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2022-05-26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蒙古族传统节日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蒙古族传统节日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摘 要:本文阐述了蒙古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以及归化与异化的基本概念,指出蒙古族传统节日名称属文化负载词,在另一民族?Z言中没有可对应的现成词汇。翻译时,应在归化与异化共同指导下,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归化;异化;蒙古族;传统节日;翻译

一、前言

“蒙古”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那时它只作为部落名称出现。只有在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以后,“蒙古”才正式成为一个稳定民族共同体的名称。此后,蒙古族不断发展壮大,创立自己的语言文字、建立典章制度,为其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蒙古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文化是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蒙古族文化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各类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将探讨蒙古族传统节日名称英译的归化与异化,以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宣传。

二、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如下三点:一是崇尚自然,二是崇尚自由,三是崇尚英雄。这三大特征是长期以来蒙古人逐水草而生的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尽管现代生活对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但蒙古族热爱自然、追求自由、崇拜英雄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这一思想明显地体现在蒙古族传统节日上。如“敖包节”表达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成吉思汗纪念节”表达对英雄的敬仰;“那达慕”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庆祝和期待等等,而这些节日又无一不是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展现。

三、归化与异化的概念

1983年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在其《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在翻译过程中“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1995年,韦努蒂在其翻译著作《译者的隐身》中将前者称为“异化”,将后者称为“归化”。“归化即是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异化即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体现在翻译中,“归化”指译文应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即把译文本土化;“异化”指译文要保留原语的遣词用字习惯,以展现原语的语言文化特色。

四、蒙古族传统节日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蒙古族传统节日名称属于文化负载词,在另一民族语言中没有可对应的现成词汇。为了民族文化的有效宣传与交流,翻译蒙古族节日名称时,应在归化与异化共同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既能传递文化特色,又不能给读者造成理解障碍。

(1)异化翻译――直译。直译是较容易看出逐字逐句翻译的一种译法,也是能够保留原语语言规范的一种译法。例如:

马奶节:每年夏季,开始挤马奶后的某一日清晨,蒙古牧民将身着盛装,聚集于传统地点,互饮马奶酒、弹奏马头琴、表演歌舞进行娱乐庆祝。马奶节旨在庆祝洁白奶食品的丰收,以示牧民对牲畜及乳食的看重,是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对这一节日的翻译可采用直译法,即译为“Mare’s Milk Festival”。“Mare”是“母马”的意思,“Mare’s Milk Festival”的含义便一目了然。

(2)异化翻译――音译加注。音译是用与原语发音相似的单词或字母进行翻译。音译而来的词语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文化异质性。加注是指在音译内容后附上简要解释,以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译文含义。例如:

那达慕:“那达慕”是蒙古族的草原盛会,会上有各种蒙古特色的文体竞技节目,如鹿棋、赛马、摔跤等。“那达慕”这一名称由蒙古语音译而来,其英文表达“Nadam”也属音译,但若不对这一音译做出简要说明,其民族特色可能无法呈现读者。同样,蒙古族另一传统节日“敖包节”,即“Ovoo Sacrificing”中的“Ovoo”也是由蒙语音译而来,后加注解“Ovoo refers to the stones heaped up to replace the sky and earth to be worshiped by Mongolian people.”做出简要解释,会降低读者的陌生感。

(3)归化翻译。翻译的目的是促成交际活动,所以评价译文是否有效,重要是看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将译文置于目的语读者理解范围之内,才会形成有效交流。

归化翻译――意译。与直译和音译不同,意译是依据原语大致意思做出的翻译。各语言民族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烈的文化色彩,无法在另一语言中找到对应表达,对另一语言民族来说是术语新词,若一味采用异化译法不但不能获得良好交际效果,反而会加重译文的陌生感,给读者造成理解重负。这时要适当采用归化译法来增强译文的透明度。例如:

“除夕”也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这一节日同他们的春节一样隆重。但其节日内容与其他民族的“除夕”有很大差别。节日里,煮全羊、奶食品是必不可少的食物,祝酒、献哈达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这一节日可翻译为“New Year’s Eve”或“Mongolian New Year’s Eve”,但后者采用了意译方法,较前者更能体现节日的民族特异性。

五、结语

异化翻译有助于保留原语文化特色,彰显文化差异,利于促进各语言民族的文化融合,而归化翻译则能够消除文化障碍,产生透明通顺的译文,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蒙古族传统节日名称属于文化负载词,这些词汇名称在另一语言中没有对等词汇。为了实现民族文化有效宣传与交流,在翻译蒙古族传统节日名称时,应在归化和异化共同指导下,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团英.论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民族性格上的体现[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67.

[2]吴军赞.对英汉习语翻译的异化归化处理的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2006:90.

[3]Venuti,L.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A].Baker,M.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4]强瑛.《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J].电影文学,2010:144.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蒙古族文化外宣英译现状及英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NJZC17535。

推荐第2篇:蒙古族

蒙古族

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位于俄罗斯西南方的一块是卡尔梅克人。“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献哈达

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

那达慕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

蒙古包

“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马头琴演奏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又名“胡兀儿”、“胡琴”、“马尾胡琴”、“莫林胡兀儿”等。为擦弦类弦鸣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为饰而得名。它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多为梯形,也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质木板制作,两面蒙以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杆用色木、梨木或红木等制作,上部左右各有一个弦轴,顶端为琴头。拉弓多用藤条或木杆与马尾作成,两条琴弦分别用40根(里弦)和60根(外弦)左右马尾合成,两端用丝弦结住,系于琴上。十年来,蒙古族民间乐器制作技师、演奏家们对传统马头琴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共鸣箱,改用蟒皮蒙面,增加了拉弓的弹性,用尼龙弦代替了马尾弦,使音量显著增大并将定弦提高了4度,既保持了马头琴原有的柔和、浑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点。

推荐第3篇:蒙古族

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种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人种属于纯蒙古人种,是黄色人种的代表民族,语言为蒙古语。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北、青海、河南、甘肃等省区以及俄罗斯。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正史始见于《旧唐书·北狄传》,称“蒙兀室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习俗礼仪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 唱歌:蒙古人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 选猎狗:蒙古人有猎狗打猎的习俗。

问候:蒙古人热情好客,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

推荐第4篇:蒙古族(全文)

蒙古族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480.68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斯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朝灭亡。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以后又相继成立了9个自治州、县:

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950年7月29日)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年9月10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9月1日)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12月5日)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1日)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7日)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语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

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禁忌: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

打鬃节―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

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习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宗教: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节庆: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马奶节: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日常食俗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特别是在做手把羊肉时,忌煮得过老。但内蒙东部蒙汉杂居地区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时加佐料,并把肉煮成酥烂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区的蒙古族还喜将羊腰窝的肉切成大片,挂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间称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炖、红烧、做汤。还食用骆驼肉和马肉,油炸驼峰片蘸白糖,视为上肴,有经验的厨师还善于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种食疗菜肴。为便于保存,还常把牛、羊肉制成肉干和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用炒米做“崩”时加羊油、红枣、红、白糖拌匀,捏成小块,就茶当饭。未经蒸炒的糜子多用来与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饼;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西部阿拉善、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面粉做成馓子状的“章汝”的习惯。东部的哲里木盟盛产荞麦,用荞麦粉烙制的煎饼是当地较有特色的一种食品。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蒙古族酿制奶酒时,即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节庆、礼仪食俗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是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荐骨、四肢、肋骨、胸椎、羊头,有的地区还要加羊心、羊肝、直肠和羊肚。制法是将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锅,水温上升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开,并经常翻动。肠、肚、心、肝和燎好的羊头另锅煮烂。另配调料。开宴时将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盘子里,尾巴朝外,羊头上要刻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时主人要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先动刀切割,然后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须煮羊胸脯肉给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别。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典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

典型食品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推荐第5篇:蒙古族文化

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域,自古以来就是阿尔泰各民族生息繁衍的空间,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大大小小数十个民族。共同或相近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之间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基因,从而使他们创造了以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审美尺度为基础的文化类型——以游牧为典型特征的草原文化。并成为他们相互认同和交流的天然纽带,为他们奠定了相互之间文化交融和继承的基础。 从草原区域的历史发展进程看,草原文化的传承,在蒙古高原各民族间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完成的:一是相互间的文化传播。一些曾经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文化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对于弱小、落后民族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匈奴人的制度文化在草原上延续数千年,柔然人发明的可汗称号,成为此后所有草原政权最高首脑的称谓,而突厥人的基督教信仰、回鹘人的摩尼教信仰在蒙古族文化中得到积淀,回鹘文字母成为蒙古文字模版„„。

13世纪蒙古高原的统一,彻底打破了蒙古高原区域之间的封闭,打破了原有的民族、部族格局,结束了蒙古高原数千年民族、部族纷争的历史,同时也促进了草原文化的大融合,使整个草原文化的发展成为一个整体,使之发展趋于平衡。这种融合虽然伴随着战争和民族压迫,但在客观上代表了一种历史发展的趋势。在统一和睦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代表了广大民众的愿望。蒙古族由最初的一个弱小部族,就像滚雪球一样,将大量不同氏族、部族和民族包容到共同体之中与此同时,也将草原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为一体,吸收、消化了以往草原民族文化的全部精华,浓缩了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自蒙元王朝之后,蒙古高原在其后的封建时期内,没有再次出现完全的分裂,民族成份没有发生新的变化。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13世纪所形成蒙古族文化吸纳整合了以往草原文化的全部历史积淀和精华并给草原文化未来的发展以明确的昭示,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正是因为蒙古族在草原历史文化中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地位,13世纪之后的“蒙古”一词,已经成为国际上表述草原人及其生活方式、地理空间、动植物种属和草原文化的基本概念,蒙古马、蒙古包、蒙古高原、蒙古草原、蒙古人种以及数百种“用蒙古文拉丁化命名的”植物名称等等,表明蒙古族在世人的观念中已成为草原和草原文化的代名词。

制度文化是检验一个地区或民族文明化程度的最重要尺度之一,草原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岁月里,根据自身生产生活方式、民族结构的情况,创建了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制,形成了极具特色且完整的制度文化。

众所周知,具有游牧特色的草原社会制度的基本形态是由匈奴民族奠定的。从草原民族的历史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不同时代的民族对国家的建构模式做过不同的尝试和探索,从公元四世纪开始,由草原向周边的扩张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且一浪高过一浪。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了另一点,一直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游牧王朝以氏族、民族为中心的国家政权构建体制从未改变,征服与被征服民族之间的冲突始终伴随着每一个草原帝国,往往成为其崩溃的重要原因。匈奴等民族虽借一时之强盛,曾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但未能妥善解决内部的民族、部族之间的矛盾,一旦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君主的更替,貌似强大的政权便会瞬间分崩离析.归根结底,从匈奴帝国到辽王朝,绝大多数草原政权都是以氏族、民族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王朝,国家形态未能完成从血缘型向地域型的历史跨越。

“因俗而治”制度是草原民族在制度文化方面的一大创举,是中国古代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功范例之一。受游牧经济的单一性的制约,在手工业品和农业产品方面,草原民族对定居民族有较强的依赖性。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必须处理好与定居民族的关系。经过长期的磨合,一些的草原民族建立的政权,针对中国多民族并存的社会格局,采取了入主中原、统而分治的政策。13世纪崛起的蒙古人秉承并发展了草原文化的这一制度。随着版图的扩张,被征服区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更加复杂。蒙古统治者提出了“因其俗,柔其人”的分治政策,一是沿用被征服民族传统的社会结构;二是维持各民族文化,利用其传统观念羁縻其思想。如在中原地区实行“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策略,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在云南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在蒙古地区则沿用传统制度,等等。然其建树的顽强生命力直接与现代社会相连接,能够超越民族,能够超越国界,能够超越信仰,能够超越时间,实属对人类智慧宝库的一种非凡贡献”。毫无疑问,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所推行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都是建立在历代草原民族历史经验基础之上,他们的智慧浓缩了草原文化的精华,是草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草原制度文化已经超越了民族文化的范畴,已经具备了世界性品质,具有进步意义。

由于人们不能将草原文化看作一个持续发展的整体,自然会对13世纪蒙古族所创造的历史产生很多困惑,一个欧洲人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从未建过一座城市的蒙古部落,建立了统治一半世界的帝国;以狩猎、放牧为生的人打垮了三个文明古国的军队;而不会写字的野蛮人居然为50个民族制定了法律”。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蒙古族是草原文化数千年文明的集大成者的话,类似的感慨就不应当出现。

草原民族制度文化由匈奴到蒙古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尤其是自魏晋南北朝“五胡”民族,到辽—契丹、蒙古—蒙元的国家观的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我们在看到其扩张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到其积极的一面。以中国古代历史为例,草原民族跨不同经济形态、不同民族文化形态建立统一国家政权观念的形成及其实践,为各民族之间在和平环境下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两种经济形态下游牧农耕民族之间长期对峙的局面,使双方由经济互补关系延伸到政治、文化的依存关系,这种认同感的确立,在历史上为中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其意义和贡献是巨大的。

推荐第6篇:蒙古族婚礼

内蒙古的地域十分辽阔,因而蒙古族的婚姻仪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其中尤以鄂尔多斯婚礼最为精彩。鄂尔多斯婚礼已经流传了700多年,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风格和情趣。它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和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

婚礼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定亲、送亲、婚礼和回门

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 1定亲

小定

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托善于言辞的媒人带着奶食、酒水和哈达到女方家庭去说亲,由媒人介绍男子的各方面的情况,如果女方及其父母同意,那么达到求婚的目的。小定一般会进行多次,以表示女方的尊贵。最后双方商定时间进行大定。

