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词

2022-05-26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讲解-颜色词

1. 分类(包惠南,2004:162)

1)基本颜色词(basic color words):赤橙黄绿青蓝紫

2)实物颜色词(colors of objects):金黄(gold),银白(silver),桔红(orange-red),苹果绿

(apple-green)

3)色差颜色词(color words in shades):浅蓝(pale blue),鲜红(bright red),深黛(deep blue) 宝石(gems):绿宝石 emerald;红宝石 ruby;蓝宝石 sapphire

2.颜色词的翻译方法

有些颜色词的文化意义在两种语言中差别较大,有不同的内涵和联想,从字面直译经常造成误解。翻译时一般要省略颜色,采用意译的方法传达出意义。如果是专门介绍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或刻意保留这种文化形象,可以直译,有时要加注释,方便接受者理解。

3.语义比较

RED (陆谷孙)

1)喜庆,危险;意译

red carpetroll / lay out the red carpet for 隆重欢迎某人

a red-carpet visitor 上宾;a red-carpet reception 隆重的接待

red-letter day好日子

red alert紧急警报

red-handed当场抓获be caught/ taken red-handed with the loot

red ink陷入亏损/赤字go into red ink

red tape; red-tapism繁文缛节;官僚作风

redbrick红砖大学;新兴大学,与Oxbridge 比较而言

2) 色彩;直译

Red sky at night, shepherd’s delight,朝霞不出门,

Red sky in the morning, shepherd’s warming.晚霞行千里。(包惠南,2004:164) red-eye flight红眼航班

red-light district 红灯区

red head红发女郎

比较:red skin印第安人(意译)

Red Power印第安人权力运动

black power 黑人权力运动

红色 (新时代)

1) 和吉祥好运有关;意译

红榜honor roll,中了红榜 in the honor roll

红运good luck

红人favorite with sb (in power)

红得发紫extremely popular

红极一时enjoy great popularity for a time

红白喜事red and white affairs—weddings and funerals

红光满面in ruddy health

红尘world of mortals, vanity fair:

看破红尘see through the vanity of the world ;

远离红尘 away from the madding crowd [Shakespeare 语]

红颜薄命beautiful women are ill-fated

2) 和色彩相关;意译

红头文件official document

红绿灯traffic lights

红眼green-eyed, jealous

红糖brown sugar

红茶black tea

红豆red bean shrub; love peas

红豆杉Chinese yew

3)和色彩有关;直译,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译文读者接受

红包money in a red envelop as a gift; red packet 陆谷孙字典收入该条目

红军Red Army

红卫兵Red Guards

红领巾red scarf worn by the Young Pioneers

YELLOW (陆谷孙, LDCE)

1)丰富的文化意义时,意译

yellow-bellied胆小(cowardly, not brave)

You’re yellow.胆小鬼

He’s got a yellow streak in him.他有点胆小。

yellow dog卑鄙小人;不加入工会的工人

yellow look尖酸多疑的眼神

yellow journalism pre哗众取宠的低俗出版物

yellow boy金币

2)和颜色相关;直译

Yellow Peril黄祸

Yellow Pages黄页

yellow book黄皮书(法国政府议会的报告、文件)

黄色 (新时代)

1)和色情有关,英文blue有类似用法,如blue film

黄色电影 pornographic movies

黄色书刊 pornography; obscene publication

黄色歌曲 lewd songs

2)和权势有关

从唐朝黄色便成为皇室专用色彩(秦朝为黑色),体现在建筑上,皇宫寺庙用红黄色调,王府官宦用蓝绿色调,民居只能用黑白灰。天坛是个例外,主调为蓝,因为皇帝是天子,相对降为蓝色。(参见包惠南,2004:184)

英文和皇族有关的颜色是紫色,也是源自衣服的颜色;蓝色也和贵族有关,来自西班牙语,因为某些自命血统更纯正的西班牙古老贵族中人的静脉比其他肤色较深的人看起来更蓝,如: 黄袍加身be made / make oneself emperor

黄道吉日auspicious day; lucky day

3)和颜色无关,意译

黄梅天rainy season

黄牛scalper

黄包车rickshaw

黄昏恋love between old people; twilight love

4)有些词组是从英文直译的,回译

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

黄金时代golden age比较:黄金时间prime time

练习答案:颜色词

GREEN

1)颜色;直译;西方文化对中文的影响,如:“开绿灯”表示通行,这是西方文化的影响。 green light 绿灯;green card 绿卡;green peace 绿色和平组织

2)和自然环境有关;意译

the green revolution发展中国家农业增产的科技活动

green thumb (A)/ green fingers (B)擅长园艺

green belt城市周围的绿化带

greenhouse effect温室效应

3)和青春年少有关;意译

a green hand 新手;the green years 青春岁月;in the green tree处于佳境

4)和钱有关;意译

greenback (old)美钞(an American banknote)

green power金钱的力量/威力

greenmail兼并恐吓,blackmail的类推词,the practice of buying up enough stock in a

company to threaten a hostile takeover, thereby he company’s management to buy the shares back at an inflated price if they are to retain control of the busine

5)巨大的文化差异;意译

green with envy嫉妒

the green-eyed monster忌妒心

in a green rage怒气冲天 (陆谷孙)

Green Hat1920年英国畅销小说,Michael Arlen, 女主角喜欢戴绿色时装帽,放浪不羁的

新时代女性,为爱情死于非命。MGM搬上银幕,嘉宝主演

绿

1) 意译

绿帽子 cuckold one’s husband绿衣使者 postman

2)直译

绿茵 green meadow 比较:绿茵场football field

绿豆糕 mung bean cake (green bean 是豆角)

绿水青山 green mountains and blue waters; green streams and blue hills

Blue

once in a blue moon不常发生的事

a bolt from the blue突如其来

He is down with the blues.他情绪低落。忠诚的

the editor’s blue pencil编辑的修改(不同于中国用红笔)

a blue-sky research project没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项目

Bluegra State肯塔基州(盛产bluegra六月禾)

blue-gra music乡村音乐(源于美国南部的乡村音乐,常用弦乐器伴奏) blue chip 蓝筹股;blueprint蓝图;blue book蓝皮书,英政府报告

bluestocking女才子(原子18世纪中期伦敦一个文学团体Blue Stocking Society) blue ribbon一流的(以前比赛中第一名得蓝绶带)

其他颜色

pink slip 解雇通知;pink elephant醉酒、吸毒后的幻觉;

purple prose 文章修辞过分艳丽;粗俗文字purple meage/patch沉闷的文章中精彩的一段

grey mare

推荐第2篇:形容颜色的词

红:

红色;朱红;粉红色;梅红;玫瑰红;桃红;樱桃红;桔红色;石榴红;枣红色;莲红色;浅莲红;豆红;辣椒红;高梁红;芙蓉红;胭脂红;鲑鱼红;玳瑁红;海螺红;宝石红;玛瑙红;珊瑚红;金红;铁红;铁锈红;铬红;砖红;土红;紫红(酒红);深紫红;棕红; 暗红;鲜红;绯红;米红;深红;淡红;墨绛红;暗绛红;浅绛红。品红、紫红、桃红、朱红、赤红、银红、殷红、绯红、深红、火红、暗红、鲜红、艳红、亮红、粉红、米红、棕红、浅红、血红、淡红。 蓝:

靛青;蓝色;天蓝、蔚蓝;月光蓝;海洋蓝;海蓝;湖蓝;深湖蓝;中湖蓝;冰雪蓝;孔雀蓝;宝石蓝;粉末蓝;藏蓝;海军蓝;宝蓝;墨蓝;紫蓝;浅紫蓝;青蓝;深灰蓝;深蓝;鲜蓝;中蓝;浅蓝;淡蓝;亮蓝;湛蓝;海蓝。 绿:

绿色;豆绿;浅豆绿;橄榄绿;茶绿;葱绿;苹果绿;森林绿;苔藓绿;草地绿;灰湖绿; 水晶绿;玉绿;石绿;松石绿;孔雀绿;墨绿;墨玉绿;深绿;暗绿;青绿;碧绿;蓝绿;黄绿;灰绿;褐绿;中绿;浅绿;淡绿;新绿、翠绿、嫩绿、浅绿、深绿、青绿、葱绿、黄绿、暗绿、明绿、亮绿、鲜绿、草绿、墨绿、水绿。 黄:

橙色;黄色;深桔黄;浅桔黄;柠檬黄;玉米黄;橄榄黄;稻草黄;芥末黄;杏黄;蛋黄;藤黄;象牙黄;日光黄;土黄;砂黄;金黄;深黄;棕黄;青黄;灰黄;米黄;嫩黄;鲜黄;鹅黄;中黄;浅黄;淡黄;杏黄、土黄、梨黄、橘黄、橙黄、金黄、米黄、嫩黄、淡黄。 紫:

紫色;紫罗兰色;紫水晶色;葡萄紫;茄皮紫;玫瑰紫;丁香紫;墨紫;绛紫;暗紫;乌紫;蓝紫;鲜紫;深紫;浅紫;淡紫;淡白紫。

灰:

灰色;银灰色;炭灰色;烟灰;雾灰;黑灰。

黑:

黑色;炭黑;暗黑;漆黑;墨黑;油黑。 白:

白色;象牙白;牡蛎白;珍珠白;玉石白;银白;羊毛白;乳白;米白;雪白;灰白;纯白;本白;粉红白;浅紫白。 杂色:

金色;银色;青古铜色;青莲;雪青;驼色;米色;卡其色;奶油色;豆沙色;水晶色;荧光色;彩虹色;棕色;茶褐;淡褐;咖啡;琥珀色。 翠绿 鹅黄 天蓝 血红 米白 丹紫 火红 桔红 湖绿 草绿

三字词语(ABB)

白花花 白茫茫 白皑皑 白嫩嫩 白生生 白蒙蒙 亮晶晶 亮铮铮 亮闪闪 黑乎乎 黑洞洞 黑压压 黑漆漆 黑糊糊 黑油油 黑幽幽 黑压压 黑生生 红艳艳 红彤彤 红通通 红殷殷 金灿灿 金亮亮 黄澄澄 黄灿灿 绿油油 绿森森 绿莹莹 绿茸茸 绿茵茵 灰蒙蒙 青幽幽 粉扑扑 蓝盈盈 蓝幽幽 蓝湛湛 蓝晶晶 紫微微 紫盈盈

海蓝色 草绿色 花红色 柳绿色 油黑色 墨黑色 杏黄色 桃红色 湛蓝色 藏青色 灰白色 朱红色 赤红色 黄白色 白花花 绿油油 黑黝黝 蓝幽幽 蓝湛湛 黑漆漆 红彤彤 绿油油 黄澄澄 红艳艳 黑乎乎 黑洞洞 白皑皑 绿莹莹 金灿灿 四字成语: 【黑】字成语

黑里透红、黑白分明、黑不溜秋、黑灯瞎火、黑咕隆咚、黑白颠倒、黑云压城、指黑道白、月黑风高、漆黑一团、颠倒黑白、混淆黑白、白山黑水、白天黑夜、昏天黑地、粉白黛黑、天昏地黑、起早摸黑、一团漆黑 【白】字成语

白手起家、白云苍狗、白日升天、白日衣绣、白衣卿相、白头如新、白驹过隙、白璧无瑕、数白论黄、黑白分明、白里透红、白眉赤眼、白面书生、白衣秀士、白发苍髯、白发皤然、白山黑水、白天黑夜、粉白黛黑、平白无故、白璧微瑕、白日做梦、白头偕老、白不呲咧、白头齐眉、苍白无力、月白风清、齿白唇红、不白之冤、洁白无瑕、阳春白雪、恶叉白赖、赤口白舌、黄童白叟、颠倒黑白、混淆黑白、襟怀坦白、唇红齿白、真相大白、沉冤莫白、一清二白、一穷二白、指黑道白、一身清白、青红皂白、半文半白、不分皂白 【红】字成语

红装素裹、红颜薄命、红花绿叶、红不棱登、红男绿女、红情绿意、红红绿绿、红豆相思、红紫夺朱、赤子之心、赤口白舌、赤口毒舌、赤贫如洗、赤日炎炎、赤舌烧城、赤绳系足、赤体上阵、赤地千里、赤胆忠心、朱紫相夺、朱唇玉面、朱唇皓齿、朱楼碧瓦、朱楼绮户、面红耳赤、唇红齿白、灯红酒绿、大红大绿、纷红骇绿、嫩红娇绿、青红皂白、红红绿绿、桃红柳绿、愁红惨绿、近朱者赤、纡朱拖紫、纡朱怀金、传波红叶、白眉赤眼、姹紫嫣红、白里透红、万紫千红、黑里透红、柳绿花红、齿白唇红、金无足赤、近朱者赤、红紫夺朱 【绿】字成语

绿肥红瘦、绿叶成荫、绿衣使者、绿林好汉、绿草如茵、绿水青山、绿荫如盖、柳绿花红、红花绿叶、红男绿女、红情绿意、红红绿绿、视丹如绿、橙黄桔绿、大红大绿、灯红酒绿、纷红骇绿、红红绿绿、花红柳绿、嫩红娇绿、山青水绿、油光碧绿、桃红柳绿、愁红惨绿 【青】字成语

青梅竹马、青黄不接、青云直上、青出于蓝、青州从事、青蝇吊客、青红皂白、青面獠牙、山青水绿、山青水碧、青山绿水、青史留名、青灯黄卷、青梅煮酒、平步青云、绿水青山、功标青史、黄卷青灯、名垂青史、炉火纯青、冬夏长青、四季长青、万古长青 【黄】字成语

黄袍加身、黄粱一梦、黄钟大吕、黄卷青灯、黄花晚节、黄粱美梦、黄道吉日、黄童白叟、黄口孺子、黄雀伺蝉、黄旗紫盖、青黄不接、姚黄魏紫、面黄肌瘦、橙黄桔绿、飞黄腾达、杳如黄鹤、一抔黄土、一枕黄粱、碧落黄泉、紫冠黄旗、信口雌黄、数白论黄、人老珠黄 【蓝】字成语

蓝田生玉、筚路蓝缕、青出于蓝 【紫】字成语

紫气东来、紫冠黄旗、姹紫嫣红、万紫千红、红紫夺朱、朱紫上夺、黄旗紫盖 姚黄魏紫、纡朱拖紫 【灰】字成语

灰心丧气、灰不溜丢、灰飞烟灭、灰头土脸、心灰意冷、槁木死灰、万念俱灰、心如死灰

推荐第3篇:颜色词研究综述

颜色词研究综述

-----浅析近年来中外颜色词的横向研究成果

0998112021

黄喜梅

【摘要】颜色词是人类的色彩感知用自然语言表达和固定下来的结果,一直以来,人们对颜色词的研究充满浓厚的兴趣。古今中外,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等对人的色彩感知和颜色词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检索技术的改进,颜色词这方面研究成果倍出。这里笔者检索了2008年以来颜色词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中的观点进行分析研究,对在横向上做相应的对比,希望能对相关颜色词的研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字】颜色词

横向

引言:人们的色彩感知用自然语言表达固定下来就是自然语言中的各类颜色词语,翻阅相关的颜色词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对颜色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不同语言颜色词的多少、自然语言基本颜色词的数量、不同颜色词色彩义文化义对比研究等等。下面将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做出较为细致的分析探究。

因为人们的色彩感知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一种语言的词汇单位里颜色词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对于颜色词的研究成果更是汗牛充栋,这里我主要检索了2008年以来有关汉语和其他外语中颜色词的分析研究成果,我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大体上包括:汉语和其他外语颜色词在结构组成和语境运用这两个方面,下面就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归类分析。

一、从结构组成上中外颜色词的对比研究成果

总体上对比而言,中外学者对颜色词在结构组成这方面的研究比语境运用上的研究少,这主要是因为每一种语言的词汇组成在结构上各有特性,除了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以外,大多语言词汇的横向结构组成没有统一的分析研究标准,作为一种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颜色词更是如此。所以,颜色词的横向对比研究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在中外颜色词结构组成的对比研究上,发表在2009年5月第7卷第3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上的《汉语与越南语颜色词结构特点比较》这篇论文有较为全面而又中肯的研究。这篇论文的作者是越南留学生裴氏翠芳,论文中作者按照音节对汉越颜色词进行了分类,分成颜色单词和颜色复合词(这里依原文作者的名称) ,并且主要对颜色复合词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最后作者的结论:汉语和越南语颜色词的构词法及其灵活,丰富多样,颜色词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色彩体现着每个民族对事物的细致观察,颜色词的丰富多彩增加了词汇量也给各种语言带来了文学绘画美。汉越颜色词的构词法有差异也有相同之处,在汉语教学过程中这些差别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关此类研究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上面较为常见,往前看此刊在2009年3月第7卷第2期上有云南师范大学教师王丽娟和王渝光的《汉泰语颜色词构词对比研究》,在这篇论文里作者基于在泰国的教学实践,对汉泰语颜色词构词进行对比研究,指出汉泰语颜色词构词类型的异同。相同的是:汉语、泰语均属于汉藏语系,同属词根语,汉泰语的词类构词法几乎完全一致,而且汉泰语颜色词在构造颜色词时都采取“借物呈色”和“通感”等方法。所不同的是汉语偏正结构的定语在中心语之前,泰语偏正结构的定语在中心语之后。

二、从语境运用上看中外颜色词的对比研究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文字词汇作为有声语言的有效载体,无疑也是人类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都知道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而人类的思维感情又是通过各种具体语言词汇的运用表现出来的,因此具体语言中的词汇在运用中往往表现出某种共性,这就不难回答为什么中外颜色词的对比研究在语境运用这方面远远多于结构组成方面。

在中外颜色词具体语境运用的对比研究这方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魏恒毅老师的《中西颜色词使用》在宏观上通过对中西方颜色词的异同使用的分析,揭示了颜色词的丰富内涵。作者意在希望减少因为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词不达意甚至误会。作者还重申了正确使用颜色词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的语境运用颜色词,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利于跨文化交流。从宏观上看中外颜色词运用上的对比研究这方面,西安工业大学外语系的刘蓓老师的《英汉颜色词的文化迥异》和前文魏恒毅老师的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刘蓓老师的研究更着力于细节,她先对颜色词做出相应的分类,围绕基本颜色词和实物颜色词两个中心轴进行研究,具体揭示了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最后刘蓓老师认为要实现不同文化范围的和谐交流就要求我们真切地了解与使用该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土人情,并把握和细究颜色词语的意义,包括许多微妙、特定的象征意义,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不断促进和加强两者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外颜色词在语境运用上的对比研究还有很多。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外语系的张宗久老师的《英汉颜色词修辞色彩比较研究》(发表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1第24卷第一期)认为颜色词的使用和人们的认知程度密切相关,更重要的他认为此前关于颜色词的研究多以强调差异为主,张宗久老师则强调在使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时,应该兼顾颜色词修辞功能的差异和共同点。我比较认同张老师这一说法,我觉得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跨语言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还有西安财经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郭宇昕老师的《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这篇论文通过对常见的颜色词的逐一分析,就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几种基本颜色词进行了探讨。明确了颜色词在不同民族及国家中不同的内涵及象征意义.有助于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克服语言文化方面的障碍.从而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更大的成功,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吉首大学邓克风老师的《谈颜色词的英汉文化内涵》通过英汉语言中常见的颜色词white,black,gl\'een,blue的对比分析,研究了颜色词所反映出的中西文化的不同内涵,最终作者的落脚点和大多数学者一样都是促进成功有效的跨文化言语交际。

另外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的陈玲美老师的《中英文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这篇论文作者先就英汉基本颜色词的含义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揭示出中英两国颜色词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通过分析研究,作者强调我们在学习和翻译不对等的英汉基本颜色词时,要特别注意民族文化的差异和习惯表达方法,“灵活地运用释义法、直译加注法、换色法、增色法和减色法”才能忠实地表达源语的思想感情,也符合目标语人民的语言习惯,避免交际障碍,进而有效的推动跨文化交际。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的宋玉芳老师的《浅谈中英颜色词翻译》,从文化底蕴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这两个方面,反映不同的民族语言在使用颜色词上的不同之处。宋老师的认为为了避免在文化交往中出现误会,在使用和翻译颜色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同的文化背景,根据语境,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这样才有助于人们更有效的进行跨文化交流,并有助于促进英汉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吴桐老师的《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中英文颜色词研究》这篇论文里,吴老师认为中英两种语言的对应颜色词往往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为跨文化交际增加了难度。他主要分析了中英两种语言中对应颜色词之间文化内涵的异同,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这篇论文里吴老师通过对中英颜色词的种类数量的细致列举提到了一个新的看点:我们该如何面对并且考察在全球化语境下差异融合的现象,“差异融合”这一说法在颜色词的研究上还比较少见,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吴老师研究的最后的落脚点是:中西方民族在生活环境、历史沿革、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使中英对应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迥然有别。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的李玲老师的《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也是着重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英汉颜色词的差异。李玲老师认为英汉两种语言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的不同,因此翻译时涉及的不仅是两种语言文字,更是两种文化。英汉两种语言的颜色词又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所以在翻译颜色词时必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翻译的时候要深入研究,细致观察,准确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捕捉到颜色词的言外之意,翻译时才能游刃有余,翻译出的颜色词才会“无颜”但是丰富。

以上研究成果主要集英汉颜色词的研究上,而且在研究结果上大多都归结在文化差异上,不论是各位老师从哪个角度入手,最后基本都会回归到文化差异这一主题上,在研究目的上最后的归结点基本围绕着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和两种语言的互相翻译上。总的来说,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吧。在检索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怀化学院外语系的崔曦老师《英汉颜色词及其象征意义研究》和以上的研究有所不同,崔曦老师的研究着重在英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上,这篇论文里对“颜色词象征意义”的研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崔曦老师立足英汉两种语言,说明了英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诚然,文化的差异是两种语言颜色词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但是当文化上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从另一个角度进行研究则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另外,我们发现在中外颜色词的研究上,基本主要集中在英语和汉语之间。这可能主要是因为现在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使得中国境内“英语热”现象不断升温。出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从中国学者的角度出发,中外语言之间的研究必然是重心在英语和汉语之间。相对而言,其他语言和汉语之间的研究比较少,在资料库我发现了姬新利老师的《中日基本颜色词及其文化内涵比较》,这篇论文比较细致的分析了五种基本颜色在中日颜色词中的区别。中日两种语言的颜色词都十分丰富,但在文化内涵和表现上毕竟是存在差异的,作者通过分析比较这些差异,意在从侧面探求中日两国文化的渊源,这种英语以外其他语言和汉语之间的对比研究比较少,蓦然看到这些学术研究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之外,也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这种语言之间的横向研究,在学术素养积淀到一定程度时我希望自己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检索资料库,我发现颜色词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中外颜色词的对比研究这方面的专著也相当多。作为一个喜欢语言的学生,我比较喜欢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因此我着眼于中外颜色词之间的对比研究,整理了一部分相关的研究成果,总结概括并且相应的表明了自己的简单看法。另外我还参考了李红印老师的《现代汉语颜色词研究》这本书,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目前颜色词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主要有:颜色词的转义、象征义和联想义的研究;颜色词跨语言比较研究;组合型颜色词集合的研究等等。本科毕业之后我想更深入的学习这方面,在更进一步的学习之后我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学者一样,对这些语言现象有更深层次上的分析研究。 后记:生活中学习处处存在,完成一篇论文或者综述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确立选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直到提炼各家精华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不只是一个收获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收获知识和掌握方法这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学习,特别是在自己喜欢的语言学领域中,这样的学习是必要而又必须的。我非常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课堂上听了老师对语言和文化问题的讲解,在加上课下在写论文的过程中自己主动这样学习,更加深了我对语言和文化的兴趣。谢谢老师一学期的悉心教导,自己本身就对语言有极大地兴趣,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能坚持一直走下去。

参考文献:

《汉语与越南语颜色词结构特点比较》 裴氏翠芳

《汉泰语颜色词构词对比研究》

王丽娟

王渝光

《中西颜色词使用》魏恒毅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迥异》刘蓓 《英汉颜色词修辞色彩比较研究》张宗久 《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郭宇昕 《谈颜色词的英汉文化内涵》邓克风

《中英文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陈玲美 《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中英文颜色词研究》吴桐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李玲 《英汉颜色词及其象征意义研究》崔曦 《中日基本颜色词及其文化内涵比较》姬新利 《现代汉语颜色词研究》李红印

推荐第4篇:形容颜色的词

115030127.doc

形容颜色的词

红黄蓝绿青橙紫

一、红色类

红色;朱红;粉红;梅红;桃红;桔红;枣红;莲红;金红;铁红;镉红;铬红;砖红; 土红;均红;茜红;洋红;品红;猩红;油红;棕红;暗红;鲜红;血红;银红;殷红; 火红;艳红;花红;亮红;浅红;绯红;米红;深红;淡红;赤红;紫红(酒红);

玫瑰红;樱桃红;石榴红;浅莲红;豉豆红;辣椒红;高梁红;芙蓉红;血牙红;胭脂红;鲑鱼红; 玳瑁红;海螺红;宝石红;玛瑙红;珊瑚红;铁锈红;郎窑红;釉底红;深紫红;深藕红;墨绛红; 暗绛红;浅绛红;威尼斯红;法国红;玫瑰紫红;

二、黄色类

杏黄;蛋黄;藤黄;石黄;土黄;砂黄;金黄;铁黄;镉黄;铬黄;钴黄;深黄;暗黄;

棕黄;青黄;灰黄;米黄;嫩黄;鲜黄;鹅黄;中黄;浅黄;淡黄;梨黄;橘黄;橙黄;

柠檬黄;玉米黄;橄榄黄;樱草黄;稻草黄;芥末黄;鳝鱼黄;象牙黄;日光黄;杏黄色;黄白色;

三、蓝色类

靛青;蓝色;天蓝、蔚蓝;海蓝;湖蓝;铁蓝;钴蓝;品蓝;靛蓝;菘蓝;藏蓝;宝蓝; 墨蓝;绿蓝;紫蓝;青蓝;深蓝;暗蓝;鲜蓝;中蓝;浅蓝;淡蓝;湛蓝;亮蓝;海蓝; 月光蓝;海洋蓝;海水蓝;海军蓝;深湖蓝;中湖蓝;浅湖蓝;清水蓝;冰雪蓝;孔雀蓝; 宝石蓝;粉末蓝;石磨蓝;浅紫蓝;深灰蓝;藏青色;碧穹蓝;天晴蓝;清湛蓝;水色蓝; 天河蓝;湖水蓝;天青蓝;冰寒蓝;烟波蓝;淡霭蓝;夕雾蓝;天空蓝;北京蓝;士林蓝; 普鲁士蓝;

四、绿色类

绿色;豆绿;茶绿;葱绿;草绿;湖绿;水绿;玉绿;石绿;墨绿;深绿;暗绿;青绿; 碧绿;蓝绿;黄绿;灰绿;褐绿;中绿;浅绿;淡绿;新绿;翠绿;嫩绿;明绿;亮绿; 鲜绿;草绿;柳绿;

五、青色类

青色;豆青;花青;茶青;葱青;天青;霁青;石青;铁青;蟹青;蛋青;影青; 黛青;群青;伟青;暗青;藏青;靛青;大青;粉青;鲜青;浅青;淡青;鳝鱼青;

六、橙色类

橙色;黄色;深桔黄;浅桔黄;

七.紫色类

紫色;钴紫;墨紫;绛紫 ;暗紫;乌紫;蓝紫;鲜紫;深紫;浅紫;淡紫;青莲;雪青;丹紫

紫藤色;葡萄紫;茄皮紫;玫瑰紫;丁香紫;淡白紫;深青莲;墨绛红;暗绛红;紫水晶色;紫罗兰色;

八.黑色类

黑色;炭黑;碳黑;铁黑;土黑;煤黑;油黑;墨黑;棕黑;暗黑;漆黑;青黑;深黑;古铜黑;橄榄黑;

九.白色类

白色;银白;铅白;锌白;乳白;米白;雪白;灰白;青白;纯白;本白; 象牙白;牡蛎白;珍珠白;玉石白;锌钡白;羊毛白;粉红白;浅紫白;

- 1

115030127.doc 【蓝】字成语

蓝田生玉 筚路蓝缕 青出于蓝

【绿】字成语

绿肥红瘦 绿叶成荫 绿衣使者 绿林好汉 绿草如茵 绿水青山 绿荫如盖 柳绿花红

红花绿叶 红男绿女 红情绿意 红红绿绿 视丹如绿 橙黄桔绿 大红大绿 灯红酒绿

纷红骇绿 红红绿绿 花红柳绿 嫩红娇绿 山青水绿 油光碧绿 桃红柳绿 愁红惨绿 绿波翻涌 绿衣黄里 回黄转绿 绿蓑青笠 绿树成荫 绿暗红稀 花花绿绿

【青】字成语

青梅竹马 青黄不接 青云直上 青出于蓝 青州从事 青蝇吊客 青红皂白 青面獠牙 山青水绿 山青水碧 绿水青山 青山绿水 青史留名 青灯黄卷 青梅煮酒平步青云 功标青史 黄卷青灯 名垂青史 炉火纯青 冬夏长青 四季长青 万古长青 杨柳青青 青翠欲滴 绿蓑青笠 鼻青脸肿 青过于蓝

【紫】字成语

紫气东来 紫冠黄旗 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 红紫夺朱 朱紫上夺 黄旗紫盖 姚黄魏紫 纡朱拖紫 纡朱曳紫

【黑】字成语

黑里透红 黑白分明 黑不溜秋 黑灯瞎火 黑咕隆咚 黑白颠倒 黑云压城 指黑道白

月黑风高 漆黑一团 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 白山黑水 白天黑夜 昏天黑地 粉白黛黑

天昏地黑 起早摸黑 一团漆黑 黑白相间

【白】字成语

白手起家 白云苍狗 白日升天 白日衣绣 白衣卿相 白头如新 白驹过隙 白璧无瑕 数白论黄

黑白分明 白里透红 白眉赤眼 白面书生 白衣秀士 白发苍髯 白发皤然 白山黑水 白天黑夜

粉白黛黑 粉白墨黑平白无故 白璧微瑕 白日做梦 白头偕老 白不呲咧 白头齐眉 苍白无力

月白风清 齿白唇红 不白之冤 洁白无瑕 阳春白雪 恶叉白赖 赤口白舌 黄童白叟 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 襟怀坦白 唇红齿白 真相大白 沉冤莫白 一清二白 一青二白 一穷二白 指黑道白

