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2022-05-26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教案前: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设计意图:

京剧并非是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热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另外,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2.初步了解京剧文化,知道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二、活动准备:

油画棒、垫板、空白脸谱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欣赏京剧片段:

(1)请幼儿欣赏京剧唱段,引起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说一说在片段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这是一段京剧唱段,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 2.讨论京剧脸谱的装饰方法:

(1)教师与幼儿观察脸谱,讨论:脸谱是由哪些颜色画成的?它的图案都是什么样的?从哪儿开始装饰呢?

(2)归纳大家的发现:京剧脸谱由许多鲜艳的颜色组成,它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以鼻子为中心进行装饰。 3.介绍各种工具和材料: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油画棒、空白脸谱

(2)提醒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涂色均匀、对称。 4.创作京剧脸谱:

幼儿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5.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哪幅图,说说原因。 活动后的反思:

整个活动上下来,大部分孩子们对图案的对称是掌握了,并能均匀地涂色,但是单凭一节课,就让孩子们了解京剧文化是远远不够的。从目标来看,目标一中的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在活动中只体现了用对称的方法来设计脸谱,色彩鲜艳和夸张在活动中基本没有体现。目标二制定的比较宽泛,如果既要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又要掌握夸张、色彩鲜艳、对称地画脸谱,可以把活动分为2个活动时间,第一个活动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孩子们欣赏京剧和脸谱,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文化和欣赏脸谱的艺术美(为幼儿创作脸谱做铺垫)。第二个活动就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创作脸谱上了。从过程上来看,活动中孩子的自主性学习体现的不够,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带动孩子大胆想象,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整个活动开展下来,发现操作材料过于简单,难度不大,孩子们只是选择颜色图画,如果给一张空白脸谱让幼儿自己创作更符合现阶段的孩子的能力。

通过这一活动,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孩子是实施教育行为的依据。我们不仅要了解孩子们的认知背景,还需要了解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特性。2.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怎样的语言能给孩子起到一个提升的作用,正确引导孩子操作

是我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3.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吸引幼儿乐于与他人交谈,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必备的。

改进后的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一、活动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根据这3点目标,我将活动目标改为:

1.学习用线条纹样、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的表现京剧脸谱特征。 2.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创作,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

二、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片段ppt。

幼儿材料: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

在活动材料上做了很大的改动,首先本节活动增加了难度,为幼儿提供了只有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二不是简单的涂色活动。教师材料将脸谱分解开,让幼儿在学习掌握创作脸谱的时,更清晰明了。其次,每组一份的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和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目的是给那些在创作时遇到困难或者不会画的幼儿提供一个参考对象。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1.幼儿欣赏京剧选段。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1.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 师:我这儿有许多脸谱,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哪里?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

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

小结: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的对比很强烈。

(2)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花纹。”

教师提问:“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

教师小结: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3)教师提问: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教师可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的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

2.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

(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分为三点来分析:颜色、图案以及对称,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脸谱来

说,体现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请小朋友说,老师帮忙总结,代替了原本的教师说,幼儿听的模式,给了更多的孩子发言机会和表达想法的机会。)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京剧脸谱: 1.幼儿观察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教师提问:这些脸谱是本来就长在演员的脸上的吗?怎么上去的?

(教师出示人脸底板,然后将黑白局部脸谱贴磁逐个已对称的方法贴在人脸底板上形成完整的已勾勒好地黑白脸谱,最后将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脸谱盖上,让幼儿完整了解脸谱制作的方法。)

2.明确操作要求:先设计纹样装饰对称脸谱,再为脸谱涂色。如果想不出纹样的话,可以选择老师准备的纹样,也可以就画上面的脸谱一样的纹样,都可以。(教师出示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若有的幼儿实在不会画,就给他提供第二层次或者第三层次的操作纸。)

(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教师提供空白脸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创作脸谱,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整个活动将了解京剧文化省去,重点放在京剧脸谱的设计和创作上,主题更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能相对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在示范时,教师运用一步一步递进的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画脸谱的步骤,简单又有趣。原本的了解京剧文化可放在区域游戏中开展,教师可设置让幼儿观看京剧片段、模仿京剧演员、欣赏京剧图片等,让幼儿对中国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感受其中的美。 2.幼儿结合经验进行点评。 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脸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和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讲评。)

(五)活动延伸:

师幼戴着京剧脸谱一起共乐。

幼儿园教学案例的改进评析: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美术欣赏活动却是教育实践的冷门。如何在美术欣赏教育实践中切实体现新《纲要》精神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从教材分析,京剧脸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极富有民族特色,它历史悠久,样式很多,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但我们的孩子们对京剧脸谱了解的少之甚少,因此为了让幼儿了解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让孩子初步接触到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能更深刻地了解了脸谱的种类,各种脸谱的意义,培养幼儿对中国特有的脸谱艺术的浓厚兴趣。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引导幼儿欣赏各种京剧脸谱,认识脸谱的基本特征。第二个目标是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

在此活动前的准备中,我先收集了一些脸谱的图片资料,给孩子们一个视觉上的认识,然后又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国的国粹戏剧——京剧的相关资料,介绍剧目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化装成花脸表演,而脸上

的每一种颜色又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慢慢的孩子对脸谱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对京剧脸谱更感兴趣了,而我们的活动也将开始了。

本次活动我是以传统艺术---京剧脸谱作为欣赏对象,让幼儿对我国的国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京剧脸谱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内容丰富,能够充分的吸引住孩子,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在活动中根据幼儿思维直观性的特点,我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法,通过欣赏经典的京剧表演音像片段,让幼儿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使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对京剧艺术和脸谱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基本造型特征进行观察讨论时,我采用实践操作法,将一幅脸谱图沿着中心线对折,很快幼儿就发现了左右对称的特点。这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到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我感受到幼儿在主动学习中构建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在美术活动中,我改进了教学手段,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激情高涨的学习情境。它以方便、快捷、高效、直观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走近了幼儿。它将声音、图形、影像等多媒体结合,帮助幼儿打开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知通道,发挥听觉、视觉、运动觉、语言等多种感官的作用,使幼儿更容易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品背后画家的情感、态度以及人类文明的诸多领域,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辅助手段,从而提高了幼儿对美术作品中美的理解力和审美情感,激发了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活跃的气氛中轻松地实现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

对周围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的兴趣,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并在欣赏中获得愉快地经验。

一、课件激发欣赏兴趣,增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参与美术欣赏教学能大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思维积极,想象丰富,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孩子们全面和谐的发展。多媒体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是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激发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多方位、多角度地感受美、发现美和表现美。牵引幼儿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知通道,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在情感共鸣中获得满足。在幼儿有需要自我表达的愿望时,幼儿就会用动作或美术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京剧脸谱》,在现代孩子的眼中,京剧脸谱并不是国粹,而是普通的面具,而且还有一点可怕。可设计一个教学课件,绘制或下载各种京剧脸谱片段以及各种精美的图片,另外还有各种脸谱的优秀美术作品,幼儿大开眼界,轻松地掌握京剧脸谱的特征,使孩子兴趣大增,画出了各具特色的京剧脸谱,真是栩栩如生,充满童趣。

二、课件内容丰富,增强欣赏品质:

课前我通过上网、下载、扫描图片等方式找到需要欣赏的教学图片,通过软件制成的课件,让幼儿看到画面品质完好的作品,解决了没有真实作品让幼儿欣赏的难题。

同时还增加了京剧表演的片段《五台山》和同龄孩子的京剧作品,

配上音乐、画面、文字提示等,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情不自禁的模仿起来。在模仿与欣赏中让孩子掌握了京剧脸谱的各种知识,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又丰富了教师讲课内容,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课件发散思维,增强创造性:

21世纪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创造性时代。幼儿园《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就是要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性。美术欣赏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另一面也省不了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同时当今社会又是一个瞬息变化的社会,他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才来适应和推动。而课件的应用,在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京剧脸谱》教学中,在欣赏同伴作品以及一些夸张的作品中,让幼儿体验到作品的滑稽和幽默。为幼儿的创造提供了形象,同时也消除了不能完美表现京剧脸谱的顾虑。在此基础上,我又适当地加以引导、点拨,幼儿思路开阔,想象力,创造力也随之调动了。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京剧脸谱”的课堂变得有趣而灵动。使幼儿多角度、多方位地参与美术活动,也是一种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了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为课堂增添了活力! 但我还觉得有些细节方面还应当有所优化。在幼儿发现京剧表演和平常表演不一样的地方时,幼儿最先提到的是颜色(这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依据幼儿的思路来一一探究,就从颜色着手,让幼儿说出颜色中隐藏的秘密,接着再是图案花纹等等。

另外,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进行讨论的时候,可出示代表人物的图片,比如黑脸的代表人物是包公,白脸的代表人物是

曹操,金脸的代表人物是孙悟空,使小朋友们一看就能大概的了解其中的含义。在引领幼儿感受脸谱的色彩上我有些急于总结,应该给幼儿更多自由议论和互相交流的时间,然后再让幼儿表达对脸谱的感受,那样幼儿才能充分表达对脸谱的感受,而不是单纯的“旁观者”和“听众”,使每个幼儿都切实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后表演的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可先让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脸谱,说出自己对脸谱的理解,再戴上进行表演,这就起到了一定的巩固作用,幼儿在表演活动中充满兴趣,过目不忘。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幼儿多接触一些中国的传统艺术,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勤思才能出好课,每一次教学活动的都不是一遍就成功的,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和反思中,才能不断的调整进步。我将在反思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

推荐第2篇: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让幼儿互动 让环境说话——

主题探究活动《十二生肖》有关案例分析

一、教学活动背景:

此阶段的主题探究活动是《十二生肖》。整个活动室里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活动场面,氛围是那么的宽松、愉悦,我走在他们中间,或参与他们的讨论,或解答他们的疑问、或和他们一起寻找答案,徜徉在这探讨研究的氛围中,自己好像也回到了童年,很快融入这个大火炉,成为他们探究活动中的一员。

二、案例描述:

突然,我被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吸引了,这个声音来自语言区的程宗宵:“小老鼠,吱吱吱,个子不高排第一,牛第二,虎第三,兔子第四跑的欢,龙第五,蛇第六,马第七,羊第八,猴第九,公鸡是十跟着走,狗排十一汪汪叫,最后老猪来报道。”听到这首活泼易懂的儿歌,我马上想到,在后面教师预设的学科课程里,有关于认识十二生肖的内容,而十二生肖的顺序正是这一活动的难点,这首活泼易懂的儿歌不正生动地描述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吗?

于是,我快步走到语言区,用鼓励和赞赏的语气对他说:“你可真能干,朗诵的那么清楚、熟练,这首儿歌很好听,说了十二生肖的事,小朋友都很感兴趣,你来做个小老师,把这首儿歌教给你们团队的小朋友,让大家和你一起学习,怎么样?”没想到,一向内向、不善言辞的程宗宵竟然高兴地点了点头,一字一句的教起小朋友来,大家兴致勃勃地学着,神情是那样的专注,声音是那么的整齐、洪亮。大家的学习热情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在“小老师”的带领下,竟然也朗诵的有声有色。很显然,程宗宵这个“小老师”的魅力发挥得淋

漓尽致,大大地超过了我平时的教学效果。

下午,我找出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按顺序把它张贴在幼儿每天经过次数最多的盥洗室门口,让每个经过这里的幼儿,在有意、无意间看到这些图片,以便及时加深对十二生肖的印象。而几乎每一个经过这里的幼儿,都会停下脚步,指着十二生肖的图片说出了那首活泼易懂的儿歌。就这样,对于十二生肖的有关内容,没有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未再运用任何专门的教具学具,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经过短短两天时间,因为有幼儿间的互动和环境的潜移默化,班里的每一个幼儿都能熟练、生动地朗诵出这首儿歌,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十二生肖的顺序。我下面预设学科课程里有关十二生肖的教学内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孩子们所理解和接受了。

三、活动分析:

很显然,这是主题探究活动中一次成功的、恰到好处的教育教学活动。它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教师却及时地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了恰当、巧妙的指导,体现了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正确的教育决策和恰当及时的教育措施。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的善于观察、果断决策,针对幼儿的表现,尊重幼儿的活动兴趣,结合整个主题探究活动中幼儿应知应会的教师预设学科课程,巧妙地运用人力资源和活动室的环境资源,让

幼儿在积极互动的活动氛围中进行主题探究活动,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主题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教学反思:

针对本次主题探究活动中出现的这一教育现象,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以便及时地总结教育经验,更好地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一、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是主题探究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这足以说明幼儿精神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应该说,这次主题探究活动的氛围是宽松、愉悦的。在区域自选活动中,空间是开放的,幼儿进行活动的区域是自选的;时间是充足的,幼儿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交流、讨论和分享; 在这种活动氛围中,孩子的探究活动是没有压力的,这为探究的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心中有目标使主题探究活动更具生命力。

确立了主题探究活动的主题目标后,教师就要把生活探究目标、环境探究目标和学科探究目标时时装在自己心中,抓住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教育机会,及时地实施主题目标。在这次

活动中,正是因为教师心中装着有关十二生肖的教学目标,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所以,在指导孩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能及时地捕捉到孩子进行探究活动的火花,抓住教育契机,生成了这方面的活动内容,所以才使主题探究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赋予了主题探究活动鲜活的生命力。

三、教育资源的巧妙运用使主题探究活动得到升华。

这次活动中的闪光之处还在于,发挥了个别幼儿的资源优势,让

幼儿之间互动起来,充分调动起幼儿这一重要人力资源。因为幼儿的互动,使学习不再成为孩子的负担,他们之间的互动的是那么自然、和谐,没有任何的迁强,教给大家儿歌的孩子获得了成功感,学习儿歌的孩子产生了学习的动机。 而教师恰当地把握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幼儿对十二生肖儿歌感兴趣之余,恰当地运用环境资源的优势,及时地把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张贴在孩子们经过次数最多的盥洗室门口,增加了孩子们对十二生肖的直观感知,加深了幼儿对十二生肖顺序的印象。

推荐第3篇: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11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教案前:

中班美术活动《笑脸》

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幼儿园 裔春萍

设计意图:美术是孩子特别喜欢的科目之一,其实,对于美术他们并不能理解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只知道画起来好玩,好看,而我是希望能通过美术来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如何让孩子运用艺术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笑脸的理解。主要是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思考、记忆、分析、联想和创造等多种方式,感知色彩的对比,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喝想法尝试画不同的笑脸,激发幼儿大胆创作的能力。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沿着纸的边缘画一个大大的圆。

2、在和老师的交流中,大胆的变现个人的观察印象。

二、活动准备: 课件《笑脸》、水粉颜料、报纸、彩纸

三、活动过程:

1、有个小小的摄影师吧宝宝们全部拍下来了,你们想看吗?(出示课件笑脸)

看到这么多的宝宝笑脸,他们是怎样笑的呢?(宝宝回答,宝宝学一学,嘴巴弯弯的)

2、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画一张笑脸。

介绍绵签宝宝(画完后把它送回家),巩固对色彩的认识,介绍报纸宝宝(报纸宝宝说我要请小朋友画一张笑脸呢)

3、幼儿操作(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评价幼儿作品

这两张笑脸谁画的更清楚一点呢?(大的清楚)怎样才能把它画的大一点呢? 教师示范:走走走,沿着纸的边边走,这样画的圆大不大?这两张笑脸谁在笑?

5、幼儿再次作画

请小朋友在彩纸宝宝身上画大一点,眼镜弯弯的,嘴巴弯弯的,要翘起来。

6、教师展示幼儿作品

小朋友现在画的真棒,老师这里还有许多笑脸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看到这么多的笑脸,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小结:笑脸是有魔法的,是会感染的,只要你对别人笑一笑,别人也会给你一个真诚的微笑,请幼儿献给客人老师一个笑脸。

推荐第4篇:幼儿园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篇一:幼儿园教学目标设计案例分析作业

幼儿园教学目标设计案例分析作业

语言领域

案例1:大班诗歌《风藏在哪里》教学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优美意境和问答式的结构特点;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区别问句和答句的不同读法;

(3)初步尝试按照诗歌结构进行仿编,用生动、形象的词去描述事物。

分析:对于该目标很好的体现了语言领域的学科特点,语言领域的核心价值在于倾听、感受、理解、表达。大班的孩子,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该目标却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有感情的朗诵、按结构仿编这些大容量的学习任务对于处在大班的幼儿来说还是十分困难的。

建议改为:(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优美意境和韵律感;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区别问句和答句的不同读法;

(3)初步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按照诗歌结构进行仿编,描述事物。

案例4:中班阅读活动“我喜欢的书”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的交流活动中,丰富与阅读有关的经验; 2.体验在阅读中发现的快乐,激发阅读的兴趣。

分析:该目标表述过于笼统,其中“有关经验”也表述不明,而且目标也不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要求过于浅显和简单。活动的主题为“我喜欢的书”,但是在目标中并没有任何体现。该目标缺乏针对性,适用范围过于广泛。

建议改为:(1)在图书角的区域阅读活动中,选择一本最喜欢的图书;

(2)在集体阅读的氛围中,主动表达自己的阅读内容和感受;

(3)在阅读中发现新鲜、有趣的事物,提高阅读兴趣。

科学领域

案例5:小班科学活动《水果里的种子》教学活动目标:

(1)品尝苹果、桂圆、橘子等水果,知道水果里的籽就是种子,种子种在泥土里能长出苗苗;

(2)观察各种种子,知道它们是不一样的;

(3)大胆地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获得探索的乐趣。

分析:首先小班的此次教学目标很好的体现了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统一的角度表述目标,同时该教学活动目标运用了“品尝”、“观察”、“表达”等词具体清晰,针对性、操作性强,唯一不足在于目标一过于笼统。

建议改为:(1)品尝苹果、桂圆、橘子等水果,通过教师讲解知道水果里的籽就是种子,种子种在泥土里能长出苗苗;

(2)观察各种种子,知道它们是不一样的;

(3)大胆地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获得探索的乐趣。

案例10:小班音乐活动《北风爷爷别神气》的目标与分析:

(1)学唱歌曲,能有力、自豪地演唱歌曲??,(这是发展目标)

(2)通过故事帮幼儿理解歌曲内容?,(这是教育目标)

(3)初步探索创编歌词,提高幼儿演唱兴趣?,(前半段是发展目标,后半段是教育目标) 分析:从统一的角度表述目标来看,教师安排此次小班音乐活动是混乱的,一会儿从教师的教这一角度出发确定活动目标,一会儿又从幼儿的学的角度出发,整个教学活动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因而在表述目标时应尽量从一个角度出发进行陈述,克服思维的混乱。同时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个人探索创编歌词也是不符合年龄特点的。 建议改为:(1)通过故事教学,激发幼儿对于歌曲的兴趣;

(2)教幼儿有感情的学唱歌曲;

(3)引导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歌曲创编

附歌词:北风爷爷别神气,别神气,我敢和你比一比,比一比,跑跑跑,跳跳跳,北风爷爷吓跑了,吓跑了。

社会领域

案例11:小班活动“我的名字”活动目标:

1.喜欢自己的名字,鼓励幼儿大胆地应答教师的呼唤; 2.创设情景,引导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说话。

分析:该目标没有从统一的角度进行表述,第一条目标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主语不一致,前半句从幼儿学的角度提出,后半句和第二条目标又从教师教的角度提出,使目标显得混乱;同时目标表述不清晰、不准确,“大胆地应答”与“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说话”两点间又互相交叉,缺乏整体考虑。

建议改为:(1)喜欢自己的名字,听到名字能大声地应答;

(2)愿意在问题情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篇二: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教案前: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幼儿园王丽

设计意图:

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热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另外,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2.初步了解京剧文化,知道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二、活动准备:

油画棒、垫板、空白脸谱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欣赏京剧片段:

(1)请幼儿欣赏京剧唱段,引起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说一说在片段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这是一段京剧唱段,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

2.讨论京剧脸谱的装饰方法:

(1)教师与幼儿观察脸谱,讨论:脸谱是由哪些颜色画成的?它的图案都是什么样的?从哪儿开始装饰呢?