大定

媒人以及男方家庭和几位近亲带着哈达和礼品到女方家庭。女方也有几个直系亲属在场。午餐过后献上男方带去的定亲的礼品,商定聘礼及结婚的具体事宜。

聘礼

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家的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由男方家的经济情况而定。农区多以金银首饰等为聘礼; 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牲畜为聘礼。牧民视“九”为吉祥数,聘礼以“九”为起点, 从“一九”到“九九”但不取偶数。

嫁妆

女家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通常是女方陪嫁的东西,比男方送给女家的东西多。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语:“娶得起媳妇,聘不起姑娘。” 2 娶亲

娶亲1 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家摆下宴席,请来乐手、歌手,宴请大宾、伴郎、祝颂为首的娶亲代表,接近日暮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祝颂人也穿上节日盛装。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

娶亲2 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三周,并向女家敬献彩礼和其他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敬酒并改称呼,父母给新郎礼物并祝愿。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

娶亲3 入夜,要在新娘的闺房里摆设或全求名宴羊宴。新郎和娶亲者,新娘及其兄弟姐妹们参加此宴。宴会中,新郎想办法求问新娘的乳名,互换信物。年轻的姑娘小伙子唱歌跳舞,戏弄新人,直到黎明。

送亲1 女方家最盛大的婚宴就是“离娘宴”。新郎轮流给宾客叩头敬酒,接受女方家亲戚赠送的礼物。宴后,新娘就要登程,女友们把新娘团团围住,进行“阻嫁”,男方奋力抢亲。之后,开始装扮新娘。梳头额吉为新娘梳新头,意味着少女时代就此结束。

送亲2 在悠扬的礼赞声中,由胞兄弟或直系男性亲属牵着,新娘离开家门,泪如雨下。母亲亲手为女儿做些点心,新娘吃一半留一半。留下的是女儿留给父母的祝福。送亲路上,人们的欢歌笑语,你追我赶。 3婚礼

迎新

离婆家不远时,男方派出的人已在野外迎侯 ,就地摆开酒宴为送亲者接风洗尘。

拜火

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

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跪拜见父母献哈达。新郎揭开新娘的蒙头纱,新娘给父母斟茶献酒,更改称呼。父母给新娘礼物,母亲可以给新娘起一个新的名字,并祝福新人。

婚宴

新娘新郎换下娶亲时的衣服,换上华丽的婚衣。接着举行全羊喜宴,新人向来宾一一献酒表示感谢,开怀畅饮,载歌载舞,直到天明。

次日清晨,新婚夫妇举行送客酒宴。客人都要畅饮三杯,然后方跃马扬鞭,踏上归程。送亲的亲属可以陪新娘呆三天。

回门

一般婚礼要举行二三天。在婚礼结束的第二天,新娘要回到娘家,这叫“回门”。娘家要热情款待一对新人。

三、意义

鄂尔多斯婚礼凝聚了蒙古民族礼仪风俗的精华,成为迄今保留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蒙古民族风情画卷。鄂尔多斯婚礼以男方娶亲为主线,浓缩了蒙古族娶亲过程中的精华内容,寓情于歌舞,场面热烈,突出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豪爽、热情民族性格。鄂尔多斯婚礼以幸福、吉祥、喜庆、热烈的情绪贯穿始终,表达了蒙古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第7篇: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斯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朝灭亡。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以后又相继成立了9个自治州。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语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禁忌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习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宗教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节庆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那达慕。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蒙古族自古以来就能延惯用语战,精骑善射。人们通常把善于驯马、赛马、射箭和摔足当作一项高强的本领来看待,那些骑术高超、技艺出众的人,人们都很尊重。因此,赛马是那达慕盛大会的主要活动。赛马时,成百上千的牧民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赛马场,一面观看比赛,一面擂鼓摇旗,助威呐喊。而骑手们则乘着自己精心喂养、精心打扮的骏马,同手信展开激烈的角逐,场上气氛热烈非凡。比赛结束后,优胜者要给予重赏。

日常食俗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蒙古族酿制奶酒时,即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是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荐骨、四肢、肋骨、胸椎、羊头,有的地区还要加羊心、羊肝、直肠和羊肚。制法是将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锅,水温上升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开,并经常翻动。肠、肚、心、肝和燎好的羊头另锅煮烂。另配调料。开宴时将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盘子里,尾巴朝外,羊头上要刻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时主人要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先动刀切割,然后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须煮羊胸脯肉给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别。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典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

中国蒙古族的传统医学,简称“蒙医”。历史悠久,是蒙古族人民长期总结同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并吸收藏医、汉医经验逐渐形成的。早年蒙古汗国建立前,就有本族的药剂和疗法,如掌握了“合迪儿”,烈性药,以饮马奶治疗疾病,用烧红的烙铁治疗外伤等。自元代以后,蒙医已积累起丰富的医疗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医疗理论,并且设立了太医院、上都惠民司等医疗机构。至明末清初,体系渐趋完整。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马头琴的产生及其发展,很难查阅史料。但是,它却有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那是一个很遥远的传说,年轻的牧人巴特尔家世代为王爷牧马。在一个寒冷的初春,巴特尔跑到百里之外,找回失散的马群后,在一个淖尔边发现了一匹悲鸣的白色小马驹,面对着尚未开化的淖尔上的一个冰窟窿。看着小马驹双眸流泪,听着那令人伤感的嘶鸣,巴特尔明白了一切,于是巴特尔将它带回家,相依为命。以后,无论巴特尔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晚间巴特尔睡觉,它就站在毡房外巴特尔睡觉的那一面守候。几年过去了,小白马十分通人性,矫健的四蹄,飘飞的长鬃,匀称的骨架成了一匹难得的好马。

在一次大型那达慕大会上,巴特尔骑着它第一次出现在赛马场。它遥遥领先王爷所有精心饲养的赛马。当巴特尔领到第一名的奖品时,心中充满了喜悦。然而,他却不知灾难也同时降临。

原来,王爷见到这匹马后,满心欢喜,便派人强行抢走了巴特尔的白马,但白马却难以制服。于时,王爷派四名壮汉用大绳牵牢白马,备鞍,自己强行上马,白马扬蹄奋鬃,撞倒壮汉,冲出马场,将王爷扔下马背,王爷气急败坏,派出大批人手围圈白马,并下令用强弓射杀。白马终于被强弓射中,但仍然奋力突围而去。这天深夜,悲痛的巴特尔思念白马难以入睡,突然听到急促的马蹄声伴着凄楚的嘶鸣,由远而近。听到了这熟悉的蹄声,巴特尔一跃而起奔出毡房。只见白马飞奔到毡房前,却突然栽倒,微昂起头,双眸流泪,亲切的望着巴特尔,抬了抬后腿,甩了甩尾巴,流露出期望的目光。巴特尔若有所思,仿佛懂了白马的意思。白马终于在巴特尔怀中,闭上了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来。巴特尔守候了白马三天三夜。这天,他将白马的后腿骨马尾取下,挂在毡房中,然后安葬了白马。面对白马的后腿骨和马尾,巴特尔沉思了99天,白马的形象始终浮现在脑海中。一个新奇的设想,终于成型了。于是,他将后腿制成琴身,雕刻出白马的头部放在顶部,用马尾制成琴弦和琴弓,马头琴终于诞生了。大概巴特尔思念白马过于深切,也许白马也有灵性。因而,马头琴的旋律,表现了蒙古民族的勤劳、勇敢,也再现了深沉、粗犷、激昂,犹有万马奔腾。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地历史悠久,早在十三世纪初就在蒙古族人民当中广泛流传了,由于流传地区地不同,它地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东部地区则叫做“潮尔”。

马头琴地共鸣箱是正梯形地,琴杆上端雕刻着马头。这是马头琴地基本造型也是马头琴名称地来历。马头琴地琴弦很特别,它是用几十根长马尾合成地,两端用丝弦结住,系在琴上。用马尾弓摩擦马尾弦,发出地声音甘美、浑厚、特别动听,这在中外拉弦乐器中都是极为独特地。

早期地马头琴,是由马头琴乐手自制自用地,由于音量比较小,因此只适合于在蒙古包和室内演奏。随着时代地发展,中国地乐器制作者们对传统马头琴进行了改造,这种经过改造地马头琴,音域得到扩大,用尼龙弦代替马尾弦,使音量增大,并将定弦提高了四度。既保持了传统马头琴原油地柔和、深厚地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地特点。改良后地马头琴已经完全适用于舞台上和室外演奏;它不仅能够拉奏,而且还可以拨弦弹奏,成为蒙古族最主要地独奏乐器之一。

马头琴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据《马可波罗游记》

推荐第8篇:蒙古族风俗习惯

蒙古族风俗习惯

蒙古族风俗习惯

1.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如下:

首饰 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如\"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

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蒙古袍 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quot;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 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

1 / 12 蒙古族风俗习惯

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是\"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靴子 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漠、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镫;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蒙古礼帽 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是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带礼帽,显得文雅美观。

蒙古坎肩 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服饰之一,是蒙古长袍的一种外套。蒙古坎肩始于元代。蒙古妇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带。坎肩无领无袖,前面无衽,后身较长,正胸横列两排纽扣或缀以带子,四周镶边,对襟上绣花。 色。

蒙古包 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隆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罳,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由网状编壁\"哈那\"、条木楞子\"乌尼\"、圆形天窗和门等构成,外面蒙上毡子,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即可。蒙古包规格的大小,是由每顶包所用编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长2米多)的数量来决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编壁的。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先选好地形,铺好地盘,然后竖立包门、支架编壁、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编壁毡、蒙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挂天窗帘、围编壁底部围毡,最后用毛绳勒紧系牢即可。 蒙古包的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包内中央为炊饮和取暖用的炉灶,烟筒从天窗伸出。炉灶的周围铺牛皮、毛毡或地毯。正面和西侧为长辈的起居处,东面为晚辈的起居处。周围摆设的家具主要有木质的碗柜、板柜、板箱、方桌等,其特

2 / 12 蒙古族风俗习惯

点是小、低,占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损坏。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除天窗外,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可掀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搭建时将哈那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折卸时将哈那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非常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现在游牧生活逐渐被定居所代替,草原上富裕起来的牧民建起砖瓦房,蒙古包越来越少了。为纪念和显示蒙古包的民族特色,现在内蒙古的好多城镇用水泥和砖建造蒙古包用做开饭店或酒店。

勒勒车 古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蒙古族牧民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一般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整个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组成。车轮的制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车辋,将12付车辋连结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圆形车轮,支撑车轮的车辐条一般有36根左右。上脚由两根车辕和10条车撑构成。车辕长约4米左右,中间用10条车撑固定即可。一辆勒勒自重约一百斤左右,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载重可达数百斤乃至千斤。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搬迁和拉东西。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缓缓远行,显示了牧区特有风情。

勒勒车轻便宜驾,适宜在草原、雪地、沼泽、沙滩上行走,可用来拉米、牛奶,搬运蒙古包和柴草等货物。行驶时可一辆辆排成长长的车队,首尾相连,如草原列车般行进在广袤的草原上,一个妇女或儿童即可驾驶七八辆至数十辆,承担全部家当的运输任务。

蒙古轿车 在勒勒车的基础上制作而成,是专门供乘坐人员的车。其特点是在勒勒车体上用柳木条弯曲成半圆形的车棚。棚周围包以羊毛毡,形成篷帐,用以遮阳光、挡雨、防雪、御寒。这种轿车主要用于外出探亲访友、接送亲人以及婚姻嫁娶等。现在富裕起来的牧民们已购买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勒勒车、蒙古轿车的使用逐渐成为历史。

蒙古包、勒勒车和配有精美马鞍的骏马是蒙古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住行工具。蒙古包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勒勒车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车轮大、车身小,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运输。过去,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伍缓缓远行,显示蒙古草原特有的风情。现在,许多牧民都已经定居,住着宽大的砖瓦房,购有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2.婚俗

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

3 / 12 蒙古族风俗习惯

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求亲,是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以定亲。

聘礼,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的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根据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畜牧为聘礼。嫁妆,女方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

娶亲时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到女方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父或姑父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遭。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拜火,蒙古族婚礼中的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娘、新郎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顺时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席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

歌唱。婚宴往往延续两三天,亲友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通常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新娘家要来人,看望新娘和拜见新郎家的亲属。来者多为姑姑、嫂嫂等人,她们各带礼品或食品来到新郎家举行认亲仪式。新郎家设宴款待,男女双方彼此相识,相互问安敬酒,充满着热情洋溢的景象。

一个男子同时和几个女子结为夫妻关系的婚姻形式现已废弃。蒙古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或封建王公贵族常以纳妾为俗。

一男一女结合成夫妻的婚姻形式是蒙古族群众历来的婚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抢婚或包办买卖婚姻逐渐被淘汰,男女自由恋爱、自愿结合的新婚俗已蔚然成风。 3.丧葬

天葬是牧区盛行的一种葬式,又称野葬或弃葬。人死后,脱掉死者的旧服装,换上新衣或用白布缠裹全身,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车急行,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吉祥的葬地。天葬后,死者的子孙一般49天内不剃发,不饮酒娱乐,

4 / 12 蒙古族风俗习惯

路遇行人不寒暄,以示哀悼。

火葬是喇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后出现的一种葬式。为王公贵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死后所采用。普通人死后,多数不实行火葬,只有患传染病或产妇死后,才进行火葬。火葬次日,由死者家属拣拾骨灰,有的把骨灰撒于山川、江河,有的装入坛罐中埋葬,以示永远悼念。

