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

2022-05-29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人文精神

人文社会科学结课总结

提到人文社会科学这些字就会让人想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但对刚接触者来说,仍就对这一学科知之甚少。

经过一学期的耳濡目染,初步了结了这一学科。她并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多可的组合,既表现了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又表现了一人列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学科。顾名思义,即有人文科学又有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就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

然而,人文科学有涉及到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因此,不但表现为丰厚的人文科学知识,更表现为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文化底蕴。所以,重视学习人文科学就需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随着科技和文化的而发展,人文科学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就需要大规模的人文知识教育出来平衡社会的发展需求。同理,人文知识教育也是一个弘扬民族精神文化传统,铸造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它不仅能够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意志,规范人的行为,还能够维护人的健康发展,控制社会的稳定,协调人际关系等。所以人文科学就涉及了许多的领域,像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领域。因此,它能教育人作为一个人该做什么,唤醒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权利与义务意识以及荣辱观,是社会繁荣昌盛的精神文明支柱,是塑造社会主义公民的精神向导,还能够帮助我们明辨是非,辨别善恶,分辨美丑等。可见人文科学对我们的重要性,迎合了人类生存的切身利益。

社会科学由于人文科学联系紧密的,它也涵盖了相同多的领域。社会科学是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反迎了人本质的东西,所以说两者有可以说是同一的整体。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又涵盖了这么多的领域,但历史这一部分对我来说感触是比较大的。

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可想而知,历史是经验、教训、明鉴、秉承、是过去的沉淀,未来的而向导。一个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叫我们融会贯通、惩前毖后,是学习的源泉、进步的信心。由此可知,它也充分展示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含。

“以史为鉴”就是总结历史教训,用以指导现实的实践;“以史为鉴”就是展望未来,陶冶人和升华人的精神品格的社会价值;“以史为鉴”就能传承文化财富,为文化发展提供历史基础和养料。

历史,无处不透露着人们精神沉淀。因此,高度文明发展要从自身学习做起,学习人文社会科学是我们培养情操的必由之路,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为了我们的繁荣富强,文明博爱,我们必须要用新的目光审视这一学科。

推荐第2篇: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不得不承认,现实中“职业院校是大学”虽然是显性存在,“职业院校不是大学”却一直都是隐性存在,这暗含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甚至暗含在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但是在“职业教育”占据教育界半壁江山的时代,很多职业院校也彰显除了自身独有的“大学精神”。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最基础的层次,是指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爱与责任兼济 德并技能双修”走进山东万通汽修学校校门,十二个大字的校训赫然映入眼帘,彰显着博大而专注的办学理念。如今的职业院校不缺崭新的教学设备,缺的恰恰就是这种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校园文化,来激发青年学生激情,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对学生素质养成的隐形教育,走访中,记者在山东万通汽修学校发现,除了学校浓郁的校园文化布置,彰显着人文精神之外,该校的“三教三训”教育、赏识教育更是将人文精神渗入到师生的心底。

“我很棒,要相信自己,我一定能行;我相信,你很棒,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这正是山东万通汽修学校的赏识教育。简单的话语,认真体会,就会发现这是对别人更是对自己的信任,有了这种信任,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自身成功的自信心。

军训场上,同学们铮铮铁骨,在他们年轻而青春奔放的脸上,记者看到了铁血军魂般的刚强力量,这是同学们入学的第一堂课,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了精神基础。

拓展训练中,学生们团结协作,为了团队的荣誉,在一次次挑战中毫不妥协,勇敢的超越自我。

激烈精彩的篮球赛,他们生龙活虎,拼搏的劲头和澎湃的激情溢满赛场。默契配合,锐意进攻,积极防御,抢断、过人、快攻一系列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全场的热烈喝彩;

元旦联欢晚会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街舞流畅劲爆,歌喉优美动听,小品表演中他们的滑稽表现更是让观众们开怀大笑,乐不可支;

正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对一所职业学校来说,隐性条件更为重要,记者在山东万通汽修学校看到了职业教育的新高度,同学们乐在其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推荐第3篇:人文精神[1]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途径

温 敬张俊霞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古希腊教育家们也曾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儿童的理智健全和人格完善,使儿童成为事理通达的人。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不仅重视工具性,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历史发展到今天,对人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要求。人文精神正是在绵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思想的结果,它既以哲学的形态出现,又通过文学载体得到表现。

人文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的历史文化概念。当代学者王晓明先生说:“一批人文知识分子提倡一种关注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不断培植和发展内心的价值需求,并且努力在生活各个方面去实践这种精神的需求,他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人文精神’”。 袁进先生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探索。人文精神是形而上的,属于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因此,人文精神包含着历代文人的宇宙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格理想以及对人类命运、人类社会的思考和探索,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

文学作为文人思想的一种载体,也表现了人文精神内涵的观念意识、价值体系和精神特质。

回首中国文学历史的发展道路,追寻诗人墨客匆匆而过的足迹,不难发现无数杰出的诗人怀着毕生的信念、探寻和实践着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至高至善的理想价值追求中,塑造了自身完美的道德人格,饱蘸生命的血汁,写下了一个个大写的人字。

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1、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人文精神中的“人文”本是“人文主义”,它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它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现在我们所提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强调个性的自由和权利,个人的尊严和个人的价值。语文教学就其教学内容来说,不管是阅读鉴赏还是写作训练的教学,它始终关注着人自身。它审视过去,面对现在,想象未来。它在语文课堂上,搭起历史、现在、将来的舞台,让人粉墨登场,尽情的表演,将人生

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一亮相。它直逼心灵,拷问灵魂,从而使语文教学具有阅尽千古人生,品味多彩生活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感受个性的张扬,体察人生的价值,展示人的尊严,语文教学也就有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并构成其最主要内容。

2、人文精神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由于长期以来对群体的过分偏重而造成对人的个性及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尊严的忽视,更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对人性的压抑、扭曲的影响远没有根除,作为大写的“人”历来被忽视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强大,没有具有独立人格、有主见、有创新精神的具有较高素养的人,那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改革开放这些年,社会越来越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更日益表现出对人文精神的需求。语文课程对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等人文素质内容的增加,也就十分及时了。

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据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在充满了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体现人生命价值的古今中外的不朽作品中使学生受陶冶,受洗礼,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教化,从而在提高文学鉴赏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3、新教材与人文精神

“文学是人学”。现行语文新教材的编写者为了体现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需要,所选作品以文学作品为主。这就为语文教学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极好的蓝本。如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册,都用三个单元的一半篇幅,选入从先秦到明清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第三册、第四册更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和中国现当代以及外国优秀的诗歌、小说、戏剧,加上读本内容相应的补充及对相应文学史的介绍,为学生直接较全面系统地接触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打开了窗口。其他根据训练学生能力而安排的课文,文质兼美,它的人文性也极强,这就为语文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供了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为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荡涤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天地。

三、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正确地看待祖国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工具,构成语文教材的书面语言是传递文化的有力媒体,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使人们的观念、认识和情感得以保留和发扬,语文教材包容了人类的观念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体系。就如同一部百科全书,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文学、艺术、美学,乃至自然界的任何一个领域。语文教材还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状况都会体现在相应的语文教材中。语文教材既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传统,

又反映了现代文化的要求。可见,教材本身便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这就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然而,在现在的流行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双重冲击下,语文教育也存在一些失误和弊端。其中最严重的失误可以说就是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失落。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喝着流行文化的乳汁长大的,电视以它声光形象的特殊魅力吸引大量学生的注意力,加上学生平时形成的习惯和惰性,使学生们在书桌前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造成对文学阅读的莫大冲击。更让人难过的是,现在的许多学生不是从唐诗宋词、文学名著中汲取营养,而是在流行歌曲、影视和报刊作品等娱乐消遣乃至庸俗作品中获得情感陶冶和人生慰藉。肤浅、廉价、速效、追求刺激、缺乏精神营养、流行文化影响着一代人人格的发育和个性的成长,这不仅是语文教育的失误,也是社会的莫大悲哀。

另外,应试教育造成的沉重的升学压力使中小学生都沉溺于题海而望书兴叹。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因此而出现严重事失误。如:肢解课文,过分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文以载道”的特点等。可以说,现在的语文,教和学都误入了歧途,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基础教育不仅培养不出文学大师,也培养不出素质全面的领袖人物,甚至培养不出科学技术大师。

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还很有必要性。

四、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汲取精华,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观念上重视人文教育,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教育素材,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 语文教材中那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情感,那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都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义务感的良好的人文素材,教师应尽量挖掘出这些素材,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如其中去感染教育学生,这样,才能将作者的语言连同思想一起内化到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形成一种个性品质。

打开现今中学语文课本,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爱人、同情人、帮助人等人道主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的爱国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谦恭忍让、廉颇负荆请罪的品行;陶渊明“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超然物外的洒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利他主义;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抒发的“九死一生、矢志报国”的赤胆忠诚;梁启超《谭嗣同》中谭嗣同的勇于改革、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鲁迅《〈呐喊〉自序》中弃医从文、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体现的横眉怒对、不愿屈服的正义感;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求学目的;冰心《小桔灯》中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朱自清《背影》中表现的父子深情,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

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中要把语言学习和学生的精神生活统一起来,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说话。这里的“思考”是指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照搬书本;“说话”是指学生要善于运用具有自身特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既丰富学生的情感,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抒发情感的机会。人文素质的养成有赖与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相应情感。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主动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展示内心感受。

其次,加强语文文学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喜恼哀乐、爱恨情愁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但我们的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和经验见识的短缺,因此在这方面不可能完全感受到,作为充满人性的语文课理应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让学生在学文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体验感受人生的情感、审美的情趣和生活的哲理。学生们既可以驰骋于大漠边关,又可以徜徉于小桥流水;既能纵情于祖国的名山大川,又能放歌在祖国的辽阔草原。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作者不同的人生情感,体验作者不同的人生经历。既使她们的思想变得成熟,又使他们的情操得到了陶冶和净化。记得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因此语文课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地生长,壮大,最后排挤掉缺点的杂草。

语文就像一位美人,在其中,既有孩子们对秦砖汉瓦的向往,对唐诗宋词的热爱,又有对陶渊明“不为三斗米折腰”的叹服和对《红楼梦》的崇拜。她的闭月羞花令人陶醉;她的举手投足令人崇敬;她丰厚的底蕴令人叹服。所以我们要将这些人生美好的情感借助于作者的生花妙笔去浸润学生,唤醒他们的人性,健全他们的人格,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因此我经常注意一下几点:

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力争读出感情,读出意境;

让学生“议”,议出真情的源头;

让学生“品”,品出文中的感情;

让学生“悟”,悟出人生的滋味;

让学生“演”,演出主人公的情感、性格。

再次,在课外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文学阅读。大量的文学阅读,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多读多写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铁的规律。文学是人学。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如果你喜欢苏东坡的词,便会向往他那自由豁达和乐观的天性,学习他无论富贵贫贱都始终保持亲切超脱的人生姿态和风范;你如果喜欢鲁迅,便因此敬仰他刚正不阿立场鲜明的品格,学习他对事业对生活的真诚投入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喜欢冰心的读者,无一不为她那博大的爱心所深深感动。著名作家王蒙在受聘担任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的授职仪式的演讲中指出:一个懂文学的人比不懂文学的人感情世界要更为丰富多彩,心理结构亦更加完善;通过文学阅读,人们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更好地调节自我的心理素质。

因此,读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以感受他“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以天

下,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读屈原的《离骚》,可以感染他在君王不明,国势衰微,人民罹难面前的痛心疾首,悲愤难忍,泪水纵横,“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之情。读李白,我们可以从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狂傲自负、放荡不羁、醉酒当歌中,读出他面对朝廷权贵当道,政治黑暗腐败的现实难以掩藏的内心深深的悲哀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患。从《诗经》到《古文观止》,从《红楼梦》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应当让学生尽量多地阅读文学经典,用文学的养料来滋养下一代。

当然,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避免两种倾向:其一,要防止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思想教育课。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和从事社会工作的工具,教学中不能忽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其二,要防止将人文教育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割裂开。“文道统一”已成为人们公认的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应做到因“文”悟“道”,因“道”学“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通过渗透的方式来进行的,强调的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收到实效,而不能另起炉灶,将二者分别进行。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妥善解决学生由“必学”到“乐学”的转变,而且能完善学生人格,协调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因此,教师应从观念上重视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要求。

语文教育,期待着人文精神的回归。

人文精神的回归,有赖于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推荐第4篇:科学主义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高度重视和努力发展科学技术,能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强大的物质基础。科学精神源于探索科学真理、追求技术创新的科学活动,其第一要义就是重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把社会物质财富这块“蛋糕”做大,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能使和谐社会建设高效有序地向前推进。在科学的视野里,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也不例外。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界为环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这些要素之间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当社会建设的主体遵循这些规律时,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状态;当社会建设的主体违背这些规律时,就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矛盾激化,甚至引发震荡和冲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和把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政治、文化,人、自然、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因素的现实状况和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使对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作用的各种规律都得到妥善运用,使和谐社会建设走上高效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科学真理具有相对性:事物总是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的,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这就决定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必须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新领域、揭示新规律、取得新成果。从特定的历史阶段来看,和谐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是内在统