(2)归纳大家的发现:京剧脸谱由许多鲜艳的颜色组成,它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以鼻子为中心进行装饰。

3.介绍各种工具和材料: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油画棒、空白脸谱

(2)提醒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涂色均匀、对称。 4.创作京剧脸谱:

幼儿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5.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哪幅图,说说原因。

活动后的反思:

整个活动上下来,大部分孩子们对图案的对称是掌握了,并能均匀地涂色,但是单凭一节课,就让孩子们了解京剧文化是远远不够的。从目标来看,目标一中的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在活动中只体现了用对称的方法来设计脸谱,色彩鲜艳和夸张在活动中基本没有体现。目标二制定的比较宽泛,如果既要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又要掌握夸张、色彩鲜艳、对称地画脸谱,可以把活动分为2个活动时间,第一个活动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孩子们欣赏京剧和脸谱,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文化和欣赏脸谱的艺术美(为幼儿创作脸谱做铺垫)。第二个活动就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创作脸谱上了。从过程上来看,活动中孩子的自主性学习体现的不够,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带动孩子大胆想象,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整个活动开展下来,发现操作材料过于简单,难度不大,孩子们只是选择颜色图画,如果给一张空白脸谱让幼儿自己创作更符合现阶段的孩子的能力。

通过这一活动,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孩子是实施教育行为的依据。我们不仅要了解孩子们的认知背景,还需要了解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特性。2.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怎样的语言能给孩子起到一个提升的作用,正确引导孩子操作 是我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3.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吸引幼儿乐于与他人交谈,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必备的。

改进后的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一、活动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根据这3点目标,我将活动目标改为:

1.学习用线条纹样、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的表现京剧脸谱特征。 2.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创作,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

二、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片段ppt。

幼儿材料: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

在活动材料上做了很大的改动,首先本节活动增加了难度,为幼儿提供了只有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二不是简单的涂色活动。教师材料将脸谱分解开,让幼儿在学习掌握创作脸谱的时,更清晰明了。其次,每组一份的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和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目的是给那些在创作时遇到困难或者不会画的幼儿提供一个参考对象。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幼儿欣赏京剧选段。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1.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 师:我这儿有许多脸谱,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哪里?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

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

小结: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的对比很强烈。

(2)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花纹。”

教师提问:“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

教师小结: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3)教师提问: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教师可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的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 2.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

(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分为三点来分析:颜色、图案以及对称,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脸谱来

说,体现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请小朋友说,老师帮忙总结,代替了原本的教师说,幼儿听的模式,给了更多的孩子发言机会和表达想法的机会。)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京剧脸谱: 1.幼儿观察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教师提问:这些脸谱是本来就长在演员的脸上的吗?怎么上去的?

(教师出示人脸底板,然后将黑白局部脸谱贴磁逐个已对称的方法贴在人脸底板上形成完整的已勾勒好地黑白脸谱,最后将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脸谱盖上,让幼儿完整了解脸谱制作的方法。)

2.明确操作要求:先设计纹样装饰对称脸谱,再为脸谱涂色。如果想不出纹样的话,可以选择老师准备的纹样,也可以就画上面的脸谱一样的纹样,都可以。(教师出示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若有的幼儿实在不会画,就给他提供第二层次或者第三层次的操作纸。)

(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教师提供空白脸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创作脸谱,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整个活动将了解京剧文化省去,重点放在京剧脸谱的设计和创作上,主题更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能相对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在示范时,教师运用一步一步递进的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画脸谱的步骤,简单又有趣。原本的了解京剧文化可放在区域游戏中开展,教师可设置让幼儿观看京剧片段、模仿京剧演员、欣赏京剧图片等,让幼儿对中国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感受其中的美。 2.幼儿结合经验进行点评。

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脸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和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讲评。) 篇三: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教案前: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设计意图:

京剧并非是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热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另外,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2.初步了解京剧文化,知道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二、活动准备:

油画棒、垫板、空白脸谱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欣赏京剧片段:

(1)请幼儿欣赏京剧唱段,引起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说一说在片段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这是一段京剧唱段,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

2.讨论京剧脸谱的装饰方法:

(1)教师与幼儿观察脸谱,讨论:脸谱是由哪些颜色画成的?它的图案都是什么样的?从哪儿开始装饰呢?

(2)归纳大家的发现:京剧脸谱由许多鲜艳的颜色组成,它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以鼻子为中心进行装饰。

3.介绍各种工具和材料: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油画棒、空白脸谱

(2)提醒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涂色均匀、对称。 4.创作京剧脸谱:

幼儿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5.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哪幅图,说说原因。

活动后的反思: 整个活动上下来,大部分孩子们对图案的对称是掌握了,并能均匀地涂色,但是单凭一节课,就让孩子们了解京剧文化是远远不够的。从目标来看,目标一中的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在活动中只体现了用对称的方法来设计脸谱,色彩鲜艳和夸张在活动中基本没有体现。目标二制定的比较宽泛,如果既要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又要掌握夸张、色彩鲜艳、对称地画脸谱,可以把活动分为2个活动时间,第一个活动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孩子们欣赏京剧和脸谱,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文化和欣赏脸谱的艺术美(为幼儿创作脸谱做铺垫)。第二个活动就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创作脸谱上了。从过程上来看,活动中孩子的自主性学习体现的不够,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带动孩子大胆想象,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整个活动开展下来,发现操作材料过于简单,难度不大,孩子们只是选择颜色图画,如果给一张空白脸谱让幼儿自己创作更符合现阶段的孩子的能力。

通过这一活动,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孩子是实施教育行为的依据。我们不仅要了解孩子们的认知背景,还需要了解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特性。2.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怎样的语言能给孩子起到一个提升的作用,正确引导孩子操作 是我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3.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吸引幼儿乐于与他人交谈,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必备的。

改进后的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一、活动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根据这3点目标,我将活动目标改为:

1.学习用线条纹样、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的表现京剧脸谱特征。 2.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创作,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

二、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片段ppt。

幼儿材料: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

在活动材料上做了很大的改动,首先本节活动增加了难度,为幼儿提供了只有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二不是简单的涂色活动。教师材料将脸谱分解开,让幼儿在学习掌握创作脸谱的时,更清晰明了。其次,每组一份的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和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目的是给那些在创作时遇到困难或者不会画的幼儿提供一个参考对象。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幼儿欣赏京剧选段。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1.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 师:我这儿有许多脸谱,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哪里?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

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

小结: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的对比很强烈。

(2)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花纹。”

教师提问:“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

教师小结: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3)教师提问: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教师可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的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 2.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

(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分为三点来分析:颜色、图案以及对称,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脸谱来

说,体现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请小朋友说,老师帮忙总结,代替了原本的教师说,幼儿听的模式,给了更多的孩子发言机会和表达想法的机会。)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京剧脸谱: 1.幼儿观察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教师提问:这些脸谱是本来就长在演员的脸上的吗?怎么上去的?

(教师出示人脸底板,然后将黑白局部脸谱贴磁逐个已对称的方法贴在人脸底板上形成完整的已勾勒好地黑白脸谱,最后将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脸谱盖上,让幼儿完整了解脸谱制作的方法。)

2.明确操作要求:先设计纹样装饰对称脸谱,再为脸谱涂色。如果想不出纹样的话,可以选择老师准备的纹样,也可以就画上面的脸谱一样的纹样,都可以。(教师出示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

,若有的幼儿实在不会画,就给他提供第二层次或者第三层次的操作纸。)

(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教师提供空白脸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创作脸谱,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整个活动将了解京剧文化省去,重点放在京剧脸谱的设计和创作上,主题更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能相对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在示范时,教师运用一步一步递进的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画脸谱的步骤,简单又有趣。原本的了解京剧文化可放在区域游戏中开展,教师可设置让幼儿观看京剧片段、模仿京剧演员、欣赏京剧图片等,让幼儿对中国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感受其中的美。 2.幼儿结合经验进行点评。

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脸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和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讲评。

推荐第5篇:幼儿园 案例分析

案例1:怎样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

幼儿园没有期末考试之类的升学压力,每逢期末,老师们会稍 稍放松。然而,听过不少家长半开玩笑半当真地与孩子打趣:“忙了一学期,也不知你忙了个啥。”回味这句话,再对照教育实践,不难发现,虽说一直以家园联系栏中“一周活动安排”等各种形式,向家长展示日常的教育活动,但是家长更想知道自己孩子的“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的情况。

家长其实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如何理解幼儿的学习。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但怎样能使幼儿的学习过程、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最终的学习成果都变得清晰可见?怎样做,才能让家长觉得孩子不是在“玩”,在“瞎忙”,能“看得见”孩子的学习呢?

1参考答案 :

一、创新家园沟通方式,多途径沟通,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学习情况。

1、个别记录递纸条;

2、代表座谈求宣传;

3、助教充当主人公;

二、改良沟通模式,立体化沟通,让家长及时跟进幼儿的学习进程。

1、承上启下;

2、直观性呈现;

3、多角度选择;

三、打磨沟通策略,畅通信息衔接,以最佳的方式给家长最想要的信息。

1、一定要给家长说话的机会;

2、注意家园沟通语言的具体化、描述性,通过先后对比进行强调;

3、让孩子担当家园沟通的重要桥梁。

案例二:熟识的孩子要不要分开?

小班三十多个孩子中,入园前就彼此熟识的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一。所谓熟识的孩子,就是两三个孩子相互认识,有的是亲戚关系,有的从小一起玩大,还有的居住在一个院里。新生报名时,家长总要托关系把孩子分在同一个班。家长们想为孩子在陌生环境里找到一个伴,相互有个照应,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

但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的表现却不尽人意。两三个人结成的小团体常常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学活动中,小团体成员一定要挨着自己的伙伴,经常会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游戏时,他们会同时攻击身旁的小朋友。我试图引导他们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而他们却很排斥其他的同伴,总和自己熟识的伙伴黏在一起。

到底要不要分开熟识孩子结成的团体?

2 2参考答案:

陌生的环境中有熟悉的同伴,的确可以缓解孩子初次入园的焦虑情绪。入园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第一步,如果为了所谓的“教学秩序”而强行拆散这些自发结成的小团体,显然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教师应该在组织活动时,将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并重,给小团体自由交流的机会,满足幼儿表达的欲望。集体活动时,与其把熟识的孩子分开,以“堵上”孩子的嘴,不如留一段小组分享交流的时间。

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小团体成员攻击他人的真实原因,引导小团体发展成大团体,成功迈出社会性交往的第一步。在小班幼儿心目中,这个由熟悉伙伴组建的团体相当于心的“家”,这个“家”可以抚平离开妈妈的伤痛,带来一些安全感。这样,幼儿自然不会任由外人介入这个“家”,当“家庭成员”可能面临或正受到外来侵犯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击性行为,以确保“家”的利益不受损害。这时,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引导幼儿结交新朋友,“你跟谁是好朋友”、“你喜欢新朋友的什么地方”。老师的正面强化会使幼儿不忘旧朋友又结识新友。长此以往,这些小团体便会发展成大团体,到最后整个班级便会成为一个整体,幼儿也成功地迈出了社会性发展的第一步。

案例三:高举的小手

这次镇上的教研活动中,我精心准备了《猴子学样》一课。课堂上,按我的设计,课进行得很顺利,当我提问“猴子把老汉的草帽拿

3 走了,你有什么办法帮老汉要回帽子呢”,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甚至平时不爱发言的刘亮也把小手举得很高。我高兴极了,叫他起来回答。可他看着我笑了笑,用小手挠挠头,什么也不说。我表扬他勇敢举手了,只是还没想好,请他坐下再想想。可当我问下一个问题时,他又高举自己的小手,我让他回答,他还是刚才的反应。我鼓励他继续努力,下次想好了再举手。过了一会儿,我给了刘亮第三次机会,他的反应依然没变。接下来的活动中,刘亮还是高举自己的小手,可是我没敢再让他站起来,因为我怕他还是什么都不说。

虽然这节课很成功,也受到了好评,但我心里总觉得不痛快。刘亮今天怎么回事?孩子的自尊心要用心呵护,我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没有批评他,同时还鼓励、表扬了他,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反应,我的引导怎么就不见成效呢?以后遇到高举的小手,我应该怎么办呢?

3参考答案:

我们最容易从3种常见的角度来寻找原因和支持策略。 原因1:心里想说但不会说

从案例来看,平时的刘亮“不爱发言”,自然得到锻炼和引导的机会偏少,可能影响了他的表达交流的能力、水平和态度。教师可以变简单的表扬为具体的引导:“刘亮举手了,老师可高兴了,小朋友们都会觉得你很能干!你可能想说„„对吗?”肯定的同时,表达对幼儿“什么也不说”的理解,并帮助幼儿梳理思维和语言,助其“开

4 口”。教师还可以请刘亮来到教师身边,对着老师的耳朵悄悄说,再经老师提炼后,鼓励他和老师一起大声说。

原因2:自信不足而不敢说

刘亮第一次高举小手,宋老师虽然表扬了他,但接着说:“还没想好,坐下再想想”,在刘亮第二次、第三次站起来时,宋老师的鼓励是:“继续努力,下次想好了再举手呦”;最后,刘亮还是一再举手,只是宋老师没敢让他再站起来。我们需要充分鼓励幼儿,并借助眼神、语气、甚至走到幼儿身边、蹲下来等,用更有安慰性、期待感、信任感的体态举止,给幼儿以认同感,让幼儿有勇气、有信心。同时,给予幼儿不同的表达机会,例如对好朋友说、在小组说,先简单复述、再有创意表达等等。

原因3: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幼儿行为的改变,内因是关键,外因是动力。诚然,鼓励是幼儿进步的催化剂,但其个体间的年龄、生理、心理差异,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并尊重。我们要分析,刘亮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阶梯”水平,再分析该如何支持和引导他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而分析的前提就是观察。我们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但对幼儿教师来说,看到个别幼儿的成长和进步不难,难就难在从整体上把握每个幼儿的发展。只有在教师专业品质上不断自我提升,我们才不会错过教育现

5 场中任何一只“高举的小手”。

案例四:如何让家园联系栏得到有效利用?

平时,我总会煞费苦心地设计家园联系栏中的每个小栏目,尽量考虑家长的需求,挑选合适的内容,打印相关的材料,及时更换家园联系栏中的相关内容,力求将科学育儿的信息传递到每个家庭,满足家长的需要。比如,小班入园之初,我们从“如何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的角度来选择内容。比如,冬季,我们会针对幼儿经常出现的咳嗽、感冒等症状给家长们下载一些饮食调理的办法。但我逐渐发现,每天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很紧张,来去匆匆,没有时间关注这些内容,有些接送孩子的老人由于视力原因或自身文化水平有限,阅读这些书面文字内容很困难;还有些家长没有关注的意识,很少主动浏览相关知识。

我担心家园联系栏成为“摆设”,又开设了班级QQ群,为家长上传“每日所学”、“育儿知识”以及相关活动的照片等,方便家园沟通,效果似乎比家园联系栏要好些。但是,看到“形同虚设”的家园联系栏,我还是很困惑,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家长能在网络上浏览大量的家教类信息,家园联系栏怎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做出新意和特色,使其价值最大化呢?

6 4参考答案: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家长参与家园联系。

一、体现家园互助

以往,家园联系栏的内容全部由教师“唱独角戏”,家长参与的较少。因此,我们首先应向家长预告本学期家园联系的具体内容,并向大家长约稿。其次,我们除了粘贴育儿经验和教育教学内容以外,还增设了“值得一看”“值得一玩”“值得一吃”等有趣栏目,请家长推荐、搜集并整理适合亲子游玩的地方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出来。这些短小精悍的内容使家园窗散发出浓厚的家庭生活气息,吸引了更多家长参与互动。

二、推动亲自激励

适当的奖励策略能推动家园和谐,同步跟进。为此,我们尝试将家长的留言与幼儿的评比挂钩。另外,我们开设了“家园天使来信啦”的互动栏目,以书信的方式及时表扬日常工作中积极配合的家长。

三、保证阅读时间

每天离园时,幼儿园打开大门后,家长们蜂拥而入。但我们并不马上打开教室门迎接家长,而是继续组织孩子进行有序的游戏,并选派一名热心家长担任“窗长”,负责提醒门外等待的家长先去了解家园窗的内容,特别是了解临时增加的各类通知或活动安排。5分钟的集体阅读时间也保证了家长能充分阅读。

7 案例五:谎,是圆还是拆?

在开展《我是小记者》活动时,我让小朋友调查家中成员的职业情况,并填好调查表。第二天,孩子们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晨间活动时,很多孩子三五一群地拿着调查表,在相互介绍。有的孩子说:“我妈是医生,治病救人,她要用听诊器。”有的孩子说:“我爸是厨师,能做出可口的饭菜。”还有的孩子说:“我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离不开书和粉笔。”„„孩子们情绪高涨,语言丰富。这时,洋洋小朋友站起来说:“我爷爷是警察,专门抓坏人。”突然有几个孩子指着他说:“你撒谎,你爷爷不是警察。”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他爷爷根本就不是警察”,“他爷爷是搬运工人”。洋洋脸涨得通红,低着头,慢慢坐回椅子上。洋洋父母离异,被判给了爸爸,但爸爸常年不在家,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的爷爷确实是个搬运工人。此时,我该怎么帮助洋洋呢?

5参考答案

我们要用爱来化解“谎言”。作为教师,我会有如下做法。 第一,当务之急是平息同伴对洋洋的职责,保护洋洋的自尊,化解洋洋的窘迫和恐慌。我会问全体孩子:“你们喜欢警察吗?为什么?”“你们愿意自己的爸爸是警察吗?”然后说:“其实,洋洋和你们一样,非常希望爷爷是一名警察。对吗?”

第二,不要纠缠洋洋说谎的情况,将幼儿的兴趣点引向对职业的

8 认识,把洋洋的错定位在表达方式,而不是道德品质,应该能够稍稍缓解洋洋的窘迫。之后,可组织谈话、参观、体验等活动介绍各种各样的职业,着重引导孩子们了解警察和搬运工人同样辛苦付出,搬运工人和警察同样有巨大贡献,使孩子们初步认识到职业没有贵贱之分,每个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尊重。

第三,遵循“积极关注,尽力关怀”的原则,细心观察洋洋的行为表现,给予理解,采取宽容的态度,逐步化解孩子的消极情感。面对全体幼儿,教师要一视同仁,以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情绪感染他们,为孩子创设融洽和谐的心理环境。良好、关爱的集体氛围更能抚慰洋洋的心灵。

第四,加强家园协作,共同为洋洋创设一个关爱的环境。家庭离异导致家园沟通和合作更加复杂,需要教师讲究沟通的方法和策略。对于洋洋来说,要加强与其爷爷奶奶的沟通,并通过家庭成员的联系要求洋洋爸爸定期给洋洋打电话,通过电话了解洋洋的近况,并使洋洋感受到爸爸的爱,尽可能的使家庭成员多陪伴洋洋一起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幸福,把离异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鼓励孩子扩大交往范围,学会爱护保护自己,提高与伙伴的合作,保证单亲家庭孩子情感、心理健康和谐的发展。

案例六:怎样给孩子分组?

班上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强,做什么都很利落;而有的孩子正

9 好相反,做什么都拖到最后;有的孩子总爱指挥其他小朋友干什么,而有的孩子总是跟着别人活动。为了发挥同伴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影响的作用,我在活动时常常把能力强的和能力弱地孩子分在一个组里。但是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发现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突出的孩子更突出,拖拉、被动的孩子也没有很大的改善。其他老师提出这样的孩子应该通过个别关注、个别帮助提高,但我认为分组是好办法,关键是怎么分法。对此您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吗?

6参考答案

分组是形式,关键是指导。

我的观点是:分组确实是好办法,但要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关键要看如何在分组活动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首先,活动前,教师要针对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要求能力强的孩子更多的帮助能力稍弱的孩子,对于能力弱的孩子则应该鼓励他们向能力强的孩子学习。

其次,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并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对小组活动进行适当的指导,尤其是幼儿之间出现“主从”关系时,更要加以指导。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教师的指导还是能力强幼儿的帮助,都不应该包办代替。

第三,活动后,除了要肯定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的表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幼儿的反思和自我

10 评价。如能力强的幼儿在活动后能体验到活动过程中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学会尊重、理解、欣赏他人;能力弱地幼儿能够说一说自己从同伴那里学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等。

案例七:

某幼儿园为了保证《指南》的实施效果,决定采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做法,每四个星期重点实施一个领域。于是,他们决定每个月针对一个领域订出“健康月”、“语言月”、“社会月”、“科学月”、“艺术月”的教学计划。

7参考答案

第一,这种做法违背了《指南》的整体性原则。教师要注重各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第二,这种做法违反了幼儿学习与发展规律。各项领域之间是连续的、相互渗透的,不应割裂开来。

第三,《指南》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是指导性的,而不是幼儿发展的标准。

11 案例

8、谁帮我扔香蕉皮?

午饭后,大班小朋友们都在门口晒太阳。浩浩手里拿着一个香蕉皮走了过来,站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声叫:“谁帮我扔香蕉皮,我过生日时,就让他和我一起吹蜡烛。”听到他的喊声,许多小朋友举起了手,并且嘴里叫着:“我,我„„”浩浩顿了顿说:“嗯,可可去仍吧!”可可开心地接过香蕉皮,飞快的跑向垃圾桶,脸上还透着激动,好像他马上就能和浩浩一起吹蜡烛了。没一会儿,浩浩拿着一团纸又在大声叫:“谁帮我把这个扔掉,我也请他一起吹蜡烛!”“我,我„„”浩浩指着小旭说:“你来扔。”小旭小心翼翼地接过浩浩手里的垃圾,跑向垃圾桶。看到这样的情形,我很震惊。面对浩浩的行为,我怎样做才是适宜的呢?