土葬是农区蒙古族普遍实行的一种葬式。内蒙古西部农业区蒙古族的土葬,与汉族大同小异。人死后(或临终前),家人给死者更换新衣,将尸体放在木板上,用哈达罩其面,等待入殓。入殓时,尸体不能见太阳,一般在黄昏时刻,将尸体从窗户抬出去入棺。停放在院内,一般三至七天内出殡,东部地区蒙古族一般都当天出殡。出殡时死者的长子扛棺材大头,其余子孙抬小头,有的拉在灵车上,有的一直抬到墓地。到达坟地后,用吊绳把棺材放入墓穴。埋葬时,死者的子孙和近亲,围绕墓穴正反各转三圈,并用手抓土向墓穴撒去,然后大家一起铲土埋棺。老年人去世,一般全村的小伙子都来哀悼和参加葬礼。 4.待客

热情好客,待人诚恳,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美德。一见客人边握手、边问好:\"塔赛奴!\"(您好)。客人进入蒙古包后,家庭主妇便向客人双手敬献喷香的奶茶。同时摆上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炒米等食品,供客人食用。客人要住宿,晚饭就是手把肉、美酒、面条或蒙古包子等。客人告别时,全家出蒙古包欢送,祝客人一路平安,欢迎再次光临。现在的农区一般同汉族一样,炒各种菜加美酒招待客人。

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哈达以丝绸为料,一般为白色、浅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五尺左右,宽度不等。有的绣有\"云林\"、\"八宝\"等民间花纹图案。对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略弯腰向前倾,双手捧过头,哈达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对平辈,双手平举递给对方;对小辈,一般将哈达搭在脖子上。

敬鼻烟壶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鼻烟壶用玉石、象牙、水晶、玛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制成。晚辈同长辈相见时,晚辈曲身鞠躬,双手捧着鼻烟壶,敬献长辈,长辈用左手接受,闻后归还。同辈相见时用右手相互交换鼻烟壶,双方闻后归还。 5.禁忌礼节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人们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5 / 12 蒙古族风俗习惯

忌蹬门槛,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脏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脏物。这由于草原干旱缺水,牧民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忌摸头、忌别人打狗、忌产妇住处外人进入探访。病忌,牧民家里有重病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

白节,蒙古语称查干萨日(白月、正月),意为新年、春节。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白节在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腊月三十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献哈达或磕头、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祭火,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的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礼上还要祭火。

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的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方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边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祭祀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求神降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内容、形式方面都有了变化。

蒙古族还有祭尚西(神树的意思)的习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扮装的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下,男女老少汇聚在周围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主祭人手捧哈达、美酒、奶食品,向尚西老人敬献。仪式结束,便进行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体活动。 祭成吉思汗陵,这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简称祭成陵。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崇敬的民族英雄,他在13世纪初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横跨欧亚两洲,震撼世界,成为\"一代天骄\"。蒙古民族祭祀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成吉思汗的各种祭礼,并使之日臻完善。现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成陵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袭古代传说的祭礼。祭礼一般分为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品

6 / 12 蒙古族风俗习惯

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每年阴历三月二十一日为春祭,祭祀规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派代表或个人前往伊金霍洛旗的成陵奉祭。

祭苏鲁定,苏鲁定是成吉思汗的军旗或军徽,蒙古民族最珍重的古代文物之一,珍藏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成吉思汗陵园内。苏鲁定是成吉思汗远征时所向披靡的旗徽,又是太平无事时的吉祥物。蒙古族在每年阴历三月十七日,都隆重举行祭苏鲁定的仪式。祭祀时,祭桌上摆放了整羊,还有马奶酒、奶食品等供品。参加祭祀的蒙古族群众络绎不绝,各自带着祭品,虔诚地叩拜苏鲁定,借以表达对成吉思汗的敬仰,缅怀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

7 / 12 蒙古族风俗习惯

蒙古族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日阿\",即白色的月。夏季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时节,草原要举行那达幕大会,具体时间自定,这种节日性活动,规模可大可小,甚至一个家庭就可以举办。届时方圆几十里、上百里内的牧民都会举家骑马赶车(现在基本已改为现代交通工具)前去参加。其他节日还有由生产活动、宗教祭祀仪式演变成的祭敖包、马奶节、剪羊毛节等。此外,还有一个重大的祭事活动,这就是成吉思汗陵祭奠。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五月十五日、八月十二日和十月初三,在鄂尔多斯伊金霍洛举行四次隆重的祭奠活动。 1.蒙古族年节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春节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有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2.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每年在夏秋之交举行,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3.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8 / 12 蒙古族风俗习惯

4.祭敖包

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区普遍进行的祭祀活动。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高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来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过去内蒙各盟旗、苏木和寺庙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还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还有各自的名称。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

过去,祭敖包活动多在农历五至七月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进行。届时,本苏木、本旗甚至附近旗县的群众都纷纷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仪式结束后,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投布鲁等传统体育活动。

9 / 12 蒙古族风俗习惯

蒙古族习俗谈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561 更新时间:2008-7-17 文章录入:阿莱妮 ]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480.684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朝灭亡。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以后又相继成立了9个自治州、县:

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950年7月29日)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年9月10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9月1日)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12月5日)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1日)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7日)

蒙古族群众崇尚礼仪,讲究礼貌,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当有来客拜访时,首先为其看狗,微躬身施礼,互相问好,再引入蒙古包。来客一般由女主人接待,倒茶、上奶食,炒米,炸果子,递烟。遇有就餐时间,主人要热情劝留客人,客人越随便自在,主人就高兴满意。

献哈达是蒙古族迎送、馈赠、交际、奖赏,定亲时使用的重要礼品之一,表示敬意和祝贺。哈达一般用丝织品制成,长度在1.2-1.5m之间,颜色有白、银灰、浅兰、黄、红等,所献哈达的长度、质地、色泽要依据接受者的身份和与自己的关系而定,每种颜色代表一种礼俗。

10 / 12 蒙古族风俗习惯

换鼻烟壶鼻烟壶是蒙古族传统社交礼品。大小不一,形状多样,壶上图案绚丽多彩,一般用玛瑙、翡翠、玉石雕刻而成。遇有重大喜庆节日,同辈相见,双方用右手递烟壶,小辈单膝下跪双手接壶,长辈品烟、小辈不品烟,只把壶略向上举一下。

敬酒是蒙古族群众招待宾客礼节的主要一环。酒具一般为银碗或银盅。敬酒时,男主人必须头戴帽子,衣着整齐,斟好酒后,双手托起哈达捧银碗、唱敬酒歌,以辈数或年龄大小依次敬酒。

旧时,等级制度非常严格。一般诺颜去贝勒家时,先把骑马拴好,经贝勒允许后,方能进家拜见。贝勒去部下家时,待部下或家人出迎后才进屋。

过去,官方往来,则以本地土特产品或地方风味物品做见面礼和回赠礼。平常人家往来,一方如给一方赠送哈达或点心糖果等物,接受方还其盛具时,必须盛放些物品,绝不能空空返回。

牧民饮食以肉食、奶食、面粉炒米为主。肉食主要有羊肉、牛肉。羊肉吃法以手把肉、晾干肉为多,冬季卧山羊或牛时,将其肉割成条状,凉在阴凉干燥处,第二年春、夏季节吃干肉。食法主要以泡炒米、吃干肉沫面条,干肉沙葱包子多。

近年,牧民遇重要宴席或婚礼有吃全羊、放“乌查”(羊背子)的习俗。“羊背子”取全羊由背上往后数第三根肋骨至尾部一段和羊头下锅,出锅后盛入木盘,先放“乌查”,“乌查”上再放羊头。灌肠多是“血肠”和“肉肠”。羊小肠灌以面粉或荞面调和的羊血,肥肠或牛肠一般灌肉、肚等。

牧区牧民的主食还有蒙古包子(纯羊肉馅)、酸奶面条、奶油卷儿配羊肉汤等。

奶食分奶食品和奶饮品两种。奶食品有奶油(黄油)、白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等。牧民一般喜欢在白油内参入“树木勒”(奶蛋子)灌进羊肚内存放。是冬季喝茶泡炒米的理想佐料。

奶饮品有奶茶、酸奶子、其格(发酵马奶)和奶酒。

奶茶是砖茶、盐、鲜奶相兑而成。

天葬是牧区盛行的一种葬式,又称野葬或弃葬。人死后,脱掉死者的旧服装,换上新衣或用白布缠裹全身,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车急行,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吉样的葬地。天葬后,死者的子孙一般49天内不剃发,不饮酒娱乐,路遇行人不寒喧,以示哀悼。火葬是喇嘛教传人蒙古族地区后出现的一种葬式。为王公贵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死后所采用。普通人死后,多数不实行火葬,只有患传染病或产妇死后,才进行火葬。火葬次日。由死者家属拣拾骨灰,有的把骨灰撤于山川、江河,有的装入坛罐中埋葬,以示永远悼念。

土葬是农区蒙古族普遍实行的一种葬式。内蒙古西部农业区蒙古族的土葬,

11 / 12 蒙古族风俗习惯

与汉族大同小异。人死后(或临终前),家人给死者更换新衣,将尸体放在木板上,用哈达罩其面,等待人殆。人殆时,尸体不能见太阳,一般在黄昏时刻,将尸体从窗户抬出去入棺。停放在院内,一般三至七天内出摈,东部地区蒙古族一般都当天出殡。出殡时死者的长子扛棺材大头,其余子孙抬小头,有的拉在灵车上,有的一直抬到墓地。到达坟地后,用吊绳把棺材放人墓穴。埋葬时,死者的子孙和近亲,围绕墓穴正反台转三圈,并用手抓土向墓穴撤去,然后大家一起铲土埋棺。老年人去世,一般全村的小伙子都来哀悼和参加葬礼。

草原是歌的海洋,歌的故乡,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的蒙古族人民和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兄弟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物质文明,同时又创造了深厚的音乐文化传统。无论是在辽阔广袤的草原,浩瀚无垠的大漠,还是在富饶的农区乡间,到处都飘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之声。这些丰富多采的音乐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一直伴随着勤劳勇敢的蒙古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建设自己的家园,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那达慕”在蒙古族语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是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多在夏、秋季节祭敖包时举行,一般一年一次大会。主要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歌舞以及贸易活动。规模大小不一,是时正是草原上气候怡人、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牛羊肥壮的黄金季节,节日期间,牧民们身穿节日新衣,乘马驱车,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处。一时草原上五彩旗帜如霞云飘扬,蒙古包如点点珍珠,一片节日气氛。近年增加了马上射击、文艺体育表演、图片展览、电影放映、文教卫生宣传,以及庆丰收、交流生产经验、选举模范和进行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内容。

禁忌: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12 / 12

推荐第9篇:蒙古族(材料)

蒙古族:

分布: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青海、新疆等地。 人口:约581万

宗教:藏传佛教(喇嘛教)

住房:蒙古包,游牧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半牧半农业

礼节:见面时使用右手放在胸前鞠躬礼(多指男性,现在基本上都已经汉化),以酒待客,敬献哈达,喜让客人闻鼻烟壶。

服饰: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四个组成部分。妇女多喜头饰,男士喜欢戴毡帽(羊皮帽),男女均着长袍。

饮食: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食,喜吃手扒肉、烧肉、酸奶。喜喝烈酒和砖茶,招待客人喜用隆重的全羊席。

婚俗:多为男方带哈达、美酒到女方提亲;结婚日子由喇嘛选定;男子骑马迎亲,女方放歌送亲,男方须对歌接亲。

节日:过大年(春节)、过小年(腊月23,祭灶)、那达慕(6月到9月的盛大民间体育活动,大多摔跤、骑马、射箭)

禁忌:敬奉牲畜,特别是够和猎犬,马鞭不能带进别人的蒙古包,忌用单手接递东西,忌用脚接触灶头,赠礼忌单数,不吃鱼虾、海味、动物内脏和肥猪肉。

推荐第10篇:蒙古族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服饰特色]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回族 [宗教习俗]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 2 月1 0 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另外,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饮食习惯] 回族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 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 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作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万盛马糕点、羊筋菜、金凤扒鸡、翁子汤圆和绿豆皮等。青海省西宁市,回族著名的万盛马糕点影响很大。河北石家庄的金凤扒鸡、保定的马家卤鸡和白运章包子,辽宁沈阳市的马家烧麦,义县的伊斯兰烧饼,陕西的牛羊肉泡馍,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汤圆、绿豆皮、牛肉米粉在当地都很有名气。盛行于宁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罗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等套菜驰名全国。“五罗”是指五种炒菜同时上齐,“四海”是指四种带汤汁的菜肴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分别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谥美之词。 [服饰特色] 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藏族[宗教习俗] 藏传佛教主要教派:公元10世纪后,随着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教派,早期的有宁瑞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当派,噶举派(俗称\"白教\")等.15世纪初,宗喀巴实施宗教改革,创建格鲁派(俗称\"黄教\").此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些独立的教派:息学派,希解派,觉宇派,觉囊派,廓扎派,夏鲁派等.[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婚丧习俗]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圆寂的*喇嘛死后,在布达拉宫里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装饰这座塔就用去1 4 万两黄金。其次,*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 [服饰特色]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

