,学习3个新偏旁。 3.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

一、二两句。认识到长辈为抚养我们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关心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难点: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教学准备:教学图片、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主要完成内容: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读通,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工整地书写。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小朋友,你喜欢的亲人有谁呀?(学生自由说) 有一个小朋友,他特别喜欢自己的奶奶,想看看他的奶奶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1课《奶奶的白发》

2、板书课题:奶奶的白发

(1)“发” 这个字平时见过吗?它还有一个读音呢。

(2)书空,口头组词。]

3、质疑:看看课题,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学生自读课文

1、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2、出示拼音词语,指名朗读。傻孩子 望着 操心 抚摸 吭声 指着 一半 好玩 抬头 让开 怎么 给

3、出示长句子,指导朗读

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 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三、指名朗读课文

1、指名分句子朗读。]

2、指名分小节朗读。

3、说说,通过听或者读,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四、刚才学习的生字你能记住哪些呢?

1、请自学书本中的笔顺表。

2、学生主动识字。说说你已经记住哪些生字了?(可练习给二类生字注音,也可以练习看拼音写一类生字)

3、教师板书三个新偏旁,请学生上来写出相应的生字。

4、指导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1、巩固复习生字词。

2、讲解课文主要内容,背诵课文。

3、完成练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习过的新偏旁,还记得有哪些生字吗?

1、完成补充习题第一题。

2、反馈交流,它们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语?(练习册第二题)

二、过渡:下面我们就去看看这位奶奶吧。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这位奶奶什么样?(她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白发)

2、看一看,你们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出示词语:黑的、黑黑的)这两个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特别特别黑叫黑黑的,特别特别红叫什么?特别特别蓝呢?特别特别亮呢?特别特别白呢?(出示: 白白的 雪白的)这两个词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雪白的: 像雪一样白。)那雪白雪白的呢?(更白了,一根黑发都找不到。)这个词应该怎么读? 拓展训练:你能仿照这个词语说说这些景物吗?(出示麦田、蓝天、油菜花、桃花,引导学生说出碧绿碧绿、瓦蓝瓦蓝、金黄金黄、粉红粉红等ABAB式词语。)

4、看到这满头白发,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对啊,这也是文中的小朋友想问他奶奶的问题。小朋友是怎么问的?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好奇地问)

5、好奇什么意思?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吗?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我们一起用好奇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齐读)

6、指导背诵:谁上来演一演?

三、过渡: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你能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吗?自由朗读第二段。

1、谁能用文中的话来回答我,为什么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出示:(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句话什么意思?

2、奶奶平时为你做了哪些事?学生自由说。(教师适当点拨:你看,奶奶就为你增添了白发。)

3、奶奶现在是为了你,过去又是为了谁?(爸爸)

根据学生所举事例,教师引说【每天】......,渐渐......长大了,........花白了, 后来.....出生,......【又每天】......,渐渐......长大了,.........雪白雪白。

4、看到这满头的白发,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自由练说)看看文中的小孙子说了什么?

指名练习朗读句子。你们说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奶奶的年纪大了,头发不会变黑了,这是自然规律,即使我们不让奶奶操心,奶奶的头发也不会变黑,但是我们可以怎么做?

5、师小结:我们虽然不能让奶奶的头发变黑,但我们可以做一些事使奶奶高兴 ,心情好,你以后想为奶奶做些什么?

6、多么懂事的孩子呀?你想跟他一样吗?谁来演一演奶奶和孙子。

7、指导背诵:同桌互演。指名上台演一演。

8、补充练习:完成补充习题第2题。

四、课外作业:

语文练习册 —— 补充阅读《棉鞋里的阳光》 教学设计

(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

⒈学会9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认识“心”字底和“八”字底。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要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理解奶奶的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⒈老师板书“白发”,指名读。(相机为“发”正音)

⒉你们见过谁有白发?(依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完善板书:奶奶的白发)

二、读中感悟

⒈多媒体出示课文并伴有音乐,老师范读,小朋友听后说说知道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⒉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⒊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纠错正音,如:发、半、怎、跟等。

⒋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话,并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例如我的话用三角标出,奶奶的画用圆圈标出,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标)

⒌多媒体出示我和奶奶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读,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感情。

⒍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和老师一起评一评:

⑴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请他们再读读,为大家作示范;

⑵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理想,也请他们再读读,让他们作改进。(邀请几对同桌来读,达到对教材充分熟悉的程度)

三、入境悟情

㈠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

⒈体会第一处重点句:

⑴小朋友,当我问奶奶为什么她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时候,奶奶笑着告诉我:“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老师边说边用多媒体出示文中插图1和奶奶的话)

⑵指名读这句话。

⑶小朋友,你们能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来说一说,为什么“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我给的呢”?

⑷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注意奶奶说话时的表情。

⑸小结:奶奶为了我和爸爸十分操劳,才有了这满头白发。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想?(小朋友充分想象,体验“我”当时的情感)

⒉体会第二处重点句:

⑴多媒体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相关句子:

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⑵指名读句子,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体会。

⑶指导读好这句话,可加进我说话时的动作,同时体会我的天真以及我对奶奶的关心。

㈡演练整篇对话。

⑴小朋友,你们能像刚才一样,加上动作和表情把整篇对话演一演吗?

⑵先请小朋友分角色在小组里演一演,别忘了加上动作和表情,老师也参与表演。

㈢小结:老师边总结,边出示多媒体课件

奶奶对我充满疼爱,我对奶奶也无比关心,这种情感是多么感人啊!相信每个小朋友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样孝敬奶奶、爷爷、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几个。读给同伴听听,告诉他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2.出示自己认为难记的字,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帮助记忆。

3.学生仔细观察“怎”和“兴”的写法后,按笔顺先在书上描红,而后写在习字本上。

学生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1)“怎”是上下结构的字,上窄下宽,横画间的距离要韵称。写“心”字底,关键是写好卧钩。

(2)“兴”是“八”字底,“八”字的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⒋剩下的字,请小朋友看清字形,记住笔顺,然后认认真真地写。每个字都先在书上描红,再在习字本上写两遍。

三、课外延伸

1、照例子填空:

奶奶的头发 (雪白雪白)

地里的小草( )

满山的枫叶( )

晴朗的天空( )

天上的星星( )

2、实践活动:小朋友,为了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再那么操劳,不再很早就生出白发,让我们回家后就帮着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吧!并且请小朋友以《我帮××做家务》为题练习说一说,重点说做了一件什么事,怎样做的,有什么感受。

奶奶的白发(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奶奶的白发》这篇课文,你还认识这些字宝宝吗? [课件出示词语] 2.你们读得真棒,我们一起来读读。

3、老师这儿还有两个字宝宝,它们是多音字,谁来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 [课件出示选字填空]

4、指名读。

5、谢谢你们帮助字宝宝找到了家。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这个故事。[齐读课题]

二、充分诵读,巧破疑难。1.我们故事里的这个小朋友非常好学,他给奶奶提了两个问题?请你读读课文找一找,用直线把它画出来。[学生读课文,划问题]

2、交流,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一)出示: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

A、小朋友有什么不明白的呀? B、理解“雪白雪白的”[词语变红] C、你发现了什么?(头发像雪一样白,很白很白;这叫叠词) D、看图,指名读好词语。

E、谁能来问一问?(读出了问的语气,你读懂了问号) F、谁能加上动作试着来问一问?

G、刚才小朋友在读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一个模仿小天才,大家仔细看看他“好奇”的样子(指名上台表演)

H、询问过渡:“好奇”的样子看到了吗?(评价:哎,看他刚才把眉头都皱起来了,一脸不明白的、奇怪的样子,这好奇的样子还真像。)

I、谁也来好奇地问一问?我们一起来好奇地问一问。

(2)奶奶听了这个问题之后是怎么回答的?请小朋友快速地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交流出示: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A、“哎,对呀,奶奶怎么会说她的这一头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小朋友给的? B、我不明白(作举手状),你明白吗?

C、平时奶奶都是怎样关心你们,为你们操心的?(根据学生回答强化奶奶的“辛苦”、“操心”、“操劳”、“劳累”、“忙”。)

D、小结:是呀,奶奶为你们都操碎了心。看!奶奶的这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你才变白的

(点着后半句)难怪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

E、知道吗?(点着前半句,同思共解)在爸爸小的时候,奶奶也是这样关心他,为他操

心!(板书:操心)

F、可奶奶一点也没有抱怨,她居然还笑咪咪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G、过渡:奶奶真是太伟大了,只要看到我们过得幸福,她也就觉得开心。小孙孙和我们一样也听懂了奶奶的话。所以,他(引读)——低下了头,没有吭声。

H、猜猜看,他此刻心里正在想些什么呢?[出示低头图] I、是呀,也许小孙孙正在为奶奶那满头雪白的头发而自责,也许他正在想办法让奶奶的头发变黑,也许他想给奶奶揉揉肩,敲敲背……

J、小孙孙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奶奶的眼睛,奶奶说(师范读): “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

K、指名读,评价:你的读让我听出了奶奶对小孙孙的喜爱。 L、从你的读我听出了你想逗小孙孙开心起来。

(3)小孙孙给奶奶提的另一个问题是什么?

A、出示: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指名读。(板书:不操心 ?)

C、你也来学学小孙孙问问奶奶吧,男女读。

D、评价:你们真是会关心老人的孩子。你们真是天真可爱的孩子。 F、讨论:你觉得奶奶的白发会变黑吗?(不会) G、但是我们可以不让奶奶操心,你可以怎么做? (4)面对这个难题,奶奶是怎么回答的呢? A、出示: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B、指名读。奶奶嘴上没说,心里想说的都包含在动作里了,你想想奶奶会说些什么呢?

C、把你体会到的奶奶的心情,通过读来告诉大家。齐读。

D、小结:奶奶对我充满疼爱,我对奶奶也无比关心,这种情感是多么感人啊!相信每个小朋友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样孝敬奶奶、爷爷、爸爸、妈妈。

四、读读背背,角色朗读

(1)男女生分角色感情朗读。2人

(2)小朋友,你们能加上动作和表情把整篇对话演一演吗?先同桌合作准备一下。 (3)上台表演。2人 (4)全班齐读。

五、诗歌总结,深化感情

1、邓老师把课文编成了一首小诗准备送给大家,想听吗?