案例8参考答案:以身作则 及时疏导

5-6岁是儿童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期,他们可塑性强,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谁帮我扔香蕉皮”这一事件如果不能及时引导,会使幼儿形成利己行为意识,同时也会强化幼儿自我中心思维,这对培养其健全人格很不利。因此,遇到此类突发情况,教师还是应该及早施教,特别是在与道德品质培养有关的方面。

案例中,教师已经看出了问题的严重,只是一时无错。其实,及时而有效的正面教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浩浩的不当行为,教师可以马上干预,直接对他说:“浩浩,你有困难吗?那我可

12 以帮你去扔,不需要任何条件。”或者半开玩笑地说:“浩浩,你是不是忘记了我们班的垃圾桶放在哪里啦?没关系,我愿意陪你去扔,不需要任何条件。”大班的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明辨是非的能力,相信浩浩在感受到老师对自己信息的反馈时,会意识到自己行为及言语的不当。而教师的以身作则,特别是对“不需要任何条件”的强调,也给了其他孩子一个最正确的示范,使他们能正确地去面对需要帮助的人,知道在帮助有困难的人时,应该是无条件的,不应该受任何利益的驱使。

案例

9、妞妞的困惑

在大班区域活动中,10名幼儿选择了“社区医院”的医生,但“医院”里只有供两名幼儿肖医生的道具。教师组织幼儿商量怎么解决,有的幼儿说:“大家轮流进去。”有的幼儿立即反对,“这样不好,每个人玩的时间太少。”于是,有幼儿提议:“昨天进去过的人今天不要进去了。”这时,许多幼儿表示昨天没进去过。过了一会,一个幼儿提议:“我们举手投票,谁得的票多,谁就进去玩。”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大家的赞同,最后教师通过统计让得票高的两位幼儿进了“医院”。至此,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但是只有妮妮不肯离开,她哭着问王老师:“我一次都没有玩过,为什么不是的票少的进去。” 如果您是王老师,您会怎么处理?

13

9参考答案: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首先,教师应该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这不仅是尊重幼儿、相信幼儿、相信幼儿的表现,也是培养幼儿承担责任意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会关注别的小朋友的意见,进而生发出一些新的意见。在这样不断磨合、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中,幼儿会逐渐走出自我中心,了解自我和他人的区别,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从而和别人和谐相处。

当妞妞提出“我一次都没有玩过,为什么不是得票少的进去”这一问题时,我会把这个问题再抛给幼儿:“如果你是妞妞,会很饬心吧,可是,该怎么办呢?你们一定有很好的办法,是吗?”最后,即使妞妞仍然无法扮演“医生”的角色,相信她会得到其他小朋友的关爱,同时,幼儿可以体会、理解对方的感受,这对于幼儿的情感发展无疑也是有意义的。

其次,教师应该适时参与,给予引导。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事事,教师应当扮演积极的旁观者的角色,一方面冷静地观察幼儿解决问题的进展,当需要介入时,教师应该适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引起幼儿的注意,促进问题的解决。

案例

10、工作室里困惑

某幼儿园大班开展“汽车工作室”的活动,孩子们利用废旧物品

14 制作出了各种汽车,并且在带班教师的建议下,孩子们为汽车设计安装了车牌。活动结束后,有的教师提出,在工作室给汽车挂牌,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合,因为实际生活中车子必须到“车管所”给汽车挂牌,活动中要注重情境的真实性,让孩子在“工作室”给汽车挂牌,会误导孩子,教师可以增加“车管所”的游戏。有的教师则认为,带班教师的设计不仅丰富了游戏情节,而且激发了孩子游戏的兴趣,只要孩子有兴趣,不偏离游戏主题,就应该允许。您是如何看待这一争论的呢?

案例10 参考答案:关注幼儿游戏的投入态度和游戏情感

案例中,教师的困惑反映出了不同的游戏观,重游戏体验还是重游戏的教育价值呢?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人,我们应该给幼儿自主游戏的机会。幼儿比较喜欢各式各样的车,对车的认识程度可能超乎成人的想象。但车辆的整个生产流程和挂牌过程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

教师应该大胆地放手,利用家长资源和现代网络资源,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去调查、观察,了解车辆从生产到挂牌的整个流程是什么样的,有了亲身参与和真实经验的幼儿在游戏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游戏才能成为幼儿对生活经验的再现和升化。

幼儿的游戏也许并不能和现实完全一致,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是他们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所决定的。我们应该给幼儿情感鼓励、智力支持、游戏机会。教师在组织游戏时不要把游戏的结果、幼儿模仿的

15 逼真与否作为评价的标准,更应关注幼儿游戏的投入态度和游戏情感。

案例 11:新时期的“家访”如何进行

新学期即将来临,园领导要求老师在暑假中对新生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及其家庭,熟悉并亲近幼儿。我电话通知家长时,有家长表示不理解,认为幼儿园不必要这么正规,甚至接到电话就直接说“没空”、“不用来”或“没啥事,没的说”等,身为教师的我很尴尬。同事也反映,有时候家访反而给家长带来许多不便,家长要忙着招待老师,打扫家庭卫生;家访时,有的家长就讲讲客套话,有的家长根本不欢迎老师去,敷衍了事,等等。

如今,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家园联系的途径也越来越丰富。口头联络可以通过打电话、早晚接送幼儿时的面谈等,书面联系除了传统的便条,还有短信、网络等多种便捷方式。“家访”还有必要吗?新时期的家访应该如何进行呢?

案例 11参考答案:

新时期的“家访“如何进行:

一、家访要适时。

二、家访要适事。一是幼儿在园受伤时,教师要及时家访。二是幼儿生病时,教师要及时家访。

三、是幼儿的心理情绪受到影响时,教师要及时家访。

16

案例 12 要不要变小兔

大班活动“线条变变变”中,王老师高举一根近两尺长的塑料棒,不断变换花样,模拟出波浪线、弧线、锯齿线、螺旋形等。孩子们兴奋地拍手惊叫。一个小男孩忽然高声喊道:“我要变个‘小兔’!”王老师朝他看了一下,说:“我今天要变的都是线条,不是动物,你说一种线条,我变给你看。”此时,小男孩脸上的快乐淡了下来,活动室先前的自由自在的欢乐氛围也不存在了。幼儿都开始变得谨慎而严肃。王老师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什么,随后进入利用线条开展想象、创编故事的环节。王老师将幼儿提出的变“小兔”当成了干扰,是不是错失了一个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呢?面对小男孩的提问,王老师当时要不要变个“小兔”呢?

案例12 参考答案

因势利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当幼儿的思路偏离教师预设的问题时,教师不应该直接对幼儿否定或拒绝,而是应该试着该变一下自己的教学思路。

案例13 我不愿意当组长

大班下学期的一天早晨,盈盈妈妈递给我一封信。信里提到,盈盈不愿意再当小组长。看找盈盈聊:“盈盈,你最喜欢在班里做什么?

17 你喜欢当小组长吗?”盈盈想了想说:“老师,以前我想当小组长,因为老师表扬我,所以小朋友也喜欢我,现在我不想当,因为现在小朋友都不愿意跟我玩,说老师表扬我。”我又继续问:“要是小朋友选你呢?”盈盈说:“我可以让给其他小朋友。”

盈盈平时很乖,能力很强,在幼儿园一直表现非常好。可能力强、表现好的孩子却面临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心理压力。作为老师,我要不要让盈盈继续当小组长呢?对于盈盈和班长的其他幼儿,我该如何引导?我怎么帮助盈盈走出心理困境呢?

案例 13 我不愿意当组长 答案

1、先尊重 后调整。

2、应对妒忌 维系友谊。

3、做受欢迎的人。

案例14 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数学区

中三班的老师们经过多次讨论,精心选择、制作的好几种材料投放到“数学区”,希望孩子们通过操作这些材料,实现“手口一致点数8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的月目标。然而,很多孩子们对供他们点数用的小熊玩具以及可以在面板小孔中插上拔下的小花棒更感兴趣,而对“手口一致点数”的玩法“置若罔闻”。老师巡视到这组时,,孩子们就按照老师教的方法玩,老师一走,孩子们要么各拿一个小熊互相说笑,要么随意摆弄材料,或者干脆玩一会就走掉。一周后,到

18 数学区活动的孩子越来越少,别的组都满了,迫不得已才来数学区的孩子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眼睛不时地飘向其他组。

为什么孩子们对老师按目标精心制作的材料不感兴趣?数学区设置什么内容才能吸引幼儿并实现一定的目标呢?

案例 14 参考答案 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数学区

一、对数学区活动目标和任务的反思。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我们创设数学区的定位是什么。区域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水平,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进行个别化、自主化学习的过程。这是一种主动的、个别化的学习活动,符合幼儿需求,也受到幼儿的极大欢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刚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而,数学区的活动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幼儿喜欢数学的情感、态度,以及提升幼儿的学习方法、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上,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不是单纯静态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这是我们都应该注意的。

二、对数学区材料投放的反思。数学区域本质上是探索区,是对数、量、形、时、空等各方面关系的探索,更适宜让幼儿进行开放式的探究型操作,而不是封闭式的验证性操作。现实中,很多教师注意到了材料的操作性,在活动设计上也注意让幼儿进行反复操作验证,但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却忽视了材料的“探究性”。话题中,“很多

19 孩子对供他们点数用的小熊玩具以及可以在面板小孔中插上拔下的小花棒更感兴趣”,而对“手口一致点数”的玩法“置若罔闻”,这是因为教师提供的练习点数的材料有新颖、富有童趣、便于摆弄的特点,对幼儿构成了一定的吸引力,能吸引幼儿最初的活动兴趣,但是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的练习过程,活动设计本身的指向性是确定的,活动方式、锻炼的技能和得到的结果是唯一的,结果的预见性很强。完全不符合区域活动的本质特征,也不是我们设计此活动的初衷。在这样的区域活动中,幼儿虽然也在操作,但这种操作是一种高结构化的、作业化的练习,如果没有游戏规则的支撑、没有问题情境的营造、没有一定的游戏情节,他们的活动兴趣就无法保持。

三、对数学区活动组织与指导的反思。教师的关注和参与会直接影响区域活动的质量。第一,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带给幼儿新经验;第二,因为教师在过程中的参与和关注,教师在区域活动评价时对这个区域活动会相对倾向、鼓励、肯定会格外明显。这都说明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幼儿园,区域评价活动必不可少。数学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根据活动目标、观察到的幼儿活动情况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比如从操作结果的知识性评价、对创造性探究方法与过程的肯定、对学习中合作与坚持等品质的肯定等,这对幼儿的是很重要的。综上分析,要解决话题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我们需要在区域活动的目标、材料投放和教师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学习,提高认识,改革教育过程,让幼儿真正喜欢上数学区。

20

21

推荐第6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胖妹妹减肥记

“老师,我还要!”只听到我们班的胖妹妹依苒还在举手向老师示意,她还没吃饱,她多么渴望老师能给她再添点饭,哪怕是添碗汤也行啊,作为老师的我们只能无可奈何地端起饭盆、汤盆说:“没有了,你看呀,真的没有了。”看了看如此“干净”的饭盆、菜盆,她只能无奈的收起了碗筷。

要问起这个“胖妹妹”这个称号的来历,还得追溯到三年前,刚出生的依苒就是全院轰动的小人物,从小就是一直超重的宝宝,这孩子非常的活泼好动,家人也对她宠爱有加,尤其是依苒的奶奶,包括吃饭问题上,依苒奶奶也觉得孩子吃得多就表示她健康,她要吃多少就给她多少,渐渐地依苒的胃口就越来越大,每次回家都说幼儿园里吃不饱,于是我们不得不给她多盛几碗,刚进园时就是中度肥胖,我们不得不向依苒奶奶下达重要通知:依苒必须减肥了,这样对她的健康不利。奶奶对老师的话还是听的进去的,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对依苒的减肥计划。

刚开始,我们要求依苒先喝一碗汤再吃饭,饭量已经减少到两碗,每次依苒看到旁边还有一碗,她总是快速的把第一碗吃完,然后慢慢地品尝第二碗。她知道老师不会再给她添饭,却还是看了看饭盆里的剩饭,接着拿起点心盆里的一小块豆腐干,无奈啊,只有这么小一块,她将豆腐干的塞进嘴里,可又不舍得的吐了出来,就这样,来来回回的塞进塞出,细细舔舔豆腐干的味道,“依苒,你不要吃得话就别吃了,吐掉吧。”我搭班说话了,听罢,她马上将豆腐干塞进了嘴里,嚼了两下咽了下去。抹了抹嘴,无奈的离开了座位。这一天,像往常一样,依苒吃完自己的饭,细细品尝着自己的刀切馒头,在嘴里盘来盘去,直到发现老师盯着她看了,她才无奈地咽了下去,可是她还没舍得离开座位,看了看旁边难以下咽的豆豆,小胃口的豆豆到现在,一碗饭动也没动,拿着筷子拨呀拨,看着豆豆,依苒恨不得替她把饭吃了,“这个,你还要吗?”依苒指了指碗中的刀切馒头,豆豆欣喜的说:“你吃吧。”“哈哈”,依苒心里暗暗窃喜,拿起馒头往嘴里一塞,接着又问旁边的阳阳:“你还要吗?”阳阳的一碗饭就要吃完,知道依苒要打她的主意,她坚定地说:“我要的!”,依苒没有办法。以为她就此放弃,没想到她拿起属于阳阳的到切馒头,直接将它掰成了两半,还捏了两下,笑嘻嘻的对阳阳说:“哎,你还要吗?”阳阳看着被掰开的馒头,气不打一处来:“老师,依苒拿我的馒头。”这回,依苒却拿着两半馒头向我示意,心想:已经变成这样了,没办法了,只好给我吃啦。我走到依苒跟前,假装听了听她的肚子,我说:“哎呀,不好,你肚子里的两个馒头在打架呢,看来你的肚子要爆炸了。”这下,依苒急了:“那怎么办啊?”“我知道了,肯定是你吃太多了,而且你还吃了豆豆的馒头,所以她们两个在打架呢,阳阳的你还吃吗?”她摇了摇了头,急切的问我:“那现在怎么办?”“那你自己跟她们说吧。”于是依苒有模有样的说:“你们别打架了,我以后不吃别人的馒头了。”“好,她们说已经答应你了,不打架了”,我像和事老一样说道。从此,依苒就只吃自己的一份饭,并且饭量也减少到了一碗,通过家园共育,体重也在慢慢恢复正常。

通过这件事情,作为老师我们也该好好的反思一下,为什么依苒会变得如此大胃口,我想一个是老师过多的表扬,导致吃饭速度过快,与小朋友之间进行比赛,另外一个就是依苒奶奶一种错误的吃的越多越好的理念。

进入幼儿园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现在的胖妹妹和一个月前比较起来,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基本上能像其他幼儿一样,有一个比较好的进餐习惯,能够做到细嚼慢咽,(包括在家进餐),但是,依苒仍有时候会耍耍性子,这时候,我们老师和家长就先分析他耍性子的原因,然后软硬皆施的对其施加一定压力,但切记超之过激,还是得适当的顺着她的性格,不能让他产生了厌恶情绪。 要培养一个幼儿的良好习惯,决非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坚持持之以恒,因为在这过程中,你有可能一个月、两个月,甚至半年都做着一件类似的相同的事,所以耐心,对你最后的成功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其次,我们要在过程中及时地总结经验、调整计划,总结幼儿对计划的反应,是配合还是逆向而行,根据幼儿的反应制定新的对幼儿可能有用的计划。这样,孩子才可能改掉坏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推荐第7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基本情况: 班级: 中班

记录1:早上刚来幼儿园,帅帅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在玩皮球,于是跑到放球的箱子那边,结果箱子里没有球了,就跑到东东边上看她玩,过了一会儿,他对东东说:“借我玩玩好吗?”东东看看他说,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借给你玩。”帅帅看看东东,走开了,自言自语地说:“我为什么不是你的好朋友呢?”

记录2:上音乐课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往前坐,看着老师,唯独帅帅有时看着窗外,有时还看看后面,朝后面的小朋友笑笑。老师批评他以后才不在往别的地方看了。

记录3:区域活动里,帅帅选了折小花猫,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围成圆圈和老师学本领。过了五六分钟,别的小朋友都已经把小花猫的头折的差不多了,帅帅还看看别人,自己慢慢地折,老师看看他,告诉他快一点,要不然没时间折小花猫的身子了。直到最后结束的时候,帅帅还没有折好。

记录4

课间休息的时候,帅帅要跟小朋友玩,别的小朋友说:“我不想和你玩。”帅帅看看了他,指着我们四个实习老师说:“我喜欢这个老师,和这个老师,但是我不喜欢这个老师,和这个老师。”

帅帅性格外向,好动,对新事物或活动总有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他的情绪理解能力较差,不善于用适合的语言表达和交往,与同伴的交往不是很顺利,帅帅的朋友很少,很多小朋友不愿意和他成为朋友;气质方面主要表现出活动缺乏主动性和注意力,反应速度较慢。

幼儿个性成因分析

帅帅较少地感受来自外界的挫折和别人对他的感受的影响。缺少处理这方面的情绪经验,从而导致他不善于沟通和交流。在记录2中,帅帅因为在班里朋友很少,但是在课上的不认真的表现实际上是表现了他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在实习老师来班里时候,他经常和实习老师玩,而不是和小朋友玩,这也是他想找到好友的寄托的表现。

此类情况在幼儿园很常见,属于幼儿园班级管理常规管理中的个别教育的范畴。虽是个别,但是在班级管理中也不算易事,个别教育应该要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对帅帅的行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1)增加交流,培养其交际能力

针对他不善于沟通和交流的状况,多制造和别的小朋友交流的机会,期间引导他用更好的方法和别的小朋友沟通交流。

(2)多给他表现自己的机会

给帅帅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别的幼儿也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

(3)家园配合,共施良策

主动与家长联络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科学的、适应帅帅的特点的教育的方案,如在家的时候,多跟邻居家的小朋友玩,多给他讲讲故事,注意注意力的培养;关注和支持他的兴趣爱好,并给他在兴趣爱好上提供方便。

(4)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幼儿感情上的发展

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案例分析:整理玩具

做操的时间到了,老师对在区角玩耍的小朋友说:“请你们把玩具整理好,有小便的去解小便,然后来搭火车,我们要准备下楼做操了。”可丁丁还在玩,老师叫他:“丁丁快点整理好玩具,穿鞋子出来,我们要准备下楼了。”可他还在继续玩,等到老师走过去他这才放下手中的玩具,但是没有整理的意思,来到自己的鞋子旁边坐着,而且没有动手穿,然后看看老师。老师知道他的意思,但是老师说:“你先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然后自己穿上鞋子,丁丁很棒的,自己会穿的哦?”他没反应,然后老师又说:“丁丁再不整理,等下我们就都下楼了,就不等你了。”于是丁丁就拿了几个玩具去放好了,这时一位小女孩进去帮他整理,他马上就退出了,坐在鞋旁。“老师,我不会。”丁丁说。“不会我可以教你啊,但是我教完了你要自己穿哦。”老师说。丁丁点点头,老师一步步告诉他,他今天穿的鞋子应该怎么穿,并一步步帮他穿上一只,另

一只让他自己动手,他很快久穿好了 行为的原因分析(1) 家庭

丁丁的这种懒惰行为在班里是很普遍的,其实并不止丁丁小朋友一个,其他小朋友或多或少也是有的。我想这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这极大程度上归因于家庭。原来从小丁丁一家就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两位老人对于小孙子是宠爱有加,每天吃饭都是由外婆喂,外公外婆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清理丁丁每次玩好的场地,他从来都不习惯自己整理玩具。就这样,什么都由大人包办代替,使他失去很多自己动手的机会,并逐渐养成了娇生惯养的性格,而且外公外婆对于他的每个眼神总能很快的心领神会,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难怪丁丁经常说自己不会但也懒得问

2)教师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们也会运用故事、榜样激励、说理、看图等策略,但是这些对他来说更多的时候只是简单的说教,教育只停留在表面而使被教育者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教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有时还是会受到传统教育的思想束缚,有时也会只注重教育的结果而非过程。比如有时教师为了让孩子尽快的完成任务,仅仅只是用了语言的提示让丁丁把自己的玩过的玩具自己整理好,却没有交给他应该如何整理,这对于其他的孩子来说也许并非难事,但是对于一个在家一直有人帮他做事的丁丁来说也许是有难度的,可能根本没有人告诉过他应该要怎么拿怎么放,放哪里。而有时教师也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上述的教育对于丁丁来说也许只是对于一些基本道理的表明的接受,而并非从内心有所触动,因而也达不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2、教师策略: 作为一名教师,对于班里幼儿这种的普遍行为,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管理,下面是我觉得教可以做的一些措施:

1、做好家园共育工作,统一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

长辈们对于独生子女的溺爱让他们失去了很多动手的机会,正是这样才让孩子变得如此的依赖他人。要是他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必定需要一个很长得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家长得配合,教师要及时指导家长的工作,要让家园真正能达到很好的共育,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要让5+2=7而不是小于7,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表现自我的机会。

2、淡化说教,创设更加生动活泼的实践情景去教育孩子,运用好游戏方式

在我们得日常教育中,不要以成人的眼光或语气去教育孩子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不要总习惯于把现成的东西告诉孩子,要倡导以人为本,更多得运用游戏为孩子创设有趣的情景让他们亲身体验,要利用幼儿感兴趣、喜欢的方式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比如下午午睡起床后,当幼儿自己穿反了鞋子的时候,不要急于个别指出,教师应在集体的环境中以形象的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小虫爬呀爬,沿着裤缝爬下来,找找鞋子上的小耳朵,摸摸它。小耳朵没摸到的想办法让它出来”,从而引导幼儿一起动手摸自己鞋子上的搭扣,孩子会发现“小耳朵”不见了,然后自己把穿反的鞋子换过来。教师这时应悄然地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如果幼儿发现自己的鞋子穿反了,并能换回来,要及时表扬;如还未发现要及时点拨、继续鼓励。在教师对幼儿的动手积极鼓励的同时,再提高要求,使他们在甜蜜的“诱惑”中体验成功。