一、和谐有序、生机勃勃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对社会和谐有利的因素也可能演变为不利的因素,以前激发社会活力的力量也可能转变为遏制社会生机的障碍。如果社会建设的主体不具备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不能与时俱进地体察这些变化,而是抱着过时的经验和教条不放,那么,社会和谐就难以有效推进,社会活力也难以长久保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和谐社会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支撑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等的理解和把握,包括对道德人格、理想信念的追寻,对自由、平等、正义等的渴望,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等等。和谐社会建设是以人为主体来展开的,又是为实现人的自身价值服务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还要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利于引导和谐社会建设向着正确的目标健康发展。始终把人置于核心的位置,维护人的正当权益,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助于人类社会逐步向着更加符合人类本性的状态演进,最终达到高度和谐的理想境界。可以说,人文精神是引导社会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初级阶段的和谐走向高级阶段的和谐的重要力量。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人作为社会建设主体的创造性、价值和尊严,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引导和谐社会建设向着正确的人文目标健康发展。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利于调动人们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把人文关怀送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辐射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使人们充分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受生活在其中的幸福,进而自觉地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既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建设和谐社会根本力量的作用,又鼓励和支持新的社会阶层和其他阶层人员积极贡献力量,使一切能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人都具有主人翁的光荣感、自豪感,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是人文精神的产物,也是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忽视在全社会营造团结互助、诚信友爱、谅解宽容的人文环境,就有可能使社会群体之间产生隔阂和鸿沟,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承担起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的重任,努力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整个社会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既要看到它们相互区别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面,自觉地把二者统一起来。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满足这一要求,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同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应使对社会发展状态、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融入体现人文精神的价值判断,实现社会历史发展的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把社会建设的目标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到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创新科技价值观念,使科技政策、科研工作以及科技成果的开发运用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同时注重生态环境效益和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考虑其对于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影响;推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促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与繁荣,培养造就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方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个重要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涉及人的身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人文精神在和谐社会建设问题上的重要体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必须坚持科学的方向。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参照来衡量、校正与检验社会发展的人文目标的合理性,使之科学可行;应当深刻认识实现社会发展人文目标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从当代中国的国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科学对待和解决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社会发展人文目标的实现过程成为应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过程;在对人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大科学精神的含量,把科学精神作为反对封建迷信、邪教非法活动、伪科学的锐利武器,引导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并举,并使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高度重视和努力发展科学技术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用发展的眼光和思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高效有序、充满生机和活力。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健康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并举,实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 评论

推荐第5篇:大学人文精神

大学人文精神

《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定义人文精神的: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

1993年以来,中国学术界开展了关于“人文精神”问题的热烈讨论。其中我比较欣赏许苏民在其著作《人文精神论》中所说的:人类历史是一部不断追求真善美的历史,人文精神是人性——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这种追求表现着人类对于自己所从来的外在自然和自己的内在自然(动物式情欲)的自觉超越,使人的感性生活具有日益丰富而高级的文化品位,从而把人与自然界区分开来开来。其本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和超越的精神。这样我认为大学人文精神也应该是这样的。 大学不是职业学校,不是主要学一门糊口谋生的手艺,而是要训练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思维方法,让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为人和处世。《尚书大传》中讲:十有三年,始入小学,见小节焉,践小义焉;年二十入大学,见大节焉,践大义焉。《大学》中更有“八条目”: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但其某些方面仍然值得当代大学借鉴。“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而暨南人恪守“忠信笃敬”的校训更是出自朱熹为庐山白鹿书院所订立的校规中的修身篇: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后德载物”也是出自古语。大学校训是最体现大学人文精神的,而很多大学都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是使人的内在获得自由,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一个人要活得有尊严,不仅需要外在的自由,而且需要内在的自由,成为自己的真正主人。正如人的健康包括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健康。修身是对内在美的一种追求,修身可以说是大学人文精神的核心。

要修身首先要格物至知。苏格拉底说过:“慧是唯一的善,无知是唯一的恶。真,乃是判定善恶的重要前提,它高于一切人的权威;没有认知之真,也就没有价值之善。”可见知识对修身的作用。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知识和智慧是修身之基础。大学人文精神是对知识、智慧的无限渴求,是对真与善,爱与美的智慧的永远追求。

其次,修身得诚意正心。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这便决定了一个人学坏容易学好难。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我们都知道当今市场经济使人们的行为呈现短期化和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特点。受这种浮躁的风气影响,大学很难独善其身,使得大学的教育也开始变得急功近利,造成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大学生的心灵就无从安顿,从而出现大学生堕落,无聊,不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更有甚者认为人生无意义。确实,立足于个体的“一向年光有限身”,目睹或身受人生的种种痛苦,一旦撒手万事空,又怎能不产生人生无意义的观念呢?从而造成近些年来频频出现大学生因小事而自杀等丑闻。要挽救失落的大学人文精神,诚意和正心是必要的。古语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但在这种社会环境能做到诚意和正心是有一定困难的。一个大学生能战胜自己人性中的懒惰、专制、狡伪、残忍、嫉妒、任性和侵略等,其离高尚也不远了。 大学人文精神重在修身,因为这是未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人文精神论》 许苏民 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版

推荐第6篇:重塑医学人文精神

浅淡重塑医学人文精神与德才兼备医学生的培养

在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今天, 医学院校也扩大了招生规模,而规模的扩张导致了医学生源质量下降和人文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医学教育课时紧张,许多学校在专业教育、技能训练与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两难选择中,毫无疑问地倾向了前者,从而导致医学教育中一定程度的人文空白。医学生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会更加摒弃仁爱精神,崇拜金钱名利,缺乏人性温暖,使得人文素养与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要求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生的过程中,重塑医学人文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邱仁宗先生说,我们应该一只眼盯着医学——医学科学的发明、发现和技术进步,另一只眼关注医学活动中得正义、公正、义务、美德、仁慈、责任、同情、忠诚、自主、允许等。

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医学的技术被定义为“仁术”。没有任何一门科学像医学一样对技术和道德要求极高的协调一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要求我们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水平与生命的价值等价,与人类的生生不息的未来等价,这是何等的重要!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和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关爱生命。瑰丽多彩的生命现象、奥妙无穷的人体、复杂多变的疾病,既是医学永远认知的对象,也是促使医学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

当代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社会责任感缺乏。作为一个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挽救生命的崇高职业,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为人类健康和医学荣誉献身的精神。然而现在的医科大学的学生,受功利主义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自私自利,对他人,对社会,对生命缺乏责任感和关爱同情之心,甚至对生命和健康极端不负责任。

二、人际交往障碍。医学生的人际交往不仅限于校园内,更重要的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的是担忧甚至恐惧的患者和家属,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谐的医患关系有赖于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社会医患关系中医生的道德规范是:举止端庄,文明礼貌;尊重病人,一视同仁;言语谨慎,保守秘密;廉洁奉公,尽职尽责;钻研医术,精益求精。可见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心理素质欠佳。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医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导致许多人心理素质下降。医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交往障碍、敌对、冷漠、自卑、偏执等。一旦发生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障碍或疾患,甚至导致行凶或自杀的严重行为。对以后从事医疗行业也有极大地负面影响。

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生,重塑医学人文精神,需要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我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一、开设医学人文课程。我校温进坤书记说:要让人文社会科学得要素真正融入医学科学和技术领域,并让人们感受到这个学科的作用,最主要的渠道是通过教育环节来实现的,即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科学素养的教育培养,让他们在接受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去真正地理解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和医学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是塑造医学人文精神途径之一。教育部规定的医学人文课程仅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而有的学校还未全部开设或改为选修,造成医学生人文素养薄弱。我建议列入核心课程的医学人文课程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与哲学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人文知识整合渗透到医学教育中。

二、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在重塑医学生人文精神过程中,必须遵照大学生成人成才规律,满足人的个性化全面发展的需求,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培养医学生在健康的心理引导下尊重生活、热爱自我及自然环境,让个人的意识、才智及能力得到健康、全面、和谐发展,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个人特征。通过素质教育实现对医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不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实践活动。学校应该多引导医学生积极参加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的实践活动,了解国情、了解社会;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对农村卫生情况的考察和义诊活动等,让他们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加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思考,增进对病人和生命的尊重、敬畏和关爱,在社会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提升适应能力、交往技能和发展综合素质,提升人文精神。

我们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肩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要职责,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人文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医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类健康,维护病人的利益和福祉,缺少人文精神的人很难甚至不能完成医学职业本身的目的。作为即将从事医疗卫生行业工作的医学生,应该具有献身医学事业、勇于创新、尊重他人生命的最基本的品格素质,才能担负起救死扶伤的重大责任。因此,重塑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生尤为重要,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从业素质、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推荐第7篇:科学、人文精神 论文

一位工科学生对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想法

科研过程需要思考,而思考又源于现实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这种思考建立在理性、思辨、实证和创新的基础之上,便具有了科学精神,且赋予了这种思考理论的意义;当作出超越个人功利价值的探究时,又具有了人文的精神,并赋予了这种思考现实的意义。在西电这所理工科大学里,我们不仅要防范过于偏重科学文化,还要有人文情怀。

回首过去,在我国还是农业大国时期,人们做事一般凭借经验,并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技术,进而发展为科学。像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蔡伦的造纸术,唐代的雕版印刷,北宋的指南针,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由于这些科学技术大多是对生产的直接记载,具有较强的经验性,使得我国的生产进程发展缓慢。一直到到了近代,人们的做事方式才有了变化,变成了首先在实验室里完成对对象的研究,然后运用所得结论进行发明创造。由于所得结论具有普遍性,开放性,人类社会的发张迅速,并迎来了现代文明时期。

得益于科学所带来的巨大发展,人们更加关注于科学研究活动中所形成和运用的思维观念,既科学精神。它是科学研究得出成果的保障,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二是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如果没有它来作为判别科学与非科学准绳,科研所指向的道路必然是盲目的,错误的。

当国家进人科学和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物质要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以前老百姓普遍吃不饱的日子一去不返,现在衣食住行的条件是那时的人们所不曾能想象得出来的。于是人们便随之产生了科学万能的思想,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人们对科学的崇拜,使科学获得了特权和至高无上的地位,但科学技术所能带来的幸福感是极易饱和的。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它对自然的破坏、对社会的干扰给人们带来的种种折磨。列如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气候问题、物种问题等日趋严重;有人为了获得科学荣誉,不惜采取非科学甚至反科学的手段,伪造实验数据,违背了科学精神,违背了社会的伦理道德;更甚者有还假冒伪劣食品也冠以高科技而欺骗社会,带来“舌尖上的危机”。科学既然是科学,它就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就有它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科学不崇拜任何东西,对科学的盲目崇拜本身就是反科学的。

科学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科学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人类的福祉而言则是中性的,不一定都是正面的。比如原子能可以发电、治疗疾病,但是它也能制造成原子弹毁灭全人类。现在的人类是地球出现过的成千上万物种中惟一能毁灭地球的物种,人类尽管拥有强大的改造世界的科学技术,但如果掌握不好的话,这个能力就将毁灭人类自身。那么,如何制约,靠的就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的文明古国,她有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美德,在文史哲词上,人文知识底蕴厚实。对人的关怀,表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对人的关心、关爱的仁爱精神,从小的来说,是对周边的人,从大的来说是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的深厚的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有联系的。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科学精神是人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科学指导;而人文精神的对象是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我们去用科学精神探知构建世界图景时,人文精神就像引导这些探知活动的灵魂,时刻影响着我们所认识的事物。就像我们把代码烧录到芯片中,代码实现对芯片的控制,而芯片则按固有的逻辑去完成相应的活动。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追求真实,推崇理性,人文精神则以人为中心,追求美好。两者都是人们认识和观察世界所不可或缺的,只有同时兼具这两者,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才更全面,实践活动才更自觉。

但结合当代社会实际来看,两者的融合并非一帆风顺,似乎注定要面临非此即彼的选择。今天,人们过于弘扬科学精神,而淡化了人文精神对科学精神的引导和匡正,于是社会上出现了诸如腐败、造假、欺诈等现象,这都与人文精神的缺失有关。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有人甚至利用人文精神为某些人的抄袭现象辩护。一个有科学技术的人,他可能做好事,也可能做坏事。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仅仅指的是拥有专业技术,还应该具有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及人文关怀。 “仓廪实而知礼节”,在物质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人文精神自然而然得也被提上了日程。结合当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相信未来计算机化、机器人、通信、纳米技术、医药和空间探索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仍会令我们欣喜,不过,要让这些进步技术服务于人类,我们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人文精神。所以,我们应当加上管理教育和艺术,着力培养懂科技、擅管理、通艺术的新一代人才。我们要培养思维缜密的未来世界各行业的领导者。倘若没有具备人文素养的领导者发挥再多的实践智慧,科技方面卓越成就,也难以在未来解决当今世界存在的重大问题:无知、信仰和政治冲突等。影视著作《极乐世界》中所描绘的未来“极乐世界”高官严格执行禁止移民的法律,迫使穷人世代生存在地球上,不得翻身的残暴统治,与前段时间叙利亚难民被多国拒绝入境避难,所导致的小艾兰的溺亡。这些问题都亟需人文精神参与进来。

再者,如果未来医药科技发展到能够延长人类的现今寿命的两倍,实现200岁,癌症,艾滋等夺命疾病得以医治,摩尔定律不断被验证,电子科技时代以指数发展,相信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将不以霍金和比尔盖茨的主观意识而转移了。人工智能的到来,将让我们无所适从,尤其是考虑到超人工智能可能会发生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都不知道用什么表情来面对。当一个人工智能出生的时候,对我们来说,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一般,但这个神会对我们人类仁慈嘛?结合近期影视《复仇者联盟2》,人工智能的到来是以“奥创”为代表的终结人类,还是“幻视”所遵从的生命是变革?这个不得而知。

但是,我们现在正站在变革的边缘,而这次变革将和人类的出现一般,意义重大。为了在超级智能的世界里保全人类的尊严,我们也需要在相关领域取得迅速的发展,做好准备迎接未来。我们必须提高伦理决策能力、同情心和创造力,与智力相结合,深入理解人类对联结、陪伴和意义的需求。人类不是机器,神经元不是数字交换机。倘若超级智能计算机对我们抛出的尖锐问题做出答复,我们将从何处理解?何以认识并建立我们人类所独有的东西?答案就是人文精神。我们要设计一个核心的人工智能代码,让它深层次的明白人类的价值,让它的价值观和我们的价值观相仿,给人工智能设定一个我们人类的发展目标,让我们得以不被干扰得持续进化,让我们知道的更多,思考的更快。最重要的是,必须在系统跑起来的情况下,能够允许我们对代码进行更改和完善。

人类谋求发展,如果超人工智能真的发生在我们有生之年,而造成的影响真的如大部分世界名人专家所以预测的那样极端,我们这代人所要面对的将极具挑战,任重而道远。想到此,我内心就很沉重。我们现在就要树立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相协调的观念,在面对新的问题,给予其足够的思考和前瞻,立足当下,开创未来。