(奶奶为家太操心,满头黑发变白发。小孙孙爱奶奶,想让白发变黑发。祖孙情,深似海,养育恩,重如山。)

2、出示两个成语:情深似海,恩重如山。把你今天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藏到心里吧,齐读。

六、教学生字 指、抬

1、你发现了什么?(相同偏旁,形声字、左窄右宽,提手旁)

2、“指”找朋友。右半边的笔顺。

3、“抬”找朋友。右半边私字头加一个扁扁的口。

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回家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教学设计

(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

一、二两句。

2.学会3个生字。

3.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

一、二两句。认识到长辈为抚养我们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关心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流程

师:小朋友,从上学期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首儿歌。最近老师又教了大家几首,不知道还记不记得?(生高呼:记得。)好,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看图猜儿歌”的游戏。

(教师出示图。众生抢猜儿歌名。师生一起绘声绘色地背诵。)

思想小点拨:这儿歌里的小朋友好不好?

(两首儿歌都与情感教育有关,选自《诗文赏读》。一首名为《紫葡萄》,另一首名为《变只大雁往南飞》。)

师生齐演唱与之相关的歌曲《爷爷奶奶》。

【拓展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我校自编的课外读本趣味性很强,又和课文相配套,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我常常选择一些儿歌指导学生阅读。这堂课,在课前我采取“看图猜谜语”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背儿歌,活跃了气氛,增添了趣味。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我想:如果小朋友从小就能把阅读当作是他们喜爱的活动,那该有多好!】

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在刚才背的儿歌和唱的歌中,我们都提到了同一个熟悉的人,那就是自己的(师点板书,生齐说:奶奶)奶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朱老师也有。来,挥挥小手,朝奶奶亲热地打声招呼吧!

2.请学生用亲热的声音呼唤“奶奶”。

3.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自己的奶奶。课文中也有一位非常喜欢奶奶的小朋友。他说呀,他奶奶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头白发。(出示奶奶头像图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故事(边揭题边范读:“奶奶的白发”)。

(1)指名读;(2)齐读。

【所教课文是《奶奶的白发》,因此,在此时通过让学生跟奶奶亲热地打招呼,能勾起学生对奶奶的熟悉感、亲切劲,乃至一种莫名的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质疑探求。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若有疑问,可在听完朗读后提出。

2.学生纷纷质疑。

3.小结:瞧,我们的小朋友多聪明、多会学习,一下子就提了好多问题。别急,待会儿我们通过学课文一个一个地来解决,好吗?(生:好。)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如在听完故事后,我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积极、主动向老师提问。小朋友爱提问是天性,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提问、爱提问,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张扬个性的需要。对小朋友提出的不同问题,我都用赞赏的目光、鼓励的言语给予肯定,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为自由、舒展的平台。】

三、充分诵读,巧破疑难。

1.导读第一段。

(1)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读第一自然段。

(2)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3)巧解“好奇”。

①示范演“好奇”的样子。

②询问过渡:“好奇”的样子看到了吗?明白了吗?

③指名上台表演。

师:A.哎,看他刚才把眉头都皱起来了,这好奇的样子还真像。

B.瞧,小朋友刚才这一脸不明白的、奇怪的样子,可好奇啦!

④学生齐演。

(若这是某个学生一开始提出的疑问,那在操作步骤③后就应有反馈,问问他明白了没有,让他给大伙儿演一演,在演中给予反馈。当然有此之后,步骤④可以省略。)

2.导读第二自然段的

一、二两句。

(1)过渡:那奶奶听了我的话后,她又是怎么说的呢?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4)指导看图(实物投射教学插图):看哪,这个奶奶说话的时候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5)学生自由学着样子准备表演。

(6)指名上台表演。

(7)妙破难句“一半……一半……”。

①师边贴边述,变换句意,降低难度。“哎,对呀,奶奶怎么会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有的……”

②实事求是,唤起众生疑难,引起共鸣和关注:“我不明白(作举手状),你明白吗?那你呢?你呢……”

③引导学生说说平时奶奶都是怎样关心他们,为他们操心的?

根据学生回答强化奶奶的“辛苦”、“操心”、“操劳”、“劳累”、“忙”。

④小结:A.是呀,奶奶为你们都操碎了心。看!奶奶的这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你、为你、为你们才变白的。所以,奶奶笑着说:(点着板书前半句)“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你们明白了吗?(明白)那你呢?你呢?B.知道吗?(点着板书后半句,同思共解)在爸爸小的时候,奶奶也是这样关心他,为他操心!

【这里我摒弃了以前那种追求整齐划

一、寻找统一结论和标准答案的“告之”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例举谈论中思考、感悟。教育不是告诉,也不是外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自我建构和生成的。】

(8)过渡:那么当奶奶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是你给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呢?

(询问众生,引起共鸣,营造氛围。)

(9)指名多人读下一句话。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为此,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这是我实施教学的首要重点目标。在教学中,我无时无刻都在努力营造着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或通过精心设置的导语;或用激励性、挑战性的话语;或在学生朗读之后,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在整堂课中就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当然,这“读”也不是枯燥、刻板、一味地“念书唱山歌”,而是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提升阅读的乐趣”。】

三、以讲代背,自然内化。

1.小朋友,现在我们来讲一讲这个关于《奶奶的白发》的故事,好吗?

2.学生自由练习。

3.指名上台讲演。

【内化语言是一个能动的自我构建过程。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语言的初步阶段,光积累不行,还要学转化、学表达。为此,我竭力运用多种途径给予学生切实的帮助,通过自读欣赏、听读欣赏、用眼观察、身心一体地多感官参与,语音、语意、图像、情感、观念等要素融合,帮助学生感受、积累语言,创设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表现语言,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完成背诵积累的任务。】

四、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所写生字:指、半、给(读准字音)。

2.指名口头扩词。

3.自学课文后笔顺。

4.书上田字格中描红,描好观察: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

5.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6.习字册上练习书写。

【让学生在实践描红、自主观察探究中掌握如何写好字的要领,并让其当小老师上台交流,而后在“读帖”、“描红”、“仿影”和“临帖”的系列过程中,再次让学生从认识和操作上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获得进一步的深化。为此,写字教学中要坚持既动“口”,又动“手”,更动“脑”的“三动”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

教学设计

(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表演体会人物感情,并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难点: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教学准备:

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奶奶为自己的家庭所作的贡献.

2、自制文中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入语:今天,老师将和小朋友们继续学习《奶奶的白发》这篇课文,看看我们谁的收获大.(板书课题、齐读)

2、词语检查

首先进入复习的第一个环节,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们对文中词语的掌握情况.

3、朗读检查

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仅眼明耳灵,而且朗读词语,句子时能做到响亮,正确,真是好样的,希望在下面的学习中,小朋友们同样有精彩的表现. 二,充分诵读,巧破疑难

(一)创设情境,导入第一自然段.

在一个夏天的傍晚,祖孙二人坐在庭院里,奶奶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陪小孙子做功课.突然间,小孩放下手中的书本,用手指着奶奶的头发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什么呢 打开课本——

3,巧解"好奇".

(1)询问过渡:你整张脸上都带着小问号,这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文中词语"好奇",并用换词的方式理解.(板书:好奇) 评:哎,看他刚才把眉头都皱起来了,这好奇的样子还真像. 瞧,小朋友刚才一脸不明白,奇怪的样子,可好奇啦!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小孙子这么天真好奇的疑问,奶奶是怎么回答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这句话说得风趣,虽然头发全白了,但没有责怪的意思,要根据奶奶的年龄特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评价:你读得真是太好了,能再读一遍吗

2,奶奶说的这句话,你能听懂吗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平时奶奶是怎样为儿子和小孙子操心的.(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根据学生的回答强化奶奶的"辛苦,操心,操劳,劳累,忙". 小结:是呀,你们的一举一动,你们的一言一语,你们的喜怒哀乐都牵动着奶奶的心.看!奶奶的这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你,为你们,为你们的父亲变白的.

3,过渡:当奶奶说了这句话后,小孙子可难受了,低下了头,没说一句话,这时我在想什么呢

(板书:低下了头)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

奶奶为我们做了这么多,那你对奶奶又是怎样的呢

此时此刻,你想对奶奶说些什么

小结:从你们天真的述说中,我能深深地感受到你们已经长大了,懂事了许多,也学会了关心身边的人. 4,文中的小孩跟你们想的一样,于是他说到:"(引读:奶奶,要是我——

这白发——

从小孩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他对奶奶的关心. (板书:关心)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5,引读第六句:奶奶听了我的话,抚摸着我的头——

(三)整体感受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1,课文中奶奶和小孙子一老一少的对话很有趣,让我们再把整篇课文来读一读. 2,指导学生表演读

文中有两幅插图再现了课文中一部分内容,图上还有什么没画,如果你是一个小画家,你要画一个怎样的画面 先仔细地想一想,然后把你所要画的画面,用你的表演展示给大家看. (注意文本的完整性,扩展性) 三,总结,布置作业

其实在现实的生活中,不仅奶奶为我们操劳了许多,我们的父母同样也是如此,作为他们的子孙,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他们.回家后,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然后以《我帮××做家务》为题练习说一说,重点说说做了什么事,怎样做的,有什么感受. 指着 白发 好奇

雪白雪白 一半 操心

低下了头 没有吭声

抚摸 笑了

(1)看清每个词语,默读. (2)开火车朗读,每个一遍.(2次) (3)分行指名读,整体指名朗读,齐读. 复述句子

1,充分地,自由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个别读,齐读

(读好"好奇,黑黑的,雪白雪白的"这些词语.) 1,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寻找答案读一读. A先试读,再指名读.

B在朗读过程中,同桌可以合作表演读.