一身清白 青红皂白 半文半白 不分皂白 白衣公卿 白首之心 黑白相间 白衣天使 白璧青蝇

白齿青眉 白袷蓝衫 白日上升 粉白黛绿

【灰】字成语

灰心丧气 灰不溜丢 灰飞烟灭 灰头土脸 心灰意冷 槁木死灰 万念俱灰 心如死灰 面如死灰

颜色(综合)成语

绚烂缤纷 五色缤纷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目迷五色 了无惧色 面不改色 色色俱全

天香国色 国色天香 色彩缤纷 色彩斑斓 五彩斑斓 浓墨重彩 流光溢彩 光艳四溢 光彩夺目

一碧万顷 一碧千里 一碧连天 碧波万顷 碧血丹心 碧海丹心 碧落黄泉 朱楼碧瓦

雨过天晴 雨过天青 燕雀处堂 一模一样 形容枯槁 胸有成竹 停云落月 轻描淡写

评头论足 弄巧成拙 磨砻砥砺 落月屋梁 距人千里 拒人千里 魂不附体 花里胡哨

呼卢喝雉 含苞待放 翠色欲流 苍翠如濯 苍松翠柏 翠色欲滴 苍翠如濯 灿若云霞

金枝玉叶 金壁辉煌 鹤发童颜 淡雅素洁 素面朝天 郁郁葱葱 银装素裹 粉装玉琢

粉面朱唇 粉面朱唇 粉面油头 花洁如玉 洁身自好

- 3 -

推荐第5篇:颜色词翻译参考

red letter day:指的是“纪念日”或“喜庆的日子”。

see red: 怒不可遏(

red-blooded males: 精力充沛的人, 活跃的人

white elephant 白象,累赘物;white hope人们寄予厚望者

white lie没有恶意的谎言。

black money:黑钱

A.red(红色)

无论是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因为日历中,这些日子常用红色字体。因此,

red letter day:指的是“纪念日”或“喜庆的日子”。

红色还指“负债”或“亏损”,因为人们总是用红笔登记负数。于是就有了这些词组:red figure:赤字

red ink:赤字

in the red:亏损

red-ink entry:赤字分录

red balance:赤字差额

除此之外,还有如

red cent:一分钱;red gold:纯金;red tip on stock market:指股票市场的最新情报汉语中常用的带“红”字的词语,翻译成英语,可不一定用“red”。例如:

红糖:brown sugar

红茶:black tea

红榜:honour roll

红豆:love pea

红运:good luck

红利:dividend

红事:wedding

red wine: 红酒

red ruin: 火灾

red battle: 血战

red sky: 彩霞

B.black(黑色)

在英语中经常有“不好的”、“坏的”、“邪恶的”这种意味。例如:

black money:黑钱(指来源不正当而且没有向政府报税的钱)

black market:黑市交易或黑市(意为暗中进行政府禁止买卖的商品或外汇的交易,或指进行违法的投机市场);由此派生出black market price:黑市价格

另外,英语中,和红色墨水是记帐时的意思相反,黑色还可表示盈利。例如:black figure / in the black:盈利、赚钱、顺差

又如

black figure nation:国际收支顺差国

interest in the black:应收利息

C.blue(蓝色)

在英语中通常表示不快乐、忧郁的情绪。如:

in a blue mood:情绪低沉

还常用来表示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贵族或王族。如

He is a real blue blood.(他是真正的贵族。)

blue-eyed boys:受到管理当局宠爱和特别照顾的职工

a blue moon:千载难逢的机会

经济词汇中blue表示许多不同意思。如:

blue book:蓝皮书

blue-sky market:露天市场

blue-collar workers: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

blue chip:热门证券

blue button:喻指有权进入股票交易的经纪人

blue return:蓝色所得税申报表(专供诚实的纳税人申报用)

blue-chip rate:英国的优惠的信贷利率

blue laws:蓝法(指禁止在星期日从事商业交易的美国法律)

blue-sky law:蓝法(指美国各州为管理股票所制定的股票发行控制法)

blue sky bargaining:漫天讨价(指谈判或其它交易中提出根本不切实际的或不合理的要求,使协议无法达成)

D.green(绿色)

英语中的green常用来表示表示“嫉妒”,如

green-eyed:嫉妒/眼红

green还表示“新鲜”或没有经验、缺乏训练,如:

green meat:鲜肉

a green hand:新手

green在财经领域还有下列意思:

green back:美钞(因为美元背面为绿色)(用于口语)

green power:“金钱的力量”或“财团”

green stamp:指美国救济补助票,因印成绿色而得名

green sheet指政府预算明细比较表

green pound:绿色英镑(指共同体内部计算农产品价格而规定的高汇率英镑。)

摘自网络文章

blue monday 倒霉的星期一 white rage 震怒

white lie 不怀恶意的谎言 white night 不眠之夜

yellow journalism 耸人听闻的报道 yellow dog 忘恩负义之徒

red flag 让人生气的东西 black dog 忧郁、不开心的人

black letter day 倒霉的一天 black smith 铁匠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败家子 black leg 骗子

汉译英:红白喜事 wedding and funeral白费力的事 a bad job

白送 give away,free of charge

白做 get small thanks for something

黑白不分 confound right and wrong

开门红 to begin well,to make a good start

红光满面 to be healthy and energetic

我还找到一些中文中有颜色意思的,但译文不一定是关于色彩的:

白色行情表 white sheet

白色农业 \"white agriculture (also called \"\"white engineering agriculture\"\"; It refers to microbi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biological cell agriculture.)\"

白手起家 starting from scratch

白雪公主 Snow White

白马王子 Prince Charming

白色污染 white pollution

白金汉宫 Buckingham Palace

白领犯罪 white-collar crime

白领工人 white-collar worker

百慕大三角 Burmuda Triangle

百年老店 century-old shop

白皮书 white paper

白热化 white heat

白色农业 white agriculture

黑车 black taxi (a taxi that carries paengers illegally and without a busine license)黑店 gangster inn

黑客 hacker

黑哨 black whistle

黑社会 Mafia-style organizations; gangland; underworld group

黑匣子 black box

黑心棉 shoddy cotton

红包 convert payment; (neutral)red paper containing money as a gift, (derogative) bribe, kickback

红筹股 red chips

红股 bonus share

《红楼梦》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e Story of the Stone)

红丝带 Red Ribbon 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绿地覆盖率 forest coverage rate

绿化 afforestation

绿化运动 afforestation drive

绿卡 green card

绿色产品 green product

绿色电脑 green computer

绿色急救通道 emergency green path 绿色科技 green science annd technology绿色能源 green energy resource

绿色农业 green agriculture

绿色企业 green enterprise

绿色食品 green food

绿色通道(办证快捷通道) green channel; landscaped roadways

绿色银行 green bank

蓝光光盘 Blue-ray Disc

蓝盔人员 blue helmet personnel

蓝领工人 Blue-collar worker

蓝牙技术 bluetooth

灰色经济 grey economy

灰色区域措施 Grey area measures

灰色收入 gray income 黄金线路 hot travel route

黄昏恋 twilight romance; romance of the elderly

推荐第6篇:颜色词的翻译

颜色词的翻译

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色彩不仅具有物理属 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因此是语言、文化及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世界各民族语言表达颜色的词语多寡不一,分类各异。英语和汉语对基本颜色词的分类差别不大。汉语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英语中有red(红), white(白),black(黑),green(绿),yellow(黄),blue(蓝),purple(紫),gray(灰),brown(棕)。这些基本颜色之间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区别。另外,受地理环境、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人而言,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翻译时应该特别注意其中的差异。下面我们简要列举几个主要颜色词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对比。

红色

在英语和汉语中,红色有时可以完全对应,有时却大相径庭:

红旗red flag 红糖 brown sugar 红茶 black tea 红榜 honour roll 红豆 love pea 红运 good luck 红利 dividen 红事wedding red wine 红酒 red ruin 火灾 red battle 血战 red sky 彩霞

此外,红色对中国人和英美人而言,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联想。在翻译古典小说《红楼梦》时,英国翻译家David Hawkes认为书中的“红色”对汉语文化的人而言,表示喜庆、幸福、吉祥,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眼中,绿色和金黄色具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红色则意味着流血、危险或暴力。因此,他在翻译时涉及红色的词语时作了一定的变通处理: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Jiao Baoyu visits the Land of Illusion;

And the fairy Disenchantment performs the Dream of Golden Days.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窝怡红院。

Jia Baoyu tastes some superior tea at Green Bower Hermitage; And Grannie Liu samples the sleeping accommodation at Green Delights.

译者在翻译原文中的“红楼梦”和“怡红院”时没有选用red一词,而是分别译为Golden 和Green这两个虽然不同色彩,但对译语读者来说具有相近意义的颜色词。当然,这样的处理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有利于原文文化在译语中的再现,另当别论。不过,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颜色词的延伸涵义对语言和翻译的影响。

绿色

绿色green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红”,如:green with envy,green as jealousy,green-eyed monster都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汉语中表示“嫉妒”意义的“眼红”,应该翻译为green-eyed而不能翻译为red-eyed。

由于美元纸币是绿颜色的,所以green在美国也指代“钱财、钞票、有经济实力”等意义,如:

(11)In American political elections the candidates that win are usually the ones who have green power backing them.

在美国政治竞选中获胜的候选人通常都是些有财团支持的人物。

在英语中绿色还用来表示没有经验、缺乏训练、知识浅薄等意思,如:

(12)The new typist is green at her job.

刚来的打字员是个生手。

(13)You cannot expect Mary to do busine with such people.She is only eighteen and as green as gra.

你不能指望玛丽同这样的人做生意,她只有十八岁,还毫无经验。

黄色

黄色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引申含义差别比较大。在英语中,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卑鄙”的意思,例如:

a yellow dog 可鄙的人,卑鄙的人

a yellow livered 胆小鬼

(14)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

他太软弱,不敢起来斗争。

英语中的黄色还用来作为事物的特定颜色,例如,美国有些城市的出租车上标有“yellow”(而不是“taxi”)的字样,代表出租车,因为那里的出租车为黄颜色。如:

Yellow Pages 黄页 (电话号码簿,用黄纸印刷)

Yellow Book 黄皮书 (法国等国家的政府报告,用黄封面装帧)

yellow boy (俗)金币

汉语中黄色一词有时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下流猥亵的意思,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光碟等等。这些名称中的“黄”与英语中的“yellow”无关。能够表示汉语中这些意思的词汇应该是:pornographic(色情的)、vulgar(庸俗下流的)、obscene(猥亵的)等。然而,英语中另一个颜色词blue却常用来表示汉语中这类意思,如blue jokes(下流的玩笑), blue films(黄色电影)等。

蓝色

蓝色(blue)在汉语中的引申意义较少,而在英语中blue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颜色词。在翻译同这一颜色有关的表达时,我们应该注意其中的特别含义。

英语的blue常用来喻指人的“情绪低落”、“心情沮丧”、“忧愁苦闷”,如:

(15)They felt rather blue after the failure in the football match.

球赛踢输了,他们感到有些沮丧。

(16)—— She looks blue today.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 She is in holiday blue.

她今天显得闷闷不乐,出了什么事情?

她得了假期忧郁症。

例(15)中的holiday blue 相当于winter holiday depreion,指冬季假期时,人困在家里,感到无聊寂寞时的心情或情绪。另一个同低落的情绪有关的词组是:a blue Monday(倒霉的星期一),指度过快乐的周末后,星期一又要上学或上班,所以情绪不好。

blue在英语中有时用来指“黄色的”、“下流的”意思,如:

blue talk 下流的言论

blue video 黄色录象

有时blue又有社会地位高、出身名门的意义,如blue blood(贵族血统)。

此外,blue在英语中与其它词汇搭配,还有另外的含义,如:

out of blue 意想不到

once in a blue 千载难逢

drink till all’s blue 一醉方休

白色

白色(white)在汉语和英语的联想意义中都有纯洁和清白的意思,但也有一些含义上的不同。例如,汉民族文化中,白色与死亡、丧事相联系,如“红白喜事”中的“白”指丧事(funeral),表示哀悼。但在英语文化中,white表示幸福和纯洁,如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礼服,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

英语中的white有时表达的含义,与汉语中的“白色”没有什么关系,如:

a 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

the white coffee 牛奶咖啡

white man 善良的人,有教养的人

white-livered 怯懦的

white elephant 昂贵又无用之物

汉语中有些与“白”字搭配的词组,实际上与英语white所表示的颜色也没有什么联系,而是表达另外的含义,如:

白开水 plain boiled water

白菜 Chinese cabbage

白字 wrongly written or mispronounced character

白搭 no use

白费事 all in vain

黑色

黑色(black)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文化中的联系意义大致相同。例如,黑色是悲哀的颜色,英美人在葬礼上穿黑色服装,中国人在葬礼上戴黑纱。英语中的Black Friday 指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星期五,是悲哀的日子。

black在英语中还象征气愤和恼怒,如:

black in the face 脸色铁青

to look black at someone 怒目而视

另外,黑色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阴险”、“邪恶”的含义,不过翻译时不一定用“黑”或“black”的字眼,例如:

黑心 evil mind

黑手 evil backstage manipulator

黑幕 inside story

黑线 a sinister line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black day 凶日

black future 暗淡的前途

除上面所提到的各种联想意义外,颜色词还与历史、社会、经济等现象有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属性,例如:

历史方面:

to raise to the purple升为红衣主教

to be born in the purple 生于帝王之家

to marry into the purple 与皇室或贵族联姻

社会方面:

blue-collar workers 蓝领阶层,指普通体力劳动者

grey-collar workers 灰领阶层,指服务*行业的职员

white-collar workers 白领阶层,指接受过专门技术教育的脑力劳动者

pink-collar workers 粉领阶层,指职业妇女群体

golden-collar personnel 金领阶层,指既有专业技能又懂管理和营销的人才

经济方面:

red ink 赤字

in the black 盈利

white goods 白色货物,指冰箱、洗衣机等外壳为白色的家电产品

brown goods 棕色货物,指电视、录音机、音响等外壳为棕色的电子产品。

总之,大自然的色彩是丰富斑斓的,英汉颜色词语的词义有时对应,有时相佐。我们在翻译时应该仔细推敲,谨慎处理。

2011-11-8

推荐第7篇:形容各种各样颜色的词

形容颜色的词

描写颜色的词语

红色;朱红;粉红色;梅红;玫瑰红;桃红;樱桃红;桔红色;石榴红;枣红色;莲红色;浅莲红;豆红;辣椒红;高梁红;芙蓉红;胭脂红;鲑鱼红;玳瑁红;海螺红;宝石红;玛瑙红;珊瑚红;金红;铁红;铁锈红;铬红;砖红;土红;紫红(酒红);深紫红;棕红; 暗红;鲜红;绯红;米红;深红;淡红;墨绛红;暗绛红;浅绛红。品红、紫红、桃红、朱红、赤红、银红、殷红、绯红、深红、火红、暗红、鲜红、艳红、亮红、粉红、米红、棕红、浅红、血红、淡红。

靛青;蓝色;天蓝、蔚蓝;月光蓝;海洋蓝;海蓝;湖蓝;深湖蓝;中湖蓝;冰雪蓝;孔雀蓝;宝石蓝;粉末蓝;藏蓝;海军蓝;宝蓝;墨蓝;紫蓝;浅紫蓝;青蓝;深灰蓝;深蓝;鲜蓝;中蓝;浅蓝;淡蓝;亮蓝;湛蓝;海蓝。

绿

绿色;豆绿;浅豆绿;橄榄绿;茶绿;葱绿;苹果绿;森林绿;苔藓绿;草地绿;灰湖绿; 水晶绿;玉绿;石绿;松石绿;孔雀绿;墨绿;墨玉绿;深绿;暗绿;青绿;碧绿;蓝绿;黄绿;灰绿;褐绿;中绿;

绿

绿

新绿、翠绿、嫩绿、浅绿、深绿、青绿、葱绿、黄绿、暗绿、明绿、亮绿、

鲜绿、草绿、墨绿、水绿。

橙色;黄色;深桔黄;浅桔黄;柠檬黄;玉米黄;橄榄黄;稻草黄;芥末黄;杏黄;蛋黄;藤黄;象牙黄;日光黄;土黄;砂黄;金黄;深黄;棕黄;青黄;灰黄;米黄;嫩黄;鲜黄;鹅黄;中黄;浅黄;

杏黄、土黄、梨黄、橘黄、橙黄、金黄、米黄、嫩黄、淡黄。

紫色;紫罗兰色;紫水晶色;葡萄紫;茄皮紫;玫瑰紫;丁香紫;墨紫;绛紫;暗紫;乌紫;蓝紫;鲜紫;深紫;浅紫;淡紫;淡白紫。

灰色;银灰色;炭灰色;烟灰;雾灰;黑灰。

黑色;炭黑;暗黑;漆黑;墨黑;油黑。

白色;象牙白;牡蛎白;珍珠白;玉石白;银白;羊毛白;乳白;米白;雪白;灰白;纯白;本白;粉红白;浅紫白。

金色;银色;青古铜色;青莲;雪青;驼色;米色;卡其色;奶油色;豆沙色;水晶色;荧光色;彩虹色;棕色;茶褐;淡褐;咖啡;琥珀色。

翠绿 鹅黄 天蓝 血红 米白 丹紫 火红 桔红 湖绿 草绿 三

A

B

B

白花花 白茫茫 白皑皑 白嫩嫩 白生生 白蒙蒙 黑乎乎 黑洞洞 黑压压 黑漆漆 黑糊糊 黑油油 黑幽幽 黑压压 黑生生 红艳艳 红彤彤 红通通 红殷殷

金灿灿 金亮亮 黄澄澄 黄灿灿 绿油油 绿森森 绿莹莹 绿茸茸 绿茵茵 蓝盈盈 蓝幽幽 蓝湛湛 蓝晶晶 紫微微 紫盈盈 亮晶晶 亮铮铮 亮闪闪 灰蒙蒙 青幽幽 粉扑扑

海蓝色 草绿色 花红色 柳绿色 油黑色 墨黑色 杏黄色 桃红色 湛蓝色 藏青色 灰白色 朱红色 赤红色 黄白色 白花花 绿油油 黑黝黝 蓝幽幽 蓝湛湛 黑漆漆 红彤彤 绿油油 黄澄澄 红艳艳 黑乎乎 黑洞洞 白皑皑 绿莹莹 金灿灿

四字成语:

黑里透红、黑白分明、黑不溜秋、黑灯瞎火、黑咕隆咚、黑白颠倒、黑云压城、指黑道白、月黑风高、漆黑一团、颠倒黑白、混淆黑白、白山黑水、白天黑夜、昏天黑地、粉白黛黑、天昏地黑、起早摸黑、一团漆黑

白手起家、白云苍狗、白日升天、白日衣绣、白衣卿相、白头如新、白驹过隙、白璧无瑕、数白论黄、黑白分明、白里透红、白眉赤眼、白面书生、白衣秀士、白发苍髯、白发皤然、白山黑水、白天黑夜、粉白黛黑、平白无故、白璧微瑕、白日做梦、白头偕老、白不呲咧、白头齐眉、苍白无力、月白风清、齿白唇红、不白之冤、洁白无瑕、阳春白雪、恶叉白赖、赤口白舌、黄童白叟、颠倒黑白、混淆黑白、襟怀坦白、唇红齿白、真相大白、沉冤莫白、一清二白、一穷二白、指黑道白、一身清白、青红皂白、半文半白、不分皂白

红装素裹、红颜薄命、红花绿叶、红不棱登、红男绿女、红情绿意、红红绿绿、红豆相思、红紫夺朱、赤子之心、赤口白舌、赤口毒舌、赤贫如洗、赤日炎炎、赤舌烧城、赤绳系足、赤体上阵、赤地千里、赤胆忠心、朱紫相夺、朱唇玉面、朱唇皓齿、朱楼碧瓦、朱楼绮户、面红耳赤、唇红齿白、灯红酒绿、大红大绿、纷红骇绿、嫩红娇绿、青红皂白、红红绿绿、桃红柳绿、愁红惨绿、近朱者赤、纡朱拖紫、纡朱怀金、传波红叶、白眉赤眼、姹紫嫣红、白里透红、万紫千红、黑里透红、柳绿花红、齿白唇红、金无足赤、近朱者赤、红紫夺朱

绿

绿肥红瘦、绿叶成荫、绿衣使者、绿林好汉、绿草如茵、绿水青山、绿荫如盖、柳绿花红、红花绿叶、红男绿女、红情绿意、红红绿绿、视丹如绿、橙黄桔绿、大红大绿、灯红酒绿、纷红骇绿、红红绿绿、花红柳绿、嫩红娇绿、山青水绿、油光碧绿、桃红柳绿、愁红惨绿

【青】字成语

青梅竹马、青黄不接、青云直上、青出于蓝、青州从事、青蝇吊客、青红皂白、青面獠牙、山青水绿、山青水碧、青山绿水、青史留名、青灯黄卷、青梅煮酒、平步青云、绿水青山、功标青史、黄卷青灯、名垂青史、炉火纯青、冬夏长青、四季长青、万古长青

黄袍加身、黄粱一梦、黄钟大吕、黄卷青灯、黄花晚节、黄粱美梦、黄道吉日、黄童白叟、黄口孺子、黄雀伺蝉、黄旗紫盖、青黄不接、姚黄魏紫、面黄肌瘦、橙黄桔绿、飞黄腾达、杳如黄鹤、一抔黄土、一枕黄粱、碧落黄泉、紫冠黄旗、信口雌黄、数白论黄、人老珠黄

蓝田生玉、筚路蓝缕、青出于蓝

紫气东来、紫冠黄旗、姹紫嫣红、万紫千红、红紫夺朱、朱紫上夺、

姚黄魏紫、纡朱拖紫

灰心丧气、灰不溜丢、灰飞烟灭、灰头土脸、心灰意冷、槁木死灰、万念俱灰、心如死灰

 描写颜色的成语

一.红色类

红色 ,朱红 ,粉红,梅红 ,玫瑰红 ,桃红 ,樱桃红 ,桔红 ,石榴红 ,枣红 ,莲红 ,浅莲红 ,豉豆红 , 辣椒红 ,高粱红 ,芙蓉红 ,胭脂红,鲑鱼红,玳瑁红 ,海螺红 ,宝石红 ,玛瑙红,珊瑚红,金红 ,铁红 ,铁锈红 ,镉红 ,铬红 ,砖红 ,土红 ,郎窑红,均红 ,釉底红 ,威尼斯红 ,法国红 ,茜红 ,洋红 ,品红 ,猩红,油红 ,紫红,玫瑰紫红 ,深紫红 ,深藕红 ,棕红,暗红,鲜红 ,血红,血牙红 ,绯红 ,米红 ,深红,淡红 ,

二.橙色类

橙色

三、黄色类:

柠檬黄,玉米黄 ,橄榄黄 ,樱草黄 ,稻草黄 ,芥末黄 ,杏黄 ,蛋黄 ,藤黄 ,鳝鱼黄 ,象牙黄 , 日光黄 ,石黄 ,土黄 ,砂黄 ,金黄 ,铁黄 ,镉黄 ,铬黄 ,钴黄 ,深黄,暗黄 ,棕黄 ,青黄 ,灰黄 ,米黄 ,嫩黄 ,鲜黄 , 鹅黄 ,中黄 ,浅黄 ,淡黄 ,

四.绿色类

绿色 ,豆绿 ,浅豆绿 ,橄榄绿,茶绿 ,葱绿 ,苹果绿,原野绿 ,森林绿 ,洋蓟绿 , 苔藓绿 , 草地绿,草绿 ,水草绿 ,深草绿 ,灰湖绿 ,水绿 ,海水绿 ,酸性绿,水晶绿

五.青色类

青色 ,豆青 ,花青 ,茶青 ,葱青 ,天青 ,霁青 ,石青 ,铁青 ,蟹青 ,鳝鱼青 ,蛋青 ,影青 ,黛青,,群青,伟青,暗青 ,藏青 ,靛青,大青 ,粉青, 鲜青,浅青,淡青 ,

六.蓝色类

天蓝,蔚蓝 ,月光蓝,海洋蓝 ,海蓝 ,湖蓝 ,深湖蓝 ,中湖蓝 ,浅湖蓝,清水蓝 ,冰雪蓝 ,孔雀蓝 ,宝石蓝 ,粉末蓝,铁蓝 ,钴蓝 ,普鲁士蓝,北京蓝,士林蓝 ,品蓝 ,靛蓝 ,菘蓝 , 石磨蓝, 藏蓝,海军蓝 ,宝蓝,墨蓝,绿蓝 ,紫蓝,浅紫蓝,青蓝,深灰蓝,深蓝 ,暗蓝,鲜蓝,中蓝,浅蓝,淡蓝 ,

七.紫色类

紫色 ,紫罗兰色 ,紫藤色 ,紫水晶色 ,葡萄紫 ,茄皮紫 , 玫瑰紫 ,丁香紫 ,钴紫 ,墨紫 ,绛紫 ,暗紫 ,乌紫 , 蓝紫 ,鲜紫 ,深紫 ,浅紫 ,淡紫 ,淡白紫 ,青莲 ,深青莲 ,雪青 ,墨绛红, 暗绛红 ,

八.黑色类

黑色,土黑,煤黑,碳黑,古铜黑 , 铁黑 , 橄榄黑,棕黑 ,青黑,深黑,漆黑,暗黑 ,

九.白色类

白色 ,象牙白 ,牡蛎白 ,珍珠白, 玉石白 ,银白 ,铅白 ,锌白 ,锌钡白 ,羊毛白 ,米白 ,乳白,雪白 ,灰白 ,青白 ,纯白,本白 ,粉红白 , 淡紫白

十.灰色类

灰色 ,银灰 ,铁灰 ,铅灰 ,碳灰 ,驼灰 ,豆灰 ,藕灰 ,莲灰 ,浅莲灰 ,鸽子灰 ,鼠灰 ,蟹灰 ,天灰 ,土灰 ,水泥灰 ,烟灰 ,雾灰 ,黑灰 ,紫灰 ,深紫灰 ,淡紫灰 ,浅绿灰 ,浅米灰 ,卡其灰 ,蓝灰 ,青灰 , 白灰 ,深灰 ,暗灰 ,中灰 ,浅灰

十一.棕色类

棕色,褐色,红棕 ,金棕 ,铁锈棕 ,桔棕 ,橄榄棕

十二.褐色类

赤褐 ,棕褐 ,茶褐 ,黑褐 ,紫褐 ,黄褐 ,栗褐 ,灰褐 ,浅灰褐 ,橙褐 ,土褐 ,深褐 ,暗褐 ,淡褐

十三.其它类

咖啡色 ,酱色 ,紫酱色 ,茶色 ,赫色 ,琥珀色 ,栗色 ,金色 ,古金色,银色 ,铅色 ,锌色 ,铁锈色 ,青古铜色 ,黑古铜色 ,紫铜色 ,

黄铜色 ,木色,土色 ,驼色 ,米色 ,卡其色 ,奶油色 ,豆沙色 ,浅豆沙色 ,藕荷色 ,肉桂色 ,肉色 ,水晶色,荧光色 ,彩虹色

翠绿 鹅黄 天蓝 血红 米白 丹紫 火红 桔红 湖绿 草绿

海蓝色 草绿色 花红色 柳绿色 油黑色 墨黑色 杏黄色 桃

湛蓝色 藏青色 灰白色 朱红色 赤红色 黄白色 白花花 绿

黑黝黝 蓝幽幽 蓝湛湛 黑漆漆 红彤彤 绿油油 黄澄澄 红

黑乎乎 黑洞洞 白皑皑 绿莹莹 金灿灿

黄 :杏黄、土黄、梨黄、橘黄、橙黄、金黄、米黄、嫩黄、淡黄

红 :品红、紫红、桃红、朱红、赤红、银红、殷红、绯红、深红、火红、暗红、

鲜红、艳红、亮红、粉红、米红、棕红、浅红、血红、淡红 蓝 :天蓝、淡蓝、青蓝、亮蓝、湛蓝、海蓝

绿 :新绿、翠绿、嫩绿、浅绿、深绿、青绿、葱绿、黄绿、暗绿、明绿、亮绿、鲜绿、草绿、墨绿、水绿 黑 :墨黑、油黑 三字词语(ABB)

白花花 白茫茫 白皑皑 白嫩嫩 白生生 白蒙蒙 黑乎乎 黑洞洞 黑压压 黑漆漆 黑糊糊 黑油油 黑幽幽 黑压压 黑生生

红艳艳 红彤彤 红通通 红殷殷 金灿灿 金亮亮 黄澄澄 黄灿灿

绿油油 绿森森 绿莹莹 绿茸茸 绿茵茵 蓝盈盈 蓝幽幽 蓝湛湛 蓝晶晶 紫微微 紫盈盈

亮晶晶 亮铮铮 亮闪闪 灰蒙蒙 青幽幽 粉扑扑 四字成语: 【黑】字成语

黑里透红、黑白分明、黑不溜秋、黑灯瞎火、黑咕隆咚、黑白颠倒、黑云压城、

指黑道白、月黑风高、漆黑一团、颠倒黑白、混淆黑白、白山黑水、白天黑夜、

昏天黑地、粉白黛黑、天昏地黑、起早摸黑、一团漆黑【白】字成语

白手起家、白云苍狗、白日升天、白日衣绣、白衣卿相、白头如新、白驹过隙、

白璧无瑕、数白论黄、黑白分明、白里透红、白眉赤眼、白面书生、白衣秀士、

白发苍髯、白发皤然、白山黑水、白天黑夜、粉白黛黑、平白无故、白璧微瑕、

白日做梦、白头偕老、白不呲咧、白头齐眉、苍白无力、月白风清、齿白唇红、

不白之冤、洁白无瑕、阳春白雪、恶叉白赖、赤口白舌、黄童白叟、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襟怀坦白、唇红齿白、真相大白、沉冤莫白、一清二白、一穷二白、