参考文献:

1.Superintelligence:Paths:Dangers,Strategies.Nick Bostrom; 2.《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电子科大报,第二版:第575期; 3.《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缺一不可》,刘瑜,深圳商报,2007.04.30; 4.《既要坚持科学精神又要弘扬人文精神》,胡华军,第02版:新闻·评论, 2011.11.01;

5.《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欧阳康,光明日报,1999.10.29;6.《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析》,陈勇,中国矿冶大学; 7.《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万长松,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8《大学要保持人文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俞吾金。

推荐第8篇:人文精神岂能抛弃

人文精神岂能抛弃

余映潮先生虽是教研员,但他经常上讲台执教公开课和示范课,这是难能可贵的。也不能不承认,余先生对语文教材的\"挖掘\"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对语言知识熟稔驾驭的水平以及在课堂上滴水不漏的操作技艺是超一流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他基本上是把注意力放在教材中的语言知识和文章的写作技巧上,对渗透在文本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含蕴丰富的人文精神似乎不感兴趣。在他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语文的科学化、技术化体现得极为充分,可以说,余先生把语文的\"工具性\"展示得淋漓尽致。

我们不妨以余先生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6期上的《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之一)》中的案例为依据,认识其教学艺术的显着特征。他在这篇文章中提供了一幅《夏天也是好天气》的教学蓝图:

1.告诉大家--读妙文。

2.提醒大家--寻雅词。

3.评说课文--品奇字。

4.表现生活--用美句。

这幅蓝图完全撇开了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验(对于初中生来说,这篇课文在内容的理解上有较大的难度,必须下一番功夫),而是单纯在语言文字上兜圈子。笔者不知道余先生所说的\"雅词\"是指哪一类词,用怎样的标准搜寻;也不清楚\"奇字\"是哪一类字,这里的\"字\"和\"词\"有什么区别;更不明白如果没有真实的体验,怎能单靠\"美句\"去\"表现生活\"。学生整节课都在与字、词、句打交道,对于夏天为什么是好天气却毫无内心感受,这样的语文教学焉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余先生所创造的\"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花样繁多,但无论怎样变化,其核心都是\"积累语言知识\"。黄启东先生在《余映潮老师课型创新艺术例谈》(载《语文教学通讯》A刊2002年第4期)这篇文章中,介绍了\"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的两种主要课型:其一是积累课,其二是活动课。所谓\"积累课\",就是\"老师将课文中最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的\'点\'提炼出来,让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积累\"。文中介绍了余先生执教《论求知》的教学步骤:

① 识字词。落实字词,听写雅词。

② 背名言。每人选择背诵课文中的3-5条名言,择其一条说说为什么喜欢。

③ 析精段。从不同的角度,品味一段话。

④ 学表达。学习运用一种\"三列式\"的语言表达方式。

显然,这堂课的四大板块无一不是围绕语言文字展开的。学生按照这种思路学完此文,根本不可能明悟求知的重要性,甚至对文章的基本内容都未能了解,更谈不上与作者产生心灵的沟通了。尤其令人莫名其妙的是,余先生居然发现了一种\"三列式\"的语言表达方式,那依此类推,是否还有四列式、五列式呢?

让我们再来看看余先生所创造的\"活动课\"又是怎样的课型。根据黄启东先生的介绍,它和\"积累课\"似乎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是通过\"活动\"的方式(其实前一种课型也有类似的活动)进行\"积累\"而已。文章以余先生执教的《短文两篇》为例,介绍了活动的内容:编制一张课文语言积累卡。他要求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整理课文知识:①字音认读;②字形书写;③常用雅词;④成语和四字词语;⑤精妙写段模式。如果说这种\"活动课\"与\"积累课\"有所不同,那就是它对文本的内容、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更加不屑一顾,完全阉割了教材中渗透的人文精神。余先生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了积累语言知识的容器,但殊不知,语言文字只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如果不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品析,如果离开了思想的熏陶和情感的体验,这样的知识是不可能内化为语言表达能力的。

余先生强调课堂教学要做到\"积累丰富\",这本无可非议,但积累绝不只是对一些零散的知识部件的聚集,更多的是对人的发展所必需的情感、思想、精神等内在的东西的积淀。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一方面积累运用语言的知识和能力,一方面接受优秀文化和健康情感的熏陶。那些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也能使我们的精神和思想受到浸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积累不单是语言知识的积累,而是一种全方位的积累。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始终与思想同行,和精神相伴,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下也始终与思想水平和精神品位的高下密切相关。因此,离开了精神的濡染,片面地强调语言的积累,不可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反倒会造成学生思想贫乏,情感缺失,那些看似\"丰富\"的语言知识在实际运用中也只会成为一堆言之无物或华而不实的空壳。

当然,余先生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有时也注意捎带一下情感的体验,尤其是近两年对知识积累的做法也进行了一些修正。如在诗歌教学中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读出诗中的情感。但余先生把朗读主要是当作一种\"对同学们进行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普通话训练的语文学习活动\",③而情感体验则位居次席,且大多浮于表层。也就是说,他注重的并非渗透于文字中的内在意蕴,而是情感的外化。其主要目的不在体验情感,而在训练朗读技能。毋庸置疑,朗读在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但它难以走进文本的深处,因而不能替代无声的思考,尤其是意象朦胧的诗歌是不能单靠诵读来打破文本与学生之间的隔膜的。如果学生只是粗略地认定一下作者的情感倾向,而未能沉下心来深入探究,即便读得语速适度,语气恰当,节奏分明,重音准确,在技巧上似乎十分娴熟,也很难真正进入诗歌的意境并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推荐第9篇: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 人类在认识与改造 自然、认 识与改造 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 法和价值体系,是贯穿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 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它们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滋生与满足 中逐步成长起来,不 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具有的意识和态度,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 下 ,科学研究才能不断获得 突破 ,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进步,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 高度视 和努力推进科学技术发展 能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强大的物质墓础,促进社会生 产力的不断提高,夯实夯牢“经济基础” 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对 人世的探求和对人世 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它包含丰实的内涵:对道德信念、道德人格的看重和追寻,对 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价值的渴望和呼唤,对人 的尊重和对 人 的主体性的祈 盼和离扬,对生 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 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科学精神和人 文精神是人类思想的两 个维 度和 人类精神的重 要组 成部分,为人类社会 的 发展 提供 了两种 精神指向。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在生活实践中

推荐第10篇: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的自觉、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去正确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同时,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按主体划分可以分为国家(政府)、文化产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分别进行阐述:

国家层面(政府层面):

一 建立传统文化保护制度

建立传统文化保护制度意义重大,传统文化保护制度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保护传统文化,保护哪些类型的传统文化,以何种法律模式保护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为实现文化政策目标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和立法选择。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们可根据国际公约之精神,采取公法措施,对相关文化权利予以保护; 在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方面,则应致力于制度创新,在私法领域采取有别于现行著作权的保护机制,避开可能倾覆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根基的法律变动。

二 完善传统文化的立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关于传统文化保护,中国立法不仅应立足本土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要考虑国际制度发展趋势,借鉴他国立法经验。采取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权利的双重保护。从文化业角度来说,两者分别涉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法律问题; 从法律部门而言,两者各自归属于传统的私法领域和公法领域。

完善文化法律法规,有助于提升传统文化地位。从韩国抢注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事件不难看出,我国对传统节日的法律保护存在缺失。应该适当增设传统法定节假日,不断完善对传统节日的保护性立法,不断完善相关细则,形成完备的传统节日保护法律体系;各地政府要对地区性传统文化节日进行地方性保护,通过地方立法,保护当地民俗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县、市、省和国家的综合保护体系。此外,要严厉打击个别商家“节日商机”等行为,避免泛娱乐化、商业化现象。

三 健全文化产业机制,加强文化市场自律。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繁荣传统文化来说意义重大。只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一个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适应市场,适应生存和发展。文化主管部门要在健全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要加大对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扶持,正确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传统节日文化产业领域,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支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还要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市场的行业自律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内部自律机制,不断完善文化调节机制,促进以传统节日为支撑的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四 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增强群众文化意识。

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是充满人文感召力的,其对于凝聚群众力量意义重大。因此,要不断丰富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原本的精神内涵范围上不断赋予其新的特色,从而增强青少年对祖国传统节日的认同感;新闻媒体等舆论部门要大力宣传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在社会上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增进群众对传统节日精神内涵的认识。

文化产业层面:

一 通过现有的文化产业渠道弘扬传统文化

作为现有的文化产业的支柱,电视、新闻、报纸、电台、杂志等传统的文化产业渠道在人们日常的宣传和文化传播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现有的文化产业渠道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走向社会、走向群众的最重要的一环,在传统文化的推广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 借助新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新型的网络平台的崛起,微博、微信、社交网站、论坛、贴吧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应用最广泛的交流平台。借助这些新媒体,我们可以进一步宣传和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能更广泛地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民大众日常文化的一部分。

三 鼓励传播优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融合

在当下文化交互频繁、文化碰撞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无可避免地与其他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以及新时代下产生的新文化发生交互、碰撞、交叉和融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对待传统文化。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弘扬和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传统文化的“主心骨”;另一方面,对于接踵而来的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新时代的新文化,我们应持“扬弃”的态度,将其中优秀的部分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促使二者的融合,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增添新时代的特征,丰富其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文化交互融合和碰撞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以更广泛、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个人层面:

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个人的日常行为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的作用。在个人层面,我们可以把传统文化中宣扬的优秀道德品质——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等传统文化提倡的美德作为我们个人在生活中的行为指导,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力所能及一点一滴地用自己的行为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11篇:人文精神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塑造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社会单元,学生和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当前我校的校园文化内容中的每一条也都体现了这一主体地位,所以必须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构建新型的人际关系,全面实施人文关怀,才能最好的发挥这一主体的能动性,创建一个以“和谐”为主题的校园文化。

一、什么是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一切校园人在校园内部环境和校园外部环境的互动下,形成的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是一种氛围,它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者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的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所以校园文化决不是一个单纯的在语言层面上的概念表述,而是一所学校所张扬出来的与众不同的个性,是一所学校在教育市场竞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长久不衰的刚性。不同的学校也应该有不同的校园文化,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气息和文化色彩。

人文精神是什么?对于大学生而言,人文精神主要来源于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经验总结;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人文知识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媒体,获取人文知识可凭借视听,可以从课堂上、媒体中获取;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人文知识的呈现可以在口头上、试卷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却只能在人的情感里、实践中、行动上。所以人文知识不同于、更不等于人文精神;有了人文知识并不一定具有人文精神。大学生学的是书本上的人文知识,如果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意识、思想和情感,没有转化为良好品德和善行,那就只能是口头上的知识而已;有些农民虽然没学过多少书本上的人文知识,却因为生长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氛围浓郁的环境里,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使他们具有了体现人文精神的思想、情感和行动。当然,这并非说书本上的人文知识就不重要、可有可无了;有了人文知识,就为培养人文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理性知识背景——此不待言;这里强调的是,人文知识一定要经过内化转变为人文精神,变为自己的意识、思想、情感乃至行动,而这个内化过程最注重的是一个氛围,所以好的校园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和塑造人文精神

1、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物质文化环境

古代诗人谢灵远写道,“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于憺忘归”。环境以其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人,影响人;人的精神在耳濡目染中受到陶冶。所以要营造和谐的物质文化环境,使全校师生员工生活在和谐物质文化氛围之中。这是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指学校建筑、设备设施、绿化美化等学校硬件以及表现校园精神文化的雕塑、标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包括校园的一草一木等。这些物质文化虽然是一种表现形式,但可以通过这种表现形式去促进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和激发创造精神,同时也能使他们在这种物质文化氛围中形成一定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价值观,让每一个人都以在佛山科技学院工作为骄傲。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学校的教学大楼及各种设施、设备不在于精美和华丽,而在于以师生为中心,体现适用、实用和较高的利用率。而且这些都应具有教育作用,而不应成为摆设。如果一味地追求物质条件的改善,而不考虑这些条件是否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那么就不仅造成了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也是对教育宗旨的背离,因为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师生自主自由的发展服务,这就决定了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应本着简朴、实用、高效的原则进行,而不应追求豪华和完善,在教育事业发展的今天,校园的物质文化也常常作为潜在课堂,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譬如说:一所校园如果光看到一排排房屋建筑,而看不到树木、草地,虽然很有气势,但作为校园就会使你感到不和谐。不难想象学生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中读书、学习,往往油然而生的感觉是温馨、舒适、心情舒畅。校园里的一座雕塑,虽然不很起眼,但师生们课余时间看到它,常常就会得到激励,受到启迪,催人奋发。因此作为校园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物质文化,为 构建和谐校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人文环境

和谐人文环境,主要是人的和谐,是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认为“与人和”是人间最大的乐事。因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中心任务。良好的人际关系, 不仅会给教师、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更会给他们带来学习和工作上的活力和创造性。 这首先要求搭建民主平台,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 让教师学生都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 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 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 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给学生一片能够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在教学活动中, 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 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 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让教师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建立浓郁而温馨、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学校主流文化。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 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 积极向上求进步;学习上自主, 主动参与和探究; 生活上自立, 主动自理与服务;行为上自律, 主动约束与反省。在具体工作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生手册》的制定、参与学生社团的组织与管理、制定班纪班规。但是,单就个体而言,差异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绝对的。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在文化建设中设法协调好这些矛盾。这主要体现在日常管理中符合本校,本部门特有的管理理念和人文精神。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下,大家都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会宽容,学会妥协,只要求“和”(和平、和谐、和解)而不强求“同”,实现和谐融洽。促进广大教师和师生团结协作、共荣共进, 牢固树立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事业心。

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方面共同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成果。它浸透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全部思想境界和行为关系当中,不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广大的老师和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不仅在为校园文化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更多的是在享受这种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校的每一个元素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并且这样也能够更加突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所以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是改变目前片面理解校园文化的可行之举。

利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能够培养学生具有人和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素质,具有引导启迪价值的文化活动,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觉醒个人,使其最求崇高的价值理论、崇高文明,塑造健全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以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熏陶为基础,以德育信念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必定会宏扬民族精神,创新文化。

尊重人,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而不是简单把他们当作管理、禁止的对象。校园文化规范不是不要,但要淡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推到前台来的应该是校园文化建设,没有这种建设,规范就会向反面转化,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是一句空话。这种人文主义的态度,也就是素质教育对于我们教育者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假如我们有了这种态度,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创造精神就会释放出来,就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就能建设一种健康的、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

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需要发展的系统工程。每一位校园人是一所学校的血液,让他们都能够感受并发展这种文化,学校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每一位林大人都应融入到学校有特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课程结构及校园建设之中。人怎样生活就能成为怎样的人,如何让师生在校园里度过其一生中最美丽、最宝贵的生命时光, 如何让他们生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而取得最大的成功和幸福应成为教育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人的发展决定着校园文化及学校长远发展。所以,“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本质的内容。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让浓郁的人文文化熏陶每一位林大人的灵魂,长此以往,不但可以帮助学校积淀厚实的文化底蕴, 还可使“ 德润人心, 文化林大”的菁菁校园成为每一位林大人心灵归依的家园!