3、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

兴趣是最好得老师。新纲要也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提高孩子对于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孩子的区域性游戏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了解每个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活动中幼儿的情绪。其次,要在局部上观察幼儿玩什么,怎么玩,然后教师作适当的隐性指导和帮助。对有进步的幼儿给予积极鼓励,使他树立起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的发展水平。

推荐第8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如何尊重幼儿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尊重幼儿。但是面对日常活动中,教师在如何尊重幼儿方面却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现状。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园老师,一直在幼教一线岗位踏实的工作着,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面对所有充满童真的幼儿。但是在工作中,常常会面对让自己头疼的个案。幼儿的个体差异总是存在不同。现在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出现的情况也是个案不一。以我自身来说,虽然自己明确知道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可是在教学中常常会存在着教育的误区。班级有能力强的幼儿,也有部分能力弱的孩子。记得在一次手工活动中,甜甜总是与别的孩子存在差距,上课不认真听,也不爱动手。起初我帮忙与她一同制作,可是做着做着孩子的心思就不在这里,东张西望。当时气急败坏的我,脾气特别的大,在全班面前狠狠的批评了她。孩子一直低下头,小朋友们投来嘲笑的目光,也有的小朋友对她说:“不爱学习的孩子大家都不喜欢你。”甜甜坐在一边大哭起来,一上午的活动都没有再讲话。过后当我静下心来,仔细反省自己的言行时,我非常的后悔,走到甜甜的身边对她说:“孩子,对不起,老师不应该向你发火,伤害了你的自尊心。”接着又说:“甜甜,你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咱们一起重新将作品一起完成好吗?”孩子欣然接受了我的请求,一起完成的作品。以后在每次的活动中,当她不愿意参与的时候,我都会与她慢慢沟通,时间久了,发现孩子真的乐于参与,愿意跟随老师认真操作。

我想每位老师都有和我相同的经历,总是带给我们不同的教育启示。

1 其实尊重孩子就是在无意识中去有意识的体现。这样孩子才能够去做那些她想要做的事情。孩子出现反抗或者不愿意参与的事情,老师应该静下心来,慢慢与她沟通,及时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做。我们千万不要去第一时间训斥孩子,那样不仅仅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导致孩子的人格发展。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这是每个老师应该做到的。 2

推荐第9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2015年春季学期

教师考核 教师:

案例分析:

宣宣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里,他是出了名的\"身强体壮\"的顽皮鬼,前几天,宣宣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小朋友李明,李明个子也比较高,这样,宣宣和李明成为该班仅有的两个\"高个\"。宣宣主动找李明一块玩,可李明不太喜欢动,尤其不爱和宣宣这样风风火火的孩子玩。今天上午刚到班里,宣宣又找李明教他\"玩魔术\",李明不同意,这样就动起手来……在老师眼中,宣宣总是主动和小朋友接触,可好景不长,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愿和他玩了。然而,他自己仍别出新裁地玩得有滋有味。

请根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及《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据此案例回答问题:

1、宣宣的行为及他和小朋友们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请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知识回答。(50%)

2、这种儿童的表现是什么?怎样帮助他处理好和伙伴的关系?(50%)

参考答案:(1)在社会性发展中,宣宣在同伴交往方面属于问题儿童,具有攻击性。

(2)这种儿童一般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爱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主动,但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缺乏正确的评价。

对这样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其次,教师要引导其他儿童发现这些儿童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地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推荐第10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案例分析:新生入园记录

作者:赵利 文章来源:北京回龙观中心幼儿园 点击数:

5560 更新时间:2007-10-11 案例背景:

今天是小班幼儿第一天来园,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我们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找好了有趣的动画碟片,准备了好吃的糖果等幼儿喜欢的东西„„.第一天,孩子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会发现什么呢?在这短暂的一天里,我们用心观察着。

实录:7:15 第一个孩子

第一个孩子和妈妈手牵着手来了,“呀,你来的真早呀!宝宝叫什么名字?”他看了看我们,咧嘴笑了笑,却不说话,“说呀?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在妈妈的鼓励下,他才不好意思的用哼了一句“我叫周良金”。然后拉着妈妈在教室里很好奇的溜了一圈,最后坐在那,开心的玩起来了。

7:30 可爱的妹妹

“好可爱的妹妹呀?早上好。”扎两个羊角辫的胖乎乎的小姑娘,自己冲在前面,蹦蹦跳跳的跑进来。“老师,早上好。”真的是一点也不含糊哦!“妹妹,你叫什么名字?”我们抱起了她。“我叫王梓宁。”她奶声奶气的说。“真好听,和老师一起来串项链,好吗?”“好的。”妈妈和老师关照了几句,就离开了。

7:40 我要奶奶

“我不要,我不要。”任凭老师怎样努力,洋洋就是紧紧的抱住奶奶的脖子,不松手。“奶奶和西西一起来玩奥特曼,好不好?”拖拉着鼻涕,孩子终于安静下来了,可是视线还是一刻不停的停在奶奶身上。

8:00 爸爸妈妈走了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群被“赶”走了。教室里像开了花一样的,哭声此起彼伏,每个人抱着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孩子,“我要妈妈。我要回家。”小小的侯嘉赫哭起来的声音真是具有穿透力。“好的,好的。带你去找妈妈。”抱着他出去转了一圈,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许多,有的在把弄雪花片,有的对小汽车着了迷,好几个孩子对娃娃家的厨房用具特感兴趣,三三两两的玩起来。有的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水。两个老师也散落在个区角,安抚孩子的情绪。

8:30 集体游戏

“这是谁呀?”刘老师头带小动物的面具,和小朋友一起做起了互动游戏,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小鸭怎么叫?嘎嘎嘎”。„„“哦,大灰狼来了,赶快躲起来了。”孩子们玩的开心极了。

10:40午餐

吃饭时间,混乱的时间。一时间,所有的孩子都哭了,老师阿姨是左右奔忙,一个个的安抚孩子的情绪,一部分孩子自己开始主动吃饭了。几个哭的很厉害的,阿姨和老师一个个的喂。吃饭结束后,桌上地上狼籍一片。

12:00午睡

哭呀!偷着抹眼泪的,要往教室外面跑的,号啕大哭的,坐在床上发呆的„„老师抱着拍拍,“好的,好的,我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就要来接宝宝了。”“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呀?”“睡醒觉,妈妈就来了。”“老师,妈妈就来了?我睡了,妈妈就来了,对不对?”“对呀。睡醒妈妈就来了。宝宝来闭上眼睛。”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有的孩子不肯睡觉。一点时有的孩子醒来了,又继续哭。

14:30发星星

今天谁来幼儿园玩的很开心呀?我们来发小星星,小星星呀,最喜欢和笑娃娃做朋友了。今天谁是不哭的乖宝宝?对呀。佳佳今天吃饭很棒的,小星星要和她做朋友。昊昊今天在幼儿园交了好朋友还很有礼貌,也发给你小星星。„..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颗小星星,开心的笑了。“幼儿园里好玩吗?明天还来幼儿园吗?”“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朋友多„„”我们一起唱起了欢乐的歌曲。

17:20离园

“妈妈”、“我的奶奶”,看到一天不见的爸爸妈妈,宝宝们又委屈的哭起来了。“哇,宝宝不哭了,我们回家噢。”“妈妈,你看我的小星星,是老师给我的。”“陈老师再见。”“赵老师再见”“欢迎你们明天再来幼儿园!” 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天结束了!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生活将无比丰富有趣! 案例分析:

1、孩子们第一天在幼儿园的表现完全在我们的预料之内,哭闹的现象,玩耍的情况,吃饭的后果,睡觉时的情景。每一年每一届都要经历这样相似的“痛苦的第一天。”而一天的观察也给了我们很多的信息。

2、孩子的个性发展很重要。有的孩子适应力很强,有的孩子完全缺乏安全感,依赖性太强。这与孩子的个性有很强的关系。而我们也要根据孩子的个性来因材施教。有的孩子要哄,有的孩子要骗,而有的孩子适当的时候还要来一点硬的。在简单的短促的一天接触中还发现孩子的依赖性与主要抚养者的关系也很紧密。爸爸妈妈带大的孩子适应性更强。而和爷爷奶奶更加亲近的就会比较依赖。

3、让孩子们忙起来就会忘记哭闹。当孩子们有事情做时会忘记了自己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比如在和老师一起的集体游戏时,他们一直在看,在听,在思考,就没有了哭的时间,忘记了哭。而当吃饭时,和许多不认识的小朋友一起吃饭是孩子们没有经历过的,就难免会觉得自己好可怜,我的爸爸妈妈怎么都不在呢?

4、鼓励孩子,让孩子喜欢幼儿园。我们通过奖励小红花的方式让孩子能够喜欢幼儿园,喜欢和老师,朋友一起做游戏。激发幼儿快乐来园的情感,能逐渐接受并喜欢集体生活。

5、音乐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哭闹的很厉害的时候,我们用录音机播放了一些欢快的儿童歌曲。并鼓励孩子随着音乐拍手、点头。立即孩子们的哭声小了许多,还有的孩子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呢!一些哭闹的孩子也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第11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案例分析:

吾米提妈妈的烦恼

幼儿学前期,既是一个从学前期进入学龄期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他们要从以游戏为主的活动内容进入以学习为主的生活。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关系着将来的学习成绩,同时影响着人的性格和处事等等方面。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常常还带着周身“奶气”,尚不懂“学习”为何物。但对学前班阶段的孩子来说,如果错过了孩子养成学习习惯的绝好时机,就会让孩子在即将进入小学的阶段平白多了许多障碍,最后有可能成为老师同学眼里的“坏孩子”。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让学前班孩子摆脱“奶气”,顺利升学的前期和保障!

案例:

吾米提上学前班了,吾米提妈妈却忧虑起来,孩子就要上小学了,可是对于目前幼儿园的一点点学习任务,吾米提就表现出马虎、丢三落四,这仅仅是漫长学习期的开始,不开一个好头,怎么能养成孩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呢?其实,只要家长有心,这种弱点是可以改正的,也可以培养他们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分析:

(一)选择合适学习的内容与方式。

误区:不少家长受多年传统教育的影响,把学习定义为认字计算,于是要求孩子认字、做计算题等。

分析:学前班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阶段,提前了解小学的学习内容、形式与方法,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式。不少家长受多年传统教育的影响,把学习定义为认字计算,于是要求孩子认字、做计算题等。须知,这样的内容和方式完全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心理学证明,单调的刺激最易产生疲倦,疲倦状态下的孩子是很难做到认真细致的。

调整:给学前班孩子的学习内容应丰富多彩:语言、音乐、科学、画画有讲有唱有画才能极大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二)选择合适的书本。

误区:有些心急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了解小学学习内容,给孩子买来书全是黑压压的文字,孩子非常不感兴趣。

分析:我们知道,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因此,给孩子的书也要遵循这一特点,逐渐过渡。

调整:开始阶段,给孩子学具应以色彩鲜艳的图画为主,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爱好,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选择图文结合的学具,并且其中的文字要大,数量不能太多,培养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只有等孩子的思维方式发生质的变化,即由具体形象思维转换到抽象逻辑思维,他们才可以摆脱图片,接受完全是文字的书本。

(三)学习的时间不能太长。

误区: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让孩子持续读书学习一两个小时。

分析:时间越长,孩子的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马虎,长此以往,容易养成马虎的坏习惯。

调整:根据孩子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安排学习时间,当孩子开始散漫的时候立刻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循序渐进地增加集中学习的时间长度。

(四)营造安静、简单的学习环境。

误区:不少家长在家中一边自己开着电脑电视,一边要求孩子看书学习,这样怎么可能有专心的态度呢?

分析: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学习是的心境例外。

调整:在其学习时间内应有意减少周围环境的刺激,营造安静、简单的学习环境,使其心灵逐渐沉静,发掘对学习的兴趣,以增进专心度,减少马虎、不细心的行为。

(五)亲子共同学习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利于孩子养成学习细心的习惯。

误区:孩子的学习要靠他自己不断摸索和进步,家长只要看着和督促就行了。

分析:家长的善意提醒是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指南针;家长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动力,家长自身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

调整:在亲子阅读中,妈妈和孩子一起用手指着故事内容,你一段我一段,其乐融融:在科学小实验中,爸爸和孩子一起睁大眼睛,密切注视着实验的变化;在音乐欣赏中,一起仔细聆听每一个音符的跳动亲子共同学习,孩子将会受益匪浅。

(六)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细心。

误区:学习习惯是学习的时候培养起来的。

分析: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写照,细心学习的前提是细心观察。

调整:应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从自己到他人,从家里到幼儿园,从到今天到明天;其次,要培养孩子有条理的习惯,物品有条理,生活有条理,行为有条理,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也有条理。另外,要培养孩子的习惯。游戏完了,检查玩具是否收好了?画画好了,检查一下是不是有遗漏的养成了检查的习惯,也就养成了细心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七)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孩子学习细心的好习惯。

误区:学习习惯的管教主要应该由幼儿园负责,家长平时多督促督促就行了。

分析: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多方努力的,家园互不沟通,怎么能达到一种默契呢?

调整:家长应主动和教师交流,相互学习彼此的优秀做法,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一起帮助、监督孩子养成细心学习的习惯。

学前阶段是儿童成长中关键的起点,是一个人在人生和习惯上的第一次学步,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人生,我们希望每个家长能对孩子的教育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为孩子起草一份科学的教育方案,塑造出一名健康优秀的宝宝。幼儿园学前阶段是孩子养成学习习惯的绝好时机,我们应对处于衔接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作进一步探索,不断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幼小衔接的途径,帮助儿童顺利地解决好其间的过渡和衔接,使千千万万儿童健康、活泼、愉快地成长。

第12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案 例 分 析

----走近调皮孩子

昌图县老四平镇中心幼儿园

乔 爱 萍

案 例 分 析 ----走近调皮孩子

这学期我们幼儿园大三班来了一个新小朋友,他叫赵梓豪。是一个活泼、爱动,常常给老师出难题的“淘气包”。而且他个性极强。

有一次,我到大三班上活动课,不知什么原因,有一位小朋友哭着向我告状说:“老师,赵梓豪吐我。”我走到他们面前一看,果然桌子上还有唾沫在。我很生气,严厉地批评了赵梓豪。可是,无论我怎样让赵梓豪向那个小朋友道歉,他都站在那不动。歪着头,眼里浸满了泪水„„后来我只好先让他回到座位上。又有几次我发现在户外活动时他推小朋友,反正总是不停地给老师“添乱”,小朋友们也不愿意和他做游戏。

我开始反思,想去了解赵梓豪,这个调皮的孩子。一次户外活动课时,我搬着我们班的户外玩具箱往小院活动场地走。还没走到幼儿面前,突然看到赵梓豪跑了出来,我刚想严厉地批评他,回头一看他原来是去捡起我搬玩具箱时掉出去的玩具。我灵机一变,改为对他的表扬和夸奖。同时,我还抓住时机地让小朋友们为他鼓掌。也许是受到表扬的缘故,头一次赵梓豪没有给我添乱。在以后上课时,我也经常注意发现赵梓豪的优点,表扬他、鼓励他,慢慢的小朋友们开始喜欢和赵梓豪做游戏了。 事实证明:和“调皮捣蛋”的幼儿交朋友,应平等地和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走进童心世界,掌握他们的思想波动,及时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发现幼儿身上的优点,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不足,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幼儿的点滴进步要报以热情的鼓励,多在班集体中表扬他们的进步,增强其自信心、自尊心。换一种目光看孩子,换一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13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2015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

第1篇: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

\"幼儿园观察记录怎么写\"导语: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进幼儿心灵的主要手段,写好幼儿园观察记录是幼儿教师分析幼儿行为背后原因的一条通道,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更好的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

可是,如何观察?如何分析和记录?幼儿园观察记录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观察?每一种观察记录需要从哪方面来记录?......许多问题却常常困扰着老师们。以下为您介绍\"幼儿园观察记录怎么写\":

一、观察记录的性质和意义

就教师局部的行为而言,有些观察显然是不需要做记录的――如果教师的观察是为了眼下的判断和即刻要采取的教学行动的话。而就教师全部的教学行为而言,从有意识的程度来排列,则是从无观察的教学行为、以观察为基础但无记录的教学行为,最后到以有记录的观察乃至以系统的长期观察记录为基础的教学行为。

所以,从这个序列上来看,要建立教学活动的规范和科学的充分依据,仅仅知道要观察、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合适的记录工具的观察,就像没有反思和计划的教学一样,很难保证有切实的进步。

(一)观察记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记录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它是观察的一个辅助环节,是观察的一个因素或后期的延续。因此,常见的情况是,要观察什么,就要记什么。当然,从记录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观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但这只是朝前看的目的,记录还有一个朝后看的目的,这就是,记录是为了给教师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反馈。从功能上来看,它作为观察和反馈之间的中间环节而存在。教师的全部记录文本可以保存在一个特别的地方,但是记录内容本身是没有任何独立性的。如果一种行为和现象被记录下来之后,这些记录不在当时和以后得到利用、分析、整理,并从中获得有关启示,那么之前的记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但是,由于记录本身的特点,是形成物质的、静止的文件,不是稍纵即逝的场景和观念,也不是某种用于一次性消耗的物品,所以它可以被重复利用,当然也就可以跳出单纯的教学流程之外,被派作别的用途,比如用于研究,用来和家长交流或进行汇报,用于同事之间的讨论,以及各种评价或评比活动。

(二)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

当我们说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的时候,并不排除偶然的、生成的和突发的情况。但是我们现在也已经知道,生成的灵活性,并不完全是计划性的例外,反而是要以一定的计划为基础、为根据的,或者有时候是作为计划的补充。同样道理,当我们说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时,并不排除少数情况下临时偶发的、或者某些一次性的记录,并且有些不成熟的计划是很容易发生变化的。

观察记录的计划性在于它需要有一定时间安排和方式进程等方面的规划,其中包括记录的规模、频率、时间段、总时间长度、辅助工具(包括表格和各种机器设备)的设计与使用、保存与整理,等等。

(三)观察记录是一种有丰富意义的行为

有规律的记录和良好的记录工具,不但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产生许多附带的、有时候是不期而至的效益:

1、书面的记录比大脑的记忆,在客观性和真实性上更有保证,更不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2、书面的记录可以进一步加深大脑的记忆。

3、记录是对现象进行重新整理、在意识中进行澄清和思考的过程。

对于教师的记录而言,这个思考的过程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其一,可以增进和加深教师对于幼儿当前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的了解,把握他们的兴趣、交往和人际关系情况、所面临的问题和各种生长中的能力;其二,可以发现课程生成的来源,或者渗透某些教育教学内容;其三,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的记录,本身内含着教师对于其教学行为的反思过程和对于师生互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的理解过程,帮助教师清理有关目的是否明确、手段和目的是否符合、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幼儿的反应是否合乎教育教学的预期、为何幼儿会有这样的反应等等问题。

4、记录还可以帮助教师。

思考一个目前没有引起大多注意的一个问题:教育过程中的许多现象、教育环境中的许多材料缺乏合适的命名。这是因为具体的进行中的教育教学过程是缺乏反思的,是行动性和场景性的,所以它要么不需要概念,要么由于实物和场景的帮助,不需要准确的或事先得到公认的概念、然而记录则不然,它是反思性的,是脱离具体行动和场景的,而且是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来进行的活动,所以有关现象和实物的命名问题,就成为了现实的不方便,进而在反思中直接成为了教师把握的对象。

5、记录对于观察行为的反作用:它规范、便利教师的观察,使观察成为教师的习惯,保证有效省时,它也使得教师在以后观察的时候更有方向性。

6、长期记录的积累,可以产生多方面的效益:在总体上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水平,了解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在局部上了解个别幼儿的现象背后的原因,了解其发展的历程,了解某些材料发挥作用的规律、原理。

7、持续的、有方向的记录,可以检验教师的某些假设、措施的效用如何,是否需要以及如何进行调整。

8、它对于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家园信息之间的沟通等等,起到媒介作用。

9、它是教师个人的档案库的重要部分,是其日后进行自我反思和专业提升的历史基础。

二、观察记录的分类和范畴

(一)根据记录的结构性(也对应着观察的结构性)划分:

1、开放的日记式或轶事性记录。该记录方式在局部观察、随机观察中经常使用,类似于日记或记叙文。这种记录常常是一种个案研究,或是对某一个特定问题的思考;它追求\"质\",而不保证\"量\";它常常没有预先的结构,不对情境作人为的分解,而是尽可能地从某一个角度,保持情境、对象的真实和完整。写作要求:对于特定事件的记录,无论以事后或现场的方式进行,都应当尽可能包括以下要素。