指黑道白、一身清白、青红皂白、半文半白、不分皂白【红】字成语

红装素裹、红颜薄命、红花绿叶、红不棱登、红男绿女、红情绿意、红红绿绿、

红豆相思、红紫夺朱、赤子之心、赤口白舌、赤口毒舌、赤贫如洗、赤日炎炎、

赤舌烧城、赤绳系足、赤体上阵、赤地千里、赤胆忠心、朱紫相夺、朱唇玉面、

朱唇皓齿、朱楼碧瓦、朱楼绮户、面红耳赤、唇红齿白、灯红酒绿、大红大绿、

纷红骇绿、嫩红娇绿、青红皂白、红红绿绿、桃红柳绿、愁红惨绿、近朱者赤、

纡朱拖紫、纡朱怀金、传波红叶、白眉赤眼、姹紫嫣红、白里透红、万紫千红、

黑里透红、柳绿花红、齿白唇红、金无足赤、近朱者赤、红紫夺朱 【绿】字成语

绿肥红瘦、绿叶成荫、绿衣使者、绿林好汉、绿草如茵、绿水青山、绿荫如盖、

柳绿花红、红花绿叶、红男绿女、红情绿意、红红绿绿、视丹如绿、橙黄桔绿、

大红大绿、灯红酒绿、纷红骇绿、红红绿绿、花红柳绿、嫩红娇绿、山青水绿、

油光碧绿、桃红柳绿、愁红惨绿 【青】字成语

青梅竹马、青黄不接、青云直上、青出于蓝、青州从事、青蝇吊客、青红皂白、

青面獠牙、山青水绿、山青水碧、青山绿水、青史留名、青灯黄卷、青梅煮酒、

平步青云、绿水青山、功标青史、黄卷青灯、名垂青史、炉火纯青、冬夏长青、四季长青、万古长青 【黄】字成语

黄袍加身、黄粱一梦、黄钟大吕、黄卷青灯、黄花晚节、黄粱美梦、黄道吉日、

黄童白叟、黄口孺子、黄雀伺蝉、黄旗紫盖、青黄不接、姚黄魏紫、面黄肌瘦、

橙黄桔绿、飞黄腾达、杳如黄鹤、一抔黄土、一枕黄粱、碧落黄泉、紫冠黄旗、

信口雌黄、数白论黄、人老珠黄 【蓝】字成语

蓝田生玉、筚路蓝缕、青出于蓝 【紫】字成语

紫气东来、紫冠黄旗、姹紫嫣红、万紫千红、红紫夺朱、朱紫上夺、黄旗紫盖 姚黄魏紫、纡朱拖紫 【灰】字成语

灰心丧气、灰不溜丢、灰飞烟灭、灰头土脸、心灰意冷、槁木死灰、万念俱灰、心如死灰

颜色(综合)成语

碧波万顷、碧血丹心、碧落黄泉、朱楼碧瓦、山青水碧、苍翠如濯、苍松翠柏、橙黄桔绿

纡朱曳紫 雨过天晴 雨过天青 燕雀处堂 一模一样 形容枯槁 胸有成竹 五彩斑斓 五色缤纷 五彩缤纷 停云落月 天香国色 素面朝天 青过于蓝 青出于蓝 轻描淡写 评头论足 弄巧成拙 浓墨重彩 磨砻砥砺 面如死灰 目迷五色 面不改色 了无惧色 落月屋梁 洁身自好 距人千里 拒人千里 红腐贯朽 红飞翠舞 魂不附体 花里胡哨 呼卢喝雉 含苞待放 花花绿绿 花红柳绿 国色天香 光彩夺目

红色;朱红;粉红色;梅红;玫瑰红;桃红;樱桃红;桔红色;石榴红;枣红色;莲红色;浅莲红;豆红;辣椒红;高梁红;芙蓉红;胭脂红;鲑鱼红;玳瑁红;海螺红;宝石红;玛瑙红;珊瑚红;金红;铁红;铁锈红;铬红;砖红;土红;紫红(酒红);深紫红;棕红; 暗红;鲜红;绯红;米红;深红;淡红;墨绛红;暗绛红;浅绛红。 蓝

靛青;蓝色;天蓝、蔚蓝;月光蓝;海洋蓝;海蓝;湖蓝;深湖蓝;中湖蓝;冰雪蓝;孔雀蓝;宝石蓝;粉末蓝;藏蓝;海军蓝;宝蓝;墨蓝;紫蓝;浅紫蓝;青蓝;深灰蓝;深蓝;鲜绿蓝;中

。 :

绿色;豆绿;浅豆绿;橄榄绿;茶绿;葱绿;苹果绿;森林绿;苔藓绿;草地绿;灰湖绿; 水晶绿;玉绿;石绿;松石绿;孔雀绿;墨绿;墨玉绿;深绿;暗绿;青绿;碧绿;蓝绿;黄绿;灰绿;褐绿;中绿;浅绿;淡绿。 黄

: 橙色;黄色;深桔黄;浅桔黄;柠檬黄;玉米黄;橄榄黄;稻草黄;芥末黄;杏黄;蛋黄;藤黄;象牙黄;日光黄;土黄;砂黄;金黄;深黄;棕黄;青黄;灰黄;米黄;嫩黄;鲜黄;鹅黄;中黄;浅黄;淡黄。 紫

紫色;紫罗兰色;紫水晶色;葡萄紫;茄皮紫;玫瑰紫;丁香紫;墨紫;绛紫;暗紫;乌紫;蓝紫;鲜紫;深紫;浅紫;淡灰紫

。 :

灰色;银灰色;炭灰色;烟灰;雾灰;黑灰。 黑黑白色;炭

: 。 :

白色;象牙白;牡蛎白;珍珠白;玉石白;银白;羊毛白;乳白;米白;雪白;灰白;纯白;本白;粉红白;浅紫白。 杂

金色;银色;青古铜色;青莲;雪青;驼色;米色;卡其色;奶油色;豆沙色;水晶色;荧光色;彩虹色;棕色;茶褐;淡褐;咖啡;琥珀色。

形容颜色的成语有哪些?

黑白分明 白头偕老 红装素裹 绿草如茵 青梅竹马 黄袍加身

蓝田生玉 紫气东来 灰心丧气 碧波万顷 漆黑一团平白无故

桃红柳绿 柳绿花红 山青水绿 青黄不接 姹紫嫣红 心灰意冷

苍翠如濯 白山黑水 阳春白雪 传波红叶 红红绿绿平步青云

杳如黄鹤 筚路蓝缕 黄旗紫盖 起早摸黑 一身清白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炉火纯青 信口雌黄 青出于蓝 姚黄魏紫 槁木死灰

橙黄桔绿 青红皂白 银装素裹 灰头土脸 五颜六色 姹五色万紫嫣

颜彩紫红

五六斑千

纷 色 斓 红

花花绿绿 huā huā lǜ lǜ 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

。 暗绿稀红 àn lǜ xī hóng 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

惨绿愁红 cǎn lü chóu hóng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惨绿年华 cǎn lǜ nián huá 指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 惨绿少年 cǎn lǜ shào nián 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

...橙黄桔绿 chéng huáng jú lǜ 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

橙黄橘绿 chéng huáng jú lǜ 指秋季景物。 愁红惨绿 chóu hóng cǎn lü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愁红怨绿 chóu hóng yuàn lǜ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穿红着绿 chuān hóng zhuó lǜ 形容衣着鲜艳华丽。 大红大绿 dà hóng dà lǜ 指颜色浓艳。 灯红酒绿 dēng hóng jiǔ lǜ 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

...纷红骇绿 fēn hóng hài lǜ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

绿

..

.粉白黛绿 fěn bái dài lǜ 泛指女子的妆饰。 红愁绿惨 hóng chóu lǜ cǎn 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 红男绿女 hóng nán lǜ nǚ 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

红情绿意 hóng qíng lǜ yì 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花红柳绿 huā hóng liǔ lǜ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

回黄转绿 huí huáng zhuǎn lǜ 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酒绿灯红 jiǔ lǜ dēng hóng 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

...柳绿花红 liǔ lǜ huā hóng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

柳绿桃红 liǔ lǜ táo hóng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

..

.露红烟绿 lù hóng yān lǜ 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同“露红烟

绿林大盗 lù lín dà dào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绿林豪杰 lù lín háo jié 指绿林中出众的人物。 绿林豪客 lù lín háo kè 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

..

.绿林豪士 lù lín háo shì 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绿林好汉 lù lín hǎo hàn 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

.

.

.绿林强盗 lù lín qiáng dào 指山林的强盗。 绿暗红稀 lǜ àn hóng xī 形容暮春时绿廕幽暗、红花凋谢的

绿鬓红颜 lǜ bìn hóng yán 指年轻女子。同“绿鬓朱颜”。 绿鬓朱颜 lǜ bìn zhū yán 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借指年轻

绿惨红愁 lǜ cǎn hóng chóu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

绿惨红销 lǜ cǎn hóng xiāo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同“绿惨红

绿草如茵 lǜ cǎo rú yīn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

..

.绿肥红瘦 lǜ féi hóng shòu 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

...绿酒红灯 lǜ jiǔ hóng dēng 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绿女红男 lǜ nǚ hóng nán 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 绿水青山 lǜ shuǐ qīng shān 泛称美好山河。 绿蓑青笠 lǜ suō qīng lì 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

绿叶成阴 lǜ yè chéng yīn 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也比喻绿叶繁

绿叶成荫 lǜ yè chéng yīn 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同“绿叶成阴”。

绿衣黄里 lǜ yī huáng lǐ 绿、黄: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

绿

..

.绿衣使者 lǜ yī shǐ zhě 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面红面绿 miàn hóng miàn lǜ 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yesiyun2009-01-19 23:21:20 【

黑里透红 黑白分明 黑不溜秋 黑灯瞎火 黑咕隆咚 黑白颠倒 黑云压城 指黑道白 月黑风高 漆黑一团

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 白山黑水 白天黑夜 昏天黑地 粉白黛黑 天昏地黑 起早摸黑 一团漆黑

白手起家 白云苍狗 白日升天 白日衣绣 白衣卿相 白头如新 白驹过隙 白璧无瑕 数白论黄 黑白分明

白里透红 白眉赤眼 白面书生 白衣秀士 白发苍髯 白发皤白

语 黑

语 然 白山黑水 白天黑夜 粉白黛黑平白无故

白璧微瑕 白日做梦 白头偕老 白不呲咧 白头齐眉 苍白无力 月白风清 齿白唇红 不白之冤 洁白无瑕

阳春白雪 恶叉白赖 赤口白舌 黄童白叟 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 襟怀坦白 唇红齿白 真相大白 沉冤莫白

一清二白 一穷二白 指黑道白 一身清白 青红皂白 半文半白 【

红装素裹 红颜薄命 红花绿叶 红不棱登 红男绿女 红情绿意 红红绿绿 红豆相思 红紫夺朱 赤子之心

赤口白舌 赤口毒舌 赤贫如洗 赤日炎炎 赤舌烧城 赤绳系足 赤体上阵 赤地千里 赤胆忠心 朱紫相夺

朱唇玉面 朱唇皓齿 朱楼碧瓦 朱楼绮户 面红耳赤 唇红齿白 灯红酒绿 大红大绿 纷红骇绿 嫩红娇绿 红

白 青红皂白 红红绿绿 桃红柳绿 愁红惨绿近朱者赤 纡朱拖紫 纡朱怀金 传波红叶 白眉赤眼 姹紫嫣红

白里透红 万紫千红 黑里透红 柳绿花红 齿白唇红 金无足赤 【

绿肥红瘦 绿叶成荫 绿衣使者 绿林好汉 绿草如茵 绿水青山 绿荫如盖 柳绿花红 红花绿叶 红男绿女

红情绿意 红红绿绿 视丹如绿 橙黄桔绿 大红大绿 灯红酒绿 纷红骇绿 红红绿绿 花红柳绿 嫩红娇绿

山青水绿 油光碧绿 桃红柳绿 愁红惨绿

青梅竹马 青黄不接 青云直上 青出于蓝 青州从事 青蝇吊客 青红皂白 青面獠牙 山青水绿 山青水碧

青山绿水 青史留名 青灯黄卷 青梅煮酒平步青云 绿水青青

语 绿

语近

朱 山 功标青史 黄卷青灯 名垂青史 炉火纯青

冬夏长青

黄袍加身 黄粱一梦 黄钟大吕 黄卷青灯 黄花晚节 黄粱美梦 黄道吉日 黄童白叟 黄口孺子 黄雀伺蝉

黄旗紫盖 青黄不接 姚黄魏紫 面黄肌瘦 橙黄桔绿 飞黄腾达 杳如黄鹤 一抔黄土 一枕黄粱 碧落黄泉

紫冠黄旗 信口雌黄 数白论黄 人老珠黄

【蓝】字成语 蓝田生玉 筚路蓝缕 青出于蓝

紫气东来 紫冠黄旗 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 红紫夺朱 朱紫上夺 黄旗紫盖 姚黄魏紫 纡朱拖紫

【灰

语 紫

语 黄

四季长青

万古长青

灰心丧气 灰不溜丢 灰飞烟灭 灰头土脸 心灰意冷 槁木死灰 颜

碧波万顷 碧血丹心 碧落黄泉 朱楼碧瓦 山青水碧 苍翠如濯 带颜

: 苍

绿 色

语 万

花红柳绿、山青水秀、红红火火、黑白分明、姹紫嫣红、白璧青蝇、白齿青眉、灰飞烟灭、灰头土脸、粉装玉琢、粉面朱唇、人老花黄、黄卷青灯、黄麻紫泥、黄童白叟、黄锺毁弃、黄发儿齿、绿暗红稀、绿肥红瘦、白璧青蝇、白齿青眉、白袷蓝衫、白日上升、粉白墨黑、粉面朱唇、粉白黛绿、粉面油头 花红柳绿、山青水秀、红红火火、黑白分明、姹紫嫣红、白璧青蝇、白齿青眉、灰飞烟灭、灰头土脸、粉装玉琢、粉面朱唇、人老花黄、黄卷青灯、黄麻紫泥、黄童白叟、黄锺毁弃、黄发儿齿、绿暗红稀、绿肥红瘦、白璧青蝇、白齿青眉、白袷蓝衫、白日上升、粉白墨黑、粉面朱唇、粉白黛绿、粉面油头 红红火火 洁白无暇 鼻青脸肿 青红皂白 一青二白 黑白分明 红眉赤眼 灯红酒绿 红男绿女 粟红贯朽 粟:小米;红:指腐烂变质;贯:穿线的绳子;朽:腐烂。谷子变色了,钱串子损坏了。形容太平时

青红皂白 皂:黑色。青、红、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

万紫千红 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脸红耳赤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披红戴花 披着绸,戴着红花。表示喜庆或光荣。 批红判白 批:削;判:分开;红、白:指花卉。嫁接花木。 桃红柳绿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

满面红光 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看破红尘 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 花红柳绿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酒绿灯红 软软柳红红绿香十桃土丈红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形形形容容

都都容

市市美

的的丽

繁繁的

华华春

。 。 景

绿女红男 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

绿酒红灯 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绿肥红瘦 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

绿暗红稀 形容暮春时绿荫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面红耳赤 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 柳绿花红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齿白唇红 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穿红着绿 着:穿着。形容衣着鲜艳华丽 红装素裹 红装:妇女的红色装饰;素裹:淡雅装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 红叶题诗 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比喻姻缘的巧合。 红颜薄命 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多指早死、寡居或

红杏出墙 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形容妻子有外遇 红绳系足 旧指男女双方经由媒人介绍而成亲。 红日三竿 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红情绿意

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红旗报捷 清代军队出征,打了胜仗,派专人手持红旗,急驰进京报捷。现用作报喜的意思。 红男绿女 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 红豆相

红白喜事 红指结婚做寿,白指丧事,并到一起说就是红白喜

。 大红大紫 形容显赫、得意

唇红齿白 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纷红骇绿 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耳红面赤 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

姹紫嫣红 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灯红酒绿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不问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愁红惨绿 愁:形容景象惨淡;红:红花;绿:绿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使人感觉愁苦凄惨 惨绿愁红 绿:绿叶;红:红花。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

翠消红减

形容女子姿容减退。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白发红颜 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姹紫嫣红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翠色欲流

姹紫嫣红 五光十色 青红皂白 绿水青山 五彩斑斓 黑白相间

桃红柳绿 绿草如茵 花洁如玉 红豆相思 绿肥红瘦 色彩缤纷

红光满面 翠色欲滴 杨柳青青 绿波翻涌 一碧连天 红衰翠减

金枝玉叶 流光溢彩 光艳四溢 灿若云霞 绚烂缤纷 流红滴翠

一碧万顷 万古长青 绿叶成阴 昨日黄花 绿暗红稀 绿水青山

绿衣使者 白衣天使 金壁辉煌 碧海丹心 鹤发童颜 阳春白雪

白衣公卿 百叟黄童 白首之心 红愁绿惨 色色俱全 绿衣黄里 淡雅素

青翠欲滴 回黄转绿 绿水青山 绿蓑青笠 花红柳绿 一碧千里 绿树成荫 青山绿水 郁郁葱葱 青山绿水

12月吉祥話水果/成語水果

12月吉祥話水果/成語水果

一月-梨子;杏雨梨雲,形容春天景色美麗。 二月-桶柑;橘祥如意,諸事吉利順遂合於心意。 三月-草莓;苺開眼笑,指眉頭舒展開來,眼睛充滿了笑意,用來形容非常欣喜愉悅的樣子。 四月-蘋果;蘋蘋安安,平安而無危險。

五月-芒果;初露鋒芒,初露鋒芒比喻剛開始顯露出才能和力量。

六月-荔枝;大發荔市,獲利甚豐。

七月-柚子;吉人天柚,吉善的人自有上天的幫助。 八月-芭樂;

九月-鳳梨;龍鳳呈祥,富貴吉祥的徵兆。

十月-楊桃;三楊開泰,表示佳運即將開始,羊年時常用三隻羊表吉利,乃取其諧音。

十一月-柿子;柿柿如意,事情都很圓滿、如意。 十二月-奇異果;奇異恩典橘子的吉祥話:吃橘子,大吉大利。

蘋果的吉祥話:吃蘋果,平平安安。 柿子的吉祥話:呷柿子乎恁事事攏如意。 荔枝的吉祥話:吃荔枝讓你大發利市。 鳳梨代表:興旺(旺來) 柑橘表:甘美 桔仔表:吉利

柿子:吉祥話是 呷柿子乎恁事事攏如意

蘋安富貴;橘祥如意;梨想成真;杏福快樂;柿事順利;核家歡樂;

推荐第8篇:浅谈颜色词的翻译

浅谈颜色词的英汉差异及翻译

引言

表示颜色色彩的词,英语应译为color terms而不能译为colorful terms (丰富多彩的词语)。在英语与汉语中,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相异的地方。同一的颜色词在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的文化领域中表达的意义也大不相同,我们如果要在日常生活工作或是英汉互译中不闹笑话,首先要弄清其基本的颜色词和词组的类别。下面将作一一的归类。

1、颜色词的特征

1.1基本颜色词

基本的颜色词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都大致相同,大致上都有:赤(红):red;橙:orange;黄:yellow;绿:green;青:indigo(deep blue);蓝:blue;紫:purple(violet);白:white;黑:black;棕(褐):brown;灰:gray。汉语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及的且我们所熟知的七原色就是指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了!在油画的起源地的西方,油画家们也是运用这七种颜色调出千变万化的色彩的。

1.2实物颜色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表达某种色彩往往还会将其色彩所依附的物体本身也连带表达出来。而这些物体通常都为人们所熟知和随处可见的。例如:张三穿着一件橙黄色的衬衫。橙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一提到橙子,别人就会联想到其形状和颜色。用橙黄来形容表达就很容易与其他颜色区别,且形象生动。这一类颜色词我们应要注意。如:金黄:gold/golden;银白:silver;橙黄:orange;铅灰:lead-gray;桔红:orange-red;桃红:peach-pink;

1.3色差颜色词

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光线下,不同的环境中,得出的色彩效果也不同。要表达这种效果,就得运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其深浅、明暗。这一类的词语有:(1)表深浓:deep/dark;如:deep blue /dark blue 深蓝;deep green深绿;(2)表浅淡:light/pale;如:light yellow淡黄;light blue 浅蓝;pale gray浅灰;pale white淡白。(3)表鲜明:bright/rich/vivid;如:bright /rich/vivid red 鲜艳的红色。

2、颜色词的英汉差异对比

英汉两种语言的颜色词都有丰富的词汇。虽然作为自然色,不同民族的认知是相同的,但相同的颜色词用于不同的语域、文体中,就有不相同的内涵和外延。即有些颜色词甚至可以表达出远远偏离其本身的含义。更有甚者,同一颜色词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下却具喻义外延上的差异。只有很好了解其异同,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如汉语句子:我和你势不两立,要让你见红,(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要让外国人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不能简单的直译为I’ll let you see red。同样地,英语句子He is in a blue mood中的blue。很明显,这两个例子中颜色词红和蓝表达出来的都不是它本身的字面意思,而是隐藏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其引申开去的含义。我们也不能单单从两个颜色词身上去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下面就一些基本的颜色词去阐述英汉之间的文化差异。

2.1红色:red

红和red都是最能激发人情绪的颜色,它热情、兴奋、充满活力,具有喜庆的色彩。在通用的日历中,我们可以发现,凡是表示新年元旦、春节、圣诞节等一些中西方的节日都会印以红色以示区分,这就是所谓的red-letter days,其它的则用黑色表示。另外,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omeone则表示对某人热情的招待、接见。而中国人在其传统的婚庆日子中就更加钟情于红色,都会贴上红色的对联,喜字来庆祝。著名的品牌商标Double red happine(红双喜)更是广为大众认可。但有外国人认为红色象征着危险的信号,这个大概源于西班牙的斗牛运动。斗牛士都拿着红色的布块诱使公牛的冲撞,消耗公牛的体能。还有,所有的交通信号灯的红灯都是令人不能穿越的。

英语的“red”可表示为喜庆、热烈、幸运、流血的、赤字、亏损、负债等。如:red alert(空袭)紧急警报;red cro红十字会;red light危险信号;a red letter day纪念日,大喜的日子;red ray激怒的事物;red tape繁琐拖拉的公事等程序,官僚作风。red eye 廉价威士忌酒、red gold 纯金、red ruin 火灾、red flag 警戒旗、red cent 一分钱;汉语的红色则可表示:革命、成功、受宠、喜庆、等。如:开门红get succe at the very beginning;红火very busy and flurishing;红人a favorite with somebody in power;红事wedding;红脸get angry or be shy;红运good luck;红豆love pea;红榜honor roll。这些词语中的红和red 都脱离了它表示颜色的本义。

2.2白色:white

白色和white在英汉文化中都引起“纯洁无暇、清白无辜”的联想。在汉语中“白”还表示“徒劳,无代价”之意,这时“白”已不再是颜色词,而是副词。例如:白送give away, free of charge,白费事all in vain , a waste of time and energy,白手起家to build up from nothing 。在英语中表达人的种族时,可以说the yellow people(黄种人),the black people(黑人),the white people(白人)。而要表达人肤色的白与黑时则不用white和black,而是用fair和blond。但表达“白头发”时还是用“white”。例如:她皮肤白皙。She has a fair skin/complexion.

汉语有“红白喜事”(wedding and funeral)一说,中国人把娶媳妇、贺生日称为“红喜”;把上了年纪的老人去世称为“白喜”,两者都被中国人视为喜事。中国传统婚礼的颜色是“红色”。而在办丧事时则以白色为主,丧家人身穿白衣,头戴白帽,胸佩白花以表示悼念,这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俗民风。

而在西方婚礼的颜色以白色为主,新娘身着白色圣洁的婚纱,头戴白色面纱,亲戚朋友送的礼品也是用白纸包装好,系上白绸带。在西方人眼里,白色象征着圣洁、庄重、高雅。而在丧礼上则穿黑色礼服表示对死者的哀悼。由此可见,中西方婚礼和葬礼服饰颜色的不同深受其文化的影响。

下面词语中的白和white都脱离实了它表示颜色的本义。如真相大白the fat made clear,白吃eat something without pay,表白explain something for oneself,白丁people who know little knowledge。a white lie 无恶意的谎言,white list白名单(每时守法的人士、合法的机构等),white room最清洁的房屋,无污染的房屋;white wedding吉祥的婚礼,white man正直高尚的人,white light公正无私的裁判,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美满的日子。

2.3黑色:black

黑色和black在英汉文化中象征死亡、苦难和悲痛。在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上总把黑色与“坏、不好、黑暗、奸恶”等联系在一起。在英语中black表示“不幸、灾难、厌恶、愤怒、阴沉”等意义。例如:黑心evil mind,黑店gangster inn,黑线a sinister line,黑货smuggled goods,黑幕inside story of a plot,黑心人the very cruel people,黑手the reactionary power having some evil activities secretly,黑社会组织the unlawful social organization doing some illegal activities as their job;a black letter day不吉祥的日子,倒霉的一天;black market黑市,非法交易市场;black list黑名单;Black Ma死人的弥撒;Black Maria囚车;black look恶狠狠的神色;black mood情绪低落;black spot交通事故多发地段;black heart指奸恶、阴险的人; black man 恶魔。但这些词中的黑色和black都脱离了颜色的本义。

另外,英语中,用黑色墨水记帐时表示“赢利”,这与用红色墨水记帐时表示“亏损”的意思正好相反。如:black figure赢利,in the black赚钱。在西方文化中黑色也象征庄重、

威严和尊贵。Black suit(黑色西装),black dre(黑色礼服)是西方人最崇高的传统服装,在庄重的正式场合,达官贵人、名流学者等都喜欢黑色的服装。随着东西方文化的频繁交流,在西方的这种服饰颜色在中国也开始流行起来。并且西方以服饰颜色表示职业类别的名词术语在我国也开始广泛流行起来。如:the white-collars白领阶层,the blue collars蓝领阶层。

2.4蓝色:blue

蓝色和blue在英汉文化中所产生的联想是不同的。蓝色在中国文化中给人以“恬淡宁静、意蕴深远、心旷神怡”的联想。中国人似乎较西方人喜欢蓝色。而蓝色往往令我们联想到浪漫美好的事情,蔚蓝的天空,蓝蓝的海洋就能引发无穷的暇想。春暧花开,背山朝海,住进这样一间房子无疑是国人心目中的一件赏心乐事。而blue在英文中,一方面表示“悲观的,情绪低落的”之意;另一方面,是一种高贵的颜色,用来表示社会地位高、有权势、出身贵族或皇室。如:Things look blue 形势很悲观、He is a real blue blood他是真正的贵族、The little girl looks blue 这个小女孩看上去情绪很低落。英语中的blue除了表示蓝色外,还可表示禁律严的、下流的、沮丧的、忧郁的等等。如:the blues忧郁、烦闷;sing the blues垂头丧气;blue alert(预备警报后的)空袭警报、台风警报;blue eyed易受骗的;blue murder恐怖的喊声;look or feel blue沮丧的。

汉语中的蓝除了表示颜色外,还常与其它词在一起组成词组,表示与色彩不同的喻义。如:蓝本script on which the works are based、model,青出于蓝而胜于蓝the new coming from the old is better than the old等等。

下面词语中的蓝和blue都脱离了它表示颜色的本义。蓝图(计划)、蓝本(著作所根据的底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新的比旧的要出色)、true blue 忠实的、blue-sky market露天市场、blue sky bargaining漫天要价,等等。

2.5绿色:green

绿色和green在英汉文化中引起的联想也是完全不同的。绿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低贱的颜色。在古代,低贱的人穿绿色的衣服。然而,在英文中green是一个联想非常好的词,它表示“春天、希望”之意,现在常常用在与环境有关的词语中。如:green party绿色政党(以环境生态为基本纲领)、green consumerism绿色消费(消费者购买没有危害环境的产品)。另一方面green还可表示新的、年轻的、嫉妒的、佳境等。汉语中的青色还可表示年轻的、新的、未成年的、健壮的、永恒的等等。

下面词语中的绿和green都脱离了它表示颜色的本义。a green hand新手、green house暧房,温室、green room演员休息室、as green as gra无生活经验的、green eyed眼红,嫉妒、green line(军)轰炸机,敌我分界线、in the green青春期、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in the green tree/wood处于佳境、green power(美)金钱的力量;名留青史leave a glorious name in the history、青女the god having charge of fog in the legend、青史the history book、青睐favour、炉火纯青the perfect skills of doing something、青衿the scholars in the ancient time等。

2.6黄色:yellow

黄色和yellow在英汉文化中引起的语义联想是不同的。黄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象征着帝王的威严,我国从唐代开始黄色便正式成为皇室的专用颜色,代表神圣和正统。在汉语中有“黄袍加身”一说,指的是为人之上,做了皇帝。“黄袍”、“黄榜”、“黄门”等,都无一不同尊贵与荣耀联系在一起。黄色是“崇高”、“尊严”和“权力”的象征,在国人心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另一方面,该词还有“色情的,腐化堕落的”意思。汉语中的黄色书刊、黄色电影、黄色音乐等是不能直译为yellow books/movies/music。同时黄色与其它词语在一起构成了许多新的词汇,使用广泛。如:黄色书刊,电影obscene

books/blue films;黄卷the ancient books almanac;黄屋the ancient emperor’s carriage;等。

英语中的yellow除了表示黄颜色外还可以表示胆怯的、卑鄙的、靠不住的、妒忌的等。如:yellow dog野狗,卑鄙的人;yellow boy金币,黑白杂种;have a yellow streak懦怯,胆小,卑鄙的行为;yellow alert(空袭)预备警报;yellow belly可鄙的胆小鬼;yellow looks可怕的脸色,诧异的眼神等。

下面词语中的黄和yellow都脱离了它表示颜色的本义。黄泉路(死亡)、黄道吉日(迷信的人认为宜于办好事的日子)、黄牛(投机倒把分子)、黄梁梦(落空的好事)黄昏恋(老年人的恋情);yellow page 电话号码本、yellow book法国官方文件。

2.7其它颜色:紫色purple;棕(褐)色brown;灰色gray

在英语中,紫色还象征着贵族、权力。如:to be born in the purple身出名门,贵族;marry into the purple嫁入豪门等。汉语中的大红大紫的紫又表示了受欢迎,得势的意思。紫气更是吉祥瑞和之气。

英语中brown除表示棕、褐色外,还与其它词语搭配成新词组表示不同的涵义,使用也较广泛。如:to be done brown被欺骗,被烤;Brown Baggers学习用功的学生;be in brown study空想、梦想、幻想;brown sugar红糖;但汉语的棕、褐色却很少与其它词搭配构成新的词汇。

灰色则在两种语言中都表示黑暗、阴沉、灰暗等的意思。如:He looks gray and tired.他看起来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汉语中“灰暗的心情,灰心丧气,灰色地带”等都是表达这样的意思。

3、颜色词的英汉互译

3.1直译法

英汉语言与文化存在共性,在英、汉互译颜色词时,有的可以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对应的颜色词来翻译,有的在目标语言中其对应的颜色词有相似的文化引申含义,因此也可以采用直译法来进行翻译。如:

薇的花色还是鲜艳的,一朵紫红,一朵统一嫩红,一朵是病黄的象牙色中带有几分血晕。The were still fresh in color.One was purplish-red, another pink, still another a sickly ivory-yellow slightly tinged with blood-red.