在练习说话的过程中抓住文中第二小节奶奶说的第二句话,朗读(读出哄小孩的那种语气,语调要轻松一些),感悟奶奶发现了"我"的异常表现,对我产生了疼爱之情. (我想到了奶奶的头发是为我操心才变白的.) (我想起了以前让奶奶生气的事.) (我感到非常的惭愧.) ……

一定要让学生谈真实的生活感受,说心里话. 开头:我就是小孙子,我想对奶奶说:——

(奶奶操劳了一生,真辛苦啊!) (都是"我"不听话,让奶奶操够了心.) ("我"应该孝敬长辈,让长辈过个幸福的晚年.) ……

接读:不再让你操心, 还会变黑吗

接读:笑了

说话练习:奶奶为什么笑了 此时的奶奶会说些什么

(1)同桌练习朗读 (2)开展朗读比赛,看谁的朗读能打动观众. (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2)同桌合作练习表演课文. (3)指名表演,再现文本.(2组) (4)观众评议,教师评.

(从人物说话的语气,动作,脸部表情的变化,内心的感情变化来评论.)

四、板书设计

奶奶的白发

一半是你爸爸给的

一半是你给的

不再让奶奶操心

教学设计

(五)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指、抬两个生字,要求会认、能懂、写好。

理解课文、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认识到老一辈人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昨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十一课--(生接读:“奶奶的白发”)你会读这些词语吗? (1)指名读词。(蒋佳宇、唐宇斌) (2)想读的小朋友坐在座位上读。

2、选音节填空,齐读。

3、小朋友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真牢固!希望大家这节课学得更好!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打开书本六十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大家自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小孙子向奶奶提了个什么问题。

2、读后引读:这个小孙孙向奶奶提了个问题:奶奶,为什么--(生接)

3、“雪白”、“雪白雪白”两词比较。(让学生体会奶奶的白发白得很厉害。)读“雪白雪白”,评议。

4、是啊,我的头发是黑黑的,奶奶的头发却是雪白雪白的。这是怎么回事呀?这个小孙孙想不通了。难怪他是什么表情?(好奇)好奇就是什么意思呀?

5、你来好奇地问一问奶奶,读第一自然段。(练读,指读)

6、过渡:问题的答案在第二自然段中,你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2、你找到答案了吗?为什么奶奶的头发雪白雪白的? (1)指名交流。

{A、学生可能会说:是因为操心。师追问:是给谁操心?(爸爸,我)请看这句话。出示: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齐读这句话。} {B、学生可能会直接说出奶奶的话。

出示: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齐读这句话。} 奶奶怎么说是爸爸和我给的呀?(为爸爸为我操心)

奶奶是怎么为我操心的?(让学生自由表达)爸爸小的时候,奶奶也是为他这样操心的。奶奶这一生,为爸爸、为我,操不完的心,难怪,奶奶的头发雪白雪白的。

奶奶怪我和爸爸吗?(不怪)从哪里看出来?(是呀,奶奶看到我们开心,她也开心。) 指导读好这句话。

过渡:小孙孙听了奶奶的回答(引读)——低下了头,没有吭声。猜猜看,他此刻心里正在想些什么呢?

(3)是呀,也许小孙孙正在为奶奶那满头雪白的头发而自责,也许他正在想办法让奶奶的头发变黑,也许他想给奶奶揉揉肩,敲敲背……

(4)奶奶是最关心小孙孙的人了。小孙孙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奶奶的眼睛,奶奶说(师范读):

“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指名读 评价:你的读让我听出了奶奶对小孙孙的喜爱。

(5)出示: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指名读。

你也来学学小孙孙问问奶奶吧,男女读。

评价:你们真是会关心老人的孩子。你们真是天真可爱的孩子。 讨论:你觉得奶奶的白发会变黑吗?说说理由。 (6)面对这个难题,奶奶是怎么回答的呢?

出示: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指名读。奶奶嘴上没说,心里想说的都包含在动作里了,你想想奶奶心里在想什么呢?

把你体会到的奶奶的心情,通过读来告诉大家。齐读。 3.小结:

奶奶对我充满疼爱,我对奶奶也无比关心,这种情感是多么感人啊!相信每个小朋友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样孝敬奶奶、爷爷、爸爸、妈妈。

四、读读背背,角色朗读

(1)小朋友,你们能像刚才一样,加上动作和表情把整篇对话演一演吗? (2)先请小朋友分角色在小组里演一演,别忘了加上动作和表情。

(3)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比一比哪组表演得最棒。师生一起担当评委,并给优胜组颁发奖品。

五、深化感情

1、老师把课文编成了一首小诗准备送给大家,想听吗?

奶奶为家太操心,满头黑发变白发。小孙孙爱奶奶,想让白发变黑发。祖孙情,深似海,养育恩,重如山。

2、成语:

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六、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抬

2、看看这两字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3、书上自学笔顺。

4、指名书空。

5、老师范写。

6、生描红。

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再读<棉鞋里的阳光>

2.接写句子:奶奶病了……

3.回家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板书: 黑 发

操 心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书写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识到长辈为晚辈付出的精力.心血,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

zhǐ fà

bàn gěi

指着

白发

一半

给你

zěn

ma

tái

huì

shǎ

怎么

抬头

还会

傻孩子

rang

cāo

fǔ mō gēn

让你

操心

跟你说

先请小朋友自己大声读读。指名3人读,教师相机正音。“发.怎.操.跟”等容易读错的字音。

二、精读指导

1.出示第一自然段。先请小朋友自己大声读读,指名2人读。

①请你找出其中的一对反义词。(黑黑的——雪白雪白的)你发现这两个词有什么特点?(叠词)

请小朋友自己读读下面两句句子,挑出你喜欢的一句,并告诉大家为什么。

②句子比较:a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的呢? b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雪白雪白的呢? ——喜欢第二句,因为表现了我的天真和奶奶头发的白。

我对奶奶那么白的头发感到好奇,心中充满了问号?我在奇怪些什么?

——为什么奶奶会有白头发

——奶奶的头发怎么会这么白

指名读,读出你的好奇和心中一肚子的问号。

你想知道为什么吗?自己先读读第二自然段。

2.指导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句子: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指名2人读。

奶奶说白发是谁给的?(爸爸、我)

想一想,奶奶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在平时的生活中,她会为她的儿子和孙子做些什么呢?(交流)再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奶奶为我和父亲付出了很多 ——奶奶很辛苦

一头白发告诉我们奶奶老了,她在为爸爸、为我的不断付出中慢慢老了。很多人都害怕自己变老,可是为什么奶奶说这句话时却是笑着的?仔细读读,体会一下。

——因为奶奶虽然付出很多但却很幸福

谁能把这句虽然很辛苦但却幸福的话读好。指名2人读。 奶奶笑着,我呢?(很难过)你从哪里看出来? ②出示句子: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

看着奶奶这一头因为操劳变白的头发,这时候我的心中会想些什么? ——不能再让奶奶操心 ——要好好报答奶奶

我的心中还想着奶奶的白头发,想着自己该为奶奶做些什么,奶奶却好像看出来我在想什么。

③出示句子:奶奶说:“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

指名读。从这句话里,你读懂了什么? ——奶奶是说着玩的 ——奶奶不希望孙子难过 „„

小孙子体谅到了奶奶的辛苦,所以低下头,不吭声;奶奶怕孙子不高兴,心里难过,安慰他。你觉得奶奶对孙子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疼爱、爱护(板书:奶奶→疼爱) 谁能读出疼爱,让我们感受一下。指名读。 ④出示句子: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指名2人读。找出句子中表示“我”动作的词。(抬、望)奶奶说那是和我闹着玩的,可我的心里却早已明白奶奶所付出的一切啊!

(点击:要是„„不再„„还会)再读读这句话,你能看出课文中的我有怎样的心愿吗?(希望奶奶的白发变黑)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心愿?

——孙子对奶奶很关心

——孙子很懂事,不想奶奶再有白头发

如果你是小孙子,以后你会怎样做才不让奶奶操心? ——为奶奶做事 ——好好学习

——听长辈的话(板书:体谅←孙子) 多么懂事的孩子啊,人年纪大了,总要有白头发的,但是只要自己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地成长,能够听话懂事,那心里总是甜滋滋的。谁能读好这句饱含着对奶奶关心和祝福的话。指名读。

课文中,奶奶和我的对话其实很简单,就是生活中的一个普通的玩笑,但里面却包含着我和奶奶之间深深的感情。分角色朗读对话。

⑤出示句子: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指名读。(点击:抚摸)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动作? ——疼爱的

自己仔细读读,奶奶听了我的话,为什么笑了? ——觉得我的话很傻 ——心里很开心 ——觉得我很懂事

总结:一个是辛辛苦苦为子孙辛苦了大半辈子,满头白发的奶奶,一个是虽然年纪小但却非常体贴老人、关心老人的孙子。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身边都有老人,回到家中,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说一句贴心的话,让老人的心里能够感到幸福。

(音乐)齐读全文

叠词练习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抬、让、会”

2.分析字形结构,学生看书本笔顺表书空。3.教师教授范写:

“抬”提手旁。组词:抬头、抬起、抬着

“让”组词:让给、谦让

“会”人字头。组词:开会、学会、会议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

奶奶的白发 疼爱 奶奶→孙子

← 体谅

推荐第10篇:奶奶的白发

《奶奶的白发》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

一、二两句。

2.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

一、二两句。认识到长辈为抚养我们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关心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齐读课题,读准发这个音。

2、那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能读准课文中的词语吗?出示词语认读,重点读好轻声音节。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过:小朋友们读得多认真呀!我相信小朋友在下面的学习中同样会很认真的。请小朋友看图,图上有谁?这个小孙子在干什么?(一个夏天的夜晚,祖孙二人坐在庭院里,奶奶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陪小孙子做功课。突然间,小孩放下手中的书本,)用手指着奶奶的头发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什么呢?打开课本读读第一自然段。

1、这个小朋友问了什么?