第12篇:“人文精神”主题征文

“人文精神”主题征文

时光静美,岁月倏然,不经意间,又是一年花开满园,不经意间,京煤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介入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回首从前,暮然发现,往事并非如烟。无数个精彩的瞬间、无数个感人的画面,都历历在目、一帧帧清晰浮现。

多少次香甜的睡眠,被急诊的呼叫打断;多少个命悬一线的患者,转危为安;多少次濒临死亡的生命,在我们手上得到了逆转;多少次惊心动魄的场面,永远定格成了记忆中令人欣慰的画面。

不知您是否还记得XX年4月7日的那个夜晚,难忘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多少人不眠不休,多少人通宵达旦,为的是新医改政策能顺利实施,为的是正常的就医秩序,能如往日一般出现子时零点。新旧系统能否按时对接?所有的医嘱系统能否同步切换?子夜零时是关键!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在默默祈祷,今夜一定要平安!

突然,刺耳的电话铃声划破了寂静的夜晚,急促的声音令人忐忑不安:“急诊有个心梗的重病人需要马上手术!”怎么办?时针已指向深夜23点,关键的时间节点会不会因为抢救而拖延?

此时,罗建平主任镇定自若、处之泰然,以大将之风迅速稳住了现场突然出现的慌乱:“开通绿色通道,送病人到导管室,立即手术!”这就是大医之风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就是强者之风范---唯有成竹在胸,方能临大事而不乱!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所有备战人员迅速就位,力争为救治病人赢得点滴时间。而这个突如其来的“插曲”,也验证了为确保医嘱系统顺利切换,在事前做过的所有预案与演练。

冠脉造影显示:病人血管迂曲、钙化严重、三支病变;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室颤在术中反复出现。病人胸痛剧烈、症状明显;病人大声呻吟、叫喊不断;病人焦虑紧张、烦躁不安——险些把手术台上的器械踢翻!所有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都在为病人、也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这不仅是对京煤医院心内科整个介入团队急诊救治能力的检验,也是对所有医护人员心理素质的考验。

按压、除颤、给药、插管!抢救工作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导丝、鞘管、抽吸血栓、开通“罪犯”血管!我们争分夺秒挽救心肌与死神擦肩,我们神情专注、手法娴熟、病变处置果断。尽管会彻夜不眠,尽管会连续作战,只要有一线生机,也要竭尽全力,将生命之烛光点燃;只要有一丝希望,也要不遗余力,将救死扶伤的承诺兑现。

这是医者对责任与情怀最好的诠释,这是实力与气质最完美的展现。在生命相托的信任里,我们将全力以赴;在与死神拼搏的道路上,绝不轻言放弃,毅然接受一切挑战!这是技术与时间的赛跑,也是生与死搏击的“大片”。

每一次惊心动魄后的静谧恬淡,是一张张欣慰的笑脸。每一次濒临死亡后的转危为安,是专业精神与医生价值的体现。

在医患关系降低到冰点的今天,患者的信任与依赖,给予了我们无限的温暖。让我们戮力同心,共同面对疾病的凶险。我们将竭尽全力把最精湛的医术奉献!

患者的理解与包容,让我们有信心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为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患者擎起一片片蓝天,架起生命的保护伞!

这,就是京煤总医院的医务人员,这就是京煤总医院心内科的介入团队,用真诚和行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让众多生命垂危的患者重获新生。医者仁心、医者匠心。仁者精神时刻鼓舞着我们以德御术创奇迹,匠人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志存高远求发展。

第13篇:新国学新人文精神

学修【新国学道理·新人文法术】的心得体会

我第一次来到了新国学的课堂时,不禁被震撼到了。老师的课堂与我至今上过的课都大有不同: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有老师会在课前、甚至在课上会播放音乐作为讲课的背景;而且自从上了大学后,就很少有老师会在课上准备资料给同学们了,老师却坚持每次上课都给同学们准备“大礼”。在我的高中时代,我所遇到的老师,就算是放音乐也是为了给我们提神而已。而上课后让我感到新奇的东西依然很多,老师的自我介绍,每节课有趣的开课礼,还有老师那无论气温常年不变的短袖。第一堂课无疑是带给了我很多惊喜的,有这样的一位老师,上公选课也不会无聊了,于是愈发的有上课的动力了。

老师的课堂总让我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很多时候有一些事换一个方式想想,自己便可以没那么难受。可是很多时候我就是不会将事情往那个方面去想,总是被眼前的困难与遭遇吓住了,然后一味的逃避。然而,旧的伤疤总会有再被揭开的一天,每当那个时候,新伤旧疤一起发作,就让我难过得无法自拔。可是听老师的课时,我便会想起老师的一些话。然后试着去开导自己,试着一点点儿面对这些事,而不是任由问题堆积。虽然做不到所有的难题迎刃而解,但是多少也会有一点慰藉,而不至于在情绪积压成灾时,被打击得体无完肤。

每个星期上课,就像是一次次的回顾与复习。每周三都是我最累的一天,从早上一直上到晚上,而且还有体育课。本来晚上的课应该是很疲倦的,当时选课时本来不想选在周三晚上,可是几经思索我还是很舍不得这门课。第一周上了一次课后,突然发现其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疲倦。这门课不需要我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听清楚每一个字,也不必时时紧张遗漏了知识点。这样的课听下来的确是很让人轻松愉快的。所以老师虽然不点名,但是我也从未想过要逃课。

老师的课虽然涉及了很多的国学知识,可是并没有很艰涩难懂。很多时候老师讲得更多的是自己对新国学的阐释吧!虽然很多地方与我一直以来认识的那些知识有差别,有的地方虽然可以明白,却也不是很理解。毕竟时间还是很短的,没有一点点的细细揣摩还是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我一直认为很多事情如果没有一定的阅历,还是很难以理解的。希望我能够在以后慢慢体会到这些,然后对老师所讲的东西产生共鸣!

第14篇:行政执法的人文精神

行政执法的人文精神

【摘 要】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唯人”的精神,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思考和关怀,是人类对自身的关注和爱心,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地位、尊严,生命的意义、人类的命运、困境、信仰,社会的出路以及人类对终极价值的追求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的思索与探讨,以及在生活中去努力实践和追求的人性与社会的真、善、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政治、经济、法治、社会等各个方面付出艰苦努力。和谐社会的价值蕴涵十分丰富,如民主法治、友爱诚信、公平正义、健康有序、积极向上等,但建设和谐社会首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对于法治而言,在其人文关怀的视界内,其关键与核心是不仅在法治的观念、意识与精神上,而且在法治的规范与制度上,都要始终遵循一个根本准则,这就是:把真实的个人真正地当作人――有价值、有人格、有尊严的人!

【关键词】和谐社会 行政执法 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

2005年8月31日的《大河报》报道了一个令人心寒的案件。一位老人去世后,子女将其骨灰放进棺木安葬在老家的一个山洞中。当地民政部门接到举报,以为老人遗体没有火化,强行挖出棺木,在上面写明老人的姓名、住址,放在宣传车上,游街“宣传”国家政策。为此,老人的子女以民政部门违法为由,提起了诉讼。孟津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民政局行政行为违法。然而,8月19日,孟津县民政局副局长黄宏安和该局下属的殡葬管理所几位领导在谈到当时的执法行为时,异口同声地表示:“我们当时的行为并没有不妥,因为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骨灰同样不能土葬,应该安葬到公墓;对骨灰进行非公墓以外的‘二次入棺’也是要受到行政处罚的。” “我们一开始就知道是骨灰,我们就是去起的‘骨灰’。”

“骨灰游街案”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社会各界对行政执法人员的野蛮执法行为纷纷表示谴责,也对执法人员法律意识、人权意识的淡漠感到心寒。在当前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行为粗暴、态度蛮横、形象欠佳,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缺少人文关怀的现象并不鲜见,这与我们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是格格不入的。简单粗暴、缺乏人文关怀的野蛮执法不仅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上的毒瘤,也不利于以人为本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人文精神是法治的精神意蕴

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都存在某种决定该项事业发展方向和命运的精神力量。决定法治传统发展方向和命运的精神力量就是人文精神。

历史发展到今天,对人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要求。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唯人”的精神,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思考和关怀,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思考和关怀,是人类对自身的关注和爱心,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地位、尊严,生命的意义、人类的命运、困境、信仰,社会的出路以及人类对终极价值的追求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的思索与探讨,以及在生活中去努力实践和追求的人性与社会的真、善、美。因此,人文精神包含着历代文人的宇宙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格理想和终极关怀,并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理想而具有不惜一切的执着追求精神。

一般说来,“人文的东西,主要是指心性、道德、文化、情操、信仰、审美、学问、修养等人的品性,而不是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的制度”,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王晓明等发动了一场有关“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从所涉及的主要论题和核心思想看,“人文”的东西主要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就其真实的意义和实质而言,人文精神乃是人对自身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与尊严、人性与人格、生存与生活、现实与理想、命运与前途的认识与理解、思考与把握。所以,所谓人文尺度,也就是人的尺度,特别是真实的个人的尺度;所谓人文关怀,也就是人以人文尺度为标准而对其生活的关怀,特别是对真实的个人的生活的关怀。就人类历史而言,当人真正由单纯的生存而进入在生存基础上的生活之时,其作为生活之基础与环境条件的所有因素除了自然环境与资源因素之外,无论是精神、意识与观念系统,还是规范、制度与组织机构设置,都无不体现着一定的人文旨趣,表达着某种程度的人文关怀。

英国当代著名学者阿伦?布洛克曾说:“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的命题,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因此,法治无论作为人类对其日常生活世界的秩序追求与制度选择,还是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与理念,都必须真切地反映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否则,一旦失去其人文内涵,法治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异化,从而走向其初衷的反面,成为对抗人、压制人和扼杀与束缚人的单纯暴力机制。

二、人文精神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要素

何谓“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近一时期的重要任务,是我们党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目前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崭新理念,成为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从政治、经济、法治、社会等各个方面付出艰苦努力。和谐社会的价值蕴涵十分丰富,如民主法治、友爱诚信、公平正义、健康有序、积极向上等,但建设和谐社会首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一,追求和谐是生活在不同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中的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不同国家受特定的经济、文化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对和谐社会的目标设定有所不同,实现途径和方法纷呈各异,和谐社会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水准高低不一,但无论如何,人权在任何堪称“和谐”的国家和社会都应获得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使人获得权利,更重要的在于使人达到自我解放、自我发展的目的和获得自由发展、自我解放的手段。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人类社会的历史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追求人自身解放的历史链条,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是这一链条中的一环,每一社会形态是前一社会形态的继续,人因而也比前一社会形态获得更多的解放。因而在这个理想的社会,人权才真正实现了它的应然性的完美和充分的展现。这个时候,和谐社会也就达到了它完美的高级形式。因此,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第二,和谐社会应当是人道、宽容和理性的社会,人道、宽容和理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与精神支柱。而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道、宽容和理性的核心价值。所谓人道,就是重视人和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根据在于人的本质的要求。人在本质上是主体,要求必须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人道意味着首先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在内的基本权利,要注重保障所有人作为人的所有权利,无论他是农民、工人,还是穷人、富人。宽容要求人们不能采取暴力的手段去争取自身的利益,也不能采用压服手段去解决人们在观念或看法上的分歧,只能采取理性、法治和妥协的方式去解决。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是在宏观决策还是微观策略上,无论是在总体布局还是内部结构上,都要坚持把人作为第一要素,用以人为本来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用以人为本来检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效。

三、行政执法应体现人文精神

针对行政执法中野蛮执法的现状,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重建

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重建就是要真正的把每一个人当成人,因此,法治的人文关怀实质上是对真实的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人格与精神、生存与生活、现实与理想、命运与前途的真情关切,确认并充分保障现实的人的基本人权的落实,并为其提供充分、全面而有力的规范性与制度化的救济手段。所以,对于法治而言,在其人文关怀的视界内,其关键与核心是不仅在法治的观念、意识与精神上,而且在法治的规范与制度上,都要始终遵循一个根本准则,这就是:把真实的个人真正地当作人──有价值、有人格、有尊严的人!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必须有人权意识,在执法过程中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树立服务为本的理念

行政的基本职能就是通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秩序,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以民为本,是行政执法的基本理念。行政执法最终的目标是为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秩序,以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执法人员要树立、强化公仆意识、服务意识;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行政机关的窗口建设,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努力构建与群众联系沟通平台,架起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在行政执法中树立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不仅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也有利于教育引导公民自觉守法,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行政执法要坚持依法行政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在2004年3月22日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工作部门依法行政提出了基本要求。

第一,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做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第二,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第三,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第四,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五,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第六,权责统一。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的施政理念,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工作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行政程序法的背景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工作部门的行动指南,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在行政执法中,执法人员应该依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法行政,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大河报.2005-8-31.

[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7.

[3]唐晓峰.地理学与“人文关怀”.读书,1996,(1).

[4]姚建宗.法治的生态环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169.

[5][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7.14.

[6]姚建宗.法治的生态环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185.

[7]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8] 姚建宗.法治的生态环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185.