(2)┅┅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

The red were as red as fire, the white as white as snow, the blue as blue as indigo and the green as green as emerald, while here and there were a few red maples.(3)Through a crack in the wall, the sky was a fish-belly grey.

鱼肚白从土壁的破洞里钻进来了。

(4)He is a tall, burly fellow with long hair and more white than black to his eyes.

他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

3.2文化对等译法

当语言中的颜色词使用的是其基本含义时,而译语中却习惯使用另一个颜色词来表示同一颜色。换句话说,把原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说法翻译成译语中约定俗成的说法,这就是“文化对等译法”。如:black tea红茶,brown sugar红糖,brown bread黑面包,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

汉语中的“红茶”译成英语是“black tea”,字面上意思为“黑茶”,这是因为汉语针对茶水的颜色而言,故称为“红”,而英语的着眼点则放在茶叶的颜色上,故称其为“黑”。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英汉两种文化中审美情趣的角度不同。汉语讲究的是对称美,“诗句、对联”等是中国文化追求对称美的集中体现。而在英语中颜色词的使用更倾向于表达的准确性。3.3功能对等译法

所谓“功能对等译法”就是把原语言中一个带有特定文化色彩的词翻译成译语中意义相同却不带文化色彩的词。原语言中的颜色词所蕴含的文化是由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形成的。因此,如果译语的读者没有背景知识,将难以理解该颜色词的真正含义。所以在译语无法把原语言的颜色词直接翻译时,就要采用功能对等译法。如:black leg骗子,black dog 忧郁、不开心的人,black smith铁匠,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 everyone of the family is in the pink合家欢乐。红颜the bloom of youth,红人a favorite with somebody in power,开门红to begin well, to make a good start,白做get small thanks for something,黑白不分confound right and wrong等等。

颜色词的翻译要考虑诸多因素,但首先要对原语言中颜色词的基本含义和文化引申义有准确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考虑选择合适的译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颜色词使用广泛,除了其色彩意义之外,还有许多抽象的的象征意义,就其象征意义而言,英汉颜色词有不少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更多,同时可以看出,这类颜色词所表达的文化内涵都是与本国的民族、社会文化思想息息相关的。因此,认识清楚颜色词及其英汉文化差异对于丰富语言知识和两种文化的交流是大有益处的。

推荐第9篇:形容颜色的词(定稿)

形容颜色的词

一.红色类

红色 ,朱红 ,粉红,梅红 ,玫瑰红 ,桃红 ,樱桃红 ,桔红 ,石榴红 ,枣红 ,莲红 ,浅莲红 ,豉豆红 , 辣椒红 ,高粱红 ,芙蓉红 ,胭脂红,鲑鱼红,玳瑁红 ,海螺红 ,宝石红 ,玛瑙红,珊瑚红,金红 ,铁红 ,铁锈红 ,镉红 ,铬红 ,砖红 ,土红 ,郎窑红,均红 ,釉底红 ,威尼斯红 ,法国红 ,茜红 ,洋红 ,品红 ,猩红,油红 ,紫红,玫瑰紫红 ,深紫红 ,深藕红 ,棕红,暗红,鲜红 ,血红,血牙红 ,绯红 ,米红 ,深红,淡红 ,

二.橙色类

橙色

三、黄色类:

柠檬黄,玉米黄 ,橄榄黄 ,樱草黄 ,稻草黄 ,芥末黄 ,杏黄 ,蛋黄 ,藤黄 ,鳝鱼黄 ,象牙黄 , 日光黄 ,石黄 ,土黄 ,砂黄 ,金黄 ,铁黄 ,镉黄 ,铬黄 ,钴黄 ,深黄,暗黄 ,棕黄 ,青黄 ,灰黄 ,米黄 ,嫩黄 ,鲜黄 , 鹅黄 ,中黄 ,浅黄 ,淡黄 ,

四.绿色类

绿色 ,豆绿 ,浅豆绿 ,橄榄绿,茶绿 ,葱绿 ,苹果绿,原野绿 ,森林绿 ,洋蓟绿 , 苔藓绿 , 草地绿,草绿 ,水草绿 ,深草绿 ,灰湖绿 ,水绿 ,海水绿 ,酸性绿,水晶绿

五.青色类

青色 ,豆青 ,花青 ,茶青 ,葱青 ,天青 ,霁青 ,石青 ,铁青 ,蟹青 ,鳝鱼青 ,蛋青 ,影青 ,黛青,,群青,伟青,暗青 ,藏青 ,靛青,大青 ,粉青, 鲜青,浅青,淡青 ,

六.蓝色类

天蓝,蔚蓝 ,月光蓝,海洋蓝 ,海蓝 ,湖蓝 ,深湖蓝 ,中湖蓝 ,浅湖蓝,清水蓝 ,冰雪蓝 ,孔雀蓝 ,宝石蓝 ,粉末蓝,铁蓝 ,钴蓝 ,普鲁士蓝,北京蓝,士林蓝 ,品蓝 ,靛蓝 ,菘蓝 , 石磨蓝, 藏蓝,海军蓝 ,宝蓝,墨蓝,绿蓝 ,紫蓝,浅紫蓝,青蓝,深灰蓝,深蓝 ,暗蓝,鲜蓝,中蓝,浅蓝,淡蓝 ,

七.紫色类

紫色 ,紫罗兰色 ,紫藤色 ,紫水晶色 ,葡萄紫 ,茄皮紫 , 玫瑰紫 ,丁香紫 ,钴紫 ,墨紫 ,绛紫 ,暗紫 ,乌紫 , 蓝紫 ,鲜紫 ,深紫 ,浅紫 ,淡紫 ,淡白紫 ,青莲 ,深青莲 ,雪青 ,墨绛红, 暗绛红 ,

八.黑色类

黑色,土黑,煤黑,碳黑,古铜黑 , 铁黑 , 橄榄黑,棕黑 ,青黑,深黑,漆黑,暗黑 ,

九.白色类

白色 ,象牙白 ,牡蛎白 ,珍珠白, 玉石白 ,银白 ,铅白 ,锌白 ,锌钡白 ,羊毛白 ,米白 ,乳白,雪白 ,灰白 ,青白 ,纯白,本白 ,粉红白 , 淡紫白

十.灰色类

灰色 ,银灰 ,铁灰 ,铅灰 ,碳灰 ,驼灰 ,豆灰 ,藕灰 ,莲灰 ,浅莲灰 ,鸽子灰 ,鼠灰 ,蟹灰 ,天灰 ,土灰 ,水泥灰 ,烟灰 ,雾灰 ,黑灰 ,紫灰 ,深紫灰 ,淡紫灰 ,浅绿灰 ,浅米灰 ,卡其灰 ,蓝灰 ,青灰 , 白灰 ,深灰 ,暗灰 ,中灰 ,浅灰

十一.棕色类

棕色,褐色,红棕 ,金棕 ,铁锈棕 ,桔棕 ,橄榄棕

十二.褐色类

赤褐 ,棕褐 ,茶褐 ,黑褐 ,紫褐 ,黄褐 ,栗褐 ,灰褐 ,浅灰褐 ,橙褐 ,土褐 ,深褐 ,暗褐 ,淡褐

十三.其它类

咖啡色 ,酱色 ,紫酱色 ,茶色 ,赫色 ,琥珀色 ,栗色 ,金色 ,古金色,银色 ,铅色 ,锌色 ,铁锈色 ,青古铜色 ,黑古铜色 ,紫铜色 ,

黄铜色 ,木色,土色 ,驼色 ,米色 ,卡其色 ,奶油色 ,豆沙色 ,浅豆沙色 ,藕荷色 ,肉桂色 ,肉色 ,水晶色,荧光色 ,彩虹色

翠绿 鹅黄 天蓝 血红 米白 丹紫 火红 桔红 湖绿 草绿

海蓝色 草绿色 花红色 柳绿色 油黑色 墨黑色 杏黄色 桃红色

湛蓝色 藏青色 灰白色 朱红色 赤红色 黄白色 白花花 绿油油

黑黝黝 蓝幽幽 蓝湛湛 黑漆漆 红彤彤 绿油油 黄澄澄 红艳艳

黑乎乎 黑洞洞 白皑皑 绿莹莹 金灿灿

黄 :杏黄、土黄、梨黄、橘黄、橙黄、金黄、米黄、嫩黄、淡黄

红 :品红、紫红、桃红、朱红、赤红、银红、殷红、绯红、深红、火红、暗红、

鲜红、艳红、亮红、粉红、米红、棕红、浅红、血红、淡红 蓝 :天蓝、淡蓝、青蓝、亮蓝、湛蓝、海蓝

绿 :新绿、翠绿、嫩绿、浅绿、深绿、青绿、葱绿、黄绿、暗绿、明绿、亮绿、鲜绿、草绿、墨绿、水绿 黑 :墨黑、油黑 三字词语(ABB)

白花花 白茫茫 白皑皑 白嫩嫩 白生生 白蒙蒙 黑乎乎 黑洞洞 黑压压 黑漆漆 黑糊糊 黑油油 黑幽幽 黑压压 黑生生

红艳艳 红彤彤 红通通 红殷殷 金灿灿 金亮亮 黄澄澄 黄灿灿

绿油油 绿森森 绿莹莹 绿茸茸 绿茵茵 蓝盈盈 蓝幽幽 蓝湛湛 蓝晶晶 紫微微 紫盈盈

亮晶晶 亮铮铮 亮闪闪 灰蒙蒙 青幽幽 粉扑扑 四字成语: 【黑】字成语

黑里透红、黑白分明、黑不溜秋、黑灯瞎火、黑咕隆咚、黑白颠倒、黑云压城、

指黑道白、月黑风高、漆黑一团、颠倒黑白、混淆黑白、白山黑水、白天黑夜、

昏天黑地、粉白黛黑、天昏地黑、起早摸黑、一团漆黑【白】字成语

白手起家、白云苍狗、白日升天、白日衣绣、白衣卿相、白头如新、白驹过隙、

白璧无瑕、数白论黄、黑白分明、白里透红、白眉赤眼、白面书生、白衣秀士、

白发苍髯、白发皤然、白山黑水、白天黑夜、粉白黛黑、平白无故、白璧微瑕、

白日做梦、白头偕老、白不呲咧、白头齐眉、苍白无力、月白风清、齿白唇红、

不白之冤、洁白无瑕、阳春白雪、恶叉白赖、赤口白舌、黄童白叟、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襟怀坦白、唇红齿白、真相大白、沉冤莫白、一清二白、一穷二白、

指黑道白、一身清白、青红皂白、半文半白、不分皂白【红】字成语

红装素裹、红颜薄命、红花绿叶、红不棱登、红男绿女、红情绿意、红红绿绿、

红豆相思、红紫夺朱、赤子之心、赤口白舌、赤口毒舌、赤贫如洗、赤日炎炎、

赤舌烧城、赤绳系足、赤体上阵、赤地千里、赤胆忠心、朱紫相夺、朱唇玉面、

朱唇皓齿、朱楼碧瓦、朱楼绮户、面红耳赤、唇红齿白、灯红酒绿、大红大绿、

纷红骇绿、嫩红娇绿、青红皂白、红红绿绿、桃红柳绿、愁红惨绿、近朱者赤、

纡朱拖紫、纡朱怀金、传波红叶、白眉赤眼、姹紫嫣红、白里透红、万紫千红、

黑里透红、柳绿花红、齿白唇红、金无足赤、近朱者赤、红紫夺朱 【绿】字成语

绿肥红瘦、绿叶成荫、绿衣使者、绿林好汉、绿草如茵、绿水青山、绿荫如盖、

柳绿花红、红花绿叶、红男绿女、红情绿意、红红绿绿、视丹如绿、橙黄桔绿、

大红大绿、灯红酒绿、纷红骇绿、红红绿绿、花红柳绿、嫩红娇绿、山青水绿、

油光碧绿、桃红柳绿、愁红惨绿 【青】字成语

青梅竹马、青黄不接、青云直上、青出于蓝、青州从事、青蝇吊客、青红皂白、

青面獠牙、山青水绿、山青水碧、青山绿水、青史留名、青灯黄卷、青梅煮酒、

平步青云、绿水青山、功标青史、黄卷青灯、名垂青史、炉火纯青、冬夏长青、四季长青、万古长青 【黄】字成语

黄袍加身、黄粱一梦、黄钟大吕、黄卷青灯、黄花晚节、黄粱美梦、黄道吉日、

黄童白叟、黄口孺子、黄雀伺蝉、黄旗紫盖、青黄不接、姚黄魏紫、面黄肌瘦、

橙黄桔绿、飞黄腾达、杳如黄鹤、一抔黄土、一枕黄粱、碧落黄泉、紫冠黄旗、

信口雌黄、数白论黄、人老珠黄 【蓝】字成语

蓝田生玉、筚路蓝缕、青出于蓝 【紫】字成语

紫气东来、紫冠黄旗、姹紫嫣红、万紫千红、红紫夺朱、朱紫上夺、黄旗紫盖 姚黄魏紫、纡朱拖紫 【灰】字成语

灰心丧气、灰不溜丢、灰飞烟灭、灰头土脸、心灰意冷、槁木死灰、万念俱灰、心如死灰

颜色(综合)成语

碧波万顷、碧血丹心、碧落黄泉、朱楼碧瓦、山青水碧、苍翠如濯、苍松翠柏、橙黄桔绿

纡朱曳紫 雨过天晴 雨过天青 燕雀处堂 一模一样 形容枯槁 胸有成竹 五彩斑斓 五色缤纷 五彩缤纷 停云落月 天香国色 素面朝天 青过于蓝 青出于蓝 轻描淡写 评头论足 弄巧成拙 浓墨重彩 磨砻砥砺 面如死灰 目迷五色 面不改色 了无惧色 落月屋梁 洁身自好 距人千里 拒人千里 红腐贯朽 红飞翠舞 魂不附体 花里胡哨 呼卢喝雉 含苞待放 花花绿绿 花红柳绿 国色天香 光彩夺目

红:

红色;朱红;粉红色;梅红;玫瑰红;桃红;樱桃红;桔红色;石榴红;枣红色;莲红色;浅莲红;豆红;辣椒红;高梁红;芙蓉红;胭脂红;鲑鱼红;玳瑁红;海螺红;宝石红;玛瑙红;珊瑚红;金红;铁红;铁锈红;铬红;砖红;土红;紫红(酒红);深紫红;棕红; 暗红;鲜红;绯红;米红;深红;淡红;墨绛红;暗绛红;浅绛红。 蓝:

靛青;蓝色;天蓝、蔚蓝;月光蓝;海洋蓝;海蓝;湖蓝;深湖蓝;中湖蓝;冰雪蓝;孔雀蓝;宝石蓝;粉末蓝;藏蓝;海军蓝;宝蓝;墨蓝;紫蓝;浅紫蓝;青蓝;深灰蓝;深蓝;鲜蓝;中蓝;浅蓝;淡蓝。 绿:

绿色;豆绿;浅豆绿;橄榄绿;茶绿;葱绿;苹果绿;森林绿;苔藓绿;草地绿;灰湖绿; 水晶绿;玉绿;石绿;松石绿;孔雀绿;墨绿;墨玉绿;深绿;暗绿;青绿;碧绿;蓝绿;黄绿;灰绿;褐绿;中绿;浅绿;淡绿。 黄: 橙色;黄色;深桔黄;浅桔黄;柠檬黄;玉米黄;橄榄黄;稻草黄;芥末黄;杏黄;蛋黄;藤黄;象牙黄;日光黄;土黄;砂黄;金黄;深黄;棕黄;青黄;灰黄;米黄;嫩黄;鲜黄;鹅黄;中黄;浅黄;淡黄。 紫:

紫色;紫罗兰色;紫水晶色;葡萄紫;茄皮紫;玫瑰紫;丁香紫;墨紫;绛紫;暗紫;乌紫;蓝紫;鲜紫;深紫;浅紫;淡紫;淡白紫。 灰:

灰色;银灰色;炭灰色;烟灰;雾灰;黑灰。 黑:

黑色;炭黑;暗黑;漆黑。 白:

白色;象牙白;牡蛎白;珍珠白;玉石白;银白;羊毛白;乳白;米白;雪白;灰白;纯白;本白;粉红白;浅紫白。 杂色:

金色;银色;青古铜色;青莲;雪青;驼色;米色;卡其色;奶油色;豆沙色;水晶色;荧光色;彩虹色;棕色;茶褐;淡褐;咖啡;琥珀色。

形容颜色的成语有哪些?

黑白分明 白头偕老 红装素裹 绿草如茵 青梅竹马 黄袍加身

蓝田生玉 紫气东来 灰心丧气 碧波万顷 漆黑一团平白无故

桃红柳绿 柳绿花红 山青水绿 青黄不接 姹紫嫣红 心灰意冷

苍翠如濯 白山黑水 阳春白雪 传波红叶 红红绿绿平步青云

杳如黄鹤 筚路蓝缕 黄旗紫盖 起早摸黑 一身清白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炉火纯青 信口雌黄 青出于蓝 姚黄魏紫 槁木死灰

橙黄桔绿 青红皂白 银装素裹 灰头土脸 五颜六色 姹紫嫣红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色彩斑斓 万紫千红

花花绿绿 huā huā lǜ lǜ 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暗绿稀红 àn lǜ xī hóng 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

惨绿愁红 cǎn lü chóu hóng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惨绿年华 cǎn lǜ nián huá 指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 惨绿少年 cǎn lǜ shào nián 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橙黄桔绿 chéng huáng jú lǜ 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橙黄橘绿 chéng huáng jú lǜ 指秋季景物。

愁红惨绿 chóu hóng cǎn lü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愁红怨绿 chóu hóng yuàn lǜ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穿红着绿 chuān hóng zhuó lǜ 形容衣着鲜艳华丽。 大红大绿 dà hóng dà lǜ 指颜色浓艳。

灯红酒绿 dēng hóng jiǔ lǜ 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纷红骇绿 fēn hóng hài lǜ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粉白黛绿 fěn bái dài lǜ 泛指女子的妆饰。

红愁绿惨 hóng chóu lǜ cǎn 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 红男绿女 hóng nán lǜ nǚ 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

红情绿意 hóng qíng lǜ yì 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花红柳绿 huā hóng liǔ lǜ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回黄转绿 huí huáng zhuǎn lǜ 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酒绿灯红 jiǔ lǜ dēng hóng 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柳绿花红 liǔ lǜ huā hóng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柳绿桃红 liǔ lǜ táo hóng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露红烟绿 lù hóng yān lǜ 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同“露红烟紫”。

绿林大盗 lù lín dà dào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绿林豪杰 lù lín háo jié 指绿林中出众的人物。 绿林豪客 lù lín háo kè 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绿林豪士 lù lín háo shì 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绿林好汉 lù lín hǎo hàn 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众...绿林强盗 lù lín qiáng dào 指山林的强盗。

绿暗红稀 lǜ àn hóng xī 形容暮春时绿廕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绿鬓红颜 lǜ bìn hóng yán 指年轻女子。同“绿鬓朱颜”。 绿鬓朱颜 lǜ bìn zhū yán 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借指年轻女子。

绿惨红愁 lǜ cǎn hóng chóu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指黑鬓红颜。

绿惨红销 lǜ cǎn hóng xiāo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同“绿惨红愁”。

绿草如茵 lǜ cǎo rú yīn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绿肥红瘦 lǜ féi hóng shòu 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绿酒红灯 lǜ jiǔ hóng dēng 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绿女红男 lǜ nǚ hóng nán 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 绿水青山 lǜ shuǐ qīng shān 泛称美好山河。

绿蓑青笠 lǜ suō qīng lì 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渔翁的打扮。

绿叶成阴 lǜ yè chéng yīn 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也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

绿叶成荫 lǜ yè chéng yīn 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同“绿叶成阴”。

绿衣黄里 lǜ yī huáng lǐ 绿、黄: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绿衣使者 lǜ yī shǐ zhě 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面红面绿 miàn hóng miàn lǜ 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yesiyun2009-01-19 23:21:20 【黑】字成语

黑里透红 黑白分明 黑不溜秋 黑灯瞎火 黑咕隆咚 黑白颠倒 黑云压城 指黑道白 月黑风高 漆黑一团

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 白山黑水 白天黑夜 昏天黑地 粉白黛黑 天昏地黑 起早摸黑 一团漆黑

【白】字成语

白手起家 白云苍狗 白日升天 白日衣绣 白衣卿相 白头如新 白驹过隙 白璧无瑕 数白论黄 黑白分明

白里透红 白眉赤眼 白面书生 白衣秀士 白发苍髯 白发皤然 白山黑水 白天黑夜 粉白黛黑平白无故

白璧微瑕 白日做梦 白头偕老 白不呲咧 白头齐眉 苍白无力 月白风清 齿白唇红 不白之冤 洁白无瑕

阳春白雪 恶叉白赖 赤口白舌 黄童白叟 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 襟怀坦白 唇红齿白 真相大白 沉冤莫白

一清二白 一穷二白 指黑道白 一身清白 青红皂白 半文半白 不分皂白

【红】字成语

红装素裹 红颜薄命 红花绿叶 红不棱登 红男绿女 红情绿意 红红绿绿 红豆相思 红紫夺朱 赤子之心

赤口白舌 赤口毒舌 赤贫如洗 赤日炎炎 赤舌烧城 赤绳系足 赤体上阵 赤地千里 赤胆忠心 朱紫相夺

朱唇玉面 朱唇皓齿 朱楼碧瓦 朱楼绮户 面红耳赤 唇红齿白 灯红酒绿 大红大绿 纷红骇绿 嫩红娇绿 青红皂白 红红绿绿 桃红柳绿 愁红惨绿近朱者赤 纡朱拖紫 纡朱怀金 传波红叶 白眉赤眼 姹紫嫣红

白里透红 万紫千红 黑里透红 柳绿花红 齿白唇红 金无足赤近朱者赤 红紫夺朱

【绿】字成语

绿肥红瘦 绿叶成荫 绿衣使者 绿林好汉 绿草如茵 绿水青山 绿荫如盖 柳绿花红 红花绿叶 红男绿女

红情绿意 红红绿绿 视丹如绿 橙黄桔绿 大红大绿 灯红酒绿 纷红骇绿 红红绿绿 花红柳绿 嫩红娇绿

山青水绿 油光碧绿 桃红柳绿 愁红惨绿

【青】字成语

青梅竹马 青黄不接 青云直上 青出于蓝 青州从事 青蝇吊客 青红皂白 青面獠牙 山青水绿 山青水碧

青山绿水 青史留名 青灯黄卷 青梅煮酒平步青云 绿水青山 功标青史 黄卷青灯 名垂青史 炉火纯青

冬夏长青 四季长青 万古长青

【黄】字成语

黄袍加身 黄粱一梦 黄钟大吕 黄卷青灯 黄花晚节 黄粱美梦 黄道吉日 黄童白叟 黄口孺子 黄雀伺蝉

黄旗紫盖 青黄不接 姚黄魏紫 面黄肌瘦 橙黄桔绿 飞黄腾达 杳如黄鹤 一抔黄土 一枕黄粱 碧落黄泉

紫冠黄旗 信口雌黄 数白论黄 人老珠黄

【蓝】字成语 蓝田生玉 筚路蓝缕 青出于蓝

【紫】字成语

紫气东来 紫冠黄旗 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 红紫夺朱 朱紫上夺 黄旗紫盖 姚黄魏紫 纡朱拖紫

【灰】字成语

灰心丧气 灰不溜丢 灰飞烟灭 灰头土脸 心灰意冷 槁木死灰 万念俱灰 心如死灰

颜色(综合)成语

碧波万顷 碧血丹心 碧落黄泉 朱楼碧瓦 山青水碧 苍翠如濯 苍松翠柏 橙黄桔绿

带颜色的成语:

花红柳绿、山青水秀、红红火火、黑白分明、姹紫嫣红、白璧青蝇、白齿青眉、灰飞烟灭、灰头土脸、粉装玉琢、粉面朱唇、人老花黄、黄卷青灯、黄麻紫泥、黄童白叟、黄锺毁弃、黄发儿齿、绿暗红稀、绿肥红瘦、白璧青蝇、白齿青眉、白袷蓝衫、白日上升、粉白墨黑、粉面朱唇、粉白黛绿、粉面油头 花红柳绿、山青水秀、红红火火、黑白分明、姹紫嫣红、白璧青蝇、白齿青眉、灰飞烟灭、灰头土脸、粉装玉琢、粉面朱唇、人老花黄、黄卷青灯、黄麻紫泥、黄童白叟、黄锺毁弃、黄发儿齿、绿暗红稀、绿肥红瘦、白璧青蝇、白齿青眉、白袷蓝衫、白日上升、粉白墨黑、粉面朱唇、粉白黛绿、粉面油头 红红火火 洁白无暇 鼻青脸肿 青红皂白 一青二白 黑白分明 红眉赤眼 灯红酒绿 红男绿女 粟红贯朽 粟:小米;红:指腐烂变质;贯:穿线的绳子;朽:腐烂。谷子变色了,钱串子损坏了。形容太平时期富…

青红皂白 皂:黑色。青、红、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

万紫千红 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脸红耳赤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披红戴花 披着绸,戴着红花。表示喜庆或光荣。

批红判白 批:削;判:分开;红、白:指花卉。嫁接花木。 桃红柳绿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满面红光 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看破红尘 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 花红柳绿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酒绿灯红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软红香土 形容都市的繁华。 软红十丈 形容都市的繁华。 柳绿桃红 形容美丽的春景 绿女红男 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 绿酒红灯 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绿肥红瘦 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绿暗红稀 形容暮春时绿荫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面红耳赤 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 柳绿花红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齿白唇红 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穿红着绿 着:穿着。形容衣着鲜艳华丽

红装素裹 红装:妇女的红色装饰;素裹:淡雅装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 红叶题诗 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比喻姻缘的巧合。 红颜薄命 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多指早死、寡居或丈夫不好)。

红杏出墙 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形容妻子有外遇 红绳系足 旧指男女双方经由媒人介绍而成亲。 红日三竿 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红情绿意 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红旗报捷 清代军队出征,打了胜仗,派专人手持红旗,急驰进京报捷。现用作报喜的意思。

红男绿女 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 红豆相思 比喻男女相思。

红白喜事 红指结婚做寿,白指丧事,并到一起说就是红白喜事。 大红大紫 形容显赫、得意

唇红齿白 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纷红骇绿 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耳红面赤 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姹紫嫣红 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灯红酒绿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不问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愁红惨绿 愁:形容景象惨淡;红:红花;绿:绿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使人感觉愁苦凄惨

惨绿愁红 绿:绿叶;红:红花。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

翠消红减 形容女子姿容减退。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白发红颜 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姹紫嫣红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翠色欲流

姹紫嫣红 五光十色 青红皂白 绿水青山 五彩斑斓 黑白相间

桃红柳绿 绿草如茵 花洁如玉 红豆相思 绿肥红瘦 色彩缤纷

红光满面 翠色欲滴 杨柳青青 绿波翻涌 一碧连天 红衰翠减

金枝玉叶 流光溢彩 光艳四溢 灿若云霞 绚烂缤纷 流红滴翠

一碧万顷 万古长青 绿叶成阴 昨日黄花 绿暗红稀 绿水青山

绿衣使者 白衣天使 金壁辉煌 碧海丹心 鹤发童颜 阳春白雪

白衣公卿 百叟黄童 白首之心 红愁绿惨 色色俱全 绿衣黄里

淡雅素洁 红颜薄命

青翠欲滴 回黄转绿 绿水青山 绿蓑青笠 花红柳绿 一碧千里 绿树成荫 青山绿水 郁郁葱葱 青山绿水

12月吉祥話水果/成語水果

12月吉祥話水果/成語水果

一月-梨子;杏雨梨雲,形容春天景色美麗。 二月-桶柑;橘祥如意,諸事吉利順遂合於心意。 三月-草莓;苺開眼笑,指眉頭舒展開來,眼睛充滿了笑意,用來形容非常欣喜愉悅的樣子。 四月-蘋果;蘋蘋安安,平安而無危險。

五月-芒果;初露鋒芒,初露鋒芒比喻剛開始顯露出才能和力量。

六月-荔枝;大發荔市,獲利甚豐。

七月-柚子;吉人天柚,吉善的人自有上天的幫助。 八月-芭樂;

九月-鳳梨;龍鳳呈祥,富貴吉祥的徵兆。

十月-楊桃;三楊開泰,表示佳運即將開始,羊年時常用三隻羊表吉利,乃取其諧音。

十一月-柿子;柿柿如意,事情都很圓滿、如意。 十二月-奇異果;奇異恩典橘子的吉祥話:吃橘子,大吉大利。

蘋果的吉祥話:吃蘋果,平平安安。 柿子的吉祥話:呷柿子乎恁事事攏如意。 荔枝的吉祥話:吃荔枝讓你大發利市。 鳳梨代表:興旺(旺來) 柑橘表:甘美 桔仔表:吉利

柿子:吉祥話是 呷柿子乎恁事事攏如意

蘋安富貴;橘祥如意;梨想成真;杏福快樂;柿事順利;核家歡樂;

推荐第10篇:汉英颜色词文化学探析

来源:人大复印资料 汉英颜色词文化学探析

江宏

【专题名称】文化研究 【专 题 号】G0

【复印期号】1999年11期

【原文出处】《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南宁)1999年04期第63~70页

【作者简介】江宏:研究生,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中文系,南宁市,530004 【内容提要】 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两大语系,分别为中华民族和欧、美诸民族所使用,在明显的差异性中存在着逻辑的同一,而逻辑的同一又无法掩盖文化的差异。本文从颜色词入手,在词义指称的客观同一性的基础上,分析它们之间文化内涵的区别,旨在为汉英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提供若干思路与实例。 【关 键 词】汉语/英语/颜色词/基本象征意义/辅助象征意义/语用意义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H08 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无论是在大自然里或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颜色。所谓“绚丽世界”、“五彩人生”,都说明人们的实际生活与颜色密切相关,人们生活在色彩之中。现代抽象派艺术的奠基人瓦西里·康定斯基(Waily Kandinsky )在所著的《论艺术的精神》(“On the Spiritual in Art ”)中指出:“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在人类语言里,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这些词语在语言中经常被使用,从而使其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或虽属于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但分属于不同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的成员,对各种颜色符号的感知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在语言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得颜色词具有多种联想意义。本文的论述即在于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对汉英颜色词作文化学上的探讨。