2、看一看,你们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点击出示词语(黑的和黑黑的,哪个更黑?)特别特别黑叫黑黑的,读好这个词,可以说黑黑的头发,(出示黑黑的头发读一读)黑黑的芝麻,黑黑的皮肤;你还会说几个这样的词吗?特别特别红叫什么?红红的什么?特别特别的蓝呢……

3、奶奶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呢? (1)比较雪白的和雪白雪白的有什么不同?雪白像雪一样白,雪白雪白更加白。读好这个词。

(2)奶奶是雪白雪白的头发(出示这个词读一读),雪白雪白的头发就是一点黑发也没有了。

4、除了雪白雪白你还能说几个像这样的词吗?(出示词语)

5、出示题,选一选、读一读。

6、过: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觉得奇怪吗?我是怎么问的?(好奇)

7、理解好奇,好奇是什么意思呀?谁来演一演呢?(指名上台表演) A:哎,看他刚才把眉头都皱起来了,这好奇的样还真像。 B:瞧:小朋友刚才这一脸不明白,奇怪的样子,就叫好奇。

8、指导朗读:你能学着他的样子好奇地问问吗? (1)让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做动作读(这个小朋友一边说一边还做了一个什么手势) (4)让我们学习他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段吧,齐读。

(二)、学习第二段

过:你这么天真好奇地问奶奶,奶奶是怎么回答的?读读第二段告诉我,画出句子。

1、奶奶是怎么回答的?把你划出的句子读一读。

2、(出示句子)师范读,奶奶为什么说这白发有的是你爸爸给的,有的是你给的呢?你听懂了吗?

3、想一想:你奶奶平时为你做了哪些事?是怎么关心你的?谁来说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强化奶奶的“辛苦、操心、操劳、劳累” 生:奶奶每天早上催我起床。

师:奶奶每天早上催你起床,这也是操心.生:奶奶每天给我做饭,让她操心了.小结:A.是呀,奶奶为你们都操碎了心。看!奶奶的这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你、为你们操心才变白的。(点着后半句)难怪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

4、师:奶奶还操谁的心?

5、奶奶不仅为我操心,还为谁操心了?

是的,在你爸爸小的时候,你奶奶也是这样操心的,甚至长大了还要为你爸爸操心,所以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

6、师小结:是呀,你们的一举一动,你们的喜怒哀乐都牵动着奶奶的心,看!奶奶的这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你,为你的爸爸变白的。但是,奶奶并没有觉得很辛苦,也没有抱怨,因为你们的爸爸长大有出息了,你们也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奶奶觉得很开心。所以奶奶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么说的?(笑着)

7、指导朗读:你能学着奶奶的样子笑着说说吗?谁来把这句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齐读(师评:这位奶奶真慈爱;还面对笑容呢;听出这位奶奶真疼爱自己子孙;听出了奶奶想逗孙子开心。。。。。。)

过:听了奶奶这么说后,我怎么样了?(出示图)

8、出示句子:引读。这时候我的心里觉得怎样?(难过,不开心)

9、这时,我在想什么呢?你有没有什么事让奶奶操心了? (同桌说说)

10、小朋友们真懂事,相信你们都能说到做到,都能做个听话的好孩子,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11、过:奶奶看到我现在这么难过,奶奶好心疼啊,连忙安慰,(出示第三句)引读。

12、指导朗读,哪位小朋友来当奶奶,来安慰安慰小孙子吧。(指名读,点评)

过:听了奶奶的安慰,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有决心改正呢!我抬起头,怎么说的?

13、谁也来学着这样问问奶奶呢?指名读此句。

(评:听出你的真心;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听出你真是懂事的孩子;真是会关心老人的孩子。。。。。。)

14、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15、那你们说奶奶的头发会不会变黑呢?

16、奶奶的年纪大了,头发不会变黑了,这是自然规律,即使我们不让奶奶操心,奶奶的头发也不会变黑了。但是我们做一些事,使奶奶高兴快乐,心情好,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学生自由说说)

18、师:奶奶为你这个孙子感到高兴的,奶奶一定更加喜欢你了,奶奶听了,(出示图、句子)引读: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奶奶把心里想说的话都包含在动作里了。奶奶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抚摸)

19、抚摸是怎样的摸?(疼爱的摸)做动作,师示范

20、指导读句子:这时奶奶的心情怎样?(感动、高兴)把你体会到的奶奶的心情,通过读来告诉大家。

三、分角色朗读

四、最后再让我们一起回顾奶奶们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奶奶,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是你、每天陪我出去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是你陪着我出去玩,我走不动时总嚷着要你来背我,我长大了,你的背却弯了;每天你要在厨房忙好几天,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可我有时竟然还嫌弃你烧的不好吃;一大早起来,你总是会把我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上学,下午再来接我放学,让我们一起来对奶奶说一声:奶奶,你辛苦了!

11、奶奶的白发不会变黑了,但是我们可以不让奶奶操心,换我们来为奶奶操心,(出示幻灯)谁来说说你还会为奶奶做些什么?(指名说)让奶奶每天都过得开心快乐,这样奶奶也会变年轻的。同学们可以做到吗?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读好书、写好字,考个好成绩让奶奶开心开心吧!一起来读课文。

四、同学们读得多棒呀!现在我们来写一写。

1、指导写 : 玩 会

2、你是怎样记这两个字的?

3、书空后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五、我们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懂得了不让奶奶为我们操心,要爱奶奶。同时,不光是奶奶,还有爷爷,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长辈们,我们也都要孝敬他们、爱他们。

五、作业延伸:

其实在现实的生活中,不仅奶奶为我们操劳了许多,我们的父母同样也是如此,作为他们的子孙,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他们。回家后,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第11篇:学会照镜子张艳春

学会照镜子

每天,我们都会面对镜子照上一会儿。洗脸、刷牙、刮胡须、梳头、化妆……为的就是能让自己有个好的面貌展现出来。而我想说的是不仅仅是这些表面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镜子”无时不刻都在我们身边,却又很多人认为镜子根本没有什么作用,认为不值得“照”、装模作样地“照”、随意“照照”外形,从不领会其中的神态。更有的人会过于地容易满足,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对错误的行为咬牙切齿,却不能以此为鉴修正自己的错误。

《河北日报》上曾经刊登一篇文章,名为“照镜子,必须眼到心到”。讲得就是为人处事和工作时的照镜子现象。

我们平日里的工作方方面面,形形色色。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但是归根结底只有一点相同,就是我们都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一天工作。曾有同事唠叨:好也一天,坏也一天;忙也一天,闲也一天。何不让自己过的轻松点。其实不然!你的工作虽然只有自己知道是如何完成的,但是却有着不同的过程影响着你。如果学会照镜子,找一下自己的不及别人的地方,工作效率就会提高,成绩也会变得显著,而过程会因此而有意义,不会让自己平平淡淡地度过。当你回忆起这个时候,你便会非常爱恋这个过程。 身为后勤队伍中的一员,我也曾经觉得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平庸,有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感觉。但是,经过成长,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工作做的更好更细,把每一天斗都过得充实有成就感。比如,我本人喜欢记日记,把每天发生的有着特殊意义的事情全部写在日记本里,时常翻翻日记,看看曾经的自己有着怎样的生活,发生过怎样的事情,有什么样的事情可以让我受到启发,有哪些错误可以在今后避免发生。第二天一大早,我会觉得精神百倍,开开心心地迎接新的一天,接受新的工作。工作之前,我会把这一天或者几天内需要完成的工作逐个记录下来,排成顺序,让自己的工作有计划性,有目标性,不会盲目地给自己增加紧张的情绪。这些,能让我的工作顺利完成。遇到一些需要克服困难完成或者特殊意义的工作,我仍旧会在晚上将它收纳到日记本里。周而复始,我会觉得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开心。

正如老人教导我们的,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是让我们丰富自己的工作内容,加强责任心。假设,我们的父母对我们不负责任,那么我们的成长过程就会因为没有大的收获而变得平庸。假设我们对待自己的子女,毫不关心,得过且过,让小孩子自己随意生活,想要什么都满足,想吃什么都可以,想干什么都不干涉……那么我们的后代将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可怕的社会,自私自利,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

平日里,我们需要每天都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看看他人,看看以往。摆正心态、诚心诚意地照一照镜子,把自己的形和神全部照出来,让自己重新审视一下,让他人审视一下,请领导审视一下。这是我们最起码应该具备的素质。不要怕别人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那些其实实在帮助你更好地进步。所以你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由此方知,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会照镜子,不仅仅对你来说每天都是一个新的改变,更能让你提高自己,适应社会潮流,融入集体。做好自己,你会发现,在镜里镜外,你才是最可爱最完美的。

运输科:张艳春

2013年9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23日在京主持召开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调研座谈会上强调:要把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真正让党员干部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达到在思想上作风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12月24日《人民日报》)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更理应时常“照镜子、正衣冠”,扪心自问究竟能力够不够、观念新不新、作风实不实、业绩优不优,从而知不足而奋进,切实为人民用好权、履好职。

“照镜子”,才能仰首无愧于党。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和最高行为规范,是党员干部言行的标准尺。领导干部多以党章为镜,对照查不足,找差距。看一看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党章要求,是党性修养这顶“帽子”戴歪了,还是“党员义务”这条“领带”忘记打,照一照党章这面“镜子”,便一目了然。

“正衣冠”,才能俯身亲近于民。“干部好与坏,群众说了算。”领导干部是“乐民之乐”、“想民之想”、“忧民之忧”还是“一口官腔”、“一副官架”、“一身官威”,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个别领导干部常是出门小轿车、进门办公室,与群众隔得远了,自然就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忘记了他们的面容,更谈不上“与民偕行”。领导干部要多“正衣冠”,看看自己步伐是否和群众一致,是慢还是快,虚心向群众请教“走路”要领,才能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才能与之“并肩走”,听取真言、了解真情。