(1)原始记录

特定事件的记录并不完全排除观察者的感受、评论和其它主观的意见,但是第一步的工作,则必须要保留一个事件的原始记录,而且该原始记录应当尽可能是客观的、具体的、直接引用的。记录者在原始事件中不应当追求可以理解的完整性,不应当对行为者的动机、目的、感受妄加揣测,而只应当追求可以直观的完整性,即知觉到的过程与事件。

(2)记录者的观点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不以研究自身为目的,不以发现为满足,而是为了实用,为了指导和教学;它不是在工作之外来研究工作,而是边工作边研究,将研究变成工作的一个流程、一个步骤,使研究附属或内化到工作之中。这样,教师一切的观察工作,收集信息的工作,都不能离开 她的理解和判断。

纯研究的要求和纯工作的要求之间的矛盾问题,需要有一个调谐的但又不是平庸化的处理。我们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保证每一方的独立性,明确各自的要求和条件,然后要以研究的过程与结果服从于工作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是主观性和价值追求,但是我们将客观性和规律性放在出发点的位置。这是我们从事一切教育实践工作、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的一个普遍的准则。因此我们具体的处理原则和措施是:

第一,只有完成了原始记录之后,观察者的判断、推理和感受才可以以某种形式\"附加\"在原始记录之上,如加括号、旁注,或者结尾的点评分析等等,但不是不加区分地\"渗透\"、混合在其中。 第二,一个已经完成的教育过程或现象的\"质\"的记录文本,不能缺少记录者的判断、推论、反思、理解、印象、感受等主观的成分,因为记录者不是一个无关的研究者,而是对眼前的场景、现象负有责任的、对一些现象事件带着实用的关心的内部成员。而上述主观成分,是记录者对此负责和关心的具体表现,也是完全合理的表现。

第三,大量的观察记录不仅反映教师出于观察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更要突出教师自己的行为本身。而对于自身行为的记录,记录者完全可以如实地反映自己当时的感受、动机,当然有时候也要用旁注或括号的方式,但是在性质上就不再是对别人的心理过程的推论了。一个人在情境中现场意识到的意念、情绪,理应同别人的行为一样,都属于可以观察到的、留有痕迹的,因而是对于自身具有同等客观性的因素。

(3)完整的过程和场景

这主要指经过整理的、或是事后回忆的记录,对于现场记录则不可能作此要求。这不仅因为时间的缘故,主要是因为现场记录要求最大的客观性、直接性和丰富性,这些要求和完整性都是有冲突的。

事件的记录有两个侧重点,一个重在现象,一个重在人的行为。反映人的记录,着重在揭示人的行为的背景、动机、目的、过程、结果、反馈以及其中的种种影响因素,如记录一个幼儿的个案。反映现象及其规律的记录,则着重在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如记录一件事情的讨论和处理。由此可见,不论何种记录,都要求是完整的,反映全过程的,交代背景、影响因素和后果的。它必须有某种连续性。

所以,事件的记录,常常不是孤立的某一次的行为及其记录,而是或者在数量上有横向比较的,或者在时间上有纵向积累的。因为单纯按照一次时间来取样,很难保证行为的完整性,不能反映个性,也不能反映规律。

.表格记录:该记录方式在整体观察、结构观察和实验观察中经常使用,它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对场景中的内容进行反应和判断。表格记录根据观察的目的、时间的跨度和长度,可以区分为以下三种:

(1)常规性、长期性和连续性记录表格。

该表格常用于分方面记录个案幼儿的发展情况、园务制度和班级规范等成文条款的执行情况、各个环节活动的整体概况、幼儿园各部门的一般活动情况等等,也就是日常进行的、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这种记录应当进入幼儿园的管理,形成习惯性的制度,并渗透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去。

(2)主题(问题)性、阶段性和连续性记录表格。

教师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常常需要在采取具体的措施之前进行一定的调查和了解,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行动方案,检验计划的效果并作出反馈。如果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各方面的因素较多,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最终的决,那么根据有关的因素和方面设计表格,以进行阶段性的、系统连续的记录,就很有必要。

(3)研究性、定期的、间断进行的记录表格。

前两种记录在时间上都是被动的,即记录的时刻取决于活动的内容,处于什么环节、发生怎样的内容,就进行怎样的记录,因而也是随意的。而这里的第三种记录在时间上则是主动的,因为什么时候进行记录、记录多长时间,由观察者根据他的研究目的而不是根据活动内容来确定,因而它也是不随意的。前两种观察都是连续性观察,而第三种观察则是取样观察;前两种观察都针对一个整体性的情况,而第三种观察则针对局部的发展或专门的行为。

由此可见,一般需要使用固定表格的记录,不论出于什么目的、时间多长、是否连续,都不是一次两次的行为,可以多次使用、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并且都具有比较严格的结构。

显然,质的记录和量的记录、结构的记录和开放的记录,是需要互相补充、也可以相互印证的。而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相互的转化:①成熟的或规范化的轶事性或日记式记录,如上所述,不可能是完全随机的和任意的,而是有特定的要求,有一些固定的、必须包含的要素,因此它也应当是部分表格化的。只不过这里的表格不是填空式的和选择式的小表格,而是简答式和描述式的大表格。②质的行为记录可以随时为量的记录补充新的项目,或作为量化工作的前期准备;③量的记录所获得的数据,可以随时补充到对于质的记录的整理中来。

(二)根据观察的时间划分:

1、现场记录:现场记录所获得的完全是第一手的资料,相对而言容易保证局部和细节的真实性,缺点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它只能记录行为(广义)的片段,以及一些突出的或者有显著意义的行为,而不可能是全面的、完整的和连续的,尤其不容易注意到一些潜在的、次要的、或场景外部的因素和影响,因为观察(有时候甚至是参与的观察)和记录同时进行,在时间和精力上得不到充分保障。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有专人进行辅助记录,或者有录音和录像设备辅助记录,那么上述困难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这些辅助记录在条件上和适用范围上是受到很大限制的。专人的限制性显而易见,而设备又缺乏灵活性、反应性和理解性。由于上述限制,我们就特别需要下文中的两点作为补充。

\"现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有些情况下它并不完全是即时进行的。在时间取样观察中,观察者通常以一定的时间单位来记录若干可以量化的行为,如在半小时的观察时间里,以5分钟为单位来记录某一行为出现的数量或者某些行为的发生情况。大量的侵犯行为研究和各种社会性的行为研究都采取这样的方法。

2、事后回忆记录:这种方式用于开放的、质的记录。采用事后回忆记录通常与如下因素有关:观察者采取深入的参与式观察,要求完全卷入当前的事件中去,不能分心做观察记录,或者为了避免对对象产生不必要的干扰,不得不采取事后回忆的记录方式;记录一个连续而完整的事件;人对于环境的知觉是整体知觉,其间获得的大量信息都是本人没有意识到也不能意识到的,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现场没有意识到,事后却可能因为某种联想或触动而回忆起来,从而可以大大丰富记录内容的背景和细节。

3、现场和事后相结合:该方法通常用于质的记录。在当前的社会科学中,在进行个案记录或深入访谈的时侯,由于基本上不可能在现场记录完整的事件或行为,但又要保证第一手的、真实的和一些瞬间的信息,所以研究者经常采取现场记录和事后记录相结合的方式。例如观察者用速记的方式或者借助录音和录像的手段记录下若干重要的片段,然后进行事后的整理,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记录。这种情况对于教师的局部观察或特定事件的观察记录――无论是旁观的还是参与的――也同样适用。

该方法类似于社会科学现场研究中的\"现场笔记\"其要点如下:

4、由于记忆信息的遗忘与时间成正相关,所以尽可能在观察结束后立刻记录,或补充现场记录中遗漏的内容。

5、以印刷体打字并存档比手写更为可取,便于阅读和传播。这一点对事后回忆记录同样适用。

6、记录应至少制作两份,一份保存备查,另一份用于随时可能的修改。这一点,对于写和打字是同样适用的,而它实际上也是教师处理一切个人档案资料的一个基本原则。

7、事后对现场记录进行整理时通常要遵循如下步骤:

(1)描述:以客观、具体描述的方式整理现场草记,将片段的记录或一张张的表格还原成连续的事件。在整理过程中,很有可能在质的记录和量的记录之间,产生互相的补充和印证。

(2)回想:在整理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回忆起来在此之前的观察和记录中被忽略不计的细节或背景情况。即教师在这次观察以前曾经看到某种现象,当时未予以充分注意,但是后来整理当前信息时,由于不再是简单的知觉和判断,而是涉及到理解和解释,所以就容易唤起从前的相关信息――我们通常所讲的原有经验。这种前后经验的相反相成的互相影响的机制,是我们理解建构主义的关键,也表明观察及其记录的连续性的重要性。

(3)分析和推论:观察者的分析意见和推论,包括事情的原因(动机)、现象的本质、问题的关键、意义、影响因素、各种相关关系等等,其中涉及到判断、归纳和各种假设性的观点。

(4)印象和感觉:对事件的纯粹个人性的印象和感觉,它比起前面的分析推论来,更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性和模糊性。

(5)进一步的信息:即在前面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针对暴露出来的倾向和遗留的问题等,作进一步的思考,有待下一次的观察。 附1:幼儿园观察记录――孩子的眼神告诉我......

今天的天气格外闷热,小朋友午睡时有些躁动。个别小朋友较平时入睡要慢一些。哄这个入睡后,又要去哄那个。一个中午忙的不亦乐乎!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耐心的\"看护\"下,一会儿功夫,就只剩下诗惠、子彬、培元、美美(化名)和从容了。\"子彬,燕子老师知道你很能干,睡觉的本领可大了,我数10个数你就能睡着。\"边鼓励边守在他身旁,果然很快就睡着了。当我走进培元要哄他时,美美(化名)伸着小脖子看着我,好像在说:\"燕子老师,你过来拍拍我好吗?\"......

美美(化名)是个很可爱的孩子,白白净净的。自由活动时经常会跑到我身边说:\"燕子妈妈我喜欢你,我坐在你这里好吗?\"看似普通一句话,但却深深打动我的心,让我很激动也很兴奋。孩子是最天真无邪的,他们的感情非常真实和单纯。如果你对他(她)好,他(她)就会对你好。自从我来到小三班后,非常注意我的言行,而且用我最大的爱心对待他们,所以班上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我,有的连周末都想来幼儿园。问其原因,因为这里有燕子老师、小朋友和大型玩具。

美美(化名)是个很能干的孩子,经常帮助老师收拾玩具、图书等,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吃饭也很好。就是午睡要麻烦一些。这几天,都是在老师的\"看护\"下方可入睡。好像每次都要等到我来她身边才能安心入睡。而且每次,都不需要老师太费力,仅拍几下,就很快入睡了。我想这好像与她对我的感情有关。就那今天来说,她看着的那种表情分明就是用期待的目光,渴望我到她这里来。后来当我悄悄走近她,没有拍几下,就进入甜美的梦乡。

分析原因有两个:

一是她的\"嫉妒心\"。当然这不是大人眼里纯正意义上的\"嫉妒\",仅是出于想得到老师对她的爱。每当我帮助其他小朋友入睡时,美美(化名)都会情不自禁抬起小脑袋看一看。那种眼神分明就是渴望的眼神,渴望老师也会像妈妈一样拍拍她、关注她。也许当她看到我在拍别的小朋友时,那种亲切感让她觉得很舒服。她也想体会这种感觉。所以想用她的行为引起我的注意,把我\'吸引\'到她这里来。二是她对我的爱。从美美(化名)日常与我接触时表现出的一言一行,告诉我她特别喜欢我,愿意和我在一起。对于此我感到很幸福、很满足。这种不掺杂任何色彩的真诚的爱多么可贵啊!。我要竭尽全力去维持它、保护它。

是啊!日久见真情。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我与班上的幼儿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幼儿虽小,但他们一样拥有多姿多彩感情,一样需要得到别人的关爱,特别是自己喜欢的人。这也告诉我,要把爱播撒给每一位幼儿,让他们都得到老师的伟大的爱。

第2篇: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

一、案例现象

赵文豪小朋友胖嘟嘟的,非常可爱,可是他有一些习惯很不好。 观察一:晨间自由活动时他会带着同伴在教室或幼儿园窜来窜去,追逐打闹;玩积木时,他会把所有的积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会神地听讲,他却和周围的小朋友头碰头讲得热火朝天,手舞足蹈......

观察二:绘画活动开始了,他趁老师不注意,拿着记号笔在画纸上、桌布上乱涂乱画,要不,就拍着桌子大声叫\"我画不来\",当老师走近他时,他就对你笑嘻嘻的,让你又好气又好笑。

观察三:他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一紧张就小脸涨得通红,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结结巴巴说不清楚,有时直接说\"我不会\"。

观察四:自理能力特差,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妈妈对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二、案例分析:

1、好奇心很强。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而且,我们这里的积木他以前根本没玩过,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己没有的一些东西他们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因此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2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家里,他是小皇帝,上面还有一个姐姐,长他6岁,他提出的条件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人人都会答应,使他养成了唯他独尊的性格,以致,什么都不会,因为有人包办了。

三、措施与效果:

不良的习惯,不是说一时就能改正的,我软硬皆施,表扬和批评相结合,每天对他吹耳边风,睡午觉时,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背,把他哄睡,孩子也会反思的,逐渐,他慢慢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针对赵文豪画画时的表现,我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坐在他的身边,时常关心他,照顾他,还手把手的教他勾线,教他涂色。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针对孩子口齿不清、说话结结巴巴这一问题,我在平时注意与孩子多交谈,让他重复其他幼儿的回答,并时常找机会让他在集体面前讲述。另外,请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在家多听故事,多接触语言环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动中,陪伴在他身边,引导他描述周围的景色、人们的活动,让他复述别人的话,渐渐地孩子的语言有了较大的进步。还有,午睡起床,让他自己穿衣,他每次都穿的满头大汉,我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向他竖起大拇指,现在,穿衣服对他来说,已经很拿手了。

现在赵文豪已有了可喜的进步。早上来园时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处;绘画时不但能根据老师的范画进行勾线,还能通过想象进行添画;有时还主动帮忙清洁教室、给小朋友讲故事。

第3篇: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 情况分析:

军军是全园闻名的\"新闻人物\",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他确有不少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不爱学习,常搞破坏,等等。尽管他母亲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了多种教育手段,但收效甚微。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军军在一岁时,被开水烫伤,光医药费就用了将进十万。他的父亲没有什么工作,整天在社会上混,三天两头不回家

,即使偶尔回来也是从不管孩子。孩子基本上由母亲一人抚养,由于妈妈也没有工作,再加上身体不好,孩子因此就缺少管教,逐渐使他养成了\"没有人能管我、惟我独尊\"的性格。

学期总目标:

通过创设\"小老师\"\"小帮手\"等机会,逐步增强军军的自控能力,培养他的坚持性;在活动中,正确对待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积极发挥他的长处、肯定他的优点,使军军成为小伙伴都喜爱的好朋友、好榜样;通过家长交流、取得家园教育一致,并能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

第一阶段目标、措施:

1、通过老师对孩子的观察、正确对待军军的攻击性行为。

2、逐步增强他的自控能力,培养他的坚持性。

第二阶段目标、措施:

1、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

2、通过运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树立军军在集体中的威信,让同伴真正亲近他、接纳他。

幼儿个案追踪记录

第一阶段:(3月17日)

军军是我班的淘气鬼,也是全园闻名的\"皮大王\",手脚一刻不闲,屁股坐不住小椅子。上课时,爱做小动作,一会儿碰碰积木,一会儿又惹惹小朋友;活动时,更是横冲直撞,蛮无约束。一天之内,告他状的小朋友接连不断:\"老师,他打我\",\"老师,他抢我玩具\",\"老师,他推我\"......只要有他在,教室便不得安宁。这一天吃点心时军军又管不住自己,用喝剩的牛奶将别的小朋友洒得满头满脸。被洒的小朋友委屈得大声哭泣,他却瞧着自己的\"杰作\",直乐得大笑。我又气大恼,真想狠狠训他一顿,然而理智迫使我按捺住心中怒火,耐心地说服教育:\"牛奶是营养品,是工人叔叔,阿姨饲养奶牛挤出牛奶,经过辛辛苦苦劳动才得到的,能浪费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友爱......\"他默默地低下头,看似有所触动,我也暗喜这一次终于收到成效......

4月3日

军军非常敏感,他往往会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过度反应。他的攻击性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引人注意,一方面似乎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如:饭菜太烫时,他会莫名其妙地抠别人;散步时,他会突然去撞前面的同伴;画画时,他会冷不丁地到别人脸上画一条线;高兴时,他会突然打别人一拳......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不知道。问他对不对,他会承认不对。

第一阶段小结:

看到孩子这段时间的表现,我认为他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失控行为。针对他的这一特点,我认为如果过分关注他,只会扩大他的问题和缺点。如果就此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反而会使他感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是个不好的典型,从而更加导致他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因此,在他出现无意识失控行为时,我会设法加以阻止,但决不斥责他,也不实施压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伤害他。然后,再找适当的机会,了解他的行为动机,耐心地告诉他同伴间的相处之道,暗示他努力改正缺点。当他稍有进步时,我便马上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鼓励,让他逐步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信任。另外,我认为军军表现出来的许多行为特征可能与成人的过多关注有关。他已习惯于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一旦别人注意他,他就会感觉被忽视,就会作出一些过激反应(包括侵犯行为)以引人注意。所以,我常常\"故意\"不去关注他的举动,逐渐使他也\"忽视\"自己。

第二阶段:(5月9日)

今天户外活动时,军军站在台阶上挥动着手臂,很神气地学交警指挥车辆。我走过去对他说:\"你做的真好,真象一个小警察。现在,老师和几个小朋友扮司机和乘客,你当警察,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他听了我的话,用兴奋的眼神望着我,然后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鼓励他说:\"你看小朋友都在等着你做游戏呢,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个能干的交通警察。\"他在我的鼓励下,很快地投入了游戏。在游戏中,我以角色身份不断给他以鼓励,直到游戏结束时,他都始终坚守岗位。对他的表现,我及时地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也纷纷鼓掌向他表示祝贺。

6日5日

军军的攻击性行为使他同伴之间的关系不太协调,小朋友常常出于害怕而疏远他,满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以新的攻击性行为来引起同伴的注意,如此这般形成\"恶性循环\"。

为此,我尽量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如当他带来蜘蛛侠玩具时,我就专门请他介绍、演示玩法并指导同伴玩;当他把散了好久的拼图整理好时,我便夸他手巧,让全班小朋友向他学习;当他从家中带来自己做的手工作品时,我就立即把它装饰在教室里。通过种种办法,使他逐渐树立自信,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学期小结

通过我的计划的实施,这个孩子渐渐地变了,他不仅渐渐地改掉了以前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且还经常帮助老师拿送各种游戏教具、摆放桌椅、主动帮助阿婆收拾碗筷等。由此可见,老师通过种种办法可以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可以让他在孩子们中间拥有一定的威信、让大家真正地亲近他、接纳他。

第4篇:幼儿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长颈鹿打招呼

一、猜谜导入。〔纸的中央画一个大的椭圆,在纸的一个角画一个小的椭圆〕

教师引导:在草地中央住着一个蛋,在草地角落住着一个小蛋,大蛋非常想念小蛋,就从门前接一根电话线打电话给小蛋说:\"小蛋,你好\",小蛋也非常想念大蛋,就从后门接了一根电话给打电话给大蛋说:\"大蛋,你好\",原来大蛋和小蛋都不是蛋,猜一猜它是什么动物?