一、颜色词的基本象征意义

1.由于使用汉语和英语的民族、国家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相同的颜色词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如黑、白两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黑暗与光明。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因此,黑色也叫做“死色”。白色则是上帝、天使、幸福、欢乐和美德的象征。康定斯基认为:“白色象征着欢乐、愉悦、纯洁无瑕,而黑色则象征着悲哀和死亡„„”; 拉夫·沃尔多·埃默森(Ralph WaldoEmerson)有句名言:“The grey past,the white future ”(灰色的过去,充满希望的未来)。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黑天鹅代表邪恶、欺诈和仇恨;白天鹅则代表善良、纯洁和美好。黑(Black )用在比喻上总是给人一种可怕的、甚至邪恶的感觉。 如:“a

blackvillian”(大坏蛋,恶棍);“black death”(黑死病); “blackflag”(海盗旗,死刑旗);“black ingratitude ”(极端的忘恩负义);“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talk black into white”(指鹿为马,诡辩);“B—hand”(黑手党, 秘密犯罪集团); “ablack letter day”(凶日,倒霉的日子);“Black mail”(讹诈,勒索); “black money ”(黑钱, 没有报税的钱); “black —hearted”(黑心肠的,歹毒的);“black art”(妖术)„„所有这些词语都表明“Black”(黑)与坏的、邪恶、愤怒的特征相联系。

与“Black”(黑)相对的“White”(白)在西方文化里则有美好、希望、幸福、快乐的涵义。圣经故事里,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圣诞节是西方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农历春节。“A white X\'mas ”(意指“银装素裹的圣诞节”);“white hands”(公正廉洁的);“white knight ”(白衣骑士,指政治改革家或事业上的得胜者);“white lit”( 小谎, 圆场谎,为了不使人难堪而说的谎话);“a white day”( 吉日); “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西方童话故事中有一位博得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同情和喜爱的主人公就叫“白雪公主”(Snow white),她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美国华盛顿的“白宫”(White-House)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白厅”(Whitehall )则是英国伦敦中央政府机关集中的街道;西方国家发布的正式文件叫“白皮书”(white paper)„„。

从以上所举的例子不难看出在西方文化里存在着重白忌黑的传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黑、白同属五色,都是正色。《礼记·礼运》:“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孔颖达疏:“五色谓青、赤、黄、白、黑,据五方也。”古人认为东方的青色象征万物生长,南方的红色象征万物茂盛,西方的白色属秋,北方的黑色属冬。秋收冬藏,农事虽得到收获,但气候日趋肃煞,万物渐次凋零,人们的活动半径也越来越小,因而在人们的情绪上,逐渐产生悲凉与哀伤。古人这种对方位、四季和颜色的感受传承至今,因为至今广大农村仍未能完全摆脱以手工操作的小农生产这一格局的制约。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黑、白两色都象征不祥。《史记》云:“秦皇更民曰黔首。”李善注:“黔首,黑头无知。”在这里,黑的意义与贱民、愚民联系在一起了。在现代汉语里,“黑”的派生词总是与坏的、不幸、灾难、邪恶等意义相联系。如“黑帮”、“黑话”、“黑市”、“黑货”、“黑心”、“黑信”、“黑名单”、“背黑锅”、“黑云压城城欲摧”等。“黑匣子”表面上看来是一个中性词,指装在飞机上记录飞行状况的密封仪器。但是当人们开启“黑匣子”时,往往是在空难发生以后。因此,“黑”在这里象征着灾难。

“白”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平民之色”。古代老百姓的衣服不能施采,故称“白衣”,后世称“布衣”。古代没有功名的人称“白丁”、“白身”;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住的屋子称为“白屋”,白屋是用茅草搭的房子。在汉语里,白字的派生词往往含有徒然、轻视、无价值等贬义。如:“白搭”、“白费”、“白送”、“白眼”、“吃白食”、“一穷二白”等等。在传统戏剧里,“白脸”象征着奸诈和背叛,舞台上的曹操就是一个大白脸。

“白”和“黑”在当代政治概念上都被当作“红”的对立面,代表反动、落后、顽固的意思。如:“白区”、“白匪”、“白军”、“白据点”、“白专道路”、“白色恐怖”、“白色政权”„„在历史上曾有一个时期,“黑”的派生词常常给人们带来灾难和不幸。如:“黑材料”、“黑五类”、“黑夫妻”、“黑后台”、“黑干将”、“黑爪牙”、“黑秀才”等等。

今天,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属朋友通常还臂挽黑纱,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由此可见,中国人在相当多的场合表现出对黑、白两色的厌恶甚至畏惧,以至避讳它们。这与西方文化中对黑的态度相近似,而与对白的态度则大相径庭。

2.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中,是“帝王之色”。这体现了古代对地神的崇拜,渊源于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黄色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班固《白虎通义》);《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谥也。”黄色是大地的自然之色,亘古不易。这种色彩代表了“天德”之美,也就是“中和”之美,所以成为尊色。“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宋王懋《野客丛书·禁用黄》);《元曲章》:“庶人不得服赭黄。”可见,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法定的尊色,象征着皇权、辉煌和崇高等。至今,黄色仍是古老中国的象征。

在汉语里与“黄”有关的词语有,“黄屋”(古代帝王乘的车);“黄榜”(皇帝发布的文告);“黄门”(汉代为天子供职的官署)。白居易《卖炭翁》:“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这里的“黄衣”指唐代宫廷里品位高的宦官。佛教也崇尚黄色,和尚、喇嘛的袈裟皆为黄色。《释名·释采帛》释:“黄,晃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故黄色又象征光明。在现代汉语里,诸如“黄灿灿”、“黄澄澄”、“黄花闺女”、“黄道吉日”等词语都反映出“黄”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尊贵地位。

黄色在西方就未能享受如此礼遇了。英语文化里,黄色常常有忧郁的、病态的、令人讨厌的、胆小的等涵义。成吉思汗西征和义和团运动曾令白种人心惊胆寒, 因此他们诬称黄种人为“黄祸”(The yellowperil);“yellow—dog”(卑劣的人);“yellow—dog contract”(以不加入工会为条件的雇佣契约);“yellow—livered ”(胆小的);“yellow looks”(阴沉多疑的神色);“yellow streak ”(胆小、卑怯);“yellow back”(19世纪流行的通俗小说); “yellowjournalism”(黄色报刊作风,指不择手段吸引读者)„„

也许有人会说,“黄色”在汉语中也有用作贬义的,如“黄色书刊”、“扫黄打非”等。不错,但究其实,这里的“黄”的贬义用法是受西方影响的结果。在传统文化里,今日所谓之“黄色”一般称为“桃色”,如“绯闻”一词就是例证。在皇权统治的封建社会里,黄色既为帝皇所专用,就绝不可能与卑污、下流之类的意义相联系的。关于这点,下文还要论及。 3.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在西方,“Red”(红)常用作贬义, 表示残酷、狂热、灾祸、烦琐、血腥等意。如:“red hands ”(血腥的手,杀人的手);“be caught red—handed”(当场被捕);“red—headed”(狂怒的);“red—light district”(红灯区、风化区);“red—neck”(乡巴佬,美国南部农民);“red—ruin”(战祸);“red skin”(对北美印第安人的贬称);“red—typism ”(官样文章,官僚作风,文牍主义)。“Red Alert”(红色警报, 紧急警报)是几年前由“Westwood”(西屋)公司制作的一种即时战略游戏,游戏的最终目的是击溃红军,占领苏联。从这里可以看出,“Westwood”(西屋)公司利用西方民众一贯惧怕“Red”(红)的心态,在“Red”上大作文章。它暗指如果苏联不被消灭,红色政权将会给世界带来动荡和灾难。50~60年代,国产名牌“红灯”牌收音机曾一度远涉重洋,销往国外。但是由于“红灯”直译为英语含有“风化区”的意思,导致“红灯”牌收音机在国外滞销。后来改了译名才畅销起来。这也是中西方对红的内涵的不同理解所致。

“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义的象征。这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古代达官贵人的住宅是“朱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他们穿的衣服是“朱衣”;乘的车子叫“朱轩”。在传统京剧里,关羽的一张大红脸象征着他耿直、忠义的品格。在传统婚礼上张贴的是大红喜字,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新娘穿的吉服是大红袄,新郎胸前佩戴的是大红花等等。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在汉语里,“红火”形容旺盛、热闹,而“红尘”则指繁华的人世;“红利”是企业分给股东的利润或是给职工的奖金;“红包”是表示奖励或祝福的财礼,虽包的是金钱,但绝无庸俗之嫌。至于“红颜”指年轻美貌的女子,则是人所共知的了。

由于“红”象征着成功,如“大红人”、“大红大紫”等,且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刺激,所以在当代汉语里它是政治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使用得很频繁,象征着革命和进步。如:“红旗”、“红军”、“红心”、“红小鬼”、“红卫兵”、“红色政权”、“又红又专”、“红色娘子军”、“红色根据地”等等。此外,“红枫”象征革命热情,“红烛”象征奉献精神等。在“*”期间,甚至用“红海洋”来表示革命。

4.绿色位于光谱的中间,是平衡色。象征着和平、友善、希望和生机。无论是在英语或汉语中,绿色的这一象征意义都是一致的。如世人公认的和平象征是一只口衔绿色橄榄枝的鸽子。绿色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绿色食品”是当今各国商家宣传其产品最具魅力的一招。“a green winter”(温暖的冬天);“a green old age ”(老当益壮);“G—Berets”( 美国陆军的特种部队戴的绿色贝雷帽); “Green card”(绿卡,发给墨西哥等国的入境临时作工许可证);“green power”(金钱的力量);“in the green wood”(在青春旺盛的时代);“keep the memory green”(永记不忘)等。

绿在五色中排行第一,象征着万物生长。绿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清丽恬静的,古人由此联想到青春韶光。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常用绿字来描写年轻貌美的女子,如:“红男绿女”;以“绿窗”指代闺阁。杜牧《阿房宫赋》里写道,“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绿云”即指女子黑润而稠密的头发。周邦彦《满庭芳》:“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绿”在这里指春天的流水。

古代,绿色是中下层官吏服饰的颜色,象征地位低微,但同时也是跨入上层官僚社会的敲门砖。唐制:

六、七品为绿;明制:

八、九品为绿。“春袍美少年,黄绶一神仙”(岑参《送楚丘麹少府赴官》),锦绣前程,始于青衫绿袍。然而仕途坎坷,官场险恶,又给其中一些人带来屈身青衫绿袍的苦恼。“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诗人在元和十年被贬官,任九江郡司马,官列九品,著青衫。因此借青衫绿袍来反映心中的苦闷和抑郁,而这正是汉文化赋予绿色的特殊的象征意义。

由于绿色象征着生命、生机,因而现代汉语里绿的派生词大多与植物、农业有关。如:“绿洲”、“绿肥”、“绿地”、“绿野”、“绿荫”、“绿油油”、“绿葱葱”、“红花绿叶”等等。

二、颜色词的辅助象征意义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Palmer)说过:“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以上所论皆为颜色词的基本象征意义,如果认为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仅止于此,那就错了。需知颜色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它的象征意义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我在这里将它们分为两个层次:基本象征意义层次和辅助象征意义层次。这两个层次的意义可以是相近的,也可以不同,有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以下就颜色词的辅助象征意义层次进行论述。

仍然以“Black”(黑色)为例。“Black”(黑)既象征死亡、罪恶和灾难,同时也象征庄重、威严和尊贵。“black suit ”和“blackdre”是西方人最崇尚的传统服装。在庄重场合,达官贵人、社会名流都喜欢身着黑色;交响乐团的成员几乎都是黑色西服,以显示尊严和肃穆;在酒店、餐饮服务业中, 黑色西服是高层管理人员的着装; “Black—ball”是盛装舞会,有别于穿着随意的“Disco”舞会。

早期被贩运到美国的黑人被蔑称为“Negro”。 随着近几十年来反种族歧视斗争的胜利,黑人不但反对被称为“Negro”, 也反对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被称为“colored people ”(有色人种)。 他们选择“Black”来代表自己,“Black is beautiful ”(黑就是美)已成为相当时髦的口号。在黑人文化里,与他们有关的一切事物几乎都被冠以“Black”(黑)一词。 “Black —English ”(黑人英语); “Blackand Tan”(拥护实行黑人和白人在政治上按比例选举代表的);“B—belt”(黑人聚居带);“Black captitalism”( 黑人资本主义); “Black nationalism”(黑人民族主义);“Black studies”(黑人文化研究);“black terror”(黑人拳击选手)等等。

“White”(白)在英语里通常象征希望、和平、幸福和光明, 但也用作贬义。如“white feather”(害怕的脸色,怯懦的表现), 这源于西方的斗鸡比赛。人们总是认为尾部有白羽毛的公鸡肯定是胆小、不善斗的公鸡,后来引申为胆小、怯懦。类似的还有:“white flag”(白旗,投降旗)。又如“White—handed”除了有廉洁、公正的意思外,还有“不劳动的,养尊处优的”等意。此外,“White—Terror ”(白色恐怖);“white trash ”(贬称, 穷苦白人); “white —wash”(零分惨败)等都是“white”在英语中的贬义用法。

“Red”(红)在英语里的用法也是亦褒亦贬。“paint the townred”(指狂欢,饮酒作乐);“red—blooded”( 英语中指健壮的, 有勇气的);“red—hot miracle”([美]意料之外的结果,如赛跑得胜的马);“a red—letter day”(过去教堂的一种习惯, 节日都用红字在日历上显示出来。今天用来泛指任何喜庆和值得纪念的日子。)“red ribbon Bath”(法国荣誉团勋章,勋章的红绶);“ red —hot”(热狗,红肠面包);“red—cro”(圣乔治十字架, 英国国章)等词语中的“Red”(红)都用作褒义。

在西方,“Yellow”(黄)也是爱情的象征。在纹章学里,黄色象征坚定、正义、智慧和光荣。西方艺术里圣彼德穿黄衣。80年代在国内上映的法国影片《神秘的黄玫瑰》讲述的是一位绰号为“黄玫瑰”的英雄的故事。“yellow book”不能直译为“黄色书刊”, 它是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的政府报告书;“yellow pages”是美国电话本中按行业、职业分类的部分,常用黄纸印刷;“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是美国著名的黄石公园。

“Green”(绿)在西方传统文化里既象征青春勃发、生气盎然, 也可以表示“嫉妒”的意思。这源于莎士比亚剧本《奥赛罗》第三幕第三场:“O! beware, my lord, of jealousy, It is the green eyedmonster which doth mock, The meat is feeds on„„”(啊, 主帅,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就要受它的玩弄„„), “green ”遂有了表“嫉妒”的引申义。 此外, “green”还表示“年幼无知,无经验,幼稚的”等意思。如“a green—horn”(涉世未深);“He\'s too green for the job”(他办这事还嫩了些)。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同样有基本象征意义和辅助象征意义两个层次。在象征意义的层次性这一点上,可以说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因为象征意义的形成是约定俗成的结果,而不同民族不同内容的约定俗成虽千差万别,但都包含有褒或贬这两种基本态度。

上一节提到中国人有轻黑忌白的传统,但是黑色在汉代曾是帝王的服色。东方朔在向汉武帝追述孝文帝之治时,颂扬孝文帝“身衣弋绨”(弋,黑色,绨,厚缯)。汉成帝谏臣杜永,原是长安小吏,成帝时被提拔为光禄大夫,俸禄二千石左右。杜永自称:“擢之皂衣之吏。”(《汉书·谷永杜邺传》),故历史上有“皂衣之吏”的记载,皂即黑色之意。现代汉语里,“黑油油的土地”用以形容土地的肥沃;“乌黑发亮的眼睛”、“黑里透红的皮肤”等用来赞美人的外貌。

汉语里“白”字的派生词能表达纯洁、无辜的意思。“清白”表示无罪;“洁白无瑕”、“白璧无瑕”等表示纯洁。“变白以黑兮,倒上为下”(屈原《九章·怀沙》),屈原在诗中用黑白不分来比喻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是非不明,善恶莫辨。在这里,白则象征着正义、善良和光明,与英语中的白色象征意义有着某些共性。

一般人只知道红色是革命、进步、成功等的象征,殊不知“红”还有另一种象征意义——囚犯之色。在白色恐怖的时代里,老百姓对“红”的心理感觉是“危险”、“坐牢”。“戴上红帽子”意味着背上坐班房的罪名。旧时老百姓把汽车司机的工作叫做“戴红帽子的工作”,那是指开车有轧死人的危险,而轧死人就得坐牢。直至今日,被判处死刑的犯人在公判之后,还要在其胸前所挂的名字牌上用红笔划上个大叉,发布公告时,在其姓名上打个大红勾。这源于古代的司法制度。《荀子·正论》:“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杀,赭衣而不纯。”这是说古代治理国家可以不用肉刑,而用其他方法来代替肉刑。比如墨黥,用脸上画墨来代替脸上刺字的刑罚;死罪,就让犯人穿没有领子、不镶边的红色衣服代替死刑。因此红色也是囚犯之色,故罪犯也称为“赭衣”。

“扫黄打非”一词时见报端,“黄色”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引申义是“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其实,昔日象征皇权、威严的“黄”被冠以“色情”的引申义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然后又经过一个约定俗成的阶段才完成的。19 世纪美国《纽约报》(“New YorkPaper”)为与《纽约世界》(“New York World”)竞争读者, 推出了取名《黄孩儿》(“Yellow kid”)的漫画专栏。因该报用的是黄色的粗质纸张,遂被对手讥讽为低级庸俗的“Yellow journalism ”(黄色报刊),但这里的“yellow”(黄色)并不是指“obscence”(淫秽),“pornographic”(色情),而是低级庸俗的意思。在英语里另外有表示色情喻义的颜色词,那是“Blue”(蓝),如“blue films”(色情片);“blue gag”(黄色笑话)等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流传着一则笑话,当老师要求用“绿色”一词造句时,一位外国留学生写道:“我喜欢戴绿色的帽子。”这令老师哑然失笑。这位学生不知道在汉语里,“绿”除了象征生机与活力外,还指“因妻子的不贞而使丈夫受辱”的意思。这层意思大约始于唐代。当时法典以绿作为一种惩罚的标志。唐人封演在《闻见录》里记载:“不加杖罪,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同时唐代乐府妓院的男人头上都戴着绿纱巾以示职业身份。于是妻室有外遇者被称作“戴绿帽子”,视同罪犯。元代官修《元典章》规定“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明初朱元璋对南京娼妓家男子也规定必须“头戴绿巾”(刘辰《国初事迹》),洪武三年还下诏令“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之服。”由此,“绿帽子”的恶名约定俗成了,并一直流传至今,成为那些被蒙在鼓里或默许妻子不贞的男人的代名词。那位外国留学生之所以造这样的句子是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

三、颜色词象征意义与语用意义不对应

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既然是约定俗成,那么,这“约定”和“俗成”本身,必然连结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只有对这一背景有所了解,或结合着这一背景去了解,才能正确把握该词的象征意义所在。否则,离开了历史文化背景去使用或理解某一颜色词,其象征意义或者出不来,或者被误解。这一点在不同语言的迻译过程中特别敏感,特别需要注意。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伦纳德·布隆菲尔德(LeonardBloomfield)说过:“外语中的任何一个词或句子的意思总是有别于本族语中一个近似的、相应的词或句子。”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这种不能对应或相去甚远,是引起文化含义的误解及语用意义的混淆的重要原因。

1.汉译英时颜色词的不对应

先以红色为例。“红娘”是《西厢记》里女主角崔莺莺的侍女,她促成了莺莺和男主角张生的结合,后来民间便称热心促成别人姻缘的人为“红娘”。译为英语应是“match—maker”。如果西方人对汉民族这一特殊的传统文化信息缺乏了解,想当然地认为“红娘”只是一位红衣女郎, 因而译为“red girl”或“the girl with red dre”之类, 那就大错特错了。汉语中的“红眼病”有表示“嫉妒”之意,不是医学意义上的眼疾,相当于英语中的“green—eyed”。 “女红”是指女子做的针线活,等同于英语中的“meedle—work”;“红颜”是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应译为“a young beauty ”; “红榜”应译为“honourboard”;“红得发紫”是“enjoying great popularty”; “红白喜事”应译为“weddings and funerals”等等。 “绿肥红瘦”是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佳句,意指词作者酒后醉眼惺松时看绿叶红花所得到的一个矇眬的视觉印象,译成外语时若只将绿红二色直译,其语用意义显然不能表达出来。在英语中红色多是指危险、狂热、激进、灾难,这是与汉语里“红”作为褒义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是喜庆欢乐的象征词的情况大不相同的。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由“红”所派生出来的汉语词汇,译为英语时往往不能直译为“Red”。

“Black”(黑)在英汉两种语言里虽然都有贬义用法, 但情况很不一样,一般也不能对译。当代汉语里的“黑”在中国大陆有象征反动、反革命的意思,因而诸如“黑帮”一词应译为“reactionary gang”而不是“black gang”,因为在英语里“black ”并无“反动”的意思;“黑后台”应译为“sinister backstage bo ”, 而不是“blackbackstage bo”。“白”在当代汉语里也象征反动、顽固落后,英译时若直译为“white”则令人费解,故宜用意译。 如“白区”应译为“The Kuomintang—controlled Area”(国统区)。此外, “白”在汉语里还有纯净、徒然、无用、轻视等等含意,在英译时都与“white ”无关。如“白开水”译为“plain boiled water ”; “白搭”译为“no use”;“一穷二白”译为“poor and blank”等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汉语古诗词里,颜色词常带有很大的模糊性,经常“变色”。如通常我们把“青”、“苍”、“碧”、“绿”四色对应地英译为“Blue”、“Grey”、“Bluish—green”、“Green”。但在不少诗文中,根据语境和作者的表达方式,这几种颜色的“本色”却另有所指。如:(1 )《尚书·禹贡》“厥土青黎”和李白《将进酒》“朝如青丝暮成雪”中的“青”,皆非蓝色或绿色,而是“black”(黑色);(2)《诗经·秦风·黄乌》“彼苍者天”和杜甫《述怀》“摧颓苍松根”中之“苍”也不是灰色,跟“Grey”是不对等的;(3 )温庭筠《瑶瑟怨》“碧天如水夜云轻”和江淹《拟休上人诗》“日暮碧云合”中的“碧天”、“碧云”自然不可能是“绿天”、“绿云”;(4 )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中的“绿云”指女子美丽乌黑的头发。这种由于视觉本身的通感变色而造成的颜色词所指意义与语用意义的不对应在汉语中相当普遍,在其它语言中也并不鲜见,因为“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它是具有世界性的。

2.英译汉时颜色词的不对应

中国哲学讲求“虚”,中国文化注重“神似”,如国画追求“托物寄意”,“物我两忘”,多模糊曲笔,以达到形神兼备。而西方哲学讲“实”,西方文化讲究科学精确,如西洋油画十分注重描写对象的比例准确以给人真实的感觉。这种文化气质理所当然地会反映在颜色词中。“红糖”体现了红色在汉文化中的重要影响。红色既然是喜庆、成功的颜色,何况此糖有助于补血养身,因此中国人乐于称之为“红糖”。其实这种糖的颜色更接近棕色,英语定名为“Brown sugar ”就显得比较准确。再有“black tea”意为汉语中的“红茶”, 其实这种茶颜色深浓而更近于黑色。此外,“black coffee”实指不加任何东西的纯浓咖啡,而不是“黑咖啡”;“black—sheep”不是黑羊,而是“害群之马”、“败家子”。英国是个气候温和,一年四季温差不大的国家,四季绿草如茵。所以在历史上英国毛纺工业很发达,以“sheep ”或“wool”(羊毛)作为形象喻体是不鲜见的。如“There is wool so whitebut a dyer can make it black”(羊毛虽白,染之则黑。这相当于汉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白”在英语里与汉语的语用意义也有差距。 “white lightdistrict ”在美国英语指纽约的不夜区, 不能译为“白灯区”; “white slaver”实指逼良为娼的人,而不是“白奴”;“white war ”是指经济战,无硝烟的战争;“in the white ”意为尚未完工; “mark with a white stone”不是用白石头做标记, 而是“大书特书”等。

在英语中,某些颜色词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语用意义,与该词和民族的历史生活的联系相关。如在英语里常用“claret”或“claret—red”来代表一种紫红色,“claret ”实为英国很早以前从法国波尔多进口的一种著名红酒的名称。又如中国人惯用的“米黄色”,英语里常以“creamy”或“butter—yellow”来表示。因为在英国人生活中奶油是非常普通的食物,犹如西北、中原一带的中国人常食用小米。英语里还常用一些珠宝的颜色来指代一些具体的颜色。这是因为在中世纪,欧洲与东方的贸易迅速发展,来自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珍宝大量流入英国上流社会,它们的名称以及它们耀眼、迷人的色泽也随之溶入了英语相关的词语之中。如“rubby ”本义为红宝石, 引申为“鲜红色”; “supphire”本义为蓝宝石,引申为“鲜蓝色”;“amethyst”本义为紫晶石,引申为“鲜紫色”;“coral”本义为珊瑚, 引申为“红色”; “beryle”本义为绿柱石,引申为“绿色”等等。

此外,英语里也有从花名引申出颜色的词语。在语法上起着一种修辞上的夸张和联想作用, 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所著《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用“Peony ”(牡丹)来形容苔丝的嘴,“Her mobile peony mouth”。“Peony ”在这里除了代表红色以外,还含有“丰韵”的意思。“红而丰韵的嘴唇”表达了作者对女主人公的赞美之情。

在跨文化交流中,颜色词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汉英两种语言里具有不同的用途及文化价值、文化意蕴。这就要求我们真切地了解产生与使用该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土人情,并把握和细究颜色词语的意义,包括许多微妙、特定的象征意义,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不断促进和加强各国人民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收稿日期:1999-02-25 【参考文献】

[1] 唐振华:《 符号学与‘颜色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深圳大学学报,1996年8月。 [2] 万昌盛:《色彩的困惑——翻译札记》,《中国翻译》,1991年3月。

[3] 张德鑫:《中外语言文化漫议》。

[4]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社会语言学研究室编:《语言·社会·文化》。

[5 ] 李燕姝:《五颜六色的美国英语——谈颜色词在美语中的应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88年第

3、4期合刊。 [6] 苑逸飞、季明平:《英语颜色词的社会文化意义分析》, 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3月。

[7]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现代汉英词典》

[8] 商务印书馆《英华大词典》(修订第二版)。^NU1

第11篇:英语中的颜色词

英语中的颜色词

红色

在英语和汉语中,红色有时可以完全对应,有时却大相径庭:

红旗red flag 红糖 brown sugar 红茶 black tea 红榜 honour roll 红豆 love pea 红运 good luck 红利 dividen 红事wedding red wine 红酒 red ruin 火灾 red battle 血战 red sky 彩霞

此外,红色对中国人和英美人而言,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联想。 “红色”对汉语文化的人而言,表示喜庆、幸福、吉祥,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眼中,绿色和金黄色具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红色则意味着流血、危险或暴力。

绿色

绿色green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红”,如:green with envy,green as jealousy,green-eyed monster都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汉语中表示“嫉妒”意义的“眼红”,应该翻译为green-eyed而不能翻译为red-eyed。

由于美元纸币是绿颜色的,所以green在美国也指代“钱财、钞票、有经济实力”等意义,如:In American political elections the candidates that win are usually the ones who have green power backing them.在美国政治竞选中获胜的候选人通常都是些有财团支持的人物。

在英语中绿色还用来表示没有经验、缺乏训练、知识浅薄等意思,如:The new typist is green at her job.刚来的打字员是个生手。

You cannot expect Mary to do busine with such people.She is only eighteen and as green as gra.你不能指望玛丽同这样的人做生意,她只有十八岁,还毫无经验。

黄色

黄色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引申含义差别比较大。在英语中,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卑鄙”的意思,例如:

a yellow dog 可鄙的人,卑鄙的人 a yellow livered 胆小鬼

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 他太软弱,不敢起来斗争。

英语中的黄色还用来作为事物的特定颜色,例如,美国有些城市的出租车上标有“yellow”(而不是“taxi”)的字样,代表出租车,因为那里的出租车为黄颜色。如: Yellow Pages 黄页 (电话号码簿,用黄纸印刷)

Yellow Book 黄皮书 (法国等国家的政府报告,用黄封面装帧)

yellow boy (俗)金币

汉语中黄色一词有时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的意思。这些名称中的“黄”与英语中的“yellow”无关。然而,英语中另一个颜色词blue却常用来表示汉语中这类意思,如blue jokes(下流的玩笑), blue films(黄色电影)等。

1 蓝色

蓝色(blue)在汉语中的引申意义较少,而在英语中blue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颜色词。英语的blue常用来喻指人的“情绪低落”、“心情沮丧”、“忧愁苦闷”,如

They felt rather blue after the failure in the football match.、

球赛踢输了,他们感到有些沮丧。

—— She looks blue today.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 She is in holiday blue.

她今天显得闷闷不乐,出了什么事情?