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维吾尔族 [宗教习俗] 信仰伊斯兰教。 [饮食习惯] 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 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习俗。讲究的羊肉串肉质鲜嫩,味咸辣,孜然的特殊味浓郁。 与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饭,也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在新疆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地区,逢年过年,婚丧娶嫁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是请客人围坐在桌子旁,上面铺上一块干净的餐巾。随后主人一手端盘,一手执壶,逐个让客人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然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巾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抓饭”。维吾尔族抓饭的种类很多,花色品种十分丰富。 [婚丧习俗] 男女青年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码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服饰特色] 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亚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男子削发戴小罩刺绣花帽。清代初期,维吾尔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民族禁忌]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第11篇:蒙古族简介

蒙古族简介

“蒙古”一词的音译始见于《旧唐书》记载,最初称“蒙兀室韦”,有人认为“蒙古”的原意是“天族”。 人口及分布

蒙古族人口 截止到1990年为480.6849万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甘肃、青海、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区)市。

历史由来

蒙古族始源于大约公元7世纪的唐朝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与中国北方的东胡、鲜卑、契丹、室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公元840年,回醐汗国崩溃后,这个部落的大部分向西迁移至不儿罕山(今蒙古大肯特山)一带,发展繁衍为许多部落,各有名号。辽金时期,多以“鞑靼”或“阻卜”泛称蒙古草原各部。

公元12世纪,蒙古部首领铁木真,连续击败蒙古纷争部落,统一蒙古。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大聚会,建大蒙古国。铁木真被推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于是“蒙古”开始成为民族的族称。大蒙古国随即统一了中国北方,此后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不断西征,先后建立了钦察、察合台、窝阔台、伊儿四个属国(汗国)。打通了亚洲和欧洲的陆路交通线,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1368年)并统一全国。空前统一而强盛的元朝,确立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巩固和发展了我们多民族的国家。到明代蒙古族分为“鞑靼”和“瓦刺”两大部分。清代在蒙古族地区建立“盟旗制度”,或编旗设置总管制度加以统治。

语言文字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以畏吾儿字母创制,经过本民族多次改革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蒙古文。忽必烈时,曾创制蒙古新字句“八思巴文”,17世纪中叶,喇嘛僧人“咱雅班第达”为准确表达卫拉特方言的语音,稍改变通用的蒙古文字,制成一种叫作“托忒”的蒙古文,在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中通用。

宗教文化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大都改信喇嘛教格鲁派(即黄教)。在明、清时期,全族喇嘛的人数占全部人口的1/3。

蒙古族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3世纪中叶写成的《蒙古秘史》是蒙古族的一部重要历史、文学名著。《宋史》、《辽史》、>是我国的重要史籍。

习俗及社会

蒙古牧民多住圆形的蒙古包,它便于拆迁。蒙古族是精骑善射的民族,过去主要从事游牧业,故有“游牧民族”之称。骑马、摔跤、射箭等为群众所喜好。牧民多住“蒙古包”。农区饮食以粮食为主,奶食为辅,牧区以牛、羊肉及奶制品为主食。蒙古族至今已建立1个自治区、3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

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

唱歌: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

问候: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 相关图片:

美丽的蒙古族姑娘

蒙古族孩子们

蒙古包

蒙古人载歌载舞

献哈达

敬酒

敬茶

蒙古族图案

第12篇:蒙古族禁忌

蒙古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貌。他们以蒙古包为中心的待客礼仪,主客之间都要有许多规矩,要分别遵守。

驾车在草原上游览或到牧民家访问做客,行驶中路遇畜群要早鸣笛,以使畜群早些避开。如果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到牧民家时要看看蒙古包附近是否栓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免得马惊挣断缰绳跑失。

进蒙古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或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进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但不可坐在门槛上。

在牧民家或在旅游点,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要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对迎面上来狂吠的牧羊犬可大声喝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因为见生人来,狗上前狂吠是其天性,是告知主人有生人来到。这时主人会出来喊住狗,请宾客进包。

如需解手要到蒙古包南方较远的地方,不要在蒙古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随风刮入包内)。

到牧民家做客要带适当的礼品,如酒、糖、小食品等,不做空手之客。离开主人家时要道再见并致谢意。

主人迎客要立于门外西侧;要“浅茶满酒”;佳宴是手抓肉或全羊席;送客要送到包外或边界,要扶客人上马,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后方可返回包房。

蒙古族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在饮食上,蒙古族忌食虾、蟹、鱼、海味等。

蒙古人忌讳别人(包括客人)骑着马在蒙古包门口下马和骑马闯进羊群,忌讳手持马鞭进入毡房。客人不经允许不可擅自进入包内,在蒙古包内不能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能从主人的衣帽、被褥、枕头上跨过,不能在包房内吐痰,出包房不能踩门槛。蒙古族人还忌讳别人用烟袋、刀剪、筷子等指头部。

进入蒙古包时应先迈右脚,表示尊重,不要将马棒和马绊带入,应立于包外;坐下时不要挡住西北面哈那上供奉的神像、祖先;不要坐在门槛上;对迎面来的猎犬可大声喝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不然示为对主人的不敬;冬天时不要到包北、西两侧乱踩,因那里的雪可化水食用;蒙古族以西为贵,一般西侧是男人们坐的地方,女人多坐在东侧;不要摸牧民家小孩子子的头,蒙古族人民认为头是身体上最新路的地方;如需上厕所所要到包南方较远处,不要到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刮入包内;在草原骑马应注意不要乱动会惊马,不要拍马屁股,不要离马太近,不要骑马时大声喊叫,初学者应有马官陪同;接受哈达时就站起来微向前倾,挂于颈上,宾客应双手合于胸前,表示谢意,喝下马酒时应用双手或右手接,不要用右手无名指(蒙古人认为无名指最干净)蘸酒向天,地和祖先的方向点一下,然后一饮而进。

蒙古族牧民喜双不喜单,所以,若给主人赠送礼品,每类物品最好是成双成对的。到牧民家,请先向主人问好,然后再问天气和牲畜情况,即使当时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你也要说吉利的话。不要一进门就坐到炕桌的正面位置上,假若主人谦让,当然也不必过分客气。不过入座一定要双腿盘起,尽管这种坐式对你来说很不舒服。切记不可坐锅台,即使天冷,也不要到火炉或灶火上暖脚。主人敬酒时,要用双手接过。不要用左手给主人递东西。酒宴上,不论接酒还是敬酒都要把挽起的袖子放下来。

离包时走原路。告别主人时,主人返回蒙古包后,再上车或上马。主人献茶,客人应欠身用双手去接。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方。如包里有病人,门外右侧则缚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不能用烟袋或手指指人,蒙古族忌讳坐在蒙古包的西北角。蒙古族妇女坐月子,满月前不能进家串门,他们在门口做的标记是:生男孩的,门的右边挂着由哈达或棉布包裹的树枝(似弓箭)。倘是女孩,门的左边挂的是红布。严禁客人打骂狗。对拴有红布的牲畜,绝对禁止使用。参观宗教仪式时应注意:不要鲁莽介入;参观时不妄加评论,不喧哗;不模仿;不吸烟,不走动。

献酒:

在蒙古族喜庆宴会上常常能看到饮酒者用无名指沾一点杯中酒,向上向下弹拨并往自己额头上涂抹的情景。这是蒙古人的敬祝仪式。用无名指象征性地沾一点酒,以“苍天永安,大地永安,人生永安快乐”之意,向天地,并向自己弹拨敬祝后,不慌不忙地抿一小口后将酒杯还给敬酒的人。这一礼节是自祖先传下来的。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女真头人将斟满毒酒的玉杯献给蒙古部首领时,其随从亦达木接过酒杯,将无名指伸进酒杯再向主人敬献。这时,随从的无名指被毒液腐蚀成一根白骨。躲过一死的首领,为纪念其随从的救命之恩,就用亦达木的名字命名了无名指。用无名指弹拨敬祝的习俗由此形成。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所以,进入蒙古包后,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 烤湿靴子和鞋;不得跨越火炉或脚蹬火炉;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得用刀子挑 火或将刀子插入火中;不得用刀子从锅中扎取肉食。

水忌: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所以,蒙古人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洗脸和沐浴、洗衣服。尤其忌讳洗女人的脏衣服。不许向河中倒入垃圾等不干净的东西。如果非在河流中洗手洗脸不可,则一定要向河水中的神灵磕头请示。因为草原多干旱缺水,牧民逐水草而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蒙古人在生活中习惯节约用水,并注意保护水环境的清洁,视水为生命之源。

忌踩门槛:老人们说,门槛是门神所在的地方,所以不能踩踏。蒙古人相互间串门,或到牧民家里做客,出入时严禁踩踏门槛。认为踩踏门槛很不吉利。据说,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可汗宫帐的门槛,就会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在一些地区至今仍在延续。

例如:忌讳咒骂天、地、日、月、星、辰;忌讳用手指指日、月;忌讳冲着日、月泼水、洒脏物;忌讳日食、月食时欢歌聚会;忌讳用一个指头指高大的山脉;忌讳冲着高大的山脉泼脏水;忌讳移动敖包的石块。

忌讳在敖包附近的湖泊中捕鱼;忌讳在敖包旁边狩猎、杀牲畜等。人们对自然界产生了恐惧心理,为躲避大自然给自己造成的灾难,随之出现了种种禁忌。如:因惧怕天神发怒而雨量过多、造成洪灾。

忌讳用手掌接水;雷雨天忌讳站在树木之下避雨等。从图腾崇拜的角度来看,先人们认为如果伤害了自己的图腾就会给自己带来厄运

蒙古族禁忌——生育禁忌

忌带钥匙或手拿绳子进坐月子之家;孕妇忌路边或对着日月方向大小便;孕妇忌从绳子或扁担上迈过去;忌婴儿面对面躺下;给未满月的婴儿洗脸时,忌用湿毛巾擦,洗脸水忌用力泼洒;婴儿睡摇车的明沙忌掉入火盆里;有婴儿睡摇车人家,忌正月里做纸浆活;孕妇忌用碟、盘、瓢、勺舀水喝。

蒙古族禁忌——小孩禁忌

忌小孩俯视有水的水缸、水桶及水井;忌小孩坐背篓玩耍;忌骑狗玩耍;忌观看宰杀牲畜。

蒙古族禁忌——节日禁忌

腊月二十三日或清明节忌用碾磨;腊月二十三日必须打扫房间。正月里忌说不吉利的话。

蒙古族禁忌——丧葬禁忌

在外过世人的尸体在野外埋葬,忌运回家。

第13篇:蒙古族节日

蒙古族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此外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蒙古族年节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春节时间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保留了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在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在每年夏秋之交举行,规模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祭敖包

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区普遍进行的祭祀活动。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高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来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过去内蒙各盟旗、苏木和寺庙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还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还有各自的名称。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

过去,祭敖包活动多在农历五至七月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进行。届时,本苏木、本旗甚至附近旗县的群众都纷纷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仪式结束后,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投布鲁等传统体育活动。

壮族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祭龙节), 过小年(称“男人节”,又称“喊魂节”),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节,春节,陀螺节,花朝节 ,吃立节,蚂拐节(青蛙节)。此外,壮族每年固定的宗教节日甚多。如部分壮族正月(亦有在五月者)祭献“老人厅”二月(亦有在六月初六或十月者)盛行过小年。每年二月“祭龙”是各支系的共同节日。“祭龙”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日历需要的鸡、猪等牺牲品;祭日,外寨人或骑马、戴斗笠者不得通过寨心,习惯认为每年杀猪“祭龙”能使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三月祭雷神,栽完秧后并祭“田公”。七月“接祖”。八月各寨祭献土地。十二月“送祖”。

请宾客。

苗族

龙船节

这是苗族的一种水面划船比赛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江两岸,和注入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两岸,黔东苗语称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在这里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个苗族村寨,每家都有一至两条划船比赛用的龙船。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这五天,居住在河两岸的苗族群众轮流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在湖南湘西的凤凰、泸溪、吉首、保靖、花垣等地,也流行划龙船,而且分男队、女队、男女混合队比赛,场面非常热闹。苗族的龙船节,虽是以赛龙船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娱乐和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中老年人探亲访友、交谈年景和生产经验的节日。

服饰 苗族服饰

对襟男上装流行于境内大部分苗族地区,一件衣服由左、右前片,左、右后片,左、右袖六大部分组成。

衣襟订五至十一颗布扣,左襟为扣眼,右襟为扣子。上衣前摆平直,后摆呈弧形;左、右腋下摆开叉。对襟男上装质地一般为家织布、卡其布、织贡尼和士林布。色多为青、藏青、蓝色与之匹配;下装一般为家织布大裤脚长裤。青壮年多穿中山装,部分青年喜着西装。

左衽男上衣流行于从江,榕江八开,台江的巫脚,反排和剑河久仰等地的苗族村寨。一件衣服由左前大襟、右前襟、后片及双袖组成,左襟与右襟相交于咽喉处正中,沿右胸前斜至右腋下至摆,订有布扣五至七颗,前摆、后摆均平直。

榕江古州苗族男装盛装

左、右腋下摆不开叉直桶形。左衽上装布料一般为家织布或藏青织贡尼,颜色以青色为主。左衽长衫结构与左衽上衣相同,差异仅在衣上至脚背,是苗族老年男子常穿的便装。男便装下装一般为无直档大裤脚桶裤,裤脚宽盈尺许,裤脚与裤腿一致,由左、右前、后片四片组成,制作简便。

苗族男装盛装为左衽长衫外套马褂,外观与便装相同,质地一般为绸缎、真丝等,颜色多为青、蓝、紫色,各地无异。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装和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两类。右衽上装结构与男上装中的左衽上装大体一致,唯方向相反。