分析:这次是提出画长颈鹿的要求,对幼儿来说是第一次,美术活动的技能与内容必须整合的,于是我设计了大蛋和小蛋打招呼的情景来介绍长颈鹿的基本结构,使原本枯燥的演示京戏成有趣的画谜把幼儿带入了充满想象的情景之中,使技能成为情景的一个部份。在这个活动中,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去想象大蛋和小蛋的组合究竟是谁?\"仔细一看不是蛋,是什么动物呀?\"在美术活动中,我们提倡以情景为主线,因为这可以帮助幼儿积累许多有助成长的极为关键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是知识技能的经验,还包括情感经验、知觉经验、社会交往经验和美感经验,创设有情景的美术活动环境,有利于从幼儿的特点与需要和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出发,让幼儿主动学习积累各种经验。幼儿从有长脖子的动物中去找,一下子就发现了长颈鹿,产生了参与画长颈鹿的愿望。

二、讨论演示:长劲鹿的头上还缺少什么?它的脖子是光滑的吗?长颈鹿有几条腿?是粗的还是细的?现在还漏了什么?一天长颈鹿在草地上散步,它看见小花,对小花说:\"小花。您早\"。小花怎么了?长颈鹿转了个弯碰到了小鸟,对小鸟说了什么?长颈鹿再往前走还会遇到谁?今天请小朋友来当会打招呼的长颈鹿好吗?打大蛋和小蛋变出来,一起去找好朋友。

分析:开放式的美术教学必须为幼儿创造主动想、大胆说、自由画的机会,其中师生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提出已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尽量避免幼儿出现错误,幼儿也习惯于看老师的表情去猜测,这种提问不但抑制了幼儿的创造性,而且还使幼儿容易产生盲目有服从权威的心态,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我们要实行开放式教学,师生间的交流应是平等的讨论。在幼儿美术的创作中,凡是幼儿知道的或可能知道的,就应当尽可能的把幼儿推到台前,来让他们自己开讲。例:提问幼儿\"长颈鹿的头上还少了什么?\"\"它的脖子是光滑的吗?\"\"腿是什么样的?\"等有变化的问题去引起幼儿思索的兴趣,变被动回答问题为主动参与讨论。接着演示长颈鹿往前走碰到小花,小鸟,再往前走会遇到谁呢?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问题,让幼儿的想象自由飞翔。 美术活动的讨论是在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教师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幼儿围绕某一话题进行交流,鼓励幼儿通过有兴趣的谈论自己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或问题。因此在讨论时教师应与幼儿同样热情地参与其中,并以平等的态度围绕话题提问,征求意见或表达自己的某些体验。

在这活动环节中,教师可能没有把握好示范的度,幼儿有很强的模仿性。当教师示范画长颈鹿遇到花、小鸟,幼儿的思维也因此被框死在自己的创作时,幼儿的想象也始终停留在这一层面上。爱心

三、粘贴星星:引导幼儿体验学习礼貌行为的快乐。

〔事先将星星粘贴在教师身上,请幼儿有礼貌地、轻轻地去拿这些星星〕

分析:平时教学中最头疼的说是评价,我们总是说:\"现在,我们把自己画的贴在黑板上,看看谁的作品最漂亮?接着请一位幼儿来找谁画的漂亮,再请他谈谈画的是什么?\"这时大多数幼儿对开始说话,手脚不停,东张西望,尽管老师一再提醒也总是草草收场。因为这样的评价只是立足作品的效果,评价的对象永远是那些好的幼儿。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喜好自由作画,如果我们再用教师规定的统一标准去衡量他们的作品,对幼儿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必须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幼儿,教师也要站在幼儿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内在感受和表现方式。在本次活动的结束时采用拿小星星的方式,把重点放在幼儿对自己行为的情感体验上。我看到幼儿都轻轻地去取小星星,把小星星粘在自己的手上、身上、甚至是脸上,好像是一个有礼貌的长颈鹿,远比老师说\"你画的长颈鹿有礼貌就给它一颗星星来得直接的多,而且又避免了说教。

教师通过小星星这个媒体支持让幼儿来认识自己,并通过拿星星的行为进一步体会做个有礼貌孩子的快乐,这就是新《纲要》中强调的情感价值。

在我们更重视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整体感受和创造性表现的时候,对评价应有一个新的诠释,应抛弃按照教师预定的统一技能标准去评价幼儿作品的\"好与不好\"\"对或不对\"的做法,注重通过评价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评价的时机一般可以在活动过程中针对幼儿的行为、态度、表现形式和方法,也可以在活动结束时,针对幼儿的情感体验、审美欣赏或引发进一步思考。教师可运用鼓励、赞扬、比较、参与等多种教育手段,更好地调动幼儿之间的互相关系,调动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5篇: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

第一次游戏:

这是开学初的一次区角活动,孩子们高兴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张思远、胡思琦来到了小书房里,看到了一块中国地图的磁性拼图,胡思琦对张思远说:\"我们来拼这个拼图吧!\"胡思琦说:\"好的。\"于是两个人拿出了拼图拼了起来。

他们两个先看了看完整的拼图,然后再把拼图拆了拼,可是由于他们是第一次接触中国地图,对中国地图不了解,于是他们怎么也拼不完整。

第二次游戏:

这次我在区域中贴了一张完整的中国地图。这次张思远和吴琳娇来到了小书房游戏,吴琳娇看着墙面上的中国地图说:\"这个像大公鸡的地图是不是中国地图?\"张思远听到了说:\"是啊,你看这里还有一个中国地图的拼图。\"于是她拿出了磁性中国地图的拼图,于是吴琳娇开始拼起了拼图。她从拼块中找出了一块,看了半天想不出这是哪里的一块,但是她没有放弃,吴琳娇转身来到墙面的中国地图前,对照地图找拼块的位置,一会她好像是找到了,又来到了拼图前把这块拼块放到了拼图的一处,又找起了下一块拼块。

可是由于她对照的时间比较长,在区域活动中吴琳娇没有能完成。

第三次游戏:

这次来玩中国地图拼图的时胡思琦和褚安娜。胡思琦这次好像是有备而来的,他拿出了拼图,先看了墙面的大中国地图,然后再拼图中找出了比较大块的拼块,先把比较明显的拼块拼好再拼一些小的,同时把台湾和海南岛放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后再一块地尝试,但是拼的速度快了不少,看来他是准备过了。安娜在看到胡思琦很有信心地拼了不少后,她也加入到拼拼图的行列中来了,两个人一个找一个拼在区域活动结束前把拼图完成了。

反思与分析:

第一次活动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中国地图,他们对地图的构造不清楚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他们对于拼图游戏不时最有耐心;第二次游戏中吴琳娇是在动了脑筋后能尝试来拼拼图,而且她也动了脑筋——根据墙面上的中国地图来寻找线索;而第三次游戏也是相对比较成功的游戏,胡思琦在首次尝试失败后回家,与家长一起讨论过中国地图,而且也买了中国地图的拼图来练习过,所以他在最后一次的游戏中才能成功。

调整:

在墙面上布置中国地图,方便幼儿拼中国地图。

第6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关系着将来的学习成绩,同时影响着人的性格和处事等等方面。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常常还带着周身\"奶气\",尚不懂\"学习\"为何物。但对学前班阶段的孩子来说,如果错过了孩子养成学习习惯的绝好时机,就会让孩子在初升小学的阶段平白多了许多障碍,最后有可能成为老师同学眼里的\"坏孩子\"。因此,家长在这样的一些问题上多花点心思,让您的学前班孩子摆脱\"奶气\",顺利升学!

案例:洋洋上学前班了,洋洋妈妈却忧虑起来,孩子就要上小学了,可是对于目前幼儿园的一点点学习任务,洋洋就表现出马虎、丢三落四,这仅仅是漫长学习期的开始,不开一个好头,怎么能养成孩子学习细心的好习惯呢?其实,只要家长有心,这种弱点是可以改正的,也可以培养他们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首先,选择合适学习的内容与方式。

误区:不少家长受多年传统教育的影响,把学习定义为认字计算,于是要求孩子认字、做计算题等。

分析:学前班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阶段,提前了解小学的学习内容、形式与方法,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式。不少家长受多年传统教育的影响,把学习定义为认字计算,于是要求孩子认字、做计算题等。须知,这样的内容和方式完全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心理学证明,单调的刺激最易产生疲倦,疲倦状态下的孩子是很难做到认真细致的。

纠正:给学前班孩子的学习内容应丰富多彩:语言、音乐、科学、画画有讲有唱有画才能极大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其次,选择合适的学具。

误区:有些心急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了解小学学习内容,给孩子买来学具全是黑压压的文字,孩子非常不感兴趣。

分析:我们知道,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因此,给孩子的学具也要遵循这一特点,逐渐过渡。

纠正:开始阶段,给孩子学具应以色彩鲜艳的图画为主,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爱好;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选择图文结合的学具,并且其中的文字要大,数量不能太多,培养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只有等孩子的思维方式发生质的变化,即由具体形象思维转换到抽象逻辑思维,他们才可以摆脱图片,接受完全是文字的学具。

第三,学习的时间不能太长。

误区: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让孩子持续读书学习一两个小时。

分析:时间越长,孩子的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马虎,长此以往,容易养成马虎的坏习惯。

纠正:根据孩子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安排学习时间,当孩子开始散漫的时候立刻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循序渐进地增加集中学习的时间长度。

第四,营造安静、简单的学习环境。

误区:不少家长在家中一边自己开着电脑电视,一边要求孩子看书学习,这样怎么可能有专心的态度呢?

分析: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学习是的心境例外。

纠正:在其学习时间内应有意减少周围环境的刺激,营造安静、简单的学习环境,使其心灵逐渐沉静,发掘对学习的兴趣,以增进专心度,减少马虎、不细心的行为。

第五,亲子共同学习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利于孩子养成学习细心的习惯。

误区:孩子的学习要靠他自己不断摸索和进步,家长只要看着和督促就行了。

分析:家长的善意提醒是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指南针;家长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动力,家长自身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

纠正:在亲子阅读中,妈妈和孩子一起用手指着故事内容,你一段我一段,其乐融融:在科学小实验中,爸爸和孩子一起睁大眼睛,密切注视着实验的变化;在音乐欣赏中,一起仔细聆听每一个音符的跳动亲子共同学习,孩子将会受益匪浅。

第六,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细心。

误区:学习习惯是学习的时候培养起来的。

分析: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写照,细心学习的前提是细心观察。

纠正:应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从自己到他人,从家里到幼儿园,从到今天到明天其次,要培养孩子有条理的习惯,物品有条理,生活有条理,行为有条理,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也有条理。另外,要培养孩子的习惯。游戏完了,检查玩具是否收好了?画画好了,检查一下是不是有遗漏的养成了检查的习惯,也就养成了细心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第七,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孩子学习细心的好习惯。

误区:学习习惯的管教主要应该由幼儿园负责,家长平时多督促督促就行了。

分析: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多方努力的,家园互不沟通,怎么能达到一种默契呢?

纠正:家长应主动和教师交流,相互学习彼此的优秀做法,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一起帮助、监督孩子养成细心学习的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关系着将来的学习成绩,同时影响着人的性格和处事等等方面,幼儿园学前班阶段是孩子养成学习习惯的绝好时机,家长在这样的一些问题上多花点心思,一定能看到成果,看到一个会学习的好孩子。

第14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申请开办幼儿园,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公办、企事业单位办、街办集体办幼儿园由主管单位提出申请);

(二)办园章程、幼儿园内部管理制度等;

本人申请,在**开设幼儿园,现有住房150平,房屋宽敞明亮,坚固安全,自然光充足,通风良好.室内铺设地板,有两个安全出口,儿童在园时不影响邻居休息.小区周围环境优美,无传染源,无安全隐患.户外有安全,平整,清洁的活动场地,有符合卫生标准,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运动器械,设施安全.本人及家庭成员身体健康,所聘保教人员均专科毕业,从事多年幼教工作.园内设有分班活动室,寝室,厨房,儿童厕所,流水洗手设施等.配备了符合儿童生理特点的桌,椅,床,饮水机等,还配备了开展教育活动所需的电子琴,录音机,DVD,电视,黑板,玩具,图书.另备有电冰箱,消毒柜,保健资料柜,体温计和消毒用品等.特此申请,申请人***,电话***.

夹缝中求生存:西峡博苑幼儿园生存发展之道 【基本情况】

西峡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西峡博苑幼儿园离县城繁华的商业街有2-3公里距离,周围生活居住区较多,新开发的商业楼盘和居住区比较多。附近主要幼儿园有7所,其中3所规模比较大、客户认可度较高。

【诊断与分析】 不利因素:

1、幼儿园的建筑结构不合理;

2、市场竞争激烈,附近已有几所规模大、认可度高的幼儿园;

3、资金不足;

4、投资人无办园经验;

5、地理位置欠佳。有利因素:

1、客户有对高端幼儿园的需求;

2、当地对先进教育理念的接受度不错;

3、周边有多个在建小区,有较好的市场发展潜力;

4、运营成本相对低廉;

5、创办者有多年创业经验,熟悉当地人脉。【资源点评】

西峡市场的竞争很激烈,多家幼儿园的硬件条件都不错,教学理念方面,蒙氏引入比较早,得到家长认可。而各园收费却相对较低。这些,对于硬件条件一般、规模不大、没有经验的西峡博苑来说,都形成了很大压力。

怎样从这样的局面中突围,是西峡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解决之道】

制定目标与策略,必须要充分考虑自身资源有限的情况。据此,我们为西峡博苑幼儿园设定的发展策略,概括为: 抓住缝隙,抢占先机; 因地制宜,确立特色; 分步实施,逐步到位; 抓住缝隙,抢占先机。

西峡博苑幼儿园于5月10日租下房屋,5月14日到北京考察,5月16日加盟博苑,5月18日博苑资源分析小组即赶赴西峡进行市场调研与资源分析,5月20日提交开园策划建议书。

第一,由于幼儿园有明显的招生季节,上半年高峰在3-4月,下半年高峰在9-10月,若错过招生季节,进入冬季,将面临接近4个月的招生淡季。因此幼儿园开园招生工作要赶在秋季招生之前开始。 第二,西峡所有幼儿园在入托时间上两个特点:(1)寒暑假放假,不接收孩子;(2)中午幼儿园休息,孩子放学,家长接孩子回家午饭午睡,下午2:30再送来。这与大多数双职工家庭照顾孩子的需求相违背,尤其是对于工作繁忙的高收入家庭,将带来不便。

7月-9月所有幼儿园放暑假,对于新建幼儿园来说,这是难得的市场缝隙,机不可失,失不再得。如果能抢在暑假期间开园,配合集中、密集的营销活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错失暑假的营销机会,可能会损失至少半年的时间,不但如此,一旦各幼儿园有所准备并针对新园进行策略调整,将失去市场先机。

因此,时间紧迫,在本项目中,实施速度和节奏的安排是关键。 因地制宜,确立特色

什么是西峡博苑幼儿园的主打特色呢?建议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低密度——扩大班级规划面积、增加教师,提高了师生比例和人均面积,为高端园的打造奠定了基础。

全蒙氏——蒙氏在县城已经被客户接收,而且是高端的代名词,宜顺势而为。此外,规模不大,如果开展两种教学体系,将带来了管理成本的增加。 视频直播——作为西峡县唯一开通网络视频监控的幼儿园,将对客户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此外,还可以按年向客户收取一定的视频监控费用。

全时开园——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寒暑假、中午)——针对当地寒暑假放假,中午放学的情况,针对性的强化宣传全时开园的好处。

突出“北京概念”——充分发挥加盟北京品牌的优势,引进北京先进的教学的理念,教师也通过经过北京培训认证。通过悬挂教师的培训证书、主题墙、理念展板、宣传页,突出展现“北京概念”。

师资力量——经过北京培训认证的师资。

艺术特色——通过环境布置和课程设置,体现艺术特色,发挥创办者美术方面的优势,内置特色幼儿园美术兴趣班课程(课内时间免费,课外兴趣班收费)。 分布实施,逐步到位 装修:首先全力追求暑期开园。一楼接待室、楼梯、二楼室内、外墙装修、院子为一期工程,其余三楼、四楼、一楼大厅,可变开业,边进行施工。

招生:前期最重要的是快速扩大客户数量,有了客户数量为基础,很多事情可以进入良性循环。(1)部分资金回笼,就可以考虑下一步改造;(2)聚集人气,利用口碑相传进行宣传;(3)客户从众心理效应显现;(4)教师队伍需要有实战锻炼,空闲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设计阶梯型优惠方式,最大程度吸引客户,并为以后提升收费做好铺垫。 教师:持续招聘、分批培训。

【运行结果】

5月16日,正式签约加盟

5月19日,专家进园实地进行资源分析

5月26日,方案建议书完成,同期招聘/装修 6月8日,4名教师参加为期4周的培训 6月25日,预定报名30人

7月2日,预定报名55人,培训提前结束 7月5日,督导专员开始2周督导 7月13日,正式开园

7月20日,预定报名70人 8月20日,报名103人

“售楼处”的启发:济南张马屯幼儿园 【基本情况】

张马屯幼儿园创建于2006年,紧邻济南工业北路主干道,建筑面积500平米,庭院250平米,因地理位置不错,宣传不愁,在册幼儿近210多名,收费300元/月,师生比1:20。 【诊断与分析】

● 困扰一:空间受限,人满为患,进一步的发展受到限制。

● 困扰二:先后投入了不少资金,进行改建,想提升品牌,但收效甚微。 ● 困扰三:收费一直上不去,满员,但收益有限。

【资源点评】

这个案例有三个难点:第一,幼儿园的空间已经严重制约了增长,创办新园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场地;第二,另一个增长方案是提升费用,但提升收费必然涉及教室环境、硬件设施的改造,涉及人员素质的提升,在现有条件下,实施有相当困难;第三,现有资金比较紧张,不具备进行全园改造的条件。与此同时,该园有两个最大的优势:一是地理位置;二是满员,积累了相当好的客户基础。怎样进行方案设计,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突破瓶颈,发挥优势,解决问题,是本案例的关键所在。 【解决之道】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后来我们称其解决方案为“售楼处”模式。

博苑资源分析小组深入调研后,给出的建议是,首先是寻找合适的场地,开设非独立运营的分园。在原来园址的后方,有很大的一片居住区,因为不要求临街,所以比较容易找到空间大、价格低的场地。于是开始多方寻找,不久,在本园后侧500米,发现一个3000平米,拥有23个房间,但不临街的大庭院,以较为低廉的价格租了下来,建设成幼儿园的北教学区(后园),原来的园所则称为南教学区(前园)。

针对前后两个园的改造和运营方案,博苑分析师给出了三步走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把后园建设成博苑风格的拥有小农场的幼儿园。

后园的装修改造,在博苑工程技术小组督导下进行,以较高的质量和较低的成本,完成了后园的环境改造。后园环境突出了自然、淡雅的博苑风格。尤其值得兴奋的是,后园还拥有1000平米的农田,稍加改造即成为幼儿园的农业实验基地。作为非常有特色的优势资源,小农场将成为幼儿园的主打特色。同时,小农场不但为前后两园所共用,也为附近博苑其它加盟园(如:王舍人园、将军路园)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共享资源。 第二步,前园硬件升级:分区改造。

后园的落成,极大缓解了前园的空间压力,为前园改造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这里的关键是把握好分区改造的节奏和步骤。首先利用后园良好环境的吸引力,在费用不变的情况下,把前园儿童的一半转入后园。然后对前园教室进行改造,重点是:“分区循环”,一个教室一个教室进行,完成一个,投入使用一个,而不是全面铺开,这种方式极大降低了资金占用。再后,撤销临建,后勤区后移至空间充裕的后园,最大程度扩大前园教学空间,使前园人均室内外面积增加一倍以上。

第三步,前园的软件升级:品质提升。

前园教室环境、院落环境升级的完成,后园特色的形成,都为提升品牌奠定了良好的硬件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利用加盟博苑的资源优势,通过师资引进、培训等方式,进行新课程体系与管理体系的导入,引入全新的蒙式教学、奥尔夫音乐、韵语识字等课程,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全面提升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

【实施结果】

通过以上步骤,更名为博苑阳光的幼儿园整体呈现出低密度、高品质的新形象。改造后的南北两个教学区的室内教学面积达2500多平米,户外教学面积2200平米,共28个班,最大容量可达450人。

运营方面,前园作为后园的示范园,采用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方式逐步提升收费。前园容量的降低、环境的改善,再加上其原有的招生宣传优势、口碑优势,必将对客户形成一种巨大的“吸力”。前园就好比售楼处的样板间,在客户容易看到的地方,把幼儿园的优势集中展现出来,而具有更大容量的后园,则为幼儿园提供了良好的持续发展的空间。 在最小化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实现前后两园价升量增的新局面。 一期改造于09年底完成,后续情况请关注博苑教育网站. 扭亏的省级示范园:找出关键,发挥优势 【诊断与分析】

座落于济南市历城区某小区内的A幼儿园,建于2003年,全园占地面6000余平方米,其中总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户外面积达4500多平方米。投入使用后,又陆续投资100多万元用于购买玩教具、改善教学设备设施。无论硬件条件,还是园所设施,A幼儿园在当地都是一流的,也是唯一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

4500平米大操场 70平米教室 【诊断与分析】

2008年5月之前,A幼儿园经营中的关键问题是:“容量有限,带宽不足”

○容量有限。幼儿园标准设置9个教学班,每个班级140平米,在册学生220名,平均每班25人,已基本达到满容。

○收费低,亏损严重。最高收费260元/月(含伙食),平均收费仅200多元/月。每月总收入5万元,入不敷出,持续亏损。

○周围居民居住分散,招生活动很难开展,宣传乏力;再加上幼儿园并不临街,位于小区内,很难直接被发现。因而居民对幼儿园的硬件条件、园所设施缺乏了解,对幼儿园的性价比缺乏认识。 【资源点评】

该幼儿园有充分的资源优势,但却受到容量的限制,没有充分发挥,而这一优势又受到与客户沟通“带宽”的限制,不被客户所认知。同样,提升品牌的设想,也受到“带宽”所限,无法实施。 【解决之道】

博苑资源分析小组给出了九个字的解决方案:“扩容量、拓带宽、竖品牌”,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实施:

首先是“一分为二扩容量”。原来每班140平米,一半上课,一半用做午睡室,上课空间仅60平米,十分浪费。“一分为二”即把一个班分为两个,共用卫厕,把原来传统的幼儿床,改为实木的可叠式睡眠床,睡觉时打开,上课时收起来。这样一来,本园就有了18个班级的容量,按每班25人计算,在有效教学面积不降低的情况下,总容量扩大至450人。 其次是“请进来、走出去、大力拓展客户沟通带宽”

硬件改造的同时,大力开展拓宽与客户沟通带宽的营销活动,策划了长期的、多样化的儿童/家长体验系列活动,增加社区对幼儿园的了解,强化品牌定位。在一年时间里,举办各种各样的互动活动30多场,包括:奥尔夫音乐讲座、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讲座、消除入园焦虑家长知识讲座、免费亲子活动、亲子游园会、社区亲子运动会、游园会、跳蚤市场、远足、社区消夏晚会、镇/园/社区运动会(春季、秋季)、元旦/圣诞/六一文艺演出、技能大赛、公开课、消防演习等等。

然后是“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树立品牌” 要想全面提升品牌形象,必须从内部管理抓起,找到提升抓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的突破口,其关键点是人——提高教学水平的着眼点是人,规范化管理的落实点也是人。在这一阶段,该园采取了几个关键措施:(1)博苑教育派遣管理人员入驻;(2)引入北京师资,带来全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引入新的课程体系;(4)规范化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推广责任制,推行透明化管理;(5)完善培训与学习机制,培育学习型企业文化,选送员工参加北京浸入式培训;

【运行结果】

以上方案,坚持运行一年之后,效果显著。在册人数由200人,增加到470人,教学班由8个增加到15个,月最高入园报名人数达50人,周最高入园报名人数达23人,天报名入园人数最高达15人;打破3.9月份入园的高峰期,淡季每月入园人数能平均达到5人以上;教师人数由原来的30余人增加到50余人,教师学历本科占10% 专科学历达60%,;月收入实现翻番,达到每月11万。普通班的费用由原来的150元/180元/200元上调到237元,新设立蒙式实验班收费780元,音乐实验班收费580元,舞蹈实验班收费420元;运营情况良好,大幅度提升教师待遇,工资总额增长1倍,教师工资平均提高30%,有些优秀教师工资提高一倍,大大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师资流动降到历史最低。

做出不同来:新园的选址、定位与主打特色

在幼儿园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北京博苑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包括装修风格制定、方案设计、装饰材料的选择、工程实施步骤等等方面。这些知识和经验,正是很多新开办或者计划改造的幼儿园十分缺乏而又急需的。希望这些案例和经验,对幼儿园的创业者们有所帮助,共同建设环保、节能、低成本的现代化幼儿园。 【基本情况】

王校长一直在做英语类的教育培训,在当地做的很好,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是当地的龙头培训企业,但是项目的上升空间已经不大,可延伸性也几乎没有。王校长在有了自己的女儿以后一直对开幼儿园很感兴趣,并通过当地的人脉资源取得一块6亩的土地,计划建设当地(县级城市)最好的幼儿园,但是又无从下手。王校长在做英语培训时因为在硬件方面投入很多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回报,她坚信,一个好的好儿园在硬件方面也是很必须的。但是她又没有幼儿园的装修施工经验---- ○ 怎样才能因地制宜的、花较少的钱把幼儿园的硬件搞好,并达到突出的效果? ○ 选择怎样的装修风格?