[9]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作者单位: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第15篇:让人文精神照亮医学

让人文精神照亮医学

在深化医疗革新的现在,我们审视当今医学,透过种种近况寻究遮掩在当今医疗事业中的深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的医疗做事中,医疗的硬件设施渐趋完备,而我们的医学人文建设却未能与之同步成长,并显得滞后于迅速完备的医疗硬件。医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成为制约医疗工作革新与成长的突出课题。

精神心理卫生科,一提起这个题目,大家就会想到那些令人恐惧的精神病人。各种媒体对那些精神病人的描述也让人不寒而栗。我院精神心理卫生科成立于1992年,而我在这里工作只有短短的1个月。问我有什么感受,真是个中辛苦,一言难尽。但我要用充满真挚的笑脸告诉大家,我爱我的工作,我爱这个特殊的科室,更爱每一个精神病人!因为这些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他们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病症反应,有的发作起来对我们连踢带打,恶语相加,有的发作起来疯疯癫癫,给他们洗发臭的衣服是家常便饭,挨骂受气更是我们的工作内容。但当他们通过我们的医治和护理,病情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尽管他们大多数都不记得自己曾经对我们做过什么。可人性的善良,家庭般的温暖,病人与医护人员兄弟姐妹般的亲情,这在任何科室都无法体会。绝大多数病人,刚入院时,对医护人员是相当排斥的,但我们的宗旨是“视患者如亲人,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病人,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业形象,使每一位病人感到温暖和亲切。”这样才能够赢得他们的信任,才能保持医患关系的和谐健康。这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减轻了患者的精神负担,打消了他们的顾虑,让他们能够对我们敞开心扉,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更快地恢复健康。下面我给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相信大家听后就会理解我们工作中的辛苦与幸福。曾经有一个不满20岁的病人,来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座火山,随时随刻向别人喷发他的愤怒与暴力。他用他强壮的身体袭击周围的每一个人,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在伤害自己,对生活失去信心,一心求死。为了其他的病人和他自己,我们有时不得不用束缚带把他保护起来。可就是这位患者竟然咬开了束缚带,用头往墙上撞,护士上前阻止却被一拳打翻在地。大家想一想这样的病人谁不感恐惧。看到他如此具有危险性,治疗他时我真是胆战心惊,根本不敢靠前。然而主任、护士长却对待他像亲人一样,不怕脏、不怕苦,那样耐性细致,那样和蔼可亲,那样不厌其烦。主任拉着他的手问寒问暖,护士长为他擦脸洗衣。我被他们所感动,所折服。我也学着他们主动和病人沟通交流,加强生活护理。在我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他很快达到了临床治愈,对我们医护人员礼帽有加,感激万千。当这个病人出院时对着我们医护人员深深地鞠躬致谢。那时我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成就感,一种我从未有过的自豪!从那时开始,我更加热爱这个富有挑战性的科室。就是这样经过一天天的治疗与护理,用我们的理解和爱心照顾着他们,既便是再苦再累也只化做一个字“值”!精神心理卫生科也并不是象别人想象中的是个充满铁链、铁锁和铁笼的监狱和牢房。您去过吗?那我告诉您,用病人的话说“很舒适、很温馨、很家庭化、很有人情味”。因为我们突出的是人性化服务,科学的人文关怀融入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先进的治疗、人性化的护理、优质的服务、良好的管理、舒适的环境,病人和医护人员其乐融融。通过治疗,使他们逐渐摆脱了抑郁和焦虑情绪。有人说,你们精神科的医护人员就是幼儿园老师,只要脾气好就行了。我的内心感受是,长期从事精神心理卫生工作,没有压力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特长应用于自身工作、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面对压力和紧张,学会减缓压力,放松紧张情绪。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为病人服务。回头来看,从事精神卫生护理工作对我自身心态的稳定和人格成长是非常有益处的。我决心,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让我的青春、人生过得更充实,更有价值!小时侯,我的理想是当一位教师。因为它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正所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但我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找到了比教师更适合我的职业。那就是通过我的工作,医治患者解除精神的痛苦,抚平患者心灵的创伤。这同样也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

所有的病最后都是心病,所有的医最后都是医心。如同阅读,目视手翻,最后的感喟与思考,都在内心完成。让人文灵魂照亮医学,这与医学的意义是一致的。夸大人的生命在医学中的最终意义,是医学人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大医医心,让医生更具人文灵魂使医患联系融入更多的人性体贴,才会使医学成为更神圣的工作。

第16篇:浅谈人文精神的建设

浅谈人文精神的建设

有篇文章说: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我想,不仅大学是,连中学,小学也应该是。我读小学的时候,中国还没有那么重视人文教育,到了中学,老师开始给我们灌输一些为人处世之道,告诉我们中国人的素质急需提高。如今上了大学,才发现,人文精神是何等的重要,以至于随便上网查查,都可以看道有专家在批判当代大学缺乏人文精神,呼吁大学重视人文精神建设。

曾经有专家说,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表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其陌生。当这些言论刚刚散布开来,社会马上出现了许多学习国学的兴趣班,还说什么3个月之内教你读懂国学精华之类的话。这可能吗?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竟能在3个月里学懂学透?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国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缺失只会越来越严重。我认为人文精神的建设是不可能在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内搞好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应该从小学教育开始就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从小培养,不断重视,才能逐渐挽救人文精神缺失的局面。

即便如此,但其实我并不是十分赞同通过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来培养人文精神的做法。像那些“四大名著和论语是学生的必读书目”之类的说法,我是不太认同的。我承认中国的经典文学是很有价值,很值得读,也很能培养我们的人文素质,但许多学生是不喜欢的,不喜欢又怎么能够很深刻地读懂它,悟出其中的道理呢?在我所认识的同学当中,没看完四大名著的人还是不少的,有些人即使看过,也并不是因为感兴趣而看的。所以,能真正读懂经典文学的人并不多。我认为对于那些真的对经典文学有兴趣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多看,而对于其他学生,不应该多作要求。时下很多人喜欢看于丹,却有不少评论家说那些人在吃文化快餐。其实,如果人们真的能从其中悟出道理,那就是对建设人文精神的帮助。为什么非要人们读原著呢?

依我所见,人文精神的建设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中国的大学教育太实用主义了,读大学都是为了以后能谋求一个能赚钱的职位。我们学些什么,都是要为以后谋生作准备的,在这样的制度下,很难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又谈何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大学生不能全面发展,又没有创新精神,怎么能搞好人文精神建设,怎么能在现代这个信息化,多面和创新的社会立足?现在社会提倡复合型人才,就是要鼓励学生重视全面发展。同样,人文精神的建设更不能少了这个方面。

当然,全面发展要以良好的道德修养为基础。要看一个地方的人文精神如何,首先就是看那里的人的素质。许多外国人都怕中国人,就是因为中国人素质低,喜欢凑热闹,大声喧哗,不受守公共秩序。如此下去,我们还要被外国人说我们没修养到什么时候。连其本的道德修养都没有,人文精神建设又从何做起?

现在,学校已经比较重视人文精神的教育了,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有关人文精神的活动或课程。当然,这事件好事。但我觉得人文精神的建设应融入我们学习生活的每一部分。我们做每一细小的事情,无不体现着我们身处的这个地方的人文精神。现在,我们正处于急需加强人文精神建设的阶段,看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17篇:塑造南溪人文精神浅析

塑造南溪人文精神浅析 南溪县政府办 叶江涛

没有思想的领先,就没有发展的领先;没有观念的超越,就实现不了发展的跨越。浙江大学的培训,我更多的感受到是思想、是理念,特别是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在南溪掀起学习义乌热潮,促进南溪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应当把南溪人文精神作为一项激发全县上下抓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塑造南溪人文精神至关重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文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为文化的核心,是人们共同的人生价值,也是创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当前,塑造和实践城市人文精神已得到普遍共识,我国各大城市在加快改革开放的同时,纷纷提炼并塑造各自的城市人文精神,如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苏州的“崇文、融合、创新、致远”,深圳的“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等。这些城市都把人文精神的塑造视为一场克服弱点、更新自我、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竞争,作为彰显、提高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一)塑造人文精神,是保持发展态势所需。从当前来看,南溪的发展已经到了厚积薄发、跨越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和态势,最需要在全体市民中激发自强不息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争先进位的志气,这就对人文精神建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新要求。近几年来,南溪各行各业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加班加点,敬业勤业,表现出强烈的干事激情,比如我们的征地拆迁、招商引资、融资贷款、城市建设、公路建设等等,应该说,这几年,南溪取得的成绩,发展大跨步,干部的精神状态和作风更是得到大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在全县干部当中,由于近几年的越常工作,也显得有些放松。所以,我认为,激情是一个阶段的,人文精神是永恒的,必须把南溪这种激情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才能给南溪注入永不枯竭的动力。可以说,凝聚南溪人心,激发创业热情,迎接时代挑战,创造辉煌业绩,如今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引导、支撑和鼓舞。

(二)塑造人文精神,是营造创业氛围所需。浙江经济得以发展,深层次的原因在文化,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传统与当今时代发展的有机结合,在于浙江精神中包含的一种创业理念和创业气魄。在创业发展方面,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创业发展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仍然有一些创业者、投资者和企业家,对南溪的创业发展环境不太满意,希望南溪的创业发展环境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尤其是一些同志认为在南溪城市的人文特色、人文环境中,存在着不利于创新创业、开拓进取的消极面。我们认为,创业发展环境,最根本的是人文环境,而人文环境是人文精神在发展软环境中的体现。形成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就必须对南溪人文特色有一个科学的、辩证的态度,进行扬弃和创新发展,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环境。

(三)塑造人文精神,是打造城市灵魂所需。我们的县城不仅是现代化的城市,还应是文明的城市。整个城市应该是一个有序组合的有机体,一个多样统一的系统,应该更突出精神的内涵、品位和凝聚力。目前,南溪滨江新城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旧城功能也在逐步完善,一座美丽的滨江生态园林城市正加快推进。而人文精神,是一个城市的根、一个城市的魂,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城市越大,城市化发展越快,就越要寻找维系城市这个有机体的根、寻找凝聚城市这个文明之都的灵魂,让市民形成共同的精神认同和文化认同,为“仙源福地,上善水城”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只有塑造城市人文精神,强化城市人文特色,才能确立竞争优势和特色,提升南溪城市形象和品位,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互补错位发展。

(四)塑造人文精神,是提高全民素质所需。提高人的素质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程,必须虚功实做、以虚促实。弘扬南溪人文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移风易俗的过程,就是提高市民素质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网络文明的迅速普及,世界优秀文化得以在最快的时间里,在最广泛的空间领域内交流、融合与共享。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重性,社会的发展在让我们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文化糟粕。在新与旧、良与莠两种思潮的冲击交锋中,社会上的浮躁之风渐起,核心价值观受到极大挑战,传统道德观逐渐迷失。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提炼和大力弘扬南溪人文精神,使之成为全体南溪人民的共同精神追求。

二、把握南溪人文精神传统特色

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人文特色,深埋于城市的历史发展之中,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尤其是南溪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人文精神对城市发展更具有决定意义。县委于2007年提出了“大气包容,开拓创新”的南溪人文精神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

(一)南溪人古朴凝重的磅礴大气。南溪为“万里长江第一县”,长江流经境内39公里,“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博大气势在南溪充分体现。南溪有长江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码头文化(比如唐代著名诗人韦庄《夜雪泛舟游南溪》云“因寻野渡逢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诗中反映出当时长江渡口边过客较多,酒家常是他们小憩之处,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当时南溪就有码头文化)、鱼凫文化(公元前3000到4000年之间,鱼凫时代正是落后的渔猎经济步入先进的农耕经济过渡期,他们豢养着一种能捕鱼的鱼鹰——鱼凫(学名鸬鹚),即今川东一带渔民常使鱼凫的水老鸦。役使捕鱼不失为一种简单而省力的办法,人们便以其特色的捕鱼手段称呼其部落为鱼凫部落,即巴人部。他们地近宝源山,同其它兼事贩盐的巴人一样,也从事巫盐贩运,以逐其利。当时鱼凫巴人主要聚居的地方,早在先秦已很有名。明正德《四川志》记叙州府南溪县北三十里有鱼符津)、酒文化(南溪县的酿酒历史悠久,唐代就有了作坊式的“家酿”,“南溪春”很是出名。唐代诗圣杜甫路经戎州,品南溪春酒即兴赋诗“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北宋诗人黄庭坚客居宜宾也盛赞曰:“常饮荔枝绿、更重南溪春”,足见在唐宋时期,南溪佳酿已居白酒之上乘。)、南蛮文化(僰人较周围各民族文化高,农业生产比较发达,据《水经注·江水》引《地理风俗记》云:“僰人夷中最仁,有仁道,故从人。”等等,同时也有民间艺术、风俗节庆等。这些都是受到广大民众高度认同和生活化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的交融,充分体现南溪“大气”情怀。

(二)南溪人的兼容并蓄的包容胸襟。南溪县境内2000年前汉代的石棺上发现了浮雕“凤竹蛇”图画,僰人是崇奉竹图腾的古濮人后裔;凤是楚人崇奉的图腾;蛇是古越人崇奉的图腾,这就体现了南溪人多种族的融合。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两次“湖广填四川”,更是促进了南溪民族大融合。元末明初,1370年以后,朱元璋为了维护新政权、控制西南地区、恢复农业生产,将蒙古官兵、塞外边民、降兵降民、地主富豪、流民、贫民、罪犯、军队等迁徙到四川,明初向四川的迁徙的的对象主要来自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明末清初移民,从顺治元年(1644年)到康熙十九年(1680年),四川经历了长达37年的战乱,在战乱中,各方都以严杀作为威慑手段,致使四川人口锐减,几乎灭种,相传康熙三年(1664年),县城仅存杨、万、侯、阚、董、邹等七户,人迹几绝,从湖南、湖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等省移民相继来南溪定居,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南溪县人口达6.2万人。三线建设时期,长庆厂、南山厂、红光厂等大型军工企业从大城市迁入南溪,使重庆、吉林等省市的人口转移到南溪。近几年的招商引资、干部交流、商贸往来,使南溪更以博大的胸怀吸引四方来客。