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称\"乌摆\"(Ed bad,意为雄衣即男人的衣)是传统的苗族女装,如\"袈裟\",无纽扣,以布带束腰。

苗族女装质地一般为家织布、灯芯绒、平绒、织贡尼、士林布等,颜色一般为青、蓝等色。

雷山、凯里、台江三县交界地区苗族中青年妇女,一般穿浅色右衽上衣,沿托肩、袖口及右大襟边缘精绣花鸟、花草图案花边

或购买现成花边,围围腰,系银质围腰练,下装着西装长裤,挽高髻于顶,着耳柱,中年妇女多包白毛巾头巾,青年妇女多戴银梳或插银衣、塑料花等饰物。

老年妇女上装多穿右衽上衣或无领交叉式上衣,下穿长及脚踝青素百褶裙,系围腰,围与裙长。老年妇女上装饰物一般为家织布或织贡尼。颜色喜尚青、蓝色。

凯里市的舟溪、青曼、麻江县铜鼓、开发区白午及丹寨县的南皋一带苗族妇女便装上装,内穿翻领对襟中 雷山巴河支系

长衣,外套大领对襟大袖胸前交叉式上衣,袖口镶挑花花块,银链吊绣花围腰,套挑花护腕;下着过膝寸许百褶裙,扎挑花镶边脚腿,外套织锦式粉红色长袜。

丹寨县的扬武、长青、排调等地苗族女便装上装多穿右衽对襟上衣,前襟长及小腹,下着过膝中长裤,银质围腰练吊与裤长围腰,裹裹腿,中老年与青年服饰无异。上、下装质料多为家织斜纹布、平纹布、灯芯绒、平绒及织贡尼等,头搭蜡染方帕或绣花头巾。

凯里市的炉山和黄平、施秉一带苗族妇女上装为无扣大领胸前交叉式上衣,以布带束腰;下穿过膝青衣红、白蜡花百褶裙,围紫色围裙片,质料多为家织布,颜色以青色为主。

雷山县的桃江、桥港、年显、略果,丹寨的排调、党早、加配、羊巫,台江县的反排等地苗族女便装,上

装为齐腰紧身青素右衽上装,下着五至九寸长百褶裙,内穿紧身长裤,裙前后各拴一块二尺见方几何图案挑花围裙片,肩披挑花披肩。上装质料一般为家织布、平绒布和灯芯绒,颜色素青,挑花工艺重红、黄、白三色,少见刺绣工艺品。

榕江县八开,从江县加鸠、宰便以及黎平县的水口,丹寨县雅灰等地苗族妇女便装,上装穿大开领对襟上衣,无扣,内束挑花胸兜,婚前着齐膝素百褶裙或长裤,婚后着齐膝蜡花百褶裙,外以围腰束之,上衣和围腰及胸兜边缘均镶挑花花边,衣袖大臂处镶棱形臂章式花块。

剑河县岑松镇稿旁,柳川镇 高标 巫尼,观么乡等地苗族服饰为上装为无扣大领胸前交叉式上衣,领上绣彩色条纹。现用丝线绣成1个个三角形,组成五彩形花饰。盛装为夹衣,变装为单衣。

盛装在袖,肩,背部都绣有方形图案,以红色为主,兼有黄,蓝绿等色,形如铠甲。传说苗族在迁徙之时由于时常应付战争,故由铠甲演变而来。

贞丰支系服饰

女盛装一般下装为百褶裙,上装为缀满银片、银泡、银花的大领胸前交叉式\"乌摆\"或精镶花边的右衽上衣,外罩缎质绣花或挑花围裙。

“乌摆”一般全身镶挑花花块,沿托肩处一般镶棱形挑花花块,无纽扣,以布带、围腰带等束之。头戴银冠、银花或银角。盛装颜色为红、黄、绿等暖调色。

服饰价值

1、艺术价值。

苗族服饰经过种麻、收麻、绩麻、纺线、漂白、织布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到刺绣、蜡染、裁

缝,最后成为一套精美的服装,无不反映了苗族妇女的勤劳和耐性。

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绣、蜡染图案中反映和表现了她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表达了苗族女性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一个苗族姑娘将自己亲手绣的花带赠与情人时,则不用更多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情人如何的忠贞,只要通过绣花飘带就将姑娘所要表达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感境界。

苗族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绣、蜡染工艺更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2、观赏价值。

苗族的刺绣和蜡染图案,特别讲究“规整性”和“对称性”,就是挑花刺绣的针点和蜡染时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规格,一定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环。图案结构严谨,给人以整齐、紧凑感。

尤其是挑花刺绣图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圆心,坐标轴不论沿横向还是纵向折叠,都是对称的。许多图案,不仅整个大的组合图案对称,而且大图案与小图案之间也是对称的。同时很讲究图案的色彩搭配,强调色彩与图案的完整和统一,似乎事先经过精确计算过。

当你欣赏苗族刺绣蜡染图案时,是否可以将数学公式、几何原理套入进行计算,其图案结构间的等距、对称关系是分毫不差的。

3、收藏价值。

苗族服饰,是中国所有的民族服饰里最多姿多彩,样式最多,跨越的时代最久,绣花和银饰最华丽的民族服饰,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葩。随着苗族传统工

饮食

酸汤鱼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为主食。副食种类很多,肉类有自家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蔬菜有豆类、菜类、瓜类,此外还采集野菜和从事渔猎等以补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过去,由于山区缺少食盐,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终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调味,日久形成习惯。[9]

苗族人尤其喜欢吃酸,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制酸汤、酸菜、酸辣,腌制鱼肉,苗家的酸汤鱼肉嫩汤鲜,清香可口,闻名遐迩。苗族喜饮酒。平时劳作之余,喝一点酒,舒筋活血,消除疲劳;亲友来访,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必以酒待客,久之形成了一套喝酒的传统习俗和礼仪,很多地方的苗族宴饮和敬酒时,还有唱酒歌的习俗。湘、桂、黔交界地区的苗族还流行喝油茶,它不仅是苗家待客时必备的饮食佳品,而且还是平时饭前饭后的一种特制饮料,有些地方甚至以油茶当中饭吃。湘西、黔东北和重庆南部则将炒米茶作为过年节时饮用和招待亲友贵宾的高档饮料[9] 。

酸汤

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部分地区的杨姓苗族有不吃猪心等禁忌,除此之外苗族无过多的食物禁忌和要求,中国苗族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糯米饭

糯米饭是苗族主食之一,在苗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男女老幼喜爱之食品,人们认为吃粘米饭不顶饿,味淡,不及糯米饭香,不用菜也能吃下,不用筷子,手捏着吃极为方便。凡逢走亲访友的礼品,各种节日(姊妹节)的主食,多为糯米做成的各种食品。有甑蒸绚白的糯米饭,染成五颜六色的花糯米饭,枕头形和三角的粽子、糯米粑,以及酿酒、长途旅行或上坡做活,多以竹制盒盛糯米饭储之随身带去食用。

小黑药炖鸡

在苗族村寨,只要家中来了贵客,他们都会炖制出香喷喷的小黑药鸡让客人品尝。这一美食不仅香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清肺排毒、散寒止咳、滋阴补肾、行血通经”,一直被丘北苗族同胞奉为款待上宾的佳肴和大病体虚的滋补良药。小黑药别名草三角枫,属常年生草本,生长于阴凉潮湿的山地,其根、茎、叶皆可入药,苗族同胞常用它治疗肾虚、腰痛、哮喘等病症。其炖制出的鸡不仅香味独特、肉嫩汤鲜,而且还具有滋补、治病等特殊功效。苗族孕妇产后补身重要食物。

糖人 简介

制作糖人是一种传统民间的手工艺,制作者多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加入颜料或色素使之呈红色或绿色。使用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 糖人不易保存,过去甜品短缺时,在把玩过后会吃掉糖人。现在的人们多觉得很不卫生,也很少去吃了。放久会变黑,也就自然毁坏了。 过去的艺人多打着铜锣沿街叫卖,有的还带着一个画着花鸟兽虫的圆盘,交过钱后可以转动盘上指针,指在哪儿就做什么,以此来吸引孩子。过去糖人很便宜,在不富裕的时候是儿童很喜爱的玩物。在80年代初,几分钱或几个牙膏皮就可换一个糖人。如今儿童的玩物多了,糖人不再是单纯哄孩子的东西了,已经被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受到重视。现在沿街的艺人少了,在北京年节的庙会上还可见到,多卖到几块钱。有的地段由于外国游客居多(如北京什刹海的酒吧街),会卖到10块钱左右。 按照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捏糖人。

历史由来

据说,吹糖人儿的祖师爷是刘伯温。传说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

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有小鸡小狗什么的,煞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在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

十、十传百,传到现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早年间,做这种生计的人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集市庙会更是少不了他们的身影。担子的一头是一个小柜子,床头柜般大小,两边钉有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框中间的铜环上拴着根短绳头,用来穿扁担。柜面上放一个圆木盘,上面画着宽窄不等的由圆心向外呈辐射形的格子,里边写着“葫芦”、“大公鸡”、“关公”和“猴子”等等。木盘中心有一个固定在线轴里的转杆,长度比木盘的直径要短一点,转杆的顶头垂着一根小针,转杆停止转动时,小针指着哪个

糖人

格子,就得哪个奖,奖品越大格子就越窄,命中的几率就越低,最大的格子就四个字:糖豆两颗,那糖豆比围棋子儿还要小。圆木盘底下有个抽屉,拉出来是一块大理石板,用来画糖人的。柜子右上角有个洞用来插草把子,不管吹还是画的糖人都插在上边。

另一头担子的样子差不多,但没有面板,只是一个小炭火炉子支着一口铜锅,里边熬着糖稀,再下面有几个抽屉用来放原料、工具、竹签和木炭。很多手艺人都是既吹糖人又画糖人的。与吹糖人相比,画糖人要简单一些,先用油毡子在大理石板上轻轻蹭一下,一把很精致的小铜勺舀上少许糖稀,微微倾斜着糖稀就缓缓流出,紧接着手往上一提就成了一条糖线,随着手腕的上下左右地翻飞,一个个或人物或动物或花卉就出现在大理石板上,待得凉了定型,用糖稀在糖人身上点两个点,把竹签朝上一贴就拿起来了,再往草把子上一插大功告成。

制作工艺

简述

据说吹糖人技艺始于明末清初,制作时把糖稀熬好,用一根麦秸杆挑上一点糖稀,在对这麦秸杆吹气,糖稀随即像气球一样鼓起,在通过捏、转等手法配合吹起塑成各种造型。最后用竹签挑下,冷却后成型。吹糖人以动物造型居多,体态丰满,常见的是以十二生肖为内容。吹出的糖人质地很薄,易碎。按照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

制作过程

制作糖人是一种民间的[1] ,制作者多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加入颜料或色素使之呈红色或绿色。使用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按照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

吹糖人 “吹糖人”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据说宋代时就有,时称“戏剧糖果”。“吹糖人”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艺人自己熬制的饴糖(也称转化糖),糖体为咖啡色。熬制饴糖的主要原料是淀粉。艺师们都有自己独到的配方和熬制方法,整个过程全凭经验来判断,所以积累的操作经验显得

糖人

十分珍贵。

民间 “吹糖人”的艺人,他们将饴糖加热到适温时,揪下一团,揉成圆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细管,立即用嘴吹气造型。 整个操作过程必须经过苦练,手法要准确、造型要简洁生动。吹糖人的关键技术在吹和捏的功夫上。制糖人先将一小块饴糖放在手心压扁,然后握起拳头,用另一只手的手指从手心穿过,把糖块堆成管状,在把管的最上端咬掉后就可以吹了。制糖人鼓起腮帮子,不一会儿就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圆球状,再用灵巧多变的手法,捏出造型各异的花鸟鱼虫、人物百态等,有的还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深的人们的喜爱。

画糖人

画糖人,是民间用食糖来造型的艺术样式,多流传于四川各地,以自贡地区的品种最多、内容最为丰富,其造型亦最为趣味。

画糖人是在石板上用糖浆画出者。石板多用光滑冰凉的大理石,用时

画糖人

在上面涂一层防粘的油。糖稀熬好后,用小勺舀起,在石板上浇出线条,组成图案。因糖稀在石板上很快就冷却了,所以要一气呵成。糖人的制作过程很是精彩。待造型完成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候凝结即成。

画糖人,顾名思义是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而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融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这时,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因为在浇铸时,糖料是经火加温后融化开的,一旦冷却后糖即凝固了,所以,要求民间艺人要眼明手快、眼到手亦到地进行造型,以求一气呵成。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候凝结便可以插上草把出售了。

面糖造型 画糖人的题材有小说、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文字等的内容,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若是侧面的形象,便以线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则用糖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由于糖料的流动

糖人

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会出现雷同的造型。民间艺人在长期实践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时根据操作的特点,在造型上多施以饱满、匀称的线条,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样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塑糖人

塑糖人,即用模具塑造者。

吹糖人有金瓜、石榴、桃子、鸡狗、猴吃桃、元宝灯笼、寿星、和合二仙、渔翁钓鱼;画糖人有文人武士、宝剑、龙凤、麒麟、鸟兽等;塑糖人有罗汉、财神、寿星、狮子、宝塔等。

卖糖人的手艺人将糖稀慢慢倾倒在石板上,勾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然后附上小竹棍,凝住,小孩子们边吃边玩,是过去庙会不可缺少的风景。

第14篇:蒙古族简介

蒙古族简介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洁白的蒙古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马奶酒与手扒肉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主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难别之情,眷恋之感。

草原“那达慕”

八月的草原,金风秋爽,牛羊肥壮,牧民们喜庆丰收的季节到了。这时候他们便开始酿制马奶酒,屠宰牛羊,缝制新衣,准备各种美味的食品,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蒙古语“娱乐”、“游艺”的意思),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的射箭、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比赛。

“那达慕”,一般进行五至七天。每逢此时,牧民们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骑着马、赶着勒勒车,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在绿茵草地上搭起毡帐,熬茶煮肉。整个草原炊烟袅袅,人欢马叫,一片欢腾。

“那达慕”起源于十三世纪初,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那时候,蒙古族的头领们每当举行大“忽力勒台”(大聚会)时,除了制定法规,任免官员,进行奖惩外,还要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当时,“那达慕”的主要项目就是进行射箭、摔跤、赛马比赛。如今的“那达慕”已增加了物资交流、文艺演出等许多新内容。使这一传统的民族盛会,更加喜庆、吉祥、欢乐而富于实效!