○ 什么样的材料与布置能够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教学过程,并给家长以良好印象? ○ 硬件配置应该与幼儿园的营销定位、宣传策略相匹配,怎样从全局的观点来制定装修改造方案?

在来北京博苑参观后,王校长非常兴奋和激动,博苑的装修理念和创意远超出了她的预期----在原始硬件基础并不理想的情况下,硬件改造所达到的效果是一流的,成为她理想中的优质幼儿园模板。尤其是低成本的游泳馆和环保型儿童体育馆更令她眼前一亮。 【解决方案】

根据该县城的情况,以及王校长的实力,我们初步提供了一些建议: 幼儿园定位:当地高端市场。

场地选择:与大城市不同,县城的地理范围不是很大,如果幼儿园的名气足够,无论是宣传还是孩子的接送,距离都不会成为问题。因此,我们的建议是选择城市新区开办新园,虽然距离稍远,但环境好,硬件新,并有充足的户内和户外场地。 主打特色:游泳、户外、特色教学。

在一个县级市,如果一所幼儿园里有游泳馆和纯天然质地而非塑胶的儿童游乐设施,那对家长的冲击应该是无与伦比的。这一点,王校长很有体会,06年她们组织的暑期夏令营安排里有游泳,这些来自县城的孩子们居然在水里泡了五六个小时而不肯出来,当地有条件的家长甚至带孩子去省城游泳,可见对于游泳的热衷。所以,对于这一建议,王校长信心十足,一定要在当地建设第一个自己有游泳馆的幼儿园。

由于双方在大原则和办学方向上有比较一致的观点,具体的实施工作随即展开了----我们派出施工人员前往当地,对土地的位置和当地的幼儿园教育市场进行了解和分析,给王校长提出创建当地一流幼儿园的投资标准和建议,并对幼儿园的建筑和装修等提出可供参考和实施的建议,王校长对方案非常满意,委托我方提供幼儿园的建筑和装修图纸,在当地招标进行施工,不久,一个有游泳馆和体育馆的高标准幼儿园将在当地建成。 【点评】

● 装修不是独立的问题,首先要有清晰的定位与营销思路。装修方案应为此服务。合作方要对自身的能力、追求目标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对当地市场、竞争状态有深入的了解。 ● 不必盲目追求豪华,钱要花在刀刃上。

● 硬件改造不是为了和竞争对手拼比,而是要做出“不同”来。

“小小园,大空间”:劣势变优势的北京龙冠 【基本情况】

龙冠小小园的前身是红黄蓝亲子园,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龙冠大厦院内。幼儿园的位置在写字楼的后面,距离繁华地带只有200-300米,南面和东面是人口密集的小区,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室内有淘气堡、音乐教室,但光线不好,并且没有户外活动场地。由于红黄蓝亲子园在招生、收费等方面情况不理想,运营艰难,开始寻找与博苑合作。 【诊断与分析】

博苑资源分析小组认为小小园存在几个严重问题:

○ 最大的问题是位置闭塞,虽然距离主干道的绝对距离并不远,但不论坐车、还是开车,进出都不是很方便。因此,虽然在主干道上有广告,上门咨询量其实很少。 ○ 没有户外场地是硬伤;

○ 主推各种亲子课程,同时也开设有托班,定位不清晰。 ○ 室内淘气堡占据很大面积,对于亲子课有一定吸引力,但如果仅仅是作为一个游乐区域,对于幼儿园来说,它并不是关键设施。

【资源点评】

怎样弥补不足,设计符合小园发展的市场定位和营销思路,是盘活该项目的重点。 【解决之道】

1.弥补不足,变劣势为优势:

博苑对小小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建:2008年,与物业协商,利用大院内空闲的一片荒地,建设了2700平米超大型户外活动场地,全部铺设草坪,场地内增加大型木制攀爬设施、吊桥、沙坑、水池、迷宫、大型儿童组合玩具,同时开辟农业种植区域,把户外活动场地变成小小园的最大优势之一。

之后,又完成了室内装修的改善,室内教室宽敞、明亮、美观; 2.重新定位:

全面分析之后,对幼儿园进行了重新定位。首先,放弃亲子课程业务,明确主推幼儿园。从短期效应的亲子园,转变为长期效应的幼儿园之后,小园拥有的硬件资源,包括户外、淘气堡等设施,得以更好的发挥;其次,由于空间较小,不适合发展低价大规模幼儿园,而应该走特色鲜明的精品园路线。幼儿园命名为“博苑小小园”,宣传口号是“小小园,大空间”,营销策略是家庭园的精细照顾+大园的丰富资源,价格定位于高于家庭园,略低于博苑总园,约在1200-1400元/月水平。 3.教学主线的确立:

将室内淘气堡与购买的感觉统合教具统一整合,发展感统训练特色课程。将蒙式教学、感觉统合课程、奥尔夫音乐、情境舞蹈、游泳等课程融入日常教学,为孩子搭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舞台。

4.以体验式活动为纽带,开展营销活动设计 (1)“让客户看得见”:利用多种媒体,开展多种展示活动,包括:硬件、伙食、生活照顾、教学展示等。 (2)“网络营销”:利用回龙观网络,进行活动宣传,突破距离瓶颈,如:网友宝宝运动会、跳蚤市场、免费亲子体验活动、文艺演出等。 (3)“走进社区”:带领老师孩子走出去,组织各种社区共建、展示活动。 【实施结果】

如今,博苑小小园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在册孩子35人,目标为60名。

幼儿园突破与发展的三个关键

在幼儿园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经营与管理,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着我们:

- 开办了各种各样的课程,但教学不成体系,孩子的智能发展没有一个系统、科学记录与评测体系。希望能有整体的教学解决方案,除了教学内容之外,还能够对孩子进行个性化记录与评测。

- 教师的职业成长及规划不清晰,待遇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解决的办法是什么?不断跟风,却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园本特色,误区在哪里?园舍陈旧,但资金非常紧张,还能不能进行硬件设施的改造?该怎么办? - 园长呈现职业倦怠,如何激励?是否需要寻找专业管理团队的托管服务?

幼儿园想要取得突破和发展,必须面对与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认识到三个关键:

●治病吃药,对症是关键

每个幼儿园所面临的困难和瓶颈、发展的机遇都是不同的,其解决之道也应该不同。认清幼儿园的发展阶段,深入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资源条件,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解决方案,走园本化经营管理之路,是幼儿园持续发展的正途。不顾自身条件,试图找到包治百病,放之四海皆准的秘笈良方,是不现实的。 ● 资源有限,用对是关键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是很多民办幼儿园面临的问题。恰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幼儿园对已有资源不能很好利用,却拼命的去购买新的资源,堆积起漂亮的设备、昂贵的培训、华而不实的装修等等,却仍旧无法竖立品牌。其实幼儿园健康的发展方式,必须建立在自身条件之上,对已有资源进行深挖和创新,通过有效的实施策略,让现有资源发挥出两倍、三倍甚至更高的效果,才是治本之道。在这里,找出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发掘出自身独有的优势,用有限的资源,办关键的事情,尤其显得重要。用对有两层含义:一是用对地方,二是用对时间。

对于一些起点比较高的幼儿园,各项资源相对完备,没有明显的短板漏洞时,可以较早开始全面的建设期。但即使是资源充足、全面建设也不能四处出击,也要寻找符合自身特点的实施策略和突破点。假设投资一所收费500元的幼儿园需要100万,那么收费1000元的幼儿园需要投资多少?200万还是更多?我们认为可能120万就够了,关键在于那20万用在哪里?怎么用?什么时候用? ● 方案很好,执行是关键

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在管理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不是各种规章制度的缺失,而是执行的缺失。所以当园长们从各种渠道得到大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之后,往往更加一筹莫展。资料确实是好,但这些方案是否适合自己?它需要什么资源?何时实施?谁来实施?怎么执行到位?谁来监督检查?归根结底,执行与落实的关键,是人的问题。

版权所有 ©2008-2013 www.daodoc.com京ICP备12006401号

加盟园信息管理 | 诚聘英才 | 博苑总园 | 园长频道 | 博苑通讯 | 博苑员工管理 |

无特色典型农村园快速提升——河北主良园

无特色典型农村园快速提升——河北易县主良幼儿园 北京博苑教育天才计划事业部王菊 QQ:195335265 园所名称:河北保定易县流井乡主良幼儿园

[基本情况] 主良幼儿园位于河北易县流井主良村、幼儿园创办于2004年,系民办幼儿园、园所占地面积 960平方米,园舍为自己家院落,目前有3个班级,在园孩子人数94人,幼儿园有2辆班车接送孩子、保教费600元/学期、生源主要分布在本村、以及周边村子。

[问题分析] (1)老师较少,共4名老师、教学一般,无特色,老师收入较低、积极性不高 (2)幼儿常规较差,每个班级孩子较多,教学没有特色 (3)园长对教学以及各个方面的重视的程度不够 (4)没有做过任何的营销活动

[天才计划实施过程与结果] 2012年3月18日,主良幼儿园成为天才计划会员单位。

2012年3月19日,博苑高级督导进驻幼儿园,带领教师团队,共同实施天才计划。 2012年4月14日,天才计划运营一个月,结果: 收费提升:实现全园提费,学费从600元/学期,大幅提升为:900元/学期;家长认可度高,无因提费退园的家长。

教师团队:教师待遇提升,整体士气上扬,教师教学能力进步明显,带动全园教学质量提升和家长满意度的提升。

接下来的提升计划: 营销提升; 伙食提升; 招生促进。

始于定位,成于执行:湖北博苑英才幼儿园 【基本情况】

湖北博苑英才幼儿园,位于湖北襄樊老河口市东启街,由老河口银河艺术培训中心投资,北京博苑教育全程管理的合作共建园。幼儿园地处市区中心地段,主教学楼四层,幼儿园占地3000平米,建筑面积5500平米,户外活动场地1200平米,有充足的室内和户外空间。 【关键问题】

1.自身优势分析:硬件条件好,校舍环境好,交通便利;

2.硬件建设方案:建设方案要与营销策略相适合,需要在初期就有专业人士介入,参与方案设计,能最大程度节约成本,节约时间;

3.营销策略确立:希望专业团队在深入市场调研之后,制定策略,进行准确定位,明确主打特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4.执行是关键:希望建立完整、规范的教学体系、管理体系与营销体系,但无实施力量。【解决之道】

● 定位:高端市场

● 确立主打特色:硬件环境;游泳;视频直播;优质师资和教学体系;丰富多彩的活动;博苑英才是全市唯一一家带有视频直播系统和儿童游泳馆的幼儿园,这一主打特色的确立,加上园所自由的硬件环境优势,使博苑英才的品牌定位非常成功,在当地可以说一炮打响。

● 实施辅导:初期建设,方案指导;开园后:派遣团队。

通过派驻管理团队,全面建立教学、管理体系,开展营销活动;通过引进北京优秀师资,幼儿园建立起完整的蒙台梭利教学体系,筹建8个教学班。并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提升师资素质,完善教学管理。

同时,全方位开展营销活动:电视、报纸、对外展板、免费亲子活动、网站互动、网络视频、游园会等等。 【实施结果】

北京博苑共派驻七名员工(园长、教务主任及主配班骨干教师)到英才幼儿园,筹划一月后于2009年7月18日试营业,9月1日正式开学。截至2009年底,在册儿童达95人,月收费为当地幼儿园最高标准。

寻求一流幼儿园的冲击力:武陟英才幼儿园 【基本情况】

武陟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幼儿园位于县城西侧,处于交通要道上,但距离县城中心还有一定的距离,周边的小区比较分散,幼儿园对面将在在今年新建一些居民楼。附近的村镇有西街村、北街村、孙庄村、小原村等,均属于“城中村”,居民收入水平一般。 【诊断与分析】

武陟英才幼儿园有几个突出特点:

1.没有在县城中心最繁华的位置,但地处要道,往来车辆密集。

2.居民消费能力够。武陟经济发展不错。幼儿园周边有四个小区,其中两个是新建小区,小区年轻的业主群体,是幼儿园运营初期的主要目标客户。

3.园所规模大,硬件好:三栋教学楼,建筑面积3000多平米,户外场地1700平米。4.投资人资源良好

投资人拥有幼儿园的土地产权,且有两幢楼是在现在的基础上改造,因此资金投入压力较小;与武陟电视台、当地报刊有一定的联系,通过策划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之间的合作,可以最大限度扩大宣传和影响力;此外,投资人在当地拥有一家公交公司,在广告宣传方面具有优势。 5.竞争状况 主要竞争对手和平幼儿园和兴华实验幼儿园都已经有了较大规模,而且都位于县城的繁华地段,户外场地充足,在当地都具有一定的客户认可度。

此外,武陟共有幼儿园约250所,其中“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占到全县幼儿园的40%;这些园大部分:(1)教学设施落后,幼儿教、玩具缺失;(2)教育理念落后,没有正确的儿童观和建育观,以获取经济收益为目标,不注重改善办园条件的投入,不以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为办园宗旨;(3)很多幼儿园保教人员都是非正规院校幼教专业毕业生,举办者不注重教师队伍的培训,幼儿教师总体素质不高;(4)“小学化”倾向严重;(5)卫生、安全情况差。

【资源点评】

这个项目中,地理位置、硬件条件、院所规模、资金实力等方面都不是问题,因此,关键问题变成,如何让武陟博苑园的起步更有冲击力? 【解决之道】

实现冲击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硬件改造

附近人口密度虽然不是很大,幼儿园地处要道,往来人流、车辆很多,因此,幼儿园的整体外观设计必须新颖独创,规模大、户外场地充足、建筑形象突出的幼儿园本身,就成为一个巨大的广告牌,成为某种标志,从而形成较强的冲击力。

灵感取自水力方的设计方案就是基于以上想法。特别的配色方案,加上现代化落地窗的,整体的建筑风格,让武陟从一开始就具备了足够的视觉冲击力。

第二,师资准备

在师资准备方面,幼儿园也是大手笔,早早就开始大规模招聘,而且在参加博苑2010年第二期浸入式蒙氏教学培训的30多名学员当中,武陟幼儿园就占了10名,这为迎接开园时的入园高峰,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在幼儿园创办和提升过程中,人是关键,而人才的准备往往又需要较长的周期,所以必须留有足够的提前量和备用量。 第三,营销战役

营销方面,硬件条件优良的武陟园,最重要的就是开展一系列体验是营销活动,关于体验式营销,在另外一个案例中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详述。 第四,教学体系

仅仅建设完整的教学体系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客户了解和知道。专业性的课程体验活动,师资的展现,是将先进教育理念、完整教学体系传达至客户的关键,因此,教学的冲击力是通过这两项实现的。

【运行结果】

6月27日,正式签约加盟

7月4日,专家进园实地进行资源分析 7月18日,专家给出方案建议书

7月26日,园长及老师共10人来京进行为期21天的培训 8月26日,北京总园派督导员入园进行全方位督导 8月29日,武陟英才园正式开园,报名人数达60人 9月13日,开设6个班,110多人

第二部分园所设计

1 2 3 4 5 形象外观 室内环境 功能区域 户外景观 细节局部

第三部分管理篇 1 理想和目标 2

教学理想 3

家园沟通 4

员工沟通 5

管理思想 6

营销思想

1 理想和目标

一、幼儿园的办园宗旨:“一切为了孩子”。

二、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办园宗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遵守《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科学、规范的教育、美育、保育,让托、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也能享受我国宪法以及各种法律所保障的各种自主权以及经济权益。

三、幼儿园的办园目标:小朋友开心、家长放心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幼儿园的育人目标:让每个儿童有更好的未来!