“洗洗澡”,才能抵制病毒侵扰。房间器具长时间不打扫,就会覆上一层厚厚的灰,人的思想亦如此,有了“污渍”不清洗,便有可能危及自身。如王立军、李春城等,他们无一不是受私心杂念摆布,忘记了“清洗”,最终由“疾在腠理”发展至“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领导干部要多“洗洗澡”,去除一下身上的不实之“泥”,浮夸之“泥”,教条之“泥”,形式之“泥”,讲真话、办实事、解民忧,深刻自我剖析,诚恳接受批评,在组织的有力监督下听招呼、守规矩。

“治治病”,才能挺胸轻装前行。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领导干部不应为了个人升迁、一己政绩和个人私欲,想病了、想疯了,而要坚持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自觉抵御外部的一切不良因素干扰,坚持廉洁从政,把发展好民生为己任,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接地气,拜人民群众为师,才能深刻领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赢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汇聚和凝聚亿万人民群众的智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刘云山这记警钟敲得很及时,很有必要。每位领导干部不妨时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不断夯实宗旨观念,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价值观。

第12篇:读《照镜整衣正当时》有感

读《照镜整衣正当时》有感

襄阳北北线运用车间 沈田要

时逢新襄辆建段一周年之际,我有幸拜读了张段长撰写的《照镜整衣正当时》一文。反复几遍下来,仍耐人咀嚼,意味深长。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深思熟虑、殷切希望;文章所到之处无不饱谙段情、发人深省。

文章首先肯定了建段一年以来全段上下干部职工取得的成绩,但优美的主旋律中依然有不和谐的音符,针对于存在的不足,作者把\"人的问题\"放在聚光灯下,深度剖析,以达到\"洗尘治病\"之功效。因为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决定因素,人对于企业而言就好比砖瓦对于高楼,只有每一块砖瓦质量过硬、砖瓦之间砌缝到位,楼层才能愈发牢固、高大;只有每一位职工素质过硬、团结一心,企业才能健康发展、长治久安。针对人的问题,作者指出了存在的十六个代表性问题,并以直面担当的勇气,讲事理,谈想法,语重心长地提出了十六点殷切希望。

细细研读和品味这\"两个十六\",与其说是对工作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不如说是对\"做人\"的深层剖析。作为刚入职半年的我来说,面对\"两个十六\"这面镜子,身上仍有许多不足和改进之处。回顾这半年以来,从刚开始的入段接待、岗前培训,再到现场轮岗见习,一路下来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职工朋友对我们都是关爱有加,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襄辆大家庭的温暖。文中有句话说的很好,要懂得珍惜,学会感恩,营造良性互动。在现实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能够来到襄阳车辆段,可以说岗位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既然当初选择了铁路,不夸张的说我们就要有一颗为党和铁路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习总书记在呼和浩特看望残疾儿童时说:\"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面对企业和他人对于我们的关爱与包容,我们是否心存感恩,自身又为之付出了多少,到底是在默默耕耘,还是在滥竽充数,这一点发人深思。只有做到懂得珍惜,学会感恩,人与人之间才能保持良性互动,营造出良好的工作圈,才能愉快、高效地干好工作!

作为新襄辆人,除了自身刻苦钻研本岗位专业技术,脚踏实地干好工作外,工作之余的生活如何度过也同等重要。文中所提倡的\"多读好书,加强锻炼;多交益友,净化朋友圈\",读过之后也感触颇深。大学毕业后总以为读书生涯已经结束,再也不用抱着书本学习。殊不知学习贯穿人的一生。正如文中所说:\"读书,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但读书可以养气,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清气\".多读正能量的书,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助于人性修养的更高追求。而多交益友,见贤思齐,向有德才的贤人学习更是受益良多;反之与好逸恶劳,见利忘义之小人为伍,终归害人害己。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学习之处,读书、看报、听广播、交益友等等,学习作为一种广义的概括,从来不缺少可学习之处,只要怀揣着一颗善学的心,生活就会因学习而美好!

伴随着技能鉴定的结束,我也即将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回首过去的半年,有得有失,更多的是一种学习,感谢组织对于我的培养与教导。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会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增强自身的工作业务能力仍然是重中之重!再次\"照镜整衣\",我的内心感受到\"正当时\"的急切之心、拳拳之情;再次\"照镜整衣\",我的内心迸发着\"迎头赶上,奋勇前进\"的力量。作为新襄辆人,就让我们齐心协力,创新奋进,为\"四个襄辆\"的建设而努力奋斗吧!

第13篇:奶奶的白发课文

nǎinɑidebáifà

奶奶的白发

yìtiān

wǒzhǐzhenǎinɑidetóufɑhàoqí

dìwân

nǎi

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nɑiwâishãnme

detóufɑhēihēide

detóufɑshìxuě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báixuěbáidene白雪白的呢?”

nǎinɑixiàozheshuō

zhâbáifà

yíbànshìnǐ

bɑɡěi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deyíbànshìnǐɡěide

dīxiàletóu

mãiyǒukēnɡshēnɡ的,一半是你给的。”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nǎinɑishuōzěnme

bùɡāoxìnɡle

shǎháizi

nǎinɑi奶奶说:“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ɡēnnǐshuōzhewánne

wǒtáiqǐtóu

wànɡzhenǎinɑidebái跟你说着玩呢。”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

fāshuōnǎinɑi

yàoshìwǒ

búzàirànɡnǐcāoxīn

zhâbáifàhái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huìbiànhēimɑ

nǎinɑifǔ

mōzhewǒ

detóu

xiàole会变黑吗?”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第14篇:白发的期盼教案

活动体验——《白发的期盼》

教学思路: 《白发的期盼》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专题的内容,文本是一则节选的广播实录。我设想以倾听广播录音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倾听中体验,通过表达倾听实现口语训练的目的。 学习目标:

学会倾听,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正确倾听,二是善于倾听。结合教材内容,我主要设定了两个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倾听的要素,能准确传达所听到的客观信息;2.学生借助倾听,能准确领会并表达出文本所蕴含的人文内涵。考虑到广播节日所具有的听觉感染力,在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这个层面,笔者特意设定了第三个学习目标:通过活动, 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赏析广播作品,能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三个学习目标又分别从倾听、理解、赏析三个方面提出了倾听的任务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首先来做—个小游戏,我读——段文字,请同学认真听,然后请大家根据我所给的信息判断正误。

快十二点了,街上的行人不太多。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这时有一个人走了进来,好像在那里查看什么,一会儿就匆匆忙忙离开了。店里又跑出一个人:这时,警车从珠宝店门口呼啸而过。珠宝店的老板抬头看了看门外,什么话 也没有说。

多媒体投影:根据你听到的信息,判断正误: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晚上将近十二点的时候。( ) 2.街上只有两三个行人。( ) 3.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准备打烊。( ) 4.有一个男人走进珠宝店。( ) 5.走进了珠宝店的那个人在行窃之后慌慌张张地逃跑了。( ) 6.店里的伙计追赶窃贼并报了警,( ) 7.警车呼啸着追捕窃贼。( ) 8.珠宝店的老板什么话也没有说。( ) 学生的判断 生1:第„—项是正确的。第二项不对,因为材料里只说“街—上的行人不太多”,没说“只有两三个行人”。 生2:第四项说是“一个男人走进店铺”,我好像听到老师您读的时候只是说“有——个人走进店铺”,而且也没说‘行窃”,所以第五项也是错误的。第六项也对。

生3:第七项也不对。材料里没说“店里的伙计追赶窃贼并报了警”,也没说警车在“追捕窃贼”,所以第七项也是错的。

师:你听得非常仔细。老师把这—段材料再读—遍:快十二点了,街上的行人不太多。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

生4:第—项和第三项也是错的。没说是“晚上”,也没有说要“打烊”。

师:也就是说,尽管题目只要求我们根据倾听到的客观信息进行正误判断,但由于同学们受到自己惯有的认知思维的影响,出现了“误听”„„ (投影:参考答案) 师:要避免“误听”,首先就要做到态度专注,要听仔细:第二就是要能够在听的时候适当作些记录,防止想当然”。 教师说明

导入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听力检测,主要想让学生明确在倾听活动中首先要养成关注客观信息的习惯,避免下意识地判断与猜测,力求做到准确传达。设计安排这个环节时,教师在各个信息点上有意设置了一些信息干扰因素,形成判断障碍,让学生有一定的错误体验。从而使学生知道了倾听钓重要,明晰了倾听的方法。

二、学会倾听第一步:认真倾听,并准确传达出你所听到的客观信息

(出录音:1分47秒) 师:这是一位记者对两位中年人的采访,你在录音中分别听到两位中年人说了些什么呢?同桌之间可以先根据所记录的信息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全班交流。 生交流。

师:请两位同学来分别说一说其中那位女士和那位男士分别说了些什么? 生1:女的说,她每天早晨起得挺早的,下班回来挺晚的,一天挺辛苦。孩子上高中了,一天的家务活也忙。离她妈家也远,基本上一个月回去一次。总觉得对大人有点欠缺,有心无力,没有办法。 生2(补充):孩子还没有上高中呢,只是‘面临上高中”。

师:嗯,这两位同学听得仔细,记得全面,表述也很清晰。那位先生又说了些什么呢? 生3:他跟父母住一个院里,离着不远,也就五六米,也没时间过去。他已经四十多了,工作非常忙,身体不适,太疲劳。他母亲八十多了,父亲也将近八十了,知道他们挺不容易的,但是没时间陪着他们。 生4(补充):他不是没有时间过去,是因为亲生父母无所谓。还有就是他不是不孝顺。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段录音的内容信息量比较大,但由于同学们态度专注,精神集中,加上有了适当的记录,我们的表达就很准确。 教师说明

这是真正进入文本的第一次倾听,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导入环节提出的方法建议,避免主观判断,全面而准确地表达他所听到的内容。主要指向倾听要素之学生习惯:态度与方法,初步实现第一个学习目标。

三、学会倾听第二步: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完成对信息的分析与判断

师:倾听,使得我们的信息只能来自于对声响的捕捉,对于耳朵来讲每种声响都是一种信息,但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录音而言„—定会有一个主要意思。这就需要我们在倾听的过程中对听到的内容加以一定的分析与判断,从而明确录音所表达的主要意思。 (出录音:1分35秒) 生1:老人在给他养的画眉鸟洗澡,老人姓高,退休后整天和鸟做伴,连买菜都拎着鸟笼子。 师:简要归纳一下,这说明了什么? 生l:老人爱鸟。