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没有摔跤不能称为那达慕。摔跤手可多可少,最多达1000余人,且不受地区和体重的限制。摔跤手进行编排配对后,采取单淘汰式,失败者不允许再上场。摔跤手上身着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半袖背心,裸臂盖背,边沿镶有铜钉。下身穿肥大摔跤裤,脚登蒙古靴,颈上套五色绸缎制成的彩条“景嘎”,标志着获得过多少名次。大部分地区摔跤手出场比赛前唱摔跤歌。出场、收场双方摔跤手都要跳跃。裁判员发令,双方握手后开始交锋,不限时间,不许抱腿和跪腿摔,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参加那达慕的摔跤手都有奖品,前三名的奖品较贵重。

蒙古族历史器重“达尔罕摔跤手”,这是终身的荣誉。在授予光荣称号的仪式上,获“达尔罕”称号的摔跤手,穿上比赛的全套服装,三唱摔跤歌后跳跃进场进行表演。由主持那达慕的领导人发给证章、证书和纪念品,并按民族习惯请他喝一碗奶酒和鲜奶。此时,获“达尔罕”者挑选一名最有前途的摔跤手,把自己的摔跤服脱下来赠给他,自愿担任业余教练,然后互相拥抱,一齐跳跃出场。

成吉思汗陵

在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绿草丛生,溪水萦绕、牛羊遍布的伊金霍洛草原上,高高耸立着一座精美别致的宫殿。数十里外,就可遥见它那闪烁的光辉、雄伟的身姿,这就是蒙古人心中的圣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安息的地方--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园总面积5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陵宫坐北朝南,建筑在一米多高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共分正殿、东殿、西殿、寝宫和东廊、西廊六部分。正殿高26米,上面为蒙古包式的穹庐顶,上面有俏丽的圆柱形装饰品和用黄蓝两色琉璃瓦镶砌的祥云图案。下面是双层蓝色八角飞檐。东西两殿比正殿略低一点,顶部与正殿相同,设有单层屋檐。三殿相互连通。正殿内安放着成吉思汗的雕像,两侧殿内的墙壁上绘有歌颂他丰功伟绩的壁画。殿堂的后面紧连着寝宫,安放着四个黄锻覆盖的蒙古包。包内分别供奉着成吉思汗及其夫人孛儿帖、二夫人呼伦、三夫人伊绪,其胞弟别力古台、胞妹哈撒尔、四子拖雷和夫人伊喜哈图的灵柩,包前盛放着历代相传的成吉思汗的马鞍等珍贵文物。

成吉思汗是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关于他的逝世、葬地、灵柩的迁移等也有许多历史记载和传说。尽管由于秘葬的原因,今天的成吉思汗陵并未真正安放着他的真身,但几百年来,蒙古人仍把它当作自己圣主的长眠之地。对成吉思汗陵寄以无限的崇敬和向往。这里经常是香烟缭绕,祭奠活动不断。直到今天,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五月十五日、八月十二日和十月初三,还要举行四次隆重的祭奠活动。每到这一天,众多的拜谒者怀着虔诚的心情,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而来。站在这位伟人高大的雕像前,献上洁白的哈达、明亮的蜡烛、芬芳的香炷、肥壮的整羊、乳黄的酥油、醇香的马奶酒等祭品,追忆他的雄才伟略,寄托对他的不尽思念。

第15篇:蒙古族婚礼

蒙古族婚礼

婚礼是人生历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风俗礼仪中绚丽多彩的乐章。蒙古族婚礼,以洁白的哈达和醇香的美酒定终身,新郎要受掰羊脖子的考验,摆“乌查”宴表示敬意等程序, 展示着传统婚礼丰富多彩的内容。

蒙古族在很久以前就形成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实行同一个氏族或部族内不通婚的习俗。蒙古族婚礼要经过相看、订婚(放哈达)、过礼、婚礼、回门等五个过程。看中哪家姑娘,男方请媒人携带酒之类的礼物,前往姑娘家,婉转地说明来意,姑娘家接受了酒,证明此婚事有希望。男方再选个吉日,媒人和小伙子一同携带哈达、酒到姑娘家,小伙子向姑娘的父母敬酒、献哈达,小伙子敬献的哈达和酒,传递着请求的愿望和敬重的心理。如果姑娘的父母接受了哈达,喝了敬的酒,说明已经订婚。再过一段时间后,媒人和男方的亲友若干人携带整羊、哈达和酒到姑娘家,商谈聘礼、结婚的日子等事宜。聘礼通常称为“穿戴”,讲究“九”之礼,意思是给姑娘送九种不同的礼物。蒙古族信仰九,认为“九”之礼为最贵重的礼物。

女方家在婚礼的当天或前几天邀请亲朋好友举行小型的送亲茶宴。姑娘的母亲亲自给姑娘熬茶,并把第一碗茶敬给姑娘。姑娘第一次喝母亲敬的茶,也是最后一次。姑娘接过茶喝一口后,给母亲回敬茶,在这互敬茶中表达了母女依恋和惜别的心情。

男方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把娶亲人邀请到家,献茶、敬酒之后,请娶亲者品尝羊背子,吃饺子准备上路。娶亲时新郎穿新蒙古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娶亲也称“萨阿德格毛日德呼”,意思是“背弓箭筒出发”。弓箭是古代狩猎和征战的武器,蒙古族把佩带弓箭视为平安与力量的象征,所以,娶亲时讲究佩带弓箭出发。娶亲者以新郎、两位司酒(能喝善饮,能说会道者)、祝颂人、嫂子、伴郎等奇数人员组成。上路时,长辈说祝词、向天空洒酒,祝愿一路平安。

娶亲的一行人晚上抵达新娘家,在女方司酒的带领下进屋,向新娘的父母、亲戚、朋友问候,并互换鼻烟壶或敬烟。男方祝颂人将一条哈达献给“嘎拉其”(做饭煮肉的人),并赠送一只小羊,以表敬意。喝完娘家敬的茶之后,新郎向岳父、岳母献一条绸缎和其他东西作为礼物。双方祝颂人为烘托喜庆场面和浓郁气氛,相互提问对答。问两位新人的姓名、年龄等等问题,并在提问中夸奖新人,最后祝愿他们的生活幸福美满。提问结束后,男方祝颂人领着新郎来到新娘的房间,这时,新娘的女友们端上来一个煮熟的羊脖子,请新郎把羊脖子从中间掰断,其实,新娘的女友们早已暗中串通嘎拉其,专挑粗大的羊脖子煮或在中间插入红柳棍,增加难度,来考验新郎的力气。新郎把羊脖子掰开之后和新娘各吃一半。这时,男方祝颂人说颂词:“两个孩子合吃羊脖骨,不仅表示情投意合,亲密无间,也象征爱屋及乌,孝顺双方父母。”

蒙古族的婚礼以摆“乌查”宴(也称“芒莱术思”,意思是摆整羊),来表达敬意和娶亲心愿。在乌拉特,女方送姑娘时,在男方家摆宴;男方娶亲时,在女方家摆宴。巴尔虎等地就娶亲时摆宴。摆完“乌查”宴,女方的婚礼仪式开始。男方的小伙子们把备好的“乌查”抬进来放在桌子上,女方的司酒从男方带来的酒坛里,斟满一杯递给新郎。新郎在“乌查”的面前,朝女方的主婚人跪下,男方祝颂人也端酒跪在新郎的右侧,开始念诵“乌查”祝词,表达娶亲心愿。祝赞词结束,新郎和伴郎向新娘的父母和女方亲朋好友逐一敬酒。敬酒时,女方司酒从“乌查”上取少许肉,放入斟满酒的银碗里,拿到外面,洒向天空,再回屋里,从“乌查”上割少许肉,扔进炉灶以示祭火神。女方主婚人代表女方家,用刀在羊头上割下月牙形的小块肉送入口中吃掉,示意接受了“乌查”。男方敬酒结束后,女方的司酒向前来娶亲者敬酒。这时,女方祝颂人唱诵祝酒词,祝词完毕,众人齐声附和说:“美好的祝愿永存大地,真挚的祝福洒满人间。”在一段互相敬酒之后,上酸奶稀饭,之后再上汤饺子。

女方家的婚宴即将结束时,新娘向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敬酒道别,在亲人的“送亲歌”声中走出毡房,骑上白骏马慢慢走向婆家。女方家以姑娘的母亲、舅舅和司酒等组成的偶数人送新娘。

娶亲队伍、送亲队伍和新郎、新娘等人到男方家后,首先两位新人骑着马从两堆旺火之前穿过,意味着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并一齐往火里敬献奶酒。进屋后,新娘在蒙古包东南角向炉灶行磕头礼。礼毕,男方主婚人向新娘介绍男方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新娘向长辈和亲朋好友磕头致礼时,对方都赠送礼品,有的是送牛马驼羊,也有的是送金银珠宝衣物等。之后男方家的婚宴仪式开始,宴席上新郎的父母向送亲者敬酒,两位新人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婚宴结束后,男方祝颂人将新郎新娘带进新毡包,祝颂人把熟羊尾和四个长肋骨插放在毡包西侧的“乌尼”(蒙古包椽子)上,唱诵新房赞词,详尽地夸赞新房的构造、摆设、炊具、日用品以及一切可见之物。而后,让两位新人食用肋骨和羊尾,祝福他们生活幸福美满、白头偕老。婚礼后的第三天,新娘的姑姑、嫂子携带礼物,来看新娘和拜见新郎的亲属。

蒙古族婚礼,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充分表现了古老民族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

第16篇:蒙古族饮食

我国有56个民族56朵花。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民族的饮食习惯也不同,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蒙古族个饮食习惯。

蒙古族共有480万人,其中240万人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他分布在东北三省及甘肃、青海等地。主要从事牧业和狩猎,部分人从事农业或半农半牧业。牧区蒙族人主要饲养马、牛、羊、驼。以乳,肉为主食。游牧时,多吃肉干、奶干和炒米。农区主要种植玉米、黄米、小米、糜子米、小麦等。以粮食为主食,也喜食牛羊肉和乳制品。烹调方法多为炖、煮。

蒙古民族的食品之首便是奶食。奶食也被本民族视为珍品,每逢拜年、祝寿、招待宾客、喜庆宴会等首先以品尝奶食、敬献奶酒为最美好祝愿。蒙古族的奶食品主要有奶豆腐、奶渣、奶酪、酸酪、奶油、黄油、奶皮、酸奶、酸乳、奶茶等。奶茶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饮品。肉食品是蒙古族的主要食品。羊肉是蒙古族最喜爱的肉食之一,它不但有驱寒补热的功效,也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是生活中待人接物良好祝愿的象征。每年冬季小雪与大雪之间,蒙古民族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冬储,俗称“卧羊”。每户少则宰杀数只羊、1头牛,以备冬春夏季食用。牛肉干是蒙古民族春夏季制汤做馅的最好原料。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作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是宴席上的一道最讲究的传统名菜,其形、色、味俱佳,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只有在隆重的宴会或祭奠时,才能品尝到烤全羊这道蒙古民族饮膳食俗的代表大菜。

烤全羊是在蒙古民族传统的火烤羊肉的基础上逐步改进而成的。烤全羊的制作过程是,选两岁左右的肥绵羯羊一只,在腹部划十厘米左右的口一只手伸进胸腔中的右心房,将动脉血管掐断。羊因失血过多而死亡,这叫“攥心羊”。攥心羊较之传统的大抹脖宰杀法,干净、利落,外表体损伤度小。把血从体内控出后,用水烫去羊毛,除去内脏,羊体内外用清水洗干净,把多种调料洒入腹腔中,外表体刷一层糖糊和香油。经风吹胴体不再往下滴水时,用铁链吊起放入烧好的烤炉内。烤炉的垒砌很讲究,内外呈圆柱形,其内直径约一百厘米左右,深约二百厘米左右。炉壁很厚以利于保温。燃烧的材料,系生长于沙漠上的梭梭柴。梭梭质地坚硬,烟少火旺后劲足。经过

四、五个小时的高温吊烤,烤全羊即可出炉了。烤全羊需十八道工序。刚出炉的烤全羊,要经过一番整形和装饰。把羊抬到一个大木盘上,使其前腿趴、后腿弯曲、蹲卧在盘中央,羊的嘴里放几棵绿菜叶,宛如在食草。脖子上系一红绸带以示隆重。

在烤全羊上席前,宴桌上通常要配几道冷热菜和奶食品。当宾客达到一定兴味时,由两名主厨抬着棕红色的烤全羊来到客人面前,顿时香飘大厅,掌声四起,把宴会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主人即兴向宾客介绍“烤全羊”的由来和做法,之后将烤全羊撤回厨房用刀分解。