她得了假期忧郁症。

有时blue又有社会地位高、出身名门的意义,如blue blood(贵族血统)。

此外,blue在英语中与其它词汇搭配,还有另外的含义,如:

out of blue 意想不到

once in a blue 千载难逢

drink till all’ s blue 一醉方休

白色

白色(white)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纯洁和清白的意思,但也有一些含义上的不同。例如,汉民族文化中,白色与死亡、丧事相联系,表示哀悼。但在英语文化中,white表示幸福和纯洁,如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礼服,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

英语中的white有时表达的含义,与汉语中的“白色”没有什么关系,如:

a 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

the white coffee 牛奶咖啡

white man 善良的人,有教养的人

white-livered 怯懦的

white elephant 昂贵又无用之物

黑色

黑色(black)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文化中的联系意义大致相同。例如,黑色是悲哀的颜色,英美人在葬礼上穿黑色服装,中国人在葬礼上戴黑纱。英语中的Black Friday 指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星期五,是悲哀的日子。

black在英语中还象征气愤和恼怒,如:

black in the face 脸色铁青

to look black at someone 怒目而视

另外,黑色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阴险”、“邪恶”的含义,不过翻译时不一定用“黑”或“black”的字眼,例如:

黑心 evil mind

黑幕 inside story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black day 凶日

black future 暗淡的前途

2 除上面所提到的各种联想意义外,颜色词还与历史、社会、经济等现象有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属性,例如:

历史方面:

to raise to the purple升为红衣主教

to be born in the purple 生于帝王之家

to marry into the purple 与皇室或贵族联姻

社会方面:

blue-collar workers 蓝领阶层,指普通体力劳动者

grey-collar workers 灰领阶层,指服务行业的职员

white-collar workers 白领阶层,指接受过专门技术教育的脑力劳动者

pink-collar workers 粉领阶层,指职业妇女群体

golden-collar personnel 金领阶层,指既有专业技能又懂管理和营销的人才

经济方面:

red ink 赤字

in the black 盈利

white goods 白色货物,指冰箱、洗衣机等外壳为白色的家电产品

brown goods 棕色货物,指电视、录音机、音响等外壳为棕色的电子产品。

总之,大自然的色彩是丰富斑斓的,英汉颜色词语的词义有时对应,有时相左。我们在翻译时应该仔细推敲,谨慎处理。

第12篇:商务英语中的颜色词浅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

2 从女主人公蓓基的人物塑造看《名利场》的社会意义

3 The modern American and Death of a salesman

4 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

5 中美婚礼文化的差异

6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英语动物习语的翻译

7 浅析《雨中猫》中的猫和雨的象征意义

8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意识流技巧研究

9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10 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比较研究

11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rooms

12 (英语系经贸英语)成本领先战略与英国易捷航空

13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with the Western Christmas Day

14 从《瓦尔登湖》看“天人合一”与梭罗超验思想

15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中式菜单英译

16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7 Personality that Matters: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Elizabeth and Darcy

18 商标翻译分析

19 NBA和CBA的文化差异分析

20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的商务合同文体分析及翻译

21 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与翻译研究

22 《远大前程》的叙事技巧

23 浅析《小王子》的象征与哲学

24 勃朗特两姐妹创作风格差异探究

25 On Social Func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Expreion

26 《红色英勇勋章》主人公亨利•弗莱明心路历程探析

27 “词块”理论及应用前景探微

28 《看管人》下的“品特式”

29 《二十二条军规》中关于军规的控制及反控制

30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31 论电影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

32 浅析《小妇人》中的女性价值观

33 从足球看中西文化差异

34 翻译的对等性研究及其应用

35 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36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主义的研究

37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在广告中的应用

38 中美商务谈判的风格差异

39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

40 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及其能力的培养

41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

42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

43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44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45 Unreliable Narration – The Approach to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46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47 爱恨共辉煌——浅析《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

48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

49 中美文化视野中对个人主义的认同差异

50 从谷歌和百度两大企业的管理方式看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

51 论商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2 盖茨比的悲剧成因分析

53 《雾都孤儿》中的童话模式解读

54 对《老人与海》中突显的生态意识的探讨

55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原则分析

56 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二元性

57 The Analysis of Teacher Images in English Films And Their Impacts on Young Teachers 58 从功能对等理论谈中国小吃名英译

59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

60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人物形象分析

61 浅析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62 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技能

63 论《好人难寻》中的哥特特征

64 英汉状语语序修辞对比与翻译

65 On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of Busine English Word Chunks and Their Translation 66 家庭生活中的瑞普凡温克尔

67 英汉习语中价值观的差异

68 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69 《麦田里的守望者》男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物形象分析

70 从女性视角看文化冲突—基于亨利•詹姆斯的两部小说

71 弗吉尼亚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的叙事技巧分析

72 中西方在养老孝道方面的差异

73 [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忠诚:困境与重塑

74 试析《宠儿》中的象征手法

75 《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

76 On House’s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ement——A Case Study of Li Mi’s Chen Qing Biao

77 英语定语从句的理解与翻译

78 《夜访吸血鬼》中的模糊性别观

79 商务谈判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策

80 论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的行为和品格的影响——以《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形象分析为例 81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

82 论《英国病人》中角色的自我认知

83 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叙事技巧分析

84

85 关键词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效果研究

86 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东莞企业的现状

87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

88 霍尔顿的人生之旅--《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存在主义解读

89 关于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影响的研究

90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种不同婚姻的分析

91 浅析《到灯塔去》中女性主义思想在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

92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

93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沟通中的语用功能

94 从《简爱》两个译本看女性与男性语言使用的差别

95 浅议英语广告的翻译

96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

97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管理

98 国际商务函电的礼貌原则研究

99 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对称呼语的影响

100 从《老人与海》中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

101 从生态学角度解读《白鲸》

102 论《卡斯特桥市长》的现实意义

103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浅析有关“狗”的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英译及方法

104 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苔丝》的悲观主义

105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永别了,武器》

106 浅析影视翻译中字幕和配音翻译的差异

107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中的隐喻与象征手法研究

108 浅析托尔金在《魔戒》中的创作特色

109 Discourse, Immigrants and Identity in In the Skin of a Lion

110 英汉颜色词语义对比研究

111 An Analysis on Shear\'s Personality in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12 The Otherization of China in The Woman Warrior

113 外贸英文函电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研究

114 分析《哈姆雷特》中两位女性的性格特点

115 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之叙事结构的比较研究

116 浅析王尔德《莎乐美》的唯美主义和成因

117 出人意料的结局和夸张-基于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忙碌经纪人的罗曼史》

118 从语域理论角度分析商务发盘函的翻译策略

119 广告语中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分析

120 解析《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人物形象

121 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看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感召力

122 斯嘉丽的新女性形象探析

123论《呼啸山庄》中耐莉丁恩的作用

124 对大学课程中“旅游英语”的教材分析

125 礼貌原则视角下奥巴马演讲技巧的分析

126 女王还是奴隶:女性主义辉映下的珀涅罗珀

127 从文化角度谈商标的中英互译

128 斯佳丽的性格分析

129 从《蝇王》中的象征看人性的恶

130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

131 激发幼儿学习英语兴趣

132 庄子和梭罗自然观比较——以《庄子》与《瓦尔登湖》为例

133 从委婉语的研究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134 评《简爱》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135 英汉色彩词的语用对比研究

136 英汉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137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Main Female Characters in Golden Notebook

138 侦探小说的发展

13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ellow and Hua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40 从会话含义理论看《家有儿女》

141 英语非限定性动词的语言分析

142 论《推销员之死》基于传统希腊悲剧的发展

143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44 浅谈进口商品商标的翻译

145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中式菜肴的英译

146 Diversification in Translation

147 从《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看霍桑的罪恶观

148 《简爱》的特征—一位独立的女性

149 从语用原则视角分析政治演讲中的语用策略

150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151 从语言的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儿童形象

152 基于会话含义理论分析电影《飘》中女主角郝思嘉的性格特征

153 中英颜色词的比较

154 浅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认知隐喻

155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 156 歇斯底里的舞台自语者——《寻找格林先生》主题解读

157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

158 论电影片名翻译的“忠实性”

159 试析《假如明天来临》的叙事艺术

160 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中的应用

161 浅析英文爱情诗的特点与翻译方法

162 钱钟书翻译研究

163 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母女关系

164 Deep Sorrow and Firm Faith--An Elucid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Nature View through the Exhaustive Analysis of the “Lucy Poems”

165 《小妇人》中四姐妹的命运

166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硬汉精神

167 浅析《他们眼望上苍》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168 科技英语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探析

169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分析

170 孤独的逃离者——《麦田的守望者》主角霍尔顿的反英雄形象分析

171 《阿Q正传》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72 企业英文简介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分析

173 试析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成因

174 文化适应性原则在食品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175 Who Stole Our Panda——An Analysis of Cro-Cultural Transmiion Through an American Movie Kung Fu Panda

176 解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商业社会——对《巴比特》的人物性格及讽刺手法的分析 177 On Analysis of Jonathan Swift’s Satiric Arts in Gulliver’s Travels

178 浅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179 《魔戒》中的女性人物

180 对《一小时的故事》的批评分析

181

182 《论语》中“仁”的翻译研究

183 论《金色笔记 》中的象征手法

184 试论《简爱》的叙事策略

185 Analysis of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186 《乱世佳人》中的清教主义思想解析

187 从简爱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188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中的性别歧义及其原因探析

189 On Translation of Language Fuzzine i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esthetics

190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

191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西方商业广告语的差异

192 论中英商业广告及其翻译

193 浅析《小妇人》中乔的女性意识及其成长过程

194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

195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196 李白《静夜思》六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197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isted Instruction in Senior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198 中美时间观文化对比研究

199 汉语歇后语之英译

200 商务英语中的颜色词浅析

第13篇:汉英颜色词文化学探析(材料)

汉英颜色词文化学探析

着逻辑的同一,而逻辑的同一又无法掩盖文化的差异。本文从颜色词入手,在词义指称的客观同一性的基础上,分析它们之间文化内涵的区别,旨在为汉英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提供若干思路与实例。

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无论是在大自然里或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颜色。所谓\"绚丽世界\"、\"五彩人生\",

都说明人们的实际生活与颜色密切相关,人们生活在色彩之中。现代抽象派艺术的奠基人瓦西里·康定斯基(WailyKandiky)在所著的《论艺术的精神》(“OntheiritualinArt\")中指出:\"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在人类语言里,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这些词语在语言中经常被使用,从而使其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或虽属于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但分属于不同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的成员,对各种颜色符号的感知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在语言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得颜色词具有多种联想意义。本文的论述即在于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对汉英颜色词作文化学上的探讨。

一、颜色词的基本象征意义

1.由于使用汉语和英语的民族、国家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相同的颜色词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如黑、白两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黑暗与光明。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因此,黑色也叫做\"死色\"。白色则是上帝、天使、幸福、欢乐和美德的象征。康定斯基认为:\"白色象征着欢乐、愉悦、纯洁无瑕,而黑色则象征着悲哀和死亡……\";拉夫·沃尔多·埃默森(RalphWaldoEmerson)有句名言:\"Thegreypast,thewhitefuture\"(灰色的过去,充满希望的未来)。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黑天鹅代表邪恶、欺诈和仇恨;白天鹅则代表善良、纯洁和美好。黑(Black)用在比喻上总是给人一种可怕的、甚至邪恶的感觉。如:\"ablackvillian\"(大坏蛋,恶棍);\"blackdeath\"(黑死病);\"blackflag\"(海盗旗,死刑旗);\"blackingratitude\"(极端的忘恩负义);\"blackwords\"(不吉利的话);\"talkblackintowhite\"(指鹿为马,诡辩);\"B—hand\"(黑手党,秘密犯罪集团);\"ablackletterday\"(凶日,倒霉的日子);\"Blackmail\"(讹诈,勒索);\"blackmoney\"(黑钱,没有报税的钱);\"black—hearted\"(黑心肠的,歹毒的);\"blackart\"(妖术)……所有这些词语都表明\"Black\"(黑)与坏的、邪恶、愤怒的特征相联系。

与\"Black\"(黑)相对的\"White\"(白)在西方文化里则有美好、希望、幸福、快乐的涵义。圣经故事里,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圣诞节是西方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农历春节。\"AwhiteX\'mas\"(意指\"银装素裹的圣诞节\");\"whitehands\"(公正廉洁的);\"whiteknight\"(白衣骑士,指政治改革家或事业上的得胜者);\"whitelit\"(小谎,圆场谎,为了不使人难堪而说的谎话);\"awhiteday\"(吉日);\"daysmarkedwithawhitestone\"(幸福的日子)。西方童话故事中有一位博得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同情和喜爱的主人公就叫“白雪公主”(owwhite),她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美国华盛顿的\"白宫\"(White-House)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白厅\"(Whitehall)则是英国伦敦中央政府机关集中的街道;西方国家发布的正式文件叫\"白皮书\"(whitepaper)……。

从以上所举的例子不难看出在西方文化里存在着重白忌黑的传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黑、白同属五色,都是正色。《礼记·礼运》:\"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孔颖达疏:\"五色谓青、赤、黄、白、黑,据五方也。”古人认为东方的青色象征万物生长,南方的红色象征万物茂盛,西方的白色属秋,北方的黑色属冬。秋收冬藏,农事虽得到收获,但气候日趋肃煞,万物渐次凋零,人们的活动半径也越来越小,因而在人们的情绪上,逐渐产生悲凉与哀伤。古人这种对方位、四季和颜色的感受传承至今,因为至今广大农村仍未能完全摆脱以手工操作的小农生产这一格局的制约。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黑、白两色都象征不祥。《史记》云:\"秦皇更民曰黔首。\"李善注:\"黔首,黑头无知。\"在这里,黑的意义与贱民、愚民联系在一起了。在现代汉语里,“黑”的派生词总是与坏的、不幸、灾难、邪恶等意义相联系。如\"黑帮\"、\"黑话\"、\"黑市\"、\"黑货\"、\"黑心\"、\"黑信\"、\"黑

名单\"、\"背黑锅\"、\"黑云压城城欲摧\"等。\"黑匣子\"表面上看来是一个中性词,指装在飞机上记录飞行状况的密封仪器。但是当人们开启\"黑匣子\"时,往往是在空难发生以后。因此,\"黑\"在这里象征着灾难。

\"白\"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平民之色\"。古代老百姓的衣服不能施采,故称\"白衣\",后世称\"布衣\"。古代没有功名的人称\"白丁\"、\"白

身\";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住的屋子称为“白屋”,白屋是用茅草搭的房子。在汉语里,白字的派生词往往含有徒然、轻视、无价值等贬义。如:\"白搭\"、\"白费\"、\"白送\"、\"白眼\"、\"吃白食\"、\"一穷二白\"等等。在传统戏剧里,\"白脸\"象征着奸诈和背叛,舞台上的曹操就是一个大白脸。

\"白\"和\"黑\"在当代政治概念上都被当作\"红\"的对立面,代表反动、落后、顽固的意思。如:\"白区\"、\"白匪\"、\"白军\"、\"白据点\"、\"白专道路\"、\"白色恐怖\"、\"白色政权\"……在历史上曾有一个时期,\"黑\"的派生词常常给人们带来灾难和不幸。如:\"黑材料\"、\"黑五类”、“黑夫妻”、“黑后台”、\"黑干将\"、\"黑爪牙\"、\"黑秀才\"等等。

今天,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属朋友通常还臂挽黑纱,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由此可见,中国人在相当多的场合表现出对黑、白两色的厌恶甚至畏惧,以至避讳它们。这与西方文化中对黑的态度相近似,而与对白的态度则大相径庭。

2.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中,是\"帝王之色\"。这体现了古代对地神的崇拜,渊源于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黄色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班固《白虎通义》);《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谥也。\"黄色是大地的自然之色,亘古不易。这种色彩代表了\"天德\"之美,也就是\"中和\"之美,所以成为尊色。\"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宋王懋《野客丛书·禁用黄》);《元曲章》:\"庶人不得服赭黄。\"可见,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法定的尊色,象征着皇权、辉煌和崇高等。至今,黄色仍是古老中国的象征。

在汉语里与\"黄\"有关的词语有,\"黄屋\"(古代帝王乘的车);\"黄榜\"(皇帝发布的文告);\"黄门\"(汉代为天子供职的官署)。白居易《卖炭翁》:\"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这里的\"黄衣\"指唐代宫廷里品位高的宦官。佛教也崇尚黄色,和尚、喇嘛的袈裟皆为黄色。《释名·释采帛》释:\"黄,晃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故黄色又象征光明。在现代汉语里,诸如\"黄灿灿\"、\"黄澄澄\"、\"黄花闺女\"、\"黄道吉日\"等词语都反映出\"黄\"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尊贵地位。

黄色在西方就未能享受如此礼遇了。英语文化里,黄色常常有忧郁的、病态的、令人讨厌的、胆小的等涵义。成吉思汗西征和义和团运动曾令白种人心惊胆寒,因此他们诬称黄种人为\"黄祸\"(Theyellowperil);\"yellow—dog\"(卑劣的人);\"yellow—dogcontract\"(以不加入工会为条件的雇佣契约);\"yellow—livered\"(胆小的);\"yellowlooks\"(阴沉多疑的神色);\"yellowstreak\"(胆小、卑怯);\"yellowback\"(19世纪流行的通俗小说);\"yellowjournalism\"(黄色报刊作风,指不择手段吸引读者)……也许有人会说,\"黄色\"在汉语中也有用作贬义的,如“黄色书刊”、“扫黄打非”等。不错,但究其实,这里的\"黄\"的贬义用法是受西方影响的结果。在传统文化里,今日所谓之\"黄色\"一般称为\"桃色\",如\"绯闻\"一词就是例证。在皇权统治的封建社会里,黄色既为帝皇所专用,就绝不可能与卑污、下流之类的意义相联系的。关于这点,下文还要论及。

3.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在西方,\"Red\"(红)常用作贬义,表示残酷、狂热、灾祸、烦琐、血腥等意。如:\"redhands\"(血腥的手,杀人的手);\"becaughtred—handed\"(当场被捕);“red—headed\"(狂怒的);\"red—lightdistrict\"(红灯区、风化区);\"red—neck\"(乡巴佬,美国南部农民);\"red—ruin\"(战祸);\"redskin\"(对北美印第安人的贬称);\"red—typism\"(官样文章,官僚作风,文牍主义)。\"RedAlert\"(红色警报,紧急警报)是几年前由\"Westwood\"(西屋)公司制作的一种即时战略游戏,游戏的最终目的是击溃红军,占领苏联。从这里可以看出,\"Westwood\"(西屋)公司利用西方民众一贯惧怕“Red\"(红)的心态,在\"Red\"上大作文章。它暗指如果苏联不被消灭,红色政权将会给世界带来动荡和灾难。50~60年代,国产名牌\"红灯\"牌收音机曾一度远涉重洋,销往国外。但是由于\"红灯\"直译为英语含有\"风化区\"的意思,导致\"红灯\"牌收音机在国外滞销。后来改了译名才畅销起来。这也是中西方对红的内涵的不同理解所致。\"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义的象征。这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古代达官贵人的住宅是\"朱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他们穿的衣服是\"朱衣\";乘的车子叫\"朱轩\"。在传统京剧里,关羽的一张大红脸象征着他耿直、忠义的品格。在传统婚礼上张贴的是大红喜字,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新娘穿的吉服是大红袄,新郎胸前佩戴的是大红花等等。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在汉语里,\"红火\"形容旺盛、热闹,而\"红尘\"则指繁华的人世;\"红利\"是企业分给股东的利润或是给职工的奖金;\"红包\"是表示奖励或祝福的财礼,虽包的是金钱,但绝无庸俗之嫌。至于\"红颜\"指年轻美貌的女子,则是人所共知的了。由于\"红\"象征着成功,如\"大红人\"、\"大红大紫\"等,且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刺激,所以在当代汉语里它是政治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使用得很频繁,象征着革命和进步。如:\"红旗\"、\"红军\"、\"红心\"、\"红小鬼\"、\"红卫兵\"、\"红色政权\"、\"又红又专\"、\"红色娘子军\"、\"红色根据地\"等等。此外,\"红枫\"象征革命热情,\"红烛\"象征奉献精神等。在\"*\"期间,甚至用\"红海洋\"来表示革命。

4.绿色位于光谱的中间,是平衡色。象征着和平、友善、希望和生机。无论是在英语或汉语中,绿色的这一象征意义都是一致的。如世人公认的和平象征是一只口衔绿色橄榄枝的鸽子。绿色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绿色食品\"是当今各国商家宣传其产品最具魅力的一招。\"agreenwinter\"(温暖的冬天);\"agreenoldage\"(老当益壮);\"G—Berets\"(美国陆军的特种部队戴的绿色贝雷帽);\"Greencard\"(绿卡,发给墨西哥等国的入境临时作工许可证);\"greenpower\"(金钱的力量);\"inthegreenwood\"(在青春旺盛的时代);\"keepthememorygreen\"(永记不忘)等。

绿在五色中排行第一,象征着万物生长。绿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清丽恬静的,古人由此联想到青春韶光。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常用绿字来描写年轻貌美的女子,如:\"红男绿女\";以\"绿窗\"指代闺阁。杜牧《阿房宫赋》里写道,\"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绿云\"即指女子黑润而稠密的头发。周邦彦《满庭芳》:\"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绿\"在这里指春天的流水。

古代,绿色是中下层官吏服饰的颜色,象征地位低微,但同时也是跨入上层官僚社会的敲门砖。唐制:

六、七品为绿;明制:

八、九品为绿。\"春袍美少年,黄绶一神仙\"(岑参《送楚丘qū@①少府赴官》),锦绣前程,始于青衫绿袍。然而仕途坎坷,官场险恶,又给其中一些人带来屈身青衫绿袍的苦恼。\"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诗人在元和十年被贬官,任九江郡司马,官列九品,著青衫。因此借青衫绿袍来反映心中的苦闷和抑郁,而这正是汉文化赋予绿色的特殊的象征意义。

由于绿色象征着生命、生机,因而现代汉语里绿的派生词大多与植物、农业有关。如:\"绿洲\"、\"绿肥\"、“绿地”、“绿野”、“绿荫”、“绿油油”、“绿葱葱”、“红花绿叶”等等。

二、颜色词的辅助象征意义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Palmer)说过:\"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以上所论皆为颜色词的基本象征意义,如果认为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仅止于此,那就错了。需知颜色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它的象征意义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我在这里将它们分为两个层次:基本象征意义层次和辅助象征意义层次。这两个层次的意义可以是相近的,也可以不同,有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以下就颜色词的辅助象征意义层次进行论述。

仍然以\"Black\"(黑色)为例。\"Black\"(黑)既象征死亡、罪恶和灾难,同时也象征庄重、威严和尊贵。\"blacksuit\"和\"blackdre\"是西方人最崇尚的传统服装。在庄重场合,达官贵人、社会名流都喜欢身着黑色;交响乐团的成员几乎都是黑色西服,以显示尊严和肃穆;在酒店、餐饮服务业中,黑色西服是高层管理人员的着装;\"Black—ball\"是盛装舞会,有别于穿着随意的\"Disco\"舞会。

早期被贩运到美国的黑人被蔑称为“Negro\"。随着近几十年来反种族歧视斗争的胜利,黑人不但反对被称为\"Negro\",也反对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被称为\"coloredpeople\"(有色人种)。他们选择\"Black\"来代表自己,\"Blackisbeautiful\"(黑就是美)已成为相当时髦的口号。在黑人文化里,与他们有关的一切事物几乎都被冠以\"Black\"(黑)一词。\"Black—English\"(黑人英语);\"BlackandTan\"(拥护实行黑人和白人在政治上按比例选举代表的);“B—belt\"(黑人聚居带);\"Blackcaptitalism\"(黑人资本主义);\"Blacknationalism\"(黑人民族主义);\"Blackstudies\"(黑人文化研究);\"blackterror\"(黑人拳击选手)等等。

\"White\"(白)在英语里通常象征希望、和平、幸福和光明,但也用作贬义。如\"whitefeather\"(害怕的脸色,怯懦的表现),这源于西方的斗鸡比赛。人们总是认为尾部有白羽毛的公鸡肯定是胆小、不善斗的公鸡,后来引申为胆小、怯懦。类似的还有:“whiteflag\"(白旗,投降旗)。又如\"White—handed\"除了有廉洁、公正的意思外,还有\"不劳动的,养尊处优的\"等意。此外,\"White—Terror\"(白色恐怖);\"whitetrash\"(贬称,穷苦白人);\"white—wash\"(零分惨败)等都是\"white\"在英语中的贬义用法。

\"Red\"(红)在英语里的用法也是亦褒亦贬。\"paintthetownred\"(指狂欢,饮酒作乐);\"red—blooded\"(英语中指健壮的,有勇气的);\"red—hotmiracle\"([美]意料之外的结果,如赛跑得胜的马);\"ared—letterday\"(过去教堂的一种习惯,节日都用红字在日历上显示出来。今天用来泛指任何喜庆和值得纪念的日子。)\"redrionBath\"(法国荣誉团勋章,勋章的红绶);\"red—hot\"(热狗,红肠面包);\"red—cro\"(圣乔治十字架,英国国章)等词语中的\"Red\"(红)都用作褒义。

在西方,\"Yellow\"(黄)也是爱情的象征。在纹章学里,黄色象征坚定、正义、智慧和光荣。西方艺术里圣彼德穿黄衣。80年代在国内上映的法国影片《神秘的黄玫瑰》讲述的是一位绰号为\"黄玫瑰\"的英雄的故事。\"yellowbook\"不能直译为\"黄色书刊\",它是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的政府报告书;\"yellowpages\"是美国电话本中按行业、职业分类的部分,常用黄纸印刷;\"Yellow—stoneNationalPark\"是美国著名的黄石公园。

\"Green\"(绿)在西方传统文化里既象征青春勃发、生气盎然,也可以表示\"嫉妒\"的意思。这源于莎士比亚剧本《奥赛罗》第三幕第三场:\"O!beware,mylord,ofjealousy,Itisthegreeneyedmoterwhichdothmock,Themeatisfeedson……\"(啊,主帅,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就要受它的玩弄……),\"green\"遂有了表\"嫉妒\"的引申义。此外,\"green\"还表示\"年幼无知,无经验,幼稚的\"等意思。如\"agreen—horn\"(涉世未深);\"He\'stoogreenforthejob\"(他办这事还嫩了些)。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同样有基本象征意义和辅助象征意义两个层次。在象征意义的层次性这一点上,可以说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因为象征意义的形成是约定俗成的结果,而不同民族不同内容的约定俗成虽千差万别,但都包含有褒或贬这两种基本态度。

上一节提到中国人有轻黑忌白的传统,但是黑色在汉代曾是帝王的服色。东方朔在向汉武帝追述孝文帝之治时,颂扬孝文帝\"身衣弋绨\"(弋,黑色,绨,厚缯)。汉成帝谏臣杜永,原是长安小吏,成帝时被提拔为光禄大夫,俸禄二千石左右。杜永自称:“擢之皂衣之吏。”(《汉书·谷永杜邺传》),故历史上有“皂衣之吏\"的记载,皂即黑色之意。现代汉语里,\"黑油油的土地\"用以形容土地的肥沃;\"乌黑发亮的眼睛\"、\"黑里透红的皮肤\"等用来赞美人的外貌。汉语里\"白\"字的派生词能表达纯洁、无辜的意思。\"清白\"表示无罪;\"洁白无瑕\"、\"白璧无瑕\"等表示纯洁。\"变白以黑兮,倒上为下\"(屈原《九章·怀沙》),屈原在诗中用黑白不分来比喻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是非不明,善恶莫辨。在这里,白则象征着正义、善良和光明,与英语中的白色象征意义有着某些共性。

一般人只知道红色是革命、进步、成功等的象征,殊不知\"红\"还有另一种象征意义——囚犯之色。在白色恐怖的时代里,老百姓对\"红\"的心理感觉是\"危险\"、\"坐牢\"。\"戴上红帽子\"意味着背上坐班房的罪名。旧时老百姓把汽车司机的工作叫做\"戴红帽子的工作\",那是指开车有轧死人的危险,而轧死人就得坐牢。直至今日,被判处死刑的犯人在公判之后,还要在其胸前所挂的名字牌上用红笔划上个大叉,发布公告时,在其姓名上打个大红勾。这源于古代的司法制度。《荀子·正论》:\"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杀,赭衣而不纯。”这是说古代治理国家可以不用肉刑,而用其他方法来代替肉刑。比如墨黥,用脸上画墨来代替脸上刺字的刑罚;死罪,就让犯人穿没有领子、不镶边的红色衣服代替死刑。因此红色也是囚犯之色,故罪犯也称为\"赭衣\"。\"扫黄打非\"一词时见报端,\"黄色\"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引申义是\"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其实,昔日象征皇权、威严的\"黄\"被冠以\"色情\"的引申义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然后又经过一个约定俗成的阶段才完成的。19世纪美国《纽约报》(\"NewYorkPaper\")为与《纽约世界》(\"NewYorkWorld\")竞争读者,推出了取名《黄孩儿》(\"Yellowkid\")的漫画专栏。因该报用的是黄色的粗质纸张,遂被对手讥讽为低级庸俗的\"Yellowjournalism\"(黄色报刊),但这里的\"yellow\"(黄色)并不是指\"ocence\"(淫秽),\"pornographic\"(色情),而是低级庸俗的意思。在英语里另外有表示色情喻义的颜色词,那是\"Blue\"(蓝),如\"bluefilms\"(色情片);\"bluegag\"(黄色笑话)等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流传着一则笑话,当老师要求用“绿色”一词造句时,一位外国留学生写道:“我喜欢戴绿色的帽子。\"这令老师哑然失笑。这位学生不知道在汉语里,\"绿\"除了象征生机与活力外,还指\"因妻子的不贞而使丈夫受辱\"的意思。这层意思大约始于唐代。当时法典以绿作为一种惩罚的标志。唐人封演在《闻见录》里记载:\"不加杖罪,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同时唐代乐府妓院的男人头上都戴着绿纱巾以示职业身份。于是妻室有外遇者被称作\"戴绿帽子\",视同罪犯。元代官修《元典章》规定\"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明初朱元璋对南京娼妓家男子也规定必须“头戴绿巾”(刘辰《国初事迹》),洪武三年还下诏令\"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之服。\"由此,\"绿帽子\"的恶名约定俗成了,并一直流传至今,成为那些被蒙在鼓里或默许妻子不贞的男人的代名词。那位外国留学生之所以造这样的句子是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

三、颜色词象征意义与语用意义不对应

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既然是约定俗成,那么,这\"约定\"和\"俗成\"本身,必然连结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只有对这一背景有所了解,或结合着这一背景去了解,才能正确把握该词的象征意义所在。否则,离开了历史文化背景去使用或理解某一颜色词,其象征意义或者出不来,或者被误解。这一点在不同语言的yí@②译过程中特别敏感,特别需要注意。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伦纳德·布隆菲尔德(LeonardBloomfield)说过:\"外语中的任何一个词或句子的意思总是有别于本族语中一个近似的、相应的词或句子。\"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这种不能对应或相去甚远,是引起文化含义的误解及语用意义的混淆的重要原因。