师:这是一个主要信息。那么还有吗? 生2:老人想孙子。

师:这也是一个。老人为什么会想孙子? 生3:老人爱孙子。

师:这些声音告诉了我们哪些主要信息呢? 师:录音里是怎么说的? 生4:孙子是老人从小带大的,以前一卜班不管怎么累,一见孙子就不累了。 生5:拿鸟当孙子了。 师:意思是说„„

生5:老人把鸟当孙子养——爱鸟就是爱孙子。 教师说明

这个环节增加了难度,要求学生听完之后分析所听到的内容,这对于记录与记忆的要求都比较高。通过设问帮助学生分析所听到的内容,从中判断出主要信息,这是学会倾听的第二步,主要指向倾听要素之思维参与。

师:倾听其实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事,在我们认真倾听并准确传达客观信息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思考为什么,怎么会,我们已有的认知经验要发挥作用。比如说我们刚才知道了老人为什么养鸟,可是老人为什么要养乌呢?这就需要我们去关注话语信息背后的内容,去获得更深层次的信息,换个角度去理解所听到的内容。

说明:这里小结、提示、质疑的主要目的是要引起学生对话语背后内在信息的关注,意图指向文本的人文内涵的活动体验。 (出录音:2分37秒)

师:有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说一下,录音记录了怎样一件事?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几个要素。

生1:一个星期天记者到北大退休教师吴老师家里采访她。 师:这段录音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生2:吴老师的两个女儿给她寄钱,支票她都撕了。说明吴老师不需要她们物质上的帮助。

生3:吴老师说没有大病决不告诉孩子,说只要女儿们事业有成,她就满意了;还说生活原则是不拖累她们。说明吴老师和天底下所有的父母—样都希望子女平安、发达,却又不愿麻烦子女。

生4:我印象最深的是结束的时候吴老师仍在轮番地拨着两个女儿的电话。我感到这是最伟大无私的母爱,只有付出没有索取。

师:吴老师对子女没有一点点物质上的索求,一人独居不愿拖累子女,却又为什么如此锲而不舍地拨两个女儿的电话呢? 生5:吴老师并没有什么急事,可能只是为了听一听两个女儿的声音,或者想知道她们现在过得怎样。这表现了她对子女的牵挂。

师:吴老师退休了,却还每天到学校去做实验,那又为了什么? 生6:只是因为在家没事也没劲,做试验只是“等于自己玩一玩”。 师:一个退休教师独自在家,“没事也没劲”,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呀? 生7:孤独、寂寞。

师:因为孤独与寂寞,所以吴老师愿意每天去学校做实验“玩”;到了周末,因为孤独与寂寞,吴老师就不由想起了国外的女儿,要拨打她们的电话——对那时的吴老师而言,能听到女儿们的声音可能就是对她心灵最大的安慰了——她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亲情的慰藉。

师:我们不妨再回头想想那位养鸟的高先生,他为什么要养鸟呢? 生8:也是因为孤独与寂寞。他需要寻找到一种精神寄托。

师:在对子女的牵挂与关爱的背后,我们看到了老人的孤独与寂寞。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老人的孤独又有谁看到了呢?吴老师的女儿看到了吗?高先生的孙子呢?先前那两个没空回家看父母的中年人看到了吗? 课题《白发的期盼》——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白发”老人们在期盼什么呢? 生10:期盼天伦之乐,期盼孩子能够常回家看看,期盼能够和自己的孩子说说话。 师:这样的要求高吗?可是天底下又有几个老人能够实现这样的愿望呢? 教师说明

在倾听中体验情感,在体验中感悟主题。这个环节通过对老人“孤独”心境的解读引发学生的思考,在看似平淡的问答中阐释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无需大多引导,无需小组讨论,在静默之中师生都感受到了心灵的触动——基本实现第二个学习目标。

四、学会倾听第三步:用心灵感受声音,用情感体验情感 (出录音:3分29秒) 师:这是记者在采访她的一位朋友魏先生,魏先生的父亲已经去世五年了。魏先生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孤独没有? 生1:生前没有看到,死后才明白。

师:当明白了父亲的孤独之后,他心情怎么样?他又做了什么? 生2:心情沮丧,十分后悔。他忠告所有父母都还健在的人要多陪陪父母,要多和父母聊聊天。 师:你怎么理解魏先生的这段忠告? 生3:这是一个过来人的忠告,他为自己过去的疏忽而悔恨不已。

生4:他看到了老年人的孤独与寂寞,知道了父母老了需要子女的关怀和安慰。

生5:他忠告所有的子女都应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全社会都要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教师说明

这是整个新闻广播的结尾部分,感情深沉,意味深长。承上“孤独”问题的设计。主要指向文主题的深化理解。实现第二个学习目标,为第三个目标作准备。

五、课堂小结

师:在人际交往中,倾听是一种礼貌,是人们获得尊重的一个重要途径。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它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作为一种技能,我们必须学会倾听。只有会倾听的人才会思考,才能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学会倾听,我们首先要有一个专注的态度,要听仔细;要有一个适当的方法,要习惯记。保证听到并传达出的客观信息完整和准确。

其次是要能对所有客观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择要梳理,学会信息归类与整合。 第三要能情感参与,正确理解话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并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倾听拓展:赏析广播的特殊表达效果 (出录音) 师:相对于文本而言,广播录音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能结合文本说说这段录音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吗? 生1:录音比文字更具有感染力。比如说,文中关于魏先生与父亲度过的那个夜晚的描述,文字很平常,而录音却可以让我们从魏先生叙述的语气语调中更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懊悔之情。 生2:录音不可以重来,不注意或是没听清,都只能这样过去,文本可以反复读。

生3:录音能够表现文字以外的许多文字无法表现的东西,语气语调、音乐音响等都很真实。

师:看来最重要的还是声音比文字给人的触动更真实,更直接。那么你能结合录音中文字无法表现的地方说说你的理解吗?建议可以从语气、语调、语速、音乐、音响、停顿、静默等方面考虑。 学生自由发言。

师:对于同样一个主题的内容,相比文本与广播,你更喜欢哪种表现形式呢?为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七、作业

课后自读广播实录全文,赏析解说串联语言。可就语言风格、结构作用两方面思考。 教师说明

这个环节主要指向学生倾听兴趣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节目主题。并通过文字和声音表达效果的区别感受声音的魅力,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能多角度赏析广播作品。

第15篇:奶奶的白发公开课

《奶奶的白发》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材分析:

《奶奶的白发》这篇课文用生动简洁、富有情趣的语言描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老一辈人对后辈付出的艰辛、劳苦,也表露了小辈对长辈尊敬、关心,字里行间洋溢着两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二、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娇生惯养。他们自我意识强烈,主体性强,但在成人的过分关怀下缺乏必要的责任感,他们从来不知道如何感激长辈对他们的付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从小加强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是这篇课文承载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把这个道“通过课文的学习,深入学生的内心,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在学文中学做人,便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根据学生情况及课文特点,我采用用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再现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再引导学生有情朗读,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他们的心智,启迪他们的思维。

三、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中人物的神态,课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多种形式朗读熟读课文,通过提示语帮助、观察插图能够背诵课文。

3、学生通过对课文中例词“雪白雪白”的理解,教师举例会总结ABAB形式的词语。

4、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长辈为晚辈付出的精力、心血,懂得从小就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四、学习重难点:

1、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教师教授、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长辈为晚辈付出的精力、心血,懂得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五、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访问自己的长辈。练习教学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六、教学环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教师手指课题,让学生读《奶奶的白发》),注意,白发的发是个多音字,还读„„在这儿读„„?再来一遍。在上课之前我们来看看这节课咱们的学习目标。(课件)

首先,老师要检查一下小朋友课文中的词语读得怎么样?

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指名朗读),一个词语读两遍,不拖腔。读得真正确,真流利,(动听),和老师一起来比赛读一读!每个词语读两遍。(齐读)

3、词语读完了,我们再来做个听句练习,小耳朵竖起来,看看谁的耳朵灵,能听清楚老师的花话,并最快的重复老师读过的句子。(1)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

(2)奶奶的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我给的。

过渡:同学们的小耳朵真灵,接下来大家一定能更清楚、更用心的听老师讲课。

二、创设情境,导入第一自然段。(问题:黑黑的、雪白雪白的)

在一个夏天的傍晚,祖孙二人坐在庭院里,奶奶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陪小孙子做功课。突然间,小孙子放下手中的书本,用手指着奶奶的头发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什么呢?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

2.过渡:小孙子指着奶奶的头发说什么呀?(指名读,再齐读。) (1)我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出示:黑黑的)

(2)那奶奶的头发是怎么颜色的呢?(出示:雪白雪白的) (3)比较词语:

A:为什么说我的头发黑黑的。而不说我的头发是黑的呢?

过渡:黑黑的就是特别特别怎么样? 特别特别黑叫黑黑的,那特别特别红叫什么呀?特别特别绿呢?特别特别亮呢?

B: 奶奶的头发雪白雪白的。雪白是什么意思呢?(雪白的: 像雪一样白。)那雪白雪白的呢?(更白了,一根黑发都找不到。)这个词应该怎么读? (4)照样子填一填

例:我们说奶奶的头发(雪白雪白)的。 天上的太阳( 火红火红的

)。 树上的桃花(粉红粉红的

)。 地上的小草( 嫩绿嫩绿的

)。

(5)指导朗读。 课文中的我是怎样问的?(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

▲好奇?好奇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感到奇怪) (6)我和奶奶的头发差别那么大,怪不得我会好奇。

现在你们每个同学都是这院子中的小朋友,我们来一起好奇地问一问这满头白发的奶奶?。

(7)小朋友读得多投入啊!谁能不看书,加上动作和表情好奇地问奶奶?先练一练。(指名表演,齐表演)

三、教学第二自然段。(问题:一半、一半?)