(三)南溪人的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从古到今,南溪人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明代四川总兵侯良柱敢打敢拼,创下“西南奇捷”。无产阶级战士孙炳文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与袁世凯篡权罪行大张挞伐,与蒋介石反革命行为作斗争,并引导朱德走向革命道路。郭伯和、曾文昭、曾君杰等一大批革命烈士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敢于牺牲生命,寻求光明。近年来,南溪人开拓进取,积极发展经济,以园区为阵地,以招商为手段,工业经济蓬勃发展;以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为切入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成全省三个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县之一;以滨江三期工程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县城向西推进,目前滨江新城初具雏形。

(四)南溪人的独树一帜的创新风格。包弼臣专攻书法,掌握颜、柳、欧、苏字体奥妙,终于新创具有独树一帜的“包体字”,“书名噪于遐迩,而画尤工绝”。邓子均自制曲药,对酿造下窑温湿度和勾兑颇有考究,经过十余年的酿造实践,终于试制酒谷、饭谷、高粱、包谷、荞子5种粮食混合酿造而成的质美味醇,香浓色冽的“五粮液”。 中国兵工创业者之一刘鼎一生虚心好学,挚着地钻研技术知识,善于吸收世界各国新兴的科学技术,结合我国工业发展的实际,加以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制定中国制式武器系列、建立兵器科研机构、开展新型武器研制、制定更新兵器工业生产纲领、改造生产条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他南溪名人比如:曾远荣 ,长期从事泛函分析研究,是我国泛函分析界的元老,也是我国开展这一领域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在广义逆等研究领域成就卓著。萧经芳,取得布鲁塞尔大学公法学特级博士和教授职称。尔后又在日内瓦高等国际学院研究国际公法与国际问题,相继成为国防行政法学会,国际宪法史学会和国际外交学会会员。郑集,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中国营养学的奠基人,中国生物化学的开拓者之一。万国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包德明,女,生于1913年7月,现为台湾著名教育家。曾获联合国大学校长协会颁发的《亚洲杰出女教育家奖》,英国国际生物学研究中心颁发的《世界杰出人物奖》及国际十字会颁发的《杰出女教育家荣誉奖》,享誉国际教坛。近年的南溪发展中,县委、县政府以穷财政办大事的理念,创新思路,做到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走出来一条适合南溪发展的模式。

应该说,当前人文精神虽然引起了人们关注,但并没有被当成实质性竞争因素而受到足够的重视。需要我们对南溪人文精神反思,并赋予人文精神更为宽泛的时代内涵,以此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具体表现为:

1.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创业魄力。要率先发展,就要洞察发展先机,先人一步,先声夺人,先下手为强,积极进取,勇往直前,需要全县各行各业,每一个南溪人都要有敢争一流业绩的勇气和决心,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姿态去工作,把南溪建设成为全省科学发展的先进县、川南经济的排头兵。

2.突破陈规、与时俱进的创新智慧。要从过去只注重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和计划经济陈规,转变到更富有建设性、实践性上来。既要勇于开拓,大胆试、大胆闯,不断推出新思路、新举措,又要切实体现在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上来。

3.热爱学习、尊重知识的崇文风尚。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南溪“尊师重教”的传统,教育被誉为川南教育名珠。应加大“科教兴县”战略实施力度,进一步以名师、名校、名校长等“三名”重要途径,提升南溪教育整体水平。 4.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合作精神。就是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发扬光大过去浙江人“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开拓创新精神,需要我们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还需要我们既善于竞争,更善于合作。

5.诚实守信、文明团结的和谐意识。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诚信已成为一个地方竞争力的基石,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培育全民的诚信意识,是南溪人文精神承载的重要任务之一。文明、团结是南溪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更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四、南溪人文精神与当前发展融为一体

南溪人文精神凝聚着全县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南溪人文精神为主线,组织丰富多彩、社会公众喜闻乐见、具有强力影响的宣传方式,向社会公众推展,使之融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进而表现为群体性的社会行为特征。当前,培育南溪人文精神必须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

(一)人文精神与加快城市建设相结合。

南溪人文精神体现在城市建设上,显示出南溪城市的大气、和谐、优美,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4.76平方公里的西城建设,通过两横五纵道路、桂溪河商业街、文化体育中心、主题文化公里、五星级宾馆等建设,认真搞好“水”、“绿”文章,有机地把城市建设与长江的豪迈气魄、与周边的山势和平坝有机融合起来。坚持把保护、弘扬历史文化与县城的城市景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南溪历史文化精髓融入到商业街区、公园、雕塑、广场的规划建设之中,集南溪历史传统和城市时代精神于一体,打造城市文化景观群,提升商业文化内涵。比如:在历代名人方面,南溪人杰地灵,文人骚客、革命志士等不胜枚举。其中比较重要的人物有侯良柱、包弼臣、包宽、孙炳文、郭伯和、刘鼎、郑集、邓子均等等。对于著名革命家孙炳文,可主题雕像,激发南溪人民一马当先的争先气概,其他侯良柱、郭伯和、邓子均等,可塑于各节点,体现南溪人的精神;对于著名书法家包弼臣,以馆藏其书法等文物为模本,通过碑书、壁画等形式体现;对于途经南溪并留诗词楹联的文化名人如陆游、韦庄、杨升庵等,将其诗刻于各公园或景点。可以认真分析南溪文物具有的特色,如对典型器皿的具像进行模拟或艺术化抽象,提炼特色形态要素,融入城市建设中,形成广场小品、大中型城市雕塑等。南溪拥有历史悠久和独具地域风格的传统特产,酒、豆腐干、黄粑远近驰名,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一方面可以加强特产包装,搭建土特产品经营街,集市、工艺品加工作坊等公共建筑载体,实现与旅游业的结合,比如把豆腐干手工作坊、南福酒作坊等传统作坊区经过修复后向人们展示;另一方面,物产也可通过雕塑、图案、小品等方式艺术地运用在城市建设的各个场所内,赋予其文化性。

(二)人文精神与优化创业环境相结合。

要营造南溪良好的创业氛围,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增强全民创业意识。作为一个既没有特殊区位和交通优势,又没有得到特殊优惠的农业县,义乌为什么能够在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兴起滚滚商潮,不仅在短短的20多年间嬗变为“华夏第一市”,我认为,关键是人家的创业氛围。“男人勤,田头同黄金;女人勤,栏头出白银”,“鸡鸣三遍离床铺,三个五更抵一工”,我们了解到,义乌一些家里,有土地入股收入,有房租收入,完全能够满足一家人的生活,但人家还从市场上去找来料加工,比如串珍珠等等,无时不刻在找钱,我认为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品质的问题。。我们到泸州或是到成都重庆经过泸州,都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江阳区况场镇场前街面、店前摊后、家中院内,到处都闻缝纫机转动声。况场镇离泸州城区较远,老百姓挣钱不容易,加工作坊散落在农户家中,农村老人、妇女、孩子的劳动都不计工资,在家中缝纫,既干了主业,又干了“副业”。这样一天下来,一个劳力虽仅能挣10-20元,一家人投入其中,量大了,赚的钱就不少了。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凭劳动赢得尊重”,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要引导市民破除贪图安逸的思想观念,尤其是要引导城市下岗职工破除“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动投身创业实践。激发南溪人的成就欲望必须要千方百计打通成就与创业之间的联系,形成劳动者通过向创业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创业的成功来满足成就欲望的氛围。对创业典型,广泛宣传;对身体健康而不想劳动,天天想着吃低保的懒人,坚决予以曝光。二是增加就业创业机会。要大力引进工业企业,做好就业培训;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增加就业机会;认真结合南溪实际,做好来料加工。三是健全全民创业机机制。人文精神类型决定创业者的素质,要通过弘扬南溪人文精神,培育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和业主。通过价值实现、物质奖励、社会荣誉、政治待遇等多种方式形成多层次的创业激励机制。

(三)人文精神与营造社会风尚相结合。

在杭州有两个事感受很深:一个是出租车全程服务的事,二个是普通市民给我们指路的事,可以看出杭州打响“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的品牌战略已经入心入脑,成为全民的意识行动。也说着义乌,义乌170余万人口中,常住外来人口100万人,常住外商8000人,这得益于义乌人包容的心态,他们提倡不欺生、不排外、不仇富,认为“客人是条龙,不来要受穷”,义乌人的包容性源于自身的经历,他们长年在外,知道在外的的难处,得到别人的帮助,就会特别感恩。当别人来义乌经商时,他们就表现出海纳百川、包容万物的心胸。当义乌街头发生外地人与当地人冲突,义乌人往往不会帮当地人,反而会帮外地人讲几句。能够将社会风尚引导到这个地步,经济何愁不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做开放市民。树立开放意识,以乐观、开放、宽容、自豪的心态迎接外来朋友,自觉遵守公共场合的礼仪和行为规范,使每一个南溪人成为“仙源福地、上善水城”的展示者、推广者。二是要做文明市民。要大力弘扬“大气包容,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每一位市民都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南溪形成健康、守法、安全、文明、有序的社会风尚。 三是要做好客市民。南溪是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城市,作为到南溪来投资或旅游的朋友,所以我们要热情好客,要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来的都是客,既热爱和关心这个城市,也欢迎和关心来这座城市的五湖四海的宾客,要提高我们的“好客度”,因为市民的好客度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或旅游者体验的感受以及对城市的评价。

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社会文明实践过程,随着这一实践过程的深入和深化,一个既有区域特色又有时代特征、既有历史厚度又有现实张力的新时期南溪人文精神,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会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价值主导作用和实践指导作用。

第18篇:作文教学呼唤人文精神

作文教学呼唤人文精神

――对作文教学现状的反思探求 上海市亭林中学

张琴妹 摘要:长期以来,“作文”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形式,在传统应试教育的重压下,陷入了“以本为本”的误区。作文教学脱离广阔的社会生活与丰富的生活实践,违背了人文性的学习规律与写作规律。不少学生的作文说假话、说套话,缺乏真情实感,不见个性,少有创意。对此作文教学现状教师为难,学生厌烦。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人文性”走进了新语文教学大纲的殿堂。作文教学理应融入人文精神。要让学生在浓厚而可人的人文气息中接受熏陶、展开活动、体验生活、感悟作品、抒发真情,使作文真正成为提高人的素质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人文、生活、阅读、感悟、真情

一、现状的反思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然而这一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领域在一片改革声中却积重难返,现状表现为山重水复﹑春迟柳暗,教师迷糊、学生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禁锢着作文教学的大方向。导致:

1、机械的作文训练模式。教学按传统的教学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训练,不敢越雷池一步。作文形式凌驾于作文内容之上,造成了写作者心理上的依附与盲从,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思维创新能力。学生在高强度的技巧训练和题海大战中苦学,沦为写作的机器。自我价值、个性情感近乎荡然无存。

2、快餐式学习方式。为了求得“实效”,急功近利的思想与做法占上风,不好好读书,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因为其不能马上体现在分数上,教师没能很好地指导,学生不愿涉足,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致使缺乏厚实的文学底蕴。

3、难以激发写作兴趣。为了求得高分,教师绞尽脑汁猜题,学生想方设法迎合教师的嗜好。作文的内容脱离广阔的社会生活,不见人性的各种活动,而表现为说套话、编材料,形成千山一形、万水一色的局面。不仅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写作能力,更导致了学生对作文头痛,不感兴趣。

以上种种,致使作文这种既可自娱﹑又能娱人的精神实践活动戴上了沉重的镣铐,难以自由发展。

二、对策的探求

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过程,作文教学尤其如此。一篇作文,不仅是学生写作技巧的体现,更是思想认识、道德境界的体现。这认识与境界又影响着学生再认识和再创造的能力,进而影响一个人的生存状态,生存素质。在作文教学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是符合二期课改精神的,也是摆脱写作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操作上,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好学习的平台,创造一种宽松、愉快,能激起学生写作冲动、智慧火花的环境,让他们能“用我眼看世界,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心吐真情”。 怎样才能以人文精神孕育写作教学,做到人文性写作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观察感悟现实生活

1、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生活是孕育作文的肥沃土壤,是作文素材的渊源,没有生活就没有文章。语文界的前辈、名家仍以自身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真理。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特级教师陆继春认为:作文训练的广阔背景是现代生活,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所具有的经历和环境。人的情感、认识,都是从现代生活的土壤里产生的。不争的事实也明证了这个颠覆不破的真理:曹雪芹亲历了封建大家庭的变迁,写出了惊世之作《红楼梦》,巴金有了向往民主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阅历,才塑造出觉慧、觉民、觉新这样的不朽文学形象;韩寒写当代学生的经历、心态,他的作品才赢得了青少年的青睐。

生活是丰富的,生活也是慷慨的,它向每个人畅开宽阔的胸怀,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在这个色彩斑斓的大超市中光顾琳琅满目的开架物品,用自己的眼光透视生活、消化、吸收摄入眼帘的生活原型。调动自身的审美情感,悟出其中的真谛。

2、生活需要观察、体验、感悟

刘锡庆教授对学生的写作过程用这样一个图例表示

对象化(物)

意象化(意)

形象化(文) 选材

构思

表述 转化

转化

物象是客观世界,即生活实践。由物象到意象的转化过程就是个感悟的过程,有了感悟点,就捕捉到了意象而进入作者的构思,就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在此基础上渗入自己的感情、观点,并得到了感悟。即观察→感悟→提炼→作品。可见感悟是由生活到写作的主要转折点。而要感悟生活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