食用烤全羊的程序相当讲究,先上酥脆的皮,再上鲜嫩的脂肪肉块,最后才上连着瘦肉的肋骨。这三道菜不可同时上,要视宾客品尝的情况,留有余地。但也不可待上道菜见底,再上下道莱。否则,有失礼节,冷淡了进餐气氛。食用烤全羊,必须佐以合页饼、葱段、酱、醋、蒜末等调味品,使其更浓更香,别有风味。

“全羊席”是以享用烤全羊为主的席面,气氛非常隆重,宾主坐落有序,突出了蒙古民族饮膳食俗的礼仪和形式。特别是烤全羊的第一道菜刚上席时,有身着民族服装的礼仪小姐,双手捧着洁白的哈达,唱着甜美的祝酒歌,用银碗向尊贵的客人敬酒。歌声不停,敬酒不断,宴会始终保持着热烈而隆重的气氛。

白(奶食)、黄(茶)、红(肉食)三色描绘的生存空间,构筑了蒙古民族叹为观止的饮食文化,三维一体的色彩世界又折射出了其负载丰厚内涵的蒙古族独特的饮食文化。

第17篇:蒙古族风俗习惯

蒙古族风俗习惯

蒙古族风俗习惯

1.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如下: 头饰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如\"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

蒙古袍 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是\"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靴子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漠、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镫;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1 / 5 蒙古族风俗习惯

蒙古礼帽 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是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带礼帽,显得文雅美观。

蒙古坎肩 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服饰之一,是蒙古长袍的一种外套。蒙古坎肩始于元代。蒙古妇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带。坎肩无领无袖,前面无衽,后身较长,正胸横列两排纽扣或缀以带子,四周镶边,对襟上绣花。

蒙古包 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隆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罳,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由网状编壁\"哈那\"、条木楞子\"乌尼\"、圆形天窗和门等构成,外面蒙上毡子,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即可。蒙古包规格的大小,是由每顶包所用编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长2米多)的数量来决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编壁的。

蒙古包的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除天窗外,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可掀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

现在游牧生活逐渐被定居所代替,草原上富裕起来的牧民建起砖瓦房,蒙古包越来越少了。为纪念和显示蒙古包的民族特色,现在内蒙古的好多城镇用水泥和砖建造蒙古包用做开饭店或酒店。

2.禁忌礼节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人们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忌蹬门槛,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2 / 5 蒙古族风俗习惯

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脏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脏物。这由于草原干旱缺水,牧民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白节,蒙古语称查干萨日(白月、正月),意为新年、春节。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白节在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腊月三十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献哈达或磕头、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祭火,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的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礼上还要祭火。

蒙古族传统节日

1.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蒙古族习俗谈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朝灭亡。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

蒙古族群众崇尚礼仪,讲究礼貌,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当有来客拜访时,首先为其看狗,微躬身施礼,互相问好,再引入蒙古包。来客一般由女主人接待,倒茶、上奶食,炒米,炸果子,递烟。遇有就餐时间,主人要热

3 / 5 蒙古族风俗习惯

情劝留客人,客人越随便自在,主人就高兴满意。

献哈达是蒙古族迎送、馈赠、交际、奖赏,定亲时使用的重要礼品之一,表示敬意和祝贺。哈达一般用丝织品制成,长度在1.2-1.5m之间,颜色有白、银灰、浅兰、黄、红等,所献哈达的长度、质地、色泽要依据接受者的身份和与自己的关系而定,每种颜色代表一种礼俗。

敬酒是蒙古族群众招待宾客礼节的主要一环。酒具一般为银碗或银盅。敬酒时,男主人必须头戴帽子,衣着整齐,斟好酒后,双手托起哈达捧银碗、唱敬酒歌,以辈数或年龄大小依次敬酒。

旧时,等级制度非常严格。一般诺颜去贝勒家时,先把骑马拴好,经贝勒允许后,方能进家拜见。贝勒去部下家时,待部下或家人出迎后才进屋。

过去,官方往来,则以本地土特产品或地方风味物品做见面礼和回赠礼。平常人家往来,一方如给一方赠送哈达或点心糖果等物,接受方还其盛具时,必须盛放些物品,绝不能空空返回。

牧区牧民的主食还有蒙古包子(纯羊肉馅)、酸奶面条、奶油卷儿配羊肉汤等。

奶食分奶食品和奶饮品两种。奶食品有奶油(黄油)、白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等。牧民一般喜欢在白油内参入“树木勒”(奶蛋子)灌进羊肚内存放。是冬季喝茶泡炒米的理想佐料。

奶饮品有奶茶、酸奶子、其格(发酵马奶)和奶酒。

奶茶是砖茶、盐、鲜奶相兑而成。

草原是歌的海洋,歌的故乡,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的蒙古族人民和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兄弟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物质文明,同时又创造了深厚的音乐文化传统。无论是在辽阔广袤的草原,浩瀚无垠的大漠,还是在富饶的农区乡间,到处都飘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之声。这些丰富多采的音乐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一直伴随着勤劳勇敢的蒙古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建设自己的家园,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那达慕”在蒙古族语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是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多在夏、秋季节祭敖包时举行,一般一年一次

4 / 5 蒙古族风俗习惯

大会。主要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歌舞以及贸易活动。规模大小不一,是时正是草原上气候怡人、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牛羊肥壮的黄金季节,节日期间,牧民们身穿节日新衣,乘马驱车,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处。一时草原上五彩旗帜如霞云飘扬,蒙古包如点点珍珠,一片节日气氛。近年增加了马上射击、文艺体育表演、图片展览、电影放映、文教卫生宣传,以及庆丰收、交流生产经验、选举模范和进行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内容。

5 / 5

第18篇:蒙古族婚俗

婚俗

婚制: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聘婚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但仍有抢婚制的残余。

求亲: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新中国成立前,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或委托媒人到女家求亲,如果女家同意,就可以定亲。按蒙古族的传统婚俗,男方须多次向女家求亲,才能得到女家的许诺。后来形成了一句蒙古谚语:“多求则贵,少求则贱。”求亲达成协议后,由男方带上哈达、奶酒和羊五叉或全羊到女家“下定”。女家请亲友陪客人饮酒,表示正式定亲。

[2]

择吉日: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又称择喜日。男女两家定亲后,首先要请喇嘛占卜,选择吉日,确定结婚日期。吉日择定以后,由男家派媒人和亲友带上哈达、美酒、糖果等礼品,前往女家,同其父母商谈结婚事宜。谈妥后,男女两家开始准备婚事。

聘礼:聘礼的多少由男方家的经济情况而定。农区多以金银首饰、柜子、衣物为聘礼;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牲畜为聘礼。牧民视“九”为吉祥数,聘礼以“九”为起点,从“一九”到“九九”,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一头,取“九九”为长寿的意思,也可以择小于九的奇数,以

三、

五、七头牲畜为聘礼,但绝不能择偶数。

嫁妆:女家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通常是女方陪嫁的东西,比男方送给女家的东西多。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语:“娶得起媳妇,聘不起姑娘。”

娶亲:蒙古族的婚俗之一。过去,蒙古族的娶亲非常隆重,并保留着男到女家投宿娶亲的传统婚俗。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欢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也穿上节日盛装。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碰门羊”1只和其他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求名问庚:蒙古族娶亲的程序之一。求问新娘的姓名,又称讨封。娶亲者在女家投宿的晚上,要在新娘的闺房里摆设羊五叉或全羊宴,也叫求名宴。宴席上,大家戏耍新郎,逼他下跪或半跪,求问新娘的乳名或奶名。新娘羞怯不言,或故意不答。这时,由男方的祝颂人与女方的嫂子相互答辩,并唱对歌,直到女方说出真实乳名,求名宴才告结束。

刁帽子:也称抢帽子。蒙古族在娶亲途中,娶亲者和送亲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都想争先到家,成为优胜者。为此双方在途中要进行刁帽子竞赛。通常是送亲者想方设法把娶亲者的帽子抢过来,挑在马鞭上,或扔到地上,迫使新郎下马去拣,以影响其行速。具有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拜火:新娘娶到新郎家后,首先要举行拜火仪式,新郎新娘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

婚礼: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才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分别时,母女拥抱,痛哭,表示恋恋不舍。

第19篇: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民俗

蒙古族礼仪

蒙古族人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蒙古族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要献茶敬酒,主人敬酒时,客人应随即接住酒,能饮则饮,不能饮时便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若是过份推让,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遇有尊贵的客人来到,蒙古族人会将美酒斟在精美的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并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蒙古人不仅淳朴剽悍,而且非常讲究礼仪。茫茫草原,常常几十里、几百里没有人家。远行人饮食、居住都需要得到帮助,于是从远古一直把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礼貌待人,作为每个人都要遵循的礼俗加以沿袭。《蒙古秘史》有许多关于礼俗的记载。

蒙古族自古有 \"以西为大,以长为尊\"的习俗。7世纪以后,蒙古族部落从额尔古纳山林渡腾汲思海 (今呼伦池)西行,到了孛儿罕山(今肯特山)东麓的斡难河、客鲁涟河驻地游牧。从这个时候起,位于西方的孛儿罕山就成了蒙古人祭拜的圣山。成吉思汗每每把带子搭在肩上,把帽子夹在腋下,合十俯首,向孛儿罕山九叩头,乞求助佑。以西为大,就从这时开始的。

以西为大,主要表现在佛龛、祖像、墓地的方位和房间、坐席的位置上,蒙古人的佛龛、祖像都要供在毡包或房屋的西北角上;基地也是以西为大,按辈排列:房屋(包括毡包)及坐席也都以西为大。蒙古族无论在自家内,还是到别的家庭做客,都要注意辈份。住房,长辈要住西间。客人来了,不能坐在西炕上,客人吃饭时,客人要以礼请本家长者入席,而且长者要坐首席。

主人客人耍彻夜长饮时 (饮酒或饮茶),年轻的媳妇既不能回房睡觉,也不能到会客间里来,只能站在会客间门外,听候呼唤,随时应声进屋添酒、添茶、续水。这一切都被视为主人的家教。来了客人都要迎出门外。还要嘱家人监管狗。主客人相见,晚辈要向长辈屈右膝请安。客人由主人陪同走到门前,主人站在蒙古包或房子门外西侧,有手放在胸前,俯首微鞠,请客人先进。客人把马鞭要放到门旁,不能手提马鞭进屋。蒙古包内,对着包门的正面为上坐。其右方为妇人席,左方则为一般客席。客人如比主人辈份高,主人要让出自己座位,请客人坐正座。客人辈份此主人低则不能坐正座。客人走时,仍要以礼相送。

敬茶、敬烟。敬茶、敬烟是蒙古族接待客人的重要礼俗。敬茶,蒙古族饮茶风俗盛行于元以后。明清时几乎普及到每个家庭。牧区、半农半牧区多为奶茶,农业区多为红茶。敬烟,解放前多为鼻烟。到蒙古族家庭做客时,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拿出一个非常精致的小扁瓶给客人嗅一嗅,或者客人从 \"瓶\"中倒出一点 \"粉末\",用手指捻搓后用鼻吸人,这瓶就是鼻烟壶 (呼呼尔)。

随着黄烟、纸烟的盛行,吸鼻烟的逐渐减少了。在东部地区蒙古族中,到50年代中叶,鼻烟已基本绝迹。现今,在民间,老年人基本多吸黄烟。黄烟又名叶子烟。农村老人还使用烟袋。客人来了,主人取过客人的烟袋装上自家的烟给客人吸,客人也取过主人的烟袋上自己的烟回敬。

献\"德吉\",蒙古族把进餐时的第一口称为“德吉”(即首杯、首箸、首口之意)。吃菜、喝酒和饮茶的第一口,也被称为\"德吉\"。

¨德吉\"有 \"献德吉\"和\"要德吉\"两种。

蒙古族家庭里来客人进餐时 (或者饮茶),多是年轻人把第一杯酒献给客人,吃饭、吃菜也是请客人先动筷吃第一箸。

这就是献德吉 (蒙古族称之为\"德吉乌日根\")。

假如来客是年轻人,当他接 \"德吉\"后,也不首先自已享用,而是请本家长者享用,给长者斟酒、倒茶,在这里看出人的教养和尊长美德。

在没有客人自家吃饭时 (或用茶时),也总是请长者先动筷,先吃、先饮。如小孩晚辈无知在进餐时抢先动筷,就要受到父母或长者批评:\"怎么,你先要德吉了!\"(家庭内不叫献德吉,通称 \"德吉阿奔那\",其含意要德吉。)

节日时,有的家庭则是将 \"德吉\"献于已故的长者遗像前,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

献哈达

哈达原为藏族的礼敬用品。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拟指哈而言。但哈达成为蒙古族人民日常交往礼节中的礼敬用品,当在明末及清代随着喇嘛教的盛行,广泛流行起来。据说,北京崇文门的别称“哈达(德)门”,就是因为清代蒙古人进京拜谒时多为蒙古族的历史文化现象,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献\"哈达\",喇嘛教传入蒙古后,蒙古族中也有了献\"哈达\"这一礼俗。

哈达是喇嘛教礼敬用品,也是喜庆交往志贺礼品和哀悼丧葬的敬谒礼品。哈达长短不一,以白色为主(也有蓝色和黄色的),大都采用丝绸为料 (也有绢纱或普通的白布),有的上面要绣上\"八宝\"、\"云林\"等民间花纹。其长有的一尺三寸到三尺,也有的三尺以上。最长的达到九尺至一丈二尺,称 \"朗翠\"大哈达。