过渡: 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你能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第二段。 1.谁能用文中的话来告诉我,为什么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 出示: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板书 一半是你爸爸给的

一半是你给的

2、奶奶的这句话你听懂了吗?“我不明白(作举手状),谁明白了。

3、请同学们想一想平时奶奶都是怎样关心我们,为我做了哪些事?孩子们,刚才大家说的都是奶奶为我们付出的操劳,比起操劳,奶奶为我们付出更多的是操心,是牵挂。大家再想想,我自己下楼去玩,奶奶担心我„„;天气变冷了,奶奶担心我„„;我在学校上学,奶奶担心我„„是呀,这就是奶奶。小时候,奶奶抱起我,认识这个世界;生病了,奶奶紧紧地把握搂在怀中;爸爸妈妈上班了,奶奶陪我在太阳下做游戏;上学了,奶奶牵着着我的手,拎起我的书包;奶奶用她蹒跚的背影、满头的白发,换来了我的茁壮成长。而爸爸告诉我,在他小的时候,奶奶就是像现在照顾我一样关心和照顾他的,所以奶奶说____“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出示一组奶奶为儿孙操劳的图片。根据学生回答强化奶奶的“辛苦”、“操心”、“操劳”、“劳累”、“忙”。)

4、这句话奶奶是怎样说的? ~~笑着。是啊,奶奶的笑中包含了对儿孙的疼爱、对晚辈心甘情愿的付出。谁能再读读这句话。(指名3—4人读)

5、我们明白了奶奶这句话的意思,课文中的小孙子也听明白奶奶的话了。他听着奶奶说的话,看着奶奶的笑,却怎么样了?

6、你知道这个时候小孙子可能在想什么吗?

7、是呀,我很难过,很不好意思,很难为情,低下了头,没有吭声。奶奶看见我不开心了,一直低着头不吭声,心疼了,连忙安慰小孙孙说?

(出示课件)她说“怎么啦,„„玩呢”奶奶见小孙子不开心了,有些过意不去,要哄小孙子开心呢,你能来读读看吗?哪位小朋友来当奶奶,再来安慰小孙孙? 评价:你的读让我听出了奶奶对小孙孙的喜爱。 从你的读我听出了你想逗小孙孙开心起来。

8、(出示课件)听了奶奶的话,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9而听了我说的话

(课件出示)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10、师问: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奶奶的年纪大了,头发不会变黑了,这是自然规律,即使我们不让奶奶操心,奶奶的头发也不会变黑。

11、既然头发不会变黑,奶奶为什么还笑了?虽然头发不会变黑了,但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小孙孙对奶奶的什么啊?(关心和爱)虽然不会变黑了,却是我的一种很美好的愿望,因为我变得懂事了,知道关爱奶奶了,所以奶奶——(引)谁来读读这两句话(挑生

2、3人,齐读。) 评:从你的读书声中我听出了你的可爱。 从你的读书声中我听出了你的懂事。 从你的读书声中我听出了你对奶奶的关心。

12、文中的奶奶是那么慈爱善良,文中的我是那么可爱懂事,现在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演奶奶,一个演我,两人一起读旁白,来读一读这一小节。

(指名读——齐读(男生读小男孩,女生读奶奶,一起读旁白)——填空读)

12、嗯,奶奶的白发不会变黑,就像爷爷的背不再那样挺拔一样,爸爸、妈妈也会为我们慢慢长出皱纹、长出白发。但我们会在亲人的关爱中一天天长大,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让亲人操心。从此以后,你会怎么做呢?或者为奶奶、爷爷、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做点什么呢? (课件出示)从此以后,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们,这就是爱。就像《弟子规》所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在。”当我们接受别人的付出时,也要像课文中的小男孩那样,懂得回报,懂得感恩。

四、升华亲情,滋育心根

最后再让我们一起回顾奶奶们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播放音乐《爱》,伴随画面响起孩子的声音:奶奶,还记得吗?小时侯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是你、每天陪我出去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我走不动时总嚷着要你,来背我,我长大了,你的背却弯了;每天你都要在厨房忙好半天,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可我有时竟然还嫌弃,嫌你烧的不好吃;一大早起来,你总是会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上学,下午再接我放学,奶奶,您辛苦了!) 小结:

奶奶对我充满疼爱,我对奶奶也无比关心,这种情感是多么感人啊!相信每个小朋友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样孝敬奶奶、爷爷、爸爸、妈妈。和老师一起再来读一读课文《奶奶的白发》,课本平放,会背的孩子可以背一背,不太会背的孩子可以偷看两眼。

第16篇:《白发的期盼》教案

《白发的期盼》教案

设计指导思想

为真正体现活动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实现专题教学要求,本文的教学笔者特意准备了文本的数段录音剪辑,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在体验中学会欣赏。学会倾听,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正确倾听,二是善于倾听。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明了倾听的要素,掌握倾听的技巧,对于文本一方面要准确传达所听到的内容,一方面要通过自主的分析与判断,准确领会并表达出文本内涵。

作为一则新闻分析,《白发的期盼》主要探讨了“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问题,对于广播节目的制作者本身的意图,学生必须在倾听中思考感悟后有所获,同时能够做出自己的表达。考虑到广播节目所特有的听觉感染力,在学生倾听、理解、表达的基础上,设计还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赏析广播作品,能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验,掌握倾听的要素,学会倾听,能准确把握并表达听到的信息。

2、通过活动体验,体验情感,感悟生活,初步学会欣赏广播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生能够在倾听活动中掌握倾听技巧,准确把握信息并予以表达。 2.对于广播作品的赏析能够有自己的独特思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我读一段文字,请同学认真听,然后请大家根据我所给的信息判断正误。

(师读)快十二点了,街上的行人不太多。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这时有一个人走了进来,好像在那里查看什么,一会儿就匆匆忙忙离开了。店里又跑出一个人„„不久,警车从珠宝店门口开过。珠宝店的老板抬头看了看门外,什么话也没有说。 (投影,给出信息)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晚上将近十二点的时候。( )

2、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准备打烊。( )

3、有一个男人走进珠宝店想行窃。( )

4、后来从店里跑出来的人是个伙计。( )

5、警车呼啸着从珠宝店门口开过只是在巡逻。( )

6、珠宝店的老板什么话也没有说。( )

(如此设计导入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在倾听文本之前对倾听要求有所了解,主要是发现问题;二是想唤起学生听的热情,改变以往的听课习惯,能够有参与倾听的冲动。一个简单的听力检测,首先想让学生明确的是倾听必须关注客观信息,避免下意识地判断与猜测,而设计所提供的信息点上一些非客观的信息干扰了学生的判断,从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错误体验。同时让学生在体验错误的基础上加深了对一些倾听要素的理解,明确了倾听的方法。)

二、倾听文本

1.出示第一段录音剪辑(从“毛女士:我在东直门卖货„„”到“陈先生:„„并不是咱不孝顺”),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并准确传达出所听到的客观信息,能概括复述录音中两位人物的说话内容。

(此环节是真正进入文本倾听的开始,是在导入的基础上对倾听要素的操练与巩固,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态度和方法上进入状态,迅速避免主观判断,全面而准确的记录并表达所听到的客观信息。)

2.倾听不仅仅是对声音信息的捕捉,对于一段相对完整的录音还需要加以分析判断,明确声音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出示第二段录音剪辑(从“出高先生给画眉鸟洗澡的声音”到“出逗鸟声、鸟叫声压混”)。

听完录音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在这段录音中有哪些主要信息?(2)录音里是怎么说的呢?

(这个环节首先还是指向信息的把握,因为是采访录音,对话中的信息量相对较多,这就要求学生能在倾听中分析判断出主要信息予以表达。思维参与是这一环节的重中之重。) 3.倾听不仅仅是客观信息的接收与筛选,它还需要我们关注客观信息背后的内容,获得更深层次的信息。出示第三段录音剪辑(从“记者:我认识这样一位老人„„”到“„„吴老师仍在轮番地拨着两个女儿的电话”)

听完录音解决三个问题:(1)从人物身份、家庭状况、日常生活三个方面简要叙述采访对象的相关情况。(2)在这段录音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录音最后说“吴老师仍在轮番地拨着两个女儿的电话”这里的“仍”字表现出了老人的什么心理?联系前一段录音中那位“拿鸟当孙子”的老人的心理说说为什么。

(三个问题的设计各有侧重,第一个还是指向信息的准确把握,帮助学生有条理的表达所掌握的内容;第二个问题开始指向学生倾听的切身体验,引导学生对信息内容的的情感解读、个性解读;第三个问题是对文本深层信息的阅读导引,指向文本的人文内涵。意图通过对老人心境的体验引发学生的思考,感悟作品主题。)

4.课题名为《白发的期盼》,你认为“白发”的“期盼”是什么呢?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知道、多少人理解“白发的期盼”呢?出示第四段录音剪辑(从“魏先生:我爸临去世的那年春节„„”到结束)。

结合录音回答问题,并说说:魏先生理解自己父亲晚年的行为举动吗?他是如何做的呢? (这是整个新闻广播的结尾部分,也是情感高潮部分。这里的设计主要指向文本主题的理解与深化,让学生领悟文本深沉的人文内涵。)

三、课堂小结

在人际交往中倾听是一种礼貌,是人们获得尊重的一个重要途径。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它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作为一种技能,我们必须学会倾听。只有会倾听的人才会思考,才能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学会倾听,我们首先要有一个专注的态度,要听仔细;要有一个适当的方法,要习惯记。保证听到并传达出的客观信息完整和准确。其次是要能对所有客观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择要梳理,学会信息归类与整合。第三要能情感参与,正确理解话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并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获得直接经验。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四、阅读文本,对比倾听

学生直接面对文本,阅读最后一段录音内容,并再次出示录音。就声音的感染力、声响的生命力、真实感等方面与文本文字作比较,体会广播作品的特殊魅力。 (这个环节一方面继续引导学生在倾听中理解、体验、感悟,更深更好的把握文本主体;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能从单一的文本学习中跳出来,通过文字、声音表现力的比较,学会对广播作品的初步赏析,拓展语文意识,真正走向生活提升素养。)