我们不少学生平时粗心大意,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熟视无睹。每当要写作时,就会愁眉苦脸地感慨“没什么可写”。实际上是他们不善于观察生活。我们的一些作文大家由于善于观察,精于感悟。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绝作。如朱自清先生在游览自然景色时,捕捉到了梅雨潭的“绿”,他用拟人的手法写尽了潭水的“绿色”,让人感到自然的可爱感人,作者用心灵热爱自然、感受自然,自然便拥有了生命。这是一种融进自我内心体验的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女作家张洁说:“人和人的眼睛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瞳仁,实际上是长在自己心灵上的,他们只能看见各自心灵上所给予他们的那个界限之内的东西”。这就是说,形象产生于客观和主观的遇合,是情感与理智的合拢。同一个对象、一个景观,如果是纯客观的,或许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启发,但一经作者的感情渲染乃至似乎是主观的解释,微不足道的就可能变得意味深长了。“欢快愉悦的心情与宽厚柔和的兰叶,激奋强劲的情绪与直硬折角的树节,树木葱翠一片生意的春山与你欢快的情绪„„这里面不都有对对象与情感对应的形式感么?”(《审美心理描述》) 我们的学生有了真情,有了对生活的体验,也会写出感人的文章来的。如一位学生写了一篇《“58”的笑》:“一个个红叉醒目地映入眼帘,卷子上那丑陋的‘58’呲牙咧嘴,嘲笑我的无能„„那‘58’笑得更猖狂了,就象‘樱木花道’的那一种狂笑„„真想学‘三井’投一个三分球,将那张‘58’分的试卷投入纸篓”。生动形象的描述,只有得到58分的学生才能做到。只要热爱生活﹑融入生活,一定能从生活中提炼出大量鲜活的语言材料,写出各具特色的文章。

3、构造体验生活的平台。

作文教学应为学生打开活动空间,让他们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入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开展一些丰富而有益的活动。让他们饱览祖国大好河山,领略自然山河美;深入社区,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采访先进,挖掘人性之美。创设一系列充满人性化的活动,能在愉快的心情下去体验、感受生活,寻找素材,激发起写作的冲动。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描写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体验、感受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人的素材,感悟人生真谛。对生活中人事附有积极真实的情感而诉注于文学,就能人性化地写出好文章。如一位学生经过艰苦的军训后,写了一篇题为《军训•咖啡》的文章;文中以喝咖啡时苦中有甜,先苦后甜的真实感受,比作军训的感受,十分形象生动:“咖啡喝完了,口中回味无穷,这么美妙的咖啡谁不想再喝一杯呢?”这就是对生活的感悟,真切而浓烈的情感溢于言表。

让学生沉浸于生活中去,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去吮吸到生活的营养,才会有撑起明天太阳的强健体魄与力量,也才会有展现美好现实的智慧与才干。

(二)阅读领悟文学作品

1、阅读是获得写作素材、引起写作冲动的又一重要途径。我们每个人单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亲历,还须学会间接体验,这就是阅读。阅读对作文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句中包含着:要写作须得先阅读的道理。北大钱理群教授说:“文学作品中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阅读教学的精神贯注文化熏陶是影响终身的”。著名作家王蒙认为:“读书也可以触发你的写作冲动。‘书’使你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情趣。”于漪老师告诉我们:“进入语文织就的‘宝藏’,能开阔视野,提升精神,净化感情,增添智慧,认识社会,品尝人生,其中快乐难以言表。”名家们以他们在实践中亲身总结出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读书与作文之间的关系,作为求知人群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读书,多多读书,在读书中获取直接体验中难以得到的东西,自然而然地变为自己的东西。

2、阅读为学生提供模仿、借鉴的范例。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吴增祺说过:“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的写作而成为一代风范。左丘明的《左传》善以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代表人的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散文家所模仿。没有模仿,文学无以传承,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的基础。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由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用而来。化用后的诗句无论从意境上,还是气势上,都远胜于原句。真正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可以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学生的习作过程本身就需要学习典范作品。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让学生在仿照、借鉴和参照中进行写作。比教条地教给他们抽象的写作方法要有效得多,人文得多。作为教师,应经常不断地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可读性强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觉地学习、吸收优秀作品的语言、形式以至于情感,不断内化自身的功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阅读也应精心指导

如今的学生甚至教师在应试教育重压下,只注重与分数有关的大量试题训练,把读书视为浪费时间的“闲事”,把课外读本称作“闲书”。据我们在研究性课程中对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有50%以上的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有80%左右的学生不喜欢名家的名著。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的意义。“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在阅读指导时,应激发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书籍的渴望与喜爱,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在阅读中感受快乐,获得美感,涵养精神,增长知识。

青年学生好奇、敏感、多梦,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崇拜对象,教师可以从他们喜爱的人物入手,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向他们介绍一些名家名篇,讲到关键时刻,戛然而止,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由影视作品入手,告诉他们原著比影视更精彩,让他们去感受原著的魅力„„想方设法让学生沉浸到作品中,以自己已有的经验与作者对话。让阅读成为一个唤醒的过程,在阅读中进行审美认识,陶冶情感,提高认识,积累知识。

我班上有一位学生,尽管学习基础较差,但他喜欢上了看书,“书”使他消除了自卑,有了自己的追求。在教师的指导下,他广泛阅读,勤于写作,他的作文素材总新于其他学生,立意也高于其他学生。经过修改、润色,他的《邂后韩寒》等文章在学校文学社刊上登载,他的《青年与年轻》在金山报上发表。他还立志要写小说。他说:韩寒能行,我为什么不行。假如我们的学生都能这样,我想,我们的作文教学园地定不会寂寞。

(三)投入真心,抒发真情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藏,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作文教学应把学生真正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表现知识的容器;应当把作文当成一个有思想、有血肉的人,那么,我们就能不断亲密接触(听、说、读、写),在人与人的不断交流撞击中,溅起心灵的火花。

作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语文教育老前辈们都是强调学生作文“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的。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品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学生创作是否发自内心的真情,是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作文教学应以敞开情怀,表现个性,用“心”书写,写出真情为原则。但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这条原则却被人为地违反了。现在一般的作文都是一味地歌功颂德,而这种歌颂谁又能肯定,其中有多少真实成分呢?虚假的情感掩盖了社会的真实,让人一头雾水。如某年高考题《战胜脆弱》的写作中,有不少学生为能得个好分数而臆造父母病重或去世,来表现自己的“坚强”。这种抒发虚情假意的现象让人寒心。而这种现象又经常在出现。可见提倡用真心写真情是多么迫切?

人类的感情是复杂的、多样的。无论褒贬善恶,大小高下,只有抒发真情才是“美”的,只要求学生违心地按照老师的需要写作是不人道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要在作文教学中融入浓浓的人文精神,让作文教学天地中充满人文的阳光,作文教学领域将会春光永驻,焕发自然之美的花朵必然竞相开放,作文园地必定是个万紫千红的诱人世界。

参考资料 《作文论》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第19篇: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

——何振梁在“上海奥林匹克文化讲座”上的讲演

有人说,奥运会是和平时期的战争。我则认为,在到处存在着恃强凌弱、纷争不断、人与自然关系遭到破坏的当今世界,奥运会表明,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并不是注定要互相倾轧、相互厮杀的,而是可以在互相尊重、友好相处的条件下,公平竞争、各扬所长,达到共同提高的。奥运会为世界提供了一个范例、一种希望、一种启示。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使奥运会成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思想意识之间建立宽容、理解、尊重、友好相处的桥梁。正是为了向全世界传递这个信息,北京奥运会提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旨口号。

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就要在北京举行了。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对这届奥运会满怀期盼。近年来,在对这项世界人民盛大节日的报道中,不时看到一些提法不是很确切。例如,把奥运会跟奥林匹克运动混为一谈,或者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就是简单的体育竞赛。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什么是奥运会?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这个“运动”成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扩展到地球各个角落,并且独树一帜、方兴未艾的社会文化运动?对这些问题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有利于我们办好北京奥运会,更加支持奥运会,把它的效应发挥得更加全面、广泛。

一、奥林匹克运动是什么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于1894年,现在已经有114年了。奥林匹克运动跟奥林匹克运动会,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一个是“运动”,一个是“运动会”。为什么称其为运动?就在于它不是一般的体育竞赛,不仅仅是把二三十个竞赛项目的世界性高水平的比赛放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举行而已,而是一个以体育为载体的社会文化运动,一种有自己的哲学、理念、追求目标的社会文化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会则是这个运动所举办的最主要、最引人注目的活动,但并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是古希腊在奥林匹亚每四年举办一次的体育竞赛和文化盛会。在奥林匹亚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时候,本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育竞赛,还有就是文化活动,包括戏剧、音乐等等。古希腊有过多个此类的体育竞技和文化的盛会,都以举办地命名,但只有在奥林匹亚举办的运动会最为盛大,并且前后延续一千多年。从公元前776年举办第一届奥运会,到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废止,历时1170年,一共举行了293届。现代奥运会因两次世界大战停办过三次,但它的届数仍然延续不变。所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际是第26次现代夏季奥运会,但正式的名称仍然是第29届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把自己的理念称为奥林匹克主义,并指出,这是一种“人生哲学”,旨在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人的体魄、意志和精神,使人获得全面、和谐发展,进而建立一个尊重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追根溯源,法国人顾拜旦男爵及其支持者于1894年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本意,是为了教育青年,激励社会。顾拜旦知道,单纯的体育运动达不到这个目的。体育运动只有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才能够实现它的宗旨。顾拜旦之后,他的继承者,特别是国际奥委会第七任主席萨马兰奇以及现任主席罗格,也都强调这一思想。萨马兰奇说:“体育与文化和教育相结合,是奥林匹克的精髓。”罗格说:“文化和教育是奥林匹克的根本所在。”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都能理解这一点。

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基于人文主义的考虑,因此,奥林匹克运动反对一切歧视,不管是种族的、宗教的、性别的、意识形态的还是政治制度的;它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提倡尊重人的尊严,提倡公平竞争,提倡“更快、更高、更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不少学者说,更快、更高、更强,应该加上“更美”。罗格在2002年初当选奥委会主席时,提出“更快、更高、更强”要与人性、干净相结合的理念。实际上,“更快、更高、更强”,指的是体育本身追求的目的;人性、干净,那是管理体育运动时应做到的。近年来,鉴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国际奥委会积极提倡体育一定要为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从人文的考虑来讲的。国际奥委会自己身体力行,它在建立奥林匹克博物馆时,为了保护两棵古树,两次修改建筑设计。奥林匹克运动更加唤起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可以说,体育、文化教育和环境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要素或三大维度。

总之,奥林匹克运动及其领导主办的奥运会,已经成为和平时期世界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体育、文化节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奥林匹克的宗旨及其人文精神,符合各国人民的愿望,得到了各国人民的支持,再加上体育本身的魅力,奥林匹克运动才有今天这样的兴旺和发展。

2、各种力量都在力图影响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有些是为了使它更健康发展,真正贯彻它的人文精神,体现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普世性原则,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纽带。有些则企图把奥林匹克运动及其领导机构国际奥委会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使其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还有一些则力图把奥运会变成商业利益的祭品。各种利益之间的角力,今后相当长时期仍将持续下去。

二、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理念,赋予奥林匹克运动以鲜明的人文精神,使它在处理与奥运有关的一切事务中,努力恪守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把人文关怀置于首位。

以体育为载体的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有其鲜明的特性。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中,都不约而同地发展了与自己的文化精神相匹配,或者说体现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精神的体育形式。不管体育运动的方式多么纷繁,它的共同基本特点,都是以人的身体、意志、精神的和谐发展,推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与友谊,进而延伸至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尊重、友好交往,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

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有如下主要特点。

1、人文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体育赛事数不胜数,有的已经享有巨大的观众数量和丰富的经济资源,如国际足联的足球世界杯。但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使得奥运会在当今世界体坛独树一帜,远远高出其他任何体育赛事,成为当今世界体育的领导者。悉尼奥运会之后,国际奥委会一些独立学术机构举行了一项对10个国家、每个国家600人的调查,结果表明,奥林匹克运动在人们心目中享有良好的形象,人们把奥林匹克运动定位于几个形容词:“出类拔萃、参与、奋进、诚信、和平、激励、友谊、荣誉、尊重、团结、活力”。国际奥委会又把这些归纳为三个最主要的理念:友谊、卓越、尊重。

2、人文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的结合点

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各个层面都建立起了复杂而多样的关系渠道,有效地进行着各种互动。使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发生联系的最基本支撑点,就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

首先,从教育角度来看。教育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和提高的根本。而奥林匹克运动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教育运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倾其毕生之力追求的目标,就是教育青年,激励社会。

奥林匹克运动失去了人文精神,也就丧失了它的教育功能。那样的话,运动员也就不再是青少年的榜样,而沦为类似古罗马时代的角斗士。在体育与教育的结合方面,应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寓教于体”,通过体育进行教育,另一个就是“体中重教”。

我们在奥运会以及其他比赛中,都可以看到众多优秀运动员的良好道德、高尚风格和拼搏精神,他们确实为青少年和社会各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榜样作用。

比如说刘翔。刘翔的开朗性格、自信心、对对手的尊重,确实都体现了一个奥林匹克运动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我看到了一些相关信息,说刘翔过分自信。我不这样看。他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他的刻苦训练。中国人谦虚没有错,但长期积累的结果,就是我不敢。刘翔为青年人带来的是:我要努力奋斗,我可以努力做到这件事情。这有什么不好?不要老觉得自己不行。毕竟,刘翔在自信的同时,他对竞争对手十分尊重,并不是傲视一切。

但是,在比赛场上或日常生活中,一些运动员不检点的行为、甚至违法和违背道德的行为也确实大量存在。不仅一些运动员有此类行为,甚至有些理应成为运动员表率的管理人员、教练也有此类行为。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体育中的教育问题。

还有一些行为,则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理解不深不透所造成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有关体育的电影,里面有一个情节:一位运动员努力想得到金牌,结果得了银牌,返国途中把银牌扔进大海。国际奥委会第六任主席基拉宁是爱尔兰著名电影评论家,他对我说,这是一部很动人的好电影,但主人公扔掉银牌的做法不符合奥林匹克精神。因为奥林匹克的精神是“参与并奋力而为”,而不是计较一时的胜负。

国际奥委会一贯倡导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最重要的不在于胜利而在于参与。重要的事不是战胜别人,而是奋力而为。”当然,我们不能片面理解“重在参与”。参加奥运会决不是去当旅游者。重在参与,必须与力争更快、更高、更强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