1.汉译英时颜色词的不对应

先以红色为例。\"红娘\"是《西厢记》里女主角崔莺莺的侍女,她促成了莺莺和男主角张生的结合,后来民间便称热心促成别人姻缘的人为\"红娘\"。译为英语应是\"match—maker\"。如果西方人对汉民族这一特殊的传统文化信息缺乏了解,想当然地认为\"红娘\"只是一位红衣女郎,因而译为\"redgirl\"或\"thegirlwithreddre\"之类,那就大错特错了。汉语中的\"红眼病\"有表示\"嫉妒\"之意,不是医学意义上的眼疾,相当于英语中的\"green—eyed\"。\"女红\"是指女子做的针线活,等同于英语中的\"meedle—work\";\"红颜\"是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应译为\"ayoungbeauty\";\"红榜\"应译为\"honourboard\";\"红得发紫\"是\"enjoyinggreatpopularty\";\"红白喜事\"应译为\"weddingsandfunerals\"等等。\"绿肥红瘦\"是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佳句,意指词作者酒后醉眼惺松时看绿叶红花所得到的一个méng@③lóng@④的视觉印象,译成外语时若只将绿红二色直译,其语用意义显然不能表达出来。在英语中红色多是指危险、狂热、激进、灾难,这是与汉语里\"红\"作为褒义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是喜庆欢乐的象征词的情况大不相同的。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由\"红\"所派生出来的汉语词汇,译为英语时往往不能直译为\"Red\"。

\"Black\"(黑)在英汉两种语言里虽然都有贬义用法,但情况很不一样,一般也不能对译。当代汉语里的\"黑\"在中国大陆有象征反动、反革命的意思,因而诸如\"黑帮\"一词应译为\"reactionarygang\"而不是\"blackgang\",因为在英语里\"black\"并无\"反动\"的意思;\"黑后台\"应译为\"sinisterbackstagebo\",而不是\"blackbackstagebo\"。\"白\"在当代汉语里也象征反动、顽固落后,英译时若直译为\"white\"则令人费解,故宜用意译。如\"白区\"应译为\"TheKuomintang—controlledArea\"(国统区)。此外,\"白\"在汉语里还有纯净、徒然、无用、轻视等等含意,在英译时都与\"white\"无关。如\"白开水\"译为\"plainboiledwater\";\"白搭\"译为\"nouse\";\"一穷二白\"译为\"poorandblank\"等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汉语古诗词里,颜色词常带有很大的模糊性,经常“变色”。如通常我们把“青”、\"苍\"、\"碧\"、\"绿\"四色对应地英译为\"Blue\"、\"Grey\"、\"Bluish—green\"、\"Green\"。但在不少诗文中,根据语境和作者的表达方式,这几种颜色的\"本色\"却另有所指。如:(1)《尚书·禹贡》\"厥土青黎\"和李白《将进酒》\"朝如青丝暮成雪\"中的\"青\",皆非蓝色或绿色,而是\"black\"(黑色);(2)《诗经·秦风·黄乌》\"彼苍者天\"和杜甫《述怀》\"摧颓苍松根\"中之\"苍\"也不是灰色,跟\"Grey\"是不对等的;(3)温庭筠《瑶瑟怨》\"碧天如水夜云轻\"和江淹《拟休上人诗》\"日暮碧云合\"中的\"碧天\"、\"碧云\"自然不可能是\"绿天\"、\"绿云\";(4)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中的\"绿云\"指女子美丽乌黑的头发。这种由于视觉本身的通感变色而造成的颜色词所指意义与语用意义的不对应在汉语中相当普遍,在其它语言中也并不鲜见,因为\"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它是具有世界性的。

2.英译汉时颜色词的不对应

中国哲学讲求\"虚\",中国文化注重\"神似\",如国画追求\"托物寄意\",\"物我两忘\",多模糊曲笔,以达到形神兼备。而西方哲学讲\"实\",西方文化讲究科学精确,如西洋油画十分注重描写对象的比例准确以给人真实的感觉。这种文化气质理所当然地会反映在颜色词中。\"红糖\"体现了红色在汉文化中的重要影响。红色既然是喜庆、成功的颜色,何况此糖有助于补血养身,因此中国人乐于称之为\"红糖\"。其实这种糖的颜色更接近棕色,英语定名为\"Brownsugar\"就显得比较准确。再有\"blacktea\"意为汉语中的\"红茶\",其实这种茶颜色深浓而更近于黑色。此外,\"blackcoffee\"实指不加任何东西的纯浓咖啡,而不是“黑咖啡\";\"black—sheep\"不是黑羊,而是\"害群之马\"、\"败家子\"。英国是个气候温和,一年四季温差不大的国家,四季绿草如茵。所以在历史上英国毛纺工业很发达,以\"sheep\"或\"wool\"(羊毛)作为形象喻体是不鲜见的。如\"Thereiswoolsowhitebutadyercanmakeitblack\"(羊毛虽白,染之则黑。这相当于汉语的\"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白\"在英语里与汉语的语用意义也有差距。\"whitelightdistrict\"在美国英语指纽约的不夜区,不能译为\"白灯区\";\"whiteslaver\"实指逼良为娼的人,而不是\"白奴\";\"whitewar\"是指经济战,无硝烟的战争;\"inthewhite\"意为尚未完工;\"markwithawhitestone\"不是用白石头做标记,而是\"大书特书\"等。

在英语中,某些颜色词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语用意义,与该词和民族的历史生活的联系相关。如在英语里常用\"claret\"或\"claret—red\"来代表一种紫红色,\"claret\"实为英国很早以前从法国波尔多进口的一种著名红酒的名称。又如中国人惯用的\"米黄色\",英语里常以\"creamy\"或\"butter—yellow\"来表示。因为在英国人生活中奶油是非常普通的食物,犹如西北、中原一带的中国人常食用小米。英语里还常用一些珠宝的颜色来指代一些具体的颜色。这是因为在中世纪,欧洲与东方的贸易迅速发展,来自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珍宝大量流入英国上流社会,它们的名称以及它们耀眼、迷人的色泽也随之溶入了英语相关的词语之中。如\"ruy\"本义为红宝石,引申为\"鲜红色\";\"suhire\"本义为蓝宝石,引申为“鲜蓝色”;“amethyst\"本义为紫晶石,引申为\"鲜紫色\";\"coral\"本义为珊瑚,引申为\"红色\";\"beryle\"本义为绿柱石,引申为\"绿色\"等等。

此外,英语里也有从花名引申出颜色的词语。在语法上起着一种修辞上的夸张和联想作用,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所著《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用\"Peony\"(牡丹)来形容苔丝的嘴,\"Hermobilepeonymouth\"。\"Peony\"在这里除了代表红色以外,还含有\"丰韵\"的意思。“红而丰韵的嘴唇\"表达了作者对女主人公的赞美之情。

在跨文化交流中,颜色词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汉英两种语言里具有不同的用途及文化价值、文化意蕴。这就要求我们真切地了解产生与使用该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土人情,并把握和细究颜色词语的意义,包括许多微妙、特定的象征意义,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不断促进和加强各国人民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资料:

[1]唐振华:《符号学与\'颜色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深圳大学学报,1996年8月。

[2]万昌盛:《色彩的困惑——翻译札记》,《中国翻译》,1991年3月。

[3]张德鑫:《中外语言文化漫议》。

[4]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社会语言学研究室编:《语言·社会·文化》。

[5]李燕姝:《五颜六色的美国英语——谈颜色词在美语中的应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88年第

3、4期合刊。

[6]苑逸飞、季明平:《英语颜色词的社会文化意义分析》,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3月。

[7]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现代汉英词典》

[8]商务印书馆《英华大词典》(修订第二版)。

第14篇:从颜色词看中俄文化

【摘 要】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是构成文化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中的颜色词除了具有其本身的物理属性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由于受到民族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习惯、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俄汉民族赋予颜色词的意义也不尽相同。随着中俄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基本颜色词不可避免地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障碍,为了进一步提高语言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通过对比俄汉语中几组基本颜色词来体现两种语言文化背景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为两国文化的交流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颜色词;汉文化;俄文化;内涵对比;差异原因

一、俄汉语中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

(一)红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红色是中华民族喜爱的颜色,它象征着吉祥、喜庆、红火。在中国古代婚礼上,新娘总是一身红衣,头带红花,新房门窗贴上大红喜字。节日里人们喜欢穿红衣服,春节时在门上贴红春联、红福字,因为红色被认为是吉利、喜庆的颜色。同时,红色还象征着顺利、成功等意义,如走红,开门红,红人等。而在俄语中没有以上的意义。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在俄罗斯文化中,红色表示“美丽的、漂亮的”意义。如красная плошадь红场,即美丽的广场。在16世纪以前形容词 красный并没有颜色的意义,而是相同于现代俄语中的красивый(美丽的)。

(二)黄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黄色在汉文化中是主要崇尚色。在中国古代,黄色代表权势、威严,中央政权、国土之义,所以,黄色便为历代帝王所专有,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黄色的。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皇榜是天子的诏书。在现代汉语中,诸如黄灿灿、黄花闺女、黄道吉日等词都反映出黄色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尊贵地位。而俄语中的жёлтый无上述意义 。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жёлтый除了指颜色“жёлтый цвет”以外,还有悲伤、凄凉、病态、忧郁、发疯等含意。比如:精神病人治病的医院是特有的黄色建筑,故俄语称作“жёлтый дом”;还把一些无原则性的书刊称作“жёлтая пресса”。黄色对于俄罗斯人来说还表示情人、恋人、夫妻之间的感情发生变故、分手等。因此,黄色在不少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是“背叛、不忠实”的象征。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人不送黄颜色花的原因。

(三)黑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黑色在中国古代象征着尊严、刚毅、严正、深沉、神秘等褒义。在夏代和秦代人们崇尚黑色为正色,夏、秦两代的公卿大夫的官服、礼服都是黑色的;又因黑色和铁相似,所以黑色往往象征铁面无私,如包拯,李逵等历史人物的舞台形象都是黑色脸谱。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俄罗斯人不喜欢黑色, 人们把“чёрный”一词引申为“忧郁、黑暗、艰难、凶恶、不怀好意、居心叵测”等意思。如:“чёрные мысли”(忧郁的思想);“чёрные дни”(艰难的日子)“чёрные стороны жизни”;(生活的黑暗面);“чёрные страницы истории”(历史上黑暗的几页);“чёрный год”(凶年); “чёрная душа”(黑心肠)。俄罗斯人认为出门遇见黑狗、黑猫或是穿黑色袈裟的僧人,都是不吉祥之兆,所以就出现了“чёрная кошка пробежала”(黑猫跑过,即“不祥之兆”之意)这样的词语。我们从以上的例证可以看到,在俄罗斯传统文化中黑色往往具有负面的象征意义,体现为对邪恶、黑暗、低下的事物的指认。

(四)白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白色是中国人忌讳的颜色,汉民族对白色常常产生不愉快的联想,这种联想产生的历史原因有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观念认为这是古人把白色和翻卷冲天的大浪联系到了一起。残酷的水害掀起的是白色的巨浪,给人带来的也是巨大的灾难。中国历史大约从汉朝开始到唐朝,普通平民只能穿白色的衣服,因为在当时白色是低贱的象征。白色也象征死亡,“办白事”即是办丧事。因此说在汉语中白色的反面意义是比较多的。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俄语里белый除表示白色外,在最初的时候还常常可以理解为 “空的”、“透明的”等,如белые пятна 即 пустые места(空地); белые ночи即светлые ночи(白夜)。也可以表示нерациональный(不合理的,不合常规的),如белая ворона(与众不同的人物),белые стихи(不押韵的诗歌)。

二、成因分析

(一)与历史背景有关

使用俄汉两种语言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历史背景的民族又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上或色彩上显然有许多差别。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对中国人有特殊意义的颜色莫过于黄色。《说文解字》中说:“黄,地之色也”;朱熹也曾说“黄,中央土之正色。”因此,中国人以黄色为尊,并以自己独特的黄皮肤而自豪。同时,黄色也象征着身份、地位、权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很多名称都与“黄”连在了一起。如人们都称“五一”,“十一”为“黄金周”,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各国文化的交流,黄色又带上了明显的贬义色彩。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等。再拿红色来说,由于在战争年代,有大量的革命战士牺牲,中国人民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崇敬要求小学生佩戴“红领巾”来作为怀念;我们的国旗是红色;我们的军人叫“红军”等,这都与中国的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二)与文化传统有关

在中国,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对红色情有独钟。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因此,在春节,人们要贴红对联,挂红灯笼;在婚礼上,新娘要准备一套红色礼服,新郎新娘要戴红色胸花,家里要贴红双喜等。另外,劳模在受到颁奖时要戴红花;公司剪彩时也要用红色的布条。这些都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赋予红色的积极意义。在俄罗斯,红色也有喜庆之义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战争”,“流血”等意义。因此,俄罗斯人大多不太喜欢红色。

(三)与宗教有关

在俄罗斯,人们大多信仰基督教,认为黄色是基督教的圣色.在中国乃至所有信仰佛教的国家都将黄色作为做神圣的颜色。在汉文化中人们往往也比较崇尚紫色,这与道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传说函古关关令一日见紫气从东而来,知道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关令使他留下了《道德经》,于是“紫气”被后人视为祥瑞之气,“紫气东升”,“紫气缭绕”被视为吉兆。

(四)与思维方式有关

语言是表达思想和传递情感的最主要手段。由于各民族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选择颜色词去观察事物或表达某一现象时就存在各自的倾向,各民族对不同的颜色词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如:汉语中说的“红茶”,而俄语用“чёрный”(黑色的的)来表示。原来俄罗斯人是针对茶叶的颜色而言,称其为“黑”,而中国人是针对茶水的颜色而言,称其为“红”。这就是由于两民族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形成的颜色词含义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反映文化。通过以上对颜色词在俄汉两种语言中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颜色词的使用在俄汉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颜色词的使用不仅限于词本身的意义,往往包含有更深的隐含意义,甚至在有时候还和政权的更迭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观点上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这与各种文化的差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掌握颜色词时一定要与各民族文化联系起来,准确地理解语言的不同文化内涵,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中俄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参考文献:

[1]柏英.趣谈红色[j].俄语学习,2004.6:56-58.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谭林.俄语语言国情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4]王英佳.俄罗斯社会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武锐.俄汉颜色词文化伴随意义对比初探[m].俄语学习,2000,4:45-46.

作者简介:

叶智慧:(1983-),女,新疆工程学院,助教,文学学士,攻读方向为俄语语言文学。

第15篇:浅析中英文中颜色词的文化差异

Title: Talking about differences of color words in cro-cultural

Abstract: Man has a common feeling about colors, because color words can not only expre the natural gorgeous colors, but also reflect the view of value and the aesthetic standard of a people.To this point, color words have more than their literal meanings.They also have rich aociative meanings.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olor words from the national psychology, historical tradition, religious beliefs, habits and customs, emotion of the color.And then it probes into their influences on the language with detailed discuion, pointing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hich exist in the language performance.Becaus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has brought barriers on tran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inally the paper discues the problem of how to deal with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proposes some proceing ways as well as some translation method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Through analyzing and understanding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nations, we are trying to avoid the communication barrier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o that we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succefu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color word; cultural differenc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ociative meaning

二、颜色词分类的不同

颜色词可以大略分为基本颜色词和实物颜色词,前者是本来就描写事物颜色的词,后者则起先是某种实物的名称,由于这种实物本身具有强烈而突出的颜色,因而它们逐渐形成了一种附加功能:不仅可以表示实物,还用来描述具有相同颜色的一类事物。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都可以划分为基本颜色词和实物颜色词,但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数量和划分并不相同。语言学家Berlin和Kay在考察了98种语言,并详细研究了其中的20种以后,认为英语中有11个基本颜色词,包括:red, yellow,white, black, green, blue, purple, brown, pink, orange,和gray。这些词在汉语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词:红、黄、白、黑、绿、蓝、紫、棕、粉、橙和灰。但汉语中的基本颜色词与英语中的却不尽相同。例如,我们经常提到的七色彩虹———赤(红)、橙、黄、绿、青、蓝、紫;《简明类语词典》中列出了6个基本颜色词:白、黑、红、绿、黄和蓝;《同义词词林》虽也列出了11个基本颜色词,但与英语中的有所不同,分别是:白、黑、红、绿、黄、蓝、褐、赭、青、紫和灰。而王逢鑫教授在《英汉比较语义学》一书中提出汉语有白、黑、红、绿、黄、蓝、褐、紫和灰等9个基本颜色词。这与英语中的基本颜色词数量上存在差异,并不一一对应,例如汉语中的“青”有时是“绿”,而有时是“黑”,在英语中要用两个词来对应,还要注意语言环境才不会张冠李戴.英语中pink是“粉”,或“粉红”,在汉语中归入“红”。基本颜色词以下再划分时,有时汉语划得较粗,有时英语划得较细。如红色再向下划分,汉语中有四十多个,如水红、肉红、大红、鲜红、绯红、桃红、洋红、金红、火红、血红、玫瑰红、嫣红、猩红、枣红等等,而英语中表示红的

词却有一百多个,表示粉红的也有三十多个,仅以字母c开头的表示红色的词就有二十一个之多:cardinal, carmine, carmine lake, car-minette,carnation,carnelian,casino pink,Chinesered,chromered,chromescarlet,cinnabar,claret,cochineal,congorubine,copper red, coquelicot, cordovan, cresol red, cramoisie, crimson,crimson madder.由此可见,文化传统、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造成了不同语言对颜色词的认知和划分的不同。

三、颜色词构成方法的差异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有时是可以对应的,特别是基本颜色词,但实物颜色次就不同了。实物颜色词的构成差异之所以更加明显,是由于中西实物不尽相同,西方有的事物中国可能没有,反之亦然,因此它们所代表的颜色在另一种文化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词,如汉语中的“米色”、“荔枝色”、“鹤顶红”、“姜黄”、“墨绿”、“藕荷色”等,都是中国人熟悉的,而英语中的“oysterwhite”“avocado”“mistletoe”“Black currant”“Victoria”等词却是西方人熟悉的。当表示颜色的程度差异时,英语中常常在该颜色词前加上dark, pale, rich, dull, bright, light等来区分颜色的深浅、浓淡、鲜明、暗淡,这一点上中西颜色词是可以对应的,如dark blue“深蓝”,bright yellow“明黄”,light green“淡绿”,dull white“惨白”等等。但汉语中有一种ABB式的颜色词,构成与英语不同,是将修饰成分放在表颜色的词后面,并且重复,来加强颜色的程度,例如:“黄橙橙”、“红艳艳”、“黑漆漆”、“白花花”、“蓝汪汪”、“红彤彤”、“黑压压”、“绿油油”等等,在英语中只能用前面提到的方法来翻译这些颜色词,相比之下,汉语中这种ABB式的颜色词更加生动活泼,使人印象深刻。

四、中英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差异

颜色能使人产生联想,例如,当提到“红色”,人们常常会联想到“火”、“鲜血”,提到“白色”,则会联想到“冰雪”、“蓝色”会想到“大海”、“天空”。但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不同的民族对颜色词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同时通过这种联想又赋予颜色词固定的文化内涵,这种民族文化内涵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中,这种由民族的特定文化内涵而引起的文化差异,比比皆是,给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造成很大障碍。了解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主要是深入研究它的联想意义的不同,下面就对几种常用的颜色词———红、黄、白、黑、蓝、绿的中西联想意义的差异进行探讨。

1.红色

中国人对红色是最有感情的。中国古代有阴阳五行之说,即:金、木、水、火、土;同时配以五色,即:白、青、黑、赤、黄。五行学说的创始人邹衍认为,南朱雀,属火,色赤,因此红色与火相配。在中国,红色是喜庆、吉祥、胜利、好运、受欢迎的象征。“红色”在汉语中总是同嫁娶相联系,新娘子要穿红衣,戴红盖头,坐红轿子,新郎也要披红;新房则更是红色的海洋:红喜字、红幔帐、红被子、红箱笼„„亲友送的礼金要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连媒人都被叫做“红娘”。生小孩儿或过生日时有的地方要吃红鸡蛋。春节要挂红灯笼,贴的春联也是红地儿,甚至包裹鞭炮也要用红纸。到了本命年,为了辟邪,要穿红袜子,系红腰带。“走红运”是说走好运,“事业红火”指事业兴旺,某人事业发达,就说他“红起来了”,称为“大红人”,现在的歌星、影星受到欢迎,知名度高就可以说他(她)“走红”、“红了”。“红色”还可以使人联想到革命,如“红军”、“红旗”、“红色政权”、“又红又专”。文学作品中把容颜姣好,举止端庄的女子称为“红颜”或“红粉”,遂有“红颜知己”,

“红粉佳人”之谓,又将“红闺”、“红楼”指称富贵人家女儿的闺房。戏剧中“红脸”代表的是忠心耿耿、义薄云天的关二爷式的英雄好汉。 英语中的red也可以表示神圣,如天主教中的“红衣大主教”,但西方文化对“红”的好感远不如中国文化。西方人从斗牛文化中联想到红色为不祥之兆,所派生的意义大都不佳,如:危险、警告、恐怖、流血、愤怒、困境等等。用red组成的短语也往往含有贬义:in the red(亏损), red alert(紧急警报),, red-light district(妓女出没的红灯区), red tape(官僚作风), red rag/flag(令人愤怒、仇恨的事), see red(勃然大怒), red-handed(残忍的), red ruin(战祸), red revenge(血腥复仇)。文学作品中,大 家都很熟悉的《红字》,女主人公胸前佩戴的就是红色的字母A(adultory,通奸的开头字母)。

2.黄色

黄,在五行中是土的颜色。中国古代有“黄帝”,中国人是地道的“黄种人”并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汉代班固的《白虎通义》对黄色的解释是“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因此,黄色在中国古代是帝王之色,象征着吉祥、神圣、富贵和权势,如皇帝穿的是绣有金龙的黄袍,并有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典故;住的是金碧辉煌的皇宫,升坐“金銮宝殿”;发的是“黄榜”;出行要选“黄道吉日”。总之,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是法定的尊贵的特权颜色,不能僭越使用。它对中华民族来说具有崇高、尊严、辉煌的独特的联想意义,因此被推崇备至,几乎成了中华民族的代表色。但是黄色在西方则引起腐败堕落、卑怯、懦弱和病态的联想,如:yellow dog(胆小鬼;卑鄙的家伙),yellow looks(阴沉多疑的神色),yellow pre(低级报刊)等等。Yellow journalism是指以低级趣味的文字或耸人听闻的报道吸引读者的办报作风。最初,黄色的含义起源于1895年《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黄色印刷的连环画《黄孩儿》(Yellow Kid),其中夹杂着色情内容,后来成为低级趣味的代名词。

3.白色

中国古代的平民衣服不能施彩,所以称其为“白衣”、“白丁”,而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则称为“白身”。汉语中对白色的印象不太好,例如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白色为丧葬之色,即所谓披麻戴孝是也。从这个意义上说,白色在中国代表悲伤、悼念、不吉、恐怖等,如“白事”、“白色恐怖”。而西方恰恰相反,认为白色代表纯洁、光明、善良、和平、正派、诚实、可靠、吉利和幸运。英美国家婚礼的传统之一,就是新娘要穿白色的结婚礼服,戴白色的婚纱,手捧白色的鲜花,因为白色象征着新娘的童贞和纯洁以及新婚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再如a white day是“吉日”,a white war是“不流血的战争”,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是“幸福的日子”,a white witch是“做善事的女巫”。而汉语里“白”还可以引申为空白,徒然,无代价,轻视等等,如“白搭”、“白费”、“一穷二白”、“白眼”、“不白之冤”、“白卷”等等。

4.黑色

黑色在中国古代口碑不错,特别是用于服饰,《诗经》中就有“淄衣篇”,对其大加赞美。当时,淄衣是士大夫的朝服。黑色还是夏和秦代所崇尚的正色。可以说,黑色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尊贵和庄重的颜色。在戏曲中,黑脸代表刚正不阿或者是憨厚耿直,如李逵、张飞、包公等都是黑脸。但黑色还是较多地引起不好的联想,如恐怖、黑暗、阴险等,汉语中有“黑手”、“黑幕”、“黑帮”、“黑心”、“黑店”等词语,都是用的黑色的这种引申意义。黑色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表示深谋远虑、智慧和坚定,如:Jack knew black from white.(杰克精明老练。)。黑色还表示哀悼、

绝望和死亡,如参加丧礼的人都穿黑色的丧服;法官判处某人死刑时要在头上蒙上黑纱;死神在西方的形象是身穿黑袍,手执镰刀的骷髅;就连黑猫都是不吉利的象征。此外,英语中black主要的联想意义是“阴郁”(be in a black mood情绪低落、“愤怒”(black in the face脸色铁青)、“不妙”(black sheep害群之马,败家子)和“非法”(black market黑市)。

5.绿色

绿色是植物的颜色,因此也是生命的颜色。但汉语对绿色也不青睐,很多带“绿”的词语都含有贬义,如:“脸都绿了”意思是脸色难看,“眼睛都绿了”也是贬义。中国古代认为绿色不是正色,因而赋予它“低微”、“不名誉”、“下贱”等含义,如白居易在《忆微之》中有“折腰俱老绿衫中”一句,意思是说到了弯腰驼背的老年,仍屈身于低微的“绿衫”行列,官运并不亨通。这是因为唐代规定官位七品以下的穿绿服。在之后的宋元时期,绿衣、绿帽也是身份低微的服装。中国还有一种很难听的说法,就是“绿帽子”,其意为自己的妻子与别的男人私通。在中国人看来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因此,商店中从来都没有绿色的帽子出售。英语中的green给人以新鲜、新近、精力旺盛的印象,如:fresh green memory(清新而栩栩如生的回忆);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等。在西方,green还常常带有贬义,表示“幼稚无知”、“没有经验”、“容易上当受骗”、“缺乏训练”、“嫉妒”、“眼红”的意思,如:green hand(新手);green as gra(无生活经验);greenwith envy(十分妒忌);green-eyed(妒忌的);greenhorn(涉世不深)等等。

6.蓝色

中国人不太在意蓝色,汉语中常用它来描绘海洋和天空,很少用于带有文化内涵的语境。英文中,blue代表悲伤、忧郁、沮丧或皮肤发青,如the blues(布鲁斯音乐),指源于美国南方黑人中情调忧郁的慢速爵士乐,又称为“蓝调”;to have the blues(觉得伤心);to look blue(愁眉苦脸);to be blue about the pros-pects(对前景悲观)等。蓝色还可以表示社会地位高或者是荣誉,例如:blue blood(贵族出身);blue ensign(英国政府部门的旗子);Blue Book(蓝皮书);blue book(名人录);blue ribbon(授予竞赛优胜者的蓝绶带);blue stocking(女才子)等等。但blue coat和blue-collar则与上述意思相反,前者指穿蓝制服的人,后者则是蓝领阶层,即体力劳动者,社会地位都不高。此外,英文中blue还有色情的意思,汉语中的“色情电影”,英文要说blue film,“猥亵的笑话”是blue jokes,这种意思的来源可能是过去表演脱衣舞时常打蓝色灯光的缘故。

五、中西颜色词语言色彩的差异

语言色彩是指语言意义的褒贬和中性。颜色词也有语言色彩,也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之分。中西颜色词的语言色彩并不对应,汉语是褒义的颜色词,英文中却是贬义,反之亦然。如前文所述的“红色”,汉语中大部分都是褒义,而英文中的red却偏重贬义;汉语中的“黄色”尊贵,英语里的yellow却懦弱;汉语中的“蓝色”呈中性,而英语中的blue却时而高贵时而低贱。由于民族心理、民族感情、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各个民族的审美观也不尽相同,对同一种颜色的态度有时可谓天壤之别,各个民族都有颜色禁忌,在跨文化交流中这一点必须重视,否则,交流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不但达不到本来的目的,还会适得其反。

六、中西颜色词的政治色彩的差异

在中国古代,颜色词很早就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中国古代对颜色的尊卑贵贱

都有明确的规定,其依据主要是各朝各代对官服颜色的规定,如红色和紫色为高官的服色,因此象征高贵、权威、势力和吉祥如意;黄色为帝王所专有,是至高无上的象征;白色是平民百姓的服色,地位也不高;绿色为下级官员的服色,因此不被视为正色,并有“戴绿帽子”之说。又如红色象征着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文化大革命时期有“红宝书”、“红卫兵”等。西方的颜色词却大都没有什么政治色彩,除了表示尊贵的红色与紫色,但他们更多的是与宗教有关,而不像中国,将颜色都划分成三六九等,有严格的等级,泾渭分明,不能随便地僭越。可见颜色词的政治色彩中西存在较大差异。

七、中西颜色词文化差异的融合

随着中西交流的不断扩大,中西文化也开始出现了融合的现象。颜色词为人类语言所共有,本来就存在相似的成分,跨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使彼此之间的差异慢慢缩小,融合开始慢慢扩大。颜色词在一个民族中的联想意义也渐渐出现了转变,如白色,在中国并不看好,受到西方的影响后,也具有了纯洁、忠贞的褒义,现在中国的新娘也时兴穿白色的婚纱了;再如蓝色,中国对它的联想意义并不丰富,近几年却受到西方的潜移默化,也渐渐赋予它忧郁、沮丧的含义了。

八、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颜色词在分类、构成、联想意义、使用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同时这种差异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广泛和深入也在逐渐地融合。但应该清楚地看到,差异是主要的,只要存在地理环境、民族心理、民族感情和风俗习惯的不同,颜色词的差异就不会消失,在特定的环境中还会相当重要。颜色词是各民族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掌握了中西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西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3]李家兴.英汉色彩词涵义的差异[J].商洛师专学报,1997(3).[4]莫 颖.中英色彩文化比较[J].南宁师专学报,2002,19(4).[5]王逢鑫.英汉比较语义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6]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杨惠馨.文化差异与色彩词语的翻译[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4).[8]姚侨梅.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广西梧州师专学报, 2003,19(4).[9]张德鑫.中外语言文化漫议[M].北京: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

第16篇:中英颜色词文化对比与翻译

中英颜色词文化对比与翻译

[摘要]汉语与英语在诸多方面具有差异,如认识不到这些差异,便会对翻译造成障碍。本文重点研究了三原色“红、黄、蓝”的中英文化异同,旨在探讨翻译颜色词的方法,方便读者的理解。