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的双手要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哈达要对折起来,折缝向着接受者,否则,即为失礼。献上哈达后下半跪请安礼,接受者再将哈达回献物主。 (2)婚娶礼俗

说亲下聘:男方的父母委托信赖的说亲人,择个好日子带上儿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说亲。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伙子就收下献上的哈达和带来的饼食,婚事就算定下来了。蒙古族往往以牲畜作为聘礼。蒙古族崇尚白色,也崇尚奇数,所以多半是送白色的奇数的马和羊作为聘礼。

婚礼仪式:蒙古族许多地方的婚礼是在傍晚时分开始的。男方到姑娘家接亲,女方先闭门不出,男方必须以羊碰门,叫“羊碰门”,而且男方善长说辞的人要与女家进行几个回合的交锋,才能进入女家;在叫做“沙恩吐宴”的宴席上,新郎和新娘要抢“羊嘎拉”,这“羊嘎拉”是成婚的重要标志,拿到“羊嘎拉”,新郎才算是放心。

东方快要发白时,接亲的队伍才同送亲的队伍一道往新郎家进发。路上送亲和迎亲的双方为争夺新郎头上的红缨帽,展开类似赛马的游戏,一路上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在离新郎家不远的地方,送亲的队伍停下,迎亲的队伍先回到家后,重新同新郎的父母亲人前来第二次迎接。婆婆为儿媳妇掀开盖头后,新郎和新娘进行神圣的祭火仪式,就是向院中点燃的火堆祭洒马奶酒,并向父母、主婚人、亲戚们一一行礼并敬酒。众人也会兴奋地唱起婚礼歌,跳起舞,并在宴会上表演各种趣味横生的婚礼节目。

(3)岁时节俗

蒙古族的岁时节俗主要有“白节”、“那达慕”、千灯节等。

蒙古族人民把春节称作“白节”。农历正月在蒙语中称为“查干萨日”(意为白月)。蒙古民族最崇尚的是白色,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这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有很详细的描绘。现代蒙古人也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晚上,全家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是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依次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白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

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前五名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摔跤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2]

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3]

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1、祭敖包

敖包,亦作“脑包”、“鄂博”。蒙古语音译,意为“堆子”。它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物体。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个别的圣地就是敖包。这种圣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领地建起来的假山。蒙古族祭祀敖包并崇拜有加,大概缘于古代的祭圣山。祭圣山又与成吉思汗时代不无关系。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没有抓住成吉思汗。蔑尔乞特人远去,成吉思汗下山后说:不罕山掩护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每日祝祷,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说完,即“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拜,酒奠而祷。”元代,忽必烈曾制典,封建皇帝与蒙古诸王,每年必须致祭名山大川。由于有的地方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群众就“垒石像山,视之为神”(见《蒙古风记》)。这种山只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头或土堆起来,所以蒙古语称“敖包”。

敖包是建立和祭祀,在古代比较简单。由萨满宣布,所谓的村落保护神选择某一座山或丘陵,作为自己的所在地。人们就在这个地方用土或石头建成堆子,举行若干圣化仪式,就算建成了敖包。这是一种土殿堂,每年一定时期,附近居民到这里来祭祀地方神,祈祷牲畜发展,人丁兴旺。礼毕,人们围坐在一起,喝马奶酒、吃羊肉、奶食等,并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三项文体活动。

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敖包和其他民间宗教风俗一样,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保存下来了。不管新宗教思想怎样传播,还是不了人民对敖包的崇拜和祭祀。因为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于是喇嘛们利用敖包的形式,加进了一些佛教的内容,使敖包成为喇嘛教们活动的组成部分。如写一些祭敖包的经文等。在佛教影响下敖包的建筑形式和圣化仪式也增添了很多佛教色彩。敖包本身也由过去的单个体变成了具有多层建筑的群体。最典型的是中央敖包两边分别建有六个小敖包的十三敖包。这十三个敖包相当于须弥山,其余十二个小敖包是十二“提布”,相当于世界个部分。祈祷和祭祀的对象也不于原始意义上的地方保护神,它既是水栖陵居的住处,也是向蒙藏地方一切神灵的祈祷和祭祀。

敖包的装饰也发生了变化。多层建筑的敖包每层都有一定的附属品和装饰品,各种野兽或鸟类的画像,还是挂各色布条。敖包中间植树丛,中央立杆为柱,顶安“嘎如迪”(凤鸟),加上印有经文的“风马图”幡,或按照古俗,在敖包两边竖立弓、矢、剑、长矛等兵器。

建敖包的地方多选择明快、雄伟且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敖包均有名称,其名大部分以所在之山名或地名定。内蒙古一些苏木、厂矿、牧场,也常以其境内或附近的敖包为名,如“查干敖包”、“白云鄂博”、“宝日敖包”等。

有人说,敖包是蒙古人祖先坟堆的象征,也就是说敖包是蒙古人的祖坟堆。这个说法很有趣,但却是不正确的。其实敖包在蒙古族萨满教观念里乃是神灵所居和享祭之地。不是埋祖宗的坟堆。据《蒙古秘史》记载,蒙古人安葬祖先的地方不叫“敖包”而叫“也可嘎扎日”,也就是祖茔地或祭祀祖先之地。如今的乌珠穆沁旗蒙古人仍保留着“也可嘎扎日”这个称呼。

第20篇: 蒙古族婚礼

蒙古族婚礼,是蒙古族为孩子成家立业而操办的一项重大礼仪活动。婚礼(蒙语称“好力牧”)是由喇嘛或长辈选定良辰吉日,隆重举行的结婚庆典。牧区婚礼一般持续三四天。

订婚

如果蒙古小伙子看上了哪家姑娘,在订婚前,要托媒人带着象徵和谐、甜蜜、旺盛的白糖、茶叶等物品,用一块白手巾包着前去撮合,若女方收下,婚事则可以进行。女方收下订婚礼后,男方还要向女方送三次酒,如女方将这三次酒全部收下喝掉,这件婚事便确定下来。

当接近婚期,男方要给女方送一次礼,一般是煮整羊一只,还有酒、茶、哈达。女方对送礼者热情招待,双方祝酒,口颂吉祥语句,对歌庆贺。

娶亲

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祝颂人也穿上节日盛装。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碰门羊”1只和其他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遭。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新娘上接亲车之前,要举行告别仪式。新郎新娘首先跪拜火神。跪拜结束后,新娘不能主动上车,而是哭着和父母依依不舍。此时,祝颂人前来用诗歌的形式劝告新娘。

母亲端过一碗鲜奶,一边安慰一边让她喝,但姑娘不能全喝,只喝一点儿,表示姑娘给娘家留口福。随后母亲把剩下的奶子往上洒向四边八方。

这时新郎过来把新娘推进大蓬车里,接送新娘的队伍离新郎家不远时,便要停要下来休息。这时新郎和伴郎先回去报信,然后新郎换骑快马,领着迎亲人马前来迎接。

婚礼

蒙古族很注重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的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

拜火

蒙古族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娘娶到新郎家后,首先要举 行拜火仪式,新郎新娘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 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杜尔伯特蒙古族的拜火仪式别具一格。当新娘进入婆家后,院子里垒着一堆旺火,新郎和新娘要一齐往火里祭洒奶酒,并跪拜叩头。旁侧站着司仪诵念《火的赞词》:圣主成吉思汗发现的火石,诃额仑母夫人保存下来的火种,用洁白的哈达、奶酒祭祀,民族之火从古到今。请新郎新娘祈祷吧! 神火是你们婚配的见证;请新郎新娘叩头吧! 佛光为你们接代传宗。求名问庚

蒙古族娶亲的程序之一。求问新娘的姓名。又称讨封。是一场有趣的戏耍活动。娶亲者在女家投宿的晚上,要在新娘的闺房里摆设羊五叉或全羊宴,也叫求名宴。新郎和娶亲者,新娘及其兄嫂、姐妹们,皆为同辈,参加此宴。宴席上大家戏耍新郎,逼他下跪或半跪,求问新娘的乳名或奶名。新娘羞怯不言,或故意不答。新娘的嫂子和姐妹们也不作答,有意拖延时间。这时由男方的祝颂人与女方的嫂子相互答辩,并唱对歌,直到女方说出真实乳名,求名宴才告结束。求名问庚,实际上是一场智力竞赛,以此表达蒙古族青年男女的聪明智慧。 刁帽子也称抢帽子。

过去蒙古族在娶亲途中,娶亲者和送亲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都想争先到家,成为优胜者。为此双方在途中要进行刁帽子竞赛。通常是送亲者想方设法把娶亲者的帽子抢过来,挑在马鞭上,或者扔到地上,迫使新郎下马去拣,以影响其行速。娶亲者彼此掩护,而不让送亲者抢去帽子。一路上,你追我赶,互相嬉戏,具有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蒙古族的婚姻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经历了由原始社会的群婚制逐渐发展到族外婚的阶段,形成了适合于蒙古族不同时代的生活环境与生产条件的婚姻形式。

族外婚姻制

从《蒙古秘史》的记载看,成吉思汗的十世祖朶奔篾儿干的妻子阿阑豁阿娶自豁里秃马惕部,九世祖孛端察儿的妻子出于札儿赤兀惕部。这些都是族外婚的具体表现。这种族外婚是人类婚姻制度演变过程的文明标志。在蒙古族中由于早已形成了族外婚的制度,娶亲时必须到遥远的地方向无血缘关系的氏族求婚。但求婚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用彩礼聘娶,有的则是用抢婚的方式娶亲。蒙古族在这种族外婚的制度下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婚俗形式。 ?

从舅族家娶亲 ?

从舅族家娶亲,作为族外婚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舅族家娶亲在蒙古族婚俗中是较为普遍的。帖木真9岁时,也速该把阿秃儿欲自其舅族之诃额仑母家,斡勒忽讷兀惕百姓处聘女,携帖木真以往。路途中遇翁吉剌歹部德薛禅,与其定亲,成吉思汗后来娶翁吉剌歹部德薛禅之女孛儿帖为夫人。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继承人当中有几十个皇帝都是从翁吉剌歹部娶亲。这种从舅族家娶亲的婚姻习俗,使作为亲家的两个部族之间亲上加亲,世代友好相处。这一婚俗形式在蒙古族聚居的某些地区一直延续至今。

入赘婚

蒙古族婚礼

入赘婚又称赘婿。这种婚俗是母系社会从妇婚姻形式的延续。蒙古语中的“女婿”一词叫做“呼日根”,这个词正是从蒙古语动词“送”而来的。所以它本身就含有男方被送到女方家的意思。

这种婚姻形式到了以父系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后,一直延续下来。特别是在女方无男子继承父业或者男方因贫穷无力娶亲的情况下,均采取这种形式。入赘的女婿要担负女方家的生活重任,生的孩子要继承女方家的香火。因此,男方有时还要改姓,成为女方家真正的成员。

蒙古族的入赘婚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永久性的,一种是非永久性的。前者必须一辈子生活在女方家,后者则三年、五年、十年不等,期满后可携带妻子回父母家,但必须把所生的第一个男孩留在女方父母家。这种入赘婚主要在贫民中流行。它体现了蒙古民族在婚姻上进行互助的美德。

抢婚制 ?

抢婚制是产生于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阶段。这种婚俗主要通过战争获取被占领者的妻女或者在平时用武力抢夺其他部族的女子。从《蒙古秘史》的记载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上述两种抢婚方式。如:成吉思汗征服了篾儿乞、塔塔、克烈、乃蛮等部后,就掳其妇女做妻妾。又如:成吉思汗父亲也速该的结发妻子原是篾儿乞部的也客赤列都从斡勒甸纳兀惕部娶来的,在迎亲的路上,被也速该兄弟三人抢走。据《蒙古秘史》等史料记载,当时各部之间的抢婚是非常盛行的。为此常常引起各部族之间的相互仇视和部族战争。这种抢亲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男性的英雄气概。因此,直到近代,在蒙古族婚礼习俗中留下了抢亲的某些痕迹。如:在近代有些地方婚俗中,来接新娘的接亲队,来到女方蒙古包前,对着蒙古包的左哈那举行若似射箭的仪式。这时新娘早已藏在亲朋家。当接亲队找到新娘时,新娘则骑马逃跑,新郎随后追赶,抓到新娘后才举行婚礼。这种模拟抢亲的形式,在蒙古族巴尔虎、察哈尔、阿拉善、苏尼特等地的婚俗中都以不同的形式保留至今。

聘婚制

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 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 一个男子同时和几个女子结为夫妻关系的婚姻形式现已废弃。蒙古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或封建王公贵族常以纳妾为俗。

一男一女结合成夫妻的婚姻形式是蒙古族群众历来的婚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抢婚或包办买卖婚姻逐渐被淘汰,男女自由恋爱、自愿结合的新婚俗已蔚然成风。

求亲

求亲,是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以定亲。

?

聘礼 ?

聘礼,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的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根据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畜牧为聘礼。

嫁妆 ?

嫁妆,女方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

娶亲 ?

娶亲时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到女方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父或姑父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遭。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

拜火

拜火,蒙古族婚礼中的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娘、新郎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

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顺时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席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

?

认亲 ?

婚宴往往延续两三天,亲友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通常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新娘家要来人,看望新娘和拜见新郎家的亲属。来者多为姑姑、嫂嫂等人,她们各带礼品或食品来到新郎家举行认亲仪式。新郎家设宴款待,男女双方彼此相识,相互问安敬酒,充满着热情洋溢的景象。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doc》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