力争更快、更高、更强,并不是“唯锦标主义”,并不是可以不择一切手段争取胜利。我们一些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也要端正思想。我相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我们的观众,都知道一定要堂堂正正、通过一切正当手段力争好的成绩。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奥林匹克倡导和坚持平等、互相尊重,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我们知道,正是国际奥委会率先举起了反对当年罗得西亚和南非的种族歧视政策。当年南非白

人统治当局曾长期施行种族隔离政策。正是国际奥委会为最终废除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做出了贡献。

妇女参加体育,也是国际奥委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它要求所有新设的奥运会项目都应包含女子项目。1988年奥运会女运动员的比例达到总数的21.5%,1992年增加到了28.8%,到2000年又升到38%。1992年有20%的代表团没有任何女运动员,2000年,这样的代表团缩小到0.5%。相信到了北京奥运会,这个比例会更小。从参加奥运会体育比赛这个角度看,国际奥委会有理由宣布,妇女参加比赛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要努力的,是使更多妇女能够参加到体育的管理层中来。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曾提出,希望有20%的女性进入体育管理层。现在这个目标还没有达到。

国际奥委会在推动竞技体育的同时,大力支持开展大众体育,也在难民营、受灾地区、弱势群体中积极展开体育活动,并提供相当数额的人道主义援助。

在国与国之间,国际奥委会主张,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互相尊重、和平相处。国际奥委会倡导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实行“奥林匹克休战”,从1991年以来已成为每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举办前一年,联合国大会连续多年一致通过的决议。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一份宝贵财富。

在文化方面,国际奥委会认为体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体育又为文化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顾拜旦曾说,运动员是一座座生动的雕塑。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也激发了一代代艺术家的灵感。国际奥委会也在大力推动以文艺形式来传播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十多年来已举办了三次体育与美术比赛,两次以青少年为对象的体育与文学比赛,一次体育与摄影比赛。

奥林匹克的文化活动最集中的表现是奥运会期间的文化节,以及开、闭幕式,尤其是开幕式礼仪程序和文体表演,以特有的崇高与壮美,感动着世界,最生动地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

3、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是对构建和平的、更加美好世界的积极贡献

当今世界,在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获得了飞速发展,同时又充满了冲突。

国际奥委会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主导者,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努力使自己成为不同文明、不同政治制度之间沟通的桥梁,和各国人民之间友好相处的纽带。

国际奥委会就其文化背景来说,主要是欧洲的文化。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普及,必然要求它文化上的多样性。国际奥委会对这一点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这方面的主要挑战,是奥林匹克运动必须进一步改变欧洲中心主义的思维。旨在推动改革的“国际奥委会2000委员会”强调指出,“对奥林匹克运动来说,强调普遍性并不意味着划一标准的现代化或是文化上的单一化,更不是欧洲化或西方化。奥林匹克教育应该是更加多文化和文化之间的”。这一逐步深化的意识越明确,奥林匹克运动就越能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纽带。

三、北京奥运会的人文精神

北京奥运会提出了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三大理念涵盖了奥林匹克运动最主要的精神。一般认为,人文奥运应该是相对历届奥运会而言最重要的一个特色。

现代奥运会从第一届以来,绝大多数是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的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国家举行的。从文化特征来说,以往的奥运会有强烈的西方或者欧洲文化特色。东京和汉城奥运会注入了不少东方文化元素,但毕竟日本和韩国文化从文化圈来说都属于中华文化影响下的一个分支。从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多元性和展示中华文化及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来说,北京奥运会都将是一次难得的珍贵机会,并且应该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主要特色。

究竟应该怎样去理解人文奥运?我认为,北京的人文奥运应该至少包含以下方面。

1、有关奥运会的一切工作,都要从是否有利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以及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为出发点。我们的一切做法,都要取得人民的认可和支持,一切工作都要考虑为人民留下宝贵的物质遗产和精神财富,并惠及人民。

2、既要体现中国文化特色,更要使运动员、工作人员都能发挥特长,满足他们的需要,要为各国运动员、媒体人员以及所有来访者,以及全球各地的观众,提供周到的服务以及良好的生活、竞赛、训练、工作条件,为他们提供展示其才华的大舞台。

3、大力传播奥林匹克知识,发扬奥林匹克精神,使广大群众了解我们为什么要举办奥运会,举办奥运会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要使群众更加深刻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含义,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观,并且认识到这些价值观同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

4、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活动大力展示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北京奥运会是我们向全世界展示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展示中国优秀文化的方式,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形的方式主要是会标、吉祥物、火炬接力、礼仪安排、开幕式、闭幕式、奖牌、主题曲等。迄今北京奥组委通过发动全社会出主意、想办法,已经在这些方面做出很多创新和突破。现在人们等待的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以及开、闭幕式这个“重头戏”。现在有这样一个口号:“世界给我十六天,我给世界五千年。”我赞成这个口号。我们要给人家看什么样的五千年?我们的五千年文化里,到底有哪些优秀的东西继承下来了?还有多少是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这些都是每个中国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大力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大力抓好无形的方面。

所谓文化的无形方面,主要是指我们民族的精神面貌,包括观众的表现、人民群众的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志愿者的爱心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大方得体的言行、组委会精细周到的安排、高效的工作等等。

我要特别提出,我国历来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对待世界各国的来访者,我们一定要防止厚此薄彼。这方面,有些国家举办奥运会期间是有过教训的。我们要引以为戒。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我相

信,通过奥运会,我们的社会风气会有大的改变,在比赛场上看到的是懂得欣赏体育、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对各国运动员都给予尊重的观众,在比赛场外遇到的是热情好客的群众,感受到的是明快欢乐的节日气氛。

5、北京奥运会将留给我们什么样的遗产?我想,物质遗产肯定会留下很多。特别是举办城市,主要举办城市是北京,场馆建了那么多,交通也大大改善,确实造福于老百姓。但北京奥运会更应该留给我们的,应当是民族精神的极大振奋,是民族自信心的极大增强。这些精神上的遗产,将长期为我们国家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6、通过奥运会,世界更了解中国,中国也更了解世界。20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来北京参加奥运会,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国对外交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对外交往。通过交融,使中国与世界的相互理解增加了,会对世界和平事业带来多大作用?我们应该珍视这个机会。如果达到这样的目的,那么,北京奥运会将不仅载入我国的发展史册,不仅是我国对外交往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必将成为国际关系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

有人说,奥运会是和平时期的战争。我则认为,在到处存在着恃强凌弱、纷争不断、人与自然关系遭到破坏的当今世界,奥运会表明,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并不是注定要互相倾轧、相互厮杀的,而是可以在互相尊重、友好相处的条件下,公平竞争、各扬所长,达到共同提高的。奥运会为世界提供了一个范例、一种希望、一种启示。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使奥运会成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思想意识之间建立宽容、理解、尊重、友好相处的桥梁。正是为了向全世界传递这个信息,北京奥运会提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旨口号。

中央对北京奥运会十分重视,也寄予厚望,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也都对北京奥运会怀有很高期望。我相信,在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北京奥运会必将获得圆满成功,并且在我国以及奥运会历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本文为作者3月16日在本报、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图书馆联合举办的“上海奥林匹克文化讲座”上的讲演。)

讲演者小传

何振梁

浙江上虞人。1929年生于江苏无锡。1955年进入国家体委国际司,历任处长、司长。1985—1994年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4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执委。1989—1993年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1994年再次当选为国际奥委会执委。1999年第三次当选为国际奥委会执委。在担任国际奥委会执委及副主席的四次竞选中,三次以全票当选。1995年起兼任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曾两次被德国《国际体育通讯》评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十多个体育领导人之一。1989年当选为中国奥委会主席、中国赛艇协会主席。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主要组织者之一。1993年发起组织首届东亚运动员联合会并任联合会第一任主席。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任申办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任申办委员会顾问。

第20篇:论科学家的人文精神

论科学家的人文精神

执着于真理,探索未知,思维严密,极富人格魅力的

汤川学

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三位一体的存在

伟大的科学家往往都是三位一体的存在,他们拥有的是人文的精神,科学的灵魂以及艺术的气质。人文的精神让科学家知道如何为人处事,更好的将研究的成果造福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灵魂让科学家在科学这条永无止境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知道生命的尽头。艺术的气质则让科学家的人格更加的丰满立体,更具人格魅力,更接近普通人,而不是小说家笔下的一个个科学怪人,令人胆寒。

木讷缺不失温情

《伽利略》中的汤川学就是将这三者结合接近的完美的人物,除了看上去有那么一点点的木讷。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探索,对科学严谨的态度,丰富的兴趣爱好,看上去有时候甚至像一个艺术家。但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人文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汤川学的人文精神常常体现在他的温情里。我们看到每当内海警官求助于汤川的时候,老师总是半推半就,最后总是说他只是对那些物理现象以及手法极具兴趣,但是每当随着迷题的解开,案情的深入,我们总能看到汤川脸上饱含温情的话语和富有深刻含义的话语。这在很多案件里都有体现,尤其是剧场版中老师,当老师解开谜底的时候,我们看到他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实验室的沙发上,痛苦凝重的表情都可以轻易读出,我们知道那都来自对好友的那种深深的感情羁绊。他对人的那种关怀,对人的各种行为,价值的思考都是其人文精神的体现。

对科学的严谨,为未知的执着

汤川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记得有一集中谈到了时空隧道的问题,当周围的人都觉得荒谬的时候,老师就列举了一大堆的例子进行论证来说明时候隧道存在的可能性,最后总结性的说了一句:“不知道的事物你怎么就能断定它不存在呢?!”同时,汤川在办案时总是迷恋于对犯案手法的探索,往往旁人看来许多不可能,难以做的事情,总在老师执着的搜集蛛丝马迹,进行假设,然后在用各种东西写出一行行的公式后迎刃而解。这往往是许多科学家都具有的特点。

爱迪生大家都很熟悉,伟大的发明家,没有他,可能我们还在点蜡烛。

爱迪生对于自然科学的最早兴趣是在化学方面。10岁时酷爱化学。他收集了二百来个瓶子,并节省每个小钱去购买化学药品装入瓶中。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刚满14周岁的爱迪生买了一架旧印刷机,用来赚钱支持他的化学试验。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列车突然颠簸,使一块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扑灭了火焰,也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打聋了他的双耳,他被赶下了火车,那时爱迪生才15岁。挫折并没有使爱迪生灰心,他又迷上了电报,经过反复钻研,在1868年他发明了一台自动电力记录器,这是他的第一个发明。后来他又发明了两种新型的电报机。1877年他发明了碳精电话送话器,使原有的电话声音更为清晰;此外他还发明了留声机。人们都称他为“魔术师”。

1878年9月爱迪生31岁时开始研究电灯。那时煤气灯已代替煤油灯,但火焰闪烁不定,而且在熄灭时产生有害气体;弧光灯也已发明,并在公共场所使用,但由于燃烧时发出嘶嘶声而且光亮过于耀眼,不宜用于室内。当时许多欧美科学家已在探求制造一种新的稳定的发光体。

爱迪生研究了弧光灯后宣布他能发明一种使人满意的光,但需要钱。那时他已是一个有了170项发明专利权的人,他的发明给资本家带来很大利润,因此一个财团愿意向他提供资助。经过几千次失败,1879年4月他改进了前人的棒状、管状灯,做出了一个玻璃球状物;1879年10月21日他把一个经过碳处理的棉线固定在玻璃泡内,抽出了空气、封上口、通上电流,它发光了,一种新的照明物出现了。

1880年至1882年间,爱迪生设计了电灯插座、电钮、保险丝、电流切断器、电表、挂灯,还设计了主线和支线系统,又制成了当时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发电机,并在纽约建立第一座发电厂,开辟了第一个民用照明系统。后来他又同乔治·伊斯曼一起发明了电影摄影机。爱迪生的三大发明:留声机、电灯和电力系统、电影摄影机,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 爱迪生于1931年10月18日(一说是10月9日)去世,终年84岁。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打破他持有1099个发明专利权的记录,人们称他为发明之王。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 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矿山开发、河道挖掘、铁路修建及隧道的开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炸药,所以硝化甘油炸药的问世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诺贝尔在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随后又在国外建立了生产炸药的合资公司。但是,这种炸药本身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分解,强烈的振动也会引起爆炸。在运输和贮藏的过程中曾经发生了许多事故,针对这些情况,瑞典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发布了许多禁令,禁止任何人运输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并明确提出要追究诺贝尔的法律责任。 面对这些考验,诺贝尔没有被吓倒,他又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以硅藻土为吸收剂的安全炸药,这种被称为黄色炸药的安全炸药,在火烧和锤击下都表现出极大的安全性。这使人们对诺贝尔的炸药完全解除了疑虑,诺贝尔再度获得了信誉,炸药工业也很快地获得了发展。

在安全炸药研制成功的基础上,诺贝尔又开始了对旧炸药的改良和新炸药的生产研究。两年以后,一种以火药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型胶质炸药研制成功。这种新型炸药不仅有高度的爆炸力,而且更加安全,既可以在热辊子间碾压,也可以在热气下压制成条绳状。胶质炸药的发明在科学技术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诺贝尔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没有停步,当他获知无烟火药的优越性后,又投入了混合无烟火药的研制,并在不长的时间里研制出了新型的无烟火药。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葛红兵对则说:人文思考从根基处说是一种对存在的抽象玄思。实际上,Humanity (“人文”———在中国并没有词源学基础) ,它的根本性观念是从类的角度来思考人(Human beings considered as a group ;the human race) ,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由此才会有下述超越性问题:人的本性、人的本源、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它把人作为类来思考,所以我们说它的思考是超越具体人伦事功,超越有限存在的。” _(葛红兵) 葛红兵谈的对人的 存在的超越性思考,就是我们常说的终极关怀。因为人文精神所涉及的是人的思考与关怀之极,所以其形成与变革无不深刻影响着一种文化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因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超越性思考,因此,它能以形而上的特征直指人的生存本质,直探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核心,具有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功用.而人文精神因为这一基本的内涵,获得了具有哲学意蕴的丰富深刻的内涵。具有了超越历史、时代和文化的永久的魅力。

葛红兵

《人文精神.doc》
人文精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