五、作业:

自由选择一段电影录音剪辑,仔细倾听并把听到的内容和感受写下来与同伴交流。

第17篇:让常照镜成为常态化

让“常照镜”成为常态化

“照镜子”典故源于“唐太宗三鉴”,其蕴含的本意是要通过对比,认清“自我”、修正“自我”、提升“自我”。中央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之所以将“常照镜”列为首要要求,也就是效行老中医所倡导的照镜医病之法,要求所有党员干部能以党章为镜,以群众为镜,以先进典型为镜,以党纪国法为镜,每日三省,查问题、摆差距、求进步。然而“常照镜”关键在于“常”字,并非简单的搞剖析、写材料,而需要常态化。

一、常态化要求党员干部勇于照镜

所谓勇于照镜,其要义在于从态度上正视自己,搞孤芳自赏、安于现状要不得,更不能像“最美徐公”的故事一样,沉迷于周围的赞赏,不愿承认差距,怀揣胆怯或不屑。要拿出抽刀断腕的决心,主动去浊自清,洁身自我。根本方法就是要敞开心扉去听取意见,通过民主生活会相互评、深入群众认真听、上级部门亲自点、对照党章自己查的方法,敢于面对批评声,听最真实的声音,找最突出的问题,才能真正达到找差距的目的。

二、常态化要求党员干部长期照镜

中央群众路线活动分为两批,时间大约是一年半。但群众路线活动的结束并不代表“常照镜”的结束。如果只是为了应付活动而“照镜”,不仅落入了以形式主义解决形式主义的俗套怪圈,而且照不深、照不久,达不到应有效果。党员干部要坚决树立起打长期

仗的准备,不仅边学边改,还要长学长改。作风问题本身就具有反复性、顽固性的特点,唯有将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推进长期化、机制化、制度化建设,方能治好顽疾。

三、常态化要求党员干部善于照镜

“照镜子”的目的在于自省自检找差距,但只 “照”不“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标尺,要取得实际效果,还要善于照镜。善于照镜的关键在于找准典型,向先进学向典型学;在于不断整改落实措施,明确整改内容期限,倒逼自我改正;在于加强群众联系,拿群众评价检验工作得失。

“照镜子”是老中医的治病良方,更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首要要求,唯有“勇于照镜、善于照镜、长期照镜”才能振聋发聩,认清自我,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真正达到整治 “四风”,纯洁党风的目的。

第18篇:小学作文:妈妈的白发

小学作文:妈妈的白发

大年三十的夜晚,鞭炮声响彻云霄,烟火灿烂夺目。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轻松而又愉快。可是妈妈仍忙着添茶倒水,打点着家里的一切,她像只陀螺转个不停……

正月初一上午,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走出房间,看到妈妈正忙着在灶前做早餐,头发不知是未梳过,还是做事时碰到了,显得有些零乱。我轻轻地对妈妈说:“妈妈,新年快乐,您歇会儿吧,我来为您梳个头,您的头发都乱了。”妈妈微笑着答应了,坐在了旁边的凳子上。

我拿起梳子,解开发绳,撩起一绺头发开始梳,这是我第一次给妈妈梳头,也是第一次打量妈妈。他*的头发不像我的头发一样黑又顺滑,而是又黄又枯。一梳子梳下,有许多头发落下来,我心中隐隐产生一种难过。我发现头发中有一小撮白发,白得刺眼。我的心猛地抖了一下,眼泪瞬间溢满了眼眶。妈妈才三十六岁呀,正是年轻力壮时,可是……可是竟有了白发,她为了我们操心,为这个家总是有苦自己吃,有累自己扛,他*的腰板不再像以前那样挺直了,额头不再光洁细滑,那一双手更刻上了岁月磨难的印迹……

我已经十四岁了,却还像个不懂事的孩子,爱耍性子,真是……想到这里,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夺眶而出,妈妈好像有些察觉到了,问我:“怎么了?”我急忙擦掉眼泪强忍着没哭出声说:“没什么,我只是想起了您以前为我梳头的情景,现在我为您梳头,以后我会天天为您梳头的。”妈妈听了高兴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妈妈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她在我心中却永远是崇高无尚,这个大年初一早晨的一瞬间,永远留在了我心中……

第19篇:白发魔女张国荣版语录

张国荣版的白发魔女一直志武侠剧的经典,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白发魔女语录,大家一起阅读吧!

白发魔女张国荣版语录

1.千户:难道你不知道,背后一直有个人,在默默地关心你吗?

2.在我一生之中,一直陪伴我的只有孤清和寂寞,我所过的是杀人抢劫的灰暗生活。只到遇上你,我的一生之中最深爱的人。你在我最软弱的时候出现,给我从未尝过的温柔、体贴,给我最亲切的爱。

3.卓一航“我多管闲事所以救了你,我多管闲事所以关心你,我多管闲事所以在乎你”。

4.是,我多管闲事,所以救了你,我多管闲事所以关心你,我多管闲事所以在乎你。

5.你是一个很特别的女人,对于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规条范畴下的我来说,有一种强烈而莫名的吸引力,深深地吸引着我,虽然有很多不同的人,不断的阻挠我们,可是我从来没有真正放弃过你,只可惜无法挣脱一切的枷锁,陪你度过往后的日子。

6.世价上本没有绝对的正义和绝对的邪恶,历史在改朝换代,不能说哪个朝代就一定好或不好。就如人一样,都有两面性,每个人看到另一个人的面也都是不同的。

7.卓一航:“我一直以为记住一个人很难,没想到忘记更难.”

8.你实在太令我失望了,你一次又一次的违背你的诺言,你给了我希望,却又亲手将它毁灭,我竟然为了这样一个男人,而一夜白头~为什么?为什么我要这么做?

9.我知道,我辜负了你,是我令你一夜白头,我知道无论我再怎么做,你都不会原谅我,可是我仍然会为你守护一颗传说中未开的优昙鲜花,只要花一开,你就有机会恢复容颜,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机会等到花开的一天,可是只要我生存一息,我会永远为你守下去。

10.二航:我终究会关上我的心,不再想你。

11.卓一航:“以后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定要告诉我,因为从今天开始,你不再是一个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有任何困难,我们一起面对”。练霓裳:“从今天开始,我就不再是一个人了,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有任何困难,我们都要一起面对”。

12.卓一航对练霓裳:如果你不想见我,就不该打开我的心门。

13.练霓裳:我发现你这个人还挺喜欢替别人挡暗器的。

14.卓一航:姑娘,我这辈子只挡过两次暗器,全是帮你挡的,看样子,我不是你的克星,你才是我的克星!

15.卓一航:你一开始就不应该打开我的心门,既然打开了就不会再关上!

16.练霓裳:时间可以遗忘一切,时间久了你的这扇门也就慢慢地关上了!

17.卓一航“虽然心里是苦的,但至少吃在嘴里是甜的”。

第20篇:《田野上的白发》读后感

心而生一种微妙情絮,大千世界,我们理应感恩的事物不胜枚举。感恩窗外的阳光明媚;感恩友人的热情洋溢,感恩风铃的叮当作响,感恩。我以为,仅以我的一支拙笔是写不出如此丰富的内涵的,所以我仅想表达对于感恩母情的一番薄见。我想,人到暮年,两鬓斑白已不多见。但为爱染白的双鬓更值得我们感恩。

因此,每每读至“她的青丝是白发,是岁月所染。”我都会深思,如若没有母亲付出青丝,又如何能有我们的幸福?岁月无情,母亲飘逸肩后的黑发已无法挽回,唯一能够留驻,也应留住的是我们感恩的心。感恩“以廋的皮包骨头”的母亲,感恩“脸上任是慈祥的微笑”的母亲,感恩“被汗水湿透”的母亲,感恩母亲为自己付出的一切。“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浮,漂浮出我一脸泪花,漂浮出我一段回忆,”亦“飘拂”出我不尽的思绪。仍记得过往与母亲一起背诵《三字经》。

那时候,我是不识字的,母亲念一遍,我就附和一遍,读了不少知识懂得并不多。因此,每每读到动情处,母亲总不失时机地教育我。尤其是在“香九龄,能温席”那处,母亲流泪了,我问母亲这是很感人的故事么,母亲说是,她还告诉我,小学一年级时,她学着《三字经》上,为生病的母亲暖暖窝,可后来,她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便偷偷地钻进母亲的被窝,想用体温驱赶寒冷,结果反倒让母亲为我暖冰冷的身体。母亲笑我傻,可眼角却分明含着泪珠。我仍是不解,却并没有多问,因为我不知道,以后我会懂得。

回忆至此,再读“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漂浮吗?”才终于领会,感恩即是要珍惜他人为自己付出的爱,也应努力付出自己的爱。正如歌中所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莫要待到失去才恍然,仍未来得及感恩。写到这儿,突然想起一则发人深省的故事,不知是否与题相关,但我仅是想告诉大家,用剩余的每一分每一秒感恩吧!那是一位残疾的母亲,孩子总不愿亲近外貌丑陋的生母,虽然母亲一次次维护自己,关爱自己使孩子有些许感动,但这仅有的感动却因孩子的转学而化为乌。相隔千里,母亲对孩子的爱却丝毫未减。于是,母亲一瘸一拐,带着她从数十米高的树上采摘的野果,去隔着几座山的学校为孩子送去“爱的温暖”。孩子感动了,也才开始感恩母亲,但却不知早已来不及,母亲在第二次前来的路上坠下深渊,手里,还紧握着被鲜血染红的果子。是啊,“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一“吐着”满心的爱,我们应用一生一世去感恩的爱。

到现在,我才真正明白自己一直都在感恩中成长,同样也在成长中感恩最重要的人——母亲。如果现在让我说什么是感恩。我会说:感恩就是珍惜爱,付出爱,为爱我的人。

《照镜见白发古诗.doc》
照镜见白发古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