[关键词]文化对比 “红、黄、蓝” 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3-0066-02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翻译更不能离开所译语言的文化背景。颜色同样蕴涵着多种文化含义。不同语言环境下,对颜色的认知理解均有不同,因此翻译颜色词时,不仅要求懂得颜色的文化含义,还要懂得如何完成英汉双语的转换。“红、黄、蓝”是我们常见的色彩,本文致力于探讨这三种颜色的英汉文化差异以及翻译方法,力求使大家关注颜色词的翻译方法。

一、颜色词的中英文化比较

(一)红色

红色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颜色,在中国人心中,“红”也有着深刻的意义。因为在中国,“红”象征着喜庆,象征着兴隆。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红灯笼、红对联,代表着一种喧嚣欢乐的氛围。除此之外,“红”还象征着顺利、成功,或者是受到重视。例如为我们熟悉的词语“红运”,“红人”等。红色是我国千百年来崇尚的颜色,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中国人心中的需求。

从其颜色本身,“红色”是鲜血的颜色,在英语中,鲜血可以引申为暴力、激进的革命,带有贬义。英语的red,包含支持左翼观点;支持共产主义;革命激进分子等含义,例如词语red activities便是“左派激进运动”之意。其革命含义偏血腥,如英语中的词语red-handed(手沾满血的;正在犯罪的),a red battle(血战)等。在汉语中,此种颜色也有一种革命的含义,但是其在汉语的革命意义是褒义的,象征着革命与政治觉悟高。如汉语中红军(the Red Army)、红领巾(red scarf)。

“红色”还表示一种情绪状态,或愤怒,或喜悦,或羞赧,这是英汉皆有的含义。表愤怒不快时汉语中有“面红耳赤”“眼红”“脸红脖子粗”等词语,表羞赧时,有词语“羞红了脸”等。在英语中也是如此,例如“When he criticized me, I really saw red”,表示对别人批评的愤怒;“Everyone knew her cheated in the exam, and her face soon turned red”,表示因羞愧而脸红的含义。

(二)黄色

黄色在中英文化中,有一定的共性。

首先,两者都意味着某些疾病。在汉语中有黄疸、黄癣、黄热病等与疾病相关的词语,同时还有面黄肌瘦、面色枯黄、黄脸婆等词语,也象征着不健康的状态。在英语中也是如此,最为我们熟悉的便是yellow-fever,该词语与汉语中的黄热病直接对应。其次,因为黄色与秋天枯黄的落叶息息相关,所以两者都意味着某种萧条的状态,还包含忧伤寂寥的情感。汉语中悲秋的诗句不计其数,如“秋风惨淡秋草黄”“人比黄花瘦”等。英语中yellow也有此种含义,例如“My life is like the yellow leaf without any hope”。

除了以上的共性外,中英文文化中黄色的含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汉语中,黄色是权贵、权威的象征。在中国的历史中,黄色一直是皇城中的颜色,如黄袍、黄榜、黄砖黄瓦,还有象征富贵的黄金等,而在英语中,这些表达并不常见,英语中的皇权表达为蓝色、紫色更为常见。黄色在中文中还表示腐化堕落隐晦的意思。例如黄色书刊、黄片等,这些都包含着色情内容,而在英语中,这些表示淫秽肮脏意义的为蓝色。

在英语中,黄色有着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因为在犹大背叛耶稣时,穿着黄色的衣服,所以黄色在英语中有了胆怯、胆小、卑鄙等贬义,如yellow streak 表示胆怯,怯懦;而yellow-belly表示可鄙的胆小鬼。黄色还在英语中表示趣味低级的书刊,如yellow pre,但是这些黄色书刊不同于中文中的“黄色”,英语中的“yellow”毫无色情淫秽之意可言。

(三)蓝色

蓝色主要表示天空、大海的颜色。在中国古代,最常见的颜色不过红、黄二色,但蓝色是天空的颜色,古人历来对天空具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儒生穿着蓝色的衣裳,清代大臣穿着蓝色的官服,清代努尔哈赤初定的上三旗正包括正蓝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蓝色的重要性。蓝色是一种极具韵味的颜色,诗句“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给人以宁静舒畅的感觉,所以便有“宁静、美好、纯净”的含义。

在英语文化中,蓝色与汉语中的黄色略有相似之意。在英语中,蓝色代表高贵与优雅。例如“blue blood”在英语中表示具有王室的血统,而不能译成蓝色的血。“blue book”意为名人录,“blue brick university”指名牌大学。蓝色也有下流、淫秽之意,汉语的“黄色电影”便可译为“blue films”,另外“blue talk”表示“下流的言论”。同时英语文化中的蓝色还可以表示忧郁、悲伤的感觉,例如“blue song”意为“惆怅之歌”。在英语国家还有一种悲伤忧郁的音乐名为“blues”,即蓝调。

二、颜色词的翻译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了解了中西方颜色词的差异,而面对此种差异,我们又应采取怎样的措施?翻译就是以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的信息,但我们要做到让读者“与观原文无异”。这就要求我们懂得多种文化,例如上文的例子,在翻译“blue films”时,如果翻译成“蓝色电影”,读者并不会理解什么意思。所以,在翻译颜色词时,要使用一些方法。

(一)直译

直译是指“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来翻译文字”。

例如李清照的诗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为:Don’t you know, don’t you know, the red should languish and the green should grow?

因为诗中的颜色词在意义上能够与英语的词语相对应,所以便可以采用这种直译法。除了诗歌外,许多常见的词语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翻译,如红十字会Red Cro、红酒red wine等。

(二)换词翻译

如上文分析的那样,有些颜色在不同语言中含义不同,有时,汉语中的颜色与英语中的颜色并不对应。例如“黄色电影”在英语中应为“blue film”,“红茶”在英语中可译为“black tea”。

(三)意译

意译是指“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因为有些时候,不能因为其文字中有颜色,就将其翻译成颜色词,我们要根据其实际意义加以翻译。如“white lie”是指“善意的谎言”;“black sheep”是指害群之马;“黄毛丫头”译为“a witle young girl”。

三、结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一些颜色词除了表示其本身所代表的色彩外,还有许多引申意义,这些都与文化息息相关。颜色词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我们翻译颜色词时,不能只顾字面意义生搬硬译,更应注重其丰富的双语文化。翻译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不只需要懂得英汉两种语言,更应懂得这两种文化,如此一来才能够避免错译。学习是无止境的过程,翻译亦是如此,我们应不断地积累与研究,谨慎推敲文化的差异。

【参考文献】

[1]韩婧.汉英语言中红、黄、蓝三色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8).

[2]刘慧.红颜色词的分析与翻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3]邵志洪.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4]王琼.颜色词“黄色”的中英文化对比与翻译[J].内江科技,2011(07).

[5]张培基.英语声色词与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责任编辑:张丽

第17篇:英语颜色词文化内涵及翻译

Translation of Color Words

颜色词的意义:指称意义,文化意义

红色:

● 汉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之一。 是太阳和火的颜色。

对于汉民族来说, 太阳和火可以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所以人们自古以来就偏好用红色来象征幸福, 喜庆, 欢乐和热烈。

古代中国人对红色极为崇尚, 达官贵人的住宅被成为 “朱门”, 他们穿着 “朱衣”, 就有了那句名诗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汉民族结婚要有红色的喜字, 新娘要穿大红衣服, 过年的时候要在门口贴红底黑字的对联。

汉语中的有红的词语通常是褒义的, 如“红火”, “开门红”, “红颜”, “走红”, 等等。

在中国, 红色还象征着革命和社会主义。 一系列的词都表现了这种含义, 如 “五星红旗”, “红军”, “红领巾”, “红色政权”, 等等。 ●

红白喜事

weddings and funerals

● 红榜

honor roll ● 红心

loyal heart ● 红得发紫

extremely popular

● 走红运

to have a good luck

● 红利

bonus ● 大红人

a favorite with sb.in power 在英语中, 红色也可以表达喜庆的意思, 但红色还有一定的贬义, 表示潜在的危险, 极端的热情, 政治上的极端等含义。 如: red flag(红旗), 中国人看来是高尚崇高的东西, 而在英语中, 这意味着铁道上有危险, 从而逐渐引申为 “使人生气的东西”。 再如英语中的red lights district(红灯区), 则是指色情场所。

● red alert ,

(台风,空袭)紧急警报

the red carpet

隆重的欢迎

● red battle

一场血战

red ruin

火灾

● red-eye whisky

廉价的威士忌酒

● red box

英国大臣用的文件匣 ● red herring:转移人们注意力的东西。

白色

在汉民族文化中对黑白都有禁忌, 在汉语中, 白除了有 “纯洁”的含义外, 多是贬义, 常常与死亡, 不幸和不吉利联系在一起, 如 “白事”(丧事)。 白色的象征义也有表示低贱, 反动, 愚蠢等含义。 如 “白搭”, “白眼”, “一穷二白”等。 在古代, 称没有文化和功名的人为 “白丁”, 称穷人的茅屋为 “白屋”。 在革命时期, 有 “白色恐怖”。

● 白班

day shift

白痴

idiot ● 白开水plain boiled water

白眼 supercilious look

● 白手起家

to start from scratch

圣经中黑暗象征邪恶与妖魔, 而光明则是上帝, 光明, 真理的象征。英语中的white可表示纯洁, 美好, 善意, 公平及幸运的等含义。 如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 white hands(清白, 诚实的人), white days(幸运的日子)。

● white alert 解除警报

● ● ● ● ● ● white collar workers

a white night

不眠之夜

to see the white

见世面,长世故

to show the white feather;

white books

(美国) 政府公文(白皮书) to stand in a white sheet;公开忏悔 the white terror

白色恐怖 to bleed white;

to leech sb.white 被榨尽血汗

吸干某人的血

黑色

英汉语中的黑色都多表示贬义。 在汉民族文化中, 黑多与不好的东西相关, 如古时的墨刑, 传说中的阴间, 都与黑有关系。 也就因此有了 “抹黑”等词。 而在中国的近代史中, 黑色又与反革命, 反动等含义扯上了关系, 由此有了 “黑帮”, “黑社会”, “黑手”等词。 而从 “黑暗”这个意义引申出了 “黑车”, “黑市”, “黑货”, “黑名单”等词。 在英语中, black可表示严重的, 不吉利的, 罪恶的, 不合法的, 不受欢迎的等意思。 如a black letter day(不吉祥的日子), blacklist(黑名单), black market(黑市)等。

● 黑货

smuggled goods

● 黑心肠 evil mind ● 黑话

cant (隐语,伪善之言)

● 黑咕隆咚

pitch-dark

● 黑不溜秋

swarthy

● black tie 正式社交场合

● to be in black mood

情绪低落

● in the black 赢利

● Black Maria

囚车,巡警车

● black and blue

遍体鳞伤

● black diamonds

● black coffee

咖啡,纯咖啡

● black ingratitude

忘恩负义

● black tea

红茶

(1)Black Friday一般指星期五又逢l3号的耶一天,迷信者会尽量减少外出以免灾祸临头 black art是不可思议的妖术,在中古时代的欧洲,如被怀疑具有black art的人是要被判处死刑的。

(2)black sheep字面上的意思是“黑羊”,实际是指集体中的败类、败家子。它源于英国古代的迷信传说 过去英国人认为黑色羊毛的羊羔是魔鬼的化身,因此牧羊人总觉得一只黑羊挤在一群白羊中很不吉利。黑色的羊毛也值不了多少钱,被当成无用的东西。这样black sheep就转义为“无用之人,败家子”.相当于汉语的“害群之马”。

(3)历史上还有两个Black Thursday,一是指1851年2月6日的星期四,当时澳大利亚发生了一场特大森林火灾,火到之处,一片焦黑;一是指1943年10 月14日,也是个星期四美德空军在德国史温盗佛镇上空发生激战,战火激烈,两败俱伤,史称该日为Black Thursday。

黄色

● 黄色是汉民族崇尚的颜色之一, 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 在中国古代, 黄色象征着神圣, 皇权, 尊贵, 崇高, 土地和国土等含义, 也是黄皮肤民族的象征, 中华儿女从来都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 在汉语中, 经常用黄来形容好的东西,

● ● ● ● ● ● ● 如黄道吉日, 黄花, 黄榜, 黄金时代, 黄袍加身,等等。 在近现代, 黄色也出现了贬义色彩, 这都是外来的影响。 “十八世纪以来, 美国多用黄色纸印刷出版一些色情淫秽的书刊, 因此人们习惯把色情书刊称作黄色书刊。”从而在中国逐渐产生了一系列的贬义的带有黄的词语。 如黄色小说, 黄色录像, 等等。在英语中, yellow通常被用来表示 “胆小的, 自私的”的意思, 如 “a yellow dog” 是指一个胆小或自私的人, 而 “yellow steak”是指一个人生性怯懦。

汉语中出现的黄色表示色情的这种贬义, 在英语中却没有同样的意思。 所以在英语中, Yellow pages就绝对不能向色情方面理解, 这是指电话薄黄页, 是用来查各种电话号码的。

(1)在印刷书籍用的纸张中,黄色纸是最差的一种。19世纪流行的法国廉价小说便是用黄色纸印刷及用黄皮封面的。这种书籍便是yellow back。

(2)yellow journalism都是指通过不择手段地夸张、渲染来招揽读者的一种新闻编辑作风,也就是黄色编辑作风。 yellow dog

You are yellow! 你是胆小鬼!yellow belly

可鄙的胆小鬼 yellow looks

尖酸多疑的神情 yellow alert

预备警备

yellow steak

a yellow-dog contract 以受雇工人不加入工会为条件的雇用契约

绿色:

英汉语中绿色的象征意义大致相同。 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 因此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颜色。 绿色是植物的颜色, 自古以来人们常用绿色来象征春天, 青春, 希望, 新鲜等含义。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都用绿色象征安全, 希望, 和平。

英语中表示嫉妒用be green with envy,和汉语中的“嫉妒得眼晴发红”恰恰相反,这大概是由于人种不同.眼珠颜色有别的缘故吧。(2)Green revolution 汉语意思是“绿色革命” ,指以推广高产小麦为开端的农业革命。(3)In American general elections the candidates that win are usually the ones who have green power backing them.在美国大选中,得胜的一方往往都是那些背后有大财团支持的侯选人。

● a green winter

(温暖的冬天), ● a green old age

( 老当益壮) to give sb.the green light 纵容某人 ● green house

温室

● green hand

没有经验的人, 生手

● green apple

未熟的苹果

● green corn

嫩玉米 ● green with envy, ● green-eyed monster 蓝色:

● yellow book“黄皮书”

● blue book(蓝皮书),是指英国国会的出版物 因书皮为蓝色而得名。blue print本来是指复制建筑物图样的蓝图,现可引伸来指任何周祥的计划。

● (2)在英语中.blue的社会内涵意义较多。blue可用来表示社会地位高 有权势或出身名门的贵族等。blue stocking(女学者或女才子),则是来自18世纪的一种现象。当时英国文学社的女成员们,常穿蓝色袜子,因此用blue stocking来借指有学问,有才华的妇女。blue ribbon更是荣誉的象征,源自英国最高荣誉Carter嘉德勋章的蓝

● ● ● ● ● ● ● ● ● ● 色授带,因而它代表的是“荣誉,实力”。

(3)世上还没有入见过蓝色的月亮,因而英语中有once in a blue moon一说,意思和汉语中的“铁树开花”差不多,即千载难逢之事。blue pencil作动词用时.意为“删过”源于美国编缉通常用蓝色铅笔来删改稿件的习惯。

blue film 黄色电影

blue music 忧伤的音乐

blue jokes下流笑话

blue milk 掺水的牛奶

blue software 黄色软件

blue chip 绩优股

blue collar workers 体力劳动者 blue man穿制服的警察

a blue book 社会名人录

a blow from the blue 晴天霹雳 drink till all is blue 喝得酩酊大醉 out of the blue 始料不及地

灰色

● (1)gray hairs或gray heads特指老年人,源于人老之后,须发变成灰白之故。

(2)因为gray是在黑色和白色之间.常常有“中立”的意思。比如:Whenever they made mischief,he tried to stand in the gray.每当他们搬弄是非时,他总是恪守中立。 ● a gray day 阴天

● gray record 古书

● the gray market 半黑市

● gray prospects 暗淡的前景

● gray cloth 本布色

● gray collar 服务性的行业

● gray mare 比丈夫强的妻子

汉译英

● 灰心丧气

to lose heart

● 灰暗

gloomy

● 灰溜溜

dejected

● 灰色收入

extra income ● Semi-overt income, off-the-book income ● 灰色人生观a peimistic outlook on life

第18篇:文化差异对颜色词的英文翻译影响

文化差异对颜色词的英文翻译影响

来源:办公家具十大品牌 http://www.daodoc.com

摘要:词汇在语言中最为活跃,词汇中的颜色词意义丰富,它们这些特定的意义是不同民族 在不同的环境下长期形成的。由于社会,历史,风俗习惯等的影响,英汉颜色词在 两种语言中的意义既有相同和相似之处,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因此,弄清各颜色词在两种文化中的异同对其翻译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内涵;文化共性;文化差异性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并且反映该民族的特征,因此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因此这些文化的共性成为了文化与文化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而文化之间所具有的个性或特征则构成了进行这种交流的障碍。中英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颜色词。它们除具备自身的基本意义外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仅讨论在翻译中文化因素对英语和汉语颜色词的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理解的影响。

1 文化的共性对英汉部分颜色词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能够一一对应。红色在汉英两种语言都表示喜庆与欢乐。中国人心目中,红色热烈,象征着吉祥、喜庆、鲜艳。老百姓有了喜事,要用红色来装饰,如结婚新娘要穿红色的衣服,过年的时候贴红色对联挂红色灯笼。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纪念日,喜庆的日子。此外,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的意思是:“(铺展红地毯)隆重地欢迎某人。”“红”有时用来表达感情,喻指“恼怒、生气、害羞”等这是英汉语音的共有现象。如:汉语的“面红耳赤”表“生气、恼怒”;“脸红”则表“害羞”等。英语中也有“see red”等一类短语表示“愤怒、恼火”。

2 文化的差异对颜色词意义理解的障碍文化因素对颜色词指称意义的影响可见于下列几种情况:

(1)英汉中颜色词的指代对象明显不同。中国人喜欢蓝色,因为这代表了一种自然色能勾起人美好的遐想。而与此截然不同的是,英语中blue表示的却是“忧郁,伤感”的意义。例如:He was blue over his failure.(他因失败而情绪低落)。in a blue mood和having the blues都指心情难过,抑郁。

(2)英语中加以明确区分的颜色。对于这些颜色词,译者必须从原著的上下文或词搭配来肯定它们所指的究竟是哪一种颜色。例如英语中形容皮肤白不用“white”而用“fair”。而“black”特指的是黑人而不用于形容皮肤黑。而汉语中却对颜色没有明确的区分,界限比较模糊。

(3)英汉中同一个指称对象由于文化不同而翻译有别。英汉语中在指称同样的对象时,可能因对该对象的注重点和感知方式不同,而采用具有不同字面意义的名称。例如“红茶”,英语中称之为“black tea”。

3 英汉文化对语用意义的影响语用意义是符号使用者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而符号使用者总是某种文化里的人,因此语用意义与文化因素有相当密 切 的 关 系。如 英 语 中,黄 色 意 味 着 胆 小,懦 弱。如yellow dog卑鄙的人。而在现代汉语中,黄色表示下流,堕落。如“黄色书刊”、“黄色影视”等。从上述对比中,英汉文化对语用意义的影响可见于下列两种情况。

(1)指称意义相同,但一个有语用意义,另一个没有。如“green”,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可以用来象征“绿色,生命”。但是在英语中这个词却还有很多引申意,如“green-finger”特指善于侍弄花草的人。“agreen young novice”(无经验新手)。

(2)指称意义相同,但语用意义不同。

西方人认为白色是美丽的象征,婚礼上新娘通常佩白花、穿白礼眼、戴白手套。在汉文化中,白色是丧色,讣告通常都用白纸写。如“红白喜事”,翻译时最好翻译成wed-dings and funerals。不要直译为“red and white happiness”,否则西方人不仅难以理解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从上述几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文化因素对颜色词翻译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同的民族对颜色的偏向爱好尽管有相同之处,但由于各民族有不同的 历史背景和文化生活。因而对颜色的偏向爱好是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所以,在平时的要多积累文化知识,了解文化背景,这样才能使译文更加忠实原文,准确地再现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第19篇: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课程设计

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课程设计

1.教学对象:

中高年级语言班留学生/本科高年级文化选修课的留学生

2.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常见的色彩词“红”、“白”、“黑”、“黄”以及这些色彩词的文化内涵。

(2)对比中外颜色词的文化差异,了解相应的跨文化交际知识。

3.教学难点:

“红”、“白”、“黑”、“黄”等词的文化内涵。

4.教学环节 (1)导入

利用提问“你知道中国人喜欢什么颜色吗?”引出学习主题,并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行讨论。

明确中国人喜欢“红”、“黄”、“白”、“黑”等颜色

(2)讲解

利用“你知道中国人什么时候喜欢用红色吗?“引起学生的思考,了解学生对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掌握情况。

然后通过“你知道哪些关于红色的词语”。了解学生对红色词语的掌握情况。

其次“你觉得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红色”。引出红色的文化内涵。这是学生先讨论,然后发表答案。

最后,教师详细介绍汉语中红色的文化内涵。

“黄色”、“白色”、“黑色”讲解方式相同。

所以的汉语颜色文化内涵讲解完之后,让不同的国家的同学说说:

1.你们国家的人喜欢什么颜色? 2.这些颜色有什么不同的文化内涵?

3.这些文化内涵和中国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4.这些文化内涵和其他国家的颜色文化内涵有什么不同?

5.在与不同的国家的人交往时,通过颜色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第20篇:中英文中颜色词的内涵意义

中英文中颜色词的内涵意义

院系:外国语姓名:常凡班级:10级英语翻译一班学号:0409100113 摘要: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表示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十分丰富。但是各自民族的文化背景、审美心理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颜色词的内涵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经过引申和变化以后甚至成为了文化中的崇尚和禁忌。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词内涵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被人们所认可和引用的,成为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本文以个别颜色词汇为例解析了颜色词汇的不同内涵和意义,从而避免在翻译和交际中可能产生的偏差和误解,以此达到增强语言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的目的。

关键词:颜色、词语、文化差异,内涵、意义、中英对比

Abstract:Whether in Chinese or in English,color terms usually isge, because of respective national the differences of cultural background very rich.But connotation and meaning of color term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ifferent national language、aesthetical psychology and mode of thinking.Some characteristics after extension and change beceome the cultural taboo and advocate.Connotation and meaning of color terms was established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sediment of history .It also be recognized and referenced and become a kind of permanent cultural phenomenon.Based on the individual color words as example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connotation and meaning of color terms, and thereby avoid deviation and misunderstandings which will happen in the tran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evev cultural conflict ,then enhance ability of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Key word: colour termscultural differenceconnotationmeaningChina﹠English

引言

缤纷多彩的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场所和文明发展的基础。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地域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无论是哪种文化和语言中,颜色词语都表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令人刮目相看。世界上的颜色词语非常丰富,但不同民族语言中表达颜色的词语多寡不一,种类各异。英语和汉语中基本颜色词,如黑(black)、红(red)、白

(white)、绿(green)、蓝(blue)、黄(yellow)等,大体相通,分类差别不大.但也有一些显著的不同。受各民族文化风俗、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影响,颜色词语有时候会表现出各民族与众不同的特色,带有鲜明的文化烙印。对于不同民族的人来说在视觉和心理上给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比如埃及人忌蓝色,认为蓝色是恶魔;德国人生活中忌用茶色、红色和深蓝色;法国忌墨绿色,因二战期间纳粹军服是墨绿色;日本人忌讳绿色,认为是不祥之色;泰国人忌讳红色;土耳其人忌讳花色;欧美国家大多还忌讳黑色。颜色词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承载着相同或不同的内涵意义。 英汉颜色词在应用范围内的对比

同一种情绪在不同的语言中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比如中文中说一个人嫉妒的“眼红”,在英语中却表达成“green-eyed”。下面我就以一些颜色词为例,探究颜色词语在英语和汉语中的不同内涵及表达的不同意义。

⒈红色

在英语文化中的红色(red)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火”“血”, 总是象征着一些不好的东西和事物。它象征着残暴和流血,如⑴ red revenge 血腥报仇,⑵ a red battle 血战;它又象征着激进、暴力革命,如⑴ a red revolution 赤色革命,red activities 左派激进活动;它有时也象征危险、紧张,如⑴red alert 空袭警报,⑵ a red adventure story 一个令人紧张的冒险故事,⑶ a red flag 危险信号旗;它还象征着放荡、淫秽,如 ⑴a red light district 红灯区。红色在英语中还会被用于形容精力充沛的人如 red-blooded male。

在汉语文化中的红色有一些意义和在英语中的意义截然相反 。汉语中有“红军”、“红小鬼”等词,这里的红有强烈的褒义,代表着革命、共产主义。而西方却把用红色表示的共产主义视为洪水猛兽。红色常常被用于表扬某个女性很漂亮、很美丽。称女子盛妆为“红妆”或“红装”,称女性美丽的容颜为“红颜”,称艳妆女性为“红袖”等。

其实红色在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中的内涵意义也有相同点。中国人比较崇尚红色,认为红色是喜庆的颜色,常常用“开门红”、“走红运”表示英语中有时也有同样的例子,如 red letter day 指的是喜庆的日子或纪念日;the red carpet 指的是隆重的接待。据考证,红色的褒义表达是远东经由波斯传到欧洲的。而在表达愤怒,羞愧,尴尬等情绪时,中英语中不约而同的也都用到了红色,如汉语中用“气得涨红了脸”、“吵得脸红脖子粗”;英语中用到“see red”意为怒不可遏,有时表示害羞也会用到红色,如“His face turn red”意为她害羞了。

⒉白色

在英语文化中,白色的内涵意义主要着眼于它色彩的本身。西方人认为白色就像起本身一样,干净,纯洁,无一丝杂质,所以它在英语文化中是比较受推崇的颜色,即人们的崇尚色。白色有纯洁纯真的意思,英语国家的人结婚一般都穿婚纱,而且是白色的婚纱,所以“white wedding”意为新娘穿白色婚纱的婚礼,“a white soul”意为纯洁的心灵;白色又有正直诚实的含义,如“a white spirit”意为正直的精神,“white men”意为高尚、有教养的人;白色有时还承担着合法,无恶意的意思,如“white market ”合法市场,“awhite lie”意为善意的谎言。

在汉语文化中,白色与红色意义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人们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红白事”这个词,红事指的是喜事,如婚礼;白事指的就是丧事,即葬礼。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其家属要披麻戴孝(即穿白色孝服)办白事(即葬礼),还要设白色的灵堂,出殡时还要在队伍前面举白色的幡。所以白色常常象征着死亡,凶兆。古时候人们常把是四方神兽之一的白虎神视为凶神,称带给男人厄运的女性为白虎星。白色在其发展道路上受到了政治的影响,又有了新的含义。白色在中国曾经是反动势力的象征。在上世纪上半叶不断出现关于白色的反动的政治词语,如白色恐怖,白色政权,白区(即白色政权统治的区域)以及白狗子等。另外白色也有失败、愚蠢的意思,如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表示投降,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

白色有时会使人联想到“一事无成”,这一点英语和汉语有共同点,英语中“white elephant”是白象,累赘物的意思,中文中白搭,白费,等词都有一事无成的意思。

⒊黑色

黑色在英语文化中是一个基本禁忌词,就像白色与中国文化一样。人们总是

把黑色与死亡、凶兆、灾难联系在一起,如“to wear black for his father”为他父亲戴孝;“a black letter day”有凶兆的日子;有时候,黑色也是邪恶犯罪的象征,如“black man”意为邪恶的恶魔;“black guard”是恶棍、流氓的意思;耻辱,不光彩的事有时也是用黑色来表达,如“a black mark”意为污点,“a black eye”意为丢脸、坏名声;沮丧、愤怒用黑色表达的机率也很大,如“black dog ”意为情绪沮丧,“he give me a black look”他怒气冲冲地看着我。

黑色在中国文化中的内涵比较复杂。一方面同在英语文化中一样,也时常是邪恶、坏的代名词。英语中有“black money”“black market”,中文中也有黑市(是未经政府批准而非法形成的,以交易不许上市的商品或以高于公开市场价的价格,秘密进行买卖为特征的市场)、黑钱(指的是来源不正当且没有向政府报税的钱),且两者则意义基本相同。汉语中更是有黑店(指杀人越货的旅店)、黑窝(比喻坏人隐藏或做坏事的地方)等词。另一方面它又表示严肃、正义,就像民间传说中的包公包青天是黑脸,传统京剧中张飞、李逵等人的脸谱也是黑色的。

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黑色无论是在汉语文化中还是在英语文化中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政治的影响,使其具备了独有的政治含义。比如英语文化中,“black”一般会与“黑人”有关,“black power”(黑人运动)“black Panthers”(黑豹党,该党于上世纪60和70年代支持黑人获得合法权利,进一步得到社会善待。)等词相继出现。而中国文化中,上世纪60年代末,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5种非劳动人民出身的人被诬蔑为“黑五类”。经济方面,黑色有时可以表示盈利。人们通常在记账时用红色表示赤字、亏损,黑色与红色墨水记帐时意义相反,表示盈余,如“black figure ”意为盈利、盈余、顺差。

结论

颜色词语的内涵和意义在不同民族文化里有很大的不同。从研究的结果看中国文化中颜色词的内涵和意义深深受封建统治、封建迷信及落后的科学水平影响,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迷信色彩,比较神秘。而英语文化中颜色词的内涵和意义得益于西方民族的开放性、科学教育较高的普及程度,使其少了些神秘感,主要着眼于颜色本身的光彩,更多了些理性与直接。弄清楚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内涵,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使人们能更全面、更准确、更清晰、更深刻的理解颜色词,避免双方不必要的冲突。解析颜色词的内涵和意义更有助于开阔我们的眼界,了解不同民族的精彩文化,以及华夏文明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罗选民. 《中英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5

[2]张培基. 《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3]李红印.《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商务印书馆.2007.12.1

[4]李延波.《从跨文化角度对比分析英汉语中黑色的隐喻与认识》.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

[5]荣风静.《英汉颜色词“red”与“红”隐喻对比与翻译》.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

《颜色词.doc》
颜色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