五、幼儿园的教育特色:艺术教育英语教育体育教育

六、幼儿园的园风:科学、规范、团结、奋进。

七、幼儿园的教风:挚爱、严谨、务实、博闻、创新。

八、幼儿园的学风:谦和、活泼、博学、强志。

九、幼儿园的园徽:

园徽设计喻意:圆型代表太阳、幼儿园,黄色是肥沃的泥土;射线代表太阳、智慧的光芒;小嫩叶、高音谱号是正在发芽的小树苗,五条蓝色的直线,代表水、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课程。小树苗在肥沃的土地上,得到阳光、水份的孕育,蓬勃茁壮;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与老师、朋友一齐生活、游戏、学习,怡情怡乐,健康生长,将会从小焕发出智慧的光芒。

十、幼儿园的园服: 2

教学理想

优秀幼儿园应该具备的十大标准志

幼儿园的“课程表”实际上包括这样一些事:快餐时间、休息、个人和小组活动、外加我们认为传统教育的一些活动。在此阶段,孩子们已渴望学习和拥有一颗天赋的好奇心。具有早期幼儿教育和儿童开发丰富背景的老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他们身体、情感和智力成长所需的教育。

对孩子们来说,幼儿园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扩展他们的普通知识,强化他们与别的孩子匹配的能力,促进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幼儿园标志着从学前到小学的重要过渡阶段,让幼儿园的孩子准备上小学并非意味着以学习知识来取代游玩时间,强迫孩子们掌握一年级的“技能”,或依靠标准化的考试来评估孩子们的成绩。

通过对幼儿园管理学的研究,美国幼儿教育专家提出一个优秀幼儿园的10个标志:

1、孩子们正在玩玩具或与别的孩子玩。他们不是无目的地四处活动或强迫他们长时间安静坐下来。

2、一天下来孩子们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象搭积木、扮演游戏、图画书、涂料和其它艺术材料,另外还有桌上玩具。孩子们不总是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

3、一天中,老师要分别与个别孩子、小组和所有孩子工作在一起。

4、教室用孩子们自己的艺术作品、他们自己发明的拼写字和口述故事来装饰。

5、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孩子们学习数字和字母。探索动植物自然世界、烹饪、服务、准备快餐等都是对孩子们有意义的活动。

6、填写工作表不应是他们的基本活动。

7、只要天气许可孩子们每天有机会到室外活动。户外游戏决不能被太多的教学时间所占用。

8、全天任何时候老师可以读书给孩子们听,不要只限于小组讲故事的时间。

9、课程表适用于那些比别的孩子强的孩子和需要额外帮助的孩子。因孩子们的经验和背景不同,他们不会在同一时间以相同的方法学同样的东西。

10、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期待上学。送孩子上幼儿园父母感到安全。孩子们感到高兴,因他们不会哭叫或常生病。

个性化幼儿园各种各样,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背景课程也是各种各样。但所有发展适当的幼儿园教室将有一个共同点:焦点聚在孩子的整体发展上。

家园沟通 4

员工沟通 5

管理思想 6

营销思想

第四部分

第15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材料:

某幼儿园的小班,在某次自由活动时间内曾发生下面的事情,请阅读以下个案,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自由时间刚开始,有两名幼儿走进玩具角。小玲很快便拿了一件玩具,坐在桌子旁玩了起来。小英打量了玩具架片片刻,也拿了一件玩具放在桌子上,并移开椅子准备坐下来。这时她见到小玲的玩具,觉得很新鲜,便走到小玲旁边,想看个清楚。与此同时,小明也进了玩具角,正在玩具架前犹豫选哪一件玩具好,突然他发觉桌上有一件玩具(那是小英拿的),便坐下拿起来玩。这时候,小英走回先前的座位,见到小明拿她的玩具玩,很不高兴,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并从小明手上把玩具抢回来。小明也随即大嚷,两个幼儿相互嚷着玩具是自己先拿的。

问题:你在玩具角旁,看着事情发生,会怎样处理?(10分)

第16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一个感性、爱哭的孩子

背景:

从我见杨郭一诺第一眼起,我就觉得他是一个聪明、帅气的小男孩,总是不由得关注他。开学第一天的“自我介绍”,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口语表达能力强,词汇也很丰富。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游戏活动我又发现他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表现力强,在班里确实是个比较优秀的孩子。但是从开学第二天起他几乎每天进教室眼圈都是红的,甚至有时候是边走边哭着进来的。我感到很不理解,就和他妈妈做了交流。他的妈妈说孩子在家里有时也爱闹情绪,也爱哭,看到电视节目里情节悲惨时他就哭;爸爸妈妈有时对他说话声音高了,语气稍微重一点儿,他就哭;老师批评他几句,回家想起来就哭。家长认为一个男孩子,动不动就哭,性格也太脆弱了,为此也很苦恼。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有责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问题,健康快乐地成长,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我对杨郭一诺进行了特意的观察。 观察一:

早上同入园的几个小伙伴都在家长的陪同下走了进来,一声声问候、和家长再见之后,就相伴着向教室走去。唯独一诺转身又拉着妈妈:妈妈,下午早点接我,说完眼泪就流下来了。妈妈,我还想对你说句话„„哭着缠着妈妈半天不让走,好像总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观察二:

故事表演排练中,几个动作和语言不相配。我说:一诺,你表演的已经很棒了,但还得继续加油,记着下次做好,还没等我说完,眼泪又刷刷的往下流。 观察三:

区域活动时,小朋友把做好的作品交给我时,我安排让自己给自己的作品写上名字再交,一诺同组的小朋友大部分都写好了名字交了,可一喏坐哪半天不动,看看这个,瞅瞅那个,我说:一诺加油啊,快点!我话音刚落,他的眼泪又留下来了,原来是名字总写不好。 观察四:

课间小朋友们在一起愉快地玩耍,一会儿有小朋友来报告我杨郭一诺哭了,我把他找来问怎么了,他委屈地告诉我说:我想妈妈了,妈妈上次带我玩,我们玩的可开心了,现在小朋友玩的和我和妈妈玩的不一样,我让他们和我一起玩妈妈教的游戏,他们都不愿意„„ 分 析: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处处受到家长的关爱,甚至是溺爱,什么都是自己优先,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是一点儿困难,就不知如何是好了,只知道以哭相对。当然哭并不一定是坏事,孩子大哭后可以感觉轻松一些,哭可以减轻压力。有些学者发现爱哭者比不爱哭者的生理与心理更健康。但是动不动就哭就说明“哭”是有问题了。通过以上几件事情并结合诺诺在家的表现,分析诺诺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比较感性的孩子,很容易被他人的焦虑、生气、愤怒、悲伤等情感影响,看到大人生气、愤怒就会害怕儿哭,看到别人伤心就会难过儿哭。

2、自尊心强,不愿意别人说自己那块做的不好。在班里他经常得到的是老师的表扬,总是非常洋洋得意的样子,一旦被老师说,就不能接受,害怕别人笑话。

3、受挫能力差。诺诺是独生子 ,在家里父母很疼他,因此难免会在很多方面对他百依百顺,时间常了,他就会认为事情应该如他想象的一样好,一旦出现意外,就不能接受。 思考与教育策略:

1、不要强化孩子哭,不能因此给予特权或取消规矩,或因哭而免予惩罚等。对孩子的哭应采取中性态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给予一定的安慰,但不能给太多同情,否则会哭得更凶,妈妈抱一抱,哄一哄,就会使他“雨转晴”而高兴起来。但当小孩做了错事时,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评,要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既不要斥责,也不能无原则迁就。

2、不要对孩子贴上脆弱、好哭的标签,否则以后就难以摘掉此标签。如要把孩子的脆弱告诉他人的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不要动不动就对人说这个小孩就爱哭。

3、培养孩子勇敢、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大人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克服它、战胜它,只有在必要时才会助其一臂之力。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先扛住了压力,战胜困难,才能赢得胜利。作为家长和我们老师都要善于观察,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地帮助,鼓励他去战胜困难。经常讲一些有关勇敢的故事,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一些适当的障碍和困难环境,让孩子在困难的条件下学习、活动,如鼓励孩子冒着大雨、大雪去上学、爬山,在寒冷的天气里坚持锻炼等。

4、培养孩子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孩子们的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逐步发展的。合群性的养成,也是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与成人良好的接触最重要的方面。合群是一种心理需要,幼儿和幼儿的关系,与幼儿和成人的关系,在地位和作用上是不一样的,对幼儿来说,到幼儿园中接受知识,聆听教诲不是主要的,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是主要的。虽然如此,首先也要建立和他人,尤其是同伴的沟通、交往、友善的关系。

总之,无论面对怎样的孩子,作为教师,鼓励和表扬永远是培养一株小草最优质的沃土,在鼓励和赏识的气氛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信。同时,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真正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做朋友,让他信任你,我们再根据孩子的各种表现,选择合理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实施教育,相信这样才能使每个孩子能真正地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期待我们的小一诺快快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阳光小男孩。

状元街第二幼儿园:何小娟

2014年10月

第17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好发脾气的翰翰

建三江管理局中心幼儿园 卢雪

案例:

上午教师分发玩具时,小朋友拿了赵世翰的玩具,赵世翰伸手打旁边的小朋友芊芊,芊芊告诉老师后他还吐小朋友,看到这种情况我当即批评了赵世翰,他很生气的踢老师、吐老师,之后就很委屈的哭了,大声喊道:“我不喜欢你们了,你们都是坏人!看我不告诉我爸爸,让他收拾你!”这是刚入园的小朋友,班里的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看上去他有些性格有些孤僻,看到这种情况,我认为赵世翰性格出现了一些问题。 策略:

原因主要形成于家庭对他的影响,据我了解他的家庭有时会出现家庭暴力,首先要解决他们家家暴的问题,打都不起任何作用,就必须换种解决方式,对孩子的打骂会引发各种不良情绪和心里畸形,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是受益终生的,潜移默化的传染着孩子。其次,对孩子进行宽容忍让的教育,对别人要有包容之心,学会宽容的对待小朋友,体会宽容给人带来的快乐。 分析:

我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和他的妈妈谈了谈,他是刚入园的小朋友,虽然有很多规矩他不懂,但有些不好的行为必须制止,他打人的情况也不止一次了,之前老师都是和他讲道理,不能打人,但丝毫不起作用,根据他妈妈提供的信息,觉得问题还是出现在家庭关系上,翰翰有个哥哥很淘气,比他大11岁,在学校里经常和别人打架,老师总是找家长,每次他的爸爸妈妈回家都棒打他的哥哥,翰翰看到了很多家暴的场面,自然性情也有些倾向暴力和孤僻。 效果与反思:

赵世翰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教育,性格上好了很多,也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了,最近很少听到小朋友和老师告状说他打人,看来老师和他父母的沟通是很有效果的,父母回家后进行了自我反思,找到孩子的优点,多加表扬孩子,积极地弥补亲子关系,家庭中少了争吵多了份宽容理解,家庭关系愈加和谐了。

第18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案例分析:如何加强幼儿的自控能力

案例背景:

我班王业尧小朋友今年5岁,他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知识面较广,但是他的自控能力较弱,这和他的父母有一定的关系。他的爸爸妈妈是国家公务员,他的父母又都是家中独子,在家里所有的人都是听王业尧的,自己的随意性就很大,做任何事情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家里父母叫他干什么事情的时候,他所做的反应就是一会东一会西,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坚持下来。常常使得家长束手无策,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上称为幼儿的自控能力弱,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这种特点,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因而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孩子在此时的行为表现,从而影响了孩子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上的发展。 案例描述:

一天我要进行教学活动上,我请幼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请小朋友坐好”“大家坐好”,这是教师经常用的一句话,这时候只见一位幼儿叫起来说:“老师,王业尧还没有坐好”,王业尧这时候还站在位置上,我就对他说:“王业尧快坐下来,你这样会影响别人的”,这时候他慢吞吞的坐下来。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我看他又站起来跑到玩具区,拿着玩具枪一边跑一边说:“砰砰……、冲呀”!我又叫了一声:“王业尧还不快点坐好”,他这时候看着我不理不睬,还是拿着枪玩,这时候我气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把他抓住,放在我的身边。活动结束后,我问王业尧上课的时候为什么不坐在椅子上,他说:“我喜欢自己玩打枪的游戏,不想上课,我不想坐在椅子上”。我又对王业尧说:“上课的时候有上课的规则,不能随便的下地玩,你这种下地玩的行为是不好的,也是不对的。” 到了户外游戏的时间了,我带幼儿到楼下做游戏,我们大家在一起高高兴兴做游戏的时候,王业尧又一个人跑到秋千那里去玩了,徐峰皓小朋友跑来告诉我,说王业尧不听老师的话,去“荡秋千”了,我一过去他就慢慢向我走过来,还向我道歉说:“老师我错了,我下次听你话了”。 案例分析:

(一)家庭因素: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里所有的人都围绕着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都很溺爱、宠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从小说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做什么都行,家长不能够给幼儿积极向上的教育方式,同时,家里人的教育观念的不同,势必导致他们教育方式的差别,两代人教育观的差异,这也是原因之一。大多数的家长抱着“孩子是宝”的观念。家长宠爱孩子的原因是孩子还小,表现出自由和自我随意性的现象,对将来不会产生妨碍,无须对这些事情及时处理。有些家长虽然知道该对孩子的行为加以一定限制,但在具体的行动中,仍会给予一定的妥协,进一步强化孩子的随意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由于不忍心而表现得过分依顺,从而导致这种行为的发生。

(二)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虽有幼儿行为教育,但还不全面,不到位,或是形式化,表面化,没有持之以恒,教师每次活动或游戏都讲究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或效果,并没有太多关注个别幼儿的行为发展,不能使幼儿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和感受其行为的真正意义,做到知之而行。教师的自身修养不够,在幼儿这种自控力较弱的行为上,还未做到启发和正确的教育。 教育反思: 幼儿自控力较弱的行为使家长大伤脑筋,处理不当更会严重影响孩子面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一生的发展,其实所有的孩子都有这种情绪。他们可能会对老师、父母和其他人的言语不理不采,幼儿的自控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重要的阶段。然而,当幼儿的自控行为表现得频繁或持续出现时,或与其他同龄、同发展阶段的孩子相比表现得特别明显,或影响到孩子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生活时,应引起父母和老师的关注。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我们要考虑适合孩子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具体可以从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着手:

(一)尊重孩子,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自控能力弱的行为。

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这种自控能力弱的行为,从小培养孩子做事情要有规则,俗话说:“无规距不成方圆”,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孩子在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模仿,他们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模仿,什么事都想自己做,如他们要自己穿衣,吃饭等。孩子出现自控力弱的行为,家长要立刻指正,而不是一味的视而不见。对孩子的任何要求百依百顺,不讲原则也是不行的。特别是现今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或祖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有是即使想要限制,但一遇到孩子抵触又会放弃,造成孩子有机会形成自我随意的行为,使他很难和其他小朋友相处,也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家长要注意从孩子实际需要出发,认真考虑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后再决定是否答应他的要求。切忌一味的姑息和迁就孩子,而一旦拒绝孩子的要求就不能松口,因为这是为了培养良好习惯所做出的努力。

教师要正确认识孩子的自控力弱的行为,因为孩子接触的集体生活时,会对集体生活产生不合群的现象。王业尧小朋友就是这样,他从小是由外婆带大的,自己在家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进入幼儿园之后,他面对的是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里有许多的约束。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会逐渐理解集体生活的含义。教师应该注意对孩子的要求只能是一步步地提高,每次只能提一点,并要充分地关心、热爱孩子,在环境上给予一定的安全感,使他觉得他家和在幼儿园没有什么分别。

(二)改变教育方式

家庭成员要统一教育方式,口径一致,对孩子的自控力弱的行为要进行耐心诱导。在一个家庭里,每个成人对孩子的情感是不一致的,教育方法也会有差异。如母亲在教育孩子,父亲要护短,或父母自己的情绪忽冷忽热,关系起来对孩子亲热非凡,高兴时把孩子痛骂一顿。孩子年龄小,不知道接受哪个要求才对,这样做不利于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教育孩子,家庭中的成员需要一致的态度和方法,即使是言行和表情也要保持一致。如果家庭成员对教育孩子的方式不统一,也切忌在孩子面前表露,否则会使孩子感到迷惑,无所适从。在方法上注意一定的科学性,适时的引导。作为家长,在了解孩子自控力较弱时,应采取合理的方法来加强幼儿的自控力,如:可以有一些物质奖励、精神奖励。避免用粗暴手段限制孩子,当孩子发生自控力弱的时候,家长便可尝试说明并告诉幼儿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或者利用孩子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点,用他感兴趣的事物把他引开,再者家长可利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方式,他们往往比语言更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如孩子在家里吃饭时,就要坐在椅子上,不许离开吃饭的位置,如果孩子在吃饭时,不能安静的坐在椅子上,而是离开椅子到处跑时家长要严肃的朝他看,使孩子知道家长的态度,最后,当多种方式无效时,还可以尝试冷处理,不理孩子,让他觉得自己这么做是不对的,而不得不回到椅子上安静吃饭。对孩子的不听从,家长不能采取“高压政策”,要冷静对待,并且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孩子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为什么孩子的自控力弱,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还是因为家长没有孩子做好榜样,还是因为在做事情之前家长没有给孩子讲清规则。只有认真的了解孩子,耐心诱导,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教师要采用正面教育方法,不同教育手段来减少孩子的自控力弱的行为。在《纲要》中的教学目标中指出:“要使幼儿逐渐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指示,知道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王业尧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根本没有达到要求,作为教师应该给予纠正,同时,教师应加强对王业尧这样的小朋友在行为方面进行引导。把他安排在离老师时刻看到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孩子一出现自控力弱的行为,教师应立既看向他,让他知道教师是时刻关注他的,同时教师可采取他人榜样作用或一定的表扬、奖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别人的重视。在情感上亲近他,使他感到别人对他的爱护,从而得到情绪上的稳定,并开始相对的发展各种适应行为。在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时,要运用游戏,谈话等多种教育手段。如他要去荡秋千,要尊重他有反对的权利。在王业尧上课没有坐好的时候,老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有时候他很认真的上课,我就对小朋友说:“王业尧小朋友真认真”,在幼儿面前表扬他,使他感觉到老师喜欢他,看到他,这样强调他好的行为,这比惩罚他的行为有效的多。

(三)促进幼儿健康,幼儿园有针对性的培养幼儿有良好自控行为的措施。

纳特尔说过“要用儿童教育儿童”。孩子模仿性强,他们最好的学习对象就是自己的伙伴,所以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集体环境,让孩子在生活、游戏中形成行为规则。对于王业尧小朋友,平时都要时不时的注意他的行为,如有自控能力弱的行为就适时的进行教育指导,切不可忽视一些细节,使他觉得自己属于这个大家庭,有时候就有意无意针对性的表扬他,尽量减少他的自控幼儿弱的行为,让他知道自己要时刻跟着集体走,跟着教师,不能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让他从“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中逐步解脱出来。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最美好的。在他幼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引导,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就会在以后的人生中健康的成长。我们教师更要以爱心、耐心来关注幼儿,了解他的内心,同时要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孩子。

总之,通过王业尧小朋友的案例,让我们知道了,幼儿想要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从小做起,从幼儿的身边做起,无论家庭还是幼儿园,我们都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教育方法。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身上的责任是沉重的,只要我们时刻用心的关注身边的每个孩子,相信祖国的未来更加的美好。

第19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日常活动中的小故事

教学实录: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创造性想象,幼儿自主参与游戏的活动空间。我们教师常常为幼儿创设丰富的区域游戏环境,为幼儿投放大量的区域游戏材料。我现在所在的班级是大班。一天早上笑笑拿着手中的小球在科学区中反复的玩起来,我走过去对他说:“笑笑你在做什么呢?”笑笑看着我说:“老师,老师你看我的大球立住了。”原来是笑笑将球立在了双面胶上,他说:“这个球好爸爸书房里的地球仪。”于是好多的小朋友都走了过来说:“我家里也有地球仪,爸爸总带我认识各种国家。”他们此时的眼神好像真的将这个球当做了家中的地球仪,全神贯注的描绘小球中的世界各地。我突然意识到此时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幼儿自主生成的活动,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于是我将幼儿的兴趣作为做好的切入口,向幼儿讲述地球仪的来历以及用途方面的一些相关知识。我请小朋友来聊一聊你所记得地球仪上面的小区域,以及世界各地的名称,孩子们滔滔不绝的聊了起来。

做法与分析:

在本次生成活动中我没有干涉孩子的想法,更加没有武断的判定孩子的想法是错误的。而是伴随孩子一起创作想象,让孩子们能够自我发挥创想。在没有预设的情况想,孩子自我生成活动,反而更好的激发孩子乐于参与,善于思考,喜欢与同伴交流。我们在幼儿园常常看到预设与生成不一致的例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们常常做法不一,尽管老师们可以看

1 到孩子的兴趣,可是老师们不得不去改变孩子的想法,更好的达到自己所设定的目标以及计划。在活动中常常很尴尬,(孩子们突然提出的问题,老师通常会说,咱们把这个问题留在活动后再交流的策略。)常常忽视孩子的想法压制了孩子对某方面的渴望与好奇。老师所压制的才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契机。作为老师也很想扩散孩子的想法,可是又担心不能与自己的预设活动不一致,目标不能很好的达成,于是无意的忽视孩子的想法。老师通常会遇到预设与生成不一致的情况。作为老师应该有效的相结合,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第20篇: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案例分析:爱发脾气的孩子

案例描述:

片段一

某天下午来接时,几个还未来接的小家伙直奔棋吧,准备下棋,A也是其中一个。此时,刚好奶奶来了,小家伙便说:“我还想再玩一会儿。”过了一会儿,奶奶便说:“我还要回家烧饭呢,待会儿来不及了!”正玩得起劲的A哪听得进去,便说:“我再玩5分钟。”5分钟到了,结果小家伙耍赖皮,奶奶就假装说:“那你在这下吧,我先回家烧饭了。”见奶奶快走了,小家伙恼怒地喊道:“我说再玩一会儿,你有没有听到!”说着,便开始发起脾气来。

片段二

某天早晨来园时,发现A正在幼儿园门口和奶奶闹脾气。于是,我上前询问,原来是放在奶奶袋子里的棒棒糖不见了。于是,我对他说:“可能是奶奶放在家里没有拿过来,待会儿让奶奶再回家找找。”倔强的A,撅着嘴巴气呼呼地,仍然坚持说:“不是的,是她弄丢的,我看到放在这个袋子里的。”

案例分析:

幼儿爱发脾气,有其生理、心理上的原因。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易兴奋而难抑制。另外,幼儿的道德意识正处在刚刚开始形成阶段,是非观念和评价是非的能力还停留在幼稚的水平。再次,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是家庭教育因素造成的。

措施和方法:

有的家长可能采取不理睬的方法,有的家长采取打,有的家长采取哄的方法。这些方法不是很合理。我认为:处理幼儿发脾气的事件,应根据幼儿的不同个性的心理特点以及发脾气的原因来解决。

1、孩子刚开始发脾气时,迅速转移视线,以新的事物或新的活动吸引幼儿的吸引力,并立即让其离开现场。

2、如果幼儿脾气特别厉害,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冷处理”,明确地对幼儿讲这样闹是不对的,老师和家长可佯装离开现场,让幼儿明白自己的行为已经惹大人生气了,老师已经不爱自己了,这样,幼儿就会逐渐冷静下来。

3、作为教师,要在幼儿园积极引导幼儿,要让幼儿明白发脾气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不能提倡,教会幼儿互相监督。

4、家长工作。作为家长,积极的方法是平时对孩子加强教育和培养,这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家长要把幼儿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平时,家长还应经常利用电视、故事中好孩子的形象,给幼儿讲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在他们心目中树立好孩子的榜样,使孩子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懂得道理,避免因无知而任性和随便发火的现象。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